医院调研报告实用13篇

医院调研报告
医院调研报告篇1

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健全职工医德医风个人档案,对拒收红包的坚持表扬,收到病人表扬信、锦旗的给予考核加分奖励。截止到2019年9月,医院共收到锦旗74面,表扬感谢信10封,退还病人感谢的“红包”15个(合计9100元),拾金不昧4人次(手机2部、双肩包1个、玉坠1枚)。

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科室在管理上不到位,个别医护人员对待病人,没有切实做到耐心和换位思考,缺乏有效沟通与交流。如调研中有患者反映超声科预约时间过长,给患者看病就医带来不便。

(二)医院的医疗质量及服务水平仍有待加强、提高,尤其是在一些便民服务措施和就诊流程方面。如在调研中发现门诊收费大厅排队人员较多,原有的门诊充值缴费自助机不能够正常使用;原有的建设银行自助取款机不能够正常使用。

三、分析原因

(一)针对部分科室在管理上不到位,个别医护人员对待患者缺乏有效沟通与交流,如调研中有患者反映超声科预约时间过长问题,经调查核实是由于超声科负责人近期在外进修学习,科室疏于管理,没有做好交接工作,预约工作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够,没能耐心与患者沟通和交流所致。

(二)针对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加强,如调研中发现的门诊充值缴费自助机和建设银行自助取款机不能够正常使用问题,经调查核实门诊充值缴费自助机是由于接口问题和软件系统需要升级而暂时不能正常使用,建设银行自助取款机是由于医院新建门诊大楼,取款机位置需要重新布局和接线而暂时不能正常使用。

四、整改措施

(一)针对超声科预约时间过长问题,现已指定专门负责人负责超声科日常科室管理工作,并对预约流程和每天排班人员按照患者预约数量进行调整优化,要求预约工作人员对患者耐心解释服务诊疗流程,现已基本实现当天预约患者都能进行预约诊疗。

医院调研报告篇2

Key words: municipal and County Hospital; present situation; user needs; humanity; emotional

中图分类号:TU246.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第一部分 调查报告

一、引言

一辈子谁能不跟医院打交道?可是多少人对医院留有美好印象?一提起医院,人们心中就会浮现出这样一种景象:单调的建筑让人情绪低落,整个医院都是工业化设计:灯光刺眼,噪声能赶得上电钻,透过窗子看到的就是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到处飘着防腐剂气味。难道医院就该是这个样子吗?有没有可能将它改变一下?带着这样的疑问,针对周边县市级医院,笔者进行了走访和调研。

二、周边县市级医院现状调查

2.1 医院建筑方面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加强,县市级综合医院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这些医院有着自己的建筑特点,在功能的合理性、环境的舒适性等方面是否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是评价一个医院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

2.1.1绵阳市中医院

绵阳市中医院建于1985年,该院为竖向矩形平面,门诊大楼外观已十分陈旧,与住院大楼对比明显。医院急诊、儿科、腹泻病人出入口口分得很清楚,门诊部中央的庭院和急诊部分的安排比较合理。但因是老医院,也存在很多问题:①是门厅采光十分不好,②是挂号收费室位置太过隐蔽,③电梯数量太少,仅有一部,不能满足现代快节奏的就医要求。

另外,该院的二层经过重新装修改建,合理利用了医院的中庭采光,分配了挂号收费室,使布局显得合理。

2.1.2绵阳市人民医院

绵阳市人民医院位于绵阳市中心,门诊楼内部两边有对称的天井采光,使整个医院显得十分明亮。急诊、发热等科室安排得当,并且将门诊部分按病情轻重分为黄区、绿区和红区等不同区域,使病员可以互不干扰,管理也更加有序。医院的外部造型也比较新颖,较好的解决了地下停车出入口和急救车停放等问题,并且专设了残疾人通道,使医院更加人性化。

该院的候诊形式采用走廊候诊和厅式候诊相结合,并在每层独立设置了挂号收费室、药房等等,有利于分配不同的就诊人群,避免了拥挤。走廊单面采光,易于辨识方向。电梯、楼梯等竖向交通位置安排合理,并且楼梯全部大面积采光,增加了病员行走的便利性和疏散的安全性。医院的医技部分结合在门诊部内,也有单独的出入口,但增加了层高,也导致产生辐射等不利因素。

2.1.3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老川北医院)是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先生和北大教授梁漱溟先生于1937年创建。

由于医院正处于过渡时期,整体布局显得较为散乱,并且新旧大楼、住院和门诊相交错。但该院新建的外科大楼布局较为新颖,采用底层架空的方式布置挂号、取药等功能厅和竖向交通井,整体通透明朗,一目了然。值得一提的是,该医院内科大楼前后的两个花园为其增色不少,花园分别叫做“生命之神”和“生命之光”,前花园连接停车场,汽车可贯通整个医院直达最后的外科大楼,但又并不影响步行的病员,人车分流设计十分合理,使得平面交通十分流畅。

2.1.4重庆市大坪医院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位于重庆直辖市中心,坐落在两江环抱、风景秀丽的佛图古关上,占地面积18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

该院是重庆典型的坡地建筑,十分有效的利用了地形上不小的高差,设置了休息平台和喷泉景观,使医院环境显得舒适宜人。医院大厅采用夹层的方式安排检验科和中药取药,使其与底层的挂号收费及西药取药分开来,且又一目了然,平且解决了大厅采光的问题,不失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大厅的另一边是诊室,并通向楼上的住院部,但不足的是急诊入口大厅稍显拥挤,厕所狭小且均无采光通风,使用极不方便。

三、现状问题分析

综合以上的各类调查,不难看出成都周边的这些县市级医院在建筑功能、建筑环境和建筑造型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同时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笔者针对其中主要的问题,做出了如下的归纳和分析:

3.2.1 建筑功能方面

有些医院的科室安排较为混乱,比如将儿保门诊和咳喘专科放在一起、皮肤科和减肥美容专科放在一起等,让病人很难寻找,延长了病人在走廊上停留的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拥挤,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可能。

还有些医院,比如绵阳中心医院,厕所大门就正对人来人往的走廊,进出间里面的情形可看得一清二楚,气味也相当难忍。重庆大坪医院的厕所则为暗厕,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这些都造成了不好的医院嗅觉环境。

3.2.2 建筑环境方面

一座医院建筑若让患者觉得其环境和治疗手段一样好,将会减轻患者的压力并加快其康复的速度。舒适而有效的环境不仅对患者有利,对医务人员也是一样。

很多医院的庭院并没有真正使用起来,作为患者休憩之用,而是仅作为采光中庭,甚至堆放杂物,不能起到调节患者心情的作用,也不能改善医院的环境,患者还需要绕行,增加了行进的直线长度。

大多数医院的颜色也显得极其沉闷,旧的医院墙壁白里泛黄,新建的医院毫无变化,总是一片惨白或惨绿,有些甚至连儿童就诊区也一样。使得这些建筑显得冷酷肃穆,不利于病人的康复。

3.2.3 建筑造型方面

很多医院仅仅满足了平面的实用性,而忽略了立面和整体上建筑造型的美观,是医院看起来死气沉沉。即便是新建的医院,如南充市中心医院外科大楼、绵阳市人民医院第四门诊楼等,建筑造型也很死板,摆脱不了商业建筑的气息,形式大同小异。

四、调查带来的启示

建筑物不但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需要,而且还要满足精神上的需要。它展现乐观、愉悦、安心,在混乱的环境中形成秩序;还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提供私密空间,使人在沉闷的环境中感到轻松。

医院建筑于其它类型的建筑是迥然不同的,医院建筑必须提供安心、舒适、人性化及优质的诊疗服务。

1人性化的启示

国内传统的医院,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常常只能满足起码的抢救、门诊、住院治疗等最为基本的使用要求,造成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医院产生了一种“杂乱无章、拥挤不堪”的不好印象,但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从患者身心出发来考虑,达到“医院就像家庭”这一目标,必须充分考虑医院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因此我们应通过以下几点来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医院环境:

①通过合理的总平面布局设计,有效组织车流、人流,尽量减少患者及家属的时间消耗,也可减轻其精神压力。②其次,充分利用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相关条件,为患者创造一个治疗、休养的宜人室外环境。③合理组织室内公共空间,改变以往严肃、冷峻的形象,使患者忘却自己置身医院中,从而以一种轻松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④各功能科室的合理布局,方便患者,充分考虑病人的隐私权,以及医院标识系统的合理设计等。

2 情感化的启示

医院调研报告篇3

调研人员: 医院科学发展观学习领导小组

调研对象:共产党员,民主党派人员,无党派群众

调研目的:结合我院实际,切实找准并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医院发展的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明确科学发展的方向

调研课题:

(一)影响和制约我院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怎样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怎样建立健全流行病预警预测和公共卫生管理机制;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解决与师生员工利益息息相关的突出问题;

(五)如何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建立医德医风教育长效机制;

(六)怎样加强特殊行业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调研形式:

1、召开座谈会,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查找突出问题

2、发放问卷调查

3、走访群众,个别交谈

调研结果分析:

一、学习认识

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成员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以及组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们应该看到,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各要素,是统一的整体,任何要素都是不能独立存在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对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显得非常必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可持续发展,在任何领域,任何时间都是适用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

二、调研课题

调研课题一:影响和制约我院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问题1:人才短缺

问题2:人才培养

问题分析:医疗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高风险职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很高,如本科培养一般为5年,少数为6-8年制。在调研和座谈中,许多同志谈到,医院要发展硬件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视软件,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医学知识更新也加快了节奏,许多观点和知识都在更新,而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这就迫使我们需要加快知识更新。近几年来医院虽然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如院方组织副高以上人员讲课,请专家来院会诊或讲座,短期专业培训或鼓励参加全科医生培训等,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缺乏系统培训,不能引进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来院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随着配偶调入安置进来的,这样的人员一是专业不对口,二是因陪读或其他原因脱离临床时间太长或者专业太专不适合基层工作,如学中医的改行从事西医,从事心血管内科的看不了其他疾病等,再加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不断规范医疗执业,不允许跨专业执业行医,而学校人事部门从严控制单位编制,而忽略了医疗专业的工作特点,使得高校医院的医疗工作安排调度遇到困境。

问题3:经费短缺

问题分析:学校每年所拨医疗专项经费470万,担负着3万多学生的公费医疗、离休干部、职工住院及工伤报销等,其中离休干部一年所支付的费用就达390万左右,年支出约700余万元,不足部分全部由医院自筹补贴.设备购置、更新和维修学校未列入预算计划,也无专项经费,完全靠医院自筹解决,导致医疗设备陈旧,不能及时更新和升级换代,因此,医院无法完全满足临床医疗和病人的需求。不仅限制了医院诊疗水平整体提升,也阻碍了医院的发展。

整改措施:

1、为了满足师生员工就医的基本需求,希望学校能在编制内从县级以上医院引进相应的急需专业技术人员若干名;通过自然减员、人才引进、培训学习来优化我院的专业技术队伍。

2、医院有计划、有目的的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短期专业培训;继续组织职工业务学习,改善授课条件,提高授课效果;加强专科医生的培养,培养出一批小专科大综合、适应能力较强的全科医师。

3、在进一步加强公费医疗管理的同时,希望学校增加医疗经费的投入,以满足师生员工基本医疗需求。

4、新进技术人员在没有到位之前,医院仍采取优化组合、内部调整、加班加点来保证工作正常运转,保障一方平安。

调研课题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怎样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两校合并以来,医院始终坚持五个一(一块牌子、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个财务、一套制度职责)的管理原则,但北院同志仍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在调研中意见比较集中的有以下两点:

1、资源不能共享

2、劳务分配不统一

问题分析2:劳务分配有方案,包括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在两校合并后进行了统一修订,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南北两院由于历史原因和各自的具体情况略有差异。该方案使用了6年,职工也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2007年底进行了修订,在2007年度职代会上没有通过,现正在委托部门工会进行修订。

整改措施:

2、劳务分配方案正在统一修订中。

调研课题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怎样建立健全流行病预警预测和公共卫生管理机制;

目前,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道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不可忽视的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等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正常生活,成为损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传染病也一直是高校公共卫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如结核病、乙型肝炎等一些常见的传染病,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科学的分析,必须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因为高校是一个人口居住密度较高的社区,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是不可忽视的一大隐患,一旦失控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加强医疗预防保健科室的建设,引进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队伍,学校增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项经费等显得尤为重要。

整改措施:

1、加强传染病预防的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利用宣传栏、专题讲座、局域网等宣传工具或形式开展社区卫生宣传,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不断提高师生员工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和应急能力。

2、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熟练掌握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诊疗技术及预防措施和应急办法。

3、健全应急预案和公共卫生管理及疫情报告制度,完善机构设置、明确责任人及各类应急机构、人员职责,并认真组织落实,定期检查督促。

4、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颁发的4件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建议学校每年应单列专项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监控应急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传染病宣传、监控和应急事件的处理。

根据国务院办颁发的4件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医院已经成立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抢救小组,制定了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应制度、职责正在建立和完善中。

调研课题四: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与师生员工利益息息相关的突出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改善医院就医环境和住院条件,为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患者服务

2、口腔科不符合院感管理要求,工作环境太差

3、解决职工活动场地和午休用房

4、制定合理的劳务分配方案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问题都关系到医院的发展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有些问题在职代会上多次提出,因用房紧张或经费困难,都没有及时加以解决,通过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院活动领导小组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论证,并设法调整工作用房和积极筹措资金逐步加以解决。

整改措施:

1、医院千方百计自筹资金10余万元,为南北两院诊室、病房及相关工作场所新安装空调40余台,使医院的就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缓解病人住院床位紧张,近期对综合病房医生办公室进行了调整,新增病房一间。

2、根据CDC要求并结合医院实际,对南北两院口腔科全面进行提质改造,现诊室已交付使用,其他部分预计四月底以前全部完工, 改造后的口腔科不仅符合院感管理要求,而且也将成为医院的窗口诊室和新的亮点。

3、解决职工活动场地和午休用房。院工会2001年创建先进职工之家建了多个活动场地,如羽毛球场、室、乒乓球室等,因无专人负责管理,因此利用较低。近期院工会拟制定相关制度,确保活动场所的开放和有效利用。

午休用房医院于去年医疗用房维修以后,合理调配,为南北两院住院外的职工各安排午休用房2-3间,解决了部分职工的午休问题。

4、医院用于劳务分配经费虽数量很少,但涉及到职工个人利益,也影响工作积极性的调动。2007年制定了一个方案,由于职代会没有通过,也没有再作修订。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后,领导小组已作了专题研究,已委托院工会尽快制定或修订出劳务分配方案,提交职工代表讨论实施。

调研课题五:如何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建立医德医风教育长效机制

存在问题:在调研中许多职工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在我们的职工中确实有少数同志存在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较差、服务不到位等现象,也包括个别共产党员,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坚持长期不懈的素质教育和社会的共同监督。

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重点是抓好五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教育。按照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推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要紧密结合卫生系统实际,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要求,分析问题,寻找差距,积极促进发展的各项举措,推动我校卫生事业向前发展。

二是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服务宗旨教育。采取专题讲座、外出参观、个别谈心、家庭走访多种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和五心(爱心、细心、耐心、同情心和责任心)的教育;进一步明确医疗卫生单位的服务宗旨和价值取向,把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作为医疗卫生单位永恒的追求,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和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白求恩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和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全体员工的社会主义道德水准和文化素质,自觉养成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习惯,不断增强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意识和抵制不正之风侵袭的能力。

三是加强患者权利、医生责任与义务的教育。教育医务人员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增强责任义务感,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功利观、义务观;同情病人、关心病人、服务病人,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知情权和隐私权,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四是加强诚信服务的教育。要结合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信用意识,努力营造信守承诺、诚信为本的氛围,积极培养和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推动诚信服务不断深化。

五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育职工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建立关心人、尊重人的服务理念,一切从服务对象的合理需求来考虑问题,加强与服务对象的交流与沟通,切实履行对病人的告知义务,努力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为服务对象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医患共同配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基本方法:一是强化职业道德典型事迹和理论学习,增强服务意识;二是通过医德医风讲评和专题辅导报告讲座,提高责任意识;三是加强社会监督力度,通过社会舆论改善服务态度;四是及时处理好患者投诉,协调好医患之间的矛盾,给患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总之,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是院医疗卫生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永恒的主题,无论高校后勤系统管理机制如何变革,我们服务育人的宗旨始终不变,我们将在今后的各项服务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提高。

调研课题六:怎样加强特殊行业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存在问题:在调研中,群众反映个别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够好,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群众。根据分析,在医院34名党员中确实有个别党员存在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 ,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工作不够积极,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好,甚至还带有消极情绪。

原因分析:一是正面教育不够,党员意识淡薄。自党员先进性教育之后,党支部每年都举行一次集体入党宣誓,目的就是增强党员意识,但还是有个别党员把自己和一般同志混为一谈,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二是责任意识不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如果缺少荣誉感和责任感,就不可能在工作中做到积极、主动,就不可能事事处处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带动和影响周围的群众,也不可能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三是党的信念不够坚定。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不会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以及很强的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也不会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的分配不公和不良风气等因素的影响,对信念产生动摇,甚至对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虽是个别人,但影响力比较大。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是党的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党员的状况如何,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样,直接关系到党风与院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因此,加强基础党的建设和党员教育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的政治保证。

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学习: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增强素质、提高本领、适应社会的最基本手段。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经常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一种使命和境界来对待,持之以恒地抓好学习。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掌握工作方法、把握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坚持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以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使命、目标任务凝聚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动员能力优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建设融入到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问题。基层党建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人民群众置于党建工作的中心位置,通过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医院调研报告篇4

调研对象:共产党员,派人员,无党派群众

调研目的:结合我院实际,切实找准并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医院发展的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明确科学发展的方向

调研课题:

(一)影响和制约我院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怎样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怎样建立健全流行病预警预测和公共卫生管理机制;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解决与师生员工利益息息相关的突出问题;

(五)如何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建立医德医风教育长效机制;

(六)怎样加强特殊行业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调研形式:

1、召开座谈会,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查找突出问题

2、发放问卷调查

3、走访群众,个别交谈

调研结果分析:

一、学习认识

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成员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以及组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们应该看到,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各要素,是统一的整体,任何要素都是不能独立存在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对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显得非常必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可持续发展,在任何领域,任何时间都是适用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

二、调研课题

调研课题一:影响和制约我院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问题1:人才短缺

问题分析:目前影响医院科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基本的专业人才。两校合并时,校医院在岗人员有120余人,临时工8人,随着学生扩招,在校学生达到了3万余人,学校在岗职工稳定在4000人,离退休人员2500余人。服务对象包括师生员工、离退休人员及家属约5万余人。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员自然减员,20*年学校再次确定我院编制为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2人,管理岗位5人,其他岗位6人,近半年多来已退休7人,均为专业技术人员,现实有专业技术人员85人,本年度还要退休4人。现85人分布在南北两院和天马医疗站,包揽了南北两院的白班、中班、晚班和节假日班,为了确保医疗工作24小时、365天的正常运转,许多职工加班存假数十天,多的达上百天。也就是说,工作人员值班或加班根本不能保证正常的休息,医院又无法支付加班费或者支付少量的加班费(每天30元),致使部分科室无法正常工作或停诊,病人不满意,职工有意见,领导也为难。因此,人才短缺、人员和专业结构极不合理、职工年龄严重老化是影响和制约医院发展最突出的问题。

问题2:人才培养

问题分析:医疗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高风险职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很高,如本科培养一般为5年,少数为6-8年制。在调研和座谈中,许多同志谈到,医院要发展硬件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视软件,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医学知识更新也加快了节奏,许多观点和知识都在更新,而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这就迫使我们需要加快知识更新。近几年来医院虽然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如院方组织副高以上人员讲课,请专家来院会诊或讲座,短期专业培训或鼓励参加全科医生培训等,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缺乏系统培训,不能引进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来院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随着配偶调入安置进来的,这样的人员一是专业不对口,二是因陪读或其他原因脱离临床时间太长或者专业太专不适合基层工作,如学中医的改行从事西医,从事心血管内科的看不了其他疾病等,再加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不断规范医疗执业,不允许跨专业执业行医,而学校人事部门从严控制单位编制,而忽略了医疗专业的工作特点,使得高校医院的医疗工作安排调度遇到困境。

问题3:经费短缺

问题分析:学校每年所拨医疗专项经费470万,担负着3万多学生的公费医疗、离休干部、职工住院及工伤报销等,其中离休干部一年所支付的费用就达390万左右,年支出约700余万元,不足部分全部由医院自筹补贴.设备购置、更新和维修学校未列入预算计划,也无专项经费,完全靠医院自筹解决,导致医疗设备陈旧,不能及时更新和升级换代,因此,医院无法完全满足临床医疗和病人的需求。不仅限制了医院诊疗水平整体提升,也阻碍了医院的发展。

整改措施:

1、为了满足师生员工就医的基本需求,希望学校能在编制内从县级以上医院引进相应的急需专业技术人员若干名;通过自然减员、人才引进、培训学习来优化我院的专业技术队伍。

2、医院有计划、有目的的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短期专业培训;继续组织职工业务学习,改善授课条件,提高授课效果;加强专科医生的培养,培养出一批小专科大综合、适应能力较强的全科医师。

3、在进一步加强公费医疗管理的同时,希望学校增加医疗经费的投入,以满足师生员工基本医疗需求。

4、新进技术人员在没有到位之前,医院仍采取优化组合、内部调整、加班加点来保证工作正常运转,保障一方平安。

调研课题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怎样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两校合并以来,医院始终坚持“五个一”(一块牌子、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个财务、一套制度职责)的管理原则,但北院同志仍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在调研中意见比较集中的有以下两点:

1、资源不能共享

2、劳务分配不统一

问题分析1:两校合并时,人员结构南院较北院相对合理,北院中医医师(4人),内科医生1人,外科医生1人,口腔科医生2人,年龄普遍偏大。设备投入南院略强于北院,在岗人员北院占1/3,工作任务南院占3/5还多。随着人员的自然减员,技术人员结构严重失调,如北院现在无外科医生、妇产科医生,五官科医生,而口腔科有医生3人。随着学院的调整,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和学生以及周边人员(服务对象),南校区比北校区多得多,比值约为5:1,设备在原有的基础上南院新增了彩色B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等高档仪器,这些设备的添置除了彩色B超外,其余设备经费来源均属自筹。

问题分析2:劳务分配有方案,包括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在两校合并后进行了统一修订,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南北两院由于历史原因和各自的具体情况略有差异。该方案使用了6年,职工也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20*年底进行了修订,在20*年度职代会上没有通过,现正在委托部门工会进行修订。

整改措施:

1、资源不能共享。专业技术人员自20*年3月份南北两院根据工作需要在不断进行调整;为了充分利用现有医疗仪器,南北两院职工、学生可以自由在南北两院就诊、住院和进行检查。

2、劳务分配方案正在统一修订中。

调研课题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怎样建立健全流行病预警预测和公共卫生管理机制;

问题分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至少有10个国家具有生产生物武器的能力。美国“9·11”事件后,生物恐怖的威胁离我们并不遥远,面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更多、更复杂。随着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和核技术在工农业、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和军事上的日益广泛应用,由此而导致的许多新发、再发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的疾病频繁暴发,有些在20世纪60-70年代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到90年代后又开设复燃,特别是20*年SARS的暴发流行,国家对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机制建设引起了高度重视,并投入了大量专项资金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增加专业队伍人员,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及防控措施。

目前,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道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不可忽视的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等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正常生活,成为损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传染病也一直是高校公共卫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如结核病、乙型肝炎等一些常见的传染病,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科学的分析,必须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因为高校是一个人口居住密度较高的社区,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是不可忽视的一大隐患,一旦失控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加强医疗预防保健科室的建设,引进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队伍,学校增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项经费等显得尤为重要。

整改措施:

1、加强传染病预防的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利用宣传栏、专题讲座、局域网等宣传工具或形式开展社区卫生宣传,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不断提高师生员工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和应急能力。

2、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熟练掌握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诊疗技术及预防措施和应急办法。

3、健全应急预案和公共卫生管理及疫情报告制度,完善机构设置、明确责任人及各类应急机构、人员职责,并认真组织落实,定期检查督促。

4、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颁发的4件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建议学校每年应单列专项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监控应急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传染病宣传、监控和应急事件的处理。

根据国务院办颁发的4件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医院已经成立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抢救小组,制定了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应制度、职责正在建立和完善中。

调研课题四: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与师生员工利益息息相关的突出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改善医院就医环境和住院条件,为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患者服务

2、口腔科不符合院感管理要求,工作环境太差

3、解决职工活动场地和午休用房

4、制定合理的劳务分配方案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问题都关系到医院的发展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有些问题在职代会上多次提出,因用房紧张或经费困难,都没有及时加以解决,通过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院活动领导小组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论证,并设法调整工作用房和积极筹措资金逐步加以解决。

整改措施:

1、医院千方百计自筹资金10余万元,为南北两院诊室、病房及相关工作场所新安装空调40余台,使医院的就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缓解病人住院床位紧张,近期对综合病房医生办公室进行了调整,新增病房一间。

2、根据CDC要求并结合医院实际,对南北两院口腔科全面进行提质改造,现诊室已交付使用,其他部分预计四月底以前全部完工,改造后的口腔科不仅符合院感管理要求,而且也将成为医院的窗口诊室和新的亮点。

3、解决职工活动场地和午休用房。院工会20*年创建先进职工之家建了多个活动场地,如羽毛球场、室、乒乓球室等,因无专人负责管理,因此利用较低。近期院工会拟制定相关制度,确保活动场所的开放和有效利用。

午休用房医院于去年医疗用房维修以后,合理调配,为南北两院住院外的职工各安排午休用房2-3间,解决了部分职工的午休问题。

4、医院用于劳务分配经费虽数量很少,但涉及到职工个人利益,也影响工作积极性的调动。20*年制定了一个方案,由于职代会没有通过,也没有再作修订。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后,领导小组已作了专题研究,已委托院工会尽快制定或修订出劳务分配方案,提交职工代表讨论实施。

调研课题五:如何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建立医德医风教育长效机制

存在问题:在调研中许多职工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在我们的职工中确实有少数同志存在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较差、服务不到位等现象,也包括个别共产党员,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坚持长期不懈的素质教育和社会的共同监督。

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重点是抓好五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教育。按照“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推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要紧密结合卫生系统实际,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要求,分析问题,寻找差距,积极促进发展的各项举措,推动我校卫生事业向前发展。

二是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服务宗旨教育。采取专题讲座、外出参观、个别谈心、家庭走访多种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和五心(爱心、细心、耐心、同情心和责任心)的教育;进一步明确医疗卫生单位的服务宗旨和价值取向,把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作为医疗卫生单位永恒的追求,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和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白求恩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和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全体员工的社会主义道德水准和文化素质,自觉养成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习惯,不断增强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意识和抵制不正之风侵袭的能力。

三是加强患者权利、医生责任与义务的教育。教育医务人员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增强责任义务感,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功利观、义务观;同情病人、关心病人、服务病人,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知情权和隐私权,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四是加强诚信服务的教育。要结合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信用意识,努力营造信守承诺、诚信为本的氛围,积极培养和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推动诚信服务不断深化。

五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育职工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建立关心人、尊重人的服务理念,一切从服务对象的合理需求来考虑问题,加强与服务对象的交流与沟通,切实履行对病人的告知义务,努力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为服务对象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医患共同配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基本方法:一是强化职业道德典型事迹和理论学习,增强服务意识;二是通过医德医风讲评和专题辅导报告讲座,提高责任意识;三是加强社会监督力度,通过社会舆论改善服务态度;四是及时处理好患者投诉,协调好医患之间的矛盾,给患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总之,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是院医疗卫生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永恒的主题,无论高校后勤系统管理机制如何变革,我们服务育人的宗旨始终不变,我们将在今后的各项服务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提高。

调研课题六:怎样加强特殊行业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存在问题:在调研中,群众反映个别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够好,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群众。根据分析,在医院34名党员中确实有个别党员存在“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工作不够积极,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好,甚至还带有消极情绪。

原因分析:一是正面教育不够,党员意识淡薄。自党员先进性教育之后,党支部每年都举行一次集体入党宣誓,目的就是增强党员意识,但还是有个别党员把自己和一般同志混为一谈,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二是责任意识不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如果缺少荣誉感和责任感,就不可能在工作中做到积极、主动,就不可能事事处处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带动和影响周围的群众,也不可能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三是党的信念不够坚定。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不会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以及很强的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也不会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的分配不公和不良风气等因素的影响,对信念产生动摇,甚至对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虽是个别人,但影响力比较大。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是党的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党员的状况如何,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样,直接关系到党风与院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因此,加强基础党的建设和党员教育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的政治保证。

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学习: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增强素质、提高本领、适应社会的最基本手段。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经常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一种使命和境界来对待,持之以恒地抓好学习。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掌握工作方法、把握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坚持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以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使命、目标任务凝聚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动员能力优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建设融入到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问题。基层党建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人民群众置于党建工作的中心位置,通过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医院调研报告篇5

二是激发活力,鼓足干劲。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提高了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观念,鼓足了干劲,推动了医院的全面和可持续性发展。

三是转变作风,科学发展。通过扎实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了医院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决策能力建设,转变了思想作风,实现了医院迈向科学发展的第一步。

四是认真总结,梳理思路。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理解,院领导班子认真地对医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分析影响医院发展的政策机制因素、技术特色、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等主客观原因,梳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找到阻碍发展的症结、找准今后的努力目标,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措施更扎实。

一、注重特色发展,强化技术创新

特色发展是医院立足的生命,技术领先是加快发展的保障。作为一所建院近60年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要想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要有一批高水平的特色专科,要有一批高层次的拔尖人才,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技术。

医院应努力走科技兴院之路,发展医院的专科特色,提升医院的技术水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型三级医院应是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领军团队,担当着医学前沿科学研究、新技术的应用、新领域的突破的职能。因此,要求我们要在学科建设上有所作为,通过发展重点学科优势,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要注重培养高、精、尖人才,建设一支服务优、技术精、质量高的医学临床与医学科技尖端人才队伍。要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重点专科的投入,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努力争取在某个专科、某个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进而带动医院的专(学)科建设上新水平。重点专科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科研攻关,实现引进一个专家、带起一个专科、开创一个特色、取得一流成果、培养一批骨干的“五个一”目标。在此基础上积极筹建创伤中心、微创中心、心脏中心等,组建医院的特色品牌专科。加大科研的奖励力度,进一步活跃学术气氛,在全院形成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的风气,组织相关科室对重点科研项目进行联合攻关,努力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的突破。

二、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运行体制机制

要实现医院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优化和创新医院的体制和机制,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增强医院的管理能力。

一是实行全员聘任制,形成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按照市场经济的人事管理规则,医院必须实行全员聘任制,根据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与员工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医院与被聘人员的责、权、利,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要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实行岗位规范化管理,制定上岗条件、职位说明书和职位考核评分标准,实行竟争上岗。要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医院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机制,做到各级各类人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在工作中要选贤任能,任人唯贤,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鼓励人才脱颖而出。在实施聘用制的过程中,要把握科学设岗、岗责明确,公开竞争、择优聘用,形成一个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又符合法律规范和市场经济运作机制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要加强对各级各类人员的考核,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强化工作目标的执行和落实,真正做到责岗相符、绩效挂钩。

二是建立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加大内部分配的改革力度,按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结合医疗工作知识密集、体力与脑力相结合、高风险等特点,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要根据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精神,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在具体操作中主要是把个人报酬与职位、技术、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和工作量大小等紧密挂起钩来,制定比较详尽的人才评价标准,通过严格的考评兑现工资、奖金和各种福利待遇,做到一流人才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在内部分配中,要充分考虑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责任要素,把这些要素一起纳入分配考核体系,充分调动起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医院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经营意识,实现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医院虽然是公立的事业单位,但要加快发展,必须强调两个效益,必须强化经营意识,必须加强成本核算。加强医院核算,要走全成本效益型之路。成本是医院在医疗活动中所能发生的各种医疗消耗,是医院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所必要的代价。医院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经费、卫生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益,就应特别注重成本核算。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医院财务内控体系,建立标准成本控制制度,开展临床路径的应用和研究。要合理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降低各项费用,重视医院整体运营状况和综合效益的分析,同时要把降低成本和提高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结合起来,创造最佳效益以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强化院科两级负责制。医院是由院科两级管理组织构成的,加强院科两级管理,健全激励机制,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加强院科两级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医疗管理、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以及医德医风建设等各个方面。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就是在医院的统一指挥下,给予科室一定的经营管理自,使科室主任合理组织各项收入,对科室的各项费用支出及消耗精打细算,合理使用人、财、物,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达到励行节约、增强经营意识,做到人人理财、个个当家,增强整个科室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提高科室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健全激励机制,通过制定完善的院科两级分配方案,把科室人员的各种待遇与科室的经营效益挂钩起来,充分调动科室的积极性,这样,实现医院总的发展目标才是有保障的。

三、强化服务,在实现群众满意上狠下功夫

服务是形象,也是生产力。医院作为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应该始终把提升服务水平作为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群众满意和不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标尺。

(一)强化服务意识是促进病人满意的根本。意识决定行为,医院服务理念的提升是从医院文化高度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中形成的一种发自内心,形于外表的自然过程,是长期不断强化的一种积累,它使恒久保持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服务意识的强化需要我们不断的灌输和教育。要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把“一切以病人满意为目标”作为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加强医患沟通是促进病人满意的有效手段。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加强与病人或病人家属的沟通,尊重病人的知情权与同意权,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的医患关系。要重视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等各个环节的沟通,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和疑问,要以负责的精神,宽容的态度,深入浅出地向病人及家人解释,不敷衍了事,不冷淡厌烦。同时对病人及家属的无理要求或无理指责要耐心细致地解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理解和支持。这样可以避免许多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发生。

(三)重视服务细节是促进病人满意的关键。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病人对医院不满意,说明医院和医务人员在服务细节上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要尽可能地站在患者的角度,想一想我们在诊疗流程、服务措施、服务态度等方面还有哪些问题,不能以繁琐而不为,应以患者方便为目标,为患者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

四、多渠道争取政策支持,努力拓宽医疗市场

今年医院将面临着医药体制改革,工作中不确定因素增多。因此,必须将医院的发展纳入全区卫生事业改革的大舞台中,争取多方位的政策支持,包括区域卫生规划、财政拨款渠道、行业业务指导、医疗市场拓展等,使医院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基础。要进一步吃透医保政策,紧跟医疗卫生改革的步伐,努力探索适应医院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市场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市场的占有率和覆盖率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健康教育、下乡义诊、与乡镇医院全方位的合作等措施和手段,进一步拓展医疗市场,尤其是农村医疗市场,把××市人民医院的品牌优势用足用好。

医院调研报告篇6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工作也由以医疗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这一转变,对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医院的文化建设也要以此为中心,必须把以人为本,全方位提高职工素质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着力培育精神文化。采取加大舆论宣传,积极引导职工认清形势,增强服务意识。开展“争做新时期白求恩”、“病人在我心中”、“向吴登云同志学习”等为主题的演讲、征文评比活动,着力培养职工的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爱院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关心体贴职工生活是医院一贯坚持的做法,凡因病住院和家庭生活困难职工,院领导和工会等均及时慰问。近几年在医院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每年均投入一定的经费组织全院职工外出春游。适时开展职工歌咏联欢、球类比赛等有益活动,陶冶了职工情操,增强了凝聚力,激发了职工爱岗敬业热情。

2、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改善就医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立院之本。

近几年,医院通过连续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不断完善各项医疗规章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不断强化质量、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制订并落实《医疗、护理质量综合管理方案》,细化量化医疗护理质量考核内容,按月进行督查,将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年终评优等挂钩,促进医疗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医院每年均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如对病房进行装修,添置空调、微波炉、有线电视、太阳能热水器等,绿化美化医院环境,为病人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疗养环境。在服务上简化流程,门诊配有导医并采取弹性调节措施,尽力避免门诊病人“三长一短”的现象发生。全院上下坚持挂牌上岗,文明服务,杜绝服务忌语,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投诉和纠纷逐年递减,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医院调研报告篇7

(一)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

1. 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医院设置。按照盟委行署“一二二三四”发展思路和《xx市区域卫生规划(XX—XX年)》,统筹医疗资源配置,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盟旗两级现有5家综合医院和4家蒙中医医院,全盟医疗机构编制床位总数1347张,开放床位1270张,每千人拥有床位5.47张,其中公立医院床位897张,三旗5家试点医院床位数355张,占全盟公立医院床位数的比例为39.6%。

2. 加大投入,加强公立医院能力建设。

一是加大投入,推进公立医院的现代化、标准化建设。近几年来,投资共4.15亿元新建了盟中心医院、经济开发区综合医院、阿左旗妇幼保健院、阿右旗人民医院和xx旗人民医院,盟旗两级公立医院服务条件明显改善。

二是发挥特色优势,提升民族医药服务能力。一方面,改善蒙医就医环境,投资1500多万元新建立了阿右旗蒙医医院和xx旗蒙医医院,投资1.6亿元的盟蒙医医院综合业务大楼年内将投入使用。另一方面,积极落实优先发展蒙中医政策,严格落实基本药物医保扶持政策,蒙中医机构新农合报销起付线降低50%,蒙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提高10%。

三是积极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我盟人才引进、人才储备政策和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牧区卫生等项目,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认真落实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培训等项目。累计完成全科医师培训(包括转岗培训)128人次、基层医务人员培训1280多人次。

3. 加强协作,建立完善医疗机构间的联动机制。目前,我盟与三级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的医院有3所,盟中心医院与北京、上海两地100多家医院开通了远程会诊,与解放军301、302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等签署了合作协议;阿右旗人民医院与邻近的甘肃省5家医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xx旗人民医院与解放军513医院签署支援协议。经济开发区综合医院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签订了托管协议。与二级以上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的苏木镇卫生院有5所。

(二)探索建立高效的医院管理、运行和监管体系

1.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一是强化政府办医责任,不断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政府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医院建设、投入等政策措施,为公立医院履行职能提供保障。二是加强卫生主管部门对全行业的宏观管理和决策职能。三是以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为抓手,以社会效益为导向,创新内部管理制度改革。

2. 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补偿机制的改革是难点,也是重点,是关系到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改变“以药补医”的关键,我盟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综合补偿机制,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财政保障机制。XX年我盟卫生事业支出达到4.01亿元,占财政预算总支出比例为4.3%。建立了公立医院运行经费财政长效补偿机制,包括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工资等经费补助。全盟公立蒙中医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内人员经费(主要是工资等待遇)均实现了财政全额保障,其他公立医院最低补助额度为90%,离退休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承担,补助比例在全区排名前列。此外,针对重大公共卫生防控和重点任务,财政给予专项补贴。

二是取消药品加成,推进医药分开。XX年3月起,全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同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XX年3月起,阿右旗、xx旗所有公立医院和阿左旗吉兰泰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每年让利患者300万元。

三是完善医保支付机制,形成稳定的医保补偿渠道。目前,全盟职工、居民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参保率95%以上,居民医保、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为13 万元和12万元,支付比例分别为70%和75%。医保制度已经成为医疗机构获得收入补偿的主渠道,医疗机构通过医保补偿渠道获得的资金占业务收入的70% 以上。

3. 完善人事分配和绩效考核机制。

一是完成了全盟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置和编制人员工资套改,推行行政管理岗位和业务管理岗位公开竞聘制度,实行了全员聘用制。二是鼓励各级医疗机构按照评聘分开、突出医德、重视能力和贡献的基本原则,改革职称聘任制度。三是开展岗位绩效考核,全面执行绩效工资制度。目前,我盟9所盟旗两级综合医院和民族医院全部建立并实行绩效考核。

4. 建立健全医疗机构运行监管机制。

一是加强医药购销领域监管。98%以上的临床用药实行网上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药品收入占比保持在50%左右,全面启动了医用耗材网上集中招标采购。

二是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充分利用12320卫生热线、阿拉善民心网、行风热线、行风民主评议等渠道,健全群众举报投诉与受理申诉机制。严格执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查备案、医疗广告备案、投融资及建设项目申报等制度,强化医疗机构经济运行情况监控。

三是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以“三好一满意”活动为载体,以“群众满意”作为标尺,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行业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三)强化公立医院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1.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把“医院管理年”、“质量万里行”,特别是“三好一满意”活动作为推手,重点通过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核心制度,规范抗菌素临床应用与监控,试行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质量控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开设预约诊疗、急救绿色通道,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等工作,不断健全了质量和安全保障工作机制,提高了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实现了医疗机构管理向分级化、精细化转变。

2. 完善医院服务。各医院努力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从患者最急需、最关切的问题抓起,创造患者良好的就医环境,采取各项便民利民措施,缩短患者就医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社会反响较好。一是,优化服务流程,提供导医服务,方便群众就医。二是,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延长了门诊时间,实行了双休日和节假日全天门诊。三是,三级医院全面实行了预约诊疗服务,制定了工作规范,通过12320信息平台开展预约诊疗服务试点。

3.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全盟居民健康档案系统、新农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和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并在具备信息网络和电力条件的14所苏木镇卫生院建成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目前,全盟已有4家盟、旗综合医院开始应用电子病历、影像存输和检验管理等信息化系统。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改革工作进展不平衡。公立医院改革中体系建设、医院内部质量管理成效多一些,涉及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少一些。其中有认识上的差异,也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原因,决定了对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推动的力度。

二是旗级医院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旗级医院服务能力的差距制约着医院评审标准的落实,盟级医院患者多,旗区医院患者少,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转诊率居高不下,加重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据初步统计:旗级医院外转病人在 50%以上,费用占医保基金支出的60%左右。

三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严重匮乏。各级公立医院卫生人员总量不足,医疗和护理队伍的人员缺口较大,人才引进困难、流失严重、队伍不稳定,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尚未有效调动,严重制约了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拓展。

四是公立医院价格补偿机制不健全。我盟医疗机构门诊、住院费用药占比分别为53%和43%,试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同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措施滞后,收入缺口简单由同级财政补助,势必影响改革的协调性和整体推进效果。

五是医院编制、人事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现有的人事制度和编制管理制约着医院人才引进、良性流动和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三、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采取上下联动,分步推进、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价格机制、医保支付、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旗级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力争使旗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

(一)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以《xx市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建立和完善以盟级医院为中心、旗(区)医院为龙头、苏木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机构为枢纽、卫生室为网底、蒙中医药服务为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争取国家、自治区对我盟没有基建投入的旗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立项投入,加强医院能力建设。

二是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按照自治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培养和建立高水平的信息网络维护队伍。

三是扶持和促进民族医药发展。制定优惠政策扶持蒙中医药产业发展,重视蒙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增加对蒙中医药的科研投入,促进蒙中医药科学发展,充分发挥蒙中医药在医疗和预防保健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近期来看,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骨干医师培训、学科共建、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等项目和渠道,加强医院间纵向、横向合作交流,提高医护队伍水平。从长远来看,建立以本土人才培养为主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和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全科医师、公共卫生、蒙中医人才等卫生队伍建设。

(二)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

一是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医疗质量管理,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一方面通过推行临床路径,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和使用药物,合理控制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摸清家底,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不断完善医院服务模式,从患者最急需、最关切的问题抓起,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认真借鉴各省市、各盟市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探索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出资者和经营管理者责任,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

医院调研报告篇8

学校党委贯彻落实中办发〔20xx〕55号文件精神,始终坚持党委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坚持把握方向,总揽全局,谋划发展,科学决策,协调各方的工作重点,坚定不移地做好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工作,严格按照《辽宁医学院党委常委会议议事规则》决策部署学校各项工作。学校党委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做到了有准备、有安排、有检查,适时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党的xx大报告》等中央精神进行了系统集中学习,并将学习与治校办学的工作实际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和治校能力,发挥了学校党委的政治核心和科学决策作用。

学校党委全力支持校长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党委书记不再参加校长办公会,不干预具体行政事务。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事务严格按照《辽宁医学院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确定并执行。形成了科学民主、和谐统一、职责分明、务求实效的党政关系,保障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校院两级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落实

学校在研究和解决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改革和决策部署中,适时召开学校党政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充分讨论,科学论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出正确决策。在学校党政工作和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形成了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补台的和谐工作氛围。

针对院系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的实际情况,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20xx年学校对二级单位党政领导实行了交叉任职,行政负责人兼任党组织的副书记,党组织的书记兼任行政副院长,使行政工作和党建工作有机统一,提升了党建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在此基础上,二级单位逐步建立健全了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在关系到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引进、重大项目开展等工作中,都经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研究后做出决定,确保决策的科学正确、民主高效。

二、严格工作程序,激发工作活力,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处级干部145人,其中正处级干部67人,副处级干部78人;现有科级干部161人,其中正科级干部108人,副科级干部51人,提前到副科级岗位锻炼干部2人。

辽宁医学院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文件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激发两支队伍活力,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

(一)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选拔任用干部,形成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认真把握用人标准,规范操作程序做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把握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做到严格程序,把好“五关”,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一是严把推荐关。把民主推荐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坚持会议投票推荐与个别谈话推荐相结合,增加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

二是严把考察关。对于考察干部,首先是制订好工作方案,做好安排和部署。其次是认真组派考察组,抽调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干部组成考察组。再次是不断改进考察方法,提高识人察人的准确性。在个别谈话时,注意选择谈话环境、扩大谈话范围,兼听普遍意见和个别意见。从而提高了考察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是严把讨论决定关。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全面实行干部任免投票表决制。

四是严把公示关。认真做好干部任前公示,努力把好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最后一道关口。

五是严把试用关。对新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实行试用制,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后进行全面考核,经考核胜任的,办理正式任职手续。

(二)加强对干部行为的监督,进一步完善干部工作的制度和措施

1、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谈话制度。把谈话细化为日常工作谈话、任免谈话、诫勉谈话等。干部调整后,学校党委领导和组织部领导都要与相关干部进行谈话。同时对个别干部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履行职责、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的不良倾向或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谈话和勤政、廉政谈话。规范干部言行,防患于未然。

2、加强干部离任的审计工作。对任期届满或任期内交流的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都进行了离任审计,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近三年来对7名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离任审计。

3、坚持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部与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经常沟通情况,交流信息。在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前,组织部都要征求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的意见,认真把关,防止“这边提拔,那边审查”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各级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学校党委注重加强各级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每年邀请专家重点进行干部的培训教育,并逐步培训自有的师资队伍,同时,根据工作需要,选派干部到兄弟院校学习经验,提升素质能力。在培训工作中,做到“联系学校实际,实现学以致用;结合岗位工作,提高综合能力;引入社会实践,增强培训实效;强化考核管理,提高培训质量”。近年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工作。

1、加强党的作风、党纪党规和思想道德教育

医院调研报告篇9

按照市委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为把主题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解决医院后勤工作中存在的影响和制约医院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升后勤保障能力”的调研课题,自主题教育开始至10月10日带领总务科及相关职能科室人员,在全院范围内,通过巡查、检修、访谈、个别交谈等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地梳理了医院后勤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现就如何提高医院后勤保障工作问题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基本情况

后勤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医院保障工作的基础,更是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基础规模的扩大、患者与职工需求的变化,对后勤保障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们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主要涉及公共场地的清扫、院内绿化及养护、供暖及设施维护、职工的餐饮、安全保卫、公用车辆的管理、氧气供应、日常物资采购和管理以及水电保障等事关广大职工和患者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二、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1、后勤保障工作的服务意识还不够强。个别后勤保障工作人员依然受到固有思想和习惯的束缚,思想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意识中,不能做到主动去发现问题,开展服务,在面向临床、服务大局上缺乏进一步开拓的工作思路,服务意识有待提升。

2、后勤保障队伍建设不足,业务技术能力有待提升。随着医院的发展扩大,对后勤保障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后勤保障队伍的不协调显露出很大的差距。职工队伍老龄化,岗位人员配备不齐,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技术不能完全跟上新形势发展要求等,这些因素束缚了后勤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作为后勤保障部门,是医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重要岗位都需要持证上岗。例如:全院现在只有1名电工,无法执行24小时值班制,存在重大安全风险隐患;锅炉、水暖等管道维修维护人员趋于老龄化,技术保障人员严重匮乏等。

3、医院基础设备及应急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隐患问题明显。一是供暖问题隐患突出。因医院地处郊区无法接入市区大供暖,长期以来医院采取燃煤锅炉进行供暖,但医院现有燃煤锅炉老化,同时不满足环保要求;二是电力设施负荷严重,电改不够彻底,部分电力线路老化,无法满足当前医院需求;三是供水系统年久老化不完善,饮用水供应不稳定。存在水体浑浊、水压不足等问题。对在医院运营过程中面临严重的重大问题和安全隐患。

4、后勤保障运行成本投入不足,控管办法较为单一。后勤管理是保障医院业务工作正常运转,保障患者有良好的就医条件,保障医务人员在院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物质条件。因医院资金紧张,不能很好的满足患者就医期间的需求。同时在资金投入上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提升后勤保障投入的效率和效益,用必要的钱尽量多办实事、急事,需进一步探索。

5、后勤保障信息化管理能力须进一步增强。部分职工对于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普遍认为医院的后勤工作局限于医院日常水、电、暖的维护,物资发放以及设施环境的管理等。认为常规性管理关系不大,缺乏必要的信息管理技能,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但事实上若采用信息化手段可以使后勤管理工作更加简捷高效。

三、影响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内外因素

1、内在因素主要是干部职工对于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思想认识不深刻,运行机制不够完善,资金保障不充足等。

2、外在因素主要是上级部门对于传染性医院的政策支持,法律法规、社会需求以及后勤人员招聘过程中存在的约束性。

四、对医院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今后工作思路

1、加强科室建设,提升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每位职工潜能,自觉培养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后勤保障及服务技能。制定完善医院后勤保障制度,特别涉及物资、设备等物质的采购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院内成本核算执行,保证工作效能最大化。

2、进一步加强后勤保障部门职工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人员,规范岗位职责要求。尤其对目前不可替代性工作岗位,加强内部人才的培训、培养。加强内部各岗位工作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尝试一人多岗,以应对处理不确定的应急情况。当然,对于职工队伍老龄化、文化素质不高、业务技术不能完全跟上形势发展需要等问题,还需要医院有院党委关注,对于进一步提高后勤保障人员的业务素质,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第三方派遣、送出去培训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医院调研报告篇10

中国电子病历高速发展将持续至少5年,即至少到2015前年中国医院电子病历市场都将呈高速发展的趋势。

在未来5年,中国电子病历相关服务器、存储、交换机、工作站等硬件及系统软件的市场将有巨大发展,其市场总量将超过35亿元人民币。

研究概述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医疗卫生信息化被列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四梁八柱”中的重要一柱。要求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2010年10月14日卫生部印发《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方案》,决定在北京等22个省(区、市)部分区域和医院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工作。实施电子病历,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是实现现代化医院管理目标的重要措施,对于促进医疗服务均等化,推动医疗服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发展,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发挥有限医疗资源效益,改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完善医院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项目的目的

1) 了解和研究中国大型医院电子病历建设和应用的现状;

2) 了解和研究电子病历应该具备的功能;

3) 了解和研究电子病历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

4) 为医院更好地应用和建设电子病历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5) 为卫生主管部门推进电子病历建设和应用提供参考资源;

6) 为电子病历厂商更好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系统研发和创新提供决策支持。

1.1.3 调查研究的方法和对象

本研究项目从2010年5月开始,历时半年。主要采用问卷调研法的方式,以主动发送调查邮件,结合《e 医疗》杂志在全国举办的“医院CIO沙龙”上发放问卷,现场填写、回收的方式采集信息。

本调查发放问卷近150份,收回问卷近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1份,参与调查医院的级别比例见图1。

1.1.4 特别声明

由于本次调查是根据参与调查者个人主观意见回答问卷所获得的数据统计而来。由于所选取的地区和医院有限,不能严格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样本,因此在调查结果上具有一定的地域、覆盖和统计学偏态。本调查报告仅供读者参考,在使用本调查结果时需要特别谨慎。同时,本调查结果不作为任何厂商产品市场推广和销售导向,也不能作为医院采购相关系统时的直接依据。特此声明。

1.2 电子病历相关概念

1.2.1 电子病历的概念

2010年2月22日卫生部颁布的《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将电子病历定义为,电子病历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使用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据、影像等数字化信息,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的医疗记录,是病历的一种记录形式。《规范》明确指出: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编辑、打印的病历文档,不属于本规范所称的电子病历。

1.2.2 电子病历系统

2011年1月卫生部颁布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中指明,电子病历系统是指医疗机构内部支持电子病历信息的采集、存储、访问和在线帮助,并围绕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效率而提供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服务功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既包括应用于门(急)诊、病房的临床信息系统,也包括检查检验、病理、影像、心电、超声等医技科室的信息系统。

按电子病历系统的功能范围,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的电子病历系统不负责病历内容的产生,仅负责收集、储存、展现、检索和处理。这样医嘱、病程记录编辑器等系统都不属于电子病历系统,统一纳入到临床信息系统范畴。广义的电子病历系统不仅负责电子病历内容的收集、储存、展现、检索和处理,所有与电子病历有关的系统都属于电子病历系统范畴。本调查以狭义的电子病历系统为主,但不仅仅局限于狭义电子病历系统。

1.3 电子病历的功能

根据卫生部2011年1月4日颁布的《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电子病历应具有以下主要功能:电子病历创建功能、患者既往诊疗信息管理功能、住院病历管理功能、医嘱管理功能、检查检验报告管理功能、电子病历展现功能、临床知识库功能、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功能等。

2中国电子病历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2.2 中国电子病历相关规范

2.2.1 中国颁布的电子病历相关规范

1)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是医院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也是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

2) 《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是电子病历系统建设遵循的规范;

3) 《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是我国卫生领域制定、的首部部级具有中西医结合特点的电子病历业务架构基本规范和数据标准。

4)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的基础上,针对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的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更具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可帮助各地区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前获得清楚、详细的理解,更好地指导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建设。

5)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以建立规范化的医院信息平台为目标,主要通过对我国医院业务体系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目标需求进行分析, 设计出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的核心――电子病历的信息架构。

6)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以规范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管理,明确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应当具有的功能,更好地发挥电子病历在医疗工作中的支持作用,促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

3中国医院电子病历应用现状分析

3.1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状况

3.1.2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建设部署状况 (见图2)

参与本次调查的医院中,有48.05%的医院已经部署和使用了电子病历系统,32.47%的医院正在建设部署中,15.58%的医院将要在1年内开始建成,仅有3.9%的医院尚未有计划建设。这说明我国的医院绝大多数的已经将电子病历作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支持框架来建设,是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3.1.4 医院对于电子病历系统品牌认知度

本次调查对于电子病历厂商品牌在参与调查医院的认知度进行了调查,并评选出国内10大电子病历认知品牌。他们是:嘉和美康、北京安博维、南京海泰、北京天健、东软、杭州创业、东华合创、浙江联众、浙大中控、无锡曼陀罗(注:排名不分先后,不代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1.5 医院在电子病历系统投入状况 (见图3)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医院在电子病历系统软件的投入方面,13.56%的医院投入在10万~50万元之间,33.80%的医院投入在50万~100万元之间,29.11%的医院投入在100万~200万元之间。另外,投入200万~500万的医院占医院总数20.59%,投入500万以上的医院仅占医院总数的2.94%。

随着电子病历应用的不断深入,临床路径、知识系统、临床决策、临床科研等功能的实现,以及国家在医疗信息化方面投入的增大,电子病历系统在软件方面的投入还将增大。对于三级甲等医院及大型二甲医院,投入200万~500万元于电子病历软件系统将成为主流和趋势。

3.1.7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录入方式 (见图4)

参与调查的医院中,46.33%的电子病历系统采用结构化录入方式,50.75%的电子病历系统采用半结构化录入方式,仅有2.92%的电子病历采用非结构化,纯文本自由录入的方式输入。调查表明,已经建立电子病历的医院除极少的一部分使用非结构化纯文本录入方式外,绝大多数电子病历都采用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录入方式。

3.1.9 临床医护人员对于电子病历系统使用的认可程度 (见图5)

调查显示,84.32%的临床医护人员对目前使用电子病历系统的评价是基本满意,但还需完善。在参与调查的临床医护人员中,对电子病历系统评价非常满意的仅有9.48%,同时有6.20%的医护人员表示使用电子病历会给他们带来麻烦,但由于医院要求而不得不做。这说明,目前各医院使用的电子病历产品能够基本满足医护人员的需求,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改进。调查还发现内科大夫比外科大夫对电子病历的认可和满意程度更高。

3.2 电子病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整合性状况

3.2.2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无缝整合导入的其他临床信息系统的状况 (见图6)

本次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电子病历系统可以与医院HIS系统实现无缝整合和导入,其他被导入系统的状况依次为病区医生工作站、LIS、门急诊医生工作站、PACS、住院护士工作站、RIS、超声影像系统、内窥镜影像系统、药物管理系统、手术麻醉系统、病理系统、护理系统、重症监护系统、心电图系统及临床决策系统等。这个结果也反映了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轨迹,显示了国内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从HIS系统发展分离而来的缘起。也反映了国内医院的HIS系统基本普及后,临床对于电子病历系统整合其他临床信息系统所产生信息需求的迫切性。

3.2.3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包含16类医疗服务业务活动记录与信息的状况 (见图7)

按照卫生部《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的规定,电子病历应该包含病历概要、门(急)诊病历、门(急)诊处方、检查检验记录、治疗处置记录、护理记录、知情告知信息、住院病案首页、住院志、住院病程记录、住院医嘱、出院记录、转诊(院)记录、医疗机构信息、健康体检记录及法定医学证明及报告等16类医疗服务业务活动记录与信息。从调研的数据结果来看,除了法定医学证明及报告及健康体检记录的包含率没有超过50%以外,其他的14类医疗服务业务活动记录与信息在电子病历系统的包含率都超过60%,这说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绝大多数达到了《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的要求,但是离标准的最终内容还是有一定距离。

3.2.4 医院电子病历应该具备的功能(见图8)

调查显示,医院认为电子病历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主要是药品信息、临床知识库、临床路径、质量控制、临床决策支持、以及一些更加人性化的功能需求,如随访系统、现场支持医疗质量评价等等(注:本结果产生于卫生部颁布《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之前)。

3.3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使用的术语、编码及规范状况 (见图9)

在卫生部颁布的《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中,对于电子病历使用的术语、编码及标准规范做出了相关的要求。从调研结果上看,ICD10、DICOM 3.0和HL7 CDA临床文档架构在医院中应用广泛,这三种标准在医院的使用率均超过50%,分别为86.67%、63.33%和55.00%。ICD9、SNOMED、LONIC、DRGs等标准的使用相对较少。由于本调查所涉及的医院主要为西医医院,对于中医医院和区域社区卫生机构没有单独统计和分析,故影响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及ICPC标准的使用率结果。

3.5 电子病历相关硬件状况

3.5.1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部署的服务器设备品牌状况 (见图10)

2010年,参与调查医院所建设和应用的电子病历系统中,服务器产品的主要设备厂商为IBM、HP、DELL、联想、SUN、方正等。调查结果显示,市场份额最大的是IBM,占35.46%。第二是惠普,占31.38%。第三是戴尔,占17.20%。其他品牌为联想7.81%、SUN6.53%、方正1.62%。

3.5.2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部署的存储设备品牌状况 (见图11)

2010年,参与调查医院所建设和应用的电子病历系统中,存储产品的主要设备厂商为IBM、HP、EMC、SUN、NetApp、富士通、思科等。调查结果显示,市场份额最大的是IBM,占37.62%,第二是惠普,占32.29%。第三是EMC,占19.31%。其他品牌为SUN5.26%,NetApp、富士通和思科均为1.84%。

3.6 医院在电子病历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见图12)

可能导致病历内容简单粘贴,致使责任心不强和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的单位和个人篡改病历等非法行为;定制的模板,忽略了病人个体和疾病的差异;忽略了医生独立逻辑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过程,致使业务水平下降;注重结构化的同时,牺牲了语句的通顺和医学表达习惯和逻辑等问题,是电子病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

现有的电子病历系统缺乏知识库系统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整体计划能力差;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是临床医生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家在电子病历的规划和建设方面,缺乏相应的指南、功能规范和技术实施方案,医院各自为政,可能形成新的孤岛;缺乏权威的电子病历系统第三方认证和评估机构等问题,是医院较为关注的建设规划标准及系统认证方面的问题。

电子病历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一旦出现纠纷,医患双方的权益都难以保证;电子病历的安全性和患者的隐私难以保障等问题,是医院主要关注的法律和安全方面的问题。

电子病历的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费用较高;以及电子病历实施过程中医院领导的领导力、执行力、协调力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是医院在电子病历建设方面所反映出的问题。

厂商对于医院的医疗业务、流程和管理了解不透彻,不能为医院提供满意的产品,致使电子病历系统目前仅仅起到了替代纸质病历的作用,在医院不同临床专业领域还存在着应用深度、广度和专业性不够等问题,是医院反映的电子病历厂商方面的问题。

3.7 医院护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关状况

3.7.1 医院在护理方面采用信息技术的状况 (见图13)

随着医疗卫生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与深入,实现护理信息化将是必然的趋势。本次调查关于医院护理信息技术应用的部分显示,有49.53%的参与调查医院使用了条形码检验标本管理,26.67%的医院使用了条形码腕带,使用条形码药物管理、RFID技术、床头信息显示屏等信息技术的医院还相对较低,而目前还没有使用指纹识别系统的医院。

3.9 电子病历的最终目的和作用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了两个主观回答问题,其中一个是“电子病历的最终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参与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综合各种答案:

1) 电子病历还是病历,是纸质病历电子化和计算机打印病历的替代品,是医院医疗过程的记录和法律依据;

2) 电子病历可以对医生的诊断决策和医疗全过程的规划提供支持;

3) 电子病历是医院临床管理的核心,是对医疗事物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和控制平台;

4) 电子病历可以为医院临床科研积累原始数据,为建设随访平台提供实施基础;

5) 电子病历可以帮助正确的医疗人员(包括管理者),在正确的时间(及时),获得正确的医疗信息,为医疗行为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支持;

6) 电子病历是医疗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它不仅是患者历次就诊信息的全面记录,也是患者健康档案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查询、统计的多功能综合系统,是动态的智能的信息源;

7) 电子病历不仅能提高医疗工作效率,提高医疗工作质量,也应为医院加强环节管理服务。作为患者信息的采集、阅读、查询和科研的医生工作站,可以支持患者信息的异地共享,实现个人健康记录。为宏观医疗管理服务,为广大的医务人员科研、教学提供方便服务。

综上所述,电子病历系统是一个多层面、多目的的系统,是医院医疗和管理的核心,是对临物(Clinical Affairs)全面规划、决策、实施、记录和评价的平台,以及对医疗全过程(Full Medical Processes)的规范、监督、控制、管理和分析统计的平台。

3.10 医院成功实施电子病历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因素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的另一个主观回答问题是:“医院成功实施电子病历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在电子病历实施和应用过程中:

1)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强制推行,以及足够的资金投入是电子病历实施和应用的外部关键因素;

2)电子病历的法律地位的确立,以及法律效力和采信问题的解决是电子病历广泛实施和应用的基础;

3)医院院长必须具有很强的决策力、领导力、执行力和控制力,是电子病历实施阶段和初步应用阶段的内部关键因素;

4)医院临床业务科室和医护人员对于电子病历强烈的内在需求是其实施和应用驱动力,而对于临床人员长期、多次、反复的培训是电子病历应用的有力保证;

5)电子病历产品必须既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医政管理的法规规范,又要符合医院内部临床需求、流程和习惯,还要符合相关国际技术和临床规范标准;

6)方便临床医护人员使用,节省录入时间,支持临床路径管理,保证病历质量,是临床人员在电子病历在使用过程中的最关注的问题,也是电子病历是否可以长期应用的关键因素;

7)对于临床诊疗决策的支持和对临床科研的支持,是电子病历深度应用的需求,是使用电子病历真正提升医疗质量的目的所在。

4中国医院电子病历应用的发展对策及趋势

4.3 医院电子病历应用的发展趋势

4.3.1 2009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与床位状况

根据2010年10月8日卫生部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截止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卫生机构总数96.66万个,床位总数441.66万张。

4.3.2 电子病历的市场前景

据统计,2010年全国医院经过政府采购的电子病历建设实施项目,软件实际签约额在1亿~1.5亿元之间。

预计:

1)2011年全国医院电子病历软件市场在2010年的基础上,保守的估计将增长50%,乐观的估计将可能翻一翻或者更高。

2)2011年电子病历软件市场总量至少在1.5亿~2.5亿元,还有可能更高。

3)未来2~3年,电子病历软件方面的投入将有较大增加,大型三甲医院在电子病历软件投入300~500万,三级医院在电子病历软件投入200~300万,二级医院在电子病历软件投入100~200万将成为主流。电子病历投入超过500万,甚至1000万的医院比例将有所增加。

4)北京、上海、广州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部分三级医院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电子病历系统,这部分医院在未来1~2年将呈现继续进行系统完善,并向临床路径、知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临床科研等深度应用发展的趋势,这部分投入可能比前期投入资金更大。另外,这些地区将呈现出二级医院积极推动电子病历建立和使用的特点。

5)在国内中、东部地区、以及西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将迎来电子病历建设和应用的热潮。这些地区的医院将汲取前期已经部署电子病历系统医院的经验和教训,采用更适合自己的系统和流程,电子病历的实施和应用将呈现后来居上的特点。

6)中国电子病历高速发展将持续至少5年,即至少到2015前年中国医院电子病历市场都将呈高速发展的趋势。

7)在未来5年,中国电子病历相关服务器、存储、交换机、工作站等硬件及系统软件的市场将有巨大发展,其市场总量将超过35亿元人民币。

8)电子病历厂商要抓住机遇,不断完善现有的系统。要与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紧密结合,一方面针对大型三甲医院,在电子病历应用的深度、广度、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整合性、以及满足不同临床科室专业化需求方面下大工夫。另一方面要紧贴临床管理和诊疗流程,使自己的产品更加适应医院的需要。要注重国家和地方法规、规范和政策导向,注重标准和规范的应用,使系统满足互操作性,以适应未来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以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的趋势。

9)未来电子病历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大量二甲医院电子病历实施和应用热潮。相关软硬件厂商除了技术和产品成熟度以外,还要做好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务、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准备。要加强服务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现场支持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以免市场突然增大,项目突然增多,导致厂商战线过长,疲于奔命,不能应付,以至于拖累公司的现象发生。

完整版目录

1 研究概述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项目的目的

1.1.2 调查研究的内容

1.1.3 调查研究的方法和对象

1.1.4 特别声明

1.2 电子病历相关概念

1.2.1 电子病历的概念

1.2.2 电子病历系统

1.2.3 电子病历与电子病历系统

1.2.4 电子病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关系

1.2.5 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记录的关系

1.3 电子病历的功能

1.3.1 电子病历系统的基础功能

1.3.2 电子病历系统的主要功能

1.3.3 电子病历系统的扩展功能

1.4 电子病历的历史发展进程

1.5 电子病历的特点

2 中国电子病历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2.1 中国电子病历发展状况

2.1.1 建设和应用电子病历的意义

2.1.2 电子病历的作用

2.1.3 中国电子病历跨越式发展

2.2 中国电子病历相关规范

2.2.1 中国颁布的电子病历相关规范

2.2.2 其他电子病历相关规范标准

2.3 中国电子病历发展环境分析

2.3.1 政策环境分析

2.3.2 社会环境分析

2.3.3 研发环境分析

3 中国医院电子病历应用现状分析

3.1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状况

3.1.1 医院信息化建设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状况

3.1.2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建设部署状况

3.1.3 医院部署的电子病历系统的来源

3.1.4 医院对于电子病历系统品牌认知度

3.1.5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投入状况

3.1.6 医院电子病历的使用率

3.1.7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录入方式

3.1.9 临床医护人员对于电子病历系统使用的认可程度

3.2 电子病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整合性情况

3.2.1 医院其他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信息、图像导入电子病历系统的状况

3.2.2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无缝整合导入的其他临床信息系统的状况

3.2.3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包含16类医疗服务业务活动记录与信息的状况

3.2.4 医院电子病历应具备的功能

3.2.5 医院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具有临床数据仓库(CDR)的状况

3.2.6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使用的数据库产品状况

3.2.7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具备临床决策支持功能及临床人员的满意状况

3.2.8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支持临床路径应用及临床人员满意状况

3.3 电子病历系统所使用的术语、编码及规范状况

3.4 电子病历使用数字签名的状况

3.5 电子病历相关硬件状况

3.5.1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部署的服务器设备品牌状况

3.5.2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部署的存储设备品牌状况

3.6 电子病历存在的问题

3.7 医院护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关状况

3.7.1 医院在护理方面采用信息技术的状况

3.7.2 医院使用住院患者腕带标识状况

3.7.3 医院移动或手持设备应用状况

3.7.4 医院应用条码对静脉输液的液体进行扫描查对状况

3.7.5 医院未来2年在护理信息化方面的投入状况

3.8.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相关状况

3.8.1 医院在分院或社区卫生机构实现电子病历与临床信息共享的状况

3.8.2 医院对于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及电子健康档案共享的关注情况

3.9 电子病历的最终目的和作用

3.10 医院成功实施电子病历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因素

4 中国医院电子病历应用的发展对策及趋势

4.1 对电子病历在医院应用建设建议

4.2 医院电子病历应用的发展趋势

4.2.1 电子病历的技术发展方向

4.2.2 电子病历的功能拓展空间

4.3 医院电子病历应用的发展趋势

4.3.1 2009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与床位状况

4.3.2 电子病历的市场前景

5 中国“十二五”(2010~2015)卫生信息化目标

5.1 “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初步确立

5.1.1 “十二五”其间卫生信息化指导思想

5.1.2 “十二五”其间卫生信息化总体思路

5.1.3 “十二五”其间卫生信息化发展目标

5.2 “十二五”卫生信息化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

5.2.1 加强三级平台建设

5.2.2 完善基于平台的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建设

5.2.3 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建设

5.2.4 国家卫生信息专网

5.2.5 加强标准化建设

5.2.6 加强安全体系建设

5.2.7 推进步骤

5.3 下一步工作重点

5.3.1 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工作

5.3.2 开展5省(区、市)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工作

医院调研报告篇11

虽然近些年在医疗类事业单位同工同酬的改革下编内与编外人员差距有了一定的缩小,但在风险性与稳定性方面仍有差距。因此,在人事方面如何防范化解医院编制外人员不稳定风险,争取最大限度降低不稳定风险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切实维护医院职工的根本利益,维护医院的稳定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就针对编外人员风险性与稳定性问题进行探析及对策研究。

一、目前医院编外人员现状分析

XX市第二医院在职职工X人,其中编外人员X人,约占比达44%,编外用工已成为当前公立医院普遍的用工形式。但就编外人员在人事关系上特有的不稳定性加上职称晋升、薪酬水平上的差异又带来了更多的思想上压力,导致凝聚力较低,人事管理难度重重。鉴于这种情况,医院必须从公平合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和系统研究公立医院编外人员的薪资管理状况,合理弥补现有缺陷,确保编外人员工资可以达到公平和公正的标准。

(一)年龄构成

从年龄构成来看,年龄层次在30周岁以下的有451人,占68%,31—40岁的有209人,占总人数的31%,40周岁以下人占总人数的99%。编外人员呈现年轻化趋势,99%的编外员工集中在40周岁以下。青年人虽思想活跃,工作富有热情,但多为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大部分具有以自我为中心,服务意识淡薄的特点,工作易出现散漫,跳跃且专注力与忍耐力较差,且与父辈们不同,很少有勤恳踏实,干一行是一行心理,思想上不稳定,基本上会想着跳槽,一山更比一山高,也就相对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责任心不强。

(二)学历构成

从学历情况来看,硕士学历X人,占2%,本科学历X人,占X%,大专及以下学历XX人,占23%。由于编外人员学历层次在逐渐提高,以本科为主,随着编外人员素质的提高,也相应地需要为他们的发展道路添砖加瓦,提供更好的舞台以供他们实现更高的价值,一方面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医院的大家庭中来,一方面激发他们业务的创造力、主动性,为医院更好发展注入活力。

(三)职称构成

从职称情况来看,副高职称2人,中初级职称557人,占编外人员的84%,编外人员的职称大多集中在中初级职称,高层次的人员不多。由于培训、深造机会的缺失,导致知识储备、技能锻炼都跟不上,因此,普遍编外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二、编外人员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心理不稳定,人事管理方面遭遇难题

一方面,用人体制与方式不同的限制加上身份的“标签”,使得编外人员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失衡,平时工作也会将自己与编内人员区分开,事不关己,漠视工作,会导致很难融入集体中来;另一方面,编外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存在是否续签的风险,也导致他们随意性较大,加上职工权益意识不断增强,维权行为使得劳动争议发生频率大大增大,劳动争议矛盾也日益激烈。

(二)职称认定受限,职业升值空间小

职称评定一般就是让具有竞争优势的人聘任上岗,但目前XX市第二医院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数大于现有职数,而需要注意的是,给定的中、高级职数主要是向在编人员倾斜的。因此,竞聘是必然趋势,而其中的矛盾也会凸显出来,这也会对编外人员产生制约,大多数编外人员也会因为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丧失积极性以及对于学术的钻研性。

当前的规定要求中高级职称的任命必须在上级批准的职位数量之内进行,而职称的核查又非常严格。但是,考虑到编外人员的职业规划问题,医院大多数文件政策是根据医院实际需求制定的,对职称的内部认可等同于同等的职称,但这也严重扼制了编外人员的职业发展。许多编外人员意识到晋升空间有限,大大降低了工作热情。执业医师的专业发展与其实际专业水平和职称密切相关。对职称评估的限制已成为编外人员职业规划道路上的“绊脚石”,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医学学术研究的热情。

(三)在职与退休薪酬待遇差距大,影响团队凝聚力

基本工资在公立医院中,仅适用于员工作为员工整体薪酬的一部分,创建此系统可以使员工有了足够的热情,努力工作和赚钱的心态已经深深扎根于员工心中,而这样的经营理念是非常正确的。对于编外人员,应实施适当的奖金制度和晋升机制,并强调医院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使员工在职业生涯中拥有多种技能,并且继续保持。增加编外人员薪金的方面可通过丰富赔偿内容模式,适当增加编外人员的薪水,减少他们的工作松弛度,增强工作积极性,促进医院整体发展。

养老保险的“双轨制”长期以来都是横亘于在职与退休职工中间的一道“桥梁”,由于“双轨制”的存在,人事上编外人员缴纳的企业养老金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与在编人员缴纳的相处甚远,这也让大部分编外人员心理失衡,而这就会造成编外人员工作不投入,积极性不高,也会影响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同一单位,不同身份的员工在养老金制度下如果平衡更容易体现社会公平,也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当然,养老金整合体系不仅仅是将业务部门合并,而是通过充分研究并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利益来寻求平衡,其中编外人员的利益就应该放在重要位置。

三、完善编外人员用工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树立“主人翁”精神

来自五湖四海的编外员工汇聚在二院的大家庭中,应当促进职工了解医院历史沿革及发展规划并对“奉献、精诚、博术、仁爱”的医院精神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好促进融入大家庭中来,真正做到二院的“主人翁”。通过医院团委开展各种文化建设活动,例如英语演讲比赛,各种专项技能操作比赛等同台竞技,涵盖医院全体职工,增进情感交流互动并各自展示自我才华,也为医院打造出浓烈的积极向上健康的人文环境与氛围。

(二)建立健全考核与培训机制

编外人员可以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规划培训,锻炼他们专业水平以适合岗位,并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在人事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机制上逐步打破身份认定,引入考核竞争机制,设定系统化与精准化的考核机制,并结合信息化、数据化等手段,内容可涵盖专业技术能力、医德医风考评、教学科研工作等各大模块,不断全面提高各方面大素质,并对于优秀者给予一定程度技术上的支持与鼓励;可加大多渠道培训与教育,将编外人员的价值定位与医院站位统一起来,使他们真正担起“主人翁”身份。

(三)提供合理薪酬福利,缩小待遇差距

医院调研报告篇12

1.2合格的管理人才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医院应有专业化的医疗技术管理者和专业化的行政管理者。医疗技术管理者要把握所在医院的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行政管理者要负责做好医院内部行政、后勤等各项管理,做好保障工作。面对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全球经济等新经济理念和格局,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引入强大竞争,面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院文化内涵建设,面对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人员政策、技术、协作、商业、控制等综合能力提出的特殊要求,而我国现行的医院管理者非职业化的现状难以胜任。医院管理者的素质已不单纯只是决定医院的质量水平,而是决定医院的生死存亡,决定我国卫生事业改革成败和现代化进程。所以,尽快实现医院管理者职业化势在必行。

1.3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是医院竞争的手段医院要适应市场变化,对社会需求高的项目要扩展、强化;对社会需求少,正在萎缩的项目,要坚决压缩、合并;要结合实际,开展具有特色专科、专病门诊或新技术、新项目,以特色吸引病人,以特色培育新的增长点,激发医院生存的活力。医院要在不增加病房、人员的基础上,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决定了医院的成本和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医院的长期生存能力。要实现此目标,医院必须对可用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及时发现潜在的瓶颈,并通过平衡流程中各组成部分来减少重复和浪费,使医院现有硬件和软件达到较大的利用率和较好的利用水平,尽可能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满足病人的需求,取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要实行医疗服务流程的动态分析和管理,使医疗服务处于动态的适应医疗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可以在低谷时不浪费医疗服务供给,在高峰时增加服务的提供量,构建高效、精干并充满活力的新型医疗机构模型。

1.4健全的制度和机制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目前,我国已出台了《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20多部卫生法规,数百部卫生法规和规章,这些法律法规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强化了对医院的质量监管,保证了患者利益。要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服务标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内涵,使医疗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求。卫生法律手段为卫生法制建设,为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了法律武器,为医院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竞争的公平环境。同时,还需要加强医疗服务监督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建立医疗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通行的准入和退出标准,净化医疗机构队伍,塑造卫生系统良好形象。

1.5实施全面监控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保障(1)全员监控:人人都是监控接受者,人人又都是监控实施者,使医务人员始终处在认真自控和自觉互控之中。(2)全岗监控:门诊、临床、医技科室,以及医疗行政职能部门,都有明确的质量指标和具体的监控措施。使医院各个岗位的工作都在严密监控之中正常运行。(3)全项监控:检诊、治疗、护理工作中各项质量达标情况,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所有质量项目都在监控之列。(4)全日制监控:对医疗质量实行24h跟踪监控,全天候监控。在医疗质量监控上没有节假日;不论上级检查或检查过后,质控工作都不放松;不论总结评比或平时,质控工作都无空档[5]。

2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2.1成立CQI(质量持续改进)小组以临床诊疗技术质控为重点质控方法研究,通过“临床路径”研究,按相同病种若干病例自始至终的检查、诊断、治疗(含处置、处方用药、手术等)、护理、膳食等医疗全过程的技术和服务项目、医疗效果和服务满意度进行登记、统计、分析、比较和评价,以确定病种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促进医疗行为规范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质量管理的责任不仅要由管理人员承担,更主要是由医护人员广泛参与,组成超越学科界限的质量控制小组(QC),开展专题立项的质量改进研究。这种群众性的研究改进活动,将与临床科研工作同步进行,持续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同时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推进医药科技发展[6]。医院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包括:评估现状、建立改进目标,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方法,测量、验评和分析结果。具体表现在对医院考核指标的有效评估后,从而保证考核指标对医院全面管理的改进与提高具有持续的指导意义。

2.2实行全程、全方位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全面质控,包括临床各科、医技科室和医疗功能达标、“三基”培训、系统化整体护理等基础质量管理;加强三级医师查房、护理查房、手术、急救等医疗技术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及医技专业的室内质控,狠抓单病种质量管理,采用有效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和带动医院各方面的工作质量。系统化整体护理与护理质量管理有机结合,将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体系。临床药学、医学检验、病理、营养及麻醉等专业将普遍采用质控技术,并完善各专业质量体系。要以病人为中心,其中医疗技术质量是内在质量,优质服务则是医疗服务的外在质量。如果只有医疗技术的全面质控,而忽视医疗服务作风、服务态度的重要性,是不能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的。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差错事故、减少纠纷是医院全方位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医院经营必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杜绝片面追求医院自己的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效益和社会效益,否则医疗服务质量必然全面滑坡。控制医疗成本,就是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医疗消耗和医疗费用,用较少的医疗费用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医院调研报告篇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卫生体制改革的加快,医院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在这种新形势下,要做好宣传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改革的精神来推动,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积极传播医院文化,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从而开创医院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一、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内涵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医院宣传的基本点之一。我们要认真把握时代特征和要求,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应不断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宣传工作紧密围绕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美化服务环境、强化服务意识、降低服务成本、控制服务价格,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做文章。同时,通过宣传身边德艺双馨的专家、教授,树立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典型形象来加强正面教育,并结合医疗工作实际,积极倡导“服务患者、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把思想政治宣传教育贯穿于医疗服务之中,培养德技双馨的医疗人才队伍,营造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 二、从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宣传工作,积极传播医院文化 当今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医院管理模式已从科学管理发展转变为文化管理,培植、塑造、传播优秀的医院文化成为新时期医院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确立医院自己的特色文化,用医院精神去影响、熏陶、感染全体员工,增强整个医院的凝聚力。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应坚持“严谨、创新、团结、奉献”的院训,通过办好院报、完善网站,全面实施建设先进的医院文化,打造人性化服务。积极引导医院文化精神在医疗活动中生根发芽并充分展现,使广大医务工作者自觉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文化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社会服务。 三、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宣传工作,树立良好医院形象 医院宣传工作要发展、取得实效,就必须率先改革。我们要以医院信息现代化为目标,坚持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充分发挥医疗技术与网络优势两大优势,立足为临床服务、为患者服务,强化宣传人才队伍的培养、建立宣传奖励机制,借助新闻媒体,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在充分利用院报、网络、宣传栏宣传的同时,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和沟通,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医院的科研动态、新设备、新技术、新项目、新服务,使群众增加认识疾病的知识;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医务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抢救、疾病的治疗、平凡岗位上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使广大群众了解医务工作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和医务人员的劳苦与艰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白衣天使形象。从而全力打造医院品牌,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