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转正总结实用13篇

造价转正总结
造价转正总结篇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42

1引言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会产生成本,包括委托人的监控支出、人的管束支出,以及剩余损失。成本会引起公司价值下降。公司治理就是要解决因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而产生的问题,降低成本。

融资结构是指资产负债表右边各项目的构成和比例。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融资结构可以反映出公司治理问题。如何安排融资结构,才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值得研究。

2融资结构、成本与公司价值统计分析

2.1融资结构、成本与公司价值的计量方法

融资结构分别用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反映;成本分别用“总资产周转率(次数)”和“管理费用率”反映;公司价值分别用“股票价格”和“托宾Q值”反映。见表1。

2.2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利用CAMAR数据库,进行样本公司的筛选和原始数据搜集。所选样本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样本时限:2007-2015年。(2)所属行业:制造业。(3)市场:包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4)股票类型:选择A股,即不包括B股。(5)股票状态:正常上市,不包括ST、*ST、暂停上市,以及退市公司。

2.3统计分析结果

分年度的融资结构、成本与公司价值的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和图1。折线图中的次坐标轴表示股票价格。

从表2和图1中可以发现:(1)托宾Q值与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比较一致,说明托宾Q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都可以反映公司价值;2008年和2012年的托宾Q值与股票价格处于折线图的低谷,这与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是一致的。(2)从2007年到2015年,资产负债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制造行上市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逐步增强。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波动都不大,说明从总体上看,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政策比较稳定;有息负债率一直大于无息负债率,说明与商业信用比较,制造行业更多地通过银行借款融资。(3)从2008年至2015年,总资产周转率0.8267次下降到0.5909次,说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在下降;从2007年至2015年,管理费用率逐步上升,从约8%上升到了约12%。

3融资结构对成本和公司价值的影响

3.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理论认为,外部股票所占比例越大,成本就越高,企业也就越不值钱;外部股份越分散,监督成本就越高,成本也就越高,企业也越不值钱。如何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融资的角度看,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负债。

自由现金流理论认为,债务可以通过限制企业自由现金流来减轻企业中的问题。经理人员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诱惑,倾向于将钱投向一些不会增加股东财富的项目(在职消费、社会捐赠等),而不是将留利用于股利支付。企业负债后,需要支付本金和利息,从而使经理人员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流大大减少,限制经理人员选择不能给股东增加价值的投资机会。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债务融资的比例能传递企业价值的信息。负债越高,企业破产的可能性越大。如果企业破产了,经营者失去了控制企业所带来的货币和非货币好处(控制权收益和货币收益)。好的经营者可以用高负债来告诉投资者,他的企业是好企业。

总之,上述理论都认为负债可以减低成本,提高每股收益,提升公司价值。因此,提出以下理论假说:

假设1(H1):成本与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显著负相关。

假设2(H2):公司价值与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显著正相关。

3.2回归模型

3.2.1回归模型之一:成本与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回归

为了检验假设1,建立回归模型1。

PAit=α0+α1Xit+α2Yit+α3Zit+εit(模型1)

在模型1中,PAit表示第i家公司在第t年的总资产周转率;Xit、Yit和Zit分别表示第i家公司在第t年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α0表示模型中的常数项,α1、α2和α3分别表示、Xit、Yit和Zit的系数;εit表示模型的残差项。

3.2.2回归模型之二:公司价值与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回归

为了检验假设2,建立回归模型2。

TBit=β0+β1Xit+β2Yit+β3Zit+ηit(模型2)

在模型2中,TBit表示第i家公司在第t年的托宾Q值;Xit、Yit和Zit分别表示第i家公司在第t年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β0表示模型中的常数项,β1、β2和β3分别表示、Xit、Yit和Zit的系数;ηit表示模型的残差项。

3.3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3可知,资产负债率的最小值是0,最大值是96.9593,均值是0.4879,标准差是1.5578,说明公司之间的资产负债率差异较大;有息负债率平均值为01903,标准差为01632,最小值是0,最大值是09999;无息负债率均值是01755,标准差是01508。总资产周转率的均值为06973,标准差为04963;管理费用率的最大值为09978,最小值是0,均值为00959,标准差是00078。股票价格的最大值是24974,标准差是153778;托宾Q值的均值为25852,标准差为40571,最小值是00472,最大值是19289977,说明公司之间差异较大。

3.4相关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与资产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14,显著性水平为0.123,说明总资产周转率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但不够显著;总资产周转率与有息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42,显著性水平为0.00,则说明总资产周转率与有息负债率在0.01的置信水平显著正相关;总资产周转率与无息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41,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在0.01的置信水平下总资产周转率与无息负债率显著正相关。

管理费用率与资产负债率的相关系数是0035,显著性水平是000,说明管理费用率与资产负债率在00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管理费用率与有息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13,显著性水平为0136,说明管理费用率与有息负债率负相关,但不够显著;管理费用率与无息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17,显著性水平是0052,说明管理费用率与有息负债率负相关。

股票价格与资产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69,显著性水平为000,说明股票价格与资产负债率在00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股票价格与有息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04,显著性水平为0683,则说明股票价格与有息负债率正相关,但不够显著;股票价格与无息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17,显著性水平为0052,说明股票价格与无息负债率正相关,但不够显著。

托宾Q值与资产负债率的相关系数是0154,显著性水平是000,说明托宾Q值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托宾Q值与有息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15,显著性水平为0109,说明托宾Q值与有息负债率负相关,但不够显著;托宾Q值与无息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10,显著性水平是0279,说明托宾Q值与无息负债率正相关,但不够显著。

3.5回归分析

3.5.1模型1的回归分析

模型1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从表5中可以发现,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05、0.134和0.103,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95,0.000和0.001。即资产负债率的回归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的回归系数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不管是总负债,还是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都会引起成本的上升。与假设1相反,成本与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显著正相关。

3.5.2模型2的回归分析

模型2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

从表6中可以发现,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的回归系数分别是0.429,-0.250和0.496,显著性水平分别是0.000、0.219和0.035。即资产负债率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有息负债对公司价值有负面影响,但不够显著;无息负债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3.6稳健性检验

3.6.1模型1的稳健性检验

因为总资产周转率是正指标,管理费用率是逆指标,为了便于比较,用管理费用率的倒数代替总资产周转率对模型1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见表7。

把表7与表5进行对照可以发现,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回归系数的符号都没有变化。尽管显著性水平有一些差异,但总体上都是比较显著的。说明模型1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3.6.2模型2的稳健性检验

用股票价格代替托宾Q值对模型2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8。

把表8与表6进行对照可以发现,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回归系数的符号都没有变化,但显著性水平有一些差异。与表6中的回归分析结果一样,资产负债率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有息负债对公司价值有负面影响,但不够显著;无息负债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说明模型2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4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2007-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对融资结构、成本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

通^统计分析发现:(1)托宾Q值与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比较一致,说明托宾Q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都可以反映公司价值。(2)从2007年到2015年,资产负债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制造行上市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逐步增强。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波动都不大,说明从总体上看,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政策比较稳定;有息负债率一直大于无息负债率,说明与商业信用比较,制造行业更多地通过银行借款融资。(3)从2008年至2015年,总资产周转率从0.8267次下降到0.5909次,说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在下降;从2007年至2015年,管理费用率逐步上升,从约8%上升到了约12%。

通过实证检验发现:(1)不管是总负债,还是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都会引起成本的上升。成本与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显著正相关。(2)资产负债率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有息负债对公司价值有负面影响,但不够显著;无息负债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汪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J].经济研究,2003,(8):2835.

[2]陈耿,周军.企业债权融资及结构研究[J].财经研究,2004,(2):5865.

[3]丁毅,张瑞杰.基于托宾Q值理论的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4,(4):8487.

[4]杨兴全.企业债务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4):5457.

造价转正总结篇2

这些无疑对CFO管理能力提出更大的考验。2010年,中国CFO们却“逆势飞扬”,高举价值主义的大旗,在逆境中,对公司展开价值“手术”,探索出不同的价值创新典范。

典范一,体系创造价值。曾几何时,价值创造被贴上时髦的标签,被认为是华而不实,而“体系”恰恰建立了价值创造的基石。

李树华是这个理念的重要践行者,作为银河证券乱总裁兼CFO,他倡导公司“四位一体”管理体系的建设,在公司内部,尽力促进合规、风控、财务等中后台部门系统资源的整合,有效地促进公司价值的提升。

无独有偶,美的集团的CFO袁利群主导创建了“分层管理、统分结合”的财务组织体系,为集团的发展创造了价值。

典范二,战略创造价值。一个好的战略是价值创造的前提,没有对战略真正的认同,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价值实现。

中国南车的CFO詹艳景把“战略引领管控”作为工作的方针,使中国南车的财务管理理念发生相应转变,由以盈利为核心转变为以价值创造和价值管理为核心。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总会计师张沛军也认为,CFO要想为企业创造价值,必须在企业生命周期、所在领域面临挑战、复杂时空背景这三个雏度组成的空间里,结合企业战略,确定自己的任务。

典范三,角色创造价值。在其位,谋其政。CFO在企业中的角色是能否施展价值创造的保证。财务总监王新华在中国石化扮演四个角色:战略的执行者、公司发展的“银行”、企业的管家和各级领导的参谋。也正是由于角色的作用,使中石化财务团队实现了工作中多项突破扣创新。

典范四,方法创造价值。办法总比困难多,方法是根本。国航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作为CFO,樊澄关注的不仅仅是数字表面的“物理反应”,是更加重视财务数据背后的“化学反应”。

北京汽车集团总会计师马传骐更是以其极具艺术风格的管理方法,不畏强手,挽回损失67亿元,奠定北京奔驰扭亏转盈的坚实基础。

典范五。资本创造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让英利控股数次濒危,巧妙的资本运作又使其数次转安,并获得发展,身为CFO,李宗炜功不可没。

作为财务“硬汉”,南航CFO徐杰波以飞机融资称誉业界。

造价转正总结篇3

由于在宿迁落户的纺织服装企业是非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没有对外公布,笔者无法搜集到研究所需的财务数据;但是宿迁纺织服装企业目前仍处于中小规模的发展阶段,而企业在未来都会通过上市实现自身发展上的飞跃,持续提高企业创造的价值,那么已经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在财务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和呈现出的发展趋势对于宿迁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笔者选取纺织服装行业的中小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本论题展开详细研究。

一、理论假设

一般而言,企业的财务状况表现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资产结构四个方面,企业创造的价值自然会随着这四个财务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笔者从这四个方面给出研究的四个理论假设。

1.企业价值与盈利能力正相关。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企业价值直接体现在企业创造的利润上,虽然现代财务管理理论提出应该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但是不可否认,企业价值与企业利润是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创造的利润越多并保持稳定性,企业才有可能在未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企业价值与盈利能力正相关。

2.企业价值与营运能力正相关。企业资产营运能力越好,资产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多的回报,自然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因此,企业价值与营运能力正相关。

3.企业价值与偿债能力正相关。笔者在以前的研究中发现我国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要普遍高于权益资本成本,所以中小企业倾向于通过权益融资方式筹集资金。①再者,债务融资越少,财务风险越小,偿债能力越好,财务拮据成本余越小,企业价值一般越大。因此,企业价值与偿债能力正相关。

4.企业价值与资产结构相关。企业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比例,流动资产中各项资产的分布都会影响到企业的价值。企业价值与资产结构的关系因行业不同而不同,但两者肯定是相关的。笔者以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值和存货占流动资产比值这两个指标反映样本企业的资产结构,来探讨企业价值与资产结构的具体关系。

二、样本选取

本文的研究年限是2010年和2011年。笔者搜接到的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具有连续两个年度财务报告的纺织服装企业一共有26家,整理出52组财务数据,根据研究理论假设,计算出相关财务指标。为了消除极端数据对研究的影响,笔者剔除了7组数据,从而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最终确定的样本的观测值是45。

三、研究指标设计和模型建立

首先,笔者以股价来反映上市企业的价值,作为被解释变量(记为)。我国规定上市公司每年的业绩报告需在第二年的前四个月披露,因此笔者将上市企业在研究年限内每年的股价选定为次年的4月最后一天股票的收盘价格。其次,笔者根据前述理论假设设计如下四类解释变量:

1.盈利能力指标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X9)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总资产(X10)

权益报酬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X11)

为了说明营业外收支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笔者在此加了两个指标:

营业外收入占净利润比=营业外收入/净利润(X12)

营业外支出占净利润比=营业外支出/净利润(X13)

2.营运能力指标

存货周转率=营业收入/存货(X5)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X6)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X7)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流动资产(X8)

3.偿债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资产(X1)

权益乘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X2)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X3)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X4)

4.资产结构指标:

存货占流动资产比值=存货/流动资产(X14)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值=流动资产/总资产(X15)

笔者选择了上述一共15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所建立的模型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即:

四、实证研究分析和结论

1.描述性统计

为了分析样本企业在2010年和2011年度内公司价值的总体情况,笔者先选择托宾Q值作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年限内样本企业的托宾Q值进行描述性统计。Q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于1969年提出的,其原型是:Q=公司的市场价格/资产的重置成本。笔者根据我国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将公式调整为:Tobin’s Q=(无限售条件的股份*股价+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每股净资产+负债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价值。公式里的相关数据从企业的年报中获取。研究表明样本企业的托宾Q值的平均值是1.78,标准差是1.04,最大值是5.50,最小值是1.04。说明所选择的上市公司托宾Q值均大于1,而且波动幅度不大,比较稳定。当Q小于1时,说明资产投资的未来现金流总现值小于其重置成本,投资者会对该资产的投资缺乏兴趣,反之,当Q大于1时,说明资产的投资价值大于其重置成本,投资者可能会很感兴趣。因此,样本企业表现出较高较稳的市场投资价值,其当前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值得宿迁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借鉴,笔者将在下文进一步展开研究。

2.相关性分析

如前所述,笔者将对被解释变量以及15个解释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上市企业的股价与以下11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比较大,分别是:资产负债率(-0.21)、权益乘数(-0.26)、利息保障倍数(0.66)、应收账款周转率(0.39)、总资产周转率(0.25)、销售利润率(0.17)、总资产报酬率(0.39)、权益报酬率(0.36)、营业外收入占净利润比(-0.33)、营业外支出占净利润比(-0.17)和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值(0.33)。这说明样本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以及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值这些指标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以及营业外收入占净利润比、营业外支出占净利润比负相关。一般而言,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资产负债率和权益乘数越小,负债相对越少,企业财务风险越小,偿债能力越好;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越高,意味着企业资产营运能力越好;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权益报酬率越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好。因此,相关性分析结果检验了前述的理论假设1,2,3。此外,也验证了理论假设4,企业价值与资产结构确实相关,就中小纺织服装行业来讲,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值越大,即流动性大的资产越多,企业股价相对越高,企业价值越大。最后样本企业显示出企业营业外收支占净利润比越低,企业盈利质量越高,更多的是通过经营日常活动持续提高盈利能力,企业股价自然越高,企业价值越大,现实中的企业想要靠营业外收支来调整利润长期来看不仅不会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更不会实现企业价值持续稳定增长。

五、统计回归分析

笔者尝试对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就样本企业研究年限内45组观测值所得到的模型是:

通过仔细研究相关回归分析的表格数据,笔者发现:一从解释变量的显著性分析来看,即利息保障倍数的系数是0.008,大于0,P-value值是0.0004,小于显著性水平(0.01),通过显著性检验,再次说明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偿债能力越好,股价越高,企业价值与偿债能力是显著正相关的。企业要想实现价值的持续稳定增长,一定要保证与之相匹配的偿债能力,而不能不顾财务风险,一味地通过举债来扩大规模,要考虑财务拮据成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二从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来看,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调整前的样本决定系数是0.65,调整后的样本决定系数是0.46,Significance F值是0.002,远远小于显著性水平(0.01),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可用于预测样本企业未来的股价,同时可以借鉴来评估当期宿迁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模型中部分解释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或者系数的正负号没有体现股价与相应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但不影响通过显著性检验拟合优度较好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应用。从总体上来讲,该模型较好地显示了15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即股价之间的整体数量关系。之所以出现这样情况应该是由于研究年限比较短,数据相对不够充足。这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笔者的探究已经考虑了样本企业数量以及相应数据连续性这两个因素,有待以后企业上市时间久了,能获取更多年份连续性的数据时做进一步研究和检验。

六、提高宿迁纺织服装企业价值的建议

如前所述,样本企业的股价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正相关,同时,盈利质量也影响股价的变化,应该引起管理层的重视。另外,在资产结构财务层面,就中小纺织服装行业来讲,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值越高,股价越高,企业价值越大。由于宿迁目前的纺织服装企业规模均属于中小型的,所以对于已经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纺织服装企业的实证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笔者认为宿迁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欲实现价值的持续稳定增长,以期增强实力,达到在不久的将来成功上市的目的,应该从以下四个财务层面着手努力改善企业所处的财务环境,提高竞争力,早日达到我国中小企业上市的标准。

第一,在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时关注盈利质量的变化。一方面,拓宽销售渠道,改善纺织服装产品的质量,改造生产工艺流程,节约成本,通过开源节流提高销售利润率;进行资产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报酬率;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要普遍高于权益资本成本,那么在宿迁纺织服装企业初期发展阶段就更应该谨慎使用债务资金,合理运用财务杠杆,在保证负债利息率低于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的情况下运用债务资金,提高权益报酬率,切忌无限度地使用债务资金。因为如果一味地提高债务资金比重,由于当前我国特殊的国情,会提高综合资金成本,而且会提高企业偿债不能的风险,最终不利于企业价值的增长。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应关注盈利质量的变化,提高营业利润在净利润中的比重,即要求企业一定要将重心放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来,而不能目光短浅,在短时期内通过调节营业外收支来操纵净利润,这不是长久之计,对于企业价值的增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营业利润不断增长才是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不竭源泉。

第二,在提高权益报酬率的同时重视偿债能力的提高,协调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债务资本的节税利益并没有明显体现出来,债务融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再者债务融资成本越多,会给企业带来较重的偿债负担,财务风险加大,企业最终会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因此,宿迁纺织服装企业应该主动提高自己的偿债能力,尤其应在保证达到较高的权益报酬率的同时注意提高利息保障倍数,降低资产负债率和权益乘数,实现企业价值的稳定增长。上述研究已证明这三个指标与企业价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应该努力加快资产周转速度,提高营运能力,以较少的投入实现更多的回报。尤其应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做好应收账款收账工作,制定适当的信用政策和收款政策,在保证资产收益性的同时适当提高总资产的流动性。

第四,就中小纺织服装行业来讲,企业应关注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值的变化。根据研究结论,宿迁纺织服装企业不能一味地扩大生产规模,加大非流动资产的投入,否则会浪费资金,造成产能过剩,减慢资产周转速度,导致资金不能及时收回,最终出现资金链断裂的现象,这是不利于企业价值的增长的。相反,在初期发展阶段,企业应该适当提高流动资产比重,注重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存货的变现能力,从而保证有充足的现金以期在适当时机进行科学投资,获得更多的收益。

注释:

①刘玮.影响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价值的财务因素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9.

参考文献

[1]王晓武.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关系再思考[J].财会通讯,2006(2).

[2]刘玮.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价值影响因素初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2).

[3]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2):305.

[4]张俊瑞,张健光,高杰,李金霖.资产结构、资产效率与企业价值[J].管理评论,2012(1).

造价转正总结篇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是:第一,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二,创造价值的惟一要素是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第三,形成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第四,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低’,努动价值论的历史贡献在于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揭示了商品的价值只能来源于劳动,而不是别的生产要素。

    劳动价值论的不足在于不能合理解释为什么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财富)的增加与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之间的矛盾。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有这样一些论述:“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地变动,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地变动。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由此就会使得人们对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感到难以理解:第一,生产力的提高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量,那么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能够创造较多的价值量就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为脑力劳动实质上是一种生产力更高的劳动。第二,既然生产力的提高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量,那么劳动者也就没有要求减少劳动时间和提高工资的理论依据,而这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工人劳动工作日的普遍缩短和闲暇时间的日趋增加是相矛盾的。

    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我们先要回顾一下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历史背景,马克思写作《资本论》之时正值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发展高涨时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际,马克思是在深人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后,从资本主义的细胞—商品人手,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繁荣”的表象所掩盖的真实面目是资本对劳动的残酷掠夺,由此得出了产生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劳动价值论的创立正是对劳动与资本这一被扭曲关系的复归,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预言了劳动支配资本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劳动异化的复归只有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二、劳动价值论假定前提的内生化:使用价值量的生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建立的假定前提是劳动力的价值不变,我们可以从《资本论》第一卷中找到佐证。“和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要素。但是,在一定的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必要生活资料的平均范围是一定的”。助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可以归结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总和,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只有这样,这种独特的商品占有者的种族才能在商品市场上永远延续下去”。马克思作这样的抽象是符合科学研究方法的,而且,从静态看这种假定前提也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的,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资本雇佣劳动”占统治地位,资本家与工人所处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并不是其真实价值的反映,但从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看,如果我们仍然把这种假定前提当作不变的教条就容易栓桔劳动价值论本身的活力。

    马克思在区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时,已充分肯定了脑力劳动(即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增加商品的价值量,因而劳动力的价值从长期来看是一个变量,这是因为:首先是外在因素的作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是变化的,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用于劳动力再生产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是不同的,这种变化规律将在后面生产力与价值量的关系中进一步讨论。其次是内在因素的作用,劳动力价值随着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的转化,劳动力价值构成中科学技术因素贡献的增加,即“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又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用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因此,这种教育费用—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劳动力的价值=劳动者本人及其供养家属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的教育费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新的技术不断被应用于生产中,劳动者要适应新的生产技术要求,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这意味着劳动者用于教育的费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教育过程本身就是劳动力价值结构由提供简单劳动向提供复杂劳动的转化过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论断,科学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要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通过科学的物化,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与诸要素结合,即与劳动者结合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劳动技能,与劳动工具结合改进劳动工具的生产效率,与劳动对象结合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从而实现科学价值的转化。马克思只是定性地研究了科学技术(知识)的进步对劳动力价值的影响,真正定量地研究科学技术与劳动力价值之间的关系则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以后才得以日趋完善的。1960年,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确立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主要是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涨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1964年,贝克尔发表了《人力资本》一书,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进一步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使之成为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1988年,卢卡斯在((论经济发展的机制》的论文中引人了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一个以人力资本理论的外部效应为核心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卢卡斯模型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使生产具有递增收益,而正是这种源于人力资本外部效应的递增收益使人力资本成为增长的发动机。这是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了劳动力价值呈现增长的趋势,也是对劳动价值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因此,并不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过时了,而在于我们把适用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假定前提作了不加限制的推广,其结果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对劳动价值论建立的假定前提进行修正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所以,笔者认为用劳动力价值随生产力水平提高而增加代替劳动力价值不变的假定前提,劳动价值论就能合理解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三、内生化模型的验证:价值f与使用价值量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价值量的大小由劳动新创造的价值量与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量决定。如马克思所说:“在同一时间内,劳动就一种属性来说必然创造价值,就另一种属性来说必然保存或转移价值。’,叼酥格斯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加人商品的总劳动时间,即过去劳动时间和活劳动的时间”。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由两部分构成,即活劳动(可变资本)追加的价值和生产资料(不变资本)转移的价值,对于活劳动随生产力的提高而在增加商品价值量中的作用在上文中已从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得到了验证。以下我们讨论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过去物化劳动(生产资料)部分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马克思说:“生产资料转给产品的价值只是它作为生产资料而失掉的价值”,“如果他本身的劳动生产率发生了变化,提高了或者降低了,那么,他例如一个劳动小时纺的棉花就会比过去增多或减少,与此相应,他保存在一个劳动小时产品中的棉花价值也会增多或减少。但是不管怎样,他两个劳动小时保存的价值总是一个劳动小时的两倍”。这就是说生产力的提高,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能增加转移物化劳动的价值量。恩格斯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在于:活劳动的份额减少,过去劳动份额的增加,但结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总量减少;因而,所减少的活劳动大于所增加的过去劳动。体现在商品价值中的过去劳动—不变资本部分一一部分由固定不变资本的损耗构成,一部分由全部加人商品的流动不变资本—原料和辅助材料—构成。来自原料和辅助材料的价值部分,必然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因为就这些材料来说,这种生产率正好表现在:它们的价值已经下降。另一方面,劳动生产力提高的特征正好是:不变资本的固定部分大大增加,因而其中由于损耗而转移到商品中的价值部分也大大增加。从恩格斯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其仍然是以劳动力价值不变为假定前提的,显然,在短期内可以作这样的科学抽象,但从长期来看对假定前提必须作严格的限定,因为生产力的提高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取决于商品的价值构成中活劳动的新增价值与转移不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消长关系,只有在“由于活劳动的减少而减少的价值部分必须抵消一切增加的价值部分而有余”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才会减少,但这只是竞争的手段之一—降低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获得超额利润。而市场竞争的另一个更主要的方式是通过采用新技术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品种、性能等,加速老产品的无形贬值而获得超额利润,在此情况下新产品的价值量必然比原来同类老产品的价值量要大。也就是说,在生产资料价值不变的情况下,新商品中转移的物化劳动的价值量因生产力的提高而增加。

    不变资本(生产资料)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商品价值量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一步分析:一方面,商品的价值量是其满足人们(生活必需品的)效用大小的量度,而商品效用的大小受资源的稀缺性的制约,因此,人口数量的绝对增长率大于不可再生性资源的实际增长率时,在人们的实际需求大于有效供给的压力下,生活资料的客观效用价值必然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改变,从为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消费向以满足人的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消费转变,消费结构的升级,则意味着消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量增加。由此得出,生活资料的价值量也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

造价转正总结篇5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287-02

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是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之一,是业主节约资金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则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重要手段。通过对预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更加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从而保证项目目标管理的实现。

一、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工程造价预结算涉及多学科、多专业,从土建、装饰、安装到市政、园林、绿化等等。针对此种情况,要求编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修养、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实际工作中,且不论水平好坏,总是难免会出现差错。如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缺少调查和可靠的第一资料,致使换算定额或补充定额含有大量的不合理性;高估冒算现象在结算时较普便,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较多收入,不是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而是采用多计算工程量、高套定额单价等手段人为地提高工程造价。由于工程造价构成项目多,变动(设计变更、施工变更等)频繁,计算程序复杂等均容易出错。

工程结算的任务就是依据合同中约定的原则,依据定额、依据图纸、依据规范等,将图纸转换为工程量、转换为造价的过程。它的难度就在于如何进行转换、转化是否合理、转化是否准确、转换是否迅速,如何在转换过程中不丢项、不重项等。作为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如何作出一份公正的造价成果,如何将对方上报的造价审定在我方的造价控制范围内,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二、结合多年的审核经验,工程结算审核有如下几个方面重点工作

1.核对结算资料是基础。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在编制结算时都要以相关资料依为依据。因此在审核时,首先要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查。从施工图纸、工程承包合同到施工全过程的动态资料都要一一核对,力求资料完整齐全,确保审核工作正常进行。工程任务完成与否要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工程的工期、质量、建筑材料价格、奖惩等规定要以承包合同和补充合同或其他形成的协议条款作为依据,而具体施工中的动态进展,局部更改和隐蔽工程等都要有相关的资料佐证才能进入结算。一言以蔽之,没有完全齐全的资料所作的结算是不完善的结算,达不到审核的目的。

2.工程量审核是关键。工程量费用是工程造价的主体。运作中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隐蔽性。审核工程量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审核中,经常会发现结算的工程量与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有出入,原因很多,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施工企业为加大费用,有意增加工程量和夸大工程的施工难度;二是有些变更了的项目仍按原定项目进入结算;三是多方施工的工程项目,出现各方都把自己承担的部分作为整体工程进入结算。

对工程量审核的重要是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分清计算范围,如独立柱基础与独立柱的划分,墙体中圈梁过梁体积不扣,计算土方开挖时,现场实测网格图测出实际室外地坪标高低于设计室外地坪标高时仍按设计标高计算,造成土方开挖量增大等。

作为造价审核人员,认真踏勘施工现场,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突出一个“勤”和“细”。这样有利于提高工程预结算的质量。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目前在工程预结算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材料,没有现成套用的定额子目,需要预结算人员自己测算人工、材料、机械的用量。收集这些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材料的基础资料,是做好预结算工作的前提条件。审价人员是否认真踏勘现场,审价的结果往往是大不一样的,特别是装修改造工程的安装工程一般没有图纸,如不踏勘现场,仅凭施工单位上报结算书上材料来核实材料价格的话,就有可能发生所报结算书上材料与实际施工中所用材料有出入,造成工程款多支付情况发生。

工程变更是造价变化的主要根源,变更对造价的影响是复杂和多方面的,变更和签证要有有关人员签字并加盖公章确认。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及时、准确地掌握工程项目的造价动态信息,达到主动控制造价目的。

3.定额单价的审核不容忽视。工程造价定额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法令性,任何人使用都必须严格执行它的形式和内容、计算单位及计量标准,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因此在审核套用定额单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直接套用定额单价的审核。首先,要注意采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设计图纸标准是否相一致,如构件名称、断面形式、强度等级(水泥砂浆比例、混凝土标号)、安装方式等等。其次,工程项目是否重复套用。如刷乳胶漆项目中已包括刮腻子工作内容;砼模板若使用竹胶板模板则不再套抹灰子目等等。在采用综合定额预算的项目中,这种现象尤其普遍,特别是项目工程与总包及分包都有关联时,往往容易产生工程量的重复计算。另外,定额主材价格套用是否合理。过去多数施工合同对材料价格的约定是:材料价格有信息价的按信息价,没信息价的按市场价。此时,审价工作一个工作重心就是材料市场价调研。首先,应由施工单位提供建设方认可品牌的材料发票,亦可由施工单位提供材料供应商的报价单和材料采购合同。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有的放矢地进行市场调研,则可提高询价工作效率。但审价实际工作中,应当找出“差距”,按实计算。审价人员只有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界定材料供应商让利的情况,做好工程审价中的材料核价工作。这里需特别提出,审价人员对施工单位提供的材料发票,要仔细辨认,分清真伪。

(2)对换算的定额单价的审核除按(1)的要求外,还要弄清允许换算的是定额中的人工、材料或机械中的全部还是部分,同时换算的方法是否准确,采用的系数是否正确,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单价的准确性。对补充定额的审核主要是检查编制的依据和方法是否正确。

4.费用的审核要严谨。取费应根据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文件及规定,结合相关文件如合同、招投标文件等来确定取费费率。审核时应注意取费文件的时效性;执行的取费表是否与工程性质相符;费率计算是否正确;价差调整的材料是否符合文件规定。计算时的取费基础是否正确,是以人工费为基础,还是以直接费为基础,还是以人工加机械为取费基数。

总之,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作为一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讲究职业道德,使工程造价更趋向合理准确。

参考文献:

1.黄卫华.浅议建设工程造价的结算审核.四川建材,2008(8)

2.陈丽卿.建设工程造价的结算与审核.广东科技,2008(4)

3.罗娟平,张桂凤.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探讨.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0)

造价转正总结篇6

伴随着中央企业集团化、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使得财务必须实现价值创造的功能,所以,今后一段时期,中央企业的财务必须实现集团化价值财务体系。重点要做以下几项工作:

一、资本结构是价值体系逻辑的起点,企业要注重资本结构的合理安排,财务部门要结合集团发展战略,建立合适的资本结构。

二、现金流的多少,决定企业的市场主动权,企业要建立一个专业化的现金流量操作管理。

三、现在中央企业的规模比较大,而且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多,长期依赖单一的融资方式,会让企业陷入资金盈利不足以支持资金成本的状况,靠单一的银行借款很难满足非常大的资金需求量。同时,当今金融市场不断地创新,有多种融资工具,作为中央企业的财务部门,如何利用好市场的融资工具,进行低成本,低风险的融资,需要我们重新审视。

四、税收筹划体系在中国企业中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工作比较薄弱。大型企业税收筹划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五、大型企业集团必须有一套非常优化,而且能够深入全员、全过程的,全要素预算管理。

六、现在很多企业有很多的财务信息,如果及时、深入、全面、多维度的分析就可为企业的资源配置提供更好的建议,对企业怎么进行节支都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都是和企业价值创造,价值保护工作密切相连的。国资委长期以来引导企业创造价值,因为企业的竞争力,最终的考核指标还是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如果一个企业有很好的价值创造能力,自然就有很好的竞争力。

我们进行任何一项管理的变革都需要人才的知识,如果没有人才,再好的想法也难以实施,特别是价值财务建设的过程中,核心的内容就是怎样提高我们财务的领导力,怎么来建设一支能够推动企业价值转型,这是非常迫切的。

财务转型,从会计核算转型,到价值创造转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依赖很多基础做支撑。我想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重会计核算的标准化工作

从会计核算到价值创造,不等于说,不要会计核算,而是要兼顾,毕竟财务的基础还是会计信息的核算。在夯实基础上才能做好更好的转型。这个转型工作要依赖我们的基础,这个基础依赖我们会计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核算的标准是我们强大的基础支撑,如果没有这个标准化,我们后面的工作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注重构建财务信息化平台

目前财务信息化工作,各个企业都在做,但是怎么做到各类系统的互联互通,做到业务系统与财务信息的集成,是我们目前面临的突出任务。

三、要注重提升总部的财务领导力

财务转型不是一个号召性的口号,要实实在在的转型,能不能转型?还有转型的效果怎么样?核心的任务,除了我们基础的支撑以外,核心的因素是集团总部财务的领导力。企业集团的总部,还有我们二级公司,三级公司都有分工的,各级财务有不同的任务,但是总部作为一个集团核心的部门,是一个战略中心,是资源配置中心,也是风险管控的中心,总部的财务是我们整个财务的领导核心,怎么提高领导力是我们目前财务转型非常紧迫的工作。做好这个工作,除了要培养有价值创造能力的团队,还要有很好的集团化、财务化体系的建设。价值创造能力,要求我们财务部门,特别是集团总部的财务部门,对集团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做一些准备,同时积极推动我们集团化、财务化体系的建设。

四、完善集团总部的财务功能

现在各个集团财务部的功能不太一致,有的集团财务部就是一个会计部,再加资金部,有的集团除了上面所说的还有资产部,还有税务筹划部。总部的功能非常重要,怎么结合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财务部的功能,适应财务转型的需要,拓展我们的功能,同时完善财务治理结构,目前也是面临非常突出的任务,因为现在集团公司面临各种不同治理结构的企业,这种情况下,企业有不同的治理结构,怎么更好适应集团化的运作,各个治理结构的运作规则,同时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这样的治理结构是目前最需要探索的问题。

总之,财务转型工作,在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意义非常重大,面临的任务也非常艰巨,需要做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国资委愿意和大家一起共同探索,怎么在新的时期,适应市场的复杂化,包括集团发展的要求,探索一条适合我们中国企业特点的财务转型道路,

造价转正总结篇7

研究背景

酿酒行业作为食品饮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酿酒产业存在集中度偏低、龙头企业的地位不稳定、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途径来提高酿酒企业的企业价值显得尤为必要。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研究基本包括资本结构,企业长期资本融资策略及现金流量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Young和O`Byme在其研究中确定了研发支出、销售增长、商誉和行业报酬等影响因素。

陈琳、王平心在对影响上市公司价值的因素分析中,得出公司自身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资产规模、发展潜力、资产管理水平及所处行业的整体报酬等因素与企业价值具有正相关关系,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有微弱的负相关性,而存货管理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不显著(Stephen A.Ross,2009)。但未明确指出在具体行业中,总资产管理水平及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陈前在对我国制造类上市公司的运营资金研究中,得出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能力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公司运营管理能力、公司盈利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形成了营运能力评价指标及经验公式,可以用于评价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力(潘勇辉,2006)。

以上文献并未找到酿酒行业企业价值与资产管理能力的显著关系,并且国内外学者偏向于关注企业价值评估与长期资本运营的管理,对于短期资金财务管理与企业价值的研究并不深入。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建立酿酒行业资产管理比率与企业价值(托宾Q值)的相关性模型,研究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对我国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企业价值有所裨益。

模型构建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我国2010年12月31日前已上市的酿酒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数据主要来自于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具体选取的理由及方法如下:

1.样本的选取。为保持样本间的一致性,本文对所选定范围的样本做了以下筛选工作:第一,剔除同时发行B股股票、H股股票和在海外其他股票市场以发行股票方式进行筹资的上市公司。因为上述类型企业在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政策上存在差异。第二,剔除同时发行债券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由于这两类筹资工具的筹资成本既不同于股票和借款,又会因发行方式及信用等级等因素而异。第三,剔除连续发生重大亏损的上市公司,以避免因此而对总体统计结果产生偏差。第四,考虑到股票在各年的平均价格是影响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所应剔除有重大违规行为操纵股票价格的上市公司。本文所选15只股票中不存在上述情况。

2.数据来源。根据研究的需要,所收集的数据主要是2010年样本公司年度报表中的总资产、销售额、应收账款、产品销售成本和存货。为了保障数据的客观性,本文对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大多采取简单的数学比例,希望通过直观的统计结果来说明问题,而未对任何样本数据进行修正。

(二)变量确定

1.样本数据处理。使用收集到的样本数据,即上市公司的总资产、销售额、应收账款、产品销售成本和存货的数值,计算得出每个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2.企业价值评价模型。在理论研究中,用于衡量公司价值的指标通常采用托宾Q 值即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重置成本的比率。托宾Q值高意味着投资者相信公司将迅速成长,因而更愿意向该公司投资;反之,比率低则说明投资者对公司的发展前景没有信心。由于酿酒行业上市公司的重置成本难以获取,在计算中本文采用上市公司年末的总资产替代。公司的总市值等于流通市值加上非流通股份的价值。非流通股份的价值,采用非流通股份占年末净资产的金额计算。则托宾Q值计算如下:

Q=企业总资本的市场价值/企业总资本的重置成本=(年末流通市值+非流通股份价值+长期负债合计+短期负债合计)/年末总资产。

其中,非流通股份价值=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份数;年末流通市值=年末市场价格×流通股份数。

(三)方法选择

因为对于样本中每个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等三个解释变量和该企业的企业价值这一因变量都是度量测量,则应当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将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及存货周转率对Q值进行回归分析,以便观察各解释变量对Q值的解释水平孰大孰小。

计算结果及分析

(一)初次回归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由此本人推断总资产周转率越高则企业价值也越大。同样的理论可推断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即推测出三个变量同企业价值呈线性关系。首先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选择反向清除的顺序添加和排除变量。回归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对企业价值的解释水平不显著,所以删除该因素。但是由于总资产周转率的标准化系数为1.838,T检验结果的相伴概率Sig.值为0.089,说明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总资产周转率与Q值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再次回归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上述变量之间为非线性关系,则将模型设为:y=Ax1x2x3。两边取对数,模型变为:lny=alnx1+blnx2+clnx3+d。其中,x1代表总资产周转率,x2代表应收账款周转率,x3代表存货周转率,y代表企业价值。经过变量替换,模型可转化为线性形式:y1=ax4+bx5+cx6+f。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得到回归系数(见表3)。通过表3可以看出,剩余变量x4的回归系数为0.348,T检验结果的相伴概率Sig.值为0.000,说明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上市公司总资产周转率的对数与企业价值的对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于回归系数不为0,因此回归方程指出了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回归参数在个体和总体上都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则模型可初步概括为:lny=0.348lnx1+ 0.601。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结论一:酿酒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的对数与托宾Q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总资产周转率直接影响企业价值。

结论二: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均未通过检验,说明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均未显示出与企业价值显著的相关性关系。

从理论上讲,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价值的大小,即,存货管理水平越高,Q值应当越大。不仅如此,应收账款理论上应与企业价值正相关。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首先,为了完成预期的利润目标或者取得银行贷款,公司会采取一些手段来操纵利润。公司通过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来调节存货单价,通过选择存货盘点方式等调节存货数量,从而实现预期利润。其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主要是用期末存货成本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进行对比,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主观操纵的可能性还是很大。上述两点都有可能影响公司存货与Q之间的相关关系,导致其不显著。同样,对于应收账款计量方法的多样性,企业在计提、确认以及冲销坏账准备金环节同样具有可操作空间。这样做有助于提高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但是并不能及时转化为现金,即使利润值上升了,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也许不充足,即企业价值不一定大。

(二)建议

根据总资产周转率与托宾Q值正相关的结论,表明酿酒行业总资产周转率高,该企业的产品销售对路、销售渠道完善且能使现有资产收益最大化,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相反地,总资产周转率低的企业往往是由于没有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定位,导致销售过低,从而影响了企业的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酿酒行业的投资者,可以利用此研究结果,通过总资产周转率的比较对企业价值进行大约评估,以利于他们选择企业价值较高的企业。而且对于酿酒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合适的市场定位和合理的定价模式来提高销售额,以相对提高总资产周转率,从而提高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Stephen A.Ross .Corporate Finance[M].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2009

2.潘勇辉.外资并购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绩效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9)

3.刘现武.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并购动因及特点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4)

4.贾俊平.统计学(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胡永宏.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艺术文库.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造价转正总结篇8

(二)准确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的选择应该建立在充分认识、系统研究的科学基础上,并且能够反映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各项目标的实现程度。

(三)可操作实用性原则

设置指标体系要简明概括地反映出园区评价的实践性。指标体系的设置既要考虑理论体系的完整和理论概念的准确,以及各类评价指标内在的逻辑联系;又必须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考虑指标体系在实际评价工作中的运用效果。要层次分明,以减少评价工作中不必要的重复计算。真正提高评价指标实际运用的效果。另外,指标体系并不是越庞大越好,要考虑到指标的量化和获取数据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

(四)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指标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指标体系的内容不宜变动过频。但是随着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的不断发展完善,指标体系也要随之逐步进行调整、完善和补充,也就是说指标体系还要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另外,在指标体系内部,既要有静态指标,也要有动态指标,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作为改造传统农业的一种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有效结合,扬科技之长,避资源稀缺之短,把以依靠资源为基础的农业逐步转变为以依靠科技为基础的农业,促进潜在生产要素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建立高新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有效运行机制,探索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道路。所以,对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进行综合评价,应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入手。

(一)经济效益评价

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是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一种新型农业开发方式。利用先进高新技术手段和先进管理方法组建而成的高新技术园区,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将“旧四靠”转变为“新四靠”,即一靠科技,二靠资金,三靠人才,四靠管理。这种转变正是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与以往农业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之处,也正是该指标体系独巨匠心之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七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由若干具体指标或指标组组成,并以年为一个考察评价的周期。这七个子系统分别为科技子系统,资金子系统,人才子系统,规模子系统,成果子系统,生产经营子系统和产品子系统。

1•科技子系统。高新技术是园区得以蓬勃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本套指标体系将科技作为考察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科技子系统包括以下六个指标:(1)园区与科研院所等科技实体结合的紧密程度(或规模)。这是一个相对的定性指标,结合越紧密,规模越大,园区利用高新技术的可能性越大,技术就越具有先进性。(2)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数量。这是一个绝对指标,其数量越多,高新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就越大,园区产品的技术含量就越高,经济效益也就会相应增加。(3)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进步率总产值增长率×100%。努力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是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的奋斗目标。(4)新品种使用率。新品种使用率=本年度使用的新品种数量本年度使用的品种数量的总和×100%。(5)农用设备(或设施)更新率。农用设备(或设施)更新率=本年新增设备(或设施)全年使用的农用设备(或设施)×100%。(6)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数量科技成果总数×100%。

2•资金子系统。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园区有效运作的经济保障。依据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为了更大程度地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正确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金是绝对必要的。因此,如何从各个侧面考察资金的使用效果是设立资金子系统的出发点。(1)投资总量衡量指标组:①年度投资总量;②投资增长率。(2)资金分项使用指标组:①科技投资比重:科技投资比重=引进高新技术的投资量本年度投资总量×100%。②科研投资比重:科研投资比重=科研开发投资量本年度投资总量×100%。①、②两项指标考察园区对科技、科研的引进、开发在资金上给予的重视程度,也反映了园区持续发展是否具有后劲。③设备更新投资比重:设备更新投资比重=用于更新设备的投资比重本年度投资总量×100%,先进的农用设备不仅可以解放劳动生产力,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资源。因此,设备是否能够做到必要的更新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④科技培训投资比重:科技培训投资比重=教育、培训投资量本年度投资总量×100%。(3)资金运用效果指标组:①资金产出率;②资金净产率;③资金利润率;④资金利税率。

3•人才子系统。园区人才层次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园区科研开发的进展。对于园区引进、培养人才的情况可以通过人才子系统的诸项指标来进行检测和评价。(1)园区科技人才比重:科技人才比重=专业科技人才数园区总人数×100%。此项指标值越大,说明该园区具备的技术人员数量越多,其产品科技含量越高。这种技术上的先进性,使园区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2)园区人员的职称结构。职称结构可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中、高级人才所占比例越大,承担园区科研开发、技术创新等重任的能力越强,成功的可能性越大。(3)年度接受科技培训的人员数量(或人次数)。(4)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比重:农转非比重=本年度农转非的劳动力数量年初农业劳动力总数×100%。通过科技的提高,可以将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进入到非农业部门。农转非的比重越大,说明科技进步的程度越高。(5)二、三产业人数增长率:二、三产业人数增长率=本年度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上年度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上年度二、三产业从业人数×100%。

4•规模子系统。建设规模是从总体上反映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发展成熟度的衡量指标。可以通过以下指标来评价园区的规模状况,及时掌握园区的发展进度和目前所处的阶段,以便于准确制定下一步发展规划。(1)园区等级;(2)园区占地面积;(3)园区人员总数;(4)园区成果类别及总量;(5)园区中企业总数;(6)园区固定资产总额。

5•成果子系统。先进的农业技术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推动力。加强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生产科技化的关键环节。(1)推广的成果数量;(2)成果推广数量的增长率:成果推广数量增长率=本年度推广的成果数量-上年度推广的成果数量上年度推广的成果数量×100%。(3)成果推广转化比重:成果推广转化比重=本年度已推广的成果数量本年度科研成果总数×100%。(4)成果推广的辐射程度。这是从定性的角度考察成果推广效果的指标。可以分为几个等级,即周边县市全省周边省份全国世界范围。

6•生产经营子系统。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在运行中采取的是公司制,即正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个企业,它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围绕利润的增长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指标来考察。(1)总量指标组:①园区农业总产值;②园区农业产值增长率;③各类作物(或畜种)的总产值;④各类作物(或畜种)的产值增长率;⑤园区年利润总额;⑥园区年利润增长率;⑦园区年出口创汇能力;⑧劳动生产率;⑨投入产出率。对于园区出口创汇能力的评价,可以依据以下三个指标来衡量:园区年出口创汇总额;园区年出口创汇增长率;园区年出口创汇总额占年度总产值的比重。(2)个量指标组:①各类作物平均亩产量(或者各类畜种平均头〔只〕产品产量);②各类作物平均亩增产率(或者各类畜种平均头〔只〕增产率);③农民人均纯收入;④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7•产品子系统。园区产品的市场前景是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最基础的属性和指标值。(1)园区产品市场前景,这是一个定性指标,需要有丰富预测经验的专家根据产品目前的营销状况做出评价。(2)产品市场占有率:产品市场占有率=本园区生产的该种产品的销售额国内(或国际)市场该种产品的总销售额×100%。(3)产品专业化程度:产品专业化程度=形成专业化生产的产品产量该产品总产量×100%。(4)初级产品加工率:初级产品加工率=已加工的初级产品产量初级产品总产量×100%。

(二)社会效益评价

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社会效益评价,是在经济评价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评价。它是从社会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园区的建设、发展所产生的间接效益和辅助效益,来评估园区对实现社会目标方面所作的贡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示范带动作用是否明显: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是一定农业经济区域内的龙头,对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一方面,带动该地区的农业走上品种优良化,产品优质化,生产规模化,结构、布局合理化,服务社会化,经济特色化、市场化、高效化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科技兴农”的意识。

2•是否具有展示观赏功能:优秀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是农业发展的一个“窗口”和“典范”,具有一定的观赏功能,将高新技术展示给外界,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园区还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生活环境,为居民提供观光、旅游的场所,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3•是否有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农业高新技术园区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将一部分农业劳动力输送到急需劳动力的非农业部门。通过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产业链条,特别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吸纳了大量闲置劳力。由于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园区产生的社会效益也是巨大的。对于这一社会效益的考察,可以通过单位投资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这一指标进行评价,即E0=JEIA。其中,EO———百万元投资所创造的就业机会;JE———建立园区所创造的全部就业机会;IA———创造新就业机会的全部投资。

(三)生态效益评价

对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是否推行了无公害作物种植、节水灌溉、生物防治等高新技术;是否建立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其规模如何;森林覆盖率是否得到了提高,能否达到国家或国际先进水平;是否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是否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程度是否较低等等。

三、运用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各类指标要结合运用

指标体系当中各类各项指标都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侧面说明问题、反映情况的,单纯采用一个指标,就会很容易导致片面性,对园区的评价就会缺乏客观性,甚至造成决策失误。因此,一定要将各指标结合使用,全面反映问题的真实情况。

(二)指标体系的运用要具有针对性

造价转正总结篇9

所谓中产阶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新阶级,他们凭借人力资本,基本上获得了自己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V+M),既没有占有别人的劳动,也没有被别人占有劳动。因此,他们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天然载体,随着这个队伍的壮大,剥削率不断降低,私人资本主义逐步向社会资本主义过渡。这个新阶级的成长壮大,不是政府政策人为的结果,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企图通过分配格局的改变创造一个举足轻重的中产阶级,是拔苗助长,陷入了分配决定论。居民的收入倍增,中产阶级占社会结构的主体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不是改革或规划问题。这是一定要分清楚的两回事情。

规模宏大的民工潮充分说明,我国的资本原始积累还远远没有完成,正处在现代化的初始阶段上。也就是说,我国的大多数劳动力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真正的商品,货币也没有完全转化为真正的资本,财产性收入和权力资本的收入还大于人力资本的收入。工业经济在整体上还没有越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阶段,众多流动劳动力在相当程度上还被当作消费品在耗费,转化为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只是凤毛麟角。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是正常的、理所当然的。这恰恰是现代化水平正在提高、还没有达到足够高度的标志。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其水平的高低是由劳动力的价值和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即使分配机制是公平的,工资绝对额逐步提高的同时,相对额下降,在一定时期内也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在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条件下,法定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者的保护作用十分有限,弄不好会成为资方压低工资的借口。我国目前的实际工资大大低于应该达到的水平,主要原因是超经济剥削、同工不同酬造成的。社会保障不到位,不能改变人身依附关系,消费不足,就业岗位短缺,人为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当前的所谓就业问题,不是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不足造成的,而是农业生产方式改造、农民分工角色和社会身份转变受到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阻碍,城市化严重滞后和扭曲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工资提高过快,必然提高国民经济空间结构调整和人口城市化的门槛。在工业过于分散、服务业发展半径不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条件下,大规模地用机器代替工人,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富士康和广州本田等企业,在经历了“连环跳”和罢工事件之后,都大幅度地提高了工资,地方政府也在争先恐后地宣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于是,有的人就宣称,中国的低工资时代结束了,似乎从此进入了高工资时代。我认为,这个结论为时尚早。只要民工潮还存在一天,中国市场经济的原始积累就没有结束,工资整体上低于劳动力价值的时代就不可能结束。工资水平的高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政府政策的选择,而是由市场发育水平决定的。从发展看运行,既没有所谓低工资时代,也不可能有所谓高工资时代。在整体上,人们的工资和收入水平是由劳动生产率决定的。在劳动生产率不同的条件下,比较工资的高低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资水平看起来很高,实际上劳动生产率更高,单位产品的工资含量可能比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和地区还要低得多。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比重早就超过了30%以上,所谓中产阶级已经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部分,在他们的所谓工资中已经包含了自己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发达国家的剥削率与剩余价值率已经分离为两个独立的经济范畴,所谓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达到60%甚至70%以上,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劳动生产率比我国低的国家,其剩余价值率、剥削率也低,工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比我国高也是十分正常的现象。这只能说明这些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比我国低。我国贵州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大大高于上海,不是收入分配比上海合理,而是发展水平大大低于上海的客观反映。

在总量上,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现实比重基本上是正常的,是由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不宜人为地改变。我国大多数人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低于目前的发展水平,是少数人超经济占有和挥霍性消费的必然结果。这种局面只能通过改革分配关系来转变,人为地提高最低工资和居民收入总量,降低积累率,必然极大地阻碍我国生产方式转变的发展进程。

造价转正总结篇10

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及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

1.企业景气企稳回升,结构分化十分明显。对于目前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综合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家占27%,认为“一般”的占52.4%,认为“不佳”的占20.6%;认为“良好”的比“不佳”的多6.4%,这一数据为近三年来的最高值。这表明,企业景气经过三年的持续下降后,开始温和改善。

调查发现,不同类型企业的景气状况呈现明显分化态势。从不同地区看,“长三角”地区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于“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企业;从不同规模看,大中型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小型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和外资企业明显好于民营企业。

不同行业企业的景气状况分化也十分明显。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汽车、电子设备等,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20%以上。而采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化纤、非金属制品等行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差,其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少20%以上。

企业家对企业现状的满意程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对企业现状“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企业家占33.5%,比2015年上升了5.2%,其中“非常满意”占1.6%,“比较满意”占31.9%,“一般”的占35.7%,“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30.8%。以5分制计算,企业家对企业现状满意度的评价值为2.99,为2012年以来的较高水平。其中,中部地区企业、大中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企业家对企业现状的满意度评分相对较高。

随着企业景气的温和回升,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也趋于乐观。认为2016宏观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企业家占20.3%,比2015年上升了2.7%;认为“一般”的占43%;认为“很差”或“较差”的占36.7%,比2015年下降了7%(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宏观经济“偏冷”的企业家占48.6%,认为“过冷”的占6.8%,两者合计比重比2015年下降了5.3%;认为“正常”的占32%,认为“偏热”或“过热”的占5%,均高于2015年;认为“尚难判断”的占7.6%。

企业家认为当前经济“偏冷”或“过冷”的比重,以及经济形势“很差”或“较差”的比重均有所下降,而认为当前经济“正常”的比重,以及经济形势“一般”的比重均有所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家的信心有所回升。

2.价格跌势趋缓,产销温和回升,库存趋于底部,企业盈利改善。调查发现,在库存趋于见底及去产能政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企业产品销售价格下跌趋势有所缓和。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产品价格比2015年同期“下降”的企业家占51.2%,比2015年低了5.9%;“持平”的占40%,“上升”的占8.8%;价格“下降”的比“上升”的多42.4%,比2015年上升了8.1%。

价格下跌较少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而价格下跌较多的行业有: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化纤、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等,其价格“下降”的比“上升”的多60%左右。

企业产品销量的下跌趋势也有所缓和。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的销售量比2015年“减少”的企业家占43%,比2015年低了7.8%;认为“持平”的占34.6%,“增加”的占22.4%;这一数据比2015年上升了12.1%。

其中,销售量下滑较多的行业有: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造纸等,销售量“增加”的企业比“减少”的少50%以上;而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有色金属、汽车、电子设备则相对较好,销售量“增加”的企业比“减少”的企业要多。

在产品价格和销售量均呈现出跌势趋缓的情况下,企业的盈利情况有所好转。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上半年盈利(包括“较大盈利”和“略有盈余”,下同)的企业占51.1%,比2015年上升了4.8%,为近五年来的较高水平;“收支平衡”的占23.3%;亏损(包括“亏损”和“严重亏损”,下同)的占25.6%。

认为目前盈利“正常”或“好于正常”的企业家占43.6%,为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低于正常”的占56.4%。其中,中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盈利情况相对较好(见表2)。

目前盈利情况相对较好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有色金属、汽车、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盈利“正常”或“好于正常”的企业超过一半,而采矿业、纺织、非金属制品、钢铁、通用设备等行业则相对较差,超过七成的企业盈利“低于正常”(见表3)。

在盈利趋于好转的同时,停产、半停产企业的比重比2015年有所下降。其中,小型企业“停产”、“半停产”的比重相对较高。该比重相对较高的行业有:采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化工、非金属制品、钢铁等,“停产”、“半停产”的企业在四成左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突出(见表4)。

企业生产状况的好转还体现在企业目前的生产(服务)量情况上。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的生产(服务)量比2015年“减少”的企业家占40%,比2015年低了3.6%;“持平”的占40.3%,“增加”的占19.7%;认为“增加”的比“减少”的少20.3%,这一数据比2015年上升了6%。

生产(服务)量下滑较多的行业有: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非金属制品等,生产(服务)量“增加”的企业比“减少”的少40%以上;而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汽车、电子设备等行业则相对较好。

调查还发现,目前企业仍处于去库存的过程中。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的产成品库存“低于正常”的企业家占13.3%,为五年来最高;认为“高于正常”的企业家占18.5%,为五年来最低;认为“正常”或“低于正常”的企业家占81.5%,比2015年上升了4%,为近五年的最高(见表5)。

库存相对较高的行业有: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化纤、非金属制品等,库存“高于正常”的企业超过三成。长期以来的价格下跌带来了持续的去库存,同时当库存达到低位时又带来了价格的回升。

未来预期及用工投资意愿

1.市场需求稳中有升,未来预期温和改善。企业订货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先行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的需求走向。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订货“正常”的企业家占48.7%,“高于正常”的占5.4%,两者合计比重比2015年上升了3.2%;订货“低于正常”的企业占45.9%。其中,“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企业目前订货相对较差。

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化纤、汽车、电子设备等行业订货情况相对较好,订货“正常”或“高于正常”的企业比重超过六成;而采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非金属制品、通用设备等行业订货情况相对较差,超过六成的企业订货“低于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与2015年相比,一些行业的订货情况明显好转,包括:建筑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钢铁、汽车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行业的市场需求正在逐渐好转。

由于市场需求的回稳,企业家预计未来产品价格的跌势趋缓。预计2017年企业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企业家占30.4%,比“上升”的多14.3%,预计价格“持平”的占53.5%。预计2017年价格下跌较多的行业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服装、非金属制品、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电气机械、电子设备等,预计价格“下降”的比“上升”的多30%左右,而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则相对乐观,预计价格“上升”的企业要多于“下降”的企业。

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更为乐观;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和民营企业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15%以上,高于外资企业。

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17年经营状况“好转”的企业家占36.6%,预计“不变”的占49.3%,预计“恶化”的占14.1%;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22.5%。

从不同地区看,中部地区企业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33.7%,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京津冀”地区企业最为乐观,“长三角”地区企业居中,“珠三角”地区企业则相对较差;从不同规模看,小型企业对2017年更为乐观;从不同经济类型看,民营企业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23%。

对2017年预计较为乐观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汽车、仪器仪表等,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40%以上,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化纤、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则相对较差。

2.用工需求和投资计划分化态势明显。随着企业家对未来预期的温和改善,企业的用工和投资计划也保持平稳。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用工人数与2015年“持平”的企业家占45.3%,“增加”的占17.2%,两者合计比重超过六成;认为“减少”的占37.5%。其中,中西部地区企业、大中型企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用工人数增长相对较多。

服务业尤其现代服务业用工人数增长相对较多。具体来看,目前用工人数增长较多的行业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工人数“增加”或“持平”的企业超过八成,而采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非金属制品、通用设备等行业用工人数“减少”的企业超过半数。

关于企业2017年计划投资额的增减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计划投资额“增长”的企业占33.9%,“不变”的占39.9%,两者合计比重超过七成;“减少”的占26.2%。其中,中型企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2017年计划投资额增长相对较多。

2017年计划投资额增长较多的行业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等,其计划投资额“增长”企业超过半数;而纺织、化纤等行业则相对较差,计划投资额“减少”的企业超过四成。

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1.产能过剩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认为本行业产能过剩“非常严重”的企业家占13.1%,“比较严重”的占58.1%,两者合计比重略低于2015年的调查结果,但仍处于历史高位;认为“基本不存在”的占28.8%。

从行业看,纺织、造纸、非金属制品、钢铁、通用设备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或“非常严重”的企业超八成;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则相对较好。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同时,也有一些行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存在良好的发展空间,这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设备利用率也能反映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认为2016年设备利用率在“75%及以下”的企业家占58%,“75%-90%”的占28.2%,“90%以上”的占13.8%,企业总体平均设备利用率为68%,其中制造业企业的平均设备利用率为67.5%,与2015年的调查结果大体相当。从不同行业看,食品、造纸、非金属制品、通用设备等行业平均设备利用率低于65%,相对较低;而纺织、电子设备等行业平均设备利用率相对较高。

从对2017年企业设备利用率的预计来看,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17年设备利用率在“75%及以下”的企业家占53.1%,“75%-90%”的占30.5%,“90%以上”的占16.4%,预计2017年企业总体平均设备利用率为70.8%,其中制造业企业预计为70%,略好于2016年的情况。从不同行业看,食品、造纸、非金属制品、通用设备等行业预计2017年平均设备利用率在65%左右,相对较低;而纺织、医药、有色金属、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电子设备等行业预计2017年平均设备利用率相对较高。

2.人工成本上升、社保税费负担过重是企业面临的首要困难。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企业家选择比重最高的八项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68.4%)、“社保、税费负担过重”(50.2%)、“企业利润率太低”(43.4%)、“整个行业产能过剩”(38.2%)、“资金紧张”(35.1%)、“缺乏人才”(33.2%)、“国内需求不足”(24%)和“未来影响企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太多”(22%)。调查发现,近年来成本上升(包括“人工成本上升”和“社保、税费负担过重”)一直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此外,选择产能过剩的比重也较高(见表6)。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珠三角”地区企业选择“人工成本上升”、“社保、税费负担过重”、“整个行业产能过剩”和“企业招工困难”的比重高于其他地区企业,“长三角”地区企业选择“人工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率太低”、“缺乏人才”的比重高于其他地区企业,“京津冀”地区企业选择“资金紧张”、“缺乏创新能力”和“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比重高于其他地区企业。

3.中小企业融资依然困难。调查发现,选择“资金紧张”的企业家占35.1%,排在所有19个选项的第五位。本次调查还了解了企业目前的流动资金情况。认为目前资金“紧张”的企业家占41.6%,“正常”的占50.8%,“宽裕”的占7.6%。其中,中西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资金“紧张”的比重相对较高。

应收账款也反映了目前企业的资金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应收账款“高于正常”的企业家占24.9%,“正常”的占54.3%,“低于正常”的占20.8%。其中,西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应收账款“高于正常”的比重相对较高。

在资金紧张的影响下,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居高不下。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企业平均融资成本在“6%及以下”的企业家仅占38.3%,认为“6%-8%”的占21.5%,认为“8%-10%”的占21.7%,认为“10%以上”的占18.5%;总体来看,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高达8.33%。其中,中西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民营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相对更高。

从不同行业看,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非金属制品等行业平均融资成本相对更高,超过9%。

4.房地产局部泡沫比较明显。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所在地区房价“较高”或“过高”的企业家占62.4%,认为“正常”的占32.5%,认为“较低”或“过低”的占5.1%,总体评价值为3.76(5分制),明显高于中值3。不同城市的房价分化现象较为明显,一线城市的企业家对房价的总体评价值为4.43,处于近5年来的较高水平,而二线城市和其他城市的总体评价值分别为3.81和3.66,要显著低于一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较多企业家预计房价上涨的同时,认为目前房地产库存“过大”的企业家占68.8%,“适度”的占26.7%,“不足”的仅占4.5%。其中,认为一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大”的占37.7%,明显低于二线城市和其他城市。

结构变化及增长动力转换

1.目前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在订货、盈利、用工和未来投资额等指标上均明显好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更大幅好于采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造纸、化纤、非金属制品、钢铁、通用设备等资源密集型行业,而这种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在创新的推动下逐步实现的。

本次调查了企业的创新成效。调查结果显示,认为2016年新产品销售比重“增加”的企业家占31.3%,“持平”的占46.9%,“减少”的占21.8%;“增加”的比“减少”的多9.5%,比2015年的调查结果高了3.5%。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新产品销售比重增长相对较多。

2.企业创新和转型意愿增强。关于“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未来一年应着重采取的措施”,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选择比重最高的三项分别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66.7%)、“增加创新投入”(64.6%)、“引进人才”(56.8%),其中后两者都反映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均为近5年来的最高值。这表明,面对当前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企业将通过加强创新来积极应对。此外,选择比重较高的选项还包括“更新设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开拓国内市场”、“减少用工”、“改变经营模式”、“开拓国际市场”。

当问及“经济在未来一个时期将呈L型走势的应对策略”这一问题时,打算“加快创新转型”的企业家占56.3%,明显高于其他选项;打算“收缩战线,等待机会”的占28.1%,“看不清方向,迷茫徘徊”的占6.9%,“兼并重组,快速扩张”的占4.7%,“退出江湖不干了”的仅占1.6%。其中,中部地区企业、大中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选择“加快创新转型”的比重相对较高。

3.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增长。与2015年同期相比,认为2016年以来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明显增加”的企业家占12.4%,“有所增加”的占44.7%;认为“基本未变”的占36.8%,“有所减少”或“明显减少”的仅占6.1%。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研发投入增长较多。从不同行业看,2016年以来研发投入增长较多的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化纤、汽车、电子设备等,研发投入“增加”的企业比“减少”的多70%以上。

从未来创新投入的计划来看,调查结果显示,计划2017年在总体创新投入方面“大幅增加”的企业家占29.6%,“小幅增加”的占26.8%,“不变”的占35.8%,“小幅削减”或“大幅削减”的仅占7.8%。其中,大型企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计划2017年总体创新投入大幅增加的比重相对较高。

政策评价及相关建议

1.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关于对近年来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松紧程度的判断,认为“过紧”的企业家占3.2%,“偏紧”的占31.8%,两者合计比重比2015年下降了4.8%;认为“合适”的占46.7%,与2015年的调查结果大体相当;认为“偏松”的占16.9%,认为“过松”的占1.4%。总体来看,企业家认为目前宏观调控政策总体合适,比2015年略有放松。

建议财政政策进一步放松的企业家的比重也同样有所下降。关于对未来6个月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建议财政政策“适度扩张”的企业家占46.9%,比2015年下降了9.1%,与2014年大体相当;建议“基本不变”的占40.8%,“适度收紧”的占12.3%。建议货币政策“适度放松”的占48.1%,比2015年下降了15.3%,“基本不变”的占34.8%,“适度收紧”的占17.1%。调查表明,企业家总体上期望政府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地方发展要适应新常态,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转型发展,近年来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本次调查了解了这些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关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开发的实际成效,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成效“不太好”的企业家占48.8%,“很不好”的占18.1%,与2015年的调查结果大体相当;认为成效“很好”或“较好”的占21.8%,“不清楚”的占11.3%。其中,西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认为成效“很不好”的比重相对较高。

关于2016年以来企业所在地政府招商引资力度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力度减弱”的企业家占30.5%,比2015年高3.5%;认为力度“没什么变化”的占31.9%,“有所加大”或“明显加大”的占26.8%,“不清楚”的占10.8%。其中,东中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认为“力度减弱”的比重相对较高。调查表明,企业家认为目前地方政府单纯依靠产业园区开发和招商引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等传统的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值得反思。

造价转正总结篇11

设计创新是为解决新的设计问题而提出的新思路、新方法。设计创新的目的是能够在具体的条件下最有效地解决设计问题。所以评判设计创新价值的唯一尺度就是看它解决设计问题的效力。设计创新应该具有自己的范畴从而区别于其他意义上的创新。设计的创新首先是对设计的过程和结果有价值的创新。最近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发表了最新的设计和创新关系的研究:设计是创造力,是idea,而创新更多指的是将这种创造力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如管理,技术、品牌、营销、服务等等。

产业转型升级,应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转型”,其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的“类型”,即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升级”,既包括产业之间的升级,如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也包括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向纵深化发展,实现技术集约化,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主导产业是加工制造业,而其核心内容则是制造业结构升级及生产业的大力拓展。这是由我国制造业在量和质两方面的特点决定的。我国制造业的总体特征可以用“量大质残”四个字来形容。中国制造”既是我们30多年来苦心孤诣打造的国家品牌,同时也是我们心中难以消除的“隐痛”。这种“隐痛”表现为以牺牲大量自然资源、环境以及工人健康为代价,来获得最微薄的加工利润。

从生态环境角度考虑,设计创新创造的是可持续性经济价值。较之传统产业,设计产业的显著特点就是低能耗、低污染。因此,设计创新的发展和完善,不仅与我们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相符合,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从经济因素角度考虑,一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如果将一个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过程按附加值高低画一条曲线,它一定是两端高中间低的曲线。研发、设计、销售、品牌和服务等环节,即“微笑曲线”的两端,是提升产业附加价值的关键。生产制造环节,即曲线中部是产生附加值最低的阶段。于是,一个“笑脸般的弧线”出现了。在附加值的观念指导下,企业体只有不断往附加价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才能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微笑曲线一端的设计、另一端的品牌营销都与设计创意产业有关。这些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低消耗、低投入、高产业关联度和高附加值的行业。我国的经济转型就是要从微笑曲线最低的部分向翘起的两端转变,从设计研发和品牌营销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造价转正总结篇12

1 导言

在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代表党中央提出了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方针,决定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1]这表明自我国十五大建立了以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之后,在十七大我国全面完善并且强调了这套新的收入分配制度。

近日,省部级干部中央党校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发表了要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讲话,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上他提出8点意见。而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可以说收入分配制度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结构变革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头等大事,那么按照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对新的收入制度的理解便有了新的必要。

回顾一下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掀起了一场以激励机制的改革和分配制度的变革为开端的改革开放浪潮,第一阶段为1978年到198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长期以来实行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这一阶段主要恢复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二阶段为1987年到1992年,提出了多元分配格局的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第三阶段是2002年以后,形成了多元的分配格局。提出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

1954 年斯大林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倡导按劳分配,即每个工作者从社会产品中得到的份额取决于他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而其所创造的价值正是劳动质量相同条件下由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劳动的数量决定的,那么按劳分配的规律其实正是一个价值分配的规律。

经济活动过程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参与经济活动的各方如何分享创造出的财富,是分配要解决的问题。[3]因此劳动价值的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对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构建科学的价值分配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考虑到科学技术在现今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济生产中的比例也逐步超过传统操作性劳动,本文着重针对收入分配中技术这一生产要素进行分析,利用劳动价值理论探讨科学技术劳动的特征与价值创造,并分析适应新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对技术要素贡献的分配特点,加深对科学劳动的认识,并根据对技术要素的理解深入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解。于是,利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对科学劳动进行深入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的对马克思理论体系进行新时代的内容理解,更可以加深对我国经济变革方针的理解。

2 技术要素与价值创造

在当代社会主义社会,价值是由总体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的。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科学技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多,相比直接操作劳动者相比贡献大,那么科学技术劳动者获得相适应的报酬,正是贯彻了我国当下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4]然而对科技创造价值的讨论离不开对科技本身创造价值还是科学劳动创造价值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学界也有着对这两种看法的争论,一些学者甚至产生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怀疑。

2.1 技术本身无法创造价值

一些理论认为,科技本身能够创造价值,他们认为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活劳动不变,如果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使生产的价值量增加了,该理论就认为其增加的价值量是科学技术创造的。[5]该理论颠倒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概念。把由于技术进步而导致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或使用价值的增加,理解为价值量的增加。

另一个理论认为知识是价值的源泉,社会进入了知识创造价值的时代,称为知识价值论。知识价值论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的约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中提到的:“在信息社会里,知识是最重要的因素。知识具有合作增强的作用,整体的值要大于各部分的和。在信息经济里,价值增长不是靠劳动,而是靠知识实现的,知识是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劳动。”[6]于是知识价值论者认为马克思由于所处的时代原因,工业生产为主,阶级革命为目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失效了。[7]但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理解马克思的本意。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知识在物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了,但是决不能由此证明知识创造价值。如果离开劳动者本身,知识单纯是无法产生价值的。那么价值产生于活劳动的凝结,知识本身是无法创造价值的。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知识可以作为一种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人脑力的一部分,在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过程中创造价值[8],不过那时知识已经依附于劳动者本身了。

其实对于这一点,马克思已经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过,他认为,再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也不会改变其物化劳动的性质,作为物化劳动,它不能创造价值,价值只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他说:“机器与工场手工业中的简单协作和分工不同,它是制造出来的生产力。机器具有价值;它作为商品进入生产领域,在那里,它作为机器,和为不变资本的一部分而起作用。机器和不变资本的任何一部分一样,把它本身的价值加到产品上,也就是说,它使产品由于加入生产它本身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而变贵。”[9]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成果不会创造新的价值,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

2.2 科学劳动创造价值

科学劳动一词是马克思提出的,他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10]这就是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商品价值中来自直接劳动的部分降低到微不足道,商品价值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马克思所说的“一般科学劳动”,是指掌握了一般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的劳动。

科学劳动本质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的耗费是抽象劳动支出的一种形式。于是科学劳动创造价值是劳动价值论一个规范的体现。

但是科学劳动创造的价值跟普通操作性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不一样,科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11]科学劳动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科学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而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表现形式的高智力劳动;科学劳动是一种知识积累型劳动,科技成果一般不是少数人或者一两代人的劳动结晶,通常是人类长期摸索、配合协作的结果;科学劳动的成果一般是非物质产品,科技成果与一般生产的重要区别便在于科技成果不能像生产成果那样是真实可见的物质产品;科学劳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具有相对性,根据适用范围与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发挥不同的特定效用。

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对科学活动作为劳动的性质给了我们一个解决的思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提出了关于“总体工人”的范畴。他说:“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的或者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职能就够了。”[12]那么按照总体工人的观点,企业里的工程技术人员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那么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总体工人”的一部分,完成的是总体工人的智力劳动部分或为生产提供目的方式,他们的劳动当然也是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

一种劳动,如果它的生产劳动的性质已经确定,那么这种劳动在什么地点进行,是不会影响劳动的性质的。既然工厂里的技术人员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那么作为独立部门的研发活动当然可以进行地点上的转移,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科技研发部门逐渐分离成为独立的法人后,他们仍然是企业生产性的总体工人的一部分,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3 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决定

3.1 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

科学技术商品的生产是一次性的,是不能重复进行的,产品也始终是一个。如果有几个单位同时进行同一个课题的研究,只有首先取得成功的单位才对该项技术拥有所有权,其他单位则是竞争的失败者,他们的劳动单就局部来看,是无效的,这种无效的劳动无法和有效劳动直接并列来求平均值,因此科学技术产品只存在个别劳动时间,不存在普通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于是有学者认为衡量的方式可以采用计算发明过程中所使用、耗费掉的其他各种物质商品的价值的总和方法。[13]但是显然无法解决的是在发明过程中耗费掉的商品价值不一定完全转移到科技成果产品中,而且科技成果产品的价值往往大于期间科技人员的生活资料与研究用品价值。

纵观各种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赵学清老师提出的科学技术成果的价值决定方法最为清晰可行,他认为科学技术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科学技术劳动的生产能力和社会需求共同决定的,即生产能力与社会需求共同决定了科技商品的价值。[14]

根据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科学技术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同样需要考虑两层含义:

一是考虑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及该课题研究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因为作为“总体劳动”的产品,科研成果是直接以及间接参与的所有研究者的共同成果,那么尽管最终成功者只有一个,但是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的劳动都应该得到承认。那么在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应该是所有成功与不成功的科研人员的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值。用社会总体耗费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劳动时间除以社会科研成功者们所共耗费的劳动时间得到一个系数a,那么对于个别科研项目来说,该科研成功者所耗费的个体劳动时间p上升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q需要乘以系数a并乘以复杂劳动系数b,即q=p*a*b。

二是考虑某项科学技术劳动在社会总体需求中的水平,即通过社会对某产品的需求来分配该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设社会总科学技术劳动时间为s,分配给某类科学技术研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r,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总类数为o,则某类科学技术研究所分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总科学技术劳动时间分配中的水平c=(r*o)/s。设社会总劳动时间为t,全社会行业总数为n,分配给某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u,那么某行业分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总劳动分配中的水平d=(u*n)/t。

那么综合两方面的考虑,该科研成功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q=a*b*c*d*p。[15]这其实正是科学劳动产品价值的量化表现,而我国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正是可以以此为一个思路来参考进行衡量的。

3.2 科学劳动成果的使用价值

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历史的范畴。价值的创造不可能离开使用价值的创造。

虽然我们知道科学劳动成果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但是科学劳动成果的作用非常巨大,在生活生产中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概括一下科技劳动成果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先进生产那要素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同样的时间内生产出的产品数量有所增加。二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使简单劳动转变为复杂劳动,从而使劳动者在相同时间内创造更多价值。三是为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创造条件。

前两方面较好说明,第三方面利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可以这样理解:由于企业在本行中率先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使本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个别价值小于社会平均价值,获得一般企业不能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不是来自本企业劳动者做的更多的劳动,而是由于采用了高科技成果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了社会平均水平以上。超额剩余价值会维持一段时间,直到同行业其他企业效仿进行科技创新使整个行业的生产率重新回到统一。

追求超额利润使得企业不断追求技术的进步,进行科技研发,而整个行业所有企业的同时科技研发便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国十七大提出倡导科研的“创新型国家”新型发展战略正是希望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拉动产业升级。

4 总结

本文利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对科技产品以及科学劳动进行了分析,更加深入的理解了作为一个劳动产品非物质化,劳动性质复杂化,劳动力人才的特殊化的科学技术生产要素。通过分析修正了一些以往学者的论述的错误,指出科技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是科学劳动。

造价转正总结篇13

职务:

岁月流转,时光飞逝,转眼间的工作又接近尾声,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在思想意识、业务能力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里表示感谢,为了更好地做好自己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我作为一名预算员,一年多以来对本公司工作环境、管理模式、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进行了深刻了解和认识,使我在短时间内迅速融合进了这个大集体,为以后的工作顺利进行有着极大的帮助。这一年来领导安排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1、2月至今秦皇岛再就业项目结算工程已基本接近尾声,完成土建部分造价1971.99万元。

2、1月国际5住宅楼预算已完成,土建工程造价764.92万元。

3、1月观海16+1住宅楼预算已完成,土建工程造价537.88万元。

4、1月国际3住宅楼预算已完成,土建工程造价563.54万元。

5、4月家园166+1住宅楼预算已完成,土建工程造价411.47万元。

6、6月市海洋置业1高层住宅楼工程已完成,土建工程造价2758.31万元。

7、6月市海洋置业106+1住宅楼工程已完成,土建工程造价388.73万元。

8、6月国际2住宅楼预算已完成,土建工程造价1583.39万元。

9、7月市劳动局二层装修改造工程已完成,土建工程造价89.81万元。

10、8月区石河桥东路北绿化带回填工程已完成,土建工程造价103.57万元。

11、9月发电7、8月份零活工程已完成,土建工程造价31.54万元。

12、10月发电9月份零活工程已完成,土建工程造价12.38万元。

13、10月仿真幕墙工程已完成,土建工程造价12.11万元。

14、10月活动房拆改及监理用房拆改工程已完成,土建工程造价32.55万元。

15、垃圾中转站工程结算审计已初步完成,土建结算造价为221.26万元,审计报告已完成,未向财政局汇报。

16、环卫基建工程续建项目三类费用项目,由于建设单位提供资料不全,此项目未完成。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