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议论文实用13篇

社会现象议论文
社会现象议论文篇1

2.议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明确的几个方面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了解并且准确把握议论文的重要构成部分,比如整篇文章的议论主体、议论形式和中心思想等等,这些都是议论文写作开始前要格外注意的内容。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对于某一议题的选择是写作的前提,同时也是影响整个文章议论主体以及中心思想的首要内容。对于教师而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从选择议论文的主体出发加强学生对一些常见社会现象和人物行为的议论分析。这些分析不仅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辩证地思考一些社会问题,还能让学生对议论文的一般写作手法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还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长远来看也是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

二、如何加强和提升议论文写作水平

1.议论文的写作要具有辩证性思维模式

社会现象议论文篇2

安徽地处中国中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和地域的原因,外界关于安徽相关信息的传播有限。因而,文化素质较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缓慢、自然环境闭塞、交通条件落后、信息流通不畅,成为有些受众对安徽的一种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包括对概念、对人物、对事件都会形成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具有简单化、不准确和夸大的倾向,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评价。“在所有具有支配力的因素中,最让人难以捉摸、最有普遍性的就是创造并维护成见库的那些因素。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且,除非所受的教育能使我们具有敏锐的意识,否则这些先入之见就会强烈影响到整个感知过程。”[1]从公共关系学角度来看:当地区形象受到损害时,最好的方法是制造一系列持续的好事,形成新闻冲击波,用来冲抵坏印象的形成,改变人们的刻板印象。

传播学认为,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态度层面及行为层面。人们认知层面上对安徽的“刻板印象”经过“涵化”,会使其产生态度层面上的偏见甚至敌对倾向与负面意向,这种偏见与敌对倾向久而久之势必会导致受众行为上的变化,对事情的发展起到一种负面影响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危害。[2]

由此看来,一个地区良好形象的塑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媒体对安徽形象影响的理论分析

媒体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信息系统资源的主要拥有者,媒体在受媒体生态影响的同时,也对媒体各个生态层面进行着渗透,因此,媒体所表现出来的姿态与安徽地区形象塑造紧密相关。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对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他们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大众传媒作为“重要事件”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重要事件”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强调得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重要事件”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如上文所述,“议程设置”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层面即认知层面,那么也可以理解,没有认知就没有后面的价值、态度和行动,亦即没有“议题设置”就没有完整的舆论导向,要进行舆论导向就必须注意到“议题设置”。

对于都市类报纸而言,内容更加贴近民众,这是它的优势。但引导大众正确看待和处理问题才是媒体报道的意义所在。都市类报纸的新闻要真正站在社会责任的立场来设置议程,引导舆论。

对于媒介议程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公众议程这个问题,伯纳德・科恩在《报纸与外交政治》一书中指出:“在多数时间,报界在告诉人们怎么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地成功。”科恩的这一论述,成为有关议程设置思想的经典表述,并为其后几乎所有涉及议程设置理论的论著所引证。应当指出的是,媒介在告诉受众“该想些什么”时,的确是奏效的,它可以通过版面或栏目编排,包括标题的大小、报道篇幅的大小、位置的先后等向人们提供接收与认知的顺序。一般来说,对于那些可以接触信息源,或有一定的信息储备的人,议程设置的功效往往偏弱;而对于那些远离信息源,对相关信息一无所知、无从判断的人,议程设置发挥作用的余地就更大一些。[3]

《新安晚报》在这25天的前期报道阶段,以不间断的整版专栏,在受众头脑中输入关于会的各种信息,期望以不断重复和堆积后形成相关的媒介信息图式,成为受众选择、接受、理解和把握信息意义的基础。大众媒介传播的这些信息中,各种新闻、文化、娱乐的内容,都是以会为背景的,反复介绍合肥乃至整个安徽省与会的相关信息,经过受众对媒介符号的解码和意义重构,这种刺激在受众头脑中形成了媒介地区图式。

三、《新安晚报》报道的样本分析

本文选择《新安晚报》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安徽省内最具影响力、发行量最大的都市类报纸,《新安晚报》成为2009年会报道的重要资讯和服务平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的数据选择从2009年4月1日开始刊登“迎接会”专栏之后直至4月25日会开幕前一天的所有关于会的文字报道和图片报道。本时间段的新闻报道量共计79条文字新闻,13张图片稿,除此之外,还在4月24日这一天刊出32个版面的特别策划。笔者对这不包括特别策划的79篇新闻文字稿进行议题归类,可分为:

(1)官方行动,主要包括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这期间进行的整治、视察以及记者招待会等。

(2)场馆建设,主要涉及对会场馆的布展、改造等。

(3)社会宣传,对于合肥推至整个安徽省的宣传。

(4)服务,主要包括对为了迎接会,合肥市窗口、服务部门所进行的报道。

(5)文艺,主要针对会开幕式前晚的“江淮和畅”的筹备、进展以及其他相关文化活动。

(6)商业,以旅游推介为重点的商业活动。

如图1所示,《新安晚报》这79篇稿件中,官方行动占了16%,场馆建设占8%,社会宣传占20%,服务占了27%,文艺占了13%,商业占了16%。

对于4月24日的特别策划进行分析。特别策划分为4个板块,分别为“安徽崛起”、“皖韵传承”、“风华流转”和“六方聚首”,共32个版面,22个主题的新闻组合,描述了中部崛起和安徽崛起的宏伟蓝图,回顾了徽商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介绍了新时期徽商的新任务,细致分析了中部六省的特点,并加以比较,升华了中部崛起的主题。

可以看出,《新安晚报》对会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在社会服务和社会宣传上的稿件占主题稿件的近一半,根据议程设置理论,《新安晚报》在这次宣传中,凸显了安徽人民作为东道主来迎接这次会,应该为来宾提供更好服务的特点。

对于这些报道的标题进行分析,更能体现《新安晚报》的亲民性,诸如《为天空加层“保护膜”――合肥市昨起开展“水气声尘”专项整治行动》《会展馆首掀“面纱”》《一环路夜晚挂“满天星”》《汽车站“洗脸”迎客》,这些标题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新闻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发挥自己晚报优势的同时,进行着舆论引导。

四、发现与启示

通过对《新安晚报》关于会前期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首先,《新安晚报》作为都市类报纸,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积极参与了会新闻生产,有意识地发挥了媒介议程设置的功能,同时,内容分析也揭示出,主流媒体掌握了大部分的话语权,它们是媒介议程设置的主要执行人。第二,《新安晚报》的媒介议程呈现出了一定的多元性,“社会宣传”和“社会服务”类议题的比例高于其他议题,表明在会前期报道之中,媒介议程设置的主要诉求点是社会的宣传及社会动员。

对于《新安晚报》会前期报道的效果,河南某公司销售总监王振东表示,《新安晚报》中的《发现安徽》特刊,是一个很好的参会手册,他从特刊中感受到6700万安徽人发展的决心和勇气,还有徽商、安徽旅游等板块,也让他更了解安徽。在合肥工作的一位外地人则特别赞扬“风华流转”板块,将安徽与中部其他五省做类比,既让他了解其他五省的发展概况,也因与安徽的比较而加深认知印象。《发现安徽》特刊非常好,立意很高,内容更是详实生动,不仅仅是简单的介绍会以及中部各省的不同特色,而是融会贯通,历史与现实交错,印象也更加深刻。[4]

都市类媒体在面对重大新闻策划时,首先,要关注民生,以人为本,设置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对大众生活有很大影响的议程。大众传播是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受众的意见对传播者来说是一种延时反馈,这就更加需要媒体注重引导“以人为本”社会价值观念的树立。其次,同中存异,异中求和,设置议程要注意平衡。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这就需要媒体积极引导社会利益主体,在分歧中求协调、在差异中求一致、在对立中求妥协、在冲突中求共存。第三,追寻自己的文化特色。媒体主动追寻社会热点,追寻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大众生计契合的重大问题,设置真实合理的议题,倡导主旋律,对社会环境进行合乎国计民生的再制造,以此来引导社会舆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大千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真正发挥大众媒介的作用。在议题设置上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品味,时刻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文化特色,不能盲目跟风,流于媚俗。[5]■

参考文献

[1][美]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2]崔书颖.大众传媒, 你有没有门缝里看人?[J],《青年记者》,2005年第10期.

[3]程曼丽《论“议程设置”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舆论导向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第45卷第2期.

社会现象议论文篇3

一、杜牧诗歌的议论特征

1.直接议论

杜牧的诗歌中有很多议论的部分,其诗歌具有以议论为诗的特点,在杜牧的诗歌中,直接议论是一种最常见的议论方式,就是在诗歌中使用诗歌的语言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念或者对某个事物的看法和见解。杜牧在诗歌中使用的直接议论手法非常成熟,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特点。以往人们常常认为在诗歌中如果议论过于直接会使诗歌整体过于直接,不符合诗歌含蓄的特点,表达的感情过于直白,不能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想象。但是杜牧诗歌中直接议论的方法却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使诗歌中的直接议论方内容深入人心,耐人回味,从诗歌的议论内容中可以体现出杜牧的采血品性,体现出其对文字的超高驾驭能力。杜牧在《雪晴访赵瑕街西所居三韵》中关于文学将领的议论中写道“命代将,谁登李、杜坛。少陵鲸海动,翰苑鹤天寒”,对李白和杜甫诗人的赞美是直接大胆的。在《读韩杜集》中也直接写道“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议论的内容非常直接,也非常通俗易懂。虽然杜牧是通过直接议论的方式对事物进行议论,但是并不会给人空荡和感情直白的感觉,细细读来依然能够感受到诗歌中诗人想要表达情感的韵味。直接议论本身是一种并不被诗人们看好的一种作诗方式,但是杜牧对直接议论的使用却非常高明,对于深入人心的一些观念或者历史信仰,杜牧也勇于采用自身独特的直接议论的方式提出来,让人非常震撼。

2.议论和抒情结合

自古以来,诗人们在诗歌中都喜欢采用抒情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者采用直接抒情,或者借物抒情、借景抒情,是表达诗人情感的一种主要方式。杜牧在诗歌中也善于使用抒情的方式来抒发自身的情感,但是其在使用抒情方式时,还常常将抒情和议论的作诗方式有效融合在一起,在抒情中穿插议论,能够使钢琴色彩更加强烈,更动人心弦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杜牧的很多诗歌都是批判性的诗歌,尤其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可以说,在杜牧的诗歌中,现实题材的诗歌占有很多的比例,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本身其在情感上的表现就非常强烈,使人读来非常激切,而杜牧在采用抒情方式批判现实社会时,还会使用议论的表现方式。将议论和抒情结合在一起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可以深刻的体现出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同情,表现了其对皇帝昏庸和宦官专权的痛恨。在《题木兰庙》中,对于战争的残忍描写非常直接,直接写道“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深刻地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杜牧还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融合在诗歌中,通过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非常大胆和直接的。通过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可以使杜牧情感的表达更加鲜明和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杜牧心中的感慨,非常有感染力。

3.在叙述中议论

叙事也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在诗歌中也是非常常见,诗人习惯采用叙述的方式,将人物或者事件的原委和发展讲述的非常清楚。叙述一般在小说和散文中非常常见,在诗歌中虽然也经常应用,但是其和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相比,使用较少。但是在杜牧的诗歌中,却能够常常看叙述的表达方式。但是在杜牧的诗歌中,他并不会简单的叙述一件事情或者一种现象,而是在叙述完成之后议论一番,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观念。因此,在杜牧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在叙述中议论的情况,在叙述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观念、立场以及态度直接表达出来。杜牧在诗歌中常常通过叙述政治事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宦官专权进行批判或者对统治者进行批判等。例如在《朱坡绝句三首》中写道“故国池塘倚御渠,江城三诏换鱼书。贾生辞赋恨流落,只向长沙住岁余。”看起来是简单的叙述诗,叙述自己和贾

谊的遭遇,但是实际上还进行了一番议论,主要揭示了统治者的昏庸。

二、杜牧诗歌议论的艺术效果

杜牧的诗歌议论主要有直接议论、议论和抒情结合以及在叙述中议论这三种形式,通过这些形式进行议论,不仅表现力诗人自己的观念情感,同时还表现了普遍性的情感判断,将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有效融合在一起,诗人读来像是读诗人的情感和观念,有像是度大众的情感,从而感染他人,达到很高的艺术效果。杜牧诗歌的议论是形象鲜明的,改变了唐诗歌中枯燥和抽象的情感表述,非常形象,通过具体的事物或者事件来抒感,并进行思考。杜牧将议论和形象有效结合在一起,使诗歌的议论更加生动,容易感染他人。杜牧在诗歌中进行议论时,不仅仅关注事件的发展情况,同时还对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理性思考,对事物进行多层面的感悟。例如在《题乌江》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不仅对历史上的事件进行描写,同时还进行了深刻思考,从而议论一番。丛杜牧诗歌中议论可以看出,杜牧对历史以及对当时的社会都进行了深刻地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其对诗歌议论的深邃美的一种追求,善于在诗歌中体现自己的浓烈情感。

三、结语

杜牧的诗歌受到杜甫和韩愈等人的影响,同时受到忧时悯民和忠君爱国的传统文化熏陶,因此对现实社会进行了高度关注和思考,对现实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体现了其对宦官专权的痛恨和昏君统治的无奈。在诗歌中通过直接议论、议论和抒情结合以及在叙述中议论这三种表达方式进行议论,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耐人回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社会现象议论文篇4

key words: mobile news/mobile newspaper/mobile paper; agenda-melding; topic community; social interaction

一、手机报的定义、要素及 发展

据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上统计,目前手机报的付费用户已经超过四千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8%(china mobile,2008),它惊人的市场扩散已经吸引了业界和学界的双重关注。WWw.133229.Com在手机报带来巨大市场收益的同时,对它的研究却稍显单调。本文通过对现有手机报研究 文献 的进行初步分析发现,业界集中分析着手机报的市场扩散,而学界多从内容产业链,技术更新,盈利模式三个方面切入,无论是前者强调的用户对手机报的采用(adoption),还是后者站在传者(sender)角度进行考察,都只注意到手机报的商品(commodity)和服务(service)属性。与此同时,外文文献则局限于手机制式的不同,或因年代久远,并没有真正考察到中国手机报的近期使用情况。

也正因为如此,本文针对手机报的文本属性展开了研究,作为待消化吸收的文本(text),手机报兼具报纸信息全面和手机便携、可移动实时接收新闻的优势。读者对手机报内容的内化和消费、手机报在读者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手机报区别于其他媒体、让读者对它青睐有加的原因等都成为了本文本次研究的着力点。

中国大陆手机报始于2003年7月18日北京好易时空公司和中国妇女报联合推出的《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它采用包月订购的方式,每月费用20元(陆云红,2005),年费为240元,比纸版《中国妇女报》高出53元,这样的手机报纸当时是仅面对小众推出的,但时隔5年,手机报已在各运营商的年度财报中成为“广受瞩目”和“发展迅速”的业务:据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有限公司2008年的中期报告显示,手机报付费用户超过4024万户(china mobile,2008)比07年同期增长了168%。在中国手机用户达6.01亿之际(china mobile,2008),除去数量庞大的体验用户群体,即以套餐的形式接收手机报的读者,如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和北京联通的“新势力”用户,尽管市场渗透率还不是所有手机业务中最高的,但手机报的读者数量也“已经超过了任何中国任意单一平面媒体的发行量”(王建宙,2007)。至此,手机报惊人的市场扩散和丰厚的行业利润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界目光,与此同时,它也为学界关于手机是否成为“第五媒体”的讨论引进了新的内容 (成文胜,2005)。

本文认为:就媒介形态而言,手机报是用户以手机为终端,阅听由专门的新闻内容机构定期或不定期的,可以由文本,图像,声音和网页多种形式呈现的手机信息。就服务而言,手机报是一种由专门的新闻内容机构与移动运营商联合向手机用户提供的资讯类移动增值服务。

二、从“议程设置”理论到“议题融合”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是由麦克姆斯(m. e. mccombs) 和 肖(d. l. shaw)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提出,它在选民对当前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发现了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因此他们认为:大众传播有着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salience)的方式,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尽管第一次的理论提出是以验证大众传播对受众“有强效果”而闻名,但之后的研究在逐渐加入时间,空间和人口统计学等变量后,发现媒体对受众的强效果不再那么“明显和直接。” 这是因为“议程设置”理论实际上没有延续之前的研究传统――将“个人 政治 态度形成与媒体、与社会互动”联系起来看,如群体归属(berelson, 1966)、二级传播中政治领袖的影响(katz and lazarsfeld, 1955 )等。麦克姆斯(mccombs)和肖(shaw)在1976年的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没有明确政治态度、不属于明显政治群体的个人”,它把原有的“二级传播“模型简化到只剩两极――媒体和个人(mcclurg, 2004)。这使得议程形成机制得以发挥作用、并表现显著,但它对“媒体如何影响归属于各群体中的社会人”这一问题的回答终究是不完整的。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1999年肖,麦克姆斯,韦佛还有海姆(b. f. hamm)一道发表了《个人,群体和议题融合:社会分歧论》(individuals, groups, and agenda melding: a theory of social dissonance)(shaw, 1999),这是继“议程设置”提出27年之后,又一次具有纪念意义的理论进化。

“议题融合”理论认为个人加入群体在某种意义上是通过加入群体议程来完成的。个体通过一定的“媒体”来和希望归属或已经归属的群体发生联系,这个“起连接作用的媒体”(medium of connection/communication)可以是人,更可以是一般的大众媒体。通过这一“媒体”,个体得以全面了解该群体的议程,在将个人议程与该群体议程最大化地一致后,完成对该群体的归属,进而实现宏观的社会整合。“议题融合”的6个阶段包括:渴望加入群体、对于群体议程的了解程度、需要引导、使用媒介、第一层议程设置和第二层议程设置。

这6个环节中,使用媒介是最为显性、最易于考察、也最引人注目的环节。作为研究美国新闻史的专家,肖(d. l. shaw) 针对这一环节提出:媒介发展史上,不同的媒介使用对应的是与不同的群体的“融合”(shaw, 2006)――他的观点亦得到了其他文献的佐证――在报业时代,人们的地域观念明显,对当地或全国产生归属(palmgreen and clarke, 1977; jeffres, 2007);在杂志时代,人们以阶层划分群体,像中产、小资或白领、蓝领;在广播和电视时代,人们成为大众,各自观影或收听,冥冥中以分散离质的形式构成整体;在新媒体时代,人们以空间作为区隔,更多是以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的形式集结(rheingold, 1993;rheingold,2003)。

虽然“虚拟社区”这一概念,是由雷金德(rheingold, howard)于1994年在其同名书籍《虚拟社区》(the virtual community :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rheingold, 1993;rheingold,2003)中提出的特别强调它是“人们因为长时间参与公共讨论,迸发出足够的群体归属感,进而形成的具有个人意义的网络集结” 。

但现在看来,这一最初的定义已稍显拘谨,因为“虚拟社区”一词时兴之后,它已经被用于泛指所有“不以职业、 教育 等专业性交流为目的,使用包括新闻组、电话、电邮、sns网站(社会网络网站)和即时通讯(im, instant message)等区别于面对面交流的在线方式来构建个人网络的群体所形成的社区。”如果交流的载体仅限于互联网,那么这种社区还可以被称为“网上社区”(online community)。现在使用互联网构建虚拟社区的标准已经越来越宽泛,观摩或参与 bbs 上的论战,关注类型化的论题,使用搜索引擎就特定的字符进行搜索,再进行相应的资料收集与整理等行为都被算作对虚拟社区的融入。宏观来说,只要是在使用互联网,不论是简单的观影行为,还是参与特定的讨论,都可以被看作是在融入和构建着一定的“虚拟社区”。

话题社区(topic community)中的社区的概念脱胎于“群体”(group),群体是便利的消息来源,与此同时,他为个体设置着群体议程,允许并鼓励个体在交流过程中逐步摸索、遵守并再造出这一议程。实现对群体议程的同一也就是实现了对群体规范(norms)的同一,因为话题社区、群体议程只是群体、群体规范的表现形式之一 。基于此,本文的“话题社区”指:“个体因为话题而自由集聚,积极参与面对面的讨论,不受地点和人员限制的灵活群体”,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它基于面对面的交流,区别与任何借助媒介的交流形式,如电话、即时通讯。

基于前期观察发现,它主要是以聊天的形式面向周围的朋友、同事及家人进行的口述。既然是口述,一定是在真实的情境(context)中,而且少不了你来我往的意见互动,也少不了配合谈话的肢体语言。更重要的是,面谈非常强调成员间的有效互动,不论是个人发表意见,还是集体共鸣,都是为默默寻求和达致团结(sense of togetherness)。

第二,话题社区成员不固定。聊天、交谈需要至少两个人,却没有上限。可以是七八个人的大讨论,也可以是两个人的简单对话。参与的人数和成员相当随机,取决于当时的情境,同时也会受话题内容的影响。

第三,发生的地点移动、不固定、可以变更。不依赖于特别的物理环境,更多还是取决于参与讨论的人员与具体情境。可以是在办公室闲暇时间的讨论,也可以是午饭时间饭桌上的即兴对话。

第四,话题社区隶属于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因为话题社区形式松散,且没有强制性,成员可以在适当时选择自主参与或退出。简言之,讨论的参与者多是因为话题而聚到一起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临时形成的人员“集合”并不仅仅是为了参与谈话,更多时候是因为参与者们一道隶属于规模更大、目的性更强、分工更明确的群体——公司部门、学校班级抑或兴趣协会等,也就是谢尔夫(muzafer sherif)定义下的“次级群体”。

第五,它有一定的持续性,但周期往往不长。话题社区因谈话及讨论的兴起而浮出水面,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某种意义上的团结(sense of togetherness),但亦会随着讨论的结束而再次显得飘渺。面对面的对话不可能一直持续,再加之话题社区形式松散和人员参与随机,所以它在生活中频频出现,但每一个的周期都不长。另外,次级群体不同于初级群体,本身并不长久,就像公司人员会流动,学业结束学生会离散,话题社区隶属于次级群体,其生命周期可见一般不会太长。

三、研究问题

首先,手机报以手机为载体,完美地体现了手机便携、可移动、实时收发的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打破时空限制,实现随时随地阅读新闻的愿景,可以猜想,它一定有着跟传统报纸迥异的阅读习惯;其次,内容上依附于传统新闻机构、由内容供应商炮制的手机报,播报内容包括国际国内时政,还有地区新闻,更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单独订制 体育 、财经、娱乐等版块,横跨传统报纸、杂志、甚至广播(如互动声讯ivr)三界,用户对文本内容的消费及内化一定有着区别于其他媒体形式的显著特点;最后,现在的人们可以便利地接触到网络,自主收集信息,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对手机报的使用,手机报内容短小综合,它在信息过量的今天,如何帮助人们缓解自身的信息压力。如此一来,不仅肖(shaw)提出的“媒介对应群体”无法在手机报上硬性套用,更无法简单判定手机报的使用给当下人们的人际与社会交往带来了何种影响。针对以上几方面的疑问,本文试提出并回答以下两个最主要的研究问题:

rq1:手机报用户有着怎样的阅读习惯,又是如何消化它的内容的?

rq2:手机报用户通过阅读手机报最终与何种群体发生了怎样的“议题融合”?

四、研究方法

首先是前期准备中研究对象的选取。虽然定性研究不强调样本,但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解释力,本文还是参阅了部分社会学文献,选取了五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年龄(刘德寰,2007),性别,职业(张文宏,2004),教育程度及收入(李煜,2001),采用目标抽样的方式,在尽量避免样本同质重复的基础上,找到了19名访谈对象。

其次是手机报的选取。在发展“议程设置”理论的过程中,有研究指出要完整地体现议程设置的效果,选取的大众传播媒介需要满足“信息多样”和“受众广泛”(shaw,2001)两个特征。除此之外,本文结合上文对手机报的定义,选取了北京地区,播送信息最多样,订阅量最大,而且订阅人群异质度最高,并采用彩信形式定期发送到用户手机,用户可以实时接收,然后非同步阅读的――中国移动的《新闻早晚报》和北京联通的《百姓身边事》为手机报调查对象。

之后是深访,在前期监测结束不超过7日的时间内本文对19名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全部采取了面对面的,半结构式的对话方式。所有对话录音均已被笔录为文字稿件,引述部分在文中以双引号注出。需要声明的是,本文的发现是基于定性访谈,所得结论也仅适用于所有访谈对象,对本研究之外的其他对象并不一定适用。

五、研究发现与分析

虽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深度访谈,而且文章也不旨在验证理论,但研究确实在议题融合理论的帮助下发现:手机报既为读者设定个人议程,也帮助人们摸索及再造话题社区的群体议程。不论是信息富有者,还是信息贫穷者都通过它与话题社区进行着融合,不同的是,信息富有者以独特的“回归”形式返归群体,被动中依旧包含着积极的信息索取,而信息贫穷者则通过最低限度的信息输入与输出维持着群体交流。

首先,用户对手机报有着普遍认知还有前期的媒体定位,即进行所谓的媒介分工,这是手机报使用的先导。访谈发现用户大多认可手机报的“综合提示”作用,这为后面阐述它的被动阅读及与网络互动打下了有力基础。

其次,用户日常生活中对手机报的阅读习惯,是针对手机报媒体形式的使用,尽管区别于对具体内容的消化,但毕竟是手机报阅读的开端,也是对研究问题一的集中回答。这其中“被动阅读”和“延时阅读”最为显著。手机报使用中最重要的是它的信息输出,访谈揭示,手机报最大的用处就是“贡献话题”,它提供线索,促成手机报与网络的互动,深化信息,这些都是为“手机报帮助用户融入话题社区”打基础的铺路石。

(一)被动阅读

手机报阅读区别于其他媒体使用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被动阅读”,这里面有手机报自身设置带来的“无奈”,跟手机私人属性强、手机报内容短小有很大关系。被动阅读在手机报的阅读习惯中是特有的,而且是极其显著的,因为这一 “媒体形式”上的特别习惯,最后影响到了对“内容”的消化,简言之,被动阅读的习惯让手机报内容有了强告知的能力。

首先是具有欺骗性的“信息提示”。手机报在成功送达之后,跟普通信息一样,手机会发出“有未读信息”的铃音提示或开始振动。一般情况下,用户会以为是电话联络簿上的联系人来信,预期是私人短信,很快会拿起手机,查阅收件箱。

“它有一定强制性,它以短信形式发到你手机里,你首先想看一下,想知道是不是你朋友发过来的,跟你生活有没有什么关系,结果一看是手机报。”(访谈对象 13)

其次是被牵着走的“内容翻阅”。手机报目前的版式是一份十页,每一长页可以包含长则三条、短则两条消息。要想每条都覆盖到的话,就需要一直摁着下行键直到每页见底,然后再摁右行键翻页。因为一屏最多只显示一条信息,所以如果一味的向右翻,会错过长页下面的信息。经常的情况是,在被“诱骗着”开了手机报之后,天气预报和大标题推介映入眼帘,这时候要想看标题对应的内容,就得顺着页面下行再翻页。即使是碰上连大标题都不感兴趣的情况,要立马关上,也是看过了标题之后的情况,所以多多少少会被“灌输”些内容。

最后只好习惯“完全覆盖,拓展阅读”。被诱导着打开手机报,看了第一页之后,又被“非友好界面”牵着走的用户在不长的时间内也都基本适应了手机报的格局与阅读习惯,更有一些用户化被动为主动,直接表示“原来需要忍受这样的页面设置,觉得它不人性化,但后来发现都读下来也就习惯了,反正它不长”。

“既然上msn、qq,目的就不是看新闻,所以弹窗就是瞟一眼,除非十分感兴趣,再点开链接看,但是点开链接看的概率很小。然后手机报是,即使自己不太关心的,都会一个接一个的读下去。我也不知道是习惯了还是为什么。”(访谈对象17)

手机报精简的行文,生涩的页面反而让一些读者有了读“自己平时一定不会看”的内容的机会,间接地促成了他们“拓展知识面”的机会。这为后面个体寻找话题,参与讨论,融入话题社区(topic community)提供了契机。本文在后面分析“手机报阅读与网络使用的异同”时,将进一步阐述手机报的“被动阅读”为用户融入“群体议程”作出的贡献。

(二)延时阅读(asynchronous reading)

手机报与 电子 邮件一样,有着可以延时阅读的特点,它不要求收件人在收信的当时即进行操作,让收件人可以充分自主地安排时间,再在适当时予以阅读或回复。手机报在推广伊始并不以“延时阅读”作为卖点特点,读者也都大多冲着它的“短小精悍、方便快捷”进行订阅。但在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它的“延时阅读”功能甚至赶超了“短小”,成为用户黏度的最佳代言。

在收到手机报时,细心的用户即使不受“铃声诱骗”,发现来的未读信息是手机报而不是私人短讯,也不会任由手机显示有“未读邮件”,会主动将其打开,让收件箱保持“畅通”。访谈对象都表示,这样做既是为了不让手机显示“有未读邮件”,免得不经意瞧见手机时,发现有“新邮件,未读”的标志而空欢喜,也是习惯了在粗略浏览手机报标题后,将其留至空闲时间再重新仔细阅读。这样一来,手机报的接收、阅读、重复阅读乃至后续的保存与删除常常被分隔在了不同的时间段来完成,真正实现了“非同步阅读”。

延时阅读的具体做法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打开放着,收到时的第一次粗略浏览。第二,重复阅读,空闲时的第二次细致阅读。第三,不看不删,阅后即删。

“会有落下(没看)再又补上的情况。如果没看的话,我不会删。我看了之后才删。一般情况下是看完立马删,但要觉得有用的,怕自己忘了的,然后希望跟朋友交流的,我会留着,等这一拨聊过了,再删掉。”(访谈对象17)

这样“阅后即删”与手机报自身“浅显易懂”的报道风格也是分不开的,很少会有读者在第一遍浏览,第二遍仔细阅读之后再继续反复看手头手机报的情况,除非出现了像访谈对象17提到的“暂时留存”。手机报新闻固有的时效性,让它过时即失去原有价值,另一方面,它内容浅显有限,即使能够帮助个体融入话题社区,也无法带来深度分析或更多的新鲜度,所以会在用户“聊完这一拨”之后被立马删掉。

(三)最大的信息输出——贡献话题

手机报内容单薄,又难逃新闻时效短的命运,不会长时间存留在手机收件箱中。要以自编短信形式转述给亲友也是费时费力,所以不在多数。尽管如此,手机报在带给受众个人有效知识的同时,依旧带来“分享和交流的欲望”:

“我觉得它有共享的价值,有娱乐性。如果我告诉给别人,别人知道,我们谈论起来比我一个人知道更有趣。”(访谈对象 12)

这时手机报最大、也最直接的信息输出方式浮出水面——为公共讨论贡献话题:

“我会看一看,然后想起来就讲给别人听。大家share (分享)一下,最后会引起全场共鸣也说不定。”(访谈对象 13)

这同时也是“手机报能够帮助个体融入话题社区”的伊始。除了分享的快乐,手机报作为话题的输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谈话的公共性,有着较高的开放程度,也相对安全,这样参与者就成功避免了将谈话转至私人话题的尴尬境地。普遍的看法是,讨论公共事件和公众人物时,自己的言论总来的比评论同事、朋友的安全。

“跟同事,大家关注公共的东西会多一点,因为你跟同事不可能掏心掏肺去聊那么多私人、感情的事,也会很尴尬的。我们也会聊名人八卦,无伤大雅的,不会涉及到具体细节或是私密。其它民生的新闻我们也会讨论。”(访谈对象13)

(四)手机报的功能

就概念而言,“功能”不等于“目的”,手机报用户对手机报都有着明确认知(详见“认知”一节),对比手机报和其他媒体的优势时更对它们有着清晰定位(详见“延时阅读”“用 网络 填平信息真空”两节),这些都表明手机报用户多是通过有意识地使用手机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这些目的也是手机报定能达成或实现的“功能”。

个体通过阅读手机报,获取群体议程,进而通过公共讨论融入话题社区,这是本次研究最核心的发现。这一“议题融合”过程除了需要微观的“手机报与网络互动”来助力,还是分步骤的:手机报用户明确对手机报的认知,知道“手机报能帮自己塑造形象”,然后他通过“测试话题的受欢迎程度”来确定群体议程,为的是“巩固和再造群体议程”,在实现与话题社区的融合后,最后和更大范围的群体“社会”完成融合,促成“个体的社会化”。

第一,塑造形象。个体通过阅读手机报,可以摄取知识,积攒话题,进而塑造自己在群体中的形象。这和前面提到的认为“知晓新闻就等于有知识”的刻板印象是分不开的,但手机报的确因其“简短综合”帮不少生活节奏快、工作繁忙的人找到了塑造形象的快捷径。

“因为作为大学生,跟人谈话,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当下的时政热点、民生、大家关注的东西,要是你一点谈不出来,会显得很没有涵养吧。我们现在连纸媒已经不接触了,要是再不上网、不看手机报的话,那就显得太与世隔绝、闭目塞听了。”(访谈对象12)

“我接触最多是白领,白领需要知道一定量的新闻,一方面是来充实自己,另一方面她们需要知道这些信息来让别人觉得自己懂很多。别的人群用不用(手机报)我不是很清楚。”(访谈对象13)

第二,测试话题的受欢迎程度。手机报综合多样的新闻内容让个体有机会接触到自己平时不太可能会关注的内容,它的被动阅读更是有着强告知效果,这让了个体有了可供群体挑选的话题素材。面对群体的“话题筛选机制”,成员多用“撞”的方法来测试议题的受欢迎程度,在一次接一次的试探中收获共鸣抑或冷场,最终提取出群体议程。

“有一次手机报上的消息是‘北京地区所有京籍学生学校要推荐保就业’,这个时候有一个北京(籍)的女生就跳起来说‘北京学生什么什么’,但很不巧的是,她旁边左右两边都是‘非北京籍’的,大家都回应说‘太欺负人什么’,然后这女生就讪讪地坐下了。这个大家其实是会分辨的。就是要从你不太兴趣的里面拔一条感兴趣的出来,可能大家兴趣点不同,比如说我以前也会把自己感兴趣的大声念出来,碰上大家没反应的情况,大家‘哦,那样’不是很感兴趣,就过了。每个人兴趣点不一样,所以需要经常找出这种东西,大家share分享一下,最后会引起全场的共鸣也不一定。”(访谈对象13)

“读手机报是自身的乐趣,算是一方面的修养,可能更现实一点的就是让大家聊天有共同话题,你哪方面都关注,至少其中一方面会用得到吧。”(访谈对象17)

第三,巩固和再造群体议程。通过测试,群体成员会逐渐发现群体中“受欢迎”的议题和“不受欢迎”的议题,这样一来,在阅读手机报,浏览其他媒体,收集信息时也会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甄别,就算不是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也为因为群体喜好而有所倚重,为的是在参与讨论时能顺利融入“话题社区”。

“女同事聊的不是八卦就是最近听的 音乐 ,还有榜单、排名。如果能知道榜单的话,聊的时候,不会没有共同话题,也不会听到一首歌不知道它是什么,更不会让人觉得你跟她不是一国的。现在我周围人生活范围太狭小了,她要是没有这些,很容易把谈话的对象转移到身边的同事身上,我本身不喜欢八卦或榜单,但在这么小的工作环境里,难免被同化——就事论事,聊音乐就聊呗,也避免她们最后把别人的私事当谈资。”(访谈对象18)

“我不是关注八卦的人,但又不想大家谈的时候我特别out(离群),像我一点不知道似的。像在其他媒体上,我就不怎么看八卦了,又不是我特别感兴趣的。”(访谈对象5,不喜欢八卦,但会留意手机报上的八卦版面,以维持最低限度的“群体同步”。)

第四,最终在手机报的帮助下融入社会。阅读手机报可以帮助个人融入话题社区,进而实现与群体的整合,达成“个体的社会化”,这也是依照前面几个步骤逐渐达成的。回想起来,那些帮助个体完成群体融合、继而实现“社会化”的话题实际上是通过了话题社区的“内容筛选机制”的内容。也就是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没有被选上的话题,乍看之下,它们经由个人阅读,也经历了网络互动,得到延展深化,但因为落选好像跟“报了废”无二致,实际上并非如此,读者们已经自觉地把阅读新闻理解成了“社会整合”的一部分——不论有没有被话题社区采用,他们自发认为,只要阅读新闻就是在融入“社会”这一大群体。这时,可以发现,融入话题社区其实是社会整合的组成部分,只不过相较之下,它在手机报的阅读中来地更加真切、主动以及明显。

“我觉得 现代 人,上班每天,有些什么大事不知道会挺奇怪的,太离群了会,好像你总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吧。昨天飞机失事,今天大家都在说这个事,你要发现自己不知道会觉得不 自然 。”(访谈对象10)

“新闻时事可以不用立刻知道,那也不能过了十天你才知道这件事吧。还是会有影响,对社会时事不了解,还是不行。不关心新闻的人没法生活在社会上。”(访谈对象15)

一言以蔽之,手机报能帮助个体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让他们只用很短的时间内就摄取各个方面的新闻信息,完成对周遭环境的高效监控。最重要的是,手机报仅以信息提示的形式,就让读者可以成功地提取群体议程,实现对话题社区的融入。这一过程与“个人形象”“群体议程测试、确认及再造”都是分不开的,而“手机报与网络”的互动更是这一融合中显著且不可或缺的组成。

六、结语

值此,将手机报的认知,手机报的阅读习惯,手机报的内容消费及内化,还有手机报的功能中最为显著的部份综合起来即是:用户对手机报的简短综合不仅毫无诟病,更将其作为信息过量时代有效的线索及提示。也正因为它短小而且随手机移动,所以用户只利用边角零碎的时间也能覆盖自己不上网时,或是上网时没看到的信息。之后,他们与网络互动深化信息,再完成信息输出,在融入话题社区时实现信息的升华,或者,即使他们不与网络互动,手机报也让他们维持最低限度的信息输入,保证公共讨论中的话题同步,最终实现与话题社区的融合。虽然媒体能够帮助个体融入各式各样的群体,如全国及地方性报纸让人们在意识上形成对全国与地方的区隔,但像手机报这样促成现实中面对面的话题社区,而且还包含了与其他媒体的互动,尤以互联网最为显著,这还是首次在研究中得到证实。

[ 参考 文献 ]

[1] berelson, bernard reuben, paul f. lazarsfeld, and william n. mcphee (1966). voting. a study of opinion formation in a presidential campaign. phoenix books, p244.

[2]katz, elihu, and paul felix lazarsfeld (1955). personal influence; the part played by people in the flow of mass communications. glencoe, ill: free press.

[3]itu news. /eijiansuo/" target="_blank" title="">eingold, howard(2003). smart mobs: the next social revolution. cambridge, ma: perseus pub.

[11]rheingold, howard(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 co.

[12]成文胜(2005). 第五媒体:短信还是手机. 传媒, (03). [cheng wensheng (2005). the fifth media: sms or mobile handset. media, (03)]

[13]陆云红 (2005).手机报的传播特点. 当代传播, (02). [lu yunhong (2005). characters of communication via mobile news.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02)]

社会现象议论文篇5

爱情、婚姻、家庭是生活的主题,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电视综艺节目形态中,与这一永恒话题有关的相亲节目已不算新鲜。海外也有很多流行的婚恋真人秀节目,如美国的《男才女貌》、日本的《恋爱巴士》、韩国的《情书》等,均成为各国收视率较高的名牌节目。1998年,湖南卫视开播的《玫瑰之约》,由于两性关系、恋爱婚姻主题的植入,该节目迅速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创下了当时湖南卫视的收视奇迹,掀起了一股婚恋节目狂潮。一时间全国涌现出许多类似的婚恋节目,“爱情速配”成为荧屏最火热的看点。但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这些节目因为过度的“服务”功能纷纷遭到受众的抨击。2004年《玫瑰之约》停播,成为电视婚恋栏目暂停一个阶段的标记,在“蛰伏”五年后,2009年底以来出现了重新发端的趋势,以势头最猛的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为代表,包括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等相亲节目,在情感“真人秀”的重新包装下再创收视率新高,并引发了广泛的热议,成为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文化现象。

一 电视相亲节目“热”现象的探讨

1.具有一定的女权主义色彩

在这样的交友平台上,男性处于被选择的地位,单身女性勇于表达自我,彰显个人不同的女性魅力。在展示“性别差异”这一婚恋交友型真人秀节目的核心内容方面,《非诚勿扰》的做法十分独特,但也备受争议:现场24位女嘉宾不但个个外形靓丽,而且各具特色,仅从外表来看几乎囊括了人们所能想象到的对女性的所有定义。而男嘉宾的选择则颇有意味,其实真正意义上的优质男性很少出现,反而是那些造型奇特、举止怪异、狂妄自负、丑态百出的男嘉宾频频登场,这就为女嘉宾的“毒舌”提供了对象。此外,“多选一”的节目模式,表面上看似乎是男嘉宾的选择面更加广泛,实则处于被动地位。并且,女嘉宾在节目中的表现也打破了人们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她们中的大多数有头脑、有思想、有见地,评价异性时思路清晰、一针见血,偶有过激言论也并非纯粹无理取闹;她们敢于说出心中所想,而非扭捏作态、顾左右而言他,所展示的是思想独立的新女性的个性与魅力,使得节目的感染力大增。

2.有效地运用了媒介的社会功能

从社会学符号互动论视角来看媒介社会功能,则体现为媒介的意义构成功能,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精神活动与社会传播之间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通过对身外世界与脑中图景的分析,指出媒介有建构社会环境的独特功能。

《非诚勿扰》对于社会议题的建构议题设置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强调媒介的效果和作用,并不在于改变受众的态度和行为,而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媒介的功能并非像镜子一样,被动地反映现实,而是以特定的视角和手段,有选择地将现实再建构之后积极地提供给受众。相亲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而正是这一现实镜像被屏幕所利用,设置成为媒体议题。这些话题来源于现实,同时又反作用于现实,即对于现实的重新塑造和刻画。孟非和乐嘉以及节目整改后黄菡的加入,这三个人物是嫁接节目议题的中心桥梁,他们对于现场女嘉宾和男嘉宾之间所出现的意见分歧进行评点和归纳,这种评论看似是他们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的传递,实际上却隐含着对于社会世界观、价值观(婚恋观和生活观)等的再规范。受众对于嘉宾的表现进行评头论足之时,他们三人在互动之间完成了语言架构,同时也完成了对于受众社会化认识的潜在构建,理性、知性和睿智是大部分受众对他们的评价,也从客观上反映出受众意识内化于节目议题,使得节目内容具有了新意和深意。

3.真人秀的承载形式

真人秀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形式迅速走红,成为荧屏新宠,这并不是偶然的真人秀火爆,而是与当时社会文化环境和电视发展的现状密切相关。对此,清华大学尹鸿教授认为,真人秀的兴起是电视市场化与娱乐化,电视节目日常化、故事化和游戏化的一种必然现象。同时也是数字化时代真实与虚拟的界限更加模糊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真人秀在全球范围的繁衍有其必然的社会文化背景,体现了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真人秀节目也迎合了受众者日益“求真”的社会心理和文化消费心理,凸显了电视节目的娱乐功能,更重要的是,真人秀满足了普通人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根据接受美学研究者和代表人物姚斯的观点,对任何一部作品,观众和读者都是从自己“生活的和文学的期待视野出发去看的”。节目向普通民众开放,从中征集志愿者,并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大造声势,使得节目场上、场下、电视机前观众融为一体,形成强势互动,从而牢牢锁定收视目光。然而,真人秀隐藏着道德伦理、媒介责任等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其中某些以暴露人性的丑恶及阴暗面为卖点进行炒作,片面追求收视率的做法令人担忧。而且节目所标榜的展示原生态的“真实”屡次遭到质疑。

二 电视相亲节目“热”逐渐降温的思考

电视娱乐节目有一个共性便是寿命不长,作为电视相亲节目的《非诚勿扰》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命运。这个节目到底能维持多久,取决于节目在社会问题上的挖掘深浅,当社会问题的再现通过个人无法再引起争议,或当社会个体不愿意再通过媒介表现自身的时候,当受众者没有兴趣再看那些无聊的表演秀的时候,也是这个节目走向瓶颈和下坡的时候。

社会的发展呈现阶段性,每一个阶段所呈现的社会议题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媒体在进行议题构建时,表现出社会化的特色。相亲议题的构建是“剩男”、“剩女”现象白热化阶段的产物,当这一现象不再是受众关注的焦点时,媒体则需要发掘出新的社会热点和受众关注的问题,因此,真人秀节目在建构媒介环境时,应呈现出真实性、多样性和互动性特征。媒体受众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念更接近于媒体所表示的符号现实,而且媒体反映了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

电视媒体本身就是集合社会各种角色的大熔炉,因此,这也在客观上提出了媒介议题必须呈现多样性。这类节目越来越呈现平民化和通俗化,而这本来就是一种“民主”的进步,也让受众更全面、更理性地去探究社会真实。

参考文献

[1]周星.非诚勿扰:朝着幸福的感觉走[J].现代传播,2010(5)

[2]尔东编辑.电视“真人秀”:本土化才有生命力[N].南方日报,2007

[3]张国华.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栏目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2010(5)

[4]尹鸿、霍志静.非诚勿扰:寓情于乐[J].现代传播,2010(5)

[5]俞虹.电视平民化与平民电视化之辨析――《非诚勿扰》之我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5)

社会现象议论文篇6

二、关注广播、电视、报纸等相关评论报道

笔者每天布置学生回家听广播、看报纸;观看电视评论报道,并利用晨读时间把自己看过的内容进行评议。学生刚开始评议时不能切中要害,只是泛泛而谈。经过多次指导,长时间训练,学生对社会生活及周围一切开始留心关注,部分学生针对相关报道能发表深刻的见解。这项活动吸引了许多学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觉进行交流,共同话题也逐渐多起来,认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开展讲演会、辩论会,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生关注社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笔者又趁热打铁,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学生熟悉的校园现象、社会现象开展讲演会、辩论会。如“树立正气”“谈节约”“开卷是否有益”等活动,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搜集资料,积累写作素材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议论文的写作离不开大量的材料,缺乏材料,文章就会空洞无物,显得苍白无力。那么,材料从哪来呢?需要积累。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笔者布置学生每天从课本、课外书以及网上相关资料中搜集名人故事、名言警句进行评议写出感悟。经过训练,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逐渐加强,认识水平逐步提高。

五、指导写作,加强训练

社会现象议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D410文献标识码:A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课题。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进程中,我们始终要高度重视和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弘 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 想道德保障”。

近年来,江苏农垦下属农场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垦区中心工作,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针对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提出在农场社区党总支各居委会党支部以及各生产区党支部开展“职工居民道德论坛”活动。社区党总支、各居委会党支部以及各管区党支部从强化道德教育入手,着力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居民积极投身新的道德实践,初步探索一条以人为本、以群教群、以德治场的新路子,促进了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职工居民道德论坛”活动的由来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的情况。就部分职工居民而言,参与市场竞争、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增强了,但诚实守信、主持公道、关心他人、维护集体利益的意识却有所淡化。就不少干部而言,工作水平、能力与工作的要求显得不相适应,自身形象与群众评判标准显得不相适应。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引发一些党员、干部和职工居民道身上出现道德“偏离”和“失控”,滋生出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相违背的言和行,不少干部感到无所适从。审时度势,借鉴道德评议创新载体,用道德评议覆盖教育“盲区”,开展职工居民道德论坛不失为一种创新之举,它是 “以德治国”战略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上的具体实践,是覆盖法律和行政约束力之外“盲区”的有效载体,哪些法律管不到,行政管不好或管不了的事和人,通过职工居民道德论坛能够解决好。同时,职工居民道德论坛也是社区职工居民自治内容的延伸,是职工居民自教的好形式,成了支部工作的“好帮手”,较好地解决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无人做、做不了的问题。

2、职工居民道德论坛的基本做法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必要途径。近年来,农场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凝聚人心、维护稳定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力求通过开展“职工居民道德论坛”使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为推动了农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思想基础。

在开展“职工居民道德论坛”工作中,社区党总支、各居委会党支部以及各管区党支部以“发展、富裕、和谐”为主题,以全面提高文明单位创建水平和不断提升职工文明素质为目标,以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载体为落脚点,紧紧围绕农场提出的“务实从严创大业,兴场富民展宏图”的工作思路,不断将“职工居民道德论坛”工作引向深入,在评议实践中通过规范引导、精心运作,讲究实效。

一是在评议员得选择上,体现广泛性和代表性

做好基层政治思想工作,必须贴紧中心工作做,贴近群众生活做,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明确要求各支部从实际出发,规范道德评议行为,引导干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扶正祛邪、扬美抑丑的社会新风尚。评议员队伍的素质决定着评议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为此,农场把精心挑选评议员,健全评议组织网络作为开展评议活动的首要环节。在群众推荐的基础上,挑选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威信较高、说理能力强的老党员、老干部及职工居民代表参加,由党支部书记兼任会长。

二是在评议内容的确定上,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是根据遵守或违背道德规范的言行来确定主题,如:邻里不和,子女不孝,损人利己等;二是根据中心工作的任务来确定;三是根据群众议论的热点来确定,如公益事业、愚型消费等。可以从正面宣传典型,弘扬正气,也可以从反面教育帮助,促其转化;做到文明事有人夸,不道德的事有人管。由于坚持从实际需要和实际效果出发来确定评议话题,因而保证了评议活动能贴近职工居民,贴近生活,行之有效。

三是在评议标准的把握上,注重规范性和实用性

允许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有明确要求。农场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开展了以“诚实守信、文明礼貌、慈善互助、爱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评议主题,使之更加贴近群众实际。

四是在评议方法的运用上,注意灵活性和艺术性

在评议活动中,注意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的事件,因人而异、因事制宜, 评议过程中以摆事实讲道理为主,把评人与评事相结合,伦理评议与事实感化相结合,正面教育与侧面引导相结合,评问题与解难题相结合,平时评与年终评“星”相结合。力争通过扎扎实实的“三德” 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教育评议活动,在全场积极倡导新的生活观念、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新型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道德秩序。

开展评议活动,做为一种新生事物,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实践中我们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在总结提高中辐射延伸,不断增强其实效性。首先,要准确定位。开展职工居民道德论坛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群众自我教育的好形式,但他是党支部开展工作的辅助手段,是补充而不能替代的。其次,要把握要点。评议前精心准备,针对评议对象特点设计评议方法;评议中根据不同的评议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讲透道理,使评议对象能感受到真理的力量,能够信服和愿意接受;同时注重尊重个性,把握评分分寸,避免事与愿违导致矛盾激化;评议后适时跟踪回访,继续做好转化工作,使这一载体发挥积极作用。第三,要双向评议。在评议中提高干部的威信,增强说明力、感染力,强化评议效果。

3、职工居民道德论坛的成效和影响

多年来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开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开展道德评议活动是新形势下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探索,实践证明,这是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权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道德评议,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壮大了,改过去思想政治工作靠少数人作为现代干群共同参与做;形式灵活了,改由过去的单向灌输为现代双向互动,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劝导力、说服力和社会影响力;局面活跃了,改过去干部怨群众不讲理、群众怨干部不问事为现在互评互议,相互沟通,融洽了党群、干部关系。道德评议活动不仅符合上级关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而且顺应了群众对道德建设的愿望,方法简单易行,干群乐于接受。

二是提高了职工居民素质,淳化了场风民风。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对道德实践进行正确引导,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通过职工居民道德论坛完全融汇到职工群众的实践中,找到了先进动力,产生了持久生命力。从“以德治国”的高度,维护了农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握了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职工居民道德论坛活动,加强了以道德建设为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塑造了新时期农垦人形象并使之成为全场广大职工居民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成为每个职工居民所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为农场社会保持良好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是推动了经济的良性发展。随着到的评议的开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推动了职工队伍建设,提升了农场在同行中竞争力,优化了农场内部各项管理工作,改善了农场创业投资发展的软硬环境,美化了农场内外的环卫等各局面。通过文明创建在全场干部职工中形成争当“三化”建设排头兵,创农垦特色、奋发向上、敢于争先、勇于创新、崇尚创业、守信守约、顾全大局、行为得体的共识。职工居民道德论坛成为促进全体职工群众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不断深化我场三个文明建设坚实思想基础。如以农业管区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总体要求,把管区的职工居民道德论坛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以广泛开展生态农场建设为主题内容,通过开展职工道德评议(论坛)活动,提高了职工居民投身建设生态农场的积极性,为经济发展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四是促进了和谐农场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通过开展职工居民道德论坛活动,产生了牵动方方面面的巨大作用,推进了农场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促进环境、促进经济、促进素质的提高。通过开展职工居民道德论坛活动,在评议中建设人的道德环境;在评议中理清人的思想秩序;在树立农场形象中,树立人的精神形象,在提升农场文明程度中,提升人的道德素质。

社会现象议论文篇8

为全面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湖南省教育厅从2010年开始分批开展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的建设工作。截止2018年9月,经湖南省教育厅组织开发并审核通过的标准达到59个。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组织2018年湖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专业技能考核考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从2019年开始,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将纳入考核范围,我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也将纳入抽查范围。因此,为了适应社区管理与服务行业结构调整优化及技术转型升级的需要,更好地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非常有必要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技能考核标准进行开发。

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开发的意义

专业技能培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开发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并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否适应相应专业技术岗位要求,是该专业人才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的开发有利于促使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进一步完善“专业见习+专业技能综合实践+专业阶段性实习+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社区事务管理、社区专业化服务等实践教学的管理,深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另一方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的开发有利于推进新技术、新标准融入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深入推动产教融合,对推行“1+X”证书制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技能考核目标

1.学生的素质目标方面,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结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牢固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不怕吃苦、甘于奉献;能热心为民服务,拥有爱心、耐心和亲和力;能爱岗敬业、合作意识强、诚实守信、勇于创新。2.课程知识目标方面,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社区工作相关理论及社区工作政策法规、社区事务工作规程、社区服务等相关知识,熟悉社区事务管理和社区社工服务,具备宣传教育和政策执行、受理社区事务和化解矛盾纠纷、整合社区资源和协调社区关系、创新社区服务和策划实施社区活动等各项实务能力。3.专业的能力目标方面,熟悉社区工作服务业务运作,开展专业服务。使学生具有开展宣传教育群众工作的能力;具有处理社区事务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具有整合社区资源和协调社区关系的能力;具有创新社区服务和策划实施社区活动的能力。

四、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技能考核内容

考虑到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实际,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内容概括起来包括社区事务管理和社区专业化服务两大模块。

(一)社区事务管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考察学生在具体的社区事务管理工作中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章制度、社会公德,按照社区管理与服务人员职业礼仪规范开展居民事务的处理与服务工作;能够根据社区矛盾纠纷的受理流程,正确运用专业方法调处矛盾,评估调解效果;在遵守国家法律政策前提下,了解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认城镇低保对象,熟练掌握城镇低保的办理流程;按照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确认社保补贴的受理对象,熟练掌握社保补贴的办理流程;能够准确使用清楚、简练、得体的语言,按照社区公文写作格式,撰写社区请示、报告、函、总结、公示等常见公文;掌握社区居民会议制度,按照居民会议召集要求,撰写社区居民会议议事议程,讨论涉及全体居民重大利益问题并形成决议;能正确选择资料收集方法,收集社区背景资料,进行原因、意义、危害分析。本模块包括七个技能点,具体技能要求如下:1.社区矛盾纠纷受理与调解依据人民调解委员会各项制度、矛盾纠纷登记制度、共同调解制度以及社区居民契约,结合居民矛盾纠纷的实际情况,开展社区矛盾纠纷的登记受理、调解处理及回访跟进,及时发现问题,依法调解,妥善处理和疏导矛盾纠纷,减少诉讼,防止矛盾激化。具体包括:(1)能准确审查矛盾纠纷情况并予以登记;(2)能合理选定调解主持人;(3)能全面调查核实纠纷情况;(4)能够拟订调解方案;(5)能准确选择调解方法,充分说理,耐心疏导,消除隔阂,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6)能全面评估调解效果,实施后续跟进。2.城镇低保的办理依据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办法与工作规程,结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认低保对象,准确计算低保金。能够熟悉低保的办理流程,详细掌握低保受理、审批所需的材料及期限,能够依据低保对象收入变化及时调整,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具体包括:(1)能准确确认低保对象;(2)能正确计算低保金;(3)能选取合适的方法全面核查低保对象的情况;(4)能严格按照流程办理低保审批;(5)能说明不予办理低保、调整低保金的理由。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结合各地省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政策,确认下岗失业人员,准确判断受理对象,严格按照下岗失业再就业服务的办理流程,详细掌握受理、应聘所需的材料,有效保障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具体包括:(1)能准确确认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对象;(2)能选取合适的方法全面核查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对象的情况;(3)能严格按照流程办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登记;(4)能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或推荐单位。4.社保补贴的办理依据《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结合各地用人单位招用失业人员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办法,确认社保补贴人员,准确判断社保补贴对象,严格按照社保补贴的办理流程,详细掌握受理的材料,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具体包括:(1)能准确确认社保补贴对象;(2)能选取合适的方法全面核查社保补贴对象的情况;(3)能及时对社保补贴对象的情况进行公示;(4)能严格按照流程办理社保补贴登记。5.社区公文写作依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判断社区公文的类型,按照不同类型公文格式,根据主旨采用叙述、分析、说明等方法,运用准确、简练、得体、平实的语言,撰写社区公务文书。具体包括:(1)能判断社区公文的类型及要求;(2)能厘清社区公文的思路及表达方式;(3)能准确运用清楚、简练、得体、平实的语言;(4)能严格按照格式要求撰写公文。6.社区居民会议的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明确社区居民会议的召集条件,掌握社区居民会议的主要职责,讨论并解决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形成决议并及时公布,创造良好的居民生活学习环境。具体包括:(1)能积极筹备社区居民会议;(2)能召集并主持社区居民会议;(3)能围绕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解决;(4)能形成社区居民决议并及时公布;(5)能做好会议记录,并及时做好会议资料的整理归档;(6)能撰写社区居民会议议程。7.社区背景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社区事务管理不仅是对上级交办行政事务的执行,更是在事务办理过程中服务群众。社区管理与服务人员要掌握社区工作方法和技巧,分析社区基本情况、社区居民和团体的关系与权力结构,了解社区问题和需要,进行社区现象原因、危害及意义分析。具体包括:(1)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收集社区背景资料;(2)能全面分析社区现象的原因;(3)能准确分析社区现象的危害;(4)能准确归纳社区现象的意义;(5)能撰写社区背景资料分析报告。

(二)社区专业化服务模块

本模块主要考察学生在面对社区不同群体时,能准确了解社区不同群体的需求及特点,正确分析社区不同群体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章制度的规定,运用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充分利用和调动社区资源,设计相关活动计划书,提出专业、具体、可操作的服务策略,达到帮助社区不同群体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的目标。本模块包括七个技能点,具体技能要求如下:1.社区儿童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儿童权利公约》、《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结合社区儿童的具体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运用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充分利用和调动社区资源,帮助社区儿童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具体包括:(1)社区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分析;(2)社区儿童的问题和需求分析;(3)社区一般儿童及特殊儿童的个案介入方法及策略;(4)社区一般儿童及特殊儿童的小组工作方法及策略。2.社区青少年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结合社区青少年的具体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运用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帮助社区青少年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具体包括:(1)社区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分析;(2)社区青少年的问题和需求分析;(3)社区一般青少年及特殊青少年的个案面谈任务的确定和面谈提纲的撰写;(4)社区一般青少年及特殊青少年的小组计划书的设计及小组介入策略。3.社区老年人服务根据《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等法律规定,结合社区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运用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帮助社区老年人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具体包括:(1)社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分析;(2)社区一般老年人、孤寡老年人、空巢老年人等问题和需求分析;(3)社区老年人的个案探访记录及个案介入策略设计;(4)针对社区老年人共同问题及需求设计小组计划书。4.社区妇女服务根据《妇女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等法律规定,结合社区妇女的具体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运用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帮助社区妇女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具体包括:(1)社区妇女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分析;(2)社区一般妇女、受暴妇女、职业女性等群体的问题及需求分析;(3)社区妇女问题的个案工作中家庭结构图的绘制;(4)针对社区妇女共同问题及需求设计小组计划书。5.社区残疾人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权利公约》等法律规定,结合社区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运用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帮助社区残疾人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具体包括:(1)社区残疾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分析;(2)社区残疾人的问题及需求分析;(3)社区残疾人的个案工作记录的撰写;(4)社区残疾人的小组工作计划书的设计。6.社区矫正服务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法律规定,结合社区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运用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具体包括:(1)社区矫正对象的问题及需求分析;(2)社区矫正对象融入社会问题的处理;(3)社区矫正对象就业问题的处理。7.社区其他人群服务根据《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规定,结合社区流动人口及其他人群的具体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运用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帮助社区流动人口及其他人群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具体包括:(1)社区流动人口就业、子女上学、业务生活安排相关问题的个案及小组工作策略;(2)社区新市民、上班族、贫困者等其他人群相关问题的个案及小组工作策略。

五、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技能考核的方式

建议社区事务管理模块和社区专业化服务模块各下设45套试题,两个模块共计90套题目,每套试题分为2小题,每套试题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考试方式为笔试。本专业技能考核建议采取双随机方式。首先,由学生在两个模块中随机抽取一个模块;然后,再在这一模块题库中随机抽取一道试题。每道试题总分为100分。考核时,要求学生能按照国家法律、政策、行业操作规范、工作方案、解决办法等独立完成给定任务,并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与工作行为表现。

六、结束语

本文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技能考核标准的开发进行了探索,希望能给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和相关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的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总而言之,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的内容选取应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重点考核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要高度关注职业素养的评价。考核标准应根据专业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动态,适时组织修订,体现职业岗位工作的新要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Z].1989.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Z].2010.

社会现象议论文篇9

我们认为现在与犯罪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地位有关的争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特点争议。犯罪学的特点争议内容很多,但与犯罪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地位有关的大致有以下三个:交叉性、边缘性和综合性。陈兴良老师认为每每论及犯罪学的特点,有两点令人称道:一是综合性,二是交叉性。因此犯罪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犯罪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判断随处可见。

(二)上位学科争议.上位学科争议是犯罪学里面争论最激烈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认为,“犯罪学应当属于行为科学。”二是认为,“它既隶属于社会学,又隶属于法学。”

(三)功能作用归类与上位学科归属之间的争议。例如,有学者认为在刑事一体化的视野中,犯罪学作为一门学科,是辅与独立性的统一。犯罪学学科是为刑事科学服务的,只有将犯罪学研究成果通过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转化为刑事规范及其适用的理论资源,犯罪学的社会功效才能最终实现。 由于在功能和作用上犯罪学与刑事科学和法学有扯不断的关系,法学学者尤其是刑事法学者都希望将其纳入自己的研究体系。

二、犯罪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地位争议原因

(一)犯罪原因的复杂和多层次。犯罪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犯罪学是犯罪原因学,广义的犯罪学是随着犯罪学研究对象的扩张而不断扩大。但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犯罪原因都是犯罪学研究对象的核心邻域。我们认为,犯罪原因的复杂和多层次是犯罪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地位争议的重要原因。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而犯罪学主要研究的是引起这种社会现象的社会现象,也就是犯罪原因,由于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犯罪原因的复杂和多层次。加之,社会为犯罪付出昂贵的代价,所以许多学科从不同的邻域,、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释犯罪也就是必然的,在学科上形成交叉,综合是其显著的特点。

(二)学科属性地位和学科功能地位不分。鉴于犯罪学和与犯罪有关学科的紧密关系,许多学者将犯罪学归为刑事科学。在国外,李斯特主张把刑事的各个部门综合成为全体刑法学,意即真正的整体的刑法学,在国内,储槐植老师提出刑事一体化概念大致与此类似。这种学科属性地位和学科功能地位不分也是犯罪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地位争议的重要原因。

三、犯罪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地位争议的解决途径

(一)在犯罪对象里寻找契合点。王牧教授认为,学科定位既是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实践问题。学科的定位是由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的社会作用决定的。 我想从学科的社会作用角度给学科下的定义只是学科的功能性归类,它没有从研究对象角度真正解决学科的属性问题。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这不仅是建立该学科的基础,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和依据。所以,犯罪学的学科属性必须在犯罪对象里寻找契合点。如果犯罪学仅仅是研究犯罪原因,那么完全可以将其纳入社会学。关键是犯罪学除了研究犯罪原因外,还研究犯罪这种犯罪人、被害人、犯罪表现、犯罪防控和犯罪学本体理论研究。如何在这些犯罪学研究的范畴里寻找契合点,我找不到比行为更好的,犯罪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行为人、被害人行为、犯罪行为表现、犯罪行为原因、对犯罪行为的防控及其本体理论研究。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一个学科群。 所以,犯罪学的上位学科是行为科学。

(二)学科属性地位和学科功能地位。解决犯罪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地位争议的另一途径就是从学科属性地位和学科功能地位两角度来给犯罪学的学科定位。从学科功能角度,犯罪学应当归类到刑事科学。从功能和作用来说,犯罪学是刑事科学里最前沿的学科,是基石。刑法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如保安处分、行为人刑法、报应思想甚至是犯罪论的构建都需要其提供理论和实证的支持,刑事政策学中刑事政策的制定更是离不开犯罪学。这样,我们就可将应属于学科功能地位的讨论从犯罪学的学科属性争议中剥离出来,剩下单纯讨论其学科属性。如上讨论,从学科属性地位上说,犯罪学是一门以法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它的上位学科是行为科学。

四,结论

本文通过上述讨论,认为应当分两条径路来讨论犯罪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地位。从学科功能和作用这一角度,可以将犯罪学归入刑事科学,作为刑法学、刑事政策学、侦查学等刑事科学的基石性学科,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在犯罪学的属性地位还没有定说的情况下,可以给它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以利于我国犯罪学更好的发展。从学科属性及其地位来说,犯罪学的上位学科是行为科学,犯罪学是一门以法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作为其特点是必然的。它的研究对象不可能像行政刑法学那样被行政法和刑法两个圆相交,作为一个新兴交叉法学学科。 因为涉及到犯罪学的学科太多,犯罪学几乎成了百科全书,它不太可能被某两或三学科交叉,所以本文赞成其上位学科是行为科学。

注释:

[1]王牧.犯罪学的学科定位及属性[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八期

[2]陈兴良著.刑法知识论[M].法律出版社2007版,第65页

社会现象议论文篇10

一、我国国家形象现状之分析

中国经济逐步走向世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形象也越来越重要,但是我国在国际信息传播中一直处于劣势。中国的形象是处于一个改革开放,追求和平发展,但又不断被“妖魔化”的状态。我国国家形象被歪曲,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我国与西方国家政治与意识形态的不同。我们的对外媒体发展多年,却没有取到预期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时效性不强,透明度不高

在有关重大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中,国家或媒体担心新闻内容的全面性以及新闻事件带来的不良后果,而对客观事实采取隐瞒不报、拖延迟报或谎报。结果,外国受众还是通过其他的渠道了解到客观事实,而我们失去了与西方媒体争夺话语权的最好时机,也失去了良好的国家形象塑造机会。

2、受众细分不够,针对性不强

在以往的对外传播中,由于传播模式大多比较单一,而且对外报道贯彻的是“内外无别”的原则,所以导致传播效果不佳。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由于传播渠道的增加,受众可以从多方渠道得到信息,自主选择信息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在国际传播中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对外传播媒体不按其思维习惯和接受水平,他们会极力回避这些信息,所以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报道方式,才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3、议程设置有误,引发国家形象受损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一项重大功能,媒体使用得当,有利于积极引导受众,推动事情朝有利的方向发展。媒体使用不当,会加深受众对我们的偏见,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态势下,让他们得到“丑化”中国形象的可乘之机,引发国家形象受损。

可见,通过对外传播塑造我国国家形象之艰难,所以,我们应冷静地、分析和看待各种新闻事件,通过各种国际传播手段准确、客观传达我国的国家形象,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国家形象。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塑造国家形象提供了一个契机,网络化对外传播是一个最有效的解决捷径,借助互联网这个新型媒体进行对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二、网络传播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优势

在全球化的今天,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信息的速度得到空前的快速提升,它的及时性、互动性、全球性的特点,可以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让社会公众对本国形象认知朝良性方向发展,有利于对外传播效果大大提高。但是如何更加有效的利用这一资源呢?

首先,以最快的速度报道给受众。网络媒体的便捷性可以将信息内容快速的。地传递给受众。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它整合其他媒体的巨大能力,使得国家形象的构建紧密的和网络联系在一起。

其次,将全面的信息呈现给受众。网络媒体的资源丰富,它可以利用其资源来吸引受众。网络使他们能快速获得多方信息和多角度的视点,并且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平台,从而形成获取信息的互动平台。

在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前期政府的表现失信于人民,对国家形象造成严重的损坏。但是后期,国内主流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联合最新的、全面的消息,最终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损害,通过这次事件使中国成功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三、利用网络塑造国家形象的策略

1、加大透明度,满足受众知情权

传播学的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社会结构与功能》中归纳了传播的三种社会功能,其中一种就是“监视社会环境”的功能,这一功能的直接结果就是使被监视的社会环境更加的透明化。②在国际传播中,网络联系了世界各个角落,越来越多的公众对国际形势越来越关注,公众不仅对自己赖以生存的整个社会环境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延伸到国际方面的消息。各国为了更好的塑造本国形象,主动向国内外媒体开放信息,以达到消除疑虑和误解的目的。

利用互联网可以有效的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保证依法履行权利,而且它是接受监督的重要渠道。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知而不报的行为是荒谬的、失民心的,一旦在危机发生之后,封锁对自身不利消息却是更大的隐患。

2、议程设置,积极引导受众

把议程设置作为一种观点提出的是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沃尔特・李普曼,他认为大众传媒的报道形成人们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并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③最早是由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大众媒介的议程设定功能》一文中正式提出,之后“议程设定”这一理论的提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议程设定”指的是媒体通过设置议题来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件事情的某些内容时,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重视。

目前,中国在硬实力方面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而在软实力,尤其是国际影响力方面的差距却依然很大,这已经成为中国在全球化格局中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突破西方国家对华议程设置的框架,纠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与误读,我们只有参与到国际舆论的议程设置中去,在更大的平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④

2008年的奥运会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样全球性的事件给中国提供了展现国家形象的一个难得的契机。利用网络媒体先掌握话语权,加强“议程设定”,积极引导受众的舆论导向。在此期间,充分展示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的和平发展和实现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形象,向世界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外国受众对中国有个全面而又客观的了解,从而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并最终赢得较大的国际威望。

3、研究受众心理,减少误读

“受众理论”主要强调媒体应从受众的角度考虑传播内容,把满足受众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标准之一。选择性接触理论认为传播行为也应以受众需要为中心,受众对所传播的信息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思维方式来进行取舍。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是运用逻辑思维,从论点到论据和事实。但是,西方受众不习惯这一方式,他们习惯的是形象思维和归纳法。所以在国际传播中,一定要研究各类传播对象,调查他们的接受心理和收视习惯,重视平衡报道,不要一味以正面为主来报道而导致其他国家公众产生抵触情绪。此外,本国的报道内容与国外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相结合,这样就更加容易满足国外受众的心理需要,因为他们更乐意从中国的网站上看见本国的消息或者行动,使得他们在心理上有一种亲切感,从而起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

4、以文化为突破口,传播价值观念

中国的历史悠久,其他许多国家的公众被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家深深吸引,但又存在偏见,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了解的突破口。现在,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可以向世界展示一个国家优秀的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介绍传播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进而传播国家的文化形象。⑤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不了解中国,误读中国,所以会出现所谓的“中国”、“中国崩溃论”,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为传播中国的文化提供了一个机遇,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我国素来奉行的是和平发展观,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必须突出这一观念,并以此为长期的发展目标,逐渐使得中国的这一发展观念深入人心,并在国际范围上得到认可。世博会是全球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盛会,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当今,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也日益频繁,中国不断吸收他国的先进文化,同样的,中国的文化也逐渐融入世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和谐精神。除此之外,在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灾害中,中国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各方媒体对相关事件的报道都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是一个关爱生命、注重人性关怀的国家。网络的多媒体功能为他国全方位的了解中国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礼仪之邦,中国应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向国际社会展示一个和谐的文明大国的形象。

结语

由于网络社会的信息开放和多元信息环境,以至于对外传播与对内传播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信息流动的方向和速度也难以控制。在这种客观条件下,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国内相关单位的协调,使得对外传播和对外传播达成共识,形成统一和谐的声音。要让“世界了解我们,我们了解世界”,就更需要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利用我们的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积极发挥他们的优势,掌握传播策略和技巧,为自己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以及与外部世界和谐互动的氛围。

参考文献

①刘晓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2(2)

②刘继南、周积华、段鹏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74

③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④程曼丽,《论“议程设置”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舆论导向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2008(2)

社会现象议论文篇11

本文以1990年徐隆瑞、梁向阳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1990版)、1999年顾渊彦主编的《体育社会学》(下文简称1999版)为例,从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四个方面来探讨其学科内容和体系;同时在比较国外相关研究及参阅国内同类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阅《体育社会学》专著和教材近10部,并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章数篇,这为本文的进一步分析奠定了资料基础。

1.2专家访谈法

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10余名教授进行访谈,访谈包括《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及研究内容等。

1.3比较法

与国外《体育社会学》版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学科性质

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我们来比较三个版本的观点。1990版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1999版的观点是:“体育社会学是在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综上可看出,《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这一说法得到一致的认可。

我们比较了美国杰·科克利(JayJ.Coakley)编著的《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第6版),其有关学科性质的看法是:“把体育社会学描述为体育和社会学的分支领域……大多数体育社会学的学者同意,此领域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把运动当做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来研究。”

就国内有关《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相关文章及资料显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1)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2)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3)既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由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关于《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而关于它与体育科学的关系是分支还是基础,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著名学者卢元镇先生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体育科学的基础学科。

2.2研究对象

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的观点。1990版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理论出发,研究体育的社会性或社会过程的学科,或者说,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此处的社会过程和社会性不仅表现在体育活动系统内部,而且体现在体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及社会总体的关系上。1999版引用《中国体育社会学》中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整体的学科,具体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杰·科克利(JayJ.Coakley)在《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一书中也认为应该把体育作为社会现象来研究。国内相关文章表明,关于《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有不同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是跟作者对其学科性质看法有密切联系的。

综上所述,研究者对《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与其对学科性质的不同看法有密切关系。对不同学科性质的看法,决定了不同研究对象的观点。

2.3研究内容

我们对两个版本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1990版清楚地介绍了研究内容,其中有三个共性的方面,(1)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其中包括整个体育结构及其组织形式的研究;体育与社会现象(包括经济、政治、宗教、教育、文化等)之间的关系等。(2)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这既包括创建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又包括解决体育中的具体社会问题。研究者通常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和谐发展。(3)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对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研究较多。大众体育包括大众体育的群体与组织、闲暇与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育、影响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各种群体的体育等;竞技体育包括竞技体育与大众传媒、竞技体育引起的越轨与控制、竞技体育的文化价值等。学校体育中的体育现象是我国研究较少的内容,包括学校体育的社会化、学校体育的社会影响价值、校际体育运动研究等。此外,1990版还谈到体育的社会冲突与控制问题。

西方体育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中,研究者感兴趣的内容有:社会变迁、社会化和社会分层领域。社会变迁的研究者关注不同社会群体体育消费的形式与变化、体育参与的形式与变化、社会系统中价值体系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相互关系的变化等。“通过体育运动的社会化和通向体育运动社会化的过程,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体育社会学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当时也有学者指出,不能忽视体育运动中的非社会化和再社会化问题”。同时因为近来关于社会化的定性研究已经为理解社会体育界和体育参与提供新的、很有洞察力的见解,所以对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也很关键。体育运动与社会分层的研究,包含的内容也较多,如体育运动中的阶层差异是什么、不同项目之间是否存在活动者的阶层差别及其程度如何等。

西方有关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与我国有相似的地方,同时也存在一些时空及文化差异。随着进一步广泛的交流和发展,《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具有多元化、包容性和普适性。

3.结论与建议

3.1本文通过比较国内两个版本《体育社会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找出了有关学科发展中的相同及相异观点。

3.2《体育社会学》属于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的学科性质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它与体育科学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看法。

3.3国内外学者已把体育社会现象看做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这是近来一致的看法。

3.4我国《体育社会学》学科研究内容上缺少与时俱进的研究内容,包括体育不平等、体育控制等社会问题,这为我们建设当代的《体育社会学》提出了前沿性和中国特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杰·科克利(JayJ.Coakley).管兵译.《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第6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徐隆瑞.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社会现象议论文篇12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东移和军事力量的转移,亚洲已然成为全球热点地区之一。特别是2013年,争端和南海冲突不断升级,朝鲜半岛南北紧张对峙,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全面临着新的考验和冲击。在亚太新形势下召开的第十二届香格里拉对话因此成为中西方媒体发声、试探并进行角逐的重要平台。所谓“兵马未动,舆论先行”,在国际话语权争夺中,谁拥有话语权,占领舆论制高点,“谁就有可能赢得国际社会和广大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把握先机和主动”[1]。在西方国家主宰的、“专为中国量身定做”的国际会议上,中西方媒体通过报道框架的塑造分别建构了什么样的“中国镜像”?中西方媒体如何通过报道折射出其背后的不同意识形态和舆论导向?这些都引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

一、理论阐释

一般认为,框架理论源自人类学家贝特森(Bateson)。1974年,高夫曼(Goffman)将其引入到文化社会学。此后“框架理论”被逐渐引进到传播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中。“恩特曼(Entman)提出框架的四种功能,即界定问题、确认问题成因、定出一种道德判断、给予解决方案和改善方法。”[2]“甘耐姆(Ghanem)将媒体的框架分为四个维度,即新闻涉及的话题的取舍;新闻外在表现;新闻认知上的属性;以及新闻中的感情属性。”[3]“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框架也同样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对新闻材料的选择,包括新闻来源和消息来源两个方面;二是新闻材料的建构,主要指报道对象的圈定、报道内容的表现以及报道数量、版面位置和主题基调等。”[4]本文将在框架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文本分析法,从报道的标题、主题和结构等方面来做新华社和西方三大通讯社英文报道的对比分析,通过研究中西方媒体所塑造的不同报道框架,找出中西方媒体所建构的不同“中国镜像”,进而挖掘出其背后的不同意识形态及其舆论导向。

二、研究概况

(一)标题分析

梵・迪克在其著作《作为话语的新闻》中表示,“标题是消息文本的纲要性概述”[5]38,“标题和导语一起概括了新闻文本的内容,表达了它的语义宏观结构”[5]54。因此,从新闻标题中,不仅能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而且能够对发生的新闻事件做出一个定性的判断。

西方三大通讯社的新闻标题有着强烈的情感色彩,鲜明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如西方三大通讯社在报道中国网络威胁问题时使用的“cyber-threats”、“cyber-

spying”等贬义词,塑造了一个通过网络间谍活动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中国镜像;在报道南海问题时,西方三大通讯社通过标题暗示中国是破坏区域稳定的始作俑者,让受众初见新闻标题就容易形成对中国的负面印象。而新华社报道的新闻标题则多为事实性标题,主要概况了报道的主要事件,让人一目了然,少有强烈感彩的词汇出现,看起来客观公正。仅仅从标题来分析,可以看出西方三大通讯社和新华社对于第十二届香格里拉对话的报道的侧重点截然不同,前者报道了一个负面形象的中国,且用词情感色彩鲜明,让人印象深刻;而后者则报道了一个积极正面的中国,且用词中庸平淡,看不出来明显的情感倾向。

(二)主题分析

梵・迪克在其著作《作为话语的新闻》中表示,“主题是话语的纲要、主旨、要点或最重要的信息”[5]33。“学者加姆森(Gamson)在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中指出,新闻框架应当包含‘界限(boundary)’和‘架构(frame of building)’两个层面。”[5]“新闻选题是媒体对报道对象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往往决定着媒体看重什么、不看重什么,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6]因此,框架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新闻业务中,就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选取部分新闻素材和突出部分新闻素材的过程,而新闻报道的主题就是新闻工作者凸显的那部分新闻素材。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西方三大通讯社和新华社共同关注了中国网络威胁问题和南海问题,不同的是,西方三大通讯社主要塑造了一个充满威胁的“中国镜像”,其报道南海局势紧张和亚洲区域安全动荡,也是为了美国重返亚太造势,香格里拉对话是西方为中国“量身定做”的关于亚洲问题的国际会议,高度评价香会在亚洲局势的重要作用,也是为了要中国参与到西方国家的游戏中来,而这个游戏已经被西方国家早早制定好了规则;而新华社则主要针对西方三大通讯社的发问做出解释,塑造了一个同样受害并且想要和平崛起的“中国镜像”,从这点上看,西方三大通讯社和新华社塑造了截然不同的“中国镜像”,究其背后,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在主导。

(三)结构分析

通过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美联社和新华社的两篇特稿虽然报道同一件事情,但是体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报道倾向和意识形态。从标题开始,美联社的标题是《中国期盼同美国就网络威胁问题进行谈话》,而新华社的标题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中国愿就网络安全问题同美国开展对话》,美联社的稿件用词looking for wardto,而新华社则用的是willing,从细微的用词就可以看出双方的态度和立场,美联社塑造的是一个低姿态的、盼望同美国进行谈话的中国形象,新华社塑造的是一个高姿态的、愿意同美国进行对话的中国形象。导语部分,美联社的表述是中国迫于压力期盼同美国国防部长就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磋商,而新华社则援引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洪磊的话,表明中国愿就网络安全问题同美国开展建设性的讨论,导语部分的报道倾向和标题表达的倾向保持一致。报道的主体部分,美联社的报道接着说明网络安全议题不仅是第十二届香格里拉对话会议的重要议题,也将是习奥会面的重要议题,不仅为香会设置了议程,同时也为习奥会面设置了议程,在表述中国的网络黑客行为给美国造成的损失方面,美联社先是引用了美国军方出台的报告,来增加消息的可信度,接着引用军方报告中具体的数据来描述美国遭受的巨大损失,然后引用美国官员的话指出中国利用黑客行为窃取美国军方机密的行为由来已久,在文章的结尾引用了中国国防部的一份宣称中国没有借助外力自助研发防御武器的报告,在新闻报道中,“为建立新闻事实之间的联系,把以前发生的事件作为原因或条件而提起,描述已发生的后果或者预测可能产生的影响。”[5]87虽未直接点出是中国“窃取”了美国的帮助,却能让读者不免联想到前文的各种铺垫,潜意识里将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加和中国利用网络“窃取”美国军事机密联系起来,不得不说,这种报道手法极为隐秘也非常有效;新华社的报道先描述了事件的背景,即哈格尔在香会上发表的针对中国网络窃密的讲话,接着转述哈格尔的话表明中美需要在网络安全领域开展对话并进行合作,随后转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的话表明中国同样是网络黑客行为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在文章的结尾直接引用洪磊的话表明中国政府对于网络黑客行为的重视。由报道的主题部分可以看出,美联社塑造的是一个“窃密”的、“危险”的并且“给美国带来巨大损失”的中国形象,而新华社塑造的则是一个“受害”的、“愿意合作和对话”的中国形象。同时在报道手法上面,美联社的篇幅要多于新华社,美联社的报道手法丰富而又隐秘,能够让受众更好地注意、理解、再现、记住,最后接受报道的内容,而新华社的报道则平铺直叙,以陈述事实为主,看不出明显的报道倾向和报道意图。

三、结论

“新闻是社会产物,而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处于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新闻媒体和该传播体系中的新闻工作者,都会受到传统、历史、文化及新闻传播体系的性质、构成、变化过程等因素的制约,其新闻价值取向必然存在着差异。”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中西方媒体的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媒体性质的不同,对于第十二届香格里拉对话会议的报道也呈现出不同的报道框架,塑造了不同的中国镜像。西方三大通讯社会议开幕前三天就开始对第十二届香格里拉对话的报道,比新华社早了两天,总发稿量比新华社多出10篇,从报道初期就设置了此次香会报道的三大议题,即“南海问题”、“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中国网络威胁问题”,并通过默契合作和团体作战,持续炒热舆论不断造势,通过密集的稿件和隐秘的报道手法塑造了一个“窃密的”、“危险的”中国形象。反观新华社,失去了先发制人的时效优势,其报道滞后于西方三大通讯社,只是针对西方三大通讯社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没能设置出自己的议程,传达出独立的报道观点,处于被动地位,总发稿量少,报道手法有限,亦步亦趋的解释没能够成功地塑造“和平”“安全”的中国形象。“兵马未动,舆论先行”,在当下,舆论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国媒体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赵启正.努力建设有利于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J].外交学院学报,2004(1).

[2]胡幼伟.争议性外交议题之新闻文本框架分析――以“凯德磊隐匿访台”事件为例[Z].中华传播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

[3]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33.

社会现象议论文篇13

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议题的重要不仅针对生产力结构的改变,而且直指五百多年来西方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主导地位。当今世界范围内,学术和人文思考都很难摆脱这两种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某种程度上,作为“现代人”,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业已成为一切价值、思想、社会交往的标准。如果对上帝的绝对服从在中世纪曾经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将现代主义和理性主义比拟成现代社会的“上帝”也并非言过其实。中国议题关乎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但它是否就是现代主义的?中国人追求理性的生活和社会关系,但这是否可以与西方以工具理性、概念思维、逻辑抽象为内容的理性“主义”等同起来,与理性主义衍生的普世价值观相提并论?中国现代化的思想自觉,尝试以一种创新的方法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现代认识的重构,这种认识的重构对西方哲学的作用将会像中国生产力对世界生产力格局的积极影响一样,为哲学的理论转向提供崭新的助力。

中国议题的现代性批判

今天的中国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规模、形式推进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共赢互惠的姿态,融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合作与交流中,与世界的相互依存度呈现出五千年未有之局面。中国议题就是在特定时期,由于中国的特殊作用引发的一系列的中国问题。具体而言,中国议题是指人们如何认识中国目前所发生的变化,如何认识中国变化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它对世界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国议题是如何立足今天中国的发展状态来认识中国,反思和矫正对中国的过时认识和固有观念,立足中国曾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变革,认识和洞察中国作为世界的新角色和新力量、中国文明和思想的现代转型、以及中国在世界的变化与发展中的新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审视,从历史的高度去审视,人们才能真正认识中国议题的性质与意义。中国人需要以主体态度和主体气魄研究中国议题和建构今天的中国观。①

“现代”是个颇多歧义的概念。从最初欧洲为了与黑暗的中世纪相区别,这个概念就承载了很多的期许,因而也被赋予了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它展现的各种矛盾,构成了当下思想价值认识的种种挑战。一方面,人们不得不接受“现代”作为社会存在的重要模式;另一方面,人们无法摆脱对现代的怀疑,因为这种认识与他们曾经的价值追求相违背。对现代性本质的批判,已经成为重构对人的自由自主发展的前提条件,更是对“现代”重新理解的起点。

对现代社会的理解是以物质需要的满足,以及这种需要的社会化为基础的。正是人类为了满足物质需要,在物质生产的历史演进、组织管理、科技创新等问题上进行不断思考与实践,才有了现代化过程的认识与追求。

现代社会一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认识。首先,社会经历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产方式的转换,以土地为基础的农业生产被以机器为基础的工业生产所改变。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以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为主的资本主义生产形式改变了人类以往的农耕生活,新型的集居模式和以物质为起点的社会存在演绎着现代社会以及它所代表的生产力规模。一种代表了幸福自由的现代主义意识形态与代表了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信仰。其次,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既符合人的自然属性,又通过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合作,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现代社会成为人现实存在的唯一平台,并承诺给予人们幸福的未来。围绕现代交往建立的各种工具、手段、方法和形式巩固着这种理论预设,构成对现代社会的普遍认知。同时,这些认知又成为支持现代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基础。然而,这两个维度却无法使人们从现代社会的诸多挑战和危机中释怀,悲情和虚无并没有因此稀释或消减。现代主义和资本主义所允诺的幸福生活并没有如它们对GDP增长的承诺一样兑现,所有人获得幸福的假设也并没有因为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让人们感到更加真实。

作为一种世界潮流,现代化的展开必然会具有一些普遍性的特征,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对这个时代的文化要求,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实现了现代化的客观尺度。同时,历史文化传统不同、从“前现代”走向“现代”的国情不同、对制度否定和重构的历史轨迹不同,也会使不同国家和民族实施现代化的路径有所差别。这些现代化路径的差异,也必将影响世界现代化潮流的走向和趋势。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无疑具有中国自身的特征,但它与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又是相互提示的。②

中国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被设定为“引入”了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经验的历史特征并不难理解。因为,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逐渐呈现出的现代性,虽然具有自己的历史具体性,西方现代性的历史局限性也会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这是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同一历史时期的“文化间性”。

由于中西现代化过程的时间错位,中国对现代性的自我意识和深刻反思比西方国家要晚得多。当西方后现代主义送走了“主体性黄昏”而又面临自身困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经过启蒙理性的批判进一步走到整个“意识形态的批判”的时候,现代性问题才逐渐成为中国学界的重要议题。这其中既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推动,同时也反映了对“西方中心论”迷思的觉醒。当然,它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构建中国现代性理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涉及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合理性和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性哲学意义的敏锐让我们对现代主义有了更为警觉的认识。如何通过对西方哲学的批判、如何借用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观察、如果通过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国现代化实践进程的认识重构来把握、总结历史经验,为建构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现代化理论提供说明,这些都是中国知识分子必须承担的时代任务。

中国议题不只发生在“现代化”这个概念上,因为“现代化”仅仅是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被西方人称为“现代性”的问题。在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中,现代性是一种伟大的解放力量,使人类从愚昧、落后的状态中摆脱出来,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然而,现代性存在着历史局限性,现代主义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让人们逐步意识到其理论的虚假性和欺骗性,从而引发了种种理论冲突和现实矛盾,进而导致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弱化。变化和发展是任何时代的自然生态,任何僵化、固化的文明进程都是愚昧和落后的,现代化只是这种变化和发展在这个时期的呈现形式。“现代”不是人类终极的目标,更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点。现代性是建立在现代主义的理念和意识形态之上的具体规划,是对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把握。它始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反对愚昧、迷信、权威、专制,追求理性、科学、自由、民主为特征和口号,曾经是时展的思想路标。西方的现代化过程就是展开和现实化了的现代性,也是现代主义的实践指引和具体说明。

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和哲学的批判力量是中国现代化思想自觉的重要议题。它既需要突破意识形态的教条主义、固化藩篱,在思想基础上重构意识形态;又需要拷问哲学的使命与边界,从而使哲学更好地守护思想、驾驭意识形态。正是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与哲学的追问、反思与诘难,我们不得不再一次重返中国思想,从中国思想的现代形态里寻找哲学的边界和意识形态的新动力。就此意义而言,中国现代化的思想自觉是中国人为了建设中国的现代性和民族性,合理保持思想、哲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手段。人的思想是哲学和意识形态的基础源泉。中国现代化要自觉驾驭和掌握意识形态,必须让哲学重新朝向思想,从思想中汲取养分,进而为意识形态提供思想养料并保持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性监护。中国的现代化只有以这样的审慎态度才能走出一条以中国文明和思想为基础、开放包容借鉴西方文化的中国现代化之路。

中国议题的思想回归

中国崛起的理论阐释与理性主义的理论事实是背离的,不论从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还是哲学的视角来审视都是如此。这就让源于中国崛起的中国议题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论土壤,在其理论基点上形成了与西方中心论的“背离”。当然,用“背离”的说法本身就是对意识形态化的、虚假的“西方中心论”话语的依附,似乎理性主义所代表的才是“正统”,中国的经验和理论只是“另类”。中国议题应审慎对待这样的理论陷阱,它需要以世界文明和思想多元的事实,提出独立的、完整的、作用于世界文明和思想多元发展的中国现代思想。中国独特的文明和思想就是这种多元性的有力论据,中国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延展出它的思想意蕴。

哲学一开始就关注思想的源发性,表现出对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求知欲望。人既有动物性也有社会性。动物性表现在对食物与生存的需要,社会性表现在不断扩展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及管理自己的社会存在。知识的获取与理智能力的提升是社会性得到发展的手段,哲学则是探索和研究理智能力的学问体系。哲学能更好地服务人的思想的发展,为人的思想进行健康的精神活动提供智力支撑。人对存在的要求是否就是动物性和社会性的叠加?历史告诉我们,如果缺乏“活泼”的精神活动,人类文明就变得呆滞而迟缓,人的现实存在就变得单薄而片面。因此,哲学如何展开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服务于思想,鼓励健康的精神活动,就成为对哲学进行现代批判的主要目的。

哲学是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是为人提供理论服务的学术体系。它以人的社会实践和实践衍生出的精神存在作为研究对象,即是以思想作为对象不断进行能动认识的理论体系。由于受到科学标准对学术研究的普遍影响,哲学在苏格拉底时期就将自己局限在自然科学的标准之内,结果是自己的形而上学化,并与人的现实存在渐行渐远。哲学之所以会成为神学或意识形态的婢女,就是因为哲学将形而上学作为研究现实世界的唯一方法,专注于寻找真理和上帝意义的绝对存在。在这个过程中,上帝和理性主义遮蔽了人,哲学被彻底异化,它不再以人的实践所衍生的精神存在作为研究对象。哲学必须将自己的视域复归于实践的人,也就是将服务的对象复归于人的思想,这样才能摆脱意识形态的羁绊。③

当前主流的哲学形态是以西方哲学传统为内涵的,因而并不能称其为世界哲学,不能服务于全球化的世界,它只是通往世界哲学的一条路径。中国的崛起让这样的困局显得更加尖锐。在中国议题的视域里进行哲学反思就是要弥补这种哲学的缺陷,因为中国思想本身就是对西方哲学的批判,它的存在说明了哲学必须重新认识自己。哲学的反思是对人的主体性如何发挥作用的反思,哲学的反思是为了将自己复归到对思想的服务,思想反映的是人的精神存在对现实世界所提出的要求。只有让哲学回归到思想,专注服务于思想的发展,哲学的作用才能重新确立。

哲学的形而上学或者意识形态转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哲学丧失了批判的能力。中国议题的作用就是要重新掌握这样的能力,而且是以革命的魄力对哲学进行彻底改造。马克思在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就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或许中国议题在哲学的批判中就是要扮演这样的角色。哲学如何能够从彼岸回到此岸,中国议题对其提出的批判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中国道路孕育、阐发和代表的是中国思想的精髓。要成就中国的现代哲学就必须经过对中国思想的哲学反思。人的思想在现代社会里曾经被悬置,只有通过哲学的反思和解放,思想才可以再次得到传播和发展,人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保证。简言之,哲学的反思就是要重新找到人在精神世界的位置,发挥人的实践作用,让思想取代对意识形态的盲目追随,让思想成为人的精神活动的主要内容。

现代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意识形态化的理性主义在西方现代社会的普遍形式,中国议题将是新的社会存在形式去意识形态化的动力和平台,是世界思想得以发展的新起点。这包括通过用“道”的认识消解宗教的意识形态,通过对“易”的掌握消解理性主义的意识形态,通过以“象”来确立新的世界观的认识基础,通过“史”来挖掘人类历史和文明的主体性,避免人类陷入短视和碎片化的、意识形态的普世价值观,通过重构“行”的理论来挖掘社会现实与精神世界的联动关系,不论以往不断的意识形态化是因为人的软弱还是人的视域被遮蔽。④意识形态将在思想自觉的环境里被批判和否定。对世界来说,这就是中国崛起为它做出的哲学贡献。

哲学的回归首先是人面向思想的回归,也就是摆脱抽象思辨、摆脱概念和逻辑思维,让形而上学无法统摄哲学,让实践与哲学重新建立关系,让人的主体地位获得保证。哲学的回归可以从“象”的认识学体系中找到依据。在“象”的认识学基础上,世界不再是普遍的、理论不再是教条和僵化的、人不再是抽象和虚无的。在“象”的认识形式面前,人必然是能动的和具备主体性的。这样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才能摆脱形而上学的桎梏。同样,“象”的认识是对变动世界的认识,它不是一般的变动,而是根据“易”所统摄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包含客观规律的必然性,也包容着不为客观规律所支配的“偶然性”。哲学长时期被捆绑在不变和永恒的探索里,必须重新学习如何从变化和转换中寻找规律,让自身更多地包容能动性的实践存在,这是哲学与人再次建立联系的重要基点。当哲学能够重新与人结合,“行”自然就成为哲学的研究对象。对人的认识必然是以对实践和存在的认识为基础,对“行”缺乏全面研究的哲学不可能是现实意义的哲学,也不可能是为人的思想提供服务的哲学。

中国议题在这里实现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融合,是中国思想和它所包容的哲学成功作用于传统西方哲学的结果。只有对思想的掌握才是对人的主体存在的掌握。思想是主体性的呈现,就如同信仰是人展现其价值的重要手段。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就是凭借对“道”的承诺指出自己对信仰的坚持,将自己的思想全面呈现。同样,当中国的知识分子将历史作为思想的素材库,将哲学的探讨摆放到历史中进行时,就是要将人们的精神活动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更紧密地结合,让文明与思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说明成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内涵。中国传统思想是中国文明最重要的内容,对“史”的研究就是要说明其中的意蕴,而中国议题就是这种思想观和历史观的现代延续。

思想构成人、社会、文明的核心和生命元素。思想是哲学的基础、对象和内容。思想是否被关注,与人们对哲学研究的积极性密切相关。思想一旦不再是哲学关注的领域,人的精神世界就会受到漠视、抵制和控制,哲学和理性就会越来越抽象化、概念化和理念化。在历史演化进程中,人类的精神世界不断受到资本、权力、利益、宗教的主导、控制、宰制,从而沦为它们的附庸和代言人,失去哲学批判的本性和彻底性,从而演化成政治意识形态、资本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和个人主义意识形态。这样的意识形态谱系已经僭越了人的思想空间,构成精神活动的主要内容,它占据了人们的思考,僭越了作为社会行为标准的伦理道德,改写了哲学研究的规程,让哲学退却、退步、退守。

哲学不再是人类思想王冠上的明珠。脱离了哲学指导的人文精神是否更容易沦为意识形态的奴隶,是哲学必须反思的议题。对哲学的批判已经是哲学研究的主流,但社会对意识形态的觉醒还只是处在早春。哲学只有进一步展开自我批判和自身使命地省察,才能有所突破,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中国思想的现代重建只能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和对哲学的反思,中国议题就是这样的批判和反思的具体内容和现实实践。哲学的反思必须与对历史和传统的反思紧密结合,这样的要求在中国现代语境中尤为重要。中国人对历史的依赖以及对文明的重视,是对此最好的证明⑤,这也将是中国议题哲学诠释的最佳例证。

中国议题催生思想自觉

中国思想曾经受到极大的质疑,这种质疑在特定的环境里自然有其合理性,但这种质疑并不否认其改变世界的可能性。更何况这种质疑或许只是西方强势话语对中国思想的偏见。就质疑的角度而言,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时下风行的西方普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因为表面看来,它是西方现代社会成功发展的重要论据之一。其次,中国近代历史的特殊性。尤其是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以及在这期间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年现实上也是这种探索的延续,成果虽然不一样,但它还没有时间建立足够成熟的理论体系来抵御这种质疑。由此,以经济建设的成就来判断中国如何为世界思想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似乎显得为时尚早。

中国思想受到的质疑只能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澄清。中国的经济成就是重要的论据,但却不足以完成任务。“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等理论的出现,说明中国思想重新受到了重视,它们为中国惊人的经济成就提供了理论说明,成为对中国传统思想质疑的有力驳斥。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它的国际影响力,随着中国在国际关系和世界文明进程中重要性的日益显现,中国思想的世界意义必然得到更为深刻的澄明。当前,中国思想的现代研究依然处于初步阶段,它可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中国思想的现代和世界意义必将在更大的范围和视域里被阐述和证明。

中国议题是对此进行研究的专设议题,它对中国思想的世界意义有其特殊的理论预设,这种预设能否实现有赖于中国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转型、全球化所产生的人文作用,以及西方意识形态自身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人们才可以想象中国思想在这个世界可能产生的作用。全球化推动了中国议题的思想活力。当今的世界已经不是那个受制于地理局限、文化隔离、意识孤立的世界,知识和理论都必须重新接受全球化的检验。如果世界文明上一次的范式转移可以用“地理大发现”作为里程碑,那么正在进行中的“思想大发现”或许是推动另一次范式转移的断裂点;人的思想发现之旅显然比新大陆更具挑战性和多样性,中国议题代表的将是这个新发现的关键部分,它所蕴含的思想资源和新科学必将改变孤独发展了几百年的西方现代意识形态。

以全球化和中国崛起为背景的中国议题能否成为西方哲学再一次范式转移的起点,将成为人们研究的时代课题。就像马克思的研究历程一样,他无法不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甚至人类学结合到对意识形态的研究里,因为只有这样,他的哲学理论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中国议题,马克思的研究历程是重要的参照。将中国的经验和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作为基础,吸收苏联的经验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结合对西方成功发展经验的批判继承,中国走上了不同于西方发展的道路,逐步衍生出一种新型的发展理论。这样的新兴发展理论在与西方的发展经验进行激烈辩论之后,将产生更具世界意义的哲学理论,为人类的持续发展提供指引,为将要发生的范式转换提供动力。

哲学的转向曾经是意识形态得以自由发展的历史和理论源头。哲学的批判能否成功,衡量的重要标准就是人们能否掌握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作用,能否让意识形态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将曾经因为哲学的软弱而出现的意识形态转向复归到恰当的哲学与思想的关系上。

中国和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和西方文明之间的争妍斗丽正是世界文明孕育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打破了西方文明一元独大的状况,也预示了多元文明将成为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世界文明得以繁荣的基础。一种文明的出现必然是以其主体族群的能动性发展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文明需要人文思想在主体族群中先期产生,这提醒了我们世界文明只能在世界族群诞生后才可能出现。自认为是世界文明的普世价值显然不符合这种标准,它只能是西方文明的普世价值。世界思想需要的是“世界人”而不是“现代人”。中华文明就是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成长中诞生的。同样,西方文明也是在希腊文明的基础上经历各个族群之间斗争和历练的结果。从全球化已经展现的成果来看,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会促使变化不断发生,这样的变化或许会让认知这个世界的标准和价值追求全面改变。曾经迅速崛起的西方文明以科技和现代经济的发展唤醒了人文相对保守的中华文明,而这次是高速崛起的中国以崭新的思想让西方发达国家反思西方与世界的关系,进而对约束西方哲学解放的意识形态进行更为深刻的批判,人类将在这种批判中找到追求幸福的理论提示。

中国议题不只是中国的,它也是世界的。这不是因为中国议题有任何优越性,只是由于中国是这个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议题不仅具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学的含义,它更是哲学的,而且要说明中国思想。全球化的现代社会生活不断地统一着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追求,理性在社会交往中成为大家普遍接受的认知取向,资本为物质生产活动提供了积极能动的意义,让人们在克服物质资源匮乏的过程中建立了自信,科学在此扮演着服务于生产力发展的角色,一切看来似乎都如此完美。然而,中国的发展历程告诉人们这种看似完美的理论预设不仅有其积极的层面,也有其消极的层面。意识形态不断阻碍着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考察,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就是这种消极层面的展现。中国议题也有其两面性,问题是如何掌握它。这就需要人的能动性,就好像尼采的给力意志⑥,将人从虚无主义的软弱中拯救出来。

人类文明是人的思想和文化生活的有机结果,人的思想是社会和现实世界实践过程的精神产物。人的思想创造需要哲学以及来自现实世界的经验,历史为这样的经验提供了储备,人的思想成为存在的精神反映。这不只是某个人的,而是整个人类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提醒人们一个历史阶段必然为下一个历史时期做准备,或许中国议题就是这个阶段的历史为下一个时期所做的准备。

不论是根据西方的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审视,中国目前所处的都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的影响也将持续推动世界格局的演变。以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作为参照,中国目前还没有完成六十多年前启动的民族复兴,还没有完成一百多年前启动的新文化建设,中国正处于继续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重构来改变历史和国家文明的进程中。以世界历史发展轨迹作为参照,冷战时期倡议的两种不同世界观,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个经济阵营作为基本结构的世界格局将继续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带来的思想价值层面的意义,让曾经被两极和单极垄断的局面逐渐瓦解,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正从经济霸权和政治军事霸权的溃败中茁壮成长。如果西方社会曾被后现代哲学家形容为一种碎片化和需要从解构的角度去认识的存在,那么这股对世界进行多元化改造的精神将借助实践的能量重拾碎片,让其“破镜重圆”,并以一种崭新的启蒙魄力去重构社会的共识。《易经》的“乾卦”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世界文明必将在中国思想的自觉、自信、自强中生生不息,为人类继续创造幸福生活而茁壮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注释】

①于品海:“中国现代化的思想自觉”,《人民论坛》,2014年12月中期,第62页。

②[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③杨河,于品海:“历史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历史”,《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第47页。

④“道、易、象、史、行”是作者在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现代化的思想自觉》中提出的中国哲学体系,作者认为以这个哲学体系来研究中国思想能够有效掌握中国思想的整体和历史发展。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