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素质教育理念论文实用13篇

素质教育理念论文
素质教育理念论文篇1

(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心理素质培养课程有利于形成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该课程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使不同民族的学生加深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在了解异族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和尊重异族文化,从而最终实现消除民族之间因陌生产生的偏见和歧视,化解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间的矛盾,从而促进不同民族公民的相互理解和和睦相处。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心理素质培养课程有利于提高新疆高校的竞争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奠定基础新疆地区经济欠发达,高校在人才数量、硬件投入等诸多方面与中国其他地区高校相比处于明显劣势,此外新疆地区高校的学生民族成分众多、民族文化影响深远,不能完全照搬汉族地区高校的办学模式。为了凸显办学个性、发展办学特点、寻找适合本土区域实际情况的办学模式和方法,新疆地区高校需要坚持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贯彻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心理素质培养课程有利于保留我国丰富绚烂的非主流民族文化,丰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都存在差异,形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绚烂缤纷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沉淀下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发扬我国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在新疆高校心理素质培养课程中融入不同民族文化的内容,是将我国非主流民族文化继续传承给下一代的切切实实的措施和行为。

三、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新疆高校心理素质培养课程的策略分析

新疆高校师生群体的多民族成分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提供了条件,新疆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采取的各种保护政策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提供了保障。在有利的形势和政策下,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革新教学内容,增加多元文化因子,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实现课堂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的几种方式。

(一)利用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展开教学

由于少数民族具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在他们的文化中凝结了大量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比如哈萨克族的民间故事很多,截至目前,有关部门搜集整理了六百多篇,民间故事多与骏马、草原、牧场和其他牲畜相关11。蒙古族也一直保持者讲述民间故事的优良传统,故事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到蒙古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有维吾尔族也有很多经典的民间故事,其中阿凡提就是维吾尔族经典故事中流传已久的神奇人物,成为智慧的象征。在课堂中,将不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传统民间故事作为教学案例,一方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主动思考;另一方面,能将理论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更快捷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的专题讲授中,教师可以讲述“世界上什么声音最好听”的故事:一天,阿凡提到一位爱好音乐的朋友家做客,这位朋友搬出他所有的各种乐器,一件一件地演奏给阿凡提欣赏。一直过了中午,阿凡提的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那位朋友仍在没完没了地拨弄他的乐器,还边拨弄边问:“阿凡提,你觉得世界上什么声音最好听?是独塔尔呢,还是热瓦甫?”阿凡提回答说:“朋友,这会儿,世界上什么声音都比不上饭勺刮着锅的声音好听啊!12”在“大学生恋爱心理”专题讲授中,教师讲授爱情应该专一真诚,可以讲述《可汗与卖酥糖的》的故事:有一个卖酥糖的人,他的妻子异常美丽,被可汗看中抢进皇宫。可汗施尽奸计想占有他的妻子均未得逞。有一天,卖酥糖的来到皇宫附近叫卖,妻子听见丈夫的声音露出笑颜,可汗便命人把卖酥糖的召进宫里,强行与他换了衣服。可汗穿着破烂的衣服进入美人房间,妻子急中生智,大声朝着丈夫喊道,“可汗,快把这个衣衫褴褛的人拉出去砍了。”卖酥糖的穿着可汗的衣服命令侍卫把真正的可汗拉出去砍了,从此,卖酥糖的成了可汗与妻子团聚了13。这样的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作为案例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如可以由教师提前准备,课堂上进行介绍,再鼓励学生对故事的感悟进行讨论或发言,也可以提前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去收集本民族的民间故事在课堂上由代表进行介绍,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二)利用少数民族经典文学作品展开教学

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宝库里,神话、传说、歌谣、史诗、诗歌、谚语等各种题材的民间文学作品犹如琳琅满足的宝石熠熠生辉,记载着、传承者民族文化的精华。如维吾尔族流传的叙事诗《花儿与春天》、抒情诗《爱苦相依》、《塔依尔与祖赫拉》和哈萨克族的爱情长诗《吉别克姑娘》、《豁孜情郎与芭彦美人》都是极具感染力、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歌颂了美丽的人生和伟大的爱情。在教学中,教师讲授大学生应该持有正确严肃的恋爱观时,可以通过作品的介绍,使学生领悟不同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认同爱情应该忠贞纯洁、真诚相处。教师在“讲授大学生挫折应对”专题时,《江格尔》这部新疆蒙古族英雄史诗可以作为很好的素材。作为中国三大史诗之一——《江格尔》是有许多英雄故事组成的一部长篇巨作,是蒙古族男女老少喜闻乐见、引以为傲的作品,不同英雄好汉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各种邪恶和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的,可以作为讲授的素材。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巨著《玛纳斯》也是本民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旷世之作,可以被教师拿来辅助教学。

(三)利用少数民族的民族习俗展开教学

不同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交际礼俗、民间禁忌有所不同,通过在课堂中使用心理剧展演的方式或者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有趣地、互动地、真实地情境中了解新疆不同少数民族人际交往的注意事项,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其

素质教育理念论文篇2

(二)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

能否理解艺术的规律性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的基础,而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理解艺术的规律。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对古今中外的著名艺术作品的鉴赏,来认识艺术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其自身的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现阶段,虽然很多学生参观各种各样的画展和艺术作品展,但其中大部分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以致于他们很难能够领略到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意义,不能够和美术作品产生共鸣,不利于其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的提升。尽管市面上也不乏关于美术作品鉴赏方法的图书,但这些图书大多只是停留在对美术简单介绍的层面上,很少能够深入涉及艺术内在的规律性。因此,学生很难从艺术类图书以及美术展中认识和理解艺术的规律,也就更谈不上体会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意义。

(三)美术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我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和学生都专注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美术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造成了大多数学生思维方式的固化和知识结构的不合理。美术的根本意义主要在于它的真、善、美的一体化,通过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待自然、社会、生活以及人生的积极态度。正如“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突出了美术作品对学生树立人生理想以及培育道德素养的重要作用。艺术来源于生活,透射出生活中的真、善、美,通过美术教育,能够优化学生道德修养的宏观环境,利于学生提升道德修养。

二、美术教育应该如何促使素质教育的发展

从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及鉴赏能力以及道德素养等素质教育方面来看,美术教育对素质教育具有较大的影响。但从我国教育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国内美术教育通常被忽视,很多学校缺乏必要的美术教学设备以及美术师资队伍,以致于出现课程表上有美术课,而实际上没有美术课的现象。美术教育的缺失,长期看来,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很多学生在进入更高级别的学习后,往往会因为思维的不健全以及美术技法的薄弱而难以取得较大的成就。我国教育改革以来,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因此,探索提高美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现实意义。

(一)将审美意识作为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进行强化培养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往往将绘画技法的介绍和训练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过于强调这些技术的练习,相比较而言,审美意识的培养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于很多学生只能成为花匠,而对于美术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却缺乏必要的审美意识,从而制约其创造美的能力。有效的美术教育需要审美意识和美术技法的合二为一。在训练学生美术技能的同时,应让学生去尽可能多地接受美的事物,使他们主动地去感受美和理解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

(二)在美术教育中,应重视对学生能力及兴趣的培养和发展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过于注重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他们的素质教育是失衡的,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知识面比较窄,尤其在社会实践方面、创新方面以及审美能力等很多方式是薄弱的,影响他们的兴趣培养,制约他们能力的提升。美术教育不单单是教会学生如何欣赏美术,它更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任务,在美术教育中,更加应该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的生活中,让学生去接触非富多彩的自然风光,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感受,领会画家创作过程中的思维以及情感,从而学会扑捉各式各样美术作品所传达出的韵味,最终达到共鸣。艺术家为人类缔造了一个缤纷的世界,而学生能否领略到艺术世界的美丽,就取决于教师的引导,通过教师的指引,学生才能够通过对美术的欣赏,来达到情感上的满足以及精神方面的平衡。但审美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期的积累,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美术基础知识之外,更应该使他们养成观察以及欣赏的习惯。这样,学生们就能结合自身掌握的美术知识,通过审美实践,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养成高尚的审美兴趣。对学生观察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需要教师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地筛选正确的观察方法,对作品进行分析,从而透过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容,去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随着社会生活方面的转变,学生们越来越表现出比较强的独立性,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因此,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应与学生这一实际情况相结合,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这一优势,经常组织学生对一些开放性的美术论题展开讨论,切实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自发地投入到美术教育中去。

素质教育理念论文篇3

要想真正的理解物理概念,就要学会把相似的概念放到一起进行分析比较,找到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比如速度和速率两个概念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有些学生在学习完初中物理教材之后也不能完全的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因而刚接触这两个概念时,就要做出明确的区分.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二者的不同点.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而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速度与位移相联系,平均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是矢量,而速率与路程相联系,平均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是标量.但是二者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或者是变速运动中的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的大小.由此,学生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更加深入的理解了速度和速率这两个概念.

三、利用理想模型强化物理概念

理想模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指忽略了研究对象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即研究对象的本质问题,或者是在一个研究系统中,忽略了研究对象本身并不影响研究系统效果的次要因素.理想模型通常将研究对象化繁为简,有利于更直观形象的理解物理概念.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点电荷的概念.很多学生刚接触点电荷的概念时并不能快速的描绘出点电荷的样子,学生的脑中,电荷往往是杂乱无章、看不见、摸不到的,它们毫无规律的运动着,但是随着不断的研究会发现:在一个研究系统中,我们只关心点电荷电荷量的多少,因此完全可以忽视电荷的质量、大小、形状和电荷的分布情况,把这些电荷看成简单的集合点,就称为点电荷.如此,学生便在脑中建立了点电荷的理想模型,理想模型的建立为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四、巧用多媒体领会物理概念

素质教育理念论文篇4

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改革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也是一场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的深刻变革[1]。相信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必定会为教育理论提供更多的经验,使之更加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素质教育概念的孕育阶段

学生负担过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状况,在“”前就普遍存在[2]。早在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中,既指出了学生负担过重的种种现象,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196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发的教育部党组《关于克服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报告》中指出,近来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现象有所发展,有些情况相当严重。

学生负担过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曾受到主席的重视。尤其是1957年2月27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所提出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对教育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3]。在此期间,尽管尚未形成素质教育的概念,但促进学生全面而生动、活泼地发展的理念已明确提了出来。

二、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阶段

据考证,“素质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研究》1982年第10期中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说》一文 ,作者是冷冉。冷冉先生是我国“情知学派”的代表人物,对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贡献是: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将情感纳入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的目标体系,率先提出学校德育的阶段连续理论,最早地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在《德育过程的阶段说》一文中,“素质教育”是指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虽然与现在的“素质教育”的含义有一定的出入,但毕竟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重要名词。

1985年,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讨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时,曾用过“素质教育”这个名词。1987年,《贵州学院学报》第2期发表了题为《人才素质与素质教育》的文章,这是报刊杂志的标题中最早正式出现“素质教育”一词。此后,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专门研究问题,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尽管当时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还不完善,但在素质教育问题的探讨上无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985年5月27日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6年4月12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就从方针、政策和法规的角度,确认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构建素质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也为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4]。

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政策理念,已经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增强了“素质教育”的合法性地位,坚定我国政府、学校与社会实施素质教育的意志与信念,扩大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关注与讨论范围,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发展。

三、素质教育理论的深入探讨和积极推进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广泛而深入地展开。1990—1992年,专门探讨素质教育的文章明显增多。1995年起,有关素质教育方面的文章可谓铺天盖地。素质教育专题研讨不断出现[1-4]。在素质教育的实践推广阶段,广大专家学者参与的理论讨论,加速了决策层推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1994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央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在政策上,最早涉及“素质教育”的文件有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一次使用“素质教育”概念的文件是199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1997年10月,原国家教委制定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年2月,又提出《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199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6月,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了部署。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阶段。

素质教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以1997年“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为标志。会议对素质教育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作了具有实质性深化的全面部署。会后,教育主管部门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在政策上注意抓住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加大行政干预的力度,击破难点、理顺关系、突出统筹。各地开始探索建立素质教育的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的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和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

从总体上看,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7年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三份文件,构成了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基本框架[3-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指导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蓝图及纲领性文件。全文提及“素质”一词达20余次,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素质教育”,但却从政策层面上肯定和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纲要》的明确导向,把素质教育的探讨推向了高潮,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念上升为国家教育决策的指导思想。教育主管部门在《纲要》的指导下,陆续在文件中表达了对素质教育的肯定态度:强调它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确定它在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引导素质教育改革实践从个别学校向区域整体推进。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阐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阐释了素质教育的含义和特征,并就薄弱学校建设、课程体系、督导评估体系、考试评价改革、升学考试制度改革、改进德育工作、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意见》的颁发,标志着素质教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指导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也由此成为国家近年来最重要的素质教育政策。《决定》第一次界定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它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还第一次指出素质教育政策的重点,把“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表明教学整体改革已经成为教育资源新的增长点。《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决定》中关于素质教育的界定,吸收了十多年来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明确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为贯彻国家一系列有关素质教育的政策,各地相继出台了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政策,为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发挥了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萃英.试论素质教育的开放性[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6):54-56

素质教育理念论文篇5

信息素质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的出现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一致的,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一门在信息科学与教育学交叉点建立起来的信息素质教育学,是一门以信息检索技能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检索技能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经过国内外学者近30多年的初步探索,信息素质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随着信息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构建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已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的一个课题。本文试图以当代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研究主题的反思为基础,探讨此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

1 信息素质教育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的内涵

近年来国外大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信息素质”教育(Information Literacy)。因特网上有500多个专门的网站,1200万条网络信息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在技术变革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不管是学术研究,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个体都面临着丰富繁杂的信息选择,都必须了解信息需求,知道如何及何时借助各种工具进行信息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对这种技能的见解逐步形成了信息素质的观念。由于信息素质对个体事业和生活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信息社会中的重要生存技能之一。

信息素质的概念首先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尔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质解释为“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对信息素质作了定义:“个体认识信息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1]。1998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信息素质的九大标准,分信息素质、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方面的表述,丰富了信息素质的内涵。2000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的学院与研究图书馆协会颁布了适用于高等教育的信息素质标准和性能指标。

在我国,信息素质通常被定义为:从各种信息源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劳动者必须掌握的终身技能。信息素质的内涵包括:认识到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明智决策的基础;认识到信息需求及问题所在;制订信息检索策略;掌握信息检索技术;能评价信息;根据实际用途组织信息;将新信息融会到现有知识结构中,在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早在1985年美国教育家就认为,面向21世纪的学生,除了要接受传统的阅读、写作和数学教育外,还需要具有信息交流、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学会如何识别所需的信息,如何寻找、组织、并能以明晰和有说服力的方式加以描述。1992年美国“信息素质全国论坛”将45项评价标准列为全国教育总目标的评价内容。

长期以来,信息素质教育仅局限于将专门从事信息服务的学生中间,主要教学内容是传授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因为这一学科所要研究的正是如何搜集、整理和提供信息。但根据信息社会对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来看,了解和掌握信息组织、检索和分析加工等一些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于加强自身的信息素质是非常有用的,是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外不少图书馆学校开始开设这类远程教育课程,网络上也有各种类型的用户培训服务。知识经济时代,文献信息的传播方式、渠道等都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问题的提出对信息检索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教育都提出了新要求。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1.2 国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美国 1988年,学校图书馆员协会出版了《信息就是力量》指南,提出学校媒体中心应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获取途径,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兴趣和能力,与其它教育者一起制定适应学生的学习策略。198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了信息素质教育委员会,目的是明确信息素质在学生学习、终身教育和成为一个良好公民的过程中的作用,设计在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型,决定继续教育和教育培养的发展方向。委员会由教育界和图书馆界主要负责人组成。1989年1月,委员会出版了关于信息素质问题的报告(ALA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报告论述了信息素质教育对个人、企业、国家的重要性,分析了信息素质教育的机遇,说明了信息时代学校的主要任 务,并提出了若干建议。1990年,“国家信息素质教育论坛”(The National Forum on Information Literacy)成立,目前已发展到超过65个国家组织委员会代表企业、政府、教育等不同部门。1990年,美国大学与中学教育中部协会的高等教育委员会制定了“信息素质教育结果评估大纲”,1996年又确定了“信息素质教育在普通教育计划中的框架”。1994年至1995年,美国对全国3236所大学的信息素质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美国高等教育协会(AAHF)成立了“信息素质教育行动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AASL)和教育通信和技术协会(AECT)出版了《学生学习的信息素质标准》,对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2000年1月,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通过了《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包括5项标准和22项操作说明,作为教师或图书馆员评估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一个指南。

英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199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1998教育改革法案》。该法案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从1989年起全国所有中小学实行统一课程,法案规定开设两类课程: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课为中小学的公共基础课。

日本 1984年,中曾根首相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三年中提交了四次咨询报告。第一次咨询报告提出了八项基本报导思想,明确指出:“适应信息化社会”,可见日本在80年代即重视“信息化意识”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信息检索课的教学。

1.3国内信息素质教育现状述评

我国高等学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源于1984年教育部下达的[84]教高—字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4]。该文件规定在全国有条件的高校广泛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情报意识和文献检索技能。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标志着我国高校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学开始朝着规范化方向迈进。199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科技文献检索教学大纲》(国家教委1994年12月编发)和《社科文献检索教学大纲》(国家教委1995年编发),该大纲的编发,对于规范教学内容、指导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搞好课程建设、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等有了重要依据。200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首次将文检课教学学术研讨会改名为“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表明文献检索课教学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发生了质的变化,图书馆用户教育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最近几年,教育部大力提倡包括信息素质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高教司已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中立了一个“网络条件下的文献信息用户教育研究”项目,委托清华大学图书馆刘桂林馆长主持研究。

2.构建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它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学科建立的标志,学科理论体系是否完善,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一门学科的发展水平。关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黑格尔在谈到哲学的理论体系对哲学的重要性时的看法很具有代表性。他曾提出,“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说或个人的主观确信而已。[3]”鉴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一直是学科建设的重心所在。

为此,著名科学史学家G.霍尔顿提出:“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那些混乱和不断变化的现象中探索出一个有秩序和有意义的协调一致的结构,并以这种方式解释和超越直接的经验。”[4]对于信息素质教育学学科而言,这些道理同样是适用的。

万物皆系统。信息素质教育学科及其理论也不例外。我们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时,除了应用唯物辩证法外,还应以系统论所提示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原则作为指导。

2.1整体性原则

人们对事物的属性认识要进入到“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的认识,从对事物的单向研究,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研究到非线性研究,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我们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献检索和情报学,而应开阔视野,将宏观信息与传统的文献检索统一起来,透过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的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从总体上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2.2有序性和动态原则

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认识一个系统就是要认识相关性中产生的“有序性”或规则性。这一原则表明,系统内部的“序”必须在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动态交流中,才能保持和发展起来。人们从系统内在的有序过程和系统与环境的交换过程来分析系统,认识就进入到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理论体系内部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使之保持有序性;同时,要从动态上研究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社会信息环境作为研究的起点,可深入到信息素质教育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

2.3等级系统和系统发展原则

等级系统原则是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划分为等级式的不同层次。系统的形成是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从低级系统向高级系统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系统的等级存在本身是系统自身发展变化的产物。我们必须从发展的观点,从有序性不断飞跃的观点看待事物的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时,充分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层次性。

3.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认识活动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科学发展史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只有应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真正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建立起科学体系。科学的方法论是构建一门学科的根本前提,也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因此,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必须以科学的方法论为基础,

3.1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关键

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是指该门学科的概念和联结这些概念的判断所组成的逻辑系统。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关键就在于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所谓学科的逻辑起点,就是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是范畴体系的出发点或称逻辑始项。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规定:

首先,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科学的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概念有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之分。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科学概念,必须是反映客观现实的概念而非主观臆造的概念,必须是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所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的概念,人们对该概念所指代的东西不会产生误解和歧义。

其次,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 是学科概念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任何一门学科都会有很多科学概念,但并不是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充当逻辑起点,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在科学理论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概念,本门学科的其它概念均可以通过它加以说明[5]。

再次,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包含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切矛盾的“胚胎”和“萌芽”的概念,从这个概念出发,可以推演出学科理论体系中的所有概念和关系。

最后,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能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维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形式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6]从恩格斯的话可以看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相一致,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演进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吻合,能够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3.2从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任何理论体系都是一个范畴体系,都是通过范畴体系来解释其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那么,怎样确立范畴体系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两条道路进行的。第一条道路是“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先是获得“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经过更切近的规定之后,……就会在分析中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总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方法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3.3逻辑分析、演绎推理等思维过程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主要手段

我们把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相应地,我们把与之相对应的最具体的概念、原理称之为逻辑终点。从逻辑起点向逻辑终点,即从最抽象的范畴向最具体的概念推进,必须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推演出一系列中介概念,使理论体系的构建沿着最抽象的概念这个逻辑起点经一系列中介概念到达逻辑终点,同时找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起学科的理论体系。

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归纳、分析、综合对经验事实进行整理总结,形成学科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后又通过分析、综合特别是演绎推理揭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和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以上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精神。按照这种方法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典范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确定“商品”这一概念为逻辑起点,根据从抽象到思维的具体方法,从“商品”逐步推演到“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最后到达逻辑终点“阶级”,从而构建起科学的《资本论》理论体系。那么,按照这种方法论构建的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又是什么样的呢?

4.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按照科学的方法论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就是要将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按照从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的思路展开。首先,要找出该门学科的最基本、最抽象的科学概念作为理论体系展开的逻辑起点。由于确定逻辑起点的实质是揭示该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一种什么样存在,因此一般将这一部分内容称之为存在论。其次,从作为逻辑起点的最基本、最抽象的概念推演出能够抵达逻辑终点的中介概念,形成与之相联系的相应的判断,即该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由于这一部分主要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一般将这一部分称之为本质论。最后,从基本原理和规律向逻辑终点推进,推演出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具体中的体现,得出各种具体的逻辑结论。在应用性学科中,逻辑终点就是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因此这一部分一般称之为实践论。

4.1信息素质教育学存在论

存在论部分的中心任务就是确定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我们认为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信息素养。那么,这一概念是否符合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所必须具备的规定性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信息素养是一个科学概念,它所反映的是现实的客观存在,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是广为人们接受的概念。其次,信息素养是信息素质教育学学科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其它概念(如信息素质意识、信息素质关系、信息素质教育活动)均可以通过信息素养加以说明,它们都是客观存在和发展的。信息素养在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再次,信息素养包含了信息素质教育学一切矛盾的“胚胎”和“萌芽”。由此我们可以推演出信息素质教育的本质、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信息素质教育准则、信息传播伦理等一系列下位概念。

存在论部分主要讨论以下二个方面的问题:

·信息素质教育的沿革:由于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相一致,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演进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吻合,因此,存在论中我们首先从信息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来探讨信息素质教育学是如何顺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信息素质教育的存在价值:信息素质是构成终生学习的基础,是各门学科、所有学习环境和所有不同层次教育的根本因素之一。信息素质包括各种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和和信息资源的技能:是一种自由的艺术,包括了社会、文化和哲学等内容。

4.2信息素质教育学本质论

信息素质教育学本质论,主要是探讨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原理。这一部分主要讨论两个方面问题:

·信息素质教育的本质:信息检索技能是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对信息检索技能的认识直接制约着人们对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理解和把握。信息素质教育又称信息素养教育,它是个体认识信息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8]。

·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信息素质教育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即信息的激增、信息经济的崛起与壮大、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可以说,它的形成根植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其存在和发展有牢固的根基。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信息素质教育学的本质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是一门以信息检索技能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素质教育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4.3信息素质教育学实践论

揭示信息素质教育学的本质和研究对象,目的在于用理论指导实践。由于信息素质教育学主要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因此,实践论在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践论部分主要讨论的问题有:

·信息素质教育基础:主要研究信息素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体系结构、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等。

·信息素质教育学方法论:主要研究信息素质教育学方法体系构成及其内容。

·信息素质教育学发展史:人类的信息素质教育可追溯到中国古代传统的书籍提要,因而,研究信息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无疑是必要的。通过对其发展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为现代信息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信息资源理论研究:以信息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布局以及信息资源的成本、价值问题,目的是进一步对信息素质教育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信息政策研究:主要以信息政策的作用、类型、制定的原则、程序等为研究方向,从理论上为信息政策的制定和有效实施提供保证。

·信息素养教育学:该分支学科探讨社会环境对信息素质教育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实际技能、人才本身的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以及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更利于人才的培养等等。

·信息素质 心理学:该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与信息的关系,信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及如何消除信息给人们造成的不利心理影响,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等。

·比较信息素质教育学:该学科主要是通过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历史的角度对跨国、跨地区和不同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活动进行比较分析,以及信息素质教育与其它学科关系的跨学科研究等。

·信息素质教育学的发展论:以信息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为研究基点,主要研究信息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使用的技术手段、方法及现代信息素质教育从理念到方法的差异等。

总之,该体系以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为逻辑起点,体现了它的学科性质,反映了它的研究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信息素质教育进行剖析,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的分支学科。当然,信息素质教育学科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因而,它的理论体系必将处于不断丰富和完善中。随着学科建设的推进,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完善,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研究在21世纪必将迎来一个全面发展和繁荣的时代,成为信息科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中一门倍受人们关注、青睐和重视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

【参考文献】

[1]ALA.America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ce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Final Report.Chicago,1989

[2]丛敬军.从文献检索课教学到信息素质教育.情报资料工作,2002,(6)

[3]黑格尔.小逻辑(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黄顺基主编.科学论.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5]刘宝存,马忠虑.关于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6)

素质教育理念论文篇6

一、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坚定教师的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是教师认定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理念,是教师对某种教育理论、思想或观念的确认和坚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教育信念理应是民族繁荣富强和人类文明进步。教育哲学作为哲学体系中的应用学科,把教师的教育信念作为其研究内容是必然的选择。教育哲学的目的是让教师对教育意义和价值有正确清醒的认识,对从教应该树立怎样的信念有清醒的认识和执著的追求。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加深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从而逐渐形成对某种教育理论、思想或观念的确认,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体现的是教师的追求和精神,是形成教师判断力的内在依据,它是使教师工作得以升华变得更有价值的关键所在。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需要有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坚定的教育信念来指导。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他们有无教育信念,有何种教育信念,不但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校教育的质量,也直接左右着学生的思想信念和发展方向。有无自己正确的教育信念是划分教育家与教书匠的重要标准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信念——这是学校里最宝贵的东西,有无成熟的教育信念是划分学者型教师和教书匠的重要标志。”美国教育哲学家奈勒说:“无论你干哪一行业,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如果我们是一个老师或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的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

二、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

提升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将教师的教育目光指向广阔深邃的知识和多元的思想范围。教师的教育视野愈开阔,思想就愈全面、深刻,对于教育实践也就愈有意义。教师的教育应以多元博学的思想知识为基础,立足本国,纵览古今,把握当前,放眼世界。王国维认为,教师要重视旨在探讨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人文教育,要培养人格独立的人文旨趣。为此,他说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重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传统价值失落之后的时代,必须要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切忌不可重犯“教权专制”、“罢斥百家”的文化专制主义错误;二是具备跨文化的学术胸襟。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创新的前提之一,是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型。在引入西方现代型科学知识,破除传统文化的知识论基础的同时,必须同时引入以形而上学眼光衡量文化意义的现代型文化价值取向,以打破功利型实用性的传统文化价值框架,民族文化独立性格才有坚实的价值论基础。

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帮助教师的教育视野既反映时代、针对时代,又可以创造时代、超越时代,努力养成自己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理念,从而主动掌握和化解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形成针对不同教育对象、不同教育实践中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进而真正实现教育观念转变当然,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时候,必须依赖深厚的哲学素养,开阔视野,充分考虑不同情况,建立不同层次和水平教育观念。事实上,教育哲学给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内在依据,使我们对人类的存在与我们周围的世界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洞察力。正如石中英教授所指出的,“教师可以直接从教育哲学里边获得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养料、观点的启迪、思维的力量”。奈勒也说:“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用比较广阔的眼界看待这些问题。

三、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启迪教师的教育智慧

教育哲学素养可以促使教师沉思教育行为在思考中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具有教育哲学素养的教师,就会有明确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学风格;可以透过繁杂的教育现象直视本质,具备教育的睿智、能力与勇气,从而把握教育工作的核心,能科学地去实践,去影响学生,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这样的教师是与时俱进、富含时代特色的。“一个真正有哲学智慧的人,能够很快在多样性中把握住那个‘一’,很快在复杂中把握那种简单,能够以一驭万”(石中英语)。相反,不具备起码哲学素养的教师就把握不了工作核心,总是按照别人的思想去机械地模仿、简单地重复,容易陷到“事务主义”里边去。而且自己常会感到疲惫不堪、应接不暇。实际上,任何领域成功的实践者,都不会醉心于纯粹的方法与技术,他们会寻求

思想性的东西,从而主动把握实践的灵魂。所以,一个不懂教育哲学的教师,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教书匠,但不可能成为成功的教育者。教育智慧是教师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拥有它就能以最少时间、体力和智力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素质教育理念论文篇7

素质教育概念及其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思想上的产物。素质教育概念和内涵能否科学而精练地表述,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自觉从事素质教育的实践行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政策导向,应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深入探讨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

素质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所有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因为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会使受教育者某些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而我们通常所说素质教育,一般是指狭义的素质教育,它则是针对“应试教育”中“重知识、重分数、轻能力”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它是一种重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文化素养训练相结合的整体性教育,目的是寻求一种更科学的教育途径以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资料检索发现,有关素质教育的定义非常繁杂,至少有30种之多。这其中,既有词语定义,如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以养成健全素质为主旨的教育;也有哲学定义,如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发展的教育。也有官方定义,如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近年,关于素质教育较为规范的表述方式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素质教育是指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社合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将自然人教化为社会人,以达到人的完善与发展的教育。另一种说法是,素质教育是指以人为本的调控方式,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与教育过程各种因素形成最佳组合,创造出使受教育者和谐、健康发展的环境,从而促使受教育者自身素质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素质教育就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从而形成人的健全的个性为特征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基本概念的甄别

素质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同仁的热点话题。然而,有人却从逻辑概念角度提出“素质教育提法不科学”的观点,认为教育就是教育,节外生枝地提出一个“素质教育”的虚假概念,是不能成立的。诚然,“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提法究竟能不能成立,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是必须要弄清楚的,否则就根本谈不上实施素质教育了[2-3]。

就词语表达概念的逻辑规则而言,“素质教育”的提法是完全可以成立的。因为“素质教育”是“教育”这个属(大)概念的种(小)概念,“素质”是对“教育”的修饰限制,表示“素质教育”是其它各种教育的一种。而“素质”这一概念的内涵是周延的,即它的外延可以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素质,因而“素质”相对于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等这些种概念而言,它又是属概念。形式逻辑中的属概念和种概念虽然不能并列,但两者是完全可以各自独立表述的。所以,表达“素质教育”这个概念的词组,无论在逻辑形式还是概念内涵方面,都没有什么不科学的。

三、素质教育概念的泛化

现在,中国教育界似乎已将素质教育当成了一个“筐”,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想往里装就往里装。在很多情况下,“素质教育”实际上是被当成了标签,被贴在各种随心所欲的做法上。更糟的是,这些做法往往是土政策、土办法,大多不合教育规律,也与统一的教育法规相悖,甚至违背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

“素质教育”概念的泛化表现为对素质教育的误解和滥用。当前,对素质教育比较突出的误解和滥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将素质教育视为兴趣特长教育。许多学校将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上。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本身无疑是重要的。在某种特殊意义上,发展兴趣和特长甚至可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但发展兴趣与特长毕竟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即使算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终究非素质教育的根本。从本质上说,素质不仅仅是指特长,更重要的是指内在的灵魂;素质教育的重点也不在于发展兴趣特长,而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素质教育理念论文篇8

一、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坚定教师的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是教师认定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理念,是教师对某种教育理论、思想或观念的确认和坚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教育信念理应是民族繁荣富强和人类文明进步。教育哲学作为哲学体系中的应用学科,把教师的教育信念作为其研究内容是必然的选择。教育哲学的目的是让教师对教育意义和价值有正确清醒的认识,对从教应该树立怎样的信念有清醒的认识和执著的追求。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加深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从而逐渐形成对某种教育理论、思想或观念的确认,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体现的是教师的追求和精神,是形成教师判断力的内在依据,它是使教师工作得以升华变得更有价值的关键所在。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需要有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坚定的教育信念来指导。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他们有无教育信念,有何种教育信念,不但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校教育的质量,也直接左右着学生的思想信念和发展方向。有无自己正确的教育信念是划分教育家与教书匠的重要标准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信念――这是学校里最宝贵的东西,有无成熟的教育信念是划分学者型教师和教书匠的重要标志。”美国教育哲学家奈勒说:“无论你干哪一行业,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如果我们是一个老师或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的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

二、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

提升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将教师的教育目光指向广阔深邃的知识和多元的思想范围。教师的教育视野愈开阔,思想就愈全面、深刻,对于教育实践也就愈有意义。为此,他说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重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传统价值失落之后的时代,必须要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切忌不可重犯“教权专制”、“罢斥百家”的文化专制主义错误;二是具备跨文化的学术胸襟。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创新的前提之一,是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型。在引入西方现代型科学知识,破除传统文化的知识论基础的同时,必须同时引入以形而上学眼光衡量文化意义的现代型文化价值取向,以打破功利型实用性的传统文化价值框架,民族文化独立性格才有坚实的价值论基础。

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帮助教师的教育视野既反映时代、针对时代,又可以创造时代、超越时代,努力养成自己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理念,从而主动掌握和化解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形成针对不同教育对象、不同教育实践中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进而真正实现教育观念转变当然,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时候,必须依赖深厚的哲学素养,开阔视野,充分考虑不同情况,建立不同层次和水平教育观念。事实上,教育哲学给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内在依据,使我们对人类的存在与我们周围的世界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洞察力。正如石中英教授所指出的,“教师可以直接从教育哲学里边获得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养料、观点的启迪、思维的力量”。奈勒也说:“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用比较广阔的眼界看待这些问题。

三、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启迪教师的教育智慧

教育哲学素养可以促使教师沉思教育行为在思考中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具有教育哲学素养的教师,就会有明确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学风格;可以透过繁杂的教育现象直视本质,具备教育的睿智、能力与勇气,从而把握教育工作的核心,能科学地去实践,去影响学生,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思想性的东西,从而主动把握实践的灵魂。所以,一个不懂教育哲学的教师,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教书匠,但不可能成为成功的教育者。教育智慧是教师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拥有它就能以最少时间、体力和智力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素质教育理念论文篇9

    2、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系

    2.1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

    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联系要点有三:第一,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极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受教育者应该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守法纪的意识,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对人文和理工科学基本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种“育人”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具有相关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五个方面。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本质是“通识教育”,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界和整个社会的关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培养人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方式具有相似性。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教育学生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在教育方式都需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对学生的教育都不能依靠生搬硬套地传授书本知识,而是需要以清感人,以理服人,让学生感同身受,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二者都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将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要点有三:首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地位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更为突出。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等,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核心影响着其他素质发展,文化素质虽然是基础,但受到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其次,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有侧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是传授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学生心中正确的政治方向,防范错误的意识形态与思想侵蚀。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侧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最后,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别。文化素质教育主要途径是通过潜在的意识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分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活动为基础进行政治素质、思想品质、心理健康以及其他养成教育进行潜移默化影响的一种手段。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仍是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2文化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文化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所涵盖的知识面广泛,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性。受教育者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谈得上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的根源和先导,它在无形中以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达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文化素质教育也是一种持续性的、更为有效、更为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能达到教育效果,更加深远地影响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其次,文化素质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文化积淀。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下形成的民族精神和本质的体现,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则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内涵,一个民族要想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对其成员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单纯依靠某项知识或技能的传授,而需要采用综合的教育模式。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其主导文化的繁荣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涉及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文化背景,思想政治教育也只能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下存在和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传达的政治观念要被社会成员认可,必须要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前提。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将社会主导文化传授给社会成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文化基础保障。

    第三,文化素质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育的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性的教育,包括了多学科的文化知识。文化素质教育中关于思想道德与理智情感的这些基本观念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是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更高层次文化知识的根基。人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地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深化、创新,并将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内在修养,从而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例如通过对国家历史的讲解,可以增进受教育者对本民族的了解,培养受教育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升华强烈的爱国热情,这种情感教育恰好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方法。比起单一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情感教育更为直接、强烈,收到的效果也更好,积极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四,文化素质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关于人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不动摇。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促进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人的文化知识素质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举足轻重。所以,文化素质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一项必要举措,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致。文化素质修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基,如果一个人连基本文化知识都没有,也就谈不上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文化素质教育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关于人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3、借鉴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理念论文篇10

东外素养教育办学理念实践体系的提炼和生成,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系统化、具体化问题,需要不同学校做出探索,提炼出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系统,东外无疑是先行者;二是学校有了自己的“魂”,就有了品牌,有了学校文化建构的逻辑起点,也就有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发动机。三是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对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陷进困境的时候,提出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对教育者来说,“素”字便是生命所拥有的本质、本色,是教育者发现、锻造及拓展孩子各种生命可能性的潜能原点。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教育者需将孩子看做是具有“素”的品质的生命,而整个素养教育的目标,便是经由孩子的“潜能原点”来导引出他们成长的多种可能。

与张景彪校长数次的探讨和交流,使我对素养教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所谓素养教育,“素”为先天的生理基础,先天的生理基础,是以“素”的方式存在的;“养”则为后天的教养过程。“素养”的形成,既需要先天的生理基础作为载体,又需要后天的教育抵达养成与提高。所以,“素养”一词更重视了后天的教育功用,其本身也包含了一种互动与对话关系,恰到好处地表述了“素养教育”的内涵。

首先,“素”字,从物件(如草编)最基本的生活价值出发,将素养教育的针对原点即“素养”所指,拉回到了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潜能、天赋特质这一基础之上,从而将整个素养教育的基本视角确立到了孩子的生命根性之上,并以促进孩子潜能禀赋的发展锻造为教育内容和目的宗旨。也许法语和英语都一下子无法翻译出“素”的深刻内涵,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回归到生命的原点,高度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生命自身客观与生俱来的自我更新的本质和客观。

其次,“养”字,从先祖古人最日常的生活活动(如放牧)出发,将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即“素养”的养成法则,与生命成长的阶段性、持续性、渐变性、内化性相结合,指出了构建素养教育的教养法则与教养方法需要根植于生命成长的诸多规律和基本特性,从而摒弃了功利主义教育理念下的急功近利、目标割裂和规律悖逆。

再次,“养”字所蕴含的放牧意象,为我们区别“素养教育”“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口号下的放任式教育,提供了最佳类比视角:应试教育可以看成是“圈养”,教育者对学生的成长束缚过多,且无视成长天性及规律;目前四处开花的素质教育实践则多倾向于"放养",以自由散漫、放任无引导为特点;而我们今日构建的素养教育,则是回归“养”字原初本义的“牧养”——放手不放任,管理不管束,宽容不纵容,得法不拘法。为所当为,止于当止,有大智慧,有大情怀。这种牧养式的素养教育,遵从了学生的成长规律,顺应了学生的能动特点,发挥了学生的生命能量,又体现着教育者的引领职责和协助作用,使学生的发展有方向,无框框;有底线,无上限;有起步,无终点。

二、素养教育理念实践体系的生成方法

办学理念的形成并不容易,东外素养教育的提出至少注意了几个方面:一是生成性。在实践的土壤上生成。只是导入一种理念,我想不会有生命力,最好的办学理念是在自己这片土地上生成、提炼出来的。二是体系性。如果停留在一句口号上,办学理念就会变成形式主义,只有将理论和实践打通,变为领导学校各项工作的纲领体系,才能称之为办学理念;三是科学性。主要是指充分论证其是否完备、充分、科学、内洽。四是针对性。办学理念不是拿来说事的,而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实际上也是教育的价值观建设,提出素养教育,至少解决了几个基本价值观问题,比如:我们培养怎么样的人,我们怎样培养人,我们的教育原则是什么等等。

在学习和参与研讨素养教育理论实践体系的过程中,我注意到“铸魂”的方法论问题,综合使用各种方法论使其变得可靠。比如,中心控制法,正强化法,螺旋式上升法,系统工程法,逻辑推演法,验证法等,而这些法则的运用,是一个很细致的工作,由于注意了这些方法论的支持,使得抽象出来的这套体系,显得较为科学和完备,尽管还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实践的不断深化。

由于具有科学的推演和实践的验证,素养教育最值得一提的是四个价值指向:

定位: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唤醒学生——解放学生。

目标:东外的教育价值应当是明确的,那就是培养一代内心强大、人格健全、具备深刻文化内涵的、有智慧的一代新人,这不仅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的自主招生条件一致,甚至与世界范围内的理想教育模式“博雅教育”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内容:引导生成出素养德育、素养文化、素养课程教学、素养管理、素养校本课程等板块,并自成体系。

对象:全体学生。

教育的理想在于建立类似体系,发挥体系的力量,是素养教育理论实践体系生成的最重要的立足点。

三、素养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

素质教育理念论文篇11

一、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在我国生态文明构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是高校教育中的“重头戏”。大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对其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具有必要性。

2.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气氛良好的学校环境不单包含人与生态环境、人与人的和平共处,还包含人与体制、高等学府与社会的和平共处等方面。大学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力军,他们思维清晰,有很强的可塑性。大学生通过接受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让生态文明观变成自愿的、自发的,能够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3.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高等学府不但要培育有着高尚品德、高超业务能力的专才,还要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为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生态文化意识、道德品质的构建与健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可延伸、生态化的生活观念与实际运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超前消费、过度浪费,而厉行节约的美德传承不够

伴随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不良社会消费行为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部分大学生个性张扬、阅历浅薄,很难领悟到生活的艰难,在生活上存在攀比心理,没有节约意识。

2.意识淡薄、观念落后,而生态知识的运用不够

通过高校的汇报以及座谈会可知,虽然一部分大学生已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初步了解如今的生态难题,如热带丛林的丧失、臭氧层的破坏等,但他们的关注只是流于形式。事实上,他们的意识淡漠、理念滞后,并未形成生态理念。

3.知行分离、坐而论道,而生态保护的实际行动不够

伴随我国高等学府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论有了一些掌握,然而仅仅限于单调地勘察、问询、探索等。尽管形成了一些生态意识,然而用于实践的还是少数,并且存在着消极随大流或功利心态。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1.更新教育理念,形成浓厚氛围

更新教育理念,形成浓厚氛围的基础是明确当代教育价值观。对大学生来说,为了强化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让其了解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使之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养成生态文明行为;最后形成正确的自然价值观、合理的社会价值观与崇高的精神价值观相融合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2.注重教育创新,优化“顶层设计”

面对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缺乏的状况,各个高等院校应对教育方法、教育内容进行改善,优化顶层设计。使用教程完成生态文明素质教育通常包含多科目渗透以及跨科目渗透。多学科渗透是把生态文明理论融入各个科目中进行教育;跨学科渗透是从各科目中挑选与生态科学相关的定义、原理等层面的章节,并打造单独的教育科目。

3.拓展教育平台,构建辅助体系

(1)打造生态文明教育专属网站

高等院校应依照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使用频率较高的特征,利用互联网媒介构建生态文明专属网站。通过制作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网页,研发与互联网环境对应的高品质教育软件以及文献库,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实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方面的信息共享。

(2)组织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高等院校有必要设立生态文明教育社团,鼓励大学生参加与生态文明、环境科学等相关的座谈会、探讨会以及理论比赛等,让学生发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巨大价值,进而以生态观念来修正自身的行为。

4.强化校园建设力度,打造“绿色大学”

应重视构建多元化的学校生态文明,创设“绿色学府”。我国相关文件曾指出:“高等院校应将构建‘绿色学府’当成一项教育任务,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大学专才培育工作相Y合,让其贯穿于人才培育、科目构建以及校园构建的各个层面。”

四、结束语

除开上述内容,教师的积极配合也能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用教师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能够让学生对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不再抵触,也不会再有学生认为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有可无,让其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素质教育理念论文篇12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03-02

国家教育部正式决定:今年九月全国中小学将执行经过十年实验的基础教育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十年来,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经过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基础教育课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给高等院校师范教育的课程教学,带来重要启示,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也相应调整了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堂结构,但在教学方法运用上仍有很大的改革空间:尤其是在专业技能型课程方面应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要改变过去重理论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无疑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更要重视创新型的课堂模式的研究,重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校教学一样应“在教学过程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实施创新教学,就是要通过课堂活动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的主要任务对象是学生,因而开展创新教育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传统的思维定势,注重分析、研讨、探究的思维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具有学习热情,并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

高校的教育教学直接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基础教育课程服务。基础教育理念要成为师范院校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作为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更应在技能型课程方面,进行课程的培训,做中学新课改的引领者。转变教学理念,转换教学思路,突出实践训练环节与理论学习相结合。通过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学科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帮助在校生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新理念。这将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站在理论的最前沿,使其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师。

一、提高学生教育理论素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环节,教师素质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效果。“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作为一种新质,作为一个新生命,与过去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通过帮助个体的学习,来促进个性的发展。在新教育观看来,教育不在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不再是知识灌输和传授书本知识与技能,不再只是促进背诵、作业和考试;教育将深刻地改变自己的目标与职能,成为个人身心全面和终身成长的助手,成为现代社会个人选择和发展的无微不至的指导者。”高尚的师德、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学术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的科研能力,改革创新的勇气和能力等等都是教师的必备素质。

师范教育要帮助学生理解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语文教师应在汉语言文学理论、教育理论与技能等多元知识结构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准,拓展自己的素质,关注新课改。掌握基本理论是最重要的一方面,高校课堂教学要提高学生教育理论素质,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新变化、新要求,以其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融入教学之中。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改革以来出版的论文及论著,明确语文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用全新的理念和思维去探究语文教学规律,去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研究出新的教学方法。只有打下坚定的课程改革理论知识,才有把握从事语文教育教学,才能使学生在从教时有可能用所学的观念来引导自己的教育行为。

二、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强化在校师范生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创新型教师,需要高校优化课堂教学意识。“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和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地性学习。”基础教育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强调尊重学生的理解、张扬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素质教育理念论文篇13

论文摘要:新的课改理念要求历史课堂把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主要任务;把以教师或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占主体地位;把从封闭式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变到开放式教学形式。

随着教学观念的大转变,我们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从多年实践的过程看,则要做到如下三点。

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告诉我们,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即要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把被动接受“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实施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其次,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虽然历史讲得是过去的事,但它和现实关系密切,故事性较强,贯穿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可以再设情境,再现历史场面,学好历史可以得到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增强认识事物和判断事物的能力。改革后的教材,图文并茂,直观性强,这些都有利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针对发展水平和特点各自不同、但却有巨大潜力的学生,必须区别对待,因势利导,用爱心、责任感,开发“差生”的学习潜能,激活学史动机,并使之内化成学史动力。区别对待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如知识掌握多或少的量关系上,而且体现在知识钻研的深与浅、思维能力的高与低上。如小字部分、方框中的原始资料,都可以有弹性地增减;以某个历史事件为例,如果说差生只需掌握时、地、人、事、议,而对较高水平的学生则可要求在背景、影响或作用等问题的分析上多下些工夫。区别对待不是降低对差生的要求,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他们引入正轨后,逐渐对其加码,促其赶上其他学生,使全体学生的水平得到提高。

再次,注重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历史发展过程的因果联系,偶然性和必然性、多样性与统一性、曲折性与规律性等,无不反映着辩证思维的过程,通过历史学习,能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评价能力,这是人们较一致的看法。传统的历史教学把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作为宗旨,从一个方面讲,这里有宝贵的经验。因为学生学习、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必须以坚实的历史知识为根基,但是没有重视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没有重视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包括分析历史的能力、比较能力)、表达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训练、无疑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五项能力要求中的第五项侧重在创造性的历史思维能力上,强调历史地、客观地认识社会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较高层次是逻辑的、辩证的、理论的思维能力,这既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也是历史学科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历史学科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吸收摄取加工信息的方法和能力,作为最佳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落实。

首先是学会阅读。历史阅读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最基本的是要学会读教材,读相关的史料、图画、图表等。可以从教材入手,历史事件的论述是多方面的,但概括精要,揭示本质,最关键的表述往往只一句或几句话。要善于引导摄取、加工教材中最有断语意义的语言(即最主要的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设置问题,是使学生注意集中在所提问题有密切相关内容上的主要手段。对低年级学生,可由教师先提出问题(问题前置),如“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么?”问题一提出就把“秦末暴政”和“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的内在联系,沟通起来了。对需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才能理解掌握的内容,一般在阅读后(问题后置)提出效果更好。如比较汉唐对外关系的异同点,说明唐朝比汉更强盛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的注意被控制在老师提问所涉及的全部信息上,在阅读中探索提取、加工等思维,逐步得出结论。阅读过程中不提问题、单纯阅读的方法不可取,问题是设置悬念,给学生创设思维情境,比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阅读有利思维发展。阅读中应提倡多问、大胆质疑、人人参与。可引导学生对教材或史料中不理解、不明确的问题质疑,对教材不同论点质疑,对尖子生还可引导能质疑又能释疑,充分开发潜能。

其次学会讨论。讨论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学生参与讨论历史问题,它的益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占有材料,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争鸣,达到解决问题、深入学习、发展自我的目的。例如布置了“应该怎样认识殖民侵略的两重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涉及面广,需要充分的分析、综合、比较,课本没有现成答案(只限于结论),但与现实联系密切,同学们热切希望了解这个热点问题。课堂上学生争论激烈、形成两种不同观点,(史学家也有不同看法),但通过唇枪舌剑,统一了认识,得出:侵略造成殖民地的贫穷和灾难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化是以殖民地化为前提的,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目的是要把殖民地变成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劳动市场,并不是要把殖民地半殖民地推进资本主义社会,变成发达国家。在侵略过程中产生资本主义只是客观后果,不能把功劳记在殖民者身上。讨论使学生理解了历史的要义,训练了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的理论观点,又解决了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学会了历史思维,从而达到提高素质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国栋,吕达主编,新课程改革研究丛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版

[2]郑金洲主编,中学教育科研指导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3]赵亚夫主编,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历史系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

关于素质教育的论文范文二:试论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效的对策

[论文摘要]在当今这样一个与时俱进、迅速发展的时代,人才的质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前途。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及实施素质教育既是当今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效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主要的还是转变素质教育的理念,推进素质教育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呼吁社会共同参与。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教育 教育实效

在当今这样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人才的质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前途。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及实施素质教育既是当今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效的方法有多种,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转变素质教育的理念,推进素质教育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呼吁社会共同参与。

一、转变素质教育理念,推进素质教育实践

教育理念往往是教育者在生活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它是教育者“相信”的而未必是清楚地“意识到”的东西,因此具有“根深蒂固”的特点。“知道”的甚至“懂得”的东西未必是“相信”的、“坚持”的东西,所以转变教育理念绝非易事。有些人把教育理念理解为教育理论、教育知识,以为只要组织教师学习一些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就能转变其教育理念,这种想法过于简单。目前的大学生素质现状要求高校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从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加快创新富于时代特色的、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一)从狭窄的专业教育理念转向综合素质教育理念

在传统狭隘的专业教育理念影响下,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虽有一技之长,但综合素质不高,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往往显得比较缺乏。从目前就业市场特别是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看,用人单位最看中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较量,因为素质是底蕴、是内涵,只有高素质,才能转化为高成就。因此,高等教育者应该积极更新观念,从狭隘的专业教育理念向素质教育理念转变,把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课程安排上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真正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

(二)从终结型教育理念转向终身型教育理念

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知识不断更新、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与习惯的人才。过去那种“学习一阵子够用一辈子”的思想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终身型教育治学理念是古代圣贤提出的“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等劝学良言在当今社会的再现。因此,高校必须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其乐于学习,把学习作为生活的必要构成部分。

(三)从封闭的教学理念转向开放的教学理念

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封闭为特征,它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造成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也得不到承认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受到极大限制。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迫切需要我们从封闭的教学理念转向开放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使课堂教学适应学生自主创新发展的需求。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力量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教师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效,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教师应充分认识自己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就是一句空话。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个人修养、业务知识和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虽然障碍重重,但教师素质是突破口,是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高校教师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承担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责任,同时也是提高素质的对象。他们自身的素质如何、能否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教育,关系到能否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1.要具备一定的素质教育理论。高校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表现在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去塑造大学生,去引导他们自我完善。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所抱的目的,规定了主体对客体信息有选择的接受,主体的目的性愈明确,对信息接受的质量也就愈高。教师只有真正确立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才可能按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去认真思考和探索教育改革,把素质教育融汇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教师要拥有正确的教育思想理念,就要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理论,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尽快从“传道型”转为“引导型”、从“授业型”转为“参与型”、从“解惑型”转为“启发型”。

2.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以及较高的科研创新能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直接参与者,自身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广泛化,对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至关重要。高校教师应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教学水平,总结经验,扩大交流,在对比与渗透中培养大学生的诸多能力,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行。

3.要具备自我发展和提高的意识。陶行知说过:“惟有好学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好学不厌的学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一定要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教师的自我发展和提高的意识来自于对自我价值最大程度地增加和实现的强烈愿望,来自于热爱教育对象的职业情感。高校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知识,增强素质教育的责任感,不断学习先进的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多方收集本学科的最新成果以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把书本知识与科研最新成果紧密结合起来。

(三)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力量

1.重视对教师有效引进与优化教育,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努力延聘一流教师,千方百计延揽大批名师。这种唯才是举的作风,必定能招揽一批优秀的教师,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应重新强调高水平教师为高校本科生上课的精神和要求,努力推进高水平教师走上讲台,明确规定教授必须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每学年至少完成本科课程一定课时量的主讲任务或者一定学分的教学工作,这不仅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2.不断完善激励竞争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励竞争在组织内是一种客观存在,对增强组织成员的凝聚力,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公平、公正的竞争对教师将会产生巨大的激励和鞭策,高校要为教师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在重要岗位设置、加薪、职称评定等方面,对于获奖的优秀教师以及本科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应给予优先考虑,要定期评选一批在教学工作第一线辛勤耕耘的优秀教师,并进行大力的宣传与奖励。

3.实行大学生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导师制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指导,每位导师指导数名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行为等负有全部责任。新生入学后,可根据学生班的人数,为各班配备1~2名任课老师做导师,可以要求每名导师每月与指导的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这样学生与教师沟通联系的渠道就会增多,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指导学生安排学习计划,参加科研训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学生指点人生、启迪智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来促进教师修德敬业

1.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占主体地位,提高教师的素养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部分老师不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言行举止出现失范的现象,在学生中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职工之家”或工会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文化娱乐活动,把教师的思想修养重新凝聚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上来。

2.对在修德敬业方面表现非常优秀的典型教师和典型事迹要予以大力表彰。给予优秀教师较高规格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以真正激起其他老师“比差距、赶上来”的决心和动力。通过组织广大教师参与“学典型、做典型”活动,促进整个教师队伍修德敬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3.定期组织教师中短期轮训。培训中间可以穿插一些讨论、看录像、参观革命圣地等活动,以增加培训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但要避免出现为了搞活动而组织培训或为参加活动前来学习的错误思想倾向,活动仅是培训的一个教学环节,培训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修德敬业的意识。

4.对教师中出现失范的现象以及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包庇纵容,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出现过错的教师要根据情节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但处理前要找该教师进行诫勉谈话,指出其所犯错误的性质以及处理方案,并让其本人对处理意见以及今后该如何做进行表态;对其他教师要以此事为例,查明问题的根源,提出警示。

三、强化责任意识,呼吁社会共同参与

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高校教师的责任,学生家长也应转变观念,配合高校育人工作;高校要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完善实践教学;利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一)学生家长要转变观念,配合高校育人工作

1.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根据社会上的典型事例,呼吁家长和社会,关注和重视家庭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作为教育对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定的家庭生活环境,大学教育不是培养人才的唯一途径,家庭教育、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一样对塑造大学生诸素质、诸能力的同等重要,它们为高校能培养更多的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铺平道路。

2.利用大学新生家长送子女上学的机会,组织召开新生家长会;或在新生报到手册中公开“致大学新生家长的一封信”。向学生家长宣讲学校学生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对家长提一些具体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能力。协调好学校与家长共同育人的职责,使双方相互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在日常的管理中,进一步建立和加强同学生家长沟通联系的机制,大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经常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客观汇报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以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与此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多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其生活和学业上遇到的困难和困惑,这样就会让他们真正感觉到自己被关心和被重视,从而提高其成长的速度和质量。

(二)高校要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完善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高校应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以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体系为主体,以课外社会实践为补充,强化专业课教学实习。通过发挥学科竞赛作用、支持大学生实践训练项目等多种途径,带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搭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平台。融入国家或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和产业技术合作,实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调整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形成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创新链,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

3.把服务和贡献社会当作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主要责任。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向社会输送适应社会需求的栋梁之才;通过科学研究,为企业界的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对企业界的知识转移。

(三)利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