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实用13篇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篇1

例如在《环境保护》一节上,当老师在板书《环境保护》时,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大谈环境污染,随后黑板上出现了自学预习的要求后,于是鸦雀无声都在看书学习,此时教师再进行巡回指导和讲解,然后让学生通过录像和照片资料,去观察思考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污染和危害。从而学生们自己总结出什么是环境污染及危害的严重性,个个表示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2、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兴趣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好奇心理、兴趣、爱好、求知欲。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获得优良成绩或得到老师的表扬,各种奖励的愿望,为实现某个远大理想等。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许多一时的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生物的持久动力。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最主要的是充分发挥教材自身的吸引力,以它的情趣、奥妙、意境、价值和在当前社会生活、生产、科研以及人类发展中的巨大的作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因而每当我上课时总是要提前到达教室,让学生提出有关生物课的问题,同时给他们解答。

在上《鲫鱼》一课时,教师事先在讲台桌上摆放一个玻璃水槽,放入水和一条活的鲫鱼,让同学们仔细观察鱼的外部形态,鱼的体表、侧线、鳞、胸鳍、背鳍、尾鳍。然后问学生各种鳍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一下给问住了。这时,教师指导学生用解剖剪刀把鱼的尾鳍剪掉,结果学生发现鱼在水中无法前进;又把胸鳍剪掉,于是鱼体在水里失去了平衡;再把背鳍剪掉,鱼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喘气。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鱼各种鳍的作用,自己并加以总结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直观有趣,不仅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富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难,获得较全面的感性知识,从而更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识。

3、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

古代的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宋代朱熹把孔予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现在学生的身心、智力、兴趣等方面都各有其发展的特点。只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就能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和杰出的人才。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个别差异考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可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对学习生物有兴趣、爱好和能力强的学生,有目的地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加码辅导,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反应迟钝和不太想学的学生,应用愉快教学法,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勇于回答提问和进行争论。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暗示、提醒和提问,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

4、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

我这里用“经验”一词是指实验、观察、实验作业、练习和有关生物学科的活动等等概念。例如上《植物的叶》一课时,重点讲叶的光合作用,这是使学生认识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好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除了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绿叶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有制造养料淀粉)的作用外,主要讲清了(1)光合作用需要绿叶、阳光、水、二氧化碳,缺一不可;(2)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养料,呼出氧气;(3)有机养料和氧气是人和动物所需要的;4)人和动物在新陈代谢时呼出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5)植物和动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学生从这些知识中认识到植物与动物之间,动、植物与空气、水、太阳(即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从而认识到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就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篇2

国家教委柳斌同志说:“实施素质教育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转变观念。二是建立新的评价制度。三是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四是优化教学过程,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我在教学实践中以陶行知的素质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把教学过程归结为:明示目标激发动机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教学评价几个环节,努力优化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优良的素质。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必须紧紧围绕目标,以实现目标为主线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学科素质教育的任务。目标的制订必须具备如下特点:

(一)全面性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两种教学目标:一种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三方面都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健康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另一种是培养熟记基础知识,应付标准化考试的目标。陶行知先生指出:“这种应试教育的目标是学生学会考,教员教人会考,学校是变了会考筹备处……这样赶了一考又一考,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面色赶跑了,甚至把性命赶跑了……”所以,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全面性,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每节课都要有体现认知目标、情意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的要求。

(二)层次性

即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相应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明确性

即目标的表述要简洁明了,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同时,目标不仅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更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陶行知曾批评应试教育的内容: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必不教,甚而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科学实验不教了,所要教的只是书,只是会考指南。这样,“从小学到大学16年的教育一受下来,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烟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是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所以,陶行知先生要求素质教育要对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进行培养,协调并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就必须做好教学内容的综合设计,在教学中精益求精,把教学的精华整合教给学生。为此,教师要做到:(1)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能够驾驭好教材,准确地、毫不含糊地把握住教材的知识点、能力点,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2)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以点带面,切忌胡子眉毛一齐抓;(3)深入挖掘教材中心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及时、巧妙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

三、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生学会学习,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改变以往的传统方法。陶行知曾尖锐地指出:“灌注的教授最要不得,他把接受文化的人学作天津填鸭……”陶先生主张教、学、做要合一。我学习了陶行知思想以后,改变了以往课堂上“担心学生说不好”,不让学生说,导致学生不会说的做法,充分认识到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力性的重要作用。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的能力。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自编讨论题目,设计活动程序,对教材的编排提出质疑,对师生的活动效果进行评价,以及制作相应的幻灯片等,让学生充分感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厌学”的气氛中解脱出来,使他们“乐学”、“会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优化师生关系

陶行知先生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还在于他具有高尚的师德,尤其是在师生关系方面,他做得更为突出。他既关心学生,又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爱胜过父母。他说:“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正是由于这样,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处于一个欢快和睦的大家庭中,使他成为人人称颂的万世师表。作为跨世纪的人民教师,我们更要向陶行知学习,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优化教学评价

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陶行知反对应试教育,但并不是要取消考试制度,他提倡改善考试“发动那培养生动之创造的考试”。他说:“创造的考试是生活的实质,不是纸上谈兵。”我在教学中把评价纳入教学过程,认为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实施的行为,更是对教师反馈的行为,评价应全面反映师生活动的效果,所以我将学生的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学生的书面成绩和课堂动口动手的操作能力,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自评与对教师的他评结合起来,以期建立一个“全面”、“完善”、“充满潜力”的评价体系。

陶行知的素质教育思想博大而精深,作为跨世纪的人民教师,要培育好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教师,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使之融化到思想里,体现在行动中,时时刻刻地指导自己的言行,努力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篇3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每当读到110多年前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我们都油然地感到青少年责任之重大。然而青少年体质监测数据一次次无情地警示着我们——“体质不强,何谈栋梁”。对于学生体质下降有不同的说法,诸如遗传说、营养说、社会发展必然结果说,还有退化说、进化说和优化说等,但无论哪种学说都不否认学生体质下降对于国家和个人的负面影响,无论学生体质下降与多少因素有关,都不能否认学校体育这一重要因素。学校体育实践活动都是在学校体育思想指导下开展的,因此把握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这一“源头”,就等于执学校体育之牛耳。本研究从学生体质下降角度反思当前多元化并存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进而探索改善学生体质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体系。

1 从学生体质下降审视当前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自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中开设“体操科”以来,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历经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前苏联体育教育思想、体质教育思想的更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形成了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多元化并存局面。

1.1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重心在于“素质”而非“体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界在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指导下十分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双基”教学的不足,提出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以看做是“素质教育”的雏形。在对素质进行研讨的过程中诞生了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一词。199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以法律文件形式确立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此后,全国形成了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浪潮,素质教育也由最初关注“非智力因素”演变为“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和中央一系列文件表明,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1]。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中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于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为了贯彻上述两个决定,新课改的根本性法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是在整个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走上改革之路的。

2006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体育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重点关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能有效纠正学校体育中重“三基”传授轻素质培养,重精英教育轻大众教育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素质教育重心不在于学生“体质”而在于学生“素质”。

1.2 “以生为本”作为学校体育价值导向侧重于整体“人”而非“身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不会、学不懂、学不悦”的问题,提出了快乐体育、主体教学等体育教学思想;为了纠正学校体育中错误地追求人以外的价值,我国的学校体育重心由学科体系转向学生发展,教育目标由政治挂帅、经济优先的社会本位转向育人为本。经过长期的探索与改革,人们的观念和认识得到了深化,新世纪体育课程改革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作为基本理念。此后,“以生为本”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术研究与相关文件中,而内涵也逐渐丰富与完善,主要包括:1)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是逻辑起点;2)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是质上的规定;3)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是量上的要求;4)让学生主动发展是真谛;5)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是时代特征;6)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终极目标[2]。

以生为本对于扭转教育价值取向,回归教育本质,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以生为本是从整体教育而言的,不可能具体到某一个学科,更不可能针对某个问题。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其侧重点在于整体的“人”,而非作为人的组成部分的“体质”。

1.3 “终身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最终目的着眼于培养学生兴趣、能力而非增强体质

终身体育思想于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终身教育思想应运而生的,并受到世界广泛关注。早在1968年,有苏联学者曾提出从0岁到100岁的锻炼身体观点。20世纪70年代,日本许多杂志上也先后出现了终身体育的概念。而在我国,终身体育作为一种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1987年《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到的“掌握三基,以适应终生锻炼身体和生活娱乐的需要”,可视为终身体育思想最早在学校体育中的体现。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明确将“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作为教学目的之一。新世纪体育课程改革在课程性质、课程特性、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多方面强调终身体育思想。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学校体育纵向将近期效应和长远效应相结合,横向要求与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融为一体,对我国学校体育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般来说,教育思想的产生多是源自对教育弊端的反思,如素质教育针对的是应试教育,以生为本针对的是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而终身体育思想则不同,它是派生于终身教育思想和应人们追求健康长寿、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主体需要诞生的。虽然它能有效解决“学生离开学校之日就是和体育说再见之时”的症结,但与要解决问题相比,终身体育思想更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思潮和理念。它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和学校体育发展趋势而提出来的,是学校体育追求的一种理想和终极目的,对于学校体育发展具有引领和指示作用。终身体育思想重心着眼于长远效益,侧重于学生体育兴趣、能力和习惯的养成,那么增强学生体质自然就不是其关注的重点。

1.4 “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工作方针注重“三维健康观”而非“一维生物观”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学生营养不足、学习负担过重、社会活动过多,学生健康状况极差的现状,于1950和1951两次写信给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马叙伦,提出了“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指示。随后,“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列为全国教育工作方针的内容[3]。当时的 “健康第一”与“增强体质”词异义同,而与三维健康观有着一定的区别。“健康第一”思想的再次提出是以“素质教育”为背景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句话虽然是在论述学校体育中提出的,但准确地说当时提出“健康第一”还是针对整个学校教育而言的。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依据体育的功能和三维健康观划分了5个学习领域。2010年颁布的《纲要》提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则较为明确地提出学校体育应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终身体育思想最初都是首先从学术界提出,经过广泛讨论后出现在政策法规中,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则是先由政府相关部门颁发文件,而后在实践中落实,进而引起学术界关注。从这个角度来看,健康第一是学校工作的指导方针[4]。

虽然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体育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健康第一”主要强调“三维”整体健康观,在思想上人们往往将新课改的“新”定义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的拓展上,在实践中人们极易错误地将教学重点也放在该领域。由于人们对“健康第一”的误解和课程实施过程中无暇顾及多领域目标,因此对于增强学生体质效果也不明显。

2 从学生体质下降审视体质教育指导思想

综上所述,4种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出发点多是面向整个学校教育而非学校体育,要解决的是整个学校教育宏观的而非微观领域具体的问题,对学校体育发展在方向上虽具有引领作用,但并未触及到学校体育的本质,对学生体质问题更不具有直接的指导性和针对性。相反,由于4种体育思想侧重点各异,客观上造成了增强体质目标被淡化。因此,要解决学校体育最棘手最迫切的问题——学生体质下降,必须树立对体质最直接、最有针对性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经过分析和筛选认为体质教育思想是有的放矢的。

2.1 增强体质是体质教育指导思想的本质

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区别在于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体育的功能是从“身体练习”为起点展开的,通过“身体练习”产生最直接的效果反映在身体方面,即体质的增强。体质教育思想认为增强体质是体育相对于德智美各育所特有的本质属性[5],它也决定了增强体质为目的这种提法只能从学校体育工作的角度提出而不能把它扩展到整个学校教育中去[6],这也是学校体育能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学校体育要以增强体质为主业,因为它直接解决身体发展问题[7]。而体质教育思想则抓住了学校体育的本质,对于学生体质的改善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2.2 体质教育指导思想经得起论证和检验

体质教育指导思想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是从“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出发,依据超量负荷法则,运用炼身运动负荷价值阈原理,通过制定运动处方,采用重复、间歇、变换等练习法来改善体质。持体质教育指导思想的学者并不止于理论的探讨还在一些学校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例如:享有盛名的老一辈体育家徐英超教授在1978年提出了体质教育实验研究的设想,并在几所中小学亲自动员组织和设计指导进行体质教育的实验[8];林中森等[9]对初中二年级14岁男生进行了心搏量极限运动负荷实验;福建省把体育课分为教学与锻炼两大块,学生锻炼时间要占到50%,在实验中取得较好成绩[10];1983—1986年在长春和武汉对健身运动负荷价值阈的实验研究已取得了成果;1989年福州以陈智寿先生为首开展健身课的实验研究[11]。这些实验对于丰富体质教育指导思想,积累实践经验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篇4

1.2、素质教育的现状

体育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特长,展示学生特性,促进学生素质以及社会化的提高,同时也易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首先是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不明确。不同学者依据自己的角度,陈述了很多的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以“体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运动为主的“三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以“体育能力”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以“竞技体育”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成功体育”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等。

(2)只重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却忽略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也就是说,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由于尺度把握不适,导致以兴趣作为教学的指导,使学生以发展个性为借口放任自流,忽视了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

(3)在体育教学中,硬件资源不足,特别是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因其硬件资源严重缺失导致素质教育很难实施。因而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育工作者应因地制宜,依据实际,扬长补短,开展素质教育,创办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高校。

2、体育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及途径

针对我国体育高校素质教育的目的和现状,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妥善处理育体与育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生物、心理学一级社会理论作为指导,制定合适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以“终身体育”为主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延长体育教学中开设体育课程的时间。下面进行具体讲解。

2.1、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

体育高校教学的对象是大学生,主体也是大学生。体育高校教学的重点是能否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想增强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就必须加强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大学生对体育的本体功能,体育与健康以及生命质量的关系等有了解还要掌握体育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即可以锻炼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也可以增强其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重视体育的好习惯。所以说,体育高校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重实践,轻理论”,要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指导,使学生字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体育意识,提高其体育能力,养成终身重视体育的理念。

2.2、妥善处理育体与育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育体是指对体育大学生的体育培育;育心是指对高校体育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完善大学生自身的个性。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生对知识、技术以及技能的掌握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这个基本任务多年来一直未变,并一直受到体育高校教师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目标已经被提及,并引起了广大工作者的重视,也为高校进行体育革新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当代大学生要有具备以下心理素质:具有自立、自强、自信以及自尊的精神;具有坚定的意志,冷静沉着、勇敢坚强的意志;具有顽强的竞争精神以及善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合作团结的能力以及较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意识。因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正确对待育心和育体的关系,具体来说:首先是要把育心和育体紧密的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工作于高校的体育在各个环节上有机结合;依据体育高校建设的两重性,在实际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上必须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要求学生做到的同时,自己必须完成。

2.3、以生物、心理学一级社会理论作为指导,制定合适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的形式也应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应从传统的只侧重“知识型”人才,向创新型、综合型的人才转变。也就是说,现今应侧重于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素质,并具有高科技的时代所需的能力素质。为了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为:教育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爱好体育的兴趣,是他们渴望体育,主动练习体育的习惯,使体育逐渐形成学生日常生活的需求;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并完善其个性发展;促使学生的身心的自我完善,并把生活作为日常的一部分;培养自己能参与并享受社会体育文化具有的时代精神,把自己培养成文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4、以“终身体育”为主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

终身体育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的能力和习惯。终身教育指导思想的产生于当下体育的需求密切相关。在终身教育思想者的眼中,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所以说,高校体育教学也应当把终身教育作为其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改善,劳动时间也大大降低,这使得很多人具有大量闲暇时间,体育作为一项有益身心的体育活动,也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的“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既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意识,也可使大学生自觉的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益身心。

2.5、延长体育教学中开设体育课程的时间

现今很多的高校,开设体育课程仅在大一、二年级,这种开设课堂的方式,既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不利于大学生养成好的体育意识以及终身体育的习惯。高校体育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爱好体育的能力,并养成自觉运动的习惯,这不仅要求高校在大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也要在大三、四开设相关的体育课程以及一些体育选修课,否则要实施其目标将会非常困难。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054-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各个环节之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在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尤为重要。教育的职能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完善人格,但在此之前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传承优良民族传统、形成精神支柱的重要阶段。目前,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弱化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要处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高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在素质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1.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思想政治素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情感使大学生期盼祖国永葆繁荣昌盛,继而产生强大的动力,为追求真理不辞劳苦攀登,从而激发创业精神的形成;集体主义使大学生将自身的成才目标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紧密结合,进而形成前进的动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社会主义思想则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指明了方向。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具有促进作用,使大学生向着全面成才的正确方向发展,从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2.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约有3000万,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能否实现。他们的成长,不仅牵动了亿万家长的心,也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对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基本令人满意,他们在思想政治观念上较为成熟,心态比较积极,参与意识较强,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趋于客观,有强烈的危机与竞争意识,对祖国有深厚的感情,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等,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1.思想政治心态的淡漠性。大学生由于对政治理论的认识不足,政治辨别力不强、敏锐性不高,对西方的各种理论和思潮良莠不辨、是非难分,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出极大的片面性、盲目性和自发性。同时,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认识不全面,从而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失去应有的信心,进而表现出淡漠的态度。

2.思想政治动机的功利性。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色彩,不少学生积极要求入党是想通过参加相关活动来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以便在毕业时能找一份较好的工作。这些功利的动机会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应该引起广大高校领导和教师的特别关注。

3.思想政治心理的软弱性。少数学生由于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常处于“混日子”的状态。如此软弱的心理,将使其很难经受得住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及各种不良思想观念的冲击。

4.思想政治行为的不稳定性。由于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涉世不深,知识面狭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不平衡。受积极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政治行为就会向积极方面转化;反之,则会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甚至向消极、落后的方向转变。家长及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大学生的行为动态,及时给予引导或教育,以免其在人生路途上酿成大错。

5.自我意识的至上性。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提高,但由于大学生正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知识经验仍不丰富,理性思维尚不成熟,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很难作出理性、客观、正确的判断。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由于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复杂性,大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主观性,教育方法、工具、手段等的发展性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矛盾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面临诸多难题,例如,思想政治品德的复杂性和教育的目的性、思想政治品德的模糊性与教育的精确性等问题。为此,需要探索一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导向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导向性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机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育的内容要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教育目标、德育目标相一致。要有明确的导向性,为大学生指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通过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学生能明确平时应遵循的准则,不断调整其思想与行为,向测评标准靠拢,从而确保其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前进。发展性是指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机制的目的要从传统的“预测”“控制”“选拔”转移到“发展”上来,即从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变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发现发展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全面发展。

2.突出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科学性是指创建全面完整、层次分明、要求明确的教育机制,使之能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本质及各个方面的要求。在量化和取值层面,要从多角度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地确定教育内容,使测评结果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比性。实用性既是指教育机制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又是指教育机制要与社会用人机制和社会需求接轨。这样一来,既能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其未来职业规划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多层次、多维度的需求。

3.强调全面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全面性是指不仅要使大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而且更要实现大学生的多种能力、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发展。这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体现了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也就是说,教育机制要以德育目标为核心,要尽可能全面、确切地反映被教育对象的方方面面,不仅要有教育单项素质行为的个别指标和教育某一方面素质的局部性指标,更要有教育对象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同时,各个指标间要相互联系补充,层次清楚,共同构成系统而又有机的整体。层次性是指教育机制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特点或差异来进行创建。人的发展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可以体现在年龄、知识、能力、性格、兴趣、行为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研究创建的教育机制必须是多种层次的,只有准确地反映出每个大学生个体在不同年级、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才能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

4.“知、情、意、信、行”教育有机统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有知、情、意、信、行等多方面的特征,因而其结构具有明显的多维性、层次性,在每个维度上又呈现出连续性、顺序性和递进性。思想、政治、品德的每一个侧面都能反映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仅从其中任何一个角度进行测评,都难以反映学生整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单方面的教育会割裂思想政治素质的知、情、意、行之间的本质联系,导致德育工作的随意性。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机制的创建应包括知、情、意、信、行等多方面的特征分析。

5.双向教育主体共同实施。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由于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对教育产生畏惧,甚至出现逃避心理,从而影响其心理及思想、政治、品德的正常发展;在教育过程中,由于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往往不能准确地发现问题,导致教育的调节、激励、改进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在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机制时,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统一起来,强调多主体教育,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状况,使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测评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和激励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发扬民主,提高教育的客观性、准确性,增强实际效果。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既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使之面临巨大的挑战。一个才智很高的人,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其导向,其才智是很难有积极意义的,反而会对社会对国家产生一定危害。面对发达国家高科技发展的强大压力,我们最迫切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性的知识人才,即在德、智、体、美等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正确认识科学,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和集体,正确对待国家。因此,高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周青利.多元主体:大学生德育教育机制的创新[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2]王佳丽.论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2008(6).

[3]李春雷,郑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研究[J].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1).

[4]薛彩欣.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3).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篇6

在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由于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以及职业学校的改革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将严重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不利因素化解于无形之中,这对于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进而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无可替代。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坏关乎合格人才的培养,必须引起职教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职业素质包含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多项要素,是衡量从业者工作能力的主要依据。勤学苦练只能提高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只能通过加强道德修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获得提高。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提升职业学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在整个职业教育过程中,同时抓好就业指导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学生把学习和就业联系起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目的性,确立正确的择业意识。通过勤学苦练和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为求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合个人特点和能力,合理规划个人职业发展计划,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时的目的性,避免盲目和短视。对学生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指导,就在于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状况,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目标的确立,树立长远的就业意识,把学习和职业理想紧密地结合起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树立为实现职业理想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

加强就业思想指导符合学生需求,为学生“成才目标的确立”和“成才发展道路的选择”等提供了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在就业指导中重点抓好学生就业意识和就业准备教育,在传授给学生从事不同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同时,为学生适应就业奠定思想基础。把职业技能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用人标准、择业原则和择业方法,充分认识自我,消除心理障碍,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就业观念,在毕业时能理性择业并顺利完成从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和就业过程中,还能延续到工作岗位,激励学生适应企业员工身份,在工作中磨砺成长。

毕业学生能顺利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能有所作为,对在校生的激励作用将是非常巨大的,对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影响比任何宣传都有效。因此,搞好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生顺利就业能将学校带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把就业指导与德育工作结合,就是以就业指导工作为基础,在德育工作中突出就业思想指导。注重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德育的角度加强正面引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的市场意识。二是把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与日常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文明诚信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组织纪律教育等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做人做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守纪袁职、服务意识以及协调管理能力等。三是把就业理念、就业技巧、政策教育、就业信息指导和日常德育工作、普法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式,加强学生就业的法制意识,接受新的就业理念。

把德育贯穿就业指导工作的始终,抓好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阶段:一是就业前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通过不同形式的就业思想指导,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走出择业误区,树立正确的自我实现观、义利观和“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二是求职应聘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加强应聘态度、从业态度的教育,教育他们正确地衡量得失,帮助他们准确定位。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衣着打扮、语言谈吐、礼仪礼节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三是就业后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突出吃苦耐劳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的教育。

心理健康是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健全人格的前提。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适应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篇7

3.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素质教育指明了基本方向。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反映了当代教育的客观规律,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一是指教育自身也要现代化。我国教育必须走以特别强调“质量”为目标和以“效益”为方法的素质教育道路。教育要“面向世界”,这是一个回答知识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全球挑战之教育发展战略。伴随着冷战的结束,知识经济渐露端倪。同时,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因此,只有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国际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创新能力归根结底在于提高全民教育水准,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育要“面向未来”,这是一个迎接信息时代学习革命的教育发展战略。信息社会将引起人们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人际交往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导致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把21世纪的教育称为学习,正反映了未来教育变革的实质。既然教育变成了学习,学习者就理所当然地要变成学习的主体、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素质教育正体现了这种主体性原则。总之,“三个面向”对于教育自身的意义,就是要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时代背景下, 全面推进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造就能在不同岗位上担负起21世纪建设使命的创造型人才。因此说,“三个面向”为素质教育指明了基本方向。

4.邓小平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注重智力开发的思想为素质教育选定了主攻方向。在80年代中期,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问题。他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同时,邓小平还提出了要注重智力开发的思想,他的这一思想不仅针对工农业劳动者而言,而且也针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言。在邓小平注重智力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思想的指引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开始了对教育的反思。反思国力与民族素质、民族素质与国民教育的关系;反思教育的弊端及其出路;反思教育改革的着重点和突破点。最后,大家逐渐统一认识:中国的发展的确要靠教育,而且要靠素质教育,其主攻方向即注重智力开发,提高全民素质。

二、邓小平理论是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由于充分认识科学、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自告奋勇管科学、教育方面的工作。此后,科学、教育问题,特别是教育,始终是邓小平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他一再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是他推倒“两个凡是”和“两个估计”,提出“两个尊重”,解放了思想,激发和调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探索精神;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面向”、“四有新人”,确立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总方针、总政策,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总方向、总目标;阐述了教育的重大理论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这样,多年来,邓小平理论,尤其是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教育思想,就一直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如何利用邓小平理论,尤其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丰富内容去指导素质教育的实施,尚值得进一步深入地探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邓小平理论,尤其是邓小平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理论的原理论,是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三、邓小平理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五大报告语),兼之邓小平理论是素质教育产生的思想基础和指导思想,那么,邓小平理论当然也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要成为首要内容。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而进行以邓小平理论为首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因为只有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了广大青少年的头脑,才能使他们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为宗旨,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时刻准备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学校素质教育有两大板块,一是针对受教育者(学生)的素质教育,即通常所指的素质教育;一是针对教育者(教师)的素质教育。邓小平理论不仅应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也应成为对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教育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教师是教育的参与者和耕耘者,深刻领会和掌握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养,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篇8

一、围绕职业道德教育,构建“一体两翼”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目前高职的思想政洽理论课的教学体系是根据和教育部的“05方案”设置的,即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称《基础》课)和《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称《概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整合、拓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适应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实践中可尝试构建以‘,05方案”为主体,以职业教育和心理教育为两翼的教育内容体系。

(一)以“05方案”为主体,整合拓展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概论》课和《基础》课的开设,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形成科学的“三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结合学生的实际,可整合、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塑造和引导功能。如《概论》课可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的同时,将理论学习和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分析学生能感悟和触摸到的内容,这样既可避免理论宣讲的枯燥性,又可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另一方面,针对高职的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基础》课教学中可强化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及跟学生的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如可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职业指导”和“心理教育为两翼。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指导不等同于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它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全程。职业指导课程应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施以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大一可开展“职业导向性教育”,引导学生在了解专业、了解自身、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制定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大二,可进行“职业融人性教育”学生通过实习实训,更好地了解社会分析自我,将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并有效地实施、修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将之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学习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素质的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大三,町实施“职业拓展性教育”,针对毕业生群体的需求,在做好常规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注重学生作为职业人必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升,关注学生后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培养。

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结构性和地域性的“供大于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法国社会学大师莫里斯说过:“心理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心理教育的任务就在于预防问题,发现问题,提供指导,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心理基础。为此高职院校应立足高职教育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指导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以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心协为主阵地,以心理危机干预为主线,形成中心、院系、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工作网络为支撑的日常工作体系……还可将心理教育与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训相结合,使之日常化、全员化、全程化,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就业心态。

二、服务职业技能培养,构建“多边合作”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寓教于“行”的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就业导向”“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探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育的新途径。

(一)健全实践保障制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内容

在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往往会遇到诸如实践课时、经费、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强有力的实践保障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这个保障体系至少应该包括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学校应组建一支包括党委、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教师的工作队伍,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每年应根据学生数拨付一定的经费专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为其顺利实施提供经费保障;教务处要以要求专业课实践教学的标准来组织安排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明确把实践教学课时写进教学计划,有统一的大纲,有规定的内容和学分,有完整的课表安排,有规范的考核标准和要求,为实践教学提供长期实施的制度保障。

从实践内容上讲,可尝试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就业及和谐校园的构建相结合。利用实践课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深入基层,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与人相处,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实践中了解社会需求,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的状况,科学地做好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相结合,让学生零距离地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参与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知识竞赛、读书节等活动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构建;参观改革开放的典范,如华西村等,让学生切身感触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党的领导的正确性……

(二)构建多边合作平台,多渠道探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途径

首先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渗透。在构建和谐校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越发多姿多彩。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可与学校的党团组织相结合,与各院系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相结合,在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环节:利用“五四”“七一”“一二九”等活动纪念日,组织或参与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节、征文比赛、演讲辩论赛、党团知识竞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了解历史了解国情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锻炼思考、表达能力;参与志愿者组织或公益活动,如参与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捐款、义务献血、组织到敬老院、孤儿院帮助老人照顾儿童、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等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及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等。

其次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实习实训相渗透。“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使得部分学生产生“短视”行为,重专业技能,轻思想政治素质。针对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可借助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深入实习工厂,与实习指导教师及工厂的实习指导师傅们相互配合,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切实去体会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做人之本,是立足之基,自觉地去体会政治理论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从而提高其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围绕职业素质提升,构建“全员全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考评体系

有学者指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的全面性与考试的有限性永远是一对矛盾,无论怎样的考试都无法反映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考核尤为如此。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承担着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任。短短三年的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提高了?科学的“三观”是否“人心人脑”?这一切很难用一个具体的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内容、彤式、标准等都应有别于其他的课程。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状况,必须构建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评体系。

(一)重知重行,创新考核内容,丰富考核形式高职的生源构成、人才培养途径、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篇9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近几年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张,2013年,我国在校研究生已达到179万人,但比起庞大的适龄人口(4030.93万高中生,2300万大学生,2007年全国招收本专科567万人,研究生42.4万人。)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学历层次最高的人才,是国家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的骨干和动量。研究生培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输送高级人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关乎我国政治前途和发展走向,是现代化发展的灯塔。《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至2010年)》在关于研究生培养方向问题上指出:“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全面素质教育,努力培养符合社会主义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此处的全面素质应囊括若干个层面,其核心就是专业素养、身心素质和道德水平。而道德水平是人发展的基础,因此研究生德育教育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且是重中之重的环节。

曾指出,“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和人格教育,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由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牢牢抓住核心,坚定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不动摇,在坚定研究生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的同时,提升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使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变革中坚定方向,坚决投身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现如今国家十分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大环境下,我国高校依照自身发展特点,希望凭借理论研究和时间摸索,制定一些既合乎现实又实用的形式各样的导师制度,其中最具特点的是德育导师制和导师负责制。

然而,这些导师制度仍存在许多弊端和不足:首先,过于注重专业学习,没有和德育工作相结合。有些研究生导师在对研究生进行教育时,往往由于过分注重专业学习,导致出现专业学习管理严格,而思想政治教育层面薄弱的现象,未能重视到研究生的道德教育。部分导师甚至把多出科研作品、多发文章作为评判研究生在学习期间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但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却要求不严,甚至会搁置一边;其次,一些导师对新时期的道德教育内涵和大政方针没有充分的认识,在教育事务的科学性、时效性和专注性上还有很多缺陷。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的钻研力度不够,深度也不足,较为宽泛,无法以最大程度的指导研究生阶段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当前研究生的道德教育方式单一,方法无趣,不能与研究生阶段所处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吻合,甚至部分高校仍沿袭着本科生德育工作的模板,多以说教传授课本知识为主要形式,却不注重研究生的客观事实和差异性;最后,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导师的工作负担极重,根本没有精力对研究生开展德育工作。我国的研究生已经接连若干年进行扩招,造成研究生数量突增,而相比较来说,导师人数的数量增长速度却没有匹配上,这就造成师生比例失调。部分高校一名导师名下带几十个研究生,有的甚至百人以上,而且导师还有科研方面的压力,或偶尔会有一些兼职工作,这就使得导师经常超工作量,教学方面的课时量和质量都无法确保,更谈不上对研究生进行德育工作。

三、导师制及在研究生德育中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对研究生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指的是在学生入学后,通过“导师――学生”双选,确定其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指导教师,在完成必须的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以后,再由导师指导,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研究。导师在研究生的招收在研究生的招收与录取、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年度学习计划、论文工作计划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直接指导和检查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全面关心研究生的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做到教书育人。导师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既要在专业培养上带领其钻研,又要在思想道德品质上引导其健康发展。将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作为己任。“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为学、为人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倡导并加强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工作”。[2]这既有国家对导师重要地位的肯定,又对其提出了育人育德的要求。 “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3]明确提出导师要指导学生的专业研究,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思想觉悟有引导、教育的责任。此外,导师在培养学生时具有天然的亲近感,这种亲近一方面来源于其在学术上的权威性使学生产生尊重,另一方面是导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作为导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通过学生的亲近感,加强教育成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将导师奉为学术和道德的榜样。

四、优化体制,建立导师责任制下的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

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将导师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要做到上述观点,需要从三点入手:重塑育人理念机制,构建育人工作机制,强化育人考评机制,以此大幅度提升研究生培育质量、加快推进导师队伍良性发展。

1、重塑育人理念机制

根据教育部2000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为学、为人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导师应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要大力倡导并加强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工作, 要明确地把教书育人作为遴选导师的必要条件, 对教书育人业绩突出的导师要给予表彰。各培养单位一定要把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作为一项制度, 坚持不懈地抓下去”。通过《意见》我们不难看出,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导师需要在三个层面上以身作则,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指出:“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道”和“术”相结合的理念。(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国务院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导师应将德育作为育人根本,将学术指导作为基础,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这要求导师在学术指导期间,不能松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意方式方法,观察学生思想政治动向,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将其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二)“道”和“术”结合。“术”的层面,导师对学生的学术的培养教育始终是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主要内容,加强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正如同志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广大高校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研究生导师在科研学术领域深抓实干的同时,更应将学术指导与思想引领结合起来,形成“道”与“术”的高度统一。

2、构建育人工作机制

构建完整的导师评价体系,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将导师教书育人情况纳入导师管理工作。(一)规范对导师的遴选,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增强导师“首要责任人”意识,“要把育人作为遴选研究生导师的必要条件,实施‘一票否决’制”。[4]规范导师遴选,就是在遴选中找准硬性和软性双重指标。所谓硬性指标,即导师的科研学术能力和成果;软性指标,即学校不仅要把导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等硬性指标纳入审核范围,而且需谨慎衡量导师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就是在培训过程中既要有学术专业层面的内容,又要有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论的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导师培训,旨在转变导师重专业而轻思想政治的现状。个别思想素质不过关、道德素质低下的导师,要对其实行一票否决制。(二)完善建立考核奖惩机制。营造积极奋进、争为人先的导师工作氛围,建立健全导师考核奖惩机制,使导师队伍的质量和规模齐发展。在完善导师质量评估体系的前提下,促进导师提高自身素质、推进科学研究,保证导师队伍高速全面优质发展。同时,更不应忽视科研、教学和思想道德三者发展的平衡和有机结合,以此确保导师队伍的质量。(三)学校创造良好条件。学校增加对新人倒是的培训,尤其加强对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一方面增强 “首要责任人”意识,另一方面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指导导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将权利下放给导师,使导师在研究生的管理等方面有适当权利,全面评估学生。例如,研究生入党思想鉴定、奖学金评定意见参考、毕业鉴定等。这种创新的举措能够使导师将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全面把握学生培养过程,搭建起科学培养和全方位育人的平台。

3、落实导师成长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知识越深, 视野超宽广,各方面的科学知识超宽厚,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名教师,而且是一位教育者”。导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自身也应不断成长。这里的成长不仅是专业知识积累、业务水平精进、更是思想道德层面的提升。这是导师育人,并且服人的基本条件。导师在传授专业时,也应加强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渗透,将育人工作与教书相结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应以科学的理论带领人,以高尚的情操培养人,在学生成才道路上充当榜样,以身作则,使学生在专业成长道路上收到导师潜移默化的熏陶,更加深了“德”“才”兼备的教育可行性。

【注 释】

[1]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篇10

二、思想政治教育开发人才的现状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篇11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招生制度的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了招生形式的多样化,就业竞争的尖锐化,对于既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如何让学生顺利的进入社会的大熔炉?那么毕业生就业前的在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高职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虽然高职学生就业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前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的主要手段。

3、就业前在校教育内容

3.1 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人们的向往和追求。是思想的基础和支配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就业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深入开展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忱、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将满足社会需要转化为自己的主动行为与内在动力,使人生价值在正确的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中得以升华。

3.2 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在就业和发展过程中表现最直接、具体的素质与品行,也是其综合素质的体现。无论何时。毕业生都应将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摆在首位。一个人也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热爱工作。忠于职守。对社会和人民负责,精益求精,公正公平。

3.3 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是就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从事特定职业所必需的能力素养。专业、合作、责任、创新等职业素质是学生毕业后承担并胜任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和特定职业对人才能力紊质的要求,及早提升素质能力。打造核心就业竞争力,为顺利就业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3.4 择业心理教育。心态是人思想与精神的集中体现。加强择业心理教育,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主动、健康的心态。使其树立自信和竞争意识。增强耐受力和独立性,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实现顺利就业,而且会使其以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4、高职院校就业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4.1 就业指导机构及其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的运行机制不健全,出现了如就业指导方式陈旧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安排缺乏全程化、参与人员缺乏全员化、就业情况反馈系统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职教师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就业指导只是领导、就业指导中心、辅导员、系里的就业联络员的事情与一般教师关系不大,没有就业与日常专业课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忽视了对学生在职业道德、就业观念、创业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缺乏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全方指导,最终影响了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

4.2 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已经不单单是就业指导,而是正朝着职业生涯规划、人生导航等方面发展。就业指导教师缺乏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实战经验不足,缺乏系统连贯的就业指导培训等等,诸多原因导致就业指导中通常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指导方法。

4.3 就业指导中重技能轻思想政治教育。在校企合作中,学生离开课堂到不同的企业去实训,校企双方只重视学生的技术技能方面的训练,而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没有真正合作起来,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而且有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却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重技能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片面追求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忽视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

5、改革建议

5.1 发挥学院领导的核心作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停留在为就业指导而指导的阶段,要想使此项工作持续而有效地开展起来,主管院长统筹安排,制定并完善校、专业群、系级就业指导工作各项制度,提高就业指导中心与学工部、专业群课程开发中心等部门之间的联通性、将就业指导与招生、培养方案、发展规划等相关工作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更加深入推进就业指导的“全员化”工程,以争取全体教职员工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5.2 加大就业指导所需经费的投入。加强师资培训、配备专职教师、引进专业人才等都需要有经费保障。只有不断加大就业指导工作的经费投入,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才能确保收到实效。此外还可把握学院就业指导部门与用人单位广泛合作的机会,积极地争取社会各方捐赠,为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设立专项基金,并做到专款专用。

5.3 培训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专职教师。就业指导专职老师是就业指导的主体,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要以“一专多能”为培训目标,使每位教师既有自己的独特技能又具备相关岗位知识,可先从一般的就业指导知识技能的短期培训开始,再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此外,就业指导教师还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后续培训,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人才测评师、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证书,逐步推行就业指导教师的授课准入制度。逐步建立从持培训证上岗到持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人才测评师、就业指导师等与就指导工作相关的资格证上岗的制度,推进就业指导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建设。

5.4 克服重技轻德的思想意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是以技能教育为重,还是以道德教育为重?虽然在理论上不存在争论,但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轻视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技能培养、忽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问题。有些高职教师只教书不育人、重技能轻德育的情况普遍存在;有些高职生也认为,只要专业技能学好了,就业就不成问题。这不利于培养德技并重的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克服重技轻德的思想,把道德品质教育和技能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黄,要把它们融为一体,德育教学为首,技能学习和训练为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合格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应以培养高素质与高技能人才为其坚定不移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篇12

(二)高职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文化相联系的桥梁。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是指高职院校以满足企业对职工素质要求为目的,根据职业发展规律和职业素质养成规律,通过职业实践方式和自我调节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和发展在今后职业生涯中起重要作用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目标不仅包括实现学生按时就业,还包括为学生在今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高职职业素质教育主要包括爱岗敬业教育、职业创新教育、劳动技能素质等几个方面,具有“个体性、实践性、差异性”的特点。旨在“指导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职业、学会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人手,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创业观,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着力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文明行为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缩短从“学校人”到“职业人转变”的时间,为实现职校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础。

二、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质教育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

当前我国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在人生整个阶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智育、德育以及身体素质等的全面发展。同时,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形成和发展自身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三观”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起着内在指导作用。因此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深度融合非常具有必要性。一方面,能够在对学生形成和发展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的同时,加之以实用有效的职业素质教育,让二者融合起来,让学生在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在这些一般性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殊性的职业道德。这样所形成的价值观更为全面具体且有稳定性,对今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我国高职院校主要是以培养适合企业单位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为目的的,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更需要学生在入职之后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质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思考适当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科学的就职观、职业观、创业观,逐步增强职业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等,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非常具有必要性。

(二)符合企业人才需求,促进企业发展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企业不断提高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分工越来越细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内化成为人才的竞争,拥有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团队将会使企业拥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对技术型人才而言,高综合素质不仅体现在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过人的专业能力,更体现在学生入职之后所表现出来的职业面貌和职业操守,拥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在工作中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敢于创新、敢于攻坚克难等精神。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企业所必须具有的企业文化和企业软实力,可以将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才是企业绵长的力量之源,企业员工的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成败。而当前企业招聘也不再只专注于学生证书的多少和学习成绩的高低,对学生职业素质道德也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考察,并且有越来越重视人才内在综合素质的考察。因此,增强高职思想道德工作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深度融合对符合企业人才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客观意义。

(三)提高学校发展水平,实现长远发展

高职院校直接面向社会输出人才,人才素质的高低可以说是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影响力和声誉。好的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技术型人才不仅有专业技术能力,更要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还要有应对职业困境的能力和意志,在工作中发奋向上、力争上游。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就业水平,而就业水平高的学校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好评和家长学生的认可,这样学校的生源也就更多,也有更大的选择相对基础更好的学生的空间。在当下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时代,高职教育所面临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各院校都想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改革,希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获得优势,取得长远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就必须对学生的素养培养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不仅重视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三、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质教育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教学思想上充分重视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理念

理念指导行动,行动导向效果。教学指导思想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工作的思想指南,只有在教学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质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之纳入到高职院校教学指导思想的地位上来,才能教育实践过程中给予二者融合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领头军,既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职业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时刻渗透在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确立既体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一般要求又符合特定行业职业特点的职业素养教育目标理念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融合的基本前提”。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肯定将二者结合起来是高职教学内容的题中之义,也是现实高职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将其作为学校教学理念之一作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新德育教学理念,改革德育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环节,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合贯彻到教育实践之中。

(二)教学内容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上高职院校首先应该一改往常重思想政治教育、轻职业素质教育和将二者割裂开来的问题,在课堂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上,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内容非常的多,高职院校应该结合高职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这一目标,在高职院校一般学生进修三年这个有限的时效内,秉承“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理念下对其内容进行筛选,挑选出对技术型人才培养最基本、最有用的相关内容,将之在课堂和实践教育中加以讲授;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所学的相关专业有各行各业,针对普遍职业所需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奋进等精神要进行普遍性教学,然而,各行各业除了在这些基本职业素质要求的基础上还有一些特定的职业素质要求和原则,以及一些职业基本安全常识。这样就要求高职院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适当选择与之专业相关的特殊素质教育对其进行教育。在这样的过程中,将二者有效融合起来,既引导了学生在人生中所必须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又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素质要求在学生中进行了普及,这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入职等职业生涯都有一个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方式上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无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还是职业素质教育的进行,在学校教育中都包含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种方式。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则是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质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多数采用的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将相关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进行学习,如果仅采用这一种方式,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能会有所接纳,但对职业素质教育相关内容却缺少了直接的感悟。因此,为了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具体应该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一是在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课堂中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举行职业素质教育相关主题的辩论赛、邀请企业先进模范进行讲座、带领学生到优秀企业车间进行参观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乐趣中体会职业精神的可贵,在讲座中感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职业素质的力量。二是在学生专业实习的过程中加之以思想政治和职业素质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成为内在品德,不仅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实习过程中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组织观念、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工作中虚心学习、互相交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中构建出桥梁,始终不渝的将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素质教育深入融合起来。

(四)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主力军。建设专家化的高职德育教师队伍是高职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素养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高职院校中从事德育工作的主要是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老师,这些教师一般所修专业都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也是相关理论,但是却相对缺少高职院校学生所需的职业素质教育相关方面的知识。因此,学校在应该加强对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建设工作。一是在入职前的入职培训中增加职业素质教育相关理论内容,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教师入职后学校定期组织再教育。二是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师学术交流、进修、培训、社会实践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营造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长的氛围,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三是学校提供教师参与行业企业专家召开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让教师了解企业文化及企业制度,掌握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四是让从事德育的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习活动中,在实习的过程中既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又能够学生共同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积累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质教育深度融合的经验。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篇13

由于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周期缩短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这些现状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成为 21 世纪的人才,就要有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打好优良的基础。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要包括道德、智力、审美、劳技、身体等方面的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主要是以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为核心的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采用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起着关键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的教育,强调以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而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美国学者乔伊斯与威尔于 1972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被认为是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的开端。随着属于研究方法的模式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它为推进各领域的科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也进行了教学模式理论的研究。一般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样式,包括教学目标、操作方法、实施条件与评价等要素。教学模式对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学模式是对组织教学的一种设计,它将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从宏观上进行调配,对教学具有构造功能;另一方面,教学模式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它解决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问题,更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正是新时期教学模式研究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五大曾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曾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总书记还强调,到 2020 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等。要有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在教育改革后的新课标下,我国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是素质教育。研究适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当下各教育学者所重视的课题。道德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担负起培养学生优良思想行为素质的主要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初中思想品德是培养中学生健康思想品德的必修课程,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并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与困难。其一,学生、教师都认为思想品德课程教材内容很抽象,再加上应试教育观念,在课堂上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和道德的训诫,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其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性的引导,课堂教学只传授了概念性的知识,缺乏引导到生活实践的解释,只让学生将其当做某种理论知识来掌握、识记,难以化为学生真正的思想,用来指导其实践。其三,关注理论、关注权威是大部分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模式。这些都是不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了解社会、了解身边的一切与生活相关的事物。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还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也正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因此,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模式需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出合理的教育模式。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符合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

1.导学式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作为引导者来进行师生互动,导学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导学式是指以引导为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对比传统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导学式更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导学教学模式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思想品德教学的导学模式关键在于正确提问。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重要”。导学式的提问包含老师提问和学生发现问题两个方面,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阐述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动力。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探索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学记》里有:“君子之教,喻也。”其意在于强调教学要注重引导,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与相关技能。也可以用学生了解的、身边的事物来提问引导。例如,学习“民族文化”时,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来提问引导,如“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体现文化特色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作品正在流行”“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文化特色”等。

2.案例式

案例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是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而且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人际交互决定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心理学研究理论为基础构建的。

结束语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