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实用13篇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1

环境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完善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水平,对于企业的安全有序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技术支撑层面的建议

(1)提升化学品环境管理基础研究水平企业风险识别核心是贮存、使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有毒化学品,根据不同管理目的,国内外相关部门已经提出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物质、危险物质、极危险物质等清单。所以危险化学品环境危险程度和环境危险性评估亟待进行,根据相关安全管理条例评估和鉴定使用量较大化学品和常用化学品,并开展环境风险物质和重点化学品控制名录,进而实现重点化学品工业检核标准和准入标准的构建。

(2)进一步研究重点企业风险等级评估方法我国以制造业为主并存在大量石化化工企业,相关部门对风险企业的监管活动需要分级进行,这样才能够优化环境风险管理效益和成本。由于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理是建立在风险分级和识别的基础之上,所以应当深入研究重点企业风险等级评估方法,进行企业风险等级评估标准的分类分行业构建,最终实现对重点企业风险源动态管理的规范。

2管理层面的建议

(1)完善立法,充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根据《意见》中“充分落实环境安全的责任主体”的要求,相关部门应当通过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契机,进行安全主体责任意见的制定,并对环境安全责任主体内涵进行明确,通过一整套防范环境风险制度措施的构建,为企业进行环境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企业环境安全责任主体指的是在环境风险隐患治理和排查的定期开展中主动进行环境风险状况的申报,通过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制度的完善实现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的评审和制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在应急状态下责任部门应当开展预先处置活动并将事故源头切断,进而达到对事故最初态势的控制,避免次生环境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应当将事故情况主动上报相关部门,通过处置和救援活动的积极参与,为调查事件责任和原因提供有效配合,并支付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和产生的费用。

(2)通过风险申报登记制度实现对风险现状的掌握企业获得经营生产收益也就意味着承担申报企业风险防范措施和环境风险状况的义务。相关部门应当在环境保护法修改的过程中,对环境风险申报登记的法律依据进行明确,通过环境风险申报管理制度的制定实现企业申报贮存、使用、生产化学物质数量、种类、风险单元、防范措施的明确。申报制度建立后,企业主动申报就会代替传统责任部门上门检查,在常态化管理中纳入环境风险和化学品管理,进而为公众监督和环境部门监督提供便利。

(3)建立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制度企业落实环境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环境风险隐患的定期排查治理,相关部门应当对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规定进行构建,进而实现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内容、分级、概念的明确。企业则应当对环境风险隐患的定期排查制度进行完善,在全过程管理中评估、治理、报告、等级环境风险隐患。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则应当监督检查企业环境隐患的排查情况,在企业检查或企业上报中出现的较大隐患应当进行公示。同时责任部门还应当对风险隐患移交报告制度进行建立健全,对于涉及其他部门责权的隐患、非法行为应当通过书面形式进行告知。

(4)构建环境风险分级管理制度相关部门还应当积极推动环境风险评估活动的开展,通过环境风险分级管理措施的制定,实现环境风险的分级管理制度的构建。相关部门还应当对企业周边环境敏感区、风险防范措施、内部化学品进行了解,并根据了解情况进行企业环境风险级别的调整。相关部门还应当根部企业环境风险等级的不同,开展管理要求和模式的针对化实施,进而区别管理绿色信贷、上市环保核查、应急物资储备、环境风险申报、清洁生产、污染责任保险、应急演练、隐患排查。

3保证机制层面的建议

①强化合作,完善应急联动机制根据权威部门统计,六成到七成环境事件是由于化学品运输、安全生产直接事故造成或处置不当造成。所以,相关部门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方法中应当进行有效配合,尤其是在安全事故处置和运输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当保证责任主体充分履行防范和避免环境风险的义务,对于次生环境污染也应当进行有效处置。在受到安全事故报告后,相关部门应当将事故情况及时告知环保部门,并充分考虑专家意见处置事故,避免进一步引发环境污染。②建立应急救援物资评估制度相关企业应当依据自身性质进行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但关于应急物资数量、种类的规范还没有建立。相关部门应当进行环境应急救援评估制度的构建,并和安全生产部门、监管部门根据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应急物资配备标准的分等级分行业制定,进而实现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能力的提升。

4结语

当前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进而推动环境风险评估活动的有序开展,最终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对环境风险制度完善进行了分析,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强化重视,进而实现环境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2

现阶段,虽然直接以ERM的驱动因素为主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但关于传统风险管理(TRM,Tradi-tionalRiskManagement)实施动因的研究却相当丰富。鉴于ERM是对TRM的继承和发展,②因此,对TRM实施动因的文献加以回顾,能够为研究ERM的实施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完全市场条件下,风险管理被视为净现值为负的活动,投资者可以通过多元化方法更高效的规避企业特质风险(Modigliani和Miller,1958)[3]。但是,不完全市场条件下,上述结论不再成立。学者们先后从理论上证明了企业可以通过保险和套期保值方式降低税负(Modigliani和Miller,1963)[4],降低财务困境成本(Kraus和Litzenberger,1973[5];Macminn,1987[6]),降低成本(Jensen和Meckling,1976[7];Macminn,1987[6]),降低监管成本(Mayers和Smith,1987[8]),降低外部资本成本(Froot、Scharfstein和Stein,1993[9]),解决投资不足问题(Mayers和Smith,1987[8]),从而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随后的实证研究也基本支持了上述分析(Nanceetal.,1993[10];Colquitt和Hoyt,1997[11];Hoyt和Khang,2000[12])。如果说以保险和套期保值为代表的传统风险管理主要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考虑,ERM由于受到监管层和评级机构的高度关注,其驱动因素则显得更为复杂。2004年,纽交所修订了其公司治理规范,要求审计委员会制定相应的规范以保证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有效进行,从而将风险管理职责提升到董事会层面。巴塞尔协议Ⅱ则在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评估中新增了操作风险的规定,进一步拓展了风险管理的范围。同时,著名的评级机构也对ERM给予了极高的关注。2005年,标准普尔公司宣布,鉴于ERM的重要性,考虑将其作为评级体系中一个独立的、重要的科目。2006年,国际保险业的权威评级机构A.M.BEST特别公告,宣布其评级过程中加入对于ERM的考虑。2008年,标准普尔正式宣布,在公司评级过程中,将采用两步骤程序评估企业实施ERM的效果。③从国内看,2006年,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并将ERM实施水平纳入到央企及其负责人考核体系中。④在此背景下,161家中央直属企业(2006年数据)掀起一股ERM建设热。综上所述,从全球ERM实践来看,监管约束和评级压力似乎是ERM的主要推手。但是,Kleffneretal(.2003)[13]的一项针对加拿大“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RIMS)会员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到多伦多证交所监管风险管理指引约束的企业在实施ERM项目方面与非监管企业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被问及企业实施ERM的主要驱动因素时,61%的企业将“风险管理自身的作用”作为首选因素;其次是董事会的推动,占比51%;再次才是为了迎合监管约束,占比37%。

总体来看,问卷分析结果似乎更支持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那么,企业的ERM决策究竟是“监管因素驱动”还是“企业特质因素驱动”?如果监管因素起主导作用,那么可以推断,除了行业差异外(大部分监管规定都是针对特定行业制定的),ERM企业与非ERM企业在公司特质因素方面(如财务特征、经营特征、治理特征等)不会存在显著差异;否则,特质因素的差异则会非常显著。但是,有限的关于ERM实施动因的实证研究并未给出清晰的结论。Liebenberg和Hoy(t2003)[1]以26家实施ERM项目的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从企业收益的波动性、企业股票价值的波动性、企业的增长率、机构投资者所拥有的股权比重、长期负债与资本的比率、在高监管国家设置分支机构共6个方面检验企业实施ERM项目的驱动因素,结果发现除杠杆比率外,其他指标均不显著。Pagach和Warr(2011)[2]以138家在美国上市的ERM企业为样本,从财务特征、资产特征、市场特征三个方面对ERM项目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ERM企业与非ERM企业在上述企业特质因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从而间接证明了企业特质因素而非监管因素是企业实施ERM的主导因素。从国内文献看,从宏观层面探讨ERM框架和流程的研究相对丰富(杨乃定,2002[14];朱荣恩、贺欣,2003[15];唐国储、李选举,2003[16];金若昉、李若山,2005[17]),有限的实证研究主要基于问卷调查考察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建设状况(吕文栋、刘鲁梅,2010[18];赵杨、吕文栋,2011[19]),从企业微观层面探讨ERM动因和价值的文献尚未看到。本文承袭Liebenberg和Hoyt(2003)[1]、Pagach和Warr(2011)[2]的研究,试图对下述问题做出初步解答: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企业实施ERM的决策到底是“监管因素驱动”还是“企业特质因素驱动”?更进一步,如果企业是基于价值最大化的考虑实施ERM项目,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的ERM决策,其影响机制又是如何?

三、理论分析、制度背景和研究假设

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这一流程上,ERM与TRM并没有实质性差别,使ERM区别于TRM的关键内容包括两点:其一是关注的对象是企业面临的所有风险,包括声誉风险、操作风险等传统风险管理方式无能为力的领域;其二是强调采用系统而非分割的方式对所有风险加以管理,从而保证任何一种单一风险都不会对企业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Stulz,2003)[20]。ERM与TRM的上述区别可能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提高风险决策水平(Meulbroek,2002[21]);其二是整合式的风险管理也会增加实施难度和成本(Cumming、Hirtle,2001)[22]。因此,传统风险管理的驱动因素对ERM应当同样有效,企业的经济实力对于ERM决策也会更为重要。基于Kleffneretal.(2003)[13]、Liebenberg和Hoy(t2003)[1]以及Pagach和Warr(2011)[2]的研究,我们从四个方面刻画可能影响企业ERM决策的企业特质因素,即财务特征、经营特征、治理特征和经济实力。财务特征包括资产负债率、现金比率和经营现金流的波动,此类指标主要用来刻画企业遭受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我们预期,负债率高的企业比负债率低的企业更容易遭受财务困境,因此有更强的意愿实施ERM项目,而大量高流动性资产可以保证企业在遭受意外时及时对损失进行补偿,从而提升财务的稳健性。因此,预期现金比率与ERM的实施负相关。此外,现金流波动大的企业更容易遭受低概率的高额损失。因此,预期经营现金流的波动与ERM的实施正相关。经营特征包括资产透明度、企业成长性和经营的多元化,此类指标同时刻画企业遭受财务困境的损失程度。

一般而言,在遭受财务危机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低透明度的资产在紧急处置时很难实现其公允价值,这意味着企业的损失可能会加重。因此,预期资产透明度与ERM的实施负相关。对于高成长性企业而言,其价值主要依赖于未来的现金流,一旦遭遇财务危机,未来现金流的价值很容易被低估。因此,预期企业成长性与ERM的实施正相关。多元化程度与ERM的关系存在两种假说:一种是自然对冲假说,该观点认为,资产的多元化经营可以实现不同风险的自然对冲,因此没有必要实施ERM项目;另一种是规模经济假说,该观点认为,多元化经营提高了风险的复杂程度,因此,多元化企业更容易享受风险整合式管理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治理特征包括机构投资者比例、独立董事占比以及管理层持股数量。西方主流理论认为,机构投资者具有外部治理作用,他们会要求管理层采取积极的措施管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此,预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ERM的实施正相关。独立董事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常具有财务、战略、管理等领域的专业背景。在国外,风险管理委员会一般都由独立董事领导。因此,预期独立董事占比与ERM的实施正相关。管理层持股数量会影响其风险偏好,由于股票的价值与经营的波动性成反比,因而具有较高持股比例的管理层更有动机实施ERM项目。Cumming、Hirtle(2001)[22]提出,ERM的顺利实施将面临三大挑战:信息技术、监管约束和经济实力。ERM项目通常伴随着流程的再造、信息系统的升级、组织架构的调整、风险管理文化和制度的建设,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因此,预期企业的经济实力与ERM的实施呈正相关关系。假设1:如果“监管驱动论”成立,那么上述反映企业特质的因素在ERM企业和非ERM企业之间应当不存在系统性差异;反之,如果“经济驱动论”成立,那么预期财务特征、经营特征和治理特征则会在企业ERM决策中发挥显著作用。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ERM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可能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在我国,国资委于2006年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具有广泛的影响。该文件为指导性监管约束,并不要求强制执行。但是,考虑到国资委直属央企巨大的资产规模,特殊的产权结构,及其在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对这一指导性监管约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我们认为,指导性监管约束虽然缺乏强制力,但作为一种制度因素,仍会作用于企业的效用函数(尤其是考虑到央企特殊的产权结构及人事任命制度),从而影响企业特质因素作用于ERM决策的途径。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曾经指出,要将ERM实施水平纳入到央企及其负责人考核体系中。可以预期,上述方案一旦严格执行,势必对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活动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2:企业经济特质因素作用于ERM决策的效果受到监管差异这一制度因素的影响。此外,我国作为一个转型经济体,一个重要特征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在政府干预、地方保护、开放程度、法治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在国家层面呈现出东、中、西三大板块的格局。依据樊纲等(2011)[23]的研究,东部地区在政府与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发展、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显著优于其他地区。已有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与企业的成本(夏立军、方轶强,2005[24];吕长江等,2011[25];谢德仁等,2012[26];黄德忠等,2013[27])、融资成本(徐浩萍、吕长江,2007[28];杨丽芳,2014[29];李晓创,高文书,2013[30])及风险倾向(陈文婷、李新春,2008[31])相关。可以预期,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市场机制比较健全,竞争更为激烈,企业的风险意识更强,企业特质因素作用于ERM决策的效果会更显著。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由于地方保护较强,政府干预较多,企业的风险意识相对薄弱,企业特质因素作用于ERM决策的效果因而会较弱。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3:企业经济特质因素作用于ERM决策的效果受到市场化进程这一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驱动效果更显著;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驱动效果则较弱。

四、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对于二元因变量模型,最常见的计量方法是logit模型。模型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针对某一待检验事件,定义该事件发生为1(D=1),未发生为0(D=0);其次,对于每一个“D=1”的样本企业构建一个“D=0”的配对企业;最后,利用事件发生当年的数据,估计可能影响该事件发生的因素。Shumway(2001)[32]认为,logistic模型是一种静态模型,最大的缺陷是仅仅利用了事件发生当年的信息,而忽视了企业从“D=0”到“D=1”转变的过程信息。COX比例风险模型是弥补上述缺陷的重要方法。作为生存分析的经典工具,COX模型最初被应用在医学领域,但近年来,这一方法开始受到经济学者的关注(Paganoetal.,1988[33];Deshmukh,2003[34];Johnson,2004[35];Danielsenetal.,2007[36])。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基本形式为:h(t)=h0(t)•exp(xβ)(1)式(1)中,h(t)为风险函数,表示企业存活t期后立即死亡的概率(在本文中是指企业宣布实施ERM项目);h0(t)为基准风险函数,即个体不受外生变量影响情况下的风险函数;X为所有外生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的一个显著优势是不需要对h0(t)的分布做任何假设,因此在进行参数估计时不依赖特定分布的假设,从而大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构建COX模型的基本思路。首先,定义时间区间,并建立区间内所有企业完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这一数据集中,对于所有目标事件未发生的年份,均定义“D=0”。其次,将目标事件发生的年份数据定义为“D=1”,并将该样本在随后年份的数据从数据集中删除。因此,COX模型的数据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面板数据,数据数量随事件的发生逐年递减,被称为事件历史数据集(eventhistorydataset)。最后,利用该事件历史数据集,估计影响目标事件发生的因素。相对于logit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最主要的优点在于捕捉变量随时间演化的过程,并计算出一个目标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参考Liebenberg和Hoyt(2003)[1]、Pagach和War(r2011)[2]等研究,本文用以检测ERM驱动因素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如下:ERMit=F(财务特征,运营特征,治理特征,经济实力,制度环境)it-1+eit(2)模型中,i代表每一家样本企业,t代表年份。为了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我们将所有自变量做滞后一期处理。用于测度企业财务特征的变量包括杠杆比率、现金比率以及经营现金流的波动性。前期研究认为,杠杆比率越高的企业,遭受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越高,为控制财务困境成本,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动机就会越强。现金及其等价物属于高流动性资产,现金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流动性资产储备。

因此,现金比率较低的企业,可以从全面风险管理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此外,经营现金流波动性越强的企业越倾向于实施ERM,因为通过平滑经营性现金流,可以帮助企业规避现金流短缺的长尾风险,还可以在凸性税率制度下帮助企业降低税收负担。用于测度运营特征的变量包括无形资产占比、企业成长性和多元化经营程度。在无形资产的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其价值容易被低估。因此,当企业面临财务困境时,无形资产的变现能力受到制约。所以,无形资产占比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实施ERM项目,以降低企业遭受财务困境的可能。同时,对于高成长性的企业而言,其价值通常依附于尚未实现的现金流,而未来的现金流受制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其价值在破产情形下很难完全实现。因此,高成长性的企业也有动机实施ERM项目。此外,多元化经营对于企业ERM决策的影响存在两种对立的解释:一方面,实施多元化的企业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实现风险的自然对冲,从而降低企业实施整合式风险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多元化运作意味着协调、管理难度的加大,而强调整合理念的ERM项目则可以使企业获得系统处理企业各类风险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公司治理结构会影响管理层的“风险—收益”组合,并最终影响到企业的风险管理决策。本研究从机构持股比例、董事会独立性和管理层持股比例三个方面考察治理特征对ERM决策的影响。一般而言,机构投资者具有更加丰富的投资经验和专业知识,其不仅关注投资收益,更关注投资风险。因此,机构持股比例高的企业出于外部股东的压力,更倾向于实施ERM项目。与执行董事相比,独立董事有更强的动机建立自己作为决策专家和股东利益看门人的良好声誉,从而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市场价值。因此,独立董事会鼓励管理层积极的从事风险管理活动,降低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提升投资效率。管理层持股对于ERM的实施具有负向影响,原因是股票价值与企业经营收益的波动性正相关,而ERM项目则会降低企业经营收益的波动性,从而降低管理层所持有的股票价值。本研究从企业产权性质及注册地址两个方面考察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对ERM决策的影响。2006年,国资委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虽然该指引并非强制执行,但鉴于国有企业特殊的考核机制和晋升机制,指引仍对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在转型经济背景下,我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在产权保护、融资约束、政府干预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这一差异究竟会对企业ERM决策机制产生何种影响,有待实证检验。此外,研究还控制了企业资产规模。模型中,各变量的定义见表1。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既往研究中,Liebenberg和Hoy(t2003)[1]主要采用保险公司的数据样本,Pagach和Warr(2011)[2]研究的重点也是金融类企业(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考虑到金融类企业的资产结构、运营特点、治理水平具有特殊性,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于非金融类企业,以期对ERM决策的影响因素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本研究中,ERM数据采用手工收集。Graceetal.(2010)[37]曾指出,ERM的识别困难是造成相关研究进展缓慢的重要因素。本文借鉴Graceetal(.2010)、Hoyt和Liebenberg(2011)[38]的思路,通过多个关键词交叉印证企业是否开展了ERM项目。具体来说,关键词包括首席风险官、风险管理委员会、战略风险管理、整合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以及其对应的英文(CRO,ERM,strategicriskmanagement;integratedriskmanagement;holisticriskmanagement)。我们首先在新浪财经、巨潮、百度、中国证监会网站等以及中小板公司的官方网站对上述关键词进行检索,其次对命中目标匹配COSO(2004)报告或者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检验是否真正实施了ERM项目。经检测,截至2011年底,共有36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实施了ERM项目,剔除有特殊处理经历(ST)及数据残缺的样本,最终有302家企业进入我们的最终数据集,下文对样本进行描述分析。从图1来看,ERM企业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类别,但行业差异比较明显:样本中超过50%的ERM企业来自于制造业,文化产业、农林牧渔业和社会服务业的占比较低。总体来看,ERM企业的行业结构与我国主板上市公司的行业构成基本一致。从图2可知,ERM企业的数量自2003年以来呈逐年递增态势。以2007年为拐点,ERM企业数量呈现出一个跳跃式增长。笔者认为,两个原因可能造成了自2007年以来ERM项目的迅速发展:首先是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传统风险管理方式的弊病,一系列的破产事件迫使国内企业不断反思经营管理策略,在此背景下,ERM理念得以不断推广;其次是国资委自2006年《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来,先后于2007年、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召开了四次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交流会,国资委的持续关注,推动中央直属企业的ERM工作不断迈向新的阶段。图3对302家ERM企业的控制权性质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国资委直属企业最多,共155家,占比超过50%;其次是地方政府管理的国企,共83家,占比28%;随后是私营、民营、外资类企业,共有61家,占比20%;其他中央部委直属企业(如教育部、铁道部直属企业)最少,仅有3家。ERM企业控制权统计结果似乎支持了“监管驱动论”,受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引导的国资委直属企业确实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多的实施ERM项目。本研究所有财务数据均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还利用CCER数据库的企业多元化数据进行了补充。研究的时间区间设定为2003~2011年(第一家ERM企业出现在2003年)。

五、实证结果

(一)全样本实证

结果在不考虑特殊的制度背景时,究竟是哪些因素驱动了企业实施ERM的决策?我们首先构造了一个类似于Pagach和Warr(2011)[2]的样本,对“监管驱动”抑或“经济驱动”两种观点进行了检验。

1.单变量描述统计。从表4可知,在SASAC子样本中,所有被考察的10个变量中有6个在ERM企业和非ERM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分别是:现金流波动性、无形资产占比、市账比、机构持股数量、独立董事占比和企业规模。这意味着,即使受到指导性监管约束,企业特质仍然在ERM实施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非SASAC子样本中,也有6个变量在ERM企业和非ERM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分别是:现金比率、现金流波动性、市账比、机构持股数量、独立董事占比和企业规模。与SASAC子样本相比,新增了现金比率,而无形资产占比则不再显著。对比两个子样本可知,在指导性监管约束下,企业特质(而不是监管约束)仍然是企业ERM决策的主要驱动因素,但监管程度的差异可能导致企业特质作用于ERM的效果发生改变。

2.多变量回归检验。从表5可以看出,在监管程度存在差异时,企业实施ERM的驱动因素存在显著的不同。在受到指导性监管约束的子样本中,影响ERM决策的变量(资产负债比率、经营现金流的波动性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不考虑制度背景时的回归结果完全不同。资产负债率的系数显著为负,这意味着越容易遭受财务困境的企业,反而越不倾向于实施ERM。这一结果与Liebenberg和Hoy(t2003)的结论相悖,而与Pagach和War(r2011)的结论一致。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所具有的预算软约束特征,可能的解释是,财务困境成本对于ERM决策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在低于门槛值时,财务困境成本对于ERM决策具有正向作用(正如其他子样本所展示的结果);一旦高于门槛值,预算软约束效应将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可能因为依赖心理而放松对于风险的主动管理。⑥与Liebenberg和Hoy(t2003)、Pagach和War(r2011)的结论相反,外部机构投资者不仅没有促进全面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反而对ERM决策起到负向作用。笔者认为,这一结论是由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不成熟导致的。既有研究表明,在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下,以价值投资为导向的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严重缺乏,由于羊群效应等原因,机构投资者并未扮演资本市场的稳定器作用(宋军、吴冲锋,2001[41];孙培源、施东晖,2002[42];何佳等,2007[43];金鑫等,2011[44])。较强的投机性决定了其更加关注即期利益,短期成本高昂且效果存在时滞的ERM项目明显对其缺乏吸引力。此时,机构投资者将采用“用手投票”或“用脚投票”的方式,抵制ERM的实施。此外,现金流波动性显著为正,意味着企业希望通过实施ERM项目,平抑经营波动,降低因现金断流所引致的财务困境成本。在非SASAC子样本中,由于没有受到监管约束这一制度冲击,企业实施ERM的驱动因素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具有较高成长性的企业更倾向于实施ERM项目;独立董事占比与ERM决策负相关,而资产规模与ERM决策正相关。上述结论与全样本回归结果类似。综上所述,在受到指导性监管约束条件下,ERM实施决策仍受到企业特质因素的影响,但监管差异会导致企业特质因素作用于ERM决策的效果发生变化:受监管企业在制定ERM决策时,更多的受到财务状况的影响,而非受监管企业的ERM决策更多的受到治理水平和经营质量的影响。假设2得到证实。

(二)考虑市场化程度差异的实证结果

作为转型经济体,我国各地区市场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不同的市场化水平下,政府干预、地方保护、对外开放、金融和中介发展程度等要素都存在很大的不同。那么,这一差异是否会导致“监管驱动”和“经济驱动”的地位发生变化?进一步,哪些作用于企业ERM决策的企业特质因素会受到市场化程度差异的影响?为了回答上述问题,参照樊纲等(2011)的报告,将样本企业按照注册地址划分为东、中、西、东北四个子样本。考虑到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样本较少,将其合并,并统称为非东部地区子样本。同时,借鉴杨灿明和孙群力(2008)[45]的研究,将辽宁省调整到东部地区子样本。⑦重新组合后,东部地区子样本包括183家ERM企业,非东部地区子样本包括119家ERM企业。

1.单变量描述统计。从表6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看,与全样本统计结果基本一致。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与非ERM企业相比,ERM企业的运营波动性更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更高,企业规模也更大。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ERM企业的财务杠杆更高,经营波动性更强,成长性更高,机构投资者持股量更大,治理结构更完善,规模也更大。统计结果同时也表明,流动资金持有量与ERM的实施呈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保守型企业更倾向于实施ERM项目,这些企业的管理层通过持有大量的流动性资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非正常高额损失。

2.多变量回归检验。从表7可以看出,在不同市场化进程的地区,企业实施ERM的驱动因素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企业特质因素对ERM的实施起到主导作用。基于前述相同原因,经营现金流方差、市值账面比、资产规模与ERM的实施正相关,而多元化程度、独立董事占比和管理层持股数量则与ERM实施负相关。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在控制企业规模后,经营现金流波动率、市账比、多元化程度、独立董事占比、管理层持股数量等指标均不再显著,只有无形资产占比一个因素对ERM的实施有显著作用。上述结论可能意味着,在政府干预较强、市场竞争环境较差、对外开放程度较弱的地区,监管约束(而不是企业特质)在企业实施ERM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假设3得到证实。

(三)稳健性检验

1.采用Probi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为了检验上述结论的稳健性,我们对302家ERM企业按照行业(证监会三位代码)和资产规模分别构造配对组,然后采用Probit模型对ERM的驱动因素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如表8所示。结果显示,企业成长性、资产规模与ERM的实施正相关,多元化程度、机构持股比例、独立董事占比与ERM的实施负相关。对比COX比例风险模型全样本回归结果,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但部分变量的显著性有所降低(如前所述,这正是COX模型相对于Probit模型的一个优点)。总体来看,我们的研究结论是稳健的。⑧2.考虑两权合一的调节效应。在前述回归结果中,管理层持股数量与ERM的实施呈负相关关系,我们的解释是董事会的制衡机制发挥了作用。按照这一推断,如果CEO与董事长两权合一,那么董事会的监督机制便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此时,管理层持股数量应当与ERM的实施正相关。为了检验这一假设,我们在回归方程中纳入了管理层持股数量与两权合一的交互项,回归结果见表9。可以看到,加入两权合一及交互项后,主要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水平不变。测度CEO与董事长两权合一的变量符号显著为负,意味着两权合一不利于企业ERM项目实施,这与两权合一具有负向治理效应的结论一致(蒲自立、刘芍佳,2004)[46]。最重要的是,管理层持股数量与两权合一的交互项符号为正(但在10%的水平上不显著),这意味着当CEO与董事长两权合一时,董事会对管理层的制衡机制不再有效,导致风险规避动机越强的管理层(体现为持股数量大)越倾向于实施ERM,而风险追逐动机越强的管理层反而得不到相应的制约。原有推断得到支持。此外,我们还采用做交互项的方法,检验了监管差异、市场化程度差异对影响ERM决策的企业特质因素的调节作用,所得结论也证实了本文的研究是稳健的。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3

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最高层次,与企业管理其他职能管理相比, 其最大特点是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如果基于西蒙的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的分类, 战略管理问题属于非结构化问题决策, 都是以前不曾出现、不具有确切性质的决策问题。对于企业,处理战略所固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知识最为缺少,战略意识淡薄。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企业战略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动态变化之中。

一、战略管理概念辨析

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所采取的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综合性决策。针对“战略”的定义,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但综合大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战略是确定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并指出实现长远目标的策略和途径,也是企业谋求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间平衡的一种规定,是关于企业经营方向和解决经营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所应遵循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指导性的原则。具体地讲,是围绕企业与环境这一核心问题,从企业内部不同层次上系统地提出的有关自身发展的方向和行动方案。它通常被用以指导企业整体经营活动,以达到企业资源运用效率和效益完美的统一。

战略态势是指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出现的各种机会与威胁作出的战略应对措施。根据战略态势可以将企业战略分为三种类型:发展型战略、稳定型战略和紧缩型战略。发展型战略亦称增长型战略,是指企业在现有的战略基础水平上向更高一级发展。发展型战略一般包括集中化战略、一体化战略、多样化战略。

二、企业制度环境

企业的宏观环境是指会对企业战略产生重要影响的来自企业外部的力量。由于企业宏观环境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宏观环境进行分析预测,归纳把握宏观环境的发展趋势。企业的宏观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四类,即PEST: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

根据战略管理理论中战略制定的步骤,企业首先需要分析外部环境因素,以此为基础进行战略的调整。企业战略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高度依存关系,企业战略与外部环境的匹配度将极大影响企业经营状况。对宏观环境的四大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能够归纳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宏观环境分析,能够对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的潜在机会及威胁进行清晰识别,并制定出相应的战略或调整战略。

三、企业制度环境与战略管理的互动关系分析

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最高层次,与企业管理其他职能管理相比, 其最大特点是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如果基于西蒙的结构化决策、 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的分类, 战略管理问题属于非结构化问题决策, 都是以前不曾出现、不具有确切性质的决策问题。对于企业,处理战略所固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知识最为缺少,战略意识淡薄。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企业战略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动态变化之中。

当制度环境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时,由于制度环境多样性水平已经较高,制度套利并不会因为组织制度环境多样性的提高而大幅提升。制度套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利用制度环境的差异发展出异质性的资源和能力。随着制度环境多样性提高,一个地区的分支机构发展来的资源和能力更难以适应其它分支机构所处的极为不同的制度环境,应用到其它分支机构的难度上升,导致制度套利的收益增长缓慢,甚至为负。另外,由于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多样性程度已经较高,制度环境多样性的微弱提升可能导致原来就已经捉襟见肘的企业管理能力难以应付企业面临的复杂环境,导致企业决策出现失误。因此,制度环境多样性上升会带来极高的边际成本。此时,制度环境多样性上升带来的边际成本会超过边际收益。因此,当制度环境多样性水平高时,企业绩效随着制度环境多样性的提高呈下降趋势。

四、建立具有互动性的企业制度环境与战略管理策略

制度环境多样性也使企业面临更高的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经营管理成本。外部交易成本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随着制度环境多样性提高,企业需要熟悉更多地区的制度环境,并且熟悉各地区制度环境的投入与制度环境多样性正相关。制度环境可以分为正式制度环境和非正式制度环境。

其次,制度环境多样性程度越高,企业越难以充分熟悉各地区的制度环境,越有可能违反分支机构所在地的制度规则,并承担由此带来的大量成本。例如,企业可能由于违反政府显性或隐性的规则而受到制裁,或由于违反当地商业非正式规则,导致与当地商业伙伴的关系恶化,甚至丧失大量的商业机会。另外,企业还可能由于违反当地的社会习俗而被民众抵制。

五、总结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战略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的稳定、 高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充分认识战略管理对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意义,同时, 为了保证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要求企业在战略制定、 战略实施、 战略控制的各个环节, 建立有效的制度环境, 保证实施全面的战略管理,以期获取更大的收益。

(作者: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春季班,战略管理方向)

参考文献:

[1]邓荣霖.现代企业制度概论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2]王方华.企业战略管理 [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4

雾霾的持续出现,对人们的健康及出行造成较大的影响。作为混凝土行业,要从自身来控制污染源头,制定环境保护制度,为环保出份力。企业必须设立环境保护领导办公室,负责组织、落实、监督环境保护工作,实时调取监控进行落实。在生产现场要有专人洒水降尘(做到早、中、晚各一次),防止扬尘,污染环境。厂内放置专用垃圾桶,垃圾清理前应进行洒水降尘,在生产区域要严格控制乱扔垃圾。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粉状材料,应安排在罐内存放,砂、石等骨料应存放于安装全封闭大棚的料场内,运输时要防止漏洒,装卸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砂、石料场安装自动喷淋设备,用于降尘,降低大气污染指数。混凝土运输车辆清洗废水、地面冲洗水,经收集、砂石分离、沉淀处理后回收再利用。生产中产生的废渣、不合格产品要有专用存放池存放(定期外运),粉料罐体要安装自动除尘装置用来收集排气口排出的粉料,做到回收再利用,杜绝粉尘外溢,对环境造成污染。企业内部设立的环保办公室要制定定期内部检查制度,采取“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措施)予以整改,要责任到人。制定周期环境保护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设有环境保护宣传专栏),用于提高个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3临沂市对环境管控的要求

临沂市就四大环境污染源及环境安全等出台了《临沂市大气污染防治20条加严措施》。措施如下:

(一)工业企业污染治理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落实“三个一批”措施。一是限期治理一批,对钢铁、焦化、电力、建陶、水泥等重点企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烟尘、无组织排放废气等不能稳定达到山东省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的,实施限期治理。二是停产治理一批,对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和偷排偷放的实施停产治理。三是关停拆除搬迁一批,对停产治理期限内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实施关停、拆除;对城区内现有重点污染企业列入搬迁计划,逐步实施搬迁。

(2)土小企业关停、拆除。对外环线以内小铸造、小石灰窑、小页岩砖、小陶瓷、小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坚决关停、拆除,防止死灰复燃。

(3)严格行业环境准入。外环线以内一律停止审批新上燃煤项目;五区内未批先建项目一律停止建设,严控新增污染物排放的新上项目、新增产能。其他新上项目环保设施必须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

(二)城市扬尘治理

(4)狠抓施工工地扬尘治理。所有施工工地必须严格落实“六个100%”(施工现场围挡率、进出道路硬化率、工地物料篷盖率、场地洒水清扫保洁率、密闭运输率、出入车辆清洗率达到100%),视频监控设施联网贯通且正常运行。混凝土搅拌站要落实“粉料仓除尘、料场全封闭、车辆冲洗”要求,9月30日之前未达到要求的,外环线内一律取缔,外环线外停产治理。

(5)狠抓渣土、散装物料运输扬尘治理。渣土运输车实行集中挂靠、统一管理,严禁个人、社会闲杂车辆上路营运;渣土运输车必须按照指定时间和路线行驶,一律实行全封闭运输。加大夜间执法检查力度,违规车辆一律查扣一个月以上。一经查扣,相关施工工地停工三个月以上。散装物料一律密闭运输,防止抛洒遗漏,违规车辆一律查扣一个月以上。

(6)狠抓城区道路扬尘治理。外环线内主次干道使用高压清洗车辆进行清洗冲刷,每3天至少清洗一次;除雨天外,每日全路段至少洒水保洁2次。

(7)土地绿化。对主城区范围内地面及临时闲置土地进行硬化或绿化。

(三)机动车尾气治理

(8)加快黄标车淘汰步伐。年内完成6.6万辆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任务(以山东省财政厅、公安厅、环保厅、商务厅、交通运输厅5部门统计数据为准),淘汰率进入全省前3位;外环线内黄标车一律禁行。

(9)严格实行环保标志管理。全面落实机动车先环检、再安检措施,尾气不达标的一律不予办理注册、登记、年检手续;开展机动车排气路检、抽检,比例不低于在用机动车保有量的5%。

(10)开展车用油品专项治理。油品不达标的加油站,一律停业整顿。

(四)能源结构调整

(11)全面整治燃煤锅炉。外环线内10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一律拆除,或限期改用电、气锅炉;开展西部板材业锅炉集中整治,不能集中供热的,限期改用电、气锅炉。

(12)落实高污染燃料禁燃措施。在禁燃区内,严禁新建使用高污染燃料项目;已建成的使用高污染燃料的项目,一律拆除或限期改用电、气锅炉。(13)大力推行城区集中供热。加快集中供热管网建设步伐,年内新增供热能力1000万平方米。(五)餐饮油烟治理

(14)严格油烟排放管控。外环线内所有宾馆、饭店、食堂等餐饮业油烟排放单位,8月31日前必须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和专用烟气排放管道,逾期未完成的,责令餐饮业油烟排放单位停业整顿3个月以上。

(15)禁止露天烧烤。对烧烤摊点进行总量控制,城区范围内严禁新增烧烤摊点。露天烧烤一律改为室内烧烤(使用环保型无烟炉具的限期1年内改为室内)。室内烧烤废气必须集中处理,配套油烟净化设备。无环保型无烟炉具和不正常使用环保型无烟炉具油烟净化设施的,一经发现,没收全部生产经营设备,取消饮食业从业资格。空气自动监测站周边2公里范围内严禁从事烧烤经营活动。

(六)环境安全监管

(16)强化节能环保刚性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办理工商注册,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违反规定的,由纪检监察等部门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17)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大力推行排污企业公开承诺制,所有排污企业一律在门口显著位置设立承诺牌,强制实行污染物排放信息公开。各县区须与所有排污企业签订责任书。

(18)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对偷排偷放企业实施严管重罚,查处超标一次予以顶格处罚,停电停产或停止施工3个月;第二次超标坚决关停。

(19)严格实行责任追究。自2014年8月1日起,对市级及以上查处同一企业违规、超标2次的,在严肃查处企业的同时,一并追究相应县区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的责任,县区查处同一企业违规、超标2次的,一并追究相应镇街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的责任。

(20)加强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在连续性异常天气情况下,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停产、机动车限行、施工工地停工等措施。

(七)临沂市制定“治本之策”

严格产业环境准入。要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从项目立项抓起,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项目落地。对达不到环评要求的项目,宁可忍一时之痛坚决放弃,也绝不能追求片面发展破坏环境。外环线以内一律停止审批新上燃煤项目;五区内未批先建项目一律停止建设,严控新增污染物排放的新上项目、新增产能;其他新上项目环保设施必须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各县区对发展方式要重新审视,新上项目不得新增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做不到的一律不准落地。淘汰落后产能。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按照国家的工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加快淘汰钢铁、火电、水泥等过剩产能,对没有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县区,要严格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切实降低市区、县城周边的污染物排放强度。优化工业布局。要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合理确定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严格控制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项目。要结合产业布局调整,加快重污染企业加快退城入园步伐,对市区内重污染企业实施搬迁改造,引导和推动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5

1.1 管理者不重视内部控制和管理 

在现代管理机制中,各个企业普遍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许多企业的领导者也都参与其中,加强了对企业的控制管理。但是在旧体制下,企业管理者把管理力度大都放在了生产的管理上,把关注焦点放在了生产的进度上,对内部管理管理缺乏重视,甚至有点管理者认为管理不是什么制度关注的事情,只要管理好了生产也就管理好了企业的整个财务,忽视了管理的作用,这样的领导人负责制最后只能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1.2 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强了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升了财务部门在企业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一些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只是强调了人员的考勤,而忽视其职业道德的管理;制定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却没有制定与之配套的监督机制,其制度在整体上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合理的体系。在前期的目标制定上缺乏预期性,在后期的管理中没有做到严格执行,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其滞后性通常给违法行为的发生开了绿灯,另外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较为片面、零散,没有使相关责任人参与其中,更没有带动其他普遍职员自觉自愿的加入到监督管理机制中,以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3 管理观念陈旧 

在旧体制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因素的整体环境下,许多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较低,管理方式较为单一,思想更是守旧落后。一些企业的领导者自身知识较为匮乏,缺乏实际管理能力。如在财务管理上认为财务就是记账和算账的一些简单工作,不需要专门的管理。既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知识和认识,又没有现代财务管理技能,使得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作用没有显示出来,财务管理没有与企业的市场经营结合起来,从长远来看势必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财务管理不严导致财务信息不真实、会计核算不准确、部门或个人越权违纪等现象的发生。 

1.4 沟通不流畅、部门间协调不一致 

在旧体制中许多企业对各个部门设定了不同的制度,形成了分而管之的局面,同时在不同部分之间由于内部的沟通失效,加上企业内部的竞争就使得部门之间、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失真、失效。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小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而当事故发生时某些人又极力推卸责任,而不是共同协商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企业就会失去他的活力、信息交流不及时、信息的有效性缺乏、员工之间缺乏信任,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诸多诟病,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1.5 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在旧体制中由于大多数企业都是属于国营或公私合营性质,对生产实行包产包销,因此这些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也就形成了懈怠,把企业当成个人或国家的,很少有企业建立独立的财务管理部分和监督部门,在此思想下也就造成了他们在财务管理上的结构混乱,既想获得更多的备用资金,却又造成了资金的闲置没有发挥其功效。

2 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管理的特点 

2.1 注重管理和创新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产生了竞争且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知识和人才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因此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再是资金和生产能力了而是企业是否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员工了,创新成为了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创新不仅包括管理上的创新还有技术上,产品的研发、保障、销售等各个环节之中。另外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成为了管理者应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点。因为创新是企业保持自身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稳定市场,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获取经营效益的根本途径。 

2.2 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 

在市场经济中人才就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本国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外来强势企业也不断涌入国内,因此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无限生机的同时更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也越发的重视自身人才库的建

设和人才资源的管理,尽量避免企业所需关键人才的流失以造成企业的损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关键部门。 

2.3 注重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经营战略发生了改变,大力发挥和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稳定自身优势或形成自身的品牌,稳定市场。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和格局的形成,许多企业不得不将主要精力转向与提高自身的整体实力,不断向附加值高,利于自己实现垄断优 

势核心业务领域发展,在与其他企业竞争的同时逐渐创造出自身的强势产品,在稳定市场份额的同时打造出了属于自身的品牌。品牌化道路、品牌化效应不仅是当下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4 注重市场营销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6

1.1 管理者不重视内部控制和管理

在现代管理机制中,各个企业普遍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许多企业的领导者也都参与其中,加强了对企业的控制管理。但是在旧体制下,企业管理者把管理力度大都放在了生产的管理上,把关注焦点放在了生产的进度上,对内部管理管理缺乏重视,甚至有点管理者认为管理不是什么制度关注的事情,只要管理好了生产也就管理好了企业的整个财务,忽视了管理的作用,这样的领导人负责制最后只能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1.2 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强了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升了财务部门在企业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一些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只是强调了人员的考勤,而忽视其职业道德的管理;制定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却没有制定与之配套的监督机制,其制度在整体上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合理的体系。在前期的目标制定上缺乏预期性,在后期的管理中没有做到严格执行,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其滞后性通常给违法行为的发生开了绿灯,另外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较为片面、零散,没有使相关责任人参与其中,更没有带动其他普遍职员自觉自愿的加入到监督管理机制中,以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3 管理观念陈旧

在旧体制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因素的整体环境下,许多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较低,管理方式较为单一,思想更是守旧落后。一些企业的领导者自身知识较为匮乏,缺乏实际管理能力。如在财务管理上认为财务就是记账和算账的一些简单工作,不需要专门的管理。既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知识和认识,又没有现代财务管理技能,使得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作用没有显示出来,财务管理没有与企业的市场经营结合起来,从长远来看势必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财务管理不严导致财务信息不真实、会计核算不准确、部门或个人越权违纪等现象的发生。

1.4 沟通不流畅、部门间协调不一致

在旧体制中许多企业对各个部门设定了不同的制度,形成了分而管之的局面,同时在不同部分之间由于内部的沟通失效,加上企业内部的竞争就使得部门之间、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失真、失效。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小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而当事故发生时某些人又极力推卸责任,而不是共同协商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企业就会失去他的活力、信息交流不及时、信息的有效性缺乏、员工之间缺乏信任,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诸多诟病,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1.5 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在旧体制中由于大多数企业都是属于国营或公私合营性质,对生产实行包产包销,因此这些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也就形成了懈怠,把企业当成个人或国家的,很少有企业建立独立的财务管理部分和监督部门,在此思想下也就造成了他们在财务管理上的结构混乱,既想获得更多的备用资金,却又造成了资金的闲置没有发挥其功效。

2 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管理的特点

2.1 注重管理和创新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产生了竞争且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知识和人才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因此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再是资金和生产能力了而是企业是否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员工了,创新成为了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创新不仅包括管理上的创新还有技术上,产品的研发、保障、销售等各个环节之中。另外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成为了管理者应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点。因为创新是企业保持自身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稳定市场,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获取经营效益的根本途径。

2.2 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

在市场经济中人才就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本国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外来强势企业也不断涌入国内,因此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无限生机的同时更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也越发的重视自身人才库的建设和人才资源的管理,尽量避免企业所需关键人才的流失以造成企业的损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关键部门。

2.3 注重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经营战略发生了改变,大力发挥和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稳定自身优势或形成自身的品牌,稳定市场。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和格局的形成,许多企业不得不将主要精力转向与提高自身的整体实力,不断向附加值高,利于自己实现垄断优

势核心业务领域发展,在与其他企业竞争的同时逐渐创造出自身的强势产品,在稳定市场份额的同时打造出了属于自身的品牌。品牌化道路、品牌化效应不仅是当下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4 注重市场营销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7

一、制约中小民营制造企业运作管理的人文环境

1.“中国特色”是运作管理现代化的“挡箭牌”。“中国特色”、“国情和本土化”一直以来是我国中小民营制造企业拒绝国际化、运作管理现代化的“挡箭牌”,一些企业在引进ERP、TQM、精益生产方式等先进的生产方法与技术失败的案例可以说明。我国的企业经营者一方面深信先进的生产方法与技术是解决企业运作管理难题的灵丹妙药,另一方面又只是从技术层面上去借鉴与引进先进方法和技术,这难免重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近代中国人文思想的框框,或者说传统的管理价值观根深蒂固。

2.“契约社会”未被认可的社会环境。目前,我国远远未能完成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文基础建设,“契约社会”理念并未被社会所广泛认可与接受,传统价值中人格的非独立性导致了现实中企业经营者与员工的不对等地位,企业与员工并不是对等的契约关系,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目标在中小民营制造企业的生产运行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这种过渡追求利润的价值取向,必然建立在牺牲广大员工的幸福指数的基础之上,只因企业经营者更多的是仅将员工当成会说话的机器。

3.家长式的管理思维。“官本位”思想在国有企业中有明显的体现,而在中小民营制造企业中体现的是家长式的管理思维,企业经营者以做家长的思维做企业,任人惟亲,拒绝职业化人才,凭经验办事,屡见不鲜。当年显赫一时的巨人集团,就是在家长式的管理思维下瞬间“烟飞烟灭”,相比“基业常青”的企业来说有如昙花一现。

二、提升我国中小民营制造企业运作管理的对策

1.树立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树立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进而建立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利于革除家长式的管理思维,将能够很好地提升企业的运作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图1)。

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包括牵引机制、竞争淘汰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约束机制,四大机制能够确保各系统的良好有效运行。对于中小民营制造企业来说,由于大部分的生产属于单调的流水手工操作,而且员工的素质普遍较低,该系统的运行也许未能起到预想的效果,但这里更多的是强调理念的树立,一步一个脚印,运行有序的系统建立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其实正因为关键的这一步没有走好,才出现了今天中小民营制造企业“一朝天子一朝臣,各领风骚三五年”的现状。

2.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树立起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观念。诸如构建同一化的就餐环境、设立高层主管与员工同乐日。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还要求企业经营者重新评价强调成本为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在一定历史阶段是成立的,但从长远来说,我国的企业不可能永远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来进行竞争。因此,中小民营制造企业的经营者必须重视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通过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

3.统一基于精益生产的思想方式。精益生产的思想方式集成了人、过程和技术,它要求企业从产品开发、工艺设计、原材料供应、制造流程、仓库管理到产品销售等环节都要通过精益技术将浪费减少到最低。基于人文管理思想启蒙的现代运作管理价值观体系关键的一点就是企业内全员的精益生产思想方式的统一,进而才逐渐根据企业实际确立精益生产战略。这对于现阶段的我国中小民营制造企业来说尤为重要。要彻底地扫除“中国特色”、“国情和本土化”等拒绝管理现代化的“挡箭牌”,杜绝不切实际的未有精益思想就想实行精益生产方式或者其他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的冒进行为。

统一基于精益生产的思想方式还要求企业从观念上认清生产车间在整个制造企业中的重要位置。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中小民营制造企业本属生产型企业却视生产车间为基层组织,其他辅助和职能部门都凌驾于生产车间之上,进而给车间的正常生产制造了无形的障碍。

因此,企业应当树立以生产车间为中心的企业组织观念,以生产车间为中心的企业组织(如图2)。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8

是一套以原则为形式的逻辑推理,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用来评价、开拓和完善会计实务的通用观点所构成的一套前后一致的合理的原则。管理会计。它是通过一系列专门积累资料,以为内部管理服务为主,面向未来的规划和控制日常发生的一切活动,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数据资料。它主要通过对企业价值的预测、计划、控制和决策,包括企业财务目标的制订、利润规划、财务预算的编制、财务控制与成本控制、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新产品开发预测和销售预测等,为加强企业管理,参与决策服务。

管理会计目标即确定各项经济目标 包括对目标利润、目标销售量(或销售额)、目标成本、目标资金需要量的预测与确定;协助管理当局对计划期间一次性的重大经济作出专门决策(包括短期经营决策与长期投资决策);以及在上述基础上编制出资源最佳配置与流动的全面预算与责任预算。合理使用经济资源 包括在责权利相结合的基础上制订适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的责任会计制度;并利用行为的原理与逾励策略,以及我国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充分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务的消耗与最少的资金占用来完成计划所规定和各项目标。调节控制经济活动 .包括事前制订成本控制制度和开展价值工程活动进行预防性和前馈性的控制与调节;以及日常根据各责任单位定期编制的业绩报告所反映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异进行反馈性的控制与调节’,借以保证各项经济目标的实现。

评价考核经济业绩 包括利用标准成本制度结合变动成本法,对日常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追踪、收集和计算;定期根据各责任单位编送的业绩报告来评价和考核它们的实绩与成果;确定它们履行经管责任的情况和应受的奖罚;经验、揭露矛盾,挖掘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潜力,并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生产力的。

会计管理体制是一国会计模式的重要。不同的经济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会计管理体制。本文主要:会计管理体制的形成机理;会计管理体制的概念界定;各种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管理体制的。

点击查看全文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9

以增强企业社会环境责任意识、规范企业环境管理、改善企业环境行为为目标,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引导守法和强化执法相结合、企业自律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原则,继续扩大、深化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企业环保工作规范化建设,争取到20*年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基本试行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试点范围扩大到省级或市级重点监控污染企业。积极探索引导企业增强守法能力和强化企业污染减排主体责任的有效机制,发挥企业在微观环境管理中的主动作用。

二、工作范围和内容

此次试点范围是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已开展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的企业、以及各地环保部门认为有必要纳入试点的企业。主要开展如下工作:

(一)建立企业环境管理组织架构。指导有关企业建立企业环境管理责任体系,设立环境管理机构,明确企业环境管理总负责人和企业环境监督员;

(二)提高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素质。组织有关企业参加由我部统一组织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三)建立健全企业环境管理台帐和资料。指导有关企业做到台帐和资料完善整齐,装订规范,监测记录连续完整,指标符合环境管理要求,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环境管理情况;

(四)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指导有关企业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企业污染减排计划、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环境治理设施、设备运行管理等制度;

(五)指导有关企业在醒目位置放置污染源分布图、污染物处理流程图和企业环境管理责任体系图;

(六)规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和报告制度等;

(七)探索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与其他制度的衔接。重点探索与环保专项资金使用、清洁生产示范、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上市环保核查、限期治理、停产整治等环境管理制度或环保工作相衔接的方法。

三、工作步骤及要求

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可以分为准备、试行及持续改进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年9月-*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统一组织和指导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地市级、有条件的县区级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在落实《关于开展大型电力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50号)和《关于开展造纸行业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41号)的基础上,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结合污染减排工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确定试点企业名单,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具体负责领导和人员,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组织有关单位参加培训。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于20*年*月底前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具体负责领导及人员和试点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汇总表报送我部。

(二)试行阶段(20*年*月-20*年12月)

各级环保部门应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的登记制度,组织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填写登记申请表(附件一),并将登记变更情况汇总。要指导、督促有关企业根据环境监督员制度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企业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并完善企业内部各项环境管理与监督制度,督促企业环境管理与监督人员履行职责,督促企业按规定上报试点工作情况。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10

制造企业为社会制造有用的工业品和生活消费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产业。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机械、化工、电子等行业。与此同时,它也是造成社会环境污染的重大因素,每年制造出几十个亿的废物,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引发了各项不稳定因素,当前的气候变暖、大气层的改变都与制造企业生产的排放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保护环境,节能降耗,是制造业的职责所在,是通往绿色制造、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从产品的设计到最终的报废处理,整个生命周期建立一个利于环保、安全的管理体系,引进制造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对制造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全程的监控,绿色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防污染造成的环境伤害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国内外制造企业环境管理研究

日本,曾受到原子弹的创伤成为一个公害岛国,它经历了十年左右的产业污染防治,成功地成为世界防治污染的典范,创造了历史的奇迹。日本企业在环保经营活动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但在环保防治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贡献,而且经济发展也突飞猛进,使日本经济曾被世界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它们的经验是:第―,产业公司重视,制定环境战略和指导方针。日本的企业,如“夏普”、“佳能”和“索尼”,都以环境意识为原则,保护环境为准则,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第二,企业内部构筑环境管理体制,加强污染防治工作,有力地监测企业排放的污染量,对超标企业进行严格管理。在富士胶卷公司,还特别成立了环境安全推进部,全面致力于工厂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监督。第三,从生产的始端到末端进行全过程的生产管理。在产品设计方面,强调环境的保护,设计环境所承受产品生产周期的程度,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达到满足市场的需求。如:日本丰田汽车的燃料,就是以电力、天然气等能源创造出低公害型的汽车。在材料采购方面,以减轻环境负荷的原料为原则,并组建环保团队,创设“绿色采购网”优先发配给关心环境的企业。在生产方面,配置对环境无害的设备,设计高效环保的生产工艺,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有的再经过处理加工形成可利用资源等措施。保证产品的产出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环境的污染。第四,贯彻国际认证管理体系标准,对企业环境信息进行公开披露,真实、准确地计量和记录企业污染和防治成本的核算状况,对企业环境绩效进行有效地评估。

美国,是世界发达国家之首,现代先进企业的象征,通用汽车公司就提出了环境保护基本理念,开展减少废弃物及资源再利用的活动。

还有德国、法国、丹麦等国家也都出台了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中国,在2002年将环境影响评价立入法律,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制造企业也设立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企业环境管理进行了宏观和微观上的规划,针对环境主题设定了各项指标来检测环境项目的达标程度,如:对工业发展水平及经济效益的经济指标:工业总产值、工业经济密度、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等;对水、大气、声环境和固体废弃物、土壤环境设定了自然环境指标:万元工业净产值工业废水年排放量、万元工业净产值主要水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工业废水处理率与达标排放率等评价指标;对水生、陆生生态环境设定了生态环境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数、主要工业区及重大工业项目与生态敏感区的临近度等;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煤炭利用、石油利用、天然气利用和电力利用等项目设定了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矿产资源采掘量、淡水资源消耗量、化石能源采掘量等;社会经济指标、环境风险指标等。

二、我国国内对企业环境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工业污染情况也不断严重,对自然资源的任意开采,废气、废渣及废液向自然环境的肆意抛撒,如果不加以重视环境管理,中国的制造企业会被环境污染的恶习所吞噬,所以,要实现我国制造企业的效益最优化,可持续性的发展经济,综合考虑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当务之急的大事。当今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下列方面:

1.企业环境管理角色定位不明确。在我国大众的理念中,环境管理是政府部门的职能,由他们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制约着企业和公众的行为,所以,生产企业或公众往往出于一种抵触或否认情绪而不积极地配合环境管理。事实上,政府与企业在环境管理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职责也有所不同,政府固然是通过法律法规,建立各种激励或责罚机制对企业和公众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影响,但必须通过企业对各项技术管理或创新服务,对环境管理提供硬件支持,不断规范企业生产对环境影响行为,而公众则是社会环境直接享用者,也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所以,公众要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行为起着监督、评价的作用。三方合作,共同管理,才能将环境管理正常运行下去,而不能单单依靠某一方的力量。

2.污染控制设备的投入大于对企业环境管理体制建立的意识。企业环境管理固然要添加抗污染环境的硬件设备,但建立企业环境保护的软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从企业人员潜意识中关注企业的环境问题,在微小细节中查询到对环境的破坏,对环境管理体制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都有待改善。在企业投入资金不足时,企业环境管理得法,是可以创造直观管理效益的。

3.有些企业建立了环境管理机构,但意识形态没有跟上,人浮于事,缺乏规范管理。政府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强制约束力不够充分,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机制设置也不合理,对人员的专业配置和违反规定的行为无章可循,没有健全的企业环境管理条文。

三、建立健全企业环境及安全评价管理体系的途径分析

1.要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的生产环境及其影响。建立管理框架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灵敏地发现环境问题的变化过程,预查到环境变化造成的风险因素,制定适应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以及对环境影响的环境方针,公司上下成员的环境理念和目标达成共识,熟稔环境事故出现的应对步骤,根据公司环境及安全评价管理体系的规定进行运用,力求资源单向流动转变成循环流动,使资源循环和利用模式顺利进行,切实保证企业发展持续稳定、污染防治措施到位。

2、制定科学的、具体的环境管理及安全评价管理体系。ISO14000是国际化环境管理标准,是符合所在国法律法规,自觉改善环境,对污染防治和持续性改进的管理体系,结构化、程序化和文件化的管理手段,使环境管理体系整体化。制造企业在制定环境管理及安全评价管理体系时,以此为依据,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管理体系,将环境方针、策划、实施运行、检查纠下、评价等要素贯穿体系的整体,并将这一理念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员工脑海当中,日常化、程序化地执行环境及安全评价管理体系,促使企业环境管理达到“全面管理、预防为主”的真正目的。

2.1 制定环境方针为起点。企业在制定环境方针时,要对企业现有的环境管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正确的认识,分别划出本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及弱势,从管理的角度去助长避弱,战略的观点去制定改善环境管理的措施,确定环境方针的实效性。

2.2 制定环境方针的实施规划。在企业实施环境方针的过程中,要立足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从环境理念为出发点,制定中长期的环境管理计划,以及推进和评价反思计划,同时,唤起企业员工自觉地、义务地投入到环境管理的改善活动中,对环境污染监测指标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环境结果,而且要重视环境管理活动的过程,对过程中的细节要认真分析,对技术因素等原因造成的环境管理漏洞,要及时地加以整改,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企业环境管理出现的问题现场考查,不断改善和革新现场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组织的能力。

2.3对实施规划的实施结果进行检查和改进。在管理体系中,从上到下的层次结构,将企业环境管理的各个细节都囊括在内。对实施规划的结果监测,对企业存在的环境管理问题,以课题的形式进行公示,引起企业上下层的警醒,要求各相关部门针对问题对象进行有效的整改,制定改善和应对措施,使实施和规划步调一致,口径相符,实现效果显著。

2.4 由企业高层对过程重新审视,提出修正案,制定新环境方针。经过了规划、实施阶段后,企业高层以管理体系为标准,将预想的环境管理为蓝本,依据目视的环境管理现状为检查对象,描绘出应有的环境管理状态。如:物流环境负担率、产品环境负荷率、制造环境的负荷率等指标的重新设定。

3.对环境治理的结果进行有效地评估,提供完整、规范的理论依据。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支持体系,对企业环境治理的结果进行检测、评估,如:外部认证、支持工具和绿色采购等。

4.合理运用各项环境评价指标,使企业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实施环境管理。实现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环境管理模式。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完整,获得世界标准的ISO14001的外部认证,提升企业质量及环境的管理水平,赢得社会信任度。通过环境会计多元化的计量手段,提供企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会计信息,为制造企业决策层提供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状况、利于环境生态的决策参考资料。制定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物流过程的环境管理等

四、结束语

构建制造企业环境及安全管理体系,是全球性经济发展的要求,对社会与环境的共同生存、相互依赖,制造企业必须要坚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不可盲目追求企业的最大利润,而是要寻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与保护环境最佳点的完美结合,致力于环境的长期有效管理,不断改善,使环境及安全评价管理体系的循环顺畅地运行,让企业的环境及安全评价管理工作登上新的台阶。

〔参 考 文 献〕

〔1〕 贾倩,黄蕾,袁增伟,张晓芳.石化企业突发环境风险评价与分级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0,(07).

〔2〕 段一群.国内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与实现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3〕 金成晓,俞婷婷.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我国制造业产业安全预警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4〕 金成晓,俞婷婷.我国产业安全监测预警指数的构建及其应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4).

〔5〕 苏鲁.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05).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11

日本企业管理体系中主要是以环境保护为主,坚持以企业与环境为生存为目标,以环境管理体系为标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日本企业管理中的环境保护内容及特点,研究其如何实现高效生产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协调。

一、日本企业管理体系中环境保护机制的内容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政府也制定了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及政策,日本企业为了能够满足日本政府及日本群众消费的需求,实现商品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三方面的协调,也制定了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以达到此目的,实现平衡生产。

1.确定企业环境管理方针

企业环境管理中的方针应以企业健康发展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地球环境的变化与企业管理环境的变化为基础,制定的企业未来的发展途径及目标。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如何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从而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开辟出新的业务,不仅能够有效避免环境风险,还能使企业具有环境保护形象,使社会对企业认可。

2.制定环境管理体系

首先,规划环境管理机制。企业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将环境保护及治理加入了企业长期发展计划中,制定出了完善的环境管理机制,内容包括:企业发展、环境目标、共同发展指标。其次,创建完善的环境管理措施。企业在执行环境管理措施的过程中,要求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具有环境保护理念,使环境保护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企业的责任,将环境保护理念渗透到企业中每个工作人员心中。最后,制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企业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应以绿色设计为主(要求见图1),在对产品进行清洁和采购过程中,按照国际制定的环境管理标准,以降低环境负荷的材料及设备为主。企业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是对环境没有危害的工艺及设备,利用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技术,尽可能地减少产品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及环境的伤害。

日本环境厅了环境保护的分类。(见图2)

3.采用企业管理环境披露制度

企业管理环境披露制度是以执行企业环境会计工作及环境报告书来开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工作主要是企业对环境保护采取的措施中的投入资金及效益,并对此进行计算、分析及报告。环境报告书主要是企业将环境管理中的目标及成果,通过报告文书的形式进行发表。[1]

二、日本企业管理体系中环境保护机制的实施措施

1.以行业为本

日本企业中的环境保护机制已经被运用到各个行业中,包括建筑行业、制造行业、金融行业、运输行业等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及环境保护的特点,制定了多元化环境保护机制,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以此来提高自身企业的经济效率及行业竞争能力。比如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环保技术的研发、环保方面的信息交流等等。

2.使用高科技

日本企业通过研发环保的高科技,不仅降低了环境负荷,改善了环境现状,还为企业开创了全新的领域。目前很多日本企业都有自己研发环境技术的机构、研发环境技术的团队及研发环境技术的场所,所以环境污染及预防对日本企业来说,还是一种商机。据调查,目前日本企业正在研究海外环境技术市场的开发,以提高日本企业的经济效益。

3.高标准的管理制度

日本政府提出了在21世o中,要创建节能、消费、循环利用的模式,使日本的整个社会生活都可以循环持续的发展。在这一目标中,日本的许多企业都将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为企业目前的重点内容,以实现零排放的目标。[2]

三、结束语

日本并未强制性的要求企业公开环境问题,但是目前已有超过10%的企业都发表了环境报告。90年代之后,日本政府也创建了实现21世纪资源循环再利用型的社会发展目标,日本企业通过实施绿色设计、采购、清洁及生产等运行方式,努力的朝着这个目标发展。在此过程中还存在多多少少的问题,但是通过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中环境保护机制也在不断的完善,企业经济及环境保护平衡的目标也在不断实现。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12

企业生态化管理将企业作为有机体,使企业拥有自身的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以及思维系统,在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的过程中,综合应用生态化管理措施,尽可能的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坏,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共同、和谐发展。基于EPR制度的企业生态化管理,赋予了生产者一定的环境责任,要求企业生产者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承担环境责任与社会责任,避免出现盲目追求利益而肆意破坏环境的现象,能够更好的迎合生态、环保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文章针对基于EPR制度的企业生态化管理措施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EPR制度的概念分析

EPR制度,即生产者责任延续制度,是环境保护模式的一种,指的是尽可能的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损坏或者影响,企业生产者通过对产品的整个生产、使用、废弃、回收以及处理等过程进行控制来实现的。EPR制度由瑞典政府与1975年提出,并由瑞典大学教授斯特与托马斯・林提出了EPR制度的具体概念,该概念一经提出就获得了世界各国生产者与管理者的接受,并在未来多年的发展中不断的改进与完善。EPR制度强调生产者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产品在生产、使用、报废和回收再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影响,并承担产品对环境的责任,即生产者对于产品的生产、回收以及再利用等负有相应的责任。EPR制度的目的在于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保护环境,该责任刚好迎合环保时代保护环境的需求,但是该种责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研究。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应该顺应时展的需求,创建基于EPR制度的生态化管理制度,采用生态化管理措施,积极推动生态科技的创新与发展,进而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基于EPR制度的企业生态化管理措施分析

(1)企业文化的生态化管理。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精神状态、行为特点,即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全体人员共同认可与遵循的基本认知与信念,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主张。实现企业文化的生态化管理,需要塑造生态化的企业文化,引导企业的全体人员积极的追求服务方式、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的生态化,为企业的发展树立生态化的发展目标、发展风气、企业道德以及企业精神。生态化的企业文化注重环境责任、环境保护与企业经营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层次,而是真正的将生态化企业文化贯彻和落实到企业的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同时,生态化形态的企业文化,还应该注重宣传,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将生态化形态的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生产与职工生活中,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生态化管理理念,通过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创建绿色文明,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生产的生态化管理。企业生产的生态化管理应该正确的处理自然社会、企业、资源、环境以及生产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严格的按照《清洁生产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遵循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的原则,从源头上进行资源控制和环境保护,这样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其次,应该根据《循环经济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从生产的源头控制对环境的破坏,始终遵循“资源化”、“减量化”以及“再利用”等原则,节约资源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对于创建环境友好型与节约型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EPR制度的考虑,企业管理者应该主动的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在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将环境责任、生态责任贯穿至整个生产链中,以此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影响,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3)企业营销的生态化管理。在生态、环保时代,企业的营销管理也应该实现生态化。因此,企业应该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逐渐的向绿色、生态、环保营销模式转变,创建生态的产品销售环境以及产品储备基地,在企业销售过程中加强对产品生态、绿色营销理念以及模式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绿色消费,以此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尤其是在绿色、环保时代背景下,消费者更加倾向与绿色、环保的产品,这给企业绿色化、生态化营销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4)企业管理效果的生态化管理。无论是企业生产、营销管理,还是企业管理效果的管理,都应该实现生态化管理。企业在绿色、生态、环保管理的理念下,管理效果的高效性、绿色化以及生态化,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方面,还体现在环境效益方面,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利用清洁能源,在消费以及流通方面提倡节约型和绿色化,强调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性,尽可能的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企业管理效果的生态化管理,应该始终秉承对公众、对社会和对环境负责的理念,从诚信、道德的角度出发,不单单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保护好环境,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EPR制度的企业生态化管理,以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向导,以环境保护理念,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自觉的承担社会与公众赋予自身的环境责任,将追求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完美的结合,实现两者的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促进企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篇13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9)06-0075-05

绿色管理以及相关的政策工具是为了解决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和环境影响的“负外部性”这两大市场失效问题。其中,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产生于知识溢出效应所导致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即创新者不能完全获取环境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收益。这意味着私人企业缺乏足够的激励去从事对社会有益的创新行为,需要环境税收或排放交易等公共政策的引导。另一方面,在大多数情形下环境污染具有负外部性特征,使得来自各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和制度约束成为必要,以将企业产生的环境影响负外部性内部化。

针对环境问题的上述两种“外部性”,绿色管理文献通常是采用不同的理论分析方法、在不同的领域分别加以探讨的,并认为技术创新政策的作用在于降低治污成本和改善环境质量,是针对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问题。而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政策干预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效应,主要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影响了何种环境技术被开发并决定了该技术的扩散速度和深度。不同的环境政策工具促使企业采取不同的环境管理策略,选择不同的环境技术;然而由于技术创新并不是发生于封闭状态下,在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形下,将技术创新和环境政策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不能充分解释绿色管理现状。已有绿色管理研究在分析企业绿色管理行为时将制度和技术相分离,忽视了企业绿色管理行为不仅是对制度和技术压力的反应,而且,两种压力同时并存并相互影响的事实。过去十余年来对绿色管理创新的障碍和驱动因素的分析中,制度尤其是强制性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确实是受到理论界普遍关注的方面,而制度压力与技术创新的匹配问题未能得到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从制度和技术的视角对企业绿色管理行为进行分析,初步构建企业绿色管理战略选择模型,并基于我国目前环境监管现状为制定有助于清洁技术采纳和扩散的环境政策提出相应建议。

1 制度环境、技术环境与绿色管理

1.1 制度环境

在解释企业的绿色管理问题时,制度理论是最普遍被学者们所使用的理论框架[1~2],其关注的是象征性、认知体系和规范性信仰;制度环境具有明确阐述的规则,组织必须遵守这些规则以维持合法性。制度理论框架强调了除“技术”和 “效率”之外,影响企业采取特定组织行为的管制、规范和认知三个因素的重要作用,管理决策受到三种制度机制的深刻影响:强制、模仿和规范同型性,尤其是合法性过程和制度化的组织结构。外部因素对组织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组织面对的社会和文化压力对组织行为和结构的作用是制度理论着重强调的方面 [3]。组织可以通过表现出与制度环境“同型”而获得合法性,也就是采取与那些已经得到制度化的、相似的组织形式、结构、政策和行为 [4]。企业遵从外部制度环境并获取合法性的表现手段之一,就是实施与外部制度环境一致的组织活动。

在绿色管理方面,与绿色监管相关的各制度机构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法律、规则和规范影响组织的绿色管理行为,而组织为获得社会合法性必须遵守特定监管规则。制度理论认为组织的绿色管理行为正是对场域压力的反应型行为。“环境合法性”和“利益相关者压力” 影响了企业对绿色管理行为的选择,被制度理论作为解释企业绿色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广义的绿色管理制度既包括政府正式环境政策也涉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形成的非正式规则。利益相关者根据各自不同的规范、认知图和实用偏好评价组织的合法性,例如环保组织的规范性压力,市场领导者对产业内其他企业施加的模仿压力等。在制度压力下企业不得不采取反应型绿色管理行为,以获取生存所需的合法性和资源;例如,企业实施ISO14000等绿色管理体系作为一种自愿行为,虽然并不属于政府环境政策的范畴,然而对企业实现环境目标而进行的技术创新具有极大的驱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政策对环境技术具有的激励效果,因此与其他非正式环境制度相比,受到理论界更多的关注。

如果企业只是面临合法性压力时,只要遵守政府监管部门制定的最低环境标准就足以达到这一目标。然而,在全球日益严厉的环境保护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进行可持续的系统性的改进、为实现零生态足迹进行生产流程重大变革、与客户和供应商合作以确保其经营行为生态友好等,这些都要求企业采纳高于最低监管要求的特定环境技术以实现其环境目标。

1.2 技术环境和环境技术

技术环境是指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进行生产和交换时的环境,组织会因技术的效率和效果获得回报。制度理论在分析企业绿色管理行为时存在的局限性是:该理论为分析的目的出发而人为地将制度与技术相分离。实际上对大多数组织而言,技术环境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与制度环境共存的;企业在进行绿色管理决策时不仅需要面临制度环境而且还要恰当分析技术环境以及二者的关系。环境技术或环境友好技术是用以保护环境质量的技术、产品或工艺,对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对可持续发展发挥各种作用。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现代技术,由于其有助于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对环境技术存在各种不同的解释,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在《21世纪议程》中,将环境技术界定为用以预防污染的流程或产品工艺,该技术会产生较少废弃物或不产生任何废弃物。对于绿色管理而言,只有获得并采用适当环境技术时,才可能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环境技术创新包括可持续性技术、制度体系和流程创新,其目的在于使资源使用与所产生的废弃物保持在适当的限度内,以获得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广义的绿色管理技术分类反映了企业对污染控制或预防采取的不同战略,如Hart提出企业的环境战略应依次划分为污染预防、产品监控和清洁技术三个阶段[5]。虽然已有文献对环境技术采用了不同划分方法,但目前绿色管理的已有研究通常将环境技术划分为末端治理技术和清洁技术两大类。这种二元划分方法有助于描述企业层面环境技术的选择机制 [6]。

(1) 末端治理(endof pipe):在生产流程的末端附加的设备和设施,目的是将主要排

放物转化为更易于处理的物质。这种方法作为一种传统绿色管理手段,不涉及生产流程的变革,并未从实质上解决环境问题。

(2) 清洁技术(clean technology):实施生产流程的变革以减少生产过程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数量,它关注于生产流程本身而不是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

从经济学角度看,末端治理需要对设备和设施的资本投入并产生维护保养成本,却无法相应提高生产效率。而清洁技术则可以通过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由于清洁技术可以从源头解决环境问题而得到利益相关者的更多青睐。尽管清洁技术能使社会和生产企业都获益,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采用该技术的企业本身,然而目前清洁技术的采纳和扩散在各国并不理想。当前企业绿色管理实践存在的困境在于:虽然对企业而言清洁技术应更具吸引力,大多数企业仍然偏好于采用末端治理技术解决面对的环境问题。因此,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厉的情形下,本文尝试在制度和技术因素的整合框架下分析企业绿色管理行为。

2 基于制度与技术情境的企业绿色管理战略选择分析

组织嵌入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之中,新制度经济学因此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都看做是一种创新过程,并认为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并认为制度与技术二者并不必然是相互冲突的。虽然将制度与技术环境相分离有益于从不同维度分析企业绿色管理的驱动因素,但随着企业绿色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丰富,这种分析方法的解释力度日益减弱。由于存在经济、技术、制度和社会的障碍,技术创新不是一个自发过程、也就不可能在缺乏制度推动时自发进行;此外环境技术创新并不是在封闭状态中产生的,而是受到利益相关者压力等制度因素的作用。演化理论指出,技术不是依据内部逻辑进行变革,而是内生于经济激励、企业竞争能力和特定制度结构之中;是供求因素以及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 [7~8]。Nelson尤其强调了技术变革的必要性和制度结构的适应性,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的概念,即促进和支持技术创新的各种具有不同地位和作用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体系。在演化理论框架下,技术创新和扩散是一个系统、动态、非线性的过程,技术和制度因素在固有的不确定情境下发生相互作用。企业在做技术采纳决策时,受到各种社会和制度性因素的广泛影响;这些外部力量与企业能力、竞争力和企业特征以及技术的经济性决定了企业是否采用特定技术。

当市场体制本身并不能保证环境友好技术得以大规模推广应用时,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制度和技术环境的持续交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9],对企业绿色管理行为的分析也同样需要系统地考察制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构建更具现实意义的企业绿色管理战略模型提供了支持。在分析制度压力与企业战略响应的关系时,Oliver指出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可以更好理解企业战略响应的能力:“为何会被施加这些压力、是谁在施加压力、压力的具体内容、压力以何种方式实施、在何处发生”等 [10]。管理人员在进行绿色战略选择时,必须考虑到企业在市场和非市场因素中的定位,以提升企业总体价值,而不只是在市场、绩效和形象单方面的改进。这些因素包括:所采用的环境技术的类型,利益相关者压力的显著性,以及环境技术与利益相关者压力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企业面临的制度压力、技术压力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本文构建了基于制度与技术情境的企业绿色管理战略选择模型。该模型整合了企业所感知的制度压力和技术压力冲突程度以及制度压力的显著性,其中,利益相关者压力显著性水映制度压力水平,而影响力、合法性和迫切性等三个特征被作为划分利益相关者的主要依据,企业根据这三个方面的特征识别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程度或制度压力的水平,而且利益相关者压力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11]。组织会采取不同的战略应对面临的利益相关者压力,战略随时间而变化。正如Campell提出的,企业在应对社会问题并予以制度化的过程中,必须关注产生制度压力来源各方的相对力量。虽然实证研究中有关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于环境技术的具体作用方面的分析较少,但仍可以预期利益相关者压力与清洁技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12]。

模型的第1和第2象限表示较高水平的利益相关者压力,利益相关者压力的显著性增加了其在组织中的力量 [13],企业不大可能改变或忽视面临的这些压力。当对制度压力的响应与技术要求相一致时(象限1),企业的绿色管理人员在影响组织变革方面具有最大程度的选择权,可以使用强制力或说服其他部门合作以实现绿色管理目标。当制度压力与技术压力二者发生冲突时(第2象限),如果来自环境监管机构的强制性惩罚或其他自愿性环保组织的威胁非常明显,为达到外部环境监管要求,企业在绿色管理方法上会在末端治理和清洁技术二者之间选择前者,尽管这是与降低成本的技术要求相矛盾的。在另一些情况下,如果政府监管部门或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对企业污染控制的压力更大时,企业会采取最为被动的默从战略,即实施高成本的绿色管理行为使其环境绩效高于最低监管标准。

象限3和象限4反映了较低的利益相关者显著性水平,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利益相关者压力是与技术压力相冲突的(象限4),由于企业感知的来自利益相关者的绿色管理压力较弱,企业就更有可能试图发挥自身的战略主动性改变这种局面,即采取妥协、回避或操纵战略 [14],其中当企业试图改变制度压力的内容甚至是制度本身时,操纵战略通常被企业用来作为参与制度形成的机制,例如大型企业已经开发并使用的环境技术,是政府或自愿型环境保护组织制定相关环保标准时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利益相关者要求企业提高环境绩效的压力与技术压力一致时(象限3),企业可以采取的战略是:抵制这些压力或者基于企业已有技术要求组织内的相关部门实施绿色管理行为,上述两者都能够使企业达到绿色管理目标。然而大多数企业的选择是后者,因为依靠既有环境技术既能够解决面临的利益相关者压力,同时又可以使企业一定程度上获得生产效率的改善。

3 结 论

企业的绿色管理面临了技术和制度的压力,对制度压力的响应会影响企业采取何种环境技术。从动态视角看,企业的环境战略决策是制度压力、环境技术和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在对制度压力反应的同时也会导致技术效率的提高,而企业所处的制度情境也影响到企业的管理人员感知技术压力的方式,这意味着制度压力和技术压力会产生交互作用。虽然早期的绿色管理研究将制度与技术二者相分离有利于绿色管理的驱动因素分析,然而未能解释企业对环境技术的选择。国内学者对于环境政策工具与技术创新的分析,主要是从制度的激励效应方面进行考察 [15];或者采用经验数据以验证波特假设-分析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其主要结论是环境规制在给企业带来直接费用的同时,也会激发一些创新从而使受规制企业受益[16]。而其他学者的研究则发现目前中国的环境规制政策虽然对企业技术创新有一定

的激励作用,但是从激励程度上看还很小 [17]。

我国目前提出环境新政策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四个方面,环境政策的技术效应范围包括现有技术的扩散、工艺流程的变革或者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只有技术引导型的环境政策才能诱发技术创新效应,但技术响应的程度会因企业解决环境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不同而存在差异。目前我国对于工业污染防治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中科技创新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整合不足,是致使环境保护中的“软约束”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18]。由于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企业的接受能力以及对新技术的适应性,我国的环境政策与技术政策的适配性存在缺陷,也就是环境制度与企业对环境技术的适应性未能得到很好的配合 [19]。现阶段我国的环境政策和技术政策没有得到恰当匹配,最优的公共政策应当包括用来促进创新和技术扩散的机制,在这种政策下,对新技术的推动就不再是将环境影响外部性进行内部化的副产品。我国明确提出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前提,尽管理论界有关环境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依然存在争议,目前得到一致认同的是:虽然命令-控制式的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有弹性的、激励导向的政策工具比强制性的监管方式更有可能促进环境友好技术。传统环境政策下的政府干预并未能从源头上成功推动污染预防,如果环境政策不能对高于规定标准的环境管理行为提供任何激励,企业对环境政策的技术响应水平就会较弱,不利于清洁技术的开发和采纳。在政府对创新技术的保护机制缺失的情形下,其他企业很可能获得后发优势而由创新企业承担短期成本,在这种情形下企业缺乏通过技术创新以持续改进环境行为的动力。目前政府可以采取的有利于环境技术的政策主要包括:制定绿色技术创新的专利保护制度,提高排污收费,实施排污权交易,环境补贴、税收、贷款扶持政策,调整资源价格体系等。“溢出效应”表明企业只能获得环境技术开发回报的一部分,解决的途径之一是在公共部门或通过直接的民间研究机构进行这些研究。例如,在美国这类基础研究是在隶属国家能源部的国家能源实验室进行的,企业或学校等民间机构进行的有关能源和环境保护的研究也得到政府资助和补贴,以抵消溢出效应。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企业比政府对于技术的商业性方面拥有更有利的信息,因而对环境技术的选择更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Hoffman A.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and Change: Environmentalism and the U.S. Chemical Industr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9;42(4):351~371.

[2]Campbell JL.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the Paradox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ce, 2006;49(7):925~39.

[3]Scott R. The Adolescence of Institutional Theory[J]. Administrative S cience Quarterly, 1987,32: 493~511.

[4]DiMaggio,P.J, Powell,W.W.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 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2):147~160.

[5]Hart,S.L.Beyond Greening: Strategies for a Sustainable World[J].Harva rd Business Review, 1997, 75(1):66~76.

[6]Río del González. P. Analys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Clean Technology adoption: a Study of the Spanish Pulp and Paper Industry[J].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5,14:20~37.

[7]Freeman, C. The Economics of Technical Change[J].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18:463~514.

[8]Nelson, R. Recent Revolutionary Theorizing About Economic Change[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5,33: 48~90.

[9]NorthDC. Towards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J].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 & Business, 1991;31(4):3~11.[10]Oliver C.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and Task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 Journal ofManagement Study, 1997;34(1):99~124.

[11]Mitchell RK, Agle BR, Wood DJ. 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22(4):853~886.

[12]Montalvo, C. General Wisdom Concern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Cleaner Technologies: a Survey 1990-2007[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8,16s: 7~13.

[13]Aldrich H, Herker D. Boundary Spanning Roles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7;2(2):217~230.

[14]Oliver C. Strategic Responses to Institutional Process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1;18(1):145~77.

[15]彭海珍,任荣明.环境政策工具与企业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3,7(1):75~82.[Pe ng Haizhen, Ren Rongming. Environment Policy Instrument and Business Competitive Advantage[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3,7(1):75~82. ]

[16]黄德春,刘志彪.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06,3(1):100~106.[Huang Dechun, Liu Zhibiao.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Firm Independently Innovation[J].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2006,3(1):100~106.]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