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论文实用13篇

体育科学论文
体育科学论文篇1

2体育科学的内涵

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和“体育”的概念均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科学的定义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把体育科学定义为:“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那些可以预见、评价和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精神的效果的原则。……它的研究对象,是处在社会整体化过程中,借助于身体练习以求机体与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社会效果的人。”(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德国的《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一个从单项学科的各个专业角度出发,专门针对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学研究、学说和实践体系。它是一门联系实践的、由多种系统知识组成的综合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日本著名体育理论家前川峰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借助于身体练习而形成人的原则和法则,增进健康,发展身体和培养性格等所从事的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我国有的体育理论家则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各种体育现象和最大限度发挥人体运动能力和通过体育手段有效地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笔者认为,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是处在各种身体练习状态对人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所以,应当把体育科学定义为: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全面提高,改善的发展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特性的规律一类学科群,是一门涌有众多分支的综合性科学,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

3《中国大白科全书.体育》卷中对体育科学分支学科所列的条目及其划分。

1982年12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以下简称《体育》卷),是80年代初期以前各国科学家对体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在该卷中对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列了12个条目,即体育学、运动学、运动动形态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人体测量学(即人类运动学)、运动局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学(即人体运动力学,包含人体结构材料学、人体静力学、人体运动学、人体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即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含运动营养学、运动创伤学等)、运动训练学。同时,在“体育学”条目的释文中提到但未专列条目的体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还有体育哲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情报学、体育史、体育比较学、体育社会、学校体育、体育行政、体育管理。

4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体育科学体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知识生长点,处于孕育、萌芽状态的“潜学科”层出不穷,从而使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不断扩大,迄今为止已大大超出《体育》卷中所记述的发展格局。

21世纪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世纪,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预测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体育科学体系中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分支学科,掌握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总趋势,对促进21世纪体育科学研究的繁荣昌盛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笔者认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4.1要从多视角、多层细化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体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广义体育即体育运运或身体文化。广义体育包括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社会体育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既要研究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又要研究全民健身运动、各个群体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以及各项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的手段、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举措等。从发展趋势看,体育科学研究对象必然会在上述领域不断细化,并且会由于研究方法的改善和科研成果的积累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

4.2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从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看,自从本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逐渐填平了哲学、社会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之间的鸿沟,不断显示出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既具有社会属性的一面,又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因此,体育科学研究既要借助于社会科学的理论的方法,又要与自然科学交融,顺应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的态势,使体育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并将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体育科学研究之中,从而促使体育科学体系中新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萌生。

5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

按照上述的观点,笔者认为,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结构将会不断扩大,其体系更加完善,许多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潜学科”将会成为“显学科”,其发展态势将会以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个学科群组为基点,不断发展和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众多分支学科、自身结构完善、涌有庞大学科群的学科门类。具体分述如下。

5.1一般基础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一般基础学科是研究体育领域中各种一般性问题,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学科群组。

体育学在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就犹如教育学科中的教育学一样。体育学的主要任务是对体育学科的各个分支学科进行全面的概括,研究体育领域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的特征、体育的目的任务、体育的原则、方法,以及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及体育发展战略等。《体育》卷中的“体育学”条目,将体育学定义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

体育哲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有关哲学问题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科学观、生命观、自然观,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辩证法以及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等,预料在21世纪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体育》卷中,还提及一门将比较方法运用于体育领域的学科,称之为体育比较学。比较方法在体育比较学中的具体运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对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掌握这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和变化的状况;横向比较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状况、发展条件以及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各个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差异,总结经验与教训,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为制定和实施体育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这门学科在21世纪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体育情报学是情报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研究体育情报系统的设计、应用和情报的组织、加工、检索的分支学科,通过体育情学的研究,可以为体育科学研究和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准确数据,所以,各国学者也十分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

5.2对象分类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对象分类学科群组是按照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群体类型所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对象分类学科群中的学校体育学、竞技体育学、社会体育学是分别以面向在校学生的学校体育、面向专业运动员的竞技体育以及面向全社会成员的社会体育作为研究对象的。由于学校体育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这门学科已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其自身完善的科学体系。而竞技体育学和社会体育学,由于研究的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在国内外虽然已有一些专著向世,但尚未形成自身严密、完整的体系,其理论基础也还不够完善,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必然会逐步完善,而且还会分化出一些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教练员、裁判员在开展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虽然不是主体,但他们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科学体系分化的过程中,创建以教练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教练员学和以裁判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裁判员学亦是21世纪的必然发展趋势。

5.3运动技术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运动技术学科群组是以人体运动和各个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为研究对象的一组分支学科。运动学是这组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人体运动动作、运动群、运动流的产生、发展,人掌握运动动作和形成运动技能的生理机制等,从而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身体锻炼提供理论基础。

运动训练学是这组学科群中的重点学科,它主要是研究竞技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原理、原则、特点和方法,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适应过程,运动训练过程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的方法,运动训练水平的测定,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等。同时,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动训练体制,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这些方面的研究。

从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看,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都将会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均可分化成为运动学中的分支学科。同时,有许多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竞技、健身、养生项目,我们也应当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在继承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使其推陈出新,努力创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相应分支学科,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都是颇有裨益的。

5.4人文社会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人文社会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有关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分支学科,它既是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社会科学某些门类的分支学科,具有交叉、边缘学科的性质。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的社会现象,体育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功能,体育的社会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以及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基础与社会保障等。

体育经济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体育领域内经济问题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体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体育经费的筹备与分配,以及体育经济效益的评价等,随着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必然会化分出体育产业经济学、运动会经济学等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体育美学是研究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在体育运动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体育运动对塑造人体美的作用,体育运动技术美、战术美的特征和规律,以及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教育等。随着对体育美学研究的深入到21世纪亦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5.5生物自然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生物自然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自然科学某些门类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边缘性分支学科。人是地球这个星球上进化程度最高级的生物体。人体运动是一种最高级的运动形式,但也包含了许多低级运动形式,体育运动是一种人体运动,因此,研究人体运动,必须充分利用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等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要借助力学、物理学、化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由于力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的交融和渗透,产生了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体育科学引入力学、物理学、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直接来自于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从而又派生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物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边缘、交叉学科。

运动形态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是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运动生理学也必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如运动神经生理学、运动消化生理学、运动血液循环学、运动气体交换学等。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中的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也将应运而生。

体育科学论文篇2

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体育科研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国家体育科研所为例,40年来共取得553项科研成果,获得部委以上奖励的就有208项。体育科研工作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制胜的基本保障之一。1961年中国乒乓球队就是依靠科研人员掌握的情报,事先对日本发明的“秘密武器”——弧圈球有所准备,这才保证了中国队在第26届世乒赛上第一次夺得世界团体冠军的称号。

今天,我国体育科研事业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各级科研机构通过机构调整和改革,诞生了以直属科研单位为主体的全国性体育科技服务、人才和市场三张“网络”,并逐步建设系统规划、集成管理、集约经营的综合体系。

集约化的科技服务网

从1994年开始的“我国优秀运动员训练监控系统的研究”,是全国体育科技服务网络中,竞技体育领域里最重大的项目,国家体育总局调动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省、市级科研所的科研人员,斥资200多万元,分竞体训练、运动技术环节、心理、健康、速度、力量、耐力和战术8个方面进行研究。国家体科所再将这8方面逐一细化,交由相应的体育科研机构负责。这一系统就好比是一家“运动员综合医院”,训练或参赛时,肌体的任何反应都可以在这家医院里进行诊疗。该系统将对调节运动员的状态,延长运动寿命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就是典型的以国家直属科研所为龙头,带动省市体育科研机构,辐射系统外科研单位的集约化网络模式,这一模式将原先分散的人员、资金和设备有效地集中起来,改变了过去各地体育科研机构各自为战,缺少信息交流与合作的现象,避免了体育科研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全民健身领域内的另一项重点项目——“成年人体质监测中心”,也采用了这种集约化的科研模式。

精干高效的人才网

体育科学论文篇3

最初,由于是医学院校开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医学、生物学课程依托医学背景,而体育学教学,我们和体育院校相比,我们没有雄厚的体育专业师资背景,体育学理论课程由基础部体育教研室教师担任,尽管教师具有多年的体育授课经验,和体育院校体育理论专职教师相比,还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当等现象。再就是从学生调查中显示96%的学生没有运动练习实践的基础,学生对体育学知识的领悟能力和感知能力差,经常存在教师讲课,学生茫然的现象。这两个方面影响了体育学的授课质量。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内涵建设的发展,我们较好的完成了体育学理论的教学,在体育学理论教学中也取到了较好的成果。结合近年来该专业体育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征,我们对体育学理论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加强教学管理,以科研促教学

充分利用2006年我校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契机,充分探索体育学理论授课存在的师资情况,通过学校有关部门,从基础部体育教研室选调部分责任心强、有上进心、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到运动人体科学系体育理论教研室,相对固定了体育学教师的授课课程和探究方向,同时外派学习和进修。由2至3名教师固定教授1门课程,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学术讲座等教研活动,以此提高教学能力和改进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校级、省部级等课题,以科研促进教学,目前,教师承担校级课题9项,参加省部级课题3项,逐渐形成了教师人人有课题的良好局面。

二、师生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教和学的方法

学生从第二学期就逐渐学习体育学的各门理论课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往往还沿袭着高中时代的学习方法,但面对厚厚的书本和大量的生疏知识,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如何才能把握和理解这些内容。作为教师,如何为他们架起一座从中学到大学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成功的关键,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熟悉到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转变教师和学生思想,更新了观念,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地推进了创新性体育学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密切结合学生专业特征,合理分配教授任务

俗话说摘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体的体育学知识和运动技巧固然重要,学习方法及对正常人体的认知能力更加重要。学生将来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康复指导和医学相关的工作,不可能在学校把知识都学到,将来工作后还要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细化、强化。对他们来说把握所有体育学理论知识显然不现实,能够更好地将体育学理论和他们的专业方向紧密结合起来,显然更为重要。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体育理论,了解国家体育战略方针,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向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的影响和需求;教授运动练习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等课程,让学生理解、把握运动的基本规律、练习原则、练习方法、队员、学生的心理状况等基本知识,结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特征,适当调整教学大纲,重点突出“运动和医学”的结合,使学生形成较强的专业知识体系,为胜任未来从事的运动康复、体育健康促进、运动医学服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主动式实践教学法,使学生称为教学主体

主动式实践教学法正是基于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这一指导思想,着眼未来而构建的,它主要是实行PBL(Problem-BasedLearning)模式,PBL强调“先新问题,后学习”,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等重要,包括围绕新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强烈而又稳定的新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是促进者和设计者。应用于体育学教学的主要过程是摘要: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针对某一阶段要学习的体育学理论内容先自学,在自学中提出许多新问题,针对新问题去积极查阅参考资料,并且寻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案。然后进行讨论,每组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新问题做中心发言,其他学生作补充发言,甚至可以争论。老师只是针对前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课堂的主体不再是老师,而是变成了学生。

五、增加学生体育实践的机会,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是从高中理科招生的,大部分学生没有运动练习的实践基础,学生对运动知识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较差,缺乏对体育理论现象和运动规律的了解,这就不利于学生正确的理解体育学理论。为之我们采取了有效的办法,也取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一,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体育术科观摩课,包括田径、球类及武术等课程;第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运动练习和比赛;第三,充分利用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体校、运动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体验运动现场情况。

六、积极开展网络教学

结合我校开展网络教学,体育学理论课程大部分进行了网络课程制作。通过网络课程的开设,补充了书本上没有且学生感喜好的知识;网上进行模拟测试,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点;通过视频资料下载观看,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抽象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喜好;通过网络教师及时布置作业,通过答疑讨论区及时解决了学生提出的困惑和疑问,通过交流,解决了学生和老师当面不方便交流的新问题,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密切联系程度。

总之,进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课程教学探索,主要是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体现专业特色,培养高级人才。以上是笔者在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学理论教学和管理的一点心得,仅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摘要:

[1姚洪恩.等,办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理论和实践.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摘要:1.

体育科学论文篇4

体育产生于人们生活中的生存需要,战争则促使了体育的发展,使得体育成为了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手段,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又作为一种文化娱乐形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手段。[5]体育与时尚的关联首显于公元前9世纪产生的古希腊奥林匹亚运动会。公元前884年,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两个城邦斯巴达和伊利斯为争夺奥林匹亚村镇,联合了各自的盟友进行了一场经年累月的战争,经历这场战争长期摧残的平民百姓逐渐警醒,开始呼吁恢复和平,出于古希腊人对于奥利匹斯诸神的共同信仰和对于体育竞技的共同喜好,各国达成了一项定期在奥林匹亚举行运动会的协议,并规定赛会前后一段时间(初为1个月,后延长为3个月),全希腊境内要实行“神圣休战”。随后293届长达1170年的古希腊奥运会虽说是在停战背景下产生的,但其具有的信仰追求和崇尚体育竞技的文化表现,无不体现出了人们向往和平,追求美好生活的时尚特征。随着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现代体育也开始产生萌芽。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约翰•洛克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第一个提出把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而且认为体育为先。受到约翰•洛克绅士体育思想的影响,绅士体育在英国宫廷和贵族中开展起来,虽然拒绝下层人民参加,但是推动了体育得流行,促进了体育组织的建立和职业化,对后世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我们细述体育与时尚起源时,我们不难发现,现代体育萌芽于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而时尚也诞生于文艺复兴的14世纪。这说明两者作为人类文化的两个方面,都受到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极大影响。而17世纪受洛克绅士体育思想的影响,绅士体育在英国宫廷和贵族中开展,并让绅士体育迅速流行起来,使得体育第一次成为一种时尚活动得以流行。总之14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对于体育和时尚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欧洲宫廷贵族在体育和时尚的发展进程中也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3、体育与时尚关联性的哲学分析体育是什么?

职业运动员说体育是事业,体育学者说体育是文化,操场上的孩子说体育是游戏,晨练的老人说体育是长寿的秘诀。时尚是什么?时装设计师说时尚是事业,美学家说时尚是文化,妙龄女郎说时尚是时装,乐活主义者说时尚是粗服素食。其实体育与时尚在当今社会就是生活。街头轮滑、广场舞,体育随处可见;高跟黑丝、彩色美瞳,时尚扑面而来,无法想象30年前我们看到这些会做何想法,但是如今我们看到这些内心不会有一丝惊奇或者惊喜。正如社会学家西美尔指出,时尚对于那些不太容易表达个性的人而言是一种替代性满足,用他在《时尚哲学》中的话说就是“时尚根除了羞耻感”。同样体育也是如此———我从来没有见到一个走出游泳馆仍然身穿比基尼毫不忸怩的人。体育和时尚都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自我的一种适得其所的方式,让人在特定的情境中找到安放或奔放或夸张的自我的一个顺理成章的栖身之所。体育和时尚的主体都是人,所有的人类动机都来自于个人。“这些动机与更广泛的社会相互作用,即社交性活动,人的社交性冲动产生了各种形式的联合体,即社会形式。”[6]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把体育和被西美尔看作一种社会形式的时尚一起看作是一种社会形式,“时尚起源于人内心之中一种双重的欲求,既追求与他人的一致,对社会和秩序的服从,即从众;又追求个体的独特性、变化性,即出众。”[7]竞技体育,特别是团体项目的竞技体育,亦是如此,在服从秩序和团队的前提下,要追求个体的独特性和变化性。足球比赛中,一支球队上场11个人,战术想法和技术特点全都一致,我想是赢不了比赛的,只有在服从团队和战术的前提下,遵循所在位置特点安排对应特点的球员出场,才有可能赢得比赛,发挥出超过11个人能力单纯叠加的效果。体育与时尚在哲学角度的相似之处不仅于此。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的时尚理论影响非常大,他在1890年出版《模仿律》一书,提出“社会即模仿”,说模仿维系着社会,使社会成为可能。利泼维茨基对于塔尔德的时尚理论也有非常精辟的概述“时尚和习俗是模仿的两种重要形式;他们使得个体为社会所吸收”[8]其实体育中模仿无处不在,正是有了不断的模仿才有了体育项目技能的进步,才有了体育项目向更多的地区和向更多地受众去推广。NBA两代飞人乔丹和科比很多经典镜头如出一辙,这是科比向前辈致敬,也是科比对偶像的模仿,而那些经典镜头中的动作,也被更多爱好者模仿,成了流行,成了时尚。我们从哲学角度去看体育与时尚的内涵,发现体育和时尚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有很多相似之处。体育与时尚能使不善表达个性的人们找到替代性满足,都能使人们在服众与从众间找到平衡并得到欲求的精神收获,而且两者都是在人们模仿中传播,更新与发展。

体育科学论文篇5

体育学科的改革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体育教育相对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除十大体育学院和部分师范院校外,基本上没有高等体育教育。体育学院、师范学院的体育教育由于定位于为中小学培养体育师资,学科界域、学科层次都有所局限;而一些普通大学所设“体育教研室”,20世纪90年代才升格为“体育部”,基本上行使着开设体育公共课和课外活动及课余训练等职能。第二,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作为独立院校的体育教育,其主体部分是培养体育从业者的职业教育。这使得体育学院和师范学院理所当然的把技能教育放在比学理教育更重要的位置,这也导致体育教育被“矮化”现象。第三,体育教育处于体育项目繁多,各种体育项目的学理建设大都借助教育学、解剖学、生物力学的理论来构建和影响田径、球类、体操等体育项目的学理,这也意味着体育学科基本统摄教育学的门下。其实,早在1992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就确定中国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是向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5大门类。在这个学科分类中,“体育学”与“教育”是并列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事实上,“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不仅在于其数千年来可考可研的文献积累和有知有识的学理构建,而但体育只是隶属于它之下的一门学科,大部分靠口传身授来延续,而有些依托现代科学文化进步出现的新兴体育形态如跆拳道、野外生存、攀岩、街舞、民族舞蹈、沙滩排球等,一时半会儿的似乎还难以被传统人文科学的话语体系所接纳。一个鲜见的是事实,体育作为学科教育的迅速扩张和高速发展,对应的是一个“浅阅读”的读图时代,是一个“娱乐至上”乃至“愚乐至上”的接受境遇。

“学校体育学科理论”的建构是“体育学科”学理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学校体育学理论”的构建也需要对各体育项目高技术含量的实践性加以理论言说,理论概括和理论提升。但至少在目前,我们的“体育概论”还无法建立一个能有效统摄各体育项目本体的学理建设的框架。显而易见的是,既往参照教育学划为体育教育与训练、体育史学、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医学等,但都没有触及学校体育学理建构的核心课题,或者说大大游离于各体育项目本体的学理构建。实际上笔者认为作为学科门类的体育学学理构建的领域,最精炼的表达就是史、论、术3个方面。并且,史和论的主体的主题应当是“术”的演进史和创造论作为学科门类的体育学理构建,当前最为主要的是各体育项目本体“术”的学科建构,没有这个“核心课题”的解决,我们根本不可能建立起具有成熟“学科品质”的学科门类。换言之,体育学科建设的关键任务是“以德观器”并“以技通道”。这就需要我们体育学界艰辛与持久的努力,而且还需要社会对体育学科的认知,因为文化产业已列为国家重要的软实力,我们必须认识到体育与高科技一样具有世界性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大学体育教育怎么样适合国家发展的需要、怎么样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怎么样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确实是我们急需探讨和深思的问题。身心素质的培养应该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但是,我国大学体育尽管在理论上受到推崇,但是在实践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并不占优势。理论上、口头上重视体育,实践上、行动上轻视和忽视体育已经成为一种在大学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体育困境”。

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在理论上一贯倡导学校应当重视体育教育,甚至规定体育是我国高等学校的必修课,但是在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却是“重智育、轻体育”的文化生态,尤其是在当前那种重“功利”性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体育在大学始终没有获得一块“真正合法的栖身地”,它的发展真可谓坎坷不平。在体育教育实践中,普遍出现对体育教育缺乏深刻的反思。体育的真正意义在育“体”,“体”即“身”,为心之基,所以体育则由体及心,渗透在整个生命之中,是身心统一的教育,亦使体不仅成为肉身之体,还要成为智慧之体、道德之体、精神之体、审美之体。但是,今天我们把体育教育视为一种社会现象,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作为体育教育发生的原点,不知不觉偏离了体育教育的本真。体育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而不是社会的教育。它是对人的认知构成了哲学的主题。但当前的体育教育缺乏思想、身体、情感和人性的思考,导致体育教育人文精神贫乏。为此,社会已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如学校体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但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得不到明显的效果,相反却令人忧虑重重。近20年来,学生的肺活量、耐久力、爆发力、力量等素质连续呈下降的趋势,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甚至还不如中小学学生。尤为严重的是城市中小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连续多年呈上升趋势,伴随而来的是许多成年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出现龄化现象,近视眼居高不下,口腔保健水平较低等。这意味着,传统的体育理论已不能自圆其说,学校体育似乎离教育越来越远。虽然体育课程自小学到大学长达14年,总学时数高于其他学科,但并没有能解决学生对体质健康的了解,更不知怎样做才能增强体质或变得更健康。#p#分页标题#e#

古代的嬉戏、玩耍、娱乐等随着历史文化的演进,逐渐冲淡了游戏的性质,向着体育本体而发展,并把体育纳入了现代教育的范畴。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由于当前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体育形态演变及由此带来的其本体特质的某些变化,使得体育本体也由此而与外部产生更多向度的联系,即它与人类其他社会实践的联系出现更多交叉,如体育经济学、体育人类学、体育考古学、体育新闻学、体育美学、体育社会学等,这些都显示着体育本体研究之外,今天的体育研究视域作更大扩展的必然性。体育形态及其本体特质的变化必然带来理论研究的创新性揭示。然而,找出它们的同一性,将其归入体育原理的范畴,建立起体育学科知识体系,注意社会发展进程中呈现的体育的时代特征。并要关照体育与哲学、身体学、生命科学体系的内在联系,以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坐标来审视中国大学体育教育体系的建构,充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诠释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体育特征。当代的大学体育教育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科学,成为一种成熟的教育领域。体育的内容向着健康教育、行为规范、身体文化、身心素质、生命和安全教育等方面迅速扩张,体育的知识和技能的总量也在急剧增长,这就对学校体育教育和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体育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计算机的运用使数字体育快速发展。

体育科学论文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5-0041-03

A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Spirit of Humanity and

Science in Sports

PAN Dong1,FENG Fei2,CUI Jian3

(1.Sports & Science Departmen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Guangdong China; 2.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 32, Guangdong China; 3.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ative analysis a nd interview to research the modern science in the field of regression culture i n the new era to review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ity and science spirit from cu ltural perspective to clarify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process of sport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sports; humanities spirit; spirit of science

进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产业化和文化多 元化发展的格局之中。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之变迁,把握时代的脉搏,促进社会和现代 文明向前发展,“和谐社会”理念应时而提出。其中,构建“和谐社会”在精神层面上的两 个文化要素――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既是人类文化的内核和精华,也是影响现代社会和谐 发展和现代文明提升的文化基础。本文对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审 视和探讨,以明确其对体育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1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名词释义及相关理论界定

1.1 人文精神及体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从宽泛的意义上说,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 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它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 根本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 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1]。”因此,以人为本来创造和表达人性化 的自由生活理想和价值理想,就是“人文精神”[2]。由于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 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 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故而它首先体现的是人,它珍视人的生命、幸福、权利和自由,尊重人的人格独立。其次 是价值,使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包括人生的意义、追求、理想和信念等。在这种崇尚个 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应当包括身体的发展,便成为体育人文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基本 依据。所谓体育人文精神,是体育文化的核心精神,即从体育文化心理层面表现出来的文化 精神的总和,它总是时代精神文明的一个客观表现[3]。“体育人文精神必须以人 为核心,维 护人的健康权利,肯定人的健康在其生命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优化人的生活方式和在体育 中对人性的弘扬和追求[4]。”因此,体育人文精神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关 爱人的健康和生命”的自由、文明的精神。

1.2 科学精神及体育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认识中的思想或理念[5]。它是人类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 崇高的求实 、求真的精神,是推动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 一种精神动力,对人的发展起着手段性、工具性的作用。所以,从本质上说,科学精神就是 一种把客观对象及其规律作为最高认识和实践准则与目的的求真、求实的精神。追求真实的 利益是科学精神的诉求。体育科学精神是在科学主义传统思想下形成和发展的外显于体育的 技术、功能层面的精神。体育科学精神追求的是认识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形成科学训练观 念,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严谨、有效、合乎科学逻辑的原则、手段、方法,以谋求技术上的和 功能上的实效。因此,体育科学精神的实质是“以追求体育的科技革新和扩展物化功能”、 “夺取锦标”的严谨、务实的精神。

1.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作为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宝贵的两种精神,在人自身的 发展中都有着重大的作用。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强调尊重事实,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 律,使人面对客观世界能够积极地认识和改造,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求善、求自 由的人文精神,则使人主动把握人之为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人永远是目的而非手段,是追 求自主、自觉的真正主体。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形成的基础,人文精神只有建立在科学精神 的基础上,人之主体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才得以具体、真实的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 魂,它是科学精神发展的指路明灯,科学精神如果背离了人文精神,人类只能成为被物质利 益诱惑下的傀儡,人的本质就会丧失,人性就会泯灭,社会就会倒退。只有人文精神与科学 精神相统一,相融汇,相补充,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从这一视角出发,人类要创 造出一个合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就必须创造出一种合理的文化精神,即体现人 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哲学终极关怀的精神。

2 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因素分析

2.1 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理论基础

根据体育运动学科体系的结构分层原理[6],该体系的立体金字塔结构自下而 上分别由人 文原理层、科学原理层和实践操作层构成。处于基层的人文原理层,作为体育人文科学的基 石,注重揭示体育的本质,培养体育的人文精神,同时也为承载于其上的科学原理层用以揭 示体育运动客观规律的科学基础和技术变革提供强有力的人文支撑。与此相应的“冰山结构 ”学说也进行了形象的理论阐释[7]:体育科学精神追求的物质文化在技术层面上 的表现有如 浮于冰山水面上令人关注的有形之物;体育人文精神指引下的精神文化在价值层面上的表现 则是潜藏在水深之处的无形之物,但是对外层的物质文化变革有强大的滋生力和辐射力。探 索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体育运动,其实质是探究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整合,惟有如此 ,体育的发展才能到达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彼岸。

2.2 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必要性的现实反思

2.2.1 竞技体育领域对“金牌至上”绩效的过分追求容易造成体育人文精神的缺失

不可置否,在现代社会中,科学的昌大和技术的先进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种种好处和 便利,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竞技体育领域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体育 竞赛组织和赛事转播方面,人造卫星、现代化通讯技术、数字化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的运用 ,提高了赛事组织运作效率和收视率;在比赛的技术分析和情报收集方面,无线通话器、摄 录机、电脑统计软件的使用,保证了比赛资讯的更新和赛况精确无误地分析;在训练和竞赛 的装备方面,高科技含量的比赛场地、器材、服装的研发有效地促进竞赛成绩的提高;在选 材和训练监控方面,各种生物学和心理学指标和手段的运用,贯穿于训练的整个过程,提高 了训练实效。训练的科技含量正成为竞赛的热点,它可以有效提高竞技成绩,甚至可以决定 比赛的最终结果,因此,科技效能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价值意义获得了广泛的肯定。然而, 科学技术犹如普罗米修斯之火,它既能给予人类无穷的力量,也会给予人类极大的灾难 [8]。 当我们在竭力追求科学技术带来的效能的正面价值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由此导致的负面苦 果。竞技体育过分的追求“竞赛夺标”容易使科技的技术价值追求偏离轨道,也容易造成人 文精神的缺失。

2.2.2 学校体育改革的“初衷”与学生体质下降现实与体育人文关怀之间的矛盾

进入新世纪的学校体育,在顺应推行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浪潮中,自身也进行了一番轰 轰烈烈的改革。以新《课标》为主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无论从指导思想到课程目标体系, 还是从教材内容、方法、手段到课程评价体系,无一不是呈现出改革之后的“新气象”:既 满足了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教改文件中关于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又有利于学生终身体 育意识的培养;既扭转了以往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观念,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 认识,又突出了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人性化需求。然而,这看似完美和成功的学 校体育课程改革,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方法,也 没有建立起恰当的机制,致使教改施行容易流于形式和表面的变化,偏离教改的初衷,以致 于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不少目标达成不具显效性的状况,使得一些教师们体会到了这场学校 体育改革的“阵痛”。与此同时,我国各类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逐年下降的现实状况, 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仍然还存在不力的状况。特别是与新《课标》中的 评价体系相关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中降低各个运动素质的达标标准以应证此次课程 改革的绩效的做法,显现出了些许改革不彻底,实效性不够强的无奈:以新《课标》为主的 学校体育改革,仍然无法在目标指向上真实地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人文 关怀,也缺乏一些在操作层面上体现科学、严谨和合理地理论指导,它犹如一张理想的蓝图 ,却因实践操作中还存在无法落实的客观依据,使得这场改革的成效最终打了折扣。最近, 相关的职能部门或许是意识到了改革与现实的反差所带来的舆论效应及负面的社会影响,提 出要提高中学升大学的学生体质测试标准和要求,加大升学考试中体育素质加分的权重,这 样会导致部分重点大学有可能会将体质较弱但成绩优良的考生拒之门外,以此手段来强制提 高和改善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2.2.3 大众体育发展需要以人为本为目标的制度保障

当前衡量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水平的重要标志仍然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导下的全 民体育参与程度和发展水平。经过11年的努力和坚持,全民健身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家喻户晓 的“体育名牌”,也汇聚成一种巨大的社会文化活动[9]。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 地意识到, 比较西方发达国家和东邻日本,我们的大众体育发展仍然还存在着不少距离,也存在着许多 不尽完善之处。 我们通过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群众体育发展的研究可以清楚的了解:发达 国家的群众体育发展成效高的关键,在于其形成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法令制度,使得群众 体育的发展既有目标指向和引导,又有制度进行保障。比如日本在关于国民终身体育的规划 和发展上,无论是日本国宪法、文部省设置法、地方自治法,还是教育基本法、社会教育法 ,或是体育振兴法、保健体育审议会令等,均从不同的侧面明文规定了日本群众体育从组织 开展、社会教育指导、公共福祉、政务管理等一系列的保障制度和措施,使得日本国民体育 的开展在各种具体、规范、针对性强的法令制度轨道中得到了健康、有序、实效的运行 [10]。 造成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不够完备的关键问题是《纲要》没有成为有效的制度规范,没能通过 真正的体育立法来保障国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和效益。在当前,与真实、显效的体育立法 相比还缺乏具体规范的法律实践程序的《纲要》还不能够使民众的体育参与权利和效益获得 有效保障。大众体育发展中的体育立法问题如何承载体育对人们健康需求所倾注的人性化关 怀?仍然是体育学者们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3 体育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路径构建

3.1 更新体育教育理念,注重“以人为本”的体育运动操作模式的培养

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更新,必须使教育的对象从物化到人化进行转变,突出育人为本, 着眼于塑造和谐发展的理想人格,才能够满足社会及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正是体育人文 精神的价值所在。与此同时,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注重对体育教育过程在技术层面上的科 学调控:一是从个体层面上,实现体育对人的塑造,既要引导人们学会科学的体育锻炼的知 识和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又要培育“以人为本”、“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人文观 念;二是从社会层面上,通过体育教学和科研,构建体育人文学科的理论体系,为人们提供 一套值得信赖的体育价值体系和可接受的价值标准,充分发挥体育人文精神对社会的引导和 昭示作用[11]。因此,在体育人文精神指导下,合理使用科技为体育服务,为健康 服务,才能做到科技以人为本、彰显体育的生命价值。

3.2 充实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加强学科互构,精神互融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实践活动,具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内容与属性 ,研究领域广泛,研究方法多样。体育科学虽然在数字化、公式化、定量化上不如自然科学 ,但在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为规律,以实践为标准上却与自然科学没什么差别。体育科学 既需要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实证方法和技术手段,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 精神、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12]。因此,通过学科整合,将体育科学的客观规律为 尺度的客观 原则,与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具有体育科学和人文社会学双重属性的, 或是交叉的,综合性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学科体系,有助于我们对人类文化现象做出系统和 全新的理解和把握,为科学与人文有序结合和高度统一提供学科平台和沟通渠道,并且在互 补中孕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之果。

3.3 促进校园及社区、健身俱乐部的体育文化建设,营造厚重的人文体育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 一个有利于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文化载体。而社区体育文化,则是推进群众体 育健身手段和健康观念向制度化发展的民生工程。因此,更新观念,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体 育文化环境,发展丰富多彩的大众体育健身路径,可以让受众的“身、心、群、德”等素质 得到自由、和谐地发展。同时,还可以因时因势的以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所带来的“ 奥运效应”以及2010广州亚运会的筹办为契机,以“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将大 众健身活动在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对两种精神的整合为目标,在校园内、社区里、行业体协及 体育俱乐部中倡导和谐发展的体育教育理念和科学愉悦的体育健康观念,既可以有助于弘扬 体育人文精神,打造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社区体育文化氛围和俱乐部体育文化的新风 尚,又可以实现个体的个性化人格的丰满雕塑,从而实现朝着“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取向 上发展,实现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13,14]。

4 小 结

1) 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人类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虽然特点不同 , 各有侧重,但是在终极目标的指向上,都是“以人为本”的,因而两者是互补统一,和谐发 展的。

2) 在体育发展进程中,必须辩证地认识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技术、制度和精神层面 的 影响,通过对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中出现的一些容易造精神缺失或者科 学精神滥用的现象的反思,把握好如何在体育实践中合理地贯彻两种精神的指导,以取得良 好的实效。

3) 体育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必须在“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上,在 体育交叉学科的立体式构建上和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体育文化的营造上,实施具体的路径建 设,以使体育的两种最重要的精神能够在人们的体育实践中融通,实现人的自身和谐以及与 社会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建伟.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J].自然辩证法 研究,1998(1):59-60.

[2] 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周爱光,宋亨国.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4):10-12 .

[4] 童昭刚,等.人文体育[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5] 雷好利,林世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科学发展观[J].党政论坛,2006(4):8- 10.

[6] 马特维耶夫. 竞技运动理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7] 宋继新,贡娟. 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体育运动[J].体育学刊,2004(1):7-10.

[8] 杜焕强. 从康德的理性观念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互补[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9(2):30-31.

[9] 卢元镇. 2008年后的中国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5(10):12-14.

[10] 森川贞夫 编著. 生涯スポツのすすめみんなのスポツの社会学[M].东京 :共荣出版,1985.

[11] 李树旺.论我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建构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05 (1):52.

体育科学论文篇7

本文作者:岳元德周晔工作单位:泸州医学院体育系

体育学科的特性与体育成绩评定课题

由于体育学科有上述比较明显的多种特性,因此,体育成绩评定体系建设面临着与其密切关联的一些特殊的问题。体育成绩评定范围的确定问题体育成绩评定范围的确定,是关系到学生对体育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判断。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同其他课程共同组成学校教育。体育成绩的评定既有对学生学力的评价,也有对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评价,甚至对整个体育课程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提供检验依据。因此,对于哪些应该作为和不应该作为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内容、它们所占的比例应该是百分之几等问题争论不息。从1987年出台的过渡性体育教学大纲中形成“四合一”的考核评价体系,到“多元评价”体系的提出,无一不是在探索体育成绩内容评定的范围,以此拓宽评定视野、丰富评定内容、改革评定方法。据称“四合一”的考核体系也是“为反映教学目标的多元要求”,是为“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技术与能力相结合,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相结合”。其共同的目标都是让体育成绩评定“多元化”。积极倡导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要从多方面、全方位的评价,把出勤情况、课上表现、学习态度、体育道德作风和课堂纪律以及社会、心理等作为体育成绩的评价范围,由于“多元”体系未明确“重点”,其“多元化”体系的自身是否逻辑自洽,各评定对象是否位居同一层次等问题尚待研究,于是在具体的成绩评价中形成评定范围过宽泛而难于突出学科特点、评定方法过于复杂而难于操作、评定标准难以统一等问题,使体育考试的“‘硬指标’逐渐被削弱’‘学习目标具有‘软’的特征’‘学习评价有‘统一标准’向‘关注个体差异论’转变”等趋势,难免会引起对体育成绩评定的真实性产生争议。例如,张洪潭等人从技术健身论的观点、课程考试要旨等角度,对当今学校体育考试范围、评定方法、评定标准等一些不成熟的改革,提出缩小体育成绩评定的范围的观点,是值得体育界人士注意的。体育成绩评定内容宽泛性的问题“由于体育运动素材的量很大,而且只要场地器材的条件允许,绝大部分的项目都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有乐趣的运动”,都可以作为体育成绩评定的内容。因此,体育考试在内容的选择上比其它学科更容易更宽泛。但从理论依据的说明方面要比其他学科难(因为选择的依据和目的也很多)。绝大部分的项目都能互换、颠倒、重复,可从不同方面对人体产生影响。由于目标、目的、对象、年龄、需要等方面的差异,选择哪些内容作为学生体育成绩考核的内容,至今没有一个较为完整、较为科学选依据,仅有几条空泛的选择原则,缺乏具体的标准,更缺乏有效的程序和方法。我们现在的体育考核内容确定、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程度上是按传统和按经验来进行的。使体育成绩评定体系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好像哪项都可作为体育评价内容,但又不能“一刀切”,如身材高大的同学考体操、身材矮小的同学考排球扣球、身体肥壮而体重的学生考长跑、体瘦的学生考铅球等。如何鉴定他们体育成绩的好坏?为什么要考核100m、1000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1min跳绳、铅球等项目?可不可以换成其他项目?哪些项目对体育成绩评定更科学、更客观、更有效、更实际、更合理等问题讨论,是当前体育成绩评定内容选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统一评定标准与个体差异的问题考试的目的是为发现学生学业上的薄弱环节,并及时给学生以反馈,进而有争对性地帮助学生完善其学业。从理论上说,体育成绩的评定应该通过规定的考试,考试是对人的某种能力的公平检验,既然是公平检验,那就要有时间上、方式上、内容上、评判标准上的同一规定。否则,就很难成为一种公平的检验的手段。体育成绩的评定通常都是对学生运动能力和学力的评定,而由于以运动能力为代表的体育的能力与人的天生的遗传,后来的体育环境、营养、生活习惯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而这种联系往往大于与每周2小时的体育课的联系,因此对运动能力的评价有时很难反映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力水平以及学习态度,而且运动能力与人的体质又不同(如在铅球、长跑成绩评定中,身体肥胖与体瘦学生同一评分标准等项目差异),因此对学生的体育评价有逐渐脱离教学评价的趋势。用什么指标来评价“体育成绩”就成为体育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体育统一评定标准与个体差异的问题,就成为我们体育工作者面临的另一个重要课题。体育成绩评定方法,通常有定量评定法和定性评定法2种考核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有客观评定标准和经验评定标准之说,前者是“指对以各种客观指标确定成绩的项目按其客观成绩制定相应评分的标准”;后者是“指以教师的主观经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基本分析和评定的标准”。而体育评定内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平行的关系而不是逻辑的关系,因此在评价方法上,只要在规则、器材和动作上加以改造,哪个项目都可以变得很难或很容易,其在评定方法都可因不同条件、不同对象而有所不同。加之我们的“客观”平分标准和“主观经验”的缺实,许多的客观标准和量化指标都是未经效度检验的,其本身设置尚不可靠,使我们的成绩评定方法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在体育成绩评价的形式中,教师是唯一的参与者、主评者,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对与错、好与坏都是教师自己说了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甚至被忽视的地位,很少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在此有的学者提出学生的“成绩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以及与家长的评价”,然而这看视全面地评价,其评价标准怎样定?其客观性怎样把握?大学生家长地处祖国各地,其评价信息如何收集?为我们体育成绩评定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对体育成绩评定的策略思考

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目的,特别是普通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体能、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在考试评价方面过分强调,不是强调运动本身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主体必须参与活动才能有成效。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身体变得更强壮,身材因此而得到改善,心肺机能因此而不断增强。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体育成绩评定的目的所在。树立体育成绩评定新理念以“健康第一”和“使每个学生从体育学习中受益”的为出发点,结合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体育教学目标,对现有体育成绩的评价方法和形式提出新的理念,把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评定作为杠杆,把督促学生经常性参加锻炼作为重点,将终期一次性考试定“终身”的方式变为多次随堂测试的形式,这里的“多次”就是重复测试,以此增加练习次数。例如,800m、1000m的考核,在一个学期的体育课中分多次进行随堂测验,并将每次所测的成绩记录下来,不要过于强调能跑多快,只要求保持或稍有提高,重点是要每次完成全程,将次数和每次的成绩作为期末评定体育成绩的依据和参考,这不仅符合人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克服对中长跑的恐惧,以减轻对学生的心理压力。突出学科特点,注重学生体质的提高体育教学主要就是2个直接目的,一个是锻炼学生的身体,一个是让学生学好有用的运动技术,而其他的目标和目的,如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都是伴随上述2个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体育课考核的目的,一是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二是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体育考核范围和评价设计的重点以运动技术学习、身体锻炼和运动能力为主。“根据教育部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运用正确的、客观的考试成绩评分标准和计分方法,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并使其成绩呈正态分布。”且评价标准和要求是每位大学生通过一定的体育学习应该达到的,也许有些考核项目对于个别学生不太适合,甚至是他们的短处,他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努力达到规定要求,而决不能以“个体差异”“课堂表现、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合作精神”等来“弱化”评价标准。这样说并非忽略它们的作用和重要性,只是它们与实际学业中并非同质事物,其评价标准更难以统一,如果评价标准都不统一,还谈什么评价呢?

体育科学论文篇8

1.促进体育产业的职业规划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体育职业化的规定是体育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体育产业中必须具有企业的法人资格,推动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倡体育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当今素质教育更加强调综合应用能力,提倡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在这些教育模式下,与其他的产业是一样的,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不断的规划体育经济的发展。同时分层次的教学要求有利于贯穿教学的每个环节,对于目前我国大虚体育教学主要定位在体育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将体育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同时体育产业的职业化规定的进程,必须真正的面向市场,改变政府部分过去的被动的局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作为体育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2.加强体育经济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我们提高体育经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良性的体育产业,不断的发展良性体育产业,提高体育水平和自身的综合能力,体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主动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如,在学习健身操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发挥各自的主动性,这样可使学生从心理上来适应课堂教学的需求,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改变传统体育经济的人才培养的观念,要扩充体育知识和体育教育内容,培养出既懂体育、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教育活动,增加对体育经济学习的兴趣。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实践人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也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在这里面既有竞争,同时又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着各种的成功和失败,同时在学校群体生活中也会面临各种不同的社会问题。在体育经济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建设一支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的的经济型符合人才。

3.增加体育经济的法律保障和政府扶持力度

在社会生活中是复杂多变的,在社会上也有很多不利的因素,在社会中生存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增加体育经济发展中的法律保护,对体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更具体育经济的实际出发,满足体育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长期发展法律效益,促进体育经济更好的发展。对于体育经济政府还要不断加强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改变传统的体育发展的理念,同时还要对以往的体育设计进行改进,增加政府的扶持力度,拓展体育事业的渠道。同时也要尽快确定体育的投资法规,不断的确定体育投资中的利益,要实现体育水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的将体育事业产业化,更好的激活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不断的提高体育事业的发展。

4.增加科学发展中体育经济机制的应用

在科学发展中,体育经济应该协同体育共同开展好体育经济发展,给体育经济学习者参与社交和自我锻炼的平台,对学生进行生存性教育和适应性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很难完成的,适应能力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在课外时间或者在校外环境中更好地去完成。我们只有提高科学发展的宣传才能带动体育的发展,对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之后我们应该大力的宣传体育经济机制,增加人们对体育经济教学的重视。

体育科学论文篇9

1.德育环节多

理工科教学包括专业理论的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教学,具体来说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科技活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环节,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过程,每个环节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机会多

在课堂之外,如课堂间隙、食堂就餐、外出实习时,师生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借机履行德育职责。只要做有心人,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做自己分内之事,专业课教师时时、处处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这种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谈话式的,容易为学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专业课教师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独”等师德素养,可以无形地影响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讲述中外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历程中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鼓舞学生;老师的有榜样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德育时间和人员多

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学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专业课教师又占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数量上,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都占有优势。

5.占有德育资源多

德育资源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内在资源包括专业课教师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经验、教师的行为举止、师德素养、授课艺术等;外在资源包括各种教学、教育的时间、场合、时机等。由于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学生更乐于与拥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更愿意听从专业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科研水平、讲台形象、授课艺术、人格魅力等各方面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只要专业课教师能充分、自觉运用所拥有的内在和外在的德育资源,德育实效将非常显著。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的内容

1.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断被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表明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不断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工科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巨大的作用。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国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有很多发明创造,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前后科技发展水平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3.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往往是经过几代人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研究得来的,国内外的伟大科学家无不有着光辉的业绩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有着很大帮助。

4.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忍让、团结、协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学科,一些理论比较深奥、抽象,学习、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必须努力钻研,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大讨论、大作业、课程设计、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通过挫折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今后走上社会尽快完成角色变换,胜任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灵魂。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启发式教育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下厂实习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学科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倡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德育“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渗透过程,而不是强制地直接灌输过程,渗透于每一学科理论教学和每一学科实践教学中,不仅仅体现在单科德育课程中。

2.学科德育渗透的含义

德育渗透是指德育工作不能流于空泛的说教,而要借助于科学的方法把德育内容和具体的学科知识糅合在一起,在讲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创设和利用科学知识所具有的德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如在物理学教学中,应重视渗透在物理学知识中的正确的物理观、时空观和宇宙观方面的教育,以及渗透在物理学中的崇尚实践、追求真理的精神的教育。

3.学科德育渗透目标的确定

任何教育都有目标,目标对学科德育渗透具有导向作用。确定渗透目标,要依据德育总目标分层设计,应当包括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也包括即使时代变化也不会改变的基本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要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目标要考虑学科特点,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挖掘、把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与道德认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4.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

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或渠道,学科教学是最基本的途径。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情操的陶冶融于一炉。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要按照学科特点,通过讲授、讨论、交流、阅读、视听、网络、角色扮演和实验实习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政治思想观点、价值观、行为规范、基本品德和培养健康人格。学科德育渗透应在“融”与“合”上做文章。“融”是讲渗透的深度,要调动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感知德育内容,引起道德情感共鸣,内化成道德行为;“合”是讲渗透的广度,全面梳理教材中显性和隐性教学内容,尽量寻找融合点,日积月累,循环往复,做到“润物细无声”。

(1)教学内容的渗透策略

理工科教学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进行德育渗透的。自然科学中含有丰富的思想性和科学的方法论,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都有很大影响。德育的渗透,就是把学科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整合。整合时,不得把德育当成标签贴在学科教学内容中,要注意各学科性质、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不同,教学和德育的结合点也不同,必须做到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融合。

(2)教学组织形式的渗透策略

学习方式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学习方法与范式,也是学科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种学习组织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蕴含着德育的内涵与要素,是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所不可忽视的。自主式学习,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合作式学习,能使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起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尊重人、接纳人的现代人的优秀品质;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性格,能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对真理执著追求的意志品格。

(3)学科教学情境的渗透策略

学科教学总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教学情境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德育的要素,它要求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很好地渗透到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根据在教学情境中渗透德育的策略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调整对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评价。以前,我们看学科教学中教师对德育的渗透情况,主要看教师对教材内容处理的情况,看相关的德育要素的渗透情况。其实我们看某一学科教学是否注意体现和渗透了“德育”,不仅要看学生对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要素体会、感悟了多少,更要看整个学科教学的气氛,看学科教学中的具体情境。如果教师真正在学科教学中营造起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与情境,相关的德育渗透的目标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得到了落实。

(4)教师人格的渗透策略

将教师的健康人格作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说学生每天都可以读到这本最丰富、最生动、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书。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和引领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喜怒哀乐。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教师要更自珍、自爱、自重。当自己进入学科教学领域,就要想到自己是学生的教科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自己的一颦一笑、一褒一贬、一喜一怒、一哀一乐,都要注意到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重视和自觉地去做了,就可以说,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体育科学论文篇10

1、封面:封面由文头、论文(设计)题目、作者、系别、专业、学号、指导教师等组成。

论文(设计)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副标题,则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2、中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内容摘要是对论文(设计)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和观点综述,字数在300--350字。关键词是从论文(设计)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设计)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为3—5个,最多不超过7个。

3、英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英文内容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 words)由中文内容提要和关键词翻译而成。

4、目录:列出论文(设计)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致谢等对应页码。

5、正文:正文是论文(设计)的主体部分,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该部分要运用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正文字数不少于8000字,原则上要有外文文献的中文翻译,字数一般不少于2000字。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

    6、注释:对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指作者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所参考的文献,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比较等,是毕业论文(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毕业论文(设计)的引用文献必须在文中引用处体现出来,并按顺序编号。引用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

    8、致谢: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工作过程中曾给自己以直接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9、附录: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图像等形式。

二、毕业论文(设计)结构格式标准

(一)纸型及页边距

毕业论文(设计)一律采用国际标准A4纸(297mm x210mm)打印。页面分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20mm,地脚(下)15mm,订口(左)20mm,翻口(右)15mm ,单面打印。

(二)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

(三)论文(设计)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论文(设计)标题:

1、封面:采用教务处规定的统一格式。

2、中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另起页,“中文内容摘要”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下空一行为内容,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摘要内容下另起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关键词三字用4号黑体,内容用小4号宋体;关键词通常不超过7个,词间空一格。

3、英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另起页,“英文内容摘要”用“Abstract”, 3号加粗,顶部居中;下空一行为内容,用小4号字,标点符号用英文形式。摘要内容下另起行打印[Key Words],用4号黑体,内容用小4号字。推荐使用Arial体。内容同中文内容摘要。

4、目录:另起页,“目录”二字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一级标题采用小4号宋体,二级标题5号宋体。页码放在行末,目录内容和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

5、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设计)题目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下空一行为正文内容,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固定值22磅。

正文文中标题用阿拉伯数字标明: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采用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1”,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以下标题: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1.1”、“⑴”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6、注释: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或“⑴”,同时在正文后空两行顶格排印[注释]二字,用4号黑体。另起行用小4号宋体排印内容,内容序号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页排序,编排方式同参考文献。

7、参考文献:另起页,[参考文献]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设计)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字体用小4宋体。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和示例如下:

(l)专著 著录格式:[序号] 编著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1] 黄辅周,吕乾正,等.排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1.24-27.

注:初版书不标注版本,页码是可选项。

(2) 期刊 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题目[J].刊名,年,卷(期):页码.

例:[1] 张绍礼.体育技术课实施“技术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的构思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0,21(2):10-13.

[2] Moustafa G H.Interaction of axisymmetric Supersonic twin jets[J].AIAA J, 1995,33(5):871~875

注:外文期刊的刊名可用简称;请注意标注文章的年、卷、期、页,不要遗漏。

(3) 学位论文(设计) 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目[D].地点:单位,年.

(4) 论文(设计)集,会议录 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论文(设计)集中析出的文献 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目[A].见:主编.论文(设计)集名[C].论文(设计)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6)科技报告 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国际、国家标准,行业规范 著录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专利 著录格式:[序号]设计人.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日

(9)电子文献 著录格式: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网址. 年-月-日. 文献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 al").

(10) 其他未定义文献类型 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致谢:另起页,“致谢”三字用3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下空一行为内容,用小4号宋体字。

9、附录:另起页,顶格排印[附录]二字,用4号黑体加粗,另起行写标题,用3号黑体加粗,内容编排参考论文(设计)正文要求。

(四)表格

正文或附录中的表格一般包括表头和表体两部分,编排的基本要求为:

表头:表头包括表号、标题和计量单位,用5号黑体,在表体上方与表格线等宽度编排。其中,表号居左,格式为“表1”,全文表格连续编号;标题居中,格式为“××表”;计量单位居右,参考格式为:“计量单位:元”。

表体:表体采用“三(横)线表” ,必要时可加辅助(横)线,不留竖线和斜线,上下端线一律使用粗实线(1.5磅),其余表线用细实线(0.5磅),表的左右两段不应封口(即没有左右边线)。表中数码文字一律使用5号宋字。表格中的文字要注意上下居中与对齐,数码位数应对齐。表格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的内容重复。

(五)图

图的插入方式为上下环绕,左右居中。文章中的图应统一编号并加图名,格式为“图1 ××图”,用5号黑体在图的下方居中编排。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标目用小5号字;标目采用国家标准的物理量(英文斜体)和单位符号(英文正体)的比表示,如c/molL-1。制图要求:半栏图宽≤7cm,通栏图宽≤16cm;图中曲线粗细应相当于5号宋体字的竖画,坐标线的粗细相当于5号宋体字的横画;

(六)公式

文中的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编排,有编号的公式略靠左排,公式的编号加圆括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后应注明编号,该编号按章顺序编排,编号形式为“⑴”。公式下面有说明时,应顶格书写。较长的公式可转行编排,在加、减、乘、除号或等号处换行,这些符号应出现在行首。公式的编排应使用公式编辑器。

(七)数字

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模糊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文中,数字的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八)标点符号

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忌误用、混用,中英文标点符号应区分开。

(九)计量单位

除特殊需要,论文(设计)中的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十)页码

全文排印连续页码,单面印时页码位于右下角;双面印时,单页码位于右下角,双页码位于左下角。

(十一)印刷与装订

论文(设计)一律用A4纸打印,单、双面均可,推荐双面印制。文稿一律左侧装订。

     三、其它要求:

      1、全文内的各章、各节内的标题及段落格式(含顶格或缩进)要一致;

      2、全文内各章的体例要一致,例如,各章(节、目)是否有“导语”;

体育科学论文篇11

1.2提高智力

智力水平是掌握体育知识和动作技能的重要保证,体育的学习与认知活动一样,需要学生依靠自己的知觉、记忆、思维以及观察等综合认知能力,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有助于促使大脑获取充分的氧气,快速恢复大脑意识。开展良好的体育教育以及运动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人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高可靠的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一般人而言,其智力因素的差异较小,但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比较大,并且潜力无限,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将知识技能、情感以及意志融合在一起,通过进行体育教学,促使学生的情绪稳定、性格活泼、降低疲劳等。

1.3协调人际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际关系比较好的人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兴趣,这些人活得比较开心;而对于人际关系不好的人而言,经常无精打采、抑郁寡欢,失去了生活乐趣。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因为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的,并且需要与人群发生联系和交流,人们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克服孤僻的性格,忘记烦恼和痛苦,合理处理人际关系,不断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有关的调查研究发现,与性格外向的人比,性格内向的人的社会需要更加强烈,这种社会需要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得到满足。由此可见,开展体育活动,有助于加强人们的交流和协作,克服寂寞和孤独感,从而培养人的心理适应能力。

2实施体育健康教育的措施

2.1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确立体育健康教育目标

大学的体育管理人员和体育教师需要全面认识和了解体育活动,加强在学生中的体育教育的宣传,促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育锻炼是每个人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健康教育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教学模式,高校体育需要设置专门管理人员,面对全体学生开展体育教育,组织教学以及各项体育工作。将大学期间的体育效益与学生的终身受益有机结合,树立终身体育观,着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健康理念。将学生的终身受益作为体育教育的出发点,构建大学体育健康教育目标。

2.2教学内容和教材向多元化调整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虽然确立了“强身育人”的教育指导思想,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并没有将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因此,目前还没有形成以强身育人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所以,在创建体育健康教学体系时,应该着重突“以强身、健康、育人”的教学目标。进行体育训练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积极探索增强体质与改善健康水平的新途径和新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体育能力。

2.3课后延伸,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进行课后小结,师生互动,交流情感,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比如,提问法、暗示法、议论法以及设疑法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的平时的表现进行评价,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疲劳。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补充,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学习的课外体育活动具有趣味性以及实践性等显著特征。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也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进行课外体育教学内容设计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喜欢的健身运动项目,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课外体育活动不受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以及形式的限制,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育科学论文篇12

一、体育教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人要生存与发展,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和掌握多种技能,还要有健康的体魄,遵守社会群体的道德行为规范。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实现学校教育目标方面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所以,体育教学作为思想品德教育途径之一,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因此,体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应结合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上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教育课堂常规本身就包含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在体育课上,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限制就难以进行体育教学。课前整队集合,检查人数,队列队形的合理调动,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材,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等,这些在组织过程中都蕴含着生动的品德教育因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生活的各种准则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从而加强其组织性和纪律性,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遵纪守法的优秀品德。利用竞技体育中拼搏奋争、战胜困难、承受挫折、争冠夺魁的特点培养锻炼学生不畏艰难、不甘落后的意志品质。首先,在教学中,通过课堂常规要求的贯彻落实,如严格考勤、加强组织纪律性,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在体育教学中还要把品德教育同教学条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护器材、爱护公物的品质。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其优势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只要我们把握体育运动的特性,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以德育人”的独特优势,一定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二、文科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一般以集体或分组的形式进行练习,因而构成了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群体关系。其中有较平和的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的关系,也有情感色彩较为鲜明的合作支援、对抗竞争的关系。体育活动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常常要求克服困难、勇敢奋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意志。

体育活动的每一项目都有其特点,作为文科类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积极主动地分析研究体育活动每一项目的基本内容,挖掘其中存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文科物流管理类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现代物流理念,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职业道德和较强的适岗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善于表达和沟通,具有协作及团队工作能力,具备较高的物流操作技能和一定管理能力,主要在生产、流通、服务、管理第一线从事采购、仓储、配送、运输、货运、信息服务等物流业务操作和基层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针对这一特点,体育教学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集体协作精神。

体育科学论文篇13

家长学校是普及和推广现代家庭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的重要载体。我市在家长学校办学过程中,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不断探索,积极实践,敢于创新,有力地推进了家长学校的科学发展。

1997年,我市教育局关工委的几位老同志开始创办家长学校,并提出“20万工程”的办学目标(当时全市在校中小学生约20万人,“20万工程”是指组织20万孩子的家长参加家教培训)。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人才“大厦”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关工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关工委积极支持他们的行动。为了探索和积累经验,我们首先挑选城区学校二十七小和农村学校丰南中学作为办学试点,经过五年的不断摸索,总结出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和关工委的积极性,办好家长学校”的基本办学经验。10月,省关工委、省教育厅关工委在我市召开琼北片家长学校工作现场会,介绍了我市创办家长学校工作的经验,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然而,在后来推广试点经验的过程中却遇到不少问题。许多学校领导对办家长学校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行动缓慢甚至消极对待,以致当时全市家长学校的办学率和家长的入学率均达不到40%。经过深入调研发现,创办家长学校只有“两个积极性”是不够的,关键是还要有学校的积极性。因为学校是家长学校的办学主体,它具备师资、场所、设备等独有的优势,可为家长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提供诸多重要保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都是培养“四有”的新一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更有利于提升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中旬,我们在原来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提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学校主办、关工委主动配合的“三主”办学体制,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工委三位一体,相互配合,资源共享。这既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家长学校的统一领导,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及时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又能够充分调动学校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和老同志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工委三方联动的积极性。

怎样调动和发挥学校办家长学校的积极性?关键是要解决认识问题。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党委分别举办了学习班,集中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中发[]8号文),明确“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在学习中,当时的市教育局党委书记郭仁忠强调“办好家长学校是校长的份内事,不重视家长学校的校长是不合格的、不明智的校长,没有家长素质的提高,没有家长的主动配合,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只是一句空话”。校长们通过办班学习,参观市27小、丰南中学等两所试点学校,达成了共识,增强了信心。从此,我市家长学校步入办学的“快车道”。截至底,全市公办学校100%挂牌成立了家长学校,做到l00%开设家长培训课,家长学校办学率从原来的不足40%提高到100%,家长入学率从原来的36%提高到85%以上,巩固率从原来的60%提高到95%。

为了进一步普及家长学校,更好地向家长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各级关工委和教育、妇联等部门紧密配合,大力推进中小学家长学校的建设,积极创建了白沙坊社区家长学校、长流镇美德村家长学校及新民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等特色家长学校。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创办各级各类家长学校406所,据近3年统计,全市共举办家长学校培训课4300多场(其中1200多场、和各1500多场,这原因是由上“大课”改为上“小课”),每年参加培训的家长约50万人次,占全市中小学生家长的85%以上。家长学校总体做到了“九有”,即有牌子、有机构、有教室、有教师、有教材、有经费、有工作计划、有检查考核、有总结表彰,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市被全国妇联、教育部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被省关工委、省妇联、省教育厅评为“海南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1月被教育部关工委列为“全国首批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这是全省唯一的一个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

“三主”办学体制的确立,不仅保障了家长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不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如今,家长学校的社会知晓率达95%以上。前的海口,“家长学校”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词,现在家长学校在海口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家长学校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广泛支持,为家 长学校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家长学校的科学指导和规范管理

有了好体制,还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与之相适应,强化对家长学校的科学指导和规范管理。14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市在着力构建科学、完善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家长学校各项活动的有效进行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市委、市政府对办好家长学校十分重视,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家庭教育目标,我市将家庭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出台了《海口市家庭教育“十一五”规划及实施办法》,并以此作为各职能部门年终考核目标及一把手政绩的重要依据。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市妇联、市文明办等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不断加大对家长学校的宣传和管理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市《海口晚报》、海口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1000多次报道了家长学校活动情况,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市关工委主任李金云在关工委主任会上,多次提出要把家长学校作为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抓手,要抓出成绩、抓成品牌。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韩美表示:“对家长学校工作要做到:要师资给师资、要场地给场地、要时间给时间、要经费给经费”。

为了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家长学校工作长效机制,强化办学指导和规范管理,我们成立了海口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学校,编印《家长学校工作手册》,并以市教育局的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办好我市中小学家长学校的意见》,该文件对家长学校的办学宗旨、组织机构、办学管理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此后又陆续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家长学校工作的意见》、《关于完善家长学校管理的意见》、《关于家长学校教学工作管理问题的通知》等文件。市和四个区教育局认真做到“四个列入”,即将家长学校工作列入党政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列入全市中小学教育工作评估的重要内容;列入本部门活动经费预算(市教育局每年按计划下拨家长学校办公经费5万元)。为了激励在职教师给家长学校授课,将在职教师参加家长学校师资培训授课的课时纳入教师工作总量,纳入业绩奖励工资计算。每学期开学伊始,市教育局领导在全市中小学校长工作会议上,都反复强调要抓好家长学校工作,并定期组织检查督促,做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例如,琼山区教育局历任局长不仅亲自担任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还亲自带队到基层检查家长学校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及措施落到实处。7年来,该区按照“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创新、一年一个成果”的目标,通过召开家长学校工作现场会,或经验交流会、或研讨汇报会、或总结表彰会等形式,有力推动了家长学校的不断发展,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给予高度评价,她批示说:“琼山区教育局所办家长学校很好,充分发挥老同志们的积极性,认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拥护,我感谢你们。希望继续努力,使工作更上一层楼”。

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做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学制、统一教材、统一师资培训、统一规章制度。每期家长培训班结束,经考核合格,指导中心学校给家长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为了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我市每三年召开一次家长学校工作经验交流会或表彰会。

三、抓好三个中心环节,不断提升家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整体素质是否得到切实的提高,是家长学校办学成败的关键。为实现家长家庭教育理念转变、提升家长科学教子能力和水平,我们十分注重抓好家长学校的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和授课方法方式这三个中心环节。

首先,狠抓师资培训。,我们组织10多名家庭教育理论水平较高和教学经验较丰富的离退休老教育工作者,成立了家长学校讲师团。他们当中有老教育局长,老教授、老校长和老特级教师。来,讲师团有针对性地对各中小学的班主任和优秀教师进行培训,先后举办了31期师资培训班,培训家长学校讲师约1600人次,目前我市已建立了以班主任和优秀教师为主体的家长学校师资队伍。其次,编写家长学校实用教材。为了解决我市家长学校没有统一教材问题,,讲师团结合授课需要和家长素质现状,用一年多时间,组织编写了《怎样教育好孩子》,其中包括“怎样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等25个专题,内容丰富,针对性、科学性、可读性较强,颇受家长的欢迎。,我们又结合使用由省关工委、省教育厅关工委编写的《家庭教育讲稿选编》,我市被教育部列入全国首批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后,统一使用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家庭教育》,并配合使用以上两本本土教材。再次,注重授课方法方式的研究和改进。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有了师资和教材,授课的方法方式又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家长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最初几年,家长学校的授课方式基本是上“大课”,由专家作讲座。经多年实践和摸索,我们体会到最佳的授课方式是“大课”与“小课”相结合,并以上“小课”为主,即把以往以班为单位的家长会进行改革创新,赋予新的内容和活力,把每学期的家长会与家长学校培训课结合起来的“小课”。这种“小课”由班主任来讲,倡导教师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由于贴近生活,容易解决小范围内的实际问题,教学效果十分显著,颇受家长和老师的欢迎,家长出勤率一般都达到90%以上。此外,还适当邀请专家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即上“大课”),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理念,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给家长解决共性的疑难问题。在抓好“大课”与“小课”的同时,我们还十分注意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如琼山区教育局关工委组建“家长学校优秀学员巡回报告团”到各中小学作巡回报告,介绍和推广他们成功的家教经验,很受家长欢迎。此外,我们还成立了家庭教育咨询中心,开设网上家长学校——家校通,向社会公布热线电话和网址,为家长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指导服务,帮助家长解决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各种疑难,如孩子离家出走、早恋、厌学、迷恋网吧等。家庭教育咨询中心每年接受家长咨询200至300人次,被广大家长誉为家庭教育的“及时雨”。

14年来,我们紧紧把握好三个中心环节,使家长学校一年上一个台阶,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提升了家长科学教子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通过办家长学校,使广大家长学员树立了正确的教子理念,掌握了现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例如,白龙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李某的父亲原来十分溺爱孩子,有一次因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被老师严格批评而火冒三丈,气冲冲地跑到学校里来大骂老师。在参加家长培训课后,他的教子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还主动向老师赔礼道歉,并经常与老师沟通交流,学会科学教育和引导孩子学习,从此孩子进步很快,小学毕业时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又如,秀英区长流镇堂善村有一位姓郑的家长,因女儿有早恋倾向,便动辄拳打脚踢,女儿忍受不了父亲的粗暴行为,离家出走。他参加家长学校培训后认识到自己教育方式的错误,主动向女儿认了错,与孩子平等对话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女儿从早恋的“泥潭”中走出来,勤奋读书,高中毕业考取了大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