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煤炭行业论文实用13篇

煤炭行业论文
煤炭行业论文篇1

1.2煤炭能源化工基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煤炭能源化工相互依存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园区,是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又一存在方式。它可以聚集众多煤炭产业活动相关园区,实现煤炭产业生产群体的共同发展,并为产业和企业提供了争取一定优惠政策的可能。在划定的区域内,利用科学规划、政策优惠、管理策略,形成适宜煤炭企业成长的经济大棚,吸引外来企业进行项目、资金、人才、技术投资,进而实现相对集中的企业群体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发展。从实践经历来看,汇聚了各种煤炭生产和加工企业如石化企业、冶炼企业的大型流程型煤炭工业园区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其内部的资本流通也更加便利,企业生产、销售、产品运输和储存的风险都大大降低。目前,我国政府煤炭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手法是:在煤炭行业发展和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园建设中,重点加大煤电基地园和煤炭焦炭化工基地建设。因为这两个煤炭和发电是我国能源领域两个联系最为密切的行业,结合煤炭资源来发电,可以降低电力行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此外,煤电行业生产中出现的工业废料,如煤渣、煤矸石等可以在两个行业内实现转换和循环利用。在工业领域中,焦炭是污染排放量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而在煤焦化工基地内,煤炭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大减少,多种中间产品在其他行业的重复利用还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额外收入。总之,在一个融合了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工业基地中,在彼此合作与社区合作的基础上,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水、材料、能源等要素的存在有了更加稳定的保障。有着合作和集体利益需求的产业共同体,为企业产物、废弃等物质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大大减少了生产、物质、能量的处理成本和责任,提高了产品的运作效率和质量,也使得产业共同体可以获得比单个企业更高的经济效益。

1.3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矿区产业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是推进矿区产业结构转型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究其原因,我国矿区传统产业部门多以低技术、低规模、低效益、低循环的传统生态农业和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工业生产为主,矿区整体产业规模与现代产业规模还有很大的差距。矿区煤炭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需要煤炭行业与共生单位如电力共生单位、建材共生单位、煤炭深加工共生单位、伴生矿物综合利用共生单位搞好关系,实现煤炭生产企业与服务行业及相关单位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煤炭生产企业更新生产观念,立足于科学规划和技术创新,加大体制改革,更好地构筑企业共生体和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企业的竞争能力,夯实循环经济网络的存在基础,推进矿区生产方式和生态转型。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在煤炭行业比较集中的区域,进行能源结构的正确调整,鼓励煤炭企业使用二次能源以及开发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合理配置节约型能源消费结构;发挥社会各市场各部门、群体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区域废弃物处理体系,督促煤矿企业对废弃煤渣进行集中收集,对煤炭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进行回收利用,确保能源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废弃物排放达标;完善与煤炭行业发展关系密切的经脉产业,衍生煤炭产业链,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引进外资,发展煤电、煤化、煤—焦、煤建产业,推动资源矿区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促使煤炭行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健康发展。

2煤炭企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

2.1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1)加强企业环境战略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煤炭企业首先要将企业环境战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的整体框架之中,结合企业经济发展目标,增强企业环境战略的柔性与韧性。因此,企业要在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深刻认识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充分了解煤炭产业及与之相关的产业的经济形势,增强企业管理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战性。其次,加强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对企业的实力、竞争能力、管理水平、运营能力客观认识和评价,有效发挥各类资源效能,从战略层面推动企业进行体制改革、管理变革,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企业管理中,普及安全生产的理念,为煤炭企业正常生产运营提供基础保障。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所谓安全生产不仅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做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水平。还包括从制度、资金、技术上为安全生产提供保证,完善完全生产系统,通过生产工艺提高、生产布局优化、设备更新提高企业的自然灾害预测、预警和抵抗机制。更要通过应急知识讲座、安全教育、安全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促进煤炭企业的现代化、标准化和机械化。

(2)引用先进科技,增强企业竞争力。目前煤炭生产和洗选加工所生产的伴生资源,若没有高端技术支持,很难实现有效利用。因此,煤炭企业应坚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大力完善创新体系,强化创新机制,提高煤炭生产核心技术和重大项目的研发应用力度;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如中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煤焦油处理技术等,引进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如一次码烧矸石砖生产线、粗萃精制工艺设备、大功率煤矸石发电机组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技术研发和推广机构,加大企业与科研院所、设备厂家、兄弟企业的联合创新机制,集中多方力量开展新技术研发;强化科技创新体系,以开放式、跨地区、跨学科、跨行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加速项目孵化和人才培养;加大科技项目的资金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保障机制,设立企业科技发展基金,加强抢占性、关键性和普遍性问题的技术攻关,大力解决煤炭企业最为关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实际问题;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加大后续项目的储备研发,推动煤炭企业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能力的不断提高。

(3)加大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煤炭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结合国际、国内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认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统筹规划、合理设计,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煤炭企业形象塑造增添无数活力。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薪资福利与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稳定的文化队伍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必须能树立企业诚信,能吸引人才,能凝聚人心,必须以绿色、人文、和谐煤炭企业建设为指引,可以有效推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此外,企业文化建设还具有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作用,煤炭企业一旦出现了人员管理不善问题,不仅会导致煤炭开发和生产的低能、高浪费、高污染,还有可能导致核心员工的流失,进而给企业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鉴于此,煤炭行业应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技术培养、文化建设、薪酬保障等方面入手,运用技能考核、公开招聘、岗前培训、工资考核等手段,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

2.2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步伐

(1)发展和推广洁净煤技术是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煤炭生产企业应在成熟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与引进大型先进技术,加快推动洁净煤技术产业化。这就需要煤炭行业加大选煤厂改造和建设力度,采用先进的洗选技术和设备改造现有选煤厂,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企业内部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小循环的建立,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使污染物排放实现最小。以坚持清洁生产的山东鲁北化工集团为例,该企业将磷铵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磷石膏用来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制造出来的硫酸又用于磷铵生产,这样一来,上游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废弃物摇身成为下游产品的原料,下游产品产出后又为上游生产提供了原料,整个生产过程中等于没有废物排出,资源实现了高效循环利用。

(2)面向共生企业在区域层面上形成中循环。这要求企业结合工业生态学理论,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实现企业相关产业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设资金、技术、人才基础雄厚的工业园区。对于企业来说,其职责为:发展配煤服务体系,完善水煤制备和应用技术。企业应在政府支持下,在煤炭中转港口和集散中心建设配煤场,为用户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保证、安全环保的动力配煤,形成产、配、送、售后的一条龙体系;完善水煤浆制备和应用技术,研究水煤浆新型添加剂,提高燃烧器效率和水煤浆燃烧过程中的固硫、脱硫改造技术,满足市场水煤浆需求。降低燃油锅炉改造费用,建设大型机组改造示范工程,鼓励煤矿与相关产业合资建设水煤浆制备、配送公司,发展管道输送、燃烧发电一体化工程。

2.3做好细节问题的处理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做好产业链延伸。煤炭行业产业结构优化要综合区域、行业、所有制、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等要素,通过资本纽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在产业延伸上抓住煤资源主体,坚持煤炭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核心地位,积极发展煤电、煤运、煤化工、煤建材等相关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煤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提高煤产品的附加值,发展使用二次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升非煤产业实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煤炭行业论文篇2

2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在煤炭行情日益下滑的趋势下,安全高效生产为煤炭企业的第一要务,而在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技术应用、制度及其体制构建方面却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环节。尤其在煤炭行业发展形势严峻的环境下,企业应在安全高效生产管理方面投入大量精力,来适应自动化、少人化、集约化生产的模式。本文以顺和选煤厂为例,提出几点构建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并形成一种管理体制。顺和选煤厂为顺和煤矿建设的一个配套选煤厂,属矿井型选煤厂,并隶属于永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产于2014年4月份。该厂设计规模为100万t/年,服务年限与矿井相同为38.7年,主要产品为精煤、块煤、末原煤和煤泥;主要工艺为手选排矸、跳汰主选、粗煤泥TBS分选机分选、细煤泥浮选、浮选尾煤浓缩压滤等。

2.1加强员工培训力度为建立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以及适应顺和选煤厂的发展需求,需不断给企业注入新鲜的、具备高素质及丰富经验的人才。顺和选煤厂应将员工培训纳入重要工作之一,并邀请不同层次专家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分层次、分阶段、由浅入深地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在具有部门交叉的工作环节,实施人员轮换培训管理模式。各工作部门应针对复杂环节、常见故障、隐患以及恶劣工况进行特殊专门的培训,并分层次进行考核,务必做到使各岗位员工掌握该部门的操作规程以及顺和选煤厂的有关业务知识,从而提高全体员工文化、技术以及整体素质水平,也为顺和选煤厂的优质管理工作夯实基础。

2.2落实领导管理责任制首先,顺和选煤厂应成立以厂最高领导人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一系列安全生产制度并严格执行,如:“班组责任制”、“主管责任制”等。各负责人即管理人员应坚持现场指挥、现场组织、层层把关以及签订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切实将顺和选煤厂安全生产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班组和部门、每一个领导和员工身上。同时,实施扁平化组织架构以解决组织结构臃肿、管理幅度跨度大、管理成本高的问题,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以零事故为目标,做到员工自我约束、管理人员自我约束,做到逐级负责机制,推行安全生产绩效制,并加大考核力度,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和管理的责任网络体系。

2.3加强日常设备管理与维护目前,顺和选煤厂的洗选设备具有大型化以及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这给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不同工况、结构特点制定管理维护措施,是顺和选煤厂面临的严峻挑战。根据笔者在顺和选煤厂的生产管理经验,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定期检修设备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缺乏故障总结以及突发事故处理能力;2)更新设备部件不及时,在恶劣工况下,设备带故障并超负荷运行;3)设备维护人员对新设备以及新技术掌握程度不够,以及对设备的管理维护重视程度不够;4)设备应用培训不具备针对性,太过理论化而不契合实际,造成员工对生产设备学习、应用、维护不到位。顺和选煤厂应本着洗选设备长期高效运行的目标,在实际生产中科学地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同时,对管理维护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塑造一批专业性强、工作能力突出的设备保护者。针对以上顺和选煤厂面临的几个问题,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日常管理维护故障:1)坚持洗选设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维护方针,掌握设备危险源并将隐患消除于萌芽阶段;2)建立科学合理的设备维护管理规章制度,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将该制度完全落实到日常生产过程中。

2.4增加安全生产技术投入结合现有工业生产集中控制系统,调度管理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顺和选煤厂在安全生产技术现状投入来看,顺和选煤厂应切实在安全生产集中控制、调度指挥及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以及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及调度大屏显示系统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技术引入并应用。该系统应用成功后,顺和选煤厂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设备自动化、洗选煤流水线化、工作现场少人化等生产模式,并在国内达到一流现代化企业水平。具体应用范围及目标如下:1)生产集中控制系统的应用。该应用主要包括:选煤厂的原煤系统、主洗选系统、压滤浓缩系统、装车系统及集控调度室相关设备组成的生产控制系统。主要目标包括:在控制室内实现设备的集中、就地、远控等多种控制方式相结合的集中控制。该系统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即生产集中控制系统和系统安装部分。2)调控指挥及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的应用。该应用需满足:在工况恶劣、不安全因素多、人流量大的情况下,通信系统信息传输必须及时、准确并且实时性高、抗干扰性强、终端分布范围广以及类型多样化。主要目标包括:话机之间有线语音通讯、有线电话与无线话机通讯、调控台实现对话机的统一调控管理。3)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及调度大屏显示系统。该应用需满足:对重要生产环节、安全场所、重要岗位、主要大型设备运转情况等进行实时监视并录像,该系统主要包括工业电视系统、DID大屏幕显示系统。主要目标包括:及时发现各监控点违规操作以及记录安全生产情况,为顺和选煤厂安全生产提供图像分析资料,同时,为顺和选煤厂安全生产夯实基础。顺和选煤厂应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为基础,坚持“多上设备少上人,以设备看设备”的管理理念,提高生产现场硬件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程度。利用现场视频监控和自动化保护装置取代传统的一人一岗模式,使职工从可能的危险环境中解脱出来,降低事故发生率,实现顺和选煤厂安全高效的生产以及管理。

煤炭行业论文篇3

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煤炭工业企业工业销售产值为68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4%;煤炭生产企业利润在10亿元以上的有6家,5亿元以上的有22家,平均吨煤利润为31.83元。其中,吨煤利润在40元以上的企业有22家,吨煤利润30—40元的有1280家,有382]家生产企业年利润在500万元以下,平均吨煤利润只有7.39元。总体上看,煤炭行业的总体盈利能力不足、盈利水平仍然较低。

煤炭行业税费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将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煤炭税费制度。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切实落实中央财政对国有重点煤矿定额返还和所得税返还政策,加快煤炭税费制度改革步伐,把煤矿企业税负降到合理水平,落实对已公布取消的各类基金和收费项目的清理、整顿措施,减轻煤炭企业负担”。近年来,有关部门集中调整了煤炭行业税费额。

(1)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并规范了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了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了“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企业所得税税率降到25%,下降了8个百分点。

(2)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增值税改革方案,拟定在中部6个省的26个城市开展增值税改革试点工作,煤炭作为采掘业将进入8大行业的试点范围。按照试点政策,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时,可直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从而降低企业增值税缴纳额,减轻企业增值税负担。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安全生产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管理办法》,对于煤矿企业购置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投资,按一定比例税额抵免,以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煤矿安全装备水平。

(3)国家逐步调整了煤炭资源税税率。近几年,全国已有22个产煤省(区市)相继调整了煤炭资源税,大幅度提高了煤炭税率征收标准,由调整前的0.5~1.2元/t提高到2.5~4.2元/t,炼焦煤资源税率调整为8.0元/t。提高煤炭资源税,加大了煤炭资源使用成本,有利于促进煤矿企业珍惜资源,提高资源的回收率。

2、煤炭税费调整对煤炭企业的影响分析

近2年是国家出台煤炭经济政策数量最多、力度最大的时期,涉及面广、政策调整幅度也比较大,煤炭成本增支因素大幅度增加。国家有关部门和省级政府已经出台和酝酿出台涉及煤炭成本的产业政策共有18项。其中:已经出台的全国性政策13项,地方性政策2项,另外,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中,涉及煤炭成本的政策有3项。

2.1、已出台的全国性政策

(1)提高煤矿安全投入。2004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了《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和《煤矿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要求煤矿提取安全费用,加大煤矿安全投人。目前原国有重点煤矿吨煤提取安全费用在20元左右,有的生产条件复杂、瓦斯灾害严重的煤矿吨煤提取安全费用30元以上。

(2)调高煤炭资源税额。自2005年以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2004年已对6个省区调高资源税额的基础上,又先后对18个省区市的煤炭资源税进行了调整,分别由0.30~1.20元/t,提高到2.50—4.00元/t。

(3)推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2006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提出的《关于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在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贵州、陕西等8个省区进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试点,试点范围内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70%以上。

(4)恢复煤矿未利用采煤沉陷土地使用税。2006年8.月2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煤炭企业未利用塌陷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74号),同时废止了《国家税务局关于对煤炭企业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问题的规定》([89]国税地字第089号)第二条中“煤炭企业的塌陷地在未利用之前暂缓征收土地使用税”的规定,并从2006年9月1日起执行。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定额税率,根据土地等级按0.5~7.5元/a·m2征收。

(5)增加煤矿排放煤矸石和矿井水费用。2003年国务院公布《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从2003年?月1日起,一方面,增加了对煤矿企业排放矸石征收排污费,征收标准为:煤矸石5元/t,尾矿1.5元/“另一方面,扩大了矿井水排污费征收范围,由原来按矿区排出的污染量计征改为按矿井口排出量计征,未扣除企业利用矿井水量,征收标准为:每一污染当量征收0.7元。

(6)建立煤矿安全生产抵押金制度。2005年12月14日,由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下发的《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5]918号),规定按采矿许可证确定的煤矿生产能力,对安全风险抵押金实行专户存储,存储标准为60—600万元。

(7)提高井下工人津贴标准。2006年7月12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三部委联合下发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提高煤矿井下艰苦岗位津贴标准。其中,井下津贴:井下采掘工:15—30元/工;井下辅助工:10~20元/工;安检人员、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井下津贴标准按井下辅助工标准执行。班中餐补贴:6—10元/工。夜班津贴:前夜班为6~10元/工;后夜班8~12元/工。

(8)增加煤矿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支出。按照国务院2005年8月12日在大连召开东北地区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试点工作座谈会精神,发挥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加强煤矿沉陷区治理与棚户区改造,解决矿区人民的切实困难。但事实上,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仍然是资金的主要来源。如,山西省征收大同矿区采煤沉陷、棚户区治理资金共计60亿元,大同煤矿集团承担资金本息共计达33.3亿元。

(9)建立煤矿工伤保险制度。根据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了《关于做好煤矿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29号),规定煤矿企业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及时为其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

(10)取消煤炭出口退税。2005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再次下发通知,自2005年5月1日起,动力煤出口退税率降至8%。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从2006年9月15日起,取消煤炭出口退税。(11)征收煤炭出口关税。2006年10月27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的通知》(税委会[2006]30号),对煤炭、焦炭、原油等4项能源类产品实施5%的出口暂定税率,自2006年11月1日起执行。

(12)提高铁路运价。2006年3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铁道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铁路货物运输价格的通知》,从2006年4月10日起,国家铁路货物统一运价平均每吨公里提高o.44分钱,即由现行平均每吨公里8.61分钱提高到9.05分钱。其中,货物运营价格由平均每吨公里5.31分钱提高到5.75分钱,铁路建设基金每吨公里3.3分钱不变。以大秦煤炭铁路专用线为例,大秦线运营里程658km,通过大秦线运输的煤炭,平均吨煤增加铁路运费2.9元。

(13)提高秦皇岛港杂费。2006年3月21日,秦皇岛港务集团发出《关于调整内贸煤炭港口作业收费标准的通告》,自2006年4月1日零时(开始装船时间)起,秦皇岛港内贸煤炭港口作业包干费标准由12.94元/t调整为15元/t(不分火车集港和汽车集港),货物港务费和港口建设费仍执行交通部现行标准(货物港务费0.5元/t、港口建设费3元/t)。调整后,秦皇岛港内贸煤炭转运的各项费用合计为18.50元/t(块煤为21.1元/t),比调整前上涨了2.06元/t。

2.2、已经出台的地方性政策

(1)山西省建立煤矿育林基金。山西省积极探索煤炭开发、生态补偿新机制,今后将从每吨煤的销售收入中提取0.15元育林基金进行生态补偿,计划每年筹集5000万元。

(2)部分产煤省征收出省煤价格调整基金。目前,贵州省、陕西省和宁夏等省区市通过对出省煤征收价格调整基金,调控煤炭出省量。其中,陕西省按电煤15元/t、精煤25元/t征收价格调整基金;宁夏对太西煤征收15元/t的价格调节基金;贵州省对出省电煤征收30元/t、洗精煤50元/t、焦炭征收70元/t的价格调整基金。

2.3、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中涉及的煤炭成本政策

国务院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中酝酿提出的涉及煤炭成本政策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1)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按照山西省《关于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的总体实施方案》(简称《试点总体方案》),对煤炭生产企业依据矿井服务年限或剩余服务年限,按原煤产量吨煤提取10元,分年按月提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

(2)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按照山西省《试点总体方案》,对煤炭生产企业按动用(消耗)资源储量、区分煤种征收,其中,动力煤5—15元/t、无烟煤10~20元/t、焦煤15~20元/t。按我国井工矿平均资源回采率45%折算成原煤产量,平均吨煤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为:动力煤11—33元/t、无烟煤22~44元/t、焦煤33~44元/t。

(3)提取煤矿转产发展基金。按照山西省《试点总体方案》,建立煤矿转产发展基金,根据原煤产量,按月吨煤提取5元。并且要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3、相关政策建议

(1)煤炭企业的增值税过高,应该予以降低。煤炭行业是基础行业,是生产能源和原料的,所以有的国家把它与农业类比,税负比其他工业企业要低很多。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增值税,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所以应该予以降低。

(2)国家集中调整煤炭产业税费政策,应该考虑到煤炭企业的承受力和政策出台的时机。比如出口政策的调整,应该有缓冲期,很快出台,既造成企业亏损,也会影响企业出口合同的履行,会损害中国企业和国家的商业信誉。

(3)国家在煤炭资源税制度设计上,要体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政策不能简单一刀切。要根据煤矿资源的品质、赋存条件和开采条件,体现资源优劣的级差收益,制定不同的税费标准。对开采薄煤层、开采深度大、资源枯竭挖潜、开采整装煤田边角资源等类型的矿井,应采取免税、减税等措施,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尽可能多地回收资源,促进资源节约。对开发与煤共伴生资源,实现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如煤矸石利用、矿井水利用、煤层气利用、油页岩和其他矿物质的综合利用等项目,应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煤炭行业论文篇4

机电设备的管理分为前期管理与后期管理两大部分,高效的管理方案不仅能够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效率,而且还可以显著增强公司的经济收益,尤其对于煤炭行业区域化公司而言,机电设备的统筹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机电设备的前期管理也是设备的规划工程,指的是从规划到具体投产这一段时期的所有工作,主要包括机电设备方案制定、调研以及最终决策;自制机电设备的设计、研发,外采设备的采购、预定;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试运行;效果分析、评价等。机电设备后期管理指的是初期管理之后,在机电设备的使用、养护、维修、改造到报废为止的所有工作。与前期管理相比,机电设备的后期管理阶段时间更长。无论是前期管理亦或后期管理,只要管理得当便可以极大地提高机电设备的利用率,减小维持费用,进而将公司的经济收益最大化。

3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常见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炭行业区域化公司在机电设备统筹管理方面的水平,必须要建设机电设备维修的专业化队伍。以新矿集团及其子公司为例,对其机电设备统筹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3.1指导思想。为了在根本上推动新矿集团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专业化管理队伍的建设,确保机电设备维修管理队伍的发展健康且有序,从而实现机电管理维修专业化队伍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促进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切实为公司生产提供优秀的设备维修管理服务,为公司“节约创效”、“轻装前进”打下良好的设备保障。3.2常见问题。设备维修是机电设备统筹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其对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公司的经济收益均有着重要影响[1]。现阶段,机电设备维修施工的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维修设备落后、维修工艺单一,大部分技术人员专业化程度不足;机电设备使用单位责任感不足、检查养护工作不到位,致使机电设备的各种零件受到严重损坏,甚至报废;某些特殊零配件的购买途径受限,导致机电设备零部件受损后,无法进行替换,最终造成机电设备的闲置、浪费;部分轴类零件因使用方式不当而导致报废;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机电设备安全作业的空间比较小,设备和物资等不能进行分类摆放,为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4煤炭公司机电设备统筹管理的具体措施

4.1加强人员素质。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生产行业一向不重视机电设备统筹管理工作,尤其是煤炭等生产行业。尽管,近年来许多煤炭行业区域化公司开始着手开展机电设备统筹管理工作,但是,因机电设备统筹管理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至今未能形成完善的、成熟的制度体系。4.2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一切活动的基础,为各个环节的顺利展开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为确保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内蒙能源成立机电设备维修管理领导小组,由内蒙能源董事长、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内蒙能源生产技术部、经营管理部专业人员及各单位负责人、经营、机电专业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服务中心,由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兼办公室主任,负责相关工作的协调推进工作[2]。各单位是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实施主体,要加强组织管理,分别成立设备维修管理领导小组,各单位负责人为组长,机电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负责本单位机电设备的维修、清查和组织工作[3]。另外,要制定待修设备的维修计划,及时做好相关工作。4.3管理保障。各单位要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本规定意见,统筹考虑、科学制订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必须就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各环节、各步骤进行细化,做出明确规定,以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4]。对长期不使用造成闲置的机电设备,实施租赁调剂管理,根据各单位机电设备需求情况,将闲置设备调剂租赁至需求单位,租赁费由承租单位负担[5]。需要办理资产转移的机电设备,双方依据财务账面净值确定转移资产;各单位原则上优先使用调剂设备,能调剂使用的一律调剂使用,无法调剂确需采购的,经内蒙能源批准后方可实施;除以上规定外,闲置设备的使用和调剂参照内蒙能源相关文件执行。本项工作由综合服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供需信息,生产技术部负责设备台账转移变更登记工作,经营管理部负责资产转移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单位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于维修工作落实不积极的单位进行通报并考核。各维修项目部会同各单位实施以“定项目、定标准、定价格、定责任、定时限”为核心的清单式维修体系,做到一台(架)一清单,一台(架)一价格,坚持材料配件“能用旧不用新、能调剂不购置”的理念,对维修的机电设备进行细化,能更换配件的不换整个单元,在保证维修质量的前提下积极降低维修成本。

5结语

企业煤炭行业区域化是未来的主流趋势,企业管理者需要对此加强重视,采取统筹规划等方法,增加机电的前期设计能力,完善机电后期的管理与维护,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作者:蔡永生 王强 单位:新矿内蒙古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贠江锋.浅谈现代化机电管理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3):90.

【2】张华.露天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5):94-95.

煤炭行业论文篇5

二、内蒙古煤炭行业费率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费率档次少,差距小,风险关联性不强我国工伤保险费率分三类十一档,除一类行业外,二、三类行业有四个浮动档次,较少的费率档次,难以反映各类行业的风险,对处在同一档次中风险较小的企业不公平,达不到费率与风险相关联的目的。同时,工伤保险费率差距最高与最低只有六倍,最低的一类0.5%,最高的煤炭等三类行业也仅有3%,这与各行业伤亡率不成比例(采掘业伤亡率大概是金融业的1000多倍),费率差距过小。由于费率差距小,无法真实反映煤炭行业中不同企业的工伤风险程度,一方面不利于督促风险高的煤炭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另一方面安全生产管理好的煤炭企业因缴纳过多的工伤保险费而增加了运营成本,影响了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积极性。费率档次少,费率档次拉不开,不好制定奖优惩劣的制度,不能很好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达不到费率与风险相关联的目的,不利于工伤保险的进一步开展。

(二)煤炭等高风险行业费率偏低自治区统筹的煤炭企业大多数为1998年下放地方的原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工伤人员及历史遗留问题多。内蒙古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工伤保险自2006年实施,基金结余少,2011年老工伤纳入统筹管理后,47103名老工伤人员纳入基金管理,更是增加了基金的压力。按目前的政策规定,煤炭行业最高费率不能超过3%,经对企业收支数据的分析,如不考虑老工伤趸缴因素,一些企业支缴率超过了100%,个别企业费率达到了5%左右。此外,老工伤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后,一些企业和协议医疗机构放松了工伤人员的就医管理,工伤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基金收支平衡受到挑战。因此,应尽早提高高风险行业的基准费率,制定科学的浮动费率机制,解决目前基金收支存在的潜在问题。

(三)目前没有建立较科学的浮动费率机制自治区工伤保险统筹范围主要是盟市级和旗县级,国有重点煤矿为省级行业统筹,鉴于统筹层次的限制,目前自治区还没有出台全区关于浮动费率的具体政策和指导意见。自治区煤炭行业立足实际,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总体原则,在不同时期对费率进行了一些调整,如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下浮了费率,西三局离退休人员移交时下调了移交企业的费率,2011年新工伤保险条例实施时上调了部分煤炭企业的费率,费率的适时调整,帮助解决了一些企业的实际问题。但因没有建立起一种科学的费率机制和费率指标体系,费率测算和调整时,一定程度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需要不断完善并使之制度化。

三、建议和对策

(一)增加费率档次,提高煤炭等高风险行业的费率国家和自治区应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增加费率浮动档次,提高煤炭等高风险行业基准费率。目前只有4个浮动费率档次,费率差距较小,应适当增加费率浮动空间,尤其是适当增加高风险行业的浮动空间,有效发挥浮动费率对用人单位的制约和激励作用。德国平均费率为1.7%,澳大利亚为2.3%,加拿大为2.5%,我国平均费率仅为1%,相比较我国费率偏低,同时欧美等国煤矿、建筑等高风险行业的费率达到8%左右,而我国最高不超过3%。建议包括煤炭行业在内的高风险行业基准费率提高到3.5%,在确定基础费率的基础,上浮3档,分别为120%、150%、180%,下浮3档,分别为90%、60%、30%。这样划分后,费率区间从1.05%到6.3%。

煤炭行业论文篇6

本世纪初,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也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煤炭产品及其衍生品需求大幅度的增加,甚至可以说煤炭产品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价格不断上涨,2003年,我国煤炭行业开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的“招拍挂”模式,此后,行业整体进入“黄金十年”,煤炭价格上涨到上千元每吨。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步入低谷,国内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包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高能耗行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这给煤炭行业带来重大的影响,而全球经济低迷又导致国际煤炭价格处于低谷,进口煤炭价格优势显现,国际国内双重打击使得国内煤炭行业形势发展了重大转变,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性的逆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从2011年第4季度开始,煤炭行业步入发展艰难期,2013年,煤炭行业利润水平同比下降33.7%,部分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甚至出现亏损,全部煤炭企业、大型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64.03%、66.96%,表明煤炭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的压力。

(二)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总体来看,虽然国家为扶持煤炭行业发展采取了积极的举措,如出台了《煤炭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但目前煤炭行业尚未出现回暖的势头,2014年前2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成本利润率下降到近年来的最低值,仅6.29%,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开滦集团开始出现亏损,中煤集团、神华集团也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由此可见,短期内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其影响可能将进一步扩大。

二、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企业投资的影响

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企业投资的影响可以从二个维度来考察,即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不能简单的认为行业下滑必定会导致安全服务企业投资风险加大。

(一)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业投资的积极影响

煤炭行业下滑导致部分煤炭企业采取停产整顿等举措,这些举措中包括暂停生产对煤矿的安全进行全面的检查,积极构建新设备或者对煤炭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等等,这些举措的采取必然要求安全服务供应商的参与,如为其提供安全方案等,从而带来了投资机会。实际上,虽然煤炭行业下滑,但其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却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虽然2013年前4个月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但全年仅下降2%,投资额达到投资5263亿元,2014年前2个月,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5亿元,同比增加10.3%。此外,对于煤炭安全服务企业而言,还可以利用煤炭行业下滑的战略机遇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向煤炭行业领域投资。

(二)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业投资的消极影响

煤炭行业下滑导致部分煤炭企业陷入资金困境,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从而对安全服务需求处于“有需求无动力”的状态,由于利润水平下降,加上大量的赊销,部分煤炭企业资金周转困难,2013年上半年,山西省属五大煤炭集团应收账款规模达到589.5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1.70%,这就使得其在安全服务方面的购买动力不强,对该行业的投资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其次,煤炭行业下滑导致部分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积极向非煤领域进军,对安全服务需求下降,以产煤大省山西为例,2012年煤炭行业非煤业务收入占比达到59.21%,这种转型发展必然会对煤炭安全服务需求下降。

三、煤炭行业下滑背景下煤炭安全服务企业投资策略

煤炭行业下滑还将维持一段时间,并且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增加,新能源的发展,未来煤炭行业还可能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因此,安全服务企业必须注重投资策略的选择,以控制风险,增加盈利能力。

(一)紧盯需求把握安全服务投资主线

要全面的分析煤炭企业安全服务需求,安全服务企业在投资开发新的服务之前,必须加强对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调研,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其安全服务需求特别是细分领域的服务需求,甚至可以创造性的与煤炭企业沟通,激发其某一领域的安全服务需求,通过明确需求提高投资的有效性。

(二)加强战略合作改变投资模式

首先,安全服务企业要积极谋求与煤炭企业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战略合作应对激烈的竞争,获取服务合同。一般而言,一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得以建立,则安全服务企业在竞争上就获得了优势,甚至构建了一道进入壁垒,为获得投资合同提供了便利。其次,要积极谋求与煤炭企业相互持股等方式构建合作关系,安全服务企业要利用煤炭行业积极引进民间资本等机会有选择的进行投资,并利用煤炭企业积极发展非煤业务的机会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此形成合作关系,改变简单的依靠服务进行投资的发展模式。

煤炭行业论文篇7

(一)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目前,在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工作中,由于煤炭行业工会整体上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许多会计工作无法合理安排,工作开展不到位,这样导致三方面环节出现问题:首先是在岗位设置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有些企业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岗位落实,这样就导致有些工作人员要身兼双职,不仅要进行会计工作,同时还要进行出纳工作,这样无法保证会计工作者在财务工作中的质量。其次是有些会计人员无证上岗。国家出台规定的规范制度或章程上明确规定从事会计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样才能够进行财务相关的工作,但是有些工会组织的会计人员并没有会计证书。最后是在内控制度方面存在不健全的现象。因为会计部门中的岗位分配不具体,存在许多缺陷,分工不明确,这样就经常在财务中有同一个人既管钱又管账的现象,这样容易滋生内部的腐败现象,部门内部的人员之间无法进行互相监督,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账目不清的问题。

(二)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中工作人员缺乏积极性在煤炭行业的工会会计管理中,许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和独立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会计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许多会计人员在进行财务工作时,部门容易在财务使用和实际使用产生的利益之间发生冲突,这样就会把实际的财务进行非法化,不按照工会组织规定的制度进行工作;二是有些工会组织中会计人员缺乏明显的相关知识,他们在对资金的支出和流动情况了解不清楚,这样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工会工作的实际效果与领导预期的效果不相符;三是工会组织采取的考核制度限制了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现在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中普遍对员工进行考核的目的就是行使工会职能以及经费收缴,这样在部门内部缺少必要的奖惩制度,因此减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业务指导需加强在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工作中由于信息不够动态流动,管理方式比较滞后,这样就导致在会计管理中,没有完善最基本的基础人员设置资料库,这样不能够清晰地、规范地对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动态监督管理;有些工会组织的会计部门与相关有来往的部门之间在业务方面存在衔接问题,许多工作会出现越位的问题;在会计管理工作中缺少全面的监管体系,这样就会使财务与经济审理等工作无法同步完成。

三、解决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的监督工作为了解决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加强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的监督工作,要严格规范会计岗位,保证工作人员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样能够对员工进行规范和必要的工作要求;其次是应该及时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监督管理,这样才能够完善工会组织的内控制度,使会计人员严格按照内部的工作制度和流程进行工作,在意识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使工作落实到实处,加强工作的奖惩制度执行,加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员工继续必要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知识的培训,这样能够合理地安排财务工作,使会计人员各司其职。

(二)加强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的制度体系为了能够使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工作更加完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独立性,应该制定一些科学的、合理的规章制度,改变现存的有缺陷的体制。在工会组织中,对于一些大额的、专项的资金管理,上级工会应该选择合适的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由专门人员进行负责和审核,同时还要对员工进行教育,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工会的奖惩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的资源整合为了使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更加系统、统一,各方面工作协调统一,应该对组织的会计管理进行现代化,使用动态的、科学的方式进行实际工作的管理,这样能够推动工作向前进行,同时还应该使会计人员明确了解各自的职责,在工作中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层对员工进行管理时,应该要健全监管制度,要随时进行检查和监督,建立一个系统的监管平台进行实时监管,这样还能够使各部门进行信息流通,进行资源共享,在工作中更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进而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煤炭行业论文篇8

3)建立了医疗费用个人账户,制约了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支出。以前的医疗制度对医患双方缺乏有效地制约机制,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浪费严重,一些职工缺乏节约医疗费意识,“小病大养”、免费“搭车”现象严重;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人看病,全家吃药”的现象。据有关部门估计,全部医疗费用的20%左右为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支出。1978年,全国职工医疗费用27亿元,1997年增加到774亿元,增长28倍,年递增约19%,同比财政只增长6.6倍,年递增约11%。职工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财政的增长速度。现行医疗保险建立了个人医疗账户,账户资金属个人所有,自主使用,结余归己,超支自负,还可以依法继承。这样可以使职工把原来”看病不花自己的钱不心疼”的心里,转变为自我约束医疗行为。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地节约医疗费用。

4)有些煤炭企业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还建立了大额医疗保险,用来保障煤炭职工患重大疾病时的大额医疗费。例如:同煤集团医保从2015年将提高员工大额医疗保险征缴标准和报销标准。征缴标准由每人每年48元增加到120元,增加的72元全部由企业承担;报销标准由18万元提高到39万元,切实减轻了职工过去患大病后医疗费个人过重的经济负担,大大减少了职工家庭“因病致穷”现象。

5)有些地方对医保门诊慢性病医疗费用统筹金做出最高支付限额规定。例如:同煤集团医保门诊慢性病医疗费用统筹金最高支付限额规定:在一个自然年度内门诊慢性病医疗费用医疗保险统筹金最高支付限额为6000元。对于一人多病的,除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后使用抗排斥免疫调节剂外,其余十一个病种可最多自主选择三种疾病享受门诊慢性病医疗费补助,每增加一种病种,门诊慢性病医疗费补助在本年度最高支付额基础上最多增加1000元,最高支付至8000元。这样的规定有效地规范了患者的医疗行为,控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

2煤炭行业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1)山西几大煤炭集团的职工医疗保险没有纳入社会统筹,一直实行内部“封闭运行”。煤炭职工有很多都居住在当地市区。对于他们来说,就近就医较难。平时小病门诊买药,则大多只能自己掏腰包。但是遇到突发的急诊大病如心脑血管病等,他们就来不及到煤炭集团医院。如果要在市区医院住院,必须煤炭定点医院认定、社保办事机构审批。否则无法报销医疗费。职工急诊医疗费的报销并不顺畅,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报销延期或停滞。这种“封闭运行”的机制不仅给职工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导致保险统筹基金的横向社会互差,不利于分散医疗风险,没有体现出社会医疗保险的共济性与公平性。

2)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虽然有些地方已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但补充医疗保险的实际发展依旧面临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角色错位、风险管控困难、与基本医疗保险衔接度低、发展不均衡和参与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能力低下等种种问题。

3)医疗保险发展存在一定的法律缺陷。医院、医保办事处和患者是三个互相关联的利益主体。医院想得到最大化的利益。参保患者想得到最优化的医疗服务。有些医院医务人员获得药品回扣,有的医务人员故意延长住院时间,有的医务人员诱导患者过度医疗消费等违法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立法,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造成的。同时存在法律效力不够强,制度不够完善,缺少宣传教育,缺少更高层次的立法等多种不利因素。

4)医疗费用急剧膨胀。医疗服务价格难以科学而准确的确定。医疗服务机构通过增加医疗服务项目数量来提高医疗服务费用。煤企集团下属医院往往通过推销高价药品,用“以药养医”的方式来增加医院的收入和效益。受此影响,职工患者就医费用均偏高,也使得医保经办机构审查工作量大,管理难度大。

3进一步完善煤炭行业医疗保险制度建议

1)山西几大煤炭企业应先选几个市区定点医院,方便职工就医。通过逐年过渡最终纳入市级统筹范围。在医疗保险暂未能纳入市级统筹之前,可先通过在市区选择几所定点医院,本着方便职工看病就医原则,将这些医院视为煤炭职工医院。病人看病后,按照煤炭集团现有规定进行报销。然后医院再和煤炭企业医保部门审核结算。煤炭集团医疗机构多,职工多,如果一下子放开,那么集团内部的各大医院一定会存在患者流失和效益风险,甚至倒闭关门也是可能的。因此先选几个市区定点医院,然后经过几年过渡和完善相关措施逐步纳入市级统筹范围。

2)煤炭企业应该积极稳妥地建立和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企业在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国家给予政策鼓励,由企业自主举办或参加的一种补充性医疗保险形式。 实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为了解决职工住院治疗需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和退休人员需个人负担的费用。煤炭职工存在贫富差别,有的职工得了大病个人自负费用负担很重。这就需要补充医疗保险给职工个人负担的医药费用冲抵,减轻职工患者的医疗费负担。煤炭企业应当根据煤炭职工的需求,积极开展多层次、灵活多样的补充医疗保险。建立和完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就需要大家从整体思想上做出转变。现阶段的情况是很多人对补充医疗保险都还欠缺认知,人们需要对补充医疗保险有一定的了解并引起重视。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宣传普及工作,还应该尽快制定出符合社会民情的补充医疗保险事业推进措施,为补充医疗保险的积极推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最后要加强补充医疗保险专业队伍业务能力建设。

3)医疗保险制度应该以健全的法律作为坚强的后盾。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医保体系中就医和报销流程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和规范,强化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努力建立医疗机构和社保部门之间良好的运行秩序,规范医疗机构的工作机制。做到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工作,防止有关人员,侵害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保护了医务工作者的权益,使医疗保险事业不断提升并健康发展。

4)对医院加强监管,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医保部门应该设立专业小组对医院的医疗行为进行监督,专业小组成员要不定时查病房,查用药不合理现象,服务诊断费用不合理现象。同时,还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努力使我们的医务人员思想端正、作风朴实,坚持医疗工作实事求是,一切从病患者实际出发,以正直、诚恳的态度对待病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煤炭行业论文篇9

1中国煤炭发展现状述评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资引进的要求变得日益复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煤炭发展前景受到很多人的关注,这对以后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详细分析中国煤炭发展前景的一些看法,我国近期的煤炭资源现状,煤炭资源总量据煤炭工业部1981年第二次全国煤田预测汇总统计结果,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0592亿吨。其中,预测煤炭资源量为44927亿吨,煤炭储量为5665亿吨。而在未来的很长时期由于新能源的广泛使用,因此中国煤炭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煤炭行业对于中国的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加强我国的竞争能力,而且对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有重要作用,因此煤炭行业的前景分析不仅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而且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煤炭行业产生问题都应该详细分析煤炭发展的前景。无论是表现良好的煤炭企业还是绩效很差的煤炭企业都应该时时刻刻注意煤炭行业的前景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煤炭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中国煤炭发展前景的分析强调的是一系列的过程,其目标是煤炭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为了实现煤炭公司良好的运营,所进行的各种分析的集合体。

2中国煤炭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很多大型的煤炭公司的突然倒闭,暴露了我国的煤炭发展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揭示了我国的煤炭发展过程中的严重问题。由于我国对环境监控的日益严格,在政府宏观经济路线考虑下,内需不可能像工业投资那样对刺激经济增长短期立竿见影,钢铁、电力原本产能过剩,煤炭产能过剩也是随之而发生的事件。所以煤炭行业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1煤炭行业缺乏监督管理的动力

由于现阶段煤炭行业很多企业是属于国有类型的企业,因此对于煤炭企业的监管,缺乏严格的措施和手段,因此监督既是对企业自身进行监督管理,这个过程存在很多的阻力,没有任何组织倾向对煤炭行业进行监督管理,即使采取了某种措施监督和管理,很多时候这些行为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很少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一方面,煤炭行业的高层管理者不愿意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控制制度,来约束自身和员工的行为。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也淡漠监督因素,认为对于煤炭前景的分析和预测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但是为了煤炭企业的长期持续的健康发展,煤炭前景的分析和预测不可或缺。

2.2煤炭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观念落后

很多煤炭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头脑中,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煤炭前景的分析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由于很多一线工人和基层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也不了解煤炭前景的分析所涉及的过程及目标,因此即使制定完善的煤炭企业控制制度,也很难付诸实施,将煤炭企业的发展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认识到预测煤炭行业的前景对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有的管理者甚至认为加强煤炭企业的制度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对煤炭企业发展的一种制约和束缚,会加大煤炭企业的工作负担。观念上的偏差在煤炭行业的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有的煤炭企业甚至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实施各种管理和分析制度,因此现阶段的煤炭工作人员还存在很多观念的问题。

3提高现阶段煤炭发展前景的相关措施

现阶段理论界对中国煤炭发展前景的研究还刻意追求西方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很多制度规范的实施仅仅刻意的去模仿西方的中国煤炭发展前景的行为准则制定和实施,因此其结果总是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西方中国煤炭发展前景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层次的研究中国煤炭发展前景在西方企业的使用范围和产生起源。中国煤炭发展前景涉及到深层次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中国煤炭发展前景,应该从其法律文化因素追求。其次,中国煤炭企业也具有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国情和特点,所以会造成水土不服的现象。

3.1构建有利的组织文化加强煤炭行业的观念转变

现阶段,企业文化的研究一直是企业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煤炭行业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煤炭行业的正常运行都有重要的影响。很多学者认为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文化是一种无形却充满力量的影响力,它对组成整个企业的成员起到约束凝聚、以及协调组织的作用,文化可以凝聚一个企业的集体力量,推动煤炭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财富无法创造出绚烂的文化,然而一个企业凝聚的文化却可以给煤炭行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财富,一个企业建立独特的文化理念,那么这个独特的文化理念无形中就会为煤炭行业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煤炭行业最终获得生产经营丰收的硕果。组建煤炭行业文化内控管理模式,必须具有超前的风险意识,才能使煤炭行业的文化理念在迅速发展的社会中逐渐成长并完善。

3.2完善煤炭企业的管理机制

良好的煤炭行业规范制度是煤炭行业有序运营的根本保证。不仅对于煤炭行业如此,对于任何社会单位的有序运行也是如此。如果煤炭行业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那么煤炭行业的运营必然会收到良好的结果。现代企业的四个基本特点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些特点都是良好企业规范制度的基本表现。煤炭行业的规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软”因素和“硬”因素。软的方面强调煤炭行业必须以人为中心,在煤炭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切实考虑到煤炭行业的员工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硬的方面要求煤炭行业必须有严明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不能单单的表现在纸面上或者口头上,必须将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无论是员工还是高层管理人员违反了规章制度,都要受到相应处罚,那么在这种条件下煤炭行业才能长久稳定的发展。

3.3建立清晰的煤炭评估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评估包括很多方面,对于煤炭行业来讲,可以有财务绩效,员工工作绩效,产品绩效,虽然不同的绩效衡量煤炭行业运营的不同方面,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公正与实用。如果任何绩效考评标准不能够体现公正与实用,那么也不会取得良好的发展结果。例如,对于财务绩效如果失去了公正,那么投资者会依赖错误的信息,这样对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造成很大影响,煤炭行业的员工的薪酬绩效评价若失去实用和公正,会导致员工消极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煤炭行业的发展效果。因此煤炭行业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时,必须时刻体现体系的公正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发展。

4总结

通过对煤炭行业的详细描述,发现煤炭行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煤炭行业缺乏监督管理的动力,人员观念落后等,为了分析煤炭行业的前景,维持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多改进措施,例如,构建有利的煤炭行业文化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才能使得我国煤炭行业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COSO.煤炭行业整合框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煤炭行业论文篇10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和生活燃料,也是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产业发展战略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贸易活动在世界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因此,提高煤炭行业效率问题就成为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前人对煤炭行业效率的研究,大都采用DEA方法,决策单元为各省或大型煤炭企业。本文在采用DEA方法计算全国煤炭行业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我国煤炭行业集中度与煤炭行业效率的关系。

一、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产量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计算公式为:

CRn =

式中:CRn表示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为第i家企业的产量;n为要计算的具体前若干家企业数目;N为行业内的企业总数。

本文依据以原煤产量计算的CRn指数来测度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考察期间为1990-2008年,测算行业前八位企业的集中率CR8(%)。

图1 煤炭行业市场集中度CR8(%)

Fig.1 The coal industry market concentration CR8(%)

由图1可得,CR8均小于30%。在基于Bain标准的产业结构类型的区域划分中,我国煤炭行业的CR8属于A+B区,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煤炭行业不属于寡占型;按照J.S.贝恩对产业组织结构的划分理论,我国煤炭市场只能算作是最松散的原子型结构,属于极端松散的行业,不存在集中现象。

二、煤炭行业效率分析

1.模型介绍

假设有n个DMU,这n个决策单元都是具有可比性的,输出的n个决策单元DMUj(1

minθ

(1)综合有效性。模型的最优解为。当并且满足所有的, (每个分量都为零)时,则称该DMU为DEA有效;当且,时,则称该DMU为DEA弱有效;当

(2)纯技术有效性。技术有效是指输出相对投入而言已达到最大,表示在现有投入水平上,产出已实现最大化。评价技术有效性的模型只需在CCR模型中加入一个约束条件表示讨论的是规模不变情况下的有效性。若,该决策单元为技术弱有效;若并且满足,,决策单元为技术有效,则它一定位于有效生产前沿面上。

(3)规模有效性。规模效率=总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1,表示处于规模有效状态即固定规模报酬状态,规模效率

2.行业效率分析

以每一年作为一个单独的DMU,根据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建立煤炭行业效率的CCR模型。输入指标为煤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煤炭工业年末职工人数,输出指标为煤炭工业总产值。采用Lindo6.1软件对1990-2008年的煤炭行业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DEA有效(CCR)等价于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处在生产函数上的生产活动为技术有效的生产活动。所谓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处于最佳状态时,一定量的投入所获得的最大产出。规模有效是指,对于投入规模x0,当投入小于x0时,规模效益递增,而当投入大于x0时,效益递减,即就投入规模而言,无论大于或小于x0都不是最好的,我们称这样的DMU对应的生产过程(x0,y0)为规模有效的。如果某一生产活动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则在原来基础上,适当增大投入,将有相对更高比例的产出。

通过CCR模型计算结果(即表1)可知,在19年中,只有3年的总技术效率值等于1,为DEA有效,其余16年皆为非DEA有效。在19年中,2001、2002、2008年总效率为1为规模报酬不变,其余16年规模报酬递增。这说明了煤炭行业规模成了制约效率提高的瓶颈。

表1 19年煤炭行业效率分析

Tab.2 Efficiency of the coal industry for 19 years

三、煤炭行业集中度与行业效率的关系分析

1.相关分析

表3 相关分析

Tab.3 Correlation Analysis

由相关分析可得,煤炭行业集中度与行业效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2.因果关系检验

由于二者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所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了解是煤炭行业集中度决定行业效率呢,还是煤炭行业效率决定其行业集中度,即CR8与的因果关系。

表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Tab.4 Granger causality test results

备注:滞后阶数采用系统默认值。

由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4)可知,CR8是的格兰杰原因,即行业集中度的变动是引起行业效率变动的原因,但煤炭行业效率的变动不是引起行业集中度的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依据以原煤产量计算的CRn指数来测度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测算行业前八位企业的集中率CR8(%),得出我国煤炭行业集中度较低。利用DEA模型,对1990-2008年煤炭行业效率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煤炭行业大部分年份处于非DEA有效,并且为规模报酬递增。这说明了我国煤炭行业规模成了制约效率提高的瓶颈。通过对煤炭行业集中度与煤炭行业效率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煤炭行业集中度是煤炭行业效率的原因,并给出其关系的回归方程。

以上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煤炭行业的规模结构效率不高,存在着大量低效率的小规模生产企业。煤炭行业虽然不像煤气供应、电力供应等行业具有天然的垄断特性,但生产中大量专用性资产的沉没和运输过程中巨大的运输成本,使煤炭行业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性。我国煤炭行业的规模不经济是显而易见的,在我国煤炭行业中,乡镇煤炭企业曾经占据煤炭产量的半壁江山,近年虽有所下降,但依然达到20%的比例,这就导致整个行业的平均规模效率不高。小煤矿充斥于市场之中,不仅造成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竞争几乎扼杀了规模经济性,使得煤炭产业的技术升级和资产重组滞后。因此,解决我国煤炭行业效率问题,需要提高我国煤炭行业集中度。

参考文献:

煤炭行业论文篇11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国有煤炭企业的各种改革也不断深入推进, 煤炭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职工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面对新情况、新形势, 国有煤炭企业如何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特别是“80后”、“90后”开始进入社会,逐渐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这都给国有煤炭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当前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煤炭企业改革的深化,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在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但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和方法的束缚,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总体上有所弱化的趋势,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2.1对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模糊。片面地认为,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独立于煤炭企业经营管理之外的工作。既费力、耗时,又收效不大,忽视了对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出现党政分工、分家和与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相脱节的现象。

2.2部分煤炭企业领导不能以身作责,起模范带头作用。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别人严,要求自己宽,特权思想严重,工作方法简单,习惯于行政命令。致使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说服力,造成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逆反心理。

2.3工作方法单一、传统。习惯沿用念报、读文件、开会批评等传统方法,而且仅局限在八小时之内。对员工的管理,主要采取硬性手段,偏重行为管理,忽视说服教育和引导式的有情管理和观念管理。

2.4没有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紧密地结合起来。着力点主要放在“说、讲”上,而没有放在为员工做些什么,干些什么上。思想政治工作缺少有效的工作平台和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良好机制。

2.5不注重员工的素质教育,表现在日常管理中,只是不断地向员工提出新要求、新目标,不重视为员工创造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致使员工的整体素质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和超前性。

2.6对员工的要求只强调共性,而不鼓励其个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员工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煤炭企业员工缺乏应有的活力。

3加强和改进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3.1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政工干部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发挥先导和保证作用, 才能从无地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树立“寓管理于服务, 以有为争有位”的观念, 实心实意为煤炭企业发展服务, 以卓有成效的工作, 赢得煤炭企业信任和员工的拥护, 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建立在有效的服务之中。

3.2要把贯彻党的精神和改进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把党的精神和煤炭企业政工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增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紧紧围绕煤炭企业经营的中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注意尊重人、理解人、启发人、关心人、激励人,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名职工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3.3加强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一要把好政工干部选拔关,只有政治信仰坚定且具有一定相关工作经验的干部才能胜任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二要不断加强干部的思想建设。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三要抓好煤炭企业干部的岗位培训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四要完善激励机制,对于政工业绩突出的干部要给予一定程度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3.4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以文化力来提升煤炭企业的软实力,满足广大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党组织要大力宣讲煤炭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二是煤炭企业党组织要大力开展党务公开活动,提高制度执行的透明度,让广大干部职工紧密团结起来,共同为煤炭企业繁荣做出努力;三是要依照法规来规范煤炭企业和职工的行为,开展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煤炭企业和谐发展。

3.5拓展和充实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发扬主动服务精神一是要加强员工的理论教育。在政治理论教育上, 要系统地进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 进行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教育, 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岗敬业意识, 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树立科学发展观, 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二是与行政干部一道, 围绕和结合生产经营工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三是紧紧抓住煤炭企业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

3.6着眼于提高国有煤炭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强化“三项教育”

3.6.1强化“信念、道德”和思想意识转化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干部职工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或者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 释疑解惑, 统一思想, 进而形成煤炭企业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按照“时展”的要求, 特别是认真学习党的最新方针、政策。

3.6.2强化爱煤炭企业、爱岗位和建功立业教育。煤炭企业是职工生存和发展的依赖, 岗位是进步的基石。党组织要教育职工从珍爱岗位做起, 自觉接受新的知识和提高自身技术素质, 勤俭节约, 立足岗位成才;培养职工良好的敬业精神, 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勤俭办煤炭企业的思想深入人心, 做到敬业、创业、勤业、精业。让与煤炭企业共命运, 企强我强的观念培植于每个员工的心中。

3.6.3强化法制和煤炭企业规章教育。近年来, 我国的法制进程明显加快, 国家原来的法律法规有了较大的修改, 许多新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煤炭企业规章制度也随之进行修订和完善, 要下大功夫对职工进行普法教育和煤炭企业规章制度的普及教育, 知法才能守法。引导煤炭企业职工自觉依法和按规从事,力倡职工以主人翁的态度, 积极、平和的心态和文明有序的行为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并善于依法行使权利、义务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结语

综上,面对煤炭企业经营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种种困扰,必须最大限度的调动人们劳动的积极性。这就要求煤炭企业的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视煤炭企业为家,视员工为亲,真正做到无私无畏、无欲则刚。而这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煤炭行业论文篇12

二、文献综述

综观对我国煤炭并购的研究文献,对煤炭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一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吴吟(1998)分析了煤炭产品结构现状及煤炭产业的竞争环境,并对改善煤炭产业竞争结构提出了5点设想;潘克西(2002)对我国煤炭集中度进行了客观地分析、评价,并与美国煤炭市场集中度进行了对比,对我国煤炭市场结构研究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李艳梅(2007)基于“集中度-利润率”假说,运用回归分析对1990年~2005年煤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和所有权集中度与利润绩效和安全绩效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市场集中度提高有利于对利润绩效和安全绩效的改善;刘冰(2008)以黑龙江龙煤集团和龙兴集团的合并为例,采用实证研究法对煤炭企业合并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炭企业合并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势力;赵国浩(2010)基于产业集中度的角度,对山西省煤炭行业资源整合进行了定性分析,阐述了资源整合的益处及可能存在的问题;郭凯(2010)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2008年、2009年我国发生并购重组的煤炭上市企业进行纵向比较,得出煤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整体绩效提升的结论;同年,陈小毅利用煤炭企业百强数据说明了公司利润率与市场份额正相关,并运用CDW方法分析了煤炭利润率与集中度正相关关系;颉茂华(2011)运用产业集中度,并结合产量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对煤炭产业并购重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煤炭产业目前处于分散竞争阶段,应该继续实施并购重组战略;李志强(2011)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煤炭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集中度与利润率关联度大,进入壁垒与安全绩效关联度大。

但是上述研究也有一些不足:第一,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第二,研究侧重于煤炭市场结构与并购绩效的因果关系研究,忽略两者之间的动态传递研究;第三,忽略了国家推动煤炭企业并购重组前后政策变化,对两者关系的结构性影响。

三、理论模型及变量设定

建立VAR模型之前要确定模型的滞后期,可采用AIC信息准则和SC信息准则两种方法。建立模型后对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根据AR图若得到所有点均落在单位圆内稳定,可对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研究。脉冲响应考察系统收到冲击后的动态过程,方差分解则研究干扰对预测误差的影响。

四、实证研究

(一)数据说明 本文研究选取的时间段为1993年~2011年,这是因为我国从1993年放开了除电价外的商品煤价格,取消了中央财政对统配煤矿的补贴,煤炭企业改变了之前的计划经济模式,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变量的数据如表1所示: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从上述协整检验可知,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为了确切的分析变量LNCR4、Be与M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各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选择滞后期为1,检验结果如表4。由表4可知,原假设“LNCR4、Be不是M的格兰杰原因”的伴随概率分别为0.0022、0.0504,在10%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原假设“M不是LNCR4、Be的格兰杰原因”的伴随矩阵分别为0.2498、0.6479,在10%的显著水平下接受原假设,因此认为LNCR4、Be分别与M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LNCR4是M的格兰杰原因,Be是M的格兰杰原因。但是LNCR4和Be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五) 模型结果分析 将模型整理后得到:

u=7.758921-2.124563LNCR4+0.981245Be t∈[1993,2003]19.066571-6.527381LNCR4+0.981245Be t∈[2004,2011]

从上式可以看出:第一,无论是2004年之前还是之后,市场集中度对百万吨死亡率的影响都是负效应,进入壁垒对百万吨死亡率的影响是正效应。第二,以2004年为界,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与百万吨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2004年之前,煤炭产业集中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124563,2004年之后,煤炭产业集中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百万吨死亡率下降6.527381。这是因为煤炭企业的并购重组改善了煤炭企业的市场结构,促进了安全绩效的大幅度提升。但是无论2004年之前还是之后,进入壁垒与百万吨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进入壁垒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百万吨死亡率上升0.981245。煤炭行业煤炭进入壁垒的提高伴随着安全绩效的降低,意味着矿难并不是只发生在民营的中小煤矿中,一些规模较大的煤矿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煤矿的安全水平的下降。

(六)动态关系 由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变量LNCR4、M均服从I(1),并且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在建立VAR模型之前,根据AIC信息准则和SC信息准则确定出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1。

从上式可知, 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行业集中度之后一期增加百分之1,百万吨死亡率下降1.266456。

由于脉冲响应和方差分析要求模型稳定,根据AR图检验,得到所有点均落在单位圆内,说明满足稳定性条件。从图1可以看出,煤炭行业集中度对百万吨死亡率的冲击始终为负向冲击,第1期,集中度对百万吨死亡率的冲击效果不是很明显,从第2期开始,集中度对百万吨死亡率的冲击开始显著,呈现出持续且持久的负向影响。图2显示了百万吨死亡率的方差分解,利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可以将百万吨死亡率的单位增量分解为一定比例的自身贡献和行业集中度的贡献。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预测期的增加,行业集中度对百万吨死亡率各期预测误差的贡献度逐渐增加,最后稳定在了80%左右,说明行业集中度的冲击对百万吨死亡率的影响很显著,对煤炭行业的安全绩效有促进作用。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考虑到煤炭企业战略并购引起煤炭市场结构突变的可能性,引入虚拟变量,运用变结构协整分析,对煤炭市场结构与安全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运用基于VAR模型基础上的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技术,对研究煤炭市场集中与对安全绩效的动态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变结构协整结构说明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与百万吨死亡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分别与百万吨死亡率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百万吨死亡率与市场集中度正相关,与进入壁垒成负相关;国家对煤炭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我国煤炭市场结构和安全绩效之间的协整关系在2004年发生了改变,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明显受到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改变市场集中度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加大。第二,研究发现,市场集中度对百万吨死亡率的冲击呈现持续的负向影响。煤炭企业并购重组,提高了煤炭市场集中度,集中度的提高对煤炭安全绩效有着积极的意义。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促使我国煤炭健康稳定发展:一方面,国家继续推进煤炭企业战略并购重组,撤销取缔小煤窑,整顿改造中小煤矿,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煤炭市场集中度,优化市场结构,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进而提高安全绩效;另一方面,煤矿的安全隐患不止存在于民营中小煤矿,规模以上煤矿也要加强煤炭安全监督和管理,加大煤矿安全投入,提高煤矿职工素质和安全生产技能。

参考文献:

[1]吴吟:《煤炭产业竞争结构分析》,《中国煤炭》1998年第8期。

[2]潘克西、濮津、向涛:《中国煤炭市场集中度研究》,《管理世界》2002年第12期。

[3]李艳梅、杨涛、张雷:《中国煤炭产业集中度与绩效的实证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4]刘冰、徐斌、王彩霞:《煤炭市场界定与煤炭企业合并效应分析》,《山西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5]赵国浩、车康模、卢晓庆:《基于产业集中度视角的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分析》,《煤炭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6]郭凯、刘海风:《基于DEA的我国煤炭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中国煤炭》2010年第6期。

[7]陈小毅、周德群:《中国煤炭市场集中度的实证研究》,《当代财经》2010年第2期。

[8]颉茂华、杨森、王媛媛:《煤炭产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实证分析》,《煤炭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9]李志强、赵守燕、尤会杰:《煤炭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联度分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

[10]张世英、樊智:《协整理论与波动模型 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煤炭行业论文篇13

自从中国进入WTO,国内很多企业开始逐步进行内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变动最为明显的就是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煤炭行业为了能够适应市场更加注重效益最大化、权益资本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等企业经济附加值。分析以上发展趋势,只有通过改革原有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法,立足于现代经济附加值理论,才能真正实现以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战略部署。近些年,基于经济附加值理论的财务管理方法备受煤炭企业的关注,笔者认为这必将成为未来衡量煤炭企业管理效益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1 经济附加值理论的核心―EVA

税后净营运利润减去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得到的差值被成为EVA,税后净运营利润为NOPAT,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为NA,另外本概念中还要考虑企业的加权平衡资本成本即WACC,那么便可以用NOPAT-NA*WACC=EVA的公式来阐述上述概念的核心。如果企业能够获得经济利润,则EVA>0;企业亏损则EVA

EVA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并且国内外很多煤炭企业已经开始正式在内部管理中植入EVA管理方法,同时取得了极大的实践成果。下面将列举出基于经济附加值理论的煤炭行业管理方法为企业运行做出的极大贡献:一,传统的煤炭企业通常以利润为核心,在绩效考核与评估体系中存在着极大的不足,而其恰好弥补了这一点;二,这种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能够适应煤炭企业间繁琐的兼并与重组模式,保证财务部门正常运转;三;基于经济附加值的财务管理方法与煤炭企业的业绩激励制度相得益彰,能够起到相互推进的作用;四,该管理方法简单易懂,无需复杂的计算方法及财务指标,确保了各个层次中主体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基于经济附加值理论的煤炭行业财务管理方法已经取得了高达14.5%效益贡献率,可谓效果显著,

2 经济附加值理论在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

1)煤炭企业已经拥有近百年的发展史,管理者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的盈亏概念,所以为了能够促进基于经济附加值理论的财务管理方法的顺利实施,经营管理层应当首先进行生产价值理念的改观,从本质上认可股东创造价值最大化的思想,使股东股本权益资本的成本观念深入人心并且贯彻实行下去。由于行业性质的限制,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莅临和方式方法都相对陈旧,无法与国际发展趋势接轨,尤其是一些体制转化较慢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因领导层仍然将重心放在企业的盈亏上面,所以判断企业经营情况好坏的标准并为改变(如图)。以EVA为核心基于经济附加值理论的煤炭行业财务管理制度必须从本质上改变企业这种落后的评定标准,所以更加需要国家相关部分的搭理支持,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提升股东股本实用价值,并且令煤炭管理者深刻意识到权益资本成本的重要意义。

2)企业若想真正实行基于经济附加值理论的煤炭行业财务管理方法还必须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规章制度,例如企业必须是独立的法人机构,整体的运营行为和财务管理决策都要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另外,在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下,煤炭企业的管理制度必须确保法人治理结构的完整性,换言之,企业必须具备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和独立监事等部分。另外,因部分煤炭企业是从旧的制度改革到新的制度,所以企业内部仍会残留部分不利于新财务管理方法的地方,例如没有合理科学的企业股权结构、董事会的组成人员结构不具有独立性、监事会形如虚设等,所以这些处于改制阶段的煤炭企业必须努力克服上述问题,为新财务管理模式的植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3)因新旧财务管理模式之间存在了一定的差异,煤炭企业在植入以EVA为核心的资本成本计算方法时,必须对传统的计算指标进行调整甚至换算,保证计算口径完全一致。考虑到煤炭行业的特点,必须将资本成本的统计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传统模式中,资本成本的计算只涉及债务资本成本,而基于经济附加值理论的新型管理模式则又加入了权益资本成本,这样便能够通过EVA公式得到更为准确的绩效考核标准。实际上,计算EVA值时,煤炭企业的资本成本只起到了10%-30%的作用,并且受企业生产规律与市场情况影响极大。

4)过去,煤炭企业总是按照企业盈亏来衡量运营情况的好与坏,虽然基于经济附加值理论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打破了这种观点,但在经济利润和财务利润的关系上仍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以维持两者间的关系。在利用EVA评估企业的价值时,通常会有这样一个误区,会计利润的地位高于经济利润的地位。以至于,会计理论表现上十分丰厚,可在核算经济利润时却出现了持平甚至亏损的情况。主要原因就在于领导层与财务人员忽视了经济利润的存在,但事实上一个煤炭企业在会计上的盈余并不代表它真的穿凿了可观的利润,而股东财务最大化的目标也就无从谈起了。综上所述,全资成本是新财务管理模式的又一重要因素。

5)作为基于经济附加值财务管理核心部分的EVA,不但关注财务指标,对那些非财务因素的关注也是必不可少的,而煤炭企业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才能避免一些错误的产生。理论上而言,新财务管理模式在计算企业的经营成果时已经将能够对价值产生影响的财务因素放在了较为重要的位置,而对企业的人力资本、品牌塑造以及技术创新等同样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因素有些轻视。煤炭企业的无形资产为提升其经济附加值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所以,以国内煤炭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人力资本、品牌建设等能够提升企业经济附加值的因素,才能令新财务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合理。

3 结论

对于现代煤炭企业来说,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先进的模式主要是经济附加值理论,此项理论所解决的问题契合了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对应权益主体的需求,除此之外,其还为企业制定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来指导生产经营的持续性。文章主要针对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和现状,对EVA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且给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具体的方法和措施来解决煤炭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同时也对EVA的不足和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阐述,并根据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规划继续完善基于经济附加值理论的煤炭行业财务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马玉萍;基于WEB模式的煤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J]煤炭技术2011.11:91-93

[2]陈玉;煤矿社区管理系统的设计[J]煤炭技术2011.11:102-104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