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实用13篇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1

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

美国密执根大学的Cavusgil教授对企业的出口和直接投资活动进行考察,将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国内营销阶段、前出口阶段、实验性地卷入阶段、积极投入阶段和国际战略阶段。芬兰学者LawrenceS.Welch和ReijoK.Loustatinen等认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企业发展成跨国公司的过程,包括内向国际化经营和外向国际化经营两个方面。外向国际化经营的形式主要指直接或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内向国际化经营的内容主要包括进口、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国内子公司或分公司。

本质地看,所谓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以国际市场为舞台,以追求企业利益为目的,在世界范围内从事资源配置、出口、合资合作和直接投资等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总和。

上述企业国际化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认为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企业对市场的垄断、高科技和大规模投资以及高超的企业管理技术。而我国的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较少的广告支出,缺少名牌产品,不具备大企业所拥有的优势。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不同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必须寻求新的国际化经营路径,改变那种以单纯的出口贸易为主体、以低价竞争为手段、以廉价劳动力资源为核心、以低附加值产品为载体的国际化经营路径,促进企业成长与市场拓宽同步发展。

我国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是指中小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参与世界经济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中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和战略选择,形成核心竞争力,成长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主体。

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分析的核心是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国际化成长路径,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

我国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的制度约束

制度构建与制度变迁给企业带来了融入新制度体系的机遇,为中小企业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新的发展空间。但在我国加入WTO短暂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参与国际分工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是不争的现实,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制度的环境并不完善,尤其在深度国际化经营路径的选择中存在一定制度约束。

国内促进机制与国际贸易保护的协调

1998年以来,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出台了30多部有关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各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了100多个有关文件,中小企业的市场法律体系基本建立,公平的国内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形成。近年来,中小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全国3/4的城镇就业人口在中小企业工作,中小企业在我国各经济主体中最具发展活力,全国65%的专利技术、75%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的新产品都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没有为其实现国际化经营奠定基础,反而遭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遏制和市场竞争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上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不公正的制度约束。例如纺织品在配额取消后预期贸易增长与现实国际进口限制的问题,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将受到进口国特别保障措施的制约。

企业发展与制度缺失的矛盾

从我国中小企业的产权主体来看,我国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数占中小企业总数的近80%,这还不包括没有登记的农村和城市的个体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中小企业产权主体比较清晰,作为既是企业所有者又是经营者的管理人员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企业资产的增值能力和经营效果。

从中小企业的经营机制看,中小企业经营组织层次少,结构简单灵活,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组织生产,准备周期短,适应性快。但是,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不仅仅要求有清晰的产权制度,而且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我国中小企业的产权和组织结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困难。首先,数量居多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很难筹集到其国际化经营所需要的资本。其次,过分关注经营效果的中小企业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时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毁坏了中小企业的形象。再次,中小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不断地转换经营行业和领域,不利于制定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长期战略。最后,缺乏制度规范的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家族式经营,随意性很大,难以吸引和留住国际化人才。

事实证明所谓中小企业灵活的组织结构并没有成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反而阻碍了其国际化进程。

产业集聚与地方利益的冲突

产业集聚是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集中在某一区域形成区位优势和区域效应,以区域效应弥补品牌效应不足的实践安排。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市场营销投入低,不具备大型跨国公司的品牌效应,要拓宽国际市场,就必须通过联合及建立联盟等方式实现集群化。

中小企业集聚作为企业与产业组织的一种形态,不仅能为中小企业带来设施同享的外部规模经济,快捷获取技术、信息和服务的便利条件,而且使中小企业在不牺牲大企业所缺乏的柔韧性条件下,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更具有国际化发展的竞争优势。按照市场经济本质属性的要求,加强和完善产业集聚内中介机构和公共服务建设是完善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政府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这种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可以是政府、私人或相关团体,政府在规范、管理、协调、强制和激励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方政府应该履行好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角色,为企业集群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改善本地商业环境,培育集群成长所需的要素条件和环境条件,提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机制,改善家族企业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加快经理人市场、社会中介评估机构等要素市场的培育。

我国部分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为中小企业集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各个地方政府为地方利益,给中小企业跨区域发展及实现产业积聚造成制度障碍的现象。

企业间合作与竞争的博弈

产业内分工是当代国际分工新格局的重要内容,这种分工是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的,产业链条是由产业技术、生产和营销三个环节组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从着眼于产业链价值最大化目的出发,着力于研发和品牌营销,控制核心技术和经营技巧,而把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其生产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哑铃型”;而中小企业则在产业价值链条中,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承接跨国公司的这种产业环节转移,着力于产业链价值相对低廉的加工制造环节上。

如耐克公司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授权本国及其它国家的中小企业按其产品规格、技术标准生产产品,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网络,进行产品的广告宣传与销售及提供售后服务,占据产业价值链的最高端。我国中小企业要改变专业化水平低的“小而全”的企业组织结构,摆脱与大企业“独立抗争”的被动局面,必须在一定条件下要寻求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网络协作、合作竞争关系。但中小企业在这个产业链中面临着契约风险、文化冲突、责任与利益的冲突、甚至会被兼并和边缘化的危机,可以说中小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面临着成长的困境。

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的路径优化

中小企业要克服制度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其国际化经营路径,在国际产业转移与变迁中把握自身产业优势,在制度完善中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在准确的特色定位中拓宽国际市场,在技术创新中培养核心竞争力。

在产业变迁中找准国际化经营比较优势

对于当今国际分工,发展我国主要从事劳动要素密集的最终消费品生产。我国中小企业要成功实现深度国际化经营必须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出发,按照要素禀赋类型对我国的中小企业进行划分,可以把我国大陆中小企业归入劳动密集型。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特点,将在很长时间内规制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产业选择,也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可利用的一种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仅指传统的制造业,IT制造业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

目前世界IT产业制造业生产技术正在大规模地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迅速集聚,为我国急需发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机遇。

劳动要素密集的IT产业、文化产业、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与传统的劳动要素密集型的制造业相比,主要的差别在于它产业技术含量高,不因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在制度完善中促进企业国际化成长

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路径的优化要求企业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不断成长。在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践中,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普遍存在着对成长准备不足、成长没有伴随相应的组织调整与变革、成长中的管理“失控”、成长中多元化经营的误区、企业成长中的“组织病”等现象。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中小企业原有的“浅度”国际化路径往往又会变成企业进一步成长的障碍,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过程也是企业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首先,完善企业管理的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管理队伍,分享企业管理的权限及责任。其次,完善企业间协作制度建设,加强企业间合作和避免恶性竞争及契约风险。中小企业要加强相互生产协作,构建战略联盟,形成产业集聚。再次,完善企业市场网络建设,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和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模糊企业边界,实现虚拟经营。最后,完善融资制度建设,克服企业国际化成长过程中资源不足与资金短缺的困境。

在特色定位中拓宽国际市场

选择有效的路径进入国际市场是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路径优化的重要内容。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Root教授认为,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指企业将产品、技术、工艺、管理及资源进入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一种规范化部署。中小企业要避免与大公司的竞争、逐步拓宽国际市场空间,必须立足产业特色,以特色产品渗透国际市场、以价格优势拓宽国际市场、以独有技术占领国际市场。无论是生产型中小企业,还是服务型中小企业或者是高科技中小企业,都必须强调专业化、特色化经营。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资金实力有限,不可能按照多样化经营战略发展,那么中小企业就必须通过专业化特色化来占领细分化的市场,确立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的发展要始终贯彻“专、精、特、新”的方针,围绕一个产品,或者一个零件、一种工艺、一种服务做精、做细、做透、做专,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确立自己的国内市场地位和国际竞争优势。

在技术创新中培养核心竞争力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2

1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及其机理分析

1.1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Uppsala模型的解释

从知识角度解释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开创性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瑞典uppsala大学的学者对瑞典企业国际化的分析,经由其他学者在这一分析视角和框架内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了在国际化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际化过程模型,也称uppsala模型,其基本论点是: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包含一系列阶段的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逐渐增加对海外市场的资源投入,而资源投入不断增加的原因是企业对于海外市场知识的获取和利用,Uppsala模型预测并解释了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两种进入决策顺序:①在某一海外市场上,企业所选择的进入方式呈现由资源投入较低逐渐向资源投入较高的方式过渡;②在不同海外市场的区域选择上,企业所选择的市场呈现出心理距离逐渐增加的倾向性。

uppsala模型从知识角度分析国际化过程方面得出了值得借鉴的研究思路和结论,但是由于模型提出的时间较早,不可能充分体现当代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研究的成果,且其可推广性和解释力在多个方面受到了怀疑,虽然各种批评都有一定的理由,但本文认为,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源于模型所隐含的一个关键假设:企业在特定市场上进入模式以及企业对海外市场的选择,都是按照某种可以预知的路径发展的,在这一点上可以认为模型具有很浓的决定主义色彩,对国际化发展进程的解释过于机械性,正是由于uppsala模型强调企业行为的标准模式,强调企业的组织惯性和反应性,因而可能会忽视企业决策者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作用,事实上企业开始国际化或者在国际化过程中的进一步发展,都是由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共同驱动的,其中企业高层管理的意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决策者在国际化过程中具有战略选择的可能性。

1.2国际化过程中的知识发展及其路径依赖性

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可以被视为知识积累和组织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地通过国际化行为获得新的知识,将这些知识进行整合并更新知识存量中的过程,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的每一次国际化行为都可能使企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并且面临各种新的问题,从而为企业提供了学习机会,企业通过国际化行为,参与海外市场的运作,其实质是企业在进行体验式学习,在国际化经营中探索新的识别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调整和发展组织的知识存量。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获得的相关知识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特定市场知识和一般性的国际化知识,特定市场知识带有某一特定市场的背景,是针对某一东道国或地区的语言、文化、政治、社会和经济所特有的知识;一般性国际化知识是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组织和管理国际化经营活动的知识,这类知识没有特定区域和进入模式的针对性,从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和知识发展之间的关系看,企业创造的知识流量是通过当前的国际化行为实现的,而当前的国际化行为又是以企业的知识存量为基础的,即企业未来的知识发展与过去的行为选择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图1),而对历史事件地位的承认,正是路径依赖概念的根本之所在,即今天的选择要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其现在可能的选择。

从组织学习的角度看,知识存量在路径依赖中的作用主要反映在对组织知识创造过程的影响中,即知识的创造与企业已有的知识存量密切相关,这一现象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织及其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学习是组织中的一个过程,而且通常是一个试验、反馈和评估的过程,其目的之一是通过重复和试验使组织任务得以更快更好地完成。如果在同一时间有众多参数发生了变化,企业实施有意义的试验的能力就会被削弱;如果在同一时间企业学习环境中的多个方面发生变化,此时组织的认知结构尚未形成,企业探知因果关系的能力就会削弱,并且会导致组织学习速度的下降,因而学习一般是局部性的,也就是说学习的机会一般贴近于学习主体先前的活动,因此,知识存量对企业的演进具有限制和指向作用,即企业当前演进的状态和未来演进的轨迹受到过去积累的知识存量的影响。

1.3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及其变化

知识存量发展的路径依赖所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并通过进入模式序列和区位路径安排体现出来。在作出国际化进入决策时,决策者的选择以现有的知识存量为基础,对相关知识的拥有以及从相关知识中产生的感知、信心和态度是决策中的关键因素,当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时,决策者会将其方案的搜索局限在富有经验的领域,并在有限的方案集合中作出决策。因此,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才表现出渐进性的特征,也就是“由易而难,逐步升级”。

但是,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企业国际化过程,每一次进入决策都是这一过程中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对特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与转换以及海外经营区位的选择与扩展,都应在企业国际化的整体战略框架中加以分析,通过在某一特定海外市场的经营活动,企业不但积累了关于特定市场的知识,而且积累了一般性的国际化知识,并且可以通过知识转移将一般性的国际化知识运用于未来进入的海外市场中,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深入,企业的知识存量逐步发展和完善,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特征也会随之变化,如果企业拥有相对丰富的知识存量,在面临新的进入决策时,决策者对不确定性的感知会随之降低,且决策者所搜寻的方案集合也得以扩大,此时企业有可能选择进入一个过去知之甚少的区域,也可能在一个新进入的市场选择资源投入较多的进入模式,

因此,如果说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那么这种渐进性的特征在国际化过程的早期阶段表现得比较突出,随着知识积累和知识存量的递增,企业国际化过程渐进性特征的显著性会逐渐递减。

2国际化过程的管理安排

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尽管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并非是随意的过程,研究表明,组织可以通过政策、结构和过程的构建来促进知识的获取并提高学习效果,从企业国际化战略层面看,渐进性并不仅仅是由于企业规避风险和降低不确定性而被迫作出的反应,而且也可以是企业管理层为实现理想的组织学习效果而主动选择的结果。

根据前面的分析,渐进性特征在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初始阶段表现得比较显著,一方面,这是由于知识存量的不足以及在海外市场上的不适应,企业对于资源投入较大的市场进入模式和心理距离较大的海外市场所感知的风险较高;另一方面,此时企业对国际化相关知识的缺乏,特别是一般性国际化知识的缺乏,客观上使其吸收和消化从国际化经验中获得的知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而使得企业国际化的步伐放缓。

但是国际化过程的初始阶段是企业积累国际化相关知识的关键时期,通过每一次进入决策所获取的相关知识将对后续的进入决策以及后续的国际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企业未来学习什么、在哪里寻找信息、寻找什么信息以及需要多少信息,都依赖于前期国际化阶段所发展起来的知识存量一和学习能力,在国际化初始阶段,企业的知识存量更多的是基于国内背景的条件下,如果进入与母国具有较小心理距离的海外市场,由于国内和国外市场之间的相似性较强,就会使企业更容易利用现有的知识存量并吸收新的知识,而且对海外市场渐进性的渗透也可以使企业比较充分地使用所学习到的知识。这意味着基于企业在国际化初始阶段相关知识的缺乏这一现实状态,企业应有意识地通过渐进性的路径安排来强化组织学习,从而提高在国际化前期阶段的学习效果,并为后续的国际化奠定较为坚实的知识基础。

因此,现有知识存量的不足及其导致的组织学习能力的局限性是限制企业知识积累速度和方向的重要因素,而企业管理层的战略选择和过程安排只有与企业知识存量的现实条件相容,才能使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在知识积累和发展方面步入良性循环。

3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过程及其特征分析

海尔集团是中国制造业企业中国际化的先行者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海尔集团陆续在海外不同国家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回顾海尔集团的国际化道路,可以将其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及主要的生产性对外直接投资(FDI)活动总结如表1所示。

海尔集团自称其国际化战略采用的是“先难后易”战略,国内也有学者将其视为海尔集团国际化战略的特色,并与其他企业(如TCL)的国际化战略进行对比,而从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过程及其战略导向和实际行为分析,“先难后易”这一结论仅仅对于海尔的出口战略而言是恰当的,但是就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整体而言,特别是以FDI方式进入海外市场方面,其发展路径仍然符合处于国际化初始阶段企业的一般特点,即具有较为显著的“先易后难”的特征。

3.1对特定市场进入模式的路径安排及分析

从对特定市场进入模式的路径安排来看,“先有市场,再建工厂”是海尔集团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原则,目前海尔集团以FDI方式进入的国家和地区,均为企业的出口市场,而且比较典型的是海尔品牌得到认可的市场,海尔集团的海外营销网络主要是由美国海尔、东南亚海尔、欧洲海尔和中东海尔组成的,其海外工厂的区域分布与营销网络基本上相同,这说明从总体上海尔集团在进入模式选择的路径安排上遵循“由易而难,逐步升级”的思路,海尔集团对美国市场的进入模式选择及其转换充分体现了这一思路。

海尔集团进入美国市场的发展路线采用先出口再直接投资的方式,具体发展路径是:出口一联合设计一建立贸易公司一当地生产,虽然资料表明,海尔在美国建立工厂施行本土化制造从成本上是适合的,因为1998、1999年中国出口美国的冰箱分别为4718万、6081万美元,海尔冰箱分别占1700多万、3100多万美元,而在美国建一个冰箱厂的盈亏平衡点是28万台,海尔在美国的冰箱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但是,从海尔集团在美国市场的发展来看,建立生产中心并不是仅仅出于成本的考虑,其先决条件之一是特定市场经验以及国际化经验的积累。

海尔集团从1995年就开始向美国出口冰箱,近5年之后才建立美国海尔工业园(生产中心),而在此前,海尔在洛杉矶建立了设计中心,在纽约组建了贸易中心。因而在建设工业园时,海尔不但在当地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影响,而且已经积累了较多的关于美国市场的知识。

但是,仅仅依靠出口模式积累起来的关于当地市场的知识以及出口经验,并不能充分支持在美国市场的直接投资,从表1可以看出,在建立美国海尔工业园之前,集团已经在印尼、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建立了生产工厂,根据集团CEO张瑞敏的说法,以上投资都是海尔集团为进人美国市场的“练兵”,尤其是菲律宾,因为菲律宾较之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来说相对容易了解和把握,而且对于希望在美国投资的海尔而言具有两个明显的优势:英语系国家且深受美国文化影响,因而在菲律宾积累的许多经验可以用于美国市场,所有被派去美国的海尔员工都要去菲律宾“实习”:一方面积累国际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语言关,由此可见,“练兵”实际上是海尔集团在海外市场上进行直接投资的尝试和学习,其本质是积累一般性国际化知识,因此,海尔对美国市场的进入由出口模式最终转换到直接投资模式,也是一般性国际化知识积累的结果。

3.2海外投资区位的路径安排及分析

在美国建立工业园是海尔集团国际化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对其国际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对美国市场的投资进入作为一个重要的分界点,根据海尔集团FDI活动总结,可以将其海外投资区位的路径安排概括为两个阶段,如图2所示。

作为企业国际化的初始阶段,在阶段I海尔集团表现出明显的“由近及远”选择目标市场的特征,即首先将与母国邻近的国家作为目标市场,然后再进入较远的市场,这样的区位路径安排有两个主要原因:从集团的国际化战略看,美国市场在其整体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在美国市场的设计、营销、生产“三位一体本土化”是海尔集团国际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由于国际化相关知识存量的缺乏,海尔对于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心理距离较大,而与地理位置相近的东南亚国家心理距离较小,因而导致了海尔首先进入相对容易了解和把握的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市场,从而在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还能为将来战略性地进入美国市场积累国际化相关知识,因此,海尔集团在阶段I的直接投资区位路径安排中体现出较强的渐进性。

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海尔集团仍处于国际化的初始阶段,但就其本身而言,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后,其国际化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更为成熟的时期,在阶段Ⅱ,海尔集团在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上表现出与阶段I完全不同的特征,即在阶段Ⅱ的区位选择路径安排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渐进性的特点,这是由于国际化相关知识存量的增加,区位选择方案集合更为丰富,从而使海尔集团在直接投资区位决策中可以在其国际化战略整体框架中进行选择,海尔集团在美国市场的成功对于它在其他国家的投资和经营是重要的支持,在美国海尔工业园建成之后,海尔又相继在巴基斯坦建立工业园、在意大利收购冰箱工厂、在约旦建立工业园,对这些生产区位的选择,很明显是海尔集团为实现其“国际化的海尔”这一长远目标,在东南亚、欧洲和中东等地区实现“三位一体本土化”模式的重要步骤。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3

摘 要:回顾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国际贸易融资的产生过程,分析供应链融资对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影响,剖析目前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出结论。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供应链管理,从而增强供应链融资的能力,银行应该进一步扩大供应链融资业务,这样形成企业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融资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格局。 论文关键词:企业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融资;中小企业融资 1 企业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Global Manufacturing)的出现在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方法。企业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统一整合企业的制造过程、库存系统和供应商产生的数据,对供应、需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定单、分销发货等的管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增加企业对市场的预测性,减少库存,提高发货供货能力;减少工作流程周期,提高生产率,降低供应链成本,减少总体采购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市场响应速度,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产品/服务送到正确的地方,确保顾客满意,以中心制造厂商为核心,将产业上游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商、产业下游经销商、物流运输商,产品服务商以及往来银行结合为一体,从而有效分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增强竞争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 企业供应链管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计划部分:企业设定一个策略来管理所有的资源,以满足客户对所生产产品的需求。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系列的方法监控供应链,使之能够有效、低成本地为顾客递送高质量和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采购部分:这一部分的任务是选择可以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和供应商之间建立一套定价、配送和付款的流程,包括提货、核实货单、转送货物到本企业的制造部门并批准对供应商的付款等。在这一部分,企业还要制定对供应商提供的货品和服务的管理流程,对之实行监控,针对其中的问题加以改进。 制造部分:这一部分是指安排生产、测试、打包和准备送货所需的活动。在这部分中,企业要测量供应链中质量水平、产品产量和工人的生产效率等内容。 配送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流”部分,这一部分要做的工作是调整用户的定单收据、建立仓库网络、派递送人员提货并送货到顾客手中、建立货品计价系统、接收付款。 退货部分:指建立网络接收客户退回的次品和多余产品,并在客户应用产品出问题时提供支持,也就是供应链中的问题处理部分。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适应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供应链管理可为企业带来如下的效益: (1)降低供应链内各环节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 (2)使供应商随时掌握企业的存货情况,根据需求及时组织生产,由此降低企业的存货水平。 (3)方便供应商及时取得存货和采购信息,减少采购管理的人员,降低采购成本; (4)便于企业准确及时地预测市场变化,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需要的产品,减少生产时间。 2 国际贸易融资与中小企业的发展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进出口商选择的国际结算为依托、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以在国际结算的相关环节上提供的资金融通,以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解决企业应收账款或对外付款所面临的资金困境。国际贸易融资可以改变企业的资金流,影响企业资信调查、催收账款、信用担保等财务管理。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可以同时服务于两个市场,使外贸企业对内、对外业务的资金链实现对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取消对公有制经济对外贸经营权的垄断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成为我国外贸领域一支生力军。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虽然中小企业在经营方式和市场开拓方面较为灵活,但是受经营规模和自有资金规模所限,在发展中常常遇到资金短缺的约束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银行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融资条件苛刻: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是质量良莠不齐。 (2)银行出于对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对中小企业 贷款的积极性不高。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信贷需求量小、次数多,贷款的机会成本较高。 (3)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普遍缺乏,我国传统的金融政策和融资体系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普遍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如果银行参照针对大企业的财务指标标准,那么众多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将达不到要求,企业也就无法得到贷款。 中小企业融资往往具有金额小、次数多、周转速度快等特点,而贸易融资则具有高流动性、短期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强调针对资金流和物流的操作控制,淡化财务分析和准入控制,有利于动态把握风险,规避中小企业经营不稳定的特点,相对于普通的流动资金贷款,国际贸易融资具备风险度、银行准入门槛、审批流程速度等方面的优势: (1)在银行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过程中,银行要对企业的规模、净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及担保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中小企业往往因为财务指标达不到银行标准而无法融资。在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银行重点考察的是企业单笔贸易的真实背景及进出口企业的历史信誉状况,无需采用传统的评价体系。银行通过封闭式运作资金,通过确保每笔真实业务发生后的资金回笼来控制风险。因财务指标达不到银行标准而难以获得融资贷款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真实交易的单笔国际贸易业务来获得贷款,进而通过滚动循环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融资困难。 (2)在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模型下,银行需要对贷款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指标、发展前景、融资情况、信用记录、可抵押物或可担保单位等各个方面做出严谨的调查,审批流程比较长。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较为紧张,因此融资的时效性要求较强,经常发生等银行审批完毕企业已经不需要融资的情况。在国际贸易融资的模式下,银行可以整合简化国际贸易融资流程,在调查企业单笔贸易背景和企业历史信用记录的基础上,就可以放款,审批流程相对简单,可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时效性要求,使得企业可以较为快速地获取所需资金。 (3)中小企业的流动性贷款具有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特点,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紧张,很容易挪用流动贷款,银行承担的风险加大。在国际贸易融资模式下,银行注重企业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和贸易业务的连续性,通过审查企业的信用历史记录、交易对手、客户违约成本、金融工具的组合应用、银行的贷后管理和操作手续等情况来确定企业在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销售收入,以此确定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由贸易额扣除自有资金比例确定融资额度,将期限限定与贸易周期相匹配。一般说来,资金不会被挪用,能有效降低银行风险。 (4)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很大。由于直接获取银行贷款难度较大,中小企业普遍对贸易融资需求很大。国际结算作为一项银行中间业务的支柱产品,可以扩大银行的收入来源;此外,银行可以从对进口开立信用证、进口押汇、出口押汇、出口贴现、保理业务、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等中间业务中直接收取手续费,扩展中间业务收入。 3 企业供应链管理和国际贸易融资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球生产总量的增长。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目前在中国正式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进出口额贸易占比超过60%。但由于在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与具备较强实力的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经销商谈判过程中,中小企业不得不接受苛刻的贸易条件,导致其正常现金流周转困难,加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普遍较低,无法提供银行传统贸易融资授信所需的抵押或信用担保,因此往往遭遇到现金流的困扰。根据UPS的年度《亚洲商业监察》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23%以上的中小企业遭遇现金流困扰,而与此同时,全国中小企业却有近11万亿元的存货、应收账款。企业遇到的这种情况其实就好比捧着金饭碗要饭吃,这里的金饭碗就是让企业苦恼的大量原料、存货、应收账款等动产。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市场呈现明显的买方市场特征:单笔贸易额降低、赊销贸易增多,账期延长等,市场竞争也已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供应链内部的各企业相互依存,供应链的整体运转与管理成本受到供应链中包括核心企业和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的整体资金的运作能力和效率影响。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服务应运而 生,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从大企业转到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银行根据进出口供应链的不同特点及进出口企业在供应链不同环节的需求,为企业分别提供进口供应链融资服务和出口供应链融资服务,分别解决企业在进口开证、进口付款、出口采购、账款回收等供应链环节的融资问题使中小企业无需再为进出口融资问题苦恼。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市场具备很大的需求,发展潜力巨大。 所谓供应链融资是银行在掌握整个供应链情况的前提下,对核心企业的上游和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从这个角度来说,供应链融资实际上可以说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以中国银行的“融易达”为例,“融易达”是一种供应链融资,它是在以赊销为付款方式的交易中,在买方签署书面文件确认基础交易及应付账款无争议、保证到期履行付款义务的情况下,银行在占用买方授信额度的前提下,不再占用卖方授信额度而为卖方提供的贸易融资。“融易达”充分利用了作为核心企业的买方的额度资源,为周边的中小企业卖方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从而提升了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实力。 与传统贸易融资相比,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服务,针对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因无法提供固定资产抵押、信用担保或授信额度不足的融资困境,不强求企业提供固定资产抵押或担保,而是增加了货物质押或应收账款转让作为授信条件,以控制物流及应收账款为风险控制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在银行授信审查中,不再是单纯强调企业的财务报表,企业的交易对象和合作伙伴,企业所处的产业链是否稳固以及目标企业所在的市场地位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成为银行关注的重点。经营较稳定,贸易背景真实,货物流或应收款可控的企业成为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良好客户群体。 通过提供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业务中,银行可以针对企业运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融资服务,满足企业供应链环节的不同需求。银行的“供应链融资”从核心企业入手研判其整个供应链,灵活运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方面,对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支持,解决供应链失衡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改善其谈判地位,使供应链成员更加平等地协商和逐步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企业只需付少部分的保证金,就可以借助于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服务获得足额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这种杠杆经营效应,企业得以迅速扩大进出口规模,提升在供应链环节的竞争实力和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实力。 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方案,可以通过盘活企业动产和应收账款来改善企业现金流,并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企业进出口规模。另外供应链融资可以解决企业在不同供应链环节融资困难的问题。银行通过针对企业不同供应链环节的融资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各类新型产品和一揽子服务,降低供应链平均融资成本。银行还可以通过延迟支付进口款项或者提前收回出口货款,帮助企业有效防范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 在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银行围绕企业供应链,结合贸易结算方式,充分运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物权等多种信用增值工具,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贸易融资产品组合,提供融资整体解决方案,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模式下,企业对贸易融资的需求是交易支付和现金流量控制。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企业需求已经发展到对资金利用率及财务管理增值功能的需求。因此银行需要关注整个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整合和价值链的管理,通过管理和控制现金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整合贸易环节中资金、商品、信息,形成供应链融资新理念,围绕供应链形成完整的贸易融资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合作伙伴。商业银行通过对企业供应链提供资金和结算支持,协助企业进行资金流、信息流管理,对企业物流管理进行改进和完善。供应链融资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提升了供应链整体的质量和稳固程度,也培养出一批处于成长期的优质中小企业,改变银行一味依赖大客户的局面;同时银行通过掌握供应链企业的信息来真实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从而更深入地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最终实现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达到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多方共赢。 4 结语 供应链对企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企业具体的供应链运作并没有与公司战略保持一致,供应链的重要性和其实际表现尚存在差距,供应链的控制不完整,企业以成本控制和客户服务为目标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变革存在很大的难度。 企业应该针对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制定严格的改进措施,使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融资相互促进,增强供应链融资能力。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4

战略成本管理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外向性、竞争性等特点。

(一)长期性,即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则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未从长远的持续地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虑,属于战术性的成本管理。

(二)全局性,是指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而传统成本管理的“降低成本”则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成本最低并不表明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代用材料,可能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

(三)外向性,是指战略成本管理将其着眼点延伸至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延伸至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而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

(四)竞争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与传统的成本管理较少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为了改善企业现状、降低产品的做法不同,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成本领先,取得竞争优势,战胜对手,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二、战略成本管理应用于国际企业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企业管理的特点之一是经营战略的国际导向。国际企业虽然以母国为基地,但仅只是将其作为向东道国扩展的起点,以形成跨国生产、经营和销售的系统。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其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全球市场。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是没有“边界”的,竞争更没有“边界”。它们所追求的是全球范围的利润和全球市场的份额,既以世界范围为基准开展经营活动。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施,可以有效的适应其经营战略的国际导向。在企业竞争不断加剧、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程度日趋加深的情况下,如果企业仍然把目光停留在国内,着眼于从国内寻求发展,势必会失去世界市场的机遇。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为了争夺国外市场,寻找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就应该站在全球战略的高度,在国际市场上培育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而作为国际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成本管理也应该与国际企业的全球战略相配合,将成本管理活动提高到全球战略层次,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二)国际企业管理的特点之二是国际企业需要从众多的战略中,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差异性,选择出最适合于企业发展的战略组合。从根本上讲,战略选择决定了战略成本的优势地位。选择不同的战略,将从长期战略意义上对企业发展的方向作出判断,并从源头和战略意义上决定成本的可控与可塑程度。战略成本管理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有利于国际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依据子公司所在地区的差异性,正确地选择子公司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国际企业发展与加强子公司成本管理的关系,从而提高国际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形成国际企业的成本优势。

(三)国际企业管理的第三个特点是战略管理一体化。所谓战略管理一体化,是指公司的重大决策和关键性的经营活动高度集中,国际企业的经营活动遍及全世界,其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往往呈网络式辐射。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战略管理体系下,国际企业则更应该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因为在复杂的战略管理体系下,国际企业如果要对各个子公司的成本节约进行管理和控制是不现实的。即制定各种细则力求在生产过程中不徒耗无谓的成本以及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本将发生的成本支出,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收益也甚少。而如果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指导子公司重在成本避免,立足于预防,则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在进行企业经营策划时就对国际企业各个子公司的地理位置、市场定位,经营规模等一系列具有源流特质的成本动因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以从源头上控制成本的发生。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和保持国际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实现成本效益比的最大化,也就是说国际企业必须探求提高(或不损坏)其竞争地位的成本降低途径。如果某项成本降低的途径会削弱国际企业的战略地位,则应弃之不用;另一方面,如果某项成本的增加有助于增加国际企业的竞争实力,则这种成本的增加是值得鼓励的。

三、战略成本管理在国际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步骤

(一)根据国际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站在国际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角度,来制定国际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的总目标。国际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都比较复杂,在制定战略成本管理的总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着重考虑以下因素。①价值链的关系。战略成本管理范围不能局限于国际企业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还应超越企业边界进行跨组织的成本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浪潮下,国际企业成本管理的视野还应在全球范围内重构企业的价值链,以获取全球经济的组合优势;②公司之间的分工与协作。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的国际企业,应当从全球地理位置和资源比较优势来获得成本优势。例如,丰田在美国,Calty成立了设计研究所,在东南亚生产关键零部件,在印度尼西亚生产汽油发动机,在马来西亚生产驾驶部件,在菲律宾生产变速器,在泰国生产内燃发动机。

(二)在战略成本管理总目标的指导下,指导各个子公司制定其相应的战略成本管理分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在子公司制定其目标时,母公司的作用应重在指导与协调,而不能过分地干预,因为子公司对其所处的环境有时比母公司更清楚。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5

1.2设备物资配置不当

由于国际工程项目距离远、交通网络等不便利等因素,企业缺乏设备物资的全面管控,对国际工程的合同内容、工期和工艺的认识和科学论证不充分,投入过多或不适用的设备物资情况较为普遍,造成设备闲置和浪费,或是“临时性”、“急需性”采购增加。

1.3设备维护、保养专业化水平低

由于国际工程项目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很多地处偏远地区,设备使用过程发生故障,因为检修方法落后、缺少零配件等便造成无法再使用的情况,请求厂家派售后人员维修和零配件的供给,等待时间太长,造成施工生产受到极大影响。

1.4零配件管理混乱

由于企业缺乏对设备物资的全面管控等原因,某些零配件储备过多或者某些零配件储备不足,长期闲置甚至从未使用。另外由于地域限制,仓储管理还有出现偷盗、丢失,污染(腐蚀)、老化等问题。1.5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不足且素质偏低由于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不足,部分国际工程项目设备物资管理人员由其他专业人员兼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技术素质受到限制,专业管理不足,操作和维修技工的技术素质低,与施工生产的发展不匹配。

2建议

国际工程项目在设备物资管理中显出的这些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不仅需要设备管理一个部门参与解决问题,还需要企业各有关部门共同研究问题,制定出相关措施,才能逐步加以解决。本人根据多年的国际工程设备物资管理工作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2.1转变管理观念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设备物资不仅是施工生产的重要手段,更是企业的主要固定资产,是获得工程项目、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设备物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和精简组织架构的设置,明确部门职责范畴,建议项目设立一个部门集中归口管理设备物资的采购、清关运输、设备使用及保养维修等。另外要树立预测维修、状态监测维修等先进的维修理念,提高设备维修工作的专业化和知识化。

2.2科学配置、规范化管理

依据国际工程的施工特点,当地市场条件、施工合同内容、工期、工艺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配置和采购设备物资,在整合企业现有设备资源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各项目的设备物资配置,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多种资源,采取调拨、采购、租赁等方法,来满足项目需求。在管理上,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宏观统筹,提升国际工程管理水平。加强设备日常保养和例检制度,落实和强化执行力度,特别是涉及到设备安全隐患的问题,必须做到严查严防。

2.3派选技术全面且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国际工程设备物资管理部门工作

近年来科技的进步和快速发展,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的管理人才缺乏,施工企业应要重视和培养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特别是发现和培养管理和维护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2.4加强配件管理

配件管理工作按其性质可分为四项:技术管理、计划管理、库房管理、经济管理。其中计划管理在国际工程管理中最为重要,它直接决定设备的维修效率和设备的完好率。主要有年、月配件计划编制,年度及分批计划编制,半成品计划编制,配件零星采购和加工计划编制,配件修复计划的编制。现代企业普遍采用ABC管理法,既:关键性配件、价值高、计划采购周期长的归A类;价值、使用频率中等的归B类,小型配件划入C类。设备管理人员要熟记配件库存情况,通过对其使用情况记录,用经济核算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掌握使用寿命,市场销售情况和采购周期。备件到库后,要及时对其规格型号进行核对,保证配件与设备相符。换下来的零部件要做到及时修复,不能抱着“先放着以后再修复”的态度,必须使配件随时处于完好状态,起到备用应急的作用。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6

二、注重培养学生管理的全球理念和全球意识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尽管比较低,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及中国跨国公司驰骋全球市场的趋势已经势不可当,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竞争,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刮起一场“中国风”。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企业管理者必须站在全球角度思考相关管理问题,作为培养未来管理者的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管理的全球理念和全球意识。而这一课程正好提供了培养学生管理的全球理念和全球意识的一个平台。例如,作为企业经理一般要具备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沟通能力等,但作为外派经理除了要具备上述能力外,还必须具备很强的移情能力。外派经理的移情能力是指外派经理在派往东道国时,能主动探索东道国文化环境中人们行为方式的动因,并根据工作需要尽快融入东道国文化环境,顺利开展工作的能力。在外派到东道国工作期间,还要注意“移情”适度,即不要“移情”不足或“移情”过度,以免出现不适应东道国环境或回国后难以适应母国环境的问题。通过这一分析就把经理人员要具备的能力从国内视野提升为全球视野,学生管理的全球理念和全球意识也就得以建立。

三、让学生完整了解课程的内容体系

作为一门课程,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内容体系是教学的基本目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我认为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体系包括四个模块:一是国际企业管理总论,包括国际企业管理概述及国际企业对外经营理论两部分;二是国际企业的环境分析;三是国际企业的总体管理,包括国际企业发展战略及组织管理两部分,四是国际企业的职能管理,包括国际企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及跨文化管理等部分,职能管理这部分内容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管理发展的动态作适度的调整。本门课程的内容体系现在还有另一种观点,即包括国际企业为什么进入国际市场、怎样进入国际市场和如何运营三大模块。本文主要采用第一种观点分析。

四、重点讲授学生知识体系中欠缺的内容和涉外的内容

从本科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在大三第二学期或大四第一学期开设本门课程时,学生知识体系中欠缺的内容主要是管理中涉外的相关内容,归结起来主要有:第一章国际企业管理概论中国际企业的定义与特征、国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当代国际企业的发展;第二章国际企业经营理论中的生产资本国际运动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第三章国际企业的环境分析中主要是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面对的环境差异;第四章国际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国际企业战略模式,包括管理模式、进入模式和发展模式;第五章国际企业组织管理中的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和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与设置;第六章国际企业技术转让与创新;第七章国际市场营销主要强调国际企业市场营销的特点;第八章国际企业的税务与转移价格的国际税务和国际企业的转移价格;第九章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讲授国际企业外派人员或外派经理的选聘、培训、任用与激励;第十章国际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强调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第十一章跨国并购中的跨国并购的含义和特点、跨国并购的类型及方式、跨国并购与管理整合;第十二章跨文化管理中的跨文化管理的含义、特征及研究方法、文化差异及文化差异对国际企业的影响、跨文化管理策略。除上述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国际企业的生产管理、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规范等内容。

五、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在国际企业管理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应充分运用案例分析、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等方法,将国际企业管理的思想、理念和方法用于分析我国的涉外企业和在华的外资企业的有关管理活动,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管理技能,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方面,除了采用常规的案例分析方法、到企业参观调查方法外,为了让学生了解最先进的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先进的国际企业的管理,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企业的录相,如CCTV的世界商业巨头专访对话录相,主要观看英特尔公司、惠普公司、诺基亚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联想集团等的国际经营管理录相;CCTV的跨国并购专题录像,可以了解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并购这种方式运用的经验教训,这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史惠华 杨增雄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12-0030-05 收稿日期:2008-09-11

1994年,Oivatt和McDougall在《国际商务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论文《Toward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该论文提及了国际商务活动中一种崭新的现象:在为数众多的国际企业中存在这样一类企业――国际新创企业。尽管上述新的研究成果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的解释深化了我们的认识,并且这些解释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学者在某一个研究视角下把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逻辑框架。Uppsala过程模型首开从知识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先河,将承诺和知识作为企业国际化的重要解释变量,这一点与当今国际商务研究的方向是一致的(Johanson J,Vahlne J E,2006)。而后来的学者们也只是考察了国际化知识的类型和获取方式对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影响(Richard D.Hadley,2003),还未全面分析知识管理与企业国际化过程之间的相关关系。知识管理作为一个独立于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领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在知识转化、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等基本问题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整合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从而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及其特征。

一、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及其维度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型企业,“自创立起就试图利用多国资源向多国销售并从中积极寻求明显竞争优势”,Oviatt和Mcdougall(1994)将这些企业称为国际新创企业。国际新创企业成立伊始就直接从事国际化经营,跨越了国内经营阶段,甚至还可能飞跃了国际化经营的较低级阶段。除此之外,国际新创企业在选择国际目标市场时会更加具有战略性从而跨越心理距离,这一点对那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利基发展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国际新创企业”现象对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所认为的企业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的观点提出质疑,即企业国际目标市场的选择不一定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也不一定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渐进进行。换句话说,企业国际化过程不仅具有渐进性特征,还呈现出激进性特征,大量国际新创企业的涌现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包括国际化过程的横向激进性和国际化过程的纵向激进性。国际化过程的横向激进性是指在地域维度上,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心理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选择国际目标市场,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心理距离较远的海外市场。国际化过程的纵向激进性包括三种最基本的情形:(1)在方式维度上,企业没有严格遵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来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而是跨越了企业国际化阶段模型中的某些重要环节。比如,国际新创企业在成立时就没有经历国内经营阶段,而是以控制程度、资源投入程度和风险程度都比较高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如对外直接投资起步。(2)在职能维度上,企业并没有严格遵循从单一职能到部分职能再到全部职能的顺序将职能活动向国际市场转移,而是从一开始就将某些或全部职能转移到特定的海外市场。例如,国际新创企业成立时,就在特定国际市场投资建厂,由东道国子公司全面负责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使它们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作出快速反应并以规模经济实现低成本。(3)在业务维度上,企业在东道国所经营业务的发展也没有严格依照单一业务一相关多元化业务一非相关多元化业务的顺序进行,而可能在东道国直接经营与母国相关或者非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有四种基本形式,即地域激进性、方式激进性、职能激进性和业务激进性。国际新创企业在心理距离、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职能活动以及业务方面的跨度越大,则表示该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越显著。

二、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解释

尽管新兴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大量涌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旧理论如uppsala过程模型的灭亡,因为其理论基础――知识管理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不断发展,从而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修正以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本文认为,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从成立之初就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和有效率地获取、创造、转化、转移、共享和应用知识从而获得国际竞争优势以实现跨国价值创造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跨国价值创造就体现在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理解并实施这一过程。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模式是其所积累和控制的国际化相关知识的函数。本文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融合新兴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尝试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作出解释。

首先,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扩张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异步性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表现出激进性特征的根本原因。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扩张具有相对独立性,知识管理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得到发展,由于知识发展决定企业国际化过程行为,当知识的跨越式发展所产生的大量新知识和更强的知识管理能力运用于企业国际化实践时,就可能导致企业国际化过程体现出激进性特征。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拓展并不总是同步的。知识管理发展的速度时而超前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时而落后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由于企业不仅可以从自身的国际化行为中获得新的知识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知识管理能力,而且还可以从外部环境中获得大量国际化知识,因此,当知识管理发展的速度要快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时。就可能导致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的出现。

其次,外部环境中大量显性和隐性国际化知识的存在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呈现出激进性特征的客观原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一个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比较典型的阶段,即初始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全球竞争阶段。在初始发展阶段,由于很少或者没有外部知识,所以传统国际化模型特别强调企业自身国际化行为对经验知识的积

累。企业经验知识积累与企业国际化进程螺旋上升,导致企业国际过程呈现出渐进性的特点。高速发展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组织者和最主要的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导方式,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营所需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根据相关研究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新创企业恰恰就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企业没有国内经营的历史而又需要大量国际化知识,因此存在于国际化关系网络中的大量显性和隐性国际化知识使国际新创企业的创立和激进发展成为可能。

最后,企业可控制知识资源的剧增和知识管理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的主观原因。在当前动态复杂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结局不再仅仅取决于企业所实际占有知识资源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它可控制运用知识资源的多寡。由于国际新创企业诞生时外部环境中就已经存在大量的国际化知识,企业家通过与其他企业积极发展信任和合作的国际关系网络,使得企业可控制和利用知识的剧增,从而促使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知识管理能力具体包括知识获取、创造、转化、转移和应用五个方面的能力。当企业具有较强的知识管理能力时,必定会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适当的国际化模式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优势来实现价值的跨国创造。可见,知识管理能力,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的迅速提高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知识类型与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之间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主要探讨了知识获取的途径和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的知识类型与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目前,关于知识和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关系的研究还为数不多,并且研究深度也不够,所以我们认为还有必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过程的角度来整合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从而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使得我们对企业国际化的本质有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按照知识存在主体的层次性,尝试对企业家的个体知识、企业的组织知识和组织间(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一些理论命题,希望能够为日后的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一)个体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国际新创企业的一个最大特征是其拥有怀着国际视野、勇于向国际市场进军并具有丰富国际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因此,我们认为企业家个体知识,特别是个体隐性知识或者说企业家精神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将产生重大影响。个体隐性知识是指只能“意会”的个人技能、信念和处世态度等(耿新、彭留英,2004)。企业家的个体隐性知识强调的是企业家在多国市场上能够发现、识别和把握住那些能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行业的机会。企业家个体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指个体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它体现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之中。企业家的认知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自身未来国际化知识积累的速度和规模,企业家的知识面(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差异决定其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把握市场机会的差异。企业家的敏感度是指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企业家的认知能力越强,越能够嗅到国际市场上存在的商机及其潜在价值的大小,越倾向于选择激进性显著的国际化道路。第二,知识整合能力。企业家的知识就是关于从哪里以及如何获得知识资源的抽象知识,是一种能够看到专门性知识的价值和潜在的机会,并知道如何整合和利用专门性知识来创造财富的能力。知识的拥有是被动的,为了创造跨国价值而进行的知识整合则是前瞻性的。知识整合的方式就是商业模式,它相当于中介结构,从而把知识领域和经济领域连接起来。企业的商业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知识创新是否能产生商业价值及价值空间的大小。当企业家的知识整合能力越强,越能够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整合起来并通过恰当商业模式将其很好利用从而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越倾向于走激进性强的国际化道路。第三,国际创业倾向。国际创业倾向是指企业家在国际市场上为顾客创造卓越的价值和实现企业国际化成长而通过建立知识联盟和某种社会嵌入性的途径从国际经营环境中获取知识并不断创新知识的倾向。企业家的国际创业倾向越强,越有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为其创造更多的让渡价值,越有可能掌握有关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营环境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策,越有利于产生新观点及采纳新方法,越有可能从国际关系网络中不断获得足够的有形或无形资源,越有可能以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合理配置资源,因此,越倾向于采取激进的国际化行为。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企业家个体知识的各个维度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下命题:Hla)企业家的认知能力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lb)企业家的知识整合能力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lc)企业家的国际创业倾向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

(二)组织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企业的组织知识包括组织层次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组织显性知识有两层含义:一是非人格化的组织规章、制度、流程和技术等,二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显性知识;组织隐性知识也有两层含义:一是群体协作能力和组织的心智模式、价值观和共同愿景,二是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隐性知识如难以表述的技能、诀窍、经验等。第一,组织知识愿景。知识愿景定义了企业应该在哪些领域获取、共享和创新什么类型的知识,为企业的知识管理指明了方向。为了使知识管理流程动态、持续、高效地进行,企业需要确定自己的知识愿景,用知识愿景统一、协调组织的知识流程活动。制定明确清晰的企业知识愿景,可以使企业超越现有的产品、部门、组织、市场和地域界限,实现连续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从而推动国际新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第二。组织知识管理流程。从知识管理流程的构成上看,虽然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基本认同知识管理由知识获取、知识转化、知识应用、知识传递与共享、知识创新等环节构成。知识管理流程的高效性不仅体现在各个环节上,而且还体现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方面。也就是说,知识管理流程的高效性包括要素高效性和整体高效性。当企业具有较佳的知识管理流程即实现了目标、技术、人员的动态均衡,其倾向于选择激进式的国际化道路。第三,组织国际化知识。Eriksson(1997)等学者对企业在关系网络嵌入背景下不同经验知识水平的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差异进行的研究,创造性地将企业国际化所需的知识划分为国际商业知识、国际制度知识和国际化运作知识。国际商业知

识和国际制度知识主要帮助企业不断发现国际市场中的机会和风险,并帮助企业判别该市场中是否存在战略性获利空间。国际化运作知识是指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所必须具备的资源、能力和条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条件组织、管理和发展国际化经营活动的知识,包括企业国际化独特技术能力、管理运作知识经验等。这三种知识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差异。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H2a)组织知识愿景的清晰度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2b)组织知识管理流程的效率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2c)组织国际化知识的占有量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

(三)组织间(国际化网络)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在治理模式选择方面,国际新创企业通常选择网络结构这类比较松散的治理成本较小的治理模式。Deo等(2003)重点考察了知识和网络关系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在他们看来,企业国际化过程就是通过网络学习的过程。第一,国际化网络中的可控制知识。国际新创企业在国际化网络中的可控制知识存量由网络规模、网络成员企业的知识存量和网络关系强度共同决定。网络规模是指与本企业有联系的国外潜在合作伙伴的数量。网络关系强度是对投入的时间、情感密度、亲密性和相互服务的综合反映。建立较强关系的双方通常着眼于长远利益;而关系较弱的双方则倾向于价值对等的交易关系。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成员企业的知识存量的增加,通过跟网络成员发展信任、合作和互惠的紧密关系,企业可控制知识的存量必然会大增,从而能加快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速度。Alexander N等人(1997)研究了社会资本在高技术企业国际成长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企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增加了企业的国际化知识和可用资源,有助于企业的跨国成长。第二,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能力。通过跟国际化网络中的成员企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实施适当的激励措施、增加互派人员交流的频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共享各自的知识,实现知识在国际化网络中的快速高效转移。提高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能力和效率的直接目的是使企业获取和占有外部知识资源并为新的知识创新打下基础,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的激进性发展。第三,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创新能力。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1991)提出的经典知识转化模型SECI(SECI是知识转化4个阶段英文名称首字母的大写组合)描述了在一个组织内部单一层次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互相转化从而实现组织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是过程耦合的,在知识转化的过程中伴随着知识价值的实现和知识的创造,即知识创新。而在国际化网络中,不同组织间存在多层次知识转化,包括组织间的个体层面的知识转化、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化、组织层面的知识转化,只要每个层次的知识转化都能顺利进行,企业就可以获得和产生许多新知识,这就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强的知识协同创新能力,从而使企业能够沿着一条异于传统的循序渐进的国际化阶段模式来进行国际化。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8

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在内容和管理活动类型上与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并无明显不同,其差异更主要地体现在它们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下完成管理职能,国际化的经营环境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关注不同的问题领域和管理瓶颈。具体来看:

在人员配备方面,战略性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首先应关注关键管理岗位的人员配备,即中基层经理与作业人员实现本土化,而高管人员则视企业总部的态度不同,从母国、东道国或全球范围内进行配备。其次,建立子公司高管人员储备也十分重要。跨国公司必须做出“自制或外购”管理人员的决策,为企业长期经营和政策平稳过渡提供人员保障。再次,为寻求企业双重目标的实现,高管人员需在专业管理技能、技术水平和环境/情境适应力之间保持微妙平衡。改进管理人员的招聘来源与开发项目是提高当地文化适应力的主要手段。

在培训和开发领域,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由针对海外派出人员的预备性培训转向建立面向子公司全体管理人员的国际管理开发体系,其目的在于提高管理人员的业绩水平和全球视角。培训与开发涉及的活动十分广泛:管理人员通过培训了解组织状况、具体工作职责和需要的工作技能,了解工作场所的社会、文化及法律环境,开发管理人员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际技能。相应地,Baumgarten(1992)提出跨国企业的子公司总经理需掌握的三项个人技能是文化敏感性、技术技能和领导能力。很多研究者将培训开发视为最重要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但Tung(1981)的研究表明,美、欧、日跨国公司对此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而当培训与开发成为海外派出人员的特权时,企业文化的统一性、当地管理人员管理视角的拓展以及跨国公司的整体利益都将受到损害。因此,目前的趋势是将培训与开发拓展到整个管理层,以推动多文化、多国籍管理团队的形成。

在评估和薪酬管理领域,制度设计要求做到易于理解、公平和实现对管理人员的有效激励,管理人员的国籍、文化背景不应影响对其的评估与报酬。由于存在经济体制、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情境以及传统、文化方面的差异,国际企业的薪酬管理的具体手段并无一定之规,这加大了薪酬问题研究的难度。例如,在某些国家,员工收入包括较低的现金收入和较高比例的保险/年金收入,而在另一些国家,现金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较高。这种工资结构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差异所决定的,并不能自动地实现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下的制度移植。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跨国企业的薪酬影响因素,要比确定具体企业的工资水平更为必要。在薪酬制度设计中,跨国企业不仅应考虑各国在购买力、劳动力市场竞争状况、财务制度和对派出人员“艰难处境”的额外补偿,更重要的是提高员工对公司总体目标和文化的认同和支持水平,从而降低其协调目标、推行企业价值的管理成本。这意味着,企业的报酬系统不仅须考虑那些直接物质报酬(当期支付或延期支付),还应重视非物质报酬的管理作用,如管理人员的职业前景、国际信息交流及参与企业战略计划的可能性等。确定业绩评估的标准同样十分困难。在跨国企业中,评估标准不仅包括专业技能,还包括管理人员对当地环境和文化的调整能力。Hossain&DaVid(1989)提出的评估标准包括技术能力、管理技能、文化移情作用、适应性与灵活性、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Adler&Bartholomew(1992)对上述标准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这种标准所反映的仍是母国总部高管人员从民族中心视角进行的评估。在跨国公司的实际评估中,为了强化公司全球利益的贯彻,使用的评估标准还包括管理者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客户的偏好、价值与商务惯例的熟悉。跨国企业管理者绩效评估的复杂性还与转移价格、低价竞争等战略实施相关,财务指标不能有效反映经理人员的贡献,而应根据子公司对企业总体的实际贡献评定业绩。

二、跨国企业经营与三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国际化经营企业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多国企业(multinational)、全球企业(global)、国际企业(international)和跨国企业(transnational)四类。企业在其国际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组织架构,而组织架构的差异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在这一问题上,高层管理人员对国际化的态度模型、国际化阶段模型和双重逻辑理论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说。

1.Perlmutter的高层管理人员对国际化的态度模型Perlmutter(1969)提出国际经理人对国际化经营存在三种态度:民族中心型(ethnocentric)、多中心型(Polycentric)和地球中心型(geocentric)。民族中心型的态度即跨国企业总部管理人员认为来自母国的管理风格、知识、评价标准和管理人员均优于东道国。这一态度的逻辑结论是来自母国的管理手段与文化主宰子公司管理,只有母国的管理人员才是公司(包括总部和子公司)高级经理人员的首选。多中心型的态度则截然不同,明确承认母国与东道国的差异,相信东道国的管理人员在处理当地问题上有更大的发言权,子公司有较大的自,母公司则通过财务手段进行控制。然而,多中心型态度同样认为,由于文化、社会、经济差异的存在,公司总部的管理职位应由母国管理者承担,东道国的管理人员不应染指这一层次的管理职位。持地球中心型的管理者则持全球导向的开放态度,企业从全球范围内招收管理者,并指派其在总部或子公司工作,而不过多考虑其国籍。Perlmutter的理论框架波现为确定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类型和战略活动的基础(见表1)。

表1跨国企业总部高层管理人员态度与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设计民族中心型多中心型地球中心型

组织复杂程度母国组织复杂,子公司简单多变的,独立的组织结构,较松散的“联盟”体制复杂程度提高,独立性较强,由组织的总体目标协调权威、决策权总部具有很高权威;决策权集中于总部总部权威相对较低;分权程度较高目标在于形成总部与子公司间的合作关系评估和控制将母国的标准应用于员工和业绩评估由当地决定寻求通用的、考虑当地情况的标准奖罚、激励手段在总部较高,子公司较低使用多种多样;对子公司的业绩给予或高或低的报酬国际/当地经理人均因达到当地和全球标准而得到报酬沟通、信息流单向的,大量命令、指导和建设流向子公司从总流出、流入的信息均很少;子公司之间的信息流很少在总部与子公司、子公司及其管理人员之间存在大量信息流认同感的形成母国国籍东道国的国籍完全的国际化公司,但考虑国家利益招聘、开发与安置招聘和开发母国人员,将其安置在世界各地的关键岗位上在东道国招聘、开发当地人补充子公司的关键岗位在全球招聘和开发最好的人员,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事配备。

在对跨国企业的研究中,Perlmutter的理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证实。Tung(1988)的研究表明,与欧美跨国企业相比,日本公司倾向于在组织的各个层次上更多地外派人员,反映出日本企业遵从的是母国中心型的人力资源政策,这与日本企业通常在全球战略和组织结构上强调总部的集中控制相一致。欧洲企业则较少使用海外派出人员,这与其强调满足当地需求的多国战略相一致。但在拉丁美洲和远东,欧洲公司的外派人员数量却达到很高的比例,在高级管理人员层次上分别为79%和85%,这表明,当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间的文化差异很大时,母国中心的人力资源政策仍被大量采用。

Perlmutter关于跨国企业总部定位的理论分析过于笼统,无法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关于任务设计、培训项目、报酬组合等方面的具体指导。但该理论仍不失为一个开创性的、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模型。

2.Adier&Ghadar的国际化阶段模型

Adler&Ghadar在Venon(1966)的跨国企业产品周期理论基础上形成了国际化阶段模型,并考虑文化对跨国企业经营的影响程度差异,提出了相应于每一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特征与活动重心。Venon的跨国企业产品周期理论认为,可以根据贸易、投资状况将国际产品周期划分为高科技期、成长与国际化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相应地,Adler&Ghadar(1990)提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阶段划分,即国内生产阶段、国际化阶段和多国经营阶段,此外,根据国际市场和国际企业经营的发展趋势,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国际企业经营的第四阶段――全球经营阶段。根据这一阶段的划分,企业在不同的国际化经营阶段,文化因素对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1)国内生产阶段――生产导向。产品技术和工艺占据了管理者的主要注意力,产品销售主要在高度专业化和有限的国内市场范围内进行。国际市场很小、产品的独特性及缺乏竞争者的市场环境,使企业采用民族中心型的态度,即使存在产品出口,企业通常也完全忽视文化差异的存在。这一阶段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母国人员对国外商只是偶尔进行商务访问。

(2)国际化阶段――市场导向。由于竞争者的加入,企业重心集中于扩大市场和产量,企业通常在这一阶段开始国际化经营。若本国市场相对狭小,企业的国际扩展会更早开始。企业开始通过出口输出产品,随着市场培育成熟,逐渐将生产职能向消费市场转移。在这一阶段,对生产手段的改进和国际市场开拓成为企业突出的管理任务。为了实现管理重心的转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这一阶段受到最大程度的重视。企业针对不同的市场调整其经营策略,对文化差异性的管理在产品设计、生产和营销等领域均有所体现。当经理被派驻海外市场进行一般管理、技术指导与财务控制时,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就提上了议事日程。由于生产与营销均需考虑文化差异因素,对管理人员的选拔考虑的不仅是技术能力,还包括语言技能、跨文化适应能力和敏感性,因此,来自东道国的管理人员往往被招聘安置到销售、营销或人事部门。

(3)多国经营阶段――价格导向。此时产品市场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产品标准化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市场竞争的加剧则要求企业将生产转移到要素价格低廉的国家。价格、生产成本替代市场位置成为决定厂商选址的重要因素。价格竞争使文化差异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下降,全球性的价格竞争使基于文化的市场细分不再可行,企业无一例外地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要素成本和实现规模经济来保持其竞争优势。这一阶段对全球生产的重视,使其选拔重点转向为国际经营部门招聘最好的管理人员。形成遵循共同价值观与信念的管理团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重要任务之一,这一目标的实现将直接影响企业在不同地理范围、市场内实现总体目标的能力。此外,管理人员开发、职业计划、工作轮换(每3-5年)也在这一阶段出现。

(4)全球经营阶段――战略导向。大量的研究者对未来的企业国际化经营及社会发展提出构想。其中,StanDavis(1987)提出消费者定制生产将取代传统的生产方式,即产品设计考虑个人需要,但生产组装仍实现全球化合作,企业必须在满足个别客户需要和以最低成本提供优质产品之间保持平衡。这一阶段的企业经营将同时在生产、市场和价格等多个角度上进行全球化竞争,而经营中对差异化和全球化的共同关注,使文化差异因素再次引起管理者的重视。企业从全球范围内获得产品创意、要素进行生产,但在最终产品的生产和建立客户联系上则强调对当地市场的了解。成功的企业必须了解其潜在客户的需求,并以可能的最低成本将其转化为产品与服务,再以合适的方式及时交付给客户。由于企业的战略导向要求在总部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及与外部关系人建立复杂的网络来开发全球R&D、生产、营销网络,在企业文化建设和战略联盟管理中必须关注文化差异的存在。这一阶段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将重点放在协调全球目标与当地反应能力,其关键在于将文化差异的存在转化为企业经营的机会,通过保护不同观点并存提高企业的创造力和灵活性。管理强调为有潜质的管理人员提供成长和积累经验的机会,并在整个企业中建立持续学习的环境。

在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不同阶段,特定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的有效与否取决于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及其战略选择。Adler&Ghadar提出了国际化经营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如表2。对跨国企业而言,其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不在于找到最佳的管理政策,而在于建立管理政策与外部环境、企业总体战略的平衡。

3.Evans&Lorange的双重逻辑理论

为了解释国际化经营企业在不同产品市场和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人力资源政策,Evans&Lorange从产品一市场组合和多元社会文化两个逻辑角度分析,形成了双重逻辑理论。

(1)产品一市场逻辑。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需要的是不同类型的管理者。在成熟期,企业更需要关注成本控制,而在高科技期对经理人创新能力的要求则更为突出。这表明在不同的阶段,包括招聘、培训与开发、评估与薪酬都应有所不同。如果进而考虑跨国企业的不同产品一市场组合,以及不同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将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成为高度复杂的活动。这种复杂性将在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上体现出来。以公司层次为例,其职责应包括:第一,指派关键性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建立管理人员接班人计划;第二,设计和管理激励体系;第三,促进职能管理与商业管理经验的交流。而随着跨国企业全球性战略的实施,直述职责将变得更为重要。

(2)社会一文化逻辑。跨国企业在不同国家的经营使其员工来源及文化背景呈多元化,具体体现在法律(特别是就业与劳动法)体系、教育体制和文化(价值观和信念)上的差异。Evans&Lorange借用Perlmutter的理论将企业处理文化多元化的战略分为两类:一是全球方法(即民族中心型或地球中心型)。在这一战略方法下,企业固有的特定文化传统占主导地位,人力资源管理相对集中并呈标准化体系。在招聘、选拔、评估、薪酬和提升方面运用全球同一的程序和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人员,不考虑各国文化差异对管理的影响,将各子公司纳入企业总体文化的范围。二是多中心方法。在这一战略方法下,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分散经营权限,下放给子公司。总部将提供特定的指导,但各子公司根据需要解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公司人事职责限于前面提到的3项主要任务。针对当地文化进行的调整被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在面对全球一体化与合作的机遇时,多中心的方法将让位于全球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企业多重目标的要求。

三、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型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9

一、跨文化管理及相关理论

1.跨文化管理

中国石油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业务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在对外拓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异域文化的冲突。怎样应对文化冲突、减少文化障碍因素、高效的管理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业务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那么,何谓跨文化管理?一般意义上的跨文化管理,包括对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事和物资的管理,是母公司对散布在全球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子公司的管理,强调适应性和动态性。管理主体需要有着全球化的眼光,根据各地的不同文化因素实现多元化的管理,能够有效的化解因文化差异因素引起的困难和障碍、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最终使企业能够适应当时当地的文化环境。

2.跨文化管理的相关理论

关于跨文化管理,目前理论界存在两个比较成熟的理论模型。第一个是六大价值观取向文化模型理论,由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创立,该理论注重价值观的多元化。六大价值观取向主要包括:人性善还是恶或者其他;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的目标方向;人类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六大价值观取向文化模型理论成为跨文化管理探究的重要理论前提。第二个是国家文化模型理论,由霍夫斯泰德创立,该理论在理论界和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霍夫斯泰德在国家文化模型理论中阐述了个人主义、不确定性规避和长期取向、权力距离、男性主义/女性主义这五个方面。霍夫斯泰德的理论超越了六大价值观取向文化模型理论,成为理论界的新宠。

二、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跨文化管理问题分析

1.文化习惯方面的不同

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正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形成了集体高于个人的文化习惯,与之不同的是西方国家的文化习惯强调个人的利益追求。总的来说,中西方的文化习惯方面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中国人在思维习惯方面受到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注重综合考虑、全盘分析;西方人在思维习惯方面突出个人需求,强调分析和考量。中国人在行为习惯方面主张不损坏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利益的满足;西方人在行为习惯方面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方面,更加突出个人利益的实现。

在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中,中国石油企业人员和西方人员追求的主要目标不同。这种不同尤其表现在管理者身上。为了使工作按照预订的计划进行,中方管理人员即使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也会正常工作,西方管理人员却认为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西方管理人员会严把质量关,如果在工作中出现纰漏,他们会认真检查、多次重做,在他们看来过硬的质量才是安全的保障。

2.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不同

西方人员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比中方人员要更加注重标准化问题和规范化管理。在这一点上,中方人员还有欠缺,需要向西方人学习。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西方人员重视生命的权利,细微的安全忽视是不被允许的。中国人在搭建辅助设施的过程中,安全措施不够细致,西方人却能够在多数情况注意到细微的安全隐患,能够防微杜渐。

3.行为举止不同

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难免会出现行为举止的冲突。具体来说,中国员工与西方员工在手势、面部表情、脸部神态、语言等会出现差异。由于受特定的文化的影响,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手势或者面部表情等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中国员工领导不在场时,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交流,一旦领导在场就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以客套的方式进行交流。然而,西方管理人员对这种现象并不理解。中国员工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底层员工在遇到领导时,心情起伏较大,有时甚至表现出胆怯和害怕,在领导面前惊慌失措。以上这些行为举止的不同直接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中国国际化经营的石油企业要注意到这些差异,并进行有效地应对。

三、解决我国石油企业国际经营中跨文化管理问题的建议

1.创造融合型的企业文化

中国国际化经营石油企业的员工存在文化习惯不同是必然的,尽管如此,人类社会也有着自身的普世文化习惯。不管是中国石油企业员工还是西方员工,他们同样注重生命安全的保障等。企业可以以此为契机建设内部共同文化习惯。为此,我们在认识到文化习惯差异的前提下,要充分挖掘中西方人员共同的文化习惯,并通过领导的不断强化,使之内化为公司员工的自然而然的行为表现。石油企业有了共同的文化习惯之后,需要将其制度化以固定下来,成为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习惯。石油企业员工有共同的文化习惯,就好处理因文化习惯差异引起的矛盾和纠纷。石油企业要善于用企业共同建立的文化习惯来引导员工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增进合力,搞好企业生产经营任务。另外,石油企业要着手建立一定的融合机制。首先,建立健全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石油企业可以通过召开例行性的工作座谈会,定期了解员工工作状况,收集工作反馈信息。石油企业一般拥有自己的运营网站,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多数员工具备一定的上网能力,可以通过网络将企业近期情况及时向员工和外界公布。石油企业也可以借助传统的布告法将企业内部的运营等情况进行公布。其次,允许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有些信息,不便直接表露,员工往往会在一定的非正式组织内进行传播。员工因情感、兴趣等因素会建立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他们更愿意将企业内部的情况在非正式组织内进行交流。石油企业管理人员要正确引导非正式组织而不是对其打压,从而使非正式组织健康发展。

2.严格要求、实现本土化管理

规范化的管理是重视生命的体现,有效的规范管理能够增进石油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国的人本思想就是一种尊重生命的体现,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跨文化管理中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更高的标准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规范化管理要求企业的管理接近国际化标准,全方位做好生产经营管理管理。同时中国石油企业可以考虑石油企业所在国的经济社会情况,将本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所在国的管理理念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达到文化的和谐。通过吸收所在国的管理理念以减少中国石油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业务中的不必要的冲突。

3.增进交流、相互理解不同的行为举止方式

员工语言方面的差异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减少这方面的差异。中国国际化经营的石油企业应该举办多次语言学习班,让员工掌握基本的用语能力。石油企业在跨文化管理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员工对不同行为方式的理解能力。

建立书面报告制度,鼓励员工对业务方面的情况进行正式报告;建立研讨会或例会制度,收集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进行集中处理和经验总结,同时也为员工构建了相互沟通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研讨会,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搭建员工交流的平台,增加员工沟通交流的机会;石油企业组织一定数量的联谊活动,给员工工作之余以轻松快乐,让他们相互交流感情,产生归属感,理解彼此的行为举止方式。

四、结束语

本次研究顺应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的趋势,研究中国国外石油企业遇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冲突,并尝试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还有不够深入的地方,需要日后的进一步研究以达到研究的深刻和全面。

参考文献

[1]刘梅英;;对我国石油企业海外项目跨文化管理问题的思考[J];科技风;2010(6).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10

渐进的国际化企业和快速的国际化企业都存在于中小企业国际化实践中,两种类型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但两种国际化路径的理论基础,即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和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受管理团队层面因素、企业层面因素及产业特性的影响,从而呈现不同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国际化路径选择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生存和成长有重要影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一、典型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理论基础

(一)渐进的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理论基础。渐进的国际化是指企业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然后通过一系列渐进的阶段逐步涉足国际市场,其理论基础是johanson和vahine(1977)为代表的北欧学派提出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该理论强调,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国内阶段;不规则的出口;利用独立的销售代表或商进行出口活动;在国外建立销售分支机构;在国外建立生产或制造工厂。以上五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过程,表示一个企业的海外市场卷入程度由浅入深,从第一阶段向第五阶段的演进说明其资源投入量的增加。同时也表明对海外市场信息渠道的控制能力的变化。随着企业“市场知识”(may—ket knowledge)的增加,企业的国际化承诺(international commitment)也逐渐提高。企业国际化阶段论强调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渐进性,把国际经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和反馈过程,认为企业海外经营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暗示当企业开始考虑向国际市场扩张时,进行贸易可能是一种风险小、成功率最高的选择方式。国际化阶段理论对许多中小企业渐进的国际化路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获得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二)快速的国际化及其理论基础。麦肯锡咨询公司1993年在对澳大利亚中小型新兴出口企业的研究中,把那些从成立初期就开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称为天生的全球企业。oviatt和mc—dougal(1994)用国际新创企业来称这些企业,他们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现实中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速度远远快于阶段理论所暗示的情形,他们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定义为“从创立时起就开始积极利用多国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并在多国出售其产品的商业组织”。最近十多年来,企业国际化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进展就是有关国际新创企业的研究,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对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提出了挑战,两者将共同推动企业国际化研究的发展。

国际新创企业呈现快速国际化路径的原因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市场的同质化、跨国通讯及物流成本的下降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企业国际化的成本,使规模和资源处于劣势的新创企业开展国际化成为可能。(2)新创企业创业团队的国际商务经验、国外学习居住的经历成为企业国际化所需知识的来源,使一些以全球市场为导向的新创企业不再以渐进的国际化方式获取国际市场知识并逐步增加对国际市场的投入,而是以快速的方式开展国际化。(3)创业团队的关系网络提供企业国际化的机会、知识,从而加快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4)高科技产业的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也促使该产业企业尽快实现全球化销售以收回研发成本。

(三)两种国际化路径及其理论基础的比较。渐进的国际化企业和快速的国际化企业都存在于企业的国际化实践中,虽然两种类型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但其理论基础即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和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两种理论都强调中小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和路径依赖;而国际新创企业创业管理团队的特征及关系网络是国际化所需知识的来源。因此,此类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这与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强调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影响因素

(一)管理团队层面因素

1.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管理团队创办企业前的国际化经验是企业国际化所需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来源,国际化经验有助于它们了解国际事务间的连接关系以及跨国间多样化的活动网络,帮助它们迅速且有效率地回应并解决因国际运营所导致的管理复杂性与环境不确定性等问题。管理团队的国际化经验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管理团队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中小企业更有可能选择快速的国际化路径。新创企业国际化理论认为创业管理团队先前的国际商务经验是企业国际市场知识的另一来源,管理团队具有丰富海外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企业往往更早地进入国际市场。

2.管理团队的社会网络。网络关系的建立加快了企业国际化的速度,社会网络的三个关键维度,即连结强度、规模、整体密度对企业国际化路径具有不同的影响:(1)对企业的国际化来说,强连结并不是最重要的类型。弱连结比强连结的数量更多,增加得更快,且只需要更少的投资。因此,弱连结更利于获取国际化所需的信息、知识和渠道。(2)创业行动者的网络规模越大,国际扩张所能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范围就越大,扩张的速度也越快。(3)松散型关系网络把相互独立的节点连接起来,在信息收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紧密型关系网络则通过网络成员的频繁互动,更有利于营造信任和互惠的氛围。

oviatt和mcdougall(1994)的研究发现,网络帮助国际新创企业的创立者识别国际市场机会,在国际市场的选择上,网络比心理距离有更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一个通过网络

学习的过程,国际新创企业更倾向于采取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国际化战略,而没有国际关系网络且长期从事国内业务的企业相对于它们而言则较难改变思维模式。当然对企业的国际化的研究不应该只局限于个体企业的行动,而应该考察企业在它所处的网络中的角色和位置。企业国际市场的选择和最初的市场进入主要受网络联系提供的机会影响,而不仅是企业管理者的战略决策。因此,一些中小企业快速地进入国际市场并不令人感到惊奇。

社会网络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路径:(1)网络成员提供国际化的经验,可以降低国外运营的不确定性。(2)创造新的国际化经营机会,例如通过客户关系进入新的市场。(3)获得企业国际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特别是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初期,获得所需的市场信息并及时决策能够加快企业国际化扩张的速度。(4)通过网络内企业间的生产、营销、研发等各项资源整合,可使企业更为有效率地执行国际化。(5)网络中具有较高国际化能力的大企业,其实行某项国际化例如海外投资,将会带动网络中的小企业也实行国际化;或者网络中某些企业具有国外连结,也会促使其他企业国际化。总之,社会网络能提供企业实行国际化的机会与动机。

(二)组织层面因素

1.企业的知识密集度。国际化的路径也会受到企业知识密集度的影响。知识是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往往利用短暂的机会窗口通过快速的国际化获取先发优势。知识密集度是指企业依赖知识获取竞争优势的程度,知识密集度高的企业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流程开发、技术创新及采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有知识。autio et al.(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度越高的企业,国际销售的增长越快,国际市场承诺增加的速度也越快。他们认为企业的知识密集度对国际化具有放大效应:第一,在新的环境里,以知识的创造和利用作为竞争优势的企业比依赖于有形资源的企业更善于适应型学习并顺利成长。第二,知识尤其是显性知识,是可以转移的资源,为企业的国际扩张提供了灵活性。知识内在的流动性使它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与企业的固定资产比如制造资源和分销渠道等结合起来。因此,知识密集型企业能比只依赖于固定资产的企业更灵活地利用国际市场的机会,它们受距离和国家边界的限制较少。

2.组织学习能力。缺乏对海外市场状况了解及国际化相关知识和经验是阻碍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最大困难之一。由于地域间市场环境的差异及信息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化和易变性,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的国际化路径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组织学习能力的企业国际化速度也更快。

尽管经验是组织学习的主要来源,但渐进的国际化路径并不一定是企业国际化的最好选择,快速的国际化也能积累经验,甚至可能获得更为丰富的经验。善于学习的中小企业通过以下学习方式加速企业的组织学习、缩短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首先是通过关系网络学习,企业能够通过合作和网络关系获得接触其他企业的机会,而无须全部亲历。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可以提供通向国际市场的快车道,这种方式对中小企业特别适用。其次是通过嫁接学习,企业也可以通过跨国并购或是通过聘用有能力的拥有特殊的隐性知识的经理人来获取知识基础、资源和能力。例如,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缩短了学习时间并改善了学习效果。最后是通过模仿学习,企业也可以观察其他企业如何进入国际市场,然后模仿它们的行为。

3.组织文化。企业的国际化活动嵌入组织文化中,国际导向的组织文化可以刺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创业活动,具有国际导向的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更快并对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相关的最重要的组织文化特性是国际创业导向和国际营销导向。国际创业导向是企业追逐国际市场机会的风险承担、创新和超前行动的整合:风险承担是指企业勇于承担国际市场带来的风险的倾向;创新是指企业产生新的构想、产品和服务以适应外国市场的需要,代表企业用创造性的方法应对挑战;超前行动是指企业发挥首创精神,抢在竞争对手行动之前主动地预测并追逐国际市场的机会,反映了企业主动地寻求机会而不是被动地对竞争对手的行动做出反应。国际营销导向代表一种强调为外国市场客户创造价值的管理思维,该导向有助于企业创新战略的执行、客户知识的积累,产品发展及适应。

(三)产业特性

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企业所属的产业特性,产业特性包括产业国际化程度及生产技术特性。

1.产业国际化程度。产业国际化程度以企业所处产业的产业国际销售比例、产业对外投资比例及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来衡量。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也会使得处在此产业中的大部分企业都面临国际化压力。企业所属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则该产业的供应商、客户及竞争者都可能已经国际化,那么一个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商业网络已经形成,企业较易了解海外市场的情况并从具有互补能力的企业中获取资源,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因此而加快。

2.产业技术特性。产业技术特性包括产业类别及技术生命周期两个因素。如果企业所属产业为高科技产业且技术生命周期较短,一些研发投入较大的科技型企业必须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才能实现预期的财务目标,这就会促进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加快。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企业的技术自主性较低,对国外技术和信息依赖程度较高,为快速获取国外技术信息,一些企业在创立初期就在国外设立子公司。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走向国际化对于处于全球化潮流中的中小企业而言是一种必然选择,国际化对于中小企业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可能会给企业的生存带来消极的影响。生存和成长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而正确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则可以调和这对矛盾。渐进的国际化可以减少企业国际化风险,但却可能失去许多国际化机会和先行者优势;快速的国际化可以获得先行者优势,但却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暴露,对企业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应该根据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路径。我国企业要加快国际化进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应国际化的需要: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11

过去的十多年里,由于技术、社会及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许多企业从其建立开始就迅速向国际市场渗透。大量新的企业国际化实践已经对传统文献关于企业出口行为的结论提出挑战,揭示出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并未按照一种逐步的阶段性模式发展。目前,已经有一系列的研究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新现象从概念界定、特征以及出现原因进行了研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研究通常侧重于某一特定方面。而缺乏对现有分散研究的综合和统一。在有关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概念和经验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有关企业国际化新现象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整合,通过完整和最新的理论进一步深化对此类现象的解释和说明。从理论上对这些迅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国际化行为进行研究,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对企业国际化理论做出创新与发展。

天生全球化的概念界定

和传统的阶段模型不同,大量研究发现,许多企业是同时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有的企业甚至是在进入国内市场以前就开始向国际市场渗透,此外,还有许多研究揭示了企业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发展的间隔呈现出缩短的趋势。对于这些新出现的国际化企业,不同国家的研究者给予了不同的命名。本文按照时间排列将这些概念总结如下:

偏移主流阶段模式的企业(Luostarinen Et Al,1979);新的技术基础型企业(Autio Et Al,1989);高技术起点企业(Alahuhta,1990;Jolly,1991);高附加值出口企业(Mckinsey和co,1993);天生全球化企业(Rennie,1993;Knight和cavusgil,1996;Madsen Et Al,1997;Autio Et Al,2000;Bell和mcnaughton,2001);具有全球商务思想的创新型中小企业(Luostarinen Et Al,1994);新国际化企业(Oviatt和mcdougall,1994);天生国际化企业(Majkgard和sharma,1999);知识密集型全球化企业(Almor,2000)。

可以看出,对于如何界定新出现的企业国际化现象,人们起了不同的名字,也不存在着一个比较一致的定义。尽管这些研究一般都在验证那些从建立初就开始实施国际化定位的企业,并一致指出传统的理论无法解释它们的存在和行为。但在分析方法上却存在许多差异。其中一个主要的冲突是在时间周期(从企业建立到第一次国际化活动之间的时长),另一个冲突是国际化的测度(即国外市场的经营活动在整个企业活动中的比重)。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目前为大多数文献所接受的是Born-Global:天生全球化企业这一概念,本文也采用天生全球化企业这一概念。

对于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界定,本文沿用了Knight和cavusgil对于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定义:即企业在它们建立开始或不久(3年以内)就采取全球化或国际化发展且企业的国外经营占其全部收入的比重超过25%。

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特征分析

(一)文献整理

Moen(2001)以法国和挪威企业为基础就出口战略、比较优势、国际化定位及环境条件等方面对这些企业的差异进行了研究,Moen发现就竞争优势和出口战略而言,新的本土化企业和天生全球化企业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国际化视野方面,天生全球化企业和新的本土化企业之间差异明显。天生全球化企业将整个世界看作是其活动场所并致力于发展有利于出口的要素。

Mcdougall和oviatt(2003)主要研究了美国的天生全球化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区别。他们的研究揭示出就管理者团队的经验、战略和行业特征而言,天生全球化企业和其他企业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管理团队比其他企业具备更多的国际化经验和行业经验、更加强调战略集中和设计更具广阔的发展目标。

Bell和mcnaughton(1999)就国际化动机、国际化目标、国际化战略和国际化扩展模式等方面研究了天生全球化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区别。指出,天生全球化企业是积极、主动的寻求国际化。国际化扩张模式是非连续的、跨越式发展并迅速的在许多市场扩张。

Saarenketo(2000)从管理者特征角度指出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管理者比传统企业更具有风险偏好,同时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管理者通常具有先进国际化经营经验。

(二)特征分析

天生具有全球化视野。根据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定义,可以看出,这些企业从创立开始就开展国际商务活动,并迅速的在包括距离很远的许多国家取得很高的经营业绩。这些企业可以在全球定位生产并在一个国家融资,而他们的总部又在另一个国家,研发活动在第三国。正如Knight和cavusgil指出:“天生全球化企业最显著的特征是从创立起它们就将世界看作是一个单一的无边界的市场”。

具有国际化经验的管理者。全球化视野是和管理者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天生的全球化企业而言,其管理家往往具有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先进经验,通过海外工作和学习的经历而熟悉国外市场,同时这些管理者还维持着一个广泛的国际商务关系网络。总之,就管理者而言,他们从一开始就具有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所需的环境知识。

强调营销、产品差异和特色。对于许多天生全球化企业而言,作为新生企业,由于规模小,因此无法获得规模经济以及其他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因此,这些企业往往是依赖于它们所拥有的独特的技术和营销知识而向市场提供一些独特的、价值显著的产品和服务来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并帮助它们比较容易的进入国外市场。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12

过去的十多年里,由于技术、社会及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许多企业从其建立开始就迅速向国际市场渗透。大量新的企业国际化实践已经对传统文献关于企业出口行为的结论提出挑战,揭示出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并未按照一种逐步的阶段性模式发展。目前,已经有一系列的研究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新现象从概念界定、特征以及出现原因进行了研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研究通常侧重于某一特定方面。而缺乏对现有分散研究的综合和统一。在有关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概念和经验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有关企业国际化新现象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整合,通过完整和最新的理论进一步深化对此类现象的解释和说明。从理论上对这些迅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国际化行为进行研究,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对企业国际化理论做出创新与发展。

天生全球化的概念界定

和传统的阶段模型不同,大量研究发现,许多企业是同时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有的企业甚至是在进入国内市场以前就开始向国际市场渗透,此外,还有许多研究揭示了企业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发展的间隔呈现出缩短的趋势。对于这些新出现的国际化企业,不同国家的研究者给予了不同的命名。本文按照时间排列将这些概念总结如下:

偏移主流阶段模式的企业(LuostarinenEtAl,1979);新的技术基础型企业(AutioEtAl,1989);高技术起点企业(Alahuhta,1990;Jolly,1991);高附加值出口企业(Mckinsey和co,1993);天生全球化企业(Rennie,1993;Knight和cavusgil,1996;MadsenEtAl,1997;AutioEtAl,2000;Bell和mcnaughton,2001);具有全球商务思想的创新型中小企业(LuostarinenEtAl,1994);新国际化企业(Oviatt和mcdougall,1994);天生国际化企业(Majkgard和sharma,1999);知识密集型全球化企业(Almor,2000)。

可以看出,对于如何界定新出现的企业国际化现象,人们起了不同的名字,也不存在着一个比较一致的定义。尽管这些研究一般都在验证那些从建立初就开始实施国际化定位的企业,并一致指出传统的理论无法解释它们的存在和行为。但在分析方法上却存在许多差异。其中一个主要的冲突是在时间周期(从企业建立到第一次国际化活动之间的时长),另一个冲突是国际化的测度(即国外市场的经营活动在整个企业活动中的比重)。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目前为大多数文献所接受的是Born-Global:天生全球化企业这一概念,本文也采用天生全球化企业这一概念。

对于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界定,本文沿用了Knight和cavusgil对于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定义:即企业在它们建立开始或不久(3年以内)就采取全球化或国际化发展且企业的国外经营占其全部收入的比重超过25%。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特征分析

(一)文献整理

Moen(2001)以法国和挪威企业为基础就出口战略、比较优势、国际化定位及环境条件等方面对这些企业的差异进行了研究,Moen发现就竞争优势和出口战略而言,新的本土化企业和天生全球化企业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国际化视野方面,天生全球化企业和新的本土化企业之间差异明显。天生全球化企业将整个世界看作是其活动场所并致力于发展有利于出口的要素。

Mcdougall和oviatt(2003)主要研究了美国的天生全球化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区别。他们的研究揭示出就管理者团队的经验、战略和行业特征而言,天生全球化企业和其他企业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管理团队比其他企业具备更多的国际化经验和行业经验、更加强调战略集中和设计更具广阔的发展目标。

Bell和mcnaughton(1999)就国际化动机、国际化目标、国际化战略和国际化扩展模式等方面研究了天生全球化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区别。指出,天生全球化企业是积极、主动的寻求国际化。国际化扩张模式是非连续的、跨越式发展并迅速的在许多市场扩张。

Saarenketo(2000)从管理者特征角度指出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管理者比传统企业更具有风险偏好,同时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管理者通常具有先进国际化经营经验。

(二)特征分析

天生具有全球化视野。根据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定义,可以看出,这些企业从创立开始就开展国际商务活动,并迅速的在包括距离很远的许多国家取得很高的经营业绩。这些企业可以在全球定位生产并在一个国家融资,而他们的总部又在另一个国家,研发活动在第三国。正如Knight和cavusgil指出:“天生全球化企业最显著的特征是从创立起它们就将世界看作是一个单一的无边界的市场”。

具有国际化经验的管理者。全球化视野是和管理者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天生的全球化企业而言,其管理家往往具有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先进经验,通过海外工作和学习的经历而熟悉国外市场,同时这些管理者还维持着一个广泛的国际商务关系网络。总之,就管理者而言,他们从一开始就具有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所需的环境知识。

国际企业管理论文篇13

通过对我国油田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了我国油田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及采取的应对措施;论述了国际竞争力理论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国际竞争力理论的概念、基本内容、基本原则等内容,总结了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并提出了提高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路,对油田企业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提升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能力问题。

在对国际竞争力评价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明确了各指标间的结构关系,为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提供了支持。

对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国际竞争力指标权重确定的问题,确定了国际竞争力指标权重的方法,构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网络训练及检验;运用现场数据对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定量依据。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油田企业进行了经营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将油田企业的产品结构优化过程分解为变量、目标和约束三要素,通过在目标和约束下对变量进行求解,获得了最优的产品结构。

论文最后从资源利用、成本管理、科技运用、人才开发、管理措施等几个方面总结了与国内外差距,提出了提升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b—p神经网络,数据包络分析

创新点摘要

1.对国际竞争力理论、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战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明确了油田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目标、责任和义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性描述,把国际竞争力强度分为很强、较强、一般和差四个等级。(见第2、3章)

2.建立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和各指标间的结构关系,并进行了指标的准确定义。将国际竞争力程度分解为整体规模、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市场、经营管理等二级子系统,以及19个三级指标,并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贡献率。(见第3章)

3.构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网络训练及检验,实际评价了油田企业综合国际竞争能力。将不同量纲的指标按照效用函数归一成效益型指标,确定了学习速率和动量系数,采用了生成随机数的方法给网络赋予初始值,得到的网络评价输出值与实际评价值吻合,并对选取的国际公司进行了整体排序。(见第4章)

4.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油田企业进行经营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将油田企业的产品结构优化过程分解为变量、目标和约束三要素,通过在目标和约束下对变量进行求解,获得了最优的产品结构。(见第4章)

第1章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和国际竞争力问题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之一。现代国际竞争力研究出现在二战后,上世纪80年代初,新技术革命推波助澜,美国的gnp世界占有量下降趋势严重,美国成立了“工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1984年欧洲世界经济论坛开始关注竞争力问题。21世纪初,随着国际经济格局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各国研究的重心。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对我国企业的挑战,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共识,也是当前企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一些大公司、大集团已经把战略目标定位在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上,中国企业正面临以国际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该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从长远的、全局的观点来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将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我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油田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企业,其国际竞争力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