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研究生论文实用13篇

贸易研究生论文
贸易研究生论文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

近年来,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猛,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体的现代化电子商务模式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兴起。相比于以往国际贸易形势,电子商务的优越性是不可比拟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阶段的国际贸易。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特点

1.电子商务的概念

所谓电子商务,就是以网络为依托,教育双方在世界范围内无需当面就可以开展相关贸易活动,具体包括网络交易、网上购物以及电子支付等综合性服务的新型贸易运行模式。互联网是当前国家发展潮流,而作为互联网的衍生物,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工作与生活。研究发现,在网上申请贸易许可证的比例已经超过80%,而且国际电子产地证前法律达60%以上。

2.电子商务的特点

不同于以往商务模式,电子商务的运行平台为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网络平台将更多虚拟空间提供给电子商务主体,电子商务的具有以下特点:①虚拟化、电子化。以网络的方式开展双方磋商、贸易、合同签订与支付等,交易具有虚拟化;②全球性与开放性。不管在全球何处,只需通过互联网就能够对登录各地、各国网页,直接与他人交流;③无纸化和高效化。可在最短期限内完成产品原料采购、生产产品、销售及运输等相关流程;④交易透明化。也就是说,交易双方自洽谈到交易结束都在互联网中进行,信息传输会计,可彼此核对交易信息,避免信息伪造现象;⑤互通性。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直接谈判与交流,将相关意见反馈在商家或者交易一方的网站中,以实现彼此良性互动。

二、现代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交往的影响

1.对国际贸易运输制度的影响

在现代化电子商务平台中,能够创建一个具有非常强大功能的物流系统,而且该系统是交通、仓储、运输以及物流等信息的综合体,以查看物流系统的方式知晓国际贸易运行与物流情况,依照系统查询结果能够有效监控与管理国际贸易运输,由于电子商务在贸易中的不断渗透,国际贸易运输体制也会发生改变。

2.对国际贸易方式的影响

作为一种现代化交易模式,电子商务必须以网络平台的方式展开贸易来往,通常电子商务平台具有非常高的信息量要求,电子商务是将物流、资金、信息以及商品等综合起来的一种贸易流通模式,这种运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转变着以往国际贸易形势,为发展国际贸易提供了更为多层次化与全方位的进步与发展空间。

3.对国际贸易范围的影响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有助于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充,更加密切了国家和国家、地区和地区以及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在电子商务平台中就可实施贸易往来,而且不会产生时间矛盾与冲突,同时解决了以往国际贸易中受空间与时间的制约与限制,有效扩充了国际贸易范围。

三、国际贸易中对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

1.互联网营销

从根本上说,电子商务的出现,导致国际市场营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创新国际贸易营销具有促进作用,而网络营销就是一种新型市场营销模式,相比于传统营销模式,国际网络营销分为网络定制营销、网络互动式营销。其中,网络互动式营销汇总,通过电子营销模式帮助商家考虑企业利润与客户需求,并寻求可以满足顾客需求与增加商家利益的营销策略,这样顾客就可参与到营销活动中,有效提升了国际贸易中顾客的地位,也增强了顾客的主动性与参与选择性。顾客与商家在电子商务中的关系极为密切,由此一对一贸易关系得以形成,该贸易关系在国际贸易中是非常重要的。而网络定制营销是由于顾客与企业彼此了解,可实现国际销售信息的定制性,而现代化电子商务以定制销售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跨国企业采用创建企业网络的方式为顾客提供给服务。互联网营销明显不同于工业时期的营销模式,以往营销以人员推销和传统广告为主要促销手段,而网络营销则以顾客为主动方,网络营销的主要特征是严格遵循网络礼仪的同时能够巧妙运用网络利益,以此取得最佳营销效果。

2.现代化国际贸易方式

应用电子商务对创新国际贸易方式具有促进作用,将传统主要是纸质单据流通的交易方式与国际贸易流程摒弃,以形成最新国际贸易方式。以往纸质文件具有较高重复率、效率低、错漏多以及费用大等不足,所以,纸质文件会对贸易发展产生很大阻碍。而电子商务则对纸质文件问题进行了全面客服,基于以往贸易方式,整体贸易流程环节多达19个,电子商务仅需要7个环节。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商务有助于国际贸易流程的变革,从而实现贸易管理信息化、电子化、实时化、自动化以及规模化,有助于国际贸易管理效率的提升,对创新国际贸易方式也具有推动作用。

四、总结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是国家贸易的一场重要革命,国际市场在该场革命中被重新规划,深化国际贸易创新模式深刻影响着全世界,所以应该对电子商务发展态势予以高度重视,潜心研究电子商务本身的发展规律与影响国际贸易的程度,确保电子商务能够带给国际贸易更大利益,从而使国际贸易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我国国际贸易中污染产品的跨境转移李慕菡,陈建国,张连众国际贸易问题2005-10-01

2、外商投资与国际贸易对中国沿海地区资源环境的影响马丽,刘卫东,刘毅自然资源学报2003-10-15

国际贸易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二:高职国际贸易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

摘要:随着时展,教材和现有网络资源中很多案例已经过时,但大部分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拿不出新的案例。同时有些书本知识已经脱离现实,在互联网时代,支付平台越来越多,而教材中讲授的就只有基本的几种。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一体化

《国际贸易实务》是以进出口贸易专业基础理论和外贸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是学生获取外贸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基础课程,也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述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的贸易操作技能。当前,尽管高职院校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但是还是有很多院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仍然像是两条平行线,理论与实践没有真正结合。理论教学中加入大量案例分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应用分析能力提高,但是在案例分析讲解过程中,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有很多都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并没有真正提升。笔者经过多次教学实践,结合自己实践操练,初步探索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有效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进出口实践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课程学习实践过程中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提高;对即将要从事的岗位有更深的了解,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内涵

理实一体化简单来说就是指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课程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有效融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加强学生技能技巧培养;学生中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这一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有利于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讲授法,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人,除了教授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示范、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锻炼操作技能。以知识讲授为载体,岗位能力培养为目的,让学生边听边做,边做边学,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自身能力得到提升。其次,理实一体化教学更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实操任务,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这种模式下,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再次凸显,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教学质量提升。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教师的教必须以企业工作过程、各项工作任务为目标;把整个课程分解为企业中各项工作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参与企业工作,解决工作任务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与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共同完成。

二、国际贸易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

《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分为两大项目: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笔者根据进出口贸易业务流程特点,将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分别划分为14项典型工作任务和11项典型工作任务。这些工作任务都是围绕国际贸易的四个模块进行的,即贸易前的准备工作、贸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通过外贸业务流程展开教学,在理论知识讲授上引入大量内容贴近的案例,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来进行案例分析,采用平时考核的方法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体,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在知识的巩固阶段创建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分小组扮演出口方、进口方、服务部门、管理部门等不同角色,通过情景模拟和外贸实训软件运用逐步完成单项工作任务,培养锻炼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一)贸易前的准备工作。

学生分小组成立进出口贸易公司,一般情况下公司成立需要5个人左右,分别负责进/出口部、单证部、仓储部、人事财务部、总经理部,便于以后工作开展。教师总体上协调,保证都找到贸易伙伴。要求小组内注意协作,出口贸易交易前要选定市场、制定经营方案、建立业务关系等。在了解基本程序后,给出一种产品,就此产品来做交易。这个阶段主要要求学生用心做产品描述,在这个实训周内每天要求做5个产品描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通过实训室软件平台或其他渠道产品信息,进行广告宣传,开发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根据市场调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经营计划。进口公司在交易前要对国内外市场做出调查,搞清楚市场行情以及供应商情况。同时做好进口成本核算(后续价格核算具体分析)和进口许可审批。双方为交易做好准备。

(二)贸易磋商。

建立业务关系后,进出口双方就合同所有条款进行磋商。这些条款磋商是国际贸易的核心部分,笔者改变了以前先理论知识讲解,后整体实训的方式方法,在课堂理论讲授的同时进行实务操作。在理论中进行实践,实践中利用理论。通过大量案例列举将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同时结合实训室现有操作软件,模拟交易条款。笔者将合同的每项条款磋商列为一个学习情景,一开始让学生明确学完这一情景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从而有的放矢的去学。比如磋商合同标的物条款,笔者先把标的物条款拆分为三项任务,即品名品质条款、包装条款和数量条款。在品名条款部分,通过大量实物名称(比如咸宁的各种特产,桂花糕、桂花酒、赵李桥砖茶、白云山毛尖、通山麻饼等)来讲授品名的表示方法;再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出每种命名方法举出几个例子,本组说的时候,其他小组作为裁判;分享各个地方特产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掌握了货物品名条款,学习理论的同时应用理论。在这三项任务分项完成后,再来做单元的课堂实训。课堂实训在传统的知识测试基础上,加入了案例分析,再现交易情景,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通过这种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有效融合的方式,锻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合同的签订。

买卖双方就各项交易条件达成一致后签署合同。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识别不同的合同形式如:销售确认书、销售合同、协议等等。样本展示后,各外贸公司间自行拟定合同文本,交教师审核。作为之后履行合同的依据。

(四)合同的履行。

合同签订好之后,进出口双方就要开始履行合同的各项条款。出口方要做好备货、落实信用证、租船订舱等工作;进口方要做好申请开立信用证、租船订舱等工作。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Simtrade实训软件,让学生熟悉各职能部门,按照进出口贸易流程,逐步处理模拟外贸业务。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教师监督并指导学生操作,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反馈和评价。

三、国际贸易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待完善之处

随着时展,教材和现有网络资源中很多案例已经过时,但大部分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拿不出新的案例。同时有些书本知识已经脱离现实,在互联网时代,支付平台越来越多,而教材中讲授的就只有基本的几种。虽然教师知道有其他方式,但是不能很好地跟学生讲解。因此,要进一步做好国际贸易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就要深入企业,不仅仅是去企业参观访问。把最新的贸易行情、贸易资讯带给学生,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自己顶岗经历转化为各个案例,让学生转化为职场人去处理问题,职业能力得到提高。其次,成立自己的外贸公司为每位学生提供相对应的岗位实践。由于外贸公司特殊性,一般不同时接纳多名实习生。这样学院就不能像其他专业大批量为学生提供岗位实践,而学生要真正实践是离不开岗位实践的,这就促使我们要成立自己的外贸公司,在教师的带领下运营自己的外贸公司,更好地做好理实一体化教学。

贸易研究生论文篇2

前言

国际贸易学作为研究国际贸易关系的一门学科,在我国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其目标是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运动规律,其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和贸易实务。在国际政治关系缓和,国际贸易数量激增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学得到了大发展、大繁荣,但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始终未变,仍然是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和贸易实务三大模块。这些模块在促进国际贸易学在国内快速发展、成型、普及上起了很大作用,但是这些模块也限制住了国际贸易学的更深层次的发展。因此,必须要研究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研究国际贸易学对象不能空穴来风,必须要以研究国际贸易关系,即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为前提。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国际贸易的产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分工产生,产品交换意愿和能力产生。国际贸易的雏形是原始社会(不同氏族公社或部落)之间的产品交换,这种交换促使狩猎业、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之后手工业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出来。随着货币和国家的出现,国家之间的贸易开始产生,这种贸易关系是以货币为中介载体进行的。可以说,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国际贸易关系的产生,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又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2.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伴随着国家形态而发展的,大体可以分为奴隶社会阶段、封建社会阶段、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等社会阶段。每个阶段的国际贸易发展程度不仅与生产力的发达程度相关,还与该阶段的社会类型相关。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生产力低下,交通工具简陋,因而国际贸易的内容以奴隶主喜爱的宝石、香料为主,贸易的范围也十分狭小。

在封建社会,货币得到相当程度发展,科技也得到了发展,人们开始远洋航行贸易,交易的物品内容以瓷器、布匹、茶叶和简单的手工业产品为主要内容。

在资本主义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地理大发现促成了国际贸易。

二、深化和拓展国际贸易研究对象

1.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化大分工的必然结果。国际贸易学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历史,阐述国际贸易学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下发展的状况,包括规模、内容和范围。三次科技革命间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国际贸易理论及相关学说

国际贸易理论和学说不仅研究国际贸易的历史和现状,而且还研究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把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成实践成果,让理论研究推动实践中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学是西方经济学中最有成就的经济理论之一。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以及后来的其他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学说,为建立国际贸易学、发展国际贸易学奠定了基础。把所有的国际贸易学理论和学说概括起来就是自由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各种学派对国际贸易学从不同角度和程度深刻地诠释和探索。

完备国际贸易学,丰富理论体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贸易学理论研究水平,而且也能推动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

3.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有利于保障国际贸易理论的具体实践应用和实现国际贸易利益。各种政策对贸易往来产生直接影响,国际贸易不仅影响到交易国的贸易利益,而且还影响到交易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研究各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十分必要。

4.国际贸易制度和协调机制

国际贸易是多个国家进行的贸易,因此要掌握多边国际贸易体系和世界贸易组织规章制度、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国际贸易学必须要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内容。

5.国际贸易方式和手段

国家贸易日益繁荣、规模扩大、种类繁多,相应的国际贸易方式和贸易手段也越来越复杂、多样,除了传统的贸易方式继续运行外,还有诸如加工贸易、信息贸易、电子贸易和商务贸易,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优化了传统的纸式贸易方式,提高贸易效益,国际贸易方式和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电子商务既是国际贸易手段的新课题、新方法,也是国籍贸易学中的新课题、新方法。

6.国际贸易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事物,而是与国际政治、金融、社会等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支付、结算和信贷等关系到金融的理论同国际贸易相结合,就会出现诸如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等问题,这些问题同国际贸易密不可分,对国际贸易有重要影响。

7.一些重要经济体的贸易特点和政策措施

上个世纪崛起的发达国家优先制定了国际贸易准则,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这些国家的贸易特点和政策是非常必要的。而一些处于发展中的贸易大国的贸易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很有学习研究的必要。研究一些重要经济体的贸易特点和政策措施,有助于改善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状况,建立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秩序,沟通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渠道。

三、结论

深化和拓展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理论现实意义,研究理论的目的是服务于实践,丰富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能力和维权水平,保护我国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加入“上海经合组织”、“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区”等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与外国进行双边或是多变贸易中我国经常遭受外国的反倾销、发补贴制裁,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享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才能享有的待遇得不到落实,通过深化和拓展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来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贸易研究生论文篇3

近代中外贸易史,是经济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探究西方列强对华政策的演变及中西关系发展趋势的着眼点。若解析近代中西矛盾之起,首当其冲者莫过于商业利益之冲突。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有西方学者称贸易战争或商业战争)的爆发,实际上是中西贸易体制方枘圆凿,不能相容的必然结果。本文将对近三十年来国内关于近代中外贸易史的研究作初步梳理和简单的综述。

一、整体性研究

改革开放前,受到学术氛围的影响,经济史研究多侧重考察在华外国人投资情况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对贸易史研究较薄弱;多注重于分析列强的经济侵略性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反动性,而甚少关注国家间正常经贸关系的发展;多以阶级史观评价相关贸易政策,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改革开放后,对外政策的转型推动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扩大,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介入促使整个经济史学科研究焕发了生机,研究方法也开始转变为以多学科交叉理论为基础,灵活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计量研究与评价。

随着对旧有领域的研究深化与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特别是近年来中西方学者的互动,促使中外贸易史的学术研究视角逐步向现代化、全球化发生转变。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研究领域得以大大拓展,推动了该学科综合性研究的发展。郑友揆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年:史实的综合分析》一书中,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从对外贸易与工业化发展的角度,对1840-1948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变迁与特点、外贸结构的特性以及同工业发展的相互因果进行了综合性考察分析。本书参考价值很高,并为史料之间的相互佐证提供了可行性。进入21世纪来,孙玉琴所编著的《中国对外贸易史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以鸦片战争为界分上下两篇。其中下篇重点介绍了中国近代贸易史的发展过程,对1840-1949年各时期中国对外经贸政策、外贸发展规模和水平、近代进出口商品结构及贸易地理方向演变等内容进行了阐述。由清华大学陈争平主持编纂的专著《近代中外贸易史》,将清朝前期到全面抗战爆发划分为六个时期,对每个时期的中外贸易发展情况及相关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宏观分析考察,探讨了近代中外贸易对中国社会经济乃至世界市场的影响,成果全面且深刻,是我国近代贸易史研究的最新著作。另外,丁长清等人主编的《中外经济关系史纲要》(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一书,虽非为近代贸易史专著,但其以中外贸易与投资为中心,以近现代为重点考察的时期,注重将中外经济关系放在宏观世界经济体系中加以研究,引用史料全面,考察深入,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可供研究者所参考。

二、专题性研究

伴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开放化、国际化发展,经济学理论也在日益扩大的与外交流中不断丰富,这就为深入研究经济史的各个分支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外贸易史方面,近年来研究者们从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入手,对地域贸易、贸易结构、贸易思想、关税制度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考述,成果层出不穷,下面将着重从几个方面来具体介绍。

(一)地域贸易

1.双边贸易

近代双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考察中国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又以中英贸易最为典型。

中英方面,王立诚就海关行政权旁落的问题,通过引用大量外文文献以还原史实,阐释了海关运作变迁的机制,认为在中英间政策互动的过程中,“清政府所丧失的,不仅是海关的,而且是自身发展新的贸易管理方式的机制”[1]。张乃和从比较史学角度入手,在《近代早期中英海外贸易市场体系发育之比较》一文中将近代早期中国的海外贸易市场体系归结为民间自发模式,而英国的则为政府特许模式,进而加深了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认识。曹英以条约分析为视角,对不平等条约与晚清中英贸易交替演变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中英贸易与政治关系的相互影响,得出了“不平等条约制度下的中英贸易冲突……其本质是英、中两国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的结论[2]。

中德贸易方面,周建明对其商品结构、贸易条件、技术贸易、军火贸易等一系列问题先后进行了考察。中美贸易方面,何思兵的《旗昌洋行与19世纪美国对广州贸易》,对中美贸易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旗昌洋行进行了个案研究,在引用外文史料的基础上勾勒出旗昌洋行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了商业集团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中日贸易方面,樊如森、吴焕良在《近代中日贸易述评》一文中比较了近代中日进出口贸易成果,进而分析中日近代经济交流内涵之复杂性。中苏贸易方面,徐万民的《八年抗战时期的中苏贸易》,博引两国在八年抗战时期的贸易数据,重点论述了贸易的政治战略影响。而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研究中,主要涉及近代中暹、中朝、中新、中越等贸易,成果多为硕博士学位论文。

2.通商口岸及商埠研究

对于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及商埠,研究者们有从人口史、城市史等社会学视角探讨城乡关系发展,有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入手,考察外贸地理的变动趋势,而更多的是利用地方贸易数据来研究通商口岸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杨天宏在《自开商埠的地域分布及其对清季外贸市场网络体系发育的影响》中,对清季自开商埠的数量类型进行了统计归类,认为自开商埠之所以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外贸市场发育迟缓的状况,主要是传统经济的阻碍与清政府的政治干预。李英铨、严鹏采用地理区域的分析模式,在《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动及其原因》一文中研究了近代中国外贸方向变动趋势的问题。佳宏伟的《大灾荒与贸易(1867-1931年)―以天津口岸为中心》,以天津口岸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区域灾荒与口岸贸易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集中体现区域社会在塑造口岸贸易演变中的作用力。王哲、吴松弟利用现代地理学方法,在《中国近代港口贸易网络的空间结构――基于旧海关对外一埠际贸易数据的分析(1877-1947)》一文中研究了12个主要港口城市的国际贸易网络及46个港口城市埠际贸易的网络空间结构。王翔则在文章《传统市场网络的近代变形――近代冀南与西北“土布换皮”贸易初探》中,通过对冀南与西北之间“土布换皮”贸易的研究,透析了中国传统市场网络的构造及其在近代的延续与变形。

(二)贸易类型

1.商品贸易

在贸易史的研究中,采用经济计量和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的研究来探析其对贸易格局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是现在学界研究的主流。近年来学者主要集中于几大类商品进行研究,如茶叶、大豆、毛皮、丝织品、鸦片、农副产品、桐油、苦力等等,其中又以鸦片、茶叶贸易研究成果尤多。

鸦片贸易方面,吴义雄依据其新发掘的史料――《广州纪事报》和《广州周报》,重新对鸦片战争前鸦片的输入数量及白银外流情况进行了统计与考证,“比较完整地呈现了鸦片战争前18年间鸦片贸易的情形”,为以往研究中较为薄弱的方面提供了详细具体的数据[3]。甘开鹏在《美国来华传教士与晚清鸦片贸易》中探讨了美国传教士对鸦片贸易的看法,认为该群体的鸦片贸易观由反对到支持合法化的转变,直接影响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并对鸦片贸易在华的进一步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王宏斌将英国议会文件与中文档案相互佐证,在《从英国议会文件看英国外交官关于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密谋活动》一文中,对近代英国驻华公使关于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密谋与活动进行研究,揭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颜色则在文章《绅士的慈悲还是利益的追逐?――中英鸦片贸易终结过程的研究》中详细分析了鸦片贸易各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果的变动情况,探讨了英国主动停止鸦片贸易的根本原因。

茶叶贸易方面,汪敬虞的《中国近代茶叶的对外贸易和茶业的现代化问题》对近代中国茶叶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考察,并结合当时国内茶叶生产商的情况探讨了茶叶现代化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姜修宪在《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茶叶对外贸易――基于福州港的个案考察》中从制度变迁的新视角探讨近代中国茶叶贸易的兴衰缘由。仲伟民通过比较19世纪茶叶和鸦片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认为就对影响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方面而言,鸦片贸易的促退作用大于茶叶的促进作用[4]。黄敬斌的《全球化视野下的贸易、资本主义与经济史――以19世纪中西茶叶与鸦片贸易为例》,从全球化的视角入手,兼评《茶业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一书,探讨了经济史学在国际背景下的研究方法,并提出经济史与经济学两学科理论应重视双向互动发展的观点。

其他商品贸易方面,马俊亚的《近代国内钱业市场的运营与农副产品贸易》探究了中国近代农副产品贸易与国内钱业市场层次及运营规律间的密切关系。张丽蓉从贸易网络、区域市场整合等宏观角度,以大量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民国时期四川桐油的贸易格局,并认为桐油贸易的全国性格局说明“以重庆为前哨的广大四川内地成为上海终端出口贸易的腹地市场”[5]。刘淼的《晚清棉纺织业贸易与生产体系转型的地域分布》对晚清棉纱贸易体系的转型进行分析,探讨了该体系形成过程中市场与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

2.转运、帆船等其他类型

除以上提到之外,学界还关注了转运、帆船等其他贸易类型,更有学者从物流学角度以拓展研究领域。转运贸易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某一港口为中心来开展,毛立坤在《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一文中,集中分析晚清香港与东部沿海及西南等地区的贸易结构,突出了香港贸易以转口为主,走私贸易与正常贸易相并行发展的特色。唐巧天的《论晚清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1864-1904)――以外贸埠际转运为视角》,讨论了晚清上海与中国口岸间的外贸埠际转运问题,参考大量统计数据深入探讨该贸易的网络联系,以凸显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帆船贸易方面,姚的《晚清天津帆船贸易发展述论》探讨了近代开埠以来,天津传统帆船贸易在多层次贸易发展格局中的发展态势。物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史学界对其关注较少。王军以物流学的理论为依据,结合史料,考察了货栈物流功能对天津的影响,认为货栈业在天津城市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承接内外市场的作用,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物资流通不可缺少的一环”[6]。

(三)海关及关税

近代海关史研究的正式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陈诗启通过参阅大量史料文献,撰写《中国近代海关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该书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以外籍总税务司为核心,系统探究晚清海关管辖权丧失及收回的过程,并对海关内部各项制度、运作机制与业务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填补了学界长期遗存的一大空白,是中国海关史研究的传世之作。任志勇的《晚清海关监督制度初探》考述了晚清海关监督机构的设置及人员构成。詹庆华对中国近代海关贸易报告的传播与影响作了系统分析,说明该报告的性质并不是以往学界所认定的间谍性质,而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7]。

随着海关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关税史研究随之走热。姚贤镐在《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势力对中国关税的破坏》中,根据中外文献论述了旧中国关税自丧失的经过及其恶果。王建朗的《日本与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对关税自主交涉的考察》研究了在“革命外交”时期,国民政府与日本所进行的关税自主交涉问题。吴义雄在《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税费问题与战后海关税则谈判》一文中对鸦片战争前的粤海关关税及战后税则谈判等问题进行研究,深刻揭示了清代官僚集团政治文化的腐败性。连心豪、谢广生的《近代海南设关及其对外贸易》阐述了海南设关的历史,认为华侨对海南的投资是该地转变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重要原因。

(四)其他方面

刘育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中突破传统研究范式,综合法学与贸易学理论从多角度分析史料,就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并以史为鉴阐述了该演变过程对当今对外贸易立法的借鉴作用。叶世昌的《中国近代对外通商和经济发展思想》,以对外通商为中心分阶段介绍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聂志红的《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保护思想》一文,主要结合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民国时期学者们的贸易保护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张九洲的《论洋务知识分子的对外贸易思想》认为洋务知识分子们的贸易思想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现代贸易意识,对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三)海关及关税

近代海关史研究的正式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陈诗启通过参阅大量史料文献,撰写《中国近代海关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该书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以外籍总税务司为核心,系统探究晚清海关管辖权丧失及收回的过程,并对海关内部各项制度、运作机制与业务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填补了学界长期遗存的一大空白,是中国海关史研究的传世之作。任志勇的《晚清海关监督制度初探》考述了晚清海关监督机构的设置及人员构成。詹庆华对中国近代海关贸易报告的传播与影响作了系统分析,说明该报告的性质并不是以往学界所认定的间谍性质,而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7]。

随着海关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关税史研究随之走热。姚贤镐在《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势力对中国关税的破坏》中,根据中外文献论述了旧中国关税自丧失的经过及其恶果。王建朗的《日本与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对关税自主交涉的考察》研究了在“革命外交”时期,国民政府与日本所进行的关税自主交涉问题。吴义雄在《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税费问题与战后海关税则谈判》一文中对鸦片战争前的粤海关关税及战后税则谈判等问题进行研究,深刻揭示了清代官僚集团政治文化的腐败性。连心豪、谢广生的《近代海南设关及其对外贸易》阐述了海南设关的历史,认为华侨对海南的投资是该地转变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重要原因。

(四)其他方面

刘育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中突破传统研究范式,综合法学与贸易学理论从多角度分析史料,就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并以史为鉴阐述了该演变过程对当今对外贸易立法的借鉴作用。叶世昌的《中国近代对外通商和经济发展思想》,以对外通商为中心分阶段介绍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聂志红的《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保护思想》一文,主要结合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民国时期学者们的贸易保护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张九洲的《论洋务知识分子的对外贸易思想》认为洋务知识分子们的贸易思想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现代贸易意识,对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三、结语

作为经济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经济史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应采取的视角,长期以来是学界所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而以研究方法之不同,经济史学又逐渐分为三派,“一派偏重从历史本身来研究经济发展……一派偏重从经济理论上来解释经济的发展,一派兼重社会变迁,可称为社会经济史学派”[8]。在中外贸易史领域的研究中,这种多学科理论化研究趋势更呈现渐次加强的趋势,学者们利用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多种理论体系与方法,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近代中外贸易进行了考察,成果卓著。然而同时应看到的是这种繁荣发展的背后仍有问题的存在,例如理论性与方法性研究仍存在不足,史学界多从经济史角度做宏观概述指导,而具体到贸易史领域却鲜少探讨;又如系统性与专题性研究发展不均衡,尽管21世纪以来陆续有相关著作问世,但在总体成就不及专题研究领域;再如新史料发掘整理不及时,现阶段的参考史料主要来源于六七十年代所出版的几部重要资料与档案,对近代贸易相关统计数据的考订与整理速度较前明显放缓。以上不足,有待今后研究中引起重视并加以克服,相信在经济史与历史学界的共同努力下,近代中外贸易史研究在将来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立诚.英国与近代中外贸易“法治”的建立[J].历史研究,2001,(2):82.

[2]曹英.不平等条约与晚清中英贸易冲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374.

[3]吴义雄.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贸易再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2,(2):72.

[4]仲伟民.茶叶、鸦片贸易对19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2):99.

[5]张丽蓉.长江流域桐油贸易格局与市场整合――以四川为中心[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2):62.

贸易研究生论文篇4

虽然我国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的文献很多,但其中大部分只是分析了我国(或某地区、某产业、某产品等)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对策,虽然其中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比如贸易结构问题、绿色壁垒问题等,但并未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很多甚至没有给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当然,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比如彭红斌的博士论文和专著《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等。但总体上讲,目前我国学者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而且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一般理论的研究大多散见于众多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及方法各不相同的文献中,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本文将对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对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有所帮助。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是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两大基础理论。而目前,一方面,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本身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王礼刚,2005),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因此,不同的学者按照各自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运用不同的国际贸易理论来研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再加上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不同,其研究结论的不一致也就成为必然。

归纳起来,我国学者研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运用的基本理论除可持续发展理论外,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李雪峰,2005)、自由贸易理论(刘力,1999)、新贸易理论(姜琳,2000)、循环经济理论(李军,2006)、绿色经济理论(赵晓晨,1999)、系统理论及耗散结构理论(彭红斌,2002;王云凤、石友梅,2005)等。

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一般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有多种,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套用可持续发展的权威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如: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是指对外贸行业建立良性的循环机制,改善我国的出口条件,节约出口资源,控制污染环境,提高外贸行业人员素质,不仅保证对外贸易当前较快地增长,而且也是保证子孙后代适度增长的条件和基础(刘建明,1997)。

二是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多种效益的统一。如:所谓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就是必须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重目标,一方面追求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将对外贸易带来的生态成本限制在一定水平;在遵循外贸发展的内在规律基础上,健全外贸体制,完善外贸运行机制,提高外贸效率,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外贸资源,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对外贸易长期、持续、稳定、健康地增长,并且取得不断改善的贸易条件和持续扩大的国际分工利益(彭红斌,2002)。

三是突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及有效利用。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一国在保持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制定一系列贸易政策,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的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之下实现对外贸易经济利益的增加(苏珊珊,2005)。

当然,还有一些从其他角度的定义,如侧重法制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福利;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是法治化的公平的对外贸易,是以保护人权的方式发展对外贸易(李巍,2004);等。

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也有多种观点,主要有:(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不但要追求对外贸易的总量规模,更要实现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益、生态效益和资源效益的持续提高(张作鹏,1998);(2)可持续贸易至少包括贸易品的可持续生产、可持续贸易商品的构成、可持续贸易的国际市场、可持续贸易运输与可持续贸易政策等五个部分(资树荣,2001);(3)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包括对外贸易量保持稳定增长及稳定增长的能力、贸易资源保持持续稳定的供给、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商品国际竞争力递增、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较高的贡献率、对外贸易条件不断改善和国际分工利益持续扩大五个方面(彭红斌,2002);(4)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福利,不仅包括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也包括环境的改善或避免环境的恶化,不仅考虑物质资本的投入,也关注环境资本的消耗(贾晓蕾,2003);(5)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促进对外贸易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增长,并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李明生、何天祥,2005);等。

2.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特点

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有不同的归纳,主要有:(1)环境成本内在化、自由贸易、公平贸易、贸易产品绿色化4项原则(资树荣,2001);(2)效率性、持续性和公平性3个基本原则(沈根荣,1997);(3)可持续性、公平性、共同性3项原则(贾晓蕾,2003);(4)“以人为本”和公平性2项原则(易瑾超,2005);等。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有:(1)外贸总量的稳定增长,外贸结构改善和外贸效益提高,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促进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4个特征(李雪峰,2005);(2)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以保护生态为基础并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时间和空间的结合3个特征(苏珊珊,2005);等。

3.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研究

王云凤、石友梅(2005)从系统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出发,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彭红斌(2002)运用现代系统学理论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研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分为量性增长系统和质性发展系统两个子系统,有量性增长较快而质性发展不足的质-量不平衡发展、量性增长不足而质性发展较快的质-量不平衡发展和质-量协调发展的三种类型,只有质-量协调发展的外贸系统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经济动力、政治动力、文化动力和竞争压力,平衡机制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包括政府管理机制、市场机制、自律机制、社会机制和国际规范机制等。

4.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环境及能力

要素资源的可持续性和制度安排的可持续性是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贾晓蕾,2003)。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包括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国际环境包括由国际政治与安全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等构成的国际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国际贸易本身的特点与趋势等;国内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禀赋状况、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生态环境基本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基本国情以及对外贸易条件等(彭红斌,2002)。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促进外贸量性增长和质性发展的能力,包括内部发展能力和外部发展能力;内部发展能力主要由系统结构与功能决定,外部发展能力是外部环境对外贸发展的可持续支持能力;可从增强支撑能力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两方面提高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彭红斌,2002)。

5.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如何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少见解,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点是推进外贸创新;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健全出口贸易促进体系、落实科技兴贸战略、实施对外贸易标准化以及推行出口市场多元化;促进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保持国民经济相对稳定、鼓励企业投资以及加快进口贸易体制改革等(彭红斌,2002)。

单纯的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都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行有协调的自由贸易政策才是最佳的选择(刘力,1999)。

发展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是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立法和政策导向是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建立高素质外贸队伍是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刘建明,1997)。

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从计划体制下的粗放型增长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约型和效益型增长的转变;二是转变传统的外贸发展模式,将环境保护问题作为重点纳入其中,建立有利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合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贾晓蕾,2003)。

要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避免跌入“比较利益陷阱”;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是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施标准化战略,开展绿色营销;加强立法工作,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张作鹏,1998)。

以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改革和完善外贸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环境管理体系和高效的管理机构,构建以综合效益为核心的发展评估体系(赵西山,2004)。

积极改善对外贸易国内地区结构,大力推进出口贸易方式和市场多元化,加强对外贸易管理,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李红兵、张胜利、赵新平,2005);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效益型转变,制定与环境政策协调的绿色贸易政策及绿色贸易立法,实行从产品设计、生产到产品营销的绿色一体化(赵晓晨,1999)。

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李军,2006);通过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促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陈勇兵,2005);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以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周建军、王江,2006);以“保护人权”的方式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马兴永,2004);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周洲、吴国蔚,2004);采取逆比较优势战略促进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尹浩华,2005);等等。

6.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与模型

我国学者在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及模型方面也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如:袁永友、刘建明(2004)依据科学性、概括性、可行性、导向性和独立性的原则构建了由对外贸易规模总量、服务贸易总量/货物贸易总量比例、贸易收益增率比例、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易技术效益、对外贸易生态效益和对外贸易资源效益7类评价指标构成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综合运用抽象、系统、定量、比较等方法来建立上述指标体系;

谷志红、刘东晓、王会青(2005)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指标进行了层叠体系的设计,并通过建立多因素多层次模糊优选模型对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研究;

李明生和何天祥(2005)根据全面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和层次性原则,将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系统―目标―指标”三个层次的框架结构(第一层次为区域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第二层次为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效益、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资源效益7个目标层,第三层次为各个目标层的具体评价指标),用熵值法进行评价,并对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2年的湖南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缪慧(2006)在李明生和何天祥的研究基础上,将其目标层改为对外贸易的规模总量、贸易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生态效益和资源效应6项,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

此外,(彭红斌,2002)从环境资源支撑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平衡能力等方面构建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周茂荣、周念利(2005)还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时序评价模型。

三、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国众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其理论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并形成了一些共识:必须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要跳出外贸领域,从社会、经济、生态等整体角度研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评价标准,不但要实现外贸规模的增长,还要促成外贸结构的提升,不但要看经济效益,还要看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资源效益、技术效益等;当前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好环境与贸易的冲突;等。可以说,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范式正在形成。

但由于研究中重实证而轻规范,一方面研究成果比较分散、零乱,缺乏系统性,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很多观点是基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实际的,理论提升不够。比如关于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通常研究的是我国当前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而未能从一般理论的高度探讨一国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路径选择。因此,在今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中,要进一步强化一般理论的研究,并使之系统化。值得注意的是,理论的系统化并不是基础理论的统一化和研究方法的一致化;相反,多种理论的运用和多种方法的使用,对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

此外,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尤其是如何评价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技术效益以及资源效益,还需要深入研究。从已有的成果看,基本上是根据产品(包括服务)对外贸易的规模、结构实绩来进行评价的。笔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探索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一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其实绩并不一定完全对应,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更能体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技术效益以及资源效益等。二是从要素贸易的角度设计指标体系。贸易活动促使生产要素的禀赋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从社会经济整体角度看,产品对外贸易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对外贸易,我们可以将对外贸易产品的价值分解为自然资源价值、劳动力成本、技术附加值等,进而以要素对外贸易的规模和结构来评价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这样比产品对外贸易规模和结构更有说服力。当然,这需要统计方法和基础数据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勇兵:2005.环境、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商业研究(4):156-158

[2]谷志红刘东晓王会青:2005.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J].统计与决策(5):18-19

[3]贾晓蕾:2003.环境规制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3):53-56

[4]姜琳:2000.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及其战略趋向[J].东岳论丛,21(6):48-50

[5]李红兵张胜利赵新平:2005.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与管理,19(10):90-92

[6]李军:2006.循环经济与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互动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8):19-21

[7]李明生何天祥:2005.区域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J].求索(2):8-11

[8]李巍:2004.WTO法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5):122-124

[9]李雪峰:2005.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前沿(11):58-60

[10]刘建明:1997.关于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12):15-17

[11]刘力:1999.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贸易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2):56-60

[12]马兴永:2004.在WTO框架下实现中国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D].中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10

[13]缪慧:2006.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5-44

[14]彭红斌:2002.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

[15]沈根荣:1997.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2):7-11

[16]苏珊珊:2005.浅析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J].管理科学文摘(4):19-18

贸易研究生论文篇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3.018

0 引言

传统的实证贸易理论常常关注“谁参加国际贸易,以什么进行贸易,什么时候发生贸易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国际贸易”,但是通常并不关注“国际贸易的持续时间”,当国家之间发生贸易时,他们的贸易时间将会持续多长。Besedesˇ and Prusa(2006a), Besedesˇand Prusa(2006b),Besedesˇ(2008),Nitsch(2009)等人均从产品层面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持续时间进行经验研究,研究发现大部分贸易关系非常动态,频繁地进入或退出市场,导致了大部分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都非常短暂,Besedesˇand Prusa(2006a)指出在美国的进口贸易中超过50%的贸易关系仅仅生存一年,而接近80%的贸易关系的生存时间少于5年。进口贸易产品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至4年。

到底该如何解释出口企业频繁进入与退出国际市场,进而导致贸易关系持续期较短的现象呢?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该现象,但是近年来为了探讨贸易关系的动态性,已有大部分国内国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国家基于产业层面、产品层面甚至企业层面的进出口贸易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经验研究,基于经验研究结果,他们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贸易关系持续期较短的现象。

1 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研究内容

1.1 进口贸易关系

最早将生存分析法引用至国际贸易领域进行进口贸易持续时间研究的学者是Besedesˇand Prusa(2006),他们采用1972-1988年T7分位以及1989-2001年HS10分位高度细分的产品层面数据对美国进口贸易持续时间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其中位持续时间非常短,仅为2-4年,并存在负的时间依存性,即如果一国的一种产品或一个企业能持续出口或进口超过几年,那么此后它在出口或进口中失败的风险将会下降,因此很有可能今后将很长一段时间持续出口或进口。Hess and Persson(2011)利用1962-2006年EU-15个国家从140个非EU国家进口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欧盟进口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仅为1年,几乎60%的贸易关系在第1年之后就结束了。陈勇兵等(2013)基于HS6分位产品层面中国进口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进口持续时间的中位值为1年,均值为2.26年。

1.2 出口贸易关系

对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研究稍晚一些,Besedesˇ and Prusa(2007)使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SITC 4位档氖据研究了46个国家出口的持续时间,他们把46个国家划分为5个地区:依次为东亚、加勒比地区、中美、南美和墨西哥,结果发现出口的中位持续时间仅为1-2年,且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而言,出口生存时间明显要更长,其二,从1975年发展而来的2003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关系的生存时间比发达国家更短,许多发展中国家新的贸易关系很少能持续两年以上。因此,如果发展中国家延长出口的持续时间,将会极大地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Besedesˇ(2012)研究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其成员国加拿大、美国以及墨西哥三国出口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三个成员国之间互相出口的贸易关系的危险率反而将下降。何树全(2011)采用生存分析模型对1989-2008年中国出口到美国农产品高度细分的HS-10分位贸易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很短,平均生存时间为3.9年,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年,同时分析了贸易持续时间和初始贸易量的相关性。陈勇兵等(2012a)开始基于企业层面的高度细分的贸易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法对中国出口持续期进行了深度分析,研究发现持续时间均值不到2年,中位值为3年。

无论是进口贸易还是出口贸易,其持续时间的研究过程中,关于数据的选取以及数据的不同处理方式的选择将会影响持续时间。例如,Besedesˇ and Prusa(2006a)中既有TS分类、HS分类,还有SITC分类。HS分类为产品分类,SITC分类为产业分类,因此HS相比SITC分类而言更细化,也就是说SITC分类下的数据为加总后的数据,从其贸易持续时间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HS分类的产品层面数据相比SITC分类下的产业层面数据,其持续时间明显更短。几乎所有关于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研究都证明了负的时间依存性的存在。

2 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研究方法

关于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目前采用的计量模型包括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层的Cox模型、扩展的Cox模型以及离散时间Cox模型四种。在Hess and Persson(2010a)指出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研究存在三大弊端之前,多数文献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经验研究,之后,大部分的文献开始对该模型进行改进,例如分层的Cox模型以及扩展的Cox模型,国内的研究基本上采用离散时间Cox模型进行分析。

2.1 Cox比例风险模型

Cox模型首先由Cox(1972)提出来,并由Besedesˇ and Prusa ( 2006b )最早运用于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其基本形式为:h(t,X,θ)=h0(t)exp(x’θ),在该表达式中,协变量X表示影响贸易持续时间的因素,θ为待估计的系数,h0(t)为基准的危险率,即所有危险因素为0时的基准危险率,它随时间而变化但与协变量无关,且假定它与h(t,X,θ)呈比例。h(t,X,θ)为个体在协变量X的影响下在时刻t的危险率。Cox比例风险模型的有两个特别的优点,其一,对其生存函数分布的特征未做要求,另外,其基准危险率是不确定的,可以为未知。Cox模型通过对危险率的估计验证各因素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程度,若估计出的危险率大于1,则表明该因素的存在将提高危险率,从而缩短贸易持续时间,反之则反之,等于1则表明该因素对贸易持续时间没有影响。鉴于Cox模型的严格假设,在Besedesˇand Prusa(2006b)之后,多数的文献开始对其进行改进,形成了分层的Cox模型以及扩展的Cox模型。

2.2 分层的Cox模型

Besedesˇ (2008)最早提出采用分层的Cox模型对影响美国进口贸易的因素进行研究,其改进后的表达式为:hs(t,X, θ)=hs0(t)exp(x’ θ),其表达式和其基本表达式类似,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无论是待估计的危险率还是基准危险率都有一个s的下标,表示分层的意思。Besedesˇ (2008)中按照地区以及1维SITC产业的不同进行分层,基准危险率不仅随时间变化而且在各因素的不同层上也是不同的。这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比例危险的严格假设不成立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分层的Cox模型对其影响因素的验证与Cox模型的验证并无二致。在Besedesˇ (2008)之后,Nitch(2009),Stefan Bojnec and Imre Ferto(2012)也相继采用分层的Cox模型对德国进口贸易持续时间以及欧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2.3 扩展的Cox 模型

Fugazza and Molina(2011)曾采用Schoenfeld残差法对比例风险假设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拒绝了假设,尤其当随时间变化的协变量包括在模型中时,该假设的有效性更弱。因此Fugazza and Molina(2011)在Cox模型的使用上从另外的角度进行了改进,他们采用了Schoenfeld残差法对比例危险的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对拒绝该假设的变量引进与时间依存变量的交叉项到估计模型,从而构造了扩展的Cox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估计。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分层的Cox模型还是扩展的Cox模型,对其影响因素的验证与原始Cox模型的验证并无二致。

2.4 离散时间Cox模型

Hess and Persson(2010a)提出使用连续时间Cox模型分析贸易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是不恰当的,并分析了其三大原因,第一,该模型在处理许多贸易持续时间的节点问题时,将会导致系数估计的偏误及标准差,第二,其很难恰当地控制不可观测的异质性,因此会引起错误的时间依存性和参数估计的偏误;第三,Cox模型在使用时必须满足比例危险的理论假设,使用扩展的Cox模型虽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需要估计大量额外的参数。鉴于此,Hess and Persson(2010a)提出使用离散时间模型来分析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首先,离散r间模型能解决贸易持续时间的节点问题,其次,离散时间模型可用二元因变量的方法进行估计,并能在现今主要的软件中轻松操作,这在计算上也比连续时间模型有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模型中已包含众多影响因素,一旦仍有影响因素包含在了误差项中,并导致误差项与解释变量相关的话,将导致参数估计的偏误,而离散时间模型能容易地拓展来解释不可观测的异质性。最后,通过使用离散时间模型,我们能较容易地放松比例危险假设。基于以上原因,在这之后,几乎所有的文献均采用离散时间模型来进行经验研究。离散时间模型的提出在计量方法的选择上取得了突破,为今后贸易关系持续期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方法,也为各国研究贸易持续增长提供了基础。

3 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研究结论

从2006年以来,各国学者开始从国家特征、市场结构特征、产品特征以及企业特征等角度对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尝试进行了经验研究,也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3.1 国家特征

3.1.1 引力变量

最早将引力变量用于研究国际贸易的是Tinbergen(1962),他使用地理距离以及经济总量研究分析了其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并得出了两国双边贸易规模与他们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的结论,至此,大多数文献也将其他类似于地理距离以及经济总量的变量定义为引力变量,这来自于物理学中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Fugazza and Molina(2011)也将地理距离,内陆化,共同边界,共同的语言以及殖民地联系这些引力变量引入到原始的Cox模型,扩展的Cox模型以及Probit模型中,并得出贸易双方之间的地理距离与贸易的危险率成正比,与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成反比,共同的边界以及共同的语言以及殖民地联系与贸易关系的危险率成反比,与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成正比,内陆化对贸易关系的危险率影响在不同的模型中表现不一致。

3.1.2 国家环境

贸易双方之间的国家环境包括汇率变动、贸易成本、关税水平以及国家风险等,Besedesˇ (2008)曾将实际汇率水平、贸易的交通成本引入到Cox模型中,研究了其对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的影响。文中使用各进口国对美国的汇率水平作为指标进行估计,得出进口国对美元贬值,将降低该进口贸易的危险率,延长其进口贸易的持续时间。而贸易的交通成本将提高贸易关系的危险率,缩短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Hess and Persson(2011),陈勇兵(2012b),陈勇兵(2013)引进实际汇率水平变动因素,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针对关税水平对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早在Besedesˇ and Prusa(2006b)中已经被研究过,并得到了关税水平与贸易关系的危险率负相关,与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正相关的结论。

Besedesˇ(2012)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出口贸易持续期的研究中引入了经济风险变量,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反,经济风险与贸易关系持续期成正相关,即经济风险越大,其贸易关系持续时间将会更长。陈勇兵等(2012a)将国家风险变量引入模型,得到了国家风险与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负相关的结论,说明了企业出口到较高风险的国家或地区,双方贸易更容易中断。这与之前的结论并不一致。

3.2 市场结构特征变量

市场结构特征变量包括产品进口来源国的数量、市场份额。Nitsch(2009)在对德国进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进行研究中,将市场结构特征的各种变量对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发现这些变量的估计系数均为正相关并且显著,这些变量包括进口总额、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出口商的数量以及德国出口总额。陈勇兵等(2013)考虑到中国进口市场结构特征的不同将对中国进口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将每种产品的进口来源国的数量、从1个进口来源国进口1种产品的总额占该产品整个中国进口的市场份额、进口总额以及是否为双边贸易加入到研究当中,结果发现,除了进口来源国数量、市场份额以及双边贸易对中国进口贸易持续时间产生正的影响之外,进口总额对中国进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也为正,这一结论与Nitsch(2009)得到的结论相比,更加肯定了市场结构特征变量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

3.3 产品特征变量

在大多数文献中,将影响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产品特征归纳为产品初始贸易额的大小、产品单位价值的大小以及产品差异化程度。最早考虑到初始贸易额对贸易关系持续期的影响的是Besedesˇ and Prusa(2006),采用初始贸易额对贸易持续时间进行加权处理,得到了经过加权处理后的贸易持续时间更长了,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初始贸易额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Besedesˇ (2008)开始正式引进初始贸易额对其贸易关系持续期的影响进行经验研究,结果发现,初始贸易额越大的产品,其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就越长。之后,大量的文献在对贸易关系持续期进行经验研究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初始贸易额作为影响变量。

对产品单位价值大小的引进最早的应该是Nitch(2009),他除了引进初始贸易额作为产品特征变量之外,还采用了a品的单位价值以及产品的替代弹性两个产品特征变量,得到了产品的单位价值变量与贸易关系持续期成正比的结论,邵军(2011)、陈勇兵等(2012b;2013)等得到的一致的结论。原因解释为产品单位价值越高,意味着产品复杂度越高,产品可替代性弱,因此贸易关系持续时间较长。

自从Rauch(1999)根据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将产品分为差异产品、参考价格产品以及同质产品之后,大多数的文献都将其作为影响贸易关系持续期的变量进行研究,最早的应属Besedesˇ and Prusa(2006b),他们通过使用Rauch and Watson (2003)搜索成本模型研究了差异化程度以及初始贸易额对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差异化产品应该有较小的初始贸易额,贸易持续期也应该较长,而对于每一种类产品而言,初始贸易额越大,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就越长,原因解释为同质产品与差异化产品在搜寻和投资成本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之后,大多数的文献也添加了产品差异化程度作为影响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变量,有部分文献对其原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3.4 企业特征

企业特征变量包括企业的出口国数目及出口产品种类数量、企业规模、企业成立时间、企业生存率、外资参与程度、是否存在双向贸易等。

Roberts and Tybout(1997)最早引入动态的probit 模型来分析1981-1989年哥伦比亚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的进入和退出决策类型,他们的模型中,每个企业在退出出口市场之前必须支付固定成本,在进入之后,企业仅需要承担变动成本,他们引入虚拟变量来控制企业过去的出口现状,显示其出口历史的类型。Benard and Jensen(2004)使用了一个线性概率框架来研究美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中沉没成本的大小和作用。这两篇文献都选择了企业的历史特征对企业选择进入和退出决策的影响进行研究,当时并没有提出贸易持续时间的概念,也没有从企业的其他特征探讨对进入和退出决策的影响。

Holmes,Hunt and Stone(2010)最早对企业按照规模大小进行分类,从而对不同种类企业持续期的决定因素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这两种类型企业的贸易持续期受企业特征以及宏观经济变量等的影响并不同,微型企业的初始规模扩大时将对其贸易持续时间产生负的影响,而中小型企业刚好相反。与以前的研究不同的是,发现企业所有制特征并不是影响企业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外资企业之所以具有更长的持续期来自于其成立规模,而并不是由于其所有制。

Esteve-Pérez et al(2013)采用生存分析法对1997-2006年西班牙企业的贸易持续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出口现状高度持久时,企业与目标国之间的匹配却是非常动态的。研究得出,企业的贸易持续时间不仅受企业异质性的影响,同时还受出口目的国的异质性影响,同时还发现,在低风险的国家,企业生产率以及规模都对企业的生存时间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在高风险的国家却做不到。但是,信息的溢出效应以及企业内的交易将对其出口贸易持续期起到促进作用。

陈勇兵等(2013)采用离散时间生存分析模型考察了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该文也对企业进行了分类,分类的依据包括地区以及所有制,在此基础上除了采用Esteve-Pérez et al(2013)中企业规模、企业成立时间、企业生产率、是否外资参与,是否存在双向贸易等变量之外,还添加了企业出口的初始贸易额、企业的出口目的国的数目及出口产品种类数量以及是否为国有企业等企业特征变量。结果表明,企业层面的特征会对持续时间产生显著影响。

4 研究展望

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仍然是集约边际的主要推动力,而集约边际又是出口增长最具影响的推动力,因此现今对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尤为重要,从21世纪以来大多数的国内外学者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先使用生存分析法对不同国家产品或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估计,得到了产品和企业的贸易持续期短的结论,并发现了负的时间依存性特征,鉴于贸易关系持续时间对于出口稳定增长的意义,大多数的文献开始从国家层面、市场结构层面、产品层面以及企业层面特征对产业、产品、企业的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方面对其进行了梳理及评价,得到了诸多有价值的结论及启示。

经验研究的结果为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及警示作用,例如Esteve-Pérez et al(2013)指出,如果不加选择的对所有类型企业采取出口促进政策,那么很有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因为不同类型企业的贸易持续时间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或者受到同一因素相反的影响。另外,Besedesˇ and Prusa(2006b)指出,差异化产品的进口贸易持续时间相比同质产品而言更长,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出口商应该专注于出口差异化产品而放弃同质产品呢?这也为出口促进政策提供了警示作用,但这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将成为贸易持续时间后续研究的内容之一。

大多数的文献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产品或者企业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但远未形成一完整的理论框架。现阶段鲜有文献对其各种因素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机制进行系统研究,而只有掌握了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各项贸易政策,促进贸易稳定增长。因此对其影响机制的研究将成为贸易持续时间研究将来工作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陈勇兵,李燕,周世民.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及其决定因素[J].经济研究,2012,(7):48-61.

[2]陈勇兵,钱意,张相文.中国进口持续时间及其决定因素[J].统计研究,2013,30(2):49-57.

[3]Besedesˇ,T.,Prusa,T.J.Ins,Outs,and the Duration of trade[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6,39( 1) : 266-295.

贸易研究生论文篇6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代表。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李嘉图将绝对优势理论进一步发展,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优取重,两劣取轻”,这就是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与李嘉图的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假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二、新现象挑战国际贸易理论

1.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贸易”发展。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国际贸易更应该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进行,即应该以垂直贸易为主。然而,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贸易占主导地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主导地位至今没有改变。根据联合国的《2008年统计手册》公布数据,2007年发达工业国商品出口占世界的58.6%,服务出口占全球的71.9%。这一现象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

2.制造业内部贸易发展。由于制造业存在规模经济的特点,战后制造业内部的国际分工更加精细化,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因此,制造业内部贸易呈不断上升趋势。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同一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增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正由垂直分工发展到水平分工,甚至网络分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以产业链细分为特征的制造业国际转移成为新的趋势。公司内贸易不断增长。偏重于从国家利益角度进行宏观研究的传统贸易理论缺乏解释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增长的力度。

4.区域集团内部贸易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经历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第一次浪潮,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重新高涨。全球贸易一半以上发生在各个区域集团内部。适用于全球范围自由贸易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不能解释当今区域范围内部贸易量的增长。

5.加工贸易和软件外包等新的贸易方式出现。20世纪80年代,在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不断推动下,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90年代中期以来,加工贸易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同时全球外包和转包等垂直专业化现象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产品内贸易进一步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对整合和创新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提出新的要求。

三、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发展

1.研究内容向微观拓展。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内容是以国家作为主体进行的宏观研究,主要探讨:一国为什么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如何参与?以及贸易利益如何分配?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表现为在现有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研究微观领域的国际贸易现象。涉及的主体既包括国家,也包括区域集团、跨国公司等。研究的内容从战后初期的产业间贸易延伸到70年代末以后的产业内贸易,并进一步向微观延伸。

2.研究方法的微观化。从研究方法上看,传统的贸易理论都假定比较利益产生的前提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以及固定边际成本等。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传统的静态特征。新贸易理论中的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将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克鲁格曼的产业内贸易理论首次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条件,引入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等假设前提。从动态角度出发考虑需求情况,使理论更符合实际。

四、国际贸易理论与其他领域理论的融合

1.贸易理论与企业理论的融合。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具有一个生命周期。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同,产品的比较优势是可以变化的,因此使得国际市场上贸易商品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企业制定产品策略以及营销策略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可以说这一理论第一次将国际贸易理论延伸到生产和管理领域,将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是贸易理论和企业理论一次融合。

2.贸易理论与投资理论的融合。在传统的理论中,对外直接投资更多地被视为是企业绕过贸易壁垒的被动选择。早在195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就对贸易与投资的替代关系进行了研究,他的研究是这方面最早的代表性文献。蒙代尔利用标准的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分析了两国在技术水平相同、生产函数一致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关系。Mundell的结论是,在两国产出效率相同的情况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贸易壁垒的存在会导致资本的流动,而资本流动的障碍则会产生贸易。

参考文献:

[1]喻春娇.国际贸易理论的验证述评[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4)

贸易研究生论文篇7

2095-3283(2013)11-0128-02

[作者简介]李艳(1979-),黑龙江省密山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2年黑龙江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三合一、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黑龙江大学“卓越对俄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实施。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G2013010067);黑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YJS_2013004);2013年黑龙江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迅猛发展,2012年货物贸易总额达38667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仅落后美国150亿美元。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急需一大批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理论、基本政策的研究型人才;熟悉国际贸易实务,了解WTO规则,精通外语的应用型人才;熟悉海关、银行、物流、检验检疫流程,能够熟练地进行国际贸易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三型合一的国际贸易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三型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国际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研究工具、方法,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外语水平,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为进一步培养打好基础。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政府或金融机构的涉外部门中担任经济分析和项目规划等工作,可以从事各类外企和跨国公司的决策参谋和管理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承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科研(博士)等工作,还可以出国留学或在国内继续深造以冲击更高的目标。

2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熟悉国际贸易全过程的实务操作和相关法律,了解主要国家的经济和贸易政策,掌握应用WTO规则维护企业利益的能力,有较高的营销、人际沟通能力和外语水平。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具备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了解进出口的具体事务,能够熟练、准确地填制进出口所需的单据。适应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和行业企业贸易发展的需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针对国内中小外贸企业的需求培养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型人才。此类“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报关员”、“单证员”等技能的培养。

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研究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学生学习了大量的难度较高的经济理论,例如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但不适于实践操作。“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精通外语,了解国际贸易惯例。但又疏于对高深国际经贸理论的研究,继续读研读博深造,搞科学研究时,又受到高级经济理论的限制。“技能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学生只擅长于具体的贸易操作,熟悉报关单据的填写,运输手续的办理,却缺乏商务谈判和签订合同的综合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可从事政府经济咨询、决策工作、科研院所科学研究、海关、检验检疫、银行国际结算、外贸、物流等工作。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同,有的侧重理论,有的侧重应用,有的侧重技能。所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向的设定上应该将“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三种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融合在一起,既教会学生基本经济理论,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教会学生基本技能,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和能力,在培养方案中应选择以理论研究、经贸实务或操作为主的课程序列。

二、“四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教学与科研相融合

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教学与科研同样重要,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学与科研、实践结合的非常紧密。应该将科研渗透到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介绍国际贸易前沿、热点问题时,可以引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撰写论文或成立科研项目,授课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就会使学生们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培养学生适应外贸一线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侧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重要作用,采取校内实训和校外在岗实习两种培养途径。在校内建立国际贸易实验室,配以相关的软件,包括国际贸易实务模拟系统、国际结算仿真软件、单证和报关软件等。同时充分寻找校外资源,主动与外贸企业、物流公司、银行、保险机构等建立联系,为学生开辟广阔的实习基地。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培养适应国际贸易一线工作的需要,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

3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融合

贸易研究生论文篇8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它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无法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特点以及相关学科之问的关系,往往沦为有限知识传授的输送者,难于启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是源,教学是流,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1.科研带动了教学改革

现代科学的发展速度惊人,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新观点层出不穷,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更是如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国际贸易研究对象出现了新领域、新课题,诸如“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第二,国际贸易理论出现新理论、新原则。伴随各国经济发展,利用外资理论、新保护主义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贸易非零和竞争理论、国际贸易“双赢”理论诞生。第三,国际贸易实务出现了新方式、新岗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快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上所达成以货物(或服务)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为标志的电子商务。新形势下,外贸行业内的分工趋向细化,新的岗位不断涌现,如外贸跟单员、报检员等等。

如果我们对国际贸易学科发展不加研讨,对社会需求不予荚注,对本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进行改革,所培养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为国际贸易学科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精通国际贸易相关法规惯例,又能独立完成各类企业的进出口各项环节的运作。而我校原人才培养方案无论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还是在专业课设置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教学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专业技能课程缺失。正是从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角度探讨我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我们才大胆提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要改革。相关论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探讨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建设”于2007年公开发表。实际上,课程设置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专业教师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更广义地说,教学研究可视为科研的一部分。我校新制定的09版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就是本校国贸教研室专业教师深人研讨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通常而言,脱离科研工作的教师,往往没有机会或热情对本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难以实现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其教学内容必然容易枯燥、过时。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其专业方向领域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的动态。这一目的得以实现则需借助科研,科研推动教学与时俱进。

2.科研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阶段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全面检验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指导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是检验四年教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所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收集文献,调查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提升学生研究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带领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举措。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实践丁二作的锻炼。在05级国贸专业论文设计中,大多数同学都参与到我的科研课题。如虢威同学毕业论文课题“湖北粮食物流产业外资进人现状分析”正是我所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粮食物流安全问题探讨”中的部分内容。梁华迪同学的毕业论文题目“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同样是我参与的省级项目——“中国农产品国际营销环境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在没有参与论文课题申报前,多数学生对论文的架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研究目的是模糊的,对收集的资料也不假思索地填充在论文中。论文没有太强的逻辑性,中心也不突出。通过反复指导并阐述自己在科研论文所表达的观点以及课题研究所要实现的目标,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归纳提炼论文所要表达的观点,经过多次比较国内外相关论文,激发他们独立研究并找到与课题有关论据,使他们在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巾得到切实锻炼。这种启发式的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并严谨负责地把守论文质量关避免了学生盲目抄袭或草率应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强烈的进取心,往往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精神、治学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研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3.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贸易研究生论文篇9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它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无法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特点以及相关学科之问的关系,往往沦为有限知识传授的输送者,难于启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是源,教学是流,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1.科研带动了教学改革

现代科学的发展速度惊人,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新观点层出不穷,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更是如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国际贸易研究对象出现了新领域、新课题,诸如“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第二,国际贸易理论出现新理论、新原则。伴随各国经济发展,利用外资理论、新保护主义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贸易非零和竞争理论、国际贸易“双赢”理论诞生。第三,国际贸易实务出现了新方式、新岗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快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上所达成以货物(或服务)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为标志的电子商务。新形势下,外贸行业内的分工趋向细化,新的岗位不断涌现,如外贸跟单员、报检员等等。

如果我们对国际贸易学科发展不加研讨,对社会需求不予荚注,对本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进行改革,所培养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为国际贸易学科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精通国际贸易相关法规惯例,又能独立完成各类企业的进出口各项环节的运作。而我校原人才培养方案无论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还是在专业课设置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教学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专业技能课程缺失。正是从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角度探讨我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我们才大胆提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要改革。相关论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探讨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建设”于2007年公开发表。实际上,课程设置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专业教师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更广义地说,教学研究可视为科研的一部分。我校新制定的09版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就是本校国贸教研室专业教师深人研讨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通常而言,脱离科研工作的教师,往往没有机会或热情对本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难以实现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其教学内容必然容易枯燥、过时。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其专业方向领域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的动态。这一目的得以实现则需借助科研,科研推动教学与时俱进。

2.科研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阶段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全面检验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指导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是检验四年教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所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收集文献,调查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提升学生研究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带领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举措。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实践丁二作的锻炼。在05级国贸专业论文设计中,大多数同学都参与到我的科研课题。如虢威同学毕业论文课题“湖北粮食物流产业外资进人现状分析”正是我所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粮食物流安全问题探讨”中的部分内容。梁华迪同学的毕业论文题目“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同样是我参与的省级项目——“中国农产品国际营销环境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在没有参与论文课题申报前,多数学生对论文的架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研究目的是模糊的,对收集的资料也不假思索地填充在论文中。论文没有太强的逻辑性,中心也不突出。通过反复指导并阐述自己在科研论文所表达的观点以及课题研究所要实现的目标,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归纳提炼论文所要表达的观点,经过多次比较国内外相关论文,激发他们独立研究并找到与课题有关论据,使他们在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巾得到切实锻炼。这种启发式的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并严谨负责地把守论文质量关避免了学生盲目抄袭或草率应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强烈的进取心,往往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精神、治学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研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3.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贸易研究生论文篇10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它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无法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特点以及相关学科之问的关系,往往沦为有限知识传授的输送者,难于启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是源,教学是流,只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1.科研带动了教学改革

现代科学的发展速度惊人,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新观点层出不穷,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更是如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国际贸易研究对象出现了新领域、新课题,诸如“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第二,国际贸易理论出现新理论、新原则。伴随各国经济发展,利用外资理论、新保护主义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贸易非零和竞争理论、国际贸易“双赢”理论诞生。第三,国际贸易实务出现了新方式、新岗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快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上所达成以货物(或服务)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为标志的电子商务。新形势下,外贸行业内的分工趋向细化,新的岗位不断涌现,如外贸跟单员、报检员等等。

如果我们对国际贸易学科发展不加研讨,对社会需求不予荚注,对本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进行改革,所培养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为国际贸易学科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精通国际贸易相关法规惯例,又能独立完成各类企业的进出口各项环节的运作。而我校原人才培养方案无论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还是在专业课设置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教学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专业技能课程缺失。正是从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角度探讨我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我们才大胆提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要改革。相关论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探讨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建设”于2007年公开发表。实际上,课程设置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专业教师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更广义地说,教学研究可视为科研的一部分。我校新制定的09版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就是本校国贸教研室专业教师深人研讨国际贸易学科发展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通常而言,脱离科研工作的教师,往往没有机会或热情对本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难以实现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其教学内容必然容易枯燥、过时。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其专业方向领域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的动态。这一目的得以实现则需借助科研,科研推动教学与时俱进。

2.科研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阶段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全面检验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指导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是检验四年教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所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收集文献,调查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提升学生研究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带领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举措。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实践丁二作的锻炼。在05级国贸专业论文设计中,大多数同学都参与到我的科研课题。如虢威同学毕业论文课题“湖北粮食物流产业外资进人现状分析”正是我所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粮食物流安全问题探讨”中的部分内容。梁华迪同学的毕业论文题目“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同样是我参与的省级项目——“中国农产品国际营销环境研究”中的一个分支。在没有参与论文课题申报前,多数学生对论文的架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研究目的是模糊的,对收集的资料也不假思索地填充在论文中。论文没有太强的逻辑性,中心也不突出。通过反复指导并阐述自己在科研论文所表达的观点以及课题研究所要实现的目标,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归纳提炼论文所要表达的观点,经过多次比较国内外相关论文,激发他们独立研究并找到与课题有关论据,使他们在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巾得到切实锻炼。这种启发式的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并严谨负责地把守论文质量关避免了学生盲目抄袭或草率应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强烈的进取心,往往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精神、治学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研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3.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贸易研究生论文篇11

(一)全文转载情况统计

【文章标题】论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对中国的启示性意义

【作者】刘光溪

【原发期刊】《对外经贸实务》2009.3.4~8

【全文载于】F8《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06期

【文章标题】中国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及产业安全问题分析

【作者】张晓莹

【原发期刊】《对外经贸实务》2009.1.82~85

【全文载于】F14《物流管理》2009第05期

【文章标题】金融危机下环渤海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分析

【作者】樊敏,洪芸

【原发期刊】《对外经贸实务》2009.9.85~87

【全文载于】F14《物流管理》2009第12期

全文转载数:3 篇

(二)摘要索引情况统计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现状的五点忧思/邱少明(载《国民经济管理》2009第06期)

西方失业理论与我国当前就业实践/郭晨(载《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9第06期)

应对挑战,加快亚洲次区域经济合作/卢国正(载《区域与城市经济》2009第09期)

对外开放发展经验的回顾与思考/张燕生(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9第05期)

发达国家物流管理体制特征及启示/吴爱东(载《物流管理》2009第05期)

金融危机下航运物流业路在何方?/王凌峰(载《物流管理》2009第08期)

中外物流绩效指数差距与制约因素分析/吴爱东(载《物流管理》2009第08期)

广西国际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邹忠全(载《物流管理》2009第09期)

多哈回合谈判评析/朱启松(载《农业经济研究》2009第05期)

朝鲜粮食问题及国际援助通道/沈晓丹(载《农业经济研究》2009第05期)

日本农产品进口卫生安全检查的新变化/张明峰(载《农业经济研究》2009第08期)

湖北水产品出口遭遇美欧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与对策分析/陈玉祥,王京(载《农业经济研究》2009第11期)

制造业国际转移对我国出口结构升级的贡献分析/刘江萍,杨玉桢,齐述丽(载/《产业经济》2009第04期)

生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分析/周蕾(载《产业经济》2009第04期)

中国与巴西的钢铁业竞争力分析/赵丽红(载《产业经济》2009第06期)

外资并购的垄断倾向及其防范分析/李宁顺(载《产业经济》2009第10期)

我国钢铁业面临的产业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陈爱萍(载《产业经济》2009第10期)

浅论美国跨国企业中的多元商业文化/陆颖,刘星(载《企业管理研究》2009第05期)

我国两大家电连锁集团的市场比较分析/山静静(载《贸易经济》2009第05期)

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障碍及我国的应对之策/王丰(载《贸易经济》2009第09期)

本土零售业生存之路:“沃尔玛”还是“阿尔迪”?/段满珍,郭芳,陈光(载《贸易经济》2009第09期)

文化营销:我国外贸企业成功开拓海外市场的利器/周婷,李文静(载《市场营销(下半月・理论版)》2009第08期)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包玲(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5期)

出口企业应对欧盟“REACH”法规的注册方式选择/孙丽燕(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5期)

对外贸易和谐发展的理论分析及实现途径/吴汉嵩(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6期)

对外开放发展经验的回顾与思考/张燕生(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6期)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国际比较分析/董今飞,郭继鸣,牛欣(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6期)

中国入世与反倾销歧视性的变化/汪小雯(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6期)

制造业国际转移对我国出口结构升级的贡献分析/刘江萍,杨玉桢,齐述丽(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6期)

发展服务贸易推动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张少辉(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6期)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齐述丽,俞会新(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6期)

WTO对“相同产品”认定是否要引入PPMs标准?/牟文义(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6期)

新形势下我国FTA的特点及战略取向/姜茜(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6期)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现状及中国的对策/洪涓,白燕(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6期)

影响我国对俄贸易的几个关键问题/刘长生,邹革新,安永明(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6期)

分析国际经贸形势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6期)

中日韩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贾燕霞,胡丹婷(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6期)

科学评价我国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冯雷,张宁(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7期)

外商在华投资独资化的动因分析/鲍洋(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7期)

当前金融危机中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之道/盛水源(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7期)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车文立(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7期)

浅析《亚太贸易协定》优惠原产地规则/钟昌元(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7期)

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比较与分析/董勤(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7期)

美国WTO争端解决政策与实践评析/孙立文(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7期)

以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李健(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8期)

国际贸易单证格式标准化与我国标准体系的建设/胡涵景(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8期)

新兴市场的贸易保护与中国的对策/毕夫(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8期)

WTO贸易救济权的行使与规制/高维新(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8期)

中国与美国、印度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赵书华,张弓(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8期

论美国《自由贸易协定》的新特点及应对策略/王玉婷(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8期)

我国纺织品出口遭遇TBT的困境及出路/米薇(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9期)

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外贸强省的冲击及对策分析/蔡春林,陈万灵(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9期)

当前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与应对/宋林飞(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9期)

金融危机中的贸易保护特点及我国的应对之策/程燕(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9期)

金融危机下多哈谈判前景影响及中国之对策/孙磊(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9期)

美国FTA政策协调经验对我国的启示/高越,付松(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09期)

探求传统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转型之路/杨永清(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11期)

金融危机下我国出口加工业的“倒逼效应”解析/范蓓,朱发根,刘拓(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11期

论加工贸易的“产业毕业制度”/金志刚(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11期)

广东出口贸易外部市场结构问题的分析/刘亚玲(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11期)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及我国应对策略/丁宝根,闫娅(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11期)

经济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新趋势及其对策/陈万灵,任培强(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11期)

多哈回合谈判屡陷困境的原因及其前景探析/陈松洲(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11期)

跨国公司在华R&D新趋势及对策/孙本芝,吴凤平(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11期)

湖北水产品出口遭遇美欧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与对策分析/陈玉祥,王京(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11期)

竞争与合作:日本、中国与东盟的区域三角关系/邓芳(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11期)

中美纺织服装贸易的现状分析/张燕芳(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11期)

论中国FTA贸易救济权制度之构建/高维新(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12期)

江苏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思考/董海英(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12期)

国际金融危机后对广东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马强(载《国际贸易研究》2009第12期)

“国家破产”危机的实质与根源探讨/陶士贵,孙玲(载《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05期)

2009’国际金融新秩序如何迈步?/成万牍(载《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05期)

外商在华投资独资化的动因分析/鲍洋(载《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05期)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现状及中国的对策/洪涓,白燕(载《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05期)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国际比较分析/董今飞,郭继鸣,牛欣(载《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05期)

金融危机下国际资本流动新特点及其影响/孙中和,王红霞(载《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05期)

朝鲜粮食问题及国际援助通道/沈晓丹(载《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05期)

从日本经济急速衰退中想到的问题/孙立坚(载《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05期)

应对挑战,加快亚洲次区域经济合作/卢国正(载《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08期)

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全球化还是区域化?/邢倩倩,张卓,彭静(载《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08期)

美元汇率变动的原因、影响及我国的应对之策/梁艳芳,顾宝志(载《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09期)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探析/密桦,程勇(载《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09期)

跨国公司基于“退出”动因的战略联盟及其策略选择/王宗光,黄聿舟(载《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09期)

国际金融危机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黄范章(载《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10期)

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滞后分析/段炳德(载《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10期)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孙立坚(载《世界经济导刊》2009第11期)

贸易研究生论文篇12

论文摘要:文章以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的构建方式将贸易开放度的度量方法分为指标体系法和模型构建法进行阐述,并对每类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论:尽管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上有较为一致的观点,但是在实证研究方面却出现了不一致的结论,文章就实证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评论。 论文关键词:贸易开放度;经济增长;研究进展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对外开放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经济开放又是把“双刃剑”,既能带来机遇,也会提出严峻的挑战,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历程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在贸易开放度的度量及测算领域出现了许多新观点、新方法,对贸易开放度的实践和认识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并且国外对经济开放的要求已涉及贸易政策、贸易体制、汇率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方式等相当宽泛的领域。与此同时,关于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也随着贸易开放度度量新方法的出现以及计量分析技术的改进,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及度量方法研究的新进展,以及关于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论。 一、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及方法的研究进展 (一)研究现状 最早的贸易开放度度量是从分析对外贸易依存度开始的,即用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来表示贸易开放度。由于这种度量方法简单直观,所以一直为研究者广泛采用。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用外贸依存度来度量贸易开放度的局限性,因为一国外贸依存度受到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国内消费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贸易依存度并不能完全反映贸易开放度的变动,例如大国和小国由于经济规模的差异,显然具有不同的结果。Kuznets在60年代就曾提出“小国比大国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更大”的观点。Edwards(1998)也指出,一个国家即使贸易扭曲严重,但仍然可能有很高的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不能真实地反映贸易政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对如何合理度量贸易开放度出现了许多不同看法。总的看来,国外在构建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时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①基于对结果的影响构建(比如商品价格变化、贸易流量等);②基于政策影响的范围构建(比如平均关税率、非关税壁垒等)。基于结果的测度方式主要评定可观察到的价格(或数量)与在没有贸易限制时的价格(或数量)之间的差别,而基于影响范围的测度方式主要评定各种关税、非关税限制等的深度和广度。在测度贸易开放度方法上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指标体系法,根据贸易扭曲程度,选取一些与贸易政策相关的指标来避免因外贸依存度不能真实反映贸易政策的问题。②模型构建法(也称为“回归法”),首先选取一定的指标,然后运用回归计量方法测算其理论预测值,最终通过比较选取指标实际值与理论预测值的差异来度量贸易开放度。 1.指标体系法。 指标体系法中所构建的贸易开放度指标基本上是基于政策影响的范围构建。有关指标体系法的研究又可分为单一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两类。 (1)单一指标法。 通过比较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上商品销售价格的差异。由于该方法反映了各种影响价格、关税、配额、汇率以及补贴等贸易政策因素,特别是在一些国内没有政策扭曲的国家,价格比较是一种测度贸易政策理想的方法(Harrison,1996)。道拉斯(Dollar,1992)方法是单一指标法的典型例子,道拉斯法是用商品实际价格对贸易开放条件下价格的偏差程度来体现贸易开放度,假设美国市场价格为自由贸易条件下的价格,其计算公式为:RPL=PTi/eiPTux,式中PTi、PTux分别代表特定的某i国和美国国内可贸易商品价格,ei代表该国货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显然,当一国“RPL”值较高时,则表示该国贸易开放度较低,反之亦然。而Rodriguez & Rodfik(2001)运用Dollars方法作为解释国家和地区间经济增长不同的贸易开放度指标时发现,Dollars的贸易扭曲指标对于模型构造和分析数据的适度变化很敏感,并且利用Dollars方法计算的贸易开放度有时会出现明显的失常。 一些研究者使用与贸易限制有关的变量作为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使用较多的变量指标有平均关税率、黑市交易费用(BMP)、非关税壁垒(NTBs)、贸易数量限制(QRs)、集成关税率(CTR)等。但是,Anderson & Neary(1994)指出,只有当关税是贸易保护的唯一形式时,贸易开放指数才可以用平均关税率来度量。还有一些研究者采用外汇市场的黑市交易费用(BMP)来替代外贸扭曲程度(Levine & Renelt,1992;Lundberg & Squire,2003)。但是Rodriguez & Rodrik(2001)指出,在利用黑市交易费用作为贸易开放度的指标时要谨慎,因为很高的黑市交易费用可能是由于整个宏观政策的失败引起,但是其中有许多的政策可能与贸易开放度无关。在比较Dollar(1992)、Ben-David(1993)、Sachs&warner(1995)、Edwards(1998)的研究后认为关税水平和NTBs是测度贸易开放度合适的指标。 (2)综合指标法。 在利用单一的指标作为贸易开放度指标的基础上,一些学者综合运用多种指标来全面考察一国的贸易开放度,Sachs & Warner(1995)就是综合指标法的一个典型例子。采用“二进制”的做法,Sachs & Warner综合运用5类指标将国家分为开放或不开放两种类型,这五类指标包括:非关税壁垒覆盖范围超过总贸易的40%,平均关税率达40%或更高,黑市交易费用超过20%,为计划经济体制,主要出口商品部门存在国家垄断。由于Sachs-Warner指标构建简单且比较完整,所以被广泛地使用,Charles(2003)认为该指标作为一个合成的指标方式,每一部分都包括了“反开放”政策的一个方面,如果这些政策失灵,那么将导致宏观经济的扭曲,因此,认为Sachs&Warner指标是最值得参考和采纳的贸易开放度指标。Edwards(1998)利用一组9种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包括Sachs&Warner(1995)指标、世界银行(1987)世界发展报告对外导向型指标、Leamer(1988)开放度指标、BMP、工业制成品平均关税水平、NTBs、基于Heritage Foundation的贸易政策指 数、贸易关税占总贸易比重、Wolf(1993)的进口扭曲指标,构造了贸易开放度的测度指标,并且测算了每一个开放度指标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Heritage Foundation(2002)以构建的贸易政策指标把国家分为5个层次用以表示不同的贸易扭曲程度。 2.模型构建法。 在指标体系法基础上,一些研究者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构造贸易开放度指标。利用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异作为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由于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真实值与预测值差异的一个原因,所以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基于贸易政策的影响结果而构建的。从已有文献来看,采用的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要素禀赋模型;②引力模型;③出口总量结构模型;④贸易强度模型等。 最先采用回归法测算贸易开放度的是Balassa(1985),Balassa构造了一个“出口总量结构模型”,以出口量为因变量,人均收入、人口、可用矿产资源为自变量,利用43个国家1973—1979年期间数据估计贸易比重,若其残差值为负,则该经济体就被解释为“对内导向型”;反之,则为“对外导向型”。 Leamer(1988)使用了包含资本、土地、劳动力、石油、煤炭以及矿产等的Heckscher-Ohlin-Vanek要素禀赋模型,对53个国家在3位数商品分类标准(SITC)上183种商品的双边贸易数据估计贸易强度,然后利用预测值与实际值之差的平均值作为贸易开放度指标。 Pritchett(1996)利用回归分析法构造了一个建立在贸易强度模型上测度贸易开放度的方法——把贸易比重作为人口、地域面积、运输费用、石油虚变量、人均GDP、人均GDP的平方的函数,通过该结构调整贸易强度模型估计贸易比重,然后把实际值与预测值之差作为贸易开放度的指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把贸易引力模型引入到贸易开放度的度量研究中来。Stewart(1999)以引力模型为基础,提出以该国与其他所有贸易往来国的双边贸易流量为基础计算开放度的方法。Stewart方法以贸易实际流量与以引力模型为基 础的贸易流动预测值之比作为贸易强度(tradeintensity),以计算出来的贸易强度来代替贸易开放度,Stewart将贸易强度分为出口强度与进口强度两类。 国内对贸易开放度度量的研究,近期的主要有:李仲(1998)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三个方面研究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包群、许和连和赖明勇(2003)用五种度量指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开放度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沈利生(2005)在剖析了传统的外贸依存度定义的基础上,论证了计算外贸依存度的新公式,并对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的外贸依存度进行了对比。 (二)分析与评论 综合来看,各类贸易开放度指标存在着共同弊端,即难以准确刻画贸易开放度指标与真实的贸易开放度之间变动的必然联系。如Dollars方法简单地把价格偏差看作是经济政策作用的结果,但实际上像运输成本、货币及汇率政策等对商品价格都有影响,因此,很难断定价格偏差的波动到底是贸易开放度变化的结果,还是其他影响贸易商品价格的因素发生变化的结果。Sachs-Warner法也存在类似问题,如用“黑市汇价是否超出官方汇率20%”作为区分贸易开放度的标准,因为黑市汇价超过官价20%的国家,基本上都是些通货膨胀率高、外债占本国GNP比重大,以及贸易条件和经济体制差的国家,因此,这些国家的黑市汇价与官方汇价的偏差与贸易政策缺乏必然的相关性。对于Edwards法,从本质上讲,这种方法并没有创新之处,虽然实证研究表明Edwards度量方法的准确性比以往的一些方法都有了显著提高,但是,Edwards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为权数的人均GDP,如果选用GDP的对数作为权数,则Edwards开放度指标可能出现结论的差异。 而运用模型构建法所构建的贸易开放度指标,如Balassa方法的缺点首先是利用了较短时期的样本数据,其次是在Balassa的“出口总量结构模型”中要素禀赋被描述为“每一个国家要素禀赋相对于世界的特殊性”,是一个国家相对于世界可耕种土地、资本、受教育人口的比重,在模型中不包括任何直接的贸易政策变量、地理规模和其他潜在的非政策变量。虽然Leamer的方法比直接利用贸易强度作为贸易开放度指标有合理性,但是Pritchett(1996)指出,Leamer的贸易开放度测度指标与其他的指标如进口渗透(ireport penetration)、配额以及关税联系紧密,如果Leamer得出某个国家相对开放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同时很可能会存在较高的关税、配额或者较低的进口渗透。这种构建贸易开放度指标的方法只能说明模型整合了与贸易有关的各种影响因素和这个国家偏离样本中所有国家贸易限制平均水平的程度,因此,这种测度方法只能是相对的,而不能是绝对的。 二、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 (一)研究现状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贸易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渠道主要来源于贸易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促进资本形成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等。以Romer(1986)、Lucas(1988)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则认为贸易开放度主要通过加快本国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尽管在理论方面对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较为一致的观点,但在实证研究方面学者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最明显的是关于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的选取。不同的度量方法、不同的贸易开放度指标导致了不同的结论,研究者还没有发现能完全反映贸易政策的贸易开放度的满意指标,同时样本空间选取的不同往往也导致了结论的不同。 1.利用单一或多个贸易开放度指标考察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道拉斯(Dollars,1992)用自己构建的贸易开放度指标RPL(relative price level),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度与人均GDP有着显著的联系,得出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汇率的稳定、贸易自由化可以改善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的结论。Edwards(1992)利用Learner(1988)的6个贸易开放度变量和其他8个各不相同的贸易开放度指标研究了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了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依赖于所选择的贸易开放度度量方法。Harrison(1996)利用7种贸易开放度指标分析了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Harrison运用了不同的时期数据分析时发现,若按年度数据,7种开放度指标中有6个开放度指标统计显著 ;若按五年平均数据,7种指标中有3种统计显著(BMP和Dollars(1992)的两个指 标),然而当利用截面数据时,7种指标中只有1种统计显著。Edwards(1998)利用一组包括Sachs&Warner(1995)指标、世界银行(1987)世界发展报告中的对外导向型指标等9种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对93个国家1960-1990年的数据分析了贸易开放度与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得出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加快了生产率增长的结论。在研究平均关税率表示的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弱,Rodgiguez & Rodrik(2001)分别运用Dollar(1992)、Be-David(1993)、Sachs&Warner(1995)、Edwards(1998)提出的贸易开放度度量方法,使用world bank的1980~1990年43个国家的数据发现平均关税率与TFP之间存在显著的积极关系。 Yanikkaya,H(2003)在研究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把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分成2类:一类是以贸易量来度量,一类是以有关贸易限制来度量,运用1970-1997年超过100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结果发现以各类以贸易量度量的贸易开放度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和积极的关系,所有的以有关贸易限制度量的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除了当前账目支付(currentAccount Payments))均与经济增长也存在显著和积极的关系,从而得出:不管该国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是大国还是小国,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和积极的影响的结论。 2.利用模型构建法构建的贸易开放度指标研究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Levine&Renelt(1992)在分析119个国家1960-1989年期间的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应用Learner(1988)的Extreme-bounds分析方法,采用了一组指标包括Dollars(1992)价格扭曲指标、平均黑市交易费用(BMP)、Leamer(1988)的贸易开放度指标验证了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了认为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通过投资而存在一种重要的联系。Lee(1993)构造了一个国家正常的进口比重来衡量贸易壁垒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评估方法,研究发现以其构造的自由贸易开放度为基础构建的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ritchett(1996)利用结构调整的贸易强度模型构造的贸易开放度指标,通过回归后得出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的结论。 关于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近期的主要有:兰宜生(2002)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贸易开放度(以外贸依存度与外资依存度之和表示)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对外开放度与各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对外开放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包群、许和连和赖明勇(2003)用脉冲响应函数(IRFs)和方差分解法(Variance decompositions),就贸易开放度与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度(以外贸依存度表示)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着时间上的波动性。Jin Jang C(2004)运用中国各省1978-1998的数据,以外贸依存度表示的贸易开放度分析了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东部沿海省份,贸易开放度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影响,且在有些省份这种影响非常显著;而在内地各省增加贸易开放度反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分析与评论 对于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出现了不一致的结论,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选取差异所造成。 由于各类贸易开放度指标(不管是指标体系法还是模型构建法)均是从某一个或某些方面反映贸易政策的变换,难以准确刻画贸易开放度指标与真实的贸易开放度之间变动的必然联系,所以不同的度量指标导致了不同的结论。如Edwards(1992,1998)的研究。当用BMP作为贸易开放度的度量指标时,Harrison(1996),Sala-I-Martin(1997)均表明BMP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积极关系,但Rodriguez&Rodrik(2001)则认为由于BMP与许多的“坏”政策(如高通涨、高腐败等) 存在高度相关,所以很难用BMP来度量一项政策。 2.样本空间选取的差异所造成。 不同的样本国、不同的时间区域、不同的样本数据会导致不同的结论。如Harrison(1996)利用7种贸易开放度指标分析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若按年度数据,7种开放度指标中有6种开放度指标统计显著;若按五年平均数据,7种指标中有3种统计显著,然而当使用截面数据时,7种指标中只有1种统计显著。Sala-I-Martin(1997),发现平均关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很弱,而Rodgiguez & Rodrik(2001)运用43个国家的数据发现平均关税率与TFP之间存在显著的积极关系。 3.存在某些计量分析技术的原因。 如大多的研究者运用跨国(地区)截面数据作回归检验时,可能存在异方差问题,这些研究没有考虑不同国家(地区)的特殊特征,而是假设所选取的国家集具有共同的经济结构和相似的生产技术,这在现实经济中是无法满足的(许和连、赖明勇,2002)。而国家(地区)之间不仅仅在体制、政治与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对外部冲击(external shocks)的反应也不一样,所以当选取不同的国家(地区)作为分析的对象时,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论。如Edwards(1998),Rodgiguez & Rodrik(2001)运用world bank的43个国家的数据发现平均关税率与TFP之间存在显著的积极关系,当把样本国增加至66个时,结论却出现了差异(Yanikkaya,H,2003)。 4.存在某些临界影响问题。 贸易开放度是否对该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与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人均GDP),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贸易开放度的大小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如Jin Jang C(2004)在研究贸易开放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时发现,东部沿海省份,贸易开放度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影响,而在内地各省增加贸易开放度反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的影响。Miller & Upadhyay(2000)运用83个国家1960~1989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在低收入国家,人力资本对TFP存在负的影响,直到贸易开放度超过了一个临界值,这种影响则变成正的。 5.与研究者预先设定的某种假设条件有关。 如在研究平均关税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Lee (1993),Harrison(1996),Edwards(1998)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和积极的关系,而Edwards(1992),Sala-I-Martin(1997),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弱,Rodgiguez & Rodrik(2001),Yanikkaya,H(2003)指出。以上的这些研究中的很多研究者在检验时总是假设贸易限制对经济增长是有害的,而不管该国的发展水平和大小,所以造成了结论的差异。 三、结论 本文就贸易开放度的度量指标和方法以及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和评论。 关于贸易开放度指标的度量方法,本文根据构建方法将其分成了指标体系法和模型构建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各类贸易开放度指标存在的共同弊端,均是从某一个或某些方面反映贸易政策的变换,难以准确刻画贸易开放度指标与真实的贸易开放度之间变动的必然联系。 尽管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上有较为一致的观点,但是在实证研究方面却出现了不一致的结论,本文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1)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选取差异所造成; (2)样本空间选取的差异所造成。不同的样本国、不同的时间区域、不同的样本数据会导致不同的结论: (3)存在某些计量分析技术的原因,一些研究者在运用计量分析技术检验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可能存在异方差和“伪回归”问题; (4)存在某些临界影响问题,贸易开放度是否对该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与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人均GDP)、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5)与研究者预先设定的某些假设条件有关。 最后,我们认为在选用何种指标来测度一国的贸易开放度,应当以该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贸易发展情况为依据,所选取的指标既要反映对外开放过程中的贸易政策的变化,又要尽可能的体现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 用机理。而研究者对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之前首先要对其进行仔细的定性分析,对于对外贸易的扩张或者缩减以及贸易限制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但是,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变化和复杂的,而统计计量检验的使用只能作为必要的补充信息。

贸易研究生论文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7-0004-0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对外开放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经济开放又是把“双刃剑”,既能带来机遇,也会提出严峻的挑战,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历程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在贸易开放度的度量及测算领域出现了许多新观点、新方法,对贸易开放度的实践和认识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并且国外对经济开放的要求已涉及贸易政策、贸易体制、汇率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方式等相当宽泛的领域。与此同时,关于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也随着贸易开放度度量新方法的出现以及计量分析技术的改进,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及度量方法研究的新进展,以及关于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论。

一、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及方法的研究进展

(一)研究现状

最早的贸易开放度度量是从分析对外贸易依存度开始的,即用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来表示贸易开放度。由于这种度量方法简单直观,所以一直为研究者广泛采用。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用外贸依存度来度量贸易开放度的局限性,因为一国外贸依存度受到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国内消费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贸易依存度并不能完全反映贸易开放度的变动,例如大国和小国由于经济规模的差异,显然具有不同的结果。Kuznets在60年代就曾提出“小国比大国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更大”的观点。Edwards(1998)也指出,一个国家即使贸易扭曲严重,但仍然可能有很高的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不能真实地反映贸易政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对如何合理度量贸易开放度出现了许多不同看法。总的看来,国外在构建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时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①基于对结果的影响构建(比如商品价格变化、贸易流量等);②基于政策影响的范围构建(比如平均关税率、非关税壁垒等)。基于结果的测度方式主要评定可观察到的价格(或数量)与在没有贸易限制时的价格(或数量)之间的差别,而基于影响范围的测度方式主要评定各种关税、非关税限制等的深度和广度。在测度贸易开放度方法上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指标体系法,根据贸易扭曲程度,选取一些与贸易政策相关的指标来避免因外贸依存度不能真实反映贸易政策的问题。②模型构建法(也称为“回归法”),首先选取一定的指标,然后运用回归计量方法测算其理论预测值,最终通过比较选取指标实际值与理论预测值的差异来度量贸易开放度。

1.指标体系法。

指标体系法中所构建的贸易开放度指标基本上是基于政策影响的范围构建。有关指标体系法的研究又可分为单一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两类。

(1)单一指标法。

通过比较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上商品销售价格的差异。由于该方法反映了各种影响价格、关税、配额、汇率以及补贴等贸易政策因素,特别是在一些国内没有政策扭曲的国家,价格比较是一种测度贸易政策理想的方法(Harrison,1996)。道拉斯(Dollar,1992)方法是单一指标法的典型例子,道拉斯法是用商品实际价格对贸易开放条件下价格的偏差程度来体现贸易开放度,假设美国市场价格为自由贸易条件下的价格,其计算公式为:RPL=PTi/eiPTux,式中PTi、PTux分别代表特定的某i国和美国国内可贸易商品价格,ei代表该国货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显然,当一国“RPL”值较高时,则表示该国贸易开放度较低,反之亦然。而Rodriguez & Rodfik(2001)运用Dollars方法作为解释国家和地区间经济增长不同的贸易开放度指标时发现,Dollars的贸易扭曲指标对于模型构造和分析数据的适度变化很敏感,并且利用Dollars方法计算的贸易开放度有时会出现明显的失常。

一些研究者使用与贸易限制有关的变量作为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使用较多的变量指标有平均关税率、黑市交易费用(BMP)、非关税壁垒(NTBs)、贸易数量限制(QRs)、集成关税率(CTR)等。但是,Anderson & Neary(1994)指出,只有当关税是贸易保护的唯一形式时,贸易开放指数才可以用平均关税率来度量。还有一些研究者采用外汇市场的黑市交易费用(BMP)来替代外贸扭曲程度(Levine & Renelt,1992;Lundberg & Squire,2003)。但是Rodriguez & Rodrik(2001)指出,在利用黑市交易费用作为贸易开放度的指标时要谨慎,因为很高的黑市交易费用可能是由于整个宏观政策的失败引起,但是其中有许多的政策可能与贸易开放度无关。在比较Dollar(1992)、Ben-David(1993)、Sachs&warner(1995)、Edwards(1998)的研究后认为关税水平和NTBs是测度贸易开放度合适的指标。

(2)综合指标法。

在利用单一的指标作为贸易开放度指标的基础上,一些学者综合运用多种指标来全面考察一国的贸易开放度,Sachs & Warner(1995)就是综合指标法的一个典型例子。采用“二进制”的做法,Sachs & Warner综合运用5类指标将国家分为开放或不开放两种类型,这五类指标包括:非关税壁垒覆盖范围超过总贸易的40%,平均关税率达40%或更高,黑市交易费用超过20%,为计划经济体制,主要出口商品部门存在国家垄断。由于Sachs-Warner指标构建简单且比较完整,所以被广泛地使用,Charles(2003)认为该指标作为一个合成的指标方式,每一部分都包括了“反开放”政策的一个方面,如果这些政策失灵,那么将导致宏观经济的扭曲,因此,认为Sachs&Warner指标是最值得参考和采纳的贸易开放度指标。Edwards(1998)利用一组9种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包括Sachs&Warner(1995)指标、世界银行(1987)世界发展报告对外导向型指标、Leamer(1988)开放度指标、BMP、工业制成品平均关税水平、NTBs、基于Heritage Foundation的贸易政策指

数、贸易关税占总贸易比重、Wolf(1993)的进口扭曲指标,构造了贸易开放度的测度指标,并且测算了每一个开放度指标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Heritage Foundation(2002)以构建的贸易政策指标把国家分为5个层次用以表示不同的贸易扭曲程度。

2.模型构建法。

在指标体系法基础上,一些研究者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构造贸易开放度指标。利用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异作为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由于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真实值与预测值差异的一个原因,所以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基于贸易政策的影响结果而构建的。从已有文献来看,采用的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要素禀赋模型;②引力模型;③出口总量结构模型;④贸易强度模型等。

最先采用回归法测算贸易开放度的是Balassa(1985),Balassa构造了一个“出口总量结构模型”,以出口量为因变量,人均收入、人口、可用矿产资源为自变量,利用43个国家1973―1979年期间数据估计贸易比重,若其残差值为负,则该经济体就被解释为“对内导向型”;反之,则为“对外导向型”。

Leamer(1988)使用了包含资本、土地、劳动力、石油、煤炭以及矿产等的Heckscher-Ohlin-Vanek要素禀赋模型,对53个国家在3位数商品分类标准(SITC)上183种商品的双边贸易数据估计贸易强度,然后利用预测值与实际值之差的平均值作为贸易开放度指标。

Pritchett(1996)利用回归分析法构造了一个建立在贸易强度模型上测度贸易开放度的方法――把贸易比重作为人口、地域面积、运输费用、石油虚变量、人均GDP、人均GDP的平方的函数,通过该结构调整贸易强度模型估计贸易比重,然后把实际值与预测值之差作为贸易开放度的指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把贸易引力模型引入到贸易开放度的度量研究中来。Stewart(1999)以引力模型为基础,提出以该国与其他所有贸易往来国的双边贸易流量为基础计算开放度的方法。Stewart方法以贸易实际流量与以引力模型为基础的贸易流动预测值之比作为贸易强度(tradeintensity),以计算出来的贸易强度来代替贸易开放度,Stewart将贸易强度分为出口强度与进口强度两类。

国内对贸易开放度度量的研究,近期的主要有:李仲(1998)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三个方面研究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包群、许和连和赖明勇(2003)用五种度量指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开放度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沈利生(2005)在剖析了传统的外贸依存度定义的基础上,论证了计算外贸依存度的新公式,并对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的外贸依存度进行了对比。

(二)分析与评论

综合来看,各类贸易开放度指标存在着共同弊端,即难以准确刻画贸易开放度指标与真实的贸易开放度之间变动的必然联系。如Dollars方法简单地把价格偏差看作是经济政策作用的结果,但实际上像运输成本、货币及汇率政策等对商品价格都有影响,因此,很难断定价格偏差的波动到底是贸易开放度变化的结果,还是其他影响贸易商品价格的因素发生变化的结果。Sachs-Warner法也存在类似问题,如用“黑市汇价是否超出官方汇率20%”作为区分贸易开放度的标准,因为黑市汇价超过官价20%的国家,基本上都是些通货膨胀率高、外债占本国GNP比重大,以及贸易条件和经济体制差的国家,因此,这些国家的黑市汇价与官方汇价的偏差与贸易政策缺乏必然的相关性。对于Edwards法,从本质上讲,这种方法并没有创新之处,虽然实证研究表明Edwards度量方法的准确性比以往的一些方法都有了显著提高,但是,Edwards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为权数的人均GDP,如果选用GDP的对数作为权数,则Edwards开放度指标可能出现结论的差异。

而运用模型构建法所构建的贸易开放度指标,如Balassa方法的缺点首先是利用了较短时期的样本数据,其次是在Balassa的“出口总量结构模型”中要素禀赋被描述为“每一个国家要素禀赋相对于世界的特殊性”,是一个国家相对于世界可耕种土地、资本、受教育人口的比重,在模型中不包括任何直接的贸易政策变量、地理规模和其他潜在的非政策变量。虽然Leamer的方法比直接利用贸易强度作为贸易开放度指标有合理性,但是Pritchett(1996)指出,Leamer的贸易开放度测度指标与其他的指标如进口渗透(ireport penetration)、配额以及关税联系紧密,如果Leamer得出某个国家相对开放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同时很可能会存在较高的关税、配额或者较低的进口渗透。这种构建贸易开放度指标的方法只能说明模型整合了与贸易有关的各种影响因素和这个国家偏离样本中所有国家贸易限制平均水平的程度,因此,这种测度方法只能是相对的,而不能是绝对的。

二、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

(一)研究现状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贸易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渠道主要来源于贸易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促进资本形成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等。以Romer(1986)、Lucas(1988)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则认为贸易开放度主要通过加快本国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尽管在理论方面对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较为一致的观点,但在实证研究方面学者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最明显的是关于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的选取。不同的度量方法、不同的贸易开放度指标导致了不同的结论,研究者还没有发现能完全反映贸易政策的贸易开放度的满意指标,同时样本空间选取的不同往往也导致了结论的不同。

1.利用单一或多个贸易开放度指标考察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道拉斯(Dollars,1992)用自己构建的贸易开放度指标RPL(relative price level),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度与人均GDP有着显著的联系,得出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汇率的稳定、贸易自由化可以改善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的结论。Edwards(1992)利用Learner(1988)的6个贸易开放度变量和其他8个各不相同的贸易开放度指标研究了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了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依赖于所选择的贸易开放度度量方法。Harrison(1996)利用7种贸易开放度指标分析了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Harrison运用了不同的时期数据分析时发现,若按年度数据,7种开放度指标中有6个开放度指标统计显著;若按五年平均数据,7种指标中有3种统计显著(BMP和Dollars(1992)的两个指

标),然而当利用截面数据时,7种指标中只有1种统计显著。Edwards(1998)利用一组包括Sachs&Warner(1995)指标、世界银行(1987)世界发展报告中的对外导向型指标等9种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对93个国家1960-1990年的数据分析了贸易开放度与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得出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加快了生产率增长的结论。在研究平均关税率表示的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弱,Rodgiguez & Rodrik(2001)分别运用Dollar(1992)、Be-David(1993)、Sachs&Warner(1995)、Edwards(1998)提出的贸易开放度度量方法,使用world bank的1980~1990年43个国家的数据发现平均关税率与TFP之间存在显著的积极关系。

Yanikkaya,H(2003)在研究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把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分成2类:一类是以贸易量来度量,一类是以有关贸易限制来度量,运用1970-1997年超过100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结果发现以各类以贸易量度量的贸易开放度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和积极的关系,所有的以有关贸易限制度量的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除了当前账目支付(currentAccount Payments))均与经济增长也存在显著和积极的关系,从而得出:不管该国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是大国还是小国,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和积极的影响的结论。

2.利用模型构建法构建的贸易开放度指标研究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Levine&Renelt(1992)在分析119个国家1960-1989年期间的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应用Learner(1988)的Extreme-bounds分析方法,采用了一组指标包括Dollars(1992)价格扭曲指标、平均黑市交易费用(BMP)、Leamer(1988)的贸易开放度指标验证了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了认为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通过投资而存在一种重要的联系。Lee(1993)构造了一个国家正常的进口比重来衡量贸易壁垒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评估方法,研究发现以其构造的自由贸易开放度为基础构建的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ritchett(1996)利用结构调整的贸易强度模型构造的贸易开放度指标,通过回归后得出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的结论。

关于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近期的主要有:兰宜生(2002)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贸易开放度(以外贸依存度与外资依存度之和表示)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对外开放度与各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对外开放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包群、许和连和赖明勇(2003)用脉冲响应函数(IRFs)和方差分解法(Variance decompositions),就贸易开放度与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度(以外贸依存度表示)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着时间上的波动性。Jin Jang C(2004)运用中国各省1978-1998的数据,以外贸依存度表示的贸易开放度分析了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东部沿海省份,贸易开放度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影响,且在有些省份这种影响非常显著;而在内地各省增加贸易开放度反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分析与评论

对于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出现了不一致的结论,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选取差异所造成。

由于各类贸易开放度指标(不管是指标体系法还是模型构建法)均是从某一个或某些方面反映贸易政策的变换,难以准确刻画贸易开放度指标与真实的贸易开放度之间变动的必然联系,所以不同的度量指标导致了不同的结论。如Edwards(1992,1998)的研究。当用BMP作为贸易开放度的度量指标时,Harrison(1996),Sala-I-Martin(1997)均表明BMP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积极关系,但Rodriguez&Rodrik(2001)则认为由于BMP与许多的“坏”政策(如高通涨、高腐败等)存在高度相关,所以很难用BMP来度量一项政策。

2.样本空间选取的差异所造成。

不同的样本国、不同的时间区域、不同的样本数据会导致不同的结论。如Harrison(1996)利用7种贸易开放度指标分析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若按年度数据,7种开放度指标中有6种开放度指标统计显著;若按五年平均数据,7种指标中有3种统计显著,然而当使用截面数据时,7种指标中只有1种统计显著。Sala-I-Martin(1997),发现平均关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很弱,而Rodgiguez & Rodrik(2001)运用43个国家的数据发现平均关税率与TFP之间存在显著的积极关系。

3.存在某些计量分析技术的原因。

如大多的研究者运用跨国(地区)截面数据作回归检验时,可能存在异方差问题,这些研究没有考虑不同国家(地区)的特殊特征,而是假设所选取的国家集具有共同的经济结构和相似的生产技术,这在现实经济中是无法满足的(许和连、赖明勇,2002)。而国家(地区)之间不仅仅在体制、政治与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对外部冲击(external shocks)的反应也不一样,所以当选取不同的国家(地区)作为分析的对象时,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论。如Edwards(1998),Rodgiguez & Rodrik(2001)运用world bank的43个国家的数据发现平均关税率与TFP之间存在显著的积极关系,当把样本国增加至66个时,结论却出现了差异(Yanikkaya,H,2003)。

4.存在某些临界影响问题。

贸易开放度是否对该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与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人均GDP),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贸易开放度的大小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如Jin Jang C(2004)在研究贸易开放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时发现,东部沿海省份,贸易开放度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影响,而在内地各省增加贸易开放度反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的影响。Miller & Upadhyay(2000)运用83个国家1960~1989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在低收入国家,人力资本对TFP存在负的影响,直到贸易开放度超过了一个临界值,这种影响则变成正的。

5.与研究者预先设定的某种假设条件有关。

如在研究平均关税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Lee

(1993),Harrison(1996),Edwards(1998)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和积极的关系,而Edwards(1992),Sala-I-Martin(1997),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弱,Rodgiguez & Rodrik(2001),Yanikkaya,H(2003)指出。以上的这些研究中的很多研究者在检验时总是假设贸易限制对经济增长是有害的,而不管该国的发展水平和大小,所以造成了结论的差异。

三、结论

本文就贸易开放度的度量指标和方法以及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和评论。

关于贸易开放度指标的度量方法,本文根据构建方法将其分成了指标体系法和模型构建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各类贸易开放度指标存在的共同弊端,均是从某一个或某些方面反映贸易政策的变换,难以准确刻画贸易开放度指标与真实的贸易开放度之间变动的必然联系。

尽管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上有较为一致的观点,但是在实证研究方面却出现了不一致的结论,本文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1)贸易开放度度量指标选取差异所造成;

(2)样本空间选取的差异所造成。不同的样本国、不同的时间区域、不同的样本数据会导致不同的结论:

(3)存在某些计量分析技术的原因,一些研究者在运用计量分析技术检验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可能存在异方差和“伪回归”问题;

(4)存在某些临界影响问题,贸易开放度是否对该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与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人均GDP)、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