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网络技论文实用13篇

现代网络技论文
现代网络技论文篇1
现代网络技论文篇2

一、现代网络技术的道德冲突

“面对迅速延伸的信息高速公路和铺天盖地的因特网,我们有一种被一网打尽的感觉,整个世界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与伦理道德产生了一系列冲突。

1.网络空间的特殊性与现存道德环境的冲突

网络空间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人类生活环境,使原有道德经验与价值观念受到挑战。网络技术所带来的隐蔽性、无约束性、扩大性和虚拟性,易引发人格的分裂,导致交往出现的情感淡漠、伦理道德的信任危机、道德行为失衡等伦理道德问题。这是由于在使用网络时终日与媒体画面打交道,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往。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功利化、经济化、冷漠化、商品化,并逐渐丧失最起码的道德良知与社会关切。马尔科维奇说:技术的文明进步创造各种方法来克服人与人之间地区的和时间的距离,也创造了强大的分离因素,其后果就是使人与人之间过分隔离,互不理解和偏执,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弱。特别是网络空间的虚拟和开放性所导致的道德信任危机,使现实世界丧失了真实感,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给道德的诚信原则以巨大的冲击。一旦网络个体回到现实生活中,就会对现实也保持着一种警惕,认为现实世界也是虚幻的、不真实的。网民如果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转变不及时的话,就会加剧现实社会人际关系交往上的信任危机。

由此可见,网络传播自身体现的技术理性、工具价值,在不时地动摇着人们原有的人文理性、目标价值,从而导致人们成为“科技拜物教”的信徒,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不能自拔,逃避现实生活,漠视正常的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对社会缺乏责任感和参与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奔驰着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既有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从而造成人们价值标准的紊乱和精神上的困惑。

2.网络交往与人的特殊道德习性和伦理心理机制的冲突

网络空间交往为不道德的入网者进行种种不.道德的行为开了绿灯,导致了网络道德意识弱化及道德行为的失衡。个人隐私权的侵犯,知识产权的纷争,网络黑客与网络偷窃等都是对其最好的说明。其原因是因为在网络空间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创造自己喜欢的角色,塑造虚拟理想的自我,并在网上寻求自我表现,并且相互交往的对象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仿佛带上了人格面具。有一种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心理放纵感,这就容易造成个人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下降,丧失理想信念,导致其精神萎靡,自由散漫,我行我素,价值观念扭曲,唯利是图,不利于人际关系的稳定。这时,网络就成为了一片似乎可以让人们为所欲为的自由的乐土。另一方面,网络交往具有平等性的心态,在网上交往主体的平等性得到了强化,交往行为的道德性则有所削弱,伦理道德对“网友”的约束性小,这既强化了“网友”交往关系的平等性,也使交往的关系具有了较大的易变性和复杂性。

3.网络社会道德的不确定性与传统伦理作用的冲突

在网络社会中没有形成统一的道德标准,网络个体所持有的观点不同易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带来人的认知倦怠、伦理判断力弱化。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只要符合自己的信仰即可,不考虑是否破坏传统道德的问题。个体在全球性的网络群体中显得微不足道,沧海一粟的渺小感觉让人们觉得自己的行为也就不受什么限制,具有更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所受到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也就更少一些,造成传统伦理道德防线极易崩溃,并失去其原有的作用。同时,这也助长了无政府主义风气,削弱了国家对精神领域的控制。传统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受到了来自于网络的道德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的冲击和挑战。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对自由不加限制必将导致不自由。然而,在互联网上,由于没有统一的管制与约束机制,无政府主义便在网上逞尽随意攻击、谩骂政府、大搞人身攻击之能事。由于信息交流之间缺少监管和引导,只要某种思潮的流行一旦形成,必然带有一定的喷性,使得后来者不经意间被裹挟于其中。因此,在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普遍缺失的今天,人们很容易把既有的一切当成必然。于是,人们头脑中的那块至关重要的精神领地便轻易地被占领,与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很大的冲突。

进一步说,网络创造的全新广大空间,造成了多种观念相互激荡、多种思潮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融合,使主流伦理观念淹没于散沙个人祈求之中,导致人的道德选择的迷惘。使个体的行为与其后果的载体之间的距离超过了道德发挥作用的范围,由此导致了在网络空间中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加上新的网络伦理规则没有及时制定出来,对许多网络行为无法直接用对与错来回答。因此,在如何选择和选择什么道德时存在着一个道德约束的真空地带。

汤因比提出:“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人类正是在“知识就是力量”伟大口号鼓舞下从愚昧走向文明、走向现代的。但人类也正是在科学万能论的迷梦中悄悄执行了自己精神的“安乐死”。

二、扬弃网络技术负面道德效应的途径

“网络已成为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或第一生存环境,但从上述的分析可知随着网络日益广泛的应用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同时也伴生着一系列的网络伦理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塑造一个安全的数字化环境。”笔者认为网络伦理的建设重点不是在具体的法律、规则的制定方面,而是应立足于网络行为主体的精神文明建设上来解决。通过开展人文教育、培育网络文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为人们的网络交往提供正确的导向,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社会。

1.推进网络技术的发展,培育网络文明。树立履行网络信任责任的伦理道德观念

现代技术的发展对网络文明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其中的关键点在于人,在于人对网络这个工具的使用。要求网络主体要文明用语、文明操作、文明创造,能够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应用来反思、改造、完善和发展自身,充分考虑网络安全问题,培育一个具有诚信、公正、平等的网络文明作风的和谐网络空间。网络文明要求在网上建立互相尊重的道德理念,抑制相反行为衍生,树立优化和安全的网络文明意识。一个重要的硬件是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可以利用设置保护内部信息的“防火墙”等技术,增强技术辨污、排污、清污的能力,控制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病毒等对社会发展有不良影响的精神垃圾。另一个重要的软件要素是:一个人的网上行为必须受到限制,要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网络文明意识水平,尊重他人权利和自由,包括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著作权、名誉权等等,积极履行维护网络信用的责任。在互联网上营造一个充满活力而又没有污染的文明网络环境,使网络真正成为人们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文明空间。

2.通过人文教育。树立网络主体人文精神意识,实现网络主体自律性

人们在网络世界中的现实的生命生存是通过自觉的技术活动才获得现实的完满性的,它需要生命意识对技术意识的渗透。这就要求通过人文教育树立网络主体的人文精神意识。把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教育提升到人的精神境界教育,并通过关怀个人发展、人类进步与命运的教育,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文化品格和思想境界,使其成为胸襟广阔、精神和谐、趣味高尚、人格健全的人,使人文精神贯穿于整个网络技术发展的始终.成为网络社会所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马克思曾经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对个人的道德自觉要求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伦理发展必然趋势。人文精神包含的自律性要求每一个网络主体都要自觉地内化道德规范,关注人类的精神家园,注重人类的心灵塑造,要做到“慎独”与“慎微”。“慎独”就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自律的最好表现形式,教育我们不要在网上为所欲为,应该在有人和无人的情况下都表现出自己的高尚情操。“慎微”则强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自重自律,不在网上恶作剧,不乱放电子炸弹,网上聊天要文明用语,形成干净、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使技术的发展始终不丧失其最终和唯一的目的——以人为本。

现代网络技论文篇3

以上的道理在性质上完全是哲学的,直到现在为止我一直没有谈论网络技术本身,我讨论哲学,或者说与互联网有关的哲学、后哲学、与原来的哲学关系不大的哲学。关于这两种哲学的区别,我仍然抓住“像”与“不像”的道理不放。“像”的哲学建立在寻找因果关系这种心理习惯基础上,寻找最基本的原因、哲学的纯粹性、第一哲学、本体论等等,这些被认为是不可以怀疑的。我曾经把这形象地表达为“竖”的哲学传统(横竖的“竖”);“不像”的哲学忽视因果关系,不承认黑格尔所谓“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我把它比喻为“横”的哲学。进一步说,互联网上的信息特征是“横”的而不是“竖”的。“横”的哲学特征,通俗讲,比如把本来并没有关系的因素并列在一起,忽视主体或身份的作用、强调同时性和多角度并且变化的速度极快、忽视学科之间的界限、忽视中心的作用、忽视目的,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忽视“相像性”即“真的”与“假的”之间的区别。

毫无疑问,对“竖”的哲学传统而言,“真的语言”或者真理性质的语言与假的或虚构的语言或具有文学性质的语言之间有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区别是传统形而上学的生命线。尽管我下面的话可能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但是这里我不得不再一次加快说话的速度,“竖”的哲学传统用各种方式引诱人们相信,当我们说出一个名词或人称代词时,这个名词或人称代词与它所代表的对象之间有指向关系、因果关系、通达关系,这种关系是所谓“真理语言”的基础。而“横”的哲学却说,这里的指向、因果、通达关系实际上并不存在,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人为的、任意的,可以表述的与可以看见的东西之间永远有一条鸿沟。这个立场也不同于维特根斯坦,因为他让我们对不可说的东西保持沉默。但是“横”的哲学立场恰恰相反,认为语言的天性就在于喋喋不休地说,却从来也说不到点子上。换句话说,“说话”就是词语自我衍生和复制,与语言自认为被表达的外部对象无关。也可以说,就效果而言,说话就是说假话。当我这么说时,与鼓励人们说假话的道德判断毫不相干。

互联网就是一门与广义上的语言或者与说话有关的空间技术。一旦上了互联网,我们就成了用语言工作的人。在互联网中,我们的精神状态就是“横”的精神状态,从效果而言,就是通行“说话就是说假话”的精神状态。我这里当然不是指在聊天室里网友相互不用真实姓名、可以胡说八道之类的情形,而是指我们并不在乎与我们聊天者的语言是否真实,我们的快乐体验与消息的来源者、与真实性,与事物本身无关。“竖”的立场所坚持的原则在这里失去了意义。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横”的精神状态实际是一种状态,人生活在艺术中,人喜欢以艺术方式生存,而计较“真假”只与功利性的商业目的有关,与人的快乐和情趣没有直接的关系。艺术性质的生存状态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的常态,既不是艺术家的专利,也与我们是否追求功利目的无关。这里我并不直接谈论在互联网上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的另一种说法叫做“冲浪”,像是一些高难动作的极限。我这里转引两个经典思想家的例子,他们说明了什么是幸福的精神状态,也就是我这里所说的艺术生存状态。在我看来这两个古典作家的描述与我们“网上冲浪”的感觉是相似的。换句话说,远在互联网产生之前,人类就萌生了类似的精神状态。

第一个例子来自18世纪启蒙作家爱尔维修,他在《论》中劝告人们,幸福状态与人们习惯上所认为的那样恰恰相反。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人人都想拥有别墅、有很多的情人,总之,是真正享有自己所欲望的物质对象,而爱尔维修给人们的劝告是,最好是没有别墅,没有情人。为什么呢?因为人在享受自己欲望的对象时,将会在这种享受中感到莫名其妙的乏味。换句话说,人们在拥抱自己的目的本身时,会感到乏味无聊。但是同样不可思议的是,人们会为了自己的目标和事业而终生忙碌,无论是大目标小目标,大事业小事业。比如为了得到名声、财富、美丽的妻子等等。为了得到这些,人们各干各的,并且在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追求中渐渐变老。无论人们是否得到了自己向往的东西,一般来说,在得到自己追求的东西之前,人们已经养成了一个几乎难以改变的精神习惯,这就是各种不同的欲望本身。即使年龄已经使人们没有能力得到所欲望的对象了,这些欲望的习惯却还顽固地保持着。在这种情况下,爱尔维修的说法是,一个不幸的守财奴完全可能没有别墅而死,而另一个想得到美丽情妇的有才学的人也会最终没有情妇而死。按照习惯看法,这两个人都是不幸福的,但爱尔维修不这样看。他认为,就像一个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风人一样,我们上面提到的守财奴和那个有才学的人都是幸福得不可思议:他们追求的目标不一样,但却以同样的方式享受着幸福。守财奴数着他的金钱,享受着自己将来拥有一切可以用金钱换来的东西,比如一座别墅;而漂亮女人照着镜子,也预先领受着美貌将给自己带来的奉承。

这些不同种类的幸福有什么共同特点呢?用爱尔维修的话说,就是“欲望状态乃是一种幸福状态”。我在这里加上一句,这种幸福状态不但与得到欲望的对象无关,而且可能以得不到欲望对象为前提。换句话说,幸福状态也是自恋状态,漂亮女人还没有被人奉承,但是她已经在提前享受奉承了。这叫做“预料的快乐”,与预料的实现没有关系的快乐。这种快乐虽然不强烈,但更为持久。人的想象力并不会随着身体的衰弱而衰退。爱尔维修的结论是“在所有的快乐中,预料的快乐也是我们的一生中给我们幸福最多的一种。”爱尔维修这句话也说明了我的立场:人的生存状态是艺术状态,即人最大的幸福来自想象中的热情,并且为此而甘愿吃苦。幸福在于追求快乐这种精神习惯本身,即使这样的习惯导致与初衷相反的结果,因为后一种情况并不能证明人没有真正享受到快乐。人享受过了,即使还没有得到欲望的对象。

无独有偶,卢梭在他的《忏悔录》中也描述了类似的精神状态,他从对华伦夫人的思念中得到了更多的幸福,而真正得到她时,由于紧张和恐惧,并不感到快活。当华伦夫人不在场时,卢梭感到真正的自由和畅快,并且他的爱情更加热烈,比如卢梭不由自主地抚摸华伦夫人房间的家具。他用隐晦的语言说,他爱华伦夫人的方式对华伦夫人的贞洁是没有什么风险的,但卢梭说他用自己的方式,也就是用想象的方式已经大大地享受过了,并且保全了自己纯洁的感情。卢梭的这种感觉和我们上网冲浪的体验是相似的。比如卢梭的方式使对方看不见他、这是一种孤独的快乐、但极为方便、保持距离又没有距离、呼之则来,挥之则去,而且这些方式与华伦夫人本人的身体无关。卢梭把这种不可思议的幸福状态称为“增补之链”,德里达说是一种“危险的增补性”。卢梭的爱情方式与被爱的人本身无关,不必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我以上列举的例子在史教科书中是从来不提的,我称它们是一种微妙精神,一种“横向”思维。它的特点是与对象无关,或者说,与源泉、原因、根据这样的无关。就像我前面讲的,不模仿、不表达对象,与对象一点也不像。

为什么把中的精神状态称作“冲浪”?冲浪是一种极限运动,或者叫高难动作,日常生活中体验不到,无法实现的东西,在“冲浪”中可以体会到。比如在网络中寻找,但在通常情况下,在找到目标之前,我们早就移情别处,一路上总是遭遇意外,走岔路,就像爱尔维修说的,人们并没有得到所欲望的对象,但人们已经享受过了。和享受相比,最初愿望的实现已经变得不重要了。点击鼠标本身构成一个事件,无数的点击组成无数事件之间横向的联系,或者叫做没有联系的联系,这些联系形成的图象是任意的,网络冲浪者不得不以极快的速度转移自己的兴趣方向,并使头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现代网络技论文篇4

现在物流业飞速发展,选择有实力的物流公司,合理运用当地第三方物流提供的专业服务,有利于降低工程的间接费用。合理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必须对采购程序的各项业务建立职责分工,严格挑选物资供应商,控制采购量,加强合同签定、付款、货物验收、运输方式、配送等方面的过程控制。目前,大中型企业普遍推行“集团母、子(分公司)-项目-施工作业队”的运行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物资供应体系为三级管理机构,即决策、监督、管理层、采购供应层(各项目部物资部门),耗物层(各施工作业队)。大多集团公司建立有物资合格供应商信息库,物资采购一般在合格供应商中进行招标选择。零星物资则一般通过市场比价或招标采购。现代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购物的兴起,大部分物资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生产厂或供应商,可直接与生产厂家对接,减少中间环节。目前“淘宝”“天猫”及各类物资专业网站,为网上购物订货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许多网站提供了网上比价,询价功能,给购物带来了极大方便。现在通过网络化管理可及时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物资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其职责,构建物资管理现代化监控体系。强化财务对成本的控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物资管理人员的聪明才智。通过网络对企业物资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交流,使物资管理人员熟悉管理技术,掌握企业内供应链的流程,掌握物资管理软件和网络信息系统,熟悉电子商务技术,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素质。物资采购事项要实行公开招标,张榜公布。网上招标是最常用和有效手段,可使采购透明化,避免了过去讲关系、讲人情的违规操作。物资部门人员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开展反腐倡廉活动。财务和监督部门通过网络对成本的控制不再局限于原始票据的审核上,而是可通过网上询价比价进行审核把关,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进行结算,实施有效的监督。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物流市场快速发展,物资供应由过去的现金采购加自行运输供应模式,发展到依靠现代物流,发挥互补优势,使用物流配送模式。大部分物资采购可改变成为网上向厂家订货,通过第三方(如支付宝)担保,厂(商)发货,货到货验收后再付款的采供模式。简化采购流程,提高采购资金安全,又减少物流成本。部分现金采购的物资,运输可交给物流公司承担,量小可采用班车带货,改变过去那种大事小事派人采购还要自己派车运输,占用车辆和人力资源。搞成“小而全”,供应系统庞大、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管理难度大,“漏洞”还多的状况,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

因此,建立新型物资供应体系,让供应商与物流公司联合发挥互补优势,提倡“一站式服务”。施工企业要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商或区域性销售商,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通过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提高企业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通过分包合作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有利于项目工程实现效益最大化。一个工程项目建筑工程设计完成后,主要物资种类就基本确定了。施工组织完成后,供应时间就基本确定了,接下来就是物资供应的组织和实施了。通过网络寻找供应商,通过网络组织招标,商务谈判、签定合同,网络无不发挥了巨大作用。单位内部项目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物资调配调剂,降低物资库存,减少物资资金占用,应用计算机科学编制物资计划,保障施工顺利进行需要依靠网络。水电施工企业所需物资种类多、数量大,运输成本高,库存占用资金多。工程建设用的几大主材如钢材、水泥、沙石骨料、木材等使用量很大,比较容易和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可通过网上招标谈判,采取分包的办法,把库存压给供应商,按工程使用量结算,即要供应商保障供应,又要求有一定量库存储备。辅助材料种类多,量不大,采购管理困难,但有的材料如果短缺就会造成停产,对这类物资需要有储备量。需要分类别建立物资供应链并及时了解物资价格变化。要充分利用网络对这类物资进行快速招标,零星物资进行快速寻价、比价采购。设备配件采购,有一定的专业性,采购容易出错,关键设备“趴窝”会造成工地停产,对这类设备要注意收集厂方服务站分布及配件储备信息,积极联络厂家对关键设备进行定期保养维护。而且应该有预见性备用常用易损配件。平时应利用网络对大型专用设备建立技术资料数据库(包括设备使用说明书、配件图册、维修手册,工程机械使用手册、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管理文件等)。要建立配件供应渠道,出现难购配件应快速通过网络与厂家取得联系,在设备专业网站或“淘宝网”上查询技术资料和配件供应信息。充分利用微信、QQ、手机短信、彩信,网络视频、电子邮件等手段进行通信联络,对物资种类、型号、外形尺寸进行确认,运输上采取快递加空运办法解决急需物资,还可利用网络查询物流,手机GPS跟踪查询物资到达位置。总之,水电施工物资供应要为生产所急,为生产所需服务,想方设法提高办事效率、防止耽误生产。

现代网络技论文篇5

目前网络文学学术界有两个领军人物:中南大学的欧阳友权、厦门大学的黄鸣奋。中南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团队以欧阳友权教授为主要倡导者,早在1999年便率先在学术界开展汉语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方面的研究,并依托所在高校,建立了湖南省网络文学研究基地,进而成立著名的网络文学研究所。而黄鸣奋教授则注重网络科学技术,在网络科学技术的依托下对网络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就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做了积极展望,做出了积极贡献,由此申报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专门课题,在学界影响力大。除上述在网络文学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果的团体和个人外,还有不少学者在这一领域积极研究,并出版了相关理论著作:如东北师大金振邦的《新媒体视野中的网络文学》、学者马季的《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十年史》、山东师大周志雄的《网络空间的文学风景》、杭州师大刘克敌的《网络文学新论》等。此外,专门研究网络文学的学术论文也层出不穷。截至2013年12月22日,在“知网空间”上搜索以“网络文学”为关键词的学术论文,共搜索论文893篇,其中核心期刊225篇。学术界的研究热潮也影响到在校学生,不少学子把网络文学作为自己学位论文的选题。目前,在“知网空间”里已能查到博士论文6篇、硕士论文106篇。

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不仅吸引了普通民众,也吸引了高校学者。这种吸引多少带有无奈。网络文学的无序化、粗俗化成为众人皆知的不良倾向,文学研究者必须扩大视野,树立对网络文学的引导和规约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网络文学研究虽日渐兴盛,但众多研究专著背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宏观泛化的讨论、对代表作家作品挖掘的有限性、批评理论嫁接法、文学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等同等,这些问题反映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深度欠缺,重视理论和技术性概念的解读,与研究者的学院派研究背景有关。基于上述种种,本文展开如下反思探讨。

一、研究路径偏执、忽视网络文学多样性

部分研究者撇开传播方式的不同,单去分析文本文字语言的特点,忽视现代传媒的独特性,对多媒体文本的关注和研究还不够,或者从计算机技术层面的分析多过理性的艺术阐释,忽视了美学、文学审美层面,网络文学被肢解为自然科学的技术成品,不再是人文性的审美艺术对象。研究论文通篇充斥的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对网络文学的学理建构毫无益处。

二、细读文本才是批评的王道

就现阶段而言,做好网络文学研究,最重要的一步是解读好具体的文本。“文学批评,作为思想和文化的活动,必须直接面对作品,即解读作品是批评的第一步,作家作品具有第一性地位。解读作品永远是批评的神圣法则。解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验、感悟、欣赏、思想的过程,也是与作家作品交流的过程,更是面对读者的批评――文学批评的主导功能,能够给予作品真正的价值定位,使读者心中有所依靠”。就中国古代文论的建设道路来看,它们在文学评论过程中,很少用抽象性、纯理论性的文字说明,而是将理论批评熔铸在实际的批评活动中,以此指导文学创作活动,并不断总结文学创作经验,最终实现纠正不良文风的创作目的。中国古代文论家注重作家作品分析的创作传统应该被网络文学研究继承。如果当代网络文学研究者不注重文本细读,必然导致研究成果呈现浮泛化、雷同化的发展趋向,无法与网络文学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现代网络技论文篇6

一、导言

随着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已步入网络时代,它将彻底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战略行为。网络时代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合作网络之间的竞争,这是一种新的竞争形态——网络竞争。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基于“公司是独立、自治实体”的假设和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研究企业战略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必须从嵌入于企业的关系网络视角来研究企业战略。战略网络(StrategicNetwork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新战略思想。

所谓战略网络,是指由社会的不同组织或个人为了共同的远景,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联结在一起,以彼此间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而构成具有战略意义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的动态合作网络。战略网络及其管理“必然将成为新的管理范式与新的竞争游戏规则”,“战略网络管理是当今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战略网络研究既是一个急需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正如《战略管理杂志》(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在2000年3月出版“战略网络专集”时,编辑所评论的那样:“我们觉得认真地强调战略网络是如何影响公司的利润率问题——战略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的时机已成熟”。战略网络作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但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现有的战略网络研究系统性不够,缺乏定量和动态分析及其支撑技术。为此,本文在评价现有战略网络研究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将是系统化、动态化和定量化,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战略网络理论与技术方法,使得战略网络理论能真正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之中。

二、战略网络研究沿革

20世纪80年代以前,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资源稀缺,而且企业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价格控制和市场的份额上,网络参与者将网络视为一种投机选择,协调成本高和机会主义多,因而网络被许多学者认为有负面影响和缺乏效率,长期以来其优势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真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网络化日益凸现,而且网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日本的企业之所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国际化经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并非以单个原子状态来活动,而是以一群合作企业或组织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形成了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管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组织生态系统(OrganizationEcosystem)、组织网络化(OrganizationalNetworking)、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组织域(OrganizationField)、企业集群(EnterpriseCluster)、伙伴关系(Partnering)、关系治理(RelationalGovernance)、拓展企业(ExpandedEnterprise)、合作竞争(Co—petition)、组织间竞争优势(Inter—organiz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关系能力(RelationalCapability)、关系资源(RelationResource)、网络资源(NetworkResource)、联盟网络(AllianceNetworks)、战略网络(StrategicNetworks)、战略区域(StrategicBlocks)、公司间信任(Inter—firmTrust)、供应商网络(SuppliersNetwork)等新概念,有学者和先行的厂商已认识到企业隐含的、不可模仿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其成功的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互补者和联盟伙伴,是“创新关键来源”、“组织学习的关键来源”、“学习和能力的关键来源”。R·Gualti等人将这些具有持久性的、对进入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之间的节点构成的网络统称为战略网络,这些节点包括了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等。于是,战略网络研究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热点。

就战略管理学者对战略网络研究历程看,首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C·Jarillo。他于1988年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可谓是战略网络理论的经典之作。该文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战略网络的内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而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使之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组织。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开始。随后,战略管理研究者开始对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1992年N.Nohria等编写出版的论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汇集了社会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经济理论研究者对战略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战略网络研究的奠基者J.C.Jarillo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证考察,于1993年出版其专著《战略网络》,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基本形成。1999年F.J.Richter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促进战略网络理论走向实践。2000年《战略管理杂志》出版“战略网络’论文专集,介绍了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这一理论要整合和系统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这标志着战略网络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研究阶段。

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学派

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目前战略管理的学者们都只能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战略网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战略网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作者综合有关文献,将现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分为五大学派。

1.以R.Gulati为代表的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来研究企业战略网络的理论,我们称之为经济社会学派。R.Gulati的主要代表作有《战略网络》、《联盟与网络》、《网络位置与学习:网络资源和公司能力对联盟形成的影响》。

他的主要观点是:(1)规范了战略网络的定义,界定了战略网络的研究范围,明确将对企业有战略意义的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和一群相似的节点都归集为战略网络,强调它是嵌入于企业之中的关系网络,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2)用社会网络理论的“嵌人性”和“结构洞”原理,证明了战略网络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说明战略网络及其管理能力是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是战略网络参与者在参与网络后所获得的独特资源,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是一种核心能力。(3)强调战略网络是一个公司接近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的关键渠道,能够取得学习、规模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战略网络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和竞争优势。(4)嵌入于战略网络之中的网络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既有机会又有约束的资源。因为“网络也意味企业被锁定在非生产关系里或排除了与其他可行的组织结成伙伴的机会”。(5)提出要整合战略网络于企业战略研究之中,并提出可从产业结构、产业内分析、企业能力、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网络进化和企业收益来与现有的战略研究相结合。

该学派的主要缺点是:如何整合战略网络于战略研究中,没有提出具体的理论框架,缺乏技术方法研究,难于对企业的实践有实际指导作用。

2.以J.C.Jarillo为代表的用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组织学派。其主要代表作为《战略网络》、《战略网络——创造无边界的组织》(专著)。

他的主要观点有:(1)最早捉出战略网络的概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战略网络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2)提出了用商业系统思想来研究企业经营活动。他认为,实现产品/服务有效地传送到顾客手中,整个过程的所有活动要合作,如何选择组织合作方式的中心问题,就是要保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3)提出了组织商业系统活动方式的评价标准,是最大化组织效率与灵活性,并通过比较层级制、市场和战略网络三种组织方式,说明战略网络是网络经济时代最佳组织模式。(4)初步形成了战略网络的基本理论,有利于指导企业进行战略网络管理,包括网络选择的时机和信任机制的建立,利用交易成本理论说明何时建立网络为好,利用博弈理论提出了加强组织间信任的机制。

其主要不足是:没有考虑网络关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网络及其效率的影响,没有分析战略网络的成因、特征等基本问题,没有对战略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和网络进化过程展开研究。

3.以P.J.Richter为代表的文化学派。他根据自身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担任国际跨国公司代表、与这些国家的企业有长期交往的经历,发表了多篇有关东亚企业成长的论文,并于2000年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和促进战略网络在实践中的应用。

Richter的主要观点有:(1)日本经济及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企业的战略网络管理水平高,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与西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不同,它注重知识、能力资源的共享。(2)突出文化在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强调由于日本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容易形成战略网络的网络文化,包括高度忠诚、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统一价值观等。(3)运用企业系统理论、成长理论和博弈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的动因,为战略网络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4)重点分析了战略网络企业间的网络学习过程,说明战略网络在知识管理和能力培养中的特殊意义。(5)论述了企业后勤合作、技术合作和全球化合作中的战略网络管理问题,为战略网络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6)强调了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在战略网络中的重要性。

由于Richter仅从文化视角研究战略网络,没有将战略网络管理整合于战略研究之中,由于文化研究难于定量化,造成缺乏对战略网络进行定量研究,也缺乏对战略网络管理对策研究。

4.以波特(Porter)为代表的用企业集群理论来研究区域合作网络。由于企业集群理论起源于区域经济研究,故我们将此学派称为区域经济学派。企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的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包括学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客户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联盟中获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而结成的网络。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集群是战略网络的一种,集群研究也属于战略网络研究范畴。波特有关集群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国家竞争》、《亚当·斯密:区位、集群和竞争的“新”竞争微观经济学》、《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和《产业集群与竞争:企业、政府和机构新议题》,其集群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各国典型区域的企业集群(如硅谷和波士顿的高新产业区、意大利的皮革制造企业集群等)的实务观察和研究所得,他认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存在着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波特的主要观点包括:(1)集群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异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集合,地理位置是一个竞争优势。(2)企业集群是一个开放体系,具有外部效应,同一地区内的公司或机构之间相互联系、共享知识,企业集群是一种“新竞争”和“新经济”。(3)企业集群是由地理位置所处的社会、文化、政策等条件形成的,具有历史依赖性。(4)集群是空间布局上的新组织形式,“代表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是一种合作竞争思想,是一种群体思维的战略思想(突破单个实体的狭隘思想)。(5)分析了企业集群的成因、特征和网络关系,揭示了企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丰富了战略网络研究的内容。

其主要缺点:过分强调地理位置在企业集群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在网络经济时代“地点仍是竞争的根本”,产业选择首要问题是区位:过分强调政府产业政策对集群管理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在关系网络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利用集群理论侧重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而非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战略研究之中。

5.以J.M.Moor为代表的从生态观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商业生态学派。Moor提出的企业商业系统包括了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对手、顾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各个成员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依赖、共同进化所形成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网络,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战略网络,有关商业生态系统研究也应属于战略网络研究领域。Moor的代表作,是其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他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他强调必须有“新的语言、新的战略逻辑和新的实施方法”,用全新的理论——商业生态学来全面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

Moor的主要观点包括:(1)用生态系统的观念来透视整个商业经营活动和研究战略,拓宽了战略网络研究的视野。他认为,企业是其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这个系统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行为和战略价值,这个系统绩效直接影响到企业绩效。(2)按照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与动态进化的原则来设计网状结构组织和商业生态系统(即战略网络),通过共创愿景、系统思考、网络学习、共享知识、协同作用,使企业在创造未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共同进化的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企业的绩效主要取决于其在这个系统中的合作效率和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水平。(4)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间相互合作演化过程,包括了开拓、发展、权威、重振或死亡,企业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不断进化、异化和蜕变。(5)强调了企业与环境的相互渗透,企业的边界模糊。企业的战略行为受其所在的系统制约,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都依赖于整个系统。

其主要缺点是:过分强调系统选择企业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初始条件的重要性,忽略了企业核心能力对其战略行为的决定作用和对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仅强调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的合作,忽视了成员之间的合作是一个博弈过程,有合作也有竞争,并认为合作有周期性,无法持久。

综观战略网络研究各个学派的主要观点,我们认为,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研究有以下的特点:(1)应用一种理论从某个侧面研究的多,而综合各种理论从系统观角度研究的少。(2)偏重于战略网络形成和企业战略网络案例分析的多,而对嵌入于战略网络的关系分析与战略网络结构分析的少。(3)侧重于战略网络的静态研究多,企业战略网络管理的动态研究少,更缺乏对深层次的网络管理问题和网络进化问题的研究。(4)在技术方法研究上,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的具有动态性的技术方法,更缺乏有关动态战略分析方法、网络信息管理支撑技术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正因如此,战略网络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对企业战略管理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基本战略理论及其技术与方法,使之未能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之中。

四、战略网络研究趋势和主要方向

从上分析,我们认为,现代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是:(1)战略网络研究系统化。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既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内容,又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未来的研究必须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才能对战略网络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2)战略网络研究动态化。战略网络的基本特征就是动态变化和不断进化,只有引入社会网络技术、系统动力学、进化博弈、离散仿真的技术等分析方法来分析战略网络的互动性和动态性,才能真正揭示战略网络的演化规律。(3)战略网络研究定量化。由于战略网络涉及的组织多、相互的关系复杂,未来的研究必须采用社会调查统计方法收集大量的数据,利用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网络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才有保证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分析,我们认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的主要方向:

1.用系统观进行战略网络理论框架研究。综合应用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协同商务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系统理论和博弈论等,从系统观的角度,构建战略网络理论框架。它包括战略网络的结构、功能和特征,战略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动态关系网络分析,战略网络的目标与选择,战略网络的动态管理,战略网络绩效评价与网络进化。

2.战略网络中的组织间动态关系分析与技术方法研究。要运用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技术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技术,进行组织间动态关系网络分析与仿真模型优化,明确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升和发挥不同作用网络节点之间的动态关系,保证战略网络的优化。

3.战略网络动态管理过程研究,要促进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和可操作性,这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它包括:(1)利用组织学习理论和企业网络理论,建立起有效的网络学习机制: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网络学习中的博弈均衡问题,制定出企业在网络学习中的最优策略。(2)运用委托—理论,建立长期网络信任机制,保证网络知识有效转换、整合与创新。(3)运用协同商务的原理和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等,开发和实现基于协同商务观的企业战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网络内部信息、知识的快速交流、处理和共享。

现代网络技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51-03

为了促进高师生转变传统落后的学习观念,引发学习方式、学习模式的变革,培养较强的网络化学习能力,进而提升未来教师专业发展能力,项目组以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学习理念、学习技术、典型个案,网络化学习环境、学习平台建设的新思路与新经验,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的新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3月,该项目被列为校级教学成果重点培育项目。同年7月,项目被评为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研究背景

1.新形势要求高师生具有较强的网络化学习能力

网络化学习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已成为高师生未来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网络化学习能力对于高师生而言尤为重要,是高师生毕业后“带得走的能力”,是关乎其终生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能力。[1]

2.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现状堪忧

项目组经过多年的观察和调研,发现相当比例的高师生缺乏网络化学习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没有树立网络化学习的新理念,即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的意识淡薄。第二,或者没有掌握支持网络化学习的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能,或者不能很好地利用所学的ICT技能支持网络化学习,即转化为学习力。第三,只注重自主学习,没有很好地利用Web2.0技术融入学习共同体。[2]因此,系统培养和提高高师生的网络化学习能力,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迫切。

3.网络化学习方兴未艾,相关学习理论、理念和技术亟待系统梳理

项目组在多年的课题研究、教研教改和自身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学习理念与感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网络化学习技巧、经验和典型个案,亟待进行系统梳理和提升。

二、研究现状

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在培养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或弊端:

(1)对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到位,未能厘清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学习理念和学习技术,开设的《学习论》、《学习心理学》、《学习科学与技术》等课程未能与时俱进,许多学校甚至没有开设《学习科学与技术》这类旨在培养大学生信息时代学习能力的课程。

(2)教学实践中,没有从系统论和课程群视角出发,将《学习科学与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打造成系统化培养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课程群,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

(3)课程教学和能力培养缺乏新理论、新理念、新技术、高水平学习平台和优质学习资源的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成果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分析,项目组确立了“理论分析—理念确立—课程改革—教学创新—实践总结—经验推广”的研究思路,在理论探讨、教改实践、学习平台与环境建设、学习资源开发、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1.理论探讨

(1)厘清了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和教师新角色,建构了独特的网络化学习理念,总结了行之有效的网络化学习技术、路径与策略,积累了丰富的网络化学习的经验技巧和典型个案。

发表相关论文9篇,其中《高效网络化学习:理念、路径与策略》从三个层面建构了高效网络化学习的新理念,提出了高效网络化学习的十大路径和七大策略,总结了相关经验技巧。《高师学生网络化学习研究——基于门户网站教育博客的角度》从时代需要和学习现状两个方面分析了高师学生网络化学习的必要性,提出一种新的颇具发展潜力的学习方式——基于门户网站教育博客的网络化学习。在大量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博客在网络化学习中的作用,分析了博客学习的优势、缺陷和常见误区,提出了“四个融合、四个结合”的博客学习新理念。并提出学习者应从理念、技术、经验与技巧等层面加强修炼,显著提升博客学习的质量,并建立博客学习交流的长效机制。[3]

《网络时代的学习理念: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梳理了21世纪国内外新涌现的学习理念,包括“学习是连通即网络形成与优化”(连通主义)、“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含创新”(新建构主义)、“搜索就是学习”、“学习是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我们—所有人—学习”(混合学习与泛在学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学习理念与感悟,包括“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止于至善”、“高效学习的六重境界”、“学习是幸福因子”、“向大师学习、与大师对话”、“四个融合、四个结合”、“学习是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等。论文提出,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加剧了知识惰性化,而与大师连通和对话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和洞察力是网络时代学习者解决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和知识惰性化的“四大法宝”。[4]

《网络时代的“学习三境界”》以禅学视角提出了网络时代学习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静止和显性化的学习;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流动和隐性化的学习;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生活化的学习。论文结合学习的三重境界讨论了容器学习观、连通学习观、显性知识的学习观、隐性知识的学习观和泛在学习理念,以增进人们对网络时代学习的多角度理解。[5]《基于“平民技术”的高效网络化学习》讨论了支持高效网络化学习的三大“平民技术”:教育博客、网络公开课和微课程(数字故事),并总结了它们为网络化学习带来的成效:教育博客能够以低门槛构建“知识网”,以低成本编织“人际网”和以低消耗进行“知识推送”。网络公开课则能实现零投资的高质回报和零移动的全球定位。而微课程则实现了微内容与大视野的结合、微时间与大智慧的结合。[6]

《浅谈网络学习的利器——博客》讨论了博客作为网络学习利器的作用,总结了基于博客的知识管理技巧。[7]《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青少年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与实践》提出了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学习共同体的新概念,讨论了其理论基础、意义、运行机制,并且给出了一个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学习共同体的案例。[8]《论教学中主体隐喻的嬗变及其认知诠释》梳理了七大主体隐喻及其学习观,并且指出知识的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复杂性和默会性正逐浙成为学习理论研究的共同基础。[9]《数字桥梁:数字时代教师的新角色》从四个方面揭示了教师作为数字化学习时代“数字桥梁”的必然性和角色内涵,将丰富和深化人们对新时期教师角色和专业发展内涵的认识。[10]

(2)建构了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的新模式,总结了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经验。《学习方式转变与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提出了“以学习理念重塑和学习方式转变为先导,以课程群教学为基础,专题讲座、学习竞赛、实践社团为辅助,开放学习环境和优质学习资源为依托,教师引领、榜样激励、同伴互助、研究性学习为手段”的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新模式。[11]《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手”培养初探》界定了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手”的新概念,并且提出了六条培养对策和培养新模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培育精品课程;准确定位课程,建设课程群;加强教学示范性,打造实践教学链;改革考核方式,加强能力培养;形成“三阶段、多渠道、系统化、全程式”的培养模式;以核心能力培养带动其它能力,以实验教学和学科竞赛为抓手。[12]

(3)厘清了高师教师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思路,总结了学校未来教师空间站、ET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创新经验。

(4)厘清了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关途径、对策、方法。

2.教学改革

(1)分层课程体系打下能力培养基础。项目负责人2008年、2009年在南京大学访学期间,全面考察了部级精品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的成功经验,整理、汇集了相关教学资源。之后,项目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系统梳理了该课程的教学方案、教学经验、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等相关成果,面向非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师生开设了《学习科学与技术》公选课,并且改革《学习科学与技术》专业课(提升为主干课程)及《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公共课,将学习科学的理论研究成果特别是网络化学习的新理念、新路径和新策略融入课程教学,提升了课程群的教学效果。

(2)“以赛代练”促进学生能力发展。项目组组织了四类大学生学习竞赛,即广西高校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校内选拔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校内选拔赛、广西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计信学院选拔赛。

(3)“专题讲座”引领发展方向。项目组开办了一系列面向大学生的专题讲座,例如基于博客的网络化学习、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亚洲数字化学习国际研讨会参会汇报等。

(4)“教师引领、榜样激励、同伴互助”发展学习指导中心。项目组创建多个教学博客和博客圈,以实际行动倡导并引领高师生开展基于博客的网络化学习。项目组指导了学校计算机协会、教育技术协会、网络信息安全协会等大学生学习与实践社团,并且评选和表彰了教育技术系年度“学习之星”,为大学生树立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榜样,形成了良好的网络化学习氛围,取得显著成效。

3.学习环境建设

(1)开发优质网络学习资源。《学习科学与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计算机文化基础》、《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Flas制作》、《网页制作》等网络课程和系列示范性课件先后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

(2)搭建高效数字化学习平台与虚拟学习社区。利用开放网络资源,打造了《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算机文化基础》三个博客学习平台和《学习科学与技术》、《IT与教师专业发展》两个博客圈,建成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网络学习平台,这些学习平台已投入使用3-6年,受到高师生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3)深度参与学校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项目组参与学校未来教师空间站、教师教育综合训练中心和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的设计与建设,将项目组的网络化学习新理念和相关成果融入平台建设,为项目的教改实践提供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与网络化学习环境。

四、研究创新点

第一,围绕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建构相关课程群,使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的平台与载体。项目从系统论和课程群的视角出发,将《学习科学与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等教师教育课程打造成系统化培养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课程群,从而使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生成与发展。

第二,将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与高师生的实际相结合,开展了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研究网络化学习的创新探索。项目在学习理论建构、学习理念重塑、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技术总结、学习资源开发、学习环境创设、学习平台打造、课程群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和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理论创新方面,从三个层面建构了高效网络化学习的新理念,并且提出了基于平民技术的网络化学习十大路径和七大策略。实践创新方面,建构了“以学习理念重塑和学习方式转变为先导,以课程群教学为基础,专题讲座、学习竞赛、实践社团为辅助,开放学习环境和优质学习资源为依托,教师引领、榜样激励、同伴互助、研究性学习为手段”的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新模式。

第三,项目研究关注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将学习环境的建构由教师预设的理念转变成学习共同体的互动与共生,进而使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学习动力得到了激发和维持。

五、项目研究的人才培养效益

项目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益:通过项目组主持的课程教学、学科竞赛、专题讲座和社团活动等,直接受益学生人数超过6000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三级考试的学生人数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1][2][3]郑小军.高师学生网络化学习研究——基于门户网站教育博客的角度[J].教育评论,2011(6):36-38.

[4]郑小军.网络时代的学习理念: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5):22-25.

[5]张霞,郑小军.网络时代的“学习三境界[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6):93-95.

[6]张霞,郑小军.基于“平民技术”的高效网络化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7):163-165.

[7]黄彧,郑小军,杜英俊,陈凤.浅谈网络学习的利器——博客[J].中小学电教,2010(9)下:3-4.

[8]郑小军.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青少年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8(8):54-57.

[9]杨满福.论教学中主体隐喻的嬗变及其认知诠释[J].全球教育展望,2010(2):11-15.

现代网络技论文篇8

(1)勃兴时期。科技历程进步推动的图书馆情报事业源于19世纪,由于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大学图书馆也纷纷建立,从根本上冲破了封建社会藏书楼的旧模式,确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20世纪50年代,科技发展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使经验图书馆学显露出严重的局限性。以谢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引入信息论及相关理论,以信息交流的模式解释图书馆的活动,建立了情报学,使图书馆工作增加了经验气息,多了一些科学成分,同时出现了大量学派,发现了大量的图书情报理论、基本原理和图书情报活动的发展规律,世界图书情报学也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2)停滞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图书馆事业进入了调整时期,由于社会经济与技术的种种因素使得图书事业出现了难以琢磨的时期,图书情报事业的研究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

(3)发展与变革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图书情报事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信息环境发生的根本性变革,信息存储数字化与信息传递网络化和商业化信息机构的现代信息服务体系迅速兴起。数字化与网络化是信息处理计算机化发展到信息社会的产物。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完全动摇了传统图书馆活动的基础。但图书馆学理论必须考虑从基础理论与概念到应用学科,核心技术与方法的整个理论体系的重新构建问题。以往开展信息服务,首先要建起馆舍,并大量购买文献资料,而这需要的巨大投资与信息服务的微薄收入不成比例,因此信息服务基本由政府或慈善机构出资承担下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信息服务收益的增加,信息服务机构开始多样化,一批市场化运作的信息服务机构应运而生。

(4)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文献资源走向信息化。图书馆情报演变成了信息资源的建设时期,被称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文献建设理论彻底摒弃了自给自足的思想和文献收藏的整体观念。它推动了文献共享的进程,确立了资源观念和特色观念。20世纪90年代初,当世界大多数国家还在对信息记录、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所带来的变化始料不及的时候,美国率先进入了电子图书馆的研究阶段,而且还在进行大规模的文献资源普查和文献资源布局的大讨论,而在讨论的过程中,美国图书研究馆协会(ARL)就将成员馆的资格和定级标准确定为根据其对计算机网络资源的检索质量来决定,而不是图书的采访质量来决定。在1991年ARL的成员馆中就已经有了80%的馆规划和实施了强调获取而不是拥有的政策;服务和资金再分配,电子网络图书馆基本成形,美国最先进入电子网络图书情报时代。到1995年以后,诺大的地球一夜之间变成地球村落,文献资源建设理论充分占有文献资源,所不同的是文献资源建设强调了信息建设的整体意识,应该说这在当时是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

2 网络图书情报的特征

与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密切结合是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工作发展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

(1)图书馆学情报研究的革新与发展受信息技术影响较大。现代信息技术是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计算机技术大大提高了人类生产、加工、存储和检索信息的能力,通信技术扩展了人类获取和传递信息的途径;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信息技术相比它对图书情报工作的主要意义在于,信息的记录方式不再是模式的和线性的,而是数字化、非线性的。数字信息媒体可随机存取检索,可交互式组织再现和可快速远程传递等卓越优势。这种区别是本质的,不仅改变了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信息形成方式,决定了图书情报机构所能采取的信息工作方式,同时极大地活跃了社会信息交流,增强了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表现了图书馆学、情报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日益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情报理论紧密结合,创造了交叉发展的学科优势。

(2)网络情报的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与信息组织的网状化。图书馆的基础是书刊文献信息资源,而网络情报的基础是数字信息资源。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导致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反之社会的进步又促使信息生产量的飞速增长,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出版物等新型手段使得信息的和使用更便利。这样的形势对网络图书馆来说,信息的收集费、外理费和存储费也相应不断增大。从图书存储信息的度量单位由KB、MB到GB、TB至PB就是一个网络图书馆拥有海量存储的好例子。网络图书馆的存储介质由传统的纸质转变为多种媒体、数字信号,可以处理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动画三围体、虚拟空间等。目前常用的电子图书馆采用的文件格式有TXT、DOC、PDF、HIML、SGML、XML、WAV、GIF等。数字化资源是电子图书馆的物质基础,是图书情报学所要具备的,包括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有些媒体信息仅对其数字进行处理是不够的,需要图书专业人员进行信息内容加工,便其之间各种关系相互勾连,读者更易找到电子资源,信息的组织形式从原来低张的顺序,线性方式变为直接的网状方式。

(3)信息检索智能化与网络图书情报传播的网络化。目前,传统的网络图书情报服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图书馆利用因特网为各类读者提供不同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已成为当前趋势。网络图书馆的信息可用超文本技术使信息互连,把网络以目录的形式组织起来。使用户更能按类目浏览。网上知名的图书馆主页均有通过分类目录、目次索引提供访问。而利用传统的方式查询是远远不能解决在网络图书中正确、准确查询信息问题,只能借信息检索的智能化来解决。

3 网络图书情报的发展趋势

(1)规范化的受控语言继续存在和发展。当自然语言开始应用与检索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规范化的情报检索语言寿终正寝,当网络时代到来时,特别是面对因特网海量的信息。也有人提出情报检索语言将成为昨日黄花。事实上不管自然语言应用技术如何发展,规范化的受控语言都会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和不断发展的空间。面对因特网的信息检索,查全率已不是有效衡量检索的指标,而检索率却显得无比重要。规范化的检索语言将是保证检索率的重要手段。

(2)分类语言主题、主题语言和自然语言将一体化。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作为两大规范语言体系,结构、功能上有较大差异,由于检索语言结构功能的优化,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经历了一体化的过程,称之为分类主题一体化。规范语言和自然语言在标与检索中采用了两个不同方式也各有各自优缺点。实现分类号(类目)、规范化主题词和自然语言入口词汇的相互转换,实现这一目标将有利于推动自动分类和自动标引技术的运用。

(3)自然语言技术将广泛应用并不断优化。规范化情报检索语言将继续存在和发展自然语言与情报语言的一体化,但并不排斥自然语言检索技术的优化和推广应用。在一个检索系统中可以并行使用情报检索语言和自然语言,称之为“混合系统”。也有一些检索系统独立使用自然语言检索,称之为“自然语言系统”。自然语言也有广泛的应用市场,包括吸取情报检索语言的控制技术,同样也可在检索技巧上优化。

(4)情报检索语言电子化、网络化。情报检索语言利用电子计算机编制与管理技术已发展成熟。如今绝大多数的分类表和词表都利用计算机辅助编制,实现了编、管、用一体化。即使是传统的情报检索语言都有电子版,这不仅使情报语言编制与维护的工作量大量减少,而且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主要是电子版的情报检索语言易于与计算机结合为一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情报检索语言上网已成为必然趋势。

(5)自动标引、自动分类技术不断完善并已实际应用。自动标引、自动分类技术研究开发的历史并不短,各种实验系统不断研制出来,在许多关键技术上均有大的突破,但多年来自动标引技术是“机器鸟”,其外形很逼真,但终究飞不上天。也就是说自动标引和自动分类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中。尽管如此,对自动标引和自动分类的研究却始终没有停止。随着技术的发展又有了更强大的需求推动力,已有迹象表明,自动标引、自动分类技术与搜索引擎技术结合将有良好的前景。

(6)情报检索语言国际化、标准化、兼容化。因特网把世界各地的距离缩短了,世界变成“地球村”。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已经成为时尚。在这种背景下,情报检索语言的国际化、标准化、兼容化日显重要,有利于消除网络信息检索的障碍。尽管如此,情报检索语言的国际化、兼容化取得了许多不可忽视的成就与进展,但面临新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现代网络技论文篇9

传媒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是以文字为媒介的面向大众传播时期。文字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标志着传媒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以文字为媒介传播的基础上,出现了早期的报纸。使人们得以通过阅读和书写的方式中获取到需要的信息和技能。而且,早期的舆论也是形成于以文字为媒介的这一传播阶段。舆论即公众的意见和言论,传媒发展到第三阶段,社会信息在以文字为载体的基础上流通迅速,传播广泛,所以便于引发人们的对事件发表意见和看法,所以舆论至此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推进着传播的发展和更新换代,随着社会传播方式的演进和发展,社会舆论也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即网络舆论的新兴和发展。

二、web1.0时代网站宣传主导式舆论引导

网络舆论,顾名思义是网络为媒介的传媒发展阶段下的产物。网络舆论主要指的是公众或网民通过网络为平台,使用网络用语或一些其他方式对某些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舆论形式。然而以网络为主的传播方式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网络舆论也是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第一代的互联网兴起,即web1.0时代。这是一个逐鹿网络,群雄并起的时代。这个时代基本上是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主要是各大网站的新生和发展。这些网络平台各有各的优势和长处,只是共同点是在发展之初,技术痕迹特别明显,这些网络平台有的以搜索技术起家,有的以通讯技术起家,有的以游戏起家……不同的平台有着不同的职能,然而他们也有共同点,就是巨大的点击流量。这些网站都是依托于众多的点击率和用户群维持正常运营的,无论是早期的融资还是后期的盈利模式,都是在一定的受众基础上,而且,web1.0不以html为言,在1.0时代动态网站已经广泛应用,比如论坛等。所以,在web1.0时代,各大网站平台都是有这一定的受众基础的,正是有这样的受众群体,使得信息流通更为迅速,因而助力网络舆论的形成,因为网站的引导性使得公众更易形成统一意见和观点,并且容易控制,从上而下的宣传模式,受众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web1.0时代的舆论引导还是传统媒介舆论引导的方式,只不过是传统媒体的内容在网络新媒体上的再现和翻版,舆论引导的方式只是在渠道上有所变化,而在形式和方法上与之前比并无多大的变化,舆论仍然是可控的。

三、web2.0时代交互式议题设置

Web2.0是相对于Web1.0而言的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指利用web平台,而其内容的生成是依靠用户为主导的一种互联网的产品模式,即用户生成内容的阶段。Web2.0时代最大的特点是用户的参与性强,互联网用户直接参与网站内容的制造。所以,用户就既可以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同时也是网站内容的创造者。这样看来,这个时期的网站给了用户及网民更多参与的机会。例如这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主要是博客网站和微博以及可以自由发言的BBS论坛。这样的社交技术就能够很好地将用户和互联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加注重了交互性。而且这一时期的飞跃也是在于实现了同一网站的不同用户之间的交互,以及不同网站之间的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微博、相册这样一些列的社交和平台应运而生,更加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性。

正是由于web2.0时代所体现出的这种交互共享,可读可写,使得信息的流通更为便捷和迅速。所以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信息流通迅速,更容易引起公众关于同一问题的讨论,网络舆论在这一时期就更加迅速地发展了起来,也是体现了网络舆论交互性的特点。网络舆论这一时代气息极浓的产物在这一阶段发展迅速,并由网民的自由思想来引导和控制网络舆论的发展。自媒体的出现可以说是传播权力的一次下移,原本精英阶层掌控的媒体现在也越来越被更多草根基层所利用和发声,传播权的下移使得广大公众有机会参与公共事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利于民主社会的构建,是社会公共领域构建的一种新的尝试。

四、web3.0时代多终端式舆情引导

现代网络技论文篇10

一、导言

随着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已步入网络时代,它将彻底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战略行为。网络时代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合作网络之间的竞争,这是一种新的竞争形态——网络竞争。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基于“公司是独立、自治实体”的假设和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研究企业战略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必须从嵌入于企业的关系网络视角来研究企业战略。战略网络 (strategic network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新战略思想。

所谓战略网络,是指由社会的不同组织或个人为了共同的远景,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联结在一起,以彼此间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而构成具有战略意义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的动态合作网络。战略网络及其管理“必然将成为新的管理范式与新的竞争游戏规则”,“战略网络管理是当今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战略网络研究既是一个急需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正如《战略管理杂志》(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在2000年3月出版“战略网络专集”时,编辑所评论的那样:“我们觉得认真地强调战略网络是如何影响公司的利润率问题——战略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的时机已成熟”。战略网络作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但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现有的战略网络研究系统性不够,缺乏定量和动态分析及其支撑技术。为此,本文在评价现有战略网络研究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将是系统化、动态化和定量化,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战略网络理论与技术方法,使得战略网络理论能真正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之中。

 

二、战略网络研究沿革

20世纪80年代以前,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资源稀缺,而且企业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价格控制和市场的份额上,网络参与者将网络视为一种投机选择,协调成本高和机会主义多,因而网络被许多学者认为有负面影响和缺乏效率,长期以来其优势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真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网络化日益凸现,而且网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日本的企业之所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国际化经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并非以单个原子状态来活动,而是以一群合作企业或组织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形成了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管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组织生态系统(organization ecosystem)、组织网络化(organizational networking)、网络组织(network organization)、组织域(organization field)、企业集群(enterprise cluster)、伙伴关系 (partnering)、关系治理(relational governance)、拓展企业(expanded enterprise)、合作竞争(co—petition)、组织间竞争优势(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关系能力(relational capability)、关系资源(relation resource)、网络资源(network resource)、联盟网络(alliance networks)、战略网络(strategic networks)、战略区域(strategic blocks)、公司间信任(inter—firm trust)、供应商网络(suppliers network)等新概念,有学者和先行的厂商已认识到企业隐含的、不可模仿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其成功的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互补者和联盟伙伴,是“创新关键来源”、“组织学习的关键来源”、“学习和能力的关键来源”。r·gualti等人将这些具有持久性的、对进入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之间的节点构成的网络统称为战略网络,这些节点包括了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等。于是,战略网络研究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热点。

 

就战略管理学者对战略网络研究历程看,首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c·jarillo。他于1988年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可谓是战略网络理论的经典之作。该文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战略网络的内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而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使之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组织。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开始。随后,战略管理研究者开始对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1992年n.nohria等编写出版的论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汇集了社会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经济理论研究者对战略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战略网络研究的奠基者j.c.jarillo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证考察,于1993年出版其专著《战略网络》,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基本形成。1999年f.j.richter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促进战略网络理论走向实践。2000年《战略管理杂志》出版“战略网络’论文专集,介绍了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这一理论要整合和系统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这标志着战略网络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研究阶段。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学派

 

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目前战略管理的学者们都只能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战略网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战略网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作者综合有关文献,将现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分为五大学派。

 

1.以r.gulati为代表的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来研究企业战略网络的理论,我们称之为经济社会学派。 r.gulati的主要代表作有《战略网络》、《联盟与网络》、《网络位置与学习:网络资源和公司能力对联盟形成的影响》。

 

他的主要观点是:(1)规范了战略网络的定义,界定了战略网络的研究范围,明确将对企业有战略意义的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和一群相似的节点都归集为战略网络,强调它是嵌入于企业之中的关系网络,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2)用社会网络理论的“嵌人性”和“结构洞”原理,证明了战略网络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说明战略网络及其管理能力是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是战略网络参与者在参与网络后所获得的独特资源,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是一种核心能力。(3)强调战略网络是一个公司接近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的关键渠道,能够取得学习、规模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战略网络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和竞争优势。(4)嵌入于战略网络之中的网络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既有机会又有约束的资源。因为“网络也意味企业被锁定在非生产关系里或排除了与其他可行的组织结成伙伴的机会”。(5)提出要整合战略网络于企业战略研究之中,并提出可从产业结构、产业内分析、企业能力、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网络进化和企业收益来与现有的战略研究相结合。

 

该学派的主要缺点是:如何整合战略网络于战略研究中,没有提出具体的理论框架,缺乏技术方法研究,难于对企业的实践有实际指导作用。

 

2.以j.c.jarillo为代表的用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组织学派。其主要代表作为《战略网络》、《战略网络——创造无边界的组织》(专著)。

 

他的主要观点有:(1)最早捉出战略网络的概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战略网络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2)提出了用商业系统思想来研究企业经营活动。他认为,实现产品/服务有效地传送到顾客手中,整个过程的所有活动要合作,如何选择组织合作方式的中心问题,就是要保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3)提出了组织商业系统活动方式的评价标准,是最大化组织效率与灵活性,并通过比较层级制、市场和战略网络三种组织方式,说明战略网络是网络经济时代最佳组织模式。(4)初步形成了战略网络的基本理论,有利于指导企业进行战略网络管理,包括网络选择的时机和信任机制的建立,利用交易成本理论说明何时建立网络为好,利用博弈理论提出了加强组织间信任的机制。

其主要不足是:没有考虑网络关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网络及其效率的影响,没有分析战略网络的成因、特征等基本问题,没有对战略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和网络进化过程展开研究。

 

3.以p.j.richter为代表的文化学派。他根据自身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担任国际跨国公司代表、与这些国家的企业有长期交往的经历,发表了多篇有关东亚企业成长的论文,并于2000年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和促进战略网络在实践中的应用。

richter的主要观点有:(1)日本经济及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企业的战略网络管理水平高,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与西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不同,它注重知识、能力资源的共享。(2)突出文化在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强调由于日本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容易形成战略网络的网络文化,包括高度忠诚、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统一价值观等。(3)运用企业系统理论、成长理论和博弈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的动因,为战略网络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4)重点分析了战略网络企业间的网络学习过程,说明战略网络在知识管理和能力培养中的特殊意义。(5)论述了企业后勤合作、技术合作和全球化合作中的战略网络管理问题,为战略网络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6)强调了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在战略网络中的重要性。

 

由于richter仅从文化视角研究战略网络,没有将战略网络管理整合于战略研究之中,由于文化研究难于定量化,造成缺乏对战略网络进行定量研究,也缺乏对战略网络管理对策研究。

4.以波特(porter)为代表的用企业集群理论来研究区域合作网络。由于企业集群理论起源于区域经济研究,故我们将此学派称为区域经济学派。企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的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包括学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客户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联盟中获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而结成的网络。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集群是战略网络的一种,集群研究也属于战略网络研究范畴。波特有关集群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国家竞争》、《亚当·斯密:区位、集群和竞争的“新”竞争微观经济学》、《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和《产业集群与竞争:企业、政府和机构新议题》,其集群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各国典型区域的企业集群(如硅谷和波士顿的高新产业区、意大利的皮革制造企业集群等)的实务观察和研究所得,他认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存在着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波特的主要观点包括:(1)集群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异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集合,地理位置是一个竞争优势。(2)企业集群是一个开放体系,具有外部效应,同一地区内的公司或机构之间相互联系、共享知识,企业集群是一种“新竞争”和“新经济”。(3)企业集群是由地理位置所处的社会、文化、政策等条件形成的,具有历史依赖性。(4)集群是空间布局上的新组织形式,“代表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是一种合作竞争思想,是一种群体思维的战略思想(突破单个实体的狭隘思想)。(5)分析了企业集群的成因、特征和网络关系,揭示了企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丰富了战略网络研究的内容。

其主要缺点:过分强调地理位置在企业集群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在网络经济时代“地点仍是竞争的根本”,产业选择首要问题是区位:过分强调政府产业政策对集群管理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在关系网络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利用集群理论侧重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而非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战略研究之中。

 

5.以j.m.moor为代表的从生态观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商业生态学派。moor提出的企业商业系统包括了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对手、顾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各个成员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依赖、共同进化所形成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网络,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战略网络,有关商业生态系统研究也应属于战略网络研究领域。moor的代表作,是其 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他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他强调必须有“新的语言、新的战略逻辑和新的实施方法”,用全新的理论——商业生态学来全面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

 

moor的主要观点包括:(1)用生态系统的观念来透视整个商业经营活动和研究战略,拓宽了战略网络研究的视野。他认为,企业是其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这个系统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行为和战略价值,这个系统绩效直接影响到企业绩效。(2)按照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与动态进化的原则来设计网状结构组织和商业生态系统(即战略网络),通过共创愿景、系统思考、网络学习、共享知识、协同作用,使企业在创造未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共同进化的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企业的绩效主要取决于其在这个系统中的合作效率和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水平。(4)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间相互合作演化过程,包括了开拓、发展、权威、重振或死亡,企业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不断进化、异化和蜕变。(5)强调了企业与环境的相互渗透,企业的边界模糊。企业的战略行为受其所在的系统制约,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都依赖于整个系统。

 

其主要缺点是:过分强调系统选择企业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初始条件的重要性,忽略了企业核心能力对其战略行为的决定作用和对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仅强调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的合作,忽视了成员之间的合作是一个博弈过程,有合作也有竞争,并认为合作有周期性,无法持久。

综观战略网络研究各个学派的主要观点,我们认为,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研究有以下的特点:(1)应用一种理论从某个侧面研究的多,而综合各种理论从系统观角度研究的少。(2)偏重于战略网络形成和企业战略网络案例分析的多,而对嵌入于战略网络的关系分析与战略网络结构分析的少。(3)侧重于战略网络的静态研究多,企业战略网络管理的动态研究少,更缺乏对深层次的网络管理问题和网络进化问题的研究。(4)在技术方法研究上,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的具有动态性的技术方法,更缺乏有关动态战略分析方法、网络信息管理支撑技术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正因如此,战略网络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对企业战略管理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基本战略理论及其技术与方法,使之未能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之中。

四、战略网络研究趋势和主要方向

 

从上分析,我们认为,现代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是:(1)战略网络研究系统化。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既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内容,又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未来的研究必须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才能对战略网络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战略网络研究动态化。战略网络的基本特征就是动态变化和不断进化,只有引入社会网络技术、系统动力学、进化博弈、离散仿真的技术等分析方法来分析战略网络的互动性和动态性,才能真正揭示战略网络的演化规律。(3)战略网络研究定量化。由于战略网络涉及的组织多、相互的关系复杂,未来的研究必须采用社会调查统计方法收集大量的数据,利用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网络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才有保证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分析,我们认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的主要方向:

1.用系统观进行战略网络理论框架研究。综合应用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协同商务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系统理论和博弈论等,从系统观的角度,构建战略网络理论框架。它包括战略网络的结构、功能和特征,战略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动态关系网络分析,战略网络的目标与选择,战略网络的动态管理,战略网络绩效评价与网络进化。

 

2.战略网络中的组织间动态关系分析与技术方法研究。要运用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技术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技术,进行组织间动态关系网络分析与仿真模型优化,明确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升和发挥不同作用网络节点之间的动态关系,保证战略网络的优化。

 

3.战略网络动态管理过程研究,要促进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和可操作性,这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它包括:(1)利用组织学习理论和企业网络理论,建立起有效的网络学习机制: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网络学习中的博弈均衡问题,制定出企业在网络学习中的最优策略。(2)运用委托—理论,建立长期网络信任机制,保证网络知识有效转换、整合与创新。(3)运用协同商务的原理和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等,开发和实现基于协同商务观的企业战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网络内部信息、知识的快速交流、处理和共享。

现代网络技论文篇11

一、导言

随着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已步入网络时代,它将彻底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战略行为。网络时代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合作网络之间的竞争,这是一种新的竞争形态——网络竞争。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基于“公司是独立、自治实体”的假设和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研究企业战略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必须从嵌入于企业的关系网络视角来研究企业战略。战略网络 (Strategic Network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新战略思想。

所谓战略网络,是指由社会的不同组织或个人为了共同的远景,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联结在一起,以彼此间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而构成具有战略意义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的动态合作网络。战略网络及其管理“必然将成为新的管理范式与新的竞争游戏规则”,“战略网络管理是当今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战略网络研究既是一个急需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正如《战略管理杂志》(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在2000年3月出版“战略网络专集”时,编辑所评论的那样:“我们觉得认真地强调战略网络是如何影响公司的利润率问题——战略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的时机已成熟”。战略网络作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但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现有的战略网络研究系统性不够,缺乏定量和动态分析及其支撑技术。为此,本文在评价现有战略网络研究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将是系统化、动态化和定量化,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战略网络理论与技术方法,使得战略网络理论能真正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之中。

二、战略网络研究沿革

20世纪80年代以前,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资源稀缺,而且企业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价格控制和市场的份额上,网络参与者将网络视为一种投机选择,协调成本高和机会主义多,因而网络被许多学者认为有负面影响和缺乏效率,长期以来其优势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真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网络化日益凸现,而且网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日本的企业之所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国际化经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并非以单个原子状态来活动,而是以一群合作企业或组织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形成了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管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组织生态系统(Organization Ecosystem)、组织网络化(Organizational Networking)、网络组织(Network Organization)、组织域(Organization Field)、企业集群(Enterprise Cluster)、伙伴关系 (Partnering)、关系治理(Relational Governance)、拓展企业(Expanded Enterprise)、合作竞争(Co—petition)、组织间竞争优势(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关系能力(Relational Capability)、关系资源(Relation Resource)、网络资源(Network Resource)、联盟网络(Alliance Networks)、战略网络(Strategic Networks)、战略区域(Strategic Blocks)、公司间信任(Inter—firm Trust)、供应商网络(Suppliers Network)等新概念,有学者和先行的厂商已认识到企业隐含的、不可模仿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其成功的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互补者和联盟伙伴,是“创新关键来源”、“组织学习的关键来源”、“学习和能力的关键来源”。R·Gualti等人将这些具有持久性的、对进入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之间的节点构成的网络统称为战略网络,这些节点包括了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等。于是,战略网络研究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热点。

就战略管理学者对战略网络研究历程看,首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C·Jarillo。他于1988年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可谓是战略网络理论的经典之作。该文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战略网络的内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而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使之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组织。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开始。随后,战略管理研究者开始对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1992年N.Nohria等编写出版的论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汇集了社会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经济理论研究者对战略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战略网络研究的奠基者J.C.Jarillo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证考察,于1993年出版其专著《战略网络》,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基本形成。1999年F.J.Richter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促进战略网络理论走向实践。2000年《战略管理杂志》出版“战略网络’论文专集,介绍了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这一理论要整合和系统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这标志着战略网络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研究阶段。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学派

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目前战略管理的学者们都只能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战略网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战略网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作者综合有关文献,将现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分为五大学派。

1.以R.Gulati为代表的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来研究企业战略网络的理论,我们称之为经济社会学派。 R.Gulati的主要代表作有《战略网络》、《联盟与网络》、《网络位置与学习:网络资源和公司能力对联盟形成的影响》。

他的主要观点是:(1)规范了战略网络的定义,界定了战略网络的研究范围,明确将对企业有战略意义的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和一群相似的节点都归集为战略网络,强调它是嵌入于企业之中的关系网络,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

有战略意义。(2)用社会网络理论的“嵌人性”和“结构洞”原理,证明了战略网络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说明战略网络及其管理能力是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是战略网络参与者在参与网络后所获得的独特资源,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是一种核心能力。(3)强调战略网络是一个公司接近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的关键渠道,能够取得学习、规模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战略网络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和竞争优势。(4)嵌入于战略网络之中的网络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既有机会又有约束的资源。因为“网络也意味企业被锁定在非生产关系里或排除了与其他可行的组织结成伙伴的机会”。(5)提出要整合战略网络于企业战略研究之中,并提出可从产业结构、产业内分析、企业能力、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网络进化和企业收益来与现有的战略研究相结合。

该学派的主要缺点是:如何整合战略网络于战略研究中,没有提出具体的理论框架,缺乏技术方法研究,难于对企业的实践有实际指导作用。

2.以J.C.Jarillo为代表的用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组织学派。其主要代表作为《战略网络》、《战略网络——创造无边界的组织》(专著)。

他的主要观点有:(1)最早捉出战略网络的概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战略网络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2)提出了用商业系统思想来研究企业经营活动。他认为,实现产品/服务有效地传送到顾客手中,整个过程的所有活动要合作,如何选择组织合作方式的中心问题,就是要保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3)提出了组织商业系统活动方式的评价标准,是最大化组织效率与灵活性,并通过比较层级制、市场和战略网络三种组织方式,说明战略网络是网络经济时代最佳组织模式。(4)初步形成了战略网络的基本理论,有利于指导企业进行战略网络管理,包括网络选择的时机和信任机制的建立,利用交易成本理论说明何时建立网络为好,利用博弈理论提出了加强组织间信任的机制。

其主要不足是:没有考虑网络关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网络及其效率的影响,没有分析战略网络的成因、特征等基本问题,没有对战略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和网络进化过程展开研究。

3.以P.J.Richter为代表的文化学派。他根据自身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担任国际跨国公司代表、与这些国家的企业有长期交往的经历,发表了多篇有关东亚企业成长的论文,并于2000年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和促进战略网络在实践中的应用。

Richter的主要观点有:(1)日本经济及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企业的战略网络管理水平高,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与西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不同,它注重知识、能力资源的共享。(2)突出文化在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强调由于日本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容易形成战略网络的网络文化,包括高度忠诚、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统一价值观等。(3)运用企业系统理论、成长理论和博弈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的动因,为战略网络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4)重点分析了战略网络企业间的网络学习过程,说明战略网络在知识管理和能力培养中的特殊意义。(5)论述了企业后勤合作、技术合作和全球化合作中的战略网络管理问题,为战略网络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6)强调了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在战略网络中的重要性。 由于Richter仅从文化视角研究战略网络,没有将战略网络管理整合于战略研究之中,由于文化研究难于定量化,造成缺乏对战略网络进行定量研究,也缺乏对战略网络管理对策研究。

4.以波特(Porter)为代表的用企业集群理论来研究区域合作网络。由于企业集群理论起源于区域经济研究,故我们将此学派称为区域经济学派。企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的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包括学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客户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联盟中获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而结成的网络。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集群是战略网络的一种,集群研究也属于战略网络研究范畴。波特有关集群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国家竞争》、《亚当·斯密:区位、集群和竞争的“新”竞争微观经济学》、《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和《产业集群与竞争:企业、政府和机构新议题》,其集群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各国典型区域的企业集群(如硅谷和波士顿的高新产业区、意大利的皮革制造企业集群等)的实务观察和研究所得,他认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存在着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波特的主要观点包括:(1)集群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异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集合,地理位置是一个竞争优势。(2)企业集群是一个开放体系,具有外部效应,同一地区内的公司或机构之间相互联系、共享知识,企业集群是一种“新竞争”和“新经济”。(3)企业集群是由地理位置所处的社会、文化、政策等条件形成的,具有历史依赖性。(4)集群是空间布局上的新组织形式,“代表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是一种合作竞争思想,是一种群体思维的战略思想(突破单个实体的狭隘思想)。(5)分析了企业集群的成因、特征和网络关系,揭示了企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丰富了战略网络研究的内容。

其主要缺点:过分强调地理位置在企业集群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在网络经济时代“地点仍是竞争的根本”,产业选择首要问题是区位:过分强调政府产业政策对集群管理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在关系网络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利用集群理论侧重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而非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战略研究之中。

5.以J.M.Moor为代表的从生态观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商业生态学派。Moor提出的企业商业系统包括了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对手、顾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各个成员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依赖、共同进化所形成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网络,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战略网络,有关商业生态系统研究也应属于战略网络研究领域。Moor的代表作,是其 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他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他强调必须有“新的语言、新的战略逻辑和新的实施方法”,用全新的理论——商业生态学来全面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

Moor的主要观点包括:(1)用生态系统的观念来透视整个商业经营活动和研究战略,拓宽了战略网络研究的视野。他认为,企业是其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这个系统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行为和战略价值,这个系统绩效直接影响到企业绩效。(2)按照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与动态进化的原则来设计网状结构组织和商业生态系统(即战略网络),通过共创愿景、系统思考、网络学习、共享知识、协同作用,使企业在创造未来中实现

转贴于 可持续发展。(3)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共同进化的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企业的绩效主要取决于其在这个系统中的合作效率和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水平。(4)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间相互合作演化过程,包括了开拓、发展、权威、重振或死亡,企业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不断进化、异化和蜕变。(5)强调了企业与环境的相互渗透,企业的边界模糊。企业的战略行为受其所在的系统制约,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都依赖于整个系统。

其主要缺点是:过分强调系统选择企业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初始条件的重要性,忽略了企业核心能力对其战略行为的决定作用和对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仅强调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的合作,忽视了成员之间的合作是一个博弈过程,有合作也有竞争,并认为合作有周期性,无法持久。

综观战略网络研究各个学派的主要观点,我们认为,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研究有以下的特点:(1)应用一种理论从某个侧面研究的多,而综合各种理论从系统观角度研究的少。(2)偏重于战略网络形成和企业战略网络案例分析的多,而对嵌入于战略网络的关系分析与战略网络结构分析的少。(3)侧重于战略网络的静态研究多,企业战略网络管理的动态研究少,更缺乏对深层次的网络管理问题和网络进化问题的研究。(4)在技术方法研究上,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的具有动态性的技术方法,更缺乏有关动态战略分析方法、网络信息管理支撑技术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正因如此,战略网络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对企业战略管理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基本战略理论及其技术与方法,使之未能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之中。

四、战略网络研究趋势和主要方向

从上分析,我们认为,现代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是:(1)战略网络研究系统化。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既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内容,又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未来的研究必须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才能对战略网络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战略网络研究动态化。战略网络的基本特征就是动态变化和不断进化,只有引入社会网络技术、系统动力学、进化博弈、离散仿真的技术等分析方法来分析战略网络的互动性和动态性,才能真正揭示战略网络的演化规律。(3)战略网络研究定量化。由于战略网络涉及的组织多、相互的关系复杂,未来的研究必须采用社会调查统计方法收集大量的数据,利用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网络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才有保证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分析,我们认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的主要方向:

1.用系统观进行战略网络理论框架研究。综合应用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协同商务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系统理论和博弈论等,从系统观的角度,构建战略网络理论框架。它包括战略网络的结构、功能和特征,战略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动态关系网络分析,战略网络的目标与选择,战略网络的动态管理,战略网络绩效评价与网络进化。

2.战略网络中的组织间动态关系分析与技术方法研究。要运用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技术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技术,进行组织间动态关系网络分析与仿真模型优化,明确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升和发挥不同作用网络节点之间的动态关系,保证战略网络的优化。

3.战略网络动态管理过程研究,要促进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和可操作性,这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它包括:(1)利用组织学习理论和企业网络理论,建立起有效的网络学习机制: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网络学习中的博弈均衡问题,制定出企业在网络学习中的最优策略。(2)运用委托—理论,建立长期网络信任机制,保证网络知识有效转换、整合与创新。(3)运用协同商务的原理和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等,开发和实现基于协同商务观的企业战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网络内部信息、知识的快速交流、处理和共享。

现代网络技论文篇12

1 引言在CDN网络中,请求路由技术选择离终端用户“最近”的节点来服务终端用户请求,决定着内容分发服务的质量好坏。因此,请求路由技术的好坏,决定着CDN网络进行内容分发性能的好坏,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总结近10年来 CDN网络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采用的请求路由技术,清晰勾勒各种请求路由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请求路由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2 请求路由技术概况图1是CDN网络的请求路由系统结构图。从图中可知,CDN进行内容服务的过程为:终端用户向CDN网络发送对内容的请求;CDN请求路由系统的资源定位算法先根据该内容请求和网络条件,采用一定算法对所需资源进行定位(如图中的边服务器1);之后,请求路由系统将该请求引导到定位结果上(如引导到边服务器1上);最后由该服务器进行内容服务。

根据图1的请求路由实现过程,可以将路由技术分为资源定位算法和请求重定向两大类[1]。其中,资源定位算法包括自适应定位算法和非自适应定位算法;请求重定向技术分为全局服务器负载均衡(GSLB),DNS-based请求路由,HTTP重定向,URL重写,Anycasting和CDN peering [2] [3] [4]。

图1 CDN请求路由模型

3 CDN请求路由技术发展3.1 第一代CDN请求路由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网站负载增大,可能造成网站架构中诸如前端Web服务器、网络设备或者使用带宽不堪重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各种技术,最后产生了第一代CDN网络,即缓存辅助CDN。1998年,MIT的一群教授和学生组建了第一个CDN网络,并以该网络为基础组建了Akamai CDN网络[4]。该网络利用其在全球范围内Internet边缘网络中架设的服务器以最快的速度响应用户请求,主要分发内容是Web文本和图片等静态内容。这一时期的内容路由技术主要是解决如何实现内容分发由中央式转变为分布式、如何实现内容请求的快速响应和如何实现由服务器分布而造成的负载不均等问题。

在CDN网络发展之初,网络规模不大,其目的主要是实现请求的快速响应和服务,较少考虑到其他因素,路由算法主要有轮询、基于Clusters和Cisco的非自适应资源定位算法[1]。由于CDN技术还不成熟,请求重定向技术大多在已有重定向基础上进行改进,主要有基于DNS的请求路由和URL重写两类[4]。论文大全。

3.2 第二代CDN请求路由技术随着Internet网络的快速发展,CDN网络需要分发流媒体、大文件等内容,出现了以Limelight CDN为代表的第二代CDN网络-----光纤辅助对等网络。这一时期CDN网络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分散的边服务器资源有效组织起来,以便更有效的完成内容分发任务;如何将客户需要分发的资源更好的存储起来,以便进行分发服务;相应的,请求路由技术需要解决如何在网络环境多变的情况下顺利实现内容分发任务,即鲁棒性;如何实现随着网络扩展环境下内容分发服务,即可扩展性等方面的问题。

这一时期的请求路由技术基本上是在已有算法基础上进行改进,如Andrews等人在基于C/S延迟的基础上对cluster资源定位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clusters的自适应算法[6]。Globule以networkproximity为准则提出一种自适应算法来选择最佳服务器[3]。请求重定向技术主要以提高引导效率和保证整个CDN网络负载平衡为核心思想,表现为改进DNS路由技术和基于全局的负载均衡路由机制[3] 5]。论文大全。

3.3 第三代CDN请求路由技术随着用户对以视频为主的流媒体内容的快速增长和要求的提高,导致流媒体直播、大文件下载服务成为CDN分发内容的最大来源。这些内容的分发会消耗大量的网络资源,特别是带宽,甚至影响到CDN的服务质量和扩展性,使CDN边缘服务器资源再一次成为瓶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CDN引入P2P技术来补充边缘服务能力的不足,2005年出现以CacheLogic为代表的第三代CDN网络,即对等网辅助CDN [7]。

CDN网络为典型的分级控制模式,每个边服务器的分发采用中央控制模式。当边服务器服务终端用户增多时,特别是服务内容为流媒体等极占带宽的资源时,边服务器的带宽成为内容分发的瓶颈。此时,将P2P技术引入到CDN网络中,取各自所长而避其所短,很好的解决CDN边服务器资源不足的瓶颈。根据CDN与P2P在网络中结合的位置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终端用户型CDN-P2P和边服务器型CDN-P2P[3]。但由于CDN与P2P采用不同请求路由技术,如何将二者很好融合,并能实现各种优点,则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3.4 三代CDN请求路由技术总结由上文可以看出CDN请求技术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从网络发展来看,无论那一代CDN网络的出现,都是由现实需求决定的。由于网络流量的快速增加,导致中央服务器成为中央服务模式的瓶颈。这时候,在网络边缘部署服务器,用来服务请求,从而产生了CDN网络。而随着CDN网络快速扩展,服务流量、服务内容的增加,小型的、区域CDN网络不能满足内容分发任务的要求,将这些小的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型的CDN网络就成了必然,第二代CDN应运而生。但当CDN网络分发的内容中视频、流媒体等极其消耗带宽的内容占据主要份额时,边服务器到终端用户以及边服务器到中心服务器之间就出现带宽不足的问题。论文大全。此时,将CDN技术与P2P技术相结合,从而产生了现在的第三代CDN网络。

·2、从技术上看,CDN请求路由技术实际上是解决当时面临的问题的必然结果。当传统单服务器C/S模式不能满足要求时,第一代CDN出现。此时,请求路由技术需要解决如何在地理位置分布的网络中选择“最佳”边服务器来服务请求;而CDN网络进入第二代,需要将众多小的CDN网络组成更大的CDN网络时,不再像小CDN网络那样网络环境单一,而且分发的内容也变得更为复杂。此时,请求路由技术表现为解决选择边服务器的算法的可扩展性和鲁棒性,就有了众多的自适应请求路由算法;第三代CDN网络主要是解决高清、流媒体等极耗资源和带宽的内容,采用CDN与P2P相结合的方式,希望借助两者优点来很好解决这一瓶颈。此时,请求路由技术重点解决的是如何将二者不同的路由技术很好的融合起来。

4 小结本文对不同时期CDN网络及其对应的请求路由技术进行了整理,使读者能够更好的了解各种请求路由技术的本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分发的内容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CDN也开始与P2P进行结合。但从上述CDN-P2P结构来看,当前CDN与P2P的结合还处在很松散的阶段,如何更好结合二者,使之能够取长补短,成为今后CDN发展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 彭湘凯. CDN网络及其应用.http://www.cdnunion. com/htmldata/1/2006_02/CDNWangLuoJiQiYingYong31_1.html.2008-11-25

[2] 刘雪宁. CDN-P2P混合结构流媒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08.10(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

[3] G. Peng. CDN: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http://www. ecsl.cs. sunysb.edu/tr/rpe13.ps.gz. 2008.11.25

[4] A. Vakali and G. Pallis, Content DeliveryNetworks: Status and Trends, IEEE Internet Computing. IEEE Computer Society, Vol.: 7, pp. 68-74,2003.

[5] G. Pierre and M. van.Steen. Globule: a collaborative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Vol.:44, pp. 127-133 ,2006.

[6] M. Andrews, et cl. Clustering and server selectionusing passive monitoring. In Proceedings of IEEE INFOCOM’02, 2002.

现代网络技论文篇13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内涵的界定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时空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其发展的主要构架和各结构间内在作用机理。即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子、发展趋势与过程的分析总结得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构状态轨迹的范式。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实践工具,旨在揭示计算机网络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的成因。它形成于各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理念的探索和实践,立足于从哲学角度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现象的研究和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实质上提供了一种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的社会体制,它可以为未来计算机网络发展甚至为其它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样本和模式借鉴。

二、理论基础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可行性

布尔代数、包交换理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的重要理论准备和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安全、可靠和高效地在一种网状结构中传递计算机产生的数据信号,使不同计算机之间通过数据信号的传播而连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其中“数据信号”是相对于传统电信中的“话音信号”和传统广播电视中的“视频信号”等模拟信号而言。数字通信在与后来出现的包交换理论结合后便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信号的取值是离散的,幅值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内。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使用的二进制码受到噪声影响小而且非常利于计算机网络终端的接受和使用。这个看起来简单的0和1对计算机网络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没有布尔定律就没有数字化信号就更不会产生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数字化信号最早的理论依据可以追溯至1854年,当时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发表的《思维规律研究》一文中,他设计了一套用以表示逻辑理论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符号,并建立了应用这些符号进行运算的法则,成功的把形式逻辑归结为一种代数演算,从而建立了逻辑代数(布尔代数)。他规定的一条特殊运算规则是 X2=X,其解只能取两个值:0和1。X=1,表示命题为真,X=2 表示命题为假。布尔代数提出近一百年后的20世纪中叶才运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这一理论系统从提出到实际运用经历的漫长的建制化过程,但并不妨碍布尔代数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论基石。

在分组交换理论出现前的远程终端联机阶段还不能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那时人们将彼此独立的计算机用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计算机网络前身。20 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兰德公司的PAUL BARAN,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DONALD DAVIS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目前被称为分组交换的网络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分成若干个比较短的,标准化的“分组”进行交换和传输,每个分组由用户数据以及必要的地址和控制信息组成,从而保证网络能够将数据传递到目的地。这种思想完全不同于不适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电话网所采用的电路交换技术:电话网用户通话前先建立连接,独占资源。分组交换理论提出后,各国纷纷将其利用在了他们的第一代计算机实验网络。正是这一理论为今后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技术秩序。

从计算机网络的前身远程终端联机阶段开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没能离开科技理论的指导。从早期以数学、材料学、逻辑学、电磁学、微电子学、量子力学及控制论为基础,到现在逐渐将光学、生物学及人工智能的纳入自己的理论基础领域,说明科学技术理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

三、相关群体技术的进步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遵循连锁模式,这个单元技术与群体技术是一个系统整体。计算机网络技术它本身不仅是由内在要素构成的一定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而且它与其他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相关联而构成具有立体网络结构的有机整体。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发展到一定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便有了存在的土壤。例如,随着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的诞生和之后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才有了计算机对互相信息交流的需求,在计算机出现后不到十年的时间,计算机网络的前身远程终端联机系统应运而生。而远程终端联机阶段的数据通信技术便是直接由当时传统通信技术改进而来。

由于每一种特定单元技术都有自己固有的内在矛盾,因而随着客观技术 环境的变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会不断地更新自身原有的技术构成, 其中某项子技术的重大进步,都可能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提供可能性,包括如软件技术、芯片技术、光纤技术、纳米加工技术等等。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这种变化,由于打破了原有群体技术的内在平衡,也势必会引起其他相关的单元技术产生适应性调节,以达到群体技术自身的新的平衡,这样又会引起其他单元技术乃至整个群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在这种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得到不断发展。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