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论文实用13篇

公共艺术论文
公共艺术论文篇1

在笔者读到的有关公共艺术的书籍以及本专业的硕士论文当中,许多同仁深感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匮乏与混乱,一致推崇“百分比艺术”这样的公共艺术实施框架。但通过查找和阅读,笔者发现国内公共艺术的文献当中,对立法和实施及视觉审美方面谈得比较多,对介入形式的选择和人文关怀方面谈得比较少。尤其处在今日“图像时代”,在如何让当代艺术介入我们的城市生活的问题上,国内几乎很难找到一本专著。中国当代艺术虽如火如荼,然而仍有自居象牙塔之嫌,与城市公共艺术实际上是脱节的。

此选题是面向创作者的,即讨论在中国城市的有限空间里,如何将当代艺术中的新观念引入公共艺术,拓展公共艺术的介入形式,以及在此之上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小品式”是个自造词,用于“公共艺术”一词之前,是笔者在对国内公共艺术概貌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对一类形式的公共艺术的暂时性统称。具体特点由两方面组成:一、是指非纪念性、非功能性、非主题性;二、在空间上的占用较小。这类公共艺术是在普通市民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呈现的,是一种“亲民”的艺术。笔者之所以要谈“小品式”,第一,是因为这种类型的公共艺术不牵涉到过多的功用意义,没有过多意识形态上的约束,给艺术家和公众更大的发挥空间;第二,是因为此类公共艺术在日新月异的中国大城市中鲜有奇葩,往往都有“假”、“大”、“空”的弊病。有些作品大张旗鼓,对空间的要求苛刻,而其结果是使之如同天外来客一样突兀;有些过于个人化,在公共空间很难与大众进行“对话”;有些则过于通俗化,没有艺术的前瞻性。

艺术的介入形式是十分重要的。人们谈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与谈论博物馆里的一件米开朗基罗的圆雕在情感上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与艺术不期而遇所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过有着事先渲染的参观,对于城市中为生存而奔波的人,那绝对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尤其于当下的中国,那种从右至左不带标点的竖排文的淡然几乎消逝,城市中充满了“惊叹号”和“下划线”。人们是否需要一种邂逅,一种生活的微微停顿,在没有任何先前提示的情况下来接受艺术家献上的一份礼物,来分享这浪漫的“逗号”与“问号”所带来的灵光?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难以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

“人文思考”从其根基说是一种对存在的抽象玄思。它的根本性观念是从人类的角度来思考人,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由此才会有一系列超越性问题,如:人的本性、人的本源、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它把人作为类来思考,所以我们说它的思考是超越具体人伦事功,超越有限存在的。

“人文关怀”就是对上述人文问题的关注与爱护。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并且,它的内涵并不是一陈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

公共艺术论文篇2

在此背景之下,近年来香港公共艺术教育有所发展。提供公共艺术及相关课程的教育机构与课程包括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中文大学文化管理课程、中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化管理课程等。其中,理大设计系与中大艺术系,培养公共艺术创作人才。学生作品在香港艺术展中屡获佳绩。中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化管理课程则从公共艺术历史及评论的角度,教授学生观察及评论公共艺术的方法。因该课程针对副学士学位学生,理论程度相对较浅。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文学士课程于2012年成立,旨在配合政府的文化及创意产业政策培养人才。其中,“公共及社区艺术”一课为该课程三年级选修课,阐释公共艺术之含义,介绍公共艺术评估之方法,引导学生以文化批判之眼光审视公权力与纪念雕塑之关系,并培育学生策划公共艺术、管理公共艺术,为公共艺术设计场地,以及设计扶持社区艺术政策之实践能力,实为跨学科、系统教授公共及社区艺术之课程。该课程的另一亮点,是课程设计力求寓教于乐,形式生动,并且融知识与实践于一体,创造性采用虚拟场景、实战演练之新颖教学方法。课程围绕一个虚拟项目展开:假设香港政府决计于2020年前,拆除目前除立法会大楼外所有建筑,重建中环。香港艺术推广办公室受命,规划并发展新中环之公共及社区艺术,委托三家咨询公司从事研究,提供咨询报告。在2013年秋季课程中,学生自由组合,成立三家公共艺术咨询公司,分别取名PaisanoCultureandDevelopmentConsultancyLtd.,HashtagCulturalManagementCoLtd.,以及APlusCulturalManagementConsultancyCo.Ltd.,担当为政府提供咨询之重任。各组成员扮演不同专业角色,包括项目研究兼公司总裁、公共艺术规划咨询师、公共艺术管理咨询师、城市设计师,以及公共或社区艺术家等。课程分两部分,完成前五讲后,各组前往中环,展开中环公共艺术之调研,鉴别艺术品之类别,评估艺术品之公共性(publicness)及有效性(effectiveness)。在此基础上,发觉不足,从而提出新中环公共及社区艺术发展之目标。课程后半部分,配合各专题,公司成员各司其职,逐项完成公共及社区艺术规划、管理之咨询、城市设计,以及艺术品之创作。课程亦包含设计软件技术培训,学生学会运用Sketchup8基本功能,完成设计,并制作艺术品模型。课程于期末报告会上达到高潮,学生基于课堂知识,提出不少有益于启发本港公共艺术发展之建议,例如,创设公共艺术规划办公室、设立艺术家道德保护法、改革赋税以资公共艺术项目、建设香港雕塑公园和公共艺术长廊等。本课程与“项目委托方”艺术推广办公室合作密切,艺推办官员于期中亲临课堂,介绍业务,并出席学生期末报告会,聆听学生所提咨询方案。期末报告会与会者另有小区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等多人。

公共艺术论文篇3

(二)师资力量的薄弱与人文知识的欠缺

《方案》中明确提出:“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按国家规定的正常艺术教育编制来看,军事理工科院校艺术教员人数严重不足。军事理工科院校基本没有设立专门的教研室或管理部门,未配备专职艺术教育教员,主要靠学校少数几个艺术教员和人文学科的教员来兼职。艺术教员主要从艺术院校毕业,受培养模式单一的影响,造成重技能、人文知识浅薄、艺术素质欠佳、艺术理论功底薄弱等缺陷。有的还聘请一些艺术专家来兼职,走走过场,教学效果不佳。由于艺术教育师资配备存在许多缺口,艺术课程的安排自然也就十分简单,很多院校没有能力和精力开设较全面的公共艺术课程,导致了学员选择的余地不大,无法满足学员的需求。

(三)没有形成合理的课程设置与评价方式

公共艺术课程是院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途径,合理的课程设置及质量把控是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关键。然而,军事理工院校在课程设置时,往往出现课程设置不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随意性较强、课时不足、缺乏总体评价体制、对开课的效果少有认定、选修学生不普及等问题。此外,还存在着因人开课的现象,教员往往依据个人的研究领域和专长来要求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很少考虑学员艺术素质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军事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总体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四)课程学习、体能训练与参与艺术实践存在矛盾

学员的课程学习、体能训练、公差勤务等压力相对较大,学员没有更多课余时间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感受不到艺术实践带给学员的美感和艺术享受,出现学员理论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直接影响艺术活动质量和艺术教育效果,也对学员艺术兴趣培养有极大的影响。

二、加强军事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考

(一)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

教学管理部门要在广大师生思想上确立公共艺术教育能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增强思维创造能力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育人价值。正如,麻省理工学院院长查尔斯•维斯特所说:“艺术使我们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事物;科学也是如此,它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生活的方式”。“科学和艺术在于把这两个看上去没有关系的现象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到一些新东西,而这些新东西常常会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我认为这也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寻找联系,揭示真理,从而改变甚至创造世界。”

(二)重视教员队伍建设

既然公共艺术选修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要逐步建立专门的艺术管理机构、教研机构。其功能是组织和承担全校的艺术课程教学和艺术教育科研,并配备全职教职人员编制和其他教学资源,根据学院、艺术教员自身的需求,组织艺术教员外出学习、参加函授等形式进行深造,提高艺术教员的理论水平。也可以向艺术院校、专业艺术团体聘任专职教员或资深的兼职、客座教授,相对固定一批师资,面向全校指导艺术教育。

(三)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建设规范、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课程是开展教育的关键。首先,《方案》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专科可参照执行。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笔者认为,军事院校可以参照《方案》执行。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限定性选修课程定位在以鉴赏为中心,以审美为主线,融合艺术基础理论和作品鉴赏分析,让学员初步了解我国和世界的优秀艺术文化,培养浓厚的艺术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为下一步任意性选修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军事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既有公共艺术教育的一般特点,又由于其存在于军事教育的特殊背景下,面对着有鲜明军事理工科特色的学员群体,公共艺术教育有着区别于其他类型院校的特殊性。院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军事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员的特长,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员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教学内容应结合理工科学科特点,达到艺术与艺术、艺术与人文、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由开设单纯的艺术课程到增设一些理科、工科与艺术相融合的课程,如“战争艺术”“科学与艺术”“伪装艺术”“计算机媒体艺术”“建筑美学”等,促进学员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共同开发,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构建。再次,大力拓展第二课堂空间,创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挖掘第三课堂空间,利用社会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如艺术专业院校、艺术团体、美术馆、博物馆等。总之,在课程类别设置上,应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和引进师资相结合,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面,体现院校的特色和个性,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管理部门,在课程设置上,应当给予充分的时间保障。

(四)建立和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该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避免整齐划一的学分考核,应注重考察学员学习的过程和学习中发生的变化,不应用同一标准来量化学员的学习结果。军事理工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需要树立多元的评价理念,从多角度对其进行考查,考查方式尽可能多样化,成绩评定尽可能多元化。首先,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管理,学院要组织专家系统地听课、评课、观摩教学活动,努力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其次,对学员艺术教育水平的测评,包括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评估、学习结果的评估等。注重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起来。动态成绩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的互动、课后习题等。静态考试采取调研报告、论文、笔试、口试答辩、表演等多种形式。上述评价方式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

公共艺术论文篇4

2.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高校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并且对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够、研究不深,不能有针对性地结合专业性质和学生特点来开展艺术教育,传统的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个性,不能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原则

1.坚持积淀人文精神和提高艺术素养的结合

我国艺术教育先驱者丰子恺先生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赏识自然与艺术之美,应用其美以改善生活方式,感化其美而陶冶高尚的精神”,因此,要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在让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人文情怀,积淀人文精神,在艺术教育中汲取丰富内心世界的精神文化,努力塑造自己的心灵家园,培养健康进取和谐的人格品质。

2.坚持文化性和审美性的结合

马克思认为“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对美的追求和需要是人与生俱有的,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成就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当前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普遍较弱,而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再在对学生讲述学习艺术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以艺术之美来熏陶学生,以艺术之美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精彩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3.坚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

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创造性思维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和灵感等非智力因素的高度融合,要进行创造性活动仅仅依靠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形象思维、艺术思维的协同和配合。因此,要通过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让学生广泛参与艺术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发展起来的抽象思维能力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升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途径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公共艺术教育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紧紧围绕“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强化理工类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

我国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在晚年指出,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必须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努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理工类大学由于学科设置上的局限性,以及师资力量偏重于理工类学科的现状,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因此,理工类大学必须在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艺术素养教育,提升理工类学生积极的审美态度、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理工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尤其要特别关注理工类专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父母受教育程度教低学生群体,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育引导。

3.构建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要充分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制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建立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管理、考核与评价制度。

4.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灵活采用专兼结合方式,在稳定专职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同时,可以面向社会聘请艺术专家、民问艺人担任艺术指导教师,优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同时,要制定艺术教育教师培训方案,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走出去”,如进修、交流、考察等形式,拓宽艺术教育教师视野。通过“请进来”,开展示范课观摩、聘请艺术家讲座等活动,加强学习借鉴,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增强公共艺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公共艺术论文篇5

(一)按照国家要求出版高质量的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系列教材

《方案》中列举了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同时该方案要求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上述课程,其他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尽快予以开设。对此,首先应着重开展这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教材建设。对于教材的编写原则,既应当适当考虑各艺术门类知识的完整性,将各艺术门类的历史演进、基本知识、经典作品按其内在的逻辑架构反映出来,做到整体结构科学合理;也应当充分考虑非艺术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使教材深入浅出、点到即止,力求做到专业知识通俗化,充分做到有广度、有深度、有难度、进退有度,学生爱学,学后受益。对于教材的编撰方案,侯春莹、王庆华撰文提出了公共艺术教材编撰的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欣赏教材的编写,共同构筑在相同的一个平台,亦即将这四大门类艺术教材分别编写出一套自身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用书;第二种方案是将四大门类的教材编写在同一种书中;第三种方案是编撰制作艺术课程的电子教材。这一意见提出了可以借鉴的思路。总的来讲,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考虑到不同艺术门类的差异性,我们认为应以八门课教材各自独立、作为系列丛书出版为好,这样便于编撰出版和学生把握。对于教材的出版方案,我们认为应由教育部牵头,组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形成不同课程的编写组,在充分了解不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特点、问题、需要的基础上,争取兼顾不同类别高校、不同专业类型学生的实际情况,吸取现有教材所长,编写出知识全面规范、内容详略得当、程度深浅兼顾、图书与电子出版物并举的教材体系。同时在使用中不断吸收各方面意见,及时加以修订。此外,考虑到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一般安排在低年级学生学习任务中的实际,应选取目前高校开设较普遍的课程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等的教材加紧进行规范建设并出版,以尽快满足学生的需要。

(二)重视出版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教材

《方案》还要求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并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应将任意性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根据高校目前的教学情况,任意性选修课程一般包括:作品赏析类中的《交响音乐赏析》《民间艺术赏析》等;艺术史论类中的《中国音乐简史》《外国美术简史》等;艺术批评类中的《当代影视评论》《现代艺术评论》等;艺术实践类中的《合唱艺术》《DV制作》等。此外,还应开设的一些突出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有《地方戏曲》《民间美术》等。这些课程的学生需求虽然不如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那样普遍,但是更能适应学生兴趣,更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力,实现交叉创新,因此也要高度重视。为此,出版社应根据自己专业编辑人员的实际,适当出版部分体现学科、地域和师资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教材,供教师和学生之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能够把各地特色音乐、戏剧、舞蹈、手工艺术等形成系列入门级的教材,供大学生选择学习,可以极大丰富高校公共艺术课的内容,对于扩大传统艺术形式的社会影响,促进其传承均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应把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戏剧、舞蹈等纳入教材体系,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辅助读物出版纳入出版议事日程

艺术教育课程电子教材的编撰制作也是教材出版的重要内容。原则上,系列教材的各分册都应配有完备的电脑教学课件,以适应信息时代知识学习的需要。电子教科书具有容量大、教学直观和声音、图文并茂的立体交叉应用的特点,并且不受时空的限制,既可集中教学、课堂讲授,又可以进行网上分散的教学。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艺术类学科更需要音像教学作为直观配套手段,通过播放大量的音频、视频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即便一般常规的艺术教学不使用电子教材授课,制作电子课件和配套音像资料也是很有必要的。在电子教科书的编撰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强调艺术教师提高对电脑软件的熟练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与计算机教师配合完成教科书的编撰制作。二是编撰电子教科书既要根据电子教科书自身编辑的特点规律,又要兼顾到运用教材授课的逻辑规律;既要体现电子教科书自身编辑的容量大和立体效果强的特点,又要兼顾到公共艺术教育是普及教育的特殊性,注重编纂教材的主次、繁略。总之,多样化的电子教材对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起着重要的辅作用,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喜欢艺术但不喜欢上艺术课的情形。此外,还要关注那些承载艺术教育技能实践环节的艺术团、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的技能课的教材出版,这些课程科目繁多、特点各异,各高校可因校、因师、因生而异,编写出适合本校学生具体情况的、适用于素质能力教学特点的教材、讲义或教案规划。

公共艺术论文篇6

才培养体制,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要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把美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

养。”综上所述,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准确定位,有利于提高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对艺术教育的整体认识,让领导落实有依据、教师贯彻有目标、学生学习有方向,使学校公共艺术

教育沿着正确轨道不断向前发展。

二、公共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公共艺术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高职生青春洋溢、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与渴望。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因面临升学压力而没有时间和机会接受音乐熏陶。在进入大学后,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使学

生摆脱被网络歌曲、网络游戏充斥的课余生活,拥有一个绽放自我、释放压力的平台,形成开朗、外向、善于沟通的性格,并在艺术审美中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爱社会。社会发展对高职毕业

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想要获得“入口旺、出口畅”的招生就业形势,就必须在重视硬件教学条件的同时,重视“软实力”的比拼和打造。其中,艺术教育是衡量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有

力考量依据。校园特色、人文环境、师生素质面貌等均可通过艺术教育成果加以体现和说明。学校招生简章上的艺术活动图片是对学校形象的集中展示;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等主题晚会是学校对学生深

厚情感的集中表达;“校园之春”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等艺术活动是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推进的集中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在“内重实力、外塑形象”的工作中少不了艺术教育的参与和支持。

(二)公共艺术教育是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催化剂

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技术和艺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接受过艺术熏陶的学生思维活跃、沟通能力强,是企业文化最好的诠释者。更为重要的是,艺术可以使技术更加精致、精美。拥有艺术

敏感度的毕业生更加具有创新精神,可以更快地接受并掌握新技术、新科技。艺术教育还能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审美能力和更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学生拓展活动空间、展示自我表现力,使学生在职业

生涯的发展中更具竞争力。大多数高职生毕业后会进入企业、工厂,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如果在大学时期缺乏对其精神世界的关注,那么日后高度紧张的工作会使高职生难以负荷、身心俱疲。对此,社

会对高职教育提出要求:关注与呵护高职生的精神世界、用人文精神与艺术关怀滋润他们的心田。艺术教育的熏陶与培养有利于高职生在学生时代就学会运用健康的方法、手段释放压力、寻找快乐,使

今后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职业生涯发展更加顺畅。

三、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效能

本文所涉及的艺术教育指狭义艺术教育中的非专业性艺术教育。这种艺术教育在高校以公共艺术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故称“公共艺术教育”。其开设目的主要是通过艺术课程向学生揭示美、展现美、传

递美,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达到普及艺术教育、提升个人素质的目的。为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部将《音乐鉴赏》等8门课程列为高校的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下面,笔者

以本单位所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音乐鉴赏》为例,就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一)根据高职特色制定教学目标

1.体现高职特色。高职公共艺术课程应当与普通高校有所区别,体现高职特色,并根据特定的教学对象选定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高职公共艺术课程既要“有用”又要“有趣”;既要情趣高雅、

赏心悦目,又要紧贴时代、喜闻乐见,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和满足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诉求和需要。

2.结合专业教学。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充分思考,积极探索艺术教育与专业学习的结合点。目前就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上看,艺术选修课程是可以与专业相渗透的。例如,航空管理

工程学院所开设的《音乐鉴赏》课程就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艺术赏析的案例、训练的内容等方面着力贴近专业培养目标,受到学生的认可。

3.切合学生实际。高职教育学制短、高职生进校前接受艺术熏陶机会少等现实决定了高职《音乐鉴赏》的课程设置应该是“宽口浅底”的盘式教育模式。因此,要减少晦涩艰深的艺术理论学习学时,加

大艺术经典作品赏析的比重,改变高职学生对艺术课程门槛高、听不懂的固有认知,让学生更加乐于接受,真正感受到艺术世界的精彩与魅力。

(二)结合学生实际精选教学内容

1.由浅至深、由实践至理论。在艺术课程授课时,教师应把握由浅显至深入、由实践至理论的教学原则。高职《音乐鉴赏》课重在“鉴赏”二字,教师应将主要授课时间用于音乐作品的听赏,听赏的曲

目也应从广泛流传或有一定知名度的经典音乐作品开始,使学生从“已知”进入“未知”,轻松接受、快乐入门。另外,学生在学校所进行的艺术活动大多以实践为主,理论学习不必过深过难。如果学

生学有余力,教师可指导其在课外进一步学习。

2.由声乐及器乐、由本国及外国。从种类上讲,音乐主要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因此,在《音乐鉴赏》课程安排时可以考虑将声乐作品用于实践演唱、将器乐作品用于欣赏聆听。教师可引导学生演唱

并点评最熟悉的声乐作品,如广泛传唱的流行歌曲和带有地域色彩的各地民歌。器乐演奏则需要长期的训练,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首先了解不同乐器的不同的音色、特征和

基本构造,随后再安排纯器乐作品的欣赏。另外,从地域上讲,音乐有本国音乐和外国音乐之分。按照学生的心理认知习惯,教师应先介绍学生熟悉的本国音乐,再逐渐过渡到介绍外国音乐。

3.由现在至过去、由流行至古典。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从时间跨度上讲,音乐有当代和古代之分。根据“近大远小”的授课经验和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熟悉程度,教师应按照音乐创作的时间脉络反方向安

排授课。也就是说,离我们近的音乐作品先介绍,离我们远的音乐作品后介绍;现当代音乐作品先介绍,传统音乐和古典音乐后介绍。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与

热情。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艺术学习需要

1.传统教学。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应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立交桥”教学模式,拓展与革新传统的实体教学平台。第一课堂指传统的课程教学,即“公选课”,教师在规定教学时间

内完成授课任务,学生获得艺术学分。第二课堂是指包含艺术社团在内的各类艺术实践活动,教师定期进行艺术指导与排练。第三课堂是指聘请校外艺术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定期举行艺术讲座与交

流,进一步拓展学生艺术视野。

2.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开发利用为艺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艺术教学,教师可将授课教案制作成PPT,将文字、音乐、视频、动画等在计算机中自由切换。实

践证明,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学生艺术学习的认知规律,也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与欢迎。

3.新媒体教学。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可以拓宽公共艺术教育的覆盖面。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微课、慕课(MOOC)等新的授课方式能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艺术教育内容和信息,使学生的学习方

公共艺术论文篇7

目标不仅是把需要转化为动机的直接诱因,而且还具有启动、导向、激励和聚合的功能和作用。明确目标,把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是关键。教学中的目标就属于转化。这一转化,符合目标教学思路,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方法。有利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中促进指向性学习,要从实效出发但突出重点和简明,使之明确。教学方法服从于教学目标,待定的教学目标需要特定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掌握学习达成目标,是发展学生素质,而依据目标优化教学方法,要着眼于学法、体现为学而教,注意教法体现学法,两者同步而协调,并在教法和学法协调统一的基础上,教师“举一”学生“反三”。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将学习转变为学生自身的核心利益,进而自我驱使,主动接受学习,教学效果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紧扣学生实际,让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公共艺术论文篇8

(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丰富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公共艺术是一门抽象的艺术科目,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成为突破教学难题的突破口,在构建课程体系建设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软件模拟教学法,在逼真的教学环境中,对学生进行项目介绍、案例分析,并且让学生使用软件参与设计,将知识融会贯通与各个设计环节。在专业设计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法进行教授,在剖析案例的同时,结合项目对设计方和执行作业流程、方法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让学生了解项目作业的基本流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结合实践做好设计工作,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观摩现场,领会设计思路、制作效果等内容。另外,设计工作教育者必须充分使用当代信息工具、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生动化的教学,方便学生对公共艺术这门抽象艺术的理解。例如:壁画艺术这一门课程,教师可以使用幻灯播放壁画作品,并请学生根据作品分析作品的美感与表达的文化意义,如此便能够加深学生对壁画艺术的理解。

(三)重视课程中的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公共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目前我国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机构主要由美术院校、综合大学以及其他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学院开办,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能够胜任城市建筑设计工作的设计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设计思维、更需要有优秀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他们的归宿最后是社会,这是不言而喻的实施,所以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就业需求,锻炼自己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培养学生设计的操作能力,能够缩短学生的磨合期、适应期,让学生更快地被社会认可。突出实践的比重,建立校内外合作方式下的实践教学,这不仅是教学的要求,也能够进一步发展教学改革。首先,学校可以在学院开展集合教学、科研、设计为一体的教学设计工作室。在教学的同时,向市场开发,承包社会设计开发项目,与商业运作有机结合,在开发项目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课题获得实战经验,能够给学生更好的实践教学经验,丰富学生作业设计的内容。其次,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制定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并且帮助学生更早了解实际操作流程,便于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更好地适应设计工作。科研教学工作室还能够联系社会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这些机会包括对校内设施的建设以及校内外经济合作经济实体的建设,例如:校园科研设计工作组可以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团体,去参与一些具体的工程设计,虽然参与这些设计工作实际上或许并不能参与到主要的设计工作,只能参加一些简单的、零碎的工作,但是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学生能在这些工作中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合作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在环境的熏陶之下,增加对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公共艺术论文篇9

艺术设计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必然与一定的意识形态和一定的价值观念相联系,不论艺术设计者是否自觉认识到这一点,它都是一种客观存在。艺术设计者以什么样的价值观为指导、为灵魂来设计他的艺术作品,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社会责任感的强和弱、大与小。有良知的艺术家在从事艺术设计时,心中绝不仅仅想到自我表现和自我发泄,他首先或者第一位想到的就是如何为大众服务、如何引导大众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以及如何抚慰、愉悦、熏陶、感化大众的心灵。现在许多所谓艺术设计者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根本不去求得艺术与大众的共鸣,而是撇开大众在自己狭隘的内心世界里寻求自我倾诉和自我陶醉。可想而知,他们设计的作品与大众之间必然存在欣赏的鸿沟。

由于社会发展迅猛和传统思维的定势,许多艺术设计者把自己关在“象牙之塔”里闭门造车,艺术设计实践与现实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以致社会需要的设计产品少之又少,社会不需要的恶劣的设计产品成批涌现,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此种教训一百多年前就曾出现过。1891年伦敦世博会设计理念与技术实践严重脱节,陈列品的设计实践远远落后于技术的进步。当时的约翰•拉斯金、威廉•莫里斯——日后成为震动设计界的大师,针对落后的设计面貌,发起了关于英国设计现状的工艺美术运动。他们摒弃了不合时宜的维多利亚风格的矫揉造作和无病,提出了设计要为大众服务的思想和理念。这成为推动当时设计发展的重要力量。

公共艺术论文篇10

由于现代城市和人口的不断扩大,工作模式和网络通信改变着生活,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已远远不能满足促进公众沟通交流的任务,只能通过艺术随机干预、包容性的介入,使它可以创造更多的可以提供人们相遇、交流的机遇和空间。与此同时,一些艺术作品也许不是专门为公共空间设置,并且属于私人性质的领域,但由于它出现在开放的空间,使公众和周围的人们对其关注,进而产生思考,然后,它也有艺术 “公共性”的功能,创造或“活化”的公共空间。一些现代的技术和文化理念的艺术作品加入,经常改变着它周围环境,使其具有新的意义、氛围和公众参与的可能。

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艺术风格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融合了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公众的参与、作品的自身,三者相互作用,共同交流,最终表达出作品的意义。这是就对其理念的感知和观众参与中产生出公共艺术的意义。在时展的同时,更体现出公共艺术的大众化和前卫性是其在公共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

公共空间就是由各种媒体、公共场所、社区组织和社会运动所组成的一个非官方、表达各种的民意的地方的总称。它是公民个人以公众身份就社会公共事务展开自由的、公开的和理性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产生公共意见的社会文化交往空间。

公共艺术是一个大众的公共艺术,与公众的审美心理等相一致。但这一概念自被加上“公共”后,它不再是一个单一领域的独特的概念,这必然涉及到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的相关问题。

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大多都是忽略自身的特点,忽视了本土文化,妄自菲薄,仅仅做到的是“洋为中用”,但最终结果不伦不类,中华民族地域文化的独特风格不足,已经完全不适合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审美效果,没有真正体现“互动”。公共艺术需要让观众通过其功能的互动作用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更多的参与,这就是需要解决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公共艺术的研究,必须从互动的角度出发,这不仅仅是公共艺术存在的根本,也是公共艺术的重要意义所在。公共性是西方社会学概念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首先,它是市民社会的结果,封建专制的社会制度中,就不可能有公共性和公共空间;其次,它是民主的、开放的,和私人的、封闭的是相对的;第三,它被公众普遍认可,或广泛关注的;第四,它是互动的,相互自由讨论为特征;最后,正是这种“沟通”的思想和行动,暗含着公共艺术的一个激进的理论和功能。艺术本身,公共艺术必须像其他公共区域的同一命题,这本身是一个“开放空间”,除了公共艺术与公众的沟通,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是基于开放的理念,深入探讨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永恒的互动过程中,公共艺术是真正的大舞台上的生活与艺术。

公共艺术论文篇11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主宰性理论视角是社会建构论,并在本世界迈向文化动态建构论。文化动态建构论关涉每个个体的文化命运,如文化认知和知识激活、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合等重大主题。1我们每个个体宿命地生活在某种在地文化脉络而不是某种文化实体中,假借地方性的文化资源,我们成长为有地域烙印的人,依靠不断修补和提升的认知力,人逐渐穿越地方性的文化场景,加工异文化的体系,建构生动而动态的“多元文化的心智”(multiculturalmind)。

江汉路是指汉口江滩上,南起沿江大道,北至解放大道,贯通中山大道、京汉大道,全长1600米,宽度为10至25米,是武汉具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汉口江汉路是武汉城市的文化缩影,对于老江汉路的记忆,《汉口竹枝词·歆生路》有记载“前花楼接后花楼,直出歆生大路头,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歆生路即现在的江汉路,由此可见,江汉路作为商业街由来已久,现在的江汉路更是时尚的聚集地。这里是老汉口文化与现代时尚碰撞的地点,在这个特殊的地区,公共艺术穿越时空将两个时间段的文化,连接柔和在一起,组成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和谐景象。对江汉路文化社会心理的分析研究,对于创造更贴合武汉市民的故乡情节,又能对出来武汉的人讲述汉口昨天和今天故事的公共艺术意义深远。

二、公共艺术建立的江汉路市民的自我认同与文化自觉

1.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以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

所谓认同是个体认同自己属于哪个群体、那个社会位置、哪种文化的过程。勒温(Lewin,1948)曾提出:为了保持一种健康感,人需要一种强烈的群体认同意识,成为某个群体的成员可以给个体带来一种有助于促成正面自我概念的归属感。文化认同是社会认同的重要内容,它将个体所属的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艺术认同是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在江汉路设置公共艺术作品的初衷亦是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通过公共艺术提升归属感。2公共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参与性,这种互动的特性正好暗合了认同的来源,即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以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

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必须具有三个重要因素:鲜明的地域性、构思的独特性、艺术的惟一性。鲜明的地域性是指作品具有的丰厚文化内涵与底蕴,深刻地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作品成为该地域一种精神的力量象征与展示。

由于在历史上曾经是租界,江汉路的老建筑多为近代租界建筑,在当代统称为“海派建筑”,江汉路上的“旋宫饭店”、“花旗银行”等建筑就是此类风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沦为租界,江汉路作为汉口最繁华的区域之一,集结了璇宫饭店,孙中山亲笔所书“精益求精”店名的精益眼镜店,为抵制日货而开的国货百货大楼等老字号。在2000年2月开始动工,改建步行街至今,江汉路就在项金国等公共艺术家的努力之下,进行的不只是俞孔坚讲的那种城市化妆运动。营造属于汉口人的公共空间,就不能是“领导说了算,专家靠边站,老百姓门外看”的态度。

2.汉口的老市民生活片段与公共艺术产生的文化自觉

江汉路步行街上众所周知的公共艺术《热干面》、《挑水》、《验光》、《纳凉》由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项金国教授设计,每个都以真人大小铸造,取材于老汉口的普通人。摆放在蔡林记附近即现在佳丽广场旁的,透着浓浓武汉味的《热干面》(图1)是老少皆宜的早点,是武汉独一无二的生活,与每个武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挑水》(图2)则再现了武汉缺水时期,家家户户需有“水牌”才能担水回家洗衣做饭的历史。《纳凉》则是30年前至今武汉在炎热的夏日,特有的“竹床阵”的景象,在没有空调的日子里,武汉家家户户都将竹床搬到马路上,竹床的长龙就是“竹床阵”,特有的纳凉方式从地域的生活方式,渐渐变成市民文化的一部分。这样的取材,才是能体现公众本地情节的取材。这组公共艺术中那些具有历史感的、为人熟悉的因素,会给行走在步行街上的人们带来平衡感和归宿感。

武汉人对自我城市的认知,往往来源于对城市表象的摄取,同自我的主观意识,文化习俗等相结合得到的总体认知。这种认知与地脉文化有着及其紧密的联系,正是飘香的热干面、长龙竹床阵,让武汉人有家的感觉。虽然人的认知因个性心理特征有所差异,但是同为武汉人,相同的生活经历,让我们透过热干面有了对武汉这个城市准确的认识。正是江汉路上的这些公共艺术作品,让人们对于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有了更直观的认同。同时,江汉路也通过这些公共艺术结合街道两旁的古典建筑、江滩及武汉特有的凤鸟纹等楚文化特有的元素符号一同体现武汉无与伦比的魅力。并通过公共艺术在提升江汉路的美誉度的同时,让在江汉路上漫步的市民获得地域文化认同感,并经由认同产生的归属感得到个体幸福的。

三、江汉路公共艺术的社会情绪与情感分析

公共艺术论文篇12

1.公共艺术空间区别于私人艺术首当其冲的就是其布置场所。人的参与是公共艺术的核心要素,而社会正是以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活动构建的,公共艺术设计源自社会公众,服务社会民众,并非个人之事。公共艺术面向的是公共场合代表的的是公众利益而非私人利益。所以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在社会环境与公众视野下,公共艺术必须满足处于公共空间、公众场合下的艺术作品,并且公共艺术的布置也要考虑其材质、体量、和形式,取材是否与城市空间相协调。在室外开阔区域,公共艺术作为外部开放空间组成的一部分,必须考虑所在区域的物理环境的特征和形成要素,具备更加开放的包容性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同时要具备可亲近性,有着适宜的尺度关系,不会给公众造成抵触和压迫感。

2.公共艺术介入公共场所的方式有多种。公众对公共艺术介入的反映也由其介入方式产生或抵触或包容等不同结果。

(1)第一种介入方式为无内外在联系的介入,该介入方式不考虑场所精神、空间关系与公众感受,可称其为“空降”例如艺术家塞拉在纽约亚克博亚维茨广场放置的《倾斜之墙》,形式上像一面大墙,阻隔了出入广场的人流动向,并且由于生硬的带入公共环境和缺乏对公众行为模式的思考最终遭到公众反对直至被搬走抛弃。

(2)第二种为代表艺术家个人精神意志的公共艺术作品的植入式介入,该种介入方式好坏并不由设计师或艺术家个人作为衡量标准,也没有唯一的评判体系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的综合作用下由公众做出统一的价值判断。例如毕加索1967年创作的位于美国芝加哥的《芝加哥的毕加索》,毕加索作为该作品的设计创作者并未来到过芝加哥城,他完全用自己擅长的立体派解构语言作为设计元素对公共空间进行阐述。虽然公众对大师作品并不太买账,引起公众的巨大争议,但也间接的让芝加哥在之后掀起一股艺术浪潮,使之成为世界有名的艺术之城。

(3)第三种介入方式由抵触到被大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例如贝聿铭设计的法国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有着深厚欧洲古典文化底蕴为资本的的法国人对落成后的卢浮宫金字塔嗤之以鼻,认为其破坏了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历经多年后卢浮宫前金字塔由落成前的争议不断到后来成为法国人骄傲的巴黎地标。

(4)第四种介入方式是恰当的主题结合适宜的形式和材料并联系城市的地域文化完美的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市民休闲活动空间,塑造城市形象。

3.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存在有着多种意义。促进社区和谐提升大众艺术审美,建构城市地标,体现城市文化底蕴,传播社会正能量,增加城市经济收入替代市政设施的部分功能以及传达价值理念。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段突出作品公共特性,重塑城市空间景观的同时,将公共艺术的感染力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大众,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如同让一座城市开始独立思考,使得其区别于其他城市而拥有了独立的城市品格,增加了城市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自豪感,是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艺术的快速发展是公民间接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环节,也是公民建造自己理想城市的参与过程。

4.公共艺术的人文趋向。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共性要求公共艺术作品在城市空间是开放的,不论是雕塑、景观小品还是壁画等其他存在形式,大众对此类公共艺术作品主动或被动的接受方式使得公众与公共艺术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空间体验。

二、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中结合地域性的重要意义

公共艺术论文篇1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