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服务营销论文实用13篇

企业服务营销论文
企业服务营销论文篇1

关键词:服务营销;内部营销;内部营销系统

1.引言

21世纪的到来,伴随着服务产业和服务理念的新高潮,作为提高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工具,内部营销受到更多的重视。对于服务性企业,如何在服务产业的激烈竞争环境中谋求发展,也显得尤为紧迫。基于此,本文探讨服务性企业内部营销系统模型构建问题,为服务企业的发展和服务感知质量的提高探索一条可操作化路径,具有一定的意义。

2.内部营销思想回溯

内部营销(InternalMarketing)是与外部营销(ExternalMarketing)相对应的概念。它产生

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美国服务产业领域。与此同时,随着服务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服务营销的研究兴趣的兴起,内部营销作为“激励员工提供持续高质量服务的一种手段”,成为服务营销的研究主题之一,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1]伴随着内部营销理论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在内部营销的以下三个内涵上达成了统一:

内部营销是一种观念和哲学。当把组织视为一个市场,把组织内发生的所有交换活动都视为市场营销行为时,组织内的每一个人都既是内部供应者,同时又是内部顾客。这时,内部营销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从不同于传统的角度看待组织的观念,甚至是哲学。这种内部营销的观念,要求组织中人人都应具有顾客意识、市场意识,同时主张把通常用于外部市场营销的概念和技术用于组织内部。

内部营销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和实践。内部营销被贝瑞(Berry,LeonardL.)和帕拉苏曼(Parasuraman,A.)等学者认为是根据员工的需要设计更好的工作产品(jobproducts),以使员工感到满意和受到激励,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顾客的过程。在这里,内部顾客的含义是员工,内部供应者的含义是管理者(包括组织的高层管理者、人事经理或部门经理等),而内部营销实际上是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其目的是使组织更好地吸引、开发、保留所需的人力资源。

内部营销是一种组织内各部分相互运作的机制。在这里,内部营销可以被理解为企业为了向组织内部传递外部市场压力,在企业内各部分、各环节间建立的“模拟市场”的关系,以及为了使这种关系落实和延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芬兰服务营销学者格罗鲁斯教授(Grönroos)在其最新著作中指出,在互动营销过程以及顾客关系管理中,员工的作用非常重要。营销部门的专家并不是营销工作中唯一的人力资源,有时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员工的顾客导向、服务意识在顾客对企业的理解以及今后顾客对企业的惠顾起关键作用。因此,在营销导向和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的组织中,每个部门都

必须具备顾客导向和服务顾客的意愿。他对服务管理中的内部营销的概念界定为:

“在服务意识驱动下,通过一种积极的、目标导向的方法为创造顾客导向的业绩做准备,并在组织内部应取各种积极的、具有营销特征的、协作方式的活动和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处于不同部门和过程中的员工的内部关系得以巩固,并共同地以高度的服务导向为外部顾客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最优异的服务。”[2]

在此定义下,内部营销是一种将员工视为顾客的管理哲学。员工不仅要对雇主感到满意,还应该对工作环境和与组织中的同事关系感到满意。人力资源管理和内部营销并不是一回事,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可以为内部营销使用的工具,而内部营销提供如何使用这些工具的指导。成功地实施内部营销要求营销和人力资源工作齐头并进。

同时,内部营销概念的新内涵是引入了统一的概念,该概念让企业更有效地管理不同的职能和活动,并把它们视为指向共同目标的总体过程的一部分。内部营销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企业中的管理工作以更加系统和战略性的方式接近所有的活动。内部营销的存在企业中并不是基于它所采用的手段,而是基于其将流程由内部人员导向调整为外部顾客导向或内部顾客导向。

因而可见,我们可以归纳内部营销理论的基本精髓为:

内部营销是一种观念和经营哲学。内部营销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员工和组织,

即把员工当作顾客,把组织视为市场。同时,内部营销是一个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企业要强化服务内部顾客的意识,在内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使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又都具备顾客意识和市场导向意识。

内部营销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开展必须建立在系统思考的基础上。在本文中,所谓内部营销系统,指为便于在企业内部有效开展一系列积极的营销协同活动,而构建的包括内部营销导向层、运作层和支持层在内的企业内部多种因素的有机统一体。

内部营销是一种管理工具,它主张在研究组织内部市场时,可运用外部营销的技术和方法来开展内部营销活动,并进行相应的内部营销管理。

内部营销是一种管理过程,要在企业内部顺利推行内部营销,就必须在分析内部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出周密的营销计划,然后采取一系列手段执行营销计划,是包括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激励、员工授权、员工沟通以及员工内部服务补救等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过程。

3.服务企业内部营销系统模型

3.1内部营销模型构建

在对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格罗鲁斯教授(ChristianGrönroos)最新力作《服务营销与管理》(第三版,韦福祥等译)对内部营销管理理论的阐述为启发,本文构建了服务性企业内部营销系统模型。本系统模型结合对内部营销管理目标和管理内容的理解[3],从服务文化培育的导向层、服务传递过程的运作层以及服务过程保障的支持层三个层面来构建(如

图1)。为了更好的认识本文的思想,我们将详细阐述服务企业内部系统模型的要点:

图1服务性企业内部营销系统模型

内部营销的整体目标在于三个方面上,即:促使员工形成顾客导向和服务意识,并以之

为指导为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提供服务;创造、维护和强化组织员工的内部关系,包括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一线员工与支持员工的关系等;提供来自管理层面及技术层面上的支持条件以保持内部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因为只有员工感觉到彼此的信任,形成了顾客导向与服务意识,并获得必要的支持条件,才能持续地以顾客服务意识开展服务营销活动。[4]

企业服务营销论文篇2

2.1服务营销理念缺乏

虽然近几年石油销售企业开始注重营销策略的使用,但由于油品的一定程度上的刚性需求和近几年油品的不时短缺,很多石油销售企业于是仍旧抱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心理,忽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整个销售企业服务营销理念缺乏。相当多的公司领导或加油站站长、经理,甚至是公司经营决策层对服务、顾客满意等概念的本质含义,缺乏科学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或者缺乏战略思维,没有和用户的需求紧密的结合起来。

2.2服务同质化严重

消费者对成品油的消费最终是通过销售企业的配送和加油站的加油服务实现的。现在很多的销售企业都存在服务同质化的问题,没有基于客户的需求提供满意的服务,导致客户的需求与销售企业提供的服务根本不对称。

2.3员工服务积极性不强,服务水平不稳定

绝大多数是由销售企业的员工构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各石油销售省级公司在各大高校招进的应届毕业生;一部分是地区石油销售公司从当地招进的加油工。由于基层单位后备人才短缺匮乏,对有才华肯上进的年轻人,往往在基层被赋予更多的职责与权力,同时这些人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到更多的培训与锻炼。这部分人群在基层核心部门或业务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骤然离去,致使基层难以迅即补充后备力量,留给基层的是一时无法弥补的空洞。另一方面地级石油销售企业从当地招进的加油工无论在升职还是薪水方面都无法与省级销售公司招进来的员工相比,因此很难找到特别优秀的员工。这些员工抱着只要不出错的态度工作服务积极性很低,并且服务水平层次不齐离职率很高。由此,服务水平便由于老员工的怠慢和核心员工的流逝而出现周期性的降低。

2.4服务过程混乱

按石油销售企业实际服务过程,一般分为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三个阶段。石油销售企业都很重视售中服务,而忽视售前和售后服务。售前服务的忽略表面上看节省了企业的一大笔开支,但同时也失去了对顾客进行宣传、引导,帮助顾客明确购买需求,指导顾客选购合适自己使用的油品,为后期销售进行铺垫的机会。售后服务同样失去了改进服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油品销售的机会。即使最被重视的售中服务也有问题。虽然很多石油销售企业早已开始学习“加油作业流程十三步曲”,并付诸实施,但是实际服务过程中依然有很多本可以避免却不断发生的事情。加油站操作工的不小心,不但延误了客户宝贵的时间,还有可能给车辆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这让虽受赔偿的顾客仍然心有不快,严重影响客户的再次光顾。

3石油销售企业服务营销提升策略

3.1建立服务营销理念

服务文化的形成,并不是基于来的强力导入就能形成的,而是基于企业成员对服务的深刻认同。服务文化的建设首先要从企业领导层开始,领导层的重视会大大减少导入服务营销理念的阻力。同时榜样的力量还可以推进导入的速度。为此,企业一把手要有明确的支持态度,带头组织并且参加服务营销理念导入的各种活动。此外,企业应该在制度上配合服务营销理念的传播。企业不仅应该拥有一套完整的员工培训系统更应该拥有一种可以衡量员工服务质量的一整套评价系统,同时将员工的薪资与升迁与评价结果相挂钩。从而在制度上保障服务文化的延续性。

3.2增强服务差异化

细分消费者的需求,提供独特的服务环境和服务内容的组合,给予消费者明确的心理体验,实现服务区隔。现代营销是从市场定位开始的,而定位是在细分的基础上实现的,细分是机会的发现,定位则是战术的选择。给予消费者自己具有优势的独具特色的服务,放弃那些优势不如对手的区隔,专心于发挥自己的资源价值。

3.3开展内部营销

内部营销是一种把雇员当成消费者,取悦雇员的哲学。进行内部营销的目的是通过公司对员工的关心和培养,提高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和归属感,进而提高外部的顾客对公司的满意度,成为公司的忠诚顾客,最终让企业得益。对石油销售企业来讲,只有实施内部营销,提高公司员工的满意度,才能更好的对大客户实施关系营销、对加油站实施服务营销。公司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施内部营销:

3.3.1注重沟通,处理好组织内部关系

对于服务组织来说,顾客关系反映了员工关系,即组织如何对待员工,员工就怎样去对待顾客。故组织的管理人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为一线员工提供好服务支持。为此,管理人员应该关心影响员工工作的问题,包括公事也包括私事。为做到这一点,管理人员应该利用正式和非正式渠道去了解员工,应用各种机会和场合拉近与员工的距离。

3.3.2了解、管理员工的期望

企业开展内部营销的首要工作就是掌握员工的期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对报酬的期望;对企业提供的优惠服务措施方面的期望;对与管理层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期望等。对于员工的期望企业应该尽量的满足,如果不能满足期望应该及时和员工进行沟通,说明不能满足的原因,帮助员工建立正确、合理的满意度倾向。

3.3.3重视对员工的培训

培训除对特定工作技能的培训外,还应对员工进行交往培训。因为,企业的服务质量依赖于员工向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表现,且顾客是各不相同的,依靠技能培训不能解决为顾客服务时遇到的所有问题。而且培训应是不断进行的。因为市场在不断演变,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也在不断变化,员工对公司和顾客必须时刻保持准确的认识。从培训的范围来讲,培训应该是由上而下的培训。加强培训有意识地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只有不断更新油品成分、质量性能以及汽车保养的知识,才能保证并提高消费者的满意。

企业服务营销论文篇3

一、洋快餐企业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内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资本和企业进入中国餐饮行业,洋快餐企业也与日俱增。但是,令我们遗憾的是,许多洋快餐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常用的武器仍是食品创新与价格,他们的市场竞争理念还徘徊在产品营销的阶段,以传统的4Ps(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理论来指导他们的日常经营和市场营销活动[1]。洋快餐在中国本土,作为典型的顾客高度介入的服务业,有着明显的服务产品特征,这导致了其营销推广方式和侧重点与产品营销有着显著的差异。十几年的洋快餐实践和结果向我们表明,用传统的产品营销的理论来指导快餐的营销实践,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了利润和效益,但也给洋快餐企业带来了许多的问题:

(一)洋快餐企业在中国仍然受到排斥

随着现代都市人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饮食要求开始趋向简洁化和随意化。年轻的白领经常去快餐店享用自己的午餐;周末外出,西式快餐是年轻人吃饭的最佳选择;节假日,西式快餐店人头攒动……可是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也常听见有人责骂洋快餐如何冲击本土餐饮,价格多么贵,还是垃圾食品,服务太西化等等。可见,洋快餐在中国仍然受到部分人的排斥,这些肆无忌惮地言语对其发展极为不利。

(二)服务缺乏差异和个性,洋快餐只能"服务多数"

洋快餐企业的服务让国内许多快餐企业惊叹不已,我们承认它的傲人之处,同时也指出它的不足。例如,快速服务本是洋快餐的特色,95%的顾客会因此而成为回头客。但仍有不少顾客抱怨餐厅的快节奏,连音乐、说话、走路都快。还有顾客投诉辣呼呼不够辣,署条太咸等食品问题。当我们把这些意见向上反映时,餐厅回复:我们都是按标准做的,只要多数人满意就可以了。如果洋快餐企业的管理者知道"一个顾客背后有250个支持者",那么对少数人的无动于衷所带来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

(三)重视售中服务,忽视售前服务,难以吸引新顾客

洋快餐企业的员工和管理者都是工作在餐厅内,追求他们所倡导的"顾客百分之百满意"。他们强调"微笑服务"、强调专业品质,整洁优雅的就餐环境是他们的致胜法宝,餐厅设备严格消毒,炊具不锈钢制作,顾客不必为卫生问题担心。专门的儿童椅和儿童乐园为携带婴幼儿的父母提供了方便。顾客根本不必为找调料、餐巾纸等鸡毛蒜皮的小事烦神,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享受美味的食品和完善的服务。然而这一切只有当你进入餐厅成为他们的顾客后才能享受得到,即售中服务。由于洋快餐的相对陌生性和缺乏售前服务意识,新顾客对其所提供的服务在消费之前会产生紧张感,而这会导致新顾客选择其他熟悉的企业就餐以期减少实际体验和预期之间的差距[2]。这样长期不能吸引新顾客,会导致顾客资源后劲不足。

(四)经常出现服务重复或遗漏,成本加大,效率降低

一名餐厅接待员在做顾客访谈时,若访上一位刚接受过其他接待员访问的顾客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顾客喜欢热情服务,但讨厌被重复服务,尤其当他赶时间时,接受两次同样但自己并不需要的服务不仅会招来顾客埋怨,也是浪费员工的时间和精力。同样如果一个需要帮忙拿纸巾或吸管的顾客却找不到服务员,他会觉得被冷落而不满。这些服务重复或遗漏的现象带来的绝对是负面影响。

(五)标准化的服务得不到贯彻落实

洋快餐在很多方面讲究标准,以麦当劳为例,其主打食品永远是汉堡、薯条、可乐,即便有变化也只是原有基础上的细微调整,如在汉堡中增加点鸡肉。食品有严格的定量规定:汉堡包的直径统一规定为25厘米,炸薯条的保存时间不得超过7分钟等。为了使各项标准能够在世界各地的连锁店得到严格执行,麦当劳编写了一本长达350页的员工操作手册,详细规定了各项工作的作业方法和步骤,以此来指导世界各地员工的工作。但遗憾的是,就算麦当劳、肯德基这些洋快餐中的标杆企业,对于其所倡导的标准也无法贯彻落实。例如,餐厅要求收拾每一个餐盘后要喷消毒水并檫拭桌椅表面,但营业高峰期很少有员工能够按标准做。至于每隔一小时用杀菌洗手液洗至手腕以上并揉搓20秒的标准更是无人遵守。

二、洋快餐企业服务营销问题之原因分析

(一)洋快餐忽视树立本土形象与服务公众

洋快餐企业进入中国之所以遭到排斥,一是因为没有树立起中国化公司的形象,没有重视本土市场和世界各国市场的差别,认为洋快餐在中国还是物以稀为贵。他们虽然把握住了各国市场的大致需要:生活节奏的加快、顾客需要快捷的服务、清洁的环境和高质量的食品。却忽略了一些细微而重要的需求:生活水平不同、消费心理和习惯不同等。二是没有"服务公众",中国人重感情,一旦接受了你的恩惠就会口软,而洋快餐没有注重"施恩于社会"。

(二)洋快餐过于重视标准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洋快餐非常讲究标准,这使得服务弹性缩小,当面对多样和多变的服务需求时,往往束手无策。作为餐饮行业来讲,人们进餐厅用餐需求是多样和多变的,有社交的、情感的、自我表现的需要,有的喜欢欢快,有的希望安静,如果想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满足所有顾客,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信息宣传方式不对口,所谓的售前服务没效果

洋快餐餐厅花了很大功夫在店面POP设计上,他们试图通过繁多的海报、灯箱、横幅来向消费者传达最新的食品和促销信息,但90%的顾客把这些信息看成是一种装潢,他们的目光停留在上面的时间只有3-5秒。并且洋快餐企业员工基本上工作在餐厅内,很大程度上只能实现售中服务,你只有走进餐厅才能体会到服务员的殷勤服务和专业素质,真正走出去服务的员工只是去发优惠券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核实,来到餐厅的顾客还是没有优惠券,拿到优惠券的却很少来,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四)一人多岗,全而不专,使得服务出现重复或遗漏

洋快餐企业看重员工的全面发展和团队精神,所以对受聘员工的培训方案基本上沿着这两个方面走。一个新的餐厅接待员要学习和掌握播音、店内参观、顾客访谈、物品资料的整理、记录和行政,并且要求在当班的七小时中完成这些;一个小小的服务员也必须学会所有的煎、炸、烘、调等岗位,这样每个人每天要做的事全而不专,多而不精。尽管强调需要团队合作和明确分工来完成,但由于团队中大家都要各自完成同样繁多的任务,沟通和协调常常失效。

三、洋快餐企业加强服务营销的对策

(一)树立本土形象,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公众

服务营销强调的是以动制动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尤其对于跨国经营的洋快餐来说,服务营销本土化至关重要。企业应根据各国文化传统、消费水平、消费模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制定符合当地市场的本土化的服务营销组合策略[3]。1、产品:洋快餐的核心食品是汉堡、薯条和可乐,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稍作变化。例如在中国,麦当劳推出了麦香鱼、热汤等符合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快餐食品。2、价格:麦当劳曾在美国推出两款定价仅为1美元的标准尺寸三明治,在快餐业内点燃了降价促销的战火。但同期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却稍有上升,虽然正值中国餐饮业由于非典疫情纷纷降价之时,但由于促销成功,客流量并未受到影响。3、渠道:争取扩大以店内为主,店外为辅的服务辐射面,不仅要顾客走进来,更要员工走出去,并通过整合营销沟通拉近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在顾客的心目中树立起一个中国化的公司形象,增强中国顾客对洋快餐的品牌认同。4、促销:从人员选择、广告、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入手。餐厅员工最好是经过标准化培训的当地人;广告应主要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来做,广告主角应是普通的中国老百姓,广告要充满人情味;营业推广主要利用价格折扣、优惠券和赠品;"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应是企业的长期承诺和经营宗旨,积极支持本地公益事业。如去年11月,麦当劳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了善款100万元人民币,用于购买《新华字典》,捐赠给贫困地区的12万多名小学生,影响非凡。

(二)在服务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学会倾听顾客意见

快餐以满足大众化消费需要为核心,讲求卫生、快捷和便利,麦当劳的QSCV和肯德基的CHAMPS标准堪称洋快餐的典范[4]。但服务的标准化并不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一成不变的服务标准会丧失顾客,所以我们在制定严格的标准以确保服务质量趋于一致的同时,必须实现服务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这就需要洋快餐企业仔细收集顾客信息,建立顾客档案,并根据顾客的喜好情况,为顾客提供差异和个,使顾客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和对企业的好感,进而培养顾客对企业的忠诚。科学地倾听顾客意见是我们更好的提供差异和个的捷径,让消费者自己告诉我们他需要怎样的服务。

(三)信息先行,加强售前服务,吸引和留住顾客

为了吸引新顾客和留住老顾客,确保洋快餐企业具有源源不断的顾客流,餐厅在做好售中服务的同时要加强售前服务-顾客不消费的时候依然为他提供资讯。由于餐饮服务在顾客消费之前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于是可以在已署名并要求回收统计的优惠券上提供一些有形线索来帮助顾客了解和认识服务,减少企业和顾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服务消费。同时,由于现在的顾客越来越关注就餐给他带来的情感认同和身份、地位上的利益,洋快餐的延伸产品越来越被顾客重视,为了避免这种延伸产品的重要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就需要使服务通过传播、广告、促销活动等方式被顾客所认同。吸引顾客来,又如何留住他?顾客总是希望获得大于其所付成本的产品或服务。因此,餐厅必须为顾客提供了最大的让渡价值,即顾客价值与顾客成本之差[5]。增加顾客价值:首先从产品质量入手,制定严格的指标如半成品储藏温度等以保证食品的独特风味,建立了一套严格的采购系统把好原材料关。其次,继续提倡快捷、友善和周到的服务。第三,培训员工谦恭有礼,为顾客带来较高的人员价值。最后,提升洋快餐的形象价值。麦当劳金黄色的"M"大门,象征欢乐与美味。麦当劳叔叔、肯得基上校则代表祥和友善。光顾洋餐厅,成为对美式饮食文化的一种体验,也成为中国百姓心目中现代化幸福生活的象征之一。减少总顾客成本:提供快速服务可以为顾客节省等候时间,标准化的食品可以节省顾客点餐时的煞费苦心……顾客就是在综合考虑价值与成本之后,做出消费选择的。

(四)加强团队合作与专业分工,倡导服务分离和调节,避免服务重复或遗漏

1、加强团队合作与伙伴沟通,明确内部分工,各展所长,做到专而精:洋快餐企业可以要求每一个员工学习多个岗位,但要有轻有重,个性突出,每个人不必每天做所有事,只要在团队内协调好,谁负责什么事,负责哪快区域就行了,然后每日轮换。2、服务分离和调节:服务分离是指在服务过程中让服务人员与消费者实行部分地分离,也即服务半自助化,比如让顾客自助取用餐巾纸、吸管和番茄酱等。同时,由于餐饮服务是不能储存的,易消失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时间、空间和价格的调节来调节供求矛盾,以克服餐饮业不能用服务储存来平变的,有社交的、情感的、自我表现的需要,有的喜欢欢快,有的希望安静,如果想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满足所有顾客,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信息宣传方式不对口,所谓的售前服务没效果

洋快餐餐厅花了很大功夫在店面POP设计上,他们试图通过繁多的海报、灯箱、横幅来向消费者传达最新的食品和促销信息,但90%的顾客把这些信息看成是一种装潢,他们的目光停留在上面的时间只有3-5秒。并且洋快餐企业员工基本上工作在餐厅内,很大程度上只能实现售中服务,你只有走进餐厅才能体会到服务员的殷勤服务和专业素质,真正走出去服务的员工只是去发优惠券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核实,来到餐厅的顾客还是没有优惠券,拿到优惠券的却很少来,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四)一人多岗,全而不专,使得服务出现重复或遗漏

洋快餐企业看重员工的全面发展和团队精神,所以对受聘员工的培训方案基本上沿着这两个方面走。一个新的餐厅接待员要学习和掌握播音、店内参观、顾客访谈、物品资料的整理、记录和行政,并且要求在当班的七小时中完成这些;一个小小的服务员也必须学会所有的煎、炸、烘、调等岗位,这样每个人每天要做的事全而不专,多而不精。尽管强调需要团队合作和明确分工来完成,但由于团队中大家都要各自完成同样繁多的任务,沟通和协调常常失效。

三、洋快餐企业加强服务营销的对策

(一)树立本土形象,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公众

服务营销强调的是以动制动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尤其对于跨国经营的洋快餐来说,服务营销本土化至关重要。企业应根据各国文化传统、消费水平、消费模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制定符合当地市场的本土化的服务营销组合策略[3]。1、产品:洋快餐的核心食品是汉堡、薯条和可乐,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稍作变化。例如在中国,麦当劳推出了麦香鱼、热汤等符合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快餐食品。2、价格:麦当劳曾在美国推出两款定价仅为1美元的标准尺寸三明治,在快餐业内点燃了降价促销的战火。但同期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却稍有上升,虽然正值中国餐饮业由于非典疫情纷纷降价之时,但由于促销成功,客流量并未受到影响。3、渠道:争取扩大以店内为主,店外为辅的服务辐射面,不仅要顾客走进来,更要员工走出去,并通过整合营销沟通拉近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在顾客的心目中树立起一个中国化的公司形象,增强中国顾客对洋快餐的品牌认同。4、促销:从人员选择、广告、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入手。餐厅员工最好是经过标准化培训的当地人;广告应主要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来做,广告主角应是普通的中国老百姓,广告要充满人情味;营业推广主要利用价格折扣、优惠券和赠品;"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应是企业的长期承诺和经营宗旨,积极支持本地公益事业。如去年11月,麦当劳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了善款100万元人民币,用于购买《新华字典》,捐赠给贫困地区的12万多名小学生,影响非凡。

(二)在服务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学会倾听顾客意见

快餐以满足大众化消费需要为核心,讲求卫生、快捷和便利,麦当劳的QSCV和肯德基的CHAMPS标准堪称洋快餐的典范[4]。但服务的标准化并不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一成不变的服务标准会丧失顾客,所以我们在制定严格的标准以确保服务质量趋于一致的同时,必须实现服务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这就需要洋快餐企业仔细收集顾客信息,建立顾客档案,并根据顾客的喜好情况,为顾客提供差异和个,使顾客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和对企业的好感,进而培养顾客对企业的忠诚。科学地倾听顾客意见是我们更好的提供差异和个的捷径,让消费者自己告诉我们他需要怎样的服务。

(三)信息先行,加强售前服务,吸引和留住顾客

为了吸引新顾客和留住老顾客,确保洋快餐企业具有源源不断的顾客流,餐厅在做好售中服务的同时要加强售前服务-顾客不消费的时候依然为他提供资讯。由于餐饮服务在顾客消费之前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于是可以在已署名并要求回收统计的优惠券上提供一些有形线索来帮助顾客了解和认识服务,减少企业和顾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服务消费。同时,由于现在的顾客越来越关注就餐给他带来的情感认同和身份、地位上的利益,洋快餐的延伸产品越来越被顾客重视,为了避免这种延伸产品的重要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就需要使服务通过传播、广告、促销活动等方式被顾客所认同。吸引顾客来,又如何留住他?顾客总是希望获得大于其所付成本的产品或服务。因此,餐厅必须为顾客提供了最大的让渡价值,即顾客价值与顾客成本之差[5]。增加顾客价值:首先从产品质量入手,制定严格的指标如半成品储藏温度等以保证食品的独特风味,建立了一套严格的采购系统把好原材料关。其次,继续提倡快捷、友善和周到的服务。第三,培训员工谦恭有礼,为顾客带来较高的人员价值。最后,提升洋快餐的形象价值。麦当劳金黄色的"M"大门,象征欢乐与美味。麦当劳叔叔、肯得基上校则代表祥和友善。光顾洋餐厅,成为对美式饮食文化的一种体验,也成为中国百姓心目中现代化幸福生活的象征之一。减少总顾客成本:提供快速服务可以为顾客节省等候时间,标准化的食品可以节省顾客点餐时的煞费苦心……顾客就是在综合考虑价值与成本之后,做出消费选择的。

(四)加强团队合作与专业分工,倡导服务分离和调节,避免服务重复或遗漏

1、加强团队合作与伙伴沟通,明确内部分工,各展所长,做到专而精:洋快餐企业可以要求每一个员工学习多个岗位,但要有轻有重,个性突出,每个人不必每天做所有事,只要在团队内协调好,谁负责什么事,负责哪快区域就行了,然后每日轮换。2、服务分离和调节:服务分离是指在服务过程中让服务人员与消费者实行部分地分离,也即服务半自助化,比如让顾客自助取用餐巾纸、吸管和番茄酱等。同时,由于餐饮服务是不能储存的,易消失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时间、空间和价格的调节来调节供求矛盾,以克服餐饮业不能用服务储存来平衡供求矛盾的困难。

(五)专人专业训练与"走动式管理"相结合,贯彻落实服务标准

1、用餐厅第一名的训练代表做服务培训胜过于让他亲自做服务,这样可确保标准服务地准确传递。此外,我们还得利用训练简介和录像之类的方法辅助基本训练。2、"走动式管理"-管理者亲临第一线,不管以什么身份,神秘顾客也好,高级视察员也好,他们的任务就是督促和鼓励员工,让员工时刻提醒自己服务要标准,因为随时有双眼睛盯着自己,并以此作为员工晋升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柳思维,邹乐群.市场营销学[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3-56.

[2](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9版.

企业服务营销论文篇4

一、我国企业实行服务营销的意义

(一)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或偏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消费者的需要将日益高档化、多样化,从而必然引起产品结构和使用方法的复杂化,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风险”(即采取购买行为前的疑虑)不断增加,而消除消费者“感觉风险”,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最好办法就是企业为之提品实物形态以外的一系列服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个性化的消费偏好。

(二)有助于培养顾客的品牌忠诚度

无形性是服务的最基本特征,品牌是变无形为有形的最主要途径,而品牌忠诚顾客则是服务企业销量和利润的最主要来源,针对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所采取的服务营销手段,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加顾客的品牌忠诚程度。

(三)发展服务业可以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

中国劳动力的富余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发展服务业则是投入小、见效快的最有利的手段。中国目前在服务业领域就业的人数比例相对较小,只有就业总人数的20%左右,而发达国家服务业从业人数占社会就业总人数的60%,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0%,中国发展服务营销将会推动服务业领域就业人数的增加。

二、服务营销的实施战略

(一)服务的品牌化战略

生产商不但要打造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还要打造服务品牌,并且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海尔(真诚到永远)就是打造服务的最大受益者。诺基亚将自己对消费者的了解和体贴集中体现在它的品牌之中。科技以人为本,就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研究消费者,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体验。在2002年,诺基亚被国际品牌咨询委员会评为第6大最有价值品牌,品牌价值高达299.7亿美元。海尔商用空调前不久在对用户服务方面也有新的举措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电话超市”服务,只要一个电话,消费者就可把家庭中央空调超市搬回家,可以选择任意一款的海尔家庭中央空调,现在,只要用户通过(05328939999)与海尔联系之后,海尔就会把用户的档案登记在册,迅速把信息转给富有经验的设计人员。再由相关的设计人员携带详细的产品资料,免费上门设计。设计人员将会拿出2个以上的设计方案供用户选择,按照用户的意愿进行空调的安装,如有需要,还可由设计人员上门“零距离”服务,海尔“电话超市”的推出,使消费者充分感受到了品牌服务的利益,星级服务的理念。

现在,对于很多行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诸如家电、汽车等行业),打造服务品牌已成为一种当务之急。这是获得长远竞争优势的“必修课”。

(二)顾客满意战略

CS意即顾客满意战略,在营销学中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是由日本企业率先提出的新的经营战略,其宗旨在于促使企业努力探索有效的经营途径,改善经营方式,针对需求个性化的发展趋势采取各种经营措施,在顾客满意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竞争能力,取得营销成功。著名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曾指出:营销的目的在于充分认识及了解顾客,以便产品或服务能适合顾客需要。要使服务成为行之有效的营销战略,就要让顾客满意,顾客满意度越高,就愈会再度购买。

顾客满意战略的主要内容有:1.站在顾客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去研究、设计产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2.不断完善服务生产与提供系统,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感到安全、舒适和便利;3.重视顾客的意见,让顾客参与和进行管理;4.千方百计留住顾客,并尽可能实现相关销售和推荐销售;5.创造企业与顾客彼此友好和忠诚的界面,使服务手段和过程处处体现真诚和温暖;6.按照以顾客为中心的原则,建立富有活力的企业组织;7.分级授权。

(三)服务营销组合战略

传统的营销组合理论是以制造业为基础提出来的。由于无形的服务产品具有不同于有形产品的特征,传统的4PS(即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在服务市场营销中具有其局限性,因此营销学者在传统的4P(即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个P:人员(People)、有形展示(Physicalevidence)和过程(process)。这样,原来的4P加上新增加的3P就构成了服务市场营销的7PS组合。

1.服务产品策略

“赢得顾客一颗心”,这是新服务质量观的基点,它要求顾客在消费服务产品时无后顾之忧,主要包括在设施上没有不安全的顾虑,财务上没有风险,在服务的过程中及服务过后不会让顾客产生困扰,甚至还会得到享受。

2.价格策略

与有形产品相比,服务特征对于服务定价可能具有更重要的影响。由于服务的不可贮存性,对于其服务产品的需求波动较大的企业来说,当需求处于低谷时,服务企业往往需要通过使用优惠价格或降价的方式,以充分利用剩余的生产能力,因而边际定价策略在服务企业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服务产品的定价也可以采用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等。

服务企业除了可能需要考虑在需求波动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价格外,可能还需要考虑是否应该在不同的地理细分市场采用不同的价格策略。一般来说,在全球市场中执行统一的服务价格策略是不现实的。在管理咨询行业,即使在同样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而且为客户所创造的服务价值相同,但在不同的国家,其收费可能需要做出巨大的调整。

3.分销与促销策略

针对目标市场对服务的特殊需求和偏好,服务企业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分销与促销策略。据调查,德国人与日本人在对航空公司服务的评价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德国乘客对飞机能否准时到达预定地点最感兴趣,而日本乘客认为飞行中的舒适与否最重要。因此,航空公司的服务和广告需要反映这些差异。

4.人员管理策略

服务质量是企业全员的职责。新的营销观念认为,任何一项服务工作的职责都应可追溯到该项活动的原先经手者或承担者,总而言之,服务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使企业上下充满“让顾客满意”的企业文化,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服务质量管理,只有满意和忠诚的员工才可能提高他(或她)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才可能增加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度。

5.有形展示策略

由于服务的不可感知性,不能实现自我展示,它必须借助一系列的有形产品才能向顾客传递相关信息,顾客才能据此对服务的效用和质量作出评价和判断。一般来说,服务企业可以利用的有形展示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环境要素。二是设计要素。这类要素是顾客最易察觉的刺激因素,包括美学因素和功能因素,它们被用来改善服务产品的包装,以建立有形的赏心悦目的服务产品形象。三是社交要素,社交要素是指参与服务过程的所有人员,包括服务人员和顾客,他们的态度和行为都会影响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和评价。

6.服务过程策略

服务过程是指三位(预防性、监测性、补偿性)一体的质量提高。这是新的服务观念的基本内容,这种思想在于确认强化服务质量是企业全过程的事。许多企业实际上并未意识到服务质量的保证是分三种类型的:一是预防性的,如长期需求信息的调查,竞争对手及消费者评估等;二是监测性的,如产品质量的检验,服务设施、网点的安排等;三是补偿性的,如重新设计产品和企业形象,上门维修产品等。传统的服务强调补偿,而新观念却主张预防性、监测性和补偿齐头并进,从而形成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的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三、服务营销的常见方式

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时代,使顾客满意的服务营销方兴未艾,它从顾客需要出发,从产品结构、产品质量、销售方式、服务项目、服务水平等方面为顾客进行全方位的服务,以满足顾客的不同服务需求来吸引购买。

服务促销的常见方式有:

(一)售前服务。在商品销售出去以前为顾客提供的各种服务,如满足顾客的需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为顾客介绍商品的性能和用途;解决顾客的疑难等等。(二)开架服务。将商品摆在自选货架上,顾客可以直接进入其中随意挑选商品。(三)订购服务。设置订购服务部,安置计算机及各种多功能通讯设备,顾客可以通过电话、传真、信函等多种方式订购商品,以大大节约顾客的时间。(四)加工服务。(五)送货服务。组织车队或人员,为顾客送货上门。(六)维修服务。为了方便用户维修,厂商可在中心城市设立或联办特约维修部。(七)供应零配件服务。(八)培训服务(九)代办托运服务。(十)函购邮寄服务。函购邮寄服务原本在书籍发行企业被普遍采用,可以便利外地顾客的购买,有利于扩大销售的覆盖面。(十一)保险服务。随着保险业务的兴起,有些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为本企业的产品提供免费保险,进一步解决顾客的后顾之忧。这种新型的售后服务方式,吸引了广大的消费者。(十二)咨询和信息服务。

四、企业实施服务营销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服务营销能否行之有效,关键是企业的素质。服务营销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销售环节和管理制度,而且服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素质、设备素质、技术素质。所以要使服务营销行之有效,关键是提高企业的素质。

(二)服务内容、服务深度要与产品属性、企业实力、消费者需求、竞争环境相适应。企业要了解竞争对手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深度,力争使自己的服务产品更受消费者欢迎。如笨重的大件商品,开展送货上门服务,促销效果会明显些;技术性强、工艺复杂的机器设备,开展安装、培训、维修等服务项目,对顾客的吸引力会更大。

(三)服务营销应以无偿为主。服务促销对消费者而言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但应以无偿服务为主。有偿服务收取费用的最高界限,应是服务成本,这样顾客才能真正享受到实惠。如果把服务当成经营性的活动则会冲消其促销效应。

(四)无论是售前、售中还是售后服务,凡是企业承诺消费者的要求就一定要兑现,否则企业的信誉有可能会毁于一旦。

参考文献

企业服务营销论文篇5

二、尼龙化工企业服务营销的意义

1.应对市场竞争的需求近几年来我国石化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供应资源总量的不断提升,使得化工行业市场竞争由资源争夺型的竞争转化为需求为主的价格竞争模式。化工销售面临着化工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的新形势,必须要不断地加强营销业务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学会用主动进攻的姿态去努力获取市场,同时也要应对市场缩小以及同发达国家在资金、管理、技术以及服务等方面的差距。

2.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服务营销的本质是“服务”,美国市场营销学界将服务定义为:“主要为不可感知,却使欲望获得满足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并不需要与其他的产品或服务的出售联系在一起,生产服务时可能会或不会利用实物,而且即使需要借助某些实物协助生产服务,这些实物的所有权将不涉及转移的问题。”据此不难看出,服务是一种涉及一些无形因素的过程以及结果,服务营销的关键在于为客户提供一种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则能够促进所销售的产品价值的提升。

3.加强内部建设的需要尼龙化工销售应当针对市场形势以及行业的特征不断调整与完善。只有用先进的营销服务理念去影响和感染职工,企业才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统一文化,利用化工销售服务文化加强员工的教育,用规范的营销模式统一员工的行为,加快文化的融合,才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市场形象,从而提升尼龙化工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市场影响力。

三、完善尼龙化工企业服务营销的对策

尼龙化工企业应当树立起牢固的服务意识,注重服务能力建设以及服务水平的提升,将服务转化为化工销售的核心竞争力。

1.提升销售服务文化软实力化工企业应当树立起现代营销服务的理念,规范服务营销的礼仪,形成自身具有化工销售特色的销售服务文化,从而不断提升化工企业服务的软实力。服务软实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应当以制度规范作为标准,加强执行。理论与服务文化礼仪只有形成制度,才能够产生足够的约束力,化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销售服务制度,采取措施加强对服务工作以及营销行为的检查与监督。其次要注重宣传与引导,使服务以及营销理念被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将其内化为员工自身的自觉行为。为此,一方面需要加强领导,管理者应当大力倡导并做到身体力行;另一方面需要组织全体员工讨论服务营销的理念与制度,促进员工了解的同时让员工提出自身的意见与建议。此外,应当加强主题活动的举办,利用活动载体来增强广大员工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利用相关的主题活动,寻找自身在服务理念、服务水平等方面同其他竞争者之间的差距,企业还应当加强机构建设,不断整改落实,按照活动主题和规划推动其有效开展。

2.完善营销服务架构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氛围下,尼龙化工企业必须要有完善的营销组织架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部门予以职能划分。首先组织架构应当体现出系统性与全面性,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企业当中的每一位员工不仅要是企业内部的主体,同时也应当是控制的客体。企业员工要加强自我控制,同时也应受到其他同事的制约。其次应当明确职责,奖惩适当。加强员工营销工作的效率,促进务实的工作风气。此外,也要坚持成本效益的原则,对内部控制制度予以优化完善,提升企业的成本效益,优化销售服务的工作流程,以符合市场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特征为前提。

企业服务营销论文篇6

服务与有形商品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服务具有无形性的特征。服务的无形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许多情况下,服务是无形无质的。消费者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既用手触摸不到它,也凭视觉看不到它。另一方面,消费者在享用某些服务之后难以感受服务给自己带来的利益。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3.9%上升到2006年的39.4%。然而,服务的无形性特征给企业的营销活动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1服务的无形性给企业营销带来的不利影响

服务具有无形性特征,这给服务企业的营销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服务不能储存。因为服务是无形的,没有及时消费的服务不能被储存。例如,在淡季,没有被销售的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座位、铺位不能保存起来留到春节“黄金周”时供消费者使用。

服务不能申请专利。因为服务是无形的,所以服务不能申请专利。而不能申请专利,新的服务或现有服务就不能像有形产品那样得到专利的保护。如2002年世界杯期间,巴西著名球星罗纳尔多的“瓦片头”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巴西队在比赛中不断取得胜利,他的发型也被巴西人认为是时髦和能带来好运气的,因此迅速在年轻人中流行。如果能申请专利,罗纳尔多一定会因为“瓦片头”在巴西推广而获得不菲的收入。与此类似,如果没有专利保护,一个服务业公司就难以在竞争中长期保持其优势。

在购买前无法向消费者展示服务的成效。服务是无形的,消费者看不到服务。在消费者享用服务前,服务人员也不能提前生产供其了解。因此,怎样在消费者使用服务前向其展示服务的成效成为服务企业的一大难题。

2服务企业的营销对策

(一)努力减少供需间的错位

因为服务不能储存,因此服务没有及时得到消费就会浪费掉。当高峰期来临时,对于等待消费服务的顾客,服务企业也没有库存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并不等于说在这方面服务企业就无所作为。各种不同的服务企业根据其服务产出的内容、特点并结合其具体行业的不同情况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1.对需求进行管理。在需求处于低潮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需求;在需求处于高峰期时想方设法压低需求。实施需求管理通常可考虑采用以下方法:

实行差异化定价。当需求处于淡季时,可将价格适当调低以刺激需求;而当需求处于旺季时,则可适当调高价格以降低需求。

实行预订与预约制度。为使服务的工作流程得到很好的控制,服务企业可实行预订与预约制度。通过预订与预约制度,把需求安排到服务能力的不同时间段内,便于服务企业提供服务和消费者享用服务,提高服务的生产率,减少顾客的等待时间,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航空公司、旅游公司、旅馆、饭店和美容院等服务业普遍使用这种制度。

开发新产品。新产品的引入可以使服务企业在消费淡季时更有效地控制需求。服务企业可以让设施场地能够获得更充分的利用,例如,电影院可以利用多余的戏院座位,体育馆可以利用闲置的健身设施等,为企业创造效益。

2.供给管理。在需求处于低潮时,采取得力措施减少供给;在需求处于高峰期时千方百计增加供给。实施供给管理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适当鼓励顾客参与。服务企业可鼓励顾客参与服务过程,甚至让其在服务过程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从而提高服务设施的利用率。自助式餐厅、自助式加油站、让顾客在银行填写单据等都是顾客在服务递送过程担当作业性角色的例子。

灵活布置服务设施。服务企业对服务设施进行灵活布置使其服务能力的用途增多,从而消除瓶颈环节,提高服务设施的利用率,有效增加服务的供给。

扩大服务人员的技能。服务企业可适当扩大服务人员的技能,使其多样化,同时将服务人员进行灵活配置,训练其承担多元化的工作。这种工作安排上的弹性和对各种不同供应角色的灵活管理能够使服务企业在需求高峰时适度增加服务的供给。

灵活制定日程计划。服务企业可以制定多种不同的日程计划,根据服务需求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适合需要的日程计划,这使得服务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服务的实际需求调整服务的供给。

简化服务递送方式。服务企业可以根据服务需求的实际情况对服务递送方式作适当简化。在服务需求的高峰时期,服务企业在递送服务时仅执行基本性的服务工作,做好必要的预备来应对高峰需求量,认真全面地检查现有服务过程,对可要可不要的部分予以剔除,对过于繁杂的部分予以简化,以例行化和专门化加快服务的表现,对能够利用科技取代人力的地方要利用科技,从而使整个体系更具生产性。

临时雇用服务人员。在服务需求的高峰时期,服务企业可临时适当雇用一些服务人员。根据服务需求雇佣临时工,可以使服务企业临时增加服务的供应量,缓解需求增加带来的压力。

(二)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

服务不能申请专利,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因此,服务业公司就难以在竞争中长期保持其优势。服务业公司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能够有效阻止其竞争对手的模仿,从而保持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服务企业要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必须重视培养、开发和利用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阻止竞争对手对服务的模仿并保持竞争优势要求服务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而科技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并能对其充分利用。服务企业可以依托国内外一流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强与他们的科技交流、学术交流和人员交流,让他们的科研人员、师资力量、在校学生以及科研设施成为服务企业发展需要的潜在资源,再将这些潜在资源转变为可利用的现实资源。

(三)充分运用服务有形展示

由于服务具有无形性的特征,消费者难以感知服务或感受服务带来的好处,所以,服务企业必须使用一些有形的手段尽可能使服务有形化,让消费者能感知到并且获得对服务企业及其服务的初步印象。

消费者在进入服务企业前后将利用各种感官对服务企业的各种有形物体进行感知,并将由此获得对服务企业及其服务的印象,而这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服务质量及服务企业形象的认识和评价。在购买和享用服务之前,消费者会根据有形物体所提供的信息对服务企业及其服务作出判断,并作出是否购买和消费服务的决策。因此,服务过程中的各种有形要素将会对消费者的消费决定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服务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好,就会达到有效推广其服务的目的。

(四)利用口碑

如果消费者在消费服务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就会主动地为企业进行免费的正面的口头宣传,这就是口碑。多数消费者觉得个人信息源往往更具有可信性。实践表明,口碑沟通在决定和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方面往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1955年,卡茨(Katz)等人发现,在影响消费者转换产品与服务品牌方面,口碑传播的效果往往是报纸与杂志广告效果的7倍,是个人销售效果的4倍,是收音机广告效果的2倍。1971年,乔治•戴(GeorgeDay)也发现,在把消费者的消极或中立态度转化为积极态度的过程中,口碑传播的效果是广告效果的9倍。因此,服务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口碑宣传服务及企业,从而赢得顾客,赢得市场。

(五)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另外,鼓励消费者试用服务。对于一些条件允许的服务,服务企业可以鼓励消费者进行试用,这样一方面向消费者展示有形的服务设施,另一方面让消费者亲自感受企业的优质服务,这样可以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实现推广服务的目的。

在购买有形产品时,消费者可以根据产品的款式、颜色、商标、包装和价格等多种标准来判断产品的质量,从而作出是否购买产品的决定。而在购买服务时,由于服务的无形性,在作出是否购买服务的决定时,消费者缺乏足够的客观信息,只能依据服务的价格和各种服务设施等信息作出。因此,他们在购买服务时所感受的风险通常要比购买有形产品时大得多。知名的、受人尊敬的企业形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消费者购买服务时感受到的风险。因此,服务企业可以花费必要的时间、精力和费用来塑造这种形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企业服务营销论文篇7

1.3供电企业内部缺乏协作性目前,供电企业的业务流程不以用户为中心,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依旧没有完成从产品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主要表现在电力营销和用户服务等属于供电系统中极少数部门的工作,不是企业共同的任务,没有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统筹作业、协作管理,进而造成企业内部缺乏协作性、工作效率较低。

2供电企业服务营销的有效对策

2.1完善电力营销体制机制电力营销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供电企业实现成功营销的前提。因此,要加紧建立新的营销制度,以代替传统的营销制度。要想建立新的营销体制,需要融合服务理念。电力营销职能要向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转变,同时,要建立电力销售前、中、后一条龙的服务机制,并将用户服务作为营销工作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供电企业的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供电企业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已经非常广泛。目前,电力系统中的95598用户服务系统已非常成熟,该系统对电力系统内部的服务资源进行了整合,能及时满足广大电力用户的不同需求。

2.2深入了解用户需要供电企业应该加强对用户具体需求的了解程度,并根据用户不同的需要提供不同的营销服务。电力用户分布较广,他们的身份和职业也各不相同,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了解电力方面的知识。因此,在用电的过程中,供电企业应主动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及时解决用户遇到的用电问题。比如缴纳电费、抄表、维修和修复线路故障等。供电企业要变被动为主动,运用各种方式了解用户的需求,尽可能地在用户提出要求前,掌握用户的潜在需求。因此,供电企业要加深对用户用电需求的了解,及时、主动地为用户提供高效、快捷、高质量的服务。

2.3提高营销中的服务质量抓好营销汇总的服务质量是供电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完善相关服务流程时,需要做到以下4点:①解决好各个环节、员工、班组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性。②细化电力营业厅的服务准则。具体可细化为用户分流引导、服务咨询、业务接待办理、投诉处理、宣传介绍、用户体验和应急处理等服务流程。③实行流程跟踪问责制度。用户进入营业大厅后,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及时解决用户在办理业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可避免用户浪费时间,从而提高业务办理的效率。要详细调查流程被终止的用户,且及时给予答复。每到月末,应汇总制作完成的流程表,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用户利益。④创新服务监督方式。可聘请新闻媒体或社会人员进行服务监督,虚心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营销服务体系。对于一些较好的建议,应结合实际及时采纳。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改正,从而不断完善供电企业在用户心中的形象。

企业服务营销论文篇8

3.服务人员工作素养普遍偏低由于我国的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作在我国一线的劳动工人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有些人甚至小学、初中都还没有毕业就出来打工,他们对工作质量的要求比较低,因此一直广泛活跃在服务行业,产品的服务营销中的服务一环大多数是这些人在工作着,而这些人由于知识水平和内涵、素养比较低,工作时态度比较恶劣,思想觉悟比较低,为人处事的方法比较欠缺,在对消费者的服务过程中,容易把个人的一些情绪带入到工作中来,对消费者的耐心不足,容易厌烦,因此会严重影响到企业产品的服务质量,使消费者不满,从而使产品的销量受损。

4.服务模式死板、生硬我国的服务营销策略虽然引进与国外,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应该与我国企业的特点相结合,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服务营销模式在我国应用时,很多企业比较心急,盲目模仿国外一些公司的服务模式,不加以改进,直接应用于自己的企业,从而使服务模式在国内的一些企业应用时,不免显得有些死板、生硬。

二、新时期企业服务营销的发展策略

1.打造全新的服务营销理念企业要想自己的服务模式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就必须打造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服务理念,切忌生搬硬套。所谓服务营销的理念也就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服务思想,是企业的服务意识在企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企业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服务营销理念才能使服务模式与自己的产品相吻合,才能做自己产品的真正的主人,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如果服务理念与自己的产品相协调,那么在整个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会非常容易,产品的定位也会非常清晰,在后期销售过程中,就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周全的服务,免去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使患者真正买的“放心”,用着“舒心”,企业的经济效益自然会得到增加。例如,海尔企业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欢和欢迎,经过调查,海尔产品的质量虽然比市面上一般的产品质量要好,但是差别并不是很大,那么使它一直销量领先的原因就是海尔集团在售后服务方面做得比其他企业要好很多,他们懂得为消费者考虑,在消费者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他们会为消费者提供最贴心的服务,这种周到、细致的服务理念正是海尔集团取得成功的原因。

2.服务定位要准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在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服务营销时,一定要结合产品的自身特点,定位准确,做好市场调查确定所面向的消费者群体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只有定位准确,真正了解消费者的心里想的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最受欢迎的服务模式,受到消费者的肯定,产品的销量自然有了保证。

3.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销售的目的是盈利,而盈利的前提是消费者买账,而服务则是为了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扩大销售量,提高盈利额,因此,从商家的角度来讲,要想获得最大的利润就要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那么如何才能让消费者满意呢,消费者是在花钱享受,而不是找罪受,如果工作人员的态度恶劣,脾气暴躁,把不满情绪一股脑发泄到消费者身上,那么消费者自然是不买账的,所以,企业要想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就需要提高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改善服务态度,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可以选择对服务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让他们学习一些服务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还应建立服务人员的工作考核制度,建立消费者有反馈工作人员信息的渠道,如果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服务态度不好,对消费者发些不良情绪,那么经消费者反馈后记录到他的个人档案中,然后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总结、评价,表现优秀的要进行奖励、表扬,表现不好的要批评、惩罚。

4.主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企业要想从众多的相似公司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打破禁锢,寻找全新的途径。一般的服务营销模式还仅局限于消费者投诉,然后提供售后服务,在新时期下,我们可以转变思想,变被动为主动,不等消费者投诉,主动到消费者的家里检查产品,及时发现产品的异常情况,消除产品潜在的隐患,这样就会给消费者一个全新的印象和体验,那么消费者也就没有了不选择你的理由。

企业服务营销论文篇9

服务营销也称为有形商品的无形性营销。在目前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极其普遍、信息快速传播的条件下,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或近似产品使顾客对商品的判断和选择不再仅仅依据商品的有形属性,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无形属性的一面。服务营销正是对这无形属性的营销活动。

一、营销组合理论

营销组合的概念最早是1953年Neil Borden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提出来的,随后各国学者开始对营销组合进行深入研究,但主要是集中于对营销活动的分类和归纳。主要的营销组合观点有:E.Jerome McCarthy于1960年在其《Basic Marketing》一书中提出的4P营销组合(产品、价格、渠道、促销),Livesey于1971年提出的“营销组合是企业所采取的试图影响顾客行为的政策和程序”,[1]Waterschoot&Bulte于1992年提出的“营销组合是指在寻求某种市场反应时的一种有效因素的综合体”。Kotler于1986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了6P营销组合,即在4P营销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两个P,分别是政治权力和公共关系。后来Kotler认为McCarthy原有的4P营销组合不能给企业提供营销运作上战略层次的指导,因此,Kotler又提出了营销战略层次的新4P组合:即探查、细分、优先和定位。后来,Kotler又加入了另一个P,即人,它们与McCarthy的4P一起构成了11P营销组合。

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消费者的形态的巨大差异,使得传统的营销组合4P/11P营销组合似乎已无法完全顺应时代的要求,于是营销学界出现了新的营销要素,即4C营销组合理论,顾客、成本、便利性和沟通。4C营销组合是Robert F. Lauterborn于1990年在《广告时代》上面针对传统的4P营销组合理念提出的,它强调企业首先应该把追求顾客满意度放在第一位,产品必须能够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真正做到一切以消费者的需求和满意为核心。

二、服务营销理论

服务营销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美国John Rathmall教授于1966年首次对无形服务与有形实体产品进行区分,提出要以非传统的方法研究服务的市场营销问题。1974年由Rathmall所著的第一本论述服务市场营销的专著的面世成为服务市场营销学的产生标志。

服务营销是以服务为导向,服务是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广告宣传、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等各个部门的事,甚至是每一位员工的事。从营销的角度来看,服务营销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研究服务作为一种特殊产品如何营销的问题;二是研究服务行业如何营销的问题;三是研究实体产品或无形产品营销过程中,如何将服务结合起来,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问题。服务营销理论的核心是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通过取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相互有利的交换活动,最终实现营销业绩的提升和企业的快速成长。

然而无论是McCarthy的4P,还是后来Kotler所发展的11P,都是针对有形产品而提出的营销组合,因而主要适用于有形产品。它并没有或基本上没有考虑服务的特殊性。而服务的营销活动具有鲜明的特点,因此,原有的4P及后来的11P营销组合都并不完全适用于服务业,服务业与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针对服务的特殊性,Booms&Bitner于1981年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服务业的营销组合。该营销组合除了传统的4P外,增加了三个新因素,即有形展示、人员和过程管理。人们通常把这个组合称为服务营销组合的7P营销组合。 转贴于  三、营销组合理论与服务营销理论的联系

营销组合理论随着经济、科学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企业及其营销活动不再仅以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为出发点和中心,而是以顾客为中心,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同时实现企业盈利为目的。

服务营销组合理论是营销组合理论与服务营销理论的融合,它们并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有机的整合共存体。服务营销过程中也会出现有形服务的营销,所以服务营销组合中一定会渗入相关营销组合。

1.关系营销

服务营销活动中企业内部员工是主要的营销服务人员,所以企业在进行外部营销之前需要进行良好的内部营销,内部营销是外部营销成功的关键因素与先决条件。服务营销过程是服务人员与顾客直接接触的过程,服务的好坏不仅与顾客的行为密切相关,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服务人员的素质。

2.绿色营销

绿色时代与绿色消费的兴起,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营销方式能为企业赢得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在潜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同时有利于企业节约资源,可能在短期内达不到降低成本的效果,但是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企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3.文化营销

服务营销与文化营销在营销方式中有着共同点,营销对象的难以把握和营销结果的难以评估将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文化营销中的“内塑营销理念,外塑营销形象”完全符合服务营销的宗旨。服务营销促进文化营销,文化营销影响服务营销,文化营销中“无形的文化力”为服务营销吸引了众多的体验者与消费者。

4.体验营销

服务的无形性特征只是相对的,而并不是绝对的。在服务营销中采用体验营销,能让消费者在服务的相对无形性当中感受服务的价值,通过体验服务的强烈感觉,改变人们对服务消费的某些偏见,改变人们眼见为实的消费惯性与消费心理,扩展人们消费的概念。

5.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可以通过简练而感性的语言将品牌的定位与价值准确地传达给目标消费群体,并最终在目标消费者中形成广泛的概念认同,以达到服务营销的目的。实体产品讲求品牌,服务同样讲求品牌,在未来品牌成为竞争主轴的形态下服务品牌营销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 Waterschoot&Bulte,The 4P Classification of the Marketing Mix Revisited,Journal of Marketing,1992,(56):83-93.

企业服务营销论文篇10

汽车经销商企业文化与服务营销研究综述

企业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企业文化一般意义上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思想作风和行为规范等。它是企业理念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组成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具有四个显著的特征: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文化;企业文化的主要管理方式是软性管理、模糊管理;企业文化的终极任务是营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氛围,增强群体内聚力,提高企业效益。

汽车经销商服务营销文化的概念和现状

汽车经销商服务营销文化是全体成员在长期的汽车销售服务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形成的价值标准、服务理念、思想作风与行为规范等等。对于汽车经销商的经营管理、销售服务具有巨大的潜在影响力的一种文化体系。一个以“客户满意为价值目标”的良好的汽车经销商文化往往能够起到六个力的作用:凝聚力、导向力、激励力、约束力、纽带力和形象力。

纵观国内部分汽车经销商的企业文化,总体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的水平,呈现以下特点:

缺乏系统性、战略性。国内很多经销商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往往是局部的或者是几句口号性的文字,缺乏系统性和进一步的提炼深化和概括。

往往以推销观念为核心。国内部分汽车经销商的企业文化都很有自身的特色,概括总结地非常有特点,曾经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为经销商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大的激励和凝聚作用,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它的企业精神,带有明显的推销观念为导向的。

服务营销理论概述

早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全球经济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中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业由此也得到迅速发展。营销理论界对服务营销的特性开始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1981年布姆斯和比特纳(Booms and Bitner)建议在传统市场营销理论4Ps的基础上增加三个“服务性的P”,即:人(People)、过程(Process)、物质环境(Physical Evidence)。7Ps的核心在于:

揭示了员工的参与对整个营销活动的重要意义。企业员工是企业组织的主体,每个员工做的每件事都将是客户对企业服务感受的一部分,都将对企业的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应让每个员工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中来,真正发挥员工的主人翁地位。

企业应关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时的全过程,通过互动沟通了解客户在此过程中的感受,使客户成为服务营销过程的参与者,从而及时改进自己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期望。企业营销也应重视内部各部门之间分工与合作过程的管理,因为营销是一个由各部门协作、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活动,而部门之间的有效分工与合作是营销活动实现的根本保证。

从服务营销的角度来讲,汽车经销商应该把销售顾问充分调动起来,以顾客满意为价值目标,从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来提升销售服务价值。

建立以顾客满意为价值目标的汽车经销商企业文化

以顾客满意为价值目标的服务理念是汽车经销商文化的主要部分

通过对国内部分汽车经销商企业文化的调研和分析,结合企业文化理论体系,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汽车经销商的企业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建议汽车经销商为了更好的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开展竞争,必须从战略的眼光出发,对现有的企业文化进一步提炼和深化,建立起以顾客满意为价值目标的汽车经销商企业文化。

对于汽车经销商而言,其经营管理都是为了给顾客提供更好的销售服务而服务的,因此,汽车经销商的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应该是以顾客满意为价值目标的服务理念。

塑造以“五心”为核心的汽车经销商服务营销文化

根据目前中国汽车经销商企业文化的整体现状和汽车经销商的整体特质,结合顾客满意和顾客让渡价值理论,我们提出一种以顾客满意为基础的“五心”文化。

所谓“五心”文化,是一种关怀式的服务理念,一种以CS既顾客满意为价值目标的服务理念文化,强调全过程顾客满意服务:

“舒心”――汽车展厅诗意一般的优美购车环境,让客户一踏进展示大厅就感到特别的舒心。

“温心”――汽车销售人员甜甜的微笑,让客户感受到一种家一般的温馨感。

“贴心”――汽车销售人员的恰到好处的介绍和点评,句句说到了客户的心坎上,让客户感到销售顾问都是自己的贴心人。

“称心”――经销商汽车的“三个最”:最完善的服务,最一流的产品,最合理的价格,让客户买了经销商的汽车之后特别称心如意。

“爽心”――经销商倡导的汽车维修服务模式,完善的售后服务,让客户感觉到买了经销商的汽车就是一个字“爽”。

构建的步骤与措施

构建以“五心”为核心的汽车经销商服务营销文化,可以按照以下ONSIC模式来进行:

第一步:组建以汽车经销商领导领衔的服务营销文化工作委员会(Organization)。

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推动服务营销文化的形成,必须有一个强势的组织保证。所以,第一步要组建一个以汽车经销商领导领衔的服务营销文化工作委员会,全面推动文化构建工作。

第二步:对汽车经销商现有文化进行全面的调研和诊断(Needs)。

每个汽车经销商都有其个性化的营销理念,要构建以“五心”为核心的服务营销文化必须对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全面的内外部调研和诊断,确定本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员工的需求,同时吸收其他成功汽车经销商的文化理念,为下一步战略的制定奠定基础。

第三步:制定以“五心”为核心的汽车经销商服务营销文化战略(Strategy)。

有了组织保证,明确了需求之后,工作委员会要结合本企业的特征,制定以“五心”为核心的汽车经销商服务营销文化战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现有企业文化的需求评估;以“五心”为核心的服务营销文化战略实施方案;战略实施计划和控制体系。

第四步:以“五心”为核心的汽车经销商服务营销文化战略实施(Implementation)。

主要通过以下五种战略措施来实施以“五心”为核心的汽车经销商服务营销文化战略:员工的全面教育和培训,树立起服务营销和顾客满意的理念;通过各种企业活动来强化汽车经销商的服务营销文化;打造汽车经销商内部销售服务明星,塑造典型;通过汽车经销商领导垂范,激励全体销售顾问;完善顾客购车的展厅环境,提升顾客满意度。

第五步:不断进行服务营销文化评价、控制,继续提升(Control)。

明确建立服务营销文化的价值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服务营销文化战略执行之后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实时掌握服务营销文化构建的效果。同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完成对整个服务营销文化构建过程的监控和不断提升。

服务经济时代已经来临,2004年汽车市场的风云突变给汽车经销商带来了极大地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能继续在中国汽车市场立足,必需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而构建以“五心”为核心的汽车经销商服务营销文化是提升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和文化保障,也是汽车经销商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

参考文献:

1.彭越辉,周超.论企业文化的变革[J].广西社会科学.2002(3)

2.杜文华.论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塑造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

企业服务营销论文篇11

一、企业实施内部营销的重要性

1.内部营销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服务质量由可靠性、响应性、安全性、移情性和有形性等五个维度构成,服务人员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的这五个维度。可靠性要求企业能够按照承诺准确无误地提供服务。而服务往往是员工来提供,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人员决定了能否及时准确地提供企业所承诺的服务;从响应性来看,要使员工能积极主动地帮助消费者,企业不但需要以顾客为中心来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还需要开展内部营销,在与顾客接触的地方雇用有较强服务意愿的人员,不断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与水平,使员工能够自发地帮助顾客;安全性维度高度依赖干服务人员激发顾客信任的能力。服务人员在与顾客接触的过程中,既可以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顾客对企业的信任,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也能够破坏顾客对企业的信任,使企业声誉受损。移情性要求企业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关注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服务企业唯有依靠员工,才一能专注、灵活地向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由于服务具有无形性,顾客在判断服务质量时,往往通过一些有形物来评价服务的质量,因此,服务人员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就成为了顾客判断服务质量的线索。从上述分析可知,服务人员影响到服务质量的五个维度,影响到顾客对企业服务质量的感知,而企业开展内部营销就是为了解决如何使员工愿意并且能够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这一问题的,所以,内部营销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企业开展内部营销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

2.内部营销是企业兑现服务承诺的基础。服务营销三角形理论认为,企业、顾客和服务提供者是三个关键的参与者,服务企业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开展外部营销、内部营销和交互营销,这三种类型的营销活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针对目标市场的顾客,企业需要进行外部营销,外部营销的功能主要是向顾客做出与服务有关的承诺,包括向顾客表明企业将以某种渠道、某种价格提供某种服务等等。企业还必须向顾客兑现承诺,这就需要员工与顾客之间进行交互营销,实现企业的服务承诺,否则,就会违背承诺,使得顾客不满意,造成顾客流失。而能否兑现企业承诺往往与服务人员的服务意愿和能力密切相关。如果服务人员内心不愿意,或者缺乏相应的能力而不能提供企业所承诺的服务,那么企业就无法兑现承诺,因此,如何使服务人员愿意并有能力来实现企业的服务承诺就成为服务营销中的重点问题。而内部营销的对象正是企业内部的员工,它通过合理的招聘、选拔、培训、评估,以增强员工的服务意愿和提高员工的服务能力,促使员工能兑现企业的服务承诺。服务营销三角形理论表明,内部营销是企业开展外部营销的前提,是企业信守承诺和兑现承诺的基。

3.内部营销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和盈利能力。赫克塞特和施莱辛格在《服务利润链》中阐述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服务质量来提高员工满意度,进而会增强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会使企业的利润增加和获利能力增强。服务利润链理论表明了这样一种逻辑思路:企业的利润增长和获利能力增强来源于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提高,而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提高又来自于顾客所获得的服务价值,服务价值的创造与提供来自于满意、生产率高的企业内部服务人员,而提高员工满意度就需要企业向员工传递优质的内部服务质量。而企业所采取一系列的内部营销措施,如工作场所、工作设计、招聘、选拔、培训、激励等,都是为了提高内部服务质量,使员工满意,最终提高企业绩效。从服务利润链理论可以看出,内部营销对于提高员工满意度,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使企业利润增加和促进企业未来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内部营销成功的关键点

目前,内部营销理论与实践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内部营销的内容非常厂一泛,企业在实施内部营销时,要找出关键点,以便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成功地实施内部营销,服务企业应以内部营销战略为核心,以培育服务文化和重构组织结构为保障,来确保内部营销目标的实现。

企业服务营销论文篇12

1、服务营销

当今社会的进步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内容,直接影响着服务营销的改变。一方面,正在逐渐改变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需求水平,相应地扩大了消费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各种形式的营销内容不断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在此背景下,服务成为参与生产的企业提升营销水平的重要因素。市场营销服务,主要是依靠服务于客户通过提升服务的质量来获得口碑,进而吸引,保持和改善与客户的关系,以达到营销的目的。在这里谈论的消费者主要是指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包括长期的客户和产品的支持者。服务营销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营销关系网络,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保障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提供超值的服务内容。

传统的营销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营销具体烦人产品。按照传统的营销方法,客户购买产品仅仅是指完成商品的交换,虽然它也有产品的服务,但只有一个产品售后维修的方案。营销服务是一种营销理念,企业营销的不仅是产品更是服务。服务营销观念认为,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不可能马上结束,产品营销的成功不仅关注销售产品,还要注重客户的感受,以及消费者所享受产品提供服务的全过程。

实际上,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消费产品,对于产品的其它个性化服务也有较大需求,企业应该重视的是通过产品营销带给消费者的感受。这方面的经验能够保持消费者对公司的忠诚和喜爱,进而满足企业实际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2、服务营销文化

服务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整合,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并得到全体成员的支持和遵守。服务营销文化是一种价值观,一种坚定的信念,是社会文化包括规范,传统,习俗和礼仪等对企业营销的渗透。

服务营销文化是在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中形成的,是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营销观念、服务理念以及规范制度等的总称,营销的本质是营销概念及其文化价值。营销服务文化的理论基础是文化理论,实质上是指企业文化对产品服务的理解以及对消费者满意度的一种重视程度。它坚持追求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要求对每一位客户得到最为满意的服务,它甚至将客户的最终满意度以及最终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生活的一种的方式和企业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指标。因此,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使客户满意度达到最高值已经成为营销服务文化的核心理念。

二、服务营销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

建设和塑造服务营销文化是一个艰难的工程系统,它不仅需要坚强的组织保障,而且必须有严格的科学的理念,它应该永远是一切公司的生命线,并伴随着公司的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

1、 深化服务理念,树立服务营销文化的价值观

服务营销文化是一种创造无限价值的文化,能够保证企业服务营销文化建设 “服务战略”的实施。现代服务营销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首先要理解和建立服务营销文化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种精神力量,具备超强的引导作用,能够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经营理念,服务理念,精神,形象,服务质量等全球性和系统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公司的股东和战略的角度考虑,为了培养和发展的服务营销文化,促进贯彻服务目标的实施。

2、健全高效的企业组织制度,确保企业服务营销文化的构建

高品质的服务离不开制度的保障高,要想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并提供高效的服务,就需要构建简单而高效的组织制度框架。如果组织制度阻碍了服务人员开展工作,这就不可能形成的良好的服务行为和正确的价值观,更谈不上为消费者提供特定的服务,构建服务营销文化,良好的服务营销愿望也无从实现。要想成为优秀的企业,就需要思考和创建精干的组织体系,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此外,服务营销文化的打造也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通力合作,避免复杂运作体系造成的时间和资源的浪费,进而确保工作的简洁和高效。

3、培养创新的精神,打造高品质的服务营销文化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也在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生活产品的周期正在缩短,人们正面临着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消费者不断的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及服务。尤其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每个公司的转变。各个企业必须识别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新的商业机会,并作出适当的反应,否则这些新的机会迅速消失。企业需要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生存计划问题。因此,建设服务营销文化应该支持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灵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保障。企业要坚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根本的指导思想,通过创新销售理念和变化营销服务方式来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企业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的动力。因此企业要将创新的精神融入到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挖掘员工的创新潜力,打造员工优秀的创新品质,为企业服务营销文化的构建奠定强有力的基础,此外,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是世界范围内企业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

总之,有效地实施现代营销服务,企业需要创建一个优秀企业文化,更要强调的是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即营销服务文化。在贸易往来方面,这已成为决定企业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必须实践和关注的核心。(作者单位:琼州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企业服务营销论文篇13

目前,中小型物流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可概括为贪大求全的多,专业经营的少; 做市场业务的多,建伙伴关系的少; 注重物流设施和技术投入的多,注重营销团队建设的少。

一、 导入物流服务的营销组合

营销物流与物流营销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营销就没有物流,以满足客户营销活动为目标物流基本活动都与营销策略有关,这些活动构成了营销和物流两个系统的相互联系。一方面物流企业只有首先了解客户企业,开展有效的物流营销活动,才能在接揽客户外包的物流业务;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只有了解目标客户的营销目标、营销战略、营销活动、分销零售、售后服务等信息,才能有效地承接客户的营销物流的外包服务。

营销组合是美国营销专家鲍敦,196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企业综合运用并优化组合多种可控因素,以实现其营销目标的活动总称。这些可控因素后来被麦卡锡归并为4ps,即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地点)、promotion(促销),从此,4ps便成为营销的通用词汇。

1. 物流服务的产品策略。物流业是服务性行业,其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差异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具体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物流解决方案等,甚至包括采购、销售、结算、订单处理、数据传输等诸多的服务项目。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服务产品策略,要注意四个问题:一是如何设计、开发个性化的服务项目,根据物流市场需求和本企业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注重服务产品或产品包的质量,进行专业化经营,进行精细化服务。三是在学习、复制大型物流企业的服务模式和产品同时,要注意研究大公司服务的盲区,根据 “长尾理论”去开拓“蓝海”,寻找新的服务模式、服务项目和服务产品。四是加强物流作业现场管理,增强“安全、快捷、优质”,提高客户的服务满意度。

2. 物流服务的价格策略。价格是市场敏感的神经,是交易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当今的物流业是竞争较充分的行业,按照迈克尔. 波特五力的竞争理论,中小型物流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这就决定了中小型物流企业在承接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务时常常采用需求导向订价法和跟随定价法,跟随定价法实质上就是随行就市定价法,就是跟随物流大公司定价,定价时还应结合竞争者的价格水平、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的特色、顾客的物流特点、本企业的发展战略等来确定。高利润不等于高定价,中小型物流企业价格策略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按照物流“5r原则”,价格要定得适当,要注意双赢和多赢。二是加强企业内部的价值链管理、提高物流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节省交易费用,增加规模效益。三是利用边际成本、边际效益理论,提供具有保值、增值服务摊低成本、提高利润率。

3. 物流服务的渠道策略。营销渠道就是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的具体通道或路径。渠道为王强调的就是营销渠道的重要性。任何一个企业都要建立一批关系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中小型物流企业要有一个或几个服务需求较大的核心客户,与其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甚至与之结盟,成为其供应链中的重要一员。良好的渠道策略一般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开展关系营销,对重点客户、核心客户,进行重点公关,由专门的部门或高级别的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围绕核心客户物流特点和要求,量身定制物流方案、设计物流操作流程、安排物流作业计划。二是开展顾问营销,加强“一对一”、“门到门”的服务,给客户当物流参谋,做到just in time和快速反应,高效率地为其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三是加强客户资源管理(crm),注意与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使其成为一个节点,建立合同导向的稳定合作关系。通过与供应链核心企业签订专门的物流服务合同,固化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当然,对非核心客户也不放弃,使之成为核心企业主渠道的必要补充。四是物流无国界,中小型物流企业不一定非要做国际物流业务,但不可没有国际物流的视野。

4. 物流服务的促销策略。促销策略是指物流企业利用各种方式与客户实现有效沟通、向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以引起客户的兴趣,提高企业知名度的各种措施。它包括了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方式。促销策略有推动策略与拉动策略之分,中小型物流企业主要运用推动策略,也就是运用人员推销的方式。运用此策略要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加强物流营销人员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二是要加强市场调研和客户研究,运用spin 营销技法,了解客户需求,并满足客户需求。促销策略还有特别强调一点,中小企业要做广告,但不是靠金钱,而是靠优良服务的口碑。

二、优化物流服务的营销组合

任何理论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传统的4ps营销理论也不例外,在企业营销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4ps从产品或服务的经营方提出的四个营销要素,为了更好的体现以客户为中心,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理念,1990年,美国学者劳特朗教授提出了优化传统营销的4ps并与之对应的4cs理论,中小型物流企业在优化营销组合时要注意策略。

1.明晰4ps与4cs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4ps与4cs,不是互相取代,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即customer,意指用“需求”取代“产品”,要先研究顾客的需求与欲望,然后再去生产、经营和销售顾客确定想要买的产品;cost,意指用“成本”取代“价格”,要赶快去了解顾客要满足其需要与欲求所必须付出的成本,再去制定定价策略;convenience,意指用“便利”取代“地点”,应当思考如何让顾客方便地购买、使用商品;communication,意指用“沟通”取代“促销”, “沟通”是双向的,“促销”无论是推动策略还是拉动战略,都是线性传播方式。

2. 学会从客户角度思考。物流企业不同与制造型企业,输出的产品是物流服务,这种无形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是合二为一的,没有明显的售前、售中和售后的界限。服务本身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而且更强调个性化、人性化,它的质量水准同顾客的感受价值有很大关系,所以物流市场的差异化程度也比较大。物流营销要深入了解客户中去,做顾客的朋友和战略伙伴,了解、预测其物流服务的需求类型和变化趋势,要加强换位思考,急顾客之所急,想顾客之所想,建立有效沟通的机制和管道,力所能及地为客户提高价廉质优的物流服务、增值服务,积极地、主动地、努力地把与客户的上帝关系变为供应链的盟友关系。

三、创新物流服务的营销组合

有人劳特朗认为4cs是消费者导向的,是正宗,提出“4ps退休,4cs登 场”,对此,传统营销体系的领头人菲利普.科持勒则针锋相对,提出4cs与4ps是相通的。对于这场营销理论界已形成4ps与4cs之争,笔者无意过多评论,认为世界是多极的,事物是多维的,营销既可以从4ps角度来思考,也可从4cs角度行动,重要的是创新4ps与4cs, 4ps即personnel(营销人员)、position(职位)、 performance(绩效)、 payment(薪酬);4cs即culture(文化)、cooperation(合作)、creativity(创造力)、 credit(信用)。这我也表明,加强和改善物流企业的营销管理,不仅要重视市场因素,还要整合人力资源(hr)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比前者更为关键。

1. 人力资源角度创新4ps。营销人员personnel ,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营销管理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遵循四大工作原则,即尊重营销人员的人格,了解员工精神合物质需求;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合综合技能;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增强其方向感、使命感和驱动力;注重团队建设、培养合作精神,强化全员营销的观念,发挥企业每个人的积极性,形成1+1>2的营销管理效应。

营销职位(position),是现代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所有职能,即人力资源获取、整合、与激励、控制、调整和开发的基础。也就是经过职位分析后,营销队伍定编、定员、定岗、定责、定额,并在《营销人员职位?明书》中描述各级各类营销人员(who) ,明确干什么(what),为什么干(why),对象是谁(whom),什么时间干(when),什么地点(where),如何干(how to do) ,营销任务多少(how many),营销成本是多少(how much)以及后果怎么样(how about) ,这也就是说《营销人员职位?明书》是企业进行目标管理(mbo)的需要,也是进行关键业绩指标(kpi)考核的依据和基础。

营销绩效(performance),企业的营销战略和营销计划都与营销人员的工作绩效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在市场上无论是实施一体化战略还是多元化战略,必须加强营销绩效考核,根据目标管理(mbo), 一是企业要加强对营销队伍的整体绩效考核,二是营销部门要加强对营销人员个人或小组的营销业绩考核。根据平衡计分卡(bsc)的战略导向,考核的内容应包括营销额、利润额、利润率、资金利润率、履约率、诚信度、敬业精神、市场创新、客户关系、营销服务等方面得到技术指标。需要强调的是,绩效考核无论是按月、季度,还是按年,一定要加强过程管理。

薪酬管理(payment),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要按照按劳取酬、按资取酬的原则,加强对营销人员的薪酬管理。分配的依据是营销绩效和出资股份;薪酬结构分为基本工资,任务工资和奖励工资;分配形式主要是货币形式,也可辅之股权和期权。需要指出的是,薪酬不仅仅是对“劳动力劳动消耗的补偿”,而且也是一种激励手段,要做到“公正、公平和公开”,当然,晋职、晋级和培训也是激励的一种特殊方式。

2. 人力资源角度创新4cs。文化(culture):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以员工为本,员工以企业为家的企业文化,是营销人员良好的工作环境,催人奋进,并形成营销人员正确的价值观:第一,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第二,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第三,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顾客满意是企业价值观的重要的内容。在特定的企业文化的背景下,营销人员要加强其道德修养、文化修养,注重提高其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塑造和丰富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顾客的忠诚,而且优秀的企业文化还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全体员工在极强的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企业各种资源得到最佳配置,效用得到最好发挥,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自然会发挥到最强。

合作(cooperation),根据博弈理论赢在合作,物流外包与物流服务是一个矛盾的活动过程,也是一个合作的过程。一方面就企业内部而言,营销人员不仅要与其他营销人员合作,还要同人力资源、计划、生产、质检、财务等部门人员合作;另一方面不仅要同中介人、客户合作,还要同商检、税务、海关、银行等部门合作,因此,一名优秀的营销人员,应该是一名善于与人多方面合作的高手,通过合作有助于客户成功,才能达到“双赢”或“多赢”的境界。

创造力(creativity),人力资本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能够创造大于自身的价值。创造力与人格特征、人的潜能有密切关系,其行为表现为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三个行为特征,而本质特征是创新。21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企业需要通过观念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当然,营销人员创新性的劳动,需要一定的态度、知识和技能支持。

信用(credit),西方人将其看作“最好的竞争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诚信为本是市场经济基本准则。在经济贸易活动中,无论作为授信人还是作为受信人,重合同,守信用是一种基本行为准则,“言必行、行必果”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道德要求,营销人员要尊重有关“承诺”的国际惯例,提高履约率,同时在加强客户管理(crm),注重信用调查,反欺诈,防范信用风险。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和物流全球化的大潮,给中小型企业带来很多发展机遇,也带来很多挑战与威胁,如何应对的一个重要方略就是加强和改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中小型物流企业必须注重4ps与4cs,的营销组合,整合各种资源,真正导入营销组合,优化营销组合,创新营销组合,方能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做大、做强,赢得核心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崔建明,秦霞.第三方物流企业营销策略探讨[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7).

[2] 牛群.关系营销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营销策略中的探讨[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6(9).

[3] 周勇,郑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营销创新[j].商场现代化 2006(16).

[4] 张席洲,魏文术.企业物流营销组合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06(27).

[5] 洪慕仁.基于竞争力模型的物流企业营销策略的探讨[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7/z1.

[6] 刘鹏飞,谢如鹤.论物流与市场营销的关系[j].商业研究,2007(2).

[7] 陈永平.第三方物流企业需重视营销管理[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7(6).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