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实用13篇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1

1 引言 

本文通过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构成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数额以2003年为基期剔除物价指数影响因素之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河北省和北京、天津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差距,从而对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方向和建议。 

2 京、津、冀地区各行业固定投资状况分析 

河北省、北京和天津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如表1所示。 

由表1,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三个地区的省固定资产投资额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京津冀三地区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趋势都成逐年上升的趋势。河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三个地区的首位,河北省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天津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在2009年超过了北京,增长速度较北京强,天津和北京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差距也在逐年拉大。 

由图1,河北省的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和金融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均呈现平稳发展趋势。房地产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采矿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先上升后趋于平稳。河北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各行业占比最高的是制造业,其次是房地产业。 

北京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的比重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由图2,北京的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平稳发展的趋势。金融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上升趋势。农、林、牧、渔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先平稳后上升的趋势。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制造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和教育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住宿和餐饮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房地产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北京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大的是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比重。 

天津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的比重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根据图3,天津的采矿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教育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平稳发展的趋势。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上升的发展趋势。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发展趋势。天津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比较大的是制造业、房地产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比重。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在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大,是一个农业大省,在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低,仍然处于偏基础性的生产阶段。没有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基础。 

3 京、津、冀地区各行业固定投资差异状况分析 

京、津、冀三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在各行各业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北京和河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差值状况如图4所示。 

由图4,河北省的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低于北京的房地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也低于北京的相应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河北省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高于北京相应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河北省的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也都高于北京相应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天津和河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差值状况如图5所示。 

由图5,河北省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低于天津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采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也低于天津市的相应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房地产业也大都低于天津的相应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只是从2009年开始河北省的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才略高于天津的相应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河北省的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高于天津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农、林、牧、渔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也都比天津的高。 

综合以上分析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处于相对落后的组织状态。固定资产投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偏大,投资于金融服务、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比值偏小。经济整体缺乏积极的牵引力,仍然处于偏基础性的产业结构生产阶段。 

4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2

随着江苏省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用水需求与实际供水量之间的矛盾突显。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江苏省水资源总量492.4亿m3,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12%。全省人均水资源量624.6 m3/人,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为1 730.4 m3/人,可见江苏省水资源量极度匮乏。同时,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江苏省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区域可供水量进一步减少,加剧了江苏省水资源供需矛盾。2003年-2011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急剧增加,从2003年的42.1亿m3增加至2011年的59.28亿m3,2011年全省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排放量的8.99%。在此形势下,迫切需要根据近10年来国民经济各行业用水和排污相关数据,分析用水和排污结构的演变规律,为江苏省在确保水资源水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

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于对用水结构的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力方面的分析[1-3],排污结构的演变规律分析鲜有涉及,且大多对经济部门用水结构的研究只是基于“三产”的分析,并没有细化到具体各个行业部门。鉴于此,本文引进投入产出的方法,根据数据的可获取性,选择2005年为价格基准年,编制6个时间节点(1997年、2000年、2002年、2005年、2007年)的21部门考虑用水与排污的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构建考虑用水排污特性的投入产出模型。同时,将信息熵引入水资源水环境系统,以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分析产业用水和排污结构的演化规律。信息熵作为随机变量无约束程度的一种变量,可以用来衡量客观事件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无规则的联系和转化的程度[3],被广泛应用于用水结构[4]、土地运用结构[5]、产业结构[6]等结构分析中。本研究可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提供支撑,也可为江苏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数据基础与实施依据。

1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1.1考虑用水和排污的可比价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1998年-2008年的《江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省水资源公报》。

目前江苏省公布的投入产出表均是建立在纯经济系统的基础之上的,未将经济活动所对应的行政区域内水资源水环境损耗及其影响考虑在内。而且,当前江苏省编制投入产出表都是基于当年价的价值型表,并不能反映真实产品部门实物量之间的转移和消耗。为了获取江苏省各经济部门用水量、排污量及其用水和排污特性的数据,本文编制了考虑用水和排污的扣除价格因素的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首先,收集统计各经济部门的出厂价格指数,结合收集到的江苏省投入产出表,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转化后编制了以2005年为价格基准年的可比价序列表[7]。

然后,根据投入产出模型表式,将传统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和水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描述相结合,把用水量纳入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的“投入块”,增加IV象限,用以反映经济行业对水的占用情况。将废污水排放量作为生产活动的“负”产出纳入到投入产出表的“产出块”,增加V象限,用来描述经济行业污染物产生模块。

最后,构造价值—实物型混合扩展型投入产出表,从用水及用水“负”产出角度对整体系统进行投入产出分析[8]。

由于江苏省投入产出表各时间节点上的部门分类不一致,加上用水数据和排污数据收集的限制,给数据处理造成一定困扰。为解决此问题,依据各部门的内在联系性和相关领域专家经验,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江苏省国民经济行业部门归纳为21个部门:农业、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其他采掘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森林工业、造纸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冶金工业、机械设备工业、电子仪器、电力工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他制造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其他服务业。其中,排污量分为工业废水排放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故农业部门的排污量在此文中不予考虑。

1.2用水和排污特性数据计算

根据上述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可以获取1997年—2007年间5个时间节点各国内经济行业的用水量和排污量的数据,而用水和排污特性的数据则可以通过构建的投入产出模型间接计算求得。用水特性包括用水效率和用水效益,排污特性包括排污效率和排污效益,它们均可以通过根据各经济行业的万元产值、用水量和排污量三者之间构造出的各种系数指标来衡量。

2结果分析

通过对1997年、2000年、2002年、2005年和2007年5个时间节点的扩展型江苏省投入产出序列表中的数据进行整理,运用信息熵原理,计算出对应的信息熵和均衡度,据此分析江苏省产业用水和排污结构演变特征。

2.1产业用水量和排污量结构演变

用水量结构和排污量结构在本文中分别指各个国民经济行业用水量和排污量的组成,计算结果见表1。在1997年—2007年各个时间节点中,以2002年为时间拐点,1997年—2002年产业用水量结构趋于有序,均衡度在减弱,排污量结构趋于无序,均衡度增强;2002年—2007年产业用水量结构趋于无序,均衡度在增强,排污量结构趋于有序,均衡度在减弱。从整体趋势来看,江苏省的用水量结构趋于有序发展,系统均衡性减弱;排污量结构整体趋于合理的趋势发展的同时近几年的合理性在降低。

用水效率和用水效益结构分别指各国民经济部门的万元产值取水量和单位立方水产值量的构成,计算结果见表2和图1。根据信息熵原理,对直接取水系数、完全取水系数、直接产出系数、完全产出系数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如下。

直接取水系数的信息熵呈稳步下降趋势,由1997年的1.80降低到2007年的1.47,表明江苏省的万元产值取水量结构趋于有序,各部门的万元产值用水量结构变化较稳定,同时均衡度减弱;完全取水系数的信息熵变化不大,整体呈先降后升,2005年达信息熵最低值,可见江苏省各部门万元产值所引起的整个经济部门用水量变化的结构演变过程趋于先有序后无序的规律,对应的均衡度先减后升;直接产出系数的信息熵变化幅度较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2002年为信息熵最低值,表明各部门单位立方水产生的产值效益的结构趋势由有序到无序,各用水部门的用水效益之间的差异在2002年前越来越小,但在2002年之后,各部门之间的单位立方水所带来的产值差异在扩大,用水效益结构变化较大,均衡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完全产出系数的信息熵整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2002年达信息熵的最低值,各部门单位立方水所带动的整个经济部门所产生的产值结构呈先有序后无序的趋势,均衡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

2.3产业排污效率和排污效益结构演变

排污效率和排污效益结构分别指各国民经济部门单位产值排污量和单位立方排污产值量的组成,计算结果见表3和图2,对直接排污系数、完全排污系数、直接排污产出系数、完全排污产出系数的演变趋势分析如下。

直接排污系数的信息熵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002年达到最大值2.70,1997年—2002年各部门的万元产值排污量的结构变化较大,系统越来越复杂,但2002年—2007年其结构趋于稳定,均衡度先增后减。完全排污系数的信息熵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各经济部门万元产值所引起的整个经济部门排污量的结构变化不大,均衡度减弱。直接排污产出系数的信息熵呈先升后降再升后降的趋势,整体呈上升趋势,表明从1997年—2007年各部门排放单位立方水产生的产值效益的结构整体趋于无序,各排污部门的排污效益之间的差异在扩大,结构变复杂,均衡度增强。完全排污产出系数的信息熵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各部门排放单位立方废污水量所带动的整个经济部门所产生的产值呈先有序后无序的结构发展,均衡度先减后增。

综上所述,江苏省用水量结构趋于有序发展,目前农业和火电行业依旧是主导用水行业,所占整个用水比例仍不断增加;排污量结构趋于无序发展,结构更为复杂同时均衡度增强,表明造纸工业、纺织工业、住宿餐饮业等高污染行业的废污水排放导致的水污染问题日益加重。用水特性结构的4个系数指标的信息熵整体大致呈下降趋势,表明各个部门的万元产值用水量(包括直接用水量和间接用水量)结构和单位立方水所带来的产值效益(包括直接产值效益和间接产值效益)结构趋于有序,某些经济部门用水效率、用水效益的优势度在增强,例如一些低用水行业(机械设备工业、电子仪器、批发零售业等)和高效用水行业(石油天然气、电子仪器、食品行业等)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优势度逐渐显现,而系统整体的均衡度在减弱。排污特性结构中的排污效率信息熵大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各个部门万元产值所排放的废污水量(包括直接排污量和间接排污量)结构趋于有序,系统整体优势度有所减弱,但一些低排污行业(森林工业、机械设备工业、其他制造业等)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优势度日益显著;排污效益中单位立方排污量的直接产值效益信息熵整体呈上升趋势,表明直接产值效益结构趋于无序,系统整体均衡度增强,其他制造业、机械设备工业、建材工业为代表的高效排污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其优势度在减弱;完全产出系数(单位立方排放量直接产值效益和间接产值效益之和)信息熵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经济行业排放单位立方废污水量所带动的整个经济部门产生的产值呈先有序后无序的结构演化过程。

3结语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在传统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将其扩展为扣除价格因素影响、考虑用水和排污的可比价投入产出表,构造一个实物-价值混合型的扩展形投入产出表,并论述了用水特性和排污特性的计算方法,为研究经济、水资源、水环境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及其对应的产业用水结构、排污结构的演变提供了基础。同时,运用信息熵原理,计算用水和排污量、用水特性及排污特性的信息熵及其均衡度值,分析了1997年—2007年间江苏省产业用水量和排污量结构的演变规律以及水资源-水环境-经济“三者互动”的用水效率效益、排污效率效益结构的整体演变情况。

由于资料有限,需要不断扩充,缺乏基于投入产出表获取数据的更长时间区间内的长期演变分析,长时间序列的用水和排污结构演变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全面地剖析江苏省产业用水和排污结构的动态演化规律。此外,根据近年来的用水和排污结构演变趋势来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并据此采用相关技术手段进行用水和排污结构调控策略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小军,张建云,何瑞敏,等.区域用水结构演变规律与调控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61-65.

[2]马黎华.康绍忠,粟晓玲.西北干旱内陆区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1):125-130.

[3]赵菲菲,刘东,于苗,等.建三江分局用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2):244-247.

[4]刘燕,胡安焱,邓亚芝.基于信息熵的用水系统结构演化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6):141-144.

[5]郭荣中,杨敏华.基于信息熵的长株潭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1):72-76.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3

1.2研究方法泰尔T指数具有分解成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的优点,常用于衡量区域经济差异,本研究创新性地将该指数同时运用于衡量行业经济差异方面。综合测度浙江工业经济差异在行业之间、行业内部以及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的特征及变化。

2工业经济时空差异分析

2.1分行业差异演变特征2012年浙江省工业经济在三大行业内分布很不均衡,采矿业总值仅占全省工业经济的0.3%,水电业占7.3%,而制造业占比达到92.4%。从泰尔T指数的结果(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数值略)中可见,浙江省工业行业总体差异在2002—2012年期间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上升的速度加快。其中,行业间差异贡献率较小,行业内差异是造成行业总差异的主要原因。在行业内差异中,制造业内部差异明显高于采矿业和水电业。从中可以得到:“强势行业制造业、水电业行业内差异越来越大,弱势行业采矿业的行业内差异越来越小”的特征。

2.2分地区差异演变特征2012年浙江省工业经济规模在三个区域内分布不均衡,区域Ⅲ工业总产值占全省46%,区域Ⅰ占35%,而区域Ⅱ仅占19%。通过泰尔指数按区域分解(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数值略)可知:工业经济区域总差异在2002—2012年期间呈总体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占比小,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区域Ⅲ内部差异没有减小之势。区域Ⅱ与区域Ⅰ都有“持续下降”的特征走势,且区域Ⅰ的下降幅度比区域Ⅱ大。

3工业经济趋同特征分析

3.1以工业行业为单位的工业经济增长趋势分析以工业行业为单位的工业经济增长,通过β趋同检验,得到表1的结果。全行业在2002—2012年期间没有发生趋同现象(系数b不显著)。为了了解不同时段有无发生趋同,选取了2002—2007年,2007—2012年这两个时间段做趋同检验,结果显示都没有发生趋同。这一结果与上文中泰尔指数按工业行业分解后得出的结论,即:“浙江省工业行业总体差异在2002—2012年期间呈波动上升趋势”是一致的。

3.2以县市为单位的工业经济增长趋势分析以县市为单位的β趋同检验中,得到2002—2012年期间全省人均工业增长率与人均工业总产值呈负相关关系(见表1),即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趋同。为了观察区域内的工业经济趋同情况,分别测定了2002—2012年段内区域Ⅰ、区域Ⅱ、区域Ⅲ的趋同速度。区域Ⅲ中系数b不显著,即没有发生趋同现象,这与前述“区域Ⅲ内部差异没有减小”相符合。区域Ⅰ与区域Ⅱ都发生了趋同,从结果看,区域Ⅰ趋同快,区域Ⅱ趋同慢,这与上文中区域Ⅰ比区域Ⅱ泰尔指数下降幅度大的结论是一致的。由此得到“区域内差异大的区域趋同速度快,而区域内差异大的区域趋同速度慢”的结论。

4工业经济差异变化与增长趋同成因分析

4.1行业差异变化成因分析为了综合评估浙江省工业各行业差异演变成因,本文以33个工业中类行业为单元,以2002—2012年各行业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Y)为因变量,相应的选取行业从业人口、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行业经济占比4个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代表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X1)、工业效益变化(X2)、行业发展战略(X3)、行业结构变化(X4)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见表2),得出劳动力投入变化、工业效益变化是浙江省工业各行业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

4.2区域差异变化成因分析为了综合评估浙江省工业经济区域差异演变过程中的成因,本文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基本单元,以2002—2012年工业经济平均增长率(Y)为因变量,选取工业从业人数、实际使用外资、工业经济产值占比、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人员、公路货运量、工业固定资产合计7个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代表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X1)、对外开放程度变化(X2)、产业结构变化(X3)、工业效益变化(X4)、人才技术投入变化(X5)、交通运量变化(X6)、工业发展战略(X7)。通过线性回归模型(OLS)、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AC)做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空间统计中得到Moran'sI(error)是显著的,验证了浙江省工业经济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因此采用空间回归模型更为合理。根据Anselin提出的判别准则可以判定空间误差模型(SAC)是更适合的模型(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数值略),基于此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近年来浙江工业经济时空演变主要受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工业发展战略的显著影响。(1)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劳动力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工业劳动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从各县域的工业劳动力投入对比图中(图1),可以看出增长较快的主要集中在区域Ⅱ中工业落后地区;而发展较快的区域Ⅰ、区域Ⅲ则增长慢。总的来说工业从业人数增长趋势与工业经济规模有相反的态势。一方面很多工业企业纷纷转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得欠发达地区工业劳动力投入加大,由此带动了这些地区的工业经济。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的工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对中高端技术人员的需求加大,对数量庞大的低端劳动力需求减小,而欠发达地区的工业经济呈跨越式发展,需要低端劳动力的投入。(2)产业结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说是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变化的内在推力。在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比重越来越高,随之工业经济比重下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工业经济进程加快,因此工业经济占了很大的比重。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对2002年的工业增加值占总GDP比重的增长率进行画图对比,结果显示(见图2)增长率的高低与工业经济规模分布也呈相反态势。这也是浙江工业经济发生趋同的主要原因。(3)工业发展战略。浙江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尤其是在缩小地区间工业经济差异上,对工业欠发达地区一直是实行鼓励政策。这些政策环境为缩小区域差异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通过对各个县域的工业固定资产总额从2002年到2012年增长率的考察(见图3),可见增长较快的主要是区域Ⅱ中工业落后地区;而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大部分县市工业固定资产增长缓慢,总的来说工业固定资产增长趋势与工业经济规模有相反的态势,这对浙江工业经济总体差异减小有很好的说明。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4

“十一五”期间,行业产品开发工作上的重点仍是持续进行流行趋势的研究与,帮助企业理解趋势,指导企业应用流行趋势进行产品开发。此外,还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行产品开发流程培训,帮助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产品开发流程。现在流行趋势的研究和已经形成规律化、规范化,并逐步向上下游及不同品类领域延展和细分。而在此期间,企业产品开发团队“重技术”“轻艺术”的状况并未得到彻底改变,面料设计师团队在文化审美方面的欠缺导致产品研发综合实力减弱。企业初步掌握了对产品和市场流行方向的分析判断能力,但对流行背后的经济和文化因素认识不够深入,对流行趋势的形成发展缺乏全面的认知,对流行趋势的应用方法和技能还未达到较高水平。企业普遍在产品系统性开发、系列性开发方面缺乏充分的经验且能力不足,纺织产品开发的系列性较差,产品开发的成功存在较多的偶然因素,设计的延展价值无法充分实现等。

因此,在“十二五”期间,纺织产品开发工作仍要继续加强和深化流行趋势研究尤其是细分领域的研究,将流行趋势研究和从行业行为向企业行为传递,将流行趋势对产品开发的指导作用发挥得更加完善。通过行业引导、专业指导、职业培训等多层面的结合,提升“面料设计师”群体的文化审美水平和专业技能,从根本上改善因欠缺文化内涵而形成的“碎片式设计”状况,形成产品设计系列化、系统化,实现设计价值的充分延展。通过有效的支持和指导,使大多数企业建立起完善、有效的研发团队和流程,具备分析和灵活应用流行趋势的较强能力,并形成一批在特定领域内能够“引导”市场和产品方向的企业群体。继续推进集成创新的模式,通过行业内的上下游联合和跨行业的合作扩展创新的领域和思路,在行业内形成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十一五”成绩单

从被动到主动

“十一五”以来,我国纺织工业产品开发取得明显进步,企业的产品开发观念发生重要改变,对流行趋势的认知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追求和应用”,对客户需求的态度从“被动满足客户要求”转为“主动提供新选择”,产品的开发意识从“被动改变”转为“主动创新”;与此同时,企业的产品开发条件也有了极大的改善,产品研发投入力度普遍提高,产品开发团队和流程也在逐步健全,产品开发人员的构成更加合理,素质水平明显提高。而在企业的产品结构方面,主营产品品种大幅度增加,产品格局产生二元化,新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度提高。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5

中国证监会2001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在第26条规定了公司应披露董事、监事、高管的情况。其中,年度报酬情况中要求披露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决策程序、报酬确定依据。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的年度报酬总额(包括基本工资、各项奖金、福利、补贴、住房津贴及其他津贴等)、金额最高的前三名董事的报酬总额、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总额。公司应列明不在公司领取报酬、津贴的董事、监事的姓名,并注明其是否在股东单位或其他关联单位领取报酬、津贴。

本文以2001-2006年广西2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根据22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关于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披露情况,并选取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报酬总额,高管人员持股数,高管人员总数,在公司领取薪酬(包括津贴)的高管人员数(以下简称高管领薪人数),高管持股人数等原始数据,分别分析高管人数及其构成发展趋势,高管薪酬发展趋势,高管薪酬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比重发展趋势,高管持股比例与人均持股数发展趋势,以便全面研究广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总体发展趋势。

高管人数及其构成发展趋势

这项分析主要涉及高管人数、平均高管人数、高管领薪人数及其占比、高管持股人数及其占比,以及它们的定基发展速度等指标。其中,平均高管人数是指当年的高管人数除以当年的上市公司数,高管领薪人数占比、高管持股人数占比分别是指高管领薪人数占高管人数的比重、高管持股人数占高管人数的比重。这些指标的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

(一)高管人数(含平均高管人数)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表1中高管人数、平均高管人数等的定基发展速度,可以看出,2001―2006年广西上市公司高管人数与平均高管人数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两者从2001年至2004年发展速度有缓慢增长,2005年有所下降,但2006年又呈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2001年、2002年有19家上市公司,2003年有21家上市公司,2004―2006年有22家上市公司,每年高管人数是根据2001―2006年每年每家上市公司的高管人数相加而成,随着公司数的增加,高管人数也会随之增长。2005年之所以有所下降,是由于南宁糖业和南方控股两个公司的高管任职到期或是换届改选的人数变动较大造成的。从两者比较来看,高管人数的定基发展速度快于平均高管人数的定基发展速度,这表明,高管人数的发展水平要高于平均高管人数的发展水平。

(二)高管领薪人数(含比重)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表1中高管领薪人数及其比重的定基发展速度,可以看出,2001―2006年广西上市公司高管领薪人数呈上升趋势,而高管领薪人数占高管人数的比重则有所波动,在2005年达到最高点,主要原因是高管领薪人数增长较快,高管人数却在2005年有所下降,从而比重增大。从二者比较来看,高管领薪人数定基发展速度快于高管领薪人数占高管人数比重的定基发展速度。这表明,高管领薪人数的发展水平要高于高管领薪人数占高管人数比重的发展水平。

(三)高管持股人数(含比重)发展趋势分析

从表1中高管持股人数及其比重的定基发展速度可以看出,2001―2006年广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人数、高管持股人数占高管人数的比重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都呈下降趋势。但高管持股人数定基发展速度的下降幅度慢于高管持股人数占高管人数比重的定基发展速度的下降幅度,这表明,高管持股人数的发展水平要低于高管持股人数占高管人数比重的发展水平。

高管薪酬发展趋势分析

这项分析涉及高管薪酬总额、平均高管薪酬、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以及它们的定基发展速度等指标。其中,高管薪酬总额是指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报酬总额,平均高管薪酬是指高管薪酬总额除以在上市公司领薪的高管人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广西22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和,平均资产是指广西22家上市公司的年初资产总和加年末资产总和的结果除以2。这些指标的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高管薪酬总额与平均高管薪酬发展趋势分析。根据表2中高管薪酬总额、平均高管薪酬等的定基发展速度,可以看出,2001-2006年广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总额与平均高管薪酬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都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2001年、2002年有19家上市公司,2003年有21家上市公司,2004-2006年有22家上市公司,每年高管薪酬总额是根据2001-2006年每年每家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总额相加而成,随着公司数的增加,高管薪酬总额也会增长,并且2001-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平均资产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价格指数也会随之提高,薪酬水平自然会上升。从两者比较来看,高管薪酬总额定基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平均高管薪酬定基发展速度,主要原因是平均高管薪酬是根据高管薪酬总额除以高管领薪人数得来的,高管领薪人数是呈缓慢上升趋势,因此会导致平均高管薪酬的发展速度慢于高管薪酬的发展速度。这表明,高管薪酬总额的发展水平要高于平均高管薪酬的发展水平。

高管薪酬总额发展趋势、平均高管薪酬发展趋势与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发展趋势的协调性分析。根据表2中高管薪酬总额、平均高管薪酬、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等的定基发展速度,可以看出,2001-2006年广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总额、平均高管薪酬与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都呈上升趋势,但不协调。高管薪酬总额定基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定基发展速度,而平均高管薪酬定基发展速度则慢于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定基发展速度。这表明,高管薪酬总额的发展水平要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的发展水平,平均高管薪酬的发展水平则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的发展水平,说明高管薪酬总额与平均高管薪酬的增长受主营业务收入和平均资产增长的影响。

高管薪酬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比重发展趋势分析

这项分析主要涉及高管薪酬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高管薪酬总额占平均资产的比重,以及它们的定基发展速度等指标。由于高管薪酬总额是一个流量指标,与分别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企业规模的两个流量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密切相关,通过占比定基发展速度的分析,可以看出高管薪酬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比重的发展趋势。这些指标的计算结果见表3。

(一)高管薪酬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表3中高管薪酬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定基发展速度,可以看出,该比重从2001-2003年缓慢增长,却在2003年之后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从2001-2003年高管总额的增长幅度逐渐快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而从2003年开始,高管总额的增长幅度开始放慢,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加快,到了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已经高于高管薪酬的增长幅度,使得高管薪酬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定基发展速度低于100%。从绝对数来看,高管薪酬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只有0.2%多,非常小;从定基发展速度来看,高管薪酬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发展水平远远低于高管薪酬总额、主营业务收入的发展水平。

(二)高管薪酬总额占平均资产比重的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表3中高管薪酬总额占平均资产比重的定基发展速度,可以看出,该比重从2001-2003年缓慢增长,却在2003年之后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从2001-2003年高管总额的增长幅度逐渐快于平均资产的增长幅度,而从2003年开始,高管总额的增长幅度开始放慢,平均资产的增长幅度加快,使得两者比重在2003年达到最高点。从绝对数来看,高管薪酬总额占平均资产比重只有0.1%左右,非常小;从定基发展速度来看,高管薪酬总额占平均资产比重的发展水平远远低于高管薪酬总额、平均资产的发展水平。

高管持股比例与人均持股数发展趋势分析

这项分析涉及年末高管持股比例、年末高管人均持股数,以及它们的定基发展速度等指标。其中,年末高管持股比例是指年末高管持股数占年末股本数的比重,年末高管人均持股数是指年末高管持股数除以年末高管持股人数。这些指标的计算结果见表4。

(一) 年末高管持股比例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表4中年末高管持股比例的定基发展速度,可以看出,2001-2006年广西上市公司年末高管持股比例从2001-2004年呈下降趋势,随后波动发展。主要原因是虽然年末股本数呈明显上升发展趋势,但年末高管持股数也是从2001-2004年呈下降趋势,随后上升发展。2001、2002年有14家上市公司存在高管持股,2003、2004年有15家上市公司存在高管持股,2005年有13家上市公司存在高管持股,2006年有12家上市公司存在高管持股,从存在持股的公司数的变化来看,这与年末高管持股数、年末高管持股比例的变化不相符。

(二)年末高管人均持股数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表4中年末高管人均持股数的定基发展速度,可以看出,年末高管人均持股数从2001-2004年呈波动变化,2004年后明显上升发展,其定基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年末高管持股人数、年末高管持股数定基发展速度。主要原因是从2001-2004年年末高管持股人数与年末高管持股数都呈下降趋势,其中年末高管持股数的下降幅度有所波动,到了2004年开始,年末高管持股数的发展转而上升,而年末高管持股人数仍然下降,因此两者的比例也就变大。

结论

从高管人数及其构成发展趋势来看,高管人数、高管领薪人数的发展都呈现出增长的态势,表明企业规模在扩大,平均资产增长速度很快,需要更多的高管人员来经营管理公司,利润的增长,有更多的高管人员参与利润分成;而高管持股人数的发展呈现下降的趋势,也表明广西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更倾向于拥有现金分红,规避股市风险。

从高管薪酬发展趋势来看,高管薪酬总额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到2004年就翻了一倍多,平均高管薪酬的发展水平虽然慢于高管薪酬的发展水平,但到2006年也翻了一倍,这是2001-2006年广西上市公司规模、业绩的体现,也是广西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反应。

从高管薪酬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比重发展趋势来看,主营业务收入可以反映公司的业绩,而平均资产可以反映公司的规模,高管薪酬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发展趋势与高管薪酬总额占平均资产比重的发展趋势不明显,波动不大,并且从绝对值来看,比重非常小,说明高管薪酬总额的发展与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的发展不协调。

从高管持股比例与人均持股数发展趋势来看,年末高管持股比例的发展水平下降随后波动变化,年末高管人均持股数的发展呈现上升的态势,表明在广西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股权激励手段不显著,薪酬结构较为单一。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6

1.机械制造安装企业实现绿色化发展趋势的必要性

1.1.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决定了机械制造安装企业绿色化发展趋势的必然性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它在给世界带来新的发展动力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近些年来,许多大型工业企业的建立和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并且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不仅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与我国“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理念相背离的。因此,若想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解决机械制造安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机械制造安装企业的绿色化发展来带动社会经济的绿色化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决定了机械制造安装企业朝着绿色化方向发展的必然性。

1.2.新时期机械制造安装企业的发展目标决定了其绿色化发展的趋势

新时期我国的机械制造安装企业发展的整体目标不再是单纯的以获取经济效益为准则,而是要保证其在不浪费自然资源、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再去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加之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安装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一个机械制造安装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很大程度上是由机械制造安装企业的绿色化发展程度来决定的。简单来说,也就是一个机械制造安装企业的绿色化发展水平越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就越强。因此可以说,新时期机械制造安装企业的发展目标决定了其不得不朝着绿色化发展趋势的方向发展。

1.3.国际化机械制造水平决定了我国机械制造企业谋求绿色化发展

近些年来,国际化机械制造企业的水平不断的加快,不论是在机械制造的专业化、智能化、服务化和绿色化方面,都要比我国机械制造安装企业的发展程度高,这就给我国的机械制造安装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每个企业在发展中都不可能只是满足于在国内的发展,都会对进军国际市场抱着一定的愿望,而国际化机械制造水平的高度,很好的为我国的机械制造安装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它们为了追赶甚至赶超国际水平,会不断的进行技术的革新和新技术的研发,并且使自身不断谋求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2.我国机械制造安装企业实现绿色化发展趋势的途径

2.1.确立绿色化发展趋势的理念

我国的机械制造安装企业若想实现绿色化发展,首先就要树立起绿色化发展的理念,这是开展一切绿色化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绿色化发展理念,才能促进机械制造安装企业不断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努力寻找实现绿色化发展的途径,并最终实现企业的绿色化发展模式。

2.2.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通常是衡量其能否长远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我国的机械制造安装企业若想谋求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要不断进行科技的创新,研究开发出更加先进、更加智能的绿色化装备,并用这些绿色化的装备来充实企业本身。这不仅会促使机械制造安装企业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还会推动我国的机械制造安装企业实现绿色化发展趋势的前进步伐,不断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

机械制造安装企业在进行生产制造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承着资源节约的生产原则,在保证工艺质量的基础之上,要尽可能的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对还可利用的工业废弃物应该进行加工处理,将其变成可利用的资源,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程度。这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同时还能有效的降低机械制造安装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绿色化发展趋势,并最终实现自然和社会的同步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机械制造安装企业必须树立起绿色化发展趋势的理念,将企业的绿色化发展趋势作为企业的整体目标,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对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促进我国机械制造安装企业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和生产目的的绿色化。

参考文献: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7

一、引言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近年来,长江中游地区正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5―2014年,该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7243.05亿元增长到70131.17亿元,增长了3.07倍;文化产业增加值从43.2亿元增长到160.71亿元,增长了近5.62倍。王颖、丁洪强(2007、2013)指出:文化产业具有的高渗透性、强扩散作用、窗口效应等特点已为理论和实践所证实[1][2],由此我们可以推论,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延长和深化产业链的作用,从而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和演变。

国内外学术界针对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本得出了正向关系的结论。Beyers(2002)利用1980―1996年间经合组织国家文化产业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得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合组织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3];Dominic Power(2002)运用瑞典1970―1999年间的文化产业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证明:文化产业发展对提高就业和经济增长能起到促进作用[4]。国内近期相关研究也显示:莫童(2004)指出,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拉动内需,从而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并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5];冯子标(2008)指出,文化产业通过其提供的文化内容,通过渗透、转换、提升等功能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6]。区域层面的研究主要是王林等(2009)基于长江三角洲14个城市1992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增长效应等结论[7]。总体而言,上述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但是专门以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为对象的研究成果尚为空白。而在中央顶层制度设计中,未来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发展成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两型社会示范区。其中,武汉市将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并发展成为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达成上述目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运用相关计量方法,分析近十年来长江中游地区三省文化产业发展对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可为文化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基于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运用泰尔指数、产业结构偏离度等方法计算该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运用产业结构高度指数计算该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协整回归法探究文化产业发展对于该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的关联度。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化产业增加值数据的获取,因《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存在年度数据的断续性,故而本文主要从《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上获取,但是,该统计年鉴也存在文化产业增加值数据的行业统计不够全面,且有些年份有数据缺失等问题,为弥补这些缺点,本文对缺失年份的数据通过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获得。

二、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总体产业结构分析

(一)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总量规模。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湖南、湖北、江西三省GDP总和从17243.05亿元增长到70131.17亿元,增长了3.07倍;文化产业增加值从43.2亿元上升为160.71亿元,增长了近2.72倍;三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05―2009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9年达到峰值0.33%,这与2008年奥运会前期准备及后期的带动作用是分不开的,而2010―2014年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减弱,一切恢复正常水平(如图1)。

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从图2可见,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5―2014年该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总体波动幅度较大,其中,2007年达峰值50.38%,这可能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和国家出台系列文化政策的推动有关;2007―2010年增速又呈直线下降趋势,这与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有很大的关联;2010―2014年由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这与国家出台的相关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2005―2014年湖南省GDP从6596.1亿元增长到27037.32亿元,增长了3.1倍;文化产业增加值从17.74亿增长到69.02亿,增长了2.89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2010年间最高,其中2008年达到峰值0.38%(如图3)。

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2005―2014年,湖北省GDP从6590.19亿元增长到27379.22亿元,增长了3.15倍;文化产业增加值从12.34亿增长到47.75亿,增长了2.87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总体波动幅度不大,其中2009年达到峰值0.29%(如图4)。

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2005―2014年,江西省GDP从4056.76亿元上升为15714.63亿元,增长了2.87倍;文化产业增加值从13.12 亿增长到43.94 亿,增长了2.35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有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大,其中2007年时比重达到峰值0.42%(如图5)。

图1―图5结果显示:从绝对值来看,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GDP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均呈增长的趋势,且增长幅度较大,这与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是分不开的。从相对值来看,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均较低,且十年间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这表明该地区文化产业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该地区还出现了一个趋于一致的现象,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在2007―2009年间达到峰值状态,这与2008年国家奥运会的召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是息息相关的。

(二)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长江中游地区总体产业结构现状。从产业增加值来看,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均呈上升的趋势,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倍数分别为1.6、3.56和3.27,其中第二产业变化最为显著,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如图6)。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中,就绝对比重来看,第一产业比重最低,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第三产业比重居中;从变化趋势来看,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如图7)。在就业人数方面,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所有从业人员比重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具体看来,该地区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比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第二、三产业则在平稳中上升(如图8)。

湖南省产业结构现状。2005―2014年,湖南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均呈上升趋势。增加值占GDP比重中,呈上升趋势的是第二产业,呈下降趋势的为第一产业,而相对第一和第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则在波动中呈现较平稳的变化趋势(如图9)。从就业人数考察,2005―2014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和从业人数比重均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则呈下降趋势(如图10)。

湖北省产业结构现状。2005―2014年,湖北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均呈增长趋势;各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中,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围绕40%上下波动且波动幅度不大(如图11)。从就业人数考察,2005―2014年,湖北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2005―2008年呈上升状态,但2008―2014年呈现下降趋势,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和从业人数占比均呈上升趋势,但增幅均不大;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和从业人数占比均呈上升趋势(如图12)。

江西省产业结构状况。2005―2014年,江西省三大产业增加值均呈上升趋势,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如图13)。在就业结构方面,从绝对数来看,2005―2014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均呈上升趋势;从相对数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呈上升趋势(如图14)。

从图6至图14可知,在绝对数方面: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均呈上升趋势,这说明这十年间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而长江中游地区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均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均呈增长趋势,其中第三产业增长幅度大于第二产业,这表明,该地区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于第一、二产业,第一产业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分离出更多的劳动力。在相对数方面: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由大到小排序均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且十年间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在减小,而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持续在上升;而长江中游地区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三次产业从业人数占地区从业人数比重由大到小均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由此可见,该地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最高,但产值比重最小;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最小,但产值比重最高;第三产业则位于二者中间;这说明:该地区第三产业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分析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关联水平的提高和协调能力的加强。本文采用干春晖等(2011)泰尔指数[8]和杨永贵、Syrquin(2009、1989)产业结构偏离度[9][10]两种方法对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进行测度。

首先,用泰尔指数来进行测度。公式如下:

由表1可知,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泰尔指数从0.238219下降为0.193504,表明从纵向来看,该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度不断增强;但总体来看,泰尔指数与0还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该地区还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使得产业结构合理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然后采用产业结构偏离度来衡量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其劳动力比重的差异,以考察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是否对称。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正负情况不仅反映该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水平,同时还为该产业劳动力的转入和转出提供依据,若为正则劳动力转入,反之则转出。产业结构偏离度公式如下:

如表2所示,从总体趋势来看,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处于波动状态,有升有降,但是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从正负值来看,第一产业为负,第二、三产业为正,这表明第一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劳动力转出成为可能;而第二、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劳动力转入成为可能。具体来看,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度2005―2011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0.905652上升到2011年的1.074575,2012年开始呈下降趋势,从2012的1.031550下降为2014年的0.881944,这表明第二产业人口转入的能力在2005―2011年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而2011年之后又有所增强;而2005―2014年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度从0.248444下降为0.116915,这表明第三产业人口转入的能力在渐渐增强。这表明:从横向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度排序为:“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

(四)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分析

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指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重心逐渐向第二、三产业为重心转移,一般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代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方向。一般地,随着某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地区产业结构将不断向高度化方向发展。

本文借鉴周昌林等(2007)[11]设计的产业结构高度指标来计算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公式如下:

H=∑ni=1kipili (n=1,2,…,n) (3)

其中,ki为第i产业部门产值占总产出的比例,pi为第i产业部门的产值,li为第i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pi/li为第i产业部门的水平系数,产出水平系数越大则该产业水平越高;kipi/li为第i产业对产业结构水平的贡献值,通过百分比换算可将各产业贡献值变为各产业对产业结构高度水平的贡献度;H为产业结构高度,H越大则表明产业结构高度越高。

首先按照2004年消费价格指数计算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GDP及各产业增加值(篇幅原因,略去该表)。接着根据公式(3)及上述数据计算出长江中游地区2005―2014年产业结构高度水平(表3)。

表3数据显示,纵向来看,2005至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高度水平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152.145144上升为2014年的299.438508。横向来看,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排序如下:“第二产业”大于“第三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对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高度的贡献值明显高于第一产业。2005―2014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之间的产业结构高度水平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2005年,第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高度水平分别是第一产业的5.24倍和3.87倍;到2014年第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高度水平分别是第一产业的10.51和6.88倍。而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相比,二者也具有较大差距,2005年,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第三产业的1.35倍,而2014年达到1.53倍。这表明:长江中游地区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高度化还具有较大发展空间,该地区应鼓励、支持和引导第三产业发展,使其为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一)研究方法、模型建立及数据说明

灰色关联分析是对反映各因素变化特征的数据序列曲线之间进行比较,曲线形状接近程度的大小反映相应序列之间关联程度的大小。本文采用邓聚龙、章迪平(1990、2013)灰色关联法[12][13],从三次产业角度分析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动态关系,考察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是否引致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统计尚不成熟,现有资料中主要有《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对文化产业数据进行了统计,但是考虑到《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文化产业增加值数据是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得来,目前只统计了2004和2008年的数据,因此,本文采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6―2014》的数据,并根据该年鉴中统计的2005―2013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2014年数据进行点处的线性趋势分析,从而得到2005―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完整数据。另外,三大产业增加值数据均来源于各省的统计年鉴,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文章均按2004年的消费价格指数对各增加值数据进行平减,折算成不变价。

(二)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公式(4)和(5)求得文化产业与三大产业的灰色关联系数及灰色关联度(表5)。

从表5可知,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795831、0.883062和0.957955,均大于0.7,这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与三次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联性较为显著。灰色关联度排序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由大到小),即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性较大,与第二产业次之,与第一产业最低。文化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达到0.957955,这与文化产业本身包含在第三产业当中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直接带来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另外文化产业通过与第三产业内部一些产业的融合,带动了第三产业内部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也达到了0.883062,这说明文化产业在带动第二产业发展中也起了较大的作用,文化产业通过与第二产业建立投入产出方面的联系,直接带动产业链上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文化产业通过产业链赋予第二产业产品更多的文化属性,提高其附加值,促进其发展;文化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关联度达到了0.795831,这与长江中游地区第一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有着直接的关系,该地区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文化产业较易与第一产业相融合,文化产业通过赋予第一产业产品一定的文化属性,增加其附加值,如湖北的油菜花文化节即为文化产业与第一产业融合的典型代表。

通过以上灰色关联分析可以看出: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与三次产业增加值均有较大的关联,这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

四、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相关性和协整分析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与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地区2005―2014年的长江中游地区的GDP进行平减(数据略)。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表明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

运用泰尔指数和产业结构偏离度等指标进行的分析显示,长江中游地区2005―2014年产业结构合理度不断增强,产业结构合理度排序为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表明第二、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而第一产业则与之相反。运用产业结构高度指标分析显示,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高度水平呈上升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高度的贡献显著高于第一产业。

进一步地,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文化产业和三次产业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对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关联度排序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对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M和产业结构高度水平H进行计量分析,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文化产业增加值M和产业结构高度水平H都是非平稳序列,但其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协整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增加值M和产业结构高度水平H二者之间具有长期动态均衡关系,文化产业增加值每1亿元的增加伴随着产业结构高度水平0.393471的提高,这表明:从长期来看,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对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上述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未来要达成中央顶层设计目标,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政策创新和文化市场发展。

其一,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融合指产业间或产业内不同部门间通过渗透、交叉和重组等,形成新产业的过程。本文通过一系列实证分析,认为加快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为当前制度设计所必须。目前,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融合需要从该地区现有产业基础出发,以发挥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培育、拓展特色产业链。长江中游地区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等都比较丰富,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与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培育特色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高农产品、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还需要与区域重点制造业和新兴产业融合,提升其创造力,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政府应制定并推动实施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为融合铸就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二,鼓励文化创新,积极培养人才。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和根本着力点,文化创新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创意产品,从而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文化创意产品通过知识的溢出效应产生正外部性,提升人们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扩大文化创新市场规模。创新最终是由人来实现的,因此,促使文化创新必须培养促进文化创新的人才。长江中游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积极与各大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创意课程的开设;同时要积极拓宽人才选拔和引进渠道,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来投身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文化产品质量的提高。

其三,完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经营性行业,它在生产文化产品的同时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服务,它依托于知识、创意和技术的投入,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应用为特征。文化产业的这一特征要求对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进行适度保护,中央和各区域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做到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法律环境的同时又不妨碍文化产业知识的溢出,进而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

[2]丁洪强.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2013.

[3]Beyers W B. Culture, 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02,22(1):4-34.

[4]Dominic Power.Cultural Industries in Sweden:An Assessment of Their Place in the Swedish Economy[J].Economic Geography,2002,78(2):103-127 .

[5]莫童. 文化产业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4(00):83-91.

[6]冯子标,王建功. 文化产品、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94.

[7]王林,顾江. 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来自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2):84-88.

[8]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 经济研究,2011(5):4-16.

[9]杨永贵. 广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现状、影响、成因与对策[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5):35-39.

[10]Syrquin M, Chenery H. 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J].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989, 3(2):145-181.

[11]周昌林,魏建良. 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以上海、深圳、宁波为例[J]. 上海经济研究,2007(6):15-21.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8

伴随着网络购物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了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物流产业。虽然物流也属于经济的一部分,都是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将物流从经济中分离出来,可以更科学的分析物流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浙江省的大部分处于长三角经济圈,且与我国经济发展最发达的上海接壤,也推动了浙江省经济增长,带来了周边地区物流的发展。如何衡量物流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关系,探索物流的发展对经济的依赖程度等都是值得研究的热点话题。

二、浙江省物流与经济的发展现状

浙江省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仍存在少许的波动状况。由于物流与经济的增长值的数据差额较多,笔者采用主次坐标轴的方法来衡量物流与经济的发展趋势,这样能更清晰的将两者的增长趋势和波动关系展现出来。浙江省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物流业特不甘落后,发展速度也较快。具体的物流与经济发展趋势图如下图所示。

图 浙江省物流与经济发展趋势图

数据来源:根据浙江省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整理绘制而得。

从浙江省GDP历年的增长趋势来看,不仅是GDP的总值呈现增长的态势,而且GDP的增长率也呈现增长的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产值基本上可以衡量浙江省物流的产值,因此本文采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来代替物流产业。而浙江省物流的发展趋势却出现了少许的波动,呈现曲折增长的态势。综观物流产业15年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物流产业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再上升的发展趋势。相对其上升的趋势而言,下降的趋势较少且时间也较短,因此从总体来看,浙江省物流产业呈现整体上升的增长态势。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两者的关系呈现不断变化的趋势,因此本文将1997年至2011年期间物流与经济的发展关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7年至2004年,在期间内,浙江省物流产业的产值曲线位于GDP的上方,说明此阶段物流产业产值的相对增加额高于生产总值的增加额,尤其是2003年之前,物流产值的相对增加额与生产总值的相对增加额的产值呈扩大的态势,而在2004年基本上出现了重合。第二阶段是2004年至2008年期间,此阶段物流与经济增长趋势图呈现了重叠,说明两者基本上呈现了相似的增长态势。第三阶段是2009年至2011年期间,经济的增长趋势超过了物流的增长趋势,表明经济带动了物流的发展。

总之,浙江省物流的投资前景都是比较可观的,虽然2004年左右浙江省物流产值出现较大的波动,但总体而言,浙江省物流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由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辅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催化剂,因此物流产业投资十分重要,加上投资的乘数加速原理,我们基本可以预测它对浙江省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而经济发展是物流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可以预测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对于两者浙江的具体关系本文将在下文进行实证检验。

三、浙江省物流与经济的实证

为了进一步对浙江省物流与经济的关系,本文通过量化分析,使研究更具有说服力。本文采用物流产值及浙江GDP的时间序列数据来研究浙江省物流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1.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来源说明

(1)浙江省物流业发展指标。物流业这一概念是交通运输、邮电运输、仓储等行业的综合,因此在实证的时候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处理。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浙江省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和仓储业增加值的总和来反映浙江省物流业产值,物流业产值指标用LOGI表示,其中数据来源为历年《浙江省统计年鉴》。

(2)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可用生产总值GDP来表示,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GDP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而统计局记载的往往是名义GDP。由于受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名义GDP往往不能确切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名义GDP的变动也不能确切反映地区经济增长程度的快慢,只有消除了通货膨胀等因素才能确切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本文选取浙江省实际生产总值GDP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简记为GDP,数据来源为历年《浙江省统计年鉴》。

本文选取1997年~2012年浙江省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于各年度《浙江省统计年鉴》。其中物流业产值和GDP的数据都是剔除价格水平后的实际产值,计算方法为名义产值除以某一年为基期价格指数。为了使历年实际产值数据具有可比性,本文选取以1997年为基期(即1997年的价格指数为1)。

2.浙江物流与经济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ECM)

对于经典的回归模型是建立在平稳序列的基础上的,而对于非平稳序列则可能出现伪回归。为了检验两个变量之间到底是否存在某种均衡关系,便需要对这两者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的基本思想就是检验对两个变量回归后得到的残差序列是否属于平稳序列,若是则协整,反之则不协整。由于变量指标较少,本文将采用恩格尔-格兰杰两步法对时间序列lnLOGI和ln GDP进行协整检验。

首先以lnGDP为因变量,lnREI为自变量建立协整回归方程:

lnGDPt=a0+a1lnLOGIt+ut (1)

通过最小二乘估计得到回归结果为:

lnGDPt=1.775+1.195lnREIt (2)

(24.7606) (21.36967)

R2=0.905 F=58.593

在得到两者的协整回归方程后,再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仍旧采用ADF检验,得到残差序列的ADF结果:残差序列的ADF检验值均小于1%、5%和10%显著性水平下的值,因此认为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于是我们可认为时间序列lnLOGI和lnGDP是协整的,即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从回归方程(2)我们可以初步看出,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物流投资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且根据弹性理论,浙江省物流产值每提高1个百分点,浙江省经济水平就会提高1.195个百分点,说明浙江省物流业发展对经济水平提高的作用巨大。

由于浙江省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因此必须存在一种短期均衡。下面采用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这种短期均衡。首先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ΔGDPt=a1ΔLOGIt+a2ΔLOGIt-1+a3et-1 (3)

其中,Δ表示原变量的一阶差分,et-1表示残差项的1阶滞后项。通过VEC估计,结果如下:

ΔGDPt=8.4092ΔLOGIt+3.0159ΔLOGIt-10.6290et-1 (4)

(3.8704) (1.4703) (-2.5563)

其中,该模型的拟合度为0.8216。从上述结果可知,物流业产值的一阶滞后项系数为正,且非常显著,表明短期内物流业的微小变动就会促使经济发生较大变动,即短期内浙江省经济发展对当期物流业的敏感度非常高。但是,ΔLOGIt-1的系数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浙江省短期经济只对当期物流业的变动产生反应,而对上一期物流业的变动没有显著的敏感性。从误差项的系数可知,该模型符合一种反向修正的均衡机制,当物流业的波动较高时,通过负向修正均衡,使物流业的波动与经济波动达成一种短期均衡。

3.浙江省物流业与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分析

上面提到浙江省物流业产值每提高1个百分点,浙江省经济水平就会提高1.195个百分点,但这也只是仅考虑这两个变量而不引入其他影响因素得到的结果。但考虑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滞后效应,因此必须纳入滞后期,对两者的互动程度作进一步实证。首先构建模型如下:

lnGDPt=a0+a1lnLOGIt-1+ut (5)

lnLOGIt=b0+b1lnGDPt-1+ut (6)

仍选取1997年~2012年浙江省年度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使用EVIEWS6.0对回归模型(3)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 回归结果

由上表可知,方程一的回归拟合值达到0.804,残差的平方和只有0.991;方程二的回归拟合值达到0.819,残差的平方和只有0.395,表明该回归结果是非常理想的。观察各变量的系数值及显著性,得到以下结论:

(1)lnLOGI(-1)的系数值为1.208,并且t统计量为7.015,通过1%显著性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浙江省物流业发展对浙江省实际GDP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并且这种关系是正相关的。用弹性来解释就是,浙江省物流业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会明显促进浙江省GDP提高约1.208个百分点。

(2)lnGDP(-1)的系数值为0.611,并且由t统计量及显著性检验可知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浙江省实际GDP对物流业的正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用弹性来解释就是,浙江省GDP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会明显促进浙江省物流业水平提高约0.611个百分点。

综合上面两个实证结果,本文再一次验证了浙江省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稳定的互动关系。

四、结语

由于浙江省经济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最可靠的解决方法当属优化结构,合理投资各个行业中,将物流的内部企业进行重组兼并,优化浙江省物流的产业链,打造物流的信息平台,建立物流产业链体系。此外,还应该根据浙江省各个的具体情况进行产业调整,形成物流的块状发展趋势。在优化结构中,一定要权衡传统运输业与物流的比重,在促进传统运输业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发展物流业,这样才能增加物流业的附加值,为浙江省民经济的增长贡献一份力。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浙江省应该加大物流开发研究的费用,培养大高素质的人才为浙江省经济发展提供人员基础。加快培养金融保险、物流英语、服务贸易等方面的人才,这样才能提高浙江省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浙江省经济中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促进我省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加快了浙江省物流的发展。不仅可以借助金融等金融机构进行借贷,还应该开展民间集资,确保物流企业在发展中拥有充足的资本。如温州市作为我国金融改革试点,大力发展民间银行以及民间集资。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促进了股权融资、企业债券融资、创业融资等融资方式向资本一体化发展,进而推动浙江省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9

一、问题的提出

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两大支点,其在制造业方面的发展更是成为这两大经济区发展的重点产业。成渝、关中-天水两大经济区制造业结构的趋同或趋异一直是其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的分水岭。在两大经济区制造业的发展中,存在很多相同或重复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使得两大经济区在制造业的结构上表现出趋同;但从其重点发展的具体产业上,两大经济区又由于自身发展条件的优势和劣势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这又使得两大经济区表现为趋异。若两大经济区在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趋同,则在西部的发展中将会形成经济区之间的竞争,这就会阻碍双方的发展;若两大经济区在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趋异,则在西部的发展中将会形成经济区之间的互补,会促进双方的发展。所以,两大经济区制造业的趋同或趋异是分析两大经济区在西部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的重要部分。

二、趋同抑或趋异:特有资源视点

成渝经济区工业基础较好、科技实力雄厚、资源匹配较好,拥有丰富的水能、天然气和生物矿藏资源。因此重点发展的制造业有:以发电设备、石油钻采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水电、天然气和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核技术和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了发展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成渝经济区重点发展能源及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努力改变工业支撑比较单一的局面。引导加工业与农业、制造业与生产业、能源工业与矿产资源加工业的紧密联结,形成相互支撑和促进的跨领域链条式发展模式,构筑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

而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西部智力资源最密集地区。仅关中地区就有4个部级开发区和2个省级开发区,集中了3个部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13个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因此,产业发展方向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先进制造业基地[1]。首先,关中-天水经济区围绕集约化农业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和生物医药技术等重点领域,建立一批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开发一批附加值高和市场容量大的战略产品。其次,关中-天水经济区有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以及以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拥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医药、纺织、果业以及畜牧等优势产业,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2]。在制造业重点产业中,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有着明显的差异。

两大经济区的制造业发展依赖于其特有资源,使其在重点发展产业上的趋异现象成为必然。两大经济区依托不同的资源和技术发展制造业,使得两大经济区的制造业共同发展的同时也相互区别,避开产业竞争,形成产业结构趋异。

三、趋同抑或趋异:空间结构视点

成渝经济区具有较大的区位优势。其中,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拥有我国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和第一个“水港+空港”双功能的保税港区;而成都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是西部各种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是云贵藏青甘等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3]。在我国实施的沿海、沿江的“T”字形国土开发战略中,成渝经济区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遥相呼应[4],在我国东中西互动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着承接传递的作用,这就奠定了成渝经济区承接东西的基础。

从中国经济整体格局着眼,亚欧大陆桥是横贯我国北方东、中、西部最重要的一条经济带,而关中-天水经济区就处于这条经济带的中心,是我国西部地区连通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5]。西北地区之所以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也得益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密集的智力资源和较好工业基础,所以加快经济区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小区域范围的发展,还将带动包括内蒙古和新疆在内的大西北发展,实现核心经济带的辐射作用[6]aViOaenGQCAg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DM85bu25a6J5pe25pyf6ams5YWL5oCd5Li75LmJ5aSn5LyX5YyW55qE5Lyg5pKt6YCU5b6E5Y+K5ZCv56S6POW7tuWuieaXtuacn+mprOWFi+aAneS4u+S5ieWkp+S8l+WMlueahOS8oOaSremAlOW+hOWPiuWQr+ekumQCAw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DQ85paw5rCR5Li75Li75LmJ6Z2p5ZG95pe25pyf5q+b5rO95Lic5a+55Yac5rCR6Zi257qn55qE6K6k6K+GPOaWsOawkeS4u+S4u+S5iemdqeWRveaXtuacn+avm+azveS4nOWvueWGnOawkemYtue6p+eahOiupOivhmQCBA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DUq5rWF5p6Q5YyW6Kej5omn5pS/5YWa55qE4oCc5Zub5aSn5Y2x6Zmp4oCdKua1heaekOWMluino+aJp+aUv+WFmueahOKAnOWbm+Wkp+WNsemZqeKAnWQCBQ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DYb5Yqg5by6566h55CG5LiO5pS55ZaE5rCR55SfG+WKoOW8uueuoeeQhuS4juaUueWWhOawkeeUn2QCBg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Dc25paw5pe25pyf5by65YyW5p2D5Yqb6L+Q6KGM5Yi257qm5LiO55uR552j5a6e6Le15Yid5o6iNuaWsOaXtuacn+W8uuWMluadg+WKm+i/kOihjOWItue6puS4juebkeedo+Wunui3teWIneaOomQCBw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Dg5572R57uc5Y+N6IWQ5rOV5Yi25YyW5LiO55uR552j5aSn5LyX5YyW57Sn5a+G57uT5ZCI56CU56m2Oee9kee7nOWPjeiFkOazleWItuWMluS4juebkeedo+Wkp+S8l+WMlue0p+Wvhue7k+WQiOeglOeptmQCCA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Dkz5aSn6L+e5biC5pS/5Yqh5YWs5byA55qE5pyN5Yqh5Z6L5pS/5bqc5bu66K6+56CU56m2M+Wkp+i/nuW4guaUv+WKoeWFrOW8gOeahOacjeWKoeWei+aUv+W6nOW7uuiuvueglOeptmQCCQ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An566A6L+w6aKG5a+86ICF5bqU5a+55YWs5YWx5Y2x5py6562W55WlJ+eugOi/sOmihuWvvOiAheW6lOWvueWFrOWFseWNseacuuetlueVpWQCCg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Et5paw5Lit5Zu95oiQ56uL5Lul5p2l55+l6K+G5YiG5a2Q5Zyw5L2N56CU56m2LeaWsOS4reWbveaIkOeri+S7peadpeefpeivhuWIhuWtkOWcsOS9jeeglOeptmQCCw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I55paw5pe25pyf54ix5Zu957uf5LiA5oiY57q/5YaF4oCc5Zub6ICF4oCd55qE5YaF5ra156CU56m2OeaWsOaXtuacn+eIseWbvee7n+S4gOaImOe6v+WGheKAnOWbm+iAheKAneeahOWGhea2teeglOeptmQCDA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Mq5a6M5ZaE5YWs5Yqh5ZGY6YCJ5ouU5b2V55So5Yi25bqm55qE5oCd6ICDKuWujOWWhOWFrOWKoeWRmOmAieaLlOW9leeUqOWItuW6pueahOaAneiAg2QCDQ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Q85LuO4oCc6Jma5a6e4oCd5Yiw4oCc55yf5a6e4oCd77ya5Yac5p2R56S+5Lya55qE5rCR5Li76Ieq5rK7POS7juKAnOiZmuWunuKAneWIsOKAnOecn+WunuKAne+8muWGnOadkeekvuS8mueahOawkeS4u+iHquayu2QCDg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U85YWs5YWx6YOo6Zeo5Lq65Yqb6LWE5rqQ566h55CG5Lit55qE5b285b6X5Y6f55CG546w6LGh5YiG5p6QPOWFrOWFsemDqOmXqOS6uuWKm+i1hOa6kOeuoeeQhuS4reeahOW9vOW+l+WOn+eQhueOsOixoeWIhuaekGQCDw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Y26aKG5a+85Lq64oCc56eB5Lq65Y+L6LCK4oCd5Zyo5Zyw5Yy65YWz57O75Lit55qE5L2c55SoNumihuWvvOS6uuKAnOengeS6uuWPi+iwiuKAneWcqOWcsOWMuuWFs+ezu+S4reeahOS9nOeUqGQCEA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cn5Lit6KW/5pa55bmz562J5oCd5oOz5Y+K5YW25b2x5ZON5Yid5o6iJ+S4reilv+aWueW5s+etieaAneaDs+WPiuWFtuW9seWTjeWIneaOomQCEQ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ge5rWF6K6u6bqm6YeR5aSq5bCU55qE5p2D5Yip6KeCHua1heiurum6pumHkeWkquWwlOeahOadg+WIqeingmQCEg9kFgJmDxUEAAx4bGx6MjAxMzA4MTkw5YWo55CD5YyW44CB5Zu95a625Li75p2D55CG6K6677ya5ryU6L+b5LiO5oyR5oiYMOWFqOeQg+WMluOAgeWbveWutuS4u+adg+eQhuiuuu+8mua8lOi/m+S4juaMkeaImGQCAQ9kFgRmDxUBDOWTsuWtpueglOeptmQCAQ8WAh8BAgoWFGY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wJOmprOWFi+aAneWOhuWPsuS4u+S5ieaWueazleiuuueglOeptiTpqazlhYvmgJ3ljoblj7LkuLvkuYnmlrnms5XorrrnoJTnqbZkAgE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xLemprOWFi+aAneS4u+S5ieS4juWUr+aEj+W/l+S4u+S5ieWTsuWtpuaAnea9ri3pqazlhYvmgJ3kuLvkuYnkuI7llK/mhI/lv5fkuLvkuYnlk7LlrabmgJ3mva5kAgI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yLemprOWFi+aAneS4u+S5ieWTsuWtpuS4reeahOS6uuaWh+eyvuelnueglOepti3pqazlhYvmgJ3kuLvkuYnlk7LlrabkuK3nmoTkurrmlofnsr7npZ7noJTnqbZkAgM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zFemZhuixoeWxseW/g+WtpuamguiuuhXpmYbosaHlsbHlv4PlrabmpoLorrpkAgQ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0KuiuuuWEkuWutuKAnOWtneKAneeahOWGhea2teS4jueOsOWunuaAneiAgyrorrrlhJLlrrbigJzlrZ3igJ3nmoTlhoXmtrXkuI7njrDlrp7mgJ3ogINkAgU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1M+WHgOWcn+Wul+KAnOensOWQjeW/teS9m+KAneazlemXqOWvhuWSkueJuei0qOa1heaekDPlh4DlnJ/lrpfigJznp7DlkI3lv7XkvZvigJ3ms5Xpl6jlr4blkpLnibnotKjmtYXmnpBkAgY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2Kua1heiuruiDoemAgueahOOAiuS4reWbveWTsuWtpuWPsuWkp+e6suOAiyrmtYXorq7og6HpgILnmoTjgIrkuK3lm73lk7Llrablj7LlpKfnurLjgItkAgc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3JOivleaekOacrOmbheaYjueslOS4i+eahOeLrOeJueaEj+ixoSTor5XmnpDmnKzpm4XmmI7nrJTkuIvnmoTni6znibnmhI/osaFkAgg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4JOS7t+WAvOWkseW6j+S4juS7t+WAvOenqeW6j+eahOmHjeW7uiTku7flgLzlpLHluo/kuI7ku7flgLznp6nluo/nmoTph43lu7pkAgkPZBYCZg8VBAAMeGxsejIwMTMwODI5G+aIkeWbveW/g+eQhuWtpuWPkeWxleeOsOeKthvmiJHlm73lv4PnkIblrablj5HlsZXnjrDnirZkAgIPZBYEZg8VAQznpL7kvJrnoJTnqbZkAgEPFgIfAQITFiZmD2QWAmYPFQQADHhsbHoyMDEzMDgzMC。在这个空间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关中-天水经济区就享有了贯通中东地区的最佳的地理优势。

在空间结构的视点下,两大经济区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不同的重点优势,成渝经济区可以通过与长江三角的联系来促进发展,从而带动周边经济;而关中-天水经济区可以以西北、华北和中部地区作为主要方向来促进经济繁荣,这也是形成两大经济区制造业结构趋异的重要原因。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10

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原因分析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主要是因为农业科技投入力量不足造成的,现代农业科技转化成果机制不健全导致农业科技整体水平难以提高。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策略应该建立完善的农业科研体制,逐步提高我国广大农民的技能。农业科技力量总体投入不足,科技支持力度较低是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3]。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多少直接决定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决定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量,因此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量决定一个国家的农业科研水平,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农业科研发展趋势的重要策略,是整个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从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状况看,明显存在不足的现象,经费的支持度偏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当前的情况我国农业科研人力不足,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也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看,其绝对规模比较大,但是相对我国庞大的农业部门本身规模来说,呈现相对比较小的局面。科研人力投入相对不足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趋势。农业科研具有人力资源集约型的特点,农业科研人的整体素质将直接决定农业科研能力,从现代农业科研发展趋势对农业科研人员的要求看,具有几个显著性特点,农业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因此,正规性教育已经成为科研人员获取知识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现代农业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直接反映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11

但是,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是,该地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频受学术界指责,该地区产业同构被认为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目前大多数舆论导向都认为苏锡常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严重趋同,极大地阻碍苏锡常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苏锡常地区近几年仍处于高速发展期,未出现明显的衰落迹象。产业结构趋同真的阻碍了苏锡常的发展吗?产业结构趋同真的仅有负面影响吗?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指标选择

如何度量国家整体或者局部产业机构的趋同程度,以往研究给出多种方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979)提出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来度量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但该系数只能从静态角度来度量两区域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Krugman(1991)提出计算地区间行业结构差异指数,即“克鲁格曼指数”。该指数可衡量区域间行业的分工程度,但不能度量分工程度与结构差异之间的关系。王志华(2006)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改进的克鲁格曼指数”,该指数可把产业间的同构程度和分工程度联系起来。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提出用区位商来度量一定区域的产业聚集程度,并间接反映地区产业结构的同构程度。李学鑫等(2004)发展了区位商指标判断方法提出了区位商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该指标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反映地区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和比较优势,但是区位商只是一个相对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某个地区的实际专业化程度。此外衡量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指标还有霍夫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洛伦兹指数等等。本文在分析方法方面的创新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尹希果和李后建(2010)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多维空间角度重新构造新指标反映苏锡常地区整体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并且对影响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及产业转移提供政策参考。

为了简化研究程序,本文只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水平、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并且把这几个因素看成是空间上四种不同的作用力,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各种作用力对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影响示意图

从图1可知各种因素对产业结构趋同程度有正向、负向作用力,当这些作用力达到平衡的时候,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就会维持原状;当这些作用力不平衡时会出现两种状态:当促进产业结构趋同的作用力更大时,产业结构会趋同;当阻碍产业结构趋同的作用力更大时,产业结构就会越表现出差异性。图1中X 轴表示的是第一产业占GDP 的比重;Y 轴表示的是第二产业占GDP 的比重;Z 轴表示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产业结构的趋同程度就是图1中黑色点的聚集程度,黑色点的聚集程度越高就表示三大产业的趋同程度越大,我们用式(1)来表示三大产业结构趋同程度:

jt =(1)

公式(1)中jt 表示的是某个时间段研究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jt 越小表示趋同程度越高,n 表示研究的区域数目,xnt表示的是某一地区某个时段第一产业占GDP 的比重,其他照此类推;x表示所有研究区域第一产业占GDP 比重的平均值,其他照此类推。(x,y,z)表示三维空间中这些点的中心点,某个区域某个时段产业结构在空间中对应的点如果越偏离中心点,那么这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根据以上公式可计算出2000~2008年苏锡常地区整体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见表(1)。

表12000~2008年苏锡常地区整体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

数据来源:根据1999~2009年江苏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观察可知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值基数较小,j值在0.02~0.06 之间,根据j的性质可知苏锡常地区总体产业结构趋同程度较高。2000~2004年,j值呈增高趋势,这说明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在该段时间减弱。2005~2008年,j值呈减小趋势,这说明该段时间苏锡常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增强。总体来看,苏锡常地区总体产业结构趋同值较小,这说明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一直较高。

二、模型构建

为了研究某些因素对产业结构趋同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本文构建如下的计量模型:

Y=Z0+Z1X1+Z2X2+Z3X3+Z4X4+e (2)

上式中Y表示根据公式(1)计算出的苏锡常地区整体的产业结构趋同值,X1表示实际经济增长率,用来度量苏锡常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程度;X2表示地区内部贸易程度,是苏锡常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的比值,反映苏锡常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程度;X3表示对外贸易开放程度,是苏锡常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与GDP的比值,反映该地区与外界市场的联系程度;X4表示地区的投资水平,是苏锡常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GDP的比值,反映该地区的投资规模程度;e为误差项。

根据1999~2009年江苏省统计年鉴,选取苏锡常三市的上述数据,利用Eviews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Y=0.135698-0.018139X1-0.451348X2+0.016523X3-0.010262X4

s=(0.070981)(0.092839)(0.221749) (0.006992) (0.052535)

t=(1.911767)(-0.195384)(-2.035405) (2.363028)(-0.195340)

R2=0.878079 R2=0.756158F=7.202028DW=1.547747

三、实证结果分析

首先看经济发展水平(X1)对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影响。苏锡常地区的GDP增速提高一个百分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值减小0.018139个百分点,即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会增加。地区由于资源禀赋、技术条件等相似会形成相同需求,经济越发达时,这种需求会变得更强烈,会形成相同供给市场促使产业结构布局一致。

接下来看苏锡常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程度(X2)对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影响,度量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社会零售商品交易总额与GDP 比值(X2)也加大了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且其影响幅度比GDP增长率大得多。苏锡常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指标提高一个百分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值会减小0.451348个百分点,这说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这一作用力对苏锡常产业结构趋同的促进作用明显。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发挥,显著促进了比较优势相似的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

其次来看对外贸易开放程度(X3)对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作用力的大小。苏锡常地区对外贸易开放程度提高一个百分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值增加0.016523个百分点,即对外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会使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减弱。这可能是因为对外贸易程度加强了苏锡常地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使得该地区更广泛地参与到国际市场分工,促使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表现出差异性,弱化了产业结构趋同。

最后看投资水平(X4)对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影响,从回归系数看,投资水平对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作用相对不显著。投资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值减小0.010262个百分点,即投资水平的提高会使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增大。这可能是因为苏锡常地区的投资条件类似,投资的规模化效应促使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提高。

四、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必然性

由以上分析,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和投资水平的提高,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增加,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同向、相辅相生的。苏锡常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建立在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趋同上,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有着存在的必然性。

(一)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和经济发展水平接近有关

产业结构演变的总趋势是依次产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由农业向工业转变的工业化过程中。现代技术经济理论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就越大,因为处于同一和近似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会形成相近的资源结构、生产函数和需求偏好,在相同工业发展阶段表现出趋同的产业特征。苏锡常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接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产业结构趋同。

(二)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和资源禀赋的相似性有关

苏锡常地区内部资源禀赋的相似性为地区间相似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演进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苏锡常地区资源禀赋,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历史背景、文化传统、要素禀赋及经济发展初始条件、制约因素都类似,这给产业结构趋同提供了良好基础。由于资源禀赋类似,各地政府在选择本地区发展战略和主导产业时,往往有相同或类似的选择。因此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在某种程度或某些产业上的同构,是地区经济专业化和综合发展与产业布局的经济学原则相结合的要求。

(三)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要素流动也对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产生正面的影响

苏锡常三地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使得相关区域之间在产业经济发展的方面具有互相学习和模仿的可能。同时紧密的经济联系,必然导致要素的流动,以及由此而来的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进而在相关区域形成"重合"的产业,即造成产业的同构。改革开放以来,苏锡常地区内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由此形成的以技术转移为主要载体的产业转移,是苏锡常三地产业同构的重要原因。

(四)运输成本与地区消费结构的相似性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地区产业同构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区的产业与产品结构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如各地区产业结构差异过大,会人为拉大区际协作的空间距离,导致各地区产品交换的费用增加。把某些产业或产品就地分散生产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地区产业同构,但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苏锡常地区由于经济联系紧密,资源禀赋类似,消费结构也处于近似水平。为了节省运输成本,企业在苏锡常地区随机选择产地生产,久而久之,就带动了三地的产业结构趋同。

五、结论

本文利用一个新的度量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指标j,通过计算 发现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程度较高。同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经济水平、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和投资水平对产业结构趋同程度有不同程度的作用,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与地区经济发展相辅相生,该地的产业结构趋同有着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陈耀.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8(4)

[3]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26

[4]唐立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9):50~56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12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都把制造业发展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增长率稳居世界前列,制造业增加值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在40%以上,我国来自制造业的财政收入也在50%以上,制造业创造了我国接近3/4的外汇收入。但是,在我国成长为制造大国的同时,并没有水到渠成地成为制造强国,相反,我国制造业发展已经越来越接近了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其粗放发展模式面临着现实挑战。本文将对影响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外因素进行趋势和结构分析,并对其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思考。

一、影响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能源资源危机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来自外部环境三个明显趋势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所带来的敏捷制造趋势

敏捷制造是制造企业通过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人力、资财、技术、管理经验等各类资源的快速配置,以最快方式响应用户个性化需求,以最节约资源的方式完成产品产销、体现生产价值的制造过程。敏捷制造的核心是制造企业凭借信息技术对现代复杂、动态环境的高度适应与应变,体现了企业的综合生存发展能力,贯穿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个性营销的全流程。

目前,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也给制造业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增添了具有颠覆意义的新活力,在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生产装备、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信息技术都与传统的制造技术进行了对接和融合,当代制造业的新貌正在凭借信息技术被日益清晰地刻画出来。在制造业的研发设计技术方面,表现出从单项技术突破向异地设计、系统仿真、整体规划、虚拟装配、数控加工、质量检测等的集成化、虚拟化趋势;在制造业的生产装备技术方面,表现出能够极大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生产精细程度的智能化、精准化趋势;在制造业的企业营销管理方面,表现出依托计算机网络而形成的个性化、网络化趋势。所有这些趋势,经与当代日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相适应,塑造出了制造业整体发展的敏捷制造总趋势。

(二)资源刚性约束与经济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循环制造趋势

制造业在本质上是一个由人类主导进行的物质资源形态转化过程,人们将自然资源加工制造成可用于自己生产、消费的各类产品,所以,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是制造业生存发展的前提,自然资源供应是任何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天然约束。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煤荒”、“电荒”、“油荒”等时有所闻,资源紧缺问题已经日益影响到了我国制造业乃至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制造业发展已经接近了资源供应的刚性约束边界。资料表明,我国以世界7%的土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土地资源十分紧缺;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以2006年的消费水平计算,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可供使用6.38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0年,天然气可使用44.04年,世界平均水平为70年;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矿产资源总量的12%,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 %,属于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加上我国制造业一直以来是“高消耗、高产出、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资源瓶颈效应十分突出[1]。

目前,资源约束压力已经迫使世界各国制造业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循环制造便是制造业转变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趋势[2]。以日本为例,通过推进循环型社会(即控制消耗天然资源,尽量减轻环境负荷的社会)建设,确立了新的废弃者责任(扔掉废弃物的人应承担对废弃物进行诸如分类等适当处理的责任)和生产者责任(生产者对于用过的其生产的产品,当产品废弃后要承担对该产品进行再利用、再商品化和处置的责任))理念,并用立法形式加以强化,有效促进了传统制造业向循环制造的升级。此外,在环保化呼声日益高涨的当代,循环制造也是绿色制造的有效实现形式。

(三)信息技术和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趋势

自20世纪后期开始,随着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统治世界经济200多年的工业经济旧貌正在面临着时代变革,世界经济越来越体现出服务经济的特征。就工业经济的核心支柱――制造业而言,一个显著趋势就是它与现代服务业的日益融合,尤其是生产业的创新发展,使传统制造业的价值链中心环节开始由“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生产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不再仅仅是基于产业或价值链的分工关系,更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动态共生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产业边界已经模糊。

事实上,生产业的创新发展(如外购、分包等)不仅促进了本产业、本部门的价值增长,而且也内在地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生产业作为一种过程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黏合剂、推动力。资料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重心就开始转向了服务业,服务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在不断加大,1980―2005年期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56%上升到68%,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1%,中等发达国家达到61%,低收入国家达到43%。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趋势明显,生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3],信息技术和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趋势十分显著。

二、制约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和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发展的内在矛盾。

(一)制造业快速扩张与生产业迟滞发展之间的矛盾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持续发展,伴随着全球制造中心从发达国家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一大批制造业企业日益成长壮大,一些特色制造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国制造的多种产品在产量上位居世界第一,出口到全球各地,2007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但是,另外一个事实是,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受到来自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产业升级发展的内在规律看,尤其是得不到来自生产业快速发展的充分支持,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按照产业结构的一般演进规律,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三大产业结构中的服务业比重曲线呈现一种“哑铃型”态势,即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相对于很低的工业化水平,服务业比重比较高;随着工业化水平提升,服务业比重会有所下降;之后随着服务业自身发展水平的提升,其所占比重将再次升高。目前,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已进入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在GDP 中所占比重高达70% 以上,而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我国,服务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仍然是“配角”,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生产业的滞后,对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直接形成负面影响,尽管在我国制造业的一些领域中,许多产品在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方面已经具有相当国际竞争力,但由于“产前”、“产后”服务业领域的低效率,使产品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受到抑制,制造业快速扩张与生产业迟滞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明显[4]。

(二)对价值链低端环节依赖与制造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矛盾

以我国制造业的各个领域或各个企业、产品为分析界面,可以发现我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我国许多制造业领域、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多地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也就是“微笑曲线”的中部,附加价值低,缺乏产业话语权,不仅受制于“微笑曲线”左、右两部分的研发和营销,而且对国外现成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这种状况难以支持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处于国际市场竞争的不利地位。当前世界制造业的利润低,全球制造基本供过于求,因此,制造业企业的赢利与竞争趋势必然是打破所处“微笑曲线”中段位置的获利低位,向左端或右端的获利高位寻求发展。

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看,在国际制造中心向我国转移和制造企业按照价值链进行全球水平分工的过程中,欧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在目前产业分工格局中处于高端位置,它们转移出去的主要是传统制造业,留下的主要是现代制造业,尤其是与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作为制造业转移的接受地,我国改革初期提出的“以市场换技术”的良好初衷并没有获得预想中的成功,我国制造业对价值链低端环节依赖与制造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所以,按照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前世界制造业日益呈现出知识化、信息化、服务化特征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应该依循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和知识密集的发展方向,尽快摆脱“三来一补”、代工贴牌等旧有模式,强化制造业的创新和服务意识,突破对价值链低端环节的依赖,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三)思想认识、制度供应滞后与产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如前所述,无论是我国的制造业还是生产业,经过30年改革开放都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这种成就主要是基于自身产业成长的纵向对比,就生产业而言,影响其发展的深层思想认识原因仍然广泛存在,由于受到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服务”、“重消费轻生产”的观念影响,很多人仍然把服务业看成是商业、餐饮业、旅游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行业的简单集合,只见服务业的消费特性,不见服务业的生产特性,或是对生产业认识不足,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生产业的有效发展,进而也影响到了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推动我国制造业健康、持续发展,还必须要有相应的充分且完善的制度安排。制造业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微观层面的制造业企业的具体运行,市场经济条件下,制造业企业会根据资源约束条件的变化,也根据政府制度供应的情况,在企业盈利目的的驱动下,理性进行投入、产出比较,自觉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在我国,随着向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制造业的旧有制度环境也需要得到优化,一是加强有利于各种企业平等进入制造业并进行有效竞争的制度供应,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内在驱动力量;二是加强促进环境保护与技术创新政策的供应,使科技进步能够朝着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向迈进;三是推出和完善循环经济立法、引导发展绿色制造,实现资源的循环、高效、清洁利用,保障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战略选择:构筑时代、区域特征鲜明的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战略

我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更好完成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制造业以人为本的核心竞争力培育首当其冲。人才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以人为本的创新发展道路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根本保证,没有大量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和职业技术人员,制造业的任何发展都会流于空谈,只有把人才资源当做竞争制胜的第一资源,给予高度重视,引导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向制造业的流动,充分激发和挖掘人的个性化潜能,主动适应全球制造业市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化、国际化、创新化要求,才能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原来的劳动力优势向技术创新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优势的转变,进而形成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走向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分工的附加值高端,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更进一步,我国制造业以人为本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战略实施,不仅表现在上述制造业对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上,更表现在全社会对制造业人才的培养上,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都建有完善的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在内的多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需要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的企业管理人员,和大批熟练掌握先进制造理念、工艺和技能的高级技术人员,通过他们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包括管理创新)形成并不断强化我国制造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形成主次明晰的国家政策扶持战略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跨越,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众多客观外部条件约束和内部结构升级压力,我国制造业各领域的发展已经基于市场力量的调节出现了领域、行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制造业的优势领域、行业正在形成崛起,一些丧失市场竞争能力的领域、行业也正在被淘汰,出于对市场力量的敬畏与遵从,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推行制造业全领域的齐头并进和全面领先。目前,我国的制造业的发展既要有效发挥市场的内在驱动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政策引导和扶持作用,就产业整体而言,国家要尽早明确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关注领域和一般领域,在政策供应上给予区别对待,引导形成在全球制造业范围内的比较优势领域和行业龙头地位,正如美国的飞机研造、德国的运输机械研造、日本的电气机械研造等等一样,我国也应在明晰的国家政策扶持战略引导下,形成自己制造业的特色和领域绝对优势。事实上,我国在这一方面已有行动,比如,2006年国务院颁布施行的《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就确立了16项装备重点领域,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部门正在逐项研究进口关税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但这还不够,就我国制造来整体来说,国家应尽早出台总体发展规划,详尽描绘基于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与前景,以明确细致的国家政策扶持引领我国制造业健康发展。

(三)形成与生产业良性互动的集群战略

世界经济发展事实表明,服务业,特别是高技术含量、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的生产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动力,发达国有的服务业就业劳动力已经占到总就业劳动力的60%以上,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它对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5]。如前文所述,由于制造业与生产业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渗透和相互支持关系,也由于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总体上呈现利润递减趋势,而知识密集型生产业则呈现利润递增趋势,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良性互动的产业集群战略本质上就是对人类社会由工业型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转变大趋势的适应,也是对多重产业集群这一世界性经济发展新趋势的适应。多重产业集群会在集群内部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降低创新成本,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更快转移与扩散。我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形成,应该建立在对世界经济及产业发展形势的客观研判基础之上,“跳出制造业规划制造业”,将产业竞争的重点从产品制造转向客户服务,以提高并保障我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四)形成面向全球相关产业的共赢型竞合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日益变成一张以经济、信息、技术乃至政治为连接纽带的庞大关系网络,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国家地区的产业和产业企业,都成为这个网络上的结点,它们彼此之间既紧密关联又相互制约;任何国家地区的既有优势、既有优势产业及产业领域现状,都是特定时段各方面力量的动态平衡,各产业及产业企业的存在合理性只在于其社会价值的创造,维护发展这种合理性的战略手段已经不再是打击对手能力、削弱对手实力、蚕食对手市场的传统竞争,而是竞争合作,即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这种全新的竞合理念,日益成为引导21世纪产业领域和产业企业实现资源全面共享的首选战略。竞合战略,亦即通过与竞争对手合作来获得竞争优势或战略价值的战略,其实质不仅是要实现产业或产业企业的优势要素互补,同时增强竞争双方的实力,而且是要通过战略实施,促进产业或产业企业的动态市场竞争地位形成,在正视竞争对手存在并认可其存在价值的同时,通过与竞争者的合作将共同拥有的市场持续做大,实现对产业市场的共享和在产业发展中的共赢。我国制造业及制造业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主动迎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学会与全球竞争者的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合作中发展,赢得自己在世界制造业市场中的应有位置。

参考文献:

[1] 王月红,雷孝平.资源约束与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J].商业时代,2007,(23):85-86.

[2] 路甬祥.21世纪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机械工程师,2005,(01):9-13.

[3] 代中强.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来自长三角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08,(04):22-29.

[4] 杨仁发,张爱美.我国生产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08,(06):75-77.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13

一、中国现阶段产业同构概况

产业同构是指在一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这种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增强易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Alwyn Young(2000)认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的国内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下降,并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中国经济虽然在国际层面上开放,但在地方层次上却显得支离破碎,省际间的产出结构表现出趋同的趋势。

Chong-En Bai(2003)以中国为研究对象,通过直接研究影响产业分布的因素和本质来分析产业分布的成因。他在理论假说中加入了历史的因素(前期的产业集中状况)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实证的结论说明了规模经济和自然资源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并且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对产业集中现象中存在负显著的边际效应。

黄玖立(2009)剖析了中国地区专业化和产业分布的典型事实及影响因素,发现20世纪80年代由于新旧工业基地的轮替,地区专业化和产业分布平衡稍有退化,而20世纪90年代产业集中则明显加速。都阳等(2001)认为,中国财政“分灶吃饭”及地方负经济发展责任,造成中国各地区之间商品结构十分相似,商品重叠率很高。

二、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的争论

蒋祝伟(2010)指出,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主要呈现三个特点:空间分布,长三角产业以集群化发展为主;结构分布,长三角产业以现代制造业为主;而内部各地区产业,呈现“错位”和“互补”式趋同。前两个特点已被学术界公认,而第三个特点,存在争议。

(一)支持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的观点

根据产业组织和结构理论,比较两个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可用相似系数进行衡量。部分学者采用简单三次产业分类或以二次产业内部大分类层面数据为依据,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进行研究,得出相似系数普遍较高,这正是学术界对长三角产业同构化严重的担忧来源之一。

洪银兴等(2003)认为地方政府的各自为政导致“重复建设”,进而加速产业同构,引发恶性竞争现象。梁琦(2004)根据区域分工指数,认为空间地理位置越靠近,产业同构性越强。趋同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长三角地区片面追求制造业增长的倾向。曹光洁(2006)认为,城市之间GDP竞争的意识,使当地优先发展高产值产业,阻碍了长三角统筹协调一体化,带来恶性竞争的可能。各地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项目盲目上马,导致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

许明(2008)指出产业结构趋同的弊端,主要是相同产业重叠,不利于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分工,阻碍区域整体长远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其次是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利于资源在整个区域内的最优配置,导致地方间产业过度竞争,降低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王锐兰等(2005)认同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观点,但指出产业同构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有助于产业升级、塑造异质型企业家。陈耀(1999)认为可以将区域产业趋同现象分为“合意”和“不合意”两种情况区分对待。制造业结构过程中的趋向现象和重复建设工程具有负面效应,但也有正面影响,结构趋同和重复建设是增强行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反对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的观点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学者反对“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认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水平虽然较高,但其同构的趋向已经放缓甚至趋异。

靖学青(2004)研究得出,只有苏州与杭州,苏州与无锡,南京与杭州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趋同,认为产业结构趋同只存在于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这样的宏观层次上,而制造业结构等中观层次并未明显出现。

范剑勇(2004)使用了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地区间专业化指数、行业的空间集中度指数来分析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研究表明,尽管长三角地区存在着产业同构现象,但近4年内,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仍然激烈,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正从上海转移到浙江、江苏两省,说明上海正在向外转移部分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浙江正在成为上海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接收者,由此导致制造业结构的差异度逐步提高,产业同构化趋势正在减弱。

邱风等(2007)对长三角地区的重复投资进行了研究,以制造业为例,2000年前后长三角地区产业的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平均集中率变化趋势如表1所示。

表1显示,上海、浙江、江苏地区的制造业专业化指数均上升;平均集中率表现为上海下降、浙江上升、江苏基本不变,这说明上海正在向外转移部分不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而浙江正在成为上海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接收者,由此导致制造业结构的差异度逐步提高,区域产业同构化趋势正在减弱。

判断产业结构同构程度的方法还包括计算产业层次和细化到产品层面的产业相似性系数及差异性系数。

陈建军(2003)研究计算得出沪、苏、浙三省市工业部门结构相似性系数,如表2所示。

表2显示,尽管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长三角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确处在较高水平。陈建军将其解释为:长三角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接近,资源禀赋相似,经济联系紧密以及由此而来的要素流动也对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产生正面影响。

邱风(2003)从产品层次上对结构相似性系数进行修改深入,并补充计算了差异性系数,如表3、表4所示。

表3、表4反映出,只从产品层次的结构相似系数的变动趋势,不能完全得出该地区的结构相似性程度在整体上趋于弱化的结论。参照差异性系数可发现,长三角各地区在产品层次上的结构差异越来越大,佐证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弱化甚至趋异的现象。

三、研究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多数的学者支持“产业同构水平较高,但趋同减弱并部分趋异”的观点。然而,近年来学者对长三角产业同构的研究中,存在区域范围划定过于宽泛、数据更新获取滞后、产业与产品界定不清等问题,影响了实证分析的准确性,就此笔者建议如下:

(一)重新划定研究区域

准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以及浙江省北部共16座城市,并非沪、苏、浙三省全境。因此,研究以16个市为单位比以“二省一市”全境研究更能体现出真正“长三角”产业结构同构情况。目前,也有学者提出了“泛长三角”的概念,将长三角的经济辐射带动功能考虑进来,区域扩大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以及江西部分地区。

(二)更新产业数据

产业结构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长三角地区区位优势独特、人力资本及城市群集聚比较优势明显,正在迅速形成中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竞争优势,国际资本十分活跃。但由于国内外经济波动,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某些行业的倒塌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的影响不可忽略。然而,目前研究的数据大多集中在2005年之前,从2006年到现在的数据应当有所补充,从而进一步推断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为判断同构情况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三)综合产业与产品结构两方面

尽管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较高,但三地产业发展存在明显差异:浙江主要依靠民营经济,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有优势;江苏主要依靠引进外资,竞争力强的行业都属于资本密集型;上海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制造业竞争力相比苏、浙较弱,但在重化工、临港行业的优势明显。三地产品结构差异明显大于产业结构差异。因此,研究产业同构需要结合产品结构分析,综合两方面数据,才能得到真实反映区域内产业同构的现状与趋势。

参考文献:

1.金翮.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新中国三大经济发展引擎[J].新重庆,2009(11).

2.Don E.Waldman、Elizabeth J.Jensen.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Young,A,.T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es,2000(4).

4.Bai.Chong-En.Local Protectionism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es,2004(2).

5.黄玖立.对外贸易、地理优势与中国的地区差异[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6.蔡防,王德文.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7.蒋祝伟.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经济从横,2010(3).

8.史忠良.产业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洪银兴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与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4(12).

11.王磊.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研究――以汽车行业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2.曹光洁.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探讨[J].商业研究,2006(5).

13.许明.长三角产业结构趋同化问题的研究[J].现代商业,2008(8).

14.王锐兰,刘思峰.产业同构的利弊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12).

15.陈耀.跨世纪的中国区域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1999.

16.杨建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7.靖学青.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分析[J].改革,2004(2).

18.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管理世界,2004(11).

19.邱风,朱勋.长三角地区产业重复投资与协同发展研究[J].财经论丛,2007(11).

20.Don E. Waldman、Elizabeth J.Jensen.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1.陈建军.长三角的产业集聚及其省区特征、同构绩效――基于长三角产业集聚演化的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2.邱风,张国平,郑恒.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工业经济,2005(4).

23.钱明霞.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定量分析[J].商业研究,2006(11).

24.程必定.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及政府管理创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