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教案实用13篇

体育赛事教案
体育赛事教案篇1

(1. College of Sports and Ar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18, China;

2. Taishan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Tai’an, Shandong 271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tatus quo of the archives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sports ev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rchives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sports ev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for archives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sports ev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Large-scale sports events;Sports files;File management;Methods and methods

体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场馆设施的的不断改善,大型的体育赛事陆续走进高校校园,这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活跃了高校的校园文化气氛,也给高校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部分高校为了在大型赛事中一展本校的体育风采,在承接大型的体育赛事、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引进体育人才、组建高水平的教练团队、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高校也培养了很多部级的优秀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运动管理等方面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竞技体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甚至是一些国内名校的重视。正是由于各大高校对体育赛事的重视和国内知名高校的不断加入,使得高校体育的运动水平越来越高,成绩、名次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今要想在体育比赛中获取优异的成绩,绝非易事。新形势下,如何记载高校体育发展的历程,保存并记录下那些激动人心的竞赛场面,完美的再现斩金夺银的瞬间,那就必须全面细致的做好体育赛事的档案管理工作。

1 学校体育大型赛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谈学校体育大型赛事的档案管理工作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从目前高校档案管理情况来看,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档案工作,特别是 2008年9月1日新的档案管理办法施行以来,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档案管理行政编制,配备了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和先进的网络档案管理系统,制定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建成了设施网络化功能智能化、管理制度化的现代化档案馆,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有序稳步的进行。从技术层面上讲,建立体育大型赛事的档案入档工作不是一件困难事。然而,体育工作中产生的档案除人事、教学、科研、学籍、财务、基础设施等,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有各自的主管部门组织入档外。其他体育活动,比如组织和参加大型体育赛事的档案,就很少入档。体育档案的管理现状,与高校档案管理的水平和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2 体育大型赛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体育档案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档案意识淡薄。组织一次高水平的体育比赛,参赛各队从赛前集训、组织报名、到参赛整个过程都要进行刻苦的训练和精心的准备。承办一次大型体育赛事,从赛事筹备、开、闭幕式的表演、比赛过程、以及颁奖等方面,也要进行认真筹备。组织者想方设法也要把竞赛过程搞得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井井有条。但比赛结束后,无论是参赛方还是组织方,大都忽略赛后的档案入档工作,成功的赛事留不下有价值的信息资料,造成一些珍贵的体育赛事资料丢失。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承办或参加过《华东区高等农业院校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第三届CBA青年队与CUBA球队对抗赛》、校篮球队多年蝉联山东省大学生篮球赛冠军,连续十几年参加北方赛区的比赛,两次打进全国CUBA的总赛、2017 年校篮球队和田径队队员,代表山东省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男篮获第五名,男子三级跳远获得铜牌,取得骄人的成绩。像承办或参加这样的比赛,赛后应该认真组织材料,提交给学校档案馆存档,形成行政性的文件,以便将来查询。然而,由于我们对档案管理认识不够深刻,忽略了这些大型体育赛事的档案入档工作,在校档案馆里查不到任何信息。这样的大型赛事活动,如果不去整理存档,将来他只能成为人们之间流传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大型?w育赛事的档案管理工作,及时组织材料入档,形成具有行政意义的档案材料。

(2)缺少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新办法出台以后,各高校虽然对档案馆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都进行了补充,但缺乏有专业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状况,却始终没有得到改善。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学校属百年老校,下设17个二级分院有在校生33757人,教职工2677人,档案馆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这样规模的高校,档案馆只有4名员工,而且大部分是非档案管理的专 业人员。学校二级学院不设档案室。档案管理人员配置不足,工作量大,严重制约了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对档案管理中非主流科目的体育赛事档案管理影响就更大了。

(3)高校档案管理系统除了像人事处、科研处、教务处、财务处、学工处等主要部门有自己的分账号,能直接和档案馆进行档案业务往来外,其他二级学院没有分账号,不能通过档案管理系统直接和档案馆进行业务联系,?哪持忠庖迳辖惨灿跋旌椭圃剂颂逵?的档案管理。

(4)责任不明确。大型赛事的档案整理工作由哪个部门具体负责,是组委会、办公室、档案馆、还是资料管理员,责任不够明确,没有人去组织整理赛事材料,也就无法完成大型体育赛事的档案入档工作。

3 做好高校体育大型赛事档案工作,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充分认识体育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好体育档案,是对学校体育历史的传承和发展;是对学校体育工作者辛勤付出的尊重;也是对体育工作者的鼓励与鞭策;是广大师生的精神食粮;是学校迎接检查和评估的第一手资料;大型体育赛事只有建档立案,才能保证它的长久性、行政性以及鲜活的生命力。每当我们把体育档案中的美好片段,特别是我们取得辉煌战绩的比赛视频展现给广大师生的时候,它必将激励我们的学子,更加热爱自己的母校,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这就是体育赛事的魅力。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大型体育赛事的档案保存工作,保护好我们的体育成果。

3.2 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档案管理员

首先,高校体育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档案管理员既要由档案管理方面专业知识,同时还要 有雄厚的体育理论基础,并能够深刻解读大型赛事的内涵,它要求档案管理员,不仅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因此,选择懂体育,敢担当,有责任心的人去履行档案管理员的职责,通过档案管理员与学校档案馆进行业务沟通,完成体育专业与档案管理专业的对接,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档案管理资源,完成大型体育赛事的档案归档工作。人员选择,可以是办公室人员,也可以是赛事组委会人员、还可以是资料管理员。其次,增加硬件设施,为档案管理员配备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电子设备要配备,以便采集和整理体育赛事信息,也方便与档案馆的业务互通。最后,要对档案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尽快适应本工作。

3.3 制定大型赛事档案管理的办法

1)要明确责任;体育档案的管理工作有档案管理员负责,归档所需的所有材料由档案管理员收集、鉴定、统计、整理,并将整理好的档案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学校档案馆,有档案馆的人员进行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

2)大型赛事的定位:大型赛事是指省级或省级以上政府、学校主管部门、体育协会等组织的比赛、同级别之间的邀请赛、学校传统项目(比如田径)的比赛等。

3)大型赛事归档需要收集的材料(1)关于批准承办赛事的批复文件。(2)筹委会、组委会领导成员名单。(3)特邀嘉宾名单。(4)组委会工作计划和重要活动方案。(5)竞赛规程总则,竞赛总日程表,各单项竞赛规程。(6)赛事总成绩册、秩序册,各单项成绩册、秩序册、最终排名。(7)运动员资格规定、审查办法,运动员资格问题处理决定。(8)运动员报名手册,技术代表、技术官员、运动员名册;(9)总成绩册,每日成绩公告。(10)影像资料主要包括开闭幕式、颁奖、各种会议、各种重要活动、以及比赛过程中产生的音、像材料。(11)组委会和竞赛委员会的赛后总结。(12)若有会徽、会旗、吉祥物请详述制作方案,并配以实物。(13)值班医生和值班保安人员名单。

体育赛事教案篇2

所谓行政垄断,是指行政机关及准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经济运行,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 我国《反垄断法》第八条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由此可见,我国《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概念的界定与当前学界的理论基本一致。

我国《反垄断法》第三十二至三十七条,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行政垄断行为,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地区封锁、强制经营者实施危害竞争的垄断行为、强制交易、制定含有限制竞争内容的行政法规及行政命令。

具体来看后两种行政垄断行为。“强制交易”,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制定含有限制竞争内容的行政法规、行政命令”则是指,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从法条的规定上可以看出,这两种行政垄断行为的主体是不一样的,行政机关既可以是“强制交易”的主体,也可以是“制定含有限制竞争内容的行政法规、行政命令”的主体,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只能是“制交易”的主体。

去年备受关注的深圳市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诉广东省教育厅涉嫌行政垄断案涉及后两种行政垄断行为,而该两种行政垄断行为也是在经济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因此,有必要分析这两种行政垄断行为出现次数多的原因,并探讨如何规制这两种行政垄断行为。

二、案例解读

(一)案例简介

2014年3月11日,广东省教育厅发文成立了“201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省选拔赛组织委员会,明确将涉案“工程造价基本技能”纳入赛项。2014年4月1日,广东选拔赛工程造价基本技能赛项组委会发文明确了本次大赛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承办,广联达公司协办,并且明确要求在省赛中独家使用第三人即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软件。此外,经报送省教育厅审核通过后于2014年4月8日的《技术规范》以及《竞赛规程》也明确要求在省赛中对涉案赛项独家使用第三人广联达公司的软件。

原告认为广东省教育厅滥用行政权力,违反了《反垄断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侵害了原告的公平竞争权利,为此,向原审法院提讼,请求确认被告滥用行政权力,指定或变相指定使用广联达公司独家软件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关于省教育厅在涉案赛项中指定独家使用第三人软件的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广州中院一审认为,因省教育厅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其在涉案赛项中指定独家使用第三人的相关软件经过正当程序,所以被诉行政行为符合《反垄断法》关于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据此,一审法院判决: 确认被告广东省教育厅指定在涉案赛项中独家使用第三人广联达公司相关软件的行为违法。广东省教育厅、广联达公司不服一审判决,以原审判决认定省教育构成行政垄断行为属认定事实及适用法律错误等为由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争议焦点――独家“指定”行为是否构成行政垄断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广东省教育厅指定广联达软件的行为是否构成行政垄断行为。原告斯维尔认为广东省教育厅指定广联达软件为赛事的唯一软件,排除了其在市场中公平竞争的可能;被告广东省教育厅认为,其指定行为是根据教育部的文件作出的,根本没有“垄断”一说;第三人广联达则认为他们是通过公平、正当的程序使得赛事组委会选用其公司的软件,他们根据组委会的规定提交合作意向书,通过答辩被选为赛事的指定软件,因此,广东省教育厅作出在赛事当中使用其公司的软件的行为也是合法的,不存在行政垄断行为。

针对原告的主张,根据反垄断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该条其实就是对于“强制交易”规定。根据该条的规定不难看出,广东省教育厅“指定独家参赛软件”行为符合行政垄断的要素条件,的确属于行政垄断行为。首先,在主体上,广东省教育厅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其次,在行为上,其“指定独家参赛软件行为”符合“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对于“滥用行政权力”,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应对自己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省教育厅对自己“指定独家参赛软件”行为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其合法性,由此可以推出,教育厅构成“滥用行政权力”。最后,在结果上,广东省教育厅的独家指定行为,将原告生产的软件排除在省赛之外,限制了其公平竞争的机会。广州中院也是基于该条的规定,认定广东省教育厅的独家指定使用本案第三人广联达公司生产的软件的行为属于行政垄断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

三、行政垄断行为的规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也在逐步成熟。但是,由于原有体制中的行政化、官本位权力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并不完善,行政权力往往依托不健全的市场机制,干预经济生活。在我国,行政垄断的实质是国家行政权在起作用,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没有低于国家权力的市民社会基础,所以诸如地方垄断、行业垄断等垄断行为不可避免地不断加剧。

行政垄断现象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危害主要体现在降低了经济效率,阻碍了经济进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十分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学者甚至将其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毒瘤”。除此之外,行政垄断还会造成政企不分,政府效率低下等问题,甚至会成为孳生腐败的温床。这些年来,在我国行政垄断现象严重的地区和部门出现的一系列腐败的事例,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面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我认为有两点是急需解决的。

体育赛事教案篇3

姚明认为,发展体育产业,投资是必须的,但投资只是建立体育产业生态链的一个环节。他建议,首先要培育体育市场。姚明说,对体育的热爱来自兴趣,兴趣要从小培养,需要习惯养成。学校体育课不能成为“挣分课”,不能考什么就教什么,建议改变学校体育教学“重体能、轻技能”的局面,注重兴趣养成,做到基础能力和专项技能并重。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专项体育教学,使学生最终成为有兴趣、懂门道、会欣赏、能参与的忠实体育消费者。

在赛事举办方面,姚明建议,鼓励社会力量、体育社团自主办赛,构成包括校内比赛、校际比赛、业余比赛、职业比赛在内的完整赛事链,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水平消费者的赛事体验需求。研究表明,收入增长到一定阶段,对体育的观赏需求就会大幅度增加;收入再增长,就会产生对体育的体验需求。

“和欧美国家相比,我们的职业联赛还很稚嫩,一是项目少,二是水平低,三是麻烦多。”姚明表示,职业联赛是资源高度集中的体育产业制高点,不但满足了群众的高层次精神需求,同时衍生出赛事运营、广告传播、球员经o、产品开发、体育传媒、医疗康复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建议建立国家职业联赛体系,推动更多项目创办职业联赛;完善联赛运行机制,真正发挥俱乐部的市场主体作用,形成利益共同体,完善内部契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提高。

体育赛事教案篇4

一、策划

素养大赛是一种广泛用于中小学教师群体的教研活动方式,在研培队伍中运用尚属首次。作为一种移植项目,其效果如何,策划至为关键。省教育学院高度重视赛事的策划环节:一是组成了队伍整齐强大的活动策划团队,张晓明副院长亲自领衔,以组织的方式推进策划;二是针对活动全程研讨,实施全口径策划;三是多次召集院内会议,反复征求市地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1.宗旨定位关注“准”字。本次研培能力素养大赛活动确定活动宗旨4项:一是研培人员能力素养构成问题,力求通过大赛这种大范围、高密度的集中竞技展示活动,研究概括研培人员能力素养构成与标准;二是研培人员专业发展机制问题,尝试建立以赛事活动为载体,充分准备,广泛参与,逐级赛评,创先争优的专业发展机制;三是研培经验与成果展示问题,尝试搭建全省研培人员专业风采展示的新型舞台与研培经验成果交流的高端平台;四是研培能力有效激励机制问题,创新研培人员专业发展与研培机构能力,建设有效激励机制。正所谓比赛不是目的,研究并促进发展才是追求。

2.范围定位关注“全”字。一是参赛对象为省市县三级教师进修院校的专职基础教育研培人员;二是竞赛类别为基本素养测试和现场素养竞赛两种,基本素养测试以笔试方式进行,现场素养竞技包括观课议课、案例分析、研培叙述和才艺展示;三是活动组织方式为省教育学院与各市县教师进修院校共同组织,要求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同运作;四是确定详细的竞赛规则,做到了环环相扣。在笔试阶段,省教育学院负责命制双向细目表和试题并免费提供给参赛单位,各市地负责提供一套试题,组成笔试命题题库供命题使用,负责组织考试和评卷,提供优秀试卷和分析报告。

3.站位定位关注“高”字。一是站在促进基础教育发展角度策划。现场比赛中“案例分析”题直逼基础教育发展关键问题,“‘讲’还是‘不讲’?”聚焦了当前“课堂教与学关系转型”问题;“青怎样出于蓝?”聚焦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策问题;“‘三我’活动”聚焦了“校本教研问题”;“同样的培训,异样的感受”聚焦了“培训需求的适应与引导”问题;“一项调查引发的思考”聚焦了教研活动方式的优化创新问题。二是站在引领研培队伍专业发展角度策划。《基本素养测试命题双向细目表》从纵横两个维度搭建了考核内容与方式框架。横向四项10个子目【时事政治(政治理论、时事常识)、教育理论与政策(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科研(科研理论、科研实践)、研培实践(规划与策划、操作与实施、管理与评价、总结与反思)】,对研培知识构成进行了深入探索,纵向6种题型47道题从测试角度探索了研培能力构成与评价的有效对接途径。试卷中的案例分析、行动设计都明确显示了研培素养的着力点。现场比赛评分在注意评价中方向性与表现力两个共同项目外,凸显了观课议课中的“观测力和指导性”、案例分析中的“辨析力和生成性”、研培叙事中的“故事性和研究性”。三是站在展示与揭示研培规律角度策划。“研培叙事”是一项可以有效展示和探究研培人员心路的方式。哈尔滨市选手王传贤以老教研员对自己进行传帮带的生动故事深刻地揭示了教研员专业引领的本质,其不仅仅是专业的引领,更重要的还包括做人的示范。结尾一句“我妈妈”,道出了这种传承的关键,即传承的是研培的文化,是立人的标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的不光是教师,作为教师的教师,研培人员的“身正”更重要,研培人员实质是在用自己的人品、德行示范教师,如何做人,如何从教。

二、实施

作为一种赛事,其成功既来自周密的策划,更取决于实施中严谨的程度。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取得预期效果,整个活动在实施推进上坚持了三个“严”字。

1.严密环节。一是严密命题环节。笔试试卷由主管院长一人负责命制,设专人负责联系印制邮递。决赛阶段,约请兄弟省代为选择制作观课议课课例,由主管院长亲自命制案例分析题。做到了既严格遵守命题约定范围,又努力将涉题范围缩小到最小程度。二是严密准备环节,为保证赛事的环环相扣,公平公正,安排引导员、记分员、计时员分别把守,确保每个环节不留空隙,机会均等。三是严密评分环节,设评委席、合分席、记分员,做到一人一签,一人一收,当场合分,当场公布。

2.严肃参赛。基本素养测试做到五统一,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评卷。考试中要求做到五不许两杜绝:不许讨论,不许抄袭,不许借用电子设备及电脑,不许使用通讯设备,不许传播考试试题及答案;杜绝作弊行为,杜绝雷同卷。现场素养测试实行抽签分组,由各地领队抽签,确定参赛组别;抽签排序,由选手自己抽签,确定出场顺序;抽签选题,由第一组参赛人员对案例分析题抽取题签,确定所答问题。选手提前在规定时间阅读试题,观看课例,对观摩同一课节的教师,依出场时间,预先留出观课时间。做到提供时间机会均等,超时扣分停止,提前酌情扣分。所有环节均有工作人员进行引导。

3.严格评审。一是科学组建评委队伍。评委队伍由参赛地区、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兄弟省市人员三方组成;组长外放,由吉林、辽宁省研培部门专家担任;要求评委为正高级职称,市地院级领导拥有副高级职称,省教育学院派出由主管院长张晓明、教研中心主任金春兰、师训中心主任周雪菲、数学研培部主任赵立成四名正高职人员任评委。二是严守评审标准,评分标准提前公开,广而告之,互相监督;评委预先研读标准,统一评分尺度,省教育学院代表队首先出场,为评委提供试评审机会。三是严格评审方式。采取漂移矫正方法,解决分组评审有可能出现的标准不均衡问题;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方法,解决有可能出现的评委对标准把握差异过大问题;采用评委与所在地区回避的方法解决有可能出现的亲缘因素;采用当场亮分方式,杜绝有可能出现的其他现象。

三、收获

1.深化了认识。一是组长围绕观课议课和案例分析进行的点评以及张晓明副院长借助总结对研培叙事的点评,以事喻理,以理立论,事理结合,极大地升华并放大了活动的效益,将比赛有效地提升到专业培训的高度。二是围绕“我的研培期待”和“品味研培幸福”进行的研培沙龙,从个体角度,再次围绕比赛、超越比赛进行了探讨,将活动引向深入。三是设立经验交流环节,哈尔滨、黑河、绥芬河院校教师进行的大会发言,将研培人员比赛成效回归于日常的整体工作中,双向呼应,展示了研培队伍立体发展的镜像。

体育赛事教案篇5

素养大赛是一种广泛用于中小学教师群体的教研活动方式,在研培队伍中运用尚属首次。作为一种移植项目,其效果如何,策划至为关键。省教育学院高度重视赛事的策划环节:一是组成了强大整齐的活动策划团队,张晓明副院长亲自领衔,以组织的方式推进策划;二是针对活动全程进行研讨,实施全口径策划;三是多次召集院内会议,反复征求市地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1.宗旨定位关注“准”字。本次研培人员素养大赛确定四项活动宗旨:一是研培人员能力素养构成问题。力求通过大赛这种大范围、高密度的集中竞技展示活动,研究概括研培人员能力素养的构成与标准;二是研培人员专业发展机制问题。尝试建立以赛事活动为载体,形成充分准备、广泛参与、逐级赛评、创先争优的专业发展机制;三是研培经验与成果展示问题。尝试搭建全省研培人员专业风采展示的新型舞台与研培经验成果交流的高端平台;四是建设研培能力有效激励机制问题。创新研培人员专业发展与研培机构能力建设有效激励机制。正所谓赛不是目的,研究并促进发展才是追求。

2.范围定位关注“全”字。一是参赛对象为省市县三级教师进修院校的专职基础教育研培人员。二是竞赛类别为基本素养测试和现场素养竞赛两种,基本素养测试以笔试方式进行,现场素养竞技包括观课议课、案例分析、研陪叙述和才艺展示。三是活动组织方式为省教育学院与各市县教师进修院校共同组织,要求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同运作。四是确定详细的竞赛规则,做到了环环相扣。在笔试阶段,省教育学院负责命制双向细目表和试题,并免费提供给参赛单位;各市地负责提供一套试题,组成笔试命题题库供笔试命题使用,并负责组织考试和评卷,提供优秀试卷和分析报告。

3.站位定位关注“高”字。一是站在促进基础教育发展角度策划。现场比赛中“案例分析”题直逼基础教育发展关键问题,“‘讲’还是‘不讲’”?聚焦了当前“课堂教与学关系转型”问题;“青怎样出于蓝?”聚焦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策问题;“‘三我’活动”聚焦了“校本教研”问题;“同样的培训,异样的感受”聚焦了“培训需求的适应与引导”问题。“一项调查引发的思考”聚焦了“教研活动方式的优化创新”问题。二是站在引领研培队伍专业发展角度策划。《基本素养测试命题双向细目表》从纵横两个维度搭建了考核内容与方式框架。横向4项10个子目:时事政治(政治理论、时事常识)、教育理论与政策(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科研(科研理论、科研实践)、研培实践(规划与策划、操作与实施、管理与评价、总结与反思),对研培知识构成进行了深入探索,纵向6种题型47道题从测试角度探索了研培能力构成与评价的有效对接途径。试卷中的案例分析、行动设计都明确昭示了研培素养的着力点。现场比赛评分除注意评价中方向性与表现力两个共同项目外,凸显了观课议课中的“观测力和指导性”、案例分析中的“辨析力和生成性”、研培叙事中的“故事性和研究性”。三是站在展示与揭示研培规律角度策划。“研培叙事”是一项可以有效展示和探究研培人员心路的方式。哈尔滨市选手王传贤用老教研员对自己进行传帮带的生动故事深刻地揭示了教研员专业引领的本质,这不仅仅是专业的引领,更重要的还包括做人的示范。结尾一句“果妈妈”,道出了这种传承的关键,即传承的是研培的文化,是立人的标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的不光是教师,作为教师的教师,研培人员的“身正”更重要,研培人员实质是在用自己的人品、德行示范教师,如何做人,如何从教。

二、实施

作为一种赛事,其成功既来自周密的策划,更取决于实施中严谨的程度。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取得预期效果,整个活动在实施推进上坚持了3个“严”字。

1.严密环节。一是严密命题环节。笔试试卷由主管院长一人负责命制。设专人负责联系印制邮递。决赛阶段,约请兄弟省代为选择制作观课议课课例,由主管院长亲自命制案例分析题。做到了既严格遵守命题约定范围,又努力将涉题范围缩小到最小程度。二是严密准备环节,为保证赛事的环环相扣、公平公正,安排引导员、记分员、计时员分别把守,确保每个环节不留空隙,机会均等。三是严密评分环节,设评委席、核分席、记分员,做到一人一签,一人一收,当场合分,当场公布。

2.严肃参赛。基本素养测试做到5统一,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评卷。考试中要求做到五不许两杜绝:不许讨论、不许抄袭、不许借用电子设备及电脑、不许使用通讯设备、不许传播考试试题及答案。杜绝作弊行为、杜绝雷同卷。现场素养测试实行抽签分组,由各地领队抽签,确定参赛组别;抽签排序,由选手自己抽签,确定出场顺序;抽签选题,由第一组参赛人员对案例分析题抽取题签,确定所答问题。选手提前在规定时间阅读试题,观看课例,对观摩同一课节的教师,依出场时间,预先留出观课时间。做到提供时间机会均等。超时扣分停止,提前酌情扣分。所有环节均有工作人员进行引导。

3.严格评审。一是科学组建评委队伍,由参赛地区、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兄弟省市人员3方组成。组长外放,由吉林、辽宁省研培部门专家担任。要求评委为正高级职称,市地院级领导拥有副高级职称。省教育学院派出由主管院长张晓明、教研中心主任金春兰、师训中心主任周雪菲、数学研培部主任赵立成4名正高职人员任评委。二是严守评审标准,评分标准提前公开,广而告之,互相监督;评委预先研读标准,统一评分尺度;省教育学院代表队首先出场,为评委提供试评审机会。三是严格评审方式,采取漂移矫正方法,解决分组评审有可能出现的标准不均衡问题;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方法,解决有可能出现的评委对标准把握差异过大问题;采用评委与所在地区回避的方法解决有可能出现的亲缘因素;采用当场亮分方式,杜绝有可能出现的其他现象。

三、收获

1.深化了认识。一是组长围绕观课议课和案例分析进行的点评以及张晓明副院长借助总结对研培叙事的点评,以事喻理,以理立论,事理结合,极大地升华并放大了活动的效益,将比赛有效地提升到专业培训的高度。二是围绕“我的研培期待”和“品味研培幸福”进行的研培沙龙,从个体角度,再次围绕比赛、超越比赛进行了探讨,再次将活动引向深入。三是设立经验交流环节,哈尔滨、黑河、绥芬河教师在院校的大会上发言,将研培人员比赛成效回归于日常的整体工作中,双向呼应,展示了研培队伍立体发展的镜像。

体育赛事教案篇6

康赛可配置的数字校园解决方案

康赛可配置的数字校园解决方案覆盖现代化高校的多级部门,以人为本、面向服务、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能提供及时、准确、高效、随时随地的校园信息化服务,满足跨部门的业务管理需求,为全校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通过“管理化+服务化”的思路,该方案帮助学校实现由传统应用系统以管理为核心,转向前端以服务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学生、师生兼用的三条产品线路,支撑高校信息化的所有需求,实现学校各类资源的整合和配置优化,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率,使高校信息化应用达到较高水平,层层深入学校信息化建设,构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在符合教育部和行业标准的体系指导下,该方案帮助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数据标准,以数字化校园平台为框架,无缝集成学校已建和新建的业务应用系统,促进数据利用的最大化;把数据交换集成、用户管理、统一身份认证、业务数据整合、信息资源展示等融合起来,以标准、数据、应用、用户等重点要素为主线进行规划和建设。同时,该方案兼具以下原则: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先进性原则;扩展性原则;系统安全性原则等。

康赛普教管理云平台

康赛普教管理云平台采用教育部制定的相关标准,以教育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各类角色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来进行系统设计和功能开发。该平台基于B/S结构,所有的数据和资源都放在云端服务器上,不需要各个学校再单独架设服务器。

体育赛事教案篇7

一、“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出台的背景

2010年江苏省教科院11号文正式下发通知,在全省职业教育内开展“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活动。活动由江苏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及各专业教研中心牵头举办。活动举办的目的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教科研活动质量;巩固正常教学管理;优化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江苏省教育厅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全省职业学校纷纷响应,所有职业学校的教师全员参与,其重视程度始料未及。

二、江苏省职业学校开展“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意义

江苏省职业学校开展“五课”教研活动包括课前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五方面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两课”评比即省级“示范课”和“研究课”的评比竞赛活动。开展“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目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1.推动全国、省和市有关职业学校专业优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评价更加合理等方面进行落实,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发挥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管理模式即采用1+1+1+1+3模式,即1位省级领导、1位市级领导、1位校领导、1位校级督导、3位高级职称教师或系(中心)领导。做好集体备课、教师教学资料检查、开展教学设计竞赛、同上一节课竞赛、说课竞赛、教学反思竞赛等活动保障课堂质量的有效性。

三、开展“五课”教研,提升职业学校教研活动能力

开展“五课”教研活动的宗旨是将课前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等五方面运用到教学层面,全面落实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模式的更新,从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其“五课”内容包含以下几点:

1.课前备课:职业学校教师根据国家或省人才指导性方案及课程标准,与学生学习现状和特点相结合,确定教学主题。公共基础课程,侧重在体现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养及其目标达成进行探究;专业技能课程,侧重在教学过程和企业职业标准衔接、教学成果和社会企业过程衔接的探究。

2.上课:要求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和资源,调动学生学习技能兴趣。公共基础课程,重点衡量学生认识与感应的研究;专业技能课程,重点衡量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研究。

3.说课:即教师在备课、上课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学信息化等方面,专家给出综合性评价。

4.听课:专家对比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课程结构、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教学手段的合理性等进行综合判断。

5.评课:根据全国或省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的要求,专家组对参加比赛教师的课件内容、结构安排、教学手段选择、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开展“两课”评比,提升职业学校教学质量

1.“两课”评比组织相关要求。“两课”比赛,由省教育厅相关部门进行的一项比赛活动,一般情况下每年举行一次。开展“两课”比赛主要是为了提炼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教学改革创新模式,打造职业学校教育教学金牌教师,起到引领、辐射作用。然而什么是示范课呢?是指已成教学形式,具有推广和示范作用的品牌课;什么是研究课呢?是指某一领域形成教学特色,并具有一定推广价值与研究的优质课。两课比赛标准:按照教育部或省相关要求,“五课”教研活动要求是全部参加比赛的课必须使用国家或省规划新教材。必须使用国家或省规划新教材。2012年评比活动中规定教材原则上须为列入《2011―2012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材;比赛规则如下:选拔要求:省级:每个市各个项目选送一名参加省级比赛;市级:各个职业学校及每个项目推荐一名,考核每个项目第一名参加省赛,没有经市组织的现场听课和专家评议的教师,不得推送参加省级“两课”比赛;校级:每个系科比赛第一名参加校级两课评比;系科:全体教师参与,考核排名第一名进入校级比赛;比赛内容要求:省级:省教育厅制定相关比赛规则及比赛要求;市级:根据省教育厅相关部门组织专家根据相关管理评价体系,对比赛教师的教案、学案、现场说课和答辩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说课内容现场摇号抽签;依据省、市教育部门文件精神执行;校级:依据学校相关要求制定培训方案。即1+1+3模式,即1位校领导、1位校级督导、3位高级职称教师或系(中心)领导。做好集体备课、教师教学资料检查、开展教学设计竞赛、同上一节课竞赛、说课竞赛、教学反思竞赛等活动保障课堂质量的有效性。成绩评定:省级:依据江苏省教育厅相关比赛规则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分别占组别不超过比赛教师总数20%的比例确定省级示范课的名额,不超过60%的比例确定省级研究课的名额,获奖者给予颁发荣誉证书,获得省级示范课荣誉的教师纳入江苏省职业学校金牌教师人才库;市级:市教育部分给予相配套的奖励;校级: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奖励;系科相关考核给予加分。

体育赛事教案篇8

一、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创新发展体系建设

1.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目标任务:逐步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体育教学改革目标,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工作措施: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印发通知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制定体育教学改革大纲。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管理工作的通知》。印发《新时代体育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

2.强化体育中考评价改革

目标任务: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

工作措施:开展体育中考评价改革课题研究。组织专家全面系统总结各地中考体育经验,研制体育考试评价改革指导意见。

3.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和师资建设

目标任务:逐步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工作措施:将研究制定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新标准和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新标准,制定在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制度写入《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2021年度重点工作清单》,提请第一次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审议。积极推动修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督促各地制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鼓励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争取纳入本地区“十四五”规划。

 

4.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

目标任务:完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制度。

工作措施:开展2020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专项调研,梳理政策,研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办法。

5.办好全国学生运动会等大型赛事

目标任务:办好2021年在青岛举办的全国学运会。筹办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晋江第18届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

工作措施:根据工作推进情况,成立全国学生运动会组委会,研究制定运动会竞赛规程,明确赛事规模、经费及组织管理模式。发挥组委会职能,指导成都大运会执委会、晋江世中运执委会对标对表完成各项筹备工作。研究制定大型学生体育赛事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6.完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

目标任务:政府、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进一步健全。

工作措施:聚焦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和体教融合要求,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破解不敢放手开展体育活动现状。适应在国民教育体系内培养优秀竞技人才的需要,建立面向运动员的终生保险机制。

二、不断完善新时代校园足球体制机制

7.举办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

目标任务:实现“教育、体育部门融合学校比赛、U系列比赛等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建立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跨区域(县、市、省、国家)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目标。

工作措施:联合制订《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方案》,明确基本原则、联赛结构、级别设置、年龄要求、竞赛办法、保障措施等,印发各省(区、市)教育、体育部门和足协。在科学研判疫情走势和做好防控的前提下,启动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

8.推进足球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健全“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

目标任务:按照“整合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由教育、体育部门联合评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要求,以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标准与布局为标杆,整合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形成足球传统特色学校。引导各地在足球传统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布局合理、衔接有序的人才培养体系。

工作措施:联合研制《教育部、体育总局共建足球传统特色学校方案》,明确足球传统特色学校共建原则、认定标准、组织领导、条件保障、教育教学、训练竞赛以及布局建设与“一条龙”人才培养等,印发各省(区、市)教育、体育部门。认定首批足球传统特色学校,在充分考虑单校划片、多校划片的基础上统筹好布局建设。

9.研制《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纪律准则和处罚规定》

目标任务:研制《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纪律准则和处罚规定》,严格赛风赛纪,促进校园足球竞赛健康发展。

工作措施:研究制订并出台《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纪律准则和处罚规定》,在青少年足球赛事中明确纪律准则和处罚规定,实现治理青少年足球竞赛球场暴力行为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10.研制新型足球学校和高校足球学院建设方案

目标任务:制订并出台《新型足球学校建设方案》《高校足球学院建设方案》,适应足球人才培养需要,依托具备条件的本科院校设立足球学院,积极探索建立文化教育与足球运动紧密融合的新型足球学校。

工作措施:全面跟进河南省开封市新型足球学校建设进程,不断总结经验,在全国110个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逐步推开。会商中国足协在开封建立青训中心,实现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与青训中心融合,共推新型足球学校建设。在总结29所足球学院建设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足球学院的章程和推进机制。印发《新型足球学校建设方案》《高校足球学院建设方案》。

三、推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体制机制建设

11.持续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

目标任务:构建统筹教育系统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协调机制,着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校园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严防校园出现聚集性疫情。

工作措施: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履行好教育部防控办职责,指导各地和学校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措施,加强日常防控和聚集性活动管理,扎实做好应对聚集性疫情准备。指导各地和学校持续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弘扬爱国卫生运动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

12.加强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

目标任务: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工作措施: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化健康教育改革,夯实卫生条件保障,完善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政策制度体系。做好《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任务分工、宣传解读、贯彻落实等工作。实施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5年)。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组织拍摄义务教育阶段80节健康教育视频课程。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专项行动计划,研究实施中国校园急救设施建设项目。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调研结果。

13.持续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目标任务:各省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比2020年下降0.5或1个百分点以上。

工作措施:评议考核省级人民政府2019年近视防控工作,将考核结果向各地反馈。组织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集体备课和持续宣讲。组织开展2021年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系列专题研讨班。完成2021年度各地近视率核查工作。组织开展视力健康知识知晓率、用眼科学改进率、助视环境达标率监测工作。

14.扎实做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

目标任务:推动各地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工作方案(2019—2022年)》。

工作措施: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加强春秋季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开展健康饮食教育活动。

四、构建新时代学校美育体系

15.强化学校美育工作部署

目标任务:强化贯彻落实,不断推动美育高质量发展。

工作措施:印发《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任务分工方案》。

16.推进学校美育教学改革

目标任务:逐步落实“教会、勤练、常展”美育教学改革目标。

工作措施:修订《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聚焦“教会、勤练、常展”,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研制新时代学校美育教学改革方案。配合教材局推进义务教育艺术课标和教材修订。

17.加强学校美育条件保障

目标任务:加强师资场地器材配备。

工作措施:推进实施体育美育研究生支教计划。启动培育学校美育优秀教学成果和名师工作室、建设学校美育实践基地。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推动地方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学校美育场地器材建设和学校美育教师配备三年行动计划,并争取纳入地方“十四五”规划。

18.完善学校美育评价机制

目标任务: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

工作措施:委托地方牵头开展美育进中考评价改革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调研,全面系统总结9省份美育进中考经验,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把美育工作与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育工作评估和“双一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19.持续举办艺术品牌活动

目标任务:面向人人,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班级、年级、院系、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

工作措施:5月初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印发通知,部署组织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研制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改革方案。2021年下半年分别在苏州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举办高校音乐、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基本功展示。扎实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加强部级示范性大中小学生艺术团建设。持续开展“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

五、推动国防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

20.推进学校国防教育与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创新发展

体育赛事教案篇9

体验式班会、家长会将心理学技术和体验式活动融入班会、家长会实践之中,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有助于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拟邀专家

拟邀请教育部门相关领导、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教授及领导、国家示范校在“体验式班会、家长会”实践方面的资深专家。

三、参赛对象

中小学、幼儿园及职业学校校长、分管德育教学副校长、教务处和教研室负责人、学生处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心理教师、德育干部及骨干教师等。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体验式班会、家长会设计方案(含该课视频光盘)评奖活动。

第二阶段:全国首届“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论坛暨体验式班会、家长会大赛(2013年12月16~17日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举行)。

五、大赛说明

1.体验式班会界定:体验式班会是根据“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理论,将心理学技术运用于班会实践之中,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与反思,在表达与分享中提升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增进心理健康,达到自我成长、互助成长和共同成长的目的。

2.体验式班会内容:本次评选设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三个组别。内容包括:生命教育、学习心理、生涯规划、人际交往、情绪调适、自我成长、团队建设、青春期教育等主题模块,也可自选主题进行方案设计。同一教师至多可同时参评三个方案。

3.体验式家长会内容根据“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理论,将心理学技术运用于家长会之中,让每位家长在体验活动中,感悟、反思和分享,不断提高家长们的家庭教育水平。体验式家长会主题自选。体验式家长会增设幼儿园组。

4.参评资料要求:参评资料须包括体验式班会、家长会设计方案和该课视频光盘两项,缺一不可。

(1)体验式班会、家长会原则上为每节40~45分钟,设计方案体例包括:班会(家长会)名称、设计背景、设计思路、前期准备、设计流程、学生(家长)感言、班主任课后感言、资源附录、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要写明作者(主编、译者)、篇名(书名)、报刊名称及日期或期次(出版社及出版年份)、页码等项。体验式班会课例参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官网:。

(2)该课视频光盘原则上也为每节40~45分钟,高清或准高清均可,文件格式为:avi、 mpeg、rmvb、wmv。

5.评奖方式:从所报送的参评作品中,评出二、三等奖;在现场展示比赛中,评出一等奖。颁发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及秦皇岛市本会团体心理咨询研究院具章的获奖证书,优秀作品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发表,并择优收录进相关丛书和音像书籍中。

6.参赛作品提交方式

本次大赛不收取参赛作品评审费。请将体验式班会设计方案纸质稿和该课视频光盘各一份寄至南京市秦淮区四方新村8村,金陵老师收,邮编210007,联系电话:18094238929。并请将班会设计方案电子稿发至邮箱: ,截止日期为2013年11月25日。请在班会、家长会名称下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详细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内容。

7.版权声明

参赛作品须为本人原创,参赛者确保对参赛作品享有版权,参赛者作品涉及肖像权事宜由参赛者自负。参赛作品不得重复参赛,也不接受在其他比赛获过奖的作品。本次活动组委会永久享有免费使用参赛作品的权力。

六、报名方式

为保证会议质量,将控制参会人数。报名表下载网址: ;报名表请于11月25日前发至邮箱: ,过期恕不接待。

七、相关信息

1.本次会务费900元/人,会议期间食宿统一安排,住宿交通费自理。

2.会务组联系人:金陵老师 18094238929,刘景绘老师 13315355551,王策老师 010-88810835。

3.E-mail: QQ群:331439275

4.请于2013年11月25日前预交会务费,付款后请短信通知13315355551以便确认。

体育赛事教案篇10

1、引言

体育课是一门特殊的室外课,上课方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再者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差异、极强的求知欲和善于思考等原因的影响,使得在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会出现学生不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训练、提出某些不合理要求或违反课堂纪律等突发事件。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气氛,就需要教师在碰到此类问题时随机应变,选择一种最佳的教学方式和引导方式,变被动的情况变为主动,使课堂教学依然有条不紊顺利进行。下面列举几个案例来加以分析,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应对策略。

2、突发案例与引导策略

2.1、案例一:向教师提要求

突发事件:在一次篮球课上,教师教学生投篮,课程教完,学生进行投篮训练,此时一个学生突然过来要和教师进行投篮比赛,其他同学看到这种情况,都好奇的围过来,并不时起哄。遇到这种情况,比还是不比?

处理方法: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这种情况,提出了自己观点:“为了检验同学的训练效果,大家可以推荐一名同学和我进行比赛。”同学们推荐刚才那个学生和教师进行比赛,经过比赛教师获胜。教师因此还大力表扬了那个学生:不仅具有熟练的技术,还有敢于和教师挑战的精神。这种处理方法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接下来训练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应对策略:上述情况是在教学过程中极为常见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那些从小经过篮球训练的学生,极想和教师比一高低。课堂中出现的这种突发事件,可以使用很多的方法进行处理,例如:训斥、置之不理、现场比赛或者快下课时进行比赛等。上述这位教师处理方法是现场比赛,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这位教师的这种方法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如果教师输了呢?企不是很尴尬!笔者认为这种处理方法带有极大的草率性和不理智性。因为学生极可能在今后的课堂中提出更多这样的问题,例如:明天比投准,后天比三步跨栏等,难道次次都要和学生进行比赛,满足他们吗?笔者认为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处理方法:首先保证不训斥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因为这是学生好奇心的正常体现;其次,可以给学生讲明课堂纪律;最后,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可以表明下课后可以找个适当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比赛。这样既处理了突发事件,也给了学生充足的面子,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2.2、案例二:不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训练

突发事件:在一次篮球课上,教师要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训练运球急停跳投。教师在讲解完课程内容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分为4组进行比赛训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一组技术较好的学生,练了几次后,就开始进行对抗赛,还自由设置裁判,而其他的同学仍在进行训练。这样,教师安排的合理有序的训练过程被这组学生打乱。

处理方法:教师阻止这组学生继续比赛,按照原定的训练要求进行训练。学生只好又去训练,但是已经没有了多高的积极性。可想而知,此次课的课堂效果很不好。

应对策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该伺机而动,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对于那些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重新制定自己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比如对于上述案例中那些学生,可以给与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大家都停下来,看咱们这组同学,不仅已经熟练掌握了课堂中的训练内容,又在进行下一步的训练,咱们来一起观察下他们的技术,给他们5分钟的时间,看他们的急停跳投的动作是否规范、有效,没找到感觉的同学也来学习下!

这样处理,既给了那些高水平同学一个很好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同时也为其他同学提供促进动力和观摩机会。5分钟的展示完毕后,教师可以对这组学生进行评价,对其提出更高的训练要求。这样的处理结果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达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的良好的教学效果,远比硬性让其停止比赛,要求他们按照预定的要求进行训练的效果要好很多。

2.3、案例三:违反课堂纪律

突发事件:在一次体育课上,教师正在上课期间,突然一架飞机从操场上空飞过,噪声很大。许多同学不由自主的抬头看飞机。

处理方法:飞机飞过后,教师利用情景趁机教育学生。飞机飞那么高,不仅依靠于驾驶员的高超技术,也依靠于驾驶员强健的体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好好锻炼身体。

应对策略:处理这类事件方法也很多,例如:批评、谩骂、训斥、等待、一起观看等等。笔者认为上述教师的处理方法是比较可取的,他的可取之处在于可以很好的将这次突发事件与身体健康联系起来,把这种外界带来的不利影响化为有利的引导。反之,如果这个教师采取批评学生三心二意、呵斥学生违法纪律等方法,不仅会对学生情绪、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等带来不利的影响,也会严重伤害学生的心理。因此,体育教师要灵活机智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是十分重要的。

3、突发事件处理的技能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处理好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处理要求:第一,教师对课堂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要保持冷静;第二,遵循基本的不影响课堂教学和效果的原则,坚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第三,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不伤害学生,不体罚学生,不影响师生关系;第四,处理时要公正、客观、公平;第五,借鉴业内曾经有过的突发事件处理经验,学习并能灵活加以运用。

结束语

总之,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教师一定要采取灵活机智的处理办法,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变不利为有利,选用恰当的方法处理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体育赛事教案篇1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总体思路,引导学校和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引导学校师生更好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要,持续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引导各地各学校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持续提升学校在确保质量型扩招等新形势下常态化改进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促进育训结合、书证融通;引导各地各学校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着力点,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在信息技术应用、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水平,构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良好生态。

二、竞赛内容要求

(一)竞赛内容

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4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目标达成、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

1.教学内容。立足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关注有关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内容。实训教学内容应基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过程等。

2.教学设计。依据学校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选取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合理应用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教育教学,进行考核与评价,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专业课程应基于工作任务进行模块化课程组织与重构,采用强化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3.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实现师生、生生的深度有效互动,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注重合理使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程应积极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实训教学应运用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以及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

4.教学应变。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组织形式和资源提供等,总结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经验,推动创新、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更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

(二)参赛作品及材料

教学团队选取某门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要求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完成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教学内容要符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中的有关要求,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突出思想性、注重基础性、体现职业性、反映时代性;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内容应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教材的选用和使用必须遵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鼓励推荐落实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要求、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和中外合作办学、针对高职扩招生源特点实施教学、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良好的参赛作品。

参赛作品材料包括实际使用的教案、3—4段课堂实录视频、教学实施报告,另附参赛作品所依据的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有关要求详见附件1-1)。

(三)其他资源

教学团队可选用竞赛执委会免费提供的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职业院校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等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相关资源可从竞赛教学资源支持平台(智慧职教icve.com.cn、爱课程网icourses.cn)获取,或登录竞赛官方网站有关链接。

三、竞赛分组及参赛限额

(一)竞赛分组

分设3个组别。

1.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专业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3.专业课程二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6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职业院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

五年制高职后二年课程以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课程参加高等职业教育组竞赛。

(二)参赛名额

各代表队在组织校级竞赛的基础上,推荐参赛作品。

1.公共基础课程组限额3件,同一门课程上限为1个作品;

2.专业课程一组限额5件;

3.专业课程二组限额3件。

公共基础课程组作品各自不能出现课程的重复,专业课程一组、二组作品不能出现专业大类的重复(同一专业大类作品不能同时参加专业课程一组和二组)。

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限报8项,省级“双高工程”建设学校限报6项,其他学校限报4项。2019、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学校,增加1个参赛名额(同组别);2019、2020年曾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的学校,再增加1个参赛名额(不受组别限制)。

(三)其他事项

获得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的作品,其教学团队所有成员的所在学校不能以同一公共基础课程报名参加公共基础课程组或以同一专业报名参加专业(技能)课程组的比赛。例如,甲校某专业的语文课程作品参加2020年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组比赛获得一等奖,2021年该校所有专业的语文课程作品都不能报名参赛,但该专业开设的其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报名参赛不受影响;乙学院和丙学院联合组队的护理专业某门专业课程作品参加2020年高职专业课程一组比赛获得一等奖,2021年乙学院和丙学院护理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作品都不能报名参赛,但该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报名参赛不受影响。

四、省级竞赛程序

根据报名情况分为若干评审组。各评审组均采取先网络初评后组织决赛的方式进行。网络初评时,评审参赛作品材料,确定入围决赛的作品,初定拟获得三等奖的作品。

决赛时,教学团队介绍教学实施报告、针对抽选教案中的自选内容进行无学生教学展示、回答评委提问(有关要求详见附件1-1)。评审参赛作品材料和教学团队现场表现,确定竞赛成绩。如因疫情影响,决赛有关安排另行通知。

2019、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学校,可以明确1组选手不参加初选,直接进入决赛;2019、2020年曾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的学校,可以明确2组选手不参加初选,直接进入决赛。

五、报名方式与要求

(一)报名方式

1.参赛对象应为职业院校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可按要求参加专业(技能)课程组的竞赛。每个教学团队由实际承担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含实习指导)任务的教师组成。

2.各代表队可在本区域范围内跨校联合组建教学团队参赛,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不得混合组队参赛。除公共基础课程组外,每个教学团队可吸收1名学校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参赛。纳入《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结对关系的受援方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可引进1名援助方的职业院校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参赛。

3.获得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的教学团队全部成员不再报名参赛;获得二等奖的教学团队需要调整成员方能报名参赛(原4人团队至少调整两名成员;原3人团队至少调整一名成员,并可以再新增一名成员;原2人团队可以保留两名成员,但至少新增一名成员)。鼓励部级和省级的教学名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教学成果奖主持人以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教师报名参赛。

4.教学团队成员所在学校均须在近2年内实际开设参赛作品教学内容所属的专业(须依规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和课程,成员须实际承担有关教学任务。

5.参赛作品应为原创,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或其他法律纠纷,其责任由教学团队承担。除教学团队事前特别声明外,比赛执委会拥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公益性共享的权利。

(二)报名要求

1.各代表队应指定专人认真填写《参赛报名表》《参赛汇总表》(附件1-2、1-3),加盖公章后于2021年6月3日前寄或送至协办单位,并在竞赛官方网站( 网址hnjnds.com)按要求完成网上报名工作。联系人需加入赛务交流QQ群:836768765,用户名和密码在群中公布。

2.2021年6月5日前,按要求完成所有参赛作品材料的网上提交工作,并及时与竞赛官方网站技术支持方联系人电话确认。

3.除《参赛报名表》《参赛汇总表》之外,所有参赛作品材料(含文件名及其属性)和决赛现场的介绍、教学、答辩,均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名称。故意透露相关信息的,取消其参赛资格。

4.不接受教学团队单独报名和材料上传。各代表队应认真做好审核工作,核对专业备案、人才培养方案网上公示、课程开设、授课班级人数、教学团队成员身份、实际授课、省级竞赛遴选等情况,并附相关佐证材料;同时,认真检查参赛作品材料是否泄露信息。参赛作品及教学团队成员的真实性、准确性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由所在代表队负责核查、反馈。

5.欢迎社会各界对违背职业教育规律和客观实际、以虚假教学内容或虚假师生身份参赛、基本依靠校外公司打造包装等行为予以监督,一经核实,取消其参赛资格、竞赛成绩以及所在代表队团体奖评奖资格(奖项评出后发现的,依规追回奖项),减少代表队下一年参赛名额,暂停参赛教学团队所在学校下一年的参赛资格,并通报大赛组织委员会,责成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各学校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统筹做好2021年教学能力竞赛各项准备工作。省赛决赛时间和组织形式,根据疫情情况及我省相关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协办单位、联系人及电话:

公共基础课程组报送: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邮寄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前程路9号,邮编451460。联系人:梁明亮,13603984577, 邮箱:103510871@qq.com。

专业课程一组报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联系人:邢广彦,电话:0371-23658034、13783785793;材料报送地址:开封市东京大道西段1号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5号实训馆2楼东SY5230房间)。

专业课程二组报送: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邮寄地址: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邮编451460。联系人:娄松涛13592509065,邮箱:41946584@qq.com。

附件:1-1.参赛作品材料及现场决赛有关要求

1-2.参赛报名表

1-3.参赛汇总表

附件1-1

 

2021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

参赛作品材料及现场决赛有关要求

 

一、参赛作品文档材料

所有文档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以PDF格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

(一)参赛教案

教学团队根据提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选取该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规定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撰写实际使用的教案。教案应包括授课信息、任务目标、学情分析、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设计合理、重点突出、规范完整、详略得当,能够有效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应当侧重体现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处理、教学活动及安排。原则上每份教案的教学内容不超过2学时,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可以不超过4学时。每件参赛作品的全部教案按序逐一标明序号,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

(二)教学实施报告

教学团队在完成教学设计和实施之后,撰写1份教学实施报告。报告应梳理总结参赛作品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习效果、反思改进等方面情况,突出重点和特色,突出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创新举措和成效,可用图表加以佐证。中文字符在5000字以内,插入的图表应有针对性、有效性,一般不超过12张。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团队提交学校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有关要求修订完善。参赛内容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只需提交实际开设该课程的其中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跨校组建的教学团队,只需提交团队中某一成员所在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课程标准

教学团队提交参赛作品实际使用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中的相关标准要求,科学、规范制定,说明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实施与保障、授课进程与安排等。多个授课班级只需提交其中一份附有某一班级授课计划表的课程标准;跨校组建的教学团队,只需提交团队中某一成员所在学校的课程标准。

二、参赛作品视频材料

教学团队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含实训、实习),录制3—4段课堂实录视频,原则上每位团队成员不少于1段,应在实际教学(含顶岗实习)场所拍摄,参与教学的应是授课班级的全体学生(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实际等情况设计实施分班教学的需有专门说明)。课堂实录视频每段时长8—15分钟,总时长控制在35—40分钟;每段视频可自行选择教学场景,应分别完整、清晰地呈现参赛作品中内容相对独立完整、课程属性特质鲜明、反映团队成员教学风格的教学活动实况。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二组、高职专业课程二组参赛作品的视频中须包含不少于2段反映团队成员关键技术技能教学操作与示范的教学实况。

课堂实录视频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不得使用摇臂、无人机、虚拟演播系统、临时拼接大型LED显示屏等脱离课堂教学实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费用昂贵的录制手段),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名称。采用MP4格式封装,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每段视频文件以“教案序号+教学活动名称”分别命名。

视频录制软件不限,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格式压缩;动态码流的码率不低于1024Kbps,不超过1280Kbps;分辨率设定为720×576(标清4:3拍摄)或1280×720(高清16:9拍摄);采用逐行扫描(帧率25帧/秒)。音频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压缩;采样率48KHz;码流128Kbps(恒定)。

三、决赛程序

(一)赛前准备

1.入围决赛的教学团队赛前一天报到并熟悉赛场,抽签决定场次。

2.决赛当天,教学团队按抽签顺序进入备赛室,在参赛作品范围内随机抽定两份不同教案,自选其中部分内容进行准备。

3.教学团队在备赛室可利用自带资源与网络资源进行准备(现场提供网络服务),限时30分钟。

(二)内容介绍与教学展示

1.教学团队按时进入竞赛室,首先简要介绍教学实施报告的主要内容、创新特色;然后由两名参赛教师分别针对所抽定的两份不同教案中的自选内容进行无学生教学展示(如,新知讲解、示范操作、学习结果分析、课堂教学小结等),教学展示应符合无学生教学情境。

2.介绍教学实施报告时间不超过6分钟,两段无学生教学展示合计时间12—16分钟。期间另外安排换场准备,用时不超过5分钟。

(三)答辩

1.评委针对参赛作品材料、教学实施报告介绍和无学生教学展示,集体讨论提出3个问题(包括参赛作品所涉及的学科、专业领域的素质、知识、技能等)。评委讨论时教学团队回避。

2.教学团队针对屏幕呈现的问题(评委不再复述或解读、可以事先指定答题者),逐一回答并阐述个人观点(可以展示佐证资料),时间不超过8分钟(含读题审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评委可以追问。

如因疫情影响,决赛时间和组织形式另行通知。

 

 

附件1-2

 

2021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

参赛报名表

 

参赛作品基本信息

中等职业教育组

高等职业教育组

公共基础课程组

专业(技能)课程一组

专业(技能)课程二组

 

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代码:

课程名称

 

作品名称

(教学任务精确表述)

 

课程总学时

 

参赛学时

 

授课班级人数

 

参赛教师基本信息

学校(单位)全称

 

姓名

 

性别

 

民族

 

教龄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职务

普通教师 教研室负责人 系(分院)负责人

校领导

1寸照片

(可使用电子版)

职称

未定级 初级 中级 副高 正高

学历

大专及以下  本科  硕士  博士

身份

在职教师  企业兼职教师

承担教学任务

 

拍摄视频名称

 

参赛承诺与说明

本校本课程作品未在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是  否

本校本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作品未在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本人未在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是  否

以上填报作品信息、个人信息均真实无误

是  否

参赛作品材料没有泄漏地区、学校名称

是  否

保证参赛作品无知识产权异议或其他法律纠纷

是  否

同意比赛执委会拥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公益性共享权利

是  否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网址

 

参加省级竞赛情况

 

请确认以下情况是否符合竞赛要求并提供佐证材料(提交电子资料,如班级花名册):

专业备案  实际招生  课程开设  教学团队成员参与教学  授课班级学生参与拍摄

个人签字

 

(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

日期: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处室签署意见并盖章)

日期:

附件1-3

 

2021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汇总表

                   学校

序号

组别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作品名称

(教学任务精确表述)

学校名称

(规范全称)

教学团队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填表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附件2

 

2021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课堂

教学创新大赛活动方案

 

为引导广大青年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课程思政,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评价,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制订2021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简称课堂创新大赛)活动方案。

一、竞赛设置

(一)竞赛分组。按参赛专业课程,设公共基础课程组、专业课程一组、专业课程二组等3个组别。

1.公共基础课程组。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与健康、就业与创新创业课程及美育、劳动教育等课程。

2.专业课程一组:专业基础课程。

3.专业课程二组: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4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职业院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

(二)参赛对象。参赛以教师个人为主,也可以小组形式(2-4人)参赛。从事高等职业教育一线教学,原则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76年1月1日以后出生)。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课堂教学效果优秀,担任主讲教师3年以上。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企业兼职教师可以参赛。鼓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教学竞赛活动,可以单独参赛,或作为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开展校企“双元”教学,探索“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模式,教师分工协作教学,促进校企“双元”育人。

近三年我省教学能力大赛、课程创新大赛一等奖及以上获奖选手,不再参加课堂创新大赛。2021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参赛选手,不再以个人或小组成员的形式参加本次青年课堂大赛。

(三)参赛名额。省级竞赛的3个组别,各学校均可以推荐2人(组)参加。

二、竞赛内容

以“上好一门课”为竞赛理念,竞赛内容由教案、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三部分分数分别为20分、75分、5分。

1.教案。教案是指以1个学时为基本单位,对教学活动的设想与安排。基本要素有:题目、教学目的、教学思想、教学分析(内容、重难点)、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安排等。

(1)参赛课程12个学时的教学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主题名称、课时数、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程资源、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评价、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等;

(2)参赛课程12个学时相对应的12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教学节段指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教学内容。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为20分钟,用普通话授课。小组合作教学,须体现分工协作教学。竞赛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与教态、教学特色等4个方面进行考评。然后由评委进行现场提问,以考察老师的课堂教学现场应变能力。根据各自参赛课程需要,选手可携带教学模型、挂图等,白板笔、翻页器由承办学校统一提供。竞赛安排观摩室,课堂教学全程录像,视频版权归主办方所有。

3.教学反思。参赛选手结束课堂教学环节后,结合本节段课堂教学实际,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教学反思。时间为5分钟。要求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做到有感而发。小组合作教学,须体现教师分工协作教学理念、方式、效果。

4.注意事项。(1)参赛课程的实际学分要求不得少于2个学分(含2个学分);(2)在课堂教学环节以及报名时提交给评委的所有材料中不得出现选手姓名、学校等信息;(3)课堂教学环节一般不允许学生进入。

三、竞赛安排

课堂创新大赛面向全省高等职业学校,分为学校竞赛、省级竞赛。

(一)学校竞赛。各高等职业学校要积极组织校级课堂创新大赛,一般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均应参加。组织方式自行确定。在学校竞赛基础上,根据学校教学需要、教师成长需要等情况,推荐教师参加省级竞赛。

(二)省级竞赛。省教育厅聘请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后,前30%进入省级竞赛决赛。

承办省级竞赛的学校,应提供智慧化教学环境,能够实现竞赛现场直播。赛前开放竞赛场地,供选手熟悉竞赛环境。

四、省级竞赛材料

(一)参赛选手参赛作品

1.电子材料(以“学校+组别+姓名”命名)。包括:

(1)教学大纲。主要包含课程名称、基本信息(课程性质、教学时数、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建议阅读文献等要素;

(2)教学设计。12个学时的教学设计方案,格式为PDF文档通用格式;

(3)教学节段PPT。与12个学时教学设计方案相对应的12个教学节段的PPT,格式为Powerpoint演示文稿16:9大小,分辨率为1600*900;

(4)教学节段PPT的目录。12个教学节段PPT的目录。

2.课堂实录视频。个人参赛教师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含实训、实习),录制一个学时的课堂实录视频;小组参赛教师按照教学设计和课程教学,分工协作实施课堂教学(含实训、实习),每位成员均须出镜参与课堂教学。视频可自行选择教学场景,应完整、清晰地呈现参赛作品内容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活动实况。课堂实录视频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不允许另行剪辑、不加片头片尾和字幕注解,不泄露学校名称。采用mp4格式封装,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

以上材料均为匿名。如发现参赛学校、姓名等信息,将取消教师本次参赛资格。选手的竞赛材料一经提交,不得更改或调换。

(二)纸质材料

1.参赛选手身份证复印件1份;

2.自评报告。参赛选手撰写不超过3000字的自评报告,包括个人简历、工作思路、育人实效、经验总结等。以小组形式参赛的,各成员均需按以上要求撰写自评报告。

3.《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参赛选手报名表》(见附件2-1)一式两份;

4.学校校级竞赛实施方案和竞赛情况报告;

5.《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参赛人员推荐汇总表》(见附件2-2)。

五、材料报送

各学校于10月20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报送材料,逾期不再受理。以上纸质材料均为A4纸打印,分类分组报送:

公共基础课程类报送: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邮寄地址:商丘市神火大道南段566号,邮政编码:476005。联系人:侯迎春、董存仁,电话:0370-3182177,手机:13937022318(侯迎春),13803978666(董存仁),邮箱:sqqnjsds@163.com。

专业课程一组类报送: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邮寄地址:漯河市源汇区大学路123号,邮政编码:462000。联系人:胡晓颖,电话:0395-6866991、13603850556,邮箱:lzysgbgs@163.com。

专业课程二组类报送:开封大学教务处,邮寄地址:开封市东京大道开封大学教务处,邮政编码:475000。联系人:王艳玲,13781180708,邮箱:13781180708@139.com。

省赛竞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附件:2-1.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报名表

2-2.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推荐汇总表(电子文档Excel报送)

 

 

 

 

 

 

附件2-1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

创新大赛报名表

 

学校名称:

姓  名

 

性 别

 

本人照片

(1寸)

出生年月

 

政  治

面  貌

 

民  族

 

职  称

 

学   历

 

学  位

 

高校

教龄

 

所在院系

 

专  业

 

联系方式

手机号:

邮箱:

参赛课程

 

参赛章节1

 

参赛章节2

 

参赛组别

 

近三年

主讲的高职课程

 

学校推荐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2-2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推荐汇总表

 

推荐单位(盖章):               单位联系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高校

教龄

学历/学位

职称

专业(学科)

参赛课程

参赛组别

联系方式

(手机)

电子邮箱

备注

 

 

 

 

 

 

 

 

 

 

 

 

 

 

 

 

 

 

 

 

 

 

 

 

 

 

 

 

 

 

 

 

 

 

 

 

 

 

 

 

 

 

 

 

 

 

 

 

 

 

 

 

 

 

 

 

 

 

 

 

注:1.参赛课程:需为高职课程; 2.参赛组别:公共基础课组、专业课程一组、专业课程二组(具体界定见文件)。3.表中序号按“项目号+人员号”形式填写,如某校公共课程组报送2个团队参赛,每个团队是3名老师参赛,则汇总表中参赛教师的序号依次写为:1-1、1-2、1-3、2-1、2-2、2-3。

 

体育赛事教案篇12

室外体育课实践性、运动性很强。伤害事故时常发生。怎样才能避免学生在上课中受伤。是每位体育教师所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就两个案例来分析如何避免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

案例描述:

案例㈠A教师在组织一节足球比赛课,一开赛就有两上同学扭伤踝关节,被迫休息。在进行到20分钟时。一学生在被另一学生晃过后故意从后面将其推倒导致手掌擦破一大块。接下来在第28分钟。两名学生在争抢一空中来球。一学生因抬脚过高而直踢中另一学生的裆部。导致这一学生当场昏倒,经过A教师及时检查,用冷水冲洗充血的睾丸并结合放松处理。才避免了对这一学生的进一步伤害。

案例(二):B教师组织一节篮球比赛课,一名学生运球上篮时,由于场地沙粒较多,不小心滑了一跤。膝关节部位被擦破一大块,另一学生在中途由于运动过于激烈。突然倒地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吓得B教师一身冷汗,赶紧拨打120并及时做胸外挤压(当时心跳停止),才慢慢使他恢复过来,事后了解才知这名学生息有癫痫病。总结思考如下:

一、提高专业水平,规范教学中的技术动作

案例(一)A教师应在比赛前合理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技术动作,在同时争抢空中来球时,不应抬脚过高,不能出现蹬、踏等危险性动作。所以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合理正确示范,技术动作要领一定要讲解清楚,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危险动作尤其是球类、体操和投掷等项目,技术动作应规范,以避免因技术动作不规范而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加强课堂组织管理

体育意外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课堂组织松散。学生之间不按要求练习,擅自做从来学过的动作造成的。案例㈠中也可能是教师对技术动作过要求,但学生不按要求做,故意抬高脚去踢球,故意在后面推人家一把,造成学生的伤害。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强课堂的组织管理,防止纪律松散,杜绝出现危险性动作;及时给学生分析一些错误动作的危害性。在比赛时,严明纪律,合理组织比赛。在组织学习一些投掷项目时,更应组织好学生,以避免砸伤,掷伤之类的伤害。

三、合理充分进行准备活动

案例(一)学生在比赛中出现扭伤、拉伤的现象,可能与准备活动不充分有关。这就要求课前一定要合理充分地进行准备活动,并按上课内容合理设计准备活动内容。如上快速跑课时,指导活动踝关节、膝关节、腰部、肩关节等。并牵扯拉大、小腿的韧带;进行垫上运动时,指导活动颈部、肩关节、手指、手腕、腰部等;投掷课上应多活动手指、手腕、肘关节、肩关节、颈部、腰部、膝关节、踝关节等。确保学生调整到最佳的运动状态,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四、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常见的病症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案例(二)得出,在组织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熟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学生的体育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加重,引发事故。另外从案例㈠㈢A、B教师的处理意外伤害方法得知: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的处理方法,如在运动中出现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教师应当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应急处理或治疗,严重时还应拨打120进行急救,以避免学生的意外伤害。

五、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体育赛事教案篇13

档案学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的学生要具备档案信息管理与文档掌控的知识或能力,能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机构知识库等部门从事档案信息整理、管理和服务,而目前普通高校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弱,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相对偏低,如,对广西民族大学档案学专业2012-2016年就业从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专业对口率平均为59.04%[1]。因此,加强对档案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有助于档案学专业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服务地方经济?l展,提高自身办学质量。

1 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出发点,加强档案学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1.1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要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就档案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来看,档案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掌握先进信息技术和档案管理的专业技能,能在国家党政机关、各类档案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档案管理、文件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重点培养档案学专业学生的三大能力,即较强的实践能力、专业的适用能力和管理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在档案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根据档案学专业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化档案学专业课程模块,适当减少理论课程比例,加大实践课程和应用型公选课程比例[2],如盐城师范学院制定的《2016年档案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33分,占总学分的20.37%。在教育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档案学专业本科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求学成才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学知识、学做人、学技能、学做事,使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优势得到发挥,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必须在教育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改革学术资源的配置模式,在专业的设置、调整和运行中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3]档案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要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和就业需要为导向,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能创新”的原则,进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实行学分制,改革档案学专业本科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突出培养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档案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实践性、应用性,努力做到文理结合、理工结合、校档结合、培养使用结合。

1.3 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档案学专业要通过构建达标课、优质课和精品课的课程建设体系,大力开展校级、省级、部级精品课程建设。按照达标课、优质课和精品课的基本条件和建设方向,制定档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目标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确立一批覆盖面宽、直接影响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公共基础课、技能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作为重点课进行建设。通过科学、规范、严格的课程评价标准和评审机制,推出高水平的示范课程,提高档案学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1.4 丰富档案学专业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围绕档案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也要有相应的改革,改变“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在主渠道教学手段上,除了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外,还要丰富教学手段,将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和实践教学等运用到教学过程,拓展课堂维度,使学习过程贴近实际,贴近社会,使档案学专业本科生了解国内外档案学的理论前沿、档案信息知识应用背景和发展动态,了解档案行业需求,熟悉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具有现代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档案学科学研究、实际工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以通识教育为切入点,加强档案学专业本科生思维训练与能力的培养

2.1 推?M通识教育改革。秉承素质教育理念,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注重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的整合、交叉与渗透,打造多类别的通修通选课程,通识教育重在档案学专业本科生的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应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

2.2 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素质教育。档案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不仅是掌握知识、发展职业技能,而应是科学素养与文化精神相统一、品格健全出众的复合型档案人才,使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精神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才干韧性统一。针对当前高中教育过早分科、大学教育注重专业学习、忽视一般文化知识拓展的实际状况,档案学专业本科生不仅要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大学体育(含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大学英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传统的通识课程,还要开设《大学语文》《大学数学》《自然科学概论》等通识课程。此外,还需开设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创新创业、艺术体育、地方文化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2.3 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高雅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体现大学教育“文明教化、以文化人”的特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对档案学专业本科生的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完善学生管理约束机制,从严执教,严明学习纪律,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把评分标准,培养档案学专业本科生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的精神,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3 以参加竞赛为突破点,加强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3.1 组织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业”的宗旨,为企业、高校和学生搭建展示、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和“双创”竞争力。如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的“全国应用型人才技能大赛”,这项赛事已经成为广大学生展示创新、创业水平的重要舞台,也成为他们喜爱的一项重要赛事。此外,还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商务“三创”(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以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档案行业性的大赛有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性课外科技作品优秀作品展。通过参赛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2 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根据档案学专业的特点,引导档案学专业学生瞄准档案行业,掌握行业标准,根据档案自身及其相关的特点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活动。邀请档案专业的杰出校友开展创业讲座和论坛,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激发在校学生的创业灵感,并为在校学生提供创业咨询。条件许可,可成立创新创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在档案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的积极作用,依靠团学组织广泛开展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和创意活动,为档案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丰富的训练机会[4]。

3.3 努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长期以来,档案学专业的师资多为理论教学型教师,像中国人民大学胡鸿杰教授、山东大学赵爱国教授、安徽大学马仁杰教授和上海大学金波教授等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不多。建设一支档案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专职师资队伍极为重要,如盐城师范学院档案学系每年选派年轻教师在寒暑假到盐城市档案馆、盐城市城建档案馆、盐城市水利档案馆、盐城市交通档案馆和悦达集团综合档案室等挂职锻炼,选派一批创业指导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及学校组织的创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培训,提升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水平。

3.4 着力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要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创业园平台,充分发挥其创业实践和成果孵化功能,遴选科技含量与档案学专业结合度较高的项目入园进行创业模拟和孵化。同时加强档案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门网站建设,及时创新创业信息、成果。加大档案学专业实验室和实训中心开放力度,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如盐城师范学院档案学系与档案馆合作,由档案学系提供实验设备,档案馆提供师资和场地,系馆共建档案学专业创新创业实训平台。该平台不仅成为档案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还成为档案馆业务培训的基地。

4 以校档合作为注入点,加强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4.1提升?W校服务行业的能力。加强校档合作是一个“多赢”的模式。德国信息科技大学校长斯特凡?斯坦(Stefan Stein)指出:“我们让企业家成为学校的教师,因为他们最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5]聘请一批档案局馆领导、校外专家学者和优秀校友担任兼职教师,构建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导师队伍,档案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专家、业务人员走进校园、走上讲台,直接面对学生――校园成为档案培养人才的“预备库”;校内仿真实习基地建设把档案馆搬进校园――解决学生规模实习,全面提升档案学专业学生适岗能力;学生到档案馆进行顶岗实习――档案馆成为档案学专业不折不扣的“实训基地”。

4.2健全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档案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成立档案学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引入社会力量,优化档案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强化对档案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导向。落实档案学专业评估、认证、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学生毕业前质量反馈和毕业后质量跟踪调查等一系列制度,构建较为完善的开放式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与反馈机制。制定档案学专业应用型专业评估标准,围绕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契合度、档案学专业科研对地方的贡献度、毕业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等评价维度,聚焦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行业服务能力、技术贡献能力等指标,完善应用型建设绩效评价体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