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的主要流程实用13篇

调查的主要流程
调查的主要流程篇1

1.1江河湖泊的基本情况普查

查清流域面积50km2及以上河流的名称位置、长度面积等基本特征,重点普查流域面积100km2及以上河流的河源河口位置、河流比降、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和年径流量等水文特征;对于具有水文站(或水位站)的河流,查清水文站(或水位站)的名称位置、观测项目、设施状况等情况;对于具有实测和历史洪水调查资料的河流,利用已有资料填报最大洪水的发生情况。同时对重要区间流域(河段)进行普查。查清常年水面面积1km2及以上湖泊的名称位置、水面面积、咸淡水属性等基本特征,重点普查常年水面面积10km2及以上湖泊的平均水深、容积等形态特征。同时对一些特殊湖泊(如著名干湖“罗布泊”)等进行普查。

1.2江河湖泊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

(1)河流情况:50km2及以上河流110多条,其中100km的250多条,水文站点9处。

(2)河湖取水口:普查范围为河流湖泊(含河流上的水库)上的所有取水口,重点调查取水流量0.20m3/s及以上的农业取水口和年取水量15万m3及以上其他取水用途取水口,主要包括取水口的基本情况、取水用途及取水量、取水许可及管理等;规模以下取水口仅查清数量及取水量。

(3)河湖开发治理:河湖取水口4600多处,地表水水源地50多处,治理保护河流(河段)50多处,治理保护湖泊保山不涉及,入河湖排污口180多处。

(4)河湖治理保护情况:普查范围为流域面积100km2及以上河流和常年水面面积10km2及以上湖泊的治理保护情况。重点调查具有防洪任务的河段和湖泊。河流治理保护情况普查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河流治理及达标情况、水功能区划等;湖泊治理保护情况主要普查内容包括湖泊基本情况、湖泊治理情况、水功能区状况等。

图1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流程

1.3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

(1)水库工程:重点调查总库容为10万m3及以上的水库工程,10万m3以下的水库工程简单调查,仅查清其数量和总库容。

(2)水电站工程:重点调查装机容量500kW及以上的水电站工程,装机容量500kW以下的水电站工程简单调查,仅查清其数量和装机容量。

(3)水闸工程:重点调查过闸流量5m3/s及以上的水闸工程;过闸流量5m3/s至1m3/s(含1m3/s)之间的水闸工程简单调查,仅查清其数量和过闸流量;过闸流量1m3/s以下的水闸工程不调查。

(4)泵站工程:重点调查装机流量1m3/s或装机功率50kW及以上的泵站工程;装机流量1m3/s且装机功率50kW以下的泵站工程简单调查,仅查清其数量和规模。

(5)引调水工程:重点调查跨流域且跨水资源三级区的引调水工程,不包括应急供水和临时生态补水的引调水工程。

(6)堤防工程:重点调查堤防级别5级及以上的堤防工程,5级以下堤防工程仅查清数量及长度。

(7)农村供水工程:重点调查供水规模200m3/d及以上或供水人口在2000人及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规模200m3/d以下且供水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以村为单元调查其数量及供水规模。

1.4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

普查范围为我省境内主要从事水利活动的法人单位,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所属单位管理的从事非水利活动的法人单位,以及乡镇水利管理单位。其中,普查的法人单位类型包括: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团体4种类型。重点调查水利系统内各类单位的名称、类型等基本情况,主要业务活动,人员情况,供水指标,资产财务状况,资质情况,信息化情况等;水利系统外单位简单调查。

1.5水土保持情况普查

土壤侵蚀普查及水土保持措施普查:土壤侵蚀的普查内容包括调查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包括气象要素、地形、植被、土壤、土地利用等)的基本状况,评价土壤侵蚀的分布、面积与强度,分析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水力侵蚀普查指标包括水力侵蚀区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辖区内的典型水文站点的日降水量、坡长坡度、土壤、土地利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具体普查对象要求见表2:

表2水土保持普查对象

1.6经济社会用水状况普查

在摸清各类经济社会用水户数量及有关情况的基础上,采取用水大户逐个调查与一般用水户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经济社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户500户,灌区调查200多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70多个,公共供水企业30多个,工业企业290多个,建筑业与第三产业500多个

1.7灌区专项普查

以行政村为单元,查清总灌溉面积、不同水源工程的灌溉面积、井渠结合灌溉面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喷灌面积、微灌面积、2011年实际灌溉面积等情况。重点调查2000亩及以上灌区,主要调查灌区整体情况,包括灌区概况、灌溉面积、管理情况等;调查灌排渠系状况,流量在1m3/s及以上的灌溉渠道、灌排结合渠道和流量在3m3/s及以上的排水沟道及相应建筑物,以灌区为单元进行逐条调查;流量在0.2~1m3/s之间的灌溉渠道、灌排结合渠道和流量在0.6~3m3/s之间的排水沟道及相应建筑物,以灌区为单元按照流量分级填报其数量、长度等。2000亩及以下灌区,主要查清其数量、灌溉水源类型及灌溉面积等情况。如图3所示:

图3灌区专项普查流程

表4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要求

2水利发展

调查的主要流程篇2

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调查主题。这是整个社会调查工作的基础,需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具有可行性的调查主题或观点,尽量具体化和精确化,以便界定调查对象、调查区域范畴和实施调查。

(2)调查准备。在明确调查主题后,需要为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调查设计和准备调查问卷。调查设计主要是针对需要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分析的策略,并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以保证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的规范和科学。调查问卷的设计是调查准备阶段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将研究主题放在一定的理论分析框架中,明确需要收集那些方面的资料,紧密围绕研究主题设计问题,采用可观察指标,注意构建可操作的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适当的问卷结构,这直接影响到所收集的数据质量和后续的研究。此外,简洁和被调查者易于理解的调查问题能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和数据质量的真实,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考虑被调查者的时间资源、个体认知能力等情况。

(3)社会实地调查。在这个环节,调查者要深入社会,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选择不同的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在具体调查访谈过程中,往往可能由于现实条件的变化或调查设计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偏差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预定的访谈方法或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正。

(4)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社会实地调查完成后,收集到的一手资料需要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研究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社会调查法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笔者将社会调查法引入农村公共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京郊农民对农村公共管理状况的满意度调研”为例对社会调查方法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说明。

(一)确定调查主题

根据农村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选择什么内容或问题作为社会调查主题时,主要考虑调查主题的有价值性、可行性等,因而选择“京郊农民对农村公共管理状况的满意度”作为调查主题。这是因为:(1)本课程学习对象为北京农学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需要从实践中认识社会,加强专业和课程认知。(2)课程学习的85%以上的学生来自北京郊区,分布于北京市的海淀区、朝阳区以及延庆县、平谷区等九个郊区县的44个乡镇,调研地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以自己家庭所在地为中心进行辐射式取点或选择调研样本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或滚动取样调查具有非常便利的条件,能够保证问卷调查的质量,而且调研成本低。

(二)调查准备

调查准备主要包括了调查问卷设计和社会调查的组织安排准备两方面的内容。

1•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设计一定要紧密围绕调查主题,本着全面、科学、可操作性来设计调查问题和构建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当前北京郊区农村经济状况、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农村公共管理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等,以了解京郊农民对当前农村公共管理的满意度以及影响京郊农村公共管理水平的因素为主要内容,除被调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况的12个问题外,共设计了与调研主题相关的5大类66个问题,其中关于农村公共管理主体的有15个问题,关于农村基层民主的共计20个问题,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的共14个问题,社会保障及参加情况的有11个问题,收入及其他的有6个问题,其中有些问题还设计了子问题以便搜集更详细的资料,此外还设计了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项。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考察京郊农村公共管理的状况、村民对公共管理的满意度等相关情况,能使学生对京郊农村公共管理状况有一个直观、真实的认识,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来深入而直观地认识农村公共管理的内容、方式、目的等,加深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从课程学习角度去理解相关政策的实施基础与意义。

2•前期组织安排

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在调查前1个月布置具体的社会调查事宜。主要是介绍社会调查方法、调查数据可靠性的把握、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本次社会调查的要求等,督促学生做相关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对调查问卷要做详细的解释,保证学生理解调查问题及调查目的,减少调查者因对问题的不理解造成的数据错误。因为考虑到少部分学生家庭所在地在北京市城区或京外省份,自主联系京郊农村调研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实际进入京郊农村调研,于是按宿舍将学生分成若干调查小组,并且确保每4-6人的小组中至少有2名以上家在郊区农村的学生,要求每组来自城区家庭的学生必须跟随来自郊区的学生进行调研。各小组自主推选一名组长,主要负责小组调查活动的开展和与教师的联系,调查分工等由组内成员自行协商。

(三)京郊农村调查与资料收集

在调查准备阶段,各调查小组根据组员情况,确定调查地点,细化到京郊的村庄。各小组优先选择家庭所在地、亲戚所在地、同学朋友所在地为调查村庄,依靠亲戚、朋友、同学等熟人帮助,在被调查村庄有选择地发放问卷或面对面地调查与访谈,既降低了社会调查的成本而且还能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数据质量。在调查过程中,被调查农民的问题补充说明为研究主题的拓展和深层次分析提供了补充资料。学生在调查总结交流中往往对这个环节的感受最深,从他们的反映来看,更多地集中在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对相关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调查访谈技巧的掌握和沟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四)调查数据整理、分析与报告撰写

将调查得来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是撰写调查报告和定量研究的基础。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根据调研主题,分析调查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撰写调研报告。各调查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差异影响着各组选择的数据分析方法。更多的小组选择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分析较为简单;有些小组选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实现了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的结合,学以致用使分析结果更为深入和全面,并加强了课程学习间的联系。

(五)调查的总结、交流

前面的工作只是完成了一项社会调查,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践性教学成效,调查的总结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进行调查成果的交流,各小组以PPT形式汇报各组的调查情况、调查结论等,就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调查体会与经验,并且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实现知识的启发、碰撞、提升。同时对调查中暴露出问题的总结,比如对于组织安排、问题设计、调查难点等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社会调查中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施和提高调查效果。从学生对调查交流、总结的情况反映来看,有些小组事先组织安排有所欠缺,导致调查时间和次数比预想的多,很多学生在经过社会调查后改变了原先对社会调查的简单认识;更多的学生反映经过社会调查后对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中的很多知识有了直观和更深入的认识,并开始思考相关问题,而且还在调查中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比如被调查的村民面对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期望学生们能解决他们说到的问题时,很多学生的反映是认识到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激发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调查对交流、沟通能力以及与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也是学生交流总结中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六)社会调查的评价考核

调查的主要流程篇3

(二)主要任务。

1.编制*省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调点,统一工作方法、技术要求、评价标准和信息系统建设、图件与成果编制要求。

2.查明以泥石流为重点的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规律、形成条件、诱发因素、稳定状态及其危害程度,评价小流域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与危险性。

3.编制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灾预警方案,提出小流域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措施和建议。

4.开展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协助各地建立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5.建立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二、基本要求

(一)全省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以县(市、区)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开展,工作范围包括县(市、区)区域内的丘陵山区,调点为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

(二)对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的小流域,调查工作原则上由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危害范围与对象所在县(市、区)负责;对无特定危害对象的,可由面积较大的县(市、区)负责调查。

(三)各县(市、区)根据地质环境背景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点划定小流域范围。成果图件比例尺全县(市、区)范围的原则上为1∶50000-1∶100000,重点小流域一般为1∶10000,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四)在全面系统收集已有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调查、勘查与评价,以及气象、水文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野外现场调查、山地工程和测试试验等方法手段,全面查明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的发育分布规律、形成条件、诱发因素、稳定状态、影响范围及其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或威胁程度;系统分析和评价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和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危险性,提出群测群防方案和防灾避险方案建议。

(五)调查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结合遥感解译、踏勘等手段划定重点调查区与一般调查区。重点调查已发生过泥石流或可能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并危及或可能危及下方居民、学校、重要工程设施,危害程度较大的小流域。

(六)区别重点调查区与一般调查区的调查方法和精度。重点调查区以地面测绘为主,遥感解译为辅,并结合山地工程、物探、钻探、测试等手段;一般调查区以遥感解译为主,辅以地面测绘。

(七)调查工作同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群测群防与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相结合,在重点地区开展必要的防灾减灾知识培训,落实监测预警方法和手段。

(八)调查评价工作要充分利用RS、GPS、GIS等技术手段,改进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信息采集、处理办法及成果表达方式,提高调查成果水平。

(九)各县(市、区)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的周期为1年。

三、工作部署

全省小流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分3个阶段进行。

(一)试点阶段(*年1—12月)。

1.收集文献资料,选择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典型的小流域进行实地试点调查,编制*省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实施细则。

2.试点调查。

(1)选择不同地质环境条件、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多发、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乐清市、永嘉县、衢江区、临安市、淳安县、武义县、景宁县、龙泉市等8个县(市、区),按照工作部署和实施细则,先行开展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试点调查与评价工作,*年底形成阶段性成果。

(2)总结分析试点调查工作,进一步完善*省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实施细则。包括完善调查工作内容、改进调查工作方法、修正技术要求与评价标准,为全面推进调查与评价工作打好基础。

(二)全面推进阶段(*年1月—2007年12月)。

总结试点经验,按照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严重程度和当地需要,分步开展并完成40个县(市、区)的调查与评价工作。

(三)系统总结阶段(2008年1—6月)。

在全面完成调查与评价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全省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与风险区划图(1∶500000)和*省小流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报告。

四、预期成果

(一)*省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实施细则。

(二)各县(市、区)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成果。

1.县(市、区)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报告。

2.附图。县(市、区)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图(1∶50000—1∶100000);重点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与防灾预警图系(1∶10000)及说明书。

(三)*省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报告及附图(1∶500000)。

五、组织管理

(一)全省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牵头组织实施。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水利、气象等有关部门负责对各地开展该项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实现资源共享。

调查的主要流程篇4

控制的必要性从以上流程可以看出:广告公司的外部经济环境、市场竞争、产品状况、消费者态度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广告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庞大、分工复杂;各部门间分工与合作并存,部门主管责任关系有衔接也有交错;各部门的职能与工作效率、工作水平的要求更加复杂多变。因此,要保证整个创意流程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循和利用控制原理。控制过程确定控制标准在广告创意流程中的控制目标实质就是广告目标。从控制标准的形势来看,广告目标的定性标准主要分为传播目标和营销目标。这两个目标下又分许多具体的定量标准,如品牌知名度、偏好度、媒介到达率等和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广告的这两个目标都必须贯穿创意流程的全过程,它是广告活动的目的。在复杂而微妙的经济环境中,制定广告目标的方法主要是统计方法和经验评估法,具体做法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各种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然后作出广告预测。

衡量工作成效根据控制原理理论,衡量广告创意流程的工作成效的工具就是广告目标的完成情况。由于广告创意流程要求各阶段严谨流畅的计划、明确精细的分工、各部门间紧密有序的合作,又根据广告公司的组织部门结构,最好将整个活动分解成各个部门来衡量工作成效。主要的部门应包括:客户部、调研部、创意策划部、制作部、媒介部。具体就各部门本职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及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情况进行衡量。衡量的方法除了流程过程中常用的口头汇报、书面汇报、亲自观察,还包括通过事后调查问卷对广告效果的评估。纠正偏差广告创意流程中纠正偏差的管理过程主要通过事前调查和事中调查进行。事前调查,是指在广告创意执行前对目标对象做一次小范围的调查,了解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以便改进改进广告文案创意,提高广告效果。事中调查,是指在广告过程中进行调查,监督广告的执行过程,如出现公关危机,便于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方法对广告创意流程的具体控制方法主要有:编制广告预算,指定媒体计划,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追踪,编制调查报告和盈亏分析。

有效控制广告公司创意流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流程的程序控制与创意的灵活自由往往产生冲突,或者说是较难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中国企业现阶段发展规模与层次的限制,受众对创意的理解程度未达到较高水平,广告人对企业和市场的承受能力的高估等等,这些冲突表现在定位策略、广告表现、公关执行、制作预算及其他各个方面。目前,从控制原理角度解决这些冲突的方法是:进行计划预调的前馈控制、监督指导的现场控制、修改完善的反馈控制,提高广告组织协调控制的能力以及提升广告人自我控制和创新能力,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紧密各部门间的合作,加强广告主与客户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与沟通。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只有经过不断的反复敲打、考验、修正,经历严谨的控制流程的广告创意,才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广告创意,才是真正优秀的广告创意。

广告创意是一个复杂的流程活动,期间有新奇灵感的涌现、机智想法的碰撞,也有乏味数据的调查、海量信息的分析;它需要有指导性的科学管理理论帮助策划者在整体上把握它的有效进展,但在具体表现的时候,却又离不开艺术化的手法来促成广告最终目的的实现。在这里,只要“创”亦有“道”,在科学严谨的控制管理下依旧能够创意发想,完成广告目标并发现无穷乐趣。

作者:张曦月

调查的主要流程篇5

1.1 存在问题:

1.1.1 由于新厂站在设计阶段缺乏与调度机构的沟通,导致出现涉网继电保护装置与省电网继电保护入网设备、原理不尽一致,如华口线路保护装置与LCU单元的逻辑使线路重合闸必须整定在7秒以上,未能满足系统保护要求;晋江创冠环保电厂出现厂方采购的电能表与电能量采集系统通信不上,不得不重新采购安装等局面。

1.1.2 由于省、地调均未有编制明确的入网调度业务流程图,新厂站入网办理人员只能凭调度规程并网管理规定与相关专业联系,打乱了调度日常生产计划,也一定程度上拖延了新厂站的启动投运时间。

1.1.3 由于省调调度规程要求并网调度协议的办理条件需要新厂站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且必须在并网调试前完成签订,而电监办颁发电力业务许可证的前提是新厂站取得具有资质的专家组出具具备启动条件的证明(该证明一般由质检站或启委会提供)。若按上述要求,新厂站在质检合格后必须至少等待50天的时间方可完成并网协议的签订,对方将因无法满足政府给定的投产时间而寻找捷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调业务的正常运作。为此,地调只好在对方未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情况下与其签订并网协议。

1.1.4 为尽早投运,新厂站往往在质检工作还未开展前,要求地调先行涉网检查,以争取更多的整改时间,而地调却因此而重复工作,给原本人员紧张的局面雪上加霜。

2、 以规范电厂及用户变入网前必备材料为主线,抓规范管理及技术管理

2.1对照《国家电网并网电厂接入系统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发展[2005]266号文件)、《福建电网地区中小型电厂并网调度协议管理规范》(闽电调【2006】927号)文件精神以及福建省调《调度规程》的有关条款、省电力交易中心关于电源客户的入网指南,分析电厂及专供用户变入网调度管理流程存在的“短板”,综合考虑厂、网所涉人员的工作量以及流程的合理性,进行流程优化、评估,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并给予落实。

2.2 通过对电厂及用户变管理工作的认真梳理,分析流程节点内容和必要性,制定出电厂及用户变入网流程图。(见图1)对接入系统审查、并网调度协议签订、项目验收、调试购售电合同签订及启动投运时间节点、新机组转商运办理等步骤提升技术管理。

2.2.1接入系统设计审查执行步骤:

2.2.1.1 项目管理单位应于接入系统审查前1个月将待审查资料提交给电网调度机构。(电厂提供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2.1.2 项目管理单位应邀请调度机构参加:可研审查,接入系统审查、初设审查和设计联络会及施工图会审等;电力系统一、二次设备选型和招投标;

2.2.1.3 项目管理单位与调度机构确定并网调度原则协议时应提供有关资料:省经贸委批复的行业审查意见、省发改委项目核准文件、取得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的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电力主管部门接入系统审查意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经贸委发电机组并网运行或电量上省网的批复、《电力业务许可证》受理通知书)电能质量评估报告(风电)、特许权协议(风电)。

2.2.2 并网调度协议签订执行步骤:

2.2.2.1 项目管理单位按预定投产时间前三个月,提交《泉州电力系统调度规程》第8章 并网管理需提供的技术资料(发电机、锅炉、汽轮机、水轮机、励磁系统(包括PSS)、调速系统(包括原理及传递函数框图)、主变等设备技术参数,并向调度部门提供相应设备静态及动态整定调试试验报告)

2.2.2.2 调度所负责审查业主提供的一次主接线图及保护图纸。包括CAD主接线图及对侧接入端的相关主接线(蓝图,一式五份,调度需要命名编号,地调管辖的变电站接入端的主接线图)

2.2.2.3 调度所与业主确定并网点及调度管辖范围。(并网开关应具备同期并列功能,调度管辖范围由调度所按照实际图纸确定。)

2.2.2.4 按电监委范本编制《并网调度协议》。签订(一般为并网调试前两个月)。双方或三方各执2本。

2.2.2.5 电厂在与调度机构签订调度协议后,应同步与发展部电源中心签订购售电合同,用户变应同步与营销部签订供用电合同。

2.2.3 项目验收、调试执行步骤:

2.2.3.1 项目单位组织相应资质的专家组质检(包括业主侧工程及涉网设备两部分)。最后向调度机构提交经质检部门认可,具备投运条件的质检报告。

调查的主要流程篇6

社会调查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被寄予了很高期望的课程在教学中不断遭遇学生积极性难以持续、学习效果不佳的挑战,如何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始终是老师在课程教学中需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起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设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以新图式整合旧图式,从而建立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原有图式就要被重新组合与构建,儿童的认知结构也将得到发展。前一个过程被称为“同化”,后一个过程被称为“顺应”。“同化”是认知发展的量变阶段,“顺应”则是认知发展的质变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在由“同化”到“顺应”、再由“顺应”到“同化”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说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学习”、“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信息技术时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教授出来的,而是学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因此,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学生成长。当然学生的学习必须要以预先设定好的学习“情境”为基础,通过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协作”、“会话”,最终才能完成“意义的建构”。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就是学生的建构能力,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帮助学生发展建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建构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实践中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二、建构主义与社会调查课程流程设计

社会调查课程的核心价值需要在行动中去体验、去建构。离开了学生的实际行动、亲身体验与感受,教学只能沦为形式。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流程,即便是教师在每次课堂讲授时都能够精心设计也未必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流程[1]如下:

从社会调查课程教学状况来看,传统教学流程通常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课程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什么、怎么教由教师来确定。由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所以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充分激发。第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一部分课程实训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只能在课后做。这部分课后进行的实训处于无人引导和管理的状态,最终效果并不理想。第三,学生对社会调查知识或方法的认知体验不完整。这个教学流程帮助学生们完成从已有经验到调查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却无法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检验过程(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课堂上的实践并不充分)。而对于社会调查课程来说,实践检验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决定学生认知建构的状态和结果,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然而受到已有教学系统中教学时间、空间、资源等的限制,我们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过程。

社会调查课程“以行动为核心”的课程学习特点与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以学生为核心”的认知模式有相通之处,它们都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都强调体验和建构。因此,以建构主义为指导重新设计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流程正是课程改革取得突破的希望所在。建构主义在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中曾经遭遇的一个难题是如何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在这个情境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资源,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旧有的时空概念正在发生变化,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为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各种各样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流程

进入21世纪以来,迅猛发展并应用的信息技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教育信息化以及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已经发展为一股强有力的浪潮推动着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吸纳了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教学理念,而且强调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使教育信息呈现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教学过程智能化,形成了具有教育技术学意义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这对指导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信息技术在社会调查课程中的应用将会为课程发展形成新的支持,开辟新的方向。社会调查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很多已经不是在已有的教学技术系统内能够解决的,而是必须跳出原有的系统,进行系统流程重新组合与建构才能够解决。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新的社会调查课程流程设计将是课程教学取得成功的必然选择。

该教学流程的最大优势是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们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在课程框架内进行认知建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依据情境设计开展实际的社会调查行动,能够比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由于它是以实践为先导,理论为终结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情志被激发并贯彻,所以理论的内化过程是很积极而迅速的,比传统教学流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要高很多。但是,它也并非完美无缺,它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图突破原来的教学思维,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教师们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情境创设、学生学习状态的激发和引导上,支持学生进行意义的建构。学生则要摆脱原有的学习习惯,转变依赖心理,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因此该教学流程能否得到学生们的认同和理解,并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的配合,将是其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教学流程实施的核心是学习情境的创设,即创设与学习内容相符合的有意义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能够有机会亲身体验调查研究的实际状态。当然,要构建这样的学习情境必须要有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的支撑,最直接的方法是建立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社会调查实验室。实验室要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学生,也要有虚拟化的实践平台供学生演练,学生利用环境中的资源和力量能够完成情境任务。

四、新流程实施效果及改革方向

本课题组于2012年下半学期开始实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流程。实施对象是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中的201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实施地点设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验室,该实验室有81台电脑,可实现网络连接,电脑上安装有基本的教学软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把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参照班级,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实验班级,行政管理专业采取传统的教学流程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采取新的教学流程在实验室上课。我们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学生个人学习评价、小组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课程参与积极性来看,最初两个班级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都很高,随着课程的推进,行政管理班的学习积极性在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课堂理论学习占用时间较多,课后实践缺乏管理和引导。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则比较稳定,由于每次课堂都充满了挑战和刺激,学生们必须调动起自己全部的才能和智慧才能完成有限时间内的课堂任务,当然,学生们也反映课堂学习比较累。从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来看,行政管理班学生的理论学习更为系统、完整,但实践效果不理想;而公共事业管理班的理论学习则比较零散,但实践效果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大部分学生对自我学习效果比较满意,并能保持对调查研究的兴趣和热情,而一小部分学生则不太能够认同和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对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价不高。行政管理班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效果感到不太满意的占多数,他们认为自己的课程体验不深入。从小组合作情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合作情况更好,学生参与度更高,这和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引导有很大关系。行政管理班的合作情况不太理想,由于大部分小组讨论和小组活动留在课后完成,学生们缺乏教师的引导和监督,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放松,参与度明显不高。

新教学流程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还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推进。首先,新教学流程实施中遭遇到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学生们对新教学流程的接纳和认可。与新教学流程理念相一致的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所在,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继续努力的方向。其次,新流程对教师的新技术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否创造性地提出具有建构意义的课程情境,是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教师的课堂调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技能的娴熟掌握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再次,新流程要求进行小班级上课,人数最好控制在40人以内。而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大班授课,这给课堂管理、教学组织、活动安排带来很多困扰,学生们的课程体验也受到一定影响。最后,软件配备还不能完全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实验室配置都是最基础的配置,它只能满足一般的课程教学体验,要取得更进一步的教学效果需要在软件配置方面继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2.

调查的主要流程篇7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强化和拓展,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参与和体验为基本方式,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多渠道、获取式的实践教学系统。本课程所采取的实践教学方法较多,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管理游戏、网络冲浪等方法。其中,案例分析教学法是采用较多,又是课堂实践教学方法,是整个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的特色形式。案例教学是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对其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社会调查方法却是要通过深入社会,搜集直观感性的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材料,并形成一定的调查结论,是知识从感性向理性深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参与社会实践的特征。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提出调查主题、调查准备、社会实地调查、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等。在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中引入社会调查法来展开实践性教学,特别是要带着特定的管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深入各类公共机构与组织,以及社区,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专门搜集和整理课堂学习知识的相关信息,通过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可以实现课堂学习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步加深,实现学会认、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二、社会调查法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案例

社会调查法在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引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青海省公共事业组织状况调研”为例,对社会调查方法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说明。

(一)确定调查主题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选择什么内容或问题作为社会调查主题时,主要考虑调查主题的有价值性、可行性等因素,因而选择“青海省公共事业组织状况”作为调查主题。这主要是由于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本课程学习对象为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需要从实践中认识社会,加强专业和课程的认知度。其次,课程学习的60%以上的学生来自青海各基层地区,调研地点以就近为主,分布于西宁市及海东地区,还有玉树州,充分的体现了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而且,调研地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以自己家庭所在地为中心进行辐射式取点,能够保证调查的质量,而且调研成本低。

(二)调查准备

调查准备主要包括了调查方法的选取和组织安排两方面的内容。

1、调查方法的选取:调查方法主要有抽样调查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文献调查法等,其常用调查方法为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进行交谈,讨论而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问卷调查法中最重要的是设计问卷,问卷的设计一定要紧密围绕调查主题,本着全面、科学、可操作性来设计调查问题和构建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当前公共事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基金会)的现状、公共事业管理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等,以了解公共事业组织运行的状况及存在的困境为主要内容,以访谈法为主,问卷调查为辅的调查方法,考察所选公共事业组织的状况及这些组织所涉及的公共事务等相关情况,能使学生对公共事业组织有一个直观、真实的认识,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来深入而直观地认识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方式、目的等,加深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

2、前期组织安排

由于关于公共事业组织的内容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安排为第二章,因此,在学期初,也就是在调查前1个月布置具体的社会调查事宜。主要是介绍社会调查方法、调查对象的选定、调查数据可靠性的把握、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本次社会调查的要求等,督促学生做相关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对访谈法及调查问卷要做详细的解释,保证学生理解调查问题及调查目的,减少调查者因对问题的不理解造成的数据错误。考虑到被调查的公共事业组织的多样性及学生的自主性,由学生自由组合为4至5人为一组的小组,并且自主联系调研对象,同时为了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实际参与调研工作,各小组自主推选一名组长,主要负责小组调查活动的开展及督促和与教师的联系,调查分工等由组内成员自行协商。

(三)调查与资料收集

在调查准备阶段,各调查小组根据组员情况,确定调查对象。各小组优先选择家庭所在地、亲戚所在地、同学朋友所在地的公共事业组织为调查对象,或以兴趣因素选择教育、卫生、慈善、环保等领域开展工作的公共事业组织,有选择地发放问卷或面对面地调查与访谈。本次调查的对象有:“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金巴慈善基金会” “雪域慈善救助会” “青海义工联” “青海省康乐医院” “大通县小星星幼儿园” “西宁市小花朵幼儿园”等七个公共事业组织。在调查过程中,以调查组织存在的困境和问题为研究的主题及分析的重点。学生在调查总结交流中往往对这个环节的感受最深,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参与性及亲身体验性,从而对相关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良好的培养、访谈技巧及沟通能力也有提升。

转贴于

(四)调查资料整理分析与撰写报告

将调查得来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是撰写调查报告和定量研究的基础。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根据调研主题,分析调查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撰写调研报告。由于各调查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差异,各组选择的数据分析方法及最终的定性结论也不同。由于本次调查对象的特殊性及学生本身的客观原因,多数小组以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导致获取的数据资料较少,未能实现本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的结合。但通过组员多次访谈及有些组员的亲身体会,收集的资料较多,对其分析,实现了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以致用,使分析结果更为深入和全面,并加强了课程内容的学习。由于学生写作水平的差异又影响着各组最终的调研报告的水平,因此多次指导,反复修改后最终定稿。

(五)调查的总结、交流

调查的总结与交流是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践性教学成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调查成果的交流,各小组以ppt形式汇报各组的调查情况、调查结论等,就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调查体会与经验,并且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实现知识的启发、碰撞、提升。同时对调查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比如组织安排、问题设计、调查难点等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社会调查中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施和提高调查效果。从学生对调查交流、总结的情况反映来看,有些小组事先组织安排有所欠缺,导致调查时间延长、访谈目的未达到、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积极等等。更多的学生反映经过社会调查后对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很多知识有了直观和更深入的认识,而且还在调查中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比如被调查的慈善组织所涉及的公益问题时,很多学生认识到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激发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调查对沟通能力的提高以及与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也是学生交流总结中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六)社会调查的评价考核

调查的主要流程篇8

第一,收集资料和设计编写阶段。此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收集和综合工作区前人已有的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资料,进行地质踏勘和航片、卫片的地质解译,编写工作设计。野外地质踏勘应在系统收集和综合研究前人资料以及初步解释航片、卫片后进行,踏勘路线应处置穿越工作区构造线方向,各类重要接触关系、矿化或矿产地均应布置踏勘路线。通过本阶段工作,应力求了解工作区地质矿产基本特征、工作程度及分析测试数据,统一岩石分类、命名方案和图例图式,选择各类剖面测制位置,编制地质、矿产草图,提出工作区地质、矿产调查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措施、方法和手段。第二,野外地质矿产调查阶段。此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类地质剖面的测制和研究,系统的路线地质填图及矿产调查,为配合地质填图而开展的物探测量、化探测量,各类样品的采集等。本阶段工作基本完成后,应及时综合研究编绘出工作区野外地质图和地质实际材料图、各类地质剖面图,作为野外地质矿产调查阶段的主要成果和后阶段加深研究工作的依据。对采集回来的各类标本、样品,应及时编录、登记、加工或处理,送样并分析鉴定,以便能及时取得分析测试数据。第三,资料的中间性整理及野外加深研究阶段。此阶段包含野外和室内两方面,要先从资料的中间性综合整理工作入手。在中间性的综合整理中,既要对各地质剖面和系统填图中已获得的野外资料进行综合整理研究,还应对已收到的样品分析测试数据作初步计算、作图、统计、研究。通过这一阶段综合研究,肯定成果,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制定野外加深研究计划,再进行野外加深研究工作。第四,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阶段。地质调查的最终资料整理应在野外工作全部完成,并经主管部门组织野外验收通过后进行。此阶段应对所获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编制各种成果图件,通过对工作区地质构造特征和成矿规律的总结,最后编写出地质调查报告。地质调查的目的是查明影响矿山工程建设和生产的地质因素,消除各种地质灾害,以保证矿山生产安全。

2水文地质调查

2.1矿山水文地质工作

矿山水文地质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矿山开发阶段的水文地质工作由于不同的开采方式和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其工作内容也有较大差异。

2.2水文地质调查内容

水文地质调查是在已有的矿床水文地质资料基础上,结合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的与岩土稳定性有关的水文条件调查与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矿区内地下水的类型,包括按含水空隙条件的分类和按埋藏条件的分类。第二,矿区水文地质结构类型,按含水体和隔水体所呈现的空间分布和组合形式,以及含水体的水动力特征所划分的类型,可分为统一含水体结构、层状含水体结构、脉状含水体结构和管道古水体结构。第三,不同水文地质结构中的水动力特征,包括不同水文地质结构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富水特征,相互之间或与地表水体有无水利联系等。第四,含水层、隔水层、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水文地质钻孔的封堵质量。

3矿山地质灾害调查

3.1矿山地质灾害

由矿山资源开发导致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流沙和采空区等。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坡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崩塌也即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一种地质灾害现象。地下采矿形成的采空区是造成矿山崩塌的主要因素,矿山地面塌陷、地裂缝主要是由于矿山岩溶或地下采矿形成的采空区,引起了地表变形和破坏。由于地面塌陷、地裂缝发生具有突然性,因此对塌陷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在矿山开采或其他挖掘工作中,有时会遇到饱水的沙土,当其被工程揭露时,可产生流动,即流沙。流沙可以是以突然溃决形式发生,也可以是缓慢发生。流沙的存在会造成井巷施工困难,流沙的溃决会掩埋矿井,危及工人生命安全,甚至引起地面塌陷。

3.2矿山地质灾害调查

第一,崩塌地质调查。崩塌地质调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查明地形、地貌特征。陡坡和陡崖是产生崩塌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要结合现场踏勘在地形地质上圈化出陡坡地段。二是查明不同岩性岩石的分布,特别是抗风化能力强的坚硬岩石的分布。三是查明地质构造特征。四是调查本地区有无发生崩塌的历史。五是调查本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六是调查本地区历史上地震的最大烈度和人工爆破的规模。第二,滑坡地质调查。一是要查明边坡、排土场倾角、平台宽度的几何要素。二是要查明边坡不同岩性岩石的分布。三是要查明地质构造特征。四是要调查本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五是要调查本地区历史上地震的最大烈度和人工爆破的规模。第三,泥石流地质调查。一是要查明区域内的地貌条件、汇水面积、沟谷发育情况及其纵横坡度和高度。二是要查明基岩松散土层分布位置及其与崩塌、滑坡等自然地质现象的关系。三是要对泥石流流域进行大比例调查,对泥石流流域斜坡和泥石流发源地的临界条件和岩土稳定性进行研究,推测泥石流可能发生的期限。四是要调查大气降水资料。五是要对尾矿库稳定性进行评价。第四,地面塌陷、地裂缝、采空区地质调查。一是要查明采空区规模和形状,包括采空区体积、空区范围投影面积、采空区形状、采空区连通情况、采空区高度及长度与宽度比。二是要查明采空区充水情况。

参考文献:

[1]关善勇.滑坡对陆路运输线的影响及防护策略[J].中国市场,2010,(10):86.

[2]尚继发.浅谈采空区电力工程岩土勘测[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3):87.

[3]郭岐山.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探讨[J].科技风,2010,(7):47.

调查的主要流程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68-03

服务业企业统计是当前企业统计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实际上,服务业企业统计数据的质量既要从专业技术层面进行评估,更要从统计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本文从统计设计、数据采集、统计整理和上报公布四个流程出发,在分析当前各个流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提出数据质量控制方法,以确保服务业企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一、当前服务业统计各流程存在的问题

1.统计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从统计设计流程来看,其主要内容包括:统计指标及指标体系设计;报表设计;统计方案设计;统计方法设计;统计工作组织与协调设计等。这一流程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也是后面三个阶段质量控制的基础。从服务业统计实际来看,当前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可行性较好,统计指标及指标体系设计比较合理,统计工作安排的协调性也较为有效,影响该流程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数据上报层级过多。大部分数据是从企业(户)―乡镇―县级统计机构―市级统计机构―省级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数据经过的层级越多,无意失误和有意篡改的可能性就越大。

2.数据采集阶段存在的问题。

(1)服务业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不完善甚至缺失。一是部分单位怕麻烦,怕被税务部门检查,不愿意保管原始记录和建立统计台账,如很多个体餐饮单位就如此。二是有些单位为应付执法检查而建立十分简单台账,如有些批发零售单位只记录销售额,缺少商品购进、库存等记录,无法起到台账应有的作用。三是有些单位上报统计数据后,再以报表数据倒推至统计台账,程序反向,缺少原始记录。四是一些单位由于有了健全的会计基础资料后,不愿再另外建立统计台账。

(2)服务业企业统计人员综合素质有所欠缺。一是在当前企业普遍重视会计、轻视统计的环境下,统计人员兼职多,专职少,开展统计工作的精力不够到位。二是统计人员流动性大,造成部分统计人员对指标口径、含义、工作要求等必需的知识不甚熟悉。三是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到位,普遍认为统计只是纯粹为政府、为上级部门服务,是政府强加给企业的行为,对企业自身毫无用处。上述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很难产生高素质的统计人才,给服务业统计报表上报带来不利影响,也给统计事业的发展带来长远隐患。

(3)服务业辅助调查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调查一般都是由村、社区一级调查员分片分区负责。服务业个体经营户调查表指标包括从业人员、雇员、雇员工资、业主净收入、税金和规费、场地租金、固定资产原价等,报表项目相对复杂。而且服务业个体户缺少统计人员、台账和财务账,容易导致漏报和瞒报。上述几个方面对辅助调查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辅助调查员对调查补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求一旦不能得到满足,容易影响工作积极性,进而导致调查质量下降。

3.统计整理阶段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没有识别出异常数据。在数据审核环节,现在的报表处理都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来进行,容易造成统计人员主观上疏忽,认为统计工作者只要根据审核错误修改就行,不需要太高的业务素养。其实不然,电脑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根据程序中的公式来进行机械审核,并不能发现一些细微差错和一些明显作假的报表。还有一些企业的数据并没有明显的错误,但是通过分组汇总,问题就会浮出,有的增加值突增突减,有的税金与利润总额不匹配等等。

(2)方法方式上简单化,对数据总体趋势把握上心中无底。服务业统计数据整理结果有时会与预期差异较大,而统计人员又对调查数据把握不准,对运行趋势方向判断不明确。对于增长过快或过慢是什么原因,哪些企业或者行业增长快,哪些企业或行业拖了后腿等等,往往缺乏深入了解。对于一个有疑问的数据,不能够说出个所以然来,不能够举一反三,拿出一些有说服力的依据来。

4.上报公布阶段存在的问题。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有时候,数据质量在我们自己看来是天衣无缝的,但一上报公布,却饱受社会质疑,其数据质量就大打折扣。所以,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统计数据公布方式的规范性和公布内容的可解释性。

二、服务业企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建议

1.统计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减少数据经过层级,加强数据流程监控。减少数据经过的层级不可能把全部的数据都直接上报给国家统计局由国家统计局处理,中间层级始终会存在。因此要加强流程监控,流程监控包括某一层级内部的流程和不同层级间的流程。建立健全统计调查系统统一的数据库,所有数据及其处理过程都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分级管理,同时上级有对下级数据进行查看、审核等权利,以便对下级数据的收集、处理、传输进行监控。所有数据操作员要经过实名授权认证才能登陆系统进行操作,所有的操作流程都记录操作员相关信息,以便核实责任。

2.数据采集阶段的质量控制。

(1)加强培训指导,提升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一是专题培训辅导。专题培训除了侧重于指标解释、具体业务操作外,利用新《统计法》颁布实施,适当地还可穿插些《统计法》知识。二是实时业务指导。业务人员在重点加强上报提示的同时,可尽早开始审核,尤其是对重点单位,尽早开始逐家审核,在审核查询过程中实时进行业务沟通指导,甚至入企指导。三是创新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企业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可开展网上统计培训,进行在线视频学习;借助统计人员网络管理平台,找出新上岗统计人员和变更人员,对这些业务新手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对重点企业开展小班化培训,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利用移动QQ网络交流平台,加强在线业务解答和交叉学习指导。

(2)强化服务业辅助调查员考核管理,优化激励措施。一是进行制度化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辅助调查员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从数据准确性、报表资料完整性、及时性和数据质量查询反馈等方面进行考评,以制度管人,以办法评人。二是注重人性化管理。在加强日常统计调查业务指导管理的同时,关心各辅助调查员工作、生活等实际问题,做到平时有行动、生病有探望、年终有慰问。三是开展多样化考评。平时经常对工作积极性高、账表准确率高的辅助调查员进行表扬。年度根据辅助调查员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辅助调查员的工作质量进行量化评分,评出年度优秀辅助调查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3)深入开展服务业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一是单位要明确统计负责人,并设立专门的统计机构或在相关机构中设置专职或兼职的统计人员,而且统计人员必须具备统计从业资格,能积极参加统计继续教育,不断更新业务知识。二是单位统计员、统计负责人、企业领导要对报表审核且签名盖章,并且要建立统计资料管理制度。三是开展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规范化操作。尤其对于容易瞒报的住宿和餐饮个体户,单位必须对原始记录如消费结算单、住宿登记单保存两年以上。四是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规范化工作验收。

(4)建立健全服务业个体户评估体系,编制服务业个体户调查员手册。针对服务业个体业主配合程度不高和调查缺乏参照对比相关资料等情况,可根据服务业个体户行业的有关调查数据、经营特点、经营方式,结合有关部门评估分析,分行业确定服务业生产定额参考标准,编制《服务业个体户调查员手册》,为各级服务业辅助调查员评估调查数据提供依据。

3.统计整理阶段的质量控制。

(1)加强数据的精审细核。一是加强计算机审核。对于机审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逐一查询并及时修正或说明。通过机审,用程序中预设的审核条件对所有上报的数据进行审核,尽可能节省人力并减少手工比对可能出现的误漏。二是加强对基层表的手工比对。在加强机审并及时查询修正的基础上,还可对从直报网上导出的基层表主要指标的绝对值、比上年同期增减幅度进行手工比对。可将直报网上导出的基层单位财务表和字典库信息进行匹配,通过排序、筛选等功能,对主要指标及其变动幅度奇大奇小值加强监测并查出所属单位对其查询。主要指标及其变动幅度奇大奇小,很可能是基层单位计量单位搞错、漏填或录入错位等引起的。三是加强数据间逻辑关系分析。通过机审和对基层表的手工比对基本可以发现大多常见错误,对汇总表或基层表的主要指标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发现可能存在的漏误。对于过于偏倚的指标进一步从基层表查找可能的原因,尽可能消除基层单位因对指标解释不清或忽视的指标误漏。四是突出表间审核。如某企业同时上报财务状况表和劳动工资报表,两张报表相同的指标如“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不一致,就应该分析查询。

(2)加强数据的评估审核。目前服务业统计数据是对基础报表汇总得到的,服务业报表的审核大多限于报表内的逻辑审核,对汇总结果与其他专业和部门统计结果进行比较,进行综合审核评估开展得较少,有时造成专业间、部门间的统计数据不协调。今后可以建立专门的统计数据审核评估制度,将各专业统计数据放置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利用其它相关专业统计和部门统计数据对本专业统计数据进行全面综合的审核评估,根据实际状况对基层报表汇总结果进行调整修订,确保专业间、部门间统计数据的协调一致。

(3)建立与实施调查数据评估分析相结合的调查回访制度。按照一定比例对基层上报的数据进行回访抽查,再按照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的方法与原上报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回访抽查方式主要有电话调查和现场回访抽查。现场回访中,一是通过与企业负责人的交流和对经营场所的实地走访,详细了解企业的收入、利润、成本费用、职工薪酬、产品市场前景等方面的情况,有助于进一步验证报表数字。二是通过对调查员的回访,看看他们对服务业定额参考标准掌握的怎么样,以及如何运用参考标准,从而对他们的调查数据作出评估分析。

4.上报公布阶段的质量控制。一是在统计数据公布之前,应对数据质量再进行一次全面的稽核,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导向性和解释说明性。特别是对敏感数据在时应尽可能做到如实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调查方法、提供统计数据的文字说明和统计数据的交叉检验。二是重视抽样调查数据和非全面调查数据的公布方式,不能轻易地将其等同于全面调查予以公布,以免以偏概全。

参考文献:

[1] 韩超玲,一农:企业联网直报统计流程及其业务规范浅谈,中国信息报网络版,2012.9

[2] 张生丛.从工作流程谈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提高.中国统计,2010(10)

[3] 夏青,朱胜,李庆子.基于统计工作流程的数据质量控制.中国统计,2010(07)

调查的主要流程篇10

所谓应用型课程,是指相对于在教学中更侧重理论知识学习和分析的理论型课程而言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是实践性更强,是更加强调理论的实际运用的课程。市场调查与预测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设计策划方案、编制问卷、分析数据等,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够到各种现场实际操作,确保完成市场调研的任务。这就是说,学生既要切实地操作一个市场调研的全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够恰当地同客户进行沟通,制定合理的调查计划书,正确地解释调查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企业制定战略计划及进行营销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1.2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培养学生整体能力的课程

市场调查与预测的不同阶段中,各种能力的运用是不尽相同的。在市场调查早期,需要的是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能力,资料分析、整理、利用能力;进入实质性的正式调查过程,需要资源整合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市场调查方法与技巧运用能力;市场调查与预测工作结束后要有文字处理/文案能力、资料分析、整理、利用能力等。

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能力培养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方面:“人”,即人际关系方面,包括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事”,即处理市场调查与预测事务方面,包括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能力、资料分析利用能力。协调,包括系统分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文字处理/文案能力。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过程中,这三方面的能力形成一个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保障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工作的完成。其中,“人”、“事”方面是基础能力,协调方面的是较高一级的能力,如图1所示。

2真实项目教学模式的内涵表征形式

基于课程的特征及其在专业培养中所处的地位,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方向应为:以现代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的方向和要求为出发点,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培养学生具备研究市场基本理论和意识,灵活掌握研究市场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发现市场问题的敏锐度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以真实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设计,很好地契合了这一方向目标。

2.1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中心

在课程论中,许多学者把课程中的“项目”划分成五种类型:有结构的项目、与主题有关的项目、与体裁有关的项目、模板项目和开放性项目。按照这一划分,高职教育课程中的真实项目指的应当是有结构的项目,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在这一工作任务中,要求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如要有一定的尺寸、包含特定材料的有形实体产品,或者是满足公司要求、符合市场的策划、服务等实体作品。高职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模式,具体表征为:其一,其项目的具体内容是工作世界中既定的工作任务,因此其选取不能凭主观想象,而必须以严格的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其二,其思维与行动的目标指向是通过综合知识与技能完成工作任务;其三,其结果是获得制作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

2.2以真实产品(服务)为载体

由于真实项目教学的教学项目是以生产和服务中的生产加工项目、培训项目和服务流程为基础开发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项目任务为主线,通过教学项目负载理论知识,体现职业岗位群能力的要求,有机融合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以项目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另外,其主张选取真实产品或服务来设计完成工作任务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综合地学习知识、技能和态度,因此其教学形态是真正的活动教学。可见,真实项目教学法进一步实现了用典型产品(或服务)来引领工作任务。要注意的是,真实项目教学一改传统的以知识为课程切入点的观点,取而代之以具体的产品(服务)及工作任务为课程切入点,并非意味着其课程内容仅仅局限于这些产品(服务)及工作任务,其用意在于以产品(服务)及工作任务为载体延伸出需要学生掌握的丰富的知识和其他产品(服务)及工作任务。

2.3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中心

真实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学生全过程主动参与教学,创设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的宽松环境和真实的职业情景,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业世界中,鼓励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尝试。真实项目教学的过程以学生独立实施并完成项目为主线,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动态养成,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3真实项目教学模式的总体框架与子真实项目流程设计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项目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要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和实践主线,通过市场调查项目的计划、实施、评价等多个环节来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优化教学过程。

3.1真实项目教学模式的总体框架设计

真实项目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即真实项目学习与准备、真实项目实施、真实项目反馈与评估,三个环节相互衔接,依次展开,如图2。

(1)真实项目学习与准备环节。

项目学习环节。此模块主要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各个项目的学习阶段。项目包括:认识市场调查与预测;设计市场调查策划方案;确定市场调查的方式与方法;学会间接资料获取方法;进行实地调查与抽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市场调查报告;进行市场预测等九个项目。以培养综合调研技能为主线,建立“931技能链”教学内容体系。“931”是指上述“九大项目”;“三项职业技能”,即与九大项目对应学生三项技能的培养,即市场调查策划技能、实地调查技能、市场分析预测技能;“一个综合技能”,即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综合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其中前三个项目是训练学生市场调查策划技能,中间三个项目为训练学生进行实地市场调查技能,后三个项目是训练学生市场分析与预测技能。九个技能项目呈现流线式项目序化,即这些项目是按照前后逻辑关系依次进行的,符合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同时又体现了真实工作流程。

项目准备环节。具体操作为:实训前6周,让同学自己去寻找委托商,洽谈真实项目。原则上尽量避免寻找学校周围的店铺,并鼓励学生多寻找企业类的项目。在此阶段,任课老师将全程服务学生,及时解决其遇到的各种困难。总体上看,此环节为整个项目体验中较难的一个环节。这就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客户和陌生人进行对话交流,磋商谈判。这对经贸类和营销类专业学生来讲,又是一个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并且这一环节契合了《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课程特征之一,即培养学生“人”的能力,即人际关系方面,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真实项目实施环节。

此环节实质上为《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训课程的主要部分,是整个设计过程的核心环节之一,也是历时较长一环,工作任务也较为艰巨。学生在项目准备环节中寻找到的真实项目,即委托商交给的调查任务,开始根据真实项目学习环节中所学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方案策划、确定调查方式与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分析调查资料、撰写市场调查报告等5个项目。从学生反映来看,进行实地调查这一项目任务的体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对他们自身交流沟通、与陌生人接近能力有相当大的锻炼。

(3)真实项目反馈与评估。

此阶段为学生的调查报告撰写完之后,向其项目的委托商反馈调查结果,并结合自己所学市场预测知识,对委托商进行简单市场行情的预测。同时通过委托商的评价,学生再回馈到项目学习阶段,根据此次真实项目体验,进一步检查自己在项目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从而得到升华。如果委托商评价良好,还可以继续为其服务,从而再次重复回到寻找项目阶段,以此反复。

原先的通过试卷展开考核的方式已经和现在的教学模式不相匹配,而本课程在教学模式探索中,考核主要以平时小组完成任务的质量为主,不同实训项目考核的具体分值比例(见表1)。同时,对于每一个实训项目本课程也都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这也是评分公平、公开的一个体现。这里有调查报告考核标准(见表2)供大家参考。在教学考核方面中,我觉得还需要继续摸索、探讨,寻求出更有效、更切合实际的考核办法和方式,如多个老师作为评委分别考核、学生小组之间互评考核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3.2各子真实项目流程设计:以市场调查问卷设计为例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项目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要以每个项目为载体,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和实践主线,通过市场调查项目的计划、实施、评价等多个环节来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优化教学过程。项目教学的一般教学流程如下图3所示(以市场调查问卷设计为例)。

(1)项目引入环节:教师呈现调查问卷设计职业情景,提出问卷设计的有关加工要求、生产条件与主要参数。

(2)知识铺垫环节:教师给学生铺垫和引入与解决完成设计调查问卷的有关概念、背景、理论知识和原理方法等。

(3)方案制订环节:学生借助查阅相关资料、手册,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完成任务书和实施方案、明确团队分工,教师要给予学生提供相关建议。

(4)项目实施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拟定的加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完成任务,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巡回指导并适时提供咨询和建议。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给出不同的解决任务的方案或策略,而且应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

调查的主要流程篇11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收回问卷数据均用Excel进行处理。共发问卷63份,回收有效问卷59份,有效率为93.65%,问卷信度9.182。

1.2.2座谈、访谈法

定期开展与项目首席专家、项目负责人、学科专家及国培学员的座谈与访谈,主要针对国培学科课程设计、学科体系构建、团队管理、学员培训过程实效等问题进行集中与个体讨论。

2调查结果与结论

2.1培训需求

在培训需求方面学员期望获得学历提升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3.1%;期望获得教学理念提升的有1人,占总人数的1.5%;想要获得教学技能和策略提升的有43人,占总人数的68.3%;希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13人,占总人数的20.6%。

2.2培训效果

培训效果调查中,6.78%的被调查者对本次培训不满意;认为本次培训一般的被调查者有27.12%;但仍有66.10%的被调查者对本次培训持满意态度。深入访谈中发现,培训者对培训中专家团队及领导团队比较满意,半数以上学员认为食宿网络等硬件服务方面有待于提高。在课程安排方面,有8.47%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33.90%的被调查者认为课程安排一般;持满意态度的被调查者有40.68%。通过座谈与访谈会了解到不满意态度主要原因是被调查者认为课程计划安排过多,影响了休息时间。希望能多一些灵活机动的时间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据统计,此次培训中有59.80%的被调查者认为对其遇到的问题解决方面的帮助很大;尤其是在实操技能、专业知识、专业理念、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等收货不小,30.2%的被调查者认为此次培训的内容对其在遇到的问题解决方面应该更有针对性一些。比如,每个学员特点、兴趣爱好不一样,希望专家可以有根据学员的特殊情况量身定制课程。据统计发现,认为指导教师对学员没有帮助的被调查者占总人数的5.08%,有32.20%的被调查者认为指导教师对学员的帮助效果一般,有62.71%的被调查者觉得指导教师对学员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座谈与访谈中了解到学员希望与课程专家、项目专家、“影子教师”实践指导教师等能有更深入,更长时间的沟通与学习。在讨论交流的机会与时间方面,有1.69%的被调查者认为讨论交流的机会与时间非常少;33.90%的被调查者认为讨论交流的机会与时间比较少;认为讨论交流的机会与时间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被调查者有64.41%。访谈中一名学员说:“我们上课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就向老师提出来,只要有问题老师就会让我们相互交流讨论,很快就能够明白了。”

2.3后勤食宿需求

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反映最多的是后勤食宿需求方面。在食宿需求上,有44.07%的被调查者不满意培训负责单位的安排;有32.20%的被调查者认为不是很满意;仅有23.73%的被调查者觉得比较满意。在配套实施方面,11.86%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负责单位并没有提供较好的配套设施;32.20%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负责单位提供的配套设施一般;有47.46%的被调查者对培训负责单位提供的配套设施比较满意。

3对策与建议

3.1基于需求分析的课程设置与调整

合理设置课程是课程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如何设置课程,设置什么模块的课程、采用什么类型的课程实施方法,是课程设置相关专家需要全面设计的。怎么样去设置一个好的课程,除了对该课程做深度调查分析以外,还需要考虑课程设计的需求,其中包括原则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课程设置既要体现以学习者(参训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又要给定作为教学主体的学习者应掌握的课程目标需求。此外,还应照顾教师当前的学习环境、个人愿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

3.2研修方式多样化、人性化

网络是现在社会一个重要的资源,要学会充分地利用互联网。自主研修班主任建立网络个人空间,撰写教研博客,收集学员实际教学成功案例、教学成果以供其他学员学习;收集学员教学科研常见问题,供学员分组讨论,专家班主任组织总结。研修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结合法,专题报告、参与式培训、案例评析、现场观摩、教育实践、网络研修等。混合研修如幼儿园小课题研修:①在线调研,学员自选或自拟主题;②在线立项,完成开题设计;③在线互相交流讨论;④幼儿园实践研修,补充设计;⑤上传小课题研修设计,各学员网上继续讨论,专家在线答疑。

调查的主要流程篇12

1.1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

水文地质调查可以了解地下水的种类,还可以了解水资源的深度,相关工作人员采用专业的调查方法,可以了解到水资源的分布、流向等。地下水资源一般分布在岩层之间,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层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另外,水文地质调查还需要分析地下水排泄情况,掌握水文地质参数,调查的内容包括给水度、渗透系数等。

1.2对水文地质进行正确的评价

水文地质调查的对该地区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利用专业的方法获得准确的数据,然后对该地区水文地质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在分析水文地质变化情况后,可以了解到水文地质对建设工程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具有预测的功能,可以帮助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水文地质调查可以分析出地质结构变化对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其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所以,调查人员一定要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保证水文地质评价的正确性。

1.3水文地质调查结合工程地基

水文地质调查可以了解到该地区水文地质情况,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所以,水文地质调查与工程地基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提高水文地质调查结果的利用价值,在实际应用时应以工程地基调查为主,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为建设工程提供精确的数据资料。水文地质调查可以了解到岩层水资源分布情况,调查人员应对地下水运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行大胆的预测,还要着重对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降低外界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1.4地下水位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相关人员要了解到地下水位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如果水位变化的幅度比较大,则需要制定出处理的措施。水文地质调查应确定地下水位的高低,然后制定出改善的方案。地下水调查采用的是动态分析法,考虑地下水流动对岩层的影响,观察其流动对岩层是否造成了软化等破坏性影响,这需要长期的观察。另外,以标准水位为界,超出或者不足的水位情况需要区别对待,在调查的过程中,还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与危害

2.1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地下水水位如果发生上升现象则很可能造成土地的沼泽化和盐碱化,这样的地质条件容易对工程建设产生较大的腐蚀,如果在一些土质相对疏松的地区,则很容易出现山体滑坡等自然灾难,同时也会造成建筑工程地基的上浮或者工程失稳等严重的后果。如果水文条件中的地下水水位下降,那么极易容易出现地基的下沉、坍塌和地表的裂开等问题,这样还容易污染到地下水或者造成地下水减少的问题,对周边的自然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地下水水位出现一些规则不明朗的上升和下降情况会造成工程建设地基不够稳定,随着工程的不断使用,有可能发生变形或者其他严重的后果。

2.2地下水压力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水文地质条件中地下水的压力变化可能使得地下水的正常的流动压力平衡被打破,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容易使得工程建设的场地发生地基低洼处突涌,管涌或其他一些严重的水文地质危害。

3水文地质调查方法与技术研究

3.1水文地质调查采用视频水位计法

目前水文地质调查中采用的视频水位计主要是采用视频处理技术对某个区域的地下水位进行自动的检查检测,上面安装有一个监控摄像机,它可以对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的拍摄,而后可以把拍摄到情况转变为该地区的地下水水位值。这种视频水位计法与现有的一些检测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它可以通过肉眼的方法直接进行数据的确认。视频水位计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自动的上下移动,一旦拍摄到水位后,就可以自动的识别水面的位置,而后根据拍摄的视频,查看水位表的刻度,最终确定具体的水位值。这样的一个过程会全部以数据的形式传给用户。

3.2水文地质调查采用指标流速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指标流速法越来越受到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自动测流的方面。指标流速法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地下水位的记录,由水位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计算求出断面的面积。我们可以假设水资源的流速与断面的平均流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这样的话就可以根据求出水资源连续的流量情况。至于水资源水位与断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可以通过测量求解出来的。对于平常用到的指标流速与平均流速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可以通过测量流量和流速求出的,而且它们两者之间要同时测量。在水文地质调查的指标流速法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想办法准确的测量水资源的表面流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平均流速。

调查的主要流程篇13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cycle in the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YANG Jin-yuan GAN Mei-chan LIANG Guang-bin LU Jian-chun

Department of Pharmacy,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me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Jiangmen 5290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PIVAS),and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PDCA cycle in optimizing the workflow of PIVAS.Methods Th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for the PDCA activities from July 2015 to June 2016,and the satisfaction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16 on the doctors,the nurses and the patients.The survey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and compared with the satisfaction survey data of clinical department and satisfaction survey data of patient in 2015.Results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rate was 97.92% in the clinical department,compared with 2015 increased by 14.92%,and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was 83.83%,compared with 2015 increased by 1.33%.Conclusion PDCA cycle is benefited to improve the workflow of the PIVAS continuously,which can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clinical departments and patient,and will contribute to assist the daily work of clinical.

[Key words]PDCA cycle;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Satisfaction;Effect

PDCA循h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及处理(action)4个阶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通过数据比对,找到最根本的问题症结,加以改正;对无明显成效的方面,及时总结经验、查找原因,力求在下一个循环中得到改进;是一个不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改进的过程[1-3]。近年来,PDCA循环管理方法被引进我国,不少企业单位应用PDCA循环解决其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其日常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4-5]。我院作为江门市区首家开展静脉药物配置服务的医疗机构,在静脉药物集中调配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随着医院药学工作向技术型的转变,如何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被提上日程。静脉药物调配工作对药师来讲是个全新领域,对药师提出了更高要求[6-8]。在这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院静脉药品集中调配中心(PIVAS)日常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如滴注时间的管理、药师业务水平不高、优化工作流程等,因此我院尝试应用PDCA循环解决PIVAS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优化日常工作流程。本研究通过满意度调查,探讨PDCA循环用于解决PIVAS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流程优化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我院PIVAS服务的17个临床科室在职的临床医师、护士以及在院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在职、注册医师以及护士(包括护士长和护师);②在院接受输液治疗、能自行作答的住院患者;③自愿参与本次研究。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对临床医师、护士进行问卷调查,2 d后回收问卷。2015年共发放问卷51份,回收42份,回收率82.35%;2016年共发放问卷51份,回收51份,回收率100.00%。对各病区在院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抽查,以现场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2015年共调查40例住院患者,2016年共调查52例住院患者。PIVAS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通过对临床科室和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获得数据,并对各项调查条目进行汇总分析。

1.2方法

PIVAS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通过对临床科室和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获得数据,并对各项调查条目进行汇总分析。参考相关文献[9]以及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根据PIVAS对临床的日常工作流程设计临床医务人员满意度表,根据住院患者关心的用药问题设计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1.2.1临床医务人员调查表 临床医务人员调查表分两部分,具体如下。①一般资料:包括科室、职称、专业、工作时间、学历共5项内容。②临床医务人员PIVAS满意度量化表: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并查阅国内相关文献[10-11]自行设计,满意度内容包括5项内容,分别为服务范围(2个条目)、工作流程(5个条目)、沟通交流(3个条目)、服务效果(6个条目)、对PIVAS的建议(自行书写内容),设3个选项,分别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计算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占总体的百分比。

1.2.2住院患者调查表 住院患者调查表分两部分,具体如下。①一般资料:包括科室、年龄。②住院患者PIVAS满意度量化表:根据本院实际情况,查阅国内相关文献[12-14]自行设计。满意度内容包括3项内容,分别为输液质量(4个条目)、输液服务(5个条目)、对PIVAS的建议(书写内容),设3个选项(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分别计算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占总体的百分比。

1.3统计学方法

分别计算各项目中各个条目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占总体的比率,以百分比的形式与2015年的满意度调查数据进行比较。

2结果

2.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分析

2015年共调查医生14名(33.33%),学历情况:本科12名(85.71%),硕士研究生2名(14.29%);职称:医师6名(42.86%),主治医师5名(35.71%),副主任医师及以上3名(21.43%)。2016年共调查医生13名(25.50%),学历情况:本科11名(84.62%),硕士研究生2名(15.38%);职称:医师4名(30.77%),主治医师4名(30.77%),副主任医师及以上5名(38.46%)。

2015年共调查护士28名(66.67%),学历情况:大专8名(28.57%),本科20名(71.43%);职称:护士4名(14.29%),护师15名(53.57%),主管护师及以上9名(32.14%)。2016年共调查护士38名(74.50%),学历情况:中专1名(2.63%),大专14名(36.84%),本科13名(60.53%);职称:护士13名(34.21%),护师8名(21.52%),主管护师及以上17名(44.74%)。

2015年共调查患者40例,其中第1次住院29例(72.50%),非第1次住院11例(27.50%),年龄段主要为21~70岁,占总名数的92.50%。2016年共调查患者52例,其中第1次住院23例(44.23%),非第1次住院29例(55.77%),年龄段主要为21~70岁,占总例数的82.69%。

2.2临床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情况分析

实施PDCA循环后临床医务人员对PIVAS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其中服务范围的满意度最为明显,提高了22.06%;其次是服务效果,提高了13.7%(表1)。

2.3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分析

不满意率最高的输液时间由原来的5.00%,降到3.85%,下降了1.15%。由于调查的住院患者中有一部分在住院期间未向医生提出退换药品要求,因此在退换药品此项中其他的占比较高(表2)。

3讨论

根据对临床医务人员以及住院患者的调查数据分析,临床对PIVAS的总体满意率(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总和)为97.92%,与2015年临床科室的满意度(83.63%)比较,临床总体满意率增长14.29%。患者对PIVAS的总体满意率(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总和)为83.83%,比2015年住院患者的82.50%提高了1.33%,提示PDCA循环对PIVAS日常工作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和工作流程的优化有一定促进作用。

本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例如M意度主要集中在基本满意,临床医务人员与住院患者对PIVAS的非常满意率依然偏低,其中,临床对PIVAS的工作流程不满意率较高,其次是PIVAS的服务范围。临床科室还提出一些问题,如临床医生提出PIVAS接收医嘱时间能否提前、希望改善缺药情况等;护士则提出尽量配合临床工作流程、配合护理工作需要、多与临床协调,统一退药时间,输液标签的签名问题等。关于临床提出接收医嘱时间和退药时间问题,因为医院信息系统和PIVAS日常工作的实际情况,接收医嘱时间较晚,且临床退药分2次退药,因此我院将继续协调临床合理调整接收医嘱时间和退药时间;关于缺药问题,我院会调查清楚实际情况,并根据临床的用药情况配备足够的药物供临床使用;关于输液标签问题,我院会规范全体药师的签名,使得输液标签更加清晰整洁。住院患者对输液时间的不满意率较高,问题主要集中在每天开始接受输液治疗的时间,由于全院住院患者较多,而且需要保证外科手术科室的优先输液,因此导致一部分患者输液较早,一部分患者输液较晚,我院会与其进行充分沟通,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并且合理调整输液配送时间。

通过问卷调查可见,PDCA循环对用于解决PIVAS日常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流程的优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静脉药品的调配流程管理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的改进以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不断解决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不断应用PDCA循环对PIVAS进行持续改进,使流程更加合理,PIVAS更加科学、规范[15]。笔者将在下一次的PDCA循环中以本次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工作流程以及服务范围不满意率较高)为依据,全体药师根据本次满意度调查中工作流程与服务范围中的条目(共7项)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投票,选择下一轮PDCA循环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订立目标,提出解决方案,进行新一轮的PDCA循环解决问题。

作为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PDCA循环在应用于解决PIVAS日常工作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引导药师找出工作过程中的首要问题以及次要问题,并逐步解决提出的问题。其应用于优化PIVAS工作流程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引导药师们分析各种工作流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逐步改善优化工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16]。通过应用PDCA循环改善工作流程的过程中,提高了临床科室的输液服务质量,同时提高了患者对临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有助于逐步改善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17-18]。

[参考文献]

[1]杨振宇,曾涛.应用PDCA循环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6,25(3):179-181.

[2]冯军强,郑万松,安琦,等.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和PDCA法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2):147-151.

[3]邢洁,唐蕾,李运景.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有效管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157-158.

[4]柳彩芳.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立意义与存在问题[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3):44-46.

[5]李义.PDCA循环法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5):142-143.

[6]黎菊凤,黄珈雯,吴晓松,等.PDCA循环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实践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6,32(4):490-493.

[7]周瑾,缪景霞,臧瑜,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实践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2,19(16):26-28.

[8]姬军生.病人满意度调查是医疗质量考评的重要内容[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20(1):49-50.

[9]田巍,赵晓光,王妍艳.满意度调查设计与服务质量评价[J].现代医院,2007,7(4):110-112.

[10]夏英华,郁红星,顾家萍,等.临床科室护士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服务满意度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9):92-94.

[11]张晓霞,卢秀娟,魏玮,等.6S模式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8):1392-1394.

[12]陈龙林.对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及实施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1):21-22.

[13]李保英,俸献珠.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5):163-165.

[14]陈攻,金新政.门诊及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5,18(6):12-15.

[15]伍晓刚,董晓明,范晓强.基于PDCA循环的医疗质量管理[J].医院管理杂志,2014,21(7):615-617.

[16]谢婧,冯铃,朱桂兰,等.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联合PDCA循环法在基层医院科室质量安全管理监管中的运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151-15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