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业需求实用13篇

社会职业需求
社会职业需求篇1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划分,应该以社会职业和社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基础。高职教育从内分类到专业设置不应按学科分类标准来设置,而应以社会职业需求变化分类为基础。其实质是社会生产与管理第一线专门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与细化为原则。以社会职业需求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依据,其目的是,让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职业需求发展相适应,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也有利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从粗放型的量的扩张向集约型的质的提高转变。

一,社会职业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

1.社会职业的内涵及特征

社会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社会性工作的类别。是社会分工体系中劳动者所获得的一种社会位置和劳动角色。社会职业是一种模式并与专门工作紧密结合,形成稳固的社会关系,它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具有社会性。人们为了生存必须获得经济利益,所以职业又具有经济性。职业意味着专门从事某项事务,它既体现出精神追求。又体现了一种物质追求。 职业发展的过程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也是个体精神价值、物质利益不断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个体获得更高的价值实现。职业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必须与社会工作岗位对接,使得个体在社会工作岗位上的才能、技艺得到自由充分的发挥。只有这样,才能被社会职业所接纳,从而不断创造出精神、物质财富。职业的内涵表明:其一;职业体现出专业的严密分工,演绎出现代意义上的职业门类。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追求,使得社会劳动变得专业化,不仅使整个社会被分为多个部门,各部门内多个单位组织也被分为多个职能部门。尽管各个部门组织活动目标与内容千差万别,却都可以将它们的职能标准划分为各种专门职业,从而形成了不同行业部门和不同社会职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础)。其二;职业体现了一种精神与物质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要求个体对它尽职尽责、无比忠诚。职业门类的增添和削弱使得高职院校的专业出现调整和增设,一些专业随职业岗位的消失而被淘汰,一些传统专业被赋予新的内涵,更有一批新兴专业相继产生。社会职业的变更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综上所述,社会职业具有如下特征:

(1)目的性:既职业以获得货币报酬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这是个体生存和谋生手段。(经济利益)。

(2)社会性: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事务,并与其他社会成员结成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而且具有顾客至上,遵循某种专业标准开展工作的性质。(职业素质)。

(3)稳定性:职业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形成的,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及稳定性(职业的稳定性)。

(4)规范性:首先,社会职业的从业者多数受过专门训练或掌握一定的专门技术。其次,社会职业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职业规范)。

(5)群体性:社会职业必须有一定的从业人数,既社会岗位群。(职业岗位群)。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劳动者所获得的一种劳动角色,是为了生活而从事的经常性活动,职业具有社会性,社会性是职业的本质属性,其实质是职业的社会需求,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主要依据是社会职业需求,它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础和依据。高职教育是“技术文化类”的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职业分类与变化不仅制约高职教育的专业种类和专业结构,也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口径和专业覆盖面。高职教育从内分类到专业设置,不应按学科分类为标准而设置,而应以社会职业分类为客观标准,其本质是根据社会生产管理第一线专门人才的需求变化来设置专业。“职业教育的历史就是人类努力学习如何劳动的历史”[1]高职教育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2]。是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准备的,所以,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以社会职业需求为依据,社会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办什么专业。

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内涵与特征

高职教育专业的内涵:根据社会职业分工需要,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整合学科知识、技术专业知识,紧密联系社会实践,分层次、分类别,进行专门知识的传授与训练,通过职业素质、道德规范的学习与实践,为社会承担人才培养,满足从事某种社会职业需要而设置的。高职教育专业的内涵强调的是,首先,适应社会职业需求,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满足受教育者就业的愿望。其次,根据社会职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方向,强调社会职业导向,强化教、学、训、用的实践性,强调职业训练,尽量满足未来社会职业需求。高职院校专业的内涵,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征;即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指南》文件指出: “高职专业设置要根据地区、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来设置专业。”[3]专业设置强调了以实际需要为主体,以社会职业为依据来设置专业。(强调高职教育专业的职业化、社会化与专业化)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特征;

(1)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职业需求性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按社会职业需求(服务对象)和技术领域的社会岗位而设置的,从其课程体系按排就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即以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设置课程”社会职业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社会职业岗位发生变动,而且社会职业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紧随社会职业发展变化而进行变更调整。但是,专业不等同于社会职业,却必须与社会职业紧密结合,既符合社会科技发展方向,又要符合社会产业结构变化;既要符合高职院校专业科技发展方向, 又要与社会职业发展同步。所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强调社会职业需求。

(2)高职专业设置稳固性与灵活性

首先: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对专业的形成和发展、完善并逐步形成特色专业非常重要。如果专业设置发展过快,变化过于频繁,缺乏相对稳定性,就不可能逐步发展专业,形成成熟和特色的专业,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考虑职业教育的连续性和周期性,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性。社会职业与职业岗位纷繁复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它们又都处于不断变化中,高职院校不可能为每一个社会职业岗位或者每一种职业分别设置相对称的专业。所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职业岗位覆盖面必须宽泛,考虑社会岗位需求因素,教育市场生源因素,院校教育资源因素。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专业设置的稳定性。

其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该保持灵活性的原则,因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和开放性特征。依据高职教育内涵,为适应社会职业需求,为社会培养需要人才,满足受教育者的就业愿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经济活动方式和手段不断变化,新兴的社会职业岗位,谋生手段层出不穷,社会上的产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决定就业结构,就业结构取决于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所以,除了保持专业的稳定性还应根据动态的社会职业需要及时设置调整专业,保持专业的灵活性。做到专业与社会职业相呼应,专业与企业需求相对接,专业与职业岗位相挂钩。

(3)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首先,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必须解决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它必须针对一定的社会职业范围,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做好原有专业的更新改造和新专业开发两方面工作,确定好专业的主要岗位群,有针对性的设置专业。虽然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职业不可能一一对应,但至少一个专业设置可以覆盖若干性质相近的专业。让专业设置始终和社会职业需求紧密结合。这样就会避免所设专业和社会职业需求脱钩、设置面过于狭窄、囤积毕业生的现象。美国的社区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他们在专业设置方面明确提出以社区经济发展为目标。美国社区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为所在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专业设置紧盯社区经济发展这一职业范围。

其次: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目前,科技进步和社会产业结构变化迅速,社会职业岗位及其内涵变动非常频繁,对高职教育及人才的适应性能力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要注重培养目标的适用性。在进行专业分流时,要使专业具有对社会职业岗位发展适应性,社会职业需求变化的前瞻性,及学生就业的宽口性,使学生有就业弹性,不会因为社会职业的内涵变化失去自身的工作能力,在专业设置时应该使学生具有在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社会职业需求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基础。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具有社会需求性,职业的社会需求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职业必须协调、适应、互动而共同发展的。所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以社会职业为基础,但是高职专业不等同于社会职业却与社会职业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社会职业的专门分工又要依据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特征。一个专业可能是一组相关社会职业的集合,专业的核心要素要与某种社会职业需求相对应,专业的实践教学要与社会职业的劳动过程、社会环境相一致。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教育模式、社会职业三位一体。构成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社会职业是专业设置的基础,教育模式是教育的内涵,专业是具体表现形式,三者构成了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专业设置和教育模式是为社会职业服务的。高职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准备,所以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社会职业需求为基础。

二.根据社会职业需求变化,调整高职院校专业

1.社会职业分工决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总类和专业结构

由于高职教育是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必须依据社会职业的需求来设置,否则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虽然高职专业不可能与社会职业一一对应,但至少是一个专业设置可以覆盖若干性质相近的社会职业。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划分大多是依据职业分类,一个专业包含几个职业岗位。应该针对职业岗位设置专业,对于就业相对稳定需求量较大的岗位,可以每个行业岗位设置一个专业,对于变动性大的行业具体岗位,但需求量不大,岗位比较密集的职业岗位群,可以根据岗位群设置专业,有利于毕业生在该岗位群内不同岗位之间选择或变更岗位。这样将扩大专业的社会需求面。

2社会职业门类制约高职专业口径的宽窄

社会职业门类和劳动专门化,是专业存在的前提,而专业口径宽与窄又是社会职业劳动的复杂程度所决定。人类社会实践经验证明,越是先进的社会部门和行业,专业化程度就越高,越是专业化强的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也越高,不经过系统的专门化职业训练是难以胜任的,面对这样的职业要求,其专业面就不能过宽,专业就应窄些,目前开设的一些专业,不论口径的宽与窄,起决定因素是职业的社会分类及其发展变化程度。

3社会职业门类的变化影响高职专业设置的调整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职业岗位发生变动,而且职业的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社会职业岗位的演化轨迹显示是第三产业职业门类不断变化更新增加,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在缓慢中有增长,许多传统产业如轻纺、冶炼和保管等行业作用日益减小,而一些新兴行业如电子、材料与能源、旅游、营销等社会职业日趋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旧的职业岗位在消失而新的职业岗位在不断涌现,社会职业岗位及其内涵的变化,对从业人员的技能、知识和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高职专业设置来说,也要适应这一变化,不断更新和调整专业。

结束语:总之,社会职业需求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础。社会职业的发展、演化,要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为适应社会职业的发展而调整,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职业需求相适应。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注释:

社会职业需求篇2

一、社会需求

表现为行业、地区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的选择导向作用,即用人部门的认可和评价因素。经济发展的梯度性使得劳动力市场呈现不同的社会需求态势,地区、行业或产业的需求信息更多地具有不对称性,所以职业教育的模式和内容不能“大一统”。例如,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结构呈“金字塔型”,对熟练劳动者的需求较多,但另一方面对能给地区经济或行业发展注人活力的“精英”的需求也比较迫切。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结构呈“洋葱型”,对熟练劳动者的需求较少,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提升。而发达地区或新兴产业领域,劳动力结构为“纺棰型”或称“橄榄型”。很显然,社会需求制约着职业教育的供给,劳动力的流向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专业(课程)设置。社会需求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分工和技术进步的需求

职业教育为进入职业领域的个体做准备.因此,社会职业的产生与发展导致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职业教育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化和规模的不断加剧,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倾向,职业教育不再被理解为某类群体所应当接受的具备“一技之长”的教育,而成为现代人所必须接受的“生涯教育”。

职业教育适应社会技术进步的需求.主要是通过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来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即技术进步导致产业部门所需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使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革,并导致职业教育随之发生变化。

2.社会经济结构的需求

纵观职业教育史与人类社会经济史,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层次结构等问题,均受制于经济结构。当社会经济结构的多种要素发生变化时,对职业教育的规模、体系、专业、课程、教学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然,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结构也绝非消极地适应,它同样具有能动的作用,表现为职业教育通过推动科技进步,使社会的经济体制、经济组织、经济管理等发生变化,推动经济结构向更为合理的方向转换。

3.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labormanetsegmentation)~论,劳动力市场可区分为普通劳动力市场、职业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三种。前者被称为二级劳动力市场,后两者被称为一级劳动力市场。就一级劳动力市场而言,职业教育及其资格认定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条件。又由于教育和培训对三种劳动力市场分割中职业的向上流动性都有积极影响。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事实上成为使劳动力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流动、不断获得提升机会的推动力。

二、个人需求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一直是游离于正规教育体系之外的一种“等外”的或“边缘化”的教育,在“一条龙”的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发展“主线”之外,它是所有学习者无奈的选择.只有到了无法继续升学的时候,人们才会迫不得已地转入职业教育体系。因此.职业教育从根上、从学习者的心理上,最初就是“弱势的”.它极大地压抑和扭曲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发展各不相同,以及劳动工资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选择。一些学生受个人兴趣、爱好、家庭及舆论影响,只注重利益取向,不顾及个人的能力趋向,导致专业供需的结构错位,主要表现为“学生愿学的,企业需求量小;企业需求量大的,学生又不愿意学”。所以职业教育要将社会需求与学生的个人需求,即学生个人兴趣与能力结合起来考虑。学生的择业倾向和意愿,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学习的动机和效果.也影响了职业教育的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平衡关系。所以,发展职业教育不仅需要国家的高度重视,还需要引导和激发社会的相关学习需求。

三、基于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观

1.确立面向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以社会大众的需求为出发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日益专门化,众多职业对劳动者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大众对掌握职业技能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因此职业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必须关注个体的终生发展.培养个体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职业教育应当是终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也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2.职业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为目的,以就业为首要目标

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变革中.人们的择业观、社会价值观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需要职业教育要时刻关注社会的需求和变化,应按社会的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不断地更新内部机置和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及教学组织等方面都要满足市场的需求。

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观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由于社会需求制约着职业教育的供给,劳动力的流向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而劳动力结构不对称性.使学校无法提供“适销对路”的专业“产品”以满足动态性的社会需求。所以,为确保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获得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认可,职业教育就必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4.突出行业特点,创办特色学校,进行特色教学

职业院校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行业的特点来对自己进行定位,要打造专业品牌,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创办特色学校,进行特色教学。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上,要根据本地区的用人情况或跨地区的用人方式,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设置课程。应该明白的是,我们的“产品”能否满足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是需要通过市场来检验的。

社会职业需求篇3

一、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工,是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不同部门,以及生产中的不同工序配置不同的劳动力,实行分工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分工就其内容来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劳动本身的划分,即统一的劳动过程分解为不同的部分,这是分工的客体方面;二是劳动者的划分,即劳动者分解为不同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地固定在不同的劳动活动中,这是分工的主体方面。一切分工都是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的统一体①。社会分工可以划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两类。前者是指根据生理特点以性别、年龄的差别实行的劳动分工,后者是指根据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需要进行的分工。社会分工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生产力这个人类社会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正是通过社会分工转化为渗透社会一切方面的巨大推动力,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社会的分工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和专门化

职业教育为进入职业领域的个体做准备,因此,社会职业的产生与发展导致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而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也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职业既非从来就有,亦非永远不变,它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而改变。

原始社会的人类劳动能力很低,分工主要是性别分工,而不是社会分工,既无职业,也无职业教育。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及商业的社会大分工出现,商品交换逐步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出现分工。因此,中外奴隶社会及以后的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加剧使职业教育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以发展,既有培养政府官吏、自由职业(如律师、医生)的职业教育,也有培养手工业艺人的学徒制教育。前者融合于以政治伦理教化:为目的的国家教育系统中,后者则隶属于家庭、作坊或行会,都反映出当时职业教育的非独立性和非制度化。

近代社会的分工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工场手工业、机械大工业和生产自动化三个阶段。产业部门的分工日益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同一产业领域中日益分裂出越来越多的独立部门,这种趋势造成社会分工日益细微化和精专化,社会职业具有独立的专业化的特征,职业流动机会不断增加,职业等级观念渐趋消失。各种职业提供的服务在市场。上互相竞争,职业的价值取向也以市场为导向。

与社会分工与职业发展的规律相一致,近代以来工业社会中的职业教育逐渐走向独立化与制度化,职业教育成为现代学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与职业分工的门类和技术结构相适应,分化出系统的专业设置和层次结构。而且职业教育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化,规模不断加剧,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倾向,职业教育不再被理解为某类群体所应当接受的具备“一技之长”的教育,而成为现代人所必须接受的“生涯教育”。

(二)职业教育由服务于“自发”的社会分工走向推动形成“自主”的社会分工

1.“自发”社会分工阶段:职业教育的等级性、入口性和片面性。原始社会的分工是原始自然分工,此时期不存在专门的职业教育。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分工为马克思所谓的旧式分工。在这种分工中,人是被动的、不自主的、不自由的,这是“自发”的社会分工。与此相适应,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职业位置主要通过直接继承而来,子承父业是普遍现象。甚至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在劳动力基于不同的技术和教育进行分工之前,阶级结构的复制也完全通过资产阶级后代对物质资本的继承来完成。在这种历史背景中,职业教育处于国家教育系统之外,不被正规的学校课程所接纳,并且与家庭、作坊或行会的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培养社会下层劳动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在现、当代社会,社会分工的差异不再取决于出身,而日益由个体自身能力及其受教育水平决定。个体的地位、收入也日益依赖于其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而这个位置与个体接受学校教育年限数和所获得的教育证书密切相关。当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作为一种机制分配个体进入到阶级结构中,并将这种阶级结构合法化。因此,教育代替出身成为当代社会分工的主要机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学校教育对社会分工产生深远影响、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并没有取得与普通教育尤其是学术教育同等的地位,并且成为那些在学术教育系统中所谓失败者的收容所,而且职业教育系统中的毕业生在社会分工中处于社会的下层。这也是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为人所诟病的重要缺陷。与此同时,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只注重培养和传授个体进入某一职业的“入门技术”,忽视个体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致使个体被终生嵌入某种低层次职业当中,造成个体发展的某种片面性。

2.趋于“自主”的社会分工:职业教育持续推进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社会将要消除“自发”的分工,成为自主分工,即消灭人类劳动分工的固定化,消灭人们终生束缚在狭隘劳动中的现象。职业因此具有双重意义,即包含对己谋生和对群服务的作用,职业同时适应社会分工制度和人的发展差异的需要。相应的,职业教育也具有“对己”和“对群”的双重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日益专门化,众多职业对劳动者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因此职业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必须关注个体的终生发展,培养个体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当前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1999年4月在韩国首都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职业教育大会的主题即是“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此次大会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之时,在经济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全球化,信息和科学技术飞快进步以及从业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的形势下,为了研究职业技术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及如何回应而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科林·鲍尔在会议上作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前10年计划”报告,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不应该仅仅是‘需求驱动’,也应该由‘发展需要’来驱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应是人的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应能使社会所有群体的人都能人学,所有年龄层的人都能人学,它应该为全民提供终生学习的机会”②。这次大会慎重地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应当是终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多学科的特点,是培养合格创造性劳动力的一种重要教育系统。可以说,当代职业教育应当越来越成为推进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不断加强个体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自主性。

二、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方式。它具有三种内涵:(1)组成国民经济的要素的内容、性质和特点;(2)国民经济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方式;(3)国民经济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用方式的变化。经济结构的构成要素相当复杂,我们习惯上将经济结构分为生产结构(包括农业结构、工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业结构、投资结构、商业服务业结构等)、进出口商品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人民生活消费结构、教育结构、地区经济结构、企业规模结构等③。因此,教育事业,包括职业教育自身的结构,都是经济结构的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需要透析二者之间彼此联系、制约和促进的本质与方式,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学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一)经济结构决定和制约职业教育的结构

纵观职业教育史与人类社会经济史,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包括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层次结构等问题,均受制于经济结构。

人类经济结构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于复杂与成熟程度的不同,会影响职业教育的一些根本性特征。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经济尚未形成结构,社会以简单劳动为基础,因此也不存在职业教育。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功能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中的生产结构不断地分化并定型成为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部门,而社会分工的加剧也使社会的职业结构得以确立和发展。伴随着上述经济因素的变化,技术结构也不断成型。但古代社会经济结构的低水平,决定了职业教育不可能成为大规模的学校教育,只要附设于手工作坊,即可满足生产力培养的需要,而生产技术的低下也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中科技含量的不足。当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成型之后,社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迁使职业教育出现学校化的倾向,专业设置基于产业需要而大大地拓宽,课程开发和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相适应和协调,科学技术含量日益增加。而且,职业教育在层次结构上也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并日益重视中、高级水平的职业教育。

当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多种要素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产业中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就业结构中脑力劳动比例的不断增加;技术结构中高新技术比重的日益增加,并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等等,都对职业教育的规模、体系、专业、课程、教学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职业教育培养经济结构的管理者和劳动力,使经济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

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结构同样具有能动的作用,表现为职业教育通过推动科技进步,使社会的经济体制、经济组织、经济管理等发生变化,从而在整体上促使经济结构得以发展变化。当然,这完全要诵过人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中介来实现。可以说,职业教育通过为经济结构的发育提供优质的劳动者和管理者,使他们与经济发展的实践相吻合,从而使人的意识对经济结构的发育发挥优化的影响,并因此推动经济结构向更为合理的方向转换。

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结构绝非消极地适应,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历程便证明职业教育本身对于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近现代德国就得益于职业教育这一秘密武器。当它首次设立职业学校时,并不比英、法等国发达,但其在职业教育上的先行,最终使其生产力得以发展。这可以说明,职业教育是动态地适应经济结构的要求,并且对其产生能动作用。 三、社会进步

技术,从广义来说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人类的技术进步采取渐进和跃进两种方式,并且明显地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即“技术革命”。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技术进步——产业的发展与改造——新兴产业的出现、传统产业的改造、落后产业的淘汰④。

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技术进步的需求,调整和改革自身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主要通过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来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即技术进步实际上首先导致知识扩展,使知识更新加速,从而使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对技术与知识的创新,这种变化会使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革,并导致职业教育随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技术传播、扩散和创新又要依赖于人力资源和与之相伴的教育,因此,良好的职业教育会大大推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一)职业教育需要适应技术进步的趋势,培养产业部门需求的人才

技术进步导致产业部门所需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发生变化,从业者必须不断提高其知识和技术水平,职业教育对此要做出积极而又妥善的回应。

1.职业教育逐渐向高层次发展。技术进步不仅使产业技术结构发生变化,也导致了以高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部门不断涌现,如核工业、电子工业、生物工程、航天工程、海洋工程和新材料、新能源工程等,这些都促使培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必须向高层次发展。

西方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构成的持续变化,导致对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技术专业人士的需要,甚至在传统经济部门如农业,以及在快速增长的服务部门如广告,也产生了对介于学术性专业人士和手工工人之间的人才类型的需求。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只有零星的高职学校,时至今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样提出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并且使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产业部门的内部培训不断加强。20世纪60年代之后,企业日益重视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并且将公司职业培训与工作环境中的学习相结合。如日本广泛开展的企业内培训,是二战后提高其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重要举措。由于日本的许多大企业,大都实行终身雇佣制,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设备更新频繁、技术竞争激烈的现代,工人所掌握的技术和技能往往会老化,跟不上新形势。日本通过企业内教育解决这一问题。日本在企业内所实施的各种教育和训练,是以培育新工人、技术员、监督者、管理者、经营者的顺序开始的。其特点有三:一是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并在生产过程中开展教育;二是为已就业人员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三是将企业内教育作为企业的一种“经营工具”。

(二)职业教育需要适应劳动力的部门转移

人类技术进步的趋势总是机器代替人力劳动,因此,技术进步也总是造成在生产规模不变时,生产领域所需要的劳动力逐渐减少,多余的劳动力需要从该生产领域中转移出去,并且可能会被生产规模扩大的产业部门、新兴的产业部门和其他服务部门所吸收。在人类技术发展史上,劳动力曾经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从工业部门转移到服务业部门。当代社会新技术革命的纵深发展,使一大批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应运而生,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使从业人员不断从传统产业部门流向新兴产业部门,尤其向知识、信息产业部门转移,这使人们的职业变换、人才流动都变得异常频繁。

从历史发展来说,在农业人口大量向工业部门转移时,职业教育便进入学校教育系统,并且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体系和结构。在当代社会,劳动力的转移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比如我国当前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便涉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在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中也涉及这一问题。

(三)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进技术的传播、发展和创新

职业教育和培训对技术的传播、发展和创新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方面通过培养人才得以完成;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将教育与企业结合,实现“产学合作”或“产学研合作”来推动这一进程。

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大量培养各级各类劳动者,使其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并且将其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这本身对于技术的传播、发展和创新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与此同时,各职业学校在与企业、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的合作中,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个体而采取“产学合作”和“产学研”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不断更新职业学校自身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将职业学校自身的科研力量和科学成果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推广,这对于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传播、发展和创新的渠道。

四、劳动力市场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何谓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并且协调就业决策的市场称为劳动力市场,它是以一定的工资率将工人配置于工作岗位。这种配置不仅符合个人的需要,也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企业、行业、职业和地区。因此,为人们未来工作做准备的职业教育,必须考虑社会工作何以能获得,以及人们怎样被配置在这些工作中的原理和现实。

(一)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现代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大量不同种类的产业部门及其子部门的存在,又形成种类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理论,劳动力市场可区分为普通劳动力市场、职业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三种。第一‘种又被称为二级劳动力市场,后两者被称为一级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力市场不要求任何特殊的知识技术和严格的准人条件;这里的劳动力与经济的低技术部分联系最紧密;雇主通常找寻那些用最少量的训练便能工作的工人,且不一定存在长期合约;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水平低,个人升迁机会极少。而一级劳动力市场则针对不同的产业及其中的不同职业,它要求劳动力拥有产业需要的专门技术;进入此市场必须具备从经过认可的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相关知识技术;市场管理非常严密,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升迁机会多。

(二)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之间流动

个体与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关系体现为就业和转业两方面。其间,职业教育有三重任务:一为个体进人工作环节做一般性准备;二为个体从事哪种职业做准备;三为个体在工作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做准备。这三项任务又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组成密切相关。其间,职业教育决定了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

就一级劳动力市场而言,职业教育及其资格认定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条件。又由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劳动力市场流动性有着巨大影响,因此,教育和培训对三种劳动力市场分割中职业的向上流动性都有积极影响。这已被一些实证研究所证实*。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事实上成为使劳动力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流动,不断获得提升机会的推动力。

对以上几个问题的研究说明,社会需求对职业教育而言异常重要,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仍然值得我们继续深入地分析。

[注释]

①解战原.当代社会分工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35.

②周满生.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述评[DB/OL].http://www.moe.edu.cn/moe—direct/fazhanyjzx/173.htm,1999.

社会职业需求篇4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涵盖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它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其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实现“城乡一体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内在要求需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经济发展需要大量有技术的工人,而中等职业教育正是培育产业工人的摇篮。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及原因分析

(一)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不足,有技术的劳动力人数达不到用工单位的需求

1、多种因素导致中等职业教育生源不足

(1)受观念制约,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次等教育”

①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其家庭背景相比普高学生处于弱势

现在的社会风气是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盛行,中等教育文凭对用人单位来说也不再具有吸引力,家庭条件稍好的学生和家长宁愿花大价钱读普通高中,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未来。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体是农民子女和城镇工人家庭子女。这些家庭一般都是低收入家庭。

②高校扩招引导大部分生源流向普高,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形成冲击

扩招以后,很多成绩差的学生都能读大学,激发了不少人读普高的积极性。“重点高中热门楼,普通高中敞门留,职业高中上门求”的顺口溜可见一斑。

(2)部分农村家庭受经济实力制约,大量未成年人过早流入劳动力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多数,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

2、企业对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需求大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与社会保障部《2009年度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图)》报告看,从用人单位对技术等级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约占总需求人数的50.5%,主要集中在初级工、中级工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43.5%。从供求状况对比看,企业对于高级工、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一级)和技师(职业资格二级)、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处于高位,高技能人才依然炙手可热。

表1.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

技术等级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人数(人次)

需求比重(%)

与上年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

求职人数(人次)

求职比重(%)

与上年相比

求职变化(百分点)

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与上年相比供求变化

初级工(职业资格五级)

4021149

19.2

+0.1

4352861

19.0

-0.3

1.38

-

中级工(职业资格四级)

1933518

9.2

-0.8

2055427

9.0

-1.0

1.39

-

高级工(职业资格三级)

715456

3.4

-0.3

640746

2.8

-0.1

1.57

-0.11

技师(职业资格二级)

387341

1.9

-0.2

279535

1.2

-0.1

1.84

-0.17

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一级)

155782

0.7

-0.2

110276

0.5

-0.1

1.86

-0.07

技术员(初级职称)

2197664

10.5

-0.3

2267548

9.9

+0.2

1.42

-0.09

工程师(中级职称)

953068

4.6

-0.2

961770

4.2

+0.1

1.44

-0.13

高级工程师(高级职称)

198762

0.9

-0.3

137596

0.6

-0.1

1.90

-0.15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

/

/

12124897

52.9

+1.4

/

/

无要求

10370561

49.5

+2.1

/

/

/

/

/

合计

20933301

100.0

/

22930656

100.0

社会职业需求篇5

一、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一)加大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针对具体岗位要求,高职培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弊端日益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也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以适应市场需要为导向,培养的人才以最大限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为目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主题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顺应市场对人才需求做出的必然调整,是市场需求与学校教育相互作用的必然趋势。

(二)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产学研合作,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工学结合是一种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过去学校培养的学生到企业就业往往还有一段适应期,由于不熟悉企业的生产情况,不能直接上岗,企业还要根据不同的岗位进行再培训,一方面企业增加了培训成本,另一方面培训期间一般学员的待遇较低,学生不稳定。而订单培养模式,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到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实现了就业与上岗的“零距离”,解决了就业与上岗的矛盾,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证,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的多赢。

(三)落实顶岗实习半年要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切实落实高职学生学习期间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能够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进而提高就业能力。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积极强化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并借助校企合作的管理平台,积极探索顶岗实习半年的有效实现方式。通过顶岗实习,有效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建立科学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

(一)建立高效的“双师”的职业指导队伍,带动学生职业发展

首先,高职学院应组建一支由“双师”结构的职业指导教师团队,同时聘请企业人力资源师或者企业技术人员,对高职学生共同进行职业指导,这将是我国高职职业指导团队建设的必然趋势。高职学校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教师绝大部分为行政人员、班主任或辅导员,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兼职做就业指导工作,专门的、稳定的职业指导队伍还有待完善,学校内部的职业指导老师基本上没有企业经历和经验,在进行职业指导时往往缺乏时效性、前瞻性,职业指导效果不明显。校企合作以校内外的实训基地为载体,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敬业奉献精神,同时也为职业指导提供了十分难得平台。

其次,引进来,将企业文化贯穿到职业指导课堂教学和实训各环节中去,使学生提前使用企业的文化作为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促进学生职业成长的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又常常被许多职业指导师所忽视。让学生体验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使学生充分理解企业文化与专业技术之间的重要关系,有利于高职毕业生更有效地发挥专业技能。

再次,把企业员工务实培训方式引入职业指导中,目前高职学校职业指导课内容空洞,带有职业特点的内容很少;教学形式没有延伸到人才市场和企业中,师生对人才市场动向不敏感,也可以说是不关心。尤其对职业生涯设计、求职岗位说明书、人事等专业词语知之甚少,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人才市场要求。为此,应当借鉴企业培训课程外包模式,从企业角度出发建立职业指导课程模式,才能有的放矢地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

(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职业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某一职业或岗位具体能力的养成,这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格外重要,包括职业道德养成、职业意识养成、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专业技能培养过程中,让学生具备积极乐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相关知识,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发展、职业适应、创造和问题解决等多方面的能力。在高职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主要侧重“常用”和“特殊”这两类知识,对于大量的一般知识则要根据个人特点和专业需要而有所取舍。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的创新精神、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等。

(三)利用先进手段,提高认识,拓宽就业指导的前进之路

我校的每个学生都配有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充分利用便捷的通讯手段、工具对我校学生开展全方位的职业指导。如通过飞信、博客、电子邮箱等方式,为学生在职业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帮助在校学生及时了解我国劳动力市场对高职学生的需求动态、具体指导学生进行简历制作和就业信息的搜寻和引荐等工作,保证了各种就业信息的准确、及时、高效的提供给学生,使其能较早确定将来事业发展方向,能够提前进行就业前的准备,引导学生调整好职业的满意度和期望值。这些工作使我院的职业指导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层次化,我们要积极探索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加大改革力度,办出高职教育特色,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是社会评价学校的重要尺度。因此,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重心,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从传统的办学观念向现代教育理念转变,从以学科理论知识为中心向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中心转变,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这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吴健智. 对高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 改革与开放,2010(8):162.

[2]毛雷. 专业教师如何做好高职生的职业指导. 中国校外教育,2009(2):136.

[3]李菊顺,何春花. 试论高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 新课程研究,2010(5):152.

[4]徐琳. 职业指导理论与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 职教文论,2010(12):66.

[5]励梦普. 对高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教师,2008:(22).

社会职业需求篇6

色彩搭配师职业在发达国家已相当成熟。日本有近40万名色彩搭配设计师;美国、英国的色彩设计公司都拥有一批专门的色彩设计人员,专业色彩搭配设计师活跃在流通、建筑及环境企划、室内设计、广告和服装设计等行业。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刘康介绍说,目前我国从事色彩搭配设计的人员约30万,但仍供不应求。我国时尚产业很多企业为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都急需色彩搭配方面的专业人才。设立色彩搭配师这一新职业,可以满足企业的新需求,促进商业企业的新型营销,提高城市与建筑的色彩规划水平。

电子音乐制作师:数字化的音乐制作人

当前,随着多媒体数字产业的飞速发展,音乐与科技的相互渗透迅速向音像出版业、影视业、娱乐业延伸。社会对集音乐创作、演奏、制作于一身,兼懂音乐和计算机技术的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电子音乐制作师以计算机等相关设备为主要工具,从事电子音乐创作、录音和制作,可以为广播、影视、广告、动漫、游戏等制作音乐。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等都将多媒体数字艺术产业作为新兴重点产业进行扶持。

目前,我国电子音乐专业人员达十几万人,电子音乐人才成为职场上的“新宠”。但从业人员计算机技术和音乐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市场混乱,严重制约电子音乐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刘康认为,电子音乐制作师这一新职业的设立,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音乐人才,推动我国电子音乐事业的发展。

劳动关系协调员:促进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劳动关系是重要、复杂的社会关系,由于缺乏成熟的调控机制,我国劳动争议和违法案件数量近年来持续增长。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即将实施,社会对协调劳动关系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但目前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与之还很不适应。

劳动关系协调员是指从事劳动标准的宣传和实施管理以及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协调、促进劳资沟通、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等工作的人员。目前,我国专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已达数十万人。

据刘康分析,劳动关系协调人员是用人单位和员工双方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的最基层承担者,需要具备劳动关系和劳动保障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娴熟的沟通与交流技能。设立劳动关系协调员这一新职业,对于增强其解决劳资问题的能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厨政管理师:促进餐饮业转向科学管理

厨政管理师是从事餐饮厨房生产与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餐饮业蓬勃发展。2006年餐饮业零售总额超过1万亿元,从业人员近两千万人。但目前餐饮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与厨政管理水平较低有密切关系。我国餐饮企业的厨师长、行政总厨约45万人,大多是从厨师岗位上成长起来的,习惯于经验型管理,制约了我国餐饮业的发展。

刘康说,设立厨政管理师这一新职业,制定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开展规范化的培训,目的是为提高厨政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促进我国餐饮业从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

品酒师:提高酿酒品质的关键之一

社会职业需求篇7

Building a Commun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on Social Needs//Jiang Xinge, Niu Dongyu

Abstract In this work, the statu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mong the social services in China was analyzed, and the experiences of commun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analyzed as well. After 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uthor put forward a specific proposal of building a commun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mplementing measures to promote fairness in education, and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promotion.

Key words community college; equity in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Author’s address Guangzhou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Guangzhou, China 510430

教育奠定了每位公民公平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教育公平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是非此无彼、由此及彼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当前中国和世界各国一样,社会管理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需要统筹现实社会管理和虚拟社会管理,需要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其他国家经验教训,结合区域职业教育和社会管理工作实际,面向未来有所创新、有所前进,从观念、创新、机制等层面思考社会管理与国民职业教育的密切关系,通过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提升社会管理文化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向专业化、科学化发展。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广州和现代化大都市的必然要求。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分析发达国家社区职业教育经验,对比教育投入的成效,借鉴部分地区发展教育的方法,对症下药,建设区域化职业教育,使广大人民“学有所教”,解决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的深层次矛盾,实现社会建设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 融入社区发展,建设职业教育社区学院

国之本在民,民之本在智――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的大事。作家雨果说:“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中山大学蔡禾教授题为“利益诉求与社会管理”的讲座归结整个社会进入一个矛盾凸显期,出现不断增长,规模居高不下,劳资纠纷形式不断升级等问题。政府在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上是有限的,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对于矛盾不能用强制压服的方法去解决,多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少数人闹事主要原因是对于群众缺乏教育”,“需要在群众中间进行生动、切实的教育”。在中国革命初期,举办的工人夜校,将广大工人阶级团结到党的周围;在建国初期举办的扫盲班,极大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激情。这些在于引导、在于调动的成功的做法,对今天解决社会管理问题不失为好的借鉴。

当前的发达国家就非常重视社区教育,如美国的社区学院(设在社区中心,为社区服务,故称之为社区学院)遍布全国的各个学区,具备独特的发展格局与办学特色。目前已发展到1 200多所,学生在册人数达到了650万,约占全美大学生总数的50%以上。社区学院承担了中学后教育、职业教育、各类培训的功能,力求为所有求学者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为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创建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德国的初级技术学院目前也有850所,占其高等学校总数的一半左右。日本的短期大学也有大约600多所,学生人数达190万人。澳大利亚现有64所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主要集中在西南威尔士(10所)、昆士兰(14所)、维多利亚(20所)和澳洲西部(11所),占到总数的86%,教育功能丰富。澳大利亚1973年成立了技术与继续教育咨询委员会,对进行职业教育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实施管理[1]。

根据国外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调查,社区学院由于学制短、收费低、就业容易、实用性强,因此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美国,从1995年开始,由诺埃尔-列维茨公司承办学生满意度调查,2009年的调查报告显示社区学院的学生满意度相对于往年略有提高。与其他学生相比,两年制社区学院学生的整体满意度(60%)和忠诚度(70%)最高。在澳大利亚,由教育、就业和劳动关系部(DEEWR)出资,进行最典型的高职学生满意度调查《学生学业成效调查》。其中2009年的调查结果显示,89.1%的毕业生和84.6%的模块完成者对培训的整体质量感到满意;在职学生中有20.9%的毕业生和9.5%的模块完成者承认,通过培训他们获得了更高的职位;还有72.0%的毕业生和54.2%的模块完成者认为培训使他们获得了相关工作。各地方企业和劳务人才市场也纷纷看好这类学校的毕业生,使得高等教育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的今天应该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现有广播电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区高等教育,将高等教育做大。通过在社区发展各种短期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依据各地的发展需要,设置对接区域经济需求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本土人才,为本地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管理上可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管理经验,成立社区学院委员会,成员由市长任命,一般为10人左右,包括教育、工商、社会工作者等各界人士。社区学院委员会设立日常工作办公室,进行总体协调服务,包括与地方政府联系、争取资金、为学校拨款、提供升学或就业信息、建议或审核课程的开设、评估学院办学情况等,但社区学院委员会与各学院不建立行政隶属关系,不干预学院的具体工作,保证社区学院的有效运行以及保持与本地区域发展的密切联系[1]。

2 重视教育投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1988年,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再次提出:“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再一个就是教育方面。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虽然1995~2000年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3.48%、10.71%和13.25%,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8.3%的年均增长率[4];2002~2007年,我国人均财政收入从1 472元提高到3 884元,财政收入大大改善[5],但是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标未能按期实现。与相关地区与国家相比,我国在教育投入上长期存在欠账,还有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表1[6]反映,我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方面的公共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比如,可以看到印度在教育方面的公共开支在大幅度提升,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潜力已经令世界刮目。

从表2[7]看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加,但是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仍存在一些问题。

1)我国教育水平基础薄弱,教育的投入总量仍是偏低的。2009年,占GDP达到最高的3.58%,与发达国家9%、世界平均水平7%差距更大。

2)从教育支出增长率分析,虽然对于教育的投入是逐年增加,但是其增长十分不稳定,受到影响的因素较多。在2003年,由于SARS爆发,国家在社会文教费中提高了对医疗卫生的支出,降低了对教育的支出,使得教育支出增长弹性仅为0.56,说明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增长小于GDP的增长,教育财政支出实际是负增长,是与当时经济发展环境不同步的。而2007年,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GDP增长速度明显降低,我国教育支出增长弹性达1.80,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增长大于GDP的增长,教育的发展速度大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混合物,必须由国家政府提供经费,并且对教育的投入要做到稳定投入,持续增加。然而,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缺少紧急的解决办法与协调机制,严重制约了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稳定性。

经济学家厉以宁通过研究提出,当人均GDP达1 000美元时,政府教育支出国际平均水平为4.24%。2006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是4.57%,发达国家是5.26%,发展中国家是4.24%;美国是5.69%,日本是3.48%。台湾近10年来,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始终保持在4%以上,高于大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我国2008年人均GDP达到3 266美元,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只为3.48%[8]。这样的教育投入水平不仅不能满足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对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有所制约。

3 开拓社区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强化职业教育

服务社区的功能

发展职业教育,要有新的理念、大的思路,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升社会管理内涵的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合理规划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国家鼓励先试先行的政策优势,尝试集团化管理的新模式进行专业化管理,提高社区职业教育的人力资源投入和利用率,建立中国模式的社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不拘一格选拔和调入对接区域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急需的企业技术专家,加大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利用社区优秀企事业单位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实践基地,增加社区职业教育一线教师收入,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育科研,鼓励教师立足岗位成才。其次,在学校层面,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与社区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社区行业(企业)岗位对接;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社区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和社区需求紧密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形成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教育全党同志要紧紧抓住教育,“忽视教育的领导,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的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3]。切实加强教育工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圳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建设之处时时心系教育,场馆建设纳入城市职业教育规划,实现绿色办运动会,会后比赛场馆整体移交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既解决运动会一时之急,又解决教育大投入高标准的建设问题,是值得学习的。

加快发展面向社区的职业教育是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促进中国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社区职业教育是社区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面向社区的职教步伐,参考国际上一些通行和实用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广州社区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借鉴,如北美的人力本位,澳洲、英国的职业技能体制,德国的双元制等,对社区人员实行免费教育,这样有利于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双转移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可以从整个城市协调发展更深层面实实在在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强市的目标。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社区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职业教育人才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腾飞的支柱,是社区管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先试先行的实践中,在政府的领导下,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机制,理顺各方关系,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基础工作,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区域人才的发源地和加油站,成为新时期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

参考文献

[1]黄紫华.关于广东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实践中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策略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2005(2):30-34.

[2]田芸,欧阳河.国外学生评价高职教育服务质量的现状及启示[J].职教论坛,2011(4):81-85.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5]沈百福.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投入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2009(11):14-18,25.

社会职业需求篇8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理性分析

当前有些高校输出的人才社会为什么不认可?是社会人才需求饱和了吗?是用人单位过分挑剔吗?当然不是。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可以说是“渴望”状态.但渴望的是有真才实学、求真务实、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不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嘴比手高的无能之辈。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人才招揽标准:即对专业能力要求不高.而过多地要求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出现企业对毕业生专业能力要求不高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传授的技能、知识有过时和不规范现象:另外,还有就是有些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本身的科学技术含量并不高,而更多的可能是社会交往能力(这种单位对专业技能要求不高也很正常)以上新出现的人才社会需求现象说明。我们当前的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和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问题,这可能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致命因素。

另外。现在中学校园里流行着一种说法“高中拼命,大学休息”。因此。大学生在前两年多数都在消磨时光,而到第三年有所醒悟时却为时已晚.出现了“第一年盲目.第二年茫然。第三年愕然,第四年后悔”的大学校园现象.四年下来没有真正学到为就业起支撑作用的各种能力.导致就业困难。

高校扩招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就业问题.为了应对毕业生日益增加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各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然而,由于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就业指导和服务中心的职能主要是就业指导和毕业生资料管理等.各高校基本上没有专门研究市场以及市场如何与教学接轨的机构和人员。这将导致市场信息掌握不准确.以及就业指导与教学的脱节。进而会使工作中出现.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信息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学部门.而教学部门仍然按照几年前制定的培养方案实旌教学,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滞后于社会需求.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二、对社会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再认识

(一)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

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是社会到底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却很少有人回答准确一般是诸如“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等比较模糊的答案:有些回答则是偏离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主干要求.如.有人通过对不同中、小型个体企业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员工的适应社会能力、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对那些“能够提升工作质量的职业能力却看得并不重要”!这种所谓的“社会需求”将会导致在校大学生不踏实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过多地注重那些“社会能力”和所谓“情商”的提高。比如.学团部门热衷于搞各项活动,学生热衷于参加各项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似乎提高了所谓的能力和素质.岂不知这些所谓的能力和素质都属于“外挂”的,而并非内化的能力素质,这些应引起学工部门的注意。这里我们所倡导的重视职业能力,并非不注重“社会能力”和“情商”的培养.而是强调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要协调发展.即形成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自身的科学发展。

发达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一般是从职业能力角度进行描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只是由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制定了部分行业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这些标准是一个上岗的基本标准.较为适合培训,对普通高等教育来说并不适合;而国家教育部或各行业又尚未制定真正适合普通高等教育的国家人才标准.只是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干课程进行了规定.具体能力并无界定.这就使得各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各高等院校都在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那么这里的“质量”到底指什么?这个质量是否应和社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呢?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

按照市场理论,可把大学生就业市场分为当前市场、潜在市场和未来市场。对于这三种市场各高校必须认真研究,并做到争占当前市场、挖掘潜在市场和开拓未来市场

1.争占当前市场。当前市场即现在就有的市场,是社会当下急需的人才市场。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主要是占领当前市场。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占领当前市场?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最后一年按照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综合训练,并强化能力考核过程,使学生在短时间内(3个月以上)初步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这样学生到职场应聘才不至于“什么都不会”。

2.挖掘潜在市场。潜在市场是现在有但尚未被发现的市场,需要深人挖掘。潜在市场是隐含着的,一般人发现不了的市场,这种市场一般是由于职业交叉而形成。如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已渗透到社会各方面,但由于体育本身的复杂性.其他专业人员很难做好,因此,诸如体育新闻、体育旅游、体育英语、体育保健、特种文秘等复合型人才便成为热门需求。高校应高度重视这种潜在市场的挖掘.而绝不能抱守着市场已经饱和了的几个传统专业.到头来给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困难。

3.开拓未来市场未来市场是现在没有的市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来必然会出现的市场。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更新时间越来越短.老的职业不断被淘汰,科技含量高的新职业不断涌现美国教育部长说过:“六年后最需要的职位.今天都不存在”,而很多今天很热门的专业,以后不会再热。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未来市场的开拓,努力研究社会需求变化.这样开发出的新专业经过3~4年时间的人才培养到时候就正是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三、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和教学改革

(一)专业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

普通高校在设置与调整专业时.首先要对当地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规划、劳动力素质和人才需求状况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要以区域内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和发展需要以及本地区人才市场对相应层次、规格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决定专业设置.也就是说.专业设置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当地产业政策的要求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变化开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需要的专业:又要以就业为导向。从受教育者的需要考虑,满足学生个人要求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在强调需求导向的同时.必须考虑学校整体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自身条件是否可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另外.当今技术进步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导致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新旧职业的更替周期加快.职业流动愈加频繁。由于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在考虑现实需求和条件的同时.要有适度超前的意识,科技发展的动向和趋势.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基础,抓住时机.创造条件增设新专业和改造相对老化的专业,在总量和时序安排上适度超前.以适应未来几年的需求经济和技术不断发展。引起了专业结构调整和职业要求的变化;社会需求是一个不断变化过程。

因此,学校的专业设置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急需和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学校对社会需求做出迅速反应,适时适度地开发新专业,改造和淘汰旧专业。专业设置灵活也便于学校提高办学效益。但同时还应注意到‘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产业结构和就业形式就会趋于稳定。专业设置应针对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要求一定的稳定性。教育的连续性和周期性也要求专业相对稳定,因为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师资结构、不同的设备要求,一个专业从筹办到初具规模,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物力和财力.至少3~5年才能看出效果;要取得较好的效益.则需要l0年左右的时间,只有使专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才能办出质量、办出规模、办出特色和利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根据市场的供求法则。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因此须充分研究市场供求关系、发展与变化的趋势。

专业设置不仅是学校的个别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学校面临的是区域性大市场.合理设置专业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科学规范地设置专业.遵循局部与全局相协调的原则,能够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提高可靠性、有效性。学校的专业设置需要建立严格、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学校在了解清楚社会需求之后,应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发展方向.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划布局.设置相应的专业.要特别慎重对待与周围学校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发挥自身优势,避免恶性竞争。

(二)教学改革要瞄准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直接动力.教学改革必须与社会需求接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这就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即为了适应当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要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良好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成功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能力.而并非纯粹的知识。因此,我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必须朝着能力本位的方向转化那些认为“对大学生来说知识最重要”的观点,已严重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才不至于培养“无能之辈”!也才能真正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传统的教学重视学科自身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但忽视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往往导致学生学习r大量的知识.却不知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致使“高分低能”这种教学内容严重桎梏着我们教学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形成任何事物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体由于学科的分化,使得许多知识分别归类到不同学科之中进行分类学习,但是,这种内容的分化和分类学习造成学生不易对事物进行整体理解.进而造成实际工作能力低下的现象,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的缺陷。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筛选上,一定要紧密结合职业工作实际.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避免空洞和远离实际的理论.真正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高等教育实现以能力为本位教育理念.必须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下功夫。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知识本位理念下形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知识本位教育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整个高等教育正朝着能力本位方向发展.但是作为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却严重滞后.多数教师仍然在沿用那些“扼杀学生创新能力”的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因此.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必须按照能力本位教育的要求改革教学方法。

只有按照以上这些基本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否则。那种死守传统、原地转圈和闭门造车式的所谓教学改革所培养的人才.必定会使毕业生走入就业的死胡同.我们必须加以摒弃

四、提升综合职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和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而当前的大学生在这方面相对较弱.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做到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为就业服务。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迁移、类化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此能力是指那些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我们所说的综合职业能力与此职业能力有一定的区别。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即在前面所提到的“专业能力”:另一方两是虽与职业岗位关系密切,但可以迁移、泛化到其他不同职业领域的能力,属“非专业能力”.即“关键能力”(也称“通用能力”)。关键能力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性能力,具有明显的职业化特征,是对传统的职业能力观的补充和发展,它同专业能力一起构成了综合职业能力的结构框架。

专业能力一般是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关键能力超越一般专业能力领域以外.而对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促进职业生涯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纯粹的、专业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又与完成职业所需要的专业任务密切相关关键能力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包含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和独立制定计划的能力等。社会能力包含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关键能力之所以“关键”在于劳动者应能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交流合作.从而能积极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不断或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这对从业人员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会职业需求篇9

一、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机械地重复。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职业生来说,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是接受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能否培养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爱好以及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传统的体育教学虽然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名,但在长期的实际教学中,却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传授运动的技术与技能,没有考虑培养学生自觉的锻炼意识,从而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另外,职业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来开展课程。然而,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还没有做到这一点,与社会就业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基本没有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就业需要为依据来实施教学,这种现状不利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如何实现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与社会就业需求的有机结合

1. 制定切实有效的校本体育教材,充分体现职业性

职业院校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选择体育教材内容的着眼点,既要加强学生对基本体育知识的学习,又要促进学生的创造学习。教材内容必须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社会现实之间建立联系,教会学生确定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另外,职业院校的体育教材还要充分考虑职业生的体育认知水平,结合学生对身体锻炼需求的个性差异,在选择教材内容时更加全面地涉及休闲领域和竞技领域的体育项目,体现职业特征和本校特征。

2. 将德育融进体育教学中

职业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没有职业道德是不行的。相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职业生更需要德育。而体育课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因为体育课是开放性教学,在职业院校,比起其他课程,体育课比较轻松,学生比较感兴趣,体育教师可以将道德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进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在日后工作岗位上所需要的职业道德,如团结合作,坚韧不拔等精神。

3.引导中职生正确地认识竞争

职业生在毕业后大多直接走上社会,从事的工作基本从最基础做起,需要边工作边学习,这样就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职业的特性,在课程中多安排一些竞争类项目,让学生在竞争中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竞争,从而正确地对待竞争,不要在竞争的潮流中迷失自己。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安排一些合作类体育项目,鼓励学生融入集体完成项目,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加接力跑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尽自己的努力完成比赛,增进学生的友谊。

4. 为学生搭建个性的舞台

职业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可能文化成绩不算优秀,但是他们思维活动,个性突出,所以体育教师可以为职业生搭建个性的舞台,多安排一些体育项目让学生自主参加,发挥学生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日后的工作!

与普通学校相比,职业院校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是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劳动者的重要阵地。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与社会就业需求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为职业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职业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社会职业需求篇10

职业院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推进学校体育教育,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及终身体育能力为目标。目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已逐步完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然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与社会就业需求结合地不够紧密,这有悖于职业学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初衷。在健康教育及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引下,职业院校体育应突出社会就业需求。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2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机械地重复。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职业生来说,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是接受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能否培养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爱好以及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传统的体育教学虽然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名,但在长期的实际教学中,却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传授运动的技术与技能,没有考虑培养学生自觉的锻炼意识,从而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另外,职业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来开展课程。然而,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还没有做到这一点,与社会就业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基本没有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就业需要为依据来实施教学,这种现状不利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功能的有效发挥!

3 如何实现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与社会就业需求的有机结合

3.1 制定切实有效的校本体育教材,充分体现职业性

职业院校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选择体育教材内容的着眼点,既要加强学生对基本体育知识的学习,又要促进学生的创造学习。教材内容必须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社会现实之间建立联系,教会学生确定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另外,职业院校的体育教材还要充分考虑职业生的体育认知水平,结合学生对身体锻炼需求的个性差异,在选择教材内容时更加全面地涉及休闲领域和竞技领域的体育项目,体现职业特征和本校特征。

3.2 将德育融进体育教学中

职业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没有职业道德是不行的。相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职业生更需要德育。而体育课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因为体育课是开放性教学,在职业院校,比起其他课程,体育课比较轻松,学生比较感兴趣,体育教师可以将道德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进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在日后工作岗位上所需要的职业道德,如团结合作,坚韧不拔等精神。

3.3 引导中职生正确地认识竞争

职业生在毕业后大多直接走上社会,从事的工作基本从最基础做起,需要边工作边学习,这样就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职业的特性,在课程中多安排一些竞争类项目,让学生在竞争中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竞争,从而正确地对待竞争,不要在竞争的潮流中迷失自己。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安排一些合作类体育项目,鼓励学生融入集体完成项目,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加接力跑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尽自己的努力完成比赛,增进学生的友谊。

3.4 为学生搭建个性的舞台

职业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可能文化成绩不算优秀,但是他们思维活动,个性突出,所以体育教师可以为职业生搭建个性的舞台,多安排一些体育项目让学生自主参加,发挥学生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日后的工作! 4 结语

与普通学校相比,职业院校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是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劳动者的重要阵地。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与社会就业需求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为职业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职业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桂池;;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9年01期

社会职业需求篇11

    走科学兴国、人才强国之路,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肩负着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重任的职业教育,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促进就业再就业、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十分重要的联系。因此,进一步转变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明确目标,采取强有力措施,面向市场经济和劳动就业需求,最大程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要办学,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树立职业教育必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生产一线劳动者的素质普遍较低、技能型人才紧缺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同样的零件,同样的品牌,在我国工厂组装的成品与在国外工厂组装出来的成品相比,质量上存在很大差距,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已成熟的技术在我国相关行业生产中却得不到成熟应用;服务行业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差;厂矿企业重大安全事故如矿难、火灾、坍塌等频发,为什么?问题就出在一线工人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职业训练,没有电工资格证书的人在管电、在架设电线改造电网,没有焊接资格证书的工人在焊接,没有建筑常识的人在盖房子……因而直接影响了一线产品及服务的质量。这样的状况不改变,怎能保证高质量高效益,又怎能早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十一五”计划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了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物质丰富,如果没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带来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改进,没有职业技术工人增加带来的产品质量提高,人们仍然不得不使用低劣的产品,接受态度恶劣的服务,承受随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生活质量怎么得到提高?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社会需要的是各行各业行家里手的高质量。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需要大幅度提高各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水平。

    当今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进一步转变办学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办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的转变,从政府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以促进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加快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的制度建立,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培养,逐步建立起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标准和制度。

    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这就需要职业教育院校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及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己任,解放思想、与时共进,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

    二、树立职业教育应面向人人的教育理念,满足各方面人员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职业教育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外部关系、内部关系也都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职业教育全民化已形成共识,世界范围内每个公民都有平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向所有人群提供技能,它是使社会所有成员能面对新挑战的最好的手段之一。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今天,职业教育要灵敏适应经济全球化、技术发展不断变化、信息和通讯革命、社会变迁快捷、劳动力市场变化迅速的现实,建立“以人为本”新的发展模式,把“人”置于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中,把满足个人需求和潜力发挥作为关注重点。与此同时,要结合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建设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等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积极创新,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提升自身技能和素质的需求。

   目前,我国已进人工业化中期,从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来看,工业化中期对技能型劳动者有着巨大的需求,在这个时期,可以说职业教育是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就当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生产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据统计,全国城镇从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仅占32.9%。劳动者技术等级偏低,初级工占43%,中级工占36% ,高级工占17% ,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农业技术人员匾乏,进城务工人员和企业转岗人员的素质和就业能力鱼待提高。因此,这对职业教育来讲,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担负着全面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实现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胜的重任。做到为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满足全社会所有成员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使它们更好的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1、职业技术教育要切实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在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实施过程中,职业教育要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有针对性的创立开办社会需求的专业,这是当务之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提出,为职业教育提供了空前好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要加大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的投人力度,进一步有效的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多为社会培养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和高素质劳动者。

    2、职业技术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是我们国家实施的一项大工程,职业教育院校有责任创造条件来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不但要使他们尽快从门外汉变为技术工,而且要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以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

    3、职业技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职业教育院校要结合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的需要,为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起到应有的作用。要结合实际需求,创造条件有针对性的开办一些在国内外较先进的科技含量高的农业应用性专业,让学生能尽快掌握现代农业前沿技术,并做到学以致用。

    4、职业技术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级工和技师,职业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另一方面也要为就业和再就业服务,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特别要做好一部分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提升培养工作,创造条件多为社会培养高级技工人才。

   三、树立多元化办学机制的思想,形成灵活多样培养人才的模式

社会职业需求篇12

近年来,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对医学毕业生的层次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医学院校是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它自己的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为了生存发展,采取了以提高学生就业率带动招生,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开发校企合作促进就业等措施,来应对严重的“就业难”问题。本文通过对现代高职医学生实习就业目标确定与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吻合度的分析,探讨两者的结合点。

一、高职医学生实习就业现状

1.学生情况分析。高职医学院校录取的学生大都是高考和中考成绩都不太好的,他们的文化知识基础较差。其中大部分学生家境较好,从小养尊处优,比较注重生活条件,安于享受,不愿过艰苦的生活,不能够塌下心来刻苦学习,因此,对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医学基本技能的掌握也不理想。学习成绩较差使很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自卑是对自己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情感,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自暴自弃,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很一般,面对实习就业单位的挑选不够自信甚至焦虑,在参加实习就业面试的时候,表现为心理素质差,不能顺利通过用人单位的挑选,错过很好的机会,也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甚至影响整个人生。

2.学生实习就业心态。大部分学生缺乏人生规划,没有长远打算,没有奋斗目标,把实习、择业、就业问题看成是学校的事情、家长的责任。自己不能为自己积淀底蕴,做好创业的准备。有的学生不考虑实际情况,只想留在大城市、大医院,不愿意去基层、去边远地区、去艰苦的地方。有的为了依赖父母,减轻自己的压力,总想选择离家近的、条件好的、不用付出辛苦的单位,从不考虑个人条件、社会的需求、将来的发展。

二、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情况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不断发展和深入,使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卫生医疗单位的人员日趋饱和,接纳实习生时,要求本科学历,有的专业可接收少量大专生;招聘就业人员时,原则上都限定学历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就是重点医学院校的本科生都很难进入,地方高职医学生基本上不予接收。中小医院和偏远地区对人才的需求较大,但一般条件较差,科室不健全,医疗水平较低,对医学院校学生缺乏吸引力。私营、合资医院及和医学相关行业的用人单位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并且灵活的用人机制、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学生和家长对国家的医疗制度改革了解甚少,加上过去传统的就业观念,不愿到非公有制医疗单位工作,总认为大医院比小医院好,公有制医院比非公有制医院好,没有考虑学生本身的条件和社会需求的改变,减少了学生的实习就业机会,也造成了现在大城市的大、中型医院医学人才供过于求,而基层医院、民营医院又缺乏医学人才供应的现象。

三、高职医学院校人才供需对接的有效策略

高职医学生求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掌握一定技能,进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发展要求有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支撑。一方要成才,要就业;一方需要大量高技能型人才。成才为了被社会接收利用,用才的条件是必须成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高职医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在技能型人才的标准、价值和使用上存在着不尽吻合的现象,需要双方各自从实际出发,调整期望目标。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高职院校要当好成才和用才的桥梁和纽带,以教学内容的改革为重点,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1.对高职医学生实习就业观念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矛盾,调整实习心态,实现顺利就业。高职医学生既有当代大学生共有的择业心理特征,又因医学专业特殊的培养目标而有其特殊性。帮助毕业生认识自我、认清形势、准确定位、转变观念,使学生将实习与就业相连考虑,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转变高职医学生中普遍存在“一定要专业对口”、“一定要大、中城市单位”、“一定要较高薪资”、“一定要公有制单位”等思想。面向基层医院、面向普通大众是高职医学生的选择趋势。

2.加强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的对接、互动。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高职教育不应是一种终结教育,而应是终身教育。社会需求在变化,作为要走向社会的高职医学生,不仅要掌握一种或几种技能,还要围绕高职教育实际需要,围绕学生未来岗位需求和长远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发自主创业的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以及在各项工作中的创新能力。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满足学生的就业和社会的需要。

3.加强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训场所建设,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通过指导老师的教和学生的练而逐步形成的。高职医学院校对师资能力的要求,是通过学生最终能否经受社会对其职业能力的检验而确立的,所以师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教学设施要适应高职教学的本质要求,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实训课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课程体系建立与社会职业变化紧密关联,课程必须及时反映职业变化的新要求、新信息。处理课程设置稳定性和变动性关系,是高职医学课程建设的重要问题。

4.走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使学校能准确地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考试内容,为职业毕业生开发供求对应的实习就业岗位。使学校教育教学跟上时展的步伐,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高职医学院校通过建立稳固的实训、实习就业基地,给予学生实质性的岗位锻炼,使学生更快地了解所从事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通过学生顶岗实习,让用人单位全面了解学生,为选拔优秀人才和岗位安排设置奠定基础,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

5.建立网络平台,重视实习就业信息的收集,定期向社会医学生的实习就业需求,向毕业生社会对医学人才需要,畅通信息,不仅可以为毕业生创造实习就业机会,还可以展示成功创业人士的创业故事和成功经验,随时向学生讲解政策法规、就业技巧等。开拓实习就业渠道,组织实习就业见面会,给用人单位和即将走向实习就业岗位是学生搭起一个直接面对的平台,增进了解,互相选择。

社会职业需求篇13

一、社会对人才的职业素质需求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高校毕业生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进而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了解社会对人才要求。

(一)现代社会需要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

科学技术活动的日的在于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面对的主要是物质世界,探讨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科技活动的主体是人,在探求未知世界和应客观规律来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服务的活动中都涉及人与人的关系,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包含有人文素。人文素质内涵又主要体现在开展科技活动的动力、方法和对科学结果的态度与对科技成果的利用上。因此,高科技为生产力的跃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人类提高生活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蕴藏着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秩序、使人堕落的危机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逻辑关系表明:高科技与人的高素质必须协调发展,才能为人类带来幸福而不是灾难。

(二)现代社会需要善于终身学习和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人才

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圈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所指出的:“要重视终身教育在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以及增强批评精神和行动能力方面的意义”。追求人性的完美与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学习的目的。现在的社会需要人才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繁荣”,也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获得谋取职业的能力,而是应该使每一个个人的自我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并使个人的人格臻于完美。现代社会总是通过教育的传递和塑造功能,把前人积累起来的宝贵知识和经验生生不息的传递下去,并在这种传递过程中,不断塑造和完善人类自身,不断实现人类自身的价值。作为现代社会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特征之一,人们积极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人们希望终身接受教育,正是人类不断追求自身完善,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内在需求、完善自我的体现。

(三)现代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的不确定性在逐渐增强。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具有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完善其个性的能力,也就是说个体有意识地、自觉地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提升自身生存发展质量与层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需要人才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把握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二、高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

高校学生走出校门,如何尽快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在社会各层次岗位和谐就业。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和社会人才要求,对高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高校应充分认识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是高校实施教育活动的最基础的日标和使命。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具不具备社会各层次岗位所需要、成为必求之才,就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

高校是社会先进知识的聚集地,应紧随社会进步,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以使教育成果顺利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高校充分认识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可以有助于高校教育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市场需求;有助于降低人才培养周期、人才培养成本、提高人才培养效益;有助于为大学生成为“社会准职业人”做好准备。

(二)高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高校教育管理应认识到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地位,及时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充实职业素质内涵。

1.大学生应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科学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的习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刻苦钻研,为科学献身的人格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学生具备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运用科学精神掌握前人积累的科技成果,运用创新能力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转化成生产力和社会财富,我们的国家在才会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

2.大学生应具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完成学业步人社会,无论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岗位,首先都是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基层劳动者。对事业的奉献精神和对集体、个人的责任感,可以让社会放心大胆的使用和依靠大学生,增强他们的可信度,获取社会各个用人单位良好的信任,在岗位上担当重责。

3.大学生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成为有人格魅力的人。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发挥聪明才智;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合理的面对人生的挫折、困难,增强自信和面对一切的勇气;有助于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成为对社会需求之人。

4.大学生应具有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学校是培养学生团队的最佳场所,良好的团队意识是任何一个集体、组织都必需具有的意识。而任何一个行业和职业工作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团队的协调运作。同时,在竞争中生存、发展是每一个从业者都要面临的现实。

5.大学生应具有服务意识和服从意识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