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业务发展实用13篇

银行的业务发展
银行的业务发展篇1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涵义

私人银行业务是伴随着个人财富集中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产生和发展的。一般来说没有确切的定义,通俗的讲它是一种金融化服务,是专门针对富人进行的一种私密性极强的服务,要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投资理财产品,要对客户投资企业进行全方位投融资服务,要对富人及家人,孩子进行教育规划,移民计划,合理避税,信托计划的服务。

(二)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特征

①进入门槛高。从已有的资料看,开户”门槛”最低为50万美元,最高为500万美元,且有些银行在不同地区的规定不同。②服务个性化。为满足顶级富裕阶层的各种需求,私人银行业务的个性化特征非常突出,强调产品与服务的深度和广度。③服务私密性。私人银行面对的客户,大多坐拥亿万财富,协助管理如此庞大的财富,自然要求保证其私密性。

二、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一)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兴起

根据2007年凯捷顾问公司和美林集团的研究,中国富裕人士财富总量为1.59万亿美元,1%的家庭拥70%的国民财富,其富裕程度居亚太地区第二位。2009年4月,招商银行我国首份私人银行业相关报告,目前中国私人银行客户规模正在逐年扩大,2008年达到了约30万人的规模。这批逐渐增长的富裕人群,为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悄然兴起。

(二)中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主要开端于2005年,刚开始由外资银行引入。2005和2006年间,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向外资金融机构逐步开放,国际知名银行如瑞士友邦、花旗等纷纷在中国成立私人银行机构,拉开了中国大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帷幕。2007年,中国银行率先推出私人银行业务,这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正式进入私人银行领域。

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业务发展面对的机遇和障碍

(一)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机遇

统计数据显示,近20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存量增长了200倍,年均增长率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社会财富总量的扩大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正在崛起的中高收入阶层的家庭财产迫切需要管理,这就需要国内商业银行认准当前形式,把我时下的机遇,积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满足越来越多的高收入人群的理财需要。

(二)中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①政策方面的限制。虽然中国金融业已经正式对外开放,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政策及监管方面的限制,外资私人银行目前能提供的服务仍有局限。另外,私人银行在中国所受到的政策限制还与我国的外汇制度密切相关;但中国目前对外汇的自由流动实行控制,所以,一些较高层级的服务目前在内地仍缺乏外部环境。②专业人才的缺乏。从事私人银行的一般都是资深银行业人士,但由于国内银行业仍处在转型改革之中,精通银行业的本土专业人士的储备还处在积累阶段,专业人才的匮乏给私人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③灰色资金风险。灰色的资金来源加大了私人银行的风险,中国处在转轨时期,腐败、走私等违法行为产生的大量黑钱,非常希望借助私人银行的网络渠道流向国外。这种情况为私人银行设下了陷阱,稍不留意,就会成为非法资金外逃的帮凶。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建议

(1)选择适合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私人银行业务组织架构。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资组建私人银行,作为国内银行的子公司(或子银行)从事私人银行业务;即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或战略伙伴,借鉴外资私人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发展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二是在总行设立私人银行部,在资源丰富的部分城市设立支行,独立开办私人银行业务。

(2)进一步宽松政策和法律环境。早在2004年2月,中国银监会正式《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国内银行和外资银行针对个人高端客户推出理财产品,这只能算是私人银行的雏形。之后,中国银监会又出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政府鼓励并有意规范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逐步宽松化的法律法规,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良好起步创造了外部环境,进一步宽松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是私人银行加速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3)加快专业人士的培养。对我国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应该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理财专家。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涉及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各家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加大培训力度,积极抢占私人银行业务的人才高地。

(4)灰色资金的有效监控。联合国曾发表的全球研究报告中专门提到:“私人银行业务是构成不透明障碍的另一个例证。这种服务对腐败收益的洗钱是有特殊意义的。私人银行业务给洗钱活动提供了易于利用之处会被腐败的官员所利用。”如何在保证快速发展的前提之下,有效地监控和杜绝灰色资金是影响私人银行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反洗钱的同时还要解决如何保证私人银行业务私密性的问题,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关键。

五、结论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高收入阶层的人群不断增多,私人银行业务的开通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银行的其他业务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对私人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增加理财产品的类型,针对客户的不同需要量身定做理财产品,尽量把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政策来弥补现在诸多的法律空缺,从而促进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

银行的业务发展篇2

一、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90年代起,四大国有银行先后推出网上银行服务,随后有近200家股份制、城商银行开通了网上银行。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电子银行业务有快速增长趋势,电子银行的交易量与柜面交易量之比不断提高, 2012至2014年电子商务市场年平均交易额已达5万多亿人民币,年平均增长20%以上。随着互联网普及化提高,网购规模不断增大,2011至2013年年平均网购金额达5000多亿元,2013年网银用户已达到5亿多,网上银行交易额突破950万亿。从以上数据分析,电子银行的发展空间及商机是巨大的。

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虽然在网络应用中逐步走向成熟,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经营手段等方面,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只顾短期收益,忽略高附加值的潜在效益

当前,由于电子银行所直接产生的效益尚不够明显而且开发成本较高,大多数银行工作重点放在存款、汇款、产品营销方面。事实上,柜面每天进行着大量的客户交易,这些交易一方面为柜员带来巨大压力和操作风险,另一方面又产生较大的成本,如果能将柜面的非现金类交易都迁移至电子渠道,这将是一举两得的首选。

(二)产品功能不完善,服务质量有待改进

银行电子产品应适合时展而不断升级改造,才能满足各种客户需求,而客户所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应重视,并想方设法给予解决。例如:兴业银行推广理财产品“现金宝一号”,在客户要赎回时约要等半小时左右到账,客户当天前已购买5万元以上上述产品,当天再购买小于5万元时,又要赎回当天前购买的理财产品才能重新购买,效率很十分低,造成客户错过操作其它金融行情机会。而浦东发展银行类同的理财产品“天添盈一号”与其对比则是天渊之别,改进了“现金宝一号”上述的不足,近年来,不少客户向兴业银行提了建议和意见,但至今未见明显改进。

(三)网上银行的技术管理有待提高

一些网银技术设计方面存在不足,例如中信银行K盾网银设计存在问题,如电脑插入K盾后,弹出画面后再操作网上功能就经常出现不顺利,当向客户经理反映情况时,其回复是已收到不少客户类同问题,解释不了什么原因,建议客户的确操作不了就到银行操作。又如兴业银行K盾设计不够人性化,初使用K盾接入电脑时,不明显提示需安装的插件,也不自动弹出操作提示画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初使用电子银行的客户操作信心。

(四)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隐患未能完全消除

在媒体方面也经常报道一些网络、电信欺诈案,如通过钓鱼网页、复制银行卡、黑客入侵等,最近羽毛球名将林丹的夫人谢杏芳就是由于不慎被电信诈骗近5万元的典型案例。

三、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对策

发展电子银行的绩效目标应在创新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实现电子银行客户快速增长,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适当方式进行渠道分流

目前大部分客户还是习惯于在柜面办理业务的,银行方面除了做好宣传工作外,还可采用一些灵活措施,如对客户金额大小、办理业务类型进行分类,专人引导,对使用电子银行客户给予某些优惠或赠送小礼品等,尽量吸引客户使用电子银行。

(二)加大宣传力度,重视民声

目前还有部分客户对电子银行一知半解,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加大在这方面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市民对电子银行业务的高效、便捷、环保等优点的认知度。此外,对于客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为是合理的,应逐级上报予以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应及时对客户做好解释工作。

(三)加强电子产品智能化、人性化和创新化设计

银行要加强技术管理创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电子产品设计开发要时刻体现以客户为中心,设计人性化的界面和操作流程,使客户易操作,使用便捷,持续提高客户认可和满意度。

(四)建立和完善电子银行风险防范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强化内控部门的监管责任,切实对每一项交易全过程的实时监督。二是要加强风险检查和案件的排查工作,要建立专门防范风险机构,对电子银行整个操作流程风险点和案件易发点进行排查,消除隐患。总言之要使广大客户安心、放心地使用电子银行。

参考文献:

[1]蔡光文著.电子银行如何加快渠道业务分流[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5)

银行的业务发展篇3

一、中信银行的优劣势分析

中信银行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因其独特的成立背景,中信银行具有与其他国内商业银行所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竞争优势,业绩在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一直名列前茅。

(一)业务优势

1、公司业务

中信银行具有一批优质的对公负债业务客户,包括一批大型国有企业、重要机构客户、大型跨国公司、以及中信集团旗下金融机构等。这些优质客户对中信银行的负债规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国际业务

国际业务是中信银行的传统优势业务。截至2008年末,中信银行国际结算量达1309.53亿美元,增长40.32%,连续四年增长率逾40%。成为第六家进出口结算量逾千亿的银行。居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首位。中信银行国际业务在北京市场持续保持较高份额。连续30%的年增长率跑赢大市,具备了良好的品牌优势与美誉度,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3、结构性融资业务

中信银行是北京地区最早开始结构性融资业务的银行之一,经过多年的业务发展和积累,已拥有相当规模的结构性融资业务规模和良好的客户基础,银团贷款、出口信贷、应收账款融资、资产转让、租赁融资等业务在同业具有独特优势。

(二)中信银行劣势

1、股分制商业银行局限性

国有控股或国有独资银行:我国传统的工商、农业、建设、中国银行,处于零售银行竞争的第一层次。国有银行在时间上拥有“先动优势”,在制度上有国家信誉的保证,拥有庞大的客户群,有遍布全国的机构网点,有极高的品牌认知度,在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

作为处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上部的中信银行,在实行零售银行战略以来,在中心城市的认知度也有明显提升,在杭州、大连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认知水平。对比国有银行,中信银行输在规模,在质量。如何规避劣势,发挥优势 ,成为中信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必须解决问题。

2、负债结构不尽合理

中信银行负债业务客户资源相对集中,主要依靠对公大客户,缺乏中性客户的有力支持,对公存款增长相对乏力,储蓄存款占负债比例较低。储蓄存款成本率和稳定性要远强于对公存款,负债结构还有很大调整空间。

3、零售业务利润贡献度较低

由于中信银行是一家传统的以对公业务为核心的银行,零售业务起步较晚。自2005年开始实施零售战略以来,零售业务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完成“三年三步走”的计划目标。但是零售业务在全行利润贡献中占比仍较低。个人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的13.20%。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12.93亿元人民币,占非利息净收入的31.86%,占全部营业净收入的3.22%。利润贡献主体仍以对公批发业务为主。

二、中信银行零售业务未来发展策略

一、组织机构策略

根据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及同业的经验,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是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大势。中信银行信用卡中信已经进行了事业部制改革,并且很好的适应了市场环境,在业内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信用卡业务盈利。同业中,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已经对零售业务的组织架构进行了事业部制改革,改革后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

二、市场营销策略

所谓市场定位,包括产品定位和银行形象定位,是指银行设计自身企业形象,决定向客户提供何种价值的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行为过程,目的是让客户能更加了解和喜欢该银行所代表的内涵,在客户心中留下别具一个的企业形象和值得购买该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印象。

经过近六年的零售业务发展,中信银行在零售银行市场已经被人们熟知,通过零售市场的积极营销和大胆创新,中信银行高端、专业的特征更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中信银行应当利用自己的有利形象,利用自己在投资业务和国际业务上的优势,深化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在零售银行市场上树立自己独特的地位。

三、从实际出发完善业务考核机制

目前中信银行零售客户经理队伍已经基本建成,零售业务已经初具规模,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定价系统的实行,已经可以清晰地计算出储蓄业务的贡献度。零售业务已经具备了团队管理和精细考核的必要条件。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企业内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力配合,形成合力。

在现代金融市场上,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银行提供的零售产品产品、服务、声誉、信誉、业务的可持续性都是组成客户效应的一部分。这些服务分别由银行的不同职能部门及人员提供,包括:理财经理(财务规划建议服务)、柜员(柜面服务)、ATM机(机具服务)、网银和电话银行(远程服务)、产品研发部门(零售产品)、管理和营销部门(整体管理和营销)等等。只有所有人通力合作,才能保证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四、网点布局和网点建设

零售银行网点是零售业务产品质量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零售网点便捷与否是很大一部分客户选择银行的依据。中信银行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开展零售银行网点建设的过程中,一直重视网点的单产,保证网点的营业效率,避免机构人员的膨胀。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网点效率也一直远远高于四大国有银行。在矩阵式事业部制的框架下,网点建设主要以零售业务为导向,零售业务网点效率比公私混合网点效率会有所提高。但只要把握好网点的边际效益,零售网点的扩张对中信零售业务的发展是有坚实的支撑作用的。

五、结语

本文对对中信银行零售业务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进行了研究。结合中信银行特点对中信银行零售业务的战略目标进行探讨,并对实现战略目标所需落实的战略措施提出相应建议。

近年来,国内零售银行业务发展迅速,相关零售银行理论研究及各种思想观点也层出不穷。本文从中信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力求对中信银行及同类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探索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战略。

银行的业务发展篇4

(二)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力度不够

目前,面对最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单纯凭借盈利的多少来衡量一个银行的业务开展是否成功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衡量标准是是否注重不断改善银行管理水平、是否注重人才的培养。外资银行不断涌入我国,中国的银行也加入了国际化的行列,我国的商业银行面对外资银行,不仅仅是竞争者,也是行业伙伴,有的甚至是股东关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求银行主动在社会责任方面加强自我约束,不能只关注银行本身的发展,也要考虑银行员工能力的提高,使人员、银行本身、整个银行业甚至整个社会都受益。

(三)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网上银行业务还存在着服务质量和水平差的情况,由此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影响业务开展,同时大范围地降低了客户对银行本身的信心。郑州某网上银行用户在观察到黄金和白银出现大幅度价格波动后,登录账号对前些日子购买的黄金和白银进行抛售,经过多次刷新,仍然打不开相应界面,经检查,网速没有问题、电脑没有问题,最终经过咨询人工服务得知,是由于交易人员过多引起的系统崩溃。

(四)网上银行相关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能力不足

网上银行业务虽然有种种的优点,但是拥有网银业务的客户只是把在传统柜台前办理的业务转移到了网上银行,他们办理查询、还款、代缴等基本业务。可是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必须开拓创新性的思路、不断开发新的网银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上风。

(五)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机制存在漏洞

我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自开办业务至今,目前存在的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对网上银行的管理存在着缺口。只有诸如《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对相关于网上银行的内容作了为数极少的规定。需要单独指出的是,通过网上银行交易的双方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还没有任何一项法律法规作出明确规定,主要的操作模式仍然是签署协议。但是这种方式一旦出现意外,如客户出现违约行为,到底哪些资料和记录能够成为上法庭的有力证据,还有待明确。

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1.资金是形成五位一体的风险防范措施的基本保证。这套防范措施包括预防、保护、控制、反应、修补五部分。政府及银行都应当重视并积极支持此项资金的支出。在有效防止黑客、病毒程序入侵银行中心数据库客户资料方面下足功夫。

2.增强用户安全意识,就要在宣传方面下大工夫。客户能够接触到的渠道,发放银行设计的网银安全宣传册;将宣传字画张贴在各营业网点和ATM机的显著位置,或者通过银行专用客服号码将使用网银业务的安全操作方法发送到所有客户手机。

3.在银行内部员工方面做工作,合理分配不同人员的网上操作权限,加强从业人员的监管,形成相互制约的内部管理机制。

(二)大力培养金融专业人才,不断发展信息技术

金融专业人才是发展我国网银业务的重要人力支持和基础。努力把本地人才培养成银行专家就应当为内部员工提供较多的学习机会,如积极联系国际、国内知名金融教育机构,加大对行业内人员培训。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够满足我国银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汇丰银行就已经采取了这种方式。还可以花大资金引进先进和专门支持,促进网银业务的发展。

(三)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银行应当针对每位客户设立独特的信息化档案及个人资料库,方便与其进行个性化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不同服务及产品推荐。要实现这种转变,按照不同标准对所有客户进行划分最为重要。首先可以按照职业将客户分为稳定、自由、可变等类别;其次还可以按照年龄段进行划分。十年一个阶段,如可以分为20~25年龄段、25~30年龄段、30~40年龄段等。目的是准确分析不同客户特点和其对理财产品的不同需求,从而开发出符合相应人群的、专业化程度高的产品和服务,既能够吸引更多的相关客户群,还可以提高银行的收益。

(四)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金融监管制度

首先,在相关法律法规条文中,对有关网上银行的内容进行补充。对电子合同、数字证书的效力进行明文规定;将电子数据的安全、真实等方面的责任、义务进行明确划分。

其次,金融机构若想开办网上银行业务,首先应该按照《网上银行管理暂行办法》中的条文逐项落实,待相关机构进行查看和审核通过后,才能够被允许开办相关业务。不符合相关要求的,限期修改,修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开办资格。

(五)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并存

网上银行的“保卫战”其实打响多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国银行业在抢占市场份额和客户源的同时,要借鉴、学习外资银行的先进技术及管理方法,创新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是未来发展网银业务的关键。

(六)重视网上银行的营销策略

银行的业务发展篇5

(一)商业银行开展财务顾问业务是顺应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

商业银行财务顾问业务,指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需求,运用自身的服务和产品,依托自身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资金、信息、客户群、网络等方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咨询、策划、理财计划、方案设计服务并从中收取一定咨询费的业务。

商业银行财务顾问业务是顺应社会化、市场化不断进程,资本市场、金融结构不断变化的新兴业务。商业银行财务顾问业务最早出现在上世纪西方发达国家,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各类客户的融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愈加多元化,业务需求由原先较为单一的间接融资逐步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对一些跨国公司或大型企业等高端客户而言,单一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而以“融智”为特征的财务顾问业务能够融合各种金融产品于一身,是综合化金融服务的载体,能够较好地满足客户综合化需求。

财务顾问业务收入正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传统信贷业务获利空间的缩小和信贷风险的增加,严重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来源。财务顾问业务以其低成本、风险小、对资金无要求、高附加值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受到商户重视和青睐。数据统计表明:发达国家商业以财务顾问类收入为重要构成的中间业务收入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普遍达到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其中大约20%?30%是财务顾问类咨询业务创造的。在我国,近几年财务顾问业务越来越得到重视,获得较快发展。银行传统的结算、、卡等业务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容易被同业竞争者复制和替代,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其价格会趋于接近甚至低于成本,所以收益不高的这类产品不能长期作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而财务顾问类业务由于是智力密集型产品,且需依托大量信息资源,因此,其相互替代性较弱,赢利能力较强。商业银行正是看准这一特点,在大力发展财务顾问业务以获得新的利润增长。

财务顾问业务有助于密切银企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实力和经营效益。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财务顾问服务,需要对企业进行深入了解,通过调阅企业信息,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为企业发展和防范风险出谋划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牢固银企关系。

(二)商业银行应加快财务顾问业务发展

这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今年,人行8次降息,大多数商业银行为了稳定存款,自己“贴钱”支付浮动利率进行调节,银行的存贷利差缩小,经营成本增加,赢利空间一再收窄,传统的低成本揽储,高利息放贷的盈利模式正日益远去,开展多元化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尤其是投行业务已成必然趋势。财务顾问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重要业务品种,各银行对于此项业务也愈发重视。

二、商业银行发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对策与措施

(一)重视财务顾问业务发展,真正理解发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占比越来越重,企业对银行传统金融服务需求萎靡的同时,在企业并购、重组、上市等方面的咨询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此外,面对日趋纷繁复杂的金融变化和投资风险,企业需要商业银行为其提供更多的金融咨询服务。而财务顾问业务正好能满足客户这些新需求。

(二)结合经济环境和市场因素,适时完善商业银行财务顾问制度

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自身业务优势和发展战略,制定符合当前经济环境和社会需求的财务顾问业务经营战略,适时完善业务管理制度,规范其业务健康、良性发展。

(三)注重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业务质量,切实为企业提供帮助

商业银行应该密切关注客户需求,及时跟踪客户需求变化,并根据客户需求组建专业的业务部门和指派专业的客户经理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方案和产品,切实履行“金融管家”和咨询顾问责任,提供实质性、差别化优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银行的业务发展篇6

吴桓(1971-),女,吉林长春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支行经济师,财务会计部副经理。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1-0053-03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金融全球化正不断融合。网络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也为金融业提供了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网络技术与银行业务形式逐渐融合起来,就成为电子银行业务。网上银行(以下称为“网银”)已经作为银行一种新的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在线服务,成为传统银行柜台服务在互联网上的延伸。

一、网银简介

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网上银行业务,其是电子银行业务的一种。中国银监会在《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对电子银行业务的定义是: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利用电话等声讯设备和电信网络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电话银行业务;利用移动电话和无线网络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手机银行业务;另外,还包括其他利用电子服务设备和网络,由客户通过自助服务方式完成金融交易的银行业务。

与网络技术相同,网银业务最早出现在发达国家。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金融电子化网络在西方进入飞速发展阶段,1995年10月,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诞生,标志着网络银行时代的到来。随后,我国招商银行在1997年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中国网银业务的市场导引者。1999年9月,针对企业的网银业务也相继开通使用。目前,中行、建行、工行的网银业务发展日渐成熟,网银与物理网点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构成了现代化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渠道。

网银利用Internet将客户的电脑终端连接到银行网站,是实现将银行的金融服务直接送到客户办公室、家中和手中的金融服务系统。客户在柜台上办理的传统服务项目,均可以通过网银自行操作即可完成办理。一般的个人网上银行可以开办的业务类型有:(1)基本业务,包括在线查询账户余额和交易记录、信用卡管理、转账、外汇买卖、电子对账和网上缴费支付等;(2)网上投资和理财,包括买卖股票、基金、黄金业务、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3)网上购物,如开通支付宝业务等,可以实现网上购物协助服务,为客户进行网上购物提供支持,这也是营业柜台无法实现的特殊服务项目。

企业版网银的服务品种比个人客户的服务功能更强大,也更复杂。一般可以提供的服务,除账户余额查询、交易记录查询、转账、在线支付各种费用等基本服务外,还包括开通账户归集和集团理财、工资代扣、差旅费报销、商务信用卡服务、公积金管理、国际业务等服务,其具有多人操作、流程灵活等特点。

网银对传统银行业务的突破点有3个:一是打破了银行在提供业务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不再有每天8小时办理时间和固定营业场所的限制;二是客户利用自己的设备进行的所有操作,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自助完成,减少了银行的服务成本;三是由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核心管理的方式转移,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

二、网银是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使网银成为一种必然。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需要灵敏的国际信息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更全面、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平台。无论是国际金融发展趋势,还是国内金融市场开放方向,都是以信息技术作为依托的金融服务网络化。各种基础金融服务结合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可以使银行业金融服务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电子商务的发展浪潮中,网银就是银行适应网络时展需要而推出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网银以其高效率、低成本、简单方便的先进网络支付方式改革着商业支付结算的趋势和方向。

第二,网银是银行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实际需要。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不仅面临着来自经济全球化、客户需求等多元化的压力,还面临着同业竞争加剧等严峻挑战。不断涌入的外资银行在资金实力、技术手段、经营经验和全球化网络上都具有显著优势,它们拥有先进的电子化手段和更快的金融创新速度。如果说国内的银行业服务还停留在水泥加板凳式的传统服务方式上,且不说不能满足客户不断多元化的需求,也会把最有经济潜力的高端客户市场拱手送给强大的竞争者。几乎所有的银行都认识到网络银行业务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将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作为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业务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另一方面,大多数网银产品都是建立在银行自身科技应用水平的基础上,持续研发且不断深化,都有其创新特质,是其他银行很难同步模仿的。成功的银行还可以在这一领域确立起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总体来说,网银是现代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新型金融服务渠道。

第三,网银是改善银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客户对银行服务数量和种类的需求趋势逐年扩大,而银行的服务供给相对不足。银行从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在增强,业务办理的质量和效率不断经受考验,相应的各种风险也居高不下。无论是对公客户还是对私客户,都希望方便快捷的服务,而抱怨排队等待现象,但是银行的服务窗口不可能无限制的增设,而且设立柜面渠道的成本很高。供需矛盾的彻底化解,就需要找到成本低廉且方便快捷的服务渠道,不受空间和时间制约的电子渠道就成为必然趋势。拥有开放式的网络、巨大的虚拟空间的网上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标准化、批量化、综合化、程序化的产品服务。对银行来说,既节约了运营成本,也做到了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根本性提高。

三、网银对银行发展的重要作用

网银作为商业银行的电子服务渠道,能够增强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业务开拓力,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还能够巩固、稳定和发展客户,提高服务效率,改善银行服务,为银行业务发展改革和创造价值等发挥重要作用。

(一)促进银行业务发展和经营战略转型

在金融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金融机构急需与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看齐,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革和调整。我国的大型银行正由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向集约型管理模式转型,并由操作型、核算型的网点向营销服务为主的综合化网点方向转进。网银的开办,不仅重整了业务流程、创新了服务产品设计,也把网点大量的标准化、操作型、核算类的现金和单证类业务逐渐迁移过来。不但分流了网点业务,减轻了员工工作负荷,缓解了客户排队压力,也将富余下来的人力资源转用于开展理财等高级、人性化的服务,进而增强网点的实际综合能力。

(二)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升经营效益

网银具有费用开支少、服务功能全、业务市场大等优势,实现了无纸化、网络化运作,大幅提高了服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通过各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使银行经营方式更趋科学合理。这不仅给银行带来了新的生机,而且通过无边界的网络,在金融同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建立起深层次和更广泛的合作。在网银应用过程中,实现了分流柜台压力,节省部分人力、物力,降低了柜面设立成本,从而减少了业务经营成本。网银拓宽了银行的金融服务领域,同时带来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客户对金融创新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形势下,网银的安全高效发展将为银行带来更快速的效益增长。

(三)提高客户满意度,推动银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网银的优点是为客户办理相关业务提供便利,除了时间、空间的便利,客户也无需填写各类存取款单、支票等纸质凭证,只要通过点击鼠标的方式就可以享受到快捷及时的金融服务。它的自助流程,标准化、透明化服务,友好易用、安全可靠也在实际使用中被众多用户所证明和认可。在公众最关心的安全方面,银行不断探索,并进行版本升级。以中国建设银行的网银技术为例,其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USBKEY储存证书和动态口令,并提供短信通知服务、多个密码验证和限额控制等保护措施,保证其既具有方便的可操作性,也让用户真正的放心使用。网银的安全性在逐渐被大家接受,每年的新增用户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可以说,网银的高度可用性会进一步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依赖性和满意度,降低客户流失率,增加客户稳定性,最终推动银行为保持客户满意度,在持续保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效率方面的努力。

虽然网银存在支付功能有待突破和完善、安全性亟待解决等问题,但其是银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务渠道。毋庸置疑,随着网银日益被公众所接受和使用,不断完善的网上银行在银行电子化发展的道路上前景将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 王光化.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时代金融,2007,(05).

[2] 张劲松.网络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银行的业务发展篇7

一、商业银行把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战略

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外资不断涌入市场,金融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的激烈,商业银行的利润不可避免的被挤占和压缩。为了开拓新的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扩大银行的利润,开展新的银行业务,开发新的投资产品将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在当前,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的业务将会是银行发展的首选项目。商业银行之所以着重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来源被资本市场严重挤压,如:证券市场分流商业银行的存款,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项目有萎缩的倾向,商业银行的利润严重下降;第二,金融机构改革的趋势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进行转型,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会把投资银行的业务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投资银行业务的结构将会发生变化

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传统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相互补充,共同成为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并且已经逐步发展成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在开拓和发展过程中,品种不断增多,覆盖的领域也不断拓展。原有的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一些债券品种,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投资银行的业务逐步拓展到企业债券、一些金融机构债券甚至拓展到政府债券。除了承销对象的不断拓展,新兴投资银行业务也不断发展,在商业银行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加大,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的业务产品线更加多样。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除了传统的债券承销、兼并收购、财务顾问、项目融资等方面外,商业银行可尝试开展以下几种业务:第一,基金管理,目前,基金已经发展成为金融支柱产业之一,商业银行投资基金主要是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股票或者收益券,将分散的资金汇集成较大的基金,再对基金加以运作,从中获益;第二,资产证券,这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发行的证券多为票据、和优先股票等形式,获利主要是来源于债务人所付的本金和利息;第三,金融创新,分为三种:期货、期权、调期;第四,风险投资,主要是对一些新兴公司进行资金融通。对于一部分风险较高的投行业务,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建立较为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处理机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规避和解决。

三、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策略将进一步转变

银行和客户之间是赖以共存的战略伙伴关系,没有客户,就意味着银行没有发展前途。因此,决不能把客户资源当成一次性的消费品。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充分重视客户资源的重要性,善于开拓客户价值。

因此,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和完善与客户的对话机制,充分尊重每一个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真正地把每一个客户当成上帝,为他们量身打造一站式服务,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帮助客户创造了价值,而且也有利于促进银行进行资源整合,拓宽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从目前的银行发展现状来看,很多银行已经意识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重要性,在为客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大大的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壮大。但是,现在这种一站式的服务覆盖的人群还比较少,今后的发展必将朝着这样的方向继续前进。

四、内部制度建设更加规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不同于以往的传统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是新兴产业,虽然现在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它其中的一些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尚有不健全之处,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投行业务的混乱。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离不开银行的内部管理,要想不断拓展投资银行的业务,就必须加快建设和完善更加规范的投资银行的业务流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能力,打造一支致力于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队伍。

五、结语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也代表着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的转变。目前,众多银行已经致力于拓展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金融市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发展仍旧处于起步阶段。投资银行的业务品种必将更加繁多,对客户的服务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吕丰民.试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财经界》・经济论坛,2013(14)

[2]杨维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探析[J].《金融经济》・金融论坛,2013(23)

银行的业务发展篇8

一、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现状

零售业务最早出现于商业领域,根据科特勒教授对零售业务的定义,“零售业务是指将商品或服务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包括供最终消费者个人在非商业性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活动”。顾名思义,零售业务是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的。零售银行业务始于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商业银行为应对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而产生,并随着商业银行顾客对银行服务的新要求而在内容、品种上不断创新。目前,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范围已由最初以个人信贷为主逐步拓展到包括银行卡、个人消费信贷、投资理财、教育等多个领域等。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以银行卡业务为例,自1979年10月中国银行开始国外信用卡业务,并于1985年6月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以来,我国银行卡业务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集中,从各自为政到联网发行,功能不断完善。截至2002年2月底,我国各类银行累计已发卡4.8亿张,其中信用卡300万张。银行卡的发卡量连续三年递增64%,交易额递增76%。但总的来看,我国银行卡的发行尤其是信用卡发行在数量和功能、使用便利度等方面仍较为落后,除一些大中城市的大商场、酒店、宾馆之外,持卡消费仍未普及,银行卡更多的是作为方便个人提现的工具。在消费信贷领域,近两年住房信贷业务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十分迅速。截止2001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累计发放住房抵押贷款5598亿元,占同期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6.9%,其中2001年当年新增2282亿元,占银行各项贷款新增额的21.54%;累计发放汽车消费贷款700亿元,并以每年40%的速度在递增,住房和汽车正成为拉动近几年我国居民消费的两大支点。此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教育贷款、个人质押贷款、信用贷款、个人股票质押贷款、不限用途贷款等零售银行业务方面的创新也不断增加,零售银行业务正成为21世纪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及现实条件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对外各项承诺的逐步兑现,金融服务业领域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大,外资银行纷踏至来,在经营范围、经营地域和业务品种创新等方面展开了与国内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但受我国金融业开放时间表的限制,目前外资银行的主营业务方面仍受到诸多限制,要想在全方位的展开与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仍存在一定难度。国内商业银行要尽快利用这段时间,抓紧开拓新的业务,而零售银行业务目前正受到各方重视,特别是外资银行在个人理财等零售业务方面具有很成熟的技术和客户服务手段,将成为未来与我国商业银行争夺利润点的重要阵地。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必要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商业银行拓展利润空间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入世效应的逐步显现,金融业服务领域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在银行业务领域,外资银行因受金融业开放时间和范围的影响,在银行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资商业银行营业范围将不断放宽,竞争将更加激烈,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将受到削弱,因此,要维持目前的竞争格局,商业银行必须要加快创新业务品种,转移业务重点,零售银行业务将成为首选。二是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2002年全国消费品价格指数出现0.8%的负增长。为拉动内需,中央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其中许多城市已将房地产、汽车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持产业。

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现实条件来看,目前已具备了一些初步的条件:

一是房地产、汽车成为近几年中国百姓的消费热点。尽管房地产市场已出现关于泡沫的警告,但仍有专家预测可能短期内还不会出现。而汽车消费则将逐步取代房地产成为新一轮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据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7个城市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房改政策对住房需求的拉动效应已基本释放,城镇居民有74%的人拥有了住房,而对汽车的需求则有所上升。目前,我国的私家车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继美国、日本后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如此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将为汽车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撑。而在信用卡发行的前景中,目前我国具备申请信用卡的人数已达到5000万以上,目前,我国发达国家人均拥有6张信用卡、港台地区也在3张以上,如果我国以每人拥有卡2张计算,信用卡市场的发行量至少在1亿张。

二是银行利润正受到空间上的限制,现有银行资源的整合。目前,银行在利用存贷差获取利润的空间正受到挑战,金融过剩现象日益严重,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2年,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元,贷款元,为保持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信贷人员“惜贷”现象严重。汽车消费信贷的竞争也会加剧,特别是随着我国入世后,汽车消费信贷的逐步开放,国外汽车消费金融服务公司的进入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竞争加剧,2000年,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利润占通用汽车公司总利润的36%,福特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占20%以上。

三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营业范围和营业网点上具有一定优势,便于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目前,外资银行在我国共有家,其中营业网点仅局限于几个大城市,而我国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的业务载体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随着网络银行的发展,这条优势将会逐步丧失。四是零售银行业务正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目前,我国许多银行都已开展了零售银行业务,如房地产、汽车消费贷款、个人理财等等,对于零售银行业务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也得到重视,许多商业银行如民生银行已决定成立个人零售银行,进行独立核算,成为我国银行业开拓个人零售银行业务的先行一步,计划将零售银行业务所占市场份额由目前的10%提高到30%。

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第十届一次会议上,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扩大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发展消费信贷是当前刺激消费的重要途径。三、对发展我国零售银行业务的几点建议

(1)加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倡导个人诚信消费观念。零售银行业务的主要对象是最终消费者,这类群体具有人数多、分散化特点。目前,商业银行在开展零售银行业务时,通常采用质押贷款等方式,减少房贷或汽车贷款等风险,但由于房地产和汽车均容易受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价值容易变化,特别是汽车等抵押品更容易因毁损而缺失,对银行零售贷款构成不安全因素。因此,除了加强传统的零售银行业务操作方式外,还必须要加快构建社会诚信体制度,要联合各金融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如工商、法院、公安、社会评估机构等组建联合个人诚信评估机构,解决商业银行在开展零售银行业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交易成本。目前,上海在这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但受信息渠道、信息来源的制约,诚信体系的信息量过小,一些重要的信息,如工商、法院、质检等部门的信息仍未完全涵盖进来。截止2003年3月3日,上海资信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入库人数已突破300万,从而为商业银行推行信用卡也提供良好的基础。

(2)进行银行业务分块功能调整,探索建立零售银行业务的独立操作。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主要分公司业务、金融同业业务和个人零售业务三大块,业务采用统一核算做大账的形式,这与外资银行普遍采用的耽搁产品单独核算做小账的做法具有很大差别。采用做大账方式使零售银行业务的成本和收益难以在财务报表上直接体现出来,所以需要通过建立零售银行业务的独立操作,让零售业务自成体系、单独考核,将有利于零售银行业务的规模化、专业化运作,并有利于提高整体行业的水平。

(3)积极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品种创新,不断挖掘新的利润增长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的竞争虽尚未达到公司业务市场竞争那样激烈,但面对这一新型的利润增长点,各大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都在抓紧开展业务品种创新,如最近出现的个人委托贷款、股票质押贷款、房地产证券化试点等等。而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和电子商务的普遍开展,一些新的零售银行业务品种将会不断开创出来,谁的业务创新快,谁就能在这块业务中先拔头筹。

(4)加块零售银行业务相关立法工作,为零售银行业务开展提供法律依据。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零售银行法,只在现有的《商业银行法》中对零售银行业务有零星的阐述。而零售银行业务因面对的顾客群具有分散性等特征,所面临的问题将会随着这一业务的深入开展而逐步会多起来。为此,要加快研究零售银行业务中的法律问题,条件成熟时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法,提高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法律地位,做到有法可依。

(5)加强零售银行业务的营销力度,不断扩大零售业务顾客群。尽管国外对于零售银行业务已习以为常,但我国目前这一业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人对零售银行业务品种了解不多,对零售银行业务的功能和范围不清楚,往往仅停留于住房、汽车等方面。因此,作为商业银行,要加大对自身业务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零售银行业务的认知度,创造更多的顾客群。

(6)加快零售银行业务相关人才的培育,提高零售银行业务的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人才仍严重短缺,除了传统的信贷人员外,在个人理财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也很紧缺,而零售银行业务对业务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复合型的人才。因此,要想与外资银行抗衡,必须要加快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银行的业务发展篇9

一、电子银行业务概述

电子银行是一种新型的银行服务方式或渠道,客户不需要到银行网点,只要通过电脑、电话、手机、 ATM 、 POS 等电子终端,就可以方便地获得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缴费、网上购物、外汇买卖、国债、基金、保险、股票等等多方位的金融服务。一般来讲,电子银行家族成员包括自助银行、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

自助银行以ATM、CRS、DCD及POS机为主,体现在客户可以自行选择和操作机器设备进行自我服务。这种服务方式1972年3月起源于美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顾客已经可以在自助银行的各种终端设备上,享受到几乎与柜台业务完全一样的一整套银行服务。

家庭银行以电话银行为主体。基于设施的不同,家庭银行可大体分为电话银行、视频终端家庭银行等形式,目前以电话银行(Telephone Banking)为主。家庭银行(Home Banking)服务使得客户在家里便能办理各种业务,其服务大都具有灵活方便、反应快捷等优点,因而吸引了大量顾客,提高了银行服务效益。

企业银行企业银行(Corporation Bank)服务,使得银行的企业客户可以利用位于企业办公室的计算机(主要是PC,PC银行故此得名)、电话等处理终端,通过专用网络连接到银行业务处理系统,客户可以通过操作设备发出各种指令。但从未来趋势看,PC银行将被Internet银行取代。

网上银行以Internet为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Internet逐渐普及。以Internet为服务发送渠道,用户通过访问银行网站,就可获得各种银行产品与服务。1995年10月18日,世界上第一个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出现之后,网络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手机银行以手机为基础,也称移动银行。它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用以手机为主的各种移动设备,使客户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获得银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近年来,我国各大银行基本上都提供了手机银行服务。

电子银行业务具有如下特点:

(1)“3A”式服务(3A=Anytime+Anywhere+Anyway)。全天候(Anytime)电子银行全天候24小时连续运行,对其使用可以不分昼夜,摆脱了传统银行上下班时间的限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电子银行的使用同样可以不受全球时区的限制。在任意地方获得(Anywhere)只要拥有合适的工具(电话、电脑、手机、ATM等),客户所处的地域就无关紧要,随时随地都能获得银行的服务,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访问自己的开户银行。多种方式提供(Anyway)客户将不仅仅通过银行柜台才能办理银行业务,而是可以通过电脑终端、手机、ATM、电话等多种方式享受各种银行产品和服务。

(2)以人为本的服务。电子银行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尤其体现在网上银行。它不仅可以同传统银行一样提供各种服务,还可以推出一些人性化的新产品和服务,这些业务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个人情况单独设计。比如网上银行可以实现服务使用界面的个性化,根据个人喜好定制页面内容和色彩等等。通过电子银行,银行还可以以各种方式积极与客户联系并获取反馈意见,如通过电子邮件、自动电话调查、ATM提示等,按照客户的要求及时增进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

(3)综合性的服务。客户通过电子银行提供的服务,除了全面了解自己的账户信息,还可以了解银行提供的相关信息,如证券信息、保险信息等等。随着银行业分业经营界限的慢慢打破,这种综合功能将越来越强大,银行客户通过电子银行享受"一站式"金融服务不再是梦想。

(4)高度程序化的服务。与传统银行提供的面对面客户服务相比,电子银行能应对的业务复杂程度显然有限。一般而言,电子银行常常充分发挥信息技术高效处理的优势,低成本地提供程序化的、可以自动完成的常规业务,如信息查询、转账服务、修改密码等。而高附加值的、非程序化的企业客户服务往往需要在网下通过客户经理开展。

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前景

“竞争激烈,新品迭出,效益显著,前景喜人”是电子银行业务目前发展的现状。随着电子商务浪潮的兴起和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国外商业银行的主营收入已开始转向网上支付和电子转账等方面的中间业务及其他金融服务,国内商业银行也正在改变传统的柜台业务模式和业务结构。

90年代起,银行卡、ATM、POS在我国的逐步推广应用,国内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开始萌芽。交通银行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组建以来,以电子科技手段为先导,进行品牌塑造,赢得了消费者,业务迅速发展。特别是率先推出的自助银行,在国内商业银行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之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以及各种电子理财产品的推出,使电子银行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以交通银行郑州分行为例,在隆重推出神通卡、神通网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提供的代收话费、电费、收视费等收付功能,以及提醒服务业务,得到了业界同行的肯定。工商银行于1997年12月在互联网上开办了自己的网站,是最早推出网上服务的国内银行之一,并率先在国内同业中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诸多产品、服务归为一类,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电子银行的概念,打造了"金融e通道"这个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电子银行整体品牌。该行2004年底已拥有1000万户的个人网上银行客户和11万余户企业网上银行客户,在线支付交易额累计突破50亿元。中国建设银行2004年底网上银行个人客户达到389万户,交易额1019亿元;网上银行企业客户达到68705户,交易额32937亿元。

有关人士分析,到2005年底,我国网上银行用户数将飙升到1.4亿户。与此同时,各商业银行都把电子银行业务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制定市场策略,推出理财新品。如招商银行,2005年初推出了理财新品“财富账户”,随后在今年的4月,同广东TCL集团签订了“票据通”全面业务合作协议。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商业银行都以创新姿态加入金融产品的市场大战之中。中国工商银行继“电子银行”、“金融e通道”后,又推出个人网银业务金融@家,为客户提供帐户管理、转账汇款、缴费、网上汇市等12大类60余项服务功能。到目前为止,有关资料显示,工商银行电子银行的业务指数已占到整个业务量的25%,就是说,100笔业务中有25笔是通过电子银行的渠道进行交易的。起步更晚的招商银行,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企业网银、个人网银、网上支付、网上商城、网上证券五大产品系列为主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在国内商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三、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美洲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对于一家商业银行而言,只拥有活期存款账户的客户,50%会在1~2年内离开;只拥有定期存款账户的企业,30%会离开;而同时拥有定期、活期、网上银行账户的客户,最终选择离开的比率只有1%~2%。这项数据揭示了电子银行和传统银行共存的价值所在,显示出电子银行业务在现代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各商业银行纷纷利用电子银行业务对金融市场重新瓜分,但是到目前为止电子银行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各商业银行所预计的目标和效果,电子银行的客户占总客户的比例较小、客户使用的满意度不高、实际使用率偏低等等,而制约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主要以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细分不够严谨、营销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高、低端客户资源相差悬殊,低端客户占比过大,客户资源不容乐观。面对低端客户占比较大的现实,市场细分工作不足,客户结构调整不力,流于一概而论的认识,存在畏难情绪。另外,电子银行业务的营销宣传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相形之下,目前电子银行的宣传更偏重于短期行为。商业银行在产品宣传上的投入乏力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深层次推广,如在街头难见宣传电子银行业务的广告,产品的市场认知度不高。对于客户而言,没有对产品的深入了解,何谈"认购"热情。

2、系统性能尚待优化,产品功能尚待完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大都表现为将一部分传统的柜台业务电子化,所推出的电子银行产品也大多限于对银行现有业务的电子化改造。真正的产品创新远未涉及,创新特色不明显,没有体现网络的根本属性--靠变化和新颖吸引客户。产品功能还不能满足客户除现金业务外的全部需要。例如有的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不能办理分行的一些特色业务(代缴费、外汇宝等);同时,比之于网上银行来讲,电话银行业务由于缺乏可视性,所以操作起来相对繁琐,表现为语音报读菜单冗长,16~19位的账号输入时间过长,造成客户不必要的话费浪费,影响了客户使用该产品的热情。而网上银行虽具直观性,但操作计算机本身就要求客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Internet知识,由于天津地区电脑的普及程度不是很高,熟练使电脑的客户人数亦相对较少,加上认识不足、收入偏低等客观因素,也影响电子银行业务的普及与推广。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因操作过程中需客户输入的内容偏多,客户感觉不方便,自然就降低了使用热情,致使部分客户与电话银行渐行渐远。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重性,对于系统升级来讲,一方面可以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另一方面,过于频繁的改版升级,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使客户产生陌生感。对于可以任意选择服务银行的企业来讲,其稍感不便或使用中一旦出现异常,就会转投他行,这样极易导致客户流失。

3、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措施不足

目前,电子银行业务尚属传统业务的补充手段,所以产生的效益不明显,直接创收能力仍然显得薄弱,造成了在重视直接效益指标考核的情况下,支行对难见直接效益的电子银行业务乏力可推。领导层对该业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该业务的发展。事实上,电子银行业务的开展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分流柜台压力,缓解柜员劳动强度,并为我们带来直接的业务收入和高附加值的潜在效益。但由于认识上的问题,柜员在全力忙于传统柜面业务的时候,面对排队拥阻和嘈杂人流并无主动推介离柜业务的意识,导致"越来越忙"的"马太效应"频出,电子银行的潜能优势无从发挥。

4、产品售后服务不到位,市场培育力度差

客户使用电子银行所反馈的意见得不到及时解决。虽然网络银行业务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但相对于客户来说,我们产品中的部分功能仍有待改进。比如,企业网银中一个客户号下面仅允许一个账号进行交易,这对于拥有多个账户的企业来说,使用网银进行交易是很麻烦的。

对电子银行客户缺乏有效的跟踪和售后服务。相当一部分客户在初次使用电子银行产品的时候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存在疑惑,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往往不得其门而入,这会极大地挫伤客户的使用热情。而开户以后再放弃使用网络银行,不是一个简单增加睡眠户的问题。在越来越强调量本利分析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这不仅造成银行系统资源的无端浪费,更为银行激活和催醒这些客户带来更大的成本负担。从另一个角度讲,由于来自客户的声音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或及时收到效果,也使得产品调整因缺少市场依据而失去针对性。长此以往,必然制约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

四、发展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电子银行业务发展。

电子银行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必将是未来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商业银行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努力转变经营方式、增强盈利能力、实现战略转型。要在营销网络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的组织机构建设,并在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联动营销、全员营销,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特别是网络银行的客户数、交易量、提升人工网点替代率,加快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步伐。

2、加强领导管理,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商业银行各级经营管理者要把电子银行业务作为加强客户服务手段、丰富产品功能、拓展市场的有力武器。要充分利用电子银行业务,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分销渠道和新的效益增长空间。同时在物质、人员、技术、业绩考核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但在加快业务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管理,防范风险,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形成统一的电子银行业务规范、业务流程和业务标准,保证电子银行业务的稳定健康发展 。

3、优化系统结构,完善产品功能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经营效益普遍不甚明显,创新特色不显著,与国内先进行相比,不能靠变化和新颖吸引客户,产品功能老化,不能满足客户除现金外的全部需要。因此,商业银行要注重科技投入,大胆引入电子新科技,积极培育推出新产品,有效疏通营销渠道,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创造最佳效益。

4、加大宣传力度 统一宣传口径

商业银行在电子银行产品宣传中,应以网上银行为宣传重心,采取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站等多渠道的交叉宣传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多产品的集中宣传等手段,形成本行电子银行产品广告系列,不断扩大本行电子银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形成本行的品牌产品。

5、健全营销机制,构建立体营销格局

一是建立专业营销队伍,丰富营销手段。对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确立以差别化产品和差异化服务为高端客户提供贵宾化服务,为中端客户提供特色服务,为低端客户提供便民服务的营销策略。二是以阵地营销、媒体营销、交互式营销、户外营销、广告招贴等方式,构成立体营销格局,以不断丰实的营销手段,使电子银行产品深入人心。三是完善售后服务,做好市场培育。首先把服务放在第一位,通过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唤醒睡眠客户,激活盲点客户,努力减少客户流失。四是对客户指定专人负责,提供客户随叫随到的跟进式服务,妥善解决客户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通过与客户的紧密接触,贴近用户,查找问题,改进产品,完善功能,树立品牌,培育市场。

6、重视队伍建设,强化员工培训

银行的业务发展篇10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4-0121-03 收稿日期:2007-06-22

一、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性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加速改革。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进展顺利;利率市场化进程将不断加快,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走向消亡,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格局将打破原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市场集中度将呈下降趋势;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进一步连接,外汇衍生市场逐步开展,发展金融期货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市场品种不断增加;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前国际金融业的一大发展趋势,银行、证券、保险相互渗透的局面已经出现,业务经营自由化势不可挡。

1、金融业对外开放对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挑战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扩展,中国将全面融入世界经济金融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对外开放银行业市场,而在完全开放之前,觊觎中国庞大金融市场的外资金融机构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参股中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断扩大经营的业务品种,以各种方式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逐步完成其战略部署。其在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银团贷款、贸易融资、零售业务、资金管理和衍生产品等业务方面服务的优势进一步显现,吸引了大批国内的高端客户。

与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虽然在经营网点、本土投资选择、本土经营及技术选择上具有优势,但外资银行在后台混业经营、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客户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以及离岸投资工具的选择上具有较大优势,创新能力强。可以预期,随着外资银行机构网点的扩张、投资和经营本土化的发展,外资银行将携其成熟的理财产品系列、长期专业化的市场运作经验、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充分发挥其后台混业经营和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优势,不仅在外汇存贷款业务、在个人理财业务和银行卡业务等领域,而且还会在公司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方面与中资银行展开全方位的激烈竞争,将给中资银行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2、我国银行业的脱媒效应明显增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入,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银行业的脱媒效应开始显现。

银行业的脱媒效应主要表现为:部分贷款被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票据市场工具、股票融资等替代;而部分存款则被货币市场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居民股票投资所替代。

首先,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股票融资快速增加。2006年以来,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券的发行不断加大,特别是自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股票市场开始恢复融资功能,股权融资逐步扩大规模,将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银行的贷款,脱媒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据渣打银行统计,2006年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和企业短期融资票据的融资金额达到8060亿元人民币(不包括私募股本和风险资本);同时,尽管银行贷款仍保持主导地位,但近期这种主导地位正在减弱,如相比2005年有85%的企业外部融资来自银行贷款,而2006年只有79%。

其次,居民储蓄向证券市场投资转化。2006年5月份以来,股指不断上升,股票市场交易持续活跃,储蓄存款的一部分被分流到股票市场,直接表现为证券投资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证券开户数不断增加,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据央行的金融运行数据显示,2006年全年,居民户存款增加2.09万亿元,同比少增1125亿元,而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余额则同比大幅增长。

此外,2007年1月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可以预计,随着今后金融创新发展、票据市场工具的丰富、企业的融资工具更加多样化,银行业的脱媒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3、中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考验

银行业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其服务特性更多地是体现在其中间业务领域。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的银行主要是依靠利息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各银行来自中间业务的收入比重都很小。

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之比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经历了高-低-高的轮回,这与美国混业-分业-混业的历程有很大关系。美国商业银行1934年的非利息收入与总收入之比为24.57%,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非利息收入占比达到最低点,在1981年仅为7.09%;1990年后,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逐步增加,特别是1999年以后,占比上升到40%以上,2005年的占比为43%。其中,在2005年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收入占比不到20%,并且有下降趋势,大量的是其他非利息收入。其他非利息收入较多,与美国金融市场发达从而商业银行投资工具多、以及混业经营有很大关系。

与美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明显偏低(表1),而且来源单一,主要来自于手续费收入。这充分反映了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特点,银行基本上没有来自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证券化业务等方面的收入,只能依靠网点优势赚取结算、等收入;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银行也没有来自存款账户管理的收入。

目前,国际一流银行的业务结构中,投行业务基本上占总收入的30%以上。2005年全球十大投行业务排名中,以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等为代表的“银行系”金融机构占据了半壁江山,资本市场及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和潜力如何,正日益成为国际投资者对上市银行估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市场结构、竞争格局和经营环境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实力强大的外资金融机构银行不断进入市场,使国内银行在规模与业务创新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压力。面对资本约束、利率市场化、融资结构失衡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国外混业经营的强烈冲击和严峻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向更广阔的资本市场拓展成为必然选择。

二、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业

务创新

虽然国内商业银行具有客户资源、信息、资金、网络等优势,但由于长期处于分业经营,没有投资银行业务牌照,缺乏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业务平台和创新产品,难以系统地开展业务;同时,还面临着国内外专业投资银行以及国外综合性商业银行的有力竞争。因此,应通过进行组织创新、业务创新、人才发展、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迅速弥补劣势,建立有效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模式,大力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并通过业务和产品的创新,培养人才,打造出自己的品牌,逐步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从我国情况看,根据现有法规,除证券承销与经纪等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外,其他投资银行业务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可从事或以财务顾问的形式参与,包括:企业短期融资券承销、银团贷款、公司理财、兼并收购、项目融资、资产及基金管理、投资咨询、资产证券化等。

为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资金、客户源、网点、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快速有效地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具有的优劣势建立投资银行各业务运营平台,采取相应的策略,与商业银行当前开展的业务形成较强的互补性,有效地整合内外部资源,准确地细分客户并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目前,商业银行可以搭建的投行业务创新平台主要有:

1、企业短期融资券承销平台

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是当前商业银行主要垄断的业务牌照,是企业进行低成本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是增强为大型优质企业服务的重要方式。通过该平台可以与企业建立新的银企关系,并带动其他业务开展的重要渠道,如财务顾问、贷款、并购、企业结算等。如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以短期融资券为主要业务重点。

2、银团贷款平台

通过牵头组织银团贷款,商业银行可以增强为大型优质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能力,拓宽与企业的合作空间,为企业提供多方位的金融服务。如工行在这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3、资产管理业务平台

随着监管逐步放松,多家银行已经开展了综合经营试点,工行、建行、交行已经设立了基金公司。通过基金公司为富裕个人客户提供的各类理财服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票据投资、委托贷款等业务。

4、并购业务平台

国外许多产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该行业R并购整合发展史,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通过购并重组,将企业规模不断做大。因此,可以结合商业银行贷款的客户行业分布和特点,为企业进行并购策划,进行行业

整合。如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将为后者在重组央企房地产资源中提供财务顾问服务。

5、与外部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平台

通过与外部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合作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规避利率市场化和资金脱媒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解决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和资金来源问题;同时,还可以开展杠杆融资业务,为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满足企业股权激励、股权融资、收购、兼并等资本经营活动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以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获得良好的收益。

6、房地产金融平台

通过发展房地产开发贷款,形成自己的业务特色,专门为房地产行业提供融资平台,进行专业化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以及管理服务。民生银行投资银行在房地产金融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创出自己的业务特色。

7、股权投资平台

通过投资参股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间接将资金进行股权投资,获得更多收益。

此外,投资银行部还需要与行外金融机构建立策略联盟,并借助其他金融机构的渠道和交易资格使客户能够间接参与各类金融市场的交易,以满足客户对综合性投资银行业务的需求。

三、商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任重而道远

银行的业务发展篇11

一、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制约因素

1.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存在隐患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不愿意选择网上银行的客户76%是出于安全考虑。安全是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资金安全对于客户、商家和银行都是至关重要的。银行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保证客户、商家和银行自身的资金安全,但是也暴露出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客户端的安全性和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如电子银行应用系统的设计存在缺陷、计算机犯罪、黑客问题等,稍不注意防范便使银行损失惨重。

2.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薄弱

电子银行体系是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网上银行、电话银行、POS、ATM、CDM为主,是以信息化的基本建设为平台而构成的体系。柜台业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处理、信息数据的交换、虚拟化服务体系的完善、计算机安全应用体系的运营等等都离不开银行的信息化建设,目前信息化建设的薄弱制约了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3.电子银行业务提供的服务不及时不到位

电子银行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与银行业务高度融合的产物,因此其提供的服务应该区别于传统业务,具有个性化。 而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诸多服务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比如,各城市商业银行办理注册电子银行业务的网点占全部营业网点的5%~9%,客户必须到这些网点办理开户手续,造成这些网点业务办理时间过长,排队问题严重,并且企业和个人注册电子银行的用户需要填写多份协议书,流程繁琐,影响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客户使用电子银行所反馈的意见得不到及时解决,电子银行对客户也缺乏有效的跟踪和售后服务,无疑会增加睡眠客户的数量,造成银行系统资源的无端浪费,更为银行激活和催醒这些客户带来更大的成本负担,从而制约电子银行的发展。

4.电子银行业务品种开拓受限,产品功能不完善

电子银行业务应该实现各业务品种的有机结合,进行灵活创造,形成一种新的运作模式。而目前电子银行业务,大都表现为将一部分传统的柜台业务电子化,所推出的电子银行产品也大多限于对银行现有业务的电子化改造,没有体现出其业务的创新特色,并且在产品宣传方面投入不够,产品功能不完善,深层次推广受阻。

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思路

发展电子银行的战略实施重点应在降低成本和灵活创新方面,推动客户选择电子银行,并带动银行成长,实现电子银行客户快速增长。银行可以围绕这些客户集中资源,积极灵活地进行市场销售,达到传统等金融产品数量的同步增长,以保证银行的整体利益。

1.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降低服务成本

从整体来看,整个电子银行的发展应该是以网上银行为中心,围绕业务创新发展网上银行特有的业务产品,各渠道均衡发展。网上银行不仅仅承担替代原有传统网点的职能,更能降低人均服务成本,创造超额利润。

2.加强客户分层管理,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的服务水平

首先,将客户进行分层管理,对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确立以差别化产品和差异化服务为高端客户提供贵宾化服务,为中端客户提供特色服务,为低端客户提供便民服务的营销策略。其次,构建立体营销格局,运用阵地营销、媒体营销、交互式营销、户外营销、广告招贴、体验营销等不同的营销方式,不断丰富营销手段。最后,对客户指定专人负责,提供客户随叫随到的跟进式服务,妥善解决客户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通过与客户的紧密接触,贴近用户,查找问题,改进产品,完善功能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的服务水平。

3.寻求商业战略合作伙伴,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

城市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还要致力发展成为本市中小企业和市民进行个性化、多元化信息服务的途径和平台,这就需要不断挖掘商业战略合作伙伴。建立和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的战略合作,在人才培训、资金融通、应用系统互联上进行深入合作。通过柜台核心业务应用系统互联,实现银行间柜台相互办理他行存款等业务,使得电子银行享受到更多的异地物理网点办理业务的便利,以发挥终端优势,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4.实施灵活创新,开创电子银行产品、服务、设备新局面

改变目前被动型建设的局面,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增加技术投入,引进电子银行高素质业务人才。在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联动营销、全员营销,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特别是网络银行的客户数、交易量、提升人工网点替代率,加快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步伐。

5.进行合理的人才培训、培养规划,实施人才梯队建设

电子银行体系的构建,不仅仅需要有创新思维的产品开发人员,还需要对产品进行合理配置的管理人员,另外还需要技术研发人员、产品市场营销人员、售后服务人员。进行合理的人才培训、培养规划,实施人才梯队建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城市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建设与实施

1.电子银行策略规划

(1)目标客户的市场定位

作为城市商业银行,在电子银行目标客户的选择上应该结合“三立足”的原则,选择“立足地方、立足中小、立足市民”的市场定位,坚持“大小并举,好中选优”的原则,重点对系统中行业重点扶持的企业,借助企业网上银行集团理财和账户管理等优势功能,积极协助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实现集团内部的各种资源高度集中管理、控制和配置,安全高效地对各种财务管理方案做出科学、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

(2)电子银行的产品地位

电子银行产品应改变过去“单打一”的传统模式,将银行现有可以调动的资源都调动起来,形成合力,重点实现业务一体化,体现产品整体优势。金融产品由于法律、风险、操作和固有市场条件的限制,有其基本的特征,不可能是产品发生性质上的变化。然而,一个产品可以开发出一个系列,以零存整取业务为例,可以开发出上学目标存款、结婚目标存款、养老目标存款、旅游目标存款、购房目标存款、装修和家具目标存款等。

2.电子银行管理组织的构建

为适应电子银行的业务发展及竞争需要,应自上而下建立专职的电子银行职能管理机构,加强对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在总行一级成立专门的电子银行部门,全面负责电子银行业务的管理与新产品的推广工作。考虑到各支行部门设置精简,可以将电子银行业务目标下发到各支行,通过合适的绩效考核办法,引导支行拓展电子银行业务,让客户继续通过支行任何一个且只需要通过一个营销联系点就可以办理所有业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便捷服务。

3.电子银行信息技术系统的构建

城市商业银行的现有核心业务系统大多充当着基础支持性角色,是银行日常正常营运作业的主轴,也是支持电子银行的后台账务核心,电子银行信息技术的构建,必定涉及电子银行系统与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有效、快速、正确、弹性联结机制的建立。

(1)对前端服务渠道业务系统的整合

为了使客户通过任何渠道,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畅通地与银行交易,同时使商业银行能及时对客户做出反应,为客户提供准确、一致、全面和最新的信息。应该在柜面人工服务、电话、传真、ATM、POS等多种业务联系渠道进行高度集成的基础上,将网银WEB、无线接入等新的业务联系渠道置与一个统一的信息处理框架之下,使前端业务系统在提供和信息上保持高度一致。

(2)对后端客户信息分析系统整合

后端分析系统的重点是要解决信息分散的问题,使客户信息实现标准化、一体化,实现全行信息数据共享。城市商业银行应该本着集中统一与个体效益兼顾的原则,制定统一的客户信息标准,确定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建立建设中央客户资料(或称数据中心)系统,集中客户的基础信息和财务信息和业务活动信息,供银行工作人员在一定权限范围内随时收集调用,同时在这个数据中心系统中,根据各种应用主题分析模型,产生各种分析信息以辅助决策。

(3)对前台业务系统和后台分析系统的整合

面对客户的前台操作必须要在组织上与后台操作融为一体,后台通过对客户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挖掘,实现现有数据的自动保存和提取,并满足银行新业务发展的需要,帮助客户服务人员及时地、综合地了解各个渠道的客户反馈信息。电子银行在后台应用系统中计算出每个客户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度,从中筛选出优质客户,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并主动接受客户的监督和批评建议,以提高这些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最终达到提高银行利润率的目的。

4.电子银行信息管理及监督机制的构建

(1)电子银行信息化工程的监督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电子银行信息化工程的监督工作,可以设立信息化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行长、高层主管、信息部门主管、业务部门主管、营业单位代表、甚至外部战略联盟伙伴所组成,定期召开通常性的会议,或依项目需要随时召开,通过咨询、审核、协调等活动,进行信息科技监督管理。

(2)电子银行的项目管理机制

项目小组是为发展特定的金融产品,由高相关度单位的业务部门骨干成员所组成,并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过程中寻找项目资源、沟通联系、计划和时间管理控制等事务,通常电子金融产品的成员包括:产品开发组、技术支持组、市场营销推广组。

(3)电子银行风险防范管理机制

电子银行的运作方式及运作规律决定了银行要加强24小时不间断的风险控制。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正确的电子银行技术风险管理策略。对建设电子银行的技术方案进行科学论证,确保信息技术安全可靠,电子银行系统设计严密、功能完善、运行稳定;加大电子银行安全技术投入,提高通信网络带宽,建立灾难备份与恢复系统,增强电子银行抵御灾难和意外事故的能力;积极引进一些高效的安全产品和安全技术;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及时更新、升级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提高计算机系统抵御外部网络攻击和抗病毒侵扰的能力,增强电子银行系统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第二,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建立标准统一、格式一致的资格审核、身份验证和业务经办授权体现并督促执行,在交易的入口处建起一道“防火墙”。

第三,实施职责清晰的部门控制管理,贯彻事前控制为主的原则,以“全面、准确、连续、及时、零事故”为目标,严格落实内控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加强对每一项交易全过程的实时监督。

第四,加强信息系统、应用程序的风险控制管理,加强电子设备的维护、检修及软件和硬件的管理,保证电子银行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叶望春: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战略.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张文棋:商业银行发展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银行的业务发展篇12

私人银行是指银行专门为高端富裕客户提供的一种私密性极强的服务,包括为客户量身定制投资规划、财务规划、私人财富管理等一揽子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和其他高附加值(高尔夫球赛、艺术品鉴赏、贴身商务秘书以及财富沙龙等)的非金融服务。私人银行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资产管理服务、保险服务、信托服务、税务咨询和计划以及遗产咨询和计划五部分。2007年3月,中国银行在北京和上海同时启动私人银行业务;8月6日和8日,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在深圳和北京正式推出该项业务。其他中资银行也正在积极筹备介入这一高端理财领域。

二、中资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分析

1.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最近调查,中国的富人市场巨大,并且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根据数据统计,金融资产在10万美元以上的中国富裕家庭大约有300万户,其中不到0.5%的中国家庭却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由此可见,随着中国社会个人可投资资产、高净值人士数量的不断扩大,国内急需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如何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能满足高净值客户的多元化需求的私人银行服务体系,是打造独特银行品牌的重要课题。

2.目前国内私人银行领域存在的劣势。其一,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不占优势。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发展私人银行所需的宽松,缺乏完整的法律环境尤其是与私人银行发展息息相关一些重大法律制度,如信托、私募、遗产、离岸金融以及委托理财,同时有关资产传承、个人隐私保护等法律规范的规定模糊。因此现阶段中国开展私人银行业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建立完善的金融法律秩序及银行保密制度的国际信誉,使投资者、富裕阶层放心把资金或资产存放在国内,交由国内金融机构管理。另外,私人财富能否自由投资、自由出入、自由兑换以及自由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都是私人银行业务全球化配置资产、有效规避金融风险的关键。但是我国目前存在的现行的税务制度,外汇管理政第的限制,对居民使用外汇相对严格的控制,诚信制度缺失,一些较高层级的服务目前在内地缺乏法律支持等现状,都一定程度制约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抑制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需求。其二,难以招募到足够的专业人才,缺乏专门的理财策划师认证制度。其三,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品种单调、规模有限、结构不合的能力,无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难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策略

(一)健全相关法律政策和监管体系,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保驾护航

一方面要完善金融法律体系,为私人银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我国,由于私人银行业务尚且处于起步阶段,政策滞后,法律空缺,导致私人银行业务在操作上出现了不少困难,阻碍了其正常发展;因此,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促进私人银行健康运作,并起到一定的警戒惩罚作用,尽量避免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风险与混乱。另一方面,需要完善一些基础性、制度性工作,从监管层面上保证私人银行业务顺利发展;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私人财产、现金、财务、投资、债务、信托、保险、不动产、税务以及遗产等等,涉及面较广,跨越多个部门和业务领域,并且私人银行在国内还是一个全新的业务模式,尚没有明确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法规,这都给给我国金融业目前存在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格局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打造良好的法律基础。

(二)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金融人才队伍

私人银行业务中的财富管理者具有典型的个性化、专业化、综合化、信息化和私密性等特征,这对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外一流商业银行特别注重私人银行员工的综合素质,对私人银行的财富顾问和客户经理设置了非常高的准入门槛,实行严格的资格认证准入制度。目前,国内银行从业人员对不断涌现的新型产品和业务,如现金管理、结构性产品、金融衍生产品以及资产管理等不太熟悉,对私人银行的经营管理流程比较生疏,缺乏一批高素质、具有现代化金融理念的人才。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从业人员还没有统一的准入标准,因此,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需要规范从业人员管理,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使从业人员专业化。同时要积极培养以注册理财规划师(CFP)为标准的产品经理队伍和培养熟悉外汇、证券、基金、保险等方面的投资专家队伍,大力引进有关私人银行的产品研发、营销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国际化优秀金融人才。

银行的业务发展篇13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定义

在美国,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就是向高资产净值的社会的富裕人群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有个人的存贷款服务、信托服务、税务咨询、开立账户、遗产咨询、资金转移、艺术品鉴赏、教育规划等。在欧洲,对私人银行的定义,私人银行为拥有高额财富的社会富裕人士提供个人财富的管理及维护的服务,并提供投资服务与商品,以满足其个人的金融需求。综合以上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各国对私人银行业务的具体阐述与说法不同,但其中所体现的私人银行的实质内涵是大致相同的,即私人银行业务就是商业银行向社会上的高资产净值的富裕人群所提供的以财富管理为重点的各种多样化及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属于商业银行最高端的服务,处于商业银行金融服务金字塔的顶端。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私人银行业务还尚不成熟,故在本文中跳出私人银行属于个人理财的束缚,私人银行的概念采用以上国际上流行的说法。

二、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大多脱胎于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但个人理财业务只能提供简单的理财服务,而对于客户的人生规划、保险筹划,以及有价证券买卖的信息咨询则关注的较少。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和银行业竞争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更高端的理财服务,如招商银行于 2005 年率先推出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贵宾理财品牌――金葵花理财,其准入门槛是 50 万元。

2007 年,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在高端理财业务的基础上开始了实质性的发展。3 月 28 日,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两地正式开业,并且第三家私人银行也已锁定,准入门槛为 100 万美元。

三、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来说,私人银行服务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过去并没有实践经验。随着社会高收入阶层队伍的不断壮大,人们新的财富观念的确立,以及金融制度环境的改善,如何实现从原有的个人理财业务到私人银行业务的跨越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由于私人银行服务基准较高,层次较高,加快发展私人银行服务,需要从制度、产品、客户等各个方面来不断探索和努力。

(一)细分市场以加强服务的针对性

市场细分是根据潜在客户的明显不同的需求特征,将整体市场划分成若干个客户群的过程。由于同一客户群对金融产品的偏好往往表现较为一致, 因此,通过市场细分,银行能够向目标子市场提供独特的服务产品及其相关的营销组合,从而使客户需求得到更为有效的满足,并维持顾客的忠诚度。市场细分有助于银行投资于能够给其带来经济效益的领域,也有助于银行通过产品的差异化建立起竞争优势,同时银行还可通过市场细分发现尚未被满足的顾客群体,并根据这一顾客群体的需求特征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服务产品,从而获得巨大成功。

(二)创新金融产品,以赢得客户长期支持

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一个重点在于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设计合理,兼顾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产品既能吸引目标人群,也能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与信任关系。金融产品的创新包括对现有产品体系的完善以及设计新的金融产品。

在现有产品体系的完善方面主要包括:(1)优化普通零售银行产品服务,包括多币种联合账户、货币市场管理账户、强化信用卡融资便利并积极变通贷款方式和种类等。(2)完善资产管理服务,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和资产平衡要求,提供不同种类的风险资产组合模式。在某一模式下,客户既可以全权委托投资,也可以只接受顾问。其中包括信托、税收计划、不动产计划、保险和养老金计划等。(3)提供专业化高端产品,例如各种衍生工具、不上市的证券的交易、国际股票基金、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等,目的是满足知识水平较高的阶层的需求。 (4)咨询顾问服务。积极型和金融知识较丰富的客户往往希望自己管理财产,顾问服务就是为这类人设计的。私人银行获得附加值的方式是提供数据和投资研究的成果,并为客户把这些信息转化为投资机会,这项服务的关键是银行的研究能力。

(三)建立一支高效的从业人员队伍

培养一批高效的私人银行业务客户经理是我国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关键。一般来说,私人银行为客户配备“一对一”的专职客户经理, 每个客户经理身后都有一个投资团队做服务支持, 他们精通于各类金融产品, 随时准备按照客户的需求设计专门的产品或是一整套完全量身定制的投资理财解决方案, 提供包括银行、投资甚至家庭秘书等的全方位服务。通过客户经理, 客户可以打理分布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基金市场和房地产、大宗商品、私人股本等各类金融资产。

(四)完善私人银行业务的组织架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