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实用13篇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篇1

除此之外,国内有学者从信息科学领域、情报学视角和传播学领域对社交媒体的定义进行了总结:在信息科学领域,研究者使用该概念对由社会性网络服务带来的新型网络信息交流空间进行集合性表述;从情报学视角来看,是个体信息空间与公共信息空间互涉的产物;在传播学领域,则始于对博客这种“自媒?w”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王晓光,2008)。

社交媒体的特点

社交媒体并无确切的翻译与释义,基于以上观点,可以将社交媒体简单定义为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web2.0的基础之上的互动社区,是一种用以社交的便捷的途径。它赋予了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并具有着这样一些特征:以对话的形式沟通,而不是独白;参与者是个人,而不是组织;诚实与透明是核心价值;引导人们主动获取,而不是推给他们;分布式结构,而不是集中式(Dion Hinchcliffe,2007)。

像新浪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广泛地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年轻人的生活圈子,更一秒也离不开它们。

大学生对新媒体有着天然的接受力和较强的使用能力,因此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交媒体中活跃的主角。对智能手机的超前适应性也使得他们比其他群体在网络社交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大学生们传统的交往方式,在社交网站中大学生通过对个人主页的管理,进行“选择性暴露”和“自我印象塑造”,创建了一个网络中的“拟态的自我”。大学生们通过“拟态的我”与“拟态的他”彼此认知、互动并带来心理需求的满足。然而“拟态的自我”并不等于真实的自我,“社交媒体依赖症”引发的自恋自怜、孤独寂寞、爱慕虚荣、焦虑不安的现象频发。这已成为关注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道路上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虽然这些社交媒体为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也渐渐地影响了我们的心理健康,特别是面簿,对人们的幸福感有负面的影响。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曾找来一批年轻人做测试,经过连续两个星期观察他们使用面簿的状况,发现使用频率高的人对生活的不满情绪也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觉得自己人生糟糕透顶。

根据调查显示,社交媒体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时时对比”,说的是人们在浏览了亲友或他人在社交媒体的生活动态后,而无时无刻不在比较自身现状和理想状况的行为,一旦发现与自身的真实生活成了强烈对比后,就产生了羡慕,或衍生成了自卑的心理,导致与亲友疏远。情况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患上忧郁症。

此外,有些人“时时对比”的情况下,在社交媒体上塑造一个虚拟的人格,就是只表现生活最好的部分,抑或虚造假象的生活,久而久之,则会使心理产生不安、烦躁等。

Instagra 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协会下属的青年健康运动组织YHM,最近分析了该国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和其心理健康的数据,并抽取了 1500 名英国 14 岁至 24 岁青年对 YouTube 、 Twitter 、 Snapchat 、 Instagram 和 Facebook 这 5 个社交媒体打分。在英国,超过 9 成的青少年都会上社交网站,是所有年龄段人群中使用社交媒体比例最高的,与此同时,青少年患有焦虑症或忧郁症的比率近 25 年来上升了 70 % ,有近 7 成的青少年称,在社交媒体上遭遇过网络暴力。评分结果显示, YouTube是这些平台中对心理健康影响最积极的平台, Twitter 和 Facebook 位居第二和第三, Snapchat 则排在第四位,而 Instagram则位列第五位,即对年轻人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最大。具体原因可能是,以图片为主的社交平台Instagram 和 Snapchat ,容易让青年人对自己的形象和体型产生焦虑和厌倦等负面情绪。

在报告中,YHM对社交媒体施加给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做了具体阐释。比如其会增加其焦虑症和忧郁症的患病率。每六位年轻人中就有一位称自己时常会对生活感到焦虑不安,而全英国有 8 万儿童及青少年患有严重的忧郁症。该组织研究人员发现,每天使用社交媒体两个小时以上与青少年糟糕的自我评价或是精神状态有很强的关联性,这种现象被称为“Facebook 忧郁症”。YHM 还认为,社交平台上的身材形象很容易给青少年,特别是女孩带来负面影响。在调查中,近 9 成的青春期女孩表示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研究显示,处于青春期或 20 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在浏览了一段时间的 Facebook 后,在身材和形象管理方面明显比没有浏览的人更加焦虑。

社交媒体另一主要负面影响是网络暴力。 SnapChat 和 WhatsApp 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让网络暴力的言论和图像得以迅速传播。而在 Facebook上,青少年被霸凌的概率是其他社交媒体的两倍。虽然每个社交平台都有反对网络暴力的相应政策,但 Bullying UK 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 9 成的年轻人表示,当网络暴力发生时,有关方面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此外,社交媒体还会引起青少年因焦虑而失眠,以及出现缺少自尊、害怕落单等消极心理状态。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健康也有一些潜在的积极影响。它们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他人保持健康的经验、专业的健康知识,建立、维护和巩固人际关系,还能成为青少年寻求情绪支持和社群构建的途径。调查数据显示,近 7 成青少年在情绪低落或者感到痛苦时从社交媒体上得到过帮助。社交媒体还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表达和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这对其个人成长十分重要。

社交媒体依赖带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早在1922 年,著名政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在其《公众舆论》一书中就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而在如今的社交媒体时代,媒介影响的不仅是人们对外部社会环境的认知,更包括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自身的认知。网络社交时代人们通过主宰自己的社交媒体展示页面(QQ 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主页等) 创造出了“另一个自我”,虽然这一自我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基础上,并且也会或多或少地包含自己的真实信息,但“网络中的自我”无法等同于现实中的自我,社交媒体中通过各种展示页面呈现的自我是每个个体经过自己的信息过滤之后呈现出来的“拟态的自我”。比如女生都会选择漂亮的照片放到自己的社交媒体相册中,每个人都倾向于把好的、完美的一面展现给社交网络中的观众,有意识地隐藏不完美的一面。基于社交媒体中的“拟态的自我”和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自我”之间的关联和矛盾之处,笔者试图分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1. 自我意识的膨胀

“拟态的自我”是基于“真实的自我”之上的自我生产和自我更新,社交网络的发展给了普通大众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是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们天然的舞台。在社交网站上,年轻人乐于将生活细节等展示在他人面前。在前文的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哪些功能的调查中,有79% 的同学选择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生活点滴,在与被调查的大学生们聊天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有不少人会将诸如今天午餐吃了什么、哪条街新开了一家好喝的奶茶店这种生活琐事到自己的社交媒体主页中; 很多人在吃饭、逛街之前都要先拍张照发到社交网站上,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并不是无害的,因为过分地自我展示会进一步膨胀其自我意识,在某某餐厅吃顿饭就一定要广而告之,以期得到粉丝和好友的关注,不断更新有关自我的信息,高转发率和高评论率是他们所期望看到的。吸引眼球的指数成为自我肯定的因素,因而的内容越来越倾向于猎奇性、低俗化。日积月累的自我暴露,使大学生们的自我意识在社交媒体的使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过度膨胀。虚荣、自负、傲慢等性格的弱点被放大,这使得大学生的室友关系变得不那么融洽,近几年在大学校园频频出现的室友之间由于一点儿小矛盾而最后酿成大悲剧的例子比比皆是。“90 后”本来就是极具自我意识的一代,社交媒体更是膨胀了他们的自我意识,谦虚谨慎的良好品格却越来越被弱化。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篇2

图书分析师庞敏丽认为该书针对现下发展迅速的社会化媒体,从传统营销理念的角度,针对其所具备的传播特点进行论述,深度挖掘社会化媒体所具有的营销价值;适合对社会化媒体、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感兴趣,想低成本在网上销售、推广的读者。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篇3

一、延展与“找回”

媒介信息传受的互动性特怔的形成,与人类社会及媒介本身的发展 规律 一致。人类所有的努力,都是通过“人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改造和利用资源,以方便和帮助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与发展。其中既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包括对社会资源的不断整合。在人类漫长的社会发展史上,媒介进化:首先是口语、图画、文字符号的渐进出现、使用——如人类早期的亲身人际传播,岩画记录下的生活与劳动片段。 中国 早期的文字记录直至世界范围内印刷图书形成文字信息的大规模复制、传播,再到声音、影像的利用——早期无声电影,再到文字、音、像合一承载、传播信息的出现——有声电影后的电视以至新媒体, 历史 所呈现的媒介进步的轨迹,都表达着人类以前行与发展的态势,将媒介信息的传受,建立在不断兴起的新技术基础上,对媒介符号和元素进行完善地利用并整合。www.133229.coM从媒介结构信息世界的完整性角度上看,到文字、音、像等合一的媒介传播形式出现,人类外在的,如声音与耳朵,文字、图像、影像与眼睛等,这两组互为但并在的传受信息的生物显性机能,已得到较为完全的实现。然而,在征服自然之后,其“浮士德”般改造自然的“本能”,使得人类对实现最大、最好、最完善信息传受的努力,尤其显在于形式上,一直没有停止脚步。于是,综合、延伸、拼贴、粘合,单项信息符号向其极致处去利用、发展——图像到影像,多项符号向综合与全面处去组合、联结——网络支持下身临其境的声像即时传递,在interneter,出现与普及以后,人类的传受技能,还在以一种无可限量的前进趋势,经历巨大的变化并得到前所未有的整合与开发。

那么,什么是媒介传受的最佳状态?也就是说,人类具体的无止境追求的信息传受胜境是什么?美国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学说”,给我们做了提示。保罗,莱文森把人类社会整个媒介演化过程看作为一个“补救措施”。他指出:“首先我们借助发明媒介来拓展传播,使之超越耳闻目睹的生物极限,以之满足我们幻想中的苛求;其次,我们发明媒介,以便重新捕捉在初始延伸中已经失去的那部分自然”。正像这位学者指出的那样,即使人类实现了信息的大众化传播,以图书、报纸、杂志等为代表的传统纸质媒介基于文字符号的静态传播,以至在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影像媒体的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的动态传播,已经延伸和扩展了我们用以表达和交流、沟通的可能与方式,并在配合以人类想象的当口,努力回归到真实的生存景况——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但是传统媒体因其传播的单向性和传播符号运用的有限性,依然与人类本身所处的表达与交流的自然此在相去甚远。于是,在媒介符号元素的他在走向自在的发展中,媒介最终要在人类不断的“补救措施”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然找回”。由此,媒介演化进程中,有着一定的过渡阶段——电影、电视阶段即是,一侔技术与文化环境具备,就会被再次颠覆并超越。如今,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新媒体时代集通讯、 计算 机数据与广播电视三网的融合,已让我们回归人类生物自然交流情境的步伐加快。而互动,作为一种符合人类社会与媒介演化规律的人性化表达与交流方式应运而生。

如此,体现在媒介信息表达与交流层面上的互动性,是人类在延展和找回的双重努力中的一种媒介传受的呈现方式:它是人类真实社会中早已存在和熟知的行为。为了连接和构建人类作为群体性动物存在的社会,个体间的表达和交流,既是一种需要,也在长期进化中成为本能,形之为人类存在的素质与能力。而互动性在人类交流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显性层面上,作为信息互换与流通的基本手段,可用于人类社会现实的信息表达与交流,以便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情境下,形成特定主体与客体间的信息遇合与传播;在实际情形中,是现实存在。在人类社会真实情境中,信息表达的主体和接受信息的主体的实际站位,通常情况下边界不清,可以随时并任意进行身份互换,信息内容传受的流向,多在双向性、甚至多向性的并在下,动态行进、回转。人类社会中所发生的真实而自然的信息传受,是特定情境下生动而鲜活的生物互动的交流行为。互动性作为人类社会本能和实际应用,存在着也发生着。 电子 媒介所呈现的信息传受的互动性特点,正体现出人类对真实自然“找回”的一种努力与部分实现。

二、模真和营造

在“找回” 自然 的努力中,媒介互动性也现实地模仿了人类社会自然态的信息传受及传播形态,营造、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传受主体身份的非确定性

与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不同,以往大众媒介是在信息传受之前,早已给定传输主体与接主体的身份,而各自安守本分,以完成单向性的信息传播行为。传播活动一般由掌握媒体资源的组织或机构发起,大众则作为受体被传输信息。其中,传播主体的组织、机构思想意识形态的存在,利益驱使出发点的不同,传输平台的垄断地位等特点,使传统的大众传播在社会功能方面,附带有更多的意识形态、利益纷争及社会使命等大社会成分。

其实,一种新的媒介总是应人类生存和 发展 的某种需要而出现,其后才被有心的组织或机构,因 经济 或 政治 、文化的功利目的,去运用甚至利用。所以,传统媒介的单向性和垄断性,并不是媒介存在的本原形式,当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足以支持媒介自在存在,属于媒介本质的自然形态就能再次出现。在 电子 技术所建立的开放式平台上,媒体的垄断被突破,只有拥有一定经济或政治资源的组织与机构担当信息传播主体的 历史 被改写,传受主体的规定性被打破。在大众传播所具有的限定性与规范性、利益竞争性与意识权威性等,不再是新媒体全部而统一的信息表达模式的时候,人类个体开始成为媒介信息表达和交流 网络 上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工作时或在家里接触到因特网的无限空间,通过印刷文字和音频开辟了新闻、娱乐和商业史无前例的空间。”处在电脑终端的每一个主体,既可能是传播的主体,也可能 是接受的主体,并在信息传受的过程中,随时进行信息互动和身份互换。

2,信息内容的日常性

在即时而互动的信息互动和身份互换中,表达与交流的主体也模糊了传与受的界限。信息内容的严正与重大被祛魅,更多是对如正发生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和信息的表述:没有特别准备的主题,向庸常生活层面下移和倾斜。或者完成陌生主体的相识,或是完成一次商业交易,或是进行一回信息互换,不管信息传受实现的是怎样具体目的的表达与交流,在双向或多厨的媒体信息传受中,新的媒体信息传播,更多以日常与平常意味,完成人类媒介中的社会交流与表达,并形之现实、日常的生活模真。

3,信息传受的随意、随时性

“数码平台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媒体形式”,新媒介技术平台能综合运用文字、图画、声音与影像等符号,并结合静态与动态传播形式,使得当下媒介信息传受亲和性和日常性得以出现、加强。没有在语言、文字、音像上的公众社会规定性,信息的构成,从形而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云端,降落在生活的世俗场域,新媒体传播更多采用、体现为生活常态中的表达、交流形式,让信息传受过程紧紧贴近人在实际生活中的状态与活动。于是,信息传播在互动的形态中,其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和状态,是随意的。这种随意性最显在的表征体现在口语的广泛运用上。口语,“被称作信息的第一载体”,“被称为早期人类交换信息的重要形式”。口语作为一种无中介的传播,“具有一种交流的亲近性、直接性和生动性”。因为表达与交流内容的日常性,带来了口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泛运用。而个性化交流和不同语气、语调,也被这种对口语的运用,带到信息传播中来。其次,在文字以外,音频、视频的运用,比如在msn平台上的信息传受时,人的语音与影像能够同步出现,更加强了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如同自然发生的表达与交流,传受主体以各自的声音、影像,随意进行日常联络。再次,声音与影像的在场,体现出人类交流的生动性与形象性,使信息传受成为一个模真的跨地域的人际交流过程——音像毕竟是现实通过技术而实现的再现。这样,信息互动以类似于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状况,因需要随时形成和发生。

三、自足及在场

既然是人类自然“找回”的努力和真实社会的模真,媒介最大限度地表达、呈现着人类现实的存在,是互动性体现出的媒介存在与发展的追求。

在真实社会中,人类的表达与交流,是一个附加有自然与社会多方面辅助性元素的“场域”,或在物质性的层面,如室内或室外,冬天或夏天,晴天或雨天等等,或在精神性的层面,如引发愉悦或哀伤,引发怀想或畅想,引发狂暴或静谧等等,诸多复合元素配合着人类实际的表达与交流的形成与实现。所以,人类所发生的真实表达与交流,并不单纯是一种意义内容的单纯传输,而是结合进特定情境、具体的、以信息传受为衔接的社交行为。主体在场以及情感在场,是作为高智能情感动物的人类社会联系以至维系的常态。

但是,以传播机构为信息传播主体,受众为信息传播受体,传统媒体结构的信息传受过程,不仅在内容的规定性中,拘囿了传受双方的信息生产与接受,限定了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媒介符号传递的有限性和传播手段的单一性,使得传播成为一个他在于现实生活常态以外的自足场域,缺失鲜活与生动。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篇4

一、延展与“找回”

媒介信息传受的互动性特怔的形成,与人类社会及媒介本身的发展规律一致。人类所有的努力,都是通过“人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改造和利用资源,以方便和帮助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与发展。其中既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包括对社会资源的不断整合。在人类漫长的社会发展史上,媒介进化:首先是口语、图画、文字符号的渐进出现、使用——如人类早期的亲身人际传播,岩画记录下的生活与劳动片段。中国早期的文字记录直至世界范围内印刷图书形成文字信息的大规模复制、传播,再到声音、影像的利用——早期无声电影,再到文字、音、像合一承载、传播信息的出现——有声电影后的电视以至新媒体,历史所呈现的媒介进步的轨迹,都表达着人类以前行与发展的态势,将媒介信息的传受,建立在不断兴起的新技术基础上,对媒介符号和元素进行完善地利用并整合。从媒介结构信息世界的完整性角度上看,到文字、音、像等合一的媒介传播形式出现,人类外在的,如声音与耳朵,文字、图像、影像与眼睛等,这两组互为但并在的传受信息的生物显性机能,已得到较为完全的实现。然而,在征服自然之后,其“浮士德”般改造自然的“本能”,使得人类对实现最大、最好、最完善信息传受的努力,尤其显在于形式上,一直没有停止脚步。于是,综合、延伸、拼贴、粘合,单项信息符号向其极致处去利用、发展——图像到影像,多项符号向综合与全面处去组合、联结——网络支持下身临其境的声像即时传递,在INTERNETER,出现与普及以后,人类的传受技能,还在以一种无可限量的前进趋势,经历巨大的变化并得到前所未有的整合与开发。

那么,什么是媒介传受的最佳状态?也就是说,人类具体的无止境追求的信息传受胜境是什么?美国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学说”,给我们做了提示。保罗,莱文森把人类社会整个媒介演化过程看作为一个“补救措施”。他指出:“首先我们借助发明媒介来拓展传播,使之超越耳闻目睹的生物极限,以之满足我们幻想中的苛求;其次,我们发明媒介,以便重新捕捉在初始延伸中已经失去的那部分自然”。正像这位学者指出的那样,即使人类实现了信息的大众化传播,以图书、报纸、杂志等为代表的传统纸质媒介基于文字符号的静态传播,以至在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影像媒体的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的动态传播,已经延伸和扩展了我们用以表达和交流、沟通的可能与方式,并在配合以人类想象的当口,努力回归到真实的生存景况——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但是传统媒体因其传播的单向性和传播符号运用的有限性,依然与人类本身所处的表达与交流的自然此在相去甚远。于是,在媒介符号元素的他在走向自在的发展中,媒介最终要在人类不断的“补救措施”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然找回”。由此,媒介演化进程中,有着一定的过渡阶段——电影、电视阶段即是,一侔技术与文化环境具备,就会被再次颠覆并超越。如今,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新媒体时代集通讯、计算机数据与广播电视三网的融合,已让我们回归人类生物自然交流情境的步伐加快。而互动,作为一种符合人类社会与媒介演化规律的人性化表达与交流方式应运而生。

如此,体现在媒介信息表达与交流层面上的互动性,是人类在延展和找回的双重努力中的一种媒介传受的呈现方式:它是人类真实社会中早已存在和熟知的行为。为了连接和构建人类作为群体性动物存在的社会,个体间的表达和交流,既是一种需要,也在长期进化中成为本能,形之为人类存在的素质与能力。而互动性在人类交流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显性层面上,作为信息互换与流通的基本手段,可用于人类社会现实的信息表达与交流,以便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情境下,形成特定主体与客体间的信息遇合与传播;在实际情形中,是现实存在。在人类社会真实情境中,信息表达的主体和接受信息的主体的实际站位,通常情况下边界不清,可以随时并任意进行身份互换,信息内容传受的流向,多在双向性、甚至多向性的并在下,动态行进、回转。人类社会中所发生的真实而自然的信息传受,是特定情境下生动而鲜活的生物互动的交流行为。互动性作为人类社会本能和实际应用,存在着也发生着。电子媒介所呈现的信息传受的互动性特点,正体现出人类对真实自然“找回”的一种努力与部分实现。

二、模真和营造

在“找回”自然的努力中,媒介互动性也现实地模仿了人类社会自然态的信息传受及传播形态,营造、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传受主体身份的非确定性

与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不同,以往大众媒介是在信息传受之前,早已给定传输主体与接主体的身份,而各自安守本分,以完成单向性的信息传播行为。传播活动一般由掌握媒体资源的组织或机构发起,大众则作为受体被传输信息。其中,传播主体的组织、机构思想意识形态的存在,利益驱使出发点的不同,传输平台的垄断地位等特点,使传统的大众传播在社会功能方面,附带有更多的意识形态、利益纷争及社会使命等大社会成分。

其实,一种新的媒介总是应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某种需要而出现,其后才被有心的组织或机构,因经济或政治、文化的功利目的,去运用甚至利用。所以,传统媒介的单向性和垄断性,并不是媒介存在的本原形式,当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足以支持媒介自在存在,属于媒介本质的自然形态就能再次出现。在电子技术所建立的开放式平台上,媒体的垄断被突破,只有拥有一定经济或政治资源的组织与机构担当信息传播主体的历史被改写,传受主体的规定性被打破。在大众传播所具有的限定性与规范性、利益竞争性与意识权威性等,不再是新媒体全部而统一的信息表达模式的时候,人类个体开始成为媒介信息表达和交流网络上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工作时或在家里接触到因特网的无限空间,通过印刷文字和音频开辟了新闻、娱乐和商业史无前例的空间。”处在电脑终端的每一个主体,既可能是传播的主体,也可能是接受的主体,并在信息传受的过程中,随时进行信息互动和身份互换。

2,信息内容的日常性

在即时而互动的信息互动和身份互换中,表达与交流的主体也模糊了传与受的界限。信息内容的严正与重大被祛魅,更多是对如正发生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和信息的表述:没有特别准备的主题,向庸常生活层面下移和倾斜。或者完成陌生主体的相识,或是完成一次商业交易,或是进行一回信息互换,不管信息传受实现的是怎样具体目的的表达与交流,在双向或多厨的媒体信息传受中,新的媒体信息传播,更多以日常与平常意味,完成人类媒介中的社会交流与表达,并形之现实、日常的生活模真。

3,信息传受的随意、随时性

“数码平台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媒体形式”,新媒介技术平台能综合运用文字、图画、声音与影像等符号,并结合静态与动态传播形式,使得当下媒介信息传受亲和性和日常性得以出现、加强。没有在语言、文字、音像上的公众社会规定性,信息的构成,从形而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云端,降落在生活的世俗场域,新媒体传播更多采用、体现为生活常态中的表达、交流形式,让信息传受过程紧紧贴近人在实际生活中的状态与活动。于是,信息传播在互动的形态中,其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和状态,是随意的。这种随意性最显在的表征体现在口语的广泛运用上。口语,“被称作信息的第一载体”,“被称为早期人类交换信息的重要形式”。口语作为一种无中介的传播,“具有一种交流的亲近性、直接性和生动性”。因为表达与交流内容的日常性,带来了口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泛运用。而个性化交流和不同语气、语调,也被这种对口语的运用,带到信息传播中来。其次,在文字以外,音频、视频的运用,比如在MSN平台上的信息传受时,人的语音与影像能够同步出现,更加强了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如同自然发生的表达与交流,传受主体以各自的声音、影像,随意进行日常联络。再次,声音与影像的在场,体现出人类交流的生动性与形象性,使信息传受成为一个模真的跨地域的人际交流过程——音像毕竟是现实通过技术而实现的再现。这样,信息互动以类似于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状况,因需要随时形成和发生。

三、自足及在场

既然是人类自然“找回”的努力和真实社会的模真,媒介最大限度地表达、呈现着人类现实的存在,是互动性体现出的媒介存在与发展的追求。

在真实社会中,人类的表达与交流,是一个附加有自然与社会多方面辅元素的“场域”,或在物质性的层面,如室内或室外,冬天或夏天,晴天或雨天等等,或在精神性的层面,如引发愉悦或哀伤,引发怀想或畅想,引发狂暴或静谧等等,诸多复合元素配合着人类实际的表达与交流的形成与实现。所以,人类所发生的真实表达与交流,并不单纯是一种意义内容的单纯传输,而是结合进特定情境、具体的、以信息传受为衔接的社交行为。主体在场以及情感在场,是作为高智能情感动物的人类社会联系以至维系的常态。

但是,以传播机构为信息传播主体,受众为信息传播受体,传统媒体结构的信息传受过程,不仅在内容的规定性中,拘囿了传受双方的信息生产与接受,限定了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媒介符号传递的有限性和传播手段的单一性,使得传播成为一个他在于现实生活常态以外的自足场域,缺失鲜活与生动。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篇5

近年来,国家在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愈发关注精神文化建设,而阅读作为一项大众性活动,能够面向全人类。图书馆能够提供文献信息,具有加快全民阅读进程的先天优势,加之其自身具有的公益性属性,成为阅读推广的主要载体。技术发展新形势下,各类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其中社会化媒体的作用最为突出。因此,加强对该方面内容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 社会化媒体概述

所谓社会化媒体,是指存在于社会环境中,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及经验的工具和平台,如社交网站、微博及微信等。社交媒体在互联网基础上蓬勃发展,其传播的信息成为公众浏览网络的主要内容,且制造了很多热门话题。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化媒体两个核心特点是人数众多与自发传播。

2 社会化媒体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现状

2.1 媒体选择比例不均匀

通过调查发现,借助社会化媒体进行阅读推广的占比为91.34%,不利用的比例为8.66%,究其根本是缺少精力、缺乏对社会化媒体的了解。阅读推广中,媒体选择比例严重失衡,其中最多的是微博,比例高达91.39%,其次是论坛、社交网站及QQ等[1]。一般来说,在推广活动中,主要考虑的是媒体功能性,很少图书馆会考虑管理问题。

2.2 资源与服务内容

现阶段,通过社会化媒体进行阅读推广,主要是介绍馆藏图书资源、推荐新书等,主要集中在短期服务上,意义在于通过信息资源与服务内容,使得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图书馆情况,从而根据自身所需,针对性选择相关服务。

现阶段,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中具有明显特点,如速度快、能够突破时空限制等,读者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时可以进行微博求助,快速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通过微博调查,掌握读者对图书馆的意见,合理采纳,逐步完善自身发展建议等[2]。借助社会化媒体,还能够在读者之间、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立沟通桥梁,树立良好的图书馆形象,使得读者能够充分信任图书馆。

3 社会化媒体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应用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成为推广图书馆阅读的重要方法,既能为读者带来精神享受,又将新媒体功能和图书馆阅读机制结合起来,促进用户对阅读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3.1 注重社会化媒体应用的针对性

图书馆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阅读推广需要制定与自身相符合的具体策略,即具备针对性,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公共图书馆应借助社会化媒体传播信息功能,交流功能以及讨论功能,搭建起社会大众与图书馆阅读之间的桥梁。可以选择开设微博,利用微博进行图书馆阅读推广。而大学校园图书馆面向的是校内学生,更注重提供专业图书资源和各种学习资料,致力于提升全校师生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大学校园图书馆可借助社会化媒体高效性、广泛性特点,向高校大学生和教职工推广图书馆阅读。例如,学校利用社会化媒体增设图书馆阅读微信平台,每天为学生们推荐好书。或者与学校各个科研小组进行数据库商合作,不断更新填充校园图书馆的信息。

3.2 加强社会化媒体应用的科学性

社会化媒体在图书馆阅读推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还取决于选择合适、科学的媒体类型。如果图书馆不顾自身经济实力和资源数量强行选择过于复杂的社会化媒体推广措施,极可能造成推广的中断甚至是失败,反之如果图书馆具备较强经济实力,则可以结合多种社会化媒体同时对外推广图书馆阅读,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其中。例如,对于经济条件良好的图书馆来说,可以同时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平台、论坛、贴吧等,这些方式都可以供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在线操作,推广图书馆阅读,加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图书馆还可以选择与社会媒体行业进行合作,做一些图书馆阅读方面的推广活动;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可自行借鉴社会化媒体营销手段,制定与读者群匹配的社会化媒体推广策略。

3.3 加强媒体管理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是基于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既然与网络有关说明社会化媒体有着网络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应用社会化媒体时需要强调媒体管理,注重正能量和正面舆论的传播与导向。各个图书馆在利用社会化媒体时,要精心选择宣传和讨论的内容,这些内容应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能够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例如,设置专门的社会化媒体推广部门,聘请具备媒体知识、营销知识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规范社会化媒体推广,制定科学的使用策略,使社会化媒体发挥其正面积极的作用,吸引广大读者参与到图书馆阅读中。

根据上文所述,社会化媒体建立在现代技术基础之上,是社会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全民阅读趋势下,将社会化媒体引入到阅读推广中,能够借助媒体传播快、信息量大等优势,将图书馆内的文献资料等以独特的形式传递给读者,引起读者注意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公众能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不断提高我国全民素质。不但如此,通过社会化媒体的推广,能够使得图书馆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点建设网络平台,不断完善自身,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从而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 高灵溪,王翠萍.社会化媒体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现状及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5):77-82.

[2] 王翠萍,高灵溪.社会化媒体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及其运行机制[J].图书^工作与研究,2014(10):120-124.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篇6

    那么,什么是媒介传受的最佳状态?也就是说,人类具体的无止境追求的信息传受胜境是什么?美国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学说”,给我们做了提示。保罗,莱文森把人类社会整个媒介演化过程看作为一个“补救措施”。他指出:“首先我们借助发明媒介来拓展传播,使之超越耳闻目睹的生物极限,以之满足我们幻想中的苛求;其次,我们发明媒介,以便重新捕捉在初始延伸中已经失去的那部分自然”。正像这位学者指出的那样,即使人类实现了信息的大众化传播,以图书、报纸、杂志等为代表的传统纸质媒介基于文字符号的静态传播,以至在电影、电视为代表的影像媒体的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的动态传播,已经延伸和扩展了我们用以表达和交流、沟通的可能与方式,并在配合以人类想象的当口,努力回归到真实的生存景况——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但是传统媒体因其传播的单向性和传播符号运用的有限性,依然与人类本身所处的表达与交流的自然此在相去甚远。于是,在媒介符号元素的他在走向自在的发展中,媒介最终要在人类不断的“补救措施”里,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然找回”。由此,媒介演化进程中,有着一定的过渡阶段——电影、电视阶段即是,一侔技术与文化环境具备,就会被再次颠覆并超越。如今,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新媒体时代集通讯、计算机数据与广播电视三网的融合,已让我们回归人类生物自然交流情境的步伐加快。而互动,作为一种符合人类社会与媒介演化规律的人性化表达与交流方式应运而生。

    如此,体现在媒介信息表达与交流层面上的互动性,是人类在延展和找回的双重努力中的一种媒介传受的呈现方式:它是人类真实社会中早已存在和熟知的行为。为了连接和构建人类作为群体性动物存在的社会,个体间的表达和交流,既是一种需要,也在长期进化中成为本能,形之为人类存在的素质与能力。而互动性在人类交流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显性层面上,作为信息互换与流通的基本手段,可用于人类社会现实的信息表达与交流,以便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情境下,形成特定主体与客体间的信息遇合与传播;在实际情形中,是现实存在。在人类社会真实情境中,信息表达的主体和接受信息的主体的实际站位,通常情况下边界不清,可以随时并任意进行身份互换,信息内容传受的流向,多在双向性、甚至多向性的并在下,动态行进、回转。人类社会中所发生的真实而自然的信息传受,是特定情境下生动而鲜活的生物互动的交流行为。互动性作为人类社会本能和实际应用,存在着也发生着。电子媒介所呈现的信息传受的互动性特点,正体现出人类对真实自然“找回”的一种努力与部分实现。

    二、模真和营造

    在“找回”自然的努力中,媒介互动性也现实地模仿了人类社会自然态的信息传受及传播形态,营造、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传受主体身份的非确定性

    与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不同,以往大众媒介是在信息传受之前,早已给定传输主体与接主体的身份,而各自安守本分,以完成单向性的信息传播行为。传播活动一般由掌握媒体资源的组织或机构发起,大众则作为受体被传输信息。其中,传播主体的组织、机构思想意识形态的存在,利益驱使出发点的不同,传输平台的垄断地位等特点,使传统的大众传播在社会功能方面,附带有更多的意识形态、利益纷争及社会使命等大社会成分。

    其实,一种新的媒介总是应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某种需要而出现,其后才被有心的组织或机构,因经济或政治、文化的功利目的,去运用甚至利用。所以,传统媒介的单向性和垄断性,并不是媒介存在的本原形式,当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足以支持媒介自在存在,属于媒介本质的自然形态就能再次出现。在电子技术所建立的开放式平台上,媒体的垄断被突破,只有拥有一定经济或政治资源的组织与机构担当信息传播主体的历史被改写,传受主体的规定性被打破。在大众传播所具有的限定性与规范性、利益竞争性与意识权威性等,不再是新媒体全部而统一的信息表达模式的时候,人类个体开始成为媒介信息表达和交流网络上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工作时或在家里接触到因特网的无限空间,通过印刷文字和音频开辟了新闻、娱乐和商业史无前例的空间。”处在电脑终端的每一个主体,既可能是传播的主体,也可能是接受的主体,并在信息传受的过程中,随时进行信息互动和身份互换。

    2,信息内容的日常性

    在即时而互动的信息互动和身份互换中,表达与交流的主体也模糊了传与受的界限。信息内容的严正与重大被祛魅,更多是对如正发生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和信息的表述:没有特别准备的主题,向庸常生活层面下移和倾斜。或者完成陌生主体的相识,或是完成一次商业交易,或是进行一回信息互换,不管信息传受实现的是怎样具体目的的表达与交流,在双向或多厨的媒体信息传受中,新的媒体信息传播,更多以日常与平常意味,完成人类媒介中的社会交流与表达,并形之现实、日常的生活模真。

    3,信息传受的随意、随时性

    “数码平台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媒体形式”,新媒介技术平台能综合运用文字、图画、声音与影像等符号,并结合静态与动态传播形式,使得当下媒介信息传受亲和性和日常性得以出现、加强。没有在语言、文字、音像上的公众社会规定性,信息的构成,从形而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云端,降落在生活的世俗场域,新媒体传播更多采用、体现为生活常态中的表达、交流形式,让信息传受过程紧紧贴近人在实际生活中的状态与活动。于是,信息传播在互动的形态中,其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和状态,是随意的。这种随意性最显在的表征体现在口语的广泛运用上。口语,“被称作信息的第一载体”,“被称为早期人类交换信息的重要形式”。口语作为一种无中介的传播,“具有一种交流的亲近性、直接性和生动性”。因为表达与交流内容的日常性,带来了口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泛运用。而个性化交流和不同语气、语调,也被这种对口语的运用,带到信息传播中来。其次,在文字以外,音频、视频的运用,比如在MSN平台上的信息传受时,人的语音与影像能够同步出现,更加强了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如同自然发生的表达与交流,传受主体以各自的声音、影像,随意进行日常联络。再次,声音与影像的在场,体现出人类交流的生动性与形象性,使信息传受成为一个模真的跨地域的人际交流过程——音像毕竟是现实通过技术而实现的再现。这样,信息互动以类似于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状况,因需要随时形成和发生。

    三、自足及在场

    既然是人类自然“找回”的努力和真实社会的模真,媒介最大限度地表达、呈现着人类现实的存在,是互动性体现出的媒介存在与发展的追求。

    在真实社会中,人类的表达与交流,是一个附加有自然与社会多方面辅助性元素的“场域”,或在物质性的层面,如室内或室外,冬天或夏天,晴天或雨天等等,或在精神性的层面,如引发愉悦或哀伤,引发怀想或畅想,引发狂暴或静谧等等,诸多复合元素配合着人类实际的表达与交流的形成与实现。所以,人类所发生的真实表达与交流,并不单纯是一种意义内容的单纯传输,而是结合进特定情境、具体的、以信息传受为衔接的社交行为。主体在场以及情感在场,是作为高智能情感动物的人类社会联系以至维系的常态。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篇7

一、社交网络媒体的特点

目前主要的社交网络媒体有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这些社交网络媒体都短小、精练,并且能够以多手段、多方式的表达形式进行信息之间的互动、文化的传播及情感的沟通,因此,信息内容在传播过程中速度非常快,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与震撼力。短小、精练的社交网络媒体能够完全满足快节奏生活,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信息的需求,从而达到显著的效果。

二、社交网络媒体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一)获取知识能力强。

由于大学生对于新生事物、新思想比较快,因而有效地借助社交网络媒体这种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并且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到个人需要的信息,从而有效改变传统的老师讲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大学生的视野。除此之外,大学生在进行大量的选择性阅读中,对于获取知识的渠道、知识面都更宽阔,因而增加了大学生对日常知识的储备,并锻炼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自我意识明显,多途径表达诉求。

社交网络媒体具有明显的交互性特点,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关注的事情,进行意见或评论的表达,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渠道,有效地利用社交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对自己关注的社会现象表达个人意见,从而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满足。

(三)敢于挑战常规,自我学习与教育的能力增强。

由于社交网络媒体中信息的广泛性,从而使得大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获取得多更全面的知识,而对于传统教学中单一化知识已然无法满足大学生自我提升的要求,因而很多大学生表现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想法。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关注一些名人的微博等社交网络媒体,进行自我学习与修正,从而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下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

(四)享受社交网络媒体带来的快捷生活。

社交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大学生实现诉求、表达意愿的方式更多种多样,不仅为校园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增强了便捷性与互动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通过语言、文字、图片、符号等都能够很好地反应自己的心情与生活状态,并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互动。

三、目前社交网络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一)社交网络媒体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

社交网络媒体呈现出来的互动性、开放性及便捷性等都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社交网络媒体为大学生以快速、便捷的方式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可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从而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大学生思想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并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方面是社交网络媒体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多种社交网络媒体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引导学生向健康、进步的方向发展。第三方面是具有普遍性与传递性特点的社交网络媒体,老师可以有效地利用社交网络媒体拓展社交的渠道,从而扩大教育范围,利用社交网络媒体平台进行正能量的宣传,当然师生之间可以选择用虚拟的身份进行真实想法的表达,有助于老师对学生思想状态的及时了解,并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社交网络媒体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问题。

社交网络媒体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教育平台的同时,也会由于大量信息内容的良莠不齐,而对思想还不够成熟的大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在社交网络媒体上发表的信息内容都是未经过筛选的,因而一些消极、负面的信息很容易通过社交网络媒体进入大学生的生活,并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产生负面的影响。另外,由于社交网络媒体的时效性与便捷性,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更新的速度,使得大学生迅速通过社交网络媒体接触新的理念、知识等,其中一些偏激思想很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社交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一)利用社交网络媒体,营造人文关怀环境。

利用社交网络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重点突出人文的关怀。即根据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建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并尊重大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一方面,要有效利用社交网络媒体,结合学生的认知方式,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学习,通过师生之间这种信任的纽带,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交网络媒体平台构建起多元化的传播氛围,使得传播方式与内容更贴合目前大学生的W习方式、人际交往,并为师生之间提供平等、自由交流空间。

(二)融入社交网络,开辟教育平台,推进全方位教育渗透。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新的理念,并主动融入社交网络,把社交网络媒体作为载体,建立起学生、家长、学生干部、老师等互动交流式的社交网络媒体平台,如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吸引大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与沟通,从而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搭建起新的教育平台,拓展新的渠道。除此之外,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其他社交网络媒体平台与工具,实现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有助于大学生及时了解学校的相关资讯,获取一些实用的信息,并有效地解决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实践体验、情感交互及自我教育相结合中渗透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与人格的完善。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增强大学生的感召力。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严肃的话语体系,容易给人以生硬的感觉。而社交网络媒体时代,由于网络语言的生动、有趣,可以形成独特的风格,很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因此,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紧紧结合大学生的发展特征,创新话语体系,并在社交网络媒体中运用生动活泼、贴近现实的流行语,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与吸引力。有效地改变传统思想教育中的刻板,通过社交网络媒体的包装,使得其内容更具有现代气息,备受大学生的喜爱,有效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四)加强社交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质量直接影响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情况,因此,要保证社交网络媒体的参与者都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与知识经验,同时还要具备信息技术能力,从而有助于与大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

(五)利用社交网络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多样化的思想需求。

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都源自于课本的知识内容与以往的教育经验,社交网络媒体的出现,有效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有效地利用社交网络媒体中海量的信息内容,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进行浏览,并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同时增强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与互动性。而且社交网络媒体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的领域,老师可以把这些内容有效地与思想政治内容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同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与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交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传播方式,引领着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面对社交网络媒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与机遇,因此,一方面要扬长避短,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有效地利用社交网络媒体,顺应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厉利亚.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的途径[J].法制与社会,2011(21).

[2]涂德祥.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探析[J].人民论坛,2011(05).

[3]张菁燕.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

[4]高爱芳,高卫松.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调查分析及德育引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1).

[5]段志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W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6]王影.当代大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冲突与调适[J].教育探索,2012(02).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篇8

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的教师,每个辅导员在工作当中都要接触少到一个班,多到一个学院的学生。辅导员这一岗位,从1961年出现至今,肩负着思政教育的重任,如同十六号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所指出的那样:“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既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坚定理想信念;也需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时教育引导等。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不同以往,他们的童年与成长伴随着电子信息化和网络发展的脚步,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较大,这也使得他们拥有这一时代大学生独有的行为特点。

在讨论行为特点之前,首先对所谓“新媒体”进行一番简单释义。广义的新媒体包含了大量的新兴媒体,指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等新电子信息技术而兴起的媒介形式,既包括网络媒体,也包括传统媒体运用新技术以及新媒体融合而产生发展出来的新媒体形式,例如电子书、电子纸、数字报、IPTV等。这里暂时不对“新媒体”究竟是什么进行学术讨论和探究,仅以以上广义含义为出发点定义新媒体的意义,从当前新媒体的几种类型――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媒体的综合角度,对于生长于此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新媒体传播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自主性和参与性、个性化和信息多元化的特征,它能够兼容文字、图表、声音、动画、影像,展示内容完全由用户的个人喜好决定,是当下新的人际传播模式。它“点对点”、“多对多”的新传播形式,让每个人都有了听和说的机会,而作为一个开放、平等和可以互动的空间,可以自由进行交流和抒感。在这种视阈下成长的当代大学生,通常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他们的行为特点。

一、三观是否“早熟”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家庭教育和个人成长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家庭成员和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可以较为容易的发现大学生在单一环境中的成长规律,反而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可能会产生“早熟”的三观,体现在其行为特点上,从而引起一些问题。

(二)理想“空洞化”

我国传统教育坚持的是马克思“一元主导”的理念,但新媒体的环境加大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大学生身处网络环境中,必然要面对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冲突,这在对“一元主导”的理念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使得当代大学生出现理想的“空洞化”现象。

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思想引导的过程当中表现出来就是,部分大学生被提及学业规划等理想目标时,常表现出拥有一定理想建构,但完全未做详细计划的思想行为状态。有以上情况的大学生,其行为特点表现在盲目跟随其他个体的目标,并且在个人规划上仅有目标而无具体实施方案,容易出现目标不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空等目标实现的过理想化情况。

(三)心理“成熟化”

传统教育中普遍坚持“教师主体”的理念,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前,教师掌握较多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则属于在社会经验、专业信息、思想行为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的群体,所以教师被公认为是教育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当下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信息,导致教师的信息优势弱化,所以现在的高校师生普遍处于平等交流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普遍拥有一种“成年心态”,即认为自身对社会经验、思想行为等方面已与老师、长辈处于平等地点为,可以对任何事情自行做决定。有以上情况的大学生,其行为特点主要表现在,不接受长辈和教师的经验传授和建议劝解,倾向于以自身主观意识做决定,容易出现因社会经验、人生阅历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受骗等。

(四)现实人生“虚无化”

新媒体的发展使大学生的伦理决断能力和道德意志力面临着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中,有用和的无用的信息同时被生产,在道德意志、伦理决断不坚定或不成熟的人群中,与新媒体建立的链接可以使人不自觉的逐渐丧失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中国传统伦理中“亲人伦理”、“熟人伦理”的发展规律被新媒体打乱,社会交往模式逐渐从“人――人”为主到“人――媒介――人”为主,受其影响最严重的就是当代大学生。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行为中出现的问题与隐患,往往源自与此。在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有时会将媒介交互的重要程度置于传统伦理之前,将现实中的人生“虚无化”,将虚拟环境的人生“现实化”,同时,智能手机使得网络环境几乎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大学生,也就导致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当中,引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工作有了一定的难度,

三、行为意识是否趋同社会正能量

新媒体同时还对大学生的行为意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十分明显,在社会普遍提倡的“正能量”意识形态中,处于正在降低的趋势。

(一)正确的自我关怀

新媒体环境下,伦理相对主义的强化、无政府主义泛滥,使伦理基本矛盾的冲突容易导致大学生伦理认知上的冲突。由于新媒体传播中言论控制较难,这种现象给大学生的主流道德建设增加了很大的麻烦。新媒体环境中人际情感的缺损、人际交往的间接化导致了大学生情感交流的疏远与隔阂,在人机关系和谐亲密、人际关系冷淡的状态下,他们在进行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时,常表现出经验缺失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以通过观察大学生的自我关怀体现出来,大学生应具备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但在落实到辅导员工作当中,以经济困难建档为例,在面对学业困难、家庭贫困的双重压力下,即便学校拥有奖助学金等一切奖励和鼓励优秀学生、贫困学生的方法,却总有学生选择在学业提升、遵守校规校纪等方面放宽要求。在他们看来的“自我关怀”并非是自尊、自爱、自律、自强,而是伦理相对主义所讲的“你想怎样就怎样”或“怎样都行”。这与社会普遍提倡的意识形态正好相反。

(二)坚定的精神状态

大学生作为社会构成的重要部分,需要锻炼自身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经受考验的能力,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如何处理和解决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才能够在未来成为一个可以独立工作的社会个体,即我们所说的“成人”、“成才”。

但有鉴于大学生在新媒体发展的成长环境中,在人际情感、伦理意识等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当下大学生面对挫折和考验的表现并不乐观,“公民所需要的是某种丰富的品质,包括自律、义务、礼貌、宽容、公平和慷慨等德性。”而这些,都是大学生们亟待提升和收获的优良品质。

理想、心理、现实状况、自我关怀、精神状态,以上几点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尽管不能一以盖之,却切实构成了一些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下的行为特色。新媒体时代,对教育队伍的现代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辅导员,首先要确保能够与时俱进地了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才能更好滴进行思政教育。如何根据大学生行为特点开展教育工作,使教育工作切实有成效则是目前最具重要性的问题。

在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时,首先需要使学生明确虚拟的空间代替不了现实的空间。

“虚拟空间从某种含以上可以理解为它来源于柏拉图主义,网络虚拟空间的物体正是从柏拉图想象力所构造出的理念出发,但那些完美的立体或抽象的思维在意义上却不同于柏拉图所构造的理念,相同的则是网络虚拟空间的信息(information)秉承了柏拉图形式(forms)的内涵”,“虚拟空间的本质就是其虚拟性,是指人的活动从以往以物质实体和能量载体为基础的活动平台,转移到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活动平台后所实现的一种生存现状。”而与虚拟相对应的现实性则“是指人的活动在以物质实体和能量载体为基础的物理时空(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现实空间)所表现的生存性状”。需要使大学生明白的是,虚拟的成就,不能与现实的成就混为一谈,人类毕竟生存于物质世界当中,不论意识形态如何改变、交互媒介如何进化,个人成长的最终目标绝对不是在虚拟中走向人生巅峰,而是在现实世界有所成就。

另外,教育工作需要谨记,“实践”始终是教育的归宿。陈秉公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是由‘三体’(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一要素’(媒介――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组成的。”在未来很长时间的工作当中,“三体”的组成不会发生变化,但组成“三体”的社会环境一直在改变当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教育合力。并使这种合力“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条件下,实施综合教育所产生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作用,并不是综合作用中各个但相较于作用的加和,而是比单项教育作用大得多的新教育力量。”我们需要重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和行为特点,使用新媒体提升这种教育合力的合作方式和最终效果,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切实有效地作用到学生中去。

参考文献:

[1] 教社政[2005]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第1条第1句。

[2] 《新媒体发展的全球视野与中国特色》,《中国媒体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3页。

[3] 【美】罗伯特・那什著,李菲译,《德性的探寻: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4] 谢海光主编,《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

[5] 霍福广、刘社欣等著,《信息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篇9

1.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化媒体

百度百科关于社会化媒体的界定是至今应用的较为广泛的一个定义。它将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定义为一种给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如博客、微博客、维基、播客、论坛、社交网络、内容社区等。

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在线媒体,具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性:参与性;公开性;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1。

从信息传播的方式来讲,社会化媒体是用户参与信息的创造和传播,整个过程是互动的。从传播主客体来讲,人人都可以成为主体和客体,他创造了一个媒体和受众之间即时对话的平台而且模糊了二者之间的界限。从传播的效果来讲,社会化媒体实现了传媒的新的突破和超越,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使之成为最有效力和传播度最高的一种媒体形式。

总之,社会化媒体强调基于“个人”建立关系,然后逐渐延伸至整个社会,使得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更有用户的黏合度和可信度。用户和“关系”是社会化媒体的根本属性,也是对社会化媒体进行管理以及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社会化媒体发展的发展现状和功能分析

2.1.社会化媒体发展的现状

社会化媒体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世界排名前10的网站中,有5个是社会化媒体,尤其以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为代表的网站风靡全球。在我国,根据CNNIC第29次报告显示,网民的互联网沟通交流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微博快速崛起,目前有将近半数网民在使用,比例达到 48.7%2。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数截止2012年5月16日就已经超过3亿。而且媒体是微博中最活跃的用户。

以新浪微博为例:截至2012年6月23日,在新浪微博上开通微博客的媒介机构共计3889家,涵盖了报纸、杂志、电视频道、电台栏目等各类媒介形式,分类如下3:

报纸(515家)、杂志(1031家)、电视(1568家)、电台(399家)、通讯社(26家)、媒体网站(230家)、新媒体(120家)。

社会化媒体在全球得到迅猛的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web2.0技术,实践着社会学心理学家米尔格伦的“六度分割理论”,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认识一个陌生人。从而使是整个社会构建起各种各样的“强联接”和“弱连接”4,实现社会化媒体由传播信息到建立关系的过渡。

2.2社会媒体的功能分析

2.2.1社会化媒体的正功能分析

社会化媒体这种在线的自媒体,通过在人与人之间互动沟通过程中构建的高度自由参与的共享空间来实现信息的星状发散传播,改变了传统的以媒介为中心的点对点的广播模式,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补充,与传统媒体一起共同构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机制。

利用社会化媒体提供海量的信息和应用与用户进行多频次和全方位的接触,进而进行产品设计意见收集,品牌推广,渠道拓展和营销策略的展开。

社会化媒体尤其是微博在逐渐发展成为公共事务信息,民意收集和意见交流,发表观点甚至处理危机的平台。同时也为诸多的公共服务的整合提供了便利,有助于电子政务实现跨领域跨部门的合作。

社会化媒体还推动公益的发展,中国首届“社会化媒体与社会公益国际论坛”的举办标志着社会化媒体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公益传播的新的平台。

2.2.2社会化媒体的负功能分析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和扩散呈级数式的增长,社会化媒体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和缺陷所造成的负功能逐渐显现。针对这些负功能构建相应的监督机制,从而进行良好的规范和管理。

(1)对传统媒体形式造成冲击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社会化媒体将不断地减弱人们在获取信息方面对传统媒体的依赖。但是由于社会化媒体的渠道众多,有些在专业性和内容的质量方面无法与传统媒体相比,因此会增加人们获取并传播虚假信息的机会。

(2)易产生非理性的舆论导向和内容的劣质化倾向

社会化媒体为大众提供了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契机,大众更多的是依靠自身本能的情感反应对信息作出评价和反馈,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易于形成负面情绪的群体性凝聚,由于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为虚假信息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3)成为引发危机的平台

社会化媒体虽然助力公益的发展,同时也使很多事件第一时间成为热议的话题,“温州动车事故”、“郭美美事件”、“毒胶囊”等危机的爆发都是以社会化媒体为触发平台的。在奥美公关携手CIC联合的《微时代危机管理白皮书》中5,将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危机分类并指出如何防止危机中的“个体协同”演变成“集体协同”。可见社会化媒体引发的危机已经成为关注点。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篇10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1.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本部分能够说明本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即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单亲家庭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在逐年增长,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来分析单亲家庭的现状和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情况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政策,来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对改善单亲家庭生活情况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论文撰写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论文应做到中心突出,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必须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文字通顺;并能进行深入分析,见解独到。同时论文字数不得少于8000字,还要有30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关键词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由高至低顺序排列)。最后附上参考文献目录和致谢辞。

3、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以下以《浅析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为例说明:

全文拟分五个部分来研究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其中第一部分将阐述研究社区户外媒体的意义: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户外媒体的高速发展,但社区户外媒体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宣传及服务功能。

第二部分将综述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特点及现状,让人们对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有所了解。第三部分将对制约北京社区户外媒体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拟从社区户外媒体所受到的各方面制约来进行探讨。

第四部分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根据现在的社会经济及科技水平的发展对社区户外媒体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将重点介绍数十种会在社区大量普及的新型媒体及其所采用的新技术。

第五部分将得出本文的结论:将通过预测互联网、无线通信和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从而得出未来社区户外新媒体与其它媒体将相互溶合为一个整体,成为真正的多媒体,并最终支持新兴虚拟系统的视、触觉控制技术。

4、主要参考文献

[1]〔加〕埃里克 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11-315.

[2]陈培爱 覃胜南.广告媒体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6-160.

[3]〔美〕约翰 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M].周勇 张平锋 景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29-331.

[4]特里 K.甘布尔 迫克尔 甘布尔.有效传播[M].熊婷婷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442.

[5]蒋宏 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89.

[6]曾小彤.国际广告[J].渠道的盛宴——2007户外传媒市场的细致盘点,2008,2(194):116.

[7]林旭峰.国际广告[J].瞻前顾后:谈谈2006~2007年的户外广告,2007,4(184

[8] H. Morris,D.F. Kuratko.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within organization. New York, HarcourtPress,2001

[9] Antoncic B ,Hisrich RD. Intrapreneurship :construct refinement and cross cultural validation[J ] .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1 ,16(5)

5、进度安排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

起 止 日 期

1

确定具体选题

2

撰写、提交开题报告,参加论文开题

3

准备资料、撰写修改论文

4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篇11

随着社会与新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人类开始进入到全新的自媒体时代,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社交网络等自媒体应用开始被广泛使用,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人际传播与社会交往的需求,并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自媒体最大限度地打破了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让社会大众能够充分自由地传播与分享信息,社会大众的人际传播与社会交往方式也在经历着变革。

根据2014 年《第33 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 年12 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 亿,较2012 年底增加8009 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0%。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位置,并且成为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手机和移动网络的发展推动了自媒体的出现和普及,让自媒体更加深入地影响大众的生活与交往。

移动终端的升级换代、应用软件的大范围普及,这些因素使得自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进行人际传播和社会交往的主要媒介平台。

一、微博:走出私人空间

微博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 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1、微博使用状况

2009 年,新浪网正式推出新浪微博,因其准入门槛低、快速传播等特点,微博迅速成为国内最热门的社交媒体。但是,在新的应用平台的冲击和新的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微博用户的活跃度开始下降。截至2013 年12 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 亿,较2012 年底减少2783 万,下降9%。网民中微博使用率为45.5%,较上年底降低9.2 个百分点。

2、微博的人际传播特征

微博的主要功能是、转发、关注、评论、搜索和私信。这几项基本功能满足了受众随时随地快速传播信息和实时搜索的需求,实现了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人际传播。

第一,传受双方身份不确定性增强,微博强化平等互动。微博是一个信息传播与共享的平台,在微博传播活动中,传者和受众的身份是不固定的,每个人都在同时扮演着双重角色:受众和信息者。微博人际传播区别于现实的人际传播,因为它提供了更多的对象以及更宽阔的平台。

第二,人际传播从私人化转向大众

化。传统的人际传播受到了诸如时间、空间、形式等方面的限制,传播对象少,传播范围小,但是传播的隐秘性高,传播内容只被传者和受众双方知晓。现代科技渐渐“撕裂”了这个隐秘的空间,人际传播不再私人化,传播内容不再仅限于传受双方,更多的内容被放置在微博这个“放大镜”之下,受到众人的围观,也使得人际传播带有了大众化的倾向。

第三,人际传播逐渐回归现实。自媒体的出现让人际传播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线上的人际传播充满着很多的不确定性,非实名、虚假信息等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人们在微博上进行人际传播的热情。另外,由于微博信息量大,大众的关注度有限,大量微博会在信息的海洋中淹没,这个时候甚至会造成一些实用信息的大量流失。

3、走出私人空间:建构“好友圈”因为微博具有草根性、便捷性、开放性等特点,快速吸引了大量用户注册和使用。用户可以选择关注自己想关注的对象,这些关注对象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拥有各式各样的工作,具有性格迥异的个性,这些对象是分散的却又是彼此联系的。另外,密友圈和好友圈的出现更是丰富了微博中圈子的形式,并在微博中部分建构起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微博中普通的微博主和粉丝之间的互动大多只能作为网络人际传播,与现实生活的人际传播差异很大。微博建构的圈子中的人际传播更加接近于现实情况下的人际传播,圈子中的人际传播将一部分现实人际传播转移到微博中来,成为现实人际传播的一种有效补充。

二、微信:重回私人空间

1、微信发展现状

2013 年,微博、社交网站及论坛等互联网应用使用率均下降,而类似即时通信等以社交元素为基础的平台应用发展稳定。从具体数字分析,2013 年微博用户规模下降2783 万人,使用率降低9.2 个百分点。而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 亿,较2012 年底增长6440 万,使用率高达86.2%,继续保持第一的地位。

从微信用户现状看来,微信正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成为移动端的一大入口,更是对微博等互联网应用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2、微信人际传播特征

微信的基本功能是聊天、实时对讲、微信支付、朋友圈等等。社交媒体让人们渐渐走出私人空间,在网络上实现了人际传播和社会交往,但是虚拟空间带给人们的不真实感引起了人们对于虚拟空间的反感和远离,人们不再选择继续将自己的生活暴露在社交媒体之下,而是转向寻找一个更加私人化和更加隐秘的平台。

第一,人际传播对象转向熟人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在人们的网络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人际传播和社会交往的需求,但是社交媒体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将现代人的一切暴露在了大众的视线之下,同时,它们也带走了现代人已然不多的安全感。微信实现了网络人际传播的部分转移,将社交媒体上的人际传播转移到熟人更多的即时通信应用上。

第二,人际传播向社区化、群体化方向发展。区别于社交媒体之中相对破碎、独立的人际传播关系网而言,微信中的人际传播更具有社区化、群体化的特点。微信中的人际传播渐渐向一个个不同属性的社区、群体转变,丰富了人际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扩展了现实人际传播在网络中的覆盖。

第三,人际传播寻求新的神秘感和隐秘性。人们在获得最初的安全感之后,又开始寻找新一轮的“逃离”。充满熟人的网络空间近似于人们的现实空间,人们选择在网络上倾吐生活的不满,任意宣泄自己的情绪,这都是基于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微信打破了这一特性,让人们重新回到熟人的关注之下,人们又重新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约束和压力,人们最初从使用微信过程中获得的满足感和安全感正在渐渐消失。

3、重回私人空间:建构“朋友圈”微信用户的好友大多是建立在已有的关系网之上的,这是一个已经自然形成的“圈子”,微信只是在某些方面丰富和扩展了“圈子”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微信的“圈子”实现与他人,特别是熟人之间的人际传播。

微信用户可以选择聊天,也可以选择在朋友圈中进行“评论”和“赞”来实现与其他用户之间的人际传播。评论是用户之间直接交流的方式,而“赞”为微信用户之间搭建了一个微弱的关系脉络,用户对他人的状态不进行直接的评论,而是用“赞”的方式表明自己已经看到了这条状态,但是兴趣不大,为了保持与好友之间的联系才选择了这种并不直接的表达方式。

三、人际传播方式的选择与变迁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际传播的更新,人们对于人际传播方式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分别作用于人们线上的虚拟网络生活和线下的现实生活与社会交往。

1、线上传播的改变

第一,人际传播主体经历由模糊不确定到部分明确的过程。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传者和受众之间有着非常明确的界限,而且传播主体的身份也是非常明确的。自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经历着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的过程。在微博中,传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正在慢慢模糊,网络匿名性的特点更是加剧了人际传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微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不确定性。但是,由于微信使用中还存在一些偶然性和随机性,人际传播主体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

第二,人际传播内容经历由私密到大众化再到寻求私密的过程。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人际传播的内容仅能被传受双方获知。自媒体时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际传播之间不再存在天然的隔阂,传播内容不再私密,而是被暴露在大众视线之中,并逐步实现大众化。但是,微博等社交媒体过度地暴露了大众的生活隐私,将所有的一切都放置在了“放大镜”之下,这让现代人逐步失去安全感并急于寻找一种新的表达、发泄方式。微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它既能够让大众自由发表意见,又能让大众自己选择受众,个人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又变得私密起来。

第三,人际传播手段经历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的过程。在人际传播的早期阶段,人们主要依靠口头和文字的方式进行人际传播,形式单一且传播效果较差。自媒体时代到来之后,人际传播的手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微博创新了人际传播手段,无限扩大了人际传播的范围。微信开创了语音聊天的功能,丰富了人际传播的形式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和生活。人际传播的手段不再单一,而是更加多元,增强了人际传播的可读性、可听性和可视性,更丰富了人际传播的趣味性。

2、线下交往的改变

自媒体改变着人际传播,也改变着人们的现实生活,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线上传播上,也影响着人们的线下交往活动。

线上传播极大地冲击人们线下交往的热情。在传统的人际交往中,面对面的交流还是比较多的,但是,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人们开始渐渐远离面对面的传播,更喜欢用新媒体的方式进行交流。即使与亲友在现实生活中相遇,人们依旧无法放下手中的通讯工具。在自媒体平台中,人们可以通过文字、表情、符号等多种方式进行人际传播,但是这种传播缺乏面对面传播具有的感情色彩,并且分散着人们的精力,让人们渐渐失去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交往的热情。

结语每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但又属于不同的圈子,各种不同的圈子又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现代人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也给现代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多变化,人际传播的改变就在其中。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篇12

一、现实与理论关注的议题

从产业视角动态研究新媒体早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主题,所谓的新媒体也日益广泛地渗入人类社会生活,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早已从战略布局上确立了新媒体的相关主流地位,这是一种交互性的全媒体融合形态。所谓的新媒体逐渐发展成我国传媒产I领域的新发之力。

从全球领域、国家战略发展高层来看,如何拓展所谓新媒体产业也是当下与未来文化传媒娱乐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所谓新媒体产业是文化产业、娱乐产业的新业态,是国家政策扶持重点。中国新媒体应用已有20余年,新媒体研究也有十多年,毫无疑问,新媒体是“当前最热的研究领域”,其现实与理论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体与社会化应用:各类智能终端,以及移动互联网开放平台的应用服务技术,成为新媒体传播的核心技术基础;新媒体改变了媒体的传播路径,也改变了媒体与政府监管的关系,新媒体的开放、互动对政府规制构成了新挑战。

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彼此融合:各类新媒体生态中的传统媒体如何转型,如何与新的媒体进行融合,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所谓传统媒体如党报、图书出版、电视、电影等都尝试突围、创新和变革;传统新闻内容生产模式、传播通道被打破,新的新闻生产机制正在孕育和成形。

3.新媒体商业及盈利模式的创新: 新媒体是信息科技与媒体产品的紧密结合,新媒体带来的媒体创意新经济,使得原来传统媒体从规模经济转向了范围经济、共享经济等模式,各类高新技术手段不断创新着人类支付问题,并通过尝试个性化的特质服务,不同媒体皆试图把握一条独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比较热门的新媒体,如智能手机,内载各类新媒体内容产品、新媒体软件创新产品,同时也属于新媒体硬件生产领域产品,其内含新的媒体经营模式。

4.新媒体不断提升自身营销价值,营销属性加强。新媒体从内容产品,到渠道多样化的营销价值日益成为广告主、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等营销机构的关注焦点,新媒体已然成为企业整合营销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5.新媒体促进了主体文化的包容和开放,通过技术手段,促进新的亚文化圈的形成;新媒体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对话。

6.我国新媒体产业同样呈现严重的区域差距,发展不平衡现状。一是各级城市间,以及城市与农村间的不平衡;二是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间的不平衡;三是各大官方媒体机构各自作战,缺乏协同效应思维与行为,导致境内外各类资本云集,媒体大鳄积极渗透,抢先我国新的媒体市场。

概言之,目前所谓新媒体已然发展成就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与潜力十足的前景产业。随着各类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不仅人们的生活方式被潜移默化地改变,世界传播新秩序也不断被重塑着。当前,在全球化趋势下,对新媒体产业现状与趋势的研究尤显必要。

二、相关研究梳理

(一)“新媒体”的界定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是网络基础上的延伸(熊澄宇,2008)。美国互联网实验室认为,“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等实现个性化、细分化和互动化,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的传播”。陆地认为,是媒介终端或功能创新的媒体(2014年);新媒体已成为我国传媒产业领域的新生力量(鞠立新,2013);有学者从文化学角度解读新媒体是一种新的文化(2012)。本研究认为,应动态地研究新媒体,是新兴媒体(emerging media),目前是“交互式数字化融合媒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等服务,信息技术是新媒体必要的技术保障;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是新媒体产生的社会基础;新媒体变革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用户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媒体到当下可自主媒体传播。社会化媒体用户不仅是新闻的消费者,也是新闻内容生产者、推广者,用户新闻信息传播系统发生“传-受”、“受-传”的互动变迁,传统媒体必须动态把握用户。社会化媒体中的口碑量应作为传统媒体测评受众的补充。

(二)“新媒体”发展现状

我国从 2004 年新媒体发展的初级阶段开始,如今是突飞猛进,向“用”、“玩”与“互动”等多功能转变(陆地,2014年);新媒体消费群体与日俱增,催生了诸如“容器人”、“宅男女”等,社交媒体、移动媒体盛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基金的关注;新媒体是国家发展规划的重点(柳斌杰,2007年)。随着新媒体相关产业的制度、政策环境的不断放宽,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在美国,新媒体产业凸显出两大特点:有效的新市场开拓和新技术研发;全球新媒体出现“媒介融合”(郭小平,2012)。

本研究认为,我国新媒体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目前新媒体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也涌现出新媒体领军企业。新媒体市场广阔,影响力日渐凸显,正吸引资本大规模流入,其营销价值增强,与此同时,其国际化竞争也加剧,整体相关产业向纵深挺进。

(三)移动互联网持续创新改变着新媒体发展态势

新媒体更加广泛地渗入人类社会生活,进入 “大数据”时代(严三九,2013);媒体更加注重用户的需求,为用户生产定制内容;在盈利模式方面,随着互联网支付手段愈加成熟,一些媒体产品获得用户的直接付费;社交媒体将成为新媒体发展的焦点(张艳,2013)。本研究认为,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是全球新媒体发展的主要动向,已经形成相关联的新媒体产业。该产业基于互联网、电信网等数字化网络,通过实时、互动、点对点的自由传播模式为主体,形成借助规模化内容产品的生产、传播为主业的各类经营实体,以及相关价值链集群体,产业前景巨大,在这个技术与创意高度集中的新媒体行业,行业引领力量将会诞生,并发挥强劲的引领价值。

三、本研究路径、发现

本研究关注用户自主传播的媒体创意文化产业效应,在此视角下去探讨新媒体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研究查阅与翻译了大量中英文相关资料;对腾讯、阿里、百视通、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以及韩国自媒体做了实地调研、访谈;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与相关业界专家进行交流、沟通;进行受众控制实验,并做了大量问卷调查,通过SPSS统计软件并结合相关深度访谈进行分析,认为:在宏观的视野下,以下一些关键点将是未来媒体突破的靶向,这些靶心较为明显地预示全球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具体如下。

(一)新媒体对人们未来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在新的传媒时代,新媒体更加广泛地渗入人类社会生活,从“互联网+”到“+互联网”都重要,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电商、人工智能,各类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简称VR),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也被称之为混合现实技术)将极大地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

“互联网+”是用互联网技术去对接配置、迭代甚至取代传统的或者现有的一些生活或者商业模式,有机会重塑传统行业。

“+互联网”则更多是从传统的行业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现有要素,有一个有序的增效过程。

我们正在从“万物互联”走向“万物智能”,如何通过技术,感知场景,使用户连接服务变得更加智能,而且让人机交互不为人们所意识,这是未来媒体的系统工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在未来5到10年会很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经济、商业,将覆盖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很多方面,包括语音,包括图象处理,还有很多感官方面的一些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各类机器人在社会中广泛承担着服务型角色,不断介入现实工作与生活,机器智力汇聚着各方人类智慧,甚至有望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类。人类的角色可能也会发生改变,人类进化可能会走向 “人-机合一”状态,一些人工机器人可能会具备自我学习与思辩能力,甚至程序驱动下,会自我机器智能生成,人类难以驾驭。人工智能能否做出情感性复杂答案合理判断?种种因高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必将引发更多的发展探索。

从虚拟到现实,比如黑科技全息眼镜。更多的黑科技在向我们走来,今天它们可能是虚拟的,甚至是匪夷所思的,但是这些黑科技将在不久的将来变成现实,并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将很大地加速这一进程。国外一些IT业巨头,如Facebook、谷歌、微软、索尼等,无一不在向虚拟现实领域拓展。著名财务咨询公司高盛估算,到2025年,VR、AR的硬件软件营收将达800亿美元,如果能走向大众市场,年营收有望达到1820亿美元。受相关产业发展及技术接受与普及因素等影响,保守预y,到2025年时,VR与AR产业的年营收也有230亿美元,特别是在新媒体相关娱乐产业,如游戏、影视、动漫、体育领域将提速率先,越早投资布局的企业,越可能有更多发展前景,不过,本研究认为,VR适用于给人类带来愉悦的场景,非愉悦场景给人的不适感以及VR引发人类身体与思维脱节性也是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新媒体科技改变人类生活的案例,阿里巴巴最为典型。以电商起家的阿里巴巴,在过去的十几年,从B2B到C2C再到B2C,构建了一个电商生态体系。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阿里的视野和脚步也早已超出了电商生态体系,并引入AR技术强化销售。自2014年开始,阿里巴巴马不停蹄,展开了在文化产业领域的一系列收购,如投资收购文化中国,并更名为阿里影业,将在影视版权、电影投融资、在线售票、数字音乐、数字出版领域烙下深深的阿里烙印;还斥巨认购华数传媒非公开发行股份。华数传媒号称为国内有线电视和新媒体行业的领导者,拥有全媒体完备经营资质,以及多样化的终端、传输渠道,这些都是阿里在家庭互联网方面的生态拓展的借力因素。

除了阿里,京东、中国网库、苏宁等电商巨头还纷纷加紧布局农村电商,不断将触角伸向农村深处。“得农村者,得天下”,已然成为电商巨头们的共识。

(二)新媒体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智能云”成为各类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路径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资料、生产资料在管理、查询、交易、计算上的能力用在云上面,这能有效降低企业在IT资源的投入,让企业更专注于主业和核心竞争力。这是中国和全球的趋势,特别适合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微软把公有云引到中国,通过本地的合作伙伴来运营和交互。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已经创造了超过5万家在Azure公有云的企业用户,以及35000家在Office 365的用户。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型,并助力中国的创新性企业走向国际化。

来看上海广播电视台(SMG)全面拥抱互联网,与阿里合作的案例。曾经一统天下、“朝南”的传统媒体电视,最想从阿里那里获取什么?显然,一是阿里随着互联网发展而积累的用户数据;二是寄望通过电商、手游等方式,将媒体注意力直接转化为点击量,获取广告之外新的盈利模式;三是放开节目制作链条,强化用户在节目制作前、中、后期的全方位参与。

如今,阿里斥巨资12亿元入股上海文广集团旗下第一财经,双方将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双方合作第一步,第一财经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率先成立,研发资讯产品体系、财经数据移动终端、互联网金融智库等各项业务都在积极推进之中。其他一些合作业务,如第一财经已经成为基于支付宝用户数据的股票行情系统的资讯服务商,第一财经相应的一些财富资讯管理也将登录手机淘宝。

正如马云所言,当前社会正处于从IT时代向DT(data technology)时代跨越中,建立与开发数据分享的机制、产品,飞速提升数据使用效率,才能使数据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生活,同时也才能真正使社会在数据时代全面均衡发展。上海广播电视台在集团两家上市公司(东方明珠、百事通)吸收合并之时,植入与阿里在数据服务领域内的互联网合作基因。

未来,一定程度上承担我国新媒体发展方向的阿里巴巴,进军全球化将是最重要的方向,也是阿里巴巴新消费者的开发地。当然,这个战略目标要实现,阿里巴巴同样也面临着挑战与困难。例如,要实现支付全球化体系,支付宝必须要支持多币种同时交易;要克服物流全球化的困难等等。

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云计算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目前,我国政府成为云计算最为积极的实践者之一,云计算在推动电子政务、政府公共服务,智慧化应用、传统工业、金融业、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催生创新创业企业发展方面均成为关键因素。

马云的愿望是将阿里打造成一个DT时代的大数据公司。就目前阿里云的发展态势,阿里云服务涵及政府管理、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数字娱乐、医疗健康、气象等多个领域,阿里云正在构建强大的阿里云生态,涵及政务、金融、电商、手机、智能家居、汽车等几乎所有的领域,为国际化进程打开一条技术通道。

(三)移动互联持续创新与改变新媒体的发展态势

中国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一个移动终端市场,天猫、淘宝在每年双11这天惊人人民币数额的成交额当中,有68%来自于移动端交易。移动端是为人看好的趋势,尤其是当它将移动互联的技术用于交易。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地选择各类媒体。于是,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书籍等)不得不与移动互联产生融合,形成各类所谓融合媒体,适应,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试听、阅读体验。移动互联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最大优势就是便于携带,具备交互强大、信息获取量大且快速、传播即时、更新快捷等基因。以移动广播为例,搭上移动互联网的广播,使得多向互动成为现实:受众可以在线收听,也可回放节目,并随时、随地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即时参与节目。与传统广播节目相异,移动互联广播倾向于个性化、自主化的节目。

电视观众与传播机构的互动也因移动互联而更加灵活。电视用户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依然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方式,与电视传播机构进行互动、相互交流。而且随着各种美图、摄像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本身的拍照、摄像功能也使得原先传统媒体的受众的身份,转变为新媒体信息的提供者(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全民参与的新媒体形式不断诞生。视频移动客户端用户接受影响因素需着重“内容体验”、增加“娱乐性”,降低“风险性”、提升“易用性”。

(四)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依然是新媒体发展的焦点,“分享经济”的媒体创意效应出现

移动无线彻底解脱人类,也成为是未来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将在移动观看中成其所示。但是从科技发展现状来看,移动互联网完全超越有线互联网,尚待时日。

不过,社会化媒体却非常迅猛地转移到无线互联网,借助移动终端的使用,使得人类对其利用率增幅远远高于桌面PC电脑。社会化媒体不仅融入主流社,而且如今可与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相匹敌,并基于社会化媒体平台不断延伸出第三方应用,蝴蝶化效应地引发各类崭新社会化商业变革。

社会化媒体一方面成为人们进行有效交往的社交工具,改变着人们的社会资本,一方面也逐步被政府、企业组织体系广泛应用,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并吸引应用开发商转移到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平台,研发各类用户所需个性化的服务,所有种种,必定将带动更多的投资汇聚社会化媒体领域,使其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

社会化媒体的商业策略与传统媒体迥异,会以:免费、搜索、移动互联、网络综艺、平台策略、认知盈余、权力终结、社交红利等方式取胜。各类“疯传”策略,蜻蜓策略(概括为Focus+GET),即Focus(专注):确定一个以人为本、具体的、可测量、能让利益相关者乐意的目标;Grab Attention(赢得关注):用一些私人的,出人意料的,发自内心的,以及形象的内容,在嘈杂的社交媒体中赢得关注;Engage(吸引参与):创造一种个人联系,通过同情心和真实性逐渐接近更深的感情层面,或者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这种参与能使受众足够地关心,从而促使他们想自己做点什么事;Take Action(采取行动):授权他人采取行动,可以将受众变成潜在顾客再变成队友。社会化媒体中的微信朋友圈信息流广告发展出现新的趋势:一是“转化率”问题,即对于微信广告来说,极高的广告投放成本,如何转化为产品的销售额或者APP的下载量,有待考量;二是“差异化整合营销”问题,即制定符合个性的创意,精准营销,考虑用户体验、用户隐私。

而且,更多公众借助社会化媒体平台,分享自己闲置资源,与他人共享资源,并促成消费的“分享经济”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在教育、医疗、广告创意、培训、家政服务、租赁、二手交易等领域,正颠覆着人们传统消费观念,改造着传统社会各个领域,如交通出行、短租住宿、旅游等。

未来,用户自主传播的媒体创意效应将以更多的 “分享经济”形式崛起,向更多领域拓展,如餐饮外卖、家庭美食分享,一些闲置厨房资源也将被盘活;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中国发达的快递物流,也将出现人人快递物流众包模式。

用户自主传播的媒体创意效应因各类媒介技术的应用越发彰显其魅力。

动态看待新媒体发展,从媒介技术、用户需求、媒介生态与资金投入四维度宏观分析,结合传媒产业升级与转型的产业功能特性,同时关注媒体的社会整合功能(舆论引导、协调社会、娱乐大众、传承文化)。上述是未来媒体突破的靶向,这些靶心较为明显地预示全球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严三九.“2013年全球新媒体发展态势探析”[J].现代传播,2013(7).

[2] New Media Art, Participation, Social Engagement and Public Funding----Taylor & Francis.2013.3.

[3] New Media Cloud Comput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2013.2,IGI Global.

[4] 王荣.十二省市引入阿里云[N].中国证券报,2015-01-06.

[5] 佚名.阿里云将在硅谷建数据中心欲拓展海外云业务[J].互联网天地,2015 (3).

[6] Convergence of new and old media: new media representation in traditional news, Taylor & Francis,2013.2.

[7] We Can’t All Be Obama ,The Use of New Media in Modern Political Campaigns,Taylor & Francis,2013.4.

[8] 童清G.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现实议题[J].新闻记者,2012(2).

[9] (美)安德森.免费:商业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0] 陈威如.平台战略:正在席卷全球的商业模式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1] (美)舍基.认知盈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2] (委)莫伊塞斯・纳伊姆.权力的终结[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3] 徐志斌.社交红利[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14] John Allen Hendricks ,Social Media and Strategic communi -cations,Palgrave Macmillan

[15] (美)罗宾・蔡斯.共享经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16] (美)凯文・.凯利.必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篇13

自媒体人罗振宇在他的个人网络视频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中指出,“连接是互联网时代所有秘密的底牌”。彭兰教授在《连接与跨越》一文中也提出“Web2.0 时代的核心是人的连接,这导致了社会化媒体的兴盛。”①随着我国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连接” 一词经常出现在互联网创业者和新闻学者的口中,但是在笔者查阅的资料中,没有相关文献对“连接”下一个专业定义。参考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连接”的解释:①互相衔接,彼此连接;②使连接。笔者认为社会化媒体中“连接”就是社交媒体与用户之间建立了强烈而紧密的联系,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新浪微博这一代表性社交媒体,分析用户如何在微博中获得连接。

一、信息获取的连接

1、快速获取信息

《第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 年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②在用户数量巨大又可以人人发声的微博平台,很多突发性新闻的传播都起始于微博。人们往往是从微博中获知突发新闻事件,而且微博中新闻消息随时更新,第一时间最新变动。如“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马航失联事件” 等一系列社会事件,很多网民都是在浏览微博时最先得知消息,然后不断关注微博动态,了解事件发展。除了重大突发事件,微博也会告诉用户人们正在关注什么,即热点。新浪微博的“微博广场”有“热门话题”、“热门微博”等应用,这些随时更新的话题让用户知道每天的热点事件,而且很多流行语是从微博中流传开来的,没有关注微博的人经常感到不知其意。显然,微博在信息方面与用户建立了连接,用户每天都可以从微博上获知最新消息,即使是从其他渠道获知消息,也会到微博上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速获取信息成为人们的需求,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加关注外界变动,紧跟时代步伐。微博可以满足用户信息获取的需求,微博是一种几乎没有门槛的工具,它的传播特点真正做到了理想的“4A”(Anytime,Anywhere, Anyone, Anything)状态。微博的传播可以依靠电脑上网,也可以使用手机客户端。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手机登陆浏览微博更加方便快捷,很多用户养成了每天浏览微博的习惯。

2、信息的个性化

传统媒体通过优质的内容赢得竞争,传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也是泾渭分明。大众传媒是以社会上所有公众为传播对象,受众被传播者看做一个整体,处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在社会化媒体中,用户找到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用户体验。他们不仅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参与者和生产者,而且这两种角色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下会随时转化。④在新浪微博中,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关注对象,可以自由选择关注媒体的官方微博,文化学者,明星等,用户在微博上浏览到的信息都是自己的关注对象所发送,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私人定制”。除了接受信息的个性化,用户在信息生产与参与中更是个性化。用户无论是写微博,转发微博和评论微博,都是自己个性的展现。在微博中分享生活中的新鲜事,记录生活的点滴,与朋友交流互动,在独立性与自主性都得到发挥的空间,用户会投入更多的情感,连接度会更高。

二、人际关系的连接

从根本上说,社会化媒体建立起来的是人的连接。互联网时代越来越重视人的价值,而互联网对人的价值,是自由人和自由人的连接,是亲疏关系的建立。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都是建立连接。微信更多的是熟人圈子,但是随着发展壮大的微信公众号,也扩大了微信的圈子文化,而微博是更大范围人际关系的连接。有研究将微博人际沟通模式分为三层,第一层关系是好友,即现实中的好友,第二层是自己想发展的群体,包括长期关注的名人,知识分子等,第三层是潜在的人际关系。⑤本文结合范小青等学者在《看见与被看见———基于都市白领对微博与社会交往的解读》一文中“强关系”与“弱关系”的解释,将第一层好友关系归为强关系,将第二层和第三层归为弱关系。现分别分析用户在微博中如何获得强关系和弱关系的连接。

1、强关系的维系

强关系是情感支撑,在微博中与朋友互动,维系感情。媒介化社会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媒介来交流,在非紧要时刻,人们更愿意通过微博知晓朋友的状态,关注朋友,保持联系,而不是打电话等通讯方式,因为微博是以不打扰的方式保持互相关注。⑥既不打扰,又将朋友的动态尽收眼底,同时保持互动维系感情,微博这类社会化媒体可谓是现代人维系强关系的理想方式。此外,在微博中互动也是一种表达,一种展示。自媒体环境下的人们更喜欢表达和展示,不仅展示个人,也展示自己的关系。这种强关系的展示在名人中表现更明显,如演员杨幂和唐嫣,二人经常在微博中互动,互相转发和评论,展现二人是好闺蜜的关系。用户在微博里建立了强关系的连接,这种深层次的连接不容易断裂。

2、弱关系的建立

弱关系越来越成为一种人脉资源。在现实交往中,人们处在熟人社会建立起的社交网络,交往的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而社会化媒体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多层次的交往空间,获得最大限度的交往自由。对于人际沟通模式第二层即自己想发展的群体,如名人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可以通过微博长期关注他们的动态,加强对他们的了解以期建立联系。而对于潜在的人际关系,用户会通过微博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收获粉丝。如微博中的热门话题、找朋友等应用可以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一定程度上聚拢,获取人脉。粉丝群体更是一种资源,可以实现商业目的。在这种弱关系的建立中,自由人与自由人的连接更加得到了实现,任何人都可能发生联系。

结语

罗振宇曾提出,“连接是人类除了饮食男女之外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互联网时代的核心动力,所以你判断未来互联网的生意就看他是阻碍了连接还是促进了连接”。⑦连接在新媒体发展中逐渐得到重视,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连接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彭兰,《连接与跨越》[J].《新闻与写作》,2014(3)

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cnnic.cn/gywm/xwzx/rdxw/2014/201401/W020140116475324694244.pdf

③张碧红,《从媒介工具化到媒介社会化—微博的个体表达与社会影响》[J].《学术研究》,2012(6)

④杨惠、戴海波,《社会化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运用》[J].《新闻知识》,2013(6)

⑤王艳艳,《微博人际沟通模式探析———以新浪微博为例》[J].《青年记者》,2011(6)

⑥范小青、陈欢、范林,《看见与被看见———基于都市白领对微博与社会交往的解读》[J].《新闻与写作》,2014(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