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国内外营销策略研究实用13篇

国内外营销策略研究
国内外营销策略研究篇1

根据美国的调查结果:"企业要想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必须要投入巨额的广告费,在全世界范围内每提高 1%认知度需要投入2000万美元。通过大型体育赛事进行体育营销如世界杯、奥运会等,投入同样的广告费却可以提高10%的品牌认知度,取得经济效益也会随之提高。"基于这项研究结果,体育企业对体育营销策略的选用更加重视。体育营销策略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树立品牌形象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体育企业采用的营销策略主要有绿色环保营销策略、市场细分营销策略、网络营销策略、品牌营销策略、赞助体育赛事策略等。但是,我国体育企业在营销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借鉴国内外大型体育企业的营销经验。

1 体育企业营销策略

(1)绿色营销策略

随着全球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营销"也逐渐被企业所采用。"绿色营销"就是在营销过程中,倡导节能、环保理念,紧密结合企业的绿色文化和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对营销策略进行全新定位。"体育企业中的绿色营销策略,就是开发出绿色环保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绿色环保意识,构建高效服务网络,采用绿色促销手段等。

(2)品牌营销策略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体育企业一定要紧跟时代利用好现代的交流工具,如微博等,开展微博体育品牌策略。通过微博和消费者深入接触,挖掘其感情,形成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从而提高体育企业的知名度。这种营销方式具有互动性强受众广的特点,并且还能和其他方式联合进行宣传,提高品牌营销的效果。

(3)创新营销策略

创新营销策略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找到消费者新的关注点或是企业新的发展方式,创新营销策略。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可以采用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在淘宝或者是京东商城开设网店,并且采用"错位销售""错季销售"策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

(4)定位营销策略。

最早提出定位营销策略的是美国专家,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消费者的喜好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策略。抓住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和价格定位等。

2 国内外体育企业营销策略中的差异化分析

(1)营销定位的差异化分析

体育企业在选择营销策略时,要想取得营销成功,首先要对市场和企业本身进行清晰的定位。体育企业要根据自己产品的具体特点,寻找消费的目标群,结合市场需求,清晰辨别市场群体,选取恰当的营销策略。但是我国体育企业在选择体育营销策略时,缺少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对市场的定位不够准确,常常凭感觉选择营销策略,误以为只要获得大型赛事的赞助就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获得经济利益。

(2)品牌定位的差异化分析

体育企业对品牌的定位不仅是让消费者知道这个品牌的存在,而是让消费者喜欢上这个品牌,产品除了具有实用性和舒适性,还应该具有自己的特性,现在我国的体育企业存在品牌定位不准确的现象。像李宁这个品牌,它属于我国最大的体育企业,处于国际大品牌如耐克、阿迪与我国的本土品牌特步、安踏等品牌之间,面对的风险性较大,挑战较高。李宁在品牌进行定位时,将其重点放在运动员的保护上,而阿迪、耐克等大企业在对产品定位时,重点在于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这样就会使产品稍微逊色。所以在营销过程中,对于品牌的定位一定要多加考虑。

(3)营销目标的差异性分析

目前,体育企业的营销市场日渐成熟,国外的大企业已经把营销的重点放在品牌营销上,并做好相关的营销策略。而我国的体育企业在其营销上比较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不断开设新的专卖店,追求"万店时代",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生产数量,忽略了市场的长期发展及营销市场的长期持续性。我国的体育企业,如李宁、361°、特步、安踏、匹克等公司每年的库存量都在上涨。此外,这些企业为了避免和国外的大型企业的竞争,竟主动放弃了高端市场,将营销目标放在中端市场,但是阿迪、耐克抢走了我国的高端和低端两个市场,使我国的体育企业不断增加库存,失去了本土品牌的优势。

(4)品牌文化的差异性分析

在营销中引入品牌文化,利于培植消费者对品牌的感情,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当前,我国体育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通常会忽视文化效应,很少建立自己的品牌文化,进行文化营销,没有对体育产品进行文化定位将企业的品牌嫁接在体育文化层面,也不能进一步激起消费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的体育企业发展和国外的体育企业在营销策略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我国的体育企业要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准确定位市场,合理选择各种营销方式和策略,加强企业品牌的文化建设,促使我国体育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占领国内和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国内外营销策略研究篇2

2SWOT分析法在饲料行业与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中的应用进展1956年美国人安索夫首次提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的经典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6]。SWOT是4个英文单词“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首写字母的缩写,也称态势分析法,是市场营销学领域研究行业、企业及企业产品营销策略的主流分析方法之一[6-7]。当前,SWOT分析法在饲料行业营销战略及饲料企业营销策略领域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刘永宏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饲料行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必要性[8]。杨刚在采用SWOT分析法研究了四川铁骑力士饲料公司的营销策略,建议企业强化产品品质、树立产品品牌、推行信息化管理等措施[9]。肖凯文在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湖南唐人神饲料公司的营销策略,为企业提出多品牌营销、差异化价格营销、复合型渠道营销等综合营销策略方案[10]。然而,迄今为止针对某一饲料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国内还没有相关文献报道。究其原因是针对饲料这一特殊产品,需要按照SWOT分析矩阵和模型,重新构思一套科学、实用的研究步骤。

国内外营销策略研究篇3

供应链管理结构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CRM在汽车营销企业中的开发与应用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实施策略

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理念及实践的特征分析

新经济条件下的我国企业营销创新

企业营销的战术策略

提高市场占有率常见的错误及对策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企业市场营销

企业绿色营销与我国对外贸易

我国中小企业提升市场营销能力的战略选择

市场营销与企业文化

客户与供应商的战略伙伴关系及其管理

试论企业营销能力的培育与增强

我国企业实施整合营销战略的对策

论生态型企业营销体系及其建立与改造

论营销渠道模式转型

论企业的网上病毒性营销策略

对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探讨

浅论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市场创新

构造3维市场营销 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合作营销战略研究

论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营销创新

企业绿色营销探析

高科技企业的网络营销

企业市场营销组合决策的神经网络模型

提升中国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客户关系管理

我国科技企业营销体制中的观念导向

新产品试销评价方法研究

论中国转型市场中企业营销的预警管理

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

论现代企业分销渠道建设

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及其解决方案研究

企业营销失灵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的合理化研究

浅论"知识营销"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基于环境管理的企业绿色营销对策

试论企业营销战略规划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与战略管理

面对全球竞争的企业营销对策

论企业营销的市场导向

"客户顾问制"与营销创新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发展

21世纪企业营销新理念

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

浅论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核心——忠诚度

对当前企业营销问题的点评

世纪之初我国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绿色营销的探讨

分销网络的有效管理与创新

用服务"粘住"你的顾客——略论企业的服务营销

中小企业应确立营销新观念

现代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探讨

可持续性发展与企业绿色营销

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选择

企业营销活动的"催化剂"

供应链企业外部绩效评价子系统研究

论渠道价值链增值管理对策

互联网技术与关系营销的实现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业务外包——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企业营销理念创新的几点思考

略论采购成本的控制

供应链中的合作与模式匹配的研究

论绿色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如何面对和参与供应链竞争

我国企业营销策划的困境及对策

客户关系管理价值链研究

客户档案知识的挖掘方法研究

论市场秩序与企业信用

项目管理在组织市场调研中的应用初探

浅析新时期的合作营销关系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资供应管理系统设计

论网络营销与企业谋略

论知识经济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的企业营销对策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战略

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营销e化

企业供应链的结构类型研究

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试论企业内部控制点的增设在企业材料采购中的作用

论企业建立顾客导向营销观念

加强商品审美研究 搞活企业市场营销

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分析

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是全球化营销的必经之路

企业虚拟经营的营销战略思考

网络时代企业营销策略整合

浅谈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营销战略

现代企业中的服务营销

企业市场策略常见缺陷分析

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中国企业实施营销战略的现实意义

信息传递障碍与营销效率研究

模仿创新的特性与营销环境分析

浅议利用营销中的非价格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客户关系为中心的业务流程重组

企业现代物流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

销售经理的基本素质

市场细分和定位技术在后发企业的应用

信息系统在供应链与物流系统中的战略价值

"青年文明号"在企业营销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越区销售"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企业营销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提高顾客价值意识 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方向

影响顾客忠诚度因素探析

论生产企业对分销渠道成员的管理

信息化、标准化是供应链管理实施成功的关键

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导入与实施

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与策略浅议

论加强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绩效

让客户关系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企业发展绿色食品营销策略探析

市场对接过渡期的企业营销策略

无缝营销管理——企业战略联盟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

试论企业分销渠道的创新

企业营销管理研究——"顾客中心论"的企业营销战略

浅谈企业如何控制销售信用风险

上市公司关联购销交易实证研究

电网经营企业的营销战略

基于知识经济的企业经营方式与营销渠道的变革

WTO条件下的企业市场营销

WTO与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

营销管理支持系统及其内在运行机制

"差异化策略"在企业营销中的运用

企业物流一体化研究

论内部营销策略组合及其应用模型

论企业物流的营销战略

客户关系管理中客户发展的理论研究

信息经济中的管理锁定策略及其应用

试论企业绿色营销的发展

论协同合作式的供应链管理

开拓国际市场的产品营销策略探讨

现代企业如何保证物资采购效果

加入WTO后制造企业销售通路建设的思考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经营方式与营销渠道的变革

略论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内涵,类型与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视角下的分销渠道整合

客户行为与区域市场渠道策略

企业名牌战略与营销策略问题初探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实施对策

基于供应链的网络化制造体系结构

谈知识营销在企业营销创新中的杠杆作用

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比较与选择

企业开拓目标市场策略新论

浅析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竞争优势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问题及道德风险的防范

基于顾客的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初探

论现代企业的顾客满意观和顾客资产观

面对WTO中外企业营销落差比较

CRM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实施与应用

当代企业营销策略创新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构建

论产品的知识营销

方法目的链短化的原因浅析

CRM在药品营销渠道管理中的应用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基于移动Agent建立企业动态供应链

当前环境变革中我国企业营销理念的转变

中小企业实施CRM方案的误区与对策

WTO与中国企业市场营销

新世纪的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

加入WTO对我国企业营销的影响及对策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联合定价决策模型探讨

网络经济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

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双赢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CRM)的理论及应用探讨

论网络营销对企业的影响

价格战的原因探析与对策研究

客户忠诚与客户关系生命周期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管理意义

绿色营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顾客关系管理:对顾客网络及其知识管理的系统剖析

中国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所需条件分析

探究企业电子商务组织的新型管理模式

理解客户关系管理——谈客户关系管理的战略意义

关于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当前企业营销观念及其规则分析

文化营销——企业营销能力构建的战略选择

论我国企业市场营销创新

创造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顾客价值

顾客忠诚的价值驱动模式

企业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保障机制

新经济下的企业网络与超市场契约

供应链竞争力的厂商均衡分析

绿色营销初探

高技术企业市场营销特殊性分析

网络经济与客户的数字化管理

数据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

组织市场上购买决策者的结构类型与企业的营销对策

论企业网络营销中的物流策略

论企业营销活动策划的专业化

西方的顾客忠诚研究及实践启示

以企业营销新理念迎接入世挑战

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模式与营销渠道变革

企业营销创新的内容和重要性

基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产品定价问题研究

供应链系统的物流规划模式

供应链的自动补货模式及其价值

博弈理论与营销创新

激励机制在现代人事管理中的运用

对客户忠诚创造价值问题的探讨

现代供应链联盟问题研究

顾客满意度中的顾客竞争性评价

建立企业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想

绿色营销与企业经营策略分析

论企业产品营销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有形产品的服务提供方式研究

顾客价值提升的定位及途径

我国企业知识营销现状与对策

客户关系营销——现代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

论营销流程再造

谈企业营销费用分析和会计处理原则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

面向过程的供应链工作流管理研究

企业应对价格战的策略

客户关系管理的困惑与发展

实施绿色营销的意义与对策

借鉴ISO9000的管理思想精髓优化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及备件订货问题研究

入世以后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试论企业销售渠道的创新与优化

牛鞭效应的危害及其对策

基于供应链战略目标的性能检测指标研究

企业电子商务盈利策略探析

基于企业整体模型的供应链信息流研究

供应链性能评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基于零部件归并问题的采购策略模型(英文)

企业对市场需求的能动作用研究

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及营销对策

客户全生命周期利润预测方法的研究

谈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

国际营销中产品的包装,促销与传播学

服务营销与企业经营战略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产品试销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基于资源利用综合水平的采购量分配方法

我国企业间促销管理的实证分析与对策

企业物资供应与管理改革探讨

信息传递障碍与国有企业营销效率研究

我国企业营销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运行

论交易成本与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核心思想浅析

基于机制设计的供应链优化整合决策效应分析

21世纪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研究

诚信营销与企业发展

企业营销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论关系营销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全球绿色营销趋势和我国企业的策略

试论营销策略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

企业供应链构建与优化对策研究

市场营销战略失误与民营企业"流星现象"

试析企业客户资本管理

关于构建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体系的探讨

阻碍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营销创新——21世纪中国企业营销的必然选择

现代企业实施关系营销的对策

VMI供应链系统的经济效果评价研究

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下的市场营销

浅析营销适宜度

基于相对熵的营销机会模糊评价

现代企业的物流革命与营销创新

电子商务下企业CRM的实施研究

当代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关系营销

企业营销理念与品牌提升策略创新

入世后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及企业营销对策研究

论企业营销形象内在素质的塑造

21世纪企业营销变革与创新方向

过程工业供应链计划调度模型?

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深层原因及其对策

基于客户发掘,客户全面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盈利模式探究

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与实现"两个转变"的关系

论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顾客忠诚管理

试论市场营销组合4PS向4CS的转变

VE原理在营销策略中的应用

质量文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融合作用

客户资源的特征及CRM模式在企业中的实施

企业内部营销及其实施策略探讨

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浅析

供应链系统运行评价研究

"定制营销"理念的前瞻及潜力刍议

浅论企业的营销腐败

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运作模式

基于过程的供应链重构模式与选择

国内外营销策略研究篇4

在我国家族企业中,出于对家族企业的整体利益考虑,在家族理性的驱使下,企业大都采取直线式的企业管理方式,企业所有者并没有太多的外部授权意愿[1]。家族企业中承担重大决策的是家族内部成员,他们大多身居企业高层管理岗位,而大部分的中层管理岗位则由企业所聘用的外部人员承担。但是,随着家族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战略决策的民主性也随之提高,中层管理人员在组织变革等战略管理上必然要体现比原来更多的主动性和决策性。在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时间和注意力是组织的关键资源,但这一资源是有限的,中层管理者如果要发挥其管理决策的主观能动性,必然要竭力争夺这一资源。作为家族外人,中层管理者既要考虑组织绩效最大化,又要从属于家族理性利益,在此前提下才能对高管决策的注意力资源进行争夺。本文引入了“议题营销”概念,通过其过程及结构变量分析来探讨家族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议题营销促成因素及策略模型。

二、文献回顾

企业中层管理者是指从事联结垂直性相关团体的活动,并对本部门工作承担责任的企业成员(Pugl等,1968)[2]。议题营销(Issue Selling)是中层管理者有效影响和改变高层管理者对某些议题的注意力和态度的重要方式[3]。Wooldrigde ·B等认为,议题营销对组织的工具性作用在于,有助于中层管理者促使高管关注不被重视的议题,提升战略决策质量,从而创造更好的组织绩效[4]。议题营销还使个体赢得高管对某议题的关注从而采取根本性的措施(Dutton,Ashford,1993)。关于议题营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议题营销的意愿、影响因素、议题营销的发动及效果等方面,Dutton和Ashford(1993)的理论研究显示,个体对议题营销成功概率的评估、在组织中的地位、在高管心目中的信誉、拥有的与议题相关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感知的印象管理风险、感知的组织绩效风险等因素,会影响其发动议题营销的意愿。并且认为,议题营销存在四种不同的发动方式,分别是包装式发动、参与式发动、渠道选择发动和正规化发动。Ling 等( 2005) 的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民族文化在情境与营销意愿强弱之间的调节作用, 但该模型忽视了组织文化这个情境因素[5]。我国学者谭凌波、谢晋宇等人通过实证研究构建了人力资源经理议题营销的策略整合模型[6]。

众多学者对议题营销进行了广泛及深入的研究,但缺乏针对我国情况从不同组织、不同性质议题的角度进行议题营销策略模型的研究,另外也缺少对具体情境下群体议题营销的研究。从中层管理者在组织层级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当前中国企业的内部环境来看,中层管理者所处的情境具有高度不确定的特点,中层管理者对自己的工作或角色和当前环境的构建与解读会影响他们的情境适应性,因此,研究其议题营销策略模型应建立在他们所处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中。而且,目前我国关于企业中层管理者的多数研究集中在胜任力和执行力方面,尚未形成针对这一群体议题营销的完整研究成果。所以,本文选取了家族企业组织变革这一特定情境为研究视角,对我国企业中层管理者议题营销策略模型进行探讨,以期能发挥抛砖引玉之作用。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试图通过比较不同家族企业中不同职能部门中层管理者议题营销策略,找出其共性、厘清其促成因素,从而构建这一群体的议题营销策略模型。基于这一目的,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内容分析法是对各种媒介所承载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和预测社会经济变化趋势的一种研究方法[7]。该方法本质上是一种编码运作,编码包含着概念化和操作化逻辑。其研究路径是先设定概念框架,也就是确定分析单元及归类标准,然后将分析单元分配到最能说明分析目的的逻辑分类框架中去。所以,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如下:①根据研究目的抽取样本;②确定样本的分析单元;③对样本进行编码并取得量化数据;④对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样本来源

本研究中的家族企业,是指家族资产占控股地位、企业经营管理采取家族规则和企业规则相结合机制的中国企业。样本企业中82.3%所在地为广东省,11.4%所在地为上海市,2.7%所在地为其他省市。我们通过对32位中层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搜集到有关家族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议题营销关键事件共41件描述,每件案例的描述包括了议题内容、发动方式、过程及效果,我们将其整理成相应的41份文字稿件。

组织变革是指运用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利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组织间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等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等方面的变化,提高组织效能[8]。现代市场经济中,诸如企业再造、战略联盟、外包策略、机构改进、虚拟制造、并购重组等无不牵涉到各种各样程度不一的组织变革。在组织变革中,中层管理者的战略管理职能角色体现得最为充分,所以,本研究设定“组织变革特征明显的议题内容”这一标准对上述41份稿件进行抽样,获得32份文字稿件,我们对这些稿件内容进行整理,形成32份关于议题营销促成因素的总结,共计28.32万字,分别由26位中层管理者提供的议题营销关键事件整理而成。

(三)分析单元、类目与编码

我们通过反复阅读上述抽取并进行整理的28.32万字样本文字稿件,寻找进一步研究所需的各项考察因素。伯格指出,假使要分析文本材料,那么分析单位可能是字词、题目、体裁、段落、项目、概念、语意或者是以上各项的合并。然后,对分析单元进行编码,把文字语言转变成量化数据。

从组织理论出发的组织创新研究认为,结构变量是组织创新的基本决定因素。个人、组织和环境因素是组织创新的变量(Damanpour,1988)[9]。我们借鉴这一观点,对每个样本过程事件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量分析,挖掘能预测因变量(议题营销)的促成因素。为了确定分析单元的类目归属,需要设立分析类目。(见表2)

对同一样本进行评价,如果两位评判一致,则标记为“1”,如果不一致则标记为“0”。

(四)信度分析

信度是对文本编码一致性、分类准确性和方法稳定性的检验。通过信度分析可以检验两位评判员对同一样本评价的一致性程度。学术界普遍使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两位评判员在第一次单独编码之后评估者之间一致性比率为61%,对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讨论后一致性比率达到了91.3%。如果不同研究者一致性比率在80%及以上,则评判结果认为是可以接受的[10]。

(五)数据分析结果

根据内容分析法的要求,本研究的数据处理方法是将分析单元分配到分析类目体系中,并对各分析类目中出二值数据“1”出现的频次进行计量。编码统计结果显示,在32个样本中,影响议题营销的因素出现频率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出现频数26次以上的类目有L1、L2、L4、L6、L7、L8、L15、L17、L18及L20,分别分布在议题营销者特征、高管特征、组织情境、营销发动以及营销效果预期等因素中,说明促进议题营销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多元因素合力促成了议题营销。

首先,议题营销者个人的“组织地位”、“议题相关知识及经验”、“与高管良好关系”等因素是前提条件,这关系到议题本身的质量。高管个人的倾听意愿及战略偏好决定其对议题注意力分配程度。组织内部的管理瓶颈驱动迫使企业进行组织变革,说明了高管接受变革议题具有被动性特征。营销发动方式的包装重点在于议题的绑定及解决方案的参与,这说明,高管对实效性强的议题最为关注。营销效果预测因素中,“不涉及家族利益纷争”和“可预见的近端绩效”是关键促成因素,说明高管对于复杂程度低的议题容易产生关注。

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上26次以下的类目有L5、L9、L13及L19,说明高管的开放性管理理念对议题营销的推动力不大;如果企业面临经济压力,则可能对议题营销产生阻力,所以,内部经济压力因素对议题营销促进力度不大;议题的理性陈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营销效果,但非绝对优势因素。而议题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则会增加议题可预见的复杂效果,难以产生强大的营销促进力。

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下的类目有L3、L10、L11、L12、L14及L16,议题营销者的冒险精神、企业的家长作风、组织变革的外部驱动、营销的公开发动等因素的促成作用是微弱的。

四、家族企业中层管理者议题营销的策略模型

上述研究从组织创新理论出发,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索了家族企业中层管理者议题营销过程的促成因素,我们可以从议题营销过程的各个阶段,进一步构建其策略模型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议题意愿策略。这一策略包含三方面意思,一是营销者自我评估;二是营销者对企业环境的评估;三是营销者对营销对象及企业环境的评估。一般而言,家族企业由于存在某些经营上的局限性,比如,家族利益往往被优先考虑于企业利益等,所以,组织变革具有较大的保守性和被动性,企业只有身处经营困境才能让高层决策者立意谋求变革,这是议题营销发动的时机所在。营销者个人则应具备议题内容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及经验,还应探求与高管的良好沟通方式以争取得到理解和支持。

第二阶段:议题内容策略。议题内容需要一定整合及包装,在这一阶段中,中层管理者需要寻求议题内容的支持信息,充分考虑议题内容与企业经营管理瓶颈密切相关,且附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变革范围恰当,专业程度高;致力于创造获得利益相关者认可并支持的议题内容,而且要体现方案的逻辑性、严谨性和可行性。

第三阶段:议题发动策略。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说服关键决策者采纳议题。应具备发动前酝酿,适当游说企业利益相关者,让决策者相信议题与更大盈利及市场份额等直观利益紧密联系。发动方式则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企业文化状况进行陈述,力求不介入或牵扯家族利益纷争,而且要体现在议题中的积极参与角色。议题呈现应考虑适当场合,力求逻辑清晰,让营销对象理解每一个内容细节。

第四阶段:议题过程策略。这一策略是指中层管理者在议题得到采纳后积极推动议题实施的方式方法。从议题营销过程来看,这一环节属于事后阶段,但对于议题营销的实质性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中层管理者应参与议题相关的解决方案中,排除实施过程的障碍,降低实施成本,通过实际行动体现议题的专业性及中层管理者自身的专业能力。

第五阶段:营销事后反馈。这是议题营销的总结阶段,这一策略阶段包括了企业高管对议题效果及营销者个人能力的评价、企业员工的整体信息反馈以及中层管理者在整个营销过程中的学习和反思。营销事后的积极反馈将促进营销者下一次的议题营销效果。

需要指的是,这一策略模型是一个向上循环周期,经过一次成功的议题营销并能收到预期实施效果,中层管理者将会提升其在企业战略中的决策地位,为下一次的议题营销提供策略经验及声誉支持。

五、结论

以往众多学者从过程视角研究议题营销问题,多从纵向角度并基于国外企业情境分析议题营销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了我国家族企业中层管理者如何通过议题营销来实现其战略角色,首先考虑到的是中国企业中层管理者所处企业内部环境具有明显区别,不同企业内部环境将导致中层管理者发挥战略决策作用的差异,本文选取家族企业为特定的研究情境;其次,本研究基于组织创新理论,从结构变量分析入手,从横向角度探讨了议题营销的影响因素;最后,我们又将促成因素嵌入议题营销过程,构建了议题营销的策略模型,这样既考虑纵向角度即营销活动过程的运作与实施,又兼顾了横向变量的制约。我们的研究从视角到领域均丰富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不足之处在于,对于个体的态度、行为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尚欠深刻的讨论。

总之,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超越家族内圈的民主决策参与,而中层管理者发挥战略决策作用又离不开议题营销,中层管理者只有保持对组织变革的敏感性,提升专业素质及沟通能力,采用科学理性的议题营销策略,才能最终发挥战略决策的主动性和民主性,成功的的议题营销对企业发展及中层管理者职业生涯发展具有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恒. 基于“家族理性”的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分析. 黑龙江对外贸易,2009(05)

[2]项国鹏. 西方学者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战略管理角色及其启示[A].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05)

[3]Dutton, J E,and Ashford,S J. Selling issues to top management[J].Academ y of M anagem ent Review,1993,18(3):397—428.

[4]Wooldridge.B, and Floyd, S

W.The strategy process, middle management,and organizational p-

erform ance[J].St rat 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0, 11(3):

231— 241.

[5]Ling,Y,Steven,W F,and D-

avid,C B.T ow ards a model of issue sellin g by subsidiary managers in multinational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5,36(6):637— 654.

[6]谭凌波,谢晋宇,陈扬,人力资源经理的议题营销过程及策略研究. 管理世界,2013(02)

[7]周萌. 内容分析法及其在社会学中的应用评述.重庆科技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8]高天鹏.基于管理熵的组织变革模型研究[A].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0)

[9]Damanpour.F,Inovation T-

ype,Radicalness,and the Adoption Process[J],Communication Reseach,1988(514)

[10]Geryr.,Russelbh.Usselbh.

Data Managementand Analysis Met-

国内外营销策略研究篇5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总结以上关于网络营销的模式和策略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得出:当前研究比较关注网络营销模式、手段、功能等领域,而对于网络营销策略的系统论述并不多,而且大多数没有实践环节。更重要的是国内外对于某一地区及某一领域产品的网络销售模式和策略的研究较少,关于以及文化产品网络营销的研究就更少。鉴于以上方面,针对本研究,把文化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如何优化其文化产品的网络营销模式及策略问题,使其能够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研究的内容、主要观点及应用价值分析

3.1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文献研究:说明文化产品的内容、特点及发展趋势,并分析在网络环境下文化产品传统营销模式与网络营销模式区别及优劣。(2)实证研究:通过对文化产品特点及网络营销环境的分析,提出与之相应的网络营销模式及影响因素并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数据分析,构建文化产品的网络营销模式体系。(3)提出文化产品的网络营销策略并给出未来发展方向。

国内外营销策略研究篇6

快递业作为物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呈现出了快速的发展势头。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民营快递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快递业的主力军。然而,商业形态的发展往往是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的。目前,中国快递行业处在国内快递行业和国际快递巨头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相对于国际快递巨头,中国民营快递公司仍处于弱势。中国国内快递企业较集中争夺底端市场,快递业务发展程度还比较低。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外理论界对快递企业营销策略做了相应的研究。 这种研究主要是对市场营销原理和管理、市场营销学纲要、产品管理、定价、分销渠道、实体分配等方面进行。

2005年出版的《联邦快递非常攻略》一书,作者较全面系统地解读了全球快递巨头联邦快递。它所首创的“隔夜送达”让沉睡的快递行业悠然惊醒。2006年出版的《快递概论》一书,作者描述了与快递相关的命题,分析了目前快递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与途径,梳理了快递业健康、和谐并有序发展的思路。

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快递企业营销策略的研究,国内理论界仅仅局限于对微观市场进行研究,以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对快递企业营销策略在营销理念和思路等方面,详细地从市场定

作者单位:150086哈尔滨商业大学MBA教育中心;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

位、产品设计、服务推广、品牌传播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就快递业的市场调研、选择目标市场、提供更好的查询等增值业务服务等做了详尽的研究。

三、构建4P\|4R营销策略模型

1. 4P\|4R营销策略模型的提出

本文在分析构建快递企业营销策略的模型时,考虑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快递企业的服务性。快递企业是物流企业的一种形式,它属于服务业。快递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可以以4P作为出发点。但服务产品更应该重视客户,关注客户的需求和愿望。从这个角度看,只用4Ps策略来分析是不够的。4Cs策略和4Rs策略都倾向于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但4Cs策略被动适应客户需求的味道浓厚,而且它的核心思想中忽视了市场竞争的问题,所以在构建营销策略模型时没有考虑对4Cs策略的应用。4Rs策略更强调主动地和客户进行沟通,和客户建立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构建营销策略模型时,将4P和4R结合到一起。

第二、快递企业追求的目标。物流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到供应链管理时代。供应链管理思想强调企业和上游、下游建立密切的联系。通过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使上下游企业之间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最快的反应。4Rs策略体现的就是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这符合物流业发展的要求。所以在构建模型时考虑将4Rs策略内容融入进去。

第三、我国快递行业的现状。我国快递业近些年的发展迅速,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然而,近些年在各种媒体上也不断曝光快递业丑闻。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们要更多的考虑如何改善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也是出于此点考虑,将4Rs策略和4Ps策略有机结合,构成适应快递企业的营销策略模型。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将4Ps策略与4Rs策略进行结合,构造出4R与4P相互呼应,以4P为基础,以4R为营销策略改进的方向,利用4R的设计来完善企业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本文称它为4P\|4R模型。这个模型是兼顾了营销工具(4P)和营销目标(4R)的双向营销策略,使营销策略的建立有内外之分,更加全面。

国内外营销策略研究篇7

二、零售营销的特点

零售是由向终端消费者销售用于个人或住户消费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商务活动组成。零售营销这种交换活动的直接性决定了其顾客特征更加个性和多样,最终顾客的满意也更加为零售重视。零售业者在为此努力的过程中便形成了现代零售营销的基本特征:

⒈顾客导向。零售商确定顾客的特征和需求,并努力最充分地满足这些需求。

⒉协调努力。零售企业将全部计划和活动统一起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⒊价值驱动。零售企业向顾客提供好的价值,零售企业应根据商品或顾客服务水平制定合理的价格。

⒋目标导向。零售企业确定目标,然后运用战略及策略去实现。

为了与顾客取得获利的交换,零售营销商所从事营销活动的范围、关注点与供应商、批发商不同。主要表现在:销售上,零售着眼于提供顾客快速的结算速度,而制造商则更关注付款方式、支付手段和回款;存储上,零售要保证充足的商品,致力于存活管理和物流,制造商则努力争取订单进行生产,减少库存;营销策略上,零售较多采用促销、服务等手段,制造商则在价格和质量上下足功夫;商品采购上,零售依靠采购人员的才能争取低价格,制造商通过价格和品牌优势获取大额订单;企业形象上,零售着眼于店铺内的布局和店铺外的装饰与环境、娱乐性等,制造商则更实际,突出自身实力。

三、零售营销组合要素

(一)零售营销组合的概念

⒈零售营销的概念

零售营销分为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本文是战术层面的营销,包括商品定价、促销、广告、店内展示和货架空间摆放等。DavidE.Bell(2002)认为,零售营销就是要解决如何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对商品和服务特定用途的要求,在满足顾客利益的同时实现零售店自身利益的问题,他暗示企业价值的实现依赖于顾客价值的满足。Michael(2004)也认为,零售营销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零售店必须把顾客利益放在首位,按照顾客的需求和动机考虑问题、组织运营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我国学者认为,零售营销是零售商计划和执行商品、服务或创意的观念、定价、促销和分销,以创造出符合消费者个人或家庭消费的交换的一种过程。

⒉零售营销组合的概念

零售组合是零售商最基本的特征,不同的零售商,其零售组合模式不同,这种不同是零售商在价格与货物种类和服务之间的权衡。本研究对零售企业营销组合要素进行研究,界定零售营销组合是指零售商为满足顾客需求、提供顾客价值、实现企业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策略组合要素。

(二)零售营销组合的要素

⒈理论研究

零售营销有其不同于生产企业营销的特点和关注点,众多学者在研究零售营销的过程中分别关注了不同的要素。

⑴国外研究。同传统营销一样,零售营销组合是直接依赖与战略的选择,是一种战术决策,除了地点、定价、促销和商品范围和品种外,形象、声誉,商店设计与环境,顾客服务和关系管理也归结在零售营销组合的变数中。

MichaelLevy(2004)等人从商品与服务分类、定价、广告与促销计划、商店设计、商品展示、销售人员为顾客提供的帮助以及店址的便利性等方面来分析零售商满足顾客需求的各营销要素。同时,他们还认为,零售组合中有四个要素对于区分零售商尤为有用:经销的商品类型,商品种类和分类,顾客服务水平及商品价格。不同的商品类型吸引不同市场细分,种类和分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服务的提供可吸引更多的顾客。HeanTatKeh(1997)等认为零售策略的实施是从产品、价格、促销和地点来经营的,但价格直接影响着促销。根据零售业态对零售营销的影响,有学者提出零售营销要素的6个P理论,即产品、价格、地点、促销、展示和人员。4P组合认为渠道是零售营销策略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少学者把零售企业的地点即选址与之相对应。而另外有些学者则认为选址是零售企业营销的战略决策,营销策略组合的分销包括在服务中。

另外,部分学者应用实证手段对零售营销策略要素进行了研究。AhmadJamal(2003)在对美国小型民族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的探测性研究中,从产品、价格、促销、人际关系和服务几个方面对被访企业实施的营销策略进行调查,并总结了他们在实际运作经营时的策略方法。Arnoldetal(1983)利用消费者在多个商店购买行为的数据研究了发达国家消费者对零售商店选择的考虑因素。研究发现商店地址、价格、产品类别、快速结账、友好周到的服务、时时不断变化的特色的和愉快的购物环境等因素是消费者选择商店的关键性决定因素。AriehGoldman

(2002)在对零售商市场份额增长的研究中也把这些因素作为零售商获得市场份额研究中首要考虑因素进行分析,并认为零售经理们在进行决策时的决策变量同我们研究的这些市场份额组成要素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选址决策影响地理细分扩张;分类决策营销产品分类扩张;价格、服务和环境变量影响经济细分扩张。1999年,Simpson利用实证和定量分析方法总结了存在于零售商跨国经营的国外环境中的四个关键决定因素,并建立了PLIN模型,即产品,生活方式,形象和利基。该模型暗示了这些先决条件存在零售商经营的国外环境中,是零售商国际化扩张营销制定必须考虑的行为因素。

⑵国内研究。国内零售业营销策略组合方面的研究较少,专门论述零售营销的专著以传统的4P策略为主线,从产品、定价,到分销和促销作逐一论述的如董敬民主编的《零售营销》(2001),是从战略上论述零售企业的营销,又如曹小春的《零售企业营销的世界性趋势》(2003)对零售的商品、服务、定价、沟通等方面的营销趋势分别作了概述。对于零售营销组合,国内有学者认为是“零售商的零售活动组合,包括商品的性能和所提供的服务、定价策略、广告宣传和促销计划、店面设计的方式和可视的商品陈列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选址。对于零售业来说,其营销策略组合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地点策略。其中,产品策略中包括服务,零售中服务的多少对零售业态的影响很大,因此,零售服务一般作为单独的要素予以考虑;营业面积和商品多少有关;商店装修布置和商品的档次和价格水平相关。

根据营销以实现顾客价值为中心的观点,零售营销围绕顾客价值进行分解,利用商品组合、定价、服务提供顾客价值,促销来沟通顾客价值,把分销包含在顾客服务中,通过顾客购物的方便、运输成本的降低、送货上门等顾客服务方式实现商品的分销策略,可见服务可作为零售营销中大于分销范围的一个策略;促销又包括了商品陈列、购物气氛、促销和广告等。

⒉国际零售企业的营销实践

随着零售商主动权的转移,零售商也越来越多注重零售营销活动的主动性、灵活性、多样性和整合性。零售营销活动由过去简单的价格促销、广告宣传发展到现在集价格、产品、促销、配送、服务于一体的整合营销方式。如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采用的营销策略有天天平价、尊重员工、顾客是上帝、微笑服务、本地化品种结构、收款便捷;家乐福采用一次购足、商品丰富、超低售价、新鲜品质、免费停车、自助服务;麦德龙采用现付自运、麦德龙邮报、顾客咨询员;屈臣氏采用新颖的商品、个性的服务、高价格、PB商品、美观的货架设计摆放。表2从营销变数的不同方面比较了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企业实施的营销策略。

因此,可以看到,营销策略在零售企业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生产企业4P的营销理论,零售业已经实践总结出适合零售企业自身的零售营销理论和模式,实现零售货物和服务的综合营销。比如我国的大型零售企业上海华联、北京物美等在商品组合策略上开发自有品牌商品,丰富商品的种类,降低商品的价格,并采用丰富多彩的宣传材料,POP广告等手段进行促销,提高服务水平。

四、概念的提出

根据上述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总结,可建立如下零售营销组合框架。在该框架中,组成零售营销组合的要素分为商品品类、定价、服务和促销四大要素。传统营销组合的分销要素包括在服务这一要素中,作为实现顾客购买的渠道,在零售营销中表现为店铺的地点、为顾客提供送货等服务。在商品品类要素中,商品的深度和广度受零售规模影响,零售面积的大小决定了零售产品在店铺中摆放的数量;存货单位数影响着零售产品供应水平。商品陈列方式、购物氛围影响消费者对零售商店的印象,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与否的决定。

综上可以把零售营销组合重新界定如下:是指零售商为满足顾客需求、提供顾客价值、实现企业目标所采用的商品品类、价格、服务及促销等一系列策略组合要素。

五、结论

国内外营销策略研究篇8

文献标识码:A

一、房地产营销方面的研究

在我国,营销学发展的历史较短,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才正式从国外引进市场营销学的营销理念与理论体系。营销理念在引入后,被迅速应用于日常用品、餐饮服务、电气行业等领域。而将市场营销学与房地产经营管理学相融合,再应用到房地产领域则是在1995年以后,所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营销是一门刚刚诞生的新兴科学。笔者在回顾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作归纳如下:

1、营销理论。在营销理论方面,我国学者主要从4PS理论、4C理论等入手。如符小兰、洪开荣等立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基于4PS理论制定了房地产的营销策略组合。梁丹丹则在分析房地产营销过程中积极引入了4C整合营销理论,通过研究还指出4C整合营销理论的引入可对房地产营销组合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从而提出针对性更强的策略建议。谢言、谢攀在对奥尔德弗ERG理论的三个需要层次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目标客户群的选择和产品定位双重纬度,在产品、价格、渠道以此促销四个方面提出ERG理论的具体应用。

2、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更细致的分类,由此根据目标客户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如张晞通过研究指出,由市场细分赢得消费者是房地产销售最为有效的方法。马佳则在突出健康营销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明确对市场进行细分与定位是健康营销的根本。潘彤提出了营销渠道和渠道细分,指出只有通过改革营销渠道,房地产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范菊梅、顾志明系统梳理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各种细分方法,运用VALS方法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房地产市场细分方案。

3、营销手段。在营销手段方面,我国学者从多个视角提出了各自观点。如田红保等的研究表明,低成本营销是我国市场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品牌的可持续营销机制。戴来明则创新性提出了体验营销这一创新营销方式。李红峰、畅浩则分析了事件营销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及解决之策。更多的学者从信息技术等视角提出建立新的营销方式。如金广仲通过实际案例来论述信息技术在房地产销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体现了信息技术对房地产CRM、流程再造、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支持作用。王崇斌在系统回顾房地产营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营销的概念。余涛在剖析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的基础上,一一列举了网络营销的优缺点,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具体方案。

二、房地产战略方面的研究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管理思想的。随着战略管理在我国的兴起,竞争战略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张斌通过研究指出,促进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积极探讨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在此基础上,杨木旺等基于低碳经济视角,指出房地产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其粗放式的经营方式不利于房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此从政策法规制定、行业引导、国家补贴、低碳技术创新、低碳行为的广告宣传等方面提出房地产业低碳发展的具体路径。结合江苏省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情况,邓小鹏等基于企业发展定位、产品的开发、企业融资方式以及品牌打造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战略。

国内外营销策略研究篇9

一、研究视角和研究焦点的发展

1.从产品视角到管理视角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农产品营销的探讨大致基于两个视角:产品视角和管理视角。产品视角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将农产品营销视为始于生产止于销售的过程,通过产品标准化、信息收集、运输流通等活动协助产品价值的实现。管理视角以营销管理为学科基础,关注于消费者需求,将农产品营销视为始于市场止于市场,涉及信息收集、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定价、渠道、促销等一个系统的活动过程。基于这两个视角的研究呈阶段性发展:上世纪90年代前期以产品视角研究为主,此后以管理视角研究为主。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人们对我国农产品经营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评述,以及研究的焦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2.以产品视角对农产品经营问题的分析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农产品供给过剩时代的到来。农产品“卖难”问题开始凸现,引发了人们对农产品经营问题的讨论。研究者主要从产品视角探寻农产品经营困境的问题所在,将农产品销售渠道作为一个独立于产品生产、定价、储存、促销等系统活动之外的行为加以认识。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认为中国农产品经营的焦点问题是流通渠道不畅,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不灵活、流通主体不成熟、政府宏观调不完善等(张治安,1995;左尔钊1994;贾益东1995);农产品过低的比较利益、小农业对大市场的不适应、价格信息传导滞后是农产品大流通中存在的矛盾和障碍(吴振先,1994)。此时对农产品经营问题的探讨主要限于宏观环境范畴,研究者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农产品在社会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市场营销研究的微观性特征,笔者认为这一阶段的研究还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农产品营销研究”,但却是此后农产品营销研究的基础和开端,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3.以管理视角对农产品经营问题的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和流通效率虽大为改善,但卖难问题仍然存在。研究者们意识到“发展农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市场营销系统的总体开发”(陈良珠、蔡雪雄,1995),开始以管理的视角审查农产品营销活动系统。营销缺陷成为农产品经营问题的讨论焦点:在微观层面上我国农产品营销有“营销观念陈旧,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价格定位不准,营销手段缺乏,渠道网络建设滞后”等缺陷;在宏观层面上存在“营销管理体制,营销主体结构,市场体系建设,政府服务职能”等方面的障碍(吴兴安2005;李玉珍、张旭2005;王杜春2006)。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绿色消费浪潮和绿色贸易壁垒在使我国农产品营销体制面临严峻考验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李崇光,2002;惠献波,2006;何均琳、陈 瑜,2003)。由此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我国农产品经营开始了宽视角多角度的研究,在秉承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地从宏观、微观多个层次上对农产品营销活动展开讨论。

二、营销策略研究的发展

随着研究视角和焦点的变化,农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内容呈现出由单一到多元的变化趋势。

1.注重农产品流通的对策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研究内容主要限于农产品流通问题。流通市场和流通主体构建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的关键环节。贾益东(1995)提出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农产品流通的特殊要求“建立多层次的农副产品流通网络、高效灵活的流通调控体系、新型的经营组织体系”的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建设思路。对农产品流通主体的构建,可以选择“主体形式多元化,经营目标市场化,管理体制一体化”的目标模式(纪良刚,1995)。崔晓文(1996)进一步认为应当从提高农民进入流通领域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工贸农一体化,交易方式规范化等几方面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研究者们基于产品视角从宏观层面上对解决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体系建设,流通主体培育等问题提供对策和建议。

2.多元的系统化策略研究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研究视角的扩大,人们对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的范围也扩大,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按照营销学的理论体系可归类如下。

(1)需求研究。需求是生产的起点和终点,需求研究是农产品营销研究的基本内容。基于需求行为理论和价格行为理论的分析,影响食物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消费水平以及消费者收入,它们的变化是安排农产品生产的基本依据,同时要考虑地区差异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建立科学的食品市场价格体系引导人们的食物消费(高飞1999)。各类农产品具有不同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因此对各类农产品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实证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周曙东(2003)采用二阶段预算估计近乎理想化的线性需求系统的方法,估计出了江苏省农村居民的主要农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以及通货膨胀和收入增长所引起的农产品需求量变化数据。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消费习惯、饮食文化以及价值观念不同,农产品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也会有所不同,但遗憾的是不同地域的类似的实证分析所见甚少。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除了受价格、居民收入影响外,还在于消费者对其需求的强度(强度大小主要在于绿色农产品满足消费者消费目的的能力),以及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唐华仓,2006)。刘晓昀,辛贤(1998)运用经济学的利润最大化和均衡理论,建立了由农产品生产的各种投入、农户农产品生产和需求、流通厂商对市场投入的需求和供给、消费者的最终需求和供给构成的系统的农产品市场模型,探讨了农产品市场预测方法。

(2)目标市场策略研究。“供需结构性矛盾” 是我国农产品销售难的根本问题已成共识,这意味着:我国农产品市场饱和的实质是农产品市场上某一座标点上的消费者需求得到了较好满足,消费需求的变化不断产生显性或隐性的新的需求点,因此市场空白是绝对的(李苏、韩科锋2004)。如何发现这些市场空白成为关键。李苏等进一步指出通过市场细分可以帮助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发现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从而获得市场机会,但是在选择目标市场时要避免走入“多数谬误”误区。差异化营销策略是目标市场营销者比较理想的选择(漆雁斌,2005)。黄维梁(2000)进一步指出,差异化策略的实施有两个途径―产品差异化和营销手段及过程的差异化,但差异化营销也伴随着“需求变动、竞争者模仿、经营成本上升、实施不当”等诸多风险,值得关注。

(3)产品策略研究。农产品营销已进入质量营销的时代。产品质量分为性能质量和适用质量。与工业品不同,农产品质量营销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性能质量(黄祖辉、吕佳、刘东英2004)。分级和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性能质量的基础、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李燕、琼范高林2002;高丽晶2002;卢向虎2004)。但是无论质量高低,任何一种农产品都有一个从入市到退市的市场生命周期。薛莉(2005)运用产品生命周期延展策略,给出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农产品延展生命周期的措施,以使产品在有获利性的成长期和成熟期最大限度地保持获利的势头,并使有衰退迹象的产品重新获利形成新一轮的增长。品牌策略是农产品产品策略分析中的热点问题,形成了研究专题。张劲松,何德文(1998),王策之(1999)陈良珠,蔡雪熊等(2000),邱琪,张旭东(2005),王杜春(2006),阿迎萍(2006),张 萍,项英辉(2006)等等诸多研究者从各个角度谈论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并给出了构建农产品品牌的策略建议。

(4)价格策略研究。营销学的价格策略主要是有关营销活动主体的价格制定和策略选择的研究。对农产品的农户价格和零售价的合理价差问题,辛贤(1998)在改进价差理论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农产品价差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农产品价格决定的长期模型和短期模型。价格策略方面,李东升,高彦彬(2005)认为差异化定价策略适用于鲜活农产品的定价。有关绿色农产品的定价,张秀芳,史建民等(2005)根据消费者剩余原理指出绿色农产品应该采取价格歧视策略,靳明,李爱喜(2005)则认为可以采用撇脂定价策略。有关农产品定价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的研究,蒋侃(2005)运用消费者意愿分析法,通过实证研究给出了消费者购买超市农产品意愿支付价格构成,对超市农产品定价具有参考价值。

(5)渠道策略研究。营销渠道的研究形成了几个主题:一是对流通体系的继续研究。根据农产品市场发展趋势,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制应当通过加强批发市场、期货市场的建设、做大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李志萌,2005)。二是对渠道模式和结构的研究。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农产品竞争的加剧,垂直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和多渠道农产品营销系统是可选的农产品渠道模式(孙剑、李崇光,2004)。针对农产品现有渠道体系的弊病,邓若鸿等(2006)基于电子商务理论提出了“协同模式”的渠道结构系统;陈善晓,王卫华(2005)则提出了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三是渠道选择和渠道组织的研究。农产品渠道的选择应当基于交易费用节约的基础(包玉泽,2005)。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是一种多元的参与者自愿结成的经济联合体,成员有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批发商、零售商、商等(孙剑、李崇光,2003)。农产品超市销售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产品零售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刘东英等(2005),杨金风,史江涛(2005)对超市的经营行为以及农产品流通超市化对农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农民作为重要的渠道成员是近年渠道组织研究的重要对象。农民在市场中的经营能力低、谈判能力弱,建立合作组织是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章胜勇、阎竣,2004;严太华、战勇2005)。

三、研究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

1.研究发展的特点

(1)回归本位的研究。农产品营销研究的理论基础营销学具有微观性特征,它着重于微观营销活动的策略、方法和技巧的研究。近年来对农产品营销研究的内容逐渐回归到围绕生产经营者及相关社会组织的营销活动展开。

(2)广视角的交叉研究。以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营销学交叉性较强。农产品营销学更加强化了这一特点,它以农业经济学和营销学为理论基础,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型边缘学科(李崇光,2004);同时农产品营销活动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与工业品相比受到政治、经济等宏观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更大,决定了农产品营销活动必须从多个视角、运用多种理论进行研究。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界对农产品营销研究从宏观、微观层面,以产品的和管理的多个视角进行,广泛运用到经济学、管理学及农业经济学中的理论,弥补了营销学理论的某些不足。

(3)多热点的专题研究。近年来农产品营销研究形成了多个热点。对于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我国农业,如何面对市场全面开放的竞争压力、如何充分利用WTO规则,以及我国农产品如何走出去开展国际营销是近年来农产品营销研究的热点之一。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产品网络营销,物流技术在农产品营销中的应用是农产品渠道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绿色观念的兴起,农产品如何应对绿色壁垒进行绿色营销成为了继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之后又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2.研究发展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产品营销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1)停留于理论探讨实践性差。当前在农产品营销研究中,缺乏结合农产品生产、储运、销售的具体特点对农产品营销规律深入探究;缺少按农产品类别进行的分类农产品营销研究;缺乏结合我国国情和农业发展现状的具体实施办法的研究,对我国各地农产品营销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缺乏系统总结和理论提升,不利于本土化农产品营销学的发展。

(2)缺少实证分析研究。目前以思辨性研究为主,实证分析偏少。据笔者对“中国全文数据库”中文献的统计,与农产品营销相关的文献中实证研究仅占4.2‰;在有关农产品实证分析文献中,仅有2.2%的文献是关于农产品营销的。缺乏通过市场调研对农产品需求、消费者农产品消费行为、农产品营销策略实施效果的实证性研究,使研究的科学性、可信度打了折扣。

(3)部分研究缺失,泛化营销功能。目前农村产品营销研究主要集中于营销策略,而且多是关于其中的热点问题。有关农产品营销环境、农产品营销道德、农产品定位,农产品推销策略,农产品营销策略效率等营销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及难点问题缺乏广泛的探讨。另一方面,部分研究泛化农产品营销的功能。将“三农”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等问题都与农产品营销联系,认为做好农产品营销是解决这诸多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这势必夸大了农产品营销的功能。营销活动作为一种微观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是实施组织战略目标的整体活动中的一个部分,不宜将其功能过分扩大,否则会进入“重流通,轻生产”的误区。农业的发展关键是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建立,营销活动可以使核心竞争力得以更好地发挥。

国内外营销策略研究篇10

本章对文博机构文创网络传播中,传播模式、传播渠道、传播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研究文献进行详细的整合梳理。

1.1传播模式与传播渠道

在文博机构文创网络传播研究中,传播模式与传播渠道的研究于2016年开始受到关注,文博机构文化信息的传统传播方式与新媒体传播方式都是此领域研究人员的研究范围。尤其对于其文创产品在网络新媒体传播中的渠道研究是此领域研究热点。常丹《陕西历史博物馆信息传播研究》(2016)中,认为博物馆的传播与大众传播类似,其传播模式是在大众传播基础之上结合博物馆自身特点而进行的,常丹对博物馆信息传播的模式进行分析,得出单向直线、双向循与多向互动三种模式,并针对陕西历史博物馆自身传播活动,在传统背景与数字化背景下,分析了其具体的宣传、陈展、营销方法,包含基本陈列、博物馆网站、数字博物馆、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四个方面[1]。张鲁《社交媒体时代的中国博物馆传播模式研究——以故宫博物院为例》(2016)中,认为博物馆单一的传播模式使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受到限制,具体问题体现在其单一的互动渠道与反馈渠道上,社交媒体具有其他拓展传播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能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沟通提供了更多可能,他分析并研究了故宫博物院利用社交媒体与观众进行互动沟通实践的案例,并总结其运用社交媒体的策略,基于博物馆传播体系,建立了适用于社交媒体时代的博物馆传播模式“多重互动传播模式”[2]。梁又子《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网络传播研究》(2017)中,以我国11家博物馆文创产品示范单位为研究对象,参照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从传播内容、方式和效果三个层面系统的分析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网络传播,认为国内文创网络传播的方式有微博、电商和微信三种,但各有其传播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且用户对文创产品线上线下的联动需求强烈,并针对博物馆文创网络传播中“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效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3]。

1.2传播策略与传播效果

在文博机构文创网络传播研究中,传播策略与传播效果的研究于2016年开始受到此领域研究人员关注,通过运用网络媒体对文博机构文化信息进行传播的策略以及对其文化信息传播效果的数据分析是此领域研究重点,尤其以文博机构文创产品如何运用网络新媒体进行传播策略和手段的分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黄林静《运用新媒体弘扬传统文化的传播学解读以“故宫淘宝为例”》(2016)中,认为新媒体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多路径,传统文化焕发生机需转变观念,要把“传播”转变为“服务”,掌握传播对象的接收习惯与喜好,再结合自身特色用创造性的方法进行弘扬,新媒体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多路径,她从传播学角度分别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结构变化与传播中“信息”呈现的变化,且针对故宫博物院“故宫淘宝”宣传文本进行分析,通过其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宣传活动,整理其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4]。张春《新媒介环境下的博物馆文创研究——以台北故宫博物院为例》(2016)中,基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数十年数位典藏计划,以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创实践为研究对象,分别梳理了其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创建置、文创展示与传播上的实践活动。最后从线上线下展示与传播、文创产业发展策略、文创产品品牌营销以及精神内核等多方面,总结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新媒介环境中开发其文创所具有的生存优势,并以时间为线梳理出了2002年至2010年以来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数位化的具体情况表[5]。魏佳瑞《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传播策略与效果研究》中,以故宫发展历程为起点,梳理了故宫的文化内涵,从传播学角度,结合全媒体传播特点,分别从“传播渠道”“传播主体”“文创产品”“传播理念”以及“数字传播技术”五个方面,对故宫文化传播策略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时故宫的文化传播效果进行初步调查反馈,且以此为基础在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传播效果,归纳其传播效果的优点和不足[6]。刘璨《海昏侯国遗址品牌的社会化媒体传播策略研究》(2017)中,研究了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传播海昏侯国遗址品牌,对社会化媒体、品牌传播等概念进行界定,分析海昏侯国遗址品牌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并针对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策略建议,并总结了在社会化媒体传播中,同类文化旅游品牌应该遵循“明确传播方向”“传播内容贴合受终”“控制引导传播节奏”四大传播原则[7]。高德龙《互联网时代城市博物馆传播模式及策略研究》(2018)中,提出了“互联网时代城市博物馆的传播模式”,并以此模式为基础,分析了城市博物馆的传播特征与要素。结合制定的“互联网时代受众获取城市博物馆信息行为”问卷调查,分析了城市博物馆在其管理运营、文创产品网络销售以及城市文物布展与信息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传播策略[8]。

2文博机构文创网络营销

本章对文博机构文创网络传播中,营销模式、营销渠道、营销策略的研究文献进行详细的整合梳理。

2.1营销模式与营销渠道

文博机构文创网络传播研究中,营销模式与营销渠道的研究于2014年开始受到相关研究者关注,对其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模式和网络营销渠道的分类是此领域研究重点,近年来以不同文博机构的文创产品网络营销模式为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是此领域的研究热点。殷符《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研究》(2014)中,探索了中国民营博物馆的营销对策,从体验式网络营销的角度出发,认为此种营销是符合消费者心理和消费需求的营销模式,可帮助中国民营博物馆节约成本、提升营销效果、扩大市场份额,探索并尝试解决中国民营博物馆体验式网络营销目标市场定位、体验平台互动性、营销方法和工具缺乏综合性的问题[9]。袁强亮《当代中国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实践分析》(2017)中,分析了中国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营销现状和特征,对中国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进行了概述,将营销渠道分为“官方网站”“独立网站”以及“第三方平台”,并分别针对三类平台进行阐述。把台北故宫博物院独立网店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淘宝店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实践进行对比,认为中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在营销实践中需要提高文创产品的质量、制定合理的价格、实行方式多样的推广以及提升服务水平[10]。谷莉《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研究——以江苏省为例》(2017)中,认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网络营销的优势是开拓文创产品市场、传播博物馆文化信息。对江苏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营销现状进行分析,列举了国内外著名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实例[11]。

2.2营销策略

国内外营销策略研究篇11

一、问题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因特网和电子数据交换为代表的全球网络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流方式,也使得传统的商务活动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营销是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时代社会的变革而产生的新事物,必将成为2l世纪的一种主要营销方式.

出生于20世纪80后的这一代是很强势,很主观的群体,同时又是一个极易受他人影响的群体。根据《中国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国内整个上网人群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果再考虑上网时间因素(年轻人平均在线时间较长),实际上整个互联网的产品和服务绝大部分为年轻人所拥有,尤其是8O后一代人。所以年轻人已经成为最具消费能力的群体。

现在的年轻人经历的是一个没有动乱和饥饿的盛事时代,享受着生活的多姿多彩,他们早已习惯了生活的轻松舒适,因此对生活有更多的需求,年轻人永远在不遗余力地追求更好更新的产品资讯和服务。因此,商家以后的营销策略很大一部分要转向年轻人,通过网络等现代手段来赚年轻人的钱。

二、国内外文献回顾

1.网络营销理论简述

(1)网络营销的定义。网络营销是通过在线活动建立和维持客户关系,以协调满足公司与客户之间交换概念,产品和服务的目标。这个概念包括了五个要素,过程,建立和维持客户关系,在线,交换,公司和客户双方需求的满足。

(2)网络营销内容。网络营销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①网上市场消费者和消费行为分析;②网络产品和服务策略;③网络营销价格策略;④网络渠道选择与直销;⑤网络促销与网络广告;⑥网络营销管理与控制。

2.一些网络营销研究理论

国外研究网络营销的理论比较早,国内相对来说起步较晚一些。国外的网络营销理论研究比较系统,因此我主要借鉴了国外学者的研究。如拉菲.(RAFI A MOHAMMED)他对媒体,新经济,宽带,以及在线服务营销,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他集中研究了媒体和定价问题。罗伯特.菲谢尔(ROBERT J FISHER)研究经理和消费者的联合策略。伯纳德.杰沃斯基(BERNARD J JAWORSKI)他主要研究电子商务。戈登.帕蒂森主要研究网络促销方面,利用电影业的互动营销。

国外网络营销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成果,其中在B TO B营销中有一些理论也很值得借鉴。拜瑞.斯瓦斯丁(Barry Silverstein),详细论述了B2B网络营销提升经营利润的七种网络营销策略,即①利用网络产生和评估提示;②利用网络事件宣传产品和服务;③在网络上完成瞬间回复;④通过网络产生订单;⑤利用网络强化与消费者的关系;⑥在网络上建立虚拟社区;⑦利用网络来创建管理合作计划。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的营销新论。国际营销大师科特勒认为现今的问题在于营销没有跟上市场的步伐,需要超前的新营销范式,那就是全方位营销,需要将客户需求管理、内部及外部资源管理和网络管理整合起来。

三、公司在年轻人网络营销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网络营销在我国起步较晚,直到1996年,才开始被我国企业尝试。现今公司在年轻人的网络营销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网络竞争意识不强,对网络营销认识不清。绝大部分企业还只把竞争焦点定位于实体市场,没有充分意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这一虚拟市场对赢得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上网企业数量少,分布不均衡。

3.网络利用率不高,营销方式单一。大部分上网企业的网络营销仅仅停留在网络广告与网络宣传促销上,而且网络促销也只是将企业的厂名、品名、地址、电话挂在网上而己,很少有企业拥有自己独立的域名网址,并对企业形象及产品做具体、系统的介绍,网络利用率低。

4.网络营销产品少、范围不广。目前,我国企业网上营销的产品主要集中于电脑及其配件、软件、图书、汽车等有限的几类特殊产品,面向大众的服装、食品、日用品,家电等上网者甚少。

5.网络营销策略水平不高,效益不佳。对网络营销这一特殊营销方式的营销策略缺乏系统研究,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没有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营销策略。

四、改进年轻人的网络营销策略

1.网络营销环境建设

(1)网站建设。网站的设计好坏是吸引年轻人的主要手段。现在的年轻人很注重自己的外在包装,所以也会很看重企业网站的设计和外观,是否够酷够眩,内容是否够全面。在互联网上的网站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①信息型站点,②广告型站点,③信息订阅型站点,④在线销售型站点。一个进行产品销售的网站是一个电子版的产品目录,是一种虚拟的商店。这类站点既可以销售有形产品,同时也可以销售无形产品和提供服务。不管企业想要采取以上哪几种的网站形式,首先要做到的是吸引注年轻人的目光。

(2)传统媒体的新用。年轻人非常喜欢音乐和体育运动, 他们关心世界杯或NBA这样的重大体育赛事非常地狂热。不仅是男孩,女孩也喜欢体育运动。她们像男孩子一样狂热崇拜着世界著名的运动明星。而且有线电视几乎覆盖了世界上举行的所有的体育运动,这样使体育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吸引着年轻人目光。赞助一些赛事和制作自己产品或公司的MTV将更有利于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同时拍一些关于产品的短片,或者将广告做成一个连续的故事,也是很吸引年轻消费者的一种策略。

(3)客户端建设。客户端建设主要可以从客户界面,客户体验和客户关系三方面来改进。年轻人最喜欢尝试新的事物,所以公司可以利用自己的网站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提供体验服务,吸引消费者。年轻人都希望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伙伴,所以公司可以从这个方面来抓住年轻消费者,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朋友,适当的发些贺卡或者免费的体验服务,使年轻人产生产品归属感,营造顾客忠诚。

2.网络营销的产品策略

(1)提供时尚和信息的产品。年轻人比任何消费群都关心最新时尚及信息,因此厂家应该瞄准年轻人这一巨大的市场。现在的世界到处都充满了刺激,电视、电脑、收音机甚至手机都可以传递大量的信息。年轻人的世界充满了电子化的刺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特征,任何一个厂商想开发出贴近年轻人的产品,都必须重视电子技术给产品所带来的巨大吸引力。特别是因特网的发展,给予了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关注新技术及新电子产品。

(2)讲究个性化服务。年轻的一代是最讲究个性的一代,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外在形象或是自己使用的产品和别人一样,他们讲究个性,“有型”,因此,企业通过网络的虚拟性可以提供服务者的个性要求。同时在送货方面尽可能的方便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最好一站式够齐。

(3)产品品牌建设。要利用MTV等媒体,要以最短的速度向全世界数百万年轻人宣传自己的品牌。对于年轻人来说,品牌就是他们的象征,同时它也起着各种各样的桥梁作用。品牌是通向全世界文化的护照,是通向成功的门票;品牌体现着趣味、魅力和更好的生存机会,更体现着一个人必须具有的美德。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到大都把品牌看作自己的象征.品牌可以给予年轻人强烈的自信心及安全感,而且他们对品牌的忠诚是稳定而持续性的。

3.网络营销价格策略

年轻人并不把价格看作影响其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年轻的一代,一般经济较充足,又习惯提前消费,他们敢于成为新时代的“负翁”。因此厂家只要把价格看作一个调节策略,适当的给年轻人一些优惠就可以,不要把它当作主要的营销手段。

4.网络营销渠道策略

年轻人讲究方便,快捷,他们不想让商家浪费自己的时间。企业可以借鉴直销的方式,同时也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年轻人都比较“懒”,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喜欢在家里购物,所以企业要努力将自己的产品和网络联系起来。

5.网络营销促销策略

(1)有创意的广告。针对年轻人的广告不仅要有高度的目标性,而且还必须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因为他们是家庭购买行为的主要影响者。在中国,70% 的购买决定是由这些年轻人主宰,因此在中国年轻人是最重要的顾主。

(2)组建网络俱乐部。网络俱乐部是以专业爱好和兴趣为主题的网络用户中心,对某一问题感兴趣的网络用户可以随时交流信息,企业可以通过在网上开设或赞助与之产品相关的网络俱乐部,把产品或企业形象渗透到对产品或服务感兴趣的用户,并利用俱乐部把握市场。企业可以联系现在的明星效应,利用自己的产品组建各种粉丝俱乐部,将明星和产品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俱乐部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和消费者沟通。

(3)发挥EMAIL的功能。现在年轻人上网一定会看2个程序,一是聊天工具,如QQ,MSN等,二就是邮箱,所以通过EMAIL进行网络营销将会成为未来营销的主流。所以,商家最好和一些促销活动结合起来,让年轻人觉得你不是在为做广告而发邮件,但同时又会起到广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拉菲.罗伯特.菲谢尔:网络营销.第2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吕英斌储节旺:网络营销案例评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沙秀臣:安立公司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A].东北大学,2003

[4]杜世海:现代企业网络营销策略[A].北方交通大学,2001

[5]徐立新:中国企业发展网络营销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A]. 武汉理工大学,2001

[6]兰荣娟: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A].西南交通大学,2002

[7]于艳辉田乃硕孙微高春燕:击中下一代消费者[EB/OL].GE环球企业家.COM

[8]崔鲜珠:针对年轻消费者的市场攻略[J].中国广告,2004,1:178-180

[9]孙丽玲:寻找顾客差异,满足市场需求――目标市场差异化营销策略及其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6,9:22-23

[10]魏庆:浅析基于网络环境下中小企业营销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6:92-93

[11]郑新安:体育营销:年轻人引领品牌成长[J].MARKETING&

国内外营销策略研究篇12

1.几种营销策略的特点及优劣

4Ps营销策略的率先提出使得营销界有了颇成体系的理论作支持,很好地将经济市场中的复杂现象进行总结并研究出简单的理论结论,在营销学中建造了初步框架,但是其的适用性不够全面而且强调的是市场制造行业的营销活动。4Cs市场营销策略更加注重消费者的需求,较为人性化,可以很好地整合市场资源,创建企业在市场中的良好形象;但是企业经营会因此受到限制,被动地去迎合消费者需求,不利于企业创新发展。4Rs是以市场竞争为中心,逐渐实现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和谐共赢;但是对于它的施行颇有难度,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等条件做后盾才能很好地进行市场营销。4Vs的市场营销策略比较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要求,逐渐健全营销策略的体制,它也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实力的支持。

2.比较分析市场营销策略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第一点中几种营销策略的特点及优劣的分析,我联想到它们在市场经济营销的实际应用情况;首先,4Ps是早期社会较为成型的营销理论体系,适合在竞争较为平和的市场中施行,是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注重市场营销的活动。接着4Cs提出了挑战,在经济营销过程中意识到了消费者的重要地位,进行了营销改革,以人为本,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中能够很好地实施。之后产生的4Rs营销策略和4Vs营销策略都是新时期下的市场经济的产物,适用于当今社会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市场,它们具有新型的营销核心,优化了之前的企业营销策略,例如,4Rs注重企业市场上的竞争,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被广泛采用;4Vs更加注重经济系统整体性,不仅追求满足消费者的市场需求,而且还力求企业的创新发展与品牌形象的创立,实现共赢的营销目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后两者无一例外的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进行支持。这几种市场营销策略在营销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改进创新,这四种市场营销策略没有代替的关系,有的只是健全完善的联系,4Ps和4Cs营销策略虽然逐渐不被企业所实行,但是现代的许多市场营销策略都有着它们的影子,他们仍然具有借鉴价值。随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捉摸,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创新出更加适合当今经济市场的营销策略。在企业竞争中也有着许多营销策略的成功典例,这些企业将能够灵活地将多种营销策略融合在一起,研究出适合自身企业使用的营销方式,并取得了成功。例如,耐克运动企业,它们利用NBA等许多大型体育盛事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并且拥有着时尚和品质,合理控制商品价格,分高中低档,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消费者,最终占领了足够的市场,赢得了成功。

3.引起对我国市场营销策略的几点思考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水平严重落后于国际上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起步晚,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营销策略仍然还比较单一,比较传统落后,这很大程度地限制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的企业很大一部分还在沿用4Ps和4Cs这些传统的经济策略组合,渐渐地许多企业意识到市场营销策略在市场竞争中重要性,开始探究新型的市场营销策略来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市场营销更加注重大局,不仅仅是盲目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是盲目追求企业经济利润,而是企业和消费者的辩证统一,市场营销策略具有多样性和组合性,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选择组合营销策略,将多种营销策略的进行整合,创造出新型的营销策略。经济市场的拓展性非常之大,创新研究有足够的上升空间;另外企业在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中要学会适用经济市场,创建完整的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体系,以满足市场国际化,竞争多极化、产业链创新化、营销方式现代化等。本文论述的四种市场营销模式可以进行有机组合,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以将这几种营销方式进行有机结合,用实践寻找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4Ps、4Cs、4Rs、4Vs等的创新探索,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有着稳定的市场份额。

4.结语

市场营销是一门值得研究探索的学科,市场营销策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四种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只有进行多种市场营销策略的有机组合,创新出适合当代市场的营销策略才是最值得推崇的。让我们在新时代新时期为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共同努力吧。

作者:汪继祥 单位:甘肃银行学校

参考文献:

国内外营销策略研究篇13

1理论模型与假设

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及时、灵活地调整相应的企业战略和策略,动态地进行组织结构形式设计与创新,在产品、生产、服务,以及营销观念上创造出一个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有效掌控内外交流的组织模式,创造出这样的一个营销组织模式要靠的智慧,要求组织具有可持续的、稳定的创新能力与营销能力,因此,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营销能力的关键就是要构建一个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营销组织。因此,通过本文理论研究阶段的发现,总结近年来有关组织创新、营销组织创新以及营销能力的理论研究,并且结合相关专家的座谈咨询,本次研究提出的营销组织创新模型,如图1所示[2]。该框架模型说明营销组织主要从激励机制、组织架构、柔性管理及市场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创新,从而提高企业营销能力,提升组织绩效。为了保证测量工具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在国内外现有文献使用量表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实地调研地获取信息,对研究量表进行修改和完善,模型提出的依据如下:

(1)组织创新:组织创新是本研究进行的核心部分,影响的因素主要参照DANANPOURF[3]以及EVANW等国外学者以及林义屏(2001)[4]等国内学者的的研究。

(2)营销组织:美国菲利普•科特勒对营销组织的研究内容主要为营销部门在公司中如何演化、组织以及和公司其他部门进行互动。管理学者钱德勒(Chandler)认为“:结构应追随策略”。在外界营销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及时、灵活地调整相应的战略和策略,动态地设计相应的营销组织结构形式,合理配置营销资源,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国内学者卢海涛(2006)和王雪飞(2007)将营销创新归纳为全球营销、知识营销、绿色营销、文化营销和体验营销等具体的市场建设方法与渠道方面的内容。结合组织创新及营销组织方面的考量因素,本研究将营销组织创新的具体考量因素定为:激励机制创新、组织架构创新、战略柔性管理创新及市场建设创新四个方面[5]。

(3)营销能力:美国的乔治•S•达伊将企业营销能力总结为三种能力:一是感知市场的能力,即能够读懂并理解市场,包括感知机会和预测主要竞争对手的行动;二是联系市场的能力,即能够创造和保持和顾客的关系;三是战略思考能力,即根据事实作出决策的能力,使企业的战略与市场同步,帮助预测市场的变化趋势。Vorhies,HarkerandRao(1999)将营销能力的维度定位在:定价能力、促销能力、管理能力、渠道建设能力这几方面。国内学者王卫红(1998)从企业认识市场、开拓市场、综合运用营销组合策略、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探讨了企业营销能力。朱冬林(2001)从创新角度考察营销能力,认为营销能力是企业产品研究与开发能力、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市场营销与推广能力等多方面竞争实力的综合反映。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本研究将营销能力的考量具体在产品竞争力、销售组织实力、销售的渠道与绩效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4)组织绩效:综合众多学者对于绩效的测量与分类,本研究参考DELANEY等、HUSELID等和MOORMAN等的研究成果,以市场绩效、人力资源绩效和产品绩效3个方面来衡量组织绩效。

本文先假设潜在变量———激励机制创新、组织架构创新、战略柔性管理创新以及市场建设创新四个方面的营销组织创新,通过提高企业营销能力,提升组织绩效。在实证分析时再添加或修改假设和影响关系,由简至繁得到最终模型。

首先是营销能力对组织绩效关系的假设,企业基于市场信息和知识进行的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市场定位等营销战略,决定了企业进一步采取的相应的策略、营销策略、销售策略。企业为实现所需要的竞争地位而采用特殊的营销运作、策略以及活动,通过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团队运作力、渠道的建设以及销售的绩效,这些直接因素关系到企业的绩效。

因此,本研究提出并将验证下列假设:由此假设1:企业的营销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效应,记为H1。接着,细分营销组织创新为激励机制创新、组织架构创新、战略柔性管理创新及市场建设创新四部分的内容,考虑其通过提高企业营销能力提升企业绩效[6]。

一是激励机制创新。员工是企业的根本,对员工的激励是企业管理的根本问题。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企业激励机制,直接提升企业的营销能力,从而对企业的绩效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由此假设2:企业的激励机制创新对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有直接影响作用,记为H2。

二是组织架构创新。构建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营销组织、具有营销导向的营销组织,能够经受外部环境变化,适应市场需求并快速处理市场需求的营销组织,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由此假设3:企业的营销组织架构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记为H3。

三是战略柔性管理创新。在当前的超强竞争环境里,战略柔性成为企业竞争制胜和实现持续成长的关键所在,许多企业正努力强化战略柔性及其展开体系,持续地获取、积蓄、运用和更新当前和未来竞争所需的各种资源与能力,以构建企业的动态竞争体系。由此假设4:企业的战略柔性管理创新能够促进企业提高自身营销能力,形成竞争优势,记为H4。

四是市场建设创新[7]。企业不断地进行市场建设创新,高效迅速地布点,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完善自我管理,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这对企业的营销具有直接的影响,由此可得假设5:企业的市场建设创新对企业的营销能力提高有直接影响作用,记为H5。

2研究设计

2.1调查问卷设计

本文问卷的设计由定性设计和定量设计结合而成。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丰富纺织服装企业组织创新评价纬度,并提出组织创新与企业营销能力与组织绩效之间的相关假设,最后采用有效的定量研究工具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研究。其中定性研究包括:(1)文献研究:主要通过大量图书以及网络电子图书资源,获得国内外相关企业进行营销组织创新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进行模型构建、问卷设计直至最后提出对策及建议提供了理论基础。(2)实地调研:一方面于2010年7月与2011年6-7月三次赴陕北地区进行毛纺织服装现状调研,另一方面,对当地纺织服装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其中包括:陕西省羊老大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榆林市七只羊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羊中王集团公司以及兰花花、万民等企业。在调研过程中充分结合了纺织服装企业的实际状况与研讨成果。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工作,保证了问卷的合理性及表述的清晰性,由此形成了问卷终稿,并且进行了问卷的发放。本文采用1-5级Likert量表的形式设计问卷的主干部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

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企业人员统计特征资料的题项。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与职业四个题项;第二部分是有关进行纺织服装企业营销组织创新研究方面的测量题项。这一部分从四个维度分别展开调查,具体包括:激励机制创新,12个题项;组织架构创新,11个题项;战略柔性管理创新,9个题项;市场建设创新,4个题项;共36个题项;第三部分是有关营销能力与绩效因素方面的测量题项。

这一部分从两方面因素分别展开调查,包括:营销能力,6个题项;组织绩效,5个题项;共11个题项。

2.2调查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陕北地区羊毛防寒服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与陕西省与榆林市相关部门政府领导人员。数据收集主要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在2010年7月中旬及2011年6月至7月,三次赴陕北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在榆林市工信局、科技局、中小企业局、畜牧局、技术监督局等政府部门以及羊老大、七只羊、羊中王等主要知名防寒服企业,采取问卷发放,当场填写,当场解释和监督,当场回收的方式,共发放和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68份,有效率达84%。对问卷只要有1个或1个以上问题没有回答的问卷即视为无效问卷。

3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3.1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对于问卷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l7.0forwin-dows对其进行信度分析,然后用Amos7.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常用的模型评价指标是:卡方(x2)、x2/df、拟合度(GFI)、校正拟合度(AGFI)、比较拟合度(CFI)、常规拟合度(NFI)、非常规拟合度(NNFI)、均方根差误(RMR)、近似差误均方根(RMSEA)。当RMSEA小于0.05时表示完全拟合;当RMSEA小于0.08时表示拟合较好。其他指标都要求大于或者等于0.90,则表示模型拟合符合要求[8]。

表1显示,各研究变量的α值均满足α≥0.70的要求,样本的信度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初步判断适合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且各个测量项目的偏α系数均低于其所属维度的α系数,可以证明这些测量项目全部应该保留在量表中。由表2显示,RMSEA小于0.08,且其他指标也表明拟合较好,信度、效度都符合要求。

4研究结果

本研究采取对模型进行修正以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根据AMOS提供的修正指数(Ml),要求,结合模型理论假设,对验证模型逐一进行修正,经过多次修正得到结果如下,具体如图2、表3和表4所示:由表3的假设关系验证可知,全模型当中三个路径系数分别为0.53、0.34、0.28、0.36和0.31,并且对应的t检验值均大于1.96,说明三条路径系数都在0.0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大于0,样本支持原假设H1、H2、H3、H4和H5。从表4所示可知,x2/df为1.531<3,达到模型适配标准;RMSEA值=0.0567<0.08,RMR值=0.045<0.1,GFI值=0.911>0.9,AGFI=0.893<0.9,NFI值=0.919>0.9,IFI值=0.970>0.9,CFI值=0.970>0.9,除AGFI指标略小于0.9之外,其它的拟合指数均达到模型适配标准,模型拟合还是比较好的。

5结论与建议

陕北地区毛纺织服装企业在产品结构、品牌、研发、管理等多个方面有着较大差距,企业将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尤其对于民营企业,面临如何在企业组织方面进行创新,提高企业营销能力,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关键问题。由以上分析中对于陕北地区毛纺织服装企业营销组织创新方面的研究中发现,毛纺织服装企业在组织创新上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反映出企业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组织建设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不足。至此,本文给出以下建议:

(1)营销管理机制及制度创新:在现有的营销人员考核体系中,大部分考核指标主要是市场销售额、市场费用、市场占有率等,如果要建立创新导向的营销管理机制和制度,那么,在以后的考核指标中就应把创新作为一个指标来考核,当然,具体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周期可根据企业实际确定。营销人员的薪酬主要是和业绩挂钩,甚至是短期业绩,如一年或几个月的业绩,这对于营销人员的创新显然是不利的。在追求创新的企业中,就应把员工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升职等与创新及创新对企业营销模式创新的贡献紧密挂钩,使创新的营销人员能得到企业多方面的奖励,这才能激发营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