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绿色农业发展前景实用13篇

绿色农业发展前景
绿色农业发展前景篇1

祁阳县位于湘江中上游永州市境内,东接常宁市,南临新田、宁远、双牌县和郴州市桂阳县,西抵芝山区,北连衡阳祁东县。土地面积2 53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6.7万亩,人口100.63万(2006年)。

祁阳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大县,优质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这主要得益于该地优越的地理环境。该县是一个山地居多,平原次之,部分岗丘的盆地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平均年日照时数1 613.1小时,年平均气温17.8℃~18.4℃,无霜期293天;雨量充沛,县内年均降雨量1 150毫米~1 350毫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全县林木蓄积量达200万立方米,经济林以油茶为主,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殊荣[1]。建国以来,祁阳交通大为改善,湘桂铁路、322国道、三南公路、衡昆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二、祁阳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

绿色农业是广义的“大农业”,包括绿色动植物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菌类农业、设施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环保农业、信息农业等。在具体应用上我们一般将“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为绿色农业。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高品位、高质量、优品种和无毒无害无污染农产品的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近年来,祁阳县利用当地良好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制定了全县绿色农业区划和发展规划,将农业基地统一规范到322国道和文富市、黎家坪与白水、七里桥两大生态农业示范园发展。全县已形成高档优质稻、无公害蔬菜、优质瘦肉型生猪、“三黄鸡”养殖、油茶低改等十大“万字号”基地[2]。该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先后培育出“天龙”系列优质米、“金浩”植物油等十多个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名优农产品,先后有36个产品获得了部级和省部级奖。

湖南省天龙米业有限公司现有八条现代化精米生产线,年加工能力50万吨,其中高档精米30万吨,还有米胚油生产线一条,米线生产线一条,经十余年艰苦创业,现总资产达2.5亿元。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iso14001环境和haccp食品安全三个管理体系认证,现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已跻身湖南省私营企业百强、湖南省大米加工五强、全国大米加工十大企业排名榜。

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集生产、研发、销售茶籽系列高档植物油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拥有茶籽油预榨、浸出、精炼、灌装四条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和精密化验设备;推出的“金浩茶油”系列高档食用植物油,深受大中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消费者的青睐,茶油产销量稳居全国第一,已成为同行业中的知名品牌。公司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经济林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3]。

三、祁阳发展绿色农业的基本经验

1.发挥资源与区位优势,是祁阳绿色农业发展壮大的基础

从资源优势看,祁阳现有稻田面积58.3万亩,年均产粮稳定在55万吨以上;油茶林达42.77万亩,年产茶油4 000吨,稻谷、茶油的商品率均在60%以上,生产的粮油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加工原料。以文明铺、肖家村、白水等镇为重点的30万亩优质稻,成为天龙、银利来等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原料仓库;以观音滩、茅竹等镇为重点的10万亩优质高产油茶,成为金浩植物油有限公司的“第一生产车间”。从区位优势看,祁阳毗邻两广,粮油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及沿海其他地区,是沿海城市粮油供应的“大后方”。同时,衡昆高速公路、湘桂铁路贯穿县境,全县公路通村率达95%,交通运输十分便捷,企业原料购进和产品运出十分方便,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

2.大力推行订单生产,是祁阳绿色农业发展壮大的前提

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带动、自愿加入、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组建优质农产品订单种植协会,并采取免费提供优质种源、帮助解决农业生产贷款、优质优价收购、年底分派企业红利等优惠措施,激发农民积极入会,全县共组建了十大优质农产品订单种植协会,会员农户达42.5万人,其中种粮大户4 000余户。2006年全县优质稻订单种植面积达到71.09万亩,占水稻总播面积的61.9%,总产达到31万吨,其中高档优质稻订单种植面积达到37.4万亩,占优质稻总面积的52.6%。这既为企业加工提供了稳定、丰富的原料,同时,由于高档优质稻售价比普通稻高出30%左右,仅此一项,为农民直接增收8 000万元。

3.加快推进扩能提质,是祁阳绿色农业发展壮大的关键

祁阳的粮油加工龙头企业都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创办,创办之初均为家庭作坊式小加工厂。十余年来,企业采取“技改扩能、增产增效、原始积累、再技改扩能、再增产增效”的良性循环办法,注重打造优质品牌,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全县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达到100个,占整个永州市总数的一半以上,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基地面积达到101.6万亩。2008年实现“三品”农产品产值9.1亿元,创利税9 85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1.1亿元。

4.增强协会服务功能,是祁阳绿色农业发展壮大的保证

全县十大优质农产品订单种植协会充分发挥自身上联企业、下联农户的纽带作用,积极为会员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在提供引种服务上,协会累计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在提供技术服务上,协会聘请农技人员,配备专车,走村串户,及时帮助订单户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提升产品品质,帮助企业打造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品牌;在提供订单服务上,协会确定专人搜集和整理市场行情,并及时反馈和调整种植规模,组织订单生产,企业按订单收购,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四、祁阳发展绿色农业面临的困境

一是农户对订单的履约率不高。龙头企业在落实农产品订单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农户提供服务,但在农产品收购季节,一些农户受趋利思想影响,往往将收获的农产品以稍高于订单收购价的价格售给了一些未作任何前期投入的商贩,致使毁约现象比较普遍。

二是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企业大量的附产品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如谷糠、糠油、谷壳等附属产品都是被当做原料廉价出售,如将附属产品全部深加工,每年可为企业增效100万元以上。

三是协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十大优质农产品订单种植协会都是由粮油企业创办的,其一切开支都来自企业,这种主要为企业利益服务的行业协会对农民缺少足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对农民利益也缺乏足够的保证。

四是银信部门放贷的积极性不高。龙头企业的贷款基本来自农发行,其他银行因农发行的介入,加之审批环节多,贷款发放操作难,对企业放贷的兴趣不大。同时,农发行只对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企业要扩张上新的项目,大多只能靠自身积累,制约了发展步伐。

五、建设绿色农业强县的举措

1.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拧紧产业链条

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进一步规范订单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履约方式、违约处理等有关条文和规定,大力发展订单。强化订单双方的法律意识,维护订单合同的严肃性,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加快建立订单农业风险保障机制,降低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市场风险,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4]。

2.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粮油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把转变政府职能同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价格协商和纠纷调解等方面的作用。加强监督管理,使各类粮油中介组织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龙头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快企业成熟适用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鼓励企业走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子,改变产品初加工、低附加值的现状,不断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发展无害化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产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大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上档次、上水平。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努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4.形成金融支撑合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农发行要尽快适应商业化贷款方式,改变贷款管理模式,根据农产品生产规律和企业需要及时满足收购资金。其他各金融机构必须改变过去独家支持观念,对有利于企业增效、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市场前景的项目,都要放低门槛,精简审批手续,积极发放项目贷款,共同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张新国,唐善理,张俊卿.“中国油茶之乡”40万亩油茶林成“摇钱树”[n].湖南日报,2005-04-15.

绿色农业发展前景篇2

“现在农场给胜七路两侧都做了绿化,景色和空气都好起来了,在这边晨跑不仅风景宜人,还能陶冶情操。”正在晨跑的居民刘杰告诉我们。

为实现林网化,绿色一体化,创业农场建成了421个农田林网格,99%的通村公路都建设了郁郁葱葱的绿色长廊,先后建成了80公里公路绿色通道,25公罩铁路绿色通道,使公路两旁绿化达到美化环境、减轻旅人视觉疲劳、净化空气、调解改善道路两旁环境小气候等效果。针对今春气温提升快、适合造林时间短的情况,制定了科学栽植方案,完成了对公路两侧林带树空栽植、绿色城堡补植、保护区草原防护林栽植,新造林600亩,补植补造900亩,栽植各类乔木4.7万株、花灌木35万株,全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有序开展。

多年来,创业农场植树造林紧紧围绕城镇园林化、道路景观化、农田林网化、环境风景化,创建部级生态园林场目标,重点实施场部地区绿化工程、绿色屏障建设工程和湿地草原防护林建设工程。创业农场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200万元,城区新增绿化面积5.6万平方米,共完成植树绿化面积1305亩,栽植各类乔木18万株,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7%;林木种苗育苗面积达到1000亩,生产造林绿化苗木1000万株;在挠力河湿地创业段围堰两侧栽植垂柳32000株,巩固和完善保护区基础工程建设,有效保护了辖区森林和湿地资源,展示了农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绿色生态风貌。

综合治理打造“绿色农业”

“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与常规灌溉相比节水30%~40%,这项技术每亩可节约水资源100立方米左右,每亩增收100元以上,在高产优质的前提下,达到节省资源和控制成本的目的。”创业农场第六管理区技术员郑春华介绍说。

创业农场大力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坚持做到合理、适度节水,全面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步伐。两年来,在水节水灌溉水利工程上累计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此外,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降低了肥料的施用量,实现节本、增产和减少污染;实行水稻生产全过程监督,禁用高毒农药和长残留除草剂,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构建绿色生态安全体系。

“以前我们种地用过的杂物、包装袋都随便扔,现在为了减少污染,保护绿色生态环境,管理区要求我们都统一存放。”创业农场第七管理区种植户张兵说道。

据了解,这个农场从2015年5月份开始,就开展了全面抓好“山、水、林、田、路、住、棚、机、同、场”的农业生产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求八个管理区本田池埂、田间路、晒水池、农具场、棚区、临时居住点等地点要做到干净、无草、整齐、美化,同时做好草坪化管理,无害化管理,田间及道路标牌也要按照规定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制作、统一竖立,做到农业生产“五边”整齐,做到全面积、全方位、全过程、全角度实现“四清堂”,农业生产环境管理到位,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建设同步提升,构建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体系,全面打造“绿色农业”生态型农场。

场区居民乐享“绿色氧吧”

绿色农业发展前景篇3

绿色生态;农业新模式

在农业发展新时期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一种既能保证农产品产量,又能维护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并且具有科学标准体系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来推动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既十分迫切,又十分艰巨。

1我国绿色生态农业观念提出的背景

我国绿色生态农业理念之所以被提出,其社会背景有以下两方面:

1.1我国农业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时期。

我国人多地少,合理有效利用农业资源显得非常迫切。改革开放以来,使得农业生产环境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为了增加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农业资源的利用也非常的不合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的应注重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发展方向,开辟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1.2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传统农业由于受到化肥农药的污染,使得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新提出的绿色生态农业,可以生产出安全可靠的绿色食品,有效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让绿色生态农业这一崭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迅速地落地生根,积极的推广、传播,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

2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

绿色生态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特点:

2.1注重资源的节约,提倡循环利用。

绿色生态农业积极倡导使用生产和生活上的废弃物,不提倡使用化学物质,但并不是完全不使用化学物质,这就要求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用品进行合理的划分,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不浪费有效的资源。

2.2注重以人为本,确保产品绿色安全。

绿色生态农业要求最终产品绿色、安全、营养。虽然根据健康调查,我国现阶段居民的营养良好,但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很大。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国民的整体营养水平,由于其生产工艺的严谨,从而也从根本上保证了食品质量的安全。

3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1改变目前农业发展的不利局面。

我国自实施“三农”政策以来,全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不可否认,在实际发展进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的耕地面积虽然相对广泛,但人均耕地少,农业配套设施不完善;第二,农业耕地中,中高产田较少,很多土地因为工业中的“三废”等有害物质污染,致使其性质发生改变,不能产粮;第三,大多为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在短期难以奏效。

3.2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在实施绿色农业的过程中,可以确保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以此保证提供的产品是绿色的、无害的。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生产速度极快,但由于施用有机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剂,容易对人们产生诸多潜在威胁。因此,农业发展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这就需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建设绿色生态农业,依据严格科学的程序,改变了原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可以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新模式是现阶段农业发展模式中的最高形式,绿色农业观念的提出促使农业发展逐渐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专家和研究学者们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进行不断的改进,从而实施系统、完备的绿色生态农业,使我国绿色生态农业走上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

作者:赵建中 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职业学院

绿色农业发展前景篇4

目前,在乡村绿化中普遍存在人口密集区及主要交通沿线,绿量不足、绿化跟不上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乡村绿色景观单一、缺少生机和活力等问题,通过农村绿化中的植物选择研究探讨,对绿色家园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民居住环境、村庄环境、自然环境的优美,形成村风文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家园,不仅是农民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党中央提出“和谐社会”建设以来,人们更加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随着城乡经济迅速发展,广大农民对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发展区域特色经济要求日益迫切。

一、绿色家园建设中的植物选择要点

1.优先选用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经过长期自然演替是最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适生树种或为当地的原生树种,分布广泛、材质坚固、树形优美,深受群众喜爱。因此,在绿化树种选择方面,应优先考虑乡土树种。

2.针对当地自然气候,做到适地适树

在绿化植物选择时要针对当地的自然条件,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做到适地适树。优先配置适应性广、生长快、成活率高、生长稳定、景观特性强的优良树种,避免盲目引进外来树种尤其是跨地域调运书中的做法。

3.选用能够反映地域特色的树种

城郊、川塬、山区自然条件迥异,按照一村一品、一路一个主栽树种的配置模式,培育可反映当地地域特色的骨干树种,既美化了家园,也要形成新的绿色景观。

4.乔灌草合理搭配,突出景观观赏价值

乔灌草搭配,可以形成物种丰富、层次复杂、生长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在建立以乔木树种为骨架的前提下,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注重针阔叶、常绿落叶、乔灌藤花草的混合配置和不同颜色的枝、叶、花木的合理搭配,利用植物叶片、花朵、枝干富于变化的色彩,形成复层立体植被结构和群落,发挥绿色植被的生长稳定性和景观协调性。

5.保护、改造、利用相结合,增加绿色总量

经过几十年的国土绿化,农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散布着数量巨大的林木,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充分保护生长良好的原有树木,尤其是分散存在的古树名木。通过增加栽植种类,使乡村的绿色总量快速提高,生态环境变得更加和谐自然。

6.树种选择兼顾生态、经济效益

栽植植绿是人工改善生活环境、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安全有效生态保障的自然改造过程,也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的基础性工作。在乡村绿化中,多选择既能发挥生态防护作用又有改善美化家园,也为农民经济增收奠定基础。

二、绿色家园建设模式

1.生态保护型

远离交通干线,地处山区、浅山区或邻近山区的村庄,相对偏僻,周边天然分布的森林植被较多,也是重点生态工程的分布区,具有一种近自然的原生态环境。

在绿色家园建设时应以封山禁牧、封山育林、现有林木管护为重点,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保障作用。在村宅空周围空闲地和坡耕地上栽植经济树种,培育发展干杂果基地,为壮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提供稳定、长期的生产基础。

2.生态经济型

交通干线沿线和平原地区人口聚集,村庄广布,既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区,也是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的重点。随着人口增长,乡村规模普遍较大,但这些地方土地资源利用率高,村庄绿地率较低,森林的防护和景观功能较弱。

在绿色家园建设时应以农田林网和路、渠绿色通道建设为突破口,发挥林网 防护作用和绿色通道景观作用,选择树冠稀疏、冠幅小、生长快、根系深、胁地少的树种。主干公路、进村道路应突出景观性,选择常绿或彩叶树种,搭配造型灌木。村庄、房前屋后及庭院,散置寿命长、经济价值高、树冠茂密、遮荫效果好、树林高大的落叶乔木和经济果木,搭配常绿树种和木本花卉,达到夏季清新凉爽、冬季光照充足、四季景色宜人的绿化效果。村内街道两侧配置1~2行常绿和落叶、针叶和阔叶相结合的乔木,搭配造型优美的多色灌木,形成绿茵夹道景观。村庄内修建一定面积的休闲空地,散植树体高大、林冠茂密的乔木、造型灌木、锻炼提供场所。邻近村庄规模栽植经济价值高、发展前景好的干鲜杂果林和名优鲜食林,将绿色家园建设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3.城郊园林型

靠近市区、县城、经济重镇的村庄,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硬件设施完备,但土地需求紧张、也存在注重固定建筑的更新改善、淡化绿化美化等软环境的改观。

绿色家园建设时应优先考虑生态景观价值高的村种,注重植物的色彩、形体、季相组合,实行乔、灌、草、藤立体绿化,采取行植、丛植、散植、植物造型方法,插空植绿、墙面屋顶立体绿化,增加景观园林植物总量,形成三季有花可赏、四季绿树成荫的景观。通过建设园林式村庄,使农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清新整洁,村容村貌更加宜人、和谐、优美。

农村地域辽阔,是今后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场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对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高涨。但是乡村绿量不足和景观效果欠缺,与新农村建设目标有一定差距。在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中,要针对不同绿化用地特点和乡村地理位置确定绿化重点,以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自然和谐社会的目的。

绿色农业发展前景篇5

当今世界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绿色营销将成为21世纪的营销主流。众多企业为适应时代要求,开始从传统营销向绿色营销转变。都市观光农业开发绿色产品,其顾客素质较高,有绿色营销的市场基础。但由于都市观光农业园大多资金投入少,项目较分散,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和知名品牌,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还要进行绿色营销的研究,扩大市场效应,树立产品的绿色形象,以保证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可持续发展。

一、观光农业园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观光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它是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渗透,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提高,是现代农业的一种形式。观光农业园是观光农业的一种发展形式。

(一)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内涵和特征

都市观光农业园是都市农业的一种经营形式,是指镶嵌在都市内部或围绕在城市郊区的观光农业园区。都市观光农业园依托并服务都市,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功能为主。与传统的农业和旅游业相比较而言,都市观光农业园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齐全,效益显着。城市化、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这使得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放松身心。都市观光农业园为城市游客提供了一定的乡村环境空间,游客可以在此间观光、娱乐参与、品尝美食,还可以亲自体验、劳作,既增长了知识,又陶冶情操。而都市观光农业园的经营者则通过销售旅游产品和农产品,提供服务增加了收入。因此,都市观光农业园既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旅游、购物需求,又为观光农业的经营者——农民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增收渠道。真是效益显着。

2.高效、高科技特色农业。一些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农业有高科技特色,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通过合理的策划和规划,由掌握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是典型的“三高农业”。这种农业不仅在育种、栽培管理技术、农业生产工艺、景观特色等方面,是一般传统农业无法相比的。而且,游客在此中游览,通过赏心悦目的景色和学到的高科技农业知识以及农业环保知识,会留下高科技农业经济的深刻印象。

3.保护环境,持续发展。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建设应严格按照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标准进行生产,只允许在残留有害物质规定标准的范围内适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其产品为安全、营养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观光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大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观光农业园区中,生物多样性得以充分体现,植被覆盖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农业区。这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相结合,适当注重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做法,遵循了农业的发展规律,符合农民利益,使得都市观光农业走了一条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发展现状

二、观光农业园实施绿色营销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绿色消费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日益增强,消费观念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绿色消费”正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开始走进百姓生活。绿色消费是人类业已找到的真正文明的消费形式,是消费者在基本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美好生态而产生的绿色需求,将逐步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消费形式。它不仅反映了人们消费层次、消费质量的提高,更反映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同时它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进行的绿色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的专题调查显示, 53.8%的人表示乐意消费绿色产品;37.9%的人表示已经购买过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等在内的绿色产品;38.7%的人表示愿意消费绿色食品。

随着绿色消费需求的形成,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经营者开始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产品。今后“绿色”将成为所有的商家抢占市场的—个热点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都市观光农业园需要顺应绿色消费潮流,企业要强化绿色清洁生产,生产过程中,尽可能不造成环境和资源的浪费,产出的产品使用前和使用后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还要实施绿色营销,更好地满足城市游客的绿色需求,抢占旅游市场,实施自身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消费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于是人们走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通过参加生态旅游活动,实现与自然的交流,满足精神消费的需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市观光农业园作为一种生态旅游的场所,包括几层的涵义:以相对没有受到干扰的原生、和谐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为游客提供乡村自然美和生态美;培养环保意识,保证自然生态系统不遭破坏;通过旅游发展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和提升,促进农业有效管理和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环境保护愈来愈重要的今天,都市观光农业园要想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之中立于不败之地,树立绿色形象,赢得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综合评价,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绿色企业形象是高素质企业形象的象征。都市观光农业园通过绿色营销,有助于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 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和认同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强其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三)有利于促进全国的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都市观光农业园对于城市和全国的观光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城市来说,观光农业园呈现出的田园风光景观是对都市景观是一种有益的补充。都市观光农业园能防止或减轻都市外来不利因素对都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危害,起到防护与保育作用,还能通过加强农业的自净和自维持能力,维护和保持城市生态。对于城市居民来说,都市观光农业园可以生产农产品和优美的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和精神需求。对于全国的观光农业来说,都市观光农业园凭借市场、技术、资金和人才等优势,其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对其它地区的观光农业发展可以起到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健康发展是今后研究和实践中所面临的重要内容。

都市观光农业园实施绿色营销,可以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通过营销环节向观光农业园传达讯息,促进观光农业园加强环保意识,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从产品设计到生产过程乃至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的整个过程实现循环农业,开发出高标准的绿色产品。都市观光农业园实施绿色营销,必将促进都市观光农业园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其示范、带动和辐射的功能,推动全国的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观光农业园的绿色营销的策略

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形象是指游客的印象中,对观光农业园整体性、全面性的认识与评价。绿色形象是观光农业园开拓市场、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前提。观光农业园绿色形象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产品绿色形象、绿色服务形象、文化形象、质量形象、品牌形象、价格形象等。观光农业园的形象具有多面性、综合性特点,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综合塑造。

(一)观光农业园绿色形象的塑造

观光农业园绿色形象要通过传播,才能被城市居民所接受和认可。观光农业园可以制作自己的网站宣传自身形象,如北京蟹岛度假村和顺义三高农业园区、锦绣大地观光农业园等都有自己的网站。观光农业园的形象还可借助旅游新闻会、系列旅游节庆活动等加以介绍宣传。观光农业园的形象可以通过人际间的相互宣传,影响游客对于观光农业园的印象。观光农业园的形象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电话、建筑装饰照明系统等电子媒介和报纸、杂志图书等印刷媒介进行传播。

(二)绿色产品营销策略

都市观光农业园的产品包括核心产品,即有机绿色农产品和游客休闲娱乐的经历和体会;有形产品即景观环境氛围、休闲娱乐设施和场所、餐饮与购物等满足游客的实体和服务;延伸产品即园区的通达条件和保障服务等。观光农业园的产品营销主要策略包括:

1.根据游客多样化的消费结构,生产多样化的绿色产品。观光农业园的绿色产品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游客的消费习惯看,观光农业园中产品包括必选产品、可选品、特殊品和非渴求品;从游乐方式特点分,观光农业园产品包括展示型产品、体验性产品、互动式产品和复合型产品等。都市观光农业园应该通过游客绿色需求与产品分类,设计生产不同类别的绿色产品满足游客需求。并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绿色包装,保护生态环境。

2.延长观光农业园产品的生命周期。目前,观光农业园由于游客需求变化越来越快,竞争对手的存在,其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规划人员通过开发创新新产品,保证农业和游憩项目常去常新,来提高游客的重游率。

3.品牌营销。品牌是企业的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观光农业园的品牌营销应该借助环保的价值观念、绿色有机农业技术特色等因素,逐步建立一种品牌联想,通过舆论和促销,让游客对观光农业园的绿色品牌产生良好的印象,购买这一品牌产品。目前,大多数观光农业园的产品设计存在雷同现象,迫切需要品牌营销。

4.争取绿色标准认证、树立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形象是绿色产品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旅游产品绿色形象顺应了旅游市场的新需要,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例如蟹岛生态度假村被国家、北京市、朝阳区有关部门评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区等荣誉称号,也是国际绿色环保组织认可的中国第一家旅游生态村。环境质量认证(ISO14000)是国际认可的绿色标准认证,通过国际上认可的绿色标准认证,可以大大提高旅游景点的知名度。

(三)价格策略

都市观光农业园生产有形和无形的绿色产品,绿色产品因其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产品附加值高于普通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偏高。在实施价格策略中,应树立绿色价值观、绿色成本观,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状况及游客心理采取相应的绿色价格策略,如游客满意价格策略、绿色高价策略、绿色消费心理定价策略等。即在定价前宣传、预测绿色产品的非价格变量如卫生安全性、环保功效、营养健康等在游客心目中的认知价值,通过绿色认证来提高非价格变量的可信度,制定游客接受的合理价格。提高观光农业园绿色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从而弱化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可根据不同类别的产品采用不同价格的策略。对于市场潜力大、独一无二的游憩项目可以收费,而对于常见的游憩项目可以免费。对于绿色农产品,可采用分档定价,以不同的价格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建立公正透明的价格体系。

(四)渠道策略

2.加快建设网络分销渠道。当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品牌的网络传播因其快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特点成为不可忽视的传播手段和营销潮流。在各地的门户网站或旅游专业网站加载特定观光农业园的链接,使潜在游客在出游前收集信息阶段能够快捷、全面的了解观光农业园的相关情况,将使观光农业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五)促销策略

1.绿色宣传促销策略。绿色宣传促销是宣传、推介观光农业园绿色产品的重要手段,对提高观光农业园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起重要作用。绿色宣传应以绿色为着眼点,借助绿色传播媒体(如关心环保、生态和健康的媒体),以绿色品质、绿色信息,引导游客的绿色消费观念。通过“绿色”沟通与促销方式,不仅会提升观光农业园生态旅游的品牌形象,而且传播绿色生态文明、增强受众的环境道德观。

广告促销是观光农业园的促销手段。在观光农业园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广告促销的重点不同。在观光农业园的市场导入期,广告应该传递新产品面市的信息,诱导、培养新的消费要求;在成长期和成熟期广告应该着重宣传观光农业园的特色、为游客带来的独特利益和企业的竞争优势,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衰退期由于收益渐减,可以不做广告。另外,旅游需求随时间变化具有客观的淡、旺季变化规律,在旺季,应延长广告刊播时间,提高刊播频率;反之,可压缩时间,降低频率, 或采用时效性差的杂志、路牌等媒体做广告。

[3] 郑维,董观志. 主题公园营销模式与技术.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4] 吴金林.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体系研究.林业经济问题(双月刊),2004,24(5):300-302.

[5] 李道和.旅游产品品牌营销策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12).

绿色农业发展前景篇6

2.1道路规划构思:步移景异、环环相扣在园区内,通过环环相扣的道路,设置不同的景观节点,无论是散步还是骑车,都是一路追绿、看绿、享受绿色,观赏绿色,美不胜收。走在绿色里,沿途可见到不同的植物,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增强幸福感。2.2分区规划构思:遵从自然、以人为本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设计遵从自然,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做到周到、体贴、细致,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2.3植物规划构思:生态群落、合理搭配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创建一个拟自然的常绿阔叶林,在充分发挥园林植物造景优势的前提下,合理处理物种种群和生态位关系,尽可能创建空间层次复杂、结构稳定、物种多样,充分体现季相变化、景观类型丰富的植物群落结构。形成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人工植物群落。2.4文化规划构思:尊重传统、和谐发展通过重现、保留、借鉴的传统文化表达方式,让农业生态园多方面、多方位满足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体现睢县的民风民俗之美、和谐之美。

3功能分区

在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貌和原农业生态园结构完整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当下和未来发展的客观需要,使农业生态园的规划与功能性更趋完善与合理。功能分区主要有休闲娱乐区、自采自乐区、滨河观赏区、生态保育区、蔬菜种植区(图1),其具体效果如图2。3.1休闲娱乐区采用“绿色”文化休闲方式,提倡创新多元活动。此区设置的绿色餐饮是农家乐(图3),通过生态园区的农副产品,让游人在这里品尝到农家的菜肴,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为了创造幽静的休闲氛围,远离园区周边的喧闹,增加了树下棋艺、休闲茶艺广场等主题景观节点。在林带内设置曲径通幽的小径,创造休闲绿色空间。设置运动健身区域,提供各种绿色运动健身项目,开辟了儿童娱乐区,融入科普教育元素,使青少年在游玩的同时还能获得相应的科普知识。设置烧烤区,让人们在这里体验烧烤的乐趣。另外,还设计了枇杷园、海棠园、色叶园、望春园、雨竹园、飘香园等特色园区,让游人在此领略大自然的五彩缤纷,在整体上为游客提供一个绿色、自然、休闲的景观场所。3.2自采自乐区以自然、绿色为背景,以农耕文化为内涵,以休闲、求知、观光、采摘和体验为载体,展现果树新品种花果的奇特景观,为游客提供品尝和购买的绿色果品,促进游客身心健康和知识增益[3-7]。对果园有针对性地实施生态建设,选择优良葡萄、苹果、梨、桃品种;采用果园间作套种、生草覆盖、科学修剪、节水灌溉等技术;推广先进低残留高效农药、优良抗病虫新品种等,真正成为一个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新型林果采摘园区,实现林果生产、自助采摘、体验和游憩服务等诸多功能的统一,为游客提供一个接近自然、体验农家生活、学习科普知识的新景点。3.3滨河观赏区以“生态”为背景,因地制宜,对驳岸采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对场地内雨水径流进行疏导和控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之尽量汇集河道中,使河里有丰富的水源而保持宽阔的湖面景观,这样既能蓄水,也能排水,保证雨水过多时不至于发生内涝而影响园区农业生产和休闲服务经营;对河道水景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设置水上活动项目以吸引游客;结合局部环境地形,合理开发休闲景点,满足游客多样化的休闲观光和娱乐体验需求,为游客提供近距离的亲近环境,其中有垂钓区、亲水平台、吊桥、休息花架等设施(图4、图5)。整体创造一个乐趣无穷的滨水空间。3.4生态保育区以自然、生态为背景,目的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自然环境与生物资源。设置疏林草地区,为人们提供一个吸取大自然气息,领略大自然魅力的绿色场所。景观设计融入了江南园林的景观设计优秀理念,设置了百草园等景点。设置名优特色品种种植区域,建立爱心果树认养区等;设立“一叶亭”等景观亭,寓意“一叶落而知秋”。3.5蔬菜种植区考虑增加农业生态园的经济效益,农业生态园中蔬菜栽培种植区采用现代农业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充分发挥其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点,同时还能对周边农业生态观光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另外,留出部分的土地,出租给城里人,让他们种植自己想种的品种,“产出”归租赁者所有,让城市孩子亲身体验农业生产,学习农业知识。结合生态园的滨河垂钓区,在果园区城里人在土地上劳作之余,既可以在湖上垂钓,还可以品尝自己种植的果蔬。

4园路的规划与设计

依照农业生态园景观规划思路,从农业生态园的功能出发,根据农业生态园现状,并结合农业生态园区日常管理活动的需要,整体考虑各种因素,统一规划。农业生态园道路规划布局应既不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美观。道路系统采用自然式,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严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农业生态园区主干道宽约6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主要为游览观赏而建,宽约1.5~2.0m(图6)。

5植物种植规划

生态园内的植物景观规划应在园区现状的基础上,以不影响园内农业生产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合理规划。选择本地的乡土树种,创造生态型多层次的植物群落,营造相对安静、平和的绿色环境。植物上层以乔木为骨架,中下层以灌木为主,形成绿量充足的绿色基底,地被花卉以多年生宿根花卉为主,色彩丰富。主干道和园区的辅场所(如农家乐、管理房等等)周围绿化则以观花、观叶树为主,滨河区以水生、湿生植物为主,全园内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园内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全园植物造景整体布局目标是达到农业生产种植与景观植物的协调统一,避免产生消极影响。

6绿色环保材料应用

以环保、节能为背景,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合理利用各种能源。在建设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并保护环境。积极为游人提供适用、健康的使用空间范围。例如推广应用透水性铺装,让整个园区的铺装成为一个“绿色海绵”,将雨水资源化,使雨水发挥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效地预防和减轻雨洪灾害[8-9]。控制适当的照度标准,选用合理的照明方式等措施,从设计的各个环节突出农业生态园的绿色设计理念,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绿色农业发展前景篇7

一、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的概念

生态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是生态林业的建设,但又不单单是绿化问题,生态农村,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经济发展对生态的影响和生态的自我恢复呈现达到完美的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林业、生态新农村。

1.生态平衡早已是人类共识

早期的人类发展,是人类与天不断抗争的过程,从大禹治水,都江堰,大运河,还有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无不带给人类以巨大的发展;但是也有一些经济发展却是为了小集体利益或者只顾眼前利益的鼠目寸光,比如农村的部分砖厂、黑煤窑、水泥厂、金属矿厂、化工厂等,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发展,以蓝天白云、土地贫瘠换来少部分人的富裕,是以子孙后代的明天换来的今天短暂的繁荣。早在春秋时代,我们的先哲们就意识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吕氏春秋》提出“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的警示性名言,体现了对更新资源持续利用的朴素思想。林业的发展也由早期的破坏和一味索取过渡到现在的有序砍伐,及时补植、持续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时至今日,生态平衡的观念其实早已深入人心,但在利益面前,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雾霾中,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认识生态发展的重要性。

2.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

在农村还饿肚子的时候,谈什么生态发展,不太现实,因为在威胁人类生存面前,一切都是枉然;现在,农村有很多地方已经比较富裕了,建设生态林业和新农村的物质条件已经成熟,作为周期较长的生态林业、生态新农村建设,人们有余粮支撑到丰收果实的时候,而且恶劣的生活环境也迫使人们从内心愿意通过建设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来改变环境,他们唯一欠缺的的就是技术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帮助。

而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国家已经在多个地方试点建设成功,尤其是一些旅游胜地的农村,建设的生态林业生态新农村越好,旅游经济越发达,两者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达到一种动态的生态平衡。不具备旅游的农村,依靠自己现有条件,也形成了许多林牧农村、果木生态农村、林渔生态村、宜居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等,形成了樱桃沟、桃园、黄河湿地等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现在到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去推广的阶段。

二、建设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的保障

1.必须有政策保证

只有有了好的政策,才能有一定的持续性。因为生态新农村不是一天建成的,它是一个持续投资的过程,周期较长,甚至数十年,所以必须统一思想,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才能在若干年后享受喜人的果实。

2.必须有制度的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制度的约束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职责分明,包干到户,责任到人,对破坏生态农村建设的人或事以惩处,生态村的建设才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生态村的发展才有可能得到维护,才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3.必须有技术的支持

没有技术的支持,一切都是水中月,画中饼,劳民伤财,最后好心办坏事,一切都成黄粱一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用在生态农村的建设上在合适不过。所以,建设生态新农村,要引进生态建设的技术,通过林业局、园林公司、林业农业大学、国外先进的生态农村等地方学习有关的技术,同时培养村里自己的技术力量,在学习和建设中不断成长,做好了人才储备,才算得上是成功的生态农村,否则就像只会代工没有核心技术的南方的很多企业,在金融危机来临之际濒临破产。

4.必须有先进的经营理念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同样的道理,建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不算太难,难的是可持续的发展。没有一个好的经营理念,不能自负盈亏,不能为人们带来财富和经济的发展,那么就等于宣告生态林业和新农村的失败。所以,建设生态林业和新农村,离不开人才,除了引进人才外,还要培养自己村里的经济经营人才,制定合理的生态村利益分配制度,做到人建、人享、人爱,和社会经济大发展接轨、融合,而不是独立特行,超然世外。

5.必须有科学的生态评估制度

生态村建好后,是否成功,是否实现了生态平衡,还应当有个评估制度和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评估制度,最好由国家来评估,或者成立第三方评估公司,使生态村的建设呈良性循环,不断纠偏,让生态新农村的建设变得有序、有目标、有标准,杜绝盲目性,减少浪费,提高效率,早日实现全国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的推广。

三、建设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

1.绿化的概念和含义

绿化是十分宽泛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绿化的释义是“种植树木花革,使环境优美卫生,防止水土流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蒋爱娟提出的“绿化是一种栽种植物以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的活动”,所以说绿化具备生态和美观的双重作用。要想鸟语花香,先要给鸟以家,那就离不开绿化种树,离不开生态林业的建设。

生态林业包括新农村人居环境的绿化和经济发展有关的林业绿化。生态新农村人居环境的绿化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内容和手法,对新农村居住环境进行的美化活动,包括农村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和农村建设用地之外的对农村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的环境绿化。前者主要包括农村街道绿化、庭院绿化、宅旁绿化、公共体闲空间绿化(农村公园绿化),后者主包括村庄外缘绿化,如河涌、山坡、荒地等绿化。主要集中在农村的人口居住地和,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使人生活愉悦,吸引外来人口观光、旅游、休闲、农家乐餐饮、慢生活体验甚至是心里疾病、精神疗养等,从而提高当地经济收入。而经济林业绿化,则是根据当地气候、土质、环境以及参考社会需求,为了经济发展,为农林牧加工企业奠定绿化的基础,提供原料,支持企业和生态村持续发展,是经济来源的重要渠道,必须经过科学调研,才能确定如何绿化发展,同时还要有计划地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不断调整,以便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进步。

2.生态林业的分类

生态林业建设在我国起步晚,研究时间不长,尚未形成生态林业科学的权威理论体系。目前主要集中于学习和吸取国外生态林和生态村的先进经验,研究我国生态林业和生态村适合的模式。许多专家也写出了很多宝贵的理论和经验,李昌来通过法国农业发展经验给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定启示;张晋石通过分析荷兰的乡村景观规划与土地整理过程的关系,学习荷兰乡村景观规划的先进经验,总结出荷兰的乡村景观规划逐渐从服务于农业生产等经济因素发展为注重有效的土地利用与景观品质、生态进程的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的模式,给我们建设生态农村指明了方向。在国内,结合一部分试点,吴云霄等从农村绿化类型及农村庭院建设的生态模型方面对农村庭院绿化的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不同庭院类型的绿化模式。根据自然理条件和城乡一体林业建设实际,提出村庄绿化水网和路网景观防护型模式、镇村景观环保型模式、住宅新区景观保健型模式、村镇企业生态文化型模式、农区生态观光园休闲型模式及丘陵岗地生态经济型,都给我们建设生态农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3.生态林业树种的选择

生态林业树种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发展的持续性。刘安宏等将村庄绿化分为进村道路、村内街道、休闲广场、庭院和村庄周围绿化5部分,并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功能建议选用不同的具体树种。进村道路的绿化体现的是生态新农村的特色和风格,既要独特,又有大气,适合选择高大乔木类;村内街道,适合选择身材修长的乔木,绿化同时又不影响行走;休闲广场适合选择较名贵具有观赏性的树种,同时应当较丰富,供人们休闲之余的欣赏;庭院树木建议选择能够体现农户人家特色的树种,每个人喜好不同,风格迥异,形成大环境下的小特色,表达主人的爱好和品位;村庄绿化则一定要体现生态村共同的诉求目标,生态村设立之初想要达到的整体的效果和风格。具体树种根据当地气候、土质、环境和市场需求具体判定。

4.绿地的选择和分类

在生态新农村建设中,绿地必不可少,选择很重要,根据绿地的位置或者功能不同分类不同,选择自然也有区分。绿化用地分类的研究中,笪红卫等参照城市绿地分类系统,根据农村土地实际利用情况,将农村村庄绿地分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包括村庄以及大水库周围设置的防护林,附属绿地包括宅旁、河滨、街景、道路绿地,生产绿地即农田林网,包括平地农田、丘陵梯田茶林以及各种经济林地和布置其中的防护林带。金兆森等将村镇绿地分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范宁将乡村聚落绿地分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将乡村聚落绿地布局依照所形成的绿色空间环境分为乡村聚落绿色空间、乡村聚落内部绿化、乡村聚落内外绿色纽带3个层次。骆中钊等将乡镇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为9大类、28小类.绿化用地单独列为1大类,下分为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2个小类。公共绿地为公园、街巷中的绿地、路旁或临水宽度不小于5m的绿地;生产防护绿地指提供苗木、草皮、花卉的圃地,用于安全、卫生、防风等的防护林带和绿地。农田、菜地、园地、林地等被划入“水域和其他用地”大类中的“农林种植地”;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和仓储用地均有其附属绿地。根据绿地分类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适合的草种进行绿化。

5.立体绿化

科学配置植物群落,充分展现植物功能特点,形成立体的空间绿化效果.植物群落是绿色空间的基础,而植物景观是绿色的主体,因此应以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等通过有机结合、科学搭配构成合理的绿色景观.根据它们的种类和习性的相似性组成层次丰富而不芜杂、适合生态村自然环境条件的人工生态植物群落,从而发挥出最佳的生态效益。科研人员从园林植物改善环境的功能和叶面积指数关系入手.换算出最佳绿色效益结构为乔+灌+草(含地被、绿篱)模式。这种种植模式既节省土地.又在环境生态效益上产生最佳的效果。如道路两旁挑选分枝点高、树干端直、少病虫、耐修剪、耐旱、耐旱等特性的树种作为行道树;绿篱就挑选分枝点低、萌芽力强、四季常青的树种;在窗台、阳台、墙面、屋顶这些地方进行绿化时就选择防尘、防燥、防污染功能较好的植物,适合立体绿化的植物合理配置。同时还要考虑一年四季的不同时期植物的生长状况,做到一年四季各有千秋、各有风景、各有特色,春夏秋冬季节分明,美景怡人,避免一年四季无变化的引起审美疲劳的绿,或者秋冬无比的萧条。

四、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的前景

国内关于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不过20年,主要集中于完善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探讨,重点区域的典型研究和应用实践。刘黎明认为乡村景观规划是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理论,目标是创造一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生态系统。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虽然起步晚,但随着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各地农林部门设立了新农村绿化科室开展新农村绿化理论和实践专项研究,新农村绿化研究正逐渐趋于科学化、规范化。随着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生态农村的发展就会更加规范、更加科学,经济效益也会越来越好。不久的将来,神州大地将遍地都是生态林业、生态新农村,处处都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人与自然、动物、植物和谐相处,中国将真正实现梦想,崛起于地球!

参考文献

[1]杨培红,姜效雷.园林工程绿化种植施工组织管理探析――以黄河风景名胜区一线绿化种植施工管理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8卷13期

[2]丁彦芬,马存琛.中国新农村绿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第6期

[3].加强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建议[J].湖北农业科学,第2012年51卷第22期

绿色农业发展前景篇8

1 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随着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的蓬勃发展和“美丽乡村”、“魅力小镇”建设的不断推进,观光农业规划设计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位置日益凸显。观光农业潜在消费群体庞大,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必然带来行业的转型和不断升级。

目前,休闲观光农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建设主体主要是农民和乡村基层单位,不少地方规划设计不够或随便设计,导致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水平不高、形式雷同等,迫切需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景观、居住、产品、安全、体验等方面强化规划设计,体现、凸现宜人风景、乡土文化、民俗风情,推动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2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设计原则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设计应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同时,也要遵循科学的规划原则。

2.1 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生态学理论在观光农业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农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而景观生态学则从生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出发,研究农业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通过景观生态学分析,对景观的演变做出整体判断,通过形成生态化的农业产业链,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市场导向,突出农业生态旅游

目前的旅游趋势是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回归自然。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农业景观特色,以可持续发展园区为建设目标。

2.3 全面规划、多元投资、分期实施

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把近期投资小、效益大的关键性项目规划到位,尽快进入设计与施工阶段,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投资效益,做到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在投资开发上,明确开发序列,突出重点,多元筹集资金。

2.4 合理分区、明确主题、突出特色

观光农业园的景观分区应立足于园区的资源现状、景观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充分发掘农业园独具的景观潜力,并彰显其特色。

3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设计重点

3.1 强化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是休闲观光农业的核心内容,需要费心费力,做好规划设计工作,例如,世界上著名的荷兰郁金香园区、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园区以及浙江莫干山农家乐。在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大多依托专门设计团队或人员,根据当地地形地貌、气候、植被资源,规划设计出了不少富有特色、令人心动的景观,吸引许多游客前去观光。江苏休闲观光农业的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山水、花草、建筑等条件,把景观设计建设与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相结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例如,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的绿化最好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场所(餐厅、科普馆等)周围绿化则建议采用观花、观叶树,规划范围内的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园内四季常青。总之,植物布局既达到各景区农业作物与绿化植物的协调统一,又要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如绿化植物与农作物争夺外界自然条件等)。其次,在构图设计上要打开思路、富有创新,有特色、有错位,把握各类花草树木生长、开花习性和气候情况,建设富有特色、令人过目不忘的景观。

3.2 强化居住规划设计

休闲观光农业要上新台阶,要有较强的持续发展动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留得住人,而要留得住人,有选择性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情感喜好、审美情趣,重点要在居住自然化、舒适化的规划设计上下功夫,这样的乡村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一要尽可能做到居有景。可以设计一些天窗、落地窗,便于游客观景、观星、观月、观日,让游客有融入自然的感受。二要尽可能做到居住舒适。注重住宿房型和房内地域文化标志设计,尽量具有独立的卫生间设计、干净卫生的洗护用品、便捷的空气调节系统,为游客提供较高品质的住宿环境。

3.3 强化产品规划设计

以乡土、地域、历史、民族文化体现为重点,加强休闲观光农业产品规划设计。一是土特农产品设计。如大小、分量、搭配、容器、装饰等方面的设计,便于携带、食用,宜于馈赠。二是菜品设计。尤其要在农家菜品的烹饪、摆盘上做好设计,造型和味道要富有农村特色,尽可能统一价格等标准。三是民俗日用产品设计。在颜色、材质、款式上做好设计,使产品不仅可用,还能常用。

3.4 强化安全规划设计

安全是发展乡村休闲观光农业必须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道路交通的安全设计方面,认真考虑道路的宽度、硬度、倾斜度、转弯半径等和交通指示牌设置、车辆停靠点、停放场地。在游玩过程中,慎重考虑游玩点、观景点、景观承重(承载)等,做好安全保护防护设计。在住宿上,认真考虑防盗、警报设计,做好安全设计,让游客有安全感。在饮食方面,认真做好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让游客吃得放心。另外,尽快引入旅游保险机制,制定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有效保障休闲观光农业安全健康发展。

3.5 强化体验规划设计

乡村体验是吸引人的重要元素,应认真规划设计。比如,可以设计“一日农夫”等活动,在白天让游客参与耕翻、栽种、施肥、采摘、加工。设计建设一些公共集会场所,如饭店、商店、酒吧、KTV等,夜晚让游客有交流、休憩、放松的地方。可以创设论坛、节日,强化人际交流,不断拉近乡村人与人、乡村人与游客、游客与游客的心灵距离,营造良好的乡村人际关系。可以整合资源,串联休闲观光农业点,发展旅游精品线路,丰富和强化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客人前来休闲观光。

绿色农业发展前景篇9

都市观光农业园是都市农业的一种经营形式,是指镶嵌在都市内部或围绕在城市郊区的观光农业园区。都市观光农业园依托并服务都市,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为主。与传统的农业和旅游业相比较而言,都市观光农业园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齐全,效益显著。城市化、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这使得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放松身心。都市观光农业园为城市游客提供了一定的乡村环境空间,游客可以在此间观光、娱乐参与、品尝美食,还可以亲自体验、劳作,既增长了知识,又陶冶情操。而都市观光农业园的经营者则通过销售旅游产品和农产品,提供服务增加了收入。因此,都市观光农业园既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旅游、购物需求,又为观光农业的经营者——农民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增收渠道。真是效益显著。

2.高效、高科技特色农业。一些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农业有高科技特色,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通过合理的策划和规划,由掌握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是典型的“三高农业”。这种农业不仅在育种、栽培管理技术、农业生产工艺、景观特色等方面,是一般传统农业无法相比的。而且,游客在此中游览,通过赏心悦目的景色和学到的高科技农业知识以及农业环保知识,会留下高科技农业经济的深刻印象。

3.保护环境,持续发展。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建设应严格按照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标准进行生产,只允许在残留有害物质规定标准的范围内适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其产品为安全、营养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观光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大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观光农业园区中,生物多样性得以充分体现,植被覆盖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农业区。这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相结合,适当注重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做法,遵循了农业的发展规律,符合农民利益,使得都市观光农业走了一条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自然类型多样,又是多民族国家,乡村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这些都为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优越条件。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市首先开办了荔枝节,随后又开办了采摘园,吸引城市游客前往观光、采摘和娱乐休闲,并进行商贸洽谈,开创了中国观光农业先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休闲观光农业迅速兴起发展,这可以从我国历年旅游主题与农业、农村有关看出,如1995年“民俗风情游”,1998年“华夏城乡游”,1999年“生态环境游”,2002年“民间艺术游”,2004年“中国百姓生活游”,2006年“中国乡村游”等。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

都市休闲观光农业项目首先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都市的郊区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民俗游接待村已发展到330多个,大大小小的农业观光园2000多个,从事民俗旅游和观光农业的农民近10万人,2005年接待游客893.9万人次,郊区观光农业收入超过30亿元。休闲观光农业既增加了财政和农民的收入,又为游客提供了旅游观光新景观,这让全国各地的政府和投资者看到了巨大商机,纷纷在当地开发休闲观光农业。一些有特色的都市观光农业园区逐步发展壮大,如北京市的“锦秀大地农业观光园”、“庞各庄绿海甜园”;上海市“浦东孙桥农业高科技园”、“崇明岛生态农业园”;广东省珠海高科技农业公园、番禺区龙乡农业大观园;四川省成都市的龙泉驿农家乐、三台新鲁橄榄林公园等。

二、观光农业园实施绿色营销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绿色消费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日益增强,消费观念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绿色消费”正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开始走进百姓生活。绿色消费是人类业已找到的真正文明的消费形式,是消费者在基本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美好生态而产生的绿色需求,将逐步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消费形式。它不仅反映了人们消费层次、消费质量的提高,更反映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同时它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进行的绿色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的专题调查显示,53.8%的人表示乐意消费绿色产品;37.9%的人表示已经购买过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等在内的绿色产品;38.7%的人表示愿意消费绿色食品。

随着绿色消费需求的形成,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经营者开始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产品。今后“绿色”将成为所有的商家抢占市场的—个热点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都市观光农业园需要顺应绿色消费潮流,企业要强化绿色清洁生产,生产过程中,尽可能不造成环境和资源的浪费,产出的产品使用前和使用后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还要实施绿色营销,更好地满足城市游客的绿色需求,抢占旅游市场,实施自身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消费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于是人们走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通过参加生态旅游活动,实现与自然的交流,满足精神消费的需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市观光农业园作为一种生态旅游的场所,包括几层的涵义:以相对没有受到干扰的原生、和谐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为游客提供乡村自然美和生态美;培养环保意识,保证自然生态系统不遭破坏;通过旅游发展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和提升,促进农业有效管理和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环境保护愈来愈重要的今天,都市观光农业园要想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之中立于不败之地,树立绿色形象,赢得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综合评价,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绿色企业形象是高素质企业形象的象征。都市观光农业园通过绿色营销,有助于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和认同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强其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三)有利于促进全国的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都市观光农业园对于城市和全国的观光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城市来说,观光农业园呈现出的田园风光景观是对都市景观是一种有益的补充。都市观光农业园能防止或减轻都市外来不利因素对都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危害,起到防护与保育作用,还能通过加强农业的自净和自维持能力,维护和保持城市生态。对于城市居民来说,都市观光农业园可以生产农产品和优美的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和精神需求。对于全国的观光农业来说,都市观光农业园凭借市场、技术、资金和人才等优势,其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对其它地区的观光农业发展可以起到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健康发展是今后研究和实践中所面临的重要内容。

都市观光农业园实施绿色营销,可以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通过营销环节向观光农业园传达讯息,促进观光农业园加强环保意识,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从产品设计到生产过程乃至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的整个过程实现循环农业,开发出高标准的绿色产品。都市观光农业园实施绿色营销,必将促进都市观光农业园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其示范、带动和辐射的功能,推动全国的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观光农业园的绿色营销的策略

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形象是指游客的印象中,对观光农业园整体性、全面性的认识与评价。绿色形象是观光农业园开拓市场、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前提。观光农业园绿色形象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产品绿色形象、绿色服务形象、文化形象、质量形象、品牌形象、价格形象等。观光农业园的形象具有多面性、综合性特点,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综合塑造。

(一)观光农业园绿色形象的塑造

塑造都市观光农业园的绿色形象,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1)为都市观光农业园设计一个符合环保与生态消费观念的形象。首先是观光农业园的名称一定要新颖、要有特色、有自己的个性;名称要做到音、意、形的完美统一。标徽的设计要突出观光农业园自身的特点与文化内涵,形象鲜明,让人过目难忘。其次是观光农业园解说、指示设施要完备,与环境生态协调,并且能充分体现环境教育和解释生态、自然的特点,加强生态保护教育,形成良好的市场口碑。最后是确定观光农业园的标志性绿色环境,主要是通过设计观光农业园的标志性建筑等突出其形象,或是通过观光农业园的整体绿色景观环境给游客留下强烈印象。(2)积极策划开展与形象紧密结合的主题游园活动,构建在游客心目中积极的绿色形象。(3)强调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加大宣传力度,使绿色有机食品观念深入人心,在游客心里形成品牌。(4)优化服务质量,提高人员素质,塑造绿色的服务形象。服务接待水平直接影响到观光农业园的形象,因此应该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加强服务人员的思想文化教育和专业培训,使服务人员做到服务态度诚恳、热情,服务技能娴熟、服务过程快捷,服务行为绿色化。

观光农业园绿色形象要通过传播,才能被城市居民所接受和认可。观光农业园可以制作自己的网站宣传自身形象,如北京蟹岛度假村和顺义三高农业园区、锦绣大地观光农业园等都有自己的网站。观光农业园的形象还可借助旅游新闻会、系列旅游节庆活动等加以介绍宣传。观光农业园的形象可以通过人际间的相互宣传,影响游客对于观光农业园的印象。观光农业园的形象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电话、建筑装饰照明系统等电子媒介和报纸、杂志图书等印刷媒介进行传播。

(二)绿色产品营销策略

都市观光农业园的产品包括核心产品,即有机绿色农产品和游客休闲娱乐的经历和体会;有形产品即景观环境氛围、休闲娱乐设施和场所、餐饮与购物等满足游客的实体和服务;延伸产品即园区的通达条件和保障服务等。观光农业园的产品营销主要策略包括:

1.根据游客多样化的消费结构,生产多样化的绿色产品。观光农业园的绿色产品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游客的消费习惯看,观光农业园中产品包括必选产品、可选品、特殊品和非渴求品;从游乐方式特点分,观光农业园产品包括展示型产品、体验性产品、互动式产品和复合型产品等。都市观光农业园应该通过游客绿色需求与产品分类,设计生产不同类别的绿色产品满足游客需求。并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绿色包装,保护生态环境。

2.延长观光农业园产品的生命周期。目前,观光农业园由于游客需求变化越来越快,竞争对手的存在,其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规划人员通过开发创新新产品,保证农业和游憩项目常去常新,来提高游客的重游率。

3.品牌营销。品牌是企业的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观光农业园的品牌营销应该借助环保的价值观念、绿色有机农业技术特色等因素,逐步建立一种品牌联想,通过舆论和促销,让游客对观光农业园的绿色品牌产生良好的印象,购买这一品牌产品。目前,大多数观光农业园的产品设计存在雷同现象,迫切需要品牌营销。

4.争取绿色标准认证、树立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形象是绿色产品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旅游产品绿色形象顺应了旅游市场的新需要,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例如蟹岛生态度假村被国家、北京市、朝阳区有关部门评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区等荣誉称号,也是国际绿色环保组织认可的中国第一家旅游生态村。环境质量认证(ISO14000)是国际认可的绿色标准认证,通过国际上认可的绿色标准认证,可以大大提高旅游景点的知名度。

(三)价格策略

都市观光农业园生产有形和无形的绿色产品,绿色产品因其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产品附加值高于普通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偏高。在实施价格策略中,应树立绿色价值观、绿色成本观,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状况及游客心理采取相应的绿色价格策略,如游客满意价格策略、绿色高价策略、绿色消费心理定价策略等。即在定价前宣传、预测绿色产品的非价格变量如卫生安全性、环保功效、营养健康等在游客心目中的认知价值,通过绿色认证来提高非价格变量的可信度,制定游客接受的合理价格。提高观光农业园绿色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从而弱化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可根据不同类别的产品采用不同价格的策略。对于市场潜力大、独一无二的游憩项目可以收费,而对于常见的游憩项目可以免费。对于绿色农产品,可采用分档定价,以不同的价格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建立公正透明的价格体系。

(四)渠道策略

1.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旅游交易会,扩大都市观光农业园的知名度。目前,国内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交易会有中国国际旅交会、国内旅交会、东西部旅游博览会、中国北方旅游交易博览会等。另外,2001年旅游业首次在我国交易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广交会”上亮相,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些经验都值得借鉴。

2.加快建设网络分销渠道。当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品牌的网络传播因其快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特点成为不可忽视的传播手段和营销潮流。在各地的门户网站或旅游专业网站加载特定观光农业园的链接,使潜在游客在出游前收集信息阶段能够快捷、全面的了解观光农业园的相关情况,将使观光农业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五)促销策略

1.绿色宣传促销策略。绿色宣传促销是宣传、推介观光农业园绿色产品的重要手段,对提高观光农业园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起重要作用。绿色宣传应以绿色为着眼点,借助绿色传播媒体(如关心环保、生态和健康的媒体),以绿色品质、绿色信息,引导游客的绿色消费观念。通过“绿色”沟通与促销方式,不仅会提升观光农业园生态旅游的品牌形象,而且传播绿色生态文明、增强受众的环境道德观。

广告促销是观光农业园的促销手段。在观光农业园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广告促销的重点不同。在观光农业园的市场导入期,广告应该传递新产品面市的信息,诱导、培养新的消费要求;在成长期和成熟期广告应该着重宣传观光农业园的特色、为游客带来的独特利益和企业的竞争优势,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衰退期由于收益渐减,可以不做广告。另外,旅游需求随时间变化具有客观的淡、旺季变化规律,在旺季,应延长广告刊播时间,提高刊播频率;反之,可压缩时间,降低频率,或采用时效性差的杂志、路牌等媒体做广告。

2.营业推广。营业推广是观光农业园在特定时期与空间范围内,通过刺激游客,促使游客尽快或大批量到观光农业园游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营业推广的措施应灵活多样。(1)价格折扣,即通过优惠券或现金折扣,对游客的消费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另外,对与企业业务关系密切的单位团体,也可实行价格折扣。(2)有奖销售,即游客购买产品后发给一定量的兑奖券,根据一定的规则,向游客提供现金、或其它物品奖励。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观光农业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展览,即参加大型交易会进行观光农业园形象与产品的展览展示。联合促销,即两个和两个以上的观光农业园在优惠券、促销中合作,以扩大他们的影响,降低成本。(4)会员制,又称俱乐部营销,即观光农业园以某一主题将游客组成俱乐部形式的团体,开展宣传、促销。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游客的品牌忠诚度,提高重游率。

参考文献:

[1]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00(3):119-124.

[2]张朝枝.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特点及策略.社会科学家,2000,15(6):52-55.

[3]郑维,董观志.主题公园营销模式与技术.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4]吴金林.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体系研究.林业经济问题(双月刊),2004,24(5):300-302.

[5]李道和.旅游产品品牌营销策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12).

[6]杜通平.绿色食品发展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吴铭.蟹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典范.科技潮,2003(10).

绿色农业发展前景篇10

在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与进步的今天,建筑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进一步满足了居民的各项需求,但是,建筑业的发展,也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等。在新时代背景之下,通过全面发展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以更好的达到节能减排目标,保护环境。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1. 促进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现实意义

首先,推动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进一步满足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结合资源减量原则得知,通过加强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提升各项资源利用率,节省大量能源,调整建筑业发展模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的稳步发展,可以保证我国房地产行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得到科学调整,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充分体现。

其次,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在农村建筑住宅当中,通过对建筑物内部环境进行优化,运用绿色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可以保证建筑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提高建筑房屋居住舒适度,为农村居民的健康生活提供重要保障。另外,对农村建筑物进行科学规划,采用新型的节能建筑材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良好改善。

最后,满足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需求。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但是,其消耗的能源特别多,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严重污染。通过推动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快速发展。

2. 新时期背景下推动我国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1 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现状

第一,绿色建筑经济宣传力度较差,影响新农村绿色经济发展进程。

第二,农村建筑保温设计不合理,浪费大量的施工材料,污染环境。

第三,缺乏良好的奖励机制,新农村绿色住宅建设水平下降[1]。

2.2 加大绿色建筑经济宣传力度,提升新农村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

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要结合我国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现状,适当加大绿色建筑经济宣传力度,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大力完善,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加强监管力度,保证各项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通过加强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宣传力度,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绿色建筑经济消费意识,根据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共同努力创建稳定的市场环境。从农村居民角度来分析,要真正认识到推动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绿色建筑经济发展意识。

现阶段,部分农村地区居民对绿色建筑经济缺乏足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为了保证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监管职能,根据我国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真正达到推动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3 加强农村建筑保温设计,降低能耗

农村住宅的传热能耗比较大,其中,建筑墙体维护结构传热能耗最大,占据总体传热能耗的 75%。为了保证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建筑保温设计,提升农村住宅保温性能,提高节能减排效果,具体可从以下层面入手:

(1)做好农村住宅外墙保温设计工作。农村住宅当中,外墙占比较大,传热耗能较多。所以,相关人员根据农村住宅外墙保温情况,做好节能设计工作。在以往的农村住宅当中,外墙通常会采用保温性能较差、传热系数较大的空心砖砌筑而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相关人员需要采用传热系数比较小、轻集料的空心砖进行外墙砌筑。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建筑外墙保温性能,也可以在外墙表面铺设一层保温材料。

此外,新农村建筑墙体也可设计成复合保温结构,先做两层墙体,然后在其中间预留出相应厚度的密封空间,在密封空间当中填充保温性能较好的材料。由于不同农村地区的光照条件不同,农村住宅外墙颜色,要结合该地区的光照与环境特点来确定,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温度相对较高,故农村住宅外墙采用浅色较多,提升住宅外墙的散热能力。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为了获得更多热量,农村住宅外墙采用深色较多。

(2)合理运用新型节能门窗。结合农村住宅散热能耗得知,门窗散热能耗较大,所以,在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相关部门需要大力推广新型节能门窗,尽可能选择传热系数比较小的玻璃,同时提升建筑门窗密封性,使用密封性能较好的橡胶密封条,将门窗缝有效密封,不断提升建筑门窗的保温性能[2]。

2.4 制定完善的经济激励机制,提高绿色建筑技术创新水平

第一,制定合理的绿色建筑经济激励制度。要想促进我国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国家相关部门需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针对农村非绿色住宅,可以适当提升其纳税标准。多元化税收政策的良好落实,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绿色建筑经济意识。制定农村建筑绿色经济激励机制的过程之中,要求相关部门从“以奖代补”角度入手,对既有的农村绿色建筑贷款优惠政策进行完善,进而促进我国新农村绿色建筑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加大新农村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力度。受到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缓慢,部分绿色建筑技术缺乏创新,无法完全满足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升新农村绿色建筑技术创新水平,在满足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需求的基础之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3]。

第三,对当前的绿色建筑市场加强管理。国家有关部门要根据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发展情况,加大对绿色建筑市场的管理力度,强化绿色建筑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管理水平,减少恶性竞争,在提升新农村绿色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全面推动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通过对新时期背景下推动我国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加大绿色建筑经济宣传力度,提升新农村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强农村建筑保温设计,降低能耗、制定完善的经济激励机制,提高绿色建筑技术创新水平等等,可以更好的满足新农村绿色经济发展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绿色农业发展前景篇11

这次绿色农业科研专家咨询会议,是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是在刚刚结束的落实今年科研课题培训班之后,是在紧张编制科研课题的过程中,为了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大力推进绿色农业科研事业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地深入展开,及时召开的。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必要的,又是十分重要的。刘连馥会长的讲话,既讲明了当前绿色农业发展鼓舞人心的可喜形势,又讲清了召开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虽然会议通知时间比较仓促,但是各位专家严肃对待、踊跃参与、认真准备,用实际行动支持协会工作,支持绿色农业的发展。这种顾全大局、智力奉献精神,使我们协会的同志深受感动。为此,向各位专家表示由衷的感谢。实践出真知,专家献才华。听了各位专家讲的思路和建议,我感到很过瘾,很解渴。大家所讲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开拓性、指导性和可行性,这对今后绿色农业科研的深入展开,起到了定向指路作用,达到了召开这次会议的预期目的。为此,建议协会把各位专家咨询意见汇编成书,并作为协会安排明年科研计划和长期绿色农业科研规划的指导性意见,加以实际运用。

我们协会领导委托我做最后发言,我几乎成了光荣的“最后发言专业户”。各位专家的发言真知灼见,分量很重,含金量很高,最后发言确实比较难讲,即使讲了,也显得会议有点“头重脚轻”。要有水平,有态度。我讲一百句话,能有一句话是对的,也算是为绿色农业这个参天大树,浇灌一杯水,培上一铲土。主要讲以下两件事,说说个人意见。

一、设立绿色农业科研中心的背景和意义

近两年来,协会已经陆续审批设立了九个绿色农业科研中心,还有继续发展之势。我们对“中心”重要性的认识不能满足于拿了一个本子,挂上一块牌子,找到一个来钱的路子。要了解设立“中心”的背景和意义,进一步激发“中心”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珍惜其来之不易。提出设立“科研中心”,也如同提出绿色农业理念一样,不是乱出点子,随心所欲,而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所决定的。产生的背景大家知道,宏观背景就是党中央做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三农”是重中之重的重大决策。直接背景是:近三年多来,协会有序地抓了三件大事:一是绿色农业理念的提出和初探;二是设立和建设示范区;三是绿色农业科研工作。办好这三件事,建成绿色农业模式,科技人才是根本保证。科技人才在哪里?省市农科院、农业大学,是农业科研人才集中之地。农科院、农业大学的科研需要与农业发展的实践相结合,科研成果需要转化推广,农业科研需要经费来保证,示范区的建设需要科技下乡。以上多方面的客观需要,就是“科研中心”产生的土壤和根据。前年,连馥会长到江西省去考察的过程中,与江西省张逢雨老省长、江西省农科院领导深入交谈,形成设立绿色农业科研中心的共识,可以说这是“不谋而合”、“异床同梦”,可以说这是一个杰作,一个创举。点亮一盏灯,照红一大片,井冈山的星火已经燎原。在批了设立第一个江西农科院科研中心之后,在青藏高原、河南中原、东北荒原、大海之滨等地设立了九个中心,辽宁农科院、北京农科院正在积极争取。对这件事,不认真思考,觉得好像很平常,但是,在协会不投一分钱、不给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挖掘和利用这么巨大的农业科研院校人才资源,是可庆可贺的人间奇迹。“科研中心”的设立,对于绿色农业发展,对于支持示范区建设,对于绿色农业科研的振兴,对于充分发挥农科院的作用,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二、绿色农业科研立题的意见

财政部、农业部对开展绿色农业的科学研究高度重视、具体支持,不仅解决了科研经费问题,而且对科研课题的立题问题,一再提出明确要求,就是不要把绿色农业研究课题与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的农业科研课题搞重复了,搞雷同了,一定要充分体现绿色农业的内涵和特点。我们立项的科研课题,总的看是符合绿色农业理念的,但是因为没有经验,对绿色农业理念理解不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在立题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一是课题没有体现绿色农业的理念,二是课题与解决示范区建设的难点结合不紧密,三是有些课题零碎,小而单,四是有个别课题是为经费不是为绿色农业而科研。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协会领导的重视。为了贯彻两部的要求,为了解决立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协会领导决定召开这次会议,据说还有名人的指点和建议召开专家咨询会。在会上,钟雨亭副会长和各位专家的发言,都为解决绿色农业科研立题的思想路线和方向问题,讲了许多宝贵和中肯的意见,我很赞成,希望各科研中心立题时要认真吸纳。对今后的绿色农业科研工作,特别是课题立项,总的希望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绿色农业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示范区建设的实际,围绕构建绿色农业模式的综合体系建设,突出应用技术和先进技术(先进科研成果)的集成创新这个科研重点,立足于解决制约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实现“三安全”的难点,充分运用“三先进”的合力支撑,提高绿色农业的综合生产力,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多出成果、培养人才,又好又快地探索成功各具区域生态资源特色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目标,为国家建设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为了充分发挥绿色农业科研中心的作用,为了沿着正确方向开展绿色农业科研工作,建议“中心”抓好三件事:

一是与时俱进,调整工作部署。已经设立科研中心的农科院,都已经有既定的方向和工作部署,但是现在又增加了绿色农业科研的新内容、新任务,情况变了,就要与时俱进,不仅承担绿色农业科研的单位和人员要转变,建议与农业科研有关系的科研和工作,尽量地与绿色农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早认识、早行动就会早受益。

二是对绿色农业理论要早学习、真理解。已经设立科研中心的农科院和大学,是支撑绿色农业的排头兵、主力军,必须对绿色农业这个新理念、新学问、新事物要早学一步,深学一层,即便是老科研也有一个接受新知识、再学习的问题。否则,明白人也会走偏路。

三是抓紧今年科研课题的落实。

绿色农业发展前景篇12

1.3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效益诉求生态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形态,是当前我国振兴第一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目前的经营模式来看,其实它是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交叉型产业,包括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休闲旅游服务等多种形态,是一种新经济增长点。因此,在各地政府大力推动发展中,需要积极研究如何实现多产业联动,使有限资源创造最大收益,以形成高效的跨企业、跨产业、跨农户的经济联合体。

2对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绿色供应链管理既关注“上游”的资源整合和最佳配置,又关注“下游”的市场反馈和客户需求,所以对生态休闲农业实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就是要按照市场发展需求,将农业生产运作过程系统化、整体化,整合内外资源,提高休闲农业供应链的整体协同能力,才能更加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使休闲农业的自然供给与大众的市场需求之间良性互动,提高休闲农业的资源效益。

2.1推动闭合运作的供应链构建绿色供应链没有终止点,是“从摇篮到再现”,利用节能、低消耗、高效率的闭路循环技术,让产品报废后回收再处理还能再使用,或粗加工后作为原材料进行新利用,从“废物”到“原料”,使绿色供应链成为一个循环再利用系统。所以在对生态休闲农业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时,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角度出发,必须重视闭合供应链的构建,这是进行休闲农业供应链优化重整的第一步,只有在这种无缝对接的循环体系中,才能将休闲农业的生态资源价值进行充分实现,并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国内的休闲农业园区经营者可以自身为核心,构建完整的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配送等一体的综合农业经营实体,也可以优势互补,组成经营联盟,与优质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等合作,以生态价值理念为导向,打造内外资源整合、闭合运作的供应链,使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产业共生组合,实现资源整合优化的科学性规划。上海多利农庄以生态有机农业为经营模式,倡导科学、低碳、环保、高效的经营理念,与优秀的冷链服务商结成合作伙伴,构建智慧农业和物联网系统,进行品牌化、产业化运作,从农业生产源头直至最终消费者加强全过程循环供应链控制,推进了生态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运作,给国内众多生态农业园区起到了示范作用。

2.2优化休闲农业园区的生态设计生态景观是休闲农业园区成功的重要基础,这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推行优化生态设计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因此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必须突出生态景观、生态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具体而言,一方面园区可以以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为导向,构建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季相景观(四季各有大面积的水果、蔬菜、花卉及观赏果木);或者利用生态系统循环食物链、立体种植等原理设计高效农作物种养模式。另一方面对诸如园区农作物病虫害、农药使用量控制、经营户生产生活污染、游客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景区停车场位置设置、园内环保交通工具配置等问题做好环境治理维护工作。只有做好生态环境优化设计,才能打造园区自然、和谐、干净、舒适的休闲旅游环境,才能真正提高园区经营者的经济收入,这也是政府投资建设休闲农业园区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绿色农业发展前景篇13

1 绿色食品蔬菜的涵义

1.1 绿色食品的概念

对于绿色食品的概念,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将其理解为具有绿色颜色的食品。绿色食品主要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根据绿色食品的标准来进行生产,并经过专门的机构进行认证,并批准其使用绿色食品标注的具有无污染、优质、安全的食品。在绿色食品中,其原料产地、生产操作的流程、包装储运、食品质量是检验的重点,只有这几个方面必须要符合绿色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的要求才能被称之为绿色食品。

在我国,根据产地环境、生产中化学合成物质的成分、生产加工的操作流程、产品的质量及其包装等标准,绿色食品主要分为A级、AA级两种,当前的绿色食品中A级所占的比重更多些,但将会逐渐向AA级过渡。

我国的绿色食品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注重对产品产地的监测,从产品最原始的生态环境中去判定其是否符合绿色产品的条件;二是注重产品质量的全程监控,对产品从其在土地开始到最终端上餐桌这一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进行控制,从而有效保证绿色产品的质量;三是注重对绿色食品的标志管理,将商标的管理和质量的认证挂钩,从而对生产者进行有效的约束,更好地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保障。

1.2 绿色食品蔬菜的概念

绿色食品蔬菜是绿色食品中的一种,其评定的标准在绿色食品的总体标准下制定,并根据蔬菜的特点会有具体的要求,对绿色食品蔬菜的评定主要是要求蔬菜里的残留农药要比国家或者国家上所规定的标准要低。由此可以看出,绿色食品的概念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被严重污染的蔬菜来说的。

2 促进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所具有的意义

2.1 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及身体健康的需求

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肉可以不吃,但是肯定会吃蔬菜,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加注重均衡合理的饮食,对蔬菜的摄取量不断提高。而且由于各地农药蔬菜频现,使得人们对蔬菜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消费需求逐渐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相对安全、可靠的绿色食品蔬菜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促进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及身体健康的需求。

2.2 有利于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使用对农业生产产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蔬菜生产者为了促进蔬菜产量的提高,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这些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使得土壤受到毒害,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再加上工业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生态环境逐渐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危害的还是人类自己。而绿色食品蔬菜对蔬菜生产中的农药使用、农药残留等都有严格的监测标准,因此,促进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有利于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2.3 可以进一步增强蔬菜行业的竞争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不断加强,我国蔬菜的进出口业务不断增多,这对蔬菜行业来说既是竞争,同时也是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蔬菜行业如果仍是只注重数量,而不控制好蔬菜的质量及其安全性,那么将无法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绿色食品蔬菜注重蔬菜品质的提升,促进其生产可以进一步增强蔬菜行业的竞争力,为其更好地开拓市场。

2.4 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蔬菜在我国农产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产业的发展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人民对绿色食品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为农村经济开拓了另一条发展路径,这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河套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好其地理与环境的优势,积极促进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

3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3.1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现状

当前,随着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加大,我国绿色食品蔬菜的发展形势良好,生产面积、通过认证的品牌数量等都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产地达到标准,科技的推广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也在增强,绿色食品蔬菜的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在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很多农民对绿色食品蔬菜的认识还不够深,进行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意识还不够强。很多农民一听说绿色食品蔬菜的标准和要求,就放弃了。其次,虽然当前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蔬菜生产方面,土壤的肥力、病虫害的防治、环境污染等问题还没有根本、妥善的解决办法,因此,绿色食品蔬菜发展所需要的配套技术还不够完备,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再次,当前由于监督力度和检测的手段都还不够强,市面上绿色食品蔬菜的假冒伪劣产品不断出现,这对绿色食品蔬菜的销售来说造成了影响。第四,绿色食品蔬菜有其优势所在,但由于其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的资源较多,耗费的成本更大,因此,其价格一般都会比较高,这使其在蔬菜市场上的优势并不明显。

3.2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发展对策

针对目前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当前,应该加大对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研究,寻找相应的发展对策。

(1)要加大对绿色食品蔬菜的宣传,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绿色食品蔬菜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绿色的健康观念。同时,也要转变农民的传统生产观念,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让他们可以自觉进行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加快绿色食品蔬菜产业的发展。(2)要进一步加快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加大科研及资金的投入,促进其技术和产品可以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还要组织好宣传队伍,深入农村去宣传和推广绿色食品蔬菜产业的技术与服务,为更好地提高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水平提供保障。(3)要增强监督力度,从绿色食品蔬菜商标申请到生产销售都要进行严格把关,同时,也要提高检测的技术,加大检查的频率和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的绿色食品蔬菜,从而提高绿色食品蔬菜的质量及信誉。(4)针对绿色食品蔬菜价格的问题,应该加强市场的调控,根据市场需求及规律,积极借鉴先进的经验,合理定价,促使绿色食品蔬菜可以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4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发展前景

虽然绿色食品蔬菜存在这一些问题,但是由于其生产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因此,当前发展形势良好,前景广阔,并且其发展逐渐呈现几种趋势:

(1)产业化的趋势,虽然我国的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时间不长,但是推进产业化发展,是我国蔬菜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最佳途径,对其发展来说是一大促进。(2)国际化的趋势,随着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绿色食品蔬菜走向国际成为必然,而且在市场竞争中,绿色食品蔬菜产业想要取得更好的发展,也必须不断提升其品质,增强竞争力,不断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3)科技化的生产趋势,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的研究将不断取得突破,不止在生产环节,其加工、运输、储藏等环节也将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4)销售日益专业化的趋势,随着绿色食品蔬菜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其销售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建立专业化的销售网,通过连锁店、专卖店、销售专柜等形式进行集中销售的方式也将逐渐成为其发展的一大趋势,这对保证绿色食品蔬菜产品的质量及真实性,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都具有很大帮助。

5 结语

总而言之,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可以为人们提供无污染、优质、安全、健康的蔬菜,有效保证人民的健康与安全,这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蔬菜产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当前的绿色食品蔬菜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在良好发展前景的带动下,河套地区应该借助自身的良好条件及发展优势,积极促进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加快绿色食品蔬菜产业的发展速度,使其可以为河套地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运浩.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10-12.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