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理念实用13篇

语文教育理念
语文教育理念篇1

(二)语文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国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程红兵老师的语文人格教育理念正是对陶老“求真”、“立人”思想的最好解读。程红兵老师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获取心灵的自由,教育的最终价值就在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自然地,通过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养成健全、健康的人格也就成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这种对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认识是源于程红兵老师对基础教育功利性的批判。功利性教育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的一颗“毒瘤”,只追求升学率,只追求高分数,只追求所谓“有用”的东西,传统的教书育人本末倒置,变成了“教书育分”!据此,程红兵老师提出:“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语文教育不能浮于表面的分数,要求真、求善、求美,充分释放语文学科的内涵和魅力,实现“语文人格教育追求的‘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

二、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理念的启示

在“重术轻人”这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程红兵老师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更勇于探索实践,把学生的人格教育问题重新明确提出,引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关注国家教育发展的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应该说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一)以人为本,互为主体的师生观

理解学生,正确认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这是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理念实施的先决条件。程红兵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当“人”看,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即把学生当做完整的、有独立个性的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力求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此为出发点,在语文人格教育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渐变关系。教师和每一个学生都是作为平等主体而存在,他们之间是一种主—主关系,而且两个主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逐渐变化的。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在不断地增强,具体表现在教师作用由支撑—扶持—引导的变化;相应的,根据学生的变化,教师不断调节自身的主体作用,逐渐隐蔽、逐渐减少,最后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目标。因此,程红兵老师理解的师生观是一种平等的益友观念,教师和学生互尊互敬,互爱互助,一起交流,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程红兵老师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把学生和教师都当作具有完全、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这种互为主体的师生观不仅对语文学科教育意义重大,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对也有深远的影响。虽然在语文学科中实施人格教育得天独厚,但其他学科教学中的人格教育资源也十分丰富。随着全国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素质教育、人格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就整体的教育现状来看,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养成健康人格为目的教学实践仍不乐观,特别是在理科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可见,人格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任重而道远。

(二)“自主与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

从程红兵老师的个人成长经历来看,阅读广泛、善于思考、勇于批判研究是其最主要的思想特征,而这种思想性格也对他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直接结果就是“自主与探究”———语文教学模式的出现。简单来说,自主与探究性语文教学就是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完全主控、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研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种语文教学模式的实施旨在指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总结的自主型学习方法,改变了学习的被动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去获取知识。实际上,自主与探究———语文教学模式的提出是来源于研究性学习这一教育思路。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而程老师的“自主与探究”不仅仅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更加重视自主与探究的这一学习方式的实践过程,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理解程度、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学生对知识成果的反思,等等。可见,“自主与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也是程红兵老师实施语文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形成良好的人格。

语文教育理念篇2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问题

1.重视智育的开发,忽视德育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智育的开发不可忽视,但是也要注重学生德育的开发。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进学校求学理应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陶冶和扎实有效的科学文化教育,使年轻的鲜活的生命健康成长。”但是,学校教育受到影视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追求学而优则仕的教学目标,忽视德育教育的影响。在这种教育的影响下,教育追求的是分数与成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永远是流于形式上的内容。在教师的理念中,德育教育完全没有成绩重要,德育教育的渗透没有落实到实践的层面上。即使有德育教育的实践课,也是脱离生活实际假大空的理论,将这些理论与语文教材生硬的连接在一起,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想脱离,使得德育教育成为一种表面上的功夫。

2.形式呆板,有效性与实效性比较低。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老师具有德育教育的意识,也具有德育教育的践。但是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方式方法存在问题与弊端,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的有效性比较低。例如,有的教师不认为德育教育不重要,不想为其浪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不愿意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加强知识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在德育知识的讲解的过程中,不能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进行生动的讲解,忽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德育教育起不到应该有的效果,这种呆板的、机械的教育环境下,学生逐渐产生一些厌烦的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健全。若想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效果,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但是,德育教育的评级不能单纯的以成绩与分数来衡量。如果采取计分的方式来进行衡量,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产生一种功利性的心理状态,德育教育就会趋向功利化,学生不会发自内心的接受道德教育,思想道德品质也不会德育实质性的提高。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例如行为观察法、情境法等,这些评价方法去细心的观察与思考,精心的完善这些评价机制。在许多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缺乏智育与监督机制,也缺乏良好的评价体系,育人功能得不到完全的发挥。因此,小学语文德育教育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制,发挥德育教育的最大功能。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途径

1.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的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整体的、科学的、合理的把握 ,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经验做出一些总结,在上课的过程中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其中包含着许多德育材料,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这些材料,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八角楼上》这篇课文的时候,需要突的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与革命先贤为了广大人民而不断奋斗的精神品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德育教育的材料,教师需要重点突出,发挥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2.使用科学合理的德育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便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若是缺乏科学的德育方法,德育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的生硬,小学生难以直接的理解,德育功能被完全的抑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选择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德育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有利于小学生接受,加深小学生理解与体会。另外,德育方法的选择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德育的主题来选择。例如,上文提到的《八角楼上》这篇文章,教师需要注重突出中心思想。例如在讲解《诚实的孩子》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需要强调“诚实”的含义与意义,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需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虽然具有较大的影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主要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以便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因此,德育教育的渗透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不再数量,而在质量。语文课堂毕竟不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需要把握高度,引导小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发挥语文教育的作用,也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重要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也将德育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将德育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发挥德育教育的功效,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参考文献:

语文教育理念篇3

(二)合理有效的能力结构通识教育改变了以往为考而学的观念,减轻了应试教育对课堂教学中通识教育内容输入的影响,为实际英语教学减负,这样,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就可以积极稳妥地引导学生接受一些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新知识。语言作为有效的载体,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有用、有价值的知识。学生可以在淡化考试压力的情况下,不再急功近利,能够致力于加深对自己本专业之外的诸学科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既可以获取更多的、全面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使思维方式得到拓展,并使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管理沟通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以此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三)较高的综合素质通识教育的内涵是使心灵得到陶冶,理性思维得到完善。人的素质,特别是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形成,必须将广博的知识以及丰富的阅历作为坚实的后盾。通识教育将素质教育运用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贯穿于社会实践以及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并对知识内化过程以及潜移默化熏陶的过程更加重视,通过优化整体教学来使大学生的身体心理、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知识等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二、大学英语课程对通识教育实施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通识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开设独立通识课程和在整个教学以及教育过程中将通识教育渗透到其中的理念来实现的。大学英语是比较容易进行通识教育的课程,英语课程教学的相关文件明确地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高等教育必有的重要教学内容。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把英语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应用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当作主要内容,把外语教学理论当作指导内容,把多种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集为一体的重要教学体系。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英语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尤其是听和说的能力,让他们可以在以后的社会交往以及工作中使用英语进行书面和口头的信息交流。与此同时,还需要让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增强,并使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以此来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的需求相适应。除此之外,大学英语课程既是学习基础语言知识的课程,也是学生拓展知识并对实际素质教育进行了解的课程。所以,在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国际文化知识传授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努力运用语言载体,使学生对西方文化以及科学技术进行足够的了解。综上可知,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科性质与通识教学的目标完全契合。所以,大学英语课程对通识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通识教育理念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应用

对高校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既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的转变,也是教学理念的改变,是把以教师为核心、仅传授语言知识以及技能教学的模式逐渐地向以学生为核心、不仅教授普通技能以及语言知识,还要对语言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个性化进行培养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这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里程碑式改革,也是对将培养“全人”作为使命的通识教育理念进行综合性探索的过程。

(一)基础个性化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对以往的传统教学手段(“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并构建以人机、人网以及人际为前提的2+2+X(即两节大班读写课+两节小班听说课+X节网络在线学习课程)的教学模式。而网络在线学习是本次改革过程中的主要特征。这种个性化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对一些起点低的学生给予照顾,还为基础好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按照自身的水平、特征以及时间,来合理地选择学习内容,并借助于计算机,使自身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得到迅速提升,从而避免了以往传统课堂中出现的弊端。大班课也可以看做语言传输课,通过多媒体来对教材读、译、写的知识以及技能的特征进行讲授;小班课可以称为实践课和辅导课,它主要是对语言的输出进行强调。教师主要通过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特殊性和学习者自身的差异,来营造出真实的语言氛围,以此来使学生的听说技能得到提升。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地补充、检测、评估和巩固大班学习和网络学习。这种将计算机手段和课堂教学进行结合、通过虚设英语交际环境来进行人机互动的教学手段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不断地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以此构建出将学生作为主体,将教师作为指导的一种新型体系,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得到提升。

(二)任务型教学法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既要在教学手段上加以体现,又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加以体现,教师的角色也由讲授者逐渐转变成了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学围绕着教材的热点话题以及主要内容,对任务进行精心的设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其将综合知识结合在一起,并利用网络资源对相关信息进行查阅,通过个人报告、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对话练习以及访谈活动等形式来为学生提供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很好地运用学到的知识。任务型教学法把以教师为核心的手段成功地转变成了以学生为核心的手段,并把以往的注入式教学转变成探索式教学,把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师生间多形式的交流互动,从而使通识教育的个性发展得到体现,并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开发,从而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融合大学英语改革和通识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可以表现为以往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无限延伸。如果要使英语通识教育得以顺利实现,就一定要把英语教学课堂扩大,让大学英语教学不再是固定教室、固定时间的模式。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补充意义,课外活动对实践环节有着重要的实际作用,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以及多样化。例如,首先,可以通过课外时间来开展英语角、演讲比赛、口语大赛以及英语讲座等活动,并邀请一些外籍教师参与其中,全方位地营造语言交流环境,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其次,还可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英语社团,如口语、电影、歌曲、竞赛、网络、英文报刊、写作、戏剧、广播、多媒体以及新闻翻译等社团,这样就使英语学习的空间得到了无限扩大,并使应用和交流的机会也得到了增加,从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团队合作意识、社会实践能力以及个人兴趣都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还可以构建以网络教学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库,如多媒体听说机房以及电子资料室等,通过广播、录像、电影、电视录音以及电脑等来进行英语学习。多媒体英语听说课件具有丰富的题材、超强的时代感和广泛的知识面,学生可以在相关的范围内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使趣味性以及多样性得到增加,与此同时,还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宽,并使综合文化素养得到提升。通识教育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为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的实施创造了条件。由此,学生和教师都不会再处在被动地位,学生可以自觉主动地学习,教师也可以主动地引领学生。例如,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教材中的一个主题内容,结合所学的综合知识,通过写报告、查资料、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学以致用。

语文教育理念篇4

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理念,在教育活动中就要体现人文关怀。

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首先体现在给学生树立坚强的自信心。学生学习成功的原动力是兴趣与信心,兴趣是船的发动机的话,信心就是鼓起的风帆。没有风帆的船在惊涛骇浪之中就只能艰难地寻找前进的方向,有了风帆的船就能迎着恶浪顺利地到达理想的彼岸。

其次,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语文教育活动中闪耀着的闪光点。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虽然他们有时表现的内容与表现时机,或许和教师的标准答案与授课进程相冲突,而不被教师发现或被教师轻易的否定。但他们想表达的欲望是他们内心世界对外部世界要求感知强烈而喷发的智慧火花。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个性体验想得到认同的强烈愿望。这些闪光点可能是学生偶尔的插话,也可能是与同学或教师的答案不和谐的音符,也可能是学生踽踽独行的个性表露。学生的这些闪光点可能是成为参天大树的一粒种子,也可能是成就大海的一滴水。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和心态去浇灭这些希望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闪光点并用心呵护,让它健康成长。

再次,给予学生多些思考的时间。既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就需要时间。美国著名成功专家艾.浩恩说:“反应敏捷,出口成章是一种优秀的学习素质;然而深思熟虑,谨小慎微也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此时教师不妨按照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的教学细节说:“你不忙举手,想好了再回答!”“别着急,老师等着你们慢慢想!”“静下心来,你很快发现自己刚才想法中的不足。”……只要我们在提问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帮助学生祛除浮燥,我们的学生一定可以收获更多。

二、语文教育过程应围绕学生进行活动

语文教育应围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首先是改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师主宰课堂的状况。

按照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样,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能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其次,语文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果教育的结论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学生就难以真正地理解和巩固。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现成的结论,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能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育排除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育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于是便有了高分底能的“好学生”。这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其三,语文教育要及时纠正学生不假思索的答案。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的一个提问刚落音,学生就异口同声地说出答案。看起来学生似乎已经对这个问题已经弄懂,但这是学生不经过思考而说出的结果,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不经思考碰撞就产生出的答案,就像离开枝头之花,没有生命;几分钟就会枯萎,更不会出硕果。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小桔灯》一文中,教师问:“文中表现了小姑娘怎样的精神?”学生都答:“表现了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从异口同声的回答声中,这位教师感到惊讶而不是欣慰。他不知道学生是怎么得出这个答案的。于是就问缘由,原来学生是从课后的练习提示中找到的答案。显然,学生没有经过思索就得出的结果。这位老师就因势利导学生去仔细阅读文章,从小女孩黑夜买药、请医生、送“我”下山一连串的语言、行动中帮助学生理解小女孩的精神内涵。及时发现并纠正引导学生不经思考就得出的结果,这是语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时常引起重视的问题。从这些细微的教育细节中,我们的学生不但体会到思考后得到收获的快乐,而且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升华。

语文教育理念篇5

1.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对语言功能和使用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映射,若脱离文化去理解某种语言,既不现实也不合理。目前文化发展日趋多元化,语言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交流媒介,如果教师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知识、文化背景,在交流中很可能会产生语言分歧,影响正常的人际交流。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要加强跨文化理念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化,在掌握语言表达形式的同时,根据不同的话题、语境、文化恰当地运用语言。基于跨文化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有效实现了跨文化交流,更加注重语言的内部结构和表达形式,将英语学习立足于文化教学之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2.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人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社会中承担不同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科技日益发达,社会结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与社会的联系和交往日趋频繁。在社会经济、网络技术、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社交对象和方式更加多元化、多样性。基于跨文化理念的初中英语教育,加强学生跨国界、跨文化交流,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其认识到不同文化、不同群体对文化交流的需求。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积极发挥学生才智和潜能,充分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追求平等、尊重差异,增强学生知识能力和交流技能,进而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3.实现文化融合,发展本土文化

语言是交际工具,人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因而交际能力成为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了解所学文化背景,根据话题、情境、文化背景恰当地表达语言。这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了解语言材料的文化背景及内涵,感受中外文化差异,加强多元文化学习。此外,基于跨文化理念的英语教育,有利于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肯定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在跨文化交流中求同存异,保持自身特色,突出良好文化素养和独特文化人格。

4.满足国际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融合外国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正确认识我国英语教学的不足和问题,实现本土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接轨。将我国教育经验与国际教育经验相融合,不断探索适合我国英语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全球化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社会对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国际型人才供不应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跨文化理念的应用。随着各国、各地区合作的发展和深化,跨文化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跨文化教育意识淡薄,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

尽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有所提高,但跨文化视野明显不足。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语言知识教学,强调英语语法、句式等知识,忽视了语言的文化元素。随着交际教学法的运用,教师对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有所考虑,注意到跨文化理念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将语言文化导入其中,作为跨文化教育的重点。教师对英语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认识不足,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母语意识的培养,忽视了对母语文化的介绍和传播。即使英语教育早已纳入我国学校教育中,但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普遍较为淡薄,不具有跨文化知识,难以准确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内涵。

2.教学内容不明确,教学方法简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经常把文化教学目标和文化教学成果混为一谈。没有针对跨文化教育的专业书籍,相关资料缺乏系统性,大多以介绍英语文化背景为主,对于跨文化知识介绍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文化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没有充足的教学参考资料,很容易出现教学内容把握不明的现象。教学中没有合适的跨文化教育方法,或教学方法过于简单陈旧,教学中不以学生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过分追求教学效率,忽略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的重要性,导致教学方法简单、实效性差。

3.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中学英语教学偏离了语言文化环境,加之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不能认真对待外来文化。我国以汉语教学为主,对欧洲体系的语言学习较少,不同语言其传统文化、语言特征也不同。从目前的英语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除了考试成绩没有其他可以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进而导致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我国国情和社会结构对传统文化影响深刻,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不正确,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教学中教师一味灌输知识,英语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就教育条件来看,教学经费与教育发展需求矛盾突出,教师数量短缺,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教师没法顾及到每个学生,进而出现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状况。

三、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跨文化教育意识

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尤其是听说能力,保证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英语有效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增强自身文化素养,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主,加强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兴趣,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形成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兴趣,增加对英语课程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不断增强跨文化教育意识,认真学习跨文化理念,将跨文化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了解,开拓文化视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及效率。

2.教师积极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跨文化心理

加强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了解,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对比,理性地对待文化差异。首先,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将学习活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情境、情景、情节反映文化差异,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借助生动具体、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其次,积极鼓励学生阅读英语书刊、杂志,拓宽了解语言文化差异的渠道。教学中教师根据跨文化理论和教学需要,把教学重点转向“学”,教师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还要对跨文化英语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合理选择英语教材,明确英语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程学习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直接反映,是教学活动方案的体现,是传输知识、价值观、教学意识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选择英语教材时要从社会需求和人才发展需要出发,协调好知识、学生、社会间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要保证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覆盖范围广。将教学内容设计与语言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把握语言规则,进而形成正确的跨文化意识。

四、结语

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近年来颇受教育界关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行跨文化教育,有利于英语教师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价值。教学中教师以身作则,不断增强跨文化理念,提高跨文化意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唐一鸣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语文教育理念篇6

“生本教育”理念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

“生本教育”不仅仅在方向上强调以学生为本,而且在整个体系上探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认为“教育的要义,最终不是着眼于自己如何聪明,而是着眼于教师的职业本质――让别人变得更为智慧。”进一步强调了教育职能和学生本体两者的高度统一。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语文教师作为传承文明、讲授知识、提高能力的教育主体,就更应该摆脱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的束缚,把“生本教育”理念纳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1.以先进理念重塑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师本”教育观念指导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一言堂”“灌输式”等落后的教学形式也充斥着整个课堂。由于课堂主体没有弄清楚,语文课堂也自然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带来的只是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等后果,也严重地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语文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开展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2.以人格魅力引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生本教育”认为,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有很大的学习潜能,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生本教育”的本质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作为教育价值的基本原则。语文教学要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

生本教育实施过程中的误区

“生本教育”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而且是一种可行的实践方式。由于提出“生本教育”的理念时间还不算长,人们对它的认识、熟悉和研究还需要一个过程,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从师本教育到生本教育,有许多新的问题还需要处理,而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激动人心的挑战。”以致有些语文教师在开展生本教育的过程中产生一些误区,及时走出这些误区,也是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关键所在。

1.生本教育并不等同于完全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生本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扮演着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角色。科学客观地评价一节语文课,不仅要看课堂气氛、学生的参与,而且还要看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可以说,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很重要,但这种作用也不是代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广大语文教师也注重突出生本教育的实施。但是实施过程中,要澄清一个基本的事实,生本教育并不是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而是在强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2.生本教育并不等同于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范围内。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开放的大语文的教育观,就是要求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构建开放而又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生活处处皆语文,学生最终要走上社会、走进生活,语文教学就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狭小范围内,而应该具有宽阔的视野,在社会实践中、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落实生本教育的选择

语文教育理念篇7

一、转变教学观念,满足发展需求

目前,初中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我们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传统的“师道尊严”和“死记硬背”,使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为了实现主体回归,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要自我警醒,努力挖掘学科亮点,增强学科底气和使命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把握住语文学科课程教学的特征,坚持“生本理念”,才能改变学生以往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充分地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处理好生本与师本的关系

生本和师本是教学上的两种不同理念,正确处理生本和师本的关系,是成功开展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

生本是从师本的对立面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生本教育体系把过去的教育基本上看成是师本的,在对比的基调上揭示生本教育的存在和意义,由此可见,是先有师本再有生本的,它们之间既是成矛盾的对立体,又有着很大的联系。生本教育强调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它所探讨的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的问题,初步的实践已经证明,生本教育是一种先进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具有强势的素质教育发展理念。而师本则追求的是一种为“教师好教”的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这一生命实体和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

三、改进教学方法,展现学生个性风采

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中,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真正主人。若想更好地遵循这一教学理念,关键在教师是否能还给学生一个生动的学习情境、活泼的课堂气氛,让课堂生活充满着民主、平等和愉悦,让个性在这里张扬,让激情在这里碰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在过去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即便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疑问,由于受老师、教材、课堂的束缚,也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改变思想,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为学生创设质疑情境,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

初中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其中涉及了很多人文知识,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铸造民族精神,在教授关于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内容时,我们可以结合一些时政热点,辅助教学,这样能更好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为学生认识、适应社会提供良好的课程环境。

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教学方法解决的是“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便是其中之一。通过设疑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我们要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大部分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当中,教师可将学生的各种解答方案让全班同学评议、争辩,最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和小结,这样便完全体现了“生本教学”理念。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采用的是老一套的“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从而丧失了对语文课的热情。因此,教师在语文课教学中首先要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维、情感、意志、情绪等熔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开发人的创造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压抑个性自由就是压抑创造欲望,埋没创造性人才。因此,如何营造自主、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在生本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语文教育理念篇8

郭思乐教授说:“对于学习,学生要有备而来。只有有备而来的学,才是生命的课堂、平等的课堂。没有先学,没有前置性学习,就不是生本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也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所以,生本理念的语文课堂要改变教师管、灌的方式,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实现前置性的预习指导,让学生以自学的方式对新知先学、先做、先练,不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帮助学生对新学内容有初步的感受与浅层理解,发现自己的疑惑之处,为课堂中的合作探究提供资源,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第一课《忆读书》时,我就贯彻生本教育理念进行语文改革教学,采取“预习导学案”引导学生先自主学习。我发现,耳目一新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具体的问题为学生品读课文提供了指引,开放式的自学方式让学生放开了自己的思维,使学生焕发出比听讲课堂更为高涨的热情。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大为提高,即使没有老师的指导,也能按照“文章背景、难解字词、分段分析”等基本思路进行新课分析、疑难总结,语文学习由“要我学”稳步向“我要学”转变。

二、交流展示,锻炼探究辨析能力

生本教育提倡“教师在课堂中应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杜郎口中学就是因为“充分让学生展示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而闻名全国。践行生本理念的语文教学,就需要我们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合作探究学习空间,以问题为“导火索”,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探究、多元展示、互相质疑,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最大限度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释放积极主动学习的激情,收获自主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忆读书》学习中,对于“理解主要观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特点,规划自己的读书计划”等学习重难点,我改变原来讲解灌输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与合作探究。虽然最终占用的时间超过了自己讲解的时间,但在相互的交流探究、思想的互动共享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解放、培养与锻炼,也在互动探究中涌现出许多没有预定的“答案”,让课堂学习出现新的亮点,学生学得快乐、学得充实,学得精彩!

三、多元评价,增强主动学习信心

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郭思乐教授指出:“评价不仅仅是考试,生本评价应是让学生用研究的态度对待考试,把考试作为对知识的再次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为了学生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高效,我们要实行“体现生本理念、以学生为本、为发展学生为目的”的多元一体的综合评价,保护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为了在语文课堂中落实生本教育理念,我摒弃了原来单纯的、以分评人的测验评价方式,完善成“自我评价+团队评价+检测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发现学生学习热情、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更为高涨,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亮点,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促进并提升了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总之,践行生本教育理念,提升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我们着眼长远,立足学生,解放思想,勇于实践,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做语文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协调化发展与提高,发展农村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语文教育理念篇9

二、教师要注重语言感悟,开启学生心灵

肯定和赏识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感悟能力是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综合体现。因此,充满人文气息的语文学科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把教材看做金科玉律,不应该停留在对教材本身所传达的文字信息上,而应该鼓励学生不要满足于已有的观点和结论,肯定和赏识学生的奇思妙想,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和探究,特别是鼓励学生发表浸润着自己生活体验的观点和看法。

语文学习的课堂尤其强调读书内化,注重语感培养和整体把握。而且由事明理生情,体悟到“信赖”的价值和力量,使语文课堂充满着智慧与灵性,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

三、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情感是生本教育的保证

学生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被激发的。努力营造良好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本的亲近感、认同感,更有利于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育理念篇10

    《弟子规》特别注重别尊卑、序长幼的伦常关系教育,劝孝、向善是其主旨,这与儒家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博爱众生,关怀苍生,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其他有益的学问。凡此种种,总是力图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语文教育人文性最重要的体现是从人类优秀的文化中吸收养分,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进而塑造其健全的人格。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如果脱离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忽视文化的渗透力,将塑造健全的人格用一种道德符号的形式强行灌输给学生,结果只会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在这方面,《弟子规》从编写体例到其包罗的内容,都给了人们有益的启示。如果教师在人文理念实现的过程中,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塑造健全人格与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与其他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与学生可知可感的现实世界结合起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那么人文理念的实现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也更便于具体的实施。

    二、人文素养的提高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弟子规》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教育要求具体、明确,不作空洞的说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实施。 

要把伦理道德教育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就必须把经书的精言微义化作通俗言辞,使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教育对象接受。《弟子规》对蒙童进行教育,具体到了人的音容笑貌、言辞、着装、饮食等细节。“谨”,要求人的行为上要谨慎,不可以放逸;“冠必正,纽必结”要求着装要整洁端庄;“步从容,立端正”,走路时要不急不慢,从容大方。短短千字,竟然能细化到这样的程度,令人惊叹。

    在当今的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脱离学生的常规生活,从文本中提炼出一些让学生感觉到高不可攀的理论,并通过理论来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情感、提高人生修养的目的。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往往收效甚微。所以,在当今的语文教育实践中,应该力求避免把思想德的养成、人生修养的提高、审美理想的培养等目标拔得过高,要充分与学生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生活相结合,以语文教材的内容为依托,具体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人生修养、为人处事等方面,注重点点滴滴的积累。急功近利、好高骛远都势必把人文理念的实现放置在一个让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即的境地,最终影响教育效果。

   三、反复“涵泳”,建构人文理念

    伦理道德教育必须先入为主,使学生从小接受正确的伦理思想,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先入为主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异端思想的侵入,自觉抵制周围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学生可塑性强,“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使“先入为主”成为习惯,逐渐实现道德养成。

语文教育理念篇11

2.1参悟社会美。

自然美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是天然的赏赐,而社会美却是后天形成的,人为塑造出来的,但是它有可能是实际存在的形式,也可能是一种精神状态,所以,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中心思想,都会激起对美的向往,因为这种感情是高尚的,是令人尊敬的。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引导学生探索社会美。例如教师在讲授鲁迅的《拿来主义》时,引导学生探索里面的人格之美;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引导学生探索里面的亲情之美;通过这样的文章,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社会上的真善美,通过对这些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让学生追求真美,摒弃真恶,让学生明白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

2.2教学情境的合理设置。

高中生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的情景教学更要尽量贴合实际,通过课堂内容延伸到生活实际,只有这样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相统一,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品格,使语文教学更加轻松、高效。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搜集整理荷塘的图片及月下荷塘的视频等,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演示,再配上溪水流动的清澈声音,时而插入几声蛙叫,让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中意境,从而爱上这种荷塘月色的美景。这样的情景设置,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让学生更深刻了解到作者当时的心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心情,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正确看待事物。所以,语文教学的课堂情景设置在语文人文教育中是起到好的作用的,让学生真正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才能更好地成长,真正提高精神文化素养。

2.3营造有趣的课外活动氛围,彰显人文之涵。

实践出真知往往是不变的真理,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就要让学生栖身于社会,了解社会。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十分必要,在这样的课程活动中,教师应该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尽情展现自我,并通过这样的活动,了解学生的不足,发现学生的优点,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人文素养的平台。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还要适当开展一些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搜集整理知识,提高知识储备能力,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人文性其实才是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理念的灵魂,事实上,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这门学科对于审美更加重视,人文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而且能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爱好和优美的情操。通过一系列古文欣赏,让学生能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这个年代是公平竞争的年代,不论是否出身名门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展现自己,所以,在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中,让学生能够心系国家、家庭,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确立宏观目标。

语文教育理念篇12

1.对“教育生态”的理性认识

“教育生态”源自自然生态,又超越自然生态,立足于“生命观”,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持续发展、全面发展,旨在探索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存在和持续发展的方法体系,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对教育生态的研究与实践是遵循教育规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当然,教育生态本质和方向的确立为各学科教学提供了指向标,并推动其健康、持续发展。

2.教育生态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1)激发兴趣,夯实语文教学的着力点。人的发展,一方面靠学校的教育,另一方面靠自身的努力,这也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主要方向。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发展的本源所在。笔者从自身的经历中得到启发,认为语文兴趣是从阅读开始的,这就是语文的本质所在;将其与听、说、写进行有机联系,把这四维视为语文教育的四根支柱。兴趣引发下的听、说、读、写全方位培养,正是建构语文生态的重要基石,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着力点。

(2)发现价值,促使学生找到学习的意义。笔者曾调研了所教的部分高中生喜欢语文的理由,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难看出,不管是在校学生,还是已步入社会的人,都是因为喜欢,才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东西,才在教育中获得感悟,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一种良好的教育生态。

(3)突出尊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了让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语文,笔者始终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的语文教学自然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更能进行灵魂的碰撞,打造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彩。与此同时,语文强大的精神魅力充分体现了出来,从文字到思想,从对话到写作,都充满着人文情怀,因而显得丰富多彩,富有生机。从教育生态来看,这就是平等师生关系的体现。以学生需求为首,就避免了教师过分扮演权威角色的不足,也能更好地提醒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自立、自动的精神,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保持高度的统一。

(4)体现生态,焕发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 。生态的课堂,应该是师生智慧、情感和能力的投入,更是师生、文本的多方位多层次的融合。具体来说,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师生真诚沟通与交流,从而营造民主、自然、情感、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珍惜生命的本真和具有追求真善美的情怀。生态的课堂更应该是灵动的课堂,不管是知识的掌握探索,还是人格的培养形成,都应在课堂中潜移默化、悄然形成。再回头审视新课改三维目标,我们就会发现生态课堂应该是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高度融合,唯有如此,才是教育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减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一次作文课上,笔者巧妙安排学生背诗、点评、写文,巧妙地融入了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也让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这应该就是坚守灵魂的生态课堂。

(5)活用文本,丰富语文教学的生态圈。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有语文的地方就有生活。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奠定了它在教育生态中的重要地位。如何才能更好地丰富语文教学的生态圈?仅仅靠语文课本和语文课堂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应紧紧围绕知识、能力、情感价值、方法、创新五个层面活用文本资源。优美的句子、精彩的文段、深入解读、方法的指导都是开发语文资源的重要方式。这样一来,就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多项能力,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而这一切又与课堂教学一道构成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生态圈,从而以优质文本为依托,吸纳思想文化精髓,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生态理想。

语文教育理念篇1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