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一体化实用13篇

经济发展一体化
经济发展一体化篇1

2.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加强和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中国有句老话叫远亲不如近邻。所以中国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而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则给我们提供了和周边国家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最有效最积极的途径。

3.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加强中国自身经济政策调整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地区行政区划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各省市之间的行政计划已经构成了对生产要素自由组合的严重障碍。在欧盟国家通过50年的谈判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鸿沟,统一了货币、贸易、财政政策。今天在中国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当中,我们更应统一对中央政策的贯彻实施,反对各行其是、条块分割及地方保护等,从而在中央政策的统一指挥下建立统一的大市场。

2004年中国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正式实施;中国与东盟实施了自由贸易区的早期收获,为启动自贸区的谈判、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上海合作组织建设进入了全面务实合作的阶段,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全面启动,中国还相继宣布了中国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等一系列区域性的合作计划。主席在去年访问拉美时,还正式启动了中国和智利的自贸区谈判。而且在主席访问澳大利亚,访问新西兰的时候,还和这两个国家签订了经济贸易合作的框架协议,都是向着自由贸易区的方向来积极地加以推进。近几年中国同海湾合作委员会、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中非论坛合作方面的谈判与合作都获得了积极的推进,中国积极务实成为双边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积极参与者,中国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贸易和议定书,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多边贸易议定书,同80多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与世界各国的双边经贸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每年我们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举行了无数次双边会议,像与美国就召开了第十五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与欧盟扩大补偿谈判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与日本、俄罗斯、拉美、大洋洲和非洲国家的经贸联系亦日趋密切。

二、中国沿海三大区域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原有的“行政区经济”,由于条块分割,无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已不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于是,我国出现了跨行政区不同形式的经济联合,如经济技术协作区、经济协作区等。这些经济联合体,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初级形式,并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联合,虽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也不能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目的,但毕竟在推进中。随着中国加入WTO扫除了我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制度障碍,加速了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进程。我国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体城市或行政区经济自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受到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强力冲击。经济发展空间的区域组合既是我国经济加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变革的内在要求。目前,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旋律的趋势日益强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三大城市群三足鼎立态势渐趋明朗。

2007年,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GDP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5%,同比增长14.7%。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同比分别增长14.8%、15.7%和13.6%。

三大经济圈人均GDP依序分别为52519.3元、54919.8元和33576.9元。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分别为4246.8、4652.7和1304.4万元/平方公里,其中珠三角单位国土面积产出是长三角和京津冀的1.1和3.6倍。(数据来源:三大经济圈有关省市发改委地区司规划处整理提供)

1.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现在已经发展到“泛珠江三角洲”,一场前所未有的区域经济跨地区大整合正在粤港澳、闽、赣、湘、桂、琼、云、贵、川及更广泛地区展开,甚至连鄂、豫、陕、甘、宁都参与了进来随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在香港正式签订,对香港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同时也推进“泛珠三角”的经济合作。我们有信心经过10年到20年的时间,把“泛珠三角”建设成为世界上最繁荣和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

早先,广东省政府就决定拿内部离心力最大的佛山市开刀,撤销佛山市代管的南海、顺德、三水、高明四个县级市的建制,将它们同时并入佛山,成为佛山的四个区。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提出,经过这么一整合,佛山市要成为广东省的第三大城市,这个第三大城市不是过去那种松散集合的地级市概念,而应该是有机整合的现代大都市。为此,新的佛山市从大佛山出发,对自己的城市建设、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重新作了规划,明确提出了“倚重广州融入珠三角”的大方向,具体地说,必须冲破“以己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确立起大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的思路,把自己放在珠三角经济圈和广佛都市圈的背景下,立足于广佛都市圈,与中心城市广州的发展格局接轨,主动接受广州辐射,分流广州城市功能,构建核心城市边缘聚合功能。在此基础上,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实力优势和所有特有的区域优势,突出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增强向珠三角边缘区域及广东周边地区辐射。

接着,广东的惠州市、汕头市也在省政府的安排下相继进行了类似的整合。此次行政区划大调整,是新中国49年以来广东在行政区划调整中力度最大的一次。体现了广东省打造珠三角都市圈的信心和力度。“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行政区划的调整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副处长陈杰认为,“在广东,这样大力度的调整不会只此一次”。

2.长江三角洲

长三角区域经常召开15个城市的市长联席会议和沪、苏、浙三省市的常务副省长会议,正在形成一个区域内多方沟通共同发展的渠道与机制,正着手从交通、市场、信息、金融、人才等方面开展全面的合作,以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以上海为龙头,世界博览会为吸引力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经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长三角的浙江方面措施不少,杭州已经把其属下的海宁、萧山进行了整合,从而把杭州从“西湖时代”推向沿海沿江的“钱塘江时代”。

江苏省也早就提出了加快建设“三圈四市”的城市发展战略。“三圈”是指建设以南京、徐州、苏锡常为核心的三个都市圈;“四市”是指努力把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建成特大型城市。同时从本世纪起,对部分省辖市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把同城而治的市(县)并入城市。苏南地区就有吴县并入苏州、锡山并入无锡、武进并入常州。从形势的发展看,苏南的城市群走向合纵连横的整合已成大势。

从大的方向上,长三角沪苏浙三地已经达成了相对一致,今后,三地的发展会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次中心,城市之间会形成合理的分工和协调,共同把长三角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经济圈。

3.环渤海经济圈

由京津领衔的的环渤海经济区早在1986年就提出来了,真正拉开架势是近两年的事。虽然环渤海经济圈尽管还远没有实现经济一体化,但是它的国际影响已经很大。由于环渤海它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欧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之一,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重心不断向亚太转移的趋势下,它巨大的潜力开始凸显,吸引了国际上众多的目光,它正在逐步变成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

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全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亿人。环渤海地区共有城市157个,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有13个。

国家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发开放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区域规划。其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为环渤海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环渤海地区与全国其他经济区相比,具有五大比较优势:

一是地理区位十分优越。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南,它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二是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耕地面积达2656.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之多,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

三是海陆空交通发达便捷。环渤海地区拥有40多个港口,构成了中国最为密集的港口群;环渤海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海运、铁路、公路、航空、通讯网络的枢纽地带,交通、通讯联片成网,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

四是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雄厚。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环渤海地区科技力量最强大,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科技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必将对国际资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五是形成了一个实力较强的骨干城市群。环渤海地区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以沈阳、太原、石家庄、济南、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构成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和外项型、多功能的密集的城市群落。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特色经济区域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环渤海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环渤海五省(区)二市国民经济连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二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三是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环渤海地区如今已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被经济学家誉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

在中国还有许多形态的区域经济,象沿铁路干线、沿国家公路线、大运河流域、少数名族区域、多省市交界区域等等。虽然它们的规模不及沿海三大经济区域,但经济一体化理论指引着我们,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有着不少规律等待我们去认识。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参考文献:

[1]中国发展观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8,(9).

[2]城市营销100.海天出版社,2003.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相对于行政区域区隔化而提出来的,它在国际间、国内各城市间都得以广泛运用,加以剖析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经济发展一体化篇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各国除加入多边贸易体制之外的又一选择。时下,国际间、区域间频繁交往,其合作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组织也越来越发展。目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范围越来越扩大,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体化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欧洲空间局便是欧洲各国航天的一个协作体,协作的是技术经济。近十年,国际区域经济组织发展很快,世界贸易组织(wto)1995年成立时,除日本、香港以外,几乎所有wto成员均是一个或多个区域经济组织的成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有利于消除民族间、国家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有利于劳动和资本的节约,有利于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扩大区域经济市场的目的,促进各成员国间的经济增长。

一、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

中国是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同时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我国对参予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一直持积极态度。

1.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加强和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中国有句老话叫远亲不如近邻。所以中国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而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则给我们提供了和周边国家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最有效最积极的途径。

2.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改善周边的整体国家关系

法国、英国和德国在上个世纪打了两次世界大战,但通过近五十年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法国、英国和德国已经成为最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德国和法国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了却了历史恩怨,促进了经济关系发展,同理,中国和日本、日本和韩国也正在这样做。

3.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加强中国自身经济政策调整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地区行政区划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各省市之间的行政计划已经构成了对生产要素自由组合的严重障碍。在欧盟国家通过50年的谈判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鸿沟,统一了货币、贸易、财政政策。今天在中国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当中,我们更应统一对中央政策的贯彻实施,反对各行其是、条块分割及地方保护等,从而在中央政策的统一指挥下建立统一的大市场。

2004年中国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正式实施;中国与东盟实施了自由贸易区的早期收获,为启动自贸区的谈判、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上海合作组织建设进入了全面务实合作的阶段,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全面启动,中国还相继宣布了中国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等一系列区域性的合作计划。主席在去年访问拉美时,还正式启动了中国和智利的自贸区谈判。而且在主席访问澳大利亚,访问新西兰的时候,还和这两个国家签订了经济贸易合作的框架协议,都是向着自由贸易区的方向来积极地加以推进。近几年中国同海湾合作委员会、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中非论坛合作方面的谈判与合作都获得了积极的推进,中国积极务实成为双边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积极参与者,中国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贸易和议定书,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多边贸易议定书,同80多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与世界各国的双边经贸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每年我们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举行了无数次双边会议,像与美国就召开了第十五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与欧盟扩大补偿谈判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与日本、俄罗斯、拉美、大洋洲和非洲国家的经贸联系亦日趋密切。

二、中国沿海三大区域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原有的“行政区经济”,由于条块分割,无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已不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于是,我国出现了跨行政区不同形式的经济联合,如经济技术协作区、经济协作区等。这些经济联合体,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初级形式,并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联合,虽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也不能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目的,但毕竟在推进中。随着中国加入wto扫除了我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制度障碍,加速了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进程。我国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体城市或行政区经济自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受到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强力冲击。经济发展空间的区域组合既是我国经济加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变革的内在要求。目前,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旋律的趋势日益强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三大城市群三足鼎立态势渐趋明朗。

2007年,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gdp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5%,同比增长14.7%。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同比分别增长14.8%、15.7%和13.6%。

三大经济圈人均gdp依序分别为52519.3元、54919.8元和33576.9元。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分别为4246.8、4652.7和1304.4万元/平方公里,其中珠三角单位国土面积产出是长三角和京津冀的1.1和3.6倍。(数据来源:三大经济圈有关省市发改委 地区司规划处整理提供)

1.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现在已经发展到“泛珠江三角洲”,一场前所未有的区域经济跨地区大整合正在粤港澳、闽、赣、湘、桂、琼、云、贵、川及更广泛地区展开,甚至连鄂、豫、陕、甘、宁都参与了进来随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在香港正式签订,对香港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同时也推进“泛珠三角”的经济合作。我们有信心经过10年到20年的时间,把“泛珠三角”建设成为世界上最繁荣和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

早先,广东省政府就决定拿内部离心力最大的佛山市开刀,撤销佛山市代管的南海、顺德、三水、高明四个县级市的建制,将它们同时并入佛山,成为佛山的四个区。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提出,经过这么一整合,佛山市要成为广东省的第三大城市,这个第三大城市不是过去那种松散集合的地级市概念,而应该是有机整合的现代大都市。为此,新的佛山市从大佛山出发,对自己的城市建设、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重新作了规划,明确提出了“倚重广州融入珠三角”的大方向,具体地说,必须冲破“以己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确立起大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的思路,把自己放在珠三角经济圈和广佛都市圈的背景下,立足于广佛都市圈,与中心城市广州的发展格局接轨,主动接受广州辐射,分流广州城市功能,构建核心城市边缘聚合功能。在此基础上,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实力优势和所有特有的区域优势,突出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增强向珠三角边缘区域及广东周边地区辐射。

接着,广东的惠州市、汕头市也在省政府的安排下相继进行了类似的整合。此次行政区划大调整,是新中国49年以来广东在行政区划调整中力度最大的一次。体现了广东省打造珠三角都市圈的信心和力度。“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行政区划的调整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副处长陈杰认为,“在广东,这样大力度的调整不会只此一次”。

2.长江三角洲

长三角区域经常召开15个城市的市长联席会议和沪、苏、浙三省市的常务副省长会议,正在形成一个区域内多方沟通共同发展的渠道与机制,正着手从交通、市场、信息、金融、人才等方面开展全面的合作,以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以上海为龙头,世界博览会为吸引力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经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长三角的浙江方面措施不少,杭州已经把其属下的海宁、萧山进行了整合,从而把杭州从“西湖时代”推向沿海沿江的“钱塘江时代”。

江苏省也早就提出了加快建设“三圈四市”的城市发展战略。“三圈”是指建设以南京、徐州、苏锡常为核心的三个都市圈;“四市”是指努力把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建成特大型城市。同时从本世纪起,对部分省辖市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把同城而治的市(县)并入城市。苏南地区就有吴县并入苏州、锡山并入无锡、武进并入常州。从形势的发展看,苏南的城市群走向合纵连横的整合已成大势。

从大的方向上,长三角沪苏浙三地已经达成了相对一致,今后,三地的发展会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次中心,城市之间会形成合理的分工和协调,共同把长三角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经济圈。

3.环渤海经济圈

由京津领衔的的环渤海经济区早在1986年就提出来了,真正拉开架势是近两年的事。虽然环渤海经济圈尽管还远没有实现经济一体化,但是它的国际影响已经很大。由于环渤海它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欧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之一,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重心不断向亚太转移的趋势下,它巨大的潜力开始凸显,吸引了国际上众多的目光,它正在逐步变成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

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全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亿人。环渤海地区共有城市 157个,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有13个。

国家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发开放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区域规划。其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为环渤海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环渤海地区与全国其他经济区相比,具有五大比较优势:

一是地理区位十分优越。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南,它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二是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耕地面积达2656.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之多,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

三是海陆空交通发达便捷。环渤海地区拥有40多个港口,构成了中国最为密集的港口群;环渤海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海运、铁路、公路、航空、通讯网络的枢纽地带,交通、通讯联片成网,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

四是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雄厚。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环渤海地区科技力量最强大,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科技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必将对国际资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五是形成了一个实力较强的骨干城市群。环渤海地区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以沈阳、太原、石家庄、济南、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构成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和外项型、多功能的密集的城市群落。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特色经济区域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环渤海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环渤海五省(区)二市国民经济连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二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三是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环渤海地区如今已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被经济学家誉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

在中国还有许多形态的区域经济,象沿铁路干线、沿国家公路线、大运河流域、少数名族区域、多省市交界区域等等。虽然它们的规模不及沿海三大经济区域,但经济一体化理论指引着我们,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有着不少规律等待我们去认识。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经济发展一体化篇3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催生了国际经济立法的需求,国际经济立法反过来助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一个联系紧密的国际经济关系网络正在形成,有利于世界贸易繁荣和交流。但是国际经济立法的过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更好的推进国际经济立法的一体化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国际经济立法一体化的趋势

(一)国际经济立法的整合

以往的国际经济联系往往是双边的,两国之间订立贸易协定。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多边贸易协定出现,构成了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框架。在一体化的推动下,国际经济立法开始出现了内部整合的倾向。比如世贸组织已经开始把所有与贸易相关的国际协议统筹到世贸组织的管理之下。电子商务、技术转让等等问题未来都将囊括在世贸组织的秩序之下。发达国家接着国际经济立法的整合试图在各个方面发挥影响力,赢得贸易中的优势。

(二)国际经济立法的联系

在现代社会,各种民间国际组织在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比如国际劳工组织认为经济自由化另工人承担了损失,所以要求世贸组织把工人权益加入到考虑之内。国家环保组织认为鼓励贸易和出口会过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认为贸易协定中应当有体现环保精神的条款。当代经济立法已经不可避免的收到各种势力的干预,为了更好的容纳各方意见,国际经济立法已经开始进行外部连结,各种各样的组织基于各自的目的参与到了国际经济立法的体系之中。

三、国际经济立法一体化的方法

(一)国际经济立法一体化的立法途径

各国在积极推进国际经济立法一体化的过程中,为了建立完善的国际经济体制,往往倾向于开启大规模谈判,然后达成一揽子协议。如果国际经济体制的制定在多个方面涉及到多方利益,那么就可以让部分国家为了达成更大的利益而在某个问题上妥协。所以大规模的多边谈判有助于达成实质性的进展。有的国家在某项利益受损之后转而在另外一项协议中达成报复的目的,不同的协定和议题之间互相牵扯、互相制衡。这种方法让任何一方都能够在经济法的立法中找到平衡。

(二)国际经济立法一体化的司法途径

如果无法以立法的形式来确定国际经济贸易规则,那么国际组织会倾向于重新解释已有的规则和条款来延伸自己的管辖权,扩大司法管辖范围。比如在世贸组织裁定的许多纠纷中,如何解释世贸组织的条款,是否应该把某一项内容纳入到这一条款的管辖中来是双方纠缠的核心问题。除此之外,世贸组织还广泛的御用非违约之诉来对经贸关系的管辖权提供司法解释。《关贸总协定》规定,无论缔约一方进行的措施是否与本协定冲突,只要造成另一缔约方在关贸总协定中规定的利益受到了损害,那么另一缔约方就可以诉诸争端解决机制。

(三)国际经济立法一体化的行政途径

国际经济关系往往也与政治条款分不开,许多经济条款都是以政治筹码来作为成本的。国际货币紧急组织在于借款国进行贷款条件谈判中可以增加非经济条款,借以要求借款国政府在行政方面履行承诺。这种方式事实上介入了借款国的国内行政体制。发达国家借用这种方式强行按照自愿的意愿改造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试图依靠经济一体化推销各种政治观念。这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引起警惕的。

四、国际经济立法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一)相同地位经济法之间的规则冲突

不同的国际经济组织成立的时间不同、目的不同、体系架构不同,难免会出现一些规则上的矛盾和冲突。如果一个缔约方同时加入了两个同样强势的国际经济组织,签署了两份经济协定,那么就有可能在某项事物上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也就是说,履行对这个组织的承诺,却违反了另一组织的规定。遵守另一组织的规定,就无法履行对这个组织的承诺。比如在阿根提纺织品统计税案中,阿根廷为了履行对国际货币经济组织的承诺,不得不违反了《关贸总协定》。

(二)强势规则与弱势规则之间的冲突

尽管国际组织之间没有等级之分,但是其权威性和优先级却是有区别的。当更为强势的规则与比较弱势的规则相抵触的时候,弱势规则有可能直接被强势规则吸收。比如世贸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规定,该协议不得油酸《巴黎公约》、《罗马条约》、《华盛顿条约》等规则,也就是说,这一协议的优先级低于以上几个条约。一旦冲突发生,以高优先级的国际协定为准。

五、结论

综上所述,经济一体化对当代国际经济法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从不同的方面推动了国际经济立法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刘志云.论全球化时代国际经济法的公平价值取向――兼论发展中国家及我国的角色定位与战略选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05:86-98.

经济发展一体化篇4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定义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贸易开始全面发展,全球贸易经济和金融投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相互依赖性也逐步提高,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合作的次数也逐步增多,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中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由多个国家及地区经济团体为主体,在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制定有利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贸易协议,加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从而加强其贸易沟通与合作,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体世界性的贸易进步,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新的世界性贸易组织,更是一个完善的经济体系。虽然目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仍就有其弊端所在,引起了社会各界学者们的广泛争议,特别是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更多的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从而提高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并没有真正的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一问题也是经济全球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所谓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由同一地理区域的国家由中央政府出面签署一份平等的自由贸易协议,实现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从而加强对内之间的贸易合作和沟通,增强合作国家间的贸易竞争力,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所有缔结国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组织。如国际间区域经济一体化较为著名的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等,对国际贸易中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

当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来看,虽然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客观冲突,但从大的方向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向全球化的阶梯或发展阶段,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系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不仅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并且也是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为全球经济发展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而实现全球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同样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各个国家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为激烈,为了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必须要实施经济一体化的措施,加强与区域经济合作,吸引跨国投资能力,从而保持区域内的经济实力得以提高,提高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力。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1.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走向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会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单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相对是较弱的,面对激烈的国际贸易市场环境,必然会对单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带来阻碍,影响着单一国家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为此,要加强区域合作和多边合作,凝聚更多的经济竞争力,通过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强产品竞争力。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都是加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从而利用国际分工,为本国的发展谋得了更大的利益,诸如这类的区域经济组织在未来发展中还会增多,经过区域各个合作国之间的联系,加速资本的互相渗透,必然会带动合作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2.经济全球化加强,使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多样性

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单一国家与临近一个国家或者是多个国家进行合作,利用彼此之间的经济优势,加强经济联系和沟通,弥补其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使合作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效率提高。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跨地区和重叠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和加速向外扩展,这种多样性的合作方式更好的突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限制,也更加提高了经济发展中所需的互补性,带动利益相同的国家合作,实现资本、技术、人才的资源互补,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的新的发展,更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还能有效的防止地区性经济危机演变为全球经济动荡,跨地区和重叠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抵抗经济危机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3.两者的发展对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力加大

二战使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创伤,经济发展中形成了美国垄断扩张的格局,美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唯一超级大国。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欧很多国家为了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利益,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形成了欧共体经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经济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美国为了抵抗欧共体的经济竞争,连同临近的加拿大、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并由此开创了打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组建区域经济组织的先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使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产生更多新的经济格局,最终形成竞争与合作的新格局。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分析,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世界经济仍将继续向全球化、区域化方向发展,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增多,使世界各国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经济,大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并向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了各国经济发展的联盟,同时还改变了政治经济的格局变化,其发展的趋势正是向经济彻底全球化进程过渡。现今是全球化与区域化两相交织的发展时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更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章丽娥: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1;(15):12-13.

[2]陈森浩: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02):23-24.

[3]耿国祥 王 娜: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J];法制与社会;2011;(25):19-20.

经济发展一体化篇5

[关键词]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f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29-02

独立国家联合体(снг)成立于1991年12月8日,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独立国家协调组织。独联体成立20余年来,形式意义大于实际内容,签署文件上千,但真正落实者寥寥,组织发展举步维艰。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为地区发展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多层次、多水平、多速度的一体化局面。

 

1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回顾

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首先是以关税同盟为突破口的。1995年俄白哈签署关于成立关税同盟的协议。2000年在普京总统的提议下,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成立欧亚经济共同体。2007年10月俄白哈宣布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建立三国关税同盟,签署关于建立统一海关空间的协议。2009年关税同盟正式成立,2010年,关税同盟开始运转,标志着以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地区重新一体化的进程出现关键性的转折。2010年7月关税同盟海关法典在俄、哈、白三国正式陆续生效。2011年7月,在三国间建立统一海关空间,完全取消海关关境。2011年11月,俄、白、哈三国领导人签署欧亚经济一体化宣言,指出2012年1月1日启动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统一经济空间,并最终在2015年建立欧亚经济联盟。2011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加入关税同盟,2012年1月1日取消成员国间所有贸易、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壁垒,统一经济空间在俄、白、哈开始启动。自2012年2月1日起,由欧亚经济委员会取代关税同盟委员会成为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空间的管理机构。

 

从上述时间表可以看出,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由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次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并被媒体认为是独联体地区最为顺利的一体化计划。首先,该计划采取灵活务实的一体化模式,以建立统一海关空间为突破口,逐步发展到其他经济、人文、政治、军事领域。从关税同盟到欧亚经济联盟,就连普京提出的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欧亚联盟也是着重在经济上做文章,让独联体国家从政治高层、商业人事到普通老百姓都能切切实实体会到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其次,放弃了求全的一体化模式,先同与俄关系最为密切、经济发展程度最为接近的白联合,深化发展经济一体化,待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再视情况发展其他独联体国家。正是摆脱了过去独联体僵化空洞的发展模式,关税同盟等次地区经济一体化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但即便是进展最为顺利的独联体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也同样受到独联体地区一体化进程影响因素的制约,组织的发展及深化面临诸多挑战。

2影响独联体框架内次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独联体框架内次地区经济一体化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从独联体内部来看,一方面,由于独联体地区对俄罗斯的重要地缘政治意义,俄罗斯高层顺应民心加快一体化进程。俄罗斯大部分居民支持独联体一体化达到新的水平。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2011年1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8%的人积极看待在后苏联空间成立联合体的问题。更有调查显示,目前有56%的居民赞成保留苏联,只有22%反对。[1]另一方面,独联体其他国家担心与俄罗斯的一体化终将使其丧失主权。与欧盟内英、法、德、意四大经济体起主要作用不同,俄罗斯在独联体可谓独占鳌头,是该地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后苏联空间的3/4,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俄罗斯的强大让周边相对弱小的近邻国家产生了“不安全感”。俄罗斯力邀基辅加入关税同盟,许诺将以俄国内能源价格供应乌克兰,面对如此大的诱惑,乌克兰仍坚持以“3+1”的模式与关税同盟合作。此前亚努科维奇曾表示基辅是否加入关税同盟取决于俄罗斯入世后该组织的工作成果及是否符合乌克兰的利益。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充分证明了乌克兰目前并不愿意加入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组织。2011年12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维奇表示乌将不会加入关税同盟和其他国际组织,因为不排除他们超出经济范畴而成为具有政治色彩组织的可能性。[2]哈萨克斯坦国内对成立欧亚经济联盟同样存在反对声音,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坦言,批评者认为成立该超国家组织将使哈丧失部分主权。

 

从独联体外部环境来看,后苏联空间是当代世界地缘政治中心之一,各世界大国和及其区域组织都力求增加对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欧盟、美国、中国以及独联体南部的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都纷纷加强了与独联体各国多领域的合作。欧盟十分重视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特别是欧洲部分邻国的关系,倡导启动了文中提及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9·11”之后,美国以阿富汗战争为契机加强了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在颜色革命、能源投资等影响独联体国家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美国人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另外,谋求穆斯林世界领导地位的伊朗、实力日益增强的北约成员国土耳其、财力雄厚的沙特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也同中亚国家展开了一系列能源等领域的经济、文化合作,均想成为该地区发挥主导作用的政治力量之一。各方势力在后苏联空间的角逐及独联体国家外交多元化增加了独联体地区一体化的不确定性。2011年10月摩尔多瓦最大议会政党表示赞同摩加入关税同盟。随后欧盟立即表态称一旦摩尔多瓦加入关税同盟,将取消所有对摩贸易优惠制度。相信摩政府在权衡之后会打消加入这一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念头。

(2)独联体内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着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经济一体化程度主要取决于俄罗斯的经济实力。 俄罗斯20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5900美元,分别约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7.2和7.3倍[3]。由于独联体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大多数国家面临经济转型的巨大压力,对于完全开放市场、取消关税和配额限制仍需一个过渡期。俄罗斯在普京执政以来,一直奉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务实外交,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是否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是俄推动独联体一体化关键因素。近年来俄大幅提高对乌克兰、白俄等国的天然气供应价格,俄白双方经贸纠纷不断,甚至多次出现冲突与对抗。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独联体框架内的经济一体化发展。

 

(3)鉴于独联体地区对俄罗斯的重大地缘政治意义,俄不惜运用

经济杠杆拉拢独联体国家,推动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包括以优惠价格和优惠付款方式提供能源供应,为独联体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提供便利等。这当然加大了俄罗斯的经济负担。因此不难看出,俄罗斯能否在该地区起到真正的领导作用关键看自身经济是否能够率先复兴,足够吸引其他独联体国家,在现代化建设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4)全球性经济危机及其后果和成员国经济实力的日渐恢复是当前影响独联体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是区域一体化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体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因素是独联体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双刃剑,一方面由于独联体内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制约着一体化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又使区域合作组织的成员国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2009年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使独联体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整体下降7%[4]。2009年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使独联体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整体下降7%[4],独联体内部的外贸总额由2008年的2.46亿美元减少到2009年的1.58亿美元,下降了35.8%。[5]俄罗斯第一副总理、独联体经济理事会主席伊戈尔·舒瓦洛夫表示,在独联体未能实现的潜力(经济潜力只发挥了20%)和新的一体化进程中蕴涵着尽快克服经济危机的机会。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关税同盟成员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之间的贸易额2010年同比增长了21%,达到884亿美元。2011年将超过1100亿美元。白俄罗斯的油气消费主要依靠从俄进口,如果白不加入关税同盟,那么白将按国际市场价格从俄进口油气,那将严重冲击白工业经济发展。此外,白97%的食品出口到俄罗斯,如果白被拒在关税同盟之外,白经济将受损严重。

 

3结论

尽管独联体的一体化还面临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直不被外界所看好,但是近期独联体次地区的一体化,尤其是2012年1月1日统一经济空间在俄白哈正式启动后,确实突飞猛进,这标志着俄罗斯在欧亚地区的政治经济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而任何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对于区域外国家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独联体作为中国周边的重要地区之一,其经济、军事一体化进展与挫折都会对中国的经济和安全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应全面分析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进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应对措施,继续深化与独联体国家及其地区组织的各个领域的合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根纳季·博尔久戈夫.独联体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和存在的问题[eb/ol].俄新网.http://rusnews.cn/xinwentoushi/20111221/ 43263480.html.

 

[2]俄新社网站(2012-3-21)[eb/ol]http://pda.ria.ru/world/20120321/602157382.html.

[3]2010年世界国家统计数据[2012-5-20][db/ol]http://iformatsiya.ru/tabl/567-vvp-na-dushu-naseleniya-2010.html.

 

经济发展一体化篇6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世界各国对其定义不同,国际上没有统一的界定。英国的文化产业主要指文化创意产业;日本的文化产业主要是娱乐观光业;欧盟的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生产活动。2012年,我国国家统计局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文化产业指标统计分类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该分类规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据此,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文化产业是经济体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文化产业不仅能带动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而且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展示窗口,体现着区域发展的软实力。

首都经济圈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市行政区划所在地区。首都经济圈的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是促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和产业选择,有利于提升区域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首都经济圈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消费,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培育首都经济圈的软实力。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一体化建设的综合效应、规模效应一旦实现,将会在全国起到强烈的示范作用,各区域都将在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中受益,文化产业将成为首都经济圈发展的强力支点。

二、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区域性优势

首都经济圈在文化、科教、基础设施、产业基础、消费需求等方面禀赋优势明显,具备了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首都经济圈的区域性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基础雄厚、文化消费需求大、国家政策支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等几个方面。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首都经济圈各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悠久的历史给北京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北京的皇家历史文化、艺术、建筑、园林和民俗,在国内外享有名气。宏伟的万里长城和紫禁城、颐和园、北海、香山、天坛等优美的皇家园林、北京的京剧及特色食品和工艺品等闻名遐迩,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天津的近代历史、民俗文化、曲艺、手工艺等别具特色。津门十景,如天津古文化街、大沽口炮台、独乐寺、盘山、食品街和旅馆街、水上公园、黄崖关长城、海河、中环线、天津广播电视塔等文化旅游资源,还有著名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塘沽版画及天津快板、天津小吃等。河北的燕赵历史文化和民俗等具有独具一格的特色。河北省有著名的古乐轩鼻烟壶、武强的门画、邯郸的刺绣、蔚县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窗花、唐山的陶艺、河北梆子和评剧等文化产业独具特色。

(二)基础设施完善

首都经济圈地区基础设施完善,能在短时间内汇集大量的人流,形成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首都经济圈第五有发达便捷的高速公路、铁路、地铁、轻轨,还有发达的航空港、海港河港、信息港与外界连接,现代通讯网络发达。便捷的基础设施,为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便利,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在区域内的发展,还有利于文化产业拓宽国内外的市场,开辟新的文化消费空间,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提升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经济基础雄厚,文化消费需求大

经济学理论显示,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之后,恩格尔系数开始与文化消费成反比,前者下降,后者上升,文化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012年北京市人均GDP13797美元,天津市人均GDP15129美元,河北省人均GDP5838美元,均远远超过800美元,首都经济圈地区经济基础雄厚,文化消费需求市场大。

(四)国家政策支持是文化产业合作的重要保证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和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首都经济圈地区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广阔市场和需求,文化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打造首都经济圈的有力推手。

三、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居于首位。目前,以北京为辐射核心的首都经济圈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由于地理位置、文化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的不同,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区域性不均衡,区域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并面临着资金、人才和市场主体活力等因素的制约。

(一)区域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从目前的文化产业区域合作看,首都经济圈地区还没有形成合作对接互助共赢的局面。近几年,首都经济圈地区的文化产业合作进程不断加快,在一些重要领域建立起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如《京津冀旅游合作协议》、《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建立京津冀发改委主任联席会等。2011年11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华北五省区市签署《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2年3月,河北省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与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在中华世纪坛签署《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意向书》。但文化产业的区域合作还不深入,首都经济圈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充分利用,转化为文化产业的效能。就文化产业企业而言,首都圈文化产业仍然存在小、散、弱等状况,亟待打造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都经济圈内的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差距较大,未能形成一体化的文化产业链,亟待整合开发,取得整体最佳效益。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5亿元,天津市为5000万元,河北省到2010年才达到3500万元,而同期,天津、河北的文化创意产业对资金的需求达到每年1亿元至2亿元。

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金融与文化产业有效对接,畅通融资渠道,健全文化产业监管的指标体系,促进文化产业振兴与繁荣发展。

(三)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落后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竞争力。文化产业链涉及原创、生产和营销三个环节,目前,文化产业生产环节的人才不缺,但原创和营销的人才严重缺乏,精通三个环节的创意人才更缺,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结构不合理,创意人才的缺乏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缺乏

首都经济圈各地区虽然制定了各自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但是缺乏协调性的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由于整体战略规划缺乏,造成文化产业布局分散、合力不足,由于协调机制缺乏而产生文化项目的重复建设和文化资源的争夺等问题。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从整体性和互补性出发,制定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发挥各地特色,错位发展,以实现首都经济圈地区文化产业的合理分工定位。

四、促进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欧盟文化一体化发展经验表明,政府文化产业政策对于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要实现区域合作共赢,必须尽量在政策、资本、人才、管理、运作等方面坦诚相见、尽心合作。

(一)建立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的协调机构

首都经济圈应加强各地政府间的交流协作,成立首都经济圈文化协作委员会等相应协调机构,加强规划对接,搭建信息沟通平台。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协调重点基地、平台建设与运行,通过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制度。

(二)统筹规划,整合配置区域文化资源

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推动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的前提。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思路下,打破原有行政格局的分割,制定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注重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和连续性,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充分挖掘各地文化资源的差异性和独特性,避免加剧同质竞争,延伸文化发展的产业链,实现城市错位发展,区域合理分工的发展模式。依托区域优势,将首都经济圈建设成我国北方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完善和竞争优势突出的体育比赛培训基地、影视基地、动漫产业基地、国内外重要的会展中心等。

(三)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培育真正的市场主体

破除封闭意识,进一步开放市场,并配套相应的改革措施,激活市场主体,释放文化消费的巨大活力,培育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政府应积极推进文化单位的改革,使其成为独立自主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单位,实现国有资产的逐步退出。

(四)建立资金扶持体系,建设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

创新文化产业的融资模式,为文化产业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在首都经济圈内建设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立包括信息披露、投融资促进、登记托管等在内的细化融资服务。

(五)整合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一体化的文化产业链

整合首都经济圈各地的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一体化的文化产业链是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一条“捷径”。推进区域性文化产业园区联盟,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协作,分享各地理念和研究成果。在首都经济圈内聚集起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服务外包基地及高附加值的制造环节,形成一批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文化内容供应链”和“文化创意商品集散地”。产业链条的形成,有助于文化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六)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文化创意人才的专业培养,培养文化创意的高端人才。制定实施中长期文化人才培养规划和引进计划,在不同领域培养一批文化名家、文化领军人才。

(七)重视与信息产业的衔接,实现文化产业的关联效应

充分传统文化资源与信息产业的衔接,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的转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高新科技的融合,加快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孟广文,王洪玲等.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研究[C].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

[2]郭懿.环渤海城市群文化产业的态势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5.

经济发展一体化篇7

区域物流是指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它的一般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并将物流基本活动有机集成,以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本区域物流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扩大物流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辐射其他区域,提高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物流侧重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物品的运输与集散一体化的过程,目的是运用区域概念和战略的手法解决有关大范围物流的

二、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首先,区域物流一体化是全球流通产业革命的必然结果

物流一体化打破单一企业、行业乃至区域的界线,在竞争中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出最适宜的物流运行结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物流一体化,不是靠产权关系或任何行政关系维系的,而是按照现代流通规律整合成的一个虚拟企业群体,竞争模式也由过去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一个群体企业与另一个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个物流配送体系与另一个物流配送体系之间的竞争。可以说,参与的群体规模越大、流通效率越高,流通成本越低,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因此,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区域物流一体化正是流通领域不断革命化的必然结果。

其次,从国内区域经济自身发展来看,区域物流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来,为应对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国内区域合作渐渐出现了以产业联动为交往机制的新模式,他们旨在打造一体化的区域内“交通同制、规划同网、铁路同轨、乘车同卡”的现代物流支持平台,以制度协调、资源互补和需求放大效应为目标,以物流一体化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达到降低成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至此物流一体化呼声日高。

再次,从国外区域物流一体化的成功范例来看,物流一体化在区域经济合作和行业一体化的进程中,从一开始就担当起助推器和开路先锋的重任

物流行业跨区域的合作与经营,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货物的快速流动,从而使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经济贸易上形成了很大的互补性。北美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成立北美经济圈后,区域经济开始明朗起来,物流即是其经济圈内最早实行横向合作的行业之一;欧盟辖区国家间形成了统一的物流市场后,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聚散快捷的航运枢纽,国民待遇的市场规则,使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使欧洲区域经济走上了快车道。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前提下,具有强大流通能力的区域或国家就会成为主导经济的主体。而作为构成社会流通能力之一的物流产业,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即决定着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其优势表现在:

第一,降低运行成本,促进规模效应,优化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既可以有效地降低区域内物流运行的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提高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带动经济增长。又可以促使区域内信息、技术、人才、资金以及政策等一系列资源要素的流动和整合,有利于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第二,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业形态。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因而它的发展将直接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现代物流业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所有生产领域和部门,不仅能够加快区域内商务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而且,依托现代物流中先进的区域信息网络对经济的协调和管理,能改变产业发展的资产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促进作用。

第三,激发区域经济体内城市的“极核”作用,强化城市作为先进生产力载体的扩散作用。依据增长极理论,区域中心城市毫无疑问应该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强有力的增长极,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一个高效的区域物流系统能促进一个中心城市的形成,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讲,区域物流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体现在现代物流区域化能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形成,加强区域内部的协作与分工,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体的内部分工和参与国际分工。

三、我国区域物流一体化现状分析

(一)整体概况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的物流业也随之高速增长。2004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了18.1万亿元,同比增长32%,物流业增加值1969亿元,同比增长10.1%。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有近千个物流园区,有20多个省市和30多个中心城市都制定了自己的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并将开发物流园区作为发展物流的品牌。北京、上海、沈阳、天津都把发展现代区域物流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措施并编制了相应的《现代物流发展纲要》;山东省更是由省经委牵头,从启动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人手,改变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培育现代物流企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区域物流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的今天,物流业“遍地开花”,重复建设严重;物流企业内部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此外由于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造成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极大,“北煤南运”“南粮北调”“西气东输”等,导致我国物流费用较高。因此,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物流区域化发展仍然

处于初级阶段,大力发展区域物流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具体问题

首先,管理体制落后,缺乏系统规划。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条件的限制下,中国物流业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严重。从管理体制讲,主要表现为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的产业管理机构,从整体上对物流市场进行合理规划,加以引导和协调,而是由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的部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规划与投资,其结果只能是布局不尽合理,资源浪费,管理效率下降,难以形成统一的物流市场。

其次,经营理念落后。我国物流业基本上还是沿用了原来的一套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许多企业涵盖产供销全部内容,物流专业化程度低,物流过程浪费惊人。据统计,我国物流成本占产品成本比重的3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仅为15%左右。

再次,物流硬件设施落后。具体表现在仓储设施,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信息处理技术等都比较落后。此外,我国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严重影响到信息的共享和作业效率。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基础薄弱,物流标准的制、・修订跟不上经济发展需要,已经出台的与物流业相关的标准总体质量不高,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造成了人力、时间、空间等资源的极大浪费,已经成为导致我国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我国物流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府对策分析

(一)合理规划区域物流体系,搭建区域物流发展平台

区域物流规划是物流区域化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区域物流规划应制定以区域物流基础平台为重点的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路在内的综合干线网络,同时还要有相应的信息平台规划建设。物流区域规划应着重于解决地区的物流规模布局和发展顺序,提供融资、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在统筹考虑交通干线、主枢纽规划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查生产和销售布局、物流现状,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可能,在区域范围内规划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引导区域内各经济主体按统一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第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城市自身的交通运输能力和城市之间的联运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现代物流的发展必然与IT技术的应用紧密相连,CP贴、EDI、POS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物流产业快速的发展,因此,建设完善、顺畅的信息系统是建设物流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

第二,统一物流标准。区域物流平台的构建实际上是其各构成要素的项目建设。由于区域物流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涉及诸多因素,实现统筹管理相当不易。因此,必须遵循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原则。日本作为物流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为推进物流产业一体化发展,就公布了“物流成本算定统一基准”,统一了不同企业的成本核算标准和整理方法,加快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物流一体化的进程。

(二)优化物流发展的法规政策,营造区域物流发展环境

第一,通过法律法规规范整个物流行业的运行和发展。研究和制定规范的物流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改进对物流相关领域的管理方式,对不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各类规定和政策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美国在1991年通过了《陆运多式联运效率法》,为物流综合运输方式的有效联运提供了重要指导;为确保综合物流政策得以实施、落实,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以确保中央部门、地方政府、物流企业、货主等各方面能够合作实施有关政策;澳大利亚联邦政府2002年7月正式《货物运输行业行动纲要》;韩国制定了五年规划。这些国家加快发展物流的法律法规等各项政策措施对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第二,放宽物流业准入条件,规范物流企业扶持标准,引进竞争机制,促进各类所有制物流企业公平竞争。

第三,加大物流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现代物流业。

(三)建立推进现代物流区域化发展的统一协调机制

国外区域一体化的经验说明,区域物流一体化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协商机制。因此,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物流管理部门必须牵头组成物流区域发展协调小组,就协同区域物流发展产业政策,整合区域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产业链条,合作建设区域内大型物流基础设施、消灭地方保护主义等共同重大课题进行全面的交流、磋商与共同发展,实现产业对接、交通对接和规则对接。并将协商内容由过去的对话、交流、协商等非制度性安排逐渐向组织、协议、地方立法等制度性安排转变。通过协调机制,逐渐实现区域和区域之间、线路和结点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配置,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消除贸易壁垒和商品流通的地区障碍,共同打造区域商品流通一体化格局,建立功能完善、覆盖面广的区域物流网络。

第一,由各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机构,共同研究和制定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全局性政策和战略性规划。

第二,建立现代物流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物流行业

第三,实现优势互补,区域内部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比较优势,提供最有效率的组合方式,降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

经济发展一体化篇8

就长三角而言,上海是这一区域经济圈中的核心城市,而杭州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两个副中心城市之一,是长江三角洲金融中心,是区域内重要功能型城市。因此正确认识杭州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杭州经济发展现实情况、发挥杭州自身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不断增强杭州综合经济实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

1.经济总量

长三角22个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杭州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杭州的生产总值达到7019.05亿元,其中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3323.79亿元、3458.5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与上海、苏州相比,杭州劣势仍然非常明显。2011年,苏州市实现生产总值10716.99亿元,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产值为5957.74亿元、4581.50亿元 。同样上海实现生产总值19195.69 亿元,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产值为7959.69亿元、11111.06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同样作为长江三角洲中经济领先发展的城市,杭州在经济规模上与苏州、上海仍有较大的差距。

2.在长三角城市中的地位

就长三角而言, 上海、南京、苏州对杭州已构成很大威胁。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 全国的金融、经济中心, 目前已经吸引浙江省一大批企业总部迁入。苏州凭借其区位和文化优势, 近年来经济总量更是大幅超越杭州。杭州湾跨海大桥缩短了宁波、温州、台州、绍兴、舟山这五个浙江较发达地区与上海的距离,进一步削弱杭州的区位优势,使得杭州在长三角的地位日益下降。

由此可见利用杭州自身优势,积极发展杭州经济,提升杭州在长三角中的优势地位已经迫在眉睫。

二、杭州在长三角中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杭州拥有两个部级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两江两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湘湖)风景名胜区;两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七个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半山和桐庐瑶琳森林公园;一个部级旅游度假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首个部级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部级博物馆9个。“最佳旅游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国际旅游金星奖”、“中国十大品牌城市”等成为杭州一张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杭州还是中国东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航空、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发达,沪杭、杭甬、杭宁、杭徽、浙赣等交通走廊贯穿其间,是整个杭州湾乃至长三角沟通内陆地区的要冲和枢纽。

2.产业优势

杭州的产业基础良好,拥有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电子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娱乐示范产业基地。杭州的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竞争优势明显。杭州还是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金融总量在长三角22个城市中位居第二,国内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杭州设点,是名副其实的金融集聚地,金融界称此为“杭州现象”。

3.人力资源优势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杭州有38所高校和近40万在校大学生,平均每年毕业生1.8万人,杭州还每年面向全球柔性引进外国专家、 “两院”院士, “钱江特聘专家”等等。这一切都为杭州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知识性、技术性人才。

4.经济体制优势

杭州民营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民营企业的数量、实收资本和营业收入等各项指标居全省第一。据统计2012年中国民企500强中,浙江占据142家,位居第一,其中杭州就有50家,也就是说,中国民企500强中,有十分之一来自杭州 。

三、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下杭州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融入长三角的过程中,杭州要有所作为,提高自身经济实力,提升自身在长三角城市中的影响力,就需要以都市经济圈的发展为依托,充分利用有利要素,抛弃不利要素,争取形成杭州对接融合长三角经济的有利格局。

1.走出产业同构误区,寻找符合自身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目前长三角大部分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大部分在0.97以上,高度的产业同构将会加剧地区的竞争程度,造成各种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得杭州在长三角各城市中并不能凸显其优势。特别是面对上海,宁波等开放程度更高,港口优势明显的城市,杭州在与其产业结构相似的情况下,将会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因此杭州在融入长三角都市圈发展生产业的过程中必须以差异化的姿态走出产业同构误区,寻找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发展突破口。

2.积极促进体制一体化战略

长三角一体化的主要目标是推进要素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其障碍是因体制因素而来的壁垒,进一步解构区域间壁垒就成为继续推进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杭州作为长三角重要城市应该首先进行突破,首先实现都市圈内的体制一体化创新,探索跨区域体制一体化整合的路径,积极推进体制一体化,逐步减少要素流动和企业跨区域发展的障碍,为杭州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外部有利条件。

3.加快建设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杭州要立足区域金融发展现状, 积极发挥杭州金融发展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一方面可以加强金融招商,积极发展证券、期货、保险、租赁、信托、担保等行业;另一方面要加深金融创新,积极引入包括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融资票据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创新产品的交易,引入利率类、汇率类、股票指数类等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

4.加大外资引进力度

外资能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品位的提升,注入新鲜血液、提供强大动力。杭州2011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500项,合同利用外资47.22亿元,苏州在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90.16亿美元,同比之下同样作为长江三角洲中经济领先发展的城市,杭州在利用外资方面明显落后于苏州。

杭州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土地储备紧张,在许多方面缺乏出台更优惠政策的条件,想靠单纯的模仿取胜是不可能的。由此,杭州应该利用自身经济体制优势,打“民营经济牌”,“以民引外,以外促民”,整合民营经济的优势,结合自身的产业特色,灵活制定政策,加大利用外资力度。

参考文献:

[1]杨风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发展的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11(5).

[2]吴其川.杭州与苏州宁波招商引资竞争力比较研究[J].决策参考,2004(1).

[3]刘璐.浅谈杭州接轨长三角发展定位[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8).

[4]吴桂福.杭州城市发展定位研究[J].城市开发,2003(10).

经济发展一体化篇9

长期以来,经济与教育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探讨的热点话题,准确把握二者关系,不仅有利于其一体化发展,而且对于人们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经济和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内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阐述,进而说明经济与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就是二者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为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1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已从二者的各自独立逐步转变到了二者互相协调发展的层面上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将变得日益明显。首先,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教育为其提供必备的人才和技术,教育通过劳动生产与科学技术进而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其次,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经济对其各方面工作开展的物质保障,即经济水平直接决定着教育水平。因此,各国要想在当前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在厘清二者关系的前提下,准确且科学地掌握其一体化发展的内涵。

2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2.1经济对教育基础建设的保障作用

经济对教育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其对教育基础建设的保障作用方面,即经济可以为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经济对教育基础建设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教育事业提供经济利益,二是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教育事业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据统计,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年均GDP增长率已达到了900%,而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15~20年中,中国经济至少仍将以800%的年均GDP增长量发展[2]。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不仅高校的录取率增加,文盲率下降,而且诸多的偏远地区也开始建立了各类学校。因此,经济利益与教育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且经济在二者的关系中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说来就是经济的增长可以为教育提供聘请大量教育工作者和引进基础设施的资金,而越是发达的经济体就越有可能为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的投资[3]。综上所述,经济可以为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2.2经济对教育本身的保障作用

事实证明,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越大,而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无疑可以保障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经济为保障教育发展所提供的帮助是:①保证资金需求;②保障资金计划顺利执行;③确保担保资金的持续性提供与高效利用[4]。虽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个阶层人民的共同努力,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完善,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经济两极分化的现象愈加严重,而这种现象无疑将使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也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即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可以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而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只能获得低水平的教育。因此,就现阶段而言,虽然经济与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体现在经济对教育的保障作用,但由于经济不协调现象严重,使得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3教育对经济的作用

3.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教育对经济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教育虽然依赖于经济,但却仍对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经济建设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而教育则恰好可以为其提供该方面的相关支持[5]。这种支持体现在:先进的人才具有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先进思想,而先进的思想又可以指导经济发展;此外,先进人才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从而为社会各方面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并全面推动经济发展。

3.2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后续作用

教育对经济的另一主要作用便是其对经济的后续推动作用。教育对经济后续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知识技术的后续作用。虽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术的支持,但随着教育和经济本身的不断发展,知识技术也必然要经历更新和发展的过程,而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对经济的具体要求,教育则必然需要以创新技术作为发展目标之一,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②后续的经济作用。由于经济增长与经济衰退的体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在教育作用于经济时,其对经济的影响也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程。所以,其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时间层面上便是对经济的后续作用;③教育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教育的创新无疑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且该方面作用不仅体现在教育理念创新对经济的指导作用上,更体现在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创新对经济的增长作用方面[6]。综上所述,教育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另一内涵便是教育对经济的后续作用。

3.3教育对经济的改造作用

教育对经济的改造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作用。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部分地方政府大费周章吸引经营者在当地投资一些好的与不好的企业,由于企业的多而杂,且企业的地理位置、运输特点以及能源来源等具有较大的不合理性,使得经济结构杂乱无章,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教育的作用则恰好在这时得以体现,通过教育事业提供的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法和综合性技术人才,可以较好地对投资企业及其地理位置等进行优选,进而全面实现对当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促进经济发展[7]。二是在经济注资方面,教育可以提高经济资源优化整合的效率并加强资本重组的科学性,进而使重组后的经济产生更好的效益,并推动新的资本重组和再分散的交替运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实现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首先要明确二者的关系,只有对两者关系进行准确把握,才能够正确分析出经济与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方向。其次,要准群把握经济与教育发展的整体目标,即教育的目标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一致,而经济目标则除了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生产力外,也要符合教育的发展趋势。此外,教育方法和内容需要与社会生产劳动的内容相协调,进而有效地开展对生产劳动的指导作用,并增加由相关生产劳动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再次,由前文可,教育的性质与内容是由经济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即经济水平对教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因此,二者的一体化发展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主导,进而达到经济与教育的互相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最后,国家还应该对当前的国际形势进行分析,在充分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切实落实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工作,使其既满足国际经济、科技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又满足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并最终实现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5结论

本文通过对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关系进行研究,从经济与教育双重作用的角度出发,阐明了经济与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便是二者之间互相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对经济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可见,未来加强经济与教育一体化发展内涵的分析,对于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彩琴.教育需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动力保障[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2(12):153-158.

[2]范涌峰,李欣莲,宋乃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三种基本模式:生成机理与问题应对――基于琼、渝、蓉的实践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1(5):6-11.

[3]谈松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新阶段、新任务[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4(16):7-10.

[4]姚永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5]覃丽君.德国教师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6]李小进,张永保.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11):115-118.

经济发展一体化篇10

(二)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

甘肃紧跟时展的步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导致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不同,甘肃有部级贫困县四十余个,且主要分布在陇南边远地区、庆阳老区等地区,这就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比较显著;其次,以兰州为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缺乏良好的带动力和辐射性,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比较被动;再次,资源发展不平衡,交通资源、水资源的补偿失衡,成为制约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图1所示,2014年甘肃各设区市人均工资情况。作为省会城市的兰州,相比于天水、酒泉和张掖,人均工资反而出现严重偏低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兰州在充足资源的情况下,比较欠缺发展的带动能力,影响了以兰州为中心,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三)城市体系不完善,结构梯度不合理

甘肃处于欠发展省份,本身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但就当前的发展形态来看,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一方面,城市体系不完善,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吃紧;另一方面,城市结构梯度不合理,产业规模化、产业链尚不完善,一体化经济发展的扩散,周边落后地区难以有足够的能力接收。

二、深化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当前,甘肃正处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抓住发展的新机遇,是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甘肃经济腾飞的关键。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化与调整,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协调规划,从本质上夯实发展的基础。那么,具体而言,深化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创建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

完善的交通设施网络化体系,是当前甘肃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交通网络化体系的形成,缩小了区域内的空间距离,却扩大了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一是通过以兰州为中心的交通一体化,实现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二是高铁建设步伐应加快,在已有的四条高铁线的基础之上,形成幅员更加广阔的高铁覆盖。充分依托高铁建设,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步伐,让经济发展圈在良好的联动机制下,获得长足的发展。三是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点又集中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落后性。在深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要针对各区域经济体的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实现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

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应进一步退出以市场为主导下的发展模式。甘肃作为西南欠发展省份,在“弱市场”的格局之下,应进一步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着力打造“强政府、强市场”格局之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性铺展,这更符合甘肃省的省情和发展的需求。此外,甘肃省要成立由省政府、发改委为牵头的区域协调发展联席会,让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一体化战略合作的方式具体体现并深化推进,更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

(三)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扩大中心城市的带动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点,在于中心城市带动力、辐射力的有效体现。因此,甘肃在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应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确保以中心城市为辐射圈的发展动力。并且,区域经济要以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强调各方利益的有效协调。甘肃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但发展的空间巨大,这就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样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一是甘肃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应该从甘肃整体城市群的发展厨房,做到各方利益的协调;二是甘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注重产业格局的优化发展,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内丰富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经济基础,深化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三是重点区域进行城市群功能定位的协商,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以及布局。

经济发展一体化篇11

城乡经济一体化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将农业生产产业化,加强乡镇的信息化建设,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缩短城市和乡镇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真正实现城乡的和谐和统一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可改善我国城市环境。目前,我国城市人口集中,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致使交通条件和污染问题难以得到改善。通过城乡的统筹规划,不但可以减缓城市的生活压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乡镇现代化建设进程。

二、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经济建设发展的相对滞后

我国乡镇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农业为主。现阶段乡镇农业的发展存在着现代化程度较低的缺陷。并在政策制度保护方面较为薄弱,一些相关政策制度,例如农村产权制度、农业经营体制、土地征用制度、农村金融体制难以得到完善和充分利用。现代化农业建设亟须政府的大力改革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一体化深化的滞涨环节,突破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机制难以得到突破

县域经济发展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中间环节,也是二者联系的重要纽带,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县域发展是工业化和农业化建设的载体,一方面可以减缓工业化生产给城市带来的污染及危害,另一方面可以对乡镇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目前,我国的县域能源和空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其发展机制难以得到突破,很难起到承接作用。所以建立完善有效的县域发展机制迫在眉睫,应该稳步有效的进行规划,从而可以建立和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制度。

(三)我国城乡建设环境差异显著

目前,我国城市的占地面积较小,其大中型生产企业分布较为分散。城市中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难以得到统一的管理和治理,生态环境存在着严重的破坏情况。部分生产企业与居民生活区紧密相邻。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使得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声污染对城市居民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而我国的乡镇建设相对较为滞后,地广人稀,现代化发展较为缓慢。乡镇地区的自然环境优越,但经济的滞后发展使得其自然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城乡经济建设情况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状态。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是平衡城乡的经济和环境平衡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关于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农业市场的竞争力

农业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自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其农产品的出口量居世界各国之首。可见,发展农业不但是缩短我国城乡发展的主要途径,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此时,我国更应变挑战为机遇,使城乡商品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加强农业市场的竞争力应从根本着手,改变现阶段单个农户的经营规模,大力推动区域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另外,摒弃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行先进的现代化器械及种植方法。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同时,要实行农田保护政策,以有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加强县域经济建设

加强县域经济建设是缩短城乡建设的重要环节,应从重视县域产业发展、加强管理制度的实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应重点规划并广泛建立县域中心,并保证规划及建设水平。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文化情况,推行相应政策制度,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差别。除了县域中心建设规划外,要重视城乡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建设规划,使产业结构得到合理的优化。加强县域、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业、手工生产业、交通业以及电力、水利、能源、信息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同时,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方面差距较大,应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经济发展一体化篇12

0引言

目前我国紧跟世界高铁发展潮流,积极全面开展了“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建设。速铁路建设对加速城市内及各个城市群经济的联系,使整个经济体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对推动区域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加速了中国整个经济体的发展,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1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经历一个不平凡的历程,从零开始已发展到成为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速度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已经基本建成“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络框架,如图1。贯穿于我国主要经济腹地,极大地缩短了我国东、中、部的空间距离,加速了经济的交流,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的“四纵”指京沪客运专线、京港客运专线、京哈客运专线、杭福深客运专线 ;“四横”指徐兰客运专线、沪昆客运专线、青太客运专线、沪汉蓉客运专线。根据铁道部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将在未来建设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交通网,形成全国的“一日生活圈”,从而使我国各区域经济重新定位,改写我国区域经济版图[2]

图一 我国高铁线路网

2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经济形势呈现全新的发展图景,在未来两三年内经济将呈现井喷式效应,各项经济指标快速提升,GDP总体水平将以平均每年9%的速度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国内固定资产将大规模趋向交通、通信、能源等产业,在整个社会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势下,加速高速铁路建设势在必行。

2.1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都在提速。我国地域宽广,交通路线长,如果不提高交通速度,将会延长交通运输在途时间,大大降低了经济循环效率。在新时期,加速加快高速铁路建设将缩短运输在途时间,提高生产与再生产效率,加速物质文明建设,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在当今讲求效益的时代,加快加速高速铁路建设,缩短运输在途时间意义重大。[3]

2.2客运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客运能力与日益增长的客运量极不协调,客运能力远远低于客运增长量,虽然铁路部门采取了增开列车等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例如每到春运时节还是存在一票难求的局面,这也是铁路运输能力与客运增长量之间的矛盾缩影。此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人均乘车次数快速增加,客运需求正显示着迅速膨胀的趋势,如若不加速高速铁路建设,就无法适应日益膨胀的铁路客运需求,无法消除客运增长量与客运能力之间的矛盾,从而构成中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而高速铁路的发展则会环节客运需求与客运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快区域经济交流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2.3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铁路运输过程是一个资源消耗过程。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大大降低资源消耗程度,把资源消耗能力降到最低,不断推动了我国诸多与铁路相关的新兴科研技术发展而且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也符合国家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为社会可持续起到助跑作用。高速铁路的建设,有助于我国尽快建立资源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关键性影响。

3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3.1条块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国家经济中心的转移,如渤海湾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带、江苏沿海经济带的形成,使我国形成了条块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经济格局,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巨型城市群正在快速形成。高速铁路的发展将极大地缩短各个城市群内部以及各个城市群之间的联系距离,加快了各个城市之间的交流速度,助推了条块状经济格局的总体发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3.2 城市群同城化

所谓同城化就是城市交通的快速便捷化使其行政边界变得模糊,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形成一个紧密联系、共存共荣的大都市经济体。同城化使各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及服务功能实现相互共享,一个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商务流不在拘泥于行政界线的限制,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互相交流。而高速铁路作为一个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部分没在城市群同城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使各个城市之间可以实现跨城市通勤就业,从而加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而推动产业格局一体化。同时,随着城市群同城化效应的扩散,城市群的行政体制联系更为紧密,管理的同城化将大大加快各城市群一体化的形成.

3.3区域经济一体化

加快高速铁路的发展是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催化剂。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就需要使区域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一个基础平台。随着“四纵四横“体系的形成,将使我国的铁路运输体系更加完善,成为承接各种客运需求的主力军,再结合高速公路路网、航空港等多种运输方式,形成我国完善的一体化交通格局。城市交通一体化格局的实现将使区域间的资源流动更为便捷,为资源的更合理更充分的有效配置提供了一个广阔便捷的平台。高速铁路网络一体化的构建,将使各个城市群之间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成本,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变成现实。

4结语

随着世界进入高铁时代,中国紧也跟世界潮流,正加快高铁建设,“四纵四横”建设已全面展开。高速铁路建设对加速城市内及各个城市群经济的联系,使整个经济体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对推动区域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加速了中国整个经济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礼茂,方叶兵.青藏铁路建设对沿线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的影响.经济地理.2010。25(1):49-51.

经济发展一体化篇13

一、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目前,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既十分重要,又相当紧迫。

1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要求。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快推进。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科学地把握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处理工农、城乡关系问题方面的经验,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了中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工农、城乡关系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明确了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方向和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保障,因为制度才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远性。中央在这次《决定》中强调,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这是落实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求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的具体部署。只有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上着手,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构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保障体系,才能从全局上、根本上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结构。只有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才能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和协调发展。这个重大举措和部署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工农、城乡差别的信心和决心,充分体现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愿望。

2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统筹城乡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着眼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发展改革成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重视把农村的事情办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繁荣和全面发展。只有广大农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农民各项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只有尽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全面推进城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是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大任务。

3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当前,农村安定和谐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政权建设需要加强,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关键。我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障农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4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社会建设全面展开,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奠定了扎实基础。但应看到,城乡发展很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增收的难度很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流失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在现实发展中形成的,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只有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从制度上构筑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才能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全面进步,也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转贴于

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举措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做出不懈努力。

1 深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应的各项改革。一是要着力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体制改革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根本动力。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来看,一方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省直管县的体制,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另一方面,继续深化乡镇综合改革,探索适合各个地区特点的乡镇机构改革模式。二是要深化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从教育体制来看,主要是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引导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配置,大幅度提高农村学生以及农村劳动力素质。同时要改革农村教育内容,逐步构建适合农村特点的教育体制。从就业体制改革来看,要统筹城乡就业,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地从农业转向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向城市就业,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特别是取消城市招工的户籍限制。从医疗卫生来看,要建立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让农民得了病看得了病、看得起病。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来看,要逐步建立覆盖每一个农民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低收入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要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模式,采取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三是要深化金融、财政体制改革。从财政体制来看,要加大对县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建立对产粮大县的利益补偿机制,让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地方财政不受穷,农民种粮食不受穷,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农民愿意种粮,地方政府愿意抓粮食生产,种粮大县的农业以及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更快地发展。从金融体制来看,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系,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引导更多的资金能够进入农村,服务于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引导更多的生产要素诸如人才、技术流向农村,通过市场盘活农村资源。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