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实用13篇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1

本文以下将高中物理教学开展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意义以及必要性进行简单的概述,并且将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操作进行分析与介绍,同时,将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开展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进行综合阐述,从而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教育同胞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一、简述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应用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必要性以及意义

(一)满足高中物理学科发展的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对身边发生的事物越来越感兴趣,并且还愿意尝试制作、创造身边应用工具、产品等物品,而这些物品将会涉及到各种物理学,因此,培养学生们的物理实际应用能力对其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更有利于推动物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而为了有效实现上述目的,则需要探讨有力教学方法,即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就能够有效实现上述目标。

(二)满足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初衷

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初衷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而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不仅有效培养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综合素质能力,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应用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则能够有效满足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初衷,故该教学方法值得在相关教学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三)为进一步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而且还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探索冒险精神,因此,为了使得学生们将来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活动中,则教学教师需要积极探讨一些有效教学方法对其进行教学,而探究式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则能够有效实现上述目的,故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值得应用。

二、浅谈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操作

(一)合理、科学的选定课题目标

课题是巩固课堂物理理论知识的最佳途径之一, 因此,选择合理、科学的课题目标,则对提高学生们学习成绩以及教学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教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而合理、科学的选择课题目标,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信心,而且还有效提高学生们学习成绩,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质量。

(二)分析课题目标

当课题目标被确定下来后,则需要指导学生们对既定的目标进行分析,以寻找其存在的问题,有效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思维反应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拥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除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学教师可以适当的指引学生们进行探索问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而积极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中,进而大大提高了物理教学效率以及质量。

(三)合理的制定探究计划

当教学教师制定探究计划的时候, 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合理的制定探究计划,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并且,教学教师还需要以学生们为计划主体,将学生们的意见作为主要意见,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与学生们进行展开讨论活动,使得学生们能够认识到制定探究计划也是一项严谨科学行为,进而使得学生们充满信心而实施探究计划。

(四)总结与评估

当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对知识进行梳理,并且尝试发现每个知识点的有机联系,与此同时,学生们在总结的过程中还可以尝试与其他同学合作,以补充自身的不足点,由此有利于增进学生们之间的感情以及提高其人际交流的能力。

三、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开展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以及建议

首先,合理的设立情境以及问题,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们自主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中,进而大大提高了物理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其次,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探究式教学活动中,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综合素质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上将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应用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必要性以及意义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并且将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操作进行了分析与介绍。最后,本文针对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的实施而提出了几点有效途径以及建议,从而全面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亚茹,孟秀兰,高楠,李改娣,辛海峰.高中学生在物理学科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调查分析[J].学科教育,2009(09)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2

[3] 雷云峰,李忠全.党中央和进驻延安的时间应该是一九三七年一月十三日[J].延安大学学报,1984-7-1(15).

[4] 人民网..

[5] 万生更.论延安精神的形成条件及当代价值[J].陕西教育学院报,2011.9.15.

[6] 新华网.http:///newscenter/200

2-04/02/content_341182.htm.

[7] 孙志明.延安时期党的创新精神初探[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0.8.12.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3

    根据我国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与基本形式,以及笔者长期的课堂观察与研究,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价值教育的途径可分为两大类: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课堂教学中价值教育的途径可用图1表示。

    

    图1 课堂教学中价值教育的途径分类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而言,所谓直接的价值教育途径,也称显性途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标准中新增加了一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一目标就是价值目标,通过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内容的传授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就是直接实施价值教育的过程。在直接途径中,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明确、预设的价值目标与价值指向,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达成相应的价值目标。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学科新增设的价值目标使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由不具体变成具体,由不明确变为明确。

    直接途径的存在是由教学预设的本质所决定的,“‘教学’一词的运用暗示了教育者希望运用一种更加系统化、可分类的和可测量的互动和干预手段来实施课程”②。通过教学内容实施价值教育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价值教育途径。教学内容是教学目的达成的主要媒介,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学内容的传授为直接任务,所以,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中最具有实质性的要素。通过直接途径实施价值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价值因素,形成价值目标。

    教学内容蕴含的价值目标并非全是显性的,也可能是内蕴的。教学内容按照蕴含价值目标的程度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含有显性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即教材通过文字材料直接体现出价值目标,比如高中语文《包身工》一课,该内容直接体现出的是反抗压迫,维护与热爱正义的价值观。二是内隐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这类内容主要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似乎不含价值因素,但在反映客观现实、揭示客观规律的过程中同样蕴含着价值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教学内容背后的价值因素,把教学内容中内隐的价值因素挖掘出来,形成价值目标。比如,进行生物学《遗传病》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描述病人患病时生理上的痛苦以及他们心灵上遭受到的折磨,从而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并培养学生的爱心。还有一类教学内容,本身并未隐含价值目标,对这一类内容的教授,如果教师具有价值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可以通过师生交往、教学组织形式等方式,在行动中达成价值目标。

    间接的价值教育途径是指课堂教学中价值目标达成的隐性教学活动,国外也称其为价值教育“隐性课程”,是指教师以间接的方式让学习者体验价值的内涵,促使学生生成价值观念、达成价值目标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教学氛围中的价值教育。这种价值教育指的是教师通过创设各种包含某种价值因素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形成某种价值观念。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信息渗透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学生对其的接受方式是一种非认知心理作用。氛围最终影响的是学生“文化心理”的某些层面,包括价值观念、信仰信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与态度风格等。

    其二,教育性交往行为中的价值教育。教育性交往行为指的是教师在具有“教育学意向”的师生交往活动中,通过交往行为对学生进行的价值信念影响活动。所谓教育学意向,指的是向善、为儿童好的动机,是为了加强儿童“生存和成长”的各种偶发可能性。

    其三,教学冲突中的价值教育。这种价值教育指的是教师借助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冲突,依靠自身的教学机智与价值理性,临时进行的价值观念教育、教学活动,它具有情境性,对教师的教学机智与价值理性水平要求较高。

    课堂教学中以间接途径实施价值教育影响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同于学科知识传授中的价值教育,它的价值目标是随机的,不是预设的;它发生在细节中,可以称为“灵魂在细节”;它的影响方式是间接的、内隐的。间接途径的价值教育达成价值目标的策略比较微观,部分要求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要求,如通过教学氛围达成价值目标,积极教学氛围的要求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氛围营造的要求没有明显区别,唯一不同的是要求教师具有价值教育的意识,在教学氛围营造中融入价值因素。其他间接途径还有教学冲突的化解、教育性交往行为等,通过这些途径实施价值教育同样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价值教育意识与丰富的教学机智。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言,间接途径是无意学习的结果,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内蕴的、潜移默化的。无意学习是人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并由其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③价值教育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的具体区别如表1所示。

    

    对于学生学习方式而言,上述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类似于课堂上的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对于这两类学习方式,台湾学者赵一笔是这样解释的:“一种知能由‘主学习’得来,是直接学习的结果;如由副学习或附学习而得来是间接学习的结果。又如一种学术知能,经由教师讲授而得,是直接学习;如由研究某一问题或作品而偶然得之是间接经验。俗语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前者是直接教育,后者是 间接教育。品行之教育应重间接教育。”④这一解释提醒我们,直接学习是主学习,由教师的讲授而得,是有教学预设的;间接学习是副学习,是偶然得之的,品行教育应重视间接学习这种方式。笔者对价值教育的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的理解类似于上述赵先生对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的解释,并且笔者非常赞同他所强调的,品行教育中,间接途径有时比直接途径还要重要,或者说,不能偏废某一途径,两者同等重要。

    二、教学中价值目标达成机制与策略

    价值目标达成策略依赖于价值目标达成机制的分析,只有明晰了达成机制,我们才能依据机制寻找到有效的达成策略。价值原则如何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并指引个体的行为呢?关于其中的机制,可以理解如下。

    (一)价值目标达成的结果是价值观的形成

    如果不考虑价值的内涵与范围的大小,也不考虑我国对价值观教育约定俗成的理解,从最终的教育结果来看,价值教育可以称为价值观教育。因为,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丰富他们积极的价值情感,培植他们应对价值多元时代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最终形成他们正确而坚定的价值信念。“我们也可以说,价值教育既是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化,也是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基础。”⑤从上述认识来看,价值教育的过程目的在于达成价值目标,直接目的在于价值观念的形成。

    关于价值观的养成,其机制在价值哲学中已形成共识,那就是情感或情绪是主体道德意识或价值意识的重要因素,情感赋予价值关系以个人的生命力及鲜明的个性。没有情感投入的价值观是干瘪的价值原则,不能指引个体的行为。所以,在价值观的养成中,如果没有相应的情感投入,形成的也只能是一些漠然或中立的事实观念,对个体不会存在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因此,价值观的养成应以价值情感的培养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认知需要内心意志的融合,如果背离了情感、体验这一层,那么,即便个体外在行为是道德的,行为人也只能是所谓的“伪君子”。做出一种符合价值或道德的行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行为的同时还应具有一个道德化或价值化的情感意识,只有内心与行为的统一融合才是真正的符合道德或符合价值。

    总之,某种价值观的养成就是相应价值情感的生成过程,并由不稳定的价值情感直至形成稳定的价值情感的过程。

    (二)价值情感如何生成:体验

    在明确了价值教育在于价值观的养成与相应价值情感的培养后,紧随其后的问题是,情感又是如何生成的呢?情感生成的途径也许可以通过明确情感的本质而获得。情感究竟是什么呢?情感在《辞海》中是这样被定义的: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道德感、美感、荣誉感等)有关,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从字典对情感的内涵解释来看,情感就是一种高级的心理体验,要激发爱的情感,就要生成爱的体验;要激发尊重的情感,就要生成尊重的体验。关于这一点,朱小蔓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曾指出:人的情感不可能通过服从命令而产生,它必须经过亲自经历,自己产生感受直至深刻的体验。诺尔曼·丹森在《情感论》中也指出:情感目标不能靠记忆、反复背诵,而是要通过心灵的感受和体验而获得。皮亚杰的认知发生理论也认为,价值目标的加工方式与认知信息加工方式不同。价值目标的达成依赖于感受状态的发展,依赖于情感体验在意识中出现的性质,如果没有感受,体验的产生就不存在情感发展的机制,就不会有任何情感经验作为印记存在于记忆系统中。

    综上所述,价值目标的达成需要生成体验,如果去除年级、学科、内容的差异,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过程而言,化繁就简,价值目标的达成实际上就是价值体验生成的过程。其基本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从价值目标到价值观的形成

    方法总是针对问题而确定的,问题或对象的特殊性是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没有万能的方法,同样没有万能的策略。价值教学的策略是针对价值目标提出的,它的选择必须考虑价值目标的特殊性。从上图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价值目标生成个体的价值观,从心理机制分析,是通过体验生成的。所以体验教学是达成价值目标的有效策略。价值教学策略选择的重要依据是教学目标的特殊性也即价值目标的特殊性。价值目标区别于知识目标的最大不同在于价值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伴随着价值情感的生成,这关涉到学生内在心灵层面的发展,没有相应价值情感的生成,就不会有价值目标的达成;没有学生心灵的成长,就不会有价值教育的成功教学。所以,如何让师生特别是学生产生价值情感体验是选择价值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生成体验是价值目标达成的最佳策略

    价值体验生成的策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以引起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生成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体验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亲历体验、感受的过程,亦即意味着教学不是一个师生围绕书本,把知识对象化、目的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联系自己经验的过程,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学生依托自己的情感、直觉、想象等去直接地感受、体味、领悟,再认识、再反思、再创造的生命体验过程。根据当前我国课堂教学的基本实践,通过直接途径生成价值体验、达成价值目标,有三种比较典型的策略,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直接途径达成价值目标的策略

    其一,师生语言言说构建想象性体验。这是一线教师最常用的教学策略,具体而言,就是教师通过语言构建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生成相应的价值体验,达成价值目标,这一策略表面上看比较简单,实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技巧及教师的专业知识广度、深度要求较高。如果教师的语言没有感染力与吸引力,知识面又狭窄的话,可能无法引导学生生成相应的价值情感体验。

    其二,多媒体构建虚拟真实性体验。这是当下一线教师最喜欢运用的教学策略,也是最为便捷、易操作的情境营造方式。它是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音频、视频再现有关教学内容的真实情境,使学生生成相应的价值体验,达成价值目标。

    其三,学生参与教学的真实性体验。参与性教学方式类似于杜威的“做中学”,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教学理念,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教学等,通过让学生参与 有关教学活动,生成真实性体验,以利于价值目标的达成。

    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贯穿、融于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与细节之中,发生于有形与无形之中。在教学中,教师的行为、言语以及师生互动的方式、互动的内容无不在不知不觉间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无不在进行着价值教育。“我们太常低估一些事物的影响力,诸如一个触摸、一抹微笑、一句好话、一次倾听、一个诚实的赞美或最细微的关怀等,这一切都有改变生活的无穷潜力。”⑥

    三、关于价值教育途径与策略的说明

    不过,应当说明的是,无论是直接途径还是间接途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它们都并没有什么新鲜之处,而是时时刻刻在中小学的课堂中发挥着作用,此外,它们还继承了教学中德育的途径与策略。

    (一)教学中价值教育途径与策略对德育的继承

    价值教学对学科德育途径、德育教学策略的继承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价值教育的主题与德育的主题有很大的重叠部分。有学者把价值分为三个方面:(1)人道价值,包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的尊严、自由、权利等,它是主体自身的内在价值。(2)规范价值,包括社会的民主、平等、正义等,它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结构性价值。(3)效用价值,包括人的效用价值与物的效用价值,它是客体对于主体的功能性价值。⑦从上述三个分类来看,道德教育的内容包含于人道价值与规范价值之中,与价值教育的主题是相互交叉的。

    其二,从价值教育影响学生的机制来看,价值教育与德育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皆是一种信念或价值观教育。正因如此,石中英教授指出:“中小学价值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很类似,因此,开展中小学价值教育无需开辟什么新的途径,发明什么新的方法。”⑧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本文提供这些方法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组织并使这些方法概念化、系统化,有目的、高效地运用,并知其所以然。

    (二)价值教育的途径、策略与知识教育融为一体

    价值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是与知识教学融为一体的,或者说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必须依托教学内容的传授而进行,实施“无痕”的价值教育。所谓“无痕”,就是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必须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特别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线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中实施价值教育不必也不可能凭空增加一个活动单独实施,否则习惯于常规教学活动的教师会无法接受,目的性过强的价值教育反而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阻碍,价值教育更无法开展。为此,它必须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传授“自然”进行。其次,就基础教育阶段而言,班级教学活动程序或主要的教学行为,无论年级与地域,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可能创设一个新的途径单独实施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教育活动,而只能在已有的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挖掘或设置价值教育因素,渗透价值教育思想,实施价值教育活动。

    总之,这里所提供的价值教育途径、策略均来自一线教师的智慧与教学设计,这些教学设计大家并不陌生,但问题是:由于不经意,太日常化,以致于忙碌的教师们常常忘记或小看他们一直拥有的财富。策略的选择对于研究者来说,需要的其实就是:认真地凝视,仔细地发掘。这里之所以重提这些策略,目的就是让价值教育从自发到自觉,从偶然到普遍。本研究的意义或许在于:能帮助已使用过上述价值教育途径、策略的教师,使其教学活动概念化、系统化,更加目的化;对于没有运用过上述途径实施价值教育的教师,上述途径可给其未来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与启发。这里引用“价值澄清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拉思斯在介绍他的理论时所表达的观点来表达本研究的思考,他指出:“我们应该坦率地指出,本书的方法(价值澄清方法)对所有教师来说并非全是前所未有的。许多敏感的教师早就沿着这些方面开展工作——即使他们冠之以别的名称——已有多年。本书也许只能帮助他们组织并使那些实践概念化,使他们得以更加系统并且敏锐地利用它们。”⑨

    注释:

    ①石中英.价值教育的时代使命[J].中国民族教育,2009, (1).

    ②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0.

    ③张立昌,郝文武.教学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3.

    ④赵一笔.当代教育哲学大纲[M].台北:正中书局,1998: 155-156.

    ⑤⑧石中英.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0, (8).

    ⑥转引自赵振洲.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策略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0.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4

目前我国对心理教育这一活动的提法还有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这些提法反映了对心理教育这一活动主要目的和方式的不同认识。如心理素质教育比较强调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潜能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比较强调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心理卫生教育比较强调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心理辅导侧重教育干预和适应性问题的指导;心理咨询则侧重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和心理障碍的排除。

笔者认为,心理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生理学、行为科学和精神医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法与措施,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增进其心理健康,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心理教育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简称心育。心理卫生教育只是心理教育的内容之一,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是心理教育辅的工作模式。

有人认为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劳各育(以下简称“五育”)是并列的关系(即“五育”加心育共同构成全面发展的教育),也有人认为“五育”已经包含了心育,这两种看法都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心理教育与“五育”具有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还具有相互重叠和相互交叉的关系。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育”的基础和中介。它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任务、内容、方法,不宜归属于其他某一育,但心理教育可以渗透到“五育”之中。各育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任务、内容、方法,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完成部分心育任务,但是不能完全代替心育。

二 心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1.心理教育的目标

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心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为心育活动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心育工作的蓝图和依据,对心育过程具有指导、调节和控制作用,从而使心育工作者在心育内容的确定、心育模式和策略的选择、心育实施途径的拓展、心育方法的有效使用、心育效果的检测与评估等方面更有自觉性和目的性。

心理教育的目标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体系。(1)按目的分为:终极性目标(开发潜能)、一般性目标(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基础性目标(防治心理疾病);(2)按功能可分为发展性目标(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预防性目标(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补救性目标(学生心理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转介);(3)按操作顺序可分为:总体目标(培养“四有”新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中间目标(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健康等)、直接目标(各学段、各年级的要求和重点)。

一般认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标应以发展性目标为主,防治性目标为辅,并体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里,我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1)心理教育的目标必须符合教育的总目标,与其它各育的目标相协调,并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体发展的需要;(2)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标多停留-在防治性目标的层次,满足于心理问题及行为的矫治,这是值得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问题,需要加以正确引导;(3)在强调非智能素质的培养、个性发展目标的同时,不可忽视智能素质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4)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年龄跨度从6周岁到18周岁,这一阶段个体经历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很大,随着年级的上升,各年级有不同的心理发展任务和心理问题。对处于不同身心发展阶段的学生,应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特点制定心理教育的分层目标。

2.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上述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标和中小学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1)创新教育;(2)智能教育;(3)情感教育;(4)意志教育;(5)个性教育;(6)青春期教育;(7)心理卫生教育;(8)学习指导;(9)交往指导;(10)升学就业指导。其具体内容,限于篇幅,不作赘述。

三 实施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为了落实上述心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采用各种方法实施心理教育。笔者在实践中了解到,有些中小学感到心理教育难搞,无从入手或热衷于搞心理咨询,对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不甚了解,从而导致心理教育主要目标和内容的无法落实。其实,我国近10年来理论界与一些中小学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大大拓宽了心理教育的途径、丰富了心理教育的方法。

1.心理教育的实施途径

据有关资料介绍,结合笔者的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实施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1)开设心理教育课 开设心理教育课是心理教育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虽然目前学术界对心理教育是否要课程化还有争议,但是许多中小学已经开设了定期或不定期的心理教育课,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组织心理教育活动 心理教育重在实践,中小学可通过课内训练和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各种智能素质和非智能素质,如可组织心理训练、兴趣活动、创造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提高心理教育活动的效果。另外,还可试行和推广适合中小学生的心理保健活动(如心理保健操等),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3)教育教学全程渗透 心理教育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应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各育中都应有机地渗透心理教育。学科课程除了担负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的教学任务外,还必须担负起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育人任务。科任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要不

断挖掘教材中培养心理素质的对应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结合教学进行相应的心理训练和学习指导。

(4)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 心理辅导与咨询是心理教育辅助途径之一。中小学可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共性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教育干预,对个别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对极少数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心理治疗部门或有关医院进行诊治。必须注意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般教师难于胜任,中小学开展心理咨询应做好问题识别与及时转介工作。

(5)学生自我教育 学生是心理发展的主体,一切心理教育活动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实践证明,学生自我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自我发展的目标,自定计划,自我阅读、自我训练、自我调适、自我测评等进行自我心理教育。

(6)教师心理教育 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心理教育,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7)家庭心理教育 家长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也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小学可通过家长学校实施家庭心理教育,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

(8)学校环境熏陶 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心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中小学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校风、班风、学风的建设,发挥隐性课程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

(9)社会环境建设 创设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对心理教育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中小学应加强同社区、校外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发挥少年宫、文化宫、新闻机构、出版部门、医疗卫生部门、街道、居委会、公安部门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

2.心理教育的方法

心理教育的方法可分为工作方法、教育方法和研究方法。心理教育的工作方法主要有:调查法、测验法、评价法等,心理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心理教育的教育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理教育方法。心理教育方法种类繁多、体系庞杂、难以穷尽,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理训练法 如观察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思维力训练、想像力训练、注意力训练、敏感性训练、元认知训练、自信心训练、归因训练、放松训练等。

(2)价值澄清法 国外盛行的“价值澄清法”,就是通过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各种价值观,学生之间也可达到相互沟通和学习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特别是可以了解那些与自己有极大差异的人的想法和观念,从而增强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批判能力和决策能力的方法。

(3)角色扮演法 通过角色扮演、心理换位等,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从而实现角色获得,提高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如厦门一附小在教师节期间开展了师生角色互换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还可通过有针对性的角色扮演,强化学生某方面的心理品质。

(4)优势强化法 美国学者罗伯特・查荣克于本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优势反应强化说”。他认为个体从事的活动很熟练,那么有他人在场,会产生一种社会助长作用,使之活动的动机增强,并且活动更加出色,这就是优势反应进行强化的结果。研究表明,这种心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把这种现象运用于心理教育中,就称之为优势反应强化法。各种游戏、表演、竞赛都属于此类。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5

1. 利用史料进行方法教育

许多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固然与他们的天才和广博知识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在科学的研究中找到了正确合理的研究方法。因此,只要教师努力去挖掘教材中的史料,定能巧妙地将史料中的科学方法引人到教学之中。例如,在“空气”一节的教学中,可以从氧气的发现史,向学生阐述科学研究的分析、判断方法,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史料、了解方法。

2. 利用新旧知识的过渡进行方法教育

新旧知识的过渡往往涉及重要的科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入。例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重要内容时,教师要从发展变化的观点,由初期、中期(初中内容)、最终(高中内容)三个阶段来阐述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变化及实质,这样的分析过渡,即讲清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并运用了逻辑思维、揭示出概念的本质,培养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3. 利用感性认识的升华进行方法教育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往往涉及到比较、抽象、综合等重要科学方法。例如,在对“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一节的教学,可通过日常生活中钢铁的腐蚀,逐渐地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并通过对比,明确金属腐蚀的种类及实质,从而使学生了解比较、分析的重要性,初步掌握比较方法的基本特征及其运用。

二、从概念、规律教学中理解方法

化学概念、规律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和核心,而概念、规律的建立往往有其共性可寻,其形成过程如下:提出问题―感性材料一方法运用一概念、规律。

在上述进程中,往往需要运用分析、比较、抽象、归纳、综合、类比、数理、理想化等科学方法。例如,在讲“气体摩尔体积”这一重要概念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明确建立理想化模型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使实际问题简化,便于研究。简化的原则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同时还必须指出,任何理想化模型的确定都有一定的条件,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有严格的科学依据。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气体摩尔体积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抓住矛盾主要方面以及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6

现在教育方针关于“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述是与《宪法》关于教育的规定 一致的,《宪法》的规定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也进一步 证明教育方针中的“德、智、体”是“品德、智力、体质”意义上的“德、智、体”,而不是“德育、智育、 体育”的简称。那么,究竟可不可以把教育方针中所表述的“德、智、体”理解为是“德育、智育、体育”呢 ?应该说不可以。下面将要谈到这个问题。

二、关于学校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 才,以及与学校开设的各学科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1.学校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关系。上面已经谈 到,二者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不可等同。除此之外,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它们之间是手段与目 标的关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受教育者实施德育 、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手段和途径 ,而且这种教育必须是整体的和全方位的,即只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 ,甚至三个方面,都不可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四方面教育与德、智、体、美四方面素质之间并不是绝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相对对应的关系,这也 就是我们不能把教育方针中的德、智、体、美理解为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简称的根本原因之一,即我 们不能理解为德育只培养德的素质,智育只培养智的素质,而美育只培养美的素质。而应该这样去理解,德育 主要是培养德的素质,但同时也兼顾培养着智、体、美等素质,依此类推,美育,不仅主要培养美的素质,它 还兼顾培养着德、智、体这三方面的素质(在这方面学者们已有诸多论证)。这样的话,就算教育方针中没有 “美”字,就算人们不怎么关注美的素质,美育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依照这一理解,我们就应该强调一点:培 养学生美的素质也并不是美育独自负责的事情,德育、智育、体育同样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这一点,往往被 我们忽视了,却又恰恰本应由我们美育工作者自己大胆地提出来的。

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学校各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实施涉及到包括

教 学工作在内的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与各个环节,但是它们最主要、最有效的实施途径还是教学,而课程是学校 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托,因此,也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教学方面的主要媒介和具体实 施。可见,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任务,德、智、体、美诸育则是课程设置的 主要依据。具体说,为了实施德育,学校教育设置了德育方面的课程,如思想品德课;为了实施美育,便设置 了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因此,各学科课程与德、智、体、美诸育是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的。但这种对应关 系同样不是绝对的,因为,所有课程都承担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任务,如属于美育课程的音乐与美术 等艺术课,不仅承担着美育的任务,也同样力所能及地肩负着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一些任务,这也是我们 经常强调的,同样的道理,除艺术课程之外的学校其他课程也应该力所能及地承担部分美育的任务,对于这一 点,恐怕不仅是其他课程想都没想过,而且美育工作者自己也很少想到过。这就是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一种不 平等地位,正是这种不平等地位的存在,才导致了人们把美育等同于了艺术教育,甚至等同于了艺术教育中的 音乐、美术课程,也才导致人们片面地认为艺术课程不仅是为美育服务的,理所应当也是为其他几育服务的, 而反过来艺术课程之外的其他各科课程则堂而皇之是无须为美育服务的,如此,美育的唯一所属就是音乐和美 术课了,这便是目前美育的最大悲哀所在。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窘迫,美育工作者自身要承担部分责任,以 往我们强调美育和艺术教育对其他几育的奉献太多而索取太少,以至于美育和艺术教育主体地位容易丧失,容 易被人瞧不起。

弄清楚了上述两种关系,理解学校所设课程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关系就简单了,二者同样也 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所有不同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音乐 、美术等艺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美的素质,同时兼顾培养德、智、体的素质,而其他非艺术课程主要培养德、 智、体的素质,但也应兼顾培养美的素质。即只有各门课程既分工又协作,课程设置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 型人才才能实现。

综上所述:其一,美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与其他方面教育平等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 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素质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二,培养学生美的素质的任务虽然主要依靠的是美育 ,但美育不应也不可能负担起全部的责任,德育、智育、体育等同样必须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同理,培养学生 美的素质的任务不仅仅是包括音乐、美术课程在内的艺术教育的责任,同样也是学校所有其他课程的责任;其 三,美育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工作之中,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应承担起美育的任务。总之,我们要 树立的这种美育观是一种大的美育观或较为宽泛的美育观,美育工作者更要树立这种美育观,其他的所有教育 工作者更要树立这种美育观,因为只有这样,美育才有可能真正被人们重视。

三、关于美育的界定与具体实施问题

1.关于美育的界定问题

界定美育首先要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吸取各方面的精华,给美育做一个相对科学和完善的界定。其次还要 敢于跳出美育的自我圈子,站在全面发展教育的高度来审视美育。对此,界定美育的性质,既要突出美育的特 殊性,又要考虑教育的普遍性;界定美育的任务和目的,既要突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又要关注培养学生的整 体素质;界定美育的内容与途径,既要强调艺术教育,又要重视其他方面的教育,既要突出教学工作,又要关 照学校的其他方面工作,总之,我们给美育所做的界定,应该在强调美育自身特点、确保美育主体地位不动摇 的前提下,要特别明确地给人们传达一个这样的信息,即美育是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学科共 同的事情,美育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关于美育的具体实施问题

第一,依靠艺术教育主渠道,确保艺术教育的美育属性。

虽然艺术教育不是美育的全部,但艺术教育始终是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美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维系于 艺术教育。

说艺术教育不是美育的全部,主要原因还是上面我们所强调的美育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是学校教 育齐抓共管的事情。而在许多人看来,美育不等同于艺术教育的主要理由是美不仅有艺术美,还有现实美、科 学美等,因而从内容上讲,艺术教育没有包揽美的全部内容。不能说这种观点完全没有道理,但至少可以说其 理由缺乏说服力。因为一方面,就美的内容而言,艺术美除了艺术形式本身的美之外,艺术内容之美实际上就 是现实美的高度提炼和集中,因而不能说通过艺术教育,学生领略不到现实美,恰恰相反,人们尤其是学生对 现实美的领略往往大多是通过欣赏艺术来实现的。另一方面,持这种观点的人所关注的是美,而不是美育,较 少考虑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学生欣赏现实美、科学美较多地还是在校园里、课堂上、书本中,对于学 生来说,除了通过艺术教育欣赏到现实美、科学美之外,还可通过其他学科乃至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来欣赏现 实美和科学美。

不过,这些方方面面也是有主次之分的,对于美育来说,艺术教育是专职,其他方面是兼职。如果美育专 职者艺术教育自己都搞不好,那么在美育还并不太受重视的今天,把美育的希望寄托在美育的兼职者身上是不 现实的。因此可以说,艺术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美育的成败,艺术教育搞不好,美育必然不会有成效。这就 要求艺术教育一定要安心自己的本职工作,首先完成好美育交给它的任务。如果艺术教育只顾帮其他方面(如 德育、智育)的忙而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艺术教育就不再姓“美”,不再是美育了,美育也就徒有虚 名。因此,搞好美育的关键问题是确保艺术教育的美育属性。

第二,建立完整而开放的学校美育体系

要根据学校美育工作的总体目标,遵循青少年学生审美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地整 体规划各教育阶段美育的基本任务、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

要根据学校美育工作的特点,建立美育工作管理体制,把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 理、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上,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主动承担起美育的任务, 自觉地把美育渗透到各自的工作中,发挥各自的审美育人作用。包括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促进各类学科课程 同美育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创建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7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的正确理解,必须建立在充分考虑高职教育、高职学生特点等现状,明晰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对高职人才素质、规格的诉求等基础之上。且由于现实中对素质教育操作困难的问题,必须将素质教育具体化、细化,以便实施操作。

(二)有关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内涵的研究

课程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张良认为,课程作为育人的方案和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我国高职要实现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伟大使命,就必须重视课程建构问题并就此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6]课程体系指为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课时和进程的总和。白月桥认为,课程体系具有历史时代性,不同特点的课程体系,决定于不同的编订、设计和构建的指导原则。[7]黄克孝就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主要指导思想课程观进行了理论思考,主张必须在课程体系各方面更新观念:(1)建立认定高职课程方案特性的观念;(2)树立高职课程目标多元化和兼容性的理念;(3)确立高职课程内容以创造性智力技能导向和适用性的思想;(4)创立高职课程模式多元整合的概念。[8]

二、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研究

本文主要从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这两方面,对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展开研究。

(一)课程的价值取向是构建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方向标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目前,高职院校出现了两种易出现偏差的价值取向:(1)岗位技术的培养。以高职生胜任某种岗位技术的要求为出发点,把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只理解为专业技术素质,以专业知识为核心来构建素质教育课程。(2)文科知识的传授。这是基于高职学生在企业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不适应性,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严重失衡的问题提出的。后者是对前者出现问题的弥补,但两者只有真正结合,才能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9]熊文华等人认为,学生获得满意就业岗位是我们高职教育教学成功的标志。只有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才有可能进行素质教育课程模式的根本性改革。[10]李红梅以企业的视角进行研究,她认为,高职院校要树立以企业精神的培育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以职业意识的养成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塑造为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设计的原则。[11]这种价值取向综合考虑了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对接,但是过分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忽视了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和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无论是以能力为本位,还是以人文素养的培育为本位,都会相对忽视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容易导致极端化或片面化的现象。因此,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必须清晰,必须在两者中有所侧重,但又不偏失某一方面。

(二)高职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是课程构建的依据

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是实践课程的根本准则,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属于已有目标。熊文华等人提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即:坚持能力培养与素质养成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就业需求与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体系完整性与延展性相结合的原则。单纯的说教是不能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的。并指出,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在能力训练的过程中,来完成综合素质的养成。素质教育需要有专门的课程,但单纯的素质教育课程也是不能完成素质教育的。不是上了一门或几门课就可以提高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需要各类课程、各类活动共同发挥作用,并且,应该贯穿于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每个阶段,或者说整个教育过程。从时间和空间上将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生活动的始终,无时无刻不在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10]但值得深思的是,这一理想的素质教育课程方案实施、操作起来的可行性如何,会不会忽视了专业课程的学习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唐磊指出,高职素质教育统整课程体系设计原则是经验的统整、社会的统整和知识的统整,组织的中心是由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和社会意义的问题组成,强调知识内容与学习活动的密切联系,保证学习内容的横向衔接与纵向连贯,目的是以真实世界的生活内容为核心,让学生获得完整的学习经验,而非考试的内容。而整个学习形态是动态的且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包括独立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让学生有机会培养自主学习、探究精神、合作态度以及沟通协调能力。[12]

三、高职素质教育课程目标、内容的研究

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的准则,也是课程自身性质和理念的体现。高职素质教育课程目标决定课程内容,目前,高职学院的素质课程内容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很难实现高职学院素质课程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因此,必须明确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陈向平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以培养健全的人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她认为,须构建素质教育理想的通识教育课程,将素质教育精神贯穿到专业课程和隐性课程中。她指出,高职课程建设的目标取向很明确:(1)能力目标,具有具体可操作性;(2)素质目标,是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追求的不是学生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的多元性。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的确定,必须依据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但具体的课程设置原则与目标取向都必须突出能力核心,素质基础的高职人才培养大目标,围绕这个大目标,两个系统之间也必然有交叉融合的部分。他提出,高职教育阶段要解决两大基本任务:(1)在学生已完成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补充和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2)使學生具备进入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国家的、行业的或用人单位的标准或条件。[13]李红梅认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重点有三:(1)职业理想教育,它包括职业认知教育、职业情感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2)职业态度教育,它包括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规范意识教育和职业责任意识教育等;(3)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它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技巧教育和思维训练等。[11]

综上所述,对高职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表述各有侧重,其具体的实施方式、模式和途径也有差异。殊途同归,即都要使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有质的提高,都必须考虑本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现实状况,并由此提出对策。

四、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实施的模式、途径研究

高职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模式和途径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实践。李红梅指出,面向企业文化融入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结构应该有两大模块组成:素质课堂教育和素质拓展训练。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课程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不是通过上几门专业课就能实现那么简单的。熊文华等人从比较完整的全面的角度思考素质教育课程的实施,他认为,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宣讲,也更需要实践训练;不仅需要开设专门课程进行训练,还需要学生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和职场里进行训练;不仅需要专门的素质教育课程训练,也需要各类专业课程的渗透教育。为此,他们设计了素质教育的五个环节:素质教育大讲堂专门能力课堂训练专业课程渗透教育社会实践综合训练工学结合实战训练。五个环节要环环相扣,从时间和空间上增强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连贯性,力争做到知行合一。[10]胡玉斌围绕以人为本,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并重,培养出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第一线高级技术性人才的主题,设计了一种宽基础阶梯式素质教育高职课程模式,并根据专业面的宽窄分别设计了山字形和倒T字形课程模式结构,并分析了这种模式的支持系统、适应环境和特点。他认为,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应该由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回归教育三个维度、四大目标与内容(职业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结构、职业态度、职业伦理)以及四种课程或培养途径(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训课程、创业课程)组成。他从理论的高度上提出自己建构的课程模式宽基础阶梯式素质教育课程模式。并就模式主题、模式功能、模式结构进行了详尽的论述。[14]尽管他设计的这种宽基础阶梯式素质教育课程模式适用于基础较好的三年制专科高职院校,但是,模式的实施还需一定的支持系统。郭全美从课堂操作层面,描述了一课一语在高职素质教育课堂上的实践,为丰富高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环节提供了一个新的实践视角。职业规划与成功素质训练课作为全面提高大学综合素质的一门核心必修课,正切合一课一语教学环节的导入。通过在课堂中穿插一课一语教学环节,能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所谓一课一语,即开课前五分钟用一句话导入,这些话是散落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些让人值得回味的句子,来源广泛,耐人寻味、有所启发即可。[15]她还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先让二三位学生主动发言,让他们参悟PPT里的这句话;在学生分享完对这句话的参悟理解后,教师再对这句话的原意做详尽的讲解分享。

五、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展望

从以上综述中可以看出,对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从对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内涵的阐述到对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层次更加深入的研究,学者们都在探索如何将素质教育课程落到实处,切实全面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研究仍不成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借以作为以后研究的展望。

(一)清晰界定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

学者们对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内涵的界定不一,而且,有些学者在高职素质教育研究中,以偏概全,如:将职业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内容扩大化,视为素质教育内容加以研究。对各个概念的解读也存在混乱和交叉,都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忽略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因此,必须清晰界定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不能将素质教育等同于某一方面的教育。

(二)运用多种方法研究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方面,当前对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多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对高职素质教育问题的分析也往往是就某一现象指出存在问题,缺乏具体的数据信息,无法反映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真实情况和具体问题。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对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另一方面,由于各个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状况存在差异,进而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也就应该有所不同。因此,就需要对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作调查分析,找出差距与特殊性,构建比较适合本校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对于以上研究,可以综合运用调查问卷法、实验法和教育行动研究法等,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的实证研究。

(三)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研究

一方面,调动高职院校教师的积极性。一线教师必须清晰把握素质教育内容,避免在实施素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内容交叉重叠;另一方面,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不单单是校方的责任,也需要企业参与到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建设中来。企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最迫切,也最清楚。因此,必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深化校企合作,使企业一方真正参与到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不是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必须充分发挥其他主体的作用。而行业企业和一线教师等如何参与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8

教育从产生的那天起就注定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当前的教育形式正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推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具有创新意识、高度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社会教育家关注的焦点。智育从传统教学开始就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有着深厚的根基,其被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德育已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教育界也正在倡导“德育领先”;体育锻炼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磨砺人的意志,在全民健身的宗旨下,体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因为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与生活实践接触最紧密的劳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然而,美育却被忽略了,没有得到与其社会价值相应的重视!

我们常常谈论人文精神的“真、善、美”和人全面自由的发展,艺术美的理论中也常会出现“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问题。爱因期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还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一个正确的数学公理、定理,可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数学的真;数学理论即使离现实多远,也总能找到它的实际用途,体现其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数学的善;伟大的希尔伯特曾说过:“数学中每一步真正的进展都与更有力的工具和更简单的方法的发现密切联系着”,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建立这些理论时体现的创造性思维就是数学的美。遗憾的是,这些观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

举国上下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数学美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得到充分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中已提出了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数学与文化”这一单元体现了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这就是数学美学,这种功能将长久以来人们对数学的追求转化为对完善的追求,对和谐数学的追求。

一、数学美的表现

美,是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的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鲜明性和新颖性等特点。数学作为精神产品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数学美深深地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她的欣赏。

1、简洁美

在数学界,人们普遍认为朴素、简单是数学外的在形式,朴实清秀又底蕴深厚才是其至美。欧拉公式:V-E+F=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在数学中,像欧拉公式这样形式简洁、内容深刻、作用很大的定理还有许多。比如:

圆的周长公式:C=2πR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

正弦定理:ΔABC的外接圆半径R,则 等,这就是数学的公式之美。这种简洁美,用几个定理是不足以说清的,数学历史中每一次进步都使已有的定理更简洁。

2、和谐美

欧拉公式: ,曾获得“最美的数学定理”称号。和谐的美,在数学中多得不可胜数,如著名的黄金分割比 ,即0.61803398…,维纳斯的美被所有人所公认,她的身材比也恰恰是黄金分割比;著名的菲波那契数列{an?},定义如下:

a1?=1,a2=1,

当n≥3时,an=an-1+an-2

将“黄金分割”、“神圣比例”的美称给数学都受之无愧。

3、对称美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空间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圆是中心对称圆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圆也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梯形的面积公式:S=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其中a是上底边长,b是下底边长,其中a?1是首项,an是第n项,这两个等式中,a与a1是对称的,b与an是对称的。h与n是对称的,这是数学的对称之美。此外,数学还有自身的奇异突变美、创新美、统一美等。数学的发展深受美育思想的影响,使得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二、数学美的功能:

社会在进步,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等得到美的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美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培养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

2、启发探求真理的思路;

3、检验真理;

4、寓美于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以美启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美的教育途径

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起着陶冶情操,完善思维品质的作用,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美,如概念之美、证明之美、体系之美、无限之美、平衡之美等方面加以探讨,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做必要的审美示范,引导学生感知,欣赏数学美。“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美知识应用于实践,体现美育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数学美的教育途径需要先展示数学隐含的美、进一步挖掘数学美、再创造数学美、最后将美学原理应用于解题实践。

数学美育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将会愈发重要,数学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实施数学美学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精神,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马忠林.数学教育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 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教案精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9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语文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途径,进一步推进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展教改实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按照教务处要求开展集体备课并将集体备课真正的落到实处,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深入课堂、及时调研、适时反思和总结,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确保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语文成绩上新台阶。在全校师生中继续开展读书活动,让经典文学走进我们的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基本思路

在“定方向、定目标、定课型、定内容”的基础上,凸显“掌握字词、锤炼语言、培养思维,学会写作”的总体目标,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命素质作为终极目标的,把学会写作,能说会写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目标,构建全新的、开放的、富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语文教学体系,实施“以写作带动阅读、围绕写作搞阅读,锤炼语言、培养思维等从属目标”的语文定向教学新战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具有我校特色的语文学科导生制课堂,认真探索、大胆实践、简化目标、讲求实效,开启新思路、坚持新理念、落实新构想,努力实现一举多得、一课多赢,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

三、具体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体系,构建从目标到载体再到方法的完整的教学流程,系统实施语文定向教学,适时恰当地借鉴使用“六步实效教学流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导生制课堂,实现语文教学简单化,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语文教学的四大难题,即:复杂化的问题、实效差的问题、载体窄的问题和功能弱的问题。

2.明确教学目标,深刻理解语文定向教学的真正内涵。学校要求每个语文教师都做语文定向教学的研究者,在语文学科备课组组长的领导下,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认真学习,积极研讨语文定向教学,从总体上把握今后语文教学的方向,明确教学目标,并落实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班级、每一节课上。

我们的方向是:构建完整的语文定向教学体系,解决语文清晰度的问题。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前提下,以工具性为核心,以人文性为载体,由单纯的“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单一的基础知识教学,转向综合能力的训练,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生命素质的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紧扣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直奔工具性目标。把“掌握字词、锤炼语言、培养思维、学会写作”确定为今后语文教学要遵循的总目标,让孩子通过学习语文真正在字词上有所得,在语言上有所得,在思维上有所得,在写作上有所得,而且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学会写作。从教师备课,到预设学案,到选择教法、学法,到确定课型,直至确定课堂教学内容体裁,都要以此为依据和标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各年段都要有落脚点,都要有具体落实的目标和途径,并且要明确写进语文组及每个语文教师个人的工作计划。

3.确定语文课型,落实教学总体目标。根据各年段、各班级的具体学情,确定字词课、语言课、思维课、写作课四种基本课型,并结合实际做相关调整,要上什么课型像什么课型,要根据课型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具体目标。

4.采取各种途径,实现具体目标。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10

作者简介:殷乐(1984―),女,湖南益阳,汉族,工程师,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项目管理、水利造价、安全管理信息化。

课题来源:2014年院级课题【《工程资料整编》课程翻转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发展,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基数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这本质上是就业者综合素质的竞争。2013年,水利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水利职业教育,是加强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解决人才瓶颈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往的高职院校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全程讲课,学生全程听课,课后通过作业与练习进行知识的内化,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这是因楦咧把生对理论课兴趣缺乏,而在实践课中很活跃;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于接受碎片化的内容更易接受,对于数码、软件,他们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天赋。。对专业课虽然感兴趣,但是不知道怎么学。他们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是他们在课下做功课遇到问题卡住的时候。针对高职学生这样的特点,我们对《工程资料编制与整理》课程实施了翻转,设计了学生课前通过通讯平台看微课课上学生组成小组讨论执行教师完成答疑并指导工作任务课后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升华的教学流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及完成任务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1 翻转课堂简介

“翻转课堂”,又叫做“颠倒课堂”,简单来说就是教师自己录制视频,学生不用在教室里学习,可以在家里或其他有多媒体设备的地方,观看视频,学习教师讲解的知识,然后可以继续借助于网络平台和教师在线交流,也可以到达教室向自己的老师进行学习中问题的求教。翻转课堂最初由美国学者埃里克・马祖尔提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马祖尔第一次开发了与计算机的搭档教学方式。马祖尔教授在教学中发现,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让他做教练而不是讲课,他因此下结论说,“我相信这只是我看到了这一进程的开始,电脑很快就会变成教学的进程中必须存在的组成。”并预言,教师的重要性无人可以替代,计算机只能够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力量,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辅助教师的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2 工程资料整理课程简介

《工程资料编制与整理》课程是水利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领域基础课程、资料员岗位证书课程。课程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正确应用工作资料验收规范,熟练掌握运用手工或Word、Excel、测量成果等辅助计算软件高效、准确地编制完成水利水电工程资料的技能,能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各阶段的工程资料编制归档工作。

3 课程设计思路

在课程的教授中,我们打破了以知识传授、按章节顺序的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项目为载体、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实践动手技能。在课程的实施中,我们一般推荐一个常见的水利工程小型除险加固工程,将工程资料编制与整理贯穿整个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流程转运如图1所示:

我们将课程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和提炼,将课程分为了基建、监理、施工、竣工4个学习情境、开工文件、交底文件、监理管理资料、监理过程资料、开工资料、施工记录资料、竣工资料等7个学习型工作任务,22个微课知识点,如施工学习情境中的开工过程资料学习任务就分为了开工申请单的编制、企业材料、人员、机械进场报检单的编制、进度计划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放样报验资料的编制、项目划分及报审文件的编制5个知识点。

4 实施效果

在2015年下学期,我们对某教学班级实施了翻转教学。为体现对比效果,与未翻转的平行班进行了成绩对比,对比数据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使用了翻转教学之后,翻转实验班的成绩在80~90以及90以上的区域有明显提升,70~80部分与平行班基本持平,60~70区域与60分以下区的数据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翻转课堂对于学生成绩的提升还是有效果的,不及格率下降,优秀率明显上升,而成绩的提升对于优秀学生更为明显。

5 出现的问题和改进途径

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如下问题,并尝试提出改进的途径:

(一)翻转课堂的时间安排

在翻转课堂中,教学流程需要在课前学生自行观看微课,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只有实施了该环节,才能在接下来课堂中的小组讨论与知识内化环节中有所得、有所论。但是这很明显需要学生自行安排,高职学生对于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力不从心,同时也存在学生积极性不高,不看微课等现象。为了解决该问题,翻转课堂需要教学制度、教学系统的支持。

(二)翻转课堂要求信息化支持

在翻转课堂中,我们需要一个通讯平台与学生进行即时沟通。通讯平台反馈越及时,翻转效果越好,参与者越多,激励效果越好,学习气氛越积极。之前我们有尝试过借助世界大学城进行翻转教学,但是学生反应这个平台设计界面复杂,登入困难,反馈不及时,效果不是很好。这次我们主要是qq软件结合世界大学城使用,主要在qq群中进行课程的分享与通讯,消息的通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是及时性好,使用也很方便,学生反馈较好。如果以后有一款专业、简洁、便利的翻转课堂软件,相信实施效果会更好。

(三)翻转课堂对学习者的要求较高

在翻转课堂中,我们要求学习者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基础的网络与信息技术的知识、深层次的思考和学习能力。这三者缺一不可,网络与信息技术的支持是参与翻转课堂的基本条件,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是建立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上的,越积极主动,越深入思考,越触类旁通,学习效果越好,反馈越出色,知识内化程度越深。

(四)翻转课堂对教学者的要求较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控学生的学习脉络,教师制作微课要遵循易懂、简明、专业的原则,对工作任务的指导书、任务书、导学学案、课程ppt、课后练习、实训项目、案例模拟等一系列教学内容也要进行精心组排,构建完整的学习支持体系。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同时注重教学者与学习者,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都有莫大的帮助,也能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有价值人才的办学宗旨。翻转课堂作为一个教育体制改革的新途径,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素质教育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改变学习观念的机会,培养实践技能的机会,从而为社会为行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行业技术技能人才。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11

作者简介:张爱仙,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如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当前我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努力方向。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专业建设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我院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的初步尝试。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结合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文化,思考和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如何融合的问题。

一、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职业是由于人类社会分工而产生的具有特定专业和专门职责、并以所得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劳动。职业素养简言之,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职业素养高低是衡量职业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标,是从业者职业生涯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职业素养问题关系到高职大学生能否顺利进入职场、未来事业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界定职业素养的内涵十分重要,但在学界,对职业素养的内涵有不同理解。例如:解厚荣(2010)认为职业素养是一个人在职场环境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知识、职业行为、职业形象、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尊严等方面的综合品质。叶菊珍(2010)认为职业素养概括起来就是职业过程中的综合素质或品质。包括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郭春燕(2012)认为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分析上述对职业素养内涵的解读,本文认为,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要求,是从业者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

培育大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教育的必修课。研究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问题,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有着相互融通的内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通过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文化、身心、法律、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可持续发展。职业素养教育是指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和职业素质养成规律,对高职大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是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它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深化教学改革中,要贯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文化育人”的办学思路和“融”文化理念,探索和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实现我院“学生体面就业”目标。

1、调整和丰富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素养教育。

根据青年汽车学院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调整和充实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在适应性教学中,强调职业活动中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专业能力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设计大学生活规划,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在思想情操教育中,通过理想和爱国主义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理想,将坚定的职业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结合起来,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在人生价值教育中,要求学生做好人生规划的设计,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积极的职业态度,在职业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在道德修养教育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学习和感悟青年汽车集团“治厂方针、干部作风、工作作风、质量方针、技术领先、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的文化内涵,提炼出汽车职业人必备的管理、责任、创新、技术、质量、服务六个职业意识,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敬业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进取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并结合专业的特点,提出了汽检、汽制、汽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在法律修养教育中,通过法律精神、法治理念、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和民法等内容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养成遵守法律法规并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意识和习惯。

2、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培育职业意识和能力。

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重要途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演讲、播放影视资料、小组讨论、问题探究式、情境模拟式、案例分析、社会实践等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从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例如:通过案例分析,请学生谈谈把汽车专业作为自己职业理想的理由以及如何努力实现职业理想的设想;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寻找身边的感动、发现身边之美的教学活动,然后在课堂上演示PPt,与班里其他同学分享;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爱国歌曲演唱的课堂教学活动;播放爱国主义影视资料,分组开展课堂讨论,然后每个组推荐1名同学在大班进行交流发言;开展校园文明与大学生公德状况调查ppt课件制作比赛,在课堂演示后评比发奖;在感知青年汽车集团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以图片、视频等形式,简要介绍我们汽车学院优秀毕业生和获得省以上技能大赛奖项的学生事迹,向学生提示和解释我们汽车学院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而实施的专业文化建设项目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开展“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并把学生基础文明表现列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考核中。

高职教育是为学生今后职业活动能力可持续发展奠定职业技术基础和职业素养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途径和方法,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思考、探索和实践,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丽《职业素养教育——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叶菊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3]解厚荣《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12

当今社会,大学生活动范围空前扩大,教育环境也日益呈现多元化、开放性特征。面对复杂新环境,教育管理需要以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勇于开拓、大胆创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具体任务的要求,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内容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实施不同且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实行单向灌输与双向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我国长期以来比较重视“灌输”教育方法,既然是教育,必然少不了课堂讲授,这种大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最方便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使教育内容和社会要求更加系统、完整、全面地传输给受教育者,而这种方式将学生放在被动教育的地位,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发挥,不利于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忽视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学生的排斥甚至反感,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动性的增强,单向灌输的方式日益暴露出了它的弱点。有的学生认为,若不是学校公共课程影响毕业,他们是绝对不会去学的,学了也无用。

我们必须清楚,大学生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其受一定客体因素的影响。但我们也必须尊重学生,构建起一种积极、悦纳、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学生能感到他们在被尊重、被关爱、被理解,从而在情感、思想和观点等方面就更易于沟通和接近,实现教育主体和客体地位的平等。同时,还要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想学生之所想,谋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难,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从而激发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积极性。①

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针对各族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实际,既要注重系统的理论灌输,又要注重双向交流,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

二、实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尽管存在着形式各样且灵活多变的民族院校教育的途径,但大体上都可以归属于显性途径和隐性途径两类。所谓显性途径,就是事先即被受教育者有所察觉和意识到,且已经对其有心理定势的教育途径(以下简称显性教育途径),如高校开设的思政类课程、形式政策报告会之类就属于显性教育途径。所谓隐性途径,就是被受教育者事先没有察觉和意识到的,且不具备心理定势的教育途径(以下简称隐性教育途径),如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当然,对于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这两类教育途径其实都是显性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可以调控的。

1、显性教育途径的特点及其功能

显性教育途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具有公开性。显性教育途径多是采取一些公开的、直接的和独立的方式来达成教育管理的目的,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这样的方式所体现的效果都是显著的。受教育者已经事先了解了这些采取这些方式是根据社会的性质和实际需要来设置,其目的就是将自己培育成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因此对此类方式都已经预先产生了心理定势;第二,具有强制性。显性教育途径是学校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规定而设置的正式教学计划,此类课程一般都是有学分、而且计入成绩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受教育者系统接受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法律法规以及政治立场等。其强制性就体现在不以受教育者的意志为转移,是必须要学习的课程;第三,具有稳定性。显性教育途径因为是一些正式纳入教学计划,有固定教材和教学大纲,而且安排了相应学时的课程,因此轻易不会变更这类途径,所以体现出稳定性的特点。

显性教育途径的功能主要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系统性传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有效宣传,对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进行分析并指明现阶段我党的主要任务,将基本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律法规制度传授给受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进而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目前看来,这也是高校在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采取的的主要方式。由于过往的许多研究都涉及到此类显性教育途径,因此笔者在此不对其过多表述。

2、隐性教育途径的特点及其功能

隐性教育途径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采用一些受教育者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营造各种良好的环境或者氛围在受教育者周围,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由此我们也可以从隐性教育途径的定义中看出其所具有的的特点:第一,具有潜隐性。隐性教育途径多是依附于其他某种公开的教育途径或者形式,不公开的,独立的。教育者总是通过某种相关的活动或者环境来间接传达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让受教育者直接感知到。亦即我们常常提及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客服心理定势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且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第二是具有愉悦性。一般来说,隐性教育所依附或采用的都是些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的形式,多为轻松愉悦的,且这类途径本身也是以愉悦性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这样的隐性教育途径,潜移默化的发挥着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作用,而且这样的方式能有效的将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消除;第三是具有灵活性。隐性教育途径因为采用的方式与显性教育途径有所不同,所以在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选择上更加灵活自由,教育者也不用到现场,只需要将活动方案设计好并交由相关责任人,事后查验结果即可。这样的好处就在于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不会感到约束,更能主动发挥自身能动性,实现自我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但是这样做也可能会因为目标不明确,无法达到效果。

隐性教育途径的功能:一方面,隐性教育途径多采用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实现,因为就为教育者指导和检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隐性教育途径是让受教育者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活动所具有的趣味性、知识性能够广泛地吸引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去。此外,隐性教育途径与各类文体活动的广泛结合,寓教于乐,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的同时还能极大的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积累也多有助益。

在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影响作用日趋强化和多元化的时代,单一的显性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要,公民教育应善于把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将教育融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之中以及有形和无形的氛围之内,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实行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教育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参与的过程。情与理是公民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只有将情感和理性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学生进行教育,要结合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能力的开发,这样就容易带着感情与学生一起进行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民族院校大学生本身就带有深厚的民族感情,有些从贫困地区走出的学生,他们内心充满了对国家的敬仰和谢意。只要我们在教育,从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出发,以情感教育为指导思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中有理,礼中蕴情,情理交融贯通,定会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只有在情感的激发和诱导下,才能真正达到“晓之以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高素质具有现代精神的大学生合格公民。

四、构建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教育管理的深入发展

文化和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却使近代以来一直没有真正解决好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②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大环境对实施大学生教育管理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信息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体以快速、新颖、刺激为特点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接受商品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社会、家庭、大众传媒引导的无序性、失范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高校公民教育的效果。教育管理的实施是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大众传媒等在内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把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构建“四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

家庭教育环境是基础。由于大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必须完善家庭和学校互动教育模式,家庭和学校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心智成长。

学校教育环境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形成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发挥教育主体作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地培养各族学生“七观”,为来自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向上、公平竞争的平台,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动意识。要对各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加以积极解决和处理,对学生间产生的矛盾冲突应予以妥善解决。只有这样,各族学生才有归宿感、幸福感和责任感,才能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才能发自内心地对自己、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民族、对历史、对国家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③

社会教育环境是教育管理的拓展。大众传媒环境是重要补充,要通过网络等媒介,形成强大的正面舆论宣传教育氛围,使国家认同深入人心,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心理和价归属感的问题,去影响其政治倾向、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④我们必须搭建立体的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网络,形成合力,不断优化我国教育实施的整体环境,以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不断取得实效。

注解:

①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变[EB/OL].[2011-08-09]./product.free

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篇13

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在职责上存在大范围交叉。而对思政教育工作而言,就业相关的思政理念教育是其核心组成之一,工作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并使其事业观具有敬业、乐业的特征。哈耶克指出:“没有基于道德感基础之上的责任感,任何职业都将失去它的社会价值。”[1]对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而言,需要通过思政教育来解决的问题核心,不在于让学生理解“就业理想”与“现实就业”之间的差距存在于中外所有社会、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几乎所有人面前;也不是劝说他们忍受性地去接受某种工作岗位,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具有社会责任意识、从内心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如此才能让学生不把衡量事业成功的标准片面地理解为“升官发财”,也不片面地追求“少劳多得”;才能把学生变成有信心把每份工作做得精彩的乐观上进的劳动者。曾说过:“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2]在就业问题上,通过思政教育解决的是劳动态度问题和劳动动力问题,其效能依赖于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施教体系建设。

1 施教体系的主要载体与途径

1)课堂教育。对于就业相关的思政教育,课堂教育依然是首要实施途径;使用课堂这个载体,由思政教育课程宣讲教育、专业课程默化教育、就业指导课程专题教育三种途径共同实施。问题是那些实施默化教育者通常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方面的功能和责任。

2)课外活动。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就业相关思政教育的不可轻视的载体。大学生课外活动依然是在教师指导下有明确目的的教育方式,如社团活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春游参观等。活动设计者常常并没注意到就业相关思政教育层面设计,从而放任这一默化教育行为在非设计状态下发生。

3)家庭教育。家长是学生的首席教师,尤其是在思政教育方面。家庭教育是高校就业相关思政教育必须利用的一个扩展性载体。如果家庭教育与高校教育在事业观和敬业观等方面相冲突,将事倍功半,甚至效果全无。高校延伸利用家庭教育在途径上是相对困难的,但家长学校、家长期刊、个别沟通等途径都是高校有效的利用家庭教育的途径。

4)网络教育。无论是专业知识学习还是思政知识学习,普及化的网络已经是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依赖的载体,日益成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而且网络是各种就业观平权施教的平台。利用网络宣传正确的事业观和敬业观,批驳不良就业观,已经成为高校就业相关思政教育者必须适应的一种教育途径。

5)社会实习。尽管大学生社会实践和见习方式多样、主要目的不同,但它承载的绝不仅是专业技能教育,就业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以默化的形式必含其中。这一功能不依赖于社会实习设计者是否意识到而存在,所以这方面功能设计也应该成为设计者的责任。

6)文艺活动。大学生是文艺作品的最为主动的享用者,文艺活动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思政教育最为喜闻乐见的隐性载体。这种寓教于乐的途径也是最高效的施教选择。一首歌曲的传唱、一部电影的热映,甚至远胜于课堂上千言万语的教导。

7)心理辅导。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遇到“成长的烦恼”是普遍现象。尽管心理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是过去的“精英教育”时期,还是现今的“大众教育”时代,就业及其衍生的心理问题一直以很大的比例存在。这注定心理辅导是高校就业相关思政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渠道。

8)就业讲座。请就业指导专家来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已是高校就业教育的必备方式。这些讲座者因其权威身份和社会声望往往产生较为特殊的思政教育效能,如果不能注重思政教育理念方面的统一性,常常导致大学生的就业理念混乱。这也注定应将这些专门讲座列入高校就业相关思政教育施教载体。

9)就业中介。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就业服务中介机构或企业就此涌现。它们必然以各种方式介入高校就业工作,或者说高校就业工作体系也必然在不同程度上与这些就业中介产生结合。所以对这些就业中介的选择不仅限于效率、效益、规范等方面,就业相关的思政教育理念方面也要求必须同步延伸而至。

10)榜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就业方面的思政教育必佐以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承载着就业相关思政教育的所有内容,它可以以正反两种施教方式成为教育的验证性途径。如何选择榜样,如何宣传榜样,如何解释榜样,是高校就业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必须慎重设计的教育内容。

2 施教体系建设的共性原则

强化就业相关的思政教育是高校职责。各高校的特色不同,在就业相关思政教育的施教体系建设理念上也各有所长,但应遵守如下共性原则。

1)系统性原则。就业相关的思政教育,是由高校的多方面要素共同形成的体系来承担完成的。虽然各要素在体系结构中所具功能有别,但不能片面强调某些要素的作用,“短板效应”会导致高校整体施教能力低下。

2)多样性原则。尽管不同的施教载体与途径效能有别,但每种就业相关的思政教育的载体与途径都有其特定的施教效能。不应对某种载体与途径产生过分的依赖,“久施之计”其效果必弱。这一原则还要求,不断地努力实施载体扩展与途径延深,如家庭教育、网络教育的深度纳入。

3)合理性原则。首先,思政教育内容要具备合理性,“假、大、空”式的说教之所以不能真正收到教育成效,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审视;再者,不能使用非理性教育手段(如口号宣传、利益恐吓等),理性教育手段才能产生真实的教育效果。

4)现实性原则。现今社会发展变化快,教育内容上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具有良好的针对性。那些已不具备现实性的教育内容必须及时清除,否则会让施教的可信性丧失。

5)政治性原则。就业水平是社会政治的评价参数,必须让大学生看到政府所付出的积极努力,看到相关就业促进措施的深层善意;必须让大学生理解就业压力是中外社会共存难题,是人人均须面对的压力。“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知识失业’的现象。”[3]

6)具体性原则。不同高校有其具体的特色,也有其具体的就业教育难题。这一原则是要求在施教载体与途径选择上体现出本校特色。校际间的经验借鉴是必需的,但必须进行校情化后使用,那种照搬照抄的做法是错误的。

7)激励性原则。就业相关思政教育核心目的是激励受教者“乐业敬业”以实现社会的进步,所以教育内容必须体现激励性。要使受教者看到美好未来实现的可能性,看到从业经验的价值,倡导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给个体安装“奋进”的不竭动力源。

8)立场性原则。施教者从受教者人生利益最大化角度分析教育内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简单高唱“奉献”、“应该”、“历史责任”的说教难有成效。否则,只能说明施教者方法简单或能力有限。因为两者内容上相同,转变仅是表述方式层面上的。

3 施教体系建设措施的共性特征

因校情有别,各高校具体施教体系的建设措施因校情参透而个性化;但按上述建设原则要求,在建设措施的选择与集成上,应使措施效能具有如下共性特征。

1)职责全员化。出台就业相关思政教育职责全员化措施,而不是认为那只是个别部门(如就业办)或个别教师(如专职思政教师、辅导员等)的职责。否则,专业课堂默化教育与专职(及专题)课堂教育在理念一致性上难以保障,而且这种教育的载体多元性、途径的多样性,甚至常让教育效果打折在“短板”之处。

2)载体多元化。建立施教载体多元化保障措施,从而形成结构化的载体利用体系,使每种可能的载体都尽可能得到良性利用;同时,对新载体的开发利用的尝试能够激励和宽容。比如家庭教育、网络载体、就业中介等载体的利用方式创新尝试。

3)途径娱乐化。传统观念中认为思政教育是严肃的,通常认为不可以采用娱乐化的途径进行教育,忘了寓教于乐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成为传统的严肃教育模式让教育成效在枯燥中打折。所以要采取措施鼓励教育途径的娱乐化。如快板书、改词歌曲、网络动画更能让受教者印象深刻。

4)设计隐性化。用措施保证教育内容是被目的性设计的,而且这种设计要具有隐蔽性。过于显性的设计,易给人以虚假之感,不利于教育效果的形成。而无设计的教育,也不能达成目的性。如采用定期组织教育设计经验交流会等方式落实。

5)环节延伸化。在这个体系建设上,不能局限在“校门之内环节”,要通过措施将家长教育、就业中介等载体作为校外环节,进行施教体系的环节延伸性建设,因为大学生同时也深受来自这些环节的观念影响。

6)立场反身化。通过措施引导施教者不要总以“你怎样”、“你应该怎样”去设计教育内容的讲解方式,而要以“怎样做是有利而可行的”、“这样会让人生利益最大化”的建议方式讲解思政教育内容。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去施教效果必佳。

7)评价实效化。邓小平说:“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4]它就是评价实效化的通俗表述。在施教载体与途径的使用方式的评价上,不要注重华丽和正统,而应注重实效和创新。

8)内容现时化。把思政理念的传输形态进行时尚化改造,能够使用年轻人关注的热点案例,能够使用年轻人的时尚语境。施教内容的现时化就是消除“代沟”以实现同平台的心灵对话。否则,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话语平台异位,教育活动成为自说自话的虚假表演,难有实效。

9)榜样真实化。通过措施保障选用可比性榜样(即同种性质的案例)、选用对比性榜样(即正反两种角度),同时杜绝把榜样完美化。只有那些有血有肉的(甚至是不完美的)榜样,才能使受教者认为可以效仿而产生真实的榜样力量;否则,受教者会将之视为“美丽的传说”而起不到榜样示范作用。要善于使用在受教者生活圈内的榜样。

10)施教平权化。施教者从不具有“灌输”能力,其言说的观念均是在同各种观念竞争中取胜才能发挥实效。现代社会崇尚平权,施教者的非平权优越感对施教效果必有损伤。现代施教者必须适应平权施教的变革,尤其在触及灵魂的思政教育中。

参考文献

[1]胡解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界中的就业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60-6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