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服务实用13篇

区域经济服务
区域经济服务篇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路径

教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促进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最为紧密,是教育与经济的重要结合部,是把大量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1]因此,高职院校应当主动承担起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任务。然而,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研究如何使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和高职教育互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面(1)受传统观念束缚,重教学、轻服务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部分高职院校更加注重教学,而忽略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积极对接地方产业发展不够,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的意识不强,深入与行业企业有效沟通缺乏,导致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联系不紧密甚至脱节,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和训练。此外,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加之学校对教师的评定一般以论文数量以及课题数量为依据,致使教师进行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时间不足,积极性不高。(2)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脱节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分析自身优势,优化专业配置,主动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然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以南充市为例。随着南充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南充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本应主动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趋势。然而,与油气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等本市优势产业相关的专业开设甚少,或招收学生不足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结构的脱节,必然导致学生走出高校并不能为该行业贡献价值,致使大量人才跨行业就业,当地产业逐渐被专业边缘化。

2.职业技能培训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渐增,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职能正在从边缘走向中心。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工人的技能要求提高。然而,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因此,开展对中初级技工的技能提升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将此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大部分高院校在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培训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尤其是针对地方重点产业亟需人才的特色培训严重缺乏。很多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培训缺乏市场调研,重理论,轻实践,在培训模式上存在方法陈旧、针对性差、实效性低等问题。与社会机构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相比,并没有突出特色。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市场竞争中未能占据领先位置,既浪费了教育资源,又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影响了高职院校举办职业培训的社会声誉。

3.技术服务方面技术服务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高职院校应当在努力提升自身教学科研实力的同时,积极为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创新设计、新工艺研发,开展技术咨询等服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样,既充分发挥了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能,又提高了服务对象的经济效益,实现双赢。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在技术服务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如:(1)缺乏良好的技术服务需求信息平台。多数教师不了解当前社会的真实需求,致使服务项目与区域经济建设实际脱节。(2)形成的科技创新团队少,缺乏高水平的领军人物,课题从申报到调研,再到结题,往往是申报人单枪匹马战斗,缺乏团队合作,没有充分发挥团队各成员的优势。(3)技术服务类研究项目相较基础理论类研究项目比例偏低,服务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偏低,这主要与高职院校教师缺乏同社会尤其是企业的深入互动相关。

二、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途径与方式

1.调整专业设置,为区域经济建设输送大量优秀毕业生“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高职院校应该贴合地方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突出“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来说,高职院校应有超前意识,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主动参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区域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区域职教成为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成为区域技术培训、技术推广、辐射和示范的中心。[2]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多数职业院校主动适应市场,初步建立了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如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中,均充分发挥由行业资深人士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广泛收集信息,每年对教学计划进行滚动修订,使之更加符合实际,贴近生产第一线。比如,根据南充建设石油化工园区的规划,设置了石油化工技术专业;适应新型城镇化需要,设置了城镇规划专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开设有工商企业管理和物流管理专业。然而,学校对区域经济的信息收集毕竟有限,只有系统、科学的调查数据才能产生全面而正确的决策。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利用对本地企事业单位的人才现状、人才需求和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的发展趋势有动态把握的便利,对本地专门人才和技术工人的总体需求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并建立定期信息制度,为各学校建立专业调整动态机制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政府主管部门可每年本地区专业设置相关信息和专业申报指南,行业协会可提前行业现状和发展态势方面的信息,使政府领导、行业指导落到实处。而作为学校,应积极主动寻求信息反馈和信息支持,从而科学设置和调整本校专业结构。

2.做强技能培训,为区域经济建设培训大量亟需人才高职院校应紧密契合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积极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深入行业、企业、学校及有关政府部门开展调研,了解培训需求,与政行校企加强合作,大力开展各类培训。以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根据南充加快构建以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高地,油气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为传统优势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潜力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3],积极调整职业技能培训的类别,以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促进经济的健康有序地发展。学院以川东北科技培训中心、南充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十余个培训基地和各专业实训基地为依托,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职业岗位培训、职工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和考试工作。近三年累计完成各类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和考试近30个类别共6万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建设。

3.组建服务团队,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向新农村建设,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等服务。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4]高职院校组建社会服务团队,可以有效地将科技服务落到实处,使高校能够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近三年,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农业技术、机电技术、建筑工程、旅游管理、物流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食品加工、印刷包装等8个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社会服务平台与团队,注重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完成技术服务项目近40项。其中,机电技术团队与本地6家企业合作,参与企业进行技术改进,促进了企业发展。农业技术团队选派多位位教师深入养殖企业,开展养殖技术和猪场运营管理服务;同时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旅游管理团队开展了南充旅游资源(湿地资源)开发研究,并受行业企业委托,为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礼仪培训、讲解员、导游员年审培训和4A级景区导游讲解能力提升培训。机电技术与农业技术服务团队还选派了5位教师参与了国家和省市科技部门组织的服务“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分赴3个“三区”县,定点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4.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贡献力量南充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产业现代化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南充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院充分发挥涉农高职院校优势,积极落实与南充市农牧业局和高坪区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整合各种资源,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切实推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发展。(1)面向新农村建设设置专业专业设置紧跟南充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学院在继续办好畜牧兽医、园林技术等专业基础上,近年相继申报了园艺技术、城镇规划等专业,以此更好地服务当前新农村的建设,助力南充现代农业发展。(2)面向新农村开展职业培训近两年,学院主动争取,与南充市九县(市、区)农业局或农广校合作,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共培训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3类职业农民1600余人。在培训中,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培训方式相结合,系统讲授农业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生产技术及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市场营销、相关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3)面向新农村开展技术服务学院依托农业科学技术系、种畜场组建了“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和农业技术服务团队,同时依靠其他服务团队,加强政行校企合作,参与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高坪区新农村综合体示范点多项建设。如选派教师深入养殖企业开展直接技术服务;通过学院种畜场直接为养殖企业和农户提供种猪及技术服务;与相关农业企业合作,共建“现代畜牧业安全生态养殖和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完成了有机产品生产规程的制定和沼液灌溉蔬菜管网设计等技术服务项目,开展了发酵床养殖的技术改进及生猪呼吸道疾病的传染途径有效控制研究;建成南充科技服务网和川东北兽医联盟网站为涉农企业和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免费为新农村综合体示范点的农民进行农业知识培训旅游知识与技能培训,完成了多个新农村新农村综合体施工图设计任务;通过“双联”,进行对口扶贫;通过“三下乡”,为农民送去文化、科技和卫生知识等。

三、总结

积极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是高职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上存在若干问题,应努力解决问题,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加大社会需求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职业培训类别,为社会培训更多的亟需人才;开展技术服务,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尤其通过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前新,卢红学.高等职业教育[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

[2]戴勇,承剑芬.高等职业教育与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区域经济服务篇2

一、地区产业政策与行业背景

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电子口岸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即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海运口岸建设方面:依托重要交通通道和运输网络,加快建设大连国际物流中心和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丹东区域性物流中心,支持发展重点物流园区;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完善物流信息平台,提高对腹地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大连港为核心,整合港口资源,优化港口功能分工,打造现代化港口集群,构筑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公路口岸建设:加强连接区域内外的快速铁路通道建设,打通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和东北西部沿海港口至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煤炭运输通道。完善区域内高速公路网络。航空口岸建设方面:加快推进大连、锦州机场迁建和营口机场前期论证,以及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丹东机场扩建,全面提升机场服务水平,逐步培育形成以大连门户枢纽机场为主,以丹东、锦州等支线机场为辅的民用航空格局。

2.“十二五”期间,丹东将以港兴市。正在建设中的东北东部铁路和丹东至通化、丹东至海城高速公路、丹沈高速铁路、丹大高速铁路、已列入通化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丹通高速铁路、丹东港扩建、丹东机场已列为国家重点改扩建项目以及丹东港集团、沈阳铁路局、通钢集团三方共同投资通化陆港建成后第一年吞吐量就可达到3 000万吨以及2010年8月开工的新建中朝鸭绿江公路大桥使丹东成为东北东部最具竞争力的陆海联运大通道。丹东作为东北东部地区重要的出海口,背靠东北东部城市群,包含14个州市、2 700多万人口、28万平方公里土地以及丰富资源的广袤腹地,随着东北东部铁路的贯通和丹东至通化高速公路的建成,丹东将成为东北东部经济带的龙头,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出海大通道的作用,这种作用还将辐射到整个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丹东港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港口开辟了散杂货、集装箱和客运线,东北东部经济带沿线各城市的木材、粮食、煤炭、钢铁从这里走向海洋,2011年上半年丹东港建设投资累计完成20亿元,与通钢集团合作建设专业码头工作已进入到实质性操作阶段,正在不断发展的丹东港将在三年内建成亿吨大港,对吉林“无水内陆港”将提供更大的便利。

3.丹东全方位发展对朝、对韩贸易。以丹东新区为核心,以港口建设为龙头,以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为两翼,以四大组团为支撑,形成全面启动、整体开发的沿江沿海经济带大开发、大开放的新格局,使丹东真正成为东北东部新的出海通道、对朝鲜半岛的前沿区、东北亚地区的物流中心区和辽宁省沿海经济带“黄海翼”的龙头牵动区。丹东新城区重点发展商贸、会展、物流、金融、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港口工业园区以港口为优势条件,重点发展船舶制造、石油化工、钢铁冶金、出口加工、仓储物流等临港产业。

4.丹东以“一桥两岛”为契机,发挥对朝、韩贸易“桥头堡”作用。2009年10月初,国务院总理对朝鲜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正式友好访问。作为两国签署的经贸合作协议之一,中朝将新建一座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另外,朝鲜为了吸引外资,已决定将中朝边境鸭绿江上靠近中国丹东的威化岛和黄金坪岛定为自由贸易区,并授予两家中国企业租期五十年开发权,两岛的投资规模为8亿美元。丹东将充分利用新建鸭绿江公路大桥的空前影响力和带动力,超前谋划,扩大开放,使丹东真正成为中国对朝贸易和东北东部城市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排头兵。

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需求状况

1.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导致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短缺。报关从业人员主要在专业报关行,国际货运、船舶企业和大中型进出口企业从事进出口货物的报关及相关事务。报关从业人员分布在全国254个对外开放口岸和100多个内陆设立海关的地区,其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从业的人员约占报关从业人员总量的70%。报关业务量取决于进出口货物数量。近年来,报关单数量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随着报关业务量的增长,报关从业人员人数也将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预计报关从业人员的人数已经达15万人左右。今后五年内货代人员缺口在200万人左右。中国货代市场已于2004年对外资全面开放。外资货代企业已开始为大举进入中国货代市场而跃跃欲试、积极筹划。全球最大的货代企业中,比如德国的德顺、辛克,瑞士的泛亚班纳,日本的三井、日通、日新,目前都已经进入中国,他们将把更多资金、更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带到中国,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航运的建设。外资货代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本土化经营需要大批专业人才,势必加剧对货代行业人力资源的竞争。

2.辽宁省内及丹东地区对报关与货代人员需求旺盛。目前辽宁省拥有自理报关权的外贸企业3 000多家,从事报关,即国际货运的企业700多家,专业报关公司60余家,丹东市的报关企业是以国际货运公司形式存在的,有近80家,其中不少公司都急需具有国际贸易和国际货运背景的专业报关员。而现在直接从事报关业务的专业报关员仅3 000多人,且专业素质较低。据估计,仅大连地区,国际货运和报关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缺口近3万人左右。全国其他地区报急,报关员和国际货代员正成为一种受人羡慕的职业。

综合大连、锦州、营口、葫芦岛等地调研结果,随着大东港的扩建、新机场的落成、一桥两岛等项目的逐步落实,丹东将成为东北东部14个州市主要的进出口口岸,这必将导致大量的报关、报检及货代公司的聚集,形成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大量需求。我们对丹东的报关与货代企业也进行了全面调研,了解到丹东本地的高职院校,适应丹东新的发展动向,服务于丹东经济社会发展,适时发展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是一种责任,并形成了可靠的行业分析及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总结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名称、岗位描述及岗位标准(见表1)。

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发展的保障

1.专业建设。以培养学生提高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为重点,坚持终身学习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以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有效的利用师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目标,立足丹东,侧重辽宁,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产学研合作、区校企联动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剧本式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学工交替、工学结合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建立一支教育理念新、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学团队,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带动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飞速发展(见下页图1)。

2.课程建设。(1)普通教场、虚拟职场、真实现场和网络课堂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普通教场教师通过课内实践、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虚拟职场,教师主要通过校内报关与国际货运实训室,利用报关与报检软件进行单证填制、通关演练。在真实现场教师主要通过校外生产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现场学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网络课堂上,学生利用教师网络精品课和空间的知识学习,真正实现课证结合,开放自主学习。(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优质核心课程开发。核心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报关岗位素质和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标准、岗位标准为培养标准,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为路径,以任务驱动为载体来构建课程方案,将方案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构建支撑课程的教学资源库,构建了以报关员、报检员、货运等典型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区域经济服务篇3

伴随着院校步入内涵建设的跨越发展阶段,资金供给日渐成为发展的制约瓶颈。目前,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是各地方院校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财政拨款为主要渠道的资金供给也呈现出不平衡性,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更显捉襟见肘学校的发展建设显得力不从心,学生学费作为收入的重要补充。渴望富余经费用于弥补由于生均办学经费拨款不足造成的人员经费和日常经费开支以及设备更新、维修,学生活动费等,少量的中央、省级的专项项目经费也成为解决学校发展困难的急切盼望,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向当地企业获取经费支持也同样受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制约。

(二)经费安排未实现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同步

一方面办学经费的使用管理“重筹资,轻管理”、“哪里需要哪里投”的救火式错误观念。在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过程中未能突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另一方面办学经费安排上不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办学经费向重点发展学科和特色专业倾斜,不能很好的实现与服务区域经费发展战略同步。

(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方向的观点已经在国内提出好几年,但是现有的和正在进行转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还没有很好地突出服务地方这一特点,虽然书面上已在宣传自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或者正在向这一类型的院校转变,在实际行动上仍然以老旧的办学发展观念在进行,在办学经费上搞“平均主义”,没有把办学经费集中、高效的使用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上。

(四)资金使用效率较低,未能合理实现预算目标

1.内控制度不够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缺少有效的监督与预防机制。近年来,随着高校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在财务内控管理方面,尤其是在资金的对外投资、新生招收、物资采购、基建项目等领域的问题日益显现。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内容、范围不全面,执行弱化,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只强调对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的内部控制,对科研经费等预算外经费的内部控制控制不严监督不力。未建立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等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失误,给学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控制执行不严,虽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制度形同摆设。

2.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由于高校购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事业支出不要求对培养成本进行核算。因此,长期以来存在过于重视找项目、要资金、购设备,忽视经济效益和对资产使用的管理和考核;重视教学科研等计划任务的完成,忽视对已购资产的管理和充分利用。各院系实验室或科研项目购买的专用设备无法实现全校实验设备资源共享,造成相同实验设备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部分实验设备闲置浪费。对无形资产、经营性资产有偿使用的观念淡薄,资产管理混乱,资产流失现象较严重,尤其是对固定资产购置的论证、采购、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资产管理的制度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3.预算执行效率低下预算管理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重预算编制、轻预算执行、决算与预算脱节,结果常导致预算失控。一方面是由于目前高校在追求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有内在的扩张动力,实现高校快速发展的要求,从而必然增加支出;另一方面是由于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在当前学校规模快速扩张的情况下,无法客观、准确地反映实际支出需要。此外,在预算的执行上,刚性不强,透明度不高,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奖惩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日常无预算、超预算或变更预算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学校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办学成本居高不下。在预算的后续评价方面,尚未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各项预算经费难以做出准确、具体的分析,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难有正确、完整的评价。

4.经费管理体制相对集中,无法有效调动部门积极性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在于对集权与分权的有效选择。现行的高校财务制度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其突出缺陷是所有者缺位,高校的出资人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国家作为高校净资产的最终所有者,但并不要求偿还资产和分享收益,由高校独立行使法人权力,但并不承担具体的受托责任,导致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会计不进行成本核算,财务管理的弹性大,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财务管理的功能。这种体系实质上是把高校的财务管理定位于进行经费分配的消费型的财务机制,高校教育手段的建设、教学设施的充实提高完全依赖国家的财政投入。高校不能也无需对其财务状况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更不能按照成本管理的模式进行财务分配。在这种情况,既不利于提高教育经费投资的使用效益,也不利于提高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自身财务管理的水平。并且高校实行的是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地方高校财权分配是在校长和中层干部之间分块负责掌控,这种运作制度虽然强调了财权的运用,却没有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制,或者已经建立了分级责任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弊端,在履行审批之处权力的同时,没有落实组织收入、承担支出效果、促进事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义务,导致经费管理体制相对集中,无法有效调动部门积极性,最后把开源节流的责任落到财务人员身上,这就与高校实际经济活动相背离,不利于其财务运行机制的建立。

(五)财务支持有待加强,未能高效提供发展助力

1.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随着近年来地方新升本科高校的快速发展和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面临的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些都对财务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高水平、高学历的复合型财务人才的短缺、信息系统应用的滞后,以及传统的核算型、事务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尚未转变,严重制约了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2.信息化建设不够全面,无法全面服务财务工作网络技术的日益渗透和新时期对财务管理效率和效果要求的提升,财务信息网络化建设势在必行。目前地方新升本科高校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尚不够全面,网络财务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在数据的收集、分析、传递、审批等环节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财务工作矛盾突出、效率不高;各类经费的使用进度更新不够及时,不利于经费使用部门合理安排、分配经费使用的时间和范围;财务信息共享存在一定局限,出于网络安全隐患和财务信息保密原则的考虑,财务信息无法全面公开,由于财务信息不够透明,经费支出产生的效益缺乏有效监督,不利于财务管理,同时增加了财务风险;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缺乏双向沟通机制,当前的财务信息系统一般局限于财务部门单向公开部门财务信息及相关文件、通知、公告,各院系、科研经费使用者无法直接从财务信息平台中反馈、报告或提交相关问题和信息,缺乏双向沟通。最终导致财务部门闭门造车、埋头苦干,无法得到师生的认可和较高评价。

二、应用型本科地方院校财务体制改革对策

(一)充分利用区域自身有利条件,多渠道筹措资金

由于各地方经济在区域发展上存在不平衡,导致新建本科院校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在财政经费拨款方面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较大,特别是地方高校经费拨款采取生均定额拨款机制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院校往往无法足额获得同级财政的经费拨款。在这种情况下,在筹措办学经费渠道上除积极向各级财政争取各类专项经费外,地方院校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身有利条件,多渠道的为事业发展筹措资金,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

1.定向培养人才方式筹措经费。通过开办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采取“定向培养”的办学模式为所需企业培养专业人才,以此获得当地企业的人才培养经费支持;

2.产学研结合方式筹措经费。与当地的企业、研究机构、行政事业单位合作,将他们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瓶颈”作为合作的契机,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技术攻坚”为合作方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得合作经费支持;

3.技术入股方式筹措经费。以所在区域“龙头”企业所需专利技术为研究对象,经过院校研究开发并申请专利技术,通过专利技术入股方式投资企业,获得企业经营收益分配;

4.融资方式筹措经费。以“融资租赁”、“售后回购”、“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为新建院校事业发展中需要大量建设资金时筹措经费;

5.捐资方式筹措经费。与本区域经济发展过程涌现出的成功企业家、海外侨胞等社会人士展开深入交流,让他们了解地方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促进他们通过支持高校公益事业发展为自身进行正面宣传的“互利互惠”方式为学校筹措经费。

(二)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出发点,对经费分配进行改革

各地方院校应转变在经费分配上原有的“撒胡椒面”的老旧传统,通过对本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规划的研究,将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作为学校未来办学发展规划的出发点,对办学经费分配机制进行改革,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以学校未来办学方向作为经费分配的指向标。通过对学校未来五年、十年的办学的规划进行研究,在经费分配大体方向上进行调整,逐渐向未来规划方向倾斜或转移;

2.采用“成本核算”方式作为经费分配的基本原则。通过对学校各专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人员成本、教学成本进行系统性的统计、分析,进而合理测算出各专业的年运营成本,以各系的在校生数为标准进行分配;

3.以学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发展建设作为经费分配的根本出发点。学校通过结合本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学校未来重点发展、重点扶持的学科、专业后,在经费分配体制上应给予重点的倾斜和支持,使这些学科、专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并对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上发挥作用;

4.采用“目标责任”方式作为经费分配的激励机制。通过与各专业系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了解各系年度工作计划,由各系通过研究制定出本年度学科专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争取目标”,在年度预算经费中预留出可观的经费作为下一年考核“争取目标”的奖励经费,并根据各系的“争取目标”完成情况在下一年度经费分配上予以兑现。

(三)推行经费管理改革,加强在经费使用上的监督与考核评价

地方院校可以从预算经费管理制度、目标制订及考核制度、预算执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经费管理推行有针对性的改革,通过对经费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的监督、考核评价,最终实现经费的健康高效使用。具体改革建议如下:

1.以“二级预算经费管理改革”为出发点,科学合理制订院系目标任务,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各院系应从本部门学科专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分析本专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针对自身存在的相关问题,结合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教学改革、队伍建设等未来需要达到的目标,合理的制订适合于本院系分阶段、分步骤需要达到的“具体化、可量化”的目标任务,并将该目标任务通过正式文件予以签发,从而便于时刻提醒本部门全体成员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也便于相关监督部门对院系目标任务进行考核及评价。另外,学校还可以根据各院系制订的目标任务,通过相关监督部门定期的考核,形成一整套的评价结果,便于校领导层及时了解学校学科、专业整体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予以改正;

2.以“二级预算经费管理改革”为中心,结合目标任务考核,推行预算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在预算经费管理上,将细化二级预算经费管理作为工作的重心,通过与教学管理部门的充分沟通,各院系在对自身学科建设、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相关方面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院校整体经费框架内建立二级预算经费管理体系,扩大院系在经费分配权和经费审批权上的自,由院系充分发挥党政联席会议在经费二级细化工作上的指导决定性作用,调动院系所有教职工参与本部门经费分配工作的积极性,通过院系内部充分协商,根据院系自身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院系制订的各项目标任务,决定经费在各教学支出环节上的分配比例,同时由院系自行决定本部门年度预算经费分配后开支的审批权限,合理调动院系正副职领导参与事业发展及改革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在根本上实现预算经费管理制度的改革;

3.结合目标考核制度和预算经费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对预算经费执行过程进行分阶段跟踪及执行评价,从而建立预算执行评价体系。在预算经费执行过程中,院校的财务部门除承担经费分配的任务外,还需充当院系预算经费制订的第三方监督的机构,根据院系制订的目标任务和二级预算经费分配方案,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表的形式对院系经费执行情况进行分阶段的跟踪及执行评价,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表采取积分制,共计积分为100分,由财务部门每个季度末对各院系的相关指标进行考核,并根据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分,同时根据记分的结果和考核的情况对各院系进行考核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请校领导。在下一年度的年度预算经费分配上,根据上一年度的评价结果和记分排名予以奖惩,并延续此种考核方式,激励各院系间有序竞争,最终实现院校学科专业的发展壮大,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区域经济服务篇4

1.服务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由于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经济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特别受到人才这一根本性因素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的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状况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需要高等职业院校来提供,其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高职院校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及相应的服务来解决。因此,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地方政府或行业举办的地方性院校,具有服务区域经济的责任,必须通过服务区域经济等方式做出相应的回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尽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显示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

2.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既然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属于地方院校,其办学资源基本上由地方政府或行业提供,那么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就不得不受区域经济状况的制约。就某种意义上而言,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各区域高职院校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发展好的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而发展慢的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由此表明,高职院校的发展要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就意味着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3.服务区域经济是一项多赢的善举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所需人才和智力、技术支持,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区域企业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区域企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推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办学要素支持,为教职工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有利的条件,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比如,区域企业能够提供得天独厚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宽阔的毕业生就业平台;又如,高职院校能够得到企业教学设施的支持或办学经费资助,教师可以得到业务的锻炼和提高及经验的积累,从而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再如,学生可以在比较好的实训环境下提高专业技能等。因此,服务区域经济,不仅是一种投入,更是一种产出,于区域、企业和高职院校各方均有利,是一项多赢的善举。总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的职责和功能所在,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

(二)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服务等独特优势,能够不断提供区域经济发展所亟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和社会服务,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可能性。高职院校只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和积极性与创造性,要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可行的。因此,高职院校既要有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责任感,又要有为区域经济服务的信心。

二、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根本点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包含丰富的内容,其根本点在于:

(一)培养区域经济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的人才

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稀缺资源,高职院校的职责和独特优势之一是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培养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根本点,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或优化专业技术人才资源,为改善、提高劳动者素质提供智力支持。由此,高职院校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认真研究所在区域经济的状况、特点、发展变化趋势及其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趋势,以此为依据,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和适用性,使所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

(二)为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区域经济在建设和发展中,必然遇到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有序性、顺畅性、高效性。因此,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有效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区域经济在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等多方面问题,必须依靠多方的力量“齐心协力”来解决,仅依靠区域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目前我国2.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自己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的企业没有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科研、技术等力量较为薄弱。高职院校积聚着相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比较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环境,能够为解决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起着相对独特的作用,做出特殊的贡献。由此,高职院校还必须把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又一关键点。高职院校应加强产学研的结合,重视技术研究,提高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应搭建为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的平台,加强与区域企业的沟通,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区域的企业和社会服务。

三、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思路与路径

(一)发挥高职院校的独特优势

服务区域经济必须解决“怎么服务”的问题,高职院校的性质、功能和特点决定其必须通过独特优势为区域经济服务。其优势主要包括培养区域经济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训基层劳动者,提升劳动者素质;提供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咨询决策服务;提供课题攻关、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领域技术服务。高职院校只有发挥这些优势,才能满足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需要,实现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

(二)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产业特点开

设相关专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吃透”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深入研究其产业特点、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趋势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向,依此设置相关专业,努力使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对接,使所开设的专业具有适应性、战略性和可持续性,使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以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笔者所在的学院根据“要将泉州建成现代化工贸港口旅游城市”的城市建设发展定位,针对泉州急需大量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状况,开设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为泉州培养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人才;针对泉州支柱产业之一———服装业的发展急需大批服装设计、服装一线生产、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的实际,开设服装设计多个方向的专业;针对泉州大量印刷企业急需印刷专业人才的状况,开设印刷技术专业;根据泉州商品流通业发达,市场活跃,商务形式不断创新而欠缺大量商务经纪和人才的状况开设商务经纪和人才专业;针对泉州汽车营销的发展趋势,开设汽车营销方向的专业等,使每个专业都符合泉州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产业特点,为泉州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促进泉州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起积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依据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加强对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状况和特点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深入调查相关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规格要求,分析相关专业的职业岗位特点、素质要求和培养方式,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能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促进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相衔接,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相融通,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能服务于区域经济需要的“适用、好用”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三)积极向企业推荐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存在高职院校与区域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供求不对称的矛盾。供求接口衔接不够到位,一方面是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为输送毕业生而焦虑,影响区域经济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满足度。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之一就是高职院校积极向企业推荐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笔者所在的学院极为重视向泉州的企业推荐专业人才,成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与企业沟通联系,向企业推荐毕业生等工作;参访企业、邀请企业座谈、媒体宣传、网络沟通、人际交流等方式,了解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积极向企业推荐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力疏通渠道,每年召开4次大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招聘活动,邀请上百家企业到校设点选才,搭建企业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平台,既帮助企业选择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受到用人企业的欢迎和肯定,抽样调查满意率达92%以上;也为毕业生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和提高就业岗位提供机遇,每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收到“企业、学院、毕业生三有利”的效果。

(四)开展业务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从根本上说,区域企业劳动者素质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劳动者素质的培训和提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受培训资源、力量等方面的限制,区域企业这一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职院校开展业务培训来满足,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区域经济服务。高职院校要发挥培训基层劳动者的优势,主动与区域的劳动主管部门、行业及企业沟通,积极开展多项目、多层级、多形式的业务培训,以弥补企业培训资源的不足,帮助企业改善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企业提升整体素质和效益。笔者所在的学院针对泉州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营企业第二次创业急需大规模培训企业员工、提高员工素质的状况,与财政部门、劳动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九牧王公司等知名民营企业开展财政直补培训员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有效促进受训的员工提高业务素质、职业适应力和劳动效率,收到“一石多鸟”之效。

(五)开展课题研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

高职院校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建立相应的科技研究机制,提升科技研究能力和水平,注重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开展院校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和企业合作,积极申报区域的科研课题,主动承接横向课题,开展科研、咨询和技术服务,为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尽力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遇到的问题,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革新,为企业提高实力和效益而服务。

区域经济服务篇5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Provincial Panel DataCHEN Li-tai, LIANG Le, ZHANG Zu-niu

(College of Trad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China)

Abstract: In a perspective of spatial economics, the impac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s studied by physical capital agglomeration, human capital agglomeration, employment density and spatial econometric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demonstrates the obvious characteristic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that the propelling action of service industry physical capital agglomeration level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esents weakening trends, that the effect of human capital agglomeration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changes from positive to negative, however, service industry employment density, economic opening level and so on play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China should emphatically consolidate th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neighboring regions for supporting each other in economy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eanwhile, promote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sufficiently let service industry boost the positive action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physical capital agglomeration; human capital agglomeration; employment density;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spatial lag model; spatial error model

一、引言

伴随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凸显,而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存在使得服务业大有集聚式发展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服务业集聚式发展的重要载体――服务业集聚区就在西方许多国家的一些重要大都市出现(陈淑祥 等,2007)。如美国的广告业集中在纽约麦迪森大道,金融业集中在华尔街,IT服务业集中于硅谷,娱乐业集中在拉斯维加斯。当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在寻求竞争优势时,服务业集聚可能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王晓玉,2006)。可见,服务业集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中国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无法回避服务业集聚。

陈立泰,梁 乐,张祖妞: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由于对工业或制造业集聚的研究积淀丰富,使得学者对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习惯性地聚焦于工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Krugman(1991)用空间基尼系数测算了美国106个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并用此方法衡量了美国和四个欧盟国家的区别,启发了欧洲国家通过提高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构想;Martin等(1999)认为规模经济和集聚外部经济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Richard等(2003)建立了“地理和增长模型”,得出了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强化机制,证明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导致创新成本的降低,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总的来说,大部分研究得出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性,也有部分学者得出相反的结论。Brülhart等(2006)对1994―2000年墨西哥32个州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得出了集聚对增长的促进并不显著的结论;Brülhart等(2009)将城市化水平和产业区域集中度作为产业集聚的工具变量,运用横截面OLS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认为国家在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时不需权衡集聚与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国内学者,周兵等(2003)、罗勇等(2005)、李胜会等(2008)也从不同了视角论证了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

目前,就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主要有:Faini等(1984)研究发现,生产业发达的地区,存在着服务产品的相对价格低―地区资本收益率相对高―地区资本积累和再投资规模增加―地区经济增长率高的良性循环,暗示了生产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正相关。Combes(2000)研究产业集聚对法国1984―1993年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区分了服务业和制造业,认为对服务业来说,专业化具有负效应,多样化则有正效应。胡霞等(2009)研究了城市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并认为过度的集聚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童馨乐等(2009)基于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考察了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业集聚促进了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服务业集聚的正向经济增长效应。而陈立泰等(2010)采用区位墒指标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实证研究了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可能与指标选择的单一性有关。另外,米娟(2008)、金荣学等(2010)也对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分析。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大多论证了产业集聚效应的存在,而服务业集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扮演何种角色,有待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试图纳入空间因素,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从服务业集聚的视角探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二、变量选择、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为了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被解释变量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用各地区的人均GDP表示(pergdpit)。解释变量取两组,即服务业集聚与控制变量。

综观已有文献,测度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指标主要有γ指数(Elison et al,1997)、空间基尼系数(Krugman,1991)、熵指数(胡霞,2006)。李文秀等(2008)通过利用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系数、γ系数三个指标分别对我国服务业的行业集聚程度、行业内集聚程度以及服务业集聚结构进行了度量;金荣学等(2010)则选择了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和服务业份额三个指标。为了规避单一指标(H指数)无法全面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以及无法反映服务业集聚的内部结构的问题,本文将选择一组变量来反应服务集聚水平,即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

perkit: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度。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由于现阶段并没有资本存量的资料,现有研究多是采取不同的测算方法对资本存量进行估算,而基本方式是Goldsmith(1951)提出的永续盘存法。本文借鉴曹跃群和刘冀娜(2008)曹跃群和刘冀娜的数据仅估计至2007,因此,本文2008―2009年相应数据为作者借鉴其方法估计所得。 的估计结果,将基年确定为1978年,第三产业固定资本形成作为固定资本投资的衡量指标,折旧则指固定资产折旧,缩减指数则采用固定资本缩减指数,估算出服务业固定资本存量,并用人均服务业物质资本拥有量表示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度,单位为亿元。

perhit:人力资本集聚度。用各地区的每万人高校专任教师数表示本文参考范剑勇和张雁(2009)的研究,认为除了少数人口流动性较强的省市(如北京、上海等),各地区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基本都是为了满足本地市场的人才需求,而且考虑到高等学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改革,各地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基本能够反映当地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本水平。同时,因无法区分各产业的人力资本集聚度,此处用各地区总的人力资本集聚度来度量。 ,单位为人。

perlit:服务业就业密度。由于服务业主要植根于城市,因此本研究用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服务业就业人数表示,单位为万人。

控制变量主要选择能够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资源禀赋差异的变量,目的是用来控制其他可能导致地区经济差距的因素,主要有:

pfeit:政府干预水平。用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表示。

exportit:经济开放度。一般使用两个变量来表示地区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程度:一是出口贸易总额占GDP 的比例,代表某地区对外贸易的活跃程度;二是外国直接投资额FDI 占GDP 的比例。本文选择前者近似反映各地区经济开放程度。

限于数据可得性,本文收集了2000―2009年全国29个省、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因数据缺乏未被纳入;重庆纳入四川,以便与前文分析保持一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10年)以及中国经济信息网等。各变量统计特征如表1。

表1 各变量的统计特征

变量样本数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pergdp(人均GDP)2903.931 9 2.510 2 16.718 2 0.767 9 perk(物质资本集聚度)2905.112 5 3.936 9 25.560 3 0.634 2 perl(就业密度)2900.010 5 0.014 1 0.084 3 0.000 5 perh(人力资本集聚度)2908.043 0 5.734 7 33.426 8 1.927 6 export(经济开放度)2900.175 1 0.206 4 0.905 3 0.014 8 pfe(政府干预水平)2900.162 7 0.064 8 0.450 2 0.069 1

基于前文分析,本文实证研究的一般计量模型设定如下:

pergdpit=b0+b1perkit+b2perlit+b3perhit+

b4exportit+pfeit+εi(1)

三、研究方法: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1.数据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为了探索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需检验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是否存在空间地理相关性,即空间自相关性。本文采用MoranI指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MoranI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I=ni=1nj=1Wij(Yi-)(Yj-)S2ni=1nj=1Wij

式中Wij为二元空间权值矩阵中的任意元素值,n表示地区总数,xi和xj分别为位置i和位置j上的某一属性值。本文采用4倍距离标准,计算Moran I指数其中,Moran I 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I≤1,若正相关,I的数值就相对较大;若负相关,则I指数相对较小。 。依据空间数据的分布可以计算正态分布I的期望值,一般相邻标准的Wij为:Wij=1 当区域i和区域j相邻;

0 当区域i和区域j不相邻其中,i=1,2,…,n;j=1,2,…,m;m=2或m≠n。根据空间数据分布可以计算正态分布Moran I的期望值和方差:En(I)=-1n-1

VARn (I) = n2w1 + nw2 + 3w20 w20 (n2-1)-E2n (I)其中,w0=ni=1nj=1Wij,w1=12ni=1nj=1(Wij+Wji)2,w2=ni=1(wi.+w.j)2。wi和wj分别表示空间权重矩阵中的i行和j列之和。

为了更加详细地探讨各地区间的局部相关性,引入局部空间统计指标――LISA(Anselin,1995)。LISA的通俗表达式为:Li=f(xi,{xi}),式中xi定义与前文定义相同,一个LISA与全局空间相关性统计指标的关系式为:

iLi=γΛ

其中,Λ为空间相关全局指标,γ为比例因子。

2.空间计量模型设计

空间经济计量的两种基本模型分别是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Anselin(1988)提出的空间计量分析通用模型为:

y=ρW1y+Xβ+ε

ε=λW2ε+u(2)

且满足误差项u~N(0,Ω),误差协方差矩阵Ω对角元素为:Ωij=hi(zα)hi>0。

式中y为被解释变量,X为n×k的外生解释变量矩阵,β为X的相关系数,ρ为W1y的n×1阶空间回归系数,W1y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ε是干扰项,λ是W2ε的n×1阶空间自回归系数,W2ε为干扰项的空间滞后变量,W1、W2分别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自回归过程和干扰项ε的空间自回归过程的空间n×n权值矩阵。

当ρ=0,λ=0,α=0 (p+2个约束),(2)式变为经典线性回归模型(OLS)。

当λ=0,α=0 (p+1个约束),(2)式变为空间滞后模型(SLM),多用于估计是否存在空间相互作用以及空间相互作用强度,以反应可能存在的实质性的空间影响,其表达式为:

y=ρWy+Xβ+ε(3)

当ρ=0,α=0 (p+1个约束),(2)式变为空间误差模型(SEM),主要用于估计干扰项多余的空间相关影响,其表达式为:

y=Xβ+ε

ε=λWε+u(4)

对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如果仍采用最小二乘法,系数估计值会有偏或者无效,需要通过工具变量法、最大似然法或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等其他方法进行。按照通常的做法,本文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估计。依据研究需要,为了更详细地测量空间依赖性作用条件下的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分别采用空间计量的SLM模型和SEM模型,并设定用于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检验的空间权重矩阵W为4个临近城市的平均距离。

空间滞后模型的估算方法是将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滞后变量引入模型,其经济学含义为某一个省区的经济增长可能潜在地受到周边省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制约。模型(1)转化为:

pergdpit=b0+b1perkit+b2perlit+b3perhit+

空间误差模型的估计方法是通过误差项的变化来表现省际间的空间自相关性,误差项的方程可以是ARMA(1,1)或者是简单的AR(1)或MA(1)形式。参照已有研究经验,本文选取的误差自相关模型如下:

四、空间计量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1.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统计分析

依据以上基本原理,首先需要检验全国各省区之间是否存在经济发展的空间地理相关性,即空间相互依赖性。利用Moran I指数公式,计算出的全国29个省(市、区)2000―2009 年人均GDP的空间相关性MoranI指数值以及其他检验值(表2)。表2 我国各省市人均GDP的Moran I指数

表2中I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2000―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分布上呈现显著的正自相关性与空间依赖性,即呈现出相似值之间的空间集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相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区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区相临。而且I值总体上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除了2009年有所下降以外),表明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在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时引入空间相关因素十分必要。

2.空间计量估计结果及分析

空间相关性统计分析已证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相关性,需要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估计。为进行对比分析,选择2000年和2009年的截面数据,对基本模型进行OLS(最小二乘法)估计(见表3)。

分析表3,2000年,模型拟合优度为83.03%,整体上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人力资本集聚度、物质资本积极度与经济开放度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作用均为正,而其他变量均未通过检验。2009年,模型拟合优度提高到92.85%,整体上也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人力资本集聚度、就业密度与经济开放度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就业密度以及经济开放度的正向促进作用大幅度提升,但物质资本集聚度却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呈弱化之势,而服务业就业密度、经济开放水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3 OLS估计结果

变量2000年2009年perh(人力资本集聚度)0.147 1**0.162 8*perk(就业密度)-0.000 40.516 2***perl(物质资本集聚度)44.973 0**4.517 7export(经济开放度)4.318 8***7.267 2 ***pfe(政府干预水平)-0.816 3-2.001 9常数项0.894 6*-0.224 4Adj R20.830 30.928 5F28.396 659.693 3LogL-25.192 0-37.642 6AIC62.383 987.285 3SC70.587 795.489 0误差正态性检验(Jarque-Bera)2.224 60.683 0异方差检验(Breusch-Pagan)44.874 8***8.643 5空间依赖性检验(LMLAG)1.094 87.140 8***空间依赖性检验(R-LMLAG)0.564 93.213 2**空间依赖性检验(LMERR)0.606 01.609 9*空间依赖性检验(R-LMERR)0.076 12.109 1* 注:***、**和*分别表示通过1%、5%和10%的显著性检验。

前述的空间统计检验已证明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忽视空间自相关性直接采用OLS建立模型进行估计的分析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表3的BP检验结果证明不存在空间异质性,而拉格朗日乘数误差和滞后及其稳健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2000年,LMLAG、LMERR、R-LMLAG、R-LMERR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需要通过SLM和SEM模型的对数似然函数值LogL、AIC和SC等的数值选择模型;而2009年的估计结果显示,LMLAG、LMERR、R-LMLAG、R-LMERR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依据其结果仍然无法判断SLM与SEM谁更合适。因此,本文同时给出了SLM和SEM的估计结果,见表4。

表4 SLM和SEM估计结果

年 份2000年2009年 变 量SLMSEMSLMSEMρ/λ0.130 70.228 20.302 3***-0.557 7*perh(人力资本集聚度)0.143 0***0.150 6***-0.011 40.002 4perk(就业密度)-0.009 3-0.036 60.523 5***0.508 8***perl(物质资本集聚度)47.973 0***50.967 1***4.082 33.729 1export(经济开放度)4.312 4***4.451 2***7.2103***6.654 1***pfe(政府干预水平)0.483 2-0.333 4-2.455 8-3.047 9常数项0.427 20.878 0**0.017 30.082 2Adj R20.866 10.866 80.928 80.940 6LR1.052 30.902 80.135 7**3.794 0*LogL-24.665 8-24.740 6-37.574 8-38.745 6AIC63.331 661.481 189.149 583.491 3SC72.902 769.684 998.720 691.695 1

比较表3和表4发现,2000年和2009年,SLM模型和SEM的拟合优度检验值均高于OLS模型。进一步比较对数似然值LogL值,2000年SLM的LogL值(-24.665 8)大于SEM和OLS的LogL值(-24.740 6,-25.192 0),2009年SLM的LogL值(-37.5748)大于SEM和OLS的LogL值(-38.745 6,-37.6426)。因此,SLM模型比SEM和OLS估计的模型要好。由此可见,遗漏了空间自相关性,基于OLS法的经典线性回归模型不够恰当,这也验证了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可能没有关系。关于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若假定地区之间相互独立,可能导致OLS估计结果及其推论不可靠,因此,需要通过引入空间差异性和空间依赖性对经典的线性模型进行修正。

分析表4,引入地理空间因素后各变量的弹性系数均出现变化,说明忽略空间因素的估计方法存在偏差。表4的SLM估计结果显示:2000年,人力资本集聚度、物质资本集聚度以及经济开放水平均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就业密度却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不显著。2009年,仅就业密度和经济开放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而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由正转向负,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不显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下降之势。再者,2000年SLM模型中空间自回归系数ρ(0.130 7)为正,但不显著;而2009年空间自回归系数ρ(0.302 3)显著提高,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近邻空间溢出效应逐渐凸显。表5是2001―2008年SLM分析结果:表5 2001―2008年SLM分析结果

分析表5,可以看出,2001―2006年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经济开放水平均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而就业密度在2001―2003年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在2004―2008年作用也均为正,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2000年服务业就业密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不具有代表性。从总体上看,服务业就业密度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将空间因素纳入分析框架,采用空间相关性检验证明了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建立关于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模型,探讨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空间计量结果显示2000―2009年服务业集聚总体上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其中: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不显著,说明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下降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由正转向负,而就业密度除2000年外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同时,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即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会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应该注重加强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协调发展;同时应提高我国服务业的集聚度,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曹跃群,刘冀娜.2008.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促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1):72-77.

陈立泰,张祖妞.2010.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9):65-71.

陈淑祥,王博.2007.国内外区域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比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34-38.

范剑勇,张雁.2009.经济地理与地区间工资差异[J].经济研究(8):73-84.

胡霞,魏作磊.2009.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8):108-114.

金荣学,卢忠宝. 2010.我国服务业集聚的测度、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J].财政研究(10):41-45.

金荣学,马满.2010.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11):42-45.

李胜会,冯邦彦.2008.地区差距、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理论及来自广东省的证据[J].南方经济(2):3-18.

李文秀,胡继明.2008.中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213-219.

罗勇,曹丽莉. 2005.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8):106-116.

米娟.2008.现代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6):15-16.

童馨乐,杨向阳,陈媛.2009.中国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劳动生产率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6):30-37.

王家庭,贾晨蕊.2009.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空间计量研究[J].经济科学(3):98.

王晓玉.2006.国外生产业集聚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3):92-96.

周兵,蒲勇健.2003.一个基于产业集聚的西部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8):143-147.

Brülhart M,SBERGAMI F. 2006. Agglomeration and Growth: Empirical Evidence [R]. ETSG Working Paper.

Brülhart M,SBERGAMI F. 2009. Agglomeration and growth: Cross-country evidence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48-63.

ELLISON G, GLAESER E. 1997.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 dartboard approach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134-157.

KRUGMAN P R. 1991. 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483-499.

MARTIN P,OTTAVIANO G. 1999. Growing Locations: Industry Location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51-72.

区域经济服务篇6

2区域经济互相沟通困难,呈现诸侯割据局面,整合步履艰难。长三角、东北、西北都曾经召开过城市经济协调会。区域协调貌似近在眼前。但已经浮现的区域规划草案中仅集中关注了生产力总体布局与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语焉不详。区域之间的互动性差,技术成果难以互相利用,资源无法共享,地方政府多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诸侯经济”思想,良性竞争、共赢局面难以出现,令人痛心。

3区域经济的差距扩大,且难以缩小。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格局正逐步细化,已由传统的沿海、内地两大板块,演化为改革开放后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再到目前的沿海、西部、东北、中部四大政策区域。但沿海和内地、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在全国并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西部依然难以融资,西部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源保障形势日益严峻,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将长期存在。

在这样的差异存在下,要平衡经济发展、推动弱势市场,我们需要合理利用金融业为工具。随着经营环境的开放和发展,金融业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工具,逐渐变化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由于高科技的应用、金融竞争的加剧,金融服务已经逐渐实现业务上的全能化,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全面的服务。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影响投资决策和技术创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迅捷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金融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都将重点发展金融业,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中心之一。在这些地区。金融业已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吸引外资、增加税收、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金融业自身发展也处于较先进水平。在其他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主要业务依然停留在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主要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同时积极引进知名的跨国金融机构。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金融业的服务内容更少、层次更低,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入本地区、帮助改善本地区投资软环境。过度开放金融竞争,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反而不利。金融业本身也存在坏账率较高、长期盈利能力不足、职能定位模糊的威胁。

二、在区域经济调整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作用

金融业应充分分享区域金融发展的机遇,帮助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从“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进行调整、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帮助建立集约型、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型经济。同时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及新兴企业:帮助学习周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增加对外贸易、帮助解决贸易纠纷。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促进外汇资金在区域内合理流动,促进区域涉外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资本有序流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在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近期目标应是帮助国有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对外开放,建立健全的贷款支持体制,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强区域金融生态建设,推动金融合作,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地方金融生态建设,加快社会信用建设,全面改善区域信用环境。积极维护好金融机构债权,建立良好互动的银企关系;建立有利于金融发展的规章制度。促进区域内外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建立多层次的资金市场,进行资金聚集和资源优化配置。

在欠发达地区,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架构金融组织体系,处理历史包袱,引导金融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支农功能,成立地域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解决企业承贷难、甚至需要政府担保的问她。避免农村资金倒流城市而使农村资金进一步短缺。将目前“小而专”的服务模式转变为“大而全”,实施业务多元化和经营综合化战略,变单一的资金支持为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服务,因地制宜建立商业银行吸收农村资金不外流的机制,加强扶持服务,淡化商业盈利目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金融机构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各类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和能力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契机,坚决制止恶意逃废债和赖债行为。

三、金融服务发展前景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域经济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为加快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帮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金融业要解决的问题是:

1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包括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加强金融区的系统性配套设施。

2帮助促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企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协助处置本地企业不良资产,提高甚至激活企业融资能力,帮助推进企业团队建设,提高企业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3将目前银行的“需求引导型”业务扩展增强为主动进行业务创新、催化内生金融。在欠发达地区合理复制发达地区的盈利模式,吸引人才,帮助普及财会知识、树立经营观念,搞好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盈利水平;增强规避投资风险的能力,增长理财知识,合理进行消费,以获得最佳的投资理财收益。

区域经济服务篇7

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空间实现,是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重要内容。从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形成角度看,它无疑是高等教育理念的一种创新,而这一理念的产生则是高校与社会关系变化的产物。早在1862年,美国政府就颁布了《莫雷尔法案》。根据该法案,联邦政府下的每一州可以依据本州在国会的议员数获赠一定的土地,建立高校。高校在教学科研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科技人才优势促进地社会经济发展,从而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这就是“赠地学院”的由来。“赠地学院”开创了美国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先河,不仅影响了美国的高等教育,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职能定位相对狭窄,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并没有得到重视。1988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才明确提出:“高等院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进一步发挥学校潜能”。由此,我国的高校才开始了从自身优势出发开展社会服务的实践探索,并逐渐步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常态化轨道。就高校服务社会的内容来看,大学服务职能面向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但高校的经济服务职能无疑是最主要的职能,这是由高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所决定的。就高校服务社会的主体类型而言,同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与地方的各种联系更为密切,但从空间地域看,无论是地方高校还是部属高校,都必然会积极利用它们各自拥有的科技和人才等信息资源,为高校驻地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各具特色的社会服务。高校服务社会经济从实现过程看,并不是高校资源单向输送,而是地方社会物质资源和高校科技人才资源的双向对接。由于不同地域空间生产要素和各个高校人才科技资源的同质性和差异性原因,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有四种模式: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一对一模式就是特定的一所高校和特定的一个地方社会发生联系,服务于特定的地域空间;一对多模式就是同一高校和特定的不同的几个地方社会发生联系,服务于特定的不同的几个地方社会;多对一模式就是特定的不同的几所高校和特定的一个地方社会发生联系,共同服务于特定的一个地方社会;多对多模式就是特定的几所具有同类科技人才资源的高校和特定的几个具有同质性生产要素的地方进行联系,聚合同质性、同类型生产要素,从而服务于地方社会。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四种模式图1。文章所述四种模式只是一种理想的理论演绎,关键是如何实现现实中的运作。从现有经验看,高校和地方社会的对接往往是偶然的、单一对接。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困境,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和地方社会信息的不全面、不透明。克服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困境,需要借助一种新的综合平台来化解。网络空间平台的存在可以化解这一困境。

二、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网络空间生成

网络空间,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资源共享平台。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是高校技术性生产要素与地方物质性生产要素的结合过程。有了提供生产要素的信息平台或网络空间,高校和地方(区域)之间就可以组合成一种虚拟合作模式。实际上,在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借助网络空间所形成的虚拟经济模式是实体经济模式实现的先在条件。网络空间在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高校和地方社会的联系、生产要素的结合必须是以实体经济为载体,从起点上看,它们之间的联系具有偶发性;从过程看,生产要素的组织因空域的阻隔时间性长,生产成本加大,因而大大阻碍了高校和地方社会联系的顺畅性,一定程度上消减了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实现力度。不仅如此,由于缺少高水平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合作还存在门类不齐全、基础不佳、功能不强等诸多突出问题,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合作的体系化、集群化程度不高,现有合作平台的社会资源整合与应用的能力较差,人才专业化程度较低,合作平台紧密程度不高,处于分散游离状态,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些都成为制约各方合作效率和效益的因素。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空间生产方式的具体形态,使得空间生产要素的聚合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发生改变。网络空间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实现的重要补充和新的形态,对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实现具有独特优势,这一独特优势表现在:通过信息技术在虚拟空间将高校和地方社会凝聚成一个紧密的有机整体;合作各方通过网络空间共享生产要素信息,有效降低各方寻找合作对象的交易成本;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减少高校和地方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成本和收益风险;借助网络空间平台,供需双方可以针对特定的合作项目迅速有效达成协议,完成技术要素的产业化转移;通过这一网络空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为高校和地方社会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包括政策辅导、技术咨询、金融引介以及法律服务等,从而大大提高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

三、网络空间的功能构建维度

网络空间作为沟通高校和地方社会的信息平台,要确保各生产要素的有效聚合,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特点。第一、开放性和共享性。开放性指高校技术性生产要素的信息和地方社会的物质性生产要素的信息的开放,只有确保双方的信息共享,才能顺利进行快速对接,最终实现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社会功能。第二、真实性和实时性。真实性是指地方社会和高校在生产要素方面的客观性以及供需意愿的真实性,并以动态性信息及时在空间网络进行。这是高校和地方社会进行有效性和实质性合作的必要条件。第三、完整性和综合性。完整性和综合性是指地方社会和高校在网络空间的生产要素信息必须是完整的,既有抽象的文字介绍,也有具体的数据支撑;既有同质性资源整合,也有异质性资源分解;还要有政府政策的权威解读等。完整性和综合性是高校和地方社会针对性对接的重要条件。高效服务区域经济职能的网络空间实现,关键是网络空间平台的建设。网络空间的构建就像是建一所房子,所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谁来建基础设施,谁来维护基础设施,房子的基本功能是什么,进入房子的人如何按照实现房子的基本功能等。据此,我们认为,网络空间的构建应该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第一、政府在网络空间建构方面的主体责任。这里的政府是指地方政府,包括省、市、县或县级市。发展区域经济是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或职能,地方政府在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媒介和组织作用。过去,在高校社会职能实现过程中,强调产学研结合,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政府在其中的媒介和组织作用,制约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现在强调争产学研相结合,实际上就是注重政府在产学研有效结合中的作用。在网络空间建构中,政府应该发挥主体作用,投入资金进行网络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承担主体责任。第二、政府、企业和高校在网络空间管理和维护方面的共同责任。政府应该发挥网络空间主要管理员的作用,确保网络空间信息对企业和高校的开放和共享,网络空间信息的安全;企业和高校应该提供真实和完整的生产要素信息并及时更新,同时承担各自的管理责任。第三、企业和高校在网络空间的自主性沟通和对接。企业和高校应该在网络空间自主性地进行信息沟通和转换,各高校之间也可以通过开发和共享信息平台进行同质性资源组合对接同一企业,服务于同一地方经济;也可以以异质性资源和不同企业对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实现各自的社会服务功能。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一种空间体现,它具有直接指向社会需求,与地方社会发生直接联系的特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不是高校科技人才等资源对地方社会被动的单向适应,而是高校和地方社会优质资源的主动聚合和双向互动。信息网络空间的建构是高校和区域经济全面合作,充分实现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必要条件。在信息网络空间的建构方面,政府责无旁贷,企业和高校理应承担各自的社会责任,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

作者:叶玲春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旭东.地方高校通过社会服务提高办学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5(3).

[2]谈毅.大学技术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教育评论,2015(2).

区域经济服务篇8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我国地理区域上的一个大区的中心城市,每个大区都只有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它是在我国整个城市体系仅次于国家中心城市的第二层次,它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都具有集散以及辐射等功能。根据我国城乡建设部2010年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草案)》,我国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包括东北地区的沈阳、华东地区的南京、华中地区的武汉、华南地区的深圳、西南地区的成都以及西北地区的西安。

服务经济是一种以人力资本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的经济结构,是一种以人力资本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经济发展形态。图1为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年来,这个比例正逐年上升,这代表着第三产业或者说是服务业在我国经济中占领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种现象并不是仅仅存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中已经有日益明显的独占鳌头的趋势,不仅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如它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中所占的GDP比重已经超过70%且发展态势良好,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的占比也达到50%以上,这些现象都表明全球已经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而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对一个大区的其他城市的经济等各方面都有着强烈的引领、辐射等影响作用的特殊层次城市,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代表研究其服务经济的发展对于其他城市的服务经济发展有较强的代表意义,因此本次选取武汉这个服务经济l展处于中间状态的城市为例来研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

1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经济的发展首先将对已有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经济的研究文献、理论等进行研究;接着将对武汉这个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代表的服务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最后将结合英、美、法等发达国家中的几个代表经济发展较为成熟且城市地位较为类似的城市在之前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武汉这个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代表服务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研究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李慧中学者认为服务是劳动率相对甚至绝对不上升的部门但服务业价格相对上涨率几乎和劳动力的相对落后率持平;张中华学者认为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经济的发展应该因地制宜,要注意强化城市的贸易和服务功能,例如将零售市场与批发贸易相结合、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相结合等;李学鑫学者认为中心城市产业转型能力形成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姜长云学者认为要通过加快核心区的产业转型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使服务业结构优化和能级提升。

富克斯认为服务业生产率滞后的主要原因是服务业人均产出增长的滞后,是来自供给而不是人们一直以为的需求;格里利兹认为由于服装业这个不可测度的部门使得经济增长中存在严重的计量问题;鲍莫尔认为服务业许多部门的本质使得其生产率不存在提高的可能性。

2相关理论概述与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21区域性中心城市与服务经济相关理论概述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特点就是经济辐射能力强、地处该地区的中部。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非储存性、非移动性、强异质性的基本特点。服务产品的市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严重的关于产品品质的信息不对称;二是服务市场的几个竞争具有低效性;三是一部分服务部门具有自然垄断性。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一是产品进出口非海关控制性;二是保护方式更具刚性和隐蔽性;三是管理、约束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四是对要素移动和服务机构境外设置的更多依赖性;五是管理的难度及复杂性更大;六是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

22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富克斯认为如果服务业的产出占GDP的比重与其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超过50%则认为进入服务经济;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将服务业本身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费雪认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的农业和畜牧业是第一产业,将自然资源以各种方式转型的是第二产业,提供各种服务的是第三产业;克拉克认为劳动人口的一般规律就是从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再从制造业转移到商业和服务业;库兹涅茨认为工业化过程劳动力以向服务业转移为主。

3区域性中心城市――武汉的服务经济现状分析31区域性中心城市武汉发展现状分析

首先,从地理面积上来看,武汉作为一个占地面积8594平方千米的城市拥有106077万人口,城市面积排名全国第二,城区建设面积更是排名全国第一,因此武汉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面积大。

其次,从交通方面来看,武汉位于华中之中,自古以来就有九省通衢的美称,长江和汉水的灌溉成就了大武汉船运的发达;关于武汉的城区内轨道交通建设,根据2016年10月11日湖北省最新出台的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表明:在未来9年内,武汉将有14条地铁线路新建,建设里程达到4235公里,在建及建成地铁总里程将超过800公里,实现了以武汉为核心建设覆盖周边邻近城市和市郊经济区交通网的目标,这意味着武汉城区内交通的快速便捷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关于武汉对外交通建设,武汉已经成为中国第四大综合铁路枢纽,2016年3月12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黄民表示:要以武汉为中心实现对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沙、南昌等核心城市覆盖城际功能快速路网的完善,完善武汉至周边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以及交通网质量,并且加速机场与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性结案,这些举措都将使得武汉与其他大多数城市的交通都可以更加迅速地抵达目标。

同时,从文化方面来看,由于武汉长期以来有着悠久的农业文化,使得武汉在较长的时期内处于一种故步自封的自我陶醉的感觉中,武汉在长江珠三角其他地区迅速发展的时候却处于一种较长的停滞期。武汉如若仍然不能迅速逃离这种比较保守的发展方式,那么最终将消耗完中部城市的地理等先天优势,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炮灰。

最后,从经济发展总体状况来看,由图2可知,武汉近几年国内生产总值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不到十年的时间,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9056亿元,是2007年的三倍多,第三产业增加值更是达到了2007年的35倍多,湖北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城市的排名也逐年上升,可见武汉近年来经济发展增长态势良好。并且EIU 2016年11月4日的白皮书中谈及,武汉、成都、长沙等内陆城市将成为主要的消费中心,武汉的发展潜力仍然较大。

但是,如果从产业具体发展来看,武汉服务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优化不足。由于曾经对于很多城市实行的“退二进三”(推进第三产业发展,退出一些第二产业)政策研究不透彻便草率执行,导致很多仍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第二产业企业被强迫退出市场,而武汉市现在大量第三产业却仍然属于停留在较低水平服务业的行业,导致武汉市服务业整体处于低水平状态。

二是服务业的企业竞争力不足。一方面是由于武汉市的服务业企业大多处于较低水平,几乎没有什么知名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存在;同时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小而散,这不仅仅是武汉市服务业发展的弱点,而是武汉市各个产业发展的缺陷:几乎没有具有强有力竞争优势的领导型企业,像现在比较有名的就是武钢,但是已经处于即将被兼并的状态,武汉的全国名牌企业一直以来都是处于基本为零的状态。另一方面是由于武汉市的服务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像紧随电商发展模式的遂昌模式、甘肃成县等都是一些根据时代需要及时进行创新创业的发展模式,但是武汉市整体几乎不存在任何像这样有代表性的创新发展模式,服务业整体都处于缺乏创新能力的状态。

32服务经济现状分析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经济发展过程会遵循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发展,再向第三产业发展,而根据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超过50%及就业占总就业比重超过50%的标准来看,21世纪以来,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经进入服务经济的时代,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国之列的发展中国家的服务经济的发展水平距离发达国家服务经济发展水平有著较大的差距,当美国等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超过70%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均在50%左右(而我国很长时间该比例甚至低于世界大部分国家,不足50%)。

33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关分析本次研究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水平与服务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而我国大多数政府文件用服务业代替第三产业,而数据却多采用第三产业,因此本次选取第三产业的数据直接代替服务业的数据;同时,由于武汉近年来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且不具有第三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处于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原则以及对武汉更有借鉴意义与前瞻性,因此在我国各个城市中选择了第三产业相对发展更加靠前的中心城市北京为例来对此进行研究(数据来源为统计年鉴及中国国家统计局)。

首先,图3和图4是分别采用近20年的数据对北京市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其第三产业产值,以及北京市国民收入与北京市第三产业产值之间进行初步的相关性分析,由分析结果可见前两者均与第三产业产值之间均存在较为一致的增长趋势,且国民生产总值几乎有着与第三产业产值一致的增长幅度。因此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前两者均与北京市第三产业产值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即北京市国民收入以及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而由于国民收入以及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上可以很大程度上说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这进一步说明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表1和表2分别是对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第三产业产值进行回归分析,以及对北京市国民收入与第三产业产值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首先,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计量经济学等的结论,可以观察到这两个回归分析的Prob值均为00000,小于005,因此,我们可以正式得出两者的回归分析是效果较好的,是可行的;其次,我们观察两个回归分析R-squared值分别为0990029和099610,这两个值也都是趋近于1的,即可决系数很大,因此前两者均与第三产业产值有极大的相关性,第三产业产值可以很大程度上(解释度均达到99%以上)解释北京市城镇收入及国民收入的变化,我们可以在误差较小的情况下用第三产业产值来较小地预测北京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国民收入。

而对TERTIARY的两个Coeffient数据(相关系数)分析,第三产业产值每增加一亿单位,将可以使得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45个单位,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26个单位。可见,第三生产总值的增长将带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更快速度的增长。

区域经济服务篇9

我国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概念,它是指区域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现存问题科学合理的解决,特别是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方面的科学合理利用上,要本着社会发展,特别是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的需要,应与自然生态相和谐,不能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进行,而且这种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生存与进步。为此,同志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根据上述原则,地方文献调研工作应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推动科研工作服务的精神,坚决贯彻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政方针,搞好地方文献工作,拿出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成果,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应该是调研工作在这一方面的指导思想。

1.2调研的工作任务

我国地方文献工作在区域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上,应与我国及国际社会经济大环境密切联系起来,将区域经济建设问题摆放到更宏观的全球经济环境中考察,才能得出最佳的研究成果,提供给领导层。其实,这种调查研究在我国早有历史,蕴藏在地方文献中的区域经济历史资料可谓浩繁丰实,而我国古代区域经济方面的文字记载相当大的一部分就包括在地方史志中。当前,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关怀下,地方文献工作取得了成就,一些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第一次编写了自己的地方志。这是我国地方文献工作者长期艰辛工作在区域经济调研方面的巨大成果,也是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财富,对增强人民热爱家乡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摸清我国国情国力的底数,为地方造就后备人才,建立健全本地市场,发展与繁荣区域经济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搞好地方文献的调研工作奠定了坚实、雄厚的基础。

应当指出,社会经济规划和管理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运动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六大职能,即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与协调,而决策则是六大职能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职能,是区域经济建设规划与管理的关键环节。为此,地方文献工作开展调研服务,为领导层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信息和高质量科研成果,为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先决条件。

2开展调研服务的一般方法和重点内容

2.1调研的一般方法

2.1.1综合性调研工作:综合性调研是要求地方文献工作主要着眼于整个区域经济概况,充分利用收集到的地方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情况,对多项自然环境要素进行综合性分析论证,揭示其间相互联系与特征规律,特别是复杂的社会经济与人文地理关系,从而为区域经济整体开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演变方向预测。综合性调研有利于提高地方文献工作直接为地方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效果,也有利于地方文献编纂工作;综合性调研成果将对区域社会经济整体建设如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对外交流、招商引资、振兴地方等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1.2专题性调研工作:专题性调研是要求地方文献工作主要着眼于区域经济中某一单项或与该单项有关的要素或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是地方文献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文献资源和实地调查资料向纵深发展的必然产物。根据专题调研内容的性质、特点、状况,又可分以下两种:一是普遍性问题专题调研,如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对这些问题地方文献工作可立足本地,发挥自身优势,从实际出发,运用收集与调查得到的资料说明人类与环境、资源与发展之间关系如何协调的基本原理,得出综合性分析论证,提出振兴本地经济的对策措施,供决策层参考;二是特殊性问题的专题调研,这类问题非常具有地方性特点,经济区域内各地差异比较大,急待解决的重点也各不相同,为此,地方文献工作充分利用文献资源和实地调查情况,按特殊性问题的解决多侧重发挥本地研究力量的解决问题原则,协调与帮助解决。总之,专题性调研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富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容易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采纳,这是地方文献调研工作应充分利用的。

2.2调研的重点内容

2.2.1宏观方面:战略性,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作出重要决策,以及全面分析评价区域经济资源和建设条件基础情况提供调研论证;地域性,为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以及经济建设合理布局提供调研成果;综合性,对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各种复杂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为配合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提供有关调研资料;统筹性,为国家实施跨世纪建设工程和移民工作,合理配置生产力和新建城镇居民点,为跨世纪重要工作的各项建设在地域分布上的统筹规划提供科学论证。

2.2.2微观方面:工业上,为当地企业招商引资形成新的工业园区、提高区域经济效益提供决策信息;三产上,对本地商业、金融、服务、旅游等行业的布局与发展通过调研提出建议;文教上,对区域内的文化教育、文物古迹、旅游景点、美化环境等方面提供调研信息;交通能源上,在解决能源交通、水力资源等问题时提供专题研究资料;人口上,对区域内城乡人口增长及计划生育、居民布点等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等等,不一一例举。

3开展调研服务应注意的问题

3.1应根据本身的工作性质和学科特点,必须始终坚持在区域经济建设的大环境中,从本地实际需要和本地经济条件特点出发,从选择本地经济建设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旦解决便会产生相当的社会效益入手,开展服务工作,使地方文献的调研工作能为本地各部门科学地制定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3.2地方文献调研工作在分析区域经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时,要集中人员、力量深入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调查比较、分析研究,切忌求全和平均使用力量。调查研究工作应深化重点,当然重点调研应在全面了解认识区域经济整体环境和概貌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用协调发展的观点、综合利用的观点、经济区域生态的观点作指导,

深入分析区域经济的背景和相关因素,揭示出区域经济发展与制约因素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地方文献调研工作中,选用介绍实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注意典型引路,使提供的实例富有吸引力和说服力,避免调研工作流于形式。

3.3要注意传统方法(如文献资料分析、野外实地调查、社会问题专访等)和现代科技(如信息传导技术、卫星航拍技术、电子遥感技术,尤其是微电子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重视文献资料与其它材料的核实分析,使所获得的数据和调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依据和实际操作应用价值;要注意同相关学科之间的横向协作,特别是那些涉及相关因素多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更应实施多学科协作调研攻关,以利为区域经济建设的决策规划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3.4要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深加工,经筛选后形成一批内容新颖丰富、水平较高的二、三次文献,最好能搞出一套与区域经济建设有关的专题索引、书目、题录、汇编、文摘等,就某些调研领域课题的研究、发展情况撰写有关综述、进展报告等,提供给决策层;要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决策层及其有关部门对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信息需求,并对这种需求的种类、特点,根据不同层次的决策领域、决策目标、决策项目来进行调研,做到所提供的信息资料有的放矢。为此,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为决策层提供的信息资料既有分析又有比较,定性和定量准确,其形式可以是专题报告、预测分析、论点汇编等。其工作应注意时效性。

3.5要对国内外有关研究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领域的新观点、新思潮、新动向进行跟踪、翻译、评述,并及时提供给决策层,这是调研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3.6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县级。县级区划与地方文献工作的关系最密切,它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不可少的空间场所和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是一个充满物质和精神活跃的空间。另外,县级实体还是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单位,历来是全国性统计数据及计量的基本计算单元,其本身就是一个多产业、多层次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综合体,具有相对的完整性、独立性和特色性。将调研工作空间尺度和重点放在县级,符合我国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由于县级实体历史延续的稳定性,积累的资料浩繁丰富,便于调研工作对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也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估、论证提供了原始素材。

参考文献:

1..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7-09-22

2.雷树德.文献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学论考.津图学刊,1997(3)

3.卢鸿筠林小玲.古籍文献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建设.福建图书馆学刊,1996(4)

区域经济服务篇10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为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目前区域经济的发展依然依靠密集劳动力的加工型产业、低端制造业,在此基础上有部分高新技术制造业,但自主创新能力差、自由品牌竞争力薄弱,其竞争优势基本依赖国家政策、低成本土地及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互相沟通困难,呈现诸侯割据局面,整合步履艰难。长三角、东北、西北都曾经召开过城市经济协调会。区域协调貌似近在眼前。但已经浮现的区域规划草案中仅集中关注了生产力总体布局与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语焉不详。区域之间的互动性差,技术成果难以互相利用,资源无法共享,地方政府多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诸侯经济”思想,良性竞争、共赢局面难以出现,令人痛心。

3区域经济的差距扩大,且难以缩小。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格局正逐步细化,已由传统的沿海、内地两大板块,演化为改革开放后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再到目前的沿海、西部、东北、中部四大政策区域。但沿海和内地、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在全国并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西部依然难以融资,西部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源保障形势日益严峻,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将长期存在。

在这样的差异存在下,要平衡经济发展、推动弱势市场,我们需要合理利用金融业为工具。随着经营环境的开放和发展,金融业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工具,逐渐变化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由于高科技的应用、金融竞争的加剧,金融服务已经逐渐实现业务上的全能化,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全面的服务。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影响投资决策和技术创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迅捷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金融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都将重点发展金融业,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中心之一。在这些地区。金融业已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吸引外资、增加税收、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金融业自身发展也处于较先进水平。在其他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主要业务依然停留在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主要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同时积极引进知名的跨国金融机构。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金融业的服务内容更少、层次更低,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入本地区、帮助改善本地区投资软环境。过度开放金融竞争,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反而不利。金融业本身也存在坏账率较高、长期盈利能力不足、职能定位模糊的威胁。

二、在区域经济调整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作用

金融业应充分分享区域金融发展的机遇,帮助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从“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进行调整、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帮助建立集约型、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型经济。同时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及新兴企业:帮助学习周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增加对外贸易、帮助解决贸易纠纷。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促进外汇资金在区域内合理流动,促进区域涉外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资本有序流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在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近期目标应是帮助国有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对外开放,建立健全的贷款支持体制,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强区域金融生态建设,推动金融合作,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地方金融生态建设,加快社会信用建设,全面改善区域信用环境。积极维护好金融机构债权,建立良好互动的银企关系;建立有利于金融发展的规章制度。促进区域内外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建立多层次的资金市场,进行资金聚集和资源优化配置。

在欠发达地区,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架构金融组织体系,处理历史包袱,引导金融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支农功能,成立地域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解决企业承贷难、甚至需要政府担保的问她。避免农村资金倒流城市而使农村资金进一步短缺。将目前“小而专”的服务模式转变为“大而全”,实施业务多元化和经营综合化战略,变单一的资金支持为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服务,因地制宜建立商业银行吸收农村资金不外流的机制,加强扶持服务,淡化商业盈利目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金融机构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各类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和能力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契机,坚决制止恶意逃废债和赖债行为。

三、金融服务发展前景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域经济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为加快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帮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金融业要解决的问题是:

1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包括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加强金融区的系统性配套设施。

2帮助促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企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协助处置本地企业不良资产,提高甚至激活企业融资能力,帮助推进企业团队建设,提高企业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3将目前银行的“需求引导型”业务扩展增强为主动进行业务创新、催化内生金融。在欠发达地区合理复制发达地区的盈利模式,吸引人才,帮助普及财会知识、树立经营观念,搞好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盈利水平;增强规避投资风险的能力,增长理财知识,合理进行消费,以获得最佳的投资理财收益。

区域经济服务篇11

石油工程专业;成人教育;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延安大学成立于1943年,是我党所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这三所大学合并而来后迁入西安,1958年陕西政府重建延安大学,1998年“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与“延安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至2005年陕西政府及教育部门共建延安大学。石油工程是延安大学“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项目”中的重点项目,其人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在石油工程方面从使设计、管理、研究等方面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做为该专业的成人教育其主要作用就是对区域石油行业人员能力、技术、水平等进行提高,以切实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石油工程专业成人教育的重要作用

1、实现对行业人才的针对性培养

现阶段高等教育做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才的培养,而成人教育则是在人才培养的技术上,以实际的行业性质和职能特色为基础,以人才知识、技能、水平等方面行业能力的提高为目标所实施的更加具有针对性培养。因此,石油工程专业成人教育其专业课程的设置往往与人才的行业及岗位性质和技能需求等更加适应,能对受教育者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培养,以提高受教育者在石油工程方面的技能和水平,让其能更好的为其所属职业和岗位做出贡献,并为行业的发展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2、能有效促进石油工程教育的发展

石油工程专业的成人教育从本质上来看其实也是以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就受教育者而言,其通过成人教育能在自己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对自身的专业知识等进行丰富,并以此来对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水平等进行提高,进而提高自身在实际中的工作能力;就教育者而言,其在成人教育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之外,其自身也能利用这一机会对自身的知识经验等进行丰富,这主要是因为成人教育的受教育者大多是已经参与工作的社会人士,而这些人往往自身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3、能有效为推动石油产业的发展

成人教育自开设以来就与社会行业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而这也为社会各类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就是由工程专业来看,其成人教育的开设为是由行业人才的培养拓宽了渠道,一方面,能强化对石油行业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并通过有针对性的科研来为石油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职称;另一方面,在成人教育中院校也可聘请该行业的专家向受教育者进行经验的传授,并讲解相关的政策内容,进而在帮助受教育者不断累积经验的同时,对其自身在工作中的能力进行提高,以切实推动是由产业的发展。

二、石油工程专业成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策略

1、强化成人教育中服务区域经济的认识

受社会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成人教育往往有着这样的一个观念,受教育者接受成人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学历,而不是要对自身的能力和技术等进行提升,也正因如此,大部分学校都认为成人教育与区域的经济发展之间并无多大的关联。然而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利用成人教育能有效在受教育原有经验技术的基础上,对其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丰富并强化其自身的专业技能,能有效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就石油工程专业的成人教育来看,其要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就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转变自身的观念,强化成人教育中服务区域经济的认识,以石油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目标,对传统的成人教育方式进行转变。

2、强化成人教育中人才的培养力度

以延安大学的高等教育为依托,针对延安市的石油产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强化成人教育中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方面,石油工程专业的成人教育也应当要与延安市政府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以为石油工程专业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条件,并为成人教育中受教育者能力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以受教育者实际岗位职能需求为依据,从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出发强化对石油工程专业成人教育受教育者的专业性培养,使其自身的专业等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当正视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师的安排与设置方面按照高等教育等要求,来对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改善,进而使受教育者的能力得以提高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大帮助。

3、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在信息互联网络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国的市场形式和学校的教学模式都在不断发生这转变,而为了使成人教育发挥其对人才知识能力等提高的有效作用,使其更好的咋服务区域经济中发挥更大的效用,我国的成人教育也应当通过更加多样化教学形式的采用来体现成人教育的市场适应性。就石油产业来看,可能有很多的工作人员自身已经认识到了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成人教育的平台来对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丰富,并对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技能等加以提高,以使自己能在对区域经济的服务中做出更多贡献,但由于日常的工作非常繁忙,他们往往很少有时间去进行成人教育。因此,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石油工程专业的成人教育就可以采用网络、社区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来实现教育的普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经济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不断变革的当今社会,成人教育已然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石油作为至关重要的能源之一,该行业的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因此,石油工程专业的成人教育也更应当以服务与区域的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实现对教学的完善。

作者:白加栋 雷志强 单位:延安大学石油学院

基金项目:延安大学2016年继续教育研究专项(青年项目)《石油工程专业成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策略探讨(YDJQ2015-03)》的阶段性成果。

区域经济服务篇12

在建设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知识创新区”的进程中,复旦大学和上海市杨浦区共同提出了“以大学校区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平台,以资源在公共社区的集聚、共享、融合为抓手,形成‘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的环境和氛围,把杨浦区建设成智慧的港湾、科研的重镇,形成上海的中央智力区(CID)”这一“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创新理念,“三区联动”理念融会了现代大学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大大扩充了学校的生长空间,成为复旦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的强大助推器。而它所带动的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创新的“溢出效应”,正是复旦大学和上海市政府共同谋求的双赢局面(详见本期“封面文章”)。

区域经济服务篇13

【中国分类号】G718

高等职业教育能够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存在和发展,是因为其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特质,“以服务为宗旨”是现阶段国家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典型特质之一,因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才实际需求存在差异,地方高职院校应找准办学定位,牢固树立“以区域经济需求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确而系统的认识和研究,才能切实做到以地方经济特色和实际需求为依据,因地制宜地创新办学形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服务黄冈市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旨在探索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律,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寻求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进而促进高职教育投入合理化与科学化。[1]

一、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足黄冈市,对接大武汉,社会服务取得明显效益,在大别山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走向现代新型工业化城市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了科技人才优势。本节主要探讨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服务黄冈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路径。

(一)校地对接,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特点

近年来,黄冈市全面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试验区建设,三大产业呈现出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分析2008年-2012年黄冈市的生产总值(表一)中各产业比值的变化情况可知黄冈市第一产业2012年有较缓上升,但比重整体呈现下滑趋势,相对2008年而言,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率为12.94%;第二产业比重于2008-2010年期间增长较快,随后呈现逐年平稳上升的趋势,在2008-2012年间增长率为14.65%,第三产业的经济比重逐年下降,并呈现缓慢下降势头,在2008- 2012年间下降率为2.4%,黄冈市三大产业实际结构格局逐步转变,工业比重正平稳上升,农业产量比重相对递减,服务业的比重趋于平稳,黄冈地区各产业的发展是稳中有进。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的特点,坚持秉承“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如以黄冈为中心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是全国12条红色旅游的精品线路之一,是湖北省红色旅游的主体。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建筑材料、机械电子等是黄冈地区五大地方经济支柱产业,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相关产业对应专业的设置力度也在逐步加强,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根据

县域产业调整、转型和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停办 8个不适于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根据产

业结构,重点建设与支柱产业相对应的建筑工程技术、畜牧兽医等 10个专业;根据老区举办的新兴产业,申报钢结构建造技术等 6个新专业,为老区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2]为黄冈地区三大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008年-2012年黄冈市的生产总值(表一):单位/亿元

年份(年) 总产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各产业比值

2008 600.8 192.58 204.23 203.94 32.05:33.99:33.96

2009 700.32 215.4 257.19 227.75 30.75:36.73:32.52

2010 862.3 246.96 328.16 287.18 28.64: 38.06: 33.30

2011 1045.11 290.0 406.86 348.25 27.75:38.92:33.32

2012 1192.88 332.78 464.87 395.23 27.90:38.97:33.13

*资料来源:黄冈市人民政府网站整理。[3]

(二)校村共建,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

详细分析表一的数据,可发现第一产业经济总产量2008-2012年间的增长率为72.8%,第一产业经济稳定发展。为深入推进黄冈地区第一产业的发展,黄冈地区的高职院校坚持校村共建的服务方针,“校村共建”是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原则下,高职院校与地方村落共建,促进地方村落经济的快速发展。[4]建设现代新农村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支持,高职院校学科门类齐全并拥有农业经济发展急需的如养殖业、产品加工、畜牧业等信息技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持。为促进黄冈地区村镇经济的和谐快速发展,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与102个村镇共建,绘制新农村发展规划,为地方农村经济的建设出谋划策,通过技术培训服务于企业,如在浠水县巴河镇开展科技服务,为美味佳食品公司鱼制品提供咨询,在河铺村开展果树技术服务等,加快地方村落的经济发展,促使了黄冈地区经济总产量的增长。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由于科技高速发展,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剩余劳动力也将随之增加,合理的运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促进校村共建的核心问题之一。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此问题上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工程,培养发家致富领头人,迄今共培养了民工大学生403人,培养农民创业人才2978名,极大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阳光工程”则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民工提供短期培训,推广实用知识,训练操作技能,仅2009-2011年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2506名,[5]更好满足了广大农村家庭创业与致富要求。近阶段黄冈市致力于发展地方特色农业经济,在多区域建设地方特色经济项目建设,带动当地农林牧渔业发展,极大增加了黄冈地区的农业总产值。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培训并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的措施创新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农村经济路径,给广大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

(三)校企合作,创新人才与基地建设模式

由表一可知第二产业经济产量在2008-2012年间增长率为127.62%,黄冈市已经逐步进入工业化的建设进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黄冈市工业建设进程中牢牢把握了经济发展实际需求,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开发实用课程等方式,全面推进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等多种模式的教学改革,培养了大量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据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官方统计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订单式”学员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8%。此外,为服务黄冈地区经济产业高效发展,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与多家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迄今已建成校内实训室、实训中心8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6个,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00多个。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也为地方特色经济发展输出了大量的实用型特色人才,极大促进了黄冈地区第二、第三产业经济的大力发展。据黄冈统计局数据,2012年黄冈地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2家,比2011年净增121家;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建筑材料、机械电子等五大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完成产值665.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4.7%。黄冈市作为老革命基地红色经典专线,旅游等地方特色服务业加快发展,并推出“多情大别山、风流看黄冈”全新旅游形象,全市2012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362万人次,较之2011年增长36%;实现旅游总收入75亿元,增长37%。[6]

(四)校校交流,引进先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理念

建立校校合作交流模式,实现互惠互利双赢效果。构建校校合作交流平台,利于充分发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整体提升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湖北省高职院校对口支持与交流合作计划是湖北省教育厅为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落实这一举措,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与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黔南民族职院、宁夏工商职院等8所中西部高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结为对口支持与交流合作单位,合作的高职院校互助对方院校加强教学基础能力建设,同时引进对方院校的办学优势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建设,促进对方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从而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此外高职院校应设立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引进高端先进信息技术。国外高职教育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比中国起源时间的20世纪80年代要早约半个世纪,与国际相应院校合作,建设互利共赢项目,引进国外的高端先进信息技术及办学理念,能促进地方高职院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在此理念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埃塞俄比亚、乌克兰、荷兰等国家有关高校、行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师资相互派遣、留学生培训等等实践活动,提高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黄冈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服务水平。

二、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存问题

(一)经费投入不大,筹资途径单一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输出技能性应用型人才,非常重视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对于实践设备的更新与维修的费用很高,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多种实训基地,购置大量实训材料,这些基地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教育界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办学成本大概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两倍以上,因此高职院校发展更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资金支持,目前黄冈职业技术而学院的发展主要依赖黄冈市财政的资金拨款与学费的资金支持,资金来源途径十分匮乏,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服务黄冈产业经济的步伐也随之缓慢。

(二)基础设施较落后,师资力量较薄弱

黄冈市正处于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高技能人才,对人力资源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本较高,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后,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同时又由于教育政策的不稳定,师资力量的匮乏,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教师学历机构偏低层次化,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双师型”教师比例尚不够高等现实问题严重阻碍了黄冈地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专业与产业吻合度低,职教服务水平待提升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黄冈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涌现,如奶制品产业已经成为黄冈地区第二大支柱性产业,旅游产业也在2013年列入“双强双兴”发展重点,但地方政府没有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统筹规划,同时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积极有效对接新兴产业的意识不够,因此存在专业与新兴产业对接的滞后。此外政府统筹与联合会议制度未能有效建立,使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失去重要的平台,影响高职院校服务黄冈经济发展的质量。

三、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明确办学定位,对接区域发展

高职教育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7]为满足黄冈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必须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加快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新型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参与到黄冈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中来,同时还要了解黄冈地区经济的发展特色和趋势,及时关注黄冈地区经济的前景规划以及发展目标,优化人才培养的方向,当然高职院校也要明确自身在黄冈地区经济以及行业发展中的定位,结合自身实际办学情况来确定办学规模、层次以及结构,努力办出有特色、高质量的教育。基于此理念,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办出水平、办出质量,形成黄冈特色主义的人才培养优势与特性。

(二)增加经费投入力度,创新经费投入模式

2013年黄冈市的生产总值达到1332.55亿元,增长率为11.7%,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对人才的需求量增长,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也在相应扩大,办学成本也逐步增加,适当增加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进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是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有效措施。此外建立多元的投资机制也是改善经费投入模式的基本途径,助推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环境改善,进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使之更好为黄冈的经济发展输出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可以设立高职院校教育基金,筹措社会各种资源和闲散资金,真正体现了社会助教育,而教育又服务社会的理念。

(三)优化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显示,在“做”中学,相比单纯地听、看的学习方式,有效率能提高60%-70%,而且对知识、技术的价值观能够得到同时培养,虽然高等职业教育会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但更侧重于为社会培养操作性能力较强的人才,[8]因而要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必须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使学生技术能力与岗位能力实现真正接轨,能更好为黄冈地区经济发展输出高素质人才。师资队伍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课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引导教师进入黄冈地区支柱产业学习,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引进技能性员工在课堂讲学,保证学生在实践操作技能方面紧跟技术的发展需要,保证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触。

(四)发挥政府统筹功能,健全宏观调控机制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黄冈地区产业需求形成良性互动,会提升高职院校服务黄冈市经济发展的能力,但两者形成良性互动的前提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无缝对接黄冈市产业结构特点,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建立相关信息数据库与查询系统,根据黄冈经济的发展规划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对人才需求作出科学预测,进而对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结构布局情况进行调控与管理。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与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社会对高职院校专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专业建设方案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9]政府需加强对专业设置与质量的评估。适当减少雷同度较高专业建设的批准力度,控制专业设置的趋同性;增加高新产业相对应专业建设的扶持力度,撤销供需矛盾突出,人才质量难以保证的专业,使高职院校更好的为黄冈市经济发展服务,满足黄冈地区经济对人才的迫切要求。

四、结语

总理在2014年2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改革要跟上社会步伐,即高职教育也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应继续秉承紧跟社会步伐理念,走服务黄冈区域经济发展之路,因为只有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地方高职院校才会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共同进步。[10]

[参考文献]

[1]罗丽玲,江思义,卜振龙.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J].职教论坛,2012(04):4.

[2][5]陈年友,王梓林.对接“十百千万”,培养老区技能型创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报,2013,15(1):28、27.

[3]黄冈市人民政府网站219.138.147.116:8080/szfxxgk.aspx?column_id=403.

[4]王其和,曹秀实,方娜,周游.“校村结对”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06):20.

[6]黄冈年鉴.黄冈市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纲要[M].2013.

[7]刘晶晶.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及路径[J].成人教育,2013(04):60.

[8] Ruhizan M. Yasin, Y. Faizal Amin Nur, C. R. Ridzwan, H. Tajul Ashikin & R. Mohd Bekri. Current Trends i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A Meta-Analysis [J]. Asian Social Science,2013(13):243.

[9]冯渊,吴建生.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工作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6(02):140.

[10]杜祥培.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09):2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