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区域创新战略实用13篇

区域创新战略
区域创新战略篇1

众多学者对区域创新战略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得出不少有意义的结论,提出了很好的政策建议。也有不少学者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并提出区域创新必须发挥本区域的优势。石庆焱认为产业结构趋同既造成地区间的过度竞争,同时也造成资源(包括科技资源) 配置的不协调及浪费。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时,应该从比较优势出发。

文章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对区域创新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做出了一个比较清晰的阐述,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实施区域创新比较优势战略的必要性,而后进一步分析了区域创新比较优势战略的可行性。

一、区域创新比较优势的内涵

提到比较优势,就不能不提到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比较优势的定义源自机会成本。为了进一步分析区域创新比较优势战略的重要性,首先借鉴国际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的定义,对区域创新比较优势的概念做一个清晰的说明。文章中,区域创新比较优势的含义:如果一个地区在该区域创新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它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区域创新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该区域在创新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区域创新比较优势是一种动态比较优势,是基于区域特定的创新资源和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优越于其他相关区域的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的的比较优势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区域创新比较优势既可以表现为绝对比较优势,也可以表现为相对比较优势。如果某区域创新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的低于其他相关区域,我们就说该区域在创新该种产品上具有绝对比较优势。

二、区域创新比较优势战略与区域创新能力

(一)创新绝对优势与创新比较优势

前面已经阐述,区域创新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区域创新机会成本的差异。成本的差异最终会体现在创新函数的差别上。尽管机会成本不直接体现在创新函数中,但从不同区域不同产品的创新函数的比较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各区域各产品机会成本的不同。为了进一步阐明问题,我们不妨设区域A和区域B同时创新产品S和C。

对于区域A,有创新函数=(),=()。

对于区域B,有创新函数=(),=()。

我们知道,如果当=,=时,有≤,≤,我们就说,区域A在产品S和产品C的创新上具有绝对优势。更进一步,如果有≤,根据前面创新比较优势的定义,我们不难推断,区域B创新产品C具有比较优势,而区域A创新产品S具有比较优势。

如果我们只创新产品S,那么按照创新比较优势的原则,则产品S的创新活动应该安排在区域A进行更为经济。但是,现实经济中,可能既要创新产品S,又要创新产品C。这种创新活动可能同时在区域A和区域B发生。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区域创新分工呢?此时,人们应该按照区域创新比较优势战略的思路,即在区域A创新产品S,在区域B创新产品C。下面我们借鉴生产可能性的概念,从创新可能性的角度予以证明。

(二)创新可能性

1.创新可能性边界。为了简化分析,我们首先做出单一要素假设――在区域创新过程中,我们只使用资本K这一单个要素。更进一步,假设区域A和区域B只研究开发两种产品(两种产品假设)――产品S和产品C。各个产业的资本创新率表明了本区域的比较优势。文章中,资本创新率是指单位资本所能创新的产品S或产品C的数量。令和分别为区域A创新单位产品S和单位产品C所需的资本投入,和分别为区域B创新单位产品S和单位产品C所需的资本投入。同时,令KA和KB分别表示区域A和区域B的资本总供给。

显然,任一区域的资本都是有限的,因此它的创新能力也有限。每一种产品的创新都有它的机会成本。因此,就存在产品创新的替代问题,多开发一种产品就需要牺牲另一种产品的创新。于是,就有了创新可能性曲线,表现在图上,即为创新可能性边界。创新可能性边界可以用来表示产品创新的替代情况。

根据前面的假设,我们不难画出区域A的创新可能性曲线。单一生产要素的创新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不妨用纵轴表示区域A产品S的创新数量,横轴表示区域A产品C创新数量,则纵截距为,横截距为,连接两点即为创新可能性曲线PI(如图1所示)。直线PI表示产品S的创新数量给定时,产品C的最大可能创新数量;同时也表示产品C的创新数量给定时,产品S的最大可能创新数量。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A区域的创新可能性区域为AOB。

同理可得区域B的创新可能性曲线,如图2所示,区域B的创新可能性区域为COD。因为区域A创新产品S机会成本比区域B创新产品C的机会成本小,故A区域的PI曲线要陡。

图1 区域A创新可能性曲线; 图2区域B创新可能性曲线

2.创新可能性边界的扩张。上面得出结论,在不考虑创新比较优势战略的前提下,区域A和区域B的创新可能性区域分别为AOB和COD。如果我们考虑区域A和区域B在创新过程中,实施区域创新比较优势战略,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即区域A利用本区域资源专门从事产品S的创新,区域B利用本区域资源专门从事产品C的创新,则区域A、B的创新可能性区域将扩张,综合创新能力将大大加强。

三、区域创新比较优势战略的可行性

区域创新比较优势战略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各区域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不对称,比较优势客观存在;二是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不同,不必追求产业结构的完整。

构成区域创新比较优势的因素主要有该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优势,产业支撑优势以及创新环境优势(如政府产业政策支持等)。这其中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的不同都可能导致区域创新比较优势的产生。此外,空间配置能力、产业配置能力、置换配置能力和文化配置能力都会影响到一个区域的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各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的差异也会导致比较优势的产生。

区域创新比较优势战略的可行性的另外一个重要体现是区域创新体系不必追求产业结构的完整。国家创新体系必须站在国家整体利益角度,对于一些具有重大经济战略和军事战略的产业,在壮大优势产业的同时,扶持相关的必要的弱势产业,保持产业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性。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任务在于培育自己的优势产业,最大化本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这与区域创新比较优势战略的思想是完全吻合的。

区域创新的比较优势战略主要包括:依据比较优势条件来选择创新的主导方向;通过持续的创新来培育区域特定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地位。

四、政策含义

(一)地方政府须实施个性化的区域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

我国幅员辽阔,省域众多,各区域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特征、市场类型、产业组织结构、政府作用强度、科技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制定区域创新战略时,应在客观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创新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因素,因地制宜,按照区域创新比较优势战略的思路,寻求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某些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的形成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区域创新体系由于受所在区域的限制,会出现某些创新资源的相对缺乏,创新基础设施不完备或创新环境有待于完善的情况,对于因此而形成的某些弱势产业,地方政府可以有所不为,完全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任其自生自灭。

(二)相关地方政府之间须加强区域协作和分工

区域创新比较优势的实质是根据本区域的特点和比较优势做大做强某一个或有限的几个产业,而不追求产业结构上的完整。这与国家创新体系是不同的。实施区域创新比较优势战略的前提是各区域必须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战略的思想去制定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在这个过程中间,客观上要求各区域准确的定位自己,使各区域能够很好的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协作,超越相关区域间简单的恶性竞争,从而避免因重复建设而造成的产业同构等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出现。

参考文献

[1]任胜钢,吴金明.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9~12

[2]石庆焱.区域比较优势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05(10):22~25

区域创新战略篇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5―0061―03

收稿日期:2006-07―02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适用性

梯度推移理论、反梯度理论、要素禀赋结构理论、新追赶理论等在国内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梯度推移理论认为[1],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自己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一种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处在高梯度上的国家或地区向处在低梯度的国家或地区依次传递下去,通过扩散效应,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根据梯度发展理论,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循阶梯而上,不可超越。它应该重点发展占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积蓄力量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外溢出来的产业,如钢铁、纺织、食品等。其原因如下:第一,这些部门的发展对发达地区来说虽然已经无利可图,甚至可能造成亏损,但不发达地区却完全可以凭借劳动力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地租与税收低等方面的优势,依靠发展这些部门来为本地区进一步发展积累资金;第二,这些部门虽然在发达地区已达到成熟或衰老阶段,但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却可能仍是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或空白。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部门,是对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影响重大、实现地区经济起飞所不可或缺的部门。通过它们的发展,可以加速工业的聚集与城市化的进程,沿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最容易地取得发达地区的资金援助与技术转让,而这是落后地区在实现经济起飞时极为需要的。落后地区采取这种发展战略不但对自己有利,而且对发达地区同样也是有利的;第三,在一个科学文化与经济基础都很落后的地区,不去发展这些它们占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部门,而想超越发展阶段,把主要力量用于发展在本地没有多大市场或其他方面优势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并在这些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与发达地区展开角逐,其结果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

梯度理论忽视了落后地区的积极因素及其特殊性、多样性。为此,马尔立等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坚持反梯度理论[2]。反梯度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也可能存在着许多潜在的优势和后发优势:一个时期内经济文化的暂时落后并不妨碍后起的国家和地区直接吸收和利用世界最新的文明成果,而且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时低得多。同时,在同样资金、技术成本的条件下,还具有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低的优势,只要能把潜在的优势转化成现实的优势,就可能发展起新的优势产业,赶上或超越先进的国家和地区。

林毅夫等提出的“要素禀赋结构”论”’认为,要素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自然资源通常是给定的,劳动力增加的速度取决于人口的增长率,国家和地区之间并无巨大的差异,一般在1%~3%之间。唯一可以有巨大的增长差异的要素是资本。有的国家年平均资本积累率可以达到20%~30%,也有一些国家仅能达到10%甚至更低。如果这种差异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譬如说一个世纪,将会产生巨大的不同。因此,当我们讨论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时,事实上是指资本相对丰裕程度的提高。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其工业化水平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但是,这些区域的经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的经济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能够发挥当时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而进行赶超。

以胡鞍钢为代表的新追赶理论则认为,中国不仅存在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而且还存在更悬殊的知识发展差距。他们对1978~1995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横断面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其中人均资本增长解释占19%,全要素生产率解释占73%,其他不可解释因素占8%[4]。这表明知识贫困是欠发达地区当前和未来经济增长率低下和经济起飞困难的重要原因。向知识贫困宣战,投资于人力资本和知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则是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中西部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知识资源匮乏,对现有的知识资源利用能力低下。

从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角度看,目前中国各区域的经济都已走出劳动力经济时代(劳动力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于50%),正进入资本经济时代(不变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于50%),因而落后区域提高经济增长率的关键是投资的较高质量、较高速度增长,而促进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5]。因此,把加快提高投资能力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结合起来,由此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较快增长,这应该是制定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出发点。

二、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和投资能力比较

(一)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力的评价,现有评价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指标体系的选取问题,究竟选取那些指标,主观性还比较大,并且有些指标是重复的,如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提出的评价体系,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混杂在一起,有明显重复;二是各指标的权重问题,主观随意性还比较大,影响了评价结果,致使评价值波动很大。本文认为,对于综合竞争力或区域创新能力等的评价,总量指标与比例指标不可混用,应当全部采用总量指标,同时各权值的选取应通过某种数学方法,在客观数据基础上来确定,而非所谓的“专家”主观判断。本文从科技投入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对经济社会作用这三个方面评价区域创新能力。

利用2004年各省市(因缺乏数据,不包括香港、台湾、澳门)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权重,其中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2%,因而可以利用这两个主成分得到

各个指标的权重。由此得到区域创新能力指数QI的测算公式为

QI=1000*(0.136X1+0.029X2+0.19X3+0.092X4+0.0043X5十0.068X6+0.014X7十0.173X8)

在上式中,所有的x都是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X1代表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X2代表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X3代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内部支出,X4代表高等学校科技经费内部支出,X5代表国内专利申请授权,X6代表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科技论文,X7代表技术市场成交额,X8代表新产品销售收入。

利用上式对2004年各省市的测算结果见表1。各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数有很大的差异,除四川、陕西和重庆外,西部其他省份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数处在靠后的位置;中部省份则大体上处于中间位置,这是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

(二)投资能力的比较

目前决定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事实上东部地区正是由于吸引了大量外资而得以快速增长。2004东部地区投资40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中部地区投资15126亿元,增长30.2%;西部地区投资13749亿元,增长26.6%。第二位因素,也是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便是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东部地区正是由于能够把引进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包括管理技术)较好地结合起来,才有长达20多年的高速增长。

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看,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等西部12省区的国家预算内资金比例平均为12%,而北京、上海、天津三市仅为2%,中部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山西和东北三省分别为5%:从自筹资金比例看,东北三省平均高达68%,中部六省平均为62%,西部11省区平均为50%,而北京、上海、天津三市平均仅为41%,由此看来,自筹资金比重大,是目前制约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问题,融资难是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三、基于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综上所述,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特殊性,要素禀赋结构不同,其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相差很大,因而每一种区域经济战略都有其适用条件。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过程中,根据这些地区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状,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古典”区域,应选择“再造战略”,即通过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再造区域发展环境,从而使区域重新焕发活力,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高上取得突破[8]。国外的一些老工业基地也采取了再造战略[9]。据一次调查显示,黑龙江省工业产品按品种处于导人期的只占15%,处在成长期的占10%,处在成熟期的占35%,而处在衰退期的产品占40%左右。市场竞争力比较差,直接原因就在于企业技术开发不力。黑龙江省工业企业设备老化情况也非常严重,全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只占3.2%,比全国平均水平13%低9.8个百分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设备只占15.4%,比全国平均水平22%低6.6个百分点;全省有一半以上的设备在超期服役,经过系统技术改造的只有8%,经过一般改造的只有15.8%,全省每年完成的技术改造工作量还不如固定资产折旧,新度系数逐年下降。要使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活力,就需要对其产业等进行再造,中央提出老工业基地改造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通过再造,一方面保持已有支柱产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物流、电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同时,使高新技术产业有较大发展。一些老的资源型区域产业再造的过程就是通过资本、科技、人才投入的倾斜,使主导产业群多样化,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不断形成新的增长点,从而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并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从而向现代化转型。产业再造投资巨大,对人才和科技要求高,仅仅依靠地方将难以推动,需要在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引导下,采取中央和地方互动的方式,发挥双方面的积极性。

(二)中部地区的发展战略

对于河南等“中部”区域来说,根据其投资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则应采取“对接战略”。“对接战略”[10],就是通过基础设施、生产业及重要制造业等与沿海的对接,从而提高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对接沿海区域就是接轨国际、接轨机遇、接轨发展。要加强对接,主动承接沿海区域的产业转移,加强与沿海的合作与交流。大力开展交通对接、金融对接、工业对接、旅游对接等。而为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更需要搞好与沿海区域的科技对接和人才对接。

科技对接:在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企业产权转让或融资、研究院所成果转化、人才、技术投融资及咨询等与之相关联业务上开展与沿海的对接。与沿海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入、广泛、持久的科技合作。人才对接:可以通过聘任沿海的专家或者退休的技术人员担任中部区域产业经济的顾问,从沿海区域或通过沿海区域引进专业人才,组织委派干部到沿海区域挂职锻炼。沿海区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休息日前往中部地区的工业企业担任“顾问”,即担当“星期六工程师”,实现不迁户口、不转关系的“人才柔性流动”。

处于“中间”地带的中国中部区域,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制造潜力吸引着国内外企业的目光,“中间”地带成为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的生产加工制造基地。目前,地区政策上的差距日益缩小,国内外企业,在选择投资点时首先考虑该地区是否拥有完备的配套关联企业和区域创新体系。因而加快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可以加快国内外企业在中部地区追加投资、合资并购或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步伐,加快与先进区域的对接。因此,中部区域要实施好对接战略,就必须建设好区域创新体系。

(三)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战略

投资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都比较弱的西部地.区,应该采取融合战略。这是落后地区在高科技、新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迅速提高投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一种战略选择。””融合战略,作为一种新战略,它使国内外各种科技资源、各种文化、各种经济成分以及资金、人才在区域内高度交易、交流、融通、汇聚和增殖,形成集群效应。在新的形势条件下,为使落后地区能够更快地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加入到世界科技经济新的发展进程中去,在加快资本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从而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走融合的道路。

区域创新战略篇3

进入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处在深化和蔓延之中。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出台规模空前的经济救援方案。我国中央政府更是及时出台了投资规模达4 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而地方政府的计划投资规模则达18 万亿之多。抵抗金融危机,抓住全球产业布局重新“洗牌”的有利时机,化危为机,实施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带来的经济格局变化,实现科学技术创新,加快发展区域经济,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国务院出台十大措施,其中就强调,将加强自主创新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落脚点。总理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指出,“我们将投入6000亿元来推进科技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成就巨大,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工作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技工作进入了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新时期。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化危为机,人们更加依赖和坚信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科技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出更大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强调。

2 全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政策措施

科学体系的经济化和经济体系的科学化之间的互相渗透,企业主体、科研机构和政府三者紧密合作进入技术变迁的过程中,使得知识创新呈现出所谓“三重螺旋”的格局,也从而加深了技术创新对其所在的整体(而且主要是区域整体)环境的依赖。这一转化过程可以理解为创新的区域化过程,亦即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过程。为了充分发挥企业、政府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体系相关机构的作用,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体系,应该积极实施以下创新措施:

2.1坚定创新发展观念,开启科技发展新思路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是集中了大批专家经验和智慧,经过缜密论证制定的,它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为我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落实好纲要,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

2.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

企业是生产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同时也是技术研发投入和技术进步的主体。在发达国家,研发投入资金和研发人才的70%以上集中在企业,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所有大中型企业都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应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在10%以上。只有把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的巨大潜力充分释放出来,自主创新战略才能落到实处。

2.3构建科技发展强保障,营造创新环境

政府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除了在公共技术研发投入中发挥引导作用外,其最大的职能在于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创新环境。政府应该在法制规范、政策制定、舆论营造中发挥服务性作用,对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和保护。

2.4推进教育创新,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发挥高校人才培育功能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实验室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结合,培养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最终推动创新。并且要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激发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创业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推进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机制。

2.5提升高新区发展水平,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逐步增加科技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创新需要有良好的空间载体和基地。发挥高新区的创新载体作用,需要实现增长方式上的粗放向集约转变、单一重项目引进向重环境和服务的转变、以政策优惠为主向制度创新为主的转变、创新方式上的单一模仿创新向模仿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方式转变。

2.6开拓创新合作方式,用好科技发展助推器

顺应科技社会化、专业化的时代潮流,灵活地采用各种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依托重点工程,通过国际招标、技贸结合,提升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广“三峡模式”;二是通过国际并购,获取国外技术资源,如“联想模式”;三是通过国际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四是通过委托国外开发拥有知识产权,如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神华模式”;五是自主研发设计,由异地制造或进口关键零部件,即“华为模式”。

2.7激发科技发展活力源,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和技术是社会的,创新产品是要进入市场的,现代的市场又是完全开放的,知识产权是对智力劳动成果价值的肯定,产权的保护又是技术创新产品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一要激励科研开发、激发人的创造智慧,下决心增加研发投入,创造自己的知识产权,培养企业的领域竞争能力。二要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严厉打击窃取盗取活动,保护知识产权,呵护智力劳动成果,充分调动全社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2.8大力弘扬创新文化,重塑区域经济文化

区域经济文化的核心是创业创新精神。区域经济文化能够通过创造、激励、渗透、整合、导向与规范等机制影响创新的制度安排路径。弘扬创新文化,实现从墨守成规、小富即安向勇于创新、大富思进转变,形成以追求卓越,鼓励冒险,宽容失败,重视创新为代表的开放价值观。

3 以结构调整优化来增强区域持续创新能力

完整的区域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主体性要素、资源性要素及环境性要素等复杂多样的构成要素,同时要求这些要素在创新型区域建设过程不断优化并产生和发挥效能。随着区域创新风险不断提高、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创新要求的不断提高,整合创新要素的趋势日益显著,各主体性要素为追逐各自利益达成了合作愿望后,开始建立相应的关系链条,并通过其有效互动和相互促进,使资源性,环境性要素在流动中重新组合,从而保证区域创新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创新战略必须通过三个“调整整合”来实现其运行效应:

3.1调整区域经济中主体性要素,形成优势互补

地域空间上接近的主体性要素可以频繁的和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之要素流动的双向性特征,使创新体系形成的整体创新活力和能力大大超过若干个主体要素的创新活动所带来的效果之和,从而产生体系协同作用。特别是核心主体性要素——企业,如果在区域内空间接近,不但可以共享基础设施,也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及技术信息在本区域的非正式交流,建立信任的氛围和相互依赖关系,促进区域性创新群的形成。

3.2调整创新体系形成的驱动力,打造特色“活力源”

创新体系的驱动力即一个区域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本等生产性要素集合形成创新网络的推动力,即有地域特色的创新“活力源”。这样可以节约投入的成本及相关费用,特别是当企业需要获取高级、专业性资源时,从区域内获取资源产生的效率优势会明显高于从远距离的外部获取的。地方政府协调作用的发挥也有利于营造适合区域发展、挖掘区内潜在创新优势的环境性要素。同时也能有效的扩散和传播隐含经验性的知识,推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社会化,加快创新速度,促进区域创新活动的开展。

3.3调整推动性系统要素,形成“产业根植和异构效应”

推动性系统要素即在本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创新活动运行中起着推动作用的一系列软要素的总称。一是创新活动运行所产生的学习效应,推动知识、技术创新的不断提高,加快整个区域创新升级步伐。二是创新活动运行所产生的集聚效应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进入本区域,增进本区域竞争力的持续积累。三是创新活动运行所产生的 “产业根植和异构效应”,推动创新从企业创新扩散到产业创新,从单个产业创新扩散到产业簇群创新,从而推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本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四是创新活动运行所产生的延展效应能够克服本区域条块分割造成的利益损耗,使区域内各组成部分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协调,形成合力效应,从而增强本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路甬祥强调说。科技创新是一种变革时代的巨大力量,它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动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同样,科技创新也应该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最有效的方式。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快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新型区域经济结构,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能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区域的自主创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自主创新之火将点亮区域经济“寒冬”,也将给整个中国经济带来春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3]孙英兰.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望(新闻周刊),2009,(3).

[4]辜胜阻.六大对策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中华工商时报,2006-10-27.

区域创新战略篇4

四川是欠发达的西部省份,创新之路就是四川发展之路、富民强省之路。我们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提出“抓科技就是抓先进生产力,抓创新就是抓核心竞争力”,强化“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党委、政府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科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科技发展纳入目标管理,作为领导班子和“一把手”业绩考察的重要依据。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增幅高于财政收入增长水平.去年省级财政投入增长30%。党中央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后.省委、省政府于去年9月及时召开全省科技大会,作出《关于加强自主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决定》。坚持把科教兴川战略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主体战略,大力推动高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本优势。力争到“十一五”末,初步建立区域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形成国家重要的创新型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2万亿元,建成西部经济强省。

充分发挥高科技优势,构建区域创新发展的带动龙头

四川有普通高等院校72所,科研院所184个,两院院士57人,在电子信息、重大装备、航空航天、核技术、新材料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成都、德阳、绵阳等地高科技优势突出。我们着力建设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以此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抓了三个重点:一是建设绵阳科技城。在科技部等11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依托长虹、九洲等优势企业和中物院等科研单位,着力构建军民结合的自主创新基地。去年,科技城获得重大科技成果210项,完成863、973计划项目30多项.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5%。二是建设成都高新区。建成了以8个部级专业孵化器为骨干、23家民营科技孵化器为主体的孵化器群体.入孵企业1300多家。加强了IC设计、软件、信息安全、数字媒体等国家产业化基地建设,成长了一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川大智胜公司自主开发出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系统关键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创新带动了高新区快速发展,建区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60%以上。三是建设德阳“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强自主研发,积极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二重公司热连轧机组实现我国重装产品首次出口欧美,东电公司开发出国产单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机组,川油宏华公司研制的数控变频电动石油钻机出口到美国等国家。目前,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初具规模,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50%:辐射带动作用增强,近三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

依靠科技进步开发优势资源,培育区域创新发展的特色产业

四川资源丰富,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关键靠科技创新。我们坚持把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放在推动优势资源开发上,增加资源附加值,培育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一是加强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建设世界最大的钒钛新材料基地。成功研发钒氮合金,打破了国际技术权威关于我国不可能实现的断言;掌握氯化法钛白生产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的联合技术封锁。去年攀钢集团钒钛产业销售收入32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多。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力度,着力壮大优质粮油、畜牧、果蔬、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林竹、水产、茶油、桑茧丝、花卉等特色产业。去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843户.实现增加值约占全省工业的20%。通过技术创新,饮料食品产业焕发了新的生机,我省猪肉制品出口量占全国的40%,白酒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利税占四分之三。三是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做强做大中医药产业。积极推进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建设,组建了国家中药安全l生评价、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等7个研发中心。近年来,有78个中药新药获准生产,80多个中药新药获准临床试验。

区域创新战略篇5

1.1政策环境

2009年3月10日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我国现代物流业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奠基石”。在国家政府有利政策的指导下,湖北省和武汉市纷纷出台适合本地发展的相关政策。2003年,湖北省政府出台了供于“十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的意见》,2005年,湖北省政府又出台<湖北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湖北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以武汉城市物流圈为重点,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夯实现代物流发展基础。2006年《湖北省交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武汉及江汉平原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公路交通现代化,中西部交通强省初具雏形。2007年,湖北省出台了湖北省2008 2012年服务业发展规划(鄂政办发[2008]76号文)。重点提出以武汉为全省物流的核心枢纽,打造服务全省、融合国内国际物流的“中物在线”物流与采购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涵盖区域物流和产业物流的全国性综合型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

1.2市场环境

1.2.1物流需求状况

武汉市物流需求总体规模逐渐扩大。在商业物流方面,武汉是内陆地区重要的商品流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具有物资流通量大、周转量大的特点,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服装、小商品等多个交易中心,以武商、中商、汉商为代表的大型商业集团实力雄厚,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强大基地。此外,武汉更是历史上的商业名城,其商业机能随着城市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在工业物流方面,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武钢为龙头的钢铁业在全国钢铁市场上竞争力较强,以神龙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业形成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巨大的磁场效应。近年来,武汉大力推行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以环保技术、新能源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物流需求旺盛。在农业物流方面,湖北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老农业基地,农业物流需求占的比例较大。

1.2.2物流供给状况

武汉市的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铁路方面,武汉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京九、京广、武九、汉丹4条铁路干线在武汉交汇,形成“米”字形网络构架。水路方面,武汉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同时有沌口、汉阳、汉口、青山、阳逻五大港区。在航空运输方面,武汉机场是全国六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公路方面,武汉拥有京珠高速、沪蓉高速公路;同时以107、316、318、106国道为主干,形成9条主要出口公路,并与l5条省道和39条县乡公路形成路网。货物运输通达全国2O多个城市。2007年3月,湖北省与武汉高桥产业园联合打造部级物流产业园区,此外,武汉市阳逻湾港区物流园以阳逻深水港为依托,连接公路、铁路,临近武汉国际航空物流港,面向武钢、化工新区及周边区域的制造业基地,承担以水运集装箱运载为主要形式的物资及商品进出吞吐转运任务,并提供仓储、多式联运、进出口集装箱装卸等物流服务功能和报关报检等口岸功能。武汉吴家山则依托地处武汉市北部的交通区位优势,主要面向周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制造业园区以及铁路集装箱集散中心等,在分拨转运、仓储配送等方面发展势头不错。

1.3竞争环境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外包物流观念的增强,物流市场竞争Et益激烈。武汉区域物流企业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国内传统物流服务企业如武汉汽车运输总公司、商业储运公司、中国邮政武汉分公司等,他们依托原有基础设施,具有强大的仓储和运输能力。第二类是由大型工业和商贸企业独资或合资成立的相对独立的实体,这些企业依托自身企业优势,自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企业资源进行自营物流。第三类是三资物流服务企业,如三家快递巨头FedEx、UPS和DHL均已进入武汉,给武汉物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第四类则是占大多数的中小型物流企业,他们大多数没有或拥有少量的运输工具和仓储设施,既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也没有强大的品牌支持,一般承接的是零散小业务,但是却比较灵活,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武汉市区域物漉企业发展现状

2.1服务功能单一、市场无序

区域性的物流企业无论是人员规模、资产规模还是服务营业额规模都相对较小,大多数物流企业设施简单,很少有企业能够提供综合型、全过程、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仓储、运输和城市配送等方面,相关的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J比外,由于国家前期没有制定好物流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物流企业也没有严格的标准可依,导致建立物流企业的门槛非常低,武汉市在短时间内出现了上百家小型的物流企业,甚至只要有一辆货车,就可以成立一家小型物流公司,导致市场无序化竞争和服务质量的低下,而政府各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合作,对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

2.2物流服务营销意识淡薄

服务营销指的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企业或从事附加服务的部门的营销活动。武汉市自营自建物流的企业较少,自营物流的企业现代物流观念淡薄,几乎没有几家企业设立有专门的物流部门,对物流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采购、销售环节,不重视内部生产物流,仍然以产品营销为主,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则参差不齐,以分散的小型物流企业居多,大多由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组织化程度不高,往往只拥有较少的车队而缺乏配套的仓储设施等资源,员工服务意识、营销观念淡薄,经营方式过于死板,还停留在等顾客上门或依靠一些老顾客维持运转的原始营销阶段。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知识缺乏,营销缺乏主动性,对市场分析不够,导致很多企业规模较小,前进步伐缓慢,甚至只能维持现状。

2.3品牌观念淡薄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品牌越来越凸显其独特的价值,企业要想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品牌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区域性物流企业不重视树立企业品牌,甚至对于品牌缺乏应有的意识,如企业名称生僻难记、企业有形产品展示不足、员工服务不到位等等,最终导致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在低端市场靠价格恶性竞争勉强生存。

3武汉市区域性韧流企业营销创新建议

3.1差异化定位战略

按照美国广告大师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的观点,对定位应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把握。静态的维度是指产品及其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动态的维度是企业为了树立产品及其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而进行的营销活动过程,静态和动态的定位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之间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由于原来树立的定位不再受消费者偏爱,企业又通过营销努力使其从静态返回到动态的过程。在整个循环过程中,静态的时期总是长于动态的时期,定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为企业赢得了更多的消费者信赖期间。差异化定位就是为顾客提供与行业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及服务。通过顾客需求和企业能力的匹配来确定企业的定位,并以此定位作为差异化战略的实质标志。差异化战略是以了解顾客的需求为起点,以创造高价值的产品及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终点。

因此,按照差异化定位战略的要求,区域物流企业在决定其服务范围与服务水平时,首先需要思考的是企业的目标顾客究竟需要何种服务以及顾客所要求的服务水平。物流企业可以先选出在物流行业内顾客可能比较关注的服务要素,如价格、准确性、安全性、速度等,在目前价格竞争激烈的时期,物流服务的准确性、安全性和速度显得更为重要。在选出这些要素之后,然后将顾客的需求与企业自身能力相匹配,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区域性物流企业在决定自己所提供的服务水平时要考虑顾客对服务要素重要性的不同看法以及行业竞争对手所提供的服务水平两个方面。对于关键的战略环节要素,企业应努力把自己的服务提高到行业最高水平之上,以形成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

3.2品牌战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取决于品牌的竞争,没有品牌的产品将很难在市场上立足。同时,品牌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一般说来,品牌资产价值越高,企业的道德力量和市场公信力等关联资产越好,卓越的品牌资产可以为公司带来有力的竞争优势。以提供服务为主的区域性物流企业更需要重视建立品牌,树立品牌经营意识。有些区域性物流企业的领导者认为物流企业提供的只是一种服务,没必要建立品牌,只要价格具有优势就能获得发展。这种观点从短期来说可能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是很难站住脚的,因为消费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先接触的是你的品牌而不是你的产品,品牌接触先于产品接触。因此,服务也要树立品牌。相比实体产品而言,服务具有无形性、异质性、不可分离性、不可储存性四种特性,服务的这四种特性决定了消费者只有在购买服务产品之后才有可能对自己所接受的服务有所感受,并且消费者很难区分出不同企业所提供服务的细小差别,因为这一切都要靠消费者的主观感知。因此,消费者为了规避风险,往往选择市场美誉度较高的服务提供者,而美誉度最重要的载体就是品牌。因此,区域性物流企业要在激烈的同质化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必须树立品牌意识。

目前的现状是武汉市大多数区域物流企业的品牌战略意识十分淡薄,公司管理者普遍认为价格是竞争的唯一法宝,因此更多的将品牌经营视为一种额外的成本支出,因此为了同其它企业争夺市场,盲目跟风,大打价格战,陷入了价格竞争的泥潭。鉴于此,笔者认为物流企业迫切需要转变观念,树立品牌,而品牌战略不是简单地取个响亮的名字,注册一个商标,不是简单的vI(视觉识别);更不是投入大笔的广告预算就能实现;此外,管理者也必须认识到品牌并非大公司的专利,中小企业同样可以树立知名品牌,因为品牌资产中最重要的是要发展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代表着什么,品牌能带给消费者什么样的价值体验。因此,品牌是个系统工程,是长期市场培育的结果。

3.3网络营销战略

简单地说,网络营销是指企业借助互联网平台结合企业资源开展的营销活动。网络提供给了企业一个全新的经营环境。借助互联网,企业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和客户进行便利的沟通,因此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边界。网络也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低成本优势,并且企业可以利用网络交互性为客户提供便利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接受客户的反馈信息,为改进产品和服务获得第一手数据。

其实并不是只有提供实体产品的企业才适合运用网络营销战略,区域性物流企业更应该将网络营销上升到战略高度,作为谋取长远竞争优势的企业战略规划。企业领导必须去除网络营销就是简单地建立一个企业网站,介绍企业及其所提供服务等基本信息的狭隘观念。网络不仅可以成企业展示其形象的窗口,也是企业与客户交流的平台,甚至成为降低企业成本的有效途径。

在实施网络营销战略的时候,企业必须将网上网下活动相结合,互相兼顾形成一个精密的系统。网络可以实现信息流、货币流和资金流,但是物流及商流必须通过网下来实现,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把网上网下的活动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才能为企业树立竞争优势。建立企业网站只是实施网络营销战略的基础,更重要的是网站应注意宣传其品牌形象,可以借助论坛、博客、SNS等Web2.0工具对企业的服务及品牌进行推广,增加企业的曝光度,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同时企业还应该提供在线沟通方式,接受客户的咨询和反馈,回答客户的相关问题,改进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

区域创新战略篇6

一、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与知识产权间的关联

所谓“区域创新”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将新要素引入到生产体系中或者实现要素的新组合来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新手段与能力;主要由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和区域技术性变化的创新组成。而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一个特殊的创新系统;它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行为主体,通过相关的网络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据相关文献研究可知,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地域关联、构成主体关联以及功能关联。一方面,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的主要载体;另一方面,构建主体间的联系机制是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建设的共同点。同时,两者发展的本质功能均是进行并促进新知识、技术的生产、扩散以及应用。此外,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可知,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与知识产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它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基于此,对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及其知识产权战略进行探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区域创新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战略对策

由上文可知,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发展区域创新与产业集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因此,必须对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进行分析。笔者根据相关的文献研究资料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共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以此来为业内人士提供相关的参考。

1.实施的思路

从知识产权角度来看,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应紧密结合基础性条件(如,区域本身的资源条件、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并遵循相关的战略管理步骤。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战略目标和构建战略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战略目标进行确定时,必须先充分对区域的创新资源基础进行考虑;在构建战略方案时,必须充分对区域政府的管理能力进行考虑;第二,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战略的重点;同时,政府与企业必须明确各自的智能;此外,为了确保战略的顺利推行,还应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2.具体对策

由于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因此,要推动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就必须对其有效实施节能型对策性思考。其具体对策如下:

(1)充分发挥政府的战略规划能力

对于区域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而言,政府是其整体战略的规划者。因此,要促进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应先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的战略规划能力。首先,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和提高其战略决策与执行能力。其次,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构建并完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环境。最后,还应根据区域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来对知识产权运行的机制进行构建,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2)构建知识产权创造的机制与企业平台

由于企业在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着执行主体的职能;因此,要促进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应对知识产权创造的机制与企业平台进行构建。首先,应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来构建一个创新平台,以此来为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相关的知识产权战略。其次,从创造和运用区域内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为出发点,以此来构建一个将企业作为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联盟。

(3)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要促进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首先,应建立并优化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的专门智能部门,以此来提高对其知识产权的管理力度。同时,还应采取有效对策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能力。例如,鼓励知识产权咨询机构的成立等。其次,还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一方面,应从整体上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进行规划;另一方面,还应对其培养环境进行优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直接影响了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对发展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战略进行分析,以此来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又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必然存在不足之处。故而,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及其知识产权战略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区域创新战略篇7

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所处的时代背景

区域创新能力对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已成为衡量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区域创新战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欧盟内部不同国家的城市之间。如意大利的米兰、德国的不来梅、奥地利的上奥地利开展了跨区域创新研究项目。北爱尔兰亦制订了区域创新战略和行动计划。欧盟不仅成立了欧洲创新研究、开发及管理方面的网站。而且定期举行关于创新的框架会议。

在我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胡锦涛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20209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是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面对区域竞争所产生的压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从来没有今天这样紧迫和必要。

二、高校在区域创新中的优势与不足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

区域创新体系(Re西油a1 Innovati on System。RI S)的概念是在1992年。由英国加迪夫(Car di f f)大学的库克(Cooke)教授最早提出。

它是指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质是在遵循市场经济运行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主导作用。区域创新体系主体主要包括区域内的高等学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以及中介机构等五个方面。在创新过程中。各个创新主体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与不同的社会资源、技术资源和自然资源发生重组和配置。产生不同的创新效果。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但现阶段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够、投入不大。与国外企业相比。其自主创新能力和作用的发挥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高校对发展先进生产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是担当科技创新责任的主力军。

(二)高校进行创新的优势与不足

由于高校在很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有着长期的经验积累。建立了丰富的知识和技术储备。而且高校的科研环境也很利于新知识和技术的开发。因此在这些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然而。在高校创新过程中。同样也有着很明显的不足。

(1)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不足。由于单一高校学科面窄。学科交叉和人员流动不够。使得高校解决区域行业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不足。

(2)高校科技和知识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虽然高校在知识和技术的储备上有优势。但在开拓新技术创新思路上并不一定会有优势。由于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高校在对市场的理解以及获取的市场信息方面相当有限。无法及时的了解市场中产品的需求及发展趋势。无法从现有的技术中做出选择。开发新产品。更不能围绕重大技术领域或产品进行技术创新研究。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3)高校创新难以获得大量长期的资金投

入。由于高校进行创新的经费来源主要是研究经费。本身没有商业化资金的供给能力。因此要想进行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就必须先找到投资伙伴。科研项目经费的短缺是困扰高校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三)高校战略联盟的比较优势

高校是技术创新的知识库。是从事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开发及传播知识的主体。高等学校组建的互为补充、互相衔接的合作联盟组织对创造高校的竞争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完成高校新的使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观念正日益成为各高校的共识。高校战略联盟是高校为了获取或学习知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核心专长。在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以及高校与当地政府等有关部门之间形成的一种长期的、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它是高校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高校战略联盟通过不同组织、部门之间的有效整合。增加了各系统间的渗透。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与最优效益。

通过战略联盟。高校创新体制和机制。形成区域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集成。通过战略联盟。高校依托重点创新基地和重大创新项目。构建跨区域、跨校、跨系统的创新组织。克服区域高校科研队伍整合和资源共享的困难与不足。通过联盟。高校科技人员互相兼职。合作培养研究生。联合承担研究项目。合办创新基地。使高校真正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之中。服务地方经济。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三、高校战略联盟服务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及策略

(一)高校战略联盟服务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1。构建知识战略联盟。促进科技创新。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创新体系中。主体间的互动作用对创新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战略联盟。高校吸引有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参加。组成知识战略联盟网络。通过联盟网络促进联盟成员之间知识的流动和传播。实现知识共享。促进科技创新。

2.整合和建设创新平台。提升原始性创新能

力。科学创新。尤其是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是保持国家或者地区核心竞争能力的前提条件。这些创新活动越活跃。竞争能力就越强。在区域中。高校要整合和建设一批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大学科技园、人文社科基地和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等创新平台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

(二)高校战略联盟服务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策略

1.围绕区域创新的目标。建立高校战略联盟

区域创新战略篇8
区域创新战略篇9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资源的核心因素是知识产权。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出台后,尽快制定并实施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对于新疆这样一个地处西部相对欠发达的省区,不仅有利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而且

有利于新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新疆知识产权战略定位

(一)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是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一词通常指一个组织关于知识产权的长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政策和行为。从知识产权战略主体角度看,可分为国家、地方、行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这样四个层次。其中,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介于国家战略和行业、企业战略之间,既要体现宏观性,又要解决本地区重要产业、重点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发展和利用具有区域特色的知识产权资源既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又是整合区域知识产权资源,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和优化,而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成为国家创新系统的有力支撑。

所谓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国之内的一定地域空间,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者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内,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因此,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以发展和提升区域竞争力为主线,以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资源为手段,着力激发全社会的自主创新活力,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能力。

(二)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是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衔接和实施。新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指导本区域今后一个时期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促进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协调和衔接,使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形成有机整体,共同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小康建设服务。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涵盖了专利、商标、版权等七个领域;突出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方面,拓宽了知识产权工作的广度;提出了九个方面的战略措施,增加了知识产权工作的深度和力度。新疆在制定和实施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时,应当实现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无缝衔接,应当全面体现和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所涵盖的内容。这是制定和实施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前提。当然,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并不只是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简单重述,而要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区域优势和区域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对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新疆知识产权战略属于中观层次的子战略,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在新疆的深化与具体化。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首要任务就在于保障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然后才谈得上因地制宜,突出和体现区域特色。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就在于把宏观性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本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

(三)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从根本上确立了知识产权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是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衔接和实施,因此,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必须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协调起来,并成为其组成部分。

知识产权战略具有科技文化属性,所以知识产权战略与科技政策、文化政策等息息相关。在构建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时,就不能不考虑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等内容,并力求保持统一协调。如,2005年6月的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年)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新疆要坚持实施面向优势资源转换的科技创新战略,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持优先发展面向优势资源转换的科学技术;坚持实行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坚持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统筹发展的科技支持;进一步扩大科技合作与交流。

在构建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时,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要整合和嵌入,即首先要把现有的规划或措施整合起来,突出知识产权制度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是要把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所涉及的目标、任务、内容、措施等有效嵌入现有的规划或措施中,并使之保持协调一致。

二、新疆知识产权战略主体和战略重点

(一)新疆知识产权战略主体。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宏观性和政策性特征不同,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侧重的是为了促进区域内优势产业的发展而进行知识产权发展谋划。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突出的是区域内相关企业总体知识产权能力的增进,以及多元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工具能力的整合和提升。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主体要素呈现“全社会”特征,即地方政府、司法机关、企业、知识产权中介组织等都成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内生变量,而不再作为环境变量来考虑,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这些主体在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不同阶段,其作用和功能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构建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时,除强调政府主导外,还应当有各相关主体的广泛参与。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是综合性、跨部门的政府战略,为了实现多主体的协同效应,在制定和实施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时,首先,应当有一个具有执行力的,起领导、统筹协调作用的类似于战略小组的机构。一般认为,“战略小组”是战略管理的协调者与指挥者。由其负责建立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组织,组织、协调组织成员的活动,并对组织成员拥有控制权、奖惩权,以保障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有序开展,如上海市《关于本市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强化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功能,充分发挥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的领导、统筹协调作用;其次,应当重视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在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利用本市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资源优势,在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与理工科专业的双学位制和本、硕士连读制,在本科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和研究生中开设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课程。”最后,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不是政府部门的孤军奋战,而是需要借助各种社会力量来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手段就是战略工具。这些战略工具一般包括:家庭和社区、自愿性组织、私人市场、信息和劝诫、管制、公共事业和直接提供等。由此可见,新疆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利用多种战略工具组合,而且需要诸多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广泛参与。

(二)新疆知识产权的战略重点。到2010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地区前列;到2020年,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西部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确定的两个阶段性主要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令人振奋的目标,就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推进重点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充分利用制定和实施新疆知识产权战略的契机,综合运用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制度工具来优化区域创新系统,增强区域竞争力。

新疆知识产权战略重点应当与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保持协调统一,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发展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中小型科技企业。围绕产业核心技术的集成与突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和产品群。

2、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利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环保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建材、轻工、化工、机电、冶金等骨干企业,打造品牌,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形成一批以改进发明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

3、发展可持续农业和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先进技术装备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大力扶持、提升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具有一定产销规模和地方特色,尤其是具有原产地地理标志特征的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大力发展以商标为纽带的订单农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选育具有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植物新品种。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新兴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中,扶持发展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传统服务业老字号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服务业品牌。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加强新疆传统文化的版权意识,并尽可能使之知识产权化。支持以特色旅游商品为主的民族特色产品和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重视知识产权在其中的运用,扩展其品牌效应。

三、新疆知识产权战略保障机制

(一)形成一个起领导、统筹兼顾作用的决策组织。知识产权战略具有公共政策属性,在其制定过程中需要多主体的广泛参与,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其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证决策的客观性和适应性。而且,当前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是一个“多龙治水”的格局,难免存在“政出多头,各自为政”的问题。因此,在实施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时,需要有这样一个决策组织(战略小组)来发挥领导、统筹兼顾的作用,把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政府的长期职能。

(二)加强知识产权联合行政执法。知识产权的创造、利用,离不开公权力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在我国,一直沿袭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并存的模式。当前,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职责和职权分散在多个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分散和不统一,没有形成“合力”。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发挥行政保护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作用,应当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领域的联合行政执法,把分散的行政保护资源整合起来,调高区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效能。

区域创新战略篇10

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着力打造宜昌、恩施、荆州、荆门、十堰、襄阳、神农架、随州等八个地区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力求使其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以推进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湖北东西部相对均衡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神秘而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交通问题以及和交通问题相关联的市场推广、目的地通达性、区域资源整合、产业体制等问题一直是制约鄂西旅游发展的瓶颈。因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要想成为湖北旅游的一张名片,乃至成为中国区域旅游的成功典范,就必须引入创新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创造性和持续能力的发展战略。价值创新(value innovation)战略,为这一问题找到了解决的思路和途径。

一、价值创新

价值创新是由莫博涅和W.钱·金在《蓝海战略》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价值创新被认为是蓝海战略的基石,这种战略的核心思想是满足和创造顾客和企业自身的价值,并由此开创新的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1]。以价值创新为理念的蓝海战略让企业以一种新的方法思考和实施战略,克服了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必须进行权衡取舍的缺点,“与之相反,志在开创蓝海战略的企业则会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1]。因此,企业通过价值创新,实施蓝海战略,从而达到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的完美契合,最终可以实现高额利润。沿着这条思路,我们发现价值创新不仅适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同样也适用于宏观层面的区域,因此,可以用来指导本文的研究。

问题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实现价值创新、开辟蓝海战略?莫博涅和W.钱·金通过战略布局图这种工具来完成此工作。战略布局图是诊断和分析蓝海战略的有力工具。使用战略布局图可以使企业清楚的了解企业和竞争对手在一系列竞争要素上的战略分配信息,绘出本企业的价值曲线,从而了解企业较之竞争对手的优势所在。

如果经过分析,企业的价值曲线不具备竞争优势,那么就要考虑战略重构。莫博涅和W.钱·金开发出了一套创造新的价值曲线的四步动作框架:剔除—减少—增加—创造。企业通过剔除一些顾客不再重视的价值的方面、减少不必要的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增加消费者愿意为之付出的价值要素、创造新的顾客需求,实现新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曲线。

本文通过借助区域旅游的产业战略要素,结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特点,绘制该区域战略布局图,并由此诊断该区域的战略问题,然后利用“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四步法,重构该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布局分析

(一)区域旅游战略要素

诸多学者在区域旅游合作要素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马波认为,在目的地发展阶段,“区域”的问题就已开始实质性孕育,多个目的地在旅游空间上发生交叉重叠,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张金萍认为,科学合理地建立不同层次的“旅游地域综合体”,是旅游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实现平衡布局的关键[3]。孟爱云认为,交通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虽然长春、吉林等大中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已具备较高水准,但大多数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直接导致大多数地区旅游组织能力较差,内部旅游线路支撑能力低,限制了对旅游产品的组合及区域旅游线路安排[4]。旅游联合促销是合作实践与研究中常被关注的一个热点,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联合行动是旅游联合促销中的关键。李树民等认为,旅游市场规模扩展与旅游促销经费投入密切相关 [5]。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本研究区域的特点,本文得出 八个“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布局要素,分别是:(1)空间区位优势。空间区位是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要素,空间集聚效应明显的区域,合作优势大。(2)旅游资源禀赋。区域内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旅游资源禀赋高的地区,游客数量多,其效用也大。(3)旅游产业规模。旅游业是一个综合型产业,既包括旅游产业的直接生产部门,也包括很多交叉部门,其中旅行社、酒店和景区是旅游产业的直接生产部门。本文用旅行社和酒店数量来描述旅游产业规模,旅游产业规模越大,该地旅游越发达,其效用也越大。(4)交通条件。包括区域内各地之间的交通通达性以及区域与其他地区的交通便捷性,交通条件好的区域,游客进入方便,区域旅游发展好。(5)合作意愿。包括区域内政府间合作意愿及民间合作意愿,政府主导合作加上民间自愿合作是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条件。(6)市场推广。可以通过官方宣传文件、网络、媒体广告等各种市场行为观察区域旅游的宣传力度,对区域旅游宣传力度大,表示区域旅游行为主体的主动性强。(7)配套设施。区域内满足游客旅游活动所需服务的配套设施的配备程度。(8)创新意识。区域旅游发展的创新意识决定区域旅游合作的效率问题。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布局与价值曲线

武汉作为鄂西最大的旅游集散地,用武汉到达各区域的距离和通达性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八个区域划分为三个子区域:荆州、荆门、随州为第一区域,其交通条件最好;宜昌、襄阳为第二区域,交通条件较好;十堰、神农架、恩施为第三区域,交通条件较差;同时圈内各地之间交通畅达性有待提高。

笔者浏览了圈内八个地区的旅游局网站,只有个别地区在网站宣传中提到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概念,也鲜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与市场推广策略。由此可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作为湖北省的一个官方行政口号,并没有在圈内各地得到实质性的重视,其合作意愿与市场推广力度很差。同时,鄂西作为湖北省的欠发达地区,旅游配套设施配备不足,也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问题。除此之外,产业经营及管理创新意识的缺乏,也是旅游圈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

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价值曲线重构

根据价值曲线重构的四步动作框架,需要考虑剔除、减少、增加和创造的各项要素:(1)剔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由八个行政区域组成的旅游圈,圈内各地经济、旅游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等发展不均衡,尤其是恩施、神农架等地区,其“山高水远”的特点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人们很难将它们和其他几个地区联想到一起。因此,需要剔除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区域差异概念和游客的空间距离感。(2)减少。圈内各地旅游资源丰富,但能够体现整体特色的旅游产品设计目前还很匮乏。因此,需要减少一些各地单打独斗的、没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3)增加。需要增强政府间合作力度;增加官方及民间的市场推广力度;增加大旅游圈整体意识,构建“8=1”的整体形象;增加资源整合力度及效度;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及配套设施的配备。(4)创造。如何将八个区域整合为一个整体品牌、将“8=1”的整体形象投射到消费者心里?这需要一系列的创造过程。因此,需要创新旅游圈品牌管理;创新产业集群模式;创造一系列整体旅游产品;创新市场运营与资本化运作机制。

通过四步动作框架,明确了需要剔除、减少、增加和创造的各项要素,可以绘制“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新的战略布局图和价值曲线(系列1)(如图2所示):

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建议

2009年12月1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表明旅游业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更重要的角色,也表明国家对旅游业的扶持态度,这对中国旅游业尤其是不发达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是利好消息。因此,借助政府大力扶持的东风,及时有效的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是促进旅游圈发展的战略保障。

(一)加强政府间的合作

各地政府部门要从大局出发,改变原来各自为政的做法,进行政府间的合作与对话。各地政府一方面要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进行科学有效的整体战略规划,根据各地的特色,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科学的资源整合,并且建立公平的利益分享机制;另一方面要对区域间的合作进行多方面的积极干预,利用政府有力的信息平台做好区域旅游合作的宣传工作,利用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手段做好产业发展的规范工作,利用政府部门的资源优势,做好科学调研工作,利用政府间的合作,做好交通及其他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工作。

(二)加强行业间的合作

旅游企业作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区域合作中应当发挥重要功能。各地旅行社要破除区域界限,实现信息共享和统一的市场营销,创新旅游产品,进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线路设计。各地饭店要尝试建立基于旅游圈的中央预定系统,以“圈内人”的意识服务于各地旅游者,并为圈内其他同行业提供服务与支持。同时,业界也可以建立基于旅游圈的中央服务平台,为圈内各旅游企业提供资源、信息支持,并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查询、投诉、旅游线路咨询等方面的帮助。

(三)两个创新思路:资本运作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品牌化

2009年5月7日正式挂牌成立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是由省政府、宜昌、襄阳、十堰、荆州、荆门、恩施、随州、神农架等八市(州、林区)以及部分大型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专业投资公司。公司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一是投资功能;二是融资功能;三是资本运营功能。公司成立至今已经获得了多方的融资,并进行了几项大型投资,为旅游圈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资金保障。但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也需要更多以市场为主导的民间投资公司的注入,因此,吸引更多民间资本的注入是旅游圈发展的持续保障。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打造成为一个整体旅游品牌是区域合作努力的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即要求圈内各地政府利用行政资源在推广旅游圈品牌化工作上有所作为,比如建设旅游圈一体化系统,设计统一的识别标志等;同时,旅游企业要提高旅游圈整体品牌意识,用大旅游概念取代单体旅游模式,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W.钱·金,莫博涅.蓝海战略[M].吉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21.

[2] 马波.旅游业的转型与区域旅游合作——兼论中、日、韩旅游合作的演进[J].旅游学刊,2007,(5):24-25.

区域创新战略篇11

一、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内部结构

(一)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

根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理论溯源和“硬核一保护带”理论的借鉴,结合西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背景、机遇和发展实际,以及国家和西安地区先后提出的一系列战略规划。可以将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区域发展战略概括为一个具有开发开放色彩的同心圆结构(如图-1所示)。

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质主要在于:以成本节约谋求区域优势。区域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是形成区域优势,根本路径在于成本节约,结合西安的实际情况,要节约成本以形成自身的区域优势,就必须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区域发展。这种大区域发展不仅是大西安,而且是大关中,更是大西部,同时,经由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激活,横贯东西,连结亚欧,立足西部,放眼国际,西安既是西部地区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重镇,同时又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枢纽。二是多层次发展。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由多个不同层次的区域发展战略共同构成的,其内部结构表现出清晰而有序的多层次性,这些不同层次的战略虽然特点各不相同,定位互有差异,但都共同服务于一个目标:实现西安的跨越式发展。三是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是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灵魂。把指导西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战略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外在的有形的主线是区域的同质性,其内在的无形的主线则是创新驱动,只有紧紧抓住创新驱动这条主线,才能真正实现西安的跨越式发展。

(二)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内部结构

图-1概括示意的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区域发展战略就其内部结构而言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西部大开发战略。它是国家立足全国,着眼西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实现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重要举措。西安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西安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重要一环,西部大开发战略居于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最外圈,是区域战略与全国战略相衔接、由区域发展战略向全国发展战略过渡的部分。

2.西三角经济圈设想。《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0)》蓝皮书曾提出:“十二五”时期西部大开发应重点构建“两三角”经济区,整合西北、西南两大经济重心,打造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和中国经济发展第四增长极。按蓝皮书的描述,“西三角”经济区包括关中、成渝和其间的秦巴山区,共61座城市,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这一设想实际上是试图以西安、重庆、成都为中心,将大关中和成渝经济带整合在一起。因这一设想尚属理论探讨阶段,虽不排除未来有按此设想发展的可能性,但目前并不具有现实性,故在图-1中以虚线表示。它居于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次外圈,代表了大关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未来某一时期的一种可能性。也包含着西部大开发的新阶段、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西北、西南两个区域相互联系、互相协作、进一步融合发展的可能性。

3.关中-天水经济区。2009年经国务院批复通过,其范围包括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及甘肃省天水地区,共六市一区。其战略定位为“一个高地和四个基地”,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经济总量占西北地区的比重超过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居于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中间地带,是迄今为止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现实载体,也是实现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其“一个高地和四个基地”的战略定位是对西安大区域发展目标和方向的明确界定,其“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是对“硬核-保护带”理论应用于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充分证明。

4.西咸新区。它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部级新区。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西咸新区是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肩负着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西安、成阳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使命,在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中,西咸新区居于次内圈,属于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圈层之一,从其规划定位看,承担着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建设,以及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统筹科技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等任务。

5.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意在打通亚欧经济生命线,实现亚欧经济体之间的深度融合,同时,也将促进中国的向西开放,拓展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在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中,丝绸之路经济带仿佛一条奔腾的河流,横跨于这些同心圆之上,穿越于这些城市乡村之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这片广袤的土地提供了一条连结东西的大通道,打开了中国西部地区面向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的开发开放大门,为西安的大区域发展平添了无限开发开放机遇,为西安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高地建设进程提供了强大的牵引力。

6.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在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居于最为核心的圈层,是该发展战略真正的“硬核”之所在。身处大区域发展战略的硬核位置,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在该战略中地位不亚于“心脏”,功能相当于“发动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战略功能定位对于大区域发展战略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西安,不仅要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更要成为中国连结中亚、西亚进而实现亚欧经济体深度融合的枢纽城市。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大区域发展战略中,两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必须扮演好“硬核”的角色,充分发挥其“发动机”的角色定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系统,在创新驱动型发展中,成为该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策源地或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新市场的产生地,为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不竭的创新动力。这一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要求西安必须强力整合科技资源,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将西安建成为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基地、科技成果中试与转化基地以及科技人员创业基地,只有这样才能扮演“硬核”,担当“发动机”,推动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西安统筹科技资源面临的现状及问题

(一)西安统筹科技资源面临的现状

西安是一个科技资源非常丰富的区域。其科技资源优势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西安的综合科技实力。从该项指标看,西安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据统计,西安现有各类科研机构365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测试中心和平台160多家,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2万人,其中两院院士47人。二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军工实力。陕西是中国军工第一大省,而全省军工60%以上的生产能力和86%的科研院所又都集中在西安,西安因此成为全国军事装备最强的城市,军工技术实力雄厚,门类齐全,尤其在航空航天、核、电子、船舶、兵器领域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三是西安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和诸多的科研机构。西安地区有各类普通高等院校48所,其中国家重点建设的“211”院校6所、“985”院校2所。西安交大等高校在全国都有重要的影响力。西安地区有各类科研院所94家,其中省部属科研院所77家。科研院所R&D经费占到全市R&D经费支出将近六成,是西安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的各种科技资源虽然丰富,近年来科技资源统筹也得到长足发展,但各种科技资源统筹利用的效果和绩效却不够明显和突出;陕西虽然是科技资源大省,但却不是科技资源强省,科技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2009年,陕西省从事R&D活动的工业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的7.5%,低于全国平均值1个百分点;2009年,全省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流向省外的占七成以上,全省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合同成交额为17.85亿元,其中向省外输出占60.77%;2010年陕西科技活动人员为20.69万人,R&D活动人员7.32万人,虽然纵向比较有所提升,但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仍显数量不足,低于广东、江苏等11个省份,其中71.72%的R&D活动人员从事试验发展研究,只有20.63%的R&D活动人员以应用研究为主,这表明只有约1/5的R&D活动人员直接为陕西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也有文献提出,西安高校的科技人才,有30%左右的人员以教学工作为主,30%左右的人员以完成国家项目、开展基础和前沿科学研究为主,只有约40%的人员开展各种科研活动,真正与当地企业合作、直接为西安经济发展服务的科研人员不足一半。这些都表明西安科技资源统筹利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

西安统筹科技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支持西部地区高科技基地建设。2009年《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建成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要把西安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2014年初,国务院回函批复同意陕西设立西成新区,至此,两咸新区正式成为部级新区。国务院提小,要把建设西咸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要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支点,重建向西开放枢纽。如前文所述,正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建设、西咸新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一系列战略共同形成了西安的大区域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形成为两安地区科技资源的统筹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大区域发展战略也为区域内的各类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企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明确了各类科技主体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为它们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西安地区统筹利用科技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基础和坚实的现实需求基础。

(二)西安统筹科技资源面临的问题

1.区域内各种科技资源面临的“分隔”问题。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要求对各种科技资源在不同科技活动主体、领域、过程、空间、时间上进行合理分配和高效使用。但从西安地区科技资源统筹利用的现状来看,各种科技资源被“分隔”在不同的条块框架之中。这种条块“分隔”的表现主要有两个。一是军民分隔。西安的科技资源虽然雄厚,科研院所、科研人才、科研设备众多,但其中相当部分属于军工实力,这些科技资源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长期以来“养在深闺人未识”,虽然从空间形态、自然属性上看属于西安或陕西,但在社会性使用、应用属性上却并不属于地方。造成这种科技资源军民分隔的原因主要在于科技资源统筹管理使用的体制机制不顺,其实质则是因为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不同。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分隔。西安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虽然众多,实力雄厚且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有实力、有影响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多是中央部委所属单位,属于西安市、陕西省的有实力、有影响的科研机构却并不多。

2.区域内各种科技资源面临的“分离”问题。科技资源“分离”问题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与经济建设的结合度不高,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以基础研究居多,应用性研究不足,尤其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发展战略关联度较低;另一方面,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又得不到必要的、足够的科技力量支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事基础研究的主体主要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为主,它们与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商业化开发的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彼此之间的分工协作不够;二是从事基础研究者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对应用性研究要么兴趣不大,要么不够擅长,其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通常停留在科学研究层面,向技术产品层面的转化不够,与产品研发、设计的对接更是较少;做应用研究者较擅长于产品的研发与商业化运作,但却缺乏能够成为技术基础或产品基础的原创性支撑;三是缺乏必要的资源共享式平台、创新创业平台,没有在基础研究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研究之间搭建起必要的“过渡之门”;四是鼓励创业机制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利益驱动机制,创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3.区域内各种科技资源面临的“分散”问题。科技资源的“分散”问题主要是指区域内各种科技资源的布局不够合理,各种科技资源之间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和整合,科技资源的共享性较低,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譬如,西安市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的重要实验测试装备5000多套,但实现共享的仅占22%;军工单位可对外的通用生产设备和实验测试仪器2.7万多套,基本没有实现共享。科技资源分散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各种科技资源分属于不同的条块,体制机制上的军民分隔、中央与地方机构分隔在客观上成为资源分散、缺乏整合、难以共享的一个重要原因。军民融合之间缺乏必要的统筹协调机制,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优势互补,受保密制度和共享制度的限制,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使得军民融合进程缓慢;二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市场化进程较慢,受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管理体制的影响,这些机构的人员更加重视纵向重点课题的立项、论文专著,而对横向课题和科技开发关注不够;三是支持和支撑科技资源整合、共享、聚集的平台建设相对不足,支持科技资源共享的相关法规政策、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下西安科技资源统筹利用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1.大区域发展战略下西安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西安的大区域发展战略是一个以西安为中心的同心圆结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其增添了开放经济的维度。在这样一个大区域发展战略中,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的西安居于大区域发展的同心圆结构的中心地带,是大区域发展的典型的“中心地”,对大西安(大关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而言,无论是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还是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无论是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还是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西安无疑都居于“中心地”的地位。在由陕甘两省进一步延伸到西北地区的西部大开发中,在以西安为起点,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亚、中亚、南亚的开放中,西安无疑都是龙头,没有西安的牵引,这种内陆型地区的开发开放将举步维艰;在打造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中,西安是不可缺少的核心,缺少西安的制造业基础,这种产业集群将难以建立;在发展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中,西安是关键,没有西安的支撑,这种方式和平台都将缺乏用武之地;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中,西安是心脏,缺少了西安的中国历史文化注定是残缺不全的;在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中,西安是发动机,没有对西安的科技资源的统筹与整合,区域内其他城市是不可能建设示范基地的。

2.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西安跨越式发展。(1)坚持以科技型创新企业为主体,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鼓励并努力构建科技人员创业、民间资本投资科技领域创业、创业资本与科技成果相结合创业的“三创业机制”。大力发展科技型小微创新企业。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专项资金,资助优秀创业孵化器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项目。以各类企业的多元创新活动和创业项目为创新驱动播撒火种。(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健全技术转让转化机制,探索建立创新技术产权化、创新成果资本化、创新性成果转让市场化、成果交易网商化的市场化引领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大市场的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机制,使科技大市场成为牵引技术成果市场化运作的有效平台。(3)坚持以经开区、高新区为核心载体,夯实产业支撑机制。积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做大做强,成为支柱产业;大力推进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先导产业。集聚创新资源与创业要素,强化产业垂直整合,努力将西安经开区、高新区打造成为具有标志性产品品牌、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创新创业机制优良、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创新创业园区。支持高新区错位布局、收缩战线、做强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二)以体制机制创新理顺科技资源隶属关系,突破资源“分隔”瓶颈

1.突破科技资源“分隔”瓶颈,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对科技资源的管理观念。各种科技资源究其实质是为科技创新活动服务的,不是为军用目的或民用目的服务的,也不是为某一个特定的机构或单位服务的,科技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从其社会属性上看是服务于全社会的,而不是仅仅服务于某一领域、某一部门或某一机构的。管理观念决定管理的体制机制,只有从思想上树立科技资源为科技创新活动服务,科技创新活动为全社会服务的观念,才有可能在实践上确立相应的科技资源管理体制机制。

2.突破科技资源“分隔”瓶颈,需要在体制上实现各种科技资源由“属人”原则向“属地”原则的转变。这里所谓的“属人”原则是指各种科技资源虽然从其自然属性、空间形态上归属于某一区域,但从其社会属性、使用权限上却并不归属于某一区域,这种自然、空间属性与社会性使用属性的不统一是造成科技资源“分隔”瓶颈的关键。相应地,所谓的“属地”原则是指各种科技资源在自然属性、空间形态上归属于某一区域,在社会属性、使用权限上也同样归属于某一区域,或者只要某种科技资源在其自然属性、空间形态上归属于某一区域,则该区域就可通过某种运行机制在不改变其社会性归属的前提下获得该项科技资源的社会性使用权限。

3.虽然,科技创新活动是为全社会服务的,但社会管理中的条块框架是不可缺少、也是不可避免的,各种科技资源从其所有权上来说并不能完全只属于某一区域,但从其使用权方面看却可以为某一区域所用。因此,由“属人”原则向“属地”原则的转变,也是在不拥有所有权、不追求所有权的条件下对各种科技资源有限使用权、部分使用权的追求。由于条块分割的客观存在、也由于不拥有所有权,要想追求全部的使用权是不可能的,但有限的使用权、部分的使用权通过合作、协作机制,依托资源共享平台却是可以追求、也是可以获得的。

4.各种科技资源的有限使用权、部分使用权的获取可以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是从条块分割中不属于地方、不属于区域的一方着力。主要是在角色定位、功能定位上赋予其服务地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定位,在人员考核、效率评价、绩效考评中加大服务地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其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权重,是为推力,以推力促其产生转变的主观意愿,从而将各种科技资源由封闭半封闭状态转变为开放状态。另一方面是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着力。主要表现在发展战略的规划与实施、主导产业的培育与形成、创新创业园区的建设、重点投资扶持项目的实施、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相关政策规范的出台等,其作用主要在于创设利用、使用、应用各种科技资源的需求,提升区域承接各种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为各种科技资源的利用、使用、应用提供用武之地,是为拉力,以拉力创设科技创新环境,优化利益激励机制。这样一推一拉,在不拥有所有权、不追求所有权的条件下对各种科技资源有限使用权的追求就是可以获得、可以实现的。

(三)建设资源共享式服务平台,破解科技资源“分离”问题

科技资源分离问题主要是科研活动与经济建设的结合度不高,尤其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发展战略关联度较低,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必要的资源共享式平台、创新创业平台,没有在基础研究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研究之间搭建起必要的“过渡之门”。因此,破解科技资源分离问题的主要路径就是搭建各种资源共享式服务平台。具体包括:(1)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围绕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中确立的主导产业,搭建集检验测试、技术服务及科技成果数据库于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创新企业之间创设“过渡之门”,实现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之间科技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使其成为西安市科技资源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搭建科技设施、大型科技设备的公共服务平台,以此平台实现为连结,实现大型仪器的共享、科技文献查询、科技数据的共享、公用检测等资源共享式服务,为应用研究和技术转移提供必要的科技设施支撑。(3)依托西安工业设计园,搭建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发挥专业机构在产学研领域的粘合效应,开展工业设计服务,占领产业链高端,提升产业整体创新水平和综合竞争力。(4)大力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在服务外包园、工业设计园及创新工业园中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亏损的中小企业利用现有设施建设科技孵化器,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创业企业和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科技人才创业能力,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战略篇12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外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现状

(一)国外知识产权战略确立情况。知识产权战略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时所必须实施的发展战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知识产权竞争将逐步成为国家之间的主要竞争。美国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相应的知识产权改革,制定法律,重新界定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包括知识产权的实施者和推动者及管理者的权益。在对外方面,谋求美国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全球利益的最大化,推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签署。日本于2002年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口号,通过了知识产权基本法,并在内阁成立了知识产权本部。同时,近年来英国、加拿大、印度、希腊等国也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创新,如英国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和发展知识产权体系,鼓励创新,推动技术转化;加拿大的知识产权政策突出两方面特点:一方面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总之,从国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情况以及各国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来看,各国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并因此而推动了知识产权发挥对本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国内知识产权战略确立现状。我国关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是从2005年7月开始的,国务院为此专门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领导小组,在全国各地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目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容包括20项专题和1个纲要,即“20+1”战略,20个专题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以及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等。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于2008年4月正式。在国家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之际,国内各地如上海、福州、江苏、西安等地也都开始启动实施了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措施,如福州市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开始启动知识产权实施和产业化基地项目;上海2004年9月《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激发创新活力。同时,有学者还对统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促进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实现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三)趋势。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最终确立和实施必然带动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和实施,这样基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确立背景下的不同地区特色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及地方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必然成为此类课题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这有助于挖掘并发挥不同区域的特色和优势。如青海出台的实施纲要即以发挥特色优势为基点。

二、民族自治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对促进区域发展的意义

(一)保证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最终确立和实施从宏观上确立了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基本政策,这必然带动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和实施,并起着指导和依据作用,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要求各地区必须要从属和进一步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但是,由于各地区的差异,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应基于地区区情为主,知识产权事业相对落后的民族自治地区需要在此背景之下结合自身的特色制定适合于自身地区发展的地方知识产权战略。

基于此种现状,为了能够有效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优势,在对民族自治地区知识产权制度的确立、保护、实施的充分分析基础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实施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分析,构建适合区情的专利、商标、商业秘密、地理标志等方面的战略。因此,在新时期发展知识产权事业,构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就具有了必要性。

(二)促进地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知识产权事业是民族自治地方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因此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对于促进民族自治地区的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完善,以及对于发挥地区的知识产权资源优势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自治地区,资源丰富,多元民族共存,有着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优势条件,但从知识事业发展现状来看,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基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确立之际,确立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对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自治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和实施将进一步应对加入WTO后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面临的挑战,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民族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并有利于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有利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完善,有利于提高民族自治地方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维护民族的团结。

(三)实施品牌战略,带动区域发展。总体来看,民族自治地区缺乏全国驰名的品牌和企业。不少企业经营管理者商标意识淡薄,还未认识到商标在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创立驰名、著名商标的积极性不高,没有使商标发挥出促进和带动企业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和推进工程,各区域将积极建设和实施区域品牌战略,这一方面将保证不断增加促进各地企业争创品牌,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实施形成一系列区内著名品牌和全国驰名商标;另一方面将提升企业的商标意识,促进商标注册量、“中国驰名商标”和“地方著名商标”的数量的增加,从而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丰富的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提高公众知识产权意识,保证战略的实施。战略的确立与实施将采取各项知识产权教育措施以提高公众知识产权意识。如进一步推进实施了知识产权万人教育培训计划,开展以“科技活动”等为主题的一系列知识产权专题活动,开展知识产权科普进课堂活动,进行知识产权初级、中级教育,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产权制度、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著作权法、打击盗版的意义、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等,从而使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机关团体及广大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而公民知识产权意识的整体提高必将对知识产权整体战略的实施提供保证。

(五)促进地区优势发挥,提升地方企业创新能力,强化地方核心竞争力。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将促进该地区知识产权的管理、运行和保护,将推动地区经济、科技、技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将促使地方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将促使企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确立企业自身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强化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技术,并加强企业自主品牌的发展,从而在深化企业发展的同时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将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运用和推广,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最终促进地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涉及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具体知识产权的管理、实施及相关知识产权成果的保护问题,尤其是关于企业知识产权问题,它的确立必将对企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六)促进地方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完善。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将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按照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观点,“制度是决定发展,进而决定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加强地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对提升地区经济、社会、科技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影响。事实证明,随着西部大开发及创新性国家建设等一系列战略的提出,自治地区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大幅度增长,这些都得益于地方政府的指导、支持以及地方法制建设的健康发展,得益于西部一系列创新政策和制度确立与实施。但从目前关于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来看,这些地区还缺少直接鼓励知识创新的法律措施,也缺少快速转化知识产权的法律措施,缺乏体现地方特色的地方立法和自治立法以及一些全国性法律的配套立法。因此,在知识产权战略确立之际,完善的法律体系对于保障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并针对区域实际情况,解决地区知识产权纠纷,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从而对促进地区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可见,及早制定体现区域特色的知识产权战略将是完善地区法律体系的需要,也是促进地方法制的建设、健全法制环境的的需要,是最终进行地方和谐建设的需要。

三、民族自治地区知识产权战略定位

(一)基本定位。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应当是有别于具有宏观性质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同时又应当区别于体现微观性质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它应当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体现中观性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既不失宏观指导性,又有具体可操作性。因此,民族自治地区知识产权战略应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为指导,结合区域具体情况,全盘规划,以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点,突出地方特色产业为重点,服务地区经济为目标的基本定位。地区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要服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约束与指导,同时在确立地区知识产权战略中注意统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关系和衔接,寻求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

(二)基本战略目标。民族自治地区知识产权战略应选择发达地区转移出来的成熟产业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同时根据本地区的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产业,最终确立和实现以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相互促进融合的战略目标,并最终形成以营造区域知识产权发展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知识产权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全区知识产权意识,加强人才培养及提升区域竞争力为基本战略目标。

(三)战略重点任务。民族自治地区拥有丰富的优势资源,因此战略重点应结合本地区资源特点、产业特点、科研水平,地区知识产权确立应以优势产业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特有问题,搭建适合本地区的知识产权战略指标。

1、寻找地区战略突破口。由于各地区的差异,民族自治地区资源丰富,但知识产权意识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应基于地区区情,结合自身的特色,选择以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和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制定适合于自身地区发展的地方知识产权战略。

2、进行区域知识产权的SWOT分析。进行区域范围内的知识产权现状调查,考查地区知识产权成果、管理、运用和保护等现状,了解地区知识产权事业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面对的机遇和威胁,然后结合现状进行战略组合分析,从而确立发挥地方优势的区域战略。

3、选择体现地区特色的重点领域,确立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战略任务应在坚持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并重的原则指导下,在现有的环境下,通过引进、转化、合作、自主创新等方式,选择体现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作为重点领域,如棉花、石油、矿产资源、旅游、民族医药、民族手工艺等为战略突破口,建立区域特色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

区域创新战略篇13

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塑造区域竞相发展新格局。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实施,全面激发了全省各区域的内在活力,形成多点多极竞相发展态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2017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亿元,经济总量5年迈上2个万亿台阶,全国排位从2012年的第8位跃升至第6位,是自重庆市直辖以来的最好位次。

首位城市领先发展,成都市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70亿元,稳居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第一。市(州)梯队竞相追赶,经济总量过千亿市(州)达15个。县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过百亿的县(市、区)达112个。

新兴增长极快速崛起,天府新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民族地区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五大经济区实力不断壮大,2017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川南、川东北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5000亿元。

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形成“四化”同步发展新态势。“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城乡发展更加协调。2017年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新型工业化跨入稳定推进阶段,实现了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信息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XX年建成成都部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2017年率先建成“全光网省”,互联网骨干网络网间访问能力迈入全国前列。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2%,百万人口大城市达到5个,全国重点镇达到277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6000多个。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7:1缩小到2017年的2.53:1。城乡各项事业建设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转型发展新动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省委将全面创新改革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推进落实“9张清单”,初步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国务院拟在全国首批推广的17条经验中,我省独占8条。2017年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较2012年提高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6万亿元,五年增长128%。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全省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6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居中西部首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力推进,建成4家部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102个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在孵小企业5700余家,小微企业孵化成功率超过90%。

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是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关键之举

“三大发展战略”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基础上,立足四川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继承历届省委治蜀兴川思路,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提出的战略决策,并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对四川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将继续起到重要指引作用。

“三大发展战略”顺应四川经济发展阶段性规律,是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必然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必须深刻把握当前四川面临的机遇挑战,必须着力破解制约四川发展的矛盾问题,为加快现代化创造条件、夯实基础。“三大发展战略”正是立足四川阶段性发展特征提出的符合省情实际的战略决策。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增强点极引领带动,推动区域协调联动发展。“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针对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针对发展动能不足的问题,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发展战略”解决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事关四川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实现治蜀兴川宏伟蓝图的必然选择。

“三大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四个全面”是提出的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四川要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紧紧围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着力解决制约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大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以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基础的。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着眼于增强区域间的协调联动,着力在构建互利互惠的区域合作机制上有所突破。“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着力建立合理的城乡资源配置机制。创新驱动发展着眼于激发创新活力,着力在科研管理机制等方面创新突破。“三大发展战略”的实施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前提,实施过程中又将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作用。

“三大发展战略”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是推动四川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从经济发展新常态出发,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三大发展战略”,就是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四川发展、深入推进治蜀兴川的战略实践,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协调、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通过优化区域要素资源配置,突出区域的主体功能,带动区域经济更加协调、绿色、开放发展。“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带动城乡更加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创新发展理念,并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为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提供保障。“三大发展战略”是新发展理念在四川的创新实践,是新时期四川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关键举措。

“三大发展战略”有助于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是对中央领导指示精神的具体落实。对四川工作寄予厚望,明确要求四川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要求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创新创造等工作。“三大发展战略”与重要指示精神高度契合,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为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基础。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抓住全面创新改革的重大机遇,广泛开展创新创造活动,不断增强转型发展新动能。

准确把握“三大发展战略”在新时期的内涵和要求

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历史背景下,必须立足四川省情和国内外环境变化,紧紧围绕四川承担的新任务和新使命,准确把握“三大发展战略”的新内涵和新要求,明确主要任务和着力重点,不断开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以构建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为重点,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

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强调“点”与“极”塑造,由单极发展走向多点多极共兴,解决四川发展不平衡问题,激发各地发展活力,促进区域分工协作和联动发展。新时期,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要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和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要求,引导经济合理布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强化区域分工协作,在提升首位城市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实现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全省经济整体实力,打造引领西部、面向全国的核心增长区域。

强化首位城市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成都市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肩负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使命,要以优化城市功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化水平、搭建面向全省的服务平台为方向,全面提升首位城市发展水平,更好发挥领先发展、带动全川的突出作用。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定位,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提升中心城市发展功能,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国际化城市进程,加快培育发展中高端产业,率先实现城市空间、城市产业、城市生态、城市管理、城乡形态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活力城市。要以重点平台、重大项目共建共享和重点产业协作为抓手,引导其他各市(州)积极融入成都发展,分享成都发展红利,与成都形成抱团发展、协同发展、共享发展新格局。

打造各具特色和支撑的区域经济板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立足区域主体功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区域发展特色,培育区域发展新引擎。成都平原经济区要以成德绵协同创新为牵引、以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为突破,推动率先实现一体化发展。天府新区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开放合作为动力,以天府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建设成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西部最具创新活力新兴增长极。川南经济区要依托陆上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和临港经济,建成长江上游重要城市和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川东北经济区要依托天然气、农产品等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建设成为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攀西经济区要积极发展以战略资源开发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加强清洁能源、特色农业、阳光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建成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川西北生态经济区要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加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持续做大市州经济梯队,夯实县域底部基础。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空间载体,增强全省经济后劲,必须发展壮大城市经济。要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引导市州错位发展,加快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推动开发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促进产城融合互动发展,做大做强一批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形成区域现代产业集聚区。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深化县域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打造一批工业强县、现代农业强县、生态经济强县。促进市县联动发展,促进市县之间基础设施、要素市场、公共服务等共建共享,引导和推动市区二三产业有序向县域转移延伸。

以构建“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共同繁荣为重点,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主要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解决当前四川城乡发展差距大、产业竞争力弱的问题。新时期,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要顺应信息革命、产业融合、城乡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演进规律,更加注重发挥信息化的聚合、叠加、倍增效应,促进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构建具有四川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城乡形态。

着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新型工业化。要把握全球产业变革大趋势,瞄准世界产业制高点,以提高技术含量、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层次向中高端延伸,提升四川在全国产业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做大做强“双七双五”产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十大行动”,建设“四区四基地”,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增添新动能。

着力形成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城镇体系。“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基石是新型城镇化。要优化全省城镇化布局,着力构建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一轴三带、四群一区”城镇化发展格局。以铁路、高速公路等陆路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重点建设成渝城镇发展轴、成绵乐城镇发展带、达南内宜城镇发展带和沿长江城镇发展带。率先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群,加快发展川南城市群,着力培育川东北城市群,积极培育攀西城市群。大力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支持建设百万人口城市,提高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开展“宜居县城建设行动”,深入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发展特色鲜明的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

着力形成城乡一体的现代城乡形态。“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是城乡联动发展。深入实施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五个统筹”,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深入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深化户籍、农村产权、社会保障、用地、农村金融“五项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消除城乡居民的福利差距,妥善解决好人口城镇化问题,努力构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形态。

以构建动力转换接续、发展提质升级为重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把创新创造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以科技创新带动理论、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和文化等全面创新,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质量不高、效益低下的问题,加快推动我省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新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与全面创新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创新资源优势,激发创新活力,依靠创新培育新动能,依靠创新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