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销服务实用13篇

企业营销服务
企业营销服务篇1

2.密切与各大网络平系与合作,增加在线销售渠道通常服务企业通过门市销售、电话销售、人员上门推销等手段进行服务产品的销售。这些销售方式缺乏针对性,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在“大面积广撒网”。互联网背景下,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服务企业密切与各大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增加了在线销售渠道,而不仅仅局限于实体层面的销售,如:餐饮企业与拉手网、美团网等网络平台合作,消费者可进行网上团购、预定等;旅游企业与携程网、艺龙网进行合作,消费者可以实现网上酒店预订、景点门票购买等;理财公司增加在线交易服务等。在线销售渠道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给消费者的消费带来了便利性。

3.服务产品弹性定价借助网络平台,服务企业采用的是直销模式。这种模式与先前的间接销售模式相比,交易环节减少。相对应,服务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减少了,包括广告宣传费用、雇佣服务人员的费用、中间商渠道营销费用等等。因此,服务产品的价格也降低了。价格的降低在网络上会赢得一大群消费者的青睐,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营销效果。同时,借助网络平台企业可以采用折扣定价策略,同一种服务产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价格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针对不同的群体价格也会不同。比如:在拉手网购买的电影票的价格比实际到电影院购买的价格相对较低,同时,在价格便宜的基础上,拉手网针对学生群体电影票价格更加优惠。

4.促销手段多样化促销是每个企业必然要使用的营销手段。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服务企业的促销手段呈现多样化趋势,而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媒介进行。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易进入性,服务企业在网络平台上实施了一系列促销,包括:服务团购的优惠、消费抵用券、新用户网络注册的福利等等。网络平台的促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操作简单,且优惠空间更大,因此对企业绩效的增长贡献较大。

(二)消费阶段和服务体验阶段

1.整合“高技术”服务和“高接触”服务,丰富服务产品结构无论是服务营销还是传统的产品市场营销,产品都是其核心。在服务营销中,消费者直接参与到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它是由消费者和服务人员共同生产的。服务质量主要取决于服务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因此,提供高接触的服务是提高消费者服务感知的重要渠道。目前,科技的发展在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酒店电子菜单、银行电子叫号机的使用、在线客服等,大大提高了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消费者服务体验过程中时间、精力的浪费。高接触服务和高科技服务的融合,增强了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性,进一步改进了服务质量,强化了服务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

2.服务体验过程中的促销:微信“扫一扫”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营销成为当前比较流行的营销手段。微信营销是以手机移动互联网为依托。因此,相对便捷、简单。在服务消费过程中,服务企业可能会借助微信平台,开发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微信“扫一扫”。其主要思路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扫一下企业的二维码就会自动进入企业的网站,可享受各种服务产品的价格优惠,包括:优惠券的领取、新用户注册赠品的发放、分享链接的优惠等等。微信平台的使用一般都是年轻消费群体,他们的感染力较强,因此,这些“促销”对企业的营销传播影响较大。

3.有形展示科技化在传统的服务营销中,服务人员是服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互联网的普及,服务的有形展示开始无人化、无纸化、电子化、数字化。例如,在网络平台上,服务企业的有形展示主要是网上图片、网络视频等;在实体店面,服务企业的有形展示主要有电子信息屏幕、移动电子设备等。这些“展示”与传统的有形展示相比,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是企业服务有形化的一种有力手段。

(三)购后阶段

购后网上评价实现“促销+营销传播”双赢。由于服务具有不可分离性,即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意味着交易结束,服务就结束了。因此,服务有区别于一般的有形产品。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服务,消费者在消费结束后,可在网络平台上就服务进行评价。网站兼具商店和媒体的双重特性,顾客的访问量和推荐行为都可能为网站带来额外的收益。就网上服务评价这一环节,服务企业实施了一系列营销策略,比如“好评返现”、“好评”赠送下次消费优惠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销的效果。通过这些评价,服务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消费者的喜好,维系“老客户”与服务企业的关系。同时,当潜在消费者在消费前进行网上搜索时,“老客户”的“好评”也是他们选择消费的一个依据,起到了营销传播的效果。因此,网上评价既维护了“老客户”与企业的关系,又发展了“新客户”,对企业来说,实现了双赢。

企业营销服务篇2

2.1开展服务营销可以树立品牌形象因为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相似度,它们没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很难把自身的品牌打响,也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所以个中小企业可以利用服务营销中多样化的服务来弥补产品相似这一缺点,利用服务的差异性来树立有特色的品牌形象,让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更持久。

2.2开展服务营销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目前情况下,企业营销的重中之重是做到让顾客更加满意以拉取更多的回头客。服务营销要求企业围绕顾客,创建的文化必须得到顾客的满意与认同。[1]为此,必须以顾客为中心展开一系列服务工作。要开展内容主动化、形式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工作,要安排专门人员来负责这项工作。另外,也可以利用网络来满足顾客对服务的一些需求,努力让顾客满意,使顾客对企业形成依赖性,这样一来就能使顾客的忠诚度得到提高。

2.3开展服务营销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一旦开展了服务营销,肯定会把“服务”当成重点来发展。企业要想创建完善的服务型文化,全部员工必须在包括理念、服务、质量和创新等在内的各个方面强化其服务意识,企业也得加大力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创建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促进自身营销效率的提高,以达到提高企业收益的目的。[2]企业效益提高了就能使企业的核心能力与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3.中小企业开展服务营销策略的实施路径

现在,我国才刚开始对服务营销进行研究,更别说对一些中小企业服务营销的研究了。中小企业需要十分深入的研究服务营销,为了企业的迅速成长掌握可靠的理论依据,而且还能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中小企业可以把以下这几点思路作为参考来开展服务营销:

3.1树立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要想把服务营销这项工作做好,必须做到让顾客满意,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无数实践证明了优质的服务能提高顾客的消费数额,这样才能进一步开拓市场。企业可以在对产品进行介绍、打电话订购货物、对一些特殊商品进行加工、免费为顾客送货以及售后维修、信息咨询等各个方面开展多样优质的服务营销工作。

3.2构建顾客满意的经营模式顾客满意也称CS,指的是要把提高顾客满意度当作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站在顾客的角度来了解他们的需求。[3]在实践中,顾客满意已经成了企业的战略重点,改变了原来单纯追求市场份额提高的战略,开始以提高企业市场份额的质量为目的,争取获得更多的回头客。

3.3建立良好的人员形象人在服务营销这项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形象可以让顾客买东西时感到舒服,所以要想做好服务营销工作,企业就必须拥有能够为企业带来真正顾客的服务营销人员。第一,企业要让员工在思想上认识到“顾客满意”“顾客至上”,并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创建企业自己独特的服务文化;第二,企业员工在进行服务营销时要适当地投入真实的感情,用真情去感动顾客,站在顾客的角度尽量去满足他们的需求;第三,要高度要求员工们的服务态度和行为,取得一致化的效果。企业的营销服务质量通常会由于个别低素质员工而受到影响,所以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企业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服务标准来束缚员工的行为;第四,担任服务工作的企业员工的外在形象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利用良好的员工外在形象来提高自身形象的企业日益增多,并以此来展现他们优质的服务。

3.4实施服务营销组合策略

3.4.1品牌策略根据顾客的需求,中小企业应该按照所需要提供的服务内容、质量和标准来打造不同的服务产品,此外企业还需要在品牌、服务项目、服务产品的质量保证以及产品售后服务等这些非常重要的方面多加考虑。[4]特别如今的企业早就已经开始在品牌上进行竞争,一些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就要打造出自己独特的品牌,因为这是顾客识别特定企业服务的重要标志。

3.4.2促销策略对中小企业而言,还需要利用开展多样化的促销活动来使顾客的很多特殊需要得到满足。不仅要开展一般的类似特价折价会员销售以及必要的广告宣传等活动,还要在促销战略中添加一些新的元素,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在实践中,大多数企业都采取了很有创意的公关促销形式,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销售额,还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而且还达到了促销的目的。

3.4.3价格策略中小企业要想让自己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价格因素至关重要。当前情况下,我国绝大多数顾客对价格还是相当敏感的,只有物美价廉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所以我国的中小企业最好利用较低的采购成本,建立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物流配送中心,大批量迅速销售和库存控制来压低产品成本。只有这样企业才有空间为顾客提供折扣、降价等各种优惠。

3.4.4渠道策略服务产品不同于有形产品的地方是渠道不同,服务产品只能采取零阶渠道,也就是生产者跟消费者当面完成生产和消费过程。所以,提供舒适的服务场所以及这个场所的位置在服务营销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所选择服务场所要符合可达性高的要求,即要遵循方便、快捷、舒适的原则。

企业营销服务篇3

关键词:服务营销;内部营销;内部营销系统

1.引言

21世纪的到来,伴随着服务产业和服务理念的新高潮,作为提高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工具,内部营销受到更多的重视。对于服务性企业,如何在服务产业的激烈竞争环境中谋求发展,也显得尤为紧迫。基于此,本文探讨服务性企业内部营销系统模型构建问题,为服务企业的发展和服务感知质量的提高探索一条可操作化路径,具有一定的意义。

2.内部营销思想回溯

内部营销(InternalMarketing)是与外部营销(ExternalMarketing)相对应的概念。它产生

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美国服务产业领域。与此同时,随着服务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服务营销的研究兴趣的兴起,内部营销作为“激励员工提供持续高质量服务的一种手段”,成为服务营销的研究主题之一,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1]伴随着内部营销理论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在内部营销的以下三个内涵上达成了统一:

内部营销是一种观念和哲学。当把组织视为一个市场,把组织内发生的所有交换活动都视为市场营销行为时,组织内的每一个人都既是内部供应者,同时又是内部顾客。这时,内部营销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从不同于传统的角度看待组织的观念,甚至是哲学。这种内部营销的观念,要求组织中人人都应具有顾客意识、市场意识,同时主张把通常用于外部市场营销的概念和技术用于组织内部。

内部营销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和实践。内部营销被贝瑞(Berry,LeonardL.)和帕拉苏曼(Parasuraman,A.)等学者认为是根据员工的需要设计更好的工作产品(jobproducts),以使员工感到满意和受到激励,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顾客的过程。在这里,内部顾客的含义是员工,内部供应者的含义是管理者(包括组织的高层管理者、人事经理或部门经理等),而内部营销实际上是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其目的是使组织更好地吸引、开发、保留所需的人力资源。

内部营销是一种组织内各部分相互运作的机制。在这里,内部营销可以被理解为企业为了向组织内部传递外部市场压力,在企业内各部分、各环节间建立的“模拟市场”的关系,以及为了使这种关系落实和延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芬兰服务营销学者格罗鲁斯教授(Grönroos)在其最新著作中指出,在互动营销过程以及顾客关系管理中,员工的作用非常重要。营销部门的专家并不是营销工作中唯一的人力资源,有时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员工的顾客导向、服务意识在顾客对企业的理解以及今后顾客对企业的惠顾起关键作用。因此,在营销导向和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的组织中,每个部门都

必须具备顾客导向和服务顾客的意愿。他对服务管理中的内部营销的概念界定为:

“在服务意识驱动下,通过一种积极的、目标导向的方法为创造顾客导向的业绩做准备,并在组织内部应取各种积极的、具有营销特征的、协作方式的活动和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处于不同部门和过程中的员工的内部关系得以巩固,并共同地以高度的服务导向为外部顾客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最优异的服务。”[2]

在此定义下,内部营销是一种将员工视为顾客的管理哲学。员工不仅要对雇主感到满意,还应该对工作环境和与组织中的同事关系感到满意。人力资源管理和内部营销并不是一回事,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可以为内部营销使用的工具,而内部营销提供如何使用这些工具的指导。成功地实施内部营销要求营销和人力资源工作齐头并进。

同时,内部营销概念的新内涵是引入了统一的概念,该概念让企业更有效地管理不同的职能和活动,并把它们视为指向共同目标的总体过程的一部分。内部营销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企业中的管理工作以更加系统和战略性的方式接近所有的活动。内部营销的存在企业中并不是基于它所采用的手段,而是基于其将流程由内部人员导向调整为外部顾客导向或内部顾客导向。

因而可见,我们可以归纳内部营销理论的基本精髓为:

内部营销是一种观念和经营哲学。内部营销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员工和组织,

即把员工当作顾客,把组织视为市场。同时,内部营销是一个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企业要强化服务内部顾客的意识,在内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使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又都具备顾客意识和市场导向意识。

内部营销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开展必须建立在系统思考的基础上。在本文中,所谓内部营销系统,指为便于在企业内部有效开展一系列积极的营销协同活动,而构建的包括内部营销导向层、运作层和支持层在内的企业内部多种因素的有机统一体。

内部营销是一种管理工具,它主张在研究组织内部市场时,可运用外部营销的技术和方法来开展内部营销活动,并进行相应的内部营销管理。

内部营销是一种管理过程,要在企业内部顺利推行内部营销,就必须在分析内部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出周密的营销计划,然后采取一系列手段执行营销计划,是包括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激励、员工授权、员工沟通以及员工内部服务补救等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过程。

3.服务企业内部营销系统模型

3.1内部营销模型构建

在对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格罗鲁斯教授(ChristianGrönroos)最新力作《服务营销与管理》(第三版,韦福祥等译)对内部营销管理理论的阐述为启发,本文构建了服务性企业内部营销系统模型。本系统模型结合对内部营销管理目标和管理内容的理解[3],从服务文化培育的导向层、服务传递过程的运作层以及服务过程保障的支持层三个层面来构建(如

图1)。为了更好的认识本文的思想,我们将详细阐述服务企业内部系统模型的要点:

图1服务性企业内部营销系统模型

内部营销的整体目标在于三个方面上,即:促使员工形成顾客导向和服务意识,并以之

为指导为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提供服务;创造、维护和强化组织员工的内部关系,包括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一线员工与支持员工的关系等;提供来自管理层面及技术层面上的支持条件以保持内部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因为只有员工感觉到彼此的信任,形成了顾客导向与服务意识,并获得必要的支持条件,才能持续地以顾客服务意识开展服务营销活动。[4]

企业营销服务篇4

供电企业;服务营销;作用;措施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供电企业要想更稳固地立足于市场之中,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营销服务能力。只有这样,客户对电力营销工作的满意度才会不断提高,从而促使供电企业的发展更加稳固、健康。

一、电力营销中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现阶段,买方市场逐渐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主动地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供电企业而言,能否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营销服务,直接决定了客户对供电企业的满意度。供电企业落实做好电力营销工作,不断提高营销服务水平,对供电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详细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电力营销的工作效率

供电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但需要适时地调试电力设备,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检修供电线路。而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供电企业不但要对客户的实际需求有充分地了解,以客户的实际需要为工作出发点,还要尽可能地提升客户对营销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只有供电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电力营销工作的工作效率。

2.合理细分目标市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为促使供电企业获得更多的客户,需要合理地细分目标市场,并且针对目标市场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采取对应的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客户对营销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如果供电企业在没有找到恰当客户的时候,就应该积极地寻找和开拓客户群体,进而通过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创造更多的目标客户。而在整个过程中,供电企业应该对国家所倡导的节能减排政策加以适当地运用,并且就电能的环保性在群众中加大宣传力度,使得企业自身的形象得以提升,最终促使供电企业实现更加理想的经济效益。

3.合理地细分消费者,采取差异化策略

由于电力市场属于一个巨大的市场,其消费者也是形形的。因此,供电企业应该合理地细分消费者,进而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最终进一步刺激各个层次客户的消费欲望。除此之外,供电企业在改造电网的过程中,要适当地扩大居民用户以及商业用户的消费规模。只有合理地细分消费市场中的目标客户,并且尽可能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将市场份额有效地提升,最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水平[1]。

二、供电企业如何进一步做好优质服务工作

1.为客户输送更加安全稳定的电能

供电企业要想将自身的服务工作落实做好,最基础的就是要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电能。也只有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得到了保障,客户对供电企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才会逐步提高。因此,在电网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供电企业不但要保证各个环节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还要高度重视每一个细节,最终实现电网的安全运行。

2.正确认识营销服务的重要性,提高服务水平

现阶段,买方逐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因此,供电企业能否获得更好更快地发展,关键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服务水平的满意度。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供电企业的满意度也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供电企业应该正确认识目前的发展形势,将自身的思想观念及时地转变,并且对营销服务的重要性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为客户尽可能地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最终将自身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3.逐步建立健全营销技术服务管理系统

现阶段,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各个行业都将营销服务作为自身竞争的重要手段。所以,供电企业要想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用电需要,必须将自身的营业行为进一步规范化。逐步建立健全营销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将营销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客户的用电困难有切实地了解与掌握,逐步提升自身服务的水平与质量,为客户尽可能地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

4.不断加强地方政府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

一方面,供电企业也及时与地方政府沟通,进而及时获取地方发展的相关信息,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项目规划,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应该积极与供电企业沟通,切实解决供电企业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为供电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最终促使供电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2]。

三、不断加强供电企业营销服务工作的相关措施

1.树立正确的电力营销服务观念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供电企业应该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电力营销观念,将企业的核心业务定位电力营销,以电力客户的实际需求作为企业工作的出发点,尽可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服务,从而实现企业与客户之间双赢。除此之外,供电企业还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工作思想,以客户的利益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与出发点,进一步提升供电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2.进一步强化需求预测,不断拓宽电力消费市场

供电企业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营销服务水平,要以市场需求作为重要依据。在预测市场需求上进一步加强研究力度,更加准确地预测市场环境,从而将市场预测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不断提升。除此之外,供电企业还要在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应用上不断加大推广力度,使得电力市场得以拓宽。积极宣传环保、节能的技术与产品,使得客户的实际需要得到更好地满足。

3.不断提高营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供电企业要想更快地提升营销管理水平,就要积极地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工作队伍。高度重视营销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技能水平,使得基层员工的业务素质与知识水平得到全面地提升。积极为全体员工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使得全体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进而更好地适应日益变化的发展需要[3]。

四、结束语

电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供电企业只有将电力营销工作落实做好,并且合理地细分目标市场与客户群体,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营销服务。同时,供电企业也只有大力宣传电能的便捷性以及环保性,才能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最终促使供电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莲.加强供电企业营销服务工作的措施探讨[J].民营科技,2013,(11):119.

企业营销服务篇5

2.1服务营销理念缺乏

虽然近几年石油销售企业开始注重营销策略的使用,但由于油品的一定程度上的刚性需求和近几年油品的不时短缺,很多石油销售企业于是仍旧抱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心理,忽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整个销售企业服务营销理念缺乏。相当多的公司领导或加油站站长、经理,甚至是公司经营决策层对服务、顾客满意等概念的本质含义,缺乏科学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或者缺乏战略思维,没有和用户的需求紧密的结合起来。

2.2服务同质化严重

消费者对成品油的消费最终是通过销售企业的配送和加油站的加油服务实现的。现在很多的销售企业都存在服务同质化的问题,没有基于客户的需求提供满意的服务,导致客户的需求与销售企业提供的服务根本不对称。

2.3员工服务积极性不强,服务水平不稳定

绝大多数是由销售企业的员工构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各石油销售省级公司在各大高校招进的应届毕业生;一部分是地区石油销售公司从当地招进的加油工。由于基层单位后备人才短缺匮乏,对有才华肯上进的年轻人,往往在基层被赋予更多的职责与权力,同时这些人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到更多的培训与锻炼。这部分人群在基层核心部门或业务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骤然离去,致使基层难以迅即补充后备力量,留给基层的是一时无法弥补的空洞。另一方面地级石油销售企业从当地招进的加油工无论在升职还是薪水方面都无法与省级销售公司招进来的员工相比,因此很难找到特别优秀的员工。这些员工抱着只要不出错的态度工作服务积极性很低,并且服务水平层次不齐离职率很高。由此,服务水平便由于老员工的怠慢和核心员工的流逝而出现周期性的降低。

2.4服务过程混乱

按石油销售企业实际服务过程,一般分为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三个阶段。石油销售企业都很重视售中服务,而忽视售前和售后服务。售前服务的忽略表面上看节省了企业的一大笔开支,但同时也失去了对顾客进行宣传、引导,帮助顾客明确购买需求,指导顾客选购合适自己使用的油品,为后期销售进行铺垫的机会。售后服务同样失去了改进服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油品销售的机会。即使最被重视的售中服务也有问题。虽然很多石油销售企业早已开始学习“加油作业流程十三步曲”,并付诸实施,但是实际服务过程中依然有很多本可以避免却不断发生的事情。加油站操作工的不小心,不但延误了客户宝贵的时间,还有可能给车辆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这让虽受赔偿的顾客仍然心有不快,严重影响客户的再次光顾。

3石油销售企业服务营销提升策略

3.1建立服务营销理念

服务文化的形成,并不是基于来的强力导入就能形成的,而是基于企业成员对服务的深刻认同。服务文化的建设首先要从企业领导层开始,领导层的重视会大大减少导入服务营销理念的阻力。同时榜样的力量还可以推进导入的速度。为此,企业一把手要有明确的支持态度,带头组织并且参加服务营销理念导入的各种活动。此外,企业应该在制度上配合服务营销理念的传播。企业不仅应该拥有一套完整的员工培训系统更应该拥有一种可以衡量员工服务质量的一整套评价系统,同时将员工的薪资与升迁与评价结果相挂钩。从而在制度上保障服务文化的延续性。

3.2增强服务差异化

细分消费者的需求,提供独特的服务环境和服务内容的组合,给予消费者明确的心理体验,实现服务区隔。现代营销是从市场定位开始的,而定位是在细分的基础上实现的,细分是机会的发现,定位则是战术的选择。给予消费者自己具有优势的独具特色的服务,放弃那些优势不如对手的区隔,专心于发挥自己的资源价值。

3.3开展内部营销

内部营销是一种把雇员当成消费者,取悦雇员的哲学。进行内部营销的目的是通过公司对员工的关心和培养,提高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和归属感,进而提高外部的顾客对公司的满意度,成为公司的忠诚顾客,最终让企业得益。对石油销售企业来讲,只有实施内部营销,提高公司员工的满意度,才能更好的对大客户实施关系营销、对加油站实施服务营销。公司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施内部营销:

3.3.1注重沟通,处理好组织内部关系

对于服务组织来说,顾客关系反映了员工关系,即组织如何对待员工,员工就怎样去对待顾客。故组织的管理人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为一线员工提供好服务支持。为此,管理人员应该关心影响员工工作的问题,包括公事也包括私事。为做到这一点,管理人员应该利用正式和非正式渠道去了解员工,应用各种机会和场合拉近与员工的距离。

3.3.2了解、管理员工的期望

企业开展内部营销的首要工作就是掌握员工的期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对报酬的期望;对企业提供的优惠服务措施方面的期望;对与管理层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期望等。对于员工的期望企业应该尽量的满足,如果不能满足期望应该及时和员工进行沟通,说明不能满足的原因,帮助员工建立正确、合理的满意度倾向。

3.3.3重视对员工的培训

培训除对特定工作技能的培训外,还应对员工进行交往培训。因为,企业的服务质量依赖于员工向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表现,且顾客是各不相同的,依靠技能培训不能解决为顾客服务时遇到的所有问题。而且培训应是不断进行的。因为市场在不断演变,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也在不断变化,员工对公司和顾客必须时刻保持准确的认识。从培训的范围来讲,培训应该是由上而下的培训。加强培训有意识地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只有不断更新油品成分、质量性能以及汽车保养的知识,才能保证并提高消费者的满意。

企业营销服务篇6

营销质量管理体系由四个关键因素组成:管理者职责、人力资源、质量结构以及接触顾客,图1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由图1表明,顾客是该体系之核心,连线表明四要素之间是有联系的。因此,使顾客满意是企业中每个员工为之努力工作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服务企业的最高目标。

2管理者职责

企业的管理者要对质量体系的开发和运行负全责,使该营销企业的质量方针能成功实施。管理者职责包括:制定质量方针,明确质量目标,规定质量职责和职权,负责管理者评审。

2.1制定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最好是具体的,根据不同企业而不同,一般内容包括:打算在市场树立质量形象和信誉;保证对承诺质量的实现能力;在追求质量目标中所采取的最主要的措施;方针应涉及到企业内的全体人员。

2.2明确营销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就是营销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一般包括:用适当的质量量度明确规定顾客的需要;避免顾客不满意;优化营销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企业内形成对营销质量共同承担义务的风气;预防企业对社会和环境产生不利的措施。

2.3规定质量职责与职权

管理者应当采用建立一个营销质量委员会的机构,且对该机构中所有人明确其职责和职权,使他们在一定岗位上都做到有责有权,在工作中建立必要的权威,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2.4负责管理者评审

评审是对营销质量活动的评价。这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通过评审,管理者知道哪儿的质量出现问题,如何解决。

3人力资源

现代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数据表明,在各种资源中作为第一资源的人力资源,无疑对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对营销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聘选合适人员;通过制度和非制度措施促使员工发挥其潜力;经常评定激励员工提高营销质量的因素。

3.2培训和开发

对员工的培训和开发要形成制度,培训和开发的重要方面有:质量负责人培训;对员工进行营销质量方针、目标和顾客满意等方面培训;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评价。

4营销质量结构

营销质量环一个合理的质量结构能够对影响营销的全部作业过程进行恰当而连续地控制。对问题有预防性和出现问题后作出反应和纠正的能力。营销质量结构包括营销质量环、质量文件和记录、内部质量审核等。

4.1营销质量环

营销质量环从质量改进的原理上清晰阐明了营销质量体系的组成要素。它以输入顾客需要开始,一直到最终输出满足顾客需要的服务结果为止,充分体现了“顾客至上”的服务宗旨。

4.2质量文件和记录

文件体系。组成营销质量体系的全部要素、要求和规定均应明确并形成文件。质量体系的文件应包括:质量手册、质量计划、质量程序、质量记录。

文件管理。所有的质量文件都应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内容明确,易于识别和具有权威性。根据质量文件管理程序,所有文件都应保证做到:由授权人员批准;在需要资料的范围内发放和保证其有效;使用者能够理解和接受;对任何必要的修订进行评审;文件作废时予以撤销。

4.3内部质量审核

企业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是为了验证质量体系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以及是否坚持遵守营销规范和提供营销规范。这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所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内部质量审核也应按照已成文的质量审核程序,由与被审核活动或领域无关的、能胜任的人员,有计划地完成,并记录存档。最终的审核结论应形成书面文件,提交上级管理者。

5接触顾客

企业营销服务篇7

其实,落实到企业的实际工作当中,有效实施服务营销的也并不难,掌握好产品服务营销和客户服务营销两个方面就行了。这主要是和目前医药市场的主导因素以产品和渠道主控力量(客户)决定企业的营销成果为基础的情况,这也构成了目前市场竞争的主体。医药企业要做的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做文章,进行细致的工作和全面的部署。

首先,产品要对路

产品的特性决定了企业进行市场开发的方向。新特药品种可以通过临床招投标和招商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OTC品种则要在展示和广告方面多做文章,普药品种讲求渠道的适应性和产品价格优势方面等。在医药企业实施产品的服务营销方面,也必须对企业所拥有的产品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可以确立适合开展服务营销产品类别和品种。

因为服务营销讲求的是通过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树立企业和产品良好的消费者认可,从而可以成果实现多次销售取得尽可能多的利益。所以,具备实施服务营销的产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以慢性病治疗为主的产品

治疗慢性病大多需要较长的用药疗程,因而企业抓住这种现实需求,通过良好的服务,可以增强产品的深刻记忆,从而形成产品的多次销售最终获利。其中,特别的如:心脑血管疾病中高血压、糖尿病、肝病等品种更是适合。

2、 产品本身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产品具备一定的利润空间,是企业盈利的保障。同时,这种产品也是企业进

行市场再开发和投入的保障。这种品种通过不断的销售获利,可以支持企业的服务营销等一系列市场推广手段无后顾之忧。

其次,目标对象要明确

医药产品针对的患病人群不分年龄、种族和性别,而医药企业的客户也不分规模大小和实力强弱,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服务营销。否则,可能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1、 实施对象之“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

这两年搞的红红火火的保健品行业营销,其充分抓住中老年人爱占小便宜、容易实施沟通等因素,组织的会议营销、社区义诊等一系列手段,确实效果不错。虽然医药行业在监管力度等方面比保健品要严格许多,但是针对一些治疗慢性病的产品来讲,充分做好老客户的信息整理,和新客户的双向沟通,抓住中老年患者的心理还是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的。

2、 实施对象之“客户”—以大客户和潜力客户为主

医药企业的客户多种类杂,但是企业一定要清楚这些客户中给你带来较好盈利的那部分大客户和市场潜力较大的那类客户。在这类客户的联系和沟通上实施一定的倾斜,辅助他们进行市场开发活动,从而有效保证企业盈利效果的提升。

最后,实施方法有讲究

了解清楚了如何高效实施服务营销在产品和对象方面的因素之后,还要落实到最后的实施方法上面。

1、对患者服务,专业+用心

对患者,要掌握详细的患者购药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病症、购药疗程和家庭情况等,掌握这些东西是有针对性开展服务营销的前提条件。

在具体操作方面,可以通过电话回访,以专家的名义询问已经购药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有无明显的改善,同时要监管患者的服药情况:是否按照要求定时定量服药,并简单提供一些平时生活个人调理和保健方面的小常识。当然,在不打扰患者生活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直接入室拜访的形式跟踪患者服药的相关情况,并赠送《康复手册》和小纪念品等。一方面这样做可以很好的监督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下次及时购药提供一手信息;同时,也较好的体现出来医药企业或商良好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提升形象影响力。

2、对客户服务,合作为共赢

企业营销服务篇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生产制造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创新,生产过程处于平稳、均衡、受控的状态之中,IT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形体本身的竞争,还是产品形体所能提供的附加利益的竞争。于是,作为附加利益重要和主要的构成要素——服务的范围、程度、质量——便成为厂商之间进行激烈竞争的主要武器,硬件产品日益依赖软件服务的支持。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物质产品本身所获得的利益已不再是消费者所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在消费产品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享受跃居重要的层次上。服务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服务致胜”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营销特征之一。产品实体和附加利益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甚至出现附加利益对产品实体运动的促进效应。企业之间的服务竞争取代质量竞争和价格竞争,成为市场竞争取胜的主要手段。美国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发表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公司只要降低5%的顾客流失率,就能增加25%-85%的利润,而在吸引顾客再度光顾的众多因素中,首先是服务质量好坏,其次是产品本身,最后才是价格。”

从企业自身来说,首要的职责便是服务社会、服务消费者。不管是哪种行业,都是要为顾客服务。它们提供给顾客的最终产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而是服务。在这种大服务观下,有形产品和服务已开始融合,变得日益不可分割。蓝色巨人的经营理念是:“IBM就是服务”,这一理念使其执计算机业之牛耳达数十年。菲利普·科特勒认为,消费者在选择不同企业的产品时,首先考虑是否能够获取最大顾客受让价值。顾客受让价值是指总顾客价值减去总顾客成本的差。总顾客价值是由其购买的商品价值、得到服务价值、出售商品的企业形象价值和人员价值构成,总顾客成本是由顾客购买该商品所支付的货币、时间、体力、精力等成本构成。要获取最大顾客受让价值就要尽量增加总顾客价值,尽量减少总顾客成本。服务价值的增加,一方面可直接增加总顾客价值,另一方面往往可以减少顾客成本。

随着IT技术的深入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一种新型业态,这一新业态并不因为营业员和顾客之间不谋面而降低了服务的重要性,相反,这一现代经营业态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售前服务中,企业通过网络介绍商品,比起面对面的直接介绍要困难得多,这就要求企业提供主动、形象、详细的商品信息。其次,售中服务要求企业迅速、准确地把商品送到顾客手中,并准确无误地结算货币。最后,售后服务要求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维修保障体系,以解除顾客后顾之忧,这都要求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服务仍然是企业营销的利器。

以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改善投入要素的质量和提高经济运行系统的效能和效率为目标的技术创新正受到广泛的关注。不容忽视的是,对于IT企业来说,服务创新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服务创新指的是在营销活动中,服务主体为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而向顾客提供带有独创性的服务。也就是通过细致的消费者调查,了解顾客的潜在需求和存在的实际困难,从而根据顾客的需要来重新整合自己的服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以超乎常规的服务内容和方式使用户得到更加全面、周到和完善的优质服务。它不仅是原有服务项目的延伸和继续,甚至需要超出自己的专业领域,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资源优势选择进入或借助其他行业的服务为自己的顾客提供服务、解决困难,并以此来显示本品牌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区别和差异,并给顾客带来更多的方便、关心和尊重。

服务营销的强化法则

服务是现代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现代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技术水平已经使各个企业之间在产品实体方面的差距逐步缩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能够取得差异优势的只能是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服务范围和质量。对消费者来说,购买任何一家产品在产品实体方面所获得的利益(或效用)都大体一致,能够体现购买到产品差异的只能是产品的销售服务。早在1984年,美国的AMEX公司负责人告诉《商业周刊》:“服务是我们最有效的战略营销武器,它是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取得差异性优势的唯一途径。”

在新经济时代,IT企业不但要打造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还要打造服务品牌,并且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IBM就是打造服务的最大受益者。对于IT行业,打造服务品牌已成为一种当务之急,这是获得长远竞争优势的“必修课”。客户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综合素质,更要看销售服务,优质的、品牌化的销售服务已经成为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市场竞争的角力点,如PLUS(普乐士)投影机的“贴心24”、浪潮服务器的“360°专家服务”、联想的“阳光服务”等等。同时一些企业还针对服务品牌成立了专业服务机构,导入了形象识别系统,建立了多元的销售平台,并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化的品牌推广,服务品牌渐成气候。

服务营销把有形产品看作信息与服务的载体,强调产品、服务和信息的集成销售。在当今世界上,仅靠提供硬件能赚取的利润是很有限的。即使是在IT产业欣欣向荣的今天,仅出售PC机的硬件厂商最多也只有10%的利润,而出售包含信息与服务的软件的利润在50%以上。许多明智而敏锐的企业依靠提供解决方案走在了行业的前面。IBM在人们心目中是一家硬件厂商,而实际上出售的是产品、信息、服务的集合体。分割来算的话,其软件收入实际上比“软件大王”微软还要高出一倍多。从IBM的广告词“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就可以看出,IBM实在是出售解决方案的高手。

市场消费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服务也要随之个性化,否则企业就会被动于市场。大众营销时代即将结束,这一理念将被1:1的理念所取代。企业进行营销的市场不再是一个匿名的顾客群,而是针对每一个客户。生产者和中间商以及顾客之间是1对1的沟通。戴尔公司是《财富》杂志最大500家公司中,唯一一家连续三年销售额和收入增长均超过40%的公司。如此辉煌的成就,戴尔只归纳为“直接关系、直接服务、直接销售”。公司建立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全球信息、通信网络,完全按照顾客的需要配置机器、安装各种软件、提供相应的服务。“三直”使戴尔公司生产的计算机比竞争对手便宜15%,而且更快捷地到达顾客的手中(最多12天),减少了利润的中间剥削,形成了顾客的满意和忠诚。

体验与服务营销

当咖啡被当成“货物”时,一磅可以卖三百元;当它被包装成“商品”时,一杯就可以卖一、二十块钱;如果在其中加入“服务”,在咖啡店中出售,一杯最少也要几十块至一百块。但如果它成为一种香醇与美好的“体验”,一杯就可以卖到上百块甚至是好几百块钱。

2001年10月25日,被微软公司形容为设计最佳和性能最可靠的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XP在全球面世。比尔·盖茨宣称该操作系统“重新定义了人、软件和网络之间的体验关系”。“XP”来自“Experience”,其中文意思即是体验。一时间,“体验”这个词在各种媒体上一下子热了起来,在IT领域,企业纷纷开始关注体验。

在体验经济中,企业生产和服务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者不再限于购买产品后所获得的美好体验,而是更加侧重于在消费过程中甚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取的“美好体验”,因此,在当代经济学中很难将体验经济下的生产与消费分割开来。因为在生产中极可能蕴涵着消费的过程。正如斯科特·罗比内特所说的,体验存在于企业与顾客接触的所有时刻,这些交流发生在零售环境中,在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过程中,在售后的服务跟进中,在用户的社会交往以及活动中。体验一旦实施,它就必须更清楚地掌握消费者的所有消费行为,更加关注好消费者在购物的前、中、后的全部体验,让消费者感觉到品牌是那么鲜活、多样化,而且是可以看得到和伸手可及,超越他们的预先设想,这样的体验才是真正的体验。如果能切实将它们贯穿在营销中,创造真正的价值不是问题。

企业营销服务篇9

2.1服务及其特点

有关服务的概念,最早是由亚当•斯密时代提出的,当时被引用最广泛的领域是经济学。服务在经济学中被作为一种不同于普通商品的、可供出售的商品,用来做等价交换。在五六十年代,服务在市场营销学中也得到了发展。在营销学中,服务多被当作一种普通商品来研究。其中标志性发言产生在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学会指出:“服务即为用于出售或者随同产品连在一起进行出售的活动、利益或者满足感。”在现代,当代著名市场营销学专家,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菲利浦•科特勒定义服务:“一项服务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的活动或利益,其本质是无形的,它可能与实物产品有关,也可能无关。”在基本程度上确定了服务的定义。为了同有形产品的区分,20世纪70年代西方营销学学者从无形性、差异性、不可分离性和不可贮存性。顾名思义,无形性是所有服务显著的特点,产品是指一种有某种特征或用途的物品,是由某种实物材料做成的,具有一定的质量、重量和形态;差异性指不同于批量生产和固定性能的产品,服务受到服务主体和客观环境的影响,服务态度、服务初衷、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都各不相同,具有异质性;不可分离性指服务的过程与消费的过程同时发生;不可贮存性指服务不可留存,它随时间而流失。

2.2服务包

服务质量管理最核心的内容是对研究对象有一个透彻的理解,许多营销学家提出服务包的概念,即在基础服务的基础上,添加新的东西扩大服务供给,以此作为一种关系营销战略,用这种方式建立属于企业特色的服务包,从而制造与其他企业的区别,增加自身营销质量。

2.3服务营销

服务营销是指以服务或服务包为主的营销策略。服务营销多强调活动、效益或主观行动,并且有顾客的参与互动。在服务营销中,人力代替产品是营销的主体部分,其质量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和人主观能动性。服务营销的产品也无法存储和改变已经发生的服务,不存在退货、换货等。服务营销必须做到及时、快捷和准确,因为对客户的服务营销的机会随时间在流逝,必须注重服务的时效性。

3服务营销特色分析

3.1理念上的专业化

在客户服务的过程中,不同的企业对于服务的态度也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企业应当制作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在企业的壮大发展过程中,树立起以客户为中心,一切适应客户需求的观念和态度。通过目标管理的办法,利用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形象,为客户制造一切可能的舒适感和满足感,从被动模式走向主动模式,做到个性化服务。

3.2过程中的多样化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对服务提出了层次化和专业化的要求。针对这一特点,各企业在营销中须针对客户的不同设立具有特殊性质的服务,从而达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建立不同客户资源的客户资源库,在制定服务方案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客户性质的不同设定如何服务、何时服务和派何人服务。这些都是加强企业管理和提升企业效益的最佳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大多数同质客户归为一类,制定专门的服务流程和条款,使大多数人得到满意,并提供大概相同的服务;将剩余的特殊客户如大客户、专业客户等客户资源分别区分,针对他们不同的特点制作专门的服务流程。做到定制化服务。

3.3模式里的创新性

在服务营销模式下,还需要达到一定的新颖度,以区别传统的营销方法,使客户更容易接受。这方面可以从建立全新的客户资源库并进行信息加工处理,适应客户需求,建立一个长效的、高质量的和高满足度的个性化平台,满足更多客户的不同需求和特殊需要。

4我国市场营销中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4.1个性化服务不足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对于产品的需求不仅仅是以前的满足物质需求就可以,而是对接受产品过程的服务有了更高的、个性化的需求。而从目前市场营销中的服务营销来看,服务营销还有诸多方面可以改善,从而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服务过程中的个性化和定制化就是一方面。目前,虽然很多企业都在强调加强服务质量和手段,但在具体服务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针对性方面缺陷。比如在已有客户资源库的需求搜索过程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可查询的条件来实施客户需求的统计和显示。这样的查询必须依靠手工和人工,没有达到和现代信息化很好的对接。而且在客户表达了服务需求之后,也没有一个专业的平台来记录和自动归类。因此,个性化服务的技术难题是服务营销扩展中的一个问题。

4.2缺乏客户信息相关制度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要做到的不仅仅是保护和扩充客户资源,更要做到为客户资源做好保密和保证客户资源部泄露的工作。而现在的服务营销状态下,企业对客户资源往往大加利用并大张旗鼓,他们做的不是客户服务营销而是客户弱点营销,这一点可能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短暂的辉煌,但缩短了企业寿命。并且客户一旦了解到某个企业的客户信息管理不佳,或盗窃客户信息进行服务,会使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同时受到致命的打击,甚至有可能为此背上法律责任风险。同时,在推行服务营销过程中,必须在保证客户资料信息齐全、掌握客户全面信息的基础上,成熟地了解客户需求,并进行针对化服务。

4.3服务营销人员素质不高

服务营销人员不仅仅是指站立在营销一线的企业员工,在这方面有很广泛的范围和内容,如企业客户信息管理平台的维护、后台人员的录入整理和前台员工的信息提供、外部人员的信息搜集、服务营销方案制定的领导人员,都是服务营销人员的包含范围。而现在企业在服务营销过程中普遍存在服务营销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具体表现在:领导在决策过程中的不专业、没有针对特殊客户指定专门的客户服务方案,缺乏个性化服务营销观念;前台人员在服务营销的过程中,不理会客户的需求或没有对每个客户的需求进行专门记录,没有将其当成一种资源,也缺乏主人翁意识;而客户信息管理平台的后台人员在客户信息整理和归纳过程中,没有同时制定客户的服务方案,以致企业的客户资源成为无用的摆设,服务营销更无从谈起;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等问题,亟待解决。

5优化企业服务营销方案

5.1启动个性化服务模式

正如前文分析,企业需要时刻了解客户现在的需求,并进行个性化服务。在现代营销竞争中,个性化服务是营销的重点和难点。掌握了以客户为起点和核心的服务营销,也就掌握了营销的诀窍。而个性化服务首先需要过硬的客户信息平台系统的支持,不断完善和更新基于网络的客户信息挖掘技术。其次,企业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个性化服务的投入,使个性化服务得以更加顺利的实施。最后,了解每个客户的特殊需求并记录它们。

5.2在客户档案方面强化

在企业指定服务营销方案时,最重要的就是获得一手的、及时的、有效的客户资料信息,加强客户管理,因此,如何获得准确有效的客户信息成为个性化服务营销的另一个工作重点。要管理好客户信息,必须做到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加强投入并设立专门的部门处理和收集客户个性化信息,拓展客户渠道,只有这样才可能针对每个客户建立客户档案,做好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客户服务;第二,在制定客户档案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死板,灵活有序并保证后续根据客户信息进行客户服务的方案能够真实存在,不能做一些华而不实的客户资料,那样在进行客户服务的过程中会发现这些客户档案全部是无用的,从而降低了企业运营效率,而且也没有做到为企业服务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持,不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和发展空间;第三,客户资料的保密和绝对不对外应当作为企业建立客户档案的信条。在现代企业竞争中,信誉和形象即企业的一切,保障客户资料完整不泄露、对客户诚实有信是企业长久稳定运营的不二法宝。

5.3加强服务人员的训练

据分析,在企业服务营销过程中,企业服务的人员素质是企业提升服务营销质量的根本保证。要提升企业服务相关人员的素质,首先,要通过发放文件、主张相关会议和加强服务实践等方式加强企业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并通过激励、惩罚等方式加深企业服务人员的客户针对意识,不应刻板死板或忽视客户需求而没有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其次,必须加强企业服务人员的相关培训,如:在每日工作人员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放学习资料,提供资料和机会让服务的人员参加培训,或者开定时或不定时的会议,加强服务人员培养;最后,可以通过加大对本企业服务人员培养的投入,从而吸引更多精通服务理论、有丰富服务经验的人员加入企业服务队伍,建立现代服务体系。6结论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服务营销作为企业的突破口和竞争点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和使用。因此企业在日后经营的过程中加强企业的服务营销意识、建立专门的客户个性化服务档案和提高服务人员队伍的素质都十分有必要。企业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可能在现代企业竞争中获得优势,扩大企业信誉,提高企业形象并扩展企业利益。

作者:苏清斌 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兰文巧.服务营销组合对民办高校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2.

[2]田志龙,戴鑫,戴黎,樊帅.服务营销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J].管理学报,2005(02).

[3]李志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服务营销创新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企业营销服务篇10

2营销策略对商业服务业企业的重要作用

当今我们处在市场经济的时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市场,在份额有限的激烈的市场争夺中,在市场形势多变和复杂的今天,正确的市场营销对商业服务业企业尤为重要,企业采取什么样的营销战略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成功与否。营销策略是在准确的分析市场和正确的判断市场趋势的前提下,企业所采取的一种经营方式,是我国商业服务业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确立地位和获胜的法宝。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当商业服务业企业发展的大好机遇来临之际,正确的营销策略能够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牢牢把握机会。其次是正确的营销策略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做到企业的人才、设备和资金等各种有限资源能够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后就是能够保证企业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企业在正确的营销策略的指导下,能够源源不断的开发出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同时不断拓宽企业的市场领域和销售渠道,使企业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3现代先进商业服务业企业的营销特征

通过对欧、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商业服务业企业的调查研究,我们能够看到这些成功企业存在的普遍的和具有共通性的营销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这些企业在发展中都依托于本国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完善的法律保护环境,令这些企业没有后顾之忧,能够放手发展。二是商务服务业与工业制造业等行业同步发展,并逐渐形成产业集群。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和生产制造业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紧密同时互相促进,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服务业的快速成长。三是企业具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下运作经营,企业拥有布局合理的销售网络;快捷及时的讯息采集和整理的办公效率;标准、规范的生产流程、丰富的融资渠道以及国际化的市场等等。四是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的储备和支撑,企业在引进人才和培养企业内部人员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十分成熟和完备,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培训制度使企业拥有充足的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的各个层次方面的专业人才。五是积极进军海外市场,在当今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单单只在本土市场发展是不行的,当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之后,向全世界这个产品需求量更大、更为广阔的市场扩张,是现代商业服务业企业继续成长的必然结果。

4商业服务业企业的营销策略

我国商业服务业企业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顺利发展,就必须在正确的营销策略的指引和保障下,才能最终成功地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目标和可持续发展。以下几个方面是我国商业服务业企业应当采用的最基本的营销策略。

4.1提供特色产品服务

虽然商业服务业中的产品同传统工业制造业所提供的产品相比有所不同,但无论企业从事的是商业服务业中的哪一个行业领域,它最终都是为了向终端消费者提供能够满足他们需要的产品服务,因此我国的商业服务业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首先就必须能够生产出具有相当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品质的产品,这样才能深深的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使他们产生购买和使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意愿。企业应当紧紧围绕消费者不断发展变化的内心真实需求来设计和推出自己的新产品,将生产特色产品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内容,为自己的产品最终成为品牌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银行、电信等服务企业,必须通过为客户提供特色的服务产品,更加高效、快捷的为消费者提供周到的服务,才能真正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赢得竞争市场。

4.2合理的制定产品价格

价格是市场竞争中能否获胜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商业服务业企业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准确并合理的定价,既不能通过盲目的采取损害企业经济利益的价格战方式来遏制竞争对手,也不能制定远超出其产品真实价值的价格令消费者承受不起而失去市场。我国的商业服务业企业应当对自身的产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在对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准确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出能够令企业和消费者实现双赢的产品价格。

4.3拓宽销售渠道

商业服务业企业只有不断丰富和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才能使更多的消费者最大限度地购买自身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现在市场条件下的销售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区域广泛布置终端销售网点的零售渠道;也有发展逐级经销商的渠道;更有高科技时代下的网络销售渠道。不同行业领域的商业服务业企业,一定要充分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和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目标,选择多种销售渠道相结合的方式来不断扩大企业的产品销售量,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4.4做好产品和品牌的宣传推广工作

广告和促销是现代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营销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今天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很多都是来自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的宣传报道,我们往往在多种媒体上能够看到发达国家成功服务业企业铺天盖地的各种广告和促销活动,它们正是采取这样的营销模式令全世界众多的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认可度和忠诚度,并最终占领本行业市场和获取极大的市场份额。过去我国的商业服务业企业对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意识不强,总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落后的传统观念,导致在市场营销上始终落后于国外企业。今后这些企业一定要对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重视起来,通过全方位、立体的广告和促销等形式来不断刺激和吸引消费者,扩大自己的产品消费市场。

4.5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积极培养和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专业能力

企业营销服务篇11

当前,经济生活中的服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功能服务,产品的核心利益主要来自形成的成份,无形的服务只是满足顾客的非主要需求;另一种是服务产品,产品为顾客创造和提供的核心利益主要来自无形的服务。可见,服务产品营销的本质是研究如何促进作为产品的服务的交换;顾客服务营销的本质则是研究如何利用服务作为一种营销工具促进有形产品的交换。但是,无论是服务产品营销,还是顾客服务营销,服务营销的核心理念都是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通过取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相互有利的交换,最终实现营销绩效的改进和商业企业的长期成长。

一、服务营销战略的构成要素

1960年,E·杰瑞姆·麦卡锡教授在《基础营销学》一书中,为世界商业理论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他综合了营销的各部分,指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 Promotion ),这就是营销的4P。营销4P的概念浓缩了传统营销理论的精华。然而,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备忘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的推动下,服务营销理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延伸和扩展。

20世纪80年代,中外服务营销学者在有形产品营销组合模式的基础上对服务营销的组合策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布姆斯和比纳特将服务营销组合理论进行了修改和扩充,在传统4P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个P:服务人员与顾客(People )、服务的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和服务过程(Process)。这样原来的4P加上新增加的3P就构成了服务市场营销的7Ps营销组合策略,即服务产品、服务渠道或网点、服务沟通与促销、服务人员与顾客、服务的有形展示、服务过程,简称7Ps。服务营销的7Ps营销组合策略既沿袭了有形产品4Ps营销组合策略的优点,其新增加的3Ps又充分体现了服务的特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使服务营销理论的发展进人了新的阶段。

二、商业企业实施服务营销战略的意义

(一)打造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从厂商主权转变为消费者主权,竞争优势成为商业企业制胜的关键。服务作为一种有效的市场竞争手段,既有利于增强公众信赖,又有利于超越竞争对手、形成竞争优势。商业企业通过制定综合性的服务开发计划,能够保障现有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水平、创新服务内容,进而达到改善服务、扩大服务宣传、形成竞争优势的目的,为商业企业的发展和成功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二)增强顾客信任

同网上购物相比较,服务作为一种有形产品的促销手段,能够有效解除用户的后顾之忧、增强用户的购买信心。一旦顾客对服务非常满意并形成信赖,将成为商业企业独有的优势,有效地促进互惠互利的交换,最终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顾客满意和顾客信任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可以说顾客满意是一种价值判断,顾客信任则是顾客满意的行为化。一般而言,顾客满意是顾客对企业和员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性综合评价,是顾客对企业、产品、服务和员工的认可。而顾客信任是指顾客对某一企业、某一品牌的产品或服务的认同和信赖,顾客信任是顾客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肯定、认同和信赖。顾客信任是和高利润密切相关的因素,存在着明显的正比例关系。顾客信任可分为认知信任、情感信任和行为信任三个层次。顾客信任能够带来重复购买,从而增加企业的收人。同时,老顾客保持的时间越长,购买量就越大,相对招揽顾客费用减少,大大降低企业成本。

(三)满足服务需求,推动社会进步

服务需求是一项随着社会进步不断扩大的需求,尽管产品趋于同质化,顾客对服务的需求却大有不同。商业企业在服务顾客的过程中,想要让顾客感受到更大的价值,同时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首先要按照市场标准分解顾客的需求,以确定顾客利益,确定顾客为获得商品、服务所付出的代价,提高顾客所拥有的价值,并将价值的内容通过服务概念的推广和对顾客的服务承诺表现出来,使顾客的服务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随着需求的满足,又将刺激顾客进行更广泛的消费。服务行业潜在的商业价值也与日俱增,服务需求的满足将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

(四)开辟效益来源,推动企业发展

服务作为一个产品或行业,具有营利性,能够为企业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商业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服务的这一点优势,在与顾客沟通过程中发挥服务的专长,打造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逐步加大服务收人在整个销售中的比例,推动整体效益上升,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商业企业实施服务营销战略的路径选择

(一)开展绿色服务

商业企业可以通过在绿色领域的努力,在顾客心目中树立绿色形象。塑造绿色形象的途径很多,如争取获得绿色标志、积极参与各种环保活动、大力支持环保事业的发展、编印绿色宣传材料等。同时还要注重加强绿色管理,即将环保意识融人到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国外把它概括为“5R管理”:(1)研究(re-search)。即把环保纳人企业的决策要素之中,重视研究本企业的环境对策;(2)减销(reduce )。即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搞好“生废”的治理;(3)再开发(rediscover)。即变普通商品为绿色商品;(4)循环(recycle )。即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5)保护(reserve)。即积极参与社区的环境整洁活动,加强对员工的环保教育等。

(二)控制服务质量

当前社会,个性消费成为主流,商业企业需改变过去“产品是服务载体”为“服务是产品载体”的观念,商家竞争的焦点转移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项目的“数量”上,关注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附加利益,这样才能唤起顾客的需要,成功地将产品转化为商品。要想控制和提高服务质量,一方面,要真正了解顾客的需要。只有真正了解顾客的需要并对顾客的期望做出正确的估计,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当然,要真正了解顾客的需要并做出正确估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市场营销人员事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另一方面,在正确估计顾客服务期望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质量规范,并提供始终如一的服务。由于服务本身具有无形性特征,很难对其做出像有形产品一样的标准质量规范。制定服务规范应本着切实可行的原则,尽量将其具体化,便于服务人员操作。服务人员与顾客直接接触,其服务过程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管理者应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调查资料表明,当管理者很好地关心、支持和信任基层服务人员时,他们会把这种关心和尊重传递给顾客。

(三)注重互动营销

互动营销,是指服务人员有意识地增强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提高顾客所感知的服务质量。在服务过程中,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不仅考虑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还考虑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以及顾客与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服务人员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提供了优良的技术服务,顾客就会感到满意。一般而言,服务项目越普通、服务技能的差异越小,对服务质量的评估越侧重于服务态度与服务关系。而服务的专业性、技术性越强,服务的内容和程序越复杂,对服务技能的评价就越困难,因而也越是需要运用互动营销来增进顾客对服务质量的理解度与满足感。

企业营销服务篇12

    1.现代服务业的界定

    “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其后越来越为公众所熟知。但是,关于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界定尚无权威的认知。

    本文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进步而出现的,第三产业中的新兴服务类产业。这一界定的依据是

    (1)国家统计局在1985年《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将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个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氰第三个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生活福利事业等;第四个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这一分类基本涵盖了现代服务业的大部分产业。而且,国家最权威的统计机关至今仍以三次产业来衡量国家的经济运营状况,未将现代服务业单列。

    (2)根据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法,“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以及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表述,“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从两个有一定时间延续性的中央文件来看,我国最高决策机关将“现代服务业”的层级等同于“传统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组成之一。

    (3)“现代”,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从社会与经济进步的角度来看,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没有必要每出现一个新的行业或产业类型,就根据当时的热烈程度,将其地位人为地提高。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内涵或外延有不断调整的要求。

    2.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构成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优先发展运输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服务业规范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等商务服务业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围绕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邮政、电信、广播影视等服务事业,以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为重点,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城乡区域服务业结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优化服务消费结构,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世贸组织的服务业分类标准界定了现代服务业的九大分类,即:商业服务,电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

    通过对国内外现代服务业构成表述的分析,可得到现代服务

业的产业基本构成(见下图)。

    注:上图中粗斜字体为世贸组织界定的现代服务业范畴,其未列入“物流”、“电子商务”等我国界定的产业部门。

    总体来看,现代服务业所涉及的产业部门满足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形成了新的服务领域和业态。

    二、现代服务业企业的主要工作

    现代服务业的涉及面新而广,对技能的要求高,因此需要企业更加细致、创新地开展工作。

    1.面向生产的服务业,要突出对现代制造业的服务与促进    我国长期以来对制造业的重视与发展,一方面使得制造业已经具有相当的基础,成为“世界工场”;另一方面也使制造业到达了发展的“天花板”,需要新的推动力,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因此,现代服务业(企业)需要推动制造企业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人尽其才,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目前,中央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定位就是为先进的制造业服务。特别是运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是为现代制造业服务的核心产业。

    2.面向民生的服务业,要为不断发展变化的消费需求提供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不仅满足于基本的温饱,他们的需求必然会向更高、更广、更新的层面迈进。因此,需要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更加令消费者满意的、创新性的产品,以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例如,老年服务产业、社区服务业等等。

    同时,为民生服务的产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运营体系。因此,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责任,更多的是对其进行优化,促进其产生新的增长点。例如,现代商贸业、医疗卫生业等等。

    总之,现代服务业的工作应更多地具有创新化、科技化与人文化的特色。

    三、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营销战略思路

    1.现代服务业的经营特点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以下经营特点

    (1)间接增值

    现代服务业创造价值的途径一般为间接的方式,通常有三种:    一是通过企业内部业务的外包,利用专业化的外力支持,降低本企业成本,以达到降本增值的目的。如,现代物流服务。

  二是通过更加智力化、科技化的活动,提升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效益,以达到增收的目的。如理财服务。

    三是通过各类服务活动,提升本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特别是品牌的价值,带动企业有形产品的销售,以达到创收的目的。如会展服务。

    (2)专业支持

    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专业化与科技化,所以企业经营的行为更多地需要专业的支撑,并为其他产业或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包括对专业人才及其掌握技能的需求。

    (3)运营灵活

    现代服务业所解决的,一般不是企业中的常见问题,而是一些特殊的需求,如营销策划、投资决策等等。因此,对服务个性化的需求尤为重要。只有不拘一格,出奇,才能制胜。

    2.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营销战略思路

    由于现代服务业的经营特殊性,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特殊的营销战略,为企业行为指明正确的方向。其主要思路耘

    (1)技能支撑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的寿命期趋于缩短,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营销的核心,技术的支持成为现代服务业“现代”化的主要衡量指标。掌握先进技术的服务企业常常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满意的产品。

    技术,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但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驾驭。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其实质是人与人、智力与智力的竞氧是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管理能力与技巧的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企业还必须充分重视掌握先进技术的人的能力的运用与发挥。

    另外,现代服务业企业对人才的应用观应该更加具有人本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观念。由对“人”越来越重视,以及知识更新节奏的加快,不管对个人,还是企业,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资源共享

    现代社会发展的另一重要的动力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对信息进行充分、必要地把握,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地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另外,在各类人才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成为制约当今社会进步的主要瓶颈时,对资源的重视与利用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保证。

    “服务”,这一产品的特殊性之一就是所拥有资源的重复利用的特性,这也为服务资源的共享与充分使用提供了基础。服务资源的反复使用,不仅不会造成资源的损失,反而会提升资源自身的价值,以及资源拥有者的价值。

    (3)品牌营销

    在新经济时代,大部分销售手段很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识别,更谈不到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在此情形下,企业间竞争必然集中到形象的竞争上。特别是服务属于“无形”产品,为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感官的正面形象,并能够以此吸引反复消费,必然要拥有显性的形象,以展现自身的特色。

    服务业品牌形象的建立,可以使消费者形成对企业及其产品初步的印象,进而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甚而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这也是对现代服务业企业工作的一种促进。

企业营销服务篇13

1.现代服务业的界定

“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其后越来越为公众所熟知。但是,关于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界定尚无权威的认知。

本文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进步而出现的,第三产业中的新兴服务类产业。这一界定的依据是

(1)国家统计局在1985年《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将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个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氰第三个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生活福利事业等;第四个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这一分类基本涵盖了现代服务业的大部分产业。而且,国家最权威的统计机关至今仍以三次产业来衡量国家的经济运营状况,未将现代服务业单列。

(2)根据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法,“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以及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表述,“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从两个有一定时间延续性的中央文件来看,我国最高决策机关将“现代服务业”的层级等同于“传统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组成之一。

(3)“现代”,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从社会与经济进步的角度来看,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没有必要每出现一个新的行业或产业类型,就根据当时的热烈程度,将其地位人为地提高。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内涵或外延有不断调整的要求。

2.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构成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优先发展运输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服务业规范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等商务服务业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围绕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邮政、电信、广播影视等服务事业,以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为重点,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城乡区域服务业结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优化服务消费结构,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世贸组织的服务业分类标准界定了现代服务业的九大分类,即:商业服务,电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

通过对国内外现代服务业构成表述的分析,可得到现代服务

业的产业基本构成(见下图)。

注:上图中粗斜字体为世贸组织界定的现代服务业范畴,其未列入“物流”、“电子商务”等我国界定的产业部门。

总体来看,现代服务业所涉及的产业部门满足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形成了新的服务领域和业态。

二、现代服务业企业的主要工作

现代服务业的涉及面新而广,对技能的要求高,因此需要企业更加细致、创新地开展工作。

1.面向生产的服务业,要突出对现代制造业的服务与促进我国长期以来对制造业的重视与发展,一方面使得制造业已经具有相当的基础,成为“世界工场”;另一方面也使制造业到达了发展的“天花板”,需要新的推动力,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因此,现代服务业(企业)需要推动制造企业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人尽其才,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目前,中央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定位就是为先进的制造业服务。特别是运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是为现代制造业服务的核心产业。

2.面向民生的服务业,要为不断发展变化的消费需求提供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不仅满足于基本的温饱,他们的需求必然会向更高、更广、更新的层面迈进。因此,需要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更加令消费者满意的、创新性的产品,以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例如,老年服务产业、社区服务业等等。

同时,为民生服务的产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运营体系。因此,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责任,更多的是对其进行优化,促进其产生新的增长点。例如,现代商贸业、医疗卫生业等等。

总之,现代服务业的工作应更多地具有创新化、科技化与人文化的特色。

三、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营销战略思路

1.现代服务业的经营特点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以下经营特点

(1)间接增值

现代服务业创造价值的途径一般为间接的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通过企业内部业务的外包,利用专业化的外力支持,降低本企业成本,以达到降本增值的目的。如,现代物流服务。

二是通过更加智力化、科技化的活动,提升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效益,以达到增收的目的。如理财服务。

三是通过各类服务活动,提升本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特别是品牌的价值,带动企业有形产品的销售,以达到创收的目的。如会展服务。

(2)专业支持

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专业化与科技化,所以企业经营的行为更多地需要专业的支撑,并为其他产业或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包括对专业人才及其掌握技能的需求。

(3)运营灵活

现代服务业所解决的,一般不是企业中的常见问题,而是一些特殊的需求,如营销策划、投资决策等等。因此,对服务个性化的需求尤为重要。只有不拘一格,出奇,才能制胜。

2.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营销战略思路

由于现代服务业的经营特殊性,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特殊的营销战略,为企业行为指明正确的方向。其主要思路耘

(1)技能支撑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的寿命期趋于缩短,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营销的核心,技术的支持成为现代服务业“现代”化的主要衡量指标。掌握先进技术的服务企业常常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满意的产品。

技术,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但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驾驭。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其实质是人与人、智力与智力的竞氧是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管理能力与技巧的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企业还必须充分重视掌握先进技术的人的能力的运用与发挥。

另外,现代服务业企业对人才的应用观应该更加具有人本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观念。由对“人”越来越重视,以及知识更新节奏的加快,不管对个人,还是企业,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资源共享

现代社会发展的另一重要的动力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对信息进行充分、必要地把握,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地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另外,在各类人才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成为制约当今社会进步的主要瓶颈时,对资源的重视与利用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保证。

“服务”,这一产品的特殊性之一就是所拥有资源的重复利用的特性,这也为服务资源的共享与充分使用提供了基础。服务资源的反复使用,不仅不会造成资源的损失,反而会提升资源自身的价值,以及资源拥有者的价值。

(3)品牌营销

在新经济时代,大部分销售手段很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识别,更谈不到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在此情形下,企业间竞争必然集中到形象的竞争上。特别是服务属于“无形”产品,为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感官的正面形象,并能够以此吸引反复消费,必然要拥有显性的形象,以展现自身的特色。

服务业品牌形象的建立,可以使消费者形成对企业及其产品初步的印象,进而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甚而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这也是对现代服务业企业工作的一种促进。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