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的作用实用13篇

审美教育的作用
审美教育的作用篇1

2.审美对生活态度的影响

对生活是否持有审美的态度,则于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有着攸关的作用。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活动,在当今高效率的学习和工作的社会环境下,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压力明显增大,如何缓解成为时下很多学者的关注,对于工科学生的理工学科学习带来的压力也很明显突出,学生失眠、精神萎靡以及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等现象就是这种压力下的表现。正确引导学生对生活持有审美的态度,而不是科学严谨的对于错的态度应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办法。而运用科学的、审美的生活态度去面对生活,不仅可以改善学生学习带来的压力,还可以缓解生活中的不同压力。

3.审美对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影响

审美的过程便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促使你全面的多角度到考虑和看待问题,而不是传统的站在一个角度去思考。审美的过程是一个逻辑和感性相结合的过程。审美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在严谨的科学里往往需要审美的感性来促发灵感,促使创造性的思维产生。所以人才的培养要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学习和生活与审美相结合,这样会更有利于创新。

二、职业学校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2.审美情趣的培养

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摹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三、小结

审美教育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虽然貌似和职业教育不相关联,但这是一种从长计议,长远的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个人的人格完善都是一种双关的作用。所以,审美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发挥好审美教育的作用是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探究的话题。

作者:赵荣忠 单位:鲁中高级技工学校

审美教育的作用篇2

1.高校体育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目前来看,在我国众多高等学府中,体育教师对于审美教育没有强烈的意识。由于体育教育在高校并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学科,导致体育教师对于审美教育模式不重视。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往往更重视学生的运动竞技能力训练,对于其他的训练模式基本放弃,教育出来的学生与我国所要培养的学生目标不同。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体育教师不仅仅需要对于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培训,还需要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训。

2.高校体育教师素质不高

高校体育教师的文化水平以及知识技能不足,很多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运动竞技中,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培养。这一因素也就导致高校对于审美教育的推进十分缓慢。

3.高校体育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体育教学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有一部分高校却仍旧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来进行。很多教师依旧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导致很多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体育运动技能而忽略了审美教育。

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逐渐渗透审美教育的对策

1.将体育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非常重要。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肢体动作和语言相互结合,让学生更有兴趣。通过肢体动作可以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和享受,也可以更加直接地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动作的美感。

审美教育的作用篇3

首先,它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封建社会晚期,美术虽然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却一直作为士大夫阶段—知识分子在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之一。但是,期间,审美教育没人敢提,爱美追求几乎成了资产阶级的专利。那时,中学生美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学生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倒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学美术教育事业也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得到了重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审美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识,中学美术课得到了全面恢复,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中学其他课程所难以替代的。

第二,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扑克、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品的毒害而走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扑克和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觉抵制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总之,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艺术的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审美教育的作用篇4

美育可以促进人的道德的形成,达到美与善的结合,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通过美的教育与美的影响,可以使个体的道德习惯和信念理想构成个体的心理动力,继而转化道德行为,让审美与道德浑然一体。如:通过对自然美的鉴赏,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姿,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就会油然而生,进而激励自己为使祖国变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通过对社会美的鉴赏,感受体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从这些美的典型身上,看到真善美必将战胜假丑恶,激励自己更加自觉地抵制不良风气、弘扬正义。这是以美辅德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二)以美益智。

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感知和想象能力,达到美与真的结合,促进其智力的发展。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求知欲,把学生带到丰富多彩的知识海洋和艺术宝库中去,促进其掌握知识,把理性内化与自我感知结合起来,把群体的合力结构转化为个体的自由直观,开启和疏通由认识真理走向创造发明的思维通道。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运用“美学的、直观的”方法研究相对论;麦克斯韦运用对称形式的美的欣赏观纠正了法拉第的电磁理论等。同时,通过美育,在形象生动的直现的感知下,不仅可以使学生注意力稳定,而且能更主动深入细致地观察和思考,增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推动他们去进行科学研究。

(三)以美健体。

美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并运用对美的感受,促进体态、体能的协调发展,达到美与健的结合,从而促使学生体态健美的发展。一方面,体魄的健美是人的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体育训练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速度耐力和技巧,具有发达的肌肉和匀称健美的身体。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运动,人的内在活力和生命力在形体的敏捷与力度、灵活与协调中充分展示出来,显示出人体特有的朝气、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具有特殊的魅力,透出独有的审美体验。

(四)以美炼人。

劳动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对劳动的审美态度,培养把劳动作为体力与智力游戏来享受的情趣,从而使劳动变成人们的第一生活需要。马克思有句名言:“劳动创造了美。”[1]美产生于劳动。人们的美的观念和美的创造,最初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认识和改造世界,显示着人的本质力量,这本身就是美的表现。可以说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人类美丽的外表形象,也不会产生诸如梵?高的《加歇医生的肖像》、《向日葵》,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等世界名画,更不会有我们今天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通过劳动,提高了人们对劳动的认识,也就提高了对审美的认识。而从深层意义上讲,劳动锻炼了人的体魄,美化了人的外表形象,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美化了人的心灵世界。

二、促进人的和谐

和谐之人是一个多种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统一体,主要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其中,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身心素质是保障,审美素质是关键。因此,审美教育实现与否,关系到和谐之人的培养。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观念的树立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其整体素质,从而造就一代全面发展的和谐之人。具体来说,审美教育所构成的审美素质对人的其他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道德素质。

美育对陶冶人的情感,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有着特殊的功效,表现为以美储善。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这是由美育的情感性特征决定的,人的任何道德行为,都受内心指令的控制,一切道德规范,只有当它成为人们自己的内在信仰和要求之后,才能自觉地在实践中付诸行动。

(二)文化素质。

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作为社会有用之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美育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增长见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表现为以美启真。一方面,它可以激发人们追求真理、掌握知识的情感,开发人们的智能。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美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人一旦具备了高度的审美能力,对美就会有着不懈地追求,因而引发出种种想像、联想、幻想和创造的欲望。

(三)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简称,身体素质强调健康的体魄,心理素质注重健康的心灵,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美育可以促进这一内在一致性的提升,达到以美促体,以美养心。在美育活动中,人们会因欣赏美、感受美而心情舒畅、心旷神怡,这种心意状态会使人血脉顺畅、经络通达,从而有助于身体康健,体质增强,人们的性格、气质等也会得到塑造,达到身心和谐的美的境界。如:欣赏自然美,大自然胸怀的博大宽广,会强烈地感染于人的内心,使人更加热爱生命,同时让人感到世俗名利的渺小,从而使人摆脱烦恼,心灵净化,趋于高尚。同时,在美育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形体美观念,也将使人们对自身的体能有所认识和感悟,这将有助于体能的开发和形体美的创造,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形体矫健,散发出青春的活力。

三、促进社会的和谐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其核心和实质在于“和”,“和”则为美,其直接表征是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而要实现和谐统一最关键的因素是要通过审美教育,特别是要以审美的人生态度,也就是以和谐发展的态度、亲和的态度去对待自身、他人、自然与社会,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一)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

美育能使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从而建立起一种审美化的身心关系。人类在长期的发展中较少地关心自身,极少地关心自身的心理与人格的发展,因而导致精神危机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疾患。“如果人类再不更多地关爱自身,特别是关爱自身心理与人格的健康,人类的焦虑症、忧郁症的蔓延将远远超过癌症与艾滋病的危害。”因而人类必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使自身、特别是心理与人格得到和谐协调的发展。而心理与人格和谐协调发展的核心是提升人的内在情感力,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五种品格的塑造:一是善 良,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二是进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三是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四是谦虚,虚怀若谷,言行谨慎;五是淡泊,要淡泊名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眼前与长远,现实与理想的协调统一,不断超越自身的发展状态,这也是实现幸福而完善的人生的必要前提。

(二)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

美育可以使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从而建立起一种平等友爱的伙伴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但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是在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如果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关爱、宽容和诚信,社会充满冷漠、冲突,甚至仇恨和暴力,那么即便是繁华的都市,也会显得“花无香,鸟无情”,人就如同置身于感情的沙漠之中。因而人类必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多一份沟通少一些误解,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从而抛弃人与人是兽性关系的自然主义理解和他人是地狱的灰暗的存在主义理解,建立起人与人是平等友爱的伙伴关系的人道主义理解。这种人道主义理解就是一种审美(同情)的精神,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真正平等、和谐、友爱的关系。

(三)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

美育能使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从而建立起一种审美化的天人关系。众所周知,人类只有一个自然,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并没有把握人与自然应有的关系,而是处于一种对立状态,由恐惧、征服到掠夺、破坏。只是到了新世纪初,人类才逐渐认识并体会到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和谐发展关系。而这一认识的最大体现就在于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因为自然是孕育人类之母,人类生存发展之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人类与其祖先、子孙后代共有的家园。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由对立走向和谐,由敌对走向审美,从而实现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除此之外,还要学会欣赏绮丽美妙的自然美。美育就是这样以它的特殊“教材”――自然作为审美对象,诱导人自然而然地获得优雅的审美态度,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审美教育的作用篇5

一、舞蹈的美学特征

1)舞蹈的第一个美学特征:舞蹈的形态美形态美是舞蹈带给我们最直观和最令人欣赏的美学特征之一。形态美主要表现在舞蹈的架势、姿势和造型这几个方面,在这几个方面,舞蹈动作或静或动,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而根据配合音乐的节奏和声音大小而变化的舞蹈节奏,变化的舞蹈动作能够给观看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一种直击心灵的形态美。所以在基础的舞蹈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动作和姿态中的形态美教学。2)舞蹈的第二个美学特征:舞蹈的力量美舞蹈中的力量是通过舞蹈动作来体现的,舞蹈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是柔性的。在我们观看的舞蹈表演中,有许多的舞蹈动作是要用非常大的力量才能够完成,在完成这些动作的瞬间,所表现出的舞者的动作中的力量美和舞者心灵的力量,带给观众的美的享受。另外,舞蹈还讲究身形协调,动作统一,并且动作要有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舞蹈的力量之美。3)舞蹈的第三个美学特征:舞蹈的神韵美舞蹈自身所含的神韵美是我们对舞蹈精神的深层次上的理解,舞蹈的神韵美更是基于舞蹈的形态美和力量美之上的深度美学形式。将舞蹈的神韵美充分表现出来对舞者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同样的,对观众来说,欣赏和理解舞蹈的神韵美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舞蹈的神韵美是整个舞蹈的精华,是想要通过舞蹈所表达出来的内在涵义。

二、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因为舞蹈自身所具有的美学特征,只有积极开展审美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正确的舞蹈技法,更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1、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强调审美观学习的重要性老师在课堂中应提出正确的审美观概念,从建立审美观开始,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认知,就是哪些动作是美的,哪些动作是不美的。通过正确的审美观对学生的舞蹈教学活动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的区分美与丑,使得学生能够理解舞蹈审美观的真正含义。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日常锻炼和生活中纠正自己的不足,同时潜移默化,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2、养成学生正确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实施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能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所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将审美教育融入进去,将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能力放在首位,通过实地演示、观看名家的舞蹈视频等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了解审美与鉴赏能力的重要性,并借机锻炼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3、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要相结合舞蹈本身就是一项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的运动,虽然舞蹈中的审美教育很重要,但是不能只在乎审美教育而忽视舞蹈本身的特点。只有做到将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相结合,才能共同发展,这也是培养审美教育的有效手段。

三、舞蹈与审美教育的之间的关系

1、舞蹈教学是开展审美教育的基础和服务对象舞蹈教学时审美教育的开始于基础,最终为审美教育提供了发展的环境,而开展审美教育最终的服务对象还是舞蹈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理解为舞蹈教学为审美教育提供了基础,而审美教育为舞蹈家偶尔发展服务的。

2、高质量的审美教育必然促进舞蹈教学的艺术发展在高质量的舞蹈教学中肯定不会缺乏高质量的审美教育。只有高质量的、正确的审美观,才能保证舞者和观众真正了解舞蹈中想要表达出来的内涵,从而达到更好的欣赏层面。

3、舞蹈教学和审美教育是相互促进的舞蹈教学的审美教育两者之间不仅相互依存,更是相互发展的。实际上两者的目标相同,舞蹈教学写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最终到达跳过教学质量的目标;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舞蹈的艺术性,从这一点上来看,两者殊途同归。

四、审美教学对舞蹈教学的促进作用

1、审美教学促进了舞蹈教学美学的发展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当舞者接受过审美教育,建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在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加入更多的美学元素。从实际意义上来说,这促进了整个舞蹈领域的发展。它不仅能够让舞蹈教学的效率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有足够的素质进行创新,促进舞蹈的进一步发展。

2、审美教育的开展促进了舞蹈教学审美观的建立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审美教育的开展,为舞蹈教学提供了美学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和建立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够领会到舞蹈所传递的思想,并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审美教育对舞蹈教学审美观的促进作用。

3、审美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舞蹈教学的整体发展有人欣赏舞蹈,才会有人发展舞蹈。舞蹈教学为审美教学提供了土壤,而审美教学为舞蹈教学提供了发展与指导。如果审美教学不能落实到实处,学生做不到深入理解舞蹈的内涵,而观众就更不能发现和领会舞蹈的深度美,长此以往,就会没有人欣赏舞蹈,舞蹈教学也会走向衰落。因此,审美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舞蹈教学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的促进作用分析》杨爱胜《艺术科技》2012年10月24日

审美教育的作用篇6

当前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方面,要求感受语言之美,逐步获得对文学作品的正确的欣赏和熏陶;在写作方面,要求感情真挚,努力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些内容本身就要求我们在审美化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1 课堂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审美意识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1.1 在阅读训练中感受美:审美感受力是阅读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主观条件。审美感受贯穿于阅读过程始终。要感受美必须善于发现美,即表现为能够迅速地凭借自己的视听感官,特别敏锐地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特征,并尽可能有自己的发现。如在《使至塞上》中由于作者有较强的审美感受力,对沙漠及其周围景物的感知能直接融入到意境中描绘出沙漠孤烟、广阔壮美的景象。用“直”、“圆”“长”写出沙漠线条美;用“大”、“孤”描绘出空旷壮美的气势;又让读者想象黄、白、橘色等色彩搭配美,总体又有图画美而形成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给人产生强烈的审美效果。

1.2 在文本理解中探索美: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将理性因素溶入直觉之中进行形象思维,即教师对课文中的美作出相应的理性判断,让学生也融和着理性的判断尽情阅读,边感受边辨别,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感受、理解形象美的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的不仅是封建时代人民的痛苦生活,还曲折地反映了东晋末年动荡不安的是社会现实。它美学价值在于将个人的命运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把个人的愿望和时代悲剧相结合。引导学生这样理解诗的内容,就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在心灵受到震动的同时,正确理解诗人虚构“世外桃源”的意义所在。

2 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审美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句,字里行间渗透着情与美,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语文教材有的语言艺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营造课堂情感氛围,特别在注重师生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中获得情与美的熏陶。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情感,形成正确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对作品的内涵由感性理解加速升华为理性认识,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生价值观。如在教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引导学生从诗句中再现无法入眠的被排斥的郁闷、月夜赏景的愉悦、悠闲自得的高雅情趣等复杂感情,再调动生活经验,用审美情感去体验诗人的心情。从而对诗人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才有强烈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并由衷地产生敬仰之情。

3 营造审美氛围,强化学生审美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语文课程内容的情景、意境逼真再现于学生面前,同时配以教师、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营造出似真似幻的审美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意识,激发起审美情感,形成一定的审美鉴赏力。

在朱自清的《春》教学中,运用投影仪和视频朗读作为教学媒体营造三个层次的情景,使学生的审美体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弱到强逐渐提升,从而达到对作品的审美体验。运用投影仪展示五幅图画,然后配以乐曲,让学生读中感受美的画面,营造审美氛围。学生不仅会欣赏到春天的美,还会体悟到作者的语言魅力,萌发出对春天喜爱与赞美。

4 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审美鉴赏力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与评价的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不是被动的感受和理解,而是需要由教师引导学生用全身心去反复寻味的一种发现,一种带有创造性质的审美活动。教师能恰当地给予传达和引导,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

在鉴赏课文时,课文的形式美和意象美对学生是一种美的刺激,能引起审美,获得精神愉悦。特别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脉络。如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中,作者感情按开学典礼前、中、后三个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看爸爸的花零落想到爸爸的身体,懂得责任重大,忽然间长大了,这就是作者感情的基本脉络。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一脉络,才能由表层进到深层的审美鉴赏。

在欣赏“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令时还要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诗中所选取的意向和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才能体会游子的思乡之情。从而理解这首小令表达的情感。

总之,学生学会了观察、联想、想象,就会把握住自然美、语言美、艺术美的奥秘,由感受与探索美,鉴赏与评价美,进而萌生出美的创造力。我们在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同时,应结合美育自身特质,通过语文教学有意识渗透美育,用美感化人,用美塑造人,让生命之花在美的雨露滋润下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审美教育的作用篇7

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对于高校的老师来说也是一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多数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授课的过程中,过度的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是一场音乐教学的革命,在这种浪潮下,教师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也会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转变教学思维与教学方式,使其朝着现代化教育的方向前进。

三、音乐审美教育能够丰富高校音乐教学的内容

音乐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课程,与传统的文化理论课程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现阶段,我国的高校音乐大多倾向于讲解西方音乐,往往忽略了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以及古代乐曲的讲解。部分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只是欣赏单纯的音乐作品,但对于音乐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作品的内涵却鲜有介绍。通过加强高校的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教师在发现审美教学的弊端之后,会采取多种措施来丰富教学的内容,从音乐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内涵的角度进行审美教育,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四、音乐审美教育推动了教学观念的更新

现阶段,高校的音乐教育由于长时间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将教学重点放在完成教学内容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注重于单纯的灌输理论知识,往往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其次,部分教师还存在轻音乐基础、重专业知识的表现,这些比较传统的教学观念都造成学生审美素质的缺失。部分高校学生表示,现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向学生罗列音乐作品,对于音乐内涵的讲解与体会少之又少。高校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是通过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向学生灌输审美知识,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的去理解一个音乐作品,教师由于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也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这都会推动高校审美教育的发展。

审美教育的作用篇8

一、审美教育是优化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

首先,这是由审美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教育学认为,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美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美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总之,审美教育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着人们去行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美育不仅能让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去追求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增强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实现美的追求。

其次,这也是由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加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后天“习得”决定,优化非智力因素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中国古代有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而且决定着他是以积极的方式还是以消极的方式,是以坚忍不拔的方式还是以畏却退缩的方式,是以勤劳的方式还是以懒惰的方式去干,这就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而要使学生想学,积极主动地学习,以顽强的意志攀登科学的高峰,就必须从美入手,从情入手,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他,以真情实感去打动他。诚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二、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如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无不于教育之中行其美育之作用。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这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不仅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基础。

三、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现实作用

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因素极为广泛:讲述红军长征时一首《七律·长征》的吟诵:讲述文艺复兴时一幅《蒙娜丽莎》的赏鉴:讲述巴黎公社时一曲《国际歌》的播放:讲述鸦片战争时一部《林则徐》的放映……这些众多的审美因素,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一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愿望、动机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美的感受。”可见崇高的、美的形象对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培养的重要。历史教材中,从“匈奴未灭,何以家还”的霍去病,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无有责”的报国赤诚,到谭嗣同“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尤其是“五四”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千万革命者,历尽困苦、艰辛和磨难,为中国人民留下的惊天动地的不朽诗篇,……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品质、智慧和思想,对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人民之利益”而学习的高尚学习动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一种心理过程。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完善个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仅对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达到人生目标有帮助,而且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也很有意义。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历史教材中,具备坚强意志的美的形象比比皆是: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出生入死六次东渡的鉴真:从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到司马迁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却矢志不渝,最终写成《史记》……,他们闪光的心灵、不朽的人生,不仅使学生受到强烈的美的陶冶,而且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畏困难去争取成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诚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青年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同道德高尚的言行的追求结合在一起。”

4.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态度的体验。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推动一个人走上成才之路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高尚的情感的培养,决不仅是简单的语言的教育。

假如在言语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够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感人者莫先乎情”,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美能感人,美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可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情感;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美的规律,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感;历史上风云人物、民族英雄的惊天伟绩,可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情感。

总之,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切实加强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为培养他们的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对于中学生思想观念的升华,情感、意志的磨练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使其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 卓佳.中学历史教学与美育[J].历史教学问题,2001(1).

[2] 马世君.中学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Aesthetics Education in History Teaching and Its Functions

审美教育的作用篇9

一、构建美的数学教学意境、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

“雄伟壮阔的金字塔、可爱的芭比娃娃、正正方方的教室、双手双脚的人体”数学的美来源于生活,情景的美也是数学的美。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通过布置教室,达到一种实体的情境美,同时,在多媒体和图形图像的直观影响下,将学生带进一个美妙的数学世界,让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体验和认知相结合,来自生活的联系,增强与数学的联系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的效果。

维纳认为:“数学实质上是艺术的一种。”徐利治认为:“数学在其内容结构上和方法上也都具有其自身的某种美。”

从古至今很多著名的数学家都对此有过论述,他们认为美的基础就是数学,数学也充满了美的因素,闪现着美的光辉。二千年多前,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圆和球体的对称给与了极大的赞美,称宇宙是数的和谐体系。在教育中,美育其实是一种联系情感领域和生活领域的一个桥梁,以丰富人的情感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而是数学美育本质上是为了让学生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数学的美。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固有情感。

二、向学生展示数学的内在外在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人们的膝盖骨是大腿与小腿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肘关节是手臂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身高的黄金分割点;当气温为23摄氏度时,人感到最舒服,此时23:37(体温)约为0.618。房屋建造设计的精巧、人体机能的神秘、美术音乐的高雅华丽,都交融于数学的和谐对称之中。庞加莱指出:“在解中,在证明中,给我们以美感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各部分的和谐,是它们的对称,是它们的巧妙、平衡”。

对称、旋转,在学生在初期对图形的认识中,无疑是最直观的视觉接触,通过感触对称、和谐之美,从数学的外在审美当中升华内在的情感体验。

每一个数学公式、定理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听故事往往比记公式来的有趣的多。像《曹冲称象》、《牛顿与苹果》,每一个数学典故都记录着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数学史和伟大的数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真理的精神。这个时候,教师也要学会将数学故事、数学历史深入浅出的代入课堂,抓住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热爱数学的教育,让学生喜欢上这些故事的时候慢慢爱上了数学。同时也从一些数学家身上学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对于智力的挖掘、思维的开拓有着不可估摸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数学教师经常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七巧板拼凑各种图形,用纸折出各种形状的作品;在数学解题中追求多方法、多思维,如下面的数学计算一样,在数字运用时抓住数学的特点,将繁杂的计算变为简单的口算,这不也是数学的美嘛!

例如:125×8.8=125×8×1.1=1000×1.1=1100

学习数学,无疑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对数学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是让学生在运用数学中创造数学美,体验数学的创造之美。

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美,重要的是多角度、多方法的把数学美体现出来,只有多鼓励学生去努力实践,积极探索,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不对称的图形变为熟悉的方块,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感受和熏陶数学的美。这样不仅会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活和有趣,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了积极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学习中体验美、享受美。

参考文献:

[1]纪志刚.让我们播种数学[J].数学教学.2002.

审美教育的作用篇10

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全方位的贯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要讲究先成人,后成才以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然后贯彻全面育人的方针,让学生的德、智、体、美能够完美的协调在一起。

(二)要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实践往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而理论是支撑实践的基础。在音乐的审美教育过程中,音乐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当不断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笔者曾经的音乐老师就有这样一个教学习惯,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其会将音乐器材拿出来,为学生亲自演奏,并且让每个学生大胆的上台实践练习乐器。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得到了充分的实践。这种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符合音乐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要加强情感与认知统一的原则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音乐与美育密不可分。而音乐也极易引起学生情感发生波动,在这种波动的情况下,如果适当的引导一些审美教育在其中,那么学生的教学印象将会十分的深刻。就能做到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相互结合的原则。在大多数中职学校中,都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音乐课是一门副科,把上音乐课的时间作为其他科目的作业课。从而使得音乐审美教育上课效率低下,这就是审美客体与主体没能相互的协调,因此必须为学生树立音乐审美学习的意识,提高其学习的兴趣。达到审美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统一。

二、音乐审美教育在中职学校教学优势

(一)音乐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在审美教育方面必然具备一些独特的优势

首先在音乐课程上,学生紧张的学习氛围可以得到缓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容易反思自己,审视自己。而音乐的美以及其所流露出的情感都能够让学生以一种自然的心态去体悟。在中职音乐的教学中,上课课时比较少同时上课方式也比较单一,这也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渴求,而审美教育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被学生所接受,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审美教育效果。其次学生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音乐来作为媒介,可以不断的陶冶自己的情操,让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

(二)音乐审美教育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不断审视和感知自己的一个过程。在中职学校通常有很多的文艺活动和相关的比赛,如:歌咏比赛,文化艺术节,元旦晚会,十佳歌手赛,手语大赛等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并在舞台上进行音乐表演,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又能够逐渐的加强对音乐的信心和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自身和集体的荣誉感。而审美是需要情感与内心相互结合的,如果教师总是灌输一些纯粹性的音乐知识,而不让学生用心去体悟、用实践去感知、用情感去审视内心,那么音乐审美教育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因此音乐教师应当作出适当的引导,学校也应该加大有关音乐方面的实践活动,积极举办相关比赛或文艺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音乐素材中那些美妙的感情,从而让学生的感情世界得到极大的丰富。通过举办集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对中职学生在自我管理或遵守纪律等方面的认知,同时也辅助了老师对学生的管理效率。

(三)音乐审美教育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想象空间更加丰富

在音乐的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有所不同,因此其学习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同样的一首曲子,每个学生的感悟也会是千差万别,而音乐的主体旋律是不会变化的,其能够让学生在把握基础旋律的情况下,开拓出更加广阔的思维。从而不断提高其审美能力,以及空间思维的想象能力。这对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中都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其二学生在进行音乐的鉴赏过程中,其脑海中必然能够勾勒出一幅幅与音乐背景相关的画面,从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极大的增强。让学生在其他文化课的学习中触类旁通,利用开拓的思维来审美

(四)音乐审美教育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

音乐强大的感染力是其他艺术手段所无法取代的,在音乐的强力感染下。很多学生能够很清晰的感受到自己情感的变化过程,从而达到与创作者之间的共鸣,在这种情感的波动下,学生很容易受到触动,也是音乐教师塑造学生人格的最佳时机。笔者曾经多次听过一些励志演讲,发现每个成功的演讲必然会伴随着一首较为理性的音乐。与其说是演讲人为学生进行了励志,笔者更加相信是音乐为学生励志。因为学生的情绪会随着音乐波动而出现变化,而这个时候,无论是对学生进行励志,还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都能够为学生带来极深的印象。

三、音乐审美教育在中职学校教学方法

(一)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因为感知力是学生进行审美的基础

在学生的情感世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其感知能力的增强必然能够提高其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而感知能力的增强需要学生用心去体悟而且还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将不同的感知相互融合,然后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笔者曾经的音乐教师为了培养我们的感知能力,通常在一堂音乐课堂上播放好几首曲子,然后让我们判断每一首曲子的感情基调。有时我们用心去感受,依然会判断错误,但是随着感知能力的不断增强,后来我们很少再会判断错误。这就是感知能力增强的结果。因此在音乐审美的教育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至关重要。

(二)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是对人的性格的一个塑造过程,因此当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后,其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审美。这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颗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当学生的想象能力得以提高后,其可以更加深层次的把握住音乐的审美角度,然后进行分析。而学生的想象力的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笔者曾经看到很多音乐教师要求学生将所听到的音乐用一幅画面给描绘出来。虽然每个同学描绘的画面有所不同,但是却各具特色。笔者认为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个极好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其鉴赏能力。

(三)要为学生树立审美意识

在一些传统的中职学校,其只重视文化课的培养,而忽略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致使审美教育成为了该学校的副课,甚至没有课,这样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中,很难做到全面的成长,严重时,甚至适得其反,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厌学等情况。这些都是没能将审美教育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的结果。所以音乐老师在进行授课之前,一定要为学生树立较好的审美意识,要让学生明白审美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应当增强自己音乐课堂的丰富程度,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贝多芬”等音乐家的相关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迎合学生的兴趣来播放一些健康的流行音乐来进行鉴赏和点评,这样必然能够让音乐审美教育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音乐审美教育在中职学校的音乐课堂

(一)音乐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关键

因此打造丰富的音乐课堂至关重要。在音乐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精神美。每一曲音乐都有其精神以及灵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做出适当的引导,让其体悟创作者的精神寄托。例如在听《命运交响曲》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为学生讲述,创作者那种不屈不挠,与命运斗争的经历,这样学生带着目的性去鉴赏,其审美效果自然会大大提高,而且也能提高音乐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音乐还有较好的旋律感

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的不同旋律,让学生做出评价,培养其把握主旋律的方向感。在对学生的音乐旋律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就要挑选旋律不同的曲子,让学生去感受,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团结互助能力,还能打造音乐旋律课堂。

审美教育的作用篇11

        审美教育本应该摆在基础教育核心位置上的,美育的有关课程,诸如美术、音乐、手工等也一直设置着,但也只是作为一般的工艺课,并未从美育的角度去定位和开发。这也同样是应试教育和农村美术基础教育根本区别的主要体现之一。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知识教育上,因为这样可以培养有用的人才。我们却忽略了一点,没有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方面去考虑。这里我想谈一下美育:

        一、美育在农村美术基础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在一些学校,“智育第一”、“一俊遮百丑”的倾向依然存在。在那里德育和体育总未完全到位,但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了,而美育却很少进入教育者的视野,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美育的有关课程,诸如美术、音乐、手工等也一直设置着,但也只是作为一般的工艺课,着眼于培养学生技艺和劳动技能,并未从美术的角度去定位和开发,致使农村美术基础教育受到了不该有的影响。 

原因在于,我国一直实行着应试教育。艺术在沟通和形成各学科之间各种联系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助于学生认识整体、部分及相互关系;把握知识的核心,并系统化、全面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所以农村美术基础教育中也包括技能教育。

        二、美术教育应该摆在农村美术基础教育的核心位置上。其实关于这个话题,前面已经有所提及。我国的美术教育是伴随着近代教育出现的,当初是为产业革命输送大批合格劳动者才被列入教育科目的。而我们现在面临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未来,注意知识结构的综合化,而不只局限于某一学科的单一知识。

        三、如何将美术教育运用到农村美术基础教育的核心中去。有一种观点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是关于音乐、图画、手工劳作等技巧的培养。这种看法有明显的以偏概全之嫌,似乎音乐课就是为了培养歌唱人才,手工课就是为了培养劳动技能,把美育局限于培养具体技能技巧范围内,而没有从塑造新型文化品格这一更高层次上来认识美育的意义。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理解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在文章末尾总结一下,美育需要得到重视和它应该有的地位。在过去五十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曲折过程,现在它迫切需要改变。 

审美教育的作用篇12

一、民间舞蹈的教学的特征

舞蹈艺术课程以其寓教于乐的特点,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对学生的美育教育起着积极的催化和促进作用,在提高学生认知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功效。民间舞蹈对高校舞蹈艺术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范畴、民族习俗、艺术鉴赏能力、艺术评价能力以及对事物特有的艺术审美能力均有一定提高。《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②中关于民间舞蹈的概念也是这样论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由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传承,而且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它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既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背景,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注入新的成分。同时,它也会因失去社会功能或群众审美心理的变异、以及受到社会性强力禁止而消失,成为历史的民间舞蹈。”民间舞蹈课程需要从启发学生认识民族美、感受民间舞蹈文化美、创造美,从艺术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哲学的角度拓展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加深大学生的美育教育。舞蹈本来就是一种以动作为传递信息手段的艺术形式,是表达情感、表达某种潜意识最具说服力的艺术,对于民间舞蹈课堂教学内容上根据大学生的年龄、心理感受、文化修养、情趣爱好的改变,使之对事物的判断力,理解分析力,思维创造力,对音乐的领悟力等因素的不同,根据老师传授的各个民族文化与自己了解理解的民族文化知识表现出更多自己的理解、思考与个人性格情感,并富于舞蹈课堂中学习的舞蹈组合赋予更多的感彩及艺术观赏价值。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在民间舞蹈教与学的方法模式上,不仅仅追求着各个不同民族民间舞组合的学习及应用,不光要继续舞蹈教学中典型的“口传身教”的教学模式,更需要全面的、有深度的讲解所授民族的文化精神、民族发展脉络、民族、地域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授民间舞的审美规律与标准,丰富自己对各个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修养。在民间舞蹈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安排教学进度,并能面对不同年龄层的学生,制定出与年龄相符的教学计划。这样能让学生认识到该民间舞的审美特点,并让学生能更快的、更清晰、更正确的掌握所学的内容和更彻底的认识所学动作。

二、民间舞蹈学习对大学生审美修养的形成的重要性

中国当今的大学生是社会经济、文明、道德形成的主流,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是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而民间舞蹈艺术的学习对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③中,关于中国民间舞蹈(Chinesefolkdance)有这样的概括: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是各民族历史发展与艺术创造的成果。它体现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地民族风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性;同时,这些民族又在政治、经济上相互密切交往,文化上相互吸收、融合,互为影响,逐渐形成既有共同特征又有民族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舞蹈,并日益发展提高。中国艺术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对于美育的教育力度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世界上有些国家相比,我们对艺术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的认识,还处于低层次上。民族文化的艺术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关系到未来中国人的智能结构。在资华筠的《科学理念与舞蹈美育》④提出:探究、倡导“舞蹈美育的理论与实践”,是以背负着新世纪使命感的专业舞人之自觉,以舞蹈行为实现自我优化;使其为健康人的身心、提升人的意志品格、激发人的创造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发挥能动作用。以舞蹈教育为手段而促进全民素质提升的实现前提在于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升。强调美育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民间舞蹈教学是通过中华各民族舞蹈美的欣赏与实践,培养和提高人们对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与艺术创造的成果。民间舞蹈由不同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民俗习惯、审美意识等原因形成的色彩斑斓的各种民间舞蹈艺术。使其具备欣赏中国民族风俗中的美,陶冶人们的性情,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造就中国现代世界全面发展的新人。

作者:周黔玲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表演系

审美教育的作用篇13

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做到仪表美素质教育的作用。

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在优裕的环境中,父母的娇惯下成长起来的,普遍存在一个“懒惰”的心理,不愿动手、动脑,甚至有的学生经不住现代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热衷于穿奇异服装,留怪异发型等,面对本来活泼可爱、应茁壮成长的青少年学生们,应通过素质教育使他们对美有正确的认识与追求。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呢?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仪表美入手。让学生从认识美、鉴赏美的角度自己谈谈什么是仪表美,说出自己作为学生应怎样打扮才能达到美的效果。进而引导学生仪表是因人、因事和需要而异。比如:各行各业具有自身待业特征的制服,有的庄重大方,有的威风凛凛,有的潇洒飘逸,有的自然朴实。我们也可以根据身边的实际,循循善诱,结合学生们学的《落花生》、《皇帝的新装》等课文的内容,道出人生美的真谛。如养路工身穿黄红色的工作服在路上修路是为了安全,让过往的行人能看到他们,能想到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才换来脚下又平又光的道路。又如环卫工人带黄色帽子,穿着黄色马甲,没日没夜地清扫着大街的垃圾污物,虽然干的是又脏又累的活,但正是因为他们不怕脏不怕累,才给人们创造出干净、清洁美丽的生活环境,使人们生活在美好舒适的环境之中。别看他们的穿着并不耀眼夺目,但那衣着、那形象却在人们的心中闪烁着一种美的光辉。引导学生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家庭情况,结合自己的学生身分,穿着、打扮、发型、服饰要干净整洁,落落大方。要求学生自己去创造美,自己的衣服自己洗,破了要自己补,要靠自己的劳动改变自己的生活,不能依赖家长,依赖社会,能在生活自理的基础上,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又培养了学生自理能力,使学生在接受审美教育的同时,受到素质教育。像《打石工》、《盲女》、《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作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方面有重要的人生教育意义。

二、陶冶学生的情感,促进健全的审美心理,在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中实施遵纪守法,自律自重方面的素质教育。

举世闻名的古希腊雕刻杰作《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雕像的两臂已断失,但那雕刻地极其完美的形体仍使人感到它是完美无瑕的,女神的丰腴饱满的身体与端正、大方,具有古希腊妇女的典型容貌,使整个雕塑体现了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这幅作品充分表明了古希腊作家的审美观念。另有《大卫》、《蒙娜丽莎》、《自由领导着人前进》、凡高的《自画像》等不朽的美术名作,都具有强烈的情感陶冶功能,通过鉴赏名作,使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要素得到了充分而协调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健全的审美心理。

在培养学生心灵美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尊、自重、自爱的高尚情趣,培养学生在群体生活中相互尊重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我设计美的环境,创造美的氛围,追求和达到美的理想境界的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学生在感受、体验、理解美的过程中,也必然受到真的启迪。善的感染,相应的“知”“意”心理内容也得到了协调发展。心理结构也日趋完善。像《仇娃参军》《开国大典》《艰苦岁月》《刘胡兰就义》《血衣》等现代艺术作品以英雄模范事迹教育学生树立热爱祖国,见义勇为,拾金不昧,乐于奉献的道德风尚,让学生知道哪些是社会弘扬的真、善、美,哪些是社会唾弃的假、恶、丑,在自己的心灵上筑起一道自觉抵御各种不良风气和黄毒侵蚀的防线,培养学生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良好品格和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良好心态素质。同时在行为上表里如一、尽善尽美,让学生积极参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比如“每个学生每周一件好人好事”、“雷锋精神在我校”、“向抗洪英雄学习”、“我为灾区献爱心”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陶冶心灵提高素质,有利于德育的开展。

三、促进想象力的发展,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平衡协调地共同发展,让学生更聪明,更富有创造力。

想象力对于人类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未来“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比较,应试教育过分重视语言,数理化等“主课”的死记硬背,而忽视甚至排斥艺术、体育、生理、社会、劳动教育等“副课”的学习,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现代科技,推崇的是创造科技,现代的竞争是创造力的竞争。若没有充分的想象力。何来创造力?同样一幅作品,不同的学生根据作品的线条、色彩、形体会产生不同的想象力,能在心里唤起用言词不能表达的不同的微妙感情。美术的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直接感受作品的线条、形体、色彩之美,而且能够通过有限的画面,形体的想象,进一步领悟到丰富的艺术内涵,大大增强想象力,直觉感悟和形象思维能力。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