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教案实用13篇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教案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教案篇1

一、原因分析

当今孩子的心理问题多,心理承受能力差,有其时代原因。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教育,推崇的是“严师出高徒”,“黄荆条子出好人”,官宦子弟,先生一样要打屁股、打手心,平民子弟,更视科举是改变命运的途径,便有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当年上山下乡和集体化时,父母疲于为温饱而劳作,老师批评,父母责骂,同伴武斗,象家常便饭,惹了祸很少盼到父母为自己撑腰,总是自己细心检查自己的过失,而今,他们却成了社会建设的中坚。毋庸置疑:社会和环境给每个人都刻上了时代的烙印!随着社会进步,经济水平提高,教育条件改善,独生子女增多,加上各种教育理念和人权问题的冲击。致使今天的教育在实践中出现新的问题。教育部门多次下令减负,却未见成效,为何?谁也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人们重视教育和前途,总是倾其所有,让孩子读升学率最高的学校,片面关注学业,却忽视了孩子的品德行为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中,提倡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自尊自信心的培养,却忽略了惩戒也是必要的教育手段之一。混淆了体罚与惩戒的界限,发展与放纵的界限,伤害与教育的界限,我们的教育手段软弱无力。在教与学的矛盾中,因为学生相对教师是弱者,人们往往站在学生一边,但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群体和学生背后的广大家长和社会,谁又是弱者?教师被打、赔钱、受辱的事例时有发生,2008年网上数据显示:教师被打八十多万人次,教师“教”的权力得不到保护,所以,“杨不管”之流不足为奇。教师的怕,家长的宠,生活环境的优,升学压力的重,理想的缺,导致当今许多学生自私,奢侈,娇贵,空虚,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心里承受能力

不管社会进步发展到何种程度,物质条件何等优越,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人总要独立于社会,总要独立面对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压力,打击和困难。生命只有一次,能经受住打击,战胜困难而崛起,这才是能力,这才是我们的培养方向。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应先做到几个方面:

1.正确认识。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将来的发展,不能掉以轻心,要从当下做起,把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成绩好,更需身体和心理健康做后盾。但也不应谈虎色变,心理问题不等同于心理疾病,轻易给孩子下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结论是鲁莽和愚蠢的,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伴随孩子一生。

2.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和谐环境。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培养,离不开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案例:1.今年一高中生上了二本线,不想复读的他在家长的逼迫下于建国六十年国庆前夕投水自杀。自杀前他给一些同学发过信息,结果没引起重视酿成悲剧。2.2009年“六一”,一小学老师按学校指标,在班上评优。结果宣布后,一家长在家当着孩子给老师打来电话威胁说:“我孩子双科都考九十几分,你为何不评三好学生给她?孩子不吃饭了,心理受影响了!”老师据实相告,家长依旧固执己见。第二天孩子到校后与教师形同陌路,经过开导和鼓励,孩子才重新绽放笑颜。)这些鲜活的案例,深刻揭示了离开了家庭和社会,学校教育是有限而脆弱的。整体和谐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3.将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心理问题有一定隐蔽性,不容易发现,等到表现突出时,问题往往已经相当严重。它又有一定复杂性,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不尽相同。培养应从小学抓起,小学和中学是最重要的时期,绝不能忽视。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也不是单独的学科教学行为,需要各科教师共同努力。

4.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伟大的工程。心理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承受能力培养的复杂,而它对每个孩子成长和对社会的贡献又决定了这项工程的伟大。具体表现在:法无定法。教师没有固定的教材,学校没有固定的科目,单凭现有的健康教育远远不够,一切都要靠教师因时,因事,因人,因地,因势而定,可变性极强。教师不妨从几方面入手:

首先,让学生知道,困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任何人都不可能过一生一帆风顺,都不可能不劳而获,人类的进步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而最终取得成功。正视困难,学会调整,当困难实在不能战胜时,退而求其次也不失为一种策略。红军长征,不一样也迎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吗?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确定人生目标,明确人生意义,建立必要的自信,珍爱生命,理解生活的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创设条件,鼓励学生融入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锻炼,增强意志品质,锤炼心理承受力;贴近社会真实生活,懂得不易和珍惜;正确对待成绩与成功,升学与生存等问题,减轻心理压力。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教案篇2

一、逆商的内涵

逆商fAdversityIntelligence Ouotient,简称AQ)是指面对逆境承受压力的能力,或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亦可理解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从逆商理论我们得知,开展大学生“逆商”教育,其目的并不是帮助学生解决一时的困境,而是要促使他们高逆商的形成。让他们自己掌握勇于面对逆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问题的心态和方法。

二、“逆商培养”在大学生成长中的意义

“逆商培养”在大学生的成长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促使大学生在逆境中成长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一)“逆商培养”是大学生适应生存环境和全面成长的需要;(二)“逆商培养”能促使大学生勇于正视逆境,提升挫折承受力。

三、以失恋现象为例分析大学生逆商的缺失

大学生恋爱是大学校园中的普遍现象,但因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而被动型失恋,即不被人爱对当事人的影响更为严重,学业荒废、殉情自杀、精神分裂、杀人犯罪的事件屡见不鲜。之所以会发生这类事情,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他们的恋爱心理不健康,挫折承受能力不强,缺乏从逆境中走出来的能力。

如:小C和小D在大四考研复习时恋爱,并双双考上了哈市一所重点院校的研究生。在两人相处过程中,小C发觉两人性格不合,彼此思想和情感常出现分歧,经常吵架。再加上小C的父母知道了她和小D的恋情,觉得两人家庭背景有很大差异,今后毕业走向不同,不同意他们交往。因此,小C提出了分手。但小D不同意分手,屡次找小C希望复合,遭到小C的拒绝。小D觉得万念俱灰,心生恨意,在最后一次去小C的宿舍与她谈判遭到拒绝后,用匕首割断了小C的喉咙,并向其刺了多刀。杀死小C后,小D又把刀刺向了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因及时被人发现,保住了性命,但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案例中因失恋导致杀人犯罪的关键在于恋爱观和恋爱心理出现了问题。对于爱情缺乏正确的认识,挫折承受能力不强。缺乏对抑郁的排解能力,不懂得消极的面对挫折会带来伤害。从该案例可以看出,逆商的缺失才是致命的匕首。此时生命的存续和爱情的美满在于逆商的运用,逆商应该成为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的平衡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失恋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家庭、社会和个体心理因素的双重影响。但一般来讲,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为尽管家庭和社会舆论所产生的挫折会对大学生的恋爱产生影响,但是,挫折可以导致不同的行为反应,既可以是理,也可能是非理性的。如果个体心理消极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个体遭遇挫折时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就不能正确地对待失恋的事实,会使人失望、痛苦、沮丧,甚至是意志消沉,而一味地陷入仇恨的深渊,就会产生宣泄错误失恋观支配下的极端情绪,从而导致人生悲剧的发生。

四、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中“逆商培养”的路径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今后的个人发展、生活态度、恋爱观念都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因此,对大学生逆商培养的路径思考,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逆商理论基础

充分发挥高校“两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适应形势变化,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其优势将大学生逆境教育、婚恋观教育内容纳入常规教学之中,增加“逆境教育”“婚姻道德法律”教学环节,引用正面案例和反面教材,对比剖析大学生失恋的症状和行为,逐步渗透逆商理念,让学生认清因错误失恋观而导致的极端行为的严重后果。避开当代大学生的这种思想误区,提升逆商思维。

(二)开展以提升心理素质为内容的户外拓展活动

户外拓展训练能很好的发泄内心的压抑情绪,尤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更加有益。因此,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及应对措施,以提高学生对环境突变的应变能力、逆境的适应能力、抑郁心理的调控能力,提升学生的抗挫能力,锻炼学生的韧性人格。

(三)设计逆境情境,引入情景教育

在情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将如何面对困难、摆脱困难、超越困难设置成能撞击学生心灵的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在“情境”的欣赏与评判中,达到更高的共鸣和更广泛的认同,从而提升面对逆境的应对能力。

(四)创建逆境心理咨询站,发挥心理咨询实效

总之,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有理想有抱负,但缺乏人生经验,抗挫折能力与调控能力较差。面对困境与重压。容易沉陷在消极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所以,“逆商培养”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它不仅使他们能够在挫折和逆境中健康成长,还能化逆为顺、创造新的机会,获得成功。

基金项目:东北林业大学教育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DGY2009-025)。

参考文献: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教案篇3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1]其目标就是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张家口学院作为“服务地方文化经济”的本科院校,肩负着培养传承地方音乐文化人才的重任。因此,探索高校与企业(张家口演艺集团)联合培养演艺人才新模式,是当下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具体体现。

(一)“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办学宗旨

张家口学院从2004年开始招收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办学理念。2005年开始与张家口演艺集团联合培养音乐表演人才,对张家口市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音乐人才的培养显得十分的紧迫。而作为地方高校的张家口学院,为张家口市培养优秀的高级音乐表演人才,是高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前期共同培养音乐表演人才的基础上,从2013年开始,根据张家口市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张家口学院与张家口演艺集团联合培养当地紧缺的非物质演艺人才——音乐表演(口梆子、二人台方向)人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培养方案的制定切合实际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和依据,它的科学与规范,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调查我们取得了第一手较为详实的数据,为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基础。同时,人才培养方案还吸收了张家口演艺、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多次修改,形成了“音乐表演专业(口梆子、二人台表演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始终贯穿了“理——实一体化”的教育理念。所谓“理——实一体化”的核心含义,就是在理论“够用”的前提下,注重音乐艺术的实践,使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人才培养方案还充分考虑到地方非物质音乐文化传承人才的标准和规格,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人才的需要。因此,始终贯穿“理——实一体化”教育理念的“音乐表演专业(口梆子、二人台表演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要培养具备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继承优秀传统口梆子、二人台剧目,能够独立塑造戏曲艺术舞台形象,能够适应口梆子、二人台表演、编排及教学,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音乐人才。2.教学模式的改革灵活多样根据《张家口学院与张家口演艺集团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协议书》的有关规定,以张家口学院以及双方联合成立的“张家口市口梆子艺术传承基地”为平台进行项目培养。学生每学期须有两周的时间在张家口学院接受相关课程的教学或培训,其他项目或课程需在“张家口市口梆子艺术传承基地”由双方共同完成,并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1)课程教学音乐表演(二人台、口梆子方向)专业的课程教学采用模块化教学形式,即:理论模块:主要是解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音乐理论(包括戏曲理论)、文化等领域的知识;技能模块:主要解决舞台艺术表演所需要的综合技能,如歌唱表演、舞蹈训练、戏曲基本功等;实践模块:主要是指校内外实训实践。(2)艺术实践本专业艺术实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指校内的艺术实践,如课堂艺术实践、课外的基本功训练、专业技能竞赛、音乐会等;二是指校外的艺术实践活动,如参加社会组织或公益性的艺术实践活动等;三是指寒暑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3)实习(或见习)实习、见习贯穿于各个学期,其主要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角色的转换,着重培养他们的岗位认知能力和舞台实践能力。在具体实践当中,往往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例如,在2014年“张北草原音乐节”为期半个月的演出任务中,学院就是把平时教学时间调整到同暑假。通过这项活动,不但使学生的演艺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而且还磨砺了他们的意志。3.注重实践的评价体系的建设音乐表演(二人台、口梆子方向)专业学生的专业课评价采取“以演代考”的评价方式。每个学生入学都要建立自己的专业档案,他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要记录在案,以鼓励学生不断积极进取,为成为“一专多能”的业务能手而努力拼搏。传统教育对音乐专业学生的评价多数采用“单独表演的形式”,这样的考试除了展示学生的表演技能之外,往往与演出环境、现场观众、个人心理等因素脱节,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表演水平。因此,采用“以演代考”的评价模式,使得考试的方式变得十分的灵活,可以通过音乐会、节庆演出、公益演出等载体,对学生的专业成绩进行有效的评价。

(三)“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贯彻始终

党的十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这个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当前,确实有一些文艺工作者道德缺失,在其眼里只有“钱”,而那些维系社会和谐发展的诸如“社会责任”、“诚信”、“风骨”等内容被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使得广大民众缺少文艺精品、缺少精神食粮。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铜臭气。”[2]因此,在音乐表演(二人台、口梆子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把“立德树人”课程分解到6个学期完成,目的就是使学生牢记使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使“德艺双馨”成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教案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57-03

保险模拟实训室是面向金融保险及其相关专业,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保险模拟实训室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建设思路,是服务于高职院校、保险机构的教育与培训基地,是与保险企业一致的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

依据市场需求,除了理论教学之外,实训教学是保险专业教学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实训教学平台深度分析保险业务流,以业务岗位需求为基础搭建教学平台,采用从单一业务流实训到单一岗位实训到项目实训到综合拓展实训递进式构建实训教学平台。从仿真业务环境建设到与实训软件相结合,从布局创新、专业优势展现两方面进行设计和突破,让学生进行保险业务实训,使其能全面了解保险的经营管理及业务拓展。因此在整体建设上,以模块化进行设计,分为展业、承保、理赔模拟实训模块,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一、保险展业模拟教学平台设计――岗位模拟

保险展业模拟教学平台提供互动式教学,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依据,实现无纸化教学需求,由呼叫中心以及互联网保险平台两大模块组成。同时设立保险客户接待和业务洽谈区。该平台培养保险营销人才,以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较熟练的金融营销流程系统化操作和常用商务谈判的能力为目标,使其具备独立完成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客户营销的能力,具备深层次挖掘客户价值、客户管理能力。

(一)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设置以岗位匹配课程为准则,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保险营销课程是整个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许多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之前没有对企业岗位群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过度使用理论课程体系,忽视了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实践之间的差异性,无法使职业教育特色与课程设置、区域经济特点相结合,对教材内容取舍不当而使整个课程内容庞杂,专业培养范围模糊,缺少职业教育特色,学校的教学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学生无法充分通过实践活动以及实训活动锻炼其职业能力。

保险营销专业课程设置要在符合院校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依据行业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确定培养岗位能力的主要相关课程,形成专业能力的知识框架;加强课程间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同时注重精选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最新成果,把体现保险营销研究和应用的前沿知识反映到教学中。

(二)教学环境设计

保险展业模拟实训将仿真业务环境模拟与教学相结合,分小组设计,提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平台。真实场景化的教学,能让学生体验到保险职场氛围与企业文化。同时,采用隔间的座位划分形式,利于呼叫业务的开展以及学生呼叫技能的培养。借助计算机互联网媒介实现保险全过程的网络化,引导学生注重客户体验,培养对新技术的敏感度。

(三)教学软件配置

教学软件资源配置上,根据学院现阶段对保险实务方面学科的培养需求,配备当前业界正在使用的保险综合业务模拟系统,以满足对保险公司财险、寿险业务模拟等方面的实战和教学工作的需求,同时配置保险行业研究数据库,便于师生对保险行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四)实训项目设置

在实训软件配备的基础上,以案例形式对学生开展展业项目培训,在客户挖掘、客户需求分析、商务礼仪、客户管理、出具保险计划书、呼叫业务等方面选取不同的业务项进行综合项目实训,使其能更全面地了解与掌握展业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

二、保险承保模拟教学平台设计――流程模拟

保险承保是保险人对愿意购买保险的单位或个人(即投保人)所提出的投保申请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同意接受和如何接受决定的过程。其承保业务环节包括要约、承诺、核查、订费等签订保险合的过程可以说,进入承保环节,就进入了保险公司双方就保险条款进行实质性谈判的阶段。承保是保险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承保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保险人经营的财务稳定性和经营效益的高低。

在保险的承保环节中,核保人员具有重要地位。保险核保是保险公司降低逆选择和道德风险,严把风险入口的第一道关,也是公司控制业务风险的最后关口,保险核保需具备极强的专业性,一名合格的核保师或核赔人员除了要具有保险、法律、金融财务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求有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需具有保险核保师资格证书。目前,全面接受过核保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才不多,人才需求量相当大。

作为一名核保人必须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业务技能,要善于观察和总结,运用经验与学识从事保险核保工作。同时,还需考虑到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目前市场竞争环境,能将两者有机结合。业务政策要区别对待,突出重点。对于常规业务、续保业务,侧重规模的扩大,核保手续简明快捷;对于高风险的业务或特殊的投保标的,科学合理地通过控制保险金额、制定免赔额、限制承保条件等核保技能来分散风险,最终达到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业务规模的发展。作为一名称职的核保员,不但要掌握承保技能,熟悉公司经营方针,洞察市场变化,而且要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把握好“质”与“量”的尺度,最大可能地促进销售。

三、保险理赔模拟教学平台设计――案例应用

理赔是保险服务的重要环节,保险的优越性及保险给予被保人的经济补偿是通过理赔工作实现的。专业保险理赔相关人员能保障保险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双方的权益,对于保险公司的信誉建设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一)专业课程设置

此平台的课程设置,考虑到理赔人员对各岗位的知识均需要涉猎,以岗位定位进行课程设计,涵盖保险营销、保险理论知识与实务、风险管理、保险法律法规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教学环境设计

保险理赔模拟实训室构造实际场景的工作气氛,搭建有利于教学的实践环境。基于理实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教学需求,将理赔实训室做环形设计,提供便于师生互动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给学生进行角色演练,使其更好地理解、实践各种流程和技巧,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工作后快速进入角色。

(三)教学软件配置

理赔实训模块教学,除了情景模拟及案例教学外,也需结合相关教学软件,便于教师教学管理和考核等。教学软件在理赔业务流程处理等方面给予学生课堂内外全面规范性的实训练习,为教师提供教学平台,更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四)案例教学应用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能更好的进行课程的开展。案例教学通过真实的或模拟的具体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学生凭借案例素材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的认知能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理论,以当事人的身份去分析研究,寻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保险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繁杂性,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更容易地将保险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进而提高学生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提高其社会能力。

保险案例教学的实施,主要是在课堂内展开。将课件、仿真实训软件、实体教具车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走进情境,亲身体会犹如真实的事故场景,以通关形式让学生逐步掌握实操技能,达到学生熟能生巧的目的。

(五)实训项目设置

主要可分为查勘项目、定损项目和核赔项目。根据职业岗位、能力本位的要求构建基于工作流程的保险理赔实训体系,在实训教学中,学生完全以真实任务的承担者角色来完成学习和训练,使专业技能得到加强,增强学生从事保险理赔工作的信心和就业竞争力。

总之,保险模拟实训室是培养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校内实训基地。保险模拟实训室实训教学平台建设完全仿真保险公司的保险销售业务、保险承保业务、保险理赔业务等业务办理场景布置。通过实训提高学生展业、承保、理赔等业务技能。打造具有保险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培养、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朱迪.保险营销专业课程设置浅析.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10)

[2] 宋晓青.关于高校《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经济视角(中旬),2011(12)

[3] 常兴华.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汽车保险教学中的运用.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

[4] 左立艳,张东辉.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中国城市经济,2010(6)

[5] 陈立辉,邵力,邢世.案例教学法在汽车金融服务课程中的应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1)

[6] 陈立辉.案例教学法在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4)

[7] 王叙红.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2009(4)

[8] 李晓翠.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营销人才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

[9] 王晓轩.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践教学情景设计.北方经贸,2015(2)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教案篇5

1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

1.1 民族凝聚力、和谐统一的精神

所谓民族凝聚力是指由情感、理想愿望、价值观等各种观念形态相结合,蕴藏于民族成员的意识或观念之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民族聚合与相互团结的精神力量。[2]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追求长期和谐统一的心愿,成为凝聚社会的根本力量,呈现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来自中国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塑造中华各民族共同理想和追求发挥了重大作用。

1.2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是保障中华民族持续长久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我国文化长盛不衰的精神动力,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终身奋斗。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正是遵循这种精神而奋斗了一生,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度过了无数次的灾难与危机。

1.3 追求真理、知行合一的精神

追求真理、知行合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行知统一的优良传统,推动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理论,开辟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基本道路,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但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实践,为我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1.4 责任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

责任担当、勇于奉献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究极核心,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与希望的融合表现。孟子提出:“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之推而内之沟中。”充分体现了勇于担当的胸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鼓励历代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忧国忧民,为国家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教育的良好素材。

2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确定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人才培养课程中合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要的。

2.1 中国传统文化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过多次的论述,陈宝生部长也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体功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所要面对、思索与完成的基本命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就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这些对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高校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从我国来看,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校之所以能够在文化继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因为高校大多属于综合类大学,有多个学科和各领域的专家及设备作为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人才以及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还因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途径是知识的传授和文化的濡染。从这两个方面上说,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进程中,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好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

2.3 融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承载着人类历史上灿烂的文化,在每个炎黄子孙的骨子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将中华优秀传统的精华部分融入人才培养,即能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也有利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高校教师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也曾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复杂严峻,从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文化精华处引领大学生思想,有利于大学生面临纷繁不同的文化时,秉持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定力。

3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的融合途径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相融合,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对于大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要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高校从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出适合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宏观上控制传统文化的教育,制定传统文化课程的学分制度;另一方面设置传统文化类的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其他课程中,全面推进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将传统文化意识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效率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使自己重构健全人格,继而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3.2 拓展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创新传播载体

除了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外,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以借助新的媒体技术和平台进行推广和传播。一方面学校可以组建传统文化的社团组织,组织各类传统文化的活动项目;另一方面可以在学校内教学楼、食堂、购物中心等地方的宣传栏,还可以通过学校微博、微信群、QQ群、公众号等平台,向学生们传统文化的宣传海报和视频,通过学生喜欢接受的形式传达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这两方面的参与学习,学生可获得人才培养方案的集中实践学分。

3.3 注重文化课堂情感内化,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一直存在重知识轻情感的教育问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靠灌输和说教是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文化教育课堂应该以启发式、互动式、展示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情感内,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教案篇6

法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学科。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法学教育注重书本、课堂理论教学,疏忽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律教育存在二个问题:一是在校期间的基本知识学习阶段,局限于知识传授和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不够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较少顾及学生今后个人的发展与工作需求,造成学生“知晓”过于“能做”。专业划分过于狭窄和细化,学生强于具体的专业知识,弱于现实社会环境中有效运用和发挥专长的能力。二是法律教育缺乏司法研修这一重要的学习阶段。通常,四年大学毕业后的法学本科生既无需经过司法考试,也无需经过专门的训练,便可进入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从事相应工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四年的本科教育毕业后还不能够立即胜任担当法律事务。一些大学毕业生进入实际部门后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司法工作。

我国传统法律教育与国外现代法律教育形成较大反差。例如,在美国耶鲁、哈佛大学法学院,注重教给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知识,日后处理各种复杂法律问题所必备的法律原理、原则;法律职业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发现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能够“像法律职业者那样去思考问题”(Thinklikealawyer),这对学生今后一生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本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法学院普遍兴起“临床法学教育”(ClinicalProgram)课程建设,其出发点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指导法学院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应用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例如:哈佛大学法学院的Clinical教育指导手册上明确指出其教学目的:传授和培训学生有关法律实践的基本技能,增进学生对实践出真知这一学习方法的理解;通过提供学生当事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责任心;培养和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习惯,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通过自我学习达到更高的专业水平;促进和提高对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理解;帮助学生考虑和选择将来从事有意义的职业;强调参与公共服务的意义,这种公共服务是从事法律专业人士人生满足的一部分。实践证明,临床法学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的真正目的,引导学生更加重视培养适应未来生活、学习与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与素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培养和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即通过“做”达到学的目的,以“做”带学,(Learningbydoing),培养高素质的法律职业者和学术精英人才。

国外法学教育给我们的启迪是:法学教育必须摆脱传统的知识教育与智力教育的桎梏,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独立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培养和锻炼有利于其终身职业发展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在未来现实工作与生活环境中有效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终身探求的兴趣。为此,法学教育必须包括探求新知识、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敢于面对挑战、善于解决困难、应对日常生活、富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针对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开展临床法学教育可以极大地改变法学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以及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弊病,有利于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我院成立近十年的“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在从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卓有成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中心本身就是进行临床法学教育的基地。“中心”的指导教师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之外,注重对学生的“临床”教学指导,如接待当事人、调查事实、收集证据、参与谈判、调解、分析案情、撰写法律文书、诉讼、出庭等。总之,法律援助机构的设置相当于工科的实验室,学生在“亲手做”即为社会弱者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其所学知识得以灵活运用、实际能力得以提高,学会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实务性业务技能。实践证明,能力不是知识传授的自然产物,能力的内涵也不只是知识,而是集知识、技能、自信、自强和价值观于一体的综合体现。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对所学知识有效、适时的应用,又依赖于在复杂的条件下继续探索新知、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创造性价值的自信锻炼。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通过“平等对话”指导学生独立去“做”

“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自1992年成立以来,三百多名学生志愿者先后在中心义务提供法律服务。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法维护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和“民告官”等社会弱者的合法权益。接待咨询约三万人次,回复信件近三万件,电话咨询约三万次,诉讼案件达九百余起(其中绝大部分胜诉),还多次组织了街头义务法律宣传教育及咨询活动。“中心”设在高校法学院的事实,决定了“中心”不单纯是法律援助机构,也是法律教育实践的基地。“中心”的法律“临床”教学指导与法律援助紧密结合。

在该“中心”,教师对学生法律援助服务的指导,实行“平等对话式”的“临床”指导,使学生在与当事人接触、调查、取证的基础上,独立承办案件。为何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因为通常对话的话语是与权力(利)相连的,对话这一形式本身就存在着交往双方看法的限制。在传统教学法中,课堂上往往存在着一种内在的不平等,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似乎教师永远比学生高一筹,而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接受的角色似乎被先天地限定了。在这样的模式中,不存在平等对话的前提和氛围,出于一种相信权威以及权威被相信的需要,教师总是希望用自己的观点来影响学生,而学生则无可奈何地被置于接受的位置。

理想的“平等对话式”“临床”指导的基本原则是,必须让“讲授”者的位置空缺,没有人把自己放在那个位置上,不存在对教师权威的迷信。由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决定了他的评点是作为“听者”的发言,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讲授。应该说,这是一种没有讲授者的“游戏”,师生之间各自就听到的内容发言,双方都是接受者,相互影响对方,各自不享有任何特权,各自都不会让对方所吓倒,这种对话才具有“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对话双方才处于平等地位。在这种对话中,作为指导教师的本领不是讲授,而是全身心地倾听。这里甚至不存在共同的标准来衡量对话的正确与否,也不必追求对同一问题的共同见解。每一位“对话者”都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对他们的发言避免轻易作出“好”与“不好”的判断,因为“好”只是一种评价,而看法是可以讨论的,没有固定的标准可言。“平等对话式”“临床”指导是一种具有建设性的想象力,一种创造判断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例如,在“中心”解答咨询服务中,教师对学生的平等对话式指导确定师生之间并不是单向的决定性指导关系,而是一种双向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咨询服务分为三种:

1.信函回复。寄往“中心”的咨询信件首先由专人进行登记归类,由当天值班的志愿者个人负责填写“来信咨询登记表”,并予以承办。若信件过多,当天无法全部回复的,也务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及时给予办理。鉴于来信人文化程度上的差异性、反映的有关情况的复杂性以及相关法律问题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志愿者们为准确、及时地回复每一封来信投入了极大的耐心与热情。每当遇到疑难问题时,他们共同研究讨论,一丝不苟地查找有关法律资料,必要时还咨询有关方面的法律顾问,力求给来信求助者以正确的解答和最好的建议。

2.接待来访。对于亲自来“中心”寻求法律援助的来访者,“中心”志愿者在专设的接待室给予热情的接待。首先,由来访者本人填写“咨询解答登记表”,然后志愿者具体询问有关情况,并就相关的法律程序及实体问题给予解答。有时应来访者即有关案件的当事人的请求,志愿者还当场起诉书、答辩状等法律文书。

3.电话接谈。“中心”设有两部对外接谈的咨询热线电话。对于因行动不便或路途遥远无法亲自来访的求助者,电话咨询实为一种快捷、便利的咨询方式。对于那些已经通过来函或来访咨询获得初步援助的求助者,可以通过电话咨询与有关承办人员取得不间断的联系,直到问题获得最终解决。

无论是来函、来访或通过电话进行咨询,教师对学生的“临床”指导,不是对指导对象的观点进行判断,而是丰富和完善对话的内容和层次。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时常警惕自身对话话语中的权力(利)流露,防止一种知识对其他知识的垄断和霸权,避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压抑。他们认为,对话的意见表达是一种尚未融合的意识之间所进行的坦诚对话,通过未达成共识的多重声音之间进行不断对话,才有可能使旧的知识得以更新,新的知识得以构筑,平等对话的本身就是创造知识的过程。通过对话指导,使学生懂得了如何正确地去“做”。

二、分析典型案例教会学生正确地“做”

我们认为,“临床”教学指导的实质不在于“平等对话”意义层面上的交流,而是对话双方通过互动进行的知识重新建构。在这里,“临床”学习不是仅存在于单个人身上的客观实在,而是在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师生互动过程中的相互协商、讨论而达到共识,具有不断形成的特质。平等对话过程中,师生双方不是简单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希望对方理解自己;也不是一方试图理解另一方的观点,然后决定是否接受。双方不再是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而是在一起探讨回答解决问题的新角度。当然,双方仍旧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他们在一起共同构筑起来的是一种符合客观实际的答案。在答案形成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所进行的平等对话,使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活跃着不同的多种声音,不断的刺激彼此的兴趣和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将探讨推向深入。

转贴于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采取开放的态度。对于学生接待当事人所提出的意见或所承办案件的意见,教师不轻易否定,使学生充满自信地去“做”,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自信是人才能力的本质特征,是人才知识和素质的综合体现”。①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空间。同时,注意观察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指导学生正确地“做”。例如,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案件在“中心”是重中之重,教师对这类案件的承办十分重视。在多起未成年人求助诉学校、幼儿园等的民事赔偿案件中,教师从学生的意见中看出了问题,即对监护人、监护职责、监护责任的概念混淆不清,没有正确把握法律规定的内涵。对此,教师搜集了若干个典型案例和学生的意见,启发学生自己纠正,在“做”中学。

针对“意见”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给学生留下了课外的作业,让同学们围绕监护理论、监护的法律依据,思考学校对未成年人在学校或幼作园受到伤害的责任是监护责任,还是保护责任。学生们认真查找现行有关规定,教科书及相关资料,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协作;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准备各自的讨论意见。学生们通过讨论、沟通、交流、磋商等自主和交互式学习,在真正弄清了监护人、监护职责、监护责任的概念基础上,明白了监护责任是依附于监护人的,随监护人的转移而转移,监护人的监护职责不可能自然转移给学校或幼儿园。学校或幼儿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管理是基于法律的规定,不是监护人将部分或全部监护职责委托给了学校或幼儿园。随后,学生们对自己的意见作了修改,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学生的心灵,才会给予教学对象宽松的对话环境,使他们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经验和情感。这不是一种认知层面上的理解,也不是行为上的模仿,而是互动双方在情感上和精神上的共振。平等对话式教学过程中观点上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理解并不等于同意或服从对方,而在于学会容纳对方,与不同意见和平相处。因为平等对话的本质就是互动双方可以相互补充,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因此,出现冲突并不是坏事,冲突是前进的动力,而思想上的不协调往往是思想飞跃的前奏。平等对话式教学法的探索,为从事应用法学教育的教师进入更高层次的教育境界铺垫了道路。

三、利用疑难案例提高学生“做”的技巧

虽然平等对话式“临床”指导可能会“去掉讲授者的权威”,但是对话的完成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和规则。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双方具有尊重对方、维护多元的态度。双方通过平等对话建立起对对方的信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容忍与尊重不同意见的对话环境,容许“众声喧哗”,只有感到自己被尊重和被欣赏,互动双方(尤其是学生)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除了宽容的态度以外,平等对话还需要双方彼此相互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平等对话,理解构成互动双方的核心要素。既然是平等对话,就不是单方的独白,也不是双方各说各的,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达到理解。理解的目标是导向知识共享。

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接待当事人并案件的全部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居于指导地位。通过实案使学生知道如何与法官、检察官、对方当事人及其委托人打交道,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习惯。根据实案的特点,为有效地提供法律服务认真完成各项准备工作,例如:事实准备——详细、准确地把握案件事实,包括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审阅有关资料等;证据准备——证据搜集、认定,梳理案情,理出焦点;法律准备——判断案件的法律性质,预测其诉讼前途,向当事人说明案件的利弊。教师既注重事前指导,即学生每接受一个案件,都必须写出“案件计划”,送指导教师审阅后实施;也注重事后指导,即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向指导教师汇报,教师给予指导。实践证明,能力的培养不仅与学习的内容有关,而且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有关。能力教育是教师支持型教育,而不是教师主宰型教育。因此,“中心”指导教师在具体指导学生办案过程中,不是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道者,而是作为学生实践活动的支持者、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不是作为问题的设计者和解答者,而是作为与学生共同探讨新问题和答案的参与者,充分利用疑难案例指导学生“做”的技巧。“徐洁诉孙其福故意伤害案”的援助过程,就是最好的实例。被害人徐洁系某中学女教师,某日家访途中被肇事者孙某撞伤,并将其拖行达百余米,造成被害人重伤致残。“中心”接受被害人的委托此案。该案的焦点在于定性,即构成交通肇事罪,还是故意伤害罪。由于案件已历经二年多,很多证据已湮灭、肇事车辆已锈烂不堪,证人无法走访,重构证据体系异常困难。为了在证据方面有所突破,师生共同努力,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沿行车线路调查、现场勘查、模拟行车试刹车装置和检测车速、走访目击证人,广泛搜集证据线索、重构证据体系;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排除伪证,对“无刹车”还是“不刹车”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论证,使案件取得了突破。经再审程序,对被告人的行为定性由交通肇事罪改为故意伤害罪;二年有期徒刑改为十五年有期徒刑;民事赔偿28万元改为57万元,有效维护了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我们利用疑难案件作为学生“活生生”的教材,通过案件的办理,学生从实践中学到如何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判断当事人请求的合法性;如何与当事人进行交谈;如何获取证据以及证据线索;如何确定解决纠纷的途径;把握复杂案件的特点及技巧等。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勤于思,敏于行”的良好职业习惯,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这种开放式、自主式、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利用和珍惜教师的指导。表明学生对所学和所做已有了深刻的理解。

在“临床”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使学生的视野单一、狭窄,对于现实社会生活视而不见,无法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有深度的分析,难以让具有才华和开创精神的学生脱颖而出;重视分析而非结论,不满足于教科书或授课教师给定的现存结论而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语言风格上的别具一格,都会使追求思想和个性的学生成为这种考试的牺牲品。总之,寻求“正确答案”的考试既无法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又压抑了学生的原创精神。“临床”教学指导不仅在整个法律教育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且也是培养法律援助后备力量的重要途径,在培养高质量法律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现代法律人才不仅应有必要的科学知识,而且应有成功的勇气和信心,能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善于审时度势、当机立断,采取恰当、有效的行动,能解释其所为及其所以为,善于协作和配合,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能不断地向经验和实践学习,这些品质是能力的核心,解决实际问题是真正能力的体现,也是能力养成的最佳途径。实践是人类知识和能力最基本的源泉。所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承担责任、自主决断、自主选择和向实践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作为教师不应局限于现有的教学模式,或僵化的、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应该在自己的研究实践中有意识地发展。在反省自己的思维模式、教学方法的同时,有意识的总结自己的研究经验和教训,为平等对话式教学法提供资源。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教案篇7

中小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方案 优秀学生团员素质拓展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学生存在的以我为中心,过于自傲或自卑,意志力弱,心理承受力差等问题,制约和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和发展之路。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针对心志、身体、品格三种基本素质,通过一系列充满趣味与挑战而又不乏人生智慧的活动。使学员从中体验、反思、领悟,并激发、调整、提升人的潜能,使受训者的人格素质得到提升学生成功素质训练是以全面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为目的,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讲座、报告、行为训练、游戏、个案研习、论坛等),以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行为训练为主,强化学生的成功素质,确定目标,立即行动,以强烈的参与性和心理激励帮助受训学生树立和强化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锻炼实践能力,塑造健康人格,在短时间内给受训者以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机会,感受成功,竭力培养具有领导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培养当代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现代意识,即: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奋斗意识、创造意识、信息意识、民主意识、协作意识、组织意识、社交意识、健康意识、环保意识、审美意识等等;帮助学生掌握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取得成功的方法,以及走向成功的心理素质,帮助、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人生实践的强化训练。 二、活动依据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依据。 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素质拓展培训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富有挑战性的个人项目和具有艰巨性、困难性的团队项目,让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仿佛真的置身其中,通过这种培训方式,激发成员内在的潜能,强化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不断地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同时让同学们感受到个人与团队唇齿相依的关系,真正感觉到一个团队的力量,已达到增强全队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素质拓展培训项目是在保证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本着心理挑战性大,体能消耗小的原则而定,可以帮助同学们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去发现、去感悟,对自己、对同学、对学校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参加者在训练过程中的体验及感受,将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及生活带来很大的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近了,彼此间的信任更加增强了。 四、活动宗旨 “游戏中加深情谊,实践中提升自我。”素质拓展培训在提高同学们的组织指挥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共赢意识方面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五、重点引导 重点引导方向:成长六大元素   六、主办单位:领梵(中国)培训机构——青少年素质培训中心 七、活动对象:中小学生 八、活动地点:待  定 九、活动时间:待  定 十、活动步骤: (一)准备 前期:提交方案、确定培训课程及活动流程 中期:确定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及活动要求 后期:购买保险,准备物资器材 (二)活动内容(参考图片) 十一:活动流程 时  间 活动名称 活动意义 08: 30—10:00 团队建设 统一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规则 统一行动、统一声音 10:00—11:00 蛟龙出海 (协作意识训练) 培养同学们团结一致,密切合作克服困 难的团队精神,提升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 培养听从指挥,顾全大局的工作态度 11:00—12:00 生死电网 (组织能力训练) 增强在激励竞争环境下的适应能力,面对环境 的变化,学会适应而不是抱怨,保持平常心态 通过体验,培养学生们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 12:00—13:30 午餐午休 13:30--15:00 决战沙场 (沟通能力训练) 体验有效沟通与绝对执行对团队目标达成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15:00-16:00 水到渠成 (责任能力训练) 让同学们明白,在一个团队乃至一个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唯有如此,才能使团队更有能量,更加和谐和温暖 16:00-17:00 穿越生死线 (感恩意识训练) 通过活动,让同学们真正懂得付出、责任与感恩 17:00-17:30 总结分享 17:30 活动结束   十二、资源需要(由领梵准备) 1.场地布置:空旷场地    课室    训练器材 2.活动器材  音响、麦克风、白板、大白纸、白板笔 3.活动人数:保证30人  十三、活动注意事项 1.参加活动的同学请穿运动服及运动鞋,女同学请把头发扎起; 2.参与活动的同学请不要戴首饰,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3.在活动的过程中,将时刻关注注意安全; 4.活动结束后将各自的垃圾带走。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教案篇8

木雕艺术品是广受大众喜爱和收藏的工艺品种类之一,在中国的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以高度娴熟、精致的工艺技术与具有民族特色的典型艺术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品。它是我国重要的雕刻艺术门类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将木雕艺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建筑装饰方面最广泛、最集中的国家。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选择农耕生存方式的民族之一,其大地文化与土木情节塑造了华夏民族对自然生命的眷恋之情。而我国幅员辽阔、气候适宜、木材丰富。可想而知自从有人类以来,在这块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对木材的广泛利用。中国木雕深邃悠远,并始终伴随着历史的步伐,默默的存在在天地之间。大到殿堂楼阁,图腾造像,小至案几陈设、小品物件,都有木雕艺术深沉的痕迹。在我国最著名的四大流派是被称为“中国四大木雕”的乐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东阳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在我国台湾,除了本土的木雕技术外,大部分木雕技术都来自中国大陆,而这些技术在闽、粤地区,主要为建筑装饰,寺庙雕刻神像及针对富有人家进行服务。亚洲的泰国木雕具有浓郁的东南亚风格,比较闻名,雕刻原材料以柚木为主。民族传统木雕风格主要是西非雕刻,小雕像和面具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悠久历史的木雕创作手法,拥有古老的传承,散发出迷人夺目的光彩。我国南方的木雕技术的发展与传承在传统文化的承袭上,更胜北方一筹。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教案篇9

1998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即: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根据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设课程,以及方磊和高永丰等学者关于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研究,结合十多年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认知,构建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体系(见图1):

(一)沟通表达能力。旅游管理专业面对的旅游行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要求与顾客互动,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互动能力,否则将变成哑巴服务。沟通表达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区别于其他专业最显著的核心能力,专门设置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业务、前厅服务、旅游服务口才、旅游英语视听说等课程,如导游人才培养,要求对掌握的各类旅游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和提炼,用简要明快的语言传达给旅游者真善美的能力。

(二)持续学习能力。个体为适应外部急剧变化的环境不断拓展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持续学习能力。持续学习能力有多强,职业生涯就能走多远。旅游工作者持续学习能力决定其竞争力,要养成主动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要提高旅游从业人员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人员自身、政府有关部门、旅游企业和学校共同努力,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旅游从业者持续学习的管理体系,提供学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获取信息、资料整合以及的知识输出等基本能力,旅游服务技能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三)应变协调能力。包括人际公关能力和应变处理能力,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也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考虑的核心能力。人际公关能力指在旅游服务中处理人际关系矛盾的能力,其核心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公关协调能力,社会对既能用多种语言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进行交流又能提供良好旅游服务工作的旅游从业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另外,在提供旅游服务中,针对旅游者可能提出的特殊要求及旅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需要旅游从业者具备应变处理能力,坚持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有效地预防和合理地解决,以求达到圆满结果所具有的能力。

(四)心理承受能力。旅游从业者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包括对威胁性环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旅游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从业者良好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进步、信息的爆炸、教育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对旅游从业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他们既要适应当代人对旅游服务的高要求,还要面对越来越多旅游者的评判。许多旅游工作者尤其是新人深感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出现了心理焦虑、情绪紊乱、身心疲惫、行为懒散、工作疲劳等问题。因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尤为重要。

(五)创新策划能力。创新是当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则,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样没有创新就没有旅游经济的产生,也就无法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现代旅游活动主要满足的是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旅游业是文化属性鲜明的经济产业,属于创意经济的范畴。旅游创意人才一直是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稀缺资源,创新策划能力是旅游人才应该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教育部对普通高校专业培养都进行了差异性定位,并强调“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策划”、“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对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整个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之间相辅相成,呈现出系统性和科学性,五大核心能力缺一不可,表达沟通能力是旅游从业者基本的能力素质体现,应变协调能力能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旅游服务,心理承受能力能培养学生持续并保持高度的热情和职业道德,持续学习能力则是旅游从业者突破职业生涯瓶颈的关键,创新策划能力以“创新”、“创意”、“创业”能力为导向,优化学生能力结构、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最终目的。

二、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一)内在竞争力不强

就业竞争力是综合素质的显著标志和集中反映,而综合素质则是就业竞争力的基础。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要想在就业市场上独领,在人才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培育自己的内在竞争力。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专业素质的展示,更是内在竞争力的较量。高校不断扩招,入学门槛逐级降低,大班上课,鱼龙混杂;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对自身缺乏深入地了解,并且自己就读的专业不够熟悉,学习热情不足,对于本专业没有进行深造,造成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不足,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使得多数学生的内在竞争力不强。目前微商的出现,韶关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个别学生存在送外卖或其他兼职现象。内在竞争力不强表现为部分学生重专业轻基础、重考试轻技能、重实用轻人文、重共性轻特长、重功利轻素质,以至综合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

(二)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依托旅游相关的院系开办起来,如地理、历史、管理、经济、中文、外语、地质、园林等,在这样的背景下,造成很多高校旅游师资都是从这些相关专业转过来的,有的教师以前接触了一些旅游知识,有的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在实践经验上相当多数的教师都是一片空白。如韶关学院旅游系11位专任教师中,历史类2位,经济类1位,地理类2位,生态学2位,外语类1位,旅游酒店类3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虽然学历都基本达到研究生水平,但是在实际教学上更多的是“书”云亦云,多为纸上谈兵,教学效果相对不高。能把理论知识真正讲透讲懂已经不容易,更难以要求非本专业教师联系实际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发挥。师资水平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强弱,旅游管理专业师资结构和水平需要针对市场调整。

(三)专业能力不突出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可能会遇到高学历不一定高技能的尴尬场面。本科生与中职生、高职生同在一家酒店实习,虽然文凭比别人高,实习却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在专业技能上还不如中职生和高职生。如在对韶关华美达酒店顶岗实习学生的调查中,酒店部门经理反映服务心理方面,认为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和一般的占55%,部分学生刚开始服务有些怯场紧张;服务口才方面,不太令人满意的超过一半,外语表达能力需要提高;应变能力方面,75%的学生表现一般和较差,需要锻炼和提升;沟通协作能力方面,超过1/3的学生表现不满意;服务技能方面,中餐部经理对学生的中式摆台技能较为满意,反映个别学生服务主动性不强,举止不够大方。专业能力不突出直接影响就业竞争力,说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亟待培养和提高。

(四)人才供需错位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的《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报告中,提出2005-2015年我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数每年的增长速度在23% 左右,如果加上间接从业人员,年平均增长量约为59万人,明确指出到2015年,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六千万增加到1亿。可见,旅游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就业空间。从表面上看旅游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而今旅游界人才存在人才供需错位现象。一方面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从业人员尤其是职业技能型、行业创新型人才;另一方由于旅游教育观念的滞后和实践条件的限制,“通识型”人才为大多数旅游院校培养的目标,如韶关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占60%,而专业技能型、高素质创新人才如旅游策划师、旅游规划师、旅游经理人等却无处寻觅。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无形培养中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偏差。

三、基于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体现综合素质提升的特色和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终生学习做准备,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通过“三增三减三结合四统一”的方式,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创新。其中,“三增”指的是增加选修课、增加实践课、增加校外课程,“三减”是指相应地减少必修课、理论课和校内课,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传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的“三结合”,实现“培养目标、知识结构、教学手段、课程教材相统一”、“理论、实践、市场、就业相统一”、“课堂、实验、课外、假期教学时间相统一”、“学校、企业、教学、科研目标相统一”的“四统一”。通过“整合型”、“地方型”、“技能型”、“职业核心能力型”等课程设置,坚持“双证”制度,积极引入专业职业资格标准,形成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人才培养优化方案。

(二)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建设旅游管理专业高水平师资队伍,引导教师将科研教改成果与教学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精神。具体可通过以下五方面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水平:

1、鼓励专业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学习、短期培训、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提高“双语教学”教师数量。

2、开展职业讲坛,聘请高级酒店、旅行社、景区景点等与专业相关的业界人士,每学期与师生开展1-2次职业讲坛。

3、引导教师参加旅游行业相关竞赛活动,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培养“双师双证双能”型专业教师。

4、重视教师教学与科研同步发展,成立科研小组,每学期召开1-2次“旅游论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旅游管理专业科研和教改研究。

5、聘请社会成功人士与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创新教学计划的制定及部分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加强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需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如导游业务、酒店经营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服务口才、旅游营销策划、会展组织与管理、旅游服务礼仪等专业课程,应该积极探索和导入“体验教学”、“观摩教学”、“学生主体性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竞赛教学”等教学方法。如韶关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非常重视教学改革,其中导游业务和旅行社经营管理已作为校级网络课程建设,突破传授式教学理念,引入启发式、案例式、项目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倡导以小组形式沟通共同完成多项学习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调和沟通表达能力。针对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成绩,认真设计开卷考试、小组作业、实践操作、面试等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构建“知识:素质:能力=1∶1∶1”的评估体系,突出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学科特色。

(四)确立协同培养机制

作为实践性突出的应用型学科,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突发事件解决的能力,需建立从“感性”到“理性”,由“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循序渐进模式。确立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校政合作的协同培养机制,建立规范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体系,提高基地的实用效能和辅助效能,加大合作培养的深度和广度,搭建良好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学生活动是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阵地,协同培养中的实习实践是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的关键渠道。以“职业岗位情境认知――现场‘体验式・参与式’教学――全真实训――技能大赛――顶岗实习”的协同培养路径,贯穿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逐步实现“三个面向”和“三个加强”的培养思想,即“面向旅游市场、面向旅游企业、面向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和“加强基础教育、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加强就业竞争力培养”。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教案篇10

1中职生依赖性心理的表现

1.1生活中的依赖心理

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遇到事情总想依赖父母、老师或同学,总希望他们能为自己作出决定,不敢独立负责。依赖性强的同学往往喜欢与独立性强的同学交朋友,他们显得很顺从,希望独立性强的同学能给他们出主意。如果失去了可以依赖的人,他们常常不知所措。

1.2 学习中的依赖心理

在学习上不肯下苦功,不愿意独立思考,习惯于接受现成的观点和见解;习惯于抄笔记,抄书本;习惯于问答案、对答案、抄答案。在自习过程中,无所事事,当问到为什么不学习,他们的回答是老师没有留作业或者是作业已经做完了。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没有看过任何和这门课程相关的书籍。下课之后更是不做任何的预习和复习。

2中职生依赖性心理形成的原因

2.1自身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职生在生理、心理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自我意识增强。但由于血缘与经济原因,他们往往处在自立要求与依附、物质需求与未独立的经济地位,处于活动能量与认识水平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多种矛盾之中。而这一切会不可避免地诱发、甚至助长他们的依赖心理。

2.2家庭因素

家长过度照顾,包办代替子女的一切,给予子女的都是现成的东西,子女没有问题可以考虑,自然也就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形成时时处处依靠父母。家长过分专制,什么事情都得听父母的,一味否定孩子的想法和要求,对自己的想法缺乏自信。这样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主意识、动手能力、劳动观念等都逐渐泯灭了,依赖心理就越来越严重。

2.3学校因素

在学校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着重书本、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重灌输、轻创造,重管理、轻疏导的倾向。同时,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重视知识的背诵,而缺乏创造力的培养,这些都助长了中职生的依赖心理。

2.4社会因素

社会上存在的“长官意志”、“家长作风”、“谁官大,谁说了算”等等社会不良现象对中职生依赖心理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

3克服中职生依赖性心理的对策

3.1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多向独立性强的同学学习,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遇到问题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

3.2通过积极的评价方式使依赖学生树立自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对学习依赖的学生,首要的任务是消除自卑,建立自信,因为自卑是成功的绊脚石,自信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第一要诀。学生的学习全靠旺盛的“士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想方设法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业成败直接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效率。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学生就会在教师的鼓励下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并怀着必胜的信心去面对生活和学习。

3.3提高中职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所谓心理承受能力,就是在压力面前能正确对待,善于处理,不因压力而畏缩不前、怯懦自卑,甚至灰心丧气、意志消沉、悲观厌世。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学生,在困难和逆境中能坚韧不拔、奋勇进取、不断创新。所以提高中职生心理承受能力,对于克服他们的依赖心理是十分重要的。要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要增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自制包括自我控制情绪、自我控制欲求、自我控制行为。自我控制是克服依赖心理的重要调节器,也是心理成熟的标志。除了增强他们的自制力外,还要让他们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开阔眼界,经受一些必要的锻炼,从而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克服依赖心理的重要途径。

3.4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在学校中主动要求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以增强其主人翁的意识。为班集体拿主意、想办法,增强自己独立的信心,学会去帮助他人。在家里,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活,自己的事情要自己想一想,自己做决定。

4结束语

总之,依赖心理不仅会影响中职生的生活、学习,也不利于其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要帮助中职生克服依赖心理,教师特别要注意耐心。未来社会需要的是自信、自强、进取的社会人,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青少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周俊.试论学校教育中学生独立性的意义及培养[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5).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教案篇11

一、幼儿的发展需求与特征

幼儿的全面发展是不会自然完成的,他们对自身以及周边的人事和自然环境都懵懂无知。身体发展、行为养成、大脑发育、经验与认识等成长路程都有待牵引与培养。学前幼儿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知识和智力的增进、品德培养等。幼儿的大脑和心灵都如同一张白纸,我们需要幼儿教师给幼儿更丰富多彩的画笔,能够在白纸上描绘一幅美丽的蓝图。因此我们要注重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发展过程,生理上的发展是指幼儿身体结构、形态上的发育以及各种运动机能的发展;心理发展包括了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的发展。幼儿的发展有几个特征:顺序性:指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有相对的次序。不平衡性:指幼儿身心各个方面呈现出不均衡的发展状态。阶段性:指幼儿在身心发展的连续性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会有某些共同的稳定的特点。个别差异性:指幼儿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发展的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等方面存在独特处。抓住幼儿的发展特征与需求,要有更多创新的教育形式出现,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幼儿的认知活动依然依靠行动来进行,其思维特点是先做再想,不会想好了再做,在探究中获得解决办法进身心发展。如今,将彝族刺绣用于幼儿教育探究发展是最好不过的教学方法。

二、彝族手工刺绣的特征

彝族手工刺绣花样繁多、色彩较为丰富鲜明,在主要三色系:红、黄、黑的底色基础上搭配其他颜色来绣出作品,艳压众群也不失端庄典雅。刺绣的成品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对于其主色的运用和色彩搭配都会不同,根据年龄层的需求提供适合相应的手工刺绣作品。彝族手工刺绣的图案大多数都是仿生艺术,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图案仿生、意向仿生和形态仿生。刺绣的内容也大概也就分为具象性的山水人物、动植物,还有民族寓意吉祥如意的象征图案,还有一些抽象性的几何图案,在自己大脑任意构图刺绣在布料上,极具模仿又具自由。相对于羌绣与苗绣,彝族的刺绣图案更具有创造性与可塑性,羌绣与苗绣的刺绣手法太过于复杂,不是从小就开始学习的话,中途你根本掌握不了。而彝族的刺绣手法有复杂的挑花刺绣花纹,锁花,也有简单易学的斜针、十字挑针、贴花。我们将彝族手工刺绣中最简单的几种刺绣手法用于幼儿教学过程中,一定能够丰富幼儿的思维创造力,也能更好的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三、彝族手工刺绣与幼儿园课程结合的意义

(一)彝族手工刺绣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彝族手工刺绣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在每种材料的性质和成品之中,都有著无限的塑造性,能够很好的引导幼儿创造发展,真正发挥幼儿的思维能力。彝族手工刺绣课程的开展,在幼儿启蒙教育中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在刺绣手工活动教育中,我们运用的手工材料为安全的大圆头针或者塑料针,便于幼儿手指握住,十字塑料网片等教学所需材料,都是以幼儿的安全为主。在进行刺绣教学时,我们不用着急讲解绣好一个作品的每一个步骤,而是先让他们认识材料,再给予幼儿想象思考的空间,再来想完成一个手工作品需要哪些步骤。为幼儿提供多种问题,便是给幼儿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有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教给幼儿刺绣的基本方法,让幼儿掌握一定的刺绣技能,积累一定的经验,通过老师的启发,让幼儿自己去设计刺绣内容,构想一幅完整的刺绣,通过对刺绣手工的观察、比较、分类等心理过程,操作完成各种手工刺绣图案或主题画,从而去接触探索新的事物,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让幼儿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观点与形式之中,让他们在不断的了解问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掌握的知识重新分类,不断的推测与创新,从而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利于他们创造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性,很好的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二)彝族手工刺绣有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彝族手工刺绣的工艺品欣赏等方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的美好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教学过程可以是给幼儿讲故事的形式介绍民间刺绣手工艺术之后,提起幼儿的好奇心,再教幼儿彝族手工刺绣的基本方法,等幼儿掌握好一定的技能,便可以让幼儿更深一步的了解与欣赏刺绣手工作品。幼儿成长的阶段是审美能力的基本形成及快速提升的敏感时间段。在刺绣手工活动课堂上,给幼儿欣赏大量的刺绣纹样图案,少数民族的刺绣饰品图、服饰图片等。彝族手工刺绣的图案色彩搭配较为丰富、艳丽,能够很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育及成长直接影响幼儿早期的人格形成,并且对幼儿的创作发明性的影响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也是对其兴趣、能力等培养的良好时机。让幼儿自己临摹或者自创刺绣作品时,让他们自己进行颜色配搭,以其审美观来构想刺绣作品的图案色彩。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只需鼓励他们自由想象,再用手工刺绣的方式大胆创作展现。使幼儿具有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基本能力,培养和提高幼儿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彝族手工刺绣教学活动能够丰富幼儿审美的,能很好的发挥幼儿视觉感知的潜能,形成幼儿敏锐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幼儿审美想象力的培养。

(三)彝族手工刺绣有助于幼儿智慧潜能的开发

幼儿对于一尘不变的东西久而久之就会提不起兴趣,为了让幼儿对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更好的掌握,提高动手操作的技术,进一步开发幼儿的智慧潜能得到更全方位的发展形成。能够让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使手工制作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可以充分发掘和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比如组织孩子们周末协同家长一起到民族饰品店欣赏了一些刺绣艺术品,了解一些刺绣作品能够在人们生活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然后再带幼儿与家长参观一些彝族艺人的现场刺绣活动,引发孩子们对彝族手工刺绣和民族传统工艺的兴趣爱好,并鼓励孩子大胆地参与到彝族手工刺绣活动中,了解我国民族刺绣艺术的风格及其独特的特点,使孩子们在欣赏彝族刺绣作品与动手操作刺绣活动中,能够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到少数民族艺术独具的魅力以及其艺术的丰富多样性,引发了他们对彝族手工刺绣的兴趣,拓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激发其智慧潜能的开发。幼儿最初的学习方式都是模仿,所以老师应起带头作用,教幼儿从简单的开始做起,掌握基础的刺绣方法后给予其自由的发挥空间,遇到困难的给予适当的帮助,但也只是引导而不是手把手教学。幼儿学习中可能会出现个体差异,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因材施教,鼓励幼儿的创造以开发其智慧潜能。

(四)彝族手工刺绣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民族意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各民族的灿烂文化汇聚在一起才形成了中国多样化的绚烂文化集结归总,对于这些少数民族传承下来的手工艺文化要更好的去了解保护继承,且继承应从孩子做起。以彝族手工刺绣为例,让幼儿感受到民族文化和民族工艺的绚烂和美好,从而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精神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增强幼儿的民族意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彝绣举例,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对彝族这个民族的介绍,让幼儿多方面的去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对美的认可,从而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审美和对少数民族的兴趣。并知晓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不分彼此,共同发展和谐生活,从而增强幼儿的民族意识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使命。

四、彝族手工刺绣与幼儿园课程结合的途径

了解到我国的幼儿民族文化教育一直停滞不前,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总的说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民间艺术用于教育尚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首先最主要的是幼儿园要和家长沟通,让幼儿回到家中以书本或者视频的形式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做到家园教育方向一致。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有许多的问题。比如重模仿而忽略了幼儿的创新能力,没有与当代潮流结合在一起。]有做到推陈出新激发幼儿兴趣。缺乏长期、完整的教学计划,不少幼儿园将民族文化教育单独列为一项内容,使其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显得太轻描淡写,而不是把它渗透到各个教育活动和一日生活中。所以幼儿园建设环境上也要跟上民族文化教育的步伐,比如用刺绣工艺品来作为装饰,让幼儿时刻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气息,让幼儿从欣赏开始,从生活入手,循序渐进。不仅仅是刺绣,还有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也应受到关注和继承。所以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要突出民族特性。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特性,所以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应该让幼儿知晓这些常识,增强幼儿的民族意识。还可以开展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刺绣,了解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绚烂文化,促进家庭和谐和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家长也享受其中。

中国古老的刺绣文化具有一定的丰富元素,我们主要将彝族手工刺绣用于幼儿教学教育过程中,是为逐渐退出中国文化舞台与淡化出人们日常视线的民族特有文化提供了许多种表达展现的方式。好的手工刺绣教育方式方法,不但可以很好的引导幼儿的智力与创造力的开发,丰富幼儿的对事物的审美经验,而且能够让幼儿从小就接触了解一些我国独有的少数民族手工艺术作品,认识到中国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引发幼儿对少数民族艺术于手工刺绣的兴趣,增进幼儿的民族感情与意识。与此同时,彝族手工刺绣在幼儿教学过程的优点,要等待更多的教师以不同的教学方式逐渐挖掘出来,要耐心的对待幼儿对于手工刺绣的想象与创造,让幼儿对刺绣文化更深一步的了解,让彝族手工刺绣带领幼儿进入一个新世界。

参考文献:

[1]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教案篇12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下面,谈谈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关爱、鼓励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学生进步的动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鼓励使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甜头。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和理解,对消除学生烦恼、焦虑、紧张、畏惧的情绪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态度积极、爱憎分明、充满自信,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诙谐得体的形体语言,能使学生在良好情绪的感染熏陶下忘掉烦恼,融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

二、 根据教材内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掘这一资源,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如教学七年级《珍爱生命》一课,要让学生认识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感受生命的精彩,从而深刻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增强抗挫折的能力;《珍惜新起点》一课,要让学生尽快融入新的集体,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实现学生和谐相处;《自强不息》一课,要让学生领略到自信者的风采和自卑给人带来的影响,从而在生活中超越自我、告别自卑、走向自信;九年级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要使学生认识到角色与责任同在,从而主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使学生能够调节情绪、磨砺坚强意志、承受挫折,能够选择正确道路,拥抱美好未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选择典型案例来创设表演情境,注重学生心理体验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巧妙举例可以对学生进行自信、自强等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感的教育。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分组辩论、表演小品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愉快、满意、自信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扮演人物角色,揣摩该角色的思想和心理,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如八年级《相亲相爱一家人》《师友结伴同行》两个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亲子、同学、师生、同伴等关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四、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就要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拓宽学习知识的渠道,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分别按男女生分组,引导学生讨论进入青春期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让学生诵读歌颂青春的优美诗歌和散文,再讨论青春期心理是否存在矛盾,如何处理解决这些矛盾。这样就能使学生认识到青春的美好,从而能珍惜时间、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培养心理承受能力教案篇13

一、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我国现今的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一是以传统的图案为设计基础;二是以西方广泛推崇并且相当普及的“三大构成”为设计基础。而如今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通常以第二种为主导。第一种体系注重图形与图案,是传统的工艺美术设计,偏重艺术训练;第二种体系则以“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为基础训练,注重形式美,由二维到三维空间,从形式至色彩都规律化、程式化,培养学生理性地分析美的能力。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一直都是以传统的图形、纹样、图案的设计为主要的训练手段,以传统样式为素材,以民间工艺为表现对象来进行艺术设计教学。但随着改革开放,大量西方事物不断涌入,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变,艺术院校也深受影响。“设计基础”这一领域的教育,改变了以往以图案为主的传统教学,不再注重工艺美术式的训练模式,引入了“三大构成”设计理论,全盘接受了西方的培养方式与体系,忽视了我国的手工艺艺术与民间艺术等传统元素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试分析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受改革开放经济大潮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客观条件、历史背景的制约。 首先,文化艺术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必然受经济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和融合、信息化的普及、信息产业的崛起等等,这些都要求现代艺术设计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与之相适应。 而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起步较晚,教学理论与时机都不成熟。为了迎头赶上,所以一切以“拿来”为上。另外西方国家高度发展的经济和生活水平,使得中国大众有了一种强烈的崇洋心理,习惯于把西方的事物奉为圣典。而正是在这盲从的影响下,使得艺术设计教学正逐渐丧失应有的本土文化传统,全盘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与方法。 其次,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状况相对落后,从理论、实践到教育体系都不够完整。这些可以从我国艺术设计院校的师资水平、教材取用、教学方法等方面窥见一斑。 此外,现今社会需要大量的设计人才,迫使艺术设计院校不断加快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步伐。而以“三大构成”为主的设计基础教育,正好迎合了这一“快速”要求。传统图案设计教育要求学生进行大量古代图案临摹与绘制的基础训练,在此过程中不断吸取营养来更好地领会我国深厚的传统内涵,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领悟美的能力、提高基础设计技能的目的。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师法自然、气韵生动、立意中得心源”。说的是从自然中提炼出形象与感觉,最后形成心中的意象与美的内涵。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培养感性的直觉和对美的领悟力。图案设计还很重视寓意与象征,这一点也对设计者的文化背景提出较高要求“。三大构成”则正好与之相反。它以“点、线、面”三要素来概括二维与三维空间的形象,以色彩的形成与配置表达视觉规律。美变得简单和概念化,概括成为“形式美法则”,美都可以方法化、程式化、规律化。只要从这些规则、规律、方法出发,理性地分析形象,归纳要素,就可以掌握美学规律和标准。任何人都可以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美术产品,可以达到人对美的追求。设计变得简单、易学。这种速食、快餐式的培养,只需要很短时间,在短期内就可以打好基础,从而达到“快速”培养设计人才的目的。但它的弊端显而易见:缺乏了艺术应有的文化内涵与底蕴,脱离了文化背景。虽然外表形式优美,但往往并不耐看,太机械化,缺少人情味。 其实,这就突显出了一个西方文化的审美标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之间的问题。双方的概念与准则在中国的土地上显得尤为冲突。 二、传统的回归 1.传统的文化艺术价值 一百年前列强侵略与随之的社会动荡,使得中国民众常以一种卑微的心态看待西方事物与文化,而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却以一种粗暴的态度。古老的、民族的常被认为是“落后的、不现代的、不时尚的”。但是中国艺术是需要中国文化作为其背景的,是要站在民间文化的根基之上的,是离不开传统文化滋养的。 那如何理解“传统”呢“?传”即传布和流传,由上代交给下代“。统”即一脉相承,相互联系的系统。总的说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人伦、风俗、艺术、制度等。概括起来主要是表现在文化方面[1]P112-113。传统文化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共为一体。它一直存在,不会受西化影响而改变或消亡“,民族的才是永恒的”。 设计只有具备自己民族的艺术特色,适应民族的审美习惯,作品才会与大众产生共鸣,为我们所喜爱。 中华文化五千多年来的继承与发扬,经过长时间的取舍,所留下来的其实是最为优秀、最具竞争力的精髓。它们成为传统艺术的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光辉。 西方对于文化艺术的传承有着积极的态度。我们赞叹着西方优秀雕塑、绘画、建筑、设计精品的同时,其实也能发现那些精品身上无一例外地有着西方传统的影子,无一例外地都是西方深厚传统文化底蕴造就的艺术作品。例如大家所熟知的古希腊艺术有着古埃及和两河流域艺术的深远影响;古罗马艺术是古希腊艺术的传承;而伟大的文艺复兴艺术又以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为载体;学院派、古典主义是文艺复兴的发展与延续等等。西方现代艺术虽然是百家争鸣,也是因为艺术家们站在了传统的“肩膀”之上,凭着对其深刻的理解与发扬,才使他们的作品得以被世人称颂。所以传统是“根”,只有在“根”的滋养下,艺术设计这棵“树”才能枝繁叶茂,日益强大,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p#分页标题#e# 2.中国设计师的身份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影响、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全盘西化等等,这些都对中国现代设计师的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力。由于历史与国情的原因,中国设计师不能够象西方设计师那样有足够时间经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运动和碰撞。而这些经历是能在每次失败或成功后明确其发展方向与道路的。中国设计师一开始就生活在西方设计的阴影之下,接受着西方现成的艺术设计。太丰富与太迅速的设计信息,深深影响着这一代中国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与思考方式,中国设计师迷失了自己的身份。 我们应该看到对于中国才起步、很不成熟的设计来说,西方的影响起了一定积极的促进作用,设计是需要物质与技术的保障和支持的。西方现有的成就可以缩短我们的时间,成功的道路似乎并不漫长,彼岸近在咫尺。其实真正在彼岸,需要我们用漫长时间去探索,求得自身的传统美学修养与中华民族共同的艺术语言,而这就是中国设计师的身份。 现代设计表面上看是一种外在包装行为,体现着外在形式美,关乎市场与生产。但实际上并不单纯是这些。它需要体现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审美习惯与传统文化。设计师是这种行为的具体实现者。 中国设计师在完成作品美学风格的创造之外,更需要达到内在传统文化精神的统一。这样才能唤起中国大众的内在共鸣,唤起人们内心深处亲切记忆。透过表面形式美的包装,中国大众能看到传统的儒雅、民俗、禅幽等。这样的作品往往更会被人们所接受和铭记。 所以中国设计师应自省其身份,带着中国古典美学眼光,带着中国大众的审美心理,带着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体现出中国式的智慧、意境与精神,将现代设计与中国传统更好地融合。 3.中国的传统艺术体现着中国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具体表现通常为图案、纹样,这些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教学的主要手段与形式。很多优秀的图案、纹样得以代代相传,不仅仅因为它优美的形式,更在于它的深刻寓意和它具有的中国“人文精神”。中国的艺术或华丽或朴素、或高雅或通俗,不拘一定形式,但有一定内在永恒性:立意、意境的含蓄和悠远。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特性,也是与西方艺术的强大差别之处。 中国传统图案体现优美形式,体现美妙意境,体现美好的精神追求。例如民间图案的“喜上眉梢”,绘喜鹊站在梅花枝头“;连年有余”,绘莲花与鲫鱼。而男女之间美好爱情也爱用图案寓意来表现,例如“鱼戏莲”,绘鱼游莲花、莲叶间,鱼指男莲指女等等。这些传统图案与文字的谐音寓意共同使用,使得人们对其含义理解更为迅速与直接,印象深刻。并且这种间接的表现也符合着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性格。而中国自古以来的有识之士、文人士大夫,更爱追求这种含蓄与道德精神的体现。他们注重自身修养与意志磨练。从“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感受到其高远的人生感悟与艺术哲理。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创造与传承者,所以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人文精神”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也能看到很多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现代设计例子,但常停留于表面,借鉴中国传统某一特征、某一色彩、某一形式,进行复制加工,便以为得到精髓。其实,他们只得到了传统的美丽外衣,缺少了这“些人文精神”。 优秀的设计作品必定是在满足审美心理的前提下体现出大众的精神追求、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与内涵的。 例如:靳埭强先生所设计的中银集团与中国银行标志,以铜钱为象征。孔方铜钱图形在中国影响几千年,大众的概念已根深蒂固,所以用此来做金融机构银行的象征,合适又贴切。并且在铜钱标志中隐含一“中”字来点题,它的符号化符合设计原则。再比如中国联通标志所用的是中国结造型,原为佛教密宗的八种吉祥物之一,称为“金刚结”。汉化佛教取其“佛说回环一切通明”之意,成为广为流传的吉祥图案,是大众喜闻乐见、熟悉亲切的图案。并且也隐含着中国联通之“联”与“通”之意,恰当点题而又尽显中国传统意味。 所以只有在设计作品中把握住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有着精深的美学修养与艺术思想,与大众的文化情感有着共鸣,才能体现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特色。 三、艺术设计教育的再思考 由于现今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得文化艺术的传承、创造能力与民族个性在教育中体现出重要地位。以图案为设计基础的教育方式不应该被废弃,并且要在新的形势下被赋予新的内容。具体实现于现代设计教育中,首先应该恢复民间艺术考察课程,让学生理解、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所在;其次应该增设培养学生美感的课程。因为中国传统艺术不仅是在形式上,更要在内涵上进行一种感性的把握。通过培养学生审美心理以及对美的直觉,以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不会缺少艺术内涵和文化底蕴。艺术考察,许多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元素蕴藏在民间,需要设计者去发现与感悟“。民间采风”,即是采集中国原生态的东西,然后用艺术的眼光与手法进行取舍、提炼与加工。这是对自身传统艺术修养的提高,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鉴于此,我国现今的艺术设计教育不能全盘西化,当然也不能全盘本土化。在引进西方现代设计理论,借鉴西方优秀设计同时,也要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艺术。中西结合,中学为主;源流结合,以源为主。重视中国传统艺术的教育,注重中国优秀艺术的传袭与西方艺术相结合的同时,突显出中国的本土化、民族化与独特性。韩美林先生曾说过“: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民族的东西,就没有趣了。”在新形势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如何中西结合,如何进行改革与创新还是需要我们的深思和再探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