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爱护环境意识实用13篇

培养孩子爱护环境意识
培养孩子爱护环境意识篇1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背景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幼儿的成长环境和学习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对于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也越发重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如何从小就给幼儿灌输科学教育,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科学教育的背景。幼儿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喜好,在日常科学活动中,将自然科学的教育灌输给幼儿,激发幼儿对于科学的兴趣,教育幼儿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这样,才能从小培养幼儿的生态意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兴趣,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科普知识和常识,还可以丰富幼儿的教育生活。而如何才能教育幼儿热爱大自然呢,当然不能光靠嘴皮功夫来教育幼儿,让孩子们去亲近自然和回归于自然,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了实现幼儿的科学教育,先决条件就是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孩子们不再是笼中之鸟,神奇的大自然会使幼儿对科学教育活动产生巨大的探索兴趣。总之,对于科学教育不应该从应试角度的视角来教育幼儿,而应该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从大自然中了解科学的奥秘,进而产生一种主动探索和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科学教育对幼儿生态意识形成的作用

科学教育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幼儿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利用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引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探索,从小培养幼儿的生态意识。而科学教育对于幼儿生态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科学教育可以推动幼儿探索自然。幼儿与成人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缺乏意志力。如何培养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兴趣是值得幼儿园教师深入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认为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兴趣主要来源于幼儿强烈的好奇心。由于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幼儿就会对自然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产生疑问,进而培养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其次,科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幼儿形成探索自然的热情之后,必然会导致孩子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变幻莫测的大自然是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幼儿科教知识的重要手段,应该促使幼儿化被动为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态度。孩子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会促使孩子们来保护自然,教育幼儿如何保护自然则是幼儿主动想学习的知识而不是幼儿园教师强制幼儿学习的内容。[1]

还有,科学教育是幼儿形成生态意识的前奏。科学教育可以导致幼儿对动物情感的变化,如教育幼儿爱好小动物。科学教育可以将孩子们对于动物的残忍行为转变为同情行为,直接教育幼儿尊重动物和保护动物。而对动物情感变化的同时,幼儿就会形成一定的生态意识。从冷漠到喜爱,将可爱的小动物变成小宠物,更有利于幼儿爱护动物,而爱护动物本身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表现形式。总之,科学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幼儿对科学常识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幼儿从小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培养幼儿生态意识的策略

幼儿园教师应该重视科学教育活动,因为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培养生态意识的关键,有利于幼儿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事物,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兴趣,以达到培养幼儿生态意识的目标。对于幼儿园实施科学教育的观念,可以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两个视角来探析培养幼儿生态意识的策略。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看,幼儿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首先,要丰富幼儿对社会和自然的常识,培养幼儿对于自然社会的兴趣和探索学习的能力。幼儿园教师在教授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孩子们的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孩子们对于科学常识的学习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培养幼儿不怕失败和挫折,勇于挑战的精神。此外,还要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寻找合适的科学教育内容,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激情。对于科学教育的内容,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从潜入深的教育的原则。适当情况下可以采用深入浅出的策略,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品质,进而形成生态意识。

从教育方法的角度来看,幼儿园教师应该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让幼儿对于科学知识实现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在实践的循环过程。让幼儿亲自感受一下科学的力量和生态的作用,引导幼儿深入了解科学实验的作用和意义。游戏法也是灌输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幼儿园教师的任务不在是教授幼儿科学知识,而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播,穿针引线来教育幼儿。当然游戏法在让幼儿主动活动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 把理性的科学知识结合到游戏中,告别枯燥无味的应试教育,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和提出问题等方法也不失为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好方法,在培养幼儿积极思考的同时,灌输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当然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和不同特征的幼儿,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改进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生态意识的形成。[2]

科学教育有利于幼儿园有组织和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对于科学知识的喜爱和自然环境的热爱。科学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对动植物的情感,情感是培养幼儿生态意识的催化剂。通过幼儿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情感来激发孩子们对生态环境的探知和学习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是幼儿探索自然和形成生态意识的重要方法。科学教育不仅可以使幼儿自愿的发现、探索和学习,还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态意识。幼儿时期的生态意识与成人的生态意识可能存在差异,由于幼儿认知能力和探索能力的限制,导致幼儿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可能并不强烈,但是可以从教育幼儿不要破坏环境方面来教育孩子们。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一定要重视奖励爱科学爱发现的孩子们,鼓励并引导他们学习科学和爱护自然。科学教育的实施对幼儿生态意识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直接影响孩子们长大后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应该重视科学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形成爱护环境和保护大自然的生态意识。

培养孩子爱护环境意识篇2

一、家长要加强自身的环保素质,处处为孩子树立环保榜样

家长要多阅读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书籍,如《地球家园》、《21世纪不是梦》等,多关心周围的环保状况,收看有关环保的电视节目,如“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了解园内外环保动态等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家长同时也应注意自己的行为,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班杜拉强调人的个性是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所以家长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情绪状态、气质风度、性格特征等对儿童都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好学习,儿童对学习也有兴趣,家长热爱大自然,孩子也热爱大自然……这说明家长的文化素养对孩子的个性和爱好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家长要从点滴做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在公共场所不抽烟,不高声喧哗,在家听音乐、看电视注意控制音量,不制造噪音影响他人的生活等。

二、家长应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新《纲要》指出:“在孩子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孩子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都有好奇心,他们在不停地寻找、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做父母的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健康地成长。家长应多让孩子看一些有关大自然的书及电视节目,休息日带孩子参观展览馆、博物馆,多和孩子一起到大自然中游玩,如“亲子踏青”、“秋游”等,在金色的秋天,可带孩子拾许多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落叶,与孩子做玩落叶游戏,可摆成一竖排糖葫芦,也可摆成一横排落叶火车,还可摆成各种几何图形形状;可把一张张树叶加工成有趣的动物画,还可制作成有着喜怒哀乐表情的树叶脸谱等,这样,就把这些落叶垃圾变成了宝贝。还可在双休日把孩子带到美丽的公园,让他们欣赏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与花草合影留恋,并用画笔画下公园的一角等等,孩子们为湖水中的倒影,为盛开的荷花而欢呼,为蔚蓝的天空、变幻莫测的云彩而惊叹,此时,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关心、热爱环境的情感油然而生,环保意识也随之增强。

家长还应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和探究植物,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观察、探究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和他们的发现;孩子不仅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变化规律,而且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培B孩子的好奇心和探挖植物的热情,关爱与呵护植物的情感和能力。家长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动物,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饲养和照料,以及进行成长记录和与他人交流,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获得许多相关的经验和信息,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及动物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知道动物和人一样需要一个祥和美好的环境,从而让孩子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对动物的探究热情不断增长,伴随一生。

三、家长还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动作十分之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十分之九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小时期,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品德教育的重点,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有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如整洁、干净的居室;宁静、温馨的卧室等,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成人及同伴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学习的直接范例,有效地影响着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善于抓住各种机会,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家长应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进行有关教育,要教育孩子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张,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结合环境纪念日进行教育,让孩子以切实的行动珍惜这些资源;让孩子知道我们珍惜每一粒粮食、每一块馒头、每一斤水果,就是为保护水资源做出了贡献;我们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少扔一个塑料袋、少寄一张贺卡,也就是为保护水资源做出了贡献。针对孩子不能很好地吃完自己的饭菜,家长可利用――粮食日开展教育,在室内设置“环保教育角”,展示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图片或录像,让孩子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从而教育孩子爱惜粮食。

家长日常生活中要求孩子注意收集废纸、易拉罐、玻璃瓶等,开展“比一比,谁最会利用废旧物――家庭‘六一’环保制作比赛,不把它们当成垃圾扔掉,因为它们都是再生资源,这样既节约能源,又减少了污染。”还可开展“碧水蓝天好家园――孩子环保美术作品展览。”“绿色小天使――植树节绿色大行动”,开展“学做地球小主人――环保游园会”等等,这些渗透环保教育内容的活动丝毫找不到说教的痕迹,孩子在愉快宽松的环境里既获得了知识,愉悦了身心,又积累了真切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参加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了孩子良好的环保习惯。

四、家长应引导孩子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

培养孩子爱护环境意识篇3
培养孩子爱护环境意识篇4

幼儿 惜物感 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加上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6个大人成天围着一个孩子转,以至于幼儿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情绪为中心。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孩子们对玩具喜新厌旧、撕毁图书、故意破坏玩具、不爱惜学习用品、浪费粮食等等不爱惜物品的行为。

幼儿期是儿童情感发展的启蒙阶段,积极、健康而优秀的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给人以智慧、力量和信心等,能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反之,消极、不良的情感品质和低下的情感能力在一定程度制约着人的正常发展。曾经有研究者对4~5岁幼儿进行了一次情景测查,把图书和玩具散落在活动室门口,能主动捡起的仅占14%,大多数幼儿视而不见,从上面跨过或从旁边绕过,甚至若无其事地从书上踩过,留下脚印。问孩子们为什么不捡起地上的书,回答是“不是我丢的”、“我不知道是谁丢的”、“老师没说”、“今天我不是值日生”等等。以上所述仅仅是局部研究的发现,实际情况还要严重些。因此,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我们必须要培养孩子的惜物感。这既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社会进步的需要。未来的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懂得对周围环境和物品的爱护,有珍惜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反应。所以,要从娃娃开始,培养幼儿的惜物感。

二、惜物感的概念

惜物感,是道德感的具体化,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和物品的爱护,有珍惜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反应。我们要珍视自己、他人和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要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承担义务。惜物感是一种道德情感,它是人们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符合尊重自然环境并承担责任这样的社会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它是由那些能满足人这样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幼儿身上表现为:有爱护周围环境的愿望,体验生活在优美环境中的愉快,体验到物品来之不易,能爱护使用的物品,并厌恶任意破坏物品的行为。让我们的孩子从小能懂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爱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合理利用世界上的资源,这样我们的世界会越来越富足。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明白尊重自然环境和爱护物质世界这个道德准则,我们孩子的心灵会越来越美丽,惜物情感就会得到提升。

三、惜物感培养的途径

(一)合理满足孩子的要求

日常生活中,孩子往往在吃、喝、穿、玩等方面提出一些物质要求。孩子的要求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却是不合理的。应具体分析,适时适量地给予满足。如在吃的方面,决不盲目地多给或硬塞给孩子。这样,孩子便会对每一食物都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孩子即使吃不了,也帮孩子收放好,下次必须待孩子把剩余的吃完后再给新的。在其它方面也是一样,不随意的乱给、多给,这样,孩子便不会轻易把某种物品扔掉,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了。

如果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一味地去满足孩子的需要,那么就会让孩子觉得东西得来的很简单,只要提出任何要求大人都会答应,渐渐地会不珍惜所得到的东西,甚至会恶意地破坏物品,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先要看看是否合理,如果要求是合理的,是孩子真正所需要的,那么才可以满足。反之,就不能随便答应孩子的要求。这样,孩子就不会随意提出要求,而是会慢慢养成爱惜物品的好品质。

现如今富裕的家庭生活条件可能诱发幼儿盲目追求高消费、过度享受和铺张浪费生活。在社会水平普遍有所提高的今天,对幼儿进行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教育,从而培养幼儿惜物感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适时提出具体要求

孩子由于无知或认识、控制能力较差,往往出现一些损坏物品的行为。如在墙上乱画,撕坏图书、弄坏玩具等。发现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后,先要弄清原因。孩子若是无意的,便及时给予引导,指出其危害,提醒孩子以后注意;孩子若是有意或以此来要挟,则及时给予严厉的批评,使其认错。在孩子的不良行为面前,若不能及时地批评纠正,采取迁就、让步的态度,往往易使孩子一错再错,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4岁以前的幼儿,思维水平处于感觉运动和前运算阶段,情感和道德教育应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主要是教幼儿去“做”,一旦幼儿能主动地“做”出这些正确的行为,教育者应表示肯定、赞赏并及时强化。及时的赞美会让幼儿很快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能更好地促进幼儿下一步的努力。由于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他们的赞美要具体、明了。最好是多鼓励孩子努力的过程,如,在日常活动中,我们教师就是要及时地赞美孩子:“你看到水龙头的水哗哗流,能把水龙头关好,懂得不浪费水,我真为你感到高兴。”“你坚持把玩具收拾好,真能干。”这种有针对性的赞美会让幼儿明白自己什么地方做得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让幼儿掌握一些有利于身心成长的规则,促进健康情感的发展。

(三)树立榜样影响孩子

幼儿的思维水平决定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更易理解,鲜明生动的形象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好模仿是幼儿的学习特点,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如:老师向小朋友提出了爱护图书的要求:要轻拿轻放,一页一页地翻看。刚开始时小朋友都能按老师的要求看书。如果出现了破损的图书,教师要及时用透明胶和剪刀把撕烂的图书补好。那么在老师的影响下,小朋友们就会意识到破坏图书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逐渐加入到爱惜图书的行列,不会再出现孩子随意撕书的现象。用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让幼儿在这件平凡的事情中接受影响,激发幼儿的惜物情感体验,形成自觉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这比简单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除此之外,为了使孩子形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作为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成人要为孩子树立榜样示范作用。还可以通过让幼儿听故事、看图书和影视作品等形式,使之感受榜样人物的所作所为,激发幼儿对榜样人物的模仿,促进惜物感的发展。

(四)三方合力共同促进

幼儿园只是有限的教育环境,必须通过家庭和社区教育,来发挥有利因素,让幼儿置身于相应的环境中,通过亲身感受、体验,使惜物感教育取得成效。如开展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活动,通过比较,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生活幸福的同时,也要让孩子了解灾区小朋友生活的不易。使孩子知道要为别人奉献爱心,体验帮助别人时获得的快感;社区中公共设施给人提供了方便,所以不要随意破坏,要好好爱护;通过参观活动增加幼儿对社区的感性认识,使幼儿知道社区是由不同家庭、街道、建筑物组成的,社区的环境是独一无二的,萌发幼儿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的意识。

家长可以利用幼儿玩具,发挥玩具的教育功能。一是除了给孩子提供一定数量的玩具外,还可以鼓励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如:点心盒、牛奶盒、饮料罐、吸管等动手制作各种玩具。幼儿参加制作玩具,会比玩现成玩具有更大的兴趣,其制作过程对于引发幼儿对形状、设计、色彩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幼儿动脑筋、想办法、不怕困难,热爱劳动等好品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此外,还可教育幼儿存钱买玩具。很多幼儿不了解金钱的价值,也不明白玩具到底有多贵。若家长要为幼儿买玩具,可先教育幼儿存下部分零用钱作为购买玩具之用,这样幼儿就能够学会珍惜玩具。如果孩子心爱的玩具坏了,手巧的妈妈和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设法修理。这样就可使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多么关心他,也会让他学会珍惜玩具。在家要注意培养幼儿管理玩具的能力。应在家中给孩子开辟一个游戏角,为孩子准备一个玩具柜、纸箱或抽屉,让孩子收拾、整理、管理、修理玩具,使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玩具、物品的良好行为习惯。

家长要充分利用居民生活小区中独特的教育因素,对幼儿进行教育。可以通过参观社区环境的美,来陶冶幼儿美的心灵。在参观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幼儿爱护公共财物的好习惯,做个文明小公民。带孩子到处走一走,看一看,认识各种植物、动物,使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奇丽风光,做个环保小卫士。

(五)不断巩固教育成效

培养孩子爱护环境意识篇5

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教育,让儿童了解环境污染对于地球的危害,教导幼儿一些环保常识,引导他们养成环保意识,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教师是幼儿环保教育的领路人,要尽力把幼儿引导到保护环境的大社会中,让幼儿亲自感受大自然的变化,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环保知识,从而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一、在日常生活中对环保教育进行渗透

陈鹤琴先生曾说:“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孩子生活原貌,让他在生活中学习。”在对孩子实施环保教育时,要注重整合社区资源。例如,可以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利用一些废旧的回收物制作墙壁上的贴花,用废旧的牛奶盒搭建各个班级的小小玩具区,还可以在教室布置植物角等。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与环境有着紧密联系,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教导幼儿节约用水、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爱护图书等。对于幼儿的日常行为,教师应该及时正确地进行引导,让孩子们知道如何保护、呵护我们的地球妈妈。比如,在教室的植物角里饲养小金鱼,种植一些花草,让幼儿去照顾小动物,通过给它们换水、喂食物、给花草浇水,来培养幼儿亲近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也可以开辟一个种植园地,春天,带着幼儿去播种,利用中午散步的时间去看看蔬菜宝宝的生长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做一个珍惜粮食,不挑食的好孩子;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环保活动,比如:回收废旧电池、远离烟草、珍爱生命――开展无烟日宣传、利乐包装制作、我是环保小达人、幼儿环保小故事、幼儿环保创意时装秀、文明餐桌伴我行、地球熄灯一小时等活动。最好让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二、开设有关环保主题的教学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孩子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孩子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要在幼儿教育的相关课程中积极引入保护环境的内容,在课堂上为幼儿讲述环保的意义。比如在教授科学“包装袋上的标示”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收集各式各样的包装袋并进行分类;二是学习了解观察食品包装袋上的各种说明,便于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加以区分运用;三是了解白色污染对于环境的危害,制作、使用环保手提袋。活动过程分为:幼儿观察食品包装袋;请小朋友检查一下自己手中的食品有没有过期,并说出原因;组织幼儿讨论白色污染的危害;请幼儿说一说应该用什么样的行动来保护环境。比如:购买日常食品时,要主动选择包装袋上有绿色食品标志、可回收标志的;不过分使用塑料袋,提倡使用环保手提袋,争当一个小小环保卫士等。

三、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最好的教材。”春季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夏季蝉鸣蛙叫,秋季硕果累累,冬日白雪茫茫。教师要经常带领孩子们外出散步、去附近的小区公园游览参观,亲近大自然。让孩子们在草地上快乐地玩耍、游戏,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领略自然界四季奇妙的变化,明白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美好生活,享受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一切快乐;或者去河边采风,看小鱼、小虾追逐打闹,体验自然资源的丰富;或来到农田,在夏日里看那一望无际的稻田,想象着秋收时丰收的景象……这一系列活动,符合幼儿的个性特点,都是幼儿亲身去感受,去认识,从而更好地培养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还可以带幼儿去参观幼儿园附近的垃圾回收站,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去向。通过观察比较,让孩子们知道哪些废品可以回收利用,随意丢弃垃圾是可耻的,明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只有懂得了解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才能建立幼儿起初的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从自己做起,更多地加强自身或家长的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让孩子在获得知识,愉悦身心的同时,培养自身对于环境的感情,产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同时,还使得本来枯燥乏味的教育变得生动起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四、结束语

总之,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和希望。未来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当前人们所具备的环保意识与环保理念。在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的必要性毋庸多言,但要将这种教育真正开展并持续下去,并不断改进创新,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家长、社区多方面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养成亲近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郎朗.培养幼儿低碳环保意识的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2011(11).

培养孩子爱护环境意识篇6

一、躬身垂范,让学生在榜样引领下规范行为

幼儿的个性就是模仿别人,他们的很多行为习惯还没有成型,生活习惯还需成人的感化和教育,作为幼儿教师身体力行、躬身垂范是关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们。一个幼儿班级,多则几十人,少则十多人,入园时每个小孩习惯不一,有的随意乱丢乱扔,有的乱涂乱画,有的乱撕乱吐,致使干净的教室随时都乱七八糟,满地狼藉。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们的不良习惯,并身体力行地打扫教室,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和鼓励其他的小朋友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在教师的引领和教育下,孩子们慢慢改掉了坏习惯,回归到正道上来。

二、活动引领,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

兴趣是幼儿活动的动力,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无疑是进行环保教育的最佳途径。幼儿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基于感性认识, 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实践和探究活动中形成自觉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亲近周围的环境,感知环境的美与丑,逐渐形成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呢?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美丽的花园、空旷的广场、不堪入目的化粪池、一片狼藉的垃圾处理场。学生边走边看,边闻边谈。学生在花园和广场留连忘返,发出阵阵赞美声;在化粪池和垃圾处理场的污浊环境中掩鼻而过,异口同声说:“好臭!”没有高深的理论,更不是单纯的说教,学生通过眼前事物对比不知不觉地增强了对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初步树立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变废为宝,让学生在废品中发现利用价值

培养孩子爱护环境意识篇7

(2004—2005年度第二学期)绿,是生命之色,生命之源,也应是教育之色,教育之源。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条件,对于环境教育工作,我班十分重视,想尽办法、用尽力量,不遗余力地要把环境教育抓出成效。首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教育幼儿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使孩子们从小就能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并由此产生强烈的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意识,我班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环保知识学习,举行环保书画作品和手工制作展评,使孩子们在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参观利用废物制作的体育器材锻炼身体、争做环保小卫士等的活动,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使幼儿增长了环保知识,扩大了视野,也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活动。环保既是人类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一种生存行为,更是一种社会公德行为和思想品德行为。我们结合思品内容,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结合各自学科特点,探求并确立学科环境教育渗透点,抓住学科与环保知识的显性和隐性关联,将环保教育有机渗透于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利用家长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影响幼儿。如环保教学《我爱我家》中,老师设计了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感受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形成过程,同时请幼儿欣赏没有污染的自然风景,使幼儿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美术、书画创作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等系列内容也在我园蓬勃开展。利用家长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影响幼儿。主题教学虫虫、虫虫飞,引发了幼儿对大自然探索,了解昆虫的习性和人类的关系,启发了幼儿爱思考、爱想象的能力,及发展了孩子们的创作空间。家庭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绿色环保进入家庭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是人类健康长寿的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绿色环境是家庭成员共同责任。为此,我班在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同时召开家长,让家长感受环保的意义,并掌握具体做法,为幼儿作出表率。如:种植花草空气清新,绿化美化家庭环境;家庭生活声音适量,减少环境躁声污染;提倡生活垃圾分类,废旧物品不乱堆放;为了自身和孩子的健康,家长不吸烟或少吸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合理使用能源;选购绿色食品,不吃野生动物,少吃含防腐剂的食品;使用环保用品,不用含磷洗涤剂,不用一次性筷子和饭盒等。在此过程中孩子、家长共同学习绿色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创建绿色家庭。和幼儿一起收集废物,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培养了幼儿“变废为保”的观念。通过外出活动到大自然中去,教育幼儿保护环境,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了幼儿养成爱环境的好习惯,做个环保小卫士。幼7家7儿童1、游戏活动中的环保渗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而通过游戏向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幼儿最易接受。从而使幼儿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体育游戏《青蛙捉害虫》,通过让幼儿在四散追逐活动中,使他们懂得青蛙是益虫,能够保护庄稼,我们不能捕杀它们,更不能吃它们的肉。同样,“猫捉老鼠”的游戏使幼儿在初步懂得生物链的关系的基础上懂得不仅我们要爱护猫,而且还要劝说大人不要捕杀。从而养成幼儿关心动物、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又如:在区角活动的生活活动中,老师设计了剥瓜子和花生的活动,孩子们对这个主题可感兴趣啦。因为这个活动不仅满足了幼儿的食欲,还锻炼了幼儿手部小肌肉群,同时培养了幼儿爱劳动的习惯。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懂得了瓜子壳和花生壳这样的垃圾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种植角里做肥料。知道了有的生活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的道理之后,孩子们便很自然地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了。2、 教学活动中的环保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学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主要活动之一,幼儿通过教师组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掌握粗浅的知识,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现象、思维、记忆及语言表达能力。然而环保教育如何结合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这仍需要教师通过平时观察、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再有的放矢对幼儿进行提高环保意识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这是二十一世纪的幼儿园教师所必须做到的。如:前年我园养了小羊、小鸭、小兔等小动物,当我发现有的幼儿因不懂得如何爱护而拉小动物的耳朵、尾巴时,就及时在教学活动时给幼儿上了一节“可爱的小兔”,幼儿通过认识兔子的生活习性及外貌特征,增进了幼儿爱动物的情感,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初步懂得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向哥哥、姐姐学习,喂养园内的小动物、保护园内的小动物。3、自然角观察中环保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自然角是幼儿认识自然界的一个小小的窗口,幼儿通过种植、饲养动植物来了解自然界,并以此类似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逐步认识到我们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己。如:当我发现幼儿不爱护鱼缸里的小鱼时,就及时引导幼儿观察鱼缸里的小鱼,使幼儿感到小鱼是很可爱的,它们同样也是鱼妈妈的小宝贝,我们要和老师一起把小鱼养好,千万不可用手去抓。再如:午餐后我带幼儿散步来到了种植园地,一个幼儿好奇地把小青菜拔了出来,我就及时地利用这个活教材,使幼儿知道小青菜离开了土壤妈妈它就活不成了。我们千万不能拔地上种植的花、草等植物,慢慢地培养了幼儿不随意破坏绿化的好习惯。通过环保教育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我们将继续努力利用这个方法,并不断探讨、摸索,使这两个不同的教育内容能有机结合成为我园教育的一大特色。

培养孩子爱护环境意识篇8

“我要给地球妈妈穿上绿裙子”“我要给地球妈妈戴上最美丽的小花”…… 小班孩子们的想法在老师的帮助下变成了现实,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为“地球妈妈”进行了打扮,通过撕、画、贴、印的形式,诠释了自己心目中“地球妈妈”的美丽模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

为了让幼儿带动家庭和社会一起行动起来,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中班幼儿集思广益,想出了许多节约能源的好办法:节约洗澡用水,缩短淋浴时间;安装节水龙头;用节水型抽水马桶;节省纸张,少寄些贺卡;随时关紧电冰箱的门;爱护公共绿地;尽量减少生活垃圾等。孩子们还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周围更多的人宣传保护环境,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为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创造想象能力,为了让家长和孩子都能感受到亲子合作共同创作的乐趣,增进亲子感情。大班年级组举行了“低碳生活,保卫家园”亲子环保时装秀活动。亲子制作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支持,各种废旧材料(报纸、旧布料、垃圾袋、旧光碟、等等)通过家长、孩子们巧妙的创作和利用,变成了各式各样的环保包、环保帽子、环保时装。作品创意新颖、手工精致,将教育、娱乐、装饰等作用融为一体,富有创造性,充分体现了家长和幼儿的智慧,也有着对浓浓亲情的体验,更有着对废物利用、环保意识的培养。

爱护家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地球的未来是属于孩子们的,在幼儿中开展环境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将会使人类拥有一个更加绿色的未来。

幼儿园世界地球日主题教育活动通讯稿二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保护资源环境,善待地球是人类的共同责任。4月22日是 “世界地球日”,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环境,珍爱地球,让我们拥有一个绿色家园,近日,城关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我爱地球妈妈”的主题教育活动。

小班的幼儿看着爱护地球的宣传片,念起绿色环保童谣《我是地球宝宝》,中班幼儿在老师的引领下,讨论着如何让地球妈妈轻松的呼吸,大班幼儿则用自己的画笔画出未来地球科幻画,幻想着未来地球色彩绚丽的明天。老师还倡导孩子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浪费水、电,爱惜粮食、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懂得节俭,努力争做环保小卫士。爱护地球妈妈,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种养绿色植物,努力保护身边的每一片绿色;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地球的未来是属于孩子们的,对幼儿进行“世界地球日”教育,不仅让小朋友了解了世界地球日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让孩子懂得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帮助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让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孩子的自觉行动。

幼儿园世界地球日主题教育活动通讯稿三

培养孩子爱护环境意识篇9

二、让孩子感受绿色世界的美好

在幼儿的眼睛里,大自然是一个绚丽多姿、美好向往的世界,让幼儿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特殊的魅力,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发幼儿保护大自然的积极情感。如幼儿园开设了小小种植园,走进种植园,到处是绿色的海洋,孩子们亲手播种的花草迎风摇曳;亲手种植的蔬菜瓜果果实累累。孩子们雀跃在蓝天白云下,嬉笑于绿草鲜花间,处处洋溢着春天般的勃勃生机,流淌着美丽和祥和,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丽。

班级环保环境的创建可以增强幼儿对环境的了解,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如走廊里,老师们用麻绳、木棍、贝壳等制作成的壁挂精美、雅致、富有童趣;园内张贴环保标志,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箱,教室里专为孩子们开辟自然角和动物角,养着许多适合生长的动物和植物,如萝卜、洋葱、大蒜、小鱼、乌龟、螃蟹、泥鳅等,让幼儿轮流照顾、观察,孩子们因此掌握了许多有关动植物的知识。孩子对小动物非常感兴趣,他们经常观察它们是什么样的?它们在干些什么?它们和小伙伴在一起住得开心吗?孩子们用绘画、记录等多种方法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且生成自己的讨论话题“水里生活着哪些小动物?它们生活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它们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们是吃什么长大的”?孩子们通过向爸爸妈妈了解,以及自己的发现和老师的帮助,了解了许多有关水生动物的知识。

种植和饲养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还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打扮教室,更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如用树叶粘贴成各种小动物的形象,拼剪成各种图案,用废旧的报纸做成大树。让环境与孩子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培养幼儿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发现环保问题,带着孩子走近环保

从与孩子息息相关的环保问题入手,让孩子从小关注身边的环保问题,提高对环保问题的敏感度。

首先,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和爸爸妈妈一起发现生活中的环保问题,如塑料包装物用量迅速增加,“白色污染”问题突出;汽车数量剧增,尾气污染严重;旅游景区塑料瓶等不可回收垃圾污染;一次性筷子、纸张的大量使用等,引发幼儿对环保问题的关注。

其次,让孩子们讨论,积极想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办法,用行动保护地球。变废为宝,和家长共同收集废旧物品,如牛奶罐、礼物包装盒、糖盒、纸箱、光盘等。老师们可以将这些废旧物品清洗干净,投放到区域中,孩子们积极动脑,用光盘做成花朵,用洗洁精瓶子制成响罐、快板等。

最后,让孩子畅想未来的魅力地球,激发幼儿创新意识。例如发明环保小汽车、万能废旧物品回收站等,激发幼儿努力学习知识的原动力,用先进的知识保护地球。

四、家园共携手,关注生活中的环保举措

大手拉小手,从少用塑料袋、少用一次性纸杯、木筷等行为细节入手,倡导孩子关注生活中的环保举措,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例如开展“低碳生活、变废为宝”亲子环抱袋制作展示活动。发动家长和孩子在假期中一起利用可重复使用的废旧材料(不同质地的旧衣服、碎布等)制作环保袋。家长们巧心构思,踊跃参与,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所有参赛者都将作品带到幼儿园。这些创意巧妙、制作精巧的环保作品,一件件旧衣服、一块块碎花布在孩子与家长的巧妙构思和精心制作下,变成了一件件别致精巧的手工艺品。有将背心下端连接,肩带当拎手,随意大方的购物袋;有巧妙拆下孩子旧衣服上印有卡通动物的口袋制作成的可爱小拎袋;有缝合短裤裤脚、皮包带子拎手的时尚购物袋……这些作品不仅款式新颖,而且实用美观。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接受到全新的环保理念,感受到生活中各种废旧物经过奇思妙想可以变成“宝贝”,充分提高家长和孩子们节约和环保意识,还在与爸爸妈妈在共同制作中进一步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就让我们从每个家庭做起,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美丽家园。

五、在一日环节中以多种形式渗透环保教育

培养孩子爱护环境意识篇10

二、创设人文环境,让绿色走进幼儿心田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在我们幼儿园,绿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一跨进幼儿园的大门,松树青翠,白桦挺拔,丁香飘香,满眼郁郁葱葱,满鼻幽香沁人。大门两旁,花圃连缀,绿树红花,令人陶醉。小草透绿,树枝吐绿,蜂飞蝶舞,绿意生辉。幼儿园内的每幢建筑,每个角落都是“绿色”育人的天地。围墙上到处绘有绿色的森林、草原、花园,成群的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在这里,清晨鸟儿唱着歌儿伴你做操,傍晚,鸟儿跳着舞陪你散步,校园内好一派“绿色育人”的浓烈氛围。

每个班级的家园天地里都有绿色环保方面的内容,向家长们宣传着各种各样的环保小常识。每天接送孩子的时间,孩子们总爱用自己的小手拉着父母的大手到环保小天地驻足观看,兴奋地告诉父母哪些是自己的作品,并向大人们讲述自己刚刚从老师那里知道的各种环保小常识:水是生命之源,妈妈洗衣服要节约用水;废旧电池危害大,要放到回收箱中;塑料袋不容易腐烂,买菜时要少用……

培养孩子爱护环境意识篇11

在班级创设环保意识

自然角是学校每个班级常设的角落。学校利用课余时间丰富自然角、种植园地的内容,并加强管理,进一步帮助幼儿认识植物生长变化过程,与自然更多地接触,增强幼儿感性认识。

绿色植物角是孩子们喜欢的地方,因为那里能感受到绿色,感受生命,有丰富的植物,既漂亮又美观。在孩子眼睛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记得幼儿刚入班时,来自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也存在差异。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及常规培养还未形成,存在撕图书、摔玩具、揪叶子等现象。我们从情感入手,告诉孩子叶子是小树的头发,你揪它的头发疼不疼?孩子们说揪头发最疼了,此后再没有发生这些现象。由此孩子们了解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它和人类的关系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孩子知道后更加爱惜它们了,像大人呵护自己的宝宝一样给它们浇水,不碰倒它们。孩子们的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还揭发自己的妈妈曾经踩过幼儿园的草坪。

在家庭创设环保行为

从家庭环境入手,促进幼儿环保行为的养成。家庭是幼儿最亲切的场所,先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家庭环境,感受家庭的整洁、舒适,养成保持家庭环境整洁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件小东西入手,逐步养成珍惜资源的习惯,再从家庭延伸到周围环境,观察社区周围的设施及一草一木,懂得爱护周围环境的卫生,不乱扔垃圾,不攀摘花草树木,不破坏公共卫生设备,做好门前“三包”,共同维护生活小区的环境美观。进而延伸到街道、商场、公园、电影院等活动场所,懂得维护公共场所卫生。这样,从家庭环境开始逐步向户外延伸,让幼儿初步懂得什么是环境,应该如何保护环境的道理。

设置家庭自然角,增强孩子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家庭自然角”是让孩子了解自然环境的最小而又有效的窗口,既简便又安全,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孩子要通过自己的操作、实验、亲自体验,发现许多有关植物、动物,以及污染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从中受到教育。家长要根据自家居室的空间条件,利用阳台或走廊的一角让孩子做“鱼儿为什么死了”“小花为什么干枯了”等实验;饲养些比较方便管理的小动物,如小乌龟、小泥鳅、小鹦鹉等,种些容易成活的花草,如太阳花、一串红、仙人掌等,为孩子准备些适合他们使用的,不易打碎的,没有危险性的工具,如塑料小桶、小杯等,指导孩子去照料这些小动物和小植物,提醒孩子定时添加饲料和清洗、定时浇水、施肥。让孩子在细心照料过程中观察植物的生长、动物的活动,发现它们的可爱之处,逐渐培养孩子对这些小动物、小花草的关爱之心,进而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保护意识。

节日活动中,养成绿色文化意识

培养孩子爱护环境意识篇12

因此,教师应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听小鸟的歌唱,看快乐游泳的鱼,呼吸新鲜的空气,然后告诉孩子,我们只有保护好环境,地球才可能永远是美丽的花园。

二、通过游戏等方式,加深幼儿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利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直接参与的热情是环保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会得到真正的发挥,也会获得相应的知识。

比如,“我是绿色小卫士”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教师可以指导孩子给花和小树浇水,拔掉花坛里的杂草,捡起地上的废纸和丢弃的废品,放在准备好的废品袋中。孩子们从自已动手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东西比单调的说教要有意义得多。

另外,给孩子们讲故事,教他们朗诵诗歌,也不失为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创设废品回收箱,为孩子们提供环保条件

为了让幼儿真实体验对环保应做些什么,在幼儿园创设废品回收箱是一项非常好的举措。比如,可以在教室里摆放了一个废旧电池回收箱,并告诉小朋友,废电池被随便扔掉后会对土壤和水造成破环,而经过回收加工却能再次成为有用的资源。

四、教幼儿从小做起,保护环境

教育幼儿保护环境,不仅是口头宣传,重要的是要以实际行动爱护环境,从一点一滴做起。

比如,带孩子们郊游时,让孩子们准备垃圾袋,从小养成不随地乱扔废旧物品的习惯。同时,教师也要对幼儿进行环保安全教育,在保护环境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培养孩子爱护环境意识篇13

幼儿的情感世界单纯透明,幼儿在进行各种活动时充满着多彩的情绪,幼儿以愉快和舒畅的情绪进行活动,有利于教育效果的提高,如在对幼儿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中,单纯的规定幼儿不许这样的或那样的效果,没有用有爱心的语言告诉幼儿“它们也像小朋友一样,被弄到会疼的”,这样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效果更好。因此,幼儿时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

二、行为习惯中的教育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受用一辈子的法宝,所以,我们在教育的时候,就要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有意于幼儿发展的好的环境。现在,一个家庭中,孩子成了注目的对象,一些不自觉的行为将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我们不妨制定一个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孩子。从孝敬父母开始,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首先,成人要做孝敬父母的表率。当家里老人生病时妈妈为老人捶背、穿衣、喂药;当老人秋眉不展时,父母关心地问长问短与老人亲切交谈。父母的一言一行将深深地打动孩子的心,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埋下爱的种子。体贴父母、尊敬长辈的意识在孩子的心中逐渐形成。其次 , 我们要给孩子孝敬父母的机会。成人要不断地给孩子创造孝敬机会。教育孩子分水果时,先送给老人,再送给父母,最后才是自己的。从而强化了孩子爱父母、爱长辈的意识。再次,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体验父母的苦与乐。父母要平等地与孩子谈话,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

三、园内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培养

成人过分的呵护溺爱使幼儿常表现出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和情绪,针对独生子女成长的这一特点,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尤其是从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入手,萌发幼儿心中有他人的意R和体贴爱护他人的情感,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要将幼儿融入集体之中,让他们懂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幼儿集体意识的形成主要在平时养成。幼儿刚入园时,教师先带他们认识周围的人和环境。其次,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和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的有效方法。再次,教师教育幼儿为集体做事,培养幼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幼儿的参与意识很强,对动作过程特别感兴趣,大班幼儿十分喜欢值日生的工作,如收理图书、擦桌子、扫地等。在这过程中幼儿为大家服务的精神和能力爱到教师的肯定,自豪油然而生。因此,教师尽可能给每个幼儿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快乐的体验中逐渐形成愿意为他人服务的意识,真正体验帮助他人的幸福与快乐。

四、培养幼儿健康的情感品质

(一)信赖感的培养

包括信赖自己和信赖别人,在幼儿身上大致表现为:有受爱与施爱的愿望,有困难时,愿意求人帮助和帮助别人,能体验得到帮助或帮助别人后的愉快。在幼儿信赖感的培养上,必须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注重营造和谐、融洽、和平、信任的氛围。其次,给予幼儿充分的交流机会。

(二)自信感的培养

在幼儿身上表现为:通过恰当的评价尊重自己,把握自己;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后的快乐。培养幼儿自信心应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成人运用赏识法教育幼儿。其次,采用纵向法评价幼儿。再次,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意志。

(三)求美感的培养

求美感在幼儿身上表现为:能发现并喜欢美好的事物,美好事物给自己带来的愉快;有创造美的愿望,并体验创造过程中的愉快。首先,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其次,引导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久而久之,养成幼儿的态美,语言美、行为美的习惯。

(四)求知感的培养

在幼儿身上表现为:对周围事物好奇好问,乐意探索并体验其中的愉快;能体验到动手动脑获得本领后的愉快。首先,培养幼儿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和兴趣。鼓励幼儿多想多问。其次,给予幼儿实践的机会。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