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用13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1

一、理论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通过资源合理调配,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将会趋向统一,这种统一还包括区域经济体内部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源于以Solow(1956)和Swan(1973)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将趋于一致,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是无成本的,不受限制的。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部分地区或者部门先发展起来,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联动发展,强调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和部门。Williamson(1965)提出伴随着一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区域间的人均收入不平等性也出现倒“U”型。就是说,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但从长远来看,区域间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一种收敛的状态,即发展均衡。

(二)金融发展理论

1.国外研究历程。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以及从金融角度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理论。但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来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其中要以King和Levine(1993)为代表,他们构造了新的金融中介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问题已开始被学界广泛关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这一问题,大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谈儒勇(1999)通过研究发现,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韩廷春(2001)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以后,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史永东(2003)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在格兰杰意义上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时通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测量金融中介发展程度的指标,得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具体数值。王景武(2005)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虽然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争议,还远未达成一致。然而,大量的文献研究已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支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一般性结论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和影响作用,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有推动和制约作用。

(一)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性

大量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证实,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中国东、中部地区虽然金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在降低,但是他们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成立。这里存在一个是金融资源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还是金融组织结构亟待调整的问题。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区域金融资源同区域人力资源、区域技术资源一样都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尤其在经济起飞阶段,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金融甚至是第一推动力。

(二)区域金融发展的区域适度性

虽然东部地区存在区域金融资源贡献率降低的现象,但这是否说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金融资源的浪费,还有待证实。东部地区凭着其良好的经济环境,充用调动金融资源而得以迅速发展,而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潜在的经济发展要素无法启动,使其始终难以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只有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了、匹配了、协调了、达到地区“金融”与“经济”双赢的状态,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区域金融资源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三)区域金融发展的非独立性

区域金融资源虽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不能一味地强调或是孤立地看待这个要素。在协同理论的支撑下,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自组织系统,使其整体目标与其内部构件以及相应的演化规律紧密地联系起来。区域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金融、区域人力和区域技术都是这个大系统的要素,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因此,认识到它们的非独立性,更好地把它们结合到一起,才能给区域经济带来跨跃式增长。

三、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一)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应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逐步将金融支持重心向经济不发达区域进行转移,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避免区域金融差距的继续拉大。具体来讲,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思路。首先应优化东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进行自发调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金融结构。其次要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最后要优化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目标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形成政府推动型的金融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加快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对西部地区实施与东部、总部不同的金融政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赋予中央银行在各地区的分支机构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包括建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银行和开发基金,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发展,优化中西部的金融机构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构建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努力实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金融差异。

(二)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自中国金融业改革以来,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借贷者转而寻求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调整金融结构,不断引入各种金融机构,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状态,使整个信贷市场更加活跃,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能成为金融主力,因此民间金融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定时期内在总量上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中国金融经济的转轨,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加快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树立金融生态观。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统一的。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使之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因而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内涵,努力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四、结论

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作在改革开放以来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中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竞争环境,为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要求在区域金融政策上要有所创新,并且在区域金融的整合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区域金融、经济协作是中国各地区搞好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金融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加强金融稳定,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促进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小黄.强化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金融业网,2006,(12).

[2] 欧向军.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2007,(4).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2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区域作为应对政治、行政事务的方法和手段,已成为热点的研究课题。区域适应,对应对当今世界经济的挑战是至关重要的。在韩国,区域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已经实施了很长一个时期,但它并没有从实质上促进不同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虽然多个地区获得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但其主要是通过外部合作和大规模的发展促进的,这种外生的增长战略对培育区域适应能力没有促进作用。以韩国忠清南道为例,尽管通过政策的制定,该地区表面上有了全方位的发展,但实际上,不仅限制了特定地区的发展,而且其发展的结果没有扩展到区域社会,也没有起到提高生产率、增加就业和收入的作用。

为了解决区域间经济悬殊、区域适应能力低等问题,韩国许多地区已提议并执行了与内生发展相关的政策和倡议。内生发展指使地方和区域社区能发现本地的资源,并利用适用于局部地区的外部资源,来确保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战略,内生发展强调了不发达国家的内生和自我依赖式的发展。基于内生发展的未来区域发展倡议是必要的,这些倡议囊括了社区建设、社会经济、地区食物系统以及农村社区商业等,这都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适应能力的建立。目前,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等矛盾较多。因此,探讨内生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的问题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本文以韩国为例,总结了其通过内生发展来促进区域发展、培养区域适应能力的相关政策,为中国区域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际经验。

一、韩国内生发展的相关经验

为了缓解新自由主义理论造成的经济、社会问题,韩国政府在李明博总统的领导下,通过颁布与5个区域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密切相关的区域政策,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从而开创了区域政策新局面。内生发展作为促进区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受到韩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节以韩国忠南清道为例(下文简称忠南),介绍韩国以内生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的相关经验。

(一)忠南地域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忠南地区包含了8个市及8个郡,其总面积为8 601km2,占韩国国土面积的8.6%;拥有205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1%。2000—2009年,忠南地区的GDP增加率是年平均9%,居韩国第一,人均GDP居全国第二。其产业构造按就业者为基准来看,分别是农林渔业19.5%,矿工业17.4%,建设业5.7%,服务业及其他57.3%。各个产业的生产额分别是:农林渔业7.2%,矿工业49.8%,服务业及其他43%。总的来看,忠南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矿工业。

虽然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快,但是其发展中存在诸多弊端。具体表现在,一是过高的对外依存度,2008年忠南地区的贸易依存度为144.7%(世界平均贸易依存度仅为41.81%),并且,忠南地区此时主要所得40兆元中,有16兆元流出境外。并且,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忠南本地四年制大学毕业就职者在本地区就职率仅为18.5%。二是忠南地区经济过渡依赖大企业,如在阿山市经济发展中,其中仅三星电子占有64.2%,因此三星电子一个企业发展的波动,将会牵动整个阿山市经济发展,容易引发经济危机。三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生活、就业水平相悖离,2000—2008年忠南地区GDP年均增长率达到全国第一,但是其平均雇佣增长率仅为1.1%,低于全国平均的1.4%。并且,该区域人均消费位居全国第11位,贫困阶层的比率为全国第一。四是区域发展不均衡深化,忠清南道16市县中,仅西北部圈的天安市、阿山市、瑞山市、唐津市四个市,就占忠南地区GDP的68.1%。五是偏向能量多消费性经济,2006年,忠南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15.21吨,是全国平均排放量3.34吨的4.6倍,居全国第一,忠南地区的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二)基于内生发展的新发展战略

为了缓解忠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矛盾,当地政府制定了多项政策促进内生发展的相关政策,以期获得区域经济的全方面发展。

第一,促进农水产业和农渔村的发展,扩大优质农业,发展以生活空间,经济活动空间,环境及文化景象空间的农渔村;第二,培育地区产业,根据各个地区不同发展特色培育地域产业,并支持地区资源循环性的中小企业发展;第三,加大对中小企业及微小私营者的保护,为传统市场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并控制大资本的流通;第四,加强忠南地区各个经济团体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社会经济部门的培育;第五,强化社会资本的形成,加大对福利财政的投入,扩大福利事业,完善对老弱者、女性、儿童等弱势群体的保护,构建区域内居民相互信赖的关系网络;第六,各地区培养该地的领导人,留住本地人才,注重各地区间的城乡交流;第七,合理实施地方分权政策,构建新的治理体系。

二、韩国内生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通货膨胀率高、贫富差距大、社会道德缺失、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并且,2011年中国外汇储备位居全球第一,加之较高的对外贸易依赖,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未来的担忧。因此,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缓解社会矛盾是迫在眉睫的。而通过内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对现阶段的中国而言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韩国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与中国当前的情况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从其发展经验来看,给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促进经济内生发展首先要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利用农业多功能性,发展优质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业、拓展农业及农村的功能。同时,以可持续发展为基准,重点发展投入少、消耗少、产出高的产业,如支持服务业的发展,给予其一定的政策优惠。第二,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发展历史与特色,鼓励各地区培育内部特色企业,并加强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激活中小型经济圈的发展。第三,引导资本要素支持产业创新,为新兴战略性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制定实施金融业空间布局规划,为区域发展建设当地的金融融资体系,解决区域发展资金问题。第四,培育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为传统市场注入更多新鲜活力。并完善市场机制,解决由于寡头和垄断形成的市场失灵,更好的通过优胜劣汰机制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第五,走创新的道路。目前中国就业问题仍较为严峻,在此时进行大规模的科技创新,取代人力劳动力,提高生产率是不可行的。因此,创新道路主要是指教育创新。一方面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则要积极促进中国教育结构的转变。合理对高等教育学院进行宏观调控,建立人才预警机制,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为透明、全面的人才需求信息,引导民众理性选择,以此来缓解选择专业扎堆现象。第六,实现资源能源的创新驱动,引导区域合理利用其内部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通过内生发展促进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3

一、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影响

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公路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就,从微观方面推动了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以下具体分析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影响。

1.对公路沿线的自然资源进行了激活。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能够改善和激活公路沿线的旅游和土地等资源。也就是说交通运输可以对区域的区位进行改变。我国还没有修建公路时,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土地资源和其他资源不能被有效开发和利用。如果公路交通运输得到了改善,能够对上述资源进行开发和整合,可以对其进行利用,实现这些资源的市场价值,从而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2.保证企业成本的降低。通过改善公路交通设施,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状况。运输距离可以大幅度缩短。特别是对一些以交通运输为主要成本的企业,公路交通运输情况的改善可以可以明显降低其运营成本。此外,如果当地的公路交通情况很好,就会方便流入资本和人才,从而降低本地生产所需要的要素成本。同时便捷的交通运输服务也有助于企业之间交易费用和仓储费用的减少。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如果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生产者对这一变化的反映速度更快,及时采取有效策略。

3.推动企业组织效率的提高。便捷的交通运输能够使企业劳动力和其他资本的利用率提高,从而使企业其他生产要素的获利能力提升。如果提高本地的生产要素组织效率,会降低费用和生产成本。交通运输的便捷程度,可以保证生产要素向所需企业的顺利流动,从而保证企业组织效率的提高,使企业所占有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企业运营过程中如果一个环节提高效率,就会产生连锁反应,推动企业其他环节甚至整个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急需对组织效率进行调整。

4.促进物流规划的调整。企业物流主要的运输载体就是公路。如果区位发生变化,对企业的物流体系会产生影响。实践表明,建成的高速公路会带动沿线企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具体来说,能使物流速更快,区域内也能连通各个经济单体,从整体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基于以上这些,企业选址的最佳位置是公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因为通过完善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能够为企业创造更丰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影响

以上主要对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影响进行了分析。从宏观角度看,交通运输的发展也能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下对其具体分析。

1.区域产业结构得到改变。公路交通运输能够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还能保证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需要更高更严格的交通运输条件。现阶段,我国需要运输的企业的状况是运输批量较小,运输频繁,时间要求高,有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动。因此公路运输必须满足这些要求。我国现代企业的第一选择就是高速公路沿线。现代企业不断依赖高速公路,相关人员要不断完善公路交通运输网,从而更好的保证城市优秀人才的流入和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企业有了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区域产业结构,使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公路沿途投资环境得到改善。我国公路设施的建设可以推动沿线投资环境的改善。公路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发展经济的投资,公路一旦建成,会改善区域的交通条件,能够使需要运输的时间大大缩短,同时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和公路运输维修费用也会降低,从而降低成本,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例如:如果一个山区自然资源很丰富,但是交通不便,就需要建设公路交通网络。因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会吸引很多投资者。通过建设公路交通网络,能够对山区的自然资源进行转化,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3.实现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随着我国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对企业学习先进地区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比较方便。同时先进地区的资金和人才等资源也方便向落后地区扩散,可以调整不同地区的资源,保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公路建设项目对各项产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有带动作用。同时也能更好的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保证各个我国领域和行业发展的协调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公路交通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公路交通建设。本文主要从“沿线自然资源的激活,企业成本的降低、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物流规划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影响,并从“区域产业结构的改变,沿途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公路运输能好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鹏岩.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科技风,2010,04:54.

[2]任向前.浅析公路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11:294.

[3]王巍.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才智,2015,30: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4

从理论层面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上的经济形式。即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循环经济理论原理为指导,以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经济模式。区域循环经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区域本身就既可以表示一个企业或一个工业园区,也可以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可以是在其区域内部的企业、工业园区等单元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和更大深度上实发展的循环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组成单元,只有区域循环经济很好的建立并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优化,真正建立起节约型社会,实现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

从实践角度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最终目标是使区域内的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达到共同的和谐发展,其实质是在充分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重组化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种生产原材料和生产废弃物相互之间的交换建立起来生态产业链。

区域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1.由点及面的发展模式。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不同,发展程度有差异,因此不能全面铺开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和自然资源的实际禀赋,选择区域内的重点地区;接着选取该地区内的核心企业,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对该企业进行试点,从而带动整个地区,进而整个区域发展循环经济。

2.与区域资源紧密结合。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离不开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充分的了解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有助于建立合理高效的产业群,大大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3.生态化产业链。在实现循环经济的区域内,各产业的原材料和废弃物均会被其他产业利用。一个产业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得以再次进入生产循环,使整个区域的资源投入减量化,并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环境压力。

可以说区域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除了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冲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作为建设区域生态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程,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富裕、文明、健康的生活,这与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决心。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点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不仅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同时环境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也会成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瓶颈。

二、水权制度的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水资源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构建和管理是实现区域循环经济,进而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水资源管理手段的一种,水权制度的建设是为了维护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目的是通过水权的合理有效配置,平衡人类用水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对水权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的水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澳大利亚的水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水权指水资源的使用权。澳大利亚建立了水权分配制度,并培育水市场,鼓励通过市场合理配置水资源。其最早的水权是实行河岸权制度,即与河道毗连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用水权,并可继承。20世纪初,联邦政府又通过立法明确了水资源是公共资源,归州政府所有,由州政府调整和分配水权。澳大利亚的水权交易从1983年开始,到目前为止交易额越来越大,有关的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水市场已基本形成。这一水权管理制度的实际实施促进了节约用水,同时也促使水资源按市场规律自行合理配置,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美国的水权制度以层层详细的法律形式体现,且因州而异,如在水资源丰富的东部采用的是河岸权,在干旱的西部采用的是优先专用权。法律中包括地表水权、地下水权、州际间的水权配置等多个方面,具体又分为滨岸使用权、优先专用权、公共水权等各层次。而美国联邦政府对水资源管理的介入不以水资源分配为目的,其主要是针对水质保护。

在加拿大必须持有用水许可证或根据水法获得批准才有权使用地表水。用水许可证是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审批的有效法律文件,规定了水权的条件和期限,其中包括取水地点、优先日期、最大引用量、用水时间等详细规定。而通过水法获得的批准是由水资源管理部门发行的时间短于一年的用水证明。[4]

南非是一个缺水国家,降水分部不均,用水压力大。1997年的《供水法》确定了水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资源,交由政府相应的权力来确定水资源的获取人和获取量。该法提倡梯级收费,想要使用更多水资源的用户需交纳更多的水费,既等同于对超额用水的罚款。印度、墨西哥、菲律宾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尝试通过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转让。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分布不均,以东南部水量最为充沛,西北部多为缺水地区。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此外我国国情复杂,各流域水资源丰贫不均,各区域发展程度不同,个别地区对水资源的归属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致使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制约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更不用说建设区域循环经济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

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管理,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利用水权能够很好的解决水资源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缓解或解决不同地区争水吃的现象,促进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和水资源分布情况,我国应当建立适应自己的水权制度。目前关于水权制度的概念和建立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定论,我国在这个领域内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水权制度可从不同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1.水权制度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我国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很大,其中水资源的丰缺度是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一般沿海或沿江城市和地区较为富裕,经济发展较快,而西北部缺水地区则相对发展速度较慢。因此我国陆续的进行了多个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就是要把水源充沛地区的水资源引入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当地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达到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正是基于此目的,使受水区的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满足。

在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的水资源配置中,应当引入水权的概念。因为是跨流域调水工程,所以水资源的配置就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区和城市,那么这些地区和城市就会面临如何分配新增调水的问题,将水权概念引入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引入方法可以将水权作为某种因子加入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建立基于水权因子的优化配置模型,从而算出受水地区或城市的分配水量。

2.水权制度对水资源的保护

在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人们。而这种使用权不是无限制的,一旦水权问题得到明确,一定地区的人口,其可支配的水资源是定量的,有限的,因而在开发和使用时就不得不考虑投入产出效益,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游地区不能因为取水便利而无节制用水,下游地区也不会因为取水机会差而失去生活、生产的基本用水条件,同样会以水权限度内的水资源来安排和发挥出最佳综合效益。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水权确定之前,使用水资源不具有排他性,而水权一旦界定明确,使用水资源就具有排他性,这对用水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合理的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使水权得到合理的分配,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节约了用水,保护了水资源环境。

3.通过水权转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权制度的建立必定会赋予水资源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水资源的使用者来说,水资源的使用权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因此更多的用水者不会只将水资源当成一般的自然资源对待,而会更多的考虑其内部的经济价值。建立水交易市场正是顺应水资源经济价值的结果。水市场建立后,更多地区或城市对水资源的使用会更加有效率,因为对水资源的使用率和利用率越高,就会节约越多的水资源。而这些多余的水资源不会像之前被浪费掉,而是将其拿到水交易市场,将这部分水转让给缺水的地区或城市,或者是用水效益更高的地区。这样以来可以间接的起到避免用水浪费、节约用水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水资源的交易对初始水资源配置结果进行修正,使水资源整体配置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得到极大有效的利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使水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和接近实际要求,从而提高了用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在使各个地区、城市的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保障的同时,保护了自然环境,同时提供给自然界自我更新所需要的生态用水。使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再因为争用水资源而互相制约,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就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而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关键是使自然资源和生产活动达到平衡状态。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通过水权制度的建立对水资源进行多方面的管理能够使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大大缓解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基础,进而有力的促进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水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铎王树恩: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推进经济集约型增长[J].天津大学学报,2006,(7)

[2]江西省水利厅赴澳大利亚培训团: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及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江西水利经济,2008,(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5

我国是一个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由于区域地理、气候、环境、人口、历史、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地区资源优势上的明显不同。由此形成了资源上的互补性。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分析研究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构架具有区域合作的发展格局;从地区的范围研究细分各地不同的特点,搭建区域合作的平台;从项目的运作考虑发挥相关各方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优势互补,这是资源整合战略在不同层次上的应用。无论是大地地理差异,还是一种特产产品的优势发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确保“十二五”规划任务在各地区的落实,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十一五”时期,我国在资源整合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自2008年起,国家先后批准了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等10多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这些发展规划,都是要整合区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在实施资源整合战略中,要善于发现资源的价值。过去有个说法,叫“捧着金碗要饭吃”,就是形象地比喻一些地方本来有丰富的宝贵资源,可是却长期不被人们所重视。例如陇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既有南国之灵秀,又具北国之雄奇,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交通、观念等原因,陇南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尚未成为产品优势,许多县还处于部级贫困县状态。

我们在深入基层调研中发现这样一个案例:辽宁南部绥中县有一个万家镇王家村,号称“关外第一村”,地域优势明显:东西向102国道穿村而过,与山海关、秦皇岛毗邻而居,南北向连着碣石海滨、九门口长城,王家村正坐落在这一“黄金路口”上。过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2005年,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分析村的自然环境,发现所具有的交通优势资源,看到了致富的门路。他说:“咱们不能捧着金碗要饭吃,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就靠路吃路。”于是,王家村把商业开发、果树蔬菜种植、畜牧养殖、运输等列为四大支柱产业,一举引爆“地域经济”,短短几年,这个村50多户人家拥有了轿车,提前迈进“小康村”行列。

山东省东营市花官镇是我们重点调研的一个整合资源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典型基层单位。

花官镇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产业化起步早、基础好、产业链条比较完整。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他们大力发掘特产资源优势,整合农产品、投资、工业、技术等方面的资源,按照“强蒜、扩畜、促菌、壮棉”的思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强蒜”,就是整合地方特产资源,加快品牌建设和大蒜制品深加工。“促菌”就是整合技术资源和本地原料资源优势,加强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上海食用菌研究所的深度合作,建设食用菌原种研发中心,形成了年产2万吨真姬菇和1万吨灰树花菇产业规模。

区域资源整合,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目前国家已经批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正在各地政府的主导下逐步实施,大区域规划整合资源促进发展的优势已经日益显现。

例如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高,是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产业群体,涉及行业多、带动面宽、辐射域大、渗透力强。在我国鄂西北有武当山、神农架等著名旅游资源,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鄂西北实施旅游资源整合,依托武当山、神农架,打响“野人”和“帝王文化牌”,科学规划、系列开发、着力配套、精心包装、提高品位,整合旅游景点资源,发挥集聚优势,建成鄂西北黄金旅游线路上的精品热点,成为鄂西北“旅游热线”。

实施整合资源战略,要解决好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要各地区充分做好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明确一个地区,一定范围内的主要资源及其构成特点,并发掘出资源的内在价值。例如内蒙古地区的矿产资源优势,其储量和分布特点、在全国能源整体布局中的地位,如何解决资源转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都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二是加强资源拥有地和需求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制定科学的区域经济整合发展,资源优势共享共赢的发展规划,形成经济上紧密型合作的运作机制。由于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各自为政,地方主义等倾向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资源的整合和区域合作。我们要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创新机制、创新管理的要求,突破区域行政束缚,实现资源整合互补,共同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6

吴晓青着重指出,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发展区域经济和调整结构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环渤海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等五大区域,正在发展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战略的重要指向区域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在经济发展上,这五个区域拥有110万平方公里国土和3亿人口,GDP 约占全国的20%,石化、能源、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优势突出。原油、煤炭产量均超过全国1/3,天然气储量和水能资源占全国的60%和30%以上。据预测,到2020年五大区域GDP合计可能达到20万亿,占全国比重达29%,是未来我国经济总量扩张承载的主要区域。在环境保护上,五大区域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分别占全国75%和64%,同时拥有占全国1/3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功能区,直接关系到我国中长期生产环境安全。因此,正确处理五大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具有突出的示范作用。

一是五大区域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资源环境效率不高。五大区域重化工业产值占工业的6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或超过80%,区内都将石化、冶金、电力等重化工产业规划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大部分地区的能耗、水耗、污染排放强度总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规模扩张快,环境承载能力有持续下降的趋势。黄河中上游地区煤炭产量年均增长30%以上,环渤海地区钢铁产量10年增长19倍。未来5年,五大区域原油、乙烯、钢材、电力规模将分别增长1.5倍、6倍、0.9倍和4倍以上。复合型水资源问题已成为环渤海和黄河中上游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不合理用地造成环境承载能力持续下降,据测算仅环渤海近10年滩涂湿地年均减少1%以上,丧失5~20%的污染销纳能力。

三是产业呈现“三临”(临海、临江、临河)布局的总体态势,区域性环境安全问题突出显现。辽东湾和渤海湾沿线目前已聚集了各级各类产业园区上百个,全国七大石化基地有三个分布在环渤海。成渝近90%的化工项目布局在长江干流及岷江沿岸、海西、成渝地区大气复合型污染初步显现,生态影响持续加重,一些珍稀物种资源已明显衰退或出现濒危状态。如不加以引导,五大区域高环境风险产业将进一步呈现“遍地开花”的分散布局态势。

根据有关部门组织的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评初步成果,如延续布局分散、规模扩张、结构重化的产业发展方式,五大区域的生态环境底线将受到巨大冲击,甚至会严重威胁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预计到2020年,环渤海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将超过或接近环境容量,80%以上的排污口邻近海域不能满足功能区水质要求。北部湾67%的纳污海域可能超载,全国唯一“洁海”的目标底线将被突破。海西超过10%的海域面积将可能受到赤潮影响。黄河中上游重点产业缺水率将达13%,诱发部分支流出现局部断流和重要湿地功能退化。成渝地区火电规模的迅速扩张,酸雨危害将进一步加剧;“糖葫芦串”式的小水电开发和“沿江开花”式的化工业园区布局,将严重破坏流域整体生态功能。

促进五大区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据吴晓青介绍,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尚未真正摆脱传统模式,不顾环境资源承载能力,“铺摊子、上项目”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沿江、沿河、沿海规划布局了大量石化、化工、钢铁、能源、造纸等重化工项目。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推进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为了实现五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并确保中长期的生态环境安全,我们要充分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先进地区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教训,确保五大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对此吴晓青提出以下建议:

积极探索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机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将环境保护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为导向,实施分区域的差别化调控政策,积极探索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保障机制、引导机制和约束机制,将五大区域建设成为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示范区域。

坚守五大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红线”。一是生态用地面积不减少,二是水资源利用不超载,三是污染物排放总量不突破,四是环境准入标准不降低。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的生态红线标准,作为硬性指标进行考核、监督和检查。

优化五大区域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从全国生产力布局的整体性和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出发,按照“区域统筹、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建议制定优化五大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提高重点产业集中度,构筑区域性的循环经济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加快五大区域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行更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等措施,引导相关地区加快推进对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加快发展低碳经济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摆脱过于依赖重化工的传统产业发展路径。

加强海岸带的开发与保护工作。一些地区海岸带开发不尽合理,围填海速度增长过快,海岸湿地面积逐年减少,造成海陆交汇带的污染净化能力和生态缓冲能力不断降低。建议国家统筹考虑海岸带的开发与保护工作,规范开发秩序,优化沿海产业布局,降低海岸带环境压力,避免大规模沿海开发可能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风险。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7

[作者简介] 刘 星,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陕西 延安 716000)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和地区经济差距的存在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曾出现过不平衡发展和不同程度的地区差距问题,而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地区经济差距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上。从总体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地域辽阔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主要可以这样认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是造成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当然,造成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东西部经济发展历史上形成的差距以及西部地区地处内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对西部经济发展形成的制约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与我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财税政策有关,从一定意义上说,当前我国实施的财税政策是造成我国的原因之一。不可否认,近年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相应的产业政策、投资倾斜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多种措施,旨在通过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以缩小我国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是,实际上,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并未因此而缩小,反而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从财税政策角度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我国现行财税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财税政策,是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这是由于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通常是通过对财政资源这种公共品在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动态配置来实现的,财税政策是政府配置财政资源的制度基础。财税政策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分配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一方面,作为政府分配财政资源的依据,实现着政府在各区域公平配置财政资源的功能;另一方面,它为各市场主体提供市场信号,借助市场信号影响区域市场主体的行为,最终引导资源、要素和产品在区域之间重新配置,以缩小由于资源禀赋、历史原因及市场机制自发作用而形成的地区经济差距。由此可见,财税政策对于区域经济的干预不是取代市场,而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失灵领域进行调节和引导,是运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保持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我国现行财税政策存在问题的限制,降低了其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作用的发挥,其突出体现在分税体制不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不合理等方面,具体包括:

(一)财政政策方面

1.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在1994年我国推行的分税制改革中,中央按“基数法”进行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由于东部地区扩张基数的能力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各省财政收人基数低,这样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自然接受的返还就多,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则取得的返还就少,这种税收返还未能发挥它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应起的作用,致使富的地方愈富,穷的地方更穷,不仅未能解决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地区财力分配不均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而且以体制方式肯定了这种差距,加剧了地区间的差距。

2.财政投资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和国债资金,融资渠道单一,资金规模较小,资金使用的政策性不强,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低。

3.专项拨款和结算补助分配办法不规范,随意性大,分配结果使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反而得到更多的拨款,不但未能解决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问题,反而使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税收政策方面

由于地方税制以及税收优惠政策、资源税、生产型的增值税等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明显缺陷,使统一的税制在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税负效应,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合理的税收政策对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甚至起到了“逆向调节”的作用。

1.地方税制设计不合理。地方税制既是地方政府取得财政资金,支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调节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现行地方税制设计不合理,严重制约了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调节作用的发挥。其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现行税收制度中作为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税源的营业税是地方政府的固定收入,我们知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区域产业结构愈高级化,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愈高。由此可见,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第三产业不发达,税源极为有限,造成地方财政收入不足;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既没有独立的地方税收立法权,也没有独立的税收减免权,不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这严重制约了地方资源配置效率。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减免权,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税务部门及各地方政府没有权限依据经济发展现状对税收政策进行调整,也就导致税收政策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调整。

2.税收政策的调整并没有使中西部获得比东部地区更多的税收优惠,西部地区的税负仍然重于东部地区。综观我国已付诸实施的无论是西部大开发中的税收优惠政策,还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中部崛起中的税收优惠政策,它们无一不是从我国东部开发中所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中移植过来的。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之所以在东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由于这些优惠政策东部享有,而中西部不能分享所造成的。但当这些优惠政策从东部移植于中西部时,东部地区并不丧失对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权。况且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体现出产业导向,对国家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并无特别的鼓励措施,对产业结构的引导能力不强。目前,西部地区迫切需要发展的是交通、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而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行业倾斜度却明显不够。因此,寄希望于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来实现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显得力不从心。

3.现行税制结构存在的问题。1994年税制改革后,“生产型”增值税使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的税负重于其它产业。我国西部地区依其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形成了以资源开采、重工业等这些资本有机构成高为特色的产业布置格局;加之对“生产型”增值税转型试点改革的优惠措施,时至今日还没有惠及到西部地区,所有这些,都使得西部地区产业税负增加,从而不利于西部优势产业的发展。同时,现行的资源税制度由于税率过低,征税范围有限,加之政府对资源产品所实行的价格管制等。这种粗糙的资源税制度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不利于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财政优势。

综上所述,新税制实行以后,中央财政在全国财政中比重大幅度上升,而中西部地区所获得的税收返还在全部税收返还中所占比重下降,表明中西部地区相对较重的财政税收负担不但没有得到减轻反而进一步加重。中西部地方财政困难较大,不能像东部地区财政那样对企业进行较多的税收返还,因而中西部地区企业所承担的实际税收负担相对较重。在各地以税收返还政策吸引外部投资的竞争压力下,中西部地区的地方财政本已入不敷出,对企业拿不出较大力度的税收返还措施。显然,这样的税收政策强化了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积聚效应,使得沿海地区有了更强的比较优势,加大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一)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1.建立有效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我国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主要是以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这个指标来衡量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情况,其一般也作为中央调控能力的标志;同时这个指标也以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参照。全国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各级政府所取得公共物品占社会物品总额的份额,是国家汲取能力的标志,也是国家行政的物质基础。从理论上讲,由这两个比重组成的曲线图一般来讲不会出现交叉,假如交叉情形出现,就说明财税体制安排出现了问题:即或是中央财政集权过度,或是分权过度;或是国家汲取公共物品能力过强,或是偏弱。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和地区间的财政均衡,进而影响到转移配置制度的实施。一般而言,中央财政只有在财政初次分配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才能保证有足够的财力用于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才能通过转移支付逐步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2.建立以横向均衡为首要目标的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包括纵向平衡和横向平衡,前者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拨款,后者则是为保证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衡而给予的补助。事实证明,落后地区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需求量要比发达地区更大,与落后地区相比,发达地区的财政资金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就需要中央政府从整体利益出发,借助转移支付的方法在地区之间实现预算调剂,增加财政资金的边际效用,以实现横向均衡目标。

(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

1.优化地方税制设计,扩大调节范围,增强调节能力。首先,应确定地方税种构成。在我国目前财税体制条件下,应明确建立以营业税和所得税为主体,以财产税和行为税为补充的地方税制度,这不仅可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改善地方政府财政拮据状况;而且有利于遏制地方政府借助不正当手段筹集财政资源。其次,赋予地方政府在地方税种范围内的相机抉择的税收决策权。这既可以弥补我国现存的税收制度缺陷,也可以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提高税收政策效率。

2.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以产业导向为主体的税收优惠体系。税收优惠要从传统的以区域优惠为主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改变我国目前实践中产生众多负面因素的区域导向税收扶持政策,实行统一、规范、易于操作的产业导向型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相互配合,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3.优化税制结构,适当降低落后地区税负。一是对中西部地区实行积极有效的税收减免政策,应特别强调以中央税的减免为主,真正体现国家对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实际扶持。二是进一步扩大增值税转型的试点范围。使这项具有税收优惠性质的政策及早惠及于西部地区。实现“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和鼓励投资,给该地区创造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和环境;三是要实行吸引投资的税收政策。对投资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待遇。这里着重强调的是这种特殊的税收优惠待遇,只能是投资于中西部的企业所独享的。例如对外来投资者以来源于中西部的税后所得再投资于中西部地区的,实行全额退税的鼓励政策等。四是完善资源税制度。资源税制度改革应遵循适当提高税率、拓宽征税范围的思路。一方面利用资源税税负转嫁功能,提高资源产品消费者的消费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利用资源税的分配功能,改善资源产品生产地地方政府财政状况,更好地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河南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举足重轻的地位。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一定要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河南资源及区位优势,加快中原经济发展步伐,推动河南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提高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发挥区域金融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商业银行为中原崛起做出积极的贡献,是一项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

金融与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进共退、共兴共荣的利益关系。一方面,金融以经济为依托,另一方面,金融又推动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也是如此。一方面,区域经济水平决定着金融发展水平,且区域经济的差异直接形成了区域金融活动的差异。另一方面,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且其主动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论述。

一是通过资本积累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资本的积累源于储蓄,形成于投资。区域经济发展能否动员足够的储蓄是资本积累的关键。首先,金融体系依据本身的职能并通过自身扩张降低交易成本,使其能够动员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提高边际储蓄总量;其次,通过金融创新提供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改善储蓄结构,提高储蓄倾向,这是另一层次的动员储蓄;再次,金融部门利用信用扩张功能,通过高效运用资金强化风险管理水平,降低流动性资产持有量,增加生产投资的比例,将资金有效转化为投资,这一点对促进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

二是通过资金优化配置机制实现区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区域经济增长,除要增加储蓄及投资总量外,还必须保证储蓄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投资结构的协调。投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比投资数量更重要,减少低效率的投资和增加新投资在本质上一样重要。金融体系将分散的资金市场融为一体,使资金在整个社会实现重置和分配,同时金融体系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及监督优势将资金引导向那些预期收益好发展潜力大的区域、行业和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起到以金融资源来实现区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作用。

三是通过金融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影响和带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内涵增长。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也是追求经营管理质量的行业,金融为规避自身风险而建立起来的完整而严密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对其他经济组织无疑会起到影响带动和牵引作用。因此,金融发展不仅从宏观方面促进资本的转移和集中,推动企业集团化、产业区域化发展,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而且,金融发展还能从微观层面为企业集团提供内部控制手段,推动区域企业机制转换和组织形式演化,推动企业向集约化、内涵式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转型。

四是通过资金流导向机制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要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关键。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它不仅与科学研究状况有关,还与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关。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企业提升质量和内部效益。而金融追求质量与效益是其最基本的原则。银行业将通过风险分散管理和资产投向的引导,影响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供给,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二、对目前国内金融的非均衡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基于市场基础、原始积累和区位优势等因素的不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带,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其非均衡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发展水平不平衡。据统计,基于不平衡的经济格局,我国目前不同省区货币资金量的分布东、中、西部差异十分明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7月的《2006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提供的数据。2006年,国内大部分存款集中于东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存款增速相对较快。至2006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19.6万亿元、5.0万亿元、5.3万亿元和2.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17.6%、18.1%和13.9%,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1、0.4、0.1、2.7个百分点。2/3的存款集中在东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存款增速加快。各地区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分布差异性较大,东部地区储蓄存款与企业存款在资金来源中的占比较为均衡,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主要依靠居民储蓄。分省份看,河南、江西、湖南、吉林、黑龙江五省储蓄存款占比均超过了60%。同时各地区贷款增速在年末不同程度回落,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各地区人民币贷款增速均较上年加快,但年内呈现前多后少、逐季减少的格局。2006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14万亿元、3.4万亿元、3.8万亿元和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14.1%、15.5%和11.9%,分别比上年加快2.8、2、2.4和2个百分点。总体来分析,东部地区的金融总量大,且资本市场较发达,企业融资渠道较多,金融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中、西部地区则较为欠缺。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也呈现明显的地区分布。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万亿元,增长24%,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为85%,增速为24.5%,增速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为15%,增速为21.3%,增速比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城乡差距为3.2个百分点,比上年缩小4.5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减缓,投资额占比明显回落;中部和东北地区投资依然在高位运行,增速均超过30%;西部地区增速回落最快,但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分省份看,投资增速在40%以上的省份有2

个,依次是吉林和安徽;投资增速在30%-40%的省份有7个,分别是河南、福建、辽宁、河北、广西、四川和陕西;增速最低的3个省份分别是广东、上海和。投资的差距对各地经济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将产生非常大的直接影响。

三是区域金融机构发展不均衡。2006年,全国各地区银行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年末,全国各地区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19.3万家,从业人员250万人,资产总额达41万亿元。以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提高效益为目的的机构改革继续深化,机构个数和从业人数比上年减少,银行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聚集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部,银行业资产总量、增量占比继续提高,广东、北京、海南分别排名资产存量、增量、增幅的全国第一。同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步伐加快,年末已有15个省市有外资银行入驻,资产总额0.9万亿元,其资产总额的86%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省份。2006年末,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比上年增长30%。相对于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多样化,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对区域经济发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四是区域间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载体,已经成为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投放货币、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但我国区域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差距极为悬殊。就货币市场来看,东部地区发展很快,而中西部地区在市场规模、交易工具、市场主体等方面都较落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截至2006年末,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个地区国内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811家、236家、276家和111家,与上年相比,东部和中部分别增加38家和6家,而西部和东北分别减少4家和3家。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股票和基金交易额达到上年的5.0倍、3.5倍、2.3倍、2.2倍,分别占全国的72.5%、12.1%、9.3%、6.1%。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2%、16.2%、20.7%和14.2%,西部成为增长最快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7.6%、17.2%、16.3%和8.9%。同时2006年货币市场资金从东部向西部和东北地区流动增多,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实现现金净投放,中部地区净回笼。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主要的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心以及农民工的主要吸纳地区,现金净投放3572.9亿元,西部地区净投放230亿元,东北地区3省全部实现净投放。由于上述金融分布的不均衡,也进一步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我国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一是存在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区域差异。率先改革的东部地区从市场化之初就努力构造金融活动与运行的市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拥有相当程度的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很强的拓展融资渠道的意识与能力,加上其自身利用金融资源的成本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该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资本积聚能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市场化程度和投资主体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对金融资源潜在的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金融资源只能产生较低的利用效率。由于东部与中西部区域间存在风险和收益的梯度差距,金融资源为获取较高的收益回报通过各种渠道从中西部市场转移到东部地区。而金融市场上的证券交易所、法人股市场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部地区的积聚分布,也为金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

二是金融政策一元化和金融政策环境二元化的矛盾。我国金融体制和政策呈现出明显的运行环境二元化的特征。其基本格局是: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依靠市场的成分较多,地区制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开拓型、创新型和开放型的;中西部地区的金融面对的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市场发育程度低,区域政策制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平衡型、保守型和封闭型的,其目的在于满足静态的平均化的边际收益。但金融调控则不是根据区域发展的差异因地制宜,而是更多以区域金融运行一体化为前提,强调金融政策的统一性。这种金融政策造成了事实上的政策不公平,等同于对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政策歧视,容易诱发地区金融经济利益的摩擦,造成“抽瘦补肥”局面的出现。因此,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中西部地区。

三是金融市场化差异对微观金融主体的刺激不同。新兴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性非银行机构遵循经济理性原则,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利润最大化。在配置分支机构时过多积聚在东部地区,一方面促使东部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受到冲击,被迫尽快转换经营机制、完善同业竞争机制和行业协作机制,并且较早建立的金融市场又形成了金融资产流动的极化效应,凭借这一效应引致大量区域外资金流入;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的金融组织结构单一,大量存在的国有商业银行支持的重点对象往往是效益低下的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且银行无论是在资金计划,还是信贷方向上都受到上级政策一体化的制约,很难切实顾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监管部门的宏观调控政策致使其在松与紧的狭小空间内顾此失彼,影响了中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和资金融通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四是存在着现代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区位差异和政策差异。改革开放经济条件下,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加上国家对沿海地区给予了很多开放政策,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在过去较为封闭的计划经济时代劣势还不明显,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其区位劣势明显地表现出来,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自然要落后一些。区域经济对区域金融的带动作用也要弱一些。

五是存在着经济技术基础和社会人文差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历史上文化教育相对较发达,人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相对要高于内陆地区,这些必然导致资金流向东部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在这些方面都是有距离的,也影响了资金的集聚功能,招商引资成效不显著,吸引外资水平低。自然而然,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四、促进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一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升经济增长能力,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以河南为例,目前河南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包括财政收入总量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等均不容乐观。而金融以其信用中介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中一个重要取舍标准就是质量指标。经济增长质量与金融支持力度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商业银行不断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机制的情况下,其注重经营效益和防范风险的本能必然促使其选择质量。因此,一个地方要想获得金融部门的支持,很重要的一点,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支撑和高成长性的产业支撑。河南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以资源型开发、传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资源深加工为基础产业,其本身就有投资大、周期长、效益较低和受宏观政策影响大的特点。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延伸产业链条,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应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是国家要为区域经济的崛起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国家宏观政策的统一性导致中西部地区总是在一轮又一轮的宏观调控过程中疲于奔命。中西部地区应争取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多给予因地制宜的特殊政策,使其在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中得以持续健康发展,逐步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从而也为区域金融发展提供较为稳定、健康的经济环境。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9

1.随着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在产业上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企业群体之间的竞争,同一产业内生产上相互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在各个国家地区出现了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的经济集聚区,对这一经济现象的研究促进了产业集群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最早将产业集聚和国际经济竞争力联系起来提出产业集群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他通过研究国家有竞争力的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他的产业集群理论,并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波特指出,国家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产业之间的竞争,而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中,世界上不少区域的经济竞争优势就表现为它们的特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例如美国硅谷地区的经济由当地的半导体产业集群支撑,美国的底特律和日本的丰田城的经济则由当地的汽车产业集群支撑,以及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台湾新竹的半导体硬件加工产业集群,广东东莞的电脑硬件制造和装配产业集群等。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地区经济竞争优势也表现为当地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2.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产业集群不仅包括相互关联的企业,还包括提供相关公共品和政策支持的政府机构,相关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形成资本,劳动力,信息,知识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产生很强的区域集聚效用和扩散辐射作用。产业集群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空间集聚性,即大量企业和相关机构空间上高度集中,相关经济活动高度密集;网络化,各经济活动主体和相关机构组织通过交易性和非交易性关系频繁接触和发生相互作用结成一体化网络;分工和协作性,集群内各经济主体进行生产上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并在经济活动中相互协作;根植性,集群内经济活动主体具有相同的文化和制度背景,共同的市场交易规则,彼此之间信任度增加,降低了纯粹市场组织中交易的不确定性;自组织性,集群一旦产生,集群内部和集群外部高度互动,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推动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集群的以上特征使得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1)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内企业竞争力。

①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成本。集群内部企业频繁的经济往来和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培养了企业之间彼此的信任,增加了交易的透明度,便利了市场信息的获取,降低了企业间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的空间集聚,有利于企业间具有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在不同企业和部门之间的流动,降低了人力资源的获取成本;集群内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生产上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有利于资源和信息共享,以及彼此间的学习,促进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之间的扩散,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和信息获取成本。

②集群内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依赖使得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在从事对外经济活动时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整体,有利于提高自身在市场活动中的经济地位和对外谈判能力。

(2)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①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往往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在生产上进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同时共用同一运输网络和销售网络。产业集群内部的其他相关部门机构则发挥协同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企业和各个机构部门的分工协作提高了区域内生产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和销售成本,提高了整体经济竞争力。

②由于集群内企业在空间上集聚,集中使用基础设施,并且处于同一产业内部,专业化生产提供相同或相近的产品或服务,产品和服务集中供给当地或外销,有利于实行企业大规模生产,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③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种无形资产,品牌正在成为城市经济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而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发挥区域品牌效应。在山东省内,有诸如寿光蔬菜,烟台苹果等由于产业集群而产生的区域品牌;在山东省外,有诸如浙江海宁的皮装,柳市的低压电器等区域品牌,这些区域品牌的形成以及随之而来的品牌效应极大的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④大量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生产上相互关联,频繁进行交易性和非交易性往来,有利于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扩散,使产业集群成为一个创新性网络,有利于形成创新环境,提高地区整体经济质量,增强地区整体创新力和发展潜力。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以及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使得培育和发展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威海市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对促进威海市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威海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威海市旅游业和海洋产业发达,威海市是联合国人居城市,旅游业是威海市优势产业,同时作为沿海城市,其海洋产业发展迅速,威海市的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同时威海市工业体系健全,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和船舶制造,纺织服装业和食品医药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威海市工业发展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其中的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和纺织服装业与周边的烟台、青岛、潍坊三市存在区域重复建设,四市地区间产业门类趋同,而且主要工业门类在各市经济中都占相当比重,各城市之间存在低层次竞争,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经济交流和政策协调。

三、培育威海市产业集群,促进威海区域经济发展

1.威海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威海市处于山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区位优势好,对外联系紧密,开放程度高,通过大力引进外资和承接日韩转移产业,经济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旅游业和海洋产业等优势产业,现阶段威海市已基本形成以下几个产业集群:

(1)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威海市船舶制造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大量的船舶制造和修理企业。威海市在汽车工业方面以三角集团为代表发展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三角集团在全国轮胎行业中排名首位,其轮胎品牌是中国驰名商标,具有国际竞争力。但是就整体来看,威海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并不具有区域竞争优势,船舶制造业无论是与青岛还是大连市相比都远远不及,而汽车制造业只是限于零部件生产,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难以做大做强。

(2)纺织服装产业群。威海市纺织服装产业是在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和充分利用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有“金候”和“寒思”等著名品牌。威海市纺织服装业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打造了自己的品牌,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威海市已不再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而且就纺织工业而言因为邻近的青岛市是中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所以很难做大做强。而服装业与青岛和潍坊市相较,都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为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考虑与周边地区分工协作,充分融入半岛经济圈。

(3)海洋产业群。威海市渔具生产,海洋食品生产加工,海洋生物工程药品、保健药品生产发展迅速,是威海市的优势产业。威海市是中国的渔具生产基地,威海市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威海市在发展海洋产业方面的唯一不足在于缺乏科研支撑,海洋生物工程药品和海洋食品的生产加工都要求向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这需要强大的科研机构支撑,而威海市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较少,难以给予有效的支持。

(4)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威海市在扫描仪,传真机,光纤生产,新型电子元件,微电子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发展前景乐观。日本和韩国是世界电子信息业的中心,随着日韩产业结构升级,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中低端类产品生产会加速向国外转移,而威海市邻近日韩,具备一定的经济技术基础,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社会环境优越,又具有较低的劳动成本优势,在承接日韩转移产业上其条件得天独厚。

2.威海市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1)实行差异化发展,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半岛地区的青岛、烟台、威海三市由于区域特色相近,经济发展模式趋同,在产业集群发展上结构趋同,低层次竞争,如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纺织服装产业在青、烟、威三市都有发展且都占较大比重。威海市只有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在培育产业集群方面,威海市应考虑重点发展现有产业集群中的海洋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威海市在渔具生产和海洋食品加工生产和海洋生物制药上与半岛其他城市相比有较大优势,海洋产业应该成为威海市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为促进海洋产业发展,政府应做好引导和扶持工作,重点在于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科研支持,建立配套的科研单位,提供科研资金支持。就电子信息产业而言,威海市由于不适合大规模发展机电制造业和汽车工业等重工业,这一方面是由于威海市面积和人口较小,一方面也由于威海市旅游人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因此在制造业方面,威海市更适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而且正如前面所述威海市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得天独厚。综上,威海市今后产业集群的发展应重点培育海洋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使此两大产业发展成为威海市的支柱产业,形成规模优势。

(2)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协作,积极融入半岛城市经济圈,在更大范围内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就整体经济实力而言,半岛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必要以青岛市为龙头,发展半岛城市经济圈,这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威海市应该正确定位,在半岛城市经济圈建设中,积极参与地区分工协作,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在半岛城市圈这个大环境中发展产业集群。现阶段,半岛城市间经济结构趋同,条块分割,利益分割,低层次竞争,产业配套协同能力差。为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加大地区专业分工和协作,在更大范围内构建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在机械制造和家电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制造方面可以由各地区分工协作,培育大的产业群,各地区作为产业群的一个部门一个环节,这样势必提高整体经济效率,提升半岛城市整体竞争力,促进半岛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在发展半岛产业集群和建设半岛城市经济圈方面,各地区政府一定要高瞻远瞩,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出发,消除行政壁垒,加强交流合作,制定统一的经济规划和发展政策,实现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3)建立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和城市创新服务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建立开放性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引导建立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创新网络,加快信息、知识的扩散。建立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技术密集型园区,创造技术研发的良好环境。建设企业信息化网络,降低企业技术开发和应用成本,推动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引进人才,培养,吸纳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和职工队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人们具备现代管理观念和创新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孙祖荣施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7期

[2]吴忠培董丽雅苗娴雅:产业集群的组织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8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10

公路运输是交通运输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生产要素流动的主要载体,是实现经济区域分工、聚集、扩散的重要基础。公路运输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公路运输本身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研究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助于解析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本文从各方面探究公路运输系统的完善措施,以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

一、加大公路运输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吸收社会资金

(一)构筑协同发展的运输通道综合运输一体化机制

综合运输网中的通道包括多种运输方式,经由区域广。其最佳的系统配置是在可承担得起的资源和成本消耗的情况下,实现通道内各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合理竞争,有效地满足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需要,以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但在现行交通管理体制下,受部门利益和行政性区际关系的影响,通道内各运输方式和区段之间的协调性较差,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严重消弱了通道整体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实现通道内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在其各自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协调发展,提高整体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首要的条件是形成各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的机制。

(二)合理划区域公路运输通道的布局

在规划区域公路运输通道时,要科学地进行通道运量流向预测,以运输通道沿线具体的区域情况为依据,制定合理建设规划,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筹资、投资计划及相应的建设步骤。区域公路运输通道建设必须有利于通道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地区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投资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区域交通现状和运力情况,使通道建设和经济发展相协调,使资源开发、生产项目与运输能力相衔接,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配合。重点要做到:

1.公路运输通道布局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分布。交通运输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要实现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其基础保障作用,其在运作过程中必须遵照市场规律,即根据需求量确定运输资源配置。

2.公路运输通道布局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区自然和经济的优势。由于我国领土面积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分布不尽相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因此在交通运输方面,旅客运输要求和货物构成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煤炭、钢材等大宗货物运量较大,华东等地区轻工业、高等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大,全国运输资源配置也不趋于统一。

(三)吸收社会资金,加快公路运输建设

公路运输具有准公共物品、自然垄断等经济特性,完全依靠市场会导致市场失灵,仅依靠政府投资,容易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财政难以独挡巨大投资成本。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吸收社会资金,积极采取以工代赈、民工建勤和自筹等多种形式,保证发展公路运输资金的充足,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公路运输建设协调发展,扩大公路运输网络的覆盖范围,完善公路运输结构,合理布局公路运输体系和运输规模,避免过度、不合理的盲目建设,制定由远及近、分期实施的建设步骤,尊重科学决策,按照市场规律建设。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公路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助于缩短厂商和居民之间的运输距离,提高运输效率,节省燃料、资本及其劳动力,从而降低运输资源成本。运输成本的下降伴随着厂商和居民户的运输方式、出行路径选择的改变,使居民户和企业享受相同质量的运输服务,而消耗的资源更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善。

二、优化运输系统,促进运输的健康发展

(一)优化公路运输系统配置

在进行区域运输通道建设过程中,在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公路运输系统配置的优化。为公路运输提供包括场站、枢纽、通信信息、快速维修、快速装卸、集散运输支持系统、快速救助、安全保障系统、连接线(包括与客货源地的连接及其他运输方式的连接)、有利于发挥干线运输效率的车辆等硬件条件以及干线运输的品质标准、适合干线运输经营主题的资质标准等软件条件的系统配置。

(二)优化公路货运结构

1.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提高公路货物运输市场集中度,在公路货运市场中逐步形成具有资金、技术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其在区域运输通道沿线货运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尽力发挥中小型企业、个体经营业户的补充作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公平竞争的货物运输市场格局,实现货物运输市场的规模经济效益。

2.对运力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及技术规范,鼓励在货运企业中发展技术先进、高效率低能耗的新型运输车辆。例如:厢式货车、集装箱挂车、危险品运输车辆以及特种货物运输车辆等。

3.对经营结构进行调整,在巩固原有公路货运业务的同时,不断拓展新的公路货物运输的发展领域。通过全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快件货运、将传统运输与物流进行整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等方式,形成公路运输新的经济增长点。

4.对运输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充分利用运输组织技术创新带来的契机,在公路货运领域内广泛应用包括通信技术、条形码技术、EDI数据传输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相关的先进科技手段。从而实现公路运输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公路运输效率,加快公路运输现代化进程,改造传统的公路运输。

(三)优化运输结构,降低运输费用

一是全面优化公交系统、农村客运、旅游客运、现代物流、中长线快运、连锁维修等运输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运输需求。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烟台营运车辆卫星定位安全服务系统管理分中心安装GPS设备,实现对营运车辆的在网监管,全面提升道路运输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重视公路运输交通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三、完善公路运输,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一是缩小“核心区”和“周边区”运输能力差距,把郊区公路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加强城郊公路的开发力度和疏通,改善城乡公路结合点交通状况;强化跨市区与对外运输通道建设。对现有的公路线路改造,加强通道能力和网络化建设,形成干线运输通道。二是提高农村公路投入比例,增加农村公路线路,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扩宽公路宽度,连接主干线;提高镇、村间的通达度,加强建设重点资源产地、风景区的公路;改革农村公路的养护体制,保证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三是发展城市与城际大容量公交系统,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11

一、航空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1.航空物流是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之一

航空物流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可以有效推动货物运输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经济腹地,进而带动进出口贸易,发展本地区经济;航空物流的发展会促进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与集中,促进相关产业链条的形成与延伸,同时,航空物流的集聚效应,使得区域各产业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升级。

2.航空物流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效力量之一

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的批复和迅速实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飞速发展,其航空物流的发展表现尤其强劲。2014年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37.04万吨,同比增长44.86%。郑州机场在货运上出现了三个“改变”。从货源上看,国际地区货邮量占到货邮总量的55.64%,超过国内货邮量。从承运方式上看,全货机承运货邮量达到25.7万吨,同比增长80.65%,占货邮总量的69.39%。从货物流向上看,出港货邮达19.86万吨,占货邮总量的53.62%,进港货邮17.18万吨,占货邮总量的46.38%,进出港货邮趋于平衡。目前,在郑州机场运营的货运航空公司达到17家,去年新增了卢森堡、美国南航和马来西亚3家货航,货运航线达到32条,新增了9条。国内与国际地区通航点33个,新增了9个。全货机周航班量达到92班,航空货运网络覆盖范围快速扩大,货邮集疏能力大大增强。201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90%;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40亿元,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100亿元,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90亿美元,增长11%,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依托航空物流而集聚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群相继落地,吸纳周边省份劳动力就业40多万人。201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要初步确立中国内陆地区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地位。

二、郑州航空物流对郑州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研究郑州航空物流对郑州经济发展到底有何影响,本文运用曲线估计法来分析,用(y)来表示郑州GDP,即把郑州GDP来代表郑州经济的发展水平;用 (x)来表示郑州航空货物吞吐量,即作为郑州地区航空物流的发展水平。为了使计算结果更为精确,本文选取了从2005年到2014年郑州航空货物吞吐量及GDP作为研究数据。(见表1)

通过观察郑州GDP和郑州航空货物吞吐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二者之间并非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而是随着航空货物吞吐量的逐年上升,郑州的GDP在呈现上升趋势的同时上升速率逐渐减缓。(此关系从下图的散点图中也可清晰体现。)并且根据二者之间的主要趋势我们预计对数函数能够较好的拟合和预测该变量。

因此在使用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时我们选择非线性估计中的对数模型。

SPSS分析结果如下:

对该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结果P值小于0.05,因此模型显著性有效。

而R^2大于0.9说明拟合度很高。

而且从该模型中可看出,x每增加一个单位值,y的增加量为27308.74/[x(x+1)]。这同时说明了即y随x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x值的增大增加速率逐渐减慢。该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即随着航空货物吞吐量值越来越大,虽然对GDP仍然有着正面的影响,但是由于利用效率,基数过大等其他各方面的影响,导致该因素已经不能使得GDP维持之前的增长率。因此若想使GDP进一步上升必须通过改进运作货技术等其他方面的问题。

通过表1,可以看出2005年――2014年郑州航空货物吞吐量与GDP都在逐年上涨,特别是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近几年来增长迅猛,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大型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冠军。2014年增长47%,2013年增长69%,2012年增长47%。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虽然郑州航空物流与郑州经济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郑州航空物流还不能对地区经济产生规模影响,与其他航空物流与发展处于主动和超前状态的地区相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比较有限。这可能与郑州航空物流的发展不完善有关。因此,提高航空物流整体运作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三、发展郑州航空物流促进郑州区域经济增长建议

1.政府应加强对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的引导, 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设立航空物流产业专项发展资金,吸引航空物流相关业务。对新增航线、航权开放和航班时刻分配等方面给予优先权。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大力发展货物中转、集散业务。

2.加快郑州航空港物流园区建设, 仓储区的扩建,货物处理系统的自动化,商务办公设备设施的完善与配备。加快空港周边地面交通枢纽建设,提高进出机场的道路系统效率,加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提高空港物流聚散的效率和能力,满足多样化的航空运输需求。

3.完善航空物流信息化平台,建立和完善航空物流数据信息中心,打造一个真正能为航空物流企业、货主、海关、商检、陆空联运服务企业等诸多使用方服务的信息网络平台,提供开放式基础信息服务,实现信息对接和整合。加强与不同国家的信息数据交换,通过对信息进行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航空物流的协作水平。

4.进一步加强航空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河南省各高校,要将学校的专业与航空物流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增加对对口人才的培养。各企业要加强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同时政府和企业应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及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吸引具有国际水平的航空物流人才来郑发展,加快郑州航空物流的国际化进程。

5.大力发展航空依附性产业,如: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智能产业研发与应用等。并引导形成完整产业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产生聚集效益。

参考文献:

[1]全新顺.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系统的构建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98.

[2]周杨.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航空物流发展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5):23.

[3]高明远,王蒙燕.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89.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12

党的十报告指出,我国发展军民融合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促进富国和强军共同发展。富国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强军则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定。

近年来,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发展比较快速,发展层次也不断加深,不仅完善了科研装备生产体系,还加大了军队人才的培养。

军民融合在许多重要领域如电子元器件、基础设施、软件工程、航天航空、信息工程等,逐步循环有序的进行。在看到成果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新的发展要求需要新的制度与之匹配。

现在要解决的是对当前的军民融合体制进行改革,推动军民融合领导体制改革,加强军地协调机制建设,健全宏观规划机制,优化政策法规环境,才能确保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能够落到实处。

1 军民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纷纷把发展战略从军备竞赛转移到发展经济上。各国之间的竞争也不再是单纯的军备竞争,而变成了以科技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各国都不同程度的缩减军费开支,促进军工企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各国根据自身的具体国情,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模式。我国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其实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就提出过军民结合,这一方针并没得到实施。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之后才迎来军民融合发展的新时期。1982年,国家开始对三线建设资源进行战略整合。军工资源开始从过去主要为军用服务向军民结合和为人民生活服务转变。

至此,我国的军民融合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大致的军民融合体系,一些重点军工企业中民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已经从1982年的20%提高到70%。

我们不仅要看到军民融合发展的显著成果,也要认识到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距离。比如说,我们在武器装备生产上还没有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受制于人。军工企业的改革仍然不够彻底,体制机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军民融合体系尚未建立。我们要总结分析军民融合开展到如今的经验教训,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

2 深入推进区域性军民融合深入发展的着力点

2.1 拓宽国防经济融资渠道,引入民用资本

相对于民的轰轰烈烈,民进军就显得雷声大雨点小了。民用资本具有自身的优势,组织体制灵活,技术发展快,生产效率高,市场经济力强,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最具活力的资本形式。发展民营经济、壮大民营资本对于发展国防经济意义重大。因此,在当今时代,进一步推进民进军,深入发展军民融合,已经成为建设国防经济不可阻挡的趋势。

对于正在进行的军工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资委曾经表示除了涉及我国安全领域高级机密的技术不与开放之外,其他的军工生产领域都会逐步对民间开放。事实上在20世纪的90年代,中国就在航空、电子等军民两用领域开展了通过资产证券方式,引入民间投资的尝试。

而现在对于军工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造正好给了民营资本进入军工领域施展拳脚的大好机会。而这种民进军的方式,不仅可以打破军地之间的利益壁垒,为军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又可以维持军工企业的稳定性,减少因缩减规模造成的人才流失、职工下岗等重重问题。由于民营企业的生产灵活,市场竞争力强,引入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竞争不仅可提升装备质量,降低研发费用,缩短科研周期,还能助推军工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所以,引入民间资本进去军工领域,不仅是军工企业完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迫切需要,还可以促进军工企业尽快融入市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2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推动民用企业从事国防科技研

究和生产

在我国民用资本的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却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目前来看,有一些民用企业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资金实力,并且在高新技术方面取得较大突破。这一批民间企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进步,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它的技术可以辅助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在建设国防工业实现强军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许多高端国防科技产品被西方国家垄断,并且对出口管理严格,如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我国要想突破这些核心技术,需要依靠自身努力。现在这种技术已经被我国一些民用企业掌握,如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这些企业科研实力强,组织管理模式先进,对于我国发展国防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要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清除市场利益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在开展工作时,不仅要按照党和中央的方针和指导意见,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把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制定出适合各个区域发展的技术。各地区发展新技术,都要结合当地的科研院所,部级省级科研办公室等,积极相应国家号召,认真分析可以实施研发的军民两用技术目录,拓宽发展渠道。挥本地区区位优势,建立高等院校、研究所和军工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形成规模显著、效益高、协同作用强的军民融合发展体系。

2.3 推动军工集团融入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增强

自身造血能力

有些学者认为,过多强调发展国防经济,会占用大量的社会资源,排挤其他部门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但是事实证明如果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军工企业的发展将会带动市场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出完整的行业产业链,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比如说,我们研发武器装备的新科技一开始的目的是用于军工产品上,但是其实它不仅可以发展我们的国防力量,还可以在开放的市场中挖掘意想不到的价值。现在商业市场上的电脑、空气净化器、定位技术等的发展均是军用技术在商业和工业上的运用。

在思想文化方面,我们应该转换军工产业应由国家主导的思维定势。这需要国家宏观层次上推动军工企业的深化改革,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增加新的融资渠道,重组社会资源来为军工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建立起这种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商业利润为支撑,国家利益为战略目标的体制,促进我国军工企业进入良性发展循环。就自身而言,军工集团应积极转换思想和角色,还原作为市场经济一份子的本来面目。军工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的补贴,更需要从市场中找出促进自身发展的出路。另一方面,对于军工企业的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帮助军工企业实施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自身创造利润的能力。

2.4 通过完善法治制度,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我们发展军民融合,进行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想要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来促进国有军工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创造新的产业生产链,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样投资者才会愿意进入军工领域发展。同时,军工企业的改革是否削弱了国家对于国防的掌控能力成为一些学者担心的问题,这是我们深入改革发展,推动军民融合进入发展的难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并不是控股权就能决定掌控力,只要完善法制,一切依法行事,国家就能控制军工企业的发展方向。促进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的融合发展,不仅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来引导促进,更要颁布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来规范整个军民工业发展市场有序依法进行。尤其是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在,国家利用各种由基金等国家色彩明显的机构参与军工企业投资,实际上也是类似于国有企业,都离不开政府的运作发展。在我国,对军工企业而言,国家利益才是首位的,最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国家的政治意志和安全战略。在这之上,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军工业的发展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环境来用资本市场的市场机制进行发展。

十八届四中全提出要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这为我们发展军民融合提出了方针上的指引。我们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深刻学习党和政府对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的论述,建立法制国家,为军民融合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全完善的法律保障,进一步推动军民深度融合。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改善军民融合的体制制度,在国家宏观层次上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沟通协调的机制,制定统筹规划和发展计划,科学筹划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着重点和中心任务。

其次,统筹各个机关部门,要发挥良性互动,形成信息和交流的开放型平台,主动作为,简化民用企业进入军工领域的程序,打破军地之间的信息壁垒。

3 结 语

我们要认真总结分析近些年发展军民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难题,针对性的找到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痛下决心,实施彻底的军工企业改革,加强市场机制在军工企业进一步发展中的在作用。

参考文献:

[1] 闻晓歌.“军民融合”制度变迁研究[J].军事经济研究,2008,(9).

[2] 赵耀辉,绕单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战略思想解析[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0,(1).

[3] 杨少鲜.2014年中国军民融合进展分析[J].卫星应用,2015,(1).

[4] 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2015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金国防科技工业体系[J].国防科技工业,2015,(1).

[5] 李安东.大力推动军民技术双向转化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文章[J].中国科技产业,2014,(1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10-0065-02

湘东文化内容丰富,源源流长。何为“湘东”,是一个较模糊的地理概念。广义的湘东主要指湘江流域中部:狭义的湘东按湖南省有关资料,除株洲辖区的醴陵、攸县、茶陵、炎陵,还应包括浏阳、平江、汩罗、桂东等县市。而湘东文化从炎帝开始至今盛而不衰,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相始终。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湘东就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等古帝的栖息活动之地。从距今1000年左右至夏王朝在北方建立,湖南在6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就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中心,如茶陵独岭坳遗址、株洲县磨山遗址、以及闻名于世的茶陵野生稻等古文明,而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贾谊为代表的汉赋、以王夫之,李东阳为代表的湘东文人等使湖湘文化大放异彩,而湘东文化又是湖湘文化的中心。

湘东文化作为在一定地域内经过长期积淀、传承而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湘东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互为支撑。在株洲市湘东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立足文化和经济的“互恋”关系,用战略眼光充分绽放区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育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高度。

一、挖掘湘东文化资源,丰富湘东区域旅游资源

株洲湘东区域地处湘赣粤三省接边地带,属典型的省级文化经济贸易枢纽结合部,周边青山绿水风景如画,多样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侯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在培育旅游文化、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立足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和人文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坚持“以文化含量充实旅游内涵,以旅游项目展示文化意蕴,以文化品牌提升旅游层次”,大打“山水牌”、“生态牌”和“民族文化牌”及“红色旅游牌”。一是抓紧启动生态文化旅游项目,搞好大京水库、官庄水库、云阳部级森林公园等旅游设施建设和完成周边公路维护、整修;加快茶陵,炎陵森林公园的建设步伐,完善攸县酒埠江和桃源洞风景区开发利用:大力宣传瑶、苗、侗民族的婚俗、礼仪、饮食、服饰、山歌、神话传说等民俗文化。要结合炎帝陵风景区的开发、扩建,充分挖掘农耕民族文化的底蕴,实现文化风景名胜区的合理利用及有效保护,使之独具特色,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二是充分挖掘旅游经济潜力,在巩固提升度假和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要从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上挖掘旅游经济潜力,积极推出富有汉瑶苗侗特色的芦笙、歌舞、乐器、服饰、对歌、醴陵现代鬼歌等风趣、幽默、生动的表演项目,开展有奖对歌、拦门敬酒、合拢围宴、对歌相亲迎亲抢亲、弓弩射击、稻田抓鱼等习俗活动,增加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大力推介具有汉苗侗瑶文化特色的饮食产品,在全区域各茶楼、酒吧重点推出瑶苗侗油茶、糍粑、竹筒饭,在宾馆酒楼推出腌鱼、腊肉、野菜、米酒、红军菜、红米饭,在商业街、商场超市设立民族特色食品专店、专柜,变食品为商品。把“自家小吃”变成“风味饮食”、“赚钱饮食”。三是进一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按照市、县、乡、村、团体和个人等多级分担筹资方式,加大投入,健全境内几大景区歌舞、朝拜仪式、游艇吃住观赏等的配套基础设施,加大公共休闲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完善文化服务功能。加强对炎帝陵、仙庚庙、灵隐寺、九朗山、文峰塔、云阳庙、渌江书院、中国共产党第―个苏维埃政府旧址、宋朝古街建筑长廊、茶陵南浦犀牛、茶陵全国著名的野生稻湿地等一批具有典型湘东地域文化特色、较强的传承力和生命力的公共文化景点设施维修、维护,使株州湘东区域呈现出浓郁的古城风味和民族风俗与现代文化风格,特别是应该加强红色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大力发扬挖掘爱国主义参观基地,在文化的对比中个性特色更加鲜明,成为大众游览观光度假的好地方。

二、打造湘东文化平台,搭建湘东招商平台

近年来,各地经贸招商活动发展迅速、形式多样。政策扶持条件优惠等蓬勃开展的―个重要特征,就是将民俗文化与经济活动有机结合,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之路。株洲湘东区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以炎帝陵为主体的“农耕文化”是湘东区域及周边十余县市民族历史文化的核心,“炎陵农耕文化”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精神的象征。历年来,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每届举行的神农文化经贸艺术节。前来寻根祭祖、探究民族文化的“炎黄子孙”后裔、特别是海外华侨、港澳台胞、商贾名流及各族群众达数万余人,古往今来,经久不衰。株洲要打好神农文化这张王牌,着重从经济的层面上进行提炼、整合,利用炎陵节庙会的旺盛人气和神农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将之打造成为湘、赣、粤三省边界各族群众隆重的民族风情盛会和以民俗节会促进扩大开放、经贸招商的良好载体。对株洲湘东区域内神农文化、醴陵陶瓷节、醴陵烟花爆竹艺术节,充分开发、宣传、推广艺术节知名度舱占国内国外市场份额。沿线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古迹等也要以这样的目标来精心打造。一要营造招商的文化氛围。积极引导、鼓励区域内外文艺、新闻工作者宣传推介株洲湘东区域人文环境。吸引强势媒体和文化机构、文化人才以株洲炎陵神农文化为背景,加强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制作文化产品和开展大型文艺展演活动,出版系列介绍株州湘东区域沿线的丛书、音像、画册等文化制品,建立《株洲湘东区域文化经贸之窗》网站,不断提高网络视频点击率。充分展示株洲湘东浓郁的历史和现代文化气息、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外招商的重点项目、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朴素大方的人脉资源、各种政策和优势,使之成为展现株洲湘东区域文化、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有效阵地,提高株洲湘东沿线境点知名度,拓宽招商渠道。二要优化招商的文化环境,在当前我国全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平等、发展硬环境相似的情况下,谁的文化软环境好、文化软环境实力强,谁就拥有招商引资优势,聚集人才的优势,发展经济的优势。株洲湘东区域要以国家批准重点建设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圈为契机,深入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诚信建设、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营造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高效快捷的办事环境,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将淳朴善良、勤劳勇敢、团结友善、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热情好客的人文道德精神发扬光大,不断赋予湘东区域文化建设新的时代内涵。提升湘东区域整体形象,以独特的人文关怀,集聚

“商气”,吸引投资者在这里经商、兴业、居住、扎根,利用文化“软实力”,促进“硬招商”。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