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实用13篇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篇1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近年来高考的命题热点。从题型看,各种题型都有,图文题与材料题所占比例不小。考点主要是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开拓、两次工业革命的联系与区别。自新课改以来,江苏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本专题知识点的有:2008、2009年考查了新航路开辟,2008年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2010、2012年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三年以非选择题题型考查本专题的全国各地高考卷试题有:2010年山东文综卷第27题、上海卷第35题;2011年天津文综卷第13题、上海卷第39题、四川文综卷第39题;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四川文综卷第37题、广东文综卷第38题。

由于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近年来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证明了世界经济的一体性。复习本专题要特别注重联系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现象,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掌握世界市场形成的背景、过程、影响。

二、主要概念和理论

(一)世界市场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

(二)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生产力的进步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殖民扩张的双重性:既具有“破坏性”,又具有“建设性”。

三、主要知识点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

1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扩张性特征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源。

2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殖民扩张客观上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3 通讯工具和交通运输业的空前发展,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依托。

4 国际分工体系趋于成熟,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1 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世界市场的雏形时期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原先局限于地中海、波罗的海的贸易,扩展到大西洋,世界逐渐联系在一起。紧接而来的殖民扩张使得地区间的联系加强,商品交换超出一国的范围,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商品交换。此处所指的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时期极力开辟海外市场的种种表现和贸易跨国现象。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改造全世界,因此,这时期是世界市场的雏形时期。

2 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这个期间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及向其他国家的扩展,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些国家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各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尽管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已越来越按同一市场的运行机制运行。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世界还未被瓜分完毕,所以世界市场只是初步形成。

3 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亚、非、拉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

(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历史影响

首先,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其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但客观上又促进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再次,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基本框架

五、二轮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二轮复习时,基础知识已经在一轮复习时得到了加强。同学们应该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思考本专题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形科的理性思维,提升解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一)要厘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深入分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原因,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阶段性特征。

【例1】《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B 三角贸易的形成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对中国的影响。广州十三行是清朝康乾年间设立的专营对外贸易的机构,根据它的发展时间和建立的环球贸易航线,即可知选择C项。

【参考答案】C

(二)结合世界地图描绘出资本主义市场从地区性发展到世界性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揭示它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扩张性的具体体现。

【例2】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 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支持

C 突出了企业家们的作用

D 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寻金热”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经产生并初步发展。作为商品交换的支付手段的货币,不仅取代土地日益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而且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

【参考答案】D

(三)在评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要注意从生产力角度和道德角度认识殖民扩张。试从文明史观、现代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等角度思考世界市场形成对各地区文明和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例3】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下面有这样的文字:“……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于1522年9月6日完成第一次环球航海”。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由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判断( )

A 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具有随意性

B 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互相矛盾

C 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

D 纪念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够客观

【解析】通过对材料分析可知,铜碑的正面是西班牙殖民者站在自己立场对麦哲伦遇难的记述;背面是菲律宾人对麦哲伦遇难的记述。观点相左,反映了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同样的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价值观点,联系各选项,应选C项,说明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

【参考答案】C

【例4】“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 )

①全球史观②革命史观③文明史观④社会史观⑤现代化史观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新史观。从材料中“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可知③正确;从“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可知①正确;从“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可知⑤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革命史观和社会史观。

【参考答案】B

(四)要适当联系当今的经济全球化(特别是近年来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关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现实表现,多维度、多层面地考虑问题,理解世界市场的整体性、协调性,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例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西方学者往往是以国际贸易作为全球化的标准,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出现了统一的世界市场,所以新航路的开辟被视为全球化开始的标志。确实,新航路的开辟实现了地理意义上的全球范围的交流与互动 欧洲逐渐成为世界体系的中心,这些都为后来资本主义世界贸易的大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然而,在大机器工业经济建立之前,是否存在真正的全球化现象呢?只有大机器生产使所有国家和个人都被纳入到一个世界体系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人可以凌驾于这一体系之上,所以也有人把大工业的出现看作是世界历史的开端,同时也作为全球化的开端。

——摘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评价材料中关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该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讨论的焦点是“全球化”的起源问题。一种是认为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因为此时实现了地理意义上的全球范围的交流与互动,欧洲逐渐成为世界体系的中心,这些都为后来资本主义世界贸易的大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第二种认为起源于工业革命后,因为大机器生产使所有国家和个人都被纳入到一个世界体系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人可以凌驾于这一体系之上。所以针对这两种观点,只要选择一种,紧扣问题,亮明观点,引用恰当的论据来论证即可,注意角度的多样性。

评分要求: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五)切忌孤立地、片面地学习历史,要探究中外历史发展之间的联系。总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各个阶段对中国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1 第一阶段:雏形(新航路开辟后)

消极影响:澳门被占领。

积极影响:玉米、甘薯等物种引进,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传教士来华,促进了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

2 第二阶段:基本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消极影响:被破坏,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积极影响: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经济、外交、思想、教育、军事等)。

3 第三阶段: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消极影响:《辛丑条约》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积极影响:进一步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外交等)。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篇2

此间起到决定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原先局限于地中海、波罗的海贸易,扩展到大西洋,随着西方殖民者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欧洲、亚洲、美洲、非洲逐渐联系在一起。地区间的联系加强。

2.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市场扩展时期

此时期,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海外市场的扩大,商品需求的激增,提出了生产技术的变革要求,于是发生了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及向其他国家的扩展,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本主义各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市场、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中考地位】

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中考中占据重要地位。新航路的开辟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两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重要的生产力发展的特征和重要原因,所以在中考中占据很大分值,常常以选择题、材料题结合图片的形式出现。

【复习策略】

1.图示法。

用图示将资本主义市场形成的过程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的归纳整理以及专题的自成一体。

示例一:

图1示例二:

图22.表格法。

四位航海家:

航海家时间国籍到达地方迪亚士1487葡萄牙非洲好望角哥伦布1492西班牙美洲新大陆达・伽马1497葡萄牙印度麦哲伦1519西班牙环球航行表1

3.画图法。

让学生画出新航路开辟的简易示意图(图3),巩固学生对于四条航路的掌握和巩固,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复习兴趣,锻炼学生识图画图能力。

图34.比较法。

在本专题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将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还可以将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进行比较。归纳其相同点,比较其不同点,能够深入事物表面理解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目的为了炫耀明朝的国威,加强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与交流欧洲人开辟新航路主要是为了追逐利益和金钱规模较大。郑和历次远航随员均达28000人之多,船队一般由63艘大、中号宝船组成,大号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中号宝船长37丈,宽15丈,每次出使其乘百余艘。其中第一次航海船只208艘,为七下西洋之最较小。四次航海总共才有30艘船只,船员总共1760余人,装备及人员配备远不及郑和的船队影响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联系,有利于南洋地区的开发打破了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把世界连在一起;给亚非拉地区带来数百年的殖民掠夺和殖民侵略表2

【真题回顾】

一、选择题

1.(2013・湖北四市・2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郑和下西洋

2.(2013・海南・14)在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书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这里的“光荣”是指哥伦布()

A.贩卖黑奴

B.被誉为“南美解放者”

C.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D.成功实现环球航行

3.(2013・湖北荆门・12)“直到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世界上最早率船队通过这座“桥梁”到达美洲的是()

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D.郑和

4.(2013・广东・19)哥伦布曾说:“如果我能得到他们(君主)一些小小的援助,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还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给他们。”这段话反映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为了()

A.获得财富B.传播文化

C.倾销商品D.和平交往

5.(2013・江苏盐城・19)在欧洲某个时期,游记成了畅销书,水手变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海外探险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启蒙运动

D.郑和下西洋

6.(2013・江苏扬州・12)人们经常用“发现了新大陆”来指遇到惊喜的事。发现新大陆的说法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迪亚士B.哥伦布

C.达・伽马D.麦哲伦

7.(2013・山东济宁・10)历史图片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件的实景再现。图4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图4A.哥伦布到达美洲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D.达・伽马到达美洲

8.(2013・四川雅安・2)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财富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力

B.航海家们的探索和冒险精神为新航路的开辟起了推动作用

C.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客观条件

D.葡萄牙王室是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支持力量

9.(2013・四川凉山州・8)新航路开辟是地理大发现的重大成果,哥伦布航行的路线是()

A.沿非洲西海岸经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B.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

C.沿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D.由大西洋西行经太平洋、印度洋返回西班牙

10.(2012・吉林)某班开展“与哥伦布同舟远航”的主题活动,下列与其相符的内容是()

A.到达今天的美洲

B.到达印度

C.完成环球航行

D.横渡太平洋

11.(2012・广西贵港)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航路距今(2012年)已有()

A.519年B.521年

C.500年D.520年

12.(2012・湖北潜江仙桃等)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最早能吃到美洲玉米、马铃薯的是()

A.西班牙人B.葡萄牙人

C.英国人D.法国人

13.(2012・山东潍坊)史学家认为:“14到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世界被发现”始于()

A.马可・波罗来华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马克思主义诞生

14.(2012・湖南娄底)15世纪,欧洲航海家进行了一系列杰出的探险之旅,与其他航海家不同,哥伦布向西航行,其成就是()

A.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B.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C.发现美洲新大陆

D.成功进行环球航行

15.(2012・海南)1500年前后,欧洲国家相继开辟了新航路,这意味着()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欧洲思想领域空前繁荣

C.宗教神学理论彻底崩溃

D.“蒸汽时代”到来

16.(2012・四川自贡)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航道”的时间和历史人物分别是()

A.1519麦哲伦

B.1497达・伽马

C.1492哥伦布

D.1487迪亚士

17.(2012・湖北黄冈)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片,走向整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交通事业的发展

B.地理知识的积累

C.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D.航海探险家的贡献

18.(2012・广东梅州)有史学家认为: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

B.逐渐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D.导致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二、非选择题

(一)沙滩捡贝

1.(2013・广东汕尾・13)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人物及航线:葡萄牙的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好望角;葡萄牙的沿非洲西海岸航行,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发现美洲;西班牙的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其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2.(2013・安徽・13)从分散隔绝到联系紧密,今天的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

(1)促进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2)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新的工具和新的工具的发明便捷了人们的交流。

(3)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

3.(2013・湖北武汉・31)纵横联系,探求新知。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生产力的巨大突破都会推动一些国家的迅速发展并促进世界的融合。近代以来的中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先是以一种极不情愿的方式融入世界,后经过艰难探索、主动适应并最终走向民族复兴。阅读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5(1)在图示中的“”处填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大国的迅速发展,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后,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哪一重要探索?

(3)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大国经济在二战后迅速发展,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趋势加速发展。

(4)新中国成立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拉开序幕,而中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50年代,通过的实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70年代,中国又采取了怎样的重大行动,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最终走上了民族复兴道路?

(二)揭开面纱

4.(2013・湖南株洲・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比较

类别郑和哥伦布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次数7次4次人数2.7万-2.8万人1000-1500人船只100多艘30艘图6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并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贸易,对国计民生关系不大,因为输入的商品多为香料、珍宝等高档消费奢侈品。同时也助长了中国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故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加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明政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人教网

材料三新航路的开辟,在商业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欧洲各国掀起了占有亚洲物产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殖民浪潮从此愈演愈烈。……从事商业的人大发横财,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愈益增长……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渴望谋取政治地位,从而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没有给中国发展带来机遇的原因。

(3)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来看,你认为哪个更大?结合材料二、三说明你的理由。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你和我,心连心,同住地球村”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主题歌,展示的是全球人民是一家的理念,那么什么事件首先将世界连在一起()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殖民掠夺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他至死都认为他到了印度,但事实上他到达的是一块欧洲人从来都不知晓的新大陆。”这句话中的“他”是()

A.达・伽马

B.哥伦布

C.迪亚士

D.麦哲伦

3.

图7有些词语就属于名不符实,下列词语不属于此类的是()

A.西印度群岛

B.印第安人

C.新航路开辟

D.阿拉伯数字

4.九三班同学正在排练历史剧《哥伦布》,请你为“哥伦布”选择依据恰当的台词()

A.我经过了70多天的航行,终于到达印度

B.我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C.我已经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

D.我的船队经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5.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深受观众喜欢,它是融娱乐和知识于一体,使观众朋友们在娱乐紧张的节奏中增长了见识,其中有这么一道题“请问:1519年,率领船队进行环球航行的是”()

图8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6.

图9“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什么活动来实现的?()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游天竺

C.郑和下西洋

D.新航路的开辟

7.欧洲人在新航路开辟后,沿着以下哪个航海家的航线可以饱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美景()

A.迪亚士

B.麦哲伦

C.达・伽马

D.哥伦布

8.在2007年10月纪念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的活动中,有人说:“今天是种族日,是美洲发现日,是两个世界相遇日。”这一说法所依据的正确史实应包括()

①早期殖民者大量屠杀印第安人②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③新航路架起沟通欧美的桥梁④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由此交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一个口号“one world,one dream”。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将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欧、亚、非、美四大洲连成“one world”的事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郑和下西洋

10.“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意为条件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出发了。新航路的开辟万事俱备,那么开辟新航路的技术条件中不包括()

A.地圆学说的广泛流传

B.造船技术的进步

C.火药的广泛运用

D.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11.历史课上,老师指着下图A、B、C、D中的一条航行路线说:“哥伦布就是沿着这条航线发现美洲大陆的。”老师指的航线应是()

图1012.小刚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A.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

B.客观条件:罗盘针的运用

C.重大事件:麦哲伦发现新大陆

D.消极影响:引发了殖民掠夺的狂潮

13.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是个“恶魔”,欧洲人说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你认为下列哪个观点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哥伦布的远航活动()

A.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

B.哥伦布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将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

C.哥伦布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同时在客观上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体现了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漫长的航行后,他和同伴于1492年10月12日突然发现远处有陆地,于是高兴地前往,到了近处一看,原来是海岛,这个岛就是现在美洲加勒比海上巴哈马群岛中的瓜纳哈尼岛。

材料二

图11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哪一位航海家?

(2)材料二中的A、B、C三条航路,哪一条是环球航行路线?率领这支船队的航海家是谁?

(3)谈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全球化已成为当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的趋势和潮流。阅读下列图文、表格材料: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图12――《世界历史》(九・上)地图册

材料二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760年前后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

国家类别1970年1992年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图1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为新航路开辟做出贡献的著名航海家。

(2)据材料二,说明1500―1760年的世界发生的变化。简析其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方法。

3.历史视角――从世博会透视世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某校九(2)班出了一期以世博会为主题的板报。试结合板报部分,探讨相关内容。

栏目一世博大明星

经过全体同学投票,以下三项科技成果被选为“世博大明星”。

获选明星首次展出时间和地点获选理由大功率蒸汽机1851年伦敦世博会震撼了世界爱迪生的白炽灯1889年巴黎世博会点亮了世界电子计算机1964年纽约世博会丰富了世界(1)结合“获选理由”,说说蒸汽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发挥了怎么样的作用?从上述世博会发展历程中,你认识到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栏目二世博大舞台

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第一次世博会,通过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在展厅的千百台机械轰鸣中,美国向世界宣布:“我来了!”

(2)结合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的发展历程,说说1876年的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崛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栏目三世博大看点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展出的太阳能飞机、碳纤维自行车、透明水泥、可发电地板、火山岩网球拍等高新科技产品成为本届世博会的“大看点”。

(3)栏目三所列出的这些展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

参考答案

【真题回顾】

一、选择题

1.B解析:本题属于引文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新航路开辟深远意义的理解。本题可以抓住“全球开始统一”这个关键句子选出答案。

2.C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哥伦布成就的掌握情况。这里的“光荣”指的就是哥伦布的主要成就,所以应该选择C。

3.C解析: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新航路的开辟深远意义的理解。通过题中关键词“最早”“美洲”便可以选择出答案。

4.A解析: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哥伦布远航的目的。通过材料分析“任何数量的黄金,还有香料、棉花”便可以判断出其目的。

5.B解析:本题属于文字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新航路开辟的了解。通过“游记”“水手”“海外探险”等关键词便可以判断出本题描述的事件。

6.B解析:本题属于文字选择题,通过旧词新解创设情境,我们抓住“新大陆”便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7.A解析:本题属于图片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所学可以判断得出。

8.D解析:本题属于直接性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新航路开辟的综合认识。通过所学逐一判断,可知是西班牙王室是其支持力量。

9.B解析:本题属于直接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哥伦布路线的了解。通过我们平时观察的路线图,便可选出哥伦布的航线。

10.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哥伦布的主要贡献,根据所学我们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1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哥伦布远航的时间,1492―2012年,已有520年的历史了,所以应该选择D。

12.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支持国家,根据所学,他是受西班牙的委托,所以应该选择A。

13.B解析:本题属于文字材料选择题。根据关键词“世界被发现”便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1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哥伦布的成就,属于直接选择题。根据所学便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15.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所学,我们可以轻松选出正确答案。

16.C解析:本题属于文字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关键词“发现美洲航道”,我们根据所学便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1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新航路开辟意义的理解。根据关键词句“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片,走向整体”便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18.B解析:此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深远意义,通过“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就知道新航路的开辟才有了全球意义的世界历史,所以答案应该为B。

二、非选择题

(一)沙滩捡贝

1.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2.(1)开辟新航路

(2)交通通讯(或通讯交通)

(3)联合国

3.(1)蒸汽机

(2)

(3)经济全球化

(4)第一个五年计划改革开放

(二)揭开面纱

4.(1)时间长、规模大(人员参与多)、次数多。

(2)这种贡赐贸易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输入的商品多为高档消费奢侈品,助长了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故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加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

(3)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更加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而新航路的开辟,在商业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使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也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B解析:本题主要是歌曲选择题,以北京奥运会创设情境,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深远意义,抓住“全球人民是一家”这一关键句子便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2.B解析:此题是结合文章中的引文进行组合的文字选择题。其中,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他至死都认为他到了印度”“新大陆”等词句,就可以判定此人是哥伦布。

3.C解析:本题是结合一个成语的文字试题,其中“名不符实”的含义就是表面和实际含义不一致。西印度群岛和印第安人都是哥伦布命名的,因为他认为自己到达的地方是印度故以此命名;阿拉伯数字表面看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实际上是印度人发明的,所以以上三个词语都属于名不符实之列,用图示表示即为:“新印度群岛≠印度;印第安人≠印度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发明的;新航路开辟=新航路的开辟”

4.A解析:此题存在一定难度。学生在做的时候容易选择B选项。此题要进入角色,要以哥伦布的立场进行选择,哥伦布认为自己到达的地方是印度,所以此题答案应该选择A。

5.D解析:此题是结合现今生活中的热点进行创设情境,旨在引发学生兴趣,拉近历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从而引出环球航行的知识点,根据所学,学生就可以选择出正确答案。

6.D解析:此题是通过文章引文的形式进行的文字试题,其中通过引文中的“1500年前后”“不同国家对话和竞争”等字眼就可以判断这是描述的新航路的开辟。

7.B解析:此题是考查哪位航海家的航线通过三大洋,应该是麦哲伦的航线,环球航行,经过三大洋,航线最长,所以答案即为B。

8.A解析: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是对哥伦布活动的正反两面的评价,也是对新航路开辟的全面评价。将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其中①应是其消极影响,而②③则是积极影响,④与新航路开辟没有关系,所以答案应为A。

9.A解析:此题是通过北京奥运会为情境,主要是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深远意义,即将世界连在一起。所以此题答案为A。

10.C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新航路开辟具备的前提条件的考查,根据所学,火药的运用与新航路的开辟关系不大,所以答案应为C。

11.B解析:本题是图片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根据所学可以判断,B航线应是哥伦布的航线

12.C解析: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可以将选项逐一判断,其中C选项是不正确的,应该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二、非选择题

1.答案提示:

(1)根据“1492”这个时间便可以判断这人是哥伦布。

(2)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出A线是环球航线。

(3)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地区相互孤立隔绝的状态,将是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同时给亚非美洲带来数百年的殖民掠夺和殖民侵略。

2.答案提示:

(1)人物: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2)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品交换的种类增多。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

(3)问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在拉大。对策: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与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趋利避害,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答案提示: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篇3

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主线,整合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以“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为立意,深化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认识;培养学生参与历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常规的专题复习课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或图表的方式,清晰表达本专题各内容之间的联系。但这种方式大多是在“炒冷饭”,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得到提升,只是将知识点进行变相的罗列和干瘪的抽象。二是将本专题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如,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放置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扩展和人文主义的发展与思想解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去,可以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但这明显脱离了专题体系的要求,也会增添学生的负担。三是通过大量练习题的训练,夯实本专题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的教师不重视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这是错误的。本人认为,专题复习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正确定位是其关键。复习课应源于新授课,并高于新授课,应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应该提高学生对本专题中几个“关节点”问题的认识,应该成为综合提升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品质的有利阵地。

关于本课“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将全班学生分为3个学组,并以本课所要探究的3个问题为依据,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依此将每组同学再次细分为3个学习小组。大组组长负责调控,力求保证每个小组人数的均衡。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本小组的问题,也可求助于组内的其他同学,这是组内的合作性学习。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指定某组同学的代表阐释答案,其他组研究同一问题的学生进行补正、辩驳等。如此,就实现了大组之间的竞争,这也是合作学习的表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同时,这三个问题,均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不是能够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的。

导课:同学们,15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逐渐形成和发展。本节课,我们将在此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的认识:

1.到底何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它应该包含哪几个要素?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及其核心推动力是什么呢?3.如果站在文明相互碰撞的角度上,我们该如何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呢?

下面,就围绕这三个问题,请自主择取其中之一,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

说明:学生之前已了解本课内容,直接点明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方式。

【学习内容一】明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概念。

1.直接呈现两种典型的表述和“附注”,让学生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

观点1:所谓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各国市场的总合。(常见于各类教学“课件”)

观点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就是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某版本教材的表述。)

附注:(1)世界市场,是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整体。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内涵指的是与生产和交换过程有关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结果。

――据辞海、百度百科等整理

(2)“一体”:谓关系密切或协调一致,犹如一个整体。《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妇,一体也;昆弟,一体也”。一样;一同;一律。《史记・张耳陈余列传》:“陈余张耳一体有功于赵。”

――辞海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各自让渡一定的国家,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超国家和经济、贸易高度协调统一的整体。

――百度百科

2.结合上述内容及所学知识,请你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进行界定。

说明:让学生结合附注材料(1),分析出“观点1”中“总合”的表述不正确:“总合”乃“合并”之意,是一个行为动词,指各地市场之间的简单“拼凑”和“叠加”,这明显不妥。世界市场是指各地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种整体和稳定的结构状态,是经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结合附注材料(2),能够得出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在于自愿性、平等性和让渡性,而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其实质就是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市场,其形成的过程是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和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过程,这含有意识形态的界定,不能混同于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另外,这里的“进程”也不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本是指一种结果和状态,而不是“进程”。

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影响的前提和基础。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事件内容的教学,也应重视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准确揭示和严谨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在高中四个版本教材中,只有一个版本进行了说明(见上述“观点2”),其内容也是存在争议的。

教学不是简单复述教材内容的过程,而是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认知和独立判断的过程。通过提供“附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对现有的观点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概念进行重新的界定。此举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利用材料分析、甄别史学观点的意识和能力,并养成“历史研究始于概念”的意识。

【学习内容二】厘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15世纪―20世纪初),科技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在三个“节点”处引发了“突变”(加速了发展的进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阐释说明。(提示: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概念出发,围绕“市场行销空间的变化”和“市场内涵的丰富”两个视角进行思考。)

说明:专题复习课不仅要对本专题内容进行必要的纵向整合,更要有认识的深化。要抓住一条主线和内在联系,将内容进行重新的构建。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从动力因素进行考虑,科技进步是其主要的推动力。新航路的开辟及两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点”,而将这三个“关键点”进行串联的主线就是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市场行销空间的不断扩展和市场内涵的不断丰富。

鉴于该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的参考样式,第一个“节点”――新航路的开辟。“中世纪末期航海革命的重大技术:指南针、地图、船尾舵、维度表、罗盘、斜挂三角帆等(15世纪)新航路开辟市场的“发现”(北美东海岸、非洲西海岸、中国东南沿海)主导国家(葡、西、荷、英、法)特权贸易公司的垄断性贸易(土特产、黑奴、金银等)贸易思想(重商主义、商业战争)商业资本西欧与亚非美之间最初的分工开始形成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的世界经济联系”。然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个“节点”进行阐释说明。抓住市场的“拓展”(原因及表现)、生产和贸易方式、资本形态以及国际分工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思考,就能够清晰地看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逐渐形成和扩展。

“新航路的开辟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为什么说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他们经常只是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简单复述,并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简单的嫁接,并未能深入理解。笔者在平时的听课过程中,也经常发现有的教师在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将重心放置在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的层面上,忽视了对其影响的深刻分析。这是教学的难点。为此,在分析第三个“节点”(“为何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时,我没有让学生按照上述示例进行仿造,而是单列了一道题目如下:

2.史学界大都认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这一观点,请你运用以下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论证。

材料1: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期间,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更多的落后地区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从1890年至1911年,印度的铁路网大约增加了一倍,达33000哩。(印度)铁路和其他大型项目如灌溉工程和港口设施是用英国资本换来的。印度的经济发展因与英国的联系而得到促进。……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所需的资本。……传统的自然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急速地影响了殖民地地区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随着欧洲人及其铁路和机制商品的出现,以及他们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贪得无厌的要求,一种新的市场经济被引进。不久,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这本身又意味着他们不仅日益受这时已在这种新经济中富裕起来的商人和放债人的支配,而且日益受变化莫测的经济波动的支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说明:这则材料是从市场经济对殖民地的渗透的角度进行阐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更多的领土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这不仅体现在商品行销空间的拓展方面,也体现在欧美工业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上。市场经济被引进到殖民地,日益被其主动接受。以市场经济为纽带,以资本、工业制成品、基础设施和原材料等为内容,瓦解着殖民地的自然经济基础,工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一步深化了工业国与殖民地之间不可分割的经济联系。

材料2:19世纪后期的殖民地官僚和经理人试图指导非洲和亚洲的农民学会科学种田技术,并使更广大范围内的殖民地人民工作得更勤奋和有效一些。这些努力涉及殖民地对西方控制的世界经济依附性的扩大。依靠新的工作习惯支撑了廉价原材料的出口,并且使更多的成分加入到殖民地劳动大军中来。……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都为供给工业化欧洲的经济需求而进行了重组。

――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说明:这则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欧美工业国对殖民地的技术输出,加速了殖民地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也进一步加深了殖民地对工业国的经济依赖。

材料3:随着大吨位轮船在海上开始逐渐取代帆船,电报、电话的使用,铁路网的建设,极大地降低了货物的运输费用,便利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级市场,扩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销空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已形成了许多大型的商品交易所,不少地方举办的博览会把世界各地的客商及产品汇集到一起。

――黄鲁成《国际贸易学》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为了适应当时国际经济关系的需要,英、德、法、意、美等国相继制定和实行了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形成了国际货币制度。在货币的比价、兑换、支付、结算原则和黄金转移等方面有了统一的规定。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篇4

    首先,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充分体现“市场”的推动作用。17世纪的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除利用地处大西洋航线中心位置,有利于占领国外市场,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外,在国内实行圈地运动,开 辟国内市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从血腥掠夺过程中壮大了经济实力,为政治上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君 主立宪制的统治奠定了基础。从其它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原因分析来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和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封建专制、封建割据对资本主义生产的阻碍,还有宗主国对当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压制 ,这些全都与“市场”需求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结果导致了荷兰、英法、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俄国与日本 废除封建制度的改革,普鲁士、意大利为实现统一而进行的斗争。尽管这些国家的革命、改革、统一,国情各 异、各有差别,但开辟统一的国内市场,适应其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则是它们的共同目的,由此可见,“市 场”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促成了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其次,早期殖民掠夺与争夺世界市场。

    早期殖民侵略掠夺,既给资本家带来了巨额财富,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 的海外市场。因此,争夺世界市场的殖民战争不可避免,出现了17世纪三次英荷战争,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争 夺北美和印度的英法战争,结果英国战胜了荷兰、法国,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地位,掌握了海上霸权,拥有广 阔的海外市场,这是英国发展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决定因素。

    二、工业革命与“市场”的关系。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广阔市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分的必要的条件,市场的急 剧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必然引起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最终导致了18世纪60 年代到19世纪中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之所以从英国开始,与它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市场是分不 开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确立起来了。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它们凭借军事和经济力量,加紧侵略,抢占更多 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用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一些亚洲国家的大门。把许多亚洲国家卷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同时也是“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的到来。

    到19世纪70年代,西方资产阶级反封建任务已经完成,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继续征服世界等方面得到 巨大发展,资本主义市场再度急剧扩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步的革新,科技的重大进步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 产的发展,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了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于是垄断组织应 运而生,促使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三、两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与市场关系。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的产物。

    工业革命进入新时期后,资本主义经济在高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在加剧。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了急剧变化,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占有广阔的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缓慢而 且落后了;新兴的美、德、日等国经过统一和改革,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采用新技术,经济迅速崛起,但 海外市场狭窄。在这种情况下,重新瓜分世界市场,便成了这些国家的强烈要求。于是,它们掀起了瓜分世界 的狂潮,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形成了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结果出现了三个 中心环节,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 瓜分世界市场的产物。而战后所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则是瓜分世界市场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重矛盾为新的帝国主义战争埋下了祸根。资本主义战胜国之间虽然取得暂时妥协, 但帝国主义各国之间因占有世界市场的不均衡而产生的矛盾并没有根除,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因瓜分不均,各 自野心得不到满足而展开了激烈斗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仍然激烈复杂,尤其是战败国不甘心失去市 场而蓄意复仇,这些矛盾表现在世界范围内,英美矛盾为主;在欧洲范围内,英法矛盾尖锐;在亚洲,美日竞 争激烈;德国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重新崛起。

    1929年至1933年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即市场危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源头。它激化了资本主 义国内的阶级矛盾,引起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危机,为摆脱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美国实行罗斯福 新政,严重经济危机相对缓和;而德国、日本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法西斯势力趁机抬 头,对外疯狂扩张和转嫁危机,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一场重新瓜分世界市场的帝国主义战争再度展开 。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与经济危机,市场与战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两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与市场的关系。

    首先,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与市场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战胜国的经济、政治发生了新的变 化。美国取代了欧洲列强占领了落后国家的市场,富甲天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掌握了世界经济霸 权。凭借其经济势力,开展金元外交,进一步占领了世界市场;日本不断垄断了东亚市场,而且向欧洲扩展商 务,海外市场的扩大,经济势力的猛增,与欧美列强差距日益缩小;英法在战后国外市场的衰退,分别丧失了 世界第一、第二的霸主地位。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篇5

其次,早期殖民掠夺与争夺市场。

早期殖民掠夺,既给资本家带来了巨额财富,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因此,争夺世界市场的战争不可避免,出现了17世纪的三次英荷战争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争夺北美和印度的英法战争,结果英国战胜了荷兰、法国,夺得海上霸权,取得世界殖民大国地位,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这是英国发展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决定因素。

二、市场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广阔市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分必要的条件,市场的急剧扩大,工场地、手工业生产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必然引起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最终导致了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之所以从英国开始,与它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市场是分不开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了,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它们凭借军事和经济力量,加紧侵略,抢占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用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一些亚洲国家大门。把许多亚洲国家卷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同时也是“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的到来。

到19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阶级反封建任务已经完成,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的继续征服世界等方面得到巨大发展,资本主义市场再度急剧扩大,迫使生产领域进步的革新,科技的重大进步,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了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于是垄断组织应运而生,促使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客如美、德、英、法、日、俄等向帝国主义过渡。

三、市场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工业革命进入新时期后,资本主义经济在高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加剧。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了急剧变化,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虽然占有了广阔的市场,由于它们只注重对殖民地的掠夺,而忽视技术设备的更新,经济发展缓慢且落后了,位居世界三、四位;而美、德两国经过统一后,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注重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重视教育的培养人才,经济迅速崛起,跃居世界第一、二位;日本经过资产阶级改革后,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但这五个国家海外市场狭窄,因此,重新瓜分世界市场,便成了这些国家的狂潮,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突出了,于是德、奥、意三国形成三国同盟,而英、法、俄三国则形成三国协约,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次大战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市场的结果。一战后,重重矛盾为新的帝国主义战争埋下了祸根。资本主义战胜国之间,由于占有世界市场不均衡而产生的矛盾并没有根除,瓜分不均,各自野心得不到满足,因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激烈复杂,战败国不甘心失去市场而蓄意复仇。因此英美矛盾在世界范围内成了主要矛盾,英法矛盾也非常尖锐,美日在亚洲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德国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重新崛起。

1929年至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即市场危机),这场危机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源头。这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内的阶级矛盾,引起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危机,为摆脱危机,各国资本主义纷纷寻找出路: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政权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逐渐摆脱了危机;而德国、日本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对外疯狂扩张摆脱危机,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一场重新瓜分世界市场的帝国主义战争再度展开。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与经济危机,市场与战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篇6

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异和相同呢?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母腹之内。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有产者剥削,无产者贫穷,生产盲目和经济危机等。但所有这些都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所以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灭剥削,消灭贫穷,消灭生产的盲目和经济危机等等,也就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容。同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上的区别,首先就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和私有;其次就是有无剥削,有无贫穷,有无生产的盲目和经济危机等等。

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呢?首先在于他们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其次就是无论人类社会发展的哪一个阶段都是由一个一个活着的人来组成的。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要生活,生活着的人都要活动,每一个人的活动虽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面向富裕,背对贫穷。富裕使人安定,贫穷使人不宁。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上的相同。

三、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上的相异和相同

那么他们在形式上有哪些相异和相同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用他们在内容上的私有和公有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形式,由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所决定。所谓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公有生产资料,只有私有生产资料。所有生产资料都为个人和国家所占有,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生产资料可使用。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第一,没有生产资料的人,迫于生活,不得不去出卖自已的劳动力,这就给私有生产资料者的剥削造成了条件。由此可见,私有生产资料者的剥削,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整体形式中的第一种形式。

第二,任何产品都有更新换代或不再为社会需要的可能。因此,减产或停产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减产或停产后的工人,由于自已没有生产资料,所以也就不能不失业和贫穷。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整体形式中的第二种形式。

第三,为了消灭贫困,资本主义社会采取了社会保险。可是社会保险却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又一种形式的剥削。正如美国总统克林顿所指出的“社会保险总是依赖于年轻一代人的纳税,一般退休人员在不到六年的时间内就能收回他或她所支付的所有保险税。但是,此后,他还要继续领取这笔保险金。那么现金从何而来?实际上政府一直靠借贷为社会保险制度提供资金,而把债务转嫁给纳税人。”由此可见,社会保险的剥削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整体形式中的第三种形式。

第四,对失业者劳动力的浪费,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整体形式中的第四种形式。

通过上述四种形式,我们可以看见,剥削、失业和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以美国为例,号称富甲天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美国,现在就有“1200万户人家为柴米发愁”。设每户有人三口,为柴米发愁的人就是3600万,这在美国两亿四千九百五十一万人口中,要占13%左右。这就是剥削、失业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在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失业和贫困的条件下,由于剥削和被剥削的对立,富有和贫穷的不同,失业者的生活没有保障。这就使资本主义社会没有进行科学组织的可能。正因如此,所以社会的负面现象,如:民族纠纷、宗教矛盾、贸易摩擦、资源分配、生态平衡、财政赤字、投机倒把、囤积居奇、伪劣假冒产品等等,都如影随行,成了不可避免的事。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决定和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形式。

社会主义社会的形式,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决定的。所谓公有,也就是说,这些生产资料是用于为每一个人平均分配的。正因如此,所以社会中也就没有了没有生产资料的人,从而也就没有了有人迫于生活去出卖自已的劳动力。这样私有生产资料的剥削也就可以得到了避免,失业和贫困的现象也就可以不再发生。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话虽如此,可是要把公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产资料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河流、湖泊、海洋等等;一类是“劳动生产”的生产资料,如: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设备。在这两类生产资料中,前一类是可以为每一个人平均分配的。后一类则不能。因为式样繁多,用途不同。每一个人需要的也不一样。所以是不能为每一个人平均去分配的。这该怎么办呢?方法是:用“公有生产资金”去代替对这类生产资料的公有。为每一个人分配一定数量的公有生产资料的“贷权”,让每一个人自已去购买这类生产资料去使用。这样,这类生产资料也就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去使用了。

在每一个人都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公有生产资金“贷权”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也就可以进行科学的组织了。

首先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得到培养和教育。在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公有生产资金“贷权”的条件下,他们也就有了储存自已养老基金的能力。这时国家也就可以把他们储存的养老基金转变为每一个儿童生活和学习的贷款,从而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得到培养和教育。

在这个方法下,设每一个人的儿童期为19年(包括胎儿期),偿还儿时贷款期为12年,那么每一个人一生的贷、还、存、取过程就会是这样的:从被孕育的时候起,到18岁成年的时候止(19年),每年从银行(或专设机构)贷取一定数量的生活和学习费用;从19岁起,到30岁止(12年),每年向银行偿还一定数量的儿时贷款;从31岁起,到49岁止(19年),每年向银行储存一定数量的养老基金;从50岁起,到61岁止(12年),每年从银行取回一定数量的养老基金。

具体实施方法是这样的:

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为单位,设某单位有儿童(胎儿-18岁)1000名,有壮年男女(31-49岁)2000名,儿童基本平均每人需要生活和学习费用1200元,那么每一个壮年男女本年平均各向银行储存养老基金600元供儿童来贷用。

青年人(19-30岁)本年各向银行偿还一定数量的儿时贷款;老年人(50-61岁)本年各从银行取回一定数量的养老基金,年年如是。

在这个方法下,社会也就可以组成这样三个组织和系统:

1.抚幼组织和系统

包括计划生育、产院、孕妇、乳母、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技和职中,是生育,养育和教育儿童的组织和系统。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费用中为孕妇、乳母、保育员和教师职工支付劳动报酬。把年满18岁的儿童转入青壮年男女的劳动组织和系统。

2.青壮年男女的劳动组织和系统

接收抚幼组织转来的男女青年,为每一个人平均分配一定数量的土地和贷权,让每一个人自主去劳动。组织青壮年人的进修,培训和生产;监督他们偿还儿时的贷款和储存养老基金;回收老年人的土地和贷权,把老年人转入老年人的组织和系统。

3.老年人的组织和系统

接收青壮年组织转来的老年人,为老人年提供保护和服务。

接收死亡者的遗产,用遗产为夭亡和残疾者偿还不能和无力偿还的儿时和公有生产资金的贷款。保证每一个人储存的养老基金和公有生产资金的放贷得以如数回收。把所剩遗产转入公有生产资金之中。

随着公有生产资金的增加,每一个人对公有生产资金的贷权也就可以扩大到生活费用之中,如住房和家庭用具等等。从而让每一个青壮年男女都有条件组成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使他们得以愉快生活,安心劳动。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组织情形。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组织下,由于抚幼组织从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中支付了教育经费;劳动组织为每一个青壮年男女分配了土地和贷权。使他们不被剥削、失业和贫困;老年组织用老年人自己的养老基金保护和服务了老年人,所以国家财政开支中的教育经费和社会保险费用也就不再需用。这对节约国家财政开支,精简国家管理机构,消除民族纠纷、宗教矛盾、贸易摩擦、资源分配、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生态平衡、财政赤子、老年生活、儿童教育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走向统一,都是十分重要的事。

不但如此,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三大组织下,由于每一个人从被孕育的时候起,到生命结束的时候止,都生活在三大组织的关怀之中,接受三大组织的管理,所以,他们的言语和行动自然也就会高尚和文明。正因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的负面现象,如诈骗抢劫、恐怖暴力、贪污盗窃、赌毒娼妓等等,在这里也就不会发生。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产生的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形式。

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上有哪些相同呢?

第一,生产资料私有的相同。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是私有的,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把公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去使用之后,这是的生产资料也是私有的。所以,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私有生产资料上相同。

第二,私有生产资料的作用相同。私有生产资料有保持和发挥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和自觉性的作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生产资料是这样,社会主义社会的私有生产资料也是这样。所以,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生产资料在作用上完全相同。

第三,总体来说,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上的相异和相同是这样一种情形,即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公有。它的作用是让每一个人都有生产资料可使用,消灭私有生产资料的剥削、失业和贫穷,使社会得以科学地组织。资本主义社会的负面现象不再发生。换句话说,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和公平。第二层是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之后的私有。它的作用在于保持和发挥每一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和自觉性。

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权”则不同。它只有生产资料的私有,没有生产资料公有一这层。所以,它只能保持和发挥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不能消灭剥削、失业、贫穷和社会和负面现象。换句话说,它不能保证社会的平等和公平。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上相异和相同的根本情形。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见,社会主义社会较资本主义社会前进了一个时代。它前进的标志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诞生。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异

在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下,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剥削、失业、贫困和社会负面的现象的不可避免,所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就难于顺利发展和运行。

第一,由于生产者不知道社会对产品所需要的数量,反之,消费者也不知道社会中有什么产品可供自己计划来使用,这就使社会中产品的过剩和短缺都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换句话说,盲目生产和盲目消费所产生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个特征。

第二,社会产品过剩时,物价下滑,生产者受损;短缺时物价上涨,消费者负担加重,加上投机倒把,买空卖空,囤积居奇,垄断操纵,从而使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也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这就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时常都处于惶惑不安的生活之中,精神压力沉重。这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二个特征。

第三,以新奇刺激消费,以炫耀购买使用,这不仅浪费社会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使不能再生资源的节约使用成了不可能的事情。这就给人类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亮起了红灯。这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三个特征。

通过上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特征,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已失去了存在的可能。

在社会主义社会形式下,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三大组织系统中人员的年龄和需要基本相同,所以各系统也就可以统计本系统人员的需要,然后报请国家招标定购生产来供应。这样不但每个人的需要都可以得到了满足,而且盲目生产,盲目消费,换句话说,社会产品过剩和短缺的经济危机也就可以不再发生。与此同时,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联系,所以投机倒把、囤积居奇、买空卖空、垄断资源以及伪劣假冒产品等等,也就没有了产生的可能,这就使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现象也可以不再发生。在招标生产中,国家还可以把保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条件列入中标条件之中,从而使环境得到保护,资源得到节约,生态得到平衡。不但如此,由于夺标的竞争,还会使物价合理,市场稳定,人民生活康乐安宁。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同

1.都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要遵守价值规律的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也是这样的。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能消灭剥削,这与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的内容不能相容。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遵守价值规律性上是相同。

2.市场中运行的都是私有资金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篇7

[中图分类号]FIM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2-0057-05

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东方战线的突破

商品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它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相对称,从历史发展来看,商品经济由来已久,它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以个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如果撇开商品经济的社会性质,则可分为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市场经济则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与计划经济相对称。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发达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现代化形式和发达形态。也就是说:(1)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只有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才能成为市场经济;(2)市场经济是市场化的商品经济,只有建立了统一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商品经济,才是市场经济;(3)市场经济是货币化的商品经济,只有商品经济关系货币化,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全面介入经济运行,才能形成市场经济体制;(4)市场经济是开放化的商品经济,当一个国家的商品经济全面对外开放,参与世界市场,融汇于世界经济之中,才能形成市场经济。总之,市场经济必定是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未必就是市场经济。

既然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商品经济又首先是在私有制社会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传统的观点都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私有制独有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制度特有的范畴。如果我们只满足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寻找对应的词句,那么的的确确,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似乎把市场范畴严格限制在私有制经济关系之内,只存在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的阶段。然而,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沿着它的内在逻辑路线,便不难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激活和提高了生产力,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生产关系却无法容纳高速发展的生产力,资本主义制度的“外壳”必然爆炸,代之而起的是新兴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者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消灭商品生产!在这里,虽然表面上看马克思恩格斯主张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后的社会形态不存在商品(市场)经济,但其深层原因“恰恰是因为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未来社会实现的条件,已经得到了充分发展并走向了消亡”。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只有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即它所容纳的生产力总量充分实现之后才有可能,这其中就包含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并走向消亡这一前提。他们正是因为承认商品经济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所以才把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实现的历史条件。

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计划经济的思想,并以推行“战时共产主义”而步入极端。但列宁勇于面对当时经济、政治困难的现实,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义无反顾地实行“新经济政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承认商品货币关系,引入市场调节机制,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斯大林作为列宁的后继者,囿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自身的认识,未能坚持和发展列宁把计划和市场结合的思想,他在1928年决定抛弃新经济政策的同时,转向排斥商品生产和贸易自由,只允许在个人消费品方面存在极其有限的商品交换。然而,斯大林的这种思想也并非铁板一块,他在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在其著名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也肯定了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发生的必然作用,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商品生产和流通。另外,我们还应关注一下布哈林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思想。他在1929年4月的俄共(布)中央全会上,陈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关系的意义:“市场联系的形式,在我们这里还要继续许多许多年。我甚至要说,市场联系形式将长期的是经济联系的决定形式。”这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深层阐发。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思想并不被那个时代接纳。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者的,虽然一开始就继承了苏联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计划经济理论,但面对实践中暴露出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决心探索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之后,根据新的形势,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经济管理的体制。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存在,要认识价值规律的作用,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并在经济体制上做过几次调整与改革。诚然,由于的探索总体上没有脱离计划经济的框架,这些可贵的思想闪念未能继续深化,甚而发生“”那样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事件。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大胆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他在1979年11月26日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这个谈话,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是超越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由于某些历史原因,邓小平的谈话没有公开发表,因而人们常把1992年的南方谈话作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关系的确认。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把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作出了新的概括,并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二、市场社会主义――西方战线的求索

在马克思主义者探讨商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问题的同时,在西方的另一条战线,左翼社会主义思想家们也在进行求索,这个求索卓有成效的成果就是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兴起。

美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市场社

会主义是这样界定的:“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中,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规律。”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雷戈里和斯图尔特的表述似乎更加全面,他们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决策采取分权制,由市场机制加以调节,兼用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来推动参与者实现这一体制的目标。”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有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罗默的“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斯韦卡特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等。一个世纪以来,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大致经过三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20―50年代是市场社会主义初步形成的时期。针对苏联高度的计划经济模式,奥地利自由主义经济学派代表人物米塞斯和哈耶克进行了全面否定,认为苏联的计划社会主义不可能全面实行经济核算,不可能实现生产资料的合理配制,是一条与市场经济根本不相容的“通向奴役之路”。对此,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起而反击,他所回应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央计划局可以通过确定价格(和社会主义企业的制度环境)来代替市场,然后通过重复性的‘试错法’程序来调整这些确定了的价格,用以反映供求的波动情况。因而社会主义条件下合理的经济计算是可能的。”并进而提出了市场社会主义的概念,即认为生产资料可以为社会公有,基本决策和发展方向可由中央计划决定,除此以外的经济活动则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

该时期最著名的就是旅美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提出的“兰格模式”:生产资料当实行公有制,但小型工、农业可保持私有;要求建立不完全的市场体系,既存在着消费品市场、劳动服务市场,也存在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实行国家、地方、家庭参与的多重决策体系;实行双重价格定价体系,消费品和劳动力价值通过市场来定价,而生产价值由中央计划机关采取模拟市场竞争的方法来决定。该模式虽然有明显的计划特征,但标志着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二)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50~80年代。主要是一些东欧、苏联经济学家主张在计划经济框架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比如南斯拉夫经济学家组成的“市场经济学派”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在市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提出了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捷克的锡克在《社会主义下商品的货币关系》中分析了宏观、微观商品经济的不平衡。其中宏观的由计划调节,微观的由市场调节。这一时期,除了理论上的探讨外,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国家先后突破苏联计划社会主义模式,从50年代开始进行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西方被称为某种市场社会主义形式的‘实验’”。东欧进入市场社会主义的“黄金时期”。

1 南斯拉夫“自治式”市场社会主义实践

在东欧国家中,南斯拉夫是最早实行改革的国家。以1965年为界,南斯拉夫的改革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工人自治的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自治的市场社会主义。

1950年6月27日,南斯拉夫议会通过了著名的《工人自治法》,规定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把生产资料交给劳动者集体支配,在企业内部实行“工人自治”,企业可以按社会计划的基本比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行制定生产计划等。这“标志着从指令式经济开始转入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一步”。

1965年6月27日,南共联盟中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它标志着从“工人自治”走向“社会自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宗旨是:市场和价格更自由地起作用,企业的权限进一步扩大,把国家掌握的扩大再生产的投资基金交给企业掌握。这次改革还宣布实行市场经济,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企业之间是市场关系。

南斯拉夫的这场市场社会主义“实验”最早在实践领域突破了苏联的计划模式,尽管经济成效并不明显,但它为后来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构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2 匈牙利“调节式”市场社会主义实践  1964年9月,匈牙利成立了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同年12月匈党中央通过了《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决议》;1966年5月又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原则》。经过五六年的准备,从1968年1月起,匈牙利开始进行全面的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在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匈牙利坚持把计划管理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并作为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国家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即通过商品关系、银行信贷、价格、税收等渠道来调节企业的生产活动;从组织制度上扩大企业自。

匈牙利的改革成效比较明显,国内呈现出市场繁荣,供应充足,人民消费增长速度加快的局面,对外贸易也增长迅速。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如企业虽然取消了指令性计划,但间接的行政干预强化了;政府对大多数物价实行限定,打破了市场物价问的互相依存关系;国家投资决策不仅涉及服务领域,而且涉及市场经济生产领域等等。这充分表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这个时期,其他东欧国家的改革也有新的进展。1960~1970年,波兰进一步削减了中央计划中的指令性指标,加强以联合公司为经济核算单位的自;80年代放弃了统配体制,企业实行自主、自治、自负盈亏。民主德国于1963年通过《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的新经济体制准则》,强调经济管理机关要充分利用经济规律,大力推行完整的经济杠杆体系;1979年颁布联合企业法,扩大联合企业的自。捷克斯洛伐克于1968年4月实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提出建立“适合捷条件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目标,并于1978年在12个大型经济单位进行效率和质量管理方面的综合试验。

总的看来,东欧国家的市场社会主义“实验”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积聚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潜伏着危机和不安定因素,以至于随着苏联的解体,这些国家也迅速分崩离析。在这种形势下,一些主张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家开始彷徨,有的甚至起来否定自己。但毋庸置疑的是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给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设以许多启发、借鉴,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史料来源:首先,市场社会主义者提出的“中性机制”思想,为我国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启示;其次,在理清计划与市场复杂关系的基础上,把市场运用到社会主义中去,为我们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积极的思想来源。再次,市场和计划不是地位平等的发挥作用,但市场也不排除计划,两者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起到了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主导力量。而计划就体现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上。

(三)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其研究中心又回到了以西方为中心,英国经济学界掀起了一场新的市场社会主义的讨论热潮。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是主张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联姻”论,利用市场达到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政治目的;二是主张启动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机制”论,市场应成为交易机制的主导形式。无论是“联姻”论,还是“主导机制”论,都是对市场和计划关系的新认识,目的在于弄清如何通过市场使西方走向社会主义,是市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剧变之后,社会主义一度陷入“危机”。能否构建一种新的经济制度,它从效率、平等和民主等方面都比现代资本主义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又能避免苏联模式的弊端呢?西方左翼理论家们在沉思之后重新举起了市场社会主义的大旗。东西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探索中认识到,市场经济虽然是私有制的伴生物,但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左翼社会主义思想家(甚至是资产阶级某些代表人物)都没有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它本身是中性的,完全可以和社会主义结合。只是在“如何结合”的问题上分化出不同的思想与模式。

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扬弃――理论创新与成功实践

市场社会主义派认为,试图把公有制与市场化结合的做法,是一种幻想。然而他们没有想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一种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本形成。邓小平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党的十四大明确规定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党的十五大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又作出了新的概括,主要表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五大《报告》指出,在今后的十多年中,“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完善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必要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行为约束机制等等。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能否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问题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没有原则分歧,但在社会主义如何与市场经济结合问题上,两者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显示出自己的特点:

(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而资本主义市场则以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以往的国有制形式,与市场经济尚不完全适应,经过改革,在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和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后,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国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及不同公有制形式共同出资的股份制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特别是国有及由国家控股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将会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更高的效益。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财产的私人所有必然导致私人资本的无限扩张和收入的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鼓励先进、提高效率、展开合理竞争,同时又不会导致两极分化。对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WTO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1992年9月份结束日内瓦谈判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时候,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说,我的回答是我们是搞市场经济的,我们是赞成竞争的,因为没有竞争就没有经济发展。但是我们认为,必须兼顾在竞争过程以及竞争以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兼顾那些弱势群体,必须兼顾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公正和社会分配的平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经济和其他国家市场经济的区别。但从经济体制上讲,我们是市场经济。中国加入WTO以后,我们的经济体制将更加市场化。一些经济学家也曾不约而同地提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怎样做到)“市场经济+更大的社会公正”这一观点。为保证社会公正,协调地区发展,政府会通过自己的调节机制和社会政策,防止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篇8

首先,调节包括生产要素在内的社会资源的分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_调节的对象是全方位的:既包括资金,也包括物资,既包括物化劳动,也包括活劳动,既包括产品加工,也包括科技、管理和土地,既包括生产,也包括流通,而且还包括各个经济单位、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产业经营活动等等在内的各个方面。通过对所有这些方面的调节,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使整个社会经济顺利运行。

其次,社会总商品的实现是市场经济的中心问题。商品经济的运行离不开交换,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必须通过社会产品的实现才算最终完成,才能保证社会总商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在再生产中显示其效益。所谓社会商品的实现,就是社会商品的名个部份从哪里出售,使消耗的价值得到补偿,从哪里买进商品,使消耗的物质资料得到替换。所以,交换是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完善流通体制,搞活交换环节,对建立和实现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至关重要。

再次,价值规律的要求是建立和实现市场调节机制的根本依据。市场经济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理所当然的是它的基本规律,必然要对市场进行调节。实际上,建立市场调节机制就是生产力发展到机器大工业阶段的价值规律的要求。只有按照价值规律要求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机制,才能真正达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保证社会总商品再生产顺利实现的目的。

第四,价格是进行市场调节的基本杠杆。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通过价格以价值为轴心的不断背离运动,能够较准确地把价值规律的要求传递到各个利益主体,从而驱动资源的不断流动,使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得到实现,并逐步趋于合理。由于进入市场的商品种类十分繁杂,各种商品价格的形成条件互不相同,作为调节杠杆的价格就不能是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也不总体价格,而是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价格体系中所有各种商品的价格。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是市场经济本身的要求,它直接关系能否建立起合理的市场调节机制。

第五,竞争是实现市场调节机制的普遍形式。竞争是商品经济的终生伴侣。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具有其它任何东西不能代替的功能。正是参与市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造成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把价值规律的要求传递到各个利益主体,才使价格成为调节经济的杠杆。最后,平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社会性质。平等是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当然也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换必须坚持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是一种平等原则,体现着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这一平等原则是价值规律的要求,贯串于市场经济的一切领域,制约着参与市场的所有利益主体的活动,而不管这些主体属于哪一种所有制。正是这个平等原则,能够造就出平等的竞争环境,激励着各利益主体、’从而社会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建立是经历了一段漫长过程的。在商品经济产生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由于生产力低下,商品生产规模狭小,商品量不大,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者之间的经济联系不紧密,处于自由发展状态,市场主要是实现商品和反馈信息的场所,不存在对经济进行社会调节的要求,没有市场经济。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特别是手工业小生产过渡到机器大生产,各个经济单位的联系日广泛和密切,单个劳动越来越成为社会总劳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份,一个经济单位劳动产品的实现与否,都会影响到其它经济单位的经营状况,客观上产生了对社会经挤建立调节机制的要求。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只有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同时,市场在不断发育中也逐步形成了相应的调节功能。于是,市场经济在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时产生了。商品经济也就进入了一个有社会调节的新阶段。

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产生过程中可以看到,它不属于社会经济制度的问题。它与资本主义经济分属于不同的范畴系列,具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它们之间既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也不是谁依附谁的关系,更不是等同关系。正像武器可以被人用于侵略也可用于防御一样,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市场经济同样可以用于发展资本主义也可用于发展社会主义。长期以来,有些人习惯于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等同起来或把它当作资本主义的产物,主要是因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几乎同时产生,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直接显现出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展或收缩、高涨或衰落。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同时产生、至今仍结合在一起,这是历史事实。但不能由此认为市场经济附属于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结合,是同一源头两支分流在一定条件下的汇集,它们都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由于发展到机器大生产阶段的生产力要求改变不适应它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市场经济的形成,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社会分工更加细致,各个经济单位成为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具有紧密联系的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份,产生了对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调节的要求。前者属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间题,后者属于经济运行形式和调节机制的演变和发育问题。两者虽然都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并在同一个时期产生,但确实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系列的问题,把它们等同起来系属误解,是不符合实际的。

正因为如此,市场经济也就并不注定只能同资本主义结合,只要具备一定条件,也可以同社会主义结合,而且是历史的必然。随着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达到一定高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从而资本主义市场矛盾的日趋尖锐化,越来越要求变资本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两种制度逐步交替过程中,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两种制度的选择。由于从一长远观点看,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从根本上克服市场危机,同时要求在铲除剥削的过程中把平等关系从形式深入到本质,贯串到社会一切领域,为同样要求贯彻平等原则的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平等要求提供了具体的实现形式和手段。因此,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两厢情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不仅具有可能,而且是必然的。但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是一种不能单独存在并具有游离特性的经济形式,它必须存在于某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下并与之结合才能发挥其功能。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要就是维持原状与资本主义结合,在为资本主义实现表面平等、本质上剥削的服务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己的平等要求,要就是游离出来与社会主义结合,在为建立劳动人民之间真正平等关系服务的过程中,更全面、更充分地实现自己的平等要求。究竟谁能同它结合,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所以,社会主义不能消极等待市场经济的自然合拢,必须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利用自己的优越性,把它吸引过来,使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市场经济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有计划的

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完全自发的。这很自然地使人们把市场经济和自发倾向联系起来,认为市场经济只能是自发的,并把自发倾向看作市场经济的特有现象。这也是一种误解。自发倾向不是市场经济的专利,它与市场经济之间不是同生共死的关系。市场经济只是要求以价值规律为依据建立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至于这种调节采取什么方式实现,是自发的还是有计划的,这不是市场经济本身所能提出的问题。经济运动的自发倾向,是由同时并存着两个条件决定的。一个条件是各个经济单位具有不同的物质利益,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总要无拘无束地自由发展自己。这种现象早在市场经济形成以前的自然经济中普遍存在。市场经济的产生改变了经营形式,自给自足的生产者变成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营者。但并未消除追求更多物质利益的自发倾向,只是自发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过去是各个经济单位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自由自在地发展自己,而现在,参与市场经济的所有经营单位无一例外都必须接受市场规范的约束,在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下活动。另一个条件是生产社会化程度相对不高,社会分工相对不够发达,市场容量还有闲置空间,各个经营单位之问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还不十分密切,一个经营单位经营状况的好坏还不致引起一系列连锁反映,波及整个社会,由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还不严重影响商品经济运行和市场机制的实现,相反还会起充实市场、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很一长一段时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由于同时并存着这两个条件,所以是自发的。

但是,市场经济并不天生只能是自发的,它也可以是有计划的。当第二个条件发生…变化,即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分工更加发达,市场容量趋于全面饱和,各个经营单位之间依赖关系和制约关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经营单位自发活动的偏差,都会牵制一系列其它经营单位的活动,对它们起破坏作用,甚至波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导致市场危机。这就产生了由一个社会中心用计划来制约、限制以致在某些方面取代自发倾向的要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现象体现了单个资本家与资产阶级总体之间的矛盾,只有资产阶级国家才能充当这个中心。于是,逐步产生了国家有计划的调节,并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充当“总资本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萌芽,经过几次起伏,终于在二次大战后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行计划调节的主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计划调节和自发调节并存的新时期。

计划调节和自发调节并存的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存在。这是因为,一方面,参与市场的各个经营者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物质利益,即使占主导地位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物质利益差别,它们必然要为自己的利益在市场上自由发展,同时,在我国目前总体上生产社会化程度相对不高、社会分工相对不发达、市场容量还有较大空间的条件下,经济的自发运动不仅会在一定范围内延续下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的发展是有利的。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相当一部分经济,主要是一部分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社会化程度较高,社会分工比较发达,市场容量较为饱满,企业之间联系相当紧密,经济运动的自发状态会对它们起破坏作用,并且可能波及总体,要求采取计划形式,以保证社会经济有秩序地运转。

总之,市场经济并不注定只能是自发的。作为调节手段的形式,市场经济既可以采取自发形式,也可以采取计划形式,或两种形式同时采用。这里的关键在于条件,这无论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在不同社会制度下,这些调节手段渗透着利用它们的那个社会制度的性质和要求。

三、建立和健全杜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杜会主义国家的任务

国家属于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为造就它的经济基础服务,是国家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国家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使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当前情况下,必须以价值规律为依据,通过健全市场体系和价格体系,建立起以市场为中心、以价格为基本杠杆,能对生产要素和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合理调配的市场机制,井利用这种机制进行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节,在实现社会主义经济高效、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保证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为了有效地实现市场机制,哈竞争制造一种平等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我国目前生产力多层次下的不同情况,必须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协调包括自由竞争在内的各种形式竞争活动的展开,以利于调动各类利益主体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至于竞争的形式,不能只强调自由竞争。竞争采取什么形式,与市场调节采取什么手段是一致的,它不由社会之制度决定,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一定水平的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的很长一段时期,自由竞争占绝对优势,是因为那时的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这种竞争形式适应当时的经济条件,当生产力发展弓L起生产社会化程度相对提高,生产达到高度集中,一个或几个部口的经济活动被少数一些大企业控制时,就产生了占统治地位的垄断控制下竞争。这种以垄断统治下的竟争为主与自由竞争并存的局面,更适应新的经济条件。随着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趋尖锐化,为适应这种条件,在垄断竞争和自由竞争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又产生了国家指导下的竟争,并得到不断发展。我国目前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并呈现多层次的状态,同样要求各种竞争形式同时并存,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了发展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国家还必须采取措施,组织力量清除一切阻碍、破坏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分清政企职责就是其中要做的一个重要方面。政企职责不分这种原苏联模式,本来就是为取消市场经济而设计的,它对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严重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失去了独立性,丧失了作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的基本条件。面对构成市场经济经营主体的这种残缺不全的功能,市场机制无从建立,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也就成了空话。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把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展到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政企职责分开,是当务之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虽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政企职责不分的现象还未从根本上扭转,还要花很大气力才能实现。各种经济犯罪活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另一种严重障碍。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起阻碍作用,还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例如,走私贩私会扰乱国内市场和、对外贸易,干挑社会生产要素和资源合理配置,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会破坏生产和流通秩序,其中制造使用很钞还会扰乱金融秩序,破坏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投机倒把会破坏合理的价格和价格体系,使价格不能正常发挥杠杆作用,给市场经济造成混乱,封建式的欺行霸市会破坏平等的竞争,‘阻碍市场机制的实现;制黄贩黄会腐蚀人的思想,削弱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的经济活动能力,贪污盗窃会损害削弱经营主体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实力,影响资金投入和扩大再生产,等等。所有这些经济犯罪活动,都会从不同方面扰乱、削弱、破坏市场经济,因此必须给予坚决打击。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篇9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它是一切商品生产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特征。从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手段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姓“社”姓“资”的制度属性的区别。由于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与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实现提,因而市场经济体制又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而独立存在,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制度之下并同该社会基础制度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它可以为资本主义所利用,也要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及发展。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85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对我国经济改革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我们党制定改革方向和目标的基本理论依据.

三十多年前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以及后来的实践,是重要的历史性尝试。在这之前,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单一的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单一的市场经济。虽然列宁很早就提出过搞混合经济的设想,但没有来的及实施。而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的设想,还在我国进行了长期全面的实践,这不仅给我国带来了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和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还为认识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宝贵经验。同大多数新生事物一样,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是不完善的,有些实践也是盲目的。用他自己的话讲,是摸着石头过河。许多问题,如怎样将国企推向市场,国企要不要搞股份制、要不要搞破产、三农问题如何解决、金融体制如何改革,等等都没有现成的答案。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它本身没有姓“社”姓“资”之分。但是,市场经济又总是与各国特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因而又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紧密相联系的,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态有根本的不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本配置方面起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或经济运行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其特殊性,即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根本区别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篇10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异同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哪些相异和相同呢?要明确这个问题,首先就需要把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异和相同来分清。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不明确他们基础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异和相同,也就不能明确他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异和相同。由此可见,明确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异和相同也就是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上相异和相同的首要问题。

二、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上的相异和相同

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异和相同呢?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母腹之内。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有产者剥削,无产者贫穷,生产盲目和经济危机等。但所有这些都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所以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灭剥削,消灭贫穷,消灭生产的盲目和经济危机等等,也就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容。同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上的区别,首先就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和私有;其次就是有无剥削,有无贫穷,有无生产的盲目和经济危机等等。

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呢?首先在于他们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其次就是无论人类社会发展的哪一个阶段都是由一个一个活着的人来组成的。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要生活,生活着的人都要活动,每一个人的活动虽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面向富裕,背对贫穷。富裕使人安定,贫穷使人不宁。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内容上的相同。

三、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上的相异和相同

那么他们在形式上有哪些相异和相同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用他们在内容上的私有和公有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形式,由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所决定。所谓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公有生产资料,只有私有生产资料。

所有生产资料都为个人和国家所占有,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生产资料可使用。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第一,没有生产资料的人,迫于生活,不得不去出卖自已的劳动力,这就给私有生产资料者的剥削造成了条件。由此可见,私有生产资料者的剥削,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整体形式中的第一种形式。

第二,任何产品都有更新换代或不再为社会需要的可能。因此,减产或停产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减产或停产后的工人,由于自已没有生产资料,所以也就不能不失业和贫穷。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整体形式中的第二种形式。

第三,为了消灭贫困,资本主义社会采取了社会保险。可是社会保险却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又一种形式的剥削。正如美国总统克林顿所指出的“社会保险总是依赖于年轻一代人的纳税,一般退休人员在不到六年的时间内就能收回他或她所支付的所有保险税。但是,此后,他还要继续领取这笔保险金。那么现金从何而来?实际上政府一直靠借贷为社会保险制度提供资金,而把债务转嫁给纳税人。”由此可见,社会保险的剥削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整体形式中的第三种形式。

第四,对失业者劳动力的浪费,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整体形式中的第四种形式。

通过上述四种形式,我们可以看见,剥削、失业和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以美国为例,号称富甲天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美国,现在就有“1200万户人家为柴米发愁”。设每户有人三口,为柴米发愁的人就是3600万,这在美国两亿四千九百五十一万人口中,要占13%左右。这就是剥削、失业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在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失业和贫困的条件下,由于剥削和被剥削的对立,富有和贫穷的不同,失业者的生活没有保障。

这就使资本主义社会没有进行科学组织的可能。正因如此,所以社会的负面现象,如:民族纠纷、宗教矛盾、贸易摩擦、资源分配、生态平衡、财政赤字、投机倒把、囤积居奇、伪劣假冒产品等等,都如影随行,成了不可避免的事。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决定和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形式。

社会主义社会的形式,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决定的。所谓公有,也就是说,这些生产资料是用于为每一个人平均分配的。正因如此,所以社会中也就没有了没有生产资料的人,从而也就没有了有人迫于生活去出卖自已的劳动力。这样私有生产资料的剥削也就可以得到了避免,失业和贫困的现象也就可以不再发生。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话虽如此,可是要把公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产资料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河流、湖泊、海洋等等;一类是“劳动生产”的生产资料,如: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设备。在这两类生产资料中,前一类是可以为每一个人平均分配的。后一类则不能。因为式样繁多,用途不同。每一个人需要的也不一样。所以是不能为每一个人平均去分配的。这该怎么办呢?方法是:用“公有生产资金”去代替对这类生产资料的公有。

为每一个人分配一定数量的公有生产资料的“贷权”,让每一个人自已去购买这类生产资料去使用。这样,这类生产资料也就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去使用了。

在每一个人都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公有生产资金“贷权”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也就可以进行科学的组织了。

首先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得到培养和教育。在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公有生产资金“贷权”的条件下,他们也就有了储存自已养老基金的能力。

这时国家也就可以把他们储存的养老基金转变为每一个儿童生活和学习的贷款,从而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得到培养和教育。

在这个方法下,设每一个人的儿童期为19年(包括胎儿期),偿还儿时贷款期为12年,那么每一个人一生的贷、还、存、取过程就会是这样的:从被孕育的时候起,到18岁成年的时候止(19年),每年从银行(或专设机构)贷取一定数量的生活和学习费用;从19 岁起,到30 岁止(12年),每年向银行偿还一定数量的儿时贷款;从31岁起,到49岁止(19年),每年向银行储存一定数量的养老基金;从50岁起,到61岁止(12年),每年从银行取回一定数量的养老基金。

具体实施方法是这样的:

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为单位,设某单位有儿童(胎儿-18岁)1000名,有壮年男女(31-49岁)2000名,儿童基本平均每人需要生活和学习费用1200元,那么每一个壮年男女本年平均各向银行储存养老基金600元供儿童来贷用。

青年人(19-30 岁)本年各向银行偿还一定数量的儿时贷款;老年人(50-61岁)本年各从银行取回一定数量的养老基金,年年如是。

在这个方法下,社会也就可以组成这样三个组织和系统:

1.抚幼组织和系统

包括计划生育、产院、孕妇、乳母、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技和职中,是生育,养育和教育儿童的组织和系统。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费用中为孕妇、乳母、保育员和教师职工支付劳动报酬。把年满18岁的儿童转入青壮年男女的劳动组织和系统。

2.青壮年男女的劳动组织和系统

接收抚幼组织转来的男女青年,为每一个人平均分配一定数量的土地和贷权,让每一个人自主去劳动。组织青壮年人的进修,培训和生产;监督他们偿还儿时的贷款和储存养老基金;回收老年人的土地和贷权,把老年人转入老年人的组织和系统。

3.老年人的组织和系统

接收青壮年组织转来的老年人,为老人年提供保护和服务。

接收死亡者的遗产,用遗产为夭亡和残疾者偿还不能和无力偿还的儿时和公有生产资金的贷款。保证每一个人储存的养老基金和公有生产资金的放贷得以如数回收。把所剩遗产转入公有生产资金之中。

随着公有生产资金的增加,每一个人对公有生产资金的贷权也就可以扩大到生活费用之中,如住房和家庭用具等等。从而让每一个青壮年男女都有条件组成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使他们得以愉快生活,安心劳动。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组织情形。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组织下,由于抚幼组织从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中支付了教育经费;劳动组织为每一个青壮年男女分配了土地和贷权。使他们不被剥削、失业和贫困;老年组织用老年人自己的养老基金保护和服务了老年人,所以国家财政开支中的教育经费和社会保险费用也就不再需用。这对节约国家财政开支,精简国家管理机构,消除民族纠纷、宗教矛盾、贸易摩擦、资源分配、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生态平衡、财政赤子、老年生活、儿童教育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走向统一,都是十分重要的事。

不但如此,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三大组织下,由于每一个人从被孕育的时候起,到生命结束的时候止,都生活在三大组织的关怀之中,接受三大组织的管理,所以,他们的言语和行动自然也就会高尚和文明。正因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的负面现象,如诈骗抢劫、恐怖暴力、贪污盗窃、赌毒娼妓等等,在这里也就不会发生。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产生的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形式。

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上有哪些相同呢?

第一,生产资料私有的相同。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是私有的,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把公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去使用之后,这是的生产资料也是私有的。所以,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私有生产资料上相同。

第二,私有生产资料的作用相同。私有生产资料有保持和发挥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和自觉性的作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生产资料是这样,社会主义社会的私有生产资料也是这样。所以,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生产资料在作用上完全相同。

第三,总体来说,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上的相异和相同是这样一种情形,即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公有。它的作用是让每一个人都有生产资料可使用,消灭私有生产资料的剥削、失业和贫穷,使社会得以科学地组织。资本主义社会的负面现象不再发生。换句话说,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和公平。第二层是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之后的私有。它的作用在于保持和发挥每一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和自觉性。

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权”则不同。它只有生产资料的私有,没有生产资料公有一这层。所以,它只能保持和发挥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不能消灭剥削、失业、贫穷和社会和负面现象。换句话说,它不能保证社会的平等和公平。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上相异和相同的根本情形。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见,社会主义社会较资本主义社会前进了一个时代。它前进的标志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诞生。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异

在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下,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剥削、失业、贫困和社会负面的现象的不可避免,所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就难于顺利发展和运行。

第一,由于生产者不知道社会对产品所需要的数量,反之,消费者也不知道社会中有什么产品可供自己计划来使用,这就使社会中产品的过剩和短缺都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换句话说,盲目生产和盲目消费所产生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个特征。

第二,社会产品过剩时,物价下滑,生产者受损;短缺时物价上涨,消费者负担加重,加上投机倒把,买空卖空,囤积居奇,垄断操纵,从而使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也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这就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时常都处于惶惑不安的生活之中,精神压力沉重。这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二个特征。

第三,以新奇刺激消费,以炫耀购买使用,这不仅浪费社会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使不能再生资源的节约使用成了不可能的事情。这就给人类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亮起了红灯。这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三个特征。

通过上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特征,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已失去了存在的可能。

在社会主义社会形式下,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三大组织系统中人员的年龄和需要基本相同,所以各系统也就可以统计本系统人员的需要,然后报请国家招标定购生产来供应。这样不但每个人的需要都可以得到了满足,而且盲目生产,盲目消费,换句话说,社会产品过剩和短缺的经济危机也就可以不再发生。

与此同时,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联系,所以投机倒把、囤积居奇、买空卖空、垄断资源以及伪劣假冒产品等等,也就没有了产生的可能,这就使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现象也可以不再发生。在招标生产中,国家还可以把保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条件列入中标条件之中,从而使环境得到保护,资源得到节约,生态得到平衡。不但如此,由于夺标的竞争,还会使物价合理,市场稳定,人民生活康乐安宁。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同

1.都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要遵守价值规律的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也是这样的。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能消灭剥削,这与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的内容不能相容。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遵守价值规律性上是相同。

2.市场中运行的都是私有资金

资本主义市场中运行的是私有资金,社会主义市场中运行的也是私有资金!因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有生产资金的作用在于为每一个人平均去分配,以便消灭剥削、消除失业、消除贫穷。使社会得以科学的组织,社会的负面现象不再发生。保证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平等和公开。所以不会直接进入市场中去运行。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把公有生产资金平均分贷给每一个成年人去使用之后,这时的公有生产资金也就成了私有生产资金。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中运行的也只能是私有资金。而不能是公有资金。这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中运行的都是私有资金的原因。

3.由于社会主义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中运行的都是私有资金

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活力上相同。因为私有资金有保持和发挥个人劳动积极性和自觉性的作用。

http://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篇11

我们仍然处于列宁所指出的帝国主义大的发展时代。1914年,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完成了它所能完成的一切而转向衰落的这样一种状态”;“这是一个并非虚构而是存在于实际关系之中的特殊时代”;“这个时代将延续多久,我们无法断言”。①1916年,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②“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很高的阶段,资本主义的某些基本特性开始转化成自己的对立面,从资本主义到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过渡时代的特点已经全面形成和暴露出来的时候,资本主义才变成了资本帝,主义。”③

列宁所讲的时代,已经是金融资本统治的时代,当然是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高度发展融合形成金融资本的全面统治,这时资本形态还是实体资本经济形态为主导。

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必然产生垄断,而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资本集中是一个双重进程,从生产力和生产的物质内容看,生产集中是资本的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同时空转移;从非物质生产部门比如金融业的集中和垄断看,则存在着资本的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相脱离。

这是一个矛盾的进程,资本的价值不能脱离实际生产产生;而资本主义生产中追逐剩余价值的欲望又不断产生脱离实际生产就能增殖的妄想。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指出了资本企图脱离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就能获得利润的“妄想”、“狂想”。列宁也讲到“三个分离”问题。但是,这种虚拟资本在数量上还是在占据社会经济地位方面,都没有达到占主导的地位。而今天即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占主导的生产方式,即以金融为主体,金融自我循环、膨胀为主导的生产方式、积累方式。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理论,资本主义经历了商业资本主义,而后工业资本主义,也即产业资本主义,之后为金融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经过自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达到帝国主义阶段。信用制度、金融业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适应其条件,即剩余价值生产的追求而产生并发展。它从为产业资本服务到与产业资本融合,形成金融资本的统治;再追求自身独立,日趋脱离产业而独立自我循环,追求自身最大利益,成为当今世界至高无上,新型的万能统治者。它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也是资本主义最终走向灭亡过程中的阶段。

作为资本主义统治的最新的一种形式,金融资本主义、金融化是金融资本主导社会政治经济,通过金融系统进行的货币财富的积累凌驾于产品生产过程之上的一种经济制度。在这一制度中,从储蓄到投资的金融中介活动成为整个经济的主宰,并因此对政治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自20世纪后半期开始,特别是70~80年代以来,金融资本主义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宰力量。

国内外更多的学者认为,金融化是20世纪4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经历了高度金融化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 本主义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中最主要的是,在新自由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推行经济金融的自由化与市场化,利率管制、银行业兼并收购管制等对金融业的各种管制相继被取消。这些新的发展,很多源于美国,随后迅速全球化,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现象。从1990年到2011年,全球金融总资产从56万亿美元增长到了218万亿美元,增长了289%,而同期全球GDP总量从22万亿美元增长到70万亿美元,只增长了218%,金融资产的增长率远远超过GDP增长率。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金融资本主义具有不同以往的特点。首先,形成新自由主义为思想基础的代表当代资本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其次,金融资本新形态首先在经济领域拓展,形成金融帝国主义全球化的金融资本新剥削模式。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实行全面统治。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金融资本主义的不仅有新的经济活动和新财富,还有新的社会和政治现象。随着经济的金融化和金融资本的迅猛发展,以虚拟金融为主导金融资本的统治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再有,以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为特征的新的金融经济形态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合所形成的资本主义金融化,是当今资本主义货币化经济的新形态。

全社会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产业部门转移至金融部门,金融业在全社会占据了主导和主体地位。从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中,金融资本在美国经济中的支配地位更为强大。期间,美国金融部门持有的对个人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债权从3万亿美元增长到了30万亿美元。华尔街的金融机构也从原来小规模的合伙制企业演变成为跨国经营的上市公司。到2005年,美国10家最大的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占美国整个商业银行总资产的55%,而1990年这一比例不到25%。

金融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经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过去30年中,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全面性金融自由化,金融业迅速膨胀,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与资本高度金融化的趋势。金融业在经济中取得了主导地位,资本主义也从工业资本主义演变为金融资本主义。

二、货市化经济新形态--金融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

1.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合的角度看,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形成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各种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的独立、大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金融化转型。市场在全球化市场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凸显,而金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处于重要地位。

早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变化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形态的变化,商品交换、市场的发展在这中间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作家就有过论述。关于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帝国主义的发展与大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关系,列宁指出:“非常重要的是要看到:发生这种更替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是资本主义和一般商品生产的最深刻最根本的趋势直接发展、扩大和继续的结果。交换的发展,大生产的发展,这是几百年来世界范围内处处可见的基本趋势。在交换发展的一定阶段,在大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即大致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所达到的阶段,交换造成了经济关系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化,大生产达到了十分庞大的规模,以至自由竞争被垄断所取代。”①说明随着生产力大发展而兴起的商品经济大发展,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推动作用,对资本主义发展变化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列宁所提的“资本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新阶段--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或者说金融帝国主义。

金融化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更加的强化,特别是虚拟金融垄断的强化。它是在商品货币经济、市场经济,特别是全球化市场经济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实现的。

2.金融经济是货币化经济的新形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基础上形成与发展,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化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联。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总的趋势的三个组成部分。贸易从产品交换阶段体现国际经济联系;跨国经营从生产阶段体现国际经济联系,而金融则从要素配置方面体现国际经济关系。三者构成全部生产过程,体现了世界在市场经济大发展条件下的生产过程的全球性,全面性。

同时,这三个阶段存在着世界市场交换经济发展历史的、逻辑的关系。国际贸易是从一国本身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发展,是首要的基本的形式。跨国生产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金融的国际配置是比商品的流动更为高级的形式,可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和更优化的资源配置。跨国投资的国际性生产依存于金融的国际化。它不仅为资本的全球流动创造了条件,也是超越于现实经济成为经济发展先决条件。金融全球化的意义和地位就在这里。

生产经营的跨国化是国际经济关系更加紧密的深刻表现,是国际直接投资的直接结果,也即金融发展的结果。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是通过直接投资即资本的国际流动使生产突破了一国的界限。世界生产的很大比重由跨国公司来进行,它在幸球范围组织生产过程,民族国家的市场障碍术断被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冲破。产品及其零部件的生产选址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而国家的差别日益淡化。产业分布越来越多的是全球战略布局的结果,而不是继续作为本国产业政策的结果。没有国际金融领域的高度发展,包括融资、国际金融市场,跨国银行业务,汇率制度,跨国界的生产是不能想象的。我们认为,马克思在论述货币资本投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时指出的,它是每一个新开办的企业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它表现为发动整个过程的第一推动力。”“第一推动力”的意义正在于此。

金融市场的职能是运行货币资本,其重要地位和意义决定了国际性的金融深化在世界经济长期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商品生产与交换是其初期形式。在一定的发展阶段,资本资源的有效配置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形成金融市场对整个市场体系的主导作用,从这个时候开始’形成金融对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还运用货币金融手段和工具对全社会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节、调控作用。金融不但对商品的流通起媒介作用,而且对市场要素的配置起主导作用,并通过自身的发展使这些作用不断强化。

现代市场经济中,没有有效的金融运行,就没有有效的经济运行。金融的主导作用在今天,在世界范围更加显现,并不断强化。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贸易自由化,生产一体化,金融国际化相继发展,而金融的国际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发展的更高的阶段。特别突出表现在金融工具的创新,与金融全球化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经济金 融化,一个显著特征是金融与产业,与实际经济运行的脱节。20世纪70~80年代是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各种要素市场独立,运转,特别是金融市场的独立。金融化在自由化、市场化大潮中,逐渐形成与实体经济、与产业的脱节,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际货币与资本流动大部分是因贸易和投资引起,贸易支付和产业性投资活动是国际金融业务的基本内容。而从80年代以后看,国际金融业务90%巳与贸易与投资活动无关,而是为了通过金融活动获得资本本身最大利益。这些非传统型金融活动导致外汇交易、国P示证券交易、国际银行业务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剧烈增长,使国际金融活动日益脱离现实经济活动而独立存在和运行。外汇交易方面,传统外汇交易和新型外汇交易同时迅速增长。在证券交易方面。80年代,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证券交易数量约占其GDP的10%。到1992年,这一数字达到110%左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的必然结果。

早在1915年年底和1916年年初,列宁在《为尼?布哈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一书写的序言》就指出:“典型的世界‘主宰’已经是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特别机动灵活,在国内和国际上都特别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它特别没有个性而且脱离直接生产,特别容易集中而且巳经特别高度地集中,因此整个世界的命运简直就掌握在几百个亿万富翁和百万富翁的手中”。?早在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帝国主义发展初期就包含这种现象,但当时脱离实际产业的虚拟金融资本还未成为主导。

在20世纪80年代,以美英帝国主义国家为主,推行新自由主义,在实施金融化方面,典型的首先是由于金融资本独立性,金融资本即脱离本国主权国家的管制,在世界自由流动;又不受世界其他国家的管制。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各国金融市场开放,普遍放宽外国金融机构参与本国国内金融业务的限制。再一个就是金融监管的放松,使金融资本,特别是虚拟金融资本自由发展。各种新的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各种金融资本在数量上大大增长。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投资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所谓金融创新是70?80年代开始的金融业的重要现象,促使金融资本膨胀。世界范围的金融创新大大增强了全球范围的资金融通。现代信息技术,全球电脑联网大大便捷了金融信息和清算便利化。

较早形成的欧洲美元市场,开辟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新时代。在一种货币的法律管辖国之外发生以该种货币为面值的银行信用业务。起源于欧洲的“欧洲货币市场”很快成为全球各地境外市场的专有名词。这个发展的结果就是,脱离任何具体国家的国内金融体系的金融市场出现了。它不受所在国法律制约,体现了超国家性或国际性。

金融市场全球化,新起的国际金融市场,地区性金融中心和大批离岸的金融市场构成了一个覆盖全球的金融网络。融资工具不断翻新,它通过金融工具反复包装,以各种新金融产品的面貌推向大众,推向市场,而远远背离了其所包含的价值含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获得更大的金融利益为目标。

金融市,场的独立,金融部门,金融工具的膨胀,自我循环,使G-G'循环成为现实,它使货币资本的运动绕开实际生产过程,而实现自我增殖。成为当今全球资本主义的主导形态。而这 只有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制度下实现,是由于金融垄断的强势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力革命性进步的信息技术革命,作为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进步的市场经济大发展,金融经济对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日趋显现,这些都是社会发展进步的_现。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条件下,推行新自i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策工具,金融资本利用进步的生产力和经济形式,为资本的增值服务,形成金融虚拟经济主导的社会经济运动,并扩展到全球化范围。我们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金融经济的结合形成了资本主义金融化的新阶段,使金融帝国主义有了新的历史内涵。

金融经济是货币化经济的更高的形态,是继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后而发展起来,表明全社会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市场化渗透到一切社会经济运行中,包括金融、货币、资本市场完整独立地在整个市场体系中运行。金融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合,形成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早在奴隶制社会就存在了,但形成主导社会经济运行的商品经济形态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力极大发展时形成的,它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着历史渊源。而后商品经济极大发展形成市场经济,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我们认为的金融经济是在市场经济极大发展条件下,社会经济的进步--生产社会化发展到资本社会化的前提下发展的,是在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条件下,被资本用来谋取巨大利益的工具。资本化的货币,金融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被金融资本的力量所掌控,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70~80年代形成强势的统治力量,即已有的传统金融资本,加上新型虚拟金融资本的垄断力量。

三、是在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以虚拟资本统治为主导的金融资本形态变化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突变是其变化的最终原因。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社会发展规律来认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社会经济形态变化的最终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创新带来的整个生产力的飞跃,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发展,以及所表现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性变化,也是由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所推动的。20世纪80-90年代的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使人类进人信息社会。社会生产力的革命性飞跃是社会历史发展,社会经济形态递进的根本基础,是其物质技术保证。

人类第一次正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中叶,领导者是英国,主导产业是纺织业、煤炭、蒸汽动力和火车交通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于20世纪中后期,领导者是英国、德国、美国,主导产业是电力、石油化工、汽车工业、造船、家用电器等。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是美国,从20世纪70-80年代起至今仍然在继续,主导产业是电脑、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核心是互联网技术。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其发展超乎人们的预料,它开创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深刻改造着第一次和第融和贸易运行模式,改造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科技进步引导的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1力飞跃的同时,也大大推进了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形成了商品交换经济、市场经济的经济|形态,今天以金融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金融经济,形态。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生产社会化,资本会化。

当代人类社会的基本现实就是,我们面对以电脑、互联网和无限通信为核心的全球信息科技革命,也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一浪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与这一革命息息相关。第三次工业革命,本质上就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当今时代的资本主义,正是利用互联网统治的核心技术,互联网技术的突进,不仅引起全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使其金融资本形态复苏变化,统治手段发生着变化。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改造最显著和最深刻的领域是全球资本主义金融模式,以及商业模式,特别是金融模式。这种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金融资本g取最大利益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在美国,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带动的高科技产业兴起,金融创新应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挑战,成为新技术产业化、促进技术创新的推动者。特别是风险投资创业资本对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起到重要促进作用。风险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对高科技创业企业的支1持,更是由于发展了一套高效的资金配置、运作、监管的机制,把金融、技术、人力资源结合起来,优化资源配置。高新科技与金融创新相互的结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金融服务现代化,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资本积累增添了新的动力。

的技术创新,由此带来连续10年的经济增长,这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原因。也是维持美元世界货币霸主地位的基础。美国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创新能力大大扩充了它的资本功能能力和范围,通过操控美元价值,升值或贬值,调整美元利率、汇率,制定货币政策主导国际资本流动,进而主导全球生产、贸易、金融运行。

(二)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具有被金融资本所掌握,又用于实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属性。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发展的成果被金融资本所掌握,实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形成金融资本新形态--虚拟金融资本占主导地位的转换。信息技术革命所带动的科技革命,它与金融创新结合,形成生产力发展进步的新要素。同时,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被金融资本所掌握,形成新形态的金融资本--虚拟金融资本为主导统治社会经济。资本主义经济首先是经济领域、社会经济结构的金融化变化,然后形成社会、经济、政治全面的金融化统治。

表现为垄断资本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逐渐由传统的以工业为主的产业向高技术领域和金融领域扩张;由实体资本向虚拟资本转换,形成新型的金融垄断控制的发展演变过程。经历了从垄断资本向金融领域转移和金融垄断资本虚拟化、杠杆化的转化。突破传统的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形成的金融资本,形成掌控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的,三位一体,或多位一体的新的金融资本形态。首先,工业垄断资本向金融领域转移。垄断资本大举进人金融业,使金融业与工商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形成金融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例如以石油垄断为基础的洛克菲勒财团,以大通曼哈顿银行为核心,下有纽约化学银行、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等 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信甚至军火工业控制了许多企业,成为金融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典型。

然后,金融垄断资本虚拟化、杠杆化。虚拟金融资本在社会经济中由配角转变成为主角,而且脱离实体经济在虚拟经济领域空转,攫取暴利。一方面,社会资本过多流人和集中于金融领域,银行和金融事业机构过度发展;另一方面,在金融自我循环中,劣质金融工具的使用和多次使用,即杠杆率过度增大。这意味着国民经济活动中超出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货币信用交易活动量的过度增大,特别是金融虚拟资产交易量的过度扩大。美国房地产次级贷款业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在金融化的发展新阶段,资本作为社会生产的要素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用,这时,与生产的社会化发展的同时,资本社会化得到发展;但是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所有制性质并没有改变。大型的国际性的金融垄断集团,各种新型的金融机构,以国内、国外的金融市场为其吸收、掌握大量货币资本资源,进行金融化运作,以获取最大利润。

新的金融帝国的社会基础,就是形成这些超大的新的金融垄断集团。一个是拥有传统的工业垄断’同现代知识资本、高新科技产业结合’用现代金融武装起来的资本巨擘。通过对核心技术的垄断权,本国实行产业空心化,对发展中国家输出低端产品,获取高额利润,输人廉价消费品。再一个是在市场经济大发展、金融市场独立运行条件下产生的脱离实际生产领域的虚拟金融资本机构。例如华尔街的大老板和金融家,手上操纵着巨额资本或管理着经营着千百个基金,从国内外汇集来的社会资本,通过他们设计和营造的金融机器而发财,实现着对剩余价值、利润的大肆掠夺。他们是占全部人口1%的大富豪,统治了占人口99%的民众。

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技术的影响至今仍然持续,这一生产力进步的成果与发达资本主义金融垄断统治的结合,对世界的霸权今天仍然存在。对于我们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应当吸取的经验教训,就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力进步的手段,与传统产业结合,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领域结合,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发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功效。

我国正处在这个信息革命的大潮之中,信息化、互联网日益普及,日益深人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去。2012年又提出互联网+理念。它与今天倡导的创新驱动发展,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中国各项发展事业,与各行各业的发展密切相关。2015年我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性概念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行动计划,重点时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这就阐明了互联网+加什么,怎么加。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篇12

马克思把对共产主义的未来期待奠定在对构成现代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物质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资本与劳动的关系)的深刻揭示和批判。这种经济关系既是资产阶级生存及其阶级统治的基础,又是工人阶级遭受奴役的根由。具体来说,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运作机制,是以牺牲个体自由个性为代价换来的无人身理性的经济单向度发展,人被物化的生产关系所统治,而不是个体支配其所生产的物。资本主义开启了现代社会的帷幕。现代社会与以往社会的根本不同在于,其社会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及其所引发的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与矛盾悖论。这集中体现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对资本逻辑的深刻揭示和社会历史批判上。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洞察现代社会发展的深刻悖论和隐匿着的不平等。资本主义下人的生活状态被马克思描述为“个人受抽象”统治,即“在发达的形态上表现为物的限制即个人受不以他为转移并独立存在的关系的限制”。如果说,前资本主义的阶级社会,个人是受社会权贵、等级制度等统治的话,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受到一种类似“看不见的手”规律(市场交换和资本)的支配。市场在一般经济学看来,只反映了流通的领域和资源配置的手段。但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恰恰是要揭示出被自由竞争表象所遮蔽的真正面纱。资本主义下的个人财产关系都被纳入市场逻辑(竞争和交换)的强制与命令之中。市场逻辑背后反映着财产关系的维系和占有只能通过市场表现出来的自由竞争和交换机制。这种机制和竞争被作为理所应当的事实而被接受。“各个人看起来似乎独立地(这种独立一般只不过是错觉,确切些说,可叫做———在彼此关系冷漠的意义上———彼此漠不关心)自由地互相接触并在这种自由中互相交换;但是,只有在那些不考虑个人互相接触的条件即生存条件的人看来(而这些条件又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它们尽管由社会产生出来,却表现为似乎是自然条件,即不受个人控制的条件),各个人才显得是这样的。”这个相互接触的条件指的是:市场竞争和交换把两个根本不同性质的社会现象加以混淆了。社会财产的私人占有并非具有天然的合理性,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私人占有是以牺牲和占有一部分个人的财产为前提的,私人占有背后隐藏着对他人财产的剥夺和对社会生产力的无偿占有。这个问题恰恰被标榜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所遮蔽和掩盖起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树起了一条鸿沟,这条鸿沟被市场和交换中介。作为每个人需要总和的社会需求被市场需求取代,市场需求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这种利润最大化原则被标榜为社会原则,而每个人真正的需求却被物化和市场中介化了。个人是被市场建构起来的碎片。个人的需求表现为资本获利的需求,个人的自由表现为资本之间竞争的自由。在市场竞争中,自由的个人变现为资本获利无限制的自由。马克思揭示了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不过是在资本统治基础之上的自由发展,这种基础上的个人自由同时也是最彻底地取消任何个人自由,而使个性完全屈从于这样的社会条件,这些社会条件采取物的权力的形式,而且是极其强大的物,离开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本身而独立的物。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的上述现象集中体现了“资本逻辑”的幻象。“资本逻辑”是一种不易察觉的社会幻象,是一种对社会矛盾的真正遮蔽,它深刻折射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个人生存状态的异化,揭示了作为个体主体性表征的社会生产力被少数人垄断的社会历史现实。物的依赖关系无非是与外表上独立的个人相对立的独立的社会关系,也就是与这些个人本身相对立而独立化的、他们互相间的生产关系。这种物的关系在人们观念中体现了对市场、资本原则的无条件肯定。现代世界中,人的关系则表现为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纯粹产物。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都被“资本逻辑”浸染。我们这个时代是被资本的形而上学所统治,以市场竞争和交换为表象,以利润增值为表现的资本逻辑代替了一切个人的感性生存方式。在自由竞争中自由的并不是个人,而是资本。只要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还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所必需的、因而是最适当的形式,个人在资本的纯粹条件范围内的运动,就表现为个人的自由。然而,人们又通过不断回顾被自由竞争所摧毁的那些限制来把这种自由教条地宣扬为自由。“资本逻辑”既构成现代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又为现代社会自身的毁灭埋下了伏笔。资本运动的外在形式表现为自由竞争,自由竞争又被标榜为摆脱外在束缚个人自由的绝对形式。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逻辑悖论体现在资本逻辑内在固有的矛盾和对立,资本的本性是私人占有财产和利润的最大化,但资本自身的发展一方面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另一方面却为自身的发展设置了无可超越的障碍。现代社会的这种生产悖论决定了它自身的发展充满了各种偶然和不确定因素,最终将走向不可避免的危机。“资本本身是处于过程中的矛盾,因为它竭力把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又使劳动时间成为财富的唯一尺度和源泉。资本唤起科学和自然界的一切力量,同样也唤起社会结合和社会交往的一切力量,以便使财富的创造不取决于(相对地)耗费在这种创造上的劳动时间。资本想用劳动时间去衡量这样造出来的巨大的社会力量,并把这些力量限制在为了把已经创造的价值作为价值来保存所需要的限度之内。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二者是社会个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对于资本来说仅仅表现为手段,仅仅是资本用来从它的有限的基础出发进行生产的手段。但是,实际上它们是炸毁这个基础的物质条件。”

(二)“资本逻辑”回归属人世界让资本回归到属人的世界,在充分释放资本的社会生产力潜能的同时,彻底瓦解资本自身的逻辑悖论和怪圈,真正使资本和劳动在社会生产和历史的运动中达成历史性和解,使社会生产从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向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生产的转变,在发展资本的同时超越资本,最终使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支配社会生产力和他们自己的社会关系。共产主义的历史生成和资本逻辑的瓦解是同一个过程。1.共产主义为未来社会的形成提供了路标指引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式思辨设想,而是一种历史的运动趋势。共产主义不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非正义和不完善给予修复和规范,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全新的社会经济组织和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主义逻辑与资本逻辑完全具有异质性。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以资本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形式),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这些前提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资本逻辑造成了社会生产和消费脱钩的潜在危机,进而造成了市场规律(物)对个人生活的抽象统治。超越资本逻辑的根本前提只有奠定在社会生产逻辑的基础之上,这种生产不是以资本为生产形式的社会生产,而是以社会化的个人的需要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但是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表现为资本通过对他人(无产阶级)劳动时间和社会生产力(生产技术和科学工艺的进步)的无偿占有和剥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个体创造了大量非劳动的自由时间,这为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广阔余地。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不是把由科技发展带来的非劳动自由时间带给所有劳动者,而是少数非劳动者。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资本用技术和科学的一切手段来增加群众的剩余时间,它的财富在于占有剩余劳动时间,它的直接目的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现代社会生产力给予个人的自由劳动时间应被工人自己支配,而不是与工人自身相对立(被资本用来转化为剩余劳动时间)。衡量社会财富的尺度将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被所有人自由支配的劳动时间。社会财富生产将以所有劳动者富裕为根本,社会个人的需要将成为必要劳动时间的尺度。劳动时间将不是作为与剩余劳动的对立意义上才存在,财富的生产不是建立在一部分贫困的基础之上,个人将从劳动时间中彻底解放出来,每个人将真正解放自己,而不是沦为劳动的奴隶。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才能更深入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的实现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句话的含义。共产主义的历史运动,对迄今为止各个人交往产物和前提的占有,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共产主义为人的个性解放创造了社会历史条件。这里马克思强调的重点不仅仅是共产主义实现所需要的经济前提,而是更强调了联合的个人对物质条件占有和支配及其所需要的前提。物质条件不会直接给予个人,这需要革命阶级意识和主体能动性,即在于对资本逻辑关系、私有财产关系和市场意识形态的根本解构。这种主体能动性又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共产主义并非是现成的可以实现的社会理想,而是一个历史和长期的过程。“扬弃私有财产的思想,有思想上的共产主义就够了。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历史会带来这种共产主义行动。我们在思想中已经认识到的那正在进行自我扬弃的运动,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和漫长的过程。”共产主义是对资本生产力的真正占有和向人本身生产力的回归。共产主义彻底瓦解了以盗用他人劳动时间为形式的财富生产,瓦解了以交换价值衡量使用价值的市场幻象。共产主义下的社会财富“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既不是人本身完成的直接劳动,也不是人从事劳动的时间,而是对人本身的一般生产力的占有,是人对自然界的了解和通过人作为社会体的存在来对自然界的统治。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财富的尺度,因而交换价值也不再是使用价值的尺度。”2.共产主义反抗资本、市场和私有财产对人的真正感性生命的占有和剥夺共产主义真正切中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及其症结所在。这个根本问题的症结就体现在“资本逻辑”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渗透上。共产主义使个体不再成为“私有财产的规定”,个体真正从劳动中获得解放和自由。“全部运动,既是这种共产主义现实的产生运动,同时,对他的思维着的意识来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未来社会将是基于每个人的需要和兴趣重新占有自身的劳动产品,消解资本、市场对人的需要的调节和控制,使人真正成为自身和主体。共产主义运动将带来人们对自身感性存在基础的真正认同,这将是从根本上超越资本逻辑和市场意识形态幻象。共产主义要扭转由资本生产带来的社会关系的根本扭曲,带来全新的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真正人的感性生命的生成正是从作为统治力量的异化形式出发,这种出发点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从对“资本”的扬弃和超越出发。共产主义超越资本逻辑的现实合理前提正在于:他从资本、私有财产和个人发展的历史辩证运动中寻求新社会运动的历史趋势和未来前景。这使共产主义远离一切乌托邦式的抽象遐思。共产主义反对资本和市场对人感性生命的剥离和占有;共产主义不是纯粹思想的事业,而是反抗资本逻辑的历史运动;共产主义要打破资本逻辑统治个人的逻辑悖论:劳动并不是为每个人设定的天职,资本不应成为每个人公认的普遍性观念和力量。资本和市场本身并不能带来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必然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逻辑被超越便具有了合法性根基。共产主义试图弥合现代资本主义由资本逻辑带来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和对抗。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自由竞争的范围内,“个人通过单纯追求他们的私人利益而实现公共的利益,或更确切些说,实现普遍的利益,那么,这无非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下他们的相互压榨,因而他们的相互冲突本身也只不过是发生这种相互作用所依据的条件的再创造。”[7]181共产主义不是宗教救赎和单纯思想的事业,共产主义更不是基于完美人性的理想预设,历史运动和发展体现共产主义的不断生成。超越资本逻辑的未来社会是:人成为人自身,成为自身感性生命的真正占有。

二、探索超越资本逻辑的时代难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有关未来理想社会下超越资本逻辑的思考实质上就是人类历史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趋势和可能性问题。自从马克思去世后,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决定了必须重新思考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现实策略。正如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梅扎罗斯所指出,全部历史复杂性中的趋势的出现和展示的历史现实性,社会主义进攻的历史条件和现实,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理论[8]1094-1097。梅扎罗斯把第二国际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去革命和政治改良主义和前苏联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界定为资本逻辑对劳动统治的新形式。他试图探索实现未来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进一步完善马克思有关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思考,并提出了在20世纪末期社会主义超越资本逻辑的现实道路和具体规划。在他看来,面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实,面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土崩瓦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不会自动退出历史的舞台。因此,照搬马克思当年对资本主义的思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具体分析,马克思没能在自己的理论框架中对全球资本的大为改进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根据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和现实社会主义出现的新问题重新思考和激活马克思关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思考,从而真正彰显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时代价值意蕴。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思考没有系统地出现在他的著作中,《哥达纲领批判》只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下经济政治制度的原则性思考,而没有具体展开实现的具体经济制度安排。“马克思成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根本变革的最终目标,却没有成功地证明实现该目标所应采取的方式和方法。马克思主义能够提供比抽象的信仰更为具体而实用的东西吗?”

梅扎罗斯对马克思关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给予了富有时代感的当代阐发。超越资本逻辑的未来共产主义要求彻底解构资本对劳动统治的社会根源,建构和巩固联合生产者的自主活动来调节全社会的生产和分配,最终消解资本以各种形式对劳动的命令和无形统治。针对以上问题,梅扎罗斯提出了以下具体超越资本逻辑的解决对策:第一,经济生产和制度安排实行将生产的客观条件一开始就作为真实的财产真正被劳动者所支配和使用,而不是简单以“集体财产”形式归于国家权威的控制之下。第二,国家作为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执行机构,同时代表国家实行经济政治职能的官员和政党本身必须接受监督。同时,资本家作为资本人格化的代表也应当受到社会的监管,以免出现资本以政治控制和强迫手段榨取剩余价值。第三,作为社会新陈代谢的调节者不能是基于个人主观选择的“效用最大化原则”,也不能是排斥人的主观需要的以客观规律面目表现的“直接意志”(康德的“绝对命令”、黑格尔的“世界精神”和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梅扎罗斯在提出对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安排的原则后,还提出了重建社会主义的会计制度、激励制度等具体的经济措施。我们这里不做详细分析。重要的是,如何借鉴他对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思考,具体思考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逻辑统治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探求超越资本逻辑的具体道路和措施。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过程中,两极分化和剥削问题是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发展市场、引进资本的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资本对个人的抽象统治。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人们经济活动过程的“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观念中,也出现在经济活动中劳动者的正当利益被少数人非法无偿占有的现象。具体来说,经济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的唯一生活,人们变成他自己的资本家,现实的人丰富多样的活动和本质属性被想象为和抽象为仅仅是经济生活规定的人。这样的社会生活不是体现为人自身的生活,而是资本自身的生活,一种物的生活。这样的人越来越远离生活,变得越来越抽象。社会公共资本和公共利益不断被私人资本和少数私有者侵占,在市场经济推进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被少数承包人挪用等现象屡见不鲜。资本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发动机,成为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重要调节手段和生产机制。不可否认,资本已经入侵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各个方面。资本、资本家和工人及其相互关系是资本主义的核心构架。具体来说,资本主义体现为通过循环和积累并以占有劳动力不断获取利润的运行规则而具有社会运动的统治地位,这种运行机制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生产资料和知识产品必须遵守的社会法则。面对这些现实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追问: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超越资本逻辑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如何有效破解资本逻辑对社会生活的侵蚀?问题的关键在于:真正回归马克思超越资本的历史承诺和价值理想成为当前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必须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市场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调节手段和资源配置方式,资本构成了市场在经济活动领域的绝对重要的生产和组织要素。中国需要资本,但只能将资本置于社会主义力量控制之下,而不要资本主义①。如何使资本被社会主义所用和置于社会主义力量之下,而不是主宰社会和劳动者的异化力量,这需要思想观念的变革和一系列经济政治制度安排。具体包括:第一,必须扭转以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认识误区。公有制并不等同于社会主义本身,国有制也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真正内涵在于:社会产品从生产和消费本身都真正回归到生产者本身,全社会的剩余价值被全体社会成员按照其贡献大小共同参与和分配,全社会生产力真正回归到每个人自身。计划经济是公有制在经济发展过程的运行机制和手段。资本自身催生出了强大的社会生产力,资本“这种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在历史上只有随着特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发展起来,从而表现为资本关系内在的东西,表现为跟资本关系不能分开的东西”[10]。从这个意义上,公有制是共产主义的代名词。公有制是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将劳动者附加于资本自身增值需要的逻辑法则之中。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超越资本对劳动者的抽象统治。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展本身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发展需要。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以满足直接需要为基础的使用价值的生产取代资本增加需要的交换价值的生产。我们以往对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理解是低水平的,没有真正切中共产主义超越资本逻辑的实质内涵。第二,社会公共利益利用资本,而不是资本利用社会公共资本和利益谋取少数人的个人利益。政府以代表全社会的公共利益利用资本,而代表政府的就是官员和政党。因此,我们要有效防范政府官员以社会公共利益名义与私人资本相互勾结,以出现资本寻租和损害劳动者利益的现象。社会公共资本必须拥有公益事业,国家掌握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规范资本和市场法规,这是一个具体制度设计和监督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进来。同时,建立完善的政治民主制度安排,使社会权力和政治权力真正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让政治民主制度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第三,理性看待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调节手段,他们本身并不具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色彩,不能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等同于某种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存在走向资本逻辑的可能,但这并不是说一定走向资本主义(资本逻辑的全面控制和渗透)。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规范资本逻辑的任意扩张,避免染上资本逻辑的妄想症。市场化改革只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在于共产主义所追寻的个人基于自我意识和意愿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完全异质于资本逻辑)。这是一个历史课题,需要不断探索和检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必须秉持超越资本逻辑的共产主义价值理想,如果缺失这一理想,至少就不是马克思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逻辑是资本逻辑在社会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有关市场是摧残人个性的“绞肉机”还是培育社会正义的必要手段的争论都是抽象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看到市场逻辑自身的两重性效应,针对问题找到解决对策。如果说市场本身被视为天生的“平等派”,市场培育了人们的自由公平竞争意识,增强社会活力等优点,我们更为重要是要进一步追问,市场成为社会经济调节机制的调节器是怎样形成的?它自身的历史怎样造就了它自身?市场对资源配置能够全然保证社会每个成员对其自身创造的产品和全社会资源的合理调节和控制?我们需要追问的是,市场是不可超越和自然的社会调节手段吗?为什么人们把市场作为一种天然合理的制度安排给予接受?为什么个人愿望和个性的实现需要对货币的占有和享用,而不是人本身生命力的自我实现?奥尔曼认为这是人们从小所生活环境的市场经历造就了这样一种理论先见。每个人的需要只有通过货币为媒介的市场交换才能实现。这些问题是共产主义要揭示的。人们把市场与资本看作彰显每个人个性的天然同盟,这是一种关于市场和资本的意识形态和理论幻象。共产主义恰恰要超越这种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篇13

2.从逻辑关系来看,政治经济学是整个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才逐步形成了经济学的其它学科。 

3.从历史演变过程来看,经济学的其它学科是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演变和分离出来的。 

总之,政治经济学是整个经济学的逻辑和历史起点,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核心和灵魂,经济学的其他学科都是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是经济学各学科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新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显示其作为科学的强大生命力。作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的政治经济学也必须不断向前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它作为科学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得到了新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伟大成就。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明确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其次是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都强调市场经济与私有财产制度相联系,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85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