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实用13篇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篇1

(2)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3)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中的主导或支柱产业。

(4)地域、部门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和知识的产生、传播、使用能力上的差异。

知识经济对教育领域也发起了全球性的冲击,新的教育革命是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的国家,都要面临的挑战。要在这次冲击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着眼未来,立足现实,找住机遇,创造自己的优势,我国教育领域要高度重视这场革命,及时把握住刚刚开始的历史机遇,及早研究对策,做好思想、人才和技术上的准备,以赢得未来教育的主动权。强调:“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是知识的创造主体,也是知识创造的目的。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其社会投资主要是人才的投资。人才的质量将成为一个企业、部门乃至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微软公司的崛起、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都说明了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人才的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学校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思想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思考能力、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这就是要求学校必须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二、深刻理解教育技术内涵,抢占当代教育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见1998年5月16日《中国高教育报》“制高点专题新闻”发刊词《勇立潮头》)因此,学校必须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何谓“制高点”?站立其中,可以纵观全貌,总揽全局,控制大局。教育技术之所以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是因为它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抢占了这个制高点,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

“制高点”者,兵家必争之地也。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这就意味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必争之地。在战争中,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将军是个懦弱的将军,在教育战线,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领导和教师是不称职的。

抢占制高点是一场攻坚战。在战争中抢占制高点要有一支英勇的尖刀班、先锋队。在抢占教育改革制高点中,这个尖刀班、先锋队就是全国1000多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开展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以及开展各项教育技术应用实验的学校,还有各级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和广大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师。因此,每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都应具有勇立潮头,敢当尖兵的气概,都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的尖兵、先锋队所担负的时代责任感。

在战争中,要抢占制高点是要流血牺牲、付出代价的。在教育改革中攻占制高点,不会丢掉性命,牺牲的仅是旧的观念、旧的方法,但输入的是新鲜的血液。

抢占制高点是要有策略、要讲战术的。所以攻占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也要注意运用策略和方法,要加强学习,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每个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尤其是要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

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曾对教育技术作出新的定义。这一定义对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促进作用。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地结合我国的国情,深刻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认为必须强调: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在这里,我们强调:

1.教育技术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

2.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3.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与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目标,因此,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开发。

4.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要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要使教育技术真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造性人才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其关键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遭教育新模式

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创造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创造思维有两个层次,一是科学创造层次,如科学家、发明家提出新的学说、发明新的产品等。二是个体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层次,对于中小学生,其创造性并不是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要完成一项具确“特殊意义的产品(一

种理论。思想或一种成品),而是指对学习者个体自我潜在智能有意义的开发和发展。这种层次的创造思维能力是第一层次的基础。

创造能力是指实现创造思维所提出的新思想并形成社会或物质产品的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在信息社会中,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标,就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有助于创造教学的软件资源,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开展教学试验,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开展专题研究,探讨创造教育的规律。其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是核心。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要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作指导

(2)要真正发挥教育技术优势

(3)要转变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

(4)要改变教学进程结构

(5)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墓础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与学理论的支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学习理论上,受行为主义理论的支配,只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被动反应者,忽视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的发挥。把学生作为知识的灌输对象。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首先是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怎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就必须要深刻认识和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教育中注重“三个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三个发展就是指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全体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体素质,防止片面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个性发展是要“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通常可用四个l来表达:

(1)学会认知(1earningtoknow),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来培育学生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也就是要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2)学会做事(1earningtodo),既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要重视建造可供学生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3)学会合作(learningtolivetogether),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合作生活,合作学习,从过去的集中教学方式到个别学习方式,到现在提倡的协商学习(也称合作学习)。

(4)学会生存(1earningtobe),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重视发展性教学,建立“知识。能力一情操”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用于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四大支柱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素质教育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但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学习者学习的心理规律。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要注意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积极把认知学习理论引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践中。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因此,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许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

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

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

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

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

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

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

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的课程相干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情境包含有多种形式,包括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尤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理解它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比较事物的相似性和特异性,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2)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建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应关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时,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和讲解教案上,而是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我们可以利

用cd一rom光盘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如何从资源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

(3)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并在多思路的比较中,形成创造性的思路。

(4)建立模拟实验环境,计算机技术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5)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协商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系统这类系统,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事物,通过教师的调控,教师可以监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之间可以互相通话、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表述观点。对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络对远程资源的查询、分析和利用,利用网络、进行通信、交流,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6)利用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利用平台创造作品。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汉字输入、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让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输入计算机中,用文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把对观察和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作出归纳、概括,进行意义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物理问题的探讨。利用作图、作曲工具,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用集成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的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过程,通过“访问”和“表达”,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平等意识、积极参与和探索的精神。

(三)努力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内容)和媒体四个基本要素。建构有利于创造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要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篇2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人的个性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具有学生主体性、教学开放性和学习思维创造性特征。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教育技术装备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实践教学和教育手段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技术保证,为推进素质教育做出了贡献”。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作为教育媒体应用于教育教学,它的核心和首要任务是,在正确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探索和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其设备构成主要是:计算机和计算机课件、电视、广播、投影、录音、幻灯等。按照装备的物理性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可分为:光学投影类、电声类、电视类、计算机类。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来实现教学优化的手段。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统一。

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联系起来,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图、文、声并茂,动感逼真,形象直观地展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学生可以随时调用电子课件、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随意浏览、复习教学内容,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也为教师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案、有效指导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现在有许多新型软件为老师制作多种课件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学习基础、学习特点和学习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进程中,教师肩负着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加强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项神圣的使命,必须在一系列教育观念上进行彻底的革新。

首先,应该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丰富教师的知识背景。社会的信息化也要求教育的信息化。教师扎实的专业理论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丰厚的文化积淀,凭借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得以实现,教师可以对授课内容进行集中归类,展示立体多维的课程知识体系,还可以多次重现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显示教学内容的层次感,突出重点,因材施教。师生双方都可以利用多种媒体的不同特点,汲取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充分挖掘课程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将课程内容不断延伸到课外,与生活融为一体。

其次,科学的现代技术教育手段,是小学基础教育革新的重要措施。教学手段的革新,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学也应适应时展,加快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步伐,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综合素质好的人才。

再次,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育,实行开放的、自由的教学模式,扩大教学情境,优化创新思维训练。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教师通过远程计算机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演示,不仅可以节省课堂上讲授演示的时间,而且可以变抽象为具象,变静态为动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问题情境,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提高教学的深刻性和启示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最后,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差异性,实现个体的素质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能创造性地学习,能在学习中不唯书、不唯上,敢于超越书本,超越教师,超越自我。

现代教育技术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使其在创新人才培养及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代的教师,要加强理论的学习,专业技能的探讨,以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科研水平,把教学放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以实现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只有坚定不移的走科学的教育发展观道路,才能促进小学的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才能培育出合格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一代的人才。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篇3

学校信息中心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工作,归并校教师发展处管理。

现信息中心共有3名兼职工作人员,其中信息中心主任1名、网管1名、多媒体管理员1名。此3名工作人员从事专业工作3~16年不等。

信息中心的工作主要是:

1.定期制定工作计划、中短期规划等

学校从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客观要求出发,每学期制定工作计划及撰写工作小结、并根据需要不定期进行短期发展规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2.完善制度、强化台账及各类记录管理

我校制定完善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包括《校园网络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工作人员职责》《班级电教设备使用制度》《信息审核制度》等;与此同时,学校还建立了相应的台账;如《电教器材使用登记本》。另外,采取措施,促使教师不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第一,将网络工作纳入常规教学管理范围;第二,加大对教师队伍网络应用培训、考核工作:第三,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比武、课件制作、电教论文竞赛等一系列活动;第四,制定信息、学科资源平台教师课件、论文、教案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应用工作的积极性。

3.有计划地投入经费推进信息化建设

市、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每年下拨一定的专项经费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和发展给予支持。学校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正常运转和更新升级的经费;学校收取的信息技术教育费专款专用,有明细账目账物相符。并注意软硬件投入比例,力争资金投入均衡。

二、硬件建设与管理

1.计算机教室

学校现有网络机房2问,计算机共104台,全校可使用计算机为208台。人机比约为5:1,能满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学科整合的需要。

2.多媒体教室

有多媒体教室25间,均配备有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视频展示台、音响设备等。

3.校园网络

我校于2001年在区技装办和区电教馆的指导下组建校园局域网,网络交换机柜由于当初电信施工需要放在第一机房,在进行全校网络规划时选址校园中心位置建设了网络中心,电信光纤接入带防火墙功能的路由器至5台24121华为1026T交换机,再由信号点连接入各科室及班级;2007~ZARP病毒大规模暴发时学校即采用了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的技术进行防范,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常规管理。2009年学校网络带宽由动态10MY+级为静态20M。

三、软件建设与管理

1.教学资源购置与配备

学校大力购置与配备教学资源,配齐了与各科文字教材相配套的投影、电子、音像教材。我们构建了一个涵盖每个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和学校管理平台;各学科电子教材VCD、DVD光盘充足;满足了教学和教研的需要。

2.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共享

同时,学校鼓励教师自制教学资源,为各学科开设自制资源的FTP,并定期统计资源量和资源目录,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层面。同时,利用学校的备课授课平台,广泛收集各学科资源,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利用学校网站平台建设学科资源平台

作为信息中心不仅在思考资源共享给教师带来的便利,更在思考应该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便利。为此开发了学生可以无限时访问的学科平台,不仅在课堂学习时可以充分利用,更可以将课堂延伸至课外。

四、抓开发,促应用

我校近几年较关注信息化运用,如何利用好它管理学校资源、提供数据分析平台,为教育教学服务。现总结了以下5个方面的运用。

1.成绩管理应用

成绩管理系统所用的系统是区电教馆在2002年为各校配置的校校通平台。它从考场编排到打印座位表,到流水完成批阅后在试卷姓名密封情况下按考场录入学生成绩,再到最后的各种量表形式的成绩统计分析,整个流程的信息化一来节省了教师们的时间,提高了效率,二来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考试的公正性。

2.校长荐读

这部分内容是我校在2008年网站改版时加入的,在网站首页,我们增加了校长荐读的栏目。该栏目的权限分配给了我校所有校级领导。开学至今,已经了不少信息,一些专家的真知灼见引领了学校的发展。

3.教育博客

我校博客的定位是教育博客,建立博客的初衷也是鼓励教师多思考、多研究,尽量自己动笔多写。从博客开通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已发表博客近1600篇,评论也近1600次,取得了一定的研讨效果。

4.内部管理平台

建立内部管理平台是期望依靠它实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办公:将一些未能正式成文的信息在内部平台传达,如教代会方案讨论稿;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无纸化办公,如通知公告;实现数据管理的统一,如荣誉管理等;实现评价的多元,如学生素质平台;实现内务的公开,如月考核自评与校评结合;实现服务的公示,如报修平台和公用室预约等。

5.学生风采展现的天地

校园网不仅是教师的助手,更可以成为学生的天地。学校为每一个班级建立了班级网站,由学生进行管理和信息,让信息化也融入了班级文化建设。同时,网站上还开辟有文学专栏《雨后青苑》,为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示的天地,开辟有学生作品展示的专题版块,无论是科学发明、动画制作,还是绘画作品,都可以进行自我宣传和展示。

五、不断提升网络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

1.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与学科建设

我校按标准配备了信息技术专业教师2名,负责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其中一名教师被市教研室连续10多年聘为市中心组成员,多次参与市级基本功及赛课评比。

学校除在初一、初二年级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以外,常年开设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在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各项举措中,把该项工作归并为校本课程。现开设了动画制作、VB程序设计校本课

程,并定期进行机器人技术培训。

2.网络教学研能力

经过几年来的实验,广大教师基本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教育科研能力。除新进教师外,学校所有教师均通过了省教育教学现代化培训考核,全校所有教师都开通了教师博客、实现教学心得共享: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每年的CAI教学设计并连年获奖。坚持开展电教馆信息技术手拉手活动,与对口学校定期联系,交流信息技术整合课程。

3.学生学习成果

信息技术学科95%以上的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和研究性学习,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参加网页制作、电脑绘画、电脑知识竞赛、曾被评为“南京市文明网络夏令营优秀营地”,机器人竞赛也多次获市级一二等奖,并推荐参加省级竞赛。

六、加强日常网络软硬件管理、维护

信息中心在校长室的带领下每月对班级多媒体电脑柜卫生检查,并安排教师计算机使用(主要针对系统补丁完全、360安全卫士、电脑杀毒软件使用)等情况抽查,以查促管,增强教师爱护多媒体设备、提升计算机安全管理的意识,提高设备使用的寿命、保障校园网畅通!

信息安全也是学校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对每一位可以在公网上信息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登记备案,同时,学校组织了5人的信息监察小组,每天两次对学校网站上的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不出信息安全事故。

同时,学校网络中心定期对各类平台数据库进行备份,建立数据快速恢复机制。

七、工作中的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篇4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它是教育技术在信息化发展的新特征,标志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远程教育。然而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不是很广泛,学校体育教学也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手段,仅仅只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当中的最基本的元素,如录像等。笔者根据二年多的实践经验,并经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学校体育教学。

1.作用

1.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多媒体这一新生事物在学生的眼中是新鲜好奇的象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射,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新颖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篮球基础配合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我们设计了一个篮球基础配合课件,利用声音、图像、动画来表现篮球基础配合的全过程,比较形象的展现了篮球基础配合的动作要点、动作方法、移动路线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使学生快速的掌握此项技术。

1.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动作技术化难而易

有关研究表明:人们从语言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利用视觉加听觉获得的知识可接受65%。在以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往往以语言描述为主,即使使用一些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也显得较为呆板。多媒体课件可利用二维、三维等空间的设计,全方位地剖析难点,化难为易,使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现象变得生动形象,加快了学习速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前滚翻教学中,利用前滚翻教学课件慢放,使学生认识到几种常见的错误动作的原因、过程,从而在练习时尽量避免,在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1.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

清晰的动作表象是形成技能的重要基础,它来源于教师的讲解、示范、演示等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技术动作很难用言语来描述清楚,尤其是腾空之后的一些技术细节,讲解的难度很大,示范的效果也不能尽如人意。多媒体课件就能十分轻松地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动作,形成概念,记住结构,并在脑中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例如,在前面所说的前滚翻的教学中,鱼跃前滚翻动作有一个腾空过程,而教师的示范只能是完整联贯的技术动作,不可能停留在空中让学生看清楚了空中的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示范在脑中只能留下支离破碎的模糊的印象,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学生比较清晰的建立动作表象。实践表明,利用此项技术,可以充分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免费论文。

1.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为今后学生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此阶段的学校体育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体育健身的一些原理、如何健身等健康知识,但现今的学校体育教学只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有限度的,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成为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网络大容量的知识可以部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笔者目前做了一个这方面的网站――“学校体育网”,里面大部分内容为体育教师写的论文以及从网上收录的运动健身方面的常识,内容较比较全面,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提出一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在网上查询答案,学生也可以自己就体育锻炼中的一些问题在网上查询,这一过程就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了健康教育,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1.5利用互联网技术师生间进行信息交流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在留言板、论坛中向老师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教师在网上进行交流。实验证明,这种交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能反映出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以及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体育课和体育教师。

1.6利用互联网技术教师间进行信息交流

互联网的最大优点就是资源共享,在网上教师通过留言板、论坛等进行论文交流、体育课件交流、教学经验交流等,通过交流,共同提高,并且可以对互联网上的优秀资源进行整理,充分利用,服务教学。笔者自己制作的一个网站的论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有会员400多人,绝大多数是体育教师,大家在此畅谈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改革、课件制作交流等问题,并且也有教师上传自己制作的课件、论文,这样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1.7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互动教学

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互联网上放一些互动性的Flash教学课件,可以间接的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笔者就在自己网站上放了一些体育基本原理、篮球基本战术、足球基本战术等Flash课件,学生可以在线欣赏、观看,这样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互动教学。

1.8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现代体育教学管理

目前各个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校运会,而校运会的编排、准备工作对体育教师而言工作量都非常大,利用计算机进行运动会的编排,可以大大减轻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例如我校的校运会,共有22个学院,运动员人数达2000多人,如果进行常规的编排,可能要十几个人编排一个星期,而今年的编排只是笔者一个人用了3――4天时间进行编排,大大减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

每年的体育达标、期末考试体育教师都要进行成绩换算、统计,笔者用ACCESS数据库自己制作了一个学校体育教学系统,里面内容包括教研组管理、教师备课系统、学生体育达标、体育课成绩管理、运动队管理、体育器材管理等,例如对于学生的体育达标成绩,只要输入体育单项的成绩,其对应的分数、总分、是否达标、平均分等全部都算出来了,这样使学校体育的管理也充分利用上了现代教育技术,大大减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免费论文。

2.现状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视听教育技术和程序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根据笔者和网上的讨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存在一些误解,认为为只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一点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就是体育创新课,“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课”,因此很多体育教师对此乐此不疲。如笔者曾参加过一次体育教学创新课的观摩活动,从内容及教学过程来看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无异,只是在中间加入了一个播放录像片的过程,就称之为体育创新课,相比之下,另一名教师的上课内容及过程确有创新的地方,但因为没有“放录像”的内容而没被评上创新课。

同时也有的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比较狭隘,在网上有网友提出,体育课到底需不需要课件?在他们认为体育教学由于受场地及条件的限制,很难在体育课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即使应用也无非是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几个录像或几个课件,这就算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部内容了。

笔者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确实包含录像、电视等元素,但这些只是简单的应用,而互动性的多媒体课件、网站却很少应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重要课题,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它可以将全世界的教育资源充分共享。目前涉及到学校体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比较散乱,没有人进行整理,笔者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发现涉及到学校体育教学的网站寥寥无几,大多是个人网站,内容比较少、单一,且体育互动性的多媒体课件更是寥寥无几,体育教学相关的软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笔者利用学校的网络硬件,建立了一个学校体育教学方面的专业网站――学校体育网,内容全部是围绕学校体育教学当中需要用到的资源,同时利用空余时间制作了一些课件及软件,效果非常明显,从建站至今,每天访问量达1000人,最高达2000多人。由此可见,学校体育也需要现代教育技术,更需要网络这个媒体。

3.对策

3.1硬件设施的投入和观念的更新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如果没有这些设备,计算机辅助教学无法实施,因此,要进行多媒体教学,必须在在硬件设施上进行投入。而我国现在的中小学的计算机还停留在打字等办公用途,校园网还停留在校园内的文件共享,这些根本没有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主要是人们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因此,要进行多媒体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必须跟上,同时观念必须更新。

3.2教学软件的开发

目前涉及到体育方面的教学软件、课件开发比较少,原因是体育课件的可操作性不强,体育课大多数是在室外上课,这就制约了体育教学课件的开发,因此开发体育教学课件应考虑到体育课的特点,开发出符合体育教学的课件。

3.3网络技术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网络教学平台,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是K12系列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可以大大发挥网络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3.4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在俱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条件下,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会使用计算机、会利用互联网、会制作简单的体育教学课件等。免费论文。

4.小结

4.1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大提高体育教学效率,通过现代教学管理软件,可以大大减轻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

4.2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但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方法手段之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讲解、示范等教学活动。

4.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学校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能更多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学校体育教学。

4.4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资料:

1.冒剑秋,浅谈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李民,计算机多媒体交互式网络在教学应用中的思考;

3.闲石,什么是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篇5

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是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学习方式。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按我的理解,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自发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自动投入到学习任务当中(这种投入包括情感投入),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作出相应的调适,并能获得良好的高品质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上的满足体验。

1.1生动形象,激发兴趣

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1.2 打破局限,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美丽的校园》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么一个课件:把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用摄像机拍摄成视频,让学生感受学校的美丽所在。再把学校的两排银杏树拍下来,让学生用老师捡来的银杏树叶子制作美丽的校园场景,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非常兴奋和积极的状态,争着和老师、同学讨论。有个学生刚想出一个情节,特得意,但在跟同桌讨论之后,马上又推翻了,重又进行新的补充和翻新。在上述的状态下的学习就是一种高品质的自主学习了。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加入,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1.3改变授受局面,增强学生参与性

一般来讲,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参与的活动,才会发展为自主学习。如在《有趣的面部表情》一课中,学生一看书上的漫画人物,都说太难,不会画。如果这时候要他们去创作,那就是一种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学生的热情、灵感都处于沉寂状态。笔者设计了一个贴五官的游戏,把眼睛嘴巴简化成弧形的小段,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操纵鼠标,变化它们的方向角度就能拼出各种表情。拼出一种表情,笔者就点出相应的漫画人物,都是他们最喜爱的形象比如柯南、樱桃小丸子,配出笑声哭声等。学生都跃跃欲试,在作画的时候还互相做表情,效果很好。

1.4降低教学难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多媒体恰如其分的声、形结合,常常能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中,多媒体在教学上大大强化了美术教学的视听效果,减少了教学的难度,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产生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激发出创造力。而且能节省教学时间,实现精讲多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如《美丽的剪纸》一课,应向学生说清设计时要避免的几个错误,笔者点击鼠标,出示一种错误的设计法,让学生讨论错在哪,如果这样剪,会怎样。并依次出示用此种设计法剪出来的错误图样,学生看了以后,很快掌握了方法。还有一些常见的方法比如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注意。多媒体的应用使原来较难讲清的问题变得简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激发学生的信心,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自然好。

2 明确主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1促使教师改变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客体的观念根深蒂固。新课程的改革要求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运用多媒体,教师更多地处于协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力,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2促使师生关系和谐

长久以来,老师都是高高在上的,在学生面前,老师永远都是管理者、领导者、指挥者,学生是被管的对象,在这种气氛下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置疑都不敢,哪里还能提创造呢。而在运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像一个组织者,引领者和主持人。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引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组织课堂,帮助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 改变教学模式,进行因材施教

3.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媒体教学法、微型教学法)、个别化教学和网络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并举的局面。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各自的电脑上进行一题多解,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一课的作业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等。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篇6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分享专业信息

1.利用现代教育通讯平台,分享专业信息

幼儿园教师善于学习,他们经常在网络浏览专业书籍、DIY网站、幼儿教育网站等,这些信息稍纵即逝,教师留心观察还要及时分享。我们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照相机,将这些资源及时拍摄记录下来。通过建立幼儿园内部的QQ群、微信群等交流群体,将信息在群内,教师间互相分享,将个体的知识经验变成集体的智慧。除了交流群内分享,我们还定期举办经验分享交流会,教师用视频展示仪、电视、计算机等展示各自收获的新鲜信息,使教师的发展具有持续性和持久性。

2.利用内部局域网,分享专业经验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适合各年龄班教育的经验,但是没有及时收集整理,很快就会遗忘和流失。我们利用幼儿园设置的局域网,在其中设置“问答对对碰”的共享文件夹。园部在其中围绕幼儿园园本课程或幼儿园研究的课题,发起讨论话题,教师也可以根据最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提问。教师在备课及空闲时间随时进入,结合实践经验采用跟帖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它打破了班级、年级之间的界限,解决了时间和空间无法及时统一的问题,给予教师交流应用的平台,使有效经验及时得到传承、扩展并发扬光大,让各层面的教师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加主动地探究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能力

1.进行专业培训,增强教学设计能力

我们对教师展开培训,引导教师熟练使用各种多媒体技术,设计不同学科、不同主题的教学课件和操作平台。为幼儿提供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的机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学习中形成新的问题,让幼儿在愉快的探究中得到持续发展。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空间思维拼板》的活动中,教师用现代媒体技术在幻灯片中等比例制作了拼板,幼儿在一体机的屏幕上拖动拼块到相应位置上,拼出图案。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担心错误而畏惧或逃避,他们可以不断尝试并修正错误。同时幼儿的操作及时与反馈结合起来,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评价找到错误的位置,或通过软件呈现夸张语调的语言――“你真棒!”“加油,再试一次。”或者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的动画,鼓励幼儿做出正确的调整,给幼儿带来积极的自我体验。

设计教学课件不仅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也是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允许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在不断的“错误”中循序渐进地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真正做到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建立互助学习团体,增强教科研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对教师个体的学习和研究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助于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教师间的交流和研讨可以帮助教师相互借鉴,澄清教育认识,探寻最佳教育行动方案。我园将教师构建成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开展不定期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例如:我们按照教师专业化程度分别组建“青年教师组”和“骨干教师组”,并在两组之间建立结对联系。录制骨干教师的典型课例视频,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分析和研讨,分析课例中成功应用的教育原则、方法和措施,将年轻教师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互相融合,加深他们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对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教学现场的智慧。又如:请年青教师结合课例介绍新颖、简便易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现场演示、指导骨干教师操作,新老教师之间通过分工、交流、互助等各种合作方式,研究讨论,共同提高。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专业修养

1.整合文案工作,减少职业倦怠感

当前,幼儿教师有很多的文案工作,例如各种观察日记、效果分析、教育叙事等等。在无法改变现状的前提下,幼儿园老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有目的地将其进行整合。例如围绕平时拍摄的电子照片(幼儿搭建的积木作品),教师可以对孩子的现场表现进行教育反思和分析;可以上传至幼儿电子档案,记录孩子的成长足迹;可以在教育反思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某个教育观点进行案例分析,并参加各类征文的评比;还可以围绕自己的个人课题,及时整理自己关于研究课题的思考,也为课题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便于课题结题工作的完成。由于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教师的一份文档,能够多次反复使用,使得文案工作的整合处理更加快捷和合理。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对于自己研究课题的思考和认识,提高研究的深度,避免了浅尝辄止的研究和应付式的文章,另一方面,又减轻了教师案头工作的负担,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于教学和儿童发展,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2.建立教师资料库,增强职业幸福感

备课和准备各种教学材料是幼儿教师的必修课,它们占用教师的大量时间。然而,事实上只要我们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资料库,及时收集教师的优秀案例、教学幻灯片、电子图画、歌曲音频、网站链接等,并分门别类地建立资料包。当本班幼儿进行类似活动时,教师可以以这些教案或资料为参照,根据本班情况进行改编,不仅能够节省时间,还能将更多的时间节省下来用于对儿童的观察、指导和与儿童的互动。真正做到时时留心、物为我用、今为明用。

3.利用网络平台,构建教师文化

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在教师文化建设中,以一种主动的、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引领教师,裹挟教师们的文化走势,打造主动发展的共同体。将我园的办园理念,学校精神,园风和教风等等,公布在幼儿园网站上,让新教师一入职就了解本园的文化,尽快融入其中。开展“夸夸身边人”的网络宣传活动,发现每位教师的敬业乐业的闪光点,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通过微信群,开展一系列学习交流活动,如:专题研讨、谈心聊吧、读书漂流等学习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在网络学习中提高自我的专业素养,从而形成主动发展的共同体,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篇7

就目前来看,现代教育技术主要被应用于高等教育学校,而中低等教育学校设施较为落后。我国对高校的发展一直都很重视,因为高校是培养我国最主要人才的摇篮,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教师对使用现代技术教学的能力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关键。我国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也持重视态度,主张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班,保证教师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最主要的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一些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较快,体系也相对完善,但不乏存在一些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尚不成熟,机器设备落后,这主要是由领导者的漠视态度、专业人才的缺乏和不完善的教育体系所导致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使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融合教学的方式。所谓媒体即中介,传统教育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主要是文字、语言和教师的肢体动作等,一直以来担任着教育传播的重要角色,甚至在将来的教育过程中,仍将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现代科技更是飞速发展,并相应的出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目前主要是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是以投影、网络、计算机等高科技应用为媒介的,这样的媒介生动、直观,能够较好地传递师生间的信息,并且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不断地被引进学校,电脑、投影仪进入课堂,还有多媒体教室等实验场所给教师们提供了简介高效的教学工具,一些学校教师已研发出自己的一套现代教育模式,其中被教师们广泛使用的就是教学课件。教师们建立相关学科的教研组,一起探讨研究学科知识与现代教育设备更好地融合,制作出便于教学的课件。校园网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网络交流的平台,在网络方面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一些学校的图书馆都设有电子阅览室供学生自由上网,老师和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相互交流,学生也可在网上找到所需的学习资料。现代教育技术除了教师做的课件以外,还有网络。现在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先进的事物必然与网络分不开。网络不仅拥有大量的教学资源,还可以简单快捷地交换信息,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课堂、远程教育等形式教学。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应该把教学全部交给现代教育技术,把传统教学技术与现代教学技术完美的融合才是最好的授课方法。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革新了教育体制,并且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现代教育技术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得以不断地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体系。此外,现代教育技术被教师当做与时俱进、自我提高的必修课,受到教师的广泛推崇,网络不仅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平台,更能够实现远程教学,教师可以实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把多媒体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不断适应现代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

五、教师的专业培训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篇8

Key words: education;educational medial;educational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005-02

1 心理学基础的多元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为主要基础的,学习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理论支柱。

从教育技术发展史来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学习心理学是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领域的四大学习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应用最早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受外在因素影响而获得或改变行为的过程,学习的产生是外控的,学习的保持是强化的结果,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是可测量可观察的外显行为。针对行为主义忽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看作是纯粹的被动接受和强化训练的弊端,心理学家布鲁纳、奥苏泊尔、加涅等通过自己的研究,构建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认知主义的基础上,心理学家通过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研究,发展形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而且是对知识的分析、检验与批判,学习的本质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者通过自身的意义建构而获取知识。在学习心理学中还有一种理论即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是通过研究人的情感对学习的影响来分析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它提倡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要尊重学生、注意学生的内部需求,让学生得到全而的发展;教师应该从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的提供者转化为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学习环境的创造者等等。在学习心理学的指导下,教育技术越来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适应了现代社会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要求。[1]

2 发展理念的人性化

教育技术发展的人性化主要指在技术的应用与设计中要充分呈现人的主动性和发展性。技术要为人的生命成长奠基,要为技术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3]

信息技术不等于信息化,它只是信息化存在形态中基础性的技术存在形态,信息化还有结构性的社会存在和生命性的个体存在形态。认识信息化不能只局限在技术层面。信息化逐渐由拟人化的功能走向属人化,最终走向信息技术服务于人的解放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个体生命的成长带来了新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个人的时间和空意识产生变化。在实践意识方面,把将来的价值作为重点;在空间的意识方面,世界和宇宙空间在个体的意识之中变得很小,而个体空间由于网络变得很大,进而有一种享受无限空间的感觉。②个人生存方式发生了变化。其中包含了交往、学习和个体活动方式以及时间分配的变化。③个人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这一变化是个体生命内在精神活动和表达形态的变化,是信息生命性存在的最内在、深刻和具有持久价值的一面。它表现在语汇以及表达方式变换量与速度均有增加。语言的变化带来思维方式的变化,其中最强的因素是图像语言。图像语言是一种全息式的语言,并有情境性。阅读图像语言需要或者能培养起综合、全息式和情境式、互动式的思维能力与习惯,需要情感和理性的同时投人,通过体会和领悟达到理解和内化。[4]

技术时代对于教育的最大影响,从表面上来看形成了新的教学技术和工具,改变了教学的程序和方法,但其实质是改变了人,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这种改变,体现在课堂时空秩序的重新安排和分割、交往秩序的重新确立、感知方式的变化。

教育技术的本质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目的性、效用最大化、精确化归以及线性控制等,它一方面体现出通常性的实质特点,另一方面,也表达出本身独特的内涵。教育技术的目标是在教育活动中达到人之间的交互需求,另外,繁杂的教育活动能够化归成简单的事件,在不一样的程度、手段以及数量上的复合性组合。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关注技术层面的多,关注价值层面的少,造成了教育过程中“重物轻人”的现象。现代教育技术需要用人文的精神来调控,从工具理性回归到价值理性,更多地去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发展。

3 媒体支撑的融合化

教育技术的发展是基于教育媒体技术不断变革的基础上的。在人类教育史上教育媒体技术的流变经历了三个阶段:语词与文字支撑的基本技术、光电支撑的电子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支撑的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深入的发展是由于教育媒体技术的更新以及变迁,同时,教育技术的发展的重要内容都是在应用新的媒体技术,旨在使教育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教育媒体技术的渐进式发展构成了人类教育进步的主旋律。透视教育媒体的流变,分析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我们掌握教育技术的特点,把握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

3.1 语词支撑的基本技术 从学校教育产生之日起,在人类漫长的教育活动中,以语词与文字媒体做支撑的技术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技术。语词是指古代社会逐渐形成的,后来被人类长期延续使用的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语词不仅是主要的教育内容,而且也是重要的教育媒体,其优点很多,诸如实用、便捷等,语词只要产生就会经久不衰,从而成为传统教育技术的实质性基础。以口头语言符号系统作为媒介奠定了口耳相传这最简单、最基本的教育技术。文字的创造,突破了口头语言的局限,使人们可以阅读跨越时空的文字材料,扩展了教育信息量,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对文字的载体产生了历史性革命,成为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使承载教育内容的教科书成为与口耳相传同等重要的教育媒体,这就大大地扩展了教育信息的来源,改变了教育只能面对面才能进行的旧格局,从而推动了传统教育技术的发展。[5]

3.2 光电支撑的电子技术 19世纪末,幻灯进入教育领域,促使了以光电为支撑的电子技术的诞生。20纪初,无声电影在美国运用于教学,同期英国兴起了播音教育,30年代有声电影用于教育,40年代录音媒体也进入了教育领域。“所有这些都与‘神奇的电’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电’给它们提供了能源,是‘电’为它们展示教学魅力提供了物质保证”。[6]在光电技术的基础上,上世纪二十年代之后,在教育界普遍兴起了一些教育媒体,例如:摄影、电影、电视、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语言实验室等。基于光电的电子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表现在视听以及程序教学的产生和发展。表现了上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将发展贾佩玉技术领入了崭新阶段。

3.3 计算机与网络支撑的信息技术 自上世纪就是年代,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得到了普遍发展。不同的学习资源、技术以及理论也都涌现出来,从此,教育技术就步入了信息化的教育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资源环境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信息显示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和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和信息化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方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促使了教育过程的现代化。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引起了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环境等各个方而的变革,受到了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欢迎。[5]

教育技术的发展是以媒体的不断改进而与时俱进的。虽然媒体的发展经历了语词与文字支撑的基本技术、光电支撑的电子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支撑的信息技术三个阶段,但教育技术发展到现在是三种媒体技术并存使用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它们始终是以整体融合的形式发挥着教育作用的,只不过是在教育技术的不同发展时期,对三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而且,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这种整体融合性会越来越强[1]。

参考文献:

[1]傅钢善.教育技术发展轨迹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9).

[2]丛立新.课程论理论基础的心理学转向――从学习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4).

[3]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篇9

1、技术水平与实际运用之间存在差异。鉴于多种需要,大部分老师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积极参加了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水平测试和计算机能力考试,但是还存在以下实际问题: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操作能力还处于低水平状态,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课堂教学的运用不能有效地整合;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际使用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课堂效率的提高;部分教师固执地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陈旧的教学方法躬耕于一方天地,自得其乐,课堂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书本、粉笔、黑板三结合的阶段;部分教师特别是部分老教师,在课堂上很难见到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运用;个别学校花巨资购置建立的电教室、微机室以及国家投资配备的现代远程教育设施设备成了应付上级检查或装模作样的摆设。

2、专业教师欠缺,教学理念陈旧。由于农村学校缺乏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大部分教师是经过自学或简单的培训后上岗教学的,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缺乏专业教学实践经验,计算机操作水平及硬件综合运用能力不高,教学软件设计和应用能力一般。尽管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已有一定的认识,但他们内心深处的教育观念、理论、具体的使用方法没有质的变革,缺少有组织的、系统的和高水平的学习培训机会。

3、教师运用水平有限。现实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教师由于计算机水平有限,不能自己制作和设计课件,只好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内容,从中选出一份,然后再备课、上课,自己的教学思路被课件的内容、课件的设计限制,学生也围着教师课前设计的课件活动,不仅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降低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作用。

4、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现代化教育的发展。

税费和教育收费的改革,农村小学实行“免费制”,由于生源的不断减少,公用经费无法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导致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投入不足,有些学校前些年购置的设备有的已老化,有的硬件已坏,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无力维修或购置新的设备,跟不上现今教育发展的步伐,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要求。

二、采取的措施

1、更新观念。在农村学校教学中,由于部分学校管理者和部分教师观念守旧、方法落后、知识缺乏,在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时不能摆脱原有的思维方式,不能很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已走进课堂,全面影响和冲击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因此,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片面强调讲授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开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特别是提高学校校长的管理理念,让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服务于教学,使课堂更精彩,这是关键所在。 转贴于

2、切实将教师培训落到实处。上级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建立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培训机制,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但往往有些学校的培训不能落到实处。这里面有学校领导者的责任,也有部分教师认识不清、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摆脱陈旧的教学观念和不善于接受新技术等原因。学校只有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真正落到实处,教师才能从中获益,才能提高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篇10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远古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人类产生语言前,远古猿人“用噪叫、呐喊、呼号、杂嚷单音字等进行交流”,这是原始教育技术的雏形。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后来产生了口头语言,这时口耳相传、口授手示之术是教育的主要技术。

2.文本教育技术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早期的文字符号,并用来传递和交流。人类的文化可以通过文字符号记载并保存,为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文化教育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明,书籍成为教育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文本教材得到普遍应用,不仅提高了教育能力,扩大了教育时空的自由度,而且也丰富了教育形式,为学校教育、规模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公元1027年,北宋的御用大夫王唯一设计制造了刻有经脉俞穴的铜制人体模型,并编写了《铜人俞穴针灸图经》,用于当时的医官教育。这是我国早期的直观教育技术,也是最早的教学模型。直观教育避免了文字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直观形象地反映复杂的客观事物,可使学生较容易地获得感性经验的认识。公元14—16世纪,随着班级集体教学的产生和制度化,直观教学在欧美国家开始了实践和理论的系统研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直观教学思想和理论体系。在直观教学理论的推动下,直观教育技术和教具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模型、标本、教具、挂图和实物等。

3.视听教育技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幻灯、电影、投影、无线广播等很快用于教育教学。这些现代化传播媒体的运用,可以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映像,这种映像与学生的直接的具体的经验相联系,便产生了所谓的替代学习的“视听教育”的想法。实验结果表明,视听教育可使学生增加知识量35%,可提高学习成绩20.5%。1946年,美国视听教育家伊嘉戴尔撰写了《视听教学法》专著,提出了早期的视听教育理论——“经验之塔”理论,从理论方面系统分析了视听教育的价值,强调了视听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4.网络教育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虚拟技术、智能技术、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使教育技术空前的发展并焕发出勃勃生机。90年代初美国开始组建国际互联网Internet,目前互联网用户遍及世界各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教育教学,所产生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适应性强、服务范围广的开放教育体系,不仅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有着深刻地影响,而且引起了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育体制的变革。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指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以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其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为达到给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系统中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软件、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

(2)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基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的开发研究以及将音像技术、电子出版等多种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3)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利用。强调对新型媒体、信息技术的利用,以保证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

(4)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管理。包括教学系统、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研究计划与项目的管理。

(5)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评价。既要注重对教育、教学系统的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并以此作为质量监控的主要措施。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多媒体化

多媒体教育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主流技术。 (1)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多重感观刺激;信息量大、质量高、传输速度快;交互性强、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易于操作。(2)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是以CD_ROM光盘作存储介质的电子出版物。例如:电子百科全书、电子词典、电子刊物等,不仅有文字说明,还有声音、图形、甚至活动画面的配合,可以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具有辅助教学功能。

2.网络化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化的最明显标志是互联网(Internet)应用的急剧发展。据最近的报道,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超过5亿,而且还在逐渐递增。Internet的远程、宽带、广域通迅、共享等网络技术的重大革命,肯定会对未来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且将引起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每个人既是学生又是教师,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在网络教育环境下,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享受到这种优质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全民教育。

3.人工智能化

智能辅助教学系统由于具有“教学决策”模块、“学生模型”模块和“自然语言接口”模块,因而具有能与人类优秀教师相媲美的功能:(1)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特点和当前知识水平;(2)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最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3)允许学生用自然语言与“计算机导师”进行人机对话。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篇11

一、教师方向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方向

在教育技术学中,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指一些简单的PPT、图片、视频等的制作,很多现代课堂中的教学设计都需要我们教育技术的支持,并且在教师教学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课程形式。微课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慕课,就是英文MOOC的音译(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又称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翻转课堂,是将课上课下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了翻转,将课上学习的内容放在课下,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等学习资源自我探索学习,然后在课上把不懂或有疑惑的地方与老师一起讨论解决,这样的课堂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翻转课堂“颠倒”了教学理念、师生角色、教学流程。将学生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录制在视频中,让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微课、翻转课堂、慕课在我国引起了很多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如山东省济宁市历下区教育局于2013年7月颁布了“翻转课堂”教改实验实施意见。提出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的探索,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特别是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9月成立了慕课中心,并组织了高中、初中、小学慕课联盟(C20MOOCs)。尽管这些都是新兴的教育形式,发展得还不是很成熟,但是从它们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就可以看出它们将会给教育界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上述三种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需要微型视频的辅助,而且微型视频的要求是简单易懂。而微型课程并不是课堂录像,也不是一节课的浓缩,它所针对的学科知识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易混淆点和易错点,把这些教学内容放在微课里面就会使教学内容简单易懂,一目了然;在教学环节中主要针对的是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这样不仅迎合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当然在准备这些课程的时候需要技术上的支持,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使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如何录制微型视频,还要学习如何制作网站供学习者下载学习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的不仅是技术,它要求作品呈现的效果不仅要符合作为学习资源的要求,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我们不能为了新颖奇特就舍弃了它作为学习资源的本质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现代教育技术实施者不仅要有相应的技术,更要能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教育服务。

二、学生的“移动学习”方向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不断充实自己已经成为当下的发展趋势,终身学习的概念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对于那些不能进入校园中接受全日制教育的人来说怎样才能享有和别人一样的优质教育,这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给我们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电子学习的教育模式在应用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使人们享受了接受教育和知识的便利,而移动学习的出现更进一步解决了这个难题。移动学习,是指无论是在什么时间或者地点,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无线设备、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在网络上进行学习。除此之外,学习者还可以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沟通。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学习者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学习。[1]移动学习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方面的支持更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这种要求不仅仅是对教师的要求,对学习者同样需要。移动学习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移动性。所谓移动性就是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地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其中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都可以看作是移动学习的具体表现,它们可以在课堂上呈现也可以由学生在课下自由安排。从移动学习的实现方式看,移动学习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移动计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即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移动学习中数据库的建立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数字化学习和移动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移动学习最直接的应用形式就是让学习者能够通过移动设备来实现数字化学习。因而,开发适用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需求和不同实际要求的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设备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真正意义所在。数据库资源是指经过技术处理,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实现访问、浏览、传输、共享、修改、编辑等功能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所以对于数据库的建立也是一向技术性的要求,我们所要建立的数据库应该有一套专门符合实际、富有创造性和易于操作的移动学习系统,来实现资源的传播、展示、分享、交流以及反馈。对于数据库的建立不仅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更需要理论支持,我们所要建立的数据库不但要技术过硬更重要的是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符合知识获得的规律,还要符合学习者的学习特征等。

三、家长的“网上家长学校”方向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他们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少,尤其是有了家庭的人更是忽略了人的情感培养和对孩子培养教育,因此网上家长学校就应运而生。网上家长学校是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开展一系列家庭教育活动。它与学校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学校提供的家长教育就是家长会或者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所谓的“请”家长,这样的家长教育是延后教育。当孩子出现问题后再进行教育就会事倍功半,不只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所以进行家庭教育要持续不间断,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影响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因素,家长尤其要和学校保持紧密的联系,网上家长学校的出现就为家长解决了这一难题。网上家长学校不是简单的手机短信,通知孩子考了多少分,通知家庭作业是什么,通知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网上家长学校需要构建专业的教育网站。在教育技术中,教育网站的开发与应用是很重要的课程。教育网站是指通过收集、加工、存储教育信息等方式建立信息库,或者同时建立网上教育平台与信息获取及搜索等工具,通过Internet服务提供单位(ISP)接入Internet或者教育电视台,向上网用户提供教育和其他有关教育公共信息服务的机构。[2]网上家长学校的网站至少要包括五个板块:一是关于教育政策解读的板块,在这个板块里我们教育技术工作者要及时更新关于教育有关的实事政策,并能准确地根据我们的教育学知识进行剖析解释,让家长明白国家的教育走势和对他们的家庭教育的影响;二是要有教师答疑板块,在这个板块中家长可以向任课教师提出问题,可以是关于孩子的成绩问题、学习问题,也可以是学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我们教师就必须耐心仔细认真对待每个家长的问题,及时向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态,做到家校的有效沟通;三是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安全教育的板块,我们的网站中要包括这三方面的教育问题,要说明家长在家庭中怎么对孩子进行心理、生理、安全方面的教育,遇到问题要对孩子进行引导的注意事项以及教育中的疏导原则;四是家长之间的交流板块,在这个板块中家长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或者是遇到的难题,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了解更多的教育沟通方法;五是学习辅导板块,我们会把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疑点都放在这个板块,让家长和孩子能够随时学习运用。虽然这些板块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电话解决,但是又有几个家长真的有时间和精力在学校里参加所谓的家长会,他们更多的是零碎的时间和晚上的时间,利用这些时间了解孩子的动态和遇到的问题才更符合他们的时间安排。所以我们教育技术专业的工作者更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在制作网站和开发应用的时候既要符合技术要求又要符合理论要求,这不仅仅有利于家庭教育的需要更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学习者和家长方向这三个方向大概就包括了教育对象的三要素。它们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发明创造而是人们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一步一步改造我们的教育,使得教育更符合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切合实际需要,符合教育规律,遵循教与学的原则,用更先进的技术、更贴切的原理优化教与学环境和条件,让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这些方向的创新发展也给教育技术专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更符合时展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云仙,王继新.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模式探索[J].教育技术导刊,2010,(8).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篇12

(2)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3)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中的主导或支柱产业。

(4)地域、部门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和知识的产生、传播、使用能力上的差异。

知识经济对教育领域也发起了全球性的冲击,新的教育革命是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的国家,都要面临的挑战。要在这次冲击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着眼未来,立足现实,找住机遇,创造自己的优势,我国教育领域要高度重视这场革命,及时把握住刚刚开始的历史机遇,及早研究对策,做好思想、人才和技术上的准备,以赢得未来教育的主动权。强调:“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是知识的创造主体,也是知识创造的目的。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其社会投资主要是人才的投资。人才的质量将成为一个企业、部门乃至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微软公司的崛起、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都说明了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人才的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学校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思想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思考能力、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这就是要求学校必须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二、深刻理解教育技术内涵,抢占当代教育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见1998年5月16日《中国高教育报》“制高点专题新闻”发刊词《勇立潮头》)因此,学校必须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何谓“制高点”?站立其中,可以纵观全貌,总揽全局,控制大局。教育技术之所以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是因为它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抢占了这个制高点,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

“制高点”者,兵家必争之地也。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这就意味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必争之地。在战争中,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将军是个懦弱的将军,在教育战线,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领导和教师是不称职的。

抢占制高点是一场攻坚战。在战争中抢占制高点要有一支英勇的尖刀班、先锋队。在抢占教育改革制高点中,这个尖刀班、先锋队就是全国1000多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开展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以及开展各项教育技术应用实验的学校,还有各级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和广大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师。因此,每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都应具有勇立潮头,敢当尖兵的气概,都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的尖兵、先锋队所担负的时代责任感。

在战争中,要抢占制高点是要流血牺牲、付出代价的。在教育改革中攻占制高点,不会丢掉性命,牺牲的仅是旧的观念、旧的方法,但输入的是新鲜的血液。

抢占制高点是要有策略、要讲战术的。所以攻占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也要注意运用策略和方法,要加强学习,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每个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尤其是要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

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曾对教育技术作出新的定义。这一定义对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促进作用。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地结合我国的国情,深刻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认为必须强调: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在这里,我们强调:

1.教育技术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

2.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3.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与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目标,因此,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开发。

4.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要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要使教育技术真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造性人才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其关键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遭教育新模式

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创造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创造思维有两个层次,一是科学创造层次,如科学家、发明家提出新的学说、发明新的产品等。二是个体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层次,对于中小学生,其创造性并不是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要完成一项具确“特殊意义的产品(一

种理论。思想或一种成品),而是指对学习者个体自我潜在智能有意义的开发和发展。这种层次的创造思维能力是第一层次的基础。

创造能力是指实现创造思维所提出的新思想并形成社会或物质产品的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在信息社会中,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标,就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有助于创造教学的软件资源,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开展教学试验,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开展专题研究,探讨创造教育的规律。其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是核心。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要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作指导

(2)要真正发挥教育技术优势

(3)要转变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

(4)要改变教学进程结构

(5)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墓础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与学理论的支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学习理论上,受行为主义理论的支配,只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被动反应者,忽视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的发挥。把学生作为知识的灌输对象。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首先是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怎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就必须要深刻认识和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教育中注重“三个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三个发展就是指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全体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体素质,防止片面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个性发展是要“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通常可用四个L来表达:

(1)学会认知(1earningtoknow),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来培育学生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也就是要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2)学会做事(1earningtodo),既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要重视建造可供学生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3)学会合作(learningtolivetogether),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合作生活,合作学习,从过去的集中教学方式到个别学习方式,到现在提倡的协商学习(也称合作学习)。

(4)学会生存(1earningtobe),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重视发展性教学,建立“知识。能力一情操”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用于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四大支柱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素质教育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但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学习者学习的心理规律。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要注意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积极把认知学习理论引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践中。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因此,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许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

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

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

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

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

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

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

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的课程相干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情境包含有多种形式,包括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尤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理解它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比较事物的相似性和特异性,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2)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建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应关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时,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和讲解教案上,而是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我们可以利

用CD一ROM光盘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如何从资源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

(3)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并在多思路的比较中,形成创造性的思路。

(4)建立模拟实验环境,计算机技术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5)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协商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系统这类系统,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事物,通过教师的调控,教师可以监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之间可以互相通话、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表述观点。对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络对远程资源的查询、分析和利用,利用网络、进行通信、交流,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6)利用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利用平台创造作品。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汉字输入、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让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输入计算机中,用文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把对观察和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作出归纳、概括,进行意义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物理问题的探讨。利用作图、作曲工具,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用集成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的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过程,通过“访问”和“表达”,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平等意识、积极参与和探索的精神。

(三)努力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内容)和媒体四个基本要素。建构有利于创造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要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篇13

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派生出来的,现代化的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电话还是电脑都实现了信息通讯的过程,网络也覆盖我们生活的范围,Wi-Fi技术的产生也方便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为移动学习提供了保障。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必定会向着移动学习的方式去发展,人们要适应这种学习方式,找到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利用科学技术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1 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1.1 通过短信的方式实现移动学习

短信息的使用操作既方便又快捷,并且短信息的使用人群也非常多,方便了移动学习的过程。通过短信息的形式用户可以直接明了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实现与互联网的沟通,通过网络数据传输或者是无线移动网络可以直接访问教育系统的相关服务器,从而获得知识来完成学习过程[1]。短信息还可以提供全面的学习服务,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一种新的沟通学习方式,没有了语言上的交流,学生更愿意以短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疑惑,而且移动学习方式也避免了课后老师不能及时辅导学生学习的缺点,使得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知识的理解都更加的扎实。

1.2 通过在线信息阅览的方式实现移动学习

在线信息阅览可以使学生及时的掌握新知识、新方法,并且随时可以学习知识,通过对信息网页的浏览或是浏览相关教育网站等方式,来实现移动学习的过程。在线信息浏览的学习方式可以提供多种学科的学习指导,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也可以提出对于在线学习中产生的意见和看法,提高了学习的自主能力和判断能力。在线信息阅览的移动学习方式也是非常方便的,具有知识的全面性、信息的及时性、学习的高效性等优点,深受广大学者的欢迎[2]。

1.3 通过在线信息交换的方式实现移动学习

在线信息交换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之间或者是学生与老师的知识信息交换过程,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换,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促进了彼此的学习效率。这种移动学习的实现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或者是学习方法不正确等问题,也可从其他同学身上找到更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信息交换,可以及时的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解决难题,使得教师加大了对于学生的辅导时间和机会,有助于发展学生对于学习的探究精神。

2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2.1 充分利用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教育部门在做好教育管理工作之后,应该加大对移动学习方式的强化工作,充分利用移动学习带来的优势。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短信息、电脑的普及也非常广,既然有了这些条件,就更应该好好利用,实现移动学习方式[3]。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利用科学技术来实现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最快捷、高效的发展途径。

2.2 加强对移动学习的重视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技术发展观为基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教学方式不够先进、教学的知识面狭窄、教师的授课效率不高、学生不能很好理解知识等,都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丰富的网络知识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学习机会,在线教师对于知识的辅导和讲解既细致又全面,由于在线学习的学生少,教师也可以更加详细的讲解,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移动学习方式的重视,结合科学技术不断发展[4]。

2.3 加强教育部门的教学质量

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分布情况都是不同的,也就导致了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也有高有低,通过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的流行,教学质量较低的学校应该利用移动学习的学习理念,找到教育发展的新方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学校在发展教育管理的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水平来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移动学习环境,方便学生的学习。加强学校的教学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在不足中找到改进方法,在优势中充分利用,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5]。

3 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段,明确制定出发展方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为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科技支持的基础,移动学习是一种高效、快捷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新颖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增加了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掌握情况。科学技术发展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逐渐与世界接轨,所以,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定以移动学习这种高科技手段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云仙,王继新.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模式探索[J].教育技术导刊,2010,29(14):131-132.

[2] 李振婷,熊小猛.移动学习――数字化学习的新动向[J].教育技术导刊,2011,14(12):101-10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