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的基本概念实用13篇

商务英语的基本概念
商务英语的基本概念篇1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商业活动更加频繁,商务英语和商务汉语在人们的沟通交流中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英汉商务表达对于人们正确传达和理解语义起到了关键作用。许多学者从传统语义学或转换―生成语言学来对比分析英汉语表达的异同,却往往忽视其认知范畴的研究。商务英语和商务汉语属于专门用途语言,其概念隐喻的出现频率很高,因此,从认知语义学角度探究和对比英汉商务表达中的概念隐喻,将有助于弄清不同文化背景下商务表达中概念隐喻的认知本质。

一、商务表达中的概念隐喻

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比较常见且应用范围较广。传统语言学,尤其是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独立的模块和封闭的系统,而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格,是无法解释的特例现象。认知语言学则将语言视为人类众多认知能力中的一部分,将隐喻视为一种想象认知能力和认知思维方式。由于认知语言学在隐喻方面的理论优势,语言中,尤其是专门用途语言中的概念隐喻机制得到了很好的解释。Lakoff认为,概念隐喻就是将源域的部分特征映射到目的域,人们在理解目的域的基础上部分地理解了源域。商务英语和汉语是在科技英语和汉语的逐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济管理等门类的专门用途语言,其中包含有很多抽象难懂的专业术语和表达,隐喻正是将这些抽象概念映射到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上,从而将两者联系起来,前者因与后者产生联系而易于理解。与一般的隐喻相同,商务表达中的概念隐喻也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蓝纯,2005:122)结构隐喻是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用描述一种概念的词汇描述另一种概念,用源域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概念去类比目的域中抽象的概念。方位隐喻是利用空间方位而构建的隐喻概念,比如上下、前后,中心、边缘等空间概念映射到情绪、状态等抽象的概念上。实体隐喻是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概念作为具体的有形实体,以对其进行指称、归类、组合和识别等。(彭建武,2005:25-28)

二、英汉商务表达中概念隐喻的相似性

认知语义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概念隐喻在认知语义学范畴内是以人们的经验为基础的概念映射。在英语和汉语中,人们所表述的商务内容具有相同的经验基础,即人们在商务表达中会寻求相同的目的域与同一个源域相对应。这样的相似性在三种隐喻中都有所体现。

(一)结构隐喻

商务表达中的抽象概念很多,人们会倾向于用另一个熟悉的概念结构来类比所要表达的商务概念,而这样的类比在商务英语和商务汉语中有很多是相似的。比如,汉语中说“经济前景一片光明”,英语中则有“bright economic future”,在英汉两种表达中,经济前景是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为表达经济前景良好,英汉两种语言都选择使用形容光线的词汇,这主要基于英汉两种语言背景下人们的经验基础。认知语义学的经验观认为,意义来源于人们的感知体验,(王寅,2005:174)没有脱离于人们经验的意义存在,两种语言背景下的人们都把光线的状态,这一熟悉的概念作为目的域的状态来表达经济前景这一源域的状态,从而将人们对于光线的认知体验转换成能够表达经济前景如何的语言意义。再如,汉语中常说“商场就是战场”,英语中有相同的隐喻表达,如,trade war,price war,marketing campaign,launch economic attack,marketing is a key weapon等(孔德明,2002:14),战争和战斗的概念是人们熟知的,其激烈程度和斗争的残酷也是可以体会的,英汉语在表达经济竞争状况时都采用了战争的概念作为喻体,使本体的语义得到充分的理解。类似的相同结构隐喻还有很多,如,在某行业中领先的经济体在英语中可以称为“bellwether”,就是脖子上挂着铃铛走在前面的公羊,汉语中也有同样的说法,称为“领头羊”;福利经济学中视时间为资源,认为time is money,对应汉语中的“时间就是金钱”;公共管理学中认为有free ride的现象,对应汉语中的“搭便车/搭顺风车”;营销学中有value chain和industry chain的概念,对应汉语中的“价值链”和“产业链”的说法;企业合并在英语中可以表达为“in marriage”,汉语中则可以称为“联姻”,等等,在这些商务表达中,英汉语不谋而合。

(二)方位隐喻

人们在描述事物,尤其是空间结构时,通常会采用方位词,而方位词在语言使用中通常能够凸显隐喻功能,因为语言中的许多隐喻都与人在一定空间中的身体体验有关(朱跃,2006:45),表示空间概念的方位词与人们对事物的体验联系在一起就出现了很多方位隐喻,从而实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尤其是在表达商务含义时,其优势更为明显。例如,“Our belief is that the stock has tanked too much,and will bottom out soon.省略/article/57320-overstock-to-bottom-out)一句中,bottom一词是表示底部的方位词,人们的经验认为底部是最低点,因此该隐喻很自然地用来喻指股市跌到最低点。汉语中也用类似的方位隐喻,如“你可以将之视为我们在行业谷底时的‘抄底行为’”(引自《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9月15日《再造普洱茶》一文),谷底在人们的经验中是一个非常熟悉的方位,暗喻行业最为衰败时;“抄底”是人们的一个动作体验,是多见于股市中的一个方位隐喻,表示在股价最低点时买入,这里借用过来表示在行业最低靡时进入该行业,从而使得句义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英汉商务表达中,除了顶部、底端的方位隐喻相同外,相同的上下、前后、里外的隐喻概念也是比较常见的。例如,“The slowdown they record was not caused by this month’s uptick in the euro.”(引自《经济学家》杂志2004年11月16日“brutal,in every sense”一文)一句中up这一表示向上的方位词被映射到欧元的价值状态上,表示欧元价值增加。汉语中亦有类似的隐喻表达,例如:“就东亚整体而言,中国无论在经济规模还是增长速度方面均仍居榜首,并带动东亚地区整体经济上扬”(引自《财经》网2007年12月13日综合报道)一句中“经济上扬”也是向上的方位隐喻。

(三)实体隐喻

将抽象的概念看作具体实物,有助于信息文本的传达及其接受者理解文本含义,英汉商务表达的实体隐喻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例如以下两句商务英语表达:They suggest that Europe’s weakening economies are not in a good position to cope with a strengthening currency.The French economy crawled along at an annual pace of just 0.4% between July and September.(均引自《经济学家杂志》2004年11月16日“brutal,in every sense”一文),weakening economy,to cope with,crawl这些词语都表明,经济在这里已被视为一个实体的人,我们可以对经济进行指称和识别。汉语中也有此类实体隐喻,如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网2008年2月12日一文的标题为“欧洲经济康复期将更长”。康复期是指人在患病之后得以治愈、逐步恢复健康的一段时间,在这里,欧洲经济被赋予了人的特征,人们对于康复期的经验认知使这一标题产生了意义。其他相似的实体隐喻也有很多,如英语中“flowing assets”的概念和汉语中“记流水帐”的表达均把金钱和财产看作流动的实体;英语中“bull/bear market”和汉语中“牛市/熊市”均把股市看成相同的动物实体;英语中“enter into the market”和汉语中的“进入市场”都把市场看作一个有里外的、可以进入走出的实体容器。

三、英汉商务表达中概念隐喻的差异性

上文谈到由于英汉两种不同语言背景下,人们存在相同的经验基础,商务表达中的概念隐喻因而会趋向一致。但与此同时,英汉商务表达中不同的概念隐喻也比比皆是,这是由于隐喻是我们将经验概念范畴化的基本方法(张维鼎,2007:178),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经验方式、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将隐喻概念范畴化的方式就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汉语中的结构隐喻形容一个大的经济体可以用巨龙,英语中则没有这样的结构隐喻,因为龙在英语文化中是邪恶的象征,英语中表示大型的物体可以用giant或megatron(汉语中译为巨无霸)。某些在汉语文化中熟悉的概念在英语文化中是根本不存在的,比如,“天安科技受让莲花股权本来已经尘埃落定,谁知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引自《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7月11日《莲花味精MBO迷局玄机》一文)中“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意思是半路上出现的强劲对手,在英语中无法找出与之对应的语词。再如,汉语中表示企业领导者的隐喻可以用掌门人,即用武侠小说中的概念映射企业领导者,英语中的隐喻是无法与此达到一致的。英语方位隐喻中有“bottom line”的说法,在表达底线这一商务谈判用语时,英汉语隐喻一致,但在“boost their companies’reputations and bottom lines”中,bottom line意为收益,在汉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隐喻表达。同样的,由于文化的差异,英汉语实体隐喻可能大相径庭,如商务汉语中表示具有竞争优势的新产品可以用杀手锏作为喻体,而英语中的喻体多为“weapon”,虽然目的域都是兵器,但语义范畴大不相同。再比如,英语中表示挣钱的工具、门路或诀窍用的是cash cow,而汉语中则为摇钱树,二者均是实体隐喻,但前者是动物实体隐喻,后者为植物实体隐喻。

结语

本项研究通过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的对比分析,表明英汉商务表达中的概念隐喻在人们从事跨语言、跨文化的商务沟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概念隐喻的认知意义在英汉商务表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商务表达中的概念隐喻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范围内经济交往的进一步深入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孔德明.从认知看经济语篇中的隐喻概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55(2):14.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22.

[3]彭建武.认知语言学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25-28.

商务英语的基本概念篇2

一、商务英语的起源与发展

商务英语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中叶,但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作为一个特殊的语言门类出现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它是一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的日益加强,随着英语成为国际经贸交往中的通用语言,人们因商务交流需要而学习英语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商务英语由此应运而生,并作为一种新的语言门类而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商务英语如今已超越科技英语成为发展最快、最活跃的专门用途英语(ESP)之一。世界上无论英语国家还是非英语国家都广泛开设了各种商务英语课程,商务英语教学已成规模和体系。(陈准民、王立非,2009)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和研究实践始于50年代对外贸人才培训,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商务英语教学和研究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已有超过800所院校设立了各种本专科商务英语专业或课程,商务英语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方向,并正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商务英语的概念层次及其界定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人们认为商务英语与通用英语的区别只在于与商务相关的词汇和专业术语,(Ellis&Johnson,2002)社会和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对于商务英语的认识也随着时代变化和商务英语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变化和趋于完善。众多语言学家和学者对商务英语和商务学科从性质、属性、理论依据、研究范畴、学科体系等不同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不仅有利于商务英语学科地位的确立和科学体系的形成,而且促进了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和实践水平的提高。

1.商务英语概念含义层次及其关系。商务英语概念在实际使用中含义指向并不确定,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情况,或四种不同的含义层次:(1)一种应用英语,ESP的一个分支;(2)商务英语课程;(3)商务英语学科;(4)商务英语专业。例如当我们讨论商务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时通常指的是商务英语这门课程,探讨其学科定位和体系时显而易见是第三个含义,涉及其课程设置时则是把它当作人才培养中的一门专业,而分析商务英语的性质、特点时才是基于一个特定语言分支的含义。显然,商务英语概念的四个含义层次反应了商务英语研究的四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紧密相关,构成了商务英语这个有机整体。

如图所示,商务英语的语言学研究是一切有关商务英语研究的基础,商务英语的界定、性质、特点决定或直接影响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学科研究和专业设置的研究,而对商务英语学科定位和学科体系的研究又决定或直接影响了商务英语教学体系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取决于对商务英语学科的理解同时又直接影响商务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厘清商务英语概念的不同含义层次,可以有效避免在界定商务英语时的含糊和使用该概念时的不确定性。理解其不同含义层次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商务英语的研究范畴及相互关系。

2.商务英语的界定。商务英语是什么?这是商务英语研究的起点和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学界从不同的角度,或根据不同的理论,做出了各种不同的界定。Pickett认为商务英语是“中介性语言”(mediating language),位于特定商务技术语言和普通大众语言的“交界地带”(twilight zone),是一种“工作语言”(ergolect),几乎不涉及语法层次。Mark Ellis & Christine Johnson认为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它具有所有ESP所共有的重要因子(improtant elements),与其他ESP一样,商务英语意味着一个特殊的语料库以及特定环境中的特有的交流方式。(Ellis&Johnson,2002)陈淮民、王立非把商务英语概括为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围绕贸易、投资开展的各类经济、公务和社会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具体包括贸易、管理、金融、营销、旅游、新闻、法律等。(陈准民、王立非,2009)张佐成和王彦给商务英语下的定义是“商务英语是商务场合中,商务活动的参与人为达到各自的商业目的,遵循行业惯例和程序并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选择地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资源,运用语用策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系统”。(张佐成、王彦,2002)学者关于商务英语的界定各抒己见,以上是笔者认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大体上而言,各种观点并没有错误和正确之分,其不同的定义主要源于不同的时代和商务英语的发展阶段,基于不同的理论以及从不同侧面的理解。简单地把商务英语概括为商务环境中使用的英语虽然明确了商务英语的范畴,指出了这一语言种类的共同语域特征,但并没有揭示商务英语的本质。商务英语是ESP大树上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英语的功能变体,它具有ESP的共同特性,但是ESP本质上是一种教学途径和教学理念,“把商务英语视为专门用途英语实际上解决的是教学方式的问题,并没有回答英语是如何在商务领域和活动中使用的这个核心问题”。(对外经贸大学商务英语理论研究小组,2006)相比较而言,张、王的定义高度概括地揭示了商务英语范畴、特点、使用及本质,应当是当前对商务英语比较全面和准确的界定。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商务英语看成是一种语言变体,也不是英语与商务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以英语语言为载体,以商务活动为内容,以商务交流为目的的交际系统,它包含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商务知识、商务技能、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并具有自身鲜明的意识形态、礼貌体制和话语形式。(张佐成、王彦,2002)也有学者是从学科的层面界定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正在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已是不争的事实,它的存在有其现实和理论的基础。在商务英语学科的界定上,尽管表述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认为商务英语是英语语言学与国际商务学科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具有交叉性、应用型和复合型的特点。其学科根基主要是语言学,为语言学或应用语言学门下的一个分支学科。(如:咸修斌、唐文龙,2005;陈建平、聂利亚,2009;)学科角度的界定不仅是商务英语学科构建的基础,还有利于从逻辑关系的角度和维度出发,对商务英语进行整体的把握与认识以及系统地思考。(李朝、万玲,2011)

三、商务英语的基本特点

与通用英语相比,商务英语无论是在使用的目的和内容上,还是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上都有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从整体角度而言,商务英语具有以下最基本的特点。

1.综合性(或复合性)。商务英语是从字面上看英语与商务的结合,但它不等于简单的“英语+商务”,商务英语是商务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跨文化操作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学习商务英语不是记忆商务词汇术语和掌握一些基本句型文体就可以的,而是要求学习者能够在了解商务流程和惯例、本域和异域文化的基础上,娴熟地运用语言策略和商务技能,进行有效商务交际和沟通,从而达到特定商务目的。可以说,商务英语的综合性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

2.广泛性。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所使用的英语,商务的广泛性决定了商务英语所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超越任何其他一门ESP。从WTO、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到企业管理、金融、贸易、工程、物流、旅游、会计、广告,从抽象商务理论到具体商务技能,凡是和商务有关的内容,都涵盖在商务英语的范畴之内,都是商务英语必然包含或可能涉及的领域。尽管有学者认为,过于宽泛地划定不利于商务英语研究和教学,但这些却都是商务英语无法割离的构成因素。涉及范围的广泛性是商务英语区别于其他任何专门用途英语的显著特点。

3.目的性。任何商务活动归根结底都是要商业利益,商务活动本身的强烈目的性导致商务英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无论是商务英语的运用,还是商务英语的学习,都体现了明确的目的性特点。目的性(或实用性)是商务英语广为认可的重要的特点之一。(如:Ellis&Johnson,2002)

四、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原则

基于以上对商务英语基本特点分析,笔者认为,商务英语教学应当遵循三项最基本的原则。

1.商务英语教学应以需求分析为起点。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ESP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它是ESP课程设置、大纲设计、教材编写与选择、教学设计及测试与评估的基础。其理据是ESP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其目的是教学满足学习者的动机和目的。Hutchinson & Waters认为需求分析包括目标需求分析(target needs)和学习需求分析(learning needs)。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具体课程需求,教师要分析的不仅仅是学习者的主观动机和现实的客观需要。(Hutchinson & Waters,2002)从上文关于商务英语概念层次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所有对于商务英语语言、学科、专业研究的落脚点最终归于商务英语教学,也就是说,任何具体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讨论,都应基于对商务英语本身的特点、学科体系理解、人才培养的层次与目标、社会人才需求、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环境以及对学习者等诸多因素了解的基础上。举例而言,商务英语课程本身就具有多样性,既有为商务从业者提供的培训课程,也有针对学生开设的院校课程,既有本科商务英语也有专科商务英语课程,既有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英语课程,也有针对非专业的商务英语选修课程,还有针对商科专业学生的商务英语课程;既有一般用途商务英语课程,也有专门用途商务课程(如金融英语、文秘英语等);既有商务英语综合课程,也有商务英语阅读、听力、口语、写作和翻译课程。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教材的选择,还要考虑该班级课程设置,从而明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学资源的浪费。可以说,每一个不同的商务课程,甚至是不同班级,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存在或显著或轻微的差别。商务英语教学的需求分析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保证商务英语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是商务英语教学的起点。

2.商务英语教学以应用能力为目标。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是一门应用语言,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商务实践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商务英语教学应当围绕如何提高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明确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注重教学材料的真实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综合运用案例、情景、任务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商务英语教学应坚持两个结合。商务英语不是一门单纯的语言课程,更不是通过英语学习商务的课程,商务英语的综合性决定了商务英语课程要以语言为中心的前提下,必然要融合商务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能,才有可能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英语、商务、跨文化交际相结合,坚持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对语言的认知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它影响甚至决定了语言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正确地认识商务英语及其特点,可以有效地指导商务英语教学。在确立商务英语教学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不同的商务英语课程应当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Mark Ellis & Christine Johnson.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Tom Hutchinson & Alan 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3]陈建平,聂利亚.从目前的研究看商务英语学科的构建[J].外语教学,2009,(5).

[4]对外经贸大学商务英语理论研究小组.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发展方向[J].改革论坛,2006.

[5]李朝,万玲.商务英语作为学科的属性及其范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4).

[6]陈准民,王立非.解读(试行)[J].改革论坛,2009.

商务英语的基本概念篇3

隐喻并非文学诗学语言独有的现象,商务语言中也有许多隐喻现象。认知语义学的隐喻观对商务隐喻性词汇学得的研究提供了可能的视角。根据认知语义学的观点,西方的一些语言学者近年对商务语言中的隐喻语言现象和隐喻的语言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如Mason,1990;Boers, 2000;Charteris-Black & Ennis,2001等)。[1][2][3]学者们的商务英语隐喻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学生商务英语隐喻性词汇学得有启发意义。Marisol V. S (2005)指出隐喻是专用英语教学的一个中心问题。[4]我们认为商务英语词汇学得是商务英语教学的根本性问题。商务英语词汇中的隐喻性思维值得探讨。从CNKI 期刊文献看,我国对商务英语词汇学得中的隐喻性思维问题研究还有待加强。我们认为隐喻是把商务英语学习引向深入的重要认知工具。本文仅就商务英语词汇学得来探讨隐喻性思维对商务英语学习的认知工具性意义。

二、隐喻的认知功能

专用语言由通用词汇和专业词汇等一系列次语码构成,在专业话题、信息的抽象程度、语言使用者类型和使用语言的意图、交际情景、话语结构等方面形成了其自身的明显特征。商务英语就是这样的专用语言。学习者需要理解商务领域的复杂概念结构。这个复杂概念结构中包含了许多认知结点(cognitive knot)。每一个认知结点对应着其相应的专业术语单位。所有这些认知结点通过具体的关系构成商务专业领域的概念系统。商务语篇的信息抽象化程度决定了专业术语的使用,即信息抽象化程度越高,使用的专业术语就越准确。语言使用者类型和语言使用意图决定着商务语言的正式程度。专业人员与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涉及专业化程度高的专业术语和准确表达,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所涉及专业术语就会减少一些,可能会用一些不那么专业的准技术术语进行解释。

隐喻是商务研究中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的一个认知工具。隐喻是自然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不仅在日常语言中是如此,在学术语言中也是如此。商务英语既包含日常语言也包括学术语言。商务研究人员无法控制真实世界中必要变量,因此不得不在理想世界中测试他们的假。在商务英语中用隐喻描述商务现象的语言事例非常频繁。例如:经济学家在运用事实、逻辑、例证来说明或论证的同时,也常使用隐喻。著名经济学家Adam Smith 在其《国家财富》(The Wealth of Nation)一书里,就用“无形的手”(invisible hand)来比喻经济生活中支配资本分割的不可知的力量。又如, 国际金融中的隐喻性表达:“gold points(黄金点)”;描述就业得失的隐喻性表达:“employment rent(就业利润)”;表述经济的隐喻性表达:“economic lever”(经济杠杆),“economic growth”(经济增长),“economic depression”(经济萧条);表述经济组织机构的隐喻性表达:“parent company”(母公司),“sister company”(姊妹公司),“slim a company”(使公司瘦身);说明市场行情的隐喻性表达:“bull market”(牛市),“bear market”(熊市),“deer market”(鹿市),“flea market”(跳蚤市场)等等;再看两个例句:“US wood exports hit new highs”(美国木材出口创新纪录),“There is now certainly evidence that the dollar has now bottomed out”(现在确实有迹象表明美元已跌到低谷)。

商务隐喻的使用原因各种各样。比如,用“机器”描述社会经济过程,就暗示社会经济过程犹如“机器”一样是可以控制的和可以预测的;用“身体健康与保健” 来比喻社会经济过程,那么,公司就可以说“使公司瘦身”(slim a company)。Boers指出:经济中典型的隐喻主题包括机器及其机制,动物,植物与园艺,健康与保健,战斗与战争,轮船与航行以及体育运动。

关于隐喻的属性,学者们的看法大体有几种:过去通常把它看作为一种修辞;历时语义学者认为隐喻是语义变化的一个重要过程;认知语义学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机制。例如,在隐喻THEORIES ARE BUILDINGS中,通过我们相对熟悉的“BUILDINGS”的经验信息,我们可以理解相对不熟悉的领域“THEORIES”。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概念隐喻有三大认知功能:

(一)概念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概念隐喻能够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如在HAPPY IS UP,LESS IS DOWN,HEALTH IS UP and SICKNESS IS DOWN 等一些概念隐喻的基础上,人们不仅可能构建日常语言,如:“I am feeling up”,“His health is declining”等表达方式,而且也可以构建商务领域的专业语言,如:“Share prices dropped”,“The CPI fell”,“His salary rose last year”。这些例子表明了人们是怎样使用身体经验如“UP”和“DOWN”来表达抽象的概念。

(二)概念隐喻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概念隐喻是通过来源域的经验来认知目标域的经验,这样人们可以通过一些熟悉的经验领域去理解一些陌生的经验领域。商务语篇中有很多概念隐喻,出现频率较高的是以“战争、人类、旅途、建筑物、机器、空间、动植物、容器、水流以及天气”等为来源域的概念隐喻。下面是关于概念隐喻THE COMPANY IS A PERSON的例子:THE COMPANY IS A PERSONThe Company can create and close branches.The Company appoints the following persons for the day to day contacts with the Legal Adviser.

对以上这些句子的理解是基于概念隐喻THE COMPANY IS A PERSON的理解之上的,我们通过熟悉的源域 PERSON 来理解相对抽象的目标域 COMPANY。人们对COMPANY领域的理解是由概念隐喻THE COMPANY IS A PERSON组织形成的。

(三)概念隐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新视角。在理解概念隐喻的使用基础上,人们能够创造出一些新的表达法。有些概念隐喻能够赋予商务活动以新的意义。我们以商务隐喻 BUSINESS IS WAR 来研究这种作用,借助这个隐喻我们能够得到一些新的隐喻表达方式,如:“There are two rivals involved in business wars.”,“Businessmen need to adopt effective strategies in negotiation.”

“They fight wars for more profit and larger market share.”等等,这些关于business的具有创造性的意义表达方式能够帮助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概念BUSINESS。

Henderson 指出:在经济语篇中隐喻的用法主要有三种:1.those that serve as a textual decoration or illustration “but not being allocated any central purpose”;2.metaphors that occur in all language “as a central organising device”;3. metaphor that is “a device for exploring specific economic problems and a basis for extending the domain of economic ideas”(p.11011)。应该说,Henderson所说的经济语篇中隐喻的三种用法和Lakoff和Turner 所说的隐喻的功能是相吻合的,即第一种对应Lakoff和Turner的“image metaphors”;第二种对应Lakoff和Turner的“generic-level metaphors”;第三种对应Lakoff和Turner的“specific-level metaphors”。

三、商务英语词汇的学得深化

20世纪末影响最大的二语习得理论,可以说是克拉申(Krashen)的监控理论(Monitor Theory)。他把监控论归结为5项基本假说:语言习得与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根据克拉申等的观点,第二语言习得涉及两个不同的过程:习得过程和学得过程。所谓“习得”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能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得”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的过程。

不可否认,商务语篇(经济语篇)中高频率地使用各种主题、各种类型的隐喻会对商务英语学习带来一定困难,尤其是对非英语母语者学习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对中国学生来说,商务英语中的隐喻性词汇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学得。下面我们介绍几种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并取得较好效果的课堂活动。我们认为,如果能够强化学习者的隐喻意识,通过概念隐喻的理解与分析等课堂活动对商务英语词汇学得会大有裨益。

1、强化学生的隐喻意识

不少研究人员(如K?vecses & SzabMacLennan,)认为词汇学得是让很多语言学习者饱受折磨的事情。可见,非常有必要从认知语言学,尤其是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推动词汇教学。

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商务隐喻?我们认为,首先要强化学生的隐喻意识。我们要了解学生的修辞格知识,如隐喻是什么?可以分为哪些种类?它们有哪些功能?我们需要向学生讲解认知语义学的隐喻观,即Lakoff & Johnson的隐喻定义和特征。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们需要进一步设计一些概念隐喻理解练习的教学环节。

(1)分析商务隐喻中的来源域和目标域。

economic growth BUSINESS(target)IS A HUMAN BEING(source)

corporate disease BUSINESS(target)IS A HUMAN BEING(source)

a price war BUSINESS(target)IS WAR(source)

a bear market BUSINESS (target)IS AN ANIMAL(source)

cash flow BUSINESS(target) IS WATER(source)

(引自Z.Kovecses (2002),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P13)

(2)分析概念隐喻ECONOMY IS AN ORGANISM从来源域投射到目标域的过程。

来源域:AN ORGANISM 目标域:ECONOMY

a growing organism economy is going up

a changing organism economy is changing

a decaying organism economy is going down

a healthy organism economy is in a good state

a sick organism economy is in a bad state

通过设计类似这样的练习,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隐喻的本质和作用,增强商务隐喻意识。

2、借助概念隐喻启发,促进商务英语词汇学得

Boers指出隐喻能够给技术语域和准技术语域的发展的思维方式提供真知灼见。在词汇教学中,如果二语学习者不能区别商务英语专业词汇字面意义用法和隐喻性意义用法,那么,就可以借助概念隐喻来启发商务英语专业词汇的学习。比如,要理解“the market has grown”、“the market is depressed”和“the market has suffered”句子中的“grown”,“depressed”和“suffered”的意义,我们就可以借助概念隐喻THE MARKET IS AN ORGANISM来启发。“AN ORGANISM”会产生变化,有可能会变大、变小、变坏。因此,“the market has grown”就是说“the market is bigger than it used to be”,“the market is depressed”的意义是“the market is smaller than it used to be”,“the market has suffered”则可理解为“the market is in a bad state”。又如,“the market has dried up”、“the market is buoyant” 和“the market is flooded”句子中的“dried up”,“buoyant”和“flooded”的理解可以从概念隐喻THE MARKET IS WATER 中得到启发,我们可以根据“WATER”的特性理解这些句中的词汇。通过蒸发,水会漫漫变干,干燥需要一个过程,所以,“the market has dried up” 就是说“the market is undergoing a gradual process”;水具有浮力,有浮力就可以支撑,那么,“the market is buoyant” 可以理解为“the market is in a good state”;水多可以淹没,被“淹没”了,就是没有活力了,所以,“the market is flooded” 的意思是“supply exceeds demand”。这样,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grow”,“depress”,“suffer”,“dry up”,“buoyant”,“flood”等词汇在商务英语中的用法。概念隐喻对其它常用于商务英语中借助别的事物谈论市场、营销的词汇如 “human capital”,“falling unemployment”,“demand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credit flows”,“accelerating growth rates”,“liquidity squeeze”,“launch”,“target”,“skim”,“penetrate”,“push”,“saturate”,“collapse”,“shrink”,“a knockout blow”,“hurdle”,“the odds”等词汇的学习,都会大有帮助。

3、用隐喻性词汇写作

{ increase, rise, grow, raise, put up, push up, soar, surge, peak, perk up, mount, creep up, go up},这组词汇可表述经济趋势向好(upward trends);{ decrease, fall, shrink, drop, put down, decline, cut, plunge, dive, go downhill, drive down, plummet, slide, crash, go down},而这一组词汇可表达经济趋势向坏(downward trends)。我们可能注意到了,其中有些词汇能够唤起意象(image),如soar, skyrocket, crash可唤起“rockets or airplanes”的意象;mount, creep up, go downhill, slide, peak 可唤起“mountain climbing”的意象。我们可以设计写作练习,向学生提供中国股票走势图表,要求学生使用这两组词汇中的词语尽可能准确地、生动地来描述中国股票走势。通过这种写作练习,我们可以检测学生对隐喻性词汇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问题,学生的词汇学习习惯也可以从传统的“背单词”被动式学习转向“使用词汇”主动式学习。这样,学生更好地学得隐喻性词汇。

商务英语的基本概念篇4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增加,我国对具有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又快又好的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懂商务英语的人才是很多商务英语教师一直不懈努力的目标。近年来,外语教学法和教材都不断创新,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法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笔者借鉴近年来外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和英语自主学习的理念,尝试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初步尝试。

一、大学商务英语口语教学

(一)大学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特点

在英语教学中,商务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应用最为广泛的专业英语课程。它是以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它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的英语基本语法和词汇,还强调商务英语独特的语言特征和现象,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涵盖产品促销、商务谈判、商务旅行、采购、保险、投诉等与以及公司内外和商务有关的诸领域沟通和交流。

(二)大学商务英语口语课程的现状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商务英语口语课要求学生能够完成各类信息和观点交流,学生不但要学习商务谈判、会议介绍、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等,而且要掌握相关的英语专业词汇和文化背景。其次,商务英语口语课程要求学习者语音、语调和口语水平达到一定标准。总之,这门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二、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体验式教学来源于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来源比较广泛。根据V.Kohonen的观点[1],体验式学习的理论与John Dewey的进步教育哲学(progressiv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Lewin的社会心理学理论、Kelly以及Piget的认知教育和认知学习理论、Maslow和Rogers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有密切联系,这些不同领域的理论形成了体验学习思想的最初雏形。

从学习者学习的角度看,Rogers把学习分成两种类型:认知学习和体验学习。认知学习以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为基础,学习受外部强制力的制约。体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潜能为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兴趣和愿望结合起来。

从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可以看出: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知识并掌握知识的本质。体验式英语教学是在目前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基础上,借鉴体验式学习的优势而提出的。最近外语教学的理论发展是认知语言学即认知科学在语言学里的运用,它更加注重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例如:以学生为中心、习得和学得、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都是在引入认知科学后,在外语教学领域提出的发展方向。

由于体验式英语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实施的时间较短,没有形成完整的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和实际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如何结合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和特点,形成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和教学模式是目前和今后体验式教学重要的理论问题。由于英语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商务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是“边学边用”,这符合体验式学习的特征。因此,体验式教学目前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David Nunan指出,从知识“传授式”的模式向“体验式”模式的转变对教学理念各个方面都有深远影响。

三、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的优势如何展示,需要研究和规范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

由于体验式教学来源于体验式学习,在设计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时充分了解体验式学习的模式。Kolb(1984)提出了“体验学习模式”。Kolb的模式包含四个阶段:具体经历、思维观察、抽象概念和主动实践。这四个阶段的具体任务是:

(一)具体经历阶段:学习者体验新的情境

(二)思维观察阶段: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

(三)抽象概念阶段:学习者达到理解所观察的内容、并转换为合乎逻辑的概念

(四)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验证形成的概念并运用到解决问题之中

Kolb模式主要强调最好的学习效果是在经历了具体体验、观察思考、抽象概念、主动实践这一循环的过程之后达到的。其中最为关键就在于体验情境的设计。从Kolb学习模式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得到启发。

在设计体验式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时,要体现调动学生体验学习的阶段。在体验教学的课堂实践中,笔者尝试使用“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1、体验式教材选择:主要选择有助于进行场景体验的教学资料和教材。教师需要收集大量的视听素材、语言素材、场景素材、语言应用情境素材等等。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分类、总结和归纳,把相关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教师介绍的相关商务知识,有助于开展学习体验的完成,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

2、课堂情景体验: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共同观看并体验商务英语的相关素材,体会在不同情境下语言是如何应用的。

3、课堂知识归纳:学生根据自己在体验阶段得到的语言点,结合预习内容,总结所学语言如何应用;教师进行点评。

4、课堂知识实践:学生运用体验和归纳的语言点进行实际运用,教师进行评判和纠正。

商务英语的基本概念篇5

一、隐喻的含义与在词汇教学中的意义

1.隐喻的含义

隐喻的含义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隐喻不是词语的属性,而是概念的属性;(2)隐喻的功能在于更好地理解某些概念,而不是仅仅在于达到某种艺术或美学目的;(3)隐喻通常不是以相似为基础的;(4)隐喻是普通人日常生活常用的表达方式,而不仅仅是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所使用的表达方式;(5)隐喻是人类思维和推理的不可避免的过程,而绝非是一种多余的东西,虽然隐喻是令人愉快的修饰语言。

2.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作用

(1)隐喻可提高对词语的理解

首先,在讲解生词时,教师可以通过隐喻化过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加强对新单词的理解。如在讲解suceeed这个单词时,可从语言形成的第一隐喻过程讲起,suceeed是由suc和ceed组成,suc是 sub的一个变体,表示“under”、“在…之下”的意思,ceed的意思为“go”,“去”,直译过来就是在后头跟着,联想一下就可以得出“随后”、“继续”的本义。单词的本义不一定是最常用的意义,但是可以通过这个最基本的意义帮助理解单词其他的意义。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suceeed的意义,它可以喻指“在人死之后”,这样就可以得到“继承”的意义;进而,坚持到底,往往能做成事情,这样就得到了“成功”、“完成”的意义。

(2)隐喻可借助一词多义来进行词汇教学

目前的词汇语义教学,基本上是只解释单词的相应一个义项,学生的大脑也只能像录音机一样,把单词的这个义项机械地和单词形式联系起来,有时教师也会把多义词的其他义项在其出现时才讲给学生,但是学生很难在头脑中把杂乱而又无系统的多个义项联系起来。如学生都知道board是“a Piece of wood”的意思,但是却很难知道这个单词还有“董事会”的含义。这样的做法无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单词的所有含义,就更谈不上灵活使用了。由于隐喻具有认知的本质,教师可以运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词义引申,把词语义项的解释建立在隐喻共通思维的基础上,这样就会使学生举一反三地理解多义词的各个含义,因而也就更有利于他们记忆和灵活运用所学单词了。

二、基于隐喻教学的高职商务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的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实施隐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以扩大高职学生商务英语词汇量。

2.操作程序

(1)授课坏节。在讲授隐喻的基础知识时,不要求学生对隐喻研究的发展历史作深刻了解,只要求他们了解隐喻的本质、基本特征,其中对于隐喻的认知功能和工作机制,则要求他们作重点掌握,特别是隐喻的工作机制―概念域的映射,是重点中的重点,因为它是理解隐喻的认知功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基础。

(2)理解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大量列举商务语境中的隐喻,通过比较与对照,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方式和推理形式,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隐喻的本质特征和认知功能,使学生对隐喻在商务英语词汇学习中的认知作用有较为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3)巩固环节。为了使学生熟记基本知识,防止遗忘,就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复习。为此,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向学生布置一记忆的任务,强调记住某些隐喻基本知识的重要意义,以增强他们在记忆上的自觉性、责任感。其次,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记忆隐喻知识。再次,充分运用一记忆规律,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与间隔。

(4)运用环节。要使学生从理解和掌握隐喻的概念、认知功能、概念域的映射等原理发展到运用于实际,形成技能技巧――形成隐喻能力,单靠动脑是不行的,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实际操作刁能达到。掌握隐喻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解决商务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该阶段,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词汇练习。要求学生从隐喻认知角度重新学习过去所学的商务英语词汇,并用同样的方式来学习商务英语生词。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将商务英语隐喻词库表不断延续下去,学生的商务英语词汇越来越丰富。

(5)检查环节。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技巧的质量,只有通过检查技能确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巧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节教学的内容,方法与进度。在检查环节,教师一般采用课堂提问、检查课内外各种作业和进行各种测试来进行;教师定期要求学生提交商务英语隐喻词库表;为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隐喻知识和能力,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作自我检查;同时,要求学生相互检查,以扩大他们的商务英语隐喻词库。

3.操作方法

(1)在讲授环节,主要采取分辨策略和描述策略,向学生传授有关隐喻的墓本知识。通过释义法、例示法等技巧,向学生讲授隐喻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认知功能、工作机制等;在讲授商务英语词汇的隐喻特征和五个商务隐喻基本模式时,主要采用描述策略和分类策略,通过例示法,归类法等技巧使学生了解隐喻在商务语境中大量存在并可分为几个基本模式。

(2)在理解环节,主要采取分类策略引导学生将不同的商务英语词汇归入不同的隐喻模式,并完成商务英语词汇基本隐喻模式;然后采用翻译法和比较法引导学生理解普通英语词义是如何通过隐喻认知引申为商务英语词义的,并完成商务英语隐喻词库表。

(3)在巩固环节,主要采用重复策略,组织各种形式的复习;向学生布置记忆的任务;强调记住某些隐喻基本知识的重要意义,以增强他们在记忆上的自觉性、责任感;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记忆隐喻知识;充分运用记忆规律,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与间隔。

(4)在运用环节,主要采用重复策略和分类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实际操作,将商务英语隐喻词库表不断延续下去,使学生的商务英语词汇越来越丰富。

(5)在检查环节,主要采用课堂提问、检查课内外各种作业和进行各种测试来进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商务英语的基本概念篇6

一、概念隐喻理论概述

最早提出隐喻理论的是亚里士多德,他主要是将隐喻的概念运用于一种事物上来进行表达。隐喻是由两个主体共同组成的,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知观念的不同,实现了对隐喻概念创新,对传统概念的隐喻修辞方式进行改革,并提出隐喻是由两个思想构成的,两者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了对这一理论的完善。在使用隐喻过程中,需要结合喻体自身的特点,将特性发挥到主体上,需要主体暂时失去自身的特性,以喻体的形式进行表达。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强了对隐喻的研究,对传统隐喻所表达的思想提出挑战。主要是希望通过感知的语言来实现对东西的传递,并且隐喻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是需要通过语言的形式进行表达,而是被当作一种认知行为,能够将实际中的两个事物进行有效的联系,实现对另外一个领域的理解。通过隐喻的运用,改变了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促进了人们思维的扩展。概念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就是商务新闻。

二、商务英语中概念隐喻的翻译要点

(一)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一种概念去理解另一概念的方式,而实现两者概念之间的相互叠加。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会使人们不自觉的融入自身的经验,实现对熟知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结构隐喻在商务英语中应用较为广泛,能够快速的商务英语中的语法结构进行理解,具有简单明了的优点,并且还可以通过借助源域的形式实现对英语概念的了解,可以取得良好的认知效果,有利于人们对商务英语中的内容进行良好的把握。

例1 Are required to surrender some of their national sovereignty.

本句中的surrender一词,是屈服、投降的意思。是本句的核心词语,通过对本词的运用,通常会让人联想到战争失利,而该词如果在商务英语中进行使用的话,就不能作为屈服、投降来进行使用。商务英语主要展现的内容是对各国家经济情况的体现,常被当成某种经济利益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该词主要表现为一方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而出现对国家放弃的情况。因此在句中用了surrender一词,该种用法在商务英语中被广泛运用,展现出了商务英语的用词特点,通常也被人们成为“战争隐喻”。该种用法呈现出典型的特点,能够让人们对商务英语有了充分的了解,明确了商务英语中的用词特点与普通英语之间的区别,可以让人们实现直观深刻的了解方式,对商务英语的概念充分的了解,对商务英语概念进行充分的利用。

例2 Slowing economic growth has curbed demand for the material.

该句话主要阐述了中国经济处于低迷的状态,由于引发的经济问题,从而造成了对材料需求的现状。句中的curb一词,原意是勒马绳,或者使马停住的意思,但是在商务英语的使用中,不能作为勒马绳来进行使用,商务英语主要是对商务经济进行描述。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将该词运用到经济领域,表现为当前的经济就象被一根无形的绳子勒住一样,表明经济已经出现了缓慢上涨的趋势,反应了当前经济发展缓慢。通过隐喻的方式,使人们明确了语句中想要表达的思想,该种隐喻的形式,给人们营造了一种一目了然的经济发展情况,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加快了人们对商务英语中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

(二)本体隐喻

本体隐喻主要是指商务英语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规律等按照一定的特点,进行解决的过程,需要将英语中表达的内容进行创新,在具体的语句当中加入具体和有形的概念,使人们能够对语句中的具体内容进行理解。本体隐喻常被用于商务英语中,能够对商务英语中的经济情况进行理解,能够从微观的角度向人们参数商务英语中的经济概念。

例3 and displays the Butterfly Effect in MICE Industry

本句中的Butterfly Effect一词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蝴蝶来作为商务英语中商务活动的反应,展现出了动物的动作,同时也反应出了在商务英语表达中,可以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特征,促进了在商务活动领域的应用,使人们能够对当前的经济形式进行充分的理解。

例4 in fact due to the price bubble for luxury cars within China.

本句的关键词是bubble,在商务英语的表达上主要是结合源域中的bubble的泡沫映射目的域,来实现对价格泡沫的反应,该词语在商务英语的运用中,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能够充分的表现出泡沫价格这个概念,主要是指在交易过程中,由于价格与实际物品呈现出一定的差异,通常表现为比实际价格大的情况,这样的经济发展情况是不科学的,就像泡沫一样,是持续不了多长时间的,终将会破灭的。因此,该种经济发展模式,不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Bubble一词在本句中的使用,反应出了当前经济的一种不良现象,表现出了经济表象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使人们对当前的经济现象有直观的了解。

(三)方位隐喻

方位借喻在商务英语中进行运用,主要是借助自然界中的一些概念,来实现对商务英语语境的理解。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和边缘等都是商务英语方位隐喻方法的运用。在当前的商务英语表达中,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商务英语表达方式,相对于其它表现方式,商务英语方位隐喻更能够对商务活动和动作进行展示,能够对语句中的变化情况进行充分的理解,以其自身独具的商务形式,通过多空间和多方位的形式进行展现,使人们能够对商务英语中表达的内容进行直观的了解。

由于每个人的方向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受方向和空间的影响,这些方位观念,常被称为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些隐喻表现方式。例如,经济发展迅速,用英语表示为:good is up 或者more is up 或者high status is up。经济水平下降表示为:bad is down 或者less is down 或者low status is down等。这些方位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主要是根据人类的社会属性构成的,在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身材的高大常与强大的力量有着重要的联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会伴有商务竞争,实力雄厚的一方常会获得胜利。而实力弱的以防,就会获得失败。

例5 someone are in high spirits.

例6 someone is so low.

这两个例子都是方位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展现,主要是对人们的情绪进行反应,并且与人们的各种思维模式的运用和相关社会经验有着较大的关系。

为了促进商务英语的发展,相关人员对概念隐喻做了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了概念隐喻从单纯的表现手法演变成经济语境的过程。为了使人们对商务英语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充分了解,必须要借助概念的形式来实现对商务英语的翻译和对商务语境的理解。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要对商务英语中的隐喻概念进行研究,以此来实现对商务知识的理解,展现出认知语言的魅力,展现出隐喻翻译对经济现象所产生的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敏. 商务新闻英语中隐喻的翻译认知过程研究[D].江苏大学,2010.

[2]刘翼斌. 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3]陈卉. 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4]徐知媛. 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研究[D].浙江大学,2013.

商务英语的基本概念篇7

一、商务英语案例教学的优势

1.案例教学有利于改革传统概念的教学。商务英语教学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家都在进行探索,寻求改进。在教学方法上,商务英语教学法与英语语言教学的方法基本上相同,但在实践上各有侧重。案例教学有利于改革传统概念的教学。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灌输的方式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案例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概念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多方面的分析,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并在力图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答的过程中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

2.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区别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被设计身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在不充分信息的条件下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在这过程中锻炼了自我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商务英语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

1.案例准备,教师应着手收集、编写、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在编写教案时,可以按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将案例收编在内。一般来说,案例的来源有三个途径:⑴教学素材中出现;⑵从世界商务经典案例中借用;⑶从本国或当地的商务事例中自编的商务案例。

2.介绍案例,一般由老师朗读案例内容并对案例内容加以讲解,还可采用自由问答的形式对内容的分析逐步走向深入。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组织好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

3.案例总结,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本次讨论,重点指出本次案例分析的思路重点,如何运用理论知识等等。最后,重新组织学生按小组对各自分析结果进行小结,重新审视案例、分析案例,也可以分析在改变案例客观环境的假设条件可能出现的另外结果。由此使理论回到实践、并指导实践,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巩固理论知识。

三、商务英语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商务英语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案例教学法之所以能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得以运用,并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主要是由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所决定的。然而,这并非意味着案例教学法是商务英语教学惟一的教学方法,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也往往需要多种教学手段的相辅相成。我们知道,商务英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语言与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也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商务英语教学应是交际教学法、讲授法及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相辅相成。从商务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教学而言,传统的讲授法仍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应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讲的清楚、透彻、明了,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只有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这一前提下,教师才可从容地将案例教学法得以充分运用,并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商务专业技能这一教学目标。

其次,编写适宜的英语教学案例。案例教学主要依靠的是案例材料,编写一套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相适宜、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案例材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然而,目前商务英语教学尚未形成统一的案例教材。教师可依照英语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自行编写、设计或收集相关案例素材,并在案例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完善。

再次,案例教学课堂组织要严谨。因为案例教学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没有严密科学的组织准备,案例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课堂讨论的无序和混乱。我们的做法是,将模拟的公司引进班级,然后将全班分成若干活动小组(称为公司的各个部门),教师布置小组活动内容和形式以及过程的监控与评价。同时,一定要坚持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科学安排时间,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森林:《超文本化教学模式探讨以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为例》,《外语电学》,2005.6。

商务英语的基本概念篇8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甚至到研究生阶段,学了10多年英语,却仍听不流畅、说不流利的学生大有人在。“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仍是当今中国人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商务英语教学决不能再重蹈覆辙。商务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教学改革带来了生机,国际商务知识也不乏传授,但效果仍然不尽人意。

大学生的商务英语教学可以从对儿童话语习得的优先性研究中得到启示。

2. 对儿童话语习得的优先性研究

儿童话语习得的优先性除了与普遍语法、语言习惯、概念和社会知识密不可分,还与儿童的语言经验、概念发展以及语言语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儿童两岁前的早期词汇以实词为主,虚词出现较晚,这一点在不同语言的儿童发展中得到了印证,如汉语研究有李宇明,指出儿童早期词汇以实词为主。在英语儿童中,名词和动词的出现也比其他形式类词要早(gentner,1982)。名词和动词的习得是儿童早期词汇的一个重要特点。

gentner(1982)就名词动词的习得提出了自然分类假说,指出:1)名词和谓词(如动词和介词)的语言区别以实现存在的表人或物的具体概念和表活动、状态改变、因果关系等概念之间的感觉——概念区分为基础;2)名词范畴在概念上比动词和其他谓词范畴更简单、更基础。特别稳定的概念就是那些成人以名词指涉的物体,因而儿童的最初词汇应该以名词占优势。

李宇明(1995)通过对各地和个人搜集的语料总结后发现:汉语儿童实词的发展自始至终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在实词中,以名词的比例为最高,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且名词的词汇量大于动词,但是动词的使用频率却高于名词。

本文先通过对实例研究得出儿童话语习得有优先性,所涉及的例子为两名汉语儿童(yy、hy)和两名英语儿童(adam、eve)早期自发性词汇产出情况。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涉及两名汉语儿童(yy、hy)和两名英语儿童(adam、eve),研究数据均来自于小孩与照顾者之间自然状态下的录音文字材料。其中两名汉语儿童(yy、hy)的数据共有15个录音段,年龄为1岁、2岁,录音所涉及的活动也非常广泛,含玩玩具、吃饭、穿衣等,每个录音段持续约50分钟;英语数据来自于某大学某外籍教师家庭的孩子,含两名英语儿童(adam、eve)与其英语照顾者之间的会话。共采用了10个录音段,年龄为2岁、2.5岁。

2.2 研究结果

我们给每门语言的文字材料从以下几方面编码:儿童自发性言语中的所有物体词和所有动作词(模仿型和冻结型词除外);小孩话语中物体词和动作词的总类型和每一类词的总词频量;每一录音段里详细的活动和情景描述;小孩话语中物体词和动作词产生的语言语境。得到如下结果:

1) 说汉语儿童yy和hy的15个录音观察点中,出现的物体词和动作词词频量呈对半趋势;

2) 从说英语儿童adam和eve的10个录音段数据我们则可以发现除少数的动词频量以外,有明显的名词倾向。

2.3研究结果讨论

为什么有的录音段里出现名词倾向,而有的却未呈现此倾向?我们观察到成人的某些提问结构可能触发小孩以物体词做答,而有些则以动作词作答。从英、汉两种语言提问方式可以看出小孩答语中名词和动词词频的高低。如当大人问这/那是什么(what’s this/that)?时,小孩的答语里肯定是物体词,而当大人问的是yy在做什么(what are you doing)?时,小孩的答语里肯定主要是动作词。在研究儿童的自发性词汇产出时,我们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儿童受成人影响最大的阶段为独词阶段末和双词阶段初。当儿童处于这一语言发展阶段时,我们能更明显地观察到语言语境对儿童话语输出的影响。这是因为在这一阶段,小孩已能较好地听懂或理解成人问话之意,而且能用简单词汇作出回答。一旦过了这一阶段,小孩往往聚焦于他们自己的话语或行为,而很少顾及成人的问话,或是成人已很少向小孩提问,因此儿童所处的活动情景就显得很重要了。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语言语境对儿童话语输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3. 研究儿童话语习得的优先性对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先界定一下“商务英语”:它是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一切涉及business的english都是商务英语,即business english。它不仅有自己的丰富的词汇特征,而且还有其独有的句法、语义、篇章、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3.1 传统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

我们这里所谈到的传统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其实是比较现代的教学,比如用到了多媒体,也用到了现代模拟商务谈判实训室、模拟仲裁庭等,而不是原来所说的“一支粉笔一黑板,一本教材一张嘴从头讲到尾”那样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在现代化设备齐全、教师素质相对较高的前提背景下谈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对教育者的要求就更高了。更何况现代大学生也已今非昔比,他们的能力、他们的心理、他们的个人素质都与以往有较大的不同,在英语课堂上要很好地把握他们更费思量。

3.2 儿童话语习得的优先性研究对现代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鉴于此,本人试图从研究儿童话语习得的特点探讨出行之有效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新模式。

同egp教学目的一样,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也是重在“输出”,而成功的输出在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体,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

从对儿童话语习得的研究看来,他们之所以对某些东西(如研究中所涉及的名词和动词)优先习得,并不是他们天生就喜欢某些东西或脑袋中天生储存了那些东西,而是与他们的“照顾者”的引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照顾者的问话、提示、当时的语境等。如果长期在那种氛围中,他们势必就习得了相关的物体词汇、动作词汇,进而是其他词汇、句型等必要的语言知识,从而就学会了“说话”——而这个“说话”就是我们所说的“输出”。

既然儿童的话语可以从一个完全“无”进入到一个完全“有”,那我们的大学生在一个有了相当语言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习得一门外语应该是举手之劳了?但正如本文开篇所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甚至到研究生阶段,学了10多年英语,却仍听不流畅、说不流利的学生大有人在。为何?我们的教学不得法!再怎么“改”也没能使他们全体甚至80-90%受益。

那么,我们不妨根据商务英语的特点,尤其是其词汇的特点,在教学中模拟儿童会话习得方式,并根据大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有重点的引导、提问,强调口语与语境,并经常训练、模拟实习等,如此一来,大学生的商务英语输出任务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本文系湖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6czc019):“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商务英语的基本概念篇9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甚至到研究生阶段,学了10多年英语,却仍听不流畅、说不流利的学生大有人在。“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仍是当今中国人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商务英语教学决不能再重蹈覆辙。商务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教学改革带来了生机,国际商务知识也不乏传授,但效果仍然不尽人意。

大学生的商务英语教学可以从对儿童话语习得的优先性研究中得到启示。

2. 对儿童话语习得的优先性研究

儿童话语习得的优先性除了与普遍语法、语言习惯、概念和社会知识密不可分,还与儿童的语言经验、概念发展以及语言语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儿童两岁前的早期词汇以实词为主,虚词出现较晚,这一点在不同语言的儿童发展中得到了印证,如汉语研究有李宇明,指出儿童早期词汇以实词为主。在英语儿童中,名词和动词的出现也比其他形式类词要早(Gentner,1982)。名词和动词的习得是儿童早期词汇的一个重要特点。

Gentner(1982)就名词动词的习得提出了自然分类假说,指出:1)名词和谓词(如动词和介词)的语言区别以实现存在的表人或物的具体概念和表活动、状态改变、因果关系等概念之间的感觉——概念区分为基础;2)名词范畴在概念上比动词和其他谓词范畴更简单、更基础。特别稳定的概念就是那些成人以名词指涉的物体,因而儿童的最初词汇应该以名词占优势。

李宇明(1995)通过对各地和个人搜集的语料总结后发现:汉语儿童实词的发展自始至终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在实词中,以名词的比例为最高,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且名词的词汇量大于动词,但是动词的使用频率却高于名词。

本文先通过对实例研究得出儿童话语习得有优先性,所涉及的例子为两名汉语儿童(YY、HY)和两名英语儿童(Adam、Eve)早期自发性词汇产出情况。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涉及两名汉语儿童(YY、HY)和两名英语儿童(Adam、Eve),研究数据均来自于小孩与照顾者之间自然状态下的录音文字材料。其中两名汉语儿童(YY、HY)的数据共有15个录音段,年龄为1岁、2岁,录音所涉及的活动也非常广泛,含玩玩具、吃饭、穿衣等,每个录音段持续约50分钟;英语数据来自于某大学某外籍教师家庭的孩子,含两名英语儿童(Adam、Eve)与其英语照顾者之间的会话。共采用了10个录音段,年龄为2岁、2.5岁。

2.2 研究结果

我们给每门语言的文字材料从以下几方面编码:儿童自发性言语中的所有物体词和所有动作词(模仿型和冻结型词除外);小孩话语中物体词和动作词的总类型和每一类词的总词频量;每一录音段里详细的活动和情景描述;小孩话语中物体词和动作词产生的语言语境。得到如下结果:

1) 说汉语儿童YY和HY的15个录音观察点中,出现的物体词和动作词词频量呈对半趋势;

2) 从说英语儿童Adam和Eve的10个录音段数据我们则可以发现除少数的动词频量以外,有明显的名词倾向。

2.3研究结果讨论

为什么有的录音段里出现名词倾向,而有的却未呈现此倾向?我们观察到成人的某些提问结构可能触发小孩以物体词做答,而有些则以动作词作答。从英、汉两种语言提问方式可以看出小孩答语中名词和动词词频的高低。如当大人问这/那是什么(What’s this/that)?时,小孩的答语里肯定是物体词,而当大人问的是YY在做什么(What are you doing)?时,小孩的答语里肯定主要是动作词。在研究儿童的自发性词汇产出时,我们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儿童受成人影响最大的阶段为独词阶段末和双词阶段初。当儿童处于这一语言发展阶段时,我们能更明显地观察到语言语境对儿童话语输出的影响。这是因为在这一阶段,小孩已能较好地听懂或理解成人问话之意,而且能用简单词汇作出回答。一旦过了这一阶段,小孩往往聚焦于他们自己的话语或行为,而很少顾及成人的问话,或是成人已很少向小孩提问,因此儿童所处的活动情景就显得很重要了。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语言语境对儿童话语输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3. 研究儿童话语习得的优先性对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先界定一下“商务英语”:它是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一切涉及BUSINESS的ENGLISH都是商务英语,即Business English。它不仅有自己的丰富的词汇特征,而且还有其独有的句法、语义、篇章、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3.1 传统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

我们这里所谈到的传统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其实是比较现代的教学,比如用到了多媒体,也用到了现代模拟商务谈判实训室、模拟仲裁庭等,而不是原来所说的“一支粉笔一黑板,一本教材一张嘴从头讲到尾”那样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在现代化设备齐全、教师素质相对较高的前提背景下谈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对教育者的要求就更高了。更何况现代大学生也已今非昔比,他们的能力、他们的心理、他们的个人素质都与以往有较大的不同,在英语课堂上要很好地把握他们更费思量。

3.2 儿童话语习得的优先性研究对现代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鉴于此,本人试图从研究儿童话语习得的特点探讨出行之有效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新模式。

同EGP教学目的一样,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也是重在“输出”,而成功的输出在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体,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

从对儿童话语习得的研究看来,他们之所以对某些东西(如研究中所涉及的名词和动词)优先习得,并不是他们天生就喜欢某些东西或脑袋中天生储存了那些东西,而是与他们的“照顾者”的引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照顾者的问话、提示、当时的语境等。如果长期在那种氛围中,他们势必就习得了相关的物体词汇、动作词汇,进而是其他词汇、句型等必要的语言知识,从而就学会了“说话”——而这个“说话”就是我们所说的“输出”。

既然儿童的话语可以从一个完全“无”进入到一个完全“有”,那我们的大学生在一个有了相当语言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习得一门外语应该是举手之劳了?但正如本文开篇所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甚至到研究生阶段,学了10多年英语,却仍听不流畅、说不流利的学生大有人在。为何?我们的教学不得法!再怎么“改”也没能使他们全体甚至80-90%受益。

那么,我们不妨根据商务英语的特点,尤其是其词汇的特点,在教学中模拟儿童会话习得方式,并根据大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有重点的引导、提问,强调口语与语境,并经常训练、模拟实习等,如此一来,大学生的商务英语输出任务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本文系湖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6CZC019):“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商务英语的基本概念篇10

一、认知理论框架下的隐喻研究

现代隐喻研究从认知理论出发,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人们形成概念的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普遍存在,是人类核心和天赋的认知本能。人们通过比较不同事物间的相似性而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以新的角度来认识我们生存的世界,特别是抽象事物,建构知识体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会话中充满了隐喻,即使在严密的科学语言中隐喻也随处可见;哲学越是抽象,越需要借助隐喻来进行思考。

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隐喻的存在,这主要是由于这些隐喻表达经人们反复使用已成为常规用法固化在语言中,一般人已感觉不到其隐喻性了。但根植于人类思维的隐喻概念有助于人类不断扩展其认知概念系统。隐喻是概念系统中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即从源领域向目的域的映射,是用一种非常不同领域的经验理解某一领域的经验。源领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目的域上,后者通过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而建立起这种联系的基础就是事物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是常规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寻找和理解相似性的过程本质上则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的互动过程。

商务活动领域中的隐喻也正是通过映射,把难懂的经济概念与较容易理解的事物联系起来。这类经济隐喻已深深根植于经济语言中,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反映对经济事物结构及其规律的认知,对人们经济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商务用途英语中的概念隐喻

McCloskey率先对经济领域中的隐喻展开了深入研究,他指出经济语言是高度隐喻化的语言,Charteris-Black也发现《经济学人》杂志出现的隐喻性词汇频率远比其他普通杂志要高。隐喻所具有的生成力使得日常词汇可用于阐述和讨论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概念,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各种商务活动。在商务用途英语中很多隐喻因长期使用而固化,已成为从事商务活动的人们经常使用的专用术语,成为解释和说明其他经济现象和理论不可缺少的基础,人们已经不觉得是隐喻,而成为认知思维的一部分。分析英语商务报道和文本中的隐喻,典型的概念隐喻有以下几类:

1.战争隐喻

战争概念图式常出现在文学影视作品和新闻媒体中,传统的战争图式中包含了对峙、防守、进攻、伤亡、输赢等。随着商品社会的发展,经济实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场就如同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攻防、输赢等,“商场如战场”就成了一个经典隐喻,经济竞争就是战争,price war①、trade wars、brand war、advertising campaign、a takeover battle、invading new markets、Coke versus Pepsi、local banks are fighting back、local cigarette makers are up in arms、this is more than just a fight over a single piece of software、…threaten the survival of the world’s largest software company这一切隐喻显示了经济活动中你死我活的斗争。

2.体育运动隐喻

体育运动一直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近年来在电视实况转播及全球化推波助澜下,运动已成为国际间共通的语言。正由于运动与媒体的密切关系,也由于体育在文化中的地位,人们对体育有着相当的熟悉程度。因此在经济新闻报导中,也常常能见到以体育运动作为源领域的隐喻映射。运动能非常恰当地体现经济的运作,运动与战争不同,虽然竞技性很强,但有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通常体现出一定的规则性,这也反映出商务活动领域的规律性。常见的运动隐喻有:outsider、stalemate、key players、the front runner、a knockout blow、hurdles、to be shown the red card、the U.S. economy turned a triple play Thursday等。

3.水的隐喻

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人们对水有直接的体验。水可以置于容器中,可以流进流出,会聚集成江河海洋。水的流动往往是持续的,有一定的强度和力度等。人们将这些图式概念投射到目标域的经济领域里,就形成了“资金是流水”的隐喻概念。经济活动的起伏就象海水一样潮涨潮落,因此海水也是常用的概念隐喻。如cash flow、The market is flooded、The market is buoyant、The market has dried up、floating interest rate、…inflationary pressures may build up or bubbles may appear in financial markets、the new corporate advisory and money-management firm joins a rising tide of boutique investment banks等。

4.生物隐喻

把经济活动与有灵的生命相比较也是常见的概念隐喻,生物隐喻包括了人类和动植物。

(1)人体隐喻

经济被视为象人一样的有机体,有生老病死,也有喜怒哀乐,并会呈现出有机体的各种活动方式,如in today’s infant electronic commerce market, producing new jobs at a healthy pace、markets seem to have qualms、economy was hurt badly by a global slowdown、businesses have been limping along、with BMW’s disastrous takeover of Britain’s Rover Group and DaimlerChrysler’s marriage now facing divorce、reports on the death of inflation are therefore much exaggerated等。人体概念域中的血缘关系也被映射到了经济域,用来表示经济组织间的所有权关系,如:the mother /sister /daughter company等。

(2)动物隐喻

商人和商务活动被喻为各种类型的动物或动物的行为,如:a bear market, bear trap, bear hug, bull market, bull position, lame duck, killer bees, cash cow, cat and mouse, trotting inflation, shark watcher, snake currency, butterfly effect等。

(3)植物隐喻

植物的生长过程常用于映射经济的萌芽、繁荣、没落或衰亡等发展阶段。如bud, seed money, flourish, branch company, grass-root economy等。

5.交通和道路隐喻

人类对交通和道路的认知,源于直接的身体体验及对空间的感受。在这个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运动过程中,有起点、终点、起步、行程和路途中可能出现的障碍等。经济发展本身就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与道路,以及运动概念的内部结构有相似性。常出现的隐喻概念有“经济发展是道路/某种交通工具的运动”。同时事物的状态、变化等也可通过道路隐喻概念来形象化,经济的运动就像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运动。如flagship、float、anchor、create ‘ripples’ when moving in the ocean、a soft landing, steering a company through bad times、The program of labor market deregulation has been stopped in its tracks.等。

6.戏剧隐喻

金融市场通常变化多端,充满不可预测性,也像戏剧一样充满了戏剧性,因此在商务用途英语中,戏剧也是常用的概念隐喻。如:banks…are still looking for a role, behind the scenes, Mr Grasso is famous for his showmanship, the Japanese still see high drama in the smallest setback。

由上述分析可见隐喻确实广泛存在于英语商务语篇中。

三、概念隐喻在商务语篇中的功能

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论和建构论,认为隐喻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是人类认识世界及文化的有力工具,同时又使所使用的语言简洁、形象、生动。每当社会、文化、科技等有了新发展,涌现新思想和新观念时,就需要有词汇来再现这一切,大量新的形象和概念就应运而生。商务英语巧妙地运用隐喻的认知功能,扩大了语言的使用范围,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把读者难以理解的概念形象化和直观化。商务英语词汇中这些具有独特行业特点的词汇承载了商务方面的理论与知识,有助于人们对经济原理和运作的认知和理解。

此外,隐喻还具有在社会交往中加强亲密程度的社会功能。在商务英语语篇中,有许多原本属于隐喻的词语因长期使用而成为约定俗成的表达,已被看作专门术语了。这些经隐喻化而约定俗成的词汇使得从事商务和经济活动的人们紧密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体现出隐喻强烈的社会功能。

在商务活动与商务谈判中,我们必须意识到隐喻的存在机制和功能,关注中英文两种文化及认知方式的差异,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①本研究的语料来自The Economist, The Financial Times, BBC及CNN等媒体的网络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李明:商务用途英语中经济类文本里的隐喻机制及功能[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5(2)

商务英语的基本概念篇11

【论文摘要】 商务用途英语中的专业术语往往通过概念隐喻来再现抽象概念。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商务英语语篇中常见的概念隐喻。同时指出概念隐喻具有认知功能,有助于理解商务活动中所体现的经济原理和运作,了解概念隐喻能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论文关键词】 隐喻认知商务语篇 商务用途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是以服务于商务活动内容为目标、为广大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并具备较强社会功能的一种英语变体,国际商务活动涵盖了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国际金融、涉外保险、国际旅游、海外投资、国际运输等。商务用途英语中存在的大量专业术语会造成人们理解的困难,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属于隐喻的范畴。而认知理论认为,隐喻能作为理解的工具。商务用途英语中的隐喻体现了其在商务领域的认知功能,如果我们能了解这些隐含的概念机制,就能更好地理解商务英语语篇,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一、认知理论框架下的隐喻研究 现代隐喻研究从认知理论出发,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人们形成概念的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普遍存在,是人类核心和天赋的认知本能。人们通过比较不同事物间的相似性而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以新的角度来认识我们生存的世界,特别是抽象事物,建构知识体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会话中充满了隐喻,即使在严密的科学语言中隐喻也随处可见;哲学越是抽象,越需要借助隐喻来进行思考。 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隐喻的存在,这主要是由于这些隐喻表达经人们反复使用已成为常规用法固化在语言中,一般人已感觉不到其隐喻性了。但根植于人类思维的隐喻概念有助于人类不断扩展其认知概念系统。隐喻是概念系统中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即从源领域向目的域的映射,是用一种非常不同领域的经验理解某一领域的经验。源领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目的域上,后者通过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而建立起这种联系的基础就是事物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是常规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寻找和理解相似性的过程本质上则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的互动过程。 商务活动领域中的隐喻也正是通过映射,把难懂的经济概念与较容易理解的事物联系起来。这类经济隐喻已深深根植于经济语言中,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反映对经济事物结构及其规律的认知,对人们经济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商务用途英语中的概念隐喻 McCloskey率先对经济领域中的隐喻展开了深入研究,他指出经济语言是高度隐喻化的语言,Charteris-Black也发现《经济学人》杂志出现的隐喻性词汇频率远比其他普通杂志要高。隐喻所具有的生成力使得日常词汇可用于阐述和讨论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概念,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各种商务活动。在商务用途英语中很多隐喻因长期使用而固化,已成为从事商务活动的人们经常使用的专用术语,成为解释和说明其他经济现象和理论不可缺少的基础,人们已经不觉得是隐喻,而成为认知思维的一部分。分析英语商务报道和文本中的隐喻,典型的概念隐喻有以下几类: 1.战争隐喻 战争概念图式常出现在文学影视作品和新闻媒体中,传统的战争图式中包含了对峙、防守、进攻、伤亡、输赢等。随着商品社会的发展,经济实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场就如同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攻防、输赢等,“商场如战场”就成了一个经典隐喻,经济竞争就是战争,price war①、trade wars、brand war、advertising campaign、a takeover battle、invading new markets、Coke versus Pepsi、local banks are fighting back、local cigarette makers are up in arms、this is more than just a fight over a single piece of software、…threaten the survival of the world’s largest software company这一切隐喻显示了经济活动中你死我活的斗争。 2.体育运动隐喻 体育运动一直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近年来在电视实况转播及全球化推波助澜下,运动已成为 国际间共通的语言。正由于运动与媒体的密切关系,也由于体育在文化中的地位,人们对体育有着相当的熟悉程度。因此在经济新闻报导中,也常常能见到以体育运动作为源领域的隐喻映射。运动能非常恰当地体现经济的运作,运动与战争不同,虽然竞技性很强,但有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通常体现出一定的规则性,这也反映出商务活动领域的规律性。常见的运动隐喻有:outsider、stalemate、key players、the front runner、a knockout blow、hurdles、to be shown the red card、the U.S. economy turned a triple play Thursday等。 3.水的隐喻 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人们对水有直接的体验。水可以置于容器中,可以流进流出,会聚集成江河海洋。水的流动往往是持续的,有一定的强度和力度等。人们将这些图式概念投射到目标域的经济领域里,就形成了“资金是流水”的隐喻概念。经济活动的起伏就象海水一样潮涨潮落,因此海水也是常用的概念隐喻。如cash flow、The market is flooded、The market is buoyant、The market has dried up、floating interest rate、…inflationary pressures may build up or bubbles may appear in financial markets、the new corporate advisory and money-management firm joins a rising tide of boutique investment banks等。 4.生物隐喻 把经济活动与有灵的生命相比较也是常见的概念隐喻,生物隐喻包括了人类和动植物。 (1)人体隐喻 经济被视为象人一样的有机体,有生老病死,也有喜怒哀乐,并会呈现出有机体的各种活动方式,如in today’s infant electronic commerce market, producing new jobs at a healthy pace、markets seem to have qualms、economy was hurt badly by a global slowdown、businesses have been limping along、with BMW’s disastrous takeover of Britain’s Rover Group and DaimlerChrysler’s marriage now facing divorce、reports on the death of inflation are therefore much exaggerated等。人体概念域中的血缘关系也被映射到了经济域,用来表示经济组织间的所有权关系,如:the mother /sister /daughter company等。 (2)动物隐喻 商人和商务活动被喻为各种类型的动物或动物的行为,如:a bear market, bear trap, bear hug, bull market, bull position, lame duck, killer bees, cash cow, cat and mouse, trotting inflation, shark watcher, snake currency, butterfly effect等。 (3)植物隐喻 植物的生长过程常用于映射经济的萌芽、繁荣、没落或衰亡等发展阶段。如bud, seed money, flourish, branch company, grass-root economy等。 5.交通和道路隐喻 人类对交通和道路的认知,源于直接的身体体验及对空间的感受。在这个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运动过程中,有起点、终点、起步、行程和路途中可能出现的障碍等。经济发展本身就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与道路,以及运动概念的内部结构有相似性。常出现的隐喻概念有“经济发展是道路/某种交通工具的运动”。同时事物的状态、变化等也可通过道路隐喻概念来形象化,经济的运动就像 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运动。如flagship、float、anchor、create ‘ripples’ when moving in the ocean、a soft landing, steering a company through bad times、The program of labor market deregulation has been stopped in its tracks.等。 6.戏剧隐喻 金融市场通常变化多端,充满不可预测性,也像戏剧一样充满了戏剧性,因此在商务用途英语中,戏剧也是常用的概念隐喻。如:banks…are still looking for a role, behind the scenes, Mr Grasso is famous for his showmanship, the Japanese still see high drama in the smallest setback。 由上述分析可见隐喻确实广泛存在于英语商务语篇中。 三、概念隐喻在商务语篇中的功能 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论和建构论,认为隐喻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是人类认识世界及文化的有力工具,同时又使所使用的语言简洁、形象、生动。每当社会、文化、科技等有了新发展,涌现新思想和新观念时,就需要有词汇来再现这一切,大量新的形象和概念就应运而生。商务英语巧妙地运用隐喻的认知功能,扩大了语言的使用范围,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把读者难以理解的概念形象化和直观化。商务英语词汇中这些具有独特行业特点的词汇承载了商务方面的理论与知识,有助于人们对经济原理和运作的认知和理解。 此外,隐喻还具有在社会交往中加强亲密程度的社会功能。在商务英语语篇中,有许多原本属于隐喻的词语因长期使用而成为约定俗成的表达,已被看作专门术语了。这些经隐喻化而约定俗成的词汇使得从事商务和经济活动的人们紧密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体现出隐喻强烈的社会功能。 在商务活动与商务谈判中,我们必须意识到隐喻的存在机制和功能,关注中英文两种文化及认知方式的差异,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①本研究的语料来自The Economist, The Financial Times, BBC及CNN等媒体的网络新闻报道。

商务英语的基本概念篇12

隐喻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偏离常规的语言使用,是一种修辞手段,主要起语言装饰作用。80年代初,随着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问世,一种与传统理论不同的新型理论登台亮相,即概念隐喻理论。许多语言学家已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隐喻进行研究。目前概念隐喻研究在我国处于升温阶段,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对于在英汉财经类报刊文章中出现的隐喻现象,国内尚无人专门进行论述。本文试图从这一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此文能够引起从事商务英语教学及其他相关专业同行们的关注,以便拓宽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

二、隐喻和概念隐喻

传统观点把隐喻当成一种辞格,而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存在于语言,而且存在于思维和行为中,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是概念系统中的一种跨域映射(a cross-domain mapping)。比如英语里有LOVE IS A JOURNEY 的隐喻,这其实是源域(JOURNEY)向目标域(LOVE)的一种映射,映射的结果是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起一系列存在的(Ontological)和认识上(Epistemic)的对应关系,即目标域(LOVE)中的实体(如情侣、共同目标、困难、恋爱关系等)系统地对应于源域(JOURNEY)中的实体(如旅伴、交通工具、目的地等)。概念隐喻理论区分了隐喻和隐喻语言,前者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系统的映射,如LOVE IS A JOURNEY,后者是概念隐喻在语言交际中的具体体现, 如dead-end street。

总之,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和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机制,它能帮助我们用比较具体的、高度结构化的事物去理解相对抽象或无条理的事物。

三、 新经济形势下,英汉报刊财经报道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目前,语言学家对于经济篇章中的隐喻研究多局限于经济学教材,对于媒体经济篇章中的隐喻涉及较少。顾名思义,财经报道(financial coverage)是有关财政、经贸等问题的报道,包括工业、农业、经济、商业、金融和消费等各个方面。财经报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及时了解、精确掌握英汉财经报道的信息内容,除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对这类报道大量运用隐喻的特点有所认识。当今世界,金融危机尚未完全过去,许多国家仍然在经济衰退中挣扎,欧洲的债务危机波及全球股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经济领域中的活动对普通读者来说是比较陌生和抽象的,为了方便读者了解经济领域的活动,财经报道中常常运用大量的概念隐喻,形象生动地描述经济的运行及发展。

笔者长期从事商务英语专业《经贸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大量阅读英语经济篇章的过程当中发现正确理解经济文本中的隐喻表达方式对于深入理解全文的内涵至关重要。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是经济篇章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考虑。本文所选取的英语隐喻表达均来自国际知名英文原版《商业周刊》杂志,汉语隐喻表达则来自国内著名经济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通过分析这些隐喻实例,旨在探讨概念隐喻的广泛运用及其在人们认识新事物过程中发挥的认知功能。

1.“上下”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LAKOFF指出,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人们将通过身体体验获得的“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中心―边缘”等具体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上,形成了一系列用方位词语表抽象概念的语言表达。如:I’m feeling up; He’s really low these days;他们个个情绪高涨;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MORE OR GOOD IS UP; LESS OR BAD IS DOWN广泛应用于描写经济发展状况、价格、价值、商品的质量、数量。它们以空间位置的变化来表明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其物质基础是:在容器中增加物质时,平面上升;减少物质时,平面下降。

(1) Many people blamed the Greek crisis for the sudden drop in American stock markets last Thursday.

(2) 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fell nearly one thousand points in minutes, then largely recovered.

(3) The plunge renewed debate about the risks of electronic exchanges and high-speed computer trading systems.

(4) 周一,亚洲股市率先以“涨声相迎”,涨幅普遍接近甚至超过2%,随后开盘的欧洲股市大涨逾1%。

(5) 一向被视为国内房价风向标的深圳楼市再度领跌全国,一手房成交均价在最近四周内环比累计下降超过三成。

2.经济危机与“灾难” 隐喻

“灾难”隐喻是一种结构隐喻,即以一种概念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两种概念相叠加,将涉及“灾难”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灾难虽不是我们每个人的直接的身体体验,但这样一个概念图式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因为有关这方面的描述常常出现在电影电视、新闻媒体中。通过隐喻映射,把“灾难”概念结构映射到相关的目标域上,就有了“FINANCIAL CRISIS IS A DISASTER”这样的概念隐喻。人们对金融危机的认识和理解是由“灾难”概念所构成的,人们意识到经济危机不亚于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其波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更甚于一场自然灾害。基于这个概念,派生出大量的隐喻表达式,例如:

(6) He cautione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resist a response that is designed to protect the country from what he called a "100-year storm."

(7) The Chairman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quiry Commission, Phil Angelides, summed up the impact of the 2008 global financial st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8)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从反面印证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

(9)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蔓延,希腊等国家的“破产”会导致危机急剧恶化和升级,引发更多信用风险,再掀国际金融风暴。

同时,基于“灾难”隐喻,还派生出了“PEOPLE OR BUSINESSES AFFECTED ARE VICTIMS” ,“GOVERNMENT AID IS RESCUE OR RELIEF”等次一级的概念隐喻。例如:

(10) Greece has to cut thirty billion dollars as part of a bailout deal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1) 欧盟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1万亿美元的救援难以平息市场。

3.“健康” 隐喻

健康与平均寿命和生活质量相关,而疾病则与痛苦和死亡相连。在“经济状况是人的健康状况”的概念隐喻里,当我们用健康概念来描述经济运行时,就体现了这种联系。

(16) Greece′s chronic debt crisis is hard to be cured.

(17) America′s financial industry now looks healthier.

(19) 因为各国政府刚刚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知道世界金融市场目前非常脆弱,所以都积极采取措施来控制它的蔓延。

(20) G20成员国必须加强合作,才能使全球经济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个人如果健康,就没必要治疗,一旦身患疾病就必须进行诊断和治疗,其“逻辑”如下:(1)如果企业或行业健康,政府无需实施任何干预;(2)当企业失去活力且利润下降甚至濒临破产倒闭时,政府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诊断、治疗和干预;(3)如果企业重新恢复活力并且开始赢利,说明“治疗”是有效的。

(21) For banks that need more capital, they will face a "stress test," a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ir health.

(22) They are taking measures to ease the pain of laiding off many employees.

(24) 社会保障基金进入股市,必须对上市公司进行全面的“体检”。

(25) 对国泰君安本身乃至整个证券市场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促使中国的股市尽快走出低谷,实现良性循环。

4.经济转型和“路径”隐喻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一场重大的的科技革命。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面临着经济领域的一系列挑战。摆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新的机遇和风险并存的旅程,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别无选择。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谁能抢占先机、跑在前面,谁就能占上风。在相关的经济报道中,存在大量的PATH隐喻及其表达式,这个根隐喻下面又蕴含着更多次一级的隐喻。其背后的物质基础是:我们对运动的认知,来源于我们直接的身体体验和对空间的感受。经济运行本身就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与运动概念的内部结构有相似性。经济发展通过“路径”隐喻来具体形象化,有利于读者更深刻地了解新经济形势,预见经济建设任务之艰巨和持久,衡量已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并采取务实的态度。

1) ECONOMIC ACTIVITIES ARE MOTIONS ALONG THE PATH

(26) The Americas have moved a long way towards more secure energy supplies.

(28) Mr. Obama has linked clean energy with economic growth. He also warne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falling behind in developing nuclear energy.

(29)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是否美国能在电动车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30) 新能源车的中国之路,车企发展任重道远。

2) DIFFICULIES ARE OBSTACLES ON THE ROAD

(31) Greece’s budget deficit remain the biggest obstacle on growth.

(32) Overcoming these hurdles will not be easy.

(33) 光支持电动车的发展将会阻碍电动车外其他新能源车技术的发展。

(34) 从2010年开始,席卷全球的召回风波也成为丰田中国之路的拦路虎。

3) MANNER OF CHANGE IS MANNER OF MOTION

(35) Energy security has leaped to the top of many investors' minds because of ongoing geo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ends.

(36) China, as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oil consumer, recently overtook the U.S. as the largest buyer of Saudi oil.

(37) 借助新能源汽车,成了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好利器。

4)PROGRESS IS FORWARD MOTION

(38) For the past seven years, China’s car industry has moved quietly forward with total vehicle sales rising to 7.2 million in 2010.

(40)20年的时间过去了,汽车工业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

四、了解概念隐喻的文化特性,提高商务英语报刊的阅读能力

束定芳(2000)把隐喻的功能概括为修辞、语言学、认知和社会等四大功能。隐喻的认知和修辞功能在英汉报刊财经报道中体现得很普遍。为了加强新闻语言的形象表达,提高消息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财经报道大量使用隐喻,使读者感到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新闻内容颇有亲切感,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然而,概念隐喻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的制约,呈现出一定的文化独特性。例如,英语和汉语都用颜色词隐喻经济现象,但对颜色的偏好各不相同。金融英语中的blue chip(蓝筹股)是指稳而值钱的热门股票,汉语则有在此基础上派生的red chip(红筹股,指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股票)。此外,还有大量与红色相关的用语,如红利(分给股东的股息)、分红(按股份分配的利润)、“股市连续三个交易日飘红”等,这些表达方式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红色的偏爱,与英语文化不同。隐喻的文化独特性给准确理解含有隐喻的句子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导致大部分的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反映对于经济语篇的理解比较困难。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讲解经济语篇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概念隐喻的文化差异的识别和了解,对提升学生理解经济语篇的能力至关重要。

五、 结语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通过对英汉报刊财经报道中的主要隐喻类别进行归纳和分析,论证了Lakoff的“隐喻无处不在”的观点[7],证明隐喻不仅存在于日常语言里,而且广泛存在于财经报道――这一特殊语篇当中。这表明概念隐喻具有普遍性,英汉隐喻同样源于身体体验,具有相同的生理、心理基础。在英汉报刊财经报道中,为了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隐喻性表达比比皆是,通过分析隐喻性表达和概念隐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能迅速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经济语篇的阅读能力,这也为商务英语阅读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梁改萍. 论隐喻在英语经济类报刊文章中的应用[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7)

[2] 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 外语研究,2001(2).

商务英语的基本概念篇13

商务英语;大学毕业论文;现状研究;问题;对策

一、引言

大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关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如,论文的选题、摘要的写作与翻译,关键词的提炼,论证的过程、语言表述等等)已受到很多学者和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此,本文无需重复讨论此类的问题。在连续几次毕业答辩中,笔者发现商务英语大学论文关于现状研究存在几个严重的问题,很有必要在此提出并加以讨论,以引起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注意,避免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犯同类错误。

二、商务英语大学毕业论文关于现状研究的几个常见问题

(一)对“现状”这一概念的模糊和错误认识

首先,什么是现状研究?所谓现状研究,就是对当前的某一现象状况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1]可见,现状研究的时间段应当是“当前”。然而,怎么理解“当前”这一概念呢?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当前”,是指“近期的时间概念,视野范围内的时空阶段。[2]可见,现状研究,应当把时间段放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具体地讲,就是近一年内。然而,有些学生将现状研究的时段放在了十几年前,甚至三十年前,恰恰缺少近一年(即,2016年)的数据。例如,有一学生以“珠三角外贸企业的现状研究”为题,然而,该生追溯了珠三角企业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至21世纪初的大约三十年的外贸发展状况,恰恰缺少近一年的数据和事实。显然,这不是现状研究,而是历史研究。又如,有一学生以“中国电子商务存在的新问题及对策”为题,其实,这也属于现状研究。然而,该论文所选择的时间段却是中国电子商务从开始至2012年前后这段时间,而最重要的近一年(即2016年)的数据却被完全排除在外。当然,还有学生将现状研究的时间段放在“历史”和“现在”两个阶段。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之所以犯这种致命的错误,是因为学生对“现状”这一概念存在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认识。但也有学生是因为一时无法收索到近一年内的相关数据和事实,就只好用历史数据来充当近期数据了。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混淆“现状”和“历史”这两个概念,不能用“历史数据”来代替“现状”

(二)对“特点”、“优点”、“缺点”、“存在问题”

这四个概念的混淆在现状研究中,我们常常是通过对某一事物近期数据和事实的分析,得出该事物现在所具有的特点、优点、缺点,或存在的问题。然而,很多学生分不清“特点”、“优点”、“缺点”、“存在问题”这四个概念。所谓“特点”,是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特别或特殊之处。”特点就是与众不同。任何物质都有其自身的特性,也有同其它物质所持有的共性。比如同样是人,有的语速快,有的语速慢,有的个性张扬,有的个性谦和,比较之下,都是一个人的与众不同,在某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与众不同,就是特点。[3]所谓“优点”,是指人的长处、好的地方,其与缺点相对。优点是与同类事物作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重点在于更优秀、更好。[4]所谓“缺点”,是指人或事物的短处,欠缺之处,其与优点相对。缺点是与同类事物作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重点在于认清自身不足而尽量改之。[5]所谓“存在的问题”,在这里主要是指“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麻烦”通过对这四个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特点不一定是优点或缺点。特点是不同于其他事物之处。但是,有些学生,在分析现状时,却习惯于将事物的某个特点归于优点或缺点。例如,上文提到的“珠三角外贸企业的现状研究”一文,该生将“珠三角企业GDP增长速度减缓”这一特点归入到“缺点”这个范畴。显然,这是不对的。珠三角企业GDP增长速度减缓,只是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的,或相对于以前而言的,只是它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或必然结果,既不是优点,也不是缺点。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可能还是优点,因为,这符合“软着陆”的原则。但是,该生却盲目将这个特点归入“缺点”这个范畴,显然,她混淆了“特点”与“优点”、“缺点”之间的区别。同理,“缺点”不能等同于“存在的问题”。前文已经指出,所谓“存在的问题”,在这里主要是指“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麻烦”。事实上,“缺点”是导致“存在问题”的部分原因,除了“缺点”,外部环境的恶化也可能导致企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不能简单地将“缺点”归入到“问题”这个范畴,而应当分析,这些缺点是如何导致问题的。但是,仍然有学生,误以为,缺点就是问题。例如,企业技术不够先进,这是一个缺点,但是,这个缺点并不必然导致问题。因为,这样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技术不够先进的劣势,生产一些低端产品,来满足低端市场的要求。

(三)“外贸企业”与“企业外贸”——专业知识或概念的混淆

仍以“珠三角外贸企业的现状研究”一文为例。按照该论题,论文应当论述分析珠三角地区专门从事外贸的企业的现状。然而,该生在文中阐述的却是珠三角地区各行各业的从事生产的企业在外贸活动方面的情况。显然,“外贸企业”与“企业外贸”两个概念被混淆了。“外贸企业”是指“专门从事外贸活动的公司”,这些公司一般不从事生产活动,他们的业务是组织货物(或服务、技术等)的进出口,通过差价从中谋取利润。而“企业外贸”是指各行各业从事生产的企业对外进行贸易的情况。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2001年加入WTO体系以来,珠三角地区及中国其他地区专门从事外贸的企业或公司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小,特别是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兴起和发展,这类外贸企业已大大地猥琐,相反,企业的外贸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对策

(一)加强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

本文所谈及的三大问题,其中前两个都属于基本概念的问题,属于普遍性问题。这类问题不仅存在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中,同时也存在于其他专业的论文中。学生对于这些基本概念(如,“现状”、“特点”、“优点”、“缺点”、“问题”等),往往自以为是理解的、清楚的,而实际上却是模糊的,或是想当然的。我们往往因为对自己太熟知的东西(或概念)缺少思考,而造成对它们的错误的认知。因此,我们应当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加强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并将此类涉及基本概念的共通问题纳入教学中,以避免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时屡犯此类错误。

(二)加强专业课程的教学

本文所谈的第三个问题,是属于商务英语领域里的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外贸企业”与“企业外贸”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应当在相关的专业课(如,外贸实务、电子商务等)的教学中呈现出来。同理,其他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如,“电子商务”与“移动商务”、“互联网”与“物联网”等概念的差别,都应当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得到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以避免学生在论文基本完成时,甚至在毕业论文答辩时,才发现此类错误。这类错误,往往不属于局部错误,修改的难度很大,是论文的硬伤。

(三)加强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

毕业论文的指导,是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加强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才能避免学生犯基本概念的错误,以及其他涉及论文全局的错误。教师应当对学生论文写作的全过程进行指导,从选题、开题报告、初稿、中稿到定稿,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教师不要过多地检查论文中语言表达的错误,因为此类错误容易修改,它并不影响论文的全局,即使放在论文写作的后期修改,都不影响论文的进程。教师应当重点检查论文是否存在上文所谈及的基本概念上的严重错误及专业知识或专业概念的错误,尽可能杜绝论文出现难以修改的硬伤。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