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实用13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1

培训中,老师主要从三个维度来阐述新教材编列的目的,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列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方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教材的结构,对于一个新入门的政治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

通过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方丽敏、安子琴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政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中,我在方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教材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这次培训我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知道了新教材的编列目的、内容的设计

培训中,方老师主要从三个维度来阐述新教材编列的目的,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列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方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教材的结构,对于一个新入门的政治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

通过方老师、安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方丽敏、安子琴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政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2

9月我有幸参加了经开区教研室组织的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教师培训。通过这次的培训,使原来懵懵懂懂的我收获颇多,专家和老师们的讲解,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通过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一年级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作为教师,应在道德与法治课中,以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抓细抓实,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行为训练,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主动学习,爱上学习。

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今后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解读教材,真正领悟编者的设计意图,一切要从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孩子们爱上《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3

七月七日参加了由教委组织的部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时间两天,上午听了一年级和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示范课各一节,并观看了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的讲话视频,下午听了两位授课老师的教学反思和县小学教研室钟晓菊老师对《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详细解读。这一天的培训,总体感觉是严谨且高效,受益匪浅。

伍才英老师上的一年级《校园里的号令》一课,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让学生感受校园里的各种铃声,通过听一听、辨一辨、说一说、演一演等活动,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校各种铃声的含义,并受到了“遵守秩序,快乐生活”的“法治”教育。这节课在两个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有效的组织教学,针对刚入学的孩子,采用对口令、小组竞赛、表扬激励等方式,行之有效,课堂井然有序,彰显了教师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二是引入“校园童谣”,学生对“铃声下的规范”学得快,记得牢。

培训是短暂的,付诸实践是我们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经常复习培训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充实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的教育理论作指导,以课例、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肩负着学校的深切厚望,我于10月8日有幸赴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20xx年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前身是《小学品德与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根据国家、省、市各级文件精神,自20xx年秋季一年级开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培训教师的培训讲座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从他们的身上,透出一种智慧的力量,教育艺术的魅力。通过培训,使参与者对今后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领悟。

如今,培训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行了一半,以下是这几天我对这几次讲座的浅薄的见解与体会:

听的第一场讲座是成尚荣老师的《道德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虽然不是专业的道德教师,但被成尚荣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深深吸引。因此,对这堂课非常有兴趣,津津有味地认真聆听成老师的独到见解。

首先,成老师论述了道德和法治的关系,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而这门课程,是一门道德与法律的相结合的课程。“法治是对道德的支撑,道德是最高的法律,道德在人们心中,离不开道德的滋养。”我对成老师这句话有着深刻的感触,这句话我的见解是:法治是道德的保障,如果没有法治,道德会被随意破坏与践踏,法治约束着我们的行为,朝着道德的方向发展,而法治本身就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法治的最高的体现,法治应该是为道德服务的,如果法治背离的道德,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由于某种情况下,法治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道德还是对法治的一种补充。两者是相互依存、支撑与补充的。接着,成老师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论述了道德教师该如何进行专业成长,我从中收获良多,不仅清楚了国内道德教育的方向,而且了解到国外道德教育的成果。总而言之,通过这次讲座,让我看到了道德教育的曙光和希望,今后一定要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道德课,虽然的一个老师的力量有限,但是千千万万的老师也是由一个教师组成,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好,我国的国民素质、道德水平才会慢慢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才会越来越好。

第二场是孙彩平老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低段教材整体解读》,孙老师这堂课让我们非常直观的认识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非常有指导意义。

专家讲到新旧教材的不同,并进行了对比,新教材将德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落实《课标》要求和大纲精神,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传承的过程,还讲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目标、内容、工作要求。专家还列出了小学一二年级法制教育图谱,并列举了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单元课例,教材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教材关注一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新教材中没有了说教性的内容,各册设计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力求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渗透法制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启发,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呈现良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法治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

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成长。

另外,汪老师的《做一个德才一体的智慧型教师》讲座也让我记忆犹新,对今后我教学有着很重要指导性意义。

首先,汪老师提出,“为什么要做一个德才一体的智慧型教师”的这样一个命题,他是从“德多才少”、“才多德少”这两点来加以解释。而我听后的见解是,德和才一样重要,有才无德比有德无才更危险,就像我曾经和学生开过一句玩笑话说的那样——“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才无德的人有头脑、有技术、有能力,他们如果做坏事,造成的社会危害会更大。所以,我们作为一个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模仿的对象。如果做不到德才兼备,也就枉为人师了。然后,炎老师从理论基础、具体措施这两方面提出,我们该如何去做一个德才一体的教师,他的智慧与理论让我十分折服,今后一定要把其具体运用到我的教学生活当中去。

还有很多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就不一一道来。他们的智慧、理论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看到了道德教育的光亮,照引着我的教育职业生涯。此次培训进行到这里,我受益匪浅,在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8月21日,有幸到二小参加了全县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培训,培训时间虽短,却让我感受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在谭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通过培训有了以下的心得体会: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2

1.1 联系生活能够降低教学难度。道德理论是伦理学与哲学观点的集合,其理论基础相对较为抽象,其知识点也异常繁杂,如果仅靠生硬的记忆只怕难以保证知识内化效率。因此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中提出“格物致知”这一概念,其主要阐释了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提升的学习途径。诚然,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中,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则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感性认知材料,从而帮助其建构逻辑化、层次化、系统化的理论知识网络,如此便能够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1.2 联系生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具有抽象性强、知识点多等特点,纯理论化的教学通常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最终导致其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鉴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树立生活化思维,并积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并为其创设起贴近生活且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则能够有效突破学生心理障碍,从而逐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探讨

2.1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本质而言,道德与法治知识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道德是约束人们行为的精神力量,而法律则无疑是规范人们行为之准绳。总而言之,道德理论与法治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则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特点,并促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知识紧密结合,从而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拉近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化的学习体验,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需要积极探究教材内容,并有效整合教材?Y源与生活化资源,即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进而找到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契合点。譬如在教学“平等、尊重与宽容”一课内容时,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表演形式,演绎生活中与同学之间的小摩擦、小矛盾,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表演内容并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共同探究如何建构起平等和谐的班级文化。

2.2 结合热点新闻,增强知识的贴合度。现实生活是建构学生意识形态的基础,是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关键因素。鉴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中,为培养学生先进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就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并适当的引入国内外的实时政治,以此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对经典事例和重大国内国际时事的深入分析、解读,便能够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譬如在讲解“承担责任”一课时,为给予学生提供一个直观化的参考案例,教师则可以引入“韩国总统遭民群抗议遂被弹劾下台”实际案例,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任何人都必须为自身的行为负责”这一法律常识,以此助益于学生建构起责任意识,并以法律知识约束自身的行为。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3

一、法治教育在学校德育课程中定位的思考

1.法治教育性质的定位——德育性。

在法治教育性质上一直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学校法治教育属于智育的范畴[1],否认法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持上述观点的人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而法治教育是传授专门法律知识的教育,学习的是法律的系统知识、原理和制度,是一种法律职业教育。持上述观点的教师不在少数,他们割裂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对立起来。有法谚云,“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目前学生违法犯罪案件有增无减,其原因很多,不是因为不懂法,而是忽视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人们失去道德的自控后,恶欲滋生膨胀,法律的外在强制力也很难阻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当人们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后,他们会自觉学法、用法、守法、护法。

法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法治观念和遵纪守法行为是人的一种重要品德,是“德”中应有之义,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之一。在我国,2002年教育部、司法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了学校法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等,他们都把法治教育纳入政治教育的范畴,而政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法治教育应归属于德育。所以,我国学校法治教育从性质上讲应归入“德育”范畴,应侧重于法律观念和素质的教育,而不是侧重于专门法律知识教育的“智育”。

2.法治教育目标的定位——素质性。

教育目标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标准,是教育活动的终极指向,要回答的是教育活动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关于学校法治教育目标的定位,有的人认为学校法治教育就是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的教育;有的人认为就是守法教育;还有人认为是培养学生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等等。可是教学实践中,法治课程设置少,课时量有限,学生既没有学透法律知识,又没有增强法律意识,法治课几乎形同虚设,实效性极差。所以在法治教育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方能收到成效。

根据1995年国家教委、司法部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及其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的指示精神,“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帮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始终是学校法治教育的目标所在。因此,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和建设者。

3.法治教育内容的定位——思想性。

我国学校法治课教学中知识化倾向过重,对学生进行法治观念、法律信仰和法律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比较欠缺,导致学生对法律缺乏应有的尊重与信仰,出现学法而不信法,知法而不守法,用法而不护法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设计不完善,法治课教材内容往往就是一部中国当代法律的小汇编,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二是老师的专业限制,很多进行法治教育的老师非法学专业出身,自身对法律知识和法律精神把握不准,难以对教学内容合理组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思想。因此,法治教育的内容定位对教育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基于教育教学实践和对上文有关中央精神和理论的理解,笔者认为,法治教育内容定位只能是重在法律意识、思维、价值、观念、信仰等思想层面的教育,而不仅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从思想上培养学生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正确的政治观点。

4.法治教育方法的定位——综合性。

当前,很多学校把法治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开设一门课程,认为只要按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和课时量给学生上完课就行了。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思想上对法治教育重视不够,在客观上也行动不力,没有把法治教育纳入社会、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重要的议事日程,使法治教育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

新时期社会文化多样化、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致使法治教育方法呈现综合发展的趋势。第一,教育方法要多样化。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将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辩论演讲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课件、动画、视频等手段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第二,强调社会教育渗透性发展。人的活动方式和活动领域多样化,法治教育就必须渗透到人们生活、活动的各个领域及其环境之中。第三,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道德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础,法治教育又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二、法治教育与学校德育整合的基本原则

1.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和根本要求。作为面向职校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德育必修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或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目的是从当代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这使课程具有了鲜明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同时,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总是他们生活时代中凸显的重要问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理论能否反映现实,能否对社会热点问题给予准确而合理的解释,是课程教学是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理论性与实践性、时代性相结合成为了“基础”课程中法治教育与德育整合的最基本的原则。

同志在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法治教育与德育整合取得实效的必由之路。

2.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

“基础”课程中法治教育与德育的整合还必须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理想代表着“应然”状态,而现实代表着“实然”状态,这种“应然”与“实然”内在地存在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之中,是辩证统一的。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完善、法律素养养成的状态是一种理想,而人的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提高法律素养的实践则又是一个现实。法治教育与德育无法回避理想与现实的问题,只有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不以现实的矛盾与丑恶否定理想的美好,也不以理想的光鲜和圆满否定脚下苦苦坚守的现实,立足现实,坚持理想,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达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完善。

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集中体现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整合中。教学别要注意做到:一要克服传统道德教育的理想化倾向,二要避免以道德价值及道德理想模糊法律的独立性与现实性,以道德教育取代法治教育的做法。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片面强调道德的理想层面,而忽视道德现实性的现象,这种脱离现实生活根基,回避现实生活矛盾的做法使得道德教育呈现出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结果,被称作是“假、大、空”的德育。面对“道德高山”,学生迷惑、抵触、敬而远之。有识之士呼吁:道德教育什么时候才能从天上回到人间?[2]与道德的理想性不同,法律对公民的要求是现实的、具体的。如果立法脱离现实生活,超越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道德水平,过多地追求较高层次的道德价值与道德理想,这样想当然制定出来的法律无论从基本制度还是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来讲都将只是一座海市蜃楼。这种过高的要求民众根本不可能达到,法律只会孤悬在半空中,难以落地,从而出现有法难依,甚至有法不依的现象,法律的尊严和功能受到损害。因此,不切实际地推行道德理想的法律化,对法律提出不切实际的超值期望,就会混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最终将给道德与法律带来致命的伤害。法律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道德的底线。法律与道德之间,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具有普遍性、确定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等特点,作为行为规范,法律只要求人们从外部行为上无条件服从;道德则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社会关系,它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重要形式,将规范的对象确定为内在思想并诉诸于人的良知,引导和帮助人们从善的需要出发寻求崇高的目标[3]。因此,“法治”离不开“德治”,同样“德治”也离不开“法治”,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

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决定了我国开展的公民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体现的是公民现实的道德水平与理想的道德追求的结合,是现实法律规则与未来法治理想的结合。使较低道德水平的公民达到法律这一底线道德的现实要求,而较高道德水平的公民达到较高的道德理想的要求;使全体公民都认同现实法律规则的权威,又在追求公平与正义的核心价值中去全面推动法律的进步和法治社会的发展。对道德教育的理想性与法治教育的现实性进行有效的整合,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才能使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更好地为公民所理解和认同,才能更好地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共同带动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3.以信仰教育为核心价值目标,坚持信仰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从本质上讲,德育教育就是一种信仰教育,就是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学校的法治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法律信仰的教育。因此,必须把信仰教育作为目标导向来指导法治教育和德育的整合,改变过去停留于知识教育层面的做法,使学校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回到应有的高度。在传统的做法中,尤其是法治教育中,教师更注重法律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了解主要的部门法的有关规定,希望学生能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这无疑模糊了法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界限。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中有句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作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学校的法治教育乃至整个德育教育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理念,对制度规则的认同和对道德、法律的信仰,使学生成长为有良好道德素质和坚定法律信仰的良好公民。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形成时期,璞玉浑金,可塑性极强,我认为在此过程中,坚持以信仰教育为核心价值目标来指导法治教育和德育的整合,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坚持以信仰教育为目标导向的同时,还要注重信仰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科学有效的知识教育是信仰教育成功有效的必然要求。信仰不是盲目崇拜,是建立在准确的认知和理解基础上的知、情、意的统一。大学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的信仰,是科学的信仰,不是等非科学信仰,是建立在对科学的理论和主张的认知和理解之上的坚信和践行。而大学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直接面对的是人的真实生活,涉及思想、道德、法律等多个领域,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相关知识,体现出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和丰富的知识性。只有用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思想和彻底的理论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在当今思想观念多元化的时代中泛滥的影响人生的种种主张、主义、思潮,在对比中明辨是非、区分优劣,才能真正说服学生自觉选择和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41]可以说,知识教育做得不够深入,也是影响当前信仰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应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南、坚持法治教育与学校德育整合的基本原则,认清法治教育在学校德育课程中的定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法治教育与学校德育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赵光军.20年来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综述.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6-02

目前全国有独立学院292所,在校生人数约350万人,承担了20%以上的本科生培养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国家规定必修的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规律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研究。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作者对多所独立学院进行了调查和走访,并查阅了各独立学院的教学计划和各校教务系统的网站,发现我国独立学院都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而且都是以必修课形式开设的。也发现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普遍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不稳定

由于独立学院创办时间不长,在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面主要是聘请母体高校政治理论课程师资队伍,或是聘请相关的离退休教师进行教学,很少有独立学院专门建立相对独立的、稳定的政治理论课程师资队伍。作者查阅了一百多所独立学院的网站,只有若干所独立学院建立了政治理论课程教研部门,这说明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师资队伍不稳定。这种情况势必导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课程教学改革难以推动,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二)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独立学院创办时间不长,办学模式不够完善,办学经验不够成熟,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面照搬母体高校教学模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的权威,强调学生的接收。缺乏讨论教学、体验性教学,更是缺乏师生互动,教学气氛呆板,教学手段单一。

(三)课程内容选择缺少特色

目前独立学院都是按照国家统编教材和一些示范性课程教学方案( PPT)开展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课时分布、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等方面没有充分结合自身特殊性。由于沿袭其他院校的教学内容选择方式,导致课程内容匕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较少,如视频影视内容少、道德两难情景设计少、法律案例设计过少,等等。

(四)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其他院校一样,存在实践教学缺乏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没有制度化,没有列入课程计划;有的院校采用课外实践的方式,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缺乏知识应用的环节等等。实际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法律知识与法律素质、法律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教学在知识与素质、行为的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见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迫切需要加强。

(五)考试评价方式不科学

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与评价方面,一般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实际上,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很难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形成科学结论的。书面考试只能考核到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法律认识,并不能很好地考核到学生的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法律素质与行为能力。而知识与素质、能力并不一定能建立一致的关系。

二、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路径

独立学院要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规格和独立学院学生特征,在把握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案。

(一)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

独立学院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诞生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定位,这种人才的具体规格是: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好、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另外,独立学院具有与其他类型高校不同的学生特质,其优势表现在:(1)大部分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学习日的非常明确,学习十分刻苦,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学习欲望,这是独立学院学生的主流和根本性特质所在;(2)大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较强;(3)部分学生基于家庭背景等原因使得信息接收渠道比较多,见识比较广;(4)很多学生知识面比较宽;(5)小部分学生特长比较突出。其不足之处表现在:(1)整体的知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2)部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3)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不科学;(4)极少数学生缺乏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内心世界比较空虚,对自己的认识、定位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比较迷茫;(5)少数学生缺乏刻苦精神,没有很强的进取意识。针对独立学院的培养定位和学生特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对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独立学院要利用灵活高效的民营办学机制,选拔和培养一支高效精干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以适应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而且要经常性地通过教学比武、教学研讨等形式,引导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根据独立学院培养定位和特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必须破除传统的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多样化、新颖化的教学模式。一是要构建师生互动性教学模式,以增强教学效果。如增加讨论课程环节,就一些“道”与“法”严重冲突的问题开展讨论,激活学生思维。二是要构建案例教学模式,重点引入典型案例教学,运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带领学生总结出一般性、规律性的结论,便于学生学习、效仿和运用。三是构建主题教学模式。主题教学可以是针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或是针对某一敏感问题开展专门论述,或是针对某一似是而非的问题进行旗帜鲜明的思想教育,或是针对某一案例进行深层次剖析,等等。在主题教学中,教师不能回避现实矛盾,要紧紧围绕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既能明理,又能动情,还能应用。

(三)精选教学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涵盖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内容非常庞大,如何精选教学内容成为改进教学的关键所在。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既要全面兼顾(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三观”、“三德”、法律基础),又要重点突出。如在职业道德知识模块的讲授中,要重点突出大学生求职心理、求职技能。在法律基础知识模块中,要突出劳动法律法规。作者在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就专门用两节课时间讲授《劳动合同法》,让学生掌握如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本领。如何统筹全面性和重点性两者的关系,我们认为,教师要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通过细小的知识点推及到大道理、大主题、大方向。此外,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要格外注意突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促进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素质的完美结合。在这方面,必须要充分突出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及区别。如在讲授法律与道德的互补关系时,作者经常运用“大义灭亲”(违反法律关系)和“见死不救”(违法道德关系)的案例来论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与区别,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到“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加强实践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5

教育性,主要指思想政治课所起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这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特征,也是思想政治课的目标。教育性的重点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中思想教育的重点是道德品质、人生观、心理品质和思想方法教育,政治教育的重点是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观点教育。从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与任务看,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本来就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如果教育性淡化或缺乏教育性要求,便会严重削弱以致失去这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然而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理论教育有机结合又突出教育性呢?我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突出教育性、强化思想教育功能的首要原则。也就是要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科学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参加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其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基础。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观点,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便自觉抵制各种消极腐朽思想的影响与侵蚀。为了实现这一要求,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作为教师要能够从教材的实际出发联系国内外形势,特别是联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实际来实施教学,以便学生学好知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完成思想政治课本身固有的三位一体的任务。

二、正面教育原则

正面教育主要是指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来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常识的系统传授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的正面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师范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知识与生活经验,但是明辨是非的能力依然比较低,具有很强的冲动性、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对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做法容易接受和模仿,然而这一时期正是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逐渐走向成熟与稳定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的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务必坚持正面教育,正面讲解,要多举正面事例,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力戒课堂上不加分析批判的向学生宣传介绍那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和腐朽丑恶的价值观念,以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效应”。

三、系统一致性原则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6

一、体育与德育并重的理论以的“以德治国”理论和的“体育之研究”思想为基础

同志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制与德育,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以德治国”是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将邓小平理论与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结晶。“以德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求加强从严治党,从严治政,而且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各行各业,怎样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道德理论,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也指出“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智能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舟寓丰富道德之舍也”,强调身体健康是前提,而另一方面德育是关键。由此可见,德、智、体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体育过程中的德育优势尤为明显。在新形势下,仅仅呼吁在体育过程中重视德育是不够的,我们应当倡导在体育过程中实行体育与德育并重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新理念。

二、体育与德育并重符合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与规律

学校的根本任务即培养人、塑造人。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党和国家要求未来的学校教育要“有助于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科技革命需要和善于应对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学校道德教育也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显然,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德育并重符合学校教育和学校德育教育的目的和规律。根据一定的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品质培养直接灌输特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思想品德内容,以及榜样的示范,竞赛的开展,师长的诱导,文艺体育的欣赏等;与时俱进地通过教育,将道德品质教育贯穿于师生的接触和多个教学环节之中,体育教师用“师表”的巨大影响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目的;学校群体活动也是道德教育的“集群活动”,要充分利用以情动人,以形感人,以理服人,以境育人的诸因素中实现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一定数量的校内外群体与政治相结合的活动,在实践中以求思想认识,情感态度和意识品质的参与与发展,培养正确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

三、体育与德育并重有利于体现体育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地位

教师是学校育人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主导作用。体育道德教育是人们用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通过各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体育活动的主体施加系统的影响,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体育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体育活动主体内在品质的活动。由于学校体育教育过程除理论部分外,几乎都是在动态环境中和集群活动之中组合而成的支体活动,这就形成了一定的特殊环境和条件,学生在激动、沸腾、瞬息万变的运动过程中再现其真实的情感、作风和道德品质,并以此来表现自己。因此,教师需时刻切记应围绕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优良体育道德作风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念。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集体主义教育原则,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坚持国家利益高于小集体利益,小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拼搏坚毅、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为祖国的需要、富强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体育道德作风。教育学生胜而不骄,败不馁,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尊重对方,团结合作,勇于拼搏奋发进取的精神。体育道德教育应符合三个文明建设的需要。众所周知,政治和物质文明建设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间接或直接推动政治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与发展。体育是精神文明的窗口和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道德直接作用于体育,从而推动精神文明的向前发展,因此学校体育教育要充分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四、体育与德育并重有利于充分挖掘学校体育中德育功能的潜力

任何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形成,都是对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体现了一定社会和阶级对人们行为的共同要求,道德规范是对参与道德活动的人的道德行为和关系的基本要求和概括,是判断参与者行为是非、善恶、美丑的一种道德标准,也是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实行体育与德育并重有利于充分挖掘体育中德育功能的潜力。师生关系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环境等育人因素大有潜力可挖。例如:以身作则,塑造为人师表形象。教师的言行仪表,道德风貌与文化修养,业务程度等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身教重于言教就是用表率的巨大作用抓住学生爱模仿的心理特点,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内心世界。根据学生好思的心理特点,用诱导的手段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学生的思想就像是一匹无缰的骏马,它在追求,但不一定有正确的目标。因此,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心理既是专业教育的前提又是道德教育的主题。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用启发式教育达到举一反三的教育目的。便于学生明辨是非、好恶美丑,使学生更具体形象地理解道德要求。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年龄、性别、思想状况、道德水准、社会阅历及涉世程度等的不同,应从学生所具有的各个不同层次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根据“互通”原则,掌握学生心理,做到师生通心。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自始至终的人们相互影响的过程,教育是灵魂对灵魂的雕塑和影响过程。

五、体育与德育并重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体育本身孕育着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更为具体,所以必须对学生进行开眼界、长见识、壮志向的道德教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追求真理的巨大动力,集体观念,爱国意识是智慧发展的催化剂,上述三个因素是人才成功的道德要素,以三要素与体育教育紧密相联,并在体育中得到充分反映。体育与德育并重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例如:运用球类、健美操等课程的教学,注重集体主义的道德风尚培养。所谓集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反映社会关系的一种状态,标志着由于共同利益而联合在一起的人的共同体。体育活动中的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在参与体育活动的一切场合,一切过程中,人们的言论行动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球类、健美操等集体课程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运用中长跑、武术等课程的教学,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并在克服困难中成长,锻炼意志必须从克服小困难开始,而且必须严格要求,坚持到底。通过中长跑、武术等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方面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运用攀岩、登山等身体素质练习活动,克服身体的承受极限,注重拼搏精神的培养。拼搏是历史和人生赋予我们的使命,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精神;蚂蚁啃骨头、铁棒磨成针的执着毅力是我国人民固有的传统美德。我们可利用攀岩、登山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学生拼搏精神的培养。

六、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的道德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它的主要规范是热爱人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尽所能各尽其长,坚持真理,向着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目标不断进行。这个过程不能仅仅依靠物质财富的增长,必须依靠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的不断提高,以及革命精神的不断发扬。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用共产主义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教育和影响学生,而且必须从小抓起,做到时时刻刻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这个主战场,牢牢抓住体育与德育并重培养人才这一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既有健康体魄又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体育与德育并重在学校体育中育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它毕竟是新概念新理论,难免有不足之处,请有关专家和同行加以补充和验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校体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相信学校体育中体育与德育并重育人的新理念内涵与外延将得到不断丰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编.论“德治”与“法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李春秋,等.公民道德建设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3]吴铎,等.道德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黄伟辉.体育教学与成材[J].体育教学,1998,(2).

[5]徐理德.思想道德文化修养[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

[6]邹继豪,等.面向ZI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7]梅醒斌.广东高校体育论丛[M].广州:广东高校出版社,1995.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7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新课改、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基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开始进入教学实践。2016年9月,笔者参加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2017年9月至今,参与了州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多次研修活动。通过学习、研修,提高了认识,并得到很大启发,再经过这三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我们广大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这一课题作一些反思、思考、总结。笔者现把自己的一些肤浅的心得、教学经验与广大同仁分享、探讨,以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那么,什么样的道德与法治课才是一节好课呢?笔者认为,有趣的、自然的、简洁的、朴实的、和谐的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就是一节好课。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也不例外。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高,学习效率也高,成绩自然不差。那么,如何激发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呢?教师的人格魅力、诙谐的语言、情感丰富、表情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巧思答辩;表演、歌唱;多媒体展示;知识点分化、简单化、趣味化等都是提升学习兴趣的好方法。以上这些方法可适当穿插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巧构一节自然的课。所谓自然的课,笔者认为是这样的课:新课导入自然,不突兀;知识点上下衔接自然、过渡自然;学生获取新知水到渠成、知识自然生成等。

1、导入自然。在新授课中,导入部分须受到重视。导入做得好,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较容易进入学习状态。要做到自然导入,语言要精炼、设问要简洁、朴实、贴近生活,时间控制在2—3分钟。导入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如复习导入、设问导入、视频导入、情景导入等。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框《尊重他人》时,设问“刚才我们起立时师生相互问好体现了什么”(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新课。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导入部分,教师的巧问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探究。

2、知识点之间上下衔接自然。我们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中,基本上一个课时就上一个框题,而一个框题下可能会有几个知识点。如何做好知识点之间上下自然衔接,是我们道德与法治授课教师应掌握的技能。我们研究教材不难发现,专家在编写教材时,基本上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来编排教学内容的。所以,我们教师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设问,做到知识点之间的自然衔接。例如,在讲授《尊重他人》这一框时,认识了“什么是尊重”这一知识点后,课设问“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从而很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综上所述,要巧构一节很自然的课,教师的巧思设问很重要。并且,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能水到渠成,同时也容易使学生达到新知识的生成。

三、设计一节简洁的课。简洁,在这里指的是学习目标简洁、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简洁。在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的评价制度(在中考中及格分以上以10分计入中考总分)的大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的周课时不足、偏少、学校不重视、学生不重视、家长不重视是普遍现象。导致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教学任务重、成绩难出。所以,怎样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要效率,是我们每个《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设计一节简洁的课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1、适当运用好教材中的课程资源。现目前,一课时40分钟,在这40分钟当中,需要完成新授导入、目标展示、自主预习、自主学习探究、课堂小结、知识巩固等过程环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精心备课、设计,方能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就涉及到怎样利用教材中的课程资源问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单元导语、课题导语、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拓展空间、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等备课资源,怎样有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用多少、怎样用,是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在备课、课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的因素。笔者认为,这些课程资源在一节课中没必要全部用到,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可以选择性的使用2—4个,特别是小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一节课中设计2—3个就足够了,多了就完成不了教学内容。

2、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尽量做到简洁。在课堂教学中,简洁可使学生清楚明白的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要做什么、怎样去学、怎样去做;简洁可使教师对课堂易于把控、可操作性强。一方面,学习目标要简洁。我们在课堂设计时,学习目标尽量简洁、具体,情感价值观等目标可省略。另一方面,教学过程要简洁。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把握好教学节奏,完成教学内容。

四、打造一节朴实的课。朴实,就是在教学中踏踏实实、朴实无华、不花里胡哨,知识点能落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落实、学生的情感能受到感染和升华。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朴实,我们要有对知识点的把控能力,对知识点做到细分细化、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获取知识;通过故事情节、设置情景体验,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和升华,形成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五、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谐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放轻心情、快乐学习,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和谐是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的进步和表现、诙谐的语言、面带笑容、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等都是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手段。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关键。

2、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和谐的同学关系是打造团结向上班集体的基础。在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推选发言人等,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思想交流,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团队意识。和谐的同学关系使课堂学习效率高效。

在氛围和谐的课堂上,学生在发言、答辩、自我展示等过程中,认识了自我、提高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思想交流,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前面,笔者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上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笔者是从怎样的道德与法治课才是一节好课来阐释这一问题。笔者的观点是,一节有趣的、自然的、简洁的、朴实的、氛围和谐的道德与法治课,就是一节好课。限于笔者的学识、教学经验,分析不够深入、语言不够精炼是难免的。在这里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望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有所帮助、有所启示。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8

引言

理想信念作为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理想信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一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其中既是因为理想信念的教学本身就是一项与时俱进的教学工作,它没有固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因为它所代表的永远是最前沿的时代性话题,同时也因为理想信念的教学包括在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当中,由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所以加强理想信念内容的教学也就愈加必要且重要了。

一、当前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中理想信念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老师中存在的不足

1、部分老师自身的理想信念不坚定

老师作为理想信念内容教学的主体,如果自身具备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话,那么他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很难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高校中的思想政治老师基本都是中共党员,但其中也有一部分不是,他们中就存在一些人对理想信念的认识不够充分,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坚定的信仰,甚至在他们看来,所谓的共产主义社会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在这样的情形下,大学生对老师所讲的理想信念内容也就存在一定的疑问,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

2、部分老师对理想信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充分

在理想信念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他对理想信念教学的重要性都没有予以充分的认识,这就直接导致他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能进行准确的把握,更加不能理解理想信念教学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就不能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以及政治性。

3、部分老师在理想信念教学中讲解得不够深入全面

本身理想信念教学就是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因为它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更加需要联系理想体系中的内部关系,所以部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进行深入全面的讲解,而且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师资队伍有一部分是思政专业毕业的,而有一部分则是法律专业毕业的,加上有些年轻的老师本身从事教育的时间就不够长,所以在理想信念教学的过程中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去掌控课堂,对一些理想信念问题的讲解也不够深入全面。

(二)学生中存在的不足

1、大学生在理想方面比较迷茫

现阶段的大学生基本都是九零后,他们出身在改革开放时代,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目睹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所以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感到认同,但同时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也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让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存在一定的质疑,使得当代大学生在理想方面表现得较为迷茫,对于未来没有足够的信念,而在理想信念的教学中,老师如果再不进行正确的教导的话,那么大学生的理想将会更加迷茫,对未来的发展更是不知所措。

2、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经过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后,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们在学习目标以及奋斗理想上都持着较为松懈的态度,他们中一部分人或许就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有的人即使有着理想,但是在大学这样一个轻松自在的环境中,他们也会开始有所懈怠,久而久之,甚至忘记了自己当初的理想。而且在理想信念的教学中,一些老师并没有能够结合大学生日后的职业来进行讲解,单纯地教导了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中的一些重点内容,这样枯燥单一的理论课使得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不会高。

二、加强高校《基础》教学中理想信念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老师对理想信念教学重要性的充分性认识

理想信念作为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理想信念教学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和命运。

(二)突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提高理论教学的说服力

1、理论教学要做到内容精细,质量有保障

本身理论教学就比较枯燥,所以在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要精选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理论知识,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全面且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2、理论教学要结合社会实践

理论的教学如果离开社会实践,那么就属于是泛泛而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教学要能够结合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发展。首先要能够透过不同发展国家的对比来让大学生明白,新制度总是落实到那些发展不够快速的国家当中,正因为国家需要发展、需要进步,所以对新的制度有需求。

此外,要在理想信念教学中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让大学生对那些在社会主义制度指导下而获得的重大成就和进步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持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看法。具体的可以向大学生们展示我国神州五号和六号的成功发射,以及最近这几年来我国GDP的快速增长,以事实说话,让大学生能够正视并重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这些重大变化。

三、 结束语

高校中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而理想信念教学作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理想信念教学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树立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应当积极地从自身做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对理想信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信念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要明确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任和责任,严格地要求自己,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要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只有结合老师与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理想信念教学的高效化、科学化。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9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时期正是积累知识、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思维意识对以后进入社会起到关键性作用。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民主法治建设和培养法治人才作为重要议题,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面对当前高等院校的法制教育局面,高校大学生的违法犯罪案件在各地时有发生,如何改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困境,让法制教育能够深入人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困境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和广泛。大学生犯罪现象的时有出现,让本来就备受关注的大学生族群更加受到社会的重视,大学生法制教育已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这让我们不得不直面法制教育窘迫的局面。

(一)课程边缘化

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能够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来完成,2005年、教育部开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将“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编在一本教材中,并编制了全国统一的教材,所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两门课程变成一门课程,成为全国普通高校所有在读学生的必修课。但在一些高等院校出现了“法律基础”部分课时量较少,授课内容也相对较少,法制教育在大学生中不能很好展开的现象。在学校和学生的“默契”下,该门课程竟然被逐渐边缘化了。

(二)教师非专业化

目前,在全国高等院校从事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师有很多都不是法学专业科班出身,这与高校需要高学历人才和法律专业人才短缺不无关系,从事法律专业学习的学生,就业方面多会考虑法院、检察院或从事律师职业,不会把成为传播法律基础教育的老师作为自己职业的第一选择,特别是近些年进入高等院校当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需要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学历,使得各个高等学府这类专业教师更加缺乏,再加上教改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为一本课,大部分高等院校都是由思想道德修养的老师兼职讲授法律基础,这些教师又都是半路出家,对于法学基础理论和法律思维本身就了解得不够深入,很难通过后期的短期培训或自学达到专业法律人才的水平,因此在讲课时就会有所保留,对于自己不懂不通的法律问题就尽量少讲或者根本不去触及,法律基础课就真的变成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法律概念和法条堆砌了,既不能达到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目的,更缺乏实际价值,因此,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便因此流于形式。

(三)内容与形式的单一

无论是教改前的“法律基础”,还是教改后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我们都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探索。但不得不承认,目前我们的大学生法制教育课程依然内容空泛、形式单一。首先从内容上说,无论教改前后的教材都是基础法学概念和各部门法的堆砌。包罗万象就会丧失重点,再加上有些法学概念晦涩难懂,而且部门法的法律条文中的法律语言又和普通的语言有很大差别,常常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偏差。目前,大学法制教育注重法律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法律原理的讲解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得法制教育教学形式只侧重于基本理论的解释和法条的组条注解,这对于现在已经是“90”后的学生群体,无异于“鸭子听雷”般烦闷。而且教师有时候在案例的选取上也难免会面对选择案例不当的问题,加上课时的限制,很难开展法律实践课,不要说走上街头融入社会了,就连像模拟法庭这样的模拟实践课很多高校的非法学专业学生都很难开展,这无异于让法律实践更加难上加难。不能充分的让学生融入到教学之中,对于法律这样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就会出现“上课做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恶性循环。因此,改变大学法制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单一的现状,是我们完成法制教育、改变现在高校法制教育困境的前提。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困境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面对当今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困境,特别是在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日益成为高等院校乃至全社会的热点话题的情况下,如何改变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以公民意识培养和法律信仰培育为切入点

1995年,国家教委与司法部就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提出:“高等学校的学生要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充分认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严格履行公民义务,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门人才。”同时,要求高等学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核心,通过讲解和介绍法治理念和宪法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还结合不同专业,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部门法,帮助学生了解其立法目的、原则和基本精神,培养学生知法、守法、护法、用法的自觉意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先提出了公民意识的概念,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而且在党的十七大、十报告中均强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明确了高等院校法制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而十七大、十报告更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强调公民意识和法律信仰,这些文件为大学法制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社会舆论、社会氛围的支持,并对我们改进法制教育的不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大学生法制教育要先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公民是指享有该国国籍并享有法律上的权利并履行法律义务的社会成员;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公民身份、公民权利义务的认同。过分关爱下的孩子会养成享受权利成为习惯,不履行义务认为是理所当然,因此,要通过公民教育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根据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含:一是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爱科学为基本要求,培养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公民道德规范;二是培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帮助每个公民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三是培养公民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理性认同;四是培养民主平等的现代精神[1]。 对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培养也会带动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加强,因为法律就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想要明确作为公民的权利义务就不得不依靠法律给出清晰的答案,就会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法律至上的法律信仰,带动起大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动力。因此,要想改变大学法制教育的现状,应以大学生公民意识和法律信仰作为切入点最为适合。

(二)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着力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生法制教育成功的有力保障。面对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思想道德修养的老师兼讲法律基础的现状和法律学科专业性和独立性较强的特点,应该在高等院校加强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吸收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可以考虑外聘一些公检法等法律部门有着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人来承担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学校方面应改变对大学法制教育的偏见,不论从老师的选择和课时的分配都应该充分重视起来,不要让法制教育变得可有可无、谁教都行。其次是改变部分高校教师的观念。综合类大学的法学教师们积极担任本校的法律基础课程的老师,理工类学校也可以申请聘请综合类大学的法律教师来担当客座教师,完成本校的法制教育课程。同时,让大学之间,特别是同城的大学之间应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三)以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功能为立足点

大学法制教育是使大学生知法、尊法、守法、用法最终形成法律至上的法律信仰教育。基本法律知识的学习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但是,面对高等院校法制教育的硬件和软件环境都严重缺失的情况,教师首先更应加注重法制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层次性,选取至关重要的法律观念,将“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诚实信用等等”寓于法学理论之中重点讲解。同时,注重案例教学,将法条讲解与现实中的案例有机结合,通过生动形象的典型实例丰富法律教学的内容。其次是应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工夫,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传统的提问方式外,还可以采取辩论、讨论、模拟法庭等方式丰富课堂形式,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某一法律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与反对的观点进行辩论,甚至可以针对某一专题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分析给其他学生听。在注意知识准确性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功能。对于实践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校园实践教学。例如,可以开展法律知识竞赛,针对当前法律热点问题的辩论赛,模拟法庭,针对学校内违纪违法现象的情景剧等等,还可以依托学生会或组织法律实践社团来招募一些对法律感兴趣的学生来完成这些活动,也让他们在其他学生中起到带头的作用。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报纸、宣传栏和校园网络广泛法律宣传,同时可以请知名法律人士来学校讲座,积极开展社会课堂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还可利用假期去律师事务所实习,让学生和法律实践深入接触,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完善大学生法制教育,达到社会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要求。

(四)以法制教育与安全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相结合为创新点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在预防大学生犯罪的问题上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课题,大学生法制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也要结合安全教育、心理教育、德育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发挥作用,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1.要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西方思想家康德基于人的两重性提出两种道德法则,即伦理法则(道德法则)和法律法则。在康德看来这两种法则以内外两种方式统一于人体。康德的观点形象的说明了法与道德的关系。所谓道德,指关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善恶、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等观念、规范、原则和标准的总和。在人类学早期,法与道德浑然一体,逐渐分离。“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是法治的价值基础,道德起作用的领域是极其广泛和深入的,法治需要道德的必要补充。道德几乎涉及到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活动的一切方面既包括行为,又包括人们的思想、品德和动机[2]。 而且法律和道德在调衡社会分工上也有普遍的联系。因此,进行法制教育一定要和德育教育将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很多大学生犯罪的案例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就是犯罪的大学生不仅缺乏法律观念,更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不起一点挫折和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在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感情丰富,自控能力差,容易冲动,特别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往往缺乏冷静思考的能力;他们渴望走向社会,却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往往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3]。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非常重要,使大学生形成健康成熟的心理面对以后步入社会所承受的压力和情况,配合法制教育共同完成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成型。

3.要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在大学生的教育中至关重要,有时甚至关乎生命和身体健康。因此,在加强法制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安全教育。安全问题无小事,特别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生活在校园内,相对集中,更加要注意安全问题,特别是防火、防盗、防突发事件等等,把这些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防患于未然。让学生学习安全救护、紧急避险方法,掌握自救、自护和逃生技能,加强安全教育,让大学生们警钟长鸣。

结语

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虽各有侧重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在各个方面调整着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注重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的有机结合,不但能够取长补短而且能够全方位立体化的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特别是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会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大学法制教育,使高校法制教育攀上一个崭新的平台。从而不仅在减少大学生犯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还有利于全民法治理念的树立,为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水平贡献应有的力量。

当今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之一,正如伯尔曼的治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就形同虚设”。因此,面对当前形势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当下提倡树立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的大背景下也给高等院校提高法制教育提供了机遇和良好的环境,我们所要做到就是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完善高等院校法制教育机制,形成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共同努力开创高等院校法制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10

一、关于高校法治教育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当前高校法治教育的总体情况,特别是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对塔里木大学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以期为高校法治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意见。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意愿、主要途径和方式,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评价及对法治教育改革的建议。(一)大学生学法热情较高,学法途径多样。大学生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总体上来说,法治意识相对较强。调查显示,在校学生有较高的学习法律课程的意愿,达到82%。统计结果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变得多样化,电视、网络、学校教育、报纸杂志等都有一定影响,其中主要途径是看电视和学校教学,分别占39.9%和35.4%。(二)大学生对高校现有法治教育课程评价偏低,但期待较高。当前高校的法治教育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许多学生对这门课程“法律基础”部分教学评价不高,有28%左右反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课老师仅是粗略地讲了下法律基础部分,有9%的学生认为“法律基础部分只是为了应考划了下重点”,更有6%的学生认为“根本没有讲到法律基础部分内容”,这组数据说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待强化。但同时有55.6%的学生希望加强“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三)大学生对法律选修课非常期待,希望教育方式多样。调查结果表明81%学生希望通过选修课补充学习法律知识,然而目前法律类选修课较少,不能满足大学生学习法律的需求。许多大学生希望加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二、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模糊,重视程度不够。1987年,国家教委规定在全国高校开设《法律基础》公共必修课,但长期以来,法治教育仅被认为是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之一,从属于道德教育,没有独立地位。这导致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时,法律基础课程被弱化,2005年、教育部联合制定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将原本分别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被合并为一门课程,法律内容仅占教材的1/3左右,并且课时大幅压缩,许多学校该门课程完全由原思修教师授课,在如此条件下实施法治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二)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一般来说,各高校的法律基础是与思想道德修养一同讲授的,受教学课时和专业能力限制,教师常常对法律基础部分进行压缩,只选择个别法律做介绍,内容趋于简单,很难满足学生的学法需要。调查发现,虽然多数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比较好,但是法律基础部分没有学到多少知识,甚至有6%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根本没什么用处。(三)法治教育缺乏专业师资。法律课程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应用性,但课程改革后,师资队伍的专业性不强,水平参差不齐,多数是由思修教师兼任,仅有少数具有法律专业背景,本身法律知识就不系统,无法深入浅出,将法学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授课时通常照搬书本,而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法律问题解答起来就会力不从心。(四)教育教学形式单一。长期以来,高校开展法治教育通常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侧重于法律理论的讲授。实际上法治教育需要较强的实践教学,空洞枯燥的理论灌输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查中,在回答“教师讲授《法律基础》采用了何种方法?”时,有39%左右的学生认为讲授缺乏案例与实践。另外有高达68%的学生表达了希望选修法律类选修课的愿望。

三、高校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为起点

要大力加强高校法治教育,这基本已成共识,但如何改革,难度不小,若要增加专门的法律课程,在当前的教育体制和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恐难实现。因此,笔者建议,高校法治教育改革应当在现有框架下,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为起点,提升法治教育力度,优化教育模式,拓展教育形式,以期实现法治教育的飞跃。(一)明确法律基础的定位,赋予其相对独立的教学空间。当前“法治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的定位使得教师用大部分时间讲授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法律基础部分的授课时间理所当然地受到压缩。加强高校法治教育,必须赋予法律基础以相对独立的空间,可以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里“法律基础”部分,采用专题教育形式,由专门的教师集中讲授。(二)增加法律基础的比重,拓展法治教育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里,法律部分仅占1/3左右,按各高校课程设置,法律基础授课时间一般不足20个学时,显然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建议适当增加法律基础部分的比例,至少达到总量的一半左右。同时,不能止步于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发放《法律知识读本》等资料让学生自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时适当涉及等形式拓展法治教育的内容。(三)加强法律基础教学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法律教学的专业性。一般而言,一个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对法律的认识和研究是有限的,非专业教师是没有办法把较复杂的法律问题问题讲清楚。笔者认为,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当结合,但是法律基础教育需要专业的法学教师进行授课,这样才能保证法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四)拓展法治教育形式。高校法治教育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当不断拓展教育形式,可行的办法包括:(1)强化案例教学,用典型案例带动法律知识的讲授;(2)大量开设法律类选修课程,弥补法律课程内容与时间不足的缺陷;(3)聘请法学专家及司法实务部门工作人员开展专题讲座;(4)组织学生参加法院旁听、监狱参观及开展模拟法庭等第二课堂活动;(5)充分利用电视、校园广播、QQ、微信及微博等新兴媒体,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等。

作者:徐勇 单位:塔里木大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11

1.1政治课教学对学生的德育作用具有基础性。中职学校的政治课教学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体现着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党的教育方针。它作为一门教育课程,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品德起着奠基作用。离开它,青年学生的道德大厦就没了基石,就会倒塌;离开它,就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它与一般的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德育作用相比,是居于首要地位的。

1.2政治课教学对学生的德育作用具有长远性。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不会在人们的头脑中自发产生,也不是单凭朴素的阶级感情就能形成的。正如列宁所说:“只有从外面灌进去。”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人们的头脑,达到提高人的思想道德觉悟的目的。而这种灌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础形式。政治课就是要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增强无产阶级思想,自觉抵制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侵蚀,从根本上来端正学生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目前,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如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崇洋、享乐主义等等,常常打着“改革”和“现代观念”的旗号出现,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腐蚀和毒害无孔不入。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政治课教学,大张旗鼓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因此,政治课教学是发挥长远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一生具有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1.3政治课教学对学生的德育作用具有系统性。政治课教学,在它与文化课和专业课中结合本学科的主要作用和知识内容所进行的德育相比,文化课和专业课只能让学生接受只言片语的政治理论,点点滴滴的政治现象,一知半解的政治观点。而政治课教学在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有关知识时,具有内容上的系统性、理论性。在传授这些基本观点及知识的同时也就对学生进行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如现行的政治课《经济政治》、《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等。

1.4政治课教学对学生的德育作用具有直接性。通过政治课教学,学生可以从教学内容中,直接具体地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该拥护什么,反对什么;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同时,政治课与文化课和专业课相比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时间上也更为集中便利。

2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

2.1政治课教学能够用固定的时间和场合对特定的授课对象系统地、完整地、经常地用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通过政治课,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条件下,教育青年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轴心、自强、自立的精神;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存在各种矛盾,社会中还有需要克服的消极现象的情况下,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情况下,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要求。

2.2政治课教学能够有步骤、分层次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治课的一个主要功能和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去积极思考并回答自己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帮助学生辨别社会上的大是大非问题,深刻认识和理解我国改革开放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现象和新问题。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科学方法论,并指导自己的人生和实践。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12

一、在体系转化过程中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

专题化教学是以教材与教学大纲为依据,不受教材章节的局限,按照整个课程内容的脉络体系和逻辑关系进行整合提炼,重新构建,针对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综合设计,把学科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现实性和系统性、思想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制定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形成既有逻辑关系又能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以各专题为单元元素组织相关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从学生认知层面上认识其必要性

本来高中阶段文、 理分科以及普遍应试教育已经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且高职高专学生在知识结构上与本科院校学生又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层次又相对复杂,所以一年级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一些基本理论、概念和范畴缺乏基本的认识,甚至有时候还存在误解。对于意识形态的逆反心理是其当前突出的心理表征,加上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用”的错误观念和偏见的影响,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基础课)学习存在消极心态,产生情感上的偏斜、心理上的排斥和行为上的敷衍。

(二)从教材内容统一上认识其必要性

基础课教材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是充分吸收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难点,同时也是亮点之所在。我个人认为,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和法制教育两个相对独立的方面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华文化刚柔相济、阴阳和合的合谐思想,这就不仅仅是建设一门新课程,同时也是建设一个新学科。但任何教材编得再好、专家再多,都有其局限性,比如有论者就认为:“教材中内容非常丰富,但在内容安排和知识体系上却缺乏协调性和系统性,甚至还有些内容的安排显得就比较突兀。比如教材第五章和第六章论述道德时从编写者角度突然加入了相关法律内容,如果在没有对法律的基础理论进行解释之前,这种安排就显然欠缺合理。”而且各个高校具体情况又都不一样,各个授课教师授课方式也不一样,所以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就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同时现在大学生自主意识又非常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并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升素质。专题式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三)从专题教学特点上认识其必要性

专题式教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教材内容的整合性和超越性。通过对教材内容和现实社会中的案例、近期的热点焦点问题结合起来安排专题,适当补充最能贴近大学生诉求、又受欢迎的的素材,这样就能在促进学生思考与学习的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理论素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专题式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入性。围绕一个问题深入探究,求深而不求宽,求精而不求全。要真正吸引学生让其感兴趣,就要有针对性的对问题论证得非常透彻并令人信服,这样才能让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能从中受益。

专题式教学最重要的特点是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只要在把握教材的主旨思想和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各任课老师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灵活、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专题教学内容版块设计

根据学院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采用板块优化组合的原则,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从教材的基本框架出发,按照《礼记·大学》中“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思维,把教材内容划分为大学教育、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四大板块,将内容具体明确提炼出大学论、人生论、健康论、友情亲情爱情论、和谐论、理想论、道德论、爱国论、法制法治论、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律制度等15 个专题,教学时间是一学年。

(一)从大学论、人生论、健康论、友情亲情爱情论4个专题中重点解决大学生基本做人道理的问题。这一专题组融合教材中的绪论、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首先,让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开设和学习本课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逐步引导大学生能充分认识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角色的转换,并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奋斗方向,为自身的成长成才夯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再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探讨人的生存方式与生命价值意义,深刻理解自我与外部环境社会的深层关系,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荣弃耻,褒荣贬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提升境界、凝聚人心。再次,引导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从理想论、道德论、和谐论、爱国论、4个专题中重点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这一专题组融合教材中的第二、四、五、六章的内容,首先,明确道德的作用,是人与人之间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都需要道德的发展和完善。其次,再引导大学生明确理想信念对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再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促进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从法制法治论、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律制度7个专题中重点解决国家规范和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问题。这一专题组融合教材中第五章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第六章第三节中“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第七章、第八章的法律内容。各专题从分析道德的局限性和以国家名义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入手,强调指出法律与道德手段都是为人类社会创造优良的生活秩序,两者共存互补、相得益彰。然后再对各专门法进行阐述。如相关的具体法律有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婚姻法、环境保护法、民法、公务员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让学生明确“没有规矩不成方园”的道理。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在一定的约束和环境中完成。让学生通过学习并实际运用而终生受益。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的专题式教学设计, 既涵盖了教材中全部教学内容,又有针对性和侧重点,对每个专题都通过系统的逻辑论证、丰富的内容要素而呈现清晰的知识结构,从而增强感染性和说服力,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专题教学的实践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是由全国权威专家集体编写并经中央审定的教材。专题教学并不是脱离教材大纲另搞一套,而是以教材中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组织、编排、提炼相关内容。教师通过对教材本质的认识能动的使用教材,精心策划、设计教学内容,对教材再次开发,以专题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对突出教学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专题化教学是实现“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有效手段。专题化教学是经过科学论证,并通过实践、效果显著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根本性的突破和创新。“基础”课专题教学能够在把握教学原则、实现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大量生动、有针对性的现实案例和数据资料充分展开教学内容,把理论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统一起来,最终论证主题。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的思想脉搏,进而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最终向“学生认知体系”的成功转化。

(二)专题教学模式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深化教学内容。它可以避免蜻蜓点水式的平铺直叙,按章、节、目顺序的面面俱到,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弊端。采用灵活创新的方式对教学重点深入探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使理论问题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教师也能集中时间和力量,对每一专题的内容、现状、发展趋势等进行精心设计、组织,有重点、有选择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使每一个专题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高校“基础课”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洗涤、灵魂净化的教育,只要我们与时代同步、与青年学生同行,不断汲取新思想、不断运用新方法,为青年学生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就一定能使“基础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道德与法治教学重难点篇13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成为技工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在探索技工院校政治教学的方式上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与成果,笔者通过考察技工院校政治课教学实施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政治课教学辐射功能的挖掘和强化做一些浅显的探讨。

一、技工院校政治课教学功能的重新定义

长期以来,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政治课教学和其他学科(专业)一样偏重于要求对知识点的掌握,强调科目的脉络和框架,却忽视其内涵价值的挖掘――即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文化修养的提升,这就造成了政治课教学功能的弱化甚至消失,不仅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而且也于当下提倡的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的主旨背道而驰。

1.新时期政治课教学的主体地位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也是现阶段技工院校政治课教学的主导方向。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创始人之一张耀灿教授曾经这样指出:“事实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论把它放在哪个门类和学科之下,不论它是作为二级学科还是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它都必然遵循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或快或慢地向前发展。因为社会需要它,事业需要它。”在现阶段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实行课程改革、践行一体化教学的新时期,政治课不仅只是一门基础公共课,更应该凸显其与学校德育建设紧密联系、宣扬精神文明建设并在校园文化创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阵地作用。

2.传统政治课教学的不足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尤其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要求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消化众多的经济、政治和哲学观点,而这些观点与现阶段学生的价值观追求尚存在不小的距离,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减弱。以技工院校现阶段的政治教学实际为例,无论是中级工段选用的浙江省技工院校规划教材《德育》第一册《当代技校生》、第二册《社会与人生》,还是高级工段选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虽然教材从形式到内容都逐年进行了修改和变动,其思想性、政治性、时代性、实用性、生动性等特点较为明显,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吸引广大学生的眼球,陷入了一种令众多政治教学工作者无法摆脱的尴尬:一方面,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高技能人才培养、社会进步的发展角度来看,政治课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所处地位不仅不能取消,反而要加强。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用“备受煎熬”一词来形容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3.政治课教学德育功能的价值体现

同志曾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近年来,技工院校大力倡导技能优先、理论够用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共基础课的地位,政治课也受到了冲击,课时量不够饱满,学生厌学情绪较大;个别政治课教师对教学兴趣不浓,忽略了政治课肩负的隐形功能,致使教学与实践相背离,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丧失殆尽。

针对当前技工院校学生思想状况实际,应将德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更为重要的地位,重视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尤其是其在实施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笔者所在的学校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摆脱了将思想政治课独立于其他德育活动的消极方式,遵循德育规律,探索思想政治课与德育教育在相互渗透、彼此融合中逐渐形成有机整体,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二、政治课教学的功能升级与创新

鉴于技工院校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地位,要求全体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全新的眼光来认识新世纪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自觉地把德育环节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校园文化创建过程中也能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技能人才。

1.创新教材,丰富政治课的教学手段

目前,技工院校选用的教材普遍存在着政治课的某些弊端:概念多、主旨多、条条多、框框多,如果教学组织不合理,势必造成消极后果。主动创新教学模式,灵活掌握结构,合理解析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热点问题,将书本中较为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章节内容时,学生们对于“资本来到世间,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个概念理解困难,一些学生抨击“资本”而痛斥它的“血和肮脏”,而更多的则是因向往“资本”而对“血和肮脏”也见怪不怪了;甚至个别学生议论起当前的一些腐败现象时提出:“原始积累时期嘛,免不了的。”在这里“原始积累”俨然成了褒义词。于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前的反腐败形势,向学生阐述:马克思从未把“原始积累”视为早期资本主义,他甚至没有用过“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一词。目前举国上下都在横扫的“老虎”和“苍蝇”,本质上与当时诸如强迫劳动、圈地运动、猎奴与海盗行为、凭权势强占公产、抢劫黄金等无异。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2.两条腿走路,增强校园德育工作实效性

多年来,笔者所在学校不断深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平台建设,通过“两条腿”走路的模式来加强政治课教学的现实意义。创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创设德育新平台,完善了学校、家庭、企业和社区等多位一体教育网络。为此,笔者坚持紧贴技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确定政治教学重点,做到有增有减,有分有合,使教学内容具有灵活性、创造性;在完成规定内容之外,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明确不同的目标,区分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安排一些随机教育,开展一些自选内容,解答学生的热点、疑点、焦点、盲点问题,避免出现内容上的“一锅煮”,方法上的“一刀切”,要求上的“一律化”。

注重多渠道开发教育资源,倡导全员育人,在常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道德法律与人生》章节,提倡“生活就是德育,活动也是德育”,使德育工作始终贯穿于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块阵地都会育人”,利用校园网络、广播、黑板报、橱窗和学生自编刊物《秋蕙》《学生会简报》等多种宣传载体对学生进行感恩、安全、纪律等教育,使德育思想深入到学生心灵的每个角落。在《经济与政治常识》环节,通过教材中在陈述货币的产生过程时,指出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困难,而“解决困难的办法总是伴随困难的产生而产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内心深处一定要有这样的信念,那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倡导“成功教育”“我行,我可以”“我是光荣的技校生”“今朝我以学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傲”等激昂的字眼在校园内流传,激发学生自信、积极、乐观、向上,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正能量。

“思想走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广大青年学生作为一股社会承前启后、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新兴力量,他们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如何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大课题,更是一个常做常新的课题。作为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积极探索政治课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有效方法,及时总结交流经验,使技校德育工作坚持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政治课教学的辐射,真正把教学看做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是全体政治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课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在新时代新的形势下,必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只有我们勇于探索教学改革,反复进行教学实践总结,才能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