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感悟实用13篇

生态文明的感悟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1

现如今环境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长于繁衍;关系到人类文明的未来……可是,我们大家又有谁去关心这个问题呢?大家一味的认为我们美好的家园就是绿色的,给人一种清新、安静的状态。对,可谁又会想到现在的环境是怎样的呢?若是你沿着河边散步,一阵微风轻轻吹来,阵阵恶臭顿时向你扑面而来。若你向水中望去,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大杂烩呀!看!水面上飘着垃圾袋、饮料瓶……水中的鱼都被熏的露出了白肚皮。谈到这儿,就没人会设想一下吗?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们的生活会如何?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地球会如何?趁现在还来得及,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它关系到人们未来的生存危机!

现如今科技发达,经济市场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一夜之间爆发。国家的许多资源被众多企业们不是破坏了就是浪费了。我国的资源也是有限的,部分也需要以进口作为补充。许多河流湖泊也被工厂所排放的污水严重污染,导致周边的人无法饮用!

这些问题在人们眼中已是十分严重,可现在有一个最严重、最值得令人们谈讨的问题——雾霾。

幸福的生活已经起航。如今家家户户基本上有了小汽车,无论是出门游玩还是上班,走到哪儿都离不开车。再加上工业将大量的工业污染物排放于大气中,二者一结合,严重的污染了空气中的环境,使雾霾的严重性再一次加深……

资源的破坏,河流的污染,雾霾的加重,祖国母亲身上的负担越来越重了。为了祖国母亲,应该努力的改变这一切,使这一切变得更加生机勃勃,焕发活力。

空气是心脏的动力,也是我们的呼吸机,我们都为了心脏的动力都应该去保护空气,不要让它蒙上一层灰色的面纱。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哺育我们中华儿女的乳汁,保护生命的源泉,不要让清澈的河流不再流动……

我要让天变得更蓝,水变得更清,树变得更绿,空气变得更清新,阳光变得更灿烂,大地变得更生机……一切都是缤纷的世界!

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好家园,要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保护生态资源,使地球母亲恢复它原本的样貌!努力创建美丽中国,美好家园!为了祖国的明天,不懈努力!

关于中国生态文明的心得2暑假里,妈妈带我来到山西路凤凰书城,向我推荐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者》这本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也不是美丽中国。正如伟大哲学家所说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今年暑假天气的异常炎热,东北等地水灾的爆发,全球自然灾害的频频出现,不正说明了大自然的强大威力吗!我们中国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剧增,并且严重威胁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和健康,甚至在将来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合理发展!能源消耗巨大、废气、废水与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加,不堪重负的地球在哭泣!书中用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向我们诉说着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无声的抗诉》。

有一次,小作者和父母去外地旅游,由于需要乘六个小时的火车,他们不得不在火车上用午餐。就在用餐过程中,小作者发现在他们前面一桌长着棕色头发的外国人拒绝了服务员给的一次性餐具,反而从自己的包中掏出装着各种餐具的黑色小盒子,并拿出自己的餐具开始用餐。也就在同时,小作者忽然听见斜对面的乘客很不屑地轻声说道:呵,这个老外真傻,有一次性的不用偏偏要用自己的,连自己吃亏了都不知道。这句话的出现使得原本就不是很吵的餐厅更加安静了。

那个外国人用晚餐后,在经过那个嘲讽他的中国人面前时,用生涩的中文,以一种讽刺地语气说道:像你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懂得节约。说完冷笑一声,便转身离开了。这个故事让我感到十分羞愧!是呀,目前国内有近千家企业生产一次性餐具,年消耗林木资源五百万立方米左右,而我们国家是一个森林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上海的快餐业每天扔掉的一次性餐具垃圾为二百吨。列车更厉害,一年消耗三亿双筷子。伟大的印度国父甘地曾说过:大自然完全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却无法满足我们的贪婪。绿色文明,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的文明形态,也是一种人文精神,体现着时代精神与文化。同学们,让我们通过阅读书籍,观察生活,关注社会,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向人们发出倡议,从自身做起,一起用实际心动绘出美丽中国!保卫美丽家园——地球!

关于中国生态文明的心得3在暑假之余,我读了《美丽中国--勇做生态文明建设者》,让我明白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名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的缺乏、环境的严重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的道理。

城市对人类的进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让人类的生活更便利---高铁、地铁、汽车......不久的时间就能到达几百米外的地方。城市给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高山、大树、海洋,给人一种惬意的感受。城市人类变得更加文明,会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而不是一切都像大自然索取。城市也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从不间断的给人类带来欢乐。

虽然如此,但是人类对地球造成的伤害却不可避免。人类几十亿人口,每天都有数不尽的地球被人类索取,是的地球遍体鳞伤。伤痕累累。因为人类的贪得无厌,所以人类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迎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为人类的人口众多,而又发明了许多大型的交通工具,是的交通经常堵塞,无法前行。汽车的尾气,工厂的废气,使原本清新的空气变得污浊,人类呼吸困难。如今的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也大的惊人,人类处理不了就排进海洋,让一部分海洋遭到污染,鱼类不能生存。城市的食品垃圾、化学垃圾、工业垃圾,也造成了部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使它们不能种植和饮用。

这些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它们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健康。所以,我们要做大自然的保护者,并呼吁世界各地的人们保护大自然,缓解自然危害i。多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减少空气污染并抵挡风沙,防止森林变沙漠。提倡少用塑料质品,减少白色污染。倡导人们保护野生动物,不让它门被捕猎者猎杀。我们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我们的农乡更加美丽,我们租股山水更加美丽和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就让我们做一个美丽中国的神态文明建设者吧!

关于中国生态文明的心得4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我终于把《美丽中国,勇做生态文明建设者》这本书看完了。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与农村,山川与河流,我国的人民以及我们青少年学生身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同时,本书也严肃的指出了在资源环境,生态文明以及人的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很严峻的问题,如水资源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大气环境受到污染等,人类的生存空间和地球母亲的的前途正被阴云所笼罩,看到这些,我感到特别的痛心。

联想到我的身边,这样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平时爸爸送我上学,经常遭遇大堵车,有时候急得我恨不得从车上跳下去步行上学;周日上凤凰山游玩,山道上不时出现一些矿泉水瓶以及五颜六色的食品包装袋,真是大刹风景,也严重影响了我游玩的心情。尤其让我难受的是6月初的时候,由于周边农村焚烧秸杆,老家那个小区全笼罩在一片浓烟中,在那边呆了半天,我便咳嗽不止,眼泪鼻涕哗哗的流个不停还不时的打喷嚏,去医院找医生看了下,说我的过敏性鼻炎发作了。想到这些,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作为一个学生,我是不是应该以自己的行动,为生态文明贡献一份力量呢?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知道我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但我们要从小培养“生态文明,从我做起”的理念,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在家的时候提倡低碳生活,比如要将垃圾袋分类后再丢入楼下的垃圾箱;少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盒和一次性筷子并用手绢或毛巾代替一次性餐巾纸;路程不远的,尽量不开车而改骑自行车;每次洗澡不玩水,洗澡时间不超过15分钟;夏天开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8度,不频繁开关冰箱门等。在学校的时候注重文明礼仪,比如不乱扔纸屑,少用或不用木制铅笔、不拿粉笔头玩;上下楼梯一律右行;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和一切设施,不穿越绿化带,不在课桌椅或墙壁上留脚印,认真做好值日工作,对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主动上前制止。这样的事情虽然很小,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勇做生态文明的建设者,明天的家园一定会更美丽。

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吧!让天空增添一抹蓝,让大地增添一抹绿,我呼吁: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关于中国生态文明的心得5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又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但从生产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着眼点主要是物质,是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

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所谓“物质中心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2

一、切入课题,启发“悟”

阅读课入题时,教师应用满面春风的语态,带有浓郁情味的话语,饱含激情的语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创造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悟,让他们去读、去悟,去以大观小、由小窥大,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进而掌握文章“精髓”,领略“文章”的美妙。

1.以疑入手,扣生心弦。

在阅读教学导入时应教会学生质疑,在质疑中不断拓宽思维。如教学《窃读记》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课文质疑:作者为什么要“窃”读?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怎样窃?结果又如何?学生通过看、听、读、思、议,学得积极主动,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提出了不同见解,展开激烈讨论,思维异常活跃。这样引导学生围绕题目进行悟,可以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2.创设情境,激活思路。

就是“导入”时创设情境,营造出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千方百计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开国大典》一文时,我就播放多媒体展现开国大典时的一个个场面,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再让孩子们观看典礼进行时的盛况。学生的思路激活了,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感受到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从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情景导入”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的快乐、思维的有趣、创造的愉悦。

二、感悟课文,点拨“悟”

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就是要抓住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展开“对话”,创造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师生相互质疑,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探究,促进学生思维,不断产生共鸣,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教会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1.由静态悟到动态。

文章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掌握,感悟其真、其妙、其美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悟,并不仅仅是静态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在文字中求形象,在静态中求动态,珍惜每位学生独到的见解和富有个性的发现。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讲到诸葛亮如何巧妙地借箭这一过程时,我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创设情境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让学生扮演周瑜,我扮演诸葛亮,这样的扮演,让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明白诸葛亮为什么神机妙算,而独到的思绪也就在悟中生发出来。这样的悟,由静态悟到动态,营造了和谐、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活跃、敏于发现,创新的见解、独到的思绪也就在悟的探究活动中潺潺而出了。

2.由空白处悟到生活处。

有一些课文,留下一定的艺术空间,这就为创造“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契机,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些艺术空白,引导学生驰骋想象,创造“悟”的广阔空间。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已有知识水平和可接受能力,鼓励学生展开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予以补充。《小英雄雨来》对雨来的脱险中作了简单的交代,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张开悟的翅膀:鬼子为什么会“不防备”?是怎样“不防备”的?雨来跳水后是怎样躲过敌人射击的?他又是怎样避开敌人搜索的?引导学生把这些情节、细节设想出来,写一个精彩片段。小学生有描述了雨来的心理活动,有的再现了当时的场景。这样的悟,既可使雨来机智勇敢的形象更为丰满,又能有效地活跃思维,提高创造想象的能力。

三、意犹未尽,升华“悟”

阅读课的结尾,教师的教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升华感悟,探究结论,让学生在升华悟的过程中学到方法,找出规律。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新性的培养。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应少废话、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让创新这枝“红杏”露出墙来。

1.引导想象发散悟。

想象发散“感悟”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感悟”的特点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不是死板的,而是灵活的;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在教学中我们应以问题作为发散点,在文章的领域里去探索更大的空间,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使教材成为“读进”和“悟出”的桥梁。例如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感情。如,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你能不能以小鸟的口吻对作者说一句话?“我”不理睬小珍珠鸟,而它却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一点也不陌生,假如小鸟会说话,这时它会对“我”说些什么呢?……

2.升华情感创新悟。

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设计了请学生“给‘京张铁路’重新起名字”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纷纷发言,还说明了自己的理由,有人为纪念詹天佑,故起名“天佑路”;有人因这条路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故起名“争气路”;有人说这是中国第一条铁路,故起名为“中国第一路”;有的说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达到了当时国际一流水平,故起名为“创新路”;有人说京张铁路修筑之成功,是因为詹天佑爱国,故起名“爱国路”;有人说这条铁路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故起名“智慧路”;各种各样,不一而足。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理解课文之后,往往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学生的这种感悟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这样的“感悟”,把教学引入了一个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3

禅属宗教,诗属艺术,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禅立足于彼岸世界,诗根植于此岸世界,对于人生的价值和功用有本质的不同。然而,自禅宗从唐代安史之乱后确立以来,与诗歌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诗禅相融合,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严羽在其《答吴景仙书》中直接表明自己论诗的方法:“以禅喻诗,莫此亲切。”严羽有意识地借禅学范畴,建立自己的诗学体系,其实这段话中的比喻错谬甚多,清人冯班早就在他的《钝吟杂录》卷五中指出严羽在禅学方面的错误了。佛家有三乘:一菩萨乘、二辟支乘、三声闻乘。菩萨乘普济众生,故称大乘;辟支、声闻仅求自度,故称小乘。而严羽则将辟支、声闻视为小乘以外的又一乘。临济、曹洞二宗俱出自南宗,机用不同,但均为最上一乘,而严羽却将曹洞视为小乘,看来,严羽对于禅学业未必精熟。他只是用一系列禅语,建构自己的诗学思想体系。

严羽只是用禅来比喻,借“禅道妙悟”来比喻“诗道妙悟”,没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妙悟”说是严羽诗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妙悟”成为了“以禅喻诗”的基本点和着眼点。禅宗追求的是瞬间永恒的涅磐境界,这种超越自我而成佛的途径就是“顿悟”。“顿”字,强调觉悟的迅速、快捷,是参禅者刹那间开悟,获得解脱的实践体验。是对自心佛性的当下直接把握,是一念相应的瞬间,是一种刹那的永恒。“灵感”是诗人构思时精神高度集中的前提下(未必都是显意识的,更多的也许是表现为潜意识的运行)获得的一种诗境。严羽所谓“诗道妙悟”显然是所谓的“灵感”。这种灵感现象,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陆机、陶渊明、刘勰等人都已注意到并在自己的诗、文中作过形象性的描述,但一下子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无以名之,严羽便以禅宗的“妙悟”借喻之,用宗教的语言来描述灵感,以说明灵感的非规律性,不受人的控制,无法用语言具体描述的特点。这些都是它们表面上的相似之处,从内在实质来讲,“以禅喻诗”还是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些误区:

一、将艺术思维等同于宗教思维

诗歌属于艺术领域。所谓“艺术思维”,简单地来讲,就是指人类进行艺术生产活动时的思维方式。它通过创造生动的、审美的、富有感情的意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在中国古代的文艺论著中,文艺批评常常以“象”、“情”、“志” 三者作为艺术思维的基元,从而“体物”、“缘情”、“言志”成了我国古代艺术论的三个基本命题。在描述创作心理过程时,前人往往象、情、志并举,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等即是如此。刘勰这样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意思是说,现实世界的物象提供基本素材,情感作为直接动力,志气理想引导着方向,想象力才能在无限的时空中自由驰骋,创造出玲珑活泼的意象来。这种将现实物象作理想化、审美化的提升后,使之成为令人神往的别一洞天,形成了情景交融,物我不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所以说艺术思维是感性与理性,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思维。

禅属于宗教领域。宗教思维是一种信仰式的思维,具有鲜明的信仰性特征。强调“信”,而不允许“怀疑”或追问“为什么”,也就是说不允许、不接受来自信奉宗教教义的人们对宗教教条和教义进行反思与批判,因为“信仰就意味着‘忠实’――依赖、效忠和服从。”基于这种信仰,宗教思维从某种先验的表象或观念出发,并且将既成经典、教义绝对化、教条化,作为凌驾于现实事物之上并主宰现实的圣物,并按照宗教的理路将任何外在事物消融在宗教教条与教义之中,强调“外部世界的意义就在于它是精神世界的投影”这种先验的表象和观念则成为判断外在一切事物现象的唯一的标准。精神第一性、先在性、神圣性是宗教思维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宗教这一先验的精神特点,表明它既不是感性的,也不是理性的,而是弃绝了感性,也弃绝了理性,超越这两者的一种神秘主义直观。顿悟思维是禅宗的思维形式,禅宗所要顿悟的说到底还是一个“空”字。“空”是“不思量”,它是一种纯粹的生命体验,是对“理性”和“非理性”的超越。它无关语言、超越逻辑,只是一种感觉,直下便悟、豁然开通。禅宗讲究“不思量”,《五灯会元》卷五记载:当药山坐禅时,有一僧问道:“兀兀地思量什么?”师曰:“思量个不思量底。”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师曰:“非思量。”禅宗并非建立在思量或非思量的基础上,更确切地说,它建立在不思量的基础上,它超越了思量与非思量。真正的禅把“不思量”当作最终基础,从而可以根据情况的需要,通过“思量”或“非思量”而任运自在地表现禅本身。临济喝、德山棒等这一切都包含着“不思量”。

二、将灵感等同于顿悟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并没有“灵感”这一概念,但古代文论家对艺术创造过程中有关作家灵感突发现象的描述却早已有之。虽然没有哪个理论家对灵感问题建立起系统的学说体系,他们却在某一批评场合,或结合作家、作品的评述,或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而涉及到了有关灵感的问题。

在我国古代,第一次对灵感问题进行明确阐发的是陆机,他在《文赋》中所说的“应感之会”、“天机”就是一种灵感现象,并指出了灵感的一个最大特性就是“来不可遏,去不可止”。之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作家在灵感状态下的创作活动作了更为具体的描述“神思方远,万涂竟萌”是说在灵感出现时,作家的想象极其活跃。苏轼在评蜀人孙知微作画时的状态:“岁经营度,终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室,索笔墨甚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描述了灵感突如其来时的情景。灵感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有“感兴”、“天机”、“神思”等多种称谓,它们都是指作家在创作时突然被某一事物感发而文思泉涌,如痴如狂的状态,而这也正构成了中国古代“灵感”这一美学范畴。

宋以后,对禅宗的四句总结性的话语:“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慧能让学人直接就自己的心地上体会自心本性,而不是依靠语言文字,或者其它中介性的方法和途径,一针见血,直下承当,从众身一念之间转化为佛,这就是“顿悟”。虽然禅宗的“顿悟”是刹那的,艺术的灵感也是刹那的;“顿悟”是自发的,灵感也是不期而至;“顿悟”之后好似“茅塞顿开”,走向自由,灵感来临之后也好似一通百通,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我国古代文论对灵感本质的揭示,是以人心之感于物为天机触发的契点,把灵感视为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受阻而又一朝“开塞”的思维飞跃现象,因而就必然把作家平素的生活实践、艺术实践和学识积累作为灵感生成的先决条件,用古人的话来说,这就叫做“有诸中”。古人论灵感,指出灵感现象之所以能在某一个作家身上发生,是因为灵感往往是突然提取和加工在显意识中存贮的丰富信息,完成创造性的新组合。它发生作用的过程是在潜意识活动中进行的,虽然不会被意识到,但实质却是一种潜性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过程。所以说,大量的信息是灵感思维得以作用并产生灵感的根本保证。一旦缺少了具体知识,灵感思维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顿悟具有鲜明的宗教道德色彩,在顿悟发生之前,认识主体要排除一切杂念的干扰,不作任何积累和准备。禅宗认为,佛性是恒常清净的,即是善的,众生原来都有清净本性,具有高超智慧,只是由于被理性、感性知识所覆盖而无法自我觉悟,为了达到直接的觉悟佛性真理的全体,就要灭尽这些知识,这样才能顿见本性,自成为佛。为了彻底排除与具体知识的联系,保持心体的空虚寂静,慧能提出了认识者要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三无原则。顿悟时,顿悟者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虚静的心理状态,始终以“无念”“无相”“无住”为总的原则,顿悟者所能体会到的感受也只有恬淡和平静了。

三、忽略“语不惊人死不休”与“不立文字”的对立

刘克庄说:“诗家以少陵为祖,其说曰:‘语不惊人死不休’。禅家以达摩为祖,其说曰:‘不立文字’。诗之不可为禅,犹禅之不可为诗也”。从语言文字上指出诗与禅的对立,这种对立和不同来自诗和禅的属性不同。元好问说的好:“诗家所以异于方外者,渠辈谈道不在文字,不离文字;诗家圣外不离文字,不在文字。”虽然二者都不以文字为目的,但诗歌毕竟是语言艺术,不离文字还是第一位的。在灵感到来之后,还必须去靠文字表现。所以钱钟书先生说得更为透彻:“禅家讲关捩语,故一悟尽悟,快人一言,快马一鞭,一指头禅可以终生受用不尽,诗家有篇什,故于理会法则以外,触景生情,即事漫兴,由所作必随时有所感,发大判断外,尚须有小结裹。”(《谈艺录》)了悟之后,禅宗不立文字,诗却不得不托诸文字。因而杰出的诗人必须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要想诗歌语言做到“惊天地,泣鬼神”,做诗时,炼字就颇为重要。刘勰说:“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所谓“字不妄”,就是要求不乱用字。刘勰认为用字的妥帖,直接关系到全篇诗文的优劣。所以他说:“缀字属篇,必须拣择”。这些言论,说明了古人对于构成诗文基本语言单位的高度重视。

禅宗的终极关怀是明心见性,彻见本来面目。这种修行的根本目的,就决定了以顿悟为其基本的修行方式。禅是追求心灵超越的主观感受、心理体验,是回归理想精神家园的内在价值形态,是复杂的精神文化现象。顿悟就是实现心灵的超越,就是超越经验、知识、理性、逻辑的主观体验,其内容或者说是自我本性的发现,或者说是本有佛性的呈现,亦或说是对佛教真理的彻悟,总之是对禅的终极理想的自我验证。禅宗的独特修持觉悟方式,决定了它是超越思维、推理的,是排斥语言文字的,“不立文字”就成为禅宗修行实践的本质要求。禅宗主流的基本理路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禅宗看来,语言文字不具有实体性、真实性、指代性、权威性,并不能传达禅意,“诸佛妙理,非关文字。”甚至说文字是传达禅意的障碍,“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师解释道:“以言显义,得义言绝,义即是空,空即是道,道即是绝言,故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因为主体的内在心性、纯主观的心理体验是语言文字难以传递的;宇宙实相、佛法真理是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禅宗的“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和传达于他人的,禅宗的“悟”是不能说、不可说的,甚至“一说即不是”。至于“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和状态,那只有悟者自己知道,外人是不得而知的,此之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就是说,无法通过语言将禅宗的“悟”表达呈现出来,就如《佛光大辞典》解释“不立文字”:“禅林用语。指以心传心。禅宗认为悟之内容,无法以文字言语传述,必须由师心直接传予弟子。

参考文献:

[1]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张晶.禅与唐宋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4

感悟、自悟是一种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通过感悟、自悟,学生可对阅读文章中语境的形象感、情趣感及作家作品的风格感有一种初步的理性认识,这对于深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实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阅读环节。在这个阅读的环节中,教师引导也是促使学生阅读情感飞跃的关键。教师引导学生将阅读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置于知情知义结合的语境之中,让学生品味文章内容之美,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譬如,我让学生阅读《童年》名著(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必读名著)时,引导学生分析外祖母形象,从其外貌引入品读,采用的就是“悟中启”的方式。先引导学生感悟名著第一章中外貌描写,最主要的特征是外祖母的头发特点:“多”、“密”、“长”、“黑”、“厚”。以及“歪扭的嘴唇、黑眼珠儿、大堆头发、黑的又小又可笑的脸……”从这一串外貌的细节描写中,让学生自悟出人物(外祖母)的形象——一个生活不如意而又温情的老人。

接着,我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另一段描写高尔基外祖母外貌的语段。学生以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形式感悟、自悟文章细致的情节,用自己的感受、自我的情感去品赏文中描写外祖母的细节:外祖母的“笑——眼珠——牙齿——鼻子”的一连串外貌与神态描写。特别是鼻子:松软的鼻子,胀大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显得特不好看。学生通过感悟外祖母外貌,再自悟文中这句话:“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从中可以获得文章主题情感的启示,真正悟出文中的另一句话:“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的内在含义——外貌虽“丑”但其心灵是美的。这样的“悟中启”就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在感悟、自悟中去发现,进而获得阅读启发。

二、悟中思,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作用最大的智力因素。思维活动贯穿于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全过程,在创造性智力中,创造性思维占主导地位。[3]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强调了学生在感悟、自悟文章中,特别注重思考与探索的学习方式,即悟中思。学生整体感悟、自悟课文内容,不但要让学生学习理解知识点,而且要注意让学生在感悟、自悟的阅读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创造性见解。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个性,充分展现自我。阅读教学教出语文的“真味”,就是指以文本为中心,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反映的内容,更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炼字品味等语感实践,思考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掌握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4]

例如,我教巴金的《繁星》(新课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让学生感悟、自悟作者“从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这种感受作者在文中如何表达呢?为什么说:“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这“无处不在”说明范围之大,与上句“微小”形成了一“大”一“小”的对比,学生可以在感悟、自悟中悟出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与感受可以是多样的、并非统一的标准答案。在深入理解体味作者描写繁星所表达的情感后,我们引导学生思考体味自己看繁星时的情感。这样,在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有的同学读了《繁星》一文后,进行自我反思——要是自己写,有怎样感受呢?

现录一段学生自我观察感悟繁星时独到感受的短文:一个夏日夜晚,我和同伴们围着老大爷在桥上纳凉,看点点的星星,一眨一眨的,布满天空。我想,什么时候星星能长大成月亮,把光永远撒在桥上……

多美的文字啊!这样的思考与想象出人意料,可见悟中思在阅读中的重要。

三、悟中疑,培养学生的科学发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1]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感悟、自悟课文内容时,要善于点拨诱导,当学生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课文中的疑点时,教师需创设启疑性的问题情境,披露隐含的疑点。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明代学者陈献章亦云:“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在阅读教学中,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

如,魏巍的《我的老师》(新课程·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学生都能找出文中描写老师的外貌只有一句:“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有位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不写老师眼睛呢?“黑痣”与“温柔”的性格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我被学生这一连串疑问问住了,平静下来发现,这些疑问完全可以成为教师点拨学生深入感悟课文的突破点。学生可以由疑而思,通过合作方式,一定会自悟出作者写“黑痣”的真正用意:一方面这是蔡老师的显著特征,给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内心是美丽的,那么内心世界的高尚反映在仪态上也应是慈善的、美丽的。

文本蕴含着作者的情绪、情感、意志等,受到作者的制约而又脱离了作者成为独立的存在。不同文体的文本都蕴含着或外露或隐匿,或强烈或平淡的情绪。诗词作品,以抒情、言志为职,感情多鲜明强烈,容易打动人、感染人;情绪色彩平淡的作品则需要细细品读,方可体悟有所得。[5]初中语文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彩,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生疑、自悟体验这种感情,同时强化阅读教学中学生自悟感受性和体验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探索的愿望,还是深入阅读、促进阅读的阶梯。

诚然,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并非朝夕之事,但如果我们持之以恒地让学生在悟中启、悟中思、悟中疑,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断丰富教学手段,相信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2]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5

一、提高学生外部形态动作的表现能力

舞蹈是一种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肢体运动,倘若想要充分表现舞蹈,提高对舞蹈的感悟力,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能达到的。所以教学中要加大基本功和形体技能训练,以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增强学生肢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表演舞蹈时,常常发现动作往往较到位,但是缺乏感染力,主要在于舞者对舞蹈的内在情感的积累程度不够,而这需加强外部形态动作训练和培养。例如,腿部肌肉力量不足的人,舞姿缺乏美感,对舞蹈内在情态表现不到位。

外部形态动作培养,除了可以让学生拥有灵活自如表演形体动作的能力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不同风格、韵律舞蹈的能力。目前,多数高校一周只有一次舞蹈课,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开设舞蹈课。一周一次的舞蹈学习,学生并不能掌握较多的舞蹈内容,加之训练周期较长,学生对外部形态动作的表现能力必然难以实现突破性发展。那么,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更多风格、不同韵律的舞蹈,以逐步提高自身的舞蹈感悟力和表现力。综合多年舞蹈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众多的舞姿中提取那些韵律特征最明显的精华部分,然后将其重新组合,再传授给学生,学生便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舞蹈的显著特征和韵律特点,从而来强化对舞蹈的感悟能力。

二、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学生的感悟能力影响着自身对舞蹈艺术的情感表达程度,说白了,就是影响着学生的舞蹈感觉。学生的舞蹈感觉除了与天赋有关之外,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来培养的。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只有通过一定量的实践活动才可以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所以,在舞蹈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舞蹈练习、舞蹈演出等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舞蹈感觉,也促进这一感悟能力的不断提升。

最为重要的是,在舞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对舞蹈技能、舞蹈形态等有充分的情感体验,并将技能、形体、情感等内容融会贯通,去感悟舞蹈的生命力和表现力。简而言之,舞蹈内在情态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理解和强化过程,而这一过程则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达到和完成的。所以,学校、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更多提高舞蹈感悟力和表现力的实践舞台。

三、通过观赏优秀舞蹈作品提高学生的舞蹈感悟力

优秀的舞蹈作品往往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优秀的舞蹈作品打动观众的心扉。需要欣赏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够发挥舞蹈教材不同的优势,尤其在提高学生内心情感体会上的作品更明显。例如,我国优秀的古典舞蹈作品《春江花月夜》,舞蹈演员运用舞姿与气韵的巧妙结合,将一个端庄、矜持,对爱情、生活、自由执着追求的古典少女形象表现得淋淋尽致,营造了一种古典艺术美感。倘若欣赏这一舞蹈作品,学生便能清晰感受到少女舞姿的轻盈,情感完美展现,以及舞蹈中的古典美,并将自己置身于这一情景。学生通过欣赏优秀的舞蹈作品,充分理解舞者的身体语言和情感表达,得到一种精神层面的升华。可见,通过优秀舞蹈作品欣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利于提高学生对舞蹈的感悟力。

四、营造适当的情境和意境

为了提高学生对舞蹈的感悟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营造适当的情境和意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受到情感的感染和美的熏陶。例如,形体动作教学正式开始前,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舞蹈内容,以及舞蹈背景、舞蹈诞生地的地域文化,使舞蹈在学生心理留下一个初步印象;然后播放舞蹈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舞蹈的韵律,酝酿情感,同时鼓励学生跟随音乐随意舞动身体,通过即兴舞蹈激发学生对舞蹈的感知潜能,感悟舞蹈内在的个性和韵味,让学生的内部情感动作得到训练,从而提高舞蹈感悟力。

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舞蹈的感悟力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师要通过审美教育来焕发学生的美感,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审美知识,通过自身的审美观、意象的感悟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尤其,学生要认真了解舞蹈与音乐、美术、文学之间的联系,舞姿的造型、画面的构图、服装的搭配等都是以美术线条为基础的,所以在舞蹈教学中渗透别的艺术门类及其审美教育,可扩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构造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提高学生对舞蹈的感悟能力。

六、增强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中,教师不宜一味地进行机械化讲解,要注意对学生的启发性讲解,这就对教师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简短、简练的语言准确表达自身意思,同时,一方面要注意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还要让学生保持对舞蹈的兴趣,发自内心地喜爱舞蹈,愿意通过舞蹈学习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升华。

七、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作为一种表情和视觉艺术,表演过程中要想产生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不仅要求动作规范化,还要注意舞蹈内部情态的表达,只有外在形态和内在情感的完美融合才能充分展现舞蹈的魅力。而实际教学中则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学生对舞蹈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情态的融会贯通,如审美教育、训练、实践演出、营造适当的舞蹈情境等,希望通过这些合理的途径来培养学生对舞蹈的表现力和理解力,从而提升自身的舞蹈感觉,即对舞蹈的感悟能力,充分掌握舞蹈动作要领、理解舞蹈内在的情感,灵活自如地舞动身姿,提高舞蹈感染力,让观众享受到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美。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6

感知,词典义是“客观事物通过感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感知目标是指语文学习中那些知识性、识记性较强的内容。如对字词积累、名段背诵、作者简介、背景知识、文体特征等具体知识点学习,强调“知”的一面。现代语文教学,一谈到“知”就好像与死记硬背沾上了边,就会遭到一些人的指责与嘲笑。好像拿了“工具”,就必然忽视“人文”。这是对语文教育的一种偏激态度。不论是哪一阶段的语文学习,知识性的内容都不可忽视,必须要积累。否则,语文将无处生根。感知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一种浅层次目标,可以对应于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

感受指生理学上指由感受器接受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强调的是人对外在事物的接受、体会与感想。感受目标主要指对语文学习中情感、思想等人文性知识的一种习得与接受。它强调对作品中所涉及的人文性知识的一种认同、思考、辨析等思维过程。“感受”侧重于情感的认同或排斥、思想的理解与批判、现象的接受或摒弃,强调的是经由主体习得之后的一种思想或情感的接纳,是对作品经过一种思考性阅读后的整体认知,可以对应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又不仅仅包含这些方面。它应该是在理解感受基础上的一种接受,是对作品中思想感情的一种体认。

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醒悟或领悟,侧重有感而悟,感悟侧重于感情上的变化,而领悟侧重于明白道理。感悟目标,强调学习主体对学习对象在情感上的醒悟与道理上的领悟。对于语文学科人文性知识点的学习,很多东西靠教师的灌输是无济于事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特别重视学生的“悟”,把学生自己悟到的点单列出来作为教学目标。提醒教师,教学时要懂得“留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对那些思想性强、情感色彩浓的内容进行自主感悟。这样,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才能落到实处。如果仅仅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很多时候,这样的目标都是形同虚设,在教学上不起任何作用。另外,教学目标中强调“悟”,本身也是对学习过程的一种重视,暗合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7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必须给学生创设一个可阅读的时间、空间及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有感情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入情入境,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悟出文本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培养学生的文本悟性。

1.引起阅读期待

读是悟之根本,在学生还未接触文本之时,应该提前做好宣传,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样学生能很有兴趣地去阅读文本,感悟文本的魅力,使得学生的文本悟性得到提高。让学生从读通文本到字面理解,从句段品味到领悟情感中,自主感悟,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本感悟能力。教师应该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走进文本。

2.创设阅读情境

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可以从阅读情境的创设做起,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创设一种与文本相关的情境,学生带着好奇的心态,设身处地进入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文本悟性得到提高,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视频带入情境

如学习《黄河的主人》时,让学生先看一段有关黄河的视频片段,将其置身于壶口瀑布那种壮观景象中,让其感官上产生一种“共鸣”。这样学生才能醉心于黄河,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的主人――艄公的勇敢与智慧,镇定和机敏。

(2)运用音乐渲染

如教学《船长》最后两段时,通过播放《英雄的黎明》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船长徐徐沉入大海的悲壮,读这段文字时甚至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语言讲述,可直接引导进入情境,以音乐升华情感,以情感促进感悟,真正做到以文披情。

(3)结合生活参照

如教学阅读短文《过大年》时,教师先让学生谈谈寒假生活趣事,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过年时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气氛好不热烈,我话锋一转,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过大年》中那些同学们有趣的事,有兴趣吗?学生们异口同声:有!由课外走向课内,以生活的感悟加深学生对文本悟性的提高。

二、入情――培养悟性之本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感同身受,从而提升学生的悟性。

但是,学生要做好这一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读者阅读文本时要进行细细地揣摩、咀嚼、体味,这就需要慢慢提高学生的悟性。具体做法如下:

1.理清脉络培养悟性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理清文脉,弄明白作者的思路,了解文章的层次逻辑,整体把握文本。叶圣陶曾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提到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更能说明只有理清脉络,学生才能对文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体验到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才能领略到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

2.抓住表情培养悟性

所谓抓住表情,朗读课文时学生往往达不到所要表达的效果,老师也不必要在朗读的技巧和方法上下功夫,可以引导学生先做做表情,从表情入手,再读这些句子时就会有一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悟性。

教学《鞋匠的儿子》一文时,引导学生读出参议员的傲慢,老师则可以引导学生,我们瞧不起别人时,眼睛会怎么看?做做看?鼻子呢?嘴巴又怎样?这样逐步指导学生找准傲慢的表情,然后再让学生带着这些表情读一读参议员的话,这样一种傲慢的神情,傲慢的语气就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学生自然明白傲慢的感觉了。

3.抓住词句培养悟性

在阅读文本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品读,提升悟性,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效果。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味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在教学《东方之珠》时,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进行品读,进而引导学生学习“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这三个片段,引导学生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文本悟性。

三、顿悟――培养悟性之本

所谓顿悟是指学生对阅读情境、阅读目的和解决问题等的一些看法与想法,完全是一种个人体验。使得学生在阅读中能产生探究和思考,从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一部作品大多会寓情于理,情景交融。在明晰文本内容的同时,更要明白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使得学生有更深刻的体悟。以“理”提升学生的悟性,更好地走进文本。在教学《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在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之后,教师对的大黑骡子到底是杀还是不杀这个问题上,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有的学生认为:应该杀掉大黑骡子,因为当时情况紧急,只有杀牲口才能解燃眉之急,或许能有多一些人走出草地。有的学生认为:大黑骡子不能杀,因为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的大黑骡子,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它为革命立过功。就这样,在大家的一次次精彩辩论中,学生深刻感悟到:爱大黑骡子,但他更爱战士们。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8

例如,在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我先让学生自读古诗,对这首诗描写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句、段,感悟课文中的关键之处、精妙之处,应引导学生精读。在让学生初读古诗以后,我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并谈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各抒己见:

生:通过“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我知道了:瀑布那么高,李白肯定要远远地望,才能看清楚瀑布的全貌。

师:说得对!这句中前四字是在点题中的“望”字。

生:“瀑布挂前川”,李白感觉庐山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挂于山川之间。

师:这个比喻句是李白“望”瀑布的第一眼印象,多么生动形象呀!

生:“挂”这个字是指一样东西垂直于地面悬着,瀑布怎么挂上去,用在这里似乎不太好。

师:你说得很对,想得也符合逻辑,难道是李白写错了吗?

生:不会写错的,说明瀑布有一段是朝下面流的。

生:说明瀑布挂在群山之间,也是垂直的。

……

师:“挂”字很妙,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意思是飞速地流淌。

师:“飞流直下三千尺”,“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但是瀑布再高,也不会有“三千尺”的。同学们,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呀?

生:夸张手法,写出了瀑布很高很高。

师:夸张手法,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生:“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中“疑”可以解释为“怀疑,疑惑”。

生:不对!“怀疑”银河落下来说不通,银河明明在天上呢!应该解释为“可能,好像”才对!

师:“怀疑”用在这里确实与诗中作者身临其境感受到的美感有些出入,“可能”则更能说明作者被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所折服,从而产生的联想,解释为“可能,好像”应该更好。

总的来说,这节课中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到了庐山瀑布的壮美,也激发起了他们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我也觉得教师在学生自读感悟中的指导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引入思考,在思中悟

感悟不仅要注重读,还要注重思。让学生学会在思中感悟,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读中解决问题。

在教《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时,学生问题很多。例如,为什么这个听诊器是空心的?为什么是喇叭状的?为什么是空心的?为什么是木头的?……后来在读了课文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样的设计才能更加清楚地听到病人的心肺等内脏的声音。可见学生对于课文善思善问,对于理解课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寻找联系,在联系中悟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课文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注重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地感悟,而且能提高感悟的效率。

1.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

例如,《拉萨的天空》一课有:“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学习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感受一下,可以洗脸的水是多么的清澈透明。

2.让学生学会联系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感悟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9

1、由小处悟到大处。所谓由小处悟到大处,就是指导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使教材成为“读进”和“悟出”的桥梁。比如《大瀑布的葬礼》一文用对比的手法具体地描述了巴拉那河上塞特凯思达大瀑布的景象,关于瀑布的描写是全文的重点。为突破这一重点,我创设一个旅游情景,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由小处悟到大处,进行研读感悟,体验大瀑布:

(1)假设20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个旅游团又来参观塞特凯思达大瀑布,会看到什么景象?如果你是旅游团的一员,你会向导游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如果你就是那位导游,你会面对游客作出怎样的解释?

(2)假设20年后的今天,如果在我们这个旅游团里,就有“巴西总统”,此时此刻,你这个“巴西总统”会有何感慨?你将会发表什么样演讲?

2、由正面悟到反面。所谓从正面悟到反面,就是启发学生用逆向思维来感悟课文的空白之处意思,以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悟的巧妙,有的能够刺激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有的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有的能够引导学生作多向的推理;有的能够挑起不同意见的争辩;有的能够鼓励学生有创意的发现……学生都能从课文中捕捉相关的信息,然后加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这样悟的教学片断,充满了感性,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调动了学生的直觉、感受、想象、情感,使学生在感性化的学习中领悟课文,完善人格,关注生命方式,得到和谐的发展。

3、由静态悟到动态。文章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感受出其真、其妙、其美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悟,并不仅仅是静态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在文字中求形象,在有静态中求动态,珍惜每位学生独到的见解和富有个性的发现。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课,讲到黄盖火攻曹营这一计策的巧妙周密时,我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创设情境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让学生扮演黄盖,我扮演黄盖的部下,在火攻曹营的路上,“部下”有意地向“黄盖”请教一些“问题”。由于学生是黄盖这一重要角色,自然不愿被“部下”问住,便相互补充,争相回答问题,从而完全弄懂了这个计策的周密之处。这样的悟,由静态悟到动态,创造了和谐、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活跃、敏于发现,创新的见解、独到的思绪也就在悟的探究活动中潺潺而出了。

4、由现在悟到过去。“读中感悟”是师生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过程,这其中既包含学生读中感悟的主体活动,也包含教师读中指、引、诱、辅,领其悟的主导活动。我们只要深入钻研教材,语言文字中闪现的语感火花一点也不贫乏。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5、由远处悟到近处。语文课本有些历史题材课文的内容,离我们的生活现实比较遥远,在导读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由远处悟到近处,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由实处悟到虚处。语文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若能在阅读教学中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还能获得很好的锻炼机会。如在教《神笔马良》这课时,笔者提出研读专题:马良用神笔帮助穷人做了哪些好事?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用它画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学生在实际练习中这样写道:假如我有一支神笔,会画出许许多多双明亮的眼睛,送给盲童,让他们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有的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出各种各样的书,献给希望工程,让希望工程把这些书捐给失学儿童,让他们重新感到读书的快乐;有的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描绘美丽的地球姥姥,让她的脸不再那么脏,那么黑了,让她穿上公主般的衣服,让和蔼可亲的地球姥姥回到她年轻时候的美丽。我仿佛看到地球姥姥笑了,笑得多么甜呀!……这一句句、一段段血肉丰满的语言跃然纸上,令人爱不释手。引导学生由实处悟到虚处,就是注重实践,超越自我。这样的感悟虽然是让学生写下来,但学生必须在研读文本、感悟内涵的基础上加以探究,发挥想象。当学生有了充分的空间展示自我时,就会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自身的悟感、想象、思维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10

语文教学语言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语文课堂教学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而所谓语文教学语言,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如能把握好课间语言,抓住语言艺术化的特点。就等于抓住了教学的关键,就能激活课堂,使教学活动充满无限的魅力。

一、语文教学中语言感悟与语言分析界限混乱

语言感悟和语言分析虽然有许多的共同点和联系,但其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在时下语文教学中两个概念却明显地出现了混乱局面。其表现有二,一是两个概念没有界限。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并没有真正分清两个概念的区别。认为语言感悟就是语言分析,语言分析就是感悟语言。这就造成了两种不同层级的课程混为一谈。这里我们说语言分析和语言感悟是两种不同层级的课,原因就在于语言分析是语言感悟的基础,语言感悟是语言分析的深化和拓展。把两种课混为一谈。就抹杀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和规律,使语感教学处于悬空状态。二是以语言分析代替语言感悟,由于相对而言语言分析对人的素质要求低一点,操作简单一点,而语言感悟对人的素质要求高一些,操作起来更复杂一些,尤其是教师普遍对语言分析操作更熟悉一些。人们往往以语言分析代替语言感悟。因此,在落实新课标对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培养的操作中,仍然沿用着传统教学中的语言分析。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种讲法不但没有一点让学生感悟的味道而且完全是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灌输,把活的、富有灵性和诗意的语言,变成了僵死的知识。这便是以所谓的语言分析代替语言感悟的最鲜明的表现。

二、中学语言教学的现状

语言教学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就必须加以重视,但实际中学语言教学的现状又如何呢?不少从事语言教学的人对此作了一些调查研究。作者在长期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感到中学语言教学存在以下误区:重思想内容解读,轻语言形式分析;重课文的阅读。轻听说读写全面训练:重新字生词的教学,轻关键词语的品味;重语言知识,轻实践训练;重言教,轻身教。同样,语言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重文体教学体系,轻语言教学体系: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能力;重作品内容,轻词语句段;重词语积累,轻语言表达效果。目前中学语言教学的整体现状而言,对语言教学的重视是很不够的。语言教学实际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语言教学难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诸多学者提出语言教学存在各方面的现象、误区,表明人们看到了语言教学存在的不足,因此,语言教学面临着改革。但是,在对语言教学现状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听到的都是批判的声音,不可否认,中学语言教学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如果因此而否定中学语言教学,无疑是一种矫枉过正的行为。另外,在“破”的过程中,缺少建设性的意见,不能为下一步完善语言教学提供明确的依据。

三、语文课堂语言的多重意义

(一)有利于营造最佳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优美流畅、简约利落的语言,抑扬顿挫中的激情,幽默风趣中的机智与才华,最容易感染学生,使课堂具有和谐而又充满审美意义的氛围。这种氛围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软环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发展特点。在这种情况中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课堂发言踊跃。课堂纪律良好”。教师的语言美直接催化着良好课堂气氛的生成:课堂气氛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情绪又影响着学习的效率。这是一条必然的条件关系链条,而教师的语言表达是链条中的关键!艺术化的课堂语言能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享受,学生在赞赏教师语言美、充分享受这种语言美的同时。与教师在思想、情感上达到共鸣。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主动参与意识得以激励。学习效率不断地高。

(二)有利于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很多成熟教师的教学风格中。语言的准确、干练、流畅,表达的完美、生动、风趣是其共同点。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风格最“外化”的表现形式,是教师智慧、才华及综合教学素养的全面反映。或者说教学风格中语言表达并不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但却是唯?的、最外化的、最恰当的呈现方式教师内在的素质越高,语言美的表现形式就越显得重要。因此,教师训练自己语言表达对于形成独特教学风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严密的逻辑思维,高雅的抒情格调,准确完美、幽默风趣的语言,会以强大的吸力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的情感与智慧,并且使他们学习有了榜样,良好的学习风气会自然形成。

(三)有利于表达人文关怀。展示教学魅力教师优美形象的课堂语言本身就充满了浓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兴趣盎然学生既能借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去学习文章,又能通过课堂教学语言体会祖国语言的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增长人文知识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在兼顾工具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弘扬人文精神,语文教师的责任是发挥语文课程语言表达的特点,使语文课堂充满知性、哲理、情感,充满诗情画意和人文关怀。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变成他们乐意学习的“天堂”。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11

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明确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决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主观愿望设计阅读教学过程,而是要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12

《礼记・乐记》云:“人心之动,物之使然”,“感”正是把外物与内在感情连接起来的一道桥梁。用感官去观察自然的细微变化,聆听世间的嬉笑怒骂,品尝生活的苦辣酸甜,这种自发地感受、体味方能产生感动、感慨、感谢、感激等一系列情感体验,触景伤情、睹物思人即是如此。“悟”是这种情感体验的理性思考,是在“感”的基础上发展的第一层次的心理能力。悟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深入了解,反复思辨,最终洞悉、领会与觉醒的过程。悟是一种状态,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状态。“情郁于中,发乎于外”,当情感经过理性的分析思索,褪去了拉杂无序和晦涩难明变得仿佛触手可及时,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用文字抒发表达的欲望。

一、感悟与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感情则是开凿泉眼的工具。创作根植于生活,又必须是对生活的浓缩与提炼。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感悟无疑会充满虚情假意,空洞苍白,如水中月、镜中花,经不起岁月的涤荡、实践的推敲。而不经过感受与感悟的过程,照录生活原样的作品没有可掬可视的真情与见微知著的启迪与警醒,没有意气风发的激昂,也没有娓娓道来的雅致。

二、感悟与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使生活无限延伸,可以使人获取新知,开拓视野,丰富人生体验,为感与悟提供广阔的空间。阅读带来人格的完善,优秀作品大抵是思想深邃、底蕴厚重、情感充沛、语言优美之作,读之如饮甘霖,如沐春风,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滋润,人性得以升华。读书可养性,读书可修身,读书亦可提升文化品位,提升感悟的层次与水平。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对文本的感悟才能吸取作品的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许多作品“用意十分,下笔三分”,要想读懂读透,需要置身其中,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感悟直达作者的心灵,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

三、感悟与个性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大观园里众姐妹同作柳絮词,其中黛玉与宝钗的作品最能体现各自的性格,一个是“飘泊亦如人命薄”的“缠绵悲戚”,一个是“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高远志向。面对同样的景致,两位同样才华横溢的贵族少女却有如此不同的感悟,不能不说是其个性使然;而另一方面也是个性的差异使得两人观察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感受不同、领悟也不同。人的感悟是有个性差异的,同样是秋风,有人感叹它对生活的摧毁,有人赞美它摧枯拉朽的魅力,有人叹息时光的飞逝,还有人会欣赏它吹得天高云淡,满目金黄,更有人会体味出秋风肃杀的悲凉。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才可以涌现出众多有独到见解呈现丰富个性化色彩的文章。

感悟能力是有差异的,例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这首词中塑造了两个感悟能力不同的人物“卷帘人”与“我”,在看同一景物、经历同一事情时,一个是木然无知,一个是心细如发、百感交集。罗丹有句名言“艺术就是情感”,感悟力强者“感悟吟志”莫不充满“灵性”与“激情”。感悟能力差异其实是由于人的各种素质(心理、文化、智能)差异产生的。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引导学生增强感悟力,提高写作水平呢?

(一)用心观察生活

鲁迅曾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观察是进行感悟的前提。现实中不少学生抱怨生活平淡缺乏亮点,以致作文选材日渐枯萎。其实这是对生活熟视无睹所致,也是缺乏观察能力的表现。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明确目标进行训练。就是为了达到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室内室外的观察活动,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可以进行专题观察、连续观察、积累观察等。②掌握正确观察方法。要注意观察对象的整体到局部的特征;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突出顺序性层次感有条理有次序地进行观察;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共同感受。通过锻炼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全面性,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普通人,关注平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发现美,品味生活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还要倡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注那些反映观察改革、社会矛盾、时展取向、世界风云局势的热点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宏观的视角、纵横综合的思维、博大的胸襟,使感悟更厚重,使文章具有时代感、责任感和真情实感。

(二)加强课内外阅读

课内阅读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悟性的培养。①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式思考。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入角色进行积极思考可以使感受更真切、思维更清晰。②巧设疑问层层深入。这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整体理解,有利于培养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洞察力。③利用课文特点巧设课程收尾。可续写、可谈感想、可针对某一看法或疑问进行探讨,既可以加强对道理或哲理的领悟,又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此外,要营造比较宽松自由的课外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为学生推荐丰富健康的读物、创设图书角、进行读书笔记评比、举办读书交流会等,这些方法保证了读书质量和效果。总之,广泛的阅读使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写出的文章大气、积极健康、内容充实、题材广泛、独到新颖。

勤写札记、随笔

不限篇幅,不限内容,一段美文、一个场景、一处风光、一束思想火花、一点感悟都可以记录。它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素材,保留灵感,整理思绪,下笔成文后,我们的思想将更成熟完善,不再是一种如丝如缕、若即若离的状态。

生态文明的感悟篇13

音乐和图片的巧妙结合,扣击着学生的心弦,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感官接受到鲜明的形象、声音时,右脑区域的积极活动,会使学生在瞬间产生一种直觉的反馈。利用这种直觉反馈,启迪学生的感悟能力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感官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会作品的内涵。这种方法在诗歌教学中的效果尤其明显,因为诗歌的语言非常简练,意在言外,能带给阅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在教学古诗《题西林壁》时,我让学生通过绘画引导比较“横看”和“侧看”的不同,让学生找出作者看庐山的不同角度有哪些,使学生明白,由于看的角度不同,即使是同一景物,也会呈现不同的姿态,然后让学生回忆《画杨桃》一课,使学生明白诗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二、教师引领阅读感悟

关于阅读,叶圣陶先生有过这么一段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么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沉入”书本,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然后再“跳出”书本,将感受表征为语言才能实现。在具体的教学引导中,我们可能按“读、思、评、品、悟”五个步骤进行。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且是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悟、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从而完成在阅读过程中对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三、在重点研读中提升感悟

重点研读,是以一段课文或一个句子为中心,通过对其仔细的体味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是提升学生课文感悟深度的重要手段。学生的研读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发展过程。对教师来说,重点研读则是引导学生由对作品的初步印象上升到对其精彩处、细微处的仔细品味的重要手段。这样,才能在朗读感悟上收获“言外之意”、“味外之味”、“弦外之音”。

研读活动的运作关键在于确定研读专题。例如:《火烧云》这一课时,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最能突出火烧云美读一读,有一个学生找到了一句写颜色美的句子来“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来品味这句话的内涵,我是这样引言的,师:“同学们,把‘烧’换成‘红’,读一读这句话,你发现什么?”生读了几遍,马上举手说:“‘红’字只有颜色,没有亮光”“‘烧’字让人觉得火烧云鲜艳无比,光亮耀眼。”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