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问题管理论文

摘要:题管理模式强调的就是从“危机管理”向“问题管理”的转变,并不是说替代危机管理,而是说以“防治”为主。在以往的实践中发现,很多著名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又迅速灭亡的例子不胜枚举。这种“快起快倒”的现象就是由于对问题管理并不重视造成的。
问题管理论文

问题管理论文:经济管理论文-重庆市城市贫困问题初探

经济管理 论文-重庆市城市贫困问题初探

重庆市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直辖市,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贫困问题主要存在于农村。然而,近年来经济制度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及各种社会经济政策的变化,使城市人口在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上发生了较大分化: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平均收入、生活不平大大提高的同时,一方面,城市中部分企业,尤其是国营和集体企业出现了经济效益滑坡,甚至破产的现象,致使部分职工下降或下岗、失业,城市中部分家庭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社会福利制度的变化,导致社会福利制度对低收入者的保护程度降低,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因此,在经济制度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须对城市盆困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一、重庆市城市贫困人口特征分析

1、总量大、保障覆盖率低。据调查,截止20__年9月,重庆市应纳入低生活保障的城市贫困人口为48.83万人,占全市非农业人口的7.67%;实际纳入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城市贫困人口为38.67万人,占应入人口的79.2%。到20__年3月,实际享受低生活保障的城市贫困人口为22.11万人,占应纳入人口的45.28%。

2、可支配收入低、家庭负担重。1999年,重庆市城市贫困人口平均每户就业面45%,比全市平均水平(58%)低13%,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2146.92元,是全市平均水平(5895.97元)的36.4%,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为2.22人,比全市平均水平(1.71人)多0.51人。

3、消费支出以吃、住为主,消费水平低。1999年,在支出结构中,我市城市贫困人口食品支出占58.69%,比全市平均水平(41.32%)高17.37%;住房支出占14.35%,比全市平均水平(8.19%)高6.16%,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支出占10.38%。比全市平均水平(25.08%)低14.7%,其他消费支出占16.58%,比全市平均水平(25.41%)低8.83%。总体上说,城市贫困群体精神生活质量尚处于较低水平。

4、下岗、失业及在职低收入群体是城市贫困人口的主体。重庆市城市贫困群体主要有四类。及时类为原“民政对象”,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的“三无”老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在全市享受城市低生活保障的人口中占3.97%;第二类为下岗、失业及在职低收入群体,占73.1%;第三类为离退休退职人员,占3.87%;第四类为其他人员,占19.06%。

二、我市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下岗、失业及在职低收入现象是城市贫困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产业结构变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从各国的经验看,产业结构调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它将伴随着有磁行业的萎缩,许多企业的倒闭和裁员,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大批的劳动者失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重庆市国有企业严重冗员、效率低下、市场竞争能力难以发挥等问题较为突出,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乡镇企业冲击使国有企业难以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等手段在低档产品上进行竞争,从而不得不从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低档产品领域中退出,以实现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化。在这种“夹击”的环境中,为实现产业结构转化,“减员增效”就成为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措施之一。于是,一方面,国有企业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下岗”浪潮,数以万计的职工离开了就业岗位,成为了登记失业者或“下岗职工”,原企业中的隐性失业变成了公开失业;另一方面,企业不景气,扣发、拖欠职工工资等原因,直接影响了职工家庭收入。这促使城市贫困群体迅速增加。

2、自身条件限制是城市贫困产生的客观原因。首先是年龄、受教育状况等客观因素。以下岗职工为例,20__年,重庆市下岗人员中35岁以上的占65.5%,中专以下学历的占91.74%。由于年龄偏大、教育程度偏低,使这部分人再就业能力弱,个人经济活动能力偏低,较容易陷入贫困;其次是家庭负担过重。在个人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家庭应就业者人数越少,或家庭总人口越多,家庭平均收入水平也就越低。目前,我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很有限的,家庭因素的负面影响是难以消除的。

3、社会保障能力较弱是重要的社会原因。社会保障制度对城市贫困群体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重庆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加强了“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城市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但,从总体上说,重庆市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社会保障覆盖面及保障水平较低,保障项目不完善。城市居民低生活保障金由市、区县(自治县、市)两级财政分担,由于各级财政承受力不同,因此,保障水平差异较大。重庆市主城市居民生活低生活保障标准为169元,居全国36个中心城市的第26位,部级、省级贫困县(自治县)的标准为104元,是主城区标准的61.5%;主城七区城市居民低生活保障覆盖率为59.3%,全市有10个区县(自治县)的城市居民低生活保障覆盖率低于10%。普遍受益原则和受益机会均等原则很难在城市贫困保障领域得到体现;社会保险收缴率低,企业拖挪用或无力支付退休金的现象普遍存在地区之间社会保障收费不统一等问题,使得我市社会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方面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给城市贫困群体的生活保障带来较大困难。

三、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措施探讨

1、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并重。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壮大综合实力,是解决重庆城市贫困问题根本途径。只有总体上经济水平提高了,城市贫困问题的改善才有坚实的经济基础。重庆是一个重工业基地,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政府在保持高速经济增长方面面临很大压力,因此,在经济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自然地将促进经济增长放在优先位置。

从城市反贫困的角度看,解决城市贫困和低收入问题,增加就业、扩大就业是首先要采取的措施。只有实现了就业,城市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才有持续获得收入的能力。从一般意义上看,城市贫困人口往往是素质较低的劳动力者,他们在就业竞争时常常

处于不利地位。当城市就业总量不足而出现竞争加剧时,他们往往最容易下岗、失业。只有城市具有较为充足的就业岗位时,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者有基础。2、提高城市贫困人口素质是增加个人反贫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城市贫困与受教育程度、个人技能、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提高劳动力素质也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重庆应继续加大教育体制改革,扩大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规模,使更多的新成长劳动力进入学校大门。同时,还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在职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范围,提高培训质量,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抓好对失业人员、下岗职工的培训工作,强化就业与培训相结合。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从根本上提高劳动力素质。

3、创造平等就业机会。市场对就业机会的分配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由于重庆市场本身的不完善和各种非市场因素的介入,使得市场对就业机会的分配往往达不到机会平等的状态。近年来,一方面由于乡村及外来劳动力竞争,城市就业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城市中适宜于富余人员的就业岗位有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意识、技术、能力制约了其转化就业。城市新增加的企业不愿意招收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同时,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又不愿意接受非正规就业,导致在城市就业机会增加的同时,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就业机会仍然很少。这就需要政府在实施指令性计划安置、企业招工优惠、制定和实施反歧视性法规等方面进行调控。同时,政府还应在吸引投资、贸易政策等方面将各种政策与就业问题相联系,应更加注重如何发挥劳动力廉价优势,使投资和贸易与吸收普通劳动力就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政策干预而协调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扩大城市就业机会和提高城市贫困人口利用就业机会的能力。

4、进一步加大城市扶贫工作力度。目前,重庆农村扶贫工作战略已经形成,并在不断完善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迄今为止,城市的扶贫工作还没有提出较系统的战略,这是当前扶贫工作存在的又一重要问题。近年来,重庆以建立和实施居民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扶贫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展,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体制改革还有待深化,财政承受能力有限;同时,城市低保制度正式建立和实施的时间还很短,人们的认识水平也有待提高和统一,因而这一工作目前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这需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城市扶贫工作力度。首先应明确城市扶贫工作的长期目标,并确定其分阶段实施的要求。其次,应确定城市扶贫工作的基本战略,将发展经济、深化改革与城市扶贫工作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道义性、求济性扶贫与制度性、开发性扶贫相结合。第三,制定城市扶贫工作的法规(重庆市城市反贫困地方性法规),对城市居民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方针原则、保障范围、保障标准、保障程序、保障资金等加以规范和明确。第四,扩大城市居民低生活的保障范围,体现低保制度的和公正,真正解决城市所有特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第五,将保障资金列入政府预算,确保资金到位;市、区两级政府财政对保障资金的负担比例,应根据保障对象的分布状况、所需资金状况、财政承受能力状况合理分担,市级财政应适当向困难地区倾斜。

问题管理论文:行政管理论文-我国农业结构及其变革中的问题

行政管理论文-我国农业结构及其变革中的问题

1.农业结构中的问题

(1)在种植业结构中:①粮饲不分粮食既作口粮;又作饲料,不仅既不经济,又不科学;而且增加了对土地和粮食供给的压力,妨碍养殖业的发展,甚至会抑制农产品质量的提高。②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问题较为突出。当前,部分农产品销售不畅,出现“卖难”,除了流通渠道方面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农产品的生产出现了相对过剩。档次低、质量差的农产品如早稻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品种不对路的农产品.如桔子出现了大规模“卖难”。当然,这些农产品的相对过剩,只是结构性、局部性的。总体来看,农产品的品种平衡仍是有余有缺,农产品的品质结构仍然呈现出品质不高、品质产品缺乏的特征。市场畅销的品质品种、品质产品中,品种更新赶不上品种退化;产品加工处理薄弱,等等。

(2)在养殖业(包括畜牧业、渔业等)结构中:①养殖业长期依附于种植业,缺乏独立化的格局未能根本改变,导致其饲养水平难以提高,管理方式难以改善,生产规模难以稳定扩大,产品质量难以稳定提高。②对养殖业产品的开发利用不充分,主要局限于食品类,而对蕴藏着巨大效益潜力的非食品类养殖产品的开发利用则严重不足。③畜牧业结构长期偏重于耗粮型的养猪业生产,对节粮型的食畜牧业和饲料报酬率、蛋白质转化率高的禽类生产发展不足。④渔业生产也有个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3)在农林牧渔业结构中:林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长期难以根本改观。改革以来在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中,林业的比重虽然一度有所提高,但其后又逐年下降。林业的比重1978年为3.4%,1997年仍然维持在这一水平。林业的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因此,林业的发展是农业稳定增长的保障,林业发展的滞后影响的不仅仅是林业自身。

2.农业结构变革中的问题

(1)市场信息不灵,导致决策选择失误。一方面,农产品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具有即时性,并且可能存在一定的价格失真;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调整需要经过一定的周期,小规模兼业农户对于价格走势和市场潜力的反映较为迟钝,其经营结构的调整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模仿和从众倾向。上述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往往导致农业结构的调整此时一哄而起、彼时一涌而下的结局。甚至出现农民根据市场需求按排生产,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生产什么就赔钱的矛盾格局。从而形成农业结构调整的障碍和调整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2)行政干预多、示范引导少,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难以转化为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积极参与的过程。

(3)由于农村中介组织发展不足,农业结构凋整缺乏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持。

(4)政府对乡镇企业发展支持硬,对农业结构调整支持软,农业结构调整得不到税收、信贷、政策等方面的有效配合。

问题管理论文:问题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论文

摘要: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回避的教育问题,他们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出现了感情缺失、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律、学习失信等问题。我们根据本校实际,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入手,寻找对策,建立管理档案,落实教育的长效机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问题学生 教育与管理 对策研究 长效机制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受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不良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在思想、行为、心理、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已形成了很多好的方法、好的经验。我校虽然地处市区内,但学生来源主要是农村地区学生(东方居委会、棉原、杨市莫市及蔡湖村、竹根滩三江村等)和进城务工子女(附近的工厂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两类,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出现了感情缺失、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律、学习失信等问题,加之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呈逐年上升趋势,问题学生的态势越来越严重。如何让这些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将他们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就予以矫正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早在2002年,我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就针对班主任反映的问题学生进行了一次调研,只是当时的侧重点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学校为此成立了一个行为习惯矫正班,由政教处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没有深层次地寻找原因。去年由学校德育副校长牵头,政教处、少先队、年级组具体实施,再次对问题学生展开专题调研,从外因(家庭、学校、社会等)和内因(学生自身)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得出以下原因。

1、家庭方面主要有父母思想和文化素质较低、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等原因。

2、学校方面主要有教师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教师职业道德水准低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欠缺等原因。

3、社会方面主要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电视及互联网等传媒中不健康文化的影响、周边电子游戏室及网吧的影响等原因。

4、学生自身主要有自控力差、判断力缺乏、意志薄弱等方面的原因。

问题学生是学校管理的难点,也是管理的重点。如果问题学生得到了有效管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将会有一个质的突破。为此,学校认为通过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形成管理网络是有效管理问题学生的新举措。

1、建立问题学生档案

建立档案必须考虑问题学生的类型。结合我校实际,我们认为主要有这么几类:学习问题生、品德问题生、心理问题生、身体问题生、综合问题生。其中以单亲家庭的子女、留守子女、农民工子女居多

建立档案必须考虑问题学生的界定。问题学生如何来界定?学校主要是采取班主任申报,年级组控制总量,政教处审批备案的流程来界定的。一般每班应控制在3人左右,最多不超过5人,每年级最多不超过学生数的8%,否则会伤害一大片,教育也不能取得实效。

建立档案必须考虑问题学生的资料记录。记录什么?最基本的学生情况要有登记,如班级、班主任、学生姓名、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建档时间。然后就是存在的问题分析,如家庭教育情况、品德心理及人际交往情况、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思想特征、学习情况等。再就是解决问题的对策记录,主要由责任人对问题学生分析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来。还要有不良行为记录和帮扶效果,由班主任和政教处记录。

建立档案的目的在于教育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不同错误,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建立档案的目的更在于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通过档案,使问题学生的管理走向常态,防患未然。

2、形成管理网络,明确管理职责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班主任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认为应由学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班主任共同参与,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问题学生教育管理领导小组,采取两条线管理,一条是副校级干部管年级,党员、中层以上干部蹲班级的

行政管理网,另一条是政教处—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为脉络的具体实施网。学校要求各管理人员要知晓所管对象的基本情况,知晓所管对象的家庭现状,知晓所管对象的学习状况,知晓所管对象的品德心理,知晓所管对象的矫正策略,给予他们较大的关注。正如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上同样没有相同的两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是实现“问题学生”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我校将“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作为校本教研课题发至各年级组和教研组,由学校政教处和教科室牵头实施,并且每学期召开一次“问题学生转化经验交流”的校本教研活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对策,如六年级组形成了以尊重学生是进行教育转化的前提;讲究沟通方法是教育转化的基础;调动积极性是教育转化的关键;抓住闪光点是教育转化的制胜法宝;组合各方面力量是教育转化不可缺少的手段;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有效教育转化的必经之路的六条转化经验。三年级组形成了用爱心燃起希望;用耐心拨开心扉;用信心激起火花;用细心温暖心灵;用恒心坚定方向的“五心”转化经验。还有许多班主任针对问题学生制定的转化个案、典型材料等等都使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不是很容易的事,往往采取了措施,不能立即见效果,教育难度相当大,往往使教育转化工作半途而废。因而落实问题学生教育长效机制,使其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结对跟踪帮扶制。学校把问题学生的跟踪帮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要求做到每一位问题学生至少有一位责任教师,品德问题生至少有一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帮扶成效采取每学期一考核,每学年一汇总。对工作中有明显起色的责任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在教师帮助有明显进步的学生给予宣传和表彰。

(2)家校联系制。联系形式可以是教师家访,也可以是家长校访,还可以是电话联系、网络联系、书面联系。联系的时机一是问题学生思想行为有异常表现时,二是问题学生生病或生活有困难时,三是在问题学生有明显进步时,四是问题学生缺课时。联系时责任教师要坚持先报喜后报忧、多报喜少报忧的原则,并将每次的谈话要点记录在联系卡上,放入问题学生档案中。

(3)定期“会诊”制。根据转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及时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调整转化思路,采取更为有效的转化策略。我们规定定期“会诊”必须有管年级的副校级领导和蹲班级的党员、中层干部参加。

转化一个问题生比培养一个生更重要,我们坚信教育家霍懋征所说的“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我们更坚信只要在思想上重视了,行动上持之以恒了,方式方法上优化了,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一定会走上新的台阶。

问题管理论文:经济管理论文-资产减值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

经济管理论文-资产减值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

资产减值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资产减值会计研究背景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于1996年6月作出制定资产减值国际会计准则的目的是:及时,目前许多国际会计准则都涉及到资产减值问题,如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建造合同、职工福利、所得税等,就资产减值制定国际会计准则,有助于保持资产减值会计核算方法的一致性。第二,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的现行规定不够具体,不能保障各企业采用同一的方法进行资产减值的认定、确认和计量。因此,在客观上要求就资产减值制定国际会计准则,就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作出系统规定。

1997年4月,该理事会通过了第55号征求意见稿(E55,资产减值),并对征求意见稿的有关建议进行了实地测试。10个国家从事不同行业的20多家公司参加了实地测试活动。1998年4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理事会会议上正式批准该准则,并于同年6月。

我国财政部1998年1月27日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时次对股份有限公司提取资产减值准备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根据该制度,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必须在会计期末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但对于其他上市公司(即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以下简称A股),除必须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外,是否确认存货跌价损失、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和长期投资减值损失,《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并未作出强制性规定,而是由公司自行确定。由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在以前年度大多从未提取过减值准备(坏账准备除外),因此,减值准备的提取对企业当年度的利润将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纯A股上市公司一般不会自愿选择采用四大减值政策。基于此,财政部于1999年第四季度末先后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补充规定》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问题的解答》。明确无论是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还是其他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均应按照《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对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境内发行外资股公司规定的提取“四项减值准备”的要求,计提相关资产的损失准备,还将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扩充到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款。同时,还要求企业对由于采用补充规定而引起的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很显然,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会计政策变更,是将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分布在相关年度,而不是会计政策变更的当年。因此,企业根据《补充规定》执行资产减值政策对1999年度的利润影响并不很大,相反,倒是一些上市公司由于将多年累积起来的不良资产在1999年报中得到集中释放,资产中的“水分”被挤干,相关资产的质量得到提高,从而为以后创造更好的经营业绩提供了保障。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依据

按照传统会计理论,资产计价的目的是:(1)反映资产的价值,展示会计主体的经济实力;(2)反映资产购置中的成本费用支出;(3)作为费用分配和损益计算的基础。这是一种以成本为中心的资产计价观。这种观点把损益表作为重心,而置资产负债表于次要地位,它强调会计本质上不是一个计价的过程,而是收入和成本费用的配比过程。在这种观点下,资产负债表面目全非,挤进了许多不纯的项目,沦为成本摊销余额表,不能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不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引发的会计信息相关性降低及账面价值与市值存在巨大差异就是很好说明。

其实,会计学意义上的资产,与经济学意义上的“财富”、“资财”等概念有着极深的渊源,其真正的价值在于目前及未来利益。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就把财务会计的重心由损益表转向了资产负债表。虽然,这一定义是否适用于“会计学”,仍然存在争议,但是,它概括了资产的本质,应该说比较符合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因为,从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它持有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从理论的角度讲,如果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那么,当企业的账面成本高于该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时,记录一笔资产减值损失是符合逻辑的,这就是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

三、资产减值会计的两难选择

资产减值政策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的权利,目的在于使企业更稳健地确认当期收益,更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但不可否认,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新的问题:因职业判断所依据的条件和衡量的标准不一样,或出于某种需要(如保配、扭亏等),新政策也有可能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尤其在实施新政策的及时年(即1999年),企业可以利用“追溯调整法”将当年度或以后年度的损失追溯到以前年度,或将以后年度的收益提前在本期确认,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当年度资产减值准备提取方法的选择,少提或多提减值准备,以影响当年度的盈利。

因此,准则制定部门应谨慎赋予企业会计选择权。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会计选择权的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由于我国目前股票市场的稀缺资源仍然主要依据政府对上市公司“报表业绩”进行配置,这就难以避免许多公司在无法通过“实质业绩”实现“报表业绩”,从而丧失资源配置的资格时,往往利用会计选择权重组“报表业绩”,以实现其在股票市场上的再筹资。因此,证券监管部门应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四、一个启示:WTO与我国会计制度变迁

笔者认为不能选择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而应根据我国情况和需要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转换”,使它顺利成为国内规则而在我国具有适用性。同时,对满足我们自身特点的会计制度而与《国际会计准则》不相同的要积极予以对外公开,加大宣传力度,以便各国政府和贸易商熟悉它们。在西方两大会计模式,即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间,应更多的借鉴法德模式。随着证券市场、金融系统、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会计职业队伍的壮大,应在适时进行会计制度的创新。

问题管理论文: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物业管理论文

1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

1.1房屋建筑与附属设施质量问题

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赶工期或者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造成房屋建筑与附属设施质量差。部分新建小区的质量问题只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墙体裂缝。由于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不好,比如施工时室内温度较低或者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和其他建筑材料凝结度不佳,造成墙体砌完之后由于温度的变化而造成墙体开裂,不仅外观上不好看,而且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问题。(2)屋面渗水现象。屋面渗水主要是由于楼层防水保护不佳,主要存在在卫生间和建筑物顶层,以及建筑物外墙部分。(3)楼地面不平的现象。楼地面不平是很多新建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楼地面过高会影响地板的铺设。(4)新建房屋的门窗质量差。开发商为了节省成本,控制预算,在物业建设后期,使用一些质量较差的建筑物配件,存在着欺瞒消费者的现象。

1.2物业公司与开发商交接不善

在一些小的开发商所开发的房地产建设过程中,并没有物业对将要接管的小区进行前期介入,物业公司是在小区要入住的时候直接接管,物业管理公司对于房屋结构、房屋质量、建筑用材、小区的设施设备等物业信息并没有十分的了解,这样的接管方式就会为以后的物业日常管理埋下很多隐患,物业管理公司对于所要接管的物业在房地产开发阶段所出现问题和缺陷不知,在日后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就容易将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

1.3小区的配套项目不到位

小区的配套项目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保障性住房上。对于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的配建,主要由地方政府来组织建设,而大多的保障性住房小区位于城市的城郊结合部,这样的建筑环境使得基础设施的配建任务更为繁重,需要的资金需求量更大,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政府制定的保障性政策以及资金很难全部落实到位,造成基础设施配建的缺失和滞后。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不完善是无法通过物业管理的手段来进行后期弥补的。

2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对物业管理的影响

2.1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对装修管理的影响

当消费者在办理完入住手续之后,在装修过程中很多在房屋查验中没有检查出来的问题就会逐渐暴露,比如卫生间的下水管道设计不合理,厨房排风口通风不畅,暖气不热等,面对这样的问题业主的不满情绪会不断增多。而物业管理公司在物业装修管理过程中与业主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业主装修过程中,为了使房屋更加美观或者使装修风格更能体现自己的个性,业主通常会选择改变房屋的主体结构、打掉承重墙等,而业主通常在违规装修时会以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作为借口,而物业公司面对这样的现状就会陷入两难境地。因此在业主入住初期就造成了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矛盾,为今后的物业常规管理埋下隐患。

2.2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对收费管理的影响

一部分开发企业为了促进销售,在售房时作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保障,或者由于一些项目分期开发,市场发生变化迫使开发商相应地调整项目的总体规划,造成保障的规划项目和配套设施不到位,以及房屋的延迟交工和质量等方面存在问题得不到解决,业主把矛盾指向物业管理企业,导致物业服务企业收费难。另一方面,很多开发商房屋销售阶段,为了促进交易量,会使用很多的促销手段,有的开发商甚至做出不切实际的宣传,使得购房者对自己所购买的房屋的期望值过高,而在真正入住之后,现实的境况与房地产开发商在销售阶段所描述的差距过大,很多业主就会选择拒交物业管理费,所以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使得物业管理企业代其受过。

2.3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对小区设备维修管理的影响

因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导致住宅小区维修改造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房屋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业主正常的生活需要;二是房屋管线铺设不合理;三是卫生间下水管道设计不合理,造成下水堵塞;四是水电供应容量不足,不能满足业主的正常水电需求;五是空调位置设置不合理,无法正常安装空调等。上述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面对较多的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使得消费者的不满情绪增加,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物业维修保护的及时责任方,不可避免的承担起小区维修的责任。

2.4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对消防安全的影响

部分新建小区的消防安全检查并不符合规范,比如部分小区没有在楼宇公共区域摆放灭火器,或者摆放的消防栓无法正常使用,更有甚者在商业楼宇内设置假的消防喷淋安置点,消防通道指示灯不亮等。消防设施设备的设计不合理,对小区的消防安全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些消防隐患随时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无法想象。而以上种种,有些问题能通过物业管理来解决,比如在楼内增加灭火器的安置点,更换合格的消防水带等,而消防喷淋的设计,消防通道的设计这些原始的设计问题都无法通过后期的物业管理来改善。

3解决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的对策

3.1建管分离、分业经营

建管分离就是物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分开经营。由于各种原因,部分物业管理企业还无法独立于开发商之外,每年仍需要开发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才能生存下去。可实施渐进式的改革方针,一是对新开发的超过一定规模的开发项目,政府主管部门强制规定必须通过招投标机制来选聘物业管理企业;二是严格建管之间的接管验收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接管验收条件的开发项目责令开发企业限期整改,从根本上分清建管之间的责任,化解矛盾。物业管理行业要想成功实现分开经营的发展模式,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培育完善的市场主体。物业管理企业成为独立的服务性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2)严格执行物业管理招标制度。物业管理企业应该凭借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优势去获得物业管理项目。(3)重视业主委员会的介入。业主委员会应充分行使自身的权利,选择适合本小区的物业管理企业对小区实施物业管理。

3.2重视前期介入、完善物业监管验收流程

物业管理前期介入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建设开始就从源头上严格把控房地产的建设质量,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前为业主今后的居住把好质量关,以免业主的权益受到损失,使业主今后的居住生活能够更加舒适,以方便日后的常规性物业管理。物业管理的前期介入应该介入到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决策立项、设计规划、建设施工、竣工验收各个环节。物业管理前期介入的大致程序及主要内容随着介入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物业管理企业从建设单位接管物业,开始对物业实施经营管理,这就标志着该物业的管理风险从开发建设单位转移到了物业管理公司。物业接管验收工作的严格与否,直接关系到日后常规性物业管理是否能顺利开展,物业管理公司一定要认真做好接管验收工作,为今后的常规性物业管理的顺利开展争取利益。一方面要考虑物业质量问题对自己日后管理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应站在业主的立场上充分维护业主的权益。

3.3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作用

当物业小区业主达到一定比例,业主应在所属社区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及时次业主代表大会,从而选举业主委员会,及时次业主大会的开展以及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关系到小区业主的共同利益。为了能让业主委员会正常运作,持久有效的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建立一套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业主大会在选举业主委员会的同时,还应选举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代表业主对业主委员会工作实行监督权,业主委员会应当就重大事项的处理进度主动向监督委员会报告和说明,监督委员会可以就业主关心的问题向业主委员会进行质询。

3.4建立业主、开发商及物业公司的三方交流平台

在现阶段的物业管理工作中,一旦物业公司接管了小区,小区业主的所有问题都会直接找物业公司,并且认为房屋及设备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物业公司的责任,就应该找物业公司解决,很少有人会想到直接找房地产开发商,就算有业主想到了找开发商,也不知道去哪儿找,或者通过什么途径找,所以最终还是找到物业管理公司。开发商和业主没有建立一个长期的责任关系与沟通机制。建议在物业开盘后及时建立一个业主、开发商及物业公司都能参与的网络平台,业主可以在该网络平台上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投诉建议,如果是物业可以解决的问题就由物业来及时解决,若是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则由开发商来解决,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作者:宋春兰 单位:沈阳工程学院

问题管理论文:法律问题虚拟社会管理论文

一、虚拟社会的概念和特征

(一)空间的虚拟性

虚拟性是虚拟社会最主要的特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由以前的现实社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空间即虚拟社会,从而打破了以往的局限于空间和时间的现实社会的束缚。在虚拟社会中,人们可以跨地域、跨空间的随意互动和交流,从而大大的扩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这里的数字化空间,并不是真实的现实空间,而是存在于网络中的虚拟空间。只要参与主体拥有一台电脑或者智能手机,有网络服务,就可以在网络中任意遨游,随意的进行交流沟通、求职购物、娱乐等。

(二)身份的隐蔽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互联网中聚集着世界各国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随时更新并可供人类查看使用。所以,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公民,只要拥有相关网络设备,会使用网络,就可以不间和地点的在互联网上查看自己需要的信息,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世界各地的人们尽管拥有不同的世界观、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但通过互联网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虚拟社会的参与主体也变得多样化。在参与虚拟社会的过程中,一般参与主体自己不会透露自动的个人信息,相对于网络其他主体而言,他们的身份是隐蔽的。在互联网中,人们不在乎对方的相貌、性别、年龄、职业、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等个人信息,只要是自己乐于交往的人,都可以进行交流互动。与现实社会中面对面交流不同,在虚拟社会中,利用计算机网络即可实现人际交往。由此可知,与现实社会相比,虚拟社会具有较高的隐蔽性。

(三)交往的互动性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想要进行互动,就必须满足在相同的时间和地点见面才能进行。而有时碍于多方面影响,互动双方因不能满足时间和空间的要求而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但在虚拟社会中,这种局限性被打破,时间和空间已不在是局限互动双方进行互动的障碍,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这是现实社会所无法比拟的。在虚拟社会中,一个人可以同时和多个人进行交流沟通,而且不仅仅是文字沟通,还可以进行语言和视频交流。这就较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对沟通和互动的需求。

(四)服务个性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无线网络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以手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为载体,将移动通信和网络紧密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也将报纸、电视、通信设施、网络等整合在一起,移动互联网已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在互联网虚拟社会里,可以不受现实社会中诸多因素的制约,自由地、随时随地地在网上进行各种活动。这也就要求虚拟社会应具有很强的空间环境适应性和高度的动态组织性。而要实现这些功能,虚拟社会就必须突出其个性化服务,应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信息需求。

二、虚拟社会管理法制建设现状

(一)虚拟社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层次较低

从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看,虽然关于网络管理立法已为数不少,且随着当前社会形势的变化也在不断改进和增加,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大多数是由各部委级机构所制定的行政规章,而由人大制定的法律法规却很少。从法的效力上而言,因立法层次较低,其法律效力也就相对要低一些。以我国《刑法》为例,只有第285、286和287条这三条是涉及到计算机犯罪的,而且第287条指的是将计算机作为犯罪的手段和工具,不是针对计算机犯罪而新增添的罪名,是针对传统的包括盗窃罪和金融诈骗罪等在内的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兜底。

(二)虚拟社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过于笼统

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是由各部委级机构所制定的,立法主体多,各部门及各部法律法规之间就缺乏相应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现有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各部法律法规对网络违法犯罪的认定过于原则、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网络犯罪的罪名认定、犯罪证据的调查和获取力度不够、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网上知识产权和网络虚拟财产保护不足;犯罪后果和实际损失缺乏评估标准、网络犯罪案件的管辖权划分问题更是无法可依。

(三)存在法律空白和盲点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由此引发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虽然说我们的传统部门法已相对完善,但是面临新问题时比如“人肉搜索”、“艳照门”、“黑客袭击”等,传统部门法就显得力所不及了。而我国对虚拟社会中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管理和处理,主要是以一种规则规范或实际监管“不在场”的模式运行的。目前我国缺乏专门针对虚拟社会的社会准则和法律规范,甚至于一些领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比如对犯罪后果和实际损失的评估缺乏标准,在涉及管辖权划分时缺乏依据等,在这些问题上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做出界定。

三、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法制建设

虚拟社会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虚拟社会的特征决定着虚拟社会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用户信息的隐蔽性。这就使得一方面通过网络更容易进行违法犯罪,犯罪成本比在现实社会中进行违法犯罪的成本更低;另一方面因相应法制建设较为落后,使得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变得更加困难,且打击成本高昂。网络安全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更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全。因此对虚拟社会必须依法管理,必须加强互联网安全立法以确保虚拟社会合法有序运行。

(一)专门制定网络安全基本法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制定网络基本法律,不管是部委还是地方在互联网立法时都缺乏相应的立法基础。因此互联网立法应首先制定基本法律以对网络的基本问题做出统一规定,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网络空间,维护网络安全。制定基本法之后,各部委和地方在进行互联网立法时才能减少相互之间的冲突,实现“全国一盘棋”。在这部基本法中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明确网络信息的定义、网络治理的基本原则等基本问题;二是明确网络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三是明确相应法律责任。在制定基本法的基础上,各部委和地方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台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和规章,以使基本法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实施。

(二)完善现有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已有一些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存在着立法层次低、规定过于笼统等问题。而当前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网络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不断更新,因此没有必要每当有新情况新问题出现时都要制定新的专门法律法规来约束。可以通过对原有法律法规进行修改或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来约束、解决相关问题。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网络技术的更新对现有法律法规造成的冲突,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立法成本。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时应注意结合网络技术的特点,使法律法规与网络技术进行有效衔接。

(三)所制定法律法规应具有可操作性

网络立法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凸显出法律的。在进行网络立法时:一是要符合我国国情。不要照搬照抄国外的所谓先进经验,只有切合实际的立法才能与现实可操作性结合起来。二是要与符合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现状。网络技术更新换代极快,因此在立法时要具有前瞻性,要确保新的立法能够与网络技术发展相衔接,能够在实践中被有效地贯彻实施。

作者:苏道敬 单位:河南检察职业学院侦查系

问题管理论文:供电企业问题管理论文

一、背景介绍:

(一)、供电企业现状——问题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的供电企业主要有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组成,同时还存在着独立经营等集团公司和自发自供企业。由于供电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经营方式多元化等特点,笔者认为供电企业有必要运用问题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虽然我国供电企业仍在高速发展,但目前供电企业仍存在以下几个较大的问题:首先在危机处理方面。由于危机大多是突如其来的,面对这样的危机事件很少能做到周全的应对,使众多企业遭到致命的打击。如电网安全事故的发生,将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进而带来危机。而电网安全作为供电企业安全供电的前提与保障,一旦出现此类电网安全事故,将影响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与生产,最终导致的经济损失是不能估量的。由于社会对供电问题的法律意识加强,使供电企业停电事件引发的社会性群体反应增强,带来的风险更大,损失更严重。又如由于供电企业服务问题及合同问题所引发的危机,如出现违反服务合同的情况,将会使企业的社会形象遭到破坏,出现信任危机。当供电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处理不当时,会导致类似危机的出现,部分情况严重的将引发法律纠纷。此外一些媒体的导向错误,也将引发供电企业的危机,当错误的媒体导向引发了公众视点聚焦到对供电企业不利的负面新闻上,将使供电企业受到非议,虽然客观上讲供电企业属于自然垄断,但是面对公众和供电市场的压力也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其次是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问题。笔者认为,必须高度认识到电力营销是我国供电企业发展的核心业务,其生产经营活动也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营销的需求。目前电力产品销售困难、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电力销售,使得供电企业在市场经营中处于劣势。如电力营销系统中存在的风险与不足,一是技术风险,二是操作风险,三是违规操作的风险。这些不同的风险对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造成了威胁,并直接制约着电力营销管理的发展。此外电力营销的调查阶段也并不合理,虽然部分供电企业应用计算机技术但整体上仍然是零散的低水平的,容易造成供电企业的管理决策失误,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针对我国供电企业所存在的这两大主要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在管理制度上要对其加以深刻的反思与探究,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供电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供电企业中应用问题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笔者认为在我国供电企业当中需要应用问题管理。由于供电企业存在危机和问题,需要借由正确合理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而问题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对症下药的“源头解决”方式,可以帮助供电企业管理从自身做起,理性积极的对待问题,及时发现问题从小处抓起,可以使企业真正从问题中发现机会,获得更多的积累和发展。无论从哪个角度,供电企业问题管理都是势在必行的。此前,美国较大电力和天然气经销商安然公司的轰然垮台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安然公司成立于1930年,作为当时世界上较大的综合性天然气与电力公司之一,在企业成立初期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在其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重视,最终导致了危机的出现,并一发不可收拾的导致了垮台的结果。这种严重的后果,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领导者对于问题管理的不重视。笔者认为问题管理模式强调的就是从“危机管理”向“问题管理”的转变,并不是说替代危机管理,而是说以“防治”为主。在以往的实践中发现,很多著名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又迅速灭亡的例子不胜枚举。这种“快起快倒”的现象就是由于对问题管理并不重视造成的。特别是针对供电企业的危机处理往往是突然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美国著名的《商业周刊》曾经在安然公司的问题上提出了防范于未然的八大措施,即重新审视商业限制的措施,审查政府能源政策,改革审计委员会,审计者的制度轮换,重视政府对企业的会计账务规定等。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已经认识到问题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内部的小问题经过日积月累也会造成企业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失去处理危机的机会。

二、供电企业现存的问题:

由于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产业,因此供电企业作为特殊的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生活影响巨大。而电力改革也正按照国家相关的要求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各供电企业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呢?首先归结于供电企业现存的问题,只有针对问题进行管理制度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供电企业的基本职能由供电规划、供电建设、供电生产、供电营销、供电监管等几部分构成。国家相关法律也对其进行了制度规定,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供电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

相对于现在企业制度的具体要求,我国供电企业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大部分实行“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治理结构。在部门设置上也存在功能重叠,部门繁多的问题。例如会计机构设置不合理,在大部分供电企业当中会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由于会计机构的独立性将直接影响到供电公司的职能发挥,因此造成了供电公司信息的不对称性。

(二)、人力资源利用不当:

供电企业当中部分人员素质不高。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高水平的从业人员,如果没有技术人员的指导,供电基础设施建设通常是机械的重复之前的架构,失去了创新能力,会使整个供电企业的农村电网建设停滞不前。而高水平的从业人员,不仅包括技术人员、服务人员还包括管理人员,只有将他们相结合,才能让供电企业的运营从单一的建设和基础作用转变为发挥自己的创新水平,最终提高其供电能力。在部分供电企业中,某些员工政治素质不过硬、服务观念不强、业务技能不精准、上进心与责任感意识不强,导致了与供电企业前进步伐的不适应。此外,由于基层供电所存在着多种用工方式,因此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供电企业管理的风险之处。而且供电企业内部的不协调也降低了工作效率。例如,在供电企业内部有部分员工认为供电企业的管理应该针对营销部门或营业窗口,跟生产部门、机关科室没有关系,认为品质服务是针对客户而言的,所以对工作的怠慢与不配合导致业务流程的拖沓,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三)、电网薄弱,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有一个突出的问题——电网的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具体体现在主干电网薄弱、在众多城镇中出现电网老化,农村电网覆盖面积小,导致一些地区供需不平衡。如果有市场都无法占领,那么对于提高服务质量等问题更是望尘莫及。近年,国家已经投资了巨额资金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城镇电网改造以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但是由于电力通道与工程建设进度等原因,并没有彻底改变电网薄弱的问题。建设一个坚强电网,提高电能质量对供电企业而言已迫在眉睫。此外由于供电企业的规划及实施过程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数据,因此需要很强的软件能力。例如在供电企业实施ERP管理模式时,需要运用到的软件就有很多,如国产的金蝶、用友、东大阿派等,又如国外品牌SAP、IFS等,由于该技术系统对产品要求较高,且国外产品质量较好,因此多用国外软件保障该系统的可持续性,但是其应用条件要求高,实施难度很大,总之信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模式的创新运用。

(四)、供电企业营销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的供电企业管理以省级为实体,各个地区供电企业作为非独立核算的国有企业,是省级电力公司的分公司。近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在各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世界发达国家供电企业相比,我国供电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仍存在很大差距。首先,在财务管理方面,各地区供电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不能进行利润分配,以内部虚拟市场方式进行分级经济责任制,以收支两线的全额预算制为主要方式进行财务管理。其次,在组织结构上,以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为主,车间、部门、班组仍以职能划分。在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管理由代管转变为直管形式,但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制度仍存在于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中,造成管理人员冗杂,党政工作人数众多而生产人员不足的现象。

(五)、服务质量较低:

窗口人员服务不主动,回答客户问题时缺乏热情和礼貌,服务用语不规范,电话服务台坐席人员业务素质水平、专业化服务技巧较低……类似的案例在供电企业当中频发,究其根本,在供电企业内部有许多员工认为服务只与营销部门和营业窗口有关,与生产部门或机关科室无关。另外,品质服务在供电企业中是一个多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工程。根据电力商品的产、供、销、用一体化,瞬间性、连续性、一次完成等特性,客观要求供电企业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向客户提供品质服务。

三、针对供电企业现存问题提出几点措施:

自古就有哲人劝谏天下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向我们说明,每一个危机事件的产生与发展都不是无凭无据的,都是以小的问题扩大为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与警惕的意识,在危机的处理与总结中获得寻找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针对上述供电公司的问题提出几点个人的意见:

(一)、问题管理的理论结合实际:

问题管理虽然是针对问题进行的解决措施,但并不单一匮乏,针对供电企业有很深刻的借鉴意义。

1、设置挖掘问题的机构:

前文已经叙述了关于供电企业与问题管理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问题管理的及时步就是要挖掘问题,那么这样的任务在供电企业中由谁来担任呢?我国首部问题管理著作《管理夜话:问题管理的模式与案例》的作者孙继伟博士曾经在问题管理的理论讲解中提及,要建立首席问题官。业界一些人认为这一观点听起来有些小题大做,但实际则不然。挖掘问题作为问题管理模式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一切活动都需要建立在寻找问题这一基础上,进而出台改革措施。笔者认为在各级供电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应该设立挖掘问题、寻找问题的机构,可适当与监管部门合并。将这种寻找问题的观念深入到企业的每个人心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供电企业找到完善的力量。由于我国供电企业的特殊性质,虽为国有企业但是地方级的财务与利润又是与上级供电企业分离的,这样的性质要求供电企业的员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员工的积极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供电企业的领导级别是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取决于该供电企业领导级别能否正视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中国自古沿袭“中庸”的思维方式,员工很大程度上是“看”问题,但不是“说”问题,而领导作为管理级别可能出现脱离群众、脱离问题的情况,这就需要问题挖掘机构的出现。问题挖掘机构的职责在于挖掘问题和寻找问题,作为监管的另一种形式,是一种有权而无为的职位,并不凌驾于供电公司领导之上,但其客观的意见对领导和供电公司具有指导意义。

2、培养全公司的问题管理观念:

一个公司的整体观念有多么重要呢?笔者引用这样的一个实例向大家说明:在20世纪80年代末,著名的通用电气公司处于低落的时期,整个公司的士气低落,为了提高公司的效率,各部门精简员工,但这样的做法使整个企业又一次陷入了混乱当中,“一名工作了30年的工程师担忧地说,即使他在办公桌上死去几天了都不会有人发现,即使有人发现了他的尸体,这个人也不会知道他是谁。”很多企业面临士气低落的问题都采取类似的做法,但往往适得其反。而通用电气的董事长杰克•韦尔奇认识到,只有让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才能调动积极性,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员工如何能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中来呢?通用电气公司采用了“群策群力”的具体做法。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群策群力”呢?也就是要动员全公司的人员,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自己来发现本单位的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将这种全体人员寻找的问题与解决方式贯彻实施,进而解决问题。这种模式在问题管理中称为“倾力解决模式”。在“群策群力”的改革后,通用电气公司创造了好的收效,而且这样的措施不仅在这一家企业获得了效果。在国内很多企业也沿用了这样的方式,中国远洋集团、鞍山钢铁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改革管理制度。笔者认为在我国供电企业当中也应当实行这样的管理方式。很多事情,无论多么渺小,一旦员工提出来,就值得倾力解决。这种“倾力解决模式”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一种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中每个人的想法都有价值,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上司是在领导而不是控制,是在教练而不是旁观。”一种企业文化的确立是无形的,但是一旦确立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观念就会释放出强大的精神能量与物质能量。挖掘员工的团结心和荣誉感,可以使供电企业的内在能力得到充分的释放,最终获得发展。这种问题管理的观念必须要深入到供电企业的文化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供电企业的发展同员工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会减轻利润分配问题的种种弊端。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人,在自己看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途径到最终解决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管理能力的锻炼,也可以更多的了解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分配,最终促进供电企业的团结和发展。

3、实事求是,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各供电企业在发现问题时应该正视问题,在问题管理的前期阶段,发现了问题,得知了解决方法,但是很多管理者并没有依据实际解决问题。如果在实施中出现阻力,将前功尽弃。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供电企业的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及时应变和决策,问题的发现即使再及时,也控制不了问题的发展变化。在最终决策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策,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决策才能推动供电企业的问题改进。正视问题就是说对问题的态度要正确,很多供电企业的管理层面对问题采取逃避的态度,或是轻视问题,这使问题一步步扩大为不能控制的局面。问题的解决需要管理者积极配合的态度,如果一味逃避或者是轻视问题,那么就违背了问题管理的实际意义,也不能起到问题管理的优势作用。

(二)、智能电网与“三集五大”的建设:

国家电网公司在其2009年的工作总结年会上部署了新的工作任务,其中提出了关于建立智能电网的目标和“三集五大”的建设目标。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三集五大”的提出,是对供电公司新工作的贯彻落实,更包含了对于破解公司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的期望,争取在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上取得突破的进展。在此次会议中针对国家电网的SG168工程的智能化建设与“三集五大”相结合,做出了喜人的规划。智能电网信息化的启动,使得我国供电企业必须满足“变革组织架构”的创新管理模式,促成三大集约与五大环节的改革。由于面临着新时代国家电网的改革与发展要求,对信息化的电力产业提出新的方向,这要求各级供电企业做出新的规划,迎接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

针对“三集五大”这一建设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对供电企业实行多方位的管理制度改革:

1、改善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供电企业如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当拥有的人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供电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要转变观念,在供电企业中营造人文氛围。供电企业若想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从而向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上转换,把人力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列入战略管理的高度上,把人力资源真正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在招聘与引入人才时,要做到有针对性的规划工作。根据供电企业实际条件,确定招聘的条件,不应以高学历为标准,必须要考虑到实际的适用性,注重经验与专业技能等综合水平。同时要在招聘的同时培养后备力量,使供电企业员工对于自身发展有更高的追求。要在供电企业中营造人文氛围,加大企业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观念和新认识,使员工明确自身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以便其在日后工作中追求相应的从业能力。其次应完善人才队伍结构。结合供电企业自身的人才队伍情况,组织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和职业生涯设计。对员工的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信息时代,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了时代,因此有针对性的搞好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结合,提高供电企业员工从业能力。作为电力企业,必须要建立健全新型培训与管理的机制,积极进行培训计划,增加培训内容和创新思维,提高培训内容中实效性与创新性的结合,提高培训质量,以增加长期有效的竞争能力。笔者认为对供电企业员工培训的一个主要方面,在于提高员工素质教育,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树立供电企业服务大众的理念。所有员工一定要树立“基建为生产服务、生产为营销服务、营销为客户服务、供电为社会服务”的大服务理念;二是要树立“机关为基层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的全员服务理念;三是要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只有自觉把这三种理念转为心态,付之为行动,才能把品质服务做到“人人是窗口,个个重服务”,才能确保为客户提供品质的电力和以人为本的服务。

2、将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化到供电企业的大营销企业管理体系中:

笔者认为“三集五大”建设目标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就是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与物资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各供电企业投资者在发展战略上做出了改革,为保障其发展目标的实现,在管理模式上积极创新。有些供电企业推进公司股权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具体来讲:首先要坚持科学发展的观念。作为供电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是从战略角度和社会总需要角度出发的,供电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与环境、社会相结合时,应坚持通过节能、节水、节电以及合理再利用、控制污染等一系列举措达到对供电企业物资的集约。笔者认为,在供电企业问题改革的道路上,必须要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其中,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才能促进供电企业与社会的双赢。其次供电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关乎到供电企业的道德规范和受关注程度,在生产产品、获得利润的同时,需要主动承担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推进协调发展,则要求供电企业做到减少土地等资源的占用和浪费,改变生产方式,将资源集约化。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发展循环经济。并在供电企业内外建立公信力,培养舆论的正确导向也是使供电企业提高核心竞争水平的重要措施。而承担社会责任中另一部分就是对其客户服务的态度问题。那么应该如何规范服务态度呢?笔者提出几点切实的意见,望对今后工作有所帮助。(1)、开展“用电咨询服务”,可就用电如何规划、如何安装、日常维护注意哪些问题等介绍给客户;开展“电力产品及电器产品演示、展销”,“假冒劣质产品陈列”等,给客户提供电力销售多方位、多视角的咨询、服务。(2)、取消用电申请,将电力客户与供电企业的供需关系平等起来,摆正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3)、建立售后服务体系。所谓供电的售后服务就是指完成给客户的报装供电后,当客户用电过程中出现异常时,接到信息,在短时间内检查处理,恢复正常,以及定期的回访等。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企业的营销服务一定要规范,包括机构的设置,规章制度的建立,人员的行为以及举止用语等,树立起一个全新的企业形象。在推进“三集五大”改革的过程中,不少供电企业采用不同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上海市电力公司由原有部门24个精简为19个,基层单位由原有的27家减少到26家,供电组织从16家削减到9家,并成立7个专业化公司,其组织与管理的改革使得该供电企业在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上得到集约,并在工作流程中更加方便完善,从此在其工作中展现出新的面貌和成效,成为各供电企业“三集五大”改革的带头模范。“三集五大”是转变供电公司发展方式的核心,其借助变革组织架构,以创新管理的方式优化业务流程,从而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甚至增值。推进“三集五大”,信息化是基础,标准化是关键。只要抓住这两点,就可以运用这一指导思想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取得好的收效。

(三)、ERP管理模式的应用:

ERP模式即企业资源计划,就是基于计算机辅助信息管理系统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供电企业作为电力输送与销售的企业,为客户提供必要的电力服务,笔者认为供电企业可以应用ERP的管理模式,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巨大的成效。首先,ERP模式可以帮助供电企业与其个分支机构之间实现动态的信息交流,可以使整个供电企业在纵向得到有效的集成。供电企业与一般制造商不同,由于我国的供电企业以总部和分支机构为主要组织形式,其较大的特点在于纵向的高度集中。各供电企业按着行政区域划分后,出现了各层次的供电公司和电管所,机构层次过多,覆盖的区域广阔,这种特殊之处带来的问题很多,造成了信息流通慢,上下沟通出现问题,而ERP管理模式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职能改变这种问题。其次,ERP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供电企业内部的管理功能的整合,可以使企业在各职能部门中间得到横向发展。供电企业可以运用ERP管理模式,将其产、供、销和人力、财力、物力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合成为有机整体,达到高度统一。由于供电企业职能较为繁杂,所以内部职能划分较细,部门多,业务流程也很复杂。而供电企业对于电网安全性的要求很高,在故障发生时管理内部的时效性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而ERP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实现供电公司内部的信息实时传递,从而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ERP管理模式可以满足客户要求,从技术上做到平衡供销。供电企业生产的特殊性要求电力的供需必须时刻保持平衡状态,这与一般企业不同,时时供需平衡与在某一生产周期内的供需平衡不同,这无形中加大了供电企业的技术难度和供销难度。国家电网公司一直要求将客户的需求作为各级供电企业责任的主要部分,为实现这一责任并时刻实现供需平衡,ERP管理模式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ERP模式可以适应市场的实际,即使反映出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变化,利于供电企业做出不同的决策。

针对供电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引用ERP管理模式,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结合供电企业自身特点。

ERP管理系统最初作为一种在制造、分销行业中进行有效计划的方法,特别是在制造业中接收、发运等环节的应用,有大量成功的案例辅以证明。但由于供电企业具有特殊性,与一般制造业不同,相比之下具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在应用ERP管理模式时应该注意在功能计划与具体实施上注意其特点,注意安全性能,重视政府参与,不能依靠市场化而过分注重经济效益。

2、对于业务流程的重视。

对于不同的业务流程需要在开发过程中区别对待,供电企业在开发ERP软件时要针对不同的业务进行正确的选择,对于信息流、资金流这两项关键业务加以区别,采用不同的标准。近年来,我国供电企业围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已经应用了OA系统,并先后开发应用了调度自动化、用电MIS与财务管理系统等技术系统,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而这一切技术系统的应用都是为了TPE系统与ERP系统的应用。笔者认为ERP技术系统作为一种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可以大力改善我国供电企业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特别是针对ERP软件的自主研发过程能无形中提高供电企业对于高新技术水平的追求,也利于ERP管理模式的完善,从而督促供电企业实现其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效率和业绩水平。

四、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供电企业在问题管理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我们的工作同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世界的电力行业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目前供电企业需要与问题管理模式紧密结合,因为在供电企业的规划、建设、生产、营销和监管过程中都存在许多问题,只有时刻坚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问题管理模式,结合“三集五大”的目标和ERP系统,在日后的工作中将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模式相结合,推动供电企业发展和电力产业的发展。

问题管理论文:企业管理论文:道路施工企业管理创新问题思索

本文作者:赵添学 单位:甘肃路桥建设集团

施工企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的公路建设市场出现了高端化的趋势,设计总承包、设计施工总承包、BOT等新的管理模式在项目建设中大力推行,体现出施工企业要与资本一体化,与设计一体化的趋势。业主对施工企业的服务需求也从单纯的施工管理上升到了资信、技术、综合管理等的顶端层次。基于此,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将引领国内公路施工企业发展方向。[3]具体体现在四个方向:一是工程总承包方向;二是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三是更加细分的行业、领域、地域市场;四是绿色建造、节能减排将成为长期国策。

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

培育创新性思维,是创新的起点。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绝大多数企业难以超越的较大障碍就是理念的束缚和传统理念对管理创新的羁绊。要实现管理上的创新,企业家首先要打破定势思维、顺向思维和线性思维的障碍。在认识和看待公路建设市场发生的深刻变化和施工企业呈现出的新的发展趋势上,要跳出原有的圈子和视野,摆脱传统的经验束缚,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的形成实质上是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运用,具有了创新性思维,才能获得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实践。随着施工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公路建设市场的高端化,项目管控难度增加,原有的项目管控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建立大管控模式和智能化管控模式。在承担单一施工任务且工程项目繁多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建立以宏观管理为主导、区域化管理为重点、项目经理负责制为支撑的项目大管控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要按照“区位就近、优势互补”的原则将所有工程项目划归为若干片区,每一个片区配设一名总负责,平衡、协调片区内项目管理工作。在高端建设项目上,要建立智能化管控模式,把独立分散的管控职能和层级项目管理科学有效的整合在一个管理平台上,使企业管理资源得到系统的集成化整合,分离管理层与操作层,组建高端项目管理体系,实现项目管控模式从简单管控向商业智能加企业管控(即智能化管控)转变。

管理创新,制度是关键。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施工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进一步分离,从而使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分属两个不同的阶层。当前,大部分的公路施工企业基本完成了产权改革,但经营机制的转换步伐还很缓慢。究其原因,是没有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清理整合,制度建设和创新滞后。因此,施工企业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结合行业特点,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下建立经营管理、议事决策、监督制约、考核评价、激励约束、薪酬分配、风险监控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权责明确、协调运转。同时,要模拟市场运行机制,探索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将分工协作变为契约关系,企业内各经济体均在内部市场竞价交易、自选调节、自行运转、相互制约。公路施工企业要实现简约、高效的集约化管理,必须创新管理体系,解决体系退化、管理散乱、流程不畅的问题。管理体系的创新要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一体化系统管理、供应键管理及信息技术,创建业务专业化、机构偏平化、管理集约化、运行网络信息化的企业管控体系、标准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监督保障体系、项目管理体系等现代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创建,要注重制度的关联性,企业内部的技术管理、经济核算、财务、物资、设备等各大系统的各项制度之间衔接要紧密,重点要突出,管理和业务流程要明晰。系统之间的制度也应相互衔接形成一个的相互支撑的管理体系。

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结构形式,指令传递多层,传递速度缓慢。在多元化发展战略下,施工企业纵向组织结构要以项目为重点,创建“扁平型”和网状型甚至无中心组织的结构形式,实施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实效;[4]横向组织结构要简化专业分工,突出团队合作和综合管理部门的协调能力与作用,改变部门工作重复设置的格局,逐步实施综合化管理。这种组织架构的设计要积极探索分权化管理模式,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充分发挥各级、各方面的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企业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是企业实现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的重途径。施工企业要克服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给管理造成的困难,改变项目经理部与管理层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快速、便捷、有效的采集施工一线的数据信息,及时下达管理指令,完成内部业务交割,就必须借助计算机、网络、现代通讯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进行企业内部管理的集成和管理模式的创新。要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开发网络办公平台和项目远程监控、成本控制、财务管理、计量结算等子系统,通过这些系统把企业的经营、管理、采购、财务、施工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实现信息和资源的高度共享,有效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

不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不是现代企业,不能切实保障技术创新的企业制度不是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近几年,国内的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集中体现了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的理念,要求施工单位在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中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统筹协调工程项目建设与技术创新、社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这一理念也充分体现了建筑市场差异化的竞争。施工企业要坚持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先导,健全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选择有商业价值和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开发项目进行研究,形成超越对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独占性的核心技术,为承揽施工任务进行技术储备。在工程建设实践中,要通过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五小发明”、编写工法等形式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施工作业的技术含量,提高公路建设质量和效益。

结束语

管理无定式,任何成功的经验,随着时间推移,如果不进行创新调整,就会成为发展的障碍。改革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应时因势而变的企业才能长足持久的发展。建筑市场发生的深刻变化,迫使施工企业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创新。#p#分页标题#e#

问题管理论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解决棘手人力资源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在许多企业,团队如今是实施质量管理项目、跨职能战略和业务流程重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简言之,团队适逢其时。尽管团队越来越流行,但并非没有问题。当中人们抱怨最多的是:会议太多、错过的机会无数、议而不行者众、差强人意的解决方案接连不断。

一项抱怨尤其值得注意。解决方案不济通常是因为团队未能对适当的信息加以处理。任何团队活动都需要成员运用知识创造价值。要创造高价值,就必须用新颖的方式处理信息,而老一套的团队协作观念无法使企业取得化的结果。

要了解团队如何利用信息创造价值,必须先弄清顺手问题和棘手问题的不同。顺手问题容易处理,有适当的中心、的定义和相关的信息,使我们能"在正常的工作框架内"予以解决。

棘手问题则具有内在复杂性,使问题的解决难上加难。它迫使我们不得不"在正常的工作框架外"寻求出路。出现棘手问题后,周围的环境迷蒙莫测,无论我们的信息多、多错误、还是多么昂贵或偶然,我们只有能够判断出其最终结果带来的后果时,才能了解其价值。

W.L.Gore&Associate(编者译:戈尔顾问公司)以善于围绕出现的商机组织小型团队和处理棘手问题而出名。它的企业文化着眼于这样一种企业架构:鼓励冒险、要求个人负责、提倡高度信任与合作的精神。

在过去几年中,戈尔顾问公司逐渐发展出一种"核心小组"形式的协调/决策架构。这些小组由3到18名员工组成,分布于戈尔公司高度放权的企业结构中。作为沟通平台,核心小组总的来说工作极为出色,使每位员工都了解到谁在干些什么。

衡量标准

但是在试图有效处理一系列棘手问题,如预测、规划乃至麻烦不断的企业文化问题时,核心小组却遇到了更大的挑战。它们似乎在用解决顺手问题的流程来对付棘手问题。因此只需要一套有多种衡量标准的问题解决方法,这些标准可以为核心小组提供指导,它们彼此密不可分:倡导探索精神;创设共享的问题解决设计图;管理"周围环境";管理团队与个人之间的矛盾;时时反思。

倡导探索精神。团队常常想速战速决,或因陷入争论而停滞不前。结果团队在考虑手头的问题时可能会忽略潜在的相关信息,或把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搁置一旁。

要想有效地处理棘手问题,团队必须对问题的理解尽可能达成共识。有两种技巧能够使你达到这一目的:提问集思广义法和"色彩"提问法。

在提问集思广义法中,团队不断提出的是问题而不是答案或建议。而"色彩"提问法是前者的延伸。它促使团队提出三类问题:绿色(有独创的可能性);红色(描述事实)和蓝色问题(对价值和需求的判断和看法)。

创设共享的问题解决设计图。MichaelDoyle(迈克尔)和DavidStrauss(大卫)两人在他们富有见地的HowtoMakeMeetingsWork(如何让会议见成效)一书中提出了一些实际的建议,团队成员可以遵照这些建议建立一个构成共享设计图的"小组记忆库"。这种图的格式叫做"模板",它暗示了一种展示什么内容的内在取向。

一套有用的模板应含有范畴图。在一页纸的中央画个方框,框内写上一个问题(如这个困难的特点是什么?),然后从方框中引出一些直线,在直线上标出所有可能的答案。

第二步,在范畴图上进行观念整理。先寻找各种答案之间的关系,然后在相关的答案上画圈,再用一种对比鲜明的色彩把它们连起来。这样,团队成员在此基础上开始为解决问题献计献策。

管理"周围环境"就是管理最接近一个人的物质、社会和符号资源。有一种"个人加其它"的学习模式承认个人可以通过本身以外的资源学习。这种模式可以用来确切地思考团队环境中的知识型工作。它认识到了学习对周边环境的敏感性。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比如说,心理学家发现,学生的考试地点能直接影响其回忆所学知识的能力。没有人确切知道其中的原因,但可能我们学到的某些东西与学习时房间里的讲台、椅子、演讲大厅里的颜色和声音等物理环境存在着某种关联。

同理,挤在狭小空间中工作的创业团队之所以效率低,也许是如此恶劣的环境造成的。在这种环境下,似乎只有墙壁才充满富有激情的话语和各种见地。

管理团队和个人的矛盾。团队成员通力合作并不能有效地解决所有棘手问题。事实上,团队成员能够各自处理一个问题的不同环节,并将各种真知灼见融合成团队的整体解决方案时,团队才会更有效率。

这种矛盾表现在是单干还是合作,是布署战略、分析、规划还是尝试、试验、实施。这里的关键是处理矛盾两极的紧张状态,尽量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把毫无效率可言的彼此冲突化成合作性的互相适应。

时时反思。任何运用团队解决棘手问题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团队是否能够反思其工作流程、从反思中学习并根据需要变革流程以提高效率。团队成员在讨论中和团队转成个人工作方式时一定要做到这一点。

应用中的工具

戈尔顾问公司有个团队负责其业务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市场细分区。它找到了一个问题,花了约一年半的时间都没有解决。接受处理棘手问题的培训之后,该团队决定用刚学来的工具来处理。

团队的一名领导声称,他已画出了该问题的范畴图,表现出它的一些可辨特征。这些工作使他对手头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团队的范畴图摆出来后,团队成员又绘出矛盾关系图以显示出"维持现状"和"变革"的优势和劣势。这一活动有助加强团队成员对这一问题的共同体验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尔后,团队成员各花时间提出"色彩"问题。每个成员都尽量提出假设和设想性的问题,然后从中找出有限的几个作为目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成员要全力予以解答。

其间,团队成员运用了多种手段利用他们认为相关的信息,如反思、附加范畴图和更多的问题。在跟进会议上团队成员找出他们一致同意的解决方案。每个成员都相信它的正确性,愿意在公司的其他人面前支持该方案。

现在这个团队大概每月都碰面,以便利用上述工具解决他们业务中碰到的一些棘手问题。

问题管理论文:线损问题供电管理论文

1电力企业供电管理中线损问题研究

1.1线损管理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

随着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逐步落实“一强三优”的电力管理目标,传统的电力企业线损管理的组织结构已无法适应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冰不断涌现出各种问题,如企业各职能部门过度重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经常性忽视线损管理工作,根本无法处理好线损管理中与智能部门产生直接利益关系的问题;而对于与其利益无关的问题则不关心,电力企业各部门、各人员对线损管理工作的参与积极性较低,甚至认为线损管理工作是其本职工作以外的额外负担,忽视线损管理的整体目标,导致无法形成良好的跨部门线损管理协作工作。

1.2线损管理机制缺乏生机活力

由于线损工作涉及众多部门,因此管理难度较大,而要有效调节各部门合作、提高线损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线损率容易受电网总体规划、组织结构、电网运行状态、电能计量方式、性等影响。企业生产运行部门、配网运行管理部门、调度部门等执行工作当中存在与线损工作相关的内容,如抄表到位、电量差错、检查周期、电表轮换、调前合格率等,造成线损管理水平低的因素有很多,甚至难以区分是哪个部门的错失,但主要都是因为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线损管理工作厌烦,最终导致电能损耗严重。

2加强电力企业线损管理的有效措施

事实上,供电企业在建设我国节约型社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优化能源配置,还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基本用电需求。我认为必须强化供电管理中的线损管理工作,从根本上降低能源损耗,根据本人多年从事线损管理工作经验,总结出几点关于加强线损管理的实用措施。

2.1明确线损管理方向

线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它涉及领域广,包括电网的规划建造、生产技术、调度运行、营销管理及电能计量等。一直以来,我公司都十分重视线损管理工作的质量控制,成立专门的线损管理队伍管理线路,同时制定科学合理降损规划,定期开展线损分析例会、改造计量装置,从局部到整体抓好线损管理工作的质量控制,明确线损管理方向、正确处理线损管理各项工作的关系,提高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真正实现电力工业节能降耗的目的。

2.2正确处理线损与降损的内在关系

深入研究线损产生原因,针对不同线损产生原因采取不同的降损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是管理降损和技术降损,采用技术降损措施可有效降低理论线损值,通过管理降损措施能让实际线损值逐步趋近理论线损值,由此可知,技术降低损和管理降损对提高线损管理质量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技术降耗措施需要大量资金,具体措施为改善电力网结构、优化电压等级、尽可能缩短电力网供电半径、优化整合无功配置等,真正起到降低能耗的根本目的;与技术降耗相比,管理降耗所需的资金投入量较小,强化线损管理可有效减少供电环节人为因素引起的“跑、冒、滴、漏”电量损失,有效降损。虽然技术降耗与管理降耗在本质上存在差异,但两者又是降损管理工作中两个重要轮子,相互协调且缺一不可。通过组织结构的有效整合、激励机制的构建、控制手段的真正落实可保障电力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确保企业资金投入获得良好经济效益,为供电企业的线损战略目标服务。

2.3有效调整线损管理的组织结构

为有效满足电力企业组织一体化的根本性原则,企业应重视线损管理组织结构的完善调整,对管理活动区别对待,一方面要确保线损管理工作有组织、有目标地开展,但又要避免其涉入到职能部门的具体业务中,结合线损运作管理工作与企业项目管理工作。为有效满足电力企业组织一体化的根本性原则,企业应重视线损管理组织结构的完善调整,为此,大胆引入供电企业混合型线损管理模式,即在电力网原有组织结构前提下,积极构建与职能部门同层次甚至在线损管理上、高于职能部门层次的线损管理部门,充分突出线损管理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另外,考虑我公司的架构规模,线损管理工作可不独立设置线损管理部门,只需将线损工作职责考虑进部门发展策划即可,充分发挥企业各部门的综合管理职能,将线损战略目标与公司整体战略有效融合,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提高线损管理工作的质量。

2.4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激励机制

为实现降损战略的管理目标,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线损管理激励机制,并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4.1激励机制应采用多形式表达,并且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实际需求

事实上,供电企业的降损策略管理目标明确单一,由于各员工个人需求复杂繁多,为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可积极构建激励机制,以充分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线损管理效率。

2.4.2保障激励机制的公平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不管采取何种激励手段,必须注重机制本身的公平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唯有严格遵循公平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激励原则,才能更好地鼓励先进,以先进个人带动整体,充分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让员工更加投入线损工作中,更好地完善自我,实现个人目标。

2.4.3激励机制要带有一定时效性

为有效保障激励机制的实施效果,应确保激励机制的应用时效性,尽可能保障及时激励,以更好地发挥机制的激励效果,让员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线损管理工作。2.5强化电量计量掌控,合理改造线路加强电力能源输配电量的计量管理,是开展线损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合理规划电网建设,科学配置输变电设备,加强电网经济调度与检测,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及时调整运行方式。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集中抄表系统,针对电能表的使用情况定期更换淘汰型电能表,有效减少电能计量损失,同时要积极推广应用误差小、性高、起动电流小、超载能力强、抗倾斜、表损低的电能表,大力应用抄表自动化管理的全电子电能表,合理设置电能计量点,对专线用户加装失压记录仪,杜绝人为因素影响,及时查处现场各种计量差错。

3结语

加强线损管理,不仅是提高供电企业收入的有效方式,更是实现“多供电、少损耗”、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为有效解决供电管理中存在的线损问题,笔者认为供电企业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能源,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提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在供电过程中要重视能源的高效输送,有效降低供电传输和分配过程中的损耗。

作者:黄小珊 单位:国家电网公司莆田供电公司

问题管理论文:企业安全问题档案管理论文

一、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对于档案安全管理,还没有发现完整的定义或者描述。借助危机管理的定义,笔者认为理解档案安全管理是企业或者企业档案管理机构为避免或者减轻安全威胁给企业档案带来损害、损坏甚至毁灭,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和策略。认识到企业档案安全管理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是进一步开展企业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作为企业档案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其他管理人员对此也必须要有相当的理解和认识。

二、企业如何开展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一)树立档案安全管理意识

档案安全意识是做好档案安全管理、确保档案安全的前提。不论是档案管理人员,还是企业领导、员工,都必须具有档案安全意识,才能确保档案安全。档案安全意识淡泊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保障企业利益和企业档案安全,企业需要树立档案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意识。当前树立档案管理安全意识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通过安全管理教育和培训可以提品质案管理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档案安全管理意识。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电视、内部报刊、门户网站、企业通告通知、企业会议等多种途径,开展档案安全管理敦育,树立和增强档案安全管理意识。在开展安全管理意识教育和培训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积极开展规范化、制度化的实战演练,提高安全管理技能和安全管理效率。

(二)加强档案安全日常管理

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安全日常管理制度,包括档案安全管理责任制、库房保管制度、库房温湿度管理制度、档案出入库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保密制度、值班制度等,并严格按制度执行。其次,建立完善的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台帐,包括保管情况检查记录、环境安全检查记录、防火安全检查记录、库内外温湿度记录、档案移交登记、档案出入库登记、档案借阅登记、值班记录等原始台帐,并对各种原始台帐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规律,再用于指导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提品质案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第三,进行档案安全的全过程管理,将档案安全管理从保管环节,延伸到形成、积累、收集、整理、鉴定、利用等环节,将档案安全管理落实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第四,加强档案库房日常管理,定时开关设备、电源、门窗,定期检查电源线路、设备、消防器材、防虫药品,做好各项检查记录,保持库内外环境清洁,及时消除档案安全隐患。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档案安全管理的制度保障。为保障企业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相应的企业档案安全管理制定非常必要。企业工作人员尤其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熟知安全管理制度,并在安全管理制度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四)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预案

建立和完善企业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后,还应该建立企业安全管理预案。安全管理预案是安全管理制度的延伸、细化和具体化。企业档案工作应该根据可能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安全威胁制订相应的安全管理计划和应对预案,从而形成档案工作安全管理计划和应对预案,并和企业其他的安全管理预案共同形成企业安全管理预案。档案安全管理预案首先应该明确怎样防止安全威胁爆发;其次应该明确安全威胁爆发后,如何立即做出针对性的反应等等。在安全管理计划和安全应对预案中需要重点体现安全信息的传播途径并确保它正常运行,同时要重点体现安全的解决办法。

(五)安全管理应对机制

企业和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掌握宣传报道的主动权,统一信息公布源和公布部门,通过召开新闻会等方式,向公众告知安全威胁发生的具体情况、企业解决问题的措施等内容,的信息应该具体、。避免给政府、企业、公众错误的信息,导致无端猜疑。及时,对安全威胁处理进行总结。对安全威胁发生的原因、事件处理的组织、安全处理计划、安全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不断积累安全威胁处理的技能、提高处理安全威胁的能力、完善安全管理计划。第二,要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整顿。多数安全威胁的出现都与管理不善有关,通过安全检查和安全评估等方法。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责成有关部门逐项落实,完善安全管理工作。

问题管理论文:现代企业问题财务管理论文

1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财务管理意识陈旧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与世界接轨,同时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缺乏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我国企业将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很多职工没有受到专业的财务知识教育、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意识,财务管理意识陈旧落后,财务信息不,无法为管理者和领导者提供正确的财务信息。

1.2财务管理缺乏时代性

经济发展具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财务管理也应紧跟时代潮流,符合时代特色。工业革命时期,企业家主要通过扩大市场的方式来获取经济效益,当代世界的经济发展以科技力量为核心,利用科技技术的革新来获取经济效益。但是,许多企业仍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意识不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致使企业财务管理缺乏时代性,使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1.3财务监管力度不够

财务监管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其既可以对管理人员起到监督作用,又可以使管理信息得到及时反馈,从而使管理人员及时地调整策略。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并未使财务监管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这也是我国企业财务监管力度不够的重要原由。另外,部分中小企业虽然建立了财务监管制度,但是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并不严格遵守,这样就使得财务监管制度流于形式,发挥不了其实质作用。

1.4财务管理规范性不强

在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未能对财务方面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问题出现时,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致使财务管理工作没有规范,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有些企业虽然有相应的财务管理机制,但是他们的管理机制没有标准的规范,各个部门分工不明确,使管理工作不能有效进行。此外,有的管理人员虽然掌握足够的管理理论知识,却对投资方面认识不到位,不能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对策保持同步。

2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思路与对策

2.1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财务管理模式

由于我国财务管理观念落后,财务管理模式陈旧,无法适应时代潮流,致使企业管理活动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所以,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改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任务。

2.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在进行会计工作人员招聘和选拔的时候要严格要求,精心选聘,会计工作人员要具备从业资格证,并对其业务素质进行考察,从具有从业资格的人员中选拔出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聘者。其次,企业内部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管理,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能够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财务理论知识,这对提高财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意义重大。

2.3构建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

一方面,要增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小,起点低,其创办者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知识水平有高有低,他们往往没有专业的领导和管理知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容易产生企业领导者决策失误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要重视项目投资。大部分的企业仍然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市场的信息变化不灵敏,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技术落后、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不高。项目投资就是企业对计划生产的产品进行尝试性生产的投资、对更新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资,这种投资方式适合中小企业的发展实际,值得推广。

2.4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企业的良好运行和健康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然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往往由于资金方面出现的问题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沦为败者,所以,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风险控制非常有必要。一方面,在产品开发前要进行合理和科学的预算,对企业内部的资金状况有的了解;另一方面,保障资金的流转顺畅,资金周转不足往往能让企业陷入困境;,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对于赊账的消费者的信用状况进行查实,关于如何催收账款要有详细的办法和措施,做好企业内部财务安全防范,防止资金被盗,一旦发现资金无端流失,就要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5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对于现代企业的固定资产,企业财务管理者不仅要使企业既有资产的价值得到保障,又要利用固定资产进行投资,增加企业收益。这要求财务管理者具有科学的投资观念,掌握专业的投资知识,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在动态的经济中把握时机取得成功,尤其在投资赢利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明白赢利和风险同在,决不能为了赢利而盲目投资。

3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改革具有必要性,笔者在剖析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改革财务管理模式、构建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等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路与对策,对促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郝蕾 黄微 单位: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丰华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

问题管理论文:电力安全问题生产管理论文

1 电力安全问题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2 管理的具体方式不科学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的成熟,在信息化的今天,电力生产管理中的产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例如:现当代电网系统中,发生故障时,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很快的通过远程控制定位到具体的问题产生地点,给检测人员提供了及时快捷的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然而,在近些年,对于不断发生的电力生产安全问题的报告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些事故的产生大多数是在进行小型作业和零散作业中,信息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是直接的造成的原因,管理措施的不科学致使维护工作只是走形式而已,这就为问题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

1.3 员工安全意识的薄弱,习惯性违章

员工的操作要符合安全标准,而大多数员工长期安全意识的缺乏,形成习惯性的违章,没有达到生产标准。电力生产中,员工的操作规范性是整个生产结构的重要关系者,由于员工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越来越频发。习惯性违章就是说员工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习以为常的动作、手法、方式等等和规范标准有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容易出现违章行为、不当操作、违反章程等现象。电力生产管理中,因为电产品的特性,需要全员工提高安全意识,标准化作业,规避风险的产生,减少电力生产管理中,生产人员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触电事故的发生。

1.4 岗位职责的权限不清晰

职责权限,具体来讲就是对管理内容结果相对应的责任和权力界限。由于电力企业的特殊性,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电力企业基本上属于国有企业,由政府全权负责管理。企业内部管理中,部门的众多形成权责交叉偏位,容易出现多个部门管理、无人管理、越级管理等现象,导致生产管理出现盲区,出现安全问题不能及时追查责任,进行处理,造成损失;再者,相应的奖罚制度也需要完善,严肃各个部门的职责权力,改正生产管理的态度,积极应对上级检查,职责权力明晰化。

2 改善电力安全问题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2.1 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工作,构建安全管理的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各项工作开展的指导。构建安全文化是电力生产工作进行的前提,也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需要。电力生产的宗旨要求就是要在标准化作业,程序化作业,在总的安全文化框架下,构建具有地方特色适合自己的文化环境,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把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的融合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让员工自觉主动的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改正习惯性违章的行为。

2.2 完善岗位职责,保障工作质量

落实生产岗位的职责是确保工作高效科学运行的前提。需要电力生产管理的各个部门加强监督检查,把各项规章制度理解到位,落实到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生产标准,从企业的总体安全出发,把企业的生产目标进行科学划分,明确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加强管理。此外,在加强职责的同时还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和环境特点,制定合适的奖惩体制,把制度在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做大化的发挥,彻底把规章制度与员工的日常操作相融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发展管理模式,从而确保整个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化和标准化,提高工作质量。

2.3 改善电力生产管理,科学化管理

管理层要做好相应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生产管理的质量。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对于各项规章制度要理解认识,严肃检查工作。在检查的过程中,对于每次的工作审查以及改正措施上,要及时总结经验,加强交流互动,不断更新完善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生产及时线的管理,要求工作员工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细心严肃的工作态度,从源头上确保生产的安全性,使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合作,保障电力生产的质量。

2.4 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电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电力生产的设备完好性、安全性直接制约着电力生产的整体质量。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设备使用期限和报废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强日常的检查维护,对于不良设备一律拒绝使用,报废品要科学处理,避免造成其他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3 结语

电力生产管理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工作,要保障电力生产的健康运行,需要全员工的积极参与,树立安全意识,明确职责,落实制度,从整体上确保电力生产管理的安全。

作者:吴建莆 单位:国网福建建阳市供电有限公司

问题管理论文:问题及对策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中小企业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从数量上来讲,改革开放后,中小企业的数量占中国企业总量的90%以上;从对社会的贡献上来说,中小企业每年的税收贡献达到一半以上,解决了四分之三以上的城乡人口就业,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6%,对GDP的贡献达到了65%,由此证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注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面对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中小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模式僵化

中小企业大部分是私人经营企业,企业的投资者同时也是经营者,经营权和管理权高度统一,通常采用的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者大多学历较低,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不高,管理思想落后,认为财务管理就是管好账,做好会计的工作,缺乏长远的理财规划,使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由自己的亲人担任,认为自己的亲人更加,缺乏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导致资金使用的随意性,由于企业资金使用无计划,导致企业因资金不足出现现金流异常,致使发展缺乏后劲。有些企业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地追求热点,对项目的建设缺乏的预测,仅仅凭借经验,追加投资,一旦国家的宏观政策发生改变,收紧银行信贷,企业就会因资金投入不足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1.2融资困难,资金严重短缺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资金要素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受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融资渠道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企业获取资本的两种形式。直接融资如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股票的发行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过程烦琐漫长,而且直接引入股东也会因资金供给方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较大而难以实现,直接借入资金也因利率较高而只能望洋兴叹。间接投资包括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和民间借贷的方式。银行借贷因为国家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方面目前尚不健全,使得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慎之又慎,需要企业提供的信用担保和抵押物,严格的审批贷款的资格。而民间借贷,中小企业又不得不负担高额的利率,融资成本很高,风险相对来说要大得多。这些问题导致了中小企业的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能力较弱,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1.3内控机制不健全

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只能照搬照抄其他兄弟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忽略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使得内控制度成为空中楼阁,没有实际用处;职责不清,权利不明,造成内控制度的失控;目前中小企业中有不少为家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大部分都没有建立起内部审计部门,有的虽设有内审,但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这样会使的中小企业制度缺乏监督,内控更是无从谈起。

1.4财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中小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可谓良莠不齐。很多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者为企业经营者的亲朋好友,这些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财务教育学习,理财观念落后,知识欠缺,这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深层次的羁绊,不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不仅如此,有的企业没有设置专业的财务管理部门,直接由企业主管或者会计人员来兼任,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毫无保障,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2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2.1强化资金管理对策

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外部筹措资金的能力,因而加强资金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提高认识,将资金的使用规范化,资金的使用周转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将资金的规范使用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控制好资金的使用,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企业要稳健投资,切忌盲目扩展。为避免产品单一情况下的经营风险,企业要力图通过多样化投资和多角化经营分散风险。融资渠道单一是我国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问题之一,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要想摆脱目前融资难的困境,一方面必须强化信用观念,主动提高自身信用等级,做到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融资渠道,增加资金的来源,加强与大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联系。

2.2实现网络化财务管理对策,注重财务分析

适应网络经济的新需求,实现网络化财务管理,注重财务分析。在企业内部,应尽量加大网络化硬件投资力度和引进先进的网络化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数字运算中走出来,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实地调查和财务分析上,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管理需要。

2.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策

企业要根据内部经营特点和外部环境,针对自身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取代人治,强化制度化管理,增大财产管理和财产记录方面的透明度,组织好内部审计,设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直属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上的责任划分、奖惩制度以及量化上的健全,在实现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的同时,保障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提高企业信息的安全性。要健全监管机制,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队伍的素质,保护监管者的合法权益,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实行全程监管,只有这样,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才能确保落到实处。

2.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对策

财务部门对于整个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财务工作管理对象特殊,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中小企业应拟定财务岗位的人员素质要求,培养和选拨具有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人参与企业管理。企业要严格财务人员的管理制度,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财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并且在年终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建立激励和绩效评估机制,对的财务人员进行奖励和提升,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企业还要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地引进的财务管理人才。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具活力和生命力的企业,在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利用自身优势,苦练内功,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拓宽融资渠道,从而在经济大潮中乘风而起,不断前进。

作者:逯芳芳 单位:山东省石油天然气开发总公司

问题管理论文:问题与方法下网络管理论文

现实社会里的各行各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产生着巨大的变革,互联网技术的完善与技术更新也为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技术便利。可以说现实社会里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与之相应的网络管理热点问题也变得意义重大,成为了关乎人们生活质量的问题。网络的发展越快,网络管理的压力就越大,面临的问题也就越多。未来的网络技术要进一步发展,如何妥善解决这些热点问题将成为必由之路。

1网络管理的相关内容

1.1配置方面的网络管理

网络运行是在硬件设备的基础上,通过通信协议把联网范围内的网络资源进行定位,存储与分配。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运行的整体情况好坏直接决定着网络的有效性,也决定着各网点资源的利用率。基于此,网络管理首先要进行配置方面的管理,也就是要做好网络结构的优化、网络标志管理的规范、自动修改配置的智能化,以及对实时传输的网络数据进行全天候的动态维护,只有做好这些,才能达到网络配置的提升,打下网络管理的良好基础。

1.2失效管理及安全管理

网络管理中的失效管理属于整个网络管理的核心部分,即失效管理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网络基础运作管理。失效管理包括了对于数据的及时修复,对于故障的排查与分析,以及对于故障的隔离管理。失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障网络的链接度,保障数据传播及时性与性,最终达到网络数据的持续畅通传播。安全管理则是以网络安全为首要目标的管理操作,它一方面要确保联网范围内资源的合法性,另一方面还要完成网络系统的认证权限。为了达到这两方面的目标,网络安全管理中,对安全措施的强调,对权限的使用,对非法入侵的防范等都属于管理范畴,当然信息安全日志的建立与更新也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1.3性能管理与计费管理

网络管理中的性能管理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最小流量达到的网络服务为目标,其管理以提高网络性能为根本目的。计费管理则是对网络上的用户进行商业化的合法收费操作,通过合理的收费达到网络资源的优势互补。

1.4其它网络管理

其它网络管理中,人员管理,资金管理与设备管理都是其管理内容,这些属于网络传统管理的主要范畴,也是影响网络管理成效的因素。

2网络管理热点问题分析

2.1网络智能化管理

在信息技术最初发展阶段,网络管理主要以人工实现。而今,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智能化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了网络管理的主流。智能化可以有效地提升网络管理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也能较大程度地降低网络管理的运营成本。在此基础上,目前的网络智能化管理主要分为专家系统与智能两种。这两种都建立在智能化管理的可操作性上,不仅可以对网络异构系统进行有效监控,同时还能对网络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专家系统与智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下为不容区域的网络故障提供服务层级不同的管理,通过分析网络运行时的故障,达到完善网络神经,维护数据库,容错网络兼容,优化网络应用效率,维护设备等作用。但考虑到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网络环境会更复杂,也会出现更多元的问题,相应的智能化网络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

2.2网络管理服务水平

网络拉近了人们的距离,方便了人们的工作与学习。所以,网络多媒体的应用成为了网络的重要发展方向。比如,在远程协助、视频会议、ip通讯中对于网络信息的传输速度与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方面的网络管理主要在于保障信息传输效率,并根据服务目标的不同进行优化组合。如视频传输中强调信息的时效性,超时则无意义。

2.3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已经渗透进了人们工作学习各个方面、私人信息、财务情况、公司机密等等,都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现下的网络支付,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备,与之相应的网络购物资金交易安全也越来越重要。

3网络管理热点问题解决方法

对网络管理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后,可参考以下解决方法进行处理,提高网络管理技术的可操作性。

3.1分布式网络管理方法

通过在网络的可行空间内进行管理域构建与扩充,实现网络的分布式管理。构建管理域的目的是对属于域的网络客体进行专项监控,并实现管理域间的交互与互补协调管理,以此来达到网络的点面结合,管理的目的。分布式网络由于管理域的构建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于中央网络可以起到分摊管理压力的作用,也能提高信息的实时传输性,提升整个网络管理效率。基于此,分布式网络管理适用于网络资源占用多,数据集成量多,消耗内存量大的管理站点,这些站点由于数据显示管理的特点会形成大量网络数据传输任务,分布式网络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这种问题。

3.2统筹化网络管理方法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共融性,各类公司网络与数据传输任务中会形成某一个网络系统内产生多个近似管理内容的情况。不同的网络管理渠道带来相似的网络管理内容,但这些网络管理内容却具有相对独立的管理要求,需要达到在不同网络中的运行目标。这种情况下网络管理中就会生成多个网络管理系统,这些系统来自于不同的公司,都是对其独立的设备进行分别管理,这种情况的存在拉高了网络管理的难度。因此,统筹化网络管理立足于类型不同,内容相近的管理任务,实现了网络管理间相对独立与批量化管理。

3.3对管理任务的监控

对管理任务的监控在传统过程中,主要是对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记录与反馈。但由于设备故障的情况下无法正确及时反映网络影响,也就会产生管理任务的盲区。所以,一方面要提高对监控设备的多层次监控,相互制约与反馈,提高监控的效率。另一方面则要逐步缩小可能的管理任务盲区,专项进行监控管理,提高监控的目的性。相对于传统网络管理而言,网络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对网络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对管理任务的监控就是立足于网络设备与操作内容的记录与侦查,实现对网络进程的监管目标。当用户在个人电脑上进行操作时,在授权范围内,网络管理会对信息进行安全性检查,如对网址的合法性进行自动检测等。当然,由于用户的使用习惯不同,重视网络安全的用户会得到更多的网络安全保障。比如,按时升级安全软件,在进行重要信息操作时注意限制权限与设定相应的安全等级等。而从整个网络管理的技术层面上分析,网络管理将对计算机病毒与黑客预防方面进行重点监控,实时更新病毒库,并对安全通信的标准与设备进行不断的优化。

4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管理已经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朝着智能化与统筹化的方向发展。网络技术越发展,对网络管理的效率与安全性要求也会越高。在网络科技不断更新的今天,网络管理也有着不断优化与升级的压力。因此,要想妥善解决网络管理热点问题,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网络管理的方式方法,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技术水平。要以保障网络安全为基础,针对不同的管理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才能实现网络管理热点问题的有效解决与网络管理技术的不断突破。

作者:文蕊 郭存丽 单位: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问题管理论文:媒体民生问题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知情权;话语权;公共参与式新闻;民生新闻

[论文内容提要]民生同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息息相关,媒体可尝试以“公共参与式新闻”实现民生新闻的实质性突破,在解决民生问题中发挥告知与预警、质疑与监督、代言与反馈、参与与整合等方面的作用,创新公众参与方式、搭建社会善治平台。

高度关注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中发挥媒体作用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因为“传媒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转型的方向及转型的质量都曾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亟需充分发挥媒体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积极作用,以创新公众参与方式、搭建社会善治平台,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和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一、民生与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

民生事关民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其要件在于民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用孙中山先生的话来说,即“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曾经有力地证明:饥荒不可能在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度出现,因为饥荒并非食物总体上的缺乏所致,更主要的是由于贫穷地区的特困人群缺乏获得食物的途径,而言论自由可以将这些问题曝光。问题一旦曝光,舆论和公众的压力将迫使问题得到解决。我国“非典”前期SARS迅速蔓延并导致公众恐慌,同媒体失语、公众知情权遭到破坏密切相关。

(一)民生与知情权

知情权是指公民有知悉、获取社会资讯、公共信息的权利,因此也称知晓权、获知权,既包括社会知情权,也包括以“政务公开化”为要求的政治知情权,还涉及所谓自身知情权,即公众有了解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各方面情况的权利和自由。

实际上,知情权这一概念从一产生开始,便同媒体结下了不解之缘。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的正是一位新闻记者,他就是美国人肯特,库柏。1945年,库柏在一次反思法西斯猖獗问题的演讲中提出,应保障新闻业和大众获得信息的权利。8年后,他出版了《人民的知晓权》一书。“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政治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公民知晓权的有无或多少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主自由程度和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知情权对于其他权利的实现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关注民生需要从尊重和实现公众的知情权做起。

说到知情权,首先应提到普通民众的知情权,因为在现代社会,知情权是公民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前提。不过,我们常讲的知情权,多从狭义的角度出发,只把它当作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强调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所拥有的知情和知察的权利,要求公共权力机关要担负起向公民公开信息的责任和义务。实际上。“从广义上来说,知情权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以及生活所需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一贯强调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理应在实施狭义知情权的基础上进而实施广义的知情权,这无疑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除普通民众的知情权外,还要强调领导干部的知情权。领导干部既是公民,而且是国家权力机关担负不同职责的领导工作人员。所谓领导干部知情权,特指领导干部通过媒体真实客观地了解社情民意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除到基层调研和听取下级汇报外,领导干部通过各级媒体的报道来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和民众的真实意愿已成为普遍而直观的方式。这也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强调新闻报道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因之一,使媒体更有效地发挥领导干部与群众的沟通作用。

知情权往往同话语权联系在一起,前者是基础。话语权是指人们所发现、阐释和创造的概念、思想或视角传播于社会,被他人接受和使用并将其引导到特定思维层面上思考问题的能力。话语权的实质,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否维护其合法权益、能否争得做人之尊严的重要标志。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一个公共空间,在公共空间里共有三大成员,即政府、媒体和公众,它们扮演着彼此区别而又相互关联的角色,行使着各自的话语权。

政府话语权。在话语权理论中,一般把那些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又掌握着某种政治、经济或文化资源因而具有较大“社会音量”者称为拥有较多社会话语权的组织或个人。在当代社会中,代表国家意志的政府及其领导人就是这样的组织及个人。在公共领域,政府以领导者的身份制定政策,管理公共事务,具有强大的社会话语权。尤其是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的重大公共议题,政府能够从宏观的立场上把握全局,其话语权关系到国家的重大利益。一般而言,政府话语权由宪法和法律、法规所明文规定并经由依法行政的过程来体现。

公众话语权。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民主政治,离不开尊重和扩大公众的话语权。“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须以民主为内涵,提升公众的话语地位,促成政府、媒体、公众的沟通与交流,共同探求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公众在媒体上充分行使话语权,不仅有利于形成广泛的群众监督,而且有助于集中民智,将其变成科学决策的源泉。

媒体话语权。媒体话语权是社会公共生活中颇有影响力的话语权。一项调查显示:64.1%的被访者表示,“当看到社会上的不平事”时会想到找记者、媒体;24.3%的被访者“在生活中遇到依靠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会想到找记者、媒体;15.8%的被访者“当遇到有意思的事”时会想到找记者、媒体。这些数据表明,公众心目中的记者已经成了社会正义、公平的化身。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尤其是在社会有重大利益调整时,更是需要媒体发表各种不同的声音,建立社会各阶层沟通的平台,就各类公共问题形成社会共识。因此,推动公众参与公共政治生活、促进政府政治变革,既是新闻媒介的重要的政治功能,也是新闻媒介在社会正义实践中所应担负的重要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民生同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息息相关。在当代社会,关注民生需要从尊重和实现公众的知情权做起,其中包括领导的知情权。在此基础上,则应借助媒体的话语权来扩大领导的话语权,特别是放大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在操作层面上,既需要实现领导干部通过媒体真实、客观地了解社情民意的权利,更需要普通民众通过媒体放大他们的声音,直接表达他们的意见、愿望和要求。

二、民生新闻与公共参与式新闻

目前流行的民生新闻对于尊重和实现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诸如市井化、娱乐化甚至庸俗化等不良倾向。2006年10月在天津举行的“首届全国都市频道协作暨民生新闻发展论坛”在肯定民生新闻之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呼吁融入公共新闻的合理元素,将其转化为公共新闻。但从国际潮流来观察,引进“公共参与式新闻”的概念,才能真正实现民生新闻的实质性突破,打造新型的公共话语空间。

“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Journalism)是美国新闻界近年来提出的。在英文中,“Participatory”的含义是“提供参与机会的、供人分享的”,这里是指普通公众可以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主动地加入到传播活动中。2004年8月,美国“公共新闻网络”主席LeonardWitt教授在“公共新闻兴趣小组”年会上正式提议,鉴于“公共新闻”在美国的现实发展,可以考虑将“公共新闻”与“参与式新闻”相结合,改称为“公共与参与式新闻”(PublicandParticipatoryJournal-ism)。它强调公众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性。本文为论述方便,笼统地称为“公共新闻”。我国传媒学者孙旭培曾把“公共新闻”概括为:“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

当代社会的一个较大特点便是公民社会。所谓公民社会,是指随着国家公共意识的日益强化,社会成员已不是简单的纳税人和消费者,而社会的公民,享有完整意义上的公民权,因而有权参与社会领域的公共事务,并形成公共意见来讨论和决定社会事务。

在传统的新闻学理念中,“大众”强调的是受众无意识和被动接受意识,忽视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而“公共新闻”则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定位为“公器”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它更能强调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意识,意味着受众本位的回归,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方针。如果说“民生新闻”是在“国家的声音”之外传递“民间的声音”,那么“公共新闻”则把“国家的声音”和“民间的声音”整合为“公共的声音”,以培育和营造真正的公民社会。

因此,“公共新闻”是在国家公共意识日益强化的大背景下对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新的阐释和传播,强调的是媒体力量在公共生活领域的导向与介入,意在通过媒体搭建的公共平台,塑造民众的公民意识以及公民的公共意识,协调公共生活,提高公众应对社会问题的行动能力,以实现缓解矛盾、化解冲突的社会和谐目标。

三、媒体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作用

前不久,较高人民法院出台新的规定:制定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或者重大疑难问题的司法解释,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扩大司法解释的来源,公民个人也可以直接向较高人民法院建议立项司法解释。这无疑是对公民和媒体在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积极作用的回应和期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指出: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已经从过去的以解决“吃饭”问题为及时要义转变为以解决“说话”问题为及时要义的基点上,即如何通过传播话语的多元参与与表达,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理解,以较大限度地消除隔阂、减少偏见,进而降解社会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改变既往‘舆论一律’的单极化倾向,建立多元和谐、彼此尊重、畅所欲言的舆论氛围就成为新的媒介‘语法’规则应当致力于实现的情景和目标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媒体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主要作用,大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告知与预警。就基本功能而言,媒体实际上是通过对信息流的经营来获取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的。传媒应当在追求社会效益较大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化。媒体首先应当发挥对公众的信息告知作用,保障公民获知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让他们了解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以及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尤其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新闻资讯。

如果说告知作用是一种常态功能的话,那么,预警作用则是媒体在守望环境的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的预先警告,以保障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范和化解风险,尽可能地减少损失。据介绍,欧盟媒体监测系统监测全世界通过互联网的25种语言的新闻报道和公众意见,以尽可能早地了解每天的新闻信息,并在分类一收集和跟踪分析的基础上,为重大事件的早期预警提供决策基础。由此可见,媒体应当发挥预警作用,通过对社情民意的监测,正确反映、引导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等社会矛盾,避免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质疑与监督。新闻媒介要成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不仅要让人民群众耳闻目睹各类新闻信息,还要让党和政府能够随时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以便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这就需要媒体发挥适度的质疑作用,报道公民民意,报道公民对涉及国计民生的各类决策的诘问、质询甚至质疑意见,并要求相关部门特别是其新闻发言人承担向公民释疑解惑的职责。媒体有必要发挥质疑功用,让那些有关国计民生的公共政策和社会管理办法得以通过新闻报道接受公民的广泛评议和认真质证。

谈到监督,一般都会想到媒体所实施的舆论监督。然而,舆论监督的真正主体应当是媒体背后的公民而不光是媒体本身。公民同媒介工作者之间实质上是一种委托关系,即公民将新闻信息的收集处理权委托给媒介工作者,其中公民是委托者,媒介工作者是者。也就是说,媒介的所谓采访权、编辑权和报道权等项权利,实际上都受托于公民。传媒只有行使好公民所托付的这些权利,把社会效益放在及时位,追求社会效益的较大化,才能确保公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并在此基础上保障他们对媒体的接近权与使用权等相关权利。媒体有责任代表公民对涉及国计民生问题的政府行为进行舆论监督,通过新闻报道沟通公民与政府之间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意志与愿望。

代言与反馈。按照委托理论,作为受托者,媒体应当首先是公众的代言人。不仅如此,从实质上说,连执政党和政府本身也是公民的受托人。因此,媒体无论在何种意义上都应当勇于并善于为民代言。在民生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代言作用,其实是媒体社会角色的回归。

说到反馈,目前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同受众之间的反馈已经大为改善。但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媒体不仅应增强传受之间的反馈,还应强化政府同公众之间的反馈,通过信息传播,在二者之间真正搭起理解和沟通的桥梁。除公开报道外。媒体还应通过提供内参的方式,把当下敏感的民生问题反馈给政府,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参与与整合。公众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媒体来实现的。有人指出,媒体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议题是探索如何帮助公民参与社会活动。媒体和媒介工作者好的参与方式,并不是直接投身于具体的社会公共事务之中,因为这显然有悖于媒体的中介性质,媒体和媒介工作者应通过前述告知与预警、质疑与监督、代言与反馈等作用,引导公众不断增强公民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尤其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公共事件。用美国纽约大学新闻系一位教授的话来说,“新闻记者要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付这些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观看这些问题”。

为公众提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相关信息,逐步提升他们的“行动能力”,是媒体参与公共事务的选择。这实际上就是强调媒体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整合能力,包括信息的整合、意见的整合、决策的整合和实施的整合等诸多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受众高兴、政府满意和经济效益突出的多赢目标。

问题管理论文:体育传播问题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体育;新闻传播;媒体化;困境

[论文内容提要]体育媒体化现象是媒体与体育关系的极端表现形态,是体育新闻传播在特定历史时期发展的历史必然,体现了媒体商业化和竞技体育商业化的共同利益。文章以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当下媒体体育传播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进行了解析,旨在为改进和完善我国媒体体育传播提供理论参考。

一、引言

没有大众媒体参与下的体育,满足不了大众体育文化的需求,同时也得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其影响充其量是“部落化”的水平。而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诞生,“萍水相逢”的媒体与体育,因体育运动所具有的参与性、娱乐性、观赏性、悬念性、刺激性等特点,引起了媒体的主动“施爱”,二者极为紧密地结合起来。

媒体和体育之间,从早期的报纸体育新闻报道到广播、电视、网站等体育传播的广泛出现,经历了从偶尔邂逅到难舍难分、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深入、从业余到专业、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历程。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中的“体育园地”不断巩固和扩大,以及传媒影响功效及传媒技术、方式的不断丰富与创新,接受体育文化传播对于现代人已慢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在商业文化畅行的现代社会,媒体开始对体育百般“挑剔”起来,使得当下通过媒体而传播的大众体育文化“精彩纷呈”的同时,亦带来了诸多现实疑难问题。

二、从体育新闻传播到体育媒体化

1、体育媒体化的内涵

在全球化经济大背景下,由于利益的驱使,媒体为吸引更多的受众、揽进更多的广告收入而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利用和支配体育——选择媒体人认可的体育信息及形象,使之符合媒体自身的逻辑及其传播的准则,并经过某种过滤、放大、修饰等过程使之更具有生动性、娱乐性、观赏性、冲突性和悬念性。这种将体育现象中经选择过的信息及形象等内容制作为媒体体育作品再呈现给大众的过程就是体育媒体化。简言之,体育媒体化即把体育的部分形象及信息转化为媒体文本的过程。它体现在体育通过媒体这一中介传播时,对媒体特性的依赖、妥协,以及表现出来的深刻的媒体印记,成为引导和影响受众对体育思考、领会和参与的媒体文本。

2、体育新闻传播与体育媒体化的关系

体育新闻传播与体育媒体化是两个既密切相关而又大相径庭的概念。尽管体育媒体化和体育新闻传播都涉及体育和大众媒体的关系,都着眼于大众媒体对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选择与呈现等,但体育媒体化不等于体育新闻传播。体育媒体化是体育新闻传播,尤其是电视体育新闻传播发展到一定程度,并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背景下,媒体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而呈现出的与现实体育别若天壤的媒体体育文化倾向。

从本质上看,体育媒体化和体育新闻传播都是以媒体文本形式而存在,且都属于媒体文化范畴,但两者在概念上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体育新闻传播,是指媒体对新近、正在或即将发生的体育事实的报道。其中,体育事实应包含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里的所有具有新闻价值——能够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的信息,具体应包括体育领域里新的事情、事物、人物、信息、现象以及所有能引起人们普遍兴趣的东西等,而不应像当前所谓的媒体体育传播仅局限于竞技体育领域的人、事、技术、战术、娱乐及其负面产品如暴力、性、兴奋剂等。

体育新闻传播的主要功能可以概括为提供体育信息、宣传体育精神、监督不良行为、传播体育知识、提供娱乐和赢得利润等。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满足着社会大众的多样化需要的同时关注社会效益。然而,在体育媒体化景况下,媒体的功能开始变化,并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主要体现在娱乐和赢利上,且娱乐大众的直接目的就是追求“眼球经济”。在这样的功利追求下,经济效益大于社会效益,导致体育文化传播的失衡、人们体育观的改变以及大众的人格分离等消极效果。

3、体育媒体化是体育新闻传播在特定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

“媒介即讯息”,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与意义的讯息。换个容易理解的说法,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麦克卢汉说:“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_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

20世纪30年代,随着电视的问世,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卫星电视直播技术在体育报道中的运用,是现代体育新闻报道兴起的里程碑,也是其与传统体育报道的分水岭。其标志为1964年在东京举行的第18届夏季奥运会的现场直播。现场直播在及时时间里向电视机前的受众逼真地呈现了体育竞赛的魅力与运动员的风采。无疑,电视是表现对抗冲突和展示明星魅力的专家,其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放大“体育”形象的同时,引领体育新闻发展的方向,并培育了受众新的体育欣赏口味,使得接收媒体体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美国著名体育作家伦纳德。科佩特就曾说:“体育新闻的一个目标是‘生产越来越多的无关紧要的娱乐材料”’。大众传播时代,随着人们以及体育传播对大众媒体的依赖,主流媒体在商业化背景下,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实现对体育的主导,是其本质属性。其将体育裹胁其中,并把自身的价值逻辑强加给体育。一方面媒体要寻找具有轰动效果的体育选题,另一方面,媒体又必须在编辑技巧、报道角度和形象设计上对体育精心包装。商业体育中的运动员、高水平运动队、单项俱乐部、精彩赛事等,因其能够经常提供新鲜、刺激、具有亲和力的形象和事件而备受媒体关注,成为媒体竟相报道的对象和体育传播的内容。同时,这些形象和事件也是传媒获得大众市场,并获得市场回报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的支撑。这样,体育新闻传播就必然会赋予体育以媒体的基本形态,即体育媒体化。

三、当前媒体化体育传播的问题解读

媒体在体育与大众之间建立了一座关于体育信息流通的桥梁,它扩展了体育信息及其文化传播的范围,并改变和丰富了大众接收和认知体育的方式……应该肯定的是,当下媒体体育传播无论在其深度、广度和力度上,还是在传播方式、报道风格、新闻样式、文化传播、全民健身以及体育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在商业化的深刻社会背景下,媒体化了的体育传播已深深陷入到了自身难以解脱的现实困境之中。

1、传播失衡,体育分化。

处于信息时代的大众接收体育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他们接触到的体育主要是媒体体育。所以,那些适合于大众媒介传播的体育项目必然会对大众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并在受众中赢得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使得该类项目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对另外一些体育项目来说,会因为媒体的“冷遇”,逐渐被大众所忘却而边缘化。体育机构也已认识到:传媒的关注程度决定了各个项目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也造成了体育机构与体育组织之间的贫富差距。

媒体在给人们带来精彩的赛事的同时,也深深地介入、影响并干预体育本身。对于当下体育的发展,媒体尤其是电视的作用已越来越突出,几乎到了体育项目先要有观赏性,且适合于电视转播,才能有机会彰显个性魅力,拥抱大众。美国人洛伊认为:“电视实际上控制了职业运动的命运,既表现在形式上,也体现在经济基础上。”而萨马兰奇的预言——“将来的体育运动会简单地归为两类:一类是适合,电视的口味,另一类则不适合,体育项目只有在属于及时类的情况下才有机会发展,否则要么衰落,要么踏步不前。”可见,媒体并没有对体育文化大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有帮助,而恰恰加剧了非媒体化体育(如:民族传统体育、大众体育等)的进一步边缘化。

体育作为一种精彩纷呈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为适应生产劳动和自我发展等需要,而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是一种以体力出成果而以智力为灵魂的文化活动。从古到今在人类纷繁复杂的各类体育现象中,同一的、普遍的、稳定的,且又是与其他的社会活动根本区别的,体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地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活动。体育过去是、今天是、将来也必定还是一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当下媒体将体育片面或单纯理解为娱乐、运动、对抗、游戏或者是脱离人的身心发展的其他教育和活动等的做法,违背了体育本质,导致了体育价值目标的偏离与异化。

2、受众式微,人格分裂。

从传播的意义上看,当下体育传播系统可分解为两部分:一是体育精英“领袖”与媒体建立了一种直接的“刺激——反映”模式;二是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生产——消费”模式。在这种分解中,体育传播的主要对象成了媒体而不是大众,大众的意见和要求已渐渐处于边缘化地位。因为在社会大众的面前有一个巨大的媒体系统充当了代言人的角色。所以,面对媒体化体育,受众只能是“被邀请来参加一种仪式、一种象征性的文化表演”的客人而已。尽管现代生活、体育及体育产业日益发展,但社会大众却更多地趋向于随着媒体的指引,而把注意力投向体育精英们的表演,把媒体精选后的“体育”当作单纯的娱乐来消遣。在商业化背景下,受众已成为特殊的体育消费者,他们更多的是去消费精英化、戏剧化、仪式化、娱乐化和可视化的媒体体育产品,而不愿去参与体育。因此,在信息时代的现代体育传播中因受众的式微而造成了他们的人格分裂。

3、男性至上,暴力追求。

全球化的媒体体育,总体说来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尽管媒体没有明确强调对于运动而言男性在本质上优于女性,但媒体对男性体育有着特殊偏爱。即使女性运动中能引起媒体兴趣的,也是那些与传统女性形象一致的强调文雅、平衡和审美的少数运动。而媒体中的男性运动往往是那些强调体形、高度、力量及其使用与恫吓,并在身体与技能上可支配对手的运动。媒体总是把更多的版面、时段、优美的文字及其煽情的评论留给男性及其运动。

当下媒体体育充满着暴力和战争的语言。它常将粗鲁、有侵略性的竞争描述为信仰和技巧的标志,如将篮球中的严重侵入的犯规描述为对对手的警告,甚至体育新闻报道的比赛结果也充满了暴力形象,如“姚明两手力压奥尼尔火箭季前赛挑落卫冕冠军”,“湖人痛宰公牛”,“ITF北京挑战赛晏紫杀进8强”等,如此描述,听起来更像战争的结果。媒体化的体育绝大多数都表现了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有时甚至是放大成“敌意”的宣传。

4、娱乐至死,低俗过度。

当前体育媒体化过程中,不少媒体过分追求“眼球”,盲目模仿西方媒体的不良做法:虚张声势,夸大其词;“无事搅三分,得事乱发挥”;热衷于明星包情,快感于一时盈利。动辄就拿“星”、“性”、“腥”说事,如《新周刊》就曾专门把肩部以下腹部以上的女性部位图片作为封面,让指向“性”的赤裸文字兴奋受众神经的同时,麻痹他们的心智。

在体育新闻传播中,追求新闻的趣味性、生动性、娱乐性本无可厚非。但是,当对娱乐的“效果”盲目崇拜,把体育事件本身的“成色”无限放大,而想当然地一味追求某些受众内心那隐蔽的“快感”脉动,而全然不顾新闻传播所应有的客观追求、知识弘扬、文化批判以及人文关怀等。其做法最终只能使有良知的人们抛弃这种低俗化的“新闻体育”,远离那妖魔化的“体育”运动。

5、成败说事,人文欠缺。

在强调和崇尚成功和胜利的媒体化体育中,冠军成为克服各种艰难而取得成功的英雄,在欢呼、拥簇、聚焦于金牌获得者的胜利时刻,“银牌仅仅是一种安慰奖,而铜牌则几乎不被议论”,其他运动员早已被遗忘。如十运会期间,上海某报在其短评《冠军落马》中写道:“十运会主项大项尚未开始,奥运冠军已连续纷纷落马,着实令人兴奋。随着赛事进入高潮,估计会有更多的奧运冠军、名将落马。我们相信也希望如此。因为这是中国体育后继有人的象征,这是08年奥运辉煌的预示。奥运冠军落马,真好!”透过这句话,笔者很难体会到作者高兴的理由。因为体育运动竞赛的结果取决于技术、战术、生理、心理、对手状态、自我发挥,有时甚至涉及到时间、地点等多种主客观因素。冠军也好,运动员也罢,他们首先是人,常年的训练和比赛,已使他们伤痕累累,心力交瘁,怎能奢望他们永葆冠军。

冠军难能可贵,金牌固然重要。但在体育竞赛中,运动员那种锲而不舍、不畏强手、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才是展示于人的真谛与启示。我们现在大力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入的生存、发展和未来。我们更要强调和传播一种健康的、以人为本的“体育竞赛观”与体育价值观,追求体育新闻的人文关怀。

6、恶性竞争,虚假成灾。

一些媒体、体育记者或在两者的合谋下,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一味追求独家新闻、内幕新闻、爆炸性新闻,或采取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空穴来风、合理想象等手段挖掘“新闻”,故作惊人之语,导致各种虚假体育新闻层出不穷。《新周刊》曾出专题《病态传媒》,评出2001年“假新闻最字榜”,其中涉及体育新闻的竟有数条。另据2002年第7期《新闻记者》杂志统计,韩日世界杯期间中国媒体水准大失,失实新闻竟达8条之多。还有,在《新闻记者》评出的“2(104年十大假新闻”中,体育新闻竟占了3条。可以说,近年来的体育新闻界是虚假新闻泛滥的重灾区之一。这些虚假体育新闻的危害性很大,有的因新闻侵权而惹了新闻官司。

四、结论与思考

当今社会,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对媒体尤其是大众媒体的依赖日益增强。在当代,人们已经无力也不可能挣脱大众传播媒体设下的种种包围圈,只能欣然地跟随媒体的引导,并满怀希望地步入光怪陆离的现实之中,去寻找带有媒体印记的、短暂的生活追求与幸福体验。当下体育文化的媒体化现象,无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就我国“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媒体来说,其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它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必须要发挥“监视环境”和“引导舆论”以及“传播先进文化”等功能。所以。我国媒体体育传播及学界在加强社会责任,自觉传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问题管理论文:国外媒体困境问题管理论文

论文摘要:本篇论文首先简述了我国英语媒体目前的发展现状和传播效果中存在的问题。论文随后讨论了入世后我国英语媒体所面临的三大困境:市场还是政策、外语对母语、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本篇论文论述了我国英语媒体确立对外传播战略的重要性,并从英语媒体的自身形象、可信度、自我定位和管理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我国英语媒体对外传播战略的内涵。

关键词:入世、英语媒体困境、战略思考

引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面上只是一个经济和贸易概念,但是事实证明入世所带来的影响往往超越经济范畴本身。正因如此,我国入世后对我国各行各业可能产生影响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焦点。

有关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所产生影响已有不少论述,但这些论述多从宏观角度展开,较少涉具体媒体行业。本篇论文将重点探讨我国英语媒体的现状、我国入世后英语媒体面临的各种困境、以及他们应对这些困境的战略思考。

一、我国英语媒体的现状

相对于我国中文媒体而言,我国英语媒体仍属于“少数媒体”: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一个英语电视频道、一个英语电台、九家英文日报和周报、十家英语杂志和九大英文网站。应该说,对于一个以汉语为官方语言的的国家,我国的英语媒体能发展到目前的规模已属不易。

在过去20年中,我国英语媒体发展的较大一个趋势是从“单一媒体为重”的格局逐步转向“多种媒体并重”的格局:40年代只有英语广播书刊,到80年代创办英语报纸和英语电视频道,90年代互联网与各大传统媒体已形成一种多种媒体并重的局面。

总体来说,我国英语媒体目前仍以中央级单位为主,多集中在首都北京。他们一般都得到政府或大媒体的资助,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目前,能够做到自负盈亏的大概只有全国性的英语日报《中国日报》。

我国英语媒体在树立和维护我国良好国家形象,增进世界对中国了解方面作出了其应有的贡献。[1]但从整体上讲,我国英语媒体的发展仍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的需求,我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声音还较弱,中国的形象还主要由西方媒体主导,“西强我弱“的局面还十分明显。[2]

就传播效果而言,我国英语媒体目前至少还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1)受众定位趋同:一般都确定为:境内外受众(外国人和华侨)和国内受众(主要以外语学习为主)。各大媒体未能形成非常明确的受众群。(2)受众构成失衡:主要以华人受众为主,真正西方国家的受众则较少。尽管中国受众的重要性无容置疑,但是这偏离了创办英语报纸的宗旨,即主要针对外国人。(3)信息需求不足:在众多的中国受众中又以学习英语为目的学生受众为主,而以信息需求为目的的受众比例则较底。这使得我国英语媒体在某种程度上讲道只是一种英语学习工具,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载体,直接影响我国英语媒体能否成为国际性或区域性的舆论中心。(4)我国英语媒体可信度仍较底: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我国英语媒体所拥有为数不多的西方受众中,媒体自身可信度还较底,减弱了我国英语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3]

二、入世后我国英语媒体所面临的困境

我国英语媒体的首要目标是在国际上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在国际舆论中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这一定位在我国入世之后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每个国家总希望在国际上享有一个良好的形象。但是同时应该承认,入世后我国英语媒体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主动权也将受到更大的挑战,因为入世后海外媒体对我国的报道会更广更深,他们在我国的各种形式的渗透(包括资本)会进一步扩展。

不过,本文认为光是这些外部的挑战还不足畏惧,较大的挑战在于当我们面对这些外部的挑战之时,有时还没有真正意已识到这些挑战,或者出于各种原因还不愿实事求是去面对并克服我们现存的问题。所以入世后我国英语媒体所面临的如其说是挑战还不如说是困境。本文认为这些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困境之一:市场还是政策?

我国英语媒体目前基本上由政府或大媒体投资。如果政府或大媒体继续对英语媒体进行投资,那么我国英语媒体即使传播效果不十分理想但至少不会有生存危机。但是我国入世后,我国英语媒体肯定会日益受到市场化的影响。换言之,政府或大媒体对英语媒体的投资将来只会逐步减少甚至终止。英语媒体在继续担负维护国家利益和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政策性任务同时,必须学会在全球市场强手如林的竞争中求得自己一席之地。

在竞争中求生存就是市场意识,而维护国家利益和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政策性任务在西方人眼里就是宣传。从某种角度讲,这两者是不可调和的。

由于我国英语媒体在走向市场的同时还必须接受国家政策性的导向,于是市场导向和政策导向之间孰重孰轻便成了我国英语媒体的一大困境。

这一困境不但会影响我国英语媒体的发展,而且与英语媒体的可信度问题直接有关。而可信度的高低则直接影响我国英语媒体的传播效果好坏。一般来说,由政府投资的媒体较难获得西方受众的信任,其可信度较底,传播效果也往往不太理想。我国英语媒体当然也不例外。[4]

困境之二:外语对母语

入世后,大量海外媒体必将以各种形式进入我国。这当中包括外国中文媒体和英语媒体。

海外英语媒体对我国用英语作为信息发送语言的英语媒体具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为我国英语媒体是在用我们的外语跟英语作为母语的海外媒体进行竞争,争夺国际受众。这方面我国英语媒体的劣势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我们的记者必须花较长的时间学习英语,打好英语语言基础;而后我们的记者必须熟悉英语新闻报道的基本知识;,即使我们熟练掌握了英语和英语新闻报道的技巧,我国英语媒体的记者编辑们每天生活在一个汉语环境中,英语只是在写作时使用的一种语言,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的工作语言。虽然我国英语媒体聘请大量外国专家作为改稿人,但用母语写作和在外语写作基础上的语言润饰毕竟是两回事。

大概正因为如此,我国英语媒体才逐步形成了我们特有的“中国式英语”,或者说是带有中国味的英语新闻报道。虽然这种“中国式英语”有特殊的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国英语媒体这种“中国式英语”的形似并不意味着我国英语媒体被西方受众真正接受。

此外,我国英语媒体还受到国内文化环境和汉语媒体的影响。为了搞好英语新闻报道,我国英语新闻记者对国外受众的文化背景、习惯、风俗、历史等方面应有个动态了解,但是这在国内文化环境是很难获得的。尽管我国英语媒体也经常派遣编辑和记者赴英语国家参观、学习和工作,但这还是不同于在母语环境中的生活工作经历。此外,我国英语媒体的报道还会经常受到来自中文媒体的影响。虽然在习惯上我们把对外传播和对内传播进行分开,内外有别,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英语媒体还会受到我国国内中文媒体的一些做法的影响,从而使我国对外报道缺乏针对性和性。例如,我国的一些大型中文媒体一般都具有较强政治性,传播内容一般较严肃,主要以正面为主,娱乐化程度较底。这些趋势也会影响我国的英语媒体。

困境之三:外国人还是中国人?

这一困境可以从两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我国英语媒体的受众到底是外国人为主还是中国人为主呢?我国入世后,世界关注中国的程度会增加,对中国感兴趣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理论上讲,我国英语媒体应该是境内外的外国受众,这样才能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目标。但是,笔者通过对英语媒体领导的访谈和两次实地调查,发现我国英语媒体目前的受众中却主要以中国受众为主,而且中国受众中又以英语学习者居多。换言之,我国的英语媒体受众中主要是以英语学习为目的的受众,而不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受众。这种受众结构会直接影响我国英语媒体的在国际舆论中影响力,因为以学习英语为目的的中国受众毕竟不是我国英语媒体预定的目标受众。但是,学习英语的中国受众又很重要,从某种角度讲,是他们在支撑着我国英语媒体的日常运作,尤其对以英语学习为主的英语媒体更是如此。[5]

此外,外国人还是中国人这一困境也适用于我国英语媒体的新闻人才选用上。上文已经提及,我国英语媒体合格人才不但需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还应该熟谙英语新闻写作技巧和英语国家的风俗和习惯。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才一般都具有较高价值趋向。但是我国多数英语媒体由于基本还依靠政府或大媒体资助,目前可能还不能满足这些人才的价值趋向。于是,我国英语媒体的人才的流失现象就非常严重,有时每年进出的一个英语媒体单位的人数可达20多人次,英语媒体俨然成了英语新闻人才的培训基地[6]。这一趋势在报纸和广播单位表现更为突出一点。

由于英语新闻人才的快速流动使得我国英语媒体编辑记者中出现普遍低龄化趋势。据调查,我国英语媒体编辑记者的年龄一般都在25岁到30岁之间。象《上海日报》社全体采编人员的的平均年龄为26.7岁,[7]《中国日报》也只有30多岁。[8]

从长远讲,这种低龄化趋势不利于我国英语媒体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程度,增加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三、我国英语媒体的战略思考

历史发展规律表明:我国英语媒体的发展总是在我国最需要在国际上塑造良好形象时才出现。尽管入世对我国英语媒体的发展是一次巨大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发展机遇。我国英语媒体能否抓住这次机遇关键要看能否确立有效的对外传播战略。

目前,这战略已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因为现在国际舆论反华的声音还较强,而一个有效的、正确的对外传播战略可以影响西方公众意见和外交政策,有效传递我国要传递的信息,在国际传播重求得公论,打破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为我国寻求较大得国家利益。[9]

就目前而言,我国英语媒体战略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符合我国目前国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2)能使四大媒体发展各自特色,并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有机组成部分;(3)能促进我国英语媒体不断进行新闻理论和实践创新,包括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新闻传播理论;(4)作为我国文化战略的主要部分,与我国的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和军事战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5)以增强在国际舆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核心内容。

[page_break]

这样的战略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本文建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方面:

(1)注重英语媒体自身形象设计、提高我国英语媒体的可信度

我国英语媒体要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必须注重自身形象设计,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我国英语媒体的可信度,取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因此,英语媒体自身形象设计应该成为我国国际传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到改变我国英语媒体自身形象,有人马上会认为目前情况下较难做到,因为我国英语媒体是政府的喉舌,是为政府说话的;而西方国家受众往往会质疑政府创办的媒体的可信度。

但是,我国英语媒体是不是就真的没有可能改变自身的形象、提高媒体的可信度呢?应该说,只要我们调整我国的对外传播策略,我国英语媒体的自身形象是可以改变的。这点我们可以从美国之音(VOA)和英国广播公司(BBC)70年代后期对其对外传播战略的调整中得到一些启示。

众所周知,VOA和BBC是美国和英国政府创办的对外广播电台,归政府所有,为政府说话。在初创时期,尤其是在“冷战”时期,这两家电台为了强化其对外宣传的目的,在其广播节目中要么以救世主的口吻进行空洞说教,要么讥讽,甚至漫骂,公开“妖魔化”共产主义,进行赤裸裸的反共宣传,结果引起世界上很多听众的反感。[10]但是,进入50年代以来,特别是70年代后期,美英这两家电台开始逐步调整其对外传播策略,表面上给人以客观、公正的影响,实际上在节目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都融入了本国的宣传思想。

这种对外宣传的策略调整首先是强调“事实”的客观性,只报道事实,不作评论;其次是注意搞“平衡”,对正反两面都进行报道,以示其公正性。在“客观”和“公正”的光环中,VOA和BBC(尤其是BBC),在不知不觉中赢得了越来越多听众的信任,影响力也随之增加。这样,即使他们偶尔无中生有,造谣惑众(事实上已发生过),听众也不会对他们产生怀疑。VOA和BBC的可信度提高了,在听众中的影响力也大了,但是这丝毫没有改变他们的性质。可是,由于传播策略的改变,他们的自身形象和可信度却得到了改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入世后如能确立一个有效的对外传播发展战略,我国英语媒体改变自身形象,提高可信度,取得较好传播效果是有可能的。

此外,我国英语媒体也有改变自身形象的客观必要性,因为大多数外国受众对我国的英文媒体的态度是摇摆不定的。这一方面说明他们对我国的英语媒体心存疑虑,同时也说明:只要能认真分析他们的信息接受心理并制订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国的英语媒体有可能争取到大多数外国受众,也有可能扩大我们的影响力。

当然要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本文认为须有三个必要条件:(1)有关政府部门要有决心推动这项改革;(2)政府部门要逐步转变职能分离英语媒体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尽量通过法律形式而不是行政手段实施对英语媒体的有效监管;(3)政府部门要制订有效条例,把英语媒体的经营管理权还给媒体老总和管理层,让他们真正按照对外传播规律去开展传播活动,简言之,树立以外国受众为中心,而不是盲目以我为中心。

(2)正确自我定位

我国英语媒体能进行正确自我定位也是我国对外传播战略的重要部分。那么目前,我国英语媒体有没有能力成为世界性的媒体呢?客观地讲,我国的英语媒体还不具备成为世界性的媒体的实力和条件(包括资本规模和管理模式等)。但是,本文认为我国英语媒体应该可以成为一个报道中国和与中国有关问题的地区性。就现阶段而言,这样的目标比较符合我国现行发展水平。

这种自我定位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使我们能明确以下重大方略:(1)我国的对外传播针对的受众到底是谁?(2)我们应该在哪些问题上与西方国际性的媒体展开竞争?(3)我们应该建立怎么样的媒体运行模式来应对这些竞争?

我国的对外传播针对的受众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好象已不是问题的问题。我国的对外传播的受众当然是:境外受众(外国人和华侨)、境内外国受众(以工作、学习和旅游为目的)和国内受众(主要以外语学习为主)。[11]这样的定位总体上讲是对的,但是较大的问题是受众定位重点不突出:基本上所有人都是我国对外传播的对象、受众,因此反之也然,即谁都可能成不了我国的受众。正因为这样,重新讨论受众这个问题还是很有必要。

本文认为现在我国的国际受众可以概括为一种“精英效果理论”,即以国外精英受众为主,兼带一般受众,但应以突出“精英效果”为主。前者主要是针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受众;后者主要针对非西方国家的受众的。

确立这样的精英效果理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1)我国目前的各方面条件(包括财力力、物力、管理模式和报道手段等)还有限,不应该出击,应该选择重点,集中突破,以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取得较大的传播效果;(2)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一般受众已经受到西方媒体的长期熏陶,对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形象已形成思维定势,我国英语媒体就是尽较大努力要在短期内改变这种思维定势难度较大,收效不会太大;(3)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中,公众舆论和民众意愿,尤其是在一些国际问题上,常常受到精英阶层、政治家和媒体潜移默化的操纵。他们的政体是民主的,但是他们的决策过程是非民主的,而一般由精英人物决定,[12]换言之,只要我们能够影响西方国家的精英人物,也就能够左右西方国家受众;(4)非西方国家,由于他们对我国没有较大偏见也不存在与我国的竞争关系,更多的是友好交流。因此,其受众范围仍应以一般受众为主。

目前这些“精英受众”可以包括在华外国记者、在华商人、来访政府官员、中国问题专家和来华学习和旅游的外国人。尤其是在华外国记者,他们在本国就是“中国信息源”。如何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采访和报道环境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非媒体性质的问题。

在确定精英受众为主要对象之后,应该考虑我们要与西方国际性的媒体在哪些问题展开竞争?换言之,要明确我们在哪些方面必须占优势,在哪些方面一般附和即可,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如果我国英语媒体定位为一个报道中国和与中国有关问题的地区性,我国英语媒体首先应该利用天时地利报道好、报道透、报道足发生能引起外国受众兴趣中国新闻事件。尤其在一些重大事件发生时,如我国入世、我国申奥成功等,一定要按照西方的报道模式在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方面赶超西方媒体,以树立我们这方面的性。只有在中国问题上的新闻报道树立了性,才可能在其他问题逐步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3)建立高效的英语媒体管理体系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在这个大的对外传播战略之下建立一个高效的英语媒体管理制度,这样我们才能在国际传播中逐步扭转被动局面。

当然,要建立这样一个高效的管理体系,其核心问题是高级英语新闻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人才问题解决了,其他体制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这是因为只有高素质、高觉悟的英语新闻人才也能推动解决我国对外传播管理体制其他方面问题,如:如何使我国对外传播的发展更加符合新闻规律;如何较好处理有效把关和有效传播的关系、政府和媒体的关系、长期效果和短期效果的关系等。

上文已提及,现在我国英语新闻人才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英语媒体采编人员队伍不稳定,普遍年龄较轻,我国英语媒体已变成了“人才输出中心”。从此可以看出如何吸引高素质的采编人才从事我国对外传播活动已不但是媒体的人事工作,还是决定我国对外传播事业能否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否更上一个层次的重要因素。当然,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但关键是我们的人才流出去的多,流进的却较少。流进的人才主要是指外聘专家根据我国的外事规定,我国英语媒体可以聘请外籍专家,但只能把这些专家当成英语改稿人。他们可以修改由中国记者采写的英语稿子,而不能直接参与采访和报道,更不能加入我们英语媒体管理层,参与决策过程。这样的规定当然有其合理性,既可以利用外籍专家的语言优势,又可以防止在政治上的正确性。

但是,如果我们的英语媒体要能够打入国家舆论界,进入西方主流媒体,或与西方主流媒体进行竞争并能打造我国自己国家形象的话,那么我们上述的人才管理体制(当然也指媒体运作和管理体制)是落后的,还不够开放,至少在人才管理体制上已经注定我们的英语媒体是无法和西方媒体进行竞争的。

这里我们不妨考察一下CNN是如何管理其采编人员的。我们知道,以美国文化背景的CNN成立于1981年,靠着海湾战争的独家新闻而名声鹤起。通过20多年的发展,CNN实际上已成为世界性的电视新闻中心。为了保障其能及时播报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新闻,CNN设立的人才管理制度在理论上可以使得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它的的记者和编辑。它不但在美国本土聘用人才时注意各种人才的平衡,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招聘各个国家的人员成为它的的记者和编辑,并以此来标榜CNN在用人方面的公正性。用人公正了,其新闻报道当然也公正了(至少是表面上),因此就有成为世界性的电视新闻中心的可能。但是这丝毫不影响CNN在面临重大事件时及时成为一个代表美国国家利益的电视新闻中心。这次911事件便是一例,许多人感到CNN一直在维护美国的利益,缺少了一点世界性。

因此,本文认为我国英语媒体如果要有所突破,首先必须在人才管理制度上有所突破。上述提到我们的记者和编辑向外流的现象,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引进来”的办法,作为对策。我们不光聘请外籍人员当我们英语媒体的英语改稿人,也可以聘请他们进入管理层,甚至当高层管理人员。当然,我们必须尊重“外事无小事”的传统。但是只要我们事先制订严格的、有效的人才管理制度,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怕老外进入我们英语媒体管理层后会做不符合我国现行政策和法规的事情,因为严格的、有效的人才管理制度将会促使他们愿当一名守法雇员,并用他们的知识和专长为中国的国家利益服务。

所以,聘请老外进入我们英语媒体管理层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能制订严格的、有效的和完整的人才管理制度。而当我们确立了严格的、有效的和完整的人才管理制度,那么我们的英语媒体的有效管理制度也就自然会建立起来。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下,我国英语媒体的运作体制也会自然发生变化。

到那时,我们的政府部门可能没有时间来争论产业化是否会削弱英语播媒体的喉舌功能,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底线,我们知道我们正在缔造世界性的英语媒体,我们知道我们已经在和西方国际性媒体展开竞争了,我们知道我们的英语媒体可以塑造一个相对真实的国家形象。

问题管理论文:涉嫌敲诈问题管理论文

2006年5月,国务院新闻出版总署通报了《中国食品质量报》社等4家报社记者站记者以新闻报道为名、向基层单位和群众敲诈或诈骗财物的违法违规活动。其中,《中国食品质量报》原四川记者站副站长汪启明自己伪造生猪注水销售的录像带,以“曝光”相要挟敲诈某食品公司30万元;《中华工商时报》原浙江记者站站长孟怀虎以批评稿“阅后见报”敲诈浙江省石油总公司18万元;《经济日报》原浙江记者站副站长卜军以帮助“曝光”为名诈骗1.8万元;《中国工业报》原河南记者站副站长陈金良以存在问题相要挟向某建设局索要2万元。

这四起案情虽互不关联,案发时间也有早有晚,却有一些相通之处。联系新闻界这些年出现的违规违纪情况,也许这些相通之处可以被看作是近年来问题演变的一个集中反映:

1)性质:由违反职业规范行为向违法行为转变

关于记者的职业规范问题,很多学者一直以来主张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出来,借以规范那些游走于现有法律条文之外的非道德行为,并且为此做了或正在继续进行研究,比如陈中原在2001年就做了关于世界其他国家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比较分析[1],之后关于如何制定合理的新闻职业规范条例的研究层出不穷;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记者的很多职业规范问题其实与缺乏相关新闻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主张尽快成立新闻法以促成记者对自身行为的约束。[2]

无论是主张从道德自律角度出发还是主张建立新闻法,都是因为过去所涉及的记者行为多是违反职业道德但是又够不上触及现有的法律条文的程度,在处理诸如收取红包、馈赠等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的过程中,往往也缺乏一个统一量化的标准,报社不得不各自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上述的四个案例却无一例外地涉嫌敲诈罪,已经超出了道德自律的限度。

由违反职业规范到违法犯罪,这是一个质的转变。这个质变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使一直以来学者们执着探讨的道德自律问题,顿时失去了探讨的意义。

2)方式:由被动收取好处向主动设套明码标价转变

2002年6月山西繁峙金矿爆炸事故中的金元宝事件,被普遍认为是记者有偿新闻行为的典型,在这类事件中,记者并非主动索取好处,起初的报道动机也并没有立足于从报道中获利,只是由于被批评对象出于掩盖真相的目的而实行行贿行为,在客观上为记者受贿提供了机会和环境。

而在这四起案例中,四名记者都是以报道相要挟,主动向被报道对象索要财物,甚至设计事端来为索要钱物创造条件和理由,例如汪启明是派人将20头生猪屠宰注水后转运到所谓的曝光对象那里“销售”,这实际上是以栽赃陷害的手法来设计圈套。还有采用诈骗手段,比如卜军是利用记者身份以帮助曝光为名骗取受害人钱财。

3)身份:由普通记者向记者站负责人转变

在陈金良事件中,新闻出版总署认为他“作为《中国工业报》河南记者站的负责人,其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向采访对象索要财物不能简单视为个人行为”。

其实何止陈金良的行为不能简单视为个人行为,这4起案例中的行为都不能视为个人行为,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各报驻地方记者站的站长或副站长。他们的名字列于2004年至今因违规违纪而吊销记者证的14名新闻记者名单中,在他们被吊销的原因一栏中都有这样一句话:“利用职务之便”。

普通记者利用发稿权受贿(有偿新闻)已经大大损害新闻传播业的声誉,而作为负责人,本应以身作则尽应尽之责,反而利用职务之便谋私利,这种行为对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影响更是远远超出了普通记者的不良行为。

4)主体:由个人行为向集体行为演变

由于领导层的主动“策划”参与,过去还只是局限于个人行为的,逐渐演变为集体行为。在这四起案例中比较典型的是孟怀虎将以“阅后见报”的方式获得的18万元放在记者站帐户内这一行为。

记者站是新闻媒体为扩大新闻源而派出的从事新闻采编的机构,但是有一些媒体违反新闻出版的有关管理规定,擅自设立记者站(比如《中国食品质量报》设立的四川记者站)或向记者站下达报纸发行、广告等经营任务(比如《中华工商时报》与浙江记者站签订的“广告经营承包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领导层本身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整个记者站内部业缺少规范监督机制,集体性违规行为就很难避免。

1997年上半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和全国记协国内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大型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意识事实上并不缺乏明晰而正确的判断。除了在新闻工作者是否“可以为自己的版面或节目联系赞助”、是否“可以接受被采访单位或个人的招待用餐”、是否“可以为自己的单位联系广告业务”等问题上,由于某种现实的“合理性”而存在着职业道德标准的模糊性之外,绝大多数新闻工作者在一系列有关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的认识是明晰而正确的。[3]

这种观念与行为的反悖现象并不是偶然现象。2003年8-9月,《中国传播新闻法制建设研究》课题组对全国有影响的55家媒体进行的职业道德调查结果显示,“从1997年至今,中国传媒的从业人员在职业意识方面,以及对职业规范的遵循方面,没有任何进步。但从多数人态度暧昧来看,其实人们心中还是多少明白是非的,只是在利益驱动下这种心底的良知被掩盖或压抑了。”[4]

[page_break]

与受贿无闻、享受免费招待、媒介审判、偷拍偷录、炒作新闻等行为相比,以曝光相威胁行欺诈之实显而易见更是非可为之事,不存在任何观念上的困惑或模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观念与行为的反悖更加印证了这样一个结论:“目前职业道德领域的某种混乱和失衡,并不是人们的道理不明、标准不清,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媒介运作机制建设方面的原因,如果这一深层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所有关于职业道德问题的宣传、管理和教育充其量不过是‘治标之术’。”[5]

我国的媒体发展到今天,优胜劣汰的竞争状态日趋激烈,对于行业报而言生存的形势要显得更严峻些,但是对于任何一家媒体来说,要放弃所拥有的出版资源进行自我淘汰都是不甘的。面对经营上的困难,于是就有媒体把经营压力转移给基层记者站或者是记者身上,将经济效益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正如报刊司负责人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分析的,“记者最初可能是被迫的,但是后来发现有利可图,可能就变成主动了。如果一个记者承担了经营任务,甚至连自己的基本工资都要自己挣回来,这种管理体制就容易导致记者进行违法活动。”2004年《中国新闻周刊》揭露的湖北黄冈《鄂东晚报》形成的报社领导——记者——受要挟单位“媒体腐败食物链”、以曝光当事方丑闻的方式强拉广告的集体行为,就是这种畸形管理体制和运作体制的典型。面对报社制定的创收任务,“只有社会资源比较丰富的老总和少数老记者,才能按正常的关系渠道,通过广告和发行完成任务。其他人要完成创收任务,拿到应得的工资,别无他法,只有敲诈勒索一途,而且在2003年年初那次集体行动后,这在报社内部已成为公开鼓励的手段了。”“钱来得快,任务完成得好,老总表扬,再加上过程之中凌驾于人的权力感,让人产生了一种兴奋、刹不住车又深感不会长久的复杂心理。”[6]

违纪行为内化为记者的一种自然行为后,所有关于如何规范制度的约束都变得苍白无力,而当违纪渐变成违法行为后,这样的讨论看似超出了新闻界,其实症结还是在媒体的生存之道上。记者的违纪违法行为固然是违背职业准则,我们需要更规范的、更严格的、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规范,但是如果拘泥于这个层次的改进工作,结果可能是治标不治本;只有把记者的行为不简单地看作个人行为,才能看到在这些行为背后起控制作用的媒体运作环境,因为这些环境,以及这些环境激发的畸形媒体运作机制是个体记者、甚至是个体媒体难以扭转的。因此这四起案件敲响了提高记者职业素质的警钟,更是敲响了规范和引导媒体运作的警钟。

媒体的市场化运作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媒体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则而不是以不择手段来强力维持生存状态,是摆在当前的问题。目前状态下,市场很难主导媒体的生死,就如前面提到的,任何一家拥有出版资源的媒体,即使在经营上发生再大的问题也不会主动放弃,因此市场背景下的所谓优胜劣汰其实并不现实。我们需要的是重新思考如何建设合理有效的媒体运作机制问题,这涉及到如何评估媒体发展能力、如何引导不良运作媒体转型为适合市场需要的媒体形态或者转型到其他行业发展等。

2005年12月1日新《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其中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报纸出版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新闻报道牟取不正当利益,不得索取、接受采访报道对象及其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新闻记者“不得以新闻报道为名从事有偿新闻、强拉广告或者向采访对象索取不正当利益。”这些是非分明的条款能否真的起到约束记者行为的作用,尤其是针对大面积的、自上而下的群体违纪违法行为,一方面取决于记者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而另一方面,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们在怎样的媒体运作环境下开展工作。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