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解决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主旨。当今社会,环保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以人为本的国家意识的标尺,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中国进入小康阶段后,也进入了提高生活质量的阶段。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国际贸易上,也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论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及中国的出路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范围内各界的关注,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许多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由,利用起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在国际贸易中利用环保标准,环保标志,市场准入条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的市场,这样严重阻碍了各国之间平等的贸易来往。中国何去何从,中国的企业又该怎样发展呢?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营销

1 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实质

“贸易与环境” 这一热点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是当今环境革命时展变化的结果。人们对环境与国际贸易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环境问题刚开始的时候被认为主要是一国的国内问题, 应由一国的国内法来加以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 环境问题转变成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现行的多边贸易体制的目的就是努力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要求各国政府减少对贸易的限制和干预,削减政府对贸易的控制权。而国际环境政策的目的则是努力防止政策和市场失灵,预防贸易自由对环境保护的消极影响,保护环境则又要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贸易干预。环境保护者认为,为保护环境各国应毫不迟疑的采取一切措施,即使是在短期内牺牲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政府却担心环境保护的代价和成本会影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这可能是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之间的矛盾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意识以及利益需求等方面的不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必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时期内难以协调,必然导致发达国家的环境政策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目的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给本来就不平衡的国际贸易格局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具体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冲突和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是以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为代价的,而发达国家却是以低于资源价值的市场价格购买初级产品。经加工而成的制成品又高价卖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从中获得高额利润,发展中国家的消耗得不到补偿和维护,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

(2)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比较宽松,发达国家的企业为逃避国内比较严格的环境标准而将国内限制或者淘汰的技术和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受到损害,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3)发达国家在世界环保市场中凭借其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利用环保标准、环保标志和市场准入条件等作为贸易保护的借口,形成一种隐蔽性的“绿色贸易壁垒”。这为发达国家的市场提供了巨大的保护伞,把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产品拒之门外。

(4)环境因素正成为国际社会优惠贷款,国际投资,无偿援助的重要条件,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2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贸易与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了环境与国际贸易问题的基本内容。

(1)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促进和推动。贸易联系可以使发达国家环保技术产生重要的溢出效应,技术扩散的速度加快,周期缩短。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环保产品和技术服务,不仅可以弥补技术开发的不足,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研发费用,避免走弯路。

环境保护是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开拓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方向,居民对环保产品的追求客观上可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以更清洁的方式生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结构的“绿化”,推动绿色gdp的增长;同时也会对国际贸易商品提出环境要求,拓宽国际贸易的内容,改变交换的方式,促使国际贸易的发展更有可持续性。

(2)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国际贸易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很多低发展阶段的国家为了出口收益还不断的出口资源性产品,由于初级产品的价格低,反而形成出口越多,收入越少,环境质量越差的恶性循环。国际贸易导致了很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出口商品在消费时对进口国的环境造成破坏,出口商品在生产时对生产国的环境造成破坏以及污染跨境转移的问题。不同国家收入水平不同,从而环境标准、环境质量也有所不同,收入水平高的国家环境标准高,贫穷的国家环境标准低。环境标准的差异会使发达国家在寻找本国资金投入的同时,把许多污染工业转向发展中国家。

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利用有关贸易的环保协定,依靠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以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为理由,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以认证、检验、检定、注册等方式对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建立一套技术性的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以达到限制进口,有效保护本国市场和产品的目的。

3 中国国际贸易和环境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由于我国环境保护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环境保护门槛较低,在发达国家纷纷推行绿色贸易壁垒并日益提高其环境标准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低标准的产品大量涌入国内,洋垃圾进口事件的屡屡发生便是很好的例证。同时,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大量外资的流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上的不足。但是在外商投资建设项目中,我国缺乏对环境因素的评估,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制度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发达国家所设的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外贸出口行业如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产品等的出口总量、出口市场范围、出口增长速度、出口成本等方面均已产生较大冲击。这些发达国家要么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标准, 使我国产品难以进入他们的市场参与公平竞争; 要么通过开展绿色认证、征收绿色关税等措施, 使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大大增加, 进而削弱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面对这些环境措施, 我们不可能一味地要求发达国家迁就对环境不友好的产品, 更不可能要求发达国家降低环境标准。促进发展中国家与环保产业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均衡发展。长期以来, 我国产品的价格未将环境成本计入在内, 资源也成了可以廉价出口的商品, 这不仅导致出口贸易容易受到环境贸易壁垒的羁绊, 而且也损害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利益。因此, 要借鉴国外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经济分析方法和政策体系, 加强对环境变化对资源、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影响的定量化研究, 把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可更新再生资源的消长、环境的破坏与修复改善、污染的治理作为社会成本列入核算体系, 逐步做到资源与环境的商品化、价格的合理化和消耗资源与破坏环境的有偿化, 实现资源的集约使用和有效管理,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

(2)大力推行质量标准制度和环境认证制度、完善法规政策, 健全完善环境制度。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关于质量标准和环境管理的标准体系,主要是参照发达国家的环保经验而制定的,目前已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认同。获得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和iso14000认证就等于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因此,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行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全程质量保障体系,使绿色技术标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要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体系认证,树立企业良好的绿色形象, 制定一套完善的、便于操作的、适合于我国国情又与国际衔接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办法, 通过切实的贯彻实施, 真正做到“有法必依”,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调整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在绿色贸易制度的安排下,随着环境和绿色产品的损益外部性的内部化,出口企业和产品的比较成本优势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一些污染严重,环保技术落后,环境成本高昂的产业,如小五金,小化工等,其比较成本优势将弱化以至消失。而一些少污染以至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的比较成本优势将得到强化。

(4)掌握wto 规则, 对环境贸易壁垒进行必要的反击。对于那些侵犯我国合法权益的事件,我们要依据wto的规则、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同其进行磋商以及向wto或有关国际组织提出抗辩,组织有关的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组成强有力的研究队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系统研究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以及相应的指导思想和技术线路,为应对绿色壁垒打好强有力的基础。同时也要积极参与wto关于环境方面的贸易规则的修改与制定工作, 以限制环境壁垒的活动空间, 为我国企业开展国际经贸活动争取主动权。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大力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绿色环保产业,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支持作用。首先制定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在深入分析环保市场前景和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确定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其次,制定产业倾斜政策,完善产业管理体系。第三,建立绿色环保产业风险投资机制。绿色环保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正外部性、公益性、非直接经济效益等特征。政府应尽快建立绿色环保产业风险投资机制,开辟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社会融资渠道。

4 中国企业的抉择

在我国政府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确保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同时,我国企业自身也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压力变为动力,充分把握绿色浪潮中的商机。 

(1)树立绿色理念。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要求企业顺应绿色潮流,面向绿色未来,把节约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社会公众身心健康的绿色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自觉做“负责任的社团公民”,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成长。为此,企业应树立绿色理念,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放弃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利润较大化”的经营目标,树立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利润合理化”的经营宗旨,通过技术创新、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的动力。

(2)实行环境技术创新。从国际市场的大趋势看,随着环境保护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创造一个巨大的绿色市场,而污染环境的产品将无立足之地。同时,国际环境公约深刻的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竞争结构,也极大的改变了影响企业决策的要素,而环保技术是适应新的竞争结构最有力的手段。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环境战略是否适当,所运用的环保技术是否与企业的产品工艺、技术匹配,是否能实现既定的环境战略等,环保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可以为企业创造多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投入方面,竞争优势来源于材料,劳动力和能源的节约,并通过对污染与废物源头削减避免后续的环境风险和成本;在生产方面,面向环境的制造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减少了污染和废物,使生产变得精细化和绿色化,尤其是在能源、资源密集和污染密集的产业中,较少的环境风险与义务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环境优势,而且良好的环境形象也会是企业获得更多的顾客;在产出方面,企业通过有利于环境的产品设计实现包装和产品本身的循环利用,尽量减少产品污染,可以降低成本和开拓新市场。?

(3)实现绿色营销。绿色营销,又称环保营销或生态营销,是指企业运用营销工具,以不损害人类自身及后代的未来需要为条件,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环保需求的经营销售活动;也就是企业自觉的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积极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的需求,来完成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的采用、废料的处理、产品销售甚至包括对用户的售后服务等生产、经营环节,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最终经营目的。绿色营销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满足了当前国际贸易竞争的需要,同时也可以给企业创造新的商机,带来合理的经济效益,最终顺应国际潮流,实现绿色生产。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中国融入环境问题国际化发展趋势的现实背景解析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引致环境保护国际化趋势的加强

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的产生与加剧,足以引起全世界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在此背景下一些有益于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构想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既是建立国际环境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协调国际环境关系的基本准则。本文认为其内含的国际环境关系及其共同发展的理念在于:

(一)可持续发展强调超越国界看待全球环境问题,以求在环境要素的垒球化配置中解决不利于环境要素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从而要求人类通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改善生态环境对发展的制约。主张全球问题由各国共同解决,比如在环境问题上要求发达国家应承担起主要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是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协调解决经济与生态的关系。同时,也体现出共存于一个地球的现实所决定的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所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赋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是强调发展不应超过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纳力,并通过重构国际经济关系,在事关经济发展与生存所需基本要素资源的协调问题上取得一致,实现环境资源、环境要素的合理配置。由于可持续发展既表明了正确对待代际环境经济关系的重要性,也强调了代内环境经济关系的解决。显然,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还不能保障代内公平的实现,所以,需要建立国际环境保护制度,以推进环境保护的国际化进程。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包含着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要共同承担有区别的责任。例如,合理分摊环境治理费用,进行环境资源核算体系的完善。以及严格法制约束等,而可持续发展思想正是强调不同国家应根据各自的权利和职责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改变各自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以减量使用资源和少污染排放为目标,在环境保护中加强协调与合作。因此,《里约宣言》提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成为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的基本准则。

二、环境问题的跨国性强化了环境问题国际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对国际环境问题的关注又促进了全球意识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进程。而经济全球化又会使资源和环境容量禀赋状况难以支撵自身持续发展的国家,选择通过开放程度的提高,避免和化解所面临的发展约束,从而保持和促进本国经济活动规模及实力的不断扩展和提高。因此,作为全球问题之一的全球环境问题与经济全球化同步发展。而全球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之一是由于污染具有扩散性因而具有跨国性,所引致的全球环境关系问题日渐突出。因为环境恶化会损坏国家存在的基础,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后果从长远来讲是没有国界的。长期以来发达国家面对资源使用和污染排放超出其可持续极限的现实。所做出的应对措施就是污染转移。即直接利用贸易和投资这些跨国往来形式,使对外贸易和投资行为具有不可持续性。说明在整个国际经济活动中始终存在要素使用的不可持续性,即一国可能在以其他国家的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来保障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见,生态环境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表现为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影响因素。国际经济交往中体现出的环境烙印深嵌于国际分工格局之中,从而使环境问题国际化趋势得到加强。从目前来看,环境保护运动已经向着全球化趋势发展,各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进一步深化,深刻认识到由于环境问题的流动性,使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危机具有跨国性,导致不太可能单纯或主要依靠一国政府解决环境问题。而且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必然会增加对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容量的需求。同时,不断出现的污染转移、垃圾及各种废料的跨境倾倒现象,使国家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需要国家间的合作来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由此形成在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上,把所有国家纳入其内的国际化趋势。

三、全球环境保护要求国际环境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环境保护的全球化以及国际环境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环境问题国际公约的产生以及发达国家环境标准的国际化趋势加强。《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国际环境合作的开始,到以后更加专门化的《关于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合作协议》、《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控制危险废物的《巴塞尔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等,1992年的《里约宣言》仍然将不损害国外环境作为国际性责任准则。姑且不论全球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效果,但从这些努力的行动中,至少应当肯定的是以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行动纲领为标志,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达到空前的程度。能够充分证实这一判断的依据是1992年《里约环境宣言》和《21世纪议程》颁布的前后,全世界所签署的与环境有关的国际公约、条约和协定达180多项。这一方面说明保护环境需要规则的制定和行动的落实,另一方面也说明进行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而艰难。特别是在各国环境保护程度和环境保护能力具有一定差距的情况下,难免存在环境保护的履约程度、时间和范围等方面的不同,致使国际协调活动凸显必要。

由于任何协约的履行过程都是各自国家利益让渡或协调的过程,而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的纷争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形成妥协或一致的过程有时漫长和艰难,从而使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效果依然不是很明显。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它着重讨论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安排等问题,但由于立场上的重大差异,美国与欧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激烈交锋,欧盟赞成这一目标而美、日等国都反对。其结果是大会提出妥协方案,建议不再提具体减排目标。因此最终通过的“巴厘岛路线图”是妥协的产物。但终究以所有发达国家《公约》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而将美国纳入其中就是一大问题的解决。同时“路线图”更强调了国际合作,即依照《公约》原则,特别是以“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在考虑各方社会、经济等条件差异的基础上,坚持长期合作共同行动,包括一国关于减排温室气体的全球长期目标的履行及实现。可见,每一公约与协定的通过都体现着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全球意识和国家领域的政治保障。

四、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化推进了环境运动的国际化

在全球环境保护运动国际化的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在环境运动中的作用程度各异。尤其是在环境运动中非政府组织及公民的环境行动,确实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促使政府依靠强大的力量和政策法规,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并逐步形成多方位的环境保护体系。而非政府组织的保护措施更趋于理性与制度化,以替代初期的频繁发生的抗议活动。特别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及国家间政府组织虽然以其颁布着各项法令、法规和相关文件发挥着主导作用,但非政府保护组织从中仍然发挥着推动、敦促、协调、沟通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可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形成的环境非政府组织,已成为全球非政府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解决环境问题单靠市场机制的局限性越加明显,同时。以各国政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垒球治理体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民间的非政府力量在推进环境问题国际化中起的作用既直接也具有影响力。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将在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上的积极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主要的表现是环境保护的组织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参与成员的跨国性特征也越明显。所做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越来越广泛而深入,既对本国有深刻的影响,也在国外有非常大的影响,其活动范围和内容都具有跨国性。另外,组织和活动的广泛联系性,使之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问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尤其是与联合国组织的多方面合作,促使全球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和政策的频繁出台和实施,引领着环境保护向区域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在全球环境运动中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所以,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代表着目前和今后环境运动国际化趋势将不断得到加强。

五、环境质量上的国际差距,成为中国关注国际环境问题的理由

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显示,2003年有机水污染物排放量、so2排放量位居世界及时。2005年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正式了评估世界各国或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估结果显示。在全球144个被评估的国家或地区中,芬兰居及时,中国位居第133位,全球倒数第12位。而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的环境质量差距还表现在目前中国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仍然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一)从能源消耗强度看,直接反映能源消耗的能源消耗强度指标的比较情况是,2003年按汇率计算的中国单位gdp一次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2倍,是世界能源消耗强度排名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的5-10倍。其能源利用效率在6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53位,靠后的位次说明资源消耗强度大,资源利用粗放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二)从水资源消耗强度看2003年在13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于第100位和第89位。靠后的排名同样表明中国的水资源利用水平比较粗放,与发达国家形成9—99倍的差距,是瑞士的99倍。是美国的9倍。(三)从钢材消耗强度看,中国单位gdp钢材消耗量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78和2.11倍,在96个国家和地区中,分别居第94和第93名。此外,从水泥消耗强度与有色金属消耗强度的国际比较更体现其状况的严峻性。因为中国的单位水泥消耗强度和有色金属消耗强度的指标值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在参排的国家和地区中分列倒数第三和及时,说明中国消耗强度较高。

为了切实解决环境问题,中国必须重新确定新的发展标准,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保护生存所依赖的资源与环境的支撑能力。

六、提高环境保护程度,以适应全球环境保护的要求

中国目前正在尽较大努力履行这一社会职责,因此,更希望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与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在环境保护方面真正建立起有利于全球环境保护的长期伙伴关系。所以,为了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也为了真正促进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的提高,解决生态环境要素的有限性和国际环境问题中的摩擦。中国在加强自身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要考虑提高环境规制水平,设置相应的环境壁垒,提高引资门槛,这不仅是应当开始的行动更是今后的必然趋势。提高环境规制将代表中国今天和未来在环境保护上的走向和趋势。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及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摘要: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重大议题。全球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我国贸易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为此,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想和目标,积极应对生产、贸易与环境的矛盾。首先,环境问题必须上升为国家意识、国民意识,并以此高度制定出战略,才能应对国际、国内日益严重的贸易环境压力。其次,结合我国国情,以高科技引领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大投入,了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对环境的要求和标准,加强国际合作的力度,培育国际竞争力。再次,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各项政策,加大执法力度,尽快适应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运行规则。

关键词:贸易;环境;可持续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壁垒的减少和资本间的国际流动,全球经济总量增加了五倍。与此同时,自然环境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关注。

一、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1.自由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贸易影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进而影响其生产和消费,商品在生产、消费和运输过程中都会产生环境问题。因此,贸易不仅影响一国的国民经济,而且影响环境。

贸易自由化优化了全球的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增长,增加了社会财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开始追求蓝天、白云、清洁的空气。许多国家环境保护行动滞后的原因之一是收入水平低,因此,随着GDP的增长,环保投资所占比例也会随之上升。据统计,发达国家环保投资一般占GDP的1.5%,而中国的环保投入却一直在GDP的0.5%左右徘徊,到1999年才勉强达到1%。[1]从这一点上看,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经济增长无疑会增加环保投资,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理论上来说,贸易不是环境退化的原因,它只是加剧了环境方面的市场失灵。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如果产品的价格包含环境成本,即厂商将环境成本作为总成本的一部分计入产品和服务之中,消除环境的外部影响,那么贸易活动的开展就不会带来任何环境问题。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都不同程度地落后于发达国家,如果把发展中国家的环保标准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同,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造成严重的影响,并带来巨大的财政困难。例如,我国要保障2010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按照7%的经济增长率和发达国家污染治理投资占GNP的比重,2006 ~2010年所需污染治理投资约为7926亿元。[2]显然,如此巨大的投资非常困难。还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环境政策制定阻力、各国的产业保护政策等,都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2.环境保护对贸易的影响

随着国际环保运动的深入开展,出现了大量国际环境条约,其中,大约有20个多边环境条约和协定(MEAs)涉及到贸易条款。首先,对自由贸易的内容和方向产生影响。在国际市场上,对环境有害的产品越来越受到限制。其次,环境政策不仅对产品标准,而且对加工和生产方法(PPMs)也产生一定影响。

二、贸易与环境问题在我国的体现

近20年来,我国的GDP持续以年平均9%的增长率高速增长,经济总量翻了两番。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1500多亿美元,并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然而我国目前尚处于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经济增长基本上仍然建立在粗放型发展模式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

1.外商向我国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

引进外资有利于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也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发达国家同时也会通过贸易与投资渠道将污染等环境问题转嫁给我国,例如把一些本国已禁止生产或在国内生产但产品的竞争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外商投资企业被奉为上宾,并得到低税率的优惠。这些无疑加剧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使高速的经济增长变为不可持续。

2.我国出口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

自入世以来,我国几乎所有的出口产品均已经或即将受到“绿色壁垒”的影响,绿色壁垒已经成了我国出口贸易的“拦路虎”,其影响程度超过了“反倾销”案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市场准入和国际竞争力等问题上。

市场准入即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或制定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使我国不少产品难以进入他们的市场参与公平竞争。涉及到的出口产品有农产品、食品;纺织品、服装;机电产品、玩具、中药等,例如,欧盟对水、海产品中氯霉素的检出标准由过去的5ppb提高到0.1ppb,为此使广东省2002年出口欧盟的水、海产品剧减77.2%。[4]又如,我国特有的传统药物中药要想进入美国市场,必须通过FDA的严格检验,而中药的药效真正按科学标准进行检验的很少,主要靠口碑和传统来延续,就使我国对美国中药的出口大受限制。

国际竞争力即发达国家虽然不对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通过开展绿色认证、绿色卫生检疫、征收绿色关税及实施所谓的反补贴措施,增加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进而削弱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据外经贸部统计,我国已有4万多家私营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其进出口增幅大大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但是,它们缺乏资金、技术、信息,额外的投资和管理成本相对高于大公司,这些中小企业受环境措施的影响更大。由于目前国际上对产品的环境标准尚无统一规定,因此在满足了一个进口国环保要求的同时,可能仍达不到另一个进口国的环保要求,导致出口商品成本的不确定性,与直接的市场准入有异曲同工之效。[5]

三、环境问题对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针对上述对外贸易中面临的环境问题,考虑到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结构调整阶段,我们必须吸取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教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方面,我们应该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出发,积极承担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对发达国家强加于我们的过分脱离实际的环境贸易壁垒也要作坚决的斗争。该坚持原则的要坚决斗争,该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时要积极努力,变被动为主动。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制定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上世纪中叶以来已逐渐成为世界意识,发达国家也已经率先垂范,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为国家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科学发展观。可以这样讲,当这些认识真正成为国家意识和国民意识之时,才是我国真正能够应对环境挑战之时。因此,现有的政策制定必须以国家意识为主导。

(1)制定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该战略包括:及时,积极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业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支柱产业,根据我国参加的有关国际环境条约,应控制或取消对环境有害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积极开发替代产品或降低污染程度。第二,积极发展环境产业,培育新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应借产业结构调整之机,完善环境科研机构,调整环境科研布局,并积极利用国家财政政策,集中力量建立一批环保技术和产品的出口基地。促进科技进步,将环境产业的功能延伸至洁净技术、洁净产品和环境功能服务上。第三,重视环境标志产品的开发。尽管目前环境标志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的比例不很大,但其高速增长的趋势是不可忽视的。

(2)制定进口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进口商品结构。首先,进口业务应本着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引进国外先进的、我国目前还不能生产或产量不足的商品,积极引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设备,以提高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要考虑进口产品对我国生态环境及人民生命健康的影响,坚决禁止严重污染产品包括危险废物和国外淘汰的不利于环保的技术和设备的进口,进一步加强进口商品检验和检疫力度,杜绝危害人民及动植物安全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迄今,我国已制定了6部环境保护法律、9部资源管理法律、34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行政法规、90余项环保部门行政规章、还有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同时,我国历年国家环境标准,现行的有361项。熟悉的法律法规有《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农业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基本上构建了我国环境资源保护体系。[6]然而,还存在一些立法技术问题,如个别法律因出台时间较早,与目前的国际标准相差较大,不能良好接轨;有些法律法规之间彼此涵盖、内容重复;惩罚措施制定不够严格等等,导致在经贸活动中难以实施环境管理,环保执法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我国应尽快结合国情,制定、完善与国际有关公约、规则接轨的商品生产和出口销售中有关环保的标准和法规,使我国的贸易和环境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3.积极开展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

我国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环保组织和贸易组织的活动和谈判,了解世界环保发展的新动向及可能对贸易带来的潜在影响,表明我国立场,扩大我国在一些国际环保和贸易立法方面的影响,积极制定行动计划。2005年2月,限制各国工业废气排放,以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签署了该项协议,中国也积极参与,借此机会获得部分资金援助和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可推动国内环保制度的改革。

4.努力提高国民环保意识,以人为本、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解决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主旨。当今社会,环保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以人为本的国家意识的标尺,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中国进入小康阶段后,也进入了提高生活质量的阶段。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国际贸易上,也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有必要培养全民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对国际环境公约、标准和法规的研究和宣传,建立信息跟踪和制度,及时掌握国际环境方面的近期动态。通过宣传和教育使每个公民都能关注、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维护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原因探析

摘要: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及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米袋子”、“菜篮子”影响到城市的发展。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既有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有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不健全的影响,还有政府环境管理行为不当与农村的环境保护设施和投入严重不足影响。

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现状;背景;原因

在城市工业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城市污染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污染流向农村,农村一边自身产生的污染无法处理,一边却要接受城市的污染。可以说农村环境的恶化已经影响到农村人口的生存,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已成为社会和谐建设的一大障碍。如不妥善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将会动摇三农的基础,也会阻碍发展的步伐,甚至影响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1]。在这种背景下,对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原因的探析就显得十分必要。总的说来,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落后

1.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方式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而谋取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方式,目前农村生产主要有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生产。(1)农村乡镇企业生产方式落后。乡镇企业在为农村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也使农村污染变得非常突出。中国农村乡镇企业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以自然资源作为生产投入要素,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型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肆意掠夺和破坏;另一种是有一定技术和资金投入的农村非农业生产方式,但是由于规模小,无力建立相应的污染处理设施。(2)集约化养殖场造成的污染。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菜篮子工程的建设,发展畜牧业、养殖场是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规模化养鸡场、养鸭棚、养猪场、养牛场等迅猛发展起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畜禽养殖的污染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开设养殖场,对饮用水源水质造成较大影响;二是个别地区畜禽养殖过于集中,大量养殖污染物排入同一水体,严重超出水体环境容量,致使水质恶化;三是个别养殖场选址不当,恶臭污染扰民现象突出,污染纠纷频繁”[2]。(3)中国农村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中国农业生产的特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的、原始的生产经营和传统的养殖与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农药相结合的方式。由于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大量的农药、化肥投入到农田生产中,导致了土壤板结和土地生产力的下降,而农药化肥流失又造成水体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造成对人体的危害,以致农民不敢吃自己种的粮、养的鱼。温室大棚和地膜保温对农作物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残膜却会阻碍农作物生长,并对土壤产生破坏作用。

2.农业生活方式落后。农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较深,在日常生活中较少考虑到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1)由于千百年来的习惯和农民自身对环境问题的漠视,形成了多数农民守土恋家,居住分散,布局混乱,缺乏整体规划状况。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不利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2)个别村户生活垃圾到处露天堆放,任其腐烂、发臭,蚊子、苍蝇到处飞,厕所随意搭建,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里,严重影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3)靠山砍山,平原烧秸秆的“就地取材”的传统能源利用方式,造成水土流失的同时,造成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升高,空气污染严重,极大地影响了人的健康,同时也威胁着交通以及输电线路的安全。(4)人畜混杂,一些农村现在仍然是人畜共处一院甚至是一室,大量的畜禽粪便在道路两侧、庭院一角随意堆放或随污水就近排进沟渠河道,对空气、水体造成严重污染。(5)“破家值万贯”的持家理念以及“够了就行”的农民消费观使农民生活节俭,什么都不舍得扔,破烂乱堆、乱放,不仅有碍观瞻而且也污染到农村的生态环境[3]。

二、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不健全

1.相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不健全。中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1989年12月通过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体系[4],但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仍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宪法中的立法空白。中国宪法立法过于抽象,原则性太强而执行性差,如宪法第26条中“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认为作为社会中的人,有获得良好环境的权利,但没有确切的通过法律对农民的环境权利加以确认。(2)《环境保护法》在制定过程中针对的主要是城市的环境保护,没有对农村的环保进行规范。《环境保护法》第20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利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5]。这些法律规定在条文上过于抽象,实践中难于操作,缺乏调整和约束地方政府的行为。(3)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虽然都涉及农业环境保护,并对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出现各个法律规范之间有相互重叠,权责不明,效力冲突的现象,法律的协调性差。各行政部门之间缺乏权力上的衔接与配合,导致农村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执行效率低下或者执行结果“无功而返”[4]。

2.农村环境执法力度不够。农村环境执法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各个部门,目前农村环境执法力度不够,具体表现为:建设项目管理力度不大,审批权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新的污染源不断产生;排污收费力度不大,存在人情收费、协议收费、随意提高或降低征收标准,执法的严肃性不够等现象;一些限期治理企业迟迟完不成治理任务,限期治理成了“无期”治理。

3.农村环境司法上存在问题。当农村环境污染事件造成公共环境、利益或者农村群众人身财产伤害时,公众多愿意选择向政府环境管理相关部门上访、投诉,通过调解、赔偿等方式解决问题,而不向司法机关提起环境行政诉讼或者环境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三、农村地方政府环境管理行为不当

农村环保工作经常出现“要么抢着管、要么无人管”的重叠管理或空白管理的“越位”和“缺位”现象。

1.农村地方政府环境管理中的“缺位”。“缺位”即“不作为”,该做的不去做。一些县乡政府对农村环境问题不闻不问。就是有所闻也只是走过场、搞形式,成了追求政绩的手段。具体表现为:政府对环保公益品供给不足;生态建设制度不健全;环境保护财力投入不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环境宣传教育缺位;环保管理和监督缺位。“不作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常常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污染企业的利益有时就是地方政府的利益,企业的污染也就意味着政府的污染,所以,地方政府领导或者掩盖,或者隐瞒环境污染问题,这种地方保护主义决定了污染者继续污染、受害者继续受害。

2.农村地方政府生态建设中的“越位”。“越位”即“作为过大”,不该做却偏要做。某些县乡政府出于追求政绩,大搞劳民伤财的“环境政绩工程”。由于企业的GDP就是政府的政绩,使得县乡政府往往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特别是当污染企业是政府官员们千方百计“招商引资”请来的,且能比农民提供更多的“产值”,并直接影响到官员们升迁的“政绩”和公开或隐蔽的“寻租”空间。政府领导要么公开为排污企业辩护,要么否认环境与污染企业之间的联系,要么对上级环保部门要求的“关停并转”企业网开一面。

四、农村的环境保护设施和投入严重不足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的环境保护设施和投入严重不足。当前国家的环保投入和政策制定都是以城市为重心的,大量资金和优惠政策被用在城市的环境保护上,农村环保成了资金和法规政策供给的盲区。三十多年来,农村从财政渠道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当前,村级组织对农民的号召力非常有限,很多地方出现农村公共环境无人管、管不了的现象。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严重滞后于城市,与大城市建设蒸蒸日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的日益衰败落后,城市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日趋完善,而农村基本上是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居住地附近,直接导致农村环境污染加剧。此外,县乡环保部门的管理服务水平严重滞后,不能履行应有的职责,明知道一些企业污染严重,却视而不见,或者把一些污染企业当成罚款创收的对象,这样就使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政策流于形式。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中国工业化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研究

摘要: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发展很不平衡。中国工业化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与生产力,真正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树立、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发展、保护、治理的同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业化;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是以机器大市场代替手工劳动的机械化生产过程,是生产方式的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革命;它把发展领域从单一的部门突破到国民经济全局,工业化的实质是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作为社会演进的动因与结果,工业化使得工业部门在国民收入、劳动力就业比重和生产要素消耗的比重持续增长。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工业化是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和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与繁荣的动力。

工业化发展离不开道路选择,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主要体现在:提高科技含量与信息化,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以及最终提高经济效益,强调统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统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统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就业的关系,实现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中国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发展现状

中国从总量看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小。中国自然资源总量占世界第7位,但人均值仅居世界人均值的第60位,其中可更新资源居世界第120位;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值居世界第80位;草地资源总量居世界第3位,人均值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10;森林总量占世界第7位,但人均值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3%;煤炭人均值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3;石油人均值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8;天然气人均值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20。加上自然资源在品种、品位、开发成本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短缺,许多资源已经向亮出“黄牌”警告,耕地和淡水资源则接近人均低警戒线,已经出示了“红牌”。中国只有劳动力资源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而农业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矿产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专利资源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和竞争劣势,在进口方面没有发挥利用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的比较优势。中国过去的发展是依赖国内资源供给来支撑巨大经济规模并实现持续高速增长,供养和满足10多亿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中国资源消耗和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现状

中国近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把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发展的方向。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的大国,实现工业化还是存在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现象,存在很多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问题,尤其是在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缺乏有效机制。

中国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出现矛盾,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生态环境恶化

中国过去的发展给环境带来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结构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根据专家测算,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增长,如果将环境和资源成本计算进去,每年的经济增长入不敷出。

(二)土地浪费严重

中国是人口众多、土地有限的国家。由于中国的土地问题的模糊状态,导致制定土地供应政策和实行土地商品化时存在盲目性与浪费性。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中,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和厂矿建设占用农业耕地现象,使可耕种面积减少。

(三)资源短缺,且重复建设

中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矿产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的国内保障程度低。尽管资源短缺,但发展过程中受技术限制,资源消耗和浪费非常严重。此外,中国近年来重复建设或者说过度建设比较严重。

(四)人口总量大,剩余劳动力多

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城乡过剩劳动力比较大。受环境、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充分就业成为困难。

三、中国工业化发展与资源、环境建设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需要相应的资源提供支撑。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能源消费为基础,经济越是发展,能源消费就会越多。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近年来煤炭消费量已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以上。煤炭消费量的80%是原煤直接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能源不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石油供应短缺问题很突出。中国的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七位,而石油消费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近1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长速度仅为1.67%。油气生产增量不足,但需求增长强劲。据预测,未来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年需求量在2.1亿吨的基础上,到2010年将达到3.5亿吨,将成为世界主要原油进口国之一。

(二)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度差

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可以保障或基本保障2020年需求的有26种,不能保障的有19种。特别是石油、铁、锰、铜、钾盐等大宗矿产,后备储量严重不足,已不能满足中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中国企业存在经营粗放、消耗高、浪费大、经济效益差、缺乏竞争力等现象。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5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20%;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每年可综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和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中,没有利用的价值达500多亿元。据调查,中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

(三)环境破坏问题突出

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发展,总是要破坏环境。而环境是一种资源,并且是有限的资源。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同时他们将工业化阶段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这些产业一般是破坏环境的。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种产业转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将面临更严重的环境破坏,即环境资源的耗竭。目前中国快速发展的产业依然是传统型产业,发达国家都纷纷到中国投资建厂,或将原料生产基地设在中国,一定程度上将环境的成本附加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之中。

(四)资源开发与节约得到重视

中国一直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进步方面的投入,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缓解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从1995年到2000年,中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1990年价)由3.97吨标准煤降到2.77吨,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达4.1亿吨标准煤;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43%提高到52%。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调动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如:2006年起,逐步对资源类产品开征“权利金、资源税和特别收益金”,以此来建立节约型社会。

四、决策依据与政策建议

经济全球化,要求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利用国际资源、资本、际市场和技术。全球化使得中国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为中国带来了强大的外部环境压力和环境建设动力,可以朝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新型发展模式方向发展。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具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重视能源综合利用

在工业化发展中,一方面要追求传统的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注意后工业化目标的实现,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制定对外经济战略,特别要防止发达国家的污染出口政策对中国环境的破坏。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面,应当着重提高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较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经济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环境保护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发展不能只注重效率,同样需要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中国政府制定的节能目标: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1995年2.33吨标准煤,降低到2010年的1.25吨标准煤,2030年的0.54吨标准煤和2050年的0.25吨标准煤。

(三)拓展国际市场

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国经济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国内市场,而且必须遵循国际惯例,参与国际竞争。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一是可以通过贸易途径直接从国际市场购买石油;二是挖掘资源开发和节约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等。

(四)发展高技术产业

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一方面,中国必须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扶持生物技术、新材料、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发展传统产业。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新技术产业要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和发展中,开辟自身发展的广阔空间;传统产业的改造一定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提高发展的起点,发挥后发优势。

(五)发展信息产业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中国家,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将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即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注重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此基础上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加速工业化的进程,缩短工业化的时间和进程,提高工业化的内在质量。

在上述五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中,重点是提高全民资源保护意识,改变靠消耗资源来发展经济的模式,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战略指导,发展新型节能产业,以全球化的思想发展资源产业。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从中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中国网络经济运行环境问题探索

1994年开始,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网络经济已渐成形态,网络经济运行环境也逐步形成并呈快速发展态势。但由于网络经济的非内生性、全球性及其发展的快速性,中国网络经济运行环境的发展中形成了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网络经济的运行环境及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网络经济运行环境的涵义

网络经济是指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平台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为特征的、信息与知识起重大作用的经济活动。由于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形态有较大的差异,因此网络经济有其独特的运行环境:

1.信息网络环境。网络经济运行的信息网络环境包括基于信息技术构建的互联网络及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其中互联网络为网络经济运行中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信息的传输提供了一条广域性、高速度、交互性的信息高速公路,数据库则为网络经济运行提供了丰富的共享性信息资源。根据梅特卡夫“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的规则,信息网络的增值在于网络应用的扩张。

2.产业环境。网络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的信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业(泛指包括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通信产品、计算机与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电子专用仪器设备和应用电子产品等在内的以产品制造为特征的新兴行业。)、公用信息平台运营业以及基于公用信息平台的信息服务业等三大部分。信息产业本身具有的高倍增性、高渗透性和高带动性,为信息网络环境的建设和应用及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和结构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产品支持。

3.投融资环境。信息技术发展的显著特征是技术高速创新并快速产品化和产业化,因此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资本的需求差异较大,需要不同的投融资渠道来实现。技术研发阶段研究难度大,投入高,难以产生效益,一般应由政府设立的专门基金提供或由政府基金提供担保;成果转化阶段需要进行产品的反复试制-调试,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都极大,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阶段,符合风险投资的特征,其资本来源最适合风险资本;产业化阶段投资风险较小,收益按照产品生产周期波动,资金来源应以金融机构的贷款、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融资及企业利润等为主。

4.信用环境。网络经济运行的信用环境应包括完善的国家信用制度(信用法律、信用条例、信用文化、信用执行机构)和信用运行机制(信用运行、信用经营、信用立法、信用执法和信用教育等子体系构成彼此交织的运行机制)。由于网络经济的全球化属性,经济行为经常发生在全球化市场上,一方面交易双方处于的“陌生人”状态,交易的实现必须以信用作为中介;另一方面,交易范围扩展导致交易成本上升,而成本的降低必须依靠现代信用关系的实现;其三网络化运营手段的运用,形成交易过程的虚拟化特征,虚拟环境下的信息流、资金流更易被改动和否认,由此大大增加了信用失范的可能性,需要良好的信用环境为保障。

5.物流环境。物流是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为提高原料、制成品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与储存效率,而对其进行的计划、执行与控制的过程。其中包括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中的信息系统运行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得以实现,作业系统则由各物流节点配合专业化的配送系统实现。

6.制度环境。网络经济属于高度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球性经济形态,因此,网络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应包括适应网络经济运行的全球性制度建设、各个国家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及协调各国间因制度差异而形成的经济运行机制及经济行为差异甚至冲突的相关制度。

二、中国网络经济运行环境发展中的问题

1.中国信息网络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一是总量发展较快但普及率较低,应用质量不高,据CNNIC第14次统计数字,中国上网用户数仅占总人口的6.7%,且上网目的主要是通信和查阅资料,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应用较少;二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东西部“数字鸿沟”,网络资源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三是城乡发展极不平衡,网络用户中农民仅占0.3%;四是数据库建设滞后,集中于政府各部门80%以上的信息资源和大量集中于企业中的信息资源开放度和开发程度很低,全文性、专业性数据库较少。

2.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多突出的劣势。一是中国信息技术创新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外IT发达国家,如中国移动通讯专利前10名企业专利总和还不如朗讯一家企业的专利多,且尤其缺乏核心技术的拥有和创新;二是因核心技术缺乏导致核心技术产品如集成电路等长期依赖进口,致使中国信息产业始终处于国际产业链下游,也使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受制于人,为信息安全留下了隐患;三是中国信息产业内部主导产业更替进程滞后,仍停留在电子信息制造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升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阶段。(3)由于体制上和观念上的原因,中国投融资结构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政府投资总量偏少且投资结构不合理;风险投资政府参与过多,风险资本"退出"机制尚欠完善;国内主板市场上市门槛太高,中小型高科技企业难以通过市场融资等。(4)中国目前仍属于非征信国家,经济运行缺失完善的信用制度和信用机制保障,还没有较完善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有信誉且公正的征信中介服务和信用管理行业较少,在市场交易中很难取得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上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的真实资信背景报告,对守信者鼓励、失信者惩罚的力度太小,由此造成交易信用度不高,信用结算程度较低,形成经济运行的高成本、低效率。(5)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物流管理体制较混乱,总体上物流社会化程度较低,信息化程度不高,运输能力不足,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引发的信息流和资金流高度电子化、网络化的今天,物流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瓶颈”之一。

三、中国网络经济运行环境发展对策

1.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中国网络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在近年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中国网络经济发展并与国际制度接轨的制度环境,包括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体系、行业性法规条例和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创新制度等,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应运行机制,使其动态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创新和快速产品、产业化发展特征;同时,政府部门应尽快从具体经济行为中抽离,进行各类制度环境的建设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功能。

2.在现有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网络经济运行的信息网络环境。及时,继续调整电信业内部结构,降低网络运行费用,促进网络应用的扩张,以实现骨干网络的宽带效应,降低其闲置成本和因产品快速创新而产生的高沉没成本。第二,根据市场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逐步进行政务和商务流程信息化,以此推动政府、企业、居民对信息网络的有效应用。第三,利用各种方式对国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相关知识及应用的培训,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提高应用水平。第四,政府利用政策手段进行地区间信息网络建设及应用的宏观调控,减少地区间的差距。第五,开放并整合集中于政府各部门及企业中的信息资源,尽快建设全文性、专业性数据库。

3.参与全球竞争,建设网络经济运行的产业环境。政府应加强对信息产业的宏观调控和行业指导,协助企业和研发单位完成行业标准的制定、评价体系的建立和技术专利的获得,有选择地协助企业推进产业集成,构筑产业集成化平台,创设一个适应信息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加快信息产业内部主导产业向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的转变,用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和增值服务完成本国的技术标准锁定效应和本国产品的消费锁定效应,增强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中的竞争力;并尽快形成一批具有技术标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整个行业有序发展,同时提倡在各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国家信息技术产品,以促进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

4.完善市场投融资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结构合理的投融资体系。及时,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国风险投资制度和风险投资市场,形成风险投资资本的形成、发展、投资、退出机制,同时培养一批真正具备风险投资家资质的风险资本运营专家,以期真正实现中国的风险投资对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指导和扶持作用。第二,政府资本从具体的经济行为中撤出,集中用于技术研发、公共产品的生产及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并可考虑适度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投融资担保。第三,降低投资市场上市公司的政府操作力度和上市的门槛,发挥市场规律的功能和作用。第四,加速中国金融产品的创新,为新技术产品产业化提供结构合理的发展资本。

5.尽快建立中国的信用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创设网络经济运行的信用环境。参照世界征信国家的信用制度和建设经验,尽快建立中国信用法律、条例体系,倡导信用文化,同时加强信用执行机构的执法力度,形成其对信用行为的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建立和逐步完善信用管理行业,培育具有独立性、中立性和公正性的征信中介服务机构,并建立起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逐步有条件的开放政府、企业及个人的非涉密数据,建立起各类征信数据库,对各信用主体进行信用评价,在此基础上生产出各类信用产品,保障在市场交易中交易各方都能快速取得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上绝大多数信用主体的真实资信背景资料;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尽快建立起中国的信用结算网络,扩大信用结算比例,降低信用成本,同时为中国发展电子商务打好基础。

6.建立基于Internet的电子物流体系,促进网络经济运行的物流环境形成。尽快建立起基于Internet的电子物流信息系统和一批适应现代物流特征的物流基地,在充分协调和控制状态下,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物流系统中线路运输与节点存储及转运的协调功能;同时,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促使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加速发展,充分利用第三方专业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现代化的作业系统完成规范化、规模化经营服务和各种增值服务,实现中国网络经济中信息流、资本流和物流的同步运行。

(作者单位:云南行政学院)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中国经济增长下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与解决途径

摘要:从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角度研究了中国的资源环境现状,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情、自主创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环保法制和考核监管四个方面对资源环境问题产生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环境 自主创新 环保法制 环境治理

1.中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1.1资源消耗现状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 国内自然资源已经难以支撑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资源供需缺口持续增大, 对外依存度高,进口量不断攀升。总体看, 我国多数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总量不足, 人均占有少; 大宗矿产禀赋不佳,开发利用成本高;国内后备资源不足,供应能力增长困难;重要矿产品特别是石油储备不足,难以应付突发事件,资源安全缺乏保障。

1.2环境问题现状

经济的发展是有代价的。能源开采和利用,直接影响环境。百分之八十的湖泊断流枯竭,三分之二的草原沙化,绝多部分森林消失,近乎百分百的土壤板结。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经济增长中有2/ 3 是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基础上实现的。由煤炭燃烧形成的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 100 亿元人民币。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怪病流行、气候变暖、台风热浪等环境问题势必成为严重制约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

2.中国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2.1创新能力不足

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制造大国,我们的基础创新能力和制造大国的地位是不相匹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制约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现实的和长远的挑战。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物耗、高环境污染、低效益的产业状况,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制造技术总体落后,国人辛勤劳动却所得无几,一些出口企业甚至只能靠国家出口退税才能维持生存。

2.2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根据我国宪法及自然资源法律的规定,所以自然资源均归国家及集团所有,但由于缺乏具体资源产权主体代表,在制度上没有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部门以及所在居民的义务从而导致各种所有者为争夺资源开发权益而不顾资源的持续利用,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我国目前无论是资源的价格还是环境的价格都远远低于市场价格,从而造成能源的过度消费和能源利用的低效率。

2.3环保法律制度不完善、考核监管体制不健全

尽管我国资源环境法律法规存在不完善之处,甚至有些方面尚有缺失,导致环保部门执行能力不足。政府没有形成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强有力的激励约束作用。在环保监管上, 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涉及很多部门, 为了顺利开展一个环保项目, 环保部往往需要与其他部委进行不断的协调,以期得到理解与合作。在资源环境审计上,环境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环境审计体系不健全、环境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经验积累等,存在对环境审计风险的降低与防范关注度不够等许多现实问题。

3.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战略

3.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实现以下4个方面的转变:(1)从“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经济效益”转变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模式;(2)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增效的“绿色经济”;(3)从对资源掠夺式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生态侵略型经济”,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型经济”转变;(4)通过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从“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转变。

3.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真正做到自主创新,总的来说,必须增强自主创新的动力,完善实现、保护、支持、激励自主创新的机制,提高职工的素质。1、需要尽可能保护知识产权,以激励和保护创新2、健全技术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为自主创新提供有利的技术、资本、资源条件,形成合理资源价格,加大成本压力,推动由低成本竞争转向高技术取胜,增强自主创新的压力和动力3、完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制,增大研发投入4、加强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创新能力5、消除垄断和不合理保护,完善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真正形成竞争压力,改进创新激励机制,给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3.3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我们应努力明晰和强化资源所有者及其各级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积极稳妥地调整水、电、煤、天然气、油等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既要反映要素稀缺程度,也要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从而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利用的高效率。另外还要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障资源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在技术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节能措施,积极实施节能工程,构筑节能产业体系。要着力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和水电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并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适当利用国外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3.4加强环保律制建设、逐步完善考核监管体制

要及时修订相关资源环境法律,为环保工作提供更完备的法律保障。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环境管理责任, 把环保问题的长期影响反映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环保监管上要有新的举措 ,以生态特点为主要依据划分管理区域;采用行政监管、市场监管、舆论监管在内的综合监管手段;要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调动最广泛的群众参与监督。对环境审计于生态建设的有效监督作用要有足够认识, 制定完善环境审计实务提供统一而强有力的审计执业标准。配合,加强环境审计队伍建设,规范环境审计程序和方法,为宏观管理部门提供更加、的完整的信息,减少决策风险。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及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全球贸易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全球贸易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越发突出,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中国作为国际贸易的出口大国之一,深处在环境效应对贸易“挤压”的大环境中;在此背景下,如何实施贸易策略,走科学发展之路,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成为当前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问题。本文就从这一大的环境出发,首先对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环境问题对中国发展贸易的影响和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国际贸易 环境问题 对外贸易政策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世界人民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深入,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国家贸易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力趋势。我国在经历了长期艰苦谈判后,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加入WTO,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口遇关税、配额限制的可能性减少了,减少了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障碍,但在近十年的国际贸易中,环境问题壁垒却成为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发展的新障碍。

一、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的概述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是近几十年新兴起的贸易壁垒问题。源于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为保护环境和环境资源,避免贸易国之间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的事件发生,在国际贸易公约中以国际公约条款来规范贸易国的经济活动。可见,国际公约中的环境保护条款的出发点还是进步的,是规范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从环境问题的提出,上世纪50年代国际公约中有关的环境保护条款只有几项,发展到现在已经增加至180多项。对国际贸易比较有影响力的有1985年颁布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92年颁布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等等。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世界贸易组织也提出了绿色贸易的价值观,允许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对环境的保护。由于各国的经济水平不一样,使得环境问题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中发展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争论的焦点问题,最终达成了《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协议》,成立了专门的CTE委员会,受理和处理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是协调国际贸易的重要机构,根据成员国签单的协议,WTO成员国之间贸易将零关税或降低关税,降低关税保护,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但在现实中,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己国家利益,并没有放弃贸易保护,间接的把环境壁垒作为实施贸易保护的手段和途径。因此,近几十年,WTO争端解决机构受理的争端案件中,环保案件数量之多,影响之大,占据及时位。有名的案例有:金枪鱼―海豚案,欧盟诉智利剑鱼案等等。环境问题也在2001年11月正式纳入到了WTO谈判日程,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内容。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发展到现在,开始成为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关卡,俗称绿色壁垒。绿色壁垒成为了非关税壁垒中的一个热点,成为发达国家用于保护本国利益的重要途径。绿色壁垒具有合法性和隐蔽性,在对产品是否造成环境破坏的标准上各国不一,同时产品是否造成环境破坏的相关数据的统计和监测也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对于一些实力弱的发展中国家没有竞争优势,绿色壁垒的环境问题引发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冲突。冲突的焦点在于,发达国家忽略了自己对环境造成的历史债务。同时,发达国家在规范和审查国内企业环境保护的情况下,却把密集型高污染的项目移居国外发展中国家。那么到底谁该为这部分环境问题支付环境保护费用成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论的焦点。环境壁垒的出现使WTO世界组织的自由贸易规则大打折扣。

二、 环境问题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赢得了更多的机遇,但在取得的成果面前,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受国际环境问题的影响,反思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不得不承认,今天的经济发展很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

1、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发展刚刚起步,法律制度也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经济大多是以廉价的资源换取的。在中国的历史出口总量中,钢铁煤炭的出口量占据比较重要的比例,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以宝贵的资源换取的经济增长实在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在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宝贵的环境资源,大多采用进口能源和原材料的做法支持国家经济发展。从发达国家经验借鉴到,我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重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规划钢铁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做好资源的战略储备,由传统的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

2、我国的经济产业中,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密集型产业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大。是发达国家向国外转移出来的产业,产品的大部分利润被发达国家赚取,同时我们还要为他们的环境污染买单,污染自己的生产生活环境。参照发达国家的处理经验,我国经济也要尽快实现由劳动密集型转型到技术密集型。只有这样,才保护好自己国家的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个清澈明亮的大千世界。

3、受国家环境壁垒的影响,必将影响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目前还不具备优势。那么,国家要尽快完善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生产,监督企业投资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在企业的经营中,要做好大力的环境保护宣传,大力提倡企业把环境因素计入成本。放在资源成为廉价产品出口到国外,不仅损害国家利益,在国际贸易中也容易受绿色壁垒的牵连。完善法律发展,尽快实现环境因素计入成本,保障企业国家利益,也要使产品的消费者为环境买单。就我国目前企业管理施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相关的环境标准低于甚至落后于发达国家,使我国的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除此之外,国家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中的难点点就环境技术方面的发展,缺乏成熟的技术理论支持。我国目前还缺乏应对国际环境问题纠纷的经验,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位置,对于绿色环境壁垒也还是忙于应付阶段。绿色壁垒有一定的合法性,那么要争取的自己的合法利益好的办法就是合法还击,利用国际公约保障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权益。我国目前在国际贸易环境问题方面还缺乏相应的人才,来支持我国的企业处理国际贸易环境问题。

三、 中国应对国际贸易中环境问题的策略

1、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观

长期以来,我国国际贸易深受历史产业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我国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重出口、轻进口”的问题。同时,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我国对如何更好的开展外贸缺乏战略性措施,对进出口贸易的地位和认识也不够深刻。因此,面对当前国际贸易中环境问题的现状,中国更应该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立足于国家的进出口环境安全的战略性要求,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质量要求,积极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中国进口贸易的质量和水平;另外,在进出口贸易中,中国必须始终围绕着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这一核心,提高环境治理的技术设施,为我国发展进出口贸易提供良好的氛围和良性动力;除此之外,坚持科学发展观,还要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的调整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严格控制破坏生态环境的商品进出口,提高中国国际贸易的安全性。

2、完善政府政策体制

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进行宏观调控,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中国国际贸易的良心发展,首先要处理好环境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完善政府政策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传统落后的贸易体制。一方面,政府要不断的完善教育体制,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中国新时期的国际贸易提供的人才;两一方面,加快投入,鼓励企业创新,依靠财政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奖惩分明,对那些积极转变观念,不断自主创新的企业给予必要的奖励;对那些观念传统,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惩戒,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和完善的动力,促进中国国际贸易更好的发展。

3、积极争取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地位

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直是当今社会国际贸易社会极度关注的问题。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逐渐引入了人们的视线,中国在发展国际贸易时,也要讲环境问题作为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战略性问题。积极争取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权,在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多边交涉中,积极建立良好的、有利于中国的贸易与环境协议,达成一致认同;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要极力争取到国际绿色通道的授权,为自身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平台,以便更好的促进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4、中国企业的内部建设和内部完善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对中国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和考验。中国政府在极力改善进出口贸易环境,确保中国国际贸易稳定、持续发展的同时,中国的企业也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努力在绿色贸易中创造更好的效益。

首先,调整企业内部结构,加快企业的技术和设备创新。伴随着国际贸易中环境问题的产生,绿色贸易、绿色市场开始得到越来越人的喜爱和关注。在这一大的环境下,中国企业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及时调整企业的产业结构,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和设备的科技含量,生产出绿色、安全、无污染的商品,确保企业在绿色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转变观念,树立绿色经营理念。贸易与环境保护带来了绿色贸易的潮流,面对这一潮流和趋势,中国的企业也要加快转变,树立新型的绿色经营理念,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降低成本,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纳入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中,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努力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不仅是当前世界经济贸易中的一大突出问题,更是对中国发展国际贸易的一个警惕。21世纪,中国在发展国际贸易中,更要具备战略性眼光,无论是中国政府,事业单位、还是国营、民营企业等,都要及时的转变观念,调整策略;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外贸事业的更好的未来。

四、结束语

中国作为世界上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广阔的国际贸易前景,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压力。伴随着国际贸易中环境问题的产生,中国在发展国际贸易时也面临着来自环境问题的考验。因此,在发展贸易的过程中,中国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自身发展贸易的实际出发,转变思想,不断创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走科学发展之路;积极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努力为我国的国际贸易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中国工业化发展与农村环境问题

[摘要] 中国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不得不应对环境问题,乃至由环境问题引发的风险问题。农村日益成为污染的聚集地,在环境权益保护方面,农村居民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笔者认为,在应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难问题之时,必须更加重视保护好农村居民的环境权益;同时,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污行为要建立起有效监督机制,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

[关键词] 工业化 农村 环境污染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一、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

改革开放30年之际,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当我们以他者即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的时候,我们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的预期。然而,依凭这种“落后―进步”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我们不得不应对另外一个与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问题:环境问题,甚至有时是风险问题。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在发展时段上的不同,也就出现了中国自身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是没有他者经验可以借鉴的。西方发达国家是依次进入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然而,中国必须同时面临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之难题。正如邓正来所指出的,“中国自1978年以来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进程,在制度和结构及其后果方面为当下的“世界结构”对中国发生影响提供了可能的“通道”:一是中国在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支配下一直在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期进入“工业社会”;二是中国在西方价值的“裹挟”下正在进行着一场社会转型和制度变革的运动,尽管它的展开极其艰难;三是中国发展所形成的贫富差距结构导致了环境危险与科技――工业危险并存,而这一情形与近年来所建设的众多核电站叠加在一起,则标示着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进入了第二现代世界的风险社会。” 也就是说,中国社会在向前发展之际,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悖论。工业社会的逻辑与风险社会的逻辑是不同的,正如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所指出的,在古典工业社会中,财富生产的“逻辑”统治着风险生产的“逻辑”,而在风险社会中,这种关系就颠倒了过来。 他又指出,“阶级社会的驱动力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我饿!另一方面,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则可以表达为:我害怕!焦虑的共性代替了需求的共性。”

中国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下中国对这两难问题的处理。由于作为后发的国家,同时又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中国在其发展道路上很大程度上是以一种“试错”的方式前进的。同时又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等诸多问题又增添了这一两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亦或风险防控――问题的复杂性。

二、企业效益与农村环境保护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中国农村环境污染已不容忽视。正如前述,中国需要在世界格局之下,处理好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不同的挑战。而在应对这一挑战之中,政府、企业和民众的行为及其结果将会与每一位中国人的利益相关,也与企业的效益相关。一般来讲,处于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同城市居民比较而言,在这一挑战之中却处于弱势地位。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我们国家由于地域性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得农村居民在维护自身环境权益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而无疑的是,某些地区在发展工业经济的时候,由于缺乏相应的防治污染的技术手段、法规及相关制度,使得该地区的环境处于受破坏状态或是危险状态,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乃至生产环境质量变得越来越糟。农村居民这种弱势地位可能来自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用于农村环保建设的基金投入不够,工业生产的特点使得污染性企业集中于市郊或偏远乡村,民间缺乏非政府环保组织,等等;二是,源于农民自身的原因,环保维权意识不充实、农业生产劳动量大用于维权的时间和经历少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妨碍农村居民对于自身正当的环境权益的保护。因此,有必要加大力度对农村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

对农村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业化发展方式的改变。在笔者看来,企业的效益不仅仅包括经济效益,而且也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长久获取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效益,如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影响了当地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的话,那么企业的声誉很难被社会认可,企业也难以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要提高技术含量,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积极开发可再生资源,减少排污量。同时,政府要给于大力支持,制定可行性办法和标准,为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良好的外部空间。简言之,改变工业化发展的方式,必将增进企业的长远效益并为有效地保护农村居民环境权提供了可能。

三、结语

在清楚地认识中国社会于当下时段的特性――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的双重挑战的前提下,要想有效地保护农村环境和农村居民环境权,必须改变工业化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WTO体制下的贸易与环境问题――对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案的思考

[摘 要]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为了协调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WTO在其法律框架内设置了环保例外条款。中国限制某些原材料出口案的专家小组中期报告裁决中国败诉。这些措施是为了保护可用竭资源和保护环境,本应可以根据GATT1994第20条(g)项的环保例外获得合法性,但必须要注意所采取措施符合在WTO法律框架下所要求的各项实体和程序条件。

[关键词]原材料 出口限制 环保例外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与之相关的贸易争端也频频发生。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的规范与监管各国贸易政策的国际组织,在处理贸易与环境问题上的态度与原则值得我们研究。2009年欧美等国就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起申诉,就是一起贸易利益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案例。

一、我国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的内容

2009年6月23日,美国与欧盟正式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申诉,要求与中国就中国对某些原材料所采取的出口限制措施进行磋商。7月6日,墨西哥、土耳其和加拿大要求加入磋商。后因磋商未能找到共同满意的解决方案,12月21日,经墨西哥、美国和欧盟的请求,WTO争端解决机构设立专家小组审议此案。2011年2月18日,WTO向当事方散发了中国限制原材料案的专家组中期报告。目前这份报告还处于保密阶段,最终的报告将于今年春末或夏初才能得以公布。然而,据外媒透露,此份中期报告判定中国没有对涉案的9种原材料实施出口限制的合法权利。中国可能将走上上诉之路,若败诉,则将不得不撤销出口限制或面临报复性的贸易制裁。

在本案中,我国对矾土、焦炭、氟石、镁、锰、碳化硅、硅金属、黄磷和锌9种产品采取出口配额和征收出口关税的做法,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产品是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对其出口进行限制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为了保护环境。争议实际上是欧美等原材料进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我国作为出口国的环境问题的矛盾。

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视,“贸易与环境”正越来越变得密不可分。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冲突在国际贸易实践中频频出现。WTO作为规范与监管各国贸易政策与做法的国际组织,有义务为这两者找到平衡点,既要依据规则维护申诉国的贸易利益,也要考虑和支持被诉国国内环境保护的诉求。

二、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保护环境和发展贸易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贸易角度看,贸易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加强环境管理会给许多产品尤其是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创造了巨大的贸易机会。

但同时,贸易与环境也是相互矛盾的。环境保护对贸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环境法规限制甚至禁止了许多产品的国际贸易。目前被各国所普遍采用的绿色壁垒,已是我国出口中所面临的较大的障碍之一。

反过来,如果不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盲目增长的对外贸易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例如我国曾经采取的的出口战略实质上是以量取胜的战略,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出口了大量廉价的石油、矿产品、农产品和畜牧产品,造成了石油、矿产资源大量减少,农田土壤质量下降,草原退化等一系列严重环境后果。此外,自由化的贸易与投资政策也可能导致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转移进入发展中国家。

由此可见,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彼此既相互促进,又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何兼顾自由贸易的好处与保护环境的需求,是摆在各国以及WTO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WTO多边贸易体制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条款

由于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以推进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为首要目的WTO也不能忽视环境问题。在《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序言部分, WTO就表达了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应依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考虑对世界资源的利用,寻求既保护和维护环境,又以与它们各自在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和关注相一致的方式,加强为此采取的措施。”

WTO至今尚未达成贸易与环境的专门协议。GATT1994的第20条“一般例外”中的(b)款和(g)款在实践中普遍被认定为是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一般例外条款。该条款规定,只要“不对情况相同的成员方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不对国际贸易构成隐蔽的限制”,任何成员方都有权采取“保障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或“与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如此类措施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同实施”。

除此之外,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也散落着一些环境保护条款。

从这些协定中涉及环境问题的内容来看,WTO总的原则是一方面承认各成员方为了保护各自的居民、动植物生面健康和防止污染环境,有权制定本国的环保政策并组织实施;另一方面则要求这些政策和措施不能妨碍世界自由贸易体制的正常运行,使环保措施成为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

四、我国原材料出口限制的环保例外条款适用

我国限制某些原材料的出口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保护可用竭自然资源,这在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可谓名正言顺。但是就是这样一项符合环境保护目标的贸易措施,却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遭遇初裁败诉的结果。“其原因并不在于WTO规则反对各成员方采取稀缺资源保护措施,而是在于WTO规则对各成员方采取的稀缺资源出口限制措施设置了前提条件”。

我国的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应适用于一般环保例外GATT第20条的(g)款:任何成员方都有权采取 “与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如此类措施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同实施”。此处问题的关键在于“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同实施”。为了防止资源保护措施变成变相的贸易保护措施,WTO要求成员方对资源产品的进出口实施限制的同时,对国内的生产或消费这些资源的活动也实施限制。因此,要证明我国的做法符合GATT第20条(g)款,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提供证据证明,对这9种原材料的中国国内生产或消费也采取了相关的限制措施。“这类案件的关键,在于WTO要求对国内国外采取同等原则,所以不能在国内开放的同时,专门出台针对出口的扭曲贸易措施。”而从目前的初裁结果来看,显然我国在这方面的举证不足,或是未能做到符合WTO的规定。

实际上,由于国内对这些稀有资源的保护相对乏力,各地发生了很多乱采滥挖,浪费糟蹋矿产资源的现象。一些人只顾眼前利益,进行破坏性、掠夺性的开采,各种让人痛心的报道屡见报端。倘若我们能够遵循WTO规则,在限制出口的同时,也建立国内的资源保障体系,这样不仅不会遭遇其他国家的法律挑战,而且能够更好地保护稀有资源。

五、结论

WTO的目标是推进和维护自由贸易,但环境保护的价值观也原来越的在WTO的运作中得以体现。中国对原材料所采取出口限制措施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可用竭资源和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我们必须要注意所采取措施在WTO法律框架下所要求的各项实体和程序条件,只有我们的贸易做法符合WTO的规则,才能够获取合法的例外,避免贸易争端,也更好地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中国工业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摘 要:现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加快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随之加强,环境治理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我国现在的环境治理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工业现代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急需治理,该文以稀土资源为例,探讨中国工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工业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一、与中国工业化推进相伴生的环境问题综述

2010年,中国GDP总量将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在国人为中国的GDP总量在2010年度首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倍感优越的时候,中国的工业环境问题却已经逐步演化为不容大众忽视的重要角色。当山西的煤老板在北京一掷千金,购买豪宅时,山西的百姓却只能享有灰色的天空和呼吸着富含颗粒物的空气。当石化双雄驰骋世界石油行业,所向披靡的时候,油田开发地区的人们却对石油污染事故隐患心有余悸。与此类似的还有中国的钢铁行业、造纸业、核电工业、有色金属行业等等。而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的稀土行业。

对于稀土开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国内外的很多专家学者都有深入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江云认为,国内稀土企业间恶性竞争,互相压价,是造成稀土低价出口,给国家和环境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要想获得定价权就必须建立完备的稀土储备制度。成都商报评论员付克友也认为应当加强对国家战略资源的监管力度。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应该建立稀土OPEC,应该对稀有金属战略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和的评估。

二、中国稀土工业环境现状

仅以包头为例,中国80%的稀土资源集中在这里,素有“稀土之都”的称号。1990年,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这里成立,1992年升级为部级高新区,并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的部级高新区。高新区现有注册企业1500多家,有来自美国、英国等11个国家投资的三资企业39家,上市公司投资企业18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22家,占包头市的93.9%,占自治区的45.6%。近年来,高新区经济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8年,工业总产值完成784亿元,技工贸总收入完成76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3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0.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出口创汇5.5亿美元。

很显然,这是由一组组的数据拼接而成的一个经济报告。对于很多发达国家而言,这样的经济增长简直如同一个奇迹。因此,也就不奇怪为何有如此众多的人看好“稀土”这一比黄金和钻石更有魅力的稀缺资源。但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北郊,一个新建的居民小区,孤零零地矗立在110国道北侧,而要入住这里的村民无不是因为同一个原因而搬迁至此――环境污染。包钢集团公司的白云鄂博矿,铁矿石和大量稀土共生。包钢在采选铁矿石后,含有稀土的副产品暂时无法利用,就随废液通过管道输送到尾矿坝堆积,日积月累,已形成了目前容量达1.7亿吨的“稀土湖”。而“稀土湖”带来的不只是溃坝的危险。在大坝周围,陆续发生过绵羊长獠牙、村民患癌症、庄稼减产等事件。

中国稀土工业不仅仅污染严重,而且,稀土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产业经营仍然以粗放式为主,缺少核心科技,没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中国的稀土工业只能以稀土粗加工为主,然后,粗加工的产品再低价出口到日本和美国等稀土进口大国,这些国家拥有绝大部分的稀土开发技术专利,他们在自己国家不开采稀土,而是对进口的稀土实施储备和深加工,通过深加工的稀土产品,品质好,应用性强, 高价返销到中国,从中牟取暴利,而把环境污染等稀土开发遗留问题,留给了稀土开采的国家。锡士认为,中国稀土的烂采贱卖,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还有外国公司绕开中国相关法规,获取中国稀土资源等等无一不影响到中国的稀土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

要想扭转中国稀土行业的不利局面,使得稀土产业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合理的行业发展规划体系有针对性的处理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协调问题。柳正认为,应当强化稀土行业管理措施,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出口管理和总量控制以及加快技术进步来推进产业升级改造。刘余九认为,中国在向稀土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建立行业自律规则,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产品单耗、消除污染、综合利用所有资源并建立起循环经济模式。

中国要想彻底摆脱资源开发与环境污染的困局,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及时,有计划的建立战略资源的储备体系网。这个体系网除了有中国已经开始建立的石油资源储备体系,正在建立的粮食安全体系,以及稀土资源保护体系等,还应该拥有环境资源保护体系,为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把生态环境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保护起来。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留下一片净土。

第二,要逐步放松对一些关乎民生的行业的垄断,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行业优化。

第三,政府应当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到绿色产业中来,特别是科技环保新型类产业,政府要在扶持力度上有所加大。稀土等行业产品升级换代有赖于资金和技术,只有加速科技进步,加速环保技术的推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困局。

第四,建立各个行业的民间保护组织,例如行业协会之类的,有利于控制行业产品价格,便于同国际竞争者谈判。戴劲松 、何丰伦、郭立就从稀土行业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要建立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组建专门的稀土进出口公司来控制稀土出口价格,重拾定价权。推而广之,中国的石油行业,煤炭行业也可以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来增强中国的行业话语权。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论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及中国的出路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范围内各界的关注,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许多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由,利用起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在国际贸易中利用环保标准,环保标志,市场准入条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的市场,这样严重阻碍了各国之间平等的贸易来往。中国何去何从,中国的企业又该怎样发展呢?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营销

1 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实质

“贸易与环境” 这一热点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是当今环境革命时展变化的结果。人们对环境与国际贸易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环境问题刚开始的时候被认为主要是一国的国内问题, 应由一国的国内法来加以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 环境问题转变成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现行的多边贸易体制的目的就是努力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要求各国政府减少对贸易的限制和干预,削减政府对贸易的控制权。而国际环境政策的目的则是努力防止政策和市场失灵,预防贸易自由对环境保护的消极影响,保护环境则又要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贸易干预。环境保护者认为,为保护环境各国应毫不迟疑的采取一切措施,即使是在短期内牺牲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政府却担心环境保护的代价和成本会影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这可能是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之间的矛盾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意识以及利益需求等方面的不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必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时期内难以协调,必然导致发达国家的环境政策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目的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给本来就不平衡的国际贸易格局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具体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冲突和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是以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为代价的,而发达国家却是以低于资源价值的市场价格购买初级产品。经加工而成的制成品又高价卖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从中获得高额利润,发展中国家的消耗得不到补偿和维护,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

(2)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比较宽松,发达国家的企业为逃避国内比较严格的环境标准而将国内限制或者淘汰的技术和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受到损害,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3)发达国家在世界环保市场中凭借其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利用环保标准、环保标志和市场准入条件等作为贸易保护的借口,形成一种隐蔽性的“绿色贸易壁垒”。这为发达国家的市场提供了巨大的保护伞,把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产品拒之门外。

(4)环境因素正成为国际社会优惠贷款,国际投资,无偿援助的重要条件,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2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贸易与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了环境与国际贸易问题的基本内容。

(1)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促进和推动。贸易联系可以使发达国家环保技术产生重要的溢出效应,技术扩散的速度加快,周期缩短。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环保产品和技术服务,不仅可以弥补技术开发的不足,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研发费用,避免走弯路。

环境保护是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开拓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方向,居民对环保产品的追求客观上可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以更清洁的方式生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结构的“绿化”,推动绿色GDP的增长;同时也会对国际贸易商品提出环境要求,拓宽国际贸易的内容,改变交换的方式,促使国际贸易的发展更有可持续性。

(2)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国际贸易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很多低发展阶段的国家为了出口收益还不断的出口资源性产品,由于初级产品的价格低,反而形成出口越多,收入越少,环境质量越差的恶性循环。国际贸易导致了很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出口商品在消费时对进口国的环境造成破坏,出口商品在生产时对生产国的环境造成破坏以及污染跨境转移的问题。不同国家收入水平不同,从而环境标准、环境质量也有所不同,收入水平高的国家环境标准高,贫穷的国家环境标准低。环境标准的差异会使发达国家在寻找本国资金投入的同时,把许多污染工业转向发展中国家。

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利用有关贸易的环保协定,依靠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以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为理由,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以认证、检验、检定、注册等方式对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建立一套技术性的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以达到限制进口,有效保护本国市场和产品的目的。

3 中国国际贸易和环境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由于我国环境保护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环境保护门槛较低,在发达国家纷纷推行绿色贸易壁垒并日益提高其环境标准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低标准的产品大量涌入国内,洋垃圾进口事件的屡屡发生便是很好的例证。同时,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大量外资的流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上的不足。但是在外商投资建设项目中,我国缺乏对环境因素的评估,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制度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发达国家所设的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外贸出口行业如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产品等的出口总量、出口市场范围、出口增长速度、出口成本等方面均已产生较大冲击。这些发达国家要么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标准, 使我国产品难以进入他们的市场参与公平竞争; 要么通过开展绿色认证、征收绿色关税等措施, 使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大大增加, 进而削弱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面对这些环境措施, 我们不可能一味地要求发达国家迁就对环境不友好的产品, 更不可能要求发达国家降低环境标准。促进发展中国家与环保产业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均衡发展。长期以来, 我国产品的价格未将环境成本计入在内, 资源也成了可以廉价出口的商品, 这不仅导致出口贸易容易受到环境贸易壁垒的羁绊, 而且也损害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利益。因此, 要借鉴国外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经济分析方法和政策体系, 加强对环境变化对资源、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影响的定量化研究, 把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可更新再生资源的消长、环境的破坏与修复改善、污染的治理作为社会成本列入核算体系, 逐步做到资源与环境的商品化、价格的合理化和消耗资源与破坏环境的有偿化, 实现资源的集约使用和有效管理,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

(2)大力推行质量标准制度和环境认证制度、完善法规政策, 健全完善环境制度。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关于质量标准和环境管理的标准体系,主要是参照发达国家的环保经验而制定的,目前已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认同。获得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和ISO14000认证就等于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因此,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行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全程质量保障体系,使绿色技术标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要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体系认证,树立企业良好的绿色形象, 制定一套完善的、便于操作的、适合于我国国情又与国际衔接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办法, 通过切实的贯彻实施, 真正做到“有法必依”,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调整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在绿色贸易制度的安排下,随着环境和绿色产品的损益外部性的内部化,出口企业和产品的比较成本优势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一些污染严重,环保技术落后,环境成本高昂的产业,如小五金,小化工等,其比较成本优势将弱化以至消失。而一些少污染以至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的比较成本优势将得到强化。

(4)掌握WTO 规则, 对环境贸易壁垒进行必要的反击。对于那些侵犯我国合法权益的事件,我们要依据WTO的规则、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同其进行磋商以及向WTO或有关国际组织提出抗辩,组织有关的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组成强有力的研究队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系统研究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以及相应的指导思想和技术线路,为应对绿色壁垒打好强有力的基础。同时也要积极参与WTO关于环境方面的贸易规则的修改与制定工作, 以限制环境壁垒的活动空间, 为我国企业开展国际经贸活动争取主动权。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大力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绿色环保产业,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支持作用。首先制定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在深入分析环保市场前景和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确定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其次,制定产业倾斜政策,完善产业管理体系。第三,建立绿色环保产业风险投资机制。绿色环保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正外部性、公益性、非直接经济效益等特征。政府应尽快建立绿色环保产业风险投资机制,开辟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社会融资渠道。

4 中国企业的抉择

在我国政府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确保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同时,我国企业自身也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压力变为动力,充分把握绿色浪潮中的商机。

(1)树立绿色理念。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要求企业顺应绿色潮流,面向绿色未来,把节约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社会公众身心健康的绿色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自觉做“负责任的社团公民”,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成长。为此,企业应树立绿色理念,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放弃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利润较大化”的经营目标,树立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利润合理化”的经营宗旨,通过技术创新、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的动力。

(2)实行环境技术创新。从国际市场的大趋势看,随着环境保护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创造一个巨大的绿色市场,而污染环境的产品将无立足之地。同时,国际环境公约深刻的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竞争结构,也极大的改变了影响企业决策的要素,而环保技术是适应新的竞争结构最有力的手段。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环境战略是否适当,所运用的环保技术是否与企业的产品工艺、技术匹配,是否能实现既定的环境战略等,环保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可以为企业创造多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投入方面,竞争优势来源于材料,劳动力和能源的节约,并通过对污染与废物源头削减避免后续的环境风险和成本;在生产方面,面向环境的制造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减少了污染和废物,使生产变得精细化和绿色化,尤其是在能源、资源密集和污染密集的产业中,较少的环境风险与义务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环境优势,而且良好的环境形象也会是企业获得更多的顾客;在产出方面,企业通过有利于环境的产品设计实现包装和产品本身的循环利用,尽量减少产品污染,可以降低成本和开拓新市场。

(3)实现绿色营销。绿色营销,又称环保营销或生态营销,是指企业运用营销工具,以不损害人类自身及后代的未来需要为条件,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环保需求的经营销售活动;也就是企业自觉的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积极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的需求,来完成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的采用、废料的处理、产品销售甚至包括对用户的售后服务等生产、经营环节,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最终经营目的。绿色营销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满足了当前国际贸易竞争的需要,同时也可以给企业创造新的商机,带来合理的经济效益,最终顺应国际潮流,实现绿色生产。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及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的降低和消除,各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以及 “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出现受到人们的关注,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后的三十余年间,在一般民众中,环境保护主义支持率得到明显的上升;在国际贸易论坛和学术界,国际贸易和环境以怎样的方式,在怎样的程度上互相作用,都是争论不休的话题。

一、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概况及各方立场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全球化的进程给世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贸易壁垒的减少和资本的国际间流动,全球经济总量增加了五倍。与此同时,世界也经历了巨大的环境改变。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各个政府的关注,仅仅在15年间就达成并生效了11个有关环境的国际条约。目前参加国在两个以上的国际环境条约就有200多个,双边条约的数量据保守估计超过1000个。

在国际贸易论坛中,欧盟是积极推行贸易与环境挂钩,主张用贸易的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生力军。早在1995年,欧盟就开始寻求改变WTO的规则,从而使采用贸易制裁的方式来执行多边环境协定的做法有法律依据。在1996年12月新加坡WTO部长会议上,欧盟的这一主张遭到拒绝。在1999年12月西雅图部长会议上,欧盟再次提出将环境问题纳入谈判议程,但是被推迟。2001年12月,多哈会议上,发展中国家成员为换取欧盟保障取消农产品补贴,接受了欧盟的提议,同意开展贸易与环境谈判。

欧盟之所以如此关心把环境问题纳入WTO部长会议议题,是因为在多边环境协定中,成员方都有意无意地接受了与他们在WTO的义务相矛盾的义务。按照这些环境协定确立的规则,成员方则成为实现协定的环境目的而采用禁止贸易的做法,同时还被要求不得与非成员方从事贸易。例如,在《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有一个禁止从事贸易的濒危物种名单,同时,还允许采用许可、配额和其他的限制性措施,规范和监督其他一些可能濒危的物种的贸易。这些规定显然与WTO减少贸易壁垒的宗旨相违。在《生物安全喀他赫纳议定书》中规定,该议定书的成员方获得限制贸易的授权,并且采取限制措施不需要任何科学依据。这也是欧盟、挪威和瑞士在多哈会议上建议的“预防原则”。而WTO的规则只允许出于保护健康和安全的目的限制贸易,而且限制措施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国际上广泛接受的科学依据之上。正是由于MEAs与WTO原则的不同,欧盟不断地寻求改变WTO规则以确立他们接受MEAs义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发展中国家强烈反对将环境问题作为主流谈判议题,反对的原因主要在于发展中国家希望从贸易自由化中得到更大的市场准入机会。然而,如果按照欧盟的提议,建立新的限制贸易的权力体系,那么发展中国家可能获得的机会就会直接大打折扣,这一点在农业和服装纺织业中尤其突出,而且发展中国家尤为反感。MEAs成员国对非成员国的歧视性贸易待遇措施,认为WTO现有的第20条款已经为环境保护提供了足够的空间,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也有能力解决有关第20条款的争端,因此没有必要对WTO的规则特别是第20条款做出修正。美国的立场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致。从国际法的角度出发,发展中国家还认为,环境和贸易问题属于国际法中的不同领域。环境法包含在相关的国际环境公约、区域性条约以及各国有关环境保护的国内法律法规中,贸易法则是包含在诸如WTO这样的国际性贸易框架以及NAFTA之类的区域性贸易框架中。把不同领域的课题混在一起解决,并非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二、贸易与环境问题在我国的体现和启示

近20年来,我国的GDP以年平均9%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翻了两番。2003年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达到8500多亿美元,2004年更是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达到11500多亿美元,并取代日本成为仅次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然而我国目前尚处于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经济增长基本上仍然建立在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

在我国,贸易与环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及时,发达国家通过贸易与投资渠道将污染等环境问题转嫁给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环境管制措施相对宽松,一些污染性的废旧物质和污染性的行业被转移到我国。工人从废旧物质中回收有用的物质,与此同时,水、土壤等自然资源遭到污染。第二,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发达国家以保护本国国民健康安全、保护全球环境为由,用比较高的环境标准和技术标准来要求发展中国家,从而产生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自我国入世以来,绿色壁垒不断影响农业、林业、畜牧业、纺织业等行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不小的困扰。

对于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既保护国内的环境,又发展对外贸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对于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及相关绿色贸易壁垒等,应持理性态度

WTO对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也是持肯定态度。其《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规定成员政府有权采取措施,为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健康等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我国对于国际上广泛存在的绿色贸易壁垒,应该首先分清正当者和不正当者,对于不正当的应当反对,并可以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等寻求支持和解决。对于正当的,则应该积极适应,一味地怀疑发达国家政府及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动机如何,并不能消除壁垒,减少污染。发展绿色产品并积极提高产品质量才是解决之道。

(二)参考国际环境标准,调整和修改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适当提高国内标准,为环保提供一个更完善更严格的法律保护机制

在世界环保浪潮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于1979年首次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试行)》(并于1989年修订为新的《环境保护法》)。迄今,我国已制定了6部环境保护法律、9部资源管理法律、34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行政法规,90余项环境保护部门行政规章,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1000余件,同时,我国历年共国家环境标准412项,现行的有361项(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资料)。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有《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沙治沙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保护资源的法律法规有《森林法》《草原法》《农业法》《渔业法》《节约能源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基本上建构了我国环境资源保护体系,然而,还存在一些立法技术问题,比如法律法规之间彼此涵盖,内容重复;个别法律因为出台时间比较早,与目前的国际标准相差较大,存在脱节现象;惩罚措施制定不够严格,缺乏力度等等。而且现有的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水平较低,在我国已有的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足50%,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乏。以我国现有的低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和国际标准对抗,自然很容易引起所谓环境标准“逐低竞争”的指控,也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而且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缺乏保护环境的法律依据,不利于对我国环境与贸易的保护。

(三)严格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把严格执行作为保护环境、支持贸易的一个突破口

如果说,修改和调整法律法规需要一些技术条件,还需考虑社会的适应性等,那么严格执行目前已有的法律法规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法学界有一句名言“徒法不足以自行”,在重视环境立法的同时,必须严格环境执法。同样地,在对三资企业的审批中,也应当严格遵循有关“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不予批准”的规则。如此,才不至于造成“据统计,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属污染型的占30%,其中高污染型占40%”的情况。

(四)在加强环境执法的同时,须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以期建立起公众的监督系统

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能够起到自我监督和监督他人的双重功能。杭州当地报纸《都市快报》2004年11月24日报道,11月16日绿色和平组织公布了《金光集团APP云南圈地毁林事件调查报告》,揭露世界上较大的纸浆纸张公司之一的金光集团在云南砍伐天然林造纸,浙江省饭店业协会遂起草了《关于抵制APP纸产品的通知》,联合浙江省417家星级饭店共同抵制金光集团的行为。对于来自业界的自发抵制,相信提供产品的厂商不能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决策,做出有利于环保的决定。由此可见,官方的监督和执法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而人民“雪亮的眼睛”能够起到重要的补充和威慑作用。

(五)参照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援助的形式,建立国内的“生态补偿机制”,由中央及沿海贸易省份向西部、北部省份提供生态补偿

众所周知,我国的西部和北部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对于整个国家的生态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地区同时也是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区域,当地的居民为了脱贫致富,改善现有的生活环境,在缺乏环保意识、缺乏资金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所采用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伐木和采集“发菜”而导致破坏环境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但是上述行为中很多实属不得已,如果只是一味指责他们,强行要求有所改变,而又不提供任何改变的资金技术条件,那么这种要求并不公平合理。因此,建议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帮助西部北部省份发展更多的可持续生产方式,并尽可能对目前已经造成的环境破坏,如林木砍伐等,进行弥补。

(六)大力提倡技术创新和改革,鼓励使用新的节能高效的技术

一方面,降低能源消耗和使用,另一方面提高生产效率,在相同产出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污染。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加大国内的技术投入,发展我国自己的技术,还可以考虑增加技术贸易量,从国外进口先进的技术,加以消化吸收,改变过去那种重点引入“成套设备”的做法。只有技术提高了,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对抗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问题。技术的创新还有利于逐步改变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贸易模式,提倡深加工和精加工。特别在农、林、渔业发展出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增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中国融入环境问题国际化发展趋势的现实背景解析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引致环境保护国际化趋势的加强

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的产生与加剧,足以引起全世界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在此背景下一些有益于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构想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既是建立国际环境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协调国际环境关系的基本准则。本文认为其内含的国际环境关系及其共同发展的理念在于:

(一)可持续发展强调超越国界看待全球环境问题,以求在环境要素的垒球化配置中解决不利于环境要素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从而要求人类通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改善生态环境对发展的制约。主张全球问题由各国共同解决,比如在环境问题上要求发达国家应承担起主要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是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协调解决经济与生态的关系。同时,也体现出共存于一个地球的现实所决定的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所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赋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是强调发展不应超过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纳力,并通过重构国际经济关系,在事关经济发展与生存所需基本要素资源的协调问题上取得一致,实现环境资源、环境要素的合理配置。由于可持续发展既表明了正确对待代际环境经济关系的重要性,也强调了代内环境经济关系的解决。显然,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还不能保障代内公平的实现,所以,需要建立国际环境保护制度,以推进环境保护的国际化进程。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包含着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要共同承担有区别的责任。例如,合理分摊环境治理费用,进行环境资源核算体系的完善。以及严格法制约束等,而可持续发展思想正是强调不同国家应根据各自的权利和职责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改变各自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以减量使用资源和少污染排放为目标,在环境保护中加强协调与合作。因此,《里约宣言》提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成为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的基本准则。

二、环境问题的跨国性强化了环境问题国际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对国际环境问题的关注又促进了全球意识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进程。而经济全球化又会使资源和环境容量禀赋状况难以支撵自身持续发展的国家,选择通过开放程度的提高,避免和化解所面临的发展约束,从而保持和促进本国经济活动规模及实力的不断扩展和提高。因此,作为全球问题之一的全球环境问题与经济全球化同步发展。而全球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之一是由于污染具有扩散性因而具有跨国性,所引致的全球环境关系问题日渐突出。因为环境恶化会损坏国家存在的基础,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后果从长远来讲是没有国界的。长期以来发达国家面对资源使用和污染排放超出其可持续极限的现实。所做出的应对措施就是污染转移。即直接利用贸易和投资这些跨国往来形式,使对外贸易和投资行为具有不可持续性。说明在整个国际经济活动中始终存在要素使用的不可持续性,即一国可能在以其他国家的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来保障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见,生态环境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表现为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影响因素。国际经济交往中体现出的环境烙印深嵌于国际分工格局之中,从而使环境问题国际化趋势得到加强。从目前来看,环境保护运动已经向着全球化趋势发展,各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进一步深化,深刻认识到由于环境问题的流动性,使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危机具有跨国性,导致不太可能单纯或主要依靠一国政府解决环境问题。而且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必然会增加对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容量的需求。同时,不断出现的污染转移、垃圾及各种废料的跨境倾倒现象,使国家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需要国家间的合作来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由此形成在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上,把所有国家纳入其内的国际化趋势。

三、全球环境保护要求国际环境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环境保护的全球化以及国际环境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环境问题国际公约的产生以及发达国家环境标准的国际化趋势加强。《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国际环境合作的开始,到以后更加专门化的《关于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合作协议》、《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控制危险废物的《巴塞尔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等,1992年的《里约宣言》仍然将不损害国外环境作为国际性责任准则。姑且不论全球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效果,但从这些努力的行动中,至少应当肯定的是以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行动纲领为标志,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达到空前的程度。能够充分证实这一判断的依据是1992年《里约环境宣言》和《21世纪议程》颁布的前后,全世界所签署的与环境有关的国际公约、条约和协定达180多项。这一方面说明保护环境需要规则的制定和行动的落实,另一方面也说明进行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而艰难。特别是在各国环境保护程度和环境保护能力具有一定差距的情况下,难免存在环境保护的履约程度、时间和范围等方面的不同,致使国际协调活动凸显必要。

由于任何协约的履行过程都是各自国家利益让渡或协调的过程,而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的纷争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形成妥协或一致的过程有时漫长和艰难,从而使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效果依然不是很明显。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它着重讨论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安排等问题,但由于立场上的重大差异,美国与欧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激烈交锋,欧盟赞成这一目标而美、日等国都反对。其结果是大会提出妥协方案,建议不再提具体减排目标。因此最终通过的“巴厘岛路线图”是妥协的产物。但终究以所有发达国家《公约》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而将美国纳入其中就是一大问题的解决。同时“路线图”更强调了国际合作,即依照《公约》原则,特别是以“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在考虑各方社会、经济等条件差异的基础上,坚持长期合作共同行动,包括一国关于减排温室气体的全球长期目标的履行及实现。可见,每一公约与协定的通过都体现着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全球意识和国家领域的政治保障。

四、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化推进了环境运动的国际化

在全球环境保护运动国际化的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在环境运动中的作用程度各异。尤其是在环境运动中非政府组织及公民的环境行动,确实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促使政府依靠强大的力量和政策法规,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并逐步形成多方位的环境保护体系。而非政府组织的保护措施更趋于理性与制度化,以替代初期的频繁发生的抗议活动。特别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及国家间政府组织虽然以其颁布着各项法令、法规和相关文件发挥着主导作用,但非政府保护组织从中仍然发挥着推动、敦促、协调、沟通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可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形成的环境非政府组

织,已成为全球非政府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解决环境问题单靠市场机制的局限性越加明显,同时。以各国政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垒球治理体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民间的非政府力量在推进环境问题国际化中起的作用既直接也具有影响力。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将在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上的积极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主要的表现是环境保护的组织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参与成员的跨国性特征也越明显。所做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越来越广泛而深入,既对本国有深刻的影响,也在国外有非常大的影响,其活动范围和内容都具有跨国性。另外,组织和活动的广泛联系性,使之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问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尤其是与联合国组织的多方面合作,促使全球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和政策的频繁出台和实施,引领着环境保护向区域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在全球环境运动中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所以,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代表着目前和今后环境运动国际化趋势将不断得到加强。

五、环境质量上的国际差距,成为中国关注国际环境问题的理由

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显示,2003年有机水污染物排放量、SO2排放量位居世界及时。2005年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正式了评估世界各国或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估结果显示。在全球144个被评估的国家或地区中,芬兰居及时,中国位居第133位,全球倒数第12位。而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的环境质量差距还表现在目前中国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仍然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一)从能源消耗强度看,直接反映能源消耗的能源消耗强度指标的比较情况是,2003年按汇率计算的中国单位GDP一次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2倍,是世界能源消耗强度排名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的5-10倍。其能源利用效率在6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53位,靠后的位次说明资源消耗强度大,资源利用粗放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二)从水资源消耗强度看2003年在13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于第100位和第89位。靠后的排名同样表明中国的水资源利用水平比较粗放,与发达国家形成9―99倍的差距,是瑞士的99倍。是美国的9倍。(三)从钢材消耗强度看,中国单位GDP钢材消耗量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78和2.11倍,在96个国家和地区中,分别居第94和第93名。此外,从水泥消耗强度与有色金属消耗强度的国际比较更体现其状况的严峻性。因为中国的单位水泥消耗强度和有色金属消耗强度的指标值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在参排的国家和地区中分列倒数第三和及时,说明中国消耗强度较高。

为了切实解决环境问题,中国必须重新确定新的发展标准,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保护生存所依赖的资源与环境的支撑能力。

六、提高环境保护程度,以适应全球环境保护的要求

中国目前正在尽较大努力履行这一社会职责,因此,更希望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与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在环境保护方面真正建立起有利于全球环境保护的长期伙伴关系。所以,为了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也为了真正促进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的提高,解决生态环境要素的有限性和国际环境问题中的摩擦。中国在加强自身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要考虑提高环境规制水平,设置相应的环境壁垒,提高引资门槛,这不仅是应当开始的行动更是今后的必然趋势。提高环境规制将代表中国今天和未来在环境保护上的走向和趋势。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浅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摘 要]本文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中国现存的环境状况,并从经济发展的政策、模式和资金投放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经济发展中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健词]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中国一直存在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孰轻孰重的争议。中国环境保护法规的不足,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等等因素阻碍了中国政府有效地寻求一个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适当方法。本文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环境污染。评述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中形成的污染原因。,本文研究了促进中国环境保护发展的几点对策,以求寻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一、中国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1.能源污染。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以重工业发展为核心进行的,而重工业企业为追求生产数量与规模,多数采取低能源成本的生产方式,对能源的使用不彻底,也没有配套的除污设施,企业的生产行为就像是在进行一次次的能源浪费,使得能源资源本不富饶的中国面临更多资源保护与环境控制方面的问题。

2.大气污染。中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资源仍然是煤,中国是世界煤消费较大国,同时还是世界原油消费第二大国。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0%。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全国大、中城市的总悬浮微粒和降尘基本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给中国人民的健康带来破坏性影响。

3.水污染。中国城镇供水面临很多的问题,据统计,在660个大中型城市中,约有400个已存在各种各样的水问题;有1/4已达到警界标准。地下水资源已被渐渐污染,还有20%的水资源已无法再生为清洁水。而这所有的水问题都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垃圾污染。我国废弃物排放量大,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大都堆积在城市的郊区和河流荒滩上,已成为严重的污染源,由于综合利用和处置率低。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占地5万余公顷,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2%。全国有2/3的城市陷于垃圾围城。此外,随着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有毒有害废弃物也有所增长。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都未经过严格的无害化和科学的安全处置,成为中国亟待解决并具有严重潜在性危害的环境问题。

二、中国经济发展中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9%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除了技术进步之外,较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虽然进入2003年后。新一代领导人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予以解决,然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种种冲突却使这一问题的解决不容乐观。

中国人均土地面积和资源储量都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中国要想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投入更多的治理资金与技术资金促使企业使用最能保护环境的生产方法,有效利用资源。而我国各企业及政府部门对经济数量的追求往往让他们忽略或放弃了这部分投入,致使我国环境保护及相关资金支持和技术发展严重落后。

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资源短缺的约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粗放型的方式。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产生了一种资源约束的错象。而且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造成我国产品结构、进出口技术结构各方面严重失调,其发展的最终结果都将导致环境的急剧恶化。如果我国有好的市场经济,转变了现在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那么,就会促使技术的不断进步,能不断地开发出新的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时,资源约束的现象才会真正消失。

三、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措施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期,处在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的高峰期,环境状况距离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中国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1.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来抓,加强各部门合作,最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各级领导要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实行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同时,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用绿色GDP核算体系代替传统的GDP核算体系,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

2.把环境保护作为产业来抓,分配更多的资金与技术资源给环保产业,加快先进环保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逐步形成环境保护技术研发体系,将环境保护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动环保产业化进程,逐步规范环保产业市场,积极推动环保设施运营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保产业宏观调控和运行体系。

3.把循环经济的发展作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彻底放弃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的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与传统的回收利用不同,它不是依靠计划安排来实现废旧物资的回收再生,而是通过法规和标准的严格执行,通过市场运作来发展的。因此,在循环经济的建设过程当中,我国还需不断加强环境法体系的建设工作,并赋予相关工作部门有效的执行权力,在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框架下,有效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

4.把国际合作视为解决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官方和非官方的各种渠道,通过政策讨论与对话推动我国在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在环境政策、管理、技术方面的能力,积极引进环境保护资金和先进的环境管理理念。为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提供动力与支持。(编辑/永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