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实用13篇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1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转型,诸多利益的纷争,国人道德伦理、人情伦理已经显得非常弱化,严重影响到国人的礼仪素质,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礼仪文化和道德建设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有诸多道德伦理知识,富含诸多社交礼仪文化[1],对于当代国人的礼仪发展具有诸多的借鉴作用。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交礼仪,内容非常丰富,从社交用语、社交场合、社交平台、社交目的、社交行为等方面均能够窥视传统社交礼仪的诸多精华。[2]与现代社交礼仪、西方社交礼仪相比,具有诸多的特色。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内容广泛,从类别来分,有君臣之礼、长幼之礼、同辈之礼、男女之礼等等,这些不同层次的社交礼仪,有着非常严格的社交礼仪规则和习俗。从具体的社交礼仪场域来看,要注重社交中的称呼用语、语言表达,注重社交场域的座次安排规则[2],注重社交鲇蛴貌偷睦褚堑鹊取

二、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当代价值和开发利用的注意事项

(一)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当代价值

1.从思想文化视角思考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当代中国的公民教育。[3]传统社交礼仪富含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其中关于人的思想道德要求非常多,因此,传统社交礼仪具有很强大的思想文化功能,能够推动当前中国的国民教育,推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2.从社会层面来说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文明社会、法治社会的建设。传统社交礼仪非常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非常重视人情人际关系的善意发展,这种以和为贵的社交礼仪能够促使社会各个阶层的交往和谐发展下去,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助推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从礼仪本身发展而言

有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向现代社交礼仪发展。传统社交礼仪内容内涵非常丰富,从建设方式、价值取向和内容等层面为当代中国社交礼仪发展提供诸多的资源,尤其是传统社交礼仪的和谐互尊互敬至上的价值取向、诸多严格的礼仪形式,对于当今中国现代礼仪的规范化发展能够提供很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4.从国民的现代素质视角来思考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文化的推广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激励个体成长。中国传统社交礼仪对一个人的社交往来作出了很多的严格规定,这些规定对一个人社会能力成长、对于一个人的个人修为发展具有很多伦理道德的引领约束作用。因此,传统社交礼仪对当今国民的成长发展具有很大助推引导作用。

5.从家庭关系层面讲

传统社交礼仪也包含了丰富的家庭关系处理方法和资源,对家庭内外的关系和交往做了诸多详细的规定。通过这些传统社交礼仪的规定和约束,能够维系一个家庭基本的运行纽带。

6.从国家层面上讲

传统社交礼仪的推广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升。传统社交礼仪其实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传统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

(二)开发利用传统社交礼仪的注意事项

传统社交礼仪具有多层面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当今中国理应好好发扬光大。不过,在开发利用传统社交礼仪时,我们从社交礼仪场域的话语表达上,要注重筛选,注重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注重与时俱进;从社交礼仪的形式上,我们务必要注重结合西方现代礼仪的发展,将中国社交礼仪的形式不断创新和完善;从社交礼仪的价值理念上,我们务必要注重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代公民教育等结合起来,将真善美的价值取向融入其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的社交礼仪发展取向;从社交礼仪的思想上,我们务必要积极吸收现代文化、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等三大文化系统中优秀有益的东西和成分,坚持现代开放多元的社交思想文化,推动传统社交礼仪容纳一切先进文化,不断提升其文化性和思想性。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对当今国民道德素质与社交往来的发展引导具有诸多价值,对和谐社会构建也具有很大促进作用。我们应该努力根据四全战略的要求,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文化资源,不断推进当代国民现代礼仪素质发展,推进当代中国社会礼仪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2

二、传统礼仪的当代价值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传统礼仪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存在着一些封建性、宗法性、专制性和保守性的因素,但我们仍不能忽视传统礼仪发挥的不可磨灭的作用。它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代表着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在塑造完美人格、协调社会矛盾、安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有助于综合国力的提升。礼仪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我们在评价一个国家时,通常是从这个国家国民的言行举止、文明习惯所体现的公民素质与精神面貌人手。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在于其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国要跻身世界之强,一定要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讲,礼仪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和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我国清末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二》中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龚自珍的这一思想被后人引申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同时,传统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改革开放虽然使我们在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比之下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却在下降。国民在公共生活及私人生活领域的礼仪教养的缺乏,已严重造成国民形象的危机。因此,学习传统礼仪,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孔子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这点出了“礼”的社会历史价值,即社会和谐之本。“礼”是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在古代,它作为一种法度,严格维护着社会的秩序。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礼仪文化的教育,一个具有良好秩序及人际和谐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社会。目前社会中,我们的国民礼仪修养不够,不知礼、不守礼和不文明的行为普遍存在,比如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乱穿马路,横行逆行,不按顺序排队上车,乱抢座,不让座,出口脏话,社交场合不会用敬语雅语等等行为,这与我们构建和谐的人文社会极不协调,其原因就在于中华传统礼仪文明的失落以及礼仪教育的缺失。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汲取传统礼仪中合理的、有益的因素,并且与时俱进地赋予其新的内涵,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可以使传统礼仪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第三,可以塑造完美人格,激励个体成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对个体具有教导、规范、约束、平衡的作用,影响和造化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促使社会协调、稳定、有序的向前发展,起着准法律的作用。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个体人格修养方面,传统礼仪文化提倡人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诚实忠厚、慷慨仗义、乐于助人以及服从大局等等;在个体价值观定位方面,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强调仁者爱人、遵守礼规、止恶扬善。这样的价值取向教导,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成为人们心目中不成文的评判标准,教导着人们应该提倡什么、禁止什么、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促进个体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

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往往是具体的,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见微知著地体现着中国经济发展后的文化价值观,由此表明一个民族的精神取舍,判断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主体,正是无数中国人的言行,塑造了中国的整体形象。

三、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

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聪明睿智的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和宝贵财富,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时至今日,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应当取其精华,摒弃和剔除其糟粕,努力塑造讲求文明礼仪的社会风气,形成人人都讲究文明礼仪、遵守礼仪规则、处处礼让三分、谦逊有礼、祥和融洽的美好社会。

(一)加强理论研究,建立礼仪学科体系

目前我国礼仪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存在着严重的滞后,传统礼仪更没有在理论上形成一整套的学科体系,无法较好的指导我国的礼仪教育。以礼仪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而论,礼仪学理当成为最热门的学科之一。然而“在那些缤彩纷呈的中国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中竟难以找到‘礼仪学’的一席之地。不仅全国性的‘礼仪学会’尚未闻名,《礼仪学》之类的刊物也没发现,而且专门从事礼仪研究的机构也极为罕见。”因此,应尽快构建礼仪学学科体系,深人系统地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礼仪建设,不仅有学理的研究,更有对礼仪实践的总结和探研,特别是要对建立科学的礼仪教育的体系,包括对礼仪教育的适用范围、内容、模式、途径等进行探讨研究,为现代礼仪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有效指导。

(二)完善学校礼仪教育体系

学校作为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基地,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也不容忽视。学校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小学(幼儿园)、中学、大学全过程,根据不同阶段对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形成一个循序渐进、有机衔接的完整的学校礼仪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的小学、中学、大学一般是将礼仪教育纳入德育范畴,但都没有专门的礼仪教育内容,地位不突出,内容不明确,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往往出现礼仪教育的缺位。而作为我国高校德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中也没有涉及中国礼仪文化及教育的内容。

因此,在学校礼仪教育中,应对其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根据学校礼仪教育的不同阶段,采取分阶段重点教育;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既有传统礼仪文化内涵,又富有时代特征,能被广泛认可的系列教材。

(三)大力开展全社会的礼仪教育,提高公民素质

礼仪属于社会公德的范畴,是每个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都应掌握和遵守的以示尊重的行为规范。通过礼仪教育,提升礼仪素质,涵养温良民风,保证社会稳定。因此,社会各行各业应结合公民道德教育,全方位地开展礼仪教育。如在社区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礼仪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专家及相关人员编写普礼读本;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对全民进行礼仪宣传等等。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3

一、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高校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江西省十所高校及其他省若干高校关于礼仪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目前最热门的高校慕课平台中有关礼仪的课程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礼仪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对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第一,长期以来,各高校都将礼仪教育归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未单独开设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课程,且未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教师对礼仪教育不重视;第二,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相关礼仪课程(包括传统文化礼仪),但多数高校都是将其作为选修课开设的,学生可自由决定选修与否,并未将其列为公共必修课。(二)高校礼仪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设置不合理第一,多数学校的礼仪内容主要是西方礼仪及现代礼仪,对中国传统礼仪讲解较少;第二,多数教材虽然涉及部分传统文化礼仪,但仅仅是对传统礼仪的简单介绍,并未将其与现代社会结合起来进行讲解;第三,由于礼仪教育一般被作为公共课程,因此,多数学校一般为该课程选择一套教材,所有学生共同学习,导致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三)慕课平台中缺乏传统礼仪教育课程通过对慕课平台的调查研究发现,发展相对成熟的慕课平台“爱课程网”上收录的关于礼仪的课程只有两门,一门是湖南大学袁涤非老师的“现代礼仪”,另一门则为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讲授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这两门课程的受众比较广泛,也是时下各礼仪教育和视频课网站中点击率最高的两门课程。此外,超星尔雅通识课程库中关于礼仪的课程只有四门,分别为上海理工大学的“公共关系礼仪实务”,国家行政学院的“女子礼仪”,南开大学的“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以及清华大学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综观慕课平台的这些礼仪课程可以看出,只有清华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彭林教授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将传统礼仪文化与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日常行为相结合,生动讲解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而其他课程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现代礼仪”和“西方礼仪”,对我国传统礼仪的讲解较少。(四)缺乏礼仪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礼仪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社会学科,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但目前,多数高校的礼仪教师并不具备礼仪专业背景,大部分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来的,经过后期的培训和学习,即走上工作岗位。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教师缺乏礼仪教育的专业知识,对传统礼仪研究不够,导致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加强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对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教育的重视首先,学校要加强对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教育的重视,将礼仪教育从思政教育中独立出来,开设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或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开设礼仪专业,设置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教育方向;将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教育列为公共必须课,并通过考试、论文的形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将考核成绩作为学生的学分任务。其次,教师也要加强对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教育的重视,在遵循学校教育要求的基础上,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将礼仪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点内容。(二)优化礼仪教育的内容中国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加强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教育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礼仪的发展进程,了解古代文化礼仪及当前礼仪的丰富内涵,了解其功能和作用,使学生对礼仪形成全方位的认识。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将思想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相结合,选择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从礼仪概述、个人礼仪、社交礼仪、服务礼仪、习俗礼仪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归纳,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礼仪知识,了解中国文化。(三)借助高校文化社团传播礼仪文化近年来,高校社团发展迅速,各种文化社团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礼仪教育可充分利用社团这一途径进行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知识的传播。结合学校大学生实践活动周、大学生社团文化节等活动,开展传统礼仪文化实践体验活动,将传统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具体来说,高校校团委应鼓励各院系学生以社团活动为号召开展各种类型的礼仪风采大赛、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大型的传统文化活动,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四)加强礼仪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各高校要提高礼仪教师的选聘标准,引进不仅有礼仪教育专业背景知识,而且有较强实践经验的教师,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各高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礼仪教育的培训和教师交流会,引导教师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教师的礼仪素养,从而不断提升礼仪教学效果。

三、结语

建设以传统礼仪文化为内核的高校礼仪课程,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坚守传统,但更多是为了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高校礼仪教育中,应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从而丰富礼仪教育的内涵、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周辉艳.谈大学生礼仪教育中传统礼仪文化的渗透[J].文化视点,2015,(12):89-90.

[2]王琳.论高职院校礼仪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8):59-60.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4

在国家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包含文化、教育、国民形象等一系列非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因素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礼仪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对外形象,并且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认识最直观的领域。日本的国家软实力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无疑是其礼仪的独特魅力。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际通行礼仪固然重要,但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礼仪特色之所在的是传统礼仪。日本礼仪之所以独具魅力也正是由于其经历了明治时代欧化盛行的文明开化后,依然传承下来的传统礼仪的鲜明特色,并一直保留至今。而我国清末民国初年,在欧风美雨的洗礼下传统礼仪多惨遭遗弃的境遇,因此考证明治时代日本对待传统礼仪的方式及其传统礼仪的传承方式,无疑对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民间坚持传统礼仪的呼声

日本在明治时代经历政府主导的如火如荼的西洋化进程时,传统与现代、欧化与国粹斗争的声音也曾不绝于耳。但民间一直存在忧虑传统礼仪流失的声音,并积极向政府谏言、积极引导社会民众维护传统礼仪。早在明治十三年(1880年)青森县普通民众渡边村男就已经在给明治政府的建议书中慨叹:“我国各地都有自己的传统礼仪,但现在都面临即将消失殆尽的危险”。并进一步表示担忧:礼仪出现一时混乱国家不会灭亡,但传统礼仪完全消失了,国家就灭亡了。希望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制定新时代礼仪规范”。向政府建议“启用通晓天下时务的廉洁有德者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制定通行天下的礼仪规范”。[1]以上建议虽然缺乏具体操作性,但表明了民众对保护传统礼仪的热情。

在欧化浪潮中社会精英分子也开始积极维护日本传统,明治2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保存国粹的社会思潮。三宅雪岭与志贺重昂于明治二十一年(1889年)创立了杂志《日本人》,陆羯南等人于明治二十二年(1890年)创刊了报纸《日本》。强调日本的近代化“不是西洋社会的同化,是在有选择的基础上,对西洋文明的导入”。[2]在高举维护传统旗帜的同时社会上甚至出现了诸如:“强烈反对导入诸如亲吻礼等西洋风俗习惯、礼仪中的有害事物”[3]、“夫人小姐们的病痛全是西洋服饰的束腰工具所致”[4]等一些极其激进的西洋礼仪风俗有害论。人们在论及传统礼仪的传承方式时,时常涉及日本传统武士道,高呼“传统礼仪的复活就是武士道的复活”[5],认为在新时期要通过坚持武士道精神来弘扬传统礼仪,慨叹“从前在武士的家庭中,严格遵守着礼仪规范,而当今家庭中武士般的礼仪教育越来越少,到访日本的外国人不再能看到曾经武士家庭良好的礼仪规范,而只能嘲笑当今礼仪生活的混乱,实则遗憾之至”。[6]在明治时期,国家自上而下的文明开化运动过程中,“西洋”礼仪发挥了一种触媒作用,使人们开始更加积极自觉地维护日本传统礼仪。

二、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的结合

(一)学校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

在维护传统礼仪的社会舆论的影响下,传统礼仪流派开始在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明治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修身”课程开设确立。明治十二年政府了“教育大旨”,开始明确规定了一门“作法”科目作为修身科目的实践课程。明治十三年再次教育令,明确规定将“修身”列在读书、习字、算数、地理、历史之后,作为与其同等的科目。明治十三年再次改正教育令,将“修身”列为各学科之首。将其定位为教育的根本。这一规定一直保持到昭和二十二年。道德及其实践礼仪课程的成为明治以来近代教育的重要层面。

明治十三年传统礼仪流派家元小笠原清务①向明治政府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具体学校中开设礼仪课程的建议书。响应他的建议,以明治十三年东京神田小川小学开设礼仪课程为开端,东京府各小学中都开设了礼仪课程。此外明治十四年在男女共学的礼仪课程之外,开设了针对女生的“小学女礼式”课程。小笠原清务为此编写了教材《小学女礼式》,序言部分谈到,“而今,本府各公立小学校均开设了女礼式课程,为了向学生讲授起居进退之法,受府厅委托,我等制定了此学校礼仪教材”,成为全国多所学校的女子礼仪教材。明治十五年小笠原清务开始在东京女子师范学校教授礼仪课程,使用小笠原与松岗明义共同编写的教材《新撰立礼式》,开创了在高等教育中开设传统礼仪教育的先河。文部省也将“女礼式”列为正式科目。宣布训令,女子礼仪科目应包括:裁缝、女礼、点茶、插花。明治十七年开始,师从小笠原清务和松岗明义的后闲野菊、佐方镇子开始招徒讲学,之后她们的学生遍及全国的女子学校。明治十年代学校礼仪教育迅速高涨,造成礼仪教师极度缺乏的局面,小笠原在自家开设的礼仪教室中培训礼仪教师。文部省命令东京的73所小学每个学校选三人,在小笠原清务的礼仪学校进修一年礼仪课程,后回到本学校任教。据此,小笠原传统礼仪在学校教育中被广泛普及。以小笠原流传统礼仪为蓝本,其他传统礼仪流派家也纷纷著书。②随着明治近代学校教育的建立,体系化的传统礼仪教育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5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一 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的主旨

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看来,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人们的一种精神,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涵着特殊的意义,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1.礼仪的政治意蕴

中国的礼仪源于政治。古人认为,礼是“国之干也”“政之舆也”,是为政者“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的依据,是保持政令通畅的重要手段。倘若没有礼,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四方。

2.礼仪的道德意蕴

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礼仪也是一种道德文化,学习和遵守礼仪是达成善良人格的重要途径。“立于礼”是为人之善,即以礼为做人的根本;“行于礼”是处事之善,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于礼”是交往之善,即以礼为交往的准则。

3.礼仪的社会意蕴

在中国历史上,礼仪对于整个社会的治理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礼仪调控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主要是通过礼仪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和价值评判功能来调节人的情感和意识,约束人的行为。

二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1.相对于传统礼仪,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达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和某种程式化的规范,是一种交流的“语言”,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其形式及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和理解。而中国古代的礼仪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德和礼来治理国家要比用刑和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2.传统礼仪讲求礼与法相结合,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是法的具体体现,法与礼互为表里,互为补充,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违法则以刑律处之,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相对于中国传统礼仪的等级制度,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建立在平等、互敬的基础上的,对对方的尊重,也是一种自尊,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礼仪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三 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的融合、矛盾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6

“礼俗”对于中国的仪式音乐研究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从田野考察中可知,中国的仪式音乐多与民间礼俗相须。因此对礼俗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与国家制度之关系、背后体现的传统思想观念,成为史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台湾学者王秋桂教授以《〈民俗曲艺〉与中国仪式音乐的研究》为题,介绍了这一刊物中发表的关于仪式音乐研究的篇目,并交待了黄翔鹏先生期望他能够进行“中国传统法乐汇编”工作的一段因缘。另,先生在谈及以华南学派为主体的“历史视野中的中国地方社会比较研究”时说到:“这一学派研究历史的观点就是强调国家与地方的关系,地方离不开国家,国家制度笼罩着地方一切作为,包括地方仪式。”先生的发言指出了地方礼俗仪式与国家制度具有的一致性、相通性之关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项阳研究员以《礼俗・礼制・礼俗――中国传统礼乐体系两个节点的意义》为题,梳理出中国传统礼乐体系依“礼俗―礼制―礼俗”的发展演化脉络,并具体指出了其中两个“节点”的重要内涵:“前一节点”定位了部落氏族方国阶段,婚姻丧纪之礼从俗到礼俗再上升到礼制,并与国家意义上最高礼制仪式用乐相整合,构成国家礼制仪式用乐的整体性意义。国家将礼制仪式进行分类、分层,并将乐与仪式相须固化为用,形成国家礼制层面上的等级性、类型性、体系化之用乐形态,彰显了中国三千余载的传统礼制仪式用乐之主导脉络;“后一节点”定位于由乐籍制度解体而导致礼制仪式用乐下移并俗化,强调国家礼制到民间礼俗的转化过程,阐述民间礼俗是国家礼制的“俗化”显现。

西南大学的李方元教授以《〈诗经〉“二南”乐歌与“礼”“俗”》为题的发言中也谈到“礼俗”。其分别定位了周代社会的“礼、俗、乐”,认为“礼俗”即“礼与俗之合和”。据其所论:礼,即标准、准则,是社会和人们行为的依据,是具法典意义的社会制度和治理;俗是综合了“习俗”与“风俗”这两方面因素后的社会语境对“人”的影响。他指出,“礼”“俗”分属社会制度、社会生活两个不同的范畴,而“礼俗”合一,则与“礼制”有关。

西安音乐学院的罗艺峰教授以《礼、仪、式、术:民间礼俗的观念结构》为题进行了发言。其首先定位了上古时期的礼乐以事神为核心,“礼、仪、式、术”分列四端的“四维结构”:“礼”是指事神致福的行为和目的;“x”是指礼的法式和节度;“式”是指典礼的样式和规格;“术”是指礼仪的技艺和方法。并引用宋代文献《太平御览》中所载秦汉时期的“迎气”礼乐中体现的观念结构,又辅以田野考察材料中当代山西盲人“霍州书”的民间礼俗体现出的观念结构,指出这一“四维”观念顽强的遗传性,甚至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存活至今,值得引起研究者注意。

另外,中国海洋大学张咏春博士的《从国家典礼到民间礼俗――显陵御乐的兴衰》、忻州师范学院孙云博士的《国家在场――佛教仪式音声研究的重要维度》、河北师范大学的常江涛博士以《从国家礼制到民间礼俗――明清吉礼小祀仪式用乐对河北民间祭祀礼俗仪式用乐的影响》为题的发言,均从国家礼制与民间礼俗互动的研究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礼俗是历史上生成的概念,当下的礼俗仪式与历史上的礼制仪式具有渊源关系,因此对礼俗仪式音乐的研究需从“历史与田野”两个维度进行探究。

中国音乐学院的赵塔里木教授以《田野得新知――文献与田野互证两例》为题,通过对民歌《高大人领兵》文献的对比论证,阐述了“历史与田野”背后反映出的音乐史学观深刻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背后体现出精英与民众共同创造的史学观。其提出的“史料视野”,指明了音乐学研究需要从纸本史料向文物、口碑史料拓展,其目的在于揭示无文献记录的民众参与历史创造的事实。

天津音乐学院的郭树群教授以《由“历史”伸向“田野”应彰显时代色彩;从“田野”探向“历史”需呼唤史学涵养――“礼失而求诸野”学术传统的当代延伸》为题,深入辨析了“历史”“田野”的相互关系,认为这是对“礼失而求诸野”学术传统的认知和继承。郭树群认为,“由‘历史’伸向‘田野’”应当彰显的时代色彩必须体现寻求多重证据法的方法论光彩;而“从‘田野’探向‘历史’”则要求我们用最精细、最严谨的办法去检阅材料,以求得多重证据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达到所谓“立体释古”研究境界。

仪式音乐研究是民族音乐学重点关注的学术领域之一。作为从西方引进的一种理论,国外仪式音乐研究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本土仪式音乐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香港中文大学的曹本冶教授与中山大学的周楷模教授以《文化中音乐”与“仪式中音声》为题作了联合发言。发言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将“文化中音乐”置于“思想―行为”中观察,并把“文化中音乐”的行为分解为“过程”(音乐的社会化过程)和“产品”(音乐社会化过程的结果),并强调,需从“思想”“过程”及“产品”三者间的动态关系,去理解音乐在其文化生态中的意义。对于“仪式中音声”的“思想―行为”研究,发言指出,仪式作为行为过程和过程之产品,具有“近信仰”与“近世俗”两种属性的“思想”内核,须在“信仰/社会价值观―仪式―仪式中音声”三者一体生态结构中去理解“仪式中音声”的功用。第二部分,发言把曹本冶与项阳的研究归纳为两种模式进行比较,认为“两者都是从研究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模式体系”:曹氏模式是以系统的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及“文化中音乐”的反思立场,结合中国传统“道―行”合一思维,立足于对中国传统仪式展演的“仪式中音声”之长期研究所得;项氏模式是以中国几千年文化历史典籍为据,结合西方历史人类学理论视野,落脚在从宫廷到民间盘根错节的中国“礼乐”传统之根研究所得。发言对项氏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借用“接通”理论强调:思想和行为深究、“乐”或“音声”与文化生态、理论与考察实证、东西方学术思维诸方面的接通,方能有希望在特定的学术领域提炼出有事实依据、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模式。

中央音乐学院的张伯瑜教授以《论村落结构中的民间乐社》为题的发言,以流传在河北、山西、陕西、湖南土家族地区等地的音乐会社为对象,基于村落结构之“社会权力”“社会生产力”“社会生活”的变迁,探讨会社在传统村落中的作用及村落结构在变化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中央音乐学院的杨民康教授以《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一种从艺术切入文化情境的表述方式》。为题进行了发言。他认为:“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是以仪式化音乐表演为对象和路径,藉以观察和揭示人们在其音乐表演活动中如何经由和利用仪式表演行为,将观念性音乐文化深层模式转化为音声表象的过程和结局,并辅以必要的阐释性分析和文化反思。

除了从理论模式、范式对仪式音乐研究进行的研究,研讨会更多类型的研究是从通过个案对具体仪式音乐的内容、内涵予以梳理、解读。

福建师范大学的王耀华教授以《孔庙礼乐:定位、礼乐实践及其文化内涵》为题,从“庙制”设立的历程与礼乐的规制两方面对孔庙礼乐进行定位,从“礼仪规范、乐章、奠仪行为”三个方面对孔庙礼乐的礼乐实践及其文化内涵予以了阐释。

河北师范大学的赵书峰博士以《瑶族婚俗仪式音乐的历史与变迁》为题的发言,对瑶族婚俗仪式音乐展开“历史与田野”双重维度的审视与观照,其研究中注意到了瑶族地区不同历史时段的建制沿革以及乐籍制度、卫所制度影响下,对于瑶族传统文化形成产生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齐柏平博士以《谈谈土家花灯的礼俗仪式特征》为题,从“五礼”类型对花灯服务的礼俗类型予以类归。

民族音乐学研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一些研究者的研究也注意从人类学等相关学术领域学习、借鉴一些理论、方法、视角用于仪式音乐研究。中山大学的邓启耀教授《无象之相――佛教祭礼乐象的视觉人类学观想》、河北大学齐易教授的《民间音乐仪式与影像录制》发言,体现出对视觉人类学、影像人类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中国音乐学院杜亚雄教授的《新礼俗音乐“村歌”的兴起及其意义》、浙江师范大学杨和平教授的《历史与田野的对接互动――基于区域音乐史研究的实践》、赣南师范大学肖艳平博士的《客家礼俗音乐崇祖现象的故事形态学分析》、首都师范大学邓志勇博士的《礼俗仪式音乐的声景学研究方法初探》等发言,均显示出以“区域音乐研究”“口述史研究”“故事形态学分析”“声景学”等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运用。

传统音乐研究也多以个案的方式呈现,但强调从音乐本体层面切入。中央音乐学院的周青青教授以《云南鹤庆六合乡白依人的礼俗音乐》为题的发言,既有对白依人唢呐音乐的曲牌类型、来源、服务礼俗仪式场合、与当地戏曲吹吹腔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对白依人的族属、语言、唢呐传播历史等历史问题、文化问题的探讨。江西师范大学的刘雯博士以《苏州“十番鼓”音乐的{查与研究》为题,从“多声部音乐的角度”切入,分析苏州十番鼓音乐的分类、艺术特征以及旋律发展手法。

史学、民族音乐学、传统音乐对礼俗仪式音乐的研究论域既有交叉,又各有特点,各学科的研究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和优势。郭树群提到了“立体释古”,项阳一直强调“接通”理念,曹本冶与周楷模也指出需要东西方思维的“接通”才能提炼出有事实依据、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模式。因此对于中国礼俗仪式音乐研究而言,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和界限,进行“立体的音乐学研究”。针对具体问题,结合史学、民族音乐学、传统音乐各自的长处和优点,融东西方学术理论精华来进行研究,以此揭示研究对象蕴含的音乐文化内涵。

王秋桂先生所指出的华南学派对国家与地方、制度与礼俗仪式的定位,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同属这一学派的陈春声教授在《回到历史现场》一文中指出:“应努力把传统中国社会研究中,社会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不同的学术风格结合起来,通过实证的、具体的研究,努力把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历时性研究与结构性分析、国家制度研究与基层社会研究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情感、心智和理性上都尽量回到历史现场去。”①我们看到,大学术界是在解决了国家与地方整体一致性关系的前提下,进而对不同区域、地区间的礼俗仪式进行研究,强调“回到历史现场”,多学科方法论有机融合,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

学术在发展,理念在更新。我们应该关注相关学术领域的学术动向及研究成果,吸取其精华,用于学术研究实践。仪式音乐研究源于西方,学界将其引入后,相关研究偏重共时层面对当下仪式音乐活态的把握。但中国的仪式音乐与西方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仪式音乐又存在明显差异。史学研究之所以强调从“礼俗”视角切入对中国仪式音乐的研究,旨在提醒我们需要意识到“礼俗”概念下的“仪式音乐研究”。因为中国的“礼俗”涉及到国家、制度,涉及到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形态。换言之,礼俗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形态,也是当下民间仪式音乐的历史形态。“礼俗”与“仪式”两个词并置连用,既是强调中国仪式音乐研究的特殊性,也是强调中国仪式音乐研究需要关注国家制度,需要关注历史。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7

1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意蕴。

1. 1 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

“文化”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传统文化则是民族文化通过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和磨合,不断地发展演变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

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精髓。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越来越清醒地看到: 在物质文明极大繁荣的同时,“中国人在礼仪文化方面的缺失与落后几乎无法再与曾经的华夏媲美”[2]。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礼文化在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韩国却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本位文化向前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对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不加以重视和继承,民族文化将会以惊人的速度流失殆尽。

大学生肩负着文明传承的重任,对于传统礼文化,要批判继承,汲取精华,将礼仪文化中的优秀精髓入脑入心,内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并贯穿于言行举止之中,使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穿过历史的长河,体现出永恒的价值。

1. 2 推动国民素养的提升。

中国古代的礼仪是以修身为基础的。儒家把“礼”视为修身的最高境界,也把它作为做人的基本要求,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礼记》有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强调礼仪和修身相结合。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都是主张外在的礼节仪表要以内在的美好德性为支撑,内外兼修才能称为君子。

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尤其是在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礼仪素养恰恰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良好的礼仪道德修养。

1. 3 体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传统礼仪曾作为“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的重要手段,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和谐等方面产生过不可取代的作用。总的来说,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就是“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思想。

“和”体现了礼文化内在的结构性功能,礼能够调整人的主观欲求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影响和制约人的行为方式,促使人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共处的平衡境界。因此,礼文化中所强调的“和”,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当代中国,全面构建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和谐素养的大学生。汲取传统礼文化精髓,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使他们通过后天的习熏悟化形成稳定的内在品质结构,推动整个社会实现富者有礼高雅,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意笃,社会有礼祥和的良好社会风尚。

2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2. 1 礼仪素养残缺。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且高度聚集的群体,必将成为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不仅应有过硬的知识技能,更应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感和文明素养。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在逐年完善。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知识、没文化,受教育、没教养的学生仍不乏其人; 标榜个性、冷漠自私的学生随处可见; 不敬师长、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和他们的健康成长,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

2. 2 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大量“新事物”和“新思潮”涌入,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冲击; 而当代大学生对于新鲜的外来文化更容易认同,能够快速接受。二是对传统礼仪文化认知缺失。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被良莠不辨地一并作为封建残余批判,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遭受到毁灭性打击,包括礼仪文化在内的民族的、传统的优秀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被无情摈弃,文化因断裂而无法传承,礼仪之邦也辉煌不再。三是家庭礼仪教育的不够。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可是他们一旦养成一种习惯,便很容易地、很自然地被接受了。”就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受到的最初也是最关键的启蒙性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子女,而当代的一些家长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礼仪教育,自身思想认识和礼仪修养不足,因此,“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论语·子路》) ; 加之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溺有余而管教不足,导致很多孩子教养不够。四是学校对礼仪教育不够重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校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智力教育和知识教育,一味地追求升学率; 相比之下,对于学生的礼仪教育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使学生没有机会系统而深入地学习礼仪文化,导致一些学生忽视礼仪规范,礼仪素养不高。

3 礼仪教育的途径。

3. 1 情景化人。

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加强礼仪教育不仅有赖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的努力,更应当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只有营造文明礼貌的社会氛围,青年学生才能“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中小学阶段是大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应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资源,大力开展传统礼仪教育,使学生知礼懂礼守礼,培养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应将礼仪课程作为大学生必修课引入课堂,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传统礼仪文化教育,自觉传承中华礼仪文化。其次,要重视和加强家庭礼仪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通过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和专题讲座,提升当代家长的素质,弥补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和缺失。再次,要营造全社会学礼守礼的良好氛围。近年来,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国人学礼、明礼、行礼正在成为一种风尚,我国的礼仪环境正在恢复重建。要大力倡导和弘扬优秀传统礼仪文化,重视现代公民的文明礼仪素养培育。此外,还要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和渗透作用,大力传播明礼行礼的观念,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学习氛围。

3. 2 古意新范。

古语有云:“知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任何一种新思想,既不会是人们脑中所固有的,也不会突然从天而降,而是从已有的思想资料出发,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换言之,是赋予“老”传统以“新”

意,即“古为今用”。因此,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精神做出现代诠释,对于丰富社会主义礼仪文化的内涵极为有益。中国传统礼仪,一方面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思想因素,如“三纲五常”

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同现代的民主、平等观念格格不入,应当扬弃; 另一方面,传统礼仪中辞让、中和、敬老、尊师、诚信等观念,与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礼仪是一致的。因此,古为今用,从传统礼仪文化中寻找现代礼仪的精神源头,将礼仪教育深深植根于这一基础之上,会让大学生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正如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现在提倡的热爱祖国、集体主义、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谨严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先人后己、勤学不倦,等等,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

3. 3 知行统一。

《吕氏春秋·孝行览》曰:“礼者,履此者也。”显然,中国传统礼文化不仅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有着鲜明的践履性,即实践性。“德诚于中,礼行于外”,意在礼仪既有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有外在的行为尺度。因此,加强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要知识与实践并重。

首先,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把课堂想象成社会舞台,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践。运用“示范———模拟———评议”的教学模式,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操作,使学生亲临其境,融入角色,学以致用,促进理论知识和礼仪规范转化为日常生活的自觉行为,弥补学生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描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清是非,掌握礼仪的“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缩短学校生活与社会实际的距离,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表达能力。此外,可采用对比教学法,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礼仪也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礼仪和礼节也不尽相同,通过对比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帮助学生明晰古今中外礼仪的流变和异同,有助于学生正确施礼。

加强传统礼仪的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有利于大学生在体验和践行礼学的过程中,站在传统文化的制高点,深刻认识和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能够促进大学生将知识和修养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读书与做人“两张皮”的问题,使大学生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出中华优秀传统礼仪的无穷魅力,塑造出举止适度、气质高雅、语言文明、服饰得体的谦谦君子形象。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8

社会媒体的监督与导向。

关键词:礼仪教育;体育礼仪;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6-0065-03

体育礼仪作为体育文化核心层面的重要内容一直

在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从奴隶社会

开始就已经有了礼仪教育的雏形,随着西方体育项目

的强势介入与我国新旧文化体制的交替,我国传统的

体育礼仪正在经受挑战和断裂。观赛礼仪是观众在参

与赛场活动的过程中所遵循的一整套表现尊重、教育

和审美意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文章分析我国古代

和现代礼仪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体育礼仪

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参考性建议,以期更适应当代

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

1 我国体育观赛礼仪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我国体育观赛礼仪的现状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箭赛场的“喝倒彩事件”、

足球赛场观众席的“垃圾门”、2009年CBA太原赛区

因观众不文明观赛而处罚5万元案例等都是近几年出

现的典型观赛不文明事件,不遵守赛场秩序、大声喧哗、

不注意衣着形象、喝倒彩、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

对于自认为不公正的判罚对裁判大加指责和谩骂等都

是近些年我国观众在观赛时的一些典型表现,有的虽

然是无意行为,但客观上不单影响了运动员比赛的情

绪和赛事的正常进行,也破坏了我国观众在世人面前

的形象,无利于奥林匹克精神在我国的传播和中国传

统礼仪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2 影响我国体育观赛礼仪的因素分析

1.2.1 与我国“金牌至上”的传统观念有关 个人英雄

主义、“金牌至上”理论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都根深

蒂固,我们习惯于为冠军或优胜队伍加油鼓掌,而为落

败者不予鼓励,中国观众喜欢用击鼓、大声叫好等强烈

的方法来表达对于喜爱球队最热隋的支持,“金牌至上”

理念催生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诞生,使观众在观赛时将比

赛成绩凌驾于体育道德之上,加剧了不注重比赛过程、

只注重比赛结果的畸形观赛心态。

1.2.2 中西方民族性和地域性差异 不同的体育项目有

不同的观赛礼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对于同一个体育

项目的爱好与关注点不同,不同民族和地域对于体育

礼仪的理解也大不相同,东方体育更注重技巧性和观

赏性,而西方体育更注重竞技性与竞争性,不同民族

地区的体育项目都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是民族习惯

的一种表现。

体育礼仪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非

常浓郁的时代特点,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任何时代

的礼仪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不论是从体育服装、服饰、礼仪器物、还是礼仪规范,

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礼

仪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性、地域性的矛盾相互冲突与

融合,如礼仪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

传统的具有狭隘民族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文化特点已经

淡化,随之而来的是礼仪文化中更符合时展的精

神,如倡导和谐社会的礼仪文化观念。

1.2.3 与个人文化背景、社会文化氛围有较大关联 体

育礼仪与社会文化氛围、个人文化背景有较大关系,

体育礼仪的发展会随着主体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高而

提高,也会由于个人文化背景的差异表现出不一样的

特性,当今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全面转型”时期,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社会生活的基

本道德规范的缺失与缺位,引发社会行为层面的无序

与失灵。近些年,在我国体育赛场上的一些不文明行

为就是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影响的具体体现。同时又

由于个人文化背景、职业等差异,造成对体育礼仪的

理解和认识程度不同,在观赛礼仪、礼仪认可度等方

面有可能会造成一些问题。

1.2.4 对不同观赛礼仪认识的缺乏 不同的赛事,观赛礼

仪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专门针

对观赛礼仪对全体国民进行加强教育活动,大部分的

观赛礼仪都是观众在平时通过自身了解和观察所得来,

所以难免会对不同项目的观赛礼仪不了解,无意造成

一些破坏赛事顺利进行的行为,对比赛所展示的奥林

匹克精神也未做深入了解。

2 我国古代体育观赛礼仪的文化内涵

2.1 非常注重礼仪与政治、伦理的结合

纵观我国礼仪教育思想,会发现无论是中国古代

还是近代,都非常注重礼仪与政治思想、伦理纲常之

间的结合问题,有尊卑、谦逊之意,是儒家伦理思想

在礼仪文化方面应用的体现,儒家思想的精髓就是仁、

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建立了传统社会

中最基本的为人处事原则,由儒家学者整理成书的礼

学专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对于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社会风气的养成等都起到

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注重系统性与分类教育思想

礼仪教育应该贯穿于人成长的各个阶段,从我国

礼仪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都非常注重礼仪教育的

系统性,分年龄、分性别、分职业、分场合等进行重点

教育与培养。年龄方面,注重从青少年时期进行培养,

从小加深礼仪的认识和了解,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

进行分类分重点的礼仪文化教育,在大学阶段,加强社

会礼仪与家庭伦理教育,作为必修课进行;在性别上,

分别针对男性与女性开展了绅士教育与淑女教育,职业

上有骑士教育,场合上有注重餐桌礼仪的博雅教育等,

应该说分类教育思想比较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3 把礼仪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首要地位来抓

从我国礼仪教育思想中能看出,礼仪教育是作为

培养人才非常显著的地位来抓的,普遍认为:礼仪教

育作为人的基础教育尤为重要,一个人对待人、事的

基本判断和行为都来自于礼仪教育,只有培养良好的

礼仪习惯,才能更好的解决将来从事的工作以及面临

的社会问题。

3 我国体育观赛礼仪发展的启示

3.1 要尊重文化差异,求同存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要

在充分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之上,加强对西方体育礼

仪与我国传统礼仪的研究与传播,要有批判继承与批

判引进的思想。现在大多数奥林匹克项目都来源于西

方,在对项目的理解与认可度方面,中西方还是存在

一定的文化差异,如在观赛礼仪上,西方礼仪中更注

重用欣赏的态度来面对竞技与成功,而中国观众由于

文化背景与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更喜欢用欢呼

与其它更热闹的方式来祝贺成功,在这些方面,应该

抱有求同存异的思想,在充分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

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性的进行改良,不

能一味的批判与打击,从其它方面不断渗入,逐步改

善国人的观赛礼仪等方面。

3.2 注重系统教育,找到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礼仪

发展模式

我国礼仪教育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注重系统教育,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开展有针对性的礼

仪教育模式,在这里提倡“一线四点”的教育模式,“一

线”主要指的是以终身教育为主线,“四点”分别是以

不同职业为基点,以公民基本素质为支撑点,以学校教

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为着力点,以观赛礼仪为突破点来

进行有针对的礼仪教育。要倡导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

要奉行礼仪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和主线的教育思想,

加强在不同时期的礼仪教育,以不同职业为基点,是要

在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各种不同职业人群的特

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礼仪教育,不搞“一刀切”,不能

看到—些不合理的礼仪习惯就一味的采取批评的态度,

在面临具体问题的时候要具体分析,以公民基本素质为

支撑点,就是要在社会范围内开展传统礼仪及规范等的

宣传及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对于不文明的

礼仪现象,要采取多种方式批评教育;以学校教育与社

会教育相结合为着力点,一方面对于学校来说,要加强

对学生的礼仪教育普及思想,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

展礼仪教育的基本规范教育,要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系

统性,从社会教育角度来说,社会教育机构也要在开展

其它专业学习的同时,加强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

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3.3 加强宣传教育,建立礼仪教育大环境

要充分重视社会环境对个人礼仪教育的影响程度,

礼仪教育大环境的建设对于国民体育礼仪的提高有着

重要作用。作为政府来说,一方面要加强对于不同项

目体育礼仪的宣传与教育活动,提高国民的体育审美

能力,体育审美作为体育素养的一部分,就是要培养

观众具有一定的审美知识,能够感知与体验、欣赏和

表达体育美;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种方法和渠道广泛的

宣传体育比赛规则,特别是一些不为广大群众所熟悉

的比赛项目,使国民在了解该项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加

深对相关礼仪规范的认识。

3.4 加强社会媒体的监督与导向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公众媒体的宣传对普通民众

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从目

前中国媒体对礼仪教育的宣传方面来看,还没有形成一

套完整并积极向上的套路,更多的停留在对某—些事件

的报道,在比赛胜负观上、在对观众不文明行为的报道

方面、对体育比赛过程中的不良现象的报道方面并没有

充分体现出—个专业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规范人们

行为与引导行为方面并没有起到—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为具有教育功能与导向的媒体,应该利用适当的议程

设置和舆论宣传来影响和引导树立正确的礼仪规范,提

高宣传功能与正面导向功能,体现出专业的奥林匹克精

神,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4 小结

从我国礼仪教育思想的对比分析角度对我国体育

礼仪教育进行研究将为我国建立更和谐、更有效的礼仪

教育思想提供参考数据。从我国礼仪教育思想中细化出

经验,再结合社会发展和体育礼仪的特点,以更好的发

展体育为标准,为公民更好的参与体育、爱好体育提供

合理发展方式,为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旭武,林少娜.体育赛事观赛礼仪缺失探因与

对策[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2):10-12.

[2]冯强.中国现场观众观赛礼仪缺失的原因及对

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7):204.

[3]高玉诺.“一线四点”礼仪教育模式探索[J].中

国德育,2011(2):50.

[4]罗永义.体育礼仪的涵义、特点与功能探析[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26(3):3-4.

[5]杨彤彤,谢忠萍.体育礼仪的功能与传播途径研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9

高尔夫是现代生活的一项时尚运动,是人们漫步于绿色之中,享受天地自然,陶冶情操,自我挑战的最佳选择。虽然说高尔夫是一种运动,但其内涵却早已超越了其作为运动而存在的价值,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已经逐渐被人们发现和传承。

一、高尔夫礼仪的内涵

高尔夫礼仪作为高尔夫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特点之一,也正因如此,高尔夫被称之为“绅士运动”。有人认为,高尔夫礼仪就是指穿着讲究,像英国贵族一样,故美其名曰为“绅士”。其实不然,高尔夫的绅士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它贯穿始终的“自律、谦让、合作、友谊”的精神。在高尔夫球场上,打一场十八洞大概需要4-5个小时,步行10公里的路程,在没有裁判监督的情况下,在紧张的角逐中,如何面对险阻?如何处理成功与失败?就如“老虎”一样,当自己的球不幸打中妇人时,他放弃了正在进行的大赛立即赔礼,以示歉意。除此之外,高尔夫礼仪规则也体现了高尔夫整体的道德取向和价值框架,它充分展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例如高尔夫礼仪规则规定:在果岭上,球员要及时清理球痕、他人推球时要保持安静,切忌走动等。完成打球后,无论成绩如何,球员还要主动向其他球员祝贺和感谢。因而,只要你进入高尔夫会所,无论何地球手们都非常重视自己的言行,时刻遵守球场的礼仪,也正因如此,礼仪成为高尔夫运动一项鲜明的特征并延承着历史的发展。

二、中国的传统礼仪

百科全书上说: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中国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儒家思想中的“礼治”“德治”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一直发挥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制约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同时我国历来也把无礼、失礼看成是很羞耻的行为,《诗经・相鼠》云:“……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但无论是从正面引导还是从反面教导人们礼义廉耻,其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传承礼仪规范,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绅士”,让人们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有序地生活。

三、高尔夫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的共性

纵观高尔夫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尽管这项运动起源于五百多年前的苏格兰,但其高尔夫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的要求确是相通的,甚至可以说是一致的。高尔夫的球手要在球场上不急不躁、谦虚礼让、遵守秩序,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礼记》中也明确指出,“礼”就是敬、序、理、履、度和宜,要求人们做到“知礼而守礼”。“礼”作为孔子道德修身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更多的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准则,而这又与高尔夫礼仪规范的要求不谋而合。

四、中西交融,拓展新径

高尔夫运动能否在中国受到欢迎,很多专家认为,其契合点就是文化的传承。也许有人会说,中国文化是礼仪之鼻祖,何必继承他人衣钵?其实不然,我们常说:音乐无国界,美术无国界……那文化呢?就拿中国而言,不同的民族、地域都差别迥异,所以中西文化一直难于统一,我们只能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这过于笼统,难于掌握。但在高尔夫礼仪中我们却惊奇地发现,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高尔夫礼仪和国际礼仪都是相通的,更与中国传统礼仪相符,再加上国人对于高尔夫近二十年的热衷,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高尔夫运动可以掀起新一轮的礼仪热潮。

早在唐朝,日本遣唐使把茶带到了日本,珠光禅师将禅宗思想引入茶事,形成了独特的草庵茶风,成为茶道的开山鼻祖,将饮茶由一种娱乐升华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和一种哲学,更上升到“道”的地位,渗透到运动、祭祀等各个方面,成就了现在的日本文化。由此可见,只要抓住契机,深化研究,娱乐中蕴含的文化更易被人们接受和推广,其源头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抓住其精髓。虽然高尔夫运动目前公认是源于苏格兰,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像日本人一样,取之,用之,深之,利用国人对高尔夫的喜爱,在运动中强化礼仪规范,既起到强健身体的作用,又收到引导国人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再者,大家都知道,高尔夫运动是年轻化运动的一员,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把他们送到高尔夫球场,一方面当然是希望锻炼其体魄,但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感染“绅士”氛围。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其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总而言之,看待高尔夫这项新兴的运动我们不仅要关注其固有属性,还要关注其文化内涵,更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敏锐地抓住这一百年难遇的契机,真正实现中西文化交融,开展起新一轮的礼仪革命。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10

一、大学礼仪教育的本质

要回答什么是大学礼仪教育,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礼仪教育。礼仪教育则是将礼仪的内涵、观念、表现形式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手段进行传递,使受教育者感受到礼仪文化的博大,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礼仪教育的价值所在,有三个层次:首先,对于个体来说,是对仁德的追寻,让个体的行为更加符合道德规范;其次,对于社会来说,是在人际互动中更懂自我约束,更懂尊重与理解,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再次,对于国家来说,礼仪则是用完整的规范体系,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使国家和而不乱。依据上述论述,我们认为大学礼仪教育是指:高校根据礼仪规范及道德建设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内在素质进行必要的礼仪指导、修正和教育的社会活动。其主要是向大学生传递礼仪文化知识和常识,指导大学生践行礼仪,从而转化为个体的行为或价值规范。其根本目的是推动大学生知美德、塑美型、养美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界定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演变与融铸中,在与外来文化的不断交流、冲突与融合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自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至今,在11年间,全球已建立孔子学院和课堂700余所,普及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它们将汉语和中华文化推向世界五大洲,可谓是21世纪的文化“新丝绸之路”。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下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成功地保护和维系了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究竟如何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切实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实效性,这是值得所有人关注和深思的议题。

(一)中国传统儒家礼文化的启示

1.要将儒家礼仪要义与现代的礼仪规范有效融合发展

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的精神痕迹,无论是礼仪的起始发展还是礼仪的行为方式,一些积极的礼仪行为,比如“诚敬、“孝亲”、“敬长”等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因此,我们在从事礼仪教育的时候,万万不能丢弃传统礼仪,不能否定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否则,在学习现代文明礼仪时,总有文化内涵缺乏,像是空中楼阁之感。

2.对儒家礼文化进一步溯本求源

部分大学生热衷于日剧、韩剧,大部分原因是被剧中人物的礼仪举止及其透露的礼仪文化所吸引。假若大学生礼仪教育中进一步深谙儒家文化,就会了解到日剧、韩剧中的礼仪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曾经受到中华民族礼仪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教师要能够将当下大学生流行和追求的时尚元素整合和分析,追溯其在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始末,这样既可以使得学生既能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历史背景,又能够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

(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礼仪的原则

中华礼仪的内容很复杂,条目虽多,但也不影响人们对它的记忆和践行。因为中华礼有它的提纲挈领,不难把握。这个纲领是什么,这个内涵是什么,在前人智慧结晶的总结下,大体可将礼仪的原则归纳为敬、静、净、雅、慎五个字,也供大家讨论。

1.敬

所有的礼仪,都包含“敬”的原则,没有敬就没有礼,可以说“敬”是礼的核心。《孝经》一言以蔽之:“礼者,敬而已矣。”《礼记》开卷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古代所有的礼,都是试图培养人们内心的“敬”,对父母、对兄长、对配偶、对事业,都不能有不敬之心。

2.静

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身上都有“静气”,神定气稳,沉静从容。《大学》开卷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古今成大志者,皆懂得“宁静而致远”的道理,俗话说:“宽阔的大海平静,浅窄的小溪喧嚣。”所以说,静是君子的气象之一。

3.净

越是文明的民族,对居住、食品、衣服等卫生要求很高。中国人自古讲究卫生,甲骨文中的“若”字,是一个人洗完头之后在梳理头发的样子。头发梳理整齐后,还要挽成发髻,插上用骨或玉做的笄,把它固定住,发髻外面还要用一块帛巾包好,然后再带上冠,很是讲究。至迟在唐代,政府工作人员都有每旬一沐浴的规定。还有,在祭祀中,人们往往格外注重祭祀场所、祭祀牲畜、祭祀器具等的卫生情况,因为,人们往往通过“净”来表达内心修养和尊敬之意。

4.雅

生活文明而又有教养的人,言谈举止必然都很文雅。《礼记》就有文雅用餐的规定:吃东西不能发出声响;汤要小口喝,不要弄得满嘴都是;吃骨头时不要啃出声音来等等。此外,关于坐姿、站姿、服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都说明古人在交往中对典雅的辞令的运用十分讲究。

5.慎

我国古代有一个很重要的道德范畴——慎独,即个人闲居独处时,也要守礼自律,不可有越礼的非分念想。这是古代中国人的信仰之神。中国人要通过礼来把握自己,礼是道德的具象,是道德在人身上的体现,不需要神的监督它也存在。这个监督者就是“慎独”,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神明”就是内心坚守的道德和良心。

作者:陈莉莉 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11

二、中国传统儒家礼仪文化的道德性本质

孔子提出的恢复“周礼”,让统治者服从道德规范并遵从一系列的礼仪行为,以此垂范天下,从而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也就是恢复周代和周代以前最高统治者作为道德楷模的理想统治模式。在西方社会,柏拉图最初追求的理想国是让哲学家成为国王,让“哲学王”统治整个国家和社会,也就是让品质优秀、道德境界和智慧高的人来统治社会,这与孔子的德治思想是一致的。但是,经过在西西里的叙拉古实验,柏拉图的政治设想遭到了失败,当发现自己的理想国模式在现实中行不通时,他改变了以前所追求的哲学家当王的最高理想,转而求其次,也就是转到追求“次优状态的国家”的主张,那就是依法治国,实现法治乌托邦,也就是通过法律来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实现治理国家的目的。他认为法律是实现国家正义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法律篇》中他这样写道:“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兽类一样。”[3]柏拉图的这个转变非常重要,表明他从推崇以德治国到依法治国的转变。正像柏拉图设想的那样,西方社会的德治与法治最终走向了分离和分裂。在个人行为方面,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表现可以不一致,甚至在思想上可以犯法,但只要在行为上不违反法律规定即可。西方社会的与世俗政治最终也相互分离开来,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世俗政治可以用外在的强制手段进行管理,而则通过个体内在的修养和规范达成,二者不相互干涉。这是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特点之一,与中国崇尚德治、礼法并重的传统治理模式形成对照。孔子也曾在一个小诸侯国鲁国实验过他的崇尚道德、以礼治国的思想,和柏拉图一样,最终也没有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与柏拉图不一样的是,孔子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最初的理想和信仰,一直在坚持着他的“德政”理念,这使得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一直崇尚德治和礼治,而没有转向法治。孔子阐发的“礼仪”不仅是指个人的行为规范,还包括家庭、家族、宗族,乃至整个国家的行为规范,所以“礼仪”是上下贯通的,可见孔子所倡导的礼仪文化体现了一种整体观,这是把道德信仰与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的表现。笔者认为,孔子的礼治思想更倾向于德治,他所倡导的礼仪规范既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更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内和外是一体的,不是分离和割裂的。他所强调的“礼仪”是由内而外的道德行为,道德与礼仪是贯通的。孔子以后的孟子则有舍弃外在礼仪形式,追求内在“仁义”的倾向,把礼仪内化为心理情感的准则[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法家思想,法家强调外在的强制性,儒家侧重于内在的道德自律,并强调内在的道德信仰要与外在的礼仪行为和谐统一。事实上只有内外合一才能够实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导致后来中国在治理社会上出现儒法并重的局面。前期儒家思想,也就是先秦时代的儒家思想是主张内外兼顾的,但是到了宋明时代,外来佛教主张内在的心性修养,强调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的修行路径,使儒家也开始追求内在的超越,这就使得传统的儒家礼仪更加注重内在的自省和自律,强调由内而外的思想行为规范和道德法则。所以传统儒家礼仪文化更强调个体的内在规范及内在修养,而非仅仅看重外在的形式和仪式。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12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中,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首要任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与有效的管理,妥善兼顾与协调社会不同阶层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创新社会机制,有效地增强社会的活力和竞争力。

人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2-3],它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口众多、资源匮乏,虽然有“礼仪之邦”之称,但社会人口素质参差不齐的大国来说,具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水平、法制建设的积极作用。

礼仪教育[4-6]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教育,通过传授礼仪知识,以其规范性、共同性、多样性、时代性、差异性、继承性等特性,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断代传承下来的饱含传统文化的“礼”向当代中国不同的人群传递着礼仪素质、礼仪意识,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文明不断前进。

因此,如何在礼仪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内容,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与人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礼仪教育中,使其具有现代气息,这无疑是现代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礼仪教育的与时俱进观

我们传统的礼仪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以国家的典制形式固定下来,通过一套完整、严格的礼制,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礼”,成为维护古代政治制度及上层建筑的主要仪式;同时,通过行为规范的特征,作为古代不同阶层的伦理规范也起着表达敬意和修身养性的作用。

西方的礼仪教育一词源于法语中的“etiquette”,其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7],后来,“etiquette”一词进入英语并几经演变,便有了“礼仪”的含义,意思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并逐渐演化为现代西方礼仪。主要强调人的举止、言辞或风度等,是人的行为、行动的规矩或规范。

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交平台的增加,礼仪教育已经从传统的“面对面”、“书面”等单一的形式逐渐地向多元化、全方位、一体化等方向转变,诸如,网络礼仪、涉外礼仪、商务礼仪等。这也给礼仪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与时俱进的礼仪教育多元化特征

礼仪教育的多元化特征一直存在,从中国古代的家庭礼仪中的“三纲五常”、国家礼仪中的“周礼”、到自身修身养性的“礼仪”,在礼仪的方面都着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质。西方的礼仪教育的多元化更是将其视为与人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礼仪教育的多元化出现了两个新的特征:

(1)礼仪教育向社会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侧面逐渐延伸,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礼仪。同时,伴随着社交平台的增加,在多元化的礼仪教育中,又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体现出新的特征,这就使礼仪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传统的、一成不变的礼仪规范上,而要针对不同的社交平台、不同的延伸面,形成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具有鲜明侧重点的全新礼仪教育类型。

(2)礼仪教育将面临个人素质严重参差不齐的不同人群的挑战。尽管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抓人民群众的礼仪教育,但个人素质教育的低下与我们原来所倡导的礼仪教育观严重脱节,使得礼仪教育在个人素质面前形同虚设,再比如,我们经常会见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践踏草坪”、“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严格意义上说,我们不能说这些人是“坏人”,只能说这些人的素质或者素养较低。因此,礼仪教育的内涵要紧跟时代步伐,解决礼仪教育与个人素质缺失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

据此,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礼仪教育,要把握时代脉搏,深挖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赋予传统礼仪教育“多元化”特征以新的时代气息及现实意义。

2.与时俱进的礼仪教育社会化特征

礼仪,很早我们就作为一种国家的典制被固定下来,广为人知的“周礼”就是其代表和佼佼者。在国家的领导者或者统治者对礼仪的使用下,一方面规范了社会不同阶层的行为,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将礼仪以法制的形式规定下来,即,所谓的“礼法”,来调和不同阶级的关系和矛盾,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这也就是礼仪教育的社会化特征。

而在新时期的社会,礼仪教育的社会化特征依然存在,并且将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诸如,“三个代表”、“八荣八耻”。主要体现在:

(1)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因此,礼仪教育应该发挥其调整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作用,与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促进社会的公平竞争与发展、发现并暴露新的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和谐发展;

(2)礼仪教育应该与我们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经济建设目标、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和未来的四个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大方向一致,引导人民群众向有利于社会发展与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公平与进步的健康方向发展,不能流于表面,要扎扎实实地做好礼仪教育的社会化推进。

礼仪教育的社会化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循序渐进,以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形式有效开展礼仪教育。

3.与时俱进的礼仪教育道德与法制特征

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缺少了道德与法制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纸上谈兵”,因此,自古以来,礼仪教育就与道德与法制建设是分不开的。

思想道德与法律同属社会上层建筑,均与社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受其制约。道德和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体系,这种规范性和功能上的同质性构成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部分教育内容融合的可行性[8]。以往的礼仪教育中,都将道德与法制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体系被应用,因此,无法更多地体现社会主义不同阶段的道德与法制特征。

为此,在新时期应该主要从以下方面研究礼仪教育中的道德与法制特征:

(1)礼仪教育中,应该将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针对当前法制意识淡薄、法制普及面低等缺点,通过人民群众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的方式把法制教育融入到礼仪教育中,为新时代礼仪教育赋予法制教育的特征,使礼仪教育不再停留在条条框框,与我们的法制建设进程一致;

(2)礼仪教育中,以“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道德作为基调,从人民群众身心中散发出一种爱国、爱党、为民族而骄傲的气质,并以此为准则,指导自身的行为、规范,提高自身素养,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礼仪教育中的道德与法制的融合,以及三个方面的互相融合,将是社会主义阶段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想状态。

4.与时俱进的礼仪教育文化特征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传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如何在向其他的国家和人民传递优秀的文化信息也将是礼仪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

近年来,国家在传递中华民族文化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诸如,海外众多的“孔子学院”、“汉基教育”等,通过正式的学校教育的方式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注重经济发展的今天,尽管国家倡导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但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失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新时期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有效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达到双方“平衡”已经成为一个难题。

而传统文化中,诸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理念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礼仪教育的传统文化“核心”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礼仪教育,适应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通过赋予传统文化中的新内涵,倡导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素质的理念,“剔除糟粕,吸取精华”,一方面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机遇,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加速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2)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礼仪教育,使传统文化融入到人民群众的道德和素质教育中,在个人的礼仪体现中表现传统文化,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向不同的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民传递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

因此,礼仪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核心”观,不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求,同时,也是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气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观需要。

礼仪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的[9]。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领域都在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诸如,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国家主席更是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礼仪教育也是如此。在社会主义社会礼仪教育无疑会带来新的发展特点与特征。如果还是因循守旧地以古代或者借鉴其他的礼仪教育为基础的话,将会使礼仪教育背离原国家主席邓小平提出的“以实际为出发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落入“形而上学”的怪圈。

只注重礼仪形式和外在表现的礼仪教育,就会成为“繁文缛节”的老套,而不赋予新时代特征的礼仪教育只能被丢到“故纸堆”,因此,礼仪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礼仪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礼仪教育中道德与法制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社会主义时期的道德和法制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与法制建设的深入逐渐拓展的,礼仪教育应该遵循“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规律,在发展中成熟和完善。

(2)礼仪教育应符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法制、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为国家的基本建设服务,而不应该脱离实际,盲目追求形式的创新,难以深入人心。

(3)礼仪教育自身的丰富与完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时刻保持礼仪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4)礼仪教育应该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共同可持续发展,保持血脉相连。

总 结

礼仪教育中的道德与法制建设、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时俱进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社会主义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保守和墨守成规已经不是礼仪教育的特征。

1.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是新时期礼仪教育的底线,没有它,礼仪教育将无从谈起,而礼仪教育也应该为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建设保驾护航。

2.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新时期礼仪教育的核心,没有文化传承和底蕴的礼仪将是“空洞”的和“虚无缥缈”的,礼仪教育的脉络中应该流淌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礼仪教育和个人气质。

3.提高个人的素质和素养将是礼仪教育的最终目标,个人素质和素养的欠缺将使礼仪教育缺少扎实的根基,将是“空中楼阁”。

4.礼仪教育本身与时俱进的发展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目标,与实际脱节的礼仪教育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5.礼仪教育内涵的丰富、形式的多样将有助于礼仪这一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规范以更加快速的方式推进。

6.礼仪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确保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线,不考虑礼仪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将落后于时代。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6-10-19.

[2]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R].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0.

[3]李江凌.合理协调社会关系努力建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

[4]王金玲,王艳府. 图说礼仪[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8.

[5]朱燕.现代礼仪学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8.

[6]姚礼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素质——对当代大学生礼仪情况的调查[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9-72.

[7]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篇13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凝集起来的精神财富,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的重要性。今天,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如果缺乏教养,不懂文明礼仪,不被人们欢迎,怎么发展事业,立足社会?

我们的语文学科,教授的是民族的语言文化,是传授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我们要培养的是民族的栋梁,是具有美好修养的人才,而不是高智商的野蛮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礼仪教育,将礼仪教育渗入语文教学。

如何将礼仪教育渗入到语文教学中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礼仪知识,水到渠成地教育学生

教材是死的,教师是活的。我们可以从教材中发现传统礼仪教育的模本。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点滴地补充礼仪知识。比如,教学课文《获得教养的途径》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教师可以发挥,告诉学生,现在有很多人大学毕业了,却不懂礼仪,不会接人待物,和别人相处时没有礼貌,甚至出口成脏,张口闭口就是国骂。这样的大学教育是失败的,这样的大学生怎能成为我们国家的希望呢?课文中说:“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在讲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我们分析林黛玉的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可以告诉学生,到别人家里做客要讲究礼仪,不可太随意,要有礼貌地和主人讲话。分析凤姐的放诞时,可以告诉学生,在客人面前,不可粗俗无礼,不可大叫大嚷。讲《拿来主义》,分析鲁迅对“礼尚往来”的讽刺时,可以拓展开来,告诉学生在生活中要讲究传统的礼仪习俗“礼尚往来”,别人送给我们礼物时,我们要表示感谢,同时也要回赠,以表示自己的友好往来。课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中认为,麦当劳之所以在中国受到欢迎,就餐环境及服务质量是很大的原因。他们的服务台明确地写着:“微笑”。我们在公共环境中也要以微笑的方式与人相处,也要自律,说话声调要低,不可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这些课文对我们教育学生讲究礼貌,懂得礼仪都有帮助,老师应该在平时多多提及,滴水可以成就大海。

2 充分利用包括名著在内的各种课外资源,引导学生接受传统礼仪教育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充分阅读课外读物,读书明礼。比如可以选讲古代著作《论语》。《论语》中有一个比较长的段落,这在论语中是比较罕见的,完整的段落叫做"侍坐"。文中写曾点回答老师的问题前“舍瑟而作”,什么是“作”呢,过去学生听老师讲课或者大家聊天,在席子上古人都是这样跪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那么老师发问,要表示恭敬,立起在自己的膝盖上,这叫“作”。可见古人就很讲究尊敬老师了,我们今天的学生也要向古人学习,尊师爱校,当然我们有现代的表达方式。老师还可以介绍当代比较有名望的大师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对传统礼仪的感受心得。还有古代的《弟子规》,也可以作为很好的教育材料。据《黑龙江生活报》报道,哈尔滨市中心小学掀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老师每天早上都和学生一起背诵《弟子规》,该校将传统文化内容编成校本教材,《国旗下学论语》、《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等成为学生每周必修的课程。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不错,可以在中学继续推行。让我们的学生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又能形成温文儒雅的礼仪风貌。

3 在写作或表演中强化学生的礼仪意识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周记或作文中写自己学习礼仪的心得,或对社会上一些人没有教养的行为进行评论,从而更好地锻炼自我。还可以表演关于礼仪方面的小品,以风趣生动的形式向学生传达传统礼仪重要的理念。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