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中国传统文化实用13篇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篇1

我一直对中国的文化充满着崇敬之情,特别中国的传统文化我更是对其敬仰不已,有时候我在想中国的先人是多么的伟大才能造就现在的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我首先感谢我的父亲正是我的父亲引导了我走进中国文化的世界,小时候父亲就对我讲一些前人所讲的道理、理念,那时还小还不太明白,但随着长大渐渐懂得其中的精华,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达出的仁爱、包容、理解、团结,更是让我迷醉不已。特别是出自《老子》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更是成为我人生中所要践行的言语。这句话伴随着我的整个青春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节日更让我感到惊讶,正是有这些节日的存在让我们懂得家人团聚,欢乐一堂的幸福,才让我们珍惜家人的温暖。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节日的存在使我们放慢脚步陪伴家人,避免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家庭悲剧,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所要表达出的内函,所要告诉世人的道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存在还有一个价值就是他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一个最重要的体现方式之一,因为它直接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

中国传统文化篇2

到了晚上8点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人们坐在电视前观看。

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猜灯谜。还会到公园里观礼。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对于这个中国的古老传统佳节,还让我想到了一首诗,一首对他乡兄弟思念的感情诗。那是唐朝时期王维的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当是重阳节时,就会想起王维那种思念他乡亲人、兄弟的情景,让我也不禁地感伤起来。中国的传统节日何其之多,每一个都有故事,述说了节日的来源。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阐述了中华民族古人的智慧结晶。但是,现代又有多少人能够完整的记住这些节日了。

每个人都差不多都觉得中国的节日低俗、无趣,只知道盲目的追求外国的节日。例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但是在他们心中是不是有想过,自己是不是中国人,是否能忘本。或许在他们心中已经没有心里的那份坚持,对于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坚持,只知道一?的效仿别人,反而舍弃了对于自己的民族来说重要的东西—文化。当然,不是一定要抵制外国文化,只要我们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耙,为自己所用,这是可以的,能够让我们借鉴他人的长处,来弥补己身的不足,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完美。

道德是一个底线,提醒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人类为什么站在食物链顶端,就是我们心中有那份道德。

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

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要礼貌。

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锁的牢。

爱护动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

这是一首文明礼貌歌。

礼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它的意义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的尊重与友好的体现。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之间都离不开礼貌这个词语。它代表了一个人的涵养标准,品性等。一个好的礼貌态度,留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小时候,父母总是说见到人一定要叫。小时候的我天真烂漫,很听父母的话,一见到认识的人就会叫个不停,什么叔叔阿姨啊,姑父姑母啊。

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高二的学生了,现在的我已经变得不爱叫人了。只有在父母的逼迫下才会开口叫人,一般的时候也就会见到熟人才叫一声,这还是老妈一直在我耳边唠叨的缘故,这是礼貌问题。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在学校老师教导我们要守礼貌懂知识,见到老师要问好,遇到熟人也要打招呼,要做一个乖孩子。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是现在的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大人了,嘴边一直挂着叔叔、阿姨什么的,会被我自己得朋友、同学笑话,会觉得自己仍然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子。这也是现代社会上青少年的通病。中国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各种商品日益更新。但是,很多东西已经在人们的心中失去。

但是,有好就有坏,人也有好人,比如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两弹一星邓稼先”这些都是中国人的榜样。为什么他们都会被很多的人牢记,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对祖国的热爱和心中的坚持。正是因为这份心他们能够做出让人敬佩的事,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中国传统文化篇3

这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资料:有传统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我最喜欢传统节日了,因为节日是亲人团聚的时候。 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重阳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每年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吃团年饭,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人们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就会拿出礼花放。到了晚上8点春节连欢晚会开始了,人们坐在电视前收看。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猜灯谜,还会到公园里观灯。重阳节,是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重九节”。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窗联,穿新衣吃饺子,然后爷爷奶奶还要给我发小红包,我家还会把我写的春联贴在门外。记得有一次过年的时候爸爸买来了烟花,在我家楼下放了起来。只听“呯呯”几声,一束束烟花飞上天真美呀!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在空中摇头摆尾,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冲天空,还有的像一朵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 春节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下面我就给你们说说吧!

传说中,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长着锋利的牙,尖尖的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爬上岸,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兽,把门锁的紧紧,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

这一年的除夕,人们正准备避难。这时,一位仙翁走过来,他告诉村民“年”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准备了红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还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的我们要认真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篇4

就现存《诗经》作品来看,西周诗歌的功能首先是沟通人与神的关系,那些以祭祀上帝、山川日月之神以及祖先神灵为目的的颂诗和部分“大雅”之作就属于这类作品。其意识形态功能在于:向天下诸侯证明周人统治的合法性,向周人证明贵族等级制的合法性。对神的祭祀从来都是一种特权,因此,祭祀活动本身就已经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了。西周诗歌的第二个重要功能是沟通君臣关系。这里又分为“美”、“刺”两个部分。“美”是臣下对君主的肯定性评价;“刺”是臣下对君主的批评与规谏。根据郑玄《六艺论》和《毛诗序》等汉儒的记载我们知道,西周时期之所以采用诗歌的形式来沟通君臣关系,主要是因为这种形式比较委婉文雅,便于言说与倾听。现在看来,这大约是贵族社会一种言说的特殊方式或权力——可以“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根据《诗经》可以知道,在西周后期,诗的这种功能得到了十分充分的实现。对于诗歌这种功能,我们可以理解为国家意识形态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十分清楚,西周时期诗歌的这两种主要功能都是意识形态性质的。这意味着,西周诗歌本来就是彼时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形式。这对于以继承和弘扬西周礼乐文化为天职的儒家思想家来说自然会产生莫大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诗歌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就像母鸡有下蛋的功能一样是天经地义的。

促成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动因则是儒家士人的身份认同。儒家士人作为一个知识群体,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以“克己复礼”——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改造社会的政治目的为最高任务的。他们的一切话语建构与阐释活动无不以这一目的为核心。对诗歌的阐释自然也不例外。从现存的《论语》、《孟子》、《荀子》和被定名为《孔子诗论》的楚简等涉及诗歌的论述来看,先秦儒家已经在诗歌阐释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从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到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说,再到荀子的“诗言是,其志也”之说,都不离“克己复礼”之宗旨。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从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主流,其影响至为深远。汉代是儒家知识群体擎着儒学大旗与统治集团讨价还价、形成“共谋关系”,从而建立起新型官方意识形态的关键时期。所谓经学,实际上乃是统治集团与知识阶层在政治上终于形成联盟关系的话语表征,是知识阶层进入权力系统的意识形态保证,也是权力集团获得合法性的直接产物。经学是政治权力正式承认知识阶层话语之权威性的标志,是“势”对“道”的妥协;经学也是知识阶层话语压制了其固有的乌托邦精神之后的结果,是“道”向“势”的让步。因此,经学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它最终确定了中国主流文化始终在政治与知识之紧密联系中发展的基本格局,从而也决定了这种文化始终不能获得纯粹的知识形态而向自然领域拓展的命运。

在经学语境中的文论话语自然是彻底的工具主义的。从《毛诗序》和郑玄的《诗谱序》、《六艺论》等文论话语来看,在汉儒的心目中,诗歌直接就是一种规范君权、教化百姓的政治工具。诗歌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不能在个体情感世界中去寻找,而必须在人伦关系,特别是君臣关系中去寻找。汉儒说诗,非美即刺。无论美或刺,都是一种具有明显政治性的话语建构,是对儒家给出的价值秩序的维护与阐扬。汉代《诗》学四家,无论存在怎样的差异,其主旨都是用工具主义的眼光来解说《诗经》作品,其目的都是借助于对古代诗歌的解说来实施对现实君主的约束与引导。总之,是出于现实的政治策略。手段是文化的,目的是政治的——这就是经学语境中文论话语的根本特征。

隋唐之时,儒家工具主义文论大体上继承了汉儒传统。但由于诗文自身的发展,文论话语也相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经过了魏晋六朝的诗文创作大繁荣局面之后,儒家文论家所面临的问题早已不再是如何阐释已有的诗文作品,而是如何创作新的作品。因此,隋唐儒家不再满足于通过阐释古代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工具主义文论观点。他们直接提出诗文要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观点。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之说,乃是此期工具主义文论的典型口号。这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文论观。在这时的价值坐标中,建功立业乃居于最高位置。因此,“有补时政”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工具主义文论的基本宗旨。

宋代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此期的儒家已经不再把建功立业视为人生最高理想,因此也就不再满足于仅仅赋予诗文直接的政治功能。从社会地位看,宋儒与汉唐儒者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有幸成为君主集团唯一的合作和依靠对象;而汉唐时代的功臣、外戚、宦官、世族才是君主集团最重要的依靠对象,文人士大夫常常处于被压制与被排挤的地位。宋儒的这种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再以进入仕途、建功立业为人生最高理想,而是要追求更加高远的目标。一般说来,成圣成贤是宋儒普遍存在的人生理想。如此,则宋儒所主张的工具主义文论观也就有别于汉唐儒者。其根本之处是宋儒不仅仅要诗文服务于社会政治,而且更要服务于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道”。宋儒的文论处处离不开对“道”的阐扬。这个“道”可以说乃是宋儒乌托邦精神的话语表征而不是现实社会秩序。这种将“道”视为“文”之本体、将“文”视为“道”之发用的观点,本来是唐代中后期韩愈等人提出来的,是所谓“古文运动”的核心主张。但是这种观点在唐代并没有被发扬光大,而只是昙花一现。只是到了宋代,由于言说者的社会境遇发生了变化,才成为人人言之的普遍性的文论观点。

这样一来,在中国古代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要求诗文直接服务于现实政治,成为“治教政令”的工具;一是要求诗文从属于某种超验的精神价值,成为载道之具。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为现实政治服务与为某种高远难达的理想服务是迥然不同的。可以说,这种不同就是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差异所在。自宋直至晚清,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的发展即是这两种倾向的此消彼长。

以老庄、佛释为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系统

老庄之学与佛释之学从根本学理上来说都是否定诗文存在价值的,但是这两种思想系统却又都对古代诗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什么原因呢?毫无疑问,这只能说明无论老庄之学还是佛释之学都与诗文价值具有某种相通之处。在我看来,这种相通之处是一种超越的精神品格,是对物欲横流之现实世界的否定。对此,人们名之曰审美主义。这是在康德的意义上使用“审美”这个概念的,即无直接的功利目的,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老庄、佛释之学当然有诸多差异,它们各自在学理上也是头绪繁多。但究其主旨,可以说正在于否定一切现实世界所奉行的价值观念,将人的心灵提升到一个无知无识、无利无害的价值真空之中。所谓挣脱“名缰利锁”,也就是否弃现实生活中人人信奉的价值观念之意。老庄之“无”,佛释之“空”,根本言之即是将通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统统荡涤之后剩下的空灵心境,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灵在消除了一切内在与外在强制之后的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老庄的“体道”、“达道”,佛禅的“顿悟”,大约就是指进入这种精神状态之中了。这种精神状态究竟如何,以平常心境自然很难真正体会得到,但根据老庄、佛释之学的言说以意度之,则这种精神状态与人人都可以体会到的“审美体验”大约有某种重要的相似之处。或者可以说,“达道”或“悟”的境界是恒常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瞬间的“达道”或“悟”的境界。老庄、佛释之学追求的是这种超越境界的恒常性故而否定诗文之价值。然而诗文和其他审美活动却是在现实中体验老庄、佛释境界的方便形式,故而对其多有汲取。正如人们不能在现实中成为英雄豪杰,就愿意借助于想象在虚拟的世界中实现这一理想一样,老庄之学以自然为指归,但是绝大多数现实社会的人却是无法真正回归自然之中,于是吟咏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的诗文就来满足人们这种精神需求了;佛释之学以“四大皆空”为人生至上境界,然而现实生活的人绝大多数都在追求“实”而逃避“空”,于是描绘静谧、空灵、清幽的诗文就来满足人们这种对“空”的向往了。简言之,老庄、佛释之学在现实生活的实际实现是难以确知的,但其于文学审美领域的实现却是有目共睹的。审美主义文论观念于是成为中国古代堪与儒家工具主义文论相媲美的话语系统。

这种审美主义文论观念是在魏晋六朝时期才形成的。此期主流文化的承担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士大夫,而是其变体——士族文人。士族文人是具有实际贵族身份的文人。他们与传统文人士大夫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无须依靠个人奋斗就可以获得社会上、政治上、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这一切都来自家族门第。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世家大族与君主集团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所以他们自然就将家族利益看得远远高于社稷利益,以至于可以说,在士族文人心目中是有家无国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在中国古代十分独特的文化场域——以谈论哲理、品藻人物、赏析诗文书画为主要内容的言说空间形成了,即所谓“清谈”。这个文化空间的形成实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价值观念、审美趣味、诗文风格都是在这个文化空间中形成并充分发展起来的。这个文化空间是士族文人开拓出来的,体现了一种贵族化的精神倾向;反过来,它又大大强化和孕育了主流文化的贵族气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开掘出一个具有超越性的、极为精密细微、高远深湛的精神之域。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都是在这个时期臻于成熟的。

在这样一种贵族气息浓厚的文化空间中产生出来的诗文价值观,当然也不再是两汉经学语境中的诗学观念,“经世致用”的口号也被“诗赋欲丽”、“诗缘情而绮靡”所取代。审美主义文论观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先秦时期道家那种自然主义的社会乌托邦与个体精神乌托邦在这时都成功地转化为诗文书画的审美风格与艺术境界了。

我们可以随意挑选几个文论概念来说明这种审美主义文论观的基本特征:(1)自然。在六朝的文论话语系统中,自然这个概念是指诗文作品看上去像自然生成的一样,没有丝毫人为痕迹。这个概念的深层文化内涵是老庄崇尚自然无为、否定一切人为的文化建构的精神。在玄学风尚熏陶下,六朝文人极为欣赏自然山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总是生活在山水之间,于是他们一方面大造园林,将山水林木搬到自家庭院中来,另一方面又大量创造表现自然山水的诗文及绘画作品,以寄托向往自然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以自然为上、雕琢为下的审美价值观就形成了,于是,“自然”就成为文论话语中的核心范畴之一。(2)远。这个概念在六朝时期正式成为重要文论范畴。“远”本来指空间距离之大,后来引申为时间距离之大。在《老子》一书中曾用来指“道”循环往复的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所谓“逝曰远,远曰返”。六朝文人借这个概念意指精神对现实的超越,是诗文的一种重要审美境界。诸如“淡远”、“清远”、“高远”、“玄远”、“深远”以及“意远”、“心远”等等,其文化内涵都是指诗文所言说描绘的意象、意境对现实政治生活或通行的价值观念的超越与背离,是指精神对物质、灵魂对肉体、无对有、无为对有为、超验之物对经验之物的超越与背离。(3)韵。这个概念本是关于声音的,由于有韵之音能够令人回味无穷,所以后来引申为言辞表面之意背后隐含的余意、余味。六朝文人将这个概念用之于诗文书画的评价,有神韵、气韵以及风神气韵等用法。老庄之学有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说,认为能够用通常言辞说出的东西不是那个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老庄又有“大象无形”、“大音稀声”之说,意指真正的“象”与“声”是不可以用通常的感官把握的。这样,老庄就给出了一种具有阐释学意义的观念:应该重视没有说出的东西。六朝士族文人秉承了老庄这种精神,在人物品藻上崇尚内涵与风骨,在书画鉴赏上标举“气韵生动”与“传神”,在诗文评价上则讲究“滋味”与“言不尽意”。总之,就是主张含蓄蕴藉而反对浅陋直白,这也是老庄之学在审美层面的显现。

经过六朝时期的张扬,自隋唐以降,审美主义文论观已然成为堪与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相抗衡的文论话语系统了。以王昌龄(托名)《诗格》、释皎然《诗式》、司空图《诗品》为代表的审美主义文论观与元白的新乐府运动、韩柳的古文运动的工具主义文论观并行不悖,足见这种文论观已经深入人心,获得了言说的合法性。宋、元、明、清同样如此。这说明在长期的碰撞磨合之后,在古代文化场域之中,儒、释、道三家学说已经找到了共存的方式;它们之间的互相渗透、触发,已经构成了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儒学与道、释之学的同时共存现象表征着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在生存智慧上走向了成熟——他们建立起了一种将出世与入世、建功立业与心灵自由、博施济众与人格提升融为一体的新型文化人格。在中国古代,文论或诗学话语、哲学或学术话语、文人士大夫文化人格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同构关系,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

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专门关注诗文的文本构成、语言形式、表现技巧等等方面的文论话语在中国古代同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传统,对此以往的古代文论研究重视不够。这个文论话语系统并不直接与某种意识形态或乌托邦精神发生联系,因此可以说是“价值中立”的,也可以说是关于“形式”或“技艺”的言说。《易传》中关于言、象、意关系的论说,可以看作是这种文论话语的滥觞。在六朝时期,这种诗文评话语系统才正式形成并蓬勃发展起来。自隋唐以至清季,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文论话语系统。概而言之,这种文论话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文体论。中国古代文体意识成熟较晚,汉儒刘歆《七略》与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分类标准只能算是文体意识的萌芽状态。只是到了六朝时期,文体意识才算比较成熟起来。曹丕有“四科八体”之分,首次从文体角度将“诗赋”与奏、议、书、论等实用文体区分开来;陆机《文赋》有“体有万殊,物无一量”之说,是讲诗文文体的复杂多样;到了刘勰的《文心雕龙》,则进一步以专篇论述文体之流变与特征,自《明诗》至《书记》凡二十篇,论及文体三十余类。而且对这些文体中所包含的更细微的文体差别也言之甚详。因此,《文心雕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体观念成熟的标志。此后,文体论的演变基本上都离不开刘勰给出的范围。当然,按照现代文学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刘勰依然存在着文学与非文学浑然不分的问题。因为从审美角度看,古代文体几乎没有不讲究审美性的。即使是一封书信,也要写得情文兼至才行。对他们来说,无往而非文学;相比之下,倒是现代人的审美范围缩小了。另外,六朝时期的“言、意之辨”、“文、笔之辨”都是文体意识成熟的表现。

二是创作技巧、技法。先秦乃至两汉时期,文人普遍相信“有德者必有言”以及“诚实在胸臆,文章著竹帛”的观点,不大重视诗文的写作技巧问题。同样也是在六朝时代,由于精神生活成为士族文人首要关注的事情,并且因此而在各个精神生活门类中都形成了独立而细致的评价系统,于是各种“技艺”也就被空前地重视起来了。刘勰根据各种文体的特征,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写作要求,已经涉及到写作技法问题。沈约等人更进一步提出“四声八病”之说,从声律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诗歌创作技法方面的原则。隋唐之时,诗人沿着六朝开创的创作习惯写作,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和丰富了创作技法与技巧。到了宋代,诗人们开始关注所谓“诗法”、“句法”问题。由于宋代新产生了“诗话”这种文论体裁,所以宋、元、明、清几代关于“体”、“格”、“音律”、“句法”等诗歌写作技巧和修辞方式的议论大大发展起来。涉及这方面的文字远远超过了那些工具主义和审美主义的文论。

三是关于诗文发展源流的观点。这也是这派文论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钟嵘《诗品》分析魏晋六朝时期诗人们的渊源,虽多有牵强附会之处,但注意到诗歌创作的前后继承关系应该是一项重要贡献。唐宋以后的诗文评,都把梳理诗人对前人的承继关系作为重要内容。例如,宋人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梳理江西诗派源流关系;明人许学夷《诗源辩体》从体制、格律、风格等角度入手,对自《诗经》以迄宋代的诗歌发展演变源流进行梳理,等等。这种着眼于形式诸因素的源流辨析并不属于工具主义或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而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论说,故而应归于诗文评系统。

传统文论的现代命运

现代以来,中国传统文论陷于窘境。由于现代汉语的言说方式代替了古代汉语的言说方式,面对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文学创作,传统文论似乎失去了阐释能力。但是,传统文论毕竟是曾经延绵千百年的主流话语,事实上,它们构成了现代文论话语形成的基础,并且以改头换面的方式进入到现代文论话语系统之中。如果说中国现代文论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中国现代知识阶层接受西方文论话语的过程,那么,古代文论话语也就自然而然地构成了这一接受过程的“前理解”或“前结构”,从而对接受对象的选择、接受方式以及接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篇5

在阐明和分析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学者们针对其结合的必要性分别从历史的、现实的、发展的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结合: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遭受侵略的屈辱历史,经过对“中、西、马”三种理论的应用对比选择,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证明被中国人民所接受的。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强烈的批判精神与革命热情适应了中国变革图强的需要。三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性,这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环境。

(二)从现实社会治理角度看必然性

现代中国出现了诸如文化迷茫、信仰多元化、价值取向混乱等问题,同时现代西方社会也暴露出了理念与价值观存在着片面性、单向度性和“平面化”等弊病。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在精神文化上进行新的构建,儒家传统文化则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如郭建宁认为儒学在维护社会良知、弘扬人文等精神方面,在遏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盛行方面,在缓解三大紧张关系方面,都能展现出其他学说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必然性

西方普世价值观等主流文化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0]。对此我们要有文化自觉与文化安全意识,要着力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对儒家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多元开放的心态,对儒家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共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和不同点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有诸多相似、相容、相通之处,但这绝不意味着二者完全一致,而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

(一)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需要内在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文化土壤和思想资源。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似之处主要有七个方面,即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历史观中的唯物论因素、民主主义、人道主义和大同的社会理想。”[11]二者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辩证法和唯物论等方面具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二是重视实践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古代的实践观念主要表现在对知行观及其关系的认识理解上。三是关注人。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突出人的主体价值和主体作用的精神,儒家学说视人为万物的中心。四是社会理想方面。大同世界是儒家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实现共产主义,它们都是社会民众的一种共同的理想追求。二者的契合处体现在高度理性的社会精神生活追求,实践至上的社会价值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态度,人性层面的东西文化的互补。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不同之处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时代精神和阶级利益上存在巨大的差别,体现着不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发挥着不同的价值导向作用,在性质上具有明显的相异性[12]。牟钟鉴则认为二者的相异性表现在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源头不同,肩负的社会目标和历史任务不同,实践的方式方法与在中国现代社会变革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不同[13]。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结合原则和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结合原则

目前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处理上还存在一些争执。在两者的融合过程中,要把握一些最基本的原则,明确大的方向。“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1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应立足于当代中国和现实世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并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5]但是一些新儒家学者则提出“立儒教为国教,主张将儒学道统写入宪法,把儒学当作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企图以此对抗和取代现代中国的核心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6]。这些主张明显是与国家现代化建设背道而驰的,是不符合中国现实发展情况的,我们须加以警惕。

中国传统文化篇6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该节目自第一季开播起便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追捧,收获不少粉丝,在社会中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许多地方纷纷效仿,举办了规模不一的汉字、诗词类比赛。中国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能以这样的形式受到人们的喜爱,说明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有一定认可度的。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并没有受到与《诗词大会》一样的关注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的智慧结晶、共有的精神家园和文化认同。笔者认为,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人们精神世界匮乏的时代,重拾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在我国则最早见于《周易》之“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刘向,他在《说苑》中写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即“文治教化”。

(二)传统文化的概念

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华民族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前的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为传统的文化。对人们思想行为起着规范作用的观念、价值和知识体系,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一种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三)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和发展,经历了历史岁月的洗礼。首先,从原始时期到夏商周,是中华文化开始孕育和兴起的时期,这一时期,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文化相承、民族融合,自此形成了华夏民族。中国文化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传统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期。秦汉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局面的形成,促使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增多,成为中国文化的定型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自由解放,汉代的独尊儒术被生动活泼的多元文化替代,中国文化进入了交融的新时期。隋唐时期开疆拓土,国家政治的大一统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南北合流,中国文化逐渐走向辉煌。宋元时期,宋学加深了思辨,使儒家理论更加完备。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过程中,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产生了撞击和融汇。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尾声,传统文化逐渐式微。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打开了西学传播的大门,中西文化产生了冲突和融合。

(四)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诗词歌赋(《诗经》、《汉乐府》),中国建筑(长城), 传统中医(《本草纲目》),宗教哲学(道教、萨满),民间工艺(剪纸、刺绣),中华武术(太极拳),民风民俗(年画),衣冠服饰(汉服、唐装),饮食厨艺(菜系),传统音乐(京剧),传统神话(女娲补天)等。

二、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

什么是文化传承?尽管在当今的学界和文坛中,这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但是它的内涵和本质很少有人论及,在许多辞书中均没有这个词的定义。文化传承不是文化传播,是指文化在一个人们共同体(如民族)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个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使人类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

(一)传承的基本原则――取其精华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抱怎样一个态度呢?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理论,或者是全盘继承,或者是全盘否定,国粹派、西化派,我们现在提出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张岱年认为“传统文化之中既有优秀传统,也有陈腐传统,对于其中的陈腐传统需加以批判,对于优秀传统则要加以弘扬发展”。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就是指优秀传统文化了,即其积极的、进步的、革新的一面。如:热爱劳动、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淳朴务实、勇于进取等中华民族历代相传的优秀品德。

(二)传承的途径

1.重视教育的突出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民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就当前学校教育来讲,虽然口头提倡素质教育,实际更注重知识的学习和传授,更别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本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是不够的。除此之外,以考试作为最终评价的手段,使教育失去其本质的要求,而现状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深深印入家长的脑海中,在大环境下,家长们也都奉行“靠分数说话”。加之家长个人素养参差不齐,导致家庭教育变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使教育的主体和受体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那么,传承将不是泡影。

2.发挥媒体的优势

2006年1月10日,《光明日报》国学版创刊,国学悄然复兴。宁波文明网2017年2月28 日载文《传统文化进课堂是传承必修课》,文中提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是家进步的软实力,深入实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把传统文化作为教育必修课,大力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入课堂,对于更好地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加速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步伐,意义非同寻常。”舆论、媒体的大力报道对文化传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诗词大会》掀起的热潮就是最好的例证。对于现实生活中那些实实在在的、充满正能量的人物事件更应加强宣传,如5月24日报道的新闻,“患者服敌敌畏自杀,医生集体上手掰8000支药抢救”,体现了医务人员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的敬业精神,这正是我们传统文化传承的精神所在!

3.国家提倡、社会鼓励

新华社北京2017年1月25日电,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我认为不但需要国家的倡导,各级政府、社会组织更要积极响应,用行动说话,更要在实践中践行文化的传承。

批判地继承、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万古长青的根基和永恒不灭的灵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王炯华、盛瑞裕、李思孟、何锡章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2页。

[2]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薛学共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第17页。

[3]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2002(5).

中国传统文化篇7

茶叶在我国的使用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在神农时期就被发掘,闻名于鲁周公,在唐朝时期兴起了饮茶热潮,盛于宋代。茶最初是用于药理,在唐朝还出现了大量研究茶文化的佳作,其中有影响最大的是“茶圣”陆羽所著作的《茶经》,这一著作广为传颂,对促进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出源远流的深厚的传统茶文化,糅合了中国的儒教、道教、佛教等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茶文化传播范围广泛,在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再结合各国的文化,演变成独特的茶文化,如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等等,都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二)茶的文化

享誉“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的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将宗教、诗词、绘画、书法、歌舞、戏曲、娱乐、工艺为一体,综合了哲学、历史、经济礼仪、医学、陶瓷、园艺等,体现了灿烂的东方文化。

我国的茶文化与宗教有深厚的关系,茶文化不可离开宗教而谈论。道教的自然观与茶的自然属性相互契合,从而决定了茶文化幽静恬淡、随性自然的特性。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思想又体现在儒家学说上,儒家讲究以礼教为基础,“以茶利礼仁”、“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所以正是茶的洁性不可污被应用到了儒家的人格思想中,认为饮茶能够更清醒地自省。而禅佛在茶文化的发展和推广以及美学境界的提升,有巨大的贡献,“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禅宗对许多名茶、茶宴等都具有十分高超的美学情趣。

茶文化的经济实用型也体现在旅游商品中,近年来的茶文化节、茶具和茶叶包装等等都体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商业气息,同单纯的观光旅游有显著的区别,旅游者被茶文化所吸引,购买当地的茶具、茶叶等有关商品,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自身的购物需求,也能对文化的传承和经济的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福建安溪铁观音

闽人,以好茶而闻名;而闽人对铁观音的喜爱更是众人皆知。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了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铁观音因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区。20世纪70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风靡全球。目前我国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四大产区,以福建产制历史最长,产量最多,品质最好,尤以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闻名于海内外。清初,安溪茶业迅速发展,发现一大批优良茶树的品种。这些品种的发现,使得安溪茶业步入了鼎盛发展阶段。

2004年7月,福建安溪铁观音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原地域保护”产品,这无疑壮大了安溪铁观音的名声,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铁观音成为福建省十分热销的旅游商品。

二、福建安溪铁观音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现状问题分析

(一)包装遭到市场克隆

原因是在2004年7月,安溪铁观音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远地域保护”产品后,“安溪铁观音”成为了铁观音的代名词,大部分消费者将“安溪铁观音”作为一种品牌, 商家于是就跟随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通过包装等来蒙骗消费者。而大部分铁观音的包装越来越追求的是将“安溪铁观音”打在包装设计上,出名的铁观音不断被推广,市场上冒出了各种冒牌的“安溪铁观音”,在包装设计上雷同之处也比比皆是,包装设计上的文化元素缺乏、创新之处未被开发,忽略其中文化元素的传播,这是“名牌效应”向负面发展的一种市场衍生。

(二)过度包装,忽略环保,与传统茶文化相违背

铁观音虽然享有如此高的名誉,本该传递的是追求自然,恬淡文雅的文化,而在如今安溪铁观音的包装设计上一味追求富贵华丽,表面华丽和浮躁的色彩与茶叶本身的质量不相符,甚至有的使用了金银等材质,图案繁琐重复,无法传递传统的茶文化和超凡脱俗的气质,会影响整个品牌的构建。过度包装会增加茶叶包装的成本且造成对包装材料的浪费,同时会提高运输成本,增加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成本。忽略了环保的重要性,与茶生于自然、尊重自然、汲取天地之甘露相违背。很多茶叶的包装已经违背了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三)包装设计没有传递准确的信息

我国《茶叶包装》的有关规定,包装的标志要醒目、整齐、清晰,要有完整的标签,要在包装中标明茶叶的品名、生产厂家、地址、生产日期和批号、保质期、等级、净重、商标、产品标准代号等信息。让消费者能对茶叶有较为详细的了解。但目前市场上的铁观音的包装并没有完全符合这一标准,只笼统的标注质量等级,更有甚者全部标上特级,产品的包装标识极不规范给了不法商家有机可趁。

三、包装设计与传统茶文化的融合

(一)加强环保意识,防止过度包装,不与传统茶文化相违背

在对安溪铁观音进行包装设计时,要考虑到铁观音这种茶的特点,根据铁观音生于自然,追寻自然,汲取天气灵气,是绿色饮品的特点,要给消费者传递关爱自然、不浮躁、有内涵、超凡脱俗的气质,给消费者传递正确的商品特性,将铁观音的“绿色”意识展示给消费者。在材料的选择上应该符合低碳、环保、节约的理念。首先需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政府加强执法监督的力度;企业则要增加对环保包装材料和设计的投资,通过精美的设计改进,让环保的包装显得更具有工艺上的观赏性。在加工的细节上,应该仔细考虑如何在每个细节节省包装材料;当消费者购买时无法通过外包装辨别真伪,让部分消费者在购物时顾虑重重,以至影旅游者的购买积极性,探索普通消费者能够快速识别的防伪方式,便于游客自己鉴别正品,有利于提高产品销量的同时保护游客利益。

(二)包装设计融入传统茶文化的特征

在包装设计方面要考虑地域文化的因素,各种茶叶都有其产地,比如西湖龙井、福建安溪铁观音。在茶叶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福建安溪文化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福建安溪的许多素材,凸显出铁观音的文化底蕴,这样在流通茶叶的基础上还传承了当地独特的文化。例如展现产地的旅游风光、独特的民俗风貌、传说等,这些都能让游客从包装设计上,就能一眼识别出安溪铁观音的产地和品种,向游客传递了正确的文化信息,宣传了福建安溪的文化。其次,要考虑到茶所传递的口感品质,给消费者传递正确的商品特质。例如在包装设计上可以结合国画和书法来体现意境高远和深邃的境界,国画和书法的境界与茶文化是互相吻合的,具有很强的形象美,极高的艺术境界,在视觉上具有很强的东方情调,并不脱离传统的中国茶文化,充分展现其高雅深邃的独特韵味,从而体现旅游商品包装的差异性与适宜性,提高购买者对旅游商品包装品味需求和对商品的认知。

(三)强化包装设计的品牌意识,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篇8

反映了古人朴素的宇宙观

最初麻将牌的图案选取的是《水浒传》中的108个好汉。这与一个名叫万秉迢的人相关,相传,他非常推崇施耐庵笔下的梁山好汉,就以108这个数字作为麻将牌的基数,并隐喻108条好汉。

比如,牌中九条喻为“九条龙”史进,二条喻为“双鞭”呼延灼。而麻将之所以分为万、饼、条3类,是取其本人姓名“万秉迢”的谐音。每类从一到九各有4张牌,刚好108张。至于后来增加的风牌(东、南、西、北)和箭牌(中、发、白),则是缘于这样一个说法——108条好汉是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梁山的,所以加上东、西、南、北、中五方,并各添4张牌计20张。这些好汉有富贵贫穷各阶层,所以再加上“发”、“白”隐喻富有和贫穷,加上8张牌,整副牌共136张。随后,又加上各种花牌,整副牌就达到了144张。

事实上,一副正宗的麻将牌是由六类42种图案组成的,其中有序数牌(含万子牌、饼子牌和条子牌)108张、风牌(即东、南、西、北)16张,箭牌(中、发、白)12张,花牌(春、夏、秋、冬、梅、兰、竹、菊)8张。这种组合设计不是随意捏造的,而是来源于中国古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人朴素的宇宙观。

“东西南北中发白”

体现了“三才观”和“天圆观”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主要以五行说为代表,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等最基本的物质组成,和方位相配分别为: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而中国古人又认为宇宙形态是天圆地方,所以,“白皮”代表地,“发”代表天,“发”是在人的最顶部,所以用发代表天。“中”既代表五行中的中方土,也代表天、地、人“三才”中的人。正是“中”的确定,使东、西、南、北、中和天(发)、地(白皮)共同构成了一个真正的天圆,这个天圆不是地球的圆,而是宇宙的圆。

数字里暗含玄机

而麻将牌中的万、饼、条3种花色,则分别反映了物质的存在形式,数字则代表了物质存在的数量。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3为基数,9为极数,所以万、饼、条分别有9张。除了5和3、9外,12在古代文化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五行、五味、五脏、五色等和5有关的物质外,还有很多和12有关的,如12生肖、12时辰、12个月……这种思想在麻将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44是12的平方,108也是12的倍数。另外,在麻将规则中,规定每人抓13张牌,而13乘以4等于52,这正暗合了一年有52个星期的规律。

中国传统文化篇9

4、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千万不能让它在岁月的车轮中慢慢地消亡。因此,我们要关注传统,继承民族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的活力。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如何来继承、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呢。

5、也许,你会认为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已经过时了。但只要我们宣传、宏扬民族传统中优秀的部分,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然后,根据时代的要求,构建新时代的民族道德标准,便可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篇10

2.持家治家之方传统文化中国社会,家国同构,从某种意义来讲,国即是一大家,家亦是一小国。家庭兴旺则国家富强,家庭和睦则国家安定。传统文化中国家庭多是以宗族为核心的大家庭,大家庭肩负着对上赡养父母、对下教养子女等基本职能,需要处理父子兄弟、夫妇妯娌等各种家庭关系以及婚丧嫁娶等事宜。因此如何持家治家,以保亲人和睦相处、家族兴旺发达亦成为历代家训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家训大多强调应勤俭持家。“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钱氏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勤俭不仅是传统文化美德,亦是传统文化持家之方。但是,“可俭而不可吝也。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颜氏家训》)节俭并非吝啬,“俭而不吝”才值得称道。中国传统文化亦重视教育,读书劝学几乎是所有家训都有所涉及且做了重要阐释的内容。而中国传统文化尤重道德教化,教育的目的不只为求取功名,而在学习圣贤之道,成为君子。《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劝诫子孙“自古明王圣帝,尤须勤学,况凡庶乎!”而读书的目的则在于“开心名目,利于行耳。”“夫学者如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朱子家训》中曰“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钱氏家训》中有云“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需读。”这些论述都告诫后世子孙应勤读诗书,修身利行。关于构建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古人提倡良好的家风门风对于家族成员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颜氏家训》)上行而下效,家庭成员间会互相影响,因此父慈则子孝,兄友则弟恭,夫义则妇顺。南宋袁采所著《袁氏世范》目的在践行伦理教育,美化风俗习惯。在《袁氏世范•睦亲》篇中阐释了亲人失和的原因及其弊端,阐明了涵盖父子、兄弟、夫妇、妯娌、子侄等各种家庭关系和睦相处的原则方法。

3.为政治国之道中国古代早期家训可追溯至《尚书》,“《尚书》中的诰辞可以理解为训诫之辞,训诫之辞用于家中,就是家训。”《尚书》中的诰辞其基本内容即是治国方略。因此,早期家训与治国方略是统一的。在后世家训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爱新觉罗•玄烨的《庭训格言》等帝王家训中为政治国的方略和原则都是其重要内容。《帝范》中的内容涉及求贤纳谏、审官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得当、务农为本、崇文阅武等治国方略。《庭训格言》中玄烨提倡广施仁德、勤俭淳朴、从善如流、审慎刑杀等为政治国之道。吴越王钱缪所撰《钱氏家训》字字珠玑。“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官肯着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强调要勤政爱民。“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提倡节用务本、进贤使能、兴学育才、交邻有道的治国之道。“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作为为政一方的吴越王,钱缪目光长远,所以吴越在他的治理下才能富甲一方。

二、传统文化家训的思想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文化,儒释道三家并存,融会贯通,而尤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和正统。历代家训,也大多以儒家思想为宗,体现了儒家仁义礼智、修齐治平、中庸之道等美德和思想。

1.仁义礼智儒家奠基人孔子创立了仁学。所谓“仁”,就是“爱人’(《论语•颜渊》)。所谓“爱人”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提出“性善”论。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善恶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善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生而具有四心。四心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的萌芽。大量的传统文化家训对“仁义礼智”做出了精湛的诠释。唐太宗李世民在《帝范》中曰:“抚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礼。奉先思孝,处位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此乃君之体也。”以仁孝德义治国,这是作为君主应遵守的基本准则,是大仁大义。爱新觉罗•玄烨在《庭训格言》中曰:“仁者无不爱。凡爱人爱物,皆爱也。故其所感甚深,所及甚广。在上则人咸戴焉,在下则人咸亲焉。”玄烨在此体会到只有广施仁爱,才能受到亲近拥戴,才能更好地治理天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中体现了以礼为治家根本的思想。明代袁了凡所著《了凡四训》被曾国藩冠以“人生智慧书”的称号。在“积善之方”篇中曰:“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告诫子孙应运用智慧辨别“非善之善、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以做出正确的行为抉择。

2.修齐治平《小戴礼记》之《大学》篇中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一切皆从自己的“德性”上做起。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家训都提倡中和为贵、谦恭谨慎的修养观,反复叮嘱后人要修养身心、涵养品德、待人文明谦恭,平等宽容。《袁氏世范》之处己篇就集中阐述了修身之道,内容包括立身处世、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多个方面。袁采指出:对待乡亲邻里应一视同仁,不该“因人之富贵贫贱设为高下等级”,袁采谆谆劝导家人子弟“殊不知彼之富贵,非我之荣,彼之贫贱,非我之辱,何用高下分别如此!”德厚有识的君子绝不会这样做。与他人交往,应“长念其长”,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对于忧患不如意事,如能认识到世界本是一“缺陷世界,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便可得到些许安慰。曾国藩在咸丰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写给澄候四弟的家信中,告诫子侄切勿习于“骄、奢、逸”三字。“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总之古人认为修身为本,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齐家、治国。

3.中庸之道何谓中庸?《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朱熹曰:“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中庸是对事物的发展不偏不倚而又恰到好处的适度把握,用于处世,则是一种能达到平衡、和谐的人生哲学。”钱穆先生指出中国人的中庸之道,“正是一套哲学,亦是一套思维方法。是在人本位人文主义的文化大体系中一套重要的哲学和其思维术。”传统文化家训的作者大都熟读经史典籍,饱经世事沧桑,深谙中庸之道的“哲学和思维术”。《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通过给父母、兄弟、子侄的书信对家人苦口婆心、循循劝诫。在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八日写给沅甫、季洪两位弟弟的家书中,讲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用偏废,太柔则糜,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之谓也。”在此处刚柔是其两端,刚柔互用才是中道,否则“断不能久”。颜之推生活之时代“顷世乱离”,其所著《颜氏家训》正是他“结合自身的乱世体会而对儒家中庸思想所作的现实生活化解读。”作为深受儒家思想浸润的文化士人,颜之推懂得“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无论是仕宦还是生活需求都应适可而止,“少欲知足”。因此他告诫子孙“谦虚冲损,可以免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饥乏耳。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在处理亲友关系上颜之推曰“亲友之迫危难也,家财己力,当无所吝;若横生图计,无理请谒,非吾教也。”在这里颜之推又体现了他的中庸处世观,中庸并非没有原则,而是要区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侣,世谓冷肠;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当以仁义为节文尔。”在此处颜之推提倡的不是冷热两端,仍然是冷热之间的“中道”。中庸之道,为儒家之至高境界,蕴含着人生的大智慧,我们可以在历代家训中有所体会。

三、传统文化家训的当代启示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虽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演变,传统文化家训中的有些具体内容已经不合时宜。但传统文化家训中所蕴含的美德和思想有其超越性,于当今时代仍具有其启示意义。

1.对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远,其内涵深藏于古代典籍之中。而古代典籍卷帙浩繁,无论儒家经典、道家箴言、佛学教义无不深奥难解,专门研究传统文化之学者欲了解其精义尚需时日,普通人自不必说,可能穷其半生也难窥其一斑。而传统文化家训作为对后世子孙的训诫,往往析事明理,文朴义实,其中又蕴含着传统文化思想文化的精神,中国文化中的很多精华,通过家训熔铸成了至理名言。因而传统文化家训成为沟通精英思想与普通民众的媒介,成为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和阶梯。《颜氏家训》中深入浅出地通过举例向子弟们传授为人、立身、处世、治家的各种道理。颜之推通过琅琊王的例子告诫后人对孩子不宜溺爱;推崇房文烈、裴子野待人的宽仁笃厚,贬斥邺下将军的贪婪刻薄和南阳富翁不近人情的吝啬,并以他们的可悲下场告诫子弟引以为戒。通过齐孝昭帝、梁元帝的事例来说明无论何种境遇处理任何事务都要勤于学习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篇11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来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定好一个日子,让天下所有的动物都来报名,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选举火热进行着,天下所有的动物都踊跃参加。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睡醒就去叫你,然后咱们一块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了,可是它光想着自己的事,把叫醒好朋友猫的事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却因为爱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只好拼命地逃。到现在还是这样。

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有趣,以后我要学多几样跟朋友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作文300字2

春节前夕的扫尘开始了,“咚、咚、咚,”一大清早我和妈妈摆这忙那的,忽然,妈妈说到:“是不是人少了点?我们去叫奶奶吧!”我一蹦三尺高。最后,我们分好了工。

妈妈拖地,我擦桌子,爸爸在收拾屋子里的东西,奶奶在打扫墙角上的小蜘蛛网,你忙你的,我忙我的。不一会儿,终于把屋子收拾干净了。此时,我心里充满了喜悦。“笃笃笃”有客人来了呀!门铃的声音清晰的响了起来。

“妈妈,有客人来了”我小声对妈妈说。

我连忙打开门,呀!是最心疼我的爷爷,我忙伸出我的“攒钱手”对着爷爷不自然地笑了笑。在我身边的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一把拽过我说:“小孩伸什么手?嘴巴才靠得住,用得长久呢!”我恍然大悟,赶紧说:“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呀!我爱您!”

中国传统文化篇12

一.中国诗词歌赋中的玉文化

从历代的诗词歌赋来看。首先,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涉及到玉器或与玉有关的名句名篇。如《秦风小戎》中“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意为:想起那心上人,气质温文儒雅就如美玉一般)。《郑风》:“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我知道你要来,就把由几种玉组成的佩玉送给你)。屈原可以说是我国在诗赋中撰写玉最早的诗人,他在《离骚》、《天问》、《九歌》中都有关于玉的描述。他在《楚辞・离骚》中描述到:“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岂J美之能当”,这里的“J”就是一种美玉。在《楚辞・九歌》中他有着更为丰富的玉石审美感受,如在《大司命》中:“便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这里诗人写出了玉饰品七彩杂踏“光怪陆离”的审美感受。还有屈原在《九章・涉江》中云:“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登上昆仑山品尝玉之精华,可与天地一样长寿,像日月一般光辉。)这些都是早期诗歌中脍炙人口的绝唱。

其次,在随后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就有更多的与“玉”有关的句子或诗题,也有很多涉及“玉”的故事情节。如在唐诗中,有很多诗歌是吟咏“玉”的,如唐李白的《赠瑕丘王少府》:“我隐屠钓下,尔当玉石分”;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前半部分所描写的“采玉采玉需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兰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该诗以玉文主题,阐释了一位老夫冒着饥寒死伤来采玉的苦难生活)。王昌龄七绝《芙蓉楼送辛渐》中著名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借玉来表达自己高洁清白的品格)。在宋词中,更有不少有关玉的名句,如:李清照《孤雁儿》“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还有脍炙人口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玉”不仅出现在文人高雅的诗词歌赋中,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由于长期的玉文化熏陶,或与玉器相伴的生活,普通百姓也总结出了很多与玉相关的词语或成语。通过这些成语,我们可以看出“玉”的确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中国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了。如我们常常用“冰清玉洁,花容玉貌,亭亭玉立,小家碧玉”等等来夸赞女孩子的美貌;用“金玉良缘”来称赞一段美满的姻缘,用“温润如玉”来称呼一个人的良好品行,用“琼浆玉液,玉食”等等来阐释美酒佳肴;还有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还规劝别人好好读书,努力奋进。

二.玉文化寄予的内涵与情结

纵观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鲜明的看出,中国人对“玉”有着解不开的情结,人们逐渐对玉赋予了社会文化理念,使得玉成为道德习俗情感等的象征。人们不仅从浅层次的赞美人的外貌如玉一般美丽,更是在深层次上用玉来评介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

玉,因为玉色纯净,具备了人类所向往的所有的美好的品性,、温文、宁静、含蓄、纯净、坚贞和正气。自从商、周的甲骨文、金文中开始出现与玉相关的文字以后,在“以玉为美”观念的影响,人们把一切美好的东西以玉喻之,玉几乎可以用来形容、比喻任何美好的事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学中,玉文化常常具备“玉美”“玉德”之意蕴。中国人还把玉看作诗民族的精魂。人们常说“君子比德于玉”,这是中国人的一句古训,是中国人与玉一见倾心的真情流泻。中国人活着,像玉一样,去世了,最神圣的悼念,也是“生刍一束,其人如玉”。玉最让人称道的品质还在于玉永远的不折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玉最让中国人感动的品性。玉即使碎了,但还是玉。所以,中国人身上有着玉的精神,面对屈辱面对外侵,中国人体现出的是不折不挠的精神。文学作品中出现如此之多与玉有关的内容,也许这正是文人们对玉气质欣赏的最高境界。

三.《红楼梦》与玉

以上都是简单的梳理“玉”与中国文学的一些关系,但是提及“玉”文化与中国文学之结合最经典的,不得不提及《红楼梦》。

众所周知,《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名《金玉缘》,故事的内容就是从一块通灵宝玉开始的,在小说中,连篇累牍地出现了无数与玉及玉文化有关的字眼,诗句,可以说整部小说就是中国玉文化的高度浓缩。据专家、学者统计,全书总计用“玉”字约5700个,贾宝玉的“玉”字全书出现最多,为3600多处,其次为黛玉,全书出现1300多处,人名用玉字全书总计为5300多处。

在《红楼梦》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玉文化与玉的素材,在小说结构,立意,情节等的运用上,已经达到了天衣无缝,出神入化的地步。

首先,从小说主人公们佩戴的饰品来看,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是大如雀卵,灿如明霞,莹润如酥,它的正面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则有“一除邪祟,二疗实疾,三知祸福”。贾宝玉是贾府代表人物,“通灵宝玉”为主人的命根子,它可谓与贾宝玉形成了“人一体”,贾宝玉一生的福祸都与这块宝玉有关。后来,当宝玉失灵,贾府也败落,作者曹雪芹就是借着玉文化与文学进行巧妙地结合。

其次,从小说中“玉”寄予的内涵来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美玉所寄予的往往都是美好和有德行的事物,所以在《红楼梦》中,“以玉为美”的传统处处可见。如在比喻人物方面,描写贾宝玉的是:“美玉无瑕”,描写林黛玉的是:“亭亭玉树临风立”, 形容妙玉则是“好一似, 无瑕白玉遭泥陷”,在写英莲貌美,用的是“粉妆玉琢”,描写北静王:“面如美玉,目似明星,好秀丽人物”。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在玉上寄予了太多美好的感情,用玉来形容作品中人物面貌到内心美,从肌体到气质的美。

曹雪芹不仅在人物形象上通过玉来寄托美好的意向,在一些自然万象之上,同样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理想。如为了形容警幻仙子住处的华丽洁静,光彩夺目,用了“雪照琼窗玉作宫”一句。在香菱的《咏月诗》中用“试看晴空护玉盘”,借玉盘来比喻月亮的形状,形容抬头看晴朗的夜空,护托着一轮像玉盘一样的明月;在自然景色描写中,用“青溪泻玉”,形容溪水碧绿、清澈如玉流泻;在林黛玉《题帕诗》中的“抛珠滚玉只偷潸”,用珍珠玉粒比喻泪水,形容如珠似玉的泪水悄流满面;描述品酒的“玉液浓斟琥珀杯”,用玉液来比喻美酒;在场景描写中,有“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用玉动珠摇来形容厅中欢快的热闹场面,生动传情 ;描写贾府时,用“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来比喻贾府的豪华富贵,官高爵显。如此描述,在《红楼梦》中不胜枚举。

最后,在《红楼梦》中,是用玉文化来滋润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无论是宝玉、黛玉,还是其他以“玉”字命名甄宝玉、玉柱、红玉、玉钏儿、蒋玉函、玉官、玉爱等等。还有贾府中以“玉”字偏旁的字命名的,比如:贾环、贾琏、贾瑞、贾琮、贾琉、贾珩、贾砒、贾琛、贾璜、贾琼等。作者在这些人物身上都寄予了深厚的玉文化内涵。纵观这些,我们可以说《红楼梦》就是一部玉文化巨著。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玉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华民族可以说是世界上唯一用玉,知玉,崇玉,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玉文化的民族。玉文化与中国文学的完美结合,使得中国灿烂的文化得以继续长存下去。

中国传统文化篇13

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新华社北京2017年1月25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这是我国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可以说,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延续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诗词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于2017年1月29日至2月7日期间连续在央视播出。最终,武亦姝获得冠军。这一节目的热播,激起了人民群众学习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热点解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

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有利于陶冶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情操,做一个有品位的现代人;

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有利于提高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有利于传递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支撑。

三、良好的家风对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良好的家风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的家风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良好的家风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就美好人生。

四、如何形成良好的家风?

①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和睦相处,建立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②重视道德修养,追求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家庭中的父母长辈要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影响教育未成年子女。③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五、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和重要的精神支撑。

(2)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延续中华文明的必然选择,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六、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对待优秀传统文化?

①保护本民族文化。②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③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④认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⑤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⑥结合时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中考典例】

1.(2016・山东烟台)“家风”是什么?有人说,“家风”是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有人说,“家风”是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有人说,“家风”是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倡导这样的“家风”有利于( )

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家庭和睦,下一代健康成长 ③全面汲取中华传统文化 ④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辨析题肢选项,依据教材知识,作出正确选择。倡导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家风,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家庭和睦、下一代健康成长,有利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①②④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批判继承的方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③说法错误。故选B。

2.(2016・湖北黄冈)材料一 2015年10月19日,新华社全文播发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6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

(1)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答出四点)

材料二 2015年10月13日,第五届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什么?

材料三 2016年3月22日,在湖北罗田县城南新区中央街,一位捡破烂的老汉突然昏倒在地不省人事,路过此地在罗田县人民医院实习的黄冈职院在校女大学生余康颖见状后,连忙下车跪地给老人按压肺部,做人工呼吸,嘴对嘴吸痰40分钟进行施救,被评为“最美女孩”。

(3)余康颖的做法对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启示?(回答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知识。第(1)问“怎样认识和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的是“是什么”和“怎样做”,从这两个方面来回答即可。第(2)问要求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用娴募壑底荚颍回答时需要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第(3)问是启示型试题,可以从“怎样做”的角度来回答。

【参考答案】(1)①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②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千万不能迷失自己。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④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⑤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⑥结合时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2)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要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靠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等等。

【强化练习】

1.举办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属于社会主义( )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生态文明建设D.政治文明建设

2.2016年9月,含江南风韵、诗情画意的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惊艳全球”,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中国文化和为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贡献智慧的“中国方案”,共同铭刻在世界记忆中。这表明( )

A.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所有的中华文化都值得世界继承和发扬

C.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决定性因素

D.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优于西方文化

3.武亦姝,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生,《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创造了《中国诗词大会》有史以来最高分。她庞大的诗词储备量、沉着冷静的心态让很多观众感到惊艳。更令人为之倾倒的是武亦姝在赛场上的从容自信,比如抢答时表现勇猛,用她的话说:“先抢下来再说,反正我都会的。”武亦姝从小喜爱读诗词,强烈的兴趣所致,也是她惊人诗词储备的必要条件。她坚持背古诗词,特别在学业繁重的时候还能如此。用她的话来说,“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就够了。”作为一名“学霸”,武亦姝令周围师生印象深刻的不仅是才华,更是其淡定的心态。电视里在播放她的节目,家人在看,她却不看,只管自己写作业,不是一般的淡定。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表现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捧。

(1)武亦姝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佩服?

(2)武亦姝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哪些有益的人生启迪?

参考答案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