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

摘要: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方法和创作理念,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我们要沉着应对,冷静看待,不能被发展冲昏了头,也不能固步自封,我们既要看到他的优点,也要注意他的缺点,在降低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接受新的技术和理论,这样才能让影视制作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影视制作中数字化技术管理论文

一、数字技术对影视制作理论方面的影响

数字技术对影视制作的影响,这一类的研究文献主要是从理论方面进行讨论,数字技术带来的变革对传媒界、从业人员、影视制作观念的影响。《数字技术对电视媒体的能动性研究》从传播事业发展的历史入手,分析了传播技术学派的理论以及它所引发的争议。通过对数字技术的研究,尤其是通过数字技术对电视媒体的影响的重点研究,研究传媒技术在传媒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作者认为数字技术对影视制作的巨大推动作用是积极的,是正面的,这种积极的能动作用将为我们正确认识传媒技术与传媒事业的关系带来新的视角。《数字技术对影视从业者的影响》这篇文章,数字技术在贯穿影视制作全过程的应用中,其不仅仅改变了传统的制作方式,不仅仅体现在数字特效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上,而是对影视制作从观念到具体创作实现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作者从编剧、导演、摄像几个影视制作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浅析数字技术对影视艺术发展的影响》对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为影视艺术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变化进行了论述,重点阐明了在电影数字化进程中应该建立新的电影观念。《关于数字技术与影视创作观念的冷思考》,认为数字技术在影视创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作者认为应冷静地看待数字技术对影视生产的价值。数字技术的确为影视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美学表现手段,但从创作手段来看,传统的影视拍摄手段仍然有无尽的开掘空间,辩证地看待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影响。

二、数字技术对影视制作中的美学方面的影响

比如,《数字技术从电影创作到接受的美学思考》这篇文章,认为,当前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仍属于初级阶段,但其本身急剧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其牵涉、融汇多门类学科的特性,使数字技术的概念和范畴仍纷繁复杂,还有待进一步梳理和规范。其着重论述的数字技术是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在与电影制作结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信息数字化处理技术,侧重于其在电影创作和接受方面引起的影像变革和美学意义。《双刃剑、双重视阈与审美价值—论知识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对影视艺术的影响》针对知识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生产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双刃剑”特性,文章在“双重视域”的学理审视下分析了数字技术对影视剧艺术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主张回到影视剧艺术生产的文化语境,在审美情境中贯注生动的历史具体性,弘扬人文精神的审美价值理想。

三、数字技术对影视制作的具体方面的影响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从数字技术对传统影视制作中的某一方面,比如影视制作的人员、影视效果、拍摄镜头、后期制作编辑的影响。数字技术已进入电影创作的全过程,从前期策划、实际拍摄到后期制作,数字技术所具有的功能及其在电影中能够实现的效果,已大大拓展了电影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力。由于技术手段的可能,数字技术对电影叙事、电影语言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改变,它所引发的对电影本体真实性的思考,都是当代电影人无法避之不谈的。比如,《数字技术对传统影视镜头的挑战》这篇文章,随着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影视制作领域,传统镜头画面的构成、产生方式以及我们对镜头画面的固有观念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微观的、新奇的画面令人震撼,极大地拓展了创作者的想象空间,“只有没有想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成为了可能,数字技术正挑战着我们对影视镜头固有的认识和观念。《谈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影视制作》一文,认为数字技术改变了原来人们对影视创作的理解,在计算机视觉与计算机图形学这两个学科相互交叉的发展趋势所造成的新的影响给影视;动画和广告的创作的观念的转变,对创作出电影品质的动画影片已不再是不能实现。这里就目前数字影像的新技术成就来分析当前影像创作,及培养具有相应知识体系人才的现实问题,以及在视觉感知层面来谈视觉心理学在影视动画领域中提高创作表现的认识层面,和如何在视频创作领域里拓展思路,提高技术使用,与开发和应用能力来更好的提高创作水平的问题。《影视制作中的数字技术的应用》从影视制作的数字化入手,剖析了影视制作中的数字化素材、数字化存储以及数字技术合成方面的现状,旨在利用现有的条件,不断提高影视制作的数字化水平。在当今的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作为中国电影业,尤其是中国电影业中独特的武侠电影,其画面表达在数字技术影响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浅析数字技术在武侠影视画面表达中的运用》就武侠电影的这种变化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处理手法展开论述。这篇文章认为后期数字特效将与人景物、声光色、镜头运动等一起被归为视听语言的元素,从影像造型的层面上来看,它已成为以传统电影摄像光线、光学、运动、色阶为参照的第五种手段。《浅析三维影视动画中的数字技术》从数字技术目前发展的高峰三维动画入手进行分析,三维动画在影视领域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国内外许多影视、广告都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的配合制作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影视制作技术多媒体技术论文

一、多媒体技术概念

在目前的计算机领域里,多媒体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型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指把数字化作为基础,采集多媒体信息后,在进行编码储存,处理之后在表现出来成为一个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这样的一种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和数字技术、以及光盘存储技术和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各方面技术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多媒体技术也逐渐的完善起来。譬如我门可以通过对多媒体动画技术以及数字式帧合技术的应用,让影视工作者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制作出各种富有创造性的影视节目。同时,各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影视工作人员在宣传和发行影视作品的时候,有更多的方式方法,给现代的影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二、多媒体技术对影视制作技术的影响

对于影视行业来说,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带来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有很多广播公司,在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纷纷展开和通信公司的合作,通过各种先进的多媒体途径,比如卫星,有线电视网等进行新的业务活动,譬如类似电话和传真这样的本来属于邮电的业务,现在也可以通过多媒体通信技术进行。

1.影视节目的制作方面

影视节目,在多媒体技术的带动下,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节目的效果。早在1987年广电部信息资料中心就同中央电视台少儿部一起,使用自己开发的系统,制作了“十龙贺春”二维动画片,证实了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片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图像质量。在多媒体技术软件、硬件全方面发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造型方法、光线跟踪法重现光照以及对物体表面进行明暗处理、还有透明处理、加阴影和纹理匹配等等),制作出极度逼真的三维动画场面,包括一些非常细节的表情、毛发的变化。还可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创造出各种虚幻的场景,包括一些在现实中不存在的人、物或者景。这些通过电脑特技创作编辑出来的场景也可以与实际拍出来的场景,进行无缝连接,创作出梦幻般逼真的精彩镜头。

非线性编辑在八十年代就已经逐步的代替了线性编辑,并且作为目前的主导编辑方式,在影视节目的编辑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声音和画面的编辑工作。首先就是画面编辑,画面编辑工作在非线性的编辑系统下显得轻松而有简单,更改画面素材的位置或长度,只需要轻松移动一下鼠标就能做到,而画面素材的色调、淡入、淡出或者是升格、降格等其他参数也能够轻松的调整,如果想要取得更好的图片效果,可以把非线性编辑软件和一些其他的图片处理软件,结合起来共同对图片素材进行处理,这样获得效果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立体思维感在非线性编辑技术的背景下也得到了增强。原本单一的电视画面,在非线性编辑技术的背景下,能够通过多重信息的叠加,产生新的意义。例如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在作宣传片时,用非线性编辑合成的精美的剧情画面位于屏幕正中,右旁竖版出现的是对应的主要演员的字幕,下方则是这个电视剧将要播出的时间。整个宣传片把声音、画面和字幕有机结合,给观众以强大的震慑力,产生强烈的期待感。其次是声音编辑:非线性编辑在声音制作上和传统的制作工艺一样,声音也是分别制作的。假设素材的拍摄采用同期声,则可以在媒体编辑工作站上和画面同步进行同期声的剪辑,不过声音的录入需采用无压缩格式,后期配音和混录则可以在音频工作站上进行。在音频工作站上,利用计算机的强大数字运算功能,使得声音的各种常规处理和特技都可以在瞬间完成,尤其是数字处理,声音质量很高,而且编辑结果可直接用于最终混录,所以直到最终混录之前,也还可以保持分离的对白,音乐和音效的创作和编辑仍然保持和画面的一致。同时,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还具有愈来愈多的音频处理功能,如均衡、效果、缩混等,极大地改进了录音的效果,和模拟记录的声音相比,可以更有效地滤去背景杂音;在其进行复制和编辑配音时可减小音质损失;在后期制作的演播室中可以与数字化记录音响、音乐及自动对话转换记录进行良好的混合。这使得声音的后期创作工作获得极大的自由度,是非常有价值的。

3.影视节目的出版和发行和传输方面

影视节目的出版和发行和传输方面的工作,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有相当多的设备,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处理的技术,譬如储存设备的变化,如VCD、DVD这样的,可以说从很大程度上都改变了影视节目制作人的制作方式,再如传输设备,在信息高速公路建成以后,大量的节目被数字化处理后,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输送到用户那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电视的开通,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被制作成数字化电视节目,并以每秒几十亿的速度传送到用户那里,而且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起来不但简单,而且效率也高,做出的节目也非常的精彩。

三、结语

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方法和创作理念,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我们要沉着应对,冷静看待,不能被发展冲昏了头,也不能固步自封,我们既要看到他的优点,也要注意他的缺点,在降低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接受新的技术和理论,这样才能让影视制作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

作者:张路单位:大连大学音乐学院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高职影视制作教学传播学论文

1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现状

1.1教学基本情况在教学目标上,传播学是影视制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将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特殊媒体来进行研究,针对电影、电视讲授影视传播的基本规律。通过传播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传播的基础理论,掌握影视传播的各个环节,深刻理解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会从传播学角度观察周围影视现象,并进行理性分析,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转化为影视制作、传播工作中的指南。(1)教学内容:梳理传播学研究历史,阐述基本理论,围绕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对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各传播类型,如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进行的分析。(2)教学方式:该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及时学期开设,平均周课时为2课时,以课堂讲授为主。(3)教学资源:教学资料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相关教材与参考资料;二是通过互联网搜索等,获取现实影视领域中的影视作品,关注传播发展动向,作为例证。(4)考核方式:采取闭卷笔试,同时参考学生平时出勤、作业提交及课堂表现,将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按30%与70%的比例进行核算。

1.2学生认知现状传播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往往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在及时学期开设。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影视领域认知、影视专业素养及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会产生直接影响。仅根据学生考试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较为片面,也容易产生偏差。因此课题组在课程结束后,面向所授班级学生进行了课程的认知调查,总计发放问卷62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62份,有效率。此次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教学实施情况、教学评价情况四个方面。具体调查情况及分析如下:

1.2.1学生学习情况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对传播学课程接受程度较高,大部分学生对课程较为感兴趣,主要原因有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能拓展自身知识面,并且和其他专业课程密切关联,但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有近2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不是很重要,主要因为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实践少。同时学生对传播学的学习主要依赖于课堂讲解,遇到问题不太愿意提问,学习主动性不强。

1.2.2教学实施情况大部分学生认为传播学的教学方式除讲授外,应偏重于讨论与小组学习,对视频观看要求强烈,并且希望多阅读补充资料,而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不能满足学习需要,原因主要集中于理论繁多、知识需要随时展多更新等,这些情况与媒介的发展及90后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有密切关系。

1.2.3教学评价情况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较为认可,也认为考核不要局限于笔试,而应多样化,突出实践与动手能力,在老师评价的同时,也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互评。

2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问题

目前对传播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本科教育,对高职层面的教学则缺乏系统研究,通过以上对课程教学现状及学生课程认知情况的分析,也不难发现传播学教学缺乏高职特点,和高职教育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存在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课程定位不。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①由此可见其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对注重专业技能的高职影视教育来说,传播学理论研究范围过于广泛,学生不清楚学习的目的;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学术化、理论化,学生理解也存在困难。目前针对高职教育所编写的传播学教材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各院校有的选择偏理论、少实务、针对本科教育的教材,如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等,还有的则选用教师自编教材,缺乏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难以保障教学质量。(2)教学形式单一。传播学作为理论课,一般安排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授课,课时不超过40学时,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使得课程基本上以讲授为主,无法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特别是课程实际运用价值的理解十分有限。

3对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课程优化的思考

3.1课程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传播学研究范围广,目前的教材普遍涵盖了传播学历史与发展、传播类型、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学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等。若照本宣科,这些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和实践脱节。事实上,传播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高职影视专业的教学应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传播现象、理解传播概念,进而深入到传播过程、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传播效果等内容的学习中。在这方面,笔者已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尝试,结合专业特点,将影视传播作为教学重点,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传播过程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影视传播基础理论、影视传播队伍分析、影视传播媒介分析、影视传播内容剖析、影视传播受众分析、影视传播效果分析等,这些部分涉及了完整的传播过程,即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中的每个环节,同时针对当前媒介发展过程中,影视传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加影视宣传管理、新媒体的发展、新旧媒体的融合等内容,使课程内容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由浅入深、由生活到专业逐步引导学生的理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2教学方法:贴近学生,教学相长很多专家、学者对高职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做过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如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项目实践法等,就传播学教学而言,不能将这些教学成果简单照搬,而是应考虑现有教学条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具体分析、具体实施。

3.2.1课堂教学,丰富案例资源正如前文所述,传播学课程多面向大一年级新生在及时学期开设,学生专业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课时与教学场所的限制,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困难,教学形式还应以授课为主,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弥补书本知识理论性强的劣势,转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固有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一方面,将理论知识还原于案例之中,选择典型案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授“意见领袖”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发现生活中、班级中的“意见领袖”,再回到大众传播中,以学生普遍关注较多的网络传播如“犀利哥事件”为例,分析“犀利哥事件”的传播过程以及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存在于哪里,又是如何引导舆论走向,将受众对犀利哥的外形与身世的关注转换为帮助犀利哥,最终获得政府救助回到家乡。另一方面,适当增加视频资料,借助影像的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例如,引导学生认识传播者时,不应仅停留于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发行、放送机构。网络传播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除了介绍学生使用微博、微信等传播行为外,还可以播放一些拍客的成功作品,如经拍客之手由地铁卖唱走上春晚舞台的西单女孩的成名之路等,这些作品普及度高,时长较短,适合课堂播放。

3.2.2课后作业,重视小组讨论课堂教学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课后可多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传播现象的能力。一方面小组分工重视团队合作意识,能课提高学生传媒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部分90后学生个信张扬、乐于表现的特点。例如结合传播效果、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到院线进行一次观影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同时在课堂中可安排学生结合作业进行讨论,充分给予学生意见表达的机会。在评价标准上,适当加入学生互评环节,教师评价则以正面鼓励为主,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动力,作为老师也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想法、兴趣,掌握其学习情况,有效调整教学内容。

3.3教学资源:贴近热点,常换常新人类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间媒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如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是讯息”理论,新媒介的产生开创了社会信息传播的新形态,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意味着传播学的教学资源不能拘泥于书本,需要与时俱进关注传播的前沿理论及热点事件。例如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合,网络传播内容的监管,受众的媒介素养,网络舆情等,这些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应在教学中予以体现,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作者:宋爽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影视制作的改革创新研究论文

[论文影视制作数字化软件个人化DV

[论文摘要科技的发展引发了影视制作的数字革命。数字影视后期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影视制作设备和流程,在各个方面对影视产生了巨大影响。

“数字化影视”是一种将某些传统制片技术通过计算机和数字、音像、处理盘式记录以及网络等技术集合而产生的新的影视制作方式下制作出的全新的影视类型,它是一个从前期到后期到发行完整的流程。

数字化的出现一方面让我们看到计算机使影像创作得以复兴;另一方面看到各种兴起的市场,数字技术进入数字化使影视发生革命性变化,重新定义。计算机和软件在影视各方面得到运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用计算机改变、增强和重新造型影片原始画面的实践活动稳步发展。计算机以数字方式和增强电影影像的方法创建出一个个神奇的画面:用资料影视作数字式棚外场景、数字式彩色校正、滤光效果和绘画、数字式影像的合成、数字式动画制作、数字式影片修复、数字式线痕去除、数字化影像增强、数字化缺陷消除、计算机生成素材和胶片拍摄素材的集成。

影视数字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影视的命运:数字化影视创造娱乐设施的新时代。当影视观众被其他传媒所吸引的时候,影视只有进行再次革新才能有生存的可能。数字化运算创造出的多层合成的神气场景、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加上无幕框的特大银幕画面所形成的影院放映的临场感、真实感将是任何传媒无法比拟的。各种非凡效果的娱乐节目、动感电影、虚拟现场以及各种新型节目都会为活动影像节目生产注入新鲜血液。影视节目的制作和播放,由于数字化方式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多元化、随机化、全球化和可追求化。

数字技术从诞生之日起便对影视制作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他不可思议地扩展了影视表现空间和变现能力,创造出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甚至向所未想的视听奇观和虚拟现实。从而产生出新的叙事方式,并提出一整套新规则供我们理解,使用,突破。新的数字技术不仅产生了新的影像作品,更在培养着一代新的影像受众。

一.改变了传统影视制作方式

从制作层面来说,从剧本写作的电子化,素材传递的数字化,布景搭建、照明设想的数字化模拟,以及电子化的场记,现场的数字化录入,数字化编辑,都将大大提高影视视听质量和效果的精度、强度和感染力。同时又有利于导演更好的思索创作。

影视后期制作系统逐步由模拟制作系统转化为数字分量制作系统;数字信号的记录媒体也由单一的磁带记录转化为由磁带、磁盘存储的多元化的媒体存储方式;计算机工作站的介入,打破了由切换台、特技机、编辑控制器一统天下的制作模式;非凡是以PC为核心的非线性编辑、2维动画、3维动画的逐步成熟,使影视后期的技术变得更加多样。

影视后期软件的操作界面越来越像电脑主机的配置,尽量做到板块化、集成化,这样看起来既美观而不显繁琐。传统的繁琐的影视制作流程,如剪辑、绘图、字幕、声音、特技等,被越来越多地继续到同一个后期制作软件中。例如DIGITALFUSION、AFTEREFFECTS、COMBUSTION等软件比之间的版本相比,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而SOFTIMAGEDS则干脆把后期制作的几乎所有方面都集中到一起,具剪辑、合成、绘图、声音、特技等于一身。由于这些显而易见的优势,软件的集成化成了各大后期软件供给商的共同追求目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主要的后期制作软件都会集成各个制作阶段的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后期制作系统。有利于影视后期制作人员“举一反三”把握更多的影视后期软件。

新的媒体格式不断涌现。高清楚度电视HDTV的出现、网络的飞速发展对影视后期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变化,各软件厂商不断完善软件功能,紧给市场步伐。在AFTEREFFECTS后期的版本中已经支持HDVD、MPEG4及REALMEDIA格式的制作、其他各种软件也增加了新媒体格式的支持。伴随经济的发展,影视也在飞速发展,今后还会有许多新的音频格式、视频格式出现。

二.使影视进入个人化书写时代.个人DV作品

数字设备价格的下降,大容量硬盘的普及,个人编辑软件的大众化应用,使个人工作站的构架成为现实,影视越来越成为一种平民行为。把握这种技术,任何人都可以独立拍出影片,而不需要过多的考虑资金的新问题。时尚一族可以利用数码科技来宣扬自己的个性。从来和影视毫无关系的人。也可以亲自制作一部影视,过一会导演的瘾。有了好的构思,再也不会因囊中羞涩而束之高阁。DV自诞生以来佳作不断。穿入中国后也佳作不断《老头》、《铁路沿线》、《北京风很大》、《北京弹匠》、《群众演员》等都是一些错的片子。超级秘书网

数字化的DV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条新的大众传播方式。不可否认,数字化为扩展影视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和艺术潜力。但我们在正视数字技术给影视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时,不应丢掉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丢掉对本土生活的热爱、体验、思索和真诚。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便捷,扬长避短,不应将数字技术用滥。我们需要数字技术,却不能依靠数字技术。

技术从来就不是,正如影视是人的影视一样,电脑也是人的电脑。我们应该在注重技术的同时不忘对文化、现实的体验关怀。使数字化和影视真正结合,影视艺术发展和科技进步并驾齐驱,使影视获得更大发展。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数字化影视制作论文

一、影视制作的艺术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策略

为了使影视制作技术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更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应当使影视制作的艺术与数字化技术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使得影视制作更深入人心。最重要的一点是应当不断地提高影视制作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得制作人员对数字化技术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在技术的指导和艺术的创造灵感下不断地完善影视制作的质量,丰富影视作品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制作人员要对影视制作的数字化、计算机化以及制作设备的高度集成化有所认识,使得制作环节以及制作工种之间形成相互配合的关系,在影视制作领域实现数字化技术,需要多门专业知识以及影视制作的多个部门之间形成紧密的配合。由艺术家和数字化技术人员相互配合,首先由艺术家制作故事版或者是分镜头剧本,之后由数字化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或者是模型模拟真实的影视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较高效的拍摄场景使用方案,并在拍摄现场设置灯光照明、场面调整和摄像机运动等拍摄细节的问题,避免在拍摄现场出现设备浪费,场地使用时间过长和场地使用成本过高的状况,之后由数字化技术人员对影视制作的后期进行数字合成,实现效果的影视制作效果。为了不断地提升制作人员的数字化技术掌握水平与艺术水平,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时候要求制作人员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也就是在艺术领域有一定的认知,并且要求制作人员能够掌握基本的二维以及三维的动画制作和非线性编辑。从事录音工作的制作人员应当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掌握必备的录音工程技术的知识,同时,英语素质和计算机素质也是要同期加强的,因为当前集影视制作的多数专业化软件都是以英文版本的形式出现的,在熟悉整个软件的使用过程以及阅读设备说明书的时候都需要制作人员的英语专业素养。为了避免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在对制作人员的数字化技术以及艺术融合的培训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实践机会,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进行基础训练的同时给制作人员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在没有工作任务的约束之下,使得制作人员自由发挥,制作复杂的特技效果,在真刀实枪的实践过程中,帮助影视制作的制作人员克服技术的难点,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在制作影视节目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将数字化技术和艺术效果融合在一起,实现更高水平的影视制作。在数字化技术的辅助之下,影响制作的形式变得更加的多样化,不会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使得当前的影视节目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是在进行制作人员素质锻炼的时候,注意不要过多地强调影视制作的形式,否则会对制作人员的思维产生较强的局限性,严重的时候会导致之后的影视制作的形式变得单一、格式化,对影视制作的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局限性。

二、总结

艺术与技术是共同发展进步的,影视节目的制作是一门艺术,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化技术对影视节目的制作质量的改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说明艺术创作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处理两个部分是不可分割和互相依存的一部分,本文对数字化技术与影视节目制作艺术的融合进行了探索,对未来影视节目的制作人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未来影视制作能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空间,数字化影视制作的作品能够更加丰富,能够更加满足广大观众对于影视节目的需求。

作者:李媛 单位:长治学院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投融资影视制作论文

一、影视制作投融资的特点

(一)影视投融资周期较短

就当前影视制作时间来看,一般比较短,影视作品在经过制作、发行环节后,其投资阶段就结束。在影视作品放映开始后,投资者通过票房、版权的出售等多种方式来回收资金,就整个影视制作周期来看,影视投资周期比较短。

(二)投融资风险大

影视产品一种文化产品,它属于一种无形资产,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影视产品这种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其在制作、发行、放映等环节中都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如盗版风险、竞争风险等,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每一种风险都有可能导致影视制作项目功亏于溃,以至于投资商血本无归。

二、我国影视制作投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影视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并深深的影响着当代人们的生活。影视制作作为影视产业中的核心环节,在当前全球产业发展潮流中,影视制作能够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影视制作既是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资金密集的事业,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想生存下去,就会产生投资、融资行为。同时在这个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时代里,人们对影视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当代社会及人们对影视产业的需求,不仅政府对影视产业进行了大量资金投入,一些商业银行、投资家、厂商也为影视制作提供了投资和融资的渠道。

(一)影视制作投资现状

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影视制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为了满足人们对影视作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不断出现。我国电影产量一直以20%的增幅高速增长,影视作品数量逐渐增加。2、投资主体多元化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影视制作产业已经呈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据相关数据表面,截止2006年,我国国产电影投资主体已经超过300家。从当前的影视行业产业链角度来看,一些原有的影视公司加速了全产业链布局,力图纵贯产业上下游,最终打通投资、制作、发行、终端等环节。如中影及华谊兄弟投资建设院线、万达成立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影视行业,开展影视投资、制作、发行、放映及后产品等全产业链业务。另外,许多投资商、厂家也意识到影视制作产业发展的噱头,逐渐加入到影视制作行业当中来,为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壮大了影视制作规模。

(二)影视制作投资面临的问题

1、影视作品未能进入影院放映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影院放映的影视作品大都是一些商业片,其主要是以票房和版权为主,像一些公益类的影视作品很难进入到影院放映。同时我国低成本影视作品比较多,与那些耗资巨大的影视作品相比,其进入影院放映的机会就相对较小。2、缺乏风险评估体制在这个竞争激烈市场环境下,我国影视作品从制作到发行再到放映,每一个环境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投资者之所以会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影视制作,就是向通过影视作品来获得高回报,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对影视制作产业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不能对影视市场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进而造成影视行业亏损的企业不断增加,进而挫伤影视企业的投资热情,不利于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

三、影视制作融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融资金额小

在我国当前影视制作产业中,主要以小成本的影视作品为主,我国每年生产的小成本电影占到总影片数中的80%,大部分影视作品融资数额只有几十万、百万而已,而欧美一些国家的影片融资数额几乎等于我国一年的影片拍摄总合,与欧美国家相比,融资金额出现了严重的不足。

(二)融资渠道单一

一直以来,我国影视制作企业大都是依靠政府资金的投入来进行融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建设重心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自此,政府不再成为影视制作资金的主要来源,一些商业电影逐渐成为现代影视行业的主流,由于影视投资、融资风险的存在,许多厂商、投资者都不愿意为影视制作提供资金支持,从而造成了我国影视制作融资渠道单一,进而不利不利于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

四、我国影视制作投融资的创新发展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在我国当前市场环境下,影视制作投融资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风险是其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影视制作投融资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要想促进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对影视市场进行评估,加强风险意识。首先,在影视制作前,决策者要以市场为导向,掌握市场、了解竞争对手,加强风险预测及评估,只有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制,才能确保影视制作投融资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促进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其次,在影视制作工程中,要重视影视制作质量,要注重影视制作过程的管理及生产,确保影视制作的顺利进行。另外,企影视制作企业在进行负债集资时,要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行业的特征进行集资,合理的负债有利于较大化的实现企业的财富目标,避免盲目的负债,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二)互助融资

互助融资作为当前中小企业较为常用的一种融资手段,就是几个实力相当的企业共同进行融资,进而降低融资的风险性。互助融资可以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将一个企业、一部影视作品的风险分散到组织内的所有企业,降低银行直接对影视企业贷款所面临的风险,有效降低风险,更好地满足银行放贷的要求。同时,在影视融资过程中,影视制作企业实行互助融资,可以集中力量解决资金规模问题。影视项目投资具有项目投资大、周期短的特点,只要组织内企业错开投资时间,就可以让有限的贷款资金在不同企业间流转通过,从而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结语

影视制作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这种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当代社会及人们的需求,加大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而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与影视制作投融资问题有着直接的关联,影视制作投融资问题不仅关系到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影视制作的发展,就必须认识到影视制作投融资问题,针对影视制作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而为我国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提高影视制作产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赵钢 单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网络视频课程影视制作论文

1目前网络视频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这种单调的表现形式容易使学习者失去学习的兴趣,也难以体会教师教学的魅力。课堂授课氛围差,欠缺艺术性。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提出,网络视频课程制作要借鉴影视制作的模式,打造开发的网络视频课程资源平台,以学习者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满足学习者的多方面需求,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视频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2影视制作对网络视频课程制作的启示

由于网络视频课程与影视剧都是以视频形式来呈现的,在许多方面具有相通性,二者关系见表1。网络视频课程与影视剧形成影像在基本原理、艺术表现、制作过程、传播手段几个方面具有相通性。但网络视频课程与影视剧在创作目的和功能上存在本质差异。网络视频课程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将艺术理论恰当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去,从而体现教学内容、符合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由此看出,网络视频课程与影视剧从制作原理、过程到实际发生效用的途径都具有相通性,具备相互学习借鉴的可能。

3基于影视制作视角的网络视频课程制作与开发

高质量的网络视频课程开发应以高效严谨的制作方法、制作流程为基础,影视创作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创作经验为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的制作提供了重要启示。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前期策划、组建专业制作团队、脚本设计、拍摄、后期制作几个环节,并且每一个环节都应配有专业的人员及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3.1选题策划

和影视创作之初的策划一样,网络视频课程制作初期也应先做好选题策划。笔者引入剧本的理念。网络视频课程剧本统领着网络视频课程的建设和质量。网络视频课程剧本设计应以学习者需要为核心,主要是进行课程的总体构思,包括制定教育、教学目标,然后选择、确定课程内容,制定详细的学习活动,甚至细化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的全部过程。在剧本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学习者为主导的理念,按照人本主义的课程观,从学习者学习需要出发完成课程设计;内容的编排可以借鉴影视剧中的剧情设计,引入情境设计,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活动设计中。同时,应借鉴影视表现中的美学理论将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搭配,使教学内容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给学习者提供轻松、愉快、有趣的学习情景。

3.2组建专业制作团队

网络视频课程制作可以借鉴影视剧创作模式组建专业团队,需要组织一个效率高、懂高等教育、懂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开发队伍,形成一支包括学科教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内的高水平的建设、应用、管理和维护队伍。分组确定分工职责,各业务组可以设置如下。领导组:制定相关方案政策,负责视频课程的管理,设计剧组内分工协调运行模式。统筹指挥教学视频制作的筹备和投产,决定导演和主讲教师的人选等。导演组:视频课程制作的组织者,负责视频课程的全程制作。应与主讲教师充分地沟通、研究,共同策划教学视频的设计制作方案。编剧组:由学科专家组成。主要负责根据课程目标、内容,创作剧本,拟制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法等。主讲教师:参与剧本创作,课堂讲授。主讲教师是视频教学片中的主角。通常由知名专家、学者来授课,由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学科基础比较扎实、屏幕形象良好、普通话标准、富有表现力、讲课时富有激情的人员来讲授。摄像组:负责分镜头设计,摄像、导控、音效、灯光、剪辑、合成等后期制作。技术组:主要负责策划视频课程的静态和动态视觉效果以及制作,需要熟练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美工设计软件,具备很强的软件编程和开发能力。

3.3拍摄

将课程的教学进行实况摄制并精心制作,是网络视频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的有效保障。在录制过程中,主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态,学生要注意自己的学态,互动性要强。在录制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拍摄技巧,应注意借鉴影视剧拍摄技术中光线和景别的运用,做好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的拍摄,以及师生交互的过程中镜头的切换、场面调度、现场布光、声音的采集等。

3.4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就是将拍摄的视频课程的课堂录像素材进行选择、取舍和剪接,最终制作成一部连贯流畅、主题明确并具有一定艺术效果的教学录像片,包括片头设计、字幕制作、画面剪辑处理、文件生成与网络传播等。片头设计一般应包含学校信息、课程信息、教学内容信息等,字幕包括章节字幕和知识结构的提示字幕。在文字设计上,注重字样造型设计和摆放位置,使其富有美感,既能体现出教学视频内容的严谨、严肃性,也要体现视频作品的艺术性,引人入胜,便于学习者记忆。画面剪辑处理是指借助影视制作艺术将那些繁琐、拖沓、重复、口误等内容加以精简。整个视频素材编辑完毕后,预览整体效果,经专家组审查后,按需要格式对录像片输出,最终生成视频文件格式,便于上传、下载以及在线观看。

4结束语

图书馆建设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之一,要充分发挥其文化育人、服务育人、信息育人的作用,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建立网络大学堂,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读者所利用。要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课程的教育传播优势,提高其利用率和资源共享率,让更多的学习者受益,为图书馆远程教育发展增添无限活力与生机。

作者:李博 邰峻 安美荣 单位:中北大学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高职影视制作论文

1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现状

传播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往往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在及时学期开设。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影视领域认知、影视专业素养及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会产生直接影响。仅根据学生考试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较为片面,也容易产生偏差。因此课题组在课程结束后,面向所授班级学生进行了课程的认知调查,总计发放问卷62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62份,有效率。此次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教学实施情况、教学评价情况四个方面。具体调查情况及分析如下:

1.1学生学习情况

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对传播学课程接受程度较高,大部分学生对课程较为感兴趣,主要原因有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能拓展自身知识面,并且和其他专业课程密切关联,但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有近2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不是很重要,主要因为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实践少。同时学生对传播学的学习主要依赖于课堂讲解,遇到问题不太愿意提问,学习主动性不强。

1.2教学实施情况

大部分学生认为传播学的教学方式除讲授外,应偏重于讨论与小组学习,对视频观看要求强烈,并且希望多阅读补充资料,而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不能满足学习需要,原因主要集中于理论繁多、知识需要随时展多更新等,这些情况与媒介的发展及90后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有密切关系。

1.3教学评价情况

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较为认可,也认为考核不要局限于笔试,而应多样化,突出实践与动手能力,在老师评价的同时,也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互评。

2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问题

目前对传播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本科教育,对高职层面的教学则缺乏系统研究,通过以上对课程教学现状及学生课程认知情况的分析,也不难发现传播学教学缺乏高职特点,和高职教育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存在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课程定位不。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由此可见其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对注重专业技能的高职影视教育来说,传播学理论研究范围过于广泛,学生不清楚学习的目的;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学术化、理论化,学生理解也存在困难。目前针对高职教育所编写的传播学教材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各院校有的选择偏理论、少实务、针对本科教育的教材,如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等,还有的则选用教师自编教材,缺乏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难以保障教学质量。

(2)教学形式单一。传播学作为理论课,一般安排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授课,课时不超过40学时,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使得课程基本上以讲授为主,无法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特别是课程实际运用价值的理解十分有限。

3对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课程优化的思考

3.1课程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传播学研究范围广,目前的教材普遍涵盖了传播学历史与发展、传播类型、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学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等。若照本宣科,这些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和实践脱节。事实上,传播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高职影视专业的教学应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传播现象、理解传播概念,进而深入到传播过程、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传播效果等内容的学习中。在这方面,笔者已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尝试,结合专业特点,将影视传播作为教学重点,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传播过程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影视传播基础理论、影视传播队伍分析、影视传播媒介分析、影视传播内容剖析、影视传播受众分析、影视传播效果分析等,这些部分涉及了完整的传播过程,即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中的每个环节,同时针对当前媒介发展过程中,影视传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加影视宣传管理、新媒体的发展、新旧媒体的融合等内容,使课程内容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由浅入深、由生活到专业逐步引导学生的理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2教学方法:贴近学生,教学相长

很多专家、学者对高职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做过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如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项目实践法等,就传播学教学而言,不能将这些教学成果简单照搬,而是应考虑现有教学条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具体分析、具体实施。

3.2.1课堂教学,丰富案例资源正如前文所述,传播学课程多面向大一年级新生在及时学期开设,学生专业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课时与教学场所的限制,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困难,教学形式还应以授课为主,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弥补书本知识理论性强的劣势,转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固有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一方面,将理论知识还原于案例之中,选择典型案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授“意见领袖”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发现生活中、班级中的“意见领袖”,再回到大众传播中,以学生普遍关注较多的网络传播如“犀利哥事件”为例,分析“犀利哥事件”的传播过程以及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存在于哪里,又是如何引导舆论走向,将受众对犀利哥的外形与身世的关注转换为帮助犀利哥,最终获得政府救助回到家乡。另一方面,适当增加视频资料,借助影像的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例如,引导学生认识传播者时,不应仅停留于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发行、放送机构。网络传播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除了介绍学生使用微博、微信等传播行为外,还可以播放一些拍客的成功作品,如经拍客之手由地铁卖唱走上春晚舞台的西单女孩的成名之路等,这些作品普及度高,时长较短,适合课堂播放。

3.2.2课后作业,重视小组讨论课堂教学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课后可多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传播现象的能力。一方面小组分工重视团队合作意识,能课提高学生传媒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部分90后学生个信张扬、乐于表现的特点。例如结合传播效果、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到院线进行一次观影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同时在课堂中可安排学生结合作业进行讨论,充分给予学生意见表达的机会。在评价标准上,适当加入学生互评环节,教师评价则以正面鼓励为主,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动力,作为老师也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想法、兴趣,掌握其学习情况,有效调整教学内容。

3.3教学资源:贴近热点,常换常新

人类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间媒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如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是讯息”理论,新媒介的产生开创了社会信息传播的新形态,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意味着传播学的教学资源不能拘泥于书本,需要与时俱进关注传播的前沿理论及热点事件。例如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合,网络传播内容的监管,受众的媒介素养,网络舆情等,这些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应在教学中予以体现,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作者:宋爽 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高职传播学教学影视制作论文

1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现状

大部分学生认为传播学的教学方式除讲授外,应偏重于讨论与小组学习,对视频观看要求强烈,并且希望多阅读补充资料,而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不能满足学习需要,原因主要集中于理论繁多、知识需要随时展多更新等,这些情况与媒介的发展及90后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有密切关系。教学评价情况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较为认可,也认为考核不要局限于笔试,而应多样化,突出实践与动手能力,在老师评价的同时,也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互评。

2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教学问题

目前对传播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本科教育,对高职层面的教学则缺乏系统研究,通过以上对课程教学现状及学生课程认知情况的分析,也不难发现传播学教学缺乏高职特点,和高职教育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存在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课程定位不。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由此可见其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对注重专业技能的高职影视教育来说,传播学理论研究范围过于广泛,学生不清楚学习的目的;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学术化、理论化,学生理解也存在困难。目前针对高职教育所编写的传播学教材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各院校有的选择偏理论、少实务、针对本科教育的教材,如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等,还有的则选用教师自编教材,缺乏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难以保障教学质量。

(2)教学形式单一。传播学作为理论课,一般安排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授课,课时不超过40学时,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使得课程基本上以讲授为主,无法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特别是课程实际运用价值的理解十分有限。

3对高职影视专业传播学课程优化的思考

3.1课程内容

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传播学研究范围广,目前的教材普遍涵盖了传播学历史与发展、传播类型、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学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等。若照本宣科,这些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和实践脱节。事实上,传播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高职影视专业的教学应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传播现象、理解传播概念,进而深入到传播过程、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传播效果等内容的学习中。在这方面,笔者已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尝试,结合专业特点,将影视传播作为教学重点,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传播过程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影视传播基础理论、影视传播队伍分析、影视传播媒介分析、影视传播内容剖析、影视传播受众分析、影视传播效果分析等,这些部分涉及了完整的传播过程,即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中的每个环节,同时针对当前媒介发展过程中,影视传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加影视宣传管理、新媒体的发展、新旧媒体的融合等内容,使课程内容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由浅入深、由生活到专业逐步引导学生的理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2教学方法

贴近学生,教学相长很多专家、学者对高职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做过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如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项目实践法等,就传播学教学而言,不能将这些教学成果简单照搬,而是应考虑现有教学条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具体分析、具体实施。

3.2.1课堂教学,丰富案例资源正如前文所述,传播学课程多面向大一年级新生在及时学期开设,学生专业水平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课时与教学场所的限制,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困难,教学形式还应以授课为主,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弥补书本知识理论性强的劣势,转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固有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一方面,将理论知识还原于案例之中,选择典型案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授“意见领袖”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发现生活中、班级中的“意见领袖”,再回到大众传播中,以学生普遍关注较多的网络传播如“犀利哥事件”为例,分析“犀利哥事件”的传播过程以及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存在于哪里,又是如何引导舆论走向,将受众对犀利哥的外形与身世的关注转换为帮助犀利哥,最终获得政府救助回到家乡。另一方面,适当增加视频资料,借助影像的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例如,引导学生认识传播者时,不应仅停留于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发行、放送机构。网络传播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除了介绍学生使用微博、微信等传播行为外,还可以播放一些拍客的成功作品,如经拍客之手由地铁卖唱走上春晚舞台的西单女孩的成名之路等,这些作品普及度高,时长较短,适合课堂播放。

3.2.2课后作业,重视小组讨论课堂教学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课后可多以小组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传播现象的能力。一方面小组分工重视团队合作意识,能课提高学生传媒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部分90后学生个信张扬、乐于表现的特点。例如结合传播效果、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到院线进行一次观影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同时在课堂中可安排学生结合作业进行讨论,充分给予学生意见表达的机会。在评价标准上,适当加入学生互评环节,教师评价则以正面鼓励为主,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动力,作为老师也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想法、兴趣,掌握其学习情况,有效调整教学内容。

3.3教学资源

贴近热点,常换常新人类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间媒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如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是讯息”理论,新媒介的产生开创了社会信息传播的新形态,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意味着传播学的教学资源不能拘泥于书本,需要与时俱进关注传播的前沿理论及热点事件。例如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合,网络传播内容的监管,受众的媒介素养,网络舆情等,这些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应在教学中予以体现,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作者:宋爽 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陕西影视制作论文

一、陕西影视制作产业层次构成

及时层次:高端大型。据笔者统计,这一层级的机构数量只占陕西整个影视制作产业的5%,数量有限,作品丰富,具有“高大全”特点,如上述五大国有资本影视制作机构。其影视制作平台高端,规模大型、产业,影视制作实力雄厚。西安电视台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原西安电视剧艺术中心),多年来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可同时开拍多部电视剧,与全国知名大型影视拍摄基地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制作了《铁市长》《在陕北》《特殊使命》等的作品,是陕西影视艺术精品软实力建设队伍中重要的一支。第二层次:中端少数精锐。本层次机构数量占整个产业的10%,数量较少,中坚力量,制作平台中端,影视制作业务范围极广,除投资影视剧、广播电视节目外,大都另外经营其他业务,用以维系发展,表象较复杂。包括部分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如西安曲江大秦帝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和经过市场检验的民营资本影视制作公司。民营资本影视制作公司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经验,也有足够的资本和能力投资影视剧生产,如西安光中影视有限公司、西安五洲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等。民营公司经营范围多样,发展良好且经验丰富、固定客户多。其中多数与陕西大的公关公司和及时层次的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依赖性较重。第三层次:低端繁杂数多。影视行业的良性发展,带动的影视制作产业内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底层。这一层次的机构数量最多,占整个影视制作产业的85%,制作平台低端,业务繁杂,投资少,经验欠缺,是在此行业中运营最为混乱、浮动较大、亟需整合的群体,除了一些小型民营企业外,尚有许多工作室、私人团队,以及高校影视制作队伍。众多小型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的作坊式运作,仅靠从电视台谈到的一两个节目生存,离真正的影视制作企业还有较大差距。缺乏长期规划,节目价值链开发不,经营模式不科学或者根本谈不上经营模式。做出的节目质量不稳定,生存无保障,常被市场淘汰。

二、陕西影视制作产业层次构成运营中的困境

运营是指对产业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运营模式可称为经营模式。任何一种经营模式都是企业在产业运营过程中不断积累、改变之后形成的。通过调研可得出陕西影视制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所体现出的运营发展传统和历史。陕西在运营模式上进行大胆探索和有益实践,制作出众多影视佳作,取得积极成效。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有较大突破,规模持续快速扩大,产业布局高度集中,集群化发展格局趋势明显。国有和民营等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投资趋于谨慎,多角投资主体正在形成,发行渠道多样化。尽管陕西影视制作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但在产业层次构成的整体发展中,仍遇到许多发展困境。从大环境上来看,陕西整个影视制作产业规模不大,集约化程度低,平均一个企业的规模不到40人。文化创新能力不强,原创能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拥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更少,整个产业发展还很不完备,产业化程度不适应新的竞争形势,产业链不完整,骨干企业及大型企业集团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影响力度有限,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同质化现象严重,题材扎堆雷同、情节撞车,品牌特质不突出、资源整合不充分、跟风现象时有出现。管理效率有待提高和强化,盈利能力欠缺,资源配置交易成本高,人才流失严重,面临新媒体、数字化等新技术问题。

三、陕西影视制作产业层次构成中运营模式创新发展

产业运营模式在现代产业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创新的理念虽已提出很久,但需创新之处无所不在。最需要创新的一个环节就是运营模式的选择。针对三大层次构成的运营模式创新。及时层次需国际化、集团化、纵深化,全产业链式战略化产业集聚运营模式。全产业链是一种最能体现文化产业“一意多用”特性的商业模式,它呈现为一种同一文化创意资源在空间和时间维度都重复延伸使用的结构,显示了更强的融贯性和扩展性。打造国内集聚平台,打通产业上中下游,发展集创意、剧本、融投资、制作、营销、播出、后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第二层次要响应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影视陕军品牌,需积极培育、扩展品牌影响力,陕军陕派、丝绸之路等都将成为新的品牌增长点。应转变单一生产方式、多方融合资金、拓展产业链条特色化运营模式。企业发展遇瓶颈时,要重视改制,进行重组。第三层次需复合化、集中化、特定化,精益差异运营模式。精益差异运营模式,主要指运营管理上的精益生产与组织、产品内容上的差异化和专业化。在影视制作产业精益生产与发展的同时,注重个体的差异化,强调专业化,实现高效、合理、灵活、多样。针对陕西整个影视制作产业运营模式创新。借力影视制作产业集聚区域与基地开发,大力发展泛西部战略思想。

依托特色区域建设,表现陕西浓烈厚重的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意义深远的红色文化等泛西部思想,开发系列影视剧和节目等。构建以“价值创新”为核心的运营模式。价值创新着力点是在较大范围内发现并努力满足受众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向受众提供更大价值。价值创新不是对产品的简单改进,它的深层是运营模式创新,可为产业带来更大优势,并为持续的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应在影视制作产业中产品的制作、项目的运营、整体的营销等方面积极实现。实施差异化定位,加强品牌软实力战略。在影视制作产业内容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品牌建设成为运营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品牌打造更多的事靠作品的拉动效应、产品的本土化与差异化来完成。采用事件战略、人才战略、宣传战略等方法提高品牌软实力,鼓励运营模式创新,实现功能构造差异化。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和中国华谊兄弟公司的运作模式值得陕西影视制作产业借鉴。好莱坞拥有完整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工业化制作模式、商品化发行模式和消费化放映模式运作体系,是世界上成熟的影视制作产业之一,精耕细作创造出巨大经济利益。中国具知名度的民营影视企业华谊兄弟公司全产业链式的运营战略,借助从电影制作到发行市场,院线资源和院线分成,版权管理及收益分配,电影、电视剧和艺人经纪三者链式互动模式,打造优势平台后产品,以股权回购方式引入多轮融资。

作者:金鑫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讲师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产业层次构成与运营影视制作论文

一、陕西影视制作产业层次构成

近年来,陕西影视制作产业形成以西部电影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陕文投集团、西安电视台等五大国有资本影视制作机构为主,以一大批民营资本影视制作企业为辅的影视制作产业格局,基本呈现出以下三大层次的构成。及时层次:高端大型。据笔者统计,这一层级的机构数量只占陕西整个影视制作产业的5%,数量有限,作品丰富,具有“高大全”特点,如上述五大国有资本影视制作机构。其影视制作平台高端,规模大型、产业,影视制作实力雄厚。西安电视台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原西安电视剧艺术中心),多年来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可同时开拍多部电视剧,与全国知名大型影视拍摄基地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制作了《铁市长》《在陕北》《特殊使命》等的作品,是陕西影视艺术精品软实力建设队伍中重要的一支。第二层次:中端少数精锐。本层次机构数量占整个产业的10%,数量较少,中坚力量,制作平台中端,影视制作业务范围极广,除投资影视剧、广播电视节目外,大都另外经营其他业务,用以维系发展,表象较复杂。包括部分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如西安曲江大秦帝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和经过市场检验的民营资本影视制作公司。民营资本影视制作公司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经验,也有足够的资本和能力投资影视剧生产,如西安光中影视有限公司、西安五洲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等。民营公司经营范围多样,发展良好且经验丰富、固定客户多。其中多数与陕西大的公关公司和及时层次的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依赖性较重。第三层次:低端繁杂数多。影视行业的良性发展,带动的影视制作产业内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底层。这一层次的机构数量最多,占整个影视制作产业的85%,制作平台低端,业务繁杂,投资少,经验欠缺,是在此行业中运营最为混乱、浮动较大、亟需整合的群体,除了一些小型民营企业外,尚有许多工作室、私人团队,以及高校影视制作队伍。众多小型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的作坊式运作,仅靠从电视台谈到的一两个节目生存,离真正的影视制作企业还有较大差距。缺乏长期规划,节目价值链开发不,经营模式不科学或者根本谈不上经营模式。做出的节目质量不稳定,生存无保障,常被市场淘汰。

二、陕西影视制作产业层次构成运营中的困境

运营是指对产业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运营模式可称为经营模式。任何一种经营模式都是企业在产业运营过程中不断积累、改变之后形成的。通过调研可得出陕西影视制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所体现出的运营发展传统和历史。陕西在运营模式上进行大胆探索和有益实践,制作出众多影视佳作,取得积极成效。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有较大突破,规模持续快速扩大,产业布局高度集中,集群化发展格局趋势明显。国有和民营等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投资趋于谨慎,多角投资主体正在形成,发行渠道多样化。尽管陕西影视制作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但在产业层次构成的整体发展中,仍遇到许多发展困境。从大环境上来看,陕西整个影视制作产业规模不大,集约化程度低,平均一个企业的规模不到40人。文化创新能力不强,原创能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拥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更少,整个产业发展还很不完备,产业化程度不适应新的竞争形势,产业链不完整,骨干企业及大型企业集团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影响力度有限,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同质化现象严重,题材扎堆雷同、情节撞车,品牌特质不突出、资源整合不充分、跟风现象时有出现。管理效率有待提高和强化,盈利能力欠缺,资源配置交易成本高,人才流失严重,面临新媒体、数字化等新技术问题。

三、陕西影视制作产业层次构成中运营模式创新发展

产业运营模式在现代产业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创新的理念虽已提出很久,但需创新之处无所不在。最需要创新的一个环节就是运营模式的选择。针对三大层次构成的运营模式创新。及时层次需国际化、集团化、纵深化,全产业链式战略化产业集聚运营模式。全产业链是一种最能体现文化产业“一意多用”特性的商业模式,它呈现为一种同一文化创意资源在空间和时间维度都重复延伸使用的结构,显示了更强的融贯性和扩展性。打造国内集聚平台,打通产业上中下游,发展集创意、剧本、融投资、制作、营销、播出、后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第二层次要响应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影视陕军品牌,需积极培育、扩展品牌影响力,陕军陕派、丝绸之路等都将成为新的品牌增长点。应转变单一生产方式、多方融合资金、拓展产业链条特色化运营模式。企业发展遇瓶颈时,要重视改制,进行重组。第三层次需复合化、集中化、特定化,精益差异运营模式。精益差异运营模式,主要指运营管理上的精益生产与组织、产品内容上的差异化和专业化。在影视制作产业精益生产与发展的同时,注重个体的差异化,强调专业化,实现高效、合理、灵活、多样。针对陕西整个影视制作产业运营模式创新。借力影视制作产业集聚区域与基地开发,大力发展泛西部战略思想。依托特色区域建设,表现陕西浓烈厚重的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意义深远的红色文化等泛西部思想,开发系列影视剧和节目等。构建以“价值创新”为核心的运营模式。价值创新着力点是在较大范围内发现并努力满足受众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向受众提供更大价值。价值创新不是对产品的简单改进,它的深层是运营模式创新,可为产业带来更大优势,并为持续的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应在影视制作产业中产品的制作、项目的运营、整体的营销等方面积极实现。实施差异化定位,加强品牌软实力战略。在影视制作产业内容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品牌建设成为运营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品牌打造更多的事靠作品的拉动效应、产品的本土化与差异化来完成。采用事件战略、人才战略、宣传战略等方法提高品牌软实力,鼓励运营模式创新,实现功能构造差异化。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和中国华谊兄弟公司的运作模式值得陕西影视制作产业借鉴。好莱坞拥有完整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工业化制作模式、商品化发行模式和消费化放映模式运作体系,是世界上成熟的影视制作产业之一,精耕细作创造出巨大经济利益。中国具知名度的民营影视企业华谊兄弟公司全产业链式的运营战略,借助从电影制作到发行市场,院线资源和院线分成,版权管理及收益分配,电影、电视剧和艺人经纪三者链式互动模式,打造优势平台后产品,以股权回购方式引入多轮融资。

作者:金鑫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讲师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影视制作数字化发展特征论文

【摘要】本文从当前影视制作的数字化入手,着重剖析了影视制作中的数字化素材、数字化存储以及数字技术合成方面的现状,旨在利用现有的条件,不断提高影视制作的数字化水平。

【关键字】数字技术影视制作素材存储合成

前言

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介入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影视作品的质量和特性,也使影视制作平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影视制作产生了划时代的变革。这场变革开始于美国,使用数字技术制作电影的著名导演詹姆士·A·卡梅伦认为:“视觉娱乐影像的制作和技术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给我们制作电影和其他视觉媒体节目的方式带来了如此深刻的变化,以至于我们只能用出现了一场数字化文艺复兴运动来描述它。”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也认为:“我在发展数字技术方面的主要兴趣在于能加快电影制作的过程,从而使我能够以更有效的方式实现我的想法。我一直致力于改进我在电影制作方面的能力,因为主要的电影制作过程仍然停留在19世纪。数字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能源,它可以使电影制作人员更富有创造力(无论是在特殊效果还是在后期制作方面)并且使电影制作工作更加轻松。”

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影视作品的制作工序大大简化,制作人员可以比较容易地集导演、摄影、美工等于一身,能够更好地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使影视作品更充分地表现创作人员的个性,从而为影视制作人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制作空间。

一、影视素材创作数字化

数字化非线性编辑系统以及计算机合成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影视镜头中的景物可以由无数个独立拾取、记录和处理的影像元素来合成,从而大大拓宽了制作人员的创作想象力。许多影视素材都是通过实拍,然后利用专门的采集设备转化为数字影视素材的,再根据创作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不同的特效处理;有的影像素材,从头到尾都是创作人员通过不同的编辑软件创作出来的。这些素材可以是图形、图像等静态素材,也可以是动画、录像等动态素材,还可以是声音素材。

图形、图像作为一种静态素材在影视制作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素材可以通过拍摄、采集或扫描等方式使其数字化,然后通过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成各种效果。如果制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和相关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知识,甚至可以自行创作,而且自行创作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实现,并可充分利用所使用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集成功能。常用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有Photoshop、Painter、PaintBrush、Illustrator、CorlDraw以及PhotoDraw等等。

作为动态素材的录像视频素材,主要是通过摄像机拍摄,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或硬件,将呈现在屏幕上的影像截获,并以一定的格式存储起来,从而获得可利用的数字化视频素材,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视频捕获或抓帧。通过抓帧得到的原始素材,可以通过视频处理软件做二次处理,从而为更好地实现制作人员的创作要求提供了条件。这类处理软件有Premiere、AfterEffects以及VideoStudio、DSP等等。还有一种动态素材——动画,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创作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根据剧本或创意进行制作,大大提高了影视作品的美感和技术含量,这类软件有Maya、3DSMAX以及Software3D等等。

近几年,随着音频技术数字化的发展,数字音频工作站(DAW)已经成为专门的计算机化硬盘录音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音频的编辑和处理功能,支持处理长样本文件(文件大小只受硬盘大小的限制),而且可以随机存取编辑。音频素材记录在硬盘上,无损编辑不会影响原始录音文件的效果,同时还支持DSP数字信号处理,可以将一个片断或在整个音频样本实现编辑,不管是实时的还是非实时的,都不会影响信号的质量。

二、影视素材存储数字化

随着存储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视频、音频等数字化影视素材的处理手段的不断更新,原来记录在电影胶片、磁带上的声音、视频和图像将逐渐被存储在硬盘等数字存储设备上,使常规的胶片、磁带的存储转向数据硬盘存储,视频磁带录像机逐步被数字录像机所取代,这将是数字化发展的又一个飞跃。

数字化存储设备主要有磁存储器(如硬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如CD-ROM、DVD等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这些存储设备存储的素材都是数字素材,使用起来非常方便。3种数字存储器各有利弊,作为单个的存储器都不能满足影视级的存储需要。目前许多影视素材(无论是高清的还是标清的)是以视频、音频、图像等形式存储在硬盘阵列系统中的。通过网络技术将诸多影视编辑系统设备与硬盘阵列连接起来,各个编辑系统就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设备访问硬盘阵列,从而形成在线数字素材库。

例如,目前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所使用的S2A8000光纤磁盘阵列,不仅速度快、效率高,而且容量大、可扩展性强,并采用了先进的虚拟存储技术,使数字素材的存储看起来就像存储在一个大存储池中;而且采用了高宽带和并行处理方式,使影视制作人员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快捷地得到所需的数字素材。

三、影视合成数字化

在影视制作的过程中,影像合成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将多种原始素材通过特效混合处理的过程。如抠像、叠加以及色彩通道合成等多种合成手法都在影视制作中得到了应用。这些技法在乔治·卢卡斯的代表作《星球大战》中,得到了非常成功的应用。

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影视合成的手段和方法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它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图像学的原理和方法,将多种原始素材通过专门的采集设备数字化,并用计算机将这些数字化素材合成为最终作品,然后输出到磁带或胶片上。其画面效果要比传统的光学合成方式要好得多。例如曾轰动一时的影片《泰坦尼克》,就以数字化的合成技术实现了诸多惊人的视觉效果,其中最为经典的男主人公教女主人公在甲板上飞翔的镜头大家还记忆犹新。它就是通过在绿色背景下运用运动控制捕捉技术进行原始素材的拍摄,然后用三维软件设计“泰坦尼克”号,通过虚拟摄像机拍摄一段轮船以及海水运动的画面,在合成软件中进行最终的效果合成。这些数字化的制作和合成手段及方式,都为影视作品的制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影视工作者在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合成的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数字合成技术的便利性和手段的多样性;合成的作品比传统的合成效果更加精美,更加不可思议。这成为了推动数字合成技术发展的巨大动力。公务员之家

目前我国在影视制作方面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在逐步提高,逐渐拥有了世界水平的一些软件、硬件设备,已具备了影视数字加工、数字特技制作的基本条件,并完成了诸如《紧急迫降》、《惊涛骇浪》、《极地营救》、《十面埋伏》等多部数字化技术含量较高的影视作品。当前根据我国影视制作的数字化的发展进程,最为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培养一批具有创作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以不断提高我国数字化制作能力。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影视制作与多媒体技术论文

1传统影视制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影视作品基本上采用的是磁带拍摄方式,为使作品可以充分表达创作意图,在完成拍摄之后需要进行人工剪辑,而人工剪辑主要是通过电子方法,按照作品要求将素材剪接成连续的画面,该方法属于线性编辑,通常是按照作品的顺序展开相应的编辑,应用组合编辑的方式,使其成为连续的画面,再利用插入编辑的方式,针对某一段内容展开相同长度的替换,但是不能缩短、删除或者加长某一段内容,只能选择重新录制。该方式不能改变作品长度,而且在多次修改后,还会出现一定的衰减,进而降低了声音与画面的质量。其次,在传统影视制作中,基本依靠的是剪辑人员的个人水平,然而剪辑人员的工作能力有限,如果过分依赖剪辑人员,可能会造成影片画面出现问题,如剪拼不合理、镜头不连贯等。,传统影视制作条件下,对影片进行的是单一的剪辑工作,在后期制作过多媒体技术对影视制作产生的影响分析徐冰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沈阳110045程中若发现影片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只能是把有关演员召集回来,重新拍摄存在问题的部分,这样既浪费了大量时间,也增加了人力、物力个财力的投入。

2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对影视制作的影响

2.1在影视节目制作方面的影响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快速进步,影视节目受到广大观众喜爱与支持的现代社会当中,如何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影视制作的结合已经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在电子编辑条件下,通过计算机制作的动画和场景可以和实拍镜头结合制作出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节目,再利用明暗、透明、加阴影和纹理匹配等处理方法则可以进一步对制作效果进行完善,让人的表情更加丰富和逼真,制作出十分生动的三维动画。有些影视制作者利用2D/3D技术创设出多种虚拟化的数字影像,这不仅将人类的想象变成了现实,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制作成本,为影视制作的修改与剪贴都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尤其是十分有利于小成本的视觉短片制作。目前,已经有不少的电视台在使用自己开发的系统,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片,几乎上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影视制作人员的想象变为现实,同时也在提升工作效率与图像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改善影视制作者的工作现状,特别在影视制作的绘制图像和视频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2.2在影视节目的出版、发行、传输方面的影响近些时间以来,多媒体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在大众接触最为密切的影视节目的出版、发行与传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表现在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设备的更新换代中的重要作用,很多影视作品的加工处理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其次是电视节目存储设备的变化,数字设备逐渐增加,传统的存储设备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是节目的传输过程,可以通过卫星接收电视信号,其速度已经达到了每秒几十亿,用户可以快速的接收并观看大量的电视节目。实际上,这些节目的制作都需要先将现有节目数字化,随着数字化电视的开通,现在正逐步向制作数字化节目发展。总之,通过运用多媒体进行影视制作,既可以提高制作效率,也可以实现其简单易操作的目的,大大增加了节目的交互性。

3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3.1硬件方面的发展趋势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条件下,影视制作的相关硬件也得到了完善。但是,由于影视制作中有大量的图像信息需要进行处理,这还不无法满足创作人员的工作需求,其计算量相当。影视后期制作人员需要的是运算速度更快,具有更强图像处理能力的计算机,为了满足相关工作需要,相关硬件设施就会朝着更加便捷、科技含量更高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求储存设备的相关硬件也会高速发展,以满足影视作品的存储需要,因此,未来的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要求硬件具备更好的处理效果,更加强大的储存能力。

3.2软件方面的发展趋势在多媒体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其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结合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与影视制作的发展需要,笔者认为其在软件方面额发展趋势主要变现在以下两点:一是软件的开放性与协作性将继续扩展,尤其是在网络一体化的背景下,针对于软件兼容性研究也逐渐深入,并突出表现在协作性与开放性两方面的研究,因此,这将是未来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中应用的趋势之一;二是向集成化发展,以实现更佳的处理效果,为观众提供更加的视觉盛宴,同时为影视制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提供了便利,因此,在未来影视制作中,可以将原来彼此独立的相关软件重新整合为一个比较完整的软件制作包。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已经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也改变了传统影视制作的诸多弊端,提高了影视制作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影视制作的视觉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多媒体技术在给影视制作带来了革命性变革,给影视制作人员的创作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的的同时,也为其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盲目追求数字技术的使用,人文精神的丧失等。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面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影视制作的影响,积极推进多媒体在影视制作中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要尽量避免这一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加速影视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

作者:徐冰单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影视制作课程中项目教学法论文

1影视短片制作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路径

从影视短片制作课程模块构成来看,前期注重理论教学,后期突出实践教学,且关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要以项目教学法展开此课程教学,必须充分考虑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关系,给予学生理论学习与独立实践的机会,且要关注教学设计,通过分析知识结构、分解项目任务,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力与应用力。

(1)项目分组。按照学生专长、学习情况将班级学生分组,每组7人,将每组学生按导演、编剧、摄影、音响、灯光等岗位进行内部分工,实行导演负责制组织模式,建立小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管理模式。

(2)确定项目。项目确定一方面要符合学生专业要求,另一方面要突出影视制作特点;这就要求教学中一方面根据学生专业确定所选项目,如旅游专业以旅游外景制作、酒店管理、旅游活动为项目题材,商贸专业以商贸人物事迹、贸易活动流程、物流发展等为题材;另一方面提供各类影视项目,如各类DV大赛作品、校园电台合作项目、企业委托项目、师生协商项目。在确定项目来源后,教师及时向学生解说项目要求,并展开讨论会确定作品主题,填写项目申请表;此过程,教师要对各小组所选题目加以筛选,且了解项目的可行性、艺术性,以保障项目质量、保障项目可行、保障项目符合学生实际、保障项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3)制定计划。计划制定必须完备,其必须包含文字稿本写作、分镜头稿本撰写、设备准备、现场录制、演员排练、后期剪辑等工作流程、时间、负责人等,在确定计划完备无缺后,执行工作计划表。

(4)实施项目。项目实施关键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此期间,小组组长要发挥领导作用,一方面积极向教师汇报项目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另一方面充分对项目进行宏观调控,将遇到的问题及时传达给小组成员,并进行全体讨论。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指导者、管理者角色,一方面根据小组组长所汇报的项目情况、阶段性成果,对学生实践行为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旁听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必要时给予引导,以促使学生项目实践顺利进行。项目实施结束后,各小组要及时上交过程性材料、作品及工作文档,为后期评价提供依据。

(5)分析评价。项目实施结束后,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过程性表现、项目效果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其一,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激励评价方式。此评价集中面向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态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让每一学生均感受到自身成就。其二,采用多元主体评价方式。此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即为教师对每组剧本、剧照、工作文档等进行检查,确定检查结果,并结合作品完成情况,对每组项目达标程度做出评定;此过程要求教师与学生针对作品存在的问题、优点、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交流,并以问答、辩论等方式,使学生再次回顾创作中所运用到的知识点。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身表现的评价,其包括知识获得程度、自身不足、努力程度、工作态度等,以促使学生认识自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学习观。小组评价集中于作品比较,各小组将作品在公开场所展现,如全班展播、网络视频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作品比较与评价,由学生推荐作品后,将此作品在校内公映,以肯定作品及创作小组成就。

2项目教学法在影视短片制作课程中的应用注意点

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师中心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且实现了课堂中心向实践中心的转变;实践表明,项目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参与性、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且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要在影视短片制作课程中科学运用项目教学法,还应做到:其一,项目选择要突出学校、学院特征,根据学生专业确定项目主题,将影视短片制作课程与贸易、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相结合,以实现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能教学目标。其二,项目教学应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肯定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意愿分配项目岗位,并充分发挥组内榜样作用、组内协作作用,以实现学生个性化、化发展。其三,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甘愿做项目活动的指导者、管理者;教师应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协调、管理,及时展开阶段性评价,以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实践中;教师除了进行项目指导、管理安排工作外,还应按计划为学生提供实验室、实验资源等条件支持,并规范学生的实验资源利用行为,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3结语

项目教学法适应了影视短片制作课程实践教学特点;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影视短片制作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将项目内容与院校专业相结合,且立足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优化项目教学设计,实现项目教学效能,进而实现影视短片制作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

作者:关小舟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影视制作毕业论文:全球化背景下影视制作论文

一、全球背景下的影视制作投融资政策环境

(一)影视产业及影视制作

影视产业隶属于文化产业,主要包括电影和电视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核心环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本质上是不可触摸的、与文化有关的,一般需要通过版权的形式来加以保护。影视产业具有文化产业的一般特性,与文化相关、通过版权的形式加以保护。影视制作业主要关涉到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文化产业以内容为王,产品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竞争力,因此影视制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政策环境

影视制作既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行为,因此它除了受艺术家个人的影响外,还要遵循一定的市场规范和秩序,受到与其自身相关的政策环境的影响。所谓的政策环境,是指政策生成、运行、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一切条件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体制或制度条件、政治文化以及国际环境等多个层面。政策环境是培植一个产业的重要土壤,决定产业的兴衰及走向。而影视制作投融资政策环境就是指与影视制作投融资相关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生成及运行。无疑,政府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影视制作投融资政策环境

全球化是各国经济面临的现实处境,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背景,更是影视制作投融资研究的重要前提。张玉国在其《文化产业与政策》一书中谈到了全球化的三个驱动力,即技术创新、市场经济和制度安排。制度安排主要是指人为制定出来的一系列规则,它是全球化产生的主观性因素,制度安排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谁是输家,谁是赢家。诚然,每个政府都希望既能发展本国经济,又能保全其民族文化特色。但大多时候两者并不能很好地兼顾,要受到各国不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也要受到决定文化产业方向发展的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影响,通常是政府机构,他们不同的态度取向决定了他们会采取何种政策来支持本国影视产业的发展。资金对于影视制作这类技术性强、投入大的行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政策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决定着一国影视业的兴衰。

二、影视制作投融资政策环境比较研究

影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下面主要以美国、英国、韩国为例,介绍不同国家文化产业和与影视制作业投融资相关的政策环境,以此管窥各国影视制作投融资政策环境的竞争优势,并对中国影视制作投融资的发展提供借鉴。在选择国家时,笔者综合考虑了代表性、竞争力及可代签性三个因素选择样本。美国是全球影视业最发达的国家,研究美国的模式无疑有其必要性。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发展影视业的国家之一,曾创造过影视业的辉煌。英、法等欧洲国家虽然与美国有文化上的接近性,但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英国却是支持“文化多元化”的国家之一,这点与美国不同。在保持传统文化与发展影视产业方面,英国的一些做法对我国更有借鉴性。而韩国是一个亚洲国家,近几年来,影视业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因地理位置和文化上的同源性,对我国更有启示作用。因此,综合各方因素,笔者以这三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的影响制作投融资政策环境。

(一)美国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政策环境分析

众所周知,美国传媒产业是全世界最发达的,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生产与制作,虽然从总量上看美国生产的电影只占全球的6.7%,但却占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美国影视制作投融资体系主要是市场导向的,投融资的政策环境较为宽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政府并未设置专业的管理部门。

大多数的美国文化政策制定者都认为,国家不应该有文化政策,政府的过度干预行为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对于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联邦政府、州政府及以下各级政府在财政上保有一定的独立性。除了提供资金的资助外,联邦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允许影视业直接参与到市场的自由竞争机制,按市场机制运行。

2.创造良好有利的国际竞争环境。

美国影视业特别看重国际市场,随着一战、二战后欧洲电影市场的萎靡,美国的影视业开始占领国际市场。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电影便已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受众,60年代末,国外市场已占好莱坞总盈利的50%。时至今日,海外票房已成为美国影视业的重要贡献力量。美国电影协会公布的2012年全球票房显示,2012年美国电影的票房总收入为267亿美元,其中海外票房占171亿美元。海外市场的成功不仅与美国成熟的金额服务体系作支撑有关,更少不了政府对于自由竞争机制的支持。美国一直坚持文化产品应像其他产品一样,在全球市场上的自由流通,虽招至以法国、加拿大为首的支持“文化多样性阵营”的反对,但仍对一些发展水平不太高的国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除此之外,美国不但在本国实行严格的知识版权保护措施,还积极推进国际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如《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世界知识产驻组织版权条约》等法规、条约,都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坚持下纳入国际法体系的。

3.税收杠杆。

美国联邦政府及州政府除了直接的资金资助来发展其影视业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税收杠杆的作用减免制作公司的税收,激励社会个体、企业对影视制作投资的积极性,扶持其影视业的发展。在国内,美国政府提供15%—70%不等的税收或现金刺激,用以支付影视制作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成本。如200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州采用税收抵免激励政策资助影视产业,由联邦与省政府联合提供44%的省内雇工工资。密苏里州为影视制片商提供了35%的当地制片开支的税收资助。在影视文化产品的出口方面,美国政府不但不征收商品销售税,还对出口的影视产品减免部分税收,这些舍税收之小利的政策对于发展本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来说,实为明智之举。

(二)英国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政策环境分析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电影的国家之一,受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英国影视业几经浮沉。英国影视业的发展除了受到市场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外,政府的扶持政策也很关键,有时甚至决定着整个行业的兴衰。如上世纪80年代,英国影视业出现了一批享有盛誉的导演和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然而这种短暂的复兴由于当时执政党对于电影制作投资额度的逐年减少,并没有持续多久。进入90年代,布莱尔领导的工党执政,政府加大了对影视业的资助,并对电影实行一些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英国影视业的繁荣与复兴。

1.大小制作兼顾的投融资策略。

在英国,不仅大的制作公司可以得到资助,小成本制作公司也有机会得到国家资助。1997年,工党政府出台的新政策规定,制作成本在1500万英镑以下的英国电影,其制片及申请许可费用,可在当年享受的税收扣除,而成本高于1500万英镑的英国电影,可分三年享受税收扣除。

2.本土化与国际化。

英国本土的市场很小,想要发展,必须谋求国际市场。在拓宽国际市场的路上,一些英国电影人也仿效好莱坞拍摄大成本制作影片,但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赫赫有名的英国兰克公司拍摄的《女王殉国记》,赔得血本无归。此时的英国电影人意识到,走大制作的好莱坞路线并非良策,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或许可以开辟出一条新路,并且获得了票房的肯定,名利双收。如《哈利波特》系列、《憨豆先生》系列、《肖申客的救赎》等英国本土电影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3.政府税收支持。

英国影视制作的发展与政府的税收资助密切相关,首先,通过税收开设电影制作融资渠道。如1950年代以来的“伊迪税”有力地促进了英国影视制作业的发展。伊迪税是英国政府根据电影门票价格向影院经理征收的一部分税款,政府将该税款用于资助一些管理、资助影视业发展的机构。50年代以后,伊迪税成为电影制作的主要资金来源,保障了电影制作的融资渠道。其次,对电影税实行优惠政策。2005年英国政府提出要把英国建设成“世界创意中心”,举措之一是通过税收政策的倾斜性支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从2006年开始,英国财政部为小成本制作电影提供高达20%的税收减免政策,而对于预算超过2000万英镑的大制作电影则提供16%的税收减免。通过这些税收政策,英国政府一方面鼓励国内低成本的电影制作,另一方面吸引海外资本的涌入。据统计,2006年英国电影业收到来自海外的投资达5.7亿英磅,比上一年增长83%。共制作了134部影片,《憨豆先生的假日》、《魔迪》、《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等影片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4.的自由贸易使英国影视制作投融资陷入紧张局面。

20世纪20年代,好莱坞大举入侵英国市场,致使大量从事影视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外流,英国影视业开始萎靡。英国政府为抵制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开始发展民族电影,于1927年出台了《电影法》。该法规定,影院上映的本土影片需达到5%-20%,即“配额制”。配额制的推出使英国影视业免于受到好莱坞影片的巨大冲击。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女王撒切尔夫人主政期间,为了发展自由贸易,政府废弃了“配额制”、“伊迪税”等有利于英国影视业发展的政策,将影视业的发展交给自由市场去主导,导致了影视制作投融资资金短缺等问题,使英国的电影产业一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三)韩国影视制作业的投融资政策环境分析

近年来,韩国影视娱乐业发展势头汹涌。尽管韩国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制作影片,但是中小制作的影片在业内取得了良好口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韩国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政策,加大文化产业投资预算,并出台相应的文化经济政策保护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1.法律法规及政府基金支持。

为发展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1999年至2001年韩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的计划、设想,包括《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关于电影等振兴的法律》、修订了《著作权法》等,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在影视方面,韩国政府文化观光部下属的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是韩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在具体的扶持方面,韩国政府设立电影振兴基金对电影产业进行实质性的投资,发展影视业,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电影票税收及政府预算。

2.税收减免政策。

为鼓励文化产业发展,韩国政府2004年修改了《税收特例限制法》,将电影、电视产业纳入到减免税收和中小企业之列,减税额度达5%-30%。另外,修订后的《特别消费税》还规定,免除摄影机、摄像机20%的特别消费税。通过这种减免税收的形式,使引了大批业外资本进入影视产业,包括等大型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企业关注韩国的影视产业。

3.建立融资辅导机制。

在影视制作投融资政策方面,韩国政府建立融资辅导机制,成立了抵押无息贷款、低利率的电影创业基金帮助影视产业融资。此外,电影创业基金也提供低利率的融资贷款,帮助影视投资者募集基金。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韩国电影产业已经形成畅通的融资管道。目前,韩国具有信保基金、技术信用保障基金等,对风险实业提供融资信用保障,从而降低金融机构或政府基金的投融资风险。

4.通过电影节将韩国电影推向国际。

为拓展国际市场,韩国政府通过举办世界级的电影节,将韩国电影推向世界,为各国投资商建立与韩国电影产业参与者接触与交流的机会,打通海外融资通道。

三、我国借鉴

不论是美国推崇的自由贸易模式,还是欧洲的文化审查模式,亦或是与我国毗邻接壤的日、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政策千差万别。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希望通过不同的产业政策,寻求有利的国内、国际竞争环境,以提高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我国政府也作了很多积极的尝试,如完善市场化体系建设、促进投融资主体多样化、拓宽融资渠道等。借鉴以上三国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我国政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作尝试:

(一)在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投融资主体

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使然,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时既要考虑它的经济属性,适当放宽投融资主体的范围,以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同时更要考虑它的文化属性,保护本国文化安全,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的文化冲击,形成“攻守兼顾”的双轨发展模式。现阶段,我国虽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面对美、英、日、韩等国强势的文化冲击,我国政府仍需谨慎对待。在这方面,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可提供借鉴,他们为保持本国文化市场的独特性,有严格的文化审查制度,严格限制投资主体以及保持本国影片的上片率等举措。英国的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一味模仿好莱坞模式也并非良策,相反,保持本国文化特色,反而可以走出一条自救之路。

(二)完善影视投资市场化体系建设

与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投融资不同,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标的是无形资产,影视制作产业实质上是一种版权产业。而目前,国内影视产业在无形资产评估、版权保护等方面还不成熟。从产业规模上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影视制作公司的规模都较小,盈利能力有限且自身积累速度较慢,很难通过抵押进行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针对以上诸多难点,我国影视业迄待建立一套投融资主体和渠道多元化、金融市场配套成熟化、政策法规完善化的市场化体系。

(三)加大中、小制作公司的扶持力度

在文化市场上,大制作公司的投融资渠道相对畅通,而中、小制作公司的融资渠道有限;在宣传、制作、院线等方面,中、小制作公司也没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想要存活实属不易。但他们有时也不乏一些好的作品,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如《疯狂的石头》、《人在囧途》、《致青春》、《小时代》等。为帮助这些中、小制作公司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制作公司的扶持力度。在这方面,英国就采取了大小兼顾的策略,不但支持大制作公司的发展,同时对中、小制作公司也有有利的政策倾斜。

(四)拓宽海外市场,提高本国文化影响力

在美国的全球化战略中,文化产业,尤其是电影产业,一直都是举足轻重的棋子。拓宽海外市场也是影视业重要的文化使命和经济使命。打开国际市场能放大影视业的市场功能、提高收益,同时也能起到对他国实施文化影响、宣传本国形象等文化功能上。如《还珠格格》、《媳妇的美好时代》、《甄寰传》等剧在国外的热播,说明我国影视作品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也让国外民众认识和了解到中国的独特文化,在对外交流、文化输出及提高文化软实力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徐兵 王平 李本乾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