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影视传媒论文实用13篇

影视传媒论文
影视传媒论文篇1

影视作品是人学,是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传播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活动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著名女性主义理论家劳拉・穆尔维曾经指出,“电影提供若干可能的,其一就是“观看噼”。在有些情况下,看本身就是的源泉,正如相反的形态,被看也是一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新技术迅猛发展,卫星及相关科技设施将世界连为一体,出现市场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财政的全球化和传播的全球化等诸多相互联系的现象,其间信息和传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起着神经网络中枢的作用。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内容,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最常见的传播文本,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球化对我们的娱乐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当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所导致的传播媒体的更新以及全球化时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等方面,这样一来,相对于文学曾经有过自己黄金时代的电影所受到的挑战就不足为奇了。电影的诞生把一种集阅读、观赏和获得审美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带到现代人的面前,使一部分非文学专业的读者、观众只需花上一二个小时的时间就读、看完了一部浓缩了的长达数百页的文学名著,并且能获得感官和视觉上的巨大享受。这无疑对文学市场是一个冲击。但我们切不能忘记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一部电影的成功有时也可带来文学原著的畅销。五六十年代的中外电影《牛虻》、《暴风骤雨》、《林海雪原》、《红与黑》、《苔丝》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学原著的走红。八九十年代根据王朔、苏童、余华和刘恒的小说改编的电影《顽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阳光灿烂的日子》、《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和《菊豆》等的走红或获奖也促销了他们所创作的文学原著,并迅速地使他们成为近乎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

电视业的崛起以及其在80年代中国的迅速普及曾一度对中国的电影产生过一定的冲击,但相当一部分观众并不屑于仅在电视荧屏上来欣赏电影,他们仍愿花钱去电影院静心地欣赏影片。如果该影片的故事情节始自文学原著,他们照样去书店买来原著仔细通读。前几年出现的“《围城》热”以及近几年出现的“三国热”、“水浒热”也使得这些文学经典走出了文学的象牙塔,来到普通读者、观众中,从而在某种程度达到了原作者所始料不及的“后启蒙”效果。这些现象的出现无疑为当代文化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社会文本”,同时,这也说明,传播媒介的不同并不能代替人们欣赏艺术的习惯和多种选择。大众传媒并非一定要与经典文化艺术作品形成二元对立。可以说,中国的电影业始终是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自己的100多年,这其中既有政治风云的变幻,也不乏经济杠杆的作用,此外还有其它媒体的挤压因素。直到现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它仍然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并在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其它媒体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将面临的一个问题:中国电影在世纪之交将向何处发展?从近年电影界既引进西方大片,同时又推出自己的大片这一事实来看,前景并不悲观。“面对世界性的后殖民主义大潮的冲击,中国电影能否实现必要的自我调整,从而走出这暂时的低谷?对此不少人持怀疑的态度,其理由是商业大潮的冲击使得一批颇有实力的优秀编导不惜为取悦商界而丢弃艺术家的良知……”在当时的情况下,全球化的进程并没有波及到中国,中国电影工业所受到的冲击主要来自西方的电影以及有着更多观众和更大市场的电视。但毕竟,全球化的步伐是令人难以预计的,而且这一步伐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愈加紧凑。曾几何时,在大众传媒业独领的电视已经感觉到了全球化时代网络的影响,更何况需要更为精湛的艺术创造、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更大制作的电影了。因此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便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逼近,电影将发挥何种功能?它能够在网络的覆盖和电视的普及之双重压迫下仍然求得一席之地吗?有人曾就全球化时代的网络霸权作出这样的估计,“在网络时代里,由于人人都可以上网,每个人既是接受者也是传播者,传统媒介里的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对立将不复存在……在媒介方面包括两种预测,一是传统媒介在文化层面上的消失,即网络里的社会信息文化对传统媒介里的大众文化的代替,网络里的双向沟通对于传统媒介里的单向传播的代替,这是一种实质的消失。二是传统媒介在物质层面的消失,即现存的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电视等都将基本消失。”这种担心虽不无道理,但却未免夸大其词了。如果情况果真如此的话,首当其冲的恐怕并不是报纸和杂志,因为在网上浏览新闻信息还可以令电脑操作者承受,但若要在网上阅读篇幅较大的文章或学术论文,恐怕就令人难以承受了,人们要么就下载这些资料,要么干脆坐在舒适的沙发上阅读刊登在制作精美的杂志上的书面文本。而观赏电影则不同,对于只想知道故事情节或浏览风景画面的普通观众来说,在电视上观看电影或在网上观看也许更为有趣和简便,稍稍不满意就可无情地按下遥控器的键或移动鼠标。这样看来,“电视所受到的冲击也许更为直接。既然全球化已经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它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也就是自然的。”人们既可以否定、攻击全球化,也可以为它欢呼,但是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全球化,涉及的都是这样一种强势理论:以领土来界定的时代形象,曾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在各个方面吸引并鼓舞了政治、社会和科学的想象力,如今这种时代形象正在走向解体。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的全球化过程,它导致人们熟悉的自我形象和世界图景所依据的领土社会化和文化知识的制度原则瓦解。如果这样来理解和诠释全球化,那么全球化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国际化、集约化、跨国交融和网络化,它也在更大的程度上开辟了一种社会空间的所谓“三维的”社会图景,这种社会图景不以地区、民族国家和领土来界定。至于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也不限于某一特定的传播媒体,因为每一种媒体都有着其它媒体所无法取代的特殊功能,因此对中国电影之未来前景持悲观的态度至少是短视的。全球化虽然已经直接地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并或多或少地波及到我们的文化生活,但正如它不能取代各国的民族经济一样,它也更无法取代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世界是多彩多姿的,人们对艺术欣赏的要求也是多元的。后现代社会使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多种选择,同样,对审美方式和娱乐也有自己的选择。电影、电视和网络虽然都属于传播媒介,但它们各自的功能有所不同,它们各自只能满足观众、网民某一方面的需要,却不能彼此取而代之。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三种媒体之间的关系并非全然对立,而是互动和互补。如果就其覆盖面和影响而言,首先应数网络,其次是电视,最后才是电影;但就其艺术等级而言,则首先是电影,其次是电视,最后才能数到网络,因为未经审查和筛选的网上艺术充满了文化垃圾和低级趣味的东西,它永远无法登上艺术的殿堂,倒是其中的一些有可能被影视埋没但确有价值的艺术品将被影视导演和制片人“发现”进而加工成艺术品。

可以肯定,在全球化的时代,电影艺术也和它的同伴――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一样,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同时具有更多的高科技制作技术含量和贴近自然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劳拉・穆尔维.《视觉与叙事性电影》.周传译,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坛》.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 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147.

影视传媒论文篇2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虽然数字媒体被广泛应用到影视艺术中,但也出现了运用过度的现象,导致传统影视作品中对叙事特性的忽视,人们在享受数字媒体带来虚拟效果的特技时,也间接性扭曲了传统影视艺术中人文的内涵,从而使得传统影视作品缺乏内涵以及审美意义。

(一)过度运用全新数字媒体导致传统影视艺术面临失落的险境。在影视艺术创作出现局限于表面、不够深刻、相对肤浅的迹象,则是因为对全新数字媒体的过度应用。同时影视作品出现通俗、快速化、以大众消费为前提、以尽可能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要为目的的现象,使其内涵不够深刻,过于肤浅,而人们对影视艺术也表现出表面化审美。导致了影视艺术面临着失落的险境。

(二)过分依赖全新数字媒体,忽视传统影视艺术作品中人文的内涵。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数字媒体被广泛应用到影视艺术中,利用虚拟的特技以及人物来代替真人演员,影视艺术如果只重视虚拟的特技效果,而不考虑影视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则会导致影视艺术太过肤浅、空洞,仅限于视觉游戏,同时也会导致影视艺术中的另一功能被弱化,即带给人们的感动以及人生的思考。

(三)过分应用全新数字媒体弱化了传统影视艺术中的道德功能。道德和价值观的导向是传统影视艺术中的功能,它的作用可视为具有社会性的教育与劝解,对于正处在迷茫与困惑阶段中的人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帮助。而影视艺术对全新数字媒体的应用中,大多倾向的艺术作品是暴力、犯罪以及色情等,以此满足人们的欲望。而这种作品极大的影响着人类的道德与文明。

三、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交融

(一)全新数字媒体与传统影视艺术人文内涵的交融。深厚的人文内涵是传统影视艺术的魅力之处,也是核心所在,如要在影视艺术上进一步表现人文内涵,则必须以更完善的技术作为支撑,因而可将全新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影视艺术进行交融,通过先进的技术对影视艺术的人文内涵进一步表达。

(二)全新数字媒体与传统影视艺术本质以及审美意义的交融。由于传统影视艺术中对非现实内容的表现相对缺乏,如要拍摄科幻类的作品时传统影视艺术就比较困难,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全新数字媒体与传统影视艺术进行融合。全新数字媒体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相关的数字内容进行组合,以此出现虚拟的视觉效果,使人感受虚拟的同时又觉得真实。因此全新数字媒体与传统影视艺术的融合能够将更好的影视作品展现出来。

影视传媒论文篇3

(一)消费主义的流行。消费,这是与生产相对应的一组经济学名词。生产决定消费。然而,随着经济的进步和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的需求和欲望越来越强烈,消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品变成了一种可以支配消费者消费的神奇力量并且促使人们对他的顶礼膜拜。在商品面前,消费者不再把实用价值作为衡量购买商品的唯一标准,而是越来越重视他们的他们背后所代表的符号意义,于是消费主义得以产生。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媒体评论家让鲍德里亚曾经对消费主义做过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消费主义理论”。“传统的物品只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对象,并不能成为消费品,若要成为消费对象,那么物品必须成为符号,他必须外在为一个只作为意义指涉的关系,因此被消费的东西,不是物品,而是关系本身”。这种社会关系已经演变成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种认可和尊重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可以表现在消费上。一辆名车和一辆普通的家庭汽车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代表意义相差很大。这就是消费文化盛行的现实土壤——消费文化。

(二)消费文化的传播。消费文化是建立在大众文化基础上的以消费为目的的文化。“消费主义的最大特点是对物和感官享受的迷恋,消费主义主要体现为物欲至上,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在当代中国这也成为了社会生活中的流行元素。商品成为了衡量资产多少和社会地位高低的标准。消费者为了追求时尚和所谓的虚荣的符号身份而疯狂的购买商品,于是大量的无用的、虚华的符号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促使人们乐此不疲的继续下去,消费文化成为大众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议题。盲目的追求商品背后的符号价值使人们失去了思考和批判的能力,并且逐渐异化成为物品的奴隶,严重限制了人们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对消费文化的作用

在众多的媒体当中,电视具有生动逼真的图像和色彩鲜明的影响,它对受众的眼球也最具有冲击力,于是他成为消费文化的宠儿。这些年来,电视媒体与时尚潮流的消费文化相结合成为他摆脱自身发展瓶颈的突破口。这种看似双赢的结合,加速了电视传媒传播消费文化的速度。广告是电视传媒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广告本身也是为商品和市场来服务的。共同的利益驱使广告担当了推行消费文化的重任。他们抓住了受众的心理,把商品包装成代表上层社会和主流文化的符号,用大量的色彩和唯美的意境来渲染,赋予了产品更神秘的面纱,成为渴望追求个性的年轻群体所追逐的对象。人们在幻想中加速消费,沉迷于自我建构的虚拟世界的狂欢中。他们消费的目的不全是为了实际的需要,大多时候是炫耀自己拥有代表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符号产品,这样逐渐不可避免的地被卷入到商品信息的环境中。此外迫于流行的诱导和群体的示范,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意见领袖的作用和人际交往中的病毒式传播,大量的受众就会无意识的掉入消费团体的漩涡之中。 转贴于

然而,渴望追求个性的消费者却忽略了电视传媒的特性。电视传媒是建立在现代高科技技术基础之上的可以在瞬间大批量的复制和生产所谓的时尚的个性的产品。然而他们在不断复制的过程中制造出了一种同质的社会产品,追求个性缺最终得到的却是同质化的产品。

三、消费文化对电视媒体在节目运作中的特征

在消费文化盛行的传媒语境下,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也越来越表现为消费化。

第一,电视媒体在内容制作上,青春、时尚成为重要的节目定位。时尚的电视剧,既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还可以获取更多植入广告和插播广告的收入。第二,电视媒体会和商业集团相结合来开发节目资源。例如电视传媒和一些商家、企业一起举策划一场大型的电视节目以抽奖的方式来吸收受众短信投票。这样既可以提高收视率又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双方达成双赢的目的,使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成为消费者。第三,电视媒体在消费主义和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构。艺术品逐渐脱离了文化本身,并且逐渐以商品的性质参与到市场竞争,而消费者更以艺术品的非共享性作为他们炫耀的资本,认为拥有艺术品就会代表一种身份,逐渐异化成单向度的人,不再具有思辨意识。

四、消费文化的语境下加强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广大受众受到消费符号的诱导而逐渐异化。加强对消费者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受众意识到媒介文化的本质,呼吁他们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市场引导的同质化的时尚和消费,提高他们的思辨意识。此外,挽救我国的文化产业也成为媒体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文化产品的精神元素的逐渐丧失和物质符号的意义的逐渐提升促使大量的受众关注的是艺术品背后身份地位的符号意义而忽略了其整个的文化意义。加速我国文化产业的优化和对艺术产品的精神意义的教育也成为当前消费文化背景下的最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高原.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探析[J].黑龙江大学.2009.

影视传媒论文篇4

“媒介即讯息”包括“人的延伸”“媒介技术论”“新尺度”“媒介感知论”和“媒介环境论”等诸多内容,这一理论使我国当代文学理论产生了诸多新变。

(一)文学理论的变化

受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影响,我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新增了关于媒介的篇目,具体有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王一川《文学理论》、佘向军和成远镜主编的《文学理论》以及陶东风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等。限于篇幅,不便逐一展开列举。这些教材都受到了“媒介即讯息”观点的影响。总体来说,媒介理论对文学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媒介新尺度”引发文学本身的种种变化。在文学构成论中,新增了电子媒介或影视文学等内容,文学活动论中出现了现代传媒与文学发展的内容,这些变化都促使文学创作出现新的文学标准,即以媒介传播为准则。当代文学理论教材中设置专章论述电子时代的文学,意在说明如今是一个电子媒介占主导权的时代。“在以影像为主导的文化工业影响下,不少作家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影视剧的特色在自己的创作中展开想象和叙述。”[1](P114-115)不少作家创作便于影视改编的文本作品,文学生产和文学接受及其关系也在发生着颠覆性变革。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那样,“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尺度”,“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2](P33)。文学的语言、文本、形式及内容在创作过程中要考虑其媒介的传播特性,以便创作出更好更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故媒介传播成为电媒时代文学创作的新尺度。其次,“媒介即讯息”丰富了文学理论内容,拓宽了当代文学的研究领域。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既包含技术美学理论,也包含形式美学内涵,因为麦克卢汉正是从新批评的美学原则来对媒介问题进行讨论的[3]。麦克卢汉的媒介形式在文学理论教材中具体表现为文学形式的变化。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文学表现形式也出现很大变化,由以前的纸媒时代,到如今盛行的各种电子读物、影视作品甚至各种小视频,都是新时代的文学表现形式。有些作家或评论家利用微信公众号或微博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二)理论和思维的延伸

“媒介即讯息”理论衍生了许多研究文学的新理论,如媒介存在论、媒介哲学论、媒介技术美学论等。例如:王一川提出“文学媒介论”,他说在《庄子天道》中早就指出书是用于传输的媒介,而书中的语言在于其所呈现的意义,当时的书是用于传输语言的媒介,即“媒介优先”。若从形而上的角度看,“媒介”就是一种形式,而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即为内容,用于呈现意义的语言也是内容。但麦克卢汉并不认为如此,他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和技术的同一,具有整体性,即技术是人感官的延伸,而不是外在于人的冰冷“工具”。其整体性思维对我们的文学理论研究也有所启示。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的影响所改变的都是所有感知之间的比率。”这是整体性思维的第一层内容,即在处理问题如技术的后果时所采取的一种联系的、相互作用的和系统性的观点和方法论[4]。可见,“媒介即讯息”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方法论,也提供了许多文学研究的新思维。

二、籍无而得有

麦克卢汉善于考察媒介构成的环境,并将其分为主体感知环境和客体社会环境两大部分。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急需研究者们精准地感知电子媒介的社会环境下所创造出的文学作品的价值,故反思“媒介环境论”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正视“媒介即讯息”对文学理论的影响

“媒介环境论”是“媒介即讯息”的内容之一,它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环境的营造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王咏梅[5]学者在《现代文艺学范式的媒介中心论转向》一文中指出,从文艺学学科建构及发展的角度看,有两个方面的理论成果尤为突出:第一,文艺传播学的建立与文学传播媒介的兴起;第二,“媒介诗学”的出场与本体论文学媒介观的建立。关于第一方面,目前出版了许多关于文艺传播媒介学的著作,如孙宜君的《文艺传播学》、文言的《文学传播学引论》等。关于第二方面,最具标志性的是张邦卫提出了“媒介诗学”理论。面对消极影响,我们要正视其存在,通过其他途径弥补不足。王咏梅呼吁理论家和作家们在强调传播媒介的同时不要忽略文学表现媒介的研究特质。金惠敏先生在《关于麦克卢汉的研究》一文中也提到:“我们的目的不只是考古式地复原麦克卢汉,而且还有企划将麦克卢汉作为一种值得借鉴的媒介研究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美学,就是人文,就是文化。”[6]旨在说明,研究者不仅要了解媒介的内容,更要学习其中蕴藏的研究方法,创作独具特色的当论作品,最重要的是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我们要正视“媒介即讯息”带给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价值。张利群先生基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提出了文学媒介生产论,更加系统地将文学和媒介相结合,凸显了媒介在文学中的地位作用,以便加速建构体系完善的文学理论批评机制。文学媒介生产论相对注重文学生产与消费这一过程,根据这一过程可判断受众的反应(受众审美),受众的审美会反作用于文学创作,故媒介即讯息理论自带文学价值。正如受众推动了许多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随着媒介的进化,受众的审美水平也在提高。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自身具有文学性,他说一切媒介均是主体感官的延伸,而感官是受众审美能力的体现,审美需要主体充分调动其感官,这也是进行文学创造活动的基本要求。

(二)共同打造文学理论新环境

影视传媒论文篇5

一、新媒体的普及为影视提供了多元化传播渠道

在我国改革之初,影视由于其独特的影像艺术效果曾经在我国的大江南北风靡一时,当时影视的传播方式是“点对面”的单向线性传播,即电影和电视播出机构通过影院和电视终端的传播载体向受众进行传播。这种单向线性传播由于受媒介的限制,在交互性和跨时空传播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到20世纪末,影视借助日益发展的新媒体打破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开始与公众建立双向互动,进行跨时空传播。新媒体是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以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等为传播途径,利用手机、数字电视、电脑等终端为传播设备,向公众提供娱乐服务和信息的媒体传播形态。①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单向线性传播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交互性和跨时空特点。同时技术的成熟突破了影像传播的瓶颈,不仅提高了影像的清晰度,而且降低了规模传输的成本,使大规模、高清晰的影像视频传播成为可能。以目前中国流行的网络电视为例,不仅像PPLive、奇艺网、优酷网等一些经营在线视频的新兴网络企业开始进行影视视频的传播,而且如网易、搜狐等一些传统的各门户网站也看准时机迅速抢占webTV业务,开始涉及影视点播领域,这些影视传播中新加入的生力军为影视的传播开辟出了更大的传播空间。

从理论角度分析,传者、媒介实体与受众三者之间的互动要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互动模式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要表现在认知、价值、行为和效益上的互动。在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环境下,影视作品的传播方式已经突破单一的线性模式真正过渡为“即点即播,即播即看”的多元化互动型传播模式。这种形式上的互动性不仅仅局限在视频影像点播这种传播方式的改变,还表现在整个影视信息形成过程的改变,即影视的创作和播映不再依赖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播者,传播过程中的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成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参与到信息的传播和反馈过程中,形成新媒体环境下真正的双向互动。

新媒体除提供宽带视频业务外,还为受众提供交流平台,如博客、聊天群、网络论坛等立体传播平台和沟通渠道,受众借助这些交流平台将影视的传播内容进行延伸、扩散,同时反过来影响影视的创作和播出。新媒体环境下的这种交互平台摆脱了由于技术特征所造成的影视在创作上的不可更改性,公众可以参与到影视作品创作的前期和中期,制作方也会依据公众的反馈实时调整电视剧的制作,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新媒体空间的真正交互式影视剧也在酝酿和实践中,这类交互影视剧涉及多线索平行叙事结构,并且允许观众对影视内容进行控制。②

新媒体环境下的开放平台被赋予了交互、民主的新特征,受众不仅可以对所观影像进行选择、确定,而且还可以通过自身参与、干预影视的叙事结构、人物造型、时空关系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影视的创作中,是对传统影视制作流程理念的颠覆,观众的先期参与,使电影制作的新理念更贴近公众,是对电影创作和传播的一次创新和变革。如2008年与观众见面的我国首部互动电影.CN就是这一理念的实践者。

二、新媒体的“病毒式”传播为影视传播带来机遇和挑战 与传统的影视传播载体不同,以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为载体的新媒体传播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影视信息的传递打破了以往单向的传播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以“一点对多点”的辐射状多维度的信息交流,近乎无限地延展了影视信息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促使接收者从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传播者,实现“传播杠杆”的作用,这种类似于“病毒”爆发式的扩散速度,是一种高效率的传播模式,也是目前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新媒体环境下的“病毒式”传播不像大众影视传播那样按照线性方式进行,而是自发的、扩张性的,在其传播的每一个枝节上都有可能重新积聚,并且以更大的能量向更多点释放,使影视信息传播呈现扩散的树状结构。③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普及突破了视觉影像的传播瓶颈,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为影像的“病毒式”规模传播提供了条件。因此,利用新媒体制作的大量“微视频”在新媒体环境中开始广泛传播。

相对于高投入、高成本、高科技制作的影视作品而言,这类时间、剧情、制作均比较自由的视频短片,内容更广泛,形态更多样,涵盖了纪录短片、DV短片、微电影、视频剪辑片断等多种形式。这种公众参与性强、传播速度快的平民化视频像一把双刃剑,在为公众带来丰富的视觉影像的同时,也对影视的传播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2006年胡戈制作的网络短剧《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让电影《无极》在一夜之间产生了“核裂变”式的传播效应,让人亲眼目睹了这类“微视频”的巨大威力。面对“微视频”视觉影像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越来越广泛,影视作品的传播也在利用“微视频”的短小、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积极制作影视作品的宣传短片,与影视作品的传统推介方式进行宣传上的优势互补扩大影响,更适应发展变化越来越快的新媒体环境。因此,探索和调整、改变影视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之间的融合,推动影视向多元化的传播模式转化,获得增值效应,才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真正的共赢之道。

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彻底改变了以往影视传播的单一模式,影像资源的上传和下载的过程也越来越简单而方便,影视的传播形式已经开始突破传统的影院和电视台模式,逐步向立体化、多元化的传播方向发展。④正是由于看到了新媒体传播的跨时空和交互性特点,很多的影视作品在宣传和播映时,除了借助电视台、电影院等传统的传播媒体外,也会有计划地与经营在线视频的互联网,甚至手机通讯等新媒体企业合作,拓宽传播渠道,为影视传播提供多元化条件。

在近年来,如《中国远征军》《幸福来敲门》等许多电视剧均采用互联网和电视台这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在受众覆盖、收视习惯等方面进行优势互补,形成互联网和电视台的跨媒体联合推广新模式。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受众除享受网络环境提供的影视作品外,还可以通过BBS论坛、豆瓣评论、微博等参与到影视作品的讨论中,以扩大影视传播的外延。比如2011年公认的票房黑马《失恋33天》就避开传统影视的宣传方式,而主要以新媒体为传播阵地,充分调动门户专题、微博、网络新闻等舆论平台形成传播话题,综合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整合传播手段,最终在大片夹击中脱颖而出。

三、正视新媒体环境下影视传播带来的影响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影视传播中信息的收集和筛选过程中都有“把关人”的存在,相对于传统影视传播的严格审核和层层把关,新媒体的传播环境由于其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影视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减少或缺失了“把关人”的监督。“天涯若比邻”式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不仅改变了影视传播的时空关系,影响了影视文化的社会化传播,而且将影视文化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⑤

从受众的角度来讲,公众已经开始接受新媒体传播载体上铺天盖地的视觉影像,习惯了新媒体所提供的广阔而封闭的虚拟环境,沉溺于视觉影像所提供的各类信息中,逐渐模糊了媒体所提供的虚幻影像与现实影像的界限,甚至将影视中视觉影像所提供的信息作为自己生存状态和生活目标的参照系,而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却茫然不知。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有一个社会学公式:“如果人将某种状态作为现实把握,那状态作为结果就是现实。”这被称为托马斯公理。影视作品中制造的幻境,看似真实的仿真世界,会对公众产生一种潜在心理的暗示,造成类似麻醉作用的情景虚幻和情感冷漠,使得公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其影响,逐渐发生偏移甚至走火入魔。如在全球放映的电影《2012》,热映期间曾引发了世人广泛的讨论和无数的猜度,甚至有人开始以此来制定人生倒计时计划。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影视传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的政府部门开始着手解决由于监管缺位暴露出的影视传播中的问题,将新媒体业务纳入宣传管理体制,相继出台了《互联网站禁止传播、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等法规条文,国家广电总局也自2007年3月开始陆续发放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这些法规条文对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均起到了约束作用,也对影视传播设置了紧箍咒。这些措施体现了政府对网络等新媒体的约束和引导,随着影视视频市场的规范和政府监管的加强,新媒体影视传播正向主流、健康、正规和集中的发展方向,影视传播中的“把关人”理论也会渐趋成熟。

在影视传播领域,由于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更新、受众的分流等因素的影响,使传统的传播模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仅给影视传播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只有重新审视、逐渐丰富和完善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传播理论和传播模式,正视新媒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净化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使新媒体更好地为影视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为影视文化的传播发展创造出更广阔的天空。

注释:

① 石磊:《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② 董旸:《基于网络空间的交互性戏剧类型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6期。

③ 匡文波:《论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8期。

影视传媒论文篇6

(二)影视传媒产品制作和传播方式的变革

传统影视传媒业在信息数字化的环境中,正与网络等新媒介相互融合,传播模式正从单向转向互动,传播主动权向受众转移,从而形成了资源共享的供应中心,延长了传播内容产品的价值链。受众角色也已从单方面的接受信息演变成了拥有充分的互动和自由,可以轻易地参与文本生产和意见评论。如大多数报纸网站都已经建立互联网门户网站,并延伸到了手机端的app软件和微信公众号;电视频道或者栏目纷纷与网络、移动通讯运营商合作,开通了互动空问、视频点播,乃至策划大型活动以吸引年轻受众等。媒介融合拉近了内容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使得传媒产品在传播中的类型更加多样化、人性化。

(三)影视传媒市场竞争基础的变革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变革,传统的影视传媒业不断遭受冲击,但这也是时代给予的新契机,从侧面推动了影视传媒市场竞争结构、竞争权利的转换。新兴媒体应充分把握机遇,正视对传统影视传媒业带来严重危机。原来产业之间的边界和特性都将进行重组,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都在发生变化,市场竞争规则也在随之变化。新媒体最显著的特征是“免费”,大量免费资源的出现对于传统传媒产业链是最大的冲击。传统影视传媒企业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还需要进行价格调控,这使得产品经营和盈利方式都将面临着严峻挑战。这样在全媒体时代影响下,新媒体就弱化了传媒产业中的自然垄断属性,使得市场竞争也从资源的垄断转向共享。

(四)影视传媒产业创意思维的变革

全媒体的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和受众口味,影视传媒产业中创意思维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发展创意思维也是影视传媒产业的重要变革方向,其中传播内容的创意包装、传播产品的推广、品牌构建等正向着独创性、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演变。影视传媒产业在媒介融合下将在用户体验创新、互动创新、运营创新和内容创新上带来新的产业发展特征,使得单向传输向双向互动转变,产品运营从单线销售向综合的互动内容运营转变,产业话语权将从内容创新主题向服务主体转移,整个影视传媒产业正改变滞后的产业链和游戏规则。

二、国内影视传媒类硕士生培养的传统模式

(一)传统培养类型

从整体上看,国内影视传媒类研究生培养侧重于学术型人才,在课程和学位论文上都注重理论研究,缺乏实务训练。影视传媒类专业在专业硕士学位中设有新闻传播硕士和艺术硕士,但收效甚微。影视传媒类研究生培养类型阶段分MA和MFA两个方向,普通硕士(MA)主要学习和研究电影理论知识;另一种为艺术专业硕士(MFA)专业的多为电影制作,此类人才主要从事电影制作要、写作、导演和后期工作。大多数高校把培养重心都放在了理论学习方面,而忽视了影视实务方面技能,从而造成了一种“闭门造车”现象的出现。

(二)传统培养方案

当前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是由高校相关部门与导师沟通协商共同制定的,学制一般为两到三年,主要分为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两个阶段。在课程学习上实行学分制,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选修课以及必修环节等。学位论文包括开题报告、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这些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研究生阶段毕业一般以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决定。国内一般综合类高校在影视传媒专业的培养上都把重心放在了理论学习上,通常都以完成学术论文为毕业要求,在整个研究生学习中很少有拍片实践课程,也不会以拍毕业成片作为毕业要求。框架式的硕士培养方案并没有对学生本科的学习起到一个很好的承接作用,其不能满足影视传媒行业对专业影视人才的培养要求,这种目标定位的不准确直接导致影视类硕士教育在理论类和专业实践型研究生培养方面比例失衡。影视行业中技术和理念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若无法根据时代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就会导致教学内容过时陈旧,使得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当今的就业形势。

三、影视传媒类硕士生培养模式转型的传承与创新

(一)完善课程体系结构

全媒体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偏向多元化和复合型,专业型院校可因地制宜,建设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以吸引学生,或据自身多民族文化的特点,逐步在课程建设上注重多元化、国际化等特点。我国的影视传媒在学科建设上应该有更加丰富的本土课程特色,将历史资源与现代学科理论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审视世界的能力。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要注意与本科生课程之间有所区分和衔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专业型影视传媒人才向复合型全能转型

影视传媒类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我们应该按照“基础平台+专业方向”的模式设计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包括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与影视传媒人才知识结构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中,要相应压缩专业课程的比例,增加素质课程的比例。同时,要将学生面向的职业岗位能力结构进行分解,通过相应的课程板块教学予以实现,使学生的所学与社会需求挂钩。教学重点必须落实到教学生怎么动手、如何操作、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影视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而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制作影视节目的基本能力。通过课堂理论教学与课下实践的结合,使学生从电视制作的整体架构上了解电视节目的生成过程,以及在制作的各个环节中需要使用到的设备和基本使用方法。

(三)师资队伍从单一型向一专多能型转型

国内多数高校对全媒体教育缺乏教学经验。为了解决普遍存在的师资匮乏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优化学校的人力资源,将影视传媒专业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资源重组;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与媒体实践,通过跨媒体的采写编评等技能培训方式提升教师的业务技能;同时,还可以引进媒体资深人员走进课堂教学,构建业界与学界的长效互动机制。学院应加强与世界各国电影院校、著名电影制作公司、国际间著名电影、电视公司、学术研究机构、科研机构的联系,开展多种双边合作和交流。

影视传媒论文篇7

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快速发展的影视传媒产业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全国各类高校都争相开办影视传媒及相关专业。在影视传媒教育高速扩容的同时,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影视人才培养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脱节,多数毕业生由于专业技术不扎实、创新意识不强、策划能力弱、美学鉴赏力差等原因,在就业时无法获得相应的专业职位。“教育”和“影视”为何脱节,从我国影视传媒教育的现状考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实践教学观念陈旧,认识模糊

在许多院校的影视传媒专业建立之初,理论课程与实践类课程比重失衡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各院校开始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类课程的比重逐渐上升,这基本缓解了实践课时不足的问题。但不少院校在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上,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思维模式上。例如,在安排课程表时,优先安排理论课程;在常规教学检查中,往往忽视对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检查;在实践教学资源紧缺时,随意取消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工作量统计中,实践课的系数一般低于理论课。这些重理论轻实践、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反映出实践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认识。

(二)实践教学体系分散,实践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影视传媒类专业普遍设置了实验教学、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缺少科学性、系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做保障,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在相互衔接、资源整合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实验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基本上属于老师教什么学生做什么的验证性实验。而这种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中完成的实践活动,对于特别需要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视传媒专业学生而言,其作用是有限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是目前高校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由于实习基地有限,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自寻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导致学生处于“放羊”状态,难以根据教学要求进行实践。而安排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往往是以对专业教育意义不大的社会活动居多。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高等影视教育发展不相适应

随着影视院校招生数量增大,影视类专业的师资力量出现明显不足。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直接到校门,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能力较弱,缺少或根本没有在影视行业工作的经验,很难做好学生实习实训的指导工作。学生感到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很难转化成实用技能,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将如何应对?深化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惟一可行办法。

构建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正如实践不是简单的、纯粹的操作性活动,而是人以全部信念、情感、认识和智慧投入的、具有丰富创造性的行动,影视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也不是单纯的操作训练,而是培育影视人才的综合素养、包含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内涵的综合的教学过程,是具有统合能力和综合效能的体系化存在。构建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及层次。

(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理论建设

建立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确立影视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影视传媒专业的学科体系。科学、合理、长效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应该单单着眼于学生的就业,更应该考虑学生的终生发展。影视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较强的现代影视传媒能力、较高的影视传媒专业素养和较扎实的影视传媒职业基础,适应未来社会对人的职业化、多元化、灵活化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影视传媒人才。其中,“应用”强调与生产实际的对接、融合;“创新”要求全面的素养和能力。应用型创新型影视传媒人才不仅要有以影视创作服务生活的能力,更要有以影视创作引领生活的潜力。

围绕培养影视传媒人才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和技术能力等必备素质,在学科体系建设上,影视传媒专业应构建以影视传媒学科为主体,文学、工学、艺术等相关专业为辅助的学科布局。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大跨专业选课力度,增加人文和理论修养课程的比重。在教学视野和空间方面,要重视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办学视野与交流合作空间。

(二)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具有情境性和复杂性,根据教学载体和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影视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递进、整合的几个层次:(1)课程实践教学。以课程结构和内容为主体,围绕相应课程中的知识吸收、技术训练、思维引导等开展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2)创作实践教学。不拘泥于具体的课程内容,以创作为核心,在实践性情境中培养创作意识、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思维;(3)项目实践教学。拓展教学空间,通过虚拟的或实际的项目,全面锻炼学生从剧本创作、部门组建、资金决策、拍摄准备、正式拍摄、后期制作到营销及管理分析等整个流程的素质和能力;(4)行业实践教学。深入实际,在现实的行业运作中直接锻炼并检验职业素养、从业能力;(5)社会实践教学。如果说行业实践教学具有较为突出的商业色彩,那么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在最广阔的空间里全面培养学生包括自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等伦理观、价值观的过程。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总体目标在于通过动态的、综合的培养过程,使影视传媒人才胜任专业岗位、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融入产业及文化发展。

(三)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上,可以采用技能训练、项目教学、模拟公司、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等多种模式。其中,“技能训练”是指围绕“编、导、摄、照、录、制”等各项专业核心能力展开的逐项训练。这些训练要体现出阶段性、阶梯性特征,即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或能力,分别选择课堂、校园、媒体、公司、社会作为实践场所,设定不同的实践目标,锻炼不同的实践能力,分层递进,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实践效果。同时,在实践教学中,校外实习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一互惠双赢的合作机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对于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避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能够产生积极影响。此外,影视院校还可以通过参与或主办各类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文化活动,有力地引导学生利用专业优势服务社会,使影视创作服务生活的价值理念得到积极践行。

(四)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方面,应按照“双师型”要求组建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影视传媒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高素质的影视传媒教育师资队伍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广阔的文化视野、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广博的专业知识、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在这支队伍中,应该既有富有影视传媒素养的教育精英,也有受过最新专业培养的高学历人才,更要有影视传媒业界的优秀从业人员,是集教育、业界精英为一体的能够培养真正为社会所用的高等影视人才的师资队伍。

(五)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影视院校要建立上下协调的实践教学组织系统,通过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组织的相互关系、各自承担的任务及所负的责任。在整个实践教学组织系统中构成一个职责明确、衔接紧密、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要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分为杠杆、以教学效果评估为质量标准的教学体系。通过实施督导制,对实验教学质量、学习效果、管理工作、规划工作进行监督、评估和指导,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

(六)繁荣具有影视传媒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的软件环境之一,它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影响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影视传媒人才的培养需要美化的、文化的、生动活泼的校园生活,还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因此,影视学院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并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程结合起来。

影视院校可以通过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名家论坛等活动,活跃学术气氛,扩展学术视野;还可以通过开展写生、影展、文艺晚会、DV比赛、创意大赛、电影艺术节、影评鉴赏周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使学生在文化艺术的氛围中,接受熏陶、体验创新。

总之,影视传媒学科与普通文理科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强调知识性与技术性、艺术性并存,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训练。如何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教学走向创新,是影视教育的核心。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正是围绕这一教育目标展开的。构建影视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从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影视教育的特殊规律出发进行的探索,是基于影视传媒学科属性和社会人才需求采取的举措,其中的深层内涵与意义,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在现实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晋林.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当代传播,2008(01).

[2] 王蓉晖.构建影视传媒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J].新闻界,2006(06).

[3] 项仲平,陈燃进.构建影视传媒艺术类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体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05).

影视传媒论文篇8

已发表的有关“传播影响力”的研究始于1992年,最早关于“传播影响力”的是张学洪的《新闻传播效力的一项实证分析》。2000年之前,对“传播影响力”的研究相对较少,2000年之后,学界对“传播影响力”的研究开始增多,每一年都有相关论文的发表。尤其在2009年之后,相关论文的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总体而言,其研究成果还是相对较少,当前对传播影响力的研究方向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对传播影响力的理论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包括传播影响力的定义、本质、构成要素、发生机制等。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认为传播影响力的本质在于是由“吸引注意(媒介及媒介内容的接触)”+“引起合目的的变化(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的受动性改变)”两大基本的部分构成的。其本质在于它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文章认为传媒作为产业的本质就是“影响力经济”。文章提出了传播影响力的发生机制,在接触环节,吸引注意的关键在于传媒内容和形式的极致化操作;在保持环节,应该构筑受众之于传媒的行为忠诚度和情感忠诚度;此外,还应该选择最具社会行动能力的人群、占据最重要的市场制高点、按照社会实践的“问题单”的优先顺序定制自己的产品来提升自身的传播影响力。华文《媒介影响力经济探析》分析了媒介影响力及其构成要素,其要素为:规模、时间、内容、方向和效果;对其进行了分类,分为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了功能特征,认为其有整合、交流、导向的功能;文章还总结了传播影响力的评价标准,分别是:受众规模和层次、内容、传播效果、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可持续等。唐朝《传播学视野中的媒介影响力》主要分析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该文阐述了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关系,文章认为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现实中很多媒体无法做到统一。在此基础上,该文指出,媒介要注意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协调发展,二者不可偏废,不过也应该意识到由于媒介的不同,对影响力的要求不尽相同。该文指出媒介社会化发展进程对传播影响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李海颖《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与收视率、满意度的关系》、段鹏《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博弈》主要分析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与收视率、满意度的关系,两篇文章都认为收视率对传播影响力有影响,但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认为满意度对传播影响力的评估和预测有着更为现实的参考价值。俞虹《分众时代电视社会影响力分析》对收视率与传播影响力关系的研究与前两篇的结论相同,文章还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传播影响力“媒介传播个体接收接受影响影响再传播社会影响力”的形成模式。

二、对某一类媒体或领域传播影响力的研究

韩龙根《办好民族语广播电视提升对外传播影响力》分析民族语广播电视这类媒体的历史与发展,并且分析了这类节目尚可以改进的一些地方。吴婕的硕士学位论文《日本动漫海外传播影响力研究》分析了日本动漫对日本国内、亚洲、欧美等地区的影响力,文章重点分析了对我国的影响力。张冰、张敏《微博传播影响力有多大》认为微博给予平等对话的权利、微博传播的平台优势、名人及草根意见领袖的不断涌现是其传播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原因。林堃的硕士学位论文《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分析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文章分析了传播影响力的形成机制,认为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并不会永远对一般受众发挥绝对影响。该文还分析了传播影响力的模式,得出“越强连接的受众节点距离意见领袖的线段越短,意见领袖对他们的传播影响力就更强”的结论,该文认为应该注意受众的信息反馈。陈妍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影响力及其对策》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大众传媒的传播影响力。认为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三、对特定媒体或栏目传播影响力的研究

庞华《早间新闻节目的传播影响力透析》以央视“朝闻天下”为例,分析“朝闻天下”栏目的传播影响力,认为其传播影响力精髓在于以人为本、品牌为王。文章提出早间新闻栏目提升传播影响力的几点启示,包括:创新发展,寻求本土化;亮出栏目整体独特风格;延伸触角,加强互动。杨琳、李亦宁《电视文化节目的传播影响力分析》以“百家讲坛”为例,分析该栏目的传播影响力,总结得出“内容为王”是该栏目传播影响力的本质。提出了对提升电视文化栏目传播影响力的两点思考,分别是:在节目定位、制作层面方面,要实现雅文化的通俗化;在媒介经营层面,应该为电视文化节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对外传播效果研究”课题组《中美传播影响力比较研究》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纽约时报》为例,从新闻来源、新闻报道内容选择、时效性、反馈机制、篇幅、图片应用、新闻类型、表达方式、语言等角度对比分析这三家媒体的传播影响力。牛鸿英《金融危机情境中媒体“议程设置”的传播影响力分析》以2008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为例,以议程设置有关理论分析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文章认为,媒体应该通过设置公共议题来提升自身的传播影响力;还应该通过对资源的整合来激发电视的创造力;此外还应该探索经济价值观,以此来增强文化凝聚力。李红秀《媒体议程设置及其传播影响力》以“双百”评选活动为例,以议程设置相关理论分析媒体议程设置的传播影响力。

四、有关传播影响力策略思考的研究高钢《提高新闻传播影响力的实务策略》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提出几点策略:严格遵从新闻工作的专业原则,提离新闻的可信度和可读性;披露客观环境的重大变化动向;全面引入深度报道理念,揭示容观环境变动的深层意义。文章认为,高质量的信息采集渠道、较高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提离新闻报道质量的必备条件。霍玮《报纸要有影响力_打造名栏目_名编辑_名记者是关键》分析当前报纸的困境和竞争压力以及读者群体的变化,提出当前报纸竞争的三大法宝:名栏目、名记者、名编辑。李宇、关世杰《提高对外传播影响力的文化路径:以文化吸引力增强议程设置力》认为,强化议程设置能力是提升对外传播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文化吸引力来强化议程设置能力。赵树清《外宣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与提高——兼谈提升央视国际传播影响力的策略》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提升央视国际传播影响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打造独具审美品格的艺术盛典;加强动态编排,提升文艺节目的可看性和吸引力;扩大名人效应;大家原创力度,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蒋晓丽、张放《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提升的AMO分析》借助说服传播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中的AMO三因素分析,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的提升提出相应的策略。

五、对财经报纸传播影响力的研究

李淑瑛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公关学解析》从公关学角度分析财经报纸的媒介影响力。文章先对媒介影响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媒介公关与媒介影响力的关系,分析了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现状。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四大新兴财经报纸为例分析我国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总体情况: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灵活度高;注重形象塑造和推广,具有一定的品牌竞争力;重视媒介经营,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培养读者忠诚度,具有稳定的高端读者群。认为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专业化财经报道人才、赢利模式单一是目前制约我国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主要问题。文章认为,独特的品牌定位、品牌专栏和品牌人物、活动策划和品牌延伸是提升财经报纸媒介影响力的公关策略。

总体而言,“传播影响力”相比国外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不够系统。虽然总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增加,但是没有重大理论突破,对于“传播影响力”的策略研究针对性不强,而且具有同质化的现象。对财经媒体传播影响力的研究非常少,并且多是停留在表面,谈的比较空洞,没有针对某一财经媒体或某一栏目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这一媒体或栏目提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策略。

作者简介:

影视传媒论文篇9

在这一情形下,舆论引导跟进策略的研究显得极为迫切。但学界的研究对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便利多有侧重,而对舆论引导的关注则较为薄弱,同时,传统舆论引导形式单调、宣教意味浓重,已远远落后于媒体发展的需求。论文通过媒体细分提出具体的舆论引导跟进策略,并兼及当下舆论引导策略跟进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对当下重信息传播分析轻舆论引导研究的偏向及时纠正和弥补。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跟进策略

当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已经较为普遍,但多集中在娱乐及服务类板块。新闻类栏目的互动多停留在对新闻的追踪和事件发展的跟进上,舆论引导相对薄弱。“高大全”式的典型人物宣传仍然占据主流,其说服力与引导力薄弱,很难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在改良以前引导方法的同时,呼应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发展特征,可以通过具体栏目的设计达到媒介互动的引导效应;同时,设置主旋律议题,以理念植入的形式,通过影视剧的传播途径达到议程设置的目的。

全媒体带给受众的最大便利即信息传播的个人化。在这一语境中,传统媒体的受众同时接受多种媒体的洗礼,各种信息纷至沓来,使人应接不暇。同时,信息传播的个人化也引起接受的平民化回归,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中,受众急需切实有效的信息梳理,但对营造典型的英雄情结相对排斥。因此,在具体栏目的设计上,可以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追踪事件线索,并利用移动终端等议题、搜集反馈信息,及时发现信息传递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亮点与错漏,在事件进程中找到舆论引导的着力点。同时,与传统典型人物相结合,注重发现普通人的典型事迹,发掘日常生活细节,摒弃说教宣讲,使舆论引导生动顺畅,更有感染力。

此外,影视剧的主旋律议题设置可以通过影视剧的传播间接地达到议程设置的舆论引导传播效果。1987年3月,在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电影局局长滕进贤第一次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3]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主旋律”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变化。观众对主旋律影视剧的认识也渐渐由“宣传说教”转向了“主旋律也可以好看”。可以说,在如何主流又好看方面,之前的主旋律电影等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部分取得了票房与口碑双赢的效果,但其与当下热点的结合尚不够密切。从历史事件中挖掘主流价值是主旋律影视剧的一个重要创作途径,现实生活也应同样成为主旋律影视剧不竭的源泉。当然,舆论引导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热点的表面,而要从文化与时政的双重视角,不仅关注引导的时效性,而且注重引导的根源性。毕竟,影视剧不仅是当下生活的反映,更从深层呼应了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此外,主旋律影视剧与地方资源的结合也应该进一步积极尝试。区域形象的建立不仅有赖于区域本身资源的配置,区域形象的传播同样至关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信在信息多向传播的全媒体时代已显得过于原始。对地方文化产业的开发可以借助影视剧的形式形成渗透和辐射,从而为区域建设树立有地方特色的主流形象,为其他开发建设的多向度发展打好文化基础。

资金投入上,可以适当考虑大投资大制作,也可以多采用小成本影视剧的形式,方便快捷地传播。比如制作周期较短的电视电影、有固定播出周期的电视栏目剧等。资金来源可以采用政府资助与民间融资相结合的方法,多方调动制作积极性。同时,适当打破单一形式,既可以有严肃的正剧,也可以有轻松的喜剧,甚至可以用搞笑、惊悚等形式实现,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设计诸如儿童剧等。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舆论引导的跟进策略

新媒体的影响力日趋强大,在中青年群体中有压倒性的优势。其舆论引导策略应与媒介特征与接受群体的特征贴合:通过互联网网民民意与传统意见领袖的融合并置;手机报与短信及视频短片的信息共有与互动;官方微博及政府官员微博的建立及政务公开和信息传输;“病毒”视频或话题的多平台传播。

新媒体的影响力强大,其受众囊括中青年群体,并向少儿和老年受众群辐射。而且,网络环境的匿名性表象下隐藏的是其非匿名性的实质:“85%的人认为自己在网络上的性格和他们在现实中的性格表现完全或基本一致,这样的环境下人的心理认知和群体压力是一定存在的。”[4]在舆论引导过程中,网络民意的搜集与引导至关重要。在网络环境中,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网络舆论领袖不断进行传播引导,众多网民即时跟帖、转帖,其反应的快捷致使沉默的螺旋迅速形成。在此情境中,网络舆论领袖与传统意见领袖的融合并置,会形成对网络民意的正向引导,同时,有助于网民的信息梳理与甄别。形式上,可以采用手机报或单纯短信息的话题形式,形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信息互动,同时,官方微博及政府官员微博的建立有助于政务公开和信息传输,也为舆论引导提供了便利的途径。具体策略上,应力避宣教色彩,尽量以活泼的网络语言融入,如词媒体的介入――借助网络热词蔚为壮观的语言风暴,并对其进行积极有益的梳理规范与精英化改造。

微电影的形式可以作为舆论引导的新尝试,开创舆论引导与影视传播结合的新途径。计算机终端、手机终端、车载影视等众多影视传播平台为视频短片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微电影以其微时、微规模投资、微周期制作的“三微”特征,使其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需要占据的硬件资源微乎其微,正是这一特点,微电影才得以迅速生成与传播。由于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快餐化的消费习惯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微电影与舆论引导结合,其快捷性使舆论引导得以快速传达,其可视性又可以为受众提供足够的生动性,共同实现短时间内达到极大影响力的传播效果。同时,微电影具有的某种连续性和后开发潜力使传播过程不以传递信息的闭合为终点,而是在前次传播的基础上,尚有较大的开发空间,这种后续开发的可能性使舆论引导得以多层次多向度进行,从而形成持续传播和深层引导。作为影视发展的新事物,各方面对微电影的关注正渐次展开,知名企业、知名导演和演员的参与,使微电影蓬勃发展;2011年5月国内首个微电影节的举办,使人们对微电影的关注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但公益性质的微电影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稍逊一筹,微电影与舆论引导的结合应该是一个促进双方共同发展的契机。

同时,可以借助病毒视频传播的话题性特点,提供舆论引导的自主性传播策略。目前,病毒视频有的是原生态的、草根的,因偶然获得大量的关注与转载形成了病毒传播;还有一些是商业短片通过创意的手段包装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获得了病毒式的传播,[5]而自主的公益性质的病毒视频尚属鲜见。舆论引导和病毒视频的结合必定形成社会文化和时政热点的倍增效应。在激发受众潜在需求的前提下,病毒视频倍增的速度将实现扩散式传播。而且,病毒视频独特的传播方式与风格特点也会使舆论引导有效地规避以往的官方、宣教、自上而下,对消弭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感大有裨益。舆论引导在其依赖口碑相传的群体分享式传播过程中变得更为日常和贴近,充满草根性和亲和力。同时,病毒视频诙谐幽默的风格也往往会使居高临下的舆论引导易于接受,并使受众从被动接受信息的无奈中脱身,乐于参与其中,从而形成自主性传播的主动局面。

民间传媒组织及团体的积极参与与舆论引导策略

全媒体之全,不仅体现在众多媒介的融合共生,也在于各种传媒力量的合力,多平台、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应包含传媒组织及社团的传播。相关宣传部门可联合高校、影视制作公司、社区组织等开展多种创意制作与展演比赛活动,内容可包括公益广告、新媒体短剧甚至民间曲艺等多种形式,激发民间创造力、丰富民众生活,从而积极引导舆论,促进社会和谐。

高校作为传媒生力军的培养基地,向来思维活跃。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高校传媒专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相继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媒介融合等新兴专业,以呼应传媒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高校学子的创造力与专业潜质为未来的行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专业赛事对他们既是实践与历练,也是其磨砺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与高校联合的赛事可以采取专业细化的形式,使各专业都能够在比赛中一展所长。同时,参与赛事的过程也是信息传递的过程,通过公益性的主题和议程设置,从而自然达到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并行的双赢效果。

影视制作公司作为专业的影视制作团队,吸纳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同时,承接各种影视制作面向社会传播,并积极与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寻求合作。参与赛事为影视制作公司在常规的商业性活动之外开辟出另一路径,在赛事议题的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过程中,其公益性质又可以提升影视制作公司的美誉度,为公司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还可以与摄影爱好者协会、DV爱好者协会等民间传媒团体联合,积极调动民间自发性质的传媒组织参与其中;也可以与社区组织联合,结合时政热点,组织创意制作与展演活动等。家用设备的普及与技术门槛的降低使全民参与成为可能,家庭式参与使时政热点与日常生活直接关联,在个性化的演绎中,信息的传播者同时成为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过程成为自主循环的良性传播,其传播效果事半功倍。

具体形式上,既可以是某一媒体的单一介入,如电视公益广告、新媒体短剧、广播剧、手机短消息等,也可以是多种媒体的共同参与,通过线上线下的共同努力,多角度思考、全方位覆盖。同时,相关宣传部门、高校、影视制作公司、社区组织可以联合活动,信息、资金、人力、场地等多种资源共享。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舆论引导的具体策略也应迅速做出反应。在传统新闻舆论引导的主线之外,开创舆论引导与影视传播结合的新途径;借助网络病毒视频传播的话题性特点,研究舆论引导的自主性传播等策略。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的全媒体切入,不仅是与时俱进的积极姿态,而且,研究具体的舆论引导跟进策略有利于为海量信息冲击下民众的从众心理纠偏,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6).

[2]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论[M/OL].baike.省略/view/1428228.htm.

[3]袁蕾.离不开主旋律的日子[EB/OL].省略/content/trs/raw/2006-1.

[4]匡文波.网民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

影视传媒论文篇10

和社会对于艺术精神价值的更多认可息息相关.也是传媒艺术在新形势下跃升到新的平台、与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契机。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也伴随着艺术与传播文化的高速扩展,传媒艺术理应顺乎时展需要成为一级学科来进一步建设。将视野放大到社会历史背景中看,传播的力量不亚于物质生存的力量,而随着国力不断增强,重视艺术文化和传播价值是衡量国家文化发展平衡与否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中国艺术文化建设和传播力量的发挥顺乎自然,而2l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所迎来的新契机,使得传媒艺术教育格局也将发生重要变化。

传媒艺术教育因为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而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就艺术而言,是伴随人类精神发展史而存在的重要对象,更是人类情感抒发历史的主要呈现。艺术学是公认的独立对象的研究学科,但作为研究人类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形态规律的学科,从来就存在却并未被格外重视,在阶级纷争和艺术形态至上的年代,艺术只是修身养性和小资娱乐的对象,不登大雅之堂的意识也表现在艺术学不太为学术所认可。但传播的兴起改变了艺术学的地位,某种程度上,依赖传播而走出象牙之塔的艺术,在社会的认可度大大提升,而随着社会生活质量提高,艺术传播也日渐具有影响,但限于旧有学科划分,其在众多学科中没有得到专业人士预期的高度认可,不断涌现的对于艺术学地位的议论就情有可原了。人们抱怨的只是被轻视的不满、被划归门类的错误、被另类要求的误解等等,所以,合理性的学科门类定位的渴望滋生奔涌也是事理所然。如今升格为门类后,名分真正确立,接着需要的就不只是理论上成立与否,而是需要观念的进步和自身完善的支持,甚至需要在自立门户时让自身理论基业得到夯实,同时应当在自身独立的精神支柱上论证强化。

首先,随着艺术门类的独立建制,影视和新媒体艺术自身的独立性研究需要加强,确立自身独立身份和自有规律的意识需要强化。其次,有了自主掌握学科发展规律的可能性,对于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等等自身差异性与共通性的认识需要更为扎实的理论支持。

接着,。传媒艺术”的综合性特征的认知需要梳理。学科包容了戏剧戏曲、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等等,其相互影响具有的艺术既有本质如何把握,传播导致变化的异同都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

二、新形势下的传媒教育认知

升格门类后,艺术传播教育所面对的现实也有了不小的变化,我们所应对的任务也随之而生。

1.首当其冲的就是传统传媒的单一性教育面临综合性教育设置的问题。艺术升格为门类后,直接带来学科教育影响的,就是一级学科的大幅膨胀。此前,在2010年一次全国范围的一级学科调整中,原有文学门类下的整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增加了包括艺术学一级博士点和硕士点在内的130多所学校,其中包括了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艺术传媒学科。按照2011年新门类建立后相应对应调整的原则,这些刚刚获批还没有静下心来的学科迅速跃入快车道:2011年申报新的学科门类下的5个一级学科的学校猛增,一下子就有424个学科申请报点,其中报一级学科硕士点35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8个。和传媒相关的一级学科申报超过100个学科,其中报博士点一级学科中的“戏剧影视学”有17个学科,报硕士点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的有89个。显然,过度增长的学科遭遇到共同的问题:如何适应获批后新的学科建设和方向调整,尤其是综合性的人才培养问题。

比如,即将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中“戏剧影视学”初拟设定11个专业:①表演;②戏剧学;③电影学;④戏剧影视文学;⑤广播电视编导;⑥戏剧影视导演;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⑧录音艺术;⑨播音主持艺术;⑩动画;⑨影视摄制等。其中几乎都涉及或包容影视传播。而研究生培养的二级学科目录初步确定为:①戏剧戏曲学;②电影学;③广播电视艺术学;④戏剧影视表演;⑤戏剧影视导演;⑥戏剧影视编剧;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⑧戏剧影视摄影;⑨戏剧影视音乐与录音;⑩播音主持艺术;⑩戏剧影视教育。其中也几乎都涉及或包容影视传播。影视传媒的时代需求不言自明,但综合性的传媒艺术学理建设还需要假以时日来巩固提高。

显然,综合性是时代走向,也是传媒更好发挥时代影响力的内在要求,而影视传媒在成为文化产业的先导定位上,不能不扩大自身的视野,而影视传媒教育的综合性设置变化无论是实际需要还是学科要求,都已经迫在眉睫。

2.于是,传媒的学术理论阐释需要加深。在综合性明显的趋向中,学科自身、学科与学科交融的机理需要更为合理的理论阐释。在电影与电视、传播与艺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中的各自性状、交织可能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探究。作为技术性强的已有学科,影视传媒学科在自身学科的基础认知上一直有游弋和漂浮的成分,在艺术的精神性和传播客观性认识上都需要更为扎实的学理透视。实际上,艺术学科自身整体上也遭遇到门类建立后的理性认识矛盾,我们以往强调艺术门类确立对于艺术学科发展意义重大无可置疑,引起艺术教育界的不断研究也是必要之举。但五个一级学科的现有格局也未必被全部认同,主要原因在于艺术门类之间的差异性较大,而影视和戏剧在表现形态上也差异大于归同,但为了学科独立的大归类而聚合的格局基本合理,但回到自身的划分就难免凸显一些矛盾。尤其是戏剧戏曲与影视广播的分立要求明显,却需要合理联系的麻烦不小,而传播特性和影视艺术之间的关系梳理更为迫切。显然归类的学科建设麻烦不小显而易见。将来还将遇到如何考量一级学科的学术含量问题。理论如何梳理。理性如何对待技巧创作、学术理论和传播客观性的关系,正是影视传媒需要正视的问题。#p#分页标题#e#

3.再有。传媒学科教育的质量提升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尽管影视传媒迅猛发展是绝对的好事,但鱼龙混杂和缺乏明确门槛的问题也将凸显出来。不能不说,在此前原艺术学目录下放宽的一级学科点申报,也许在别的学科门类发展中比较自然,因为没有门类升格的新跃进。艺术学科在旧章体制下的大膨胀和新规中的一级学科核定显然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却不能不交织而造就学理和逻辑的难题。传媒艺术也是如此,迅猛发展的需求与扎实学历的支撑之间还有不小的裂痕需要弥补。简言之,艺术学科和传媒学科的质量忧虑相伴而生。专家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学科需要发展,但质量跟进十分必要。

影视传媒论文篇11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尹教授,您好!欢迎来我刊访谈栏目做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至今,为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与传播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传媒人才,请您谈谈贵学院的学科特色及人才培养战略和理念。

尹教授:您好,很高兴接受贵刊的采访。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为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经常让学生下基层了解中国社会,让他们直面中国当前社会实际问题,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调查报告,学生的调查报告得到过温总理等领导的高度评价。“面向主流,培养高手”,就是面向主流岗位,培养主流价值。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多重价值观互相碰撞、冲突,树立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从而进一步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学院立足中国国情,向更高目标迈进,在学院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方面,发挥清华大学的优势,立足中国立场,追求全球视野。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化教育特色鲜明,我们有四分之一的留学生,常驻新闻传播学院的外籍教师有4~6人,有一半的教师是从国外深造回来的。在课程设置方面,学院开设了20门双语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思维方式的训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开设双语课程,不仅培养学生外语语言能力,而且让学生透过语言学习,具备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放眼世界,了解国际规则。

在教学方面,我们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建立了学生全媒体实践平台——清新传媒,清新传媒下设报纸、电视栏目、纪录片、调查、新媒体等,学生记者还采访过等世界名人。《清新视界》是由学生独立制作完成的一档文化新闻类节目。清新视界视频新闻实践教学项目获得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创新奖,此外学院未来媒体实验室、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们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和项目,尽可能地安排学生实际锻炼的机会,让他们清楚学什么,怎么学。

记者:您的研究领域涉猎广泛,学术造诣颇深,能否谈谈您从事影视传媒研究的感受呢?请您谈谈影视作品是如何在传播过程中引导受众的?

尹教授:现如今,影像对受众的影响还是最主要的,它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部分,其覆盖面广、市场化水平高,受众影响也最大,影像它还蕴藏着潜在的影响力。影像也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是文化产业、版权经济的核心内容。

大众传媒以影视为主,影视在引导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时代变化脉搏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影视作品通过多个视角来展现和反映社会生活,受众也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影视作品,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行为。主流的影视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名片,甚至可以塑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主流影视作品以更加主动、多样的形式增强其整合和引领作用,传递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记者:您作为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请您谈谈当前我国的影视传播研究有什么特色和优势?

尹教授:影视传播有其特殊的重要性,电视是目前第一大传播形态,电影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艺术与娱乐形式,广播影视对现代政治具有重要影响,是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柱性的文化产业,是最活跃的当代文化。影视作为一种文化艺术产业,在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认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影视传播研究目前包括传播产业研究、传播文化研究、传播规律研究、传播效果研究、传播修辞研究、传播社会学研究以及传播历史研究等。

记者:您曾经在《全球多元电影格局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建构》一文中提出“中国电影文化应从全球电影文化多元格局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建构战略,以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式参与多元文化格局建设”,在当下各种颠覆主流历史价值观的影视作品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国影视剧如何建构自己的文化战略?

尹教授: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影视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影视文化建设,让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各方面解放思想,尊重艺术原创力,开拓题材空间,增加影视艺术表达的自由度。

中国影视剧要建构自己的文化战略,首先要面向本土,挖掘本土文化优势,讲好本土故事。中国影视剧深思熟虑、精雕细作,产出来的精品力作,才能更有分量。此外,调整影视剧的管理体制,在政策上给予影视剧更多的发展空间,引导影视剧市场有序发展。影视剧在发展中要不断地创新,优化影视产业环境,反思性表现中国历史和当下现实生活, 重构中国影视文化,实施影视“走出去”战略。要“走出去”,中国影视自己要融入世界,参与不同文化交流和碰撞,感受差异磨差的过程,才能逐渐地融入外界文化与建构自己的文化。通过跨文化影视合作,参与到全球影视文化的多元化格局中,让世界看到中国富有内涵的影视剧。

中国影视剧在国际化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国际传播中也难免妥协,能将我想说什么与别人想听什么相结合,满足全球化时代人们的娱乐需要、价值渴望,创造全球可以共同理解的文化,建构人们的全球共同感,并坚持自己的底线,接受国际表达,影视文化才能“走出去”。

记者:您是“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评委,“金话筒奖”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高荣誉,您认为我国的播音主持人有哪些优点?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和完善?请您对刚走向播音主持岗位的年轻人提几点建议,好吗?

尹教授:当下,中国的主持人在播音技巧方面训练充分,也比较专业,中国许多高校都有播音主持系,专门培养主持人才,因此,可以说主持人播音技术纯熟,然而中国的主持人表达得挺好,但在表达什么上就显得不足了,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缺少独特的个性表达和独立思考,知识积累不足。

播音主持人在表达内容上还是要多下功夫,运用专业知识,做出专业判断。主持工作是一个创造性很强的工作,主持人的知识和素养透过自身的传播展示给观众,他们是传播内容的把控者,因此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以及把关意识。此外,主持人要树立自己的个性,从思维方式上、价值理念上提高自己。培养主持人,首先是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让他们有空间、有舞台充分地展示自己。其次,主持人也要注重培养自身的优势,多读书,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种人”,多读书,多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让自己与众不同起来,从而体现自身的传播主体性。

记者: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中国传统媒体纷纷打造“全媒体”结构,请谈谈您对“全媒体”构建的看法。

尹教授:新媒体是点对点的网状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点对面线性传播,传播范围广,传播信息丰富,传播扩散迅速,是一个扩大和过滤信息的网,也是一种新的流通方式。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其实是对其介质的影响、对其形式的转变。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常说的,“报还在纸没了;电视还在,电视台没了。” 全媒体是体制的创新,“全”是一个相对词汇,任何媒体都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全媒体是一种“全”的愿望,是单媒体的多窗口、多渠道的趋势。全媒体永远有更全、新媒体也永远有更新,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动态过程。就像麦克卢汉所说的 “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帮助我们延伸的是我们对人在空间和时间的有限性上的超越。全媒体的目标应是做媒体的整合、做媒体的平台,形成核心企业。中国内地的全媒体的改革是对管理体制、媒介体制的改革,我们要符合市场规律的打造全媒体。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方面,我们培养全媒体人才,不是说培养什么都会用的人才,而是要集合优质资源内容,培养更专业的工作者,培养全媒体信息的专业采集人才和会整合创造的应用人才。

记者:在当今“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中国的电视媒体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请您谈一谈我国电视媒体如何进行产业优化整合和升级,才能不断扩大受众群体,从而实现自身的传播价值?

尹教授:“三网融合”是产业本身的融合,是融合了的传媒公司,比如说,电视与电视的网站还是分离的,电视媒体要实现自身的传播价值,就需要优质资源的整合,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借势新媒体谋求发展,与视频网站合作,拓宽渠道和覆盖率,提高传播效率,继续树立电视媒体的传播权威。

“三网融合”会使广电网播出的渠道价值被稀释,而未来越来越多的频道数量必定会导致内容稀缺,因此需要整合电视内容的核心资源,电视在内容方面可以开拓新闻、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的线上线下的互动,在内容方面增强电视的竞争力。电视台可以成为内容供应商,向新媒体输送内容,还可以把自己变成全媒体。中国的电视资源多且很分散,所以需要一个大的云端进行资源整合,那么,云电视就代表了智能电视最先进的方向。

影视传媒论文篇12

较之于以往的传统媒体,互联网被冠以“第四媒体”之称。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二代的发展以及手机、博客、微博等技术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然莅临,并已“新”清晰地表达着两个时代媒介的本质区别。以传统电视和互联网为例,传统媒体多是点多面的大众传播媒体,而互联网作为补充概念上的媒介,不仅仅承担电视传统的大众传播功能,还具有“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传播功能,且这些传播功能复杂地交叉在一起,彼此之间亦无明确的界限。在此情况下,反观“教养理论”,不难发现,新媒体时代特征恰好契合该理论的研究基点与效果。

一、传统教养理论在效果研究中的争论

传统的“教养理论”又称为“涵化理论”、“培养理论”,最早始于伯格纳等人关于电视构建暴力世界如何影响受众认知的研究。传统的教养理论关注电视作为观众不可选择、无法拒绝的强大媒体对观众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效果。该理论认为,媒介最重要的效果并非在改变受众,而是维持一种普遍的、同质的认知,形成一套主流的价值标准。

教养理论问世后备受质疑。有学者指出,教养理论之所以备受质疑,是因为“它在一系列矛盾和两难之间的折中和摇摆不定所导致的不彻底。它从整体的、宏观的效果出发却半途而废,止于某单一因素的考量;从深层的被动出发却折中和妥协于表面的能动性;本是对潜文本间接效果的强调,却在效果研究中用显在的效果来推证。” i笔者以“教养理论、格伯纳”做关键词在CNKI学术库进行搜索,在“社会学”学科分类中可见论文条目共6条,其中《电视传媒对儿童的涵化效果探究》、《社会学视域下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探析》、《电视对儿童的涵化作用》以及《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等文章在效果研究中,仍机械地沿用传统教养理论的实证研究方法,并未就意识到它所隐含的深层次矛盾。直至新媒体时代,更有诸多学者对教养理论的结果进行了新的论证。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侵入的不可控、人们自主性的崛起使得传统教养理论的研究方法受到严峻挑战,它是否仍然具有可适性值得商榷。

笔者认为,虽然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的生活常态,但并没有消解客观现实、主观现实的分野。我们的主观现实仍旧需要客观现实作素材,而客观现实需要媒介呈现,这个媒介可以是电视、可以是互联网,但无论哪种媒介,都已经在客观上塑造了一个新的媒介现实。人们形成世界观,对无法亲身经历的事情进行了解,取决于媒介现实。在这种大前提不变的情况下,“教养”效果就会发生。从媒介塑造社会图景,从而影响人们价值标准的形成这个角度来看,在新媒体时代,教养理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且与该理论本质更加相适。然而,“教养”效果与传统媒介模式下的效果亦不会完全相同。

二、新媒体时代与传统教养理论的契合

(一)新媒体时代与“教养理论”概念上的整体性

格伯纳言称教养分析所要集中关注的是“长期接触整个讯息系统的后果。” ii然而,在他的暴力研究以及当今许多教养研究中,研究者们都只是人为将研究文本局限在一种媒介(电视为主)中。“整个讯息系统”这个概念是宏观的想象,而在具体的研究中,则以宏观讯息系统中局部文本作根据进行“推论”,得出教养效果存在的结论。这一点在传统媒体研究中,单把电视抽离出来其实很难说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毕竟在考虑“电视是否塑造受众价值观”时,我们很难确定无疑地说,其他如广播、书刊等媒介因素没有对结论造成干扰。至于格伯纳面对批评者所言的“共鸣”,他似乎也是矛盾的:一个人用已受教养来证明教养效果。如果说,一个人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现实和自己的真实生活相一致,就发生了共鸣,那那些没有发生共鸣或者所谓“鸣”的时刻说明了什么呢?在对共鸣所做的描述中,学者将其描述为:共鸣即指电视的“教养”效果在某些特定群体中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在我看来,特定人群实则是概念上已经受到“教养”的群体。

在互联网时代,这些矛盾似乎能得到一些缓解。比如说,相比电视等传统媒体,互联网的覆盖性显然更强,对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更大、塑造媒介现实的能力也更高,然而这一切却又是不可见的。在“整个讯息系统”层面上,互联网在这一系统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和说服力。如果说,互联网代表“讯息系统”也是不无不可。在笔者看来,互联网环境更适合“教养理论”。教养本来就在强调一种整体化的效果,互联网在功能上综合了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介,更具整体性。所以,在新媒体时代,教养效果依然存在,而且使得理论与现实更有整体的一贯性。

(二)新媒体时代与“教养理论”内容上的一致性

在格伯纳的“教养理论”中,它既定媒体的传播内容具有“一致性”,即电视内容是一致的,充满重复刻板印象,反映相似的价值信念。在一致性内容的影响下,“人更可能以电视镜头里所呈现的形象、价值观、描述、思想体系等来看待‘现实世界’。” iii。在格伯纳的教养效果的前提中,传播内容在互联网时代遭受了质疑。首先,电视内容不再是影响人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内容,而是被网络内容代替。其次,如果以单个文本作为研究对象,网络文本彼此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也值得商榷。

在笔者看来,如果从单个的文本内容来看,互联网并不具有如同电视所体现的那般的一致性。在传统教养效果研究中,格伯纳等学者提出主流或者共识的概念,认为以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大众传媒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电视。通过对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纪录和传达,电视等大众传媒取代了多样的社会因素,使人们共享相当同质的内容。然而,在这些论述中,我们也可以这样解读:在对电视内容一致性的认定上,是否只是研究者一厢情愿的想象。如果单纯地把各个文本作为孤立的存在,在内容一致性的认定上是很勉强的。不论对什么问题,一定有相互对立的声音,可能其中一方比较微弱,但一定会存在。

在新媒体时代,就内容而言,受众所接收的信息更多样、观点更多元。很难说,内容具有一致性。然而,在整体的角度而言,媒介文本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有机的形成了一个整体。虽然有多元的视角,但是大量的信息内容营造出一个全而真实的社会图景。信息在新媒体时代,反而应了格伯纳对电视信息的假设“信息相对自然而均匀。”在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不仅仅提供了大量重复的文本,还将受众有机纳入到“世界观”的整体之中。新媒体时代,内容是否一致似乎显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媒体环境中,人们确实因媒体受到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三)新媒体时代与“教养理论”受众上的被动性

在格伯纳的研究中,他假设电视受众收看电视是“仪式性”、习惯性的行为,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存在主动选择的可能。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改变了电视影响的单向性和整体性。受众不仅仅是受众,同时作为传播主体进入了传播过程。然而,笔者并不认为受众主动性会弱化教养效果。

新媒体环境给受众营造了更多深度参与的机会。而深度参与使受众价值观更易成形且不易改变。在此层面上,深度参与会使教养效果加重。而且,受众给予了互联网更多信任。比如,互联网提供了信息多样化的通道,我们可以找到电视、报刊上不会有的内容;互联网一般不会屏蔽太多真正的社会现实。此外,互联网带来了群体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觉醒,社交行为介入其中,个人情感亦成为互联网更具有影响力或塑造能力的因素。

最新《全球传播市场报告》指出,中国有74%受访者表示因特网是他们获取新闻的最主要渠道,美、英的这一比例分别为40%、38%;而把电视作为最主要消费渠道的比例,英美分别为48%和38%,中国仅为22%。因特网在中国是更为重要的新闻渠道。对于受众对互联网的信任颇高这一问题,祝建华作出解释:来源导向(source-oriented)型受众以“谁说的”来判断是否接受信息,他们中有人对某些特定来源的消息作正面解释,有人则对某些消息来源作负面解释;在国内,由于存在过量的官方宣传,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众也会趋十对传统媒介的信息做负面解释,对互联网上的“另类讯息”做出正面解释。综上所述,新媒体得到受众更多的信任,虽然受众具有主动选择权,但在“整体性”“内容均匀分布”的前提下,高度的信任自然会加强教养效果。

三、总结

总而言之,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到来,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表现出较为强势的传播态势。互联网不仅仅作为认知的工具,更作为一种生活常态融入人们生活之中。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社会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真实的存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交、消费以及生活。在依赖互联网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很难说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如之前传统媒体构建给我们的那般“虚拟”。这个世界,很大程度上是身居其中的每一个网民构建起来的,而且,在这个世界中,人们进行着双向的交流。“传者”“受者”的概念已经消解了,这是互联网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本质的特征。在此情境中,基于大众传播环境的“教养理论”在新媒体时代并没有随环境的改变而不适,相反其理论假设反而在新环境中得到更好地支撑。

注释:

i 徐翔.“教养”理论及其在效果研究应用中的主要矛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ii 乔治・格伯纳等.与电视共同成长:汉化过程[A].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35.

iii乔治・格伯纳等.与电视共同成长:汉化过程[A].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36.

【参考文献】

[1]乔治・格伯纳等.与电视共同成长:汉化过程[A].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35.

影视传媒论文篇13

(2)增强创新创意,倡导原创价值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在编辑工作中的广泛应用,现代传媒的编辑手段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编辑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要求编辑工作者要不断增强创新创意,倡导原创价值。首先,编辑人员要注重跨媒体的内容创新和创意,使各媒体的融合成为新媒体、融合媒体舆论建设与传播的主要内容。编辑人员要在内容创新和节目创意上多做文章,不断推出具有文化特质、共同价值体验、国际审美标准的影视传媒节目内容。同时,在全媒体时代,“新闻立台”依然是广播影视发展永恒的主题。在当前的政治生态和执政理念之下,广播影视语言也要变革,编辑工作者要顺应全媒体发展的形势,具备新闻敏感,不断提高新闻信息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新闻信息判断和整合能力。新闻报道也要走出刻板、单调的官方语言,做到新闻报道生动、形象,感染人心、“接地气”,实现新闻舆论的有效传播和引导。

(3)要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全媒体时代由于对新媒体、融合媒体等新型媒介综合运用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实现了互联网、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介的新闻传播秩序,实现了对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动态化、长期性、全方位的媒介融合,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媒介编辑人员与新兴媒介编辑人员的界限,这就要求媒体编辑尽快完成从“单一媒介”编辑的角色向“融合媒介”编辑角色的转变,在职业素养和技能要求上,实现技能从“单一技能”向“一专多能”高端复合型人才的转变。全媒体时代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的融合,使得编辑工作更离不开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文字、图像处理技术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这就要求媒体编辑人员不仅具备在某个领域或某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对现代传播形态、数字媒体技术、流媒体传播内容的适应性,通过学习和培训,逐步掌握HTML等超文本阅读的制作和检索技能,具备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处理的能力,能够熟悉包括OCR识别技术、超媒体写作构思、超媒体数字表现等新型的数字化写作方式,能够实现对网络、电脑、手机等多种新媒体资源的整合开发。具备终身学习,学用结合的创新实践能力,成为全媒体时代传媒技术运用的多面手。进一步成为集编辑、高级管理人才、互联网技术人才于一身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全媒体时代的媒体编辑人不仅要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全媒体思维,还必须打破故步自封、认知封闭的僵化的思维模式,不能只是固守“广播影视是强势媒体”的传统观念。全媒体时代的编辑应该把思维视角置于全媒体、三网融合、大文化的格局中审视现代传媒的发展,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媒体编辑必须走出传统广电化战略的泥沼,探索全媒体时代全新的理念、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媒介形态、新的受众结构,通过面向未来的新理念带动广播影视的革新,以一个全新的全媒体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1)要树立全局观念,加强责任意识

在全媒体时代,媒体编辑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应该努力做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有力推动者,从为社会负责的高度出发,树立“全局一盘棋”和“市场化”的发展理念,打破行政划分带来的条块分割的小而散的媒体格局,避免资源的内耗,不断开展社会监督、挖掘社会良知,避免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剖析社会丑恶现象,引领受众导向社会进步与时尚的一面。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敢于揭露社会上的违法违纪事件,敢于批判霸权主义和非人道行为,努力做到关注公众关心的社会问题,敢于传达弱势群体的正义呼声,在文化传播中能够主持公道,缔造公平、公正的媒体品质。作为有着敏感性和洞察力的媒体编辑,要打破封闭思维,树立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用有效的方式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要从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的高度,从全媒体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全媒体、跨媒介的发展问题,主动承担发展责任和社会责任,不做任何有碍社会进步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传播行为,不断提升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此,全媒体时代的媒体编辑要不断改革工作方式,激发内在的自身活力,进行广播影视编辑人员的顶层设计,用媒体监督影响和促进社会调整,促进社会的控制和制度的均衡发展。做好编辑个人的顶层设计是一个全方位的改革,不只是局部改动和职业素养的简单修整,而是全方位的促进和改变。

(2)提高服务,促进高质量的文化传播

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极为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全媒体时代的媒体编辑应努力做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要提高服务意识,在坚持影视文化节目“内容为王”的前提下,努力提升服务品质,打造“服务为王”的高质量文化传播渠道。媒体编辑要不断创作出高水平、高品位的新闻、信息、教育和娱乐节目和文化精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云服务”的理念下,提供云影视节目、可视电话、社区可视互动、云伴随视频推送、搜索库推送等服务。让人们‘“把广播电视带在身边、存在云端”的同时,把内容、兴趣、知识、娱乐、社交、体验等也带在了身边,并可随时通过创意、灵感形成新的纪录和新的体验。影视传媒节目要实现创新和突破,只有编辑坚持传播高品质、高品格、高品位的文化内容,才能抵制节目的低俗之风,从而引领积极向上的文化方向。力争做出在全国有影响、市场占有率高的影视节目,尤其是电视的综艺节目既要高雅时尚、引导潮流,又要“接地气”,防止走向低俗和庸俗,综艺节目要起到“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在社会呼吁传播正能量的文化,而在现实不良文化充斥其间,混乱又相互碰撞、相互存在的今天,媒体编辑应充当低俗文化的过滤器,用积极健康的文化节目做文化的扬声器,用履行文化责任的实际行动提升节目品位,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营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氛围。

(3)加强监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作为全媒体时代的编辑人员,必须把正确导向作为事业工作的生命线,要以对党、对国家高度负责的责任感,要以对正义事业坚持不懈的使命感,要以对社会、对群众负责的义务感,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全媒体时代的编辑人员,我们要坚持贯彻政治家办报纸、办书刊、办电台、办新闻网站的思想,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巩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主阵地,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引导社会进步,为经济文化强国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所谓舆论导向,是指面向社会公众,以某种主张、规范或建议去影响受众的思想和行为。鉴于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汇的平台,网络编辑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积极推进广播影视和网络视频的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建立起防范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等工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互联网突发事件预警与处理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坚持“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的互联网工作原则。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