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影视特效论文

摘要:在影视产业空前发达的今天,计算机软件技术、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必然也还会不断发展,影视制作就更离不开特效处理。尽管我国在特效制作和处理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基本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在未来,影视特效处理技术也将向人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将特效理念融入到影视作品中。
影视特效论文

影视特效论文:遮罩特效论文:影视创作中遮罩的类型研究

本文作者:彭鲁青 单位: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

在所有的影视制作工具中图层或轨道之间不仅可以使用带通道素材实现键控,还可以使用不带通道的素材来实现不同图层之间的遮罩叠加效果,这种不带Alpha通道的素材叠加模式又和PS、AE等媒体工具中的图层混合模式相关联,因为图层混合模式就是利用色彩的通道运算得到的叠加效果,所以不过此时的通道类键控、遮罩技术以及图层混合模式是相互关联相互融合的技术。专门作通道类键控特效有PremierePro中的Alphaadjust特效,AVIDMC中的MatteKey。差值类键控,又称差别遮罩键,其原理是通过对比两段同机位拍摄的画面的差别,将不同部分保留,而将画面中相同位置相同颜色的像素变为透明键出。比较适合固定摄像机和静态背景的拍摄情况,这样背景部分是相同的,而前景出现的部分则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的部分,就是需要保留的部分。在PremierePro与AE的DifferenceMatte就是差值键控。

遮罩与蒙版的含义

遮罩其实是一种对视频或图像显示区域的控制技术,英文简称Mask,是通过遮罩层来达到有选择地显示位于其下方被遮罩层中的内容,可以遮住一个特定的区域,也可以遮住某个元素的全部或部分:比如Flash中的遮罩就是由遮罩层与其下面的被遮罩层组成的,而AE中的形状遮罩是通过把遮罩图形与被遮罩对象放在同一层来实现的。在不同的软件中创建遮罩的工具主要有形状工具、钢笔工具和使用带Al-pha通道的素材等。对于使用导入的素材进行遮罩情况,不同软件工具中分类各不相同。有的影视工具软件放在键控特效类中如PremierePro、AVIDMC,有的则放在遮罩特效类称之为遮罩,如AE中带Alpha通道素材图层叠加。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每个软件的特效该如何严谨分类,这里将仔细解析应该如何使用其特效以及特效之间的关联性。

遮罩的类型

遮罩层可以是形状、文字、符号、原始素材以及编辑过程中的合成画面等,也可以是多个遮罩图形之间的叠加、组合或布尔运算等。这里我们依据大家熟知的几种动画和影视工具来分析和归纳遮罩的使用方法。

1.形状绘制类。常见的有圆形、矩形和多边形等,其创建方法简单方便,几乎所有的影视工具中都具有简单形状绘制功能。还有就是使用钢笔工具自行绘制的自由形状,钢笔工具功能强大,其绘制的可控贝塞尔曲线可以做到角度、曲率的反复细致编辑,比如AE中的Mask就是通过形状工具或钢笔工具来创建的,如果要进一步修整还需要借助于钢笔工具进行编辑;还有就是PS中形状工具和钢笔工具所创建的形状图层也可以实现遮罩的功能,不过人们一般不习惯叫遮罩而常称之为蒙版,的说应该叫做矢量蒙版。

2.笔刷绘制类。笔刷绘制的形状简单、粗糙,要是进行再次的编辑修改则不便于实现,比如AVIDMC的键控特效分类中的AniMatte,我们常称之为“可变蒙版”,该特效是一种需要通过手工来绘制的矢量蒙版,AniMatte特效中绘制的区域可以是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也可以是用笔刷随意绘制的形状,可通过微调Gain和Soft参数值,使人物的轮廓清晰也可以通过MatteControl等多个参数属性值来实现遮罩的形状、缩放、位置移动、旋转等特效动画。

3.特效添加类。是指直接添加特效到素材图层上的遮罩形式,通过多个遮罩路径或可控点参数调整来实现的画面区域“内部保留外部去除”的效果。比如PremierePro中的InnerOuterKey就是要指定两个遮罩路径,系统依据内外遮罩进行差异比较来实现的遮罩。一些如多边形键控等方式,有四点垃圾遮罩、八点垃圾遮罩、十六点垃圾遮罩等。还有就是AVIDMC的遮罩分类中的Iris是一种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圆,其大小、位置、羽化等参数都可以设置成动画,与AE中的圆形工具创建的Mask遮罩相类似。

4.屏幕遮幅类。其实这种遮罩是通过覆盖单一色幕布来改变屏幕可视画面长宽比例的效果,AVIDMC的遮罩分类中的Film16∶9Mask,就是在当前画面的最上面一层添加的特效,不需要做任何参数的调整就能实现画面的4∶3到16∶9的屏幕遮幅效果。其实如果使用PS等图像处理软件,事先做好画面的构成设计,效果肯定比黑色的遮幅要美观得多。

5.导入素材类。就是指通过导入的素材来实现的遮罩,在不同影视软件工具中其使用方式各不相同。比如在Flash中就是通过图像叠加和图层参数设置来实现遮罩的,还有就是AE、PremierePro中也可以通过轨道蒙板来实现遮罩效果,比如TrackMatteKey就是通过图层的叠加来实现的,同时一个遮罩层可以同时遮罩多个图层。也有的是通过图层添加特效来实现,比如PremierePro和AVIDMC的MatteKey是通过添加特效到素材上来实现的,此时可通过特效面板参数的设置实现视频的缩放、移动、裁剪、透明度等动画。

针对影视软件的特效中有越来越多的插件提供了对键控与遮罩特效支持,在众多插件中要依据素材的情况来确定使用哪一种特效,无论是键控的抠像制作还是遮罩特效的使用,调整插件参数是一件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了解每个插件的特点和每个参数的含义,只有针对不同素材的特点进行精细的调整,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影视特效论文:特效制作论文:影视特效制作中前期准备的价值探讨

本文作者:郑非 单位:浙江传媒学院动画学院

《渣渣》男主人公性格较为木讷,不善交际,所以在人物语言设计上较为简洁,穿着较为清新,以简单的灰色衬衣、蓝色外套陪休闲裤,而女演员,动作、表情上设计以红色纱裙的跳跃清透感、靴子的时尚感表现了女演员古灵精怪的性格,与此同时,演员的配件有一定含义,如男主人公的书包具有历史气息、女孩手上的手链预示她内心的束缚以及女孩红色的皮包与她红色的裙子相呼应。在其余演员形象动作语言设计中,项目组也下了一番功夫,比如白领男需要以西装革履来包装他虚伪的外表,同时用犀利的语言来表现他愤世嫉俗的内心。在剧中,为了表现年代气息的服饰,让男演员穿着中山装来突出其稳重大方、女演员穿着衬衣配长裙来表现其文雅羞涩,而这些服饰又是具有五十年代气息的特征元素,这些元素也影响着整部片子能否表现出特有的基调。为了实现拍摄效果的统一,在不同的场景和时段做好记录以免服饰不一致或者妆面不一致,以便对人物造型细节的统筹不仅可以恰到好处的表现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还可以节省后期中剪辑、处理各镜头和人物造型塑造的时间和精力。

影片中涉及的道具较多,不仅要安排好演员自身的道具,还需要安排好穿越整部戏的道具。为了达到效果,不仅在购买上要求用品有怀旧气息,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加重其陈旧程度,比如在购置了较为老式的笔记本外还需要在外面包上较为陈旧的牛皮纸,再来为了符合时代气息的要求,我们在拍摄长镜头的过程中,也为主角配上了墨绿色的军用挎包来表现时代感。参考大量的背景资料和图片可以完善道具更为逼真。如照片的封套,为了表现五十年代的感觉,在封面上的字体和格式作了一番功夫,此外又用牛皮纸打印出来,剪裁好适合的大小进行粘贴成型,在制作照片的时候,先用黑白色打印,并且打印出来以后洒上茶水和咖啡以显古旧感。在拍摄过程中能够顺利出镜,用心为后期制作中对道具的修改做好铺垫,使后期对画面的处理更完善,比如在拍摄五十年代的戏份时,提前准备好具有年代其实的书本、书包、照片等道具,并且在拍摄时都会给予特写镜头(见图1)。

奔赴各个地方选取场景,也是影片中又一个能体现细节的地方。尽管专业课程多次强调场景是影片叙事的基本载体和影片特定的空间环境,也是影片重要的造型元素。但在实际拍摄中还是要非常留意这样的细节。以前创作的作品《少无所依》短片中(获得首届国际手机微电影大赛创意故事奖),为表现主人公落魄寒酸的处境,就特意选取一处较为简陋的住所来拍摄主人公的居住环境。为了表现主人公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情形,特意选取了人才市场作为背景。在《渣渣》作品中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场景设计以及选取上。比如:选择了许多家庭场景以符合剧本的设计要求。如骑行者的家、女主人公的家、老太太的家等。确定场景后还要精心布置不同的房间用来匹配人物的性格。比如用粉色的壁纸和可爱的图片和道具展现是孩子的家,用带有时尚感的图片和不规则的粘贴方式展现艺术家的家等。同时还注意选取符合年代气息特有的巷子、房子和装饰物以展现年代的特征。期间,还统筹好备用方案以及拍摄日期,尤其租借他人场地涉及时间的限制和租借资金的安排。有的时候为了经他人允许使用场地需要良好沟通和耐心,常常需要奔波于多个地方方能选到一处较为满意的场地和优惠的租用价格。统筹好场地以及拍摄日期,不仅能节约总的拍摄进度,还可以方便后期在场景上的制作以及特效的合成(见图2)。

良好的前期统筹为拍摄节省了大量的工作量以及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尝试课本中的知识去完善拍摄计划。比如大多采用基本镜头,架三脚架、移动车、升降机或稳定装置上的摄像机上使用;几何畸变限制在实际无法看见的水平;避免画面边角变暗等[1]。为此大多以固定机位,也用轨道车协助拍摄来丰富镜头内容。在开拍前查看镜头构图的变化和协调感,并根据时间的不同来进行光圈调整,正式开拍后经历打板、录音、回放、查看素材等过程,满意后再进行场记。为了顺利租借器材以及按正常顺序拍摄,统筹好器材的借用,并在拍摄过程中做好场记,而这些统筹工作对后期剪辑合成制作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够节省后期的工作量并提高效率(见图3)。

拍摄过程中因时间、空间和现实原因对分镜和机位处理也不同。机位是影片导演风格中最重要的语言形式。机位的运用是电影的叙事形式,是电影的镜头形式,也是电影的视觉形式。为了丰富场面调度,需要对人物在场景空间中的调度和处理,摄影机机位在场景空间中的调度和处理两方面下手[1]。比如用多个机位来丰富镜头内容。有正面、正侧面、斜侧面、背面等。在机位布置上严格遵循轴线规律。在一些狭小的空间中,我们需要确立一个机位点既可以摆下摄像机又可以拍到全景以表达较大的空间感;在表现交谈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正反打以及过肩镜头的手法,这往往需要演员进行两次表演,以及在各个演员的斜侧方进行拍摄;在拍摄俩演员前行的时候,则需要在两者前方进行跟拍;在远去的背影时,则需要在演员后方拍摄。运用不同景别可丰满影片的视觉效果。在运动场景中,需要研究人物动作和镜头景别如何协调等。比如:对话镜头用中景以及近景为主,要表现演员的神情;在表现人物的动作时则用全景为主;如果需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则用大全景。由于需要丰富镜头的内容,除了用不同的机位,也要运用不同的景别,有时采取多景别多机位间交换,有时也用一个机位一个景别。通过用镜头本身的推拉摇移以及轨道车来帮助完成,并且在开拍前统筹好并且充分的讨论后画出机位图。机位图可以方便摄影师拍摄,避免不必要的镜头前后衔接困难。

根据剧本,当表现欢快美好的情节,用暖色调为主镜头;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表现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相识并且玩耍时,不仅选有阳光的天气还选取了许多美丽的外景进行拍摄;当表现阴郁悲凉的情节,则用冷色调为主的镜头,拍摄阴雨连绵的天气,比如男主人公离开了女主人公,在默默回忆中背景变得较为惨淡和苍凉。在后期调色中,遇到顺光,逆光以及侧光,在特定的位置进行补光。有时面对过于强烈的光线使脸部的轮廓过于清晰,补光将使脸上的阴影减淡,不至于过于分明造成视觉的不自然。由于有多场夜戏,在灯光的布置上也别有用心。一般夜晚的戏需要2到3盏灯,其中一盏主光一般在2000w照亮主体,其余的副光一般为650W和1000W来补光。主光把人物形象的主体打亮,副光对主体的补光,另外还考虑轮廓光、背景光、修饰光以及倒影。用柔光纸等器材,考虑到不同颜色可以表现不同的性格。用桔黄色或黄色来表现美好的场景,用蓝色或白色来表现阴暗的场景,诸如还模拟夕阳、路灯、荧屏光等。良好的统筹可以既省租借器材的资金,也可以方便后期调色。

数字技术对于电影后期制作的影响主要在于剪辑、特效制作及合成等。计算机平台是数字环境下电影制作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而前期统筹在后期制作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后期制作中除了剪辑、调色、配音、加字幕,还有使用AfterEffects、3DMax、Maya等软件制作合成动画。前期拍摄中,尽管运用了课程所学的技术,比如:停机再拍、长镜头的拍摄。但在长镜头的拍摄中,为克服抖动和连贯的问题,还需在一些衔接中运用后期合成。在动画制作中,还需要配合情节发展速度,以及前后背景衔接来实现人物和总基调的前后平滑过渡。此外,还运用Photoshop等软件来完成现场道具,比如:老照片封套,老日记本,人物放入集体照中等反应时代气息的道具制作。为了制作出老照片的效果,用牛皮纸的色彩,来封套上繁体字体现时代感。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打印和剪裁粘贴,预留一定尺寸的边缘。在字幕合成中,需要依照演员的口型以及声音对字幕进行加工和修改。同时要确保字幕比例和所处位置适中,并且出现时间要符合人物的说话时间(见图4)。在拍摄长镜头的过程中,需要影片在暗房中有显像的效果,但由于真正的相片冲洗需要很长时间,只能运用后期合成。比如用一个缸来衔接镜头的过渡,在前一个镜头中从人物摇至缸上,在下一个镜头从缸摇到一条小巷子中,尝试这种衔接方法,力图达到电影中的效果。但由于经验不足,前期准备不够,在拍摄时由于拍摄器材不统一,拍摄角度不统一,缸的高度以及方向不统一,以至于在后期合成中有些困难,只能扣一个缸的图像放至影片中。虽然在活动影像中不易发觉,但是静止的画面中还是会有些衔接问题。

前期统筹在特效电影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从前期准备开始,为恰到好处表现影视人物性格以及时代背景,分析和协商统筹好人物的服饰以及适合剧本需要服妆饰;为符合剧情需要,还需要与摄像、导演商议各种场景的选择,奔赴各个地方,选取较为满意的场景;统筹好场地以及拍摄日期,不仅能节约总拍摄进度,还能方便后期场景制作,不必再制作虚拟的后期背景来合成。较好的布置场景可以方便拍摄,也能较好表现情节和情绪,有助于后期的剪辑合成,避免穿帮镜头;在每次拍摄之前,需要对镜头有一个统筹过程,不仅要有分镜头剧本,还需要与摄像、导演等商定机位图;为能节省布置灯光的时间,在前期统筹中,需要记录好每场戏的灯光布置,方便下一次的灯光运用及后期调色。而做好场记工作,不仅记录是否可用的镜头,方便导演、摄像修改意见,还可以为后期的剪辑合成配音。通过《渣渣》作品领略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鉴赏相结合的魅力,从中体验前期统筹在特效电影中的重要性。

影视特效论文:影视特效论文:谈论影视特效处理方式

本文作者:王磊 单位:淮北矿业集团党委宣传部

战争片的拍摄成本很高,需要很多演员,在很多战争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攻城、坦克战、空战等场景,如果真实再现这些场景,制作成本会很高,也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在拍摄的过程中是不会使用真实再现的手法的,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影视特效处理技术的介入,来帮助影片的完成。

常用影视特效处理技术分析

对于很多影迷来说,影视作品中特效的实现方法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影视特效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制作手法上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传统特效手法和CG特效手法两种。

传统特效手法很早就出现了,一般来说分为以下几种:化妆,这个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常用和有效的;搭景,能够实现特定场景的设置;烟火特效,在早期的电影作品中烟火特效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早期胶片,这也是早期常用的特效手段。

CG特效就是人们常说的电脑特效,电脑特效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决定的:及时,传统特效手法已经不能满足电影表现的需求,也不能满足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要求,影视作品制作需要更为新颖、更为强大的特效手法;另外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技术要求都能够满足新的特效制作手段实现。在当前,有很多专门从事影视特效的公司,具有竞争力的是工业光魔公司、新西兰维塔公司、DIGITALDOMAIN公司等,有很多大制作影片的特效环节都是由这几家公司来完成的,例如阿凡达、加勒比海盗、终结者、星球大战、变形金刚、侏罗纪公园等。电脑特效手法种类很多,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特效的功能进行分类,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及时,三位特效技术。在很多电影中,三维立体特效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很多角色的烘托以及场景的设置都需要三维特效技术。

三维特效技术在整个电脑特效技术中,可以说是难度较高,也是目前最难解决的,很多逼真的怪物、灾难片中的洪水、摩天大楼的轰然倒塌等都需要三维技术。而三维特效技术一般的制作流程是:建立模型——确定材质和灯光——形象绑定——动画制作以及的渲染。目前三维特效技术的软件也很多,MAYA软件、realflow软件、c4d软件等。第二,合成特效技术。合成特效技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十分熟悉,武侠作品中飞来飞去的大侠都是由合成特效技术来实现的。一般来说,合成特效技术的实现过程是这样的,将演员各类动作(打斗、飞跃等)和天空进行分开拍摄,而演员需要利用钢丝绳在蓝幕或者绿幕中完成拍摄,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将蓝幕和钢丝绳去掉,在合成上必要的天空场景,这样就给观众带来在空中打斗的效果。比较常用的软件主要有nuke/fusion以及smoke、flame等。第三,数字绘景技术以及概念设计技术。在影视作品中,有很多场景中出现的各类建筑和背景在生活中根本不存在,需要影视设计工作人员结合自身的想象力进行数字绘景以及概念的设计,这样庞大的舰队、连绵的山脉以及恢弘的宫殿就呈现到人们的眼前。在这个过程中,概念设计十分重要,在经济空前发达、文化空前灿烂的今天,人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对影视作品也是十分挑剔的,所以概念设计工作的好差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影视作品的受欢迎程度。

国内特效技术发展

我国影视特效技起步很晚,但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我国知名的华龙公司,BASEFX公司等在影视特效技术上的造诣很高,但是很国外的特效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另外,香港作为亚洲最重要的影视制作中心,对影视特效技术的理解很高,比如赤壁、唐山地震、长江七号、功夫等影片,虽然和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也能够基本满足观众的需求。

未来影视特效处理技术展望

在未来,计算机软件技术、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必然还会不断发展,在未来影视特效技术将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笔者认为,未来影视特效处理技术可能会在如下几个方向寻求突破。

人性化。在未来,新的文化元素将不断呈现,而影视作品的表现方式也必将顺应这一形势,各种文化元素不断融合和杂糅的过程中,单一、教条、死板的影视特效技术必然会被淘汰,还有灵活多变的人性化影视特效技术才能够生存。

智能化。在未来,电影制作的方式也将不断增多,如何将各种特效技术和特效理念融入到影视作品中也是将来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结语

在影视产业空前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影视作品品目繁多,很多影视作品场面使用常规制作手段无法实现,比如说科幻影片中出现的各种奇怪生物、战争场面中出现的大规模伤亡等。在高科技水平的今天,很多影视的制作都离不开特效处理,本文就影视特效处理技术展开了分析和讨论,得出相关结论。

影视特效论文:艺术与技术――论影视特效技术的利弊

摘要:通过论述影片《大话西游》与《西游降魔》特效技术的区别,讨论特效技术是否能真正取代艺术内涵的表达以及影视特效在中国影视中运用的弊端与反思。

关键词:艺术内涵表达;情感;影视特效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艺术需要技术的表现,而技术则为艺术应运而生。在这我想借用“电影”这门艺术形式探讨一下艺术与技术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着温故经典的心情,前几天又将《大话西游》的上下两部看了一遍,的确很经典。这里所说的经典,并不单指这部影片开创了一些经典的桥段,或者经典的对白,而是它以一种现在看来并不高端炫酷的特效方式呈现出了极其令人印象深刻的、独特的影片风格。随着影视后期特效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如今的影片里即便是爱情片,也会多多少少地掺杂着后期特效技术的影子。现在看来《大话西游》这部影片里的特效似乎很拙略,也许放在当时的环境里,这样的特效技术的确够水平了,但若是这部电影拿到现在来拍,那必定完全是好莱坞大片的风格。这几年,中国电影市场跟风好莱坞大片的趋势愈演愈烈。很多片子投资巨大,只为以特效技术吸引眼球。刚开始的几年,观众似乎很领情,但到了近阶段,消费者似乎不再对特效技术有着过多的追求,而是更趋于以情感为出发点,希望电影人们更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特效技术展现剧情,而不是以特效技术为卖点,以致忽略了电影作为艺术门类的艺术特性。

艺术创造美,技术则为了更好地表现美。艺术需要思考、需要想象和情感投入。而技术需要经验、科技与技巧。艺术是创造的基础与前提,没有艺术内涵的赋予,那技术创造的就只是一件毫无意义的物品。如果没有技术,艺术的表现形式也许会单薄无力,毫无新意。只有当技术与艺术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好更的艺术作品。《大话西游》和《西游降魔》同是以西游为题材的影片,拍摄时间相隔十几年,拍出的影片风格却截然不同。《西游降魔》作为周星驰近几年首推的力作,邀请了国外的特效团队,花重金在影片的特效制作上,但影片的口碑却褒贬不一。不可否认的是,影片特效的确引人入胜,特效技术活灵活现地将剧本中、观众脑海里的妖怪呈现了出来。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不仅仅要求有技术的表现,更需要的是有艺术内涵的表达。如果技术的形式超越了艺术内涵的体现,那么这样的电影是本末倒置的。简单地说,影片中的怪物前期制作得再精美、再逼真,怪物的突然出现吓哭了好几个小朋友,但若是这个怪物只是一味地重复一个动作,那也就不那么令人害怕,时间久了反而会让人觉得呆滞与无聊。电影其实想向观众叙述一个情感内涵极其深沉的故事,而在影片中故事并没有通过运用良好的视听语言表达出来。观众看完整部片子之后,赞赏的只有精美的特效,问其电影想表达的精神内涵却一无所知,也许还会一头雾水称其看不太懂。那么我们也可以评定这部电影是低级趣味、毫无新意的。反之,从精神内涵领域讨论时隔20年的《大话西游》,虽然没有华丽的特效技术,但无论是从影片的对白、镜头的运用还是演员的表演,大家都称赞这部片子是经典之作。我们开怀于影片搞笑氛围的同时,也会不由自主地揣测导演本人想通过影片传达给观众什么深刻的寓意。有的电影会让人笑,而这样的电影,观众在笑的同时也会哭,这种哭是电影传递出的情感,真切地触动了观众心里伤口疼痛的表现。这样的悲喜剧我们称之为电影的艺术,即使没有过多技术的参与也依旧感动人心,令人印象深刻。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脑特效技术运用在大小荧屏中,电影与电视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观众希望看到的更多的是有意义有内涵的特效运用,而不是简单的技术表现。很多的电影因为技术而技术,把本来很温馨的一部爱情片拍成了科幻片,当电影这门艺术没有以艺术本质这个形体出现时,电影也就不是电影了,而是一部记录炫酷特效的“纪录片”。在很多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中也出现了大量的超出人理解范畴的特效技术,抗日英雄单手就能撕碎日本鬼子等等一些过分的特效场景,这不符合电视电影艺术的本质。这样的特效技术只是哗众取宠,博得收视率。这样的影片值得我们所有电影电视工作者的反思与重新思考。花重金砸在特效技术上的同时,升华作品的艺术内涵才是重中之重。

作者简介:

刘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影视特效论文:影视特效在视觉设计中数字化运用研究

【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影视特效中数字特效合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介绍影视特效的三种主要制作方式,介绍了影响影视特效视觉设计的三个主要因素,以期数字化的影视特效设计能为影视的内容服务,提升观众的影视审美趣味。

【关键词】影视特效;视觉设计;数字化

引言

特效镜头指的是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镜头,在影视作品中所运用的特效镜头,传统的手法是通过模型制作、化妆、光学合成、特技摄影等手段制作的。与运用数字化技术合成的影视特效镜头具有很大的不同。

1.影视特效的数字化处理

在传统影视作品的视觉设计中,主要是利用光学效应来控制胶片图像上发生的划变、叠化、叠印和渐变的变化,再使用图案罩遮处理胶片。传统视觉特效的设计过程繁复,在“光化学成效”的过程中,至少要求补拍一次图像,图像效果大打折扣。计算机的图像技术对胶片的数字化处理成为影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化的特效处理能适应人们较大限度的想象极限、使用的领域更加广泛[1]。

1.1 粒子效果的数字应用

粒子特效对影视场景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海浪、烟雾、碎裂等效果的表现形式。流体粒子在表现水、海浪、流动性的烟雾等流动形态的物体时,在张力、压力和粘稠度的表现中具有真实度。第二种是烟雾粒子,烟雾粒子主要用于表现爆炸时的烟雾、龙卷风、沙尘暴。烟雾粒子因内部流动的形态更大,整体张力受外界的影响较大。第三种典型的粒子是碎裂粒子,它是一种物体爆破和碎裂时产生的粒子,原始的形态上和物体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受到特定的张力时可以从物体上分裂,具有二次繁殖的能力。这一粒子在表现物体的坍塌效果时,被经常地采用。

粒子特效作为形成影视特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场景交换和实现手法上,粒子特效的细节要求都不同。高细节的粒子效果在符合事物运动的规律上具有多层次和高仿度。在粒子的渲染中,可直接采用软件渲染器渲染粒子;也可将粒子的格式转化,保存至本地磁盘上,通过专门的插件渲染;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Krakaton粒子渲染插件直接渲染粒子文件。

1.2 场景氛围的数字制作

特效设计在影视场景的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作品感染力的有效手段,根据影视作品的解读,设计出合理的数字化场景氛围,便于作品思想情感的表达,震撼的视觉镜像,为影视作品的感染力加分,观众在身历其境的感觉中,艺术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2]。

在影视场景的设计中,经常使用的光雾和闪光可以有力地烘托出场景的氛围。设计光效的软件多种多样,使用的较为广泛的是Opti-FX。它在处理光效的时候,凸显场景设计的同时,也保障了真实感;镜头光晕的使用刚好实现了真实场景拍摄中的偏差。物体的整体外形在光辉与光环的适当调整中得到的展现。将事物呈现在荧幕上时,与旧式的动画制作相比,场景氛围的制造显得更加的真实。

1.3 绘画效果的数字制作

绘画效果和一般的特效制作不同,对场景条件的限制比较低。在各种特效的运用中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这种特效使用的工具也非常简单,仅仅利用将挡的笔刷工具就能做到,无需经过复杂的数字计算。但是,在笔刷的运用中,要进行色彩的相关处理。通过事物之间综合属性特征的表现,使事物在影视中得到更加鲜明的展现。

2.影视作品视觉设计的影响因素

2.1 镜头的设计

影视镜头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影视中场景氛围。一个好的镜头,能够使得主人公的情感得到提升,提高影视作品的真实度。在微观的镜头设计中,控制好光线的稳定和强弱,能使观众体味到影视作品中主人公的情感状态。在宏观的场景设计中,合理调配影视中前后场景,满足镜头拍摄过程中所需的层次感,保障在后期的剪辑中,场景元素的丰富度。

我国自1995年开始尝试自身的数字影片制作,整体来看,数字技术制作的实力还是比较薄弱。《天地英雄》是中国数字化电影的及时部“大片”,就专业人士看来,1000多年前唐朝疆域色彩的塑造过于鲜明,缺乏历史的厚重感;利用CG技术合成“看不见”的战争镜头时,画质浮薄;更不值一提的是舍利的“蓝色冲击波”,粒子的扩张度不强,有失专业的水准。

2.2 影视的气氛

影视作品带给观众的是一种视听享受。在影视的场景设计中,注意音乐和灯光的配合是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音乐的选择上,音乐的格调给观众的感官以直接的刺激,观众在对音乐分析的基础上,在想象中推理剧情的发展,使观众在欣赏影视中更为投入,提高了视觉设计中的实施水平;在场景特效的营造中,处理好灯光也是非常重要的,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光线的变化对观众观看的关注度也是有直接影响的。光线的颜色、饱和度、分辨度直接决定着场景的整体格调,光线处理得好坏,影响着影视整体的情感氛围,在视觉设计中,应当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3]。

2.3 作品的真实度

后特效化时期,观众在进行影视欣赏时,同时也在判断中着场景特效塑造的真假。在数字化特效的冲击下,观众似乎厌倦了“袭击”和“轰炸”。好莱坞从上世纪70年代引进数字制作的技术,推出了诸如《异形》、《ET外星人》、《星球大战》等影片,将传统的叙事模式置于宏观化的视角下,数字技术成了每一部大片必须使用的元素。所以在目前的影视制作中,盲目追求神奇的视觉效果而忽视作品内涵的现象非常严重。比如说《英雄》、《无极》等影片,在视觉上的效果上令人震撼,但是在人物的内在表现上显得空洞无趣。另外,特效技术在数字化的特效制作中,不仅没有使影视作品的剧情增分,反倒影响了剧情的发展。

3.结语

数字特效合成技术在影视特效的视觉设计中发展迅速。本文通过介绍影视特效的制作方式、影响影视特效视觉设计的主要因素。提出影视特效在提升自身设计水平的同时,应更好的结合作品的内蕴,用数字化的影视特效设计技术为影视的内容服务,并注重观众在影视欣赏中的主体地位,提升观众的影视审美趣味。

影视特效论文: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制作与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探析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渐应用到电视和电影中,其作品也为人们一个崭新的面貌。影视特效设计制作及动画合成等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的运用,使作品的视觉效果魅力已经远远大于剧情故事的本身。该文对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制作与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进行了探讨,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数字影视 特效设计制作 动画合成 方法运用

每一部影视作品的制作一般都分为前期策划、前期摄制以及后期制作三个环节,计算机数字化在后期制作的逐渐应用促使了人类感官和视像化时代的到来[1]。目前影视后期特效设计制作的广泛运用实现了人们无法想象的各种场景的模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被模拟出来的影像变得愈加真实,同时也为电影和电视作品的拍摄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动画合成就是在运用人体动作的捕获技术、运动纹理技术及运动绘图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运动分割的方法对动画进行类聚分析,然后再通过拼接组成为人体运动的动画,其中动作单元分析方法是对人体动画合成的重要方法。

1 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制作的方法及运用

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就是在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的基础的上,采用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原理及方法,将实拍的画面以及计算机生成的画面等多种素材混合制作成单一复合的图像[2]。各个素材能否在运动、透视、色彩以及素材锐度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直接关系着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因此数字影视特效设计的运用在视觉效果表达上非常重要。近几年,影视特效不仅仅运用在科幻、动作、战争等电影中,也逐渐应用到纪实题材作品中来,如《可可西里》、《天下无贼》等电影。此外,数字影视特效设计也已经开始在广告宣传片、节目或频道中运用,且在电视与电影作品上运用技巧基本相似,只是在表现方式及侧重点不同。数字影视特效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制作的成功率,还能够比较整体清晰表达整个作品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而提高制作效率,因此做好数字影视特效的设计对影视作品的更好地完成非常关键。如根据广告宣传片产品形象与立意,先进行构思、设计,再设计具有宣传力和感染力的广告作品,通常情况下,运用数字影视特效设计进行广告宣传片的制作时,应该重点从画面元素、运动节奏以及声音效果进行,使其达到和谐统一[3]。即广告宣传片中的影视画面的色彩色调基本统一、运动节奏感要谐调、整个宣传片的听觉效果要调和流畅。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制作的运用能够使作品的画面更具冲击力及渲染作用,如在表现速度的时候让运动的物体带有拖影可让画面更逼真。

2 动画合成方法与运用

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中,需将各个素材有序而又统一的连接起来,主要包括合成特效、画面剪辑及台词录制和音乐配制。需要提出的是,后期合成与前期拍摄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时间上也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一些虚拟场景的制作必须要在拍摄前完成,这样才能够达到整体预览的效果,在之后拍摄工作作为基本参照,尤其是在故事剧情完善的情况下,这些素材的制作也可在作品中独立存在[4]。例如在经典影视作品《泰坦尼克号》里,先是完成沉船虚拟场景的设计制作,才能很好的拍摄船沉时旅客在甲板上的活动情景。此外,还有一些制作工作需要与拍摄工作同时进行才行。后期制作中,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主要有有效处理合成画面和连接镜头等作用。

2.1 处理合成画面的运用

画面的处理根据影视作品制作设计的目的不同其处理方式与思路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多是调节色彩色调。不仅能够使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出来的画面能够在色彩色度上和谐统一的结合起来,还能通过对作品的色彩色度的整体把握,突出主题特征,直接参与剧情的渲染等。目前,以纪实题材的作品也在后期制作中运用动画合成方法进行画面的合成与处理。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摄影棚拍摄的图画与制作的虚拟的场景结合起来,不仅使拍摄便利和节省开支,还能够达到保护演员及创造一定特殊视觉效果的目的。如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有跳崖、挨刀的情节,在拍摄过程中不可能让演员真的去跳崖或挨刀,这些都是通过动画合成的方法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而影视作品中的那些具有叠加视觉效果的场景也都是通过动画合成方法完成的。另外,每天CCTV的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站在天气绿幕前的主持也是通过动画合成方法将人与背景统一起来的。

2.2 连接镜头的运用

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在给影视创造提供更广阔创造空间的同时,也给影视作品的创造提出了更高要求。动画合成方法的另一个有效的运用就是连接镜头,镜头的连接不但是将一个个镜头组合一起,还包括镜头之间过渡元素的创作与表现[5]。例如在一些影视作品或新闻联播节目中,常常会利用某个标识划过画面的瞬间,来回放曾经发生的场景,并与实际发生的场景进行对比,而在这个特殊标识上就是通过三维软件制作和动画合成方法使其带有一定的视觉效果;同时并综合运用变形、光线以及色彩效果等技术方法在镜头间进行和谐的过渡,通过在不同画面中采用同一视觉元素进行串联,既使画面能够统一起来,增加画面的流畅性,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强调某一标识的作用。

3 结语

在经济文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及娱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影视作品和文化传媒的不断丰富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精神享受。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数字化时代的带来,在影视作品、广告宣传片以及电视栏目节目中影视特效设计制作及动画合成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巨大视觉冲击力和渲染力度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制作的运用可以使得作品的画面元素、运动节奏以及声音效果达到和谐统一,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具有合成和连接镜头的效果。综上所述,无论是数字影视特效设计制作还是动画合成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给人们构建出能使视觉享受的虚拟空间,故值得不断推广运用。

影视特效论文:影视剪辑特效课程的工作室教学研究

摘 要:近年来,职业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新的发展,工作室教学模式由此产生。但其并非凭空而来,其原始模型是来自于“学徒制”这一最传统的教育形式。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在社会急速发展的今天,在技术不断更新的新时代环境下,面对影视特效这一新型课程,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一个能够既满足学生的求学需要又适应社会行业要求的工作室,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发展,能够满足学生和社会需要的影视剪辑与特效类课程的工作室教学模式。

关键词:工作室教学 影视剪辑与特效 学徒制 轮岗

随着影视行业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影视剪辑与特效方面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教室教学也越来越无法适应这一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自2005年起,笔者试图将教学和项目制作实践相结合,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真实项目,在学生求学期间,赋予他们社会角色。通过这一行为,既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引入社会评价体系,打破以往的教师说了算的评价模式,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能够适应社会同行日益变化的需求的工作室教学模式。

1 何谓工作室教学环境

工作室教学是随着职业教学的发展而不断为各国职业教育者不断提及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形式区别于教室教学模式,由最传统的“学徒制”发展而来。工作室教学环境,指的是以工作室作为教学场所,以真实项目作为教学引领,所有教学活动均围绕项目设计进行,由此而构成的教学环境。在此教学环境中,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赋予不同的社会角色,安排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导师,每个阶段都要求学生承担相应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以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作为考核标准。

工作室教学环境,试图通过赋予学生以真实的社会角色,明确学生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笔者认为责任感的建立是首要的,这是所谓职业素养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其后的教学和培养中,通过技术的提升,建立在职业和社会的多方位信心,发掘其工作潜力,帮助其建立长期职业规划。

2 影视剪辑与特效类课程为何要采用工作室教学环境

影视剪辑与特效是随着电脑cg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课程,在以往的线性编辑阶段,影视剪辑仅仅在诸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等有限的一些专业院校才会开设。这跟设备的专业性和专业对口方向的单一性有直接关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新网络媒体的扩张,社会对影视剪辑和特效类人才需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始以技术作为突破口培养该类人才,与此技术相关的专业迅速扩张。由此,如何在新的技术要求下如何更好地进行影视剪辑与特效类课程的教学成为专业扩张所必需解决的问题。

影视剪辑与特效除了需要一定的影视语言基础之外,更多的需要来自于软件技术和操作实践。专业的工作流程和各种技术综合的灵活的运用,是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被忽略的。针对这一特征,采用工作室教学环境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技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工作室教学环境在影视特效类课程中如何执行

3.1 影视剪辑与特效行业的分工

影视剪辑与特效,基本应用于电影、电视、新媒体等行业,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常常会配置剪辑师,图文设计师,特效设计师,音频设计师等。项目越大,分工越细,单项技术要求越高。

剪辑师根据剧本,对于所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分解与组接,最终完成一个连贯流畅、含义明确、主题鲜明并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图文设计师往往负责画面中需要添加的文字和其他图片元素的设计和处理。特效设计师一般负责影视作品中某些需要进行特技效果处理的镜头。音频设计师则负责影片的音频设计和处理。

不同的岗位需要有不同的技术基础。

影视特效工作室应根据行业分工来设立岗位,同时将技术贯穿其中。

3.2 影视特效工作室的纵向划分

以上所讲的是横向的技术分工,从纵向来说,学生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及时阶段:见习与轮岗。

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认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为二流教育,处在低于普通教育的地位,学生往往对未来缺乏信心,对专业定位含糊不清。在他们正式开始专业实践前,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学校及时年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工作室教学的轮岗见习过程,则让学生了解整个流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技术要求,并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判断,建立信心,同时掌握基本技术,为后一阶段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模拟状态下的定岗定职。

经过见习轮岗后,在对每个岗位的技术要求有所了解的情况下,由学生自行选择在本阶段所专攻的技术方向。一旦确定后,在一定的周期时间内,不能够转岗,直至该岗位相应的任务完成。在这一阶段,在各岗位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学生以已经完成的项目作为练习项目,以真实的技术、时间、质量要求作为考核标准,尽可能创造真实的工作状态和环境。

第三阶段:真实岗位训练。

经过模拟训练并合格的同学,下一步便要进入到实战当中。在辅导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直接与客户接触,进行真实项目的制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完成作品的制作,还要能够较好地跟客户进行沟通,能够在时间节点内完成客户的要求。

第四阶段:项目策划和创作。

学校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社会目前的需要,还必须考虑到如何挖掘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进行创新,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毕业后更加长远的职业生涯做好最充实的准备。在这一阶段的学生,以自我为主导来进行项目的策划和创作。项目可以是真实的商业项目,也可以是独立创作。其目的是为了对他们综合能力进行锻炼和提高。

3.3 影视特效工作室构架

根据以上几个学习阶段,对于工作室的架构也就相应地提出了要求。首先,工作室必须建立强大丰富的项目库,以满足源源不断的学生进行模拟训练。这些项目库需要具备一定的代表性,覆盖一定的技术范围,要包括具有普遍意义的经典项目,还必须有一定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意义的实验项目。项目库建设的来源主要来自于项目制作组的不断积累和同行业交流获得。

模拟训练组: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模拟真实的制作环境,让学生经历项目的制作过程,掌握技术,锻炼能力。

项目制作组:经过模拟训练合格的同学加入到项目制作组当中,作为正式的制作人员参与到项目制作的过程中。以市场和行业的要求作为标准。

项目创作组:经过模拟训练和实战训练并且合格的同学,此时可以进入到项目策划组,进行项目的策划和实验制作。该过程由学生作为主导,由他们来独立完成一个项目从策划到创作完成的全过程。

为满足以上的需要,工作室必须保障每年有一定的真实项目上马,以保障跟社会和市场的无缝接轨。除此之外,还必须保障每年至少有1~2条具有技术和理念前瞻性和实验性的短片创作,以保持一种积极探索的态度,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保障一定范围内创作的独立性。

3.4 影视特效工作室教师配备

首席教师一名:工作室首席教师必须熟悉影视行业的技术和规律,有创新精神,和行业保持密切的关系,在行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带领工作室不断地、良性地运行。

剪辑教师一名:精通影视剪辑的各项技术,能够指导学生在剪辑方面满足客户的需求。

图文教师一名:精通影视作品中的各种图文设计,辅导学生在此方面的技术需求。

特效教师一名:精通影视特效的各项技术,能够作为学生在影视特效方面的坚强后盾。

音效教师一名:精通影视作品中音效处理的各项技术,辅导学生在影视作品的声音方面进行创作。

辅导员一名: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所有的工作室教师,应当也是一个强大的精英工作团队,对内能够指导学生,对外能够独挡一面。

工作室教学环境下的影视特效课程教学探索,试图“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本位”的方针,强调“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思想,以“职业融入学业、学业凸现职业”作为教学理念,将与影视特效制作的工作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不断充实项目库,完善教学方式,始终保持同行业的实际技能要求无缝接轨。

影视特效论文:影视特效制作及处理技术分析

[摘 要]新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在不断发展,因此,影视特效制作水平及处理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影视效果也更令人震撼。本文主要对影视特效制作及影视特效处理技术两方面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影视特效制作 处理技术

一、概述

目前,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形式行业相继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种种震撼场面往往需要出现在科幻影视以及战争影视中,而要在影视制作现场真实地构建出这样的场面往往代价很大或者不可能,这时就需要影视制作人员使用各种影视特效处理技术,来增加影视作品的画面效果。

二、影视特效制作

随着影视艺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所要关注的不仅是了解影视制作在时间调度处理方面的理论基础,还有影视画面和声音的结合。在影视的画面中,根据景别、焦距、运动、角度、构图、光影、色彩等的角度构造有美感的画面,给观众美的享受。

在影视作品中,声音通过音调、音色和音强的变化表现画面来表达出情感。当声音出现在荧屏上,就会体现出影视作品的美感,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声音与画面相比,画面是直接映射到观众的思维,而声音则是间接映射的,在表达的程度上,画面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

1、画面的排版规划

以某音乐会的宣传片为例,要想构造一个符合这个音乐会的主题,关键在于背景的构成。如在此音乐会中,主要是以橘黄色的固态层加上卡片擦除效果和线性擦拭的效果辅助背景图片,与红色的固态层和深红色的固态层相合成,再放上一张交响乐团的图片,还有会旋转地灯光效果和最外面一层的帷幕,就构成了及时个镜头。

将After Effects软件打开:首先,右击建立一个固态层,用钢笔工具勾画出灯光的形态,对遮罩的远近度及时进行修改。

其次,选中固态层,连按两次ctrl+D键,表示复制两次。复制好后,记住要将模式设置为overlay柔和。

,模拟真正的灯光效果,必须要加上动的动作。三个灯光层中,左边的是向左转,中间是静止的,右边是向右转的。

在第二个镜头中,摄像头的拉伸差距是主要控制的一个因素,因为它控制了6个人物的动画,所以,伴随着人物图片的白闪和光工厂产生的光,控制画面的镜头效果。随后就会出现烟雾文字和“XX音乐会”的字样。

在第三个镜头中,主要任务是排版文字,将字的特效做成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过程,注意要给人更大的冲击力,就要保障后者比前者小。的落版以一张logo为底板,将其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2、烟雾出字方式

应用这种出字方式的创意,可以表达出该场音乐会上演的具体时间及地点,同时也能够突出中心思想,用文字吸引观众,从而使观众记住了日期和地点。

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用文字工具将“XXXXXXXX” 打上,再使用特效,一般主要有三个特效,及时是compound blur混合模糊,模糊层有三个特效,即:右击选择Effect /Fractal Noise不规则波噪;再右击选择Effect /Levels色阶;右击选择Effect /Curves曲线调整,对固态层的动态也要做出调整。第二是Displacement Map置换遮罩,一般来说,它的条件就是用所在的图层做遮罩层。该图层有两个特效:一是右击选择Effect /Fractal Noise不规则波噪;二是右击选择Effect /Levels色阶。第三是Glow自发光,当返回主界面后,按0键就可以预览特效。

三、影视特效处理技术

一般在影视作品中,特效的实现方法已经是影迷们了如指掌的事,但是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影视特效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制作手法上来分,可以将其分为两种,即:传统特效手法、CG特效手法。

1、传统特效手法

传统特效手法出现的很早,其中,最简单的是化妆,这也是最为有效的;还有搭景,能够实现特定场景的设置;烟火特效,在早期的电影作品中烟火特效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早期胶片,这也是早期常用的一种特效手段。

2、CG特效手法

CG特效就是所谓的电脑特效,电脑特效主要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传统特效手法已经满足不了电影表现的需求,同时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更为新颖、更为强大的特效手法;二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技术要求都能够满足新的特效制作手段得以实现。现在,我们可以将特效手法按照功能来进行分类:

及时,三位特效技术。在很多电影中都不可缺少三维立体特效技术,烘托角色和设置场景都需要应用到三维特效技术。因此,可以说三位特效技术是电脑特效技术中难度较高,也最难解决的。三维技术的一般流程为:建立模型――确定材质和灯光――形象绑定――动画制作以及的渲染。目前三维特效技术的软件主要有:MAYA软件、realflow软件、c4d软件等。

第二,数字绘景技术以及概念设计技术。影视作品中的很多建筑和背景是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这时就需要影视设计工作人员结合自身的想象力进行数字绘景以及概念的设计,将庞大的舰队、连绵的山脉以及恢弘的宫殿呈现到观众眼前。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概念设计,在经济空前发达、文化空前灿烂的今天,人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对影视作品也是十分挑剔的,所以概念设计工作的好差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影视作品的受欢迎程度。

第三,合成特效技术。中国人对于合成特效技术并不陌生,在很多武侠作品中,我们所看到的飞来飞去的大侠都是由合成特效技术来实现的。一般来说,合成特效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将演员各类动作(打斗、飞跃等)和天空进行分开拍摄,演员需要利用钢丝绳在蓝幕或者绿幕中完成拍摄,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去掉蓝幕和钢丝绳,之后再合成上必要的天空场景,这样就给观众带来在空中打斗的效果,给人真实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影视产业空前发达的今天,计算机软件技术、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必然也还会不断发展,影视制作就更离不开特效处理。尽管我国在特效制作和处理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基本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在未来,影视特效处理技术也将向人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将特效理念融入到影视作品中。

影视特效论文:数字特效合成技术在我国影视动漫产业中的发展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以分析数字特效合成技术在我国影视动漫产业中的发展现状为主线,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数字特效合成技术在我国影视动漫产业发展中更大的发展应用空间。

关键词:数字特效;影视动漫产业;应用研究

随着影视动漫产业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数字特效合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本土影视动漫创作中。要深刻理解数字特效合成技术在我国影视动漫产业中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切实有效地运用好该项技术,探索数字特效合成技术在我国影视动漫产业发展中更大的发展应用空间。

一、数字特效合成技术在我国影视动漫产业中的发展现状

我国影视动漫产业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又受到美国电影中数字特效的冲击,近几年观众和媒体对数字特效合成技术表现出一定的关注度。但从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笔者认为还有几点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影视动漫产业发展中缺乏自主的新型数字特效关键设备与技术的研发能力

制作完成一个节目的数字特效合成工作,硬件和应用软件是两项关键因素。目前,我国无论是专业影视、广告、动漫制作企业还是中小型的制作公司、工作室,乃至一些的个人爱好者在进行节目编辑创作时,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包装、合成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欧美、日韩的软件产品,缺乏自主的软件开发能力。这一点也造成了我国的技术人员使用的技术工具软件五花八门,没有形成某个制作方面的国际顶尖团队或者个人的必备条件。同时在无法通过针对性的技术研发情形下,很多编剧、导演的构想在数字特效合成效果上无法实现,这样又必然会让节目的制作效果大打折扣。

(二)数字特效技术应用在我国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执行标准与运营机制

影视动漫行业具有投入高、周期长、见效慢、工作人员数量少的行业特点。目前,在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动漫影视行业的号召与鼓励下,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类规模不一的中小型影视动漫公司。而这些中小型动漫公司往往迫于生存需要,极力扩展经营范围。这样的运营模式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本土影视动漫作品的数量的提升和产业化规模的扩大。同时,受到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就产生了对于同类业务在完成标准与价格收费上也无法规范化,缺乏统一的行业执行标准等问题。

(三)数字特效制作人员、制作团队的培养针对性不强

目前我国影视动漫产业人才市场缺口较大,且学历层次较低,人才数量和师资力量薄弱,制约了我国影视动漫制作产业的发展。国内从事数字特效制作的人员大多是计算机专业或美术专业的专业背景,他们对活动影像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在领悟导演和编剧的创作意图时就容易出现偏差。数字特效技术的应用需要影视动漫产业的生产人员是具备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级人才,不仅要了解艺术创作,同时也要了解软件应用技术,这也是我国影视动漫专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国内数字特效制作人员、制作团队的培养还比较滞后。

二、数字特效合成技术在我国影视动漫产业中的应用改革和发展趋向

影视动漫产业中的数字特效合成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存在上述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是受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一些基础设施与理念不够完善,使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影视动漫制作产业要在摸索中不断前进。笔者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利用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的支持,提高国内数字特效软件自主研发能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动漫产业

2012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纳入到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大工程领域。有了国家政策的导向引领,便开启了国内数字特效软件研发积极的外部环境。我国的影视动漫数字特效制作除了要在有选择地引进国际先进设备与技术的基础上,还要坚持进行相关的项目自主研发。从本国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将本土文化特色纳入技术研发的相关领域,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动漫产业。

(二)积极探索,挖掘适合中国国情的影视动漫产业商业运营机制

中国大多数观众的传统观念认为,“动漫就是儿童的专属产品”,这一观念大大阻碍了影视动漫产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影视动漫产业要想实现商业化资本运作,就要大力开拓延伸产品市场。这样,影视动漫作品就能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被大众所接受所认可。同时,还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将本土文化融入现代科技,提升国产影视动漫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形成良性的商业运营机制。

(三)拓宽思路,积极探索影视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可以在高校影视动漫专业试行“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高校取得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证的同时即可考取相应行业认可的工程师职称。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高校与企业实习基地的校企合作工作,以保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践教学比例。学生的实践教学应与企业具体项目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笔者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持续加大国际之间的文化与学术交流,强化以本土原创文化为基础的创作意识,深入开展应用性人才培养,我国的影视动漫行业必然可以达到国际经验丰富水平,真正实现影视动漫的产业化。

影视特效论文:“影视特效与合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影视特效与合成”课程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主干课程之一,针对三本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该课程以实践应用为主,为了让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能增强实践应用能力,本文特此对“影视特效与合成”的课程教学进行研讨,以使课程内容优化,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更佳。

【关键词】教学改革 ; 音效 ; 视觉特效 ; 实践技能

引语

“影视特效与合成”包含视频特效和音频特效两部分。随着电影、电视、动漫和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影视特效制作人才有很大的空缺。提高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的影视特效制作技能,使其具备专业技术和从业素养,是开设《影视特效与合成》课程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本文对课程《影视特效与合成》进行研讨,进行课程优化教学改革,主要思想和改革方式如下:

一、教学改革的目标

《影视特效与合成》是兼具实践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各种视音频特效的制作,并将视频片段、电影片段、音频片段、图片、动画片段通过影视动画特效合成的方法制作成视频。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本专业开设的《影视特效与合成》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习本课程的学生能学以致用,进而让毕业生能达到社会的需求。

针对三本院校的学生,其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如下特征:重点要突出“应用”,且是中高级层次的人才;是知识、能力及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针对“影视特效与合成”课程,应让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掌握影视特效与合成制作中美的规律;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特效于影视作品中;能独立完成丰富的影视特效组织、构成影视画面元素,并有秩序和美感;具备较强的课程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让学生“影视特效与合成”技能的潜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能适应岗位需求。

二、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影视特效与合成》是一门核心技能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广。首先,需要具备视频方面的基础知识,其次需要音频方面的基本知识,第三需要试听语言中声画关系的理解,第四影视特效使用到软件After Effects 、Audition等,利用软件进行视音频特效的制作与合成,软件涉及到的命令和菜单也是非常繁多的。

作为一门实用的技能来说,知识性的内容是基础,是掌握操作技能的基础却不是学习的目标,所以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考虑到工作中的实用性而选择有用的有启发性的内容重点教授,教学内容是经过科学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设计多个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中提炼典型工作场景。在每个项目中都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过程,不以传统的章节和软件学习为授课主线。以真实的实例和项目为载体,以软件为工具,让软件为实例、为项目、为技能服务。在实训项目中,通过小的实例,如:飞舞的飘带、运动的气泡、动态背景的制作等有效地强化课程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再结合项目,如:电视栏目片头的制作、宣传片片头制作、微电影片头制作等与实际应用对应的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这些小实例、项目的制作,将软件的应用贯穿在全课程的学习中,让学习始终围绕项目的实现展开,提高了软件学习的效率,将知识点进行序化,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引入,符合认知规律和行动导向的原则,体现项目系统化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这一重大特点,采取传统的以讲授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的方式,达不到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本课程教学方法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认知规律入手,采用案例分析来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设计教学法:合理安排教程,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的影视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并模仿影视作品的制作,让学生在兴趣中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

发现法:以实际问题为例,给出多种不同的特效合成结果,通过对比,让学生掌握特效应用的技巧。

实践法:通过实训操作,让同学们在掌握技术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便于在工作中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

强化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制作复杂的特效效果,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课程教学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使学生们在掌握操作的基础上,又培养了他们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结束语

三本院校的《影视特效与合成》课程改革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各院校应依据各自不同的优势组织实施,在改革过程中,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同时,不断创新,使课程建设更适合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影视特效论文:“影视特效与合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影视特效与合成”课程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主干课程之一,针对三本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该课程以实践应用为主,为了让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能增强实践应用能力,本文特此对“影视特效与合成”的课程教学进行研讨,以使课程内容优化,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更佳。

【关键词】教学改革 ; 音效 ; 视觉特效 ; 实践技能

引语

“影视特效与合成”包含视频特效和音频特效两部分。随着电影、电视、动漫和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影视特效制作人才有很大的空缺。提高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的影视特效制作技能,使其具备专业技术和从业素养,是开设《影视特效与合成》课程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本文对课程《影视特效与合成》进行研讨,进行课程优化教学改革,主要思想和改革方式如下:

一、教学改革的目标

《影视特效与合成》是兼具实践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各种视音频特效的制作,并将视频片段、电影片段、音频片段、图片、动画片段通过影视动画特效合成的方法制作成视频。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本专业开设的《影视特效与合成》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习本课程的学生能学以致用,进而让毕业生能达到社会的需求。

针对三本院校的学生,其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如下特征:重点要突出“应用”,且是中高级层次的人才;是知识、能力及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针对“影视特效与合成”课程,应让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掌握影视特效与合成制作中美的规律;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特效于影视作品中;能独立完成丰富的影视特效组织、构成影视画面元素,并有秩序和美感;具备较强的课程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让学生“影视特效与合成”技能的潜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能适应岗位需求。

二、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影视特效与合成》是一门核心技能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广。首先,需要具备视频方面的基础知识,其次需要音频方面的基本知识,第三需要试听语言中声画关系的理解,第四影视特效使用到软件After Effects 、Audition等,利用软件进行视音频特效的制作与合成,软件涉及到的命令和菜单也是非常繁多的。

作为一门实用的技能来说,知识性的内容是基础,是掌握操作技能的基础却不是学习的目标,所以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考虑到工作中的实用性而选择有用的有启发性的内容重点教授,教学内容是经过科学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设计多个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中提炼典型工作场景。在每个项目中都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过程,不以传统的章节和软件学习为授课主线。以真实的实例和项目为载体,以软件为工具,让软件为实例、为项目、为技能服务。在实训项目中,通过小的实例,如:飞舞的飘带、运动的气泡、动态背景的制作等有效地强化课程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再结合项目,如:电视栏目片头的制作、宣传片片头制作、微电影片头制作等与实际应用对应的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这些小实例、项目的制作,将软件的应用贯穿在全课程的学习中,让学习始终围绕项目的实现展开,提高了软件学习的效率,将知识点进行序化,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引入,符合认知规律和行动导向的原则,体现项目系统化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这一重大特点,采取传统的以讲授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的方式,达不到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本课程教学方法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认知规律入手,采用案例分析来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设计教学法:合理安排教程,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的影视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并模仿影视作品的制作,让学生在兴趣中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

发现法:以实际问题为例,给出多种不同的特效合成结果,通过对比,让学生掌握特效应用的技巧。

实践法:通过实训操作,让同学们在掌握技术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便于在工作中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

强化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制作复杂的特效效果,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课程教学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使学生们在掌握操作的基础上,又培养了他们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结束语

三本院校的《影视特效与合成》课程改革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各院校应依据各自不同的优势组织实施,在改革过程中,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同时,不断创新,使课程建设更适合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影视特效论文:影视特效在电影中的表现

[摘要]看电影已经成为当今人们消磨时光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单一着重剧情的影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人们对视觉感官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更加关注震撼的特效场面以及创造虚幻中的生物、景象等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毫无疑问这一切已经成为当代评价一部影片成功与否的新标准。

[关键词]时代 特效 创造

“特效技术”这个词近些年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此门课程,很多影视剧更是以此为噱头来达到宣传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看电影已经成为时下人们消磨时光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传统着重剧情描写的影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人们对视觉感官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更加关注震撼的特效场面以及创造虚幻中的生物、景象等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毫无疑问这一切已经成为当代评价一部影片成功与否的新标准。

一、特效的重要性

特效在当今影视剧中是必不可少的新兴元素,它可以模拟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一切物体,还能创造幻想世界中虚无缥缈的生物、景象。早期的特效是通过制作缩小比例的真实模型来完成拍摄,再通过剪辑技术将之与画面相结合,造成一种真实的假象,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星球大战》用的就是此方法。而如今的特效技术则大量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尤其是数字特效,将技术与艺术结合,让一部部好看的影视作品深入人心。

如今人们欣赏影片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否具有震撼效果以及视觉冲击力已经成为评价一部影片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2013年由迪士尼影业公司发行拍摄的特效电影《复仇者联盟》可以说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影片里不惜重金打造的特效场面,让情节的发展显得毫不重要。可见影视特效已经成为当今影视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影视特效的贡献

如今很多大制作影片为了渲染效果,会结合故事情节使用一些虚构的生物和场景。例如2009年上映的影片《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上的生物以及自然景观,既然不存在,又必须在影片里表现出来,这就需要专业人士去创造和解决这个问题。而影片里反映现实生活的,但又是我们难以做到的事情或行为,例如影片《碟中谍4》中男主角在迪拜大厦上的表演,现实中不可能让演员去这么做,这也是需要电脑特效来完成。另外在真实世界中存在的,但由于成本过高等其他因素而实现不了的,如《变形金刚》中的爆炸场面,《世界末日》中的火山地震现象,这些同样也需要电脑特效来完成最终效果。

近年来国产电影发展迅速,但在特效技术上还与国际水平存有一定差距,很多国产大成本影片在特效技术上还以重金聘请国外特效团队制作为主,而一些小成本影片则会尽量减少特效甚至根本不用特效技术,这无疑会影响片子的整体效果,同时也是国产影片无法迈上国际舞台的原因之一。近些年很多社会培训机构开设影视特效培训班,国家也在大力支持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这无疑说明想要发展中国电影,首先是要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培养影视特效人才刻不容缓。

三、数字特效的制作方式

在当前影视制作流程中,从故事剧本开始特效的思想就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因为目前的数字技术已经可以将幻想的画面变为现实。在拍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实景拍摄之外,拍摄内容还要满足画面后期抠像的要求,也就是相关演员必须在蓝幕下拍摄,这无疑是对演员的一个挑战,因为演员面对的是虚空,要集中思想去“假使”自己在和已知生物互动,而且情绪动作与合成画面必须相符合。

如果剧中使用的道具本身具有特殊形态,如2012年上映的《血滴子》中,清廷杀手使用的可以自由变形的武器“血滴子”,在制作上则也会将道具某些部分隐藏在蓝布中以方便特效制作。以上抠像出的素材还需在后期软件中进行较色,让物体或角色与真实拍摄环境和谐统一。这一部分要在计算机软件中完成。

四、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近些年国内特效行业进步明显,比较有名的公司有“北京华龙”“光影化境”等。相对技术更好一些的是香港“先涛数码”“万宽”等公司。但与国外如“派拉蒙影业”的差距依旧很大。国内如《赤壁》《狄仁杰》等大制作影片也主要交给香港或国外特效公司来完成,而国内绝大多数小公司则多以低成本电影电视剧来维持生存。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从事数字特效的人员多是美术或计算机专业出身,真正了解电影艺术的人才少之又少。

虽然无论从技术还是艺术性上,我们和国际水平还存有较大差距,但国人对电影特效的认识却已逐渐走上正轨。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在数字特效上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而我国是计算机使用大国,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势必也会成为中国电影的一大亮点,创造出一部又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国产大片。

影视特效论文:影视特效技术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随着影视业的迅速发展,影视特效不仅在电影中被广泛应用,在电视广告中也越来越多的出现。本文分别讨论了影视特效以及电视广告的发展,并就影视特效技术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影视特效;电视广告;特效应用

影视特效与电视广告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催生了影视广告,影视广告是一种新的广告形式,为电视广告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一、色彩应用

在各种电视广告中色彩是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觉元素,对于刻画角色的情感、营造环境的氛围、增强剧情画面的丰富,创造广告的欣赏价值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色彩的运用能够让观众领略色彩本身的魅力,与此同时极富情感的颜色能够感染观众,好的电视广告最重要的是能够吸引观众眼球并打动观众。

电视广告中的色彩特效的使用主要是在色彩匹配和色彩校正两个方面,在电视广告的拍摄中,常常会由于各种不确定的环境因素或者人为因素导致广告画面色彩值无法匹配统一。电视广告中的特效应用时,往往需要多镜头以及多素材的合成,在电视广告的后期特效制作过程中,多镜头以及多素材的合成难免会出现色彩无法匹配统一的问题, 这时就必须对于每种素材进行色彩调整,以确保电视广告整体色彩的连贯统一。色彩的校正主要是对于同一电视广告中色调的调整,分为客观技术和主观艺术上两方面的色彩校正,客观技术方面的色彩校正主要是针对电视广告拍摄时所产生的色彩偏差、曝光不以及色彩失真等技术问题。主观艺术上的色彩校正主要是考虑观众的心理特点以及电视广告的艺术性,进而对色彩进行人性化和艺术化的调整。

二、光效应用

光效的运用是电视广告后期制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广告追求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追逐观众的眼球,光效具有的视觉冲击力,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目前各种影视广告中光效运用较为广泛,在电视广告中有针对性的利用光效突出所要表达的主体,往往能达到广告的宣传目的。光效是影视特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光效应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画面的观赏性。

三、抠像应用

“抠像”一词源于早期的电视制作,英文称作“Key”,通俗的解释就是将画面的前景素材与背景素材进行分开拍摄,然后重新整理叠加,从而合成一个完整的素材。抠像技术的应用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在此后的影视作品中,抠像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早期的电视影像制作中,抠像需要严格的条件以及价格高昂的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抠像所需要的条件已经不成问题,在现代的影视作品中,抠像技术的应用随处可见。

在电视广告中这应用抠像特效能够增强画面的感染力,提高观众对电视广告的兴趣,直至今天抠像技术已经可以根据拍摄的需要选择多层的前景与背景。目前来说抠像软件大致分为两种模式即节点模式和层模式,节点模式将需要的各个画面元素作为节点,并且按照一定的关系进行连接,最终实现合成效果。层模式则是将画面前后素材标识为不同图层,在各图层整理分析后按照所需的顺序再进行合并,两种模式各有其优点,节点模式软件适合处理较为复杂的抠像,而层模式软件操作简单。

四、追踪应用

在影视作品中绝大多数的特效镜头,在后期的制作中都要进行跟踪,在国外被称作matchmove,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运动匹配。影视制作后期跟踪可分为二维跟踪和三维跟踪。二维跟踪的应用更加广泛,也更具有典型意义,其又可以分为点跟踪和面跟踪两个方面。点跟踪的方法出现较,直到今天依然广泛应用于各种合成软件中。面跟踪是新兴起一种技术,通过跟踪的数量巨大的像素,提高追踪的精度。面跟踪能记录更多的透视信息,能够更好的进行追踪,其局限性是速度较慢。

五、虚拟场景应用

无论是影视制作还是广告制作,虚拟场景的应用必不可少,虚拟场景系统来源于虚拟演播室,在影视制作中往往需要现实中不存在或者无法模拟的场景来达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效果。虚拟场景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并且能够构造出极为逼真的场景氛围。虚拟布景系统的场景采用的是前期合成的方式,相对于实时渲染来说要求条件更低。在虚拟场景中光线跟踪、三维物体的细节处理以及反走样等镜头特效比实时渲染的效果更为,抠像效果也能很好的满足影视画面的需要。利用虚拟场景更能让广告制作人充分发挥想象力,电视广告正需要虚拟场景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三维图形技术能够在计算机中真实再现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的形象,从而能够有效吸引人们的关注。虚拟技术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催生了虚拟广告技术,在不中断节目和扰乱观众视线的前提下,将广告融入到视频中。虚拟场景作为影视特效中应用极为广泛的特效技术之一,在提升广告品味和提高广告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虚拟场景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成熟,充分利用这一技术能够帮助电视广告业解决一系列问题。

六、结束语:

面对现代生活快节奏的特点,影视特效与电视广告相结合的道路是一条创新之路,这条路还很漫长,但前途一片光明。

作者简介:

杨天天,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影视特效论文:现代影视制作中影视特效的影响意义分析

【摘 要】电影是一种将音乐与动态画面结合,通过情景的展现讲述故事的艺术创作形式。从及时部时长仅十几分钟电影的烟雾特效,发展到现代利用计算机技术引入数字特效,使得更多新颖的题材搬在电影大银幕上得以展现。电影特效正在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向前发展,加之以现代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的快速进步,极大促进了影视特效的兴盛。

【关键词】影视制作 电影特效 特效影响 特效发展意义

电影制作中的影视特效,在图形技术的开发、三维动画制作及数字效果合成各方面技术的进步推动下,得以更大范围的扩展。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巅峰创作更是在电影特效的发展中推波助澜,使得电影制作为赢取更高票房而加大对于影视特效的投入。特效制作逐步代替了电影特效场景的布置,场景的特效合成取代了实地取景拍摄,种种特效技术的应用有力提高了影视拍摄制作效率。

一、现今影视特效发展现状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当前诸多行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捷径,计算机图形学在国内的迅速普及及广泛的应用,使影视行业的发展逐步具备足够能力保障画面的、逼真和操作方面的简捷化等技术进步,创作出了一系列像《惊涛骇浪》一样的特效出色的影视作品。同时,在世界影视界发展中,美国电影对于我国国内的冲击影响,也促进了我国影视制作上,特效应用的开放学习与进步。

但就现阶段国内影视发展趋势分析,更多大众媒体关注的是电影中引入的美国影视特效因素,忽略了对中国影视行业的整体关注,无法做出客观上的评定审核。实际上,国内影视特效水平相比于国外有着悬殊的差距,国内多数影视特效制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都常年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能力更深层提高,电影的制作也以低成本的初级特效为主,无法实现影视特效上质的飞跃,在市场中难以具备足够的竞争能力。

我国影视行业发展各方面仍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尚未建立起成型的发展模式,影视制作各阶段组成成员对于影视特效的认知存在着一定范围的局限性,加之以受到美国大型特效电影的影响,使得国内一些影视公司制作电影特效时忽略现状而盲目追风,在发展中无法认清自我而难以得到提高。

二、影视特效对于电影的影响

(一)影视制作效率提高

电影制作中,数字特效的引入能够制造还原出原本不存在事物,在经过技术处理进行细节雕琢后将其展现在银幕上,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电影拍摄的后期制作通常借助众多软件实现特效场景的制作,这有效提高影视制作效率,避免了电影拍摄冗长的场景制作工作。现今市场中越来越多的软件制作更是为影视中特效制作提供了愈加便捷的方式。

(二)提高影视质量

特效制作中,影视的剪辑是制作的重要工序。在所有场景拍摄完毕后,全部镜头将被收集整理至素材库中,在其中对其进行制作合成。在场景的合成中,不同素材的叠加会营造出不同的影视效果,在对镜头进行不同场景复合后,反复进行对比筛选,才能选择出最适合场景的素材,进行合成,进而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

三、影视特效的影响意义

影视制作发展至今,特效已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比于旧式的现实布景,特效制作节约了成本,也做到了环保。计算机技术在绿屏跟踪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场景的拼接合成,这也实现了室外拍摄向摄影棚内影视制作的转变。影视拍摄及制作过程的转变在特效发展中具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一)特效制作的设计意义

与多数人们的认识不同,影视特效的制作不仅仅是拍摄后期简单效果的叠加应用,有些特效场景需要在经过严密规划后设立跟踪点,以便使摄像机能够在最合适路径中捕捉场景动作进行拍摄,为后期场景的数字技术处理做好基础,其制作过程的反复可能耗费几天甚至更多时间,另外,场景拍摄过程中各种超出预期的变化,如天气、光线、场地等,都要通过特效来得以弥补,以便为影视拍摄提供有利条件。

(二)蓝绿背景追踪应用的意义

现代摄影棚内多设有大块蓝色或绿色的幕布,演员在幕布前完成动作拍摄后,经计算机抠像技术与另外的背景相结合,营造出真实场景事件的特效。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特效对于幕布的设计有着严格的要求,表面的光滑度、对光线的反射率以及阴影的处理等等。蓝绿幕布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场景制作的飞跃,对于相同的演员内容,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得以发生,幕布与演员身体颜色的发差能够有力帮助机器追踪演员的动作,与崭新的场景进行结合,这大大丰富了影视事件情景的来源,也为未知场景的创意设计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三)3D特效的应用意义

3D影视制作对拍摄过程的规划设计与执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拍摄需要对两台摄像机的同步率进行精密计算,并对事件进行追踪拍摄,实现人眼的立体视觉效果。对于观众来说,它能够进一步加强场景的真实感,渲染出影视场景中的氛围,带来更多视觉刺激;从影视制作角度分析,3D效果的实现意味着摄像过程数字化发展的进步,影视制作水平的提升。3D效果突破了平面电影的发展局限,是影视特效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四、结束语

影视制作过程中的各种特效应用使得电影内容得以大范围丰富,也拓宽了影视制作素材的来源,这使得电影特效有着更为美好的发展前景。为保障我国影视得到更好发展,特效技术的掌握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世界经验丰富的影视潮流,我国应加强特效技术的深层掌握与利用,整体提高电影制作团队的技术水平,是我国电影能够在世界的影视发展中独树一帜。

影视特效论文:浅议影视特效的技术特点和特殊性要求

【摘 要】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影视特效在当今后期制作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本文主要从影视特效技术的特点和特殊性角度出发,分析其在当前影视传媒中的应用特征,并且探索在新时期对影视特效技术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影视特效;技术特点;要求;应用

数字化影视技术的逐渐完善和发展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是重大的科技进步之一,也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传媒技术发展。影视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传媒革命,还是异常体现为数字技术的社会革命,是与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和创新、创作理念的革新紧密联系起来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这两部数字特效大片带给了人类视觉上的震撼,随着票房纪录不断刷新,影视特效技术逐渐受到业界的重视,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特效技术正在日趋,表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一、影视特效的技术特征

(一)数字化

影视数字化是传统影视向现代影视过渡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由最初制作、储存传输的数字化逐渐发展成为创意、网络化的多元数字化发展模式。从影视制作、动画制作、广告制作以及游戏开发、工业设计、系统模拟等多个层面都涉及到了影视特效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是影视特效的突出特征,其使得数字化影视不仅是信息也可以是i型南希创作制作生产的方式,传播方式以及接收方式。影视特效技术的数字化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数字化革命密不可分的,特效的数字化体现在影视后期制作及处理上,通过特效处理时限了影视的数字化,让那学存在于虚拟世界或是人脑中的幻想世界搬到荧幕上去,展现了一个神奇的影视特效世界。例如红极一时的《阿凡达》便是现代影视特效应用的典范,展现了潘多拉星球的保卫战,在唯美的画面中让观众感受到现代影视特效技术的神奇之处。

(二)多元化

当前的影视特效技术日趋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在特效上为了适应多种制作需求,开发了各种特效技术和处理工具,为后期制作人员的影视特效编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影视制作的优化,提高制作水平。影视特效技术的多元化表现在特效工具的多元化以及组合方式的多元化上,不同的特效组合在一起之后会产生不同的组合效果,从而衍生出更多的特效,使得特效更加丰富多样,也有利于影视后期制作的完善。

二、影视特效的特殊性要求

(一)增加特效的创新创意

创新是影视产业得以生存的不二法则,在影视特效处理中也不例外,要增强特效的表现力和表现效果,同时吸引观众的注意和喜爱,就需要在制作过程中保持创新和创意。例如《阿凡达》中唯美的潘多拉星球,对于潘多拉星球的数字化特效处理无疑是令人震惊的,唯美的画面设计和细腻的细节展示都让观众惊异于其出色的影视特效技术。不难发现其创新创意发挥的淋漓尽致,例如潘多拉星球上的生命树,其种子像水母一样发光,在空中浮动,与地球上的树显然是不同的,通过色彩的搭配让我们看到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这些都是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和在电影制作中的不断创新。

(二)制作成本高

我国影视数字化的发展相较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影视特效处理需要的投入大,制作成本高,例如《泰坦尼克号》投资2.5亿美元,其中数码特效的费用开支就约占了整个投资的一半,因此影视特效需要高成本的投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成功后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再如2010年《阿凡达》的成功问世,带来的3D特效的震撼让全球影视爱好者追捧,也由此出现了一系列的3D影片,如3D版的《泰坦尼克号》等,这些都是斥巨资打造的重量级影片,由此可见影视特效需要高成本的资金投入。

(三)专业的人才需求

影视特效不仅仅依赖于数字特效技术的发展,还需要影视特效人才,他们拥有一双魔术手,通过特效处理将一部平庸的电影打造为科幻大片,创造出精美绝伦的数字化影视世界。因此影视特效的发挥需要有专业的人才的支持,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高水平的影视特效制作还依赖于国外,国内大师级的特效人员相对较少,对于这方面的人才重视也未引起重视,因此要推动我国影视特效的发展就需要培养专业人才,建设一批的数字化影视特效人才队伍。

三、影视特效技术的应用

影视特效技术的应用特征首先表现在其智能化的开放媒体技术,通过人性化电脑工作台的介入,使得影视制作变得轻松,通过数字化操作完成影视后期创作,尤其是通过影视特效的应用能够改变传统的创作方式,增强个性化和创作性。此外数字影视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使得影视与生活同步,通过编辑提升影视表达效果。此外影视特效技术的交互性又使得影视创作更加人性化,设计人员通过在线创作,能够将个人创作思想加入到影视作品中去,实现人与产品的互动。

当然影视特效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电影电视的制作上,还应用于广告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人工智能等领域。从目前来看影视特效尚未形成规范化的商业操作,从事影视特效行业的人员大多不是电影行业出生,因此对于行业的特征还不够了解,目前许多电影制作团队也开始施用特效技术,我国目前的影视特效应用相较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目前影视制作行业在政府的支持下,使得影视特效拥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应用前景也更加广泛。

四、结语

总的来说,影视特效技术作为电影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推动现代影视产业数字化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影视特效需要技术和创意,在这两大元素的支撑下,影视特效将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影视特效技术具有数字化和多元化的特征,随着影视特效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以支持其发展,因此,我国影视特效行业要得到发展,就需要借鉴国外先进水平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力量,加大对行业发展的重视并且不断实现行业规范,同时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影视特效专业人才。

影视特效论文:中国影视行业特效化装技术的发展与推进

摘要:在如今经济、科技力量高速发展的中国,影视行业也爆发出蓬勃的力量,造就了特效化装技术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本文陈述了中国影视业中特效化装技术的发展进程,并就国内外特效化装技术发展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中国影视特效化装技术的发展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国影视;特效化装

影视行业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是信息传播的媒介,是人们娱乐学习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它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精华,它又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后的产物。高度的综合性和生产上的技术要求,使得影视行业逐渐形成了新的技术学科――特效化装术。

特效化装行业在国外已经发展很久,1930年由纽约美术家巴克发明运用雕塑的手段制造一个全脸的乳胶面具,开启了特效化装之路的里程碑,早期的一些电影,如《玛丽皇后的处决》里被砍掉的血淋淋的人头、《巴黎圣母院》中的钟楼怪人都让人连连称奇,但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特效化装,则是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后开始繁荣,这一时期著名的特效化装大师迪克・史密斯,他具有革新创造力的特效化装工作被观众所熟知的,正是因为他,美国的特效化妆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一、中国影视特效化装技术历程

旧上海中国电影基地,是中国首个运用特效化装的影视基地,新中国成立后,长春电影制片厂为了影视行业的发展,向前苏联输送一批留学生进行专业的影视化装技术,这些学生都成为日后中国影视行业的中坚力量,如王希钟、刘炳魁、孙黄魁等前辈,同时长春电影制片厂也建立了个塑形工作室,随后包括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以拍摄战争片为主,逐渐形成了自有的特效化装技术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视行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上世纪影视体制的改革和限制,中国的特效化装技术发展缓慢,已经和国外影视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差距,但是也产生了让人们印象深刻经典影视形象.如王希钟在《西游记》的神魔鬼怪的塑像造型,刘秉魁所做的《四世同堂》、《雍正王朝》等造型。特效化装界泰斗王希钟后来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也建起了塑型工作室,然而不多年光景几乎所有塑型工作室全部倒闭,人才匮乏,中国特效化装行业岌岌可危。近几年随着全球影视业的发展,中国也紧随脚步,各类国产片开始注重特效视觉技术,引进国外先进团队和技术,国内的工作团队也蓬勃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国产片,如:《画皮2》、新版《西游记》、《大话西游》等、为推动中国影视和特效化装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 国内外特效化装技术的分析对比

特效化装技术和普通的化妆大不相同,应隶属特效部门,譬如假肢、特效造型、仿真动物、机器人等,需要专门的特效化妆师来进行艺术创新和技术制作。它涵盖了比较宽泛的领域,如特效化妆、特效道具、特效置景、特效服装、机械道具等,制作流程涵盖了取模、塑形、翻模、修模、上色、毛发编制、假肢制作等,造型包含了伤妆、老年妆、特殊造型妆等。其内容复杂包含了美学、人体学、解剖学、雕塑学、服装学、色彩学、化学、工程学等一系列学科,也是依靠科技发展的一门行业。

在电脑特效和国外团队的双重挤压之下,国内的特效化妆师在夹缝中生存,在摸爬滚打中前进,在材料和技术的使用上都比较传统,而国际上已经实现了现代材料、技术的转变,国外一部分新兴材料不仅可以重复使用,在制作流程上也比国内省去了很多环节,各种新型的化学材料更加安全、温和、实用。但价格昂贵,成分特殊,让不少国内特效团队望而却步。国内因为从业人数少,可能应用的产业也比较狭窄,而国外近万人从事,团队配合整个制作过程,同时应用到影视、广告、游戏、展示等各个行业中去,在政府支持同时,有大量资金的投入使得国外的特效发展十分迅速,制作了大量的影视作品,如《星球大战》、《指环王》、《哈利波特》、《阿凡达》、《霍比特人》等作品,同时延伸了《FACE OFF》特效化装大对决的电视节目,挖掘特效化装人员,这些作品和发展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可喜的是这几年随着影视业的蓬勃发展,国内也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工作团队,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化装专业委员会在2013年也展开了特效化妆师的专业证书的考核。

三、 推动中国特效化装技术发展

特效化装技术在影视领域已经成为一门不可或缺的行业,当代中国特效化装技术面对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更应该有系统化的方案,将特效化装领域专业细分,推广到高校的专业学习中并鼓励工作团队的创立,给特效化妆师更大的发展机遇与学习途径,再者影视行业的审查尺度也需逐渐放宽,加大资金的投入,也应提高对影视制作水平、画面真实度以及造型创意的要求,刺激影视行业的竞争力,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材料,学习和参考国外作品,但不能盲目依赖国外特效团队。

特效化妆师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技术上多学习美术、服装、雕塑、机械制作、化学材料,同时也应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提高文化修养和创新意识,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好奇精神。而一个工作团队也应该提高自己的品牌推广,拓展业务合作,在材料、工具、技术、场地等方向做到精益求精。同时可以运用到其他领域如:舞台歌剧、静态造型、商业展览展示、动漫cosplay、游乐园、博物馆等其他创新领域,为推动特效行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结语:特效化装技术真实、直观的特点给观众带来的视觉感受,它是将各类学科与科学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更是艺术设计与美学的体现,合理的考虑造型上艺术的追求与技术相互结合,同时迎合受众的心理要求,促进影视市场发展,显得极为重要。我们如今处在一个在多元化和全球化的世界中,影视行业超越了国界、种族和文化的不同,而在这复杂的背景之下,我们更应该审视自己,实现自我进步,自我创造,在创新领域融入传统元素与文化,努力提高中国的特效化装水平。

影视特效论文:影视特效合成软件After Effects局域网内联机渲染方法探索

摘 要:Adobe After Effects为全球业界标准的影视动画特效合成软件,并为全球多媒体及影视传播产业及网络营销产业创造了无数精彩的动画影片.然而该软件在计算机上渲染时速度很慢,本文主要介绍通过组建局域网联机渲染方式来提升工程文件的渲染速度。

关键词:After Effects;影视特效;联机渲染

1 After Effects软件简介

After Effects(简称AE)是美国Adobe公司出品的一款基于PC和MAC平台的特效合成软件,也是最早出现在PC平台的特效合成软件,它借鉴了许多视频特效软件的成功之处,将视频特效合成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凭借其强大的影视处理能力以及低廉的价格,在中国拥有最广泛的用户群。目前AE在单机渲染中,如果特效稍微多加了一点,就会导致渲染速度很慢,笔者曾经修改了一个国外的AE模版,其实际项目长度才20秒钟,笔者的计算机渲染了6个小时。在实际工作中,不管是公司或者学校都有很多空闲的电脑,如果能将这些空闲的计算机合理的调配起来为我们同一个工程文件进行渲染将大大的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2 After Effects局域网内联机渲染前期准备

首先,把多台电脑通过交换机或者集线器连接在一起,把每个电脑都设置在同一个工作组:win7系统下右键单击“计算机”,选择“属性”,选择左边“高级系统设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计算机名”,再点该对话框的“更改”,在弹出的窗口中填写工作组名称如:“WORKGROUP”,设置好后点确定。

其次,在其中一台性能比较好的计算机(简称服务器)上找一个空间较大的磁盘分区,在这个分区上新建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名称建议用英文或数字命名,尽量不要包含汉字),右键点击该文件夹,选择“属性”,点击“共享”标签,选择共享此文件夹并打开读取、写入等权限,然后在其余需要进行协作渲染的计算机(简称客户机)上映射此网络驱动器:win7系统下在“网络”里找到刚刚共享文件夹的服务器计算机名字,然后双击打开该计算机找到共享的文件夹,右键点击该共享文件夹,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在弹出的“映射网络驱动器”面板里面指定一个驱动器盘符,默认是Z盘,然后点击完成,此时打开我的计算机看到在本地硬盘下多了一个“网络位置”,在“网络位置”里有一个Z盘驱动器。映射网络驱动器简单点儿说,就是把局域网上面共享的文件夹,映射成一个网络磁盘,以供机器识别。因为AE进行渲染读取素材的时候,是以路径的方式进行读取的,该方法可以避免客户机进行渲染时素材丢失的现象。

,在每台客户机上检查是否可以对此驱动器进行读写操作。接下来检查每台电脑上安装的AE软件版本和特效插件是否一致,特别是渲染的项目所需要使用的插件一定要安装。

3 联机渲染步骤

(1)在计算机上运行AE软件,打开需要渲染的工程文件。

(2)按快捷键Ctrl+M将工程文件添加到渲染队列。

(3)选择输出格式为图像序列:点击渲染队列下面的“输出组件”右边的黄色“无损”文字,弹出“输出组件设置”面板,在“主要选项”标签下选择格式为PNG序列,然后点击确定关闭输出组件设置面板。特别说明,AE软件进行联机渲染输出,只能支持图像序列文件,像AVI、MOV等影片文件没法进行联机渲染!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序列格式,比如:Targa序列、JPEG序列、TIFF序列、Photoshop序列等等,具体选择某种序列图片根据自己需求情况而定。

(4)打开渲染设置面板(Render Setting)

在渲染队列面板下面点击“渲染设置”右边的黄色“设置”文字,弹出“渲染设置”面板,在窗口的下部有一个 “跳过现有文件(Skip Existing Files)” 选项,此处去掉“使用存储溢出(Use Storage Overflow)”选项前面的钩,勾选“跳过现有文件(Skip Existing Files)” 选项。参数详解如下:Use Storage Overflow (使用存储溢出):决定渲染时是否使用存储溢出。如果未选择该项,当自定的存储卷满时,则停止渲染;勾选此项,当自定的存储卷满时,则根据设置存入下一个卷。Skip existing files(allows multimachine rendering)(跳过现有文件):渲染序列文件时,After Effects 找到当前的序列文件,找出并只渲染丢失的帧或者没有渲染的帧。不重复渲染已有的帧。

(5)设置输出文件存放路径

输出文件存放的文件夹时,不要指定你新建共享文件夹的位置,而要选择到你刚才指定的映射网络驱动器磁盘:Z盘,用来保存输出的序列图片文件。具体操作步骤:在渲染队列面板中部,点击“输出到”右边的黄色 “合成1###.png” 文字,弹出“输出影片为:”面板。然后点击“计算机”选择“网络位置”下的“Z盘”驱动器,点击保存。回到AE中,不要开始渲染,下面还有几个步骤很关紧。

(6)保存工程文件

按快捷键Ctrl+S保存刚才进行设置了的工程文件,时常进行保存是做设计人员的基本素质。保存之后,下面就要进行打包工程文件。

(7)打包工程文件

能不能成功渲染,关键就在这一步骤,选择菜单栏内的“文件”下拉菜单,点击“收集文件(Collect Files)”。弹出“收集文件到文件夹中”的面板,点击“计算机”选择“网络位置”下的“Z盘”驱动器,然后点击打开。此处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将打包收集的工程文件放到映射的网络驱动器Z盘之下。确定之后,AE软件可能会有一个小停顿,这是AE软件重新打开工程文件的缘故,这里建议大家好还是关闭AE软件,重新到映射网络驱动器:Z盘中去重新打开一次收集的项目文件以查看工程文件看是否能正常打开。

(8)检查,然后渲染(Renderer)

其他的参与渲染的客户机现在就可以打开客户机所映射的网络驱动器Z盘,选择收集的项目文件用AE打开,然后按快捷键Ctrl+Alt+0打开渲染队列面板,发现渲染设置已经全部设置好了,接下来就可以在所有的客户机上面点击渲染按钮进行渲染!当你看到一台计算机在渲染及时帧的时候别的计算机在渲染别的帧,那么恭喜你,成功了!

4 总结

通常我们在做影视动画作品时工作量都很大,涉及软件也很多,所以经常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间也往往都比较紧张。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处理时我们用到最多的就是After Effects软件,该软件的渲染环节受限于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单机渲染时需要花费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本文通过合理的利用空闲的计算机组建局域网,使得After Effects软件能够在局域网内通过多台计算机协同进行视频渲染,从而成倍缩短渲染输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方便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视听效果的创作当中去。

作者简介:余龙江(1985―),男,重庆丰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动画特效与合成。

影视特效论文:浅议影视教学特效学习中策划能力的培养

【摘要】影视数字特效制作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仅仅围绕软件技术学习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行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只有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使他们适应行业的新要求。本文结合影视数字特效制作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将策划和监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到课堂学习中,改变以往单一的技术型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前期策划内容,幕布拍摄的准备工作,以及完备的制作流程,掌握影视数字特效制作的策划步骤和规范化管理的技巧,对数字特效工作拥有更的认识,从而树立更远大的职业目标,为行业作出贡献。

【关键词】影视数字特效教学 策划与监督管理能力的培养 电影《钱学森》 创意策划 拍摄监督 制作流程规范化

一、目前国内影视后期制作行业及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 影视数字特效行业现状

对于中国观众来讲,影视数字特效并不陌生,好莱坞电影似乎已经成为“特效大片”的代名词。观众对于美国特效大片的追捧,国内投资较大的一线电影远赴海外完成影片的特效制作,这些都说明了我国数字特效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一方面来自制片方对于数字特效工作的不够重视,压缩后期的制作时间和经费,另一方面是特效制作行业本身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观念认识不到位,管理的缺失是特效行业面临的问题,但不是主要问题,缺乏专业人才的窘况才是困扰着这个正处于发展期行业的最主要问题。

2. 重技术,轻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特效行业需要制作能力强的人才,更需要具备专业能力的策划管理型人才。众所周知,影视数字特效依托于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技术的飞速发展令人眼花缭乱,大多数从事影视后期制作教学的高职院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偏向软件技术学习,要求技术运用熟练,而普遍对审美和创意能力要求不高,缺乏对学生进行行业规范和制作管理规范的指导,忽略策划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一旦进入到实际工作中,由于业务能力不强,在拍摄中不能和导演、编剧等进行有效的专业性沟通,导致应该在前期拍摄中解决的问题留到后期,增加了后期制作难度,延长制作周期。特别是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实践精神。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影视公司招人难,水平一般的影视后期工作人员找工作也难的一个局面。

二、将策划能力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

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是我们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只有把人才队伍建设起来,才能满足特效行业市场需求,促使行业进步和发展。首先,从策划的角度深入理解特效制作对影片的意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前期策划的意识,提高他们用视听语言讲故事的本领和创意设计能力,同时在技术实现上也勇于创新,充分发挥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功能。

1. 意识转变――从被动到主动

试比较一下,在影片特效项目立项后,数字特效制作方两种不同的工作方法、事情处理态度,我们可以概括为主动式和被动式。(见通过表格式的对照,我们会看到前期充分的策划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是项目按部就班完成的必要前提和保障。

2. 数字特效融入前期剧本创作

数字特效前期参与剧本讨论创作,将精彩的特效设计融入剧情,这方面的案例不胜枚举。我们以电影《钱学森》为例,北京正通亿和影视制作公司在影片中有大量精彩的特效设计。例如在影片反映东风二号试射失败的情节中,为使影片的情绪更加饱满,特效制作方通过特效手段,利用镜头语言使观众跟随着摄影机镜头从火箭外部瞬间到达了这项庞大工程的内部,穿梭于复杂的火箭内部机械结构中,看到零件间的运转配合……这样一个特效解决方案较大限度地发挥了视觉感染力,使观众一下子感受到了这项科技工作的复杂与艰辛。影视数字特效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种加工手段,更是服务于剧情,为影片增光添彩的创作设计。

创意设计是前期策划中的重点,它一定是基于特效团队对剧本的深入理解和对活动影像语言的创意性表达的基础上,使特效镜头在影片中发挥的作用较大化。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数字特效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认识就要从特效创意设计开始,并通过对角色形象、角色动作、场景环境、画面构图、色彩气氛、光照、镜头运动的设计使创意方案具体化、形象化,为特效镜头的素材拍摄做好准备。

3. 技术开发和可行性论证

策划从充分的准备工作开始,其中技术上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们在特效制作中应用的大多是商业软件,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国内的一些特效制作团队在新技研发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完成了一般商业软件无法胜任的特效任务。当然这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当特效制作团队拥有自己的研发技术时,技术引导艺术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再以电影《钱学森》为例,高能物理实验室的一场戏中包含实拍与三维CG合成的特效镜头,北京正通亿和影视制作公司在拍摄前期制定拍摄方案时就提出了精准记录摄影机运动轨迹的问题,也就是针对摄影机的运动,如何将三维制作的元素与之无误地匹配。他们参与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课题组,共同对这项技术进行研发,探讨和实践(见图1),最终成功地将一套OTHKA Motion Control奥视佳摄影机运动控制系统应用到影片的拍摄中,实现了将摄影机的运动信息和镜头信息地导入电脑中,使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摄像机运动轨迹一致,从而使三维CG元素与实拍镜头结合(见图2)。这是我国及时套自主研发的摄像机运动控制系统,不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它的研发和应用为国内影视技术发展做出了有意的探索。

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所涉及的特效制作难度普遍不高,一般的软件功能都可以实现,但是从人才培养角度上讲,我们要尽可能向他们提供近期技术的应用信息,使他们开阔眼界的同时树立更高的职业发展目标和理想。 特别是养成在策划阶段就将制作中可能涉及的技术难点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工作习惯。 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评估后期特效制作的效果和难度,另一方面确保在拍摄中记录关键数据信息,为后期制作创造条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具备积极解决问题和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和职业素养。

三、有效监督

再周密的前期策划,如果没有按计划实施,也只是纸上谈兵;再强大的技术,如果没有获取有效素材,制作上也将费时费力。所以影视数字特效制作是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共同完成的工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改变以往的评分制度,不再将最终作品的优劣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高低的标准(注:视频作品只占总成绩的20%),而是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实施过程中规范化管理,组织监督和团队配合作为学习考核的重点内容。

1. 拍摄中的监督工作

如果我们在特效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到位,或者在拍摄中考虑得不够,没有监督拍摄质量,这将导致获取不合格的特效拍摄素材,从而增加后期制作难度。所以根据幕布拍摄的实战经验总结了一些幕布拍摄时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a.影响幕布选择因素:主体颜色;摄影机色温

b.幕布质量要求:亮度值高;色度均匀;不吸光

c.现场环境因素:避免外景环境影响幕布平整度,采用较厚的幕布;利用框架结构来固定,边缘能够拉紧,绷平

d.准备配件:蓝色/绿色配套的PVC套管、缆绳、胶带等,用于现场固定幕布,密闭接缝

e.幕布形式:合理安排固定景片幕布和活动景片幕布,可应对摄影机不同机位拍摄

f.环境光影响:当环境光变化大时,严格记录外景变化较大的光线,作为在摄影棚中拍摄时灯光模拟的依据

g.及时补拍:对未达到制作标准的内容进行补拍、重拍,尽可能弥补拍摄时的遗憾

我们改变以往在幕布拍摄时过分依赖后期抠像制作软件的工作习惯,而是将80%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和拍摄质量的监督把控上,这样使得后期抠像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蓝屏拍摄现场,我们通过一台图形工作站Apple MacBook Pro笔记本,实时监看现场视频信号(见图3),利用FinalCut检测蓝屏的亮度等级,及时在拍摄中调整灯光和摄影机,以便获取高质量素材用于抠像合成。

图3 利用图形工作站检测蓝屏的亮度等级

2. 质量监督

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最终的输出镜头的质量把控。特别是细节的把握,它决定数字特效的效果真实与否。这是视效总监和制作总监共同完成的工作。每一个输出的特效镜头都代表一个制作团队的制作能力和水平,如果没有内部的质量评审机制,而是直接交由制片方或导演审核,那么带来的后果不仅是返工,还会以团队的信誉度降低为代价。确保向客户提供结果,才能取得客户的满意度和充分信任,为团队赢得荣誉。因此内部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必不可少。

四、量化管理

作为数字特效制作人员在追求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的同时还要保障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任务。这有赖于细致科学的制作管理。

1. 完备的制作流程

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已经是国际上商业电影的工业化生产通用模式。我国目前由于行业发展尚未成熟,实力强的制作公司分工明确,生产流程规范,但是一些小型特效制作团队一人身兼数职,致使部分工作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所以完备的特效制作流程与人员配备是高效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在教学中,我们模拟组建商业化特效制作团队。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分别在视效导演、制作总监、场景绘制师、抠像及遮罩制作师、合成师等岗位上承担各自的任务。从制定形象化方案、特效分镜头,到素材拍摄,三维元素制作,再到抠像、合成,最终验收后输出,这样一个完整的特效制作流程的经历使学生认识数字特效的工作内容,真正明确做什么,怎么做。

2. 有效管理从规范化表格开始

工作合理安排后,各个阶段任务的执行需要有章可依,量化管理。这需要制定规范化的表格。前期的创意策划、拍摄方案都要以文字图表的形式呈现,例如详细的特效场记表和特效制作单的填写内容,是拍摄和后期制作必不可少的参照和依据。以特效场记表为例,在影视剧的拍摄现场所涉及的工种多,人员多,作为特效负责人如何把控现场拍摄进度,拍摄质量,并对现场可变因素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这需要在前期制定一个周密详细的特效场记表,将拍摄内容、现场信息、后期制作要求一一填写进去,使现场拍摄有条不紊,为后期制作提供关键信息。

总结

虽然我国影视数字特效行业已经拥有一些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但对于中国的特效行业来说,我们更需要是能够掌控先进的制作流程、统筹各个环节并且具有创意的策划管理型人才。这样的高端人才不仅具备专业能力,更能作为创意方,参与到影片的创作策划中,与制片方共同协作完成一部的影片。作为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会学生技术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在实践中培养他们具备一种“态度”,一种对这个行业抱有理想,独立、勇于创新,敢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当他们成长为技术和策划管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时,他们的职业发展领域将更为宽广,将有能力创造出更多更精彩的影视作品回报社会。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