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钢琴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需要师生之间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在实际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要大胆尝试,寻找更加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钢琴技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合国家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幼儿教师。
钢琴教学方法研究

钢琴教学方法研究: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探讨

摘 要:目前我国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效果之所以不尽人意,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切合实际应是其主要原因之一。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可用“因势利导”、“难易无序”、“不求甚解”等方法,达到其专业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弹奏技能;综合能力

随着我国业余钢琴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少青少年学生在钢琴弹奏技巧方面已经表现出较高水平,然而,对于业余钢琴教育最重要的成果接受者——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生而言,受以考试、考级或比赛等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倾向影响,虽然绝大部分学生进校时的钢琴弹奏技巧已达相当程度,但由于过去的某种“功利性”目的始然,其在基本弹奏技术方面仍然还有许多需要梳理或改进之处。如何在教学中根据其特点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让学生在已有技术程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钢琴弹奏水平,是值得业界认真研讨的问题。

一、因势利导

从心理学的角度思维,人从小到大的知识水平提高和能力发展的过程,必然受到“学习远期效应规律”影响。

对于业余钢琴教育而言,这个规律表明:处于幼年、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一方面思维反应灵敏但思想单纯、情感单一,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严格按要求专注于纯技术方面,同时,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不仅身体机能活跃,记忆力较强,而且与钢琴弹奏相关的身体机能如手指、骨骼等的发育也正处于活跃期,因此,更容易使钢琴基本的弹奏方法及相关的身体机能等,通过他们的练习过程实现定型、提高与稳定发展。所以,尽管处于业余教育中的青少年学生理解力较弱导致其在音乐情感及内涵等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不足,但仅凭借年龄上的优势也仍然容易从弹奏的熟练程度方面得到人们的赞许。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弹奏技术的进步速度在进入大学后会明显有所减缓,但在青少年时期(或在业余学习期间)所建立的钢琴弹奏技巧上的“童子功”优势,不仅仍然能够继续得以发挥,甚至音乐的情感与内涵等也可以被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提高和能力发展正是“学习远期效应规律”。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学大纲》中明确:“钢琴基础课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觉、识谱、节奏感、音乐感和对作品的理解及表现力;丰富音乐知识,增强音乐修养,能弹奏各个风格的音乐作品,能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这个大纲不仅对学生已有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程度的认可,也不单纯地强调其钢琴弹奏技术在大学教育中拔高等具体问题;不仅有对学生自身已有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的尊重,也没有超越音乐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程度的预期。也就是说,在学生进校时的基本钢琴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我国许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大纲中对“培养”的教育目标的强调,明显受到了这个“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影响。

遗憾的是,现实中个别教师在钢琴教学已将这个可供参考的“学习远期效应规律”抛弃了——在个别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不论学生已有弹奏方法及技术水平程度高低或谬误与否,一概强调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方法的改进与提高——单纯关注基本钢琴弹奏技术的训练,着重关注弹奏方法的所谓科学化、规范化,为了达此目的甚至不惜一味加难作品程度。此类无视学生实际能力且颇具“功利性”的做法,使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无形中成为了业余钢琴教育或“应试教育”模式的演变与继续。

现在大凡能进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估且不论其钢琴弹奏方法或技术科学、正确与否,一般都已经历了备考期钢琴“应试教育”的突击过程,即已经具备有一定程度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和水平。仅鉴于此,符合“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获取教学效益的有利选择。

所谓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因势利导”,即是关注与认可音教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并根据学生现有弹奏技能这个“势”,来制定“乘势而上”的目标计划。钢琴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不至于将4年不太长的学习时间,单纯地视为钢琴弹奏技术或技巧提高的过程,还可以有的放矢,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弹奏技术技巧程度及改进与提高方向,增强学习自信心。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钢琴弹奏水平程度及能力提高与音乐和教育学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共同发展的音教专业的教育目标,从而增强学生钢琴学习的主动性与广泛性。

在具体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钢琴弹奏技术技巧程度,来决定其技术改进方向和水平及能力提高的基本教学原则,而且,在基本教学原则的制定上,还应该遵从学生弹奏技术技巧进阶的连贯性与连续性,使弹奏技术能够在教师“因势利导”的教学中既不拔苗助长,又能在原有水平与能力程度上有较大的发展,还能使学生为自己钢琴弹奏技术程度及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方面增添信心,帮助学生对科学的钢琴基本弹奏方法掌握,以及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练习习惯。

二、难易无序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过程如何安排?问题一提出,一些人的脑海中首先便会闪出“循序渐进”的原则。正因为此,一些钢琴教师长期冥思苦想,费心尽力地希望寻找到钢琴教学如何渐进的那个“序。”然而,“循序渐进”果真是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吗?

当然,从教育学的广度看,“循序渐进”的确是一个有效地基本教学原则,理论上不存置疑。然而,对于当今的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来讲,“循序渐进”的原则就值得商榷。

原因在于,虽然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奏方法因人而异,技术也可能参差不一,但其基本的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却应该是通过了严格的入学专业考试,并得到了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于是,在大学音教专业学生钢琴基本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钢琴教学并不应该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一趋“循序渐进”的,即“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于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并不具有普遍性意义。

实际上,在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已逐渐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具体的教学重心也开始从过去注重于“做”的单一模式,向既注重实践又强调“知”,更注重“知”“做”并重,即向提高学生素质、拓宽知识面以及重视能力培养发展的全新教育观念转变。而建立在有一定弹奏水平和能力基础上的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理当从具体的弹奏技术水平提高的钢琴演奏型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向未来需要发展的音乐教师培养的教学思路转变,以适应当今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然而,目前有个别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似乎将这个现实问题忽略了。例如,现今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的音教专业钢琴教材,似乎就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似乎编者们普遍都觉得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奏技术程度较低、水平较差,所以,如何提高学生钢琴弹奏水平才应该是教学重点。例如,四川地区过去普遍采用的是某大学2000年所编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材,在这套4册8级教材中,每级除大量用于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的练习曲外,只安排有4~5首钢琴音乐小品或是少量的中小型作品;而在其2009年近期出版的《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分级教程》的10级丛书中,中小型钢琴音乐作品总共不足20首,而较大型的钢琴音乐作品就更少,总共还不足8部。

其实,大多数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钢琴弹奏技艺在其业余学琴时就已经形成,因此,他们入学后除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误的基本弹奏方法进行纠正,对一些弹奏技术技巧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训练外,教学已然没有必要仍从“由浅入深”的传统教学模式重新开始。因为,这样的“循序渐进”反而容易得到“少慢差费”的教学效果。从实际来看,现行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教材的“序”也不尽合理。根据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一般都应当具有一定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水平的特点,钢琴教学本就理当是一种跳跃式思维的“序”进,而不应当是亦步亦趋爬行式的“渐”进。

可见,虽然人类对任何知识的获取过程肯定都是有“序”的,但作为具有独特性的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所的“序,”却并不一定就必是过去那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传统思路。因为,鉴于自身学科以及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及程度特点,钢琴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就必须重视客观存在的“序。”在这一点上,“难易无序”应该是又一值得关注的方法。

三、不求甚解

将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做法,来表述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一种方法,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提议。

从人生命发展过程规律看,大学生已开始处于记忆力有所下降、理解力大幅上升的成长期。青少年时期学习钢琴弹奏,许多方法与技术掌握的科学性或是作品情感与内涵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在当时并不能被理解、消化,也无法自内心主动产生表达的冲动或是能够被地表达出来。然而,当他们进入大学后,随着理解力的飞速发展,那种由理解而引发出的情感冲动,就很容易促使其借助已具有的钢琴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将音乐作品的相关情感内涵地体现并表达出来。

这种由知识积累和水平提高而生成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表现,包含了“量变到质变”这个人类知识进步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在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即使是有学生在音乐理解上出现了某些问题,在作品演奏上也可能并未完整熟练,在弹奏技术上也可能存在某种难点,但却不一定马上在课堂上予以彻底纠正或根本解决,有时甚至可以暂且不管并让其一带而过。因为“熟能生巧” ,只要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对音乐的理解基本能达到教学及弹奏要求,教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布置新的作业,提出新的要求,以保障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

当然,学生的弹奏技术出现了问题应当立即指出并予以纠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钢琴教学,却不宜斤斤计较。因为,惟恐学生在弹奏的方法学习、技术的练习,或是在钢琴音乐与艺术知识吸收和积累过程中有一点不,于是,抓住一点便一味纠缠,结果必然侵占和浪费了学生并不太充足的宝贵学习时间。

相反,随着学生弹奏及练习时间的增加,以及所浏览与接触的不同钢琴音乐作品的广泛和数量的逐步增加,不仅因弹奏水平不够所造成的技术问题或难点可能会迎刃而解,而且,还有益于学生在钢琴音乐与艺术教育的知识性和广泛性方面得到充实并获得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不求甚解”不是不能求“解,”而是暂不求或暂缓求“解,”甚至暂不求“甚解,”一切皆应“因势利导”并以适可而止为宜。

四、发展音乐表达能力

由于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钢琴音乐表达能力——未来音乐教师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于是容易产生一个误解:钢琴弹奏水平属于技术问题,而音乐表达则属于能力的问题。由此,导致一些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大纲对这个问题混为一谈,表述模糊不清。

其实,无论是钢琴的弹奏技术还是音乐表达,需要发展的都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必须是包括音乐的、艺术的、文化的等综合素质在内。对于钢琴艺术来讲,钢琴弹奏技术技巧具有工具性,它的训练与提高不一定需要有情感内涵表达等艺术与文化方面的内容。而音乐表达能力却是弹奏者综合素质及能力的体现,而这个体现虽然应当建立在坚实的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之上,却也未必需要高超的钢琴弹奏技巧程度。钢琴弹奏技术指的是弹奏者以钢琴为媒介的音乐表达行为,而音乐表达能力则体现的是其钢琴艺术与文化方面的综合实力。两者虽然在钢琴演奏家的艺术创造活动中是同步的,但在任何钢琴学习与训练活动中却应有着明显的区别。

例如,在音教专业学生进校前的应考阶段,原则上解决的就主要是钢琴的弹奏技术(为应考的几首钢琴作品服务),这属于钢琴学习的低级阶段。而进入大学后的主要教学方向应该属于学生钢琴艺术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原则上主要应该解决的是其音乐表达能力及其发展问题。二者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具体表现为:1、弹奏技术及方法是单纯的,原则上在任何时间段、任何年龄段的弹奏者那里都是一成不变的;音乐表达能力一般则会因为弹奏者自身年龄、知识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程度。2、掌握弹奏技术的活动允许历经思辨、重复、稳定、提高的内容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技术技巧可被肢解与重复的成分比比皆是;而音乐表达能力的体现则是这一切内容和过程经历之后具体应用的结果,它要求精炼、,限制或根本禁绝重复或多重意义的表现形式。3、在教学过程中,各类具体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难易程度的学习与掌握,虽然有大致规定的过程要求和质量标准,但顺序却并不一定是严格的,它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弹奏水平,来定制技巧难易程度教学的时间表,学生对已知或未知的某些难易程度不同的弹奏技术,原则上也可以不分先后。而较强的音乐表达能力与弹奏技术水平基本上是成正比的,不可能出现有倒装的情形。4、学习者针对某部具体的钢琴音乐作品,根据与完成作品技术要求相适应的自身条件,对某些并不急用的技术技巧可以允许有选择性的吸纳。而音乐表达能力的体现一般则是有一个较为恒定的艺术标准,不能见人见智具有随意性。5、相关弹奏技术技巧的方法要求具有同一性,因此,学习与弹奏的训练和掌握过程应当是科学的、严格的,不允许因人而异。而音乐表达能力虽然也能够具体体现弹奏者技术技巧水平和能力,但更主要的是其综合素质及能力和个性品格的展示,它可以是因人而异的。6、围绕各类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的练习曲或钢琴音乐作品可以是有限的,且掌握即可。但围绕音乐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接触与积累广泛的、风格各异的钢琴音乐作品却是必须的。

一般说来,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音乐表达能力的发展,主要是在上述这些方面的提高,这应该是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一个基本内容。现行的一些教材的编写之所以并不能起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益,原则上就是没有将上述内容的训练和掌握严格地认识与区分开来。

上述所论实属一孔之见,敬待有识之士指正。

钢琴教学方法研究:关于钢琴演奏基本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 一门学科 、一个专业、对任何需要掌握它的人来说其原理法则是一致的。在钢琴教学中不论你是钢琴专业的学习,还是师范、幼师所学的钢琴课,应该严格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为学生打好正规而严谨的钢琴基础。

关键词 钢琴课 弹奏法 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

初学者学习识谱,练习坐姿、手型之后,同时训练学生掌握“自然重量弹奏法”即被称只为“吊手腕”,手臂自然下垂,使其力量通过柔韧的手腕与稳固的手指有控制的触键,每弹完一个音,再用大臂带动小臂自然将放松的手腕提起,然后落肘回腕,借下落的自然速度,把重量自然的控制地集中于预定手指指端,手指保持规定形状形成支撑点。

“吊手腕”练习开始时,用长时值、慢速度的音符,目的在于保持手行的前提下,手臂的自然重量和手指的正确站立,在后可动作逐渐加快,动作的幅度逐渐减小,处学者作为起步,这种学习是必须加强的。

关于训练学生手指独立、灵活性的练习

为了培养手指的动作意识,锻炼手指的灵活性、独立性,克服手指相互间的粘连状态,手指尽可能抬高,下键动作、触键方式要迅速、果断、有力,这种练习方法是我们获取技巧的一种方法,并不是应用技巧本身。

单个手指的抬高练习,使每个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能达到演奏各类练习曲、乐曲对手指独立性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无名指(四指)的单个抬高的练习,对于手指的整体灵活性事 一个质的飞跃。同时要 练习手指整体抬高灵活性的练习,引深到乐曲和练习曲的弹奏之中,使旋律线条的连续性及手指跑起来的速度、力量能达到一个大的提高。钢琴弹奏中的 用力和放松时矛盾的统一体,抬指练习的基本步骤是一个手指完成抬高落键之后,抬起第二手指落键而依次进行,要求在及时手指下键同时,完成第二个手指的预备状态下键准备,而手指的准备状态通常是指离键的 抬起状态,在弹奏中构成连续性手指交替动作,这是速度与速度有结合地应用。抬指的 高度和下键的速度要根据曲目的速度、力度、声音要求进行调整,手指抬起的高度、下键动作的速度与力度成正比,手指动作无论是幅度、速度、力度,都是受掌关节的 操纵和控制,因此掌关节应是紧而不僵,松而不软。

关于连奏在乐曲练习曲中的作用

连奏是钢琴演奏中最基本最多见的演奏技巧,使旋律均匀流畅的基本方法。正确地掌握和熟练应用好连奏技法是练好基本功的主要任务之一。

连奏是应用特定的触键与手指交替方法,把两个以上乐音连接起来,构成长和短的乐句,以实现音乐表现的特定要求,连奏的技术主要是“连”,手指交替衔接必须在同一时刻完成,中间物间隔,连奏中的手指交替支点始终附着在琴键上,连奏的动作过程应该是平稳自然谐调连贯的。

在练习连奏的过程中,对于手指交替原则要把握好,注意手指交替把握不好重心控制不牢,未等预备手指下键,落键手指以过早放掉了,动作没有衔接,声音连不起来。预备手指已经落键发音,前一手指滞留不起,容易造成声音的 重叠与混浊。以上我们可以把连奏技法概括为,支点的交替、重心的 转移、力量的传递。

正确的弹奏方法是通过合理的、适当的弹奏动作来体现,良好的技巧发挥方式与生动的音乐表现内容相统一使声音与动作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钢琴教学方法研究: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探讨

摘 要:目前我国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效果之所以不尽人意,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切合实际应是其主要原因之一。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可用“因势利导”、“难易无序”、“不求甚解”等方法,达到其专业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弹奏技能;综合能力

随着我国业余钢琴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少青少年学生在钢琴弹奏技巧方面已经表现出较高水平,然而,对于业余钢琴教育最重要的成果接受者——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生而言,受以考试、考级或比赛等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倾向影响,虽然绝大部分学生进校时的钢琴弹奏技巧已达相当程度,但由于过去的某种“功利性”目的始然,其在基本弹奏技术方面仍然还有许多需要梳理或改进之处。如何在教学中根据其特点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让学生在已有技术程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钢琴弹奏水平,是值得业界认真研讨的问题。

一、因势利导

从心理学的角度思维,人从小到大的知识水平提高和能力发展的过程,必然受到“学习远期效应规律”影响。

对于业余钢琴教育而言,这个规律表明:处于幼年、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一方面思维反应灵敏但思想单纯、情感单一,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严格按要求专注于纯技术方面,同时,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不仅身体机能活跃,记忆力较强,而且与钢琴弹奏相关的身体机能如手指、骨骼等的发育也正处于活跃期,因此,更容易使钢琴基本的弹奏方法及相关的身体机能等,通过他们的练习过程实现定型、提高与稳定发展。所以,尽管处于业余教育中的青少年学生理解力较弱导致其在音乐情感及内涵等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不足,但仅凭借年龄上的优势也仍然容易从弹奏的熟练程度方面得到人们的赞许。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弹奏技术的进步速度在进入大学后会明显有所减缓,但在青少年时期(或在业余学习期间)所建立的钢琴弹奏技巧上的“童子功”优势,不仅仍然能够继续得以发挥,甚至音乐的情感与内涵等也可以被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提高和能力发展正是“学习远期效应规律”。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学大纲》中明确:“钢琴基础课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觉、识谱、节奏感、音乐感和对作品的理解及表现力;丰富音乐知识,增强音乐修养,能弹奏各个风格的音乐作品,能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这个大纲不仅对学生已有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程度的认可,也不单纯地强调其钢琴弹奏技术在大学教育中拔高等具体问题;不仅有对学生自身已有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的尊重,也没有超越音乐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程度的预期。也就是说,在学生进校时的基本钢琴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我国许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大纲中对“培养”的教育目标的强调,明显受到了这个“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影响。

遗憾的是,现实中个别教师在钢琴教学已将这个可供参考的“学习远期效应规律”抛弃了——在个别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不论学生已有弹奏方法及技术水平程度高低或谬误与否,一概强调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方法的改进与提高——单纯关注基本钢琴弹奏技术的训练,着重关注弹奏方法的所谓科学化、规范化,为了达此目的甚至不惜一味加难作品程度。此类无视学生实际能力且颇具“功利性”的做法,使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无形中成为了业余钢琴教育或“应试教育”模式的演变与继续。

现在大凡能进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估且不论其钢琴弹奏方法或技术科学、正确与否,一般都已经历了备考期钢琴“应试教育”的突击过程,即已经具备有一定程度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和水平。仅鉴于此,符合“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获取教学效益的有利选择。

所谓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因势利导”,即是关注与认可音教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并根据学生现有弹奏技能这个“势”,来制定“乘势而上”的目标计划。钢琴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不至于将4年不太长的学习时间,单纯地视为钢琴弹奏技术或技巧提高的过程,还可以有的放矢,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弹奏技术技巧程度及改进与提高方向,增强学习自信心。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钢琴弹奏水平程度及能力提高与音乐和教育学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共同发展的音教专业的教育目标,从而增强学生钢琴学习的主动性与广泛性。

在具体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钢琴弹奏技术技巧程度,来决定其技术改进方向和水平及能力提高的基本教学原则,而且,在基本教学原则的制定上,还应该遵从学生弹奏技术技巧进阶的连贯性与连续性,使弹奏技术能够在教师“因势利导”的教学中既不拔苗助长,又能在原有水平与能力程度上有较大的发展,还能使学生为自己钢琴弹奏技术程度及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方面增添信心,帮助学生对科学的钢琴基本弹奏方法掌握,以及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练习习惯。

二、难易无序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过程如何安排?问题一提出,一些人的脑海中首先便会闪出“循序渐进”的原则。正因为此,一些钢琴教师长期冥思苦想,费心尽力地希望寻找到钢琴教学如何渐进的那个“序。”然而,“循序渐进”果真是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吗?

当然,从教育学的广度看,“循序渐进”的确是一个有效地基本教学原则,理论上不存置疑。然而,对于当今的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来讲,“循序渐进”的原则就值得商榷。

原因在于,虽然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奏方法因人而异,技术也可能参差不一,但其基本的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却应该是通过了严格的入学专业考试,并得到了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于是,在大学音教专业学生钢琴基本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钢琴教学并不应该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一趋“循序渐进”的,即“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于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并不具有普遍性意义。

实际上,在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已逐渐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具体的教学重心也开始从过去注重于“做”的单一模式,向既注重实践又强调“知”,更注重“知”“做”并重,即向提高学生素质、拓宽知识面以及重视能力培养发展的全新教育观念转变。而建立在有一定弹奏水平和能力基础上的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理当从具体的弹奏技术水平提高的钢琴演奏型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向未来需要发展的音乐教师培养的教学思路转变,以适应当今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然而,目前有个别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似乎将这个现实问题忽略了。例如,现今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的音教专业钢琴教材,似乎就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似乎编者们普遍都觉得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奏技术程度较低、水平较差,所以,如何提高学生钢琴弹奏水平才应该是教学重点。例如,四川地区过去普遍采用的是某大学2000年所编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材,在这套4册8级教材中,每级除大量用于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的练习曲外,只安排有4~5首钢琴音乐小品或是少量的中小型作品;而在其2009年近期出版的《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分级教程》的10级丛书中,中小型钢琴音乐作品总共不足20首,而较大型的钢琴音乐作品就更少,总共还不足8部。

其实,大多数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钢琴弹奏技艺在其业余学琴时就已经形成,因此,他们入学后除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误的基本弹奏方法进行纠正,对一些弹奏技术技巧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训练外,教学已然没有必要仍从“由浅入深”的传统教学模式重新开始。因为,这样的“循序渐进”反而容易得到“少慢差费”的教学效果。从实际来看,现行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教材的“序”也不尽合理。根据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一般都应当具有一定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水平的特点,钢琴教学本就理当是一种跳跃式思维的“序”进,而不应当是亦步亦趋爬行式的“渐”进。

可见,虽然人类对任何知识的获取过程肯定都是有“序”的,但作为具有独特性的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所的“序,”却并不一定就必是过去那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传统思路。因为,鉴于自身学科以及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及程度特点,钢琴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就必须重视客观存在的“序。”在这一点上,“难易无序”应该是又一值得关注的方法。

三、不求甚解

将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做法,来表述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一种方法,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提议。

从人生命发展过程规律看,大学生已开始处于记忆力有所下降、理解力大幅上升的成长期。青少年时期学习钢琴弹奏,许多方法与技术掌握的科学性或是作品情感与内涵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在当时并不能被理解、消化,也无法自内心主动产生表达的冲动或是能够被地表达出来。然而,当他们进入大学后,随着理解力的飞速发展,那种由理解而引发出的情感冲动,就很容易促使其借助已具有的钢琴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将音乐作品的相关情感内涵地体现并表达出来。

这种由知识积累和水平提高而生成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表现,包含了“量变到质变”这个人类知识进步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在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即使是有学生在音乐理解上出现了某些问题,在作品演奏上也可能并未完整熟练,在弹奏技术上也可能存在某种难点,但却不一定马上在课堂上予以彻底纠正或根本解决,有时甚至可以暂且不管并让其一带而过。因为“熟能生巧” ,只要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对音乐的理解基本能达到教学及弹奏要求,教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布置新的作业,提出新的要求,以保障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

当然,学生的弹奏技术出现了问题应当立即指出并予以纠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钢琴教学,却不宜斤斤计较。因为,惟恐学生在弹奏的方法学习、技术的练习,或是在钢琴音乐与艺术知识吸收和积累过程中有一点不,于是,抓住一点便一味纠缠,结果必然侵占和浪费了学生并不太充足的宝贵学习时间。

相反,随着学生弹奏及练习时间的增加,以及所浏览与接触的不同钢琴音乐作品的广泛和数量的逐步增加,不仅因弹奏水平不够所造成的技术问题或难点可能会迎刃而解,而且,还有益于学生在钢琴音乐与艺术教育的知识性和广泛性方面得到充实并获得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不求甚解”不是不能求“解,”而是暂不求或暂缓求“解,”甚至暂不求“甚解,”一切皆应“因势利导”并以适可而止为宜。

四、发展音乐表达能力

由于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钢琴音乐表达能力——未来音乐教师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于是容易产生一个误解:钢琴弹奏水平属于技术问题,而音乐表达则属于能力的问题。由此,导致一些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大纲对这个问题混为一谈,表述模糊不清。

其实,无论是钢琴的弹奏技术还是音乐表达,需要发展的都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必须是包括音乐的、艺术的、文化的等综合素质在内。对于钢琴艺术来讲,钢琴弹奏技术技巧具有工具性,它的训练与提高不一定需要有情感内涵表达等艺术与文化方面的内容。而音乐表达能力却是弹奏者综合素质及能力的体现,而这个体现虽然应当建立在坚实的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之上,却也未必需要高超的钢琴弹奏技巧程度。钢琴弹奏技术指的是弹奏者以钢琴为媒介的音乐表达行为,而音乐表达能力则体现的是其钢琴艺术与文化方面的综合实力。两者虽然在钢琴演奏家的艺术创造活动中是同步的,但在任何钢琴学习与训练活动中却应有着明显的区别。

例如,在音教专业学生进校前的应考阶段,原则上解决的就主要是钢琴的弹奏技术(为应考的几首钢琴作品服务),这属于钢琴学习的低级阶段。而进入大学后的主要教学方向应该属于学生钢琴艺术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原则上主要应该解决的是其音乐表达能力及其发展问题。二者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具体表现为:1、弹奏技术及方法是单纯的,原则上在任何时间段、任何年龄段的弹奏者那里都是一成不变的;音乐表达能力一般则会因为弹奏者自身年龄、知识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程度。2、掌握弹奏技术的活动允许历经思辨、重复、稳定、提高的内容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技术技巧可被肢解与重复的成分比比皆是;而音乐表达能力的体现则是这一切内容和过程经历之后具体应用的结果,它要求精炼、,限制或根本禁绝重复或多重意义的表现形式。3、在教学过程中,各类具体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难易程度的学习与掌握,虽然有大致规定的过程要求和质量标准,但顺序却并不一定是严格的,它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弹奏水平,来定制技巧难易程度教学的时间表,学生对已知或未知的某些难易程度不同的弹奏技术,原则上也可以不分先后。而较强的音乐表达能力与弹奏技术水平基本上是成正比的,不可能出现有倒装的情形。4、学习者针对某部具体的钢琴音乐作品,根据与完成作品技术要求相适应的自身条件,对某些并不急用的技术技巧可以允许有选择性的吸纳。而音乐表达能力的体现一般则是有一个较为恒定的艺术标准,不能见人见智具有随意性。5、相关弹奏技术技巧的方法要求具有同一性,因此,学习与弹奏的训练和掌握过程应当是科学的、严格的,不允许因人而异。而音乐表达能力虽然也能够具体体现弹奏者技术技巧水平和能力,但更主要的是其综合素质及能力和个性品格的展示,它可以是因人而异的。6、围绕各类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的练习曲或钢琴音乐作品可以是有限的,且掌握即可。但围绕音乐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接触与积累广泛的、风格各异的钢琴音乐作品却是必须的。

一般说来,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音乐表达能力的发展,主要是在上述这些方面的提高,这应该是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一个基本内容。现行的一些教材的编写之所以并不能起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益,原则上就是没有将上述内容的训练和掌握严格地认识与区分开来。

上述所论实属一孔之见,敬待有识之士指正。

钢琴教学方法研究:高等音乐教育钢琴教学方法

摘要:

钢琴课程是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必修课程,钢琴音色优美,音域广泛,自引入我国以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钢琴教学方面的研究也成为现代高等音乐专业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钢琴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得当,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面对现今高等音乐院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钢琴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基本原则为基础,探讨素质教育形势下现代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及方法的拓展。

关键词:

音乐教育;钢琴教学;方法;原则分析

我国的钢琴演奏技巧水平在不断发展,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如何选择与运用科学的钢琴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钢琴演奏水平,是当前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钢琴本非我国本土乐器,自从西洋引入以来,钢琴以其优美的音色,宽广的音乐,丰富的织体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获得了“乐器之王”的美誉,在音乐艺术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因此成为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关于钢琴教学的问题已经有很多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关注和研究,国内外也有很多对钢琴教学问题的文献资料,为钢琴教学提供了详尽而的理论指导。但是毕竟相对于中国本土乐器来说,钢琴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算久远,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院校在钢琴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仍然比较欠缺,学生钢琴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普遍存在着基础理论知识的欠缺、演奏能力的不足、听觉不够灵敏等问题。对于钢琴教学来说,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得当,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即重点对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注重因材施教的课程设置

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钢琴教学中存在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学生自身程度的差异非常严重。有大多数新学生入学前已经接受了较系统地钢琴学习,因此他们的基础、音乐素养较牢靠,还有一部分学生入学前未经过专业的钢琴学习,呈现基础较差,一些基础的技巧方法和专业理论知识极为缺乏。针对这种现状,专业教师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为基础,结合学院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确定每名学生的学习方向,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自己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

二、钢琴教学的基本原则分析

假设教学内容是一把“锁”,那么教学方法就是开启这把锁的“钥匙”,而教学原则就是“钥匙”的导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致力于研究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而教学原则就是在此过程中提炼得出的,其来自实践又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同时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因此本文在研究教学方法之间先对教学钢琴教学原则进行分析,在对教学基本原则深刻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在教学方法上做到正确的选择、恰当的运用、科学的创新,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技术、审美、思想的统一严谨性原则

在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中,对钢琴这一乐器的了解、演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音乐理论及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对钢琴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都要求很高的严谨性。任何模糊的甚至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都是一种失职的表现,都是对教学中的不认真。严谨是钢琴教学的根本要求,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在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中,技术、审美、思想三者应该达到严谨的统一,演奏技术是为了音乐审美更好的得以展现,音乐审美又依托于音乐思想的升华,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决定着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钢琴教学中,加强技巧学习,提高弹奏技术是为了能够使作品弹奏的审美性得到更好的表达,也为了充分体现乐曲作品中蕴含的思想,而钢琴音乐的思想也是音乐的审美价值更加丰富,同时进一步表现出技术训练的成功。因此,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应该遵循技术、审美、思想三者统一严谨性的原则,在教学各个环节中贯彻落实,为钢琴教学效果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共性和个性的协调性原则

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学生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对音乐艺术的领悟能力也各不相同,钢琴教学是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一部分,自然也要遵守教育学的统一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理,强调个性和共性的协调统一。在实际钢琴教学中,存在着共性的特点,又保留强烈的个性。正所谓因材施教,就是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有针对性的教学,扬长避短,善于对学生个体优势发现和培养,这对于钢琴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既要遵循共同的特征,又要做到因材施教,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协调统一,对教学任务统筹安排,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理性思维与感性想象相结合的原则

人们常把音乐比作为“流动的建筑”,这也就是说音乐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感性想象,并从形象思维逐渐转化到逻辑思维。对于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来说,知识、技巧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是提高此两种思维能力的必要途径。感性教育主要通过教师的弹奏传授和讲解来实现,教师的示范弹奏和深刻的讲解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崇拜感,继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更需要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的相互结合来共同完成。如在向学生讲授一首经典的钢琴作品时,教师要教授学生对乐曲作品本身的结构、段落、乐句走向、和声织体进行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乐曲作品的风格特点,在进行弹奏技巧方面的传授,让学生逐渐养成构建音乐理论框架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感性想象力不断启发,不断引导,让学生在进行弹奏的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用声音来把音乐表现出来。理性思维与感性想象的不断结合,随着学生学习的积累,学生逐渐具有了从理性的角度去研究乐曲,去思考弹奏,去不断创新。

4.循序渐进和统筹兼顾相结合的原则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就能练成的,这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对知识系统的认知和学习,由简入深,从易到难,逐渐建立起钢琴知识构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扎实稳固的走好每一步,切忌急功近利,不追求速成,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在保障知识点掌握牢固性的前提下,对学生的教学适当进行调整,达到整体提高的效果。同时在钢琴教学中将钢琴知识的渗透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中。本着循序渐进和统筹兼顾相结合的原则,使钢琴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三、钢琴教学基本方法的分析

1.讲解范奏法

讲解范奏法是钢琴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将知识是将知识讲解和范奏进行紧密的结合。教学是通过音乐语言和专业知识理论的讲解,也包括对乐曲相关的任务知识、基本概念以及原理等相关内容的讲解。范奏法是教学进行钢琴的示范演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知,将讲解的内容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储备,在语音理解能力方面也较强,教师一个语言表达,能够让学生直接收获专业相关的知识和理论。但是对于钢琴教学来说,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即使用大量的生动形象的比喻也难以让学生的领悟钢琴弹奏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教师通过范奏就可以在实践中将讲解的知识表现处理,效果简单明了,通过视、听觉、感觉思维,让学生对知识更好的理解,更清楚的学习和掌握。讲解范奏在顺序上没有固定的要求,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的接受程度,采取先讲后奏,也可采用先奏后将,还可以将二者并行,边讲边奏。需要注意的是讲解用词要清晰,有条理,突出重点。在进行范奏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接受能力通过完整演奏、分段演奏、乐句分析、调整速度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教育学中最为基本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在钢琴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也是常用的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事物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或者差异性,引入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进一步达到既增加相关知识性,又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钢琴教学具有明显的思考想象和互动能力的特点,采用启发教学式方法的重点在于对其教与学的关系进行的处理。我国钢琴教学的传统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素质教育的推进,启发式教学法逐渐在钢琴教学中所应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自我反省,并独立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自我提高和完善。

3.个人情境学习法

个人情境学习法主要为总结练习方法。就是在教师的讲解和范奏指导下,学生如何自觉的总结及进行反复的练习,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方法。钢琴的学习主要就是多练,在各个学习阶段,多练习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法是教师向学生布置作业或者任务,学生根据教师要求主动完成作业和任务的行为。个人情境的学习法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索,去分析,将知识学透,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4.实践法

实践教学法是钢琴学习的必要途径,指在钢琴教学中通过考试、教学观摩和实践演奏等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掌握的技能技巧和知识在实际中展示出来,接受外界的评价,并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总结,从而找出完善的学习方法。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教学实践法对双方都十分有益。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实践法可以及时的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实践法能够让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对提高专业水平大有裨益。

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要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依托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遵循钢琴教学的基本原则,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并科学合理加以运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钢琴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本着严谨谦逊的态度,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开拓创新,为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鲜华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钢琴教学方法研究: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

学前教育专业中,钢琴课程与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联系,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目前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与专业的艺术院校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在钢琴技巧的掌握上相对比较弱,音乐素质相对比较偏低,对待学习钢琴的态度不佳,缺乏兴趣,导致实际的钢琴应用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会逐渐的失去学习的信心。为了能够保障钢琴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正确掌握钢琴的技能和知识,提升学习钢琴的效率,就要不断地创新和探索学前驾驭专业钢琴课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方法

一、规范学生钢琴练习的方法

学生养成规范的练习方法是钢琴课训练的另一重要内容。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的练习方法不规范、不科学、盲目的练习,再加上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底子薄、练琴时间少,所以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练习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教会学生研究乐谱。在拿来一首新作品时及时步:要了解这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音乐流派、人文思想以及作曲家所处的环境、创作特点和个人风格;第二步:浏览全曲,看清所有标记的符号并理解其含义;第三步:分析曲子结构、调性、和声、掌握技术课题和训练的要点;第四步:视听相关的音响资料,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其次、要坚持视谱练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是初学者识谱相对较困难,很多学生养成了标记谱子音高并背谱,而且在背谱之后再也不看谱子的习惯,这是要不得的,这不但影响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也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老师在指正过程中学生很难改正。另外学生为了完成一首曲子,用了很多时间来读谱、背谱,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也不是太经济,学生长期的识谱练习不但可以训练思维的反应能力、提高视奏水平,同时也可更多的接触各种音乐作品,开拓音乐视野。、具体的练习方法。最初拿来一首曲子,应从慢练开始,慢练可以使头脑有充足的时间将音高、节奏、指法、力度、奏法等等表现清楚,避免不熟练所造成的中断。不论弹奏程度低与高都必须掌握慢练这一方法,当正确的慢练逐渐熟练后,再逐渐加速反复练习,直至把乐曲弹奏完整并很好的表现出来。此外还可以做分手练习、分段练习、重点练习、变节奏练习、变力度练习等多种练习方法,具体的练习方法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提高练琴的效率。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长久以来,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一直采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则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下接受并内化这些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受到严重的抑制,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的情节性

传统的钢琴教学过分强调技巧性和理论性,课堂气氛生硬、死板,而情节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钢琴的乐趣。很多钢琴曲不仅优美,同时还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如果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把故事情节让学生演绎出来,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仙女的舞蹈》这首小曲,作品内容不大,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角色代入的形式,学生来表演仙女,教师当琴师,在教师优美的音乐伴奏过程中,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舞蹈场面,通过情节性教学学生不但对曲子印象深刻,同时也体会到音乐所带来的精神上的美感,为学生以后在教学中思维创造性的发挥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在教学过程中贯穿通俗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俗性音乐一直为广大学生所喜欢,很多通俗音乐改编成钢琴曲学生每每遇到都是弹的津津有味、自娱其中,因此在学前专业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贯彻通俗性思想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另一有效途径,同时也是钢琴教学内容创新的有效探索,比如通俗歌曲《青花瓷》、《菊次郎的春天》在改编成钢琴曲后为广大学琴爱好者所喜欢。通俗性钢琴曲旋律线条清晰优美,伴奏类型多样化,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如何演奏这种类型的曲目,同时也对伴奏类型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增强了对钢琴的热爱,进一步克服了钢琴教学过程中理论性过强,难以适应等问题。

(三)教学过程中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重点体现在对儿歌伴奏音型的灵活运用上。一首小儿歌可以选用多种不同的伴奏音型,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性的编配伴奏,以《火车开了》这首儿歌为例,让学生抓住火车开了的节奏特点,讲述该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儿童开火车时的欢愉场面,可采用柱式或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在歌曲《轻轻地划》可引导学生抓住摇曳、轻快的音乐特质,在选用伴奏音型时可选择全分解的伴奏音型,来表现小船的摇动、轻摆。而在歌曲《小燕子》的描绘中,由于此曲是优美抒情的,学生则更多的会采用琶音的音型。此外在旋律出现延长音或休止符时,学生创造性的选用快速音阶、分解和弦等等伴奏音型来烘托旋律,加深音乐的艺术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也要随着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加以改进。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需要师生之间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在实际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要大胆尝试,寻找更加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钢琴技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合国家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幼儿教师。

作者:王一平 杨天波 单位:辽宁省朝阳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