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实用13篇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篇1

首先先从大学生自身问题说起,现代大学生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盲目投简历,盲目找工作,自身定位不足,不知道自己投简历是为了什么。找个单位做跳板,跳槽次数频繁,同时也说明了对企业对工作缺乏责任感。缺乏踏实刻苦工作的精神。另一方面,政府也有一定的责任。《波士顿环球报》曾在《美国学生眼中的中国教育》一文中指出:中国的“整个教育都是为了记住一切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东西,而不是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应对就业后需要面对的各种实际问题”。相比而言,其他国家的大学,在培养人才和为人才服务方面比我们“务实得多”。在美国,学生一进大学门,学校就会对其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和接触职业市场。其后,还会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性格,兴趣,以便有针对性的去学习。最后,学校和企业的责任问题也是重中之重,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我国高校设置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是以学校需求为导向,什么专业好招生就设置什么专业。学校与企业需求脱节。在企业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片面要求工作经验而忽视了企业也有培养员工与锻炼员工的责任。一个真正的有能力的员工不是在招聘时要求有工作经验而获得的,而是由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一味的要求工作经验无疑是横在大学生面前的一道门槛。

大学生就业的现状:①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流向 伴随我国沿海等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发达城市以及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在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等的吸引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跟随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在大中城市寻求发展空间,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洪流。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有限的就业市场的需求。②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伴随着精英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而仅有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的企业全部选择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过高的期望值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了大量的就业良机。

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呢?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鼓励第三产业特别是那些发展迅速、就业需求旺盛产业的发展,扩大大学生的就业范围。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并给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提高信贷保障。优化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为大学生传授相关创业知识,使大学生的利益得到保障,解决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刘继亮、陈 丽.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2).

[2] 李滨娜.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J]. 华 章,2010(2).

[3] 张向前.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4).

[4] 吴克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J].江苏高教,2004(2).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篇2

1、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积极的方面

(1)风险竞争意识在不断的提升

随着就业形势和就业机制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不够理想的就业情况,很多大学生都出现了消极沮丧的焦急情绪。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改变了传统的职业稳定性的观念,面对就业风险竞争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很多大学生面对就业竞争的压力在心态上比较积极的,同时对就业有了不同的看法,更加注重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一定的风险竞争意识。

(2)职业的流动意识在不断的增强

在就业形势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发生了变化,主要选择先就业后择业。调查中很多高校毕业生明确表示第一份工作都只是暂时的。虽然很多毕业生仍旧希望能够实现专业对口,但是在就业过程中也注重个人未来的发展,专业对口问题不再显得那么重要。高校毕业生认为积累一定的经验并且遇到合适的契机是非常重要的。

(3)自我肯定的意识比较浓厚

随着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我国的用人制度和就业制度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大学生逐渐开始适应这种双向选择的形式,在面对就业问题的时候,大学生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自我肯定的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在就业的过程中,学生更加注重自身在职业上的需求,希望在职场中实现扩宽自己的视野,不断的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自己的理想。

2、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社会的意识比较薄弱

受到诸多经济利益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人生价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就业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理想的功利化,而其服务社会的意识正在不断的减弱,甚至直接将职业分成不同的级别,并没有意识到国家社会需求的重要性。通过调查来看很少有毕业生愿意去西部地区或者是选择一些基层岗位。这就导致很多岗位的需求出现失衡的情况,而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人才的作用无法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目标

虽然很多大学生已然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但是仍旧有很多人对于未来的就业没有明确的方向,并且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划。尤其是在自我发展规划上面,很多没有对自己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没有指定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于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2】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毕业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很多大学生的功利思想日益严重,常常以自我的价值为中心,更加注重就业过程中的功效,反而忽视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过于注重眼前的利益,同时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服务社会的意识日渐薄弱。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些大学生忽视自身专业的特点和自身的优势而追求待遇好的职业,对自身的就业观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在另外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存在一定的偏见,首先是用人单位提高用人的标准,只注重毕业生的学历而忽视了能力;其次就是性别歧视,很多用人单位明确规定性别要求,这就使得性别成为很多女学生就业的限制,极容易影响她们的就业观念。

2、高校原因

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就业指导是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关键因素。首先是高校中的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都不够合理,很多课程中的内容过于陈旧,大学生的就业观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例如有些课程中介绍求职的难易程度和薪酬待遇的高度和受教育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并不合理。更为严重的是,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是在不断提高的,因而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该符合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从市场的需求来改变大学生课程体系。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不够完善和全面,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并没有落实到实处,很多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并且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观念过于落后,对学生来说没有多大的作用,就这导致一些学生面对激励的竞争环境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就业观念。

三、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1、充分发挥社会的重要社会

首先国家要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就业政策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此来扩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采取积极的政策和措施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加强对就业观念的宣传工作,逐渐改善严峻的就业情况,大力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其次就是发挥社会环境的正确引导作用,社会的大体环境会对大学生的观念形成深刻的影响,例如可以宣传一些优秀学生的事迹,以此来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就业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态,切忌好高骛远。同时就业形势的变化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因而需要引导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形成正确的了解,保持积极的心态。【3】

2、深化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首先就是要重视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现如今很多高校并不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尤其忽视了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就业观的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时候能够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同时能够对自身有着明确的认识,让大学生意识到就业观的重要性,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就是广泛开展各项就业观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例如专题讲座、就业指导活动等都可以让学生在学校里提前感受就业的氛围,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

3、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观的调整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篇3

就业问题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每年都被社会重点关注的一个话题,随着这几年应届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几乎每年都被称为“最困难就业季”,究其原因,除了社会和市场的因素外,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也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的局面的一个主要原因。

1当代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作单位唯学历理论。这在医药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一个观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武汉市区内的医院,招聘药学相关专业学生工作时,只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才有编制。这里以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17届毕业生为例,2017届毕业生进入医院工作共55人,其中留在武汉市区内医院工作的学生共20人,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毕业生16人,但本科毕业生16人均是以劳务派遣的形式进入医院工作的,不享受医院的工资待遇。因此享受武汉市区医院正式编制工作的2017届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毕业生均为硕士研究生。原因的第二点是学生对医药行业的认识不清,认为本科生出去只有医药代表这一条路可以选,而要想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选择,就必须要攻读研究生,考取更高的学历。正是受了这一现象的影响,造成了现在的学生考研比例逐年递增,一直呈上升趋势。学生中普遍存在学历越高,工作就会越好的心理。

第二、工作岗位单一论。正如前面所说,医药类学生心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本科毕业生到社会上,除了医药代表等销售类岗位外,其他的工作都做不了。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是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才会去选择考研,提升学历,以求能从“只有销售岗位可选择的困境”中脱离出来。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是因为销售行业本身是一个压力大、工作人员流动性强、收入高的行业。工作压力大必然会造成人员流动性强,很多人正是因为无法承受销售工作中所带来的压力而离开这一行业,但在压力大的同时销售行业同样用它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高收入来吸引着无数未尝试过这一行的新鲜大学生来加入到这一行业中来,这也就造成了这一行业的人员流动性特别强,而人员流动性强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这一行業的工作人员需求量也特别大,因此在招聘市场中企业招聘医药代表等销售岗位确实是招聘市场的主流招聘岗位。

第三、工作单位唯大公司论。笔者从事学生就业工作两年,在这两年中本问到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这几家公司哪家公司比较大?我应该去哪家公司比较好。学生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大公司就是好公司,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学生普遍认为,大公司由于实力雄厚,薪资待遇肯定比规模小的公司更好,同时为自己提供的机会肯定也更多,但他们就没有想过,在大公司中人才肯定也更多,竞争也肯定更加激烈,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肯定也贯彻的更加残酷。这些都是学生所想不到的,很多学生不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而是哪家公司规模大,就选哪家。

第四、工作地点选择范围狭小。通过对学生进行就业咨询了解到,学生在就业地点选择上,大体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尽量选择在自己家乡工作。第二种是尽量选择在自己家所在省份的省会工作。由于笔者所属高校湖北中医药大学是湖北省省属院校,所以我校2/3的学生都来自湖北省省内,因此武汉是很多学生毕业选择就业地的第一选择,如果面临两个就业单位的选择时,往往学生不会去考虑实际的发展情况,而是只考虑留在武汉市内工作,这样自己离家近一些。那些非湖北省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地时也基本上遵循回家乡或者家乡所在省省会为第一就业地选择的原则,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明明有很好的就业机会时,却因就业地与自己的意向不符而放弃。

2就业观问题解决建议

第一、加强大学生专业性教育。在大学生四年培养过程中,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供参考,并对该院系学生所在专业的就业范畴进行明确的展示和讲解,以便学生能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观。例如药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后可从事的工作除医药代表等销售岗位外,还可以从事QA/QC等质检工作、CRA临床观察员的工作、企业管理培训生、药企GMP认证专员、药品物流等相关性的工作,工作岗位的选择是很多的,而不是仅限于销售岗位。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篇4

1.就业观念有待提高

当今毕业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身上有一股拼劲。他们热衷于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认为只有在大城市打拼才会有出路,自己的能力、价值才能得到体现。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适合大城市,他们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对于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一份工作带来的不仅是一份收入,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不应该只是考虑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还应该理智分析这份工作能给自己带来哪些方面的提高。

2.个别学生诚信道德缺失

为获得好的工作,个别学生会在自己的个人简历中造假,伪造荣誉证书、等级证书、学历证书,虚报成绩,在与用人单位签订相应的合同后,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会毁约。还有一些取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还款。

3.不遵守校纪校规

面临就业,很多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主要表现就是以求职面试为由旷课迟到。

4.心情浮躁、焦虑

有些学生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前的学习生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降。忙于求职应聘,不能合理安排求职应聘与上课时间,导致毕业前挂科,影响了毕业和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提高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思想政治素养,加强教育,最根本的是引导大学生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引导当今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增强自身素养、提高品质修养、在德智体方面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明确了基本路径。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教导大学生在社会中明确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并将其统一起来,也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统一起来。

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在和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是核心课程,也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这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就业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与法律基础。在思想政治中,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把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以及服务群众的意识融入教学中。

三、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很多企业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大学生缺失实际工作经验。加上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各方面不稳定,很多时候企业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在培养大学生上。其实,企业应该用一颗包容的心去接纳这些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看到他们身上的活力与潜力。

图1是近几年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由此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更为关心毕业生的哪些因素。学校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图1 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考虑的因素分析

四、总结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工作机会,发掘其潜力。而当代毕业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就业择业时理性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盲目就业。

参考文献:

[1]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2]孙永建.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3]蒋萌萌.当代大学生就业意识的调查与分析[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篇5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简介

近几年就业率也维持在70.6%左右,一增一减,这两组数字非常直观的告诉我们: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很严重,虽然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09届和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两届呈现上升,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增长趋势更为明显。但是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不容乐观。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米,在中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社会问题中排序在前儿位的重要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所以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目前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第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

(二)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就业困难。第一,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 第二,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 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第一,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第二,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四)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 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三、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建议

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对此进行理性思考,献计献策,积极应对,对缓解和促进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认为主要的方法有如下几点

(一) 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第一,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 第二,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

(二) 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第一, 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第二, 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

(三) 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奇缺,严重制约了其发展。用人单位应注重人才的合理使用:用人单位对录用的大学生要进行科学分类,根据就业岗位的性质、特点以及对人才层次的要求,合理配置所需人才。鼓励大学生将职业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尽可能地给予他们机会,只有满足了他们的职业需求,才可能满足用人单位自身人力资源内部增值的需要。用人单位的负责人要从对单位负责的角度考虑,敢于排除各种阻力和关系网,构建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

(四) 高校的改革。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因此学校要深化自己内部改革。第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第二, 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第三,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卡玛.谁说本科生找不到好工作[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2]王霆,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求知,2006年,S3期:214-215

[3]朱继光,祝伟.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5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篇6

一、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综合分析

(一)现行教育体制问题

教育应该是一个让受教育者在各方面普遍提高的过程,但现行的高考制度和一考定终身的社会事实,使得教育成了一个竞争拔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功利性的目标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当个人理想中的目标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不一致时,就出现了所谓的“就业难”问题。

(二)企业对毕业生要求过高

不少用人企业在招工时往往要求毕业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所具有的较高素质,其实经验和能力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学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素质与企业的需求脱节, 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 以致出现“毕业生求不到一职、企业高薪聘不到人才”的局面。另一方面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当市场条件变化以后,由于供给反应的滞后性,造成高技术职业市场繁荣与萧条的循环,造成人才的浪费,同时使某些职业人才供不应求。

二、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研究

(一)针对社会方面的原因对政府、企业提出相应的建议

1.改革高考制度,发展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

现在的高考制度,按考生分数段划分为本科、专科,只有分数最低的专科二批学生才会去各类职业学院,这无意中形成一种职业教育低下的概念,也就不怪乎我国一方面是严重缺乏各类技术人才,而另一方面又是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因此,我们应该削减普通高等教育,进行目标明确的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用于我国的国防和科技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2.建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广电媒体的正确引导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社会是个金字塔形的结构,需要多数的人去构筑坚实的塔基,因此社会价值观也应与时俱进,在国家富强的初级阶段,以经济为主线,需要号召人们努力拼搏向上。而在我们国家已经走向富裕强国的今天,如果人人仍是急不可耐的要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社会结构就会不稳定。今天社会需要的是以安定和谐为主线,去除浮躁,脚踏实地,把本职工作干好,这是现代人所缺乏的基本素质,也是学校教育、社会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工具所应该极力倡导的处世观念。

3.改变社会分配结构,以立法保就业

大学毕业生择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造成了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人才浪费严重,也就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普遍不愿意到乡村及边远地区就业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生存价值观和社会实际存在的地区差距造成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前面所述的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之外,国家还应以立法改变社会资金分配结构,缩小地区之间、行业之间、贫富之间的收入差别。保证职工工资待遇,改善用工环境,对于高脑力和高体力劳动者都应该给予高报酬。提高社会福利保障,人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彻底消除职业歧视,缩小城乡差别而不是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等都是提高大学生乃至社会人就业率的有力措施。

4.企业应提高整体工资水平,全面改善用工环境

企业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要着眼长远,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在职工工资待遇上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如果职工队伍不稳定,企业生产效率将无法提高,客户资源、产品市场占有率等都会受到影响。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稳定职工队伍,企业还应优化食宿、工作环境,实行人文关怀,让职工在单位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为使大学毕业生更好的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对学校方面提出的建议

1.建立长效的社会调研机制、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各高校应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建立长效的社会调研和企业调研机制,随时根据就业市场人才的需求,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为了让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具备竞争力,学校必须在了解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这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等。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

学校自身的实训条件、实训设备毕竟有限,而且设备更新也不及时,要想让培养的学生能与时共进,技术全面,学校应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或校外的实训基地。这样既可解决企业的招工难问题,也可解决学生的实训与社会脱节问题,真正地做到校企双赢。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才能了解企业对技术人才技能的需求方向,才能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使培养的学生具备了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技能,从而才能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3.加大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建设,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

学生在求职中感到困扰的问题大多是来自外界的信息量少,这里面包括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和对企业招聘流程、基本要求的缺乏了解,因此,学校应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另外,为了保障就业,我国已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各大学应该加强对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明确规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学校及有关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形成比较全面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供需双方利益的配套政策,使毕业生就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应解决的问题

(一)当代的大学生应有新的就业理念

国家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旨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但是现在的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考上了大学,就不能再干体力活了。这显示了人们在进行了一定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后的期望回报值都是比较大的。“就业难”的实质是找到自己认为理想的岗位难,大学生应理性地看待就业现状,转换思路,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改变对高收入、大城市的盲目追求,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和择业方式。

(二)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篇7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27万人,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人,与上一年相比毕业生数量还在增加,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70万以上,预计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90万以上,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约30万以及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将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但是,从国内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建设的新需求不断扩大,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素质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现对人才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目前教育现状

目前高校教师具有较高学历者越来越多,但对普通高校来讲,大部分的教师是从各高校毕业后选拔而来,作为工科学生来讲是存在弊端的,教师在上课时仅仅是用理论知识或者是课件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不能亲身体验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最终结果是学生仅有一点印象,而不能抓住重点,并未达到学习的目的。尽管目前普遍存在着学生在校主要是学习如何学习,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略有不妥,难道说我们从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这十六年一直在讨论学习的方法吗?

刚进入大学学习的新生,一直以来都普遍存在思想困顿、迷茫问题,不知道自己考入大学来是在干什么,来大学能学习什么,毕业以后我又能做什么,大学生生活如何度过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高校在开学伊始就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入学教育,但是这些课程大部分趋于模式化,机械的讲解学生手册、校规校纪等相关文件,较少涉及到系统专业知识以及未来明确专业、就业方向指导、人生目标规划等内容,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不深;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经过调剂录取的,本身对专业就不甚了解,更别说感兴趣,这就更加造成了学生的困顿,从而使学生更加迷茫。

1. 学生生活和学习

在高校中很多孩子不能很快的适应学校集体生活,过去小学、初中、高中升学过程中都会有老师、家长全程陪伴,进入大学校园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束缚,与之相衔接的高校管理模式还无法尽快的了解学生的状态,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业出现了简单的断层或者沟壑,造成部分学生迷失于校园中。

2.实践能力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和迅速发展的社会,各种信息和消息充斥或者冲击着现代大学生思想,他们的思想活跃,思维的跳跃性也相对较大,但与之匹配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很多时间他们充斥于课堂当中,考试前死记硬背成为常态。相对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他们更愿意去看“热闹”,而不是用自己的双手来填充自己在某一块知识领域的缺陷。这种习惯或者方式必然造成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足。与此同时,很多高校开展了动手的实训课程,但是由于目前的资源有限,学生也只能是简单的走一个过程,不甚了解其中存在哪些问题,课后写一份实习报告了事,这对于真正提高动手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

3.对社会的认知度不足

大学生经过象牙塔的“磨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较高的目标诉求,而目前普工、一线操作工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自身的对社会的诉求,认为自己奋斗了十几个春秋,最终去当工人,有点过不去这个门槛。因此很大学生待就业甚至是失业。从某些方面来讲这就是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不够准确,没有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不能将自己的心沉淀下来,总是一副高高在上了样子,使自己失去了很好的机会。

二、解决对策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或者是考场,大学课程学习不能单纯的靠期末考试成绩来决定,应该教育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要逐步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动手能力,不仅仅是让学生焊接个零部件或者是半导体,制作几个机械零件,而是要让学生知道其中的原理,怎么加工的,为什么这么加工、制作,与学生的书本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学以致用。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前学生的心气较高,不肯吃苦,以往的老员工有经验、董技术,但是学历相对太低,知道怎么干、不知道原理。但大学生不一样,他们有理论缺少实践,若务实,学什么都很快,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将优点发挥出来,这样会有更好的收获;培养学生学会坚持,才有收获。

3.增强学生对企业认知度

当前形势下,各企业的大学生跳槽事件屡见不鲜,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度不仅仅是企业要解决的问题,高校教育也应该参与其中。企业认知度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员工对企业内涵及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度的标准。大学生是作为一个社会的群体,必然会走向社会,特别是走进企业。只有他们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认可,才能很好的服务于企业。但在目前的情况下,高校在这方面几乎不会有太多的涉猎,同时企业仅仅是以薪金待遇以及未来发展前景作为诱惑使学生留下来工作,过一段时间学生发现其中的题后很多人选择离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规划,同时也会间接影响高校未来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诸多研究者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篇8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严峻

中国自1999年至今延续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我国高校毕业生从2001年的115万,到2011年的650余万,十年时间增加了465%,加之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下降,使得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各地举办的各类招聘会总是人满为患,公务员考试炙手可热,出现几十人、几百人甚至数千人竞聘一个岗位的情况。同时,社会中还积存了大量大学生待业人员。一些学生遭遇多次求职受挫之后,容易引发焦虑、自卑、失落、怀疑等消极情绪,大学生这一高学历群体的就业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妥善地控制,不仅意味着中国高学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更会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近年来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下降,社会就业总量增加不足;传统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为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而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大量精简,国有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分流出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需就业人员大量增加,社会发展总需求不足,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高校扩招使供需矛盾加大。我国从1999年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达到115万人,而到2011年高校毕业生猛增到650余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毕业生数量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

2.高等教育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在制定大学生教育发展规划、办学思路时,市场意识不强,表现在:第一,专业课程设置错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产业、新岗位层出不穷,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就业后难以适应工作需求;一些院校盲目设置热门专业,导致专业结构不合理;不少院校专业划分过细,学科门类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第二,社会实践不足导致知识转化率低。学生在大学侧重于理论知识学习,实际操作机会不多,加上高校和企业联系不够,学生企业实习机会不足,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达不到工作岗位要求,知识转化率低。第三,就业指导滞后。我国高校目前基本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常常限定于介绍就业形式,传授求职技巧、面试技巧,联系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缺乏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难以适应变化多端的就业形势。

3.毕业生择业观念和能力素质不适应社会需求。第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理念仍存在一些偏差。存在“一步到位”“宁要东部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等思想,热衷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不愿到基层艰苦地区就业,就业期望值过高,容易遭受挫折。第二,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另外,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如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挫折承受力差,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障碍,盲从和依赖心理普遍存在等。第三,择业能力水平不高。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或低估自己能力的现象。职业规划能力比较欠缺,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单位情况,不能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和兴趣作出决定和计划。

4.用人单位选材存在误区。一些用人单位条件过于苛刻,选人要全才、通才,各科都要优秀,结果高能低用,造成被录用人员不安心工作,有机会就跳槽,双方都造成损失,人为地造成就业难。一些单位存在过分看重经验、过分关注文凭、性别歧视等问题。

以上多种原因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率不高的现状。

三、大学生就业对策分析

1.切实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第一,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政府应努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力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提供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就业岗位。同时,第三产业是吸收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二,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出台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有关制度改革,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保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就业市场,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第三,国家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举措,以行政、经济等手段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鼓励大学生在西部等基层、边远地区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同时,政府也应做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工作。

2.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减少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的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将招生与就业结合起来,科学决策办学规模和培养规格,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另一方面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形成以学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同时,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毕业生提供针对性、专业性、系统性的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篇9

一、导致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的原因

1.滞后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滞后性,这些滞后性因素导致高校学生培养、行政管理无法顺畅地执行相应功能。毕业生总量逐大幅增加与社会实际有效需求的增长的不协调,导致了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不对口的现象,引发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衔接不当。

2.就业信息披露不及时。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信息基本公开透明,但在大量的企业用人方面媒体等信息功能发挥不足,无法公布高校毕业生的信息及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职业需求和岗位变化,以至于导致毕业生信息不灵,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不能对口就业。

3.高校毕业生个人不愿选择或放弃专业对口的岗位。一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报考盲目,只想理想的学校并不考虑四年后就业问题;还有些学生是报考志愿落选被调剂分配;有些学生报考志愿时选择性较小。根据来自智联招聘网的一份调查:“当初报考根据自己兴趣决定的是48%,21%的人是听从父母决定的;服从调剂分配的27%;根据学校老师意见报的有10%。”读大学不考虑职业发展,入学后自主择业也不会对口就业从非所愿。二是毕业生择业观的问题。多数大学生把眼光定位在大中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私营企业,为此宁可放弃所学专业。面临近五成的大学生想进入较稳定的政府和事业单位工作,而急需人才的民营企业却无人问津。三是社会关系网仍然是就业安排的重要途径。这样,毕业生因为投亲靠友而放弃自己的专业。

4.毕业生综合素质低,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而放弃专业对口岗位。现在有些大学毕业生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打开电脑甚至分不清主板和CPU。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既要有完善的人格,也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一些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个人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又好高骛远不得不放弃专业对口的岗位。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的调整措施

1.改革高校教育体制。首先是加快高等院校内部的整体改革。一是要是明确目标,从根本上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从而以适应对口就业的需求。二是确立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既要培养第一线的操作型人才,也要积极尝试弹性学制和分段学制及学分制等。如:可以提早就业,在岗实习一段后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其次是增加高等教育体制的灵活性。一是加强高校间同行业教育资源的联系与合作,鼓励联合办学、学分互认后转学或重选专业等,逐步形成若干行业高等教育的中心,改变目前学难以调控的状况。这样做可以有效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并减少高教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创建更多的学科特色和行业特色。

2.建立信息披露体系。

(1)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各级政府的教育部门与经济部门收集、整理、分析目前的劳动力结构状况与人才需求预测等相关信息并及时公布。如:当前劳动力结构的状况,今后几年就业岗位人才结构分析与需求预测等。一方面有利于高考志愿专业的填报指导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学非所愿大面积存在的状况。

(2)建立联合的就业信息平台:高校间可以联合建立统一的就业供需信息网,通过网络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公开化、透明化。高校要鼓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加沟通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对已工作的毕业生建立信息反馈制度,追踪用人单位是否向学生兑现了在招聘会上的承诺,对于不守诚信的单位向在校学生和社会公布单位名单,以维护一个长期而相互监督的追踪机制。

3.促进资源整合,强化教育体制的开放性。

(1)实现“嵌入式”招生培养:高校应以市场需求的人才社会价值定位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使学生充分了解各专业的特点,以便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2)内部资源变化与整合:内部资源变化与整合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校教育的质量及减少资源的浪费,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坚持学科链对接产业链。积极推进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人才培养标准与市场需求接轨了就业难题才能破解。

4.课程体系改革,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加强高校招生专业结构的统筹:高等教育的结构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在国家高等教育招生专业结构的统筹规划指导下,多数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强调通用人才的培养,追捧“热门”。以计算机为例:全国有近600个本科院校和1100所专科学校设置这同一专业。国家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妥善调整地区、高校的招生计划,根据对需求的预计调整各校各专业的招生规模。

(2)在课程内容、教学管理、实习制度等方面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尝试:创建更多的学生实习的校外平台,加强现场教学、技能训练,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既满足了学生的专业需求,避免了学术研究过于理论化的现象。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全程式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要积极与有关的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等合作,从而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陈竹,周凯.文科生缘何择业不对口[J].金色年华,2011,(1).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篇10

1.就业期望值偏高

对于大学生而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不仅希望找到舒适的工作,而且希望有高的收入回报,都想把自己的工作定位在大城市、大企业等大单位,看重就业单位的发展前景,不愿意到欠发达的西部条件艰苦的地区单位就业,出现了“宁可在城市打工,也不愿去农牧区就业”的局面。同时,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许多大学生都不愿到私企或者非国有制企业去工作,在大城市寻找好的“铁饭碗”工作的观念严重制约了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而当前我国最需人才的恰恰是那些西部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的一些艰苦行业。部分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偏高,与现实社会中大众化的就业需求相矛盾,这是导致当前大学生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专业技能不足

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大学生专业能力不足的现象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是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首要因素。当前,许多大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技能不精通,功底不深。目前高校现有的按专业招生培养的模式存在着重专业课程轻基础课程的倾向,一些专业划分和设置过于狭窄,学科之间泾渭分明,使高校的部分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课程开设不尽合理,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导致很多大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由于高校缺乏以市场为向导的理念,致使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最终导致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不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新兴职业人才严重紧缺,如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师、遥感算法工程师、网页设计师等人才均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与此同时,原来比较热门行业逐渐变冷,例如财会、计算机操作、行政人员等一些专业均出现人才相对过剩的现象。

此外,许多大学生只学不用,理论与实际脱节,这也是导致大学生专业能力不足的另一个因素。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全面系统地掌握自身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且能够很好的指导实践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包括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毫无疑问,良好的专业技能是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基础。然而在目前的大学毕业生中,许多大学生并没有很好的掌握应该具备的相应的专业技能,这样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就无法避免了。

3.实践能力不强

对于大学生来说,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当前就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正发生多元化的改变。从总体上看,就业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都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大多数企业都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能马上参与工作。但是大学生还没有真正走出校门,几乎没有工作经验,就算有,也只是实习的经验。因此,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不足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又一大因素。再则,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偏重于理论教育,对实际操作能力不太重视,造成了许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实践能力不强。正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不少大学生的个人工作能力很难让用人单位满意和认可,这个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实践经验、人际交流、为人处世、口头表达能力及心理素质等。另外,很多用人单位从本单位的效益考虑,都不太愿意花代价培养新人,这也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4.职业适应能力不足

从当前社会的就业模式和人才结构的要求来看,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已成为他们能否适应当前社会要求的一项核心内容,职业适应能力不仅决定了就业的成功率,而且对就业后的发展前景也十分重要。目前大学生在职业适应能力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过于形式主义,导致大部分学生的择业意识不完备;

(2)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与失败,部分学生在未走上社会就已产生畏惧和退缩的倾向,缺乏自信;

(3)许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缺乏了解,致使他们在求职中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

二、大学生就业外部问题分析

1.职业目标不明确

由于我国的高考制度是“一考定终身”,缺乏灵活性,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都不是太理解,因而对自己的职业目标不太明确。然而职业目标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指导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的方向标,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国内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目标的确定缺乏必要的认识。虽然有不少高校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基本上都形同虚设,只是在毕业的前夕进行一两次集中式的介绍就业技巧等等,难以大规模的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更加谈不上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职业目标规划了。由于上述原因,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不能够正确认知自我,职业方向与目标不明确。

2.就业指导工作有待完善

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大多数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缺少专业性的教育和培训;

(2)高校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基础设施上投入严重不足;

(3)高校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尚不完善,还不能及时全面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信息;

(4)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停留在政策的宣传上,没有体现“生涯指导”的理念。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篇11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目前,伴随着全国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逐渐完成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而在实现大众化教育后必然会带来大众化就业。同时高校每年的毕业人数也随之增加,从2001年的114万至2005年的338万,再到2010年的630万,与这逐年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相对的是年年下滑的就业率。2010年6月底和8月底两次数据显示,专科生、研究生就业率均高于本科生。6月底就业率为研究生81.61%、本科生75.08%、专科生77.90%;8月底就业率,研究生86.23%、本科生81.72%、专科生82.55%。2011年省教育厅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全国有大学毕业生933万人,新一轮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即将遭受更大的挑战!虽然政府与社会各界都在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增加就业机会和岗位,但面对年年扩充的就业大军,要很好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仍十分困难。当然,我国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难以吸纳较多高尖端人才,同时很多地区出现了研究生挤占本科生的岗位,本科生与专科生“抢饭碗”的现象,在遭受金融危机影响之后尤为明显。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生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学习深度有待挖掘

在对2011届毕业生和在校生调查后显示,有85%的同学认为就业中面临最大的瓶颈是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很多同学们对课程设置存在诸多疑惑。例如有一些学生反馈专业课程与公共课课时安排缺乏一定的侧重性。部分专业课程一周只有两到三课时,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衔接连贯性较差,给专业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建议可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专业课程课时安排,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

(二)人才培养模式趋于单一化,实践教学相对薄弱

很多学生反映大学上课基本上都是接受理论授课形式,缺少实践操作,与实际脱离。因而出现部分学生被动学习的不良现象,缺乏学习的创新性与主动性。个别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未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造成两者在应用上的知识断层。而企业在招聘管理、会计、营销等相关专业的人员时更倾向于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这也是此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最初就业率趋于劣势的原因之一。

(三)各专业的对口程度发展不平衡。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深刻影响大学生就业环境后更是清晰地折射出国内高校专业设置的缺陷。当前,一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培养出的学生就业与专业不对口。

(四)就业期望和就业地域束缚了就业率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理念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高于2000元,近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普遍存在初次就业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突出体现在薪水和工作环境上。

三、提出未来毕业生就业思路,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议

(一)加深校企联系程度,针对性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各高校应适当合理的增加专业课的课时,使学生能更充分的接受专业知识。同时深入了解毕业生在各企事业单位的就业情况、工作表现,了解各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采取跟踪调研方式,统计数据,与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建立一个畅通的信息平台,在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进行紧密联系。加强毕业生推荐服务,形成省、校优秀毕业生推荐等,使学生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学生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中实现自我指导、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二)内外兼修,实现教育模式多元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变革,更新知识内容,保证教育质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实习、实践训练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人才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更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落实“三个调查”,逐步转变毕业生就业、择业观。一是进行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开展行之有效的就业教育,特别是教育毕业生树立市场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创业意识、大力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创业成才;二是开展就业市场调查分析,让学生深入实际实地考察研究;三是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及时最新就业信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企事业单位招聘动向,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主动的市场意识,扩充完善用人单位信息库。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篇12

从大体上来看,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即在“受雇全职工作”中包含两类:一类是有全职工作,与专业有关;一类是有全职工作,与专业无关。这其中一些人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而另择其他专业就业,但更多的大学生是为了工作而从事非本专业的行业。而在2011年就的业蓝皮书中看出:2010年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虽比2009年高出一些,但仍然低于2008年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71%。2010年本科专业门类中,专业对口率最高的是医学占88%,其次是工学占75%,最低的为历史学占47%。就业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大多从事一些经济类、管理类、销售类的工作,这类工作,社会需求量广、门槛低,不需要太多技术类知识,重视的是社交能力、协作能力和人脉关系等等。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的原因

高校教育体制滞后性。我国高校教育体制进行了数次改革,然而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滞后性是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 “瓶颈”。其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高校管理体制的滞后性学科设置的滞后性。而这些滞后性因素导致高校学生培养、行政管理、教学科研等对应部门无法顺畅地执行相应功能,更不能很好地实现最优化协同。加之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大幅增加,社会实际有效需求的增长却远远滞后,于是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仅影响了教育整体效益的发挥,也导致了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不对口的现象。

本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信息不对称。高校同社会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引发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衔接不当。用人单位难以掌握高校毕业生的完全信息。由于毕业生是具有能动性和知识性的特殊性,因此用人单位不可能像了解其他产品一样简单地掌握其特性。在实际洽谈过程中,用人单位难以完全了解毕业生的素质、能力等信息,分不清各种证书的真假优劣,不了解求职大学生的真实求职期望;同时,求职大学生也不了解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不清楚用人单位承诺的可信度等等。这些不对称信息状况将在协议签署前后分别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严重降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效率,引起就业市场秩序混乱,进而促使本已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境况雪上加霜。

毕业生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而放弃专业对口岗位。现在有些大学毕业生虽然成绩很好,但缺乏动手操作能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会拆装电脑,打开电脑甚至分不清主板和CPU。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既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更要有完善的人格。一些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主要原因是个人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又好高骛远不愿选择基础性岗位,而放弃专业对口的岗位。

三、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的解决对策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通过学校与市场的双重作用进行大类招生,并在此基础上从指导思想、方法、结构等方面进行培养改革,实现“嵌入式”招生培养。高效应以市场需求的人才社会价值定位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使学生不受专业局限,充分了解各专业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这既体现了专业的市场化,又满足了学生的专业需求,避免了学科设置与市场企业需求脱轨,避免了学术研究过于理论化,增加了实用性,并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招生体制的最优化。

改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信息信用体系。高校应加快毕业生就业网络化进程,完善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内容,建造就业信息平台,整合信息资源,甚至高校间可以联合建立统一的就业供需信息网,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并通过网络使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和准确。同时高校要鼓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主动建立和保持联系,加强沟通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对已工作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了解用人单位是否向学生兑现了在招聘会上的承诺,对于不守诚信的单位,向在校学生和社会公布单位名单,以维护一个长期而规范的信用就业市场。同时更是起到了相互监督的作用。

加快高校内部资源整合并增加教育体制的开放性。内部资源变化与整合是高校教育体制发展的需要,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校教育的质量及减少资源的浪费,也可以给弱势高校留有发展的空间。高校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倾听社会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面向未来,坚持学科链对接产业链,积极推进学科专业结构和办学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创新意识。积极推进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在所有课程和实践环节中融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开设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人才培养标准与市场需求接轨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才能破解。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篇13

(一)就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就业歧视现象非常普遍,已经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话题。主要存在性别歧视、地域性歧视、身体歧视、学历歧视、经验歧视等。如女性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的性别歧视,据有关数据显示:55.8%的女生觉得自己找工作时受到了性别歧视,63.7%的女生,甚至连47.6%的男生都认为现在用人单位存在着“很歧视”或“比较歧视”女生的性别歧视现象[1];非本地生源或非本地户籍受到的地域性歧视,最常见的是一些大城市的用人单位对外地就业人员所提出的不公平的要求和给予比本地员工较差的待遇的情形;因身体某些原因等遭到的歧视,如2003年的中国银行成都分行因招聘要求有身高限制引起的我国第一个身高歧视诉讼案件等;在很多企业,因学历、经验而遭到歧视的现象也很普遍,往往是从事同样的工作而受到不同的待遇等

(二)就业陷阱层出不穷。有的用人单位以招聘为名,获得应聘者的个人资料,从而从事非法活动,如利用大学毕业生提交的身份证复印件开银行账户进行非法勾当,将大学生当作“替罪羊”;有的借招聘之名向应聘大学生收取风险抵押金、培训费、建档费等各种不合理费用骗取钱财,职业介绍机构提供虚假信息,假招聘,侵吞中介费及中介机构与用人单位联手坑骗求职者;有的用人单位提供的应聘岗位与实际岗位不符,如采用粉饰岗位的伎俩,在招聘广告上把“业务员”、“保险员”职位写成是“市场总监”、“保险事业部经理”等等,以吸引求职者。面对五花八门的就业陷阱,面对劳动权益屡遭侵害,面对生存的压力,求职的大学生大都如同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二、大学生就业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虽然我国现存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为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护和保障提供了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为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护无论是在实体法还是在程序法中规定得内容都还不够具体,这就导致当大学生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时,特别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就业歧视时难以寻求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在对劳动者就业权益保护的规定还呈现出过于原则和笼统的特点,特别是对用人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裁措施,在就业陷阱层出不穷的时候很难有效保障大学生合法的就业权益;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针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用以来保障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权益,也没有特定的维权机构或保障部门专门来维护大学生的就业权益等等。

(二)高校原因

目前,各高校对学生的普法教育和宣传力度不够,在开课方面往往只开设《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公共课程,而学生们对于公共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一般都不是很高,到课率较低。有些学校甚至根本没有法律方面的课程,学生的法律知识有限。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侧重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就业、如何创业,而对法律维权方面的内容则一带而过,根本不予以重视。

(三)大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生作为就业市场运行的卖方主体,大部分只是被动地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加上我国法律和制度尚不健全,在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的权益往往受到侵害,并且大部分学生在受到侵害后,也很少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甚至从未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已经受到了侵害。实际上,大多数毕业生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和心理素质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自我维权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这些都是大学生在就业期间权益受侵的主观原因。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的对策

(一)完善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和制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各项事业将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为建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更好地保护毕业生的就业权益,有必要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专门的、专项的法律和制度,对有关问题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通过具有权威性、稳定性、强制性、指导性的法律,确保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规范和有序,调整高校就业工作和大学生的就业活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立法,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既是确保大学生权益的有效手段,也是高等教育实现法制化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高校要将教育内容贯穿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组织成立大学生劳动权益保障与服务中心,依法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完善就业指导课和法律基础课,不应只侧重于职业选择、就业观、就业技巧、就业心理等,对涉及大学生就业的法律知识,应多用几个课时耐心的给学生讲解,如对就业协议和试用期、劳动合同的种类等都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高校可以开设“大学生维权服务热线”、“大学生维权服务论坛”等,宣传就业权益保护,帮助大学生劳动维权。

(三)大学生应自觉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在法制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懂法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应树立权利意识、契约意识、证据意识、诚信意识等。我国促进就业的法律主要包含在宪法和劳动法中,大学生尤其要了解宪法和劳动法,明确自己的各种权益以及权利遭到侵害的救济途径。只有加强自身的法律素养,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要从根本上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需要社会、高校、大学生就业者本人等各方面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充分实现提供切实有效的保护。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