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基本矛盾论文实用13篇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1

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为我们正确分析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深入研究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出现的各类新问题,科学地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他同时又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应当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及其以前的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反映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一般都表现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也就是对抗和非对抗的矛盾。但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在阶级社会和由有阶级向无阶级转变的社会中,两类矛盾运行的特点不同,在社会矛盾总体中所处的地位也是各不相同的。在阶级对抗社会,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处于主要的地位,这种矛盾的对抗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而人民内部矛盾则处于次要的地位。这种人民内部矛盾的调整和解决是为了团结人民内部、服从和服务于反对剥削阶级的阶级斗争,因而这种矛盾不是主要的、突出的。在社会主义社会,情形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脱离的历史,改造了人与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这是我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如果这个经济基础被动摇、被摧毁,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就会发生逆转。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虽然还存在着敌我矛盾,但它已退居次要地位,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大量的、突出的矛盾,上升到主导的地位,成为关系到国家政局稳定、人民团结以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盛衰成败的全局性问题。这种状况也决定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还强调了用民主的即说服的方法而不是强迫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原则。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我们正确分析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所遇到的矛盾都是非对抗性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这个大前提之下的具体利益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方法就是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这是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原则。正反经验表明,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主题,并坚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就和谐,事业就发展;否则,社会就动荡,事业就受挫折。总之,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努力创造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生动局面。

三、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正确处理不同类型的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制度基础

当前,社会仍然存在着大量矛盾。我们还不要说“看病难、看病贵”及“上学难、上学贵”等具体的社会矛盾,即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实施贯彻中间就充满着矛盾。例如,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里,存在着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矛盾,存在着国内外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待遇、公平竞争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里,存在着按劳分配与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矛盾,效益与公平的矛盾,“先富”与“共富”的矛盾,正常收入与过高收入、非法收入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里,存在着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矛盾、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格局中,存在着“又好”与“又快”的矛盾,快速发展与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矛盾,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矛盾,东部率先发展与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矛盾,限制投资规模与扩大内需特别是提高农村消费能力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矛盾,等等。

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正确处理带有全局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分类型地确立若干重要原则和方针政策,形成了我国若干具体制度的基础。他认为,处理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不断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采取发展经济的方针;处理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采取“国家调节、综合平衡”的方针;处理社会群众的利益关系问题,采取“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处理艺术与科技发展问题,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处理共产党与派关系问题,采取“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处理民族关系问题,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处理问题,采取自由政策,等。所有这些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和长久性价值。

四、倡导的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相统一的原则为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证

为了实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人民的民主自由,反复强调,既要坚持人民民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又要坚持民主集中制,“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他特别强调坚持群众路线和调查研究,向群众寻求真理,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还告诫人们,要防止人民内部矛盾发生转化。“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如果处理得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这些重要思想,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保持国家的政治稳定都具有指导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2

赵象举,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2)

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创立的关于社会主要矛盾正确认识的理论成果,其内容涉及关于中国近代以来不同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具体历史表现的重要论述,以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中心工作等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探索和创新发展可大致分为民主革命时期、从过渡时期到社会主义探索初期、改革开放以来等三个历史时期。本文拟通过梳理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历史行程,探讨中国共产党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创新的规律性,思考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经典论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一、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构成的特点,直接决定了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在探究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过程中逐渐深化的。

早在1912年和1916年,列宁在论及中国时曾分别使用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概念。1922年7月,在接受了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后,党的二大初步分析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3年6月党的三大强调“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国民革命失败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人们对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前途感到困惑,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出现了分歧,一场长达十年之久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发生了,从共产党内扩展到党外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或影响下,马克思主义者从各方面论证和说明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任务。

1937年5月,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当时中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的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中国很久以来就是处在两种剧烈的基本的矛盾中――帝国主义和中国之间的矛盾,封建制度和人民大众之问的矛盾。”着重分析了这种矛盾在“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出现的新变化。

同年8月,在《矛盾论》别研究了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一般理论原理,并分析了半殖民地国家如中国,其主要矛盾的复杂情况:一是当帝国主义向这种国家举行侵略战争的时候,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地位;二是当帝国主义不是用战争压迫而是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比较温和的形式进行压迫的时候,人民大众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帝国主义往往采取间接的方式援助国内反动派,显出内部矛盾的特别尖锐性;三是当国内革命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内反动派的存在的时候,帝国主义往往采取或者分化革命阵线的内部、或者直接出兵援助国内反动派的方法企图维持其统治。还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及其转化规律。

合乎逻辑的发展,1939年12月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完整地阐明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指出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又变成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并分析了这个社会的特点,提出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表述,并非说有两个主要矛盾,而是一个矛盾的两方面内容和两种表现。正如后来党的所确认的那样,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的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在抗日战争时期已经形成,在此后的革命岁月中得以坚持和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纲领,领导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有过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重点论及蕴含于其中的矛盾发展不平衡性思想,列宁在此基础上提出帝国主义矛盾发展不平衡理论,这些无疑是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形成的重要思想源泉,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确立起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范畴。完整提出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概念,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重要贡献。

二、从过渡时期到社会主义探索初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就开始分析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要矛盾。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这里提到的“基本的矛盾”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在八届三中全会上特地就此作了说明。1953年12月,在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沿用了七届二中全会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提法。后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中,还分析了过渡时期国内主要矛盾两方面的关系性质、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以及用和平方法解决这个国内矛盾的可能性。

由于过渡时期就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或称为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所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侧重于从国内阶级矛盾的角度来认识。这种认识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956年9月党的第一次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这次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并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整个决议内容都是围绕实现工业化、

推进经济文化建设而展开的。

尽管的社会主要矛盾论断在表述上还不尽完善,然而在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论断突出了实现工业化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历史已经证明其基本思想是完全正确的。这一论断把握住了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转变,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发端。

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这样的思想:在“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些思想与的社会主要矛盾论断是一致的,二者之间互相呼应、互相论证。在这里,还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利益根本一致,需要与生产的关系问题凸显。这一思想继承了斯大林提出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而是人及其需要,即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的论断,直接启发了改革开放后将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规范地确立在需要与生产的关系范畴之上。

然而,和关于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并未能坚持多久。1957年10月八届三中全会上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说法在翌年5月二次会议上被正式确认,到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则进一步被系统化。解决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主要矛盾,只能以阶级斗争为纲。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成为“”时期“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重要依据。

三、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重新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解放了思想。1979年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和五届二次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新论述是认识转折的开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完整而准确地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经典论断,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基本形成,此后经过30年的坚持和发展,这一理论得以逐步展开、充实和完善。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把社会主要矛盾科学地规范于需要与生产的关系范畴,克服了表述的缺憾,又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国情的具体历史性,论断严谨科学,微言大义,堪称经典(以下简称为“经典论断”)。经典论断中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有具体历史性,其中“落后的社会生产”为主要方面,规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性。30年来,这一经典论断为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及修改的所肯定和坚持,并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执政党以此为理论基点,科学总结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表现,提出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思路和重大战略思想,这些内容与经典论断及其科学内涵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下面我们粗略地梳理一下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1)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在提出社会主要矛盾经典论断的同时,指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次年,经典论断被写进了十二大修改的总纲。

(2)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现阶段指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非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全过程。该报告从五个方面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程特征,指出:“为了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十三大第一次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3)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九个方面,其中,把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标准相联系进行综合论述并作为其内容之一,强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4)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在坚持经典论断的基础上,强调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十三大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概括为九个方面,进一步丰富了“落后的社会生产”的内涵;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5)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从七个方面具体说明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特征,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条件这个角度来论述社会主要矛盾,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八个方面阶段性特征。这八个方面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仍然落后的具体表现。进而提出了“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十七大第一次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来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纲领,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了新的全面部署。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既反映了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增长和提升,也体现了发展社会生产的新思路新理念。

(7)2011年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进一步提出“三个没有变”,即在“两个没有变”的基础上增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个没有变”,是基本国情论、主要矛盾论、国际地位论的有机统一,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既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又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殊性;既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

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更加完善。

四、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历史演进的若干启示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考察中国共产党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和思考。

1 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方法论

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现实矛盾问题正确认识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矛盾学说的创造性发展。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基本纲领及不同阶段的政策策略,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也正是基于对过渡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才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萌发于社会主义探索初期,又在改革开放的壮阔实践中创新和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石。三个历史时期、三种基本形态,党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不同于一般哲学思想,更是一种策略思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最基本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为我们果断地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我们清醒地认识现阶段基本国情及其具体表现提供了必要的逻辑前提。

2 主要矛盾是矛盾的特殊性问题,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顺应了90年来中国社会的重大变迁和历史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贯穿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始终,是矛盾的普遍性;社会主要矛盾是基本矛盾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集中、突出表现,是矛盾的特殊性。有的研究者认为,需要与生产的矛盾是社会根本矛盾,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生产相对于需要永远是落后的,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经典论断没有实际意义。这是明显的误读。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阶级社会里,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互相分离,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者又不劳动,劳动被“异化”了,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而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需要与生产之间的矛盾以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在需要与生产的相互关系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但需要又能动地促进生产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并非“生产永远落后于需要”。经典论断中的“落后的社会生产”具有具体针对性,即特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状况,基本没有实现现代化。

3 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与一定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和党的基本路线相联系相一致,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不可轻易放弃或任意否定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对经典论断的质疑,认为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从建设“两个文明”到“三个文明”、从私人品需要到公共品和公共服务需要等社会转变,表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然改变,从而提出了林林总总的所谓“新论”。这些“新论”的错误要么在于不能从整个中国现阶段社会复杂的联系和矛盾中抓住居于首要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要么在于概念的滥用,缺乏严谨的逻辑性,没有完整准确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经典论断中“需要”和“社会生产”的内涵及其结构和层次。经典论断中的“需要”不等同于经济学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市场经济的供需互动机制不等同于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不仅是“需要”的数量增加,而且应包括“需要”的质量提高和结构改善。既然人民的需要是日益增长的,那么我们的认识也应与时俱进。“物质文化需要”已成为有着具体时代内涵的特定概念,不限于经济和文化需要,也不限于私人品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包括物质资料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

4 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与“不变”的临界度,也要充分认识其质的相对稳定性中包含着量的变化和扩张

一方面,社会主要矛盾理论要顺应客观实在的社会矛盾历史转变而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在一定历史时期又要坚持社会主要矛盾基本理论不动摇。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临界度,在于抓住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落后的社会生产”是主要方面。只要我们还未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的“社会生产”相对于世界先进水平就仍然是“落后”的,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就没有变,我国就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我们也承认,一定事物在其质的相对稳定性中包含着量的变化和扩张。中国共产党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历史演进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具体内容的发展变化。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里,社会主要矛盾在各地区、各部门必然有其特殊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过程的各个较短阶段里也必然有其具体表现,经典论断包容、涵盖、反映了这种特殊性,又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性、较强的时效性和普遍适用的指导性。

5 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应注意分析矛盾的双方面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运动状况不同于以往的阶级社会

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基本形态是不平衡的,主要矛盾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在阶级社会里,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二者之间的力量对比、消长的过程,当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变为次要方面,进而为原来的次要方面所完全战胜而消灭,社会的质变便得以完成。然而,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机理不再是你死我活的对抗性。在这里,生产决定着需要,创造着需要;但需要作为人的一种本质力量,必定会对生产起到能动的促进作用。这样,需要驱动生产,生产满足需要,同时又创造出新的需要,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解决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社会主要矛盾两方面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并充分认识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此为发展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目的归宿;另一方面,要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就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又要认识到社会生产的结构性和层次性,善于统筹兼顾、把握平衡,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注释:

自1956年党的以来,学术界一般认为这一表述中

的后一句,即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实质的提法有不完

全准确的地方(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397,)。我们认为,这一表述中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1-0024-03

矛盾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所以研究社会发展,必须首先研究社会矛盾的变化发展。这一点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理论上有所建树的是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正确认识和理论,最终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系统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第一人

在人类历史上,马克思恩格斯首次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人类社会的发展,指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运动最终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但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限制,他们并没有机会和可能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作出详尽的论述。在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列宁和斯大林虽然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有所探讨,但实际上也没有解决这一事关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没有鳃决的理论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给予了科学的阐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后,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思索,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一系列正确认识,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理论基础。

1.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明确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同时,又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与一般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性质不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

2.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任何社会的基本矛盾都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有关,所以它势必表现为人与人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它反映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就表现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划分为两类,即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大量地体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因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广泛存在的人民内部各种矛盾中,一定有一种矛盾是现实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明确我们党在现阶段的中心任务和主要工作方向,并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此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明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正是在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动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党的才能制定出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路线。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完善发展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理论是深刻的,它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武器。但是,由于在晚年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矛盾时,没有进行深入的具体研究,导致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拓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理论的新领域。

1.肯定了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深刻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在肯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同时,强调改革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最终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发展体现在他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制度划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两个层面,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他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这里讲的“具体做法”指的就是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具体制度,通过这样的划分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特点的论述赋予了更为科学的解释。

2.联系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考察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正确运用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科学地分析了当代中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实际状况,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邓小平的这一论述可以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界定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由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确立,阶级斗争不再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敌我矛盾只在小范围内存在。因此,邓小平指出,必须以是否触犯刑律作为判断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底线,而处理敌我矛盾也必须依据法制原则,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进行这种斗争,不能采取过去搞政治运动的方法,而要遵循社会主义法制的原则。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学会使用法律武器(包括罚款、重税一类经济武器)同主义势力和各种刑事犯罪分子进行斗争。”事实证明,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以法律为准绳,以法制为原则判断和处理两类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维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安定团结的局面,避免了出现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

三、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应用于新的实践,在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问题上取得了新的经验和新的成果。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开拓了正确认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领域。

1.扩大了新时期“人民”概念的内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社会阶层的构成打破了过去的传统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阶层。如何看待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就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旗帜鲜明地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广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段论述与时俱进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的概念作出了新的界定,扩大了“人民”概念的内涵,纠正了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关于划分敌我的片面甚至错误的标准。

2.提出了判断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标准。总结二十多年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在如何判断新时期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问题上提出了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标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的贡献。”这一论述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时期判断人民内部先进落后、是非对错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立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基本原则。

3.提出了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继邓小平提出用经济、法律手段来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的方法,在新的社会实践中,又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执政理念,这是在新的社会实践中摸索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又一创新之举。它对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对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解决新时期中国社会矛盾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更加纷繁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完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待解决,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飞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等等。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提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为我们更妥善地处理当前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所谓社会全面进步,就是指人、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人的活动和社会的发展必须符合自然的要求,维护自然和社会的平衡,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对于效益和利益的盲目追求,使得人们无节制地利用自然界的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破坏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有效控制,就可能使自然环境反过来变成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力量。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有效地解决人和社会发展与自然的矛盾,使社会与自然共同生存、共同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这为解决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社会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向。

总之,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为我们当前正确认识和处理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几代领导集体的传承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4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系统地从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和现实要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理论。研究关于这方面的重要思想,对于指导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的各种社会矛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基本上形成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剐建立的前后。这一时期,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逐步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逐步明确,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矛盾开始显露出来;另一方面,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暴露出来,给各国共产党人以警示。能不能、怎样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矛盾,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毛泽东在总结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经验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作出了四个方面的突出贡献:

第一。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尖锐地批判了那种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观点,指出,正是由于害怕承认矛盾,才使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的一些人在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加以认真地、系统地、深入地分析研究,才能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第二。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概念。确认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称之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个。不仅如此,毛泽东在肯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同时,又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性,即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根本上是符合无产阶级和最广大劳动者的利益的。因此,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和调整,使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第三。第一次正确地区分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全面系统地论述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思想。在肯定矛盾存在和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特殊性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研究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特殊矛盾,除了少量对抗性的敌我矛盾外,主要的、大量的是人民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毛泽东着重研究了人民内部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出了由于我国特殊的社会历史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殊性,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因而“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一般地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二是指出了人民内部还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问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麟埘)这种谁胜谁负的思想斗争,还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三是分析了人民内部非阶级斗争性质的各种矛盾,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思想认识的矛盾等等。

第四。第一次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方法。重申了要用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民主的方法从政治上、思想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辩证方法。在经济上,要处理好农、轻、重,中央和地方,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在文化上要在坚持六条政治标准的前提下,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特别重要的是,毛泽东提出,还是要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用以处理党内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民主的方法,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的方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的政治关系和思想问题,包括阶级斗争在人民内部思想领域的反映。

毛泽东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前后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论述中,也存在着一些判断不够准确、认识不够科学之处。这是导致他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出现重大失误的重要原因。

首先,由于对社会历史阶段的判断失误导致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之后还偏重于从阶级斗争方面分析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夏季之后,特别是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仍然认为我国社会还处于过渡时期。由于断定现在仍然是社会主义革命,因此,他自然而然地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样,毛泽东虽然从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内部的各种经济关系开始把握人民内部矛盾,但最终却离开了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这个事实,没有着重分析社会主义社会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人民内部不同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各种矛盾,反而继续把阶级斗争作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来处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题,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认为只有抓好阶级斗争才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忽视人民内部矛盾中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性质的内容,最终把人民内部矛盾等同于阶级斗争。而这也正是他后来形成所谓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理论的根本原因。

其次,没有搞清人民内部各种矛盾产生的主要根源。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两段论述,表明了他在继《论十大关系》之后仍在进一步探索人民内部矛盾的深层次根源。然而。在1957年夏季之后,由于他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认识的偏差和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的失误,毛泽东否定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这表明,他不再从生产力落后这方面来思考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根源,而是把阶级斗争看成是导致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当然,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还是重视生产力的发展的。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在这方面的探索又再次中断,终于酿成了试图以阶级斗争来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文化大革命”。

再次,没有坚持区分不同性质的阶级矛盾。如前所述,毛泽东在论述人民内部存在的矛盾的时候,曾经对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作过分析,他认为,对人民内部的两种阶级斗争都应当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民主方法加以解决。但是当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动进攻时,毛泽东对这种敌我矛盾性质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分。他虽然继续要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但在领导实际工作中又把本来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思想认识问题看成是敌我矛盾。加之把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等同于政治领域的阶级斗争,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从党的领袖的作用上错误地促使了阶级斗争的扩大化。

应当指出,如同任何一个伟大人物的失误一样,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认识上的失误,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一方面,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思想认识受着历史条件的制约。在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时期,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展开,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只能是初步的,理论探索的主要任务仍然只是提出问题而不是完整地回答一切问题。即使是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也不可能超越历史条件洞察社会发展的一切矛盾。尤其是在当时国内剥削阶级残余向无产阶级进攻,国际上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思想混乱和修正主义倾向的条件下,人们难免会偏重于从政治上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也难免会在复杂的矛盾面前首先把注意力集中于当时激化的阶级斗争。另一方面,毛泽东的认识又受着他自身实践经历的制约。作为一个投身于革命40余年的革命家,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几年的时期中,也容易用他所熟悉所习惯的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看待新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毛泽东自己也说过:“我注意得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对于后人来说,同样不能苛求他超越历史条件完美无缺地提出社会主义矛盾理论体系。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党内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矛盾问题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在继承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他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社会主义矛盾问题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

第一,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进一步全面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表明党在政治路线上坚持了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这表明党高度重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通过主动地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完善和改革经济、政治制度,积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党的十六大又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概念,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一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事关全局的重大矛盾关系思想。这表明党更进一步全面、深刻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二,围绕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和文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矛盾关系的新思想。

其一,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重大矛盾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矛盾关系思想。在《论十大关系》中,直接涉及经济建设的内容就有五项,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即“十二大关系”的思想。有些问题过去就已提出,但今天又有了新的内容。这包括第一、二、三产业,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中央和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集体和个人,自力更生和向外国学习。如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不仅涵盖了农、轻、重关系问题,而且突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个世界经济新趋势的重要问题。有些是改革开放以后才产生并明显暴露出来的,如速度和效益,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虽然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没有提出来的,但十几年中解决的效果不明显,因为体制和机制还没有根本转变。有些则是今天新出现或更加重要的,如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等等。

其二,必须正确处理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重大矛盾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矛盾关系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些关系主要有:人民迅速发展的文化需要与当前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香花”与“毒草”,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外国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一切工作等等。******继往开来,针对新的实践要求,又系统地提出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先进文化与外国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有益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等矛盾思想。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邓小平虽已有分析,但今天提出的新内容,就是要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把发展先进文化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第三,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

其一,必须高度重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不回避矛盾。******多次强调指出:“在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上升到这样的高度:“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紧要。”这些重要论述充分阐明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大意义。对于这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

其二,必须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用经济、行政、法律和民主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前提是严格区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界限,既不能抹杀和夸大矛盾,更不能混淆矛盾。对于社会存在的那些破坏社会稳定的各种敌对势力,仍然要采用专政的办法,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历史经验表明,运用民主的方法是化解人民内部诸多矛盾的有效手段。“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当前,人民内部不同阶层的物质利益矛盾较之改革开放初期更为突出。不仅存在着改革开放初期就已产生的先富和后富间的贫富差距趋于悬殊的矛盾,又出现了下岗职工与再就业、农民负担与农村发展等趋于尖锐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不能用平均主义的方法,只能采取发展经济的根本办法,同时配合行政和法律等必要的手段,加以调节和解决。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5

一、 在贯穿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上,毛泽东指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结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时候,曾经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作为贯穿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矛盾,做了总体性的科学揭示,但却并没有在贯通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上,明确地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恩格斯和列宁在论及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的时候,曾分别指出,“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 [1],是“现代经济制度中的另一个更深刻的基本矛盾” [2]。但他们使用的这个“基本矛盾”概念,主要是为了揭示现代社会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根源,并没有赋予它以贯通一切社会形态的普遍意义。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囿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他们却只能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致方向,做出一些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预见,而并没有也不可能对推动这一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运动,作出系统和明确的科学分析。此后,经过相当长的理论探索和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直到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伟大著作中,进一步地解决了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第一次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概括为贯通人类社会一切形态的“基本的矛盾”。可以说,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极其伟大的科学发现。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生存需求与自然条件的矛盾是原始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代替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过时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进而奴隶主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发展方向。到了封建社会,封建主在经济上是土地所有者,在政治上是统治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简单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的过渡。然而这些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却不是归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者所共有,而是归资本家所有。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产生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实现社会主义,就是为消除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人为障碍以及对生产和产品的明显浪费和破坏。

进入到社会主义,是否同样存在社会基本矛盾,1956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而由人民日报编辑部写成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明确提出,“任何一种生产关系以及在这种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生产关系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上层建筑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在这样的时候,就必然要引起根本性质的变革。谁要抵抗这种变革,谁就会被历史所抛弃。这一规律,以不同的形态适用于一切社会”,当然“也适用于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途径

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是对抗的、尖锐的,因此,解决基本矛盾的途径只能是社会革命。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不相同”。就内在性质而言,“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3],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了,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也是相适应的。他据此得出结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关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党的十七大,再一次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科学地判断新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国情。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党中央十分清醒而准确的判断,是当前和今后全部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党中央坚持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指导对变化着的中国基本国情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413页.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6

【分 类 号】B1

【分 类 名】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07

【 标 题】“三个代表”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历史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三个代表”

【 作 者】邓永昌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贵阳市委讲师团

【 正 文】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始终履行好执政兴国的神圣职责?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必然的历史性选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一、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存在于一切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毛泽东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科学地概括为社会基本矛盾。执政党能否解决长期执政面临的社会基本矛盾,事关执政的前途和命运。因为执政的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努力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从而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进步,保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唯其如此,执政党的地位才能巩固,执政才能长久。

需要指出的是,执政党所要解决的社会基本矛盾,主要不是马克思所指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的桎梏引发的那种剧烈冲突状态的矛盾。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的一面为主,相矛盾一面为次,是总体上的相适应与局部的不相适应的矛盾。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一面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相适应的一面下降为矛盾的次要方面,呈现出总体上不相适应与局部相适应的矛盾状态的矛盾。

可见,在生产关系没有完全成为生产力的桎梏,尚未导致社会基本矛盾达到最激烈的冲突状态之前,在执政的很长时期里,执政党所要解决的主要是这样两类较为缓和的社会基本矛盾。这两类状态的社会基本矛盾虽然相对缓和,它们却同样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如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生产关系就会最终演变成生产力的桎梏,从而引发社会革命,导致政权瓦解。所以对执政党来说,在执政的大多数时期,所要解决的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这两种状态的基本矛盾。在执政的实践中,执政党如何千方百计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如何尽一切力量不断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步,始终保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执政的永恒主题,也是执政党的永恒使命,又是一切执政党面对的共同难题。

二、共产党执政长期探索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

解决冲突最激烈的社会基本矛盾,马克思已经指出了解决的途径,即通过社会革命变革生产关系,为生产力开辟前进道路。显然,执政的共产党是不能通过社会革命的途径去解决较为缓和的两种状态的社会基本矛盾的。一是因为它们的矛盾没有达到需要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去解决的程度。所以,即便是发动“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准革命去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必定是一个错误。二是因为执政党倘若通过社会革命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等于自己起来搞垮自己的执政地位,推翻自己的政权。因此一般来说,只有与执政党尖锐对立的阶级和政党,才会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现存的政权,去达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目的。

那么,执政党应该通过什么途径,去解决长期执政面对的这样两种状态的社会基本矛盾呢?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难题。因为在不同形态的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冲突程度和范围各不相同。执政党对基本矛盾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基本矛盾的实践能力也各不相同。执政党如何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使它们始终处于相适应状态,这是中外执政党都大伤脑筋的难题。

共产党执政后,为了找到在执政条件下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在20世纪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不久,列宁便着手研究苏联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首开了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探索。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斯大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民族问题和文化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是这一探索的继续。到50年代和60年代,苏联和南斯拉夫进行了一些政治经济的改革,70年代匈牙利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一个改革的浪潮,以及80年代后期苏联再次进行改革,其实质都可以说是这些国家执政的共产党为解决本国社会基本矛盾进行的一些探索。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这些探索因为走入歧途而惨遭失败。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同样为在执政条件下如何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而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探索。在建国初期,毛泽东率先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开始了这一探索的历程。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要任务的路线,是这一探索取得的初步成果。8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领导全党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把我们党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探索推向一个高峰。进入新世纪,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把我们党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探索推到一个新的更高阶段。

“三个代表”理论的产生,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找到了一条根本途径,这就是党必须始终成为“三个代表”,坚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执政,通过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途径去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这样,党就能够不断解决中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进步,保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永保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权长治久安。

三、“三个代表”揭示了人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规律

为什么按照“三个代表”执政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因为“三个代表”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与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是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遵循的实践规律。纷纭复杂的社会基本矛盾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人解决基本矛盾的实践活动看似杂乱无章,无一定法,其实也有其必须遵循的基本实践规律,只是过去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对人的认识的制约,人们未能发现它的存在。“三个代表”理论的创立,将这一规律揭示出来,为人们找到了一条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对马克思揭示人类社会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人尽皆知。但是对社会基本矛盾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什么本质联系,人们却缺乏深入的探究。其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是天然的存在物。它们都是人的社会实践创造的产物。是人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创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创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人的这些活动不断导致它们产生矛盾;又是人的这些活动不断解决它们的矛盾。所以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是制造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源,又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归途;既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决定性力量,又是阻碍解决基本矛盾的障碍性力量。总之,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载体,社会基本矛盾对立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过程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人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的存在和发展。一旦人类停止了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基本矛盾也就停止了矛盾运动。

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发展,乃至解决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以,世界上不存在离开人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基本矛盾。因此,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既要到基本矛盾的实际当中去寻找,又要到人解决基本矛盾的正确实践中去寻找。

从人的正确实践中去寻找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规律,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忽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制约。恰恰相反,尽管人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制造者和解决者,但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经被人创造出来之后,它们的矛盾运动规律会反过来对人的实践产生制约作用。人只有从它们的矛盾运动规律中,找出解决它们的矛盾的实践规律,才能找到一条解决它们的矛盾的根本途径。

“三个代表”理论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刻认知,在于它揭示了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活动与基本矛盾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三大动因。因而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最根本的实践活动。在人类创造历史进程中,这三大实践活动尽管长期进行着,但只有当它们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它们才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的实践活动,才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历史进步。否则,人们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就会遭到失败。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规律。

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根本途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什么会产生矛盾?一般的看法,认为是由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造成的。这种认识虽然正确,但今天看来还需要深化。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多方面的。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范围看,有对科技的要求、对资本的要求、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对体制的要求、对教育文化的要求等等。从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看,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一般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落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要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这些发展要求,就可能产生诸多矛盾。问题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众多要求中,什么要求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占主要地位?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众多矛盾中,什么矛盾是它们的主要矛盾?不认识清楚这个问题,只是一般地认为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导致它们产生矛盾,只是一般地根据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规律去解决它们的矛盾,并不一定能够凑效。我们只有抓住生产力发展众多要求中的主要要求,抓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才能有效地解决它们的矛盾。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命题启示我们,在生产力发展的众多要求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居主要地位的要求。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诸多矛盾中,生产关系不适应先进生产发展要求的矛盾,是主要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其他矛盾,都是由于这个主要矛盾的存在而产生的。

人们知道生产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生产力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层次的生产力都处于相同的活跃状态。在不同层次的生产力中,只有先进生产力最具活力,最具发展优势,总是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适应的平衡,总是最先被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从而引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其他矛盾。这是由整个社会历史的演变所证实了的真理。所以,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最重要的是通过不断满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途径去解决。由此可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执政党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根本途径。

五、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根本途径

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上层建筑特别是意识形态文化的上层建筑却在不断发生变化。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变化,对经济基础起着三种不同的作用。一种是与经济基础同一性质的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将其所包容的先进成分充分发挥出来,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今天人们看到比较完善和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就是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几百年不断发展的促进下巩固和成熟起来的。所以,为了不断巩固和维护经济基础,执政的资产阶级要坚持独尊资本主义文化。另一种作用,是与经济基础不同性质的先进的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会唤起人们变革现存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如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与封建经济基础性质不同的新文化,中国“五四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与封建经济基础性质不同的新文化都起到了这种巨大作用。因此,历史上执政的反动阶级,为了维护落后的经济基础,总要压制和扼杀先进的新文化的发展。再一种作用,是当意识形态的文化与经济基础的性质不同,又落后于经济基础时,它会对经济基础起腐蚀破坏作用。所以,一切执政的阶级都要扼制落后文化,防止它对经济基础的破坏。

意识形态文化对经济基础的这三种不同作用,导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产生两大矛盾:一是先进文化与落后的经济基础的矛盾。如资本主义文化与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矛盾,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矛盾。二是落后文化与先进的经济基础的矛盾。如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

在建立政权时期不太长久的社会主义国家,从一般情况看,落后文化与先进经济基础的矛盾,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主要矛盾。这时说的落后文化,指两类文化。一类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文化。另一类是指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表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要巩固和完善,而这两类落后文化却对它起侵害和瓦解作用的矛盾。低水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则表现为这种水平的文化不能充分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的需要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主要面临的是落后文化与先进经济基础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主要矛盾。 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凝聚人民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通过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途径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需要有实践的主体来承担这一历史性的艰巨任务。显然,这一任务必须由执政党率领广大人民共同来承担。因为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实际上是亿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所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通过他们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创造历史的。无论是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还是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都是如此。我们很难想象,近代以来的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中国革命等一系列创造历史的伟大事件,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英勇奋斗能够取得成功。我们也无法想象,改革开放20多年,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中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能够创造出这一段振兴中华的辉煌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人民群众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主体。社会基本矛盾既是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体现的,又是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去解决的。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7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系统地从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和现实要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理论。研究关于这方面的重要思想,对于指导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的各种社会矛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基本上形成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剐建立的前后。这一时期,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逐步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逐步明确,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矛盾开始显露出来;另一方面,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暴露出来,给各国共产党人以警示。能不能、怎样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矛盾,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毛泽东在总结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经验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作出了四个方面的突出贡献:

第一。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尖锐地批判了那种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观点,指出,正是由于害怕承认矛盾,才使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的一些人在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加以认真地、系统地、深入地分析研究,才能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第二。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概念。确认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称之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个。不仅如此,毛泽东在肯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同时,又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性,即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根本上是符合无产阶级和最广大劳动者的利益的。因此,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和调整,使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第三。第一次正确地区分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全面系统地论述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思想。在肯定矛盾存在和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特殊性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研究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特殊矛盾,除了少量对抗性的敌我矛盾外,主要的、大量的是人民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毛泽东着重研究了人民内部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出了由于我国特殊的社会历史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殊性,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因而“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一般地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二是指出了人民内部还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问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麟埘)这种谁胜谁负的思想斗争,还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三是分析了人民内部非阶级斗争性质的各种矛盾,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思想认识的矛盾等等。

第四。第一次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方法。重申了要用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民主的方法从政治上、思想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辩证方法。在经济上,要处理好农、轻、重,中央和地方,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在文化上要在坚持六条政治标准的前提下,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特别重要的是,毛泽东提出,还是要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用以处理党内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民主的方法,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的方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的政治关系和思想问题,包括阶级斗争在人民内部思想领域的反映。"

毛泽东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前后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论述中,也存在着一些判断不够准确、认识不够科学之处。这是导致他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出现重大失误的重要原因。

首先,由于对社会历史阶段的判断失误导致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之后还偏重于从阶级斗争方面分析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夏季之后,特别是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仍然认为我国社会还处于过渡时期。由于断定现在仍然是社会主义革命,因此,他自然而然地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样,毛泽东虽然从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内部的各种经济关系开始把握人民内部矛盾,但最终却离开了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这个事实,没有着重分析社会主义社会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人民内部不同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各种矛盾,反而继续把阶级斗争作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来处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题,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认为只有抓好阶级斗争才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忽视人民内部矛盾中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性质的内容,最终把人民内部矛盾等同于阶级斗争。而这也正是他后来形成所谓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理论的根本原因。

再次,没有坚持区分不同性质的阶级矛盾。如前所述,毛泽东在论述人民内部存在的矛盾的时候,曾经对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作过分析,他认为,对人民内部的两种阶级斗争都应当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民主方法加以解决。但是当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动进攻时,毛泽东对这种敌我矛盾性质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分。他虽然继续要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但在领导实际工作中又把本来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思想认识问题看成是敌我矛盾。加之把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等同于政治领域的阶级斗争,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从党的领袖的作用上错误地促使了阶级斗争的扩大化。

应当指出,如同任何一个伟大人物的失误一样,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认识上的失误,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一方面,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思想认识受着历史条件的制约。在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时期,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展开,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只能是初步的,理论探索的主要任务仍然只是提出问题而不是完整地回答一切问题。即使是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也不可能超越历史条件洞察社会发展的一切矛盾。尤其是在当时国内剥削阶级残余向无产阶级进攻,国际上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思想混乱和修正主义倾向的条件下,人们难免会偏重于从政治上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也难免会在复杂的矛盾面前首先把注意力集中于当时激化的阶级斗争。另一方面,毛泽东的认识又受着他自身实践经历的制约。作为一个投身于革命40余年的革命家,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几年的时期中,也容易用他所熟悉所习惯的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看待新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毛泽东自己也说过:“我注意得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对于后人来说,同样不能苛求他超越历史条件完美无缺地提出社会主义矛盾理论体系。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党内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矛盾问题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江泽民在继承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他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社会主义矛盾问题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

第一,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进一步全面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表明党在政治路线上坚持了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这表明党高度重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通过主动地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完善和改革经济、政治制度,积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党的十六大又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概念,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一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事关全局的重大矛盾关系思想。这表明党更进一步全面、深刻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二,围绕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和文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矛盾关系的新思想。

其一,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重大矛盾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矛盾关系思想。在《论十大关系》中,直接涉及经济建设的内容就有五项,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江泽民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即“十二大关系”的思想。有些问题过去就已提出,但今天又有了新的内容。这包括第一、二、三产业,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中央和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集体和个人,自力更生和向外国学习。如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不仅涵盖了农、轻、重关系问题,而且突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个世界经济新趋势的重要问题。有些是改革开放以后才产生并明显暴露出来的,如速度和效益,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虽然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没有提出来的,但十几年中解决的效果不明显,因为体制和机制还没有根本转变。有些则是今天新出现或更加重要的,如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等等。"

其二,必须正确处理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重大矛盾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矛盾关系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些关系主要有:人民迅速发展的文化需要与当前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香花”与“毒草”,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外国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一切工作等等。江泽民继往开来,针对新的实践要求,又系统地提出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先进文化与外国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有益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等矛盾思想。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邓小平虽已有分析,但今天提出的新内容,就是要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把发展先进文化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第三,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

其一,必须高度重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不回避矛盾。江泽民多次强调指出:“在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上升到这样的高度:“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紧要。”这些重要论述充分阐明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大意义。对于这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

其二,必须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用经济、行政、法律和民主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前提是严格区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界限,既不能抹杀和夸大矛盾,更不能混淆矛盾。对于社会存在的那些破坏社会稳定的各种敌对势力,仍然要采用专政的办法,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历史经验表明,运用民主的方法是化解人民内部诸多矛盾的有效手段。“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当前,人民内部不同阶层的物质利益矛盾较之改革开放初期更为突出。不仅存在着改革开放初期就已产生的先富和后富间的贫富差距趋于悬殊的矛盾,又出现了下岗职工与再就业、农民负担与农村发展等趋于尖锐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不能用平均主义的方法,只能采取发展经济的根本办法,同时配合行政和法律等必要的手段,加以调节和解决。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8

Abstract:Underthenewhistoryterm,accordingtoarequestof16greatestreports,socialbasicantinomyrequestinstageinentry-levelinsocialism,democracylegalsystemdevelopmentandpoliticaldevelopmentswiththerequestthatpoliticalsetupreform,therequestthatpoliticalcivilizationdevelopmehavethenecessityfromdeveloptheself-contradicttheoryinstageinentry-levelinperfectsocialismtheoretically,deepturntotheourcountrystageinentry-levelinsocialismbasicself-contradict,mainself-contradictcognition.

Keywords:Basicantinomy,primarilyself-contradict

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基本矛盾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由于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只提供了一些认识的原则和方法,而没有作出具体的阐述;同志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总的来说,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他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得也有失的;邓小平同志则在总结社会主义事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虽然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它已不是主要矛盾。由于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当前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认识无疑是符合当时中国实际的,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政治文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认为现在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认识应该有新提法,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一、是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要求

十六大报告中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呼吁:“同志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地在党的报告中出现是第一次,反映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全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应该包括政治文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显然是与十六大报告以前的形势相适应的,即注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没有提及政治文明,很显然这与现在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新的历史条件下注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即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补充完善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促进作和阻碍作用。如果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则会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进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范畴的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跃居世界第六位,成绩的取得大部分来自于经济本身的发展潜力,政治文明对于经济的发展作用表现得很有限,甚至现在成了阻碍生产力、经济基础进步、发展的障碍。所以,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势在必行,而且还要处理好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人类文明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其发展从来就不是孤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相协调,才能真正得到发展。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着其他两个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其他两个文明的发展水平。就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而言,一方面,政治文明的发展要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物质文明的发展需要政治文明提供制度支持和政治保障,需要政治文明为其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就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来看,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政治文明为其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基本的政治方向和必要的政治保障,政治文明的发展则需要精神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是互相依赖的,如果脱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去抓政治文明建设,就会使政治文明建设失去基础和依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想真正开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使政治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有序地发展。

三、是民主法制发展以及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说过没有民主不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善的民主也不是社会主义。完善的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一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维护社会稳定。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

政治体制改革要想完成上述任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本矛盾认识不全面、不站在时展的高度看、不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方法论是不行得,有必要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补充完善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四、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明的政治,不能自立于人类政治文明的大道之外,而应当与人类政治发展的总趋势一致起来。倘若没有这样的进程,中国现在不可能是一个“共和国”,而仍然会是一个封建皇权国家。但也正如许多文章所说,“由于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或者由于“用封建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一些做法,以致封建主义的遗风仍然可谓举目皆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因子,和有违人类政治文明大潮的蒙昧、野蛮因子,区分起来未必能够一步到位。

人类有着丰富的政治文明成果。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文明从观念和制度层面得到全面的刷新。人类观念的进步和文明理念的传播,在观念层面,民主、平等、自由、人权以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得到确立,而特权观念、等级观念、人治观念则在一般意义上成为政治落后腐朽的标志。在制度层面,规范、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与之相应的权力运行机制、监督制约机制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所采用,而专制、独裁、极权则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至少在观念上被否定。

人类观念的进步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如此迅猛,以至于不同的政治状态被赋予了不同的褒贬属性。众所周知的是,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词,无论在哪里都被认为是好的,而专制、独裁、极权、特权等词则如同一种罪名,没有人乐于认领。这是世界政治文明的成果,是世界政治文明在一般观念上走上了近代化道路的一个证明。中国也在这一进程之中。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明确写入中共十六大报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好,并非与当代世界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全然不同的凭空创造,而是建立在对人类全部政治成果充分吸收的基础之上,继承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才能创造出人类文明的更高形态。就目前状态而言,“初级阶段”的定位,不仅适用于判断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平,也适用于判断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这意味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有着相当长远的路要走。

综上所述,“政治文明”的中国出现,可以理解为在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的态势下,启动政治更新进程已是众望所归。为了人的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开辟一个全新美好前景,为了更好的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经济、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的,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本矛盾的认识上很有必要补充、完善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六大报告原文。

2、《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

3、《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2月-7月)。

4、1957年1月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5、《列宁全集》第33卷。

6、《斯大林选集》上卷。

7、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理论的贡献。

8、十六大报告重点内容摘录。

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范畴的现实价值。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

1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南方网)。

12、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全文)。

13、从的“矛盾动力论”到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

14、:成就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石仲泉。

15、论封建残余政治文明建设的障碍及其肃清对策--学习十六大报告的思考。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9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矛盾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的理论渊源与时代背景

1.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矛盾思想受黑格尔的矛盾学说影响较大。在黑格尔生活的时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占统治地位,但它并不能科学地揭示自然界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恩格斯对此说道:“无论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人那里,还是在黑格尔那里,占统治地位的自然观都是:自然界是一个在狭小的循环中运动的、永远不变的整体”[1](P28]。在当时的学界,要突破“形而上学”思维范式的藩篱,必须在思维范式上构建新的分析方法,黑格尔对“社会没有矛盾”和“矛盾是不可想象的、无法思维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并提出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而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2](P66];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和互斥性,任何事物都必须经历“统一、差异、对立、矛盾”四个过程。通过对“矛盾”概念的考察和对“矛盾”范畴的推演,黑格尔提出了“辩证矛盾”的概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矛盾理论体系,但并未对矛盾的斗争性展开过多论述,他的学说唯心主义色彩较为浓厚。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辩证矛盾学说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展开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科学的社会矛盾理论。

此外,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梯叶里、基佐、米涅等人的阶级斗争理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阶级分析理论,都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有重大影响。在法国革命之前,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以及僧侣阶层之间的矛盾早已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斗争异常激烈和残酷,梯叶里、基佐、米涅等人看到了阶级斗争在法国革命中的作用,在正确分析法国革命爆发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阶级斗争理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按照收入来源和收入高低来划分英国的社会阶级,把整个社会划分为依靠利润为生的资本家阶级、依靠工资为生的无产阶级和依靠地租为生的土地占有者三大阶级,提出了三大阶级在根本利益上是相互对立的观点,形成了阶级分析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阶级分析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欧洲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巨变,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矛盾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科学的社会矛盾思想。

2.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引发的社会巨变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随着蒸汽机、机床、纺纱机等新兴生产工具的推广和应用,新兴产业部门开始出现,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社会经济结构深刻变革,“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3](P277]

工业革命在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在经济领域,工业革命使得生产不断集中、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逐步兴起,手工作坊和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机器大生产开始出现,劳资矛盾不断涌现,贫富差距严重。在社会领域,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利益分化使社会矛盾日趋激烈,阶级之间的对立逐步严重,斗争范围日益扩大,资本成为决定一切的关键因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由雇佣劳动所产生的人身依附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主流。在政治领域,工业革命为无产阶级超越企业和行业的藩篱,走向大规模、联合的斗争提供了前提,使欧洲工人运动向自觉、联合、有序的状态发展,一系列组织良好、规模宏大的工人运动此起彼伏、声势浩荡,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里昂纺织工人为改善困苦生活举行大规模起义。1838年至1848年,英国工人阶级为争取普选权开展了长达十年的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大规模起义。工人运动虽给资产阶级以沉重打击,但最终都因遭到残酷镇压而失败。这一系列的社会现实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理论的诞生提供了现实依据。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的内容

1.社会基本矛盾

在充分研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不同社会形态下社会矛盾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都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它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并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且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称其为社会基本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未直接提出社会基本矛盾概念,这一概念是明确提出的,但其核心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社会基本矛盾做了经典表述。马克思指出,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变化,“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3](P142];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4](P32-33]

2.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本质在于一部分人利用手中占有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剩余劳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3](P257]。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产生的原因在于阶级之间在根本利益上的对立和矛盾,只要阶级矛盾长期存在,阶级斗争就不会停息,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阶级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民族矛盾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3](P68]。

3.资本主义社会三大具体社会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把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具体社会矛盾。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人类社会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消灭阶级和城乡之间的对立,这实际上意味着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工农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的矛盾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三大社会矛盾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不合理的分工造成的,要消灭三大社会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消除不合理的分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当社会成为全部生产资料的主人,可以在社会范围内有计划地利用这些生产资料的时候,社会就消灭了迄今为止的人自己的生产资料对人的奴役。不言而喻,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也不能得到解放。因此,旧的生产方式必须彻底变革,特别是旧的分工必须消灭。代之而起的应该是这样的生产组织……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5](P644]。马克思还指出,在消除阶级矛盾基础上,必须合理规划工农格局、强化城市与农村的联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样才能真正消灭城乡差别、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从而消除三大具体矛盾。

二、列宁的社会矛盾思想

“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复杂的国内局势,列宁审时度势,妥善处理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形成了丰富的社会矛盾思想,为建设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俄国社会矛盾特殊性与必然性

在国际共运史上,列宁是最早明确肯定社会主义必然存在矛盾的领导人。1920年5月,他在阅读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时,针对布哈林“资本主义是对抗的、矛盾的制度”的观点做出了一个批注:“极不确切。对抗和矛盾完全不是一回事。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6](P281-282]列宁认为,必须把对抗和矛盾区别开来,对抗是阶级之间根本利益的冲突,存在于“社会分裂为两个基本阶级”的社会中,矛盾则会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即使阶级消灭了矛盾依然存在。列宁指出,随着剥削和私有制的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对抗将会消失,但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列宁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各阶级之间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而阶级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可以通过制度、机制化解的矛盾。列宁的这一论断,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与以往社会形态本质上的区别,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非对抗性特征”奠定了理论基础。

列宁认为,与英、法等国相比,俄国政治、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仍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发展非常缓慢。二十世纪初,俄国局势错综复杂,国内新兴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农奴制之间存在着重重矛盾,致使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国际方面俄国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划分势力范围、掠夺殖民地、商品市场争夺等利益问题上冲突不断。1900年,欧洲经济危机爆发,俄国国内企业停产、工人失业率不断攀升、工资水平下降,导致工人运动不断,政治集会、游行示威高潮迭起,社会矛盾激化,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列宁的领导下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领导工人阶级开展了一系列的反抗斗争,并最终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胜利后,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共产党面临着一系列特殊的社会问题,政治上农民与地主、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被压迫民族与大国沙文主义者之间普遍存在严重对抗,思想文化上封建愚昧主义与资产阶级思想相互交织、影响深远且民众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国际关系上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冲突的焦点并处于一战泥潭,这些困难都是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必须首先解决和克服的特殊问题。

(二)俄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具体矛盾

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矛盾思想基础上,列宁对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具体矛盾做了具体分析。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经济文化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将长期存在并制约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分析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列宁对俄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具体矛盾进行了分析。列宁指出,过渡时期俄国经济的主要特点在于“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与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斗争”,“在这里不是国家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作斗争,而是小资产阶级和私人资本主义合在一起,既同国家资本主义又同社会主义作斗争”[7](P522],因而经济领域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在一个大国的全国范围内按共产主义原则联合劳动的最初步骤,另一方面是小商品生产,是保留下来的以及在小商品生产基础上复活着的资本主义”[8](P60-61]。列宁指出在政治领域,无产阶级在沙皇后,已经掌握了全国政权;资产阶级虽被,但在管理国家事务中仍具有一定优势;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作为劳动者有倾向社会主义的一面,作为私有者又有倾向于资本主义的一面,因而政治领域的矛盾主要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对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领导权的争夺问题,这是事关俄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问题。列宁指出,在思想文化领域,俄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矛盾主要是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与封建腐朽文化、资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面对阶级敌人在思想文化上制造的混乱局面,苏维埃部分干部曾认为党在思想意识领域可以“退却”,列宁提出我们“应该处处用自己的共产主义影响来抵制”[9](P77],必须毫无条件地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列宁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放在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文化建设看作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志之一。列宁说:“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8](P774]

(三)“人民内部不一致”重要思想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激烈斗争的社会,兼具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种社会形态的特点,因而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必然存在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列宁坚决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内出现的“人民内部是一致的”、“人民内部没有阶级斗争”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一向都是无情地反对那些认为‘人民’是一致的、认为人民内部没有阶级斗争的小资产阶级幻想。马克思在使用‘人民’一语时,并没有用它来抹杀各阶级之间的差别,而是用它来概括那些能够把革命进行到底的一定的成分。”[10](P636]

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在人民内部还存在许多不一致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工人内部的不一致。工人阶级虽富有团结精神,但还保留着小私有者的习气和利己主义心理,“工人和旧社会之间从来没有一道万里长城。工人同样还保留着许多资本主义社会的传统心理。工人在建设新社会,但他还没有变成新人,没有清除掉旧世界污泥,他还站在这种没膝的污泥里面”[11](P438]。二是农民内部和工农之间的不一致。由于革命地位和建设分工不同,工人和农民在政治权利、经济利益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平等。列宁就此提出,要给农民一定的流通自由、给小生产者一定经营自由、不断满足农民的需求,同时要加强工农之间的合作,克服,最终达到工农一致。三是无产阶级与知识分子之间的不一致。由于长期受资本主义世界观的影响,知识分子、技术精英和管理专家不可避免地会与无产阶级在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管理手段以及利益要求等方面发生冲突和对立。列宁提出,要发挥暴力的震慑作用、道德的潜移默化作用和纪律的严格约束作用,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改造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四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各民族之间的不一致。由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民族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矛盾。虽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为消灭民族剥削、消除民族压迫提供了经济前提,但各民族之间要实现真正的平等和民主还需要很长时间。列宁主张在制定政策时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民族的利益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民族间的矛盾。五是党和群众之间、政府与人民之间也存在着不一致。随着共产党地位的变化,列宁敏锐察觉到在党和政府内部存在着的现象。他警告说:“我们所有经济机构的一切工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共产党员成了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12](P300]列宁提出,要把反对作为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常抓不懈,通过制度建设对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列宁“人民内部不一致”的重要思想,是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初步探索社会矛盾的成功典范,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列宁对俄国社会矛盾的深入研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探索进入了实际起步阶段。

三、斯大林的社会矛盾思想

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人民内部客观存在的社会矛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的观点。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不断取得,斯大林在对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动力等问题的认识上,开始出现错误,给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两类社会矛盾”的观点

在继承列宁社会矛盾思想的基础上,斯大林提出了过渡时期国家存在着“两类社会矛盾”的论断。1925年,斯大林在俄共十四大的闭幕总结报告中提出:“我国有两种矛盾。一种矛盾是内部的矛盾,即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另一种矛盾是外部的矛盾,即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3](P336]第一种矛盾是在共同利益一致前提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矛盾,完全可以用一个国家的努力来克服;第二种矛盾需要几个国家无产者的努力才能解决。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斯大林对“两类社会矛盾”的认识更为深入,1930年,在《给契•同志的信》中,斯大林将“两类社会矛盾”细化为“结合内部的矛盾”和“结合外部的矛盾”两个方面,“结合内部的矛盾”指“无产阶级和基本农民群众之间的矛盾”,“结合外部的矛盾”是指“无产阶级和国内资本主义分子之间的矛盾”。斯大林提出,“无产阶级和基本农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是在共同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随着工业化的增长,即随着无产阶级在国内的力量和影响的增长,这种矛盾将日益缓和并顺利解决”[14](P20],而“无产阶级和国内资本主义分子之间的矛盾”属于敌对性质的矛盾,“在我们还没有消灭富农阶级以前,这种矛盾是会日益增长并尖锐化的”[14](P20],必须通过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世界革命来解决。

(二)“完全合适论”和“统一动力论”

在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早期依然坚持马克思列宁的基本观点,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是在不断克服困难、消除矛盾的过程中前进。斯大林提出:“我们还有阶级,我们国内还有矛盾,我们有过去的东西,我们也有现在的东西和将来的东西,这种种东西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我们不能在生活的波浪上一帆风顺地前进。我们是在斗争中、在各种矛盾的发展中、在克服这些矛盾中、在发现和消除这些矛盾中前进的”[15](P283],“旧的东西和新的东西之间的斗争,衰亡着的东西和生长着的东西之间的斗争,――这就是我们的发展的基础”[15](P284]。

1936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已经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也取得了绝对支配地位,客观上已经具备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理论问题的物质条件。但遗憾的是,斯大林并没有在坚持正确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成熟完善的社会主义矛盾理论体系,反而在对社会矛盾问题的探索上出现了严重错误,这首先表现在对社会基本矛盾问题判断上的失误。1938年8月,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苏联社会生产力的性质与生产关系是“完全适应”的,苏联没有经济危机和生产力破坏的情形,苏联社会“两类矛盾”中的“内部”矛盾已经消失、“外部”矛盾仍然存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性质的例子,这里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同生产过程的社会性完全适合”[16](P445]。斯大林的错误,还表现在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认识上,以“统一动力论”的观点否定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动力的正确思想。1938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推动苏联社会向前发展的是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友爱合作”和“在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斯大林在执政后期固守“完全合适论”和“统一动力论”,无法理解苏联国内大量存在的社会矛盾,把社会矛盾看做是阶级斗争、外部资本主义包围、资本主义分子和资产阶级人破坏的结果,看做是无产阶级与资本主义斗争的结果。可以说,苏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的肃反扩大化,就是斯大林错误理论的必然结果。

直到1952年,斯大林才对他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重新肯定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矛盾。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提出,“矛盾无疑是有的,而且将来也会有的,因为生产关系的发展落后于并且将来也会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16](P590],但只要领导机关的决策正确,这些矛盾是不会发展到冲突的地步的。斯大林提出,不能从绝对意义上去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完全适合”,“应该理解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常不会弄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冲突,社会有可能及时使落后了的生产关系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16](P577]。斯大林在社会矛盾问题上的错误为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对斯大林认识的局限性做了深刻评析:“他还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他还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17](P356]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全集(第6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7]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列宁全集(第5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3]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4]斯大林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10

Abstract:Under the new history term, according to a request of 16 greatest reports, social basic antinomy request in stage in entry-level in socialism, democracy legal system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s with the request that political setup reform, the request tha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 have the necessity from develop the self-contradict theory in stage in entry-level in perfect socialism theoretically, deep turn to the our country stage in entry-level in socialism basic self-contradict, main self-contradict cognition.

Key words: Basic antinomy, primarily self-contradict

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基本矛盾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由于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只提供了一些认识的原则和方法,而没有作出具体的阐述;毛泽东同志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理论,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总的来说,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他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得也有失的;邓小平同志则在总结社会主义事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虽然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它已不是主要矛盾。由于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当前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认识无疑是符合当时中国实际的,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政治文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认为现在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认识应该有新提法,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一、是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要求

十六大报告中******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呼吁:“同志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地在党的报告中出现是第一次,反映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全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应该包括政治文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显然是与十六大报告以前的形势相适应的,即注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没有提及政治文明,很显然这与现在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新的历史条件下注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即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补充完善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促进作和阻碍作用。如果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则会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进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范畴的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跃居世界第六位,成绩的取得大部分来自于经济本身的发展潜力,政治文明对于经济的发展作用表现得很有限,甚至现在成了阻碍生产力、经济基础进步、发展的障碍。所以,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势在必行,而且还要处理好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人类文明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其发展从来就不是孤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相协调,才能真正得到发展。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着其他两个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其他两个文明的发展水平。就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而言,一方面,政治文明的发展要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物质文明的发展需要政治文明提供制度支持和政治保障,需要政治文明为其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就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来看,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政治文明为其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基本的政治方向和必要的政治保障,政治文明的发展则需要精神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是互相依赖的,如果脱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去抓政治文明建设,就会使政治文明建设失去基础和依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想真正开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使政治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有序地发展。

三、是民主法制发展以及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说过没有民主不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善的民主也不是社会主义。完善的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一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维护社会稳定。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

政治体制改革要想完成上述任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本矛盾认识不全面、不站在时展的高度看、不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方法论是不行得,有必要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补充完善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四、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明的政治,不能自立于人类政治文明的大道之外,而应当与人类政治发展的总趋势一致起来。倘若没有这样的进程,中国现在不可能是一个“共和国”,而仍然会是一个封建皇权国家。但也正如许多文章所说,“由于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或者由于“用封建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一些做法,以致封建主义的遗风仍然可谓举目皆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因子,和有违人类政治文明大潮的蒙昧、野蛮因子,区分起来未必能够一步到位。

人类有着丰富的政治文明成果。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文明从观念和制度层面得到全面的刷新。人类观念的进步和文明理念的传播,在观念层面,民主、平等、自由、****以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得到确立,而特权观念、等级观念、人治观念则在一般意义上成为政治落后腐朽的标志。在制度层面,规范、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与之相应的权力运行机制、监督制约机制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所采用,而****、独裁、极权则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至少在观念上被否定。

人类观念的进步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如此迅猛,以至于不同的政治状态被赋予了不同的褒贬属性。众所周知的是,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词,无论在哪里都被认为是好的,而****、独裁、极权、特权等词则如同一种罪名,没有人乐于认领。这是世界政治文明的成果,是世界政治文明在一般观念上走上了近代化道路的一个证明。中国也在这一进程之中。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明确写入中共十六大报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好,并非与当代世界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全然不同的凭空创造,而是建立在对人类全部政治成果充分吸收的基础之上,继承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才能创造出人类文明的更高形态。就目前状态而言,“初级阶段”的定位,不仅适用于判断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平,也适用于判断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这意味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有着相当长远的路要走。

综上所述,“政治文明”的中国出现,可以理解为在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的态势下,启动政治更新进程已是众望所归。为了人的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开辟一个全新美好前景,为了更好的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经济、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的,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本矛盾的认识上很有必要补充、完善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党的十六大报告原文。

2、《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

3、《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2月-7月)。

4、毛泽东1957年1月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5、《列宁全集》第33卷。

6、《斯大林选集》上卷。

7、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理论的贡献。

8、十六大报告重点内容摘录。

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范畴的现实价值。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

1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南方网)。

12、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全文)。

13、从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到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

14、张闻天:成就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石仲泉。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11

1.国内背景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如何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会议中心议题。这次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党有历史转折性的重要会议。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分析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提出切实有效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途径。毛泽东同志说过,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由社会主义制度自身调整而得到解决。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发展可以通过自身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调整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但并没有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方式方法――改革。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理论论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2.国际背景

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世界上国与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融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也存在矛盾、冲突、竞争。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世界并不安宁,出现了局部的战争、局部的动荡。邓小平同志根据世界的新变化和新发展,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新主题。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发达国家出现了向新兴国家直接投资的浪潮,这就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加快工业化发展的机会。能否赶上这班列车,直接关系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善于抓住机会,促成了中美的正式建交。两国建交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两国的经贸额也逐年攀升。

二、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内容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论断表示赞同,他这样说过:“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1]181-182他对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特点上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论断基本同意。同时邓小平同志也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做出创新,主要论述如下。

第一,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应该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重心”。他克服了从前过于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而不太重视生产力的错误,提出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起决定作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满足,这才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也只有这样,人民才会相信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正确选择。

第二,邓小平同志正确地、科学地剖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实际情况。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当前,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完全适应,它们自身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说经济管理的计划性抑制了私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国家公共权力缺少完善制约机制,社会的民主法治不健全等等。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都对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有阻碍作用。我们只有准确把握当前的具体情况,才能制定出科学、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三,邓小平同志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角度区分了基本制度和体制、具体制度。社会向前发展是需要具体的制度来完成的,如管理制度、岗位制度、法规制度等等。某一领域的若干具体制度的总和,就有了专门体制,如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等。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要始终坚持,不能动摇,而各种专门体制和具体制度可以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而改变。邓小平同志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实践告诉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体制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必要的,是可以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

(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大决定,此次重大决定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做出。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182由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后来,他又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应该把经济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工作的首位。从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来看,他的论述与从前党的工作重心不同。从前把阶级斗争当作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偏离中心任务。邓小平同志正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

(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国际、国内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同时又认真考察和具体分析改革开放后国家的新情况,对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

邓小平同志承认当今我国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两类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了新特点。如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和办法。

第一,在经济生活领域,要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这三者之间的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三者之间有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统筹兼顾,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第二,在政治生活领域,既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又要健全社会主义法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解决人民内部各种矛盾需要建立健全法治,使国家社会生活正常平稳进行。因此,把民主和法治紧密地联系起来,是十分必要的。民主和法治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和方法。

第三,在思想文化领域,应该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双百方针对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有重大指导意义,也是处理在思想研究中出现的不同意见的基本原则。在思想领域中,可以存在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创作,也可以存在不同观点和不同学派的思想碰撞。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人才敢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文化繁荣的目标也不会远。

三、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_展有着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1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长期梦寐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今中外不少思想家对其都有精辟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和道家两大学派,都曾提出和论证过和谐思想,但侧重点不同。总的来说,儒家学说以“人”为中心,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家学说以“自然”为中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这些美好主张,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无法实现,因为那是一个阶级矛盾和等级矛盾十分尖锐的社会。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康乾盛世”,无非是说一个开明君主在朝廷忠良的辅佐下,出现了生产发展、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但时间都不很长,只是封建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一个短暂的稳定和繁荣时期,而不能说是和谐社会。

19世纪上半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这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他们不仅有丰富的和谐思想,而且明确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但不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在代替它的未来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一方面通过新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缓解了劳资之间的矛盾,从而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但这个相对稳定局面不等于和谐社会,不能把二者划等号。资本主义受各种矛盾的困扰,不可能长期稳定,更不可能出现和处于和谐状态。从社会形态来看,既没有封建主义的和谐社会,也没有资本主义的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依据社会形态理论,认为只有取代资本主义对抗性社会形态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请注意这段经典论述的开头和结尾。开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是说明在对抗性社会形态里不会出现社会和谐;结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是说这种高度的社会和谐,只有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实现。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提前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为我国现在已经基本具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因此要立即着手推进这一伟大事业,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和谐社会只是一种社会状态,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我们现在所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是共产主义和谐社会,二者在和谐度上有很大差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矛盾论

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里,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都存在着矛盾,并对这种矛盾做过透彻分析的第一人是。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划时代的著作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这个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又一重要理论支撑。

把他在民主革命时期所写的名著《矛盾论》的观点,全面运用于社会主义社会。他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用这个观点去认识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会发现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各方面都存在着矛盾。问题是,我们要重视矛盾而不能轻视和回避矛盾,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在化解矛盾中求得社会和谐。

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认为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但它们之间已不具有对抗性,而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这种矛盾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求得解决。这就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广阔的空间。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改革开放以后所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都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它们之间虽然还存在着这种那种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但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这就为实现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前提条件。

还首次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学习和运用的上述观点,在人民内部各种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面前,坚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和解决好一系列社会矛盾,不断地促进社会和谐。虽然社会主义矛盾论和社会和谐论不是一回事,但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思想理论准备。

社会基本矛盾论文篇13

西方哲学史上有古希腊本体论、近代认识论和德国古典哲学等几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些阶段中,辩证法虽古已有之,但黑格尔以前却没有形成系统的辩证法体系。黑格尔集人类辩证思想精华之大成,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构建了一个系统的辩证法理论大厦,然而却没有形成一个从微观上系统研究矛盾问题的理论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列宁试图从微观上建立一个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系统理论体系。为此,列宁潜心研读了哲学史上几乎所有有关的经典著作,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在《辩证法的要素》和《谈谈辩证法问题》等文章中,列宁把辩证法视为研究对立统一规律的学说,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而且已经拟定了一个专门研究辩证法特别是矛盾规律的提纲。可以说,在辩证法的发展史上,列宁的这一思想就是当时辩证法关于矛盾规律发展的一个制高点。但列宁的这一思想仍然只是一个提纲,他自己也表达了这一提纲需要进一步说明和发挥的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列宁在有生之年,没有实现这一愿望。  

毛泽东实现了列宁的这一愿望。《矛盾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阐述矛盾问题的著作,而且也是整个哲学史上从微观角度系统研究辩证法关于矛盾规律的第一部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接过列宁试图解决但又没有来得及解决的理论命题,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从两种对立的宇宙观入手,详尽地解剖和分析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对抗在矛盾斗争中的地位等一系列关于矛盾的问题,全面考察和系统阐发了辩证法关于矛盾规律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把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正因为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辩证法矛盾问题作了一个系统的阐发和总结,构建了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的系统学说,于是主要矛盾作为矛盾范畴系统中的一大范畴,它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  

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经典作家关于矛盾不平衡性的思想,提出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概念,为社会主要矛盾范畴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可以说,毛泽东的《矛盾论》既是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的系统阐发,又是矛盾不平衡理论的发挥和发展。毛泽东关于矛盾问题的理论是建立在矛盾系统和矛盾诸方面发展不平衡性这个基点上的。  

在毛泽东看来,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候似乎势均力敌,然而这只是暂时的或相对的情形,基本的形态则是不平衡。如果“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或特殊性,都是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世界上没有绝对地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26、322、326~327页。 )当然,毛泽东也不完全否认矛盾双方在力量、规模和发展速度上的某种暂时的和大致相当的情况,即存在着矛盾暂时平衡的情况。然而他坚信,平衡只是相对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所以,《矛盾论》所涉及的每一个问题都体现了矛盾不平衡的思想: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对立和同一是不平衡的,对立是绝对的,而同一则是相对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作为反映事物矛盾问题精髓的基本特性,二者也是不平衡的,抓住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就抓住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事物矛盾的两大基本性质,二者也是不平衡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而斗争性则是绝对的,等等。  

当毛泽东用这一矛盾不平衡性的思想来对事物的诸多矛盾和矛盾诸方面的关系作考察的时候,他就水到渠成地看到: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矛盾就是这一事物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在矛盾系统中“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26、322、326~327页。)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发现,在各种矛盾之中,不论是主要的或次要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又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至此,毛泽东关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思想就形成了,而且主要矛盾在哲学中的范畴地位也就被毛泽东正式确立了起来。  

三  

毛泽东运用矛盾不平衡理论成功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主要矛盾理论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从而完成了理论形成的最后一个环节。  

与列宁一样,毛泽东在研究和探讨哲学问题时,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哲学问题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以他的矛盾不平衡理论既是中国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又反过来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实际,以至将其规定为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战争的战略和策略。他说:“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26、322、326~327页。)根据这一策略,毛泽东正确地分析了, 当着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侵略战争的时候,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而包括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内的其他矛盾则暂时地降到次要和服从地位;当着帝国主义不是采用对我发动侵略战争,而是用政治、经济和文化压迫的时候,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就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当着我国国内战争发展到危及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内反动派存在的时候,帝国主义就与国内反动派站在一起,与人民大众构成主要矛盾。正是由于矛盾不平衡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正确运用,我们党才在革命的各个不同时期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及其变化,并实行了相应的战略和策略,才赢得了各个不同时期革命的胜利。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依据矛盾不平衡理论,清醒地认识到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与封建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为此,我们党广泛地开展了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结成了包括国民党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蒋介石叛变后,我们党正确地分析了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和革命的主要动力,及时地把革命力量转向农村,开辟了革命根据地,保存了革命力量。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后,中国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社会的矛盾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易位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我们党及时地分析了这一矛盾,正确地解决了“西安事变”等重大事件,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最终解决,中国人民大众与蒋介石为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矛盾又一次上升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并领导全国人民顺利地取得了全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事实一再证明,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毛泽东矛盾不平衡理论指导的结果。这一理论不仅指导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也为中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  

毛泽东创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为中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创立准备了理论前提。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的问题,列宁曾有过“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的著名论断。当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以后,人们发现,正如列宁所预见的,新的社会制度并非是太平盛世,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因此,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在本世纪30年代,苏联理论界就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但在斯大林的错误导向下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具体说,斯大林自1936年宣布在苏联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后,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经历了一个从“完全适合”到“也有矛盾”的认识过程,但他对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的问题,终究还是没有搞清楚。  

1938年,斯大林出版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认为当时苏联社会的生产关系“完全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他宣称,苏联社会已不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道义上是完全一致的,而且这种一致就是苏联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但“完全适合”论显然不符合当时苏联社会的实际,以致于迫使他在这个问题上不断地改口,甚至自相矛盾。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谈到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时对他的这一论点作了重新解释,说“完全适合”这种说法是不能在绝对意义上来理解的,不能把这种说法理解为仿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决没有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增长的现象。生产力是生产关系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无可争辩地走在生产关系的前面。生产关系只是经过一些时候,才被改造得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从“完全适合”论到承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也有矛盾”论,显然是斯大林认识上的前进。但是,诚如毛泽东所说,斯大林这里是不彻底的,是“羞羞答答”的辩证法。这说明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是犹豫的,甚至矛盾的,最终还是没有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当然更没有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他在这个问题上所作出的艰苦探索却为中国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后寻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乃至主要矛盾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料和实践上的直接借鉴。  

新中国在完成“一化三改造”而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的中国还有没有矛盾?马克思主义对事物矛盾分析的方法还是否适合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的中国社会?如果承认当时的中国社会还存在矛盾,那么主要矛盾是什么?不承认中国当时社会上还存在着矛盾,社会主义的中国就找不到前进的动力;抓不住主要矛盾,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就找不到工作中心。因此,“八大”前后,围绕着社会矛盾问题,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将经典作家所创立的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规定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解决,为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矛盾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为社会基本矛盾必然要转化为主要矛盾。那么中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五  

在毛泽东领导下,党的“八大”正式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概念,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方针,使中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得以形成。  

从具体时限上说,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是在党的八大上取得的,而这次会议之所以能取得这一认识,又与此前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建设社会主义总方针的确立密切相关。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