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教育实用13篇

核心教育
核心教育篇1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怎样培养人?怎样尊重和敬畏教育规律?这些看似常识性的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我们和我们的教育。

记得2006年以前的那些时光,我常常观察校园里的那棵大树。有一天在观察那大而美丽的树冠时,顿然对教育这棵树的树冠之下发挥着支撑力量的根部产生了研究的冲动,于是循着这个思路,我发现,人们只看到树干及树冠,却少有触及其根部的。不首先研究其根部,还真会失了“根”,教育也是这样。于是,循着“秩序”这一关键词,我们展开了对教育原规则的研究。

回归教育原点,对教育基本问题做深层次的思考,我们意识到: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生,培养美好的人格,从真正意义上培育“完整的人”,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判断教育的好坏,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出发;推进教育的改革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开始;让教师与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也应该基于这样的教育原点。

“回归原点立教育”,需要谁来立?毫无疑问,是教师!海德格尔说:“以什么为职业,在根本意义上,就是以什么为生命意义之所寄托。”教书育人原本是一项强调科学性又洋溢着艺术性的事业,正如《论语》所述,孔子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弟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至于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然而今天的你我,可曾体味到教育生活的诸多乐趣?环视周围,许多教师从未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艺术性的享受,而是当作一个谋生的手段或跳板,抱着为了生存而劳动的被动心态,至多也只是刻板地凭良心在尽心尽责地工作,对工作感到疲倦,甚至抱怨现在所处的生存方式,感叹做教师难、做教师苦。

罗素先生曾说:“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建设性的工作。”教师的生存状况本不该如此尴尬。思考教育的原点,清除教师的匠气,转变“教育由艺术降格为技术”的局面之后,将“教育秩序”的探讨纳入教育人的教育视野,一定程度上能使教师们触摸到教育的核心,焕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与力量。

发展:团队壮大风生起

人生本是一场局,解局方才不陷入泥淖。“回归教育的原点,直抵教育的核心”也是一个局,只是解这个局不会是一人所为,也是一个人无法解开的,必须集众人之力。受大雁南飞阵形的启发,我与代安荣着手建立“原规则研究团队”。

在我与代安荣一起“开创了网络研究和写作的先河”后,我决定扩大团队。当时我在“成长论坛”发帖招募,但由于大家对我们的研究方向——“教育原规则研究”所知甚少,在2008年前,就只有代安荣、张朝全和我三个人。但随着我们的研究论文,在《现代校长》《河北教育》《今日教育》连载后,影响力便越来越大。2009年,团队迅速发展壮大。能有这些发展,我们得感谢代安荣,是他的鼓励让我坚持了下来。也感谢张朝全,是他的加入让我看到了希望,增加了正能量。2009年,我在教育管理原规则研究的基础上,融入了教师成长原规则研究。

2009年,许多网友加入进来,我利用QQ群对新的成员进行培训。最初的几个月,每天晚上,原规则研究QQ群热闹非凡。如与网友刘发建彻夜长谈“什么是语文教学的人文”,他提及的“贴近地面的教学探索”,近乎给我洗脑,给我警醒。我当时就想,“贴近地面”,不就更能抵达教育的核心吗?此时,也正值团队第一本书《校长原规则》在统稿。我把这本书的电子稿上传在QQ群共享里,供大家下载理解和领悟。当大家对教育原规则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时,我决定开启“教育原规则研究”之教师专业成长。循着教师成长的原点,我决定以“教师不跪着成长”为线,让全体成员进行新一轮的教育原规则研究。为了让大家在团队的牵引下,自主破解教育的难题,直面教育的原点,团队采取“自主读书——自主研究——物化成果——共著书籍”的路径进行。当时,我们循着探询教育原点的主线策划了第二本书——《教师不跪着成长》,一个月后,又策划了第三本书——《教师笑着教书》。我的思路是,以策划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以读书助推研究的深入,以研究撰文物化研究成果,以著书立说彰显研究成果,提升成员信心。也正是循着这样的思路,团队成员发展迅速,原规则研究的书籍也得以公开出版发行。

6年,2000多个日子,就这样走过来了。面对教育困局,面对个人发展的困局,我们虽苦恼过,彷徨过,但我们没有懈怠,没有灰心丧气,我们在不停地探索、思考、改变、进步。在团队研究的你来我往中,我们渐渐接近教育的原点。我们的研究得到了认可,如今,加入团队的也越来越多,团队成员始终保持在300人以上,核心成员在30人以上,不少成员成为了名师,其中不乏博士和评上副高级职称和特级教师的。代安荣,出版个人专著三本,被誉为“草根专家”;张朝全,发表文章150多篇,被评为感动重庆十佳教师和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互补:相互促进挂云帆

团队的发展,一度遭遇瓶颈。

我们的教育原规则研究团队,就如一只木桶,当遭遇短板时,就难以盛下更多的水。虽然我长于研究,思维发散性强,敢于剑走偏锋,但我的短板是文字功底不行。再说,一个人难以走远。发展艰难时,我就在想,必须再寻找方方面面具有长板的教师加入进来。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引进团队成员时,我也是从多方面来综合考察。

每一个要求加入的教师,我都让他们传几篇个人的研究性文章和简历。我仔细品读,从字里行间探询其对教育的洞察力、研究教育的能力,再“百度一下”,多方面加以了解,而后根据团队的发展走向确定是否吸收。

现在,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中,都各有自己的长板,极大地弥补了“教育原规则研究”的不足。代安荣,对教育现象关注密切,且十分敏感;张朝全,文字功底强,勤劳务实;肖凯博士的思维非常敏锐;马张留富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刘平友、肖克文等的洞察力非常强大等等。

一群人,就像大雁南飞一样,因为互补而收获更多,而走远。团队发展至今,多名普通教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诸如钟发全、张朝全、黄行福、代安荣、陈松信、郭力众、张爱敏、刘平友、杨宏杰等一大批教师,因参与团队的研究脱颖而出,这批草根专家先后在全国各地讲学100余场。

循道:遵循秩序展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何为育人为本?怎样做到育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检验标准是什么?质疑、探询、遁隐,恐怕也是一再提及的原因。直抵教育的核心,在于深入探询教育的原点,让教育回归到“人”上来。

教育原规则的研究,实是对秩序的研究,对秩序的遵循。“秩序顺了,一切顺了;秩序乱了,一切乱了。”打破旧有的秩序,建立教育新秩序,是我们研究的切入点。

诸如在团队著作《中小学教师小课题开发的策略与应用》的前言中我们提到:

身为教师,不断发展方为立身立命之本。而相对于专业发展,广大中小学教师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让自我强大的行动。没有行动,一切美妙的设想终归只是过眼云烟。

人的运动之轨迹,往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能量及存在价值的大小。纵观整个教育,发现更多的教师因为受自我视野的牵扯,一生没有明晰与明智的决定,一生中几乎是什么事也没有做。

是否体悟到小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是否参与小课题开发与研究,主动权永远在自我。事实是,又有几人真正能将焦点集中于小课题研究,并把自我的成长牵扯进生命运行的轨迹中去呢?教师队伍是十分庞大的,但强者所占的比例却是相当小的。原因是什么呢?小不为,何来强大?很多教师都期待搞个重大的课题进行研究,从而一举成名。但真要参与时,发现自己力不从心,只好望而生畏,畏而退却。殊不知,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师的成长都是由小而大的。没有给自我发展实质性支撑的行动,只能永远处于弱小的行列。没有由小到大提高自我专业发展的行动,谈何做强大的人?

什么样的小课题才是有生命力的?它首先是基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其次是源于本土的。因为发生于自己的身边,开发与研究才更能找到问题的根本之所在,也才有利于自我及教育的发展。

余文说:“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首先在目标上回到人本身,回到作为‘完整的人’的需求上来,回到人的核心素质上来。”就像上文引用的“前言”中提到的,教师期望一举成名,却又力不从心。殊不知,一举成名的背后是积淀,也实是要坚守“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秩序。而要“回到人的核心素质上”,则必须首先回到“人”本身,回到教师自身的发展上来。乱了这个秩序,最终乱的便是教育。孙云晓老师给健康人格列了五个指标:“第一是自信的还是自卑的;第二是友善的还是冷漠的;第三是有责任感的还是没有责任感的;第四是善于自我管理的还是生活杂乱的;第五是有抗挫折能力的还是脆弱不堪的。”这其实也是我们的原规则研究所承载的内容,我们从秩序的角度关注人的情感、理想和人格,以培养完整的人格的研究为要旨。我们的研究,也更期待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培育成有健康的志趣和探究的好奇心的人。

思考:教师成长教育兴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教授说:“如果一所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师,即使在破庙里,也能办成一流的学校。”直抵教育的核心,我们的宗旨是,通过研究教育原规则来达成教师的成长。但如何让参与我们研究的成员获取更大更真实的发展?让了解我们原规则研究的教师从中得到一种正能量,改变思维方式,从自己的教育中走得更远?这将是我们以后研究的着力点。

沉入教育原规则,触摸教育的原点,倾听心灵的声音,改变教育思维方式,让我们为教育发出自己的声音。盼天下教师能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秩序,不再有职场恐慌。

核心教育篇2

1.1要有敬业爱生和无私奉献精神,在工作中能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同时,要敢于支持正确的行为,防止不良言行的产生,把错误制止在萌芽状态。

1.2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实际的班级规章制度,使学生能够对照各条检查自己的行为习惯,特别要强化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的各条,使学生自觉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

1.3班主任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深入细致地做好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在心理上、行为上与班集体协调一致,使班内各项活动能够正常有效地进行,同时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感情,增进他们的友谊,逐渐形成一个团结、友好、竞争的良好班风。

1.4班主任教师要善于从各方面选拔人才,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主动精神,并注重在实际班务工作中开发他们的智慧和潜能,使他们超前学会做人、办事、健体,并提拔他们成为班干部和自己的得力助手,对于他们的工作要信任、支持并严格要求,使他们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1.5学校工作的好坏,离不开教师,德育工作的灵魂更要求教师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要用自己的言行做无声命令,实事求是,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使整个学校形成浓厚的文明氛围,推动德育工作的实施。

2学生是德育的载体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道德品德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的高低,所以,学校德育工作要善于通过各种模式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品德。

2.1要引导学生明白,品德高尚的一个最关键的方面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人的关键有二:其一是身心健全。学生中存在一些情况,如: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头脑聪明但弱不经风;有的心理素质差;有的具有一些病态心理,这些情况都是身心不健全的表现。其二是让学生学会做一个对周围环境有用的人。同志曾提倡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其中的含义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做一个身心健全,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2.2 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程顾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立。因此,诚实、方正、坦荡的性格是最受人欢迎的,这也是做人、交友的基础。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后,便会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诚实、正直的品质。教育他们对任何人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决不能随着对方身份、地位的高低贵贱而变化,同时要让学生养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好作风,切忌浮夸造作,给人一种轻浮不实在的感觉。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确实,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在人生的舞台上是永远受人尊敬和欢迎的。

要想确实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还应该在德育的基础上强化意志品格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意志品格的差异直接决定着他将来成就的大小,所以,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持之以恒和胜过他人的愿望;乐于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素质较高的人,首先是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使学生从小就养成对自己、对家庭、对朋友、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并能够把社会的荣辱兴衰与自身的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做,德育的内涵才能更推进一层,只有从这一层意义上深入下去,学校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起步,以后才能真正走上正确的轨道。

核心教育篇3

1、现在的社会,随着各种思想潮流的侵袭,随着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年轻一代甚至几代年轻人的身心健康。由于青少年涉世未深、阅历尚浅,再加上他们的自控力差,明辨是非的能力尚不足以应对社会的阴暗面。导致他们极易受到暴力、色情及金钱等不良思想的诱惑和侵蚀。

2、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可以在物质上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可他们精神生活却极度缺乏,导致他们整天无所事事的过着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缺少责任感形成自私、任性、惟我独尊的不利于自己和社会发展的怪癖品行;至使众人感慨,当今的青少年是娇惯的一代,是任意妄为的一代,是烂泥扶不上墙的一代。

因此,理解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家长、教师、特别是品德教师。这时,品德教育便应运而生。

品德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呢?品德教育与其他的教育又有些什么不同了?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又是什么呢?

一、品德教育的解释

“品德教育”可以分为两部分来讲:“品德的意义”和“品德的学习方式”。

品德的意义是什么呢?“品德”既然叫品德那么就要有“品”才有“德”吗;既然是要有“品”才有“德”的话,也可以这样说:品德是吃出来的、看出来的、嗅出来的、听出来的、走出来的。也就是人们在衣、食、住、行的生活过程中不断与人与物打交道而得出的对人对事的一种大从化的准则。从品德的意义就可以看出: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就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品德”自我学习的方式了;那我们又何必多此一举,开什么品德教育呢?

从近年来不断攀升的未成年人犯罪率可知,更多的家长、教师忽略了德育的培养,即便进行德育教育,也是在跟别人拼比的情况下进行的只说不做的口头说教;更有大部分家长直接用利诱的方式让他们的孩子成长。更进一步说明:家长、特别是教师不是忽略了品德教育,而是不了解品德教育的初衷,就跟不用说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了。因此,致使学生在身心即将成熟的最佳施教年龄段,错过了在为师者引领下的品德的价值观的形成;只是任其自由发展而做出许多违法犯罪的事情,让过早地品味到了生命的苦涩,甚至身陷囹圄。在自身承受着失足痛苦的同时,给家人、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由此可见,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坏,取决于教育者对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的理解、掌握。它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所以,品德教育就有开课的必要了,并且还要有专业的教师团队,懂得开展品德教育的意义的教师团队,理解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的教师团队。

“品德教育”是国家汇集许多著名的各方面专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根据我国国人的基本现状而研究出来的具有指导性的,关于培养怎样的人的一本借鉴性、纲领式教材。也就是说:对于某一层人,仅仅是自学还不行的,而要通过他人的指引和帮助才能完成。这就是品德的学习方式即在不能完全自制时的指引是学习――“品德教育”和有自制能力以后的自主学习。

二、品德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异同

有人曾提过:把品德融入各科学科里面来作相应的学习和提点不就可以了吗?这样不但符合人的学习规律也能充分的让学生从实践中、思考中得出记忆持久的人生理念。其实,我认为“品德教育”不只是理解思考就行,也不是在某篇文章中讲讲和某个题中做做就行;那样只留于表面,再怎么来说也只是一次模拟或这实验而已;不会对执行的人造成真正的威胁,所以,品德与科学相结合不是最明智的选择。“品德教育”需要的是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进行实践和磨炼才能完成。

品德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是教人怎么做人的教育,是教人怎么做事的教育。因此,“德”与“才”不可完全融合。只有“德”先行,才能更好的育人。如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的身体成长发育和优良品德形成的决定性阶段,是决定人生性格走向、品德优劣的黄金分割线。他们是国家未来的缔造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良好的品德对他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给出了最为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所以,德育是势在必行的。再者,让每位学生拥有优良的品德、健康的体魄和渊博的学识。是国家发展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

1、通过多年对小学品德教育的实践和研究,通过对本校学生的成长观察;我的出如下结论,品德教育就是让人们在不断地生活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衣食住行、社交流等活动使自己得各方面不断得到提高,从而让自己有独立个体变成社会的人。

也就是说:品德的核心理念观是塑造对社会有益的属于社会的人,而不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2、“坚定的信念,良好的品德”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小学生处于少年时期小学品德教育是为帮助学生从小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一门德育课程;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关系到学生长大后成什么样人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同时也是大多学校、家长和社会所共同关注及讨论的热点。为此,小学的品德教师就更应该去学习国家的规定的课程,以此来充实自己;让自己更深入的理解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以便更好的服务社会。

核心教育篇4

    1.2核心概念蕴含思想方法具有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是核心概念,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核心概念,如“科学认为每一种现象都具有一个或多个原因”[1]。而有的关键性概念本身就蕴含思想方法,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学生学习所有化学物质的思想方法。1.3核心概念具有统摄性由于核心概念是能够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事物与现象的大概念,它必然可以统摄其他的下位概念及相关事实,使它们成为有结构的整体。例如,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这一核心概念,可以统摄分子、原子、离子、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等有关物质组成与结构的概念,也与物质的特性、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概念形成联结。

    2核心概念的教育价值

    2.1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重要的不是知道了多少事实和规则,而是能够把所学迁移到真实情境中,面对问题能够作出有依据的判断和决策,能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由于核心概念具有广泛的解释空间,所以它是可迁移知识。运用核心概念可以解释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更为重要的是能对新情境、新问题作出预测,因此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核心概念蕴含思想方法,它们可能成为学生以后工作中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如要获取性能更佳的材料,其分析思路是改变现有材料的结构以获得所需要的性质,仿生合成新药等亦是运用以上的思想方法。从认知发展角度,如果学习重心是“事实”或“现象”的了解与记忆,那么这种认知是低水平的;相反,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则是要使学生通过对特定现象的认识与理解,发现一般性的理论,并用这些理论理解、解释其他现象。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能够认识“为什么———原因、条件、目的、理由”、及“会怎么样———结果、影响、作用、意义”,还能够知道“如何做”,从而将学习引人深层思考和赋予意义与价值的方向。

    2.2有利于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把握学科的结构就是指对本学科实现了理解,也就是说,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其他相关的事物有意义地联系起来[4]。由于核心概念是某学科的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它们构成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因此关注核心概念理解的教学就是关注学科本质与学科结构的教学,将有利于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

    2.3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课业负担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生不能承担之重,其原因一方面来自升学压力,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要覆盖课程与教材中的所有知识内容,让学生记忆尽可能多的事实。为了面面俱到,教师不得不采用讲授式为主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在不理解的状态下机械地练题,不会就模仿,忘记了再训练,反反复复,曾经有一位老师把一张中考试卷让学生练了4遍,这样机械地训练,学生的课业负担可想而知!通过前面的分析已知,核心概念可以统摄事实与概念,使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被组织成块的信息更容易记忆,因此通过核心概念组织起来的知识,学生是容易记忆的,而且这些知识因核心概念而凸显了学习的意义与价值,那么这些知识更加不容易忘记。又因核心概念是可以迁移的,教师只要选取可以支持概念理解的典型事实,把师生的主要精力用在这些关键内容的理解上,就可以达到“少即是多”的教学境界。

    3如何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化学教学

    3.1构建核心概念的发展体系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教学的首要工作是构建核心概念的发展体系。在不同阶段,学生需要理解的核心概念不同、理解层次也不同。各学科应该联动以从整体角度构建核心概念的发展体系与结构,因为某些核心概念是跨学科的,如“当事物发生变化或被改变时,会发生能量的转化,但是在宇宙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个核心概念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学习中都会涉及。温?哈伦提出了核心概念应该具有的标准是[1]:(1)能够用于解释众多的物体、事件和现象,而它们是学生在他们学校学习和毕业以后的生活中会遇到的;(2)提供一个基础以帮助理解遇到的问题并作出决策,而这些决策将会关系到学生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与幸福,以及环境和能源的使用;(3)当人们提出有关自身和自然环境的问题时,他们为能够回答或能够寻求到答案而感到愉快和满意;(4)具有文化上的意义,例如对人类自身有关的观点———反映科学史上的成就,来自研究自然的灵感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温?哈伦据此标准提出了科学教育上的14个核心概念,但并没有提出在不同阶段,学生需要理解的核心概念层次与内涵。对于化学学科而言,构建出学科核心概念发展体系是摆在课程专家与一线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

核心教育篇5

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就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建国后,他仍然强调要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遗憾的是,在十年“”中,这些正确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学校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明确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还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集中体现。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同样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培养“千千万万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在肯定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同时,又新增了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赋予了新时期教育以新的使命,拓展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在教育原则上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早在1934年就把“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定为中华苏维埃教育总方针的一部分。建国后,他仍然十分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学生整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这样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红与专相结合,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要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说:“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调研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谈到改进和完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时,邓小平特别强调:“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定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还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深入的研究。他还提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要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志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1999年6月13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又重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教育方针中进一步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通过适当的形式,增强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从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教育原则认识的深化,促使我们进一步研究教育与生产劳动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新型模式。

三、在教育目的上的传承与创新

的教育思想中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1957年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材要减轻,课程要减少,古典文学要减少……减少门数,减少份量,为的是全面发展。”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他提出,德智体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是不可偏废的。他明确指出对于每一方面出现偏差,都要及时纠正。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目标,涵盖了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主要要求,是现代化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思想的发展。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转型期国情,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素质,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决定》还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邓小平关于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深化和活化,是在新时期落实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在教育战略地位认识问题上的传承与创新

很早就对教育与经济工作之间的关系作过解释。他说:“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他又说:“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用之者疾,为之者舒,是要的。”正是这样,老解放区一向重视勤工俭学,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建国以后,仍坚持这一思思,在他亲自领导下,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中除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外,也就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工作提出了发展目标和重要的原则规定。力图要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党的“”确定的路线很快做了改变,的这些思想,在后来并未完全付诸实施。

核心教育篇6

主办:  中国教育报刊社

周期:  半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4417

CN:   11-1200/G4

邮发代号: 2-268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中国高等教育

创刊时间:1965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核心教育篇7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人与合格的公民,但是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和专业教育的限制,这一目的在高职院校并没有被普遍地理解与接受,“一方面,在理念上,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地肯定;另一方面,在实行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甚至忽视。”多数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对通识教育重视不足,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存在误区乃至盲区,通识教育在某些高职院校仅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时尚名词和美丽点缀而已。这就必然影响高职通识教育功能与目标的真正实现。

2.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规划

通识教育的核心是通识课程的合理设置,然而因过分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的塑造,高职通识课程安排显得不甚科学。具体表现为通识课程的设置比较随意和盲目,有的学校根据教师能上什么课,即开什么课,尤其是公共课人文类老师为了达到满工作量,在高职院校中有一份立足之地,勉强开出一些连自己都还没搞清楚的通识课菜单让学生选课,误人子弟自不必多说;另外,通识课程的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不高,只是专业课以外的营养性补充;且在有限的通识课程中,必修的又比选修的比例高,学生自由选读的通识课非常有限。这种缺乏科学指导与规划的通识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人培养收效甚微。

3.通识教育的教学课堂难以有效的管理

通识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识课程在课堂上的落地,为了节省资源,目前高职院校通识课堂基本是大班教学的形式,少则两个班级、多则四五个班级合上。大班课堂给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均带来很大的困难,一则大班人数众多,师生互动机会少,课堂效果弱;二则对于缺乏课堂调控能力的教师,课堂纪律不易把握,影响课堂效果;三则缺乏积极心态、学习欠自觉的学生逃课的可能性比较大,也不易被查出,有些通识课堂几次课后几百个人仅剩下几十甚至十几号人,课堂形同虚设。公共选修形式的通识课堂由于学校的管理比较松懈,学生逃课现象更加严重,有时仅沦为学生混学分的一个途径。

4.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存在明显的不足

通识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识师资的力量,目前站在高职通识讲坛上的教师基本都是狭窄的专业教育的产物,自身受过通识教育的少之又少。教师缺乏深厚的通识学养,很难在通识课程教学上游刃有余。加之通识课程教师不如专业教师受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其教学态度较多的敷衍了事,教学方法也往往照本宣科,机械生硬,缺乏创新,直接导致学生对通识课程的不感兴趣,进而导致了通识课程的无效性。因此,通识师资队伍的缺乏和通识教师综合素质的欠缺,无疑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推进高职通识课程建设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现状,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推进高职通识课程建设,完善通识教育方案,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结构朝综合化方向发展,既增强技能、练达人情,又促使人格提升、健康成长,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

1.重视通识教育管理

成立通识课程专门机构通识教育作为和专业教育平行的一种教育实践,应该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台湾地区的普通高校和技职院校均设有独立的教研与管理一体的“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学院”,专门负责规划、推动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知识视野和人文与科技交流融汇的体验平台,打造健全的人与合格的公民。大陆高校大多没有专门机构来管理通识教育,通识课程基本同专业课程一并归并教务处负责。这种管理模式有其方便之处,但缺少针对性,不利于通识教育的深入发展和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高职院校建立一个类似通识教育中心的机构,进行通识课程的管理与研究,同时建立通识课程网站,扩大通识教育辐射力,必将有利于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提高,也将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品格和高职学生的生命价值。

2.基于职业核心能力

设计通识课程科学体系职业核心能力是每个人从事任何职业或工作都离不开的能力,是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人生成功必需的基本能力和教养态度,也被称为“软技能”“、软实力”。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范畴,围绕通识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应深入思考,科学设计通识课程体系。高职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几大模块:如语言与历史文化、艺术与人文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数学计算机与自然科学、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课程、跨学科课程等领域;高职通识课程形式可由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素质拓展指修课、隐性通识课等组成。高职通识课程的设计应把握基本性、普适性、整合性、深刻性、时代性原则,杜绝那些过于专业、生僻冷落、简单肤浅、陈旧落后、缺乏关联、整合性差的课程。既要给学生一个系统的通识学科体系,锤炼职业核心能力,又要有一个在系统制约下相对开放自由的选课机制,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与素养。

3.改革低效课堂模式

确保通识课程教学质量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与通识课堂模式有密切的关系,小班课堂有助于师生互动、研讨交流,能克服大班教学一言堂、灌输式的弊端,确保每个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与能力爱好,并在切磋碰撞中,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课堂教学模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浓厚的大学文化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广义课堂,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通识素养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高规格、内容充实的人文与科学讲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组织有内涵的科技文化节、艺术节等,能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人格,活跃性情;校园环境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都是隐性的通识教育资源,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润物细无声的关照。

核心教育篇8

1心理健康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根据2012年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内容,申喆在中小学生心理核心素养模型构建中指出[1],心理健康核心素养包括自我认知素养,学科学习素养,人际交往素养,环境适应素养[2]。①自我认知素养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克服自卑和自负的不健康心理,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学会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行为符合教育的要求;②学科学习素养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积极应对考试压力,达到一种有效学习的状态;③人际交往素养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帮助学生形成乐于交往、主动交往的心理,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技巧,妥善处理与老师、父母和同伴的关系,把握异性交往的尺度,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状态;④环境适应素养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不畏惧挫折,珍惜生命,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上面四个要素相互联系、互相补充,都是该学科“心理和谐”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和培养内容。

2基于心理健康核心素养下对心理关键能力的培养

①心理健康核心素养是通过心理关键能力的培养来实现的。心理健康核心素养应该能够体现出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分析、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对心理问题的预防能力。而心理关键能力应该包括心理的自助力、心理的调适力、心理的发展力和心理的实践能力;②心理自助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并且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能力;③心理调适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对认知、情绪、情感、意志等内部心理活动的调节,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④心理发展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到潜能的激发,获得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⑤心理的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能够将自己所学的心理知识和技能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帮助别人和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的能力。

3结合本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分析

下面将以自我认知素养为基点,以高中学生认识自我辅导为例,从辅导理念、辅导目标、辅导活动几个方面作一阐述。

3.1辅导理念

辅导理念是心理教师设计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指导思想和指南,反映的是心理教师对心理辅导活动的整体把握和理性思考。下面从学情分析和主题把握进行阐释:①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发展尾声,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接近成熟,在这样的心理转折时期,内心的矛盾冲突激烈。虽然对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心智的某些方面表现的不够成熟,对一些事情感到迷惑和内心矛盾,急切希望更进一步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主题把握:认识自我作为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心理,身体和行为以及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

3.2辅导目标

①认知目标:通过活动的参与使学生了解本年龄段自我认识的发展状况,并体会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的感悟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接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客观的自我概念;③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自我认识的途径和方法,通过从自己和同伴的角度对自我形象进行认识与评价,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做到自我认识的进一步提升。

3.3活动设计

核心教育篇9

记者:您提到要紧抓教育质量,这与当前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什么紧密关系?

鄢福初:我们应当先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有不同天赋和爱好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素质教育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质量,没有质量的素质教育不是素质教育。《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要求,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的方法,具有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实践能力强、人际关系和谐等全面的素质。教育无论怎么改革,都应以人民满意为依归,都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很多人包括学校校长、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都有片面性,往往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爱好,就是学生有什么爱好,就培养什么爱好,以至于一些义务教育学校基本不考试、不评价,就像托儿所、收容所。好像不鼓励学生或者阻碍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就是“罪莫大焉”。如果单纯地只发展学生某一项兴趣、某一种素质,其实也就陷入了另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

记者:有句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多年来,评价学校、教师的还是考试指挥棒。对于考试,您有何看法?

鄢福初:我们要全面认识考试。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考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很多人认为,推进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并将考试与“应试教育”联系起来。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是教育的一种形式,考试是具体手段,不是区分两者的标杆。“应试教育”有考试,素质教育也可以有考试。“应试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为应付考试而教,为应付考试而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所谓高分低能、高分低质等现象。但是我们也不能说高分就一定低能。考试是手段,分数很无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记者:据我们了解,您在抓教育质量的时候,阻力挺大的,听说您还说过“必须坚决抓教育质量,出了问题本人承担全部责任”的话。

鄢福初:是的,当时,很多人心目中的质量观念已经淡化,担心提到抓教育质量就有“应试教育”之嫌。在全市高中校长会议上,我提出了“三个坚持”:坚持质量兴教,坚持质量立校,坚持质量育人。单纯地强调重要性意义不大,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科学的机制,如教育质量评价机制、考核机制。多年来,一方面提倡素质教育,淡化考试成绩;另一方面却按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素质教育是表,“应试教育”是里,表里两张皮,挂羊头卖狗肉。这样,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除紧抓考试成绩之外,教师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去钻研素质教育。以至于当我们提出质量立校观点时,很多人忧心忡忡。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我在全市教育工作会上明确表态:“必须坚决抓教育质量,出了问题本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近几年我市的教育质量有所提高,这得益于观念的转变,也得益于一些工作的落实。近年来,我们牢记9个字:抓教研、促教改、强课堂。新课改推进以后,一些老师反映,现在的课难上了――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其实这是片面的,教育质量的提升绝不是题海战术、疲劳战术,也不能依靠补课、家教家养等违规行为。为此,我们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实施“三百工程”,加强校本教研,推进教师基本功新一轮培训等;我们还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魏书生等名师专家来作讲座,也选派了一大批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刚上任不久,我就到市教科所组织开会,布置作业,要求教研教改人员一定要统一思想,创新形式,扎实工作;各地各学校要立足校本教研,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45分钟要质量,而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打造轻负、高效课堂。我们的想法很简单,通过教研教改,提升教育质量;依靠质量提升,推行素质教育,达到培育全面素质人才的目的。

记者:谈教育质量就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娄底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鄢福初:社会上对教师确实存在一些看法,但是也不能完全责备教师,而应该深层次分析,特别是要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教师的生活、生存状态来分析。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由于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到了城市的每个角落,也波及到了广大农村的每所村寨,社会浮躁、道德滑坡、功能失调,拜金主义持续发酵,广东的小悦悦事件就是一个沉痛的案例。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育系统的纯洁。二是教师待遇没有跟上去。面对教师,我们是有愧的。教师也是人,需要衣食住行,也需要更好的生活条件。但事实是,我们广大农村教师、偏远山区教师工资水平低,公用经费不足,绩效工资以及一些津贴、补贴难以足额到位。地方政府已经足够重视了,千方百计筹措教育资金,但依然捉襟见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化县特岗教师工资低的每月只有700元左右,这不是个例。我来自贫困山区,也在农村教了8年书,对此我深有体会。寂寞、清贫、艰辛,这就是我们广大山区教师的全景图。欣慰的是,安贫乐道的教师占绝大多数,他们师德高尚,是我们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我们不能因为个别教师的一些违规行为而以偏概全,全面否定广大教师的工作业绩和整体道德素质。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位置。教师的道德建设非常重要。《礼记》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们认为教师的师德和师风要高于社会、先于社会、优于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很高,要求也严,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人师表、立言立行。我们决定以师德师风为突破口,净化教育风气。2011年4月,我市召开了规模大、规格高的师德师风建设动员大会,时任市长张硕辅发表讲话,全市1000余师生参加。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加强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和廉政教育,营造教师遵纪守法、廉洁从教的良好风气(在这方面,我市连续五年都是全省规范办学的先进单位)。二是职业道德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建立职业道德教育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三是完善长效机制。健全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师德监督考核机制、奖惩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力争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实现师德建设的科学管理和长效管理。比如奖励机制,娄底市委常委会决定实行“三百工程”,我们召开了奖励表彰大会,对100名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奖励;与此同时,结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评选了10名师德标兵。市委、市政府很重视,易鹏飞市长亲自颁奖,亲自指示。

记者:办学条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近年来,我们在改善教育条件、均衡教育资源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鄢福初:完善基础设施,改进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均衡发展,这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当前,农村教育逐渐压缩、日渐薄弱,农村基础设施过差,远远落后于城镇,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有的学校,电脑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配置的,仅仅只能应付检查,离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基本没有多媒体教室;还有约10万平方米的危房等。当前,我们一方面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如实施农村学前教育行动规划,推进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等,全市新建扩建校舍70万平方米,改造学校危房63.2万平方米。通过以上工作,农村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城区教育逐渐膨胀,压力空前,主要的问题是城区教学设施过少,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大班额现象严重。我们拟分三步解决这些难题:第一步,挖潜扩容,缓解大班额压力;第二步,强化措施,加大学校新建力度;第三步,合理布局,理顺教育管理体制。为此,我们已经制订了《娄底城区四年行动计划》,共启动53个项目,重点建设城南学校和吉星小学,从根本上解决大班额问题。城南学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高中,新增学位3万个,由娄底市城司承建,建好后交付市教育局使用,现在我们已经完成前期工作。我们还支持新建吉星小学,明年该小学将投入使用。学校建成后,将调整城区教育布局,优化整合高中学校,将一些高中学校改建为义务教育学校。随后理顺城区教育管理体制,改变市政府、娄星区、经济开发区“两级三块”都管理从幼儿教育到高中教育的现状。争取在较短时期内,解决好这些问题。

总的来说,质量核心、师风建设和基础建设这三个方面,互为犄角,相辅相成。其中,质量核心是一体,要继续强化质量兴教、质量立校、质量育人理念;师风建设、基础建设是两翼,从人的角度、物的角度夯实基础,优化环境,确保质量的核心地位,争取我市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有理由对娄底教育充满信心,市委市政府不吝关怀,高度重视,新任书记龚武生召开的第一个常委会就研究教育,新任市长易鹏飞半年间就出席、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十余次,制定一系列措施;教育部门牢抓机遇,贯彻落实;社会对教育无限支持。

记者:您对教育的理解很深刻,是个有思想的专家型领导。这与您的成长经历有关吗?

鄢福初: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19岁师范毕业后,就走上讲台,当了十年农村教师。此后,我换了工作岗位,但基本都与教育相联系。可以说,我一直在和教育打交道。我是个比较传统的知识分子,心中一直有个“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传道授业”的情结。作为现今的副市长、家长,曾经的学生、教师,我对教育怀有深厚的情感,理解老百姓对教育的需要,我热爱教育,渴望为教育做点事情。

我的求学、家教、教学和管理经历告诉我:作为学生,渴望得到良师教育,渴望求得做人做事的方法;作为家长,希望孩子获得优质教育,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要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勇于担当,要有强烈的自豪感、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作为管理者,应努力完善办学条件,高度关注教育民生,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推进教育更大发展。这是我的亲身体验,也是我对教师的希望,更是我对教育的期盼。

核心教育篇10

1. 育人者有爱心是和谐教育的先决条件

教育者的神圣职责在于对被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施加影响,这种影响的力度首先决定于对被教育者的爱。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总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发展的。一般说来,正确的认识会产生正确的态度和积极情感;积极健康的舆论,榜样等教育都能促进被教育者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

首先,爱是教育的前提,是师魂,教师心中有爱才会以爱育爱。其次,爱能促使教师不断完善自我。教师心中有爱才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促使教育内容与方法趋于和谐。此外,爱能促进教师自身的和谐。教师心中有爱才会不计较名利得失,和同事、领导才会融洽相处,达到人际和谐的最高境界,形成教育的合力。如果一个教师想的总是自己的名利得失,甚至因此而造成人际关系僵化,很难相信他在教育中能达到理想境界。

2. 学生有爱心是检验和谐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准

爱不仅是教育的手段,更是教育的目的。爱能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爱让学生理解关心他人,生与生,生与师,生与父母,生与社会达到和谐。当学生用爱去回报世界时,那将是全人类的福音。智力的成长离不开爱,无爱而智力发达的人是畸形的,他的精神世界是极不和谐的,是危险的。

二、如何实施爱心教育

对学生爱心教育的主要思路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辅之以爱心教育活动课。

即课堂教学与教育活动结合,校内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反馈与评价结合,实施全方位、多形式、丰富多彩的爱心教育活动。

在课堂教学方面,以教材为依据,遵循教育自身的特点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规律,积极改革教法,坚持启发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自己探讨,自我教育。爱心教育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通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道德实践机会。在开展爱心教育活动中,我们实行的办法有:

1. 关爱父母

(1)让学生调查自己父母的爱好、特长、生日、工作、收入等,从而增加对父母的了解。(2)观察记录父母一天的工作,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3)统计父母为你健康成长付出心血的典型事例。(4)回家坚持每天为父母做点家务,学会体贴父母。

2. 关心同学

(1)开展“夸夸你的同桌”主题班会。(2)为同桌做一件好事。(3)开展“一帮一”活动,学习好的帮学习差的,有特长的帮普通的。(4)经常开展一些集体竞赛活动,加深同学之间的感情与友谊。(5)每天节省一毛钱捐助给贫困生助学基金。

3. 关心教师

(1)说说你心目中的好老师。(2)对老师说句悄悄话,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3)制作一件小工艺品,送给你的老师写上祝福的话语。

4. 关心邻居

(1)与邻居家的小孩交朋友。(2)学会与邻居拉家常,请邻居到你家来作客。(3)为邻居做一件好事。

核心教育篇11

教育技术的核心理论与方法是教学设计。教育设计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要求,对教育发展和教育实施提出具体规划或方案的过程。是把一般教育理论应用于具体教育实践的过程。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宏观教育即教育事业的设计,主要指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布局,以及教育的总目的、制度、管理体制等的总体规划或设想;二是对微观教育即教育活动的设计,主要指对教育过程的设计,如对教育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形式、程序等的构想和安排。其根本依据是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核心教育篇12

我一口茶水含在嘴里渐冷,育儿和“外包”又何其相似。

你可以将育儿“外包”给老人、保姆、早教、兴趣班……

但是,在外包的过程中,你失掉了什么?

教育专家的实验

教育专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妈妈和保姆隔离坐开,看看谁更了解孩子。结果让人大呼意外。

当问到“孩子长大后想做什么?”时,第一位妈妈憨笑说:“我觉得他还没决定好想做啥。”但是保姆非常自信地说:“飞行员”。事实证明妈妈被打脸了―― 孩子就想做飞行员。

当教育专家问“孩子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时,第二位妈妈眼神犹豫:“是英语?”保姆则毫不迟疑:“中文!”结果是朝夕相处的保姆更了解孩子―― 孩子想学的就是中文。

当问到“孩子在学校里最好的朋友是谁?”时,第三位妈妈羞赧地笑了:“不确定。”(妈妈太忙,没时间问孩子。)保姆一口咬定:就是那叫焦森福的小子!这一局保姆又胜出了……

作为父母,肯定不愿意失去与孩子之间最宝贵的情感联系,也不愿意将孩子的未来“外包”,由他人决定……

“班爸”“班妈”们,为了自己的事业打拼,但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哪些“核心技术”是无法外包的。

有些教育,只有亲力亲为,才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在本文中,笔者就盘点一下哪些“核心教育”不能被外包。

夫妻恩爱不能外包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了家庭的焦点,很多妈妈投入全部精力在孩子身上,甚至为此冷落了丈夫。而他们忘记了,父母美满的婚姻才是孩子童年的最好礼物。

尤其是新父母很容易忽略这一点,等意识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已经成为最亲密的陌生人。

夫妻恩爱,是父母必须亲自经营呵护的,不能假手他人,无法外包。

为了爱你的孩子,多多去爱你的另一半吧!

习惯养成不能外包

曾经有一位妈妈问我:“孩子白天小睡半小时就醒怎么办?”“孩子吃饭挑食怎么办?”

我刚想鞭辟入里地给她说些育儿知识,突然,我灵光一闪,问她:孩子平时谁哄睡?答:姥姥。我又问:孩子平时谁负责喂养?答:姥姥。

对于繁忙的都市妈妈,把孩子外包给老人是最常见也是最无奈的事情了,但是有一件事情你最好亲自来,那就是习惯养成。

6岁前是孩子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老一辈的强项是养育孩子,但是说到心理成长,有多少老人的教育能够跟上时代境界呢?

所以,再忙,也不能把好习惯的养成给“外包”!

爱和安全感不能外包

普天之下,只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无条件的吧?早教中心、兴趣班怎可替代?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如何在爱中建立规则,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和给予爱,这就需要父母:不以爱来强制孩子去做某件事,不以爱来威胁孩子,不将爱与任何功利性的事物画上等号。

让孩子知道,父母爱他们,和他们考多少分没有关系。

从不外包的孩子,更省力

亲子纽带强的家长,根本不需要管教孩子。因为他们从小和孩子之间就培养起牢不可破的依恋关系。双方的亲子感情,激荡关联、同步共生,最后心照不宣、你我不分。

孩子对父母有了绝对的信赖,你根本不用给他什么指令,遇到事情只要告诉他自己的看法,他就会把你的看法当作自己的想法一样,好好考虑。

所以,养育孩子请不要外包!半路拿回来、再捂熟,和孩子的关系会难上加难!

核心教育篇13

体验式学习是以社会规范为载体的价值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体验式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发现学习,学生正是借助于德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展开现实的道德活动,产生道德体验,获得道德经验。体验式学习的整合性特点表现为通过道德主体的反复实践与体验反思,构建以价值信念为支点。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一体化结构。

道德学习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行为实践,它需要以体验的方式去感受。德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把道理、公德转变成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及内心的体验,从而形成行为规范。陶行知认为由于生活中的矛盾使然才使得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只有回归现实的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去感受才能使学生真的理解道德学习、道德教育的本质,使他们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二、道德教育的人本化

德育人本化强调德育的本质功能在于实现人的德性的发展。其内涵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目标和内容,更多地关注每一个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活动,使之成为个体健康人生之必需:二是德育的过程与方法更多地强调回归生活。实践体悟。淡化教育痕迹。而道德教育之“丰富的人性”,推崇“心灵的教育”,具体要旨有:1 对美好事物和自然的感动之心等纤细的感受性。2 重视正义感和公正感。3 热爱生命,尊重人权之心等基本的伦理观。4 同情他人之心和社会奉献精神。5 自立心、自制力、责任感。6 与他人共生和对异质事物的宽容精神。亦如陶行先文中所言:“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而教育”。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三、品格教育与道德学习

马丁・路德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教育的根本在于造就品格。品格教育是对人最基本的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对人最核心的教育,其他一切教育的成效最终将沉积在人格之中。品格教育是德育人格化之基础。品格教育强调德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统一,并且社会功能的实现有赖于个体品格的形成这一基础功能,道德人格体现为个体对人、对事、对己的稳定心理特征和态度体系。人格结构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系统,维持个体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加强道德教育,完善道德人格实为教育之根本,德育之核心。北京师范大学冯忠良教授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敬业”、“乐群”、“好学”、“创新”、“坚韧”、“自制”六大要素。这六大要素比较全面而简洁地建构起个体的社会适应系统,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就目前的教育,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后的社会现实来分析,更需要加强对“诚信”、“责任”、“自律”等品质的培养。

四、关爱教育与道德学习

在道德发展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皮亚杰道德认知理论。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框架是以公正观作为道德的核心内容展开的,公正取向与关怀取向是完整的道德所不可或缺的两翼,它们共同建构起完善的道德体系。

“仁爱”是中国传统道德之魄。孔子说:“仁者,人也”。对“仁”的本义,最集中,最本质的概括是“仁者爱人”,指对别人体谅和友爱的情感和行为。从春秋战国的思想家到近代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无不推崇“忠”(对国家,对君主)、“孝”(对父母,对长者)、“仁”(对人民)、“义”(对朋友)这四维道德。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国民公德教育也以“爱”为核心。概括为“五爱”教育,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然而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为。有效的行动需要学习。爱也需要学习来完善。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心理品质都是在学习中通过经验累积而建构的,关爱品质也是在爱的经验学习中逐步形成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