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论文实用13篇

舞蹈教育论文
舞蹈教育论文篇1

21世纪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高校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栋梁之才,将责无旁贷地肩负着推行素质教育的重任。因此,当代大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而舞蹈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校开设舞蹈课(以形体课为主),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舞蹈欣赏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新一代的艺术素养。同时也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提出我国高校大学生公共舞蹈教育的发展的必要性,改善和提高舞蹈教学的现状,以及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一、公共舞蹈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从公共舞蹈的特点和表现力方面来看

形体舞蹈课,通过对上肢、下肢与躯干的规范训练,掌握身体运动的规律,并在一定的音乐节奏与旋律中能够协调自如地运动。而大学生在学习了舞蹈语汇后,可以支配自己的躯体,抒发情感、宣泄激情。当他们需要歌唱抒发情感,就更需要通过肢体来加以演绎。舞蹈是一种易普及的艺术,它比音乐具体形象,比戏剧简单容易,适合表现他们的学习生活。大学生通过舞蹈可以协调肢体,调节文化学习造成的不动状态,更重要的是还能增强自信心,使人摆脱腼腆和拘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审美情操,充分展示当代学校的校园风貌与当代学子的思想、生活和情感。

(二)从公共舞蹈教育的作用来看

舞蹈训练是一种肢体训练过程,它不但可以使人的形体优美,而且还因为舞蹈经常是双人或多人配合的活动,所以舞蹈过程也是培养舞蹈者关注他人、关注配合、注重协调的过程。我国老一辈舞蹈家郭明达先生,在美国学习和考察后,作出了如下介绍:“几十年来,美国教育系统里的舞蹈设置目标,认为舞蹈活动可以强身健体,纠正姿态,调理肌肉,使动作准确。在心理方面,舞蹈对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有帮助;对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益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舞蹈课的训练,这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要求。

(三)我国高校普及艺术教育的良好发展势头

二、普通高校公共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公共舞蹈教育课程的设置

(二)公共舞蹈教育的教学方法的研究

1、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组织学生观看舞蹈音像资料,以“画面”中那些优美舞姿,丰富的情感表达,来传达对美的感受,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有目的性的学习,进入自然的舞蹈学习状态。

2、教学方法的多变性

“口传身授”是舞蹈教学的基本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用形象、精炼的语言讲解舞蹈动作要领,再通过肢体示范教学,直观地给学生展示动作,使得同学可以直接模仿,并用心理解和体会动作要领。但是随着高科技慢慢渗入教学,有了多媒体、电视教学等,更能成为很好的辅助教学工具。毕竟舞蹈是表演艺术,它是通过肢体来表达的,在教学中加以电视教材,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把握需要传达的意思。

3、结对帮扶教学

根据高校公共舞蹈的特点,是由全体学生参与的舞蹈学习。虽然不是高难度的舞蹈水平,但在教学过程中,会有一些同学领悟掌握得快一些,就可以进行结对帮扶,把领悟慢一些或动作出现错误的与掌握得快一些的同学组成一组,互相纠正错误,避免动作的错误出现。

(三)高校大学生舞蹈团队的不断涌现,丰富了校园文化,带动了高校课外艺术活动的健康发展

经抽样调查,全国90%以上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大学生舞蹈队。而这些团队中的同学多是通过公共舞蹈教育的课程学习后,涌现出的一批骨干分子。因对舞蹈的热爱,自发成立的舞蹈团队。近几年,高校非专业同学参加全国各类舞蹈大赛的比比皆是。就拿江西第二届大学生舞蹈大赛来看,共48个节目进入复赛,非专业组23个节目,比例占了一半。虽然这部分学生可能在表演上达不到准专业的水平,可是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自信地表演,充分展示当代学子的思想、生活和情感。并有效地推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普通高校公共舞蹈教育遇到的“瓶颈”

1、学校领导的认识不到位,管理职责不明确

迄今为止,还有部分高校领导同志一直对艺术教育的作用持怀疑的态度,甚至认为公共舞蹈教育可有可无,只不过是供休闲娱乐而已。艺术教育机构只是团委工作下的文艺干事兼管,没有设立专门的舞蹈教研室,据不完全统计,设立了艺术教研室等艺术教育专门机构的高校只占高校的18%。

2、资金短缺。配备不齐全

经调查,有些高校用在舞蹈教育上的经费严重不足。有一所学校每年投入自然科学研究上的经费达8000多万,而投入人文科学研究的经费仅有100多万,而真正用在普及艺术教育上的经费那真是少得可怜。一般高校进行舞蹈训练的场地,通常只是普通水泥地面的教室,没有铺设专门的地板、地毯、把杆,更没有镜子了。最多只是用普通迎宾用的地毯铺设在水泥地上,那样活动极容易受伤,更是无法达到训练的效果。

3、师资力量缺乏

2006年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指导方案》中强调,各高校应重视艺术教育课程,加大配备专职的师资力量。就说北大、清华的专职公共艺术课教师都不到十名,那普通高等院校就更是无法按国家规定来配备;再从学历上看,从事高校公共教学的研究生教师的比例也只占25%,可见学历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舞蹈教育论文篇2

逻辑上来讲,舞蹈艺术的体育表现形式就是体育舞蹈。体育舞蹈是通过身体形态的技能化,配合音乐的节奏,结合音乐意境来表现的。在所有人群中,对于美的追求,年轻人是最有表现力的。而且体育舞蹈的节奏感强,简单易学。

2.1从参加体育教学课程班级的同学中选取男生20人,女生20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男生10人,女生10人。

2.2试验方法。为实验组每周安排课程教学一次,训练课两次,艺术欣赏一次,音乐欣赏一次,从而进行全方面的综合训练。为对照组安排教学课程一次,训练课两次。16周后,将两组进行比较、评估。

3.结果与分析

经过16周的训练,从而得到如下结论:实验组技能熟练的同时,其节奏感、准确度、流畅度等都有相对明显的提高。而对照组虽然由于训练课的增加,各方面也有轻度的提高,但相对于实验组来说,不那么显而易见。

4.探讨与建议

4.1看过这样一句话“歌词是灵魂”,这句话是相对于一首歌而说的。而相对于体育舞蹈,他的灵魂可以说是音乐,或者说是音乐的内在。而对于体育舞蹈中音乐的理解则是体育舞蹈表现的根本。本文开头说过,体育舞蹈是集武术、体操等为一体的。以音乐伴奏,以舞释动。其节奏感强,活泼健康,而其中的音乐展现了舞蹈的神韵。经由上文所述的研究说明,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音乐对舞蹈神韵的体现尤为重要。深层次的理解学习音乐,可以提高舞蹈的整体水平。

4.2当代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喜欢相对来说节奏分明的音乐。而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音乐则大多选择现成的配乐。如果可以以学生的身心状态为出发点,重新编排新的舞蹈,或许,更能让学生们准确清晰的表达他们的内心。

4.3关于体育舞蹈的创新,可以更多的融入中国的人文精神,重点培养健康文化理念,重视终身健身。比如加入太极、长拳等元素,或者如《十面埋伏》等独具特的舞蹈,从而舞出更具中国特色的路程。除此之外,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积极性。在课程中结合适当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自组织性。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勇于创新。有利于舞蹈灵魂的体现。

4.4现阶段,就体育舞蹈教学,我国大多数高校中还只是着重技能而音乐以及艺术的重要。这样的舞蹈也许会显得空洞苍白,缺乏让人回味的一些东西。所以,将舞蹈的技能与灵魂的展现融为一体。是体育舞蹈教学今后的重要教程内容之一。

舞蹈教育论文篇3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无疑首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的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这一战略意义上的考虑,美国舞蹈、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这四门艺术教育的全国性组织,在联邦政府的直接干预下,早在1994年就制定出版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该《标准》有一个副标题,意指每一个年轻的美国人在艺术中应该知道和能够做什么。这种全新的“素质教育”思路是对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叛逆,它规定艺术等同于数理化等核心学科,这显然是以全球宏观的文化视角来关注人的教育和人的发展,也符合人类渴望心灵感知和审美体验的本性。《标准》强调艺术教育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所有学生,不论其背景、天赋,即便残疾,都有权享受艺术教育及其提供的丰富内容。

反观我们的艺术教育,不能说毫无作为,但是我们也深知“缺乏基本的艺术常识和技能的教育绝不能称为真正完整的教育”。而让我们无奈的是至今还没有一套科学而又便于操作的艺术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我们有不少舞蹈艺术专科学校,选拔人材基本上仍源于教师的伯乐相马,如体型“三长一小”适合跳舞,给他们的最佳出路便是升和入正规的艺术大学学习,以求将来技惊四座,拿个大奖什么的,徒喜师荣。这样的学生除了所学专业学科的知识、技能,旁的学科的知识、技能则很贫乏。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却被这样偏科的教育体系剥夺了对艺术教育的渴望和权利。有些酷爱艺术的学生,甚至会被只注重高考升学率的老师要求暂时把提琴或舞鞋放下,去应试。撞过终点的幸运者,如果愿意,才可以补续艺术教育这一课。然而,大多数的落选者面临生存为第一需要时,恐怕也没心思再去接受艺术教育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素质教育真的还没有起步。美国人的《标准》是着眼于保证下一代在与世界对话时仍能处于不败之地。这一次,他们在智力思维和艺术教育实践方面又走在了世界前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也应考虑制定一套符合国情的素质教育大纲,以切实提高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育理念的转变至关重要

校园舞蹈教育应定位在面向校园、面向文化阶层,不断探索舞蹈教育的新理念十分必要。在多年的表演和教学中笔者认为以下一些教育理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1.要相信所有的学生是能够教育好的。

传统观念认为,一个人的舞蹈才能是要有天赋的,舞蹈教育只是一部分人的专业,而在普及舞蹈教育的今天,教师对学生有了正确的观念,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位教师如果认为某学生好,那么在他的影响下,这个学生的成绩会越来越好;反之,如果教师认为根本不行,那么这个学生的成绩会越来越差。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诺在美国3000多所学校进行实验:有20%的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参加测试,用他的教学方法后,其中70%的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提高。这说明学生的潜力是比较大的。能否开发潜力,关键在于教师教的是否得法、是否善于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是否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进行教学。

2.要承认学生是学习舞蹈的主体。

通过对舞蹈参与主体在舞蹈方面是否有主观能动性的微观分析,发现学生能否学习好舞蹈,与他的主观能动性有直接的关系。

学生学习的时候是有选择性的。有兴趣的,他就接受;反之就不接受。因此,教师在舞蹈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重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望进行培养和激发。兴趣是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内在动力,兴趣也是一个人终生追求事业成功的内在动力。使用精彩、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体现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课伊始,教师巧设一个引人人胜的艺术导语,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启发引导学生思维,以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唤起学生对知识技能探求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此时,才是数字的良机,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是实现整体艺术效应的关键一步。

3.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别的。

教师对“差”的学生要宽容。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是要挖掘学生的潜能。每个学生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对学生的成长要因材施教,各展其长。要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这样孩子就相信自己的能力,他接着会追求下一个成功。这种成功感对每一个人终身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4.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

健全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舞蹈教育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舞蹈学习到了关键时刻,不是比技术,而是比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有时起决定作用,像冰上舞蹈家申雪、赵宏博,他们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能达到技术和艺术的完美表现;但有时心理素质较差,就屡有小的失误,最终与冠军无缘。所以,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舞蹈的基础教育中应当作为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很多学校在心理素质方面开了课,有心理咨询辅导,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5.要把德育,也就是把教育学生做人放在首要位置。

克服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学校要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一个人在知识上的缺陷,不至于影响他的一生,而在做人方面的缺陷则会影响他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做人方面的要求也是不断发展的,应增加新的内容,让学生进入社会以后,能很快适应这个社会。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社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长大以后,要诚实守信,有职业道德,对他人有爱心,能与他人建立沟通与合作。

6.要重视让学生掌握现代的信息技术,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发展非常快,它将对学校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未来的文盲,是不会运用现代技术的人”,网上教学、网上舞蹈信息的交流、网上视频及面对面的沟通,这些都会为舞蹈教育的普及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舞蹈艺术向我们走来

素质教育有点像体育的全能比赛,我们可能会在某个单项上保持优势,但总成绩却可能被远远甩在后头。鲁迅先生说,中国人做事太不认真了,干什么事好象一挂招牌就成功了。

舞蹈教育论文篇4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无疑首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的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这一战略意义上的考虑,美国舞蹈、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这四门艺术教育的全国性组织,在联邦政府的直接干预下,早在1994年就制定出版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该《标准》有一个副标题,意指每一个年轻的美国人在艺术中应该知道和能够做什么。这种全新的“素质教育”思路是对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叛逆,它规定艺术等同于数理化等核心学科,这显然是以全球宏观的文化视角来关注人的教育和人的发展,也符合人类渴望心灵感知和审美体验的本性。《标准》强调艺术教育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所有学生,不论其背景、天赋,即便残疾,都有权享受艺术教育及其提供的丰富内容。

反观我们的艺术教育,不能说毫无作为,但是我们也深知“缺乏基本的艺术常识和技能的教育绝不能称为真正完整的教育”。而让我们无奈的是至今还没有一套科学而又便于操作的艺术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我们有不少舞蹈艺术专科学校,选拔人材基本上仍源于教师的伯乐相马,如体型“三长一小”适合跳舞,给他们的最佳出路便是升和入正规的艺术大学学习,以求将来技惊四座,拿个大奖什么的,徒喜师荣。这样的学生除了所学专业学科的知识、技能,旁的学科的知识、技能则很贫乏。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却被这样偏科的教育体系剥夺了对艺术教育的渴望和权利。有些酷爱艺术的学生,甚至会被只注重高考升学率的老师要求暂时把提琴或舞鞋放下,去应试。撞过终点的幸运者,如果愿意,才可以补续艺术教育这一课。然而,大多数的落选者面临生存为第一需要时,恐怕也没心思再去接受艺术教育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素质教育真的还没有起步。美国人的《标准》是着眼于保证下一代在与世界对话时仍能处于不败之地。这一次,他们在智力思维和艺术教育实践方面又走在了世界前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也应考虑制定一套符合国情的素质教育大纲,以切实提高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育理念的转变至关重要

校园舞蹈教育应定位在面向校园、面向文化阶层,不断探索舞蹈教育的新理念十分必要。在多年的表演和教学中笔者认为以下一些教育理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1.要相信所有的学生是能够教育好的。

传统观念认为,一个人的舞蹈才能是要有天赋的,舞蹈教育只是一部分人的专业,而在普及舞蹈教育的今天,教师对学生有了正确的观念,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位教师如果认为某学生好,那么在他的影响下,这个学生的成绩会越来越好;反之,如果教师认为根本不行,那么这个学生的成绩会越来越差。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诺在美国3000多所学校进行实验:有20%的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参加测试,用他的教学方法后,其中70%的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提高。这说明学生的潜力是比较大的。能否开发潜力,关键在于教师教的是否得法、是否善于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是否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进行教学。

2.要承认学生是学习舞蹈的主体。

通过对舞蹈参与主体在舞蹈方面是否有主观能动性的微观分析,发现学生能否学习好舞蹈,与他的主观能动性有直接的关系。

学生学习的时候是有选择性的。有兴趣的,他就接受;反之就不接受。因此,教师在舞蹈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重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望进行培养和激发。兴趣是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内在动力,兴趣也是一个人终生追求事业成功的内在动力。使用精彩、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体现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课伊始,教师巧设一个引人人胜的艺术导语,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启发引导学生思维,以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唤起学生对知识技能探求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此时,才是数字的良机,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是实现整体艺术效应的关键一步。

3.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别的。

教师对“差”的学生要宽容。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是要挖掘学生的潜能。每个学生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对学生的成长要因材施教,各展其长。要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这样孩子就相信自己的能力,他接着会追求下一个成功。这种成功感对每一个人终身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4.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

健全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舞蹈教育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舞蹈学习到了关键时刻,不是比技术,而是比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有时起决定作用,像冰上舞蹈家申雪、赵宏博,他们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能达到技术和艺术的完美表现;但有时心理素质较差,就屡有小的失误,最终与冠军无缘。所以,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舞蹈的基础教育中应当作为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很多学校在心理素质方面开了课,有心理咨询辅导,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5.要把德育,也就是把教育学生做人放在首要位置。

克服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学校要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一个人在知识上的缺陷,不至于影响他的一生,而在做人方面的缺陷则会影响他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做人方面的要求也是不断发展的,应增加新的内容,让学生进入社会以后,能很快适应这个社会。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社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长大以后,要诚实守信,有职业道德,对他人有爱心,能与他人建立沟通与合作。

6.要重视让学生掌握现代的信息技术,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发展非常快,它将对学校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未来的文盲,是不会运用现代技术的人”,网上教学、网上舞蹈信息的交流、网上视频及面对面的沟通,这些都会为舞蹈教育的普及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舞蹈艺术向我们走来

素质教育有点像体育的全能比赛,我们可能会在某个单项上保持优势,但总成绩却可能被远远甩在后头。鲁迅先生说,中国人做事太不认真了,干什么事好象一挂招牌就成功了。

舞蹈教育论文篇5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舞蹈教育论文篇6

1.2高校为体育舞蹈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条件

按照教育部的教学思路,1993年,北京舞蹈学院将国标舞列入专业必修课,1996年,成立国标舞专业,同年,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率先成立体育舞蹈专业,随后多所院校相继成立体育舞蹈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舞蹈专业进入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成为了培养体育舞蹈教育人才的摇篮,使体育舞蹈发展更加专业化.同时,建立了较完善的体育舞蹈教师专业培训体系,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配备较完善的教学环境和场地,具有科学、完备的课程设置.以上这些,使体育舞蹈教师的继续教育成为可能,为体育舞蹈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了条件.

1.3体育舞蹈迅速发展和人才培养市场化竞争的需要

体育舞蹈在我国逐渐普及和迅速发展,各种体育舞蹈培训班相继成立,并逐渐成为了少儿学习体育舞蹈的主要途径,随着培训班的成熟和发展,地方基层纷纷开设了体育舞蹈培训学校,在经济发达地区,各培训学校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他们不但比教师的专业技术,还较量教师的学历层次、个人素质及个人修养.随着体育舞蹈学校的发展,教师工资的支付方式也逐渐向正规化方向发展,按照教师的教学能力、学历背景等综合因素支付工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体育舞蹈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综上所述,体育舞蹈的规范化发展,高等院校设置体育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激烈的市场化竞争等,都促使体育舞蹈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从而促进了体育舞蹈继续教育的发展.具备一支高素质的体育舞蹈教师队伍,才能够提高我国体育舞蹈教学水平,为体育舞蹈的发展培养后备人才,促进体育舞蹈进入良好的发展轨道.

2南京市体育舞蹈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2.1参加继续教育的体育舞蹈教师调查

2.1.1参加继续教育的体育舞蹈教师的基本情况

对南京市85名参加继续教育的体育舞蹈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学历上,参加进修的大部分教师在专科以下学历,文化层次偏低,影响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继续教育应加强低学历教师的理论教学,弥补背景知识的不足;在年龄结构上,大部分教师的年龄在35岁以下,年轻教师学习能力较强、精力充沛、勇于创新,但欠缺教学经验,应加强对这部分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在职称上,大部分教师没有职称等级,专业水平低,亟需提高专业水平;在男女比例上,男性人数过少,男女数量差距较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为体育舞蹈的显著特点是两个人的舞蹈,需要男女配合来演绎;在运动经历上,大部分教师没有参加过市级以上级别的比赛,反映出教师没有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比赛经验;在教学训练上,教师只教授拉丁舞或标准舞,教学对象以儿童少年为主,说明体育舞蹈受到越来越多的儿童的喜爱;只有很少数教师所教的学生获得过部级比赛名次,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1.2体育舞蹈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需求

在参加继续教育的需求上,对85名体育舞蹈教师调查的结果。几乎所有的教师都选择了更新专业技术知识和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只有45.88%的教师选择了更新专业理论知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体育舞蹈教学以技术知识为主,以理论知识为辅,随着体育舞蹈行业竞争的加大,体育舞蹈教师不得不参加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调查中还了解到,85名参加继续教育的体育舞蹈教师都认为继续教育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这说明体育舞蹈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需求很迫切.

2.2体育舞蹈继续教育的特点

2.2.1体育舞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特点

一是课程设置.针对体育舞蹈教师的培训课程一般包括理论、技能和技术三部分,在调查中发现,现今体育舞蹈进修班的课程设置仅包含技术课程,几乎没有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拉丁舞,很少涉及摩登舞,一方面是因为进修班男女比例失调,摩登舞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是缺少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师.调查中也发现,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正在逐渐完善.二是教学特点.目前,继续教育的教学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主宰课堂教学,按自己的意愿安排教学进度和目标,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调查中发现,继续教育普遍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明确具体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因此,每一期的教学内容都是不同的.三是培训师资特点.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体育舞蹈继续教育的师资情况为:教师以国内优秀教师和国内外优秀选手为主,体育舞蹈知名学者、国际级裁判、国家队教练等比较少.主要因为国家队教练和国内外知名学者受身份和职业的限制,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继续教育的教学工作.四是培训的经费来源.参加体育舞蹈继续教育的学员大部分是自费,因为大部分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是社会舞蹈教师,他们通过教授体育舞蹈获取收入,拿出其中的一部分收入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只有一小部分学员是公费,他们一般来自高校,学校承担相应的培训费用,但经调查了解到,这部分学员为了进修,提升自身技术,也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

2.2.2体育舞蹈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限制因素

一是资金不足.资金不足是制约体育舞蹈继续教育发展的首要因素,体育舞蹈的动作细腻,技术性较强,仅通过继续教育难以满足学员的需求,要想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学员一般都需要聘请教师进行辅导,聘请教师的费用是相当高的.此外,考取体育舞蹈教师资格认证也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二是受培训期时间的限制.目前进修班在课程设置上,一期的时间大约需要半年.大部分体育舞蹈教师有自己的舞蹈工作室,难以挤出这么多的时间进行继续教育.因此,要考虑拓宽培训的形式和渠道,设立更多的函授站点,适当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频次,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2.2.3体育舞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些体育舞蹈教师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他们认为学习是一劳永逸的事,没有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思想,对外面世界的发展形势了解不够,认为继续教育没有必要.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认为没有什么竞争,自身具备的知识储备已足够使用,没有意识到随着体育舞蹈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的要求和审美水平会越来越高,对体育舞蹈的期望也会逐渐提高,体育舞蹈教学会逐渐规范,没有树立终身学习思想的教师将会被淘汰.高校是继续教育的组织者,在继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有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都希望通过进修,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以提高教学能力和竞争能力.但有时会因为学生数量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任务重、未按学员技术水平分班教学、教学管理不完善等原因,影响继续教育的教学效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结论

1)随着体育舞蹈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社会对体育舞蹈教师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舞蹈教师需要通过进修,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参加继续教育的体育舞蹈教师大部分是非体育舞蹈专业出身,存在学历普遍较低、男女比例失调、教学经验不足、缺乏比赛经验等问题.

3)参加培训的体育舞蹈教师认为继续教育很有必要,对进修有迫切的需求,通过进修,首先希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其次希望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参与调查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仅设置了技术课程,没有设置理论课程.

舞蹈教育论文篇7

[2]菁鸢,文聿.舞蹈教育:创造力不能被“下载”的领域--北京国际舞蹈教育发展论坛纪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04)

[3]杨巨平.奥尔弗斯教及其主要影响[J].历史研究.1993(04)

[4]刘岩.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5]黄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多尺度纹理、形状特征提取与面向对象分类研究[D].武汉大学2009

[6]江铃.舞为人师,行为世范--试论人文关怀下的高师舞蹈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03)

[7]黄昕.道布勒与美国高等舞蹈教育的发生之本质与关系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8]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

[9]陈双新.“乐”义新探[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03)

[10]菁鸢.迎接21世纪教育的挑战──“21世纪舞蹈教育”交通旅游经济论文研讨会论文综述[J].舞蹈.2000(01)

[11]平心.试论舞蹈教育的本体价值--兼谈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03)

[12]刘青弋.重提“力效”研究对于艺术教育的启示--兼论舞蹈教育在当代的失落[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7(03)

[13]于平.舞蹈教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14]刘青弋.为未来争夺身体--关于全民教育中舞蹈教育的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15]明文军.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化传承之自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16]徐颃.“凝视”与“超越凝视”[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17]龚倩.论中国“古典舞”表演对戏曲舞蹈的扬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18]丁翠苓.台湾高等舞蹈专业教育发展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19]黄昕.第一胎剖宫产与第二胎新生儿出生结局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

参考文献二:

[1]金秋.即兴舞蹈与幼儿舞蹈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9

[2]戴勤燕.浅论校外艺术教育教研活动的机制与功能[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

[3]张兰.5-6岁儿童自由舞蹈表现特点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张晓红.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舞蹈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07)

[5]闫小飞.校外舞蹈教育现状与发展初探[J].内江科技.2009(06)

[6]陈述知.沈亚威歌曲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7]柴亚萍.少儿舞蹈究竟为谁而舞--兼谈少儿校外舞蹈的教育管理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8]阿斯茹.幼儿舞蹈教育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9]毕玉娟.学前舞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地球科学期刊[D].山东师范大学2009

[10]杨薇薇.音乐教育在缓解大学生网络成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1]苏立.音乐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2]冯蕊.从视听结合到视听融合[D].南京艺术学院2010

[13]金立林.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学生发展实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14]杨静.音乐剧演唱中美声与流行唱法相融之研究及其教学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1

[15]游嘉颖.高等舞蹈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16]翁伟民.试探少年宫舞蹈教育对儿童智能的开发[J].舞蹈.2001(06)

[17]张怡.舞蹈教育与美育--儿童舞蹈教学美育探微[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18]周仪.中国古代儿童舞蹈的功能类型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19]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兼谈舞蹈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02)

[20]黄明珠.论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21]王宁.略谈基础教育中的舞蹈教育[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22]齐建丽,周艳华.浅析少儿舞蹈培训[J].科技资讯.2006(21)

参考文献三:

[1]卢倩.吴晓邦先生在东北鲁艺[D].沈阳音乐学院2014

[2]赵宁.贝多芬艺术歌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

[3]蔚华.论儿童小提琴教学中音乐“感知与思维”能力的培养[D].南京艺术学院2011

[4]陈岭.歌词隐喻理解对声乐教学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1

[5]王滔.通俗歌曲演唱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6]解雨姣.唐代乐舞在敦煌壁画中的反映[D].西北民族大学2014

[7]林晓花.适应舞蹈对就业年龄段智障人士人际适应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8]王蕙.大理白族佛教乐舞形态及本土化[D].云南艺术学院2014

[9]刘俊.浅析江南舞蹈素材在创作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运用[D].北京舞蹈学院2014

[10]杨传中.地方民间音乐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D].南京艺术学院2011

[11]李燕.尚德义花腔歌曲创作与演唱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

[自然科学总论成果12]郭援.“文革时期”中国传统器乐曲改编的钢琴曲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08

[13]唐冠祥.钢琴背谱的记忆分析与操作训练[D].南京艺术学院2008

[14]冒蓉.黄友葵声乐教学艺术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07

[15]李博澜.江苏省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2009

[16]孙丹红.江苏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伴奏课调查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

[17]陈婷.论舞蹈中宗教精神的体现[D].陕西师范大学2014

[18]刘梦瑶.周大风国民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

舞蹈教育论文篇8

当今信息化社会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更高、更综合化。传统模式的男女大班或是模仿网络媒体“画葫芦”式,或是教师一个动作学生模仿一个动作等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特别是高校招生的连年扩大,学生翻倍增长,教学课时少;而教学设备的硬件和软件没有丝毫增添,师资队伍没有按生均比例配备,教学资源的匮缺或日趋陈旧而仍超负荷的工作。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不实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相同或重叠,舞蹈教学与专业必修(选修)课或文化公共课之间的产生不合理的问题等,使得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不得不面对现实,重新调整、优化整合,展开对教学理念、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创新。如采取男女分组、基功组合、舞种组合、成品组合等多形式多样化、灵活机动授课。在基本功训练课中改变以往单元或阶段性的授课形式,采用两个星期为一个授新课单元的模式;而舞蹈组合和节目排练课,则单周完成一套组合,双周完成一个舞蹈节目作为教学要求;注重突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少儿舞蹈节目,以及社会阶层、厂矿和社区急需的各种舞蹈节目。有计划安排好上半段、中段、下半段的教学工作检侧,期末考试(查)验收等。这样的教学既连贯又紧凑,既有针对性又具有灵活性的实施舞蹈基本技能、组合与节目成品的排练,突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彰显学科特色和优势,完善学科教学体系,是全面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的主要手段。

三、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通过有组织的积极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收集和处理知识技能,并在自主探究和构建知识活动中获取新知识、新问题。通过认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创新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主人翁。舞蹈艺术教学实质上是一个创造思维过程,从收集材料的一度创作到舞者加工、塑造和雕琢打磨的二度创作、再到演出修改的三度创作,即创作、实践、再创作再实践过程。舞蹈艺术材料来源于生活生产劳动,若想让自己舞蹈作品构思独特,艺术特色浓郁且生命力强,就必须要坚持深入生活生产第一线,体验生产劳动多姿多彩韵味和丰富的节奏韵律,让心与物碰撞出灵感火花,升华到肢体艺术并融汇到舞蹈艺术创作当中。学生从不同角度亲身体会舞蹈肢体艺术形象的内在感官,深刻理解舞蹈肢体动作艺术表现的感觉,并通过不断思考、实践与拓展,用全新思维、多角想象、创造贴近生活并具有新意的舞蹈艺术形象。因此,我们要大力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田野采风、平时观察和发现,收集和整理民间舞蹈艺术魂宝,引导广大学生借助先进创作手法与独特的民间艺术元素相结合,改编和创作新颖的韵味浓厚的舞蹈艺术作品,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关注和学习不同民族,不同舞种的艺术形式,关心本专业的知识信息,提高学生对问题分析的潜力和能量。同时,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团结友爱、独立创作、互相交流的学习氛围,敢于让学生发挥专长亲自策划、自编自演的能力,多以支持和肯定的点评,称赞学生艺术创新精神,艺术思维和创作亮点,关心和爱护学生艺术个性和发展空间,以平等友善、包容理解、谦虚负责的态度,鼓励和激发学生创新定精神,促进学生学习全面发展。

四、更新思想观念,注重艺术实践

现代教育思想理念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将教学过程当作与学生交流知识、合作探究、沟通情感的人生平台,改变过去传统的“传授者”思想,变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成员,成为学生学习研讨的鼓励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一是,要解放思想,废除传统教学观念和落后管理制度,开发和运用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深入调查与分析、改革与创新;二是根据信息化社会文化大发展的要求和自身条件,不断更新人才教育方向,从长期受专业舞蹈院校教学套路影响中摆脱出来,建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理论体系,注重舞蹈艺术理论知识与技术技巧相结合,加强对舞蹈编导课程基础知识引入,开展实施和研讨等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规范学科教学结构体系;三是舞蹈其高度的综合了表演性、艺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艺术表现形式,课堂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术都要通过“大舞台”实证验证。因此,广大学生要踊跃投身到社会的大熔炉,经受各种层次的实践和锻炼,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艺术实践紧密相结合,从中获取课堂无法学到的知识,增长个人阅历。如校园文化艺术节(艺苑杯)、班级汇报晚会、毕业汇报晚会、五项全能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从舞蹈表演艺术、心理素质进行培养,积累丰厚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舞蹈技术技能水平,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向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成为现代化社会建设的栋梁。

五、实施竞争机制,强化师资建设

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大发展,要求我们改变旧的教育理念和偏、难、繁的教学内容。教师肩负着国家和民族昌盛,造就开拓创新人才的光荣使命,更应具备与时代精神相融汇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对教学工作的本质、责任、目的、要求和特点具有独到理解。具有拓展课程领域,广集课程资源,研发课程内涵,变“教课本”为“用课本”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因此,在舞蹈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处理好内容与方法、排练与演出、理论研究和技术分析等实践环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在教师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钻研,学习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提高综合素养,而最终体现在教师之间的竞争、教学水平的竞争。由于历史原因,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师队伍在人员结构、梯队建设不科学、不合理,严重阻碍了舞蹈教学向高层次发展。虽然有个别经过努力取得了部级、部级或规模较大的大型表演活动奖,技术技能、艺术表现力等堪称完美。但是,由于绝大多数的舞蹈教师从孩童起就进行舞蹈基本功练习,小学、中学再到大学甚至硕士研究生,文化课学习均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和影响,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素质极为贫缺和浅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较低,学术研究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较低,面对自己熟悉专业感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这种不协调的现象不仅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师,在综合大学的舞蹈教师乃至专业舞蹈院校的教师都比较突出。如何改善这一严重的问题呢?这就要求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以及教师自身,要脚踏实地、负责任的做好各环节工作,加强自学提高、进修培训、观摩取经,做好职业形象、知识结构、工作作风和态度等素质转变。坚持终生学习的思想观念和探索精神,丰富和拓宽文化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同时,要与时俱进,博览群书,不断的充实和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成为现代社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舞蹈教育论文篇9

以上我们探讨了儿童表现力激发的三个外部条件,即课程、教师、教法,以下我们将基于此三点来具体论述之。

1、积极创建课程体系

当前,体育舞蹈已然成为幼儿园教学的“必修”课程,其课时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重。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体育舞蹈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体育舞蹈教学是一种“临时性”的活动。虽然我们的幼儿教育机构都设置了体育舞蹈课程,但由于其开设须具备其他条件,因而在很多幼儿园都是临时性的活动,或者干脆是某些幼儿机构舆论宣传的噱头;其次内容过于单一,涉及面较窄,降低了体育舞蹈的美感教育效果;再次专业化的课程体系尚没有建立。伦巴、恰恰、牛仔是体育舞蹈中比较专业的内容,但由于其高度专业性,在很多幼儿园基本都没有开设。据此,本文认为应将体育舞蹈作为幼儿教育的常规课程来开设,增加其训练的内容,丰富其活动的形式,而有条件的幼儿园应教授伦巴、恰恰、牛仔等较专业的舞蹈形式。具体来说:一是设置体育舞蹈课程,给予相应的教学课时,配备相应的教师,并在活动场地、音响设备等方面提供支持,尽可能地为孩子训练创造外部条件;二是丰富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在简单的儿童操的基础上增加节奏训练、体能律动、体育游戏、操节活动等内容;三是幼儿园设置专项资金,聘请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师,对幼儿进行专业的训练,并从中选拔身体素质较好的幼儿参加体育舞蹈大赛。

2、大力培养专业教师

教师是幼儿体育舞蹈教学的另一重要外部因素,对于幼儿表现力的激发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模仿是幼儿早期最主要的社会行为,幼儿的大部分行为都是从父母、玩伴、教师那学来的,尤其是教师的言行将会给儿童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一支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师是儿童体育舞蹈训练的基本保障。笔者所在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很早就设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了体育舞蹈课程,专门针对幼儿舞蹈教育来开展相关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的幼儿教育专业人才。据此,我们认为,大力培养专业教师,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就成为我们教授的必由之路。从前者来看,首先幼儿园应积极聘请专业的幼儿教师,提高教师的体育舞蹈专业水准;其次对于现有的教师应加强培训,通过轮训、交流等手段提高其基本舞蹈素质。而从后者来说,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将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譬如在体育舞蹈《我的身体》中,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节奏感,根据节奏的变化来舞动肢体;其次脸部表情要自然,要微笑,要将自己想像成“孩童”一般;再次头部摆动要轻盈自然,四肢舞动要舒展自由,脚步摆动要快速,以此来充分展现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动的天性。

3、有效改进教学方法

由以上的论述我们可知,幼儿的表现力是基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它是外部条件刺激的最终反映。而一套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这种刺激效果。因此,我们拟采取以下教学方法:首先是音乐辅助教学法。我们知道,体育舞蹈的训练离不开音乐的伴奏,通过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可以增强幼儿的律动感、节奏感,提高幼儿的训练兴趣,促进其动作的协调性,并有效激发儿童舞动时的表现力;其次是教具辅助教学法。在我们日常的体育舞蹈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具,以此来辅助我们的舞蹈教学。譬如现在很多的幼儿园都设置了专门的“练功房”,儿童可以在练功房中利用镜面来调整、修改自己的动作。当然也可以利用其他教具、设备来完成情景舞蹈、儿童操等活动;再次是教师示范教学法。由以上论述,我们可知教师在幼儿的舞蹈训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注重自身示范动作的规范性与表现力,使幼儿在掌握正确肢体动作的同时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动作的艺术表现性。

4、充分结合自然表现力

体育舞蹈的艺术美主要集中在动作的方向、路线、幅度、姿态以及腾空的高度上。而这些动作的完成除了自身身体素质以外,还需要结合心理意识、呼吸方法以及情境联想等。对此,我们提出以下三种结合:一是心理意识与体育舞蹈的结合。对于儿童来说,音乐风格的不同会引起其不同心理的反映,只是这种反映较为轻微不易察觉而已,但它却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心理意识。而这种心理意识的最终形成将有助于增强体育舞蹈的表现力,尤其是在儿童的神态表现力上表现的更为突出;二是呼吸方式与舞蹈动作的结合。呼吸的实质是节奏,而节奏将有助于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增强体育舞蹈的艺术美感。对于儿童呼吸的训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动作的完成程度与面部表情上。当儿童的舞蹈动作与教师相差无几的时候,这时他的呼吸会与教师保持一致;三是舞蹈情境与头脑情境的结合。儿童在舞动自己的肢体时,在其头脑中必然会有相应的画面与其搭配。譬如在摆动头部时,儿童也许会想到教师的样子、或者是某个动物的样子。而当头脑中的情境越来越清晰时,肢体摆动的动作就会越来越协调,而面部的表情也就会越来越丰富。因此,强化儿童的情境联想训练也应成为体育舞蹈教学的一部分。

舞蹈教育论文篇10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便陆续开设了学士和硕士学位,40年代就有了博士学位。因此说,美国是舞蹈教育大众化起步较早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90年代起,进入普及阶段。随着政府资助比例的逐年上升,美国公民得到了普及性舞蹈教育。在美国高等艺术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舞蹈教育作为辅的国民素质教育手段,被名正言顺地列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之中。进入21世纪,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美国更是把舞蹈与科技融合起来,把许多原本虚构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使舞蹈迈入了新纪元。由于美国舞蹈教育起步早,发展快,所以分科较细,包括专业的舞蹈教育、师资类舞蹈教育、高科技舞蹈、大众舞蹈教育,以及包含舞蹈的艺术文化教育等。美国的高等舞蹈教育打破了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多学科交叉学习并以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根基,体现了综合培养人才的目标。

美国没有悠久的舞蹈文化传统,舞蹈资源多来自欧洲与拉丁美洲,代表性的舞蹈主要是现代舞、现代交响芭蕾舞及美国土风舞。美国的现代舞是20世纪初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现代文艺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它宣扬人性、破除羁绊,不断更新自由的舞蹈风格,吸纳了不同层面的人士参与,客观上推进了舞蹈的大众化进程。

具体来说,美国的芭蕾学校旨在培养不同层面的舞蹈演员,学习的课程主要有:技巧课、特殊舞蹈、双人舞、话剧、普拉提(一种集瑜伽、舞蹈、体操的身体训练)以及现代舞。毕业生大部分去纽约市立芭蕾舞团。此外,纽约市的朱利亚德学院舞蹈系和纽约州立大学珀切斯分院舞蹈系这两处,也以培养高、精、尖的舞蹈表演演员为目标。

美国高等舞蹈教育大众化较突出的学校代表为NBU(杨伯翰大学)。NBU大学是美国文科名校,也是一所宗教大学。在这所著名文科大学里设有专业舞蹈教育和公共舞蹈教育两个学科。专业舞蹈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演员、教师,所学的课程主要有芭蕾基训、现代舞、编舞技法、瑜伽、国际舞蹈史、音乐史、舞蹈研究、20世纪音乐、解剖学、运动学、美学、社会学、即兴创作、作曲、制作等。NBU的公共舞蹈教育是面向全校学生进行的普及性教育,课程以俱乐部的形式安排在每天中午的两个小时里,学习具有美国风土特色的交谊舞。舞蹈俱乐部对学生的个人条件不加任何限制,不论高矮、胖瘦、健全、残疾的学生,只要对舞蹈有兴趣就不拒之门外。公共舞蹈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精神,不歧视残疾人,强调人人自由、平等的思想。这个理念也深深灌输于美国高等舞蹈教育中,深刻体现了艺术大众化的社会现象。

美国的高等舞蹈教育也是发展比较顺利的国家。除了国家对人才培养战略政策支持外,学费、募捐、捐赠等民间投入与政府逐年加大的资助,也使美国高等舞蹈教育的素质化、大众化发展得以实现。培养演员的美国芭蕾舞学校打破了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其课程设置体现了综合素质培养的理念。文科大学专业舞蹈教育除了开设芭蕾舞、现代舞、编舞技法课之外,更加注重多学科的交叉。理论学习比重较大,较宽泛,是一个既能掌握不同舞种技能,又能从事理论研究,更能自主作曲进行舞蹈创作的教育体系,也是体现高水平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模式。但唯一不足的是,美国文科大学专业舞蹈教育没有把美国土风舞和印第安人舞蹈以及美国黑人舞蹈融入教育体系中,实为缺憾。

二、法国舞蹈教育模式

法国是芭蕾舞形成与发展的摇篮,世界芭蕾舞通常用的术语多来自法国。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支持建立世界最早皇家芭蕾舞学校以来,萌芽于意大利的芭蕾舞种子就在法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经历五六百年历史的洗礼,法国舞蹈教育发展更加完善、成熟,不仅学校里有完整的舞蹈教育体系,而且法国政府制定了《舞蹈教育法律》,将舞蹈教育法律化。

在法国,舞蹈教育有四种形式:职业舞蹈教育、职业性舞蹈教育、学前舞蹈教育、更高层次舞蹈教育。这四种舞蹈教育形式彼此链接、环环相扣,从宏观角度来看,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舞蹈教育体系。

1.职业舞蹈教育以法国巴黎舞蹈学校、马赛舞蹈学校、尼斯舞蹈学校为代表,主要学习芭蕾舞和现代舞,人才培养目标为演员。

2.职业性舞蹈学校是专业与业余紧密衔接的学校。这些学校遍布法国各省各地,称之为业余音乐舞蹈学校。培养对象为小学生、初中生中具有舞蹈专长的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有芭蕾舞、现代舞、爵士舞。学校采用淘汰制,有舞蹈才能的学生学习芭蕾舞和现代舞;对舞蹈有兴趣但才能不足的同学则学习爵士舞。初中毕业生中,有舞蹈天赋的学生可报考职业舞蹈学校,其他同学可将舞蹈作为训练形体与气质的业余爱好。

3.综合职业舞蹈学校的代表为国立音乐舞蹈学院。主要课程有:芭蕾舞、现代舞和舞谱。学习年限三年或四年。毕业生主要从事演员、编导和研究舞谱工作。

4.法国学前舞蹈教育是一种舞蹈启蒙式教育,基本是人体动律、舞蹈节奏的训练,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的舞蹈教育。

5.法国更高层次的舞蹈教育类似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或是说类似于MFA(艺术硕士教育)。这种高层舞蹈教育学校在法国有四类:培养芭蕾舞演员的国立舞蹈中心;培养现代舞演员的国立现代舞中心;培养舞蹈师资国家舞蹈教育学院与培养舞蹈理论研究者和舞蹈市场管理人才的巴黎第学舞蹈系。

法国舞蹈教育主要靠国家公立学校,以政府财政为主。法国经济发达,而且也重视舞蹈教育。从上述来看,法国舞蹈教育已呈全面铺开状态,从低到高,环环相扣,形成比较完整的舞蹈教育体系。不仅如此,为规范舞蹈教育事业,法国还制定了《舞蹈教育法律》,确立舞蹈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考试通过者才可以在芭蕾舞、现代舞、爵士舞这三个舞蹈领域内执教。同时还有一些硬性规定,如舞蹈教学场地基本设备要符合舞蹈技术需要:地板、镜子、把杆和防水设备等。获取舞蹈教师资格的标准是,除了要求学生专业技巧达到职业舞蹈院校的程度之外,还要求学生必须修满音乐基础知识、舞蹈史、生理解剖学和舞蹈教学法共600学时的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人体动作科学分析和人体动作训练的方法以及理清舞蹈与音乐的关系,能够独立承担不同层面的舞蹈教学工作。

重要的是,法国舞蹈教育是比较合理、完善、规范的教育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也有不足,法国舞蹈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舞蹈教育的内容略显得单薄,未与其他学科联袂,人才模式仍停留在固守传统的基础之上。

三、英国舞蹈教育模式

英国是欧洲发达国家,高等舞蹈教育大众化起步早,并在世界范围内率先成立了“全国舞蹈教师协会”,吸纳了各层面舞蹈教育人才,随着政府的教育改革法和全国教育科目表出台后,使有舞蹈才能的年轻人进入大学深造,接受高质量的舞蹈教育有了保障。英国舞蹈教育呈现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的职业演员教育,课程以芭蕾舞和当代舞为主;第二种是体育舞蹈,亦普及教育,所学的课程以国际标准舞为主。学生参加由“全国舞蹈教师协会”组织的考试可分别获得不同级别的教师资格证,通过者可担任不同层面的国标舞教学工作;第三种是大学舞蹈教育。英国大学舞蹈教育以培养舞蹈师资为目的,学习的课程主要有:芭蕾舞、现代舞、民间舞、舞蹈史论、创作音乐、戏剧等,是一种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所学内容较为宽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与同类相比,是较为完善的舞蹈师资教育的建构体系。四、芬兰、丹麦、德国舞蹈教育模式

芬兰是欧洲较为发达的国家,但是其舞蹈教育素质化、大众化起步较晚,且只限定在儿童舞蹈教育发展方面。政府投资并出面组织从事儿童舞蹈教育的师资培训所学的课程主要有:芭蕾舞、当代舞和民间舞,而且均为初等水平,专业质量不高。丹麦舞蹈教育在丹麦文化部和教育部的经济支持及政策鼓励下,呈现出舞蹈教育全面铺开的趋势。其舞蹈教育为演员教育、师资培训和普及性教育。在丹麦政府支持下,丹麦于2000年组建了舞蹈教育协会,课程主要围绕教师资格所认定的科目,大部分科目与体育运动有关。

五、南非、日本、加拿大舞蹈教育

南非、日本、加拿大分别处在不同地域,其经济实力也不相等。但它们对舞蹈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及舞蹈素质教育、大众教育的发展速度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南非的舞蹈教育只限在小学、中学之中,而且是必修课。但是,由于南非教育界相对不够重视舞蹈师资的培养,因而造成中小学舞蹈教育课程均由非专业舞蹈教师来担任。因此,舞蹈教育质量不高,且只注重学生表演而忽视对其创作力的开发。

日本舞蹈教育与南非相同,中小学舞蹈教育基本由体育老师担当,这些体育老师曾在大学和私人舞馆接受过一些舞蹈训练,但所学科目带有局限性。此外,政府对国立大学舞蹈教育的投入极少,因此,日本国立大学及著名私立学校很少有舞蹈系科,演员的培养及舞蹈师资的培养均落在私人舞蹈学校中,因此,呈现单一化的现象。

加拿大过去为舞蹈的荒漠,虽然有享誉世界舞坛的高水平团体,但仅是演员培养模式的结果。目前,加拿大舞蹈素质教育开始得到政府的支持,但舞蹈教育课程在教学大纲中的位置尚不稳定,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没有舞蹈课。职业演员的舞蹈教育以芭蕾和现代舞为主,普通大学的舞蹈教育课程以舞蹈编导为主,整体课程的内容不够厚重,再加之政府资助不足,师资培训及老师资格认证等没有及时展开,造成舞蹈普及教育的局限性。

通过多国高等舞蹈教育模式的比较,有些现状值得我们思考:第一,一些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舞蹈教育并大力普及舞蹈学习,让舞蹈成为大众娱乐的主要项目。他们不断丰富高等舞蹈教育的成分,使各种类的舞蹈教育分工具体、目标明确;第二,有些国家,其舞蹈教育现状,缺乏设备、师资、课程设计成为普遍事实,也成为了限制其舞蹈教育发展的客观条件。第三,舞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有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还不够重视舞蹈素质教育,舞蹈仅成为那些国家中少许人生活的偶尔娱乐,这反而导致了其国家人们经济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相互失衡。

总之,各国都在努力探索舞蹈教育的多元化模式,并以质量为标尺,使之体系日趋完善。美国舞蹈教育家安娜·格林·吉尔伯特很关注舞蹈普及教育,她说:“什么是舞蹈教育的倾斜点?……首先我们应该把世界舞蹈界的带头人都联系起来,并坚信要为青年一代提供有质量的舞蹈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和政界人士的共同合作和努力,艺术有可能倾斜,世界范围内全面的艺术教育,将会改变艺术面貌以及社会的面貌,在二十一世纪,舞蹈必须发挥重要作用。”

安娜·格林·吉尔伯特的呼吁回答了我们思考的问题。人类的文明进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作为艺术门类重要组成部分的舞蹈,在推进人类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人们更喜爱用肢体语言来宣泄情感,于是,各国纷纷寻找适宜于本国的舞蹈教育模式,逐步从高等舞蹈教育过渡到大众舞蹈教育。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舞蹈教育凭借着悠久的舞蹈文化积淀,以强盛的势头迅猛发展。几十年以来,我国也摸索出了一些比较规范的舞蹈教育教学模式,如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代表的专业院校高等舞蹈教育;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师范类大学高等舞蹈教育;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综合类大学高等舞蹈教育等。

不过,我国的舞蹈教育体系内部机制循环也面临着压力,来自转型期的机遇与挑战要求舞蹈教育体系有机调整。中国舞蹈教育应努力在本土化氛围中优化教育资源,并借鉴一些先进国家的教学模式,使其适应中国艺术发展现状,更符合国民对舞蹈事业的要求。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持续的、不间断的探索,中国舞蹈教育必定会在世界舞蹈教育之林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四海编译.美国芭蕾教育掠影.转载于舞蹈.2004年第4期.

舞蹈教育论文篇11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在每教授一个新的民族舞蹈时先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了解该舞蹈的宗教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在舞蹈基本动作和技巧的基础训练中,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反复训练,掌握分解动作及要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不同民族舞蹈的具有代表性特点的基本动作,至少要让学生能通过舞蹈动作分清是哪个民族的舞蹈。例如维吾尔族舞,可以抓住它的切分节奏特点以及移颈舞蹈动作;傣族舞蹈特有的三道弯展示了女性柔美的身姿;藏族舞蹈的有节奏的屈伸,教师用示范的方法将不同的屈伸演示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了解腿部屈伸的区别和内在的感觉。屈伸是膝盖一弯一屈的过程,但屈伸又有所区别,如藏族踢踏舞膝盖的感觉是颤动的,弦子舞的屈伸则要求脚有踩在棉花上柔软之感等。这样用形象的说明和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各种屈伸动作。

3学习各类幼儿舞蹈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逐步地具备创编能力

多欣赏幼儿舞蹈,学习幼儿舞蹈动作,掌握幼儿舞蹈的特点,再逐步培养对儿童舞蹈的编排能力,激发创造力。学习幼儿舞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幼儿舞步,在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幼儿舞蹈组合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扒带子。先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组,然后给每个组不同的一段视频,让学生自己看着视频学习舞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训练之后,可以考虑让学生自己创编,对儿童舞蹈的编排能力也是教学能力之一。我会给他们一段音乐,分组创编,最后展示成果。创编成果是学生能力和舞蹈语汇的掌握、理论水平的提高、理论指导实践操作过程的最后完成的展示,需要一定的创造力。创造力对职教学生来说,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中生存和立足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幼师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所以职教幼师教育必须在一般的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重心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适应幼儿园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舞蹈教育论文篇12

二、教学手段及方式的多元化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是运用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方式,这样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虽然有它的优点,但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的大环境下还是比较落伍的。在信息化教学中体育舞蹈的教学是以学生互动的形式进行,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加上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在一个个小团队中,学生们经过探究讨论,能够很好的掌握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学习、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另外,信息化教学方式是立体多维的,这样教授体育舞蹈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突破平面,进入抽象概念和感性认知。让学生在对这门课产生好奇心的同时,能够组织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艺术元素,富有创造性的分析体育舞蹈作品,能够自主编排体育舞蹈,寻找和创造出更富有创造力的体育舞蹈形式,整合出最优质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案。

三、体育舞蹈网络课程内容的选择

在内容上能够体现学科本身的系统知识和内在联系,并且能够按照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以及经验来组织的课程就叫做网络课程。一方面课程不是单独存在的,每一个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所以每一个网络课程的设置都需要迎合学生的发展阶段和性格特点。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那学生就难以接受课程设置,从而导致对课程不感兴趣。这样一来,那网络课程的设置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结合以上的几个观点我们在设置网络课程内容的时候就一定要遵循以上几个原则和条件,这样的意义就是首先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其次为大部分同学提供了一个团队合作的机会和环境,最后也有利于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探讨和交流。

舞蹈教育论文篇13

幼儿时期的教育可谓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舞蹈对幼儿的身心健康,素质教育及技能的提高和发展,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舞蹈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是单设的科目,而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幼儿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形式;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任务中的一个部分,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舞蹈教育具有推动幼儿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它既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一、舞蹈与幼儿生理素质

舞蹈训练跟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发育。如:舞蹈素质训练中的压腿、踢腿以及肩、胸、腰、髋上的各种手段练习及对孩子韧带、肌肉的延展训练等等都跟体育训练有着密切的联系。舞蹈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要靠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动作,来表现各种美。动作的协调性训练有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长期训练有效提高孩子的耐力和灵活性,有助于儿童形体的健美,培养内在气质、美化身段,提高人对自己欣赏和自信心。从而使儿童的身体塑造的更挺拔,肢体更灵活,身体各部位更加协调。

二、舞蹈与幼儿智力发展

舞蹈课的训练是很艰苦的。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刚开始练功时,因为苦、因为累、因为疼而掉泪。要引导他们向周围的哥哥姐姐学习,讲述舞蹈家的生平和体育健将的感人事迹,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吃苦是为了什么。还告诉他们”苦尽甘来”的道理,只要努力拼搏,汗水、泪水都不会自流,总有一天会换来鲜花和掌声的。很多孩子刚参加训练时,一到下叉、下腰就打怵,有的不愿意做,有的则不用心做。可以选出动作做得较好的孩子来作示范,让大家用掌声鼓励她。这一举动激发了每个孩子的好胜心,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舞蹈队的每堂课,都时刻贯穿着竞赛意识和挑战的风气,不允许消极懒惰和漫不经心,需要每个孩子的刻苦努力和持之以恒。通过训练,孩子们忍受着苦,忍受着痛,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从小就树立了知难而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特别是当辛勤劳动获得荣誉的时候,孩子们笑得是那样甜、那样开心,又加强了孩子们的集体主义意识。

三舞蹈与幼儿创造力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这是因为孩子具有创造力,他们天生好动,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善于幻想,而舞蹈本身就为人们提供了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广阔天地空间,正因为有这片天地,往往每一个孩子包括每个人对每一个舞蹈动作、每一部舞蹈作品甚至舞蹈感觉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比如在教《小兵》的时候,先创设情景:”一个个小女孩儿穿着帅气、漂亮的小兵服走路上,她们英姿飒爽,神气极了,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一一。”教师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述把孩子们带到情景中去,孩子们似乎自己穿了一身整洁的小兵服翩翩起舞。感受那种受大家关注的神气与活跃。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去表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抓住其好胜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投入。

四、舞蹈与幼儿审美修养

舞蹈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的最具广泛性的形式之一。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优美的舞蹈形象,陶冶了情操,受到了美的教育。此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塑造儿童形体美、举止美、行为美、品德美、人格美、感知美的能力。

舞蹈与音乐共生存,不存在没有音乐伴随的舞蹈,舞蹈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出来。在《毛序诗》中讲了这个道理:”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与音乐之间存在的共同点是节奏,舞蹈和音乐都有节奏,舞蹈更需要音乐来强化节奏感:舞蹈和音乐的共同点还表现在抒情性。儿童听音乐舞动,音乐可以激发感情,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到舞蹈情节表达中去。既加强了他们的节奏感,又能让他们体会、理解、感受音乐的美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五、舞蹈与幼儿道德培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