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论文实用13篇

服务论文
服务论文篇1

中学生政治论文

服务论文篇2

1.以遵循营改增政策为前提进行业务调整

目前,我国主要在部分现代服务业上对营改增进行试点工作,在相关的试点上由于出于实施经验层面的考虑,在某些方面有着特殊的政策。而随着我国即将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工作,监理服务业企业要在此刻抓住机会进行适时地业务调整,以便于企业面对未来的发展环境,更好的屹立与市场之林。(1)监理服务业在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理时,往往需要相关的高新科技设备,而随着试点工作在监理服务业上的实施,相关企业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在设备购买等固定资产投资上加大脚步,利用好现有固定资产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政策,降低企业在纳税方面的缴税额,为企业在资金利用方面扩大空间。(2)我国在相关的税收政策上明文规定,如果纳税人在所销售的货物、所提供的劳务活动以及其他的应税服务上同时具有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一般要根据税率进行分类并核算,而无法分开核算的部分,则要求以最高的适用税率为基准来计算缴纳。所以,建立服务业企业要在根据企业本身特点的前提下,对企业的相关业务进行合理与科学的重组工作,降低由于企业核算混乱的问题而导致税所缴纳税额增加。(3)目前,我国对监理服务企业营改增的试点工作上,一般要求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核算工作。因此,企业在进行相关物品选购上,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要在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提供的商家里选购,进而可以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

2.企业内部要加强对政策的学习提高

(1)监理服务业企业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上,可以通过不定期的培训与教育工作,提高企业内部财务部门与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在面对营改增的政策上有着较强的业务能力。(2)在目前实行的增值税的规定要求中,有部分项目与事项是不可以进行抵扣,而这些都需要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与财务会计人员熟练于心,以达到在相关业务上能准确的进行掌握,从而降低企业的税收额度,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空间。(3)监理企业还要做好增值税发票的取得与保存工作,以便在往后有税务部门进行税费核算工作时有实际依据,避免“人为”的出现逃税的现象。

3.其它方面

目前,我国在监理服务业营改增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监理企业在享受营增改所带来的福利。例如,监理服务业一般纳税人可供抵扣范围较小,因此希望我国在相关政策上能进行一步完善。

服务论文篇3

我国物流产业是基于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进程加快而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现代化特征,为提升社会资源运转效率、加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持续贡献力量。尤其在市场经济下,我国一些具备优秀管理能力、市场意识和战略发展意识的物流企业都在提升自身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将市场需求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不断创新、改进产品和服务,采取诸多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立足国内,放眼国际,扩充市场份额,实现了企业效益最大化。然而就我国物流业发展整体而言,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自身市场化意识不足和竞争能力弱的局限,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其表现也乏善可陈,甚至其正常发展也举步维艰。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都有众多物流企业被市场淘汰,其中中小物流企业居多,也不乏大型物流公司,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对企业经营发展提出的新的需求,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开发和营销服务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尽管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现代化的物流发展格局,但就物流服务营销而言,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传统低效营销模式下,缺乏现代化营销能力,表现如下:

(1)物流企业服务营销意识欠缺

企业缺乏市场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营销是企业拓展业务能力、占领市场份额,进而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的高效途径,也是必要途径。现代企业发展无不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通过一系列营销策略组合达成销售产品的目的。然而就我国物流企业发展而言,很多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服务营销意识还残留着诸多传统的、甚至计划经济时代诸如“酒香不怕巷子深”、“等顾客上门”、“等组织安排”之类的被动观念意识,企业自我宣传、自我推广、市场竞争意识等观念薄弱,企业经营未能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还停留在“我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一初级阶段,而不能真正了解市场需求,以“客户需要什么”的现代营销理念为导向运营管理企业,由此导致企业在市场中缺乏活力和竞争力。

(2)物流企业品牌意识欠缺,产品单一

同传统产业一样,物流企业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已经成为企业利润增值的优势甚至是核心资源,世界范围内的大型知名企业无不重视品牌建设,致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客户提供更为高端的服务,并从品牌中获取最大价值增值。然而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并不注重品牌和形象建设,企业和产品缺乏有效知名度,市场影响力弱,国内很多物流企业只能在低端市场活动,从事一些简单的和普通的物流服务,企业管理者也缺乏战略发展眼光,品牌意识淡薄,往往在经营决策上会更为看重眼前利益,甚至为此投机取巧,牺牲企业形象。同时,企业品牌一定程度上由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决定,作为服务性行业,物流企业的产品也就是其物流活动所能表现出来的服务,因而物流企业高效能、高质量、创新性的服务能力和意识就成为物流企业树立品牌的主要依托。然而我国一些物流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差,尤其众多中小企业目前也仅能就简单的仓储、运输、装卸、配送提供服务,而不具备信息化、集成化、定制化等现代物流服务产品的开发能力,产品单一、低端、传统、低质,严重影响其市场拓展能力,尤其是高端市场服务能力。

(3)缺乏准确市场定位及战略发展意识

我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对自身市场定位不明确,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不清,如有些企业盲目扩展,仅仅重视业务数量和短期利润,而不注重业务质量和长远利益,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物流市场低端产品竞争激烈,有些企业为争夺业务量甚至不惜大打价格战,既压低了行业整体利润,也使企业无力扩大再生产和实现自我现代化升级,无力拓展现代和高端物流业务,也因此导致在低端市场竞争激烈的同时,高端市场却又面临着物流能力不足、物流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状。上述问题的出现与我国物流管理人才缺乏也有着直接关系,相比于国际物流发展,我国物流业起步晚,物流人才培养不足,尤其是现代物流管理人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市场化发展,其中既包括物流现代化运营管理人才,也包括物流市场营销管理人才。在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中,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物流专业教学和市场营销教学课程,但普遍没有物流与市场营销方面结合的教学课程,导致复合型的物流人才缺口很大,不仅影响了企业战略发展能力,也对物流企业服务营销能力造成很大影响。

3基于4PS理论的我国物流企业服务营销策略优化路径

目前我国物流市场已经向国际开放,我国物流企业也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双重竞争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必须树立市场营销意识,通过实施一系列科学高效的营销策略组合提升物流服务营销能力。

(1)树立现代化物流服务营销意识

物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且拓展市场份额,除了强化自身物流服务能力之外,还要具备先进的市场化理念,树立现代物流服务营销意识,应从“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型,即要求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应从“我能生产什么”向“客户需要我生产什么”的观念转换,通过市场定位、市场细分、产品开发等环节的实施将企业生产经营同市场紧密对接,通过翔实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对客户重点关注和迫切需要改进的物流服务项目进行整合、强化,由此找准市场需求点,并据以实施有针对性的服务营销策略,提升客户满意度。另外,基于物流产品“虚拟”化的特点,应采用“化虚为实”的策略,通过现代化的物流和仓储设备、富有热情和能力的公司员工等实体形象彰显公司实力和为客户服务的能力和意愿,注重细节表现,这也要求企业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具有现代物流营销意识的专业物流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革新服务营销意识,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树立“处处连接市场、处处体现营销”的意识,提升市场活力。

(2)实施差异化产品策略,注重产品创新

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是依赖其所占有的资源实现的,在资源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产品越能找准市场定位、越能符合客户需求、越能表现出高效优质的特性,则企业市场竞争力就会越强,效益就会越高。鉴于此,物流企业在实施市场营销产品策略时,首先要找准市场定位,针对市场空白和市场热点开发、创新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针对市场发展趋势确立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和产品开发生产目标,以此占领目标市场,这一方面要求企业注重提升自身产品实力,强化现代物流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则要求其实施差异化产品策略,引入定制化服务、整体物流解决方案等现代物流服务产品,在产品上要走个性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获取产品的竞争优势。其次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看,物流产品也会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通常产品进入成熟期后,其产品利润最大化,然而从营销角度讲此时的产品也开始向衰退期过渡,最终会退出市场,因而此时企业一定要适时创新和升级产品,通过推出升级的或者全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来保持市场份额,加强和拓展原有产品的服务能力。从这个角度讲,产品创新对物流企业同样意义重大。作为服务性产业,客户满意度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因而基于客户需求及时更新和创新产品,对于市场营销而言同样重要。

(3)注重品牌策略,强化战略发展能力

严格来说,品牌策略是产品策略的衍生策略,但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品牌对于企业市场营销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企业利润增值也具有重要影响,因而为众多致力于世界市场的企业所关注和研究。我国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并不重视品牌建设,因而即便在同等物流运营服务能力下,在同国际大型知名物流企业的竞争中也会处于劣势地位,企业产品不具备品牌优势也就无法实现价值增值,严重影响企业利润,也不利于企业开拓高端市场。品牌是企业实力、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理念、企业客户服务理念、企业社会责任等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在市场资源整合和市场竞争中所发挥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增加利润、拓展市场份额,甚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必须要强化品牌意识,重视品牌建设,要求企业以长远战略发展眼光经营企业,不断强化战略发展能力,致力提升企业实力、打造高质量产品、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同时,还应注重维护企业良好的正面形象,甚至必要时可以牺牲短期利益换取市场认可和尊重。品牌打造是一个长期和艰辛的过程,需要企业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着眼细节,持之以恒,高瞻远瞩,不断积累,最终达成以品牌换市场、以品牌换效益的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获取价值增值回报。

(4)科学实施多种营销策略组合

企业还应立足4PS营销策略理论,实施多种营销策略组合达成市场营销目标。4PS理论要求企业开展市场营销过程中除重视产品外,还应关注价格、渠道和促销等因素,科学实施组合营销策略。就物流企业服务营销而言,首先,其价格战略应在遵从法律规定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依据企业发展目标科学设定价格,在企业发展初期,可采取低价策略达到迅速吸引客户、占领市场份额的目的,在企业成熟阶段应适当提升价格以维护企业正常利润,在品牌成熟阶段则应采取高价路线彰显企业品牌价值以及回收企业维持品牌形象所付出的成本;同时企业也应严格管控成本,以增强价格竞争优势;其次,在渠道策略上,除传统的营销团队销售外,还应积极利用外部渠道资源、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引入网络营销手段、利用现代物流信息平台等方式多方拓展和整合市场资源;在促销渠道上,则应树立现代化意识,除传统价格促销活动之外,还应重视“形象”促销和“品牌”促销,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服务论文篇4

服务营销文化内涵的界定

服务作为一种营销组合要素,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于服务本质和特性的争论也在继续,服务行业的营销还远远落后于制造企业的营销,但是服务营销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必须具有的经营思想,有关服务营销的研究和应用成果也不断涌现。在此大背景下,创造一种优秀的更加重视提供良好服务和顾客导向观念的服务营销文化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服务质量是各种资源包括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要成功地进行质量管理,必须创造一种能够提高服务质量的优质的文化。服务业中的质量控制远比制造业中要困难得多,因此必须在服务业中宣扬服务导向和质量意识、价值观念。服务业在制定和实施服务战略时需要组织中所有员工的参与和支持,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人员、一线服务人员、支持人员都要参与其中。保证所有人员的参与及对优质服务的认同十分重要,这时就需要能被称为服务营销文化的企业文化,服务营销文化为这种认同提供了内在的基础。相关研究学者认为,服务营销文化的涵义是:它追求优质服务,每个人都把向内部的顾客和最终的外部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视为生活的自然方式和最重要的规范之一。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他因素不重要,但是它确实意味着服务意识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和战略实施当中需要最优考虑的。我们知道,服务营销随着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而变,市场中的个体所具备的经营思想,其核心理念是顾客的满意和忠诚,通过取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互利互惠的交换,最终获取适当的利润和服务业长远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服务营销文化发展三个层次之“洋葱模型”(见图1)。

由图1模型可知,在洋葱的外层是第一层次,传统营销文化侧重于销售产品,不注重服务的作用;剥开洋葱的外层,进入第二层次,过渡期营销文化开始强调与顾客的沟通与交流,注重保留与维持现有的顾客;在洋葱的内核是第三层次,服务营销文化时时关注服务的作用,与顾客形成伙伴关系,创造新的价值,促进服务业长远发展。服务营销文化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服务营销文化建设对服务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服务营销文化建设中应解决好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树立服务导向的价值观

服务是服务业所有活动存在的理由,需要把它上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以形成顾客为导向的服务战略,但这并不排斥其他价值观的存在,如内部效率、成本控制等。服务营销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关于服务业价值观、经营思想、服务理念、精神风貌、服务形象和素质等方面的全局性和系统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应站在全局和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以使服务营销文化与服务业发展战略保持一致,促进服务业目标的实现。

服务业发展战略多是关于服务业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谋略,对此,服务营销文化建设应尽早谋划,适时介入,为服务业发展营造有利的内外部环境。随着服务业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商务交往的日趋频繁,这就要求服务营销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这是服务业走向世界的文化战略。

管理者要在服务营销文化建设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在制定服务业发展战略时,使服务业发展战略与服务营销文化互相匹配,积极调动各方面的要素,保证服务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服务业内部,服务导向可以增强内部的氛围,改善内部服务的质量。从外部看,服务导向可以为顾客和相关群体创造优质的感知质量,并强化服务业与他们的关系。当员工以顾客为导向提供服务时,服务导向就形成了影响组织成员的共享价值观,在此条件下,员工之间、员工与顾客、员工与其他相关群体的接触就会以服务营销文化为指导,向对方提供优质的服务。

服务导向的价值观应该在组织中占主导地位,不能只将它视为次要的、边缘的东西,而是要将它看着战略层面上的东西,它必须用于对服务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的指导和对员工业绩的衡量(服务导向的作用如图2所示)。很明显,服务营销文化通过优质服务的价值观促进了服务战略的实施,这对服务业赢利能力的提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实施人本管理

在服务营销组合中,人员是关键要素。服务业员工不仅仅是一种生产要素,一种“经济人”,更是“社会人”和“文化人”,是服务业的主体。根据“服务业-员工-顾客”链条关系,在服务传递过程中,员工是联系服务业和顾客的纽带。顾客服务主要是依靠员工与顾客面对面的交流实现的,服务业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员工在服务过程中的表现。因此,服务业比其他行业更加注重人员的选择、培训与管理。员工是服务业的内部顾客,实行人本管理,有利于促进员工的满意和忠诚,使服务得以顺利传递。

服务业实行人本管理,其核心就是以人为中心,理解人、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理需求,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员工积极参与企业事务,逐渐形成对服务业的归属感,为服务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管理者要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就应使员工以友好合作和相互帮助来代替消极和对抗,这种在服务业内部友好合作和相互帮助的文化氛围被称之为团队精神和团队文化。经常使员工处于轻松愉快、和谐团结、友好合作、相互帮助的氛围中,可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挥,工作成效显著。

只有充分发挥这种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才能真正提高服务质量,带来服务业效益的增长。服务营销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文化的培育和推进,帮助服务业员工寻求工作意义,使员工形成团结和谐的团队,让服务营销理念内化为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组织和个人得到最优的组合与匹配。

(三)倡导创新精神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服务业面临的是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对的是追求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常规事情将日趋减少,社会各方面都呈现出加速变化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服务业必须辨识变化中的顾客需求和新的商业挑战,关注这些需求和挑战的出现,在这些新机会变化或消失之前,迅速地、恰当地做出反应。

服务业能否快速应变市场环境变化,事关服务业生存大计。顾客导向的服务理念是服务创新的方向和指导思想,服务创新的每一步都应当符合服务理念。事实上,要让一项新服务让顾客接受,首先要让服务业员工接受。提高员工对新服务接受率的途径可以是:鼓励员工参与新服务的构想和设计;加强服务机构的内部营销。可以说创新是服务业的生命内核,创新是服务文化同样也是服务营销文化的精神内核。

因此,把创新这个内核植入服务业价值观,全方位融入服务营销文化诸要素和建设服务营销文化的全过程,培育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服务业的品质,是服务营销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所有成功服务业的共同经验。

(四)形成核心能力

服务论文篇5

英国传播学者BrianMcNair于1991年出版了“Glasnost-PerestroikaandtheSovietMedia”(《公开性、重建与苏联媒体》)一书。该书中写到,黑格尔定义了媒体在公民社会中的中介作用,媒体可以协调不同社会团体和阶级,以及协调政治机制,包括法律、政府、官僚体制之间在社会中产生的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黑格尔的定义应该影响了媒体成为西方国家社会制度中相对独立的阶层。马克思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观点,使得苏联的媒体走向了另一条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的道路上来。

BrianMcNair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对苏联媒体的影响至少有两点:

第一,媒体是社会机制的一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支撑苏联社会政治机制的运行,包括媒体。

第二,媒体是机关的一部分:马克思首先建立了共产党人的媒体机关,184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组建共产党人联盟,同年5月31日正式发行它的首份机关报《新莱因报》,影响了俄罗斯和其他的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对于媒体功能与其社会角色的看法。

BrianMcNair认为,列宁对苏联媒体的影响主要是反映在媒体与革命的关系上面,列宁成为俄罗斯社会民主工人党领袖之后,就反对党内主张经济斗争的一派,而主张通过政治斗争对抗沙俄专制。为此,党需要一份全俄的报刊负责宣传与鼓动,作为党广泛讨论革命技巧和指导事务原则的工具,使党宣传与鼓动的内容能够遍及全俄罗斯地区。革命报纸的目的就是首先达到无产阶级的政治自由。

当社会逐渐解决社会利益不公与贫富差距的问题之后,媒体可以在体制之外运行,以追求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人们也依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媒体,这时媒体无须负责调动全国人民的力量去维护国家利益,因此媒体较能发挥平衡社会利益与协调矛盾的功能。在社会相对稳定与人们生活水准比较高的情况之下,人们会较少将注意力放在资本家与劳工对立的角度上看问题,而更关心自身的实际需求,以及个人是否有足够的自来落实想法和完善生活。马克思处在资本家剥削劳工阶层的时代,在社会贫富差距的恶劣环境之下,马克思的喉舌观点便是建立在媒体都是属于资本家的基础之上,社会政治机制包括法律、政府与国会都是由资本家组成,无产阶级根本没有自己的喉舌可以伸张社会正义。

二、国家媒体论:媒体地位提高

列宁进一步把共产党的报纸提升到更高的地位,成为全俄的国家报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全力对付纳粹德国,媒体的舆论在此时得到了统一,斯大林藉此强化了媒体意识形态的控制。现在普京一部分延续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媒体观点,即媒体必须是国家机关与社会政治机制的一部分,也就是媒体不能单纯为资本家所垄断,一部分融入自由多元的观点,作为媒体发挥专业精神的自主空间。

2000年9月,普京刚上任不久,了一道总统命令,主要是修正前总统叶利钦颁布的《关于完善国家电子媒体工作》命令中的一条,将原来属于地方政府对地方广播电视机构领导的任命权,转而纳入全俄罗斯国家广播电视公司总部的管理范畴内,全俄罗斯国家广播电视公司不但有对地方国家广播电视分支机构的人事权,同时还具有负责预算编列的财权,这主要是防止地方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对于资金的滥用与浪费。普京总统采取由全俄罗斯国家广播电视公司的中央集权管理方式,牢牢地控制住地方媒体,防范其与国外势力的勾结,也可控管地方媒体对中央政策的确实传播。

简言之,俄罗斯的媒体脉络可以从4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马克思将媒体认定为社会政治机制的一个机关组织来看,研究苏联与俄罗斯媒体传统上应该从体制内来看待,但是必须注意两个时期的媒体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须加以区隔。

第二,列宁提出媒体的工具论,将俄共(布)党的媒体提升成为国家媒体,在革命与建国期间具有在全俄罗斯各地进行宣传、鼓动与组织的功能,宣传的对象是知识分子,鼓动的对象则是广大下层的民众。在苏联时期,媒体的宣传与鼓动功能没有明显的差别。

第三,斯大林强调“强国媒体理论”,媒体绝对是强化意识形态建筑以及全面进行工业化的机制与工具。

第四,普京建立媒体的国有公共服务体制。普京对于媒体的概念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继承马克思的机制机关论、列宁的“国家工具论”、斯大林的“媒体强国意识形态与资源优势论”,另一方面融合“媒体公共服务论”与“自由多元结构”中专业主义的部分,作为媒体回归国家与社会的补充。

三、媒体回归服务国家与社会

服务论文篇6

一、教育,政府的公共服务事项

近年来,随着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强调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本质定位,而且强调了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要求,把政府职能限定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正是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改革实践中,教育事业被视为政府向人民群众承办的公共服务事项,从而凸显教育事业的公共服务属性。

为什么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强化教育事业的公共服务性呢?因为服务型政府比起以往政府类型更加强调“在民”的本质定位,更加强调政府及官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仆一主”关系定位,更加强调政府及官员作为公共利益“服务者”的角色定位,更加强调政府及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定位。目前,学术界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看法是:服务型政府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政府;是坚持依法执政的法治政府;是接受人民监督和评判的透明政府;是实行“问责制”的责任政府;是坚持灵活、精简、效率等原则的有效政府;等等。鉴于此,把教育事业当作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事项,自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

在历史上,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和文化历史传统,古今中外的政府有着各自特殊的职权、职责和职能定位,但是又普遍地具有社会统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统治职能是政府按照社会统治集团的理想和意志,建构政治共同体的制度和秩序的行为;管理职能是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机构,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行为;服务职能是政府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向社会委托者提供各种利益报偿的行为。从历史上看,古代政府突出其统治职能,近代政府强调其管理职能,而当代政府则日益表现出强化服务职能的趋势。我们认为,当代世界各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是当代政府公共服务取向改革的产物。

自从人类创立学校组织以来,教育事业就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之间建立了密切的社会联系。同时,政府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也历史性地将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职责和职能事项,从而对教育事业施加影响和干预。众所周知,教育事业是一项具有普遍影响和多种功能的社会事业,不仅具有促进个体学习、身心发展、就业谋生、社会交往、精神享受等个体功能,而且具有促进文化传承、政治建设、经济增长、人口优化、生态改善等社会功能。由于这一点,历史上的政府总是从统治、管理、服务等职能需要出发,影响和干预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教育事业也往往被政府赋予统治、管理、服务等相关社会内涵及其属性。

从历史上看,古代政府属于“统治型”政府,以发挥统治职能为主,所以古代教育表现出强烈的“政治统治”属性。东西方古代教育大体上都如此。近代政府具有“管理型”特征,比较重视社会管理职能,所以近代教育也往往承载着“社会管理”的使命。义务教育就是近代国家为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而构建起来的新型教育制度。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世界各国热衷于建设“福利型国家”和“服务型政府”等,追求政府的公共服务价值。与此同时,各国也竞相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以向公众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公共服务。在当代,虽然教育事业仍具有统治和管理的社会属性及特征,但是更鲜明地表现出公共服务的属性及取向。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教育事业的公共服务属性,这是符合当代世界以“服务”为取向的政府改革潮流的,同时也是符合当代世界“学习本位”的教育改革趋势的。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把教育视作向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共服务,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型教育”,这不仅是一个富有教育正义内涵的教育伦理命题,而且是一个富有社会正义内涵的政治伦理命题。教育的本质在于为学习者服务,这样的教育必然是以人为本的。同时,教育的本质在于为所有的学习者服务,这样的教育必然是以民为本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以民为本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必然是服务性的。服务性的教育,不仅需要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向,而且需要“服务型政府”的根本支持。总之。“服务型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新方向,需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展开、阐发和深化。

二、服务,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毫无疑问,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使教育事业凸显了公共服务属性。但是,我们不应忘记,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服务,即为学习者学习服务。当然,这种服务不仅仅是经济学上讲的那种有使用价值的“劳务”,更重要的是基于某种道义而承担的责任或义务。后者恰恰是教育“服务”的精神实质,也是服务型政府对教育服务的内在要求。为此,我们应当重申教育的服务本质,坚持教育的服务取向,以此引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不可否认,教育也属于经济学上所讲的有使用价值的“劳务”。在经济学上,一般将人类生产劳动成果概括为“产品”和“服务”两种形式,服务是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活动形式满足他人或团体需要的劳务。从经济学上分析,教育是教育者为学习者提供的、有益于他们学习和发展的一种劳务,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付出了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学习者则消费了教育者所提供的这种脑力和体力。另外,这种教育劳务既可以无偿提供(如慈善捐助的学校),也可以有偿提供,即使后者也有直接的有偿提供(如私立学校)和间接的有偿提供(如公立学校)等情况。因此,教育也和其他文化、科研、商业等一起,被经济学家统称为服务业亦即第三产业。转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教育又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或劳务,它有着比商业服务更为特殊的关系及内容。简言之,教育是基于社会正义、伦理原则和道德理想等,由教育者为学习者提供的学习服务。一般说来,服务关系有三种情况:一是服务的提供者与受益者以平等互惠的关系进行服务交易,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服务大抵归于此类。二是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自身的某种优势地位,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强制对象接受服务,这是传统政治条件下的政府行为表现。三是服务的提供者基于某种文化、宗教、伦理等道义责任,向服务对象提供无偿而合宜的帮助,这属于慈善事业中的义务奉献之类。显而易见,教育在其根本性质上属于第三种服务关系,即基于某种道义责任,无偿而合宜地为学习者提供帮助。这是一种利他主义的教育关系,是教育人道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古往今来,人类教育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形态,并且有着不同的民族形态。然而,教育之为教育就在于:它不是按照经济逻辑或政治逻辑办事,而是遵循社会道义逻辑开展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样的教育自然假定“人是可教的”,亦即人性是有“善端”的,从而对每个学习者寄予充分的信任和希望。为此,要求教育者善待学习者,尊重学习者,理解学习者,鼓励学习者,启发学习者,引导学习者,成全学习者。教育过程就是“与人为善”的过程,就是“成人之美”的过程。这样的教育观势必反对功利主义的教育服务观,也势必反对强制主义的教育服务观,而主张利他主义的教育服务观。不可否认,这样的教育观不免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但是彪炳人类教育史册的不正是这种“乌托邦”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吗?

事实上,教育对于学习者只能是一种服务,教育不可能替代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如果说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成就人,那么教育就必须建立在学习者的自觉、自动、自主的基础上。相对于学习者来说,教育只是一种外部因素,这种外因只有激发了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和动力之后才能奏效。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把教育比作农耕或园艺,把教师比作农民或园丁,称教育是一种合作的艺术。把教育者比作农夫或园丁,这不是对教育服务陸最好的诠释吗?把教育定义为学习服务,这丝毫不意味着教育是无足轻重的。恰恰相反,对于学习者来说,这种善意的、合作的服务性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并且是弥足珍贵的。应当说,人的学习永远需要充满善意和爱心的教育服务,永远需要富有智慧和创造的教育服务!

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教育太缺乏道义服务的内涵及其品质了!学校教育的行政化、产业化、科学化等种种倾向,已经和人们心目中的“真教育”渐行渐远了。行政化使我们的教育不会尊重人,产业化使我们的教育失去理想,科学化使我们的教育缺少同情心。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学校,无论对于年轻的学习者还是对于提供学习服务的教育者来说,都永远需要成为一块充满道义、责任、理想、神圣的精神家园。教育必须学会尊重人,必须学会帮助人,必须学会成就人,亦即必须真诚地为学习服务,这才是教育的天职和本份!值此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之际,我们大有必要倡导“服务型教育”,大有必要弘扬教育的道义服务精神。为学习服务,这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公益,教育服务的行动准则

以上我们分别从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教育服务的道义性质两方面分析了教育的服务性内涵,但是有必要进一步指出:教育服务不仅是社会道义性的,而且是社会公益性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这就是说,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公益性是教育事业在社会利益和效益上最本质的表现,这就是说教育事业在本质上是超个人需求的,是超个人功利的,是超个人现实的。一部人类教育发展史就是如何以超个人功利方式发展教育事业的历史。在当代条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功利意识不断张扬,如何建设和发展这种公益性的教育事业,仍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

说到教育公益性,不能不提到现代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理论。这一理论对于解释和说明教育的公益性是很有价值的。经济学认为,教育劳动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服务,即为学习者提供的服务或劳务。这种服务具有经济学上所讲的“公共物品”属性,如产品上的不可分割性、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技术上的非排他性、效益上的外部经济性等。当然,教育事业本身又是分门别类的,有许多层次、类型、形式等。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术教育;或者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或者理论教育、实用教育;等等。在这些教育类别中,有的接近于“纯公共物品”,有的接近于“私人物品”。所以教育是一种具有公益性的“准公共物品”。应当指出,经济学对教育公益性的实证性分析,对于理解教育公益性是很有帮助的。

服务论文篇7

二、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1、制定护理理念:仁人之心,关爱病人;济世之术,服务病人,人人健康是护士执着的追求;

2、讲究护理服务艺术: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3、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修订了护士考核条例,制定各项规范操作章程,强化了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共同参与的三级质控体系。99年全院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8%。开展整体护理病房达50%。

4、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手术室打开"瓶颈",做到“来者不拒”开放周六全日手术,与98年8月同期相比,手术率增加了21%。急症科开设绿色通道,与市救护大队联网首创开设"311"急救专线,做到畅通、安全、高效。急症就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

三、服务文化研究试点与成效

1、手术室开展围术期病人系列化心理护理的研究内容包括:(1)术前出室访视(2)术中播放背景音乐(3)建立信息窗口(4)术后认真随访满意率100%,需要率100%。

2、急诊室开展绿色通道护理服务的研究具体措施为(1)建立鲜明识别系统(2)建立急救呼叫系统(3)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抢救护士队(4)设立绿袖章专职服务员(5)开展共青团示范群体竟赛(6)急诊观察室病房化(7)开设本市第一条急救专线电话急诊室绿色通道服务开展以来,深受群众欢迎,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电台、电视台及全市各报刊先后七次报道。急诊病人满意率达98%以上。急诊护理组荣获上海市医院文化创意大赛金奖。

服务论文篇8

农村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具体实践者和有力推动者,因此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全国各地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加强学习,提升了农村党员干部的服务水平。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得到普遍重视,通过定期办班和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了培训,村干部的文化程度得到了改善;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宗旨教育,提升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加强了服务观念;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在解放思想、农业产业化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致富带富能力。二是扎实基础,创新了农村党组织的服务方式。一是创新服务方式,规范村级建设,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规范村级事务决策程序,改善了两委关系,班子建设得到了加强。二是村干部的生活补贴和待遇较之前得到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活力得到了激发。三是巩固服务群众的组织基础,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夯实了农村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基础。三是完善机制,提高了农村党组织的服务效能。立足于完善领导责任制和督促检查制,建立农村服务型党组织长效机制,实行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党员联系到户,经常性地开展工作,真正做到为民办事、为民解困,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四是取得实效,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为农村党组织创新服务载体和搭建服务平台,增强了服务能力。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提升了服务效能,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村环境得到了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村民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本实现村级全覆盖,建立农家书屋和村级文化室,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三、目前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都十分重视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客观地分析,当前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服务群众的意识还不强。个别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观念不够牢固,理想信念弱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少,服务渠道不畅通,对群众缺乏感情;少数村干部私心重,与民争利,只顾忙自己的事、干自己的活,不愿主动深入了解群众意愿,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二是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还不高。农村党员干部文化水平不高,年龄老化,综合能力不强,政治业务素质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有的党员干部不注重对党的理论政策的学习,缺乏工作主动性,致使服务群众、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流动党员日益增多,个别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缺乏有效措施,致使流动党员感受不到党组织的温暖。三是服务群众的能力还不足。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缺乏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服务群众能力不足。一方面,一些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战斗力,有的农村党组织班子不健全、不团结,干部之间互相推委扯皮,甚至相互拆台,工作十分被动;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对就业、教育、社保、稳定等民生问题十分关注,而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滞后,为民办事能力不强,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四是党建工作服务性还不实。部分农村党组织对形势变化认识不够,深入研究不够,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仍很突出;党员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不能适应时展要求,满足不了党员多方面的需要;群众诉求渠道不畅,导致因征地拆迁、耕地流转管理等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合理解决;在工作中重形式、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对党建工作的理解认识不够,容易产生错误的工作导向。五是农村党组织建设经费不够。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经费投入不足,许多服务活动无法主动开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村干部工资待遇低,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又不健全,造成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级组织阵地建设等公益事业建设支出明显增加,且非生产性支出如报刊订阅费用、招待费等支出也相应较大,收入难以满足支出需求。

四、加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源于实践、服务实践的党建工作经验的结晶。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核心是服务,关键在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贵在长期坚持,标准是群众满意。

第一,牢牢把握增强宗旨意识这个基本前提,实现服务理念有新突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农村党组织要发挥服务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作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增强宗旨意识。一是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为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农村党员干部对十阐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涵的理解,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心系群众,发挥表率作用。二是要突出宗旨观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把树立服务理念作为实现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立足本职、为民办事,发挥模范作用。三是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掌握党的群众观点、改进工作方法,强化为民意识,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怀群众疾苦,真心为群众办事,发挥先锋作用。

第二,牢牢把握加强队伍建设这个有效手段,实现服务能力有新增强。加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要选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创新选拔方式、广开选人视野,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带富能力、服务能力、协调能力强的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同时,针对现在一些农村党组织班子存在着年龄、思想老化、能力弱化的问题,应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把农村青年致富能人选配到村级干部队伍中,解决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二是要优化党员干部。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同时加强党员培训与管理,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提高党员整体素质。三是要建成志愿者队伍。加大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建立村级党员志愿者服务站,根据党员职业特点、专业特长等,组建党员志愿者小分队。通过宣传、鼓励、激励等有效措施激发党员志愿服务热情,增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农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服务论文篇9

一、农村公共产品及其供给

公共产品是一个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在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的产品。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所共同需要的具有一定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或服务。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农村公共产品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与在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指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或供应,主要是指一系列集体选择行为的总称,它主要对需要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标准,需要筹措的收入和如何筹措,如何安排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等事项作出决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就是公共产品的供给者或供应单位,是那些组织起来作出集体决定的利益共同体。

二、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中存在的不足

1.政府作为供给主体存在着“缺位”“越位”现象

政府是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最主要生产者和供给者,而市场失灵又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因为现实表明,政府在有效克服公共产品消费中“搭便车”问题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低效率等问题。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市场分为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政治领域中的认同同经济中的人一样,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均是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就使乡镇制度外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规则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特征。正是这种供给决策机制,导致制度外供给不能反映农村居民的真正需要。由于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下级服从上级导致最后把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推给了乡镇政府,这对本来自身财政就非常薄弱的乡镇政府来说,不得不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上级政府的命令,因而各种的摊派屡禁不止,加重了农民负担。本来就应该由政府来承担的责任最后又落到了农民身上,依靠农民自己来提供自己所需的各种公共产品,政府的供给主体严重“缺位”。另一方面,由于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是根据农村和农民的真实需求来决定,而是根据地方政府领导人的政绩来决定。由此造成了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不能科学反映农民对公共产品的真正需求状况,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利用低效率。

2.农村公共产品中央政府供给不足、地方政府供给能力低下

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状况分析,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二元”供给体制,使农村和城市采取了完全不同的供给制度,城镇公共产品采取的是政府财政支出为主的制度内供给方式,而农村实行的则是以农民“自筹资金”为主的制度外基本供给方式,制度内供给仅仅起到辅助作用。近年来,由于分税制的实行和税费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空前减弱。在税费改革以前,基层政府可以通过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教育集资、乡村范围内的生产和公益事业集资以及各种其他收入来筹集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税费改革后,这些费用被逐渐取消,主要靠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填补基层财政缺口。近年来,虽然国家对农业的支出力度开始加大,但农业投入的“非农化”现象却十分严重,突出表现在水利投资方面。财政对农村支出的过低必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匮乏。另外,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由于税费改革后各种收费项目的减少,致使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普遍紧张,尤以作为基层的乡镇政府为甚。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就失去了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的机制基础,因而也就难以提供有效、合理的农村公共产品。

3.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央与地方政府权责划分不尽合理

根据财政分权理论,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像国防系统、大江大河的治理等这类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一般效率都比较高;而地方政府则主要负责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像乡村发展规划、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道路、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法律和社区服务等。这些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一是符合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二是符合地方政府的供给能力;三是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但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规定得过广、过宽,比如1982年《宪法》第一百零七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几乎涵盖了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超出了其供给能力,即使本来应该由上级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比如基础教育、计划生育和民兵训练等却转移由乡镇政府和农民来承担。从理论上讲,“一级政府一级财权”,但实际上乡镇政府主要受制于县市级政府,在没有相应财权的情况下,承担了大量的本来应该由上级政府承担的公共事务,特别是分税制改革后,各级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尽可能上收财权,下放事权,导致乡镇政府财权和事权不相符,财政收入来源极其有限,而支出范围却越来越广,其结果必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三、构建服务型政府,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民主科学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党和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理念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基本理念的实践要求。

1.确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政府服务理念。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的各国政府再造,均有一个显著特征,即希望将政府形塑为一个企业型政府。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强调顾客导向: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应有强烈的当事人取向,施政目标应为公民的需求考虑,视顾客为关怀对象,强调对顾客负责,并以顾客满意为衡量公共服务质量的标准。具体到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上,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模式,将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定位为企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引入市场法则,树立顾客为导向的理念,在设计、提品和服务时要以农民需不需要、满不满意为标准。各级政府要真正做到以民为本,将公共产品供给的重点放在直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上来,尽可能多地为农民提供最基本最有效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杜绝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2.培育多元化供给主体,建立面向市场的政府

建立面向市场的政府是指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凡是市场能发挥优势或能做的事,都应当由市场来做。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强调政府要面向市场,将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不应是唯一的公共管理主体和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地方政府应将不该供给、供给不了的农村公共产品转让给企业和其他组织去提供。地方政府可按照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引入市场机制,开放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领域,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充分竞争的供给市场不仅能够提高所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的质量、降低地方政府成本、满足农民群众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殊需求,而且还可使地方政府便于集中财力解决好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增加农民对基层地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3.明确各级政府职能,建立职责有限的民主政府

政府再造的基本理念是“民间能做.政府不做;地方能做,中央不做”。下一步行政改革应力争取得以下突破:一方面要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责。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能定位应侧重不同,中央和省级政府可以作为以宏观管理为主的“决策—服务型政府”,省以下地方政府应为以公共服务为主的“服务型政府”,而且赋予权力的同时必须明确责任。另一方面要加大执法监督的独立性、公开性和民主参与。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居于垄断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很容易导致供给成本的增加、质量的降低。农民作为直接消费者,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他们对供给产品的质量、公共服务的有效性最有发言权。而目前的情况是农民只是被动地接受服务,缺乏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因此,要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公共产品决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来,形成政府与农民共同决策的模式,以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在良好的政治环境下,公众对政府政治的参与也将空前提高,基于政府的责任本位,公众—政府的良性互动必然大大增进政治的民主化色彩,导致社会政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永宁.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与对策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81-83.

服务论文篇10

1.扎根理论内涵与应用

扎根理论(GroundedTheory)主要由BarneyGlaser、AnselmStrauss两位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共同探索出的一种管理研究方法,是指运用系统化的理论程序,针对某一管理问题或管理现象层层剖析并逐渐归纳出解释理论的隶属定性研究的一种方法[2]。扎根理论注重从研究资料中分析与总结出理论,一般分析程序包括:从研究资料中凝练出概念,对研究资料进行逐级登录;对研究资料和提取的概念进行层层对比,采用系统化的理论程序比较与概念相关的生成性问题;剖析理论性概念,查找与对比各级概念之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对比性抽样,采用系统化的理论程序对分析资料归类编码;归纳解释理论,最终获取理论解释的厚度、方向度和差异度的逻辑整体性等。对研究资料进行归类编码是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问题的重要步骤,一般包括三个层级的归类编码:开放性编码、关联性编码和核心性编码。随着扎根理论不断被大家熟知,国外学者对扎根理论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他们从多个角度对扎根理论进行了探索[3,4],国内也有众多学者纷纷加入到扎根理论研究的行列中来,他们不光进行了理论的探索也进行了应用的研究[5-8]。Glaser、Strauss(1967)两人皆认为自己提出的扎根理论就是由纷繁的资料中经过提炼与总结如何识别与发现理论的一种方法论[2]。Strauss、Corbin(1994)[9]进一步研究指出扎根理论尤其强调研究理论的发展性,理论来源于所搜集的大量研究资料,在运用扎根理论时要注意研究资料与对比分析的不断照应。LayderD(1983)[10]指出扎根理论研究过程包括比较、思考、分析、转化与建立这几个阶段,其中分析阶段注重严密性与逻辑性。在定性研究领域,扎根理论是研究方法的一个重大突破,几乎具有里程碑意义[11]。扎根理论具有较广泛的应用空间,首先被应用于社会学研究领域,之后逐渐被应用于其他领域[12]。

2.调查问卷

本研究采取两轮调查问卷,调研地点为南京与苏州,这两个城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前沿,而长三角的离岸外包业务较我国其他地区发达,因此调研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调研对象为离岸外包企业,企业均龄为3.5年,第一轮在南京与苏州共计调查问卷120家企业,两地企业数量比例控制为1:1,问卷对象为企业经理与员工比例控制为1:1。第二轮问卷在前期的120家企业中选择30家企业进行深度问卷调查,两地企业数量比例仍控制为1:1,被选企业均龄为5.5年,本轮问卷对象企业负责人比例控制为100%。其中BPO(BusinessProcessOutsourcing,业务流程外包)、ITO(InformationTechnologyOutsourcing,信息技术外包)与KPO(KnowledgeProcessOutsourcing,知识流程外包)的企业比例控制为1:1:1。剔除无效作答与灰色作答问卷,2轮问卷有效率78%以上,调查集中在服务外包产业园。问卷指标服从Likert7点衡量,1~7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初始问卷提请某学院从事BPO、ITO与KPO研究方向的教师进行量表试填,并提请某服务外包研究所专家和离岸外包企业经理进行复检。问卷设计量表参考了Dhanaraj[13]、MooreandBenbasat[14]的研究方法,在量表的信度、内容效度和区别效度方面进行了双轮复合检验,并倾听了专家建议,复检后对问卷内容适当进行调整,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Cronbach''''sα系数均值>0.775,信度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皆适中。两轮问卷调查中收集了大量研究资料,在经过综合整理与分析对比之后,为了确保调研资料的完整性和确切性,再次对这30家离岸外包企业进行回访,采用深层访谈与参看企业内部资料分析等手段,对比分析前期两轮调研结果,剔除灰色信息后运用扎根理论对研究资料进行归类编码分析,如表1~表3所示。

3.归类编码分析

(1)开放性编码开放性编码分析目的是从研究资料中发现凝练的概念类属,并对概念类属施以命名及类属化,最终确定概念类属的属性和维度。通过开放性编码分析最终从研究资料中抽象生成出个60个开放性编码(以部分内容示例),如表1所示。(2)关联性编码关联性编码分析主要目的是查找与构建概念类属之间的关联,以体现研究资料中各个范畴之间的关联度与差异度。通过关联性编码分析最终得到6个关联性编码,如表2所示。(3)核心性编码核心性编码分析的目的是在所有已构建的概念类属中经过系统化的理论程序对比分析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信息逐级收缩被集中到与核心类属相关的编码中。对提取的6个关联性编码结合企业回访与专家会商的原始资料进行不断互动比较,发现“资源体系、经济体系、社会体系”这3个核心范畴可以用来体现其他所有主副范畴(如表3所示)。经过综合分析与对比,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乡村外包模式虽然尚不成熟,但是发展迅速,生命周期虽不好量化预测但不会短;第二,服务经济时代推动了服务外包浪潮,大背景有利于乡村外包模式的发展壮大;第三,出于政策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美国发包商倾向于乡村外包模式的概率较大;第四,高失业率促使美国政府鼓励企业选择乡村外包模式;第五,江苏省服务外包企业应认识到国际外包市场的严峻以及其他接包国家的兴起,需抱团参与国际接包;第六,政府对服务外包产业进行扶持旨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企业不可过分依赖,重点还在于自身的创新与品牌能力的提升;第七,政府、行业、企业与高校应牵手,实行四方联动,在政策、人才与体制等多方面强化协调,度过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剩下的寒冬;第八,美国不会立即把发包给亚洲的业务全部转变成乡村外包模式发包,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江苏省企业不提升接包实力,难以在离岸外包业务中胜出。2010年发生在美国的两则案例可以对上述结论进一步佐证。案例一:2010年,美国颁布加强边境安全的法案,规定以后员工人数大于50名的IT服务外包企业,若一半以上为外国籍,则外籍员工人均签证费上涨至少2000美元。法案发起人之一的参议员CharlesSchumer说法案目的是提高美国就业率。案例二: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10年报道了Atlanta一家名叫RuralOutsourcing的企业营业额达40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0%。Hamilton(企业CEO)认为RuralOutsourcing引领了美国服务外包的未来模式。RuralOutsourcing在Arkansas还开设了一家分公司。RuralOutsourcing企业客户包括众多知名企业,例如汽车公司RenaultS.A、保险公司BlueCross、食品公司Seneca等。美国一些专家学者与企业人员对RuralOutsourcing公司研究认为,在美国国内向大企业接包降低了成本与国际市场风险,而且费用不用关注汇率变动,更避免了国际法律纠纷的困扰,在政策上是迎合美国政府鼓励企业发展和提高就业率的举措。

三、构建有效应对乡村外包的竞争力体系

如何有效应对乡村外包对江苏省服务外包产业造成的可能性影响,这是离岸外包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研究认为在宏观环境上我们无法改变双重危机的大趋势,也无法左右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大环境,但可以在中观环境(政府、行业与社会)与微观环境(企业)上通过构建服务外包竞争力体系来有效应对乡村外包模式的可能性冲击。服务外包竞争力体系共设3级指标体系,1级指标体系设3个考量指标;包括资源体系、经济体系与社会体系;2级指标体系设6个考量指标,包括人力资源、设施资源、经济投入、经济产出、政策环境与安全环境;3级指标体系设12个考量指标,在提高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数量方面加大招聘力度,提高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薪酬待遇,建立具有吸引力的薪酬体系;在提升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质量方面,服务外包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在高校开设定向班,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服务外包专业高素质人才;在科学规划服务外包产业园方面,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在行业协会支持下,组织专家力量,研究制定具有战略意义的科学方案;鼓励与支持服务外包企业积极获取国际服务外包认证方面,包括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认证(CMM);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认证(CMMI);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认证(PCMM);IT服务安全管理认证(ISO20000);信息安全认证(ISO27001/BS7799);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认证(SAS70)等六类国际资质认证;另外还要加大政府对服务外包企业的资金扶持,加大服务外包企业在业务上的资金投入,提高离岸外包合同额与执行额,加大政府对服务外包企业政策支撑与引导,发挥服务外包行业协会的协调与监督作用,建立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与加强服务外包信息安全管理力度等。具体如图1所示。江苏省服务外包企业在政府、行业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引导、扶持、协调与监督下,按照服务外包竞争力体系图的各级考量指标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品牌能力,就有足够的实力与美国的乡村外包接包商抗衡,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竞争中也可领先于亚洲其他国家的接包商。

服务论文篇11

借鉴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我们能看出这些理论为政府改革提供了一个更宽的分析视角,它们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同时,更重视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将公共部门的管理主体扩大到除政府以外的各种非政府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甚至私营部门,甚至还主张将当代私营部门管理领域所发展起来的许多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引入公共部门管理,大大拓展了研究领域,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更为广阔的思路。

二、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益启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国、美国和新西兰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掀起了政府改革运动,即新公共管理运动,其改革的基本主线是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英国是公共管理运动开展较早的国家,倡导政府职能的民营化和公共服务竞标承包化为内容的政府改革。自1979年保守党执政开始,撒切尔政府就开始了调整经济政策、民营化、公共服务承包、放松自然垄断部门的管制等为内容的政府改革。这一改革的许多做法一直延续到了90年代。公共服务的承包制改革,就是把政府业务承包出去,具体的办法是通过一种竞争性的招标办法,把政府所承担的公共服务业务承包给非政府的组织去经营。实际上就是“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就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进入80年代后,美国政府更是为严重的经济滞胀、巨额的财政赤字所困扰。在保守主义经济学家即自由至上主义者思想的影响下,为了摆脱困境,美国里根政府开始了全面市场化的政府改革。当时美国政府市场化的政府改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政府职能的市场化、政府经济社会生活管制的放松。

新西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央控制降低至最低水平,让政府各部门对组织完全负责,以此提高政府管理的绩效。鼓励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政府活动的成本,必须考虑市场因素,品质、数量和成本应以公民的需求为判断标准。政府对于管理不善、生产效率低以及不当投资的公有企业实行民营化,留在公共部门的事业组织及其运作必须采用民间公司的形式。政府被限制介入由社区或民间企业经营可获取更高效率的经营活动,只能涉入民间经营没有效率或效能之活动。为建立透明政府和责任政府,新西兰规定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同样必须遵守财务透明化与责任归属明确化的原则。

通过以上几个代表性国家的公共管理和政府改革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概括其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发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高度重视并将公共服务尤其是社会性公共服务职能,作为政府的首要职能和核心职能。在借鉴国外经验时,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探索适合国情的实践模式。其次,西方公共服务的重点基本都是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科技服务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内容。最后,公共服务市场化是西方国家的普遍做法,其实质就是决策与执行的分开。公共服务的质量、数量及标准由政府通过政治过程作出决策,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具体提供则通过市场机制,由私营部门、第三部门以及非营利组织通过竞争来完成。

三、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对策

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的行政管理理念与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倡导的政府施政的公民本位、公共服务导向、政府职能市场化等是将来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正如迟福林所言:“政府转型已经成为:‘十一五’时期改革攻坚的中心和重点,以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为重点是推进政府转型的主要任务。”[3]因此,本文认为服务型政府是以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在民主和法治秩序的框架下,以公民本位、社会本位为指导,为国民提供私人和社会无力或不愿提供的、却又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非排他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政府。

正如公共行政大师罗伯特·达尔在《行政学的三个问题》一书中所言:“从某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归纳出来的概论,不能够立刻予以普遍化,或被应用到另一个不同环境的行政管理上去。一个理论是否适用于另一个不同的场合,必须先把那个特殊场合加以研究之后才可以判定”[4]。因此,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在方向既定的前提下必须立足于我国特殊的行政生态,深刻把握公共服务和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规律,善于掌握和运用公共服务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有学者指出:人均GDP分别处于1000美元左右、1000—8000美元以及8000美元左右时,服务型政府建设应分别处于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初级建设)阶段,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平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阶段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高级阶段。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应协调发展。[5]在初级建设阶段,服务型政府建设主要由政府主导,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出台相应的政策,致力于公共服务制度化;在全面建设阶段,服务型政府建设则强调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与协调,努力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三个转变:从政策型服务转变为制度型服务,从针对型服务转变为平等型服务,从单一主体服务模式转变为多主体服务模式;服务型政府的高级阶段应该尽显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公共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主要由社会公众主导和确定,即将公共服务的内容、方式以及评价的选择权交给公众。

新形势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对我国各级政府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国虽然有些政府和部门提出了一些诸如“服务承诺”、“一站式服务”、“政务超市”等“服务行政”的口号,但是,这些措施仅仅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术层面的探索,还远远没有达到服务型政府建设制度化的要求。因此,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工作是系统性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的规范,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政府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的公民导向制度。以奥斯本和盖布勒为代表的企业家政府理论提出了“顾客导向”的政府再造策略,希望政府能向企业学习,视公民为政府服务的顾客,制定顾客驱使政府的制度,视顾客为关怀的对象,以顾客的需求为行为指南,并以顾客满意为衡量公共服务质量的标准,使政府自觉、高效地为顾客服务。既然政府服务的宗旨是秉承公民意志,最大限度满足公民的需求,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因此政府服务必然体现“以民为本,以客为尊”的原则,以公民诉求为导向,即以公民的期望决定策略设计的蓝图,以公众的需求决定服务的内涵和方式。因此,我们应该重新认识社会与政府的主从关系,从制度上实现政府的决策与行为由“以政府为中心”向“以公众为中心”的转移,必须疏通政府与公众对话的渠道,保障公众知情权,充分倾听民意。

(二)摸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制度。公共选择理论对“非市场失灵”的充分阐释及其产生的理论影响颠覆了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理论基础,认为“没有任何逻辑理由证明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官僚机构来提供”,摆脱困境的最好出路是打破政府公共服务的垄断,实现公共服务市场化。但是,鉴于国情,我们切不可完全照搬福利国家模式,相反应坚持“覆盖面广、水平适度、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在保证最低生活保障、初级卫生保健、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保护弱者为重点,逐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从而实现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

公共服务中的政府失灵可以用市场化手段来弥补,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机制能够替代政府解决所有公共服务问题。公共服务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需要我们寻求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模式,这就是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即公共服务除了依靠政府和市场供给和协调以外,还应积极推动不同的民间组织(包括企业组织、贸易联合会、金融中介、劳工和农民组织以及商业协会等等)发展起来,这样,政府的基本职能将更多地在于促进这些组织的发展,并与其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协调制度,而较少直接干预资源配置。显然,这一观点不同于建立在市场——政府二分法基础上的传统分析,它认为很大一部分公共服务应由分散的民间组织来协调,政府的活动主要是促进这些民间制度的完善。[6]政府则将其精力高度集中在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上,通过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营造一个公开、公正和公平的激励和约束环境。

(三)建立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是现代政府治理的一项基本准则,是政府观念、体制和行为上的一场革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基本上是在封闭状态下运行的,信息不公开、信息不对称、政务不透明,造成了极高的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甚至使政府自身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在新的服务型政府体制下,政府信息原则上是一种公共产品,提供政府信息是一项基本的公共服务。按照开放型政府的“游戏规则”,政府信息公开是原则,是制度,不公开是例外,在政府应公开的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有政府信息的获取权;政府拒绝提供信息要负举证责任。

(四)建立政府服务绩效的评价制度。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各级政府的政绩评价体系,但是与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整体价值理念仍然相去甚远,因此,必须重点加强对政府的服务建立相应的绩效管理和评价制度。

政府服务绩效评价就是根据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效能、能力、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度等方面的判断和评价。政府服务绩效评价首先必须明确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层次、多渠道的。其次,政府绩效评价必须确立一定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一是社会效益目标,二是效率,三是公平性,四是适应性,五是可操作性,六是要符合公共行政的伦理和民主价值。在政府服务绩效的评价方法上必须从公共行政自身的特质入手展开探索,要注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建立客观、适用的指标体系。

(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又是一种对政府公共管理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它要求政府必须回应社会和公众的基本要求并积极采取行动加以满足,履行政府在整个社会中的法律义务,并承担责任。不仅政府行使的每项权力要承担连带责任,而且政府拒绝行使法定的权力也要承担责任。人民不仅有享受政府服务的权利,还有监督政府行政、要求其承担责任的权利。对于政府服务如何,是否达到公众期望值,特别是政府违法服务、过失服务所造成的后果,公众有权追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陈振海.美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J].党政论坛,2004,(3).

[3]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J].人民论坛,2006,(3).

[4]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唐铁汉.国外政府公共服务的做法、经验教训与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5).

服务论文篇12

(2)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针对性,有些教师将国际贸易、服装市场营销等课程进行简单的拼凑,或将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商务管理简单的糅和作为服装电子商务的课程内容,理论课时偏多,实训和实践课时偏少。

(3)教学方法以理论教学为主服装电子商务教育现状仍是以教师说教,学生听课为主。然而,服装电子商务是由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网络营销、项目管理等课程组成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复杂多变性,单一的书本说教方式将无法满足学生对服装电子商务的学习、理解和运用。缺乏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和老师无法有效的互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教师缺乏实战经验由于大多数教师是非电子商务专业出身,他们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等书籍资料,教师参与商业、企业的实际操作与管理的较少,这极大限制了对学生进行服装电子商务课程学习、案例分析等方面的有效指导。

2教学改革的思路

本文根据服装电子商务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市场对服装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现状,探索在服装电子商务课程中构建四位一体的“TCSP”教学方法,即理论教学法(Theoreticalteachingmethod)、案例教学法(Caseteachingmethod)、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teachingmethod)、实践教学法(Practicalteachingmethod)相结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面向TCSP四位一体服装电子商务教学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手段和加强实践环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服装行业需要的优秀电子商务人才。

(1)理论教学打基础根据已有的服装电子商务教材和资料,对其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概括,形成了以下理论体系: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交易模式、网络经营战略、网络营销推广、现代物流、安全技术、网站规划与建设等。通过课堂讲解与理论梳理,有助于学生对服装电子商务课程理论体系构造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开展理论学习是培养学生建立电子商务思维,提高决策与管理能力的重要基础。理论教学法要充分发挥课堂、专业老师的引导和核心作用,教师要结合服装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现状,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强化理解和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促效果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单纯进行填鸭式的理论灌输,可能会出现:内容较为空洞抽象,理解性差,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因此,要注重把案例教学引入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形成对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服装电子商务教材的更新远远赶不上现实经济发展中企业电子商务手段的更新,仅停留于分析教材中涉及的案例,必然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因此,案例的采集要注意时效性。从当前的市场现况中采集电子商务的案例,辅以形象生动的分析、讲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习效果,从而使课堂教学充实、活跃,避免空洞和枯燥。

(3)情景教学激热情在服装电子商务课程结构设计时,要考虑到情景教学环节,增加一系列的实训教学课时。情境设计必须包含需完成的任务、相关案例、相关信息等多因素。老师根据课程特点,设计出电子商务的不同场景与角色,根据不同场景涉及的角色,要求学生分别根据所扮角色,进行相应资料收集,场景情节设计,编写情景脚本,落实角色分工,充分演绎本角色。情景仿真教学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使学生在生动的情节中消化和吸收了理论知识,并对理论知识进行延伸拓展,掌握电子商务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如电子商务关键技术章节中的网上支付与结算知识点,教师可以引入话剧模式,让学生扮演第三方支付产品(支付宝、PayPal、块钱、财付通等)将该产品的支付原理、如何支付、服务于哪些行业或网站等表演出来。

(4)实践教学出成果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检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效的途径。当学生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更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是通过校企合作,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即一方面引企业的优秀人才进课堂,为学生讲授企业实战知识和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校内教师实战经验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学习,通过参观实践、项目式合作实践、顶岗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服装电子商务的知识技能,从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一定的实战经验。校内教师通过项目式教学、参观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实践水平。

服务论文篇1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