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道德论文实用13篇

社会道德论文
社会道德论文篇1

依附性是浸透着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方法、途径、境界及其全过程的基本文化特质。在“家国一体”和封建自然经济的中国文化传统氛围中,道德修养一般总是以位高权重者为引领、以长者匡正晚辈为秩序,从而为维持既有社会秩序锻造出一代又一代谦卑温顺的依附性“臣民人格”。其次,以“成德、成性”为境界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诸多之道,均以内向度的人性回溯为精神归宿。无论是主张抵达内心善的儒学,还是觉解或顿悟某种虚极境界的老庄学派,都始于人自身向善的欲望、执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的“内自省”的修身功夫,止于尽心知性,回复人之本性的境界。以儒家、老庄为代表的这种“为己”的心性修养之学,是一种向内用力,而非向外求利的道德追求。最后,以“成德、成性”为境界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作为对人及其生命存在意义的终极目的性价值理解的推崇,有助于构筑并促进人生精神世界的完善和至善,尽管因其人生哲学基础具有强烈的精英主义倾向和权威主义依赖,对多数平民百姓来说它还只是一种具有某种虚幻镜像的奢侈品。

二、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转型社会的挑战

时至今日,社会转型的发展语境已经成为我们讨论一切中国现象,包括道德修养现象无法摆脱的时代背景。按照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关于人类文明进步的理论,我们可以将社会转型理解为是一种需要接受“灵魂的分裂”的挑战及对挑战的回应过程。[1]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社会转型的挑战已成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经验事实。以社会存在方式及其变迁的历史眼光鸟瞰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灵魂的分裂”情景中所直接承负的诸多挑战,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佐证。

首先,依附性的“臣民人格”遭遇个性张扬的挑战。在与传统伦理文化和人格范型相适应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中,民众个性在整个社会格局或者说漫长的封建社会演变中是个隐形而不彰显的存在体。产生并服务于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同质性社会结构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文化,无论是其原生形态,还是秦汉以后的流变形态,本质上只是一种奉行人身依附关系的、塑造模具式系列道德人格的宗法等级道德修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传统社会虽有本质差异,但在道德修养方法和途径策略上已然还是以一种国家伦理的“独特权威”继续强化着经过改良过的种种新型依附关系。由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所推动的中国现代化所带来的,以个性张扬和人的解放为特征的异质性转型社会,打破了同质性社会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之间的可通约性格局,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不可通约性的文化特征。换句话说,传统的依附性道德修养范型或系统对现代人的约束力日渐式微或近乎塌陷。异质性社会由于削弱甚至消解了外在于具体道德主体的唯一性、权威性规定,使道德主体得以赢得独立性人格以及自由价值的认知与判断空间,从而打开了传统道德修养被禁锢的封闭之门。

其次,内向性的“尽心知性”遭遇公共领域的挑战。作为传统道德修养根基的儒家伦理之目的在于追求个体之德的圆满,所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的“慎独”境界。与传统社会私人领域独大的状况不同,现代社会的政治民主、经济自由与文化多元不仅造成了德沃金所说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显界分,而且促成了公共领域的不断扩张。广阔的“公共空间”使现代人在自由与个性得以充分彰显的同时,发生着与私人领域之外的人、物、事之间更为密切的公共关系。然而如何与陌生环境共生、与不同人群共存、与时间流动共进?传统的以纯粹追求自我人格的心性觉解,或者片面局囿于对熟人领域的道义承诺为宗旨的“尽心知性”内向性道德修养体系已力所不及。人们生活世界所显示出的公共取向和公共意义,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道德修养的认识论视域:在公共生活日益扩张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独具的个性、卓越的私人美德,而且更加迫切地需要基于现代公共生活要求,符合个体社会身份与公共角色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公共美德。诸如:基于政治参与所需要的正义感,基于人际交往所需要的平等、诚信、宽容、明礼守法,基于公民身份所应当具备的爱国主义、法制意识等等。显然,这种认识论的转向再一次撼动了囿于狭小私人领域的“尽心知性”的内向性道德修养的根基,从传统相对封闭的私人领域走向开放广阔的公共领域已成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修养的选择路径。

最后,“成圣成贤”的精英道德遭遇公民道德的挑战。既推崇“天人合一”道德人格形上境界,又诉诸日常生活礼仪纲常,具有相对成熟和完备规范架设的,发端于传统同质性社会的中国道德修养体系,对于完善和拓展少数社会精英分子个体精神家园无疑有其一定的道德修养价值。但是,这种以“成圣成贤”为个体境界

的精英道德修养,既放逐或远离了仅以谋求有尊严地活着的广大民众道德主体的普适性资格,更遭遇经济成分多元、社会职业多样、地位差距拉大、价值取向多元的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所成长起来的公民道德的挑战。公民道德对“成圣成贤”精英道德的挑战既表现为对传统道德修养体系的怀疑、动摇,更积聚着一种建构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生活方式道德修养体系的深刻的社会力量。

三、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语境中的道德修养

中国社会是否已经进入了公民社会,这是一个需要采用制度性和组织性若干指标评价的实证的社会学话语,然而处于转型中的当代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公民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愿望或猜想,而是一个确定无疑的社会发展的经验事实。30年改革开放在社会领域引发的根本变革,就在于其成就了中国社会由单位社会向公民社会的深刻转型。尽管公民社会在全球范围的实现程度和发展水平错落不齐,但它作为国家、市场、社会公众等不同力量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的异质化、公共化结构的社会形态,总是一个需要以民主、商谈、参与为其文化特质的社会。“一个公民社会就意味着这里存在着一部渗透着自由、民主和人权理念的宪法,众多充满着活力的民间团体,提供制约与纠错功能的健全的公共领域以及拥有公正、责任、宽容、善于对话、善于妥协、积极参与之精神与素质的普通公民。”[2]公民社会的上述文化特质不仅存在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而且也渗透于道德领域,进而催生社会道德的文化转型。这种文化转型在道德修养领域将发生什么样的历史性变迁?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公正地说,对这个相当独特的道德文化,不仅从文明的层次上反思还很少,就是对其内部的相当精密微妙之处的解析也极为鲜见。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当代中国道德修养及其转型,对伦理学的发展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道德修养及其转型的特点、运作逻辑及其转型的研究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伦理学发展的新的灵感来源和动力源泉。在这里,我们无意诟病传统的“心性求索式”的道德修养体系,相反,我们依然认为,“心性求索”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形态,因为,道德修养作为个体化的道德实践活动,产生于个人自我确证、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途径及其过程进行个体精神世界的道德修养则是社会的、历史的;当“心性求索”作为一种主体道德修养形态的合理性、合法性所依存的微观生存环境和宏观社会形态不再依旧,就需要对其进行适时的修正、完善,从而使道德修养体系得以形成与发展了的社会形态和人们的具体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新型道德修养形态。笔者以为,“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体系是与以“民主、商谈、参与”为文化特质的公民社会相适应的当代道德修养体系的可能选择。目的伦理学认为,道德修养不只是遵循规范,而是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规范是为了生存,修养则为了生活,道德修养当以人为目的,指向人的幸福的生活方式。

社会道德论文篇2

一、道德绑架概述

道德绑架即以自身观点去要求他人,通常人们容易忽略非常重要的三点:第一,道德的范畴是什么,即怎样是道德的而怎样又是不道德的,这样的道德标准衡量虽大体上一致,但具体评判标准却还是因人而异的;第二,道德是用来律己而不是用来律人,在苛责别人之前应设身处地想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自己又会如何做;第三,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无须强求别人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己所欲亦无需强加于人的道理却显得不甚了了。凡进行道德绑架者,归根结底是源于自身思想模式固定化,且对某些人与事缺乏包容性,简而言之便是:我认为它是对的,但你没有这么做,所以你是错的。事实上,一件事情我认为对,那么我自己这么去做即可,他人没有义务遵循我的思维模式去行事,且别人做或不做与我并不相干,更进一步说,我并没有权利去要求一个不相干的人如何行事。由于国人思想在某些方面相对保守,许多既定思想被沿袭至今,就大方向而言,人们的包容度在某种方面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程度与幸福指数。

二、道德绑架的几种形式

许多道德绑架观点有着看似正确实则荒谬的逻辑,毕竟每个人所处环境与个人特性均有不同,对于每件事的看法、感知和处理方式必然有所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1、 大家都认为这样才是对的,所以你得这样,否则就是不对。汶川地震时有人买了新车在微博上发图,

舆论却将事件推向了道德层面,无数批判性话语以倍增速度相继出现。当人们质问着“你有钱为什么不拿去捐”时,却自动屏蔽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你自己捐了吗,捐了多少;第二,也许实际上他捐了,因为捐款与买车并不冲突;第三,他捐或不捐究竟是该由他的良知来决定还是由别人的道德观来支配?

事件发生,国人爱国情绪高涨,这是好事。然而,无数暴力事件因此相继在国内出现,砸店毁车甚至伤人,损害的都是国人自己的利益。中日关系并非历来如此,在事件发生之前,卖日系商品、购日系车的这一类人并没有预知能力,在事件发生之后,他们或许只是没有经济能力关店换车,何况他们购买的钱已经给出,此时再来关店换车不会对日本经济造成任何影响,反会影响国内经济。在特殊时期可以拒绝日货,但这个意思仅仅是不再购买,并不是毁掉已经属于国内的日货,更不是伤害曾买日货的同胞。打砸者忽略的是,打的是自己人,砸的是自己人的东西。对同胞的道德绑架以及一系列过激行为并非爱国,仅仅是偏激心理作祟,却因此伤害无辜。

某明星宝宝出生时正赶上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她分享喜悦却换来骂声如潮甚至被逼道歉。恐怖事件的受害者当然是应当被哀悼的,每个人都会为他们的不幸而感到痛心。但同时应注意的是,恐怖事件并不是由无辜被骂者所造成,只是她的喜事刚好与这件悲事在时间上相冲撞,为宝宝的出生而开心并不代表不为受难者而悲痛,毕竟人们在哀悼的同时仍要继续正常生活,各人对于各事的处理表现亦均有不同。况且,是否她不发宝宝照片而沉浸在痛苦之中便能让死者死而复生?哀悼是出于人类的情感本能,但哀悼这件事本身并不能对事件起到多大作用,予以关注是应该的,但不必让它影响到自身,若真对此事十分在意,那么可以直接去做一些对此事有帮助的实事,而不是在网络上进行道德审问。

留守儿童及留守老人问题至今仍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量农村父母为养家而外出务工,他们身上往往背负着全家人生活费用、医疗费用与孩子教育费用的重担。每当此类新闻播出,评论往往一方面责怪政府保障机制不全,另一方面责怪父母不该远离家庭。如果理性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会发现几个不合理的责备点:其一,离家不是本意,而是经济所迫,若不拼命挣钱则会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若放弃工作谁来承担一切,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其二,政府早已在努力,但贫困人口众多,暂时无法顾及全面应当予以理解;其三,大多数评论者并未处于或曾处于这种环境中,也许并无设身处地想想他人境况,且他们在虚拟网络中叫嚣道德的同时,也许并未做出相应实事为其分担。

此类事件不胜枚举,亦如许多人将结婚生子与孝道扯上关系,其实这仅是个人选择,父母希望儿女幸福,自然会对孩子产生许多希冀,其中当然有些能做到而有些做不到,做不到绝非不孝。无需用既定规律来指责差异,对于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做法,可以不理解,但是应尊重,切忌用恶言恶语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2、我认为这样才是对的,所以你得这样,否则就是不对。校园暴力事件时常上演,部分原因是抢劫或纯粹欺凌,而更多是因矛盾而斗殴。中小学生三观尚未完全成型,看待人事物不甚全面,更易于从自身角度出发,往往以自身道德观约束他人道德行为,自己认为不对的事如果他人做了,便认为自己有资格对他人进行所谓道德批判甚至道德惩罚,无数殴打、逼跪、扒衣、事件就此发生,究其根源也许仅仅是背后议论、观点不同、恋爱纠纷、看不顺眼某种行为等完全不用上升至道德层面的事。此类暴力事件通常非一人之力所能为之,但纠集身边小圈子内朋友亦十分容易,因为友情会对中小学生本就模糊的道德观造成二次影响。道德绑架常具有的特点是跟风,某种理论无论对错与否,如果身边认可的人多了,便会成为看似正确的存在,然后所谓真理拥护者愈加增多。三个非常重要的点被忽视:其一,道德是用来律己的,不是用来律人的;其二,任何个人都无从做别人对错的审判者;其三,任何个人对他人的审判行为,本身就有悖道德。

3、你既然做了这件事,就该一直做下去,否则就是不对。某位明星无私资助贫困学生183人,共计捐献三百多万,为助人而拼命演出,年复一年不求回报,然而后来他身患胃癌,不再有能力继续这种行为,曾受他资助的人不仅无一人去探望,甚至对他冠以各种猜疑和谩骂。恶语如刀,伤人无形,“为什么不继续出钱了,要我们今后怎么办”、“你什么时候才能治好病继续演出挣钱啊”、“你肯定自己留了不少钱吧”,多年付出竟换回如此冷漠的伤害,实在令人痛心。对于别人的馈赠,人们最初总是心怀感激的,但当它成为一种习惯,部分人便会认为这些行为是理所应当的,甚至会提出更多希冀与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便勃然大怒。“你本该帮我,却没有帮我”,在提出这样的质问前,是否应考虑对方有没有能力和义务去帮助你呢?这位明星在健康时从未吝啬给予,因病不得不终止善行也不是他所希望的,如此道德高尚之人,凭何受到道德指责?

某位学生品学兼优,从小到大一直是标榜性的存在,顺利毕业考入重点大学后却毅然退学改做小本生意。尽管他过得很开心也经营得很顺利,但此事一出反声如潮,评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这是在浪费精力财力、白熬十年苦读、辜负父母期望、断送自身前途。事实上,无论他从事何种行业,所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并不会因此消失,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必然是基于自身实际并清楚相应后果的,旁观者作为外人,无权对他的生活指手划脚,更无资格去对其进行抨击。当一个始终优秀的人,某日突然偏离原本道路,不再遵循大家所认为的优秀原则,并不代表他不再优秀,仅仅是他选择了另一条也许会更优秀的道路。

社会道德论文篇3

一、明确道德底线,遵守道德底线

要构建和适应谐社会的道德体系必须首先从反对不道德的现象做起,从最低的最基本的道德建设开始才能一步步地构筑起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因此,道德底线纳人了我们的视野,成为构建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的一个基点,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切入点。

道德底线,就是善的最低、最基本的层次。是人们有益于他人与社会的最起码的社会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履行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一个底线,并且我们不能超越这个底线。这个底线是让我们的行为保持着对社会是有利的而不会对社会及其他人产生影响和损失。道德底线对人的行为约束具有最低限度性。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外来思想文化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大碰撞的时代,不同的价值选择都获得了被尊重的空间。这样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价值折中和多元妥协中模糊了一些基本的道德判断。许多主流价值被遮蔽和消解,绝对价值被相对主义所颠斑,墓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被杂乱无章的多元价值所混淆。任何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都需要一定的道德标准来维系。凡事皆有度,如果道德下滑超出了底线,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将因此有可能失去行为标准。

所以构建新的道德体系首要的任务是确立道德底线,确立基本的善恶是非标准,在社会公德领域,职业道德领域,和家庭领域都应该建立起最基本的善恶标准。不能让我们的道德底线一再的下滑。社会舆论不应当对超出道德底线的行为予以姑息纵容,要坚决的予以谴责。这样才能树立社会正气,才能有可能改变目前道德行为大量失范的可能。如果我们整个社会都对一个基本的善恶都不明确,一再的姑息原谅,甚至理解与同情不道德的行为,那对于我们民族来说是危险的。

二、建立公平的回报机制

道德的核心是公平,即公正和平等。我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应该承认利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应该承认道德的核心是公平,一味强调利他和一味强调利己一样,不仅其本身是不公平的,而且也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以这两种价值取向所建立起来的两种道德规范都不可能对人与人的关系形成公平而有效的调节。

社会道德乏力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道德建设缺乏相应的社会约束、激励机制的支撑。这种约束、激励机制,既包括精神上的褒与贬,也包括物质利益上的奖与罚。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们活动的动机是以物质利益为其根源的,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动力。我们的道德建设主要是借助于对道德行为的褒与对不道德行为的贬来进行,褒与贬是一种精神形式的奖与罚,而精神形式的奖罚在社会舆论缺乏一致性的情况下其作用是有限的。如果道德的行为不仅不会带来物质利益,相反会牺牲自己的物质利益甚至最可宝贵的生命;而不道德的行为不仅不会丧失物质利益,相反可以保住既得的物质利益,甚至可以得到新的物质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形式的褒贬就很难起大的作用。只有当道德建设具有相应的社会约束、激励机制的支撑,道德的行为成为合乎利益的选择,而不义之举将导致利益的极大损害时,道德才能对通人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道德赏罚是进行道德控制的基本手段,通过对道德行为的赞扬和对不道德行为的谴责,使人们分辨是非善恶。

社会公德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和形成社会公德奉献与社会公德回报机制。要真正发挥社会公德的治国作用,就必须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良胜循环的社会公德奉献与回报机制,这种机制能够保障营造出一种扬善抑恶的社会公德环境,改变社会公德义务和社会公德权利相脱离的现象。要使那些认真履行社会公德义务的人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回报,使不尽社会公德义务的人受到谴责和惩处。只有真正建立起扬善抑恶的有力的社会机制,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以德治国,才能真正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应该奖励公德,惩罚缺德者。在尊重个人个人的基础上建立权利义务制度,建立恰当的责任追究制度和贡献奖励制度。

三、提倡高尚的道德

追求道德理想,崇尚高尚的道德人格,是我国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先贤们强调要修养自己的思想品德,培养自己的人格.努力争取达到或接近“至善”的思想境界。另外革命道德传统也具有丰富的内涵,献身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将祖国和人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实现奋斗终生坚持真理、无私无畏的道德情操。

社会道德论文篇4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主要内容是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动力,以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为标志,以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为目的;明确农业是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智力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国民经济能够长时期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基本分配形式,其他分配方式作补充;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逐步实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实现温饱,第二步达到小康,第三步争取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程度,基本上实现四个现代化。

大家知道,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以蒸汽机为标志的首次产业革命,以电动机、内燃机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并逐步形成全球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一体化。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基本矛盾而派生出来的经济危机和抢夺世界市场而由德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尽管现在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较小,但这种制度长期形成的国和国之间的领土纠纷、各民族之间不同的而产生的矛盾,从而形成的地区间的局部战争至今不断,为了从根本上发动战争和制造灾难的资本主义制度,列宁领导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中国人民“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可知,即将过去的20世纪,也就是战争和革命的世纪。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整个建设过程中,要吸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历史教训,这个教训概括起来就是六轻六重:“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环保;重个人,轻集体;重本国,轻世界”。由此产生少数人富、多数人穷,一国之内和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世界上少数富国强国,借“人权”、“民主”、“自由”等幌子,对大多数穷国、弱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实行经济上的掠夺、将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污染转嫁到第三世界的双料殖民主义。

为了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老路,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和现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再三强调:我国实行农业、工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要协调发展,城乡一起现代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一起抓。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倡导富国和穷国、大国和小国、强国和弱国一律平等,引导全人类向和平、发展、进步、繁荣方向前进。

各级各类学校在学习和落实《决议》过程中,同时要学习和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其中非凡要重视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目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我认为,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实行“三个尊重”,这既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又是落实《决议》必须把握的指导思想的要点。因此,要将学习落实《决议》和坚持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中主要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即要求教育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大家知道,过去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现代化就等于工业化,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它既未区分古代小农经济和现代大农业经济,又未考虑当今世界57.7亿人口中,发达国家只占11.7亿人口,46亿人口都属于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80的人口都在农村,假如农村、农业、农民不现代化,这些国家就根本谈不上现代化。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现代化是“用农村的愚昧、落后创造城市的文明、进步”。现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老路,而要走城乡一起现代化的新路。中国一直强调农业、工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化,并且再三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从而实现城乡一起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农村进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广大农民创办起上千万个乡镇企业,据1995年的统计,全国共有乡镇企业2463万家,总产值52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28,出货值4400亿元,利税3095亿元,从业人员1.26亿人,占全国剩余劳动力的一半,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四分之一。实行亦工亦农,就地利用物力和人力资源来发展乡镇企业,使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农业脆弱、农民贫困的状况,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尽快地奔赴小康。现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有了良好的起步。例如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总结该村经济腾飞有三靠:一靠教育,二靠政策,三靠干部。华西村早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现正在普及高级中等教育。华西村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区别也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时,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

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思想教育中,要以“育人”为中心、“做人”为主线,来规划和实施《决议》。正如《决议》所指出的,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非凡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在“三个面向”战略方针指导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以学校为主阵地,加强家庭教育,优化整个社会的育人环境,从各个方面各条战线形成培养“四有”新人的合力,从小至大,逐步养成“家庭中的好孩子”,“学校里的好学生”,“社会上的‘四有’好公民”。为此,要注重探究和改进以下五个方面的新问题。

第一,要善于利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育人”和“做人”的有利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有利因素大致上有三点。一是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平均每年10左右的增长率。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发展得比资本主义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我国的综合国力有所增强,广大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二是城乡落后面貌正在得到迅速改变。我国不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是改变农村落后、愚昧状况最好的国家。据统计,中国1978年有贫困人口2.5亿人,经过党和政府实行推广科技的“星火”计划,改良耕作技术和推广优良品种的“丰收”计划,实行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燎原”计划,经过18年的努力,我国的贫困人口已减少到目前的6500万人,也就是说,78的人已经脱贫致富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心,最近已下决心,要在2000年前,努力解决剩下的6500万人的贫困新问题,从而使12亿人都一齐奔向小康。三是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获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正在大力抓紧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涌现出张家港市、天津市和平区等先进典型,而且还涌现出徐虎和李素丽等模范人物,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今后将随着《决议》的落实,逐步达到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在全国范围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就可以避免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滑下来的老路。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中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而产生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产生困惑和动摇。这些消极因素,又会对学校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应善于充分利用社会有利因素来克服负面影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能够认真形势,明白道理,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能成功的信心。

第二,进行“三主义”、“三德”、“三观”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行合一的原则。要把课堂讲道理和走向社会了解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要善于利用、国家教委有关领导部门的倡导,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要让学生看一百部好电影,唱一百首革命歌曲,看一百本好书,参观一百个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项活动。同时,学校自身也因地因校制宜开展校庆活动、运动会、艺术节,升国旗、唱国歌,请劳动模范、老干部、老红军和老校友作报告、讲传统,收到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实效。切忌“假、大、空”,搞形式主义。

第三,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主要指校舍、教室、实验室、图书仪器设备和校园的整个布局力求绿化、美化;软件建设主要指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各种规章制度等精神面貌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当前国家财力物力有限和教育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精神,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来从事校园文化建设。硬件建设力求简单、实用、大方、美丽,软件建设力求高尚、育人、实效。要力求使校园文化建设既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又能符合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起示范功能。

第四,在“三德”教育过程中,要力求做到以社会公德为标准,以职业道德为重点,以家庭美德教育为基础,使三者有机地形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目前,我国12亿人口生活在3.2亿个城乡居民家庭之中,每个家庭都是整个社会的基层细胞,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就要依靠3.2亿家庭。在家庭美德建设过程中,既要发扬中华民族子女孝顺父母长辈的美德,夫妻双方忠诚相爱、白头偕老、关心保护子女的传统美德,又要具有男女平等、喜好学习、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家庭成员中只有切实做到子女对老人尽“孝”、夫妻双方忠诚相待、父母对子女既爱又教,才能达到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有少数男女青年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性解放的消极影响,我们要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克服这种消极影响。

至于说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新问题,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很有道理的。虽然天下父母皆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好愿望,非凡是随着独生子女日愈增多,许多年青父母正在按照党的教育方针,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良好的家教,但也有不少父母对子女成才的期望过高和受到不上大学不成才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家教不甚得法,往往采取加重子女学习负担的方式(如有些学校布置更多的作业,让子女上英语班、计算机班或其他学科补习班等),为使子女能考上重点大、中、小学,忙得不亦乐乎。正如一个人食之过多的东西反而消化不良一样,不仅收效不大,反而有损于孩子的健康。更有甚者,为了使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学习,就不让孩子参和家务劳动,使孩子变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爷小姐,这就难于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许多学校现在都在举办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从孩子的心理、生理、喜好、喜好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这种做法应该提倡。

各级各类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校中尊老师,家中孝父母”的教育。现在我国夫妇加一个孩子的小型家庭日愈增多,“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大家庭日愈减少,儿孙利用节假日去看望父母、祖父母,享受一次“天伦之乐”,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年青人,平时对父母少奉献而多索取,父母故去时兄弟姊妹之间去争夺父母有限的遗产,甚至有人把失去生活能力的父母推之门外而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这种不良现象也要在家庭美德建设过程中加以克服,并果断杜绝。

社会道德论文篇5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作为上层建筑领域中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社会道德,不管其是哪种类型,哪个阶级的,也都是由其经济基础,即由社会发展在该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所决定、所派生出来,并最终形成的。这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的那样,“任何道德理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决定他们阶级地位的社会经济制度下获取和确立规范自己的道德观念,并把它落实运用到自己的行为上去,道德也就随着产生它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更改而更改,发展而发展。但同时,道德还积极地发挥其对社会存在及社会经济基础发展所起的反作用,即以它本身特有的职能来为产生它的经济基础以及由此决定了的特定阶级和阶层服务,维护和巩固它们的利益,指导和制约人们的行动。这一点充分说明,社会道德与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在这个关系中,前者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后者则处于主导的、决定的地位。这一点,在今天人类社会更加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

    其实这个道理早在古代就已被我们的祖先认识到了。试看管子的“仓察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司乌迁“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再看看我国汉代班固的一段描写,“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糜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拒万,贯朽而不可较。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悖化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间阑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虎。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谊而默女鬼辱焉,龄是阀疏而民富。”其它如“先富有而后礼让”,“可以为富安天下”,“饥寒至身,不顾廉耻”等,都比较形象、生动而又深刻说明了这一点。另外,从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还可看出,几乎每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其爆发的导火线,基本上都是因为天灾(水旱蜡等自然灾害)人祸(统治者的残酷压榨及非正义战争)等,人民生活困苦无着,特别是广大农民走投无路,才不得不艇而走险,举杆起义,走上反抗道路的。

    从现代社会来说,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例子。美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众所周知,举世公认。而一些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也伴随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相应出现。我们看一些社会细节,如人们自觉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别人;不随地吐痰;不随意鸣汽车喇叭惊扰环境;人们不乱穿马路;酒店里消费完毕,自觉置钱于桌上;服务人员彬彬有礼,热情周到等,从这些细节可窥见一斑。而美国人对小孩独立人格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诚信守法纳税、国家观念的强化等也是有名的。从家庭到社会都有一种让人们充分张扬个性的宽松的民主气氛环境。不可否认,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影响和享受,为人们相匹配的社会道德风貌的形成和提高,奠定了牢固基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社会伦理观念都自然提升和进入了相应的社会层面水平。期刊网

    又如我们的近邻日本国民的谦恭礼让也是有名的,如与人交往时的鞠躬礼节,上下公共汽车时的谦让,从不拥挤抢位等,对比国内的同类事,大家都不敢恭维了。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我们不能仅仅从社会制度上去寻找什么根源,也不能只从开展思想教育,使人们觉悟得到提高上去找。众所周知,美国、日本都属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其国家性质决定了他们根本不可能对社会公民开展什么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那么,究其根源,我们只能从其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这个角度去寻找答案。以日本人乘车为例,因其车辆多,道路畅,周转快,车、人均遵章守纪,有诸多先决条件,故大家用不着去拼命拥抢上车。根据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有了丰富、雄厚和牢固的社会物质生活基础,就会产生出现相应广泛和普及的文化及教育;而文化教育的有效提高,则可使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水涨船高”,人们也就会自然或不自然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此基础上产生相应的文明行为,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行,促使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当今世界,一些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经济发达,社会物质条件优越,其社会道德伦理观念也相应提高发展,展现出相应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道德品行,毫不足怪,也勿庸置疑,否认这点,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准则。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承认,良好的社会文明行为和道德品质风尚,是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应该没有“阶级性”,而应该属于人类社会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就这个意义,可以认定它们不受国界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局限。道理很简单,人们既然可以共同拥有物质文明,为什么不能共同拥有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精神文明财富呢?我们以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社会阴暗面,只不过其阴暗面的社会背景、性质、种类、对象和内容、表现方式、程度深浅等等方面有所不同罢了,但同为人类共性的美好内容应该相通和并存。

    从我国来说,十年“文革”动乱期间,国民经济达到崩溃边缘,造成了物质生活的极大贫乏,从国民经济到人民生活可以说是处于“经济危机”之中,人们收人低下,即使有钱也难买东西,连最一般、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如粮、油、肉、糖、布、烟酒、肥皂等等均要定人定量,凭票供应,并还不能完全保证。物质匾乏的“票证年代”带来了什么样的社会后果呢?—些人不择手段,拉关系,走后门,搞紧俏商品;手握实权之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大捞油水,中饱私囊;有权人倚仗权势,有钱人花钱买路,无权无钱之人就投机倒把,黑市交易,偷杀盗抢,坑蒙拐骗等。物质生活的极度匾乏,在导致人们社会道德沦丧,风气不良,世风日下,社会混乱等方面,不能不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试想,需要东西随便买,有必要去开什么后门?

  我们知道,社会道德伦理的堕落是产生社会不良风气,致使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致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必须大力重视开展文明礼貌和道德规范的教育,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这项活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精神文明人手,两个文明一起抓,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法律法令和政策方针,我国的国民经济经过改革开放、调整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在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得到很大程度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也有了很大转变,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局面,人们说“雷锋叔叔又回来了”。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相当一些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风气方面的不良行为现象的顽病病疾不是能在短时期内一下子扭转过来的。试举几个小例,如人为原因的公共交通秩序的拥挤混乱,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抽烟吐痰,乱丢杂物,见义不勇,见难不为,麻木不仁,自私自利等不良现象并不鲜见,一些不良陋习“国际闻名”,欧美国家及一些旅游胜地甚至专门为中国人常见的不良行为立上了有针对性的华文警示标识,虽然这只是极少数人的行为,但其负面影响却不可小看。并且,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思维和新管理理念等的同时,一些不良的负面的东西也不可避免随附进人国门,比较突出的如“黄、赌、毒”,走私贩私,制假售假,拜金主义,贪污腐败,以及“包二奶”等违法乱纪的丑恶现象。因此我们说,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伦理风尚,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做出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任重而道远。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综合国力虽有长足进步,但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处于温饱线下的贫困人口仍有相当大的比例,国有企业改革,产业调整,资产重组等,导致产生相当的下岗职工,社会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为数不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东西南北四处奔走所带来的各类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需求满足仍未达到理想目标,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并且实质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总之,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加快,各类社会深层次的矛盾进一步暴露、突出和加剧,如此等等,更进一步加重了人们树立正确和谐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加强建设和构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的工作难度。

    总之,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其水平受到社会物质条件许可范围内的限制,并与之相匹配对应。因为道德的内容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道德观念只能随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更而变更,它不可能脱离和超出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平。正如革命导师们所说,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期刊网

社会道德论文篇6

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言,值得我们留意的是它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所形成的一整套的“工夫”。这种道德建设的工夫和方法,值得注意、学习和借鉴的有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全面建设。这种全面建设,一方面表现为,在传统文化看来,道德建设必须从个体到整个社会全体的扩展和扩充,另一方面更表现为,在个人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心到意到身的完整要求和从言行视听的严格要求。所以儒家对道德修养,反复强调要正心诚意,反身而诚,时时刻刻拷问自由思想和灵魂。“诚者天之道也”。也就是说,在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个人必须在思想上深刻的认识和体会道德的要求,不能表里不一,思想和行为上都要符合道德的要求。另外,就是这种道德修养必须时时刻刻全面保持,所以在《论语》里,孔子对学生解释“仁”的所指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要在言行视听全方面地符合道德规范。同时,还要求在时时刻刻的行动中实践道德行为,即所谓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思想中。

第二,道德建设必须是自觉自愿的。在古代,人们把道德自觉看作一种传统美德。个人必须自觉自愿的去实践道德,而不是因为社会要求被迫适应道德规范。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矣!”孟子更是走向一个极端,把道德品格看作人内在所有的:“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此,人必须去实践道德,否则就是违背人的天性。孟子的这种认识虽然不够客观,但是其中包含的道德自觉的因素,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第三,道德建设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强调道德自律。《论语》里曾子说:“吾日三省其身”,也就是说,加强道德修养,必须每天很严格地进行道德反省,进行严格的道德自律,用经常反省的方式来进行道德自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当然,这还仅仅是道德自律的一个方面。在道德自律上,儒家还特别强调慎独。这里的慎独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意思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在自己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谨慎戒惧,不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对此刘少奇同志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他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另外,在中国古代,慎独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也就是能够对认定的道德观念有所坚持。《五行》说:“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慎其独也。”通俗来讲,即对认为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一心一意坚持,而不是三心二意。

第四,道德修养必须从小事做起。例如儒家经典《大学》里,就把“格物致知”当作道德修养的起点。这里的格物致知的物,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当然,对道德修养而言,日常小事也是大事,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指的在日常小事之中,体会到道德修养的真正含义。《论语》作为奠定中国古代道德规范的典籍,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孔子生活中怎样通过日常小事来表现自己道德修养的例子,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而对此,在中国古代,在道德修养方面必须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的警句格言,更是比比皆是。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又有着什么样的积极意义呢?

首先,传统美德在内容和精神实质上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就一个健全的社会而言,道德规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道德规范在很多时候,能发挥法律制度等硬性规定所起不到的作用。良好的道德风尚,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剂,是对社会规范的有益补充,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正是认识到道德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的重要意义,我们党一直十分强调社会道德建设。早在1982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2006年3月4日,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更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的具体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从这些事实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党对道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的作用有着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确的认识和规定。

其次,在道德建设的方法上,提倡全面、自觉、自律,提倡防微杜渐。

道德建设在本质上讲,还是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无论是私人品德、职业道德、还是公共道德,归根到底,最终落实下来还是需要个人的自律和努力。因此,就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础而言,如何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使个人能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是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传统美德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可供我们借鉴使用。提倡传统美德精神,有助于加强道德自觉、道德自律的品格形成。

社会道德论文篇7

一、“八荣八耻”荣辱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概括

建国五十七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建国初期的“五爱”公德。建国伊始,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筹划建国大计时,便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五爱”公德。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二条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同时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大力开展和实施“五爱”教育;很明显,这个“五爱”公德既总结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同时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的基本要求;

2.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反思和探索,同时对道德建设提出新的要求。1981年2月25日,由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九个单位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倡议中根据改革开放的实际,对公民的道德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五讲四美三热爱”。“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这一道德要求体现了当时改革开放的时代特点。

3.90年代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新界定和21世纪初公民基带道德规范的颁布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行了重新界定,21世纪初,中共中央颁布了以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形成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道德是一个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道德要求的规范体系,其中,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这个道德体系比“五讲四美三热爱”从理论上更加完善和丰富;

4,2006年3月4日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它不但全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而且彰显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鲜活性,彰显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展进人了一个新阶段。

二、“八荣八耻”荣辱观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创新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根据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和我国在战略机遇期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进行了新的理论创新和概括。是适应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提出的新的道德规范和评判标准,从而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理论;

1,“八荣八耻”荣辱观肯定和包含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精神:同志的讲话,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角度人手,提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三个问题。在第三个问题中他明确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他对“八荣八耻”荣辱观进行了具体充分的论述。

在“八荣八耻’‘中既包含了“五爱“中的“四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同时,又增加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准则“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处理人与纪律的准则“遵纪守法”以及进人小康社会后仍然要坚持的作风—“艰苦奋斗”。可见同志在讲话中既肯定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精神实质和基本道德要求,同时又增加了新的内容;

2,“八荣八耻”荣辱观补充完善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综观“八荣八耻”荣辱观,它由以下三个有机部分组成;

第一是道德的最高境界。由“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热爱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两点组成。爱国为民是人生的目的,也是行为的目标,是道德的最高层次。为人的标准并不是以个人利益为人生目的,而是以社会认可、评判为尺度。只有把个人成长与社会前途、民族复兴、人民需要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中华民族五千年薪火不断传承正是爱国为民的道德精神的显现;

第二是人的素质和人生的最主要的两个组成部分。由“以祟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两点组成:科学和劳动是我们建设祖国、服务人民必备的素质,是带有技能性的素质二和其对应的是学习和工作,是人生的两个轮子,两个支点,只有两个轮子同时同速转动,人生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人们如何成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首先要学习接受前人所总结出的各种规律,并把这些知识用于工作实践,使自己的工作实践更有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才能使自己成才。所以学习和工作既是人生的关键内容,也是成才的唯一途径。

第三是人的行为道德的四个维度:一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二是处理义与利关系的准则:“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三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准则:“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四是在人生价值取向上“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成人成才之后如何成功?所谓成功,简单说就是学会做事:而成功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个不断实践升华的过程: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人的行为道德的四个维度是重中之重:协作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四点既是成功的世界观,又是成功的方法论;既是成功的基础,又是成功的方略:相反,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是导致一个人失败的根源。因此我们必须防微杜渐,一日三省,自觉修养,格守规范,才能成功。

可见“八荣八耻”荣辱观是以人为本的道德观,贯穿于成人、成才、成功的全过程:三个组成部分,既有人生观,又有价值观;既有道德规范,又有法律意识;既有道德评价,又有道德教育,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准则体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八荣八耻”荣辱观更具鲜明性、操作性,更具警醒内化作用:过去提出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都是正面肯定的方式表述,而“八荣八耻”是既肯定又否定,既明确肯定提出八个方面的“为荣”,同时又相对应地提出了八个方面的“为耻”:正如同志所讲,“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棍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这就更能发挥道德规范的警醒、内化作用,在道德实践中更具操作性:这也是在新形势下对道德建设的一大贡献和创新。

三、“八荣八耻”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荣辱观,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志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适时地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它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社会道德论文篇8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作为上层建筑领域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社会道德,不管其是哪种类型,哪个阶级的,也都是由其经济基础,即由社会发展在该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所决定、所派生出来,并最终形成的。这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的那样,“任何道德理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决定他们阶级地位的社会经济制度下获取和确立规范自己的道德观念,并把它落实运用到自己的行为上去,道德也就随着产生它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更改而更改,发展而发展。但同时,道德还积极地发挥其对社会存在及社会经济基础发展所起的反作用,即以它本身特有的职能来为产生它的经济基础以及由此决定了的特定阶级和阶层服务,维护和巩固它们的利益,指导和制约人们的行动。这一点充分说明,社会道德与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在这个关系中,前者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后者则处于主导的、决定的地位。这一点,在今天人类社会更加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

其实这个道理早在古代就已被我们的祖先认识到了。试看管子的“仓察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司乌迁“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再看看我国汉代班固的一段描写,“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糜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拒万,贯朽而不可较。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悖化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间阑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虎。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谊而默女鬼辱焉,龄是阀疏而民富。”其它如“先富有而后礼让”,“可以为富安天下”,“饥寒至身,不顾廉耻”等,都比较形象、生动而又深刻说明了这一点。另外,从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还可看出,几乎每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其爆发的导火线,基本上都是因为天灾(水旱蜡等自然灾害)人祸(统治者的残酷压榨及非正义战争)等,人民生活困苦无着,特别是广大农民走投无路,才不得不艇而走险,举杆起义,走上反抗道路的。

从现代社会来说,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例子。美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众所周知,举世公认。而一些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也伴随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相应出现。我们看一些社会细节,如人们自觉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别人;不随地吐痰;不随意鸣汽车喇叭惊扰环境;人们不乱穿马路;酒店里消费完毕,自觉置钱于桌上;服务人员彬彬有礼,热情周到等,从这些细节可窥见一斑。而美国人对小孩独立人格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诚信守法纳税、国家观念的强化等也是有名的。从家庭到社会都有一种让人们充分张扬个性的宽松的民主气氛环境。不可否认,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影响和享受,为人们相匹配的社会道德风貌的形成和提高,奠定了牢固基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社会伦理观念都自然提升和进入了相应的社会层面水平。

又如我们的近邻日本国民的谦恭礼让也是有名的,如与人交往时的鞠躬礼节,上下公共汽车时的谦让,从不拥挤抢位等,对比国内的同类事,大家都不敢恭维了。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我们不能仅仅从社会制度上去寻找什么根源,也不能只从开展思想教育,使人们觉悟得到提高上去找。众所周知,美国、日本都属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其国家性质决定了他们根本不可能对社会公民开展什么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那么,究其根源,我们只能从其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这个角度去寻找答案。以日本人乘车为例,因其车辆多,道路畅,周转快,车、人均遵章守纪,有诸多先决条件,故大家用不着去拼命拥抢上车。根据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有了丰富、雄厚和牢固的社会物质生活基础,就会产生出现相应广泛和普及的文化及教育;而文化教育的有效提高,则可使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水涨船高”,人们也就会自然或不自然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此基础上产生相应的文明行为,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行,促使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当今世界,一些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经济发达,社会物质条件优越,其社会道德伦理观念也相应提高发展,展现出相应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道德品行,毫不足怪,也勿庸置疑,否认这点,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准则。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承认,良好的社会文明行为和道德品质风尚,是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应该没有“阶级性”,而应该属于人类社会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就这个意义,可以认定它们不受国界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局限。道理很简单,人们既然可以共同拥有物质文明,为什么不能共同拥有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精神文明财富呢?我们以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社会阴暗面,只不过其阴暗面的社会背景、性质、种类、对象和内容、表现方式、程度深浅等等方面有所不同罢了,但同为人类共性的美好内容应该相通和并存。

从我国来说,十年“”动乱期间,国民经济达到崩溃边缘,造成了物质生活的极大贫乏,从国民经济到人民生活可以说是处于“经济危机”之中,人们收人低下,即使有钱也难买东西,连最一般、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如粮、油、肉、糖、布、烟酒、肥皂等等均要定人定量,凭票供应,并还不能完全保证。物质匾乏的“票证年代”带来了什么样的社会后果呢?—些人不择手段,拉关系,走后门,搞紧俏商品;手握实权之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大捞油水,中饱私囊;有权人倚仗权势,有钱人花钱买路,无权无钱之人就投机倒把,黑市交易,偷杀盗抢,坑蒙拐骗等。物质生活的极度匾乏,在导致人们社会道德沦丧,风气不良,世风日下,社会混乱等方面,不能不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试想,需要东西随便买,有必要去开什么后门?

我们知道,社会道德伦理的堕落是产生社会不良风气,致使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致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必须大力重视开展文明礼貌和道德规范的教育,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这项活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精神文明人手,两个文明一起抓,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法律法令和政策方针,我国的国民经济经过改革开放、调整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在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得到很大程度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也有了很大转变,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局面,人们说“雷锋叔叔又回来了”。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相当一些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风气方面的不良行为现象的顽病病疾不是能在短时期内一下子扭转过来的。试举几个小例,如人为原因的公共交通秩序的拥挤混乱,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抽烟吐痰,乱丢杂物,见义不勇,见难不为,麻木不仁,自私自利等不良现象并不鲜见,一些不良陋习“国际闻名”,欧美国家及一些旅游胜地甚至专门为中国人常见的不良行为立上了有针对性的华文警示标识,虽然这只是极少数人的行为,但其负面影响却不可小看。并且,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思维和新管理理念等的同时,一些不良的负面的东西也不可避免随附进人国门,比较突出的如“黄、赌、毒”,走私贩私,制假售假,拜金主义,,以及“包二奶”等违法乱纪的丑恶现象。因此我们说,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伦理风尚,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做出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任重而道远。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综合国力虽有长足进步,但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处于温饱线下的贫困人口仍有相当大的比例,国有企业改革,产业调整,资产重组等,导致产生相当的下岗职工,社会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为数不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东西南北四处奔走所带来的各类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需求满足仍未达到理想目标,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并且实质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总之,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加快,各类社会深层次的矛盾进一步暴露、突出和加剧,如此等等,更进一步加重了人们树立正确和谐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加强建设和构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的工作难度。

总之,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其水平受到社会物质条件许可范围内的限制,并与之相匹配对应。因为道德的内容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道德观念只能随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更而变更,它不可能脱离和超出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平。正如革命导师们所说,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社会道德论文篇9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黄金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相叠加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正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国家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导致腐败滋生,不仅阻碍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而且影响了国家发展的稳定。公共服务事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缺失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医患纠纷”不断升级,“教育失德”不断出现,成为的新燃点,加剧了社会道德滑坡的速度。而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等诸多问题则一次次拷问“社会的良心”都去哪了。从社会诚信体系的内容看,个人诚信缺失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假文凭、假证、假发票等等;企业失信则更是比比皆是,恶意违约、制作假账融资、百年老店使用过期原料等等;政府失信表现为“朝令夕改”、“暗箱操作”、“欺上瞒下”等等,这些行为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经济运行发展,更动摇了国家稳定的根基,甚至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究其原因,有历史遗留的问题,有法制体系不健全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物质文明急速增长,而精神文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道德体系建设并没有实现与时俱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在社会经历巨大经济变革的同时,原有的道德规范被打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新的道德规范无法在短期内完全达成社会共识,造成了社会道德迷失的真空期,多举并发不如逐一击破,因而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突破口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成为不二之选。

3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突破口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职业道德建设的继承性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奠定了历史的基石,而职业道德建设的多样性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铺垫了最广泛的人际基础,同时其特有的实践性也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快速实现与时俱进提供了可能性。职业道德建设包含多方面内容,必须抓住要点,以点带面,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3.1追本溯源———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就是通过培养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意识,通过意识影响行动,把内化的职业道德素养外化为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通过教育这一途径,树立社会成员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在具体社会实践中不断强化这种正确的理念,把思想转变成习惯,实现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实现内在自省,外在自律的常态化。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胜任力,只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职业道德教育的正效应。

3.2画龙点睛———营造社会舆论正确导向

职业道德建设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正如英国思想家赫青黎所说“,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之所以这样做而不那样做,并非出自对法律的畏惧,而是出自对同伴舆论的畏惧”。社会舆论能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正确的社会舆论可以起到道德监督员的作用,而错误的社会舆论则使得职业道德在社会实践中出现校正的偏差。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互联网时代,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而职业道德的建设除了依靠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外,必须接受社会舆论的价值评判,因而打造客观、公正的社会舆论环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必然选择。

社会道德论文篇10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指个体通过各种积极的形式对先于自己存在的道德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以求将主体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要求渗透融合到其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个体意识。这种转化不仅使大学生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道德要求,而且使大学生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对外界输人的各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决不是被动适应和接纳社会道德要求的客体,而且同时是一个积极主动创造和选择道德的主体”。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因素,既有个体主观因素,又有外部客观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首先需要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但归根结底要通过大学生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因为,大学生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社会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施教,而是能动地接受。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影响大学生理解、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认知水平、个体的道德需要和个人经验等。

(一)个体的认知水平是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先决因素

个体的认知水平是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的基础条件。因为“个体的品德发展与认知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智力作为个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对个体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重要影响”。

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个体对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等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知。它包括了社会道德要求概念、道德要求判断及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等。社会道德要求概念是对社会道德要求现象、行为及其内在关系的抽象概括;社会道德要求判断是运用社会道德要求概念对行为是非、善恶、美丑进行的评价。个体在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概括和判断时,必须能够正确认识、理解社会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接受它,并将其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意识动机,从而完成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过程。很显然,没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就不能很好地实现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个体智力及其他客观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不同认知水平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立场也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会要求的道德内容,他们会从自身立场出发,选择自身能够认同的道德要求;在进行社会道德要求概念的概括和判断时,由于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有时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提高个体认知水平,以推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提高认知能力。由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接受教育程度及个性心理的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也不同,有时甚至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相应的途径和方式,使大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他们认知问题的能力。其次,促进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从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制定符合大学生认知层次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注意开发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推动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二)个体需要是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关键因素

“需要”是个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也是个体从事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个体的需要程度决定着个体对将要接受事物的兴趣。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个体的需要对于是否接受社会道德要求有重要的影响,“个体对于能够满足自己道德需要的对象和表象,一般采取肯定的、积极的态度;而对于阻碍自己道德需要满足的对象或现象时,一般采取否定、消极的或拒绝的态度”。

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教育过程中既有实现自我的发展愿望和主观需求,又有维护自尊心和保持自己正确的愿望。这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程度,决定了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并转化为个体意识的程度。如果社会道德要求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愿望,则能增强大学生的兴趣,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积极接受教育要求;反之,大学生就会消极对待教育要求,甚至是拒绝接受。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个体道德需要,使大学生从无道德需要发展到有道德需要,从非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道德需要,从低层次的道德需要发展到高层次的道德需要,以此促进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个体化。

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在合理的需要中,有些是当前能解决的,有些是一时还解决不了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深人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各种道德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以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同时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理想、信仰、道德品质,调节暂时还不能满足的需要。对于不切实际的和不合理的需要,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与社会道德要求的统一,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合理需要,以满足大学生物质需要为立足点,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三)个人经验是影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重要因素

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的过程中,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支配着一个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对于个体来说,个人经验是十分可贵的。但个人经验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个体的眼界和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个体经验地对教育要求发生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个体原有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对外部灌输的社会道德要求起到鉴别、筛选的作用。如果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经验相“对位”,个体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些教育要求;当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原先的个人经验不一致时,个体不会轻易否定自身的经验,而往往是坚持个人经验而不愿接受教育要求。即使在认识和接受与个人经验比较“对位”的社会道德要求时,由于原有经验的作用,也难免带有主观倾向性。所以个体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道德要求的个体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个人经验,既不迷信个人经验,也不排斥个人经验。在不断的实践中,注意不断丰富学生个人经验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中的消极因素,减小个人经验对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客观因素

(一)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容影响个体的信息接收

随着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不断地提升,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不能“照本宣科”。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外界灌输的社会道德要求不仅仅要体现时代精神,更要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大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很容易被其接受,并转化成他们的内心信念。

高校德育内容必须面对现实,坚持战略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民族性与全球性相结合、主体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改革创新,始终紧扣理想信念教育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深人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深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树立系统观,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教育方式影响个体的信息接收

通常感性的教育方式更容易为个体接受,而纯理论的表达方式,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

为此,必须创新高校德育方法,实现从“灌输型”向“疏导型”、“经验型”向“科学型”、“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增强社会道德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其次,开辟新领域,拓展德育工作的新空间和新渠道。再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知社会道德要求,提高学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能力。最后,加强校内外协调与联系。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在社会道德教育活动上的一致性,优化社会道德教育过程。改变只依靠学校思想政治课传授的片面做法,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拓宽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和其它活动中去。

社会道德论文篇11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作为上层建筑领域中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社会道德,不管其是哪种类型,哪个阶级的,也都是由其经济基础,即由社会发展在该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所决定、所派生出来,并最终形成的。这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的那样,“任何道德理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决定他们阶级地位的社会经济制度下获取和确立规范自己的道德观念,并把它落实运用到自己的行为上去,道德也就随着产生它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更改而更改,发展而发展。但同时,道德还积极地发挥其对社会存在及社会经济基础发展所起的反作用,即以它本身特有的职能来为产生它的经济基础以及由此决定了的特定阶级和阶层服务,维护和巩固它们的利益,指导和制约人们的行动。这一点充分说明,社会道德与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在这个关系中,前者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后者则处于主导的、决定的地位。这一点,在今天人类社会更加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

    其实这个道理早在古代就已被我们的祖先认识到了。试看管子的“仓察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司乌迁“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再看看我国汉代班固的一段描写,“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糜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拒万,贯朽而不可较。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悖化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间阑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虎。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谊而默女鬼辱焉,龄是阀疏而民富。”其它如“先富有而后礼让”,“可以为富安天下”,“饥寒至身,不顾廉耻”等,都比较形象、生动而又深刻说明了这一点。另外,从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还可看出,几乎每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其爆发的导火线,基本上都是因为天灾(水旱蜡等自然灾害)人祸(统治者的残酷压榨及非正义战争)等,人民生活困苦无着,特别是广大农民走投无路,才不得不艇而走险,举杆起义,走上反抗道路的。

    从现代社会来说,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例子。美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众所周知,举世公认。而一些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也伴随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相应出现。我们看一些社会细节,如人们自觉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别人;不随地吐痰;不随意鸣汽车喇叭惊扰环境;人们不乱穿马路;酒店里消费完毕,自觉置钱于桌上;服务人员彬彬有礼,热情周到等,从这些细节可窥见一斑。而美国人对小孩独立人格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诚信守法纳税、国家观念的强化等也是有名的。从家庭到社会都有一种让人们充分张扬个性的宽松的民主气氛环境。不可否认,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影响和享受,为人们相匹配的社会道德风貌的形成和提高,奠定了牢固基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社会伦理观念都自然提升和进入了相应的社会层面水平。

    又如我们的近邻日本国民的谦恭礼让也是有名的,如与人交往时的鞠躬礼节,上下公共汽车时的谦让,从不拥挤抢位等,对比国内的同类事,大家都不敢恭维了。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我们不能仅仅从社会制度上去寻找什么根源,也不能只从开展思想教育,使人们觉悟得到提高上去找。众所周知,美国、日本都属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其国家性质决定了他们根本不可能对社会公民开展什么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那么,究其根源,我们只能从其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这个角度去寻找答案。以日本人乘车为例,因其车辆多,道路畅,周转快,车、人均遵章守纪,有诸多先决条件,故大家用不着去拼命拥抢上车。根据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1] [2] [3] 

意识的原理,有了丰富、雄厚和牢固的社会物质生活基础,就会产生出现相应广泛和普及的文化及教育;而文化教育的有效提高,则可使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水涨船高”,人们也就会自然或不自然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此基础上产生相应的文明行为,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行,促使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当今世界,一些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经济发达,社会物质条件优越,其社会道德伦理观念也相应提高发展,展现出相应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道德品行,毫不足怪,也勿庸置疑,否认这点,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准则。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承认,良好的社会文明行为和道德品质风尚,是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应该没有“阶级性”,而应该属于人类社会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就这个意义,可以认定它们不受国界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局限。道理很简单,人们既然可以共同拥有物质文明,为什么不能共同拥有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精神文明财富呢?我们以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社会阴暗面,只不过其阴暗面的社会背景、性质、种类、对象和内容、表现方式、程度深浅等等方面有所不同罢了,但同为人类共性的美好内容应该相通和并存。

    从我国来说,十年“文革”动乱期间,国民经济达到崩溃边缘,造成了物质生活的极大贫乏,从国民经济到人民生活可以说是处于“经济危机”之中,人们收人低下,即使有钱也难买东西,连最一般、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如粮、油、肉、糖、布、烟酒、肥皂等等均要定人定量,凭票供应,并还不能完全保证。物质匾乏的“票证年代”带来了什么样的社会后果呢?—些人不择手段,拉关系,走后门,搞紧俏商品;手握实权之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大捞油水,中饱私囊;有权人倚仗权势,有钱人花钱买路,无权无钱之人就投机倒把,黑市交易,偷杀盗抢,坑蒙拐骗等。物质生活的极度匾乏,在导致人们社会道德沦丧,风气不良,世风日下,社会混乱等方面,不能不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试想,需要东西随便买,有必要去开什么后门?

社会道德论文篇12

一、食品安全危机的回顾及危害

(一)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回顾

近几年来中国食品行业问题不断,食品安全危机事件频发。从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到“红心鸡蛋”;从工业酒精兑出白酒到“黑心月饼”;特别是从今年三月份开始,我国食品安全更是进入问题频发的多事之秋。从三月份开始双汇公司“瘦肉精”事件被曝光;四月份接着又爆出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将过期的馒头重新回炉加工,“染色馒头”事件在社会中引起轩然大波;到四月末陕西省榆林市发生251名小学生饮用学生奶集体中毒事件;“牛肉膏”、“毒豆芽”、“毒腊肉”、“激素黄瓜”、“西瓜膨大剂”,以及被媒体报道得沸沸扬扬的台湾饮料添加塑化剂事件。在短时间段内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爆发令人民触目惊心,才消停几个月的食品安全话题在酷暑八月再次被火热爆出,那些有害有毒的危险食品专门针对农村肆无忌惮的生产销售,侵蚀着农村青少年的身体;“地沟油”事件在金秋九月又袭卷全国。这些牵动民生的食品安全危机事件深深刺激着我国广大百姓的神经,引发人民大众对食品行业的信任危机,食品生产企业的商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意识和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执法职能,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质疑。

(二)食品安全危机的危害

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与国家长治久安的和谐发展,也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首先,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影响群众购买国内食品的消费信心,严重影响我国食品行业的整体长远发展;其次,还强烈冲击着我国社会诚信道德体系,国家经济民生和政府公信力受损,甚至还极大的毁坏国家的国际贸易形象。

二、食品安全危机频发的原因探析

食品安全不仅是我国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还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关系到我国的对外贸易与国际声誉,影响着我国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面对媒体不断揭发的食品问题黑幕,面对消费者对食品是否安全的不断质疑引发的食品信任危机,听社会主流舆论对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谴责时,我们应对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在探讨整个食品行业安全问题时,必须意识到生产者才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由于少数人的诚信缺失、道德丧失,造成我国百姓对食品消费的神经紧张与心里恐慌。总理指出,近年来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地步。

(一)企业者人生价值观失衡、道德意识滑落严重

市场经济充分肯定了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合理性,在市场驱动下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极大丰富了我国社会物质财富。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新事物、新思潮、新观念、新政策的不断涌现,使道德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呈多元化发展。社会中出现片面夸大金钱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思想,认为物质就是一切,金钱就是幸福,并将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自身能力与价值的评判标准[2],诱发许多企业者对物质利益的狂热追求。对易受到市场经济中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冲击地企业者的人生价值观产生极大影响,正确价值观在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中出现失衡,思想道德受到腐蚀。一些企业者在追逐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其应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甚至不惜以丧失良心违背社会道德为代价获取短期利润。同时,由于经济主义、唯科学主义以及价值断裂等方面实践模式和理念的病根存在,反道德、非道德现象呈现滋长之势[3],再受到西方文化和网络信息消极方面的影响,使得整个社会显得浮躁和急功近利,企业者思想道德受这些因素影响出现严重滑落。

(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普遍淡薄

改革开放仅三十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成熟,绝大多数企业都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获得经济效益能力作为企业当之无愧要追求的目标,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甚至不认同承担社会责任属于企业发展目标之一。许多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理解都比较模糊,单纯认为履行社会责任就是在扶贫救灾中进行慈善募捐而已。有不少企业管理人员都认为实现经济目标和效率履行经济责任才是企业主要的或唯一的社会责任,关于解决社会问题那是政府或一些公共部门的事[4]。理念影响态度,态度决定行为。在这种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普遍淡薄环境中,普遍存在企业为获得经济利益不惜污染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肆无忌惮地造假、生产有害产品等现象。如最近被宣的沸沸扬扬的关于各地揭露打击“地沟油”的事件。

(三)对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显现的忽视

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各方面的形势环境也在不断更新变化,但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仍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总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使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广大公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5]。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本矛盾仍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与教育对象现有水平的矛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必须进行的客观根据。

在我国新时期全面经济建设发展进程中,处于政府社会全心重视物质文明发展的大环境下,放松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思想领域的各种新矛盾与新问题也开始不断涌现,如不讲文明规范、不讲诚信、不讲公共道德、坑骗与假冒伪劣泛滥等。国民思想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发展跟不上社会经济步伐,精神文明的脚步跟不上物质文明的发展。食品安全危机暴露出来的为谋取暴利蔑视法律,散失社会责任感与道德底线的行为严重偏离出中国现代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更偏离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同时也是处于新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新问题显现忽视的结果。

三、根治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企业内部思想道德建设探析

1. 加强企业管理者思想道德建设

食品安全与企业家思想道德水平高低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企业家道德水平决定产品质量与产品安全,一个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高的企业家肯定会在食品生产、运输、储存等各环节严格把关,确保食品安全[6]。从思想政治角度看,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峻地拷问着我国当代企业管理者的思想道德。企业管理者的公信力和道德水平,关乎着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持续发展,更关乎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总理在纽约回答有关中国食品安全的提问时说: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7],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企业管理者的道德构建。我国相关商业部门,企业家协会之类组织应定期积极组织企业家们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企业管理者自身在社会活动中应注意不断提高自身信誉与道德修养,在管理中应重视加强人本管理意识,深化学习西方先进完善的专业现代化管理知识,不断深入增强对企业管理者的道德自律性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2.加强企业道德文化环境建设

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信用经济、诚信经济[8]。结合政府相关政策的外部推动,企业应加强内部道德文化驱动力的提升,定时或不定时地有针对性在企业内部实施思想教育。企业在塑造企业精神,美化企业环境,开展各类文娱活动, 营建具有企业特色文化环境氛围时都应自觉把伦理道德教育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使诚信精神、社会责任意识、商业道德文化理念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其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深入到企业文化的核心。

此外, 企业行政及人力资源部门可加强道德管理研究,科学有效地将相关道德行为纳入职位绩效考核之中,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道德监督预警机制等,这些都是加强企业道德文化环境建设,提高企业道德水平的有益性探索。通过这些途径培育出企业高尚的道德品格,使企业能够把履行社会责任从外在强制约束行为变成内在自觉自愿行为[9]。

(二)外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措施探析

1.加强公民道德观教育,增强道德自律和社会责任感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利益的协调和制衡的力量,是任何一个社会稳定发展都必不可少的,失去道德的协调和制衡,必将导致社会混乱不安定,道德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问题。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从学校教育与社会再教育两方面入手,深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文明学习,除课堂、书籍类教育外同时可利用现行流行的媒体途径如网络、电视等传播积极向上,思想价值观正确的事件与文娱节目,循序渐进地进行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道德观教育,使公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的道德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

2.增强基本道德规范与法制观教育相结合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10],良好有效的法制观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提高广大民众懂法遵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意识,懂得与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非法行为作斗争,将强有力的巩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成果。我国许多公民还可以称之为法盲,他们知道一些行为侵犯了自己和他人的权利但却完全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来进行维权。在对公民进行基本道德规范宣传时应将相关联的法律知识结合教育,落实宣法普法进校、进村、进街道的政策。实践证明,只有将法制观教育与基本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二者双管齐下才能更好的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与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才能更好的去抵制去揭露那些失德违法行为,才能从源头上解决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牺牲生态环境、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损害国家社会公信力的非法行为。

小结:

食品安全危机频发是社会公民基本道德意识的滑落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重要表现,要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源头进行根治,并从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入手,加强重视企业和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懂得尊重企业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不道德不合法的追逐利益行为说不,才能做到以企业为本和以社会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应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新形势、新环境带来的一系列因人生价值观失衡,思想道德滑落产生的社会问题,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实现我国公民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文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作用研究[J].企业论坛.2009(12):97-98.

[2]赵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8):77-79.

[3]吴光飞.企业道德责任原因探析[J].法制与经济.2011(264):44-47.

[4]李颖.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4):105-109.

[5]耿梅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科学社会主义.2005(3): 60-61.

[6]郭富余.食品安全与企业家道德[J].商业文化.2010(6):159.

[7]林雪荣.和谐视野下的食品安全与企业家道德研究[J].中国商界.2010(212):418-419.

社会道德论文篇13

一、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社会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面临社会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也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社会价值观或原则处理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社会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社会道德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等。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特征,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包括社会道德知识、社会道德观念通过受教育者的社会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信念,经过社会道德实践再将内在道德信念转化为稳定的社会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以社会道德知识为重点,同时十分注意其他科学知识对社会道德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把社会道德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教育,从而从更高的水平上提高道德素质。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十分注重社会道德实践,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分辨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练顽强的道德意志、养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种终身教育过程,是一种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育与再教育过程,是一种在不断地由社会认知一社会践行一自我反思的循环中从量变到质变的教育过程。

中国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未来各项事业的重要骨干和接班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不仅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社会道德水平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应对社会道德新挑战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借助学生自己的智慧作出自主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必须着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思维能力、社会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社会道德决策能力、社会道德选择能力等,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思维方式,能够自觉地运用已知去对付未知,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具体社会道德问题。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面临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挑战。首先是网络文化的挑战,包括信息传播方式转变形成的挑战、教育方式改变的挑战。其次是市场经济的挑战,包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价值观冲突、价值观的困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调整。再次是知识经济的挑战,包括知识经济对教育主体的影响、对教育客体的影响、对教育介体(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影响、对教育环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影响等。第四是对外开放的挑战,包括道德文化复杂和多元性的挑战、道德文化变动和异化性的挑战、道德文化虚浮与躁动性的挑战、道德文化世俗与实用性的挑战等。只有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培养才可能取得实际的成效。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社会道德认知的不足。这表现为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即在个体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上往往只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位置去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这是导致不少大学生出现社会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德认知能力的缺乏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问题。2.社会道德感情的缺陷。道德感情既表现为对人的感情,也表现为对有关道德问题产生的道德焦虑。对人感情的淡薄和道德焦虑的缺失致使部份大学生发生较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3.社会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意志薄弱也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中发生的一些非道德行为看,对一些简单的道理他们并非不懂,但却愿意采取对个人较有利、个人感到更舒服、更痛快的方式而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比如一些学生并非蓄意影响他人的利益,更不愿损害他人的利益,但在个人的愉悦需要和特定环境的作用下,也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缺陷产生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道德教育影响。学校教育以智育为主,与德育分离,突出智育而忽视德育,忽视认知能力的提高;注重知的培养,忽略行的训练。2.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这一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不少大学生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某些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的家长,以其不健康的言行,在子女道德素质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消极的影响。即使是道德素质较高,但忽视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条件受到家庭具体情况限制的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也会形成不利的影响。3.个人成长特征的影响。今天的大学生,很多都离不开家长的呵护,性格较为脆弱、怀疑、孤独、自我封闭。这种特定的情况很容易引起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道德问题。

中国是一个道德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家,在培养道德能力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继承已有传统方法的同时进行创新,赋予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新的时代内容,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确立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不是机械接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主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最根本的,是要确立大学生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内功培养与外功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像其他能力一样,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理知识,同时还必须引导大学生把握用价值原则来解决道德问题的方式。第三,注重实践的原则。必须从道德认知做起,教育大学生以道德意识指导道德实践,使道德实践为道德意识的升华提供丰富的养料,持续不断地将道德实践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把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必须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机制,强化社会道德能力养成的实践环节。

在线咨询